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设计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5 06:50:5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形象设计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形象设计论文

形象设计论文:仿生装潢新形象设计的作用

作者:詹伟锋单位:莆田学院艺术系

仿生态设计在包装容器设计中的作用

人们一般通过形状和功能来了解产品。在审视产品的过程中,人们对特定的仿生态信息元素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这便是直观感觉,是了解产品的第一阶段。产品信息一般都是由两种类型信息构成:一是理性信息,如材料、工艺、结构及外观等;另一种是情感信息,如产品形状、颜色、使用功能等。前者是产品存在的基础,后者是产品内容重要的附加形式。产品是否受欢迎,首先取决于产品的理性信息,但情感信息是对理性信息的修饰、补充和说明,同样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根据产品设计的新理念,创造富含情感信息的包装容器产品,加入人们的情感需求元素,展现情感信息,能消除人与产品之间的隔阂。包装容器产品的仿生态设计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物理需求,也能满足心理(亲和)需求,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融合。

第一,仿生态包装容器设计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给消费者以亲切感和安全感。由于对生态形态的模仿,仿生态包装设计可以使人摆脱理性信息的束缚,改变由于过多强调理性信息而产生的疏远和冷漠感,使人对产品具有亲切感。仿生态设计基于人类熟悉的自然生态,选取符合人类普遍接受心理状态的生态事物和元素,通常具有率性、自然、亲切的特点,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消费者在一种温馨中体验仿生态设计,往往容易找到心灵的契合点,不再感到孤独,从而达到心灵的慰藉。在友好的氛围中,设计产品给消费者带来安全感。可以说,仿生态包装容器的设计开发,是当代包装容器产品设计的新宠。如图2,女人体香水瓶身是包装最耀眼的地方。楚楚动人的女人形体,其亲切感,仿佛要带领每位女性去追梦,去探索未来,整体造型就是一件艺术品。

第二,仿生态包装容器设计彰显个性体验,激发消费者对产品形象虚拟的创造热情。仿生态容器造型设计不仅唤起人们的自我意识,还激发人们对大自然的喜爱,使人类与自然更加亲近,并在体悟仿生态包装容器设计时,融入个性情感特征及自我人生体验。这种内省的过程,激发了消费者的创造热情。他们在体悟中分析、判断,作出新的解释,使设计者产生新的创作灵感。消费者和设计者似乎在进行无声的心灵沟通,消费者在新产品形象中,感受到无限的人生乐趣。仿生态包装容器设计融入了设计者的个性情感,而消费者在体验不同设计产品的过程中,激发了创造热情,参与了产品形象的虚拟再创造。比如梳妆台选用什么样的仿生结构造型设计,不同仿生形象化妆品摆设位置、方向、方式等,这些都融入了消费者的个性体验和理解,体现了消费者的虚拟创造过程。

第三,仿生态包装容器设计的新颖性和奇异性极大地丰富了造型设计的形态。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形式,自然生态丰富的结构形式及其发展变化、色彩图案、存在方式、形体面貌、语音特点等,为仿生态包装容器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设计造型形态。向自然生态学习,不断累积经验,对造型进行甄别、选择、加工、组合,是一个长期的再创造过程。

查看全文

城市旅游形象设计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根据城市旅游发展的定位依据和形象设计原则,对烟台市发展城市旅游的长远定位和形象设计进行了论述,并对城市旅游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具体措施。

关键词:烟台城市旅游发展定位形象设计

从历史上看,山东省烟台市是一座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名城,但通过对比不难发现,烟台的城市旅游业发展没有体现出应有的资源优势,其城市旅游的影响力也不如周围几个旅游城市。笔者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烟台城市旅游的发展定位不准、城市旅游缺少特有的形象概念。

烟台市旅游发展定位

城市旅游发展的定位依据

确定一个城市地区的旅游发展定位应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中长期内旅客的旅游产品需求;二是本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资源优势。关于旅游者对旅游的需求,许多学者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基本层次、提高层次和专业层次。观光游览属于最基本的层次,提高层次是指娱乐和购物,而专业层次则包括疗养、会议、宗教、考察、商业等多种活动类型。对于特定城市来说,旅游活动类型可能是综合性的,但更有可能表现为:在城市不同时期的旅游发展空间上,某一种或几种旅游活动类型居于主导地位,而其他类型的旅游活动居于次要地位。这些居于主导地位的旅游者需求行为演变决定了城市旅游发展模式的市场方向。

