医患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18:42:01

医患范文篇1

关键词:医患关系;医患矛盾;医患沟通

当前的医患关系较紧张,无论对于患者还是医方来说都是这样。许多站在患者一方的人说,这是医方没有医德造成的;站在医方的人说,患者不服从治疗“无理取闹”造成的,无论那种说法都对医患关系没有任何的积极意义,既不给患者带来任何实质利益,也不减轻医务人员任何社会压力,只有更激化医患之间的矛盾。

一、医患矛盾关系的现状

1.1其相当多的矛盾是由于医疗费用与患者的期望值不相符所引起的。当病人付出自己难以承受的医药费而治疗效果又不够理想时,个别人就迁怒于医院和医生,使医院蒙受巨大的损失。其二由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患者对医疗信息严重匮乏,不能以健康的心态、科学的态度认识和面对疾病。

1.2来自医疗方面的因素:其一是医院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如规章制度执行不严,个别医生责任心不强、技术水平低造成误诊误治等。其二是行风建设方面的问题如“红包”现象、药品回扣问题等。其三是服务态度方面的问题。其四是医务工作者不能适应现代医疗模式的转变,依然将疾病放在第一位,忽视了病人心理、生理的感受,只注意自己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忽视了与病人的沟通和交流,忽视了人文知识的学习和社会交流能力的提高。

二、医患矛盾关系的分析

不平等医患关系的理念是造成医患矛盾的根本,至于医德医风的问题,这个话题已谈了这么多年,活动搞得也不少,措施定得也不错,为何收效甚微?为何仍经常出现有悖于医生职业道德的事呢?笔者认为,主要是中国几千年遗留下来的不平等的戒备森严医患关系所致。众所周知,社会公德必须建立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双方只有彼此不分高低贵贱,才能互敬互让,和睦相处。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从古至今,百姓对治病救人的大夫不乏“再生父母”、“救命恩人”等溢美之詞,也习惯于将找医生看病说成是求医或求救。把医生放在如此尊贵的地位,对患者来说本身就形成了先天的不平等。如此一来,医德本身也就变了味。尽管多年来医务界也常开展“假如我是一个病人”评选“十佳医生、十佳护士”之类的活动,但大多是围绕提倡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改善服务态度和加强行业作风建设等角度来进行的,很少或没有从历史遗留下来的不平等的医患关系以及尊重患者的人格和隐私权等深层问题入手,因而常是治表不里。

医生俨然以救世主身份对待患者,患者则完全处于被动的无条件服从的地位,这也不适应现代的医疗模式;但笔者也不赞同“病人就是上帝”之说,病人就是病人,他既不能像医生那样凌驾于病人之上,高人一等,也不能不顾病情提出一些不合乎科学的无理要求,更不能依权或依钱仗势,歧视甚至打骂、污辱医务人员。

三、改善医患矛盾关系的对策

医患关系是指医务人员与病人为了治疗性的共同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保证服务高质量的基础,而良好的医患关系就必须建立在医方与患者方真诚相待、互相信任的基础上,作为医方尤其要有换位思考和人性化服务的理念。

3.1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基础:医患沟通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前题,医患沟通是贯穿于整个医疗活动过程中并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医院服务质量的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医患沟通涉及内容之多,沟通方式之灵活,沟通的效果对服务质量的影响之大。而良好的沟通方式源于医务人员较高的人文素质和知识修养、救死扶伤的崇高信念、真诚的服务态度、优雅的举止和文明的谈吐。交流的方式有三种:一是交谈,医患之间的谈话,是直接、对等的情感、知识、心灵的交流和沟通。因此,在交谈中要尊重对方,平等相待,使医患双方的关系处于一个开诚布公、融洽交流的位置。患者要用科学精神对待疾病和治疗,医务人员要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与疾病和治疗相关的问题。二是电话,尽管电话沟通缺乏视觉反馈,但让每一个细微的差异都传递微妙的信息,使医患情感通过电话实行有效互动。三是信函,信函式的沟通和交流是非常温馨和富含人情味的,这种沟通形式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沟通效果,它体现了医院的真诚和善意,洋溢着浓郁的人文情操和服务责任感,能有效地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融洽医患关系,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公务员之家

3.2规范各项医疗活动行为是关键:一是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监督机制。能不能真正完善医院内部自我善监督机制是衡量医院能否改善医患关系的一个重要标志。首先要健全医院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内部的制约机制,其次要通过社会善监督员对医院监督,病人问卷调查,随诊出院患者,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在制度上实行综合、配套管理,增强医务人员工作责任心等,接受全方位的社会监督,确保管理水平、医疗质量,综合满意度得到不断提高。二是开展健康教育,通过建立各种协会,如糖尿病协会、抗癌协会,对病人进行卫生宣教,即使病人获得了医疗知识,避免了盲目求医,同时也可以建立融洽医患关系,为协会所在的医院吸引一批稳定的病人。

医患范文篇2

关键词:医患关系;医患矛盾;医患沟通

当前的医患关系较紧张,无论对于患者还是医方来说都是这样。许多站在患者一方的人说,这是医方没有医德造成的;站在医方的人说,患者不服从治疗“无理取闹”造成的,无论那种说法都对医患关系没有任何的积极意义,既不给患者带来任何实质利益,也不减轻医务人员任何社会压力,只有更激化医患之间的矛盾。

1医患矛盾关系的现状

1.1其相当多的矛盾是由于医疗费用与患者的期望值不相符所引起的。当病人付出自己难以承受的医药费而治疗效果又不够理想时,个别人就迁怒于医院和医生,使医院蒙受巨大的损失。其二由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患者对医疗信息严重匮乏,不能以健康的心态、科学的态度认识和面对疾病。

1.2来自医疗方面的因素:其一是医院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如规章制度执行不严,个别医生责任心不强、技术水平低造成误诊误治等。其二是行风建设方面的问题如“红包”现象、药品回扣问题等。其三是服务态度方面的问题。其四是医务工作者不能适应现代医疗模式的转变,依然将疾病放在第一位,忽视了病人心理、生理的感受,只注意自己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忽视了与病人的沟通和交流,忽视了人文知识的学习和社会交流能力的提高。

