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院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14:43:28

文化学院

文化学院范文篇1

云大旅院学子独生子女多,娇生惯养,不为生计忧愁,生活相对较富裕,没有过艰辛体验,缺少困难和挫折的磨炼。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显得无所适从,容易向消极方向发展。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迹象尤为突出,在为人处事方面以个人利益为重,表现出明显的自我性,合作意识几乎得不到体现,甚至部分学生信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事原则。惰性极强,做事情的时候缺乏耐心,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多跑几趟就嫌麻烦,只想坐享其成。最好是办什么事都让别人为其解决。

2、对网络文化缺乏正确的认识,缺乏耐心,急功近利

云大旅院学生家庭条件优越,有的学生抱着混文凭而来,他们漠视挂科,认为大部分科目学了没有用处,沉迷于网络游戏,去虚假的世界中寻找刺激,不把心思花在学习上,一到期末考试就变着法子的研究作弊的手段及方法。他们认为网络是万能的,没有了网络就像缺了一只胳膊似的。据调查,我院有电脑的同学占了60%,但是真正用电脑学习的却没有那么多。计算机考试挂科率较高,就足以证明学生缺乏学习热情,没有把计算机的用途落到实处。

3、自我认同感较低,自卑感严重,自信心不足

云大旅院属于三本院校,而三本学生在高考中成绩并不理想,使得他们中很多人来到学校后自卑感比较严重,自信心不足。很多学生认为来独立学院是高考失利后无奈的选择,在各方面总觉得不如公办院校的学生,容易产生“低人一等”的感觉,而且学生们往往把自身问题归咎于外部原因,结果导致目标迷茫,没有信念,自暴自弃,甚至对一生产生负面的影响。此外,有的用人单位对三本院校的学生有些排斥,他们在用工时,常常将三本学校的学生拒之门外。这就使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失去自信心,表现出一定的自卑感。

4、思想开放,个性张扬,接受知识能力强

文化学院范文篇2

一、调研目的

高举思想、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内涵,围绕“以学科建设为重点,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主题,院领导班子深入到师生员工中,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发挥全院师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吸取意见和建议,以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富有成效,促进学院全面发展。

二、调研课题

主要围绕我院学科建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党建工作开展调研,具体课题如下。

1.如何发挥和保持近现代史学科优势,带动相关二级学科发展。

2.如何利用现有力量,进一步明确我院重点发展学科(或领域),积极培育国家重点学科。

3.如何利用我院现有研究优势,组建新兴交叉学科(领域),进一步争取学校学科建设经费支持。

4.如何利用现有力量和优势,进一步争取更多的部级科研项目。

5.如何创造条件,进一步争取高校人文社科奖。

6.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如何进一步创造条件培养培育大师级学者,如争取长江学者、新世纪人才等。

7.根据确立的重点发展方向,如何进一步培养或引进学科骨干。

8.如何进一步采取措施,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积极培育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生尤其是硕士研究生控制在多大规模。

9.如何充分利用我院历史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创新实验区的优势,进一步提高我院本科生培养质量。

10.如何进一步使专业教学和思想教育形成合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11.当前,如何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我院毕业生就业率。

12.如何抓好党建工作,增强党员意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13.如何开辟创收渠道,提高教职工福利。

14.其他有利于我院发展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议。

三、调研形式

1.座谈会

由院领导班子成员分别负责召集相关师生员工座谈,就上述课题看进行调研。

具体安排如下:

彭南生负责文化学系;

朱英负责中近史所;

邢来顺负责世界史;

刘固盛负责历史文献所及中国古代史;

卢治平负责办公室、资料室;

胡年珍负责中近现代史及研究生;

张明生负责本科生。

2.问卷

主要是针对上述部分课题,胡年珍、张明生分别负责在研究生、本科生中开展问卷调查。

3.网络调研

开通书记院长信箱,向全院师生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

四、时间安排和要求

1.座谈会

3月23日——4月10日,各负责人分别召开座谈会并形成调研报告。

2.问卷

4月10前完成,并形成调研报告。

文化学院范文篇3

一、深刻认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句让中国百姓感同身受的话正是中国教育事业改革开放30年来的写照。改革开放30年来,是党和政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30年,是教育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国民素质显著提高的30年,是全党实施素质教育,教育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的30年,是促进教育公平制度建设显著加强,更多惠及困难群体的30年。

高等学校是思想、文化、科技资源的聚集地,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中发挥着重要骨干作用。高等学校的科学发展,直接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现,关系到思想政治领域的和谐稳定。当前,我国高等学校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发展难题。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破解高等教育发展难题,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高校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推动我院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建院以来,学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院的改革与发展,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学院的创新发展,从2002年的首招600多学生到08年近9000学生,2009年的在校生规模将超过10000人。学院的改革发展坚持“安全稳定是基础,教学工作是中心,教学质量是生命,科学管理是关键,改革创新是动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是保障”的治校方略,学院的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的时期,新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2012年教育部对独立学院的评估关系到学院的存续与发展,我们必须明确目标、正确定位、理清思路、锐意进取,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积极探索独立学院的办学之路,深刻分析学院的发展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保证学院真正实现科学发展。

二、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主要原则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云南省开展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指导意见》和《云南省高等学校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意见》,结合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意见》和《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定》,围绕学院和各系(部)的基本职能、主要任务和师生党员的特点,切实组织好学习实践活动。通过活动,着力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解决影响学院和各系(部)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党员和干部的素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正确的办学理念、发展思路和改革措施,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落实到党员和干部的实际行动中,更加自觉、主动、坚定地推进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目标要求。根据中央提出的“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和“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目标,结合学院实际,学习实践活动要努力达到以下具体目标:

1、提高党员素质。提高党员素质是学院科学发展的基础。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深广大党员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系统地把握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行动指南,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和构筑精神支柱,牢固树立起科学发展的意识。

2、加强班子建设。加强班子建设是学院科学发展的关键。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学院和各系(部)的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要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自觉行动,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完善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措施、破解发展难题,千方百计推动学院实现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努力把院和各系(部)级领导班子建设成讲政治、懂教育、团结和谐、勤奋工作的领导集体。进一步加强党支部建设,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3、完善体制机制。完善体制机制是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学习实践活动,继续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深入实施以目标责任制为核心的学院制建设,并完善相关制度。

4、促进科学发展。促进各系(部)发展是学院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落脚点。通过学习实践活动,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学院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学院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师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事关师生员工生活学习条件改善的重大问题。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正确处理好学院发展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学院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和发展学院建设又好又快的好势头、好氛围、好局面。

5、师生员工满意。师生员工满意是衡量学院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干部进一步树立宗旨意识、责任意识,改变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切实办好广大师生员工迫切希望办又有条件办的实事。要把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为师生排忧解难落实在行动上,让师生员工对学院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满意。

(三)主要原则。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着重把握以下主要原则:

1、坚持解放思想。在巩固解放思想大讨论成果的基础上,把解放思想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的全过程,继续坚持用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解放思想,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深化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用科学发展观思考新问题,使办学思想更加符合高等教育规律要求。

2、突出实践特色。紧紧围绕学院科学发展的主题,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及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与认真落实《中共云南省委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结合起来,推动学科学位点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工作、对外交流与合作等工作的开展。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有机结合起来,使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与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实践紧密结合,切实推进学院的建设和发展。

3、贯彻群众路线。要充分发扬民主,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与;要充分相信师生、依靠师生,认真倾听师生意见和建议,虚心向师生学习,真诚接受师生监督评议;要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学院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师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把师生是否满意作为评价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依据。

4、坚持正面教育。要组织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地查找存在的问题,深刻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全面总结经验和教训,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查找和剖析问题既要严格要求,又不搞人人过关;要注意保护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教育示范作用,激发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学院科学发展的热情和干劲。

5、实施分类指导。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的一件大事,全体党员都要积极参加,重点是院、系(部)级党员领导干部。针对我院党员数量和党员的情况,各系(部)的学习实践活动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岗位的管理干部、教职工党员和学生党员的情况,分类提出具体要求,统筹安排学习实践活动,使学习实践活动与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和学生的学习相结合,增强学习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职工中的党员,主要以学习有关学习实践活动的学习材料为主,倡导他们为学院改革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要注意吸收党外领导干部、骨干教师参与学习实践活动。

三、开展活动的时间安排与方法

遵照《中共云南大学委员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时间安排,分三个阶段开展活动,时间为2009年3月——8月。

(一)第一阶段:学习调研(3月下旬至4月底)

这一阶段是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主要任务是学好理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1、开好动员会。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4月2日召开学院学习实践活动动员大会,由学院党委负责人对全院学习实践活动作动员部署;4月3日,各系、部党组织召开动员会,由系、部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做动员部署。

2、组织好学习培训。根据省委和校党委要求,学院将采取自学和集中学习的方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系统深入地学习相关材料,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3、开展好专题调研。专题调研活动分院、系(部)两个层面进行。由院领导牵头的专题调研组,每个专题调研组要具体深入到系(部),围绕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创新办学理念、提高办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建设和谐校园以及学院改革发展中的其它重大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各系(部)、各单位由本单位领导牵头,围绕教学、人才培养、管理和服务等工作进行专题研究。

