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考核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11:50:53

业绩考核

业绩考核范文篇1

第一条为了切实履行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维护所有者权益,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根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考核的中央企业负责人是指国务院确定的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的下列人员:

(一)国有独资企业和未设董事会的国有独资公司的总经理(总裁)、副总经理(副总裁)、总会计师;

(二)设董事会的国有独资公司(国资委确定的董事会试点企业除外)的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总经理(总裁)、副总经理(副总裁)、总会计师;

(三)国有控股公司国有股权代表出任的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总经理(总裁),列入国资委党委管理的副总经理(副总裁)、总会计师。

第三条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实行年度考核与任期考核相结合、结果考核与过程评价相统一、考核结果与奖惩相挂钩的考核制度。

第四条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采取由国资委主任或者其授权代表与企业负责人签订经营业绩责任书的方式进行。

第五条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按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及资本收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依法考核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

(二)按照企业所处的不同行业、资产经营的不同水平和主营业务等不同特点,实事求是,公开公正,实行科学的分类考核。

(三)按照权责利相统一的要求,建立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同激励约束机制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即业绩上、薪酬上,业绩下、薪酬下,并作为职务任免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可追溯的资产经营责任制。

(四)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企业提高战略管理、自主创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水平,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二章年度经营业绩考核

第六条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以公历年为考核期。

第七条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包括下列内容:

(一)双方的单位名称、职务和姓名;

(二)考核内容及指标;

(三)考核与奖惩;

(四)责任书的变更、解除和终止;

(五)其他需要规定的事项。

第八条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包括基本指标与分类指标。

(一)基本指标包括年度利润总额和净资产收益率指标。

1.年度利润总额是指经核定后的企业合并报表利润总额。企业年度利润计算可加上经核准的当期企业消化以前年度潜亏,并扣除通过变卖企业主业优质资产等取得的非经常性收益。

2.净资产收益率是指企业考核当期净利润同平均净资产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净利润

净资产收益率=───────×100%

平均净资产

=tbl/>

其中:净资产中不含少数股东权益,净利润中不含少数股东损益。

(二)分类指标由国资委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特点,综合考虑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技术创新投入及风险控制能力等因素确定,具体指标在责任书中确定。

(三)鼓励企业使用经济增加值指标进行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凡企业使用经济增加值指标且经济增加值比上一年有改善和提高的,给予奖励。具体办法由国资委另行制订。

第九条确定军工企业和主要承担国家政策性业务等特殊企业的基本指标与分类指标,可优先考虑政策性业务完成情况,具体指标及其权重在责任书中确定。

第十条确定科研类企业的基本指标与分类指标,突出考虑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等情况,具体指标及其权重在责任书中确定。

第十一条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按下列程序签订:

(一)预报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建议值。每年第四季度,企业负责人按照国资委年度经营业绩考核要求和三年滚动规划及经营状况,对照同行业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提出下一年度拟完成的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建议值,并将考核目标建议值和必要的说明材料报国资委。考核目标建议值原则上不低于前三年考核指标实际完成值的平均值。

(二)核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值。国资委根据“同一行业,同一尺度”原则,结合宏观经济形势、企业所处行业运行态势、企业实际发展状况等,对企业负责人的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建议值进行审核,并就考核目标值及有关内容同企业沟通后加以确定。凡企业年度利润总额目标值低于上年目标值与实际完成值的平均值的,最终考核结果原则上不得进入A级(处于行业周期性下降阶段但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仍处于领先水平的企业除外)。

(三)由国资委主任或者其授权代表同企业负责人签订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

第十二条国资委对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执行情况实施动态监控。

(一)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签订后,企业负责人每半年必须将责任书执行情况报送国资委,同时抄送派驻本企业的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国资委对责任书的执行情况进行动态跟踪。

(二)建立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环境污染事故和质量事故,重大经济损失,重大法律纠纷案件,重大投融资和资产重组等重要情况的报告制度。企业发生上述情况时,企业负责人应当立即向国资委报告。

第十三条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完成情况按照下列程序进行考核:

(一)每年4月底之前,企业负责人依据经审计的企业财务决算数据,对上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将年度总结分析报告报送国资委,同时抄送派驻本企业的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

(二)国资委依据经审计并经审核的企业财务决算报告和经审查的统计数据,结合企业负责人年度总结分析报告并听取监事会对企业负责人的年度评价意见,对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具体办法见附件1),形成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与奖惩意见。

(三)国资委将最终确认的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与奖惩意见反馈各企业负责人及其所在企业。企业负责人对考核与奖惩意见有异议的,可及时向国资委反映。

第三章任期经营业绩考核

第十四条任期经营业绩考核以三年为考核期。由于特殊原因需要调整的,由国资委决定。

第十五条任期经营业绩责任书包括下列内容:

(一)双方的单位名称、职务和姓名;

(二)考核内容及指标;

(三)考核与奖惩;

(四)责任书的变更、解除和终止;

(五)其他需要规定的事项。

第十六条任期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包括基本指标和分类指标。

(一)基本指标包括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和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

1.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是指企业考核期末扣除客观因素(由国资委核定)后的所有者权益(对实施新会计准则的企业,所有者权益中不含少数股东权益,下同)同考核期初所有者权益的比率。计算方法为:任期内各年度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的乘积。企业年度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结果以国资委确认的结果为准。

2.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是指企业主营业务连续三年的平均增长情况。计算公式为:

(编者注:此处公式见原稿)

(二)分类指标由国资委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特点,针对企业管理“短板”,综合考虑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及核心竞争力等因素确定,具体指标在责任书中确定。

第十七条确定军工企业和主要承担国家政策性业务等特殊企业的基本指标与分类指标,可优先考虑政策性业务完成情况,具体指标及其权重在责任书中确定。

第十八条任期经营业绩责任书按下列程序签订:

(一)预报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建议值。考核期初,企业负责人按照国资委任期经营业绩考核要求和三年滚动规划及经营状况,对照同行业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提出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建议值,并将考核目标建议值和必要的说明材料报国资委。考核目标建议值原则上不低于前一任期考核指标目标值和实际完成值的平均值。

(二)核定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值。国资委根据“同一行业,同一尺度”原则,结合宏观经济形势、企业所处行业运行态势及企业实际发展状况等,对企业负责人的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建议值进行审核,并就考核目标值及有关内容同企业沟通后加以确定。

(三)由国资委主任或其授权代表同企业负责人签订任期经营业绩责任书。

第十九条国资委对任期经营业绩责任书执行情况实施年度跟踪和动态监控。

第二十条任期经营业绩责任书完成情况按照下列程序进行考核:

(一)考核期末,企业负责人对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将总结分析报告报送国资委,同时抄送派驻本企业的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

(二)国资委依据任期内经审计并经审核的企业财务决算报告和经审查的统计数据,结合企业负责人任期经营业绩总结分析报告并听取监事会对企业负责人的任期评价意见,对企业负责人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具体办法见附件2),形成企业负责人任期经营业绩考核与奖惩意见。

(三)国资委将最终确认的企业负责人任期经营业绩考核与奖惩意见反馈各企业负责人及其所在企业。企业负责人对考核与奖惩意见有异议的,可及时向国资委反映。

第四章奖惩

第二十一条根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得分,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最终结果分为A、B、C、D、E五个级别,完成全部考核目标值为C级进级点。

第二十二条国资委依据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对企业负责人实施奖惩与任免。

第二十三条对企业负责人的奖励分为年度绩效薪金奖励和任期中长期激励。

第二十四条企业负责人年度薪酬分为基薪和绩效薪金两个部分。绩效薪金与年度考核结果挂钩。绩效薪金=基薪×绩效薪金倍数。具体计算公式为:

当考核结果为E级时,绩效薪金为0;

当考核结果为D级时,绩效薪金按“基薪×(考核分数-D级起点分数)/(C级起点分数-D级起点分数)”确定,绩效薪金在0到1倍基薪之间;

当考核结果为C级时,绩效薪金按“基薪×〔1+0.5×(考核分数-C级起点分数)/(B级起点分数-C级起点分数)〕”确定,绩效薪金在1倍基薪到1.5倍基薪之间;

当考核结果为B级时,绩效薪金按“基薪×〔1.5+0.5×(考核分数-B级起点分数)/(A级起点分数-B级起点分数)〕”确定,绩效薪金在1.5倍基薪到2倍基薪之间;

当考核结果为A级时,绩效薪金按“基薪×〔2+(考核分数-A级起点分数)/(A级封顶分数-A级起点分数)〕”确定,绩效薪金在2倍基薪到3倍基薪之间。

但对于利润总额低于上一年的企业,无论其考核结果处于哪个级别,其绩效薪金倍数应当低于上一年。

第二十五条被考核人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其分配系数为1,其余被考核人的系数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各负责人的责任和贡献,由企业确定。

第二十六条绩效薪金的60%在年度考核结束后当期兑现;其余40%根据任期考核结果等因素延期到连任或离任的下一年兑现。

第二十七条依据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对企业负责人实行奖惩与任免。

(一)对于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为A级、B级和C级的企业负责人,按期兑现全部延期绩效薪金。根据考核结果和中长期激励条件给予相应的中长期激励。具体办法由国资委另行制订。

(二)对于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为D级和E级的企业负责人,除根据考核分数扣减延期绩效薪金外,将根据具体情况,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谈话诫勉、岗位调整、降职使用或免职(解聘)等。

具体扣减绩效薪金的公式为:

扣减延期绩效薪金=任期内积累的延期绩效薪金×(C级起点分数-实得分数)/C级起点分数。

第二十八条对在自主创新(包括自主知识产权)、资源节约、扭亏增效、管理创新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做出重大贡献的企业负责人,国资委设立单项特别奖。单项特别奖的具体办法由国资委另行制订。

第二十九条实行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谈话制度。对于年度考核结果为D级与E级、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降级、严重违规经营和存在重大经营风险等情形的企业,经国资委主任办公会议批准,由国资委业绩考核领导小组与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谈话,帮助企业分析问题、改进工作。

第三十条企业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虚报、瞒报财务状况的,由国资委根据具体情节决定扣发企业法定代表人及相关负责人的绩效薪金、延期绩效薪金、中长期激励;情节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十一条企业法定代表人及相关负责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规定,导致重大决策失误、重大安全与质量责任事故、严重环境污染事故、重大违纪和法律纠纷损失事件,给企业造成重大不良影响或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由国资委根据具体情节决定扣发其绩效薪金、延期绩效薪金、中长期激励;情节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对于在考核期内企业发生清产核资、改制重组、主要负责人变动等情况的,国资委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变更经营业绩责任书的相关内容。

第三十三条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控股公司党委(党组)书记、副书记、常委(党组成员)、纪委书记(纪检组长)的考核及其奖惩依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四条国有参股企业以及实施被兼并破产企业、基本建设项目法人单位等企业中,由国资委党委管理的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考核,参照本办法执行。具体经营业绩考核事项在经营业绩责任书中确定。

第三十五条企业应当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抓紧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后,本办法规定的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对象将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进行调整。

