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21:06:09

武术教育

武术教育范文篇1

1.1“为政尚武、武人专政”的“重武轻文”时期至

“既重文事、又重武备”的“文武兼备”时期,军事武艺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大约在五帝时期,我国原始社会进入了部落联盟与军事民主制阶段,私有制进一步发展,阶级分化日益加深,原始社会逐渐解体,社会的政治、经济出现了巨大的变革,推动着教育的变革,使存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原始教育,逐渐从“母体”中分化出来,出现了萌芽形态的学校[2]。公元前2070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建立[3],中国由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阶段,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成为了社会的统治者,奴隶主阶级为了将本阶级的年青人培养成为社会的统治者,需要进行特殊的教育训练,教育开始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便是这种社会活动的主要形式。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奴隶主既要镇压本部族奴隶的反抗,又需要不断的进行征伐、战争,军队起到绝对的作用,因此,夏朝时期呈现“为政尚武”“武人专政”的社会特征。为了满足奴隶主的需要,夏朝的学校教育目的是培养贵族子弟成为能射善战的武士,征伐、战争中用到的“军事武艺”成为学校的主要教育内容。商朝沿袭了夏的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校的教学增加了“思想政治”“礼乐”等内容,但军事教育仍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验证了“古代之士,皆武士”的社会结构[3]。奴隶主们为了检验学校教学的效果,时常进行军事武艺比赛及演习。西周是中国奴隶制的鼎盛时期,弓箭是战场的主要武器。《周易》说:“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统治阶级为了巩固政权,非常重视射箭,希望贵族子弟成为“执干戈以卫社稷”的武士。所以,西周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练兵习武,特别是射箭的习练。为了提高贵族子弟的射箭水平,周天子定期在辟雍举行祭祀大典,除了演习祭祀礼仪外,主要是进行射箭比赛,为国家选拔武士,大学生也必须参加,学生如射法不中程式,要得到相应的惩罚[3]。西周继承了夏商的学校制度,在文化教育上仍然是“学在官府”,呈现“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的特征[4]。西周教育的主要标志是六艺教育,体现出西周时期既重视文事,又重武备的教育特点。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出现“学术下移,私学兴起”的特点,诸子在教育人、培养人的方法上不同,但在学校体育教育与实践中的“文武兼备、文武兼能、文武俱行”等思想倾向则较为一致。礼中的射礼,乐中的武舞,再加上剑术、御术等,都是儒士健身习武的娱乐活动项目。根据《论语•宪问》记载:武士必有文备,儒士应有武备,这样“亦可以为成人矣”[4]。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校武术教育内容中,射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据《孔子家语》引《乡射》曰:孔子“与门人习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焉”,反映孔子带领弟子参加射箭比赛的热烈场面[4]。墨子在教学中,也同样重视“射”的教育,据说,墨子弟子300余人,都是优秀的手工业者和能赴汤蹈火的武士[5]。3代时期,代表公有制的奴隶主控制生产资料,为了加强自身的统治,力争培养本阶级子弟成为能争善战的武士,实行“学在官府、重武轻文”的教育方针。当代表私有制的地主阶级兴起时候,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学术下移、私学兴起”,学术上出现“百家争鸣”的盛况,学校除了教授军事武艺,文化教育也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呈现“文武兼备”的学校教育思想。

1.2“去武行文、废力尚德”的思想导致“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形成,学校武艺教育遭遇冷落

公元前221年,秦一统六国,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6]。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下令“严禁私学”,收缴天下兵器,民间禁武,并采取烧书的手段。在“焚书”的第二年,又进行了更为残暴的“坑儒”事件[4],对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百家争鸣”的的社会风气也从此结束。秦王朝建立不久,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统治,建立了汉朝。汉初统治者总结了秦朝灭亡的经验教训,在教育方面与秦采取截然不同的政策,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允许开办私学,废除“挟书律”等措施,这个时期致使诸子百家之学开始复苏。但此时,“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逐渐形成,军事武艺也不再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据《左传•襄公九年》中记载:“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君子勤礼,小人尽力”[7]。这些记载阐述了君子与小人的贵贱之分及劳心与劳力的高下之分,先秦时期“文武兼备”的教育思想开始受到冲击,并逐渐走向没落。《怀南子•汜论训》中说:“今世之为武者,则非文也;为文者,则非武也。”故而文人儒士极力倡导“去武行文,废力尚德”[7],在儒家学士的大力提倡“去武、废力”的思想下,三代时期的“尚武、崇武的教育思想发生改变,学校体育教育中军事武艺的成分遭受冷落。据《礼记•王制》记载,“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之语[7]。可见当时儒家学士把技击、强力之事贬低到何种地步。到了东汉时期,社会中”重文轻武“思想越演越重,对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汉代的学校教学中虽然也包含了“射、御”的内容,但教育内容中关于军事武技的成分明显减少。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长期处于分裂与战乱的时代,影响了学校的正常秩序。总的趋势是官学时兴时废,教育事业的延续主要依靠私学、家学。魏晋时期受各种思潮的冲击日渐衰落,东汉时期传入国内的佛学,汇合儒、道的玄学进入了大发展时期。虽然在相关的文献中能够找到关于学校“礼射”的记载,但当时儒生的习射已非“兵射”,活动量小,健身价值不大。以致北周出现“自文武之途分,而千万世之儒,皆为妇人”的说法[5]。秦王朝建立,为了使自身的统治长久不衰,采取“焚书坑儒”、“民间禁武”的策略,严重影响了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虽然到了东汉时期允许兴办私学,重视文备,但文人儒士极力倡导“去武行文,废力尚德”,形成了“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到了南北朝“重文轻武”越演越烈,学校的军事武艺遭受到冷落。

1.3设“武举”、办“武学”,古代学校武术教育走向复兴,但“文武分途、以文抑武”的社会环境

没有改变到了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国家采取了比较开明的文教策略,形成了以儒家为主干,佛教和道教为两翼的文教策略,形成经学和专科性学校并存,官学与私学同在,唐朝设科举、武举,共同构建了隋唐时期的教育体系。在“文武分途”环境下,虽然在相关的文献记载中,仍能发现关于学校学习“礼射”的记载,但社会“重文轻武”的风气仍然存在。其实,经过南北朝时期多年的战争,到了隋唐时期,统治者清楚军事实力的重要性,十分重视武备的发展。唐太宗明确指出,“士兵唯习弓马”是其正业[3]。在周长安2年(702),唐为了选拔武备人才,设立武举制度,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会的尚武地位。武举所考内容分为3类:第1类为射术与枪术;第2类是测试力量和体力;第3类测试身体和语言。测试项目为长垛、骑射、马枪、步射、翘关、负重、体貌和言语[3],考核内容多数与武备相关,这些举措进一步提高了尚武的社会风气,对促进我国古代的武术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到了宋朝时期,赵匡胤采取“杯酒释兵权”策略,“兴文教、抑武事,文武分离,重文轻武”,致使文官地位骤然提升,武官地位迅速下降。随着割据势力的平息,读书士子得到重用,重文轻武方针更加明显,宋太祖选拔许多文官代替了武官,他说:“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致政”[8]。但经过60多年的和平时期之后,外地来犯,而边疆将领却不懂兵法阵战,缕缕败北。到宋朝天圣七年(1029年)“又置武举”,到了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设立武学,成立了专门“习武”的学校[7],提高了习武的地位。但由于武学教育中存在许多弊端,出现“众将子弟皆耻习弓马,求换文职”的情况。高宗赵构发现问题后,告诫大臣说:“文武一道也,今太学就绪,而武学几废,恐有遗才[7]。故兵部重新为武学设置了新制,从此武学形成制度,逐步完善,武学的学生定期参加武艺考试与比赛,将学生的成绩进行等级划分,学习武艺成为了另一种教育模式。虽然宋代后期重视武备的发展,但是在长达300多年的统治期间,一直采取“以文制武”的国策,抑制武将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设置武学和武举,大力培养军事武备人才,对后世武术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元代没有设置武举,但是元时期的官学与私学较多的保留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尚武“精神,比较注重骑射的训练。到了明朝时期,明太祖反对文武分离,追究文武全才,拒绝设置武举与武学。基于政治的需要实施了武官世袭制,为了防止武官素质的下降,因此对武官及子弟的教育非常重视。同时,明初规定,世官子弟仅仅是具有做官的一种资质,必须通过比试,合格者方可任职。这些措施既保证了武官世袭子弟的素质,又拉拢了武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后来,这种世袭的官职成了皇帝的赏赐物而流于形式,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武举再次被提上日程。到明弘十七年(1504),“定三年一试,出榜赐宴”,提高了武举人的地位。初场试马、步箭及枪、刀、剑、戟、拳搏、击刺等法,二场试阵营、地雷、火药、战车等,三场试兵法、天文、地理等内容[7]。明朝在武学的发展过程中,先建卫儒学、后建京卫武学,京卫武学的教学内容为:文化教育、道德教育、军事理论和武艺,但由于受到“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影响,很多武官子弟改修习经书,引起了当朝人士的注意。最后在隆庆五年(1571年)于密云、遵化、永平三镇设立了新式武学,强调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的训练,以韬略、武艺、胆力和杂技(阴阳星历、火攻水战、阵图等)与军事有关的为主要教学内容,培养了一大批武官人才[7]。清朝统治者继承了明朝重视武备的思想,清政府成立当年就下令举行武举,为国家招纳军事人才,在考试的内容方面呈现出“重外场、轻内场”的特点,纯以武艺取人。在武术教学方面,清朝没有像明朝那样成立专门从事武艺教育的学校,采用在官办学校中设武学教习,教授学生武备内容。在宗学、觉罗学、八旗官学的官方所办学校都特别重视武艺教育。由于清政府提倡文武兼备,习武者附读于各级儒学,学习骑射、《武经七书》、《百将传》等内容,每三年,省学政对武学生进行考试,成绩列一、二等者可参加武乡试[7]。虽然清政府很重视军事武艺的发展,培养优秀的武备人才,但是由于中国的闭关自守,学校所教授的内容已经落后的跟不上时展的需要。最终,在光绪27年(1901)武举停考,清政府的官学也逐渐改为新式学堂,兵操课取代了骑射课。国家在南北朝时期,经过多年战乱后,新的统治者意识到军事武艺的重要性。一方面重视“武学“的发展(唐建武举,宋、明设武学),为国家选拔武备人才,同时采用“文武分途、以文抑武”策略,抑制武备人才的社会地位,使整个社会的风气仍然“重文轻武”。到了清朝时期,虽然清政府更重视武艺的教育,特别是针对贵族子弟的军事武艺培养,但因为时展的变化,最终难改停止武艺教育的下场。

