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塑造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20:32:22

形象塑造

形象塑造范文篇1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开发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营销陕西安康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部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798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四、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发展策略——以安康市为例

1、安康旅游发展简介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在秦巴山地之间。秦巴山地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线,山地垂直高度大、气候复杂多变,森林垂直带谱明显,汉江从西向东纵贯全市,两山夹一川的地形格局使这座山水之城独具特色。长期以来秦岭巴山阻隔造成其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目前仍为部级贫困地区。与分别以秦汉唐历史文化遗迹著称的近邻西安、咸阳等和以楚汉文化历史遗迹见长的湖北武汉、荆州、陕西汉中等地相比,其“秦风汉韵楚文化”的自我文化定位形象相形见绌。1983年安康曾发生特大洪灾,洪水几乎摧毁安康古城,原县城内历史文化遗迹和陕南小城建筑格局饱受灾难。然而其山、水、林特色突出,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原旅游形象模糊,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产业链短。2007年国内游客为206万人次,旅游收入7.21亿元,国际游客8000人,旅游外汇收入144万美元。在周围西安、重庆、成都、武汉、汉中等具有人文旅游资源优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屏蔽下,亟需独特的旅游形象和产品发展。

旅游形象和旅游资源并非旅游发展的唯一保证。目的地可进入性、交通容量、空间节点分布同样重要,而旅游开发反过来也会促进目的地交通环境的改善。如与安康毗邻的汉中市,在西汉高速公路开通后获得了旅游发展的良机,2007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3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2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5.9%。安康旅游面临的机遇使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陕南突破发展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西康高速(包北高速川陕段)、十(十堰)天(天水)高速、襄渝、阳安铁路将相继建成和安康至湖南常德铁路专线、西康二线铁路也已进入开工建设准备阶段,这将会有力地促进安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整合、创新人文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业集群

文化氛围是蕴涵在一切环境与气氛中的文化现象与文化特征。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城市文化氛围是某种城市心理的形成并起作用的过程,是弥漫于城市空间的社会气候。与西安、汉中、重庆、武汉等周边城市相比,安康可供旅游开发的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安康这所陕南小城具有浓郁而独特的茶文化、酒文化、娱乐休闲文化;多元、移民文化融合形成兼容并蓄以及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状态下安于现状、淡定悠闲的城市气质;汉江穿城而过的浪漫氛围等因素交织出安康特有的休闲旅游文化氛围;“灯红酒绿”的汉江两岸将成为最令休闲度假旅游者留恋往返的景观和旅游亮点。要力争塑造出区别于忙碌、拥挤的现代大都市的独特旅游形象——保留小城市素有的恬美、浪漫和独特魅力,承袭传统地方文化渊源,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当代文化符号。如以传统的汉剧、陕南民歌、陕南民俗、文学、书画等艺术创作、文化元素打造陕南风雅之城;修建或修缮各类博物馆、电影院、剧院、名人故居、地方传统建筑民居、画廊、特色街区等使之成为这座风雅小城的文化标志,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在这座素有多元文化色彩的城市中交汇融合,通过休闲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

3、旅游形象塑造

旅游形象指旅游者通过各种传播形式得到的,目的地旅游资源、服务产品与项目、管理体制与水平、设施体系、交往经历与态度的综合感知,是吸引旅游者做出前往目的地城市旅游的关键因素之一。旅游者所持有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将对他们的质量感知、游后评价、口碑宣传和重游意向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旅游形象策划的关键在于对目的地旅游资源、文脉、地脉的准确把握和提炼,对旅游者的需求、购买决策、消费行为等关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意境地图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目的地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提炼目的地旅游特质并从周围旅游竞争对手的同质旅游产品和形象屏蔽中脱颖而出。以语言口号、理念、行为和视觉等形象设计表达出来,由理念内涵、行为系统、传播感觉系统、风情塑造、核心区塑造等共同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复合形象系统。通过旅游形象口号向公众传递,向旅游市场宣读自身的产品定位和独特魅力,唤起特定市场的旅游欲望进而做出旅游决定。

在缺乏具有鲜明特征的人文旅游资源和形象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制胜之道是“串联”目的地不同的旅游吸引物,组合旅游产品,塑造多元化、复合型的旅游形象,提高目的地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如新西兰成功塑造的“100%纯净的新西兰”(100%pureNewZealand)和“世界探险之都—皇后镇”(World’sAdventureCapital)的独特形象。安康形象塑造基础是秦巴汉水在安康境内构造了良好、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汉楚等多文化、多地域移民文化大融合的人文底蕴。由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完成的《安康旅游总体规划》,将其形象定位为“水舞秦巴自然安康”,一个宜游、宜居、自然,兼具优美山水自然风光和休闲格调的旅游胜地呼之欲出。根据这一旅游形象定位,可以将不同类别的旅游产品横向串联起来,形成纵、横交错而又相互关联的立体的旅游产品网络结构。自然真山水的安康旅游形象定位与塑造,为安康从周围历史文化资源型旅游目的地如西安、汉中等旅游形象屏蔽下突围。

4、营销策略

RyanandGu认为在旅游景区私有化发展趋势下,旅游形象已成为目的地营销者的首选产品和现代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旅游目的地营销需采取卓有成效的营销战略,打造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统一的独特形象。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旅游营销更应注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营销合作,建立紧密的营销网络,统筹构建、运行,由形象塑造、产品设计、包装、传播与管理组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整合营销体系,协调、整合旅游地营销要素,培育统一和谐的形象系统,以较低的成本取得最佳营销传播影响力。

安康旅游营销可采用“旅游整体营销+核心旅游产品重点营销”模式,将目的地作为一个整体旅游产品进行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on,IMC)。通过广告、公关和形象推广活动、销售奖励、节庆活动、事件营销、网络营销、面向旅游市场和旅游中介商的直接营销等,针对特定目标市场,宣传真实、独特、充满魅力的亲山近水、自然健康、浪漫休闲的旅游形象,传达一致的旅游产品信息,实施对目的地的全方位推销。

(注: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安康、汉中两市旅游产品差异化发展战略与旅游合作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08JK001。)

【参考文献】

[1]许春晓:21世纪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新领域: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J].旅游学刊,2000(1).

[2]许春晓: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与性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4).

[3]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依附式开发”论[J].旅游学刊,2005(1).

[4]罗艳菊: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若干理论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9).

[5]罗艳菊:城郊型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探讨[J].江苏商论,2006(4).

[6]唐文跃: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初探[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6).

[7]隆学文:旅游非优区开发策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12).

[8]李东和、赵玉宗: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7).

[9]彭华:关于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初步思考[J].人文地理,2000,15(1).

[10]ChrisRyan、谷慧敏:旅游业对北京互通的社会影响—以环境变化为例[J].中国旅游研究,2007(6).

[11]崔晓明、ChrisRyan:安康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策略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8(6).

[12]马耀峰、宋保平、赵振斌:旅游资源与开发[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13]王晞: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14]雷国雄:基于文脉、地脉的区域旅游品牌形象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5.

[15]MommaasHans.CulturalClustersandthePost-industrialCity:TowardstheRemappingofUrbanCulturalPolicy,UrbanStudies[J].2004,41(3).

[16]孙根年:安康旅游业的区位开发与区域联合开发[J].商业研究,2005(18).

[17]http:///Article/ndgb/200804/825.html

[18]王伟年:城市文化产业区位因素及地域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19]沙莲香:北京人文环境与城市文化氛围[J].北京社会科学,2004(1).

[20]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1]崔晓明、张红:安康旅游形象定位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7(1).

[22]吴必虎、宋治清:一种区域旅游形象分析的技术程序[J].经济地理,2001(4).

形象塑造范文篇2

关键词:城市品牌;形象塑造;地铁公共艺术

根据国际知名管理咨询公司科尔尼的《2018全球城市报告》,广州“全球城市综合实力指数”连续四年维持在71名,“全球潜力城市指数”跃升至59名。广州在多个权威榜单上的不俗表现,反映了国际排名机构对广州这座城市的价值以及发展潜力的认可,以及全球政商精英对广州近年来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公共治理效果的肯定,更意味着广州在全球舞台上的无限可能性。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城市,如何塑造自身的品牌形象,全方位地宣传城市品牌,进一步提高广州的知名度与国际影响力,成为广州发展道路上一个尤为重要的问题。基于此,该文从广州城市品牌形象塑造的角度出发,探讨城市地铁公共艺术。

1城市品牌形象概述

品牌是一种可视性标志,一种无形的资产与象征,具有识别、增值、促销等功能。基于美国品牌研究者杜克大学富奎商学院KevinLaneKeller教授的理论,城市品牌与产品品牌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而一个城市的旅游文化、地理位置、空间区域等均可塑造成品牌。就众多城市的实践经验来看,打造城市品牌形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该城市的知名度以及竞争力,增强市民的荣誉感与自豪感。而城市品牌的打造,是城市可视化的重要表现,在传播城市形象、弘扬城市精神、发展城市内涵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广义上来讲,城市品牌是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人文性格、地理资源、经济形态、城市景观等要素被公众与社会广泛认知、认同病具有某种典型意义的印象与象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品牌作为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最大的无形资产。打造适应城市发展的、具有良好品牌效应的城市品牌形象,不仅能够增强城市的竞争力与影响力,还能置换出更大的政治、经济、文化效益。虽然我国的诸多城市在打造城市品牌形象方面做出了诸多尝试,城市品牌打造也逐渐得到了地方政府以及城市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但我国城市在塑造品牌形象以及创意设计等方面仍然有不少误区,与国际城市品牌横向比较,专业水准以及技术层面均存在不小差距。鉴于此,结合城市品牌形象打造的成功案例以及城市自身的特点,开展城市品牌形象创意设计,是当前阶段城市品牌打造的重要方向。

