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监管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18:49:56

现金监管

现金监管范文篇1

企业目前执行的现金管理制度是国务院1988年10月1日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部分规定如下:

《条例》第二条规定:凡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下简称开户银行)开立账户的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以下简称开户单位),必须依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收支和使用现金,接受开户银行的监督。

对企业使用现金的范围和结算起点做了明确的规定。

《条例》第五条规定开户单位的现金使用范围:职工工资、津贴;个人劳务报酬;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奖金;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支出;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

同时将企业结算起点定为1000元。规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收到的现金必须存入很行,不得坐支。

二、部分企业现金管理现状

目前,笔者对一些企业现金管理情况作了相关的调查,结果令人堪忧,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没有按照《条例》的规定使用现金。主要表现为现金坐支现象严重,企业所有者在企业随意支取现金用于个人支出等,使用现金的范围和数额远远超出《条例》的规定。

三、对我国现金管理制度的思考

目前执行的现金管理制度是国务院在1988年10月1日实施的,当时的企业所有制结构和现在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当时还是国有企业占绝大多数,而如今是多种形式并存,民营企业占了绝对多数。很显然,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而现金管理制度却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说现金管理制度已经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严重破坏了国家正常经济秩序;不利于公平竞争,减少国家税收收入,助长了腐败现象的发生。

本文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易结算时间的缩短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对《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应进行修改,要对企业现金使用的范围和数额严加限制,强化开户银行对企业现金的监管力度,借鉴发达国家对现金管理的经验,对于增加税收收入和预防腐败意义重大。

企业向职工支付的工资及各种报酬应改变现金支付方式,由银行给每一名员工设立一个结算账户,企业以转账方式向职工支付劳动报酬,解决部分员工不依法合并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问题。

《条例》中规定的现金使用范围的第一项就是:职工工资、津贴;个人劳务报酬;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奖金;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

我国对员工的个人所得税实行全员全额代扣代缴制度和个人申报制度相结合,也就是说企业向员工支付报酬时,按照本企业支付的数额依法课税;如果一个员工为多家企业报供服务,员工自己应按全部收入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据调查,员工有多项收入而没有合并纳税的现象很多,原因就是每个企业都向员工支付现金,如果员工自己不去自觉合并纳税,税务机关似乎很难发现。

如果我们给每一个员工在开户银行设立一个结算账户(不是储蓄账户,相当于法人单位在开户银行设立的基本账户),规定企业对个人报酬不得使用现金,而改成转账支付,那么每个企业支付给同一员工的报酬就会在一个开户行的一个账户上体现。这样税务机关要求每个员工合并纳税的效果一定会很好,因为如果员工不据实纳税,税务机关只要调取员工在银行设立的个人结算账户的记录就可以确定其是否有偷税漏税行为。

目前给每一个人在银行开立一个结算账户技术上可行吗?如果每一个人开立一个结算账户,等于同时减少这个人在银行开立的储蓄存款的账户,账户的增加量不会很大。笔者曾经向某大型银行的一位技术主管请教过,他回答,即使不减少储蓄账户,在银行现有技术条件下也没有任何问题,完全可行。

为什么只允许一个人在银行只开立一个结算账户呢?因为只有这样,这个人在不同企业所获得的报酬才会在一个账户上体现出来,促使员工依法纳税,同时给纳税稽查提供了便利。

四、企业现金管理混乱的弊端

(一)企业股东(自然人)的个人所得税问题

企业经营实现了净利润,股东要想分红进行个人消费,需要按规定向税务机关交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现在企业股东通常的做法是不进行分红,而是在企业支取大量的现金用于个人支出,在会计核算上通常记入了其他应收款的个人往来账。

笔者认为,如果对企业使用现金进行严格限制,那么企业股东如果想将企业的净利润进行个人消费的话,只能通过转账的方式增加自己结算账户存款的数额,那样势必要课征个人所得税。

由于现金管理混乱,个人所得税的设置功能被歪曲,因为个人所得税是调节个人贫富差距的工具,现实情况是工薪阶层由于全员全额代扣代缴制度缴纳了个人所得税的绝大部分,企业股东却利用自己的企业作掩护,偷漏个人所得税。这就形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穷人收入少却在缴纳个人所得税,富人却不缴,又没有得到应有的惩处,有失社会公平。

社会公平缺失导致公众缺乏对政府的信任。

朱镕基同志在担任总理期间曾说过,“查一查那些富人,看看他们交了多少税”。既看他们办的企业交了多少税,也要看他们个人交了多少税。他们用于个人消费的钱交税了吗?所以税务机关要严查企业股东通过现金提取对企业资金的非法占用。

(二)现金使用超范围、超量引发的偷税行为

我们知道,企业购买存货及销售商品,如果是转账结算,那么企业支付或收到的款项在企业的银行存款日记账上要留有记录,如果企业做假账不予记录,那么企业在该银行账户的对账单一定要留有记录,企业的偷税行为就有了被查实的证据。相反,如果企业不按现金管理制度执行,大量地使用现金结算,就可以形成收入不入账或少入账,既可以躲避银行的监管,同时税务机关也很难查实。

(三)引发腐败的直接根源

什么是腐败?腐败就是权钱交易;怎样的钱权交易是最隐蔽的呢?那就是现金。

腐败分子收到的贿赂现金有两个渠道:一个是企业,一个是个人。企业为了获得挣更多钱的机会去行贿,个人是为了达成各种目的去行贿,他们都要使用现金。

下面我们看一下“重庆第一贪”的案例。

2008年1月14日上午,南岸区融侨半岛一业主找到小区物管,声称要装修住房,但钥匙锁在房内,希望物管公司帮忙想法让装修工人进入自己所在的四楼房内。

南岸区融侨半岛物管公司人员想到,该业主楼上的风临洲B2区20栋5-1号住户,虽已接房但还没有装修,该住户正好在物管处留存了一把钥匙,可以从五楼借道将装修工人从窗户吊入四楼。保安人员随即拿钥匙带着装修工人进入五楼住户家。

随后,装修工人从五楼顺利进入四楼房间,而保安却无意中在五楼住户的次卫生间中,发现一堆用胶带密封着的矿泉水纸箱。保安撕破纸箱,竟发现露出一沓钱来,随后满满一箱捆得整整齐齐的百元大钞显露出来。再查看几个纸箱里全是钱,随即报案。南岸区公安分局经侦支队前往调查。经现场清点,共8箱钞票计939万元。现金太多,让办案人员忙活了很久。一捆捆排列后,照相取证时竟无法将摆在地上的钞票全部收进取景框内。

经调查,购房人叫付尚元,房是其姐付尚芳买的,而付尚芳丈夫是晏大彬,重庆巫山县交通局长。其在位8年,这只大硕鼠收贿不断,可是,我们的纪委、监察、检察、反贪等专职的“大猫”,却从未发现硕鼠劣迹,在组织部门考核中也是年年合格、年年过关。

给晏大彬行贿的周松等人就是为了得到交通局的工程才将上千万现金拱手相送,而官员受贿的现金绝大多数来自于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他们用于行贿的现金全部都是在开户银行从企业的账户中大笔大笔提取出来的。

试想,如果我们各级开户银行对企业和个人使用现金严格管理的话,他们拿什么去行贿,总不会直接把钱转账到给腐败分子的个人结算账户吧?

有权力的人如果无法收到现金,他们还会违纪国法吗?没有了利益驱动,自然他们就会老实做人,廉洁奉公了。

五、弊端存在的原因

(一)银行监管失效

《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第四条明确规定:各级人民银行应当严格履行金融主管机关的职责,负责对开户银行的现金管理进行监督和稽核。然而,那么多的现金被企业提出,监管何在?职责何在?稽核何在?条例的尊严何在?

笔者和银行的一位负责人谈到监管失效的问题时,他坦言开户银行工作人员徇私是主要原因,但也有有法不依,有令不行的因,主要是如果这家银行对现金监管严格,企业很可能要将账户挪到另外一家银行,造成这家银行客户流失,所以银行认为,钱是人家个人的,愿意怎么花管他干吗,只要保住自己的利益和自身银行的利益就可以了,管不了那么多。

到现在为止,笔者没有听到或看到一则因开户银行现金监管失效而被追究责任的案例,我们见到的都是对受贿者和行贿者的法律处罚。

这不能不说是人民银行对开户银行的监管失效。

在调查中有一个人曾经跟笔者说过他们在银行提取巨额现金的过程,其实很简单,他们单位的法人代表与银行的副行长打个招呼,一个星期提出350万元现金,用蛇皮袋子装钱。笔者问他干什么用,他笑了笑说,那还用问吗?当然是送人了。

(二)制度严重滞后

现行的现金管理制度是1988年10月1日国务院的,到现在已经整整22年了,期间我国的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已经到了必须严格控制现金使用的时候,并且在技术条件上能够实现,但制度还是一成不变,能不出问题吗?不出问题倒是不正常了。

混乱的现金管理现状已经威胁到我国政治、经济生活的个个方面,将对我们建设合谐社会、法制社会产生严重危害。

六、应采取的措施

在调查过程中,笔者曾经看过一个资料,介绍西方发达国家的现金管理制度非常严格,如果一个人或企业在银行提取了大额现金的话,立刻就会引起相关调查机关的注意,因为超范围、超限额使用现金很可能意味着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相关调查机关就会密切注意,跟踪调查。

笔者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目前现金管理的现状与危害不为人所知吗?我们国家那么多高级经济学家他们认识不到吗?每年的官员经济腐败案件中贪官收的是什么不知道吗?答案一定是知道的,但为什么制度与监管没有改变呢?

有一个人曾给笔者说了一个答案,他说这个事情不是鲜为人知,而是没有人愿意提出来去改,因为他们可能是混乱现金管理制度的受益者,如果去改,岂不是革命革到自己头上了吗?