1.4“军国民教育”与“国粹文化思潮”的影响下,近代学校武术教育成为培养学生“尚武精神”的手段

鸦片战争开始了中华民族屈辱抗争的历程,也揭开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序幕,逐渐从民族文化为中心的封闭性国家转变为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开放型国家。由于中国的封建落后,在第2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重,迫使有志之士去寻找挽救民族危难的方法。洋务思潮由此开始,林则徐提出要“睁眼看世界”,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9]。这些有志之士希望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管理体制等发展落后的中国,洋务思潮直接促进了近代西方体育的传入,军事学堂引进了体育课,使中国产生了最初的体育概念。洋务派学习西方的思想,使中国重视体育的发展,但我国民族固有之武术并没有得到重视,在这个时期没有发现关于学校武术的相关记载。洋务运动认识到需要提高中国“制度”现代化,而中日甲午战争后,维新思潮的倡导者意识到“人”的现代化更为重要,提出时代教育的特点应该通过“德教、智教、体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9]。梁启超猛烈抨击中国教育“重文轻武”的现状,极力宣扬中国古代的“武士道”精神,主张“尚武”以救国[10]。资产阶级维新派将“西洋兵式体操”引入学校教育,希望通过体操课强体魄、实精神,进行“武士道”精神的培养。在维新思潮的推动下,学校体育得到快速发展,但因中国的特殊时代背景,维新资产阶级虽有“尚武”之思想,但却希望通过西方的“兵式体操”来培养国人体魄与精神,所以,此时的学校体育课程主要以西方“兵式体操”为主。至于传统武术,本应该是学校体育教学的极好内容,但当时却遭到歧视与排斥。因此,在这个时期内,虽学校的教育宗旨存“尚武”思想,但学校教学内容并不见武术踪影。辛亥革命胜利后,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是中国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重要里程碑。由此,在军国民教育思潮、民主与科学思潮及国粹文化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开始对近代体育发展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求证,学校武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了发展,许多学校增设了武术(国术)教学内容。所谓军国民主义,就是“全民皆兵、寓兵于农”的思想,这种思想发展于清末,民国初期形成了高潮。所以,辛亥革命后,军国民思想继续影响着学校体育的发展。同时,在20世纪初,国粹文化思潮兴起,一些爱国之士力求通过一场“古学复兴”运动,以再塑中华。体育界的典型代表是马良和蒋维乔。这两种思潮对近代学校武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1911年《教育杂志》上,有人撰文提出:“中国之击剑、枪术、弓法、骑法为最佳之运动[10]。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孙中山先生在《国民必读》中指出:中国非人人有尚武精神,人人有当兵资格,绝无希望[9]。时任陆军第九协统的马良创编了《中华新武术》,认为中国新武术为“我国之国粹、我国之科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多学校开设了武术课,聘请拳师,教授武艺,武术在学校得到推行。武术进入学校的趋势已经逐步成熟,1914年,徐一冰在《整顿全国学校体育上教育部文》中,主张将武术列为高等小学、中学和师范学校的体育正式课程内容[9]。1915年4月,北京体育研究社在“全国教育联合会”第一次会议上,委托北京教育会代表提出《拟请提倡中国旧有武术列为学校必修课》议案,认为中国武术进入近代学校课堂的条件已经成熟[11]。教育部采纳了该议案中的建议,同年,明令“各学校应添授中国旧有武技,此项教员于各师范学校养成之”[9]。武术从此正式成为体育课的内容,各地师范学校相续开设武术教学内容。时至1924年,由北京体育研究社针对全国四十所大、中学校的武术活动调研可知:将武术列为正课的占52.5%[12];而到1940年后,由于社会动荡,抗日战争的爆发,学校武术教育在此期间受到严重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强调:体育的发展需要广泛地选用民间原有的体育形式,1952年武术被正式列为体育推广项目[11],作为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而得到继承与发展,但是由于国家政权刚刚稳定,百废待兴,学校武术教育在1949—1966年发展缓慢[13]。紧接着“”的发生,使学校武术教育遭遇严重地破坏,直到1977年体育院校恢复招生以后,学校武术教育才逐渐恢复,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3]。从1987年至2001年学校武术教育内容进行了多次地修改与完善[14],使学校武术教育内容不断丰富,但目前学校武术教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需解决。

2古近代学校武术的变革给予目前学校武术教育改革的启示

不管在“重武轻文”的奴隶社会,还是在“重文轻武、以文抑武”的封建社会,以及武术作为“强种保国”重要手段的近代社会,学校武术的兴衰与当时国家的需求、社会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社会“重武轻文”时,武术成为学校的核心课程,社会“重文轻武”时,学校武术的发展受到明显的阻碍。当经过多年的混战之后,统治者意识到“只有文教,不重武教”不是国家长治久安之上策,但同时也担心,社会武备过盛,容易动摇自身的统治地位,进而采用“文武分途、以文抑武”的策路。到了近代社会,西方列强入侵,西学东渐,国家置于严重的民族危机之中,武术又变为“强种保国”的重要手段,在近代学校教育中得到重视。新中国建立后,由于种种因素,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很不尽人意。近年来,学者研究发现,出现“学生喜欢武术,但不喜欢上武术课”的怪现象[15]。基于此,国内专家、学者提出了许多改革的思路,针对学校武术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淡化套路、突出技击、强调应用”的新思路[16-18],使武术的教学内容、方法等不断的完善,增加了学校武术的魅力。但时至今日,学校武术发展的困境仍然没有得到改善,逐渐沦为学校体育的边缘项目,新一轮的学校武术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而以史为鉴,分析古近代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学校武术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符合社会的需求、国家的需要。学校武术教育改革必须充分考虑当前的国家、社会需要学校武术做什么,需要学校武术承担哪些社会责任,充分发挥武术的哪些价值与功能,这些因素往往是决定学校武术发展兴衰的关键。

2.1我国学生体质持续下降,需要学校武术教育突出提高学生素质、强健学生体魄的能力

我国先后进行了五次学生体质调查,结果是中小学生耐力素质、柔韧、速度和力量素质等出现20a的连续下降(除个别年龄段外)[19],给我国青少年体质提出了严重的警示。早在2008年5月8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强调: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釆取切实措施尽快扭转,这个问题刻不容缓[19]。党的十八报告再次强调指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20]。凸显国家对我国学生体质下降的高度关注,所以,学校武术的教育改革必须突出武术强健身心的价值。武术内容丰富,技术体系庞大,在武术进学校的推进过程中,必须进行教育化选择与改造。从强健体魄的落脚点出发,提炼武术的核心技能,针对目前的学校武术教育内容进行合理改革。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是反映身体素质的基本指标,在选择武术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能否提高青少年这5个方面的身体素质,突出学校武术教育强健身体的功能。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青少年的体质状况是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大事,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是国家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学校武术只有立足于国家的需要,社会的需求,突出学校武术教育强健体魄的价值,才能提高学校武术的竞争力。强健身体是任何体育项目的特性,任何一个运动项目都有健身的价值,但不同的项目健身效果不一样,即使同一个运动项目,选择不同的锻炼内容、不同的练习方式,健身的效果也存在很大差异。武术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健身价值众所周知,但练习不同的武术内容,提高学生体质的效果绝非相同。在新一轮武术教育改革中,必须选择合适的武术教育内容,凸显武术教育的健身价值,其是学校武术发展的根基,是学校武术发展的立脚点。

2.2国家亟需加强学生道德礼仪规范,需要学校武术教育突出培养学生礼仪道德的能力

中西文化冲突与碰撞中,中国传统礼仪规范离我们渐行渐远,与闻名中外的“礼仪之邦”不相符。多年来,学校、家长一直以学生成绩为主要关注点,淡漠了学生的礼仪道德培养,致使中小学生礼仪教育出现严重的缺失[21、22]。虽然该问题引起了国家及学校的高度重视,国家先后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问题》(中央国务院于2004年2月颁布)[23],《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于2011年初颁布),并对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做出了明确规定[23]。学校也尝试着开设礼仪教育、道德教育的课程,但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的教学方法进行理论灌输,学生缺少实践操作的机会[21],学生根本不能把礼仪道德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与习惯。而武术强调“拳以德立、以德服人”,具有重视习武者的道德礼仪的传统,是培养青少年礼仪道德规范的有效载体。只是在目前的武术教育过程中,没有充分体现出武术教育在提高学生道德礼仪方面的作用。因此,此次的学校武术教育改革,应该重视学校武术教育的健身价值,更应该重视学校武术道德礼仪培养的作用。加强学生的道德礼仪教育应该从武术教育的多方面渗透。1)制定相应道德礼仪规范进行引导。学校武术教育中,一个“抱拳礼”是不能全面体现出习武者重道德、懂规矩的特征。需要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吸收更多的营养,从中小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出发,重新制定武术教育的礼仪规范(包括抱拳礼)。例如,武术教学、训练、竞赛的礼仪规范,甚至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要求,包括着装、举止、言谈等规范都可以列入武术礼仪规范教育之中。2)营造良好的武术道德礼仪规范教育氛围。学生阶段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阶段,而且并不稳定,具有很强的“附和性”和“从众性”,所以环境对学生礼仪规范的教育起到重要的作用[24]。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学校的橱窗、板报、广播加大武术重道德礼仪的宣传,营造良好的武术道德礼仪教育氛围,对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影响。3)编写学校武术教育的礼仪规范范本。通过编写的武术道德礼仪教育要求,明确习武道德、礼仪行为,使学生的礼仪规范与教学、训练等武术活动挂钩,引导学校、教师及运动员对武术道德礼仪规范教育的重视,形成引导与监督并重,他律与自律相结合效应;4)加强学校武术教育师资及相关工作者的礼仪道德修养。因为,武术教师的表率作用非常重要,对学生起到模范、榜样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道德礼仪习惯的内化。

