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旅游产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00:45:05

区域旅游产业

区域旅游产业范文篇1

1.1蓝色经济区2013年旅游产业经济发展概况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山东省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经济基础较好,发展速度较快。随着蓝色经济区旅游业的日益发展,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多,由表1所示,东营、滨州两市的旅游收入与其他五市相比较少,青岛市的旅游收入最高为937.19亿元,而日照和威海的旅游收入对地方GDP的贡献都是很大的。发展旅游业给各地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区域旅游合作、联盟可以提高旅游地的竞争力、增强旅游地的抗风险能力。集团化营销战略、半岛蓝色经济区互惠旅游计划、“好客山东”旅游品牌的建设等等,都是发展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举措,各地政府也越来越注重发展旅游业,加强推进区域旅游协作。

1.22004~2013年蓝色经济区各市旅游总收入变化情况

2004~2013年,蓝色经济区各市的旅游总收入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蓝色经济区旅游总收入由2004年的439.75亿元增长到了2013年的2634.3亿元,增长率达到了599.2%,年均增长率为4.99%。青岛市的旅游经济比较发达,旅游收入遥遥领先于其他六市,2013年青岛市旅游总收入达到了937.19亿元,同比增长16.04%。132004~2013年蓝色经济区接待国内外游客情况2013年,山东蓝色经济区7市的旅游总收入达2634.3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50.84%,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7.312亿美元,占全省的22%。全年接待入境游客4517万人次、国内游客4.43亿人次,分别占全省游客的0.8%、99.1%。在蓝色经济区中,旅游业实际上已成为主导产业。

2山东省蓝色经济区旅游产业区域协作的必要性

2.1有利于形成系统的旅游市场

我国的旅游业起步较晚,旅游市场发展不平衡,体制不健全,经营管理比较随意,秩序混乱。各个地区在行政区划的基础上各自为政,造成了恶性竞争、资源浪费和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等不良后果,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区域协作的实施可以促使各地加强区域的协调沟通,突破行政区划,强化大区域整体规划,为系统的旅游市场体系的建设创造了重要条件。本着谋求“共赢”的目的,构建合理的以公平竞争、优势互补、资源共建共享和利益兼顾为原则的区域协调合作机制,加强对区域旅游业的总体统筹规划,正确把握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可以避免旅游市场的盲目恶性竞争,促进整个旅游市场稳定有序地发展。蓝色经济区内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但是许多地方的特色旅游资源开发不到位或开发不合理,对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随着蓝色经济区旅游产业协作的开展,合理布局区域内各地的旅游产业,打破行政区域界线,形成旅游产业大联盟,建设系统化、多元化的有序健康发展的旅游大市场,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2.2有利于提升山东省蓝色经济区旅游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通过推进区域旅游协作,参考国内外区域旅游协作的成功案例,依托蓝色经济区实际,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对其进行优化整合,实现地区间资源的优势互补;在旅游产业的管理、经营等方面取长补短,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打破地区行政壁垒,发挥整体优势,建立区域大品牌,提升旅游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产生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2.3有利于促进山东省蓝色经济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是在确保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应该将眼光放长远,既要对现在负责,更要对未来负责。区域旅游协作是在资源环境保护的条件下,遵循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地的旅游开发合作。蓝色经济区通过对旅游要素的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基础设施等实现互补共享,节省建设费用,避免了重复开发浪费,保证了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山东省蓝色经济区旅游产业要素分析

3.1旅游资源

蓝色经济区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前提和基础,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大小决定了旅游收入的高低。人们外出度假的主要目的是亲身感受世界各地的不同,放松心情,亲近自然,近年来,休闲度假的游客所占比例逐渐上升,良好的旅游资源、优美的度假环境可以对游客形成良好的印象,吸引更多的游客。蓝色经济区7市的旅游资源各具特色,自然、历史、人文三景相得益彰。滨海旅游资源丰富,海岸线曲折漫长,海滩宽广,山海相依,气候宜人。蓝色经济区有众多的旅游度假区,其中部级有1个,还拥有全省24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中的18个。青岛市、威海市、烟台市是我国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各市拥有丰富的节庆旅游资源,每年都要举办多种大型节庆和会展活动,如青岛国际啤酒节、烟台国际葡萄酒节、潍坊国际风筝节、“五莲之春”杜鹃花节、荣成国际渔民节等。青岛是奥帆赛举办地,拥有包括国家5A级的崂山风景名胜区在内的A级旅游景区59处,还拥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它是全省唯一的部级旅游度假区。东营的主要旅游景点有黄河口生态旅游区、胜利油田科技展览中心、黄河入海口生态农业观光园等。烟台名胜古迹众多,气候温和,是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拥有A级旅游景区47家,其中5A级景区2家,长岛是山东省唯一的国家旅游强县。潍坊是历史上著名的手工业城市,有着特色鲜明的手工艺品和与之相关的民俗事象,如杨家埠木版年画、高密剪纸、泥塑等。威海有长达985km的海岸线,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著名的有甲午战争纪念地刘公岛、锦湖韩亚高尔夫俱乐部、中央电视台威海影视文化城、汤伯温泉度假区等。日照是新兴的水上运动之都,主要旅游景点有日照奥林匹克水上公园、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五莲山风景名胜区、浮来山风景区等。滨州有黄河岛生态休闲度假区、滨化海源盐化有限公司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还有农村生态园特色旅游村等。各地的旅游资源虽然各有特色,但还是存在重复开发、开发不当等不良现象。蓝色经济区的海洋、海滩资源是一大特色,但很容易出现重复开发的问题。另外,一些地方为了发展经济,不计后果,过度开发,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例如,青岛近海的浒苔绿潮一直是制约海洋旅游的一大问题。

3.2旅游市场

经济基础和客源市场基础是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旅游产品的开发与经营、旅游服务质量等都对旅游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蓝色经济区积极发展特色海滨旅游、乡村旅游,自然、人文资源相结合,开发休闲娱乐旅游产品,打造休闲度假基地。区域的大部分游客来自内陆省份,但是旅游收益较少,旅游业的季节性导致游客相对比较集中,节假日接待游客数量多,对景区的承载力造成严重影响。广大的海外市场和国内高收入地区在山东旅游中占的市场份额比较低。蓝色经济区大多数入境游客来自亚洲国家,尤以日韩游客居多,2013年韩国游客占到了54.5%。过高的客源市场集中度会导致旅游地的抗风险能力差、市场不稳定等问题,对旅游地区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地区间的旅游竞争比较激烈,有的地方甚至为争夺客源发生了一些恶性事件。

3.3旅游企业

旅游企业是旅游供给和旅游需求的媒介,旅游企业的规模大小、企业结构、人才技术等都是拓展客源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旅游企业形象不仅有助于企业本身的发展,对城市品牌形象的建设也至关重要。随着山东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全省旅游企业也得到快速发展,蓝色经济区是山东旅游产业要素的聚集区。以旅游饭店为例,2013年山东省旅游饭店为715个,从业人员达94846人,营业额16.68亿元;蓝色经济区的旅游饭店个数占全省的57.0%,中等规模的旅游饭店相比较多,大规模旅游饭店个数占全省的61.3%。区域内拥有全省29家五星级饭店中的22家。蓝色经济区内旅行社的特点是国内社数量多、规模小,国际社的数量则较少。包括旅游饭店、旅行社在内的旅游企业的服务质量普遍有待提高。例如,一些地方的特色小吃对外地游客任意抬高物价,酒店的客房价格也是居高不下。另外,旅行社也存在许多的问题:旅游行程安排紧密,使得游客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车上度过,真正游玩、游览的时间并不是很多;少数不规范的旅行社还存在任意加点的现象。

3.4旅游交通

交通条件是旅游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的发展依赖于交通网络,交通的可达性和便利性在区域旅游协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山东省的交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蓝色经济区除了便利的公路、铁路交通以外,还拥有青岛、烟台、日照、威海等多个港口,有发展海洋运输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航空事业也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形成高速公路、铁路、港口、航空为主的高度发达的立体交通网络。铁路以胶济和蓝烟线为主,胶济铁路连接省会济南和沿海地区,与蓝烟铁路构成了胶东半岛铁路运输网。公路四通八达,高速公路众多,各市之间联系紧密。航空事业发达,青岛、烟台、潍坊、威海等地都有机场,青岛机场是山东省首家“千万机场”。沿海城市还有通往周边邻国的海上航线。由于旅游的季节性,造成了交通设施在旅游高峰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城市发展较早的地方,道路比较窄小,容易造成拥堵。旅游景点的停车场规划较少且收费高,使得很多车主随意在公路边停放,本来就不宽阔的道路变得更加拥挤。

4山东省蓝色经济区旅游产业区域协作途径

4.1区域协作

加强区域协作,协调好周边地区的关系,必然能使蓝色经济区的旅游业趋于良性发展。蓝色经济区应该既要发展区域内各地区间的旅游协作,也要加强和其他区域间的旅游协作。区域内各市应该要打破行政区划的界线,发挥合作的力量,树立一盘棋、共享品牌的战略。各市既要相互联合、有效地整合旅游资源,形成区域旅游特色、建立旅游品牌,发挥区域优势;又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避免重复开发造成浪费,从而真正实现各地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和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蓝色经济区在开展区域内各地协作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同其他周边地区如京津冀、长三角等的合作,共享客源,互为客源地和目的地,进一步发展国内旅游市场。另外,积极拓展广大的海外市场,不要局限于日韩等周边国家,让蓝色经济区成为世界化的品牌。

4.2管理协作

旅游业是协调性很强的行业,良好的旅游品牌形象仅仅靠旅游企业自身的努力是远不够的,政府应该发挥引导调控的能力,为大众服务的精神,建立蓝色经济区旅游管理机构。机构要有实权,有权威性,负责制定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及实施细则,正确引导和推动区内旅游企业的合作发展。同时,开展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对景区进行合理统一的规划,实行规范化经营,使景区管理有秩序又有特色。通过共同建设蓝色经济区旅游信息平台,各市的旅游相关企业和部门及时更新旅游动态、资料,为旅游者提供更加方便准确的资讯,推动旅游业的科技化发展。在对外宣传时,要体现出区域整体的良好旅游品牌形象,表现出高质量的服务水平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又要突出各地特色,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4.3产业协作

旅游业是综合性很强的产业,为了满足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求,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相关行业必须进行全面的协调合作。旅游产业结构是不断发展的结构,是动态的结构,旅游产业各部门的协调发展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通过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产业内各部门协调合作,及时沟通,互换信息,共享资源,实现区域旅游产业的动态协作。旅游产业也可以和农业、工业、商业、文化、教育等相关产业进行互动协作。例如,可以发展工业旅游、商务旅游、教育旅游、乡村旅游等特色旅游,既可以吸引投资和人才,又能促进宣传。只有通过旅游产业内外部的相互协调,才能够实现其顺利发展。

4.4企业协作

区域旅游产业范文篇2

关键词:川酒文化;旅游产业;区域合作

1川酒文化旅游产业区域合作发展的背景及现实意义

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务院出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发展旅游业意见重点工作分工方案》与《关于加强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两个文件,旅游业被多个省市区确定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四川,政府积极响应号召,大力发展旅游,并有致力于建设四川旅游环线的格局。从旅游市场发展趋势看,小众旅游兴起,消费者追求个性化、差异化、新颖化的旅游形式,传统的观光型旅游逐渐向文化型旅游转变,同时探寻文化的参与性、体验性、内涵性。从四川现有的酒文化资源来看,资源丰富且内涵深刻,包括以原料种植、酿酒技术、酒俗酒礼等为标志的特色酒文化模式;以酒文化与地方民俗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等相结合形成的次区域酒文化品牌;以“酒圣节”“酒博会”“老窖封藏大典”等集营销、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新型酒文化产业等。然而,各区域酒文化旅游资源尚处于散碎状态,资源开发同质化和浪费等问题严重。而今又正处旅游发展的大好时机,若将川酒文化融入旅游开发中,以区域合作进行统筹规划和资源整合,将实现文化业和旅游业的共同繁荣。

