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营销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19:31:08

文化营销

文化营销范文篇1

关键词:文化;文化营销;黄河实业

1文化营销浅析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并发展的伦理道德、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等精神创造。文化营销,顾名思义,就是对某种文化的营销,是对某种文化的弘扬和传播,以达到满足消费者对特定文化需求的目的。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精神的文化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人们越来越希望精神文化产品来“填埋”内心的精神文化相对匮乏之“坑儿”。于是乎,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营销的过程中借助特定的文化来销售自己的产品,通过弘扬特定的文化让消费者产生消费。在文化营销的过程中,产品是特定文化的载体,文化才是消费者最最看重的东西。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西方文化的冲击影响下,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价值有点忽视,但是随着近年各种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问题的不断出现和一些有识之士的大力弘扬,我们逐渐发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魅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企业发心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尝试开展传统文化营销活动。广东潮州黄河实业有限公司在推出九品莲纯花生油的过程中,就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并给文化营销的实施带来一些启示。

2广东潮州黄河实业有限公司简介

广东潮州黄河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该公司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在经营的过程中,以“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为企业的经意宗旨,以“断一切恶、修一切善”重孝道讲仁爱为企业的道德核心,塑造员工“温、良、恭、俭、让”的品行,在经营中不断践行“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标准,着力做一家造福人类奉献社会的和谐企业。在2014年,面对当前消费者在油品消费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黄河实业推出了九品莲纯花生油,并借助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营销推广,实施文化营销策略。

3广东黄河实业的文化营销策略分析

3.1从营销理念的角度来看

营销理念是市场营销的指导观念。营销是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过程,也是通过满足消费者需求最终获利的过程。文化营销的理念就是不断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通过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从而实现产品的销售。黄河实业在推广九品莲纯花生油的过程中,不断弘扬“仁爱”的理念,弘扬“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油”的宗旨,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圣贤教诲和“做油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的信条,等等,这一切都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指导着黄河实业的整个营销活动。

3.2从目标市场选择的角度来看

营销需要通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来获利,但是消费者的需求是千差万别的,企业的资源也是有限的,所以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需要在对消费者进行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选出适合自己的细分市场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使有限的资源用在该用的地方。黄河实业在推出九品莲纯花生油的过程中,把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消费者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用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生产出来的高质量的花生油来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

3.3从营销策略的角度来看

3.3.1产品策略

“花生好,油才好”,在原材料挑选环节,九品莲纯花生油,在生产的过程中,严格挑选原材料,从江西、河南、山东和辽宁等花生优质产区采购花生,然后精挑细选,剔除一些霉变的、未成熟的和破损的花生,绝不弄虚作假;在生产过程中,依靠物理压榨,绝不添加任何添加剂,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讲诚信”“凭良心做事”的文化精神;在品牌方面,“九品莲”是“九品莲花”的简称,是佛教文化中的一个专有名词,另外,莲花也会让人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品牌联想;在包装方面,除了有“般若装”、“精进装”和“禅定装”等以传统文化专有名词命名的包装,同时在花生油油瓶瓶体上挂有“爱”字标签,体现对仁爱之心的弘扬,还有“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油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等传统文化精神相关的宣传口号,无不体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

3.3.2价格策略

在价格上看,黄河实业着重考虑成本。黄河实业推出的九品莲纯花生油比一般的花生油要贵一些,这首先是因为原材料是货真价实的,高质量的原材料需要有较高的成本,所以综合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管理成本、营销成本和税收等成本费用,需要制定较高的价格,另外,较高的定价也进一步证明了产品的高质量性。在价格策略方面黄河实业着重考虑成本,力求货真价实,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求真务实”的精神。

3.3.3分销策略

在分销方面,九品莲纯花生油的销售主要是通过淘宝和微信等网络渠道来销售产品的。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地节约成本,降低产品的销售成本。目前,黄河实业还采用与消费者共享“感恩金”的直销模式来促进产品的销售。在分销方面,黄河实业的做法,一方面,想消费者所想,为消费者节约成本,体现了传统文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做人准则;另外,与消费者分享“感恩金”的分销模式也体现了传统文化所强调的“感恩”的精神。

3.3.4促销策略

在促销方面,黄河实业没有对九品莲花生油进行广告促销,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节约营销宣传成本,尽可能地减少消费者的额外付出。黄河实业主要通过口碑营销的形式来达到促销的效果:有过消费经历的消费者会义务地做宣传,同时关心黄河实业发展的一些人士通过博客、论坛等网络途径义务地宣传九品莲纯花生油。在促销策略方面,为消费者节约成本体现了对消费者的“仁爱”,而消费者义务地为九品莲纯花生油做宣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爱人者,人恒爱之”的文化信念。

4广东潮州黄河实业文化营销的启示

4.1牢牢把握消费者的文化需求

文化需要是消费者更高层次的需求,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消费者对文化的精神的需求日益凸显。文化营销就是基于消费者对文化的渴望,通过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来达到营销目标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讲,就是人内心存在的一种匮乏感,是消费者内心存在的一个“坑儿”,这个“坑儿”需要产品这个“填埋物”进行“填埋”,这样才能够实现消费者的身心平衡,让消费者感受到快乐。但是需求有物质的需求和文化精神的需求之分,当人们存在文化精神的需求时,必须通过文化产品来“填埋”消费者内心的“坑儿”。文化营销的开展必须牢牢把握消费者对文化精神产品的需求,并用文化精神产品来满足这种需求。

4.2找准目标市场

市场营销是通过满足顾客需求来获利的过程,但是消费者的需求是有差别的,我们必须将消费者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挑选适合自身现实特点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使我们有限的资源用在该用的地方。这样也更能够使独特的产品被独特的消费者所关注,并激发消费者去填埋内心存在的“坑儿”。文化需求是每位消费者都存在的,但是不同消费者对文化的需求是有差异的,也就是说消费内心存在的“坑儿”是有差异的,我们在实施文化营销的过程中,必须挑选对特定文化感兴趣的细分市场当作自己的目标市场,这样才是好钢用在了刀刃上,提高营销成功的可能性。

4.3采用文化导向的营销策略

营销策略的实施需要打组合拳,需要整合产品、价格、分销和促销等不同方面的力量。在文化营销过程中,满足消费者文化需求的并不仅仅是文化精神产品,而是在产品、定价、分销和促销等营销组合策略实施的过程中都以文化为导向,实施文化导向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和促销策略。在实施文化营销过程中,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和促销策略的采用都要体现对特定文化的弘扬和传承,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

5结论

文化是最有个性最富有特色的,文化也是充实人们精神信仰的需要。在现代竞争激烈的商场上,消费者越发需要人性化的东西。文化营销就是对文化的弘扬,通过弘扬特定的文化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实现产品的销售,而产品的销售也带动文化的弘扬。正如,广东潮州黄河实业对九品莲纯花生油在营销的过程中,不管是在营销理念、目标市场选择,还是在营销策略的角度来看,都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来销售九品莲纯花生油,通过销售九品莲纯花生油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两者一而二,二而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们在文化营销实施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消费者内心存在的文化精神需求,挑选合适的目标市场,通过文化导向的营销策略来达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目的。

作者:纪峰 单位:宿迁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文化营销范文篇2

内容摘要:本文对营销近视症和营销远视症、水平营销和基准营销、市场竞争战略和市场覆盖战略、生态营销和绿色营销、营销道德和道德营销、文化营销和营销文化六对易混淆概念进行辨析,以对市场营销实践有所指导和帮助。随着市场营销实践的深化,市场营销理论不断丰富发展。市场营销学许多概念极为相似,常常被误用。

营销近视症和营销远视症概念辨析

营销近视症是著名的市场营销专家、美国哈佛大学管理学院李维特教授在1960年提出的一个理论。营销近视症就是过度关注产品或技术,而忽视顾客需要,其结果导致企业丧失市场,失去市场竞争力。这是因为产品只不过是满足顾客消费需要的一种载体,一旦出现能更好地满足顾客需要的新产品,现有的产品就会被淘汰。同时消费者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并且是不断变化的,并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偏好于某一种产品或价高质优的产品。李维特认为,市场的饱和并不会导致企业的萎缩,造成企业萎缩的真正原因是营销者目光短浅,不能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而改变营销策略。营销近视症的具体表现是:认为只要生产出最好的产品,就会顾客盈门;只注重技术的开发,而忽略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只注重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不注重外部市场环境和竞争。