2.3国家提出“文化强国”战略,需要学校武术教育突出弘扬中国精神、传播民族文化的作用

中国历史悠久,拥有厚重的民族文化,但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西方的文化大量传入中国,对我国民族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近年来,虽然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作为提高国际影响力及体现综合国力的文化建设明显滞后,大量优秀的民族文化长期处在闲置、浪费的状态[25],同时,其它国家(美国、韩国等)的文化的强势传播,也严重制约了中国本土文化的发展,出现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文化殖民[25],曾经的文化强国在逐渐的衰落。所以,国家加快了文化建设的步伐,党的十七大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民族精神建设[26];十八大又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18],当下是我国加强文化建设的时代,是“文化强国,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时代,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时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6-27],国家需要汉字、武术、中国画、京剧、中医、中国美食等有效载体来传承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让优秀的、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重放光彩。从古至今,武术伴随着我国时代的变革而发展,深受我国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洗礼,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是学习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弘扬民族精神、传播民族文化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所以,在“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学校武术教育改革必须凸显“弘扬民族精神、传播民族文化”的功能。据我国人口第6次数据普查,中国5~19岁的人口具有2亿多[28],他们大多集中在中小学,推动了学校武术文化教育,就等于推动了学校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培养。虽然学生学习武术技术本身就可以了解民族文化,但武术在弘扬民族精神、传播民族文化方面的功能远没有凸显,武术技术更应该是传播民族文化的载体。在武术进校园过程中,从教材的创编、师资的培养、教学内容的选择等等方面都必须渗透着中国文化与中国精神,在教学、训练、竞赛、校园活动等过程中传播民族文化,充分发挥武术弘扬民族精神、传播中国文化的功能。

3结语

武术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武术教学现状;武术传统文化底蕴;武术

文化教育的开展和价值我们可能会思考:中国武术为什么很难走向世界?且先不急着找答案,从高职武术教学来看,大部分武术教练教学过程中只是单调地教授拳法、腿法等武术基本技能,导致了习武之人感受不到武术的文化内涵、领悟不了武术的精髓所在,所以他们很难长期坚持下来,更别说把武术练到一定境界、练出新高度。我们该思考的是怎么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植入武术文化教育以让学生知道武术的文化内涵和精髓所在。当然,这些需要在了解武术的传统文化丰厚底蕴和重要历史地位的前提下,在掌握高职武术教育现状问题所在的基础上来探讨。

一、武术的传统文化底蕴及其历史地位

1)中华武术的发展和重要历史地位。中国武术是世界上起源最早的,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成型,到了后来,文学之风大量兴起,其中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是当时出了名的大力士,而且射箭技术非常高超,他对武术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后来随着儒学的兴盛,武术也不断发展,并讲究武德修养。但凡优秀的武术家,都有很好的修养。武术受道家文化的影响也很深远。太极拳讲究的“以虚打实,以柔克刚”就是融合了道家追求的“天人合一”,讲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其中还贯彻了老子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切顺其自然。武术在发展中吸收了大量的民间技艺,如医家的“五禽戏”、道家的“易筋经”等等,经过上千年的历练与发展,就形成了一种内容极其丰富、形式多种多样、门类众多且极具中国传统哲学坚实思想基础的武术文化,它在历朝历代的变更中持续优化,所以说中华武术的发展是五千年优秀文明的沉淀和结晶。

2)武术丰厚的文化底蕴。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有着极其丰厚的文化底蕴,也因此彰显出武术独特的魅力。伴随着中华文明走过几千年风雨历程的中华武术,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粘附和涵摄,逐渐形成了以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以及中国传统哲学、美学、医学、兵法学、宗教学等文化内容为内核的,以高、难、精、美等形态特征为外沿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性体育项目。中国传统文化是武术最稳固、最持久、最扎实的根基,也是武术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运动特点的关键所在。

二、高职武术开展现状

1)教学缺少武术氛围,师生缺少武士精神。高职教师在武术教学工作中一般沿用传统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武术动作的示范讲解,然后要求学生按照示范内容进行练习,并对学生的错误予以纠正。甚至连基本的武术礼仪,如服装统一的礼仪都淡化了,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武术教学工作具有较强的套路性,学生无法对其产生更多兴趣,同时自身的创造能力及主观能动性也无法充分发挥。

2)教学内容缺少武术文化的融入和贯穿。教学内容局限于武术基本技能,过分强调竞技技术、技能的掌握,忽略了对学生武术思想和能力的培养,严重忽视了武术的文化教育,难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主要是由于缺少武术文化的及时灌输,学生没有感受到武术的魅力和精髓所在,也没有体会到学习武术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所以单调的武术教学内容难以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武术的学习和深造中,甚至老师也会因为缺乏武术文化素养而难以教授更深层次的武术理论。

3)国家和学校对武术教育关注度不高。主要是受应试教育影响,学校对包括体育在内的其他素质类课程都不够重视,甚至部分高职学校开设本门课程只是满足学校课程设置的多样化,可想而知,武术教学工作的开展由于缺乏国家和学校的支持,只能局限于此,更别提武术文化教育了。即使武术老师有心传授,也会因缺乏教材等物资、缺乏开课时间等而倍感无力。普遍来说,国家和学校对武术教育的关注度不高、支持力度不足,所以也就直接妨碍了武术文化教育的开展。

三、武术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提高武术教师团队质量和学生体能、武德等综合素质。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荀子在《荀子•修身》里所说的:“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就提到了“礼”之于“师”的重要性,那武术老师的“礼”从何来?来自于武术文化。武术文化教育的开展不仅能提高整个武术教师团体的自身武术修养,还能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学生也能在增强体能的同时,提高自身礼仪道德水平,充实自己的文化涵养。师生都能从武术文化教育中发现并懂得“术道并重、内外兼修”才是武术的真谛。

2)重塑武术形象,推动武术自身发展。高职武术教学中,应首先教授武术文化的基本礼仪,保持武术的良好形象,习武者通常在比赛前会与对手、教练等行礼,姿势也有明确要求,标准为: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拢胸前斜放,大拇指内扣,右手五指抱紧,拇指压于食指、左掌右拳在胸前相抱,右拳立于左掌之中,两臂撑圆。礼仪的背后是武术文化的点滴体现,右手执拳,虽尚武,但谦虚请教,亦不自大;左手立掌,寓意为以武会友;五湖四海团结奋进皆为兄弟。学生在掌握基本礼仪和武术文化之后更能对武术产生崇敬之情,一批批优秀的习武青年将是推动武术发展的主力军,也是中华武术最佳接班人。

3)弘扬武德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载体。习武要求“武以德立,德为艺先”,这就是“武德”,就是武术道德,即习武者道德品质的修养,它不仅包含了武术伦理规范的美德与意义,而且还包含了在整个武术社会活动中人际关系的内在秩序,是武术伦理规范与习武者道德行为准则的总和。富含中华文化的武德精微而博大,源远而流长,进入现代体育领域的武术运动当然要遵循奥林匹克精神和现代科学文明,使武术充分体现现代体育文明和体育道德。现代武德要把习武同弘扬祖国文化联系起来,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建立起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形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诚党的武术教育事业,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的武德思想。我们应该把武术礼仪对武者的规范运用于社会之中,这是个人的需要更是社会的需要,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净化社会环境,向世界展示一个东方大国的风采。

四、结语

武术文化教学纳入高职体育教育体系不仅能完善武术的教育体系,更能发掘武术新的内涵,并帮助其延续、发扬和创新,突破目前武术发展的瓶颈期,为国人展示正确的武术观和武术价值。所以高职教学中应该在传授基本技能的扎实基础上融会贯穿武术文化教育,并将武术文化教育视为该门课教学的关键纽带。

参考文献

[1]李耀辉.试论在高职武术教学中开展武术文化教育的必要性[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1):208+256.

[2]李永超.文化传播视角下践行武术礼仪教育的必要性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5,4(12):34-37.

