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12:20:18

武术教学

武术教学范文篇1

关键词: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教学方法

要在武术上有好的发展,从少儿抓起是很重要的,因此,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在训练当中我们应积极的总结经验和规律,不断的改进武术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从而促进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结合一般的教学规律进行武术教学与训练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是认识兴趣,即“求知欲”。针对某些学生提出武术套路是“花拳绣腿”的想法,一方面讲解套路中有技击含义的动作,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武术套路的演化与形成过程,使学生了解并认识到武术不仅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而且有着广泛的实战意义,利用武术攻防动作的示范与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2)抓基本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加强基本功,基本动作训练,有侧重点的选择与所学内容相关的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腿法和简单组合动作,以及配合“内外合一,神形兼备”的基本练功方法,进行重点训练。所以,抓好基础训练是学习武术技能的前提和保障。

(3)正确的教学方法是武术教学的关键。完整示范是学生掌握动作的主要手段,教师首先对本次课的内容进行完整准确的示范,使学生在大脑中对所学内容有大致的了解。然后再分段示范,最后再单个动作讲解示范。用规范的示范动作、准确的术语刺激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完全正确的技术造型。

二、结合少儿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武术教学与训练

(1)根据少儿生理特点进行教学。少儿的骨骺比较柔软,软骨成分多,故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折断但易弯曲变形。少儿的关节窝较浅,关节囊及关节周围的韧带较薄弱、松弛,故少儿的关节伸展性与活动范围较大,灵活性与柔韧性易得到发展,但关节牢固性较差,在外力作用下易脱位。少儿肌肉中水分多,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类较少,肌肉细嫩而富有弹性,能量储备较少。收缩力量和耐力较差,易疲劳,但易恢复。身体各部分肌肉发育不平衡,大肌肉、上肢肌肉发育先于小肌肉、下肢肌肉,肌力增长不均匀。所以,我们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培养各种动作的正确身体姿势,养成良好的体态仪表,防止骨变形。在力量训练中,负重练习要慎用,宜用伸展练习发展力量。

(2)结合少儿心理特点进行武术教学与训练。教学训练实践表明,少儿喜欢表扬,一经表扬,信心倍增,训练积极性也进一步提高了。在教学与训练中,可让他们谁完成的好,谁出来示范。激发他们的好胜心理,提高训练效果。往往有些教师或教练员一看到他们完成不好就训斥、责备,使学生自信心下降,甚至因此产生逆反心理。在教学与训练中看似严肃,反而使少儿的大脑皮层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训练效果不佳。另外,教学与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变化;环境的改变;形象生动的启发语言;趣味性和活动性的游戏;变换教学与训练的项目和形式等,都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训练的积极性,调动身体各器官尽力完成教学与训练任务。

三、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1)合理安排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少儿武术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要有长远规划,合理搭配,力争科学地控制教学与训练全过程。在早期教学与训练阶段,以全面身体素质练习为主,以发展各种运动能力和机能能力为主。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以武术基本功和基本技术为主,并结合简单的踢腿、冲拳、抡臂等,发展肌肉协调用力能力,提高掌握基本动作技术的能力,并注意专门发展柔韧、协调、灵活性等素质。随着少儿武术运动员的各种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年龄的增长,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比例逐渐加大,基本功训练的内容增多,难度增大,要求逐渐提高,围绕专项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如力量、柔韧和速度等进行专门性基础训练。

(2)专项身体训练与基本技术训练有机结合。在少儿武术的专项身体训练的早期,主要是通过专项训练手段如基本功训练来发展他们的专项能力,在专项能力教学与训练的全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对基本技术的规格和完成动作的完美程度的要求,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把身体训练与技术训练结合起来相得益彰,使基本技术得到熟练、巩固与提高,把身体训练的成果通过专项技术训练转化到少儿武术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上去。

武术教学范文篇2

高校公共体育中武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对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问题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倡导全民健身运动。这反映到高校武术教学中表现很多,比如开设更多体育项目供学生选择,对学生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的考核更加注重实效等,但是高校武术教学中仍有些许不尽人意之处。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在我国大部分高校中,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大多以达标为主。在体育课程大纲中,学校对学生每学期学习的体育项目做了明确规定。许多体育课程由于条件限制在该校并未开展,所供学生选择的体育项目多半是学生在中小学已学习过的,如田径、排球、篮球、乒乓球等。学生选修体育课程都以完成学分为主要目的,这使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生对学习的体育项目本身并未有太大兴趣,而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没有很好地开展,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场地的限制。然而,开展一些对场地要求不是较高的体育项目不是全无可能,下面表格(见表1)所显示的是国外学校所开展项目,我们可以以此与中国的学校开展项目做一详细的比较。从表1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出,国外所开展的体育项目相比较国内而言丰富许多,所涉及的体育项目也较多,对于很多体育项目如韵律操、舞蹈、掷飞盘等受场地要求不是太大的体育项目而言我们是可以借鉴吸收的。体育课理论知识教学较少在开展武术运动的普通高校课程设置中,体育课的技术都是以竞技为主。娱乐因素过少,学生学习更多的是为了学分而去练习,缺乏自主选择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武术这项体育项目的喜爱程度,反而让学生感觉此项运动是课业的负担,枯燥无味。此外,高校开展武术运动更多注重的是技术练习,缺乏对体育项目理论知识的传授,199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规定高校体育理论部分的学时不得少于教学时数的12%,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达不到规定课时数的高校多达59所,从此数据可以看出高校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并没有很大关注。致使学生对运动损伤的应急能力明显不足,对运动保健的基础知识没有足够的认识。这种只重视技术而缺乏理论的体育教学方法,与理论联系实践的指导思想是相悖的,这大大抑制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体育设施缺乏为保证体育项目的顺利圆满完成,体育场地是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但是绝大多数高校体育场地器材及硬件设施都不能满足学生正常的学习需要,就笔者所了解到的某些高校的体育设施,如羽毛球场、网球场等是不对学生开放的,学生需缴纳一定的维护费方可进入。一些喜爱该项目的学生只能在场外练习。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武术运动其虽对于场地要求不是很高,但是所需的场馆很多高校也不具备。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喜爱程度部分取决于教师课堂教学方法是否合理,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完成规定学分的基础上,喜爱该体育项目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至关重要。然而,现行的体育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大多是沿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师示范讲解,学生模仿。我们不能断然否定这种教学方式,但是对普通高校的大学生而言,他们的心理及生理年龄已经日趋成熟,学习自主性及个人意识不断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引起他们的兴趣,让其自主学习是很有必要的。这就需要我们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和创新,围绕学生进行教学,以引起学生兴趣为主要目的,为其树立终身体育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表3是国外一些国家的一些教学方法我们可以以此与中国的体育教学方法做一简单的对比。

对高校武术教学的几点建议

武术教学范文篇3

[关键词]信息化手段;多媒体;武术教学

一、引言

体育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组成的重要部分,也是提升学生体育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关键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已经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得到普遍应用。因此,将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应用到体育的教学中符合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潮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教学实践,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应用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学效率。[1]本文以中职体育武术教学为例,探究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武术教学中的应用。

