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活动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14 18:03:58

武术活动总结

武术活动总结篇1

一、组织有序、宣传到位,为练兵比武营造良好的氛围

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工作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综合性、系统性、

长期性的基础工作,是立足生产实际,对职工思想、技术业务有步骤、分层次地实施综合管理的过程,是培养思想过硬、技术过硬队伍的有效载体,是安全基础建设的重要环节。

为此,客运段对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段长、党委书记为组长、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团委书记为副组长,各有关业务科室、车队、车间、中心组成的段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组委会,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行政支持保证、工会宣传发动、团委牵头协调,主管领导亲自抓、业务部门具体实施的工作格局,建立了检查、考核、奖励机制,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清楚、逐级负责,从而为练兵比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武工作的有序开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组织保障。同时,在段全体职工中,通过板报、讨论等形式加以广泛宣传,让大家充分认识到练兵比武的重要意义,促使职工在思想上积极转变观念,为岗位练兵技术比武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分阶段有步骤实施,职工素质得到提高

通过练兵比武提高职工素质不是一日而就的工作,需要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客运段二四年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⒈全员岗位练兵阶段

客运段把练兵比武活动融入到正常的生产活动中,针对安全隐患、三长联检等重点工作,充分发挥车班、班组、工会小组、团支部的作用,调动广大职工参与岗位练兵的积极性。同时,结合春运、署运、防洪、军运、旅游黄金周等,在演练内容、时间安排上,本着操作性强、效果显著的原则开展技术练兵。其次,充分发挥段三级教育网络作用,加强日常岗位技能培训。如车队加强落实“三长联检机制”,利用出乘、退乘专项进行现场实作演练。这样一来,职工业务素质都有了较大提高。

⒉技术比武阶段

广泛开展全员“岗位练兵技术比赛”活动,为青工成长成才“搭建舞台”。××年上半年,我们按计划开展了全段岗位练兵、技术比赛工作。段青工技术比赛,分车队选拔赛和段级比赛两项。内容包括理论和实作两个部分,以实作表演赛为主,强化应急处理和岗位技能现场展示。根据得分确定名次后,我们再将参赛人员召集在一起,请出题人就正确答案与选手进行互动交流,促使活动收到实效,这也是此次比武与往年最大的不同。针对青工工作岗位的不同要求,段团委将学技练功活动与班组、车队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做到生产中用什么,就学什么,就比什么;安全工作的薄弱点是什么,就练什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么,就赛什么,青工劳动技能缺什么,就补什么。今年七月份,针对列车长的岗位技能要求,段团委重点组织了列车长的岗位练兵,共有个车队的名选手参赛,有效促进了青年列车长的学习热情和岗位技能的提高。同时从中选拔出优秀选手,代表客运段参加了局级列车长客运业务技术比武,获得了一等奖。此次技术比武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围绕“以人为本、旅客至上、质量兴段、不断创新”的核心价值观,以增强职工的爱岗敬业精神,提高标准化操作技能和整体素质为目标,以提高、创新为重点,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忠诚于企业的技术人才,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目标做贡献。为真正达到技术比武活动的目的,我段在吸收传统技术比武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力求以调动职工的学习热情为宗旨,思想创新,方法不拘一格,各车队结合本队人员素质、工种数目以及实际技能掌握等情况,纷纷出台针对性强的技术比武方案,做到技术比武活动“五结合”,即:各车队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与段技术比武决赛相结合;技术比武活动与促进“对标”工作相结合;技术比武活动与总结推广职工先进相结合;技术比武活动中,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考核相结合;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

⒊总结、表彰、选拔阶段

只有不断的总结、积累经验,并对活动中的优秀人才加以表彰才能不断调动职工练兵习武的积极性。因此,客运段根据技术比武的结果,对获得比赛前三名的优胜者;对日常练兵比武高度重视,组织有力的集体予以表彰奖励。同时,对上一阶段的工作予以分析、加以解决,为下一步的工作如何开展做好准备,并选拔技术比武中涌现出的典型,参加更高一级别的比赛。

三、存在的问题和练兵比武活动的发展方向

客运段的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为以下几点:

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宣传工作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部分职工中仍存在对业务理论知识和自身思想政治修养重视不足的问题,即重技术,而忽视业务理论和政治学习。

⒉进一步加强全员性的岗位技能练赛模式,从理论性、单一性向针对性、综活性转型,努力培养职工的实战能力。

武术活动总结篇2

摘 要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在中学开展武术课程,对促进青少年身体健康、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锻炼性格、勇于战胜困难、增强自信心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尧都区初中武术教学现状的研究,了解其发展情况,有依据地找出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并提出与之相对应的建议,使尧都区初中武术教育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临汾市 尧都区 初中武术教学 现状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尧都区7所中学的28名教师和21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对尧都区7所中学的学生随机发放问卷210份,回收问卷205份,有效问卷196份,有效率95.61%r教师发放问卷28份,回收问卷27份,有效问卷26份,有效率92.86%。

2.数据统计法。对收集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和常规数据统计处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的基本状况

1.学生认识武术以及了解武术的途径。分析数据可知,绝大多数学生对武术不了解,达到总体的67.9%;了解的学生仅占到总体的32.1%,这说明部分学生对武术有极高的兴趣以及对武术有深刻的认识。

2.学生对武术的态度情况。大部分学生对参与武术的积极性不高,占总体的75%;对武术的态度表示喜欢的学生仅占总体的25%。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端正自己的态度,使学生可以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武术活动中去。

3.学生参与武术的动机。学生参与武术的动机在整体上以学校课程和强身健体为主,其中选择学校课程的占到34.2%;选择强身健体的占到30.1%;以一技之长作为参与动机的占到22.4%。学校应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全面认识,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的促进武术课程的发展。

4.学生对学校武术课开展的满意程度。学生对学校开展的武术课程总体持不满意态度,占到样本总数的69.9%。持满意态度的学生占到30.1%。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应提高武术课教学的灵活性,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对武术的理解,促进武术课程的开展。

(二)教师的基本状况

1.体育教师的年龄。调查可知25-30岁的教师有11人,占总体的42.3%;31岁到40岁的教师有9人,占整体的34.6%;41岁至50岁的教师有5人,占19.2%;51岁以上的老教师1人,仅占整体的3.9%。以上数据说明尧都区初中体育教师的年龄比较合理。

2.体育教师的专业。在武术教学中,武术课大部分是由非武术专业的体育老师担任,达到总体的92.3%,而专业武术老师仅占7.7%。这说明现在专业武术教师十分匮乏,而教师对学生的讲授非常重要,自身的知识缺陷影响着学生对其的了解和对武术技能的学习,也限制着初中武术活动的开展。

(三)学校的基本状况

1.学校对武术课的重视情况。调查的学校中没有任何一所学校重视武术教学,学校对武术教学的重视程度严重制约着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不重视的占总体的71.4%,一般重视的占28.6%。这说明尧都区初中对武术教学的重视程度较低,不利于武术的继承与发展。

2.学校场地器材状况。没有武术器材的学校占总体的42.8%,有少量或者部分器材的学校各占28.6%。由于教师不会或者害怕学生使用器械时出现危险等原因导致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武术器械,学习积极性降低。

就练习武术的场地来说,400米标准塑胶操场和水泥操场占总体的85.7%,场地平坦能够进行必要的武术练习,但是容易使学生受伤,室外场地因为天气原因无法进行正常教学;在调查中发现有一所学校没有场地,场地和器材是开展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基本条件满足不了使武术教学无法正常进行。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临汾市尧都区初中武术开展的整体效果不佳,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影响武术教学的正常进行。2.初中生对武术的认识不够,了解途径少,学习兴趣淡薄,参与动机不明确,导致武术课程难以很好地开展。3.学校场地设备不完善,器材缺乏等问题限制学校武术课程的开展,成为武术发展的一大难题。

(二)建议

1.提高尧都区各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充分认识武术的真谛和重要性,加强学校对武术的开展力度。

2.建议加强学校对武术的宣传,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对武术的认识,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学生的武术知识,增进学生对武术的了解,培养学生练习和参与武术活动的兴趣。

武术活动总结篇3

香港中国国术龙狮总会,在总会主席――江沛伟先生及一帮志同道合人士的带领及推动下,以团结武林、弘扬国粹为己任,使世界人民进一步体会到中国国术的丰富多姿、博大精深,更深层次地展示了中国龙狮的传统文化、精湛技艺,不仅美化了香港民众的文化生活,也为香港及全球的功夫爱好人士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学习和发展平台。

龙狮国术精彩传承

中国武术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信仰习俗,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爱戴和热捧,这表明中国武术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