营销远视症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好高骛远,只看重市场前景,而忽视企业内部产品、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或不顾企业本身的经营特点和经营实力,使营销活动超越自身的能力范围,增大企业经营风险,从而导致企业丧失利润基础和竞争优势。营销远视症主要特征有:过分追求市场占有率;为品牌而品牌;只重外部顾客满意,忽视内部顾客满意;只看市场前景,不顾企业实力。

营销近视症和营销远视症的共性在于都未能准确地认识和把握顾客需求,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但是,二者的区别也十分明显:前者过分看重了企业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尤其是现有的或当前的资源和优势,缺乏对市场需求变化的敏感性;后者则对市场需求变化过于敏感,缺乏对自身资源、能力和未来风险的准确认识,从而造成决策目标盲目乐观。

水平营销和基准营销概念辨析

水平营销是一种横向思维方式,它跨越原有的产品和市场,通过原创性的理念和产品开发激发出新的市场和利润增长点。水平营销首先是创造性的思考,科特勒称之为“跳出盒子的思考”,它不同于纵向营销的逻辑思维,本质上是一种基于直觉的创造。这种思维的基本步骤是首先选择一个焦点,然后进行横向置换以产生刺激,最后建立一种联结。例如,生活中的花总会凋谢,将凋谢置换成不凋谢,这时候就产生了“不凋谢的花”这一刺激,这个刺激对于市场是有价值的,但在实现过程中产生了逻辑思维的中断,此时通过引入丝绸等材质,创造出永不凋谢的绢花,这就成功地建立了联结。科特勒认为水平营销是一个过程,通常有6种横向置换的创新技巧,可以分别应用到市场层面、产品层面和营销组合等层面上。这6种技巧分别是:替代、反转、组合、夸张、去除、换序。

基准营销是一种通过本企业与行业的领先者或企业最强劲竞争对手的一些经营要素对比分析,以竞争者的优势指标为基准,进行学习和赶超的营销模式。基准营销的核心在于使竞争行为基准化,使一定时期的竞争行为有了明确目标。同时基准营销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当某些基准通过努力实现后,就要去找新的对手和新的目标。基准营销从实质上看,就是企业对自身的市场竞争地位不断进行评估,并试图不断提升,从而达到行业最佳经营水平的过程。基准营销的价值在于可以通过学习和模仿竞争者的长处来补己之短。

水平营销和基准营销都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手段,但是二者的区别十分明显:前者着眼于跳出传统思维模式,认识到新市场,开辟出新领域,开发出新产品;后者是以同行业竞争者为标杆的学习和模仿行为,着眼于对现有产品的改进,包括质量提升、性能改进、花色增多、服务优化、工艺改良等。

市场竞争战略和市场覆盖战略概念辨析

市场竞争战略是企业整合内外资源,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战略模式。著名企业战略管理专家迈克尔•波特认为,成本优势和差异化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两种表现形式,将其与企业相应的经营活动相结合,则可导出三种一般性竞争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及聚焦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要求企业必须建立起高效率的生产运营系统,严格控制研发、采购、生产、销售、服务、广告等方面的费用,使本企业的总成本低于竞争对手。差异化战略是企业通过多种手段,采用多种方式树立起与竞争对手相区别的形象,主要可以从产品、服务、人员和形象等方面实现差异化。聚焦战略是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针对某个或若干个细分市场采取成本领先或差别化方式,以取得竞争优势。

市场覆盖战略是企业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关于选择细分市场的多少以及相匹配的营销组合的战略,包括以下内容:无差异营销战略是指企业把整体市场看作一个大市场,不进行细分,用一种市场营销组合面对整个市场。差异性营销战略把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需求不同的细分市场,然后选择所有的细分市场,并且每个细分市场采用不同的市场营销组合。集中性营销战略是将整体市场分割为若干个细分市场后,只选择其中一个或少数细分市场为目标市场,实施统一的市场营销组合。

市场竞争战略和和市场覆盖战略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例如,无差异营销战略有助于企业树立统一的市场形象,取得规模经济效益,从而赢得成本领先优势。但是,两者具有本质上的差别。从3C(即企业、顾客和竞争者)战略角度看,市场竞争战略反映企业与竞争者的关系,而市场覆盖战略体现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关系。实施无差异营销战略的企业可能采取与竞争者相同的竞争战略,也可能采用不同战略,实行差异化市场竞争战略的企业则可能在各个细分市场采用无差异营销战略或差异市场营销战略。

生态营销和绿色营销概念辨析

生态营销观念认为,市场需求多种多样,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满足所有的市场需求,而只能将那些最能发挥企业优势的市场需求作为企业的营销对象,并设法去满足它。企业一方面应坚持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另一方面则需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并使两者相对接。绿色营销观念认为,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要顺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以实现企业利益、顾客利益、社会利益及生态环境利益的统一。

生态营销和绿色营销的共性体现在:两者都是企业处理与外部关系时所采用的营销理念和手段。但是,两者区别很大。生态营销从商业生态系统的角度研究问题,强调市场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资源相一致,认为企业只有像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那样根据自身的生存能力,各取所需地寻找到所适应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才能生存下去,并得到持续发展。无论企业大小,只要能根据自己的资源和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市场,就能获得成功。生态营销的核心在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天地”,而不一定与竞争对手拼得你死我活,甚至把竞争对手看成是相互依存的商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着相互联合建立战略联盟的可能性,以共同开发市场,满足顾客多样化的需求。绿色营销主要是研究企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强调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时,应该承担必要的环境保护责任,为实现企业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营销道德和道德营销概念辨析

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营销道德是指调整企业与其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营销道德体现着消费者及其它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营销决策的价值判断,即判断企业营销活动是否符合广大消费者及社会的利益,能否给广大消费者及社会带来最大的幸福。这就涉及到企业经营活动的价值取向,要求企业以道德标准来规范其经营行为及履行社会责任。最基本的道德标准体现在法律和法规上,并成为社会所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企业必须遵守这些法律和法规。营销道德不仅指法律范畴,还包括未纳入法律范畴而作为判断营销活动正确与否的道德标准。企业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循这两种类型的营销道德。

道德营销是企业将人们普遍接受和认可的道德观念、价值标准、行为准则等道德元素注入到营销活动之中,以激发顾客购买欲望,从而扩大企业产品销售的营销方式。如一些产品利用中国最具影响力和穿透力的尊老敬老的“孝”道德打动人心,创造了营销奇迹。当然,道德营销是一把双刃剑,运用不当则会引发人们对道德营销本身是否道德的争论。

营销道德和道德营销虽然其中都包含着道德元素,但其含义和功能大不相同。营销道德实质上意味着要求企业在开展营销活动时必须遵循社会普遍认可的商业规则,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同时为道德营销是否“道德”设定了价值判别标准。道德营销则是把道德元素作为连接企业与顾客之间关系的桥梁和激发顾客购买欲望的促销手段。道德营销能否成功不仅在于道德元素的选择是否得当,更在于对其诠释和表现的如何。

文化营销与营销文化概念辨析

文化营销有两种含义:跨文化营销和文化力营销。跨文化营销是指企业(或组织)以文化为主体进行营销活动的行为方式,也是一种协调营销活动中文化冲突的方式,是针对企业面临的目标市场的文化环境采取一系列的文化适应策略,以减少或防止企业营销活动与异域文化的冲突,进而使之适应和融合于当地文化的一种营销方式。因此,文化营销是通过文化的方式解决营销问题的过程。

文化力营销是企业借助文化元素或力量开展企业营销活动,亦即企业营销人员及相关人员在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下所形成的营销理念、塑造出的营销形象以及两者在具体的市场运作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营销模式。它既包括浅层次的构思、设计、造型、装潢、包装、商标、广告、款式,又包含对营销活动的价值评判、审美评价和道德评价。许多企业的产品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不仅因为其在物质形态上的功能利益,更重要的是其产品蕴含着与竞争对手不同的文化元素,而这些元素又能给顾客带来独特的文化体验。

文化营销和营销文化的共性体现在它们都包含着文化元素,但是其性质和作用却大相径庭。在文化营销的范畴里,文化是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手段,或者是需要克服的障碍性因素。在营销文化的范畴里,文化是对企业营销活动的结果和范式的描述。营销文化中的许多元素本身就可以作为文化营销的手段。