二、应用现状

信息化教学手段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实现教学目的的方式。随着信息化教育手段的不断普及应用,传统的武术教学模式逐渐落后于时代,其弊病不断显现,难以满足教育现代化的需要。[2]具体而言,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减弱了学生的学习动力,难以提高学习兴趣,造成学习效率相对较差,同时也固化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此外,体育教师在中职院校相对较少,每位体育教师所负责教学的班数较多,体育教师的教育压力激增。加之国家更加重视学生的体育素质,对学校的体育教学要求更高,对教师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此情形下,体育教育必须应用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全面提高体育素质和改进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3]当下,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在中职院校已经逐步得到应用,在职业技能课和思政教育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将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到体育武术的教学中是不可逆转的要求。多媒体教学、微课、慕课和网课的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也可以应用到体育武术的教学当中,这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改进教师教学方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4]

三、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必要性分析

首先,体育教学具有特殊性,体育项目中的技术动作需要协作配合,尤其是技术性较强的体育项目,需要演示和示范。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受制于教师的能力水平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技术动作的演示效果很难到位,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教学效果往往难以提升。以武术教学为例,武术运动不仅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相对较高,需要教师演示其动作并进行讲解,而且武术的动作要求多、深,需要较高的讲解技巧。实际上,非武术专业出身的体育教师难以自行理解武术动作的精髓,只能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讲解,因而教学效果有所降低。其次,传统的体育教学手段方式单一,特点是循规蹈矩,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能力。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在武术教学中,学生利用信息化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学习到更多的武术知识,而且能学习到专业性更强的武术精髓。综上所述,为了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应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这不仅有利于落实创新教育和拓展课堂教学,而且有助于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二)可行性分析

促进体育实践课堂和网络教学平台相互融合是构建体育教学信息化的重要手段。实际上,随着互联网通信技术的进步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离不开网络,这就为体育教学的进步奠定了技术基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专业的在线教学模式不断涌现,以及国家大力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微课和慕课等现代化教学方式也逐渐在中职院校应用。结合其他类型院校的实践并结合中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在体育教学尤其是专业性强的体育项目教学中,运用信息化的教学方法不仅是具备条件的,而且是完全可行的。体育教师能通过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体育的理解和学习。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四、应用优势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化的教学手段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而言,更突显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更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化的教学手段的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可采取多种授课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武术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授课教师先讲授武术招式和动作要领,之后授课教师再模仿示范。这种武术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两处弊端:一是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武术基础,否则学生难以理解套路招式和动作要领;二是对教学效率的要求可能相对较低,授课教师需要不断重复讲解和示范,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不高。而信息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将单一枯燥的教材拓展丰富为视听设备、形象生动的多媒体形式,可以创造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武术的教学有别于其他的科目,它难以量化,其动作要领需要反复的练习和改进。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结合视频、音频和图像文字等媒介,形象生动地展示武术的套路和动作要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能力,自主探索适合自己的武术学习方法。

(二)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方式的选择。武术教学需要教师吃透理解武术的套路招式和动作要领,并反复讲解和示范。武术教学的重点是学生掌握武术的核心精髓———套路招式和动作要领,其难点在于自主学习效率较低,动作要领不规范、不到位。在传统的武术教学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授课教师可能会有意或无意地回避那些高难度、技术性强的武术动作,而这往往是整套武术动作的精髓所在和教学的难点和重点。长此以往,学生的模仿学习可能产生错误,影响教学效果。此外,在武术的招式动作教学中,学生可能难以领会和掌握教师示范的动作要领。一般而言,武术的招式动作是连续快速的,学生难以在教师示范的短时间内记住并理解其中的动作要领。事实上,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能力都存在个体差异,教师既难以逐个指导示范,也难以做详细的动作分解。然而,如果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就可以有效地改变此困境,更加突出教学重点,消除教学难点。例如,可以利用视频进行武术动作要领的慢放,利用图片和文字说明应当注意的细节等等。总之,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在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武术动作的技术原理和动作要领的同时,也能合理地处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提高武术水平,进而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三)提升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信息化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基于网络多媒体教学的授课方式,有效地拓展了课堂教学的容量。一方面,可以强化师生间的交流和在线辅导,有效解决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有助于教师及时获取学生在练习武术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教师吸收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另一方面,网络多媒体教学的授课方式不仅要求教师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以适应信息化教学,而且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教学组织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网络多媒体教学的授课方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可以对知识信息进行高效的优化整合,增加教学知识的密度,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武术教学当中,首先可以通过视频、图片等媒介,让学生对武术的动作招式有初步的认识,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适应性调整。在学生练习武术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记录学生的练习过程,而后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尤其是动作要领和技术要点部分,避免教师重复示范讲解,导致教学进度放缓,从而影响教学效率和质量。

五、教学手段

(一)多媒体课件教学

体育课中学生主要通过教材和教师获得信息。然而,由于教材知识量有限,教师的讲解、补充和完善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体育教师可借助多媒体的帮助,收集、加大信息量。在武术理论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PowerPoint、flash等软件来制作多媒体的教学课件,再加上人机交互的界面,教师把所要讲的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信息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并在综合性的处理后,将教师的教学思想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样,一方面以直观、生动、图文并茂、色彩艳丽的鲜明特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多媒体课件可以方便学生进行自学或复习,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5]在实践教学中,武术运动的特点决定了武术教学的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以直观演示为主。体育课很多时候都是在室外上课,这对教师的示范以及演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在一个位置点的示范与讲解,学生不一定都能看明白、听清楚,往往要在许多个位置点来回进行示范与讲解。因此,教师往往教一个动作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教学效率不高。并且,在武术教学中的一些高难度动作,结构复杂且需在瞬间完成,在空中不能停留或放慢速度。比如,腾空飞脚、旋风腿等消耗比较大的动作。甚至,在一些武术动作中包含瞬间和空中的动作要领,教师很难在示范的过程中讲解,而在示范后讲解学生又很难听明白。而采用分解教学又很容易让学生错误的认知,会不自觉地留下动作分解的习惯,从而忽略了武术所具备的连贯性特点。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出相应的课件,一方面可以解决示范位置的选择问题,还可以节省大量的示范和讲解的时间,使教师有较充分的时间来对学生进行纠错等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多媒体的播放来实现停止、慢放,对关键动作和部分更加直观、生动、立体地展示在学生面前,通过对动作难点和重点的反复播放,给学生加深印象、了解动作的要领,从而有效提高教学的时效。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武术教学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VR)是近年来十分流行的视觉传达体验新技术,它的最大特点在于:能够将抽象的视觉空间事物与现实物体有效地结合起来,让体验者从视觉和动作两方面感知到事物的真实感官效果。[6]1.促进学生掌握武术动作要领在武术教学中,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武术动作在虚拟场景中进行展现,使学生对武术动作要领进行把握,发挥其教学的重要性。在武术教学中部分动作的攻击性较强,很容易让学生受伤,甚至可能给学生造成永久性伤害。为减少学生受伤情况的出现,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武术教学中,学生可以在该技术的作用下学习武术要领,也可以在虚拟场景中获得体验。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在武术教学中的应用,大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受伤几率,减少了意外事件的发生次数。2.满足武术教学需要对大多数学校来说,都存在武术教学场地有限、教学设施不健全的情况,而虚拟现实技术能弥补这一不足。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发挥自身的交互性与构想性,为学生提供合适的练习场所,并让学生快速进入状态。此外,在虚拟现实技术的作用下,学生也可以学习到更多高难度动作,对学生更好地学习武术知识有一定好处。3.提升武术教学效果武术教学借助虚拟现实技术,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可以更好地增强武术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掌握武术要领。同时,教师借助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指导,满足实际教学需要。