4、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学院各系(部)要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结合学院5年工作计划的要求,做好对独立学院评估的前期工作,组织广大党员立足岗位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重点组织开展好科学发展观进入课堂、教材、教职员工和学生头脑,改进教风、学风、管理工作作风的实践活动。

5、开展案例分析。学院和各系(部)要紧密结合教学、人才培养、管理、服务工作的实际,对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认真总结近年来改革发展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深入剖析,深刻反思,提高党员干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组织好“科学发展大家谈”讨论活动。

(1)学院层面组织好“科学发展大家谈”的师生座谈会,重点围绕学院长期建设、以实施目标责任制为核心的学院制建设,开展讨论交流,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2)各系(部)党组织要围绕本单位的科学发展等问题,组织师生结合单位、个人的职责任务和中心工作进行讨论和交流,提出推动本单位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

第二阶段:分析检查(5月上旬至6月下旬)

这一阶段是承前启后、把学习实践活动引向深入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征求意见、找准问题、分析原因、明确方向,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1、进一步找准存在的问题。以院系(部)两级调研为基础,召开师生座谈会、派成员座谈会及个别征求意见等方式,根据上级对我院改革发展提出的要求和我院发展的目标,进一步征求群众意见。切实把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找准、找实。

2、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在专题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由学院党委负责人主持分析检查报告,运用思想深入学习调研的成果,充分反映学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情况,充分反映我院广大党员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形成的共识;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深刻分析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方面的原因;明确推进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向、总体思路、工作要求和主要措施,明确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要求和措施。

各系(部)领导班子要重点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凝聚力、创新力、执行力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形成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分析检查报告。要结合各自岗位工作实际,从政绩观、权力观、利益观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认真写出个人分析材料。每个教职工党员都要认真查摆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问题,深刻分析主客观原因,明确努力方向,写出个人分析提纲。

3、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专题民主生活会在校院两个层面开展。学院领导班子和各系(部)领导班子分别召开一次检查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情况的专题民主生活会。民主生活会要按照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要求,紧扣思想和工作实际,深入查找班子和个人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原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会前,领导班子成员要认真撰写发言提纲、相互谈心、交换看法。会上,要做到“三检查、三分析”,即检查是否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分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检查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结合实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检查现行不符合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分析制约科学发展的局限性,统一领导班子的思想认识,明确今后的整改措施。

所有教职工和学生党支部要组织全体党员召开一次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组织生活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分析查找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深入剖析影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明确努力方向。党员领导干部要主动参加所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会。

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要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重在总结经验教训和提高思想认识,不搞人人过关。要运用民主生活会的成果,进一步修改完善分析检查报告。

4、组织群众评议。学院的分析检查报告由学院党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召开座谈会或书面评议等形式,组织师生代表进行评议。各院(系)领导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由本单位组织师生党员群众进行评议。评议着重从对科学发展观认识深不深、查找问题准不准、原因分析透不透、发展思路清不清、工作措施可行不可行等方面进行评议,根据群众评议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分析检查报告,分析检查报告和评议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第三阶段:整改阶段(7月上旬至8月下旬)

这一阶段是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所在,主要任务是明确目标,落实责任,认真整改,确实取得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具体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1、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落实方案。以分析检查报告为主要依据,针对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意见、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制度,结合学院的发展目标,制定院、系(部)级领导班子的整改落实方案。明确整改落实的项目、目标和时限,及整改落实具体措施,明确相关领导和部门的责任。形成的整改落实方案,要以适当的方式向党员、群众公布,作出公开承诺。整改落实情况要向党员、群众通报,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

2、集中解决突出问题。按照整改落实方案的要求,集中力量解决几个影响和制约学院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对于现在就能解决的问题立即解决;对于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努力加以解决;对于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出今后逐步解决的意见或方案。解决问题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切实办好几件广大师生迫切希望解决的实事。

3、完善体制机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清理现有的规章制度。结合实施学院制建设,在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符合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规章制度,形成一套更加系统、科学,有利于推动学院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4、做好总结、测评工作。学习实践活动基本完成时,学院党委和各院各单位党委和各系(部)党组织要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情况、主要做法和特点、取得的经验和成效、存在的不足和努力方向等进行认真总结,形成总结报告。总结报告要在一定范围内向党员、群众通报。各系(部)的总结报告于2009年8月中旬完成,并报送学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学院的总结报告于2009年8月下旬完成,并上报云南大学党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切实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领导

学院和各系(部)要把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作为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学习实践活动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学院的学习实践活动在云南大学党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和省属高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省委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11指导检查组的指导下,在学院党委的直接领导下进行。学院成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各系(部)党组织要相应成立学习实践活动的领导小组,以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各系(部)领导班子成员要明确责任分工,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开展学习,带头调查研究,带头分析检查,带头创新实践,为广大党员干部作出表率。学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各系(部)学习实践活动的督促检查指导。

(二)努力探索,求实创新。在坚持学习实践活动基本要求,严格完成学习实践活动各阶段各环节“规定动作”的前提下,大胆创新、主动实践,紧密结合学院和各系(部)实际,创新形式、丰富内容、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完成“自选动作”,形成自身特色。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推动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讲成本、重实效。着力解决完善学校科学发展的思路和发展战略、提高领导班子领导学院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推进学院深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加强对学院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院教师队伍和行政后勤人员的素质、维护学院的安全和谐稳定。

文化学院范文篇4

一、进一步明确学院的发展目标。

站在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学院的高度明确学院的发展目标。把英文学院建设成学科建设先进,教学质量好,科研水平高,师资力量雄厚,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和谐学院。

二、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

1、建设好教学技术与评估和比较文化研究两个新增硕士点。

2、学院根据现有学科的分布,成立了五个研究中心。各研究中心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并开展活动,申报与学院的学科建设有关的团队项目,争取多出成果,出高水平成果。

3、学院按计划派出考察、学习小组,由院长或副院长带队,赴高校集中的城市,考察2-3所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学生等方面的管理以及课堂教学工作,以促进学院学科建设的发展。

4、努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术水平,鼓励研究生参加校内外的学术活动,鼓励研究生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

5、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对写出高质量毕业论文的研究生实行奖励。

三、坚持质量第一,做好本科教学工作。

1、进一步搞好现有部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并且争取每年都建设至少一门新的精品课程。

2、继续保持原有的专业优势,进一步抓好各个专业方向的课程建设。完善导师制,帮助学生明确努力方向,最佳设计自己的专业发展道路。

3、继续抓好教材建设,抓好入选教育部“十一五”规划的11种教材的编写工作,紧扣该学术领域的前沿发展,编出自己的特色,在编写质量上一丝不苟。

4、进一步抓好多媒体教学,办好各个课程网站,尤其是抓好师生间网上的学习互动。

5、结合教学改革抓好教学研究活动,组织新老教师合作,开创新的教研方向,做出新的成果,争取有较多的教研论文在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

6、进一步加强通选课的建设及管理工作,增加通选课的开设。

四、重视科研工作,加强科研的组织和激励力度。

1、着力解决科研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发挥学院五个研究中心的作用,要求全院教师参加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研究中心;给予学院各研究中心一定经费,以便开展学术活动;要求各研究中心至少承担一个团队项目,学院给予扶持,使相关团队早日产出成果。

2、培养学术氛围。邀请本院和其他单位专家学者作学术讲座、特别是相关学科方法论方面的学术讲座,使教师对学科和学术有进一步的认识,找到自己的科研兴趣,积极从事科研活动。

3、调整学院的科研奖励条例,对高显示度的科研成果予以重奖。

4、鼓励教师、特别是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

5、进一步完善学术休假制度。学院从课程安排等方面,对从事科研的教师提供必要的条件。

五、坚持人才兴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加大对年青教师的培养力度,进一步改善学院教师的职称结构。鼓励他们有计划地、分批攻读博士学位,使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进一步提高,不断优化学术骨干教师年龄结构。

2、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引进学科带头人,积极申报高层次人才项目,充分发挥引进人才在教学、科研与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尤其是在高显示度科研成果产出方面的作用。

3、进一步为学术带头人的成长创造平台和条件,培养出更多在学界有影响的高层次人才。

4、进一步加强青年学术骨干和学术梯队建设,努力做到每一个专业方向都有合理的学术梯队。

六、加强党建与思政工作,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1、切实加强党建工作,吸收青年教师、特别是学术骨干教师入党,大力推进学生党支部在班上的建设。

2、进一步强化党组织和党员在学院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3、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继续倡导“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尚精神,引导教师关心、热爱集体,热心、服务公益。

4、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廉政宣传教育形式的创新,在结合学院特点上下功夫。

5、进一步加强行风建设,提高行政办公室和教辅部门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水平和效率。

6、加强预算管理,勤俭节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加强设备采购管理。

七、以学生为本,做好学生工作。

1、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思想及心理的关注。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给予有需要的同学更深入和细致的指引。

2、加强对学生的服务和管理,准确和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进一步完善学生安全防范措施及预案。