武术教育范文篇3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各类高校、职业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发展模式,致力于构建一个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现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升,解决学生就业难问题,实现学生人生价值。就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中的创新创业教育而言,也是如此。当前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中开展的创新创业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有限,对此,需要进一步强化认识,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在武术教学中的有效开展。

1目前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1.1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现阶段,体育教育专业的武术教学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现的突出问题就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不完善,很多创新创业教育只是停留在思想意识形态上,没有真正落实到实践中,学校对于培养什么样的武术人才、怎样促进体育毕业生就业以及促进毕业生什么水平的就业等方面的思考不够,创新创业教育流于形式,无法为学生提供可靠的创新创业体系支持,学生创新创业止于想象。1.2缺乏有效的双创平台。实施武术教学的创新创业教育,还需要有一定的平台作为依托,才能确保双创教育真正落实到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双创能力,提升双创水平。但是,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在为学生构建双创平台工作中表现得并不积极,很多学生虽有创新创业的愿望,但是苦于没有有效的施展和锻炼空间,缺乏有效的双创平台,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就很难实现,创新创业能力也很难得到提升。1.3缺乏与武术相关的创新创业教育。因为体育专业学生本身的就业范围就比较狭隘,加上武术方向的学生就业方向更是屈指可数,因此,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中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更多的是对于学生其他创新创业方向的培训,这就意味着学生要进行创新创业,往往就需要舍弃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创新创业对他们来说是一个相对比较新潮的教学课程,在探索与武术与体育相关的创新创业教学上,学校所作的工作十分有限,这对于学生学有所用的实现是有不利影响的。1.4缺乏完善的配套政策支持。开展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中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这其中都需要用到一定的资金,如果没有政策的有效支持,就会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有名无实,学校很难讲创新创业落实到实践教学中,更不能实现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的有效转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成为空谈。虽然政府对于高校以及职业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给予了一定的政策和财政支持,但是后续的费用还是很大的,需要继续完善相关创新创业扶持政策,解决学生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才能激发更多学生积极探索创新创业的发展道路。1.5创新创业师资力量有待加强。目前,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中,教师的整体师资力量偏向于武术和体育实践应用方面,他们可能具备较好的体育和武术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知识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他们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也就很难保证。学校在强化双创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投入的精力不够,组织的教育提升和培训活动也十分有限,这些都不利于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师的双创教学能力提升。

2武术教学中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2.1弥补体育专业教育不足的必然要求。就体育专业尤其是武术方向的学生来说,他们具有强壮的体格,长期的体育运动训练塑造了他们坚定的意志力和克服困难的决心,这些素质对于创业者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武术方向的毕业生也有其创业的弊端,他们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对于创业知识和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的掌握上也有欠缺,这对于他们的有效创新创业是不利的,对此,需要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弥补体育专业教育的不足。2.2促进学生高效就业的必然要求。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武术方向毕业生的就业道路更是有限,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让他们能够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创新创业发展道路,从而实现高效的创业和就业,不但能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还有很多创业者能够为其他就业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2.3帮助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然要求。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就业不如创业,创业是自己当老板,更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因此,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获得感,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创造社会价值,这是对他们最好的肯定,也能在这一过程中,促使他们不断探索成功的道路,实现更大的发展。

3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中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模式和途径

3.1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当前,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要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依据,立足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人才,努力打造集“创意培养—创新实践—创业孵化”于一体的“三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要不断拓展创新创业培养渠道。以“众创式协同教学模式”企业创新创业管理课程,系统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养。鼓励学生开展头脑风暴和创意碰撞,开办“创新讲坛”“南湖论坛”“创业先锋班”,打造高低搭配的创新能力提升平台。定期举办“科学家精神”主题征文及演讲、“大学生创意节”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科研素养。学校要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问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综合改革的战略重点,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武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此外,还要积极抢占“互联网+”时代先机,在建设“创新中国”进程中大展身手,通过紧扣国家发展战略,顺应时展需要,积极举办全国大学生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大赛和活动。通过有效整合政府、企业和高等院校的优势资源,站在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前沿,推进开展多样化、多层次的创新创业实践,引领我国体育领域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高体育产业人才培养质量。3.2搭建有效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为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体育教育专业要积极搭建武术教学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通过建立融资源整合、企业帮扶、合作交流、融资创业项目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利用平台共享经验、共享信息、共享资源,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带动,实现共同发展。体育教学专业院校要推进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推动武术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要积极整合多方资源,成立武术创新创业学院。要积极搭建武术创新教学实践平台。完善不同层次创新平台,依托各类创新武术大赛和武术创新性训练项目,不断完善和丰富高层次创新支撑体系,同时注重普及性、基础性创新服务,深入挖掘武术方向学生创新创业潜能。加强对武术学生科协等各类学生科技社团的指导,以社团活动为载体,通过群众性创新创业活动吸引学生。开展普适性和专业性科普武术双创项目,丰富课程教学体系。举办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方面的基础学科创新竞赛,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创新能力的舞台。此外,还要支持武术方向学生的创业成果孵化。通过开设创业课程、选配创业导师、设立学生创业基金、建设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为学生创业提供人、财、物和智力支持。开展“创行杯”公益创业大赛、“创业好声音”等创业实践活动。加强与企业合作,实施大学生创业协同孵化计划,孵化公司并协助完成企业注册。3.3完善政策支持,解决后顾之忧。开展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的创新创业教学,要发展处一套完善的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就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教学保障措施,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建立双创实践教学基地,构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针对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学习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教学针对性政策实施,帮助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中的创新创业实践提供有效的基础支撑,解决武术教学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发展中的阻碍问题,确保有能力、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能够接受更及时有效的双创教学。3.4强化师资培训,提升双创教育质量。为进一步做好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方向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提高学院就业创业指导水平。学校应就创新创业工作紧紧围绕学院内涵提升的目标,逐步建立健全就业创业组织机构,不断完善就业创业工作体系,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努力实现毕业生更好更高质量的就业创业,要注重双创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高水平的双创师资队伍建设,为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提升奠定师资基础。学校要积极为新创业教师搭建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这对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将发挥积极作用。学校还可以通过组织培训工作,对“互联网+”大赛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更为系统和全面的认识,促进“双创”指导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4结论

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中开展创新创业教学课程模式发展对于实现武术人才的高效就业和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学校要认识到当前双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双创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促进武术双创人才的高效培养。

参考文献:

[1]薛统.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J/OL].当代体育科技,2018.

[2]陈勤,周惠新.教化视域下高校武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8(06):20-23.

[3]杨琴,吕伟,苏其国.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武术教学多元智能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4(11):66-67,71.

[4]高会军.现行体育高考制度改革对高校武术教学的影响——以广西(2007-2013年)为例[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3(05):89-92.

武术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武术;高校体育教育;融合;发展

1.武术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融合

武术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具有传奇色彩的文化,蕴藏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因素,因其具有非常显著的健身和攻防效果而被代代相传,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普及。但是,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新生事物,在体育运动方面,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方式,他们会根据体育项目的侧重点和自身的需求来确定何种运动项目。这对于武术的传承和发展是一个冲击。而将武术融合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可以有效改善武术在传播和发展中存在的误区,树立起人们对于武术精神内涵的正确认识。而在融合的过程中,因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碰撞必然会产生一些始料未及的矛盾,有效地避免这些矛盾的方法就是找到传统文化被传承和普及的原因,结合现代文明发展的基础,从中找寻二者的平衡点,方能促进传统武术的有效传播。

2.武术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发展途径

2.1提高学生对于武术的认知程度,激发其学习兴趣

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融合武术教学的重点就是营造合适的学习环境。首先,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普及和传播武术相关的理论知识,让其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可以采用讲座和课堂讲解的形式来给学生介绍武术相关的知识,让学生能够从心理上接纳武术的教学模式,从而为武术在体育教育中的发展打下基础;其次,用创新的态度给学生营造武术学习的氛围,人们会对新鲜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和兴趣,学校应该将中华武术的精神内涵和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模式和需求结合起来,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新的内容应该适合学生的学习和认知,在其能接受的情况下,激起他们的兴趣。比如表演电影和电视剧中的武术动作、将武术和舞蹈结合起来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对于武术的兴趣的同时,也激起了他们学习武术的想法;最后,可以通过社团来引导学生对于武术的认知和学习。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较短,如果课外也能抽出时间进行武术的学习,学习效果必然会事半功倍。课外可以通过社团组织来进行学习,社团的作用比课堂中的教学作用更大,在社团中聚集了有共同爱好的学生,他们是主动性地参与,而不是像课堂上被动地接受。同时,武术社团不仅让社团内的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我,也能激起其他有武术爱好的学生参与其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2.2通过各种渠道丰富教学内容

因为受到传统武术训练方式的影响,高校的武术教学内容一般采用武术套路作为主题思想来对学生进行引导,这种办法千篇一律,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必然会让学生丧失对于武术的好奇和兴趣。高等学校的学生一般具有相对成熟的思想和独立的个性特点,在安排和设定教学内容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进行设定,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长期地将武术当做兴趣爱好来学习,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武术的学习中。分析现在各个高校的武术教学内容,会发现其形式太过单一,且不实用,让学生没有任何的选择空间。学生不能够有所选,就无法从武术学习中体验到充实和快乐,长期如此,必然会丧失学习武术的兴趣。所以,高校在安排和设定武术的教学内容时,应该更加全面地参考学生的兴趣点,同时更加多维地扩展武术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使其有更多的知识点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比如,在武术教学中,将套路的动作一招带过,更多地讲解如何精准地使用力道等,适当地开展武术竞技比赛,对于赢得比赛的同学给予奖励;也可以开展武术理论知识讲座,用多媒体的方式来讲解武术文化的传承、各个流派的历史以及每种拳的特色等内容,理论结合实践。通过信息化的渠道表现传统武术的魅力,既能让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活泼,又能充分带动学生的积极性。

