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设计培训十篇

时间:2023-03-26 19:03:24

形象设计培训

形象设计培训篇1

我的学生们,大多来自美丽的乡村,淳朴,简单,但同时也贫乏,落后,闭塞。谈起对于美术的基础教育和色彩美学培养,当然更是匮乏。所以针对这种状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考虑和训练。

一 增加和色彩的交流

在了解了色彩的基本知识后,我开始在课堂上放映大量的《国家地理杂志的图片》,这些图片记录了我们地球上很多神奇而美丽的地方,并且充满了各种风格的浓厚色彩,把大自然赋予人类的财富描述得非常生动,那些让人惊讶的绚丽色彩给人心灵上产生强烈的冲击,带给我们愉悦的感受,让我们赞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感觉自己很幸运,很幸福,我们生活的这颗蓝色的星球赋予了我们如此让人惊叹的美景。我还要求学生自己带来图片和全班同学分享,并能讲述这个图片中记录的美好的色彩故事。在课外,经常带领学生去体验大自然的美好,让他们感受风的色彩,水的色彩,阳光的色彩,雨露的色彩,固定的色彩,流动的色彩。让学生从简单的对色彩的固有感受增加到更加多维的立体的感受。并且开始能具体的描述这些美好的色彩。通过这些活动和交流,同学们对色彩不再陌生,懂得了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着色彩。这些美变化多样的色彩丰富了我们生活的环境,也让我们的心灵澄净得到了愉悦的享受。

二 学会用色彩表达情感

歌德曾语:”颜色对于人的心灵有一种作用。它能够刺激感觉,唤起那些使人激动 ,使人痛苦或使人快乐的情绪。”色彩能给人迅速,深刻,持久的心里感受。多数的人都能感受到色彩这种强大并且不可思议的魔力,但是我们感受到了这些淋漓的色彩,却无法表述出来。如何才能让我的学生能够正确的用色彩来表达自我的情感呢?我决定利用音乐和舞蹈来引导他们对于色彩的情感表达训练。我给同学们放轻缓的音乐,激烈的音乐;放小提琴的梁祝,也放钢琴的贝多芬交响曲;让同学们给复杂的音乐帖上不同的色彩标签,并利用不同的色彩来标注音乐的小结,活动结束后,大家一起讨论自己的标注的理由和感受。我让同学们观看舞蹈,看激烈的现代舞,仿佛是处飞扬的红色,让人激动和兴奋;也看高雅的芭蕾舞,仿佛流动和跳跃的白色,舒缓而优美。通过类似这样的活动,不仅仅让这些基础薄弱的孩子增加了知识面,拓展了自己的眼界和领域,更是找到了艺术的共性,并能够以此为介质,在无形中学会了色彩的交流方式。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了解了色彩的基本属性并对色彩有了更深的认识,了解了色彩对心理的影响,并能够准确的用色彩来表达自我的需求和情感。

形象设计培训篇2

培训载体的选取

参与培训的对象是同一单位中不同部门、不同专业工种、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他们具有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缺少实训教学培训实践。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培训载体,成为了本次教学设计的难点和关键点。

初次载体选择,我们选用了“电缆架设案例”,意图以电力行业最普通、最熟悉工种实训教学培训来指导学员。经课题组演示测试和讨论认为:该案例专业性强,不能在培训中演示与实施,且管理类、技术类等人员难以接受。第二次载体选择,我们选用了“驾驶员培训案例”与“厨师培训案例”。这两个案例的选择具有普适性,能在学员中形成共有话题,培训氛围很快能形成,学员能在讨论中建立实训教学流程、提出各环节注意事项。实践结果表明,培训有效果,能形成共鸣。但是,培训局现于空谈,没有形成实践,学员也不能真实体会到自已面临实践的问题。另外,该案例主要反映的是个体培训,缺少团体配合。

针对初选载体的讨论与实践,我们选用“七巧板拼图”游戏作为教学载体。该游戏适合不同年龄、不同工种,不同岗位的学员;占用时间少、难度小、可拓展性强,具有创新性,能结合到生活与生产中;材料消耗经费少,容易准备,占用场地小,便于在课堂上开展;教学过程中有学员动手、教学演示、成果展示;可个人完成,也可团体合作,并能进行作品分享。

基于行动导向的任务设计

本次培训任务设计是以三次剪纸游戏为载体,以行动导向为指导,以学员体验实训教学过程为目的,通过讨论与总结分析实训中的现象为手段,从而提高学员培训教学能力。任务实施流程充分体现实训教学各环节,任务中有意设置障碍。任务难度由简单到复杂,任务工艺要求由模糊到具体,任务思维由混乱到规范到创新,任务实施流程由不完善到合理,任务组织由个体操作到团体协作。有安全事项、操作步骤、工艺和质量标准,有操作示范和总结点评。基于行动导向的任务设计详细见表1。

基本行动导向的培训实施

培训实施中结合培训目标,以七巧板拼图剪纸游戏为载体,不断提升任务难度,进行行动导向设计,从学员体验中发现实训教学中存在的现象,找出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分析和总结中提炼出实训教学流程,实训教学组织、指导、演示方法与技巧等,从而提升学员实训教学能力。

第一步,聘用观察员。从学员中挑选2名观察员,通过观察员对任务实施过程的观察与发现,找出实训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现象,提出改进意见。通过学员的自我发现,更能体现实训教学组织与指导的关键点,具有说服力。