第三十六条凡列入国资委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试点且外部董事到位人数超过全体董事二分之一的企业,国资委授权企业董事会对企业经理人员的经营业绩进行考核。国资委对董事会考核企业经理人员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具体指导和监督办法由国资委另行制订。

凡列入国资委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试点且外部董事到位人数未超过全体董事二分之一的企业,对企业经理人员的经营业绩考核由国资委依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七条国资委对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试点企业的董事会、董事进行评价。具体评价办法由国资委另行制订。

第三十八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区的市、自治州级人民政府对所出资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考核,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九条本办法由国资委负责解释。

第四十条本办法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附件1:年度经营业绩考核计分试行办法

1.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的综合计分

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的综合得分=年度利润总额指标得分×经营难度系数+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得分×经营难度系数+分类指标得分×经营难度系数

上述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中,若某项指标未达到基本分,则该项指标不乘以经营难度系数。

2.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各指标计分

年度利润总额指标的基本分为30分。企业负责人完成目标值时,得基本分30分。超过目标值时,每超过3%,加1分,最多加6分。低于目标值时,每低于3%,扣1分,最多扣6分。

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基本分为40分。企业负责人完成目标值时,得基本分40分。高于目标值时,每高于0.4个百分点(如果企业确定的目标值高于历史最好水平或者目标值为行业内最高的,则每高于0.3个百分点),加1分,最多加8分。低于目标值时,每低于0.4个百分点(如果企业确定的目标值高于历史最好水平或者目标值为行业内最高的,则每低于0.5个百分点),扣1分,最多扣8分。

分类指标只设一项指标的,该指标的基本分为30分;若设两项指标的,则每个指标的基本分为15分。分类指标加分与扣分的上限与下限为该项指标基本分的20%。

3.经营难度系数

经营难度系数根据企业资产总额、营业(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职工平均人数、离退休人员占职工人数的比重等因素加权计算,分类确定。

4.考核结果分级

根据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的综合得分,考核结果分为A、B、C、D、E五个级别。

附件2:任期经营业绩考核计分试行办法

1.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的综合计分

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的综合得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指标得分×经营难度系数+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指标得分经营难度系数+任期内三年的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指标得分+分类指标得分×经营难度系数

上述任期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中,若某项指标未达到基本分,则该项指标不乘以经营难度系数。

2.任期经营业绩考核各指标计分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指标的基本分为40分。企业负责人完成目标值时,得基本分40分。每高于目标值0.4个百分点(如果企业确定的目标值高于历史最好水平或者目标值为行业内最高的,则每高于0.3个百分点),加1分,最多加8分。低于目标值但大于100%时,每低于目标值0.4个百分点(如果企业确定的目标值高于历史最好水平或者目标值为行业内最高的,则每低于0.5个百分点),扣0.5分,最多扣4分;低于100%时,每低于目标值0.4个百分点,扣1分,最多扣8分。

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指标基本分为20分。企业负责人完成目标值时,得基本分20分。高于目标值时,每超过1个百分点,加1分,最多加4分。低于目标值时,每低于1个百分点,扣1分,最多扣4分。

任期内三年的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指标的基本分为20分。企业负责人三年内的年度经营业绩综合考核结果每得一次A级的得8分;每得一次B级的得7.335分;每得一次C级的得6.667分;每得一次D级及以下的得6分。

分类指标20分。分类指标加分与扣分的上限与下限为该项指标基本分的20%。

3.经营难度系数

经营难度系数根据企业资产总额、营业(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职工平均人数、离退休人员占职工人数的比重等因素加权计算,分类确定。

业绩考核范文篇2

第一条为了切实履行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维护所有者权益,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根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考核的中央企业负责人是指国务院确定的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的下列人员:

(一)国有独资企业和未设董事会的国有独资公司的总经理(总裁)、副总经理(副总裁)、总会计师;

(二)设董事会的国有独资公司(国资委确定的董事会试点企业除外)的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总经理(总裁)、副总经理(副总裁)、总会计师;

(三)国有控股公司国有股权代表出任的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总经理(总裁),列入国资委党委管理的副总经理(副总裁)、总会计师。

第三条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实行年度考核与任期考核相结合、结果考核与过程评价相统一、考核结果与奖惩相挂钩的考核制度。

第四条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采取由国资委主任或者其授权代表与企业负责人签订经营业绩责任书的方式进行。

第五条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按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及资本收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依法考核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

(二)按照企业所处的不同行业、资产经营的不同水平和主营业务等不同特点,实事求是,公开公正,实行科学的分类考核。

(三)按照权责利相统一的要求,建立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同激励约束机制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即业绩上、薪酬上,业绩下、薪酬下,并作为职务任免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可追溯的资产经营责任制。

(四)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企业提高战略管理、自主创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水平,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二章年度经营业绩考核

第六条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以公历年为考核期。

第七条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包括下列内容:

(一)双方的单位名称、职务和姓名;

(二)考核内容及指标;

(三)考核与奖惩;

(四)责任书的变更、解除和终止;

(五)其他需要规定的事项。

第八条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包括基本指标与分类指标。

(一)基本指标包括年度利润总额和净资产收益率指标。

1.年度利润总额是指经核定后的企业合并报表利润总额。企业年度利润计算可加上经核准的当期企业消化以前年度潜亏,并扣除通过变卖企业主业优质资产等取得的非经常性收益。

2.净资产收益率是指企业考核当期净利润同平均净资产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其中:净资产中不含少数股东权益,净利润中不含少数股东损益。

(二)分类指标由国资委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特点,综合考虑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技术创新投入及风险控制能力等因素确定,具体指标在责任书中确定。

(三)鼓励企业使用经济增加值指标进行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凡企业使用经济增加值指标且经济增加值比上一年有改善和提高的,给予奖励。具体办法由国资委另行制订。

第九条确定军工企业和主要承担国家政策性业务等特殊企业的基本指标与分类指标,可优先考虑政策性业务完成情况,具体指标及其权重在责任书中确定。

第十条确定科研类企业的基本指标与分类指标,突出考虑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等情况,具体指标及其权重在责任书中确定。

第十一条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按下列程序签订:

(一)预报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建议值。每年第四季度,企业负责人按照国资委年度经营业绩考核要求和三年滚动规划及经营状况,对照同行业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提出下一年度拟完成的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建议值,并将考核目标建议值和必要的说明材料报国资委。考核目标建议值原则上不低于前三年考核指标实际完成值的平均值。

(二)核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值。国资委根据“同一行业,同一尺度”原则,结合宏观经济形势、企业所处行业运行态势、企业实际发展状况等,对企业负责人的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建议值进行审核,并就考核目标值及有关内容同企业沟通后加以确定。凡企业年度利润总额目标值低于上年目标值与实际完成值的平均值的,最终考核结果原则上不得进入A级(处于行业周期性下降阶段但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仍处于领先水平的企业除外)。

(三)由国资委主任或者其授权代表同企业负责人签订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

第十二条国资委对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执行情况实施动态监控。

(一)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签订后,企业负责人每半年必须将责任书执行情况报送国资委,同时抄送派驻本企业的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国资委对责任书的执行情况进行动态跟踪。

(二)建立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环境污染事故和质量事故,重大经济损失,重大法律纠纷案件,重大投融资和资产重组等重要情况的报告制度。企业发生上述情况时,企业负责人应当立即向国资委报告。

第十三条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完成情况按照下列程序进行考核:

(一)每年4月底之前,企业负责人依据经审计的企业财务决算数据,对上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将年度总结分析报告报送国资委,同时抄送派驻本企业的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

(二)国资委依据经审计并经审核的企业财务决算报告和经审查的统计数据,结合企业负责人年度总结分析报告并听取监事会对企业负责人的年度评价意见,对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具体办法见附件1),形成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与奖惩意见。

(三)国资委将最终确认的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与奖惩意见反馈各企业负责人及其所在企业。企业负责人对考核与奖惩意见有异议的,可及时向国资委反映。

第三章任期经营业绩考核

第十四条任期经营业绩考核以三年为考核期。由于特殊原因需要调整的,由国资委决定。

第十五条任期经营业绩责任书包括下列内容:

(一)双方的单位名称、职务和姓名;

(二)考核内容及指标;

(三)考核与奖惩;

(四)责任书的变更、解除和终止;

(五)其他需要规定的事项。

第十六条任期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包括基本指标和分类指标。

(一)基本指标包括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和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

1.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是指企业考核期末扣除客观因素(由国资委核定)后的所有者权益(对实施新会计准则的企业,所有者权益中不含少数股东权益,下同)同考核期初所有者权益的比率。计算方法为:任期内各年度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的乘积。企业年度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结果以国资委确认的结果为准。

2.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是指企业主营业务连续三年的平均增长情况。计算公式为:

(二)分类指标由国资委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特点,针对企业管理“短板”,综合考虑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及核心竞争力等因素确定,具体指标在责任书中确定。

第十七条确定军工企业和主要承担国家政策性业务等特殊企业的基本指标与分类指标,可优先考虑政策性业务完成情况,具体指标及其权重在责任书中确定。

第十八条任期经营业绩责任书按下列程序签订:

(一)预报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建议值。考核期初,企业负责人按照国资委任期经营业绩考核要求和三年滚动规划及经营状况,对照同行业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提出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建议值,并将考核目标建议值和必要的说明材料报国资委。考核目标建议值原则上不低于前一任期考核指标目标值和实际完成值的平均值。

(二)核定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值。国资委根据“同一行业,同一尺度”原则,结合宏观经济形势、企业所处行业运行态势及企业实际发展状况等,对企业负责人的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建议值进行审核,并就考核目标值及有关内容同企业沟通后加以确定。

(三)由国资委主任或其授权代表同企业负责人签订任期经营业绩责任书。

第十九条国资委对任期经营业绩责任书执行情况实施年度跟踪和动态监控。

第二十条任期经营业绩责任书完成情况按照下列程序进行考核:

(一)考核期末,企业负责人对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将总结分析报告报送国资委,同时抄送派驻本企业的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

(二)国资委依据任期内经审计并经审核的企业财务决算报告和经审查的统计数据,结合企业负责人任期经营业绩总结分析报告并听取监事会对企业负责人的任期评价意见,对企业负责人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具体办法见附件2),形成企业负责人任期经营业绩考核与奖惩意见。

(三)国资委将最终确认的企业负责人任期经营业绩考核与奖惩意见反馈各企业负责人及其所在企业。企业负责人对考核与奖惩意见有异议的,可及时向国资委反映。

第四章奖惩

第二十一条根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得分,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最终结果分为A、B、C、D、E五个级别,完成全部考核目标值为C级进级点。

第二十二条国资委依据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对企业负责人实施奖惩与任免。

第二十三条对企业负责人的奖励分为年度绩效薪金奖励和任期中长期激励。

第二十四条企业负责人年度薪酬分为基薪和绩效薪金两个部分。绩效薪金与年度考核结果挂钩。绩效薪金=基薪×绩效薪金倍数。具体计算公式为:

当考核结果为E级时,绩效薪金为0;