笔者认为,从国家发展民族大义来说,任何个人的私利都是微不足道的,何况这种私利是违法犯罪行为。

现金监管范文篇2

[关键词]现金;制度;监管;弊端

一、目前我国企业执行的现金管理制度

企业目前执行的现金管理制度是国务院1988年10月1日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部分规定如下:

《条例》第二条规定:凡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下简称开户银行)开立账户的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以下简称开户单位),必须依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收支和使用现金,接受开户银行的监督。

对企业使用现金的范围和结算起点做了明确的规定。

《条例》第五条规定开户单位的现金使用范围:职工工资、津贴;个人劳务报酬;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奖金;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支出;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

同时将企业结算起点定为1000元。规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收到的现金必须存入很行,不得坐支。

二、部分企业现金管理现状

目前,笔者对一些企业现金管理情况作了相关的调查,结果令人堪忧,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没有按照《条例》的规定使用现金。主要表现为现金坐支现象严重,企业所有者在企业随意支取现金用于个人支出等,使用现金的范围和数额远远超出《条例》的规定。

三、对我国现金管理制度的思考

目前执行的现金管理制度是国务院在1988年10月1日实施的,当时的企业所有制结构和现在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当时还是国有企业占绝大多数,而如今是多种形式并存,民营企业占了绝对多数。很显然,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而现金管理制度却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说现金管理制度已经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严重破坏了国家正常经济秩序;不利于公平竞争,减少国家税收收入,助长了腐败现象的发生。

本文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易结算时间的缩短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对《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应进行修改,要对企业现金使用的范围和数额严加限制,强化开户银行对企业现金的监管力度,借鉴发达国家对现金管理的经验,对于增加税收收入和预防腐败意义重大。

企业向职工支付的工资及各种报酬应改变现金支付方式,由银行给每一名员工设立一个结算账户,企业以转账方式向职工支付劳动报酬,解决部分员工不依法合并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问题。

《条例》中规定的现金使用范围的第一项就是:职工工资、津贴;个人劳务报酬;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奖金;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

我国对员工的个人所得税实行全员全额代扣代缴制度和个人申报制度相结合,也就是说企业向员工支付报酬时,按照本企业支付的数额依法课税;如果一个员工为多家企业报供服务,员工自己应按全部收入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据调查,员工有多项收入而没有合并纳税的现象很多,原因就是每个企业都向员工支付现金,如果员工自己不去自觉合并纳税,税务机关似乎很难发现。

如果我们给每一个员工在开户银行设立一个结算账户(不是储蓄账户,相当于法人单位在开户银行设立的基本账户),规定企业对个人报酬不得使用现金,而改成转账支付,那么每个企业支付给同一员工的报酬就会在一个开户行的一个账户上体现。这样税务机关要求每个员工合并纳税的效果一定会很好,因为如果员工不据实纳税,税务机关只要调取员工在银行设立的个人结算账户的记录就可以确定其是否有偷税漏税行为。

目前给每一个人在银行开立一个结算账户技术上可行吗?如果每一个人开立一个结算账户,等于同时减少这个人在银行开立的储蓄存款的账户,账户的增加量不会很大。笔者曾经向某大型银行的一位技术主管请教过,他回答,即使不减少储蓄账户,在银行现有技术条件下也没有任何问题,完全可行。

为什么只允许一个人在银行只开立一个结算账户呢?因为只有这样,这个人在不同企业所获得的报酬才会在一个账户上体现出来,促使员工依法纳税,同时给纳税稽查提供了便利。

四、企业现金管理混乱的弊端

(一)企业股东(自然人)的个人所得税问题

企业经营实现了净利润,股东要想分红进行个人消费,需要按规定向税务机关交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现在企业股东通常的做法是不进行分红,而是在企业支取大量的现金用于个人支出,在会计核算上通常记入了其他应收款的个人往来账。

笔者认为,如果对企业使用现金进行严格限制,那么企业股东如果想将企业的净利润进行个人消费的话,只能通过转账的方式增加自己结算账户存款的数额,那样势必要课征个人所得税。

由于现金管理混乱,个人所得税的设置功能被歪曲,因为个人所得税是调节个人贫富差距的工具,现实情况是工薪阶层由于全员全额代扣代缴制度缴纳了个人所得税的绝大部分,企业股东却利用自己的企业作掩护,偷漏个人所得税。这就形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穷人收入少却在缴纳个人所得税,富人却不缴,又没有得到应有的惩处,有失社会公平。

社会公平缺失导致公众缺乏对政府的信任。

朱镕基同志在担任总理期间曾说过,“查一查那些富人,看看他们交了多少税”。既看他们办的企业交了多少税,也要看他们个人交了多少税。他们用于个人消费的钱交税了吗?所以税务机关要严查企业股东通过现金提取对企业资金的非法占用。

(二)现金使用超范围、超量引发的偷税行为

我们知道,企业购买存货及销售商品,如果是转账结算,那么企业支付或收到的款项在企业的银行存款日记账上要留有记录,如果企业做假账不予记录,那么企业在该银行账户的对账单一定要留有记录,企业的偷税行为就有了被查实的证据。相反,如果企业不按现金管理制度执行,大量地使用现金结算,就可以形成收入不入账或少入账,既可以躲避银行的监管,同时税务机关也很难查实。

(三)引发腐败的直接根源

什么是腐败?腐败就是权钱交易;怎样的钱权交易是最隐蔽的呢?那就是现金。

腐败分子收到的贿赂现金有两个渠道:一个是企业,一个是个人。企业为了获得挣更多钱的机会去行贿,个人是为了达成各种目的去行贿,他们都要使用现金。

下面我们看一下“重庆第一贪”的案例。

2008年1月14日上午,南岸区融侨半岛一业主找到小区物管,声称要装修住房,但钥匙锁在房内,希望物管公司帮忙想法让装修工人进入自己所在的四楼房内。

南岸区融侨半岛物管公司人员想到,该业主楼上的风临洲B2区20栋5-1号住户,虽已接房但还没有装修,该住户正好在物管处留存了一把钥匙,可以从五楼借道将装修工人从窗户吊入四楼。保安人员随即拿钥匙带着装修工人进入五楼住户家。

随后,装修工人从五楼顺利进入四楼房间,而保安却无意中在五楼住户的次卫生间中,发现一堆用胶带密封着的矿泉水纸箱。保安撕破纸箱,竟发现露出一沓钱来,随后满满一箱捆得整整齐齐的百元大钞显露出来。再查看几个纸箱里全是钱,随即报案。南岸区公安分局经侦支队前往调查。经现场清点,共8箱钞票计939万元。现金太多,让办案人员忙活了很久。一捆捆排列后,照相取证时竟无法将摆在地上的钞票全部收进取景框内。

经调查,购房人叫付尚元,房是其姐付尚芳买的,而付尚芳丈夫是晏大彬,重庆巫山县交通局长。其在位8年,这只大硕鼠收贿不断,可是,我们的纪委、监察、检察、反贪等专职的“大猫”,却从未发现硕鼠劣迹,在组织部门考核中也是年年合格、年年过关。

给晏大彬行贿的周松等人就是为了得到交通局的工程才将上千万现金拱手相送,而官员受贿的现金绝大多数来自于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他们用于行贿的现金全部都是在开户银行从企业的账户中大笔大笔提取出来的。

试想,如果我们各级开户银行对企业和个人使用现金严格管理的话,他们拿什么去行贿,总不会直接把钱转账到给腐败分子的个人结算账户吧?

有权力的人如果无法收到现金,他们还会违纪国法吗?没有了利益驱动,自然他们就会老实做人,廉洁奉公了。

五、弊端存在的原因

(一)银行监管失效

《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第四条明确规定:各级人民银行应当严格履行金融主管机关的职责,负责对开户银行的现金管理进行监督和稽核。然而,那么多的现金被企业提出,监管何在?职责何在?稽核何在?条例的尊严何在?

笔者和银行的一位负责人谈到监管失效的问题时,他坦言开户银行工作人员徇私是主要原因,但也有有法不依,有令不行的因,主要是如果这家银行对现金监管严格,企业很可能要将账户挪到另外一家银行,造成这家银行客户流失,所以银行认为,钱是人家个人的,愿意怎么花管他干吗,只要保住自己的利益和自身银行的利益就可以了,管不了那么多。

到现在为止,笔者没有听到或看到一则因开户银行现金监管失效而被追究责任的案例,我们见到的都是对受贿者和行贿者的法律处罚。

这不能不说是人民银行对开户银行的监管失效。

在调查中有一个人曾经跟笔者说过他们在银行提取巨额现金的过程,其实很简单,他们单位的法人代表与银行的副行长打个招呼,一个星期提出350万元现金,用蛇皮袋子装钱。笔者问他干什么用,他笑了笑说,那还用问吗?当然是送人了。

(二)制度严重滞后

现行的现金管理制度是1988年10月1日国务院的,到现在已经整整22年了,期间我国的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已经到了必须严格控制现金使用的时候,并且在技术条件上能够实现,但制度还是一成不变,能不出问题吗?不出问题倒是不正常了。

混乱的现金管理现状已经威胁到我国政治、经济生活的个个方面,将对我们建设合谐社会、法制社会产生严重危害。

六、应采取的措施

在调查过程中,笔者曾经看过一个资料,介绍西方发达国家的现金管理制度非常严格,如果一个人或企业在银行提取了大额现金的话,立刻就会引起相关调查机关的注意,因为超范围、超限额使用现金很可能意味着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相关调查机关就会密切注意,跟踪调查。

笔者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目前现金管理的现状与危害不为人所知吗?我们国家那么多高级经济学家他们认识不到吗?每年的官员经济腐败案件中贪官收的是什么不知道吗?答案一定是知道的,但为什么制度与监管没有改变呢?

有一个人曾给笔者说了一个答案,他说这个事情不是鲜为人知,而是没有人愿意提出来去改,因为他们可能是混乱现金管理制度的受益者,如果去改,岂不是革命革到自己头上了吗?

笔者认为,从国家发展民族大义来说,任何个人的私利都是微不足道的,何况这种私利是违法犯罪行为。

现金监管范文篇3

1现金管理的重要性

现金是变现能力最强的资产,可以用来满足生产经营开支的各种需要,也是还本付息和履行纳税义务的保证。因此,拥有足够的现金对于降低企业的风险,增强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债务的可清偿性有着重要的意义。现金对企业越来越重要,现金流量已经成为评价企业信誉、企业发展潜力和企业价值评估的重要指标,某些银行已开始把企业现金流量情况作为是否给企业提供信用的重要依据,有的甚至把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作为还款的保证。可见,加强现金管理对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和保持可持续发展能力越来越重要。

2企业中的现金管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让公司保留着足够的现金是一件不可轻视的大事。公司的生存能力其实取决于企业是否能够得到充足的资金来维持它的运作。除了人为的错误外,大部分公司失败的一个共同原因是因为它们缺少一个有效的现金管理方法。当大部分有机会成功的小公司在它们最困难的年度宣告倒闭的时候,这一个原因就更加显著了。因为管理层没有预算到资金困难的来临并为此做好应付的准备,结果是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渡过其困难的时期。其实,即使是发展迅速的行业本身也伴随着潜在的危险,即不断涌来的销售伴随着原材料采购和新聘职工工资的加大,而这些发展迅速的公司最后发现自己处于一个资金极不平衡的位置:应收账款来不及回笼、供应商要求立即支付尚欠的应付账款否则就拒绝供货。这种新增加的销售有时候不能及对变成现金来应付新增加的费用和成本。并且公司也不一定能让银行加大对其提供的资金信贷或者延长其贷款的还款期。这时候,若没有充足的现金后盾,企业依然可能破产。

3在企业中对现金管理进行正确的决策

可以看出,现金对企业的生存及经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企业来讲,总带有一定的盈利性质,保持过量的现金会使公司受到机会成本的损失,持有少量的现金又会使公司遭受风险的困扰。其实,企业最重要的就是做到保持风险与收益的平衡点。

企业在对现金持有量的多少做出正确的决策时,一般都要对以往现金持有量对企业造成了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发现,以前的持有量是不是适合企业现在的需要。并且,根据企业的预算来评估今后企业的现金持有量。最后根据企业发展各方面的因素,做出最终的决策。企业对现金持有量的决策,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收益,而且关系到企业的信誉,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其实企业进行现金管理的目标,主要有两个:①保持足够的现金以应付各种经营活动的需要;②限制现金的持有量至最低限度。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具体来说需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3.1对现金流量的需求进行预测对现金流量进行预测可以判断下一个月是否有足够的现金存量,是否有需要进行额外的筹资或者有剩余的资金可供投资。财务预算是一个十分有用的工具,无论是对内部管理和外部融资方面。预算对公司的经营起了一个很好的指引作用,同时,当银行的贷款人员见某企业有按月制作预算的习惯,并且对每一个月实际的经营表现和每一个月的预算都作比较和分析时,肯定会对该企业增加信心。在编制预算时,首先应制定预算的目标,以明确为什么计划而进行资金的准备。还要有一系列的事实和假设基础。然后就可以编制预算了。一般来说,管理人员需要取得以前年度详细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编制适宜的预算表。但这并不是最终的,管理人员还需要对日常业务表现进行监督并采取更正性行动。同时对由于外部条件变化而不再适用的预算进行修改。