2.3用趣味性的方法来提高教学效率

受到传统体育课堂的示范、讲授、联系为一体的教学方法的影响,高校武术教学中也多采用类似的教学方法。因为教学时间和进度的原因,老师有时候只会简要地讲解一下每个动作的比划方法,对其文化背景、劲力相关原理以及健身意义等内容一语带过,有的老师直接不讲这些理论性的知识,上课就教学生比划招式,后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来进行套路的分解,每一步讲解完成以后,督促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学生根据老师的比划和动作拆解来反复模仿和练习,这种机械式的学习完全依靠学生对于动作的记忆力和反复练习产生的惯性来维持,这种学习方式对学生来说比较累,他们不知道每个动作的要领,不知道每个招式的来源和所要传达的武术精神等,这样即使事倍功半地学会了武术的每个动作,学生也不能完全懂得学习武术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这种教学方法与素质教育的思想相悖,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其对于武术学习丧失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应该与时俱进,应该遵循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按照教学内容来合理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讲解一个招式的攻防要义时,可以适当地安排学生演示,采用模拟的方法进行攻和守;在讲解某个拳法的内涵和来源时,可以用多媒体的方法来进行演示,以此使得枯燥的理论知识更加生动活泼。总体来说,武术教学的老师应该积极探究出有趣味的创新教学方法,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愉快、活泼的氛围中了解武术的文化内涵,在理解了内涵的基础上掌握每个招式的力道、动作拆解内容,在兴趣的驱使下反复练习和巩固,以此达到将武术知识烂熟于心、武术动作运用连贯的效果,最终提高教学效率。

2.4结合各种技巧表现武术的技击性和实用性

不同于一般的体育运动,武术除了强身健体以外,还能培养学生实战对抗的能力。如果不注重其实战对抗性,一味地强调武术套路的教学模式完全提不起学生的兴趣。高校体育教学中,最受学生关注的课程就是跆拳道,其受欢迎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其实用性和技击性。参考跆拳道的属性,高校应该也注重武术的实用性和技击性,在教学内容上,适当选择一些相对简单但很实用的防身技巧。这些技击技巧可以是超越教材以外的内容,比如说传统的武术中的某一个技击动作,再比如格斗中的擒拿术,或者摔跤中的快摔技巧等,中华功夫博大精深,让学生能够学习的实用性的技巧不胜枚举。教师在武术课程的教学中一定要高度注意所教授内容的技击性和实用性,以此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武术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能够得到良性的发展。

3.小结

综合以上描述内容,将武术融合于高校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必然会因为传统和现代的冲击而面临更多的矛盾,这就需要高校在武术教学的过程中,明确武术的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设置得更加有趣和生动,教学手法更具创新性,强调武术的技击性和实用性,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终身锻炼的意识。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也使得传统的中华武术得以传承。

作者:丁宝震 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杜寿高,吕伟,章璐璐,等.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内容改革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0(22).

[2]陈立富.普通高校武术课教学的策略[J].职业时空,2010(10).

武术教育范文篇5

关键词:高校教育;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现状;发展思考

1引言

通过对当下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工作进行全面分析,明确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优化完善,能够有效促进其快速发展,满足当下发展背景下对这一专业人才培养的高度要求。同时,在这一专业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高校教师应该明确自身教学优化完善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影响,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满足人才学习发展对教师教学工作的高度要求。

2建设成就

2.1落实文化传承

在当下快速发展的环境背景下,民族文化弘扬与民族精神建设是重要的教育教学要求。在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快速建设与发展的环境背景下,这一要求得到了充分满足。随着当下快速发展的环境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不断提升,伴随而来的是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精神生活的逐渐缺失。因此,在当下发展中,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民族精神弘扬是满足人们精神层面高度需求的重要前提基础。通过进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够为其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培养前提,从而能够有效保证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能够得到快速发展。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而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落实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精神弘扬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使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思想素养的不断提升,为人才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前提基础[1]。同时,在这一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自身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不断落实这一建设,满足快速发展环境背景下对高校武术与民间传统体育的发展要求。

2.2结构规模完善

在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环境背景下,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教学工作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在这一发展背景下,国家的大力扶持以及相关部门的不断完善,促使其专业教育工作得到了架构规模的充分完善,为其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前提基础。在过去的发展中,这一专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则是由于其结构规模不够健全,导致在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人才资源数量以及质量都难以满足其发展需求。而在当下快速发展的环境背景下,有部分高校通过单项招生的方式进行人才补足,促使这一专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够得到充分的人才保证,最终则能够满足当下快速发展环境背景下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的高度要求。同时,国际化的发展背景促使其专业得到了合作交流的不断增强[2]。在这一专业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弘扬发展是重要的发展要求。而在国际化的今天,中国传统武术以及民间传统体育已经逐渐影响到了世界更多地区以及更多热爱武术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人士。因此,在当下发展中,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已经具有较为完善的结构规模,同时已经得到了交流合作增强的有效支撑,对其未来发展具有积极性作用。

2.3学科体系健全

在传统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相关学科体系建设不够健全,导致这一教学工作的发展受到阻碍,严重影响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但是,现如今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专业已经得到了学科体系的不断健全,促使其专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在其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地位得到了快速提升,使得这一专业更加吸引人才,促进了其快速建设与发展。在传统的武术专业发展中,往往由于缺乏相关学科体系,导致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一味进行实操教学,导致理论的严重缺失,最终促使人才能力不够全面,严重阻碍了其弘扬与发展。而在学科体系健全的当下,其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满足人才的培养要求,同时能够保证人才的未来发展得到充分保障。正是因此,这一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受到了当下人们的高度认可,同时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美与支持。

3存在的问题

3.1管理体制问题

在当下快速发展的环境背景下,虽然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得到了快速建设与发展。但是,在当下的发展中,能够明确发现的是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管理体制问题。正是这一问题的存在,导致在这一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严重阻碍,不利于专业人才的全面性发展。在这一专业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由于相关部门不能够高度重视其人才就业问题,导致在教学工作开展结束后人才就业受到阻碍,最终也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3]。同时,在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往往由于相关管理体制的缺失或者不完善,导致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分裂式教学,严重影响人才培养的高效性。因此,应该明确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对人才培养的不利影响,能够结合发展需求以及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进行问题的优化完善,才能够保证这一专业人才得到高效培养与快速发展,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奠定良好前提基础。

3.2理论指导缺乏

众所周知,在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长期以来由于其缺乏相关理论指导,导致教学工作的开展出现了过分实操的问题,严重影响人才培养的全面性与高效性。在这一专业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由于相关部门以及高校本身不能明确理论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人才未来发展的重要影响,导致在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以实践为主和仅有实践教学的问题,不利于人才的全面性发展。在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未来发展中,对于人才的理论能力具有高度要求[4]。只有高强度的理论作为支撑,才能够保证人才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弘扬与传承文化,才能够使其更具有说服力。但是,在当下的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由于其长期缺乏相关理论指导,导致教学工作受到阻碍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人才的未来发展,不利于这一民族文化的弘扬发展。因此,在当下发展中,应该高度明确这一问题对教学工作以及对人才发展的不利影响,从而能够不断进行优化完善,确保人才在接受培养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全面性的培养提升,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

3.3学科建设滞后

在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工作快速发展的环境背景下,其伴随而来的却是学科建设的之后。在快速发展的今天,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吸引了更多人才参与到学习中,进而完成弘扬与发展民族优秀文化的使命。但是,当前由于这一专业教学工作学科建设的发展滞后,导致其专业发展受到影响,不利于人才的高效培养与发展。这一问题的出现不仅是导致教育教学工作高效开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人才培养与这一精神文化发展的绊脚石。

4发展思路

4.1明确战略位置

随着西方传统民族文化的不断影响,对我国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造成了影响。因此,在当下的发展中,应该高度明确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的战略位置,从而能够根据这一基础进行优化加强,促使其能够得到快速发展。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明确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对弘扬民族文化与发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从而能够结合时展以及当下国际发展趋势来对自身进行明确定位,最终才能够保证发展方向的正确,促进其快速发展[5]。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该高度明确发展这一专业教育教学工作对人才培养以及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能够以明确战略位置为基础不断加强建设,促使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专业能够在当下快速发展的环境背景下产生重大影响。

4.2创新管理制度

虽然当下能够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专业进行加强加快建设。但是,在这一教育专业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长期受到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困扰,严重影响其快速发展。因此,在当下发展中,相关部门以及院校都应该高度明确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对人才培养的重要影响,从而能够在自身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不断结合社会发展趋势以及专业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制度的优化完善,最终才能够保证这一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在这一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高校自身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制度的不断优化,为人才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前提基础。

4.3实施分类建设

在进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由于其学科建设滞后,导致其专业发展缓慢,不利于人才的高效培养与发展。因此,在当下的发展背景下,应该重视对其加强学科建设,从而为这一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奠定良好前提基础[6]。在进行加强学科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实施分类建设能够满足这一高度要求。但是,在实施分类建设的过程中,应该高度明确分类建设与分裂建设之间的不同点,能够避免出现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分裂发展,保证其发展的全面性,最终才能够满足人才培养的高度要求,促进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

5结束语

随着社会环境快速发展、国家化的不断加快,对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工作提出了高度要求。在这一高度要求下,应该明确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发展思路的分析,促进其快速发展,落实弘扬民族文化与发展民族精神的高度要求。

参考文献

[1]祝磊.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现状与发展思考[J].搏击·武术科学,2017,002(001):6-7,13.

[2]崔永亮.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现状与发展思考[J].体育风尚,2018(7):77-77.

[3]周创.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问题与思考[J].体育风尚,2020,000(007):82-83.

[4]陆盛华,蒲夏凡.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发展的思考[J].亚太教育,2015(02):77-77.