香港中国国术龙狮总会本着发扬传统国术的宗旨,团结各门派共同推广龙狮技艺,培训裁判及教练人才,组织不同类型的赛事活动,联系世界各地传统国术团体加入,共同协助、推广、延续中国传统国粹文化运动。

谈及香港中国国术龙狮总会成立的背后,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江沛伟先生引述当年创会义务秘书胡少葆先生说道:“在1960年到1965年间,港九的跌打伤科中医师每月联谊藉以联络感情,交流医术知识,这些中医师中90%以上为国术界之人士,每当酒酣耳热之际,皆叹国术界未有一个正式组织来联络情谊,弘扬国术。直到1968年11月9日,港九国术界设筵款待新加坡共和国国术总会亲善访问团席上,才再一度掀起组会高潮。同年11月23日,陈汉宗等创始人举行首次筹备会议,后于1969年8月8日正式成立香港中国国术总会,又于2006年9月1日正式正名为香港中国国术龙狮总会,目前有香港及海外会员数千多名,团体会员百余人。

香港中国国术龙狮总会的成立,在当时具有非凡的意义,最重要一点为:解决了以往香港各门派彼此保守的状态,形成了一种互相沟通、互相交流、互相切磋的局面。此后这种互通有无、彼此开放的情况在此后几十年里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为使香港的武术教练更为规范、专业、普及化和国际化,香港中国国术龙狮总会规定外出收徒的会员一定要通过本会的两轮考试,顺利通过者才能领取教练执业证书,这个证书在世界很多国家都得到认可。为此,会里每年举办各类项目教练班及裁判班,令会员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和掌握足够专业知识,推广普及各项运动时更具系统及规范,以公开、公平、公正之原则,为赛事活动迈向更高境界而作出不懈努力。同时,积极与山东、广东、广西、河南等以及海外多个武术团体进行武术交流,获得诸多赞誉和评价。

对于推动国际龙狮传统文化,香港中国国术龙狮总会义不容辞。多年来,为促进国际层面的活动交流,倾力将此项运动带进“亚洲室内运动会”,并成功让其成为了赛事项目。这一举动获得了国际龙狮艺界的认同及赞赏,一致通过香港中国国术龙狮总会成为“亚洲龙狮运动联会”创会会员,确认其为香港唯一合法的权威代表。

不仅热衷于对中国传统武术的保护与传承,香港中国国术龙狮总会亦高度热衷于社会服务,体现了其会的一种炽热的爱国精神。几年来,与全港武林界举办“健康快车――武林慈善为光明”表演筹款活动,为国内眼疾人士带来了光明的希望;2008年的四川大地震,亦迅速筹办“全港武林大汇演――四川送暖赈灾大会”,成功筹得四十八万善款交给中联办送往灾区,为祖国的繁荣安定献上了一份力量。

怀着一种忧患意识以及对传统武术的热爱,对弘扬传承国术的责任感,在江沛伟先生等热心人士的努力推动下,香港中国国术龙狮总会保持传统、坚守文化,以一种开放的态度,吸纳和团结全世界的国术爱好者,使武术这一门特殊的体育运动在新时代得以传承和发展,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们了解我国的传统武术文化,使中国国术走向世界并影响世界。

贡献武林不遗余力

因武术这一机缘,江沛伟先生与香港中国国术龙狮总会相扶相伴,互促互进,风雨兼程了数十年。于江沛伟先生而言,香港中国国术龙狮总会是他所热衷的舞台和精神家园;江沛伟先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是一位极具领导力与武术魄力的领航者。

早年,江沛伟先生师承洪拳名师陈汉宗,后加入香港中国国术龙狮总会,开始长达数十年的忘我服务。

“我的责任是:将中国真正的传统武术发扬光大,传播到世界各个地方。”江沛伟先生以弘扬中国传统武术和龙狮文化为宗旨和主要目的,大力举办各类高水平、高层次的赛事,例如‘世界功夫群英会’。首届世界功夫群英会于1998年11月在香港举办,后经多届筹办,逐渐成为世界传统武术竞技与交流不可缺少的赛事,得到世界各地传统武术总会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也得到香港政府的认可和资助,作为推广民间传统武术、强身健体及有益身心的活动。同时,历届的“世界夜光龙・醒狮锦标赛”、全港国术群英会、内家拳锦标赛、儿童国术分龄赛、全港龙狮艺锦标赛等一系列赛事,使得香港中国国术龙狮总会在武林界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并得到各方面的认可。

“传统”一词在江沛伟先生的话语里出现得很频繁,“中国传统武术,经过炎黄子孙长期的创造和积淀,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一种文化,一种传统。我们香港中国国术龙狮总会传承的不局限于竞技和表演,而是传承一种文化,发扬一种传统。”鉴于此,他力求把武术推向民众,推向更多的热爱武术人士。2002年,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胡伟民助理署长致电给他,询问是否能在指定地点及位置举行具水平的传统功夫及龙狮表演,这与江沛伟先生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设于香港九龙公园雕塑廊的首届“功夫阁”与市民见面了,以功夫点题,介绍古代奇门兵器,龙狮表演、与众同乐“教民众学打速成功夫或修身气功”。如今已过九个年头,“功夫阁”每周日都如期举行,风雨无阻。

“习武不仅可打通经脉,也可提高个人的内在修养,身体健康、心情舒爽是每一个人都希望的。因此,武术可以作为健身运动,非常值得推广。”显然,江沛伟先生很满意“功夫阁”使中国武术与民众零距离接触。而且这些年来,与香港中国国术龙狮总会合作的香港政府部门也越来越多,如香港教育司署、市政局、区域市政局、香港康体发展局、香港旅游发展局及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等。

说起与教育司署的合作,江沛伟先生津津乐道:“我们最有成就感的就是,香港政府将我们传统武术作为一门运动课目带入学校,现在香港的学校里大部分都设有:舞龙、舞狮、传统武术等课目。“传承才是最好的保护。”只有传承,中国的传统武术才能源远流长,传宗接代延续下去。

群英荟萃武林之光

香港中国国术龙狮总会以其崇高的武林威望、广泛的群众基础,以及开放、交流、包容、普及中华武术的宽襟,团结各武林门派,集纳了香港90%的武林门派,现已是香港武林的一个集大成的总结盟。

目前,其会主要门派有:北少林、北少林迷踪罗汉派、鹰爪翻子门、大圣劈挂门、七星螳螂拳、太极螳螂、神极螳螂、东江周家螳螂、太极梅花螳螂拳、查拳、戳脚、迷宗拳、八极拳、通臂拳、关外地门、山东华林派探腿门、自然门、六合门、蔡李佛派、鸿胜及雄胜蔡李佛、洪家、莫家、北胜蔡李佛、中外周家、洪佛派、龙形派、白眉派、咏春派、谭家三展、柔功门、侠家、白鹤派、喇嘛派、蛇形刁手、意拳道、朱家螳螂、江西竹林寺螳螂、太祖拳、南鹰爪、中国唐手门、洪凤派、心意拳、意拳、八卦掌、华岳心意六合八法拳、太极拳等。诸多门派各有千秋,集汇成一股强大的武林力量,有力地推动着香港武林健康、和谐地发展。

在香港中国国术龙狮总会,有许多推动武术继往开来的使者,例如该会执委、善如太极学会会长的张福财先生。他练习太极拳主流――杨氏太极拳已有二十多年,因早年学习中医而对太极拳情有独锺。

杨氏太极拳舒展简洁,动作和顺,刚柔内含,轻沉自然,锻炼步骤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刚柔相济,能自然地表现出气派大、形象美的独特风格。每天,张福财先生与太太坚持早上五点半起床练习太极拳,几十年来如一日,“杨氏太极拳是修炼人的精、神、力,讲究意念引导气沉丹田,讲究心静体松重在内壮,为‘内功拳’。而练习太极欲速则不达,一日功是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现在的张福财先生修得其道,抱有一种倾己所学的真诚免费教授,“不用担心我不教,就担心你学不完。”目的在于“争取每一个太极爱好者,发展中国传统武术。”因此,一些外国太极爱好者慕名而来,拜他为师。又如秘书长郑锦添先生,从加拿大回到香港,不仅积极热忱地致力于会务的发展,自身又积极地将白眉武术发扬光大,推广海外,据他介绍,白眉拳的特点是吞吐浮沉、内功暗劲的南派功夫。

武术的传承贵在承前启后,更贵在求新求变,在它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的消亡,有的新生,兴衰交替,生生不息,武术的生命也就延续在这些此起彼伏之中。江沛伟先生是这样一位传承者,他是林世荣徒弟陈汉宗之徒、黄飞鸿第三代传人,自1972年开始正式收徒,并自创门派――洪凤派,有力地发展了洪拳及凤凰派的新支流。