3.2利用剩余的资金进行短期投资通过对现金预测,可以知道企业一段时期的现金需求量。而大部分企业都会面对季节性的影响,其现金流量也因此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在销售旺季,企业的销售收入会大于其因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而在淡季的时候,特别是在旺季之前的一段时间里,企业需要为旺季和销售囤积存货的时候,其现金流出则会远远大于其现金流入。现金短缺时需要从外部注入资金,而当现金过多时,多余的现金存量显然对企业不利,这个时候,除非企业还有一些长期性的投资项目,否则就应该把多余的资金投向短期的有价证券。进行短期投资的目的在于保留随时可用的资金并且获得比持有现金更高的收益。进行短期投资最好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投资管理人员来处理投资事宜,或者委托外部金融机构进行投资。在进行投资时应充分考虑到证券的变现能力、风险和收益。对可能影响投资的风险如信用风险、利率风险等要足够重视,同时也要考虑到其收益性。两者之间权衡比较,得出最佳方案。但我认为,在两者出现矛盾时,应以低风险为主。高收益并不是我们进行短期投资所追求的最大目标,有价证券的流动性和变现性才是我们最大的目标。

3.3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对现金的管理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应收账款的回收率将决定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应收账款是企业对其客户的一种融资方法,因为应收账款是无抵押、无利息的。运用赊销的目的是在于通过变相的融资降低客户的购货成本从而维护客户对企业购货的忠诚度,通过赊销的形式扩大企业在市场的占有率或者扩大产品的市场需求。但是存在应收账款就一定存在收不回的风险,收不回的应收账款不但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同时也会打乱企业的现金计划。所以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应收账款的管理应从两方面着手,即从债权的发生前和发生后进行管理,发生前必须制定一套合理的信用政策。一个企业应该根据客户的具体条件,考虑信用标准的严格与宽松,以及提供的信用期限和信用额度。对信用较好的客户可提供宽松一些的信用政策。在制定好企业的信用政策以及每一个客户的信用额度后,假如没有一个良好的收款政策以及坚决执行的决心的话,企业对坏账的增加仍然会是束手无策。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信用政策和信用额度能够自动地将坏账机会减少至零。对应收账款的后期控制主要是减少逾期的金额和比例。

4建立和完善现金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企业在现金管理方面做出正确的决策,有必要建立现金管理制度,这样可以加强现金管理,可以保障现金的安全完整,发挥现金资产的最大效率。具体实施方面可以包括三个步骤:

4.1建立健全出纳工作岗位责任制度,做好库存现金的日常管理,加强日常现金控制。出纳人员应按规定登记日记账,对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支要日清月结;要定期进行库存现金清点,与账目核对。

4.2建立现金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按照国家规定的现金使用范围开支现金,明确现金收支的职责分工,实行内部牵制,保证现金资产的安全完整。凡是涉及到现金收支业务时,应当规定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分管,以便加强他们之间的相互核对与牵制,防止单独作弊和减少误差的发生。企业现金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既要以国家现金管理制度和统一的财务制度为依据,又要适应企业的实际,满足企业财产安全完整的一般要求。

现金监管范文篇4

根据国家现金结算制度的规定,企业收支的各种款项,必须按照国务院颁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办理,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现金。

(一)规定现金的使用范围。

1、职工工资,津贴,这里所说的职工工资指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部队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和工资性津贴。

2、个人劳务报酬,指由于个人向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部队等提供劳务而由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部队等向个人支付的劳务报酬,包括新闻出版单位支付给作者的稿费,各种学校,培训机构支付给外聘教师的讲课费,以及设计费,装潢费,安装费,制图费,化验费,测试费,咨询费,医疗费,技术服务费,介绍服务理由,经纪服务费,代办服务费,各种演出与表演费,以及其他劳务费用。

3、根据国家制度条例的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的各种奖金。

4、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如退休金,抚恤金,学生助学金,职工困难生活补助。

5、收购单位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如金银,工艺品,废旧物资的价款。

6、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7、结算起点(1000元)以下的零星支出。超过结算起点的应实行银行转账结算,结算起点的调整由中国人民银行确定报国务院备案。

8、中同人民银行确定需要现金支付的其他支出。如同采购地点不确定,交换不便,抢险救灾以及其他特殊情况,办理转账结算不够方便,必须使用现金的支出。对于这类支出,现金支取单位应向开户银行提出书面申请,由本单位财会部门负责人签字盖章,开户银行审查批准后予以支付现金。

除上述5、6两项外,其他各项在支付给个人的款项中,支付现金每人不得超过1000元,超过限额的部分根据提款人的要求,在指定的银行转存为储蓄存款或以支票,银行本票予以支付。企业与其他单位的经济往来除规定的范围可以使用现金外,应通过开户银行进行转账结算。

(二)规定企、事业单位的库存现金限额。

各开户单位的库存现金都要核定限额。

1、库存现金限额概念,是指国家规定由开户银行给各单位核定一个保留现金的最高额度。核定单位库存限额的原则是,既要保证日常零星现金支付的合理需要,又要尽量减少现金的使用。开户单位由于经济业务发展需要增加或减少库存现金限额,应按必要手续向开户银行提出申请。

2、库存现金限额的核定管理。为了保证现金的安全,规范现金管理,同时又能保证开户单位的现金正常使用,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规定,库存现金限额由开户银行和开户单位根据具体情况商定,凡在银行开户的单位,银行根据实际需要核定3-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数额作为该单位的库存现金限额。边远地区和交通不便地区的开户单位,其库存现金限额的核定天数可以适当放宽在5天以上,但最多不得超过1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的需要量。

库存现金限额每年核定一次,经核定的库存现金限额,开户单位必须严格遵守。其核定具体程序为:

(1)开户单位与开户银行协商核定库存现金限额。

库存现金限额=每日零星支出额×核定天数

每日零星支出额=月(或季)平均现金支出额(不包括定期性的大额现金支出和不定期的大额现金支出)/月(或季)平均天数

(2)出开户单位填制“库存现金限额申请批准书”。

(3)开户单位将申请批准书报送单位主管部门,经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再报开户银行审查批准,开户单位凭开户银行批准的限额数作为库存现金限额。

3、各单位实行收支两条线,不准“坐支”现金。所谓“坐支”现金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部队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自接用于现金支出。各单位现金收入应于当日送存银行,如当日确有困难,由开户单位确定送存时间,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坐支现金,应该在现金日记账上如实反映坐支情况,并同时报告开户银行,便于银行对坐支金额进行监督和管理。

4、企业送存现金和提取现金,必须注明送存现金的来源和支取的用途,且不得私设“小金库”。

5、现金管理“八不准”。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部队现金管理应遵循“八不准”即:

(1)不准用不符合财务制度的凭证顶替库存现金;

(2)不准单位之间互相借用现金;

(3)不准谎报用途套取现金;

(4)不准利用银行账户代其他单位和个人存入或支取现金;

(5)不准将单位收入的现金以个人名义存入储蓄;

(6)不准保留账外公款;

现金监管范文篇5

一、企业资产证券化运作的核心要素———现金流预测信息的形成

预测性信息(ForwardLookingInformation)是指依主观分析对某事项未来可能发生的结果或期望的预测与估计陈述.[1]企业资产证券化现金流预测信息则是管理人对底层资产未来是否会形成独立、稳定的现金流作出的预判,预判之后,管理人会形成大致的结论,即此种底层资产若证券化后,是否会有投资者购买.可以说在整个企业资产证券化的过程当中,现金流预测信息居于核心地位.首先,现金流预测信息是企业资产证券化顺利运行的起点,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项目发起之初,管理人会对欲资产证券化的底层资产进行评估,尤其是预测该底层资产的现金流,这决定资产证券化项目能否被发起,同时此种稳定、独立现金流的预测信息在保障投资人合法权益方面也起到了关键作用.第二,在设立底层资产池时,管理人既会对底层资产现金流进行预判,同时若底层资产由某一主体或者集中由某些主体提供,则管理人会对该主体将来若违约是否会影响整个底层资产未来现金流进行预测,并采用“风险暴露”的方式对该底层资产提供人做一个尽职调查②.此种方式在原始权益人破产风险防范上有一定的作用,会尽可能地避免因持有大份额的原始权益人破产而造成项目违约.第三,底层资产的现金流预测信息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相协调的产物.现金流预测信息的说明材料使得企业资产证券化的运行变得更为客观、明确与具体,同时该说明材料也符合监管机构和投资人的双重主观需要.例如在非银行信贷债权资产证券化中,管理人会出具底层资产池中所有非银行信贷本金及利息的表格(包括具体数额、归还时间、利息等),这些都是监管机关与投资者最为关心、最需要的“素材”.其次,现金流预测信息符合投资人投资心理的需求.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中包含两个层级.第一,人是自利的.人不断追求自身利益是人行动的根本驱动力,而“如果不是自利在我们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正常的经济交易活动就会停止”[2](P.24).第二,人是理性的.“有理性的人能够辨识一般性原则并能够把握事物内部、人与事物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某种基本关系.有理性的人有可能以客观的和超然的方式看待整个世界和判断他人.”[3](P.454)换言之,人能够根据自身所处境域理性判断自身的利益,并精致地进行计算,使得自己的行为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相契合.市场的作用就在于能保证每个具有有限理性的人能充分参与经济活动,能在市场上凭着自己的知识作出判断.企业资产证券化的投资人特别是自然人投资者在应然预设属于“理性经济人”,但在实然状态下更多居于“金融消费者”的位置,正如有学者所言,“消费者是承认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差异与不平等的产物,是法律抽象人格向具体人格转变的结果”[4].此种不平等主要源于提供产品一方的信息优势,投资人无法获得充分的信息计算出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而如何弥合“理性经济人”与“金融消费者”之间的罅隙,则主要依靠企业证券化现金流预测信息的披露制度.作为投资者尤其是自然人投资者而言,或许他们并不全然了解底层资产性质、具体构成、运营方式以及由管理人组建的资产池是以什么原理划分形成金融产品的各个层级,但实质上他们真正想获知的是在可控风险下底层资产在未来时间段内是否能产生独立、稳定的现金流,以此偿付他们的投资本金及预期收益,进而实现其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就此种角度而言,企业资产证券化投资者的实际需求可以客观表现为企业资产证券化中未来现金流的具体说明.现金流预测信息披露制度作为信息传递机制使得企业资产证券化的投资者从“金融消费者”逐渐被拉回到理想中“理性经济人”的位置,满足投资者“理性经济人”的预设.最后,现金流预测信息契合金融安全监管思路.报告中强调要“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即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也要将风险控制在安全阈值之内,这是底线也是红线.站在行政监管部门的角度,他们更倾向“加强对银行业、衍生品市场、系统性风险的监管,从长远和本质来看是夯实了金融业安全稳健运行的基础,有利于各国和国际金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的观点”[5].因此,将底线思维与现金流预测信息相容,更加契合我国金融安全监管的习惯与思路.主要原因包括三个方面.其一,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发起是基于对底层资产证券化未来现金流的预判,重大风险与投资者的收益可以在企业资产证券化发起阶段即有一个清晰的轮廓.金融监管着重对现金流预测信息的管控(底线管控)有利于减少监管成本、提升监管效率.其二,针对企业资产证券化现金流预测信息进行监管,不同于严格的事前审批,也不同于对企业资产证券化各节的把控,“简政放权”的监管模式势必留给私法主体更多的空间.申言之,对金融领域的规制并不是规则越多越好,重点应在于规制的效率.从科斯定理可以发现,当存在外部性即个人利益和社会有冲突的时候,让利益冲突的两方讨价还价能达到最优,而不必诉诸政府管制和征税.政府所需要做的只是保护产权,明确产权属于哪一方.[6](P.78)其三,将现金流披露信息客观化并进行具体简要的说明,行政监管部门仅仅通过报送的材料进行形式审查,此种方式也是在践行着金融机构底线监管的思维.