营销文化是企业商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时所遵循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群体意识和风俗习惯的总和。营销文化是企业形象的内核和形成差别化的基础元素,反映着企业处理外部利益关系时所依据的准则和行为模式,也是企业营销风格的体现。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第12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郭国庆.市场营销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晁钢令.市场营销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吴建安.市场营销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文化营销范文篇3

一、文化营销的理论探源及其本质内涵

文化营销,在当今的文献理论中所涉不多,但其理论渊源是显而易见的。一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渊源和文化背景及文化氛围,构成了其独有的文化特色,具有根植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独特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教育水平、宗教信仰等等,由此而产生了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营销中,必须借助于或适应于不同特色文化而展开的文化营销。实际上,文化营销就是指凭借或适应于一定民族或国家的独有的文化特色及其因素,采取和运用一系列策略的措施,树立企业及其产品的良好形象及信誉,构建目标市场对该企业产品的信心,从而达到扩展销售渠道,扩大产品销售量和销售额,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系列行为活动的总称。这里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适应一定的独特的文化氛围和环境;二是采取积极的文化营销措施,创造一定的文化需求。

二、跨国公司国际营销

的产品策略及其文化营销跨国公司国际营销的产品策略,是指跨国公司为适应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结合本企业的各种资源能力,围绕产品对其经营范围、品牌商标、包装设计、新产品的开发等等方面所做出的决策和政策措施等,其核心是实行产品标准化或产品修正化。即某种产品是否以统一的规格性能销往国际市场。如若企业利用同一产品来满足国际市场所有顾客的需要,却也是不大可能,因而,根据国际某些市场环境因素的特点,将原有产品进行适当修改,以适应市场需求的“修正比”经营方式便产生了。但是,由于产品与其促销策略紧密相联,因此常常将这二者作为产品的综合策略来加以确定。具体而言,国际营销产品策略一般包括产品组合策略、产品线策略、品牌策略、商标策略、包装设计策略、新产品开发策略等等。

由于产品组合策略及产品线策略与文化营销的联系不很明显,因而可作一浅层次的阐释。产品组合策略就是对产品经营范围所做的决策及政策措施。产品组合包括多条产品线,而产品线策略则是对产品系列所作的决策。例如美国的宝洁公司(Procter&Gamble)在中国市场上采取合适的产品组合策略及产品线策略,其产品组合包括肥皂、洗涤剂、香波、卫生纸、纸巾等等,创立了海飞丝、飘柔、潘婷等等清丽温馨的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品牌,这些香波、洗发剂便是产品线,采用的是多品牌的产品策略,其品牌深得中华文化的精髓,符合中国国民心理和偏好。这些策略也正是针对中国独特的文化背景及文化氛围而创立的。不过,因为在跨国公司国际营销的产品策略中,品牌商标,包括设计及新产品开发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所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试看其文化营销特质。

(一)品牌商标策略与文化营销跨国公司在国际营销中非常重视其产品品牌及商标的作用,所以在适应当地文化环境及其需求的同时,更着重发掘出根植于目标市场传统文化的创新品牌和商标。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曾在拉美的波多黎各推销一种叫“Nova”品牌的汽车即为一例。由于波多黎各使用的是西班牙语,在西班牙语中“Nova”意思是“跑不动”,当然这种汽车在当地因违反其文化背景销售前景十分黯淡,公司发觉后,及时纠正错误,改其牌号为“Savge”(蛮力、强烈或猛烈之意),因而这种牌号的汽车大受欢迎,通用公司也因此大赚一笔。欧洲有一家跨国公司在中东推销一种商标为“雪”(snow)的洗涤用剂,因为中东各国很少见到“雪”,根本就不知道雪是什么东西,当然印有这种商标的产品其销路非常差。再如可口可乐公司在香港拓展柠檬汽水时,因最初品牌名译为“是必利”,销售十分有限。后公司针对香港居民的中华文化背景及汉语的特色,就改名为“雪碧”,这种名称既典雅清新,又便于记忆,所以大受包括香港、中国大陆等在内的巨大市场的青睐。

(二)包装设计策略与文化营销包装设计对产品推销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产品外观及形象的优劣直接决定其价格甚至需求的高低。特别是在当今市场上竞争日益激烈,产品的异质性及其生命周期的缩短,使得产品被消费者所接受的决定性影响因素愈来愈表现为包装与设计的新颖、得体、别具一格等特征。所以独具特色且又适合顾客需要的产品包装不仅能吸引顾客,保护产品,宣传本产品的性能、特点和用途,美化产品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其价格,增加利润,是企业产品策略的主要内容。可见,跨国公司的国际产品策略中包装策略占有重要地位,它与文化营销也紧密相连。跨国公司的包装设计策略中也日益重视目标市场的文化特色,在突出其文化内涵的同时,也积极输出本民族或本企业的独特的文化,以此来适应和开创市场需求,增加销售。例如,美国跨国公司科尔盖特公司在日本推出其在全美销量第一的产品科尔盖特牙膏,该产品在质量和产品规格等方面均采用美国先进技术,但仅因为包装中色彩的搭配不当而导致失败。该产品包装中的色彩与日本本土一家跨国公司的狮王洁白牙膏所采用的色彩一样,都是红色和白色,只不过科尔盖特是以红色为主,而狮王洁白牙膏是以白色为主。正是因为西方人和日本人在对待红、白两种颜色上的文化认同和民族心理的不同,才导致了两者不同的结局。西方人喜欢红色,认为它代表着生气和活力,富有生命意义,为全部颜色之冠,是最有意义给人最深印象的颜色,所以科尔盖特牙膏在美国大受欢迎;而一人喜欢淡雅的颜色,尤重白色,在日本国民心理中白色为圣洁淡雅的象征,所以包装中的白色为主正是迎合了日本人的民族偏好。因此,狮王洁白牙膏才会如此受日本国民的欢迎,科尔盖特牙膏的失败也就不足为怪了。再如美国万宝路(Marlbaro)香烟因原来的包装不尽如人意,香烟销路不好,后来在包装上改用象征力量的红色作为其外盒的主要色彩,并同时在广告中配以美国西部牛仔的硬汉形象,巧妙地将西部牛仔这种美国文化特色与包装相互交融,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因而万宝路成为全世界最为畅销的香烟。

文化营销范文篇4

关键词:茶文化营销普洱茶

普洱茶的文化营销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进行铺垫,在2003年达到了营销的爆发时期,经历了大幅的市场升温后,于2007年达到了市场的巅峰。之后,普洱茶的营销从过热走向理性,从价格、销量的疯狂上涨,走入了合理化调整的阶段。下文将利用营销学最基本的4Ps理论,对普洱茶文化营销的每个细节进行剖析,深入研究其营销过程中的得失。

一、普洱茶营销战略分析

1、产品策略

茶文化是所有茶产品所共有的一种文化,也是茶产品与生俱来的文化优势。普洱茶主产地处于茶树的发源地云贵高原地区,举世闻名的“茶马古道”就在这个地区,因此普洱茶从出身来讲,就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在普洱茶产品的种类设计上,继续保持普洱茶较为传统的茶饼、茶砖等形式。虽然普洱茶近几年的产量大幅增加,但是其产品生产工艺,依然严格按照传统的生产工艺来进行。而这种传统的采茶、制茶工艺中,也处处体现了悠久而厚重的文化,甚至普洱茶的产品都同样按照历史上传统的包装方式来进行。普洱茶产品本身就带有极强的文化气息,这为产品的文化营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分销策略

普洱茶通过市场细分,将目标市场主要分为礼品市场、拍卖市场、收藏市场和终端市场。虽然每个细分市场的销售渠道和方式不同,但普洱茶的销售主要还是通过茶馆和茶叶零售店两种业态中进行的,其中又以茶馆的经营最具文化特色。以“七彩云南”、“茶马古道”等为代表的普洱文化主题茶馆,与普洱茶的营销相互呼应,互为补充。还有将其他文化与普洱茶文化相结合的主题茶馆,如“舞林茶艺馆”等,这些茶馆通过文化之间的交融,形成了自己的特性,达到了更好的经营效果。