当考核结果为D级时,绩效薪金按“基薪×(考核分数-D级起点分数)/(C级起点分数-D级起点分数)”确定,绩效薪金在0到1倍基薪之间;

当考核结果为C级时,绩效薪金按“基薪×[1+0.5×(考核分数-C级起点分数)/(B级起点分数-C级起点分数)]”确定,绩效薪金在1倍基薪到1.5倍基薪之间;

当考核结果为B级时,绩效薪金按“基薪×[1.5+0.5×(考核分数-B级起点分数)/(A级起点分数-B级起点分数)]”确定,绩效薪金在1.5倍基薪到2倍基薪之间;

当考核结果为A级时,绩效薪金按“基薪×[2+(考核分数-A级起点分数)/(A级封顶分数-A级起点分数)]”确定,绩效薪金在2倍基薪到3倍基薪之间。

但对于利润总额低于上一年的企业,无论其考核结果处于哪个级别,其绩效薪金倍数应当低于上一年。

第二十五条被考核人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其分配系数为1,其余被考核人的系数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各负责人的责任和贡献,由企业确定。

第二十六条绩效薪金的60%在年度考核结束后当期兑现;其余40%根据任期考核结果等因素延期到连任或离任的下一年兑现。

第二十七条依据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对企业负责人实行奖惩与任免。

(一)对于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为A级、B级和C级的企业负责人,按期兑现全部延期绩效薪金。根据考核结果和中长期激励条件给予相应的中长期激励。具体办法由国资委另行制订。

(二)对于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为D级和E级的企业负责人,除根据考核分数扣减延期绩效薪金外,将根据具体情况,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谈话诫勉、岗位调整、降职使用或免职(解聘)等。

具体扣减绩效薪金的公式为:

扣减延期绩效薪金=任期内积累的延期绩效薪金×(C级起点分数-实得分数)/C级起点分数。

第二十八条对在自主创新(包括自主知识产权)、资源节约、扭亏增效、管理创新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做出重大贡献的企业负责人,国资委设立单项特别奖。单项特别奖的具体办法由国资委另行制订。

第二十九条实行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谈话制度。对于年度考核结果为D级与E级、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降级、严重违规经营和存在重大经营风险等情形的企业,经国资委主任办公会议批准,由国资委业绩考核领导小组与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谈话,帮助企业分析问题、改进工作。

第三十条企业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虚报、瞒报财务状况的,由国资委根据具体情节决定扣发企业法定代表人及相关负责人的绩效薪金、延期绩效薪金、中长期激励;情节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十一条企业法定代表人及相关负责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规定,导致重大决策失误、重大安全与质量责任事故、严重环境污染事故、重大违纪和法律纠纷损失事件,给企业造成重大不良影响或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由国资委根据具体情节决定扣发其绩效薪金、延期绩效薪金、中长期激励;情节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对于在考核期内企业发生清产核资、改制重组、主要负责人变动等情况的,国资委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变更经营业绩责任书的相关内容。

第三十三条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控股公司党委(党组)书记、副书记、常委(党组成员)、纪委书记(纪检组长)的考核及其奖惩依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四条国有参股企业以及实施被兼并破产企业、基本建设项目法人单位等企业中,由国资委党委管理的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考核,参照本办法执行。具体经营业绩考核事项在经营业绩责任书中确定。

第三十五条企业应当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抓紧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后,本办法规定的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对象将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进行调整。

第三十六条凡列入国资委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试点且外部董事到位人数超过全体董事二分之一的企业,国资委授权企业董事会对企业经理人员的经营业绩进行考核。国资委对董事会考核企业经理人员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具体指导和监督办法由国资委另行制订。

凡列入国资委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试点且外部董事到位人数未超过全体董事二分之一的企业,对企业经理人员的经营业绩考核由国资委依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七条国资委对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试点企业的董事会、董事进行评价。具体评价办法由国资委另行制订。

第三十八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区的市、自治州级人民政府对所出资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考核,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九条本办法由国资委负责解释。

第四十条本办法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附件1:

年度经营业绩考核计分试行办法

1.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的综合计分

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的综合得分=年度利润总额指标得分×经营难度系数+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得分×经营难度系数+分类指标得分×经营难度系数

上述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中,若某项指标未达到基本分,则该项指标不乘以经营难度系数。

2.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各指标计分

年度利润总额指标的基本分为30分。企业负责人完成目标值时,得基本分30分。超过目标值时,每超过3%,加1分,最多加6分。低于目标值时,每低于3%,扣1分,最多扣6分。

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基本分为40分。企业负责人完成目标值时,得基本分40分。高于目标值时,每高于0.4个百分点(如果企业确定的目标值高于历史最好水平或者目标值为行业内最高的,则每高于0.3个百分点),加1分,最多加8分。低于目标值时,每低于0.4个百分点(如果企业确定的目标值高于历史最好水平或者目标值为行业内最高的,则每低于0.5个百分点),扣1分,最多扣8分。

分类指标只设一项指标的,该指标的基本分为30分;若设两项指标的,则每个指标的基本分为15分。分类指标加分与扣分的上限与下限为该项指标基本分的20%。

3.经营难度系数

经营难度系数根据企业资产总额、营业(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职工平均人数、离退休人员占职工人数的比重等因素加权计算,分类确定。

4.考核结果分级

根据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的综合得分,考核结果分为A、B、C、D、E五个级别。

附件2:

任期经营业绩考核计分试行办法

1.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的综合计分

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的综合得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指标得分×经营难度系数+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指标得分×经营难度系数+任期内三年的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指标得分+分类指标得分×经营难度系数

上述任期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中,若某项指标未达到基本分,则该项指标不乘以经营难度系数。

2.任期经营业绩考核各指标计分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指标的基本分为40分。企业负责人完成目标值时,得基本分40分。每高于目标值0.4个百分点(如果企业确定的目标值高于历史最好水平或者目标值为行业内最高的,则每高于0.3个百分点),加1分,最多加8分。低于目标值但大于100%时,每低于目标值0.4个百分点(如果企业确定的目标值高于历史最好水平或者目标值为行业内最高的,则每低于0.5个百分点),扣0.5分,最多扣4分;低于100%时,每低于目标值0.4个百分点,扣1分,最多扣8分。

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指标基本分为20分。企业负责人完成目标值时,得基本分20分。高于目标值时,每超过1个百分点,加1分,最多加4分。低于目标值时,每低于1个百分点,扣1分,最多扣4分。

任期内三年的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指标的基本分为20分。企业负责人三年内的年度经营业绩综合考核结果每得一次A级的得8分;每得一次B级的得7.335分;每得一次C级的得6.667分;每得一次D级及以下的得6分。

分类指标20分。分类指标加分与扣分的上限与下限为该项指标基本分的20%。

3.经营难度系数

经营难度系数根据企业资产总额、营业(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职工平均人数、离退休人员占职工人数的比重等因素加权计算,分类确定。

业绩考核范文篇3

一、业绩考核的定义对于考核的定义,现实中存在多种不同的说法。

笔者则认为其是财务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或工具,进行有效财务控制的一种手段。财务管理(财务控制)的最终效率主要取决于是否有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以及是否严格执行这一制度。严格的考核制度应包括建立考核机构、制定统一考核办法、确定考核程序、审核考核数据、依照制度进行考核和执行考核结果(奖、罚)。

正确认识考核的定义,有助于我们正确、适当地使用这个奇妙的管理杠杆,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现在在一些企业里,考核存在被滥用的现象,每个部门都要制定一套自己的考核办法进行考核,考核仿佛成了万能的钥匙和法宝,若哪个部门没有自己的考核,仿佛自己的管理就是跟不上似的。这与西方管理有效的企业中简明、清晰、易懂的业绩考核相背。事实上,考核作为一种管理工具、一种控制手段,要想发挥其作用,必须科学、系统、适当地使用才行。这是工具或手段本身的属性决定的。不然,就会使其功效产生"边际效应递减"问题和滋生本来就难以避免的部门"本位主义"、"小集体主义".

二、业绩考核的作用考核在企业管理中能日益抛头露面、风光大现,肯定自有一番道理。我们认为业绩考核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导向作用。通过科学、合理设计考核指标体系的结构和无量纲化处理,使考核系统函盖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思想和近期经营管理的重心及其努力方向,并充分反映企业经营决策者的管理意图,引导整个企业的各个分部为实现管理者管理意图和企业长期发展目标而努力。

2、激励作用。考核办法中必须有奖罚规定,并务必严格执行,真正做到奖优罚劣、奖勤罚劳、避免劳酬不一、"非法领功"等现象的出现。考核的激励作用,主要在于它既可调节员工的物质需求,又可用于调节员工的精神需求。企业把考评结果作为衡量各分支结构、各部门的实际贡献,使各分支结构、各部门的负责人及所属成员了解其工作成就、得到其应受的奖励,激励其工作士气。

3、护航作用。考核可以用于不断地调整目标与实践的差异。任何远期战略与近期战略目标的实现,都会遇到许多不可预期的困难或矛盾,但通过过程监测、考核分析、考核反馈等可以发现和解决这些困难或矛盾,确保经营管理的健康运行。

4、控制作用。财务控制的最终效率主要取决于是否有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以及是否严格执行这一制度。通过考核,对于偏离目标者进行惩罚,可以有效地实施财务控制。

三、业绩考核的要求业绩考核必须遵循以下几点要求,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实现以上几点作用。

1、考核制度必须是系统、一体的,并且简明、清晰、易懂。制定考核办法、实施业绩考核不是搞论文写作或科研,作品、成果越多越好,复杂程度越高越有价值等。要充分发挥业绩考核的导向、激励、护航、控制作用,使考核有较大的价值,首先必须使考核制度简明、清晰、易懂,使被考核者明白自己的努力方向和不作为成本或违规成本。若考核制度复杂的常人无法理解、多的眼花缭乱,被考核者就会"不在乎"或"无法在乎",这与考核的初衷相背。公务员之家:

2、业绩考核必须结合预算计划进行设计,体现公平、合理、有效的原则。预算计划是根据各分支机构、部门的历史现状、发展前景及同业环境、经济形势等进行制定的科学、合理目标,各单位、部门的日常经营管理均应围绕着它来进行。这样,考核必须结合其进行设计,才能体现公平、合理、有效的原则。以历史和以同业为基础设计的业绩考核则均无法克服不完全性(片面性)、不公平性、单一性、横向没有比较基础等。

3、业绩考核必须由设立的统一考核机构负责实施。我们知道业绩考核的一项作用或目的就是激励,它必然牵扯到物质利益、精神利益的分配。一家企业的各个部门一窝蜂地进行制定考核办法、实施所谓的考核,利益的"分羹"起到一定的作用。只有使考核处于相对超然状态,才能实现考核的目的和作用。建立独立考核机构,负责实施公平、有序、精确考核是解决的问题的出处所在。

业绩考核范文篇4

一、全员绩效考核总体实施情况

(一)公司全员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

2014年年初,企管部根据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按照科学规范、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原则,重新进行了职能的划分和岗位设置,重新明晰了岗位的隶属关系、目标责任、工作内容、主要权限、工作流程及各岗位之间的干系,避免了职能交叉、权责不清的问题。