3、加大创新力度,培养创新型人才,在思政和公民道德教育方面形成特色的系列品牌活动。

4、加强班风学风建设,营造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学习氛围。

5、继续拓展高质量的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更多更好的平台。

八、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班子科学决策和行政能力。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列理论,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

2、坚持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完善决策、执行机制。坚持“集体领导,院长负责,分工合作”的学院管理模式。

3、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做到会前有议题,会后有纪要,有落实。会议纪要及时向全院教师公布,接受教职员工监督。

文化学院范文篇5

一、组织机构进一步完善

年5月25日市区域文化学会在职业技术学院召开了一届二次理事会,基本确定了学会组织结构,即由专家顾问智囊构成核心,教师、文史爱好者、导游和具备一定写作能力的社会人士、作协会员为基本成员。为了进一步完善了学会的组织机构,年9月18日,市区域文化学会又召开了一届三次理事会,确定年度常务理事,新增副会长、副秘书长,免去赵心瑞学会秘书长职务,由路碧霞副会长担任。本次会议还讨论了学会要办刊物的内容,办刊理念,进一步完善了学会章程。到年底,新增会员20余人,聘任顾问18人,确定专家学者22人。

二、学术讲座及科研成果初见成效

1、学术讲座见文化传播之功

年1月20日,管芙蓉会长在“平城讲坛”主讲诗集《莲之梦》。讲题为:《青衣不媚独傲苍穹》,近100位文学艺术爱好者聆听了讲座。年3月8日至10日,管芙蓉会长给国旅导游培训《平城时期的北魏王朝》等专题三天。

年10月16日下午,市区域文化学会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在学院共同举办专家讲座。特邀市区域文化学会顾问、市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知名学者先生主讲“历史与散文写作”。煤炭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及同煤热爱历史文化及文学写作人士,共计300余人聆听了讲座。这次专家讲座的举办,是市区域文化学会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促进历史文化的深入认识和广泛传播的一次重要实践,也为煤炭职业技术学院打造品牌名校,提高师生文化修养,实现“品牌强校”战略做出了贡献。

年11月7日开始,煤炭职业技术学院级语文教育专业在管芙蓉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三场“历史文化”主题演讲会,由杨晓斐,张莉莉,李庆,赵蓓四位同学主持。在主持人的精心安排下,同学们依次上场,解说展示了各地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

2、科研成果长学会发展之志

职业技术学院申报的“历史文化北魏专题研究项目”,荣获年年同煤集团论著特等奖。学会第一部区域文化学术著作《北朝散论》年2月16日荣获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年度奖“百部工程”二等奖。管芙蓉会长和赵心瑞秘书长的《北魏专题》年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市区域文化学会任兆光、管聪荣等六人经潜心研究,发明了民用环保型煤炉具等七项成果,于年相继申报成功,并获得国家专利。年7月6日上午市区域文化学会在煤炭职业技术学院会议室召开关于创办会(报)刊征询意见会。与会人员从多方面提出宝贵意见。会后,开始了一系列扎实细致的创刊筹备工作。

三、文化资源考察和学会之间交流活动较为活跃

为了加强学会之间的交流,年月日,市区域文化学会参加了由长城学会组织的古城一日游。先后参观了圆通寺、朝阳宫、白塔、赵府大院、五龙壁、代王府遗址、大槐树、东关华严寺。年月日,由管芙蓉、秦云、吕飞、王鲜花组织了第一次户外活动,参观了云冈石窟。年5年30日,参加了由长城学会组织的去阳高走长城。路线为阳高至富山随士营堡——大泉山(大泉山展览馆、白登古战场、凤泉寺)——古城堡——汉墓群——大辛庄堡——洪门寺——昊天寺。三次活动的费用全部由个人自理。

长城学会于年12月27日(周六)上午9时,组织会员参观市规划展和改革30年成就展。市区域文化学会管芙蓉会长和王鲜花副会长等人应邀参加本次活动,增进了学会之间的交流和友谊。

四、为社会多做贡献,提高学会的社会知名度

文化学院范文篇6

要全面了解日本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新变化,我们还得从头说起。

东京大学(下简称东大)及日本大多数大学的建制与英美俄中皆不同,据说源出于德国的制度。东大文科的设置结构在历史上变化甚大。东大初创期(1877—1884)文学部除哲学科外,包括政治学及理财学科、和汉文学科。1885年政治学、理财学编入法政学部,同年文学部和汉分家,分为和文学科和汉文学科。在帝国大学时代(1886—1895),人文学科已形成文、史、哲、语言的基本学科内容。到东京帝国大学(1897—1945)初期则明确确定文学科、哲学科、史学科三大学科的人文学科结构。这种结构一直维持到二战结束,1946年时三大学科共21个专修科(专业)。1947年恢复东京大学,旧的专业名称如“支那哲学”“支那文学”改称“中国哲学”“中国文学”,取消了文史哲三“学科”,而使19个专修学科都自成为“学科”。中国哲学也成为19个学科之一。1963年,文学部的21个专修课程被重新归入四个新的大类:第一类文化学,第二类史学,第三类语学文学,第四类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所包括的也就是以前哲学学科的内容,但从大类的名称上说,“哲学”第一次消失了。90年代的改变也可以说在60年代已经开始。这样的四大类结构至今未变,只是不断加以局部的调整。1988年,把原属“文化学”中的印度文学改入“语学文学”类,把原属“文化学”的美术史改入“史学”类,又把第四类“心理学社会学”改称为“行动学”。1994年,类与类名未变,但专修课程的名称(相应地研究室的名称)作了较大改变,“中国哲学”改为“中国思想文化学”,“国史学”改为“日本史学”,“国文学”改为“日本文学”,“印度哲学”改为“印度哲学佛学”等。此外还增设了朝鲜文化、澳洲语言(土著)等亚洲文化研究的课程。1995年,学科的四大类更名为:一思想文化学科,二历史文化学科,三言语文化学科,四行动文化学科。四大学科共26种专修课程,如中国思想文化学专攻即26者之一。四大学科全部变为“文化学科”,这种名称上的汉字形式的改变无疑体现了东大人文学研究注重向“文化研究”发展的一种变化动向。在1995年的“中国思想文化学”专业的“修习注意”中说:“本专修课程领域甚广,研究时代可从上古(甲金文)至现代(、新儒家)各时代中选择。领域包括中国思想、哲学,及其社会(政治、经济、法律、道德)和文化(语言、艺术’风俗’生活史、女性史)、宗教(道教、佛教、民间宗教)、科技(天文、医学、农学)背景,可从中选择。强调思想史与社会史、思想史与文化史的沟通、中国与日本及中国与西洋思想之比较。”这个的例子可以使我们具体地了解这种变化的内涵。

东京大学大学院各研究科以及各学部中,“综合文化学科”可能是最具特色而且最值得注意的。东大各学部皆设在东京市内的本乡校园,综合文化学科则与各学部不同,设在距市中心较远的驹场校区,属教养学部。据说文部省新的政策精神是取消国立大学的教养学部,而东大的教养学部却得以保存,此端赖其综合文化学科的活力及表现。综合文化学科的人文社会学科方面的硕士课程有七大类,其中“比较文学比较文化”专业设比较文学比较文化课程24门,“地域文化研究”专业设课程达48门,“文化人类学”专业设文化理论、文化过程、社会人类学等课程27门,虽然其中含有不少演习课程,但其课程开设的数量确实令人惊叹。七类之外,在“广域科学”专业中还有科学史、科学哲学及大量边缘交叉学科。综合文化学科产生的历史也许有其特殊的缘由,而这一学科已经成为今天东大最具活力的一个部门,也是东大与外国特别是西方国家文教交流特别活跃的一个学科点,相当突出地体现了“文化研究”在现代教育中的巨大能量。

至少自1963年以来,东大的教育一直维持着“大学—学部—学科—专修课程”的主体结构,例如现在的文学部—思想文化学科—中国思想文化学专业。思想文化学科下有七个专业:哲学(专指西方哲学)、中国思想文化学、印度哲学佛学、伦理学、宗教学宗教史学、美学艺术学、伊斯兰学。学部主要担当本科教育的责任,故以学部为部门名称的作法体现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的方针。东大的本科生考入后先在教养学部修完两年前期课程,然后进入学部,选定一个专业修后期课程。如选定文学部的思想文化学科的中国思想文化学专业,就不必修思想文化学科的其他六种专业课程。每一专业都规定了后期课程在该专业应修的科目和学分,一般学生在三、四年级应修科目6—8项不等,需完成专业学分约40—44个。如中国思想文化学专业社七种必修科目:中国思想文化学概论、中国思想文化史概说、中国语中国文学、中国史、中国思想文化学特殊讲义(专题课)、中国思想文化学演习(资料课)、毕业论文,共44学分,其中毕业论文12学分。此外还要必修东洋史、中国语中国文学等文学部的其他科目若干学分。在“学部—学科—专业”的结构下,专业与研究室相对应,如思想文化学科有七个专业,即有七个研究室,分别承担其专业课程。整个文学部26个专业,即有26个研究室,类似我们的教研室。1995年全文学部各研究室共115人,其中教授77人,副教授33人,外国人教师5人。其中思想文化学科(哲学类)25人,教授19人,副教授6人。另外,每一研究室聘1—2名助手,一般聘期为2—4年,多由新毕业的博士生充任。教员的数量比我们(如北大)是要少得多了。