洪拳的腿法比较少,步稳势烈,硬桥硬马,刚劲有力,以声助威;凤凰派是中国历史悠久的门派,练功为性命双修,健康长寿,不过因其保守、传内不传外而鲜为世人所知。江沛伟先生早年习洪拳,后又习得凤凰派武学,结合其两者优点独创洪凤派。“洪凤派以洪拳为主,主练精气神,两者结二合一,刚柔并济。注重单式练习,手法以龙虎为主,是一套非常凌厉的指爪功夫,注重形、功、法三大要点,尽量发挥人的潜能。如想练习洪凤派功夫,则需先练好洪拳套路,再练习凤凰的法门,同时亦研习搏击的技术,以实践所学理论。”目前,洪凤派以其独特及上乘的内功修为方式,在世界各地拥有众多传人。

创办洪凤派,只是江沛伟先生为弘扬中国传统武术的一个面,纵观他历任香港中国国术龙狮总会会长、主席数十年来,呕心沥血地弘扬中国传统武术,推动龙狮发展,取得使人瞩目的成绩,全方位地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江沛伟先生将与香港中国国术龙狮总会一道,走向更宽阔的舞台,中国国术与龙狮技艺将会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廖群严程 晨程书香)

武术活动总结篇4

摘 要 武术社团作为普通高校体育社团中重要的社团之一,是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培养全面素质教育为目的。但目前,武术社团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社团内部管理比较混乱,管理机构设置不健全,器材场所条件不足、社团经费严重短缺、缺乏专业老师对社团的指导、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单一等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武术社团本身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出科学性的建议。

关键词 普通高校 武术社团 现状分析

学校体育有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教育任务,体育课的教学功能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体育多元化的需求,随着大学校园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在校园里不断的出现了以学生自发和学生参与为主的体育类的体育文化社团。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发展带动了学校体育的发展。武术社团作为最有特色和最有影响力的社团之一,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与不足,就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总结研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为今后社团的壮大和规范化发展提高科学性的参考意见。

一、现状分析,

(一)武术社团组织机构设置不健全

武术社团内部组织机构,管理机构等内部建设不完整,社团运转不交混乱,社团内部的机构设置是决定社团内部职务的分工,权利义务的归属,任务分配及责任的承担等。如果内部机构设置不完善,就会出现先管理方面的混乱。没有任务的具体分工安排,领导者的决策等。社团组织活动就无法开展,没有计划性和目的性。

(二)武术社团内部活动计划实施方案缺失

活动计划是社团内部活动的总规划,需要有具体的目标,活动方案、活动形式、活动内容和活动时间。俱乐部的活动计划可以分为一学期的活动计划和一年的活动计划,活动计划的详细制定是保证社团活动有组织有阶段性和有目的开展的重要保障。如果一个社团没有阶段性的活动计划,那社团在组织活动时就无法有目的的进行,没有目的性在活动开展时就比较混乱和没有秩序性。同时,具体的实施方案就是针对活动计划进行详细的部署和安排。实施方案的制定是社团活动计划开展的基本保证。实施方案根据阶段性的活动计划可进行具体的实施。就调查的结果来看,大部分高校的武术社团这方面都存在着不足,社团活动组织不规范,没有目的性,阶段性、无法系统的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内容与组织形式较为单一

武术社团的组织形式及教学内容较为单一。目前,武术社团开展的主要内容有长拳,太极拳、剑术、刀术、棍术、枪术等,武术表演套路为主。很少涉及对抗性的教学内容,如;散打,自由搏击、女子防身术等。但是很多大学生对于这些对抗性的武术技法比较感兴趣。由于武术社团的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没有很好的满足大学生自身的需求,在不同程度上也影响了武术社团的发展和壮大。武术社团的特点和积极性没有充分的体现出来,大学生在参加武术社团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能够强身健体和培养意志力,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对武术的学习,真正的掌握武术的知识和武术特有的技击性。武术本身具有这种特性,武术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武术套路的演练,把武术各种具有攻防含义的武术动作有机的编排成一定的套路,来让练习者进行练习,同时还有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对抗的表现形式。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武术散打,散打的技术动作比较实用,基本动作由拳法、腿法和摔法组成。练习者可以通过散打的学习和训练,能够强身健体,防身自卫。

在社团活动组织方面也比较单一,除了每周2次的武术教学指导外,基本没有开展其它任何形式上的活动。学员很难在社团中学得较为全面的武术知识和掌握全面的武术技术。在参加武术社团中的学员,由于武术基础不一样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按照一样的要求和进度,不然会出现有的学生已经会了,不需要再学了而有的学生没有学会。社团在教学内容方面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根据每个会员的具体掌握情况针对性的安排学习内容。从而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影响了武术社团整体的发展。

(四)缺乏武术专业教师的指导

高校武术社团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社团,学生是社团的主人,主要管理和组织都是有学生完成,学校的管理部门这是起到监督和协调的作用。在教学内容和组织方面也是由社团内部的学生进行指导和管理,社团的主要负责学生基本上是社团内部的骨干承担。由于学生的武术专业水平不高,在教学方面缺乏一定的经验和实践知识,在社团内部对其他同学进行武术技术方面的指导时总是会显得力不从心,教学效果无法保障,教学内容也统一,在没有教学计划和教案的情况下进行武术技术的教学显得没目的性和系统性。教学水平的不一致,导致武术社团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出现相对不统一。学校体育教师队伍里有不少武术专业的教师,但是武术教书一般都不承担对武术社团的武术教学和指导,由于学院没有明确教书指导学生课外活动的工作量和课时费等相关政策,所以,大部分体育教师都不愿意主动程度各个体育类社团的活动中目前高校武术专业的教师相对较少,专业师资数量无法满足高校武术教学,更无法满足学校的各项武术组织的指导需求。同时很多武术专业的教师在专业水平上也参差不齐,有的武术教师是其它专项转成武术的,在武术教学和武术指导方面都存在的一定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武术社团的教学任务和效果。

(五)专业场地器材的稀缺

专业场地器材是社团发展和壮大的基本物质保障条件,由于学校对体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体育场地设施等基础设施配备和投入不够,专业武术场地和武术器材数量的严重不足,也是影响武术社团发展壮大的原因之一,随着武术社团在学校的影响力逐渐扩大,热爱武术的学生和喜欢参加武术社团的学生越来越多,学校场地就会越来也相对减小,器材的数量也随着人数的增加不断减少。导致,最终无法满足学校武术社团的基本需求。专业场地和器才数量和质量的不达标是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了武术社团的壮大和发展。

(六)社团经费数量较少,经费渠道单一

社团的正常开张是离不开经费保障的,经费是社团组织教学开展活动的经济基础。如何活动的组织和比赛的开展都离不开经费的运作。目前,武术社团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两种渠道。一种是;由参加武术社团的学生自己向社团所教的会费,还有一种是院团委根据社团准备组织的比赛相应的划拨的专项经费。学员所向社团缴纳的会费数额相对较低,一般一学期5到10元。根本满足不了社团的正常开支。院团委所划拨的专项经费也仅仅是能够开展活动的基础保障,想要把活动做大做强基本实现不了。于社团本身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自身能力的不足,通过社会上的一些渠道来募捐一些社团经费也是相当有限的,社团的影响力不足,在为企业或是个人做宣传时也无法给对方带来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限制的自身想要在他们身上得到所得的活动费用。

二、结论

高校武术社团是一个影响力比较大的体育类社团,本身承载着很多教育意义。经过分析,总结出现状的发展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社团内部制度的不健全、开展活动单一和教学内容的不科学性,同时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触动你地和器材以及经费的不足也是影响社团发展的客观因素。总结目前存在的额不足,提出针对性的意见,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性意见。

三、建议

(一)规范社团内部管理机构的建设,健全和完善做到责任统一,权利义务相统一。

(二)增加和补充教学内容,丰富活动的组织形式,根据会员的不同学习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的教学。

(三)建立体育教师的工作保障制度,提高教师的积极参与性,同时提高引进武术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

(四)学校重视,增加场地与器材的数量和面积的投入,扩大武术社团在学校里的地位。

(五)扩大经费渠道和增加划拨数额,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小青.发展高校体育俱乐部,推动高校体育产业化的探索与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6).

[2] 尹双双,王珍.论武术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J].

[3] 邓昔平.长沙市公共体育场馆现状及多功能开发的研究[J].