二、企业资产证券化现金流预测信息披露的现实困境

现金流预测信息处于企业资产证券化中的核心地位,现金流预测信息披露应当是保护投资人、维护我国金融秩序的重要手段,但该预测信息披露仍存在诸多瑕疵.即现金流预测信息披露规则存在内生逻辑悖论、信用增级手段的使用与现金流预测信息的披露不对称、现金流预测信息内容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现金流预测信息披露主体“纵向”披露的能动性低.(一)现金流预测信息披露规则存在的内生逻辑悖论.信息披露通常分为强制性披露和自愿性披露.前者主要是指由一国的公司法、证券法、会计准则和监管部门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主体必须进行的信息披露[7],而后者则被定义为在强制性披露以外披露主体能够自愿选择的信息披露.对于企业资产证券化现金流预测信息披露规则而言,一方面存在行政机关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这属于强制性现金流预测信息披露的规定.另外还有上海、深圳交易所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关于现金流预测信息披露的规定,但交易所和中基协具有“准公法人性质”以及行使部分行政机关的监管职能使得本应该具有行业自律性质的规范文件带有极强的强制性披露色彩,事实上扩充了强制性披露的外延,现金流预测信息披露形成了由抽象到具体的强制性披露.具体表现为管理人应当披露底层资产能形成稳定、可预测现金流的有关情况,管理人应当对预测的假设和依据进行说明并披露各期现金流的预测结果和相应的覆盖倍数,甚至交易所针对特定的底层资产要求管理人对明确列举影响现金流的因素进行考察,并作为假设因素的一部分进行披露①.但此种强制性披露规则存在内生的逻辑悖论,原因包括几个方面.第一,现金流预测与强制性披露的适用范围和目的不同.强制性披露内容多是与利益相关者自身重大、现实的利益有关,强制性披露制度多指向针对现实出现的(既存)问题要求披露,主要目的是防范利益相关者因此受到损失.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为例,临时报告中的重大事件主要包括公司已经做出的重大行为(如公司的合并分立等)或者关涉公司已经发生的重大事件(如新公布的关涉公司的法律法规等)①.针对现金流预测信息披露而言,是对未来而非现实存在的问题进行预测,同时现金流预测信息的目的也并非完全为了防止利益相关人遭受损失,更多的是为了向投资人阐明其可能获得的收益.第二,人的有限理性致使管理人披露内容并不能完美预见未来可能发生的所有情形,甚至会出现管理人披露内容未覆盖到影响未来现金流关键因素的情形.在此种层面上,过度强制要求现金流信息披露的意义不大.第三,基于成本的考虑,管理人也不愿意对影响底层资产的各个因素一一进行考量,他们更倾向于依据自身的经验以及行业习惯对影响未来的现金流因素进行披露.因此,现金流预测信息的形成虽然属于企业资产证券化的核心要素,监管机关对其制定了由抽象到具体的强制披露制度,但现实中却异化为形式强制披露下的自愿披露制度.(二)信用增级手段的使用与现金流预测信息的披露不对称.现金流预测信息与信用增级手段作为两大支柱共同推动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形成与发展,信用增级手段属于企业资产证券化的特色②,但企业资产证券化毕竟是一种金融活动,仍要符合“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效益”的经济规律.管理人对现金流预测信息的披露与信用增级手段的混乱搭配并不能使经济效益最大化,进而实现纳什均衡③.究其原因,他们仅仅是“急需利用信用增级手段创造出非信息敏感的资产”④.投资者对非信息敏感的资产进行定价时,也不会直接考虑基础资产的信用风险,但正是此种对底层资产不作具体区分的多层信用增级机制的叠加抵消了现金流预测信息披露本身就具有的风险测评、价值评估等功能,将投资者的关注不恰当地吸引到信用机制设计上,形成了资源浪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信用增级机制不仅不能彻底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特殊情形下,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李丽君指出:“实证结果表明,在次贷危机之前,优先级支持证券确实体现出了相应的非信息敏感特征.在次贷危机下,由于资产支持证券由非信息敏感转变为信息敏感,资产证券化的设计失效,从而出现了基础资产并未减值,但资产支持证券却无法出售的现象.”[8](P.29)(三)现金流预测信息披露内容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形成原则的目的,从实践维度上看,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能动的改造世界;从理论的维度上看,是为了验证理论,创新与发展理论.[9]正如前文所述,监管机关与交易所对现金流预测信息披露作出了较全面的强制性规定,但该规定却并不科学.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虽然监管文本对现金流预测信息存在一个合理、审慎的原则(这也可以说是现金流预测需要秉持的理念),却没有对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底层资产进行常规性与非常规性的区分并在区分的基础上分层设计现金流预测信息披露原则,这也是造成现金流预测信息披露内容质量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二,常规性资产证券化因底层资产结构简单、清晰,现金流预测信息的形成及披露易达成“公共理性”,但在«资产证券化业务风险控制指引»中仅仅对现金流的预测以历史数据+影响未来现金流各项因素进行简单概括,并未形成带有“公共理性”性质的具有明确实效性的统一规制原则.而针对非常规性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底层资产,现金流预测信息的形成及披露不能套用常规性企业资产证券化现金流预测信息披露的模式,但针对非常规性底层资产的现金流预测信息披露规制原则尚未建立.(四)现金流预测信息披露主体“纵向”披露的能动性低.预测性信息也被称为“软信息”,区别于表述客观可证实的历史性事件的“硬信息”.[10]换句话说,预测信息是在一定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利用主观的逻辑推理预判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既然存在主观逻辑推理的预判,那么可能会与未来客观事实存在一定的偏差.从理性预设的角度,若偏差造成损失,且偏差处于可容忍标准的限度内,则披露人不应当承担责任.反之,披露人则应当承担责任.但从目前现金流预测披露的相关规则来看,欠缺现金流预测信息预测偏差的责任分配机制.例如,«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第44条规定,若发生可能对资产支持证券投资价值或价格有实质影响的重大事件,管理人应当及时向持有该证券的合格投资者披露.同时,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资产证券化业务风险控制指引»第6条也仅仅是规定了若出现预测信息与现实状况不符合的情况,应当披露并说明原因,并根据情况修正后续期限预测现金流量.在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的风险揭示书模板中也只是提示现金流预测风险,并未对此中风险过错进行细化分析.上述规定直接造成的后果是未来现金流的预测与实际状况不符,管理人只能采取其他的举措应对预测偏差造成的后果.例如实现之前的增信措施,包括差额支付、担保条款等,但这种增信措施的实施成本仍然由管理人来承担.此种情况下,管理人必然不会将预测信息披露得过细过深,以防增加自己承担责任的风险.进一步说,在形式强制披露下的自愿披露制度中,管理人考察影响现金流因素本就负担着一定的成本,若此时仍欠缺披露后的责任分配制度,则会导致披露内容空泛化、形式化的情形更为严重.

三、企业资产证券化现金流预测信息披露困境的解决路径

(一)增级手段的使用与现金流预测信息的披露应实现“生态”平衡.企业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手段仅是金融机制中的技术手段,它们并没有消解金融产品风险的功能[11],同时信用增级手段的滥用也会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所以我们应当将“目光”重新投射到底层资产的现金流预测信息披露当中.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并不认为信用增级手段会被现金流预测信息披露所替代,而是认为二者应当实现适当的平衡.平衡的路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严格控制信用增级手段的使用.在企业资产证券化的运作过程中,首先管理人会对底层资产未来现金流进行判断,若底层资产的未来现金流优质,即具备稳定、独立的特征时,则尽可能少用(甚至是不需要)信用增级手段,这主要是基于对成本的考虑.多一项信用增级手段又多增加了成本,而这些“隐形”成本最后仍是由投资者来承受.若底层资产的未来现金流劣质,即完全不能满足稳定、独立的要求时,管理人也尽可能少用信用增级手段(甚至不宜将此类底层资产证券化).因为未来现金流劣质的底层资产极容易产生未来现金流无法预测、预测不准确等问题.此时对该类底层资产添附大量的信用增级举措,可能会导致管理人付出大量的成本(为实现信用增级手段而产生的成本)以应对底层资产现金流无法实现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轻易将此种不良底层资产过度进行信用增级包装,会造成“柠檬市场”(次品市场),优质的资产支持证券反而会受到不良影响.第二,在底层资产未来现金流良好的情况下,典型(常规性)的底层资产不需要较多的信用增级措施.因为常规性的底层资产发起及交易很频繁,市场理性能够形成稳定的现金流预测信息判断标准,且此种预测信息披露可以弥补信息的不对称.针对非典型(非常规性)的底层资产的未来现金流,则需要较多且信用增级功能较强的手段.毕竟,相较前者,其现金流预测信息披露本身传递的“信号”与未来实际的现金流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差异.加之投资人处于信息劣势,投资人受到侵害的概率增加,导致投资人投资意愿较低,直接带来了企业融资约束[12],这就需要使用信用增级手段来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二)构建常规性与非常规性相结合的现金流预测信息披露原则.企业资产证券化的核心节点在于保证底层资产现金流预测信息的完整、合规、有效.针对常规性底层资产而言,其现金流预测信息披露的原则是假定条件+现金流的覆盖倍数=完整、合规、有效的现金流预测信息.假定条件包括但不限于有效市场对该底层资产未来现金流影响因素的理性认知、底层资产本身的合规性要求以及预测的方法等,而就现金流的覆盖倍数而言,其具有保证现金流预测信息有效性的功能.实践中,针对破产隔离型资产,需结合评级公司的意见确定(对优先级本息的)覆盖倍数,非破产隔离资产的超额现金流对本息的覆盖应达到115%~120%.针对非常规性底层资产的证券化而言,主要为“重大无先例”的非常规性底层资产证券化.其现金流预测信息的难度一方面在于无先例,预测工作必须“摸着石头过河”,极易造成现金流预测信息披露“失真”.另一方面,“重大无先例”的非常规性底层资产证券化与常规性底层资产证券化相比,不确定因素增加①.例如某些新型资产需要证券化,但该资产能否在未来产生稳定、独立的现金流在某一方面依赖人的主观努力程度.不确定因素的增加也是导致预测信息披露“失真”的重要原因,但并不是说非常规性底层资产证券化不需要现金流预测信息披露.相反,现金流预测信息披露同样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针对非常规性底层资产现金流预测信息的形成及披露应当按照已知数据+已知趋势=现金流预测信息的原则进行规范.(三)现金流预测信息披露应以自愿披露为主现金流预测信息在企业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现金流预测信息披露成为了保护投资人、维护我国金融秩序的应有之意.但现在面临是否应该按照现行的监管路径继续细化、扩大强制披露的内容,还是改变强制性披露转为对现金流预测实行自愿披露为主.通过上文的分析,现金流预测信息以自愿披露为主更具有合理性.原因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现金流预测信息披露在实践中已经形成形式强制披露下的自愿披露制度,在监管文件中改变以往的监管要求,无非是对现实状况的重述,并不会造成实际操作的困难.第二,自愿披露并不是放弃对现金流预测的监管,监管文件仍可以规定常规性与非常规性底层资产现金流预测信息披露原则,然后管理人秉承合理审慎的理念并在该原则指导下自主进行细化的自愿披露,但披露的内容必须符合理念、原则所体现的实质性要求,使得现金流预测信息完整、合规、有效.第三,现金流预测本来是基于相关事实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作出假设,这种预测方式具备“以因推果”的思维逻辑,带有较强的人的主观性色彩.为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使管理人能细致入微地对现金流进行预测,则需要能机动协调成本与收益的机制,而自愿披露就是一种极佳的成本与收益的平衡机制.(四)现金流预测信息披露谨慎适用“安全港”规则.若现金流的预测与未来实际产生的现金流不吻合,如何归责是一个急需思考的问题,这也关系到管理人针对现金流预测信息披露的能动性与准确性.因为,在一个很少因预测信息披露被起诉的国家,公司管理层自愿披露预测信息的倾向越高,则预测信息的准确性越高.[13]就此种角度而言,现金流预测信息披露适用的“安全港”规则就是责任的分配规则.而“安全港”规则的具体设计应当根据常规性底层资产证券化与非常规性底层资产证券化分类探讨.针对常规性底层资产证券化,完整、合规、有效的预测信息披露必须符合假定条件+现金流覆盖倍数.正如上文所述,若管理人未严格依照常规性底层资产现金流预测程式(原则)进行预测,那么管理人应被判定未尽到合理审慎的义务,主观上存在过错,“安全港”规则就不应当适用,管理人应当对现金流预测信息披露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相反,管理人秉承合理、审慎的理念运用现金流预测程式进行现金流预测信息披露,之后若仍然发生项目现金流违约,管理人帮助实现增信措施的相关费用以及投资者的损失应当由投资者自己承担.针对非常规性底层资产证券化而言,“安全港”对于预测信息的豁免程度应当被适度扩张,重要原因在于现金流预测信息形成的难度以及存在未来失真的可能性,若紧缩“安全港”制度的适用范围,则非常规性的底层资产证券化很有可能无法开展,进而造成了融资途径的相应减少.据此,非常规性的底层资产证券化现金流预测信息披露仅需要管理人在操作时秉持合理审慎的态度,若能证明其已严格按照已知数据+已知趋势的原则进行企业非常规性底层资产证券化的现金流预测信息披露,则可适用“安全港”规则.