查看全文

大都市旅游形象设计分析论文

内容摘要:上海的都市旅游发展正向区域性的国际旅游中心城市迈进,但上海的旅游业距国际化大都市还存在一定差距。本文根据上海市都市经济地位、文化特点、发展方向、旅游资源和城市定位的基本原则,对上海的旅游形象进行定位和设计,并提出一些重要措施。

关键词:国际都市旅游形象上海

国际大都市发展都市旅游的意义

都市旅游业发达是国际化大都市的一个基本特征。1966年时,英国规划大师彼得·霍尔就将娱乐旅游业解释为世界城市的一种主要产业部门,是国际化大都市的七大特征之一。纽约、伦敦、东京、巴黎、香港、洛杉矶、新加坡、法兰克福、悉尼、多伦多、日内瓦、布鲁塞尔、柏林、大阪等不仅是世界著名大都市,同时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旅游城市。也就是说旅游业是否发达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是否跨入世界级城市行列的标志。都市旅游业和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都市旅游是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尊严和形象的旅游产品。都市尤其是国际大都市,是一国或地区政治、经济、交通、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通过发展都市旅游可以促进城市设施及服务质量的改善,提高城市的开放度和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一个国际大都市往往集旅游、观光、度假、商贸、会议、展览、购物、文化、体育为一体,拥有先进的接待设施,一流的服务水平,可以满足国际游客多种多样、内容广泛的旅游需要和旅游动机。

都市旅游是整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窗口”和“辐射中心”。旅游业是世界上覆盖面最广、综合性功能最强、有着广泛发展前途的产业。从世界各国的发展来看,旅游业的“窗口”、“支柱”、“基地”和“辐射中心”,几乎都在都市,尤其是大都市。巴黎、伦敦、悉尼、东京等国际大都市都是本国或地区旅游业的辐射基地。

查看全文

欠发达地区形象设计研究论文

摘要:良好的地区形象将对地区经济起到积极的作用,对欠发达地区的作用尤为重要。对欠发达地区进行形象设计,可以通过地区中心形象设计、地区政府的形象设计、政府领导者的形象设计等几个层面进行。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形象设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经济取得很大的发展,而西部由于地域环境、历史原因等方面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缓慢,与东部的差距一直很悬殊,特别是在一些欠发达地区这种差距就更加显著。所以,如何尽快把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搞上去,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最紧迫的任务。在此,如果我们不面对现实,只是一味抱怨、一味强调客观因素的制约,那么将一事无成。因此,我们只有认清现状,看到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群策群力,才会有光明的前途。本文试从公共关系学的角度,谈谈搞好欠发达地区的形象设计与发展经济的关系。

一、地区形象及设计

所谓地区形象,是指一个地区的内部与外部公众对该地区的内在综合实力、外显合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综合评价与总体印象,它包括经济、社会、科技、教育、文化诸方面,涉及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及发展模式等内容。

对欠发达地区进行良好的形象设计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它必须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以公共关系学的相关原理为基础,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塑造和建设欠发达地区良好的整体形象,增强凝聚力和吸引力,以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推动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可见,形象是一笔无形的财富,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良好的地区形象,就意味着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无疑,它对振兴欠发达地区经济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查看全文

机械产品形象设计管理论文

随着国内制造业的迅速发展,轻工机械类产品在市场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其客户范围逐年扩大。另一方面,技术和生产条件的同质化已使企业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单纯凭借技术力量已经很难在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此时,只有借助设计的手段对产品进行全方位、系列化的产品形象设计,创造出独特的设计风格和销售卖点,重塑企业的技术形象和品牌形象,才能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及附加值。

2产品形象设计的内涵

何谓产品形象设计?在设计领域,对此已有较为系统完整的阐述。

产品形象设计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总体形象目标的细化,它是以产品设计为核心而展开的系统形象设计,对产品设计、设计观念、技术、材料、造型、色彩、加工工艺、包装、运输、展示、营销手段、广告策略等等一系列进行统一策划、统一设计,形成统一的感官形象和社会形象,以起到提升、塑造和传播企业形象的作用。产品形象(Productslndentity)是产品在设计、开发、研制、流通、使用中形成同一的形象特质,是产品内在的品质形象和外在的视觉形象统一性的结果。

改革开放后,由美国发展起来的企业形象设计观念在我国得到了发展,所谓企业形象设计是指企业通过传达系统如各种标志、标识、标准字体、标准色彩、运用视觉设计和行为展示,将企业的理念和特性视觉化、规范化和系统化,来塑造具体的、公众认可并接受的评价形象,从而创造最佳的生产、经营、销售环境,促进企业的生存发展。通过进一步的深化,得出企业形象的三个组成部分:VI(视觉形象)、MI(理念形象)、PI(产品形象)。其中的PI实质就是“家族化产品”。但在而后的实践推广中却过分强调VI,以致在普通人观念里,CI就是企业标志的应用,CI变得十分表面化。