2川酒旅游产业区域合作发展的文化基础

2.1物质文化川酒物质文化是指与川酒生产与营销、消费活动相关联的物质设施体现出来的文化成分。如名酒名镇、酿酒遗址、酒文化博物馆等。(1)名酒名镇。四川地方政府和知名白酒企业积极推动构建产城结合的文化区域。以“六朵金花”为核心,将一批各具特色、凝聚白酒文化的历史名城古镇打造成承载名酒文化的白酒名城名镇。以川南民居建筑风格和泸州老窖文化为特色的泸州老窖•黄舣镇;如以典型农耕文化为特色的五粮液历史文化街区;以宫廷酒文化和盛唐建筑为特色的剑南春•剑南镇;以赤水河红军文化和自然生态风光为特色的郎酒•二郎国际白酒名镇;以川西民居风格的酒馆酒亭、老街老巷为特色的水井坊•水井坊街区。此外,还有沱牌诗酒文化名镇、江口醇•小角楼•江口镇、文君庄园等。(2)酿酒遗址。四川古老酿酒遗址与出土古旧文化遗存丰富,是宝贵的文化财富,具有较高人文观赏价值。如泸州老窖1573国宝窖池群是中国建造年代最久的古窖池群;水井坊遗址的史学价值可媲美“秦始皇兵马俑”;剑南春的“天益老号”是始于南齐时期的古老的酿酒作坊;五粮液老窖池遗址是我国现存保存完好的地穴式曲酒发酵窖池群之一,是中国历史酿酒工艺和传统的重要实物遗存,具有独特的历史人文价值;沱牌镇的“泰安作坊”被称为“中国酒文化的活文物”。(3)酒文化博物馆。五粮液集团早在1984年建造的花园般的规模宏大的“十里酒城”,成为四川的一大人文旅游胜景。成都水井坊博物馆将实际生产过程和展示陈列完美融为一体。泸州老窖博物馆陈列着出土文物展览、传统酿制技艺展示、泸州老窖现展史展览等。剑南春酒史博物馆主要收藏和展示与剑南春有关的文献资料和历史文物,具有较高历史、科学、艺术价值。2.2非物质文化。川酒非物质文化体现在与川酒相关的精神、行为、人物文化等方面。如悠久的历史、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礼俗习惯等。(1)源远流长的酿酒历史。川酒可考历史至少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传说中的古蜀国蚕丛、鱼凫时代。在广汉三星堆古蜀都遗址,发现了大量的酒器。从这些酿酒器皿所采用的高颈罐特点来看,此时蜀人酿酒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秦汉时期,蜀郡壬褒在其《僮约》中规定其家僮“欲饮美酒,才得沾唇渍口,不得倾杯覆斗。”在东汉画像砖上出现的制酒图证明蒸馏酒也已问世。在西汉,已有批发酒的商铺和零售的小店,如“文君当垆”。明代,川酒仍保持名酒众多的特色,清代,川酒酿造工艺走向成熟。到近代,川酒发展迅猛,成为中国白酒的主要产区。(2)独具特色的酿制技艺。川酒传统酿造技艺是养窖、制曲、发酵、勾调及陈酿等几大技艺系统的集合体,在这几个环节上,泸州老窖、郎酒、五粮液、剑南春等各具特点。以窖池发酵的方法追溯到何时尚无定论,具有相对较长酿造历史的窖池多为浓香型白酒的泥窖窖池。如泸州老窖1573国宝窖池群。川酒传统制曲技艺分为大曲曲药与小曲曲药制作技艺。传统发酵主要是含淀粉原料在微生物及酶复合作用下转变为乙醇的重要工艺环节,主要分为浓香与酱香两种,而酿造过程中的勾调是一门极具个性的传统技艺。川酒传统陈酿技艺中尤以郎酒、泸州老窖的利用恒温恒湿的天然溶洞、山洞储酒较为典型。(3)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清香醇厚的川酒浸润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深入到生产、习俗、礼仪等诸多领域,形成丰富多样的酒俗、酒礼、酒歌、酒词、酒诗等民俗内容。一是节日饮酒习俗。川酒是四川人品格精神、礼仪智慧的载体、巴蜀文明的符号。四川人喜欢饮酒,一年四季无时不酒,在重大节日更是必饮。如除夕夜喝“团年酒”,全家聚餐并向长辈敬“辞岁酒”。正月里喝“春酒”,合家欢庆,祈福美好生活。中秋节喝“团圆酒”或“桂花酒”。而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这些传统节日皆有饮酒活动。二是少数民俗饮酒习俗。四川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境内有傈僳族、苗、羌、藏、彝等少数民族,各民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出形式多样的酒种,其饮酒习俗也非常特别。如傈僳族人早晨起来就要从酒坛舀上一碗酒,再炸一点玉米花下酒,就算吃过早餐。彝族饮酒时先把酒倒进大碗里,且男女老少皆能饮酒,大家依次轮流喝,称作“转转酒”。青稞酒算是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酒。从傈僳族的“早餐酒”到彝家的“转转酒”,从土家族的“咂酒”到羌族的“顺酒”、苗族的“拦路酒”等,展现着川酒丰富多彩的饮酒习俗文化。

3以川酒文化为基础的旅游产业区域合作发展策略

3.1凝心聚力,夯实川酒文化旅游产业区域合作基础。近年来,伴随国家区域合作战略的实施,区域合作态势突显。四川省各市州要紧抓历史机遇,力争形成川酒文化旅游产业区域联盟,在区域合作潮流下共谋川酒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在合作中求同存异,凝聚共识,夯实区域合作基础。一方面,树立整体发展意识。长期以来,四川省各市州发展酒文化旅游都是以开发本地区的酒文化旅游为主。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的目标要求,指出要“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联系紧密的经济圈”。且抱团发展的区域合作在资源配置方面优于单打独斗的区域竞争。因此,要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必须树立整体发展意识,立足长远发展,实施区域合作战略。另一方面,要树立合作共赢意识。各市州的某些酒文化资源形式相似,如酒文化博物馆等,导致同质性竞争严重,规模效益难以突显,削弱川酒文化旅游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此外,通过举办国际性川酒文化节,抱团寻找发展机遇。同时,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各市州将酒文化旅游产业作为重要产业来抓,在川酒文化旅游产业区域合作中互惠共赢。3.2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川酒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川酒文化旅游产业参差不齐,景点分布散乱,精品旅游线路尚未形成。要提高川酒文化旅游产业区域合作的整体竞争力,必须统一规划,科学布局。从目前各市州的酒文化旅游产业规划来看,鲜有考虑区域酒文化旅游产业的合作与整体发展。因此,以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为契机,在合作基础上统一规划、科学布局区域内的川酒文化旅游产业。以“六朵金花”所在城市为依托,加强重点景区规划,构建特色旅游组团,改善交通条件,建设精品旅游线路,促进区域川酒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此外,为保障合作规范有序,应积极成立川酒文化旅游产业区域合作规划小组,出台《川酒文化旅游产业区域合作发展规划》,从而使科学布局川酒文化旅游产业区域合作有据可依。3.3整合资源,打造川酒文化旅游产业品牌。打造川酒文化旅游产业品牌,必须充分发挥各市州酒文化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和互补性优势,为品牌产品统一进行形象塑造与宣传、营销推广与服务。一是产地资源整合。突破传统的白酒厂区参观的形式,通过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文化产业化相结合,整合区域诗词、书法、音乐、绘画、山水、民俗等,将“名节、名山、名水、名人、名景”作为名酒的品牌背书,向旅游者传递品牌。注重消费者感受,利用大型民族节庆活动推动品牌营销和造势。开发体验式酒文化旅游产品,让游客参与到制曲、烤酒等体验活动中,形成酒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优化游客的消费体验。以酒街、酒镇、酒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酒庄等酒文化旅游新载体,各企业、各酒种、各市州共同塑造川酒文化旅游品牌形象。而品牌授权、平台搭建、资本注入、广告植入、营销捆绑、市场对接等运作方式也将不断在区域合作中进行资源整合。二是旅游线路整合。形成酒文化博物馆、自然风光、酒文化体验园、民俗文化等为一体的线路组合,提高文化整合度。以文化之旅、观光之旅、休闲社交之旅等为开发主线,形成自由的以酒文化为主,涵盖文化体验、节事活动、商务考察、养生度假等相组合的产品。同时,以酒文化之旅推动区域内交通、餐饮、娱乐、房地产等的发展,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经济的发展。3.4加强领导,理顺川酒文化旅游产业区域合作体制机制。实施川酒文化旅游产业区域合作是既复杂又庞大的工程,需多部门多主体同心协力精诚合作,倒逼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才能推动川酒文化旅游产业区域合作的落实。一是建立切实可行的决策机制。针对川酒文化精品旅游区、旅游线路的开发形式和发展规划,建立科学的论证、备案与审批制度,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并重,并提高开发使用的效率;二是完善川酒文化旅游产业区域合作的管理与协调机制。如成立川酒文化旅游产业区域合作工作小组,充分发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政策互惠、信息互通、客源互送的作用,为川酒文化旅游产业区域合作搭建平台。此外,理顺政企合作机制。既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也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保证合作机制的合理运行。

4结语

综上所述,川酒文化旅游产业区域合作发展,有利于酒文化资源的共享和区域内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技术、人才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开展川酒文化旅游区域合作可以吸引大量资本(人才资本、资金资本和建设物资等)的集中投入,提高酒文化旅游地区资源的配置效率,调整酒业的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潜移默化中实现酒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形成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以此提高四川名酒产地的城市竞争力。

作者:牟红 单位: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许雪.泸州酒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2]冯健,陈文.川酒传统酿造中的文化遗产因素分析[J].中华文化论坛,2009(1).

[3]牟红.川酒文化概述[J].酒城教育.2016(4).

区域旅游产业范文篇3

关键词:旅游产业;区域经济;广西北部湾

广西北部湾区域优势发挥不够明显,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呈互不协调现象。鉴于此,本文将以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促进、互相协调、共同发展为目标,从旅游产业与地方区域经济并进发展的作用机理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实现特色旅游结合区域优势形成相辅相成的有机结合,达到地方经济综合实力的迅速发展,并为政府制定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政策提供理论及决策参考。

一、北部湾经济区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广西全区拥有工农业部级旅游示范点53个,北部湾经济有14个;自治区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61个,北部湾经济区121个;星级农家乐500家,部级特色景观旅游名村13家,旅游特色名镇名村21家,特色乡村农家乐233家,其中南宁市的“美丽南方”正在打造部级示范点,部分正在建设和申报中。近年来,广西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体育养生旅游、民族特色旅游、宾馆酒店业、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业不断完善。目前全区共有旅行社500家,酒店宾馆16000余家,各类旅游景点景区900多处(其中5A级7个,4A级100个),旅游车船公司131家,旅游购物店(点)数以万计,2017年防城港市启航的“中华泰山”号跨国游轮更是吸引了大量游客的青睐。据广西新闻网消息,2016年,广西旅游业高于同期GDP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幅,全区旅游总收入3000余亿元,同比增长36.5%。特别是广西高铁的高速发展,使前来广西旅游的游客迅速增长,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广西经济的带动的效果显著。2014--2016年,广西旅游总人数分别为24126.75万人次、27656.62万人次、31987.23万人次,同比增长17.33%、14.63%、15.66%;广西旅游景点门票收入分别为28.35亿元、31.42亿元、34.18亿元,促进全区实现旅游业的总收入分别达到1746.65亿元、2156.72亿元、2567.13亿元,同比增长22.74%、23.50%、19.03%。可见,广西已基本完成《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实现广西千亿元产业目标和加快建设旅游强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6年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区GDP的11.25%,旅游产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这对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明显。

二、北部湾经济区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北部湾经济区位于我区沿海地区,与东南亚国家海陆相邻,是我国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发源地。为深入了解实况,笔者通过访谈调查和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发现,北部湾经济旅游产业发展仍存在一系列问题,特别是一些“老、大、难”的“典型”问题一直是北部湾经济区旅游产业向好发展的障碍,这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诸多不利。广西财政厅课题组王代玉等指出:“旅游品牌不够突出,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旅游市场主体不强,旅游企业‘弱、小、散’,旅游产品比较单一,旅游产品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潘冬南认为:“广西旅游市场秩序还是较为混乱,特别是节假日的时候,强卖强拉、以次充好、欺诈游客、黑车野导等时有发生,且散客服务体系不健全,不能很好地为散客提供咨询、信息查询、紧急救援等服务。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服务意识较差”。李兵磊指出:“旅游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文化旅游产业的投融资管理体制较僵化,一是政府的投资在旅游产业中布局较宽,导致投资过于分散。二是民营资本在文化旅游产业上的投融资较易变质,存在拿‘文化旅游项目的建设’为幌子来开发房地产的现象”。笔者认为,目前广西旅游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本土自然资源和商业投资驱动,而并没有从优化行业管理制度体系、提高旅游服务业队伍素质、依靠现代科技信息、创新发展模式的方式来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和有效拉动内需的影响非常明显,但广西的旅游产业链条仍存在发展瓶颈及薄弱环节。

三、旅游产业与北部湾经济融合发展思路

2008年1月16日,国务院提出:“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这是全国第一个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国家发改委指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对于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北部湾经济区具有独特的先天优势和后天的国家政策支持,但从广西经济发展大局和区外同级的经济区比较来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未来发展将面对诸多的挑战。旅游产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综合性产业,其涉及国民经济的多个行业发展和管理部门,具有产业关联度高及辐射效应明显等特点,因此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有助于促进北部湾经济区的结构调整,在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也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笔者认为,根据协调理论,首先,推进旅游产业的健康和谐、快速发展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相适应;其次,推动促成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与旅游产业的驱动效应,两者间必须互相协调促进,才有利于两者和谐健康的发展,从而提升北部湾经济区综合实力的提升。笔者建议,一是加快产业布局,打造品牌效应和地方特色,形成以原产业带动新行业诞生的发展环境;二是尽快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助长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三是必须重视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四是创新思路,科学构建旅游产业结构的新体系。