建立了“全员绩效考核领导小组”:矿长、党委书记任组长;生产副矿长、安全副矿长、机电副矿长、总工程师、党委副书记、经营副矿长任副组长;各副总工程师、各部(室)负责人、各基层队负责人担任小组成员。全员绩效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全矿业绩考核管理办法的制定,负责对全矿业绩考核工作进行指导,负责对各部(队)相关人员实施考核。办公室设在企业管理部,负责业绩考核资料收集、汇总、公示等日常事务工作。

另外,还成立了“业绩管理仲裁小组”:矿工会主席任组长;矿工会副主席、人力资源部部长、组织纪监审计部部长、企业管理部部长及员工代表担任成员。仲裁小组负责处理业绩考核管理工作过程中的申诉和仲裁,由矿工会负责日常事务。

企管部按照岗位职责要求,设立完善的绩效考评体系。设定科学合理有效的考核指标体系;确定重点突出、涵盖全面的考核内容;划定因时而定、张弛有致的考核周期。形成了公司领导、中层部门领导、一般员工分别进行的三级考核机制。建立了矿级领导对分管部(室)负责人和基层队负责人进行评价考核,各部(队)主要负责人对本部(队)其他员工进行评价考核的分级考核体系。构建了“考核责任层层落实,绩效高低人人有关”的考核环境,使绩效考核切实提高了日常管理水平,促进生产经营发展。

另外,我们还对绩效体系进行了再造,作为对管理体系的支撑。打破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突出“多劳多得、科技有限”原则,管理人员业绩的优劣与效益分配相挂钩、增产增效,成本费用的节余与效益分配挂钩、基础管理工作与效益分配挂钩的全员的量化考核。

(二)绩效管理相关制度建设及具体做法

1、按工作职责任务与业绩相结合定酬,实行全员分级量化考核。

对部(队)级管理人员,实行以岗位责任制和业绩考核指标为主要内容的业绩考核办法,侧重考核岗位责任制的履行情况和业绩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对一般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以岗位责任制和工作计划为主要内容的业绩考核办法,侧重考核岗位责任制的履行情况和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对技能操作人员,根据计时和计件的工作性质,实行以岗位职责和劳动定额等业绩考核办法,做到量化考核。

2、业绩考核指标按权重百分制设置。

根据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所体现的经济、技术和工作标准,设置基本指标、工作指标和辅助指标三类,权重分别占40%、50%和10%。

3、业绩考核流程包括业绩计划、监控与辅导、考核评价、反馈与沟通等四个必要环节。

(1)业绩计划:根据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将业绩目标进行分解,结合员工岗位说明书,按业绩考核层次,评价人下达工作计划和工作任务,管理人员在《管理人员工作日志簿》上做好记录,机关操作员工在《机关操作员工工作日志簿》上做好记录,基层队操作员工在《班组管理手册》上做好记录。

(2)业绩监控与辅导:按照层级管理原则,评价人必须全程追踪业绩计划进展情况,及时纠正被评价人行为与目标之间可能出现的偏差,寻找问题与原因,探求调整方法,并对被评价人进行必要的辅导,及时填写《管理人员工作日志簿》和《班组管理手册》,促进业绩计划的实现。

(3)业绩评价与考核:按照业绩计划确定的工作任务与目标、评价标准与办法,从数量、质量、效益和效果等方面进行每月评价,建立个人业绩考核记录。

(4)沟通与考核:每月业绩评价完成后,被评价人有权了解自己的考核结果,评价人必须与被评价人进行面谈沟通,填写《打通一矿业绩考核沟通表》。被评价人对考核结果有异议,可以按渠道申诉。

4、业绩考核结果的应用。

(1)业绩考核结果与薪酬分配挂钩

除执行计件(分)制的员工外,个人业绩考核分与员工当月工资挂钩。计算公式为:

(a)副矿级绩效预支季薪=正矿级预支绩效季薪×0.9×(正矿级季度绩效即季度组织绩效得分×0.8+副矿级季度个人绩效得分×0.2),其它年薪按照或参照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b)部级月薪=(岗位工资+业绩系数×业绩基数)×个人业绩考核分+津补贴+特殊薪酬+假工工资-缺勤工资-处罚

(c)队级月薪(含副队级、技术员)=系数×队人均工资×个人业绩考核分+生产性津贴+特殊薪酬+假工工资-缺勤工资-处罚

(d)其它员工月薪=(岗位工资+业绩系数×业绩基数)×个人业绩考核分+津补贴+特殊薪酬+假工工资-缺勤工资-处罚

(2)业绩考核结果分类

全员业绩考核结果等级划分:每月员工业绩考核结果原则上设立A、B、C、D、E五个等级。个人业绩考核分在95分及其以上为A级,个人业绩考核分在90分(含90分)~95分为B级,个人业绩考核分在85分(含85分)~90分为C级,个人业绩考核分在80分(含80分)~85分为D级,80分以下为E级;

(3)业绩考核结果与员工奖励、福利挂钩

(a)矿将根据业绩考核结果评定各类先进;

(b)矿每年将按比例组织各部(队)个人业绩优秀的员工外出旅游、参观或疗养;

(c)矿将为业绩考核优秀者提供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机会;

(d)管理人员业绩考核等级奖罚:A级奖励150元/人•月;B级奖励100元/人•月;D级处罚100元/人•月;E级处罚150元/人•月;

(e)机关享受岗位绩效系数的操作员工(部带队除外)业绩考核等级奖罚:A级奖励100元/人•月;B级奖励60元/人•月;D级处罚60元/人•月;E级处罚100元/人•月;

(f)业绩考核加分只能当月兑现,考核得分与加分之和最高不超过110分;

(g)副矿级领导奖罚按月考核,季度兑现;其余人员奖罚按月考核,月度兑现。对基本指标实行适时考核,全年完成公司下达指标,可适度返还考核扣款;

(h)其余操作员工业绩考核等级奖罚由各部(队)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规定。

5、实行个人业绩考核申诉制。

员工对考核结果不服,可在考核结果公布后5日内,在本部(队)工会主席处填写申诉表,提请民管会讨论;如对民管会考核结果仍不服,可在民管会决定后5日内,到矿工会向业绩管理仲裁小组提请仲裁。部(队)级管理人员和机关部室员工直接到矿工会向业绩管理仲裁小组提请仲裁。

二、全员业绩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虽然全员业绩考核工作实施以来切实推动了企业日常管理工作,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其中也有一些问题和不足存在,主要有一下几点:

1、考核的标准及方式单一,员工对考核体系缺乏理解,考核过程形式化、核敷衍了事,搞平均主义、绩效考核结果没有合理利用、绩效考核重考核、轻反馈等,这对企业今后发展对绩效考核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2、对各部门、各单位的履职情况考核时,定性的多,定量的少,在执行中,人为因素多,客观因素少,使考核对管理人员的约束力度较小,对改善提高公司整体管理水平的促进左右,哈体现不够,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下一步开展并完善全员绩效考核工作的总体思路和改进计划

1、在集团的领导下,进一步开展全员绩效考核工作,深入贯彻集团的全员业绩考核办法,推动矿公司可持续发展。

2、进一步完善全员绩效考核体系建设,真正实现“考核责任层层落实,绩效高低人人有关”的考核环境,使考核切实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企业快速稳步的发展。

业绩考核范文篇5

关键词:军队护士;培训档案;管理;业绩考核

现阶段正值军事体制改革,军队医院编制人员有限,为进一步完善政策机制,树立正确向导,释放创新活力,强化队伍动力,科室制定出适合军队特点的《护士培训档案》,通过一张清晰管理架构和个人档案、使个人业绩、培训项目透明、量化考评公开公正,对业绩考核进行科学管理,选拔出了护理工作中业务素质高,能力水平强,培养了一专多能的实干人才,对下一步设立岗位津贴,拓宽培训渠道,提升军队护士综合素质,促进护理队伍人才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现将应用情况汇报如下:

1内容与方法

1.1军队护士培训档案表格设计的内容该档案依据不同层级、不同类型军队护士制定相同的护士培训项目,内容涵盖院科级理论、技能培训学习、科研创新、资历、完成重大任务、论文写作等核心培训内容。1.2军队护士培训档案表格的设计表格设计含院级考核成绩、参加学术交流、获取学历、学位、职称、小革新小发明、、科研立项、新业务新技术、院内外轮转、实习生授课、年度学分统计,共计11大项22小项,详见表1.1.3实施方法由护士本人参加完成一项活动,组织完一次授课、参加完1次培训等逐层级、逐人逐项填写完整、责任组长每周检查一次,月底检查登记一次。总组长每月抽查、半年整查,年末由个人检查完毕交护士长。由护士长对本年度护理个人的惨项活动、取得的成绩结合量化细则和值夜班个数综合评定给予赋分并公示,以此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各类项目完成率=本项目完成数/护士总人数×100%(考试分值=院+科级考试总分数/考试满分数×100%),等级评定为优秀、良好、一般、差。

2结果

通过军队护士培训档案业绩考核内容进行管理实施,能有效区分四类军队护理人员绩效完成情况,见表2。由表2得出,护士A护理考核平均成绩95分以上,其余项目学位、学术交流、、新业务新技能,无实习生带教,总评价为优秀。护士B护理考核平均成绩尽管在95分以上,但因无学位、无学术交流、无、无新业务新技能,总评价为一般。护士C护理考核平均成绩95分,但因无学位、无学术交流、无新业务新技能,但1篇,有一定科研创新能力,总评价为良好。护士D护理考核平均成绩89.75分,优秀分值以下,尽管有1项新业务新技术,但因无学位、无学术交流、无1篇且继续教育学分未完成,总评价为差。应用护士档案绩效管理,经过对比可以对军队护士有效区分和进行合理针对性培训。

3体会

3.1方便快捷、能更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

军队护士档案建立,能动态记录护理人员业务工作情况、执行重大任务情况、院科级考评、综合素质一目了然,结合量化系统评分公平公正赋分,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有效转变了培养理念,以“冒尖”代替“拔尖”,用实绩代替既往印象评价,努力培养了实战型人才,满足了现阶段国家对于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

3.2有利于进行业绩考核,为评优评先、职称、提供有力保障

军队护士培训档案管理的实施,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将军队护理人员工作能力与付出作为评价业绩考核的手段,鼓励能者上、差则下,将业绩考核优秀者、尤其是在执行重大任务如维和、SASA、、地震、洪水等灾害面前,将生命置之度外的优秀骨干在评先晋级、考取职称、定岗定位方面优先考虑,业绩分值适当增加,有效打破大锅饭的不良习气,为执行者提供了有力保障。

3.3便于军队护理人员进行自我管理,脱颖而出

设计一份军队护士培训档案,使军队护士个人被各项培训项目牵制,内心形成一定的压力,鼓励自身努力学习,前进,护理人员每完成一项有意义的活动或考核优秀的分值、参加大项任务,及时完成及时登记于军队护士培训档案,有效激发出的军队护士的职业自豪感,使军队护士有效进行自我管理、脱颖而出。