(三)视频反馈法在武术教学中的应用

视频反馈法是反馈教学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是在反馈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上借助一些现代摄录设备进行辅助教学,利用录像、视频处理等方式获取教学过程中的影像资料,通过影像资料进行对比与分析,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和自我评价多向传递的信息反馈形式。由于视频强大的传播功能和反馈分析功能,使之在体育教学中占有比较大的优势,这也是一种对传统教育方式进行改进的教育方法。将视频反馈教学法运用到武术教学中,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也能清楚地看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况,能使教学反馈信息更为直观、准确。[7]

六、教学反思

尽管以网络多媒体教学为核心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武术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还有一些问题也值得思考。一是防止网络多媒体技术滥用,影响师生间的交流。网络多媒体是教学的工具而非教学的目的。教学是教师和学生间的情感互动,网络多媒体是教学的介质,不能代替情感互动。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的双向互动,不能依赖网络多媒体进行教学,必须重视师生的情感沟通,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网络多媒体教学必须依赖学生、依靠学生,不能脱离学生而盲目地传授知识,反之,则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人格塑造和品德的培养。此外,教师不能单纯忙于网络多媒体的教学,否则极易回归到传统式的“填鸭式”教育模式。二是兼收并蓄、兼容并包。网络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方式,各有千秋,应该结合武术教学的实际,结合两者教学方式的优点,审慎应用,不应一刀切。另外,网络多媒体技术是教学工具,学生理解吸收是武术教学的核心,不能本末倒置,将武术教学的重点和核心放置在网络多媒体教学上,否则会影响教学质量。

七、结语

在武术教学中,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基于网络多媒体教学的授课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可以突(下转第88页)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但是,信息化教学也需要防止网络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滥用,从而影响师生间的交流。事实上,对待武术教学中应用网络多媒体技术的态度,应当是兼收并蓄、兼容并包,合理吸收传统教学方式的特点,结合使用。综上所述,在武术教学中,运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基于网络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已成为潮流。因此,教师和主管部门都应当把握潮流、推进落实。

参考文献:

[1]王晓毅.浅谈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18):140.

[2]赵晓翠,卢庆华.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林区教学,2015(3):110-111.

[3]卢欣耀.现代媒体技术在篮球投篮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6(26):18-19.

[4]刘郁,胡士民.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案例教学法在《心理咨询和治疗》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78):140-142.

[5]郑成为.多媒体技术在武术教学中的运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93-94.

[6]张邦福.多媒体技术在武术神韵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2(20):115-117.

武术教学范文篇4

【关键词】中专校武术课;教学艺术;交往艺术;备课艺术

武术作为我国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在中专校武术课的实际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既富有一定的技击技能,还有一定的健身作用。在中专校武术课堂中,教师需要通过精炼的讲解及正确的示范进行教学,同时要利用相应的教学艺术,进一步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提高武术课的教学水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中专校武术课的师生交往艺术

在中专校武术课的课堂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交往十分重要。教师首先要向学生介绍自己,使学生对教师有基本的了解,然后再对学生进行了解,教师要保证能够记得所教学生的姓名及实际情况。这样在对学生进行表扬、批评或纠正错误时能够直接叫出学生的姓名,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感,拉近师生距离。另外,在武术教学中,要做到尊重学生,注意观察学生的要求及情感变化,对理解武术知识及动作较慢的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只有利用这种方式,才能够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更愿意投入到武术学习中。对于中专校武术课的教师来说,利用激励的方式尤为重要。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从严格要求自己入手,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要保证教师自己能够做到,起到重要的表率作用,实现教师的进步带动学生的成长。只有教师本身的武术技术水平足够高,在进行教学或示范动作时才能够做到节奏分明,将武术动作的内在美及外在美体现出来。这样能够使学生对老师增添敬佩、欣赏之情,进而增加对武术的喜爱程度。因此,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教师的表率行为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能够对学生起到重要的激励作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

二、中专校武术课的备课艺术

1.以学生为主体。在中专校武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因素决定了一切,教师务必要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同时针对学生不同性别、年龄及武术技能水平的差异,教师要进行深入地了解。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三类:(1)身体及各项素质较为突出、接受武术知识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各个班级中表现优异的学生;(2)身体素质及武术技能水平比较普通的学生;(3)对于武术技能及知识接受力较差的学生。因此,教师要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式,在武术教学过程中要明确学生的需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进一步培养各类学生对武术课的兴趣。只有利用这种方式,才能够从根本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锻炼的能力,保障教学任务能够顺利完成。2.以教材为依据。首先,教材是学生掌握技能与知识的基本工具,对于教师传授相关的武术知识十分重要。要想保证学生能够掌握武术知识,重点就是实际运用,而教材是最重要的依据。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对教材十分熟悉,才能够明确教材内容的重点,结合自己的思想开展教学,让学生们学的愉快,教师教的轻松。在备课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深对于学生接受能力与兴趣爱好的了解,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动作,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们普遍掌握不好的动作进行反复练习,进一步达到实际的武术教学目的。3.利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在选择教学方式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要结合教材的内容,进一步选择合理化的教学方式,由于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教师必须要选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教学效果。

三、中专校武术课的教学方法艺术

1.示范讲解法。首先,在中专校武术课的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讲解示范法,通过教师解释、叙述等行为,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掌握练习方式与基本的动作技术;示范主要就是使学生能够通过更加直观的感性认知,进一步获得正确的动作表象。教师在进行示范动作时要更加形象化与规范化,将分解示范与完整示范方式有效结合,从正面、侧面及背面三个方面进行展示,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在进行示范与讲解的过程中要将训练作为基本,由于在一节武术课中学生要学习不同的武术动作,掌握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以“并步砸拳”动作为例,该动作在方向及路线上都存在一定的变化,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放慢节奏,将动作要领进行分解,为学生做出良好的示范。2.想象训练教学法。在中专校武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要集中观看教师的示范动作,并由教师进行正确的讲解,使学生能够通过想象训练的方式,让学生将武术动作记录在脑海中,像播放电影一样,进一步形成视觉表象,并将视觉表象运用到实际的练习过程中,通过学生肢体与视觉形象的练习,加深对于武术动作的记忆。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动作要进行不断地纠正,做出正确的动作示范,保证学生的练习动作标准。3.情境教学法。利用情境教学法就是将学生带入到特殊的环境中,使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比如,为了让学生了解攻防含义,并在武术中充分表现出来,就可以帮助学生构建一种搏斗环境,让学生构想与多个敌人进行搏斗,进而做出本能反应,并通过教师的指导,做出需要加强训练的武术技术动作。例如,在学习初级三路长拳的过程中,其中“马步格打接弓步冲拳”这一动作的运行路线,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就可以让两名学生进行动作的攻防演示,让一名学生对另外一名学生面部进行攻击,当拳要打到对方时,另一名学生做马步格打动作挡住对方的拳头,接着做弓步冲拳反击对方,进而将其击倒。因此,在中专校武术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要学习的技术动作特点,设置不同的情境,有效的转变原有的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逐步转变成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模拟搏斗,进而有效保障教学效果与质量。