东京大学的文学部相当于中文一般说的“文学院”,现在台湾的大学如台大、政大、辅大等也还都有文学院,作为大学和系之间的一层机构。但日本的情形不同。首先本科学生一二年级在教养学部,三四年级便直接进入学部下的专业,由研究室来管理,这是教育上的最大不同。其次,文学部下面没有“系”一级,学科或在名义上也可称为系,但并不存在这样的实体机构,学科或系亦无实体的功能,一切都是由文学部来管辖,而以研究室为教员人事和预算执行的基本单位,这是体制上的最大不同。在这种体制下面,显然教育的重点是落实到专业的教育;由于较早进入专业,本科毕业时的专业水平比较高。但由于从教养学部一下子进入专业研究室,学科的统一性不被强调,学科的整合意义没有了。一个后期学生从三年级起在专业研究室的团体中学习和活动,这是集体文化和专精技术结合的例子,但一个进入中国哲学专业的三年级学生,在此前和此后,似乎都没有一个机制保证他学得必要的哲学类课程。从我们习惯的“哲学系”的立场来看,其长处和短处还值得研究。

上面说的是文学部和它主要承担的本科教育,再来看东大的大学院即研究生院。1992年东大的大学院由12个研究科构成,即:人文科学研究科、教育学研究科、法学政治学研究科、社会学研究科、经济学研究科、综合文化研究科、理学系研究科、工学系研究科、农学研究科、医学系研究科、药学系研究科、数理科学研究科。这些研究科也可以看成为研究生院的系。在研究科下设专攻(专业),1992年时人文科学研究科下有20个专业提供研究生课程,如西洋史学、东洋史学、考古学、伦理学、心理学、美术史学、哲学、中国文学、英国文学、德国文学、中国哲学、印度哲学等。当然,并不是每个研究学科下都有这么多专业,除了工学系下有25个、理学系下有14个专业外,其他系科的专业较少,如法学政治学有4个、经济学有3个、社会学有2个、数理系只有1个专业。人文学科的硕士课程和博士课程构规定有必修的学分,硕士课程标准修习年限为二年,博士(第一种)课程标准修习年限为三年。中国哲学专业的硕士课程必修学分为16,选修学分为14,课程修了者即获得学位;博士课程必修学分12,选修学分8,共20个学分。

在以培养本科学生为主的观念下,应当这样说,大学院的研究生课程是由学部的教员来兼任的。每一专业在每一年都有事先制订的教学课程。以1992年为例,东大大学院的中国哲学专业设14门课程,其中10门为特殊研究,4门为演习。特殊研究相当于我们的专题课,演习相当于我们所谓资料课。1992年的特殊研究课程,从殷周青铜器到清代思想与文学,几乎各个断代都有安排,并且这些课程大多是跨两个学期的。这也就意味着,一个从外面来到东大的人,在任何时候都会有这么多课程可供选择。我也才明白,为什么来北大的进修学者常常抱怨我们开的课程少。1992年担任中国哲学专业课程的有14位教官,教授8人,副教授4人,非常勤讲师2人。所谓非常勤讲师,是指外聘的兼课教师,不在本校编制之内,但其本人的职称可以是教授或副教授。14人中12人为本校教师:4人来自文学部中国哲学研究室,3人来自教养学部,4人来自东洋文化研究所,1人来自社会科学研究所。用我们的话来说,4人是系里面教研室的教师,8人则来自校内的基础课和研究所。该年度与哲学相关的任课者共60人,其中教养学部6人、研究所10人,非常勤13人,这意味着有将近50%的任课人员来自文学部之外,即使只计算不在编的外校兼课者,也达22%。而按1995年中国思想文化学专业课程来看,9位教师担任的16门课程,5人是自外校聘请的非常勤讲师。在教育资源共享的方面,东大的经验应该是可以借鉴的。

1995年东京大学大刀阔斧地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将大学院的人文科学研究科和社会科学研究科合并为人文社会系研究科,并提出把大学院重点化、部门化。就是说,大学院将取代文学部成为大学的重点,成为部门的名称,大学将转变为以培养研究生为主。这也就是池田教授文章那句开门见山的话的来由。而此后文学部的教学就应当说来由大学院的教师兼任了。这一年大学院的专业设置更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和调整,不仅研究科和专业大加改变,专攻下又设研究方向,研究方向又可分为若干专门分野(专门领域)。如整个人文社会系研究科改编为五个大专业:基础文化研究专业、日本文化研究专业、亚洲文化研究专业、欧美文化研究专业、社会文化研究专业。五个专业下共有18个研究方向,这18个研究方向又共包括27个专门领域。在基础文化研究专业的四个研究方向中有“思想文化”,其下又分为哲学、伦理学、宗教学宗教史学、美学艺术学四个专门领域。而在亚洲文化专业的三个研究方向中第一个是“东亚研究”,其下有三个专门领域:中国语中国文学、东亚历史社会、东亚思想文化。这个“东亚思想文化”专门领域便是我们以前显赫的“中国哲学”在今天的栖身之所了。换言之,从前所谓“中国哲学”的研究,在今天的东大大学院,不仅不属于“哲学”学科,也不属于“思想文化”研究方向,而变成“东亚研究”方向下的一部分了。事实上,中国文学、中国史和中国思想一样,在这个新的格局中也都业已变为“东亚研究”方向的某一方面了。

日本大学的人文教育中向来只有“论文博士”的制度,即博士课程研究生毕业后,经过多年的教学和研究的积累,在50岁左右时再集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以为博士学位的申请论文,通过一定的答辩程序(不一定在母校),获得文学博士的学位。因此,博士研究生在“课程修了”之后,不必作博士论文,当然也不得博士学位,随即寻找适合自己需要的工作。90年代日本大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动因是在“国际化”的潮流中建立“课程博士”制度的需要。在课程博士的制度下,博士研究生修得所有必需学分后,撰写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即获得博士学位,一般称为课程博士,以与传统制度的论文博士相区别。这无疑是对近十年大量外国学生在日本留学而要求获得学位相适应的。据池田教授的文章说,东大94、95年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为研究生在五年中提供建立在广阔视野之上的跨学科教育,为社会输送兼有专深知识和广阔视野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同时,经过这些改革,“文学部在拥有与本科一一对应的研究者的基础上,完成了向以培养研究者为任务的大学院大学的转变”。说明近来的体制及学科改革都与课程博士制度的建立及大学基点的转型背景有关。

透过东大近年在教育目标(大学院大学、课程博士)、教育体制(专业设置、讲座结构)的调整和改革,我们更注意的是其中所体现的学科调整和人文社会学科发展的变化。集中起来说,就是:扩大文化研究,发展地域研究,注重跨学科交流。特别是寻求一种整合的“亚洲研究”的意识非常强烈。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地域研究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亚洲研究”上面。从前东亚各国的各个方面的具体研究,现在都被纳入一种“亚洲研究”的框架和视野中来重新审视和研究。在一般的意义上来看,日本80年代后期以来对文化研究和地域研究的强调,包括晚近对社会史研究的强调,显然都是受到美国的人文社会研究的流行模式和趋势的影响。特殊地说,在东亚的整合性研究方面,东大的人文学改革是与日本学术界80年代后期以来“亚洲研究转向”是一致的,是受到此种研究发展的影响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1993年开始出版至1995年全部出齐的七卷本的“从亚洲出发思考”(参看孙歌在《读书》上的介绍)的宏篇巨制,不仅被许多学校立即作为参考书,东大大学院人文社会系研究科1995年即在“多分野交流”课程中设“‘从亚洲出发思考’的思考”系列讨论班课程,由该书撰写者轮流主持相关讨论,引起了相当多的注意。1996年度开设的“历史与地域—亚洲史中的日本殖民地”、“亚洲文化与民族主义”课程,都是在该书的研究框架引申出来的多学科交流的亚洲学研究专题。

东京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当然不能代表日本人文社会教育的全部,在有关哲学的教育方面,早稻田大学便与东大不同,其他学校也往往各有其特色。但以东大的地位和影响来说,该校近两年的改革及其所反映的日本人文学研究的变化动向应当是值得注意的。中国学术、文化和思想有着自己的传统和理解,有在中国现代化过程遭遇的特殊课题,但在中国的人文学及人文学教育处在转型和摸索的今天,注意了解外部世界的变化,及其对我们所具有的意义,更是必不可少的。