2广州城市品牌形象塑造

2.1背景。广州作为我国的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以及首批沿海开发城市,在经济发展方面,从汽车、石化、电子信息制造三大支柱产业到IAB产业计划,广州正在全球超级城市赛道上加速快跑,成为世界聚焦创新中国的一扇重要窗口。创新与开放是广州的城市基因,优良的环境以及庞大的市场,是广州的魅力所在。未来,广州将着力打造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借助“IAB”计划的实施,发展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生物科技以及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材料、新能源的产业创新集群。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参与者,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广州该以何种城市形象完成国际传播的重要任务,打造“世界的广州”,是广州城市品牌形象塑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2.2城市地铁公共艺术。品牌化城市是将城市的特征意象进行提炼、凝固,转化为独特的符号语言并在大众的记忆里形成固定印象标签的重要体现。如艺术城市巴塞罗那、浪漫之都巴黎、电影之城好莱坞、历史文化城市北京、园林城市苏州等,不仅增强了城市的认知与识别度,还体现着城市的内在精神品质。就城市品牌形象的宣传途径来看,公共交通设施、道路景观、建筑、街道装饰等基础设施,都是展示城市面貌、宣传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关注公共艺术下的城市品牌打造,积极探索全球语境中的城市形象推广新方式。公共艺术被誉为“城市名片”,以传统文脉作为依托,以城市环境为背景,公共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的结合,给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以马来西亚的乔治市为例,在其核心区域,星罗棋布的壁画,呈现出了独特的公共艺术,为这座安逸的小城市增添了浓厚的文化特色,不仅受到了国内外游客的广泛喜爱,还成为整座城市的重要文化品牌。在我国的新一轮城市建设中,公共艺术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承载、传播城市地域文化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即是地铁公共空间与艺术的结合,如伦敦、巴黎、莫斯科等国际城市,借助地铁公共艺术,开拓了一条体验、接触城市特色的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逐渐意识到地铁公共艺术的重要性,开始将地铁空间视作城市坐标体现的基点。2.3城市品牌塑造视角下的地铁公共艺术。作为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历史名城、山水之都,要打造与经济快速发展趋势以及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相匹配的城市品牌,就必须重视公共艺术这一重要的载体。当下的公共艺术,在要求“艺术性”与“公共性”并存的情况下,对“公共性”也做出了更深层次的诠释,即强调公共艺术作品与人的活动之间的互动性。换言之,公共艺术的艺术价值体现应当更加地贴近人们的生活实际,而地铁则是其中的重要代表。近年来,国内外的诸多城市在探寻地铁公共艺术与城市品牌塑造之间的平衡点这一问题上做出了诸多的尝试,如北京地铁站点的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品,在为市民提供便捷的交通的同时,也向全世界展示着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杭州地铁站点的饱含艺术气息的石凳,给市民、外来游客展示了一幅幅杭州美景;莫斯科地铁站点中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艺术宫殿,集中体现了斯大林时期的苏联风貌。面对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国际化大都市、经济文化中心这些标签,广州该如何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地铁公共艺术,传播其城市品牌形象,是当前形势下广州发展与城市品牌打造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认为,虽然广州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如千古商都、海上丝绸之路主港、花城等,但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以及激烈的竞争态势,广州的城市形象品牌塑造与推广仍然面临着重重困难。处于东西方文化交汇处以及新旧时代转折点的广州,很难用一个响亮、简洁的城市形象品牌概括其丰富的历史内涵以及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质。虽然与北上广深同列,但提及广州,人们印象最深的,大多是广州的美食。北京有政治中心,上海有时尚大都会,深圳有年轻的高新技术,而广州的名片,仿佛并不清晰。在2017年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上,奥姆尼康集团前副总裁蒂姆•洛夫坦言,广州的名片,就是这里鼓励商业发展的环境。每一座城市,都有一个不得不去的理由,这个理由,即是这座城市的名片,而广州的名片,就是融入城市血液的商业文化。而广州的商业文化,亦是这座城市始终保持其竞争力、跻身国际城市的重要原因。从这一点来看,商业文化或许可以作为广州地铁公共艺术设计的一大主题。在全球的所有城市中,广州是唯一保持千年不衰的商业型城市,而作为时尚大都市的上海,开埠时间也不过一百余年。论地域特色,商业文化无疑是广州这块土地的最大特色。倘若在地铁公共艺术中,以独特的方式展现广州的商业文化,无疑是这个千年商都最好的诠释。在繁荣的商贸业下,广州的第二产业同样也有着不可小觑的力量。从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多个风靡市场的汽车品牌,已试验完成的亿航无人飞行器与马智行无人驾驶汽车,以及生物医药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都展示着这座城市持续繁荣的第二产业,而“IAB”产业发展计划的与实施,将进一步推动广州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从这个层面来讲,创新是广州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关键词。在党的的报告中提到的“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理念,与广州城市形象塑造以及城市品牌传播的定位、发展之间有着极高的契合度。作为一座拥有悠久国际交往史的名城,广州的创新始终融于这座城市的血液和基因之中。基于此点考虑,地铁公共艺术的创新,是能体现广州“基因”的重要途径,在城市形象传播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宜居”仿佛是广州这座城市与生俱来的代名词,作为一座沿海的港口型城市,广州拥有最好的地理环境,甚至放眼全球,广州也是少有的“福地”。众所周知,台风、地震是危害极大的自然灾害,可让一座城市多年积累的成果毁于一旦,尤其是沿海地区,面临极大的风险。相关数据显示,每年我国的东、南部沿海地区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台风的侵袭,而广州却很少受到台风的直接侵袭。两千余年来,广州一直处于三角洲的中心枢纽位置,拥有世界上最复杂的水系以及独特的河口系统,背靠宽厚的山体、陆地,面对广阔的海洋,同时坐拥我国第三大河流珠江出海口。背靠大山,面朝大海,中拥珠江,是广州优越地理位置的真实写照。除了得天独厚的地形条件,广州的强大还源于生命力极强的草根文化。看似不起眼的日常细节,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每一个广州人,而广州骨子里的包容,更是深藏于民间。广州开放、包容的文化,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生活在广州这座城市里的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生存方式。作为广州与生俱来的文化,广州的开放、包容与优越地理条件的综合作用,构建了一个现代化的宜居之城。基于此点考虑,将广州的开放、包容文化融入地铁公共艺术设计之中,体现广州的宜居性,似乎也是广州城市品牌塑造的重要内容。广州的商业文化、创新意识、宜居特性是这座城市的重要特色,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实现了广州今日的发展以及繁荣。而广州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更是离不开这些重要的因素。从这一点考虑,在地铁公共艺术设计中,充分体现广州鼓励商业发展的商业文化、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以及舒适宜居等主题,将为广州城市品牌形象的打造以及传播提供重要动力。

3结语

城市品牌形象塑造与传播是当前形势下城市发展的主题之一,尤其是针对广州这类国际化城市。在新的形势下,充分发掘城市自身的特色与魅力,借助地铁公共艺术等承载形式,实现品牌形象的打造与传播,对城市的发展与影响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晓,张婷.当代城市地铁公共艺术形态发展及演变[J].北京建筑大学学报,2017,33(2):6-10.

[2]孙佳娜.城市地铁公共艺术的互动性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4.

形象塑造范文篇3

(一)旅游形象的形成旅游地形象形成的相关因素包括认知主体、认知客体、和其他因素。认知主体和认知客体对旅游形象认知的影响最大,因而可以说旅游地形象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旅游地本身的各种感知元素和特色是否明显。保定自然地貌的复杂性和历史文化的综合性决定了全市旅游资源丰富多样、自然与人文并存的总特点,为旅游形象和品牌的塑造提供良好的资源基础。同时旅游地形象的形成和外来游客的旅游喜好、旅游后的感受也密不可分;景点的宣传力度,旅游景区的开发、管理、保护等都是旅游地形象形成的因素。(二)旅游主题形象的定位对旅游业影响随着近几年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现代旅游市场已经进入以品牌为核心的竞争阶段,旅游地品牌是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资产,实施品牌战略已成为当今旅游开发新的趋势和必然选择。而在品牌战略实施过程中,旅游地形象的构建一定要突出品牌的主题。保定以“山水保定”“长寿之城”等宣传口号向公众传递自身的产品定位和独特魅力,唤起特定市场的旅游欲望而做出旅游决定,也使人们对保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对外来游客产生吸引力,促进旅游更快更好的发展。

(三)旅游主题形象设计旅游主题形象的设计是对旅游地整体形象的浓缩,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保定市拥有灿烂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旅游资源,要紧扣“京畿重地,魅力保定”“文化古城,山水保定”这些形象定位,贯穿于旅游活动的全过程,包括旅游行业的各个环节、旅游景点的游览等。旅游者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都会和该地的旅游形象结合起来,因此旅游形象在突出特性的时候应该注意整体性,旅游主题是一个综合而又多元的整体,是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对景区的综合印象。

二、保定市旅游主题形象塑造

旅游主题形象是在固有的旅游资源的基础上的再塑造,可以从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这三方面对保定的旅游资源现状进行分析,通过结合市场调查情况,表明保定在进一步发展历史文化旅游的同时,要深入挖掘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的潜力,开展深度开发。