3.4有利于对军队护士进行重点培训和培养军队护士培训

档案表格内容具体、分类明确,对于业绩能力的观察,除护士的成长与发展、、申报课题及参与培训外、专科护士的培养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1]。管理者可以通过筛选和归纳,结合医院未来发展方向,设立合理人才梯队[2],有目的地培养人才,能有效筛选出科研创新人才、实战人才、学习型人才、钻研型人才、为国奉献型人才、考试型人才等,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培养。

3.5形成无形压力,促进军队护理人员不断提高,进一步提升

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护士培训档案的设立使护理工作自评考核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流程制定规范、严谨、量化总分真实、有对比,鼓励优胜劣汰,那些职业经验丰富,需求不断提高的高年资护士对自己职业的规划、岗位培训的再需求也不断提高,其个人收入与工作年限、年资、学历、能力成正比[3],对低年资护士无形中增加了压力和动力,使得军队护士形成了一种不甘落后、集体向前的竞争氛围,为更好地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提供了有力保障。

3.6有利于促进继续教育学分的完成

护理绩效考核体系是一项长期执行的管理模式,它与职称晋升对个人的要求是不间断的,将学习指标纳入考核,使护士尤其是军队护士重新认识学习重要性,完成各类继续教育任务,促进知识更新、跟上学科发展、提高综合素质[4]。总之,军队护士培训档案作为评定个人业绩的重要手段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它能有效精确地算出个人业绩分值并找出差距,进一步反映了每名护士对于工作的认真程度、积极参与度、完成业绩和创新能力,某些医院已经率先应用数字档案技术,该技术全面、灵活、多样[5],如果将军队护士培训档案管理与数字档案技术结合,那么对于医院有效选拔军事技能过硬、业务素质高、参训率等功能将提供更加有利、高效的保障,值得在各临床科室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贵云,吴玲玲.学习与成长指标纳入护理绩效考核的管理实践[J].护理学杂志,2019,34(5):64.

[2]肖保娟.医院护士档案系统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5):1751.

[3]汪列兵.军队合同制护士的需求及管理对策[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23(8):177.

[4]张庆玲,宋彩萍,王亚玲,等.护理科研绩效及成效[J].护理学杂志,2017,32(12):11-13.

业绩考核范文篇6

党的十七大闭幕不久,我们隆重召开中央企业第一任期业绩考核总结表彰大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总结中央企业第一任期(*-*年)经营业绩考核工作,表彰业绩优秀企业,部署第二任期(*-2009年)工作重点。曾培炎副总理今天亲临会议并为获奖企业颁奖,充分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高度重视,对中央企业第一任期取得成绩的充分肯定。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中央企业第一任期的回顾和总结

中央企业第一任期的三年,是不平凡的三年。三年来,中央企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系列重大部署,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取得了显著成效,创造了骄人业绩,圆满完成了业绩考核任务。

(一)经济效益和整体实力显著提高。在第一任期中,中央企业经济效益连创历史新高,资本回报显著提高,资产规模显著增加,经营实力显著增强。*年,中央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3万亿元,与*年相比,累计增长85.3%,年均递增22.8%;实现利润7681.5亿元,累计增长155.5%,年均递增36.7%;上缴税金6822.5亿元,累计增长91.5%,年均递增24.2%;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0.1%,比*年提高5.1个百分点。截至*年底,中央企业资产总额12.2万亿元,累计增长46.5%,年均递增13.6%;净资产总额5.39万亿元,累计增长49.7%,年均递增14.4%。中央企业第一任期的三年,资产总额平均每年增加1.3万亿元,销售收入平均每年增加1.2万亿元,实现利润平均每年增加1500亿元,上缴税金平均每年增加1000亿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144.7%。这些成绩,是在消化清产核资挂帐3521.2亿元,增加计提资产减值准备3015.7亿元的基础上取得的,是实实在在的。

三年中,各行业中央企业盈利能力普遍增强,效益增长基础日益牢固。129家企业实现了经济效益持续增长,其中年均增幅超过20%的企业达到112家;13家企业实现了全面扭亏增盈。重点盈利企业逐年增多,年均新增利润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25家。重点盈利大户的行业分布由石油石化、电信等少数行业扩大到冶金、交通运输、矿业、建筑施工、商贸等行业。

三年中,一批企业获得了跨越式发展。*年,中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千亿元的有21家,利润超过百亿元的有13家,分别比*年增加12家和7家。有16家中央企业入选《财富》杂志*年公布的世界500强,比*年增加了10家。中远等一批企业盈利能力在国际同行业中高居首位。中石油A股发行上市后,市场价值将居全球首位,目前全球市值前十名的公司中央企业有3家。

(二)经营机制发生深刻变化。中央企业把深化改革作为推进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加快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经营机制,为企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中央企业及下属子企业的公司制股份制改制面已由*年的30.4%提高到64.2%。石油石化、通信、交通运输、冶金等行业的中央企业基本实现了主业资产整体上市,一些中央企业将辅业重组上市也取得了较好效果。董事会试点工作不断深入,外部董事制度初步形成,决策和管理更加科学,风险控制能力得到增强,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一些中央企业自觉推行规范的董事会建设,并把试点的做法延伸到子企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建立业绩考核体系,层层落实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企业干部职工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中央企业普遍加大了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力度,通过市场化方式选聘的经营管理者比例约占总数的30%,全体员工竞争上岗、量化考核、末位淘汰、收入分配与业绩挂钩的机制初步建立。

(三)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中央企业围绕做强做大主业,积极开展调整重组,压缩管理层级,缩短管理链条,改制分离辅业,企业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一些优势企业强强联合,整体实力和市场地位显著提升。一批科研院所进入产业集团,实现了产研结合,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一些“窗口”公司并入大型骨干企业,海外市场开拓能力和竞争能力进一步提高。一些产业链相关的企业合并重组,有效配置资源,发挥了协同效应。一些困难企业通过重组,实现扭亏脱困,焕发了新的生机。一批中央企业围绕增强主业竞争力,对非主业资产进行剥离重组,大幅度清理压缩三级以下企业,缩短了管理链条。

(四)经营管理水平稳步提高。中央企业针对管理“短板”,采取积极措施,推进管理创新,企业管理逐步从粗放型向集约化、精细化转变,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集团控制力明显增强。普遍加强了战略管理,年度有明确绩效目标,任期有整体发展目标,实现了短期效益和长远发展的有机结合。加强了风险管控,大部分企业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完善企业内控体系,规范高风险投资业务管理,加大对集团外担保业务的清理,强化了重大事项监管力度。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和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步伐加快,95%以上的中央企业设立了法律事务机构或配备了总法律顾问。加强了投资管理,投资方向更加明确和集中,投资行为更加谨慎和理性,*年在中央企业投资结构中,主业投资已达97.4%,非主业投资项目得到严格控制,一些企业还实行了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后评价制度。强化了财务资金管理和成本控制,积极推广精细化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等先进理念和方法,通过资金集中管理、集中招标采购等手段,努力增收节支,降本增效,成本费用利润率由*年的7.2%提高到10.1%,三项费用占总成本的比重由13.5%下降到11.4%。

(五)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中央企业以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为重点,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在产业技术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年底,中央企业拥有各类技术创新机构476个,从事技术创新活动人员达27.6万人,累计拥有有效专利35970项。在部级企业技术中心中,中央企业有91家,占20%。在*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中,中央企业获64项,占近三分之一,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的“歼十飞机工程”获得。中央企业研究开发了一批具有国内国际领先水平的新技术、新产品,青藏铁路、三峡工程、奥运场馆建设等重大工程中凝聚着中央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果,“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工程更是中央企业集成创新的典范。

(六)企业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央企业党员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党的组织建设得到加强,一批影响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和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得到解决,在建立健全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长效机制上取得了新的进展。“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使中央企业领导班子精神面貌有了新的变化,成为带领广大职工求真务实、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屡创佳绩的坚强核心。中央企业进一步探索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方法与途径,职代会制度建设、职工素质工程、企业文化建设和反腐倡廉等工作也都取得了积极成效。

(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更加显著。中央企业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也日益突出。石油石化企业在国内成品油与进口成品油价格倒挂较为严重的情况下,通过提负荷、增资源、调结构、压出口、保重点等综合措施,确保了国内成品油市场的稳定供应。电力企业加强电网改造,加快发展农电事业,全面推进“户户通电”工程,保障了电力供应。电信企业实施“村村通”工程,在经济社会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军工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军品科研和生产任务,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承担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稳定市场、扩大就业等方面,中央企业担当了重要角色。中央企业积极开展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活动,带头做出节能降耗承诺,一些企业在节能、节水、节约物耗和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做出了表率。中央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有9家企业率先了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许多中央企业还主动参与扶贫助教、慈善捐助等一系列社会公益活动,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显著成效,在考核结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纳入第一任期考核的企业共147户,97.96%的企业完成了考核目标。其中考核结果为A级的企业32户,占考核企业户数的21.77%;B级企业67户,占45.58%;C级企业45户,占30.61%。只有3户企业没有完成考核目标,考核结果为D级,仅占2.04%。A级的32户企业主要分布为:石油行业3户,电力行业5户,冶金行业3户,通讯行业2户,交通行业3户,军工行业7户,建筑行业2户,商贸行业4户,机械行业、煤炭行业以及其他行业各1户。这些企业在经济规模、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等方面都名列行业前茅。国资委研究决定:对任期考核结果为A级且年度考核成绩优异的28户企业,以及经测算考核达到A级水平的2户董事会试点企业,授予“业绩优秀企业”称号。

根据考核办法,我们还设立了单项特别奖,表彰在自主创新、利润贡献、盈利能力和扭亏增效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业。对任期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和技术发明一等奖以上、承担牵头工作或主要研发任务并拥有项目自主知识产权的15户企业,授予“科技创新特别奖”。对任期中实现利润大幅度增长、效益迅速提高和净资产收益率上升最快、盈利水平显著增强的18户企业,授予“绩效进步特别奖”。对任期中扭亏增效较为突出的4户企业,授予“扭亏增效特别奖”。还有许多企业三年来主动夯实资产,消化历史潜亏挂账,加大科技创新和安全投入,逐步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为下一任期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样也应该肯定和表扬。

中央企业第一任期取得的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中央企业1000万干部职工共同奋斗的结果。我代表国资委和国资委党委向大家,并通过大家向中央企业广大干部职工表示热烈祝贺和衷心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与跨国公司和国际一流企业相比,中央企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还不够强,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发展还不平衡,一些企业还没有真正摆脱管理粗放问题,员工素质、创新能力、信息化建设等与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这些都需要我们在第二任期中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中央企业第一任期的三年,也是国资委在迎接挑战中成长、在不断探索中前进的三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搞好国有企业,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认真履行出资人职责,做了一些开创性的工作。以组建机构、健全规章为切入点,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以经营业绩考核为抓手,层层落实保值增值责任;以财务监督和风险控制为重点,强化出资人监管;以公开招聘中央企业高级经营管理者为突破口,把党管干部原则和市场化选聘相结合,探索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新机制;以股份制改革和董事会建设为重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核定主业和推进重组为主线,调整中央企业布局和结构;以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为核心,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在国资委和中央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国有企业的路子。