而产品形象是向消费者展示其内在品质与企业信息的最佳契机和最佳窗口。产品形象设计作用于人与市场,通过这些外延的表现,对树立企业品牌、塑造企业形象、宣传企业文化都是必不可缺的。在产品的不断接触和使用中,让人们逐步接受了其中传达的企业信息和品牌信息,帮助公众认可企业形象、树立产品的品质形象。

查看全文

数码企业形象设计管理论文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迎来了数字信息时代。由于新媒体的诞生、新技术的运用使得企业形象设计出现了新的发展空间。本文着重论述归纳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形象设计扩展出来的新特性与新领域。

关键字:数字信息时代;企业形象设计、数字化特质

1,数字信息时代的背景分析

伴随技术日新月异地变化和发展,我们欣喜地迎来了数字信息时代。数字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所带来的革命就像一场暴风雨,迅速席卷了全世界。

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不仅征服了文字数字化的难题,而且征服了比文字更复杂的声音世界。如今,表现和记录人类物资和精神世界的数字、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等过去相互之间界限分明的各种信息传播方式,都可以用计算机的二进制语言来作数字化处理,从而可以浑然一体,相互转换了。第四大众传媒互联网和第五大众传媒的手机间点对电的信息传播使得报纸、广播、电视和书籍、杂志、电影等传统大众传播媒介在形式之间的差异正在缩小或消失;交互式传播媒体的出现,使得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传统的相互关系正面临巨大的变化。人类进入了真正的信息时代。而新媒体的诞生,新技术的运用使得企业的企业形象设计发生了新的改变。

2,企业形象的总体概述

查看全文

传统色彩文化对企业形象设计的启示论文

一、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早在西周时期,各种宗教和原始的哲学思想发展兴盛。在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古代哲学思想之一就是五行说。所谓五行就是将宇宙万物归纳为五种元素即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为支配宇宙的自然力。而五行说是指这五种元素的盛衰循环使宇宙得以发展变化的思想。五行学说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被人们不断的扩展和完善,不久,从五行的五种元素中,便衍生出了五种色彩,这便是青、赤、黄、白、黑。木青、火赤、土黄、金白、水黑,这就构成了中国最为古老的颜色搭配。于是在周代形成的冕服制度中,就有了“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将青赤黄白黑五种特定的主色构成的服装分别用于相应的着装中,当时的统治阶级就是使用这样的色彩装饰来象征他们的等级制度的。

春秋时期,五行与五色学说又有了新的发展。将五色与方位结合在一起,称为“五色观”。在《周礼·东官画缋》中有:“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黄。”之后,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五时(冬、夏、春、秋、长夏)、五性(智、礼、仁、义、信)、五声(呻、笑、呼、哭、歌)、五态(恐、喜、怒、忧、思)、五气(寒、热、风、燥、湿)等学说,这些都极大的丰富了五行与五色思想。

战国时期,五行和五色的学说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以邹衍提出了“五德始终说”为代表,这个学说主要是将朝代与五行、五色联系起来。其中每种德有一种颜色作为它的象征:黄帝时代为土德以黄色为代表;夏代为木德以青色为代表;商代为金德以白色为代表;周代为火德以赤色为代表;秦代为水德以黑色为代表。每个朝代都受到一种德的支配,这五德之间循环交替,总被其中一德支配、制约。在先秦时期,五行、五德学说深入延续便有了以“相”为美的主流思想,所以色彩之和应建立在“阴阳之和”上的观点,成为儒家、道家美学上的共同认同。

儒家的色彩理论总体上继承了周朝时期的五色理论,在此基础上又赋予了色彩更多的社会伦理道德意义。儒家哲学在色彩理论上更加强化了等级制度,除了继续沿用五色为正色,又将其他色定为间色,并将它们作为尊卑、贵贱等级的象征,代表君臣主仆上下关系。

道家的色彩观受道家思想的支配在色彩理论上也有所继承和创新。《淮南子·原道训》:“色者,自立而五色成矣,道者,一立而万物生矣。”在中国绘画中,道家的哲学思想将绘画从一贯的重色彩到重水墨的转变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将黑色推崇到了极致。老子说:“玄之义玄,众妙之门。”玄即是黑色,它包容了其它五种颜色,是一种色相最朴素但内容最丰富的颜色。