3、促销策略

普洱茶的促销战略充分与茶文化相结合,并采用了文化造势与产品促销相结合的立体促销模式,在整个营销攻势开始之前,就通过茶文化的相关书籍以及网络等载体,将茶文化以及普洱茶所承载的茶马古道文化,良好地结合在一起。这些文化传播媒体使大众对普洱茶的基础常识以及内在的文化有了较为广泛的了解。同时,随着各种普洱茶功效的提出,相对应的书籍和网站也随之提供相关的理论支持。

4、价格策略

普洱茶的价格来源,大致有三个部分,分别是产品本身价值、收藏价值和文化价值。最根本的部分是普洱茶产品本身的价值。借助普洱茶悠久的历史和普洱茶年代越久价值越高的特性,收藏普洱茶在一定时期内成为了一种潮流,普洱茶的价格自然被提升得很高。同时,普洱茶在销售过程中,融人了诸多文化的元素,普洱茶的自身价格加上茶道、茶经、茶艺等茶产品销售附属环节的价值,组成了普洱茶的最终价格。这种综合定价形成的价格,虽然比原始的价格要高很多,但是可以被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的人所接受。

二、对其他产品营销的启示

1、充分利用文化进行营销

拥有文化内涵的产品并不仅限于茶,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都可以体现。在产品设计时,融人一些相关的文化元素,在产品改良时,充分考虑到保护其原有的文化底蕴,进行产品定价的过程中,将文化的价值融人到产品价格之中,产生依据文化特点进行细分的目标人群。在分销过程中,将产品本身与其历史上或文化中相匹配的分销渠道相结合,发挥独有的营销优势。在促销中,将文化作为产品的卖点之一,进行宣传,不但宣传了产品,也弘扬了文化,达到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文化营销范文篇5

对于我们现在社会来讲人们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物品已经多样化,人们在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不管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人们购物的选择越来越广,营销在市场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用怎样的方式去营销,这是头等问题,用最原始的推销,叫卖,广告已经没有多大作用了,怎样提升销售量?怎样扩大利益?实现利润最大化,?怎样让顾客被动的去购买变为主动购买,并且成为该项产品甚至是该公司忠实的顾客,让顾客面带微笑的,自愿的购买,这就是文化营销的力量。赋予产品,公司价值,给予顾客一种信念,始终让顾客追随。文化营销系一组合概念,简单地说,就是利用文化力进行营销,是指企业营销人员及相关人员在企业核心价值观念的影响下,所形成的营销理念,以及所塑造出的营销形象,两者在具体的市场运作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营销模式。文化营销是指把商品作为文化的载体,通过市场交换进入消费者的意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者对物质和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文化营销既包括浅层次的构思、设计、造型、装潢、包装、商标、广告、款式,又包含对营销活动的价值评判、审美评价和道德评价。

旅游文化营销是指旅游业经营者运用旅游资源通过文化理念的设计创造来提升旅游产品及服务的附加值,在满足和创造旅游消费者对真善美的文化需求同时,实现市场交换的一种营销方式。从市场需求角度来讲,这里的文化是指文化的深层结构意识部分,即由价值观念、审美情趣、行为取向等所构成的旅游者的文化心态;从产品角度讲,这里的文化指的是产品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特征,是旅游产业的核心属性。旅游文化营销是一种营销战略,它一方面通过对文化需求的把握和顺应实现旅游者最高层次的文化满足;另一方面,通过对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的挖掘包装,实现旅游产品价值的最大化,旅游文化营销是对旅游者的文化满足与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的双重创造很促进过程,从而大袋高度和谐化的文化体验。也就是说,旅游文化营销的核心理念在于:促进和谐的、完美的、独特的文化体验,以实现旅游产品价值的最大化生成以及旅游者需求最高层次的满足。旅游购买是一种精神消费,是对旅游产品中文化含量的认同。文化消费对消费主体也有一定的要求,不同的消费者由于内在的素质差异,必然会导致对文化需求的不同层次,这就要求旅游文化营销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呈现出层次性,阶梯状展示不同文化消费者的价值观念。旅游文化营销要考虑到消费者的文化消费能力:消费者的认识能力可通过自我的文化修养、知识和经验识别旅游产品所传递的文化价值取向,如果旅游消费者“看不懂”、“听不明”、“瞧不惯”、“赏不了”旅游产品的内涵文化,则旅游文化营销行为无异于起不到营销的效果;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即文化消费者必须能够有更高的可支配收入来支付文化对旅游产品的增值部分,毕竟旅游产品的价值实现需要资金的回收来完成。旅游产品的文化特征与旅游营销。旅游产品是满足旅游者需求的提供物,从营销角度对旅游产品进行划分,其可以分为核心产品、实际产品和外延产品。文化作为旅游产品的核心部分,对于实现消费者的满意度起到重要作用,旅游产品中精神性享受成分越高,越是能提升消费者对旅游产品质量的感知度。而旅游产品各要素中的物质形式,则是消费者满足的重要基础。如果说人们的自然需要为开发新旅游产品提供了自然基础的话,那么满足社会文化需要的要求则为新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社会基础。与自然基础相比,旅游产品开发的社会基础领域更为广阔。旅游产品中的文化内涵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生活方式、生活理想、生活个性、名人名物、民族习俗、宗教信仰、文化怀旧、文化向往和文化缺陷等方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都已经达到了小康生活,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来讲,当人们的生活得到温饱是,人们会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因此,旅游成为近几年的热门话题。特别是在中国的节假日,旅游变得更加红火,可谓是人山人海,旅游是个产业链,有人想就有人做,因此近几年的旅游产业也变得高涨起来,也出现了很多旅游团体,个体,有我们所熟悉的“驴友”“背包客”“自驾游”,这一系列都体现了旅游的“高涨”。但是谈到旅游,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有人喜欢跟旅行团,有人喜欢自己旅游等等,但是从旅游的目的来看,都是让自己放松,让自己融入自然,寻找一个旅游的价值,去上海旅游是寻找城市文化,云南旅游寻找的是少数民族文化…所以归结为文化旅游。对于现在的旅游市场,旅游景点越来越多,同时也越来越杂,要怎样在那么的景区当中脱颖而出,吸引和留住更多的游客,那就需要创新,怎样的创新,重点就应该放在文化创建上,文化创建的重点应该放在文化的差异性上面,要做别人没有的,不要山寨版的文化建设,要分市场的第一块蛋糕,当做到独特,唯一的文化建设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就是游客量,因为在整个旅游中,只有当游客找到他们自己需要的某种价值的时候,他才会去认可,才会做到口碑营销,我们才能更加的吸引、留住游客。所以我们应该重视旅游文化建设。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实现文化的教化和娱乐功能的良好载体。文化则是旅游的内容和深层次表述。现代旅游行为学研究表明,旅游本质上是旅游者寻找与感悟文化差异的行为和过程,而很多旅游地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少文化底蕴、文化的挖掘和文化的包装。在未来文化在旅游景区的重要性会越发重要。

作者:周兰兰 单位:四川商务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费振家.武当旅游文化营销研究.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3):48-53

[2]尹世杰.中国旅游消费的发展趋势.求索,1999(6)

[3]罗洪,张河清.我国景区营销研究综述.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25(2):48-52

[4]周维学.文化营销研究.中国集体经济,2009(9):69-70[5]李大成.浅谈旅游区文化营销.现代物业.现代经济,2012(5)

[6]廖宁怡,欧阳晓波,王莉娟.旅游文化研究.商业经济,2010(1)