2医患矛盾关系的分析

不平等医患关系的理念是造成医患矛盾的根本,至于医德医风的问题,这个话题已谈了这么多年,活动搞得也不少,措施定得也不错,为何收效甚微?为何仍经常出现有悖于医生职业道德的事呢?笔者认为,主要是中国几千年遗留下来的不平等的戒备森严医患关系所致。众所周知,社会公德必须建立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双方只有彼此不分高低贵贱,才能互敬互让,和睦相处。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从古至今,百姓对治病救人的大夫不乏“再生父母”、“救命恩人”等溢美之詞,也习惯于将找医生看病说成是求医或求救。把医生放在如此尊贵的地位,对患者来说本身就形成了先天的不平等。如此一来,医德本身也就变了味。尽管多年来医务界也常开展“假如我是一个病人”评选“十佳医生、十佳护士”之类的活动,但大多是围绕提倡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改善服务态度和加强行业作风建设等角度来进行的,很少或没有从历史遗留下来的不平等的医患关系以及尊重患者的人格和隐私权等深层问题入手,因而常是治表不里。

医生俨然以救世主身份对待患者,患者则完全处于被动的无条件服从的地位,这也不适应现代的医疗模式;但笔者也不赞同“病人就是上帝”之说,病人就是病人,他既不能像医生那样凌驾于病人之上,高人一等,也不能不顾病情提出一些不合乎科学的无理要求,更不能依权或依钱仗势,歧视甚至打骂、污辱医务人员。

3改善医患矛盾关系的对策

医患关系是指医务人员与病人为了治疗性的共同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保证服务高质量的基础,而良好的医患关系就必须建立在医方与患者方真诚相待、互相信任的基础上,作为医方尤其要有换位思考和人性化服务的理念。

3.1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基础:医患沟通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前题,医患沟通是贯穿于整个医疗活动过程中并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医院服务质量的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医患沟通涉及内容之多,沟通方式之灵活,沟通的效果对服务质量的影响之大。而良好的沟通方式源于医务人员较高的人文素质和知识修养、救死扶伤的崇高信念、真诚的服务态度、优雅的举止和文明的谈吐。交流的方式有三种:一是交谈,医患之间的谈话,是直接、对等的情感、知识、心灵的交流和沟通。因此,在交谈中要尊重对方,平等相待,使医患双方的关系处于一个开诚布公、融洽交流的位置。患者要用科学精神对待疾病和治疗,医务人员要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与疾病和治疗相关的问题。二是电话,尽管电话沟通缺乏视觉反馈,但让每一个细微的差异都传递微妙的信息,使医患情感通过电话实行有效互动。三是信函,信函式的沟通和交流是非常温馨和富含人情味的,这种沟通形式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沟通效果,它体现了医院的真诚和善意,洋溢着浓郁的人文情操和服务责任感,能有效地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融洽医患关系,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2规范各项医疗活动行为是关键:一是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监督机制。能不能真正完善医院内部自我善监督机制是衡量医院能否改善医患关系的一个重要标志。首先要健全医院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内部的制约机制,其次要通过社会善监督员对医院监督,病人问卷调查,随诊出院患者,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在制度上实行综合、配套管理,增强医务人员工作责任心等,接受全方位的社会监督,确保管理水平、医疗质量,综合满意度得到不断提高。二是开展健康教育,通过建立各种协会,如糖尿病协会、抗癌协会,对病人进行卫生宣教,即使病人获得了医疗知识,避免了盲目求医,同时也可以建立融洽医患关系,为协会所在的医院吸引一批稳定的病人。

医患范文篇3

假如我是病人,我需要什么?我希望有一个温馨、宁静、整洁、舒适的就医环境;希望医院有着条理清晰、方便快捷的就医程序。假如我是病人,我希望得到医术精湛的医务人员以一丝不苟的精神来对待;假如我是病人,我希望能用合理的价格得到优质、高效的服务。假如我是病人,我还希望有一个畅顺的医患沟通渠道,能和医务人员平等相处,当需要帮助的时候,不再茫然不知所措。

作为病人,最担心的有两样事情,一是医疗质量,二是费用支出.此时,通过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可以帮助减轻病人的顾虑,增进病人对医院的信心。首先,从病人一踏进医院起,就实行首问负责制,病人或家属不论问到谁,不管是医务人员还是行政后勤人员,都要向病人解释清楚,或者把病人带到能够解决问题的地方。其次,医院可以相应的职能机构,对医患沟通从形式、渠道、内容、要求、技巧、效果、考核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注重对医务人员服务沟通意识与技能的培养。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相向六月寒。试想想,如果医生在就诊过程中能够把病人所担心的事情讲清楚、说明白,为他们选择既保证医疗质量,又能够减少费用支出的治疗方法,病人还有什么理由会不满意呢?再次,医院通过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做到让病人对诊疗程序、诊治专家、检查项目、收费标准、药品价格、服务承诺等项目清楚明白,心中有数。最后,病人还需要多种灵活的方式去贴近医院,反映心声。例如:医院可以走进社区,开展公益活动,举办一些健康知识讲座或群众座谈会,又或者加强医院网站建设或电话服务热线功能!以上这些措施,虽然没有攻克医学难关那么重大,但病人感到的却是体贴周到的服务。

医患沟通是心灵和感情的沟通,良好、畅顺的医患沟通让病人感受到了一切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新模式。是的!在医疗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病人选择医院,除了要看拼技术、看设备等硬实力外,还要看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等软实力啊!