现金监管范文篇6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政策主要有2001年财政部颁布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的《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2002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金融企业呆账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和2005年财政部下发的《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及《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这些法规政策对商业银行风险准备的定义、种类、范围、计提方法、呆账核销中的会计处理及税收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初步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风险准备政策体系。与此同时,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从2001年正式运行以来,加快了国际准则的建设步伐与全球推广,欧盟、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香港等从2005年开始正式采纳和实施多项国际会计准则,其中包括与银行风险准备密切相关的《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IAS39)。

我国财政部为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于2006年2月了39项新会计准则,要求上市公司自2007年1月1日开始执行,其中与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密切相关的是《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本文称为新会计准则)。可以说新会计准则第22号与前述系列规定共同构成了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贷款损失准备政策体系。但是,由于新会计准则第22号在资产分类、计提方法等方面的根本性改变,使其与旧的监管政策在某些具体条款上存在着较大矛盾和冲突。如何积极稳妥地实施新会计准则,尽量减少给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及其监管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当前我国监管当局、商业银行等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本文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与正运行着的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症结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对商业银行实现稳健经营、提升核心竞争力有所裨益。

二、新会计准则与监管政策关于贷款损失准备的基本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实施(3)贷款减值的计量。新会计准则规定,分类为贷款的资产没有活跃市场且近期不用于出售,不具有公允价值,因而可直接采用现值法计量减值,即将其账面价值减计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包括尚未发生的未来信用损失)。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应当按照贷款的原实际利率折现确定,并考虑担保物的价值,其一般表达式为:

PV为一笔未来某时点到期贷款的现值,Sn表示该笔贷款在n年末时的价值,i表示折现率。计算该笔贷款保证、抵质押物、经营性现金未来现金流的现值,并与该笔贷款初始本金比较,其差额与该笔贷款初始本金之比即为该笔贷款的损失准备金率。

(4)贷款减值的测试。新会计准则规定,对于单项金额重大的金融资产应当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如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已发生减值,应当确认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对单项金额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可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或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单独测试未发生减值的金融资产(包括单项金额重大和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应当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再进行减值测试。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原确认的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

2、监管政策关于贷款损失准备的基本规定

(1)贷款损失准备的分类。《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规定,贷款损失准备包括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三类。一般准备是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要求银行按不低于全部贷款年末余额1%的比例计提,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纳入附属资本;专项准备是定期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并对可能的内在损失进行评估,然后根据分类结果计提的准备,是直接为不良贷款设立的;特种准备则是针对某一国家、地区、行业或某一类贷款风险计提的准备,由银行根据不同类别贷款的特殊风险情况、风险损失概率及历史经验自行确定计提比例。

(2)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范围。《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规定,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范围为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资产,具体包括贷款(含抵押、质押保证等贷款)、银行卡透支、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垫款、信用卡垫款、担保垫款、进出口押汇、拆出资金等。

(3)贷款损失专项准备的计提方法。《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要求贷款损失专项准备计提采用五级分类法。所谓五级分类法是指商业银行对贷款资产进行风险分类后,按照2%、25%、50%和100%的比例分别对关注、次级、可疑、损失4类贷款计提专项准备,其中次级和可疑类贷款的损失准备计提的比例可以上下浮动20%。五级分类计提贷款损失专项准备的通用表达式为:

SP为贷款损失专项准备金,LP为每笔贷款余额,LD为该笔贷款抵、质押估值,a为该笔贷款计提的风险系数,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级的计提系数分别为0%、2%、25%、50%和100%。银行在进行贷款风险分类时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借款人的还款纪录;借款人的还款意愿;贷款的担保;贷款偿还的法律责任;银行信贷管理。

三、实施新会计准则存在的主要问题

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政策的变革表明,贷款减值的会计定位愈来愈清晰,实施与国际接轨的会计准则在我国上市银行及拟上市银行是势在必行且不断深化。然而,由于新准则对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提出了新的要求,引起了诸多问题,使其顺利实施面临着巨大挑战。

1、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使得监管政策与会计准则的兼容问题日益突出

从上述《准则》和《指引》对贷款损失准备的基本规定中可以看出,监管规则与会计准则在多处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主要的问题,一是计提理念上的差异。《准则》从维护会计原则的一致性、中立性及持续经营等立场出发,不要求银行对未来预期损失提取减值准备;而《指引》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注重审慎性、强调保护广大存款人的利益,要求银行对未来预期损失提取1%的一般准备。二是损失准备计提技术上的差异。监管当局要求商业银行根据贷款五级分类结果,采用简单的比例法即五级分类法来计算其应提取的专项准备;而新会计准则则要求采用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计提贷款减值准备。两种计提方法的较大差异必然导致不同的计提结果。如一笔一个亿的贷款,在账上可能表现为一个亿,但是根据未来现金流量的测算,它的折现现金流只有9000万元,那么就需要计提1000万元的贷款减值准备。若按五级分类,假如这笔贷款只是关注类,则只需按2%的比例提取贷款损失专项准备。监管政策与会计准则存在的矛盾和冲突,不可避免地给商业银行的实务操作带来了困惑和难度,因此监管政策与会计准则的兼容问题成为相关部门协调的重点。

2、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使当局的监管手段和权威受到挑战

银监会成立以来,一直强调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和贷款五级分类真实性的检查。从实践看,这两个手段对于规范商业银行经营行为、树立监管权威取得了良好效果。然而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些手段的效果。首先,新会计准则的实行将使得刚性资本约束机制被软化。新会计准则虽然不要求提取属于附属资本的一般准备,但是却在收益、权益的确认上给予商业银行更大的灵活性。这样,在监管当局对银行资本与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未变的条件下,若银行发展面临资本约束时,银行就不再有动力去降低风险资产,“分母战略”也不再被重视,而是通过提前确认衍生工具收益、权益,采用现金流套期会计等方式,使银行的资本和资本充足率达到监管要求。其次,会计核算与贷款五级分类脱钩,将使当前的资产质量真实性检查陷入尴尬。新会计准则明确要求,上市银行及拟上市银行从2007年1月1日起必须采用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减值损失,而不能再用目前普遍采用的五级分类法计提贷款损失准备。这意味着会计核算与贷款五级分类脱钩,贷款五级分类检查对商业银行的约束将流于形式,使监管当局的传统监管手段面临着巨大挑战。监管当局于是面临两个选择:要么放弃贷款五级分类对商业银行的约束转而寻求其他替代性监管手段,如对银行资产未来现金流预测的审慎性检查;要么将贷款五级分类检查与其他监管手段相结合。无论情况怎样,这两个选择都会影响当前的监管效率。

3、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使商业银行的实际操作受到考验

新会计准则的特色之一是各种估价技术的运用,如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依据是通过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测算的贷款预计损失。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测算的减值损失比较准确,更能反映贷款的真实价值。然而,目前国内对现金流折现法研究刚刚起步,实际操作中工作人员经验较少,国内也缺乏具有较高权威性的操作指引等,使商业银行在运用中遇到诸多问题。

(1)估价基础信息不能满足实际运用的需要。贷款减值测试的基础是未来现金流量,由于商业银行贷款数量庞大且变动很快,要想顺利完成测试工作,必须依靠现代化的计算机数据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持。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数据信息系统只能满足20%左右的数据信息所需,80%左右的数据信息需要前台客户经理手工录入,对录入数据信息的真实准确性不能提供有效保障。另外,现有的信贷管理信息系统还存在着数据分散的问题,给抓取数据带来不便。

(2)人员素质不能满足实际运用的需要。贷款损失准备计量是一项主观性较强的会计工作,如果没有明确的计量方法和标准,那么会计人员的判断对贷款损失准备计量结果的影响将是决定性的。如果一项会计信息完全依赖于主观判断的话,那么这种信息的质量是难以保证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相对贷款五级分类法而言,人为主观因素有一定程度减少,但并未完全解决贷款损失准备计量中的主观性问题,有许多指标值的确定还是必须依靠银行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经验,如抵质押物的折扣比率、企业经营性现金流的回收等重要指标。主观判断要做到恰当,客户经理和复核人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还要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否则会影响每笔贷款的拨备质量。

(3)未来现金流折现率难以科学确定。新会计准则注重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这个参数,而折现率又是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中的关键参数,为便于操作新会计准则规定,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应当按照贷款的原实际利率折现确定,并考虑担保物的价值。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普遍将贷款合同利率作为折现率,虽然方便了实务操作,但并不能全面覆盖贷款风险。对于中长期贷款而言,外部经济环境、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等因素都极有可能影响到中长期贷款的偿还,商业银行若单纯以贷款合同利率作为折现率会影响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的运用效果。

四、几点建议

1、全面评估新会计准则变化对银行监管和商业银行经营所造成的影响

要了解商业银行在实施新会计准则计提贷款损失准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听取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意见和要求,收集、积累监管指标数据,同时了解国外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做法及监管部门的有关规定,为适应新会计准则、制定新的贷款损失准备金政策做好准备工作。

2、监管当局要针对各种可能的影响,尽快出台新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

新政策的制定要注意监管政策和会计制度的协调兼容性,除保证有关监管指标符合审慎监管目标外,还应充分利用监管规则和会计制度中相同或相似的要求,以便减少商业银行执行的负担和成本。监管当局还要研究在当前银行监管法规的框架内可供挖掘和组合的潜在手段,在有效整合这些内外监管手段的基础上重塑监管权威,如通过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将基于五级分类所计提的减值准备在税前列支,以部分修复五级分类的约束力。同时督促商业银行做好相关工作,监管商业银行按规定足额提取损失准备,以防范金融风险。

3、财政部门和银行监管部门应尽快合作制定出标准化的系列报表

这主要包括针对会计准则设计的标准化财务报表体系和针对资本充足指标设计的报表体系,统一报表的格式、内容以减轻商业银行编制不同报表的负担,减少各商业银行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的内部障碍。

4、商业银行要以实施新会计准则为契机,大力改善内部管理,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银行等金融企业首先要通过借鉴国内外同行经验,加强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和完善数据信息系统等措施,以确保新会计准则的顺利实施。其次,为适应新的会计准则,体现新的核算、管理理念,银行还应考虑对现有的部门设置、职能划分、流程优化等作出重新安排,从而实现管理的整体改进。

【参考文献】

[1]孙天琦、杨岚:有关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的调查报告[J].金融研究,2005(6).