综上所述,在中专校武术课的教学中,利用艺术教学的方式,能够彻底改变传统武术教学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只有将艺术教学与中专校武术课紧密结合,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习武热情,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这种教学方式对于训练实践性较强的武术课程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专校武术教学的质量,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樊艺勇.浅淡高校武术教学套路演练中“武舞”结合的理念与发展[J].武术研究,2018,(12):34.

[2]常克武.武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基本功[J].读写算,2017,(15):139.

武术教学范文篇5

关键词:三多、示范法、示范面、示范位置

示范教学在武术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是由武术教学的特点决定的。在武术教学中,学生常遇到的是“三多”问题:一、动作数量多。如:不同风格的拳术和器械,每一套都有十多个或数十个动作组成。二、方向路线多而变化又多。如:往返折叠、左右旋转,路线复杂。三、每一个动作所包含的因素多。如:手、眼、身、步的协调配合,内在的精、气、神与外部形体动作等紧密结合等因素,都给教师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武术的教学中,主要靠教师来运用正确的示范和精炼的讲解以及合理的教法相结合,才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并围绕武术教学中示范法的运用、示范面与示范位置的选择以及讲解示范的要求进行简明地阐述。

一、示范法的运用

示范是武术教学中最易被学生接受的方法,示范在直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它可以使学生了解所有动作的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教师正确而优美的示范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习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一)完整示范法

完整示范法运用于教学的初始和教学的后期。教师在传授武术新动作之,给学生以完整的动作示范多次或看教学录像带,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形成完整概念。因此,教师的完整示范必须正确,以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基本掌握动作,弄清动作方向、路线之后,就应在动作质量上下功夫,力求招势工整、准确,方法清晰。俗话说:“练拳容易,改拳难”。练习者在练习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时,一开始就要严格动作规格,反复强调,形成正确的动作技术定型,要知道基本动作是套路运动的基础。只有一丝不苟地做到动作规范化,才能很好地、灵活地运到用各种武术套路中去,才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因此,当学生掌握上述基本功后,教师的示范应由慢速变为正常速度的动作示范。在完整地组合动作示范时,要特别注意手、眼、身法、步的协调配合。在教学中,动作简单易学的用完整示范,这样不会破坏动作技术的完整性和衔接性。

(二)分解示范法

分解示范法主要运用于新授动作中较难或较复杂的动作时,分解示范法便于学生弄清动作的方向、路线和上、下肢的配合,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如教“歇步盖打”动作时,学生的上、下肢动作完成不好,可分为“撤步盖掌”和“歇步冲拳”来专门做上肢和下肢的分解示范法练习,这样能使学生明确动作结构,并掌握动作技术,从而有效地缩短了掌握动作的学习时间,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完整示范和分解示范两者在教学中应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完整示范可以是整套、整段或某个动作,而分解示范法可以是整套动作中的一段,也可是某一段动作的一部分或一个动作的部分。因此,两者的运用均必须以学生掌握动作的情况和接受理解能力为前提。当学生基本掌握动作,功架也相当规范时,应从动作的完整性、动作的节奏感以及动作的神态、劲力等方面提出要求,此段的示范就要用完整示范,以动作的“节”来进行演练。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动作的内涵,应结合示范,详细地讲述动作的攻防作用,使学生在做练习中表现出动作的节奏感、神态、劲力和攻防意识,掌握技能在练习中不断提高。此时,教师要求学生多看、多练、多想、多问,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示范面和示范位置的选择与运用

示范是为了要解决问题,因此在武术教学中要注意示范面和示范位置的选择与运用。

(一)示范面

示范面的运用,要以动作的结构及示范部位的不同,以及教学任务、步骤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可灵活地运用正面、背面、侧面和斜面进行示范。

正面示范一般用额状面内运动的动作,如“马步双劈掌”;背面示范一般在进行体侧动作教学时采用,如“弓步冲拳”;侧面示范一般在进行体前动作教学时采用,如“提膝穿掌”;斜面示范是介于正面和侧面之间的示范,与背面、侧面示范结合起来使用,便于学生从不同角度看清动作的全貌。在教学中,个别简单动作,可采用镜面示范,较为复杂的动作或器械,若采用镜面示范,往往给学生视觉造成紊乱,尤其是武术的器械教学。正确地运用示范面能帮助学生对动作的掌握,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和学生的练习量。

(二)示范位置

教师做示范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直观的感性认识来获得比较正确得动作技术。因此,选择示范面的位置是让全体学生都能看清教师的示范动作。当讲解示范时,学生站立队形应为密集队形和半圆形队形,或两排面对面或前面两排蹲后两排立,但前后排左右错开。教师的示范位置可在学生中间,这样能便于学生看清楚老师的讲解示范。在套路领做示范教学中,教师应在套路行进方向学生队伍的斜前方,若套路行进中改变了方向,教师应及时调整领做“位置”。当学生学会动作集体练习时,教师的示范可转入提示的位置。总之,示范位置的选择应根据动作方向的变动而变动。

灵活准确地运用示范面和示范位置,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又能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对示范面和示范位置的运用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三、讲解示范的要求

在武术教学中,每一个示范动作的讲解要做到用语简练,重点突出,目的明确。

武术教学过程中必须讲明每一个完整动作的名称,以便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概念意识,有助于教与学。动作讲解时要精炼、准确,同时应结合动作的攻防性质进行讲解,以便学生对动作的理解。讲解的时机要恰当,练习过程中结合口头提示有助于学生纠正动作和提高动作质量。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给学生讲清肌肉的用力状况,肌体运用的轴与面,讲清动作的性质,说明肌肉的工作状态是静力性工作还是动力性工作。据解剖学理论,武术中的“型”是静力性工作,武术中的“法”是动力性工作。“型”指手型、步型、身型;“法”是指手、眼、身、步、腿的使用方法。精炼、准确、恰当的讲解,不但能使学生理解记忆动作。而且更能提高动作质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武术教学是一种以示范为主的特殊教学形式。武术的动作多,结构复杂,方向、路线变化又多等因素,要让学生尽快地掌握武术动作,正确地运用示范法和示范位置以及讲解示范便成了武术教学的捷径。因此,武术教学中的示范应随着教学对象、水平的不同,其示范的形式、内容等也随之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地钻研教材教法,敢于创新,并能正确地运用示范法和示范位置去促进教学,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新疆体育》