(一)旅游理念形象塑造即一个城市旅游发展的核心思想,在发展城市经济和旅游业的同时,理念形象塑造是一个城市的精神内涵,保定应当用悠久博大的文化精神来塑造不断创新、奋发向上共同发展的形象和展现山川秀美的新形象。把建筑、教育、文化艺术、经济实体等融为一体,以独特的文化和自然景观来吸引游客,塑造保定的旅游形象。

(二)旅游行为形象塑造旅游从业人员的讲解和接待服务是行为形象的关键部分,它是旅游者了解和认识保定的窗口。旅游从业人员的一言一行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旅游形象和城市风貌,保定的旅游从业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展现的是保定的整体风貌,也是外来旅游者对保定的第一印象,因此要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逐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这对保定旅游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居民形象是城市旅游形象最客观真实的组成部分,它包括城市居民的言谈举止、文明素质、旅游意识、整体精神风貌等。居民应友好、热情地与游客进行交流,真正做到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在外来游客面前树立起一个良好的主人形象,人人都成为展现城市精神风貌的载体,真实地反映一个城市的特性和城市精神。政府形象也是形象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旅游活动的策划与组织、旅游活动的宣传与推广、旅游市场的调查与研究、政府的工作效率等方面。由此政府部门应逐步建立并完善旅游活动的管理体制,树立起“公正、廉洁、高效、务实、敬业”的政府形象。政府可以督促景区管理工作的开展落实,制定旅游计划,加强对旅游业工作的开展和实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三)旅游视觉形象塑造视觉形象泛指一切最直观最容易被感知的看作城市旅游形象载体的物品与符号,被称作“城市形象的面孔”。视觉形象别的基本要素包括城市视觉景观和城市视觉标志两个部分,视觉塑造具体体现在建筑形象和城市格局上。第一,城市视觉景观。在城市建筑设计上应体现出城市的文化特色,例如城市广场、主题公园、公共文化设施、城市灯饰工程和城市雕塑等,都是城市物态文化特色的直接体现,应避免简单的模仿、重复。保定市要做好适宜的规划,突出城市景观特色,给外来游客以新的视觉感观,让人们更加喜欢这个城市。第二,城市视觉标志。街区名称、城市徽标、城市标准字体、城市象征性吉祥物、城市户外广告等都是城市的视觉标志,如保定汽车站、火车站等公共场所,是保定对外展现的很好的窗口,在规划和建设中应整体把握这些标志之间的和谐和特色,形成城市独有的风格。第三,城市旅游节事。旅游节事是一种特殊旅游形式,它以节日的庆祝及重大活动为主题而举办,是城市旅游形象表现得好时机。这些节庆活动、体育盛事、娱乐演出、重大庆典等可以产生某种光环效应,把保定市宣传成为令人向往的地方。保定还可以举办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节、保定美食旅游节等展现与推广自己的旅游形象。

三、保定市旅游形象传播

(一)广告传播策略电视广告:在宣传旅游形象时应加大电视媒体的宣传力度,可以制定一系列的旅游形象广告片,在公交车或其他公共场合的屏幕电视以广告短片的形式插入,即使乘客休息放松也使游客了解了保定市的旅游景点,进而提升保定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平面媒体广告:知名的刊物、报纸一般都有自己稳定的读者群。读者对这类刊物的内容或形式有较高的认可度,将旅游形象广告刊登在这些刊物上既能获得较大的阅读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保定旅游形象的认可度。

(二)公关传播策略建立信誉类,设立保定旅游主题口号,可以设立一个展现保定旅游服务和游客对各个景点满意度及感受为一体的广告。尽可能地在火车站候车室、公交车等人口流动量大的场合播放,宣传保定的城市风貌和旅游景点来吸引旅游者。节日问候类,通过在各大节假日时向公众发出真诚的问候,但不要明显的涉及旅游,从而引发公众好感和对该地的好奇心。这样也会有助于以后旅游工作的开展和推进。公益活动类,开展一些诸如道路上提醒行人注意交通安全、公交车上宣传旅游景点的同时提醒乘客注意安全、善意的提醒人们一些注意事项等公益活动,提高美誉度,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旅游景点了解保定,同时也宣传了旅游形象。

(三)其他策略通过营销策略、网络媒介、亲友、旅游书籍、旅游工艺品等方式对保定旅游进行宣传,让人们以简洁快速的方式了解保定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例如参加中国旅游产业节暨北方旅游交易会等活动。也可以开发展现保定景点和文化特色的旅游工艺品和城市纪念品,使旅游者把游在保定存入美好的回忆里,并能时常联想起保定这座魅力城市。这不仅有助于城市旅游形象的保持和传播,也能提升城市的旅游形象,促进保定旅游业发展。

四、总结

形象塑造范文篇4

一、企业形象的内涵

企业形象是社会公众对于企业的总体评价,是企业的表现与特征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是企业内外部因素的有机统一。企业形象的好坏来源于企业的表现。社会公众对企业的印象和评价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公众强加给企业的,而是企业的特征、作风和表现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形成的印象。

企业形象的内涵丰富,包括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两个方面。外在形象是企业形象的“硬件”部分,包括:企业的建筑风格,内外部的装修,技术设备的状况,卫生及环境保护,员工的言谈举止、衣着打扮、态度等,工厂的厂旗、厂徽、厂歌等,特有的产品包装等。企业的外在形象可以使人一目了然,很直观,易造成第一印象,使公众迅速了解组织的特色,在大脑中产生鲜明的形象。企业的内在形象是构成企业形象的“软件”部分,包括:组织精神和风格,组织的凝聚力,组织的实力,办事的效率,服务对象的选择和风格的选择等。

良好的形象是现代企业无形的宝贵财富和资源,是现代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一方面,良好的企业形象使全体员工在工作中产生的和企业荣辱与共的观念,使企业内部秩序井然,气氛和谐,充满生机和凝聚力;另一方面,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一种无形的资产,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具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向社会展示出的是该企业良好的管理风格、经营状态,精神风貌和外观形象,无形之中在向外界传输了一种潜移默化的可以值得非常依赖的良好信息。

二、良好的形象对企业的价值和作用

(一)企业形象的价值

企业形象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与企业生死攸关;同时,还可用金钱标价。例如,品牌和企业名称是企业形象的重要标志,品牌的价值虽然不完全标明企业形象的价值,但它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企业的价值。如果把商品经济称为货币经济,那么,现代市场经济则可称为信用经济。因此,信誉往往成为一个现代企业竞争力状况的指示器,良好的形象成为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形象的作用

1.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优化企业的经营环境

良好的企业形象对外有强大的吸引力,它能够成为企业吸引资金的先决条件。在现实生活中,一旦一个企业在公众心目中形成良好的形象,就会使公众乐意购买企业的股票,银行乐意为企业提供贷款,政府乐意为企业提供优惠的经营条件,甚至保险公司也乐意为企业的经营作保。往往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这些都可以为企业创造一个优于其他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

2.良好的企业形象是留住顾客的根本途径

良好的公众关系网络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外部资源。社区公众的理解、政府公众的支持、新闻公众的合作,特别是消费公众的信任,是企业不断发展的重要条件。因而在策划企业形象战略时,从产品质量和服务这个着眼点入手,才是根本。

3.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

在企业内部,企业形象可以强化员工的归属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一般而言,良好的组织形象会使员工产生自豪感,让员工保持一种士气昂然、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

三、如何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的竞争已成为现代社会市场竞争的重要方面,因此,企业形象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企业在全方位、广角度、宽领域的时空范围内开展的反映本企业综合实力的高层次的竞争。要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产品形象是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根本任务

产品形象是企业形象的基本要素,是公众对组织的认识和理解的最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产品质量的好坏、产品款式和包装的美丑、产品服务的优劣等直接影响公众对整个企业的评价。产品形象综合体现了企业形象特征的自为性原则和客体性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最终是通过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来占领市场、取得信誉的。因此,打造产品形象对提升企业知名度、信誉度、美誉度进而提升企业形象至关重要。

(二)人才形象是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基本保证

人才形象不仅包括执行层员工形象,也包括领导层领导者的形象。执行层员工的形象通过员工的品行、素质、作风、服务、态度和仪表体现出来,由于执行层员工和顾客进行的是最直接的接触,而领导者主要是通过其对整个企业的管理、决策来间接反馈到公众身上,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对员工的形象,公众往往拥有更直观的心理感受。因此,企业必须要重视人才形象这一要素,应该从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尊重人才和使用人才等方面入手,真正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

(三)文化形象是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核心要求

文化形象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的价值观念,是企业形象中最为抽象而又难以衡量的,但同时它也是企业形象的最精髓的部分。文化形象主要包括企业经营宗旨、开拓创新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等。企业经营宗旨显示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理想目标,一般都渗透在关系全局和长远的经营发展战略之中,并对企业的经营战略、经营目标起导向作用,能在一定时间内为全体员工指明企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企业经营宗旨是文化形象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文化形象更新、完善的能力。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员工在共同的企业目标下形成的价值观念。它集中反映了企业员工群体的价值取向,即企业员工为人、处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至辨别是非、好坏、善恶、美丑的价值取向。企业精神是建立在共同价值观、共同信念的基础上,具有企业特色的群体意识。它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是通过领导者的引导、宣传、教育、示范,员工的积极参与配合,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意识。这种意识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是一种无形的资源,它犹如一面旗帜,对企业广大职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激励和引导着他们的意志和行动。所以,企业精神是企业形象的灵魂,对企业形象的塑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四)标识形象是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直接体现