医患范文篇4

关键词:新的社会矛盾;医患关系;医患共同决策

我国社会化正处在快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也是一个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医疗卫生领域是我国社会矛盾的多发领域。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和患者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发生的特定的医疗救助关系,其不仅仅是单纯的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是整个社会关系在医患交往过程中的一个集中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的自主意识逐渐增强,医疗纠纷发生率逐年攀升,医患关系已经成为和谐社会关系构建的焦点之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人性化医疗中诊疗方案的确定不仅需要考虑患者的疾病状况、所在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同时还要考虑患者的偏好,鼓励患者参与到疾病诊疗的决策中来。医患共同决策(shareddecisionmaking,SDM)强调医方与患方共同参与到医疗决策中,是指医务人员运用医学专业知识,与患者充分讨论治疗选择、获益与损伤等各种可能的情况下,并考虑了各种可能的结局和患者的意愿,以期达到基于双方相互理解并且由医务人员与患者通过参与作出最适合患者个体的医学选择过程[1-2]。有学者认为[3]促进医患共同决策是解决医患纠纷的可能对策。本研究旨在了解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临床决策和医患关系的现状,探索决策模式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收集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对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10个护理单元(内科片和外科片各5个)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为保证样本代表性,个别病区护士人数>30名者只随机发放30份问卷。)纳入标准:年龄≥18岁,知情同意后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因疾病原因或认知功能障碍等,不能单独完成问卷调查者。调查前向研究对象说明研究目的及意义,强调匿名填写及资料保密,仅作为研究使用。当场填写当场回收,现场核查,如有遗漏或不符之处,及时请研究对象补填或修正。共发放问卷266份,回收问卷260份,剔除明显规律性填答问卷4份,有效问卷256份,回收率97.74%,有效问卷率98.46%。1.2研究工具。1.2.1一般资料问卷。研究团队在大量文献研究及专家讨论的基础上自行编制,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医疗费用支付困难程度等。1.2.2患者决策参与期望。量表简体中文版(ControlPreferenceScale,CPS)[4]此量表共有主动-被动5个选项,“A:完全由医生做出这个决定”、“B:医生在认真考虑我的想法后做出了这个决定”、“C:我和医生经过综合权衡后,共同作出了这个决定”、“D:我在认真考虑过医生的建议后,由我做出医疗决定”、“E:我在了解各种医疗选择后由我做出医疗决定”,患者从中选择符合自己的选项。A与B属于被动决策选项、C属于共同决策选项、D与E属于主动决策选项。由患者从中选出最符合自己的选项,此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2~0.87。1.2.3患者对医疗决策参与满意度调查问卷。此问卷共16个条目,每个条目均赋以1~5分不等,如“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一般”、“4=同意”、“5=非常同意”。条目相加总得分为满意度总得分,量表总得分80分,重测信度为0.802~0.960,结构效度为0.905。1.2.4医患关系问卷(患方参考版)此问卷共18个条目。条目1、3、4、5、6、7为单项选择,其余为多项选择。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ˉ±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对象一般资料。256名住院患者中,男147名(57.42%),女109名(42.58%);平均年龄(51.63±13.77)岁;本科及以上学历112名(43.75%),大专57名(22.27%),高中51名(19.92%),初中16名(6.25%),小学及以下20名(7.81%);自我评估医疗费用支付困难程度:没有困难66名(25.78%),有点困难174名(67.97%),非常困难16名(6.25%)。不同医疗决策模式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住院患者对医患关系的认知现状。本研究结果显示,124名(48.44%)患者认为医患关系不和谐,趋于紧张28名(10.94%)或比较紧张96名(37.50%)状态。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为医疗费用(199名,77.73%)、医患沟通(72名,28.13%)、医务人员服务态度(112名,43.75%)。185名(72.27%)患者认为媒体报道客观真实,超过80%(209名)患者认为和谐的医患关系模式应为“指导与合作性关系”。160名(62.50%)患者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医患关系的改善抱乐观态度。住院患者对医患关系本质的认知:“您认为医患关系是否属于一般消费关系”调查结果显示,174名(67.97%)患者认为医患关系不属于一般消费关系;82名(32.03%)患者认为医患关系属于一般消费关系。对医疗服务不满意时的解决途径:“遇到医疗纠纷,您会怎么做”,119名(46.48%)患者选择通过媒体曝光,52名(20.31%)患者表示选择向院方或有关单位投诉,47名(18.36%)患者选择与当事医生协商解决;27名患者(10.55%)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11名(4.30%)患者表示考虑暴力解决。2.3住院患者医疗决策模式现状。本研究共收回有效问卷256份,其中139名(54.30%)患者选择医患共同决策模式,即决策期望量表中“C:我和医生经过综合权衡后,共同作出了这个决定”;67名(26.17%)患者选择主动决策模式,即决策期望量表中“D:我在认真考虑过医生的建议后,由我做出医疗决定”和“E:我在了解各种医疗选择后由我做出医疗决定”。50名(19.53%)患者选择被动决策模式,即决策期望量表中“A:完全由医生做出这个决定”和“B:医生在认真考虑我的想法后做出了这个决定”。2.4不同医疗决策模式对医疗服务满意度得分比较。256名住院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的总分为(76.73±2.317)分,不同医疗决策模式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医患范文篇5

各位领导、嘉宾、朋友们:

以病人为中心,诚然。以人为本”服务理念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为了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院不断地在内强素质方面下着大力气:比如,数年来,坚持每月深入病房,做好在院病人及出院病人的满意度测评及跟踪随访;坚持对外科手术病人实行电话随访,让病人在家中就能得到专业的医疗指导;坚持定期邀请社会监督员对医疗服务质量进行暗访,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坚持认真对待每一个纠纷投诉事件,认真处理而决不流于形式;坚持专心去珍惜每一位病员提出善意的批评或意见,并且尽可能的付诸于行动。辛勤的耕耘带来的丰硕的成果,多次宝山区卫生局组织的满意度测评中我院位居榜首;上海市万人问卷调查中我院跻身前十位;上海市文明单位的评审中我院荣获四连冠。但是依然清醒的认识到因为我少数医务员工的生、冷、硬、顶”等服务问题导致的各种投诉纠纷仍时有发生,病人寄希望而来带失望而去的现象还屡屡出现。所以,今天,这样一个火热的日子里,选择了这样一种热情洋溢的方式,让大家共同走上讲坛,畅所欲言。今天演讲交流的主要是医务工作者代表,将用他自己的亲身经历,以真挚的感情、生动的语言、丰富的事例向大家讲述医患和谐的经验和体会,讲述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方法与技巧,也讲讲我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生涯中那些平凡但又感人的故事。想在听了演讲之后大家一定会从心底产生一种震撼与共鸣,即医生和患者是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医疗工作看似平凡的岗位背后却蕴藏着那么多的不平凡!使用权们大家在互动中情感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净化!今天参加演讲交流的还有我社会监督员老朋友和长期在院就医的病友代表,将从病家的角度为我做精彩的演讲,听了演讲之后,相信大家都会有几种感受,一种是感动,感动是因为他对我医务人员是寄予了那样多的信任,感动是因为当他和他亲人病愈时,对我医务人员表达了那么诚挚的感恩之情;一种是欣慰,欣慰是因为我辛勤付出终于得到理解,欣慰是因为原来和谐的医患关系是让人感到如此的美好与温馨;还有一种就是鼓舞,因为救死扶伤本是医生的天职,拥有这样一些信任我病人、支持我朋友,想我每个医务工作者都会情不由衷,其实我还应该做得更好,还可以做得更好!