四、旅游产业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国内外发展旅游产业的经验表明,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发展旅游产业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使北部湾经济区在关键发展时期能够发挥区域优势,本研究为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出战略性对策。(一)政府牵头,合理布局产业规划。由政府牵头制定出台相关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旅游资源、产业规模、经济政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社会环境等进行合理布局,促使北部湾经济区的旅游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二)转型升级,促成新型产业发展。旅游产业发展可以带动和促进区域相关行业的发展。合理规划,从资源型商业、本土文化产业、非物质产业、服务型产业等进行转型升级,形成轻纺手工业、工艺美术业、民族特色制造业等产业的迅速发展,促进区域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三)引进人才,注重人才资源是第一生产力。要创新发展思路,政府要充分认识高层次的旅游和经济专业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观念。一是加大对紧缺人才引进的工作力度;二是通过政策优势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加入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队伍;三是加大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投资。(四)招商引资,利用企业影响促增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充分利用好“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个国际影响力,不断吸引有潜质、有实力、有经验的区外或境外企业入驻,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以此加快旅游产业在转型升级、品牌打造、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发展,形成产业多元化发展和投资格局。(五)把握时机,发挥区位优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发源地。应充分发挥经济区作为中国—东盟海上通道的优势,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的政策,进一步加强与海上东盟国家的旅游产业联系,探索围绕北部湾经济区的多方面合作,努力构建“北部湾—东南亚”旅游经济产业圈。

五、结束语

本文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视角出发,综合分析区域旅游产业和经济发展模式,建议科学制定经济区发展规划和战略,建立以旅游带动区域经济,由区域经济协调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让二者形成有机关联作用机理,从而促进北部湾经济的发展与提升,旨在把北部湾经济区打造成一个社会和谐、经济快速发展的示范性经济特区。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EB].桂政办发(2016)182号

[2]广西财政厅课题组:王代玉,蔡高根.广西财政支持旅游产业发展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5年第11期(总第2715期)19-26

[3]潘冬南.广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5年6月.第28卷第3期.50-54

[4]李兵磊.广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市场.2014年第51期(总第814期).111-113

区域旅游产业范文篇4

(一)文化资本化的实现基础

文化资本化即通过对文化的深度开发,实现文化价值增值的过程。文化资本化是一种资源开发利用理念、开发利用模式,其具有价值的增值性。并非所有的文化都能够实现资本化,比如缺乏文化内涵、吸引性不够以及特色性不强的文化就很难实现其资本化。文化资本化的实现需要建立在以下基础上。首先,文化的吸引性。具备吸引性的文化才具有开发的潜力和价值,其体现在文化的独特性、差异性和个性化方面。譬如,基于广西民俗文化的《印象刘三姐》以其文化的吸引性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其次,文化的垄断性。文化垄断性体现为文化在区域的独有性。拥有地域垄断性的文化其所开发的文化产品在区域范围内因其垄断性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再次,文化的可塑性。要实现文化的资本化开发,文化的可塑性一定要强,即文化具有系统性,能够被开发成文化产品,并且具有一定市场吸引力。通过对文化的深度开发,将其开发成系列的文化产品,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实现其文化增值。

(二)文化资本花在文化旅游产业空间演进中的作用机制

文化资本花在文化旅游产业空间演进中的作用根据其作用层级关系分为初级作用和深度作用两个层次(见图1)。1.初级作用初级作用即通过文化资本化所引发的对于文化自身及其相关延伸产品的作用和影响,其包括文化产品化、文化有形化和文化品牌化[2]。文化产品化即通过对文化进行深度、系统和全面开发,将其开发成能满足文化审美诉求、且能够为经营者盈利的产品模式,如温州横店影视城。文化产品化的过程中,文化产品的多样化和系列化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内部结构的协调发展;文化有形化即通过一定的载体,实现文化由无形向有形化的转变,公众能够通过有形的文化形式,体验和欣赏无形的文化,如日益盛行的各类文化类旅游节庆;文化品牌化即通过文化的产品化和营销,塑造文化的自身品牌价值和知名度。如福建的茶文化、江苏的园林文化等均属于此。通过文化品牌化的塑造,打造区域具有竞争力的文化旅游产业,实现产业链整合。2.深度作用在文化资本化的基础上,文化产品化、有形化和品牌化最终促进了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空间的合理演进。(1)促进产业内部结构协调。文化旅游业包含若干子产业。文化旅游各子产业内部结构协调即内部各系统的合理配置,如文化旅游景区间的等级关系、文化旅游商品间的类别和档次结构的协调等。文化资本化在实现文化产品化和有形化的过程中,通过市场调节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内部结构协调发展。(2)促进产业间结构协调[3]。文化旅游产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包括了诸如文化性旅游景区、文化性旅游商品、文化性的旅游节庆活动等。在文化资本化的作用下,资源各要素按照价值和市场规律合理有序流动,文化旅游产业间的结构不断优化和协调。(3)促进产业结构空间合理布局。各区域由于比较优势的差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潜力和竞争力差异较大,因此,区域间应该进行有效协作。在文化资本化的影响下,各区域发展各自拥有比较优势的文化旅游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空间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三)文化资本化过程中旅游产业空间演进形态与阶段

1.演进形态

在文化资本化过程中,旅游产业空间演进的形态具体表现为:(1)营销过程中的文化宣传。即在旅游产业发展进程中,尤其是在旅游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为了提高目的地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地域有代表性的文化便被提炼成营销口号,用作区域营销推广;(2)主题景区开发。主题景区开发即开发以某一历史事件、文化等为主题的景区。其是通过文化的显性化的方式实现文化的再现与活化。通过主题景区的开发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目的;(3)节事活动的开发。节事活动包括节日、庆典、事件、活动等诸多范畴。节事活动的开发实现了文化的动态化、舞台化、显性化,是旅游产业结构演进的高级阶段。通过节事活动的开发,旅游产业结构实现了由单一的观光旅游产品结构向多元化、系统化产品结构的进化。

2.阶段

文化资本化过程中的旅游产业结构空间演进的阶段主要表现为:(1)单一产业结构阶段。在文化资本化的初期,由于文化仅用作区域营销宣传,旅游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六个要素存在短板。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多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而参与性、文化性的旅游产品相对缺乏;(2)调整与协调阶段。随着文化资本化的进程,主题景区不断得到开发,旅游产业结构开始调整,产业之间与产业内部不断得到协调;(3)系统优化阶段。随着节事活动的开发,文化旅游产品结构的出现,导致旅游产业结构得以优化,尤其是旅游产品的结构实现了系统发展,旅游六要素所涉及的核心产业实现了系统优化。

二、宁德市环三都澳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空间演进现状及原因

环三都澳区域位于福建省东北部,距温州都市经济圈核心圈层2523km,位于其协作圈层,距福州都市经济圈核心圈层118km。该区域包括福建省宁德市蕉城、福安、霞浦、东侨4个县(市、区、开发区)的20个乡镇(街道),陆地面积163010km2,占宁德全市面积的122%;海域面积714km2,占宁德全市面积的16%。

(一)现状

目前,宁德市主打“闽东北”亲水游。在此运作理念下,宁德市塑造了基于自然旅游资源的旅游景区。受其影响,环三都澳区域仅开发了杨家溪、葡萄沟、三都澳景区等观光型旅游产品。然而,拥有强大市场需求的文化性旅游产业发展则不健全。具体表现为。1.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处于起步阶段受到旅游业发展理念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到目前为止,环三都澳区域所开发的旅游资源以文化性旅游资源为主,如滨海旅游资源、海岛旅游资源等。而文化性旅游资源因开发理念、开发利用模式以及资源整合等因素影响,文化资本化实现程度较低,其开发利用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开始开发文化旅游资源。从环三都澳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目前仅开发了畲族民俗文化,即开发蕉城区上金贝村。但从资源的禀赋程度分析,环三都澳区域拥有丰富的民俗、红色、宗教以及饮食文化等旅游资源。但是从上金贝村的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其仅仅处于起步阶段。文化没有真正地作为一种资本进行运作,而是存于原生的状态;另一方面,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较低。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分析,该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缺乏深度、系统开发。蕉城区上金贝村景区的建设,仅仅通过建筑复原的方式建设了金贝寺、古墓游览区、村落景观游览区等。资本化的过程就是需要对资源进行系统的整合、优化,资源的低水平利用和零散开发模式不是真正的文化资本化。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独具特色的畲族民俗文化没有通过舞台化和有形化的方式实现其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整合。2.文化旅游产品较少,且结构单一文化性旅游产品从旅游景区和旅游商品两个角度分析。对于旅游景区而言,目前宁德市重点打造了以蕉城区上金贝村为代表的文化性景区。文化资本化的广度与其文化赋存是不成正比的。综合比较该区域旅游资源赋存现状,具有区域重大影响力的霞浦县赤岸及其空海文化、蕉城霍童古镇及民俗文化、蕉城支提山及其宗教文化等均没有实现资本化运作。因此,其文化性旅游产品较少,且相对于其文化类别而言,结构过于单一。旅游商品作为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直接影响了旅游者的感知。目前,环三都澳区域所开发的旅游商品主要是依托地方农副产品开发的商品。而真正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商品则较少,比如畲族民俗服饰、发饰及头饰等旅游商品则开发过少。文化资本化的过程需要与相关产业实现高效地整合,实现其产业化运作。宁德市市面上所销售的畲族银饰更多是以工艺品或奢侈品进行销售的,没有与旅游产业较好的结合,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本区域文化的资本化进程。3.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不健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不健全主要体现在文化资本化过程中,其产业发展存在短板,且结构搭配失调。环三都澳区域文化资本化广度的缺失,导致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存在明显的短板问题。文化性景区仅蕉城区上金贝村和支提寺,文化性旅游节庆活动仅每年定期举办的蕉城区“三月三”赛歌会。已开发的支提寺以及实现资本化运营的上金贝村以及相关的旅游商品与该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的禀赋相比较而言,极不匹配。文化性景区建设的滞后以及文化性旅游节庆活动的缺失成为了环三都澳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短板,导致该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不健全。作为文化的边缘地带,文化资本化进程的缓慢,为环三都澳区域保留了大量的传统民俗文化,如闽东畲族传统民俗文化、“二月二”灯会、线狮表演、古田临水宫“请香接火”仪俗等。从文化性景区的结构分析,蕉城区上金贝村,支提寺景区分别是基于畲族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开发出来的。相较于该区域文化旅游资源赋存度而言,其结构过于单一,且结构搭配不合理。4.文化旅游产业空间发展不协调受区域旅游资源禀赋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环三都澳区域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存在较大差异。目前,蕉城区的三都澳景区、霞浦的杨家溪景区和福安葡萄沟景区开发较早,且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相比之下,环三都澳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在资本化进程中,空间发展不协调。(1)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起步有别。福安将畲族民俗文化表演与西塔葡萄沟整合为一体,在旅游者采摘南国刺葡萄的同时欣赏畲族民俗文化表演,并已实现其文化资本化及产业化运作。蕉城的上金贝村景区建设如火如荼,且每年吸引一定的旅游者,虽为该村带来了一定的餐饮销售收入,但是整个景区仍未进入产业链整合。霞浦县没有进行文化景区的建设。因此,该区域文化资本化与旅游产业发展起步有别;(2)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差异大。从文化旅游资源的赋存度分析,环三都澳区域各城市旅游资源各具特色,且均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从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水平分析,蕉城区的上金贝村主打畲族民俗文化牌,景区建设初具规模,且具备了一定的区域影响力。福安西塔葡萄沟除了葡萄收获的季节举办畲族民俗文化活动表演之外,其它时间基本是开放状态。因此,该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差异大;(3)区域间发展缺乏协调。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才能实现其利用效益的最大化。蕉城区、福安市和霞浦县虽然各自拥有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但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没有对各自文化旅游资源实现有效整合。因此,以致该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起步有别,竞争力差异大。