[2]王建军、杨坤、郗永春:新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影响[J].上海金融,2008(1).

[3]杨华:金融企业新会计准则应用与讲解[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4]中国人民银行: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S].2002.

[5]杨家新:贷款减值准备研究[J].金融会计,2007(11).

[6]李杰、孟祥军:贷款损失准备:会计与监管规则的冲突和协调[J].现代财经,2007(11).

[7]扬州银监局课题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与五级分类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差异[J].金融会计,2008(2).

[8]胡冬鸣:贷款损失准备两种主要会计方法的运行问题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7).

[9]温信祥、王刚、郭晓斌:商业银行风险拨备制度研究[J].金融论坛,2006(1).

现金监管范文篇7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现金流管理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现状与现金流管理特点

房地产开发企业一般是采用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来进行筹资,当资金不足时,还会通过股权、债券等进行融资,融资的渠道相对单一。由于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尚不成熟,加上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力度加大,使得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难度增加。现金流直观地表现为企业的资金运营状态和支付能力,加强现金流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对企业一段经营周期内的现金流动的时间、流向以及金额大小等作出全面的分析预测、规划和执行。地产开发企业通常现金流的资金数额较大,其投资、开发、运营各个项目阶段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流入和流出。并且由于企业的项目经营周期较长,现金流的循环周期也相应延长,资金回笼速度较慢,这对企业自身的资金运作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由于资金具有一定的时间价值,在项目开发前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成本后,随着投资回收期的延长,企业所面临的现金流管理风险也逐渐加大。而在后期的销售阶段,现金流入远超过流出,流入与流出的不均衡也进一步加大了现金流管理的难度。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而言,现金流管理主要集中在生产和筹资两个方面[1]。在生产方面,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项目建设既可以完全由企业独立完成生产建设,也可以将部分生产施工承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因此企业生产现金流的管理需要区分不同的生产对象,制定相应的现金流管理策略。在筹资方面,由于涉及到土地款项、工程款项的支付,并且利润的分配、债务及利息的偿还都会加大企业的资金占用量,因此需要针对特定的现金流需求开展融资活动,同时通过现金流的管理来保障融资目标的实现。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与现金流管理的关系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营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企业的资金需求量大,仅靠自身的资本能力难以完成全部项目的开发,因此,企业必须要借助一定的融资手段来进行筹资以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从这个角度上看,融资是企业现金流管理的基本保障,只有合理地进行融资,才能实现现金流的高效管理。或者说融资实际上就是企业在筹资阶段为了防止资金短缺而开展的现金流管理手段之一,也是后期经营阶段现金流管理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前提。反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现金流的管理质量对企业的融资能力也有较大影响,现金流管理能力是企业实力的象征,是企业主要的经营资本,具备充足的资金,现金流管理运转良好是企业获取融资的重要保障,也是企业实现融资效益,达成融资目标的必要因素。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和现金流管理优化策略

(一)综合分析经营环境,合理规划企业投融资。企业的经营环境直接影响到其投融资规模、资金流向以及现金流量,不合理地的投融资规模都会增加企业的现金流量压力,并且会加重企业的偿债负担,对企业的再融资能力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企业要提高投融资风险管理意识,对资金的前期规划以及后期管理全过程加强分析控制,结合企业的业务需求制定合理的投融资资金管理计划。企业在作出开发投资决策时,要组织专家进行决策论证,研究所投资对象未来是否具有足够的盈利能力,现金流量是否可观,存在的风险隐患是否在企业的可控范围内等,通过充分的论证分析,确保资金安全,项目正常开展。在计算开发项目收益率时可采取的方法包括净现值法、内部收益率以及获利指数等,这些方法都是从资金的时间价值角度来衡量开发项目是否具有投资价值,以确保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另外,考虑到资金的安全性以及流动性,企业还要实时掌握项目开发状况,结合项目开发阶段及业务特点,适时调整投资策略和投资计划方案。在融资方面,企业要减少对银行贷款的单一融资途径的依赖,大力开拓股票、债券、信托等融资渠道,结合企业自身的现金流量需求,改进融资方式,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调整融资结构,合理地控制融资规模,以强化企业对于现金流量风险的管控。(二)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加强现金流预测与预算管理。为了降低企业的负债率,防止产生负债危机,企业要优化资本结构[2],企业要扩大自由资金的持比,确保自有资金流量充足,以尽可能降低市场环境变化对于企业现金流量产生的不良影响。同时要转变传统的“高杠杆,高周转”的商业模式,控制投资规模,加快商品销售,积极促进现金流的回笼,逐步强化企业的“造血”功能,实现企业经营的最佳现金流状态。企业要将现金流管理同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相结合,在制定战略规划时,要将企业未来现金流量运转是否通畅,现金流量是否能够得到充分利用等考虑在内。从战略高度来对现金流进行统筹规划和适度调整,确保现金流收益性、流动性以及增长性三者之间的平衡,保证企业的现金流管理是在为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服务,不发生偏离,不产生阻碍作用。企业要做好现金流预算,通过对企业内外环境变化趋势,企业现金流发展动向等的分析和预测,以经营效益最大化为导向合理地进行资金分配。对企业经营中所涉及到的现金流量数据进行动态地汇总和分析,将其作为企业平衡计划现金收支的重要工具。在经营过程中,通过与预算指标的对比,及时了解可能会产生的现金流量缺口,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确保现金流量总体平衡,有效防范现金流量风险。(三)完善现金流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审计监督管理。企业要建立健全现金流管理制度体系[3],制度包括企业的投融资管理制度、资金规划及使用制度、预算管理制度、现金调配和审核制度、资金监管制度等,通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体系,确保各项现金流管理活动有序开展。同时,企业要结合业务开展情况对制度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构建从开发项目建设期到营业期再到最终结束期的全阶段的现金流管理制度,将“人、财、物、机”都全部纳入企业现金流管理的范畴内,确保形成全过程、全方位的现金流管理制度框架,有效杜绝现金流管理制度漏洞。并且为了提高企业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确保资金安全,企业要建立严格的现金流责任管理制度,将现金流管理责任落实到各个具体的部门及岗位个人,降低现金管理的随意性,增强现金流管理的抗风险能力水平。另外,为了保证融资及现金流管理活动的高效、有序性,房地产企业要积极地开展审计监管工作,确保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针对融资及现金流管理进行日常审计和专项审计,形成常态化的审计监管机制。要求审计人员要深入到企业现金流管理业务的一线环节,强化过程监管。将监管重心前移,逐步从过去传统的时候监管模式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管,以便更加及时、精准地发现并处理经营管理中的现金流数据异常情况,有效防范现金流风险隐患。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地产开发企业要通过合理地规划筹资方法,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改进和完善企业的现金流预测以及预算管理,建立健全现金流管理制度体系框架等一系列措施手段,全面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为企业实现可持续战略发展目标夯实根基。

参考文献:

[1]李志成.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和现金流管理的优化研究[J].求知导刊,2017(21):93-94.

[2]蔡易.DS房地产公司现金流管理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9.

现金监管范文篇8

(一)管理对象覆盖面狭窄

《细则》第二条中关于“企业”的范围的概念阐述为“国营企业、城乡集体企业、联营企业、私营企业”以及“中外合资和合作经营企业”,未包含“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新的所有制形式。

(二)结算起点过低

《条例》第五条第八款规定“结算起点定为1000元”,即支付1000元以上现金就要履行应当以支票或者银行本票支付;确需全额支付现金的,经开户银行审核后,予以支付现金。24年过去了,物价指数、经济水平和货币形势等和当时相比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而1000元的结算起点已经不符合现实情况。这一现实情况给一些国有企事业单位在支付现金管理过程中,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如果执行《现金管理条例》,这样难免会延误办事效率,给现金管理带来困难,为此,一些单位就没有完全履行或应付履行《现金管理条例》。审计部门在实施审计监督过程中,也不便操作。这就导致在现实中,执行单位不便执行,监督单位不好监督。

(三)开户银行对开户单位的现金监督管理不到位

《条例》中第九、十、十一条规定的开户银行对单位库存现金限额的核定、坐支现金额度的审批等,但在目前情形下很难操作。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渐开放,银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环境下,开户银行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对开户单位不敢检查,发现问题更不敢处罚;在执行大额现金支付管理制度时,一些开户银行流于形式,没有落实专人负责,账表记录不完整,少登、漏登或有意不登情况时有发生。更有甚者,有些开户银行对开户单位支现用途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根本不把关,不审查,不登记,敞开放行。

(四)对于大额现金缺乏有效管理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大额提取现金,从事偷税漏税、洗钱、贩毒、行贿、诈骗、携款潜逃等犯罪活动。由于《条例》的滞后,在引导转账结算、减少现金使用、监管大额提现行为、防止利用现金交易进行洗钱风险等方面尚未加以规定,导致一些金融犯罪活动脱控。目前,多数金融机构对大额现金支付的监控采用手工操作方式,尚未建立大额现金支付数据库和实时监测系统,很难掌握开户单位在本系统,特别是本辖区的大额现金支取情况,增加了反洗钱、防风险工作的难度。

(五)开户银行对开户单位实施处罚权利难以实现

《条例》第二十条和第二十一条及《细则》第二十条中要求,开户单位若违犯《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开户银行有权责令其停止违法活动,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罚款,但由于《条例》中规定的开户银行对开户单位实施处罚权利缺少必要的法律依据。开户银行对开户单位实施库存现金监督管理缺乏现实基础。

(六)《条例》未对现金替代性金融工具加以规定

随着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个人支票、个人本票、网上银行、个人结算账户等结算工具的推出和普及,可以替代现金的结算功能。但由于但《条例》及《细则》未及时进行修订,未对这些新型结算工具的使用和管理加以规定,导致假借名目支取现金挪作他用的现象难以监管。