也是院加强医疗行风建设,医患和谐论坛的开设是院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系列活动之一。控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一次有益的尝试。院举办“医患和谐你论坛,旨在进一步推进职工的积业道德建设,增强全院职工做好医疗服务工作的自觉性,营造医患和谐互动的双赢局面,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就医感受和需要,让患者理解医疗行业的特殊性,诚挚的期盼,医患之间搭起一座心灵互动的平台;真心的渴望,医患之间心与心的交流能够成为现实。

各位领导、嘉宾、朋友们:小小的论坛仅仅是个桥梁,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专心去播种,用受去灌浇,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你我一如既往的努力!让步们共同携手为人民的健康事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医患范文篇6

各位领导、嘉宾、朋友们:

医患和谐论坛的开设是我院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系列活动之一,也是我院加强医疗行风建设,控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一次有益的尝试。我院举办“医患和谐你我他”论坛,旨在进一步推进职工的积业道德建设,增强全院职工做好医疗服务工作的自觉性,营造医患和谐互动的双赢局面,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就医感受和需要,让患者理解医疗行业的特殊性,我们诚挚的期盼,在医患之间搭起一座心灵互动的平台;我们真心的渴望,医患之间心与心的交流能够成为现实。

诚然,“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为了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我院不断地在内强素质方面下着大力气:比如,数年来,我们坚持每月深入病房,做好在院病人及出院病人的满意度测评及跟踪随访;我们坚持对外科手术病人实行电话随访,让病人在家中就能得到专业的医疗指导;我们坚持定期邀请社会监督员对医疗服务质量进行暗访,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我们坚持认真对待每一个纠纷投诉事件,认真处理而决不流于形式;我们坚持专心去珍惜每一位病员提出善意的批评或意见,并且尽可能的付诸于行动。辛勤的耕耘带来的是丰硕的成果,多次宝山区卫生局组织的满意度测评中我院位居榜首;上海市万人问卷调查中我院跻身前十位;上海市文明单位的评审中我院荣获四连冠。但是,我们依然清醒的认识到,因为我们少数医务员工的“生、冷、硬、顶”等服务问题导致的各种投诉纠纷仍时有发生,病人寄希望而来带失望而去的现象还屡屡出现。所以,今天,在这样一个火热的日子里,我们选择了这样一种热情洋溢的方式,让大家共同走上讲坛,畅所欲言。今天演讲交流的主要是我们的医务工作者代表,他们将用他们自己的亲身经历,以真挚的感情、生动的语言、丰富的事例向大家讲述医患和谐的经验和体会,讲述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方法与技巧,也讲讲我们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生涯中那些平凡但又感人的故事。我想在听了他们的演讲之后大家一定会从心底产生一种震撼与共鸣,即医生和患者是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我们医疗工作看似平凡的岗位背后却蕴藏着那么多的不平凡!使用权们大家在互动中情感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净化!今天参加演讲交流的还有我们的社会监督员老朋友和长期在我院就医的病友代表,他们将从病家的角度为我们做精彩的演讲,在听了他们的演讲之后,我相信大家都会有几种感受,一种是感动,感动是因为他们对我们的医务人员是寄予了那样多的信任,感动是因为当他们和他们的亲人病愈时,对我们的医务人员表达了那么诚挚的感恩之情;一种是欣慰,欣慰是因为我们的辛勤付出终于得到了理解,欣慰是因为原来和谐的医患关系是让人感到如此的美好与温馨;还有一种就是鼓舞,因为救死扶伤本是医生的天职,拥有这样一些信任我们的病人、支持我们的朋友,我想我们每个医务工作者都会情不由衷,其实我们还应该做得更好,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

各位领导、嘉宾、朋友们:小小的论坛仅仅是个桥梁,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专心去播种,用受去灌浇,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你我一如既往的努力!让步们共同携手为人民的健康事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医患范文篇7

一、医患纠纷调解工作机制

(一)成立医患纠纷调解工作组

(二)工作程序及要求

1、区内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诊疗护理常规。医学院、医院、航天医院(以下称三大医院)应当在适当场所设置医疗纠纷协调办公室,明确3至5人负责医患纠纷调解工作,并公布受理医患纠纷投诉的部门、地点、电话等,畅通患者投诉渠道;同时建立责任倒查追究机制,并在公安部门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内部治安保卫机构,加强治保人员的配备、培训,健全内部治安保卫机制,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发生医患纠纷后,三大医院要自行组织相关专家对引发医疗争议的过程开展自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医疗过失和责任轻重程度,然后再进行医患协商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报区医患纠纷调解工作组办公室(区卫生局);区属医疗机构要立即将医患纠纷发生的具体情况(患方采取的不法方式、参与人数、户籍地、引发事件原因等)报告区卫生局。区卫生局对医患双方达成一致性意见的处理结果进行备案,对医患双方不能达成调解协议的,要立即报告调解工作组组长,并通知调解工作组相关成员赶赴现场牵头做好调解工作。

2、在医患纠纷发生现场,区司法局要协同卫生部门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和教育疏导工作,解答相关政策、法律问题,并提出依法处理的参考意见,引导医患双方依法妥善解决医患纠纷。区卫生局一是要调查了解医患纠纷的基本情况,审核医疗机构依法履责、依法执业、规范执行诊疗常规等方面的情况,必要时组织专家对全部或部分环节进行核实调查;二是对医疗争议涉及的相关证据进行固定,依法受理医患双方提起的尸检或医疗事故鉴定申请,并按法定程序委托相应的法定机构开展工作;三是对医疗争议涉及的相关药品及医疗用品进行查封,并及时送检;四是立即将开展处置工作的情况进行登记、备案。

3、辖区内三大医院(医附院、医院、航天医院)发生医患纠纷时,区卫生局到现场后,要立即报请市卫生局派人主持医患纠纷的调解工作;区属医疗机构发生医患纠纷时,区卫生局要立即组织人员对发生争议的诊疗过程进行调查,并及时妥善依法处置。

4、区调解工作组现场处置中,发现患方有封门堵路、故意损坏医疗机构财物、殴打医务人员等严重扰乱医疗秩序的行为,并经劝说无效需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时,调解工作组组长要立即将相关情况报告区政府应急办和区维稳办。区政府应急办按规定程序向有关领导报告。