形象塑造范文篇5

关键词:城市形象塑造;吉林省;传播策略;舆论;城市文化

1吉林省城市文化形象塑造和传播的现状分析

1.1城市形象塑造受到关注

目前,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国家的全局战略,吉林省作为其中之一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现阶段,吉林省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应当让文化振兴融入经济振兴的大潮当中,使吉林市“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推动吉林市快速、持续和协调发展[2]。短视频平台、社交网站已经融入现代人的生活,城市形象需要在这种媒介环境下进行系统的整合和规划,直播平台用户的庞大数量推动城市传播的平台进行转变,从而保证城市形象在复杂的媒介环境下传播更加立体、高效和深刻。吉林市是中国东北的著名城市,吉林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因明清沿江建有吉林船厂城,故吉林市又被称为“船厂”“江城”“北国江城”[3]。已知城市形象是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为了更好地研究吉林省城市形象的构建,通过对文献的解读可以发现,国内媒体对于城市品牌塑造的研究大多聚集在实用性上,如田宇彤对网红城市西安的研究,探析了智媒时代语境下城市形象传播的创新路径,通过对西安城市形象建构中传播策略的研究,找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并提出相关建议[4]。当前,吉林的城市形象面临创新,应借鉴其它城市的经验,拓展原有的固有思路,对网络上不利的舆论做出反应,充分利用好正面舆论,树立吉林在受众心中的形象,促进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

1.2官方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城市形象

在文旅融合成为时代趋势的今天,城市要发展就离不开城市本身文化品牌的构建,新媒体平台成为城市形象的传播主要阵地,如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还有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媒体都成为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平台。必须根据城市形象特色,对各平台进行不同功能的设计,实现传递信息、曝光、引流、信息转化等传播诉求[5]。新媒体平台的内容传播存在许多优势,让受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有关吉林的种种信息,如受众关心事件的最新消息、有名的历史遗迹、新开发的旅游项目等。相应的新媒体传播也受到政府官方的重视,在微博的官方账号如吉林、吉林共青团等,这些官方媒介都传播关于吉林的重要消息和状况。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也有吉林、观吉林等视频账号来有关吉林群众生活的信息。官方媒体对于新媒体平台的合理利用有助于树立吉林市的官方形象,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官方媒体入驻新兴的媒体平台会起到正向的舆论导向作用,但如果官方账号占比较多,贴近人民日常生活的个人账号较少,就满足不了受众对于其他人真实感受的好奇心理,会造成受众对信息真实性的误解,从而起到反作用。

1.3重视冰雪文化品牌的塑造与传播

通过近几年的品牌塑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吉林省在外的文化形象基本以冰雪之城的形象为主。冰雪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尤其是对于南方人而言,在吉林冬季可以欣赏到诗词中“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观场景,在旅游项目中可以体验到滑雪等只有在东北才有的项目。因为吉林在地理环境中占有冰雪文化的天然优势,吉林省地处北纬40度,拥有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即自然资源,还有很多冰雪赛事及冰上娱乐项目,即冰雪文化资源[6]。做好冰雪文化传播可以打破一直以来东北重工业发达、经济落后的刻板印象,增加城市第三产业收入,所以吉林政府近些年打造的吉林形象都是以冰雪文化为主,并且在各个平台的信息和新闻都是雾凇、冰雕、雪雕等具有冰雪特色的自然景观,所的旅游娱乐项目也都是以滑雪、冰壶等具有冰雪体验的内容为主。这也奠定了近些年吉林省无论是官方媒体还是个人账号输出的内容基本以冰雪文化为主的基调。虽然冰雪文化是对吉林省城市形象的精准定位,但是单一的冰雪之城形象的塑造,并不能满足受众对一个城市文化多元性的要求。寻找城市的其他形象符号,增强城市的立体感和厚重感,是吉林省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2网络舆论下吉林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面临的挑战

2.1线上传播占主流,缺乏体验感

旅游业始终是城市品牌塑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种线下的亲身体验在吸引消费者、塑造城市形象方面具有不可估计的力量。但旅游业只依靠线上的传播明显缺乏相应的体验感。一个城市的品牌塑造和传播最终要落实到实际的受众体验中,在文旅融合的大趋势下,线上官方话语对于城市印象的塑造停留在传播者的层面,受众的真实感受的评判也需要线下游客的真实体验作为依据。许多在网络搜集信息的受众,看到的官方话语过多,具有真实体验的受众内容过少,其真实性在跃跃欲试的网络受众心里会大打折扣。吉林省树立冰雪文化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文化形象需要真实的体验感作为支撑,没有真实的体验感会影响线上用户内容生产和传播的质量、数量。这就需要引导具有亲身经历的人在网络中自己的真实感受,并且重视小红书经验帖、微博超话等新媒体平台的内容建设,鼓励亲身经历的人在网络中自己的真实感受,让网络受众能够通过网络搜索对吉林省的文化有更加真实的了解。

2.2官方渠道掌握话语权,民间叙事较少

对于城市形象的塑造,官方媒介平台应起到引导的作用,但是单单重视官方平台的内容传播明显是不合理的,对于受众而言,民间叙事更具可信性。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城市的形象都是依靠“从上到下”的方式进行传播,用户内容生产占比较小。受众对于城市形象的了解主要来自微博、抖音、小红书等用户记录的图文、视频。在这些新媒体平台,传统媒体和官方媒体的影响力较小,同时在这些重视双向传播的媒体平台,官方媒体往往使用的也只是单向的叙事策略,所以官方媒体在传播吉林冰雪文化和城市历史方面处于劣势。如果仅依靠城市自身的品牌塑造能力,很难让城市品牌持续健康发展,单单依赖官网吸引目标用户是难以施行的。例如,田宇彤在《智媒时代城市形象建构中的传播策略研究:以“网红西安”为例》中,主张利用多方助力传播力量,提高城市传播能力,吉林省在城市文化构建中也需要重视民间叙事的力量,重视民间意见领袖、短视频网红的参与对城市文化构建的重要作用。

2.3城市形象受到冲击,城市内涵有所欠缺

网络舆论对城市形象的影响是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并存的,吉林政府在网络舆论爆发后的处理速度和相关信息方面的表现都不尽理想,这使城市遭受污名化的困扰。面对这种情况,吉林城市形象的塑造需要在困境中找到转机,丰富城市的故事内涵。网络舆论带来的不确定因素,使吉林省原有的滑雪、温泉等旅游文化的发展受到阻碍,不仅影响了吉林长期以来塑造的冰雪之城形象,在之后很长时间里会影响吉林的整体形象。所以吉林省的城市内涵在经历过冲击后亟须丰富和整合,在危机处置中后期应对城市形象进行恢复管理[7],依托吉林原有的红色文化、文化遗产、历史故事,降低网络舆论对城市形象的损害,拓展吉林城市形象的内涵。

3网络舆论下吉林城市文化形象塑造与传播策略创新

3.1开通慢直播平台,增强现实体验感

引入慢直播的传播方式可以弥补受众出行受限的情况,缓解其缺少实地体验的问题,增强受众的参与度和沉浸感。慢直播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直播,能给予用户即时切入切出的自由,以及沉浸其中、互动参与的体验,使审美与趣味性得到满足,无形中加大了城市品牌的分量[8]。慢直播的特点就是“慢”,通过无剪辑、无解说、无特效的方式真实地展示事物的各个方面,这种直播方式运用到吉林城市的地标建筑、名胜景点的传播上,一样可以起到展示吉林的特色、吸引目标受众的作用。慢直播给了受众归属感和体验感,慢节奏的直播方式可以让目标受众在碎片化的阅读大潮中体会到心理的接近和实景的体验,并且弥补了没有来过吉林的部分受众缺乏体验感的缺憾。吉林的特色景观有冬天的雾凇、冰雕等,通过慢直播的方式,镜头缓慢地展示吉林真实的景色和气质,塑造真实的城市形象。同时无剪辑、无特效的拍摄方式也可以化解受众亲自到来后的心理落差,强化受众心中吉林省城市形象。

3.2整合传播阵地,重视个人账号作用

在进行官方叙事的同时也要发挥民间话语的重要作用。政务媒体和官方机构的信息对于城市的形象建设具有引导性的作用,作为掌握官方话语权和第一手资料的吉林官方媒体应该积极拓展传播阵地,在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用亲民的讲述方式传播城市故事。面对负面新闻时,需要政府相关责任部门及时辟谣,适时展开舆论引导,避免网络舆论的升级恶化,承担官方媒体的责任。同时,个人的媒体账号在抖音、今日头条、微博、小红书等很多新媒体平台都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民间账号更容易切近受众的生活实际和心理状态,有利于引导网络舆论和传播城市故事。通过个人账号讲吉林的历史故事、非遗文化、红色印记等特殊的城市符号,会增强信息的可信性和贴近性,让受众认为自己更加接近事实的本原。不同媒体平台传播的方式也会有信息良莠不齐的情况,需要官方媒体给予引导,以及政府机构的管理。总之,将政务媒体的官方叙事与个人账号的及时分享结合起来,重视传播主体的多样性,让受众有机会从多个角度了解吉林省城市形象。