业绩考核范文篇7

1、"业绩考核"或"考绩"

我们所说的"业绩",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并不只是指企业中的业务人员取得的那些可以用经济指标衡量的业务实绩,而是泛指企业中所有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所取得的工作进展或完成业务情况;其中有些"业绩"是无法用经济指标来衡量的,至少是无法直接用经济指标来衡量的。

2、"素质考评"或"考评"

这是对人们"德"(职业道德与个人品德)、"能"(管理能力与操作技能)、"识"(理论知识与实际见识)这三方面的结构和程度的考量。

二、"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的方法不同

1、"业绩考核"用的是考核制度与计划管理紧密结合的方法

计划管理用"一定质量要求下"的"工作量"和"工作进度"为指标,把企业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转换成可以用比较精确的数字来加以衡量的东西。计划管理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计划,而是有着多维精确刻度的一个计划体系、一个计划网络,它使整个企业的工作,从长期、中期到短期,从整个公司、各个部门到每个个人,从生产经营到各方面工作,都成为可以把握、可以衡量的东西。以这样的计划体系为基础,无论是业务人员的考核,还是非业务人员的考核,都可以避免流于空泛、模糊、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

2、"素质考评"用的是综合各方面评议的方法

评议的方法多种多样,各有利弊,需善加取舍、取长补短、综合使用。大体说来,直接上级的考评,比较细致和准确,但容易失之过宽;间接上级的考评,比较客观公正,但准确性较差;自我评估有利于上级深入了解员工的具体情况,调动员工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但也容易失之过宽;下级的评分,虽说比较准确,但一般也有过宽的弊病;同级和协作部门的考评,会造成激烈竞争的局面,从而有助于了解到其他形式的考评所不能提供的情况,但又容易失之过严;外聘权威评价部门的考评,不言而喻,客观公正性虽说较好,然不免会有隔帘问诊、隔靴搔痒之弊:总之,没有任何一种考评形式是十全十美的,只能通过它们之间的一定比例的互相牵制才能使总的评价尽可能地做到客观、公正和准确。

三、"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的价值导向不同

"业绩考核"引导人们重实效、重实绩,积极有为;"素质考评"则引导人们注重个人的全面发展和团体协作:二者均有其积极意义。但是任何一方面的过分强调,都会造成一系列弊病。

在考核问题上往往存在两种倾向:一是重素质,二是重业绩。二者其实不可偏废,因为我们不但要"成事",而且要"育人";不但要抓企业业绩,而且要抓企业文化--象任何一个组织体一样,这两方面的均衡发展和相互促进,才有利于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过于重"素质",会使人束手束脚,过分重视个人修为和人际关系,不讲实效;而且妨碍人的个性、创造力的发挥,使人们但求明哲保身,不思进取;最终是不利于组织体和社会的发展。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人员评价传统的最大弊病,它使考核的价值取向趋于消极。过于重"业绩",又易于鼓励人的侥幸心理,令人投机取巧、走捷径、急功近利、不择手段;这就是西方文化经常暴露出来的弊病,它从另一个角度使考核的价值取向趋于消极。

四、"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的客观性、准确性不同

1、"业绩考核"用的是"田径标准"

对于企业人员的"业绩",即其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质量要求下完成的任务的工作量和工作进度,我们一般能够做到相当客观、准确的评价,就象体育比赛中的田径项目一样。

2、"素质考评"用的是"体操标准"

对于企业人员的"素质",即其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德"、"能"、"识",就很难有一个统一、明确的标准,就需要综合来自各方的评议,就象体操比赛要由各方面人士组成的评委来打分一样。

五、应当妥善设计好个人考核总分?quot;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所占比重

一套好的考核标准,必须在"业绩"和"素质"之间安排好恰当的比例。从实际经验来看,考核制度应在较大地(七成以上)突出业绩考核的前提下,兼顾对素质的要求。为了使考核的价值取向趋于积极,引导员工成为积极有为的开拓者而不是谨小慎微的谦谦君子,企业必须侧重于业绩方面的考核;由于业绩考核比较客观、准确,而素质考评比较主观、模糊,因而考核侧重于业绩也有利于提高考核结果的客观、准确性。

同时,在"素质"考核内容中,也应有意强调积极的价值导向,不要搞面面俱到、求全责备。要突出抓住少数几个体现企业积极的价值导向?quot;关键指标"。比如对企业管理者,应当侧重考察其管理素质,即主要从其计划、组织、用人、协调、指挥和控制等方面的能力来考察;其中,特别要重视其"能否通过自己的创新能力而对企业经济效益、企业文化和社会形象做出较大贡献",作为对管理者的最高要求。

六、"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为什么一定要"先分后合"

在一些企业的现行考核制度中,"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分工不明,往往是将二者混在一起。结果造成许多混乱:

有的企业每月都评"业绩"与"素质",年终又来一次,不免形成重叠和冲突:到底是以"月考?quot;为准呢,还是以"年度考核"为准?不管选择何者为准,都会使另一种考核成为多余。

再者,"业绩"本是客观的东西,只适合"考核";而有的企业也将其交付"考评",结果就使本来可以客观准确衡量的东西变成众说纷纭的东西了;

其三,"业绩"应该是短线考察项目,"一月事一月毕";年终再来笼统考察一次,有不少弊病:a:干部员工每月的工作情况事过境迁,工作表现逐月不同,到年底笼统打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打分者当时的主观印象;b:如果中途发生主管人变更,年终的评分就很容易脱离干部员工一年来的工作实际;c:干部员工每月的得分与年终的得分容易发生冲突,同时评分者也很为难:年终重新给下属打一次分呢,还是按照各月的平均分打分?按照前者,每月的评分就被否定了;按照后者,则使年终评分成为毫无意义的多此一举。?quot;素质"本应是长线考察项目,往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做出评判,却把它放到每月去考察,让人如何能说得清楚?

其四,"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混于一处,也使被考核者无法了解自己得分、失分于何处,从而不利于其改进工作、改正缺点。

业绩是短线考察项目,素质是长线考察项目,应该明确分工、先分后合。应当每月察业绩,年终评素质,最后综合形成干部员工的全年得分。

业绩考核范文篇8

一、"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

1、"业绩考核"或"考绩"

我们所说的"业绩",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并不只是指企业中的业务人员取得的那些可以用经济指标衡量的业务实绩,而是泛指企业中所有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所取得的工作进展或完成业务情况;其中有些"业绩"是无法用经济指标来衡量的,至少是无法直接用经济指标来衡量的。

2、"素质考评"或"考评"

这是对人们"德"(职业道德与个人品德)、"能"(管理能力与操作技能)、"识"(理论知识与实际见识)这三方面的结构和程度的考量。

二、"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的方法不同

1、"业绩考核"用的是考核制度与计划管理紧密结合的方法

计划管理用"一定质量要求下"的"工作量"和"工作进度"为指标,把企业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转换成可以用比较精确的数字来加以衡量的东西。计划管理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计划,而是有着多维精确刻度的一个计划体系、一个计划网络,它使整个企业的工作,从长期、中期到短期,从整个公司、各个部门到每个个人,从生产经营到各方面工作,都成为可以把握、可以衡量的东西。以这样的计划体系为基础,无论是业务人员的考核,还是非业务人员的考核,都可以避免流于空泛、模糊、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

2、"素质考评"用的是综合各方面评议的方法

评议的方法多种多样,各有利弊,需善加取舍、取长补短、综合使用。大体说来,直接上级的考评,比较细致和准确,但容易失之过宽;间接上级的考评,比较客观公正,但准确性较差;自我评估有利于上级深入了解员工的具体情况,调动员工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但也容易失之过宽;下级的评分,虽说比较准确,但一般也有过宽的弊病;同级和协作部门的考评,会造成激烈竞争的局面,从而有助于了解到其他形式的考评所不能提供的情况,但又容易失之过严;外聘权威评价部门的考评,不言而喻,客观公正性虽说较好,然不免会有隔帘问诊、隔靴搔痒之弊:总之,没有任何一种考评形式是十全十美的,只能通过它们之间的一定比例的互相牵制才能使总的评价尽可能地做到客观、公正和准确。

三、"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的价值导向不同

"业绩考核"引导人们重实效、重实绩,积极有为;"素质考评"则引导人们注重个人的全面发展和团体协作:二者均有其积极意义。但是任何一方面的过分强调,都会造成一系列弊病。

在考核问题上往往存在两种倾向:一是重素质,二是重业绩。二者其实不可偏废,因为我们不但要"成事",而且要"育人";不但要抓企业业绩,而且要抓企业文化--象任何一个组织体一样,这两方面的均衡发展和相互促进,才有利于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过于重"素质",会使人束手束脚,过分重视个人修为和人际关系,不讲实效;而且妨碍人的个性、创造力的发挥,使人们但求明哲保身,不思进取;最终是不利于组织体和社会的发展。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人员评价传统的最大弊病,它使考核的价值取向趋于消极。过于重"业绩",又易于鼓励人的侥幸心理,令人投机取巧、走捷径、急功近利、不择手段;这就是西方文化经常暴露出来的弊病,它从另一个角度使考核的价值取向趋于消极。

四、"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的客观性、准确性不同

1、"业绩考核"用的是"田径标准"

对于企业人员的"业绩",即其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质量要求下完成的任务的工作量和工作进度,我们一般能够做到相当客观、准确的评价,就象体育比赛中的田径项目一样。

2、"素质考评"用的是"体操标准"

对于企业人员的"素质",即其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德"、"能"、"识",就很难有一个统一、明确的标准,就需要综合来自各方的评议,就象体操比赛要由各方面人士组成的评委来打分一样。

五、应当妥善设计好个人考核总分?quot;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所占比重

一套好的考核标准,必须在"业绩"和"素质"之间安排好恰当的比例。从实际经验来看,考核制度应在较大地(七成以上)突出业绩考核的前提下,兼顾对素质的要求。为了使考核的价值取向趋于积极,引导员工成为积极有为的开拓者而不是谨小慎微的谦谦君子,企业必须侧重于业绩方面的考核;由于业绩考核比较客观、准确,而素质考评比较主观、模糊,因而考核侧重于业绩也有利于提高考核结果的客观、准确性。

同时,在"素质"考核内容中,也应有意强调积极的价值导向,不要搞面面俱到、求全责备。要突出抓住少数几个体现企业积极的价值导向?quot;关键指标"。比如对企业管理者,应当侧重考察其管理素质,即主要从其计划、组织、用人、协调、指挥和控制等方面的能力来考察;其中,特别要重视其"能否通过自己的创新能力而对企业经济效益、企业文化和社会形象做出较大贡献",作为对管理者的最高要求。

六、"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为什么一定要"先分后合"

在一些企业的现行考核制度中,"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分工不明,往往是将二者混在一起。结果造成许多混乱: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有的企业每月都评"业绩"与"素质",年终又来一次,不免形成重叠和冲突:到底是以"月考?quot;为准呢,还是以"年度考核"为准?不管选择何者为准,都会使另一种考核成为多余。

再者,"业绩"本是客观的东西,只适合"考核";而有的企业也将其交付"考评",结果就使本来可以客观准确衡量的东西变成众说纷纭的东西了;

其三,"业绩"应该是短线考察项目,"一月事一月毕";年终再来笼统考察一次,有不少弊病:a:干部员工每月的工作情况事过境迁,工作表现逐月不同,到年底笼统打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打分者当时的主观印象;b:如果中途发生主管人变更,年终的评分就很容易脱离干部员工一年来的工作实际;c:干部员工每月的得分与年终的得分容易发生冲突,同时评分者也很为难:年终重新给下属打一次分呢,还是按照各月的平均分打分?按照前者,每月的评分就被否定了;按照后者,则使年终评分成为毫无意义的多此一举。?quot;素质"本应是长线考察项目,往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做出评判,却把它放到每月去考察,让人如何能说得清楚?