武术活动总结篇5

我们所熟悉的武术社团,以“传承武术”为宗旨。学校里的武术社团也可以让倍感压力的学生有所发泄,化压力为汗水,更可以强身健体。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大学武术社团年度工作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大学武术社团工作报告1时间过得真快,本学期又接近了尾声,在此做武术社团本学期的工作总结。我校武术社团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社团学期计划内容的指示,顺利的完成了本学期的工作。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同学来说是比较新鲜而陌生的一个项目。但在我校也已经开展了一年多,虽说不上红红火火,但也热热闹闹的。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在武仪武德方面,协会有了明显的提高,每个学生都以礼待人,不以大欺小,以强欺弱。本着“文明其精神,强健其体魄”的基本精神,以实现“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根本目的。

整个社团充满了祥和的气氛,并且口号是“习武重德,全民远动,强身健体”。学生的学与老师的教是密切相连,分不开的。每次学生都是很勤奋的练习,但每节课都很容易感到疲倦。经过我和学生的沟通了解分析:

一、可能是学生练得太累,反反复复,觉得太单调枯燥乏味。

二、对抗性的动作太少。

三、每个动作的攻防含义学生都不能理解透彻。虽然天气很炎热,但是学生都很用功地练,练出特色,练出气势。

武术作为新时代的体育项目,是激励人们参加体育锻炼,另一方面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作为年轻一代的青少年学生应积极响应时代的发展趋势,踊跃加入武术锻炼,把我中华武术发扬光大。在此,武术社团应保持不骄不燥的心态,完善自我,积极进取,合理我们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并结合现实的发展制定我们的目标。一个学期已经过去了,回首这个学期的工作,总觉得还欠缺什么,总觉得还有什么不足。不过,我会争取把下学期武术社团的工作、开展的活动做到更好,更强。

大学武术社团工作报告2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回首间,不觉自己已站在学期之末。自从进入大学这个神奇而美丽的校园后,我学到了太多的东西,特别是有幸加入校学生社团联合会,使我有机会接触更多的人和事,令我受益匪浅!不过一学期的学社联生涯马上就要结束了,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走过的路,真是充满了苦涩和欢欣。从不适应到适应,从陌生到熟悉,从只身一人到团对协作,从胆怯羞涩到稳妥大方,无论从哪个方面讲,我收获的东西都太多太多了。

成功、失败,这就好比一对孪生兄妹,与生俱来,浑然天成,他们地位等同。胜不骄,败不馁,也许人在最痛苦的时候,成长的更快,在生活和工作中做个有心人一切都将会好起来的,这是我在学社联得到的成长。

在思想成长方面:我很喜欢每一次的例会,在那里我扬长补短,智慧的的思想不断的撞击,因为每一位优秀的人身上都有很多优点,自然每一个成员都是一本使我受益的大书。特别是那些资历更久的学长、学姐们,在他们身上永远有我学不完的东西。同时我对“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这句话有了更深的认识,当自己全身心的投入每一次学社联的活动时,就是这一句话使我的责任感更强了,组织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学社联里还有很多的经典语句,例如:做个有心人;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等等。以及在学社联学习总结大会中黄老师总结时说的时刻保持一颗进取心、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时刻保持一颗忍耐心、时刻保持一颗忠心。每一句话都像是一剂精神良药,督促我在工作中不断的实践,领会,实践。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这些话有了较深的认识,自身素质也提高了很多。每次会议结束后,我都会对其进行反思,觉得感触颇深就会将自己的感想与收获保存到自己电脑中存档。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是一个喜欢忙忙碌碌的人,总喜欢充实的过好每一天,因为工作,学习的时间有时候会很挤,但作为一名学生会干部,就应该品学皆优,而不要为了工作而耽误了学习,图有虚名,因此在学习上我有很大的压力,在班里我是学习委员,自然我要带好同学们搞好学习,自然我要以自身的优秀品质不断的影响我身边的每一人。但在工作和学习的时间上我安排的不够好,因此还需优待进一步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加充实丰富。

在这一学期的工作里,我全心付出了,在协助其它部门的工作里,我们每一个成员都代表我们各自的形象,在这方面我做的还是有不足的地方,但既然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我都会想办法去改进。记得开学的第一个礼拜二我们开了本学期的第一次会议,驰姐布置了阶段性的工作,提出了工作要求,我也详细的听了这次会议,这一阶段的活动不多,但是相当重大,一个就是寝室文化艺术节,首先我觉得这个活动相当好,不仅能够相互交流大家好的方面,同时也是取长补短,吸取精华,相互学习的方面,大家都可以个展所长,充分表现自我才华,当然这同时也是我们锻炼的好机会;另一个就是社团招新活动,在其中虽然刚开始可能是由于大家都还只是刚接触这份工作,有些被动,做得不好,但到后面大家都牟起力量去干,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活动结束后,由于学社联男生有限,只有几个男生在那边帮忙搬木板、桌椅,我们部门的男生还主动去帮忙,直到将近20:00才回宿舍的。说实话,那段时间确实是挺累的,但我们都克服了,因为我们把它当作一次挑战、锻炼自我的意识。后面的工作大家都渐渐上了手,比如社联成立大会中的引领嘉宾,后来的写策划、拉赞助、请老师,社团文化艺术节的协助帮忙,我们都从中得到了锻炼,学会了成长。

总之,因为有这样一个团队,让我大学生活的开始就有了不一样的色彩,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团结、和谐、默契、相亲相爱,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继续这种愉快的合作。一句话:真诚、用心、努力,我们就是的,要做就得做的!

大学武术社团工作报告3武术社团开展至今已逐步走向成熟化,正规化,从锻炼同学的自身素质出发,为广大爱好武术的同学们的身体体能着想,主要以加强社员的体能训练,技能训练,进行素质培养,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一、体能训练:体能训练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通过这学期的体能训练,目前社内身体素质不好社员,已经提高了不少。活动时进行自愿的体能训练,社员们能够积极参加,并且对训练的内容能够积极的完成,达到很好的效果。

二、技能训练:在散打训练方面,从拳法、腿法、收身、摔法对会员进行了相应的训练,在训练中不能够达到要求的同学进行了特别的训练,并且对其减慢了学习进度。跆拳道训练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很多新入会的会员喜欢上跆拳道并投入到训练当中去.本学期开设了双节棍科目,很多会员反映积极,刻苦训练.并有部分会员参加了多次双节棍演出.本协会双节棍分社和辽阳市双节棍协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协会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三、主要活动:五月是活力四射的季节,是产生希望的季节,也是我们向众人展示我们社团的季节.为了个社团文化艺术节献上一份厚礼,为了社团活动开展的更加丰富多彩,我协会于五月二十九日举办”迎奥运—中华武魂.情系灾区”武术表演晚会.此次活动是本社团内老会员的最后一次在社团文化艺术节期间的大型演出,也是新会员入会以来的第一次登台演出、展示训练效果的机会.所以说,这次活动是协会中的一次空前的盛会.此次晚会也得到了软件工程系和社团联合会给予我们这次活动的大力支持.本次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开办活动,从策划、筹办、节目编排到晚会的举办,充分运用了学生的力量,调动了众多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得到了学院团委、软件工程系党总支、软件工程系团总支、软件工程系学生会、院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等部门的充分配合及大力支持.但是,晚会的个别节目准备的不够充分,这也体现出了学生思想的局限性.希望今后我们能够扬长避短,再创辉煌.并希望我们祖国更加坚强、更加富强!祝福灾区人民早日重建家园,共创美好的明天!