武术教学范文篇6

关键词:高校;武术教学;教学改革;素质教育理念

一、高校武术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被广泛的推崇,我国的教学改革工作也日益深化。但在体育教学方面,素质教育的改革相对缓慢,我国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仍然存在很多弊端,下面重点介绍高校武术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

1、受应试教育思想的不良影响较大

目前虽然提倡素质教育,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少高校的武术教学仍然遵循应试教育的思维模式,仅仅强调学生对武术技能的掌握,缺乏对学生武德及武术思维的培养。学生往往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这样的“实用主义”不仅不利于学生的武术能力培养,也使得学生的武术学习与终身体育的精神相背离。2、武术教学的课程内容陈旧当前多数高校的武术教学,仅是学习武术其型,教学内容传统老套,武术学习也枯燥无味。在日常的教学中,多数教师依然按照“老套路”进行学习训练,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发展,这样缺乏针对性的教学,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3、武术教学的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不少高校的武术教学,往往完全按照教材进行照本宣科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过于程式化,使整个武术教学变得乏味。同时,程式化的教学也阻碍了教学方法的创新,不利于各种先进教学方法在武术教学中的运用,且也容易将武术技能、武术知识及武术精神这几个方面割裂开来,不仅不利于学生对武术技术及精神的融会贯通,也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素质教育与现代武术教学的关系探讨

所谓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全方面素质及能力为目标的新型教育模式,是一种从整体和长远出发的教育价值观的体现。素质教育是我国经历长期应试教育实践而得出的一种教育改革目标,其并非否定考试及升学率等指标,而是主张对人才进行全方面的评价。并通过这种评价模式反向推动人才培训模式的变革。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其不仅讲求拥有强健的体魄,同时也要求学生体育文化素质方面的提升。而体育教学中的武术课程,不仅有武术技巧能锻炼人的体魄,也融合了哲学、美学、易学、医学方面的多种思想文化,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将素质教育理念融入武术教学的改革之中,不仅能加深学生武术学习及武术修养的培育,也能将武术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加以传承,这是很多其他体育项目无法拥有的优势。同时强调素质化的教学,能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营造轻松的氛围加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武术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增强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素质教育理念在高校武术教学改革中融入策略

1、改革传统教育理念,将素质教育理念融入

日常教学教学观念是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只有相应的教学人员改变了传统观念,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变革不适应素质教育的种种问题,否则,素质教育提倡的再多也不过是流于形式。高校及教师要充分观察素质教育理念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教学,确保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全面提升其各方面的素质。针对武术教学来说,要更加主动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创新,实现趣味化和多样化的教学,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让武术学习的学习效果得以提高。

2、改善武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要促进素质教育理念在武术教学中的融入,就要针对性的做好武术教学内容的设计,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及兴趣爱好,还要注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将武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提高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层面上来。教师不仅要注重教材的选择,在实际的教学中,还要注重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注重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武术的学习。另外,还要针对武术学习的特点进行教学改革,如武术基本功难练和动作套路复杂,则可针对性的运用多种方法,将相关的知识加以分解,并通过组合性的学习加深学生对武术要领的理解和学习。针对理论知识空洞的问题,教师可进行试验性的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的判断其中的意义。

3、完善目前的武术教学评价模式

教学活动的改革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要将素质教育理念融入武术的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完善相应的考核与评价体系。传统的应试教育之所以出现种种弊端,就是因为“唯考为大”,只重视考试不重视其他。而素质教育理念则要求教学活动应该寻求更加符合实际的评价体系。在武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摒弃传统的评价模式,并深入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教学评价活动中,通过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武术学习情况进行综合化的评价,具体可应用平时表现加考试成绩、教师评价加学生互评等方式进行学生的武术教学评价。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做好武术体育教学,就应该积极转变观念,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并积极探索适应学生及课程特点的优秀教学方法。同时,要变革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以更加全面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化的测评。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武术教学作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适应这一要求,通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张宁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参考资料:

[1]单锡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综合能力培养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02:83-85

[2]胡玉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1,21:122-123.

武术教学范文篇7

关键词:武术教学现状;武术传统文化底蕴;武术

文化教育的开展和价值我们可能会思考:中国武术为什么很难走向世界?且先不急着找答案,从高职武术教学来看,大部分武术教练教学过程中只是单调地教授拳法、腿法等武术基本技能,导致了习武之人感受不到武术的文化内涵、领悟不了武术的精髓所在,所以他们很难长期坚持下来,更别说把武术练到一定境界、练出新高度。我们该思考的是怎么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植入武术文化教育以让学生知道武术的文化内涵和精髓所在。当然,这些需要在了解武术的传统文化丰厚底蕴和重要历史地位的前提下,在掌握高职武术教育现状问题所在的基础上来探讨。

一、武术的传统文化底蕴及其历史地位

1)中华武术的发展和重要历史地位。中国武术是世界上起源最早的,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成型,到了后来,文学之风大量兴起,其中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是当时出了名的大力士,而且射箭技术非常高超,他对武术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后来随着儒学的兴盛,武术也不断发展,并讲究武德修养。但凡优秀的武术家,都有很好的修养。武术受道家文化的影响也很深远。太极拳讲究的“以虚打实,以柔克刚”就是融合了道家追求的“天人合一”,讲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其中还贯彻了老子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切顺其自然。武术在发展中吸收了大量的民间技艺,如医家的“五禽戏”、道家的“易筋经”等等,经过上千年的历练与发展,就形成了一种内容极其丰富、形式多种多样、门类众多且极具中国传统哲学坚实思想基础的武术文化,它在历朝历代的变更中持续优化,所以说中华武术的发展是五千年优秀文明的沉淀和结晶。

2)武术丰厚的文化底蕴。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有着极其丰厚的文化底蕴,也因此彰显出武术独特的魅力。伴随着中华文明走过几千年风雨历程的中华武术,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粘附和涵摄,逐渐形成了以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以及中国传统哲学、美学、医学、兵法学、宗教学等文化内容为内核的,以高、难、精、美等形态特征为外沿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性体育项目。中国传统文化是武术最稳固、最持久、最扎实的根基,也是武术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运动特点的关键所在。

二、高职武术开展现状

1)教学缺少武术氛围,师生缺少武士精神。高职教师在武术教学工作中一般沿用传统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武术动作的示范讲解,然后要求学生按照示范内容进行练习,并对学生的错误予以纠正。甚至连基本的武术礼仪,如服装统一的礼仪都淡化了,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武术教学工作具有较强的套路性,学生无法对其产生更多兴趣,同时自身的创造能力及主观能动性也无法充分发挥。