二、医患纠纷引发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机制

(一)成立医患纠纷处置维稳工作组

(二)工作程序及要求

1、医患纠纷引发突发性事件后,区政府应急办接到区医患纠纷调解工作组报告,应立即通知区医患纠纷处置维稳工作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及事发镇、街道相关人员赶赴现场会同调解工作组组长参加处置工作。

2、区处置维稳工作组组长负责牵头调度、协调和督促各相关部门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及时、有序开展因医患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处置工作。无特殊情况不再组织医患双方进行调解。

3、区公安分局接到区应急办指令后,按照处置维稳工作组组长要求立即组织警力赶赴现场,一是开展教育疏导,制止过激行为;二是依法处置现场发生的违法行为。患者死亡的,应劝说患方将尸体移送殡仪馆,如患方拒绝,则应按相关规定配合医疗机构依法将尸体移送殡仪馆。

4、宣传部门要加强对新闻媒体的监督,引导新闻媒体客观公正地报道医患纠纷及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严禁炒作和误导。

医患范文篇8

假如我是病人,我需要什么?我希望有一个温馨、宁静、整洁、舒适的就医环境;希望医院有着条理清晰、方便快捷的就医程序。假如我是病人,我希望得到医术精湛的医务人员以一丝不苟的精神来对待;假如我是病人,我希望能用合理的价格得到优质、高效的服务。假如我是病人,我还希望有一个畅顺的医患沟通渠道,能和医务人员平等相处,当需要帮助的时候,不再茫然不知所措。

作为病人,最担心的有两样事情,一是医疗质量,二是费用支出.此时,通过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可以帮助减轻病人的顾虑,增进病人对医院的信心。首先,从病人一踏进医院起,就实行首问负责制,病人或家属不论问到谁,不管是医务人员还是行政后勤人员,都要向病人解释清楚,或者把病人带到能够解决问题的地方。其次,医院可以相应的职能机构,对医患沟通从形式、渠道、内容、要求、技巧、效果、考核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注重对医务人员服务沟通意识与技能的培养。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相向六月寒。试想想,如果医生在就诊过程中能够把病人所担心的事情讲清楚、说明白,为他们选择既保证医疗质量,又能够减少费用支出的治疗方法,病人还有什么理由会不满意呢?再次,医院通过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做到让病人对诊疗程序、诊治专家、检查项目、收费标准、药品价格、服务承诺等项目清楚明白,心中有数。最后,病人还需要多种灵活的方式去贴近医院,反映心声。例如:医院可以走进社区,开展公益活动,举办一些健康知识讲座或群众座谈会,又或者加强医院网站建设或电话服务热线功能!以上这些措施,虽然没有攻克医学难关那么重大,但病人感到的却是体贴周到的服务。

医患沟通是心灵和感情的沟通,良好、畅顺的医患沟通让病人感受到了一切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新模式。是的!在医疗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病人选择医院,除了要看拼技术、看设备等硬实力外,还要看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等软实力啊!

医患范文篇9

关键词:医患冲突;患者;伤医事件

2013年中国医院协会的《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情况》显示,2003—2012年的10年间共发生导致医生残疾、死亡的恶性暴力伤医事件40起,2013年仅被媒体报道的袭医案件就近30起[1],造成较大影响的暴力伤医事件16起[2],其中包括震惊全国的“温岭杀医案”。2014年的一项问卷调查表明,我国的医务工作者中有四分之三的认为现今的医患关系紧张,有两成的人称自己在过去一年里被患者辱骂过4次及以上,有两成的人表示自己在过去一年曾与患者发生过肢体冲突[3]。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不仅影响了医疗行业的正常运行,还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埋下隐患。因此,探讨造成医患冲突的根源,寻找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已迫在眉睫。

1原因分析

无论是患者还是医者,首先都是社会人。医患冲突虽发生在患者和医者之间,但也受政策制度、媒体宣传以及舆论导向等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故医患冲突的发生涉及3个主体:患者、医者和社会。因此,探讨造成医患冲突的根源有必要从这3个主体着手。1.1患者因素。1.1.1对诊疗结果期望过高。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医疗手术特殊性的不了解,导致患者对诊疗效果期望过高,当诊疗效果不如人意时,就容易产生医患纠纷[4]。而事实上,由于人体的复杂性和医学的局限性,在正常的医疗过程中效果不理想的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病情恶化或死亡时,患方在精神上和经济上将承受巨大压力,会因“人财两空”而迁怒于医方,这便容易引发暴力或极端事件[5]。1.1.2身为弱势群体的压力。中国医院协会2012年的调查显示,恶性伤医者大多文化程度低,家庭经济状况较差,支付医疗费其困难,农民与无业、下岗及打工者占七成以上,近四成的人性格内向、孤僻、偏执,近三成的人有精神病史。较大的经济压力使患者在遭遇医疗事故时易产生过激行为。1.1.3部分患者法律意识淡薄。部分患者法律意识淡薄也是造成医患冲突的重要原因。部分患者在遭受医疗损害之后,对政府和有关部门缺乏信任,不是运用合法的诉讼或协商等手段维护权益,而是通过“医闹”等违法手段来胁迫医院,极力扩大事态,为自己增加与医院谈判的“筹码”。同时,部分医院花钱解决问题的做法,更让患方误认为是“大闹得大钱、小闹得小钱”[6],助长了这种歪风邪气。“医闹”在给医院名声带来极大损害的同时激化了医患之间的矛盾,是造成医患冲突的重要原因。1.2医者因素。1.2.1医疗行业公益性降低。我国的公立医院虽然是公益事业单位,但实际上政府财政补助尚不足医院收入的10%[7]。由于医院得不到足够的投入,靠创收生存发展,给科室下任务,给医生下指标,过度医疗的问题普遍存在[5]。开大处方、重复收费、滥施不必要的手术等过度医疗行为,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负担,还使患者对医院和医生缺乏信任[8]。当医疗事故发生时,患者对医方的不信任极易转化为敌对情绪,加大医患双方解决矛盾、处理分歧的难度。1.2.2医疗服务质量不高。在我国,由于医疗资源紧张以及分配不均,大型医院经常人满为患。患者为看门诊需要排队等候几个小时,到诊室后医生从询问病情到给出诊断往往只花几分钟时间。部分医务人员服务意识淡薄,经常对患者冷言冷语,并且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对患者的痛苦没有表现出必要的同情与关怀。更有一些医务人员技术不过硬,甚至缺乏责任心,造成医疗差错,从而引发医患冲突[5]。1.2.3与患者沟通不足。由于我国目前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且配置不合理[5],大型公立医院经常集聚着大量患者。由于超负荷的门诊量,医生根本没有时间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以及对病情给予耐心的解释与交代[9]。医疗事故发生时,患方往往将结果简单归结为医方的疏忽和不负责任,即使医方再次向患方解释事故原因也难以得到患方的理解。1.3社会因素。1.3.1医疗保障程度低。我国制定了全民医保制度,但由于实行低水平、广覆盖,保障水平和层次比较低,还有一部分贫困人群没有医疗保障,看不起病[5]。群众想要得到较高水平的医疗服务,需要支付相当一部分比例的医疗费用。在许多城市和地区,“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时有发生。“看病难、看病贵”所导致的社会压力,正是导致医患矛盾加剧的根本原因。1.3.2媒体的推波助澜。媒体精神的要求在于真实、全面和准确地报道社会事实,然而实际上媒体报道总是带有选择性[10]。部分媒体和记者在报道医疗纠纷和冲突时,带有明显的感情倾向,而不是以科学严谨的精神,只重结果,不重过程,一味地将责任推向医方,指责医生缺乏医德,造成了医生整个职业群体在社会上被“污名化”。患者总是以怀疑和不信任的眼光审视医生及其医疗行为,将正常的医疗行为进行负面化理解,发动社会舆论打击医生和医院。患者对于医生来说成了需要防范的“对手”,而非需要拯救的弱者[10]。这种做法看似保护了患者,维护了社会的“正义”,实际上加剧了医患冲突,影响了医疗行业的正常运行。1.3.3患者维权成本过高。目前,医疗事故鉴定程序不适应实际需求,患者申诉和维护权益渠道不畅通[6]。由于医学的专业性较强,医疗事故鉴定需要依赖医学界人士。但由于许多鉴定人员与医疗机构联系密切,鉴定过程缺乏透明度,结果难以被患方信服。且事故鉴定费高(市级鉴定2500元,省级鉴定4500元),鉴定时间过长(从受理到鉴定书的签发等主要程序需要45个工作日),患者通过司法程序维护权益非常困难[6]。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成本高、耗时长的特点,致使许多患者转而通过“医闹”这种不合法的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2医患冲突对医者、患者的危害