3.3结合地方历史,挖掘城市特色记忆

在短视频时代,吉林省城市形象的塑造应该是一个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历史印记与城市现实相结合的过程。面对新的媒介环境,仅依靠冰雪文化难以将吉林与东北其他省份区别开来。在吉林的历史文明演进过程中,先民创造了具有智慧的本地文化。要想发挥出吉林地方历史文化的独特功能,需要融合吉林本地的历史传统文化和当地产业,通过精准的定位和鲜明的特色展示吉林的城市独特性,从而探索出全方位塑造吉林形象的路径。《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到了建设冰雪经济强省,体现了吉林省对于冰雪文化的城市定位,也是一直以来吉林省在城市形象塑造上的取向,同时规划中还提到了文物保护、非遗传承等其他的文化定位。如长白山文化产业、红旗汽车文化产业、红色旅游业等文化产业也可以成为吉林省的城市形象定位的重要内容。在传播城市形象的过程中,可以深入挖掘非遗背后的故事,红色文化的历史内涵、动人故事突出吉林自己城市文化的独特性,展示吉林省的城市内涵,从而减少网络舆论对城市形象的负面影响,增强在舆论压力下的城市的竞争力。

4结语

综上所述,新的媒体环境对吉林省城市文化的塑造和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吉林省面临着舆论的影响,城市形象的塑造和维护需要得到重视。面临新挑战,吉林应以自身原有的冰雪文化为依托,重视旅游业的受众体验感,挖掘红色文化、非遗传承、民间故事等独特的城市印记。在传播途径上重视传播主体的多样性,拓展多种传播渠道,让受众了解到一个独特的、有历史文化感的城市形象。

参考文献

[1]刘易斯·福芒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张梦頔.振兴东北经济需先文化振兴:对吉林市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几点思考[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6,33(4):5-8.

[3]王立国.新媒体环境下吉林市城市文化形象构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2(2):90-92.

[4]田宇彤.智媒时代城市形象建构中的传播策略研究:以“网红西安”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23):72-74.

[5]王丽莉,孙成,薛巨泉.多元媒体时代如何打造城市形象传播的新媒体矩控[J].科技资讯,2018,16(22):102-103.

[6]朱丹,张贝尔.吉林省冰雪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20,36(4):35-37.

[7]范红,黄丽丽.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的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策略:以武汉为例[J].对外传播,2020(9):28-30.

形象塑造范文篇6

我能通过本课程学到什么?

——通过学习本课程,您将实现以下转变:

1、全面掌握商务礼仪知识,塑造职业人士形象;

2、熟悉专业商务礼仪知识的具体运用,推动事业成功;

3、了解商务礼仪中的诸多忌讳,规避人际交往中的尴尬;

4、掌握待人接物的技巧实现有效的时间管理;

5、掌握的文件资料管理、处理、档案管理能力。

参加对象:经常出席各种社交场合的管理者、活动社交场合的公关人员、希望提升个人修养与交际水平的各界人士

时间:2006年3月18-19日

地点:北京

精彩授教:丁欣:

企业网景特聘高级培训师、北京大学现代工商管理高级总裁研修班特聘培训师。8年知名外企培训经验,中国第一代企业培训讲师。历任北京首信诺基亚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培训讲师,北京九州同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顾问讲师、北京伟利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任职期间,多次与同行参与国内最新培训项目的课件制作,并亲自授课,在培训领域有极深的见地。曾参与设计的课程有《员工职业化培训》、《商务礼仪与职业化形象塑造》《绩效管理》、《变化管理》、《员工激励》等。在几年的培训经历中,丁老师总结了很多现代成功理念,其中比较经典的有:“快乐来源于智慧”、“没有第一,只有动态第一”、“有高山的地方必有低谷”、“一切问题皆因沟通不利”等等。丁老师授课风格灵活幽默,鼓励学员参与,注重实用性。自97年至今,培训人数近万人,并获得学员好评。服务过的客户有:诺基亚、京华时报、中房集团、华洋海事、中科信、柏丽橱俱、山西老万炉业、工化国际物业、卓轮(天津)机械公司、泰士特……

课程内容:第一天:商务礼仪

一.礼仪概论

1.礼仪的起源与定义

2.礼仪的特点与原则

3.成功职业礼仪的影响力

二.“仪容仪表”礼仪

1.着装的TPO原则

2.男士着装(西服、衬衫以及领带的搭配)

3.女士着装(套装的选择)

4.发型发式、面部修饰/化妆

5.皮鞋与袜子的搭配

6.饰物的选择与颜色搭配技巧

三.“商务交往”礼仪

1.访客接待

2.会见礼仪(预约、介绍、握手、互赠名片、迎送)

3.举止礼仪(标准姿势、表情、眼神、手势语)

四.“电话”礼仪

1.电话礼仪的重要性

2.接听电话的礼仪

3.拨打电话的礼仪

形象塑造范文篇7

(一)服务的无形性

服务没有具体的形状,不占据一定的空间,它不是由感性物质组成的,并且服务效果也是不可事先知晓的。比如一次航空旅行,在你登上飞机之前,你是感受不到它的,它可以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当你登上飞机,开始你的旅程时,你才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机组人员的服务。无形性是服务同实物产品最根本的区别。

(二)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离性

有形产品从生产、流通到最终消费,具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而服务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是紧密衔接在一起的。二者在时间上是不可分割的,生产的过程即消费的过程。比如在一次旅游活动中,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也就是你参与旅游活动的过程。

(三)服务的异质性

服务由谁来提供,以及在何时何地提供,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服务的提供不能与服务人员相分离,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提供的服务都是不同的。比如你去银行存款,可能每次遇到的工作人员都不一样。

(四)服务的不可存储性

服务是在生产中被消费的,其有用的时间很短,很容易消逝。它既不能在时间上贮存下来,也不太可能在空间上实现转移。比如一个航班,这次有10个座位没有卖掉,那么,它造成的损失是永久的,它不可能在下次座位紧张的时候,把上次没有卖掉的10个座位拿出来销售,所以说,服务具有不可存储性。

二、服务企业品牌形象

(一)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价值理念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要依托,是企业开拓占领市场的标签和通行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品牌形象随着品牌的产生而产生,品牌的涵义决定了品牌形象的内涵。有很多学者认为,品牌和产品拥有物理属性,也同样具备社会以及心理的属性,即为品牌形象,是消费购买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服务品牌形象

服务品牌形象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在人们心理上形成的关于品牌的一个联想性的集合体。服务品牌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因此,服务品牌形象应具有独特个性,它是企业的某个品牌在市场以及社会公众心中所表现出的个性特征,体现消费者对品牌的评价与认知;服务品牌形象与品牌不可分割,服务品牌形象是品牌表现出来的特征,反映了品牌实力与品牌实质。

从服务品牌形象的表现形式分析,服务品牌形象主要由两个层面构成:有形的内容和无形的内容。服务品牌形象的有形内容,主要包括品牌标识系统形象和品牌的功能性形象。品牌标识系统形象是指消费者及社会公众对品牌标识系统的认知与评价;品牌的功能性形象是指和品牌的功能性特征相联系的形象。服务品牌形象的无形内容主要指品牌的独特魅力,是品牌经营者赋予品牌的并为消费者感知和接受的个性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品的丰富,人们的消费水平、消费需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不仅包括了产品本身的功能等有形表现,也把要求转向产品带来的无形感受、精神寄托上。在这里服务品牌形象的无形内容主要反映了人们的情感,显示了人们的身份、地位、心理等个性化要求。

三、服务品牌形象的塑造

(一)服务品牌形象塑造的原则

1.体现文化。任何一个成功的、历史悠久的国际品牌,总是体现出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最根本的民族文化内涵。“麦当劳”体现了自由奔放的美国精神;“新加坡航空”则体现了新加坡人和平友好的特征。

2.创造差异。在塑造服务品牌形象的过程中,是否展现出自己品牌的独特性也是十分关键的。如果自己的品牌形象与其它已有品牌过于相似,就难以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甚至落人被认为是恶意模仿的尴尬境地,成为令人鄙夷的“山寨货”。品牌与品牌之间的相似性越大,则消费者选择品牌的理智考虑就越少。这时,为品牌树立起一个突出的形象就可使企业在市场上获得较大的市场占有率和利润。树立起了自己的服务品牌形象,就能与竞争品牌相区别,从而容易打动目标顾客的心。

3.长期坚持。塑造服务品牌形象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全体员工长期不懈的努力。为此,品牌管理人员及企业经营者必须树立全局观念,从长远考虑,统筹安排,有计划的坚持不懈的进行。

4.兼容原则。服务品牌形象还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形象是一个整体,包括各个子系统。服务品牌形象和企业形象塑造的目的都是为了结合企业实力,营造竞争优势,最终创出知名名牌,实现企业长远发展战略。因此必须与其他各子系统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共同发展。

(二)服务品牌形象的塑造途径

1.树立服务理念和竞争意识。理念决定行为,理念是一个企业经营、管理哲学和企业文化的浓缩,服务理念是服务品牌的核心。只有有了先进的服务理念,才能比竞争对手提供更有效的服务,才能比对手更贴近消费者,与消费者产生共鸣。同时,服务理念的先进与否还体现在企业的内部营销中,因为只有满意的员工才能带来满意的顾客。

同时,还要在服务营销观的指导下,树立服务品牌的竞争意识。服务营销观是以服务为导向,以顾客满意为宗旨,企业营销的是服务,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是全程、长期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并通过满意顾客的传播,扩大市场销售、增加企业利润、提高竞争力,最终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在我国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重点已经从技术、产品品牌、市场策略竞争转向服务手段、服务品牌的竞争,如联通的精彩在于和移动的沟通,就是两个服务品牌间的竞争。这就需要企业改变原有观念,重新认识市场,并在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各个环节中,努力贯彻服务营销观念,为消费者或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赢得顾客的好感,从而提升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形成良好的服务品牌形象和企业形象,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