文化学院范文篇7

1我国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制度存在的问题

1.1制度培养目标不合理

1965年,我国已逐渐形成了一个从基层单位业余体校,到重点业余体校、中心业余体校和专业运动队的,有广泛的普及、层层衔接的运动员三级培养网络和体系。在举国体制下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中,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目标定位,过于注重运动员这一层身份,单纯从运动员这一特殊身份出发,以竞技夺标为导向,培养成高水平的竞技体育人才。而且,长期以竞赛成绩、输送率来评价体校办学成效,使学校培养目标越来越集中在争金夺银上。其实,青少年运动员最重要的身份是青少年,在培养目标定位上,应实施全面的基础教育,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在青少年运动员培养过程中,却忽视了德育、智育等方面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培养,要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根据23号文件,要将公办体育运动学校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但是,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目标上并没有与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培养目标完全契合,反而剥离并集中在竞赛成绩上。培养目标的不合理,给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带来严重的导向性错误。运动员攀登竞技体育的高峰需要以良好的综合素质为基础。当前,我国青少年运动员在培养目标上过于注重运动技能的培养,造成了片面发展的后果,阻碍了青少年运动员在竞技体育这条道路上健康持续地发展。高水平的综合性赛事是运动员综合素质的较量,不止于技能,更是智力、心理素质的综合比拼,所以,在培养目标上忽略文化教育,会对青少年运动员的成才产生不利影响。再者,在青少年阶段,培养目标偏离、文化教育缺失,导致运动员在退役后融入社会困难重重,不利于运动员终身发展。体操冠军张尚武街头卖艺谋生、举重冠军退役后从事搓澡工等事件折射出我国运动员培养目标的不合理。不能仅将青少年运动员培养工具化,更要将他们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

1.2制度体系建设不完善

理想的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应是一个既能有效促进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又能切实保证其系统地而不是随意地进行文化学习的体系。在现实中,我国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制度人为地割裂了训练与学习的有机统一,造成一种横向的断裂;同时,对于青少年运动员各个阶段的学习也缺乏一种有效的衔接,导致一种纵向的不一致。在制度设计上,没有着眼于青少年运动员文化学习的特殊性,教练员只管训练,文化课教师只管文化学习,在训练与文化学习之间缺乏有机统一。再者,在金字塔的训练体系下,青少年运动员随着竞技水平的提升,不断往更高层次的训练队输送,在向上输送的过程中,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缺乏连贯性,无法进行系统全面地文化学习。教育部的督导报告显示,一些地方对国家推进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战略部署与具体任务认识不深、了解不全面,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缺乏统筹规划、统一部署和工作合力。对于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制度中的一个重要行为主体——文化课教师,一些地方并没有将体校文化课教师的选派、培训、职称晋升等纳入教育部门行政管理范畴。对于自办文化教育的体育运动学校,存在体校文化课教师流失严重、师资质量难以保证、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制度体系建设不完善主要在于制度主体的不明确,在制度设计时并没有从行为主体的实际情况出发,其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青少年运动员“学训矛盾”尖锐,文化教育质量难以提高。广东省作为我国竞技体育强省,由于对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缺乏系统的统筹规划,导致体校生源萎缩;体育文化课教师明显不足,且极不稳定;文化课测试成绩偏低等问题,运动员文化教育不容乐观。运动员文化教育制度的制定必须统筹兼顾,全面规划,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1.3政策文件难以落实

自2010年23号文颁布以来,到2016年已有6年之久,政策效应虽在现实中得到了一定的反映,但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仍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关政策文件难以落到实处。教育部的督导报告提出,一些地方存在23号文件落实不到位的现象:一是目前仍有15个省(区、市)的56所体校的文化教育由体育部门自办,‘单打独斗’地开展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与23号文件要求不符,严重影响了运动员文化教育质量。二是部分省级政府只是转发了国家下发的文件,尚未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切实有效的落实措施。三是一些省份还没有建立体育与教育、财政、人社、编办等部门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政策的效力来自于强有力的落实,单纯地转发文件,而没有具体措施来解决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是一种典型的形式主义。政策文件难以落实,相应的制度便难以建立,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更是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政策文件难以落实,主要原因包括:(1)文件的制订并没有考虑到各地方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导致地方部门在落实相关的政策文件时难以执行,甚至是没有执行的可行性。例如,23号文规定,要将所有公办体育运动学校纳入教育行政部门,但是,在现实中,广东省各地级市体校完全有能力和条件办好运动员文化教育,不需要一刀切地将所有体育运动学校纳入到教育行政部门。(2)政策制度与现实脱节,体现出政策的制定和制度的建设,没有抓住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本质。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可以归结为“学训矛盾”,但在本质上学习与训练并不冲突,可以相互促进。而外在的制度建设将学习与训练人为割裂,文化课教师只管文化学习,教练员只负责运动成绩,造成学习与训练的二元对立,导致了我国青少年运动员“学训矛盾”的尖锐化。每当一项政策出台,往往在体校一线的教学和训练中都难以落到实处,更难以收到政策的预期成效。

2构建我国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制度的建议

2.1建立合理的文化教育目标

我国青少年运动员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是:符合青少年生理、心理成长规律和实际需求,培养出具有竞技体育优势潜能的综合型人才。综合型的人才培养主要体现在,不仅要重视竞技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审关素质的培养。在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上应摒弃“金牌主义”的意识,加强运动员的基础教育,在一定的阶段,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生存能力,提升文化教育质量,为运动员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单独的体校文化教育要尽快回归教育,在遵循青少年运动员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与普通中小学生一样,接受全面的文化教育,真正发挥教育行政部门在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上的主导作用。

2.2明确制度设置的主体

国家体育总局杨树安副局长在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座谈会上的总结讲话中提出,要建立以文化学习为主线,以扩展职业技能教育为目的的培养机制,构建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与国际接轨的“多元文化教育体系”。在制定文化教育政策制度时,应该以青少年运动员为主体地位,注重青少年运动员个人品质、文化学习、运动训练的综合平衡发展,凸显他们的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在以往的制度设计中,青少年运动员主体性的缺失,使他们遭遇到诸多的不公,他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可是回报却与付出极不匹配。明确青少年运动员的主体地位,必须遵循育人原则,把运动员培养成为既有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又有一定文化知识和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2.3建立健全的制度保障体系

教育部公布的督导报告明确指出要确保经费投入,加大文化教育保障力度。文化教育与运动训练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各种保障不能一味地向运动训练倾斜。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不仅仅是教学的问题,更需要一系列的制度保障来推进。要将体校文化教育经费纳入同级财政教育经费预算,改善教学条件,使青少年运动员拥有良好的文化学习环境。再者,要在软件设施上提供制度保障,如文化学习时间必须通过制度得到保证。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做好文化课教师的选派、培训工作,保障师资队伍的质量,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提高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质量。

3结语

新中国建立后,出于特定的时代需求,青少年业余体校滥觞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来逐渐形成“举国体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上述体制的流弊开始凸显,最典型的是运动员文化教育缺失,“学训矛盾”尖锐。外在层面制度对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有重要影响,因此,提升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水平,需要不断深化体育体制改革,从实际出发,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做法,实现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制度的创新,提升文化教育质量,进一步推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作者:王桂荣 曾诚 石龙 单位:广东体育职业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石龙,刘晶,高敬萍.广东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转型发展的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35(1):113-117.

文化学院范文篇8

关键词:跨文化;高校日语教学;文化导入;教学策略

教学改革更趋深入,语言教学聚焦于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表达,语言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成为教学的一大导向。语言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把握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消除跨文化学习障碍,才能实现语言的灵活表达与运用。日语作为热门语言,跨文化教学研究与探讨十分火热,人们开始基于跨文化视域探讨教学的新策略,跨文化教学理念在日语教学中得到充分渗透。

一、跨文化交际与日语学习的关系

日语与汉语来源于不同的语系环境,对应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学生在日语学习中往往因为对日语文化的片面理解表达不佳,日语教学迟迟没有取得理想预期。这是因为语言的教学中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文化的学习,文化导入不足,学生语言学习中的跨文化交际表达障碍更明显,限制语言的学习与运用。我国日语教学备受诟病,本质原因就是教学中日语文化的缺失。日本文化学习与日语教学割裂开来。在考核评价上以成绩作为评判学生日语学习能力的唯一指标,教学单方面地聚焦于日语语言知识点的学习如语法结构、词汇句型等,恰恰忽略了最为核心的文化学习与表达。学生的日语交际能力普遍较弱,对日语文化了解不多,日语语系把握不到位。除了教学理念的束缚,现有的日语教学策略也无法有效支撑学生的跨文化学习。学生日语学习更多的是被动地听与强制性的阅读。语言脱离文化环境,语言教学灌输为主,语言表达训练生搬硬套,也挫伤了学生日语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文化是语言的承载体,语言是文化的表达元素,语言与文化紧密关联,不能割裂。日语学习不是机械化的工具学习,而是文化背景下的跨文化输入与输出。离开了文化,语言的学习也丧失了活力和价值。因此日语教学中必须重视文化的导入,基于跨文化视域推动当前日语教学的改革,创新思路和策略,让文化教学与日语学习同步。