暴力伤医事件扰乱了医院正常的卫生服务秩序,使医务人员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带来严重的身心创伤,无法在短时间内消除[11]。造成的结果是医护群体人心惶惶,为求自保,采取防御性医疗、过度医疗方式也就不可避免[8]。这样反而加重了患者本就沉重的医疗负担,更会引起患者对医院和医生的不满。由此可见,医患之间的对立损害的不只是医生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更损害了患者的切身利益。医患双方只有走对话与合作的道路,才能维护彼此的利益。

3对策

医患范文篇10

[关键词]证据分配原则损害赔偿枉法裁判追究

第一把钥匙是民事诉讼中医患双方的证据分配原则

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1]33号《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第八项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那么,民事诉讼中如何把握医患双方这一证据分配的原则呢?笔者认为,应当把握三个要点。

首先,要正确理解医患双方证据分配原则的基本内涵。患者应当承担初步举证责任。在医疗侵权损害赔偿诉讼中,患者应当对其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成立,负有初步的举证责任。即原告应当首先证明其与医疗机构间存在医疗服务合同关系,接受过被告医疗机构的诊断、治疗,并因此受到损害。如果患者不能对上述问题提供证据予以证明,其请求权是不能得到人民法院支持的。另外举证责任是可以转移的。如果患者对损害赔偿请求权成立的证明达到了表见真实的程度,证明责任就向医疗机构转移。也就是说在这样的情况下,医疗机构应当提供证据反驳原告的诉讼请求,即医疗机构应当证明其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或者其医疗行为没有过错,这是合情合理的。如果医疗机构提不出具有合理说明力、足以使人信赖的证据,医疗机构就要承担败诉的结果。

其次,要正确区分不同种类的医疗纠纷的证据分配规则。一是医疗事故纠纷案。无论是医疗责任事故,还是医疗技术事故,都需要医疗事故鉴定,来佐证是否存在医疗过错。医患双方通过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来证明医方主观上是否存在过失;客观上医疗行为是否具有违法性、违规性;医疗损害结果是否发生;医疗损害结果与医疗行为是否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四个要件缺一不可。如果患者在民事诉讼中,以医疗事故纠纷案案主张权利,不仅应当提供在医方诊疗的凭证和医疗损害结果的凭证,而且因客观原因不能举证还应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如果不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法院在法庭调查中,就很难认定,人民法院应当委托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如果医方要想证明其医疗行为与医疗损害结果没有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就必须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如果不申请或不配合医疗事故鉴定,法院按国务院令[2002]第351号《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30条第2款规定"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条例的规定如实提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需要的材料,并积极配合调查。当事人任何一方不予配合,影响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不予配合的一方承担责任。"和卫生部卫政法发[2005]28号《关于医疗机构不配合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应承担的责任的批复》中指出:"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委托医学会按照《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对患者人身损害的后果进行等级判定,按同级甲等定,责任程度按照完全责任判定。"进行认定

二是医疗损害赔偿案。患方应当首先证明其在医方接受过医疗并发生医疗损害的事实。医方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以及没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举证不能承担不利后果,法院可以推定其责任,并独立行使司法判断权。无论什么鉴定都不是认定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的前置条件和程序,以及唯一证据。鉴定以当事人主义为主,以依职权委托为例外。即鉴定由当事人申请,双方当事人均不申请,确有必要时(经法庭调查对患方举证无法认定,医方的举证无法推定时)由法院依职权委托鉴定。鉴定按最高人民法院法[2003]20号《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第二条"因医疗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医疗赔偿纠纷需要进行司法鉴定的,依照《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规定》组织鉴定。"办理。

三是医疗服务合同纠纷案件。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无过错责任。原告只需证明和被告存在医疗服务合同关系,被告未尽到医疗服务合同义务,或履行医疗服务合同不适当,被告在无相反证据下,则构成违约,而无需做任何鉴定。

医疗意外事件纠纷案。医疗意外事件纠纷案,虽然没有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造成医疗损害结果,是医方在现有的医疗条件和医疗水平下,不可能预料不可避免的实行公平责任,原告只需要证明医疗损害结果是医方诊疗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就足够了,无需做任何鉴定。