其四,"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混于一处,也使被考核者无法了解自己得分、失分于何处,从而不利于其改进工作、改正缺点。

业绩是短线考察项目,素质是长线考察项目,应该明确分工、先分后合。应当每月察业绩,年终评素质,最后综合形成干部员工的全年得分。

业绩考核范文篇9

审计部门实行业绩考核是审计工作发展的客观需要,通过审计业绩考核可以增加队伍的活力,创造一种竞争氛围,增强审计人员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增强审计队伍的忧患意识和凝聚力。同时,实行内部审计工作业绩考核制度,也能够引导和督促审计人员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技术水平,从而推动审计事业的发展。

一、考核内容及方法

审计业绩考核包括审计工作量考核和审出问题考核两方面。审计工作量考核采取计分形式,审出问题考核按金额折合计分形式。对审计人员业绩考核以审计工作量和审出问题两项合计得分为依据。

(一)考核内容

1、审计工作量。包括审计项目立项、审计项目实施、审计处理、综合工作四方面。(1)审计项目立项:编制审计项目计划、办理临时项目立项手续。(2)审计项目实施:编制审计工作方案、下达审计通知书、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搜集审计证据、出具审计报告。(3)审计处理: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出具审理意见书、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审计建议书。(4)综合工作:收集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书面意见,收集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执行情况回执及问题整改凭证,建立审计台账,项目档案管理及立卷归档,完成审计统计工作、审计信息、工作总结、审计工作量及审计成果分配等。

2、审出问题。审出问题指依据相关规定对审出问题定性、归类,并在审计报告或报告附表中予以确定的问题。其金额以已完审计项目资料卡中确定的数据为准。审计发现的问题,报告未能叙述的,要在审计报告后附表说明。

(二)考核方法

1、审计工作量。完成审计工作内容,取得相关审计项目资料,依据我们制定的《审计工作评分标准》进行量化打分,将不可比的审计工作量得分乘以折算系数,计算出可比审计工作量得分。计算公式如下:

可比审计工作量得分=∑(各项工作内容得分×折算系数Z1×折算系数Z2×折算系数Z3)

2、审计成果。以审出问题金额为计算基础,将不可比的审出问题金额乘以折算系数Z4,计算出可以审出问题金额。(其中,折算系数Z1根据项目审计资金额确定;折算系数Z2根据项目审计范围确定;折算系数Z3根据项目性质和占用审计工作日确定;折算系数Z4根据审出问题类别确定。具体数值可根据单位实际情况予以确定。)计算公式如下:

可比审出问题金额=审出问题金额×折算系数Z4(三)分配方法

1、审计工作量。一个人单独作业,直接计入个人业绩;两人以上(含两人)共同作业,按工作量大小协商分配。

2、审计成果。一个人单独作业,直接计入个人业绩;两人以上(含两人)共同作业,由参审人员协商分配计入个人业绩。

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坚持审计工作程序和审计成果计量标准。各级领导要加强对项目运行工作的组织协调,合理安排人力、时间,及时了解和解决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审计项目运行各环节和关键点上严格把关,加强审计项目全过程的质量监督检查。各项目组要严格遵守审计程序、规范操作,在编制审计工作方案、实施审计等环节上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各科室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企业规章制度,对每一个项目认真进行审理,规范审出问题处理依据,加大审出问题处理力度。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填报、核实审计工作量和审出问题金额,准确进行成果统计。

业绩考核范文篇10

党的**闭幕不久,我们隆重召开中央企业第一任期业绩考核总结表彰大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精神,总结中央企业第一任期(20**-20**年)经营业绩考核工作,表彰业绩优秀企业,部署第二任期(20**-20**年)工作重点。曾培炎副总理今天亲临会议并为获奖企业颁奖,充分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高度重视,对中央企业第一任期取得成绩的充分肯定。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中央企业第一任期的回顾和总结

中央企业第一任期的三年,是不平凡的三年。三年来,中央企业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系列重大部署,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取得了显著成效,创造了骄人业绩,圆满完成了业绩考核任务。

(一)经济效益和整体实力显著提高。在第一任期中,中央企业经济效益连创历史新高,资本回报显著提高,资产规模显著增加,经营实力显著增强。20**年,中央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3万亿元,与20**年相比,累计增长85.3%,年均递增22.8%;实现利润7681.5亿元,累计增长155.5%,年均递增36.7%;上缴税金6822.5亿元,累计增长91.5%,年均递增24.2%;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0.1%,比20**年提高5.1个百分点。截至20**年底,中央企业资产总额12.2万亿元,累计增长46.5%,年均递增13.6%;净资产总额5.39万亿元,累计增长49.7%,年均递增14.4%。中央企业第一任期的三年,资产总额平均每年增加1.3万亿元,销售收入平均每年增加1.2万亿元,实现利润平均每年增加1500亿元,上缴税金平均每年增加1000亿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144.7%。这些成绩,是在消化清产核资挂帐3521.2亿元,增加计提资产减值准备3015.7亿元的基础上取得的,是实实在在的。

三年中,各行业中央企业盈利能力普遍增强,效益增长基础日益牢固。129家企业实现了经济效益持续增长,其中年均增幅超过20%的企业达到112家;13家企业实现了全面扭亏增盈。重点盈利企业逐年增多,年均新增利润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25家。重点盈利大户的行业分布由石油石化、电信等少数行业扩大到冶金、交通运输、矿业、建筑施工、商贸等行业。

三年中,一批企业获得了跨越式发展。20**年,中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千亿元的有21家,利润超过百亿元的有13家,分别比20**年增加12家和7家。有16家中央企业入选《财富》杂志20**年公布的世界500强,比20**年增加了10家。中远等一批企业盈利能力在国际同行业中高居首位。中石油A股发行上市后,市场价值将居全球首位,目前全球市值前十名的公司中央企业有3家。

(二)经营机制发生深刻变化。中央企业把深化改革作为推进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加快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经营机制,为企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中央企业及下属子企业的公司制股份制改制面已由20**年的30.4%提高到64.2%。石油石化、通信、交通运输、冶金等行业的中央企业基本实现了主业资产整体上市,一些中央企业将辅业重组上市也取得了较好效果。董事会试点工作不断深入,外部董事制度初步形成,决策和管理更加科学,风险控制能力得到增强,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一些中央企业自觉推行规范的董事会建设,并把试点的做法延伸到子企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建立业绩考核体系,层层落实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企业干部职工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中央企业普遍加大了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力度,通过市场化方式选聘的经营管理者比例约占总数的30%,全体员工竞争上岗、量化考核、末位淘汰、收入分配与业绩挂钩的机制初步建立。

(三)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中央企业围绕做强做大主业,积极开展调整重组,压缩管理层级,缩短管理链条,改制分离辅业,企业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一些优势企业强强联合,整体实力和市场地位显著提升。一批科研院所进入产业集团,实现了产研结合,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一些“窗口”公司并入大型骨干企业,海外市场开拓能力和竞争能力进一步提高。一些产业链相关的企业合并重组,有效配置资源,发挥了协同效应。一些困难企业通过重组,实现扭亏脱困,焕发了新的生机。一批中央企业围绕增强主业竞争力,对非主业资产进行剥离重组,大幅度清理压缩三级以下企业,缩短了管理链条。

(四)经营管理水平稳步提高。中央企业针对管理“短板”,采取积极措施,推进管理创新,企业管理逐步从粗放型向集约化、精细化转变,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集团控制力明显增强。普遍加强了战略管理,年度有明确绩效目标,任期有整体发展目标,实现了短期效益和长远发展的有机结合。加强了风险管控,大部分企业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完善企业内控体系,规范高风险投资业务管理,加大对集团外担保业务的清理,强化了重大事项监管力度。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和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步伐加快,95%以上的中央企业设立了法律事务机构或配备了总法律顾问。加强了投资管理,投资方向更加明确和集中,投资行为更加谨慎和理性,20**年在中央企业投资结构中,主业投资已达97.4%,非主业投资项目得到严格控制,一些企业还实行了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后评价制度。强化了财务资金管理和成本控制,积极推广精细化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等先进理念和方法,通过资金集中管理、集中招标采购等手段,努力增收节支,降本增效,成本费用利润率由20**年的7.2%提高到10.1%,三项费用占总成本的比重由13.5%下降到11.4%。

(五)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中央企业以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为重点,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在产业技术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年底,中央企业拥有各类技术创新机构476个,从事技术创新活动人员达27.6万人,累计拥有有效专利35970项。在部级企业技术中心中,中央企业有91家,占20%。在2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中,中央企业获64项,占近三分之一,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的“歼十飞机工程”获得。中央企业研究开发了一批具有国内国际领先水平的新技术、新产品,青藏铁路、三峡工程、奥运场馆建设等重大工程中凝聚着中央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果,“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工程更是中央企业集成创新的典范。

(六)企业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央企业党员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党的组织建设得到加强,一批影响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和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得到解决,在建立健全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长效机制上取得了新的进展。“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使中央企业领导班子精神面貌有了新的变化,成为带领广大职工求真务实、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屡创佳绩的坚强核心。中央企业进一步探索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方法与途径,职代会制度建设、职工素质工程、企业文化建设和反腐倡廉等工作也都取得了积极成效。