第二步,实施任务,进行实训教学指导。指导过程中提示安全事项及注意事项,收集学员意见,指出操作不规范的地方,提示实训教学中的一些必然现象。

第三步,单个任务实施后的总结分析。每完成一个任务,首先由观察员总结观察到的现象,并对形成原因和改进措施进行分析;然后由学员补充分析;最后由教师点评分析。

第四步,实训教学总结。小组分别对3次实训任务教学设计的优劣、实训教学中的指导方法、实训教学组织等进行讨论,形成实训教学流程,并进行课堂分享。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分析。

培训实施中的现象与启示

通过多次培训教学实施,我们对培训过程中的现象不断进行观察和分析,将现象展示给学员,总结并启发学员分析实训教学中采取的应对措施,从而达到培训目标。现将任务实施过程中的常见现象与实训教学启示见表2。

培训实践中设计了3个不同任务,每个任务的培训目标不同,培训组织形式也不相同。任务一培训目标不明确,学员不能获得预期能力培养。任务二培训目标单一,只解决了具体能力培养。任务三培训目标多样化,以团体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在完成个体能力发挥的同时,也培养了团体协作精神。任务二和任务三的组合,或更多形式的组合,可以适应于不同能力培养目标。实践证明,当培训任务一定时,我们应根据培训目标、培训对象以及培训条件的不同,设计不同的培训组织形式。

培训流程要清晰

从3个任务实施过程看,一个清晰的培训流程可确保培训顺利实行。从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主要培训流程是:阐明培训目标、明确培训任务、讲解分析理论、作好操作演示、说清安全注意事项、发放工器具材料、作好实训指导、回收作品、回收工器具材料、进行分析点评、清理作业现场。以上是课程开始后的过程,可视具体情形进行调整,如当任务复杂时,可进行边演示边操作,然后反复练习,这时就需要提前发放工器具材料,同时在操作过程中讲解安全注意事项。在课程开始前,我们还有隐性工作:明确培训目标、分析培训对象、确定培训任务、设计培训方案、落实场地设备、准备工器具材料、测试培训任务、制作质量评分标准等。往往在我们培训实践中会有意无意的忽略其中某些环节,这样可以省心省力,但却会导致培训效果下降,培训目标达不到。

培训指导要筹划

通过本次培训实践,我们有意在任务中设计缺陷,并在指导时明确指出学员存在的错误,以示范方式让学员明确指导方式和收效。首先,培训指导要有依据和规划,即根据培训目标及评价标准,确定培训指导的重点和关注的细节。第二培训指导中要特别注意安全事项,安全事项在任务开始前应交待清楚,任务过程中要时刻留心和不断提醒,任务结束后要总结反思,同时还应有必要的安全预案。第三,培训指导时除依据评价标准,发现不良现象及时改正外,还应发现表现优秀现象并予以及时示范。

回顾总结要及时

形象设计培训篇3

今天,无论是绘画专业还是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大都习惯采用光影素描和结构素描这两种形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表现力和具有主观审美理想渗透的创造力。期望学生具备日后多种类视觉艺术形式创作所必须的基本功力与艺术素养,这几乎成了定式。但是,这是否表明这样的素描基本训练就能够给学生提供出视觉艺术创作所必须具备的全部“基础”内容呢?

国内现在很多院校还在一直沿袭着前苏联的学院派风格的教学模式,其教学目的主要是训练学生把握形体的能力,能够准确的塑造物体的明暗关系、质感与空间感。这种教学方法很多是通过长期作业的方式解决的,训练出来的学生大部分基本功比较扎实,能够准确的抓住物体的形体、明暗关系、空间关系,写实能力较强。但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创造与设计意识较薄弱,具体表现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离不开实物对象,对空间的想象与分析能力较弱,过分追求画面的逼真效果与质感的表现,学生思想容易僵化,思维再创造也受到了压抑。这种教学模式现在已远远落后于当今教学改革的发展,所以大部分院校已经根据各院校的不同培养目标开始了素描教学改革。

由于高职建筑类美术教学与纯美术教学的区别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它要求学生真实地表现物象,以期日后真实地表达设计师的设计方案,所以在高职建筑类美术素描教学中应更加注重设计理念的培养。针对建筑学专业的特点,在素描教学上必须有较强的目的性与针对性,使学生明确素描的表现技法以及物体形体的结构规律,进行设计素描教学,从而达到认识形体与理解形体的目的。

1、设计素描的概念。设计是我们的目的地,素描是我们的出发地,设计素描是我们由出发地到目的地的必经之路。我们从设计的概念出发,找出设计与素描的结合点,进而为设计素描定位,确定设计素描研究的范畴。我们在认知设计与理解素描的基础上,再感知设计素描,就更容易掌握设计素描概念的内涵。设计素描这一概念的形成是随着艺术发展而发展的,它是设计者设计意识的体现。它侧重理性思维和设计的实用性,追求完美的图形效果和产品应用的功能。设计素描源于人脑的思维意识,是设计理念和联系符号的再现,是对自然物象的全新诠释。同时,他又作用于思维意识,通过图形使之不断完善,达到设计目的。我们在认知“设计”与理解“素描”的基础上,再感知“设计素描”,就容易掌握设计素描概念的内涵。

设计素描是应设计艺术的需要而相应产生的一种基础的素描训练方式。它不是简单的对物象进行照相式的记录,而是积极研究其形体的构成因素,把它模糊的形象明确化、秩序化,近而表现明确的实质性形体与空间。

所谓设计素描,是指作画者以设计艺术为目的,根据素描造型规律和设计艺术要求所创造的单色的形象绘画。值得提出的是,这种设计素描反应在专业设计或生产领域中同反应在教学的基础训练领域中,其设计艺术要求与素描造型规律的运用是有侧重点。

2、设计素描的目的。设计素描又是怎样与建筑相关联的呢?我们选择了设计素描中三个关键词:造型、创意、传达来解析素描的功能。设计素描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第一是造型即从模仿到造型:第二是创意即从写生到创意;第三是传达即从再现到传达。