查看全文

关于地区形象销售理论的研讨现状与展望

论文摘要:本文认为,国内外关于地区形象营销的研究,从一开始就沿着两条不同的道路发展。西方的研究主要是随着学科的自然演变而来,而国内的研究则走的是一条实用主义的道路,缺乏对形象本体的研究和理论基础的探讨,基本上徘徊于对管理学的企业形象设计的借鉴与依赖,研究内容和视野相对单一。文章提出,不论是国内外学术领域的研究差异还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都迫切需要将国内外两个视角与各个学科、多个角度相结合来系统地探讨地区形象营销战略的构建问题,以建立一个逻辑清晰、内涵丰富、操作性强的地区形象营销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从而为各级区域实施地区形象营销战略提供科学依据和行动指南。

论文关键词:地区形象;地区营销:营销战略;理论评述

一、国外研究:从行为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的形象设计到市场营销学的形象营销战略

在西方,地区形象的理论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城市的形象》与《地方性和非地方性》两本著作被认为是与地区形象研究相关的早期文献。在《城市的形象》一书中,林奇(K.Lynch)提出城市的可识别性和形象性的概念,建立了独特的城市形象的实证研究方法,并将城市形象的概念应用于城市设计与规划。因此,关于地区形象问题的研究,在国外首先是从行为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的研究开始的。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亨特(J.D.Hunt)撰写了一篇题为《形象——旅游发展的一个因素》的博士论文,主要探讨旅游目的地开发中形象因素的意义,开创了旅游形象研究的先河。80年代,范登伯格(L_VanDenBerg)在《社会变革中的城市系统》一文中,从城市动力学和区域竞争的角度分析了地区营销的起因及其公共规划功能;阿什沃斯(G.J.Ashworth)与伍德(H.Voogd)合作发表了《城市营销》一文,将城市营销视为市场导向的城市规划工具和技术来进行研究,提出可基于结构规划的过程操作来实施城市营销战略。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著名的市场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P.Kotler)1993年出版了《地区营销》一书,初步建构了地区营销的概念体系和理论基础,并探讨了地区形象的营销战略;1997年出版了《国家营销》一书,在立足于全球竞争的基础上,将地区营销的理念和方法进一步扩展到国家层面,提出了国家营销理论;2002年出版了《亚洲地区营销》一书,通过相关案例集中论述了地区形象营销,提出可通过分析地区形象的可营销性来开展战略形象管理,充分赋予了地区形象在地区营销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瑞尼斯特(SK.Rainisto)2003年撰写了一篇题为《地区营销的成功要素》的博士论文,通过对北欧和美国地区营销实践的深刻分析,创造性地总结和提炼出地区营销的九大成功要素,并将地区形象列为地区营销的战略要素之一。…2003年韩国首尔国际大学的李武容(Mu—YongLee)撰写了一篇题为僦区营销战略与文化方略的地位的博士论文,将地区营销战略置于地区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从文化视角进行探讨,提出地区营销可区分为地区战略和营销战略两个层次,显然更符合其作为地区发展战略选择的理论品格。

由此可见,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国际上研究地区形象营销的文献源源不断。地区形象营销的理论贡献也由以往的大多出自于地理学者和城市规划学者的研究逐步转向市场营销权威学者的有力推动,从而大大丰富了地区形象营销理论的跨学科交融与发展。

查看全文

浅析各级区域形象营销情况及其展望

摘要:本文认为,国内外关于地区形象营销的研究,从一开始就沿着两条不同的道路发展。西方的研究主要是随着学科的自然演变而来,而国内的研究则走的是一条实用主义的道路,缺乏对形象本体的研究和理论基础的探讨,基本上徘徊于对管理学的企业形象设计的借鉴与依赖,研究内容和视野相对单一。文章提出,不论是国内外学术领域的研究差异还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都迫切需要将国内外两个视角与各个学科、多个角度相结合来系统地探讨地区形象营销战略的构建问题,以建立一个逻辑清晰、内涵丰富、操作性强的地区形象营销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从而为各级区域实施地区形象营销战略提供科学依据和行动指南。

关键词:地区形象;地区营销:营销战略;理论评述

一、国外研究:从行为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的形象设计到市场营销学的形象营销战略