再次,要端正对鉴定结论的正确认识,既要克服"无能论"又要克服"万能论"。部分基层法院在审理医疗事故纠纷案件中,对医学会的鉴定结论有很强的依赖性,机械的认为,客观事实(指鉴定结论)就等于法律事实。例如:(2006)鸡冠民初字第1187号民事判决书认为,鸡西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其结论为不构成医疗事故,故原告鄂明广诉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医疗损害赔偿的请求驳回。这种万能论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医疗事故争议案件人民法院应否受理的复涵》中规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所作的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系卫生行政部门认定和处理医疗事故的依据。《复函》从另一方面说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所作的医疗事故鉴定结论不是法院审理医疗纠纷赔偿的依据,更不是赔偿诉讼成立的唯一证据。

众所周知,医疗事故鉴定书,是书证的一种,有没有证明力,要看其真实性(客观性),如果有充分的相反证据,则不能认证;相关性(关连性),所鉴定的意见是否与本案的案由相关,是否围绕着原告的请求,被告的抗辩所争议的焦点问题做出医学评价,无关则不能认证;合法性,鉴定的材料是否符合法定启封的规定,鉴定材料是否与原件比较,有无涂改、加工、隐匿等瑕疵现象,有无程序和实体违法,有无鉴定人员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有无存在某种隶属关系或利益驱动关系,如果有其一则不予认证。作为一种书证,要进行证明力大小的比较。在审判实践中,物证优于书证;上级医学会的医疗事故鉴定要优于下级医学会的医疗鉴定。司法鉴定要优于医学鉴定,因为卫生行政管理机构跟医疗机构存在某种隶属关系所致,因而可信程度不高,公信力较差。法官通过医患双方的举证、质证,对所举的证据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分析,做出科学的判断后进行认证。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认证;不能对鉴定单一认证,单一鉴定只能是孤证,不能做证据使用。

现代的司法理念是:法律事实不等于客观事实,法律事实要最大限度的接近客观事实。部分法官在审理医疗损害赔偿案中,无论患方在法庭调查中,提供多么全面、完整的,足以证明医疗损害结果与医疗行为有因果关系,医方存在医疗差错的客观证据都不采信,而把有没有医学会的鉴定?做没做司法鉴定?当作解门清的宝剑,有很强的唯一性。机械的认为,没有鉴定,就不能独立行使司法判断权。

例如:(2007)鸡冠民初字第114号民事判决认为,因为医疗损害赔偿问题,必须经鉴定程序才能确定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应否给予赔偿,由于未经鉴定程序,故陈秀红诉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医疗损害赔偿请求不予支持,驳回起诉。这种"万能论"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四条规定:"审判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据法律的规定,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的大小独立进行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的规定不符。

第二把钥匙是审理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的法律适用

当前,在处理医患纠纷的事务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懂医的人不懂法,而懂法的人不懂医。医事法律,就是用现行的法律来解决现存的医患纠纷。而解决医患纠纷的难点和热点正是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的法律适用的问题。众所周知,法律事实不同,争议的焦点也不同,所确定的案由也不同,法律适用也不同。这是从事法律执业者共同认同的观点,也是法律常识。

首先,要分类适用。按最高人民法院法发[2000]26号关于印发《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的通知的规定,受案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诉争的具体争议内容确定案由。通常可分为四种案由:

一是医疗事故纠纷案。医疗事故纠纷,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纠纷。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处理,医方承担过错责任。

二是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是指患方认为,医方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出现医疗差错但不要求追究医疗事故的责任,只要求追究人身损害责任的纠纷。按《民法通则》规定赔偿,医方承担差错责任。

三是医疗意外纠纷案。医疗意外纠纷,是指由于病情或病员体质特殊而发生的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而发生的纠纷。医方不承担过失责任,但考虑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是医方的宗旨,本着保护生命权、健康权的原则,按《民法通则》第132条的规定,医方应当承担公平责任。

四医疗服务合同纠纷案。医疗服务合同纠纷,是指医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患者要求继续履行或要求赔偿人身、财产损失而发生的纠纷。按《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处理,医方不承担过失责任,而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其次,要分责任适用。一是刑事和行政责任。如:医疗事故罪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刑法》第335条的规定。又如:非法行医罪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第336条的规定。不构成犯罪的,可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追究行政责任。二是民事责任。例如:医疗差错造成损害的救济原则是: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的规定。不构成或未做医疗事故鉴定,医疗差错被其它证据认定后,医疗损害赔偿主张的法律依据和范围。《民法通则》第134条第7项;第119条的规定。

再次,要分层次适用。一是法律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法律。如:患方申请司法鉴定,医方不同意,法院能否指定法院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应当交由法定鉴定部门鉴定;没有法定鉴定部门的,由法院指定鉴定部鉴定。《民事诉讼法》第72条的规定。又如:患方认为医方既有医疗服务违约行为、又有医疗侵权行为如何主张权利患方应当本着有力于自己主张的原则,则优选择。《合同法》第122条的规定。再如:医师执业禁止性和限制性规定医师经注册后,可以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医师执业义务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医师实施医疗、预防保健措施,签署有关医学证明文件,必须亲自诊查,调查,并按照规定及时填写医学文书,不得隐匿、伪造或者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执业医师法》第14条和第22条的规定。