(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更加显著。中央企业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也日益突出。石油石化企业在国内成品油与进口成品油价格倒挂较为严重的情况下,通过提负荷、增资源、调结构、压出口、保重点等综合措施,确保了国内成品油市场的稳定供应。电力企业加强电网改造,加快发展农电事业,全面推进“户户通电”工程,保障了电力供应。电信企业实施“村村通”工程,在经济社会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军工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军品科研和生产任务,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承担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稳定市场、扩大就业等方面,中央企业担当了重要角色。中央企业积极开展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活动,带头做出节能降耗承诺,一些企业在节能、节水、节约物耗和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做出了表率。中央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有9家企业率先了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许多中央企业还主动参与扶贫助教、慈善捐助等一系列社会公益活动,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显著成效,在考核结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纳入第一任期考核的企业共147户,97.96%的企业完成了考核目标。其中考核结果为A级的企业32户,占考核企业户数的21.77%;B级企业67户,占45.58%;C级企业45户,占30.61%。只有3户企业没有完成考核目标,考核结果为D级,仅占2.**%。A级的32户企业主要分布为:石油行业3户,电力行业5户,冶金行业3户,通讯行业2户,交通行业3户,军工行业7户,建筑行业2户,商贸行业4户,机械行业、煤炭行业以及其他行业各1户。这些企业在经济规模、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等方面都名列行业前茅。国资委研究决定:对任期考核结果为A级且年度考核成绩优异的28户企业,以及经测算考核达到A级水平的2户董事会试点企业,授予“业绩优秀企业”称号。

根据考核办法,我们还设立了单项特别奖,表彰在自主创新、利润贡献、盈利能力和扭亏增效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业。对任期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和技术发明一等奖以上、承担牵头工作或主要研发任务并拥有项目自主知识产权的15户企业,授予“科技创新特别奖”。对任期中实现利润大幅度增长、效益迅速提高和净资产收益率上升最快、盈利水平显著增强的18户企业,授予“绩效进步特别奖”。对任期中扭亏增效较为突出的4户企业,授予“扭亏增效特别奖”。还有许多企业三年来主动夯实资产,消化历史潜亏挂账,加大科技创新和安全投入,逐步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为下一任期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样也应该肯定和表扬。

中央企业第一任期取得的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中央企业1000万干部职工共同奋斗的结果。我代表国资委和国资委党委向大家,并通过大家向中央企业广大干部职工表示热烈祝贺和衷心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与跨国公司和国际一流企业相比,中央企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还不够强,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发展还不平衡,一些企业还没有真正摆脱管理粗放问题,员工素质、创新能力、信息化建设等与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这些都需要我们在第二任期中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中央企业第一任期的三年,也是国资委在迎接挑战中成长、在不断探索中前进的三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搞好国有企业,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认真履行出资人职责,做了一些开创性的工作。以组建机构、健全规章为切入点,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以经营业绩考核为抓手,层层落实保值增值责任;以财务监督和风险控制为重点,强化出资人监管;以公开招聘中央企业高级经营管理者为突破口,把党管干部原则和市场化选聘相结合,探索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新机制;以股份制改革和董事会建设为重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核定主业和推进重组为主线,调整中央企业布局和结构;以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为核心,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在国资委和中央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国有企业的路子。

总结第一任期的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做好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必须坚定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毫不动摇地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必须牢牢把握出资人职责定位,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充分尊重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和法人财产权,不当“婆婆加老板”;必须遵循企业发展规律,层层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按照市场化原则配置资源,推动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实践证明,党的十六大关于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第一任期,我们主要是建框架、定制度、上轨道,取得的成效是初步的,经验和体会也是初步的。第二任期,重点要上水平、更规范、更精准,不断完善和提高,使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中央企业第二任期的工作目标和要求

中央企业第二任期,正处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重要时期。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必须贯穿于中央企业第二任期的全过程。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结合实际落实党的**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用党的**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按照党的**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中央企业第二任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企业发展规律,牢记责任,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强化管理,转变发展方式,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发挥中央企业的骨干和表率作用,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中央企业第二任期要努力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目标基本实现。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批企业的母公司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具备条件的企业实现整体上市。试点企业按《公司法》要求,基本建立规范的董事会,实现企业决策权与执行权分开和董事会选聘、考核、奖惩经营管理者,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企业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基本与市场接轨。

二是布局结构调整的目标基本实现。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企业控制力、影响力增强,国有资本总量增加,结构优化。中央企业户数调整到80到100家。初步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大公司大集团。

三是活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主业更加突出,管理更加科学,抗御风险能力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发展方式。企业内部形成和谐融洽、充满友爱、精诚团结、蓬勃向上的良好氛围。

中央企业第二任期是提升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实现质的飞跃的重要时期。做好中央企业第二任期各项工作,对于实现中央企业全面持续协调发展,对于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央企业要站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以全局观念、全球视野谋划各项工作,落实各项任务,确保全面完成第二任期的考核目标。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牢记责任,进一步发挥中央企业的骨干和表率作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中央企业承担着重要责任。实现党的**提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新目标,要求国民经济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中央企业是国有企业的骨干和中坚,目前中央企业80%以上的国有资产集中在军工、能源、交通、重大装备制造、重要矿产资源开发等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中央企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只有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才能从根本上维护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中央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增强活力和竞争力,不断发展壮大,直接关系到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中央企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对资源、环境、利益相关者承担应有的责任。我们要牢记责任,履行好肩负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更好地发挥中央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骨干和表率作用。

(二)深化改革,进一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这既为中央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具体的工作任务。我们必须抓住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环节,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步伐。建立规范的董事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项任务。要积极推进董事会试点,规范董事会运作,健全外部董事制度,扩大外部董事来源,增加外部董事担任董事长的试点企业,充分发挥职工董事、职代会的作用,形成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要加快推进中央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产权多元化,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加快整体上市和主营业务整体上市的步伐。要进一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切实转换经营机制。要加快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步伐,尽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三)优化结构,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是党的**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按照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原则,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国有经济具有竞争优势和未来可能形成的主导产业集中,向企业主业集中。要抓住目前经济形势比较好,资本市场逐步规范,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的机遇,围绕做强做大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积极开展强强联合、上下游联合重组,优化中央企业布局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要进一步压缩管理层级,缩短管理链条,优化企业组织结构。要加快组建资产经营公司,以资产经营公司为平台推进中央企业重组和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

(四)强化管理,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强化管理永无止境。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的大背景下,中央企业面对的是国际跨国公司的竞争,不具备国际一流的管理水平,就难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与同行业国际一流企业对标,针对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下苦功夫练好内功,夯实发展基础。要进一步提高集团控制力,管好人、管好账本,创新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积极推行信息化建设,强化对子公司重大事项的管控。要切实加强对二、三级企业和项目单位的监督检查,增强执行能力,确保集团公司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得到贯彻落实。要加强战略管理,科学制定企业发展规划。要加强投资管理,严格控制非主业投资,清理非持续盈利企业。要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健全内控体系,切实把好对外担保、应收账款、债务等风险管理关。

(五)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对于中央企业来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握企业发展规律,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把发展建立在优化结构、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要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加大研发投入,着力突破本行业的关键技术,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大力推进以节能降耗为主要目标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工艺开发,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循环生产、清洁生产。要坚持以人为本,抓好安全生产,依法保护职工合法权益,努力构建和谐企业。要逐步建立社会责任报告制度,有条件的中央企业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向社会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使社会能更好地了解企业,树立中央企业在国内外的良好形象。

(六)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中央企业目前有21万多个基层党组织、390多万名党员,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支重要力量。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国有企业独特的政治优势,要把政治优势转化成企业的竞争优势。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切实加强企业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继续探索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企业党组织有效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方式与途径。进一步加强“四好”班子建设,抓好理论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把中央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团结、和谐、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领导集体。继续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培养造就过硬的员工队伍。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进一步做好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团结奋斗、开拓创新的坚强核心。

三、继续完善业绩考核体系,推动业绩考核工作上水平

建立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在第一任期中,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业绩考核工作逐步走上了轨道,较好地发挥了引导中央企业科学、健康发展的导向和促进作用。一是初步建立起了“目标层层分解,责任层层落实,压力层层传递”的责任机制。二是初步建立了“重业绩、讲回报、强激励、硬约束”的奖惩机制。三是通过对企业关键绩效指标和管理“短板”的考核,明确了企业的主攻方向。四是在中央企业中初步形成了聚焦核心主业,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的良好氛围。五是促进了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运行质量逐步提高。

在第二任期中,中央企业要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更加扎实细致地开展业绩考核工作,要在精准上下功夫。“精”是发挥考核作用的关键,指标不在多,核心是体现出资人的意志,注重发展质量;“准”是考核的灵魂,考核结果要反映企业真实的管理成果,符合企业实际运行状况。要进一步完善业绩考核体系,不断提升业绩考核工作水平。

(一)要继续完善考核指标体系。要在坚持考核指标“少而精”原则的基础上,抓住出资人最关心的关键问题和企业管理中的主要矛盾,进一步提高考核指标的导向性和针对性。根据中央企业所处行业特点,综合考虑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技术创新投入及风险控制能力等因素确定业绩考核的分类指标,力争做到考核的共性要求和企业的个性特点相统一。引导企业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强战略管理,注重自主创新,做好节能减排,加强风险控制,加快结构调整,提高综合竞争能力。

(二)要继续完善考核方法体系。在总结经验和广泛借鉴的基础上,引入行业对标、横向比较的考核理念,按照“同一行业,同一尺度”的原则,引导中央企业把自己与自己“纵向比”,国际、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横向比”结合起来,通过对标找差距,不断提升业绩水平。引入价值管理理念,继续鼓励企业使用经济增加值考核指标,引导中央企业更加关注价值创造,抑制乱投资和片面追求做大的冲动,加强风险管理,提高发展质量。实施有效的分类考核,强化对企业管理“短板”、技术创新能力、资源节约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考核,提高考核的精准性,逐步走出一条符合中央企业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功道路。

(三)要继续完善考核奖惩体系。抓紧研究中长期激励办法,建立短期激励和中长期激励相结合的激励体系;尽快出台单项特别奖的实施办法,鼓励企业做好资源节约、扭亏增效、管理创新和科技进步等方面的工作。同时,还要加大约束和惩罚力度,抓紧出台或细化有关规定,对重大决策失误、财务违纪、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环境污染等造成重大国有资产损失和流失的有关责任人要严惩不贷,对完不成考核目标的企业负责人要严肃处理。有功必奖,有过必究,维护考核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四)要继续探索业绩考核和公司治理结构相适应的有效途径。凡是建立规范董事会的试点企业,业绩考核权交给董事会行使,国资委要加强原则性的指导,董事会根据国资委所确定的原则,决定企业业绩考核的具体方案、指标和水平。同时,董事会就业绩考核的激励约束效果对国资委负责。

(五)要完善绩效管理制度。在加强业绩考核的同时,更加重视业绩管理体系建设。与运行分析紧密结合,抓紧建立健全财务信息、运营信息、风险监测体系,加强信息收集分析和过程监督控制,重视与企业负责人的沟通,为提高绩效管理质量奠定基础,切实做到结果考核与过程评价相统一。

中央企业负责人要高度重视业绩考核工作,把这项工作作为提升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提高集团控制力的有效手段。一方面,要志存高远,和国外知名企业对标,向世界一流公司看齐,“自树目标,自加压力”,把考核目标值定得更有挑战性,并全力以赴去完成,切实起到行业排头兵的表率作用;另一方面,要做好对下属企业的考核,层层传递压力和落实责任,抓住关键指标,瞄准管理“短板”,共同提高考核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