3、设计素描的功能。(1)锤炼图形,物象是各种图形的集合体,或者说是设计的图库。锤炼图形,就是要面对客观物象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提炼、概括和抽象。(2)学会思维,客观无形的组合,不仅是以功能为依据,也有必然的逻辑,它会教你如何思维。现象在其本质上也是一种对世界的思维,它主要用形象来思维,是艺术的思维。视觉艺术思维的基本形式有: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创造性思维。其视觉艺术思维的训练方法有:想象与联想思维训练;标新立异和独创性的训练;广度与深度的训练;流畅性与敏捷性的训练;求同与求异思维的训练;侧象与逆向思维的训练;超前思维的训练;灵感捕捉训练;诱导创意训练。(3)创造语言。传达信息要靠语言,画者要善于从一般意义上的语言迁移出视觉语言。创造语言,就要创造一种表达意义的符号体系。一幅设计作品应该是一种语系,一个设计家应该具有一种语言规范。设计家必须关注语言的设计。

4、设计素描造型能力的培养。设计素描在素描范畴内是一个特殊的领域。我们将对设计素描表达的内容和形式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1)物象结构――从关系到逻辑的能力培养结构对于设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结构,无论从内涵还是到外延都无法穷尽,但是它的规律和“逻辑”是有法把握的。如果我们对结构的分析与综合能够彻底的话,我们就能较好的把握事物结构的逻辑。物质系统的结构可分为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任何具体事物的系统结构都是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的统一。通过对整体结构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从关系到逻辑的能力培养。(2)画面结构――从空间表现到画面构图能力的培养,在我们研究对象个体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空间中物象与物象之间的结构关系和画面中物象与物象的结构关系的研究。空间结构,是画面结构的基础,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与转化关系。当结构关系打破时空界限,我们便称之为梦幻结构,这种结构随心所欲。我们通过对空间结构、构图、统一、变化、节奏等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从空间表现到画面构图能力的培养。(3)形感――感悟形的魅力,视觉传达以形为基本媒介,自然以其造物规则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物象形态。但是,这是自然的杰作。绘画与设计不能仅以模仿为能事,照猫画虎。造型的含义宽泛而深刻。从内容到形式,造型表现的是对形的感受。这种感受是感性与理性的交融。形感的训练会使我们产生语言的风格。在我们对物象的结构有一个透彻的研究之后,便可感受一下形的魅力。我们通过多边形、多面形、直线形、弧线形、弧面形、曲线形、随意形等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感悟形的能力。(4)质感――形、光、色、质的统感将质感作为设计素描训练,其意义深远。质感强调的是观者与画者对质的感受程度。通过对光感、色感、质感、激励、材料、技法的学习及训练,培养学生形、光、色、质的统感。

形象设计培训篇4

关键词:会计 继续教育 培训 模式 研究

会计继续教育,主要的教育对象有两类:一是正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二是已取得或有会计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主要的教育目标是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从而使会计从业人员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再培训、再教育。会计继续教育作为会计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会计行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会计工作也逐渐走向国际。因此,要不断加强会计继续教育的力度,从而使会计人员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一、会计继续教育培训现状

1.相关管理部门认识不足,培训机构有待进一步规范。在会计继续教育的培训工作中,虽然我国的财政部了相关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但是具体的会计管理部门并没有重视培训工作。根据相关的市场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相关的单位支持会计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比例非常低,同时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的意识也比较淡薄。同时,培训机构的设置极不合理,主要为会计事务所以及相关的社会办学机构,在会计管理机构所设立的培训点中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尤其对于财务的管理,因此在整体上需要进一步规范。

2.培训模式以及内容单一,导致培训成本加大。由于受传统培训模式的束缚,在会计继续教育的培训工作中,主要的培训模式是通过教师讲授的形式来进行学习,同时由于在培训教材的设置上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在培训内容上主要强调统一性,没有结合实际的发展需求,因此培训的效率没有得到提高,不利于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这种培训模式以及培训内容的束缚下,同时由于培训对象自身条件的约束,从而导致培训经费的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培训效率没有得到实质性的突破,因此导致大量资金的流失,不利于整个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会计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研究

1.创造了良好的培训环境。各个相关部门在做好网上会计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从而为培训对象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培训模式的设置中,要尽可能地多样化、灵活化,从而使培训对象不受时间和空间以及教材的束缚,能够自由地选择学习的内容以及时间。同时,在网上进行会计培训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不断进行知识的革新,从而使会计学习者能够不断拓宽学习视野,对知识能够形成系统的认识以及把握。

2.提高了培训对象的自主学习能力。网上会计继续教育培训还能够提高培训对象的自主学习能力。由于在网上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培训对象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积极寻找适合自身学习的学习资源以及学习模式,在这种灵活的学习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培训对象的自主探索能力,从而把传统的被动学习模式转化为了自主学习模式,在整体上有利于提高培训对象的综合素质,同时有助于促进培训对象的全面发展。

3.丰富了教学内容。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工作中,由于教材资料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对培训的质量和效果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传统的培训工作中,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要注意适用性,这是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但是,在网络培训教育中,由于信息的更新速度快,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从而完全摆脱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有利于促进培训对象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4.降低了培训成本。由于开展网上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财政部门进行了统一的规划,在会计制度以及会计实务技能上做了系统的安排,从而形成了统一的会计继续教育网络化市场,从而大大降低了培训的成本。

5.创新了教学手段。由于会计网络培训摆脱了传统的时空限制,培训对象可以根据自身的要求自由选择培训的时间、地点以及培训内容,灵活性极强。在这种网络培训的平台中,培训对象可以通过自身的学习水平,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从而使培训对象的学习更加方便。