2)教学内容缺少武术文化的融入和贯穿。教学内容局限于武术基本技能,过分强调竞技技术、技能的掌握,忽略了对学生武术思想和能力的培养,严重忽视了武术的文化教育,难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主要是由于缺少武术文化的及时灌输,学生没有感受到武术的魅力和精髓所在,也没有体会到学习武术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所以单调的武术教学内容难以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武术的学习和深造中,甚至老师也会因为缺乏武术文化素养而难以教授更深层次的武术理论。

3)国家和学校对武术教育关注度不高。主要是受应试教育影响,学校对包括体育在内的其他素质类课程都不够重视,甚至部分高职学校开设本门课程只是满足学校课程设置的多样化,可想而知,武术教学工作的开展由于缺乏国家和学校的支持,只能局限于此,更别提武术文化教育了。即使武术老师有心传授,也会因缺乏教材等物资、缺乏开课时间等而倍感无力。普遍来说,国家和学校对武术教育的关注度不高、支持力度不足,所以也就直接妨碍了武术文化教育的开展。

三、武术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提高武术教师团队质量和学生体能、武德等综合素质。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荀子在《荀子•修身》里所说的:“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就提到了“礼”之于“师”的重要性,那武术老师的“礼”从何来?来自于武术文化。武术文化教育的开展不仅能提高整个武术教师团体的自身武术修养,还能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学生也能在增强体能的同时,提高自身礼仪道德水平,充实自己的文化涵养。师生都能从武术文化教育中发现并懂得“术道并重、内外兼修”才是武术的真谛。

2)重塑武术形象,推动武术自身发展。高职武术教学中,应首先教授武术文化的基本礼仪,保持武术的良好形象,习武者通常在比赛前会与对手、教练等行礼,姿势也有明确要求,标准为: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拢胸前斜放,大拇指内扣,右手五指抱紧,拇指压于食指、左掌右拳在胸前相抱,右拳立于左掌之中,两臂撑圆。礼仪的背后是武术文化的点滴体现,右手执拳,虽尚武,但谦虚请教,亦不自大;左手立掌,寓意为以武会友;五湖四海团结奋进皆为兄弟。学生在掌握基本礼仪和武术文化之后更能对武术产生崇敬之情,一批批优秀的习武青年将是推动武术发展的主力军,也是中华武术最佳接班人。

3)弘扬武德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载体。习武要求“武以德立,德为艺先”,这就是“武德”,就是武术道德,即习武者道德品质的修养,它不仅包含了武术伦理规范的美德与意义,而且还包含了在整个武术社会活动中人际关系的内在秩序,是武术伦理规范与习武者道德行为准则的总和。富含中华文化的武德精微而博大,源远而流长,进入现代体育领域的武术运动当然要遵循奥林匹克精神和现代科学文明,使武术充分体现现代体育文明和体育道德。现代武德要把习武同弘扬祖国文化联系起来,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建立起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形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诚党的武术教育事业,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的武德思想。我们应该把武术礼仪对武者的规范运用于社会之中,这是个人的需要更是社会的需要,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净化社会环境,向世界展示一个东方大国的风采。

四、结语

武术文化教学纳入高职体育教育体系不仅能完善武术的教育体系,更能发掘武术新的内涵,并帮助其延续、发扬和创新,突破目前武术发展的瓶颈期,为国人展示正确的武术观和武术价值。所以高职教学中应该在传授基本技能的扎实基础上融会贯穿武术文化教育,并将武术文化教育视为该门课教学的关键纽带。

参考文献

[1]李耀辉.试论在高职武术教学中开展武术文化教育的必要性[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1):208+256.

[2]李永超.文化传播视角下践行武术礼仪教育的必要性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5,4(12):34-37.

武术教学范文篇8

关键词:分解教学法;少儿;武术教学;应用

习武能够强身健体,也能增强少儿的自身防御能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少儿到少年宫中学习武术,少儿武术教师为做好少儿武术教育工作,也采用了一些新兴教学方法,通过长期实践教学得知,分解教学法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少儿学习武术的难度,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有必要对分解教学法在少儿武术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

1分解教学法概述

所谓的分解教学法实际上就是将完整的教学划分成几个小部分,并按照一定的步骤开展教学工作,一直到学生掌握所有动作为止,并可以将这些动作整合在一起。一般来讲,这些动作仅应用于难度大却相对复杂的动作中,随着分解教学法的运用,学生不仅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个动作细节,还能更好地掌握所有技术动作。

2少儿生理特点

到少年宫学习武术的少儿年龄普遍偏小,最大的不超过12岁,尽管这些少儿年龄较小,但身体却始终处于不断发育阶段,并以波浪式方式发展。通过研究少儿身体结构可以发现,他们的身体灵活性相对于成人好很多,然而,他们的关节囊却很薄,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受伤。同时,他们的肌肉发育状况并不完善,尤其是肌肉伸张性与弹性欠佳,在训练中很容易产生疲惫感,所以,在少儿武术教学的最初阶段,应选择一些相对简单易学的动作,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运动负荷。此外,少儿的神经系统相对发达,很多少儿在训练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易兴奋等情况,尽管这些都是少儿常见现象,但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些情况,并不利于武术教学活动的开展[1]。

3分解教学法在少儿武术教学中的应用

3.1动作分解

在武术教学中,动作要求较多,如果学生观察不到位,所展示出来的动作也难以达到既定要求。为做好少儿武术教学,需要将动作分解法应用其中,如,在实际教学中,针对某一重点动作,教师应做到动作细化,降低动作演示速度,且边演示边解说,以便让学生全面了解动作要点,同时,教师还要带领学生一同做动作,学生在演示的过程中听到教师的解说也可以更好地记住这些动作。如,在歇步教学中,可以将整个动作分成3个部分,分别为预备部分、插步部分以及下落部分,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分,教师做一个动作,就要解说一个动作,学生也要跟随教师做该动作[2]。在多次练习以后,将这些动作融合在一起,要求学生边做动作边回忆教师所传授的动作要领。

3.2肢体动作分解

在武术教学中,并不是只有上肢动作或下肢动作,而是需要上下肢体协调,这也是少儿在学习过初级武术知识以后需要学习的部分,但这一部分也是武术教学中难度较大的部分,所以,在肢体工作教学中应将分解教学法应用其中,全面提高少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如,在弓步冲拳教学中,可以先让少儿学习上肢动作,然后再学习下肢动作,即先向内旋转手臂,并快速出拳,然后,学习弓步,为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理解,可以将弓步划分为跨步与屈膝两种,做到两者的角度在90°左右,在学生掌握了这些动作要领以后将上下肢动作整合在一起,经过多次练习,学生就会掌握该动作[3]。同样,在少儿武术教学中,对肢体协调性要求较高的动作还包括提膝仆步穿掌动作,这也是多数少儿最不易掌握的动作,针对这种情况,武术教师可以将整套动作按照上肢与下肢的方式来划分,如,在上肢动作中,应做两臂侧平举,且保证转体90°,右臂也要呈现90°的姿势,且摆放在胸前等,然后在下肢动作中,应保证两腿之间的宽度与肩部相同,并控制好角度等。这些都是肢体动作分解中需要重视的内容。