[7]靳涛.旅游景区文化营销方式的探讨.时代文学月刊,2006(1):158-160

[8]张宏斌.从文化营销到营销文化.金融时报-农金周刊,2012年11月8日

[9]张建荣.景区实施文化营销的作用与模式.中国旅游报,2012年8月20日

文化营销范文篇6

现代社会经济与文化不可分割,在分类社会发展的各层次和各项活动中,经济与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现象日益深化,新型的市场营销方式层出不穷,搞好市场营销不仅限于经济领域,还应充分认识到营销中的文化作用,注意丰富产品和营销过程中的文化内涵,使产品从开发到商标命名、媒体宣传等渗透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让消费者在获得产品的同时,还应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例如,人们对某种产品需求时,更注重情感性、审美性、象征性及符合性等文化价值,这是一种寓无形于有形的营销,我们称为营销文化。随着中国市场的日益开放和我国加入WTO,酒类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种促销活动花样繁多,以酒文化切入的活动不在少数。酒文化作为一个文化概念,其基本含义是特定和统一的。酒文化因酒而生,没有酒谈不上酒文化,仅有酒也不成其为酒文化,既有酒又有文化属性才能称为酒文化。酒文化的主体是人,是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正是由于人的不断创造,酒文化才得以丰富和发展。我国的葡萄酒文化源远流长,从张骞出使西域到张弼士在烟台办厂,还有我国辽阔的地理分布和众多的民族特色,如果在葡萄酒的营销活动中把这些传统文化渗透进来,再结合现代时尚,一定能够进一步扩展促销空间,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建立相互信任与忠诚的情感模式。文化营销实质上是指充分运用文化力量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市场营销活动,好在市场调研、环境预测、选择目标市场、市场定位、产品开发、定价、渠道选择、促销、提供服务等营销活动流程中均应主动进行文化渗透,提高文化含量,以文化作为媒介与顾客及社会公众构建全新的利益共同体关系。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适当饮用葡萄酒有意身体健康的知识逐渐普及,葡萄酒的销售空间将逐渐扩大,葡萄酒企业在全面的营销策略中,应打好文化营销这张牌,并使之与其他营销方式相互结合、相得益彰。

1营销文化的构成与特征

营销文化是社会文化现代之一,是由企业经营活动的主观愿望引发的,是在买卖双方商品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其组成要素有企业、产品、商标、包装、广告、经营理念、经营方式和商业等,以及这些要素与消费者的沟通,因此广义的营销文化,包含了企业的开发策划、设计、产品造型、包装等从产品策划到商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的整个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氛围。营销文化又分为产品文化、制度文化、理念文化、促销文化等。产品文化是指反映在产品的设计构思和造型样式及商标、包装等方面的文化,作为商品必须适应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消费需求,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制度文化是在企业营销活动中所遵循的规范文化,营销活动各环节都要遵守一定的制度,这些制度本身也是营销文化的体现。理念营销是从产品策划到商品销售所持有的理念和对营销活动规律性认识的深度与广度,以增加顾客消费观念和对商品的认同感,满足顾客的消费心理,营销活动中的理念文化是以顾客为中心,以商品销售及盈利为目的。促销文化是企业在促进商品销售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行为特征,包括广告文化、公关文化等。在营销文化中,促销文化形式最为丰富,是最直观、最具活力的文化艺术形式,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

2我国源远流长的葡萄酒历史和文化

葡萄酒是以葡萄为原料经发酵、陈酿而成的酒度低、营养高的国际型酒精饮料。葡萄酒不仅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而且还含有其他酒类所没有的单宁、果胶和酒石酸,更重要的是在所有的酒类中,唯有葡萄酒在肠胃中呈碱性反应,有利于调剂食物消化的酸碱比例,故有“钠胃”助消化,促进新陈代谢和提高心血管的脑血管的生理功能等医疗保健作用。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精饮料,葡萄酒文化也是一种人类文化,葡萄酒的发展历史也是一部人类文明史。我国有悠久的葡萄酒酿造史,最早对葡萄酒的文字记载见于《诗经》,当时有蒲桃和家种的葡萄园。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从大宛引入葡萄和酿酒艺人,此时开始引进了西方葡萄酒制法,这是中国葡萄酒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的革命性改造,促进了葡萄酒业的大发展。唐朝唐太宗收复西域后,高昌成为唐时西部疆土,葡萄酒的酿制方法也由此而全面传入内地。这是中国葡萄酒业第二次历史性的重大发展。1892年华侨张弼士在烟台成立张裕葡萄酒公司,引进欧洲大批优良酿酒葡萄品种,开辟纯种葡萄园,采用欧洲现代化酿酒技术,生产各种优良的葡萄酒。这是中国葡萄酒业第三次历史性的重大发展。正是这一次的外来引进,使中国的葡萄酒发展开始走上一条现代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因此,中国葡萄酒业的发展,是中国酒善于吸收、消化外来酒的成果,是外来的酿酒原料、酿造工艺同中国传统酿酒技术水乳交融、共同发展的结晶。葡萄酒是人类与自然相互结合的产物,她向人们展示的不仅仅是一种健康美妙的产品,重要的是人类与自然相和谐的文化内涵。葡萄酒区别于其它酒种的特殊性,决定了她在营销过程中必须采用高层次的营销方式,以便突现其独特的文化品位。

3文化营销及内涵

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原意是对土地的耕耘,对作物的培养及人本身的文化与修养。文化是与自然相对应的概念,它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的奠基人爱德华•泰勒(E.D.Talor)在其著作《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定义:“所谓文化,就其广泛的民族意义上来说,是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的符合整体”。人类除了依靠实践活动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改造周围环境以外,总是企图把简单的生存活动上升到一种至真、至善和至美的境界,且希望在满足生理需要的同时,能获得心理上的愉悦。这种升华过程的两端便维系着经济和文化。经济和文化两者不可分割,并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层次、各项活动中互相渗透、影响和互相作用。文化营销的本质目的在于营建企业新型文化价值链,以文化亲和力将各种利益关系群体紧密维系在一起,发挥协同效应,以增强企业整体竞争优势。文化营销是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营销理念,是有意识地构建核心价值观念的营销活动,文化营销对社会的作用力无所不在。首先,产品文化营销。主要体现在建立于核心价值观基础之上的产品的设计、生产、使用等各个环节上,产品是价值观的实体化,各类产品的功能、形式越来越相似,要以产品差别达到竞争优势,通过产品中蕴涵的文化理念加以差别化是扩大市场份额的有效思路和途径。例如,长城牌葡萄酒是我国葡萄酒行业的知名品牌,长城干白7次蝉联国家金奖,被评为国家名酒。1983年获得英国伦敦第十四届国际评酒会银质奖,被誉为“典型的东方美酒”。秘密在于其中蕴涵的中国文化得到世界各地的认同。其次,品牌文化营销。这是产品文化营销的深化和拓展,主要包括社会对品牌的信任,消费者对品牌的价值选择,厂家和商家对品牌的保护和完善,品牌文化通常借助于品牌名称、标记或符号体现出来。对于企业来说,品牌就是形象,品牌就是旗帜,品牌就是利润。品牌是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结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物质财富的丰裕,人们对商品中的文化含义、文化价值越来越重视,品牌正是产品文化含量的标志。第三,企业文化营销。就是企业以顾客所接受的价值信条作为立业之本,从而促进顾客对企业及其产品的认同。

4葡萄酒的文化营销

精美的包装、漂亮的瓶标、色泽深红的酒色,无不惹人爱恋。葡萄酒作为一种文化和时尚,会很快在中国普及和推广。越来越多的葡萄酒企业认识到这种蕴涵着深厚知识文化与哲学的文化营销方式,通过努力构筑一个主题鲜明的活动,从内心去引导消费者的行为。

首先,葡萄酒文化营销必须以坚实的企业文化为基础。企业文化是生产经营的灵魂,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就谈不上文化营销。在葡萄酒的文化策略中,通过提高员工文化素质,将文化寓于产品设计、经营环节中,创造全方位、高品位的文化氛围,以文化亲和力重整企业内部营销。张裕公司凭借着企业的悠久历史,修建了张裕葡萄酒博物馆,在主要销售市场举办百年张裕图片展览,参与或举办葡萄酒节等,让更多的消费者在了解张裕、熟悉张裕的同时,接受张裕文化。

其次,要有符合时代特征的企业文化营销战略。葡萄酒企业在制订营销战略目标时,必须建立文化子目标。在细分市场时要巧用文化变量。长城公司巧用重大事件进行文化营销,在山海关老龙头举行的“世纪守望中国2000年庆典”是我国最大最具震撼性的迎接新千年的庆典之一,长城干红、干白系列酒被指定为唯一特供酒。在2000年1月1日零时,伴随着民族乐器的奏响,巨龙腾空飞起,千年吉祥球释放出无数荧光彩屑,锣鼓声、欢呼声、长城起泡酒清亮的开瓶响声直冲云霄。在这种大背景下,30万人共同举杯,不仅领略了长城系列酒的魅力,同时也将千载难逢的超黄金时刻永恒地带到了下个世纪。