6.完善了考核制度。在网络培训教学中,培训人员主要通过点播互联网会计课件,从而进行自主学习。在这种学习的过程中,网络系统会有相应的记录功能,在培训对象学习过程中起到了一个监督的作用,从而能够提高培训对象学习的自觉性,进而提高培训对象的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在会计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进行过程中,只有适应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从而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符合新时展要求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郭志峰.关于开展会计继续教育工作的研究与探索[J].继续教育,2011(12)

[2]郑秀英.论我国会计培训模式的创新[J].会计师,2009(12)

形象设计培训篇5

关键词:五个优化;校本培训;质量;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7-010-03

教育策略,是教育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为实现教育目标而作出的教育规划和采取的教育措施。实施“五个优化”,作为提高校本培训质量的一种教育策略,具有一定的特征:其一,它是从属于教育设计指向一定教育目标的教育行为;其二,它是可供教育者在教育中操作的教育措施,有着明确的内容;其三,它能启发教育者寻找简捷的途径和方式,以有效地解决问题,实现教育目标。

一、准确的目标定位——优化培训设计

(一)优化培训设计要正确理解概念

校本培训设计一是指学校管理者为了完成的一定的培训任务,将培训诸要素(目标、人员、内容、方法等)优化、合理地安排,形成培训方案的过程。理解这一概念要把握五点:谁设计——学校管理者,为什么设计一完成一定的培训任务,设计什么——培训诸要素,怎样设计——优化、合理地安排,设计的形式——培训方案(实施蓝图)。可见,培训设计是对培训工作的预先分析与决策,是一个制定培训方案的过程,而不是培训实施,但它是培训实施必不可少的依据。

(二)优化培训设计要懂得培训设计的作用

1.指向作用。培训设计是学校管理者为组织培训工作而精心制定的施训蓝图,管理者实施培训工作的一切设想——目标、人员、内容、方法等都要一一设计在其中。它对培训工作起着指向的作用。

2.调控作用。培训设计既调控着培训工作的方向,又调控着培训工作的进程和内容,决定着培训什么,怎么培训,对培训工作有着调控作用。

3.检评作用。培训设计确定的培训目标,预先规定了培训要达到的结果,它是检查、评价培训成效的尺度和标准,对培训成效有检评作用。

(三)优化培训设计要明确培训设计的任务,即优化设计要做的首要工作

培训设计,是由培训目标设计、内容设计、资源设计、机制设计和措施设计等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培训目标,既是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又是培训工作的灵魂,始终决定着培训的方向和行为的调控,有着动力机制的作用。因此,确立合适、良好的培训目标是优化培训设计的首要工作,是培训设计最重要的任务。

(四)优化培训设计要准确定位培训目标,做好优化设计的首要工作

1.准确定位培训目标,要有据可依,做到切实可行。一是要反映社会的需要,符合继续教育的时代特征和要求;二是要分析学校的一定现状,考虑培训的客观需求;三是要适应教师的身心特点、起始水平和可接受性。

2.准确定位培训目标,表达必须明白具体,以便根据它的标准对实施的行为进行检测和评价。

3.准确定位培训目标,要按照短期的、中期的、长期的要求,分层次设计,以利于培训工作能够由初始的、低级的向基本的、中级的再向高标准的、高级的方向稳步推进。

总之,优化培训设计,培训目标有了准确的定位,就使培训工作有了正确的指导方向,有了良好的实施蓝图(方案),就能减少或避免培训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培训工作的计划性和针对性,从而使校本培训的质量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朝着定位的目标稳步地不断提高。

二、切实到位的全面培训——优化培训对象和内容

(一)优化培训对象

首先,要做到培训的对象要全面。学校要提高教师的素质,不是提高部分教师的素质,而是全体教师的素质,不仅要提高中年、青年教师的素质,而且也要提高老年教师的素质——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更新、终身教育是不分年少年长的。“教师培训属于全体教师”,因此,每一个教师都有参加教师培训的权利和义务,否则,就谈不上全员培训,也谈不上优化培训对象。其次,每一个教师都要提高培训的意识,变“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形成参加培训的正确动机和内在需要,充分调动参加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后,不搞一刀切,要根据年龄大小、水平高低设计不同的培训目标,提出不同的标准,使每一个教师的素质都能在原有的基础(水平)上得到相应的提高和发展。

(二)优化培训内容

首先,做到培训的内容要全面,要改变过去那种业务培训多政治培训少,知识培训多能力培训少,理论培训多运用培训少的“三多三少”的倾向,使政治、业务等内容的培训都切实到位。如果培训内容都不全面,那么,优化培训内容就无从谈起。其次,培训内容不能笼而统之,要有层次性,做到循序渐进。比如,对多数学科的培训都可以按四个层次进行:一是学习掌握理论知识(学);二是训练具有基本技能(练);三是实践运用形成能力(用);四是升华提炼创成特色(创)。又如,对教育研究能力的培训,可以按三个层次进行:一是一般研究能力;二是成果运用能力;三是专题研究能力。最后,对教材的选用要体现鲜活的时代性,并对其中内容作通盘考虑,精心安排,避免不同学科之间和同一学科内部前后的交叉重复,这样也有利于优化培训内容。

优化培训对象和内容,做到了全面培训的切实到位,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培训什么的问题,是校本培训的必然要求,这一工作的实现,就为提高校本培训的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充分保障的物质需求——优化培训资源的配置

要提高校本培训的质量,学校就应该提供相应的物质条件。所谓“相应”是指与培训的需要相适应,与学校现有的资源能力相适应。其实质就在于要优化资源配置,解决好物与用的关系,提高使用效益。