在西方,地区形象的理论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城市的形象》与《地方性和非地方性》两本著作被认为是与地区形象研究相关的早期文献。在《城市的形象》一书中,林奇(K.Lynch)提出城市的可识别性和形象性的概念,建立了独特的城市形象的实证研究方法,并将城市形象的概念应用于城市设计与规划。因此,关于地区形象问题的研究,在国外首先是从行为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的研究开始的。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亨特(J.D.Hunt)撰写了一篇题为《形象——旅游发展的一个因素》的博士论文,主要探讨旅游目的地开发中形象因素的意义,开创了旅游形象研究的先河。80年代,范登伯格(L_VanDenBerg)在《社会变革中的城市系统》一文中,从城市动力学和区域竞争的角度分析了地区营销的起因及其公共规划功能;阿什沃斯(G.J.Ashworth)与伍德(H.Voogd)合作发表了《城市营销》一文,将城市营销视为市场导向的城市规划工具和技术来进行研究,提出可基于结构规划的过程操作来实施城市营销战略。…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著名的市场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P.Kotler)1993年出版了《地区营销》一书,初步建构了地区营销的概念体系和理论基础,并探讨了地区形象的营销战略;1997年出版了《国家营销》一书,在立足于全球竞争的基础上,将地区营销的理念和方法进一步扩展到国家层面,提出了国家营销理论;2002年出版了《亚洲地区营销》一书,通过相关案例集中论述了地区形象营销,提出可通过分析地区形象的可营销性来开展战略形象管理,充分赋予了地区形象在地区营销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瑞尼斯特(S。K.Rainisto)2003年撰写了一篇题为《地区营销的成功要素》的博士论文,通过对北欧和美国地区营销实践的深刻分析,创造性地总结和提炼出地区营销的九大成功要素,并将地区形象列为地区营销的战略要素之一。…2003年韩国首尔国际大学的李武容(Mu—YongLee)撰写了一篇题为僦区营销战略与文化方略的地位的博士论文,将地区营销战略置于地区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从文化视角进行探讨,提出地区营销可区分为地区战略和营销战略两个层次,显然更符合其作为地区发展战略选择的理论品格。

由此可见,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国际上研究地区形象营销的文献源源不断。地区形象营销的理论贡献也由以往的大多出自于地理学者和城市规划学者的研究逐步转向市场营销权威学者的有力推动,从而大大丰富了地区形象营销理论的跨学科交融与发展。

查看全文

地区形象营销的现状与前景

一、国外研究:从行为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的形象设计到市场营销学的形象营销战略

在西方,地区形象的理论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城市的形象》与《地方性和非地方性》两本着作被认为是与地区形象研究相关的早期。在《城市的形象》一书中,林奇(K.Lynch)提出城市的可识别性和形象性的概念,建立了独特的城市形象的实证研究方法,并将城市形象的概念应用于城市设计与规划。

因此,关于地区形象问题的研究,在国外首先是从行为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的研究开始的。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亨特(J.D.Hunt)撰写了一篇题为《形象——旅游发展的一个因素》的博士论文,主要探讨旅游目的地开发中形象因素的意义,开创了旅游形象研究的先河。80年代,范登伯格(L_VanDenBerg)在《社会变革中的城市系统》一文中,从城市动力学和区域竞争的角度分析了地区营销的起因及其公共规划功能;阿什沃斯(G.J.Ashworth)与伍德(H.Voogd)合作发表了《城市营销》一文,将城市营销视为市场导向的城市规划工具和技术来进行研究,提出可基于结构规划的过程操作来实施城市营销战略。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着名的市场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P.Kotler)1993年出版了《地区营销》一书,初步建构了地区营销的概念体系和理论基础,并探讨了地区形象的营销战略;1997年出版了《国家营销》一书,在立足于全球竞争的基础上,将地区营销的理念和方法进一步扩展到国家层面,提出了国家营销理论;2002年出版了《亚洲地区营销》一书,通过相关案例集中论述了地区形象营销,提出可通过分析地区形象的可营销性来开展战略形象管理,充分赋予了地区形象在地区营销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瑞尼斯特(S。K.Rainisto)2003年撰写了一篇题为《地区营销的成功要素》的博士论文,通过对北欧和美国地区营销实践的深刻分析,创造性地总结和提炼出地区营销的九大成功要素,并将地区形象列为地区营销的战略要素之一。…2003年韩国首尔国际大学的李武容(Mu—YongLee)撰写了一篇题为僦区营销战略与文化方略的地位的博士论文,将地区营销战略置于地区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从文化视角进行探讨,提出地区营销可区分为地区战略和营销战略两个层次,显然更符合其作为地区发展战略选择的理论品格。

由此可见,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国际上研究地区形象营销的文献源源不断。地区形象营销的理论贡献也由以往的大多出自于地理学者和城市规划学者的研究逐步转向市场营销权威学者的有力推动,从而大大丰富了地区形象营销理论的跨学科交融与发展。

二、国内研究:从企业形象和地区形象设计到地区形象营销战略构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