二、日语与汉语表达中的文化差异

(一)文化差异在语法方面的体现。语言的学习是以语法结构的掌握为支撑框架的,语法结构类似于人体的骨骼,骨骼搭建完成才能补充血肉,构建完整的人。而血肉则是文化。日语语法的学习也离不开文化的支持。日语与汉语语法方面的文化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汉语语法习惯主谓宾,而日语中更强调主宾谓,语法结构中的文化差异往往会对语言学习造成干扰,这是因为语言思维和语法习惯是根深蒂固的,日语学习要求学生必须适当地转变思维,调整语法习惯,去适应新的语法文化环境。“田中さんはJC企画の社長”,多数学习者在这种句式的学习中,因为汉语学习中没有主宾谓的表达习惯,会忽略词尾的用法,用汉语的思维遣词造句,交际表达,导致语法结构的混乱。本身日语属于黏着语,需要大量的助词,助词起提示作用,没有实际含义,在表达中学习者往往忽略语法认知中的文化差异,自觉忽略日语助词,日语交际表达不理想。(二)文化差异在日语汉字词中的体现。日语中有大量的日语汉字词,但日语汉字词与汉语同字形词汇也具有文化差异性,因为既存的文化差异,导致学生在日语学习中很难精准把握这些日语汉字词的语义。“院生”其代表的是汉语中的研究生这样的角色,而日语文化中院生对应的是大学、研究生院的旁听生,如果将日本的研究生简单地等同于中国的硕士预科生就要闹笑话。虽然是简单的词汇,但因为既有的文化差异,在理解把握上需要谨慎对待。在日语学习中,不能看到日语汉字词就按照固有的中国文化思维去解读,更要去涉猎了解与之相对应的日语文化,把握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基础上灵活地理解与表达。日语的读写才能更得心应手。(三)文化差异在日常会话表达中的体现。日语的交际表达最通俗最常见的形式就是日常对话,日常会话中也需要做好中日文化差异的学习与把握。我们以日语学习中最常用的日语客套话“おかげさまで”为例进行说明,这句话翻译成中文是接受某人的帮助,这是单纯从字面来翻译解读的,但回归于日本的文化,其带有更丰富的延伸义。代表对某人帮助的感激之情。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优秀品质也一度被引荐到日本,成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感恩”就是其中一种。日本文化中十分推崇感恩,别人对自己的帮助要表达感谢,感激,即使帮助在有些时候没有实质性的帮助价值,感谢也被赋予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含义。因为对生活的乐观与积极,所以在面对别人的关心和问候时能得体地感谢,这是文化美德的映照。如果忽略了会话中的中日文化差异,日语表达的情感韵味则减少很多。因此日语学习中必须注重文化差异。

三、跨文化视域下的高校日语教学优化路径

(一)强化学生的跨文化学习表达意识。日语学习中的跨文化交际表达要想落到实处,必须确保学生思想观念的认同,学习态度的端正。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中,让学生意识到文化学习的重要性,进而强化学生的跨文化学习意识。一方面教师主动创建语言表达的文化场景,让学生置身于差异性的文化场景中体验表达,文化差异的理解与学习渗透到语言学习的点滴中。另一方面教师要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课下阅读拓展。语言的学习是日积月累的,需要持久的拓展锻炼。学生课下的拓展阅读可以丰富文化认知,积累日语词汇,理解日语文化表达,也带动理论学习与语言实践表达的融合。学生更好地发现中日文化差异并认同差异,自觉树立跨文化学习意识。除了这些教师更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文化差异,树立平等且包容的文化观,避免文化偏见。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需要渗透到日语教学的方方面面。词汇学习、语法结构学习、阅读理解、翻译写作训练等,让学生深入学习日本文化,将文化学习与语言学习结合起来,从而以日本文化思维指导日语语言训练。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中需要重点强调的是,不要让学生在日本文化的过度接触中忽略了本土文化、汉语文化,在正确的文化观念下,认同文化的多元性,以良好的跨文化学习心态去学习语言。(二)将文化讲解引入到日语教材中。跨文化视域下的高校日语教学也对教学内容提出了改革要求。教材内容除了包括基础的日语语法知识、日语词汇、日语篇章段落外,更要增加文化讲解部分,并适当提高文化教学占比。基于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教学初衷,让日语教材成为跨文化交际表达的助推载体。具体来说,日语教材内容的改革需要紧抓两点。其一是引入对中日文化差异的介绍。真正有效的语言教材除了讲述外语文化,更要基于兼顾交际的原则,做好本族语言和外语语言文化的对比呈现。日语教材中加强中日文化对比的内容,让日语学习者在把握汉语文化的基础上,深入了解日本语言文化,从而延伸到词汇、语法、对话等的差异性学习中。中日文化差异的讲解内容必须契合学生的语言学习实际,符合学生的语言学习规律和需求,多角度的语境知识呈现,让学生自觉融入文化对比学习的大环境中。其二日语教材尽可能地选择真实性的语言材料,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必须突出人本理念,学生是真实交际情境下的真实交际对象,学生对日语交际文化的把握也更趋真实,跨文化教育指导价值更高。如增加时政新闻的内容,让学生所接触的日语内容,调动起学生日语文化学习的积极性。(三)选择适合跨文化交际表达的教学方法。跨文化视域下的日语教学改革也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改革要求。总体思路是多元教学方法并举,教学灵活调整。而教学方法的变革始终围绕学生能力的培养,如语言理解能力、思维表达能力、语法分析能力、逻辑判断能力等,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跨文化表达的基础。日语教学中比较推崇的跨文化交际教学法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认知派教学方法和联接派教学法。其教学代表是语法翻译教学法和自觉对比教学法。在语法翻译教学中,母语扮演教学活动的媒介,配合语法规则的讲解,引导学生自主掌握语言结构。而自觉对比教学法与语法翻译教学法本质上相似,借助语言、文化及思维三者间的对比讲解,让学生进行文化背景的迁移,思维的转化,达到跨文化交际学习的目的。联接派教学法。顾名思义倡导关联教学。该教学方法认为语言学习的核心是模仿与大量的口语训练。其典型代表是交际法和听说法,这两种方法在日语跨文化交际教学中也取得了理想预期。突出了语言的交际属性。在具体的教学中,创设特定的语言文化场景,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日语文化背景和环境中交际表达。强调听力训练与口语训练,大量的训练带来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与把握,也兼顾学生日语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勤于表达训练的好习惯。而文化差异的学习也内化其中。跨文化视域下的高校日语教学必须打破单一教学法的固化思维,多措并举,灵活选用,为我所用。

四、结语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时代赋予学习者的使命,日语教学中必须将语言讲解与文化讲解结合起来,积极营造跨文化交际学习与表达的情境,鼓励学生以文化差异的学习为导向,深入浅出地进行日语语言交际表达的训练。跨文化学习意识强化基础上,配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变革优化,将带来日语教学的高质高效。

参考文献:

[1]徐洵.高职商务日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6).

[2]范文娟.高校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06).

[3]麦明雪.大学日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分析[J].国际公关,2020(03).

文化学院范文篇9

湖南师范大学创建于1938年,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是中国政府重点建设的百所“211工程”学校之一。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是湖南师范大学负责面向海外留学生进行汉语言和中国文化教育的机构,设有汉语言专业,来华留学生多在此学习中国语言与中国文化。随着我国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来学院学习中文的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按学历划分,有短期语言培训生与四年制学历生;按国别划分,有亚洲、北美、非洲等国家的留学生;按来源划分,有自费生、交换生以及各类奖学金生。在同等性质学院中,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的留学生人数处于湖南省各大院校的领先地位。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运行模式

彭庆红与李慧琳在《高校来华留学生事务现行管理模式分析与分层管理模式探索》一文中,通过实地考察、网络查询、电话询问等方式,对大陆地区30所高校的留学生事务管理机构设置与运行模式进行查询,综合考察后,认为可将我国大陆地区的高校留学生事务管理模式分为两类:一是综合学院模式。即学校设立集招生、教学、管理、服务于一体的“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国际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对外文化交流学院),全面负责学校各类外国留学生教育的对外宣传、咨询、招生、录取及留学生入学后的学籍管理、签证管理、教学教务及日常生活管理。二是隶属于或独立于学校国际交流合作处的留学生管理办公室与单独的汉语文化学院并列的模式。湖南师范大学对留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所采取模式的优势在于分工明确,职责的划分更到位;不足之处在于各部门之间经常存在沟通不到位的情况,处理事务的效果不佳。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基本方法

1.拥有一支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由此可见,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是吸引留学生并推进留学生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现有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兼职教师30多人,均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学识渊博,熟谙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大多数教师拥有赴国外学习与执教的经历。课堂上,他们悉心指导,耐心讲解,课下还会热情地辅导水平较为薄弱的同学,正是他们的出色工作与无私的奉献精神,使得学院深受留学生的一致好评,促使留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

2.举办各种类型的文体活动,丰富留学生的课余生活。留学生除了可以学习汉语言专业知识外,学院还为他们安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引导留学生了解湖湘文化,更好地适应在校生活。例如,每学期开学初都会举办迎新联欢会,让他们相互认识,增进友谊;学期中,还会为他们开设语言实践课,参观湖南各地的名胜古迹,提高其汉语实践能力,加强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了解。另外,学院也会组织留学生参加校级运动会、中文歌曲比赛等。