另外,平时社团的训练还要正常的开展,每周两个下午第四节仍然是会员的训练时间.本学期训练强度将会加大.希望会员能够在平时的训练当中培养一种不怕吃苦的精神,能够达到“提高素质,健体防身;锻炼意志,培养品德;交流技艺,增进友谊” 的意义.本学期我们要因材施教,注意对不同层次人的训练.争取把协会做的更加有生机、更加有活力.我们会弥补以往的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大学武术社团工作报告4我校“精武社”开展至今已逐步走向成熟化,正规化,从锻炼同学的自身素质出发,从关爱武术爱好者的身体着想,主要以加强社员的体能训练,技能训练,进行素质培养,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对新老社员进行分层教学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体能训练:

体能训练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通过这学期的武术基本功和体能训练,社员们能够积极参加,并且对训练的内容能够积极的完成,达到很好的效果。

二、技能训练:

在训练中武术指导老师根据各组社员的实际情况,采用分组教学、区别对待的方法,在训练中对达不到要求的同学进行了特别的训练,并且对其减慢了学习进度。对于掌握较好的社员重点培养,为校武术队发现并积累人才。

三、主要活动及成绩:

1、“精武社”社员组织编排了我校“春风桃李又一年”教育教学汇报演出活动。

获得校内外领导的肯定。

2、以“精武社”骨干组成的校武术队在江苏省第二届武术比赛中获得了佳绩。

本设响应校长室、政教处、学生会的号召,按照章程制度办事。集聚了共同兴趣、爱好的同学,强身健体,弘扬武术精神,展示学子风貌。愿我社成员能共同努力,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一同创造一个属于我们中学生自己的明天。

大学武术社团工作报告5时间过得真快,本学期又接近了尾声,在此做武术社团本学期的工作总结。我校武术社团根据德育处、校团委等工作计划和社团学期计划内容的指示,顺利的完成了本学期的工作。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同学来说是比较新鲜而陌生的一个项目。但在我校也已经开展了一年多,虽说不上红红火火,但也热热闹闹的。学期刚开始,每个学生都抱着期待的眼神,想知道这个学期武术社团是不是有了更新一步的提升。所以会员对每次上课都是翘首以待,抱着饱满的热情,认真的学习一招一式。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在武仪武德方面,协会有了明显的提高,每个学生都以礼待人,不以大欺小,以强欺弱。本着“文明其精神,强健其体魄”的基本精神,以实现“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根本目的。

整个社团充满了祥和的气氛,并且口号是“习武重德,全民远动,强身健体”。学生的学与老师的教是密切相连,分不开的。每次学生都是很勤奋的练习,但每节课都很容易感到疲倦。经过我和学生的沟通了解分析:

一、可能是学生练得太累,反反复复,觉得太单调枯燥乏味。

二、对抗性的动作太少。

三、每个动作的攻防含义学生都不能理解透彻。

虽然天气很炎热,但是学生都很用功地练,练出特色,练出气势。

武术作为新时代的体育项目,是激励人们参加体育锻炼,另一方面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作为年轻一代的青少年学生应积极响应时代的发展趋势,踊跃加入武术锻炼,把我中华武术发扬光大。在此,武术社团应保持不骄不燥的心态,完善自我,积极进取,合理我们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并结合现实的发展制定我们的目标。

一个学期已经过去了,回首这个学期的工作,总觉得还欠缺什么,总觉得还有什么不足。不过,在暑期内我会拟出一份详尽的计划书,争取把下学期武术社团的工作、开展的活动做到更好,更强。我们会以上学期武术社团奔赴青年宫进行文艺汇报为榜样,继续发扬、开拓创新!

武术活动总结篇6

中图分类号:F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03-022-03

考察一座城市是不是国家中心城市有这样七个指标:一是城市综合经济能力;二是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三是城市的国际竞争能力;四是城市的辐射与带动能力;五是交通通达能力;六是城市的信息交流能力;七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满足了这七项指标的要求,就可以称之为国家中心城市。这样的城市要在全国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这种功能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目前公认的我国现有的国家中心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在这七项指标中,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因为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对其它六大指标有着深刻的影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及其构成

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是指城市依靠科技资源、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创造出一系列科技成果,并通过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形成新的科技产业,进而实现经济与社会迅速发展的能力。其构成要素可以分为:科技创新资源;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业;科技创新活动产出;科技创新发展等五个部分。

科技创新资源:是指城市拥有的科技创新方面的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各类资源要素,主要表现为城市拥有的高等院校的数量、科研院所的数量和水平、科技创新人员数量及质量以及城市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

科技创新投入:是指城市在一定时间内对于科技创新活动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力度。

科技创新产业:是指城市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带来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数量和水平。

科技创新活动产出:是指城市通过科技创新活动产出的科技创新成果的数量和水平,包括:科技的数量和水平,获得科技奖励的级别,所获发明专利的数量、技术成果转让与转化的数量等。

科技创新发展,是指城市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程度,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体现在科技创新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方面。

2 武汉市科技创新能力与国家中心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对比

最近武汉科学技术发展促进中心、武汉市科学学研究所课题组通过对国家公布的有关科技创新方面的数据,进行了测算,得出了2010年武汉与五个国家中心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总体指数及科技创新构成要素一、二级指标的具体指数,这项研究成果很能说明武汉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具备了国家中心城市的资格。本文借用这项研究成果来对武汉市科技创新能力与五个国家中心城市进行对比。

2.1 武汉与国家中心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总体对比

根据武汉科技技术发展促进中心、武汉市科学学研究所课题组的研究和测算,武汉与国家中心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总体情况对比如下(见表1)

这是根据2010年的数据测算得出的指数,从中可以看出: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总体排名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天津、重庆。武汉的科技创新能力从总体上讲落后于北京、上海和广州,但是超过了天津和重庆,尤其是和重庆相比,武汉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优势非常明显。武汉为100,重庆仅为54.84。

2.2 武汉与国家中心城市科技创新资源对比

从表一可以看出武汉的科技创新资源在六个城市当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北京(168.23)和广州(113.92),高于上海、天津和重庆。这项指数武汉排在第三位,说明武汉市具有较为丰富的科技资源,一是大专院校比较多,教育部属的院校就有八所,普通高校达69所,仅次于北京(87所),在校大学生达到104万人,全国领先;二是中央所属的研究院和研究所在武汉数量也相对较多,象701、709等武船重工研究所、水生所等都是大型研究机构,承担着部级尖端研究任务。武汉科技创新资源排名第三,还可以从表2中得到:

表2可见武汉在六个城市中排名前三,是因为每万人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排名第二,百万人口大专院校在校学生数排名第一,所以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基地落户武汉是必然的。但是由于科技活动机构数量和人均GDP比较靠后,分别排在第四和第五,导致科技创新资源总数排名第三,这个指数排名也同样说明武汉在科技创新能力这个考察指标上,是可以和已经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上海、天津、重庆相比的。

2.3 武汉与国家中心城市科技创新投入对比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科技创新投入指数、武汉在六个城市中排名第五,依次为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重庆。这一排名说明武汉在科技创新投入方面是不能和北京、上海相比的。和天津、广州也有点差距。仅仅超过了重庆。在科技创新投入方面,武汉和天津、广州处在同一个层次上。其原因我们可以从表3分析:

武汉有三个指数排在第四位,一个指数排在第三位,综合指数排在第五位,武汉市每万人R&D活动人员全时当量远远落后于北京(301.39),也落后于上海(188.00),R&D活动经费占GDP的比重也远远落后于北京(242.47),比上海(116.06)也落后,和天津(102.45)处于同一水平。高于重庆(51.63)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武汉落后于上海(205.51),也落后于广州(162.99)和天津(117.04)也有一定的差距。尽管如此,武汉在科技创新投入指数上,还是超过了已经是国家中心城市的重庆。

2.4 武汉与国家中心城市科技创新产业对比

从表1可以看出武汉科技创新产业指数在六个城市中排名第四,依次排名是上海、广州、北京、武汉、天津、重庆,这一排名也说明,武汉市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仍可与已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北京、天津相比美,超越了重庆。

科技创新产业指数可以从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外贸出口额比重、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口销售收入比重等四个二级指标指数加以观察。具体情况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武汉科技创新产业指数处于中游,是由于其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高新区技术性收入占比,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比等二级指标指数排在第三、第四的位置处于中游水平,虽然武汉市的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占比排名第一,但由于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排名第六,两相抵消,使得武汉市科技创新产业总体排名第四。这个指标指数也排在了已经是国家中心城市的天津和重庆之前。

4 对比结论

从以上四个方面的对比中可以看得出以下结论:

4.1 仅从科技创新能力指标指数考察武汉完全具备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资格。

4.2 武汉在科技创新能力总体水平上可以排在已经是国家中心城市中的中游水平。

4.3武汉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有些指标指数排在第三,说明武汉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科技创新支撑有了较雄厚的基础。

武术活动总结篇7

关键词:巢湖市,社区武术武术健身

 

1.前言

“社区”是指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和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它包括人口、地域、各种设施、管理机构、文化现象和社区意识等要素,是一个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城市社区是以非农产业或二三产业为基础的,规模较大、结构较复杂的社区。社区体育主要指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内(相当于街道(乡镇)、居(村)委会辖区范围),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情感为主要目的,就进就便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而我国的社区体育首先以“区域性单位横向体育联合体――街道社区体协”的形式出现。