(二)原因

环三都澳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空间演进存在的问题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资源资本化利用理念落后相对于自然旅游资源而言,文化旅游资源资本化利用则相对复杂、系统且技术要求较高。以“闽东北”亲水游为主题的观光旅游产业发展较早,且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但是文化旅游产业则因为文化旅游资源资本化利用理念落后发展缓慢。首先,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未受到重视。环三都澳区域的山岳、水体、岛屿等旅游资源丰富,且受到了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视。但是具有极大开发潜力、能够改变目前环三都澳区域旅游产业明显季节性的文化旅游资源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不仅文化性旅游资源开发的少,且资本化开发利用层次浅;其次,文化旅游资源资本化深度不够。文化旅游资源资本化深度开发即挖掘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实现文化的有形化和舞台化开发。每年定期举办的蕉城区“三月三”赛歌会以及福安西塔葡萄沟的畲族民俗活动表演是实现畲族民俗文化舞台化的重要表现。但是就其策划的节庆活动产品而言,资本化开发的理念落后、对文化精髓挖掘不够、产品的策划缺乏创新。2.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环三都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从两方面影响该区域文化资本化及其旅游产业化的发展。一方面,影响了文化资本化及产业发展的理念。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区域,其在国民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的发展理念越先进。反之,则理念落后。环三都澳区域作为海西西岸经济区重要的城市群,因其处于温州都市经济圈与福州都市经济圈的断裂层,经济发展水平落后[4]。因此,从该区域旅游产业发展轨迹分析,其过度重视以闽东北“亲水游”为主题的观光旅游产业的发展,而忽视了文化旅游资源的资本化开发价值和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影响了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资金支持。相对于观光旅游产业而言,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投入则更大。其主要表现在用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节庆活动策划与运作、文化性景区的建设、策划团队的管理以及营销等各方面。环三都澳区域经济发展的落后直接影响了该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各方面的资金来源。3.区域旅游资源缺乏整合文化资本化进程需要实现区域旅游资源的高度整合。资源的整合能够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和效益的最优化。环三都澳区域各城市群因区位相邻、文化同源而形成了既丰富多彩、又具有一定同质化的文化旅游资源。在当前政绩考核机制下,受利益诉求刺激,各城市在文化资本化利用过程中,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缺乏协调,造成文化旅游产品出现同质化的现象。蕉城区“三月三”赛歌会和福安西塔葡萄沟的畲族歌舞表演就存在同质化问题。环三都澳区域文化旅游资源是一个完整体系,其包括饮食文化、宗教文化、传统民俗文化、服饰文化、传统建筑文化以及风物特产等。因资源整合力度欠缺,霍童“二月二”灯会举办的线狮表演、铁枝表演、踩高跷等活动,蕉城的霍童古镇、贵村古镇村落文化及支提寺宗教文化等均没有开发成文化类节庆旅游产品4.区域协作发展机制缺失市场是调节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但是其也存在滞后性。因此,在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同时,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环三都澳区域各城市没有建立区域协作机制。文化资本化的过程需要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协作开发。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环三都澳区域各城市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合理和系统规划,造成了文化旅游产品的同质化和低水平竞争。在旅游产品以及旅游线路整合方面,现行的旅游线路均为观光旅游景区。而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文化旅游资源没有被系统开发出来,并整合到旅游线路中去,这也是环三都澳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不健全的重要原因。

三、环三都澳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空间演进路径

环三都澳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滞后,不仅影响了文化旅游产业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影响了整个区域旅游产业的结构的合理演进。文化作为环三都澳区域重要的资源,应通过其资本化实现该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空间合理演进。

(一)实现产品结构最优组合,优化文化旅游产业内部结构

结构的优化能够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文化旅游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应该通过基于产品类别多样化和景区层次结构的优化实现。环三都澳区域文化旅游资源赋存度较高,且类别多样。因此,首先应该产品类别多样化。该区域的畲族传统民俗的畲歌、畲舞、嫁娶习俗、上刀山、下火海,霍童镇的线狮表演、铁枝和踩高跷,支提寺的宗教文化,福安的红色文化资源,霞浦的海洋捕捞文化及赤岸空海文化等是该区域重要的文化资源。在文化资本化进程中,应基于文化的类别进行开发,实现产品类别多样化。因此,应通过开发基于地域文化的特色旅游景区,如蕉城区的上金贝村和支提寺景区、福安西塔葡萄沟景区、霞浦赤岸空海文化旅游景区和蕉城区的霍童镇古镇文化旅游区实现景区结构的优化。与此同时,应在文化景区开发的基础上,策划一系列基于地域文化的旅游节庆活动,如“三月三”赛歌会、“二月二”灯会、霞浦海洋捕捞文化旅游节等。通过将这些节庆活动与景区建设整合,很大程度上优化了该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内部结构,极大地改变了当前基于“闽东北”亲水游的单一产业结构,有利于提高该区域资本化效率。其次,优化景区层次结构。景区层次结构的质量等级结构,其从1A到5A,分为五个级别。环三都澳区域仅蕉城区上金贝村被评为2A级旅游景区。因此,应该加强诸如西塔葡萄沟、赤岸空海文化旅游景区及支提寺景区等文化性旅游景区的建设,优化不同质量等级旅游景区。

(二)塑造文化品牌,促进文化旅游产业链整合

文化品牌是市场对地域文化市场价值的认可程度,是文化资本化进程中,文化的内涵和价值的表现。塑造环三都澳区域文化品牌有利于引导该区域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及发展方向,并同时能够增强该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畲族及闽东民俗文化、地方特产、茶文化、宗教文化等可以策划成区域系列文化品牌,然后从以下两方面促进文化旅游产业链整合。首先,完善产业结构。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旅游产业包括了文化性旅游景区、文化性旅游节庆活动、地域文化性旅游商品、特产餐饮业、文化性娱乐业等。环三都澳区域应在已有的上金贝村、西塔葡萄沟、支提寺等景区基础上,进而通过资本化理念,开发其它如蔡威纪念馆等红色文化性景区,并开发各类主题的节庆活动,如霍童“二月二”灯会等,同时开发以竹、螺、槟榔芋等为原料的旅游商品以及带有闽东特色的食补特色餐饮业等,实现产业结构完善。其次,实现产业对接。在完善文化旅游产业结构的同时,产业结构的有效对接也是文化旅游产业空间合理演进的重要方面。文化旅游产业的六个相关要素产业之间应该实现有效对接,这样才能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文化性景区和特色旅游商品在环三都澳区域已得到了一定程度发展,但是文化类节庆活动、娱乐等行业还没有与景区等实现对接。因此,应该促进发展滞后产业,实现其对接。

(三)发挥比较优势,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空间合理布局

受资源禀赋差异影响,环三都澳区域不同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过程中,各城市应该充分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发展各自优势产业。环三都澳区域蕉城区和东侨区是区域重要的中心城市,也是该区域旅游集散地,其基础设施发达。因此,应该重点打造住宿、餐饮、休闲娱乐以及相关文化性景区建设。福安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因此,可以发展特色旅游商品生产、各类文化性景区建设。霞浦应深度挖掘赤岸空海文化内涵,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文化景区。该区域已有的节庆类活动应该在保留的基础上,通过与景区的整合,开发基于闽东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海洋捕捞文化等旅游节庆活动。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空间合理布局。

四、结语

区域旅游产业范文篇5

关键词:区域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随着旅游产业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朝阳产业之一,有关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成为热点。例如,AJhahti探讨了芬兰的旅游竞争力;Ritchie,J.R.B,Crouch,G.I对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及竞争力等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国内研究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其中,杨森林、郭鲁芳和王莹探讨了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含义;李葆盛对旅游产业竞争力理论进行了实证分析;赵书华、李辉对全球旅游服务贸易9强的国际竞争力做了定量分析;林源源基于“钻石模型”定义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要素构成;盛见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分解为潜在竞争力、外生和内生资源禀赋竞争力、市场竞争力。

综合上述成果,关于区域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可以分为4个层面:国家旅游竞争力研究;地区旅游竞争力研究;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和旅游业内部某一行业竞争力研究。尽管研究对象不同,但都把区域旅游竞争力看成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有关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综合实力的对比分析和类型划分较少,本文从这一角度入手进行分析。

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概述

目前,有关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两种观点:

第一种是业绩观。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在研究中常根据某地区的旅游业业绩来评价该地区的旅游竞争力。例如张争胜和周永章用旅游收入、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企业数量等评价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旅游竞争力。周树民采用旅游业发展规模和接待能力等指标比较西安、北京和成都的旅游竞争力。易丽蓉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下“五因素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构建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第二种是因素观。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注重探讨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例如Mihalic根据旅游地的吸引力、管理、组织、信息、效率等计量区域旅游竞争力。万绪才等从旅游资源与产品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其他条件等方面构建旅游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梁明珠和陈小洁从供给和需求角度分析主题旅游城镇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王兆峰从旅游品牌竞争力入手构建了区域旅游产业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区域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旅游业绩虽然是旅游竞争力的表现,但它本身并不代表竞争力。旅游竞争力最终还是要通过影响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各种要素来体现。鉴于此,本文从因素观角度出发,归纳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多种影响因素,并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

根据产业竞争力理论和旅游产业的产业特征,按照评价数据的可获得性、代表性、全面性和相关性原则,本文选取了旅游要素竞争力、旅游行业实力和旅游经济社会支持力3个大类共40个原始指标,组成区域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首先是旅游要素竞争力,包括自有资源竞争力、人力资源竞争力和资本竞争力3个二级指标。其中,自有资源竞争力包括世界遗产数、部级自然保护区、部级风景名胜区、部级4A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公园、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个三级指标。人力资源竞争力包括区域总人口、旅游饭店职工数、旅行社职工数、旅游院校学生数和旅游院校数5个三级指标。资本竞争力包括人均GDP、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吸引外资、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个三级指标。

其次是旅游行业实力,包括旅游组织接待能力和旅游市场竞争力2个二级指标。其中,旅游组织接待能力包括国内旅行社数、星级饭店数、星级饭店房间数、星级饭店床位数、星级饭店旅游业税金、星级饭店旅游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星级饭店人均占用固定资产、旅游业从业人数8个三级指标。旅游市场竞争力包括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游客接待人数、旅游外汇收入、入境游客接待人数5个三级指标。

最后是旅游经济社会支持力,包括旅游支持产业竞争力和旅游经济政府支持力2个二级指标。其中,旅游支持产业竞争力包括游客周转量、邮电业务总量、每万人拥有卫生床位数、高等学校数、教育经费5个三级指标。旅游经济政府支持力包括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旅游业占GDP比重、旅游业占三产比重6个三级指标。

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和聚类分析

本研究采用因子生态分析法并结合单因素方差分析。因子生态分析法包含两种现代多元统计分析,即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一)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是从研究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纳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当这几个公共因子的累计方差和达到某一百分比时(通常≥85%),就说明这几个公因子集中反映了研究问题所选取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而彼此之间又不相关。

本文选取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和《旅游统计年鉴》有关数据,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按公因子累计贡献率超过85%的原则提取了5个公因子,并把公因子1命名为旅游产业支持力因子,其中星级饭店旅游业税金、旅游饭店职工数、入境游客接待人数、旅游饭店房间数、旅游外汇收入、旅行社职工数、星级饭店数等指标在该因子上有较高的负荷;把公因子2命名为资本竞争力因子,其中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GDP、星级饭店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吸引外资等指标在该因子上有较高的负荷;把公因子3命名为旅游资源竞争力因子,其中国内游客接待人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部级4A景区、世界遗产数等指标在该因子上有较高的负荷;把公因子4命名为人力资源竞争力因子,其中旅游院校学生数、旅游院校数、三产占GDP的比重、世界遗产数、旅游业占GDP的比重等指标在该因子上有较高的负荷;把公因子5命名为政府支持力因子,其中旅游业占三产比重、旅游业占GDP的比重、部级风景名胜区等指标在该因子上有较高的负荷。这5个公因子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的信息特征,在进行斜交旋转后由回归法计算出因子得分,以各因子的因子贡献率占5个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计算,可得到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竞争力的综合得分

(二)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依据样品之间的相似性进行分类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本文采用系统聚类法。在对经济类别指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后,可得各类数量分布表(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经济可以划分为3个类型。

(三)单因素方差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也称作一维方差分析,它可以对该因素的若干水平分组中哪一组与其他各组均值间具有显著性差异进行分析,即进行均值的多重比较。在进行均值间的多重比较时,本文选用One-WayANOVA过程,将5个因子移入因变量,3个类移入“Factor”,运用邓肯法可以得出3个类对各因子的重视程度(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类型1对公因子1的重视程度最高,因此将其命名为支持产业型;类型2对公因子4的重视程度最高,因此将其命名为人力资源型;类型3对公因子3的重视程度最高,因此将其命名为旅游资源型。根据表2各类数量分布表可知,属于支持产业型的有江苏、广东两个省;属于人力资源型的有:吉林、江西、海南、贵州、甘肃、青海六个省和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五个自治区以及天津、重庆两个直辖市;属于旅游资源型的有:河北、山西、辽宁、黑龙江、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云南、陕西14个省和上海、北京两个直辖市。

结合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综合实力得分及排序表可以看出,类型1综合竞争力排名靠前,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类型2综合竞争力得分除了天津外都小于0,说明它们的旅游经济综合实力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类型3中有6个省综合竞争力水平大于0,有10个省综合竞争力水平小于0,总体来看,竞争力水平一般。由此可以得出,旅游产业支持型的地区旅游经济综合实力较强;人力资源型的地区旅游经济综合实力较弱;旅游资源型的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居中。

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第一类区域,提升旅游竞争力的策略是继续加快交通、商贸、邮电通信、医疗卫生、科技教育等基础产业发展,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对于第二类区域来说,则要加快高级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改革旅游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努力培养和引进国内国际市场的旅游管理、旅游规划、旅游开发、旅游服务等高级专业人才,实现人才兴旅;对于第三类区域来说,则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把旅游产业发展与旅游资源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此外,还要以大企业为龙头,以精品旅游区为吸引,积极拓展入境游市场,全面提升旅游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杨森林,郭鲁芳,王莹.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策略[M].立信会计出版社,1996