3.3段落分解

在少儿武术教学中,还要重视段落分解,通常情况下段落分解多应用到难度较低的动作中。一般来讲,很多少儿所学的武术套路动作相对较少,很多动作都是经过简化或控制的,其目的是为了降低少儿学习难度,如,在初级长拳中,每个动作均在十六式左右,但它们的规格则是相同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做好少儿武术教学工作,提高少儿学习武术的积极性。

3.4技术分解

对于武术教学来说,其教学内容相对多样,涵盖了多种动作,总的来说,少儿武术教学难度较大,对少儿的要求也很多。学生对武术动作的掌握情况如何,主要取决于他们对动作技术的了解,对动作技术了解越多,在展示的过程中,武术动作就越到位,也就更具观赏性与表演性,如果缺乏对动作技术的了解,处理的武术动作也就难以达到既定目标,所以,在少儿武术教学中,应注意动作技术分解的运用。如,在长拳教学中,应做好姿势的把控,要求学生注意力集中,眼法与身法到位,并以分解的方式逐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还要让学生掌握呼吸技术,让学生控制好呼吸,然后再做劲力技术训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少儿武术教学工作[4]。

4将分解教学法应用到少儿武术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武术教学并不是短期内就能学好的,需要经过长时间练习才能成型。在将分解教学法应用到少儿武术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加大对以下问题的关注。首先,选择合适的动作,为提高少儿武术教学效率,增强少儿学习武术知识的信心,少儿武术教师应为他们选择一些难度较小的武术动作,加强与少儿生理的联系,尤其要以易于少儿模仿的动作为主。其次,保证分解动作合理。作为少儿武术教师在实际利用分解教学法的过程中,应做好并保证分解动作合理。其次,重视启发教学的应用,在少儿教学中,应加大对启发教学的关注,加强对少儿的引导,尤其是难度较大的动作,教师应通过启发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怎样才能正确记忆这些动作,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自然地形成如何记忆,这也是增强少儿学好武术的有效方式[5]。最后,做到因材施教。尽管少儿的基本情况相同,但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长处与短处,所以,在少儿武术教学中,教师应做到因材施教,选择合适的分解方法。

5结语

总的来说,少儿武术教学难度较大,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做好少儿武术教学工作,少儿武术教师就要充分认识到分解教学法的意义,加强与少儿心理、生理特点的联系,同时选择合适的分解教学方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少儿武术教学工作。该文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在少儿武术教学中正确应用分解教学法的措施,希望能为相关人士带来有效参考,全面提高少儿对武术知识的学习兴趣。

作者:于震东 单位:烟台市青少年宫

参考文献

[1]赵艳敏.浅谈分解教学法、意念训练法在少儿武术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28):312-313.

[2]田纪云,郑晓攀.浅述分解教学法在武术教学中的运用[J].搏击(武术科学),2013(7):65-68,73.

[3]赵启超.从生理角度谈少儿武术套路的训练方法[J].搏击(武术科学),2013(8):55-57,66.

武术教学范文篇9

1关于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讲,不管是在心理、生理还是在相关自身技能上,都存在着些许的差异。分层教学法就是教育工作者根据相应的学习大纲,按照学习教学法规和同学们的特点开展,能够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将学生的个人特色更好地发挥,并且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进行教学。教学目标和内容也会分为多个层次,能够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得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够按照自己的学习目标来进行[1],以此保证每位同学都能够在充分的时间下得到有效提升。分层法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模式,采取分层教学,能够将同学们之间的不同特征进行有效研究,使其在学习中强调与发挥,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独立发展能力。

1.1区别对待之间的原则

高中学生之间的兴趣爱好以及智力、心理、生理方面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别,运用分层教学方法,能够将同学们的各种差异区别对待,分开教学,因材施教,以此提高成绩。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时,一定要遵循区别对待的有效原则,将同学们进行高、中、低三个档次的划分,让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的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方法,增强自身武术学习的效果。

1.2相关合作学习方面的理论

对于合作学习来讲,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将同学们进行组合,让他们能够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在合作交流中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对学生教授合作学习方面的有效理论,能够使同学形成互帮互助的精神,一方面能够提升自己的武术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同学们之间进行更加广泛的交流和探讨。

2分层教学法的积极意义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因材施教。它以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差异为基础,根据素质和能力的状况划分层次,根据各级学生的学习需要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相应地提高和进步[2]。在高中阶段的武术教学课程中,教育工作者运用分层式的方法进行教学,原则上是让同学们通过不同层次的教学模式来进行学习能力的提升,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之处。

2.1能够激发学习积极性

采取分层式教学法能够根据同学们的不同身体素质制定有效的学习方式,让每位同学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更加有乐趣地学习。有良好基础的学生可以很快掌握课堂上所学的内容,他们往往觉得教学内容过于简单,缺乏挑战性,导致学习兴趣不强;基础薄弱的学生可能会觉得教学进度快,以致于几乎每堂课都不能掌握内容,随着学习的进一步深入,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会降低。分层教学法在武术教学中克服了这一弊端,不仅能够提升同学们对武术活动的参与度,还能够增强同学们对武术学习的兴趣。

2.2能够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在高中武术教学过程中,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因人而异的教学,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到东西,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健康的人格[3]。通过相应的内容来进行统一授课,使同学们的身体素质以及武术基础能够有效提升,让同学们感到自己学习的内容是非常简单的,是自己能够控制的,进而对武术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提升学习效率。

2.3能够有效提升创新意识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大多采用教师讲解、学生模仿的教学模式,以教育者为中心,缺乏让学生独立发现学习目标的能力。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分层教学,可以切实增强创新意识。分层教学的目的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进行有效学习,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创新意识[4]。

3有关分层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对于武术学习进行分层教学法与平常学习的分层教学法是有所不同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对同学的身体素质以及武术基础有一定的掌握,通过一系列的综合因素进行有效的分层教学。

3.1进行学生与教材方面的分层

对于体育教育工作者来讲,在武术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应用分层教学法进行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对同学的武术基础进行相应的掌握,能够通过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测试,针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综合探索和分析[5]。比如,通过摸底,按照学生对武术的兴趣程度,对学生柔韧、协调、弹跳素质等项目进行测试、综合分析,根据分析数据结果,将学生分为小组,主要分为具有较强武术基本功或协调运动能力的学习小组;能按教学进度和要求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学习小组;最后是学习群体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柔韧性和协调性较差的学习小组[6]。为了使学生建立自信,层次的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可以通过努力提升水平。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理解分层教学的意图,消除自卑心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及和谐的师生关系。体育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分层教学时,一定要做好课前准备,让同学们能够有充分的认识和课前准备,还要将教材进行一定的分层,让不同层次的教材对不同的学生发挥最大的作用。

3.2有关教学目标的分层

在武术教学过程中,体育教育工作者应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确保学生在完成武术学习的同时,整体提高学习水平。例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要求学生完成不同程度的学习内容。在完成本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条件较好的学生增加一些稍有难度的技术动作、相关理论知识和延伸知识,培养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一般条件下的学生完成课程教学内容的学习,注重身法、眼法、节奏的配合,实现形式与精神的结合,内外融合。条件较差的学生主要完成基本武术技能和基本动作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7]。教育者应根据相关的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更积极地学习,并有效完成各自的学习目标。