伴随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综合国力的增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强身健体的意识越来越主导着城市居民的思想观。而城市社区体育以其独特体育健身功能和区域性社区文化吸引着城市广大市民的参与,其组织形式多样,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作为社区体育健身项目之一的中华武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根源和渊源的群众根基,在社区体育健身项目中举足轻重地位。怎样使中华武术这一人们喜闻乐见的民族健身项目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发挥应有的功能,是一个值得社会广泛重视和巫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本文对巢湖市城市居民参加武术健身活动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对弘扬武术精神、促进全民健身、建设社区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的指导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界定为:巢湖市市区亚父街道办事处、天河街道办事处、凤凰山街道办事处、卧牛山街道办事处所辖区范围内社区居民开展武术健身活动。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对安徽省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巢湖学院图书馆及网上数据资料库等处进行搜集、鉴别,并整理了国内外有关社区体育、社会体育、社区武术方面的相关书籍和论文,以全面了解本领域的研究现状,为本文的研究奠定基础。。

2.2.2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查问卷的发放方法为个别发送法和当面访问法 ,从2000年10月至12月实施 ,对抽样体育活动点上参加健身的社区居民进行随机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600 份 ,回收 585 份 ,回收率为97.5% ,剔除10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575份 ,有效率为97.5%。

2.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3.0和EXCEL等应用软件对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2.2.4 逻辑推理法

在研究过程中 ,采用类比、 归纳、 演绎、 综合分析法 ,对所有收集资料进行逻辑分析。

3.巢湖市城市社区武术健身活动开展现状分析

3 .1巢湖市城市社区居民参加武术健身活动的动机

调查显示:参加过武术健身活动的有 216 人 ,占总人数的36 %;没有参加过的有 384人 ,占总人数的64 %。巢湖市社区居民没有参加过武术健身的人明显多于参加过武术健身的人 ,这说明巢湖市社区居民参加武术健身的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巢湖市城市社区居民参加武术健身的动机中,强身健体是绝大多数武术健身者的首要动机,占参加武术健身人数的86.3%;防身自卫占78.7,学习武术技术的占 67.7%;兴趣爱好的占58.8%;为了增加社会交往而参加武术健身的占28.6%。

从巢湖市城市社区居民参加武术健身的动机来看:人们参加武术健身的动机呈多样性,在这次调查中,为了强身健体而参加武术健身的居民占调查人数的86.3%,说明巢湖市城市社区居民已经认识到武术本身所具有的多样性功能价值,看到了武术在健身强身、 治疗疾病方面的独特作用,尤其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对健康身体的追求,使得武术的健身特点有了更大更多的发挥空间。而为了防身自卫和学习技术分别占78.7%和67.6%,位居调查人数第二、第三,这正也迎合了现代社会部分特性的需求,现代社会还未达到正真的完善,社会还很复杂,因此,寻找一种自我防身的有效手段已成为不少人的愿望,而武术的技击术恰恰能满足这部分人群的需求,这也促进了武术防身自卫功能的强化,成为人类或个体服务于某种特殊使命的重要手段。出于兴趣爱好而参加武术健身的占参加武术健身人数的 58.8%,这部分居民可以说是武术爱好者,是参加武术健身相对稳定的群体,对武术的发展和在社会中的传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为了增加社会交往而参加武术健身的占28.6%,这部分居民对构建和谐社区起到推波助澜的效应。

3 .2巢湖市城市社区居民参加武术健身活动项目

本次调查巢湖市城市居民参加武术健身项目内容:太极拳(械)、木兰拳(扇)、

传统套路项目、现代竞技套路项目和搏斗项目。从调查结果来看,巢湖市城市社区居民参加武术锻炼项目与居民的参与程度依次为:太极拳(械),占 86.4 %;木兰拳(扇) ,占66.1 %;传统套路武术项目 ,占 20.9 %;搏斗项目 ,占17.1 %;现代竞技套路项目 ,占6.4%。社区居民参加武术锻炼的最为主要内容是太极拳类 ,绝大部分参加武术健身者都参加了太极拳练习。。无论是在性别上还是在各个年龄阶段上 ,太极拳的练习者都是最多的 ,且远多于其他选项。太极拳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广大群众参与到武术健身中来 ,对武术的传播和推广功不可没。

3 .3巢湖市城市社区居民参加武术健身活动场所

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巢湖市社区居民参加武术健身活动首选场所主要是以范围广、 容纳人数多的地方为主 ;如公园和广场两个地方进行锻炼分别占94.8%和86.7% ,这与公园的独特锻炼环境有关。但巢湖市的公园和广场数量有限 ,,因此,绝大多数健身者通常采用就近原则来选择健身地点,利用单位场地、共体住宅小区、 自家庭院进行锻炼。在这样的环境里参加武术锻炼,由于场地的简陋和人数上的不足 ,导致缺乏一个良好武术健身氛围 ,对居民们参加武术健身的热情和意愿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4 结论

4.1调查显示,不到半数的巢湖市城市社区居民喜欢武术,这表明武术在巢湖市城市社区要想较为广泛开展,需加大宣传力度。

4.2.人们参与武术健身的最直接的动机是:强身健体、增进健康。另外,学习技术、兴趣爱好、增进交往等也是他们武术健身直接或间接动机。

4.3.武术健身项目不再停留在简单的套路技术上,而是向更复杂、更高级的技术发展,健身内容多元化。

4.4政府加强对巢湖市市区公园、广场及公共体育场所的建设,为居民健身提供良好的场所。

参考文献:

【1】李瑞年.试论全民健身〔J〕.体育科学,1995,15(5):23。

【2】周沛.社区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樊炳有.社区体育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武术活动总结篇8

1.1.因材施教

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会因智力与才能不同而有差别。在学习中,给予同样的机会、同样的说明,智力不同的学生理解的程度也不一样,学习的效果也会不同。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兴趣,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给予相应的难易程度,才能取得教学成功。武术教学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程度和接受能力出发,教材内容难易程度要适当,运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从而对武术产生兴趣,这样才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学习与练习中体验到了乐趣,就会对武术产生兴趣。

1.2.运用武术运动木身的特点,培养学习武术的兴趣

武术是通过攻防格斗的身体练习来改善和发展体能,增强体质的一项运动。它以跌、打、摔、拿、击、刺等动作为运动特点,以套路和搏斗为其运动形式。技击乃武术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的显著特点,在教学中应突出这一特点。在讲解动作要领、规格的同时,应结合讲解动作用途,剖析攻防含义,使学生深刻理解动作内涵,较快掌握动作技法,培养武术意识。通过武术练习,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上的满足,而且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建立起武术运动的直接兴趣;同时,随着上述情绪体验的深化,又进一步产生学习武术的需要。

1.3.讲授学习武术的目的意义,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每逢开学第一次课,需向学生介绍武术概念、特点与作用,国内外武术运动开展情况及发展远景,各级学校和社会对武术师资的需求及国内外武术爱好者对学习武术的渴望,以唤起学生的责任感、紧迫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学习武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1.4.生动形象的讲解与准确优美的动作示范

在武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恰当地穿插一些武术趣闻轶事、典故佳话、传闻笑话、民俗风情等内容,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兴趣,营造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还能使学生增长知识,开拓思路,陶冶情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准确优美的武术动作示范对学生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示范使学生直接观察动作的形象、结构和完成的顺序,建立对动作的正确概念,以加速掌握技术技能,准确优美的示范便可引起学生的良好心理反应,在学习前为学生作完整的整套示范,有利于激起学生学好武术、练好武术的愿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5.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

在武术教学中,常见到一些学生自我感觉差。教师应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并通过学习,用事实来证明:不仅能学会,还能很好地掌握技术,以培养其上进心。进而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认真自觉地学习,根据不同对象,确定相应目标,实行弹性教学。使其在成功感的推动下,树立起自信心。信心越足,对武术的兴趣也就越浓厚。

1.6.开展游戏与竞赛活动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只要有竞争对象存在,人们就会自然地产生好胜的意识,总想争个高低,力求超过对方,这是人固有的一种木能。正确培养学生的好胜意识,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兴趣的有效手段。比赛是学生乐于参加的一项集体活动,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无论年龄多大的学生都如此。在比赛活动中,学生参与活动的动机非常强烈,情绪高涨,竞争激烈,而且很容易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发挥出超常运动能力。这种强烈的运动刺激对学生的身体与心理产生深刻的刺激,从而使他们的身心得到锻炼。

2教学内容上应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介”的原则

2.1武术教学要继承传统“打练结介”

武术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历来习武的人都不把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绝然分开,往往是兼而习之。所以,中学武术教学要借鉴传统武术“打练结介”的训练模式,在练习套路之后,运用所学动作进行对练,增强攻防意识。

2.2武术教学内容要有时代特征

中学武术教学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吸收非武术技术的成分,并对武术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所以,中学武术教学内容要顺应时代潮流,应吸收体操、舞蹈中有益的内容,对所教武术套路进行创新。如将套路创编成武术操、搏击操、现代武舞等多样化的形式,这样一来我们就不会还是承袭传统的“日传身授,一招一式”的模式化教学,从而降低了中学生学习武术的难度,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意趣,从而保证武术课堂教学效果,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3中小学武术教学方法上应灵活多变

在武术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武术游戏的方式让他们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和技能。如设立武侠电影中的场景,让学生扮演各类大侠和大盗的角色,创编武术对练动作贯穿于游戏中。在武术游戏结束后,采用传统示范教学法,要求学生们总结自己表演中动作的得失,并让教师做出正确的示范。这样一来,大大增加了武术课的乐趣,使中小学生在快乐和游戏中掌握武术技能,学习历史文化知识。当然,这对武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武术教学理念上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又要在继承的基础上积极吸收现代体育,对武术教学内容进行整介创新,使中学武术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的实施要体现在教学方法和方式上,要灵活多变;中学武术教学要结介学生年龄特点和文化氛围,采取“情景教学”的方式,传统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相结介,使得武术课生动活泼,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有利于武术在中学的持续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黎桂华.我国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9,(3):209-210.