2.李葆盛.旅游竞争力之战略构想[M].北海市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2000(3)

3.赵书华,李辉.全球旅游服务贸易9强的国际竞争力的定量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5(8)

4.林源源.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初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2)

5.盛见.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构成:基于竞争力

性质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7(8)

6.张争胜,周永章.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1)

区域旅游产业范文篇6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旅游产业的特性,认为旅游产业是后发展地区最具比较优势、具有率先实现对外开放和跨越式发展条件的产业。旅游产业作为一个经济性的产业,具有关联度大,综合性强,能极大推动经济的增长,我们需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树立发展旅游产业的观点。最后,作者指出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必须注意旅游产业的发展的落脚点、盲目扩大景区产业规模以及旅游产业小圈子等方面问题。

一、旅游产业是后发展地区最具比较优势的产业

贫困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世界许多国家都十分关注并提出了不少解决此问题的对策与措施。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贫困落后地区多数是少数民族地区和西部地区,但同时也多是旅游资源富集的地区。根据比较优势原则,落后地区应该选择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而放弃机会成本较大的产业重点发展,西部的农牧业和采掘、原料工业长期以来处于粗放经营的状态,其存在的基础是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很大,而这一部分成本既没有从经济的角度进行量化考核,也没有从社会的角度进行环境保护的考察。现在看来,其实际的机会成本是非常高昂的,不具备继续作为先导产业的条件。

西部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且具有独特性,旅游产业是西部真正的优势之所在。从自然旅游资源来看,目前西部12省区拥有的国家自然保护区占全国总数的35%,部级风景名胜区占总数的34%,国家森林公园占总数的18%;从人文旅游资源来看,西部12省区拥有的历史文化名城占全国总数的32%,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总数的28%。同时,西部还是我国最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品位高、种类全、有特色,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旅游业本身以及它带动的相关行业能够吸纳大量的劳动力,尤其是从一、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从而为西部贫困落后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提供一个适当的结合点,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通过开发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富集的优势,开发特点鲜明、品位较高的旅游产品,而且能够通过旅游开发及旅游业发展,带动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脱贫致富,摆脱以往部分地区因贫穷而破坏生态,越破坏越贫穷的恶性循环,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二、旅游产业具有率先实现对外开放的产业优势

旅游经济本身是一种开放型经济,一个地区独特的旅游产品可以吸引大量的境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从而使旅游业一步成为对外开放的外向型产业,这不像其它产业发展外向型经济那样需要较长的整体水平提高过程。旅游产业总体上看不是高技术产业,对人才、技术的要求也低于其它高创汇产业,只要其旅游产品具有特色,对外知名度高,吸引力、竞争力就强,就可能使其国际旅游在旅游产业整体水平尚不高时能得以快速发展,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促进整体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自身也需要对外开放。这是因为,一个地区发展旅游尤其是国际旅游,必然要建设一批符合国际水准的旅游接待设施,如宾馆、餐馆等,这些设施,一开始就必须按国际旅游的通用标准进行建设,与国际接轨;这些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一开始就引进外资和外国的管理方式与模式,促进了与国际的接轨,从而使得旅游产业成为了不少地区率先对外开放并推动地区对外开放整体步伐加快的先遣队。旅游业的发展等于向外国人开了一个窗口,比较全面地展示该地区的面貌促进外国人对该地区的了解,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对外国人需求和国际惯例的了解并对各相关要素加以改进,促使旅游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旅游区的投资环境得到迅速而有效的改善,加快其对外开放的力度与步伐:

首先,旅游业建设发展的蓬勃兴起,可以并且在很多地方己经带动了欠发达旅游地区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及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为旅游地区发展新兴产业,如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也为外来投资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实际上,贫困地区多数是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同时也多是旅游资源富集的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这些地区往往存在着基础设施差,进不来、出不去等问题,从而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自中央确定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后,各级政府加大了对西部地区优势产业的支持,尤其是对旅游业等产业的支持,其中发行国债的相当一部分将投入到对西部地区旅游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来,这是西部旅游地区难得的发展机遇。

其次,从旅游业的微观组成部分一一旅游企业的发展来说,也会对旅游地区投资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我国国民经济各行业部门中,旅游企业率先走向国际市场,领风气之先,引进外资、人才和境外先进的经营方式,实现了与国际惯例接轨。发展旅游业,尤其是引进各类旅游企业,通过这些企业先进而规范的管理理念和运作模式,将对旅游地区当地政府部门和当地企业的管理和运作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从而促使旅游地区总体投资环境的改善。

再次,旅游业的发展可改善旅游地的生态环境,提高旅游地的地区形象和城市形象。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绿化工程、退耕还林等同时进行,协调发展,它不但可使以往的山川更秀丽,也带来接待地环境形象的根本改变,绿化档次越来越高,环境也越来越好。这对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对外开放,是个极大的推动。

最后,加快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有对基础设施等硬环境方面的要求,也有对良好的旅游环境和社会风气等软环境的要求。因此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旅游地区还需要通过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旅游经营服务者、旅游接待地居民文明礼貌,旅游环境整洁优美,旅游活动健康高雅,这样便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同时也为旅游地区的总体投资软环境的改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尤其是国际旅游的发展,能够带动旅游地区人们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转变和创新,使旅游地区在观念上进行超前思维和创新思维,这对推动地区的对外开放,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旅游在引来人流的同时,还会引来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例如被国际风筝协会推选为"世界风筝之都"的山东潍坊,过去只是一个手工业小城,自美国西雅图风筝协会主席赴潍坊旅游从而引发了山东潍坊的国际风筝节以来,不但吸引了大量游客,利用外资也硕果累累,第五届风筝节总成交额达10·66亿元。

三、旅游产业是具备跨越式发展条件的产业

有关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历史发展的理论,从摩尔根的人类文化论到马克思、恩格思的历史唯物论,都论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生产工具。在通常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不能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的阶段不能超越生产力发展阶段。但是,我们通过以下对旅游业本质、内涵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旅游业最具条件超越整体生产力发展水平而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这并不违背上述理论和原则。

旅游业发展所需要的生产要素与通常工业生产产品所需要的要素不同,对生产工具的要求与工业产品生产也有较大不同,旅游业不需要生产的厂房,不需要对所生产产品的粗加工和深加工,不需要相应的机器和工业产品生产完成后必须的物流配送体系,旅游业所需要的只是在旅游产品形成后为游客消费(参观、欣赏)这些产品时提供服务的劳动者,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可由制度化和规范化的人力资源培训来解决。旅游业所需要的资源与工业生产所需要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也不相同,更注重资源的整体组合,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各项重要的组成因素在某些情况下,就直接成为旅游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旅游业更加需要管理和服务要素,不光是为调整旅游业的中间环节(旅行社、饭店、旅游交通企业),更重要的是对旅游消费者多样化的、不断提高的需求能做到更好地满足。由此可见,旅游业所需的生产要素与以往各种产业所需的生产要素有所不同,这说明旅游业发展本身具有的特性与人类生产力发展阶段,与生产力发展的时代性、阶段性可以不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旅游业的发展可以超越本国、本地区生产力发展的阶段。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对旅游业发展所需的生产要素必须加以有效整合,提高要素的发展水平。

四、旅游产业能够通过自身的加速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在促进社会生产力飞跃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全球生态环境危机,工业化对环境的破坏己是一个无可争辩、无法逃避的事实。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己进人到后工业化时代,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点己转向以低成本、低消耗、低环境破坏为特点的绿色经济和以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为特点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太空技术为主的高科技经济,也就是着力于生态社会、知识社会的发展,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也在紧跟世界发展趋势,致力于追赶甚至某些领域的超越。但是,对于广大的不发达地区尤其我国西部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非常落后,它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要实现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由贫困向温饱的转变。而实现这个转变,面临的将是项目如何选、资金人才哪里来、市场哪里找等一系列对于他们而言非常艰难的"哥德巴赫猜想"以及对生态可能造成的严重破坏。那么,对于那些旅游资源富集的欠发达的非工业地区,能否找到一条捷径绕开工业文明的道路而直接跨越到生态社会、知识社会呢?答案是肯定的,捷径之一就是发展相对而言投资较少、招商较易、市场风险较小,同时又是典型的绿色经济产业的旅游业。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优势、发展阶段和发展前景来看,我国西部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是具有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可能性的产业。我们知道,我国西部地区一些省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现在基本上还处在农业社会阶段,刚刚进人工业化初期,如果按照传统的思路就是工业化一步一步发展,但很难有超越。所以,必须以也完全可以以新的观念进行发展创新,大胆地提出并努力推进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使这些省的总体经济发展实现一个跨越,从工业化发展初期直接跨越到生态社会、知识社会。

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而且还可以使贫困地区超越生产力发展阶段水平而率先实现人民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如果说国际旅游可引起旅游客源国的财富向旅游目的地国的转移,在一定程度上使财富进行再分配,那么,国内旅游则能把国内财富从旅游客源地向旅游目的地转移,使国内财富在地区间进行再分配。一般地说,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外出旅游的人数较多,经济欠发达地区外出旅游的人数较少,当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足以吸引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前往旅游时,这些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消费对当地的旅游生产显然是种外来的刺激。这种刺激,不仅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是个促进,而且由于旅游业的联带性,对当地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也是个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通过兴办旅游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到一业兴而百业旺,可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缩小自己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近年来,中国一些整体经济发展基础较差、水平较低而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老、少、边、穷地区(即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穷困地区),走向旅游脱贫、旅游致富之路,就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如贵州省紧靠黄果树景区的黄果树村,1992年全村人均吃粮200市斤,人均年收人130元,随着黄果树景区的开发,许多农民投身其中,到1998年全村人均吃粮400市斤,人均年收入增至2000元,一步由贫困迈入了小康,黄果树村也因此而实现了贫困地区经济的率先跨越。

旅游作为一个产业,不仅可以"治穷",一个景点富一个县,一个景点富一个村,一片景点富一个镇;而且可以"治愚",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在四川阿坝州旅游景区开发初期,游客去后,老百姓都不好意思去卖东西,卖的时候也不会讨价还价。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些头脑灵活的当地百姓,不仅习惯了做买卖,而且逐渐由生疏变得嫡熟。可见,旅游给阿坝州老百姓带来的,并不只是金钱收入,更具有意义的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他们烙守了几辈子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这其实并不难理解。旅游业必然带来地区的开放,随着游客而来的是新的信息、观念和文化,在碰撞、交流与融合中,人们的视野会更加开阔,思想会更加解放,也会因此走向更加文明。"治穷"是经济效益,"治愚"是社会效益,旅游产业将"治穷"与"治愚",将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融为了一体。

五、旅游产业带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既然旅游是一个经济性的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关联度大、综合性强,能极大地带动和拉动区域经济的增长、财政增收、老百姓致富,因此,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旅游发展中,首先要注意一开始就把旅游当作一种产业来抓,树立起发展旅游所需要的产业观念。

一是旅游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它具有综合性,一业举百业兴,同时又具有依托性,百业托才能举一业。综合性和依托性决定了抓旅游产业发展就是抓结构调整、产业联动、投资环境改善、城市管理及知名度提高,实质是抓了持续发展。因此,一定要站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经济跨越式发展培育支柱产业的全局高度,来看待旅游产业的发展,首先要为它的发展创造出良好的环境,百业托其一业,使其迅速发展壮大,培育为支柱产业,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其一业举百业兴的带动效应。为此,必须充分认识旅游产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和阶段,如旅游产业功能的阶段、旅游发展模式的阶段、旅游产业投入产出的发展阶段、旅游业增长速度的阶段等,按不同阶段的不同规律性要求做好产业发展的相关工作,充分发挥其不同阶段的不同作用,从而既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又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二者间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二是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必须转变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走集约化经营之路。要把区域旅游发展的落脚点放到旅游的产业化发展上,放到使其做大做强带动区城经济社会的发展上,实现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转变。

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尚处于高速增长的粗放化经营阶段,管理方式也是粗放化的,就产业本身来讲还处于出售资源的阶段,即把景区景点当成了旅游业的全部,没有"加工"增值,没有把旅游业涉及的食、住、行、游、购、娱充分连接、带动起来。为此,应着力把这些相关要素发展起来,增加游客的人均停留时间,增加游客的人均消费文出,从而大幅度提高旅游总收入,实现旅游收入主要靠门票收入的粗放型增长向旅游产业总收入的集约型增长转变。

1.景区景点只是旅游发展的载体而不旅游发展的全部,要把旅游发展的落脚点放到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上,促进产业联动从而形成产业链。这样才能提高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而不仅是景区效益、门票效益,才能形成辐射、扩散效应,才能使旅游资源大县、旅游资源大市、浪游资源大省变为旅游经济强县、旅游经济强市、旅游经济强省。

区域旅游产业范文篇7

(一)自然风光优美

湘西旅游资源独特秀美,境内奇峰独立,山中有山,融秀美与雄奇为一体,这里岩溶地貌分布广泛,石林,石峰拔地而起,如猛洞河、南华山、不二门、坐龙峡、红石林等,光地下溶洞如凤凰的奇良洞、龙山火岩乡,就有地下溶洞200多座,我国著名画家黄永玉游览后曾绘画作诗“龙山二千二百洞,洞洞奇魅不可知”,对地下溶洞作出高度评价。