学校校本培训的资源配置,主要包括经费和设施、师资、时间等三个方面。

(一)经费和设施的优化

形象设计培训篇6

关键词: 艺术设计 观察理解能力 教学改革

艺术设计是强调空间形象的感知觉艺术。在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训练中,对具体客观视觉形象的观察、理解和意识体验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对客观形象、形式的认识。如对产品认识感受时的视觉审美知觉,形式上有具象、抽象之分,表现形象上有弥满、巧妙之特点,以及空间上有虚实关系之意境等;其二,是对形象、形式创造的空间及构成的理解分析,各种物象的造型构成在二维平面空间或三维立体空间中以点、线、面、体、质等各种方式组合,必须注重均衡、对比与呼应、变化与统一的审美体现,设计者对产品部件的构成元素和手法,是变形取意还是仿生联想,学生对这些都要通过准确的观察分析才能理解,掌握后才能在自己的创意过程中去借鉴和运用;其三,是观察思考产品自身对用户感知所产生的艺术体验。不同产品的视觉感受及材料的知觉感应,将对用户产生不同的体验、情绪和定向。观察检验设计产品的空间感知,不应该拘泥于条条框框的束缚,而只有通过自由灵活、主动敏锐、坦率真切的观察体验,才能领悟设计作品的空间感受力。在设计教学的观察理解体验训练过程中,渗透着感知觉的多种元素,无论产品的外观形态多么千变万化,它的总体结构总是显现出点、线、面、体、质的构成含义,给人以各种不同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设计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观察理解能力的培养是艺术设计教学训练的起点,并始终贯彻于设计学习、创作实践的全过程。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观察分析和理解,不论是具象的,还是意象的,甚至抽象的,都是通过形象感受、造型元素、材料质感、审美情感和整体观念来对设计作品进行认识理解、想象的。因此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通过改革来强化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理解能力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是研究艺术设计课堂教学的重点,是提升学生感知、理解和创新等专业素养的关键。

学生观察理解能力的培养训练要依靠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能力培养目标。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观察理解训练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表面的活跃效果,还应从课程设计的整体结构出发,应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充分地理解能力培养的构成要素,透过繁琐复杂的课程内容的表象,去抓住课程培养目标的本质。主要改革教学方法是:要求学生运用视觉构成的造型基本元素去把握设计作品的整体特征和造型特点,观测同一产品在不同的环境和光线等情况下,所体现的不同的精神气质及质感的视觉效果。使学生学会运用线条造型和明暗、色彩的特性和不同材料的材质、基理配合来表现主观的特质感受。在艺术设计观察理解能力的训练中,要着重强调以下三种专业能力的培养:首先,视觉记忆能力的培养和借鉴改造,是艺术设计教学训练中不可忽视的环节。视觉记忆是对观察的筛选、特征的抽取、形象的固定与强化,只有专心致志、深入细致、经常不断地观察体验,积累优秀作品的形式和领会其用意,才能培养和发展视觉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其次,运用默写的方式,再现观察记忆中的视觉的对象,再创造地借鉴夸张变形,来强化艺术表现的思维方式,将会具有更加生动感人的创造效果,也会提高视觉记忆力和思辨方法。形象记忆、情感记忆、场景记忆、色调记忆、形式记忆、理解记忆等都是艺术设计训练的内容,只有不断提高观察体验的视觉记忆能力,才能创作出完整、生动而鲜明、深刻的艺术设计作品,没有观察体验,就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积极的形象思维。最后,是想象的发散力培养,想象力是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力是艺术创作者最可贵的专业素质。在艺术设计教学中,需从“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两个层次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发散能力,激发学生观察体验、分析理解作品客观真实的深刻含意,才能有较好的艺术想象创造能力。同时,还要求学生从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的观察体验中出发,多维发散,获取形象思维的艺术灵感,这也就是所谓的创意想象的体现。

对学生观察理解能力的培养,必须落实到设计教学内容的实践环节中。在艺术设计教学训练中,树立观察体验、领会整体精神的观念,不仅是理解方式问题,而且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反复对立统一问题,把握设计产品的整体创新价值是观察体验和理解的最高标准。从整体出发,进行观察体验、分析比较才能把握设计产品的形态和内涵,才能领悟到设计产品的情趣和意味。观察由感性的认识推到理性的分析,体验由表及里地探索创新的本质,在不断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要善于强化和验证设计的重点、产品的本质,使观察理解的整体更概括、更有深意,这就将认知设计产品的过程升华到产品的再创造过程了。如激发学生全方位地感知对象,打破常规的观察方法,改变常规的视野与视距,采用贴近的微观或退远的宏观镜头来“看”对象,将会获得崭新的视角。引导学生从特殊的视角观察理解周围的世界,主观地描述对象的形态,从写实中提炼出抽象,得到不同意识的感知。在教学中要充分重视材质的体验,让学生自己主动去收集各种素材进行比对,自然界中的材质无限丰富,各种材质的视觉效果也是丰富多彩的,这些都能有效拓展学生观察理解的广度。

在培养学生观察理解能力的教学内容中,还要重视研究性的课题训练环节。如在进行材料的研究中,要求学生运用各类材料来拓展触觉和质感的对比及认识;在进行构成研究时,要求学生明白空间中所蕴含的韵律,探寻作品内在形式的趣味;在进行风格研究时,要求学生观察及诠释各自视觉和意识之间的客观和主观形象,保持思维的弹性和表现的灵活性,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要促使学生跳出被观察对象的本身形式,重点关注对象独特的抽象形态和构成样式等方面的艺术语言。