3.3有关教学内容的分层

在高中武术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通过有效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一方面要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出不同层次的有效学习要求,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内容让学生对武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相关的武术动作进行有效分解。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来说,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和规范运动。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给出更多的技术指导和规范。对于有良好基础的学生来说,重点应该放在个人技术突破上。教学时间的分配不仅要以学生的实际能力为基础,还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进步。例如,学习武术动作弓箭步冲拳,可以分解整个动作。这种教学方法能使学生更快地掌握技术动作;同时,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效消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

3.4对评价与考核进行有关分层

教师的评价很重要,正确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合理的评价,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对武术学习的动力。教育工作者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鼓励,通过不同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考核,让同学们在分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学习,采用合理的考核方式进行检验。在分层教学中,采用技术表现与平时表现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不同层次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在技术表现评价中,对条件较好的学生要高标准、严要求;适当降低普通学生的标准,只要动作规范、准确、协调,就能表现优异;对于条件相对较差的学生,只要他们能正确、熟练、顺利地练习整个套路,就会获得优秀成绩。通过这种评价方法,具有良好基础和良好身体素质的学生可以进一步提高水平,防止“吃旧的资本”,鼓励无基础和身体素质差的学生提高学习兴趣[8]。为了能够保证同学们对武术学习的积极性,教育工作者可以组织有效的活动,吸引同学们参与,以此来提高同学们的武术学习水平。

4结语

总之,分层教学法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进行有效教学,因材施教,让所有同学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分层法教学,能够使同学有相应的竞争意识,通过不断努力提高自己。分层教学法能够充分激发同学学习武术的兴趣,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找到各自合适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徐红.基于层次分组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9):43-44.

[2]肖巍.武术的分组分层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0):17-18.

[3]王中生.浅谈分层教学法在中小学武术课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4,(12):61-63.

[4]黄大生.简析高中武术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J].运动,2017,(2):117-118.

[5]王红芳,王艳.分层次教学法在高校武术课中的应用[J].博击·武术科学,2006,(5):58-60.

武术教学范文篇10

关键词:武术;段位制;教学模式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近年来,高校武术教师不断地积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改革,将《中国武术段位制》引进高校武术教学中,尝试建立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增加武术教学的新内容,提出新的教学理念。这样就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对武术知识探索的兴趣和掌握武术技能的兴趣,并且在弘扬和培育民族传统文化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分析对武术段位制教学模式的新认识,论述在高校武术相关课程中实施段位制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对推广和实施武术套路有积极作用。

1高校武术段位制开展现状

《中国武术段位制》于1998年1月1日正式推出(以下简称《段位制》)。《段位制》的推出推动了武术运动的发展,它不仅仅是单一的强调技术动作规格,更强调了武德与武礼的培养,弘扬中国武术传统文化。在多年来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浪潮中,许多高校借《段位制》出台之机,掀起了相关的教学改革活动。目前,全国各高校都顺应武术发展的趋势,拟将《段位制》纳入武术教学当中,在这种情势下,我们分析总结了高校体育公共课实施《段位制》课程教学模式的经验,试拟探索一条能适合高校武术《段位制》课程教学模式的路子,使这种模式更进一步得到拓展与完善。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高校的武术段位制教学模式为主要研究对象。2.2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理论研究法针对高校中实施的武术段位制教学模式展开研究。

3研究结果与分析

由于武术段位制学校教学模式种类多样,操作程序、实现条件等不尽相同,理论依据、教学目标等殊途同归,本研究依据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效果分析等要素对高校武术段位制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研究。

3.1武术段位制学校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念的一定的体现,是一定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规范。武术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理念指导下,以丰富的武术教学经验为基础,构建的更加稳定的教学结构、简明的理论框架和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结构实验模式,以达到武术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高校施行《段位制》课程教学模式,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指导纲要》精神而服务的。《段位制》课程教学模式从多方面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对培养学生的武术兴趣爱好、树立健康的人生观等都起到了积极的影响。段位证书的颁发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继续学习武术的决心和自信心。《段位制》教学模式的构建依然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要强调在教师一定的指导下,学生学会进行自学、探讨与评价等,教会学生学习和锻炼的方法。

3.2武术段位制学校教学模式的效果分析

3.2.1贯彻《纲要》精神,顺应发展需求

高校实施武术段位制教学改革,贯彻落实了国家教育部的《纲要》精神,突出“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全民健身指导思想,同时,现行实施的武术段位制教学改革的效果证明,在实施教学、考核评价过程中其可操作性也非常强,并且符合武术教学规律,顺应了时展的需求。

3.2.2拓展武术功效,激发习武兴趣

过于冗长、复杂、高难度的套路不利于引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段位制教学模式的提出丰富了武术教学的内容,激发了学生对学习武术的兴趣与爱好。通过学生的学习与锻炼,经过学校初级段位《段位制》评审机构,定期的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考核,考核通过的学生可以获得由国家学中动作示范的准确性,加强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学习标准化的动作,提高体育教学中动作示范的标准度和质量。

3.3体育技术分析教学上的应用

从事高职体育教学的教师都是具有专业技术的专业人士,其专业训练能力较强。多媒体上教学资源丰富,教学素材全面,通过多媒体的技术分析教学可以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难点问题,而且多媒体的应用为学生在课堂外的技术分析提供了专业的教学资源,提升了教学的质量,对体育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4改革思路

4.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变教学模式

传统的高职体育教学过程较为枯燥,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的哨音,缺乏活跃的教学气氛,不利于良好教学环境的创造。通过多媒体教育,可以为学生制定符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课前热身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和谐,具有趣味性的教学环境,课前热身操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现代流行的音乐,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动力,提升高职体育学习的质量。

4.2创建视频教学平台,将体育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

利用多媒体和互联技术,开发体育教学平台,教师或学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实时的网上交流,动作技术指导,还可以将自己的学习和优秀教学经验以视频的形式上传至平台,方面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对体育的了解,调动学习激情。另外,平台还可以结合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整合优秀的网络教学资源,以供学生参考或学习体育技术要领。童年各国平台的建设,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进行标准的体育锻炼,随着体育活动量的增加,可以改善大学生体质差的问题。

4.3多媒体技术教学应该综合多种元素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应该注重体育教学的多元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多种元素可以考虑体育教学中多媒体的展演形式多样化,多媒体展现的内容能够多样化,多媒体使用渠道多样化等。例如,展现形式上包括真人视频教学、漫画教学等形式,利用形式的多样性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5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的影响下,国家对高职体育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体育教学要重视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对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研究,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积极性,改变大学生体质差的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王芬.多媒体视野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思路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17):145-146.

[2]蒋凌云.论教学与素质养成相结合的高职院校体育教改新思路[J].长江丛刊,2017(10):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