二、现金管理制度的现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目前我国现金管理基本规章制度仍是执行1988年10月1日国务院颁发的《现金管理条例》及人民银行制定的实施细则,《现金管理条例》及人民银行制定的实施细则的施行,至今已有二十四年了,对鼓励开户单位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限制使用现金支付工具发挥了一定作用,对维护全国支付清算秩序、金融秩序和征税秩序有正面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现金管理的思路、重点、模式、措施已经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现金管理制度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冯卓茹(1995年)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改革现金管理制度措施。简锦恩(2004年)认为现金管理制度的基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迁,现金管理制度蕴含着变迁的契机。丁平、孙岩(2004年)分析了现行现金管理制度的缺陷:现行现金管理制度在监管对象上产生了空档;商品流通的发展、交易行为的复杂化都对现行现金管理制度形成了较大冲击;以银行信用卡为代表的新型电子货币兴起,对现行现金管理的监管手段提出了挑战;银行经营机制的转换也对现行现金管理制度形成了冲击。丛春琦(2006年)分析了现金管理在制度建设、结算渠道、金融机构经营方式、制度落实、监控手段、信息滞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现金管理制度进行改革的建议。师自国(2010年)从保证市场的公正性、效率性和维护诚信的市场体系的角度,论述了加强现金管理的必要性,阐述了现金交易的轨迹隐匿性概念及其社会危害性,并从现金管理的主体、对象、目标、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现金管理制度。姜志勤、李江峰(2012年)分析行政事业单位违反现金管理规定的主要表现形式,得出结论,应及时修改现金管理制度有关法规条款。国内研究表明,现金管理制度和法规滞后于经济发展使现金管理工作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中,会对国家宏观金融政策的实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以及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形成较大的冲击。因此,亟待加强和完善法规,尽快修改《现金管理条例》,从法律、法规上来重新确定人民银行在现金管理中的地位、职责、权利和义务,避免人民银行在现金管理中唱独角戏,使现金管理走上法制化的轨道,使企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都能认识到现金管理的重要性,自觉维护企业各项支付结算法律法规。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美国现金管理制度,以规范现金存取及现金交易为出发点,由此培育出美国公民非现金结算交易的生活习惯,为完善我国现金管理制度提供了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借鉴。在美国,现金管理的职能由联储及财政部下属的金融犯罪执法网络(FinCEN)、国税局、雕刻与印刷局(BEP)和造币厂(USMint)共同完成,并没有一个单独的机构来管理现金。在法律制度方面,美国没有专门的控制现金流通,鼓励转账结算的法律法规。联储颁布的某些规范支票和电子支付的法律法规使得转账结算变得更加安全、高效和成本低廉,对转账结算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今,美国已建成以《联邦储备法》为核心的一整套的现金管理系统,包括联储Q法则、《21世纪支票清算法案》、《银行保密法》、《国税法》、《2001年消除国际洗钱与反恐法》等。美国制定严格的现金管理制度,有效的防止了洗钱等金融犯罪,并且对行贿等犯罪也起到了抑制作用。张浩(2009年),分析了美国现金管理法律制度框架,介绍了美国目前规范现金存取和现金交易的相关法律制度,为完善我国现金管理法律法规提供了成熟市场国家的经验借鉴。卢静(2011年)发现美国现金管理制度,以规范现金存取及现金交易为出发点,由此培育出美国公民非现金结算交易的生活习惯,为完善我国现金管理制度提供了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借鉴。国外研究表明,我国由于缺乏类似美国这种严密的监管体系,国内一些政府官员能够收受上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现金贿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现金提取的监管体系不完善,监管体系作用无法发挥造成的。由此可见,重新构建我国现金管理体系非常必要。

三、现行技术条件下现金管理制度改革的可行性

(一)现行支付结算系统的完善为现金管理制度改革提供了技术条件

近年来,银行积极疏通支付结算渠道,改善金融服务环境,促进了经济发展。从技术发展实际来看,我国支付结算系统已逐步完善,银行柜面转帐、网上支付、手机支付等支付手段基本能满足人们日常交易结算需要,减少现金使用,基本不存在技术障碍,现行支付结算系统的完善为现金管理制度改革提供了技术条件。比如,理论上说,无论单位与个人,1000元以上的交易通过转帐完成与无技术问题。

(二)逐步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实现现金管理制度改革必要条件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单位为了加强内部管理,实施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该制度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单位的管理层和基层员工,通过制度规范单位员工的行为。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规范企事业单位中工作人员的行为,使其遵循规章制度办事,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比如财务的工作,只有进行规范化的管理才能保护财产安全。有利于加强监督,管理层对基层的监督,让这种监督有章可循,明确责任和义务。有利于将企事业单位的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模式,实现企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的优化。逐步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为现金管理制度改革铺平道路。

四、现行技术条件下现金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路

(一)宣传支付结算知识,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

目前,从技术发展实际来看,我国支付结算系统已逐步完善,减少现金使用,基本不存在技术障碍,事实上障碍来自人们的思想观念!是旧的观念在作怪,一是不习惯于对新技术、新的支付手段的运用;二是好象只有手持现金才是真的拥有财富。为此,各金融机构应加大支付结算业务宣传力度,提高金融服务意识,普及结算知识,使社会公众全面了解支付结算系统的方便性、安全性和快捷性,推动支付结算业务发展,较好地满足了大众对金融服务日趋多元化的需求,达到减少现金使用,有效控制利用现金进行各种不法交易的目的。

(二)调整我国现金管理目标

把掌控现金流向、打击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作为现金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把现金管理的重点由以控制现金投放为主,逐步向以防范和打击利用现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为主转移。通过加强现金管理,规范现金收支行为,监控各类经济主体的大额现金存取和可疑资金交易,实现通过现金管理监控现金流向、有效预防打击违法犯罪。

(三)完善现金管理的具体手段

1.拓宽现金管理的对象将个人及单位均纳入现金管理范畴;把中国境内开立账户、进行现金支取活动的所有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纳入到现金管理之中,使存款人在银行进行的现金存取业务全部纳入人民银行的监督和控制之中,从而加强现金流动的管理。2.调整增加结算起点限额根据目前经济状况和物价水平,重新核定结算起点,建立采购与通胀率挂钩的现金结算起点的调整机制,实行弹性结算起点金额制,或实行固定结算起点金额制。如可将原结算起点1000元放宽到5000—10000元。3.减少现金使用范围,增加现金替代工具使用的规定应进一步减少现金的使用范围,在金融条件具备的发达地区,尤其是城市企事业单位,结算起点之上的向个人支付款项通过支票、汇票、本票、向个人结算账户转账等方式支付。同时,增加对个人支票、个人本票、银行、网上银行、个人结算账户等现金替代工具使用的规定,要加大对结算工具的宣传力度,增加公民的金融意识,提高使用结算工具的自觉性,引导转帐结算,减少现金使用,以达到有效控制利用现金进行洗钱等不法交易的目的。4.适当放宽现金的使用范围适当宽限现金使用范围,如因采购地点不固定、不便利,生产或市场继续,抢险救灾,以及其他特殊情况和必须使用现金的允许使用现金。5.实行大额现金交易申报制度规定任何人向银行业金融机构一次性或当日累计支取大额现金达到一定金额的,应填写支取现金用途申报表,并由金融机构定期汇总、统一上报人民银行。建议建立全国性大额现金支取监测数据库,对大额现金交易实施有效监测管理;加强现金出入境监测,在出入境环节对大额现金的流出、流入进行审慎的监测,匹配现金的源头、数量及用途。

(四)科学设置现金管理职能

(一)重新定位开户银行在现金监督管理中的作用

根据现实情况调整开户银行对开户单位现金监督管理的规定及开户银行对开户单位违反现金管理规定进行处罚的规定,以明确银行对开户单位现金管理的监督责任。

(二)增加国家职能机构在现金管理监督中的作用

1.明确现金管理的主体。建议明确由人民银行统一负责现金管理工作,取消开户银行对现金的行政管理职能,规定商业银行负责对日常现金收支监测、登记,并定期向人民银行报告大额及可疑现金交易信息。

现金监管范文篇9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网贷平台;监管政策

一、引言

自2007年第一家互联网金融借贷平台出现,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借贷平台(以下简称网贷平台)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在2012年~2014年经历了井喷式的增长,平台数量从20多家迅速增加到600家左右。在极大得丰富了市场上的借贷产品,为企业、个人和平台都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因为其高风险性和监管制度的不完善,出现了平台跑路时有发生等乱象。因此,从2015年起,“监管”成为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主旋律,对风险点的处置和资产泡沫的放空成为金融监管机构的工作重点。本文旨在梳理2015年以来互联网借贷平台领域的关键政策,探究在越来越收紧的监管形势下网贷平台面临的考验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2015年以来的主要监管政策梳理

2015年7月,央行等十部委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P2P借贷机构要明确信息中介性质,不得提供增信服务,不得非法集资。2015年12月,银监会等部委了《P2P监管细则暂行办法》,列出了共计12条的负面清单,划定了网贷平台的业务边界。2016年10月,国务院正式了《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方案》,正式启动为期一年的专项整治行动。2017年2月,银监会印发《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详细规范了P2P的资金存管问题。2017年8月,银监会《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对网贷平台的信息披露指标做出了详细规定。2017年12月,银监会下发《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57号文),确定网贷平台的备案最终期限为2018年6月底。2018年4月,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通知对于从业资格、停止新增、压缩存量、综合费率等核心进行了明确;同时互金协会也下发了相关的通知,明确要求建立完善的小额贷款风险警示机制,并对其中不合规的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取缔。2017年~2018年,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江西、福建、安徽等省份也相继出台地方文件,从业务模式、资金存管、信息披露等方面对网贷平台进行规范。从2015年~2018年,针对网贷平台的监管政策出台越来越频繁,监管内容越来越细致,对网贷平台的合规性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随着网贷平台备案截止期限临近,各家网贷平台纷纷应声而动,暂时放缓了业务发展进行项目清理,并投入高额的合规费用,以求通过网贷行业的这场“入门考试”。