形象设计培训篇7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主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培训质量为核心,认真落实干部培训计划,切实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进一步增加村组干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实现“三乡”目标提供有力的智力保证和人才支持。

二、主要培训计划及内容

1、乡站所办干部培训班

培训对象:全乡各所站办负责人

培训内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新形式下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能够驾驭新形式下的新问题。

时间安排:5至7月

培训地点:乡政府5楼会议室

2、乡后备干部培训班

培训对象:全乡后备干部

培训内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法律法规,新农村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

时间安排:8至10月

培训地点:乡政府5楼会议室

3、村两委班子成员培训班

培训对象:村两委班子成员

培训内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党风廉政建设,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等

时间安排:4至5月

培训地点:各村会议室

4、村级后备干部教育培训班

培训对象:村级后备干部

培训内容:农村常用法律法规,创业意识,农村适用新技术等,如何提高自身素质能力等

时间安排:10月底前

培训地点:各村会议室

三、组织保障

1、强化组织领导。各村和乡直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此次培训,必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本年干部培训计划顺利完成。

2、创新培训形式。坚持主体培训班、专题培训班、专题讲座等培训形式并举。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坚持培训内容贴近实际、贴近干部,进一步提高干部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形象设计培训篇8

近年来,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服务业逐渐受到关注,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对空中乘务人员及地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航空行业的发展,很多院校增设了空中乘务专业,这也是对现有教育体系的完善。空中乘务专业的目标是为航空企业培养适用专业化的综合性人才,便于为乘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形象设计这门课程是贯穿整个空乘专业的核心,但是这也是很多高校相关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所忽视的。

一、空中乘务形象设计课程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高校的空乘专业对课程定位不准确,不重视实训环节的教学。我国高等教育以短时间培养人才为主,很多空乘专业的教师为了能够在较短的学时内将空乘专业的形象设计知识传授给学生,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把握,考试也基本是理论性的考核,对实践课程设置并不重视,给航空企业的服务质量带来不好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学生自己人生的职业规划。

第二,实训课程比例不高。形象设计比较重视应变能力,同时知识点比较多也比较琐碎,知识类型也涉及到很多方面,而很多高校却没有设置很多对应的课时,在较短的时间内要求学生既掌握理论知识又要求较高的实践水平,这是很困难的。

第三,实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很多高校培养空乘专业的学生,缺乏和航空企业的联系,不清楚行业发展最新情况,学生厌学情绪比较严重。更重要的是,教师对实训内容的把握并不准确,不能满足航空业对学生的需要,学生需要在工作岗位重新学习和适应。

第四,实践教学方法单一。很多高校的空乘专业形象设计课程在授课时主要进行案例分析或者讲演联系,即使具备条件的院校开设实训室,也只是进行形体或者体态的训练,没有创设真正的工作情境,不具有方针的职业情境模拟,效果不佳。

二、空乘专业形象设计课程实训教学改革措施

第一,科学定位形象设计课程以及合理整合教学内容,设计课程项目任务。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时候应该重视人才培养的应用型,根据形象设计服务的教学内容,科学定位形象设计课程,合理安排实训课时,在总课时和实训课时方面要增加,理论和实训课程最合理的比例是二比三。高校应该根据自己学校专业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积极加强和航空企业的联系合作,针对航空企业的需要设置专业性强的实训内容。教师还可以到附近的航空公司,根据目前航空行业发展情况及战略目标,和航空企业的相关人员一起研究最先进的形象设计的教学内容。

第二,提高教学的组织性和教学效率以及改革形象设计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高校应该积极支持空乘专业的形象设计实训课程,加大投入,根据航空业的客机机舱模拟实训基地。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每项形象设计动作完成以后可以进行角色的互换。教师要注意观察各个小组进行的情况,针对学生经常犯的错误进行课后说明。教师可以和航空企业联系,让学生在学习完成形象设计相关内容后到航空企业相应的岗位进行真实实训,让他们早早积累工作经验,到真实的环境中,锻炼,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实现零距离就业,形成良好的职业形象设计服务的习惯。

第三,加强实训过程监控,完善形象设计课程评价体系以及学生积极参加校外的航空形象设计大赛,提高相关专业的技能水平。高校应该改变传统的考试观念,形象设计的学习成绩更多的是在实践中如何使用,教师应该重视过程考核,提高平时实训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实训项目的考核应该由学生小组成员和教师共同完成,学生可以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使最终的成绩更加客观、准确,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综合掌握情况。学校可以播放形象设计相关的比赛专题片,学校内部也可以举办小范围的形象设计服务比赛。还可以推荐形象设计优秀的学生到电视台拍摄形象设计宣传片,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四,实行混合式教学,在线课堂和实体课堂相结合的方式以及训练学生的基本文化艺术素养,提高协调能力。目前很多科目的教学都是用翻转课堂为主体的混合学习模式,空乘专业的教学也可以使用这一教学方式的优势,指导教师的观念转变和行动指导,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提高形象设计知识的运用。空乘专业的教学可以结合目前的网络、多媒体及CBT等教学软件,和项目的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一体化。

三、结语

形象设计培训篇9

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近年才发展起来,没有现成的教学经验和成熟的教学模式,故而高职美术基础教学无论是教材、课程内容设置以及课堂教学方式方法,都是从本科借鉴过来的。高职艺术设计美术基础课程也是如此。旧有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美术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以素描、色彩、三大构成为主,教学上基本沿用传统的绘画基础教学手段。从素描、色彩教学的角度来说,训练中强调写实技能,以训练学生具象、调色能力为导向。多数高职院校还是延续20世纪50年的仿苏的教学模式,在美术基础课教学中始终存在以训练学生对物模仿写实技巧的现象,为技巧而技巧,为绘画而绘画。美术基础课程训练与职业技能课程脱节,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单一陈旧。美术基础课(素描、色彩)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一般都以素描:静物——石膏像——头像;色彩:静物——风景——头像。素描以全因素素描训练位主,色彩以色彩关系、物体质感训练为主,由浅入深、按部就班,以培养学生扎实的绘画造型功底为导向的,很少考虑美术基础课程与职业技能课之间的衔接关系以及对学生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故而旧有高职艺术设计美术基础课程,很难适应《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