文化营销范文篇7

关键词:贵州民俗文化;跨文化营销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由于地处中国西南部,东邻湖南,北邻重庆,南邻广西。因此,这里聚集了汉族、仡佬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水族等49个民族,其中苗族分布最广。由于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在生活习惯、饮食方面、习俗节祭、文化艺术、思想文化等多方面都有着不同的风格。但这也为贵州现在所传承的多姿多彩的文化提供了相当丰富的资源。

一、贵州民俗文化及其特点

关于贵州民俗文化,上世纪90年代以前基本无人提及,同时也有人认为贵州没有自己的文化,因为贵州民俗文化一直以来都展现的是所谓中原文化,没有如同新疆内蒙以及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地那样展现出自己文化特点。真正让人们关注贵州民俗文化,还是上个世纪80年代,当多声部伴奏合唱“侗族大歌”在法国巴黎亮相,引起人们对贵州文化的关注。(一)原始性。由于特殊的地貌背景,贵州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落后的工业化使传统农村民间文化的原有风格保持完整。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孕育了民间文化的独创性、独特性、独特性和神秘性。由于贵州少数民族一般居住山区,且贵州地处西南不发达地区,生产力等不发达的情况下,与北上广等地区的直接对外接触不一样,所以贵州在传统的、保守的、较落后的文化上还保留的较多。在鬼神等观念上都还尚存,很多人目前都还有出门察看“黄道吉日”等,这些都是旧的传统、落后的思想没有完全褪去的标志。(二)包容性。在秦汉阶段,夜郎文化带有浓重的原始宗教色彩。《华阳国志》记载夜郎是“好鬼巫,多禁忌”,这时期宗教在夜郎人精神生活中是占主导地位的。发展至嘉靖时期,随着汉族的迁入贵州已蜕变为“崇儒术,重气节”,“民务稼穑而鲜贸易,士敦诗书而多彬雅”。更是达到“诗书礼乐,不减中华”的地步。这一时期的贵州少数民族,在不断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发展中,已经逐渐将外来文化吸收并加以发展本民族文化。鸦片战争的爆发,救国思潮涌现在祖国大江南北,特别是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传入,给了贵州传统文化一个有力的冲击。这时的《贵州官报》等报纸也极大丰富了人民的精神世界,贵州人民开始学会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唯物史观来观察和改造世界。在这样一种基础之上,新中国成立之后,共产主义信仰深深扎根于贵州少数民族心中。在这一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审美趣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在这一时期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民主与法治、公平与正义、诚信与友善等价值观。(三)儒家文化。贵州少数民族在邻里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等方面,都与儒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许多文字记载反映了那时候的人们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思想。比如侗族谚语谈到:“远相怜,近相嫌”。苗族谚语说:“做人要象萤火虫发光,处事要像蜘蛛常结网”。布依族谚语:“人敬人才尊敬,人整人就低劣”。贵州现在有文字流传下来的乡规中,侗族张氏的《孝义传家训语》中说:“邻里无忿戾,泛爱众人”,就是邻里之间互相关爱。儒学以伦理为基础的,其中包括仁、义、礼、智、信这所谓“五常”。其中,“仁”则是核心,孔子常说:“仁者,爱人”。强调仁义的人,必须让别人先通达事理。这些观点与贵州少数民族的主张相似。也就是说,儒家文化对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再如清嘉庆至同治年间,贵州黔西南者冲地方布依族《乡规碑》中可以看到:“君臣、父子、夫妇、朋友、昆弟、各守无伦,各尽人道。君尽道,臣尽忠,子尽孝,妇敬夫,弟敬兄,各尽其诚……”这种最开始只有中原才会有的三纲五常观念,足以看出儒家思想在贵州的影响。也从侧面可以看出,贵州吸收中原文化之快。(四)集体主义与权力距离。由于贵州民族从古至今多处于艰苦的自然条件下,为了生存与发展,在原始公社时期,他们开始成群结队地在山上打猎,在河里钓鱼,一起工作,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因此,贵州少数民族始终把个人的命运与全民族的集体利益联系在一起,认为集体利益比自己的生命更加宝贵。每个人都有意识地保护高于个人利益的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原则在苗族《议榔词》得到体现:“我们走一条路,我们过一座桥,头靠在一起,手甩在一边,脚步整齐才能跳舞,手指一致才能吹芦笙。”尤其是到了在近代,为了和地主作斗争,贵州人民更多的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布依族民歌这样写:“只要大家团结紧、只要大家拧成绳,穷人才有好日子过,穷人才能得翻身。”贵州民俗文化受夜郎文化、土司文化、屯堡文化的影响,加之儒家文化的传入,“忠君”等思想更显突出,反映出较高权利距离。(五)重视人际关系。贵州少数民族在将外来文化的吸收和丰富本民族思想文化后,它已经形成了重视人际关系,崇尚道德和团结和谐的观念。贵州人民相信,为了进入死后的幸福世界,他们必须关心他人,拯救生命。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之下,能够约束自己,同时影响他人,并将这种观念与实际行动相结合。从而使得贵州少数民族人与人之间,村与村之间关系十分融洽。

二、贵州民俗文化对跨文化营销的影响

文化营销范文篇8

人类有史以来大部分经济活动的动力、方式和意义都是由人类的需要决定的。进入21世纪随着物质产品的极大充裕,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进程的深入,人类精神文化的需要与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之间的联系已越来越紧密。文化已成为新世纪需要的主流,并主导着新世纪的经济活动。人类需要的这一具有革命性的变化,使生产制造商不得不改变旧有的生产目的和产品,而生产文化附加值高的新产品;使营销商不得不放弃他们业已精通的销售方式,改而进行更富挑战性、竞争性的文化营销和文化服务;至少是在提供人们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产品中注入越来越多的文化含量,在销售方式、服务方式及其内涵中注入越来越浓、越来越符合消费者个性化的文化因素,以此来赢得“上帝”的芳心。西方发达国家的人们把收入的大部分用于文化消费,而像中国这样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人们越来越多地把钱花在注入了文化意味、文化含量的物质产品或服务的消费上。当然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即使在其物质产品消费中亦更加注重该产品或服务的文化含量和文化特色———符合其价值观、文化观、习俗、审美观、意味和精神追求的个性文化。无论是文化产品、文化服务,还是注入了一定文化含量的物质产品,都要以人为本,以消费者个性文化需要为导向,以文化的某种方式去经营、去营销,以赢得生活在特定文化环境中且日益感到文化需求饥渴的消费者的青睐,满足他们丰富多彩的、个性化的文化需要。

21世纪是一个文化主导的经济时代,文化不再是经济的附加品,而是与经济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文化需求不仅改变了需要自身,也改变着整个经济。首先,文化需求超越实用需求(生存需求)而成为现代人们第一或主要需求;其二,在每一轮新的实用需求革命到来之前,文化需求的发生、递增及其多样化、个性化演变是拉动需求增长,扩大有效供给的主导力量;其三,发现、唤起文化需求,并在物品与服务中提高文化含量,是企业生产经济活动的核心任务;其四,文化不仅创造新需求,还不断地将非基本需求转化为基本需求。当一种文化普遍被社会所接受,它就能把某种需求转化为一种稳定需求。在身体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文化需求就成为消费者选择物品与服务的内在依据,文化需求调控着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和行为。文化需求处于不断否定、不断更新的流变状态———一种文化需求被满足将随即被新的文化需求所替代。文化需求的多变性所决定的物品与服务中人文价值的创新,使商品的实用价值在相对静止的条件下扩大了自己的市场份额。人们身体需求本质上是无差别的共性需求;文化需求则由于精神活动的自主性更多地表现为个性需求。文化需求的个性化,构成现代需求的基本特征,它使生产经营者因此而把握更多的超额利润的新机会;间接地改变了生产经营者同行之间的竞争模式,实现了互补性差异竞争,从而获得“双赢”效应。文化需求的这些特征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同时也为商家提出了新的并非能轻易应对的挑战———文化营销。