3.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做到发现问题立即解决。为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问题与对策———以湖南师范大学为例郑兴星(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00)摘要:为了对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做出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本文以湖南师范大学为例,首先介绍了湖南师范大学汉语言专业来华留学生的教育管理概况,其次对该专业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运行模式与基本方法进行阐述,最后提出今后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几点思考。关键词:留学生;教育管理;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019-02-19-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TEACHINGFORUM2015年2月第7期Feb.2015NO.7了及时了解与掌握留学生的动态,笔者作为一名学生助理,协助授课教师进行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随时与授课教师保持联系,第一时间了解他们的上课及出勤情况;经常与他们交流谈心,努力做到发现问题立即解决。对于经常旷课的学生,要对其进行警告,屡教不改者要上报给上级部门。另外,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对留学生开放,若发现他们有心理方面的问题时,也可以咨询专业心理咨询师。通过多方面的协作努力,学院的留学生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

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是湖南师范大学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学院,而留学生的教育管理是一项特殊却又非常重要的工作。留学生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其文化背景、语言、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与中国学生存在较大差异不同,虽然近年来在各级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取得很大进步,但仍有一些地方值得思考,需要改进。

1.当务之急是建立标准统一的留学生入学评价体系。目前湖南师范大学对基本上将留学生的招生工作归纳为:确认留学生的身份是否安全,一旦完成注册,便进行分班考试(笔试+口试),根据考试成绩将他们分到不同的班级中。因此,借鉴国外大学已有的优秀经验,制定一套成熟的入学评价体系,是改进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

2.优化留学生的生源结构。2010年9月28日在全国来华留学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公布《留学中国计划》,提出“扩大规模、优化结构、规范管理、保证质量”的“十六字”工作方针。近年来,来华留学教育层次有了明显提高,从最初单一的本科生发展到本科生、普通进修生、高级进修生、研究生、研究学者和短期生等6个层次。湖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当前的留学生主要包括学历生和非学历短期生,且后者占据绝大多数。这些留学生主要来自与中国相邻的亚洲国家及遥远的非洲国家,且大部分是中文水平为“零基础”的自费生。为了提高留学生的教育质量,学校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优化学生的生源结构:首先,严格要求入学门槛。根据规范的入学评估体系,筛选出高中毕业成绩优秀和素质高的学生入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全面提升,让高层次优秀的留学生融入校园,培养更多的了解中国文化、喜爱中国文化并传播中国文化的国际型人才。其次,本着巩固亚非国家,延伸至欧美国家的原则,积极扩大欧美国家生源。

3.创新留学生教育管理体制,采用趋同管理。趋同管理,指的是对来华留学生的教学、研究、生活等趋向于与中国学生相同的管理,是比较教育本身的含义和国外对留学生教育所采取的方式而提出的一种留学生管理模式。趋同管理并不是简单意义上地让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一起上课、学习,和中国学生一起住宿、一起活动的同化管理,而应该是在教育国际化产生的多元化背景中的趋同管理。由于各种条件的约束,湖南师范大学目前对留学生仍实行特殊管理政策,由独立的留学生管理部门管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等一切事务。留学生的中国高校学习生活,应该是和中国学生吃住一起,使用统一的书本学习同样的知识,但他们又与中国学生不同,体现在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一样的文化背景与生活习惯,因此对留学生进行趋同管理是必然趋势,构建留学生信息管理平台也迫在眉睫。

4.加大教育投入,完善留学生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是留学生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障。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将留学生教育作为产业来办的国家,已习惯于以产业经济的思维方式看待留学生教育。如美国成立了多个国家和民间的基金会,最著名的如富布莱特基金会、福特基金会,它们会以完全市场化的操作方式,支持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日本不但为留学生提供了丰厚的奖学金,还实行自费留学生贷学金制度,帮助他们解决学费问题。湖南师范大学要想使留学生教育事业得到进一步提高与发展,必须要完善留学生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首先,增设奖学金类别。例如,日本为了吸引外国留学生,十分重视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各级政府、社会团体、民间企业及个人均设立了各种类别的奖学金,帮助留学生。相比之下,湖南师范大学的留学生主要会获得来自中国政府、孔子学院、省市政府及外国政府的奖学金,几乎很少会获得院校、社会团体、民间企业及个人设立的奖学金。为了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缓解他们的经济实力,增设奖学金迫在眉睫。其次,允许来华留学生勤工俭学。

文化学院范文篇10

首先我们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作一界定。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文化教育是指义务教育阶段,或小学、初中与高中阶段的课程学习,广义的文化教育除了狭义之外还指在从中专开始的所有相关学历教育中对学业所需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学习,它们又有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区别。就体育职业学院而言,文化教育是一个与运动员在校期间的运动训练,包括体能训练、项目技能训练等相对应的范畴,这是一个科技与人文相统一的范畴,一个知识、能力、品格和品德相统一的范畴。

1.政策法规依据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旨在提高我国运动员的整体文化素质,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例如,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按照原国家体委制定的《运动队伍工作条例》,一些省(市区)运动队就逐步配备了专职文化教师,进而设立文化教育科(组),负责运动员教练员的文化知识补习;1978年,原国家体委提出了运动队向院校化过渡的方针;1983年,原国家体委和原国家教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试办职工体育运动技术院校的意见》,北京、上海等11个省市体委先后在体工队的基础上成立了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院;1986年,原国家体委下发了《国家体委优秀运动队工作条例》,对于优秀运动队开展文化教育的目的、标准、办学形式、课时、教师等都作了具体规定,为使之得以落实,又颁布了《关于执行优秀运动队工作条例中有关文化教育工作的暂行规定》;1987年,原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部分普通高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颁布,规定国家对优秀运动员在就业或者升学方面给予优待;2000年,《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颁布,纲要明确指出:保证优秀运动员完成9年义务教育,扩大大专以上学历教育比例,运动队向院校化过渡,为优秀运动员提供更多便利的升学、深造条件;2002年,原国家体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意见》,规定获全国体育比赛前三名,亚洲体育比赛前五名,世界体育比赛前八名和获得球类集体项目运动健将、田径项目运动健将、武术项目武英级和其它项目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的运动员,可免试进入高等学校学习;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从6个方面共20条对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时至今日,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一套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多元复合体系,这一体系由体育运动学校、体育职业中学、体育职业学院、独立设置的体育学院和其他普通高校所属体育学院、体育系部组成。截至2014年,我国具有运动训练专业单独招生考试权的高校86所,具有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单独考试权的高校47所[1]。政策法规为我国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提供了最基本的依据。我们要充分认识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意义,充分认识体育职业学院在运动员文化教育中所应发挥的作用。

2.两个充分认识

第一,充分认识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重要性。首先,它是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际竞技体育比赛的舞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名副其实的竞技体育强国(还不是体育强国)。这些成就的取得原因很多,其中之一,举国体制下对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重视功不可没[2]。学者们曾根据第十届全运会的成绩,将全国的省(市区)分为三类:竞技体育强省,十运会奖牌数前8名;竞技体育中等省,十运会奖牌数第9~20名;竞技体育弱省,十运会奖牌数20名以后。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竞技体育强省、中等省和弱省在竞技体育及运动员文化投入上差异很大,无论是投入的总量还是人均量,竞技体育强省远高于中等省,中等省高于弱省[3]。这绝非偶然!我国1984年至2010年期间奥运会冠军中专科和本科学历者约占81.95%,硕士以上学历者约占28%。国外大量研究表明,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升与他们的文化素质的高低呈正相关,凡是竞技体育强国都是文化教育———当然包括运动员文化教育发达的国家。其次,它是贯彻以人为本原则的需要。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一种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强调理解人、关心人和尊重人[4]。就尊重人而言,强调对人格和人的权利的尊重,强调人格与权利的平等,反对一切形式的人格歧视和权利歧视。运动员首先是人,理所当然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并通过教育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再者,竞技体育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十分短暂,缺少文化难以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一旦退役再就业便会遭受难以克服的困难。第二,充分认识体育职业学院在运动员文化教育中所应扮演的角色和所应发挥的作用。如前所述,我国已逐步形成一套多元复合的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可以讲,体育职业学院在这个体系中扮演的角色特殊,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首先,大批的一流运动员是由体育职业学院培养出来的,以上海市体育职业学院为例,建校60年时(2012),它培养出了6位奥运会冠军,100位世界冠军,有17人先后打破37项世界纪录,刘翔、姚明等都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的。其次,体育职业学院承担了全国省以上绝大多数优秀运动员中职和高职两大阶段的文化教育任务,而实际情况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校接受文化教育将分别止步于这两个阶段的学习,或许会有人继续进入本科学习或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但这部分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亦靠这个时期打下基础。其三,对于运动员来说,这一时期是出运动成绩的黄金时期,面临着运动训练和文化学习的双重压力与挑战。据此,办好体育职业学院对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意义便更加突现出来了。