二、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改革探析

由上可见,旧有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美术基础课程有诸多不足,故改革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原有美术基础课的名称绘画专业气息过于浓郁,不能体现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故而将其改称为造型基础课程。

(一)造型基础课程应凸显“职业性”

造型基础课程要与艺术设计职业群的职业能力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设置课程教学内容上要有针对新,并要与职业核心技能课程结合起来。根据艺术设计专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设计从业人员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能将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记录下来的,有自己独特的视角。2、能将自己头脑中的构思通过手绘图像表达出来。3、具备创意与联想设计思维能力。所以在构建造型基础课程时,紧紧围绕艺术设计工作过程和职业岗位群工作的需要,以“如何看、如何想、如何表现”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进行课程设计与教学。在课程设计时,遵循理论与实践结合,长、短期作业结合;综合性表现训练和创意能力训练相结;以培养艺术感受、职业素质和个性培养进行综合训练;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并根据所需知识点的层次将课程分解为若干具有递进关系的课题教学模块;以力求在有限的课时内为学生打下对未来学习更有用的坚实基础,促进其更好的学习职业技术课程。就素描的具体分类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种素描具有独立的艺术意义;第二种则是在绘画、建筑和其它类型的设计过程中具有辅助的意义:草图。在第二种情况下,靠素描构成了设计物的造型因素,素描决定了设计的构图处理。所谓设计素描,这里所确定的“设计”的概念,并不针对于绘画而言,而是针对于现代艺术与设计而言。艺术家和设计师都是对视觉元素进行计划处理,使之形成一个有规律的视觉形象。

(二)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造型基础课程构建

笔者在构建《造型基础》课程的时候将课程设计为三大模块,分别是:理论教学、技法训练、创意训练与应用教学。在三个模块的基础上进一步分为八个单元。

1.概述(理论模块):主要介绍造型基础课程的意义、设计素描与传统绘画素描的联系与区别以及造型基础课程的学习方法。

2.结构形态造型训练(技法模块):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结构素描的特点与要素,学会运用结构线来观察、表现物象结构。

3.表现性素描训练(技法模块):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肌理、空间在素描表现中的运用;同一形态用不同表现方法表现;以及对具象的物体形态进行分析解构,将其平面化并在画面上重新组织形态的能力。

4.联想与创意素描训练(创意模块):通过形态联想训练,增强学生的观察发现能力,运用多种带有趣味性的形象转化、联想、思维方法研究分析教材,从而启发学生的表现意识,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

5.设计素描的应用(应用模块):让学生用素描的方式绘制设计草图。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在每个教学模块中,都安排2-3个任务,由任务驱动完成课堂教学。课程打破了传统素描在设计教学上的构架关系,对传统的素描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胆而合理的改革。在教学中,我们注重知识传递的连贯性、单元课程之间的递进性、实施过程中的可操作性。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将多样性、开放性和过程性作为基本原则,过程中始终强调严谨与灵活相结合。其中结构形态造型训练和表现性素描训练中的肌理、空间训练是为了发展学生记录所看到的物体能力,这部分内容和传统绘画素描有着较强的联系。其中结构系统造型训练任务分为基本形写生和复杂形写生。表现性素描训练任务分为肌理、空间的精细写生以及同形异构的快速表现训练,其中前一任务训练使学生了解不同材料在视觉呈现上的区别,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以后绘制设计效果图时,能表现不同材料的质感。第二个任务可以训练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拓展其思维的宽度,因为在其以后的设计生涯中,经常要面临为同一设计项目提供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案的任务,通过这一训练,可以初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第三个任务,训练学生的抽象能力和思维。因为艺术设计,以传递信息为主,人在接受信息的时候,接受的量是有限的。所以设计人员要求能够用简洁新颖的形式,将要传递的信息传递出去,最终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那么形势分析,抽象概括,形式重组的能力的是必可不少的。在联想与创意素描训练模块中,使学生了解进行创意的一般手法,如形式相似替换以及功能相似替换,通过教师讲解、展示范画,使学生了解掌握这些创意手法。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创作一至两幅作品,使学生能深刻了解掌握创意的基本手法。通过上面几个教学模块的训练,使学生掌握记录形象、表现创意的基础,进入最后一个设计素描运用的模块,教师给学生下达一个创意主题,学生根据这个主题绘制一幅设计草图,这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训练,能促进学生的记录形象能力、创意想象及表达能力发展和提高,为他们以后进入职业技术课程的学习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并能有效的促进其职能能力的提高。通过本课程训练,初步解决了本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存在的相互脱节的问题,在纵向紧密连接本课程技法、实践、理论各项教学内容的同时,切实拓宽与后续专业课程的交叉联系,确立了本课程为专业课服务的宗旨、通过课程改革、教学内容的重新修订,建立起本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有机的内在联系,为学生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色彩在设计中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但是设计专业的色彩学习与应用绝不等同于绘画专业的色彩。设计要求形象与信息简洁有力,色彩要素亦是如此。故而,艺术设计的色彩训练,也要与职业能力紧密相连。我们在设计色彩单元教学环节时,根据设计专业的要求,改变传统绘画类的写实色彩训练。以色彩归纳教学为课程内容。具体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色彩基础知识与平面性归纳训练阶段、解构性色彩训练阶段、意象性色彩训练阶段。在几个阶段,分别训练学生的对物象的概括归纳能力,分析重构能力和主题创作能力。色彩归纳是面对自然物象而进行的色彩概括。它不脱离客观对象,并以客观物象作为描绘的依据。但它不拘泥于自然界中的时空观,不沉迷和满足于再现自然的客观存在的状态。需要发掘作者的理性和创造性思维。在画面中既强调对客观对象的感受和冲动,同时强调独具匠心的构思和在构图、构形、构色等方面的主观想象。通过色彩归纳的训练,可以有效的训练学生有色彩记录物象,表达自我的感受,提升他们的设计能力。