(二)自然资源丰富

湘西自治州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十分丰富。有维管束植物近4000种,经济林、用材林、药材林、果木林等树种达100余种。仅乔木就有300多种,比整个欧洲的总数还多一倍,裸子植物占世界总量的一半左右。永顺小溪有13公顷的原始次森林,林中保存有大量的古第三纪植物种类,是一座古生物基因库。这些古老珍稀植物是湘西宝贵的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

(三)人文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湘西地区不仅有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还有浓郁纯朴的民族风情,都使湘西人文旅游资源异彩纷呈,内涵丰富,并与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相互辉映,赋予了湘西旅游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巨大的潜力。

1.湘西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湘西是独具特色的土家族、苗族文化蕴底深厚的旅游区。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如苗族织锦、蜡染、民族服饰、金银饰品等都是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的丰富遗产。

2.湘西历史文物古迹,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古城,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城内有保存完好的元明清古迹。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芙蓉镇”的有两千余年历史的王村古镇。有千年古都老司城,及湘鄂川黔根据地旧址塔卧纪念馆。

3.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土家族民居吊脚楼,土家族跳摆手舞的摆手堂、土家族婚嫁、土家族原始舞蹈毛谷斯舞、打镏子、梯玛神歌、咚咚喹、哭嫁歌等土家族音乐、民间传说和故事、土家族的民族服饰、工艺织锦、刺绣、挑花、竹藤编织、石木雕刻等。泸溪古老的盘瓠文化、目连戏、花垣苗族的傩文化、苗族工艺蜡染、扎染等,有苗族的四月八、六月六、赶秋等节日文化,苗族风情浓郁古朴。

4.民族民俗风情:苗族村寨如部级民俗文化景区吉首德夯苗族民俗村、凤凰山江苗族民俗村、还有凤凰的石板寨、勾良苗寨等。这些民族村寨体现了民族的居住、建筑风格,风俗、生活、服饰、饮食、礼仪等,是湘西最有优势的人文旅游资源。

二、湘西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构想

湘西旅游产业发展离不开自然、文化等旅游资源,如何有效的保护这些资源,并合理的开发旅游资源是我们应该大力研究的问题,主要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旅游资源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

注意合理有序的开发旅游资源,以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的保护为中心,编制旅游开发的长期规划。要注意科学合理地利用旅游资源,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从自然环境的特征入手,组织各部门结构人员做好旅游资源的全面调查,进行科学论证,制定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管理与保护的总体战略规划。

学习发达地区的自然资源保护方面的先进理念,切忌盲目开发与扩大规模。各旅游开发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到国内外的旅游先进的开发地,学习自然资源保护的先进理念,多批次,全面的考察学习,不要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环境保护的某一个细节,而应该注重其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的整体关系层面。

成立旅游环境监测第三方机构,

立于旅游开发部门和政府部门之外,这样才不会受到旅游开发企业部门的利益驱动,才能够保持旅游环境监测的客观性、公正性,做到严格监督旅游资源开发的各个环境,建立健全快速的旅游信息网络,一旦出现旅游环境监测问题,以四级标志给相应的部门反馈旅游环境告警信息,提供给旅游开发部门和政府部门决策,旅游环境监测机构有权利对反馈的结果给予考核,如果反馈不及时,不充分的,按照相应的地方旅游环境监测条例给予处罚。

(二)有效地利用市场经济手段为了保证湘西州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应当首先充分理解和掌握市场经济的内涵和湘西地区旅游产业特点。市场经济这个概念是为不同社会制度服务的。它首先表现为国家可利用经济的、政治的手段对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其次,使市场竞争对价格、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并且产权关系的界限特别明显;再次,各国的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根据的湘西地区市场经济的特点,制定出适合湘西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因此,我们应当有效地利用市场经济手段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实质上就是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合理确定环境和资源的价格,从影响成本和价格,引导经济当事人进行行为选择,促进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配置,如何合理的利用环境和资源,那么资源环境和服务就会同其他要素一样.在市场上受到同等对待,并因此确保丁要素配置的经济有效性。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我国政府已明确提出:“将环境成本纳入各项经济分析和决策过程中,改变过去无偿使用环境并将环境成本转嫁给社会的作法,要“有效地利用经济手段和其他面向市场的方法来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多渠道筹集旅游资源开发资金

旅游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高创汇的产业。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依靠雄厚的经济基础。目前湘西地区是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发展旅游业的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是缺乏资金。为了解决资金不足,一是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争取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项目资金和国债的支持。二是组建旅游股份公司,实行资本运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快旅游企业上市的步伐,利用上市增强融资功能,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使旅游业真正成为湘西名副其实的优势支柱产业。三是从现有的旅游收入中提出一定的比例,建立旅游资源开发基金,加快旅

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促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采取可持续消费方式:消费问题是环境危机的核心

这是因为不可持续消费方式会引起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引起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的玻坏。因此,要想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可持续消费方式。大量事实证明,中国不能重复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绝对不能以资源的

高消耗、环境的重污染为代价。来换取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消费方式要有利于环境与资源保护,决不能搞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消费资源的高消费。

湘西州本属于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地区之一。地区消费方式应坚持可持续方式,同时也应注意对到湘西旅游的旅游者传播这种可持续消费方式的观念。鼓励旅游者注意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鼓励健康的消费方式。

(五)提高旅游人才素质,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

湘西要发展旅游业,人才是关键,要提高人才素质,必须培养大量的旅游人才。必须加入更多的旅游投入,建立旅游人才的培养基地,建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开放型的办学模式。同时对现有旅游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进行强化培训,提高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升旅游体验的满意度,提高湘西旅游产业的服务水平。

三、结语

旅游业是依托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开发而进行的服务性产业,发展旅游业目的是促进旅游地经济发展,提高旅游地居民生活福利水平。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但旅游资源开发既要限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之内,为后代人保持和增加发展的机会,避免自然环境的破坏性开发和环境污染,又要满足市场需求,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分析旅游产业和旅游资源的各种关系,采用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实现旅游产业发展的最佳途径,是湘西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的必然要求。

区域旅游产业范文篇8

关键词:旅游产业;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山西省

一、引言

产业集群是多个企业为获得某种外部优势而聚集起来的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经济群落,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转型发展,产业集群模式逐渐扩展到包括旅游业在内的现代服务业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产业历经30余年的飞速发展,已经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也日益受到国内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国内学者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研究多以实证分析为主,王辑慈教授认为产业集群可以提升区域竞争力,并且提倡对旅游产业集群进行研究②。聂献忠等研究了我国主题旅游产业集群的影响机制与空间分布特征,认为旅游产业集群可以提升我国经济竞争力③;陈绍友以重庆市为例,认为旅游产业集聚是旅游经济空间发展的必然要求并提出了推动重庆旅游产业集聚的方略④,赵华等对山西省的旅游产业集群进行测度并研究了其经济效应⑤,褚蓓、贺小荣等学者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旅游产业集群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⑥⑦⑧。研究方法主要以区位熵⑤、系数模型⑨、构建指标体系为主。山西省作为资源转型发展的重点省份,厘清其二者互动机制对推进资源型经济有序转型,合理配置政府资源、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作用。鉴于此,本文基于山西省统计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相关指标测度二者互动机理,以期能为山西省旅游产业发展及区域经济建设提供决策建议。

二、研究区域

山西省位于中国华北,具有良好的旅游资源禀赋,拥有着全国72%的地上历史建筑文物,以古建筑、古寺庙、古遗址为主,被称为中国古建筑博物馆。依托建筑文物,大力发展文化和旅游融合产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9年是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的开局之年,截至2019年底,山西省实现旅游总收入8026.92亿元,A级景区总量不断增长,现有A级景区216家,酒店数量不断上升,游客过夜率呈增长态势,住宿满意度为4.13/5,景区游客满意度为4.47/5。目前山西旅游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以大同为核心的晋北边塞文化旅游圈,以太原为核心的晋中民俗体验旅游圈以及以长治、运城为核心的晋南自然风光旅游圈,旅游景点则包括晋北的云冈石窟、悬空寺、北岳恒山;晋中的平遥古城、五台山、绵山;晋南的太行山大峡谷、蟒河、云丘山等景点,这三大旅游圈所形成的地方特色旅游增长极,吸引旅游产业围绕旅游景点集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辐射带动周边经济转型发展,具有较大的潜力和市场前景。

三、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为定量研究旅游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推拉机制,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⑦的基础上,建立指标模型定量分析山西省旅游产业的带动率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各年份统计数据来自于当年《山西省统计年鉴》及《山西省旅游产业发展报告》。根据宏观经济理论,从两个角度出发研究二者互动机制:一是从旅游产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率角度出发,选取以下三个指标来构筑模型:分别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yi、旅游业总收入增长率ri、旅游总收入依存度di,其中根据前人研究成果⑩,这一指标的构建可以反映旅游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是从区域经济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角度出发,区域经济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的推动作用属于宏观层面的定性分析,为对二者的推拉机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文借鉴前人的相关研究⑦构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指数,选取区域生产总值变动率与旅游收入增长率两个指标构筑发展指数模型,以此来对二者的互动关系进行量化,具体公式如下:上式中Ei表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指数,Gi表示旅游收入增长变动率,Gr表示区域生产总值变动率。

四、结果分析

(一)山西旅游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

通过构建旅游产业对地区经济的推动指数,可以直观了解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及作用,由表1可得,山西省2010-2019年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9.08%,总量呈持续增加的趋势,但随着经济向高质量增长阶段转变以及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增长率在不断地下降,由25.04%下降至1.24%,进入平稳增长阶段。近年来随着山西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扶持,文旅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旅游总收入由2010年的1083.5亿元增长至8026.9亿元,增长了近7.5倍,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旅游收入依存度也在不断地提高,由0.12增长至0.47,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Ti由2.52增长至9.10,主要原因在于全省贯彻落实《山西省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全力打造文化和旅游产品,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旅游收入贡献率呈波动增长趋势,由于2013-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较稳定,当年的旅游收入贡献率不具有代表性,因此将数据剔除,但从总体来看,旅游收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山西省区域经济的推动支撑作用越来越显著。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完善。山西自从大规模发展旅游产业以来,对资源矿产、能源的依赖性逐步下降,单一的“一煤独大”能源消耗型经济增长方式得到改善,现代服务业崛起并加速发展。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交通便利,以大同为例,正在修建的大西高铁将会大大缩短山西、陕西、河南等地的交通距离,为晋北、晋中等远距离地区输送大量客源,此外旅游专线“云冈号”的开通,不仅连接了山西境内的旅游路线,而且对旅游目的地起到了切实的宣传作用。三是促成企业联合,减少产业发展成本。旅游产业集群是旅游业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产业集聚可以增强企业联系,交换市场合作信息,减少企业雷同,增强企业竞争力。以大同市为例,大同拥有5A级景区云冈石窟、悬空寺、华严寺等珍贵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加之一年一度的春节城墙灯展以及电影节、动漫展的举办,使大同目前已经成为山西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城市,在这种旅游大发展的背景下,大同建立了旅游集散中心,将全市及其周围城市的旅行社、汽车租赁公司、星级酒店等组合起来,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调动旅游资源,在全省形成模范发展,从而在长时间里促使产业集群向更高质量、高水平方向发展。

(二)山西省区域经济发展对旅游产业集群的推动作用

通过构建旅游产业集群指数(图1),由图可得,GDP增长率呈现波动性增长,但总体增长趋势缓慢下降,在波动中前进。旅游收入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呈稳步增长趋势。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指数除2010年之外均大于1,这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旅游产业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区域经济推动产业现代化水平。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创新科技的支持,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地提高,才能更好地为现代旅游产业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与发展空间;二是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山西正在修建的大西高铁将大大加强晋北与南部省市的交流与沟通,也将吸引甘肃、新疆的潜在游客,同时机场也在不断的扩大规模,加大年客机吞吐量。一大批星级酒店的成立也增加了旅游体验感。区域发展对于旅游产业的投入,越来越集中在智慧景区的建设,由于古文化旅游资源需要配备使用讲解器以及模拟体验,因此景区在政府的支持下发展数字旅游、移动式体验感旅游,在景区也可以随时听到讲解和路况播报、导览提示以及智能客流检测控制,疏导景区秩序,从而避免交通瘫痪,大大提高体验度。五、山西省区域经济与旅游产业共识,致力于推进产业转型发展,全力推进旅游强省的建设。政府要全方位统筹把控,政府主导,企业联动,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完善旅游景区的建设,集中力量重点解决旅游基础设施提质扩量问题,同时加大旅游产品的宣传,打造传统文化强省,加大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加旅游的趣味性和体验感。

(二)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加强产品创新

山西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如何在弘扬传统文化与增加旅游趣味性、创意性之间寻求平衡是旅游产业面临的一大困境。因此加强旅游产品的创新尤为重要,目前山西省三大文化主题旅游线路红色经典文化旅游、晋商精神文化旅游、寻根觅祖文化旅游发展势头较好,可以在线路游当中增加现代科技元素,如智慧景区的修建,3D虚拟情景体验、穿越元素等,增加游客的科技文化体验感与互动感,同时加大民俗纪念品及创新性的文创产品如现代彩妆、街边小食的开发与市场投入,形成特色文化旅游名片。

(三)加强区域合作,构建旅游经济圈

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多方位、多要素、多主体的合作,以此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建。将山西省内11个市级的旅游要素整合在一起,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做大做强“天下大同,美美与共”“平遥晋商”和“寻根觅祖”3个区域性的特色旅游产业集群,提高山西旅游产业在全国的竞争力。加强旅游景区、旅游企业合作,调整和重组旅游路线。连接晋北晋南的旅游交通要道,形成环形路线,促进区域资源整合,加强与周边省份各旅游城市的合作,搭建区域合作平台,扩大客源市场。

六、结论

本文利用山西省统计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定量分析旅游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互动机理,并为山西省未来转型发展提供一定的战略参考。主要结论为:山西省旅游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正向促进关系,近十年旅游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推动模型均值为6.27,具体体现为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企业集聚;同时山西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指数除2010年外均大于1,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旅游产业迈向新的高度。山西省旅游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潜力,未来应继续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创新旅游产品,推动智慧旅游的建设,提升旅游服务。

参考文献:

[1]毛剑梅.旅游业与制造业产业集群的比较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6(06):125-128.