2进行服务品牌定位。由于消费者的需求具有多样性,任何一个企业也不可能满足所有的市场需求。因此,在品牌定位前企业首先要对整个市场进行细分,发现有利的市场机会和未满足的市场需求,选准目标市场,然后有针对性地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状况、企业自身的资源条件、竞争态势等因素对目标市场进行分析,准确进行服务品牌定位。

做好服务品牌定位工作,就是准确的把握品牌与目标消费者需求之间的联系,在消费者头脑中为品牌找到一个独特的位置。也就是考虑消费者的情感诉求、身份认同、个性表现等精神需求,找到服务品牌所能提供的利益与消费者需求之间的最佳结合方式,以使消费者认识到品牌的独特意义,这就是服务品牌的定位。定位包含有以下三层内容:一是明确服务品牌带给顾客的价值。如VASA卡使顾客能在全球刷卡消费,沃尔玛意味着天天低价,麦当劳意味着快乐等。二是确定服务品牌特征。品牌特征反映了拟人化的品牌独特的个性特点,如招商银行“因您而变”的品牌定位就是因为它认识到它是新兴的银行,具有对顾客需求变化快、服务创新意识强等特点。三是确定服务品牌的定位策略。

3.全面的服务质量管理。通常情况下,服务品牌就是一种优质、稳定服务质量的代名词,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是打造服务品牌的中心内容之一。与有形产品相比较,服务产品集中表现在服务流程和各个环节上。要使各个环节都能有序高效地运作,企业需要设计一整套确定的服务流程,并且确保每个服务流程各个环节上的相关服务规范,才能保证服务质量的稳定。不仅如此,企业还要关注顾客期望,提供特色服务。注重对每个具体顾客的了解,建立一个有效的反馈通路,使信息能自由流通,充分了解顾客的需要和期望,努力为顾客提供有特色、个性化的超值服务,增加服务品牌附加价值,让顾客全方位满意,企业也可由此在顾客心目中形成个性化的服务品牌形象,使服务、品牌真正在企业和顾客之间动起来,提高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

4.不断创新以保持企业服务品牌的活力。服务创新是树立服务品牌形象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服务品牌形象的生命力一半来自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使品牌形象与众不同,创新为服务品牌生命中加入更多的活力,是延长服务品牌形象生命的重要途径。

根据服务的特性,服务创新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征:不表现为有形产品,是一种概念性、过程性的活动,具有无形性;创新范围广,是一种可复制创新和解决特定顾客问题的不可复制变化的混合体;创新形式多样,包含多种创新形式,技术创新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顾客导向”明显,顾客作为“合作生产者”,会参与到整个创新过程中;创新针对更多的是企业层次创新。创新是服务品牌生命力和价值所在,企业要完善服务跟踪体系,随时进行跟踪调查,掌握顾客的最新需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在服务的流程、形式、内容上不断创新,为顾客提供更多增值和超值服务,打造一个与时俱进的服务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高辉.服务品牌形象理论和实证研究述评[J].现代管理科学,2007(6).

刘世雄,周志民,强势服务品牌形象的塑造[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7).

形象塑造范文篇8

一、中国文化在美国华裔文学中的塑造

周宁指出,“中国形象”是流行于社会的一整套关于“中国”的“表现”或“表述”系统,其中同时包含知识与想象、真实与虚构的内容,具有话语的知识与权力两方面的功能。从知识与想象方面看,中国形象包含着三层意义:一是西方对现实中国在一定程度上的认知与想象,二是西方对中西关系的自我体认、焦虑与期望,三是对西方文化自我认同的隐喻性表达。[11](P7)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大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传统。中国的风俗习惯和传统观念等在第一代华裔脑海中根深蒂固。对于第二代华裔,胡勇指出“……对于他们来说,中国只能在父辈的故事中和文字记载里塑造。他们对中国的体认既是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还包含着更多的理性反思,他们所能体认的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中国。她们笔下的文化中国形象,其所包含的儒家价值伦理与外延的社会交往礼仪和风俗习惯,散发着浓重的苦涩味。”[12](P20)诸如黄玉雪、汤婷婷、谭恩美等美国华裔作家都属于第二代华裔,她们从小就对父母所固守的中国传统文化耳濡目染,在自己的作品中将想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翻译到美国主流社会,塑造出心目中的中国文化形象:

1•“封建专制的落后国度”的中国形象美国华裔作家在其作品中塑造的中华民族深受儒家学说影响,追求中庸和谐、“忠”“孝”“礼”“义”等,提倡以父权为主的封建家长制度,主张女人“三从四德”、男尊女卑等落后思想。《华女阿五》中,玉雪的父亲坚信一个人可以没有才能,但必须有道德,教育孩子们做人要诚实、要尊敬师长、不能动手打人、要勤俭节约、辛勤耕耘等;父亲在家庭中占绝对地位,父母家教极严,坚信“严厉的鞭打是培养孝女才子的最有效方法”[8](P53),他们要的是对孩子绝对的控制权;在黄家女孩终究不能与男孩相提并论———父亲不顾玉雪想完成高等教育的要求直言家里的财政状况只能优先让可以传宗接代、延续黄家香火的儿子继续接受教育。汤亭亭的《女勇士》中,中国被描述成一个男尊女卑的女性炼狱:其中有大量如“女娃好比饭里蛆”、“宁养呆鹅不养女仔”[9](P39)等歧视女孩儿的民间谚语,女性丧失了应有的独立人格和婚姻自主权。而在谭恩美的成名作《喜福会》中,母亲们脑海中始终保留着中国式的“孝”———忍耐、孝顺、遵从父母的意愿,这就是为何许安梅的母亲虽然被自己母亲辱骂并残酷地赶出家门,但当母亲病危时,她仍旧义无反顾地赶回到母亲身边,为了挽救母亲的生命,不惜割下自己身上的肉给母亲做药引。

2•“怪诞诡异的古老国家”的中国形象美国华裔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为了表现了中国这个古老国家的“异国情调”,展现了大量中国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以满足美国读者的猎奇心理,但同时也展现了中国文化怪诞诡异的一面。黄玉雪在《华女阿五》中有大量庆祝传统节日、结婚、生孩子、殡葬仪式等充满“异国情调”的中国文化的描写,如玉雪小时候受惊吓生病后,外婆买来白矾为其举行趋惊仪式;唐人街的葬礼要请法师为死者超度灵魂,要撒纸钱等。汤亭亭的《女勇士》中塑造的中国文化更是充满迷信色彩:母亲勇兰在医院求学时得与形形色色的鬼作斗争;当社区医院弄错地址将别人家的药送到家里时,母亲坚持要女儿去药店所要一些糖果作为赔偿以驱走被送药的晦气。汤亭亭在小说中还详尽地描述了母亲烧的许多奇怪的菜肴,如黄鼠狼、乌龟、熊掌、浣熊等,让女儿心神不宁,发出“宁愿吃塑料也不愿吃这些”[9](P83)的感叹,这些在重视和保护自然生态的西方人眼里简直怪异恐怖至极。谭恩美在《喜福会》中用中国传统文化要素———五行理论将华人性格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如安梅天生缺木,所以容易优柔寡断;精美的父亲火元素太多,所以脾气很大等。小说中还描述了中国人对魂灵的敬畏———安梅的母亲选择在除夕夜自杀,只为第二任丈夫一家能因害怕其灵魂烦扰而好好对待安梅,这些都弥漫着怪诞诡异的色彩。

3•“神秘奇特的东方大国”的中国形象中国有着几千年连续发展的悠久文化,其对华夏儿女的影响也极为深远,美国华裔作家在其作品中也继续传承着中国神秘奇特东方大国形象。黄玉雪的《华女阿五》中用大量篇幅描写中国饮食文化,介绍了大量中国菜的独特做法,从炊具、配料到火候、调味汁,这些都充满了神秘奇异的色彩。汤亭亭的《女勇士》中还有大量中国民俗故事和神话传说,如蟾蜍吃月的故事以及最具魅力的女英雄“花木兰”上山习武、建功立业等的传奇故事,这些也都增添了中国独特神秘的文化形象。谭恩美的《喜福会》中,素云向女儿描述自己曾在中国拥有的一张麻将桌时说那是用一种贵重的叫做“hongmu”(红木)的木材做成的,在英语里没有对应的译词,其实不然,而素云说红木在英文里没有对应的单词是因为在她的心目中认为自己的故国中国始终是独特、无可比拟的,《马可•波罗游记》中就曾描述过中国繁荣仓盛的景象,中国的陶瓷、丝绸等都曾引起西方各族的觊觎,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中国神秘奇特的古老东方大国形象。

二、美国文化在美国华裔文学中的塑造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短短两百多年时间里崛起,其独特文化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美国华裔作家的身上沉淀着从祖辈那儿传承来的中国文化,但他们自幼在美国生长、受教育,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他们特殊的身份使其在作品中展现的是中美文化的混合体,是美国多元文化中的一元。汤亭亭曾说:“实际上,我作品中的美国味儿要比中国味儿多得多。我觉得不论是写我自己还是写其他华人,我都是在写美国人。”[13](P17)(转引)事实上,正如周宁所述,中国形象作为西方文化自我认同的“他者”,与其说是表现中国,不如说是表述西方;与其说是认识中国,不如说是认同西方。它随着西方文化自身的变化以及中西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并非决定于中国的现实。[11](P7)美国华裔作家在其作品中塑造他者形象———中国文化的同时,也的确根据自己切身观察体验及丰富的想象力塑造了他们心目中的美国主流文化形象:

1•“发达文明的理想国度”的美国形象美国虽然只有短短两百多年历史,但北美辽阔的疆土和肥沃的土地为其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早在20世纪30、40年代,电灯、火车、电梯等虽然也已进入中国,但这些在中国被视为新欣事物的现代文明在美国早已普及,在第二代华裔心目中,与出生在旧中国并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父辈记忆中的中国相比,美国绝对是发达文明的理想国度。黄玉雪在《华女阿五》中对繁华忙碌的旧金山唐人街的描绘就可以体现出美国的发达文明:“紧靠旧金山著名的诺勃山东坡是北美洲的独特风景点之一。此地虽然很小,前后延伸才几个街区,但是人口密集,能够鸟瞰整个忙碌的港口。在狭小拥挤的街道尽头,格雷斯天主教堂的时钟每一刻报时一次……”[8](P1)汤亭亭的《女勇士》中,遥远的中国对在美国长大的孩子们来说只是未知的黑暗、世界的边缘,美国才是世界的中心,他们可以在这个发达文明的国度里接受现代教育,可以利用这个国度赋予他们的自由与机会出人头地。谭恩美在《喜福会》会中更是在篇首就就描述一位老太太为了忘却以前的痛苦经历,为了下一代能过上自由平等富足的生活,抱着一只天鹅背井离乡、带着希望和梦想来到美国这个理想国度。

2•“民主平等的希望之乡”的美国形象在许多美国华裔作品中读者虽然也不难发现有关白人对华裔种族歧视的描述,但一般篇幅甚少,描述更多的是华裔如何在崇尚个人主义精神的美国主流社会获得民主平等的机会最终实现自身的价值。黄玉雪在1989年版的导语里这样说道:“在亚洲,作为亚洲人,我们无法找到选择的自由,而这是我们作为美国人生来就有的、特有的权利。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祖先。在这个国家比在其他国家更有机会。”[8](P6)美国华裔作家在其作品中大都有美国式的成功故事:通过个人的努力达到所要追求的幸福,实现心中的“美国梦”。如《华女阿五》中,玉雪不断挣脱着传统的中国式的价值观念,在父母只能供哥哥继续学业的情况下,她自力更生、勤奋努力,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终于从物质和精神上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汤亭亭希望在美国这个理想国度里用自己的笔来书写美国华裔的生活和情感,寻求其精神和文化独立,实现其价值。她在《女勇士》中通过嫁接和改写,将中国民间故事里那个顺从、雌雄难辨的中国古代传奇女子转变成一个能力超群、积极主动、具有女性特征同时又拥有男性力量的传奇女英雄。谭恩美《喜福会》中的母亲们软弱而又坚强,都曾在中国有过痛苦的回忆,然而来到美国这片民主平等的土地后,她们都毅然决然地奋起反抗,成功地赢回了自己的权利,也为女儿找回了自我。

3•“交汇融合的年轻新大陆”的美国形象美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多民族国家,除印第安人为其土著居民外,其余近一百多个民族皆为继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移居美国的移民,其文化交融现象便成为其多民族社会的特点。罗志野说:“美国本身没有传统文化,美国文化开始时没有主线,各国移民带去了各自不同的文化、习惯和语言。后来这些元素互相融合,从而形成了统一的美国文化精神。”[14](P19)美国华裔文学中也有不少体现由中国移民携带并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文化,如黄玉雪的《华女阿五》里犹为详尽地描写了中国菜的各式调料和配方,烹调成了玉雪与美国白人交流和获得好感的主要方式,而美国人喜爱中国饮食也是众所周知的,因此中国独特的饮食文化很好地融入了美国这个“大熔炉”。当然,移民带到美国的一些文化有时也不免要经过“美国化”,如汤亭亭在《女勇士》中描述的“花木兰”形象不再只是忠孝两全的奇女子形象,在美国主流社会里这一人物更显示出女权主义心目中的女英雄形象。同时,在大量中美文化从冲突到融合的过程中,作为有色种族的华裔与美国白人间的联姻由排斥逐渐变得普遍,如谭恩美《喜福会》中第二代华裔许露丝和美国白人泰德的婚姻。

三、中美文化在美国华裔文学中的塑造产生的影响

诸如黄玉雪、汤婷婷、谭恩美等美国华裔作家同时面临着父母所固守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国主流文化冲击,介于中美文化的边缘,其双重文化身份使得她们的创作既融合了带有异域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又带有美国本土特色,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黄玉雪素有“华裔文学之母”之称,其作品《华女阿五》1950年出版后立刻登上畅销书排行榜并高居榜首达数月,汤亭亭的《女勇士》在当时也轰动文坛,而谭恩美的成名作《喜福会》出版当年曾连续八个月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可见华裔文学的影响之大。在全球化进程中,美国华裔作家通过手中的笔刻画出并展示给广大读者他们心目中丰富多彩的中国形象和美国形象,增进了两国间的文化了解及文学交流,他们在创作过程中通过对中美文化的塑造充当着中美文学文化交流的使者。然而,正如周宁所述,西方的“中国形象”作为一种知识与想象体系,真正的意义不是认识或再现中国的现实,而是构筑一种西方文化必要的、关于中国的形象,其中包含着对地理现实的中国的某种认识,也包含着对中西关系的焦虑与期望,当然更多的是对西方文化自我认同的隐喻性表达,它将概蓬、思想、神话或幻象融合在一起,构成西方文化自身投射的“他者”空间。[15](P5)美国华裔作家对中国的文化塑造,如陈爱敏在其《流散者的困惑———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的母亲形象解读》一文中所说,美籍华裔作家们接受西方的文化教育,西方人的价值观念等自觉与不自觉地成为她们评判与衡量父母/华人的标尺。[16](P31)吴冰也指出“既然华裔美国文学是美国文学的分支,华裔美国作家笔下的中国文化是他们的再创造,他们传达的就不是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何况华裔美国作家,尤其是用英语写作的华裔美国作家,认为自己首先是美国人,他们对中国文化也远不如对西方文化熟悉,引用时难免出错。”[13](P19)以黄玉雪、汤亭亭及谭恩美为代表的美国华裔作家很好地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精华和神秘之处,将其描绘得栩栩如生,让西方读者对其深信不疑,从而认为小说中描绘的不论是精华还是糟粕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真实存在的,诸如《华女阿五》中描述的压抑玉雪个性发展及限制其自由的父权制、重男轻女的性别歧视以及原始怪异的饮食习惯等;《女勇士》中传达的文化腐朽、人性残忍、思想愚昧的遥远东方古国形象;《喜福会》中如安梅母亲“割股疗亲”的愚孝、琳达的“童养媳”经历、充满荒诞与威胁的一些鬼故事,以及里面一些落后野蛮的行为等,这些也许曾经出现在过中国传统文化里,也许是谣传,但在后殖民语境下,美国华裔作家们在其文化塑造过程中拿中国古代或近代甚至谣传来的一些文化事物跟美国发达文明的现代文化相提并论,解构并重构了美国主流社会对中国的刻板化、妖魔化,难免有东方主义倾向之嫌。

美国华裔文学在让美国读者了解仔国文化的同时,也增进了中国读者对美国的了解。虽然美国华裔作家笔下的中国文化并非原汁原味,但他们对美国文化却更加熟悉。他们借助当时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国文化形象作为参照,构造出了心目中令人瞩目的美国形象,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中国读者更加了解发达文明的美国,但也有可能引起某些中国读者的盲目崇拜和向往,从而落入某些西方霸权主义国家试图随“全球化”趋势推行文化殖民的陷阱。中国文化拥有五千多年的传统文明,有着东方文化与众不同的魅力;而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其独具特色的文化对其发展的推动作用也不容忽视。以中美文化为主题的美国华裔文学历史虽然不长,但在全球化进程中,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强大及中美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美国甚至世界将更加关注和重视中国文化,美国华裔文学也将继续成长。为了让美国华裔文学更好更真实地诠释好中美文化、避免因对中美文化的误读和盲目崇拜而陷入“东方主义”或“文化殖民”等陷阱,以及使美国华裔文学得到长足发展,笔者认为美国华裔作家还应作出以下努力:

1•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加强学习、研究中国文化;

形象塑造范文篇9

关键词:企业形象现代企业塑造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企业之间为争夺市场而展开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当今企业的竞争已从过去单纯的质量、价格竞争发展到企业形象的竞争,企业的兴衰存亡越来越依赖其在市场上的地位和形象,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企业要想在现代化的商战中力挫群雄,保持企业稳定、长足的发展,塑造优良的企业形象是重要的战略决策之一。

一、企业形象的内涵

企业形象是社会公众对于企业的总体评价,是企业的表现与特征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是企业内外部因素的有机统一。企业形象的好坏来源于企业的表现。社会公众对企业的印象和评价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公众强加给企业的,而是企业的特征、作风和表现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形成的印象。