[2]刘存忠.多学科视角的中华武术[J].福建体育科技,2000:13-15.

武术活动总结篇9

摘 要 近年的天津经济发展及天津精武事业的不断跨越式发展,给霍元甲文武学校以新的思考与意义。当代社会中,探讨武术的文化效用是在更高的层次上理解它、认识它,寻找它与时代的契合点。武术对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丰富生活情趣,塑造人格,培养公平竞争意识,形成大众文化意识起到一定效用,使人们在运动实践中受到文化的启示和熏陶,从而推动社会积极健康的发展[1][2]。

关键词 天津 精武事业 霍元甲文武学校 发展

一、面对精武武术文化大背景的深层思考

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武术的文化生存力进行研究。从武术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的变迁、西方体育文化主流地位的确立与冲击、武术自身传承方式的制约、武术与奥运会融合的艰巨性导致武术文化生存力削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坚持从客观的视角看待武术文化的生存状况;坚持从文化遗产的高度定位武术的“文化性”;坚持从自身的项目特色继续革新武术的“技击性”等,是增强武术文化生存力的必然选择[3]。

单纯的武校文化远没有与精武会活动相关联的社会生活丰富,霍元甲文武学校的活力来源于精武概念。海外精武会广泛的社会慈善活动,如怡保精武体育会的慈善事业和表彰该会二十余人士向社会义务捐血每人达三十余次的善举,多元的文化活动推广,服务社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多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慈善活动给我们开辟了新课题。

武术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为源流传统发展起来的,母体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赋予了武术文化重要的精神力量。它所蕴涵的伦理精神、艺术精神、生命精神,都体现了要求个体、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终极思想。也正因为这些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使其成为东方体育文化的代表。如今,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现代体育的冲击,武术文化面临着新一轮的整合创新――实现现代化转型,提升成新时代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探讨其实现转型的模式与方法,并根据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与后工业文明多层次共时共存的特殊历史环境,设计现代化中的武术文化发展战略。武术文化的结构,中国武术文化是一个整体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由各种不同的,又互相联系的层面所构成,每个层面都有丰富的武术资源可供开发。从武术的资源结构的层面上看,它可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即表层――物质文化层面,中层――制度文化层面,深层――武术内涵文化层面[2]。首先,霍元甲文武学校与天津精武会结合在实践物质文化层面即武术技术及外延部分的有形部分。武术资源的开发路漫漫。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之所以能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身份标识。然而,随着近二十年多来日益加剧的全球化进程,中华传统文化在西方强势文化的“笼罩”下被日益消解,这显然是不符合于这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以及对于国家安全的文化诉求的。武术是华夏文明长期氤氲滋养而发展起来的传统人体活动方式,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基本精神。但是,综观近半个世纪的现代武术运动的发展,因西方体育文化的强烈辐射及自身的主动趋附,致使原本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发生了一场活生生的“和平演变”。以全球化趋势下的国家文化安全为视角,就中华武术的文化意义和历史走向,呼唤当代武术的发展应在全球化的汹涌浪潮中,增强其文化创造力与竞争力,成为自觉构建我国文化安全屏障的一块重要基石[4]。

我国的对外文化传播应该是多元的,精武会历史悠久,影响大,会员多,他与中国武术协会,孔子学院同样担负着武术文化传播任务,在以下方面我们正在做着努力,“出于文化猎奇,也基于文化认识,世界性学习中华武术成为潮流,中国不失时机的通过派出专业武术教练、实施武术培训、组织境外武术表演、举办武术比赛等形式积极地推广中华武术。从全球192个国家拥有武术协会的数字上看,国家之多,数字喜人,但值得深思的是,每个武术协会所拥有的武术人口十分可怜,而与此同时,西方竞技体育却占领中国市场。”因而,寻求一种更为实际的推广武术的方法是当务之急。目前,精武会在各国分布广泛,发展迅速,中华武术可以以孔子学院作为众多传播“点”,以“点”到“面”的进行辐射性传播,进而覆盖各个国家[5]。

上述研究者论及孔子学院不足正是我们的强项,有机结合、互补推动可能会形成1+1大于2的效应。加强在中国武协的旗帜下搞好武术的相关工作,是霍元甲文武学校立身根本,霍元甲文武学校应该重视申报中国武协会员单位即将面对的工作以及适合其不断变化着的地位相适应的社会责任。

二、在全局发展大格局下借势发展

霍元甲文武学校的发展已经列入当地政府发展规划,精武镇镇长张炳柱在2011年《精武镇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工作的第一条:“(一)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经济跃上新台阶。”中就写到:积极打造“尚武”旅游板块,精武门・中华武林园一期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二期项目已启动建设;报告第二项统筹兼顾协调发展部分,接着又提出:“精武文化旅游区品牌效应日益显现。为传承精武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深挖精武文化底蕴,2009年我镇更名为精武镇。……2010年高标准完成了投资2.6亿元占地242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的一期霍元甲纪念馆和陵园两个单体建筑,举办了以“传承精武文化,百年寻根,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精武盛会”,来自世界12个国家39个精武体育会的代表和国内外武术界知名人士以及体育界、演艺界明星近4000人参加了这次盛会,发表了《世界精武・霍元甲英雄会天津宣言》积极筹划和开展特色旅游活动,扩大影响,吸引客流,已陆续接待各地旅客8万余人次。为了迎接2012年在我区举行的“第十二届世界精武大会”,2011年9月启动建设了总投资9亿元、占地280亩、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的二期项目,霍元甲武术馆和精武文化交流中心工程。在其后第三项中:“多措并举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开创新局面,教育事业得到优先发展”条目下提出:“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投资480万元改善霍元甲文武学校教学环境。”

报告中还强调:霍元甲文武学校连续两年被评为天津市优秀民办校,2011年在国际国内比赛中获得奖牌797枚,金牌327枚。石俊杰获得世界柔道锦标赛女子48公斤级冠军,李奕萱获得第二届世界青少年武术锦标赛少年女子组拳术冠军;在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条目下,报告又说:霍元甲文武学校等6个单位获得天津市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我镇获得了“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亿万农民健身运动先进乡镇、天津市“武术之乡”;今后5年工作思路及目标中,报告进一步写道:“推动精武文化大发展,加快建设文化精武、科技精武、生态精武、和谐精武。”

报告继续提到:“(二)深挖精武文化资源,打造文化精武。”把继承与创新、发掘与弘扬紧密结合起来,深挖精武文化内涵在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上取得新进展。以承办世界精武体育盛会为平台,充分展现精武文化魅力,促进我镇文化产业发展。在最后第八条,进一步改善民计民生中再次提出:“大力支持霍元甲文武学校改造扩建工程”,面对年生产总值18.64亿元,年固定投资22亿元的精武镇,霍元甲占据比重达11.36%,2016年5年计划固定资产投入170亿元,霍元甲概念投资大于9亿元,也就是在5%以上。

显而易见由于中国特色,天津精武事业,霍元甲文武学校的发展是跨越式的,其短期经济的巨大投入、占地,远远超出世界各精武会。霍元甲精武文化旅游区的规划给霍元甲文武学校创造出广阔的发展空间,精武镇的“十二五”发展规划,把武校纳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三、天津精武事业及霍元甲文武学校发展思路设想

(一)进一步密切与各国精武会的联系和交往,加快学校现代化场馆的建设,完善和提升场馆内设施,提高承接国内、国际武术训练、交流的能力,在霍元甲精武文化建设发展下,把天津精武会与霍元甲文武学校打造成国内外武术交流的场所、尚武文化的展示窗口和世界精武的总坛。