三、结语

形象设计培训篇10

素描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造型、空间以及图形图式。其要素可分为形态、结构、空间、明暗、肌理、质感、线条等。传统的绘画素描对这些要素的研究目标是逼真地再现,其艺术美感则通过模仿而获得。现代艺术流派的孕育而生向传统发起了挑战,时至21世纪,艺术设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造型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专门人才。而作为设计专业的基础学科,设计素描是借鉴并融合传统绘画素描艺术精华基础上,结合现代设计艺术学科的特点而形成的。素描的学习不能仅以逼真地模仿来完成于设计专业课程的衔接。正如我国著名艺术设计教育家尹定邦所言:“仅仅用美术的方法培养设计的造型能力是应该商榷的用培养毕加索的方法出不了个洛佩斯,用培养齐白石的方法出不了贝聿铭,用培养文艺复兴三杰的方法出不了现代工业设计大师罗维、广告设计大师奥格威及平面设计大师杉浦康平。”因此,艺术设计专业必须在传统绘画素描的基础上,构建起适合本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以及专业教学相衔接的设计素描课程,即突出“设计”性。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施。首先,明确专业指向性,因地制宜抓准教学侧重点。设计素描必须结合不同设计专业的特点,制定适合的教学内容、方法及目标,并力求达到该设计专业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效果。就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设置来看,多以平面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为主。平面设计专业的设计素描教学可以创意素描为主,通过对物象进行创意形态的构象训练,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中客观事物独特的、敏锐的观察方法和视觉传达的造型方法。而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设计素描教学则可以从结构素描着手,让学生通过线条去剖析和表现结构,理解物象的空间结构关系。设计素描教学可以为不同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后续学习的造型基础。其次,从“眼”开始,训练全新的观察方法。对绘画者而言,往往“眼”先于“手”,下笔之间的观察过程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对物象的认知首先通过“看”,而“看”并非走马观花,而应该结合整体、比较并且有联系地观察对象的全貌和本质。区别于传统素描的观察方式,设计素描更推崇“立体观察”,它是一种多视角、全方位的观察方法。此时,面对写生对象,观察者的位置不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移动地多角度感受物象的形态结构。当进行完这种立体式的观察方式后,可以在一个视角中画出反透视,反统一视角的东西,把正常的块面形态进行打破,重构时加入不同视角的结构元素。这样训练观察方式的目的在于,能让学生更加全面、透彻地分析和理解物体结构,多元化地表现设计意图。最后,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形式美感,拓展多元表现手段。绘画素描的表现形式已明暗调子为主,表现空间感和体积感。设计素描则更注重画面的形式感和表现手法的多元化,主张结合专业要求,简练明了地表现对象,“光”不再是素描的主角,对于物体自身结构本质的表达和理解才是关键目的。画画也可以不光只靠“笔”来完成,通过各种材质的运用和多种手段组成画面中的视觉元素。形式和手法的多样化表现在,既可以写实再现,也可以意象表达;可以描绘线条,亦可以拼贴拓印。随手拈来的物体即可为画面服务,创造出多元化的视觉效果,感受不一样的素描语言。使学生能够在传统的素描基础上巧妙地与思维创意相连接,进一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让设计素描的“设计”性贯穿课程始终,并最终得以充分体现。

二、设计素描教学环节实践体验

结合本人在教学环节中的实践体验来探讨一下关于设计素描课程的教学改革。

课题一:多元视角训练课堂上以荷兰版画家埃舍尔关于矛盾空间元素的画作为示范,向学生展示不同视角所呈现的景象被巧妙融合得放在一个空间里,理论上矛盾对立而视觉上则和谐统一。让学生们从传统的绘画视角中抽离出来,告诉他们可以通过别样的方式表达视觉思维,并且使其明白设计是结合感性和理性的双重产物,既要有好的创意点子,更要为其实现途径精心筹划计算,最终将想法变为现实。此课题中,要求学生在画室内进行任意静物的写生,可以是场景,也可以是单一物体,其画面的组合构成形式不必拘泥于传统素描的构图方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寻求多样化视角,使每个人都能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感受美的形式,再用自己想要的方式将它们表现出来。通过改变视角的训练,让学生不必依赖传统的“静物台”作画,而是自己寻找想要画的东西,并从中发现形式美感,引导学生发现新颖的视觉现象,提高审美感知能力。

课题二:抽象表达训练通过对毕加索画“牛”抽象减法形态演变过程的学习,了解抽象形态的美学特征及表现方式。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属性即抽象,它是认识复杂现象过程中使用的思维工具。因此,这个课题可以训练学生的直觉及想象力。教学内容要求学生以抽象表达方式为主,对光、影、色进行重新造型,打破传统绘画形式的局限,提出新的视觉观念,利用多种途径表现自然界中任何一种具象的物体,以实验性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让他们在此过程中思考形态的本质特征,充分发挥想象力与直觉感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