[2]王缉慈,童昕.简论我国地方企业集群的研究意义[J].经济地理,2001(05):550-553.

[3]聂献忠,张捷,刘泽华,章锦河.我国主题旅游集群的成长及其空间特征研究[J].人文地理,2005(04):65-68.

[4]陈绍友.重庆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6(05):861-866+870.

[5]赵华,于静.山西省旅游产业集群的集聚度测算和经济效应分析[J].经济问题,2016(03):102-106.

[6]褚蓓,李翔.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竞争力:基于陕西省旅游业的因子分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7(03):103-107.

[7]贺小荣,胡强盛.湖南省旅游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互动机制[J].经济地理,2018,38(07):209-216.

[8]赵仁璧,姚凤云.广东省旅游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互动机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9,35(10):1328-1331.

[9]王兆峰,霍菲菲.湖南武陵山区旅游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测度[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8,37(02):94-98.

区域旅游产业范文篇9

关键词:赣南地区;体育旅游;区域经济;互动发展

2013年1月,国家旅游局出台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该文件的出台对于促进赣南苏区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而作为传统旅游的重要补充,体育旅游在近几年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面对国务院支持振兴原赣南苏区这一历史机遇,对赣南地区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探寻体育旅游开发与赣南地区社会经济互动发展规律,使各级政府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时,充分考虑体育旅游业发展的社会经济价值,并将其视为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加以规划和引导,这对加快赣南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步伐,推进赣南地区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都具有重要理论指导价值和现实价值。

1赣南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1.1赣南旅游资源情况简介

赣州,位于江西南部,又称赣南,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人口918万,其东邻福建,南接广东,西靠湖南,北连本省吉安、抚州。赣州旅游资源丰富,产品独具特色,资源分布率达77%,森林覆盖率达76%。有部级文化保护单位10处64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4处;有部级风景名胜区1处(安远三百山),部级自然保护区2处(龙南九连山、崇义齐云山),部级森林公园8个(宁都翠微峰、崇义阳岭、安远三百山、上犹五指峰、大余梅关、龙南九连山、上犹陡水湖、章贡区峰山),国家4A级旅游区15处(通天岩风景名胜区、宝葫芦农庄、崇义阳岭、瑞金叶坪红色旅游景区、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五龙客家风情园、龙南关西新围、安远三百山、定南九曲旅游度假村、赣县客家文化城、大余丫山风景区、兴国三僚景区、石城通天寨景区、会昌汉仙岩景区、宁都翠微峰景区),国家3A级旅游区3处(于都长征第一渡、龙南栗园围、龙南客家酒堡)。目前,赣州已形成了“红色故都、江南宋城、客家摇篮、生态家园、世界橙乡、堪舆圣地”六大旅游品牌。1994年赣州被国务院批准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3年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

1.2近年赣南旅游业收入情况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2011年至2014年赣州市的第三产业经济收入在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快速发展,表2中2011年至2014年赣州市旅游接待人数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2014年的旅游经济收入达到了272.24亿元人民币。结合表1和表2的数据可以发现,在赣州旅游产业的经济收入约占赣州第三产业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因此,大力发展赣州的旅游产业是提高赣州第三产业经济指标的重要途径。

2赣南体育旅游开发现状

2.1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旅游开发

赣南是客家先民中原南迁的第一站,是客家民系的发祥地和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赣州市客家人口占95%以上,世称“客家摇篮”。客家民俗体育是广泛流传在客家民间约定俗成的体育活动。近年,客家民俗体育活动与旅游相结合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期间举行的宁都洛口南云竹篙火龙节,活动包括火龙虎的制作,火龙虎活动的仪式及其表演等两大部分,其活动形式的古朴、雄浑、绚丽,有着震撼人心的艺术美,活动期间,能吸引大量游客观光游玩;龙南杨村龙舟赛,是在面积15亩的池塘里举行,是龙南县杨村镇独有的一种端午民俗,它起源于明朝弘治年间。随着五百多年的流传,形成了祀奉龙神、请龙神、龙船会、扫邪、决赛、游船、龙神归位、送游船鸭等为一体的独特的传统龙舟民俗文化,成为赣粤两省三县五乡一场端午节期间最受欢迎的传统民间活动。它历史悠久、规模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而且仪式隆重、场面热烈、壮观。因此,它不但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是一个进行社交、增进社会团结的机会,具有体育、文化、经济、传承客家精神和巩固四海客家情谊等多方面的价值。每年五月初一至初五,杨村热闹非凡。决赛时观众达数万人,所涉赣粤二省三县五乡一场近10万人的客家地区;石城灯会(灯彩)上溯南唐(公元953年)就已开始在民间盛行,距今已历千余年,是石城独特的民间艺术项目。由于在石城客家方言中,“灯”与“丁”同音,舞灯有祝愿人丁兴旺、幸福吉祥之意,所以灯彩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渐渐形成了“事事当中有规矩,样样规矩不离灯”的风俗[3]。如今,石城灯彩经过挖掘和创新,一批批石城灯彩精品逐渐走上大型舞台,走进艺术殿堂,该县顺势而动,着力唱响灯彩文化品牌,县里加大宣传力度,制作了一批宣传灯彩的旅游折页、手提袋、明信片等宣传品;在国道、高速公路口和旅游景点立起了醒目的宣传牌;组织制作了一批灯彩旅游产品,搭建旅游春风传播灯彩文化,不断提高石城灯彩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因此,石城灯彩艺术也迅速成为省内外媒体的聚集点:2011年,中央4套《快乐汉语》栏目组到石城拍摄灯彩节目;2012年,中央4套《客家足迹行》节目摄制组在石城拍摄灯彩;2013年,央视中秋文艺晚会时空连线石城灯彩。除此之外,上犹九狮拜象、龙南香火龙等等客家民俗体育节庆与旅游结合开发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当地旅游人流量,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和人口的就业。

2.2“红色”体育旅游开发

赣南是全国著名的“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是思想的重要发祥地,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重走长征路”、“野外游击战”“爬雪山、过草地”等一些融入“红色”教育背景的体育项目在各个旅游景点受到游客的追捧,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真正达到“游中学、学中游”的潜移默化效果,既可扩大产品外延,避免产品单调,又可与游客互动,活跃气氛,提高对游客的吸引力[4]。2015年8月“薪火相传再创辉煌”长征精神红色旅游火炬传递活动正式启动,本次活动是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80周年和抗战胜利70周年而举办的全国性红色旅游宣传活动。9月8日火炬传递启动仪式在瑞金市苏维埃纪念园红五星广场举行,除此之外,活动期间还进行了“长征从这里出发”千人骑行活动、“长征精神红色旅游自驾游精品线路”等一系列文体和公益活动。红色旅游与体育旅游的融合开发也将迎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2.3户外体育旅游开发

近几年,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登山户外活动以及户外探险性旅游活动逐渐兴起并发展迅速。户外运动按照不同项目的运动方式可分为五大类,分别是:享受自然类(露营、户外摄影等)、路行类(自行车、徒步等)、攀登类(攀岩、高山探险、绳降等)、划桨类(漂流、皮艇等)、拓展类(户外拓展等)[5]。赣南地区结合自身自然环境优势,开展户外体育旅游取得了很好效果。例如:赣州(上犹)漂流节。漂流节整合了大金山漂流、五指峰漂流、陡水湖漂流乐园等赣州漂流类景区资源,集体推介,扩大了影响力,塑造品牌,吸引了省内外的大量游客体验游玩;石城户外嘉年华,活动联合了赣州登山协会和赣南多家知名户外俱乐部建立户外联盟,致力推广户外旅游,嘉年华活动期间开展露营大会、户外拓展挑战赛、趣味泼水节、石城美食大会、实景音乐晚会、瑜伽秀等活动,让游客身心愉悦。除此之外,寨九坳的攀岩和绳降、通天岩的登山活动等等,都能吸引大量游客去体验。

2.4体育赛事旅游开发

随着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以及北京获得2022年冬季奥运的主办权,市民对体育赛事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其庞大的观众参与性、互动性、延展性成为众多旅行社眼中的“大蛋糕”。在全国知名城市举办的综合性体育运动会、国际足球赛、马拉松赛、自行车赛等品牌赛事以及在各大旅游景区举办的各类体育赛事,都能吸引国内外大量的“观赛团”。针对“观赛团”的一些列旅游产品将给当地经济带来可观的收入。赣南属于三线城市,经济相对较为落后,承办有影响力的赛事较少,但随着国家对赣南苏区的政策扶持,赣南逐渐也在积极承办一些品牌赛事。例如: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它是因环鄱阳湖经济生态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宣传江西优美生态,配合旅游强省战略,经省委、省政府同意而打造的一项大型国际品牌赛事,也是江西十二五规划中的重要品牌赛事。第六届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首站就来到赣州上犹县。还有,中国男子篮球甲级联赛(NBL)球队江西鑫业篮球俱乐部的主场就设在赣州,2014年安远县举行的悍马(中国)大会三百山越野赛;石城县举行第二届乡村旅游文化节山地车比赛等。

3赣南体育旅游开发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策略研究

3.1规范体育旅游市场,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加强体育旅游市场准入、市场竞争以及市场监督和管理,建立起公平竞争、信息灵敏、运行有序的体育旅游市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体育旅游法律、法规建设,利用法律手段,打击不法经营,维护游客的合法权利。3.2政府引导,增加经济投入政府应该鼓励各地要相应地编制体育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并将体育旅游基础设施和重点体育旅游项目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6]。赣南各县市应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并扶持本地企业和民间资本组建高水平体育俱乐部和投资体育旅游相关产业。加强精品体育赛事引进,政府主导承办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3.3丰富体育旅游产品,提高旅游消费水平紧紧抓住赣南“红色古都”“客家摇篮”“生态家园”的旅游品牌,大力开发苏区运动会、客家民俗体育节、休闲体育游、生态户外游等一批体育旅游产品。着力延伸体育旅游产业链,建设体育主题公园、体育主题酒店、餐馆等,打造赣南特色体育表演节目,开发赣南体育旅游特色纪念品和购物商城,延长旅游时间,提高旅游消费水平。3.4建立多元化区域体育旅游合作机制,促进合作双赢区域旅游合作是世界旅游发展的新趋势,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可以将不同区域的资源和要素整合在一起,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实现资源互补、市场互动,提高旅游业竞争力[7]。赣南周边有革命圣地井冈山、福建客家集聚地、体育赛事产业全国走在前列的广东省。赣南应着力推进跨地域合作,构筑体育旅游经济圈,在体育旅游精品路线开发、体育赛事合作、体育旅游产品研发等项目上结成紧密伙伴关系,促进合作双赢。3.5多部门协调合作,共推赣南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体育局、旅游局、文化局、教育局等多部门应协调合作成立赣南体育旅游发展工作小组,共同负责体育旅游的合作总体组织和指导,抓住发展的历史机遇,共同制定发展政策措施、加强体育旅游人才培养、加大体育旅游文化宣传与推广等。制定赣南体育旅游专项发展规划,根据不同县的地域特点、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市场前景,有重点、分类别、重特色地打造、扶植一批有影响的体育旅游示范带、圈、村、园、镇、城、节等体育旅游的示范项目[6]。

4结语

体育旅游开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又为体育旅游业提供产业基础和保障,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依托。赣南体育旅游产业正处于发展的新起点,抓住历史机遇,做到规范体育旅游市场,完善法律、法规建设;政府引导,增加经济投入;建立多元化区域体育旅游合作机制,促进合作双赢;丰富体育旅游产品,提高旅游消费水平;多部门协调合作,共推赣南体育旅游产业健康、快速、高效的发展。最终,必将使得赣南体育旅游产业成为地方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作者:肖随龙 黄 河 单位: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赣南师范学院研究生部

参考文献

[1]新华网.国家旅游局出台《实施意见》支持赣南振兴[EB/OL].www.jx.xinhuanet.com/news/ganzhou/2013-04/12/c_115370801.htm.