二、文化营销的内涵

一般认为,文化营销是商业文化的基本内容,是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企业文化在整个营销活动中的具体运用,是企业向目标公众传播、展示本企业文化丰富内涵的集中表现形态。具体说,文化营销主要包括以消费者的差异性文化需求为导向的市场营销观念,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品格的营销策略组合与以文化观念为前提的营销手段和营销服务。它是与有序竞争相统一的经济运行的动力。在文化营销活动中通过商品交换和文化服务的不断进行,既体现着物质的交换,也体现着文化的交流;既反映江苏商论》!""#$%&着经济的发展变化,也反映着社会文化、民族文化的变革。通过文化营销活动形成的经济文化联系,沟通地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互相取长补短,互相融汇渗透,推动各方经济与文化的不断发展,创造着新的文化需求,也提升着人们的生活层面,扩展着人们的文化生活层面。关于文化营销的内涵,刘喜梅认为:文化营销实质上是指充分运用文化力量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市场营销活动。即在市场调研、环境预测、品牌的确定、市场细分、市场定位、产品研发、产品包装、定价、渠道选择、店堂布置、促销、提供服务等营销活动流程中均应主动进行文化渗透,注入符合目标公众所期望的文化附加值,以提高品牌、产品或服务的文化含量和附加值,以文化作媒介与目标消费者及社会公众构建全新的利益共同体、意味共同体关系。文化营销的含义有:其一,企业须借助于或适应于不同特色的环境文化开展营销活动;其二,企业在制定市场营销战略,须综合运用文化因素实施文化营销战略,而在不同文化国度、地区、民族的目标市场,其文化营销战略中所反映展示的文化内涵和特色是有差异的;其三,文化因素须渗透到市场营销的组合中,制定出具有文化特色且能为目标消费者欣然接受的市场营销组合;其四,企业应充分利用!"#战略和!#战略以及公共关系全面构建实施企业文化;其五,企业应充分挖掘自己所处地区的文化内涵,提升企业的商业文化的品位和特色。文化营销本质目的在于营建企业新型文化价值链,以文化亲和力将各种利益关系群体紧密维系在一体,发挥协同效应,以引起消费者的联想,产生美好的想象,激发消费者心底的情感,震撼其心灵,从而增强企业整体竞争优势。

三、文化营销的主要策略

(一)文化品牌的创造。其基本途径为,一般品牌———品牌文化———文化品牌的提升。即在企业的品牌定位中注入文化因素,赋予、创造品牌的文化个性,以高品位的文化来塑造品牌的良好形象,以文化的亲和力作为与目标公众情感、意味沟通连接的纽带,使品牌在目标公众心目中占据特定的地位。文化品牌是通过对品牌注入特定文化因素后的品牌文化的再提升,以代表某种文化特点,展示这种文化的无穷魅力。当某一品牌成为一个文化品牌,代表着某一文化特质时,就能与目标公众在心灵、精神方面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该品牌传播出的特定文化信息正是其目标公众在文化方面的期盼和心的需要。因而该品牌就可具备强大的市场优势,其生命力就更加持久。

文化营销范文篇9

一、文化营销的含义

文化营销的内涵,是从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为目标,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创造一种文化产品或服务,以满足消费者深层次的文化需求的过程。[1]文化营销是传统的物化营销或实体营销的提升。具体到旅游行业来说,就是以旅游产品的实体为基础,注重资源本身文化内涵的深刻挖掘,以旅游者的文化体验为诉求,针对企业的产品和游客的消费心理,利用某一文化,使之形成一种文化气氛,有效地影响游客的消费观念,进而导致其自觉地接近与文化相关的产品,促使旅游行为的发生,甚至形成一种消费习惯,一种消费传统。[2]

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实施文化营销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树立旅游圈的品牌,提升旅游圈的竞争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老、少、穷、库”等山区,交通、通讯、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设体系不健全,导致旅游目的地尚未真正形成,过境游、接待游、出差游等现象突出。从地理位置上看,并不占优势。在交通瓶颈制约严重的情况下,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旅游业如何在竞争激烈的旅游业争得一席之地?答案是文化营销。由于文化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和传承性的特点,往往为一个地区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因此在竞争中就减少了可比性,具有垄断的地位,容易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也容易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效应。由此可见,只有注重挖掘本地区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并把这种独特的文化内涵融于产品的设计、制作的各环节中,才能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优势。

(二)有利于提高旅游业管理水平旅游业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游客在游览中能否获得审美享受和精神满足,也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能否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旅游业未来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旅游文化上的竞争,人们对旅游资源、旅游服务的需求更多地体现在文化和科技水平上,因此旅游业的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的提高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3]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旅游企业的市场运作能力较差。一方面是缺乏高水平的市场化包装和营销。各地在对外宣传和旅游策划上往往各自为政、手段落后,旅游知名度较低。多年来,鄂西旅游业依旧停留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和“等客上门”的粗放型经营阶段。另一方面,缺乏规模大、实力强的旅游业市场主体。目前湖北大型旅游企业不多,省内尚无一家本土上市旅游企业。要改变这些落后的面貌,都依赖于圈内旅游业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

三、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文化营销策略

(一)深入挖掘本地区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鄂西地区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也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这里集中了楚文化、三国文化、巴土文化和宗教文化等湖北5大文化体系中的4大文化。这些文化都是本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沉积下来的瑰宝,同时也是该地区独特地域、民族、风土人情的产物。比如,荆州的楚文化;清江的巴土文化;十堰的道教文化等等。要实施文化营销,就要深入挖掘楚文化、三国文化、巴土文化和宗教文化中的精髓,形成核心的价值观。

(二)明确各地区的文化定位由于体制的问题,长期以来,各地区的旅游资源没有一个统一规划,各自为政,造成了恶性竞争、重复建设比较严重。既浪费了资源,又未形成各地区独特的优势,不利于整个旅游圈的发展。因此,应该建立一个文化建设领导的协调机构,整合各地区的旅游资源,统一规划各地区的文化定位。这样不仅有利于形成各地区强有力的竞争力,而且可以形成良性竞争、有序竞争、错位竞争的良好局面。应以荆州古城景区、洪湖岸边是家乡—石首天鹅洲景区、襄阳古隆中—鱼梁洲景区、三峡大坝—平湖半岛景区、恩施腾龙洞—大峡谷景区、清江画廊景区、武当山—太极湖景区、明显陵—漳河景区、炎帝神农故里—大洪山景区、神农架—大九湖湿地公园景区十大核心景区为基础,给每个景区一个明确的文化定位,形成该地区独特的旅游文化氛围。

(三)精心设计文化旅游产品在确定了文化定位的基础上,就要把文化内涵融入旅游产品的设计、制作的各个环节中。只有这样,才不会让旅游者觉得文化与旅游产品两张皮,甚至是生拉硬套。因此,在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一方面要紧紧围绕本地区特有的文化来展开;另一方面,应该多让游客去体验和参与,在体验中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感。比如襄阳地区的古隆中,是三国时期诸葛亮的故居。虽然隆中已形成了以三顾堂为中心的六角井、躬耕田、小虹桥、老龙洞、梁父岩、半月溪、古柏亭、野云庵、抱膝石等十景,还增加了草庐亭、抱膝亭、武候祠、石牌坊、荷花池、铜鼓台、襄王陵等景点,但是,这些景点多是静态的文物风景,对游客的吸引力十分有限。应该多设计一些顾客参与度高的旅游产品,比如,可以让游客骑一骑诸葛先生发明的木牛流马,或者举办木牛流马大赛,还可以根据诸葛亮发明的八阵图,设计成迷宫游戏,吸引年轻旅游者的青睐。或者让游客在诸葛亮的故居一边听着诸葛先生弹过的曲子,一边书写《出师表》,旅程结束可以带回留念,一定别有一番滋味。

(四)努力提升服务品质第一,建立景区的本地化服务体系和客源体系。首先各个景区根据国家《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科学归纳服务流程、服务管理各环节的具体要求,建立规范统一、协调配合、层次清晰、科学合理、全面完善、实用有效的标准体系。第二,在整个旅游圈内开展“十佳饭店”、“十佳景区”的评选活动,评选旅游圈内优质服务的“十佳饭店”、“十佳景区”等,并推出一批优质旅游线路产品。按照湖北省《旅行社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圈内的旅行社、客运公司和旅游客车每年都要进行评级。同时开展“星级与你同行”导游大赛及星级评定活动,形成星级导游骨干队伍。第三,定期红黑榜。各地旅游局应定期向社会旅游服务质量红黑榜,定期推出一批诚信旅游企业和品牌旅游产品,同时公布服务质量不达标的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并选出热心市民担任旅游质量社会监督员,专门对旅游行业进行明查暗访,曝光劣质旅游产品,打击违规操作。第四,向广大市民征集旅游梦想。并且由星级旅游社帮助其完成。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一方面,可以促使整个圈内的旅游企业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完善自身素质,使得鄂西生态旅游圈在服务水平方面有一个较大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旅游业的人、财、物向优质企业转移,实现优胜劣汰。