二是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但法规有明确规定则适用法规。如:急诊范围突发急性腹痛;突发高热;小儿腹泻;颜面青紫、呼吸困难者等医院均须进行急诊抢救。1982年4月7日卫生部颁部的《医院工作制度》第15条第7项的规定。病历书写制度病员入院后,必须于24小时内进行拟诊分析,提出诊疗措施,并记在病程记录内。第25条第5项的规定。科内或全院性会诊及疑难病症的讨论,应做详细记录。第25条第7项的规定。会诊制度凡遇疑难病例,应及时会诊,两天内完成。第29条的规定。转院,转科制度因限于技术和设备条件,对不能诊治的病员转院或转科。第30条的规定。病例讨论制度每月1-2次,遇有疑难病例尽早明确诊断,提出治疗方案;死亡病例,待病理报告后进行,但不迟于二周。第31条的规定。护理制度体温在37.5℃以上及危重病员每隔四小时测一次,病情危重,需随时进行抢救。第33条的规定。又如:医疗规范强制性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格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国务院令[2002]第351号《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条的规定。医方禁止性规定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者抢夺病历资料。《条例》第九条的规定。如实告知义务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条例》第十一条的规定。防止损害扩大义务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医疗禁止性规定非法行医,造成患者人身损害,不属于医疗事故,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关赔偿,由受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条例》第六十一条的规定。医疗事故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依照刑法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条例》第55条的规定。违反医疗事故预防和处理规范未如实告知患者病情,医疗措施和医疗风险的;未按规定封存,保管和启封病历;是违规行为。《条例》第56条的规定。患方因医疗事故纠纷既向卫生行政机关提出处理申请,又向法院提出民事诉讼,由谁受理适用于司法处理优先于卫生行政处理的规定。当事人向法院起诉医疗事故争议的,不需要先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以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为前提,也不以委托鉴定为前置程序。是否需要医疗事故医学或司法鉴定依当事人申请。第40条和第46条的规定。再如:医疗机构的职责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公民的健康服务为宗旨。国务院令[1994]第149号《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3条。医疗机构执业强制性规范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技术规范;必须按照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不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对危重病人应当立即抢救。对限于设备或者技术条件不能诊治的病人应当及时转诊。第25条第27条第28条第31条的规定。对传染病、精神病、职业病等患者的特殊诊治和处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第35条的规定。医疗机构禁止性规定不得使用假劣药品,过期和失效药品以及违禁药品。卫生部卫医发[2006]432号《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59条的规定。医方的告知义务医疗机构应当尊重患者对自己的病情、诊断治疗的知情权利。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的,应当将有关情况通知患者家属。细则第62条的规定。医疗违规行为对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医师执行证》擅自执业的;对不按期办理校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医师执业证》又不停止诊疗活动的;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医师执业证》的;除急诊和急救外,医疗机构诊疗活动超出登记的诊疗科目的。细则第77条第78条第79条第80条的规定。任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的;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的。细则第81条第82条的规定。医疗机构不配合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应承担的责任医方不提供不配合调查,导致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能进行的,医方应当承担医疗事故责任,程度按照完全责任判定。卫政法发[2005]28号《卫生部关于医疗机构不配合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应承担的责任的批复》第1条的规定。

三是既无法律又无法规明确规定适用司法解释。如:患方申请司法鉴定,医方不同意,法院能否指定当事人申请鉴定经法院同意后,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有鉴定资格的鉴定机构、鉴定人员,协商不成的,由法院指定。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1]33号《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6条的规定。医方举证不能应认定医疗差错客观存在,患方的医疗损害结果与其有因果关系。《证据规定》第4条第8项的规定。医疗常规属于无需举证证明的众所周知的事实。《证据规定》第9条第1项的规定。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认证质证时,当事人应当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针对证据证明力有无以及证明力大小,进行质疑、说明与辩论。《证据规定》第50条的规定。自然人因侵权行为致死,近亲属有权以原告资格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1]7号《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的规定。受害人死亡近亲属以赔偿权利人身份有权提起诉讼,法院应予受理。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3]20号《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第17条的规定。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丧葬费、扶养费、死亡赔偿金。第19条、第20条、第21条、第22条、第23条、第24条、第26条、第27条、第28条、第29条的规定。患方根据法释[2003]20号《解释》第29条主张并计算死亡赔偿金数额应等同于该《解释》第17条死亡补偿费的数额。第29条和第17条的规定。医疗损害赔偿的司法鉴定依当事人申请,适用民法通则的规定因医疗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医疗赔偿纠纷,适用民法通则的规定。因医疗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医疗赔偿纠纷需要进行司法鉴定的,依照《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管理规定》组织鉴定。最高人民法院法[2003]20号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第1条、第2条的规定。当事人对医疗事故鉴定结论有异议,又不申请重新鉴定而以要求医疗单位赔偿经济损失为由,向法院起诉应当受理。最高人民法院[1990]民他字第44号的规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所作的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系卫生行政部门认定和处理医疗事故的依据。当事人仅要求医疗单位赔偿经济损失而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按民事案件立案受理。最高人民法院法(行)函[1989]63号的规定。一般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指因医疗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医疗损害赔偿纠纷,包括不申请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经鉴定不构成医疗事故以及不涉及医疗事故争议的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没有医疗执业许可证的单位和没有执业资格的个人因非法行医引起的损害赔偿纠纷,按一般人损害赔偿纠纷处理。一方当事人对对方保存或控制的病历真实性,完整性提出合理质疑的,由保存或控制病历的一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双方当事人均不申请鉴定,确有必要时由人民法院依职权委托鉴定。确定一般医疗损害赔偿标准,应当适用《民法通则》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第2条第4条第11条第13条第26条的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告知患者或家属并取得其同意而未告知的,应认定医疗机构违反了告知义务;医疗机构违反告知义务,致使患者一方未能行使选择权,造成患者损害后果的,医疗机构应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第30条第31条的规定。

第三把钥匙是枉法裁判医患纠纷案的犯罪认定

我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第二款[枉法裁判罪]规定:"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那么,如何理解这一规定呢,如何认定这种犯罪呢?

笔者认为,在医患纠纷的案件中,患方往往是弱示群体;而在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司法环境不好的地方,患方就是雪上加霜。尽管没有证据证明:主审法官有受贿之嫌,但也逃脱不了公平正义的审判。正在基于这种考虑,有必要谈一谈枉法裁判医患纠纷案的犯罪认定。

首先,要区分罪与非罪。所谓的医患纠纷案件枉法裁判罪,是指审判人员在医患纠纷案件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医疗损害事实(不按证据分配的规则指导医患双方举证和质证,该认定的医疗过失、医疗差错、医疗侵权、医疗违约、医疗意外事实不予认定或不该认定的却给予认定的司法行为)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裁判适用法律错误或没法律依据)作枉法裁判(原裁判被撤销或被改判),情节严重的(当年被撤销两件),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当年被改判两件),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活动的公正性和司法机关的威信;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民事审判活动中作出违背医疗损害事实和医疗、卫生法律的判决、裁定,情节严重的行为。所谓"违背医疗事实和医疗、卫生法律的判决、裁定",是指不依据已有的证据查清、认定案件的医疗损害事实或者不依据已查清的案件医疗损害事实正确地适用医疗、卫生法律,作出颠倒、歪曲医疗损害事实的认定和颠倒是非、歪曲法律的判决、裁定;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只能在民事诉讼活动中负有审判职责的人员;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案件的医疗损害事实或应当适用的医疗卫生法律,而故意违背医疗损害事实和医疗、卫生法律作出裁定或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