二、问题与分析

当前体育职业学院文化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运动员的学习动力不足,这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缺课率高,据调查显示,15岁及以下运动员中,每周实际上课时间在12课时以上的仅占30.5%,而在10课时以下的占48.5%;16至18岁运动员中,每周实际上课12课时以上的仅占有12.8%,而在10课时以下的占57%;19岁以上运动员中每周实际上课12课时以上的仅占10.6%,而在10课时以下的占56.8%,另有8.8%的运动员不上课,整体上呈现出年龄越大上课时间越少的趋势。再例如,平时做作业的时间不多,据调查显示,15岁及以下运动员中,每天做作业时间30分钟以下或不做作业的占69.8%,而做作业一小时以上的只占9.5%;16至18岁运动员中,每天做作业30分钟以下或不做作业的占72.4%,而做作业在一小时以上的只占4.2%;19岁以上运动员中,每天做作业30分钟以下或不做作业的占72%,而做作业一小时以上的只占7.7%,整体上也呈现出年龄越大做作业越少的趋势[2]。正是因为学习动力不足,所以学习态度不好,学习努力不够,学习效果欠佳,混文凭的思想普遍存在。运动员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十分复杂,至少有如下几点:

1.运动员学生的特殊性

我国大部分体育职业学院都是在当地体育运动学校的基础上升格而成,其学生来源与构成为从本地体育局属下的专业运动队招收的现役运动员、从全日制普通高中初中招收的体育特长生和通过全国高考招生录取的高中毕业生。前两类是体育职业学院学生的主体。其中第一类学生除完成规定学业外,作为国家注册运动员,更要承担省级和部级的比赛任务;第二类学生是作为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而培养,相当一部分在校期间和毕业以后也将进入专业队,成为国家注册运动员。我们通常称上述两类学生为运动员学生。运动员学生的特殊性,一是身份的二重性,由于成长经历,导致他们进校的行为特点与普通高校大学生有许多的不同,具有基础文化与专业理论课底子差、自控能力弱、争强好胜易冲动等特点;二是训练比赛与文化学习任务的双重性,年纪不大压力大,很容易在二者关系的处理上出错。

2.运动员学生价值追求的单一性

运动员学生价值追求的单一性集中表现为“运动成绩至上”。首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用人机制开始形成,运动员退役安置已经由指标分配代之以人才竞争,当运动员运动生涯结束时,只有少数竞技体育成绩一流的选手才能获得较大的择业空间,而大多数运动员的选择范围极小,只能靠被安置,这一严酷的现实给广大运动员以引导,强化着他们运动成绩至上的认识。其次,我国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工作长期主要依附于体育战线,在传统的训练体系中运动员的成长之路是:少体校、省体校、青年队、省体工队。虽然一直在强调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对运动员来说,运动训练与文化学习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加上对教练员、少体校、省体校、青年队、省体工队以及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的工作业绩评价,都将在国内外体育比赛中拿奖牌视为硬道理,这难免会对运动员的价值追求产生强烈的影响,使他们将文化学习放在次要的地位,甚至可有可无。

3.运动员学生职业取向与学校课程设置的低吻合性

以北京为例。从2011年北京市优秀运动员项目分布数据看,其中重竞技项目学生数大大多于其他项目,如图1为真实了解重竞技项目学生职业意向,我们曾设计了《重竞技项目学生职业意向调查表》,对北京市木樨园运动技术学校、先农坛运动技术学校和什刹海运动技术学校的重竞技项目运动员进行职业意向调查,调查结果发现,约有24%的受调查者希望从事健身教练行业,并把其作为理想职业,而另一项对运动员是否愿意接受健身教练行业培训的调查中,数据显示有43%的受调查者表示非常愿意或愿意接受,另有35%的受调查者表示会考虑。第二项调查中的不少人将来也可能会选择加入健身教练队伍。然而,在过去的体育职业学院竞技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却沿袭和机械照搬了体育院校本科专业的做法。以北京体育职业学院竞技体育专业专业课教学计划为例,其中人体科学基础、运动心理学、保健按摩、社会体育指导员课程总课时为72学时,周课时分别为4、4、2、2学时;运动训练学、运动营养、疲劳监控与运动伤病防治、运动训练监测与调控课程总课时144学时,周课时均为4学时;体育基础理论总课时36学时,周课时2学时。暂且不论这些课程的开设对于将来从事健身教练的退役运动员是否必须,也暂且不论这些课程的课时安排是否合理以及它们间的彼此关联是否紧密,但针对性不强却是不争的事实,它没有体现出体育职业学院人才培养的特点,没有体现出运动员职业取向的需求,这也是造成运动员学习动力不足的症结之一。

4.教师队伍建设的欠缺性

教师是办学的主体,是办学的主要依靠力量。能否打造出一支优良的教师队伍,事关教育的成败。所以每一个学校都应始终不渝的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与时俱进地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提升其思想境界。但目前的情况是体育职业学院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不少的缺陷,不但见诸于数量方面,更见诸于结构方面,还见诸于敬业精神、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在此不做详述。

三、对策与建议

如何进一步改进体育职业学院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学者提出了不少建议,例如,将运动员的学习态度与领队、教练员的考核挂钩;增强运动训练的科学性,从而减少运动训练的时间,让运动员在文化学习上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学习环境与氛围,抓典型,树榜样,对文化学习的先进分子进行表彰与奖励等。这些均是必要的,但更为根本的是要以政策法规为依据,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1.落实一个文件———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

以政策法规为依据的当务之急便是要落实这一文件。对于体育职业学院来说,将这一文件落实好,不仅在于它总揽全局、着眼长远,对加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从组织领导、制度安排、资源整合、经费投入等方面均提出了要求,还在于它专门列有一条提出要“积极发展高等体育职业技术教育,开展运动员职业转岗和职业培训工作。鼓励运动员学习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将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内容纳入体育运动学校运动员文化教育必修课程;结合体育行业职业技术鉴定工作,培养具有一定体育职业技能、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引进专业化、社会化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项目”。首先这是对体育职业学院的莫大鼓舞,其次为体育职业学院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合理定位、形成特色、错位竞争、多做贡献明确了方向。

2.明晰一个概念———践行大文化教育观

文化教育是多维度的教育,是终身教育,在学校教育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涵、特点与要求。对于运动员来说,进入中职、高职阶段后的文化教育有两点要谨防:一是将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对立起来,搞成非此即彼。其实,职业教育就是一种文化教育,是一种职业色彩鲜明、职业性特强的文化教育,文化只有扎根于职业的土壤才会更具活力,职业只有富含文化的底蕴才会更具魅力。二是将运动训练与文化学习对立起来,搞成两张皮。其实,运动训练的过程也是一种文化教育的过程,应将科学知识的传递、人文精神的张扬、心理品格的磨砺和思想品德的教导融入其中,因为竞技体育的展开,无论是训练还是比赛都不但具有育体之功能,还具有育德之功能、育智之功能、育心之功能和育美之功能。另一方面,文化教育应服务于运动训练,解答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中遇到的困难、疑虑和问题。

3.把握一个前提———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教育包括教学但不等于教学,教书在于育人,育人是学校工作中心,而我们所育之人理应是全面发展之人。体育职业学院,不但要把运动员作为运动员训之,更要把运动员作为有着全面发展需求和全面发展潜力的人育之。为此,一要瞄准一个目标,即文化教育的目标在于提高人的文化修养,文化修养涉及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两个方面,涉及知识、能力、品格和品德四个层面。文化修养高的人,是想学习并善于学习的人,是心智健全的人,是开放包容的人,是乐观辖达、开拓进取的人。二要学会处理三者关系,即成人、成才和成功的关系。首先,成人是成才和成功的必要条件,做事必先做人;其次,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尤其是在竞技场上;再次,成才的道路千万条,条条道路通罗马,我们倡导学有所长,用人所长,倡导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行行出状元。

4.抓住一个关键———充实与优化教师队伍

充实是指教师的数量,为确保体育职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应按国家关于师生比的基本标准配足教师;优化是指教师的结构,教师结构的优化与否,是通过年龄、性别、职称、学历和学缘等的比例关系体现出来的。总的来讲,体育职业学院教师结构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处在不同省市区的体育职业学院之间的不平衡性;二是同一体育职业学院内部诸结构间的不平衡性。其中又有两方面的滞后性尤其突出:一是学历结构中高学历教师的比重偏低。就教师群体而言,拥有高学历的教师比重越大,教师群体业务基础越好。诺贝尔奖获得者舒尔茨在其《人力资本论》中指出,人才开发如果以学历为标准的话,那么学历层次与脑力能力的比值将是25倍的差距,大学中学小学=2571。舒尔茨公式定量了学历的能级差。发达国家都注重教师的高学历,不仅对本专科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如此,对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如此。然而,对比之下,我国的状况堪忧。北京体育职业学院只有两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占专职教师的2.4%,北京体育职业学院尚这样,其他地方可想而知。二是学缘结构中具有国外(境外)受教育背景(含攻读学位和进修、访学半年以上)的教师比重太低。体育无国界,体育事业是最应当而且最有可能国际化的事业,一个学缘结构中具有国(境)外受教育背景教师比重太低的教师队伍是不能适应教育国际化、体育国际化需要的。

5.创新一个模式———实现文化教育与体育职业教育的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