文化营销范文篇10

[关键词]旅游文化营销;营销策略;旅游资源

文化营销是以文化分析为基础,以满足消费者的文化和情感需求为目的,营建企业新型文化价值链;以文化亲和力将各种利益关系群体联系在一起,发挥协同效应,增强企业整体竞争优势。随着文化营销理论在我国的传播,除了传统的工业企业外,越来越多的旅游业经营者也开始重视文化营销在经营中的应用。旅游业内人士已经注意到,旅游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市场开发,而是以人为本,强调作为文化人的旅游者的精神消费性需求。

一、旅游文化营销的内涵和特征

(一)旅游文化营销的内涵

旅游文化营销是指旅游业经营者运用旅游资源通过文化理念的设计创造来提升旅游产品及服务的附加值,在满足和创造旅游消费者对真善美的文化需求中,实现市场交换的一种营销方式。从市场需求角度讲.文化是指其深层结构意识部分,即由价值观念、审美情趣、行为取向等所构成的旅游者的文化心态;从产品角度讲,文化指的是产品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特征,是旅游产品的核心属性。旅游文化营销是一种营销战略,它一方面通过对文化需求的把握和顺应来实现旅游者最高层次的文化满足;另一方面,通过对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包装,实现旅游产品价值的最大化。

旅游文化营销是在对旅游者的文化满足与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的双重创造和促进过程中,达到高度和谐化的文化体验。旅游文化营销的核心理念在于:促进和谐的、独特的文化体验,以实现旅游产品价值的最大化和旅游者需求的满足。旅游文化营销的根本目标在于实现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和旅游者的文化满足。旅游文化营销构架如下图:

(二)旅游文化营销的特征

1.时代性。旅游文化营销作为一种价值性活动总是反映和渗透着自己的时代精神,体现出时代的新思想新观念。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时代的精神文化特征,旅游市场的需求也随着自己时代的精神文化特征一刻不停地生成着。旅游文化营销只有不断适应追随时代的变化汲取时代精神的精华,才能把握住社会需求市场机会,才能赢得消费者,否则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2.个性化。正如美国旅游权威麦金托什教授所言:“文化是决定旅游地区总体魅力的惟一因素,其内涵极其丰富并充满多元化特点。一个地区的文化元素是极其复杂的,它能够反映人们生活、工作和娱乐方式”。旅游产品要有特色,具有个性,要让游客对景区有地方感。它必须提供游客某种独特的旅游体验,假如一个旅游景区能够提供新奇独特的产品或营造让人留恋往返的环境氛围,那么这个旅游景区就拥有了区别于其他旅游景区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越是与文化相融合就越显示其独特创新性,就越容易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在市场竞争中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3.具有核心价值观。传统的营销方式基本上是以有形产品为中心的,旅游景区销售人员的目的仅仅在于让消费者了解旅游景区的外貌特性,对产品中凝聚有多少文化因素和与消费者的价值观念有何联系没有给与考虑。文化营销通过发现、培养或营造某种核心价值观念来达成旅游景区目标的一种新型营销方式。现实社会中存在一些以不健康的心态来解读文化的旅游者。如果一味迎合他们的需求,只会助长偏见和误解,降低本地文化的品位,失去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二、旅游文化营销的类型

(一)知识文化营销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不断前进,旅游者的需求层次阶梯逐级提升,即使是低层次的需求也出现了与高层次需求融合的趋势。人类的本性是好奇的,通过了解陌生的周围世界,学习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生存方式。将知识含量贯注于旅游产品的内涵中,使旅游者在消费旅游产品的过程中体会到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需要,将成为未来旅游市场的一个独特的市场卖点。从长远看,独具特色的知识文化营销方式在营销活动中已超越企业经营手段的层次而担负起提高公民素质进行文化建设的重任。通过旅游,旅客可以了解不同地方的传统风俗习惯、大都市的现代风情,增长知识,了解世界的不同文化。

(二)审美文化营销

审美文化营销,即运用戏剧、绘画、书法、故事、诗歌、传说、文学、艺术等为审美素材,赋予营销活动以美的意义,使营销成为一种审美创造活动,让消费者在美的熏陶艺术的氛围中欣赏体验,最终接受产品服务。审美创造可以贯穿在营销活动的整个过程,从产品设计、销售环境、广告传播等都能见到真善美。旅游文化产业中的文化表演、旅游纪念品等都有体现审美的文化营销的内容。

(三)精神文化营销

精神文化营销,即通过向社会消费者倡导和传播有关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所开展的营销旅游文化营销运作模式研究活动,尤其是其中所表现的思想道德观念更是精神旅游文化营销的核心和灵魂。其中旅游项目中的红色之旅、宗教之旅等体现了人们对宗教信仰及缅怀革命先烈的精神方面的需求。

(四)娱乐文化营销

旅游是使人快乐的事,工业社会设定了严格的个人角色,人类追求娱乐和快乐的本性受到了理智的压抑,人性出现了异化的现象。而现代社会竞争的快节奏更使人们时刻处于紧张的状态中。一旦获得了旅游的机会,人类自然想到娱乐和放松。体育明星和娱乐明星己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特定文化现象,这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往往能够通过旅游文化营销运作模式来研究大的体育赛事和文化演义活动,这已成为旅游文化营销的重要载体。

旅游文化营销各种形式在实际营销中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有时在同一个营销活动中也会同时运用多种文化营销手段。旅游文化营销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更深刻更直观地理解旅游文化营销的“文化”意义,还有助于我们打开“文化”思路,多角度、多层次地策划开展旅游文化营销活动,把旅游文化营销落实为一种营销实践活动。

三、旅游景区文化营销策略

(一)品牌定位明晰化

一个旅游景区可以有多种文化,但一定要有它的主打特色文化,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住自己的位置。在旅游营销文化中明确具体的目标市场,针对明确的文化旅游品牌和目标市场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不到长城非好汉”,在的《清平乐·六盘山》中更多地代表着抽象的含义,但在现实中的居庸关、八达岭长城上,这句话成了这处部级风景区的宣传语和定位,只要在长城上走一遭,这七个字的豪言壮语可谓不绝于耳。再如河南新郑市利用黄帝故里发展“千年圣典”祭祖文化旅游来营销城市文化,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华侨华裔和大陆同胞去黄帝故里寻根,体会博大精深的炎黄文化。

(二)策划整体系统化

在旅游景区文化旅游开发之前,对整体的旅游资源与建设进行系统整体的规划和详细周密的策划是非常必要的。规划可以将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进行科学地布局,而策划可以准确地进行市场分析、市场定位、市场细分。系统化的策划规划可以有效地避免重复建设。山东省梁山县为打造“水泊梁山”旅游文化品牌,专门请了著名的策划人为文化旅游开发进行整体策划,从硬件资源的快活林酒店、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到软件资源的宋代文化、梁山武术、购物旅游和梁山108将的演绎,从整体角度出发,系统地规划软硬件旅游资源,为后续的开发提供可行性的依据。

(三)旅游营销差异化

差异化营销是为了使旅游景区在旅游竞争中与其他旅游景区有明显的区别,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将旅游景区的核心文化资源进行营销。差异化营销手段可以有多种:首先,利用节日、节事活动、展览等旅游产品开发节庆文化旅游,吸引游客。如呼和浩特的“昭君文化节”、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江苏无锡的“吴文化节”、哈尔滨的“冰雪文化节”等,各旅游景区的文化节不仅代表旅游景区的文化特色,并且通过节庆旅游这个卖点吸引各地的游客,也可以大力宣传旅游景区的文化。其次,可以利用影视旅游进行宣传营销。如电影《少林寺》演红了河南嵩山少林,将少林文化推向了全世界。电视剧《乔家大院》演绎了晋商文化等,许多城市也纷纷建影视城,拍摄电视短片在收视率较高的央视频道展播,借用影视这一大众媒体宣传城市文化。此外,休闲演艺也是较好的营销途径,如大型演艺节目《丽水金沙》表现了云南丽江的民族文化,《印象,刘三姐》传扬了广西桂林的民族文化,这种演艺类的文化节目是旅游地文化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