[5]王巾轩,杨慧.孔子学院跨文化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实践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武术教育范文篇6

一、生命安全教育的定义

“生命安全教育是认知生命、珍惜生命、保护生命,回避风险、抵御危机,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和获得生命价值的一种集观念、知识和技能于一体的综合理论体系和教育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使人们养成对自身和他人生命安全责任的态度,增强生命安全意识以及控制风险和掌握处理危机的方法,培养人们认识和预防常见的人身安全造成危害的综合能力。

二、学校体育存在的安全教育问题现状

体育教学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具有较大的意义,但是目前学校体育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安全意识等很多方面存在严重问题。1.学校对体育教学的不够重视,有些教师甚至学生。都认为体育课是一门无关紧要的课程,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往往比较散漫,学习兴趣不高,教师授课效率达不到要求。2.体育教学是主要以身体活动为主,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需要身体力行,因此经过长时间、不间断的教学,非常耗费体力,使教师难以保持旺盛的精力。3.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安全教育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武术课程相比较于其他学科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尤其是男生,好胜心较强,会常常应为打闹产生冲突,这也是导致学生在体育武术课受伤现象的原因之一。

三、生命安全教育与学校武术课程融合的重要性

学生的学习时期对自己的整个人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也给学生本身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致使学生出现各种各样的困惑甚至是心理问题,然而,武术课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还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同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有必要在武术教学的开展过程中传授学生生命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生命健康意识,使学生在未来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四、学校武术教学与生命安全教育的同向性

1.教育目的一致性。在学校开展武术课的目的不仅是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更是要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促进学生体质的提高和道德品质的教育,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也是自身的得到全面发展。而学校开展生命安全教育不仅是为了促进学生对生命安全问题的了解,而且还要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保护自身能力和安全意识,因此,可以看出,二者都是通过教育以及实践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提高学生心理品质,从而使学生更好适应未来发展。2.教育作用相似性。武术课程和生命安全教育在教育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主要表现三个方面:身体素质的提高、心理素增强、社会适应性的提高。首先,武术课程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目的,通过技术学习和身体练习,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不怕吃苦的意志品质。而生命安全教育是要让学生面对生命安全问题时候能够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这不仅需要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也需要学生具紧有急避险、抵抗灾害能力。其次,生命安全教育利于学生减少心理困惑,形成良好的生命观。而武术教育则能够使学生养成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两者相辅相成。在社会适应方面,生命安全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还能够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武术课程则通过技术练习、游戏,促使学生互相交流,提高协作、适应能力。因此,生命安全教育和武术课教学在目的和功能上具有相似性,因此,把生命安全教育融入到武术教学中开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五、生命安全教育与学校武术教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教学课程模式是一种教学范式,具有典型性和简约性,构建其教学模式要与课程的内容、实施、管理等课程要素结合起来。在武术教学环节中要体现实践性、过程性、体验性以及拓展性,通过教学设计和实施,让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应急避险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生命、生活的态度,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体途径可以结合以及几个模块:1.结合武术特点。首先,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技能。比如,在武术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基础动作的同时,也要教授一些基础的防卫术,使学生能够突发人身事件中保全自己。2.结合课堂游戏。游戏环节是体育课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通过游戏热身以减少运动损伤,为主要课程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可以把生命安全教育融入到教学过程的游戏环节部分,提高在学生在紧急情况下防止意外伤害的能力。总之,游戏要结合武术特点,使学生通过游戏学会一些躲避灾害、处理意外伤害事件的知识和能力。3.结合突发事件。由于体育课常在室外教学,尤其是武术课,环境可控性较低,容易发生突发事件。因此教师可以采取情景教学的方法,在处理突发事件的同时,要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讲解、教授给学生,提高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比如,在武术练习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受伤情况,不仅要妥善安置受伤学生,还要将应对这些伤病的简单处理方法和恢复方法进行讲解和传授,使学生在面能够从容处理意外事件,也减少不必要的二次伤害。因此,在结合各个模块内容方面,以“主题范围”作为学习内容,不同模块之间互相配合练习和补充,最终形成完整的课程整体。同时,在各个模块实施过程中,“互动式”教学和“体验式”学习要相互渗透,要体现出学习的过程性。并结合生命安全教育内容组成完整的生命安全教育课程模式。

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关乎祖国未来、家庭的幸福,把生命安全教育融入武术课当中,能够使学生了解武术,珍惜生命。与此同时,把生命安全教育融入到学校武术课程顺应了现代体育课程改革的大趋势。

总之,把武术教学与生命安全教育结合起来,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也使学生受到生命安全教育,最终促进学生更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帆.生命安全诉求下学校体育运动教育的价值[J].体育学刊,2012,(1):78-81.

[2]罗平.“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6):65-66.

[3]郭晓明.关于课程模式的理论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1,(2):27-31.

[4]程冰.对建立人化—整合体育课程模式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3):62-65.

武术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传统武术;文化教学;重塑缺失

本身我国武术学校的生源就不够强大,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武术被认为是体育课程的一部分,学生愿意学习武术的并不是很多,主要是看中其健身和运动的作用。其实,我国学校中的武术教学不仅仅是要把传统武术传承下去,同时也要普及武术教育和促进其体育化,这对于提高我国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是非常有效的。但是这样武术本身的核心就被忽略了,也就是武术中对于文化教学的要求。这样一来对于传承武术文化的完整性,道德教育,人格培养等方面的教育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要在武术文化教育方面加大重视并且积极采取相应的策略方式帮助其重塑。

1.传统武术中文化教学丢失的原因

1.1西方体育教育思想的侵蚀影响了我国传统武术的文化教学。在1915年武术被引入到我国国内的学校教育,其主要凭借的是兵式体操的训练方法,有着非常明显的军事化练兵的痕迹。但是随着我国教育对于体育科目的认识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反对军事化武术教育和兵操教学。在这一发展趋势下,我国武术学校就开始接触了西方的教学模式,比如在体育中健身,娱乐和竞技的思想,也慢慢加入了田径和西方球类等一些主要以体育为主的教学内容。传统的武术教学受到了这些影响后,就统一安排加入了这些教学内容和教育模式等一些机械化的教育模式。在我国现存在的武术教学内容上要么是侧重于散打,要么侧重于套路。套路其实已经失去了传统武术中的技击价值,被视为“武术体操”。而散打则是学习了西方的拳击发展模式,更加强调的是肢体的碰撞,根本就体现不出中国传统武术的文化内涵。如果博大精深的传统武术失去了教学内涵则就只剩下了健身和娱乐了,成为了简单的体操和粗野的肢体运动。1.2由于西方理念的引入异化了传统武术的文化教育性。武术在我国已经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了,在老一辈人的不断完善下,已经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优秀组成部分,也有其传承下来的独特内涵价值。但是,在接触了西方的体育教学理念之后,武术学校里的基本文化教育都是类似于西方教育指导下的西方体育教育来传授的。西方的体育是建立在当地运动学和解剖学上面的,因此我国的武术教学也受到了影响,把教学局限在了动作和力量上,失去了传统武术中的“神”“意”等精神方面的内核以及内外兼修的内涵,我国武术教学严重受到西方文化的异化。

2.重塑传统武术教学的文化性

在上面简单的分析之后,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中西方体育文化教育上的巨大差异,导致了我国传统武术教学出现了文化认同上的危机。为了我国传统的武术文化能够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下去,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帮助武术教学重塑文化教育。2.1强化传承传统武术教学理念。要想重塑传统武术的教学第一步就是要树立起传承传统武术的理念,把传统的武术教学理论还给武术教学,同时要开设一些有关于传统武术历史的课程以及有关传统武术文化内涵和传统武术礼记的课程。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教学环境下体会到传统武术的“尊师重道”“习武先习德”等多方便传统武术的精神内涵,以便把破除学生们的西方文化理念,正确认识传统武术,提高学生们对于我国传统武术的文化的认知度,更好的把传统武术中对于人格的培养和道德的教化实现。在现代的武术教学之中,对于学生的教育不仅仅要强调学生对具体的动作的掌握,也不仅要强调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升,同时更加需要关注到学生的精神的传承,武术教学要强调精神传承的重要性,中华武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和教师都应该对此有明确的认识,学校应该尊重武术的这一特点,对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而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及时的调整传统的教学模式,解决好其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武术文化传承进行有针对性的措施调整,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真正的传承武术中蕴藏的理念,真正的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文化,通过这样的方法,才能够让武术教学真正的发挥好自身的价值,强化传承传统武术的教学理念,需要得到学校和教师的共同认可,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够拿出更多的资源给教师利用,教师在实际利用资源的时候,也才会将资源分配到传承方面,教师和学校都是学生的学习的领路人,只有教师和学校在方针政策上进行合适的调整,才能够真正的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明确科学的方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因为有教师和学校的支持,才能够得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校都必须要对具体的方向进行调整和改进,通过改革和创新,真正的去的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2.2把传统武术作为教学中心。我国传统武术和别的国家武术不同之处就在于其多样性。我国传统武术既具有丰富的武术拳种和各种流派,还可以把这些拳种和流派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但是在我国当下的武术学校中所进行的武术教学基本上都是采用体校的那种教学类型,而教学的内容也以竞技为主,这样以来传统武术中丰富的资源就得不到利用,失去了其传统文化含义。为了传承传统武术,改变这一缺陷,各武术学校应该结合自身教学情况选择适合学生和发展自身的一种拳种作为教学内容,使得传统武术教学变的多样化。2.3把身体感悟作为教学途径的重点。在我国传统武术文化中是极其重视身体感悟能力的。众所周知,传统武术的动作是外在和简单的,但是感悟身体确实很难的,因为身体变化和内心是非常负载的。传统武术的内在精神培养是极为重要的,武术中的教学很大一部分是要靠身体的感悟。然而当下社会正是一个快节奏和稍显浮躁的社会,很多人是没有那么多耐心去感悟身体来修习武术的。同样在武术学校中也不是那么的注重身体的感悟,基本上没有学校愿意用身体感悟的方式来作为习武的途径。为了找回我国传统武术的精髓,回归其本质,就必须注重身体的感悟,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感受动作和他自己的身体的相互影响,这样才能感受到武术动)作的内涵,修习到内在的功力和传统武术中的礼仪,以达到内外兼修的境界,真正感受到传统武术的奥义。

3.结语

传统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在世界上的一张重要的名片,在体现了我国文化久远的同时,也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智慧和文化底蕴。在我国当下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以及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的环境下,传统武术的传承也遇到了不小的麻烦。学校作为传播文化和教授知识的地方,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重塑传统武术中的文化教育性和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中国传统武术的内在价值。不仅仅是为了把传统武术传承下去,也是让中国人身份的标志文化得以延续。

参考文献:

[1]沈建文,惠永强.学校武术教育对中国武术文化传承作用的研究综述[J].赤峰学院学报.2012(5):89-90.