(二)设立国际武术培训部,满足国际武术团体和爱好者来华习武的愿望,提高培训的规模和档次;委派教练出国执教,使之成为国际武术的培训中心。

(三)组建高水平、艺术化、常规化、能随时进入霍元甲精武文化旅游园区配合旅游活动,承接重要演出的武术表演团队,让霍元甲文武学校成为精武文化的展示和传播平台。

(四)提高办学层次,申办“天津霍元甲中等职业学校”,在3至5年内,逐步形成集幼儿园、小学、初中、中职为一体,达到2000人规模,具有精武文化、精武武术、精武特色、精武内涵、精武教育体系的文武学校,推动区域规划中的精武学院建设,为未来的精武学院输送优质生源。

(五)紧跟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的大规划,继续打造好天津精武会的文化平台,做好日常工作,以迷踪拳研究会的工作促进天津精武会的研究,不断巩固加强天津精武会的文化软实力。

(六)扩大招生规模,加大培养力度,创新训练方式,向运动专业队和高等院校输送更多的体育专业人才,把学校建设成为天津体育专业人才和武术人才的培养、输送基地。

(七)在引进天津武术套路二线队、天津散打专业队的基础上,继续引进其他项目专业化队伍落户霍元甲文武学校,使霍元甲文武学校成为天津专业化队伍训练基地。保持青少年竞技体育在天津市的领先地位。

参考文献:

[1] 白永正,王岗.武术文化的当代社会效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5.

[2] 颜鸿填.试论武术文化的现代化[J].科技资讯.2006.6:110.

[3] 杜德全.全球文化背景下中华武术的文化生存力[J].体育学刊.2007.5.

武术活动总结篇10

1.1“劲力美”的互孕性

劲力是武术的一个显著特征,武术要求力要顺,不能用僵力,要顺应规律和自然,会借力、巧用力。就如最基本的冲拳动作,它要求力从脚开始,发于大腿,自下而上过腰部,由腰到臂,最后从拳出力,这就体现出武术用力的顺达。太极“内刚外柔”、“抽丝发力”的要诀实际就是要求的巧力,太极拳是以快制慢、以柔克刚,因此,学打太极拳要借力、要巧用力,一些看似柔弱简单的推手动作,如:按、捋、棚等往往能在关键时刻出奇制胜,使敌人防不胜防,就是这个道理。劲力表现在书法中就是“笔力”。笔力具体表现在用墨的粗细、浓淡以及笔势的快慢,这些因素的综合体现就是书法的劲道、骨力,表现的就是书法的劲力感、力度感。有史记载,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祭文,因用力太大,木匠在雕刻的时候墨迹在木板上已侵透至深,因此便有了“入木三分”的成语,用来赞美书法家笔力的劲道。古往今来在书法上卓有成就的大师,虽然他们风格迥异,各有千秋,但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笔力的劲道。武术与书法都注重力的美感,不仅要求力的,更强调力的顺达与灵活、巧妙。

1.2“结构美”的互孕性

“结构美”在武术中体现在整体动作套路的创作与编排上,武术的结构美正是由这繁多的武术动作套路来体现。中华武术经过几千年的积淀、传承,逐渐发展壮大,它不断的从生活中、自然界中吸取素材与养分,日益丰盈。如杨氏太极的“五锤”技击套路,五锤就是:肘底锤、撇身锤、指裆锤、搬拦锤、搂膝截锤,在习练“五锤”套路时,要求圆活自然、气沉丹田,这体现了武术的结构之美。“结构美”是书法艺术美的重要构成要素,书法的结构美体现在“结体和章法”上,所谓结体是指书法的结构间架,不同的人他的用笔方式相差千里,书法家们就是运用这些不同的点,不同的划,并将这些点画形态组建构成字体,这便是不同的结体。书法艺术的结构美体现在这些风格迥异的字体中,要求方与圆、虚与实、轻与中的和谐一致,气脉相连。所谓章法是指书法的整体篇幅布局,与武术套路动作一样,书法也讲求虚实相间、轻重相随、主宾和谐,一幅好的书法对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么架构整体框架极为讲究,作书法可以随心所欲,但不能漫无边际,可以兴即而起,但不可散乱无章,可以有所侧重,但不能偏于一偶。在书法换行的时,气脉连贯极为重要,要一气呵成切不可从中折断。气脉连贯是书法结构艺术美的重要体现,要做到首尾相应、似断实连、笔随意转。

1.3“势态美”的互孕性

“势态美”在武术中指的就是武术动作招式的造型美,习武之人要求动作招式标准、流畅、协调,讲求步稳、身正、招圆、式正,拳理中要求“形备神似”,如太极拳中的“白鹤亮翅”、“手挥琵琶”、“揽雀尾”等动作,生动形象的展示了武术的势态美。武术的势态美有静态与动态两种,前面说的“白鹤亮翅”属于势态美的静态动作,而像“燕子抄水”之类的则属于势态美的动态状态。“势态美”体现在书法中,就是“势”,“势”即是笔势,书法的笔势是书法垫点画成行的总汇。中国历史上对书法笔势的研究、探讨不绝如缕、此起彼伏,关于笔势的著述也数不胜数。如汉代蔡邕的《九势》、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笔势论十二章》等,而在卫夫人的《笔阵图》中,对笔势、笔划的论述全在“势”字上,笔势的沉重她说“高峰坠石”,笔势的的劲锐她说“万钩弩发”,笔势的绵远她说“千里阵云”等,清末大学者康有为总结为“古人论书,笔势为先”,之八个字足以说明古人对书法势态的穷尽。

1.4“节奏美”的互孕性

武术的节奏体现在习武之人招式套路演练的分寸把握中,如:刚与柔、轻与重、高与低、快与慢、动与静、起与落等,正是动作与动作的相互衬托、相互协调构成武术的节奏之美。武术十二造型的相互变换也体现了它的节奏律动,如:站如松、转如轮、动如涛等等。书法的节奏美即是笔划、笔势对比交替的有序和谐,也被称为“韵”。“韵”在书法中的体现音乐的形式化,和谐的韵律节奏有效不免了书法创造的疲劳,艺术欣赏的疲劳。书法的笔势运作有:方与圆的转换、疏与密的相间、浓与淡的辉映、藏与露的协调、枯与润的交错、曲与直的对比等等。正是在这种笔势运转、气息变换中,将书法节奏的美展现的酣畅淋淋。

1.5“意境美”的互孕性

“意境”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王昌龄提出的,在美学理论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物境”、“情境”、“意境”并列为文学艺术的三种境界,其中“意境”是最高级的境界,艺术境界也可以简单的概括为“物”(外在的)与“意”(内在的)的结合。在武术中,“物”就是外在的招式套路,“意”就是内在的精神气概,习武之人讲求情随神移,物我两忘的境界。要求练武之人不能只停留在招式动作的表象上,而要深入它的精神层面,要形似神到,形神合一。要达到既藏而不露,又舒展豪迈,要快如滔滔大浪奔腾,慢似潺潺涓流润泽的境界。无“神”无“意”的武术,不能称其为武术,而只是灵魂空洞的招式。书法是书法家所创造的一种表象,也被称为“象外之象”,它是美学、哲学、艺术、文化、个体的综合。一幅好的书法既能体现时代的特色,有表达出书法家个体的情趣与个性。书法的艺术价值不是它字体书写的好与坏,而在与它所传达的意境能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它的情感能不能打动人们,一幅书法如果没有意境,那它只能称为是一幅字,不能称为书法。书法的欣赏是无言语的交流,是内心的情感的交流,它的笔法平与俏、结构快与慢都是作者传达思想的载体。总的说来,武术与书法的意境修成,既要具备扎实稳健的基本功,勤学苦练,又要注重人性的发展、创新、求活,达到一定的境界。

2武术与书法修身养性的互孕性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流,武术与书法都注重休养生息,古往今来的那些武术家和书法家都深谙养生之道。更因为武术和书法的一脉相承、相互包孕,很多武术家都写得一笔极好的书法,很多书法家也挥得一手好的剑术。武术和书法一动一静,它们是动中有静、静中含动,是动与静的结合。武术注重德行修养,在武术界有“习武先习德”的不成文规定,习武之人要意志坚定“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要尊师重道,要见义勇为、匡扶正义。书法注重德性修养,正所谓“见字如见人”从一个人的字里可以窥见他的品质、个性、修养、德行。武术套路一如书法的笔法走势,招招都是在炼心,笔笔都是在养性,武术与书法它们的本质都是锻炼身体、修身养性。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