企业形象的内涵丰富,包括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两个方面。外在形象是企业形象的“硬件”部分,包括:企业的建筑风格,内外部的装修,技术设备的状况,卫生及环境保护,员工的言谈举止、衣着打扮、态度等,工厂的厂旗、厂徽、厂歌等,特有的产品包装等。企业的外在形象可以使人一目了然,很直观,易造成第一印象,使公众迅速了解组织的特色,在大脑中产生鲜明的形象。企业的内在形象是构成企业形象的“软件”部分,包括:组织精神和风格,组织的凝聚力,组织的实力,办事的效率,服务对象的选择和风格的选择等。

良好的形象是现代企业无形的宝贵财富和资源,是现代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一方面,良好的企业形象使全体员工在工作中产生的和企业荣辱与共的观念,使企业内部秩序井然,气氛和谐,充满生机和凝聚力;另一方面,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一种无形的资产,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具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向社会展示出的是该企业良好的管理风格、经营状态,精神风貌和外观形象,无形之中在向外界传输了一种潜移默化的可以值得非常依赖的良好信息。

二、良好的形象对企业的价值和作用

(一)企业形象的价值

企业形象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与企业生死攸关;同时,还可用金钱标价。例如,品牌和企业名称是企业形象的重要标志,品牌的价值虽然不完全标明企业形象的价值,但它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企业的价值。如果把商品经济称为货币经济,那么,现代市场经济则可称为信用经济。因此,信誉往往成为一个现代企业竞争力状况的指示器,良好的形象成为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形象的作用

1.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优化企业的经营环境

良好的企业形象对外有强大的吸引力,它能够成为企业吸引资金的先决条件。在现实生活中,一旦一个企业在公众心目中形成良好的形象,就会使公众乐意购买企业的股票,银行乐意为企业提供贷款,政府乐意为企业提供优惠的经营条件,甚至保险公司也乐意为企业的经营作保。往往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这些都可以为企业创造一个优于其他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

2.良好的企业形象是留住顾客的根本途径

良好的公众关系网络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外部资源。社区公众的理解、政府公众的支持、新闻公众的合作,特别是消费公众的信任,是企业不断发展的重要条件。因而在策划企业形象战略时,从产品质量和服务这个着眼点入手,才是根本。

3.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

在企业内部,企业形象可以强化员工的归属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一般而言,良好的组织形象会使员工产生自豪感,让员工保持一种士气昂然、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

三、如何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的竞争已成为现代社会市场竞争的重要方面,因此,企业形象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企业在全方位、广角度、宽领域的时空范围内开展的反映本企业综合实力的高层次的竞争。要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产品形象是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根本任务

产品形象是企业形象的基本要素,是公众对组织的认识和理解的最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产品质量的好坏、产品款式和包装的美丑、产品服务的优劣等直接影响公众对整个企业的评价。产品形象综合体现了企业形象特征的自为性原则和客体性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最终是通过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来占领市场、取得信誉的。因此,打造产品形象对提升企业知名度、信誉度、美誉度进而提升企业形象至关重要。

(二)人才形象是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基本保证

人才形象不仅包括执行层员工形象,也包括领导层领导者的形象。执行层员工的形象通过员工的品行、素质、作风、服务、态度和仪表体现出来,由于执行层员工和顾客进行的是最直接的接触,而领导者主要是通过其对整个企业的管理、决策来间接反馈到公众身上,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对员工的形象,公众往往拥有更直观的心理感受。因此,企业必须要重视人才形象这一要素,应该从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尊重人才和使用人才等方面入手,真正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

(三)文化形象是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核心要求

文化形象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的价值观念,是企业形象中最为抽象而又难以衡量的,但同时它也是企业形象的最精髓的部分。文化形象主要包括企业经营宗旨、开拓创新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等。企业经营宗旨显示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理想目标,一般都渗透在关系全局和长远的经营发展战略之中,并对企业的经营战略、经营目标起导向作用,能在一定时间内为全体员工指明企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企业经营宗旨是文化形象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文化形象更新、完善的能力。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员工在共同的企业目标下形成的价值观念。它集中反映了企业员工群体的价值取向,即企业员工为人、处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至辨别是非、好坏、善恶、美丑的价值取向。企业精神是建立在共同价值观、共同信念的基础上,具有企业特色的群体意识。它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是通过领导者的引导、宣传、教育、示范,员工的积极参与配合,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意识。这种意识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是一种无形的资源,它犹如一面旗帜,对企业广大职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激励和引导着他们的意志和行动。所以,企业精神是企业形象的灵魂,对企业形象的塑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四)标识形象是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直接体现

标识形象诸如企业或产品名称、徽记、商标、标准色、标准字等主要用来帮助公众识别企业,代表企业,也传播企业形象方面的信息。标识形象会在公众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其中的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又是标识形象中最重要的部分。有些公众往往只依据品牌名称或品牌标志来选购商品,甚至于只认品牌不认企业。因此,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既是标识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形象最直接、最具体的外在表现形式。

总之,塑造企业形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践中,我们应根据现代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不断探索与创新,努力塑造出独具一格的良好的企业形象。所有的现代企业都应该争取在当今以形象制胜的社会阶段,抢占形象塑造的制高点,争取市场竞争的新优势。

参考文献:

[1]秦启文,.形象学导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形象塑造范文篇10

关键词:艺术形象;声情并茂;神形兼备

歌剧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最受欢迎、占据最核心地位的莫过于通过歌剧演员二度创作的鲜活“艺术形象”。艺术形象主要特指人物形象,由于各个文艺作品所塑造形象的手段和材料不同,因此艺术形象的风格特征也不尽相同,所以呈现出独特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感染力。艺术形象作为再创作的核心,是歌者以音乐语言为媒介,通过“声情并茂”的演唱,达到艺术美的境界塑造出来的。以下就以法国音乐家比才的歌剧作品《卡门》为例,就如何塑造出神行兼备艺术形象的方法、步骤进行深层次的阐述。

一、做好先期工作,了解作品创作背景及艺术形象的风格特征

《卡门》是一部以“女中音”为主角创作的歌剧,完成于1874年秋天,是法国音乐家比才(GeorgesBizet,1838-1875)完成的最后一部歌剧作品,同时也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上演率和好评度都很高的一部歌剧。本剧不再以王侯、贵族生活为主要创作对象,选择以社会中不同阶层的人作为创作对象,其中有烟厂的女工人、部队的士兵和普通群众等作为主人公,在那个时代的歌剧创作中是极为罕见的;此作品体现了歌剧音乐创作中的现实主义意义。作为歌剧题材的西班牙生活背景、音乐气氛和异国情调,都带有那个时代特有的浪漫主义艺术特点。《卡门》这部四幕歌剧主要以军人班长唐•霍赛与吉普赛姑娘卡门之间的感情冲突为主线;美丽、放荡不羁的卡门成功吸引了唐•霍赛,并使其疯狂的爱上了自己,唐•霍赛为了卡门抛弃了他在农村的恋人,善良、温柔的米卡爱拉。唐•霍赛私自放走了因为打架入狱的卡门而被捕,出狱后无处可去的他又加入了卡门的走私生意,沦为不择不扣的走私犯。卡门却不顾念旧情移情别恋,爱上了高大威猛的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当卡门为新情人斗牛胜利归来而欢呼时,不料却死在了旧情人唐•霍赛的剑下。

二、分析歌剧音乐的风格特点,为歌唱打好基础

《爱情是一只自由的小鸟》那熟悉的旋律一响起,所有欣赏者脑海里都闪现着一个丰富饱满的艺术形象,她就是相貌美丽而性格倔强、放荡不羁的吉普赛姑娘——卡门;在这首咏叹调里,比才用独具匠心的变化半音和活泼跳动的节奏,把卡门那种风流女性的自由热情、肆意妄为与飘忽不定刻画的惟妙惟肖、生动异常。这首咏叹调是一个单二部曲式,但并不带再现而带有反复。见下面的图示:引子(4)A(4+4+4+4)B(7+8+7)(5-20)(22-44)11:8:11平行反复乐段A段:d小调,24拍,是一个平行乐段的反复,节奏鲜明富于律动,三连音和变化半音的写作突出表现了全曲的浪漫主义色彩,有着鲜明的西班牙探戈舞曲的风格。因此,在演唱时要表现出开放、明朗,赋予挑逗的情绪色彩变化;表现出卡门那种风流、多情又多变的性格。B段:主体部分旋律保留了原有的节奏音型,但主题旋律却不再刻意追求半音化,而在很多地方采用了自由起伏的五声性旋律音调,音乐的抒情性和表现力都大为增强。B段的歌词内容进一步延续了A段的,反复歌咏完“爱情”之后又表现出卡门随心所欲的任性,更加富有挑逗性。以上两个段落从不同角度将女主角卡门放荡不羁、热爱自由的性格、神态、气韵都生动的刻画出来。

三、“艺术形象”的塑造,“声”与“情”的完美组合才是关键之所在

“声”使艺术形象立体化,而“情”使其注入生命活力,通过歌者声情并茂的演唱,使艺术形象更加丰富具体,形神兼备。就女主角“卡门”而言,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女人,她不受传统价值观念的束缚,为所欲为,自由奔放;作为吉普赛人的卡门,她的爱情来得快、去的也快,这种对于爱情的处理方式是唐•霍赛所不能理解和容忍的,这种根本性的冲突在卡门移情别恋后爆发,最终酿成了悲剧。在这首咏叹调演唱的过程中,要注意音色的变化、明暗对比,将卡门俏皮、热情的形象表现出来;第二乐段歌者演唱的力度更强,卡门对于爱情游戏般的满不在乎,情绪要更加饱满,表现出女主角洒脱、不受外界束缚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