[2]崔长松.我国高校武术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17):115~118.

[3]李龙,虞定海.全球化时代中国武术教育发展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4).

武术教育范文篇8

体育教学活动,在一段相当长的历史之中属于学生最为喜爱的课程之一,而体育文化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也充分的影响着我国高校的学生们,尤其是其中竞技体育的魅力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关注体育项目,体育课程,使得整体的体育教学项目成为了目前教育界首要发展的研究项目。但是,这其中仍旧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即为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的缺失影响着武术的继承与传播。笔者在对于相关资料的参阅的过程之中发现,从文化学、教育学的视角对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缺失进行研究,可以从中发现其原因。学术界很多结果表明:由于西方体育思想的影响,使武术长期以体育项目的身份传播,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武术文化的发展。武术教育与教学概念模糊以及武术发展中以西方体育文化为主的发展模式等,造成了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的缺失。基于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于文化发展的继承,以及对于我国现代体育教学理念的发展,笔者认为对于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的缺失与重塑是十分必要的。

二、我国传统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的缺失

一方面,以西方体育思想为主导进行教学活动,传统的西方体育思想往往是在教学内容上重视动作、程式、以及竞技能力等方面,在对于武术的定义上,西方更加偏向于武术体操这一概念,而我国在教学活动之中往往一次为蓝本进行教学活动。虽然西方的教育理念具有一定先进性,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并不利于我国传统武术教学的开展。也使得在教学活动之中出现中西文化思想的碰撞,很多教学内容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在这种现象的长期作用之下,我国传统武术教学也就缺乏了一定的文化教育性。转而变得严重背离了我国传统武术的文化理念。另一方面,西方教学理念的异化,导致传统武术教学活动之中,无法贯彻文化教育性。我国的武术发展,具有着长期了历史背景,并不是简单的某种理念、某种思想、某种模式可以适用的。但是在这种西方思想为主导的教学活动之中。可以说我国武术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其有着独特的内在文化价值,但是随着西方教学思想的引入,教学过程的细化,导致传统武术项目缺乏原本联系之中的内外兼修的过程,也就进而缺乏了对于精神的传承。

三、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的重塑

武术教育范文篇9

关键词:武术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

当前武术教学内容单调、教授武术的方法单一、师资力量不足是阻碍学校武术课程发展的重要原因,而师资力量不足又与武术课程教学内容单调有本质的联系,如果不能明确武术课程教学“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就不能真正发展武术教学。

一、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忽视武术拳种

目前的武术课程教学内容存在着非常严重的一般化问题,竞技武术种类变得越来越多。一直以来,学校中设置的武术课程的内容被笼统称为拳术、器械,课程中没有涉及名正言顺的拳种属性;这种现象使得拳种的文化性弱化;从拳种的名称中可以看出这种现象,例如长拳,这一拳称体现出中国人“比类取象”的思想,取“滔滔不绝的长江大海”的意蕴,称之为“长拳”;然而现在冠以“初级拳”这一名称。

(二)过于重视套路

一开始是长期偏重套路,后来又逐渐淡化套路,甚至淡出套路。自武术课程进入学校以来,各级各类不同等级的学校的武术课程教学内容都以套路为主,直至现在大部分学校的武术课程教学依旧围绕套路这一主线;长期以来,武术课程内容一直以套路这一单一的形式;并且课程内容跟不上时代,重复陈旧,没有新意。

二、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原则

首先,突出拳种。这是由武术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也是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拳种众多是中华传统武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拳种内在的本质含义是“理论知识体系与技术体系完备”。所谓技术完备的是指传统武术所具有的套路、应用以及功法三位一体的技术训练具有完整的内容结构。这种内容体系可以衍生出防身、娱乐、健身等功效,同时这种功效自身也是一种整体效应,也就是说将健身性包含于技击性之中,健身性与技击性又能愉悦身心,减震、防身、娱乐三者相辅相存、相互作用,从而充分的满足不同学生关于健身、娱乐、防身等不同的需求。完备的理论体系的真实内涵,除了深厚和丰富的技击知识理论之外,透过操作技术的理论层面,更深层次的是当中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因素,例如中国医学、哲学等学科的内涵。

三、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措施

(一)确定“一体两翼”的武术教学和教学方法

“一体”是指将“功、套、用”三者有机统一,这是由武术内在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如果不能做到“功、套、用”三者有机统一,就不能称其为中国传统武术。武术教学内容主要是由“套、用”两者的具体内容组成的,这种主体结构从始至终贯穿于武术课程的教学,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某些部分有所增减或侧重。但是,主体结构不应该也不能被破坏。而且,就某一武术拳种的课程来说,其本身也必须要维持该系统“功、套、用”三者一体的特殊性。“两翼”分别指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及塑造学生优秀个性品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其中一翼。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从社会这一宏观视角来考量,是社会对武术课程教学的要求之一。武术不单只是一种带有大量肢体活动的体育运动,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历史积淀中孕育了丰富的思想文化。武术课程教学训练实质上就是在弘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也是现代社会对武术课程教学的要求。因此,武术课程教学不能忽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一翼。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工作,一方面寄托于“功、套、用”三者有机统一体上,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教授武术课程理论等方式来实现。但是其要包含详尽的可供操作的内容,例如,记忆武术动作的名称以及了解武术动作的具体含义等,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实际的武术课程中。“一体两翼”要求体育课程教学的内容选择必须要做好“民族性与世界性结合、科学性与可行结合、健身性与文化性结合”。

(二)构建“功、套、用”本体内容和教学方法

由于武术课程教学的课时有限,我们只选择其中重要的步型动作,长拳中基本的常用单势动作包括“拳、掌、勾”三种不同的手型,“弓、马、仆、虚”四种不同的步型,“冲、贯、勾、推掌”四种不同手法,“蹬、弹、瑞、鞭、勾踢”五种不同腿法以及“摔”、“拿”等动作,体现出“踢、拿、摔、打”四种主要的技法,在具体的教学中要选择较基本的1~2种技法。单势动作练习与单势攻防练习紧密结合起来,用套路的形式将单势动作串联起来,然后用同样的形式串联起攻防。最后,适量增加一些应用练习。

四、结语

本文提出建构武术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必须遵照“弘杨文化、强调应用、优化套路、突出拳种”的原则。并且要不断地探索开展武术教学的新方法,全面地提升武术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纪洪海.后现代主义思潮下武术课程的转变[J].搏击(武术科学),2011(01).

武术教育范文篇10

论文关键词:武术教育;技术传承;文化意识

中国武术是华夏子孙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用智慧创造出来的璀璨文化瑰宝,它演绎、传承着东方文化的神奇魅力。这种文化是优秀、伟大的,更是中国所特有的,是民族文化不可复制性特质的有力佐证。武术教育是我们继承和发展武术的重要途径。但是,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和异域武技的挤压下,在武术自身因素的制约下,武术教育在今天,已是问题丛生、步履维艰。通过反思用西方的体育文化思维去对武术加以改装,使武术教育服从于体育化、竞技化理念的正确性,反思我们在武术教学中缺少“文化意识”的狭隘认识,提出重构武术教育体系,必须强化“文化意识”的命题。

1武术教育发展中“文化意识”的流失

1.1“土洋体育之争”的文化抉择

近代以前中国武术是封闭式的,其思维方式自然是携带着本土文化的基因,深受儒道释文化的熏陶,是没有异种文化因素的。然而在政局动荡、不同思潮(尤其西方文化)激烈交锋的20世纪前半段,中国武术的命运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起起伏伏。面对着国家的内忧外患和“东亚病夫”的耻辱,社会各界人士开始强烈倡导“强国强种”,从辛亥革命后,清末因“庚子事变”而一度低沉的武术活动逐步活跃起来,传统武术引起人们的重视。一些社会名流和教育家,招揽武术人才,创立以推广和研究武术为宗旨的武术组织。如张之江所倡导的中央国术馆以及各级国术馆系统,“许禹生氏邀集武术同人在北京组设体育社,专培养武术人才,并在京设体育分社,大力士霍元甲氏邀集沪上要人组设精武体育学校。而吴志青所设之中华武术会,尤为后起之英。”国人对武术进行新的尝试和努力,为武术进入最正规的学校打下了基础。

在1915年4月天津召开的“全国教育联合会”第1次会议上,通过了北京体育研究社许禹生等提出的《拟请提倡中国旧有武术列为学校必修课》议案。教育部明令“各学校应添授中国旧有武技,此项教员于各师范学校养成之”。至此,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武术,正式进入学校教育,成为学校体育课程中的一项内容。此时的武术教育已经可以看到西方体育的影响子,如以马良为代表的《中华新武术》在全国进行大面积推广,于1917年列为全国中学的正式体操。