[2]赣州市人民政府网.2012年赣州旅游资源介绍[EB/OL].www.ganzhou.gov.cn/jcgz/gzjj/gzmp/201207/t20120704_653241.htm.

[3]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EB/OL].www.jxfysjk.com/.

[4]邹利江.江西省红色旅游与体育旅游融合开发的理性思考[J]农业考古,2009(3):139-141.

[5]中国登山协会.登山户外安全手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4.

区域旅游产业范文篇10

[关键词]环渤海;旅游产业集群;区域整合

一、旅游产业集群内涵

波特指出,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连接在一起。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把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通过分工专业化与交易的便利性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旅游产业生产过程的整体性和组合性、产业范围的宽泛性、产业结构的层次性、产业关系的关联性,使它具备了集群形成、发展和存在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因此,旅游产业集群是由旅游要素企业、关联企业以及辅助企业和相关机构,围绕优势旅游资源或区位条件优越的旅游目的地而形成的空间地域集聚体,它是旅游产业高级化阶段的产物和适应经济全球化和集群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资源禀赋角度来看,旅游产业集群是按某种有效的方式,将某一区域的旅游产业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从事某种对本地区来讲最具有竞争优势的经济活动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表现为以具有竞争力或竞争潜力的旅游企业为链核,以产品、技术、资本等为纽带,通过包价或零售方式将旅游产品间接或直接地销售给旅游者,以助其完成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行和游览,从而在旅行社、饭店、餐饮、旅游景区、旅游交通、旅游商店等行业之间形成的链条关系。从经济系统角度来看,旅游产业集群融合了旅游产业和产业集群的理念与机制,以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为基础,以核心旅游产业为支撑,形成的多层次、多结构的旅游经济活动地域系统和旅游企业战略同盟,具有鲜明的产业集聚优势和带动辐射效应。

二、环渤海地区旅游整合开发与协作现状

我国不同层次、规模的区域旅游协作与集群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与城市群发展一脉相承,旅游产业已成为环渤海区域融合最先进入操作层面的领域。1985年9月环渤海首次提出区域旅游协作,其地理范围涉及京、津地区与辽东、山东两个半岛。2004年至今,环渤海区域各省市已先后达成“京津冀旅游合作共识”、“环渤海港口城市旅游合作”和“中国北方环渤海11城市旅游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确定了共同开放环渤海区域旅游市场。但是,目前环渤海旅游地域综合体尚存在空间结构不合理、组织机制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像北京和天津、青岛和济南、沈阳和大连的旅游辐射和集聚范围较小,这对区域旅游规模化、产业化、集群化发展十分不利。

三、环渤海地区旅游集群形成条件分析

(一)环渤海地区环境优势的强大吸引

旅游资源不可转移,但区域环境优势能够使不同偏好的旅游消费者和旅游企业利益主体通过空间移动,向旅游目的地高度集聚。环渤海区位与地缘优势、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环境等的强势吸引,成为推动区域旅游经济有效运行和整合协作的重要动力。

1.区位优势。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北方地区与日本、韩国等东北亚国家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门户,客源市场广阔,交通网络密集。旅游产业通过以京、津、冀为中心,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为两翼的横向交通网络,哈大、京沪、京沈纵向交通动脉和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等港通网络进行高度集聚。

2.经济优势。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第三大经济增长极,也是东北亚地区国际经济合作的前沿,具有极强的经济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2005年环渤海地区7省市GDP达到55012.23亿元,占全国GDP的30%,人均GDP为23227元,高于全国人均水平。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47.41%和40.09%。旅游总收入达到4666.75亿元,是环渤海地区GDP的8.4%,占中国旅游总收入的60%。

3.资源优势。环渤海地区拥有约占中国1/3的漫长海岸线,多种滨海地貌类型,燕赵齐鲁和关东地域文化景观与现代都市景观兼备,陆域和海域景观交融。特别是众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密集,拥有占我国2/3的世界文化遗产(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泰山、长城4处),大连金石滩、青岛石老人、北京华夏民族村等部级旅游度假区,以及北京、天津、青岛、济南、威海、烟台、大连、沈阳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截至2005年底,共有699个部级旅游景区,占中国部级旅游景区总数的31.37%,其中国家lA、2A、3A、4A级景区分别占中国各级景区总数的36.92%、30.81%、33.27%、29.47%。

(二)较强的区域专业化分工和协作能力

旅游产业综合性强、专业化突出,通过纵向、横向企业之间的物质支撑、信息共享、经济协调产生合作绩效,使各种产业要素在集群区域内通畅流动。旅游产业的产业链较长,关联度较大,某一功能的实现,必须有一群相关辅助产业的强力支撑,旅行社、星级饭店通过网络化布局,形成方便、快捷的旅游服务体系。目前,环渤海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能力日益完善和增强,共有星级饭店849个,占全国星级饭店总数的近25%,旅行社4848家,占全国旅行社总数l的31.5%。

环渤海地区具有较强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与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京津冀城市群是环渤海地区最强大的经济增长中心,对华北和西北地区具有较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山东半岛城市群是东联日韩、南联长江、北联辽中南、西联京津的桥头堡,辽中南城市群则能够积极参与东北亚地区的分工与合作。因此,在市场机制调节与统一规划的前提下,树立合理的分工意识,充分发挥三大城市群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能力,能够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特色鲜明和协调发展的旅游产业集群格局。

(三)集群地域性和层次性的系统构架

旅游产业集群的空间结构是指区域旅游产业要素的空间分布和相互作用,旅游流的运动规律、旅游资源的组合效应、旅游地的通达性及旅游市场形象定位等地域差异决定了集群的空间构架。从空间上看,环渤海旅游圈总体上看分为三大旅游板块、五大旅游中心。辽东板块包括以沈阳为中心的辽中旅游区和以大连为中心的辽南旅游区,京津板块包括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旅游区,胶东板块包括以济南为中心的济南旅游区和以青岛为中心的青岛旅游区。三大板块和五大中心又是由众多小板块和旅游区组成,并保持着一定的层次结构。因此,环渤海地区已形成以旅游中心城市为主体,带动其周边地区协同发展、层次清晰的旅游地域系统。

总的来说,环渤海地区的环境优势、专业化的分工合作、旅游产业集聚的地域性和竞争力,促使环渤海旅游要素形成了较为严格的特色分工及互补,从而维持着一种较为稳定的、长期的、非特定合约的集聚。

四、基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环渤海区域旅游整合开发与协作模式

(一)政策制度整合与协作模式

1.编制和实施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引导环渤海区域旅游协调发展与合理调控。通过制定区域旅游功能区划,划定各类旅游功能区,确定区域旅游开发功能和空间体系,有重点、有步骤地加以开发,并依托强有力的法律、行政、市场经济等手段实施保障。7省市应正确定位区域旅游功能,即北京应借助奥运优势,天津应依托国际化贸易港的建设,河北应加强与京津旅游产业对接,山东应提供便利的对外开放通道,辽宁应加强区域旅游协作,山西应提供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能源支持,内蒙古应依托13亿亩草原维系区域生态旅游资源。

2.建立区域旅游行政组织,加强区域协调管理。环渤海地区行政区域层次较多,分割过细,城市群各城市隶属关系不同,无法形成一体化,这给城市之间的协调带来很多掣肘因素,阻碍了区域及资源的自由流动和有机融合。因此,应建立环渤海区域旅游行政组织,加强开放政策和政府间的协调与强力整合,有效配置优势地区与非优势地区的资金、技术、信息等旅游要素,整合旅游竞争优势。

(二)旅游要素整合与协作模式

1.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协作。主要包括:(1)人文旅游资源整合。辽宁古文明探源旅游-天津古城文化旅游-北京华夏文明-河北涿鹿“三祖文化与三国文化”旅游-山东山水圣人与齐鲁文化旅游-山西大同古建筑与五台山文化旅游-内蒙古赤峰辽文化与古人类文化旅游。(2)自然观光休闲旅游资源整合。辽宁鞍山千山、凤凰山、医巫问山、鸭绿江、本溪水洞、青山沟风景名胜区-天津盘山-河北太行风光、承德森林草原、崆山白云洞-北京八达岭-十三陵与石花洞风景名胜区-山东泰山、青岛崂山、博山、青州风景名胜区-山西黄河旅游风光与汾源山岳风光-内蒙古扎兰屯草原风光。(3)度假旅游资源整合。滨海度假:大连金石滩、旅顺口海滨-天津海滨-河北承德、北戴河-青岛石老人。温泉度假:天津东丽湖-河北白洋淀-内蒙古赤峰温泉旅游-青岛即墨温泉旅游。

2.旅游产业要素的整合与协作。环渤海地区旅游企业集聚规模优势巨大,拥有接近中国总数1/4的星级饭店,北京、山东、辽宁拥有星级饭店的座数排在中国前10名。通过旅游集群的系统化建设,逐步完善旅游核心产业以及相关产业要素的配置,增强旅游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今后应重点加快高星级酒店企业集团和国际旅行社企业集团的建设;加强区域旅游现代化交通体系的建设与协作,合理布局和统筹衔接区际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以及以地铁为主的高速轨道交通网络体系,增辟通往主要客源国和重点旅游城市的航线、航班;建立和健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具有社会公益服务性质的游客集散中心、旅游咨询中心、游客救援中心。

(三)市场网络整合与协作模式

规范旅游市场,打破地域限制,突破体制障碍,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的旅游市场体系,对于环渤海区域旅游协作尤为重要。旅游市场协作主要包括:(1)旅游线路协作。即整合环渤海7省市内各自分散的旅游线路,建立和推出特色鲜明、内涵完整、具有较高比较优势的滨海旅游精品线路(滨海度假、港口旅游、海洋人文旅游、滨海生态旅游)、城市群历史与现代主题线路,奥运旅游线路,会展与节庆旅游线路,着力运作贯通京津冀、串连京津沪、沟通中日韩、辐射环渤海的优选旅游线路。(2)市场品牌整合建设。跨越地理和行政界线,以地方特色为旗帜,集中广告宣传力度,特别以北京2008年奥运会、青岛2008年奥帆赛为契机,整合环渤海奥运旅游品牌。(3)培育和壮大旅游市场主体。组建和培育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综合性和专业化的大型旅游企业和企业集团,重点引导和推动星级饭店和旅行社向集团化、品牌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四)区域空间整合与协作模式

根据旅游资源地域差异性且分布不均衡的特点,以相邻省区旅游资源密集圈和旅游产业密集带为基础,构造“三核心、三组团、一产业带”的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地域系统。通过确定核心带动城市、重点组团城市群、滨海旅游产业带,构建旅游产业集群区域化整合与协作模式,即以大连、北京、青岛为核心,突出京津冀、辽中南、山东半岛三组团集群协作发展,打造环渤海滨海旅游集群产业带,构建环渤海7省、市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空间体系(如上图所示),从而推进旅游产业空间聚集形态从“点”增长极集聚阶段向“点一轴”增长极、产业带以及区域聚集扩散的转变。

1.培育三大旅游核心和产业集群。以大连为核心,突出其“北方香港”、“浪漫之都”的形象,加强旅游度假休闲产品的开发,以带动辽中南城市群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借2008年奥运会之势,以北京为枢纽城市,与津、冀联合开发“海、陆、山”兼备、文化内涵丰富,展现具有东方特色的多功能旅游带,带动京、津、冀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以青岛为核心,借助山海岛风光,滨海近代多国建筑与都市人文以及2008年奥运帆船比赛,突出滨海度假、观光以及体育、会展专项旅游资源的开发,带动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

2.打造滨海旅游集群产业带。重点依托2008年青岛奥运帆船比赛的机遇,整合开发大连傅家庄和金石滩浴场一河北秦皇岛、北戴河和南戴河浴场一青岛一、二、三、六海水浴场和石老人、金沙滩海水浴场,开展水上娱乐旅游产品;划分大连、秦皇岛、青岛重点度假旅游城市,烟台、威海、日照次一级度假旅游城市,联合开发滨海度假旅游产品;整合滨海风景观光旅游资源,突出开展大连一青岛山海风光和都市景观旅游,辽河三角洲湿地一天津古海岸与湿地一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旅游,旅顺口一承德一兴城古城、锦州、绥中滨海历史遗迹旅游。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5).

[2]谢春山,李诚固.试论新时期旅游产业的特征与功能定位[J].财经问题研究,2005,(8).

[3]张辉.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在经济机理[J].中国软科学,2003,(1).

[4]王起静.转型时期我国旅游产业链的构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5).

[5]尹贻梅,陆玉麒,邓祖涛.国内旅游空间结构研究述评[J].旅游科学,2004,(12).

[6]潘文达.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初探[J].学习与探索,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