三、强监管环境下网贷平台面临的考验

1.强监管环境对网贷平台整体的宏观影响。备案制度是对众多网贷平台的一次“入门考试”。以广东省为例,广东省监管部门规定,2016年8月24日之后新成立的网贷机构将不予备案,2018年4月底前完成主要网贷机构备案登记,6月仍无法通过备案的可能会被引导有序退出或取缔。据盈灿咨询分析师预计,“在备案过程中,全国会有超过半数的网贷平台被淘汰。现在仍存在1900多家P2P平台,最终成功备案的可能不超过1000家”。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申请备案并不容易,需要满足设立于2016年8月24日前、具有风险管理能力、具有独立投诉受理部门、能够对接本市网络借贷监管系统、具有完善的网络安全设施、能够与符合条件的银行达成资金存管、能够进行详尽的信息披露等多条要求。强大的合规压力令很多中小网贷平台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网贷之家的报道显示,2018年2月,深圳的不少平台的转让公告在朋友圈疯转,谋求通过并购转让的方式正常退出市场。可见,经历过本轮洗牌的网贷行业,将成为规模较大、发展较成熟、经验较丰富的入局者的战场。2.强监管环境下网贷平台面临的具体考验。网贷平台要想通过备案审核,需要满足诸多条件。下面笔者选取了对网贷平台影响最大的几条,分别加以分析。(1)资金必须委托银行存管网贷平台资金银行存管制度旨在将交易和资金分离,让P2P平台不能直接接触资金,避免资金被挪用、平台自设资金池涉嫌“非法集资”的风险,大幅增加了平台跑路的成本。客户资金账户需要接受独立审计,且会公开审计的结果,平台投了多少钱,怎么运营,投资人投了多少钱,利率多少等都一目了然。银行在决定是否接受网贷平台的资金存管时,比较看重平台的国资系或上市公司背景,因此不具有国资系或上市公司背景的民营小平台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据业内人士预测,仅资金必须委托银行进行存管这一条要求,就会将80%的中小网贷平台淘汰出局。但银行存管也并非绝对安全。据“网贷天眼”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3月,已经有31家建立了银行存管的网贷平台涉及提现困难、经侦介入、跑路、转型等问题,从比例上看,出问题的存管平台占已上线存管平台总量的5%。尽管如此,但银行存管依然是为投资人构建安全投资环境的有效举措,是网贷平台备案审核中的重要内容。(2)信息披露要求备案制度要求网贷平台设立专门的信批页面,按时间按要求根据《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进行披露,应披露的信息有机构基本信息、运营信息、项目信息、重大风险信息、消费者咨询投诉渠道信息等。广东省金融办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参考了《证券法》对于上市公司的部分要求,要求平台进行一般信息报送、重大风险信息报送、年度审计等,意味着P2P行业已经启用了最高级别的信息透明机制。信息透明化对于广大的小型平台而言,是利好也是危机,没有国资系或上市系背景的“小而美”、“小而杂”的网贷平台可以抓住这一契机,加快自身合规化进程,提升品牌口碑,在备案制度后的新一轮业务争夺中获得先机。(3)平台去刚兑,取消风险备付金长期以来,风险备付金制度一直是各家网贷平台对外宣传的重要筹码,在投资标的不能按期收益时利用风险备付金赔付借款人本金损失,从而实现平台的“零逾期、零坏账”指标,而借款人也乐于为这种“保本”承诺买账。但实际上,这一制度并不符合网贷定位,且有涉嫌设立资金池、诱导投资人的法律风险。2017年银监会的57号文明确规定“应当禁止辖内机构继续提取、新增风险备付金,对于已经提取的风险备付金,应当逐步消化,压缩风险备付金规模”。面对这一监管要求,各家网贷平台做出了不同的应对调整。以宜人贷为代表的网贷平台依然保持了风险准备金性质的质保服务专款计划,以人人贷为代表的网贷平台明确了收取风险备付金基准日,但仍对存量借款加以保障,以拍拍贷为代表的网贷平台继续运营名为“质量保障专款基金”的变相风险备付金,而以红岭创投为代表的网贷平台则持观望态度,暂无动作。目前监管仍然允许网贷平台与第三方担保公司或保险公司合作,通过第三方介入为借款人提供保障。但从长远来看,监管层取消风险备付金,让平台去刚兑,让借款人提升投资风险意识的决心是坚决的,因此实际上上述模式均不合规,只是在正式备案完成之前的权宜之计。从长远来看,网贷平台势必要严守信息中介边界,释放金融风险。(4)严格限制现金贷现金贷是指利用互联网线上渠道进行获客、信用审查风控并线上发放的无场景、无指定用途、无抵押的小额贷款,现金直接进入借款人银行账户。此前,由于现金贷借款利率高、规模快速增长,不少P2P网贷平台也通过自建借款端或与助贷机构合作的方式参与其中。据网贷之家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11月,有592家P2P网贷平台有现金贷业务,包括拍拍贷、信而富等平台,占P2P网贷平台总数的近30%。虽然现金贷业务并不是涉足这一业务的P2P平台的主营业务,但是却往往为平台贡献了相当可观的利润率和现金流。作为网贷业务中风险最高的业务,随着“裸贷”、“跳楼贷”等负面新闻不断爆出,现金贷受到了监管部门的严厉打压。监管部门明确了“现金贷”业务的开展原则,通过牌照准入、负面清单等方式进行管理。股市应声而动,以趣店为代表的一批从事现金贷业务的上市公司股价一路下跌。虽然监管部门对于现金贷业务并没有一刀切,但这一业务合规越来越艰难、利润率将受到压缩已成不争的事实。加之P2P网贷平台备案进入冲刺阶段,可以预见不少平台将不得不在现金贷和合规之间做出抉择。

四、互联网借贷平台未来的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国家对金融行业整体监管的趋严已成必然趋势。作为新兴业务的P2P网贷平台将逐渐摆脱此前野蛮生长的生态,向成熟、规范发展,回归其作为信息中介的本质。业务模式的不断翻新、营销手段的标新立异将很难再支撑平台成长,在这轮以合规为主题的P2P平台竞跑中,那些拥有良好的客户基础和口碑,能够严守法律红线,能够建立高标准的信息审核、流通、公示制度的平台,将成为最终的赢家。

参考文献:

[1]梁珊珊.P2P网贷在我国的发展及前景展望[J].消费导刊,2016,(9).

[2]网贷中心.P2P备案大考正式“开卷”有分析师预计超半数平台被淘汰[EB/OL].http://www.wdzx.com/ar-ticle-17798-1.html,2018-1-14.

[3]百度金融.监管落地期限将近关停并转风起80%网贷平台将淘汰[EB/OL].https://jin.baidu.com/v/arti-cle/loan/1755044.html,2017-4-20.

[4]网贷天眼.争议银行存管:一年31家上线存管平台爆雷[EB/OL].https://news.p2peye.com/article-509457-1.html,2018-3-2.

现金监管范文篇10

一、金融机构现金流量信息的披露

现金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现金,指日常生活中通常所说的现金,即个人或单位持有的、可立即用于支付的现钞货币,企业的库存现金是狭义的现金。广义的现金,以企业为主体看,不仅包括企业的库存现金,还包括企业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活期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其总的特点是不需变现就能立即用于支付,随时可以用来购买商品、劳务或偿还债务。

金融企业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经营活动当前仍主要地体现为资金存贷关系,因而用狭义的概念考察其现金意义不大。但金融企业广义现金的变动情况却对金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着直接的影响。金融企业的广义现金总体上指金融企业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资金,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金融企业的库存现金;二是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包括金融企业存放在中央银行及其他金融企业中随时可以用于支付的存款,也包括经营外汇业务时解送外币在途的现金。金融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且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如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的短期国债等,也属于金融企业广义现金的范畴。值得注意的是,金融企业按规定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外币清算业务保证金、指定生息资产或存放在其他金融企业的定期存款、质押存款等,因为不能随时用于支付,不属于现金的范畴。另外,联行往来存放款项一般也不纳入金融企业现金的范畴。

广义现金是现金流量表编制的基础。1998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要求原来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的企业一律改为编制现金流量表。这样,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成为当前我国企业对外报告的三大基本财务报表。对金融企业来说,现金流量表也有特殊性,它主要用于反映金融企业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及办理中间业务等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及其净额。所谓现金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两者的差额为现金净流量。金融企业的现金流量就是指金融企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数量,即在某一期间内,金融企业实际收入的现金和实际支付的现金,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三大类。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从现金流入的角度看,包括金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以现金方式收到的利息、手续费、各种存款、种种借款、收回的贷款等等;从现金流出的角度看,包括金融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支付的利息、手续费、发放的贷款、收回的借款、存放的款项等。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可以按以上项目逐项分析、计算填列,这就是所谓的直接法编制。也可以采用间接法,通过权责发生制损益逆向调整取得。这时,一般从企业的净利润开始,将净利润加上不导致现金减少但在计算损益时作为费用列支的项目,减去不导致现金增加但却作为收入入账的项目。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准则一般要求企业同时提供两种口径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以相互对照,检验报表的正确性。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金融企业参与对其他企业的投资而导致的现金的净流入或净流出。从现金流入的角度看,包括收回投资、分得现金股利、取得债券利息收入、处置资产等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从现金流出的角度看,包括对外投资、购置资产等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一般直接按项目分析计算填列。

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是金融企业在筹资活动中导致的现金净流入或净流出。从现金流入的角度看,主要是吸收投资而产生的现金流入;从现金流出的角度看,主要是偿还债务、支付债券利息、分配现金股利等与筹资相关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一般也按项目分析计算填列。

以上三种现金流量的累计就是一段时期的现金净流量。这种以一定现金范围为基础的现金净流量和相应现金项目在期间内总的变动应该是一致的。这就是现金流量表的内部勾稽关系。

二、金融机构现金流量信息的作用

现金流量表之所以成为一种主流报表,是因为现金流量表具有其他财务报表无法替代的作用,能够揭示现金流量信息。总体上看,现金流量信息有以下作用:

(一)现金流量更直接地揭示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无法反映和说明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和原因;损益表反映企业在某一期间内经营活动的成果,无法反映企业在经营活动、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中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情况。现金流量表则通过揭示现金在某一段时期流入、流出情况,反映出企业从一个时点状况演化为另一个时点状况的过程,体现了财务状况的变化是现金运用的结果这一基本理财思想,弥补了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不足。现金流量表可以使投资人、债权人、经营人和监管人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了解企业在期初、期末和期间的财务状况变动及经营成果,掌握企业的真实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从而降低或避免经营风险、投资风险。

(二)现金流量表可以让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及其变动进行全面、客观的预测和评估。现金流量表提供了企业现金流入与流出的信息,人们能从中了解企业现金增减变化及其原因,了解企业筹资和投资的政策及举措,据此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数额及其他不确定因素,评估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相关的财务风险,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及投资理财活动对经营成果的影响,展望企业的发展前景。

(三)现金流量信息是收付实现制会计信息,是对权责发生制会计信息的有益补充。现金流量是将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权责发生制报表信息调整为收付实现制信息的结果。权责发生制基础上,企业可能有很好的盈利,但其中的一些盈利是虚拟的,没有现金收付保障的。而收付实现制基础上,现金流量则剔除了虚拟盈利,更直接地反映现金的收入和运用,因而是比损益表、资产负债表更为审慎的信息,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决策。

(四)现金流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证明。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不采用权责发生制程序,排除了部分人为判断因素,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企业利用会计方法隐瞒财务状况和操纵经营成果,从而确保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另一方面,现金流量表均以实际发生的现金流量为依据来编制,排除了不同企业对同一会计事项采用不同处理方法的影响,能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人们通过现金流量表可以对比出不同企业偿债能力或支付能力的差距。现金流量信息还是财务状况信息和经营成果信息的桥梁,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证明财务状况信息和经营成果信息的作用。

(五)现金流量信息是监管部门实施有效监管和调控的重要依据。如金融监管部门根据金融企业提供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综合评价该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经营业绩,并通过现金流量分析,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风险隐患,加强对金融企业的监管和引导,促进其稳健经营和发展。

三、对金融机构现金流量信息的分析金融企业现金流量分析,主要是通过对现金流量表上有关数据的比较、分析和研究,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发现企业财务方面存在的问题,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管理水平,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和发展前景。

由于现金流量分析的目的在于揭示影响投资、筹资、经营决策的各种因素,因此,在分析时应抓住重点。就金融企业而言,应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分析获得现金的渠道和数额。

(二)分析是否筹足长期资金用于长期性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等)。

(三)关注营运资本的运用,分析营运资本转化为长期性投资的趋向,避免营运资本的物化倾向。

(四)分析现金流量是否增加或减少过多。

(五)分析固定资产的损失情况。

(六)分析利润的分配是否合理。

(七)分析长期性投资的变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