兵操,西方体育思想也在土洋体育争论之后,逐渐开始主导了我们的身体文化。当1933年武术被正式列为全国综合性运动会的竞赛项目时,在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武术,面对西方体育的运动项目“力不从心”了。因为“西方体育所特有的那种进步性和科学性,及其表现出来的公平、公开和公正性、竞技性、趣味性、娱乐性、游戏性等特征的显著凸显,中国人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落后并开始认真地向西方学习,导致了对近代西方体育的引进、学习和模仿”。武术也由此开始借鉴西方运动竞赛形式来发展武术的考试方法和竞赛制度,吸取生理学、解剖学、心理学、力学等科学来解释武术的科学性和技法特点。

“土洋体育之争”模糊了中国武术的发展方向,我们迫不及待地同西方体育争论自身的科学性,同时也落入了西方体育的模式中。西方体育成为参照,原本博大精深、富于文化底蕴的武术追求,开始变得趋于简单化、运动化。虽然这一时期的改良取得了进展,使得武术有了一定的普及,但是我们看武术的视角也开始变得狭窄。

1.2建国以来的文化模仿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我们更多地搬用苏联体育模式,这无形中加速了“武术体育化”的进程。在百废待兴的年代,虽然武术一度成为最流行的健身方式,广播操和太极拳也成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主要手段。但此时的武术教育的出发点仅仅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得到身体上的锻炼。武术教学内容出现了基本动作、基本拳、基本套路;也出现了舞台化后的各种动作组编的竞赛拳。博大精深的传统武术被彻底地改造成了与田径、篮球等运动一样的体育项目。为了弘扬民族文化,1979年发出了“关于发掘、整理武术遗产的通知”。但在这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抢救中,我们看到的是变味的武术。到80年代后期,为培养武术专门人才,很多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都设立了武术专业和武术系;在1983~1986年的武术遗产挖掘、整理的基础上,开辟了武术学术研究新领域,数次全国武术学术论文研讨会,引起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界的极大关注。也正是无数次的会议、学术研讨为武术走向世界创设了氛围,具有统一评价标准的亚运会套路、奥运会套路相继在全国范围展开。由此拉开了竞技武术的帷幕。

竞技武术是在规范化、竞技化的模式下形成的,它追求“高难美”的发展方向。然而,竞技武术并不像传统武术那样具有丰富的民族特点和文化内涵。多元文化可以相互借鉴,我们也从不拒绝外来文化,但是也不能忽视、丢弃自己的文化。然而,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后我们却离本土文化越来越远,这的确值得我们反思。因为在少体校、学校,武术教育以培养竞技武术的后备人才为目标,我们所讲的武术已被单一化为西方体育中的一个子系统,一个简单的体育项目,对武术进行的革新也是彻底的技术运动的变革。由于西方教育、科学、体育思想的影响,从20世纪初武术就被“改良和创新”所鞭策,就被“游戏化、简单化、规范化”的西方体育原则所控制。武术文化中的“感悟、修身、自娱”的“天人合~”文化思想被逐渐的舍弃,代之而来的是“锦标和利益”欲望的明显强化。

2“文化意识”对开展武术教育的现实意义

2.1维系武术的传承命脉

中国武术所展现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武术得以传承的根本,是维系武术在教育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命脉。历史和现实证明,一个没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强大文化竞争力的民族很难说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任何民族文化的断裂,必然导致这个民族的衰退。而民族的振兴始于文化的复兴,只有在世界文化中占有一定的份额,才有可能成为文化大国。中国武术的传承离不开文化,文化是核心、是命脉。从武技到中国武术,文化贯穿始末,武术的成长和发展无不流淌着具有民族情结的文化“血液”。

武术教育在家族式的口传心授教育模式下之所以能够形成牢固的传承链,与传承人与被传授者的文化选择有很大关系。作为师傅,他首先对本门派的先人负责,对后世的徒弟负责。所以他能以口传身教的形式给徒弟做出榜样。而作为徒弟,师傅如同父母,如影随形地陪伴左右,宗亲关系、伦理观念时刻牢记于心。儒家文化中的尊卑、重德联系着两代人的思想,强化“文化意识”就是在当代武术教育中也灌输着这样的一种文化理念。

2.2彰显塑造民族身份的功能

在众多的项目中,没有任何一个项目能像武术这样有如此的文化品格。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叶坦研究员认为:“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体现为其民族精神。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它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单说来,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中国武术以它独特的身份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积淀,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情结,述说着炎黄子孙的剑胆琴心。这一切都归结于文化的力量。因此,在教育中武术至始至终都是区别于任何一种外来学科。因为武术同样具有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归属的属性。

2.3时刻张扬武术的个性

不同的文化形态都是由各自的民族习俗所形成,它受到地域、语言、经济生活等方面的影响。“不同文化形态要解决的问题在相当程度上是不同的,彼此并无优劣可比。不应把一种文化当作评价另一种文化的价值参照;不能设定一种文化比另一种文化好的先定认识框架,抹杀了不同文化之间的根本区别以及根本源于此的各种文化的独立性”。作为武术,是华夏民族在相同的文化下构筑起来的,带有强烈的民族个性,在武术的动作里处处可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如形意拳主张近攻快打,谓之“进即闪、闪即进,不必求远”;劈挂拳讲究大刀阔斧、走势开展;通背拳要求肩臂松顺、手外加手、强调双手并发、粘衣发力;华、查、迷踪拳法,架式工端、式正招圆、劲力豁达、快慢相间等等,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凸显出的文化个性可见一斑。

“中国武术一直是中国人引以自豪的文化品牌,是中国人区别于异族人的一种标识。没有文化个性的中国武术改良让世界没有新奇感。尽管技术的体育化可以改变武术的发展路径……但我们还应该认识到技术的体育化不能取代中国武术的进步,更不能满足武术文化带给人们的情感追求、思想教化等”删。因此,只有蕴含民族传统文化的武术,才能散发出无穷的魅力和独特的个性,吸引更多崇拜和赞誉的眼球。

“一位美国选手说:武术变化繁多,拳种器械各异,武术技艺让我学不尽。武术本身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令我着迷,通过武德的学习,我更懂得了如何尊重别人。一位日本人选手说:我十分乐意练习中国武术,武术对我来说显得很高深,它包含的哲理也非常深奥,今后我将继续学下去。来自海峡彼岸的中国台北的一位女选手则说:西方人喜欢和尊重武术,就是因为武术除能健身,还能从中学到辉煌的文化结晶。”世界各地的习武者用各自的语言道出了内心对中国武术的理解和追求。在传统文化思想指导下的中国武术,既不同于同属东方文化的的空手道、跆拳道和泰拳,更有别于西方的拳击,它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文化,表达着中国的身份。

2.4体现武术教育的教化功能

武术不仅仅能强身健体、防身自卫、锻炼筋骨,塑造康健的体格,而且也能内外双修、修身养性,使心理和精神上得到升华。“概括地说,中国传统的体育观无不受中国哲学的影响,而中国哲学又存于儒家、道家和释家之中,儒家讲‘修身’、道家讲‘清心寡欲’、释家讲‘超尘’,无论是出世之学,还是人世之学,都体现了两个字:修炼——身心并练”嘲。武术之所以能表达内涵化的思想修为,其中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承载着丰厚中华文化的武术,每招每式都散发出文化的气味。武术是一种有形的身体教育手段,但潜藏在载体中的文化,所表达的却是无形的教化。

2。5诠释武术的审美情趣

武术具有艺术美。“它所表现的内外合一、形神兼备、舒展大方、节奏鲜明等特征,以及手眼身法步等等,都体现了中国古老文化之美。但仅仅看到武术的技术美、动作美、形体美还是不够的。中国武术讲究‘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要求内外兼修,形神兼备,所以武术还具有深邃的内在美”B0l~没有文化的美,是苍白的;没有文化的美,是干涸的;没有文化的美,是缺乏历史的。文化能使武术的艺术美展现得更加充分,更加完美。我们一定要用中国文化去感受、欣赏美的真谛。“武术之美,深受中国古典美学的熏染,是东方传统文化长期积淀的一种外在显现。它经历历史岁月的洗礼,在今天已经铸成了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我们感受武术之美,欣赏武术之美,表现武术之美,创造武术之美,研究武术之美,都只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完全用西方文化观念来认识武术,用西方美学来分析武术之美,完全按西方体育运动项目的模式来发展中华武术运动,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将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

3强化武术教育体系中的“文化意识”

3.1树立文化比技术更重要的认识观

学校是普及和发展武术的重要场所,承担的任务任重而道远。武术在教育中的传播,就是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我们必须认清文化是武术得以延续的生命力,没有文化的武术是贫乏的、没有文化的武术是暴力的、没有文化的武术是断裂的。因此,武术教育中缺少文化的传承,必将会导致武术发展出现畸形化。所以,构建中国武术教育的新体系就是要更加关注中国武术文化的问题。因为,作为身体文化教育的中国武术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弘扬无疑是有着巨大的作用。但仅仅将中国武术教育作为一项运动项目来关注技术的传承,显然是实现不了中国武术教育的文化传播目的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武术教育体系的结构中,文化教育比技术教育更重要。

3.2始终把文化传播放在武术教育的核心

武术教育的真实目的不是突出表层的技术传播,而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因为武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流传,表现出如此惊人的旺盛生命力,是因为它的动作无不表现出一种特殊的文化魅力。直到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在种种外来文化的挤压下,出现了文化缺失和断层现象。因此,必须从教育抓起,同时在武术传承中要把强化文化意识作为整个武术教育的核心来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