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形象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06:03:41

文化形象

文化形象范文篇1

中国文化自古就具有兼容并包的精神,秦汉文化实际上就是先秦诸国文化融合而成,隋唐文化则是汉文化和诸多少数民族文化以及来自印度的佛教文化汇通而成,宋元明清文化也混合进了大量外来因素。近代中国文化也具有一个立足自身传统同时又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当代以来,中国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更是大规模、多层面地引进各种文化,并融汇到自己的文化创造中去。因此,从总体上来说,中国文化本来就是一条兼容并包、广纳深蓄的滚滚河流,其本身就具有宽阔、包容的精神气象。对于这种气象,一个方面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加以培育发扬,使之更为深厚广大;另一方面我们也有必要使之充分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使世人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宏伟大气,使世人产生深深的尊重之心、殷殷的学习之意。在此有必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的媒体应该努力宣扬中国文化的这种气象,这既有利于国人产生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信心,也可以为世界上一些较为狭窄的文化类型树立榜样。

二、塑造公平正义的文化品格中国文化中自古就有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如《诗经�小雅�节南山》中说:“昊天不平,我王不宁”和《论语�里仁》中所说的“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此后,中国历代的仁人志士为了追求公平正义而不懈奋斗,甚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其中,既有为了社会内部的平等正义揭竿而起,也有为了民族之间的平等正义而浴血抗争。即使在当代中国,也有学者为公平而大声疾呼,也有不屈者为追求正义而付出各种代价,有关的思想和故事到处都有。在当前,公平正义也成为中国政府的重要追求,成为建构和谐社会的关键理念之一。这样,在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中就应该充分汲取传统文化中的公平正义资源,并努力在更大的规模中、在更深的层次上塑造这一品格。有必要指出的一点是,这一文化品格的塑造在相当程度上仰仗制度本身的公正品格。在此,我们既要看到这是一个循序渐进、难以躐等的过程,也要看到这是我们必须从各个方面努力推动促进的过程。

三、充分拓展广阔深远的文化境界

当代世界文化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一方面西方文化之中物质主义、感官主义大行其道,另一方面,激烈反对这一文化潮流的各种原教旨主义也在强劲抬升。但它们都没能较好地解决人和人的关系、人和世界的关系、人类未来命运等重大且紧迫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兼容并包的中国文化有着自己多层面、多视角的独到思考。我们说,立足于当代中国文化的整体,可以将这些差异巨大的各派观点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既有一定逻辑贯通性又允许一定逻辑断裂存在的巨型文化系统,塑造成一个富丽堂皇又堂奥深幽的中国文化大思路。各个派别之间的思想差别正好可以形成不同的层级,利用现代逻辑将这些层级贯穿起来,就可以使中国文化产生广阔深远的境界,可以应对不同的现实问题和未来问题,从而为人类面临的诸多困难提供多层面的答案,为人和人、人和世界关系提供多视角的思考。

四、充分培植巨大强劲的文化力量

文化形象范文篇2

一、中国文化在美国华裔文学中的塑造

周宁指出,“中国形象”是流行于社会的一整套关于“中国”的“表现”或“表述”系统,其中同时包含知识与想象、真实与虚构的内容,具有话语的知识与权力两方面的功能。从知识与想象方面看,中国形象包含着三层意义:一是西方对现实中国在一定程度上的认知与想象,二是西方对中西关系的自我体认、焦虑与期望,三是对西方文化自我认同的隐喻性表达。[11](P7)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大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传统。中国的风俗习惯和传统观念等在第一代华裔脑海中根深蒂固。对于第二代华裔,胡勇指出“……对于他们来说,中国只能在父辈的故事中和文字记载里塑造。他们对中国的体认既是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还包含着更多的理性反思,他们所能体认的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中国。她们笔下的文化中国形象,其所包含的儒家价值伦理与外延的社会交往礼仪和风俗习惯,散发着浓重的苦涩味。”[12](P20)诸如黄玉雪、汤婷婷、谭恩美等美国华裔作家都属于第二代华裔,她们从小就对父母所固守的中国传统文化耳濡目染,在自己的作品中将想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翻译到美国主流社会,塑造出心目中的中国文化形象:

1•“封建专制的落后国度”的中国形象美国华裔作家在其作品中塑造的中华民族深受儒家学说影响,追求中庸和谐、“忠”“孝”“礼”“义”等,提倡以父权为主的封建家长制度,主张女人“三从四德”、男尊女卑等落后思想。《华女阿五》中,玉雪的父亲坚信一个人可以没有才能,但必须有道德,教育孩子们做人要诚实、要尊敬师长、不能动手打人、要勤俭节约、辛勤耕耘等;父亲在家庭中占绝对地位,父母家教极严,坚信“严厉的鞭打是培养孝女才子的最有效方法”[8](P53),他们要的是对孩子绝对的控制权;在黄家女孩终究不能与男孩相提并论———父亲不顾玉雪想完成高等教育的要求直言家里的财政状况只能优先让可以传宗接代、延续黄家香火的儿子继续接受教育。汤亭亭的《女勇士》中,中国被描述成一个男尊女卑的女性炼狱:其中有大量如“女娃好比饭里蛆”、“宁养呆鹅不养女仔”[9](P39)等歧视女孩儿的民间谚语,女性丧失了应有的独立人格和婚姻自主权。而在谭恩美的成名作《喜福会》中,母亲们脑海中始终保留着中国式的“孝”———忍耐、孝顺、遵从父母的意愿,这就是为何许安梅的母亲虽然被自己母亲辱骂并残酷地赶出家门,但当母亲病危时,她仍旧义无反顾地赶回到母亲身边,为了挽救母亲的生命,不惜割下自己身上的肉给母亲做药引。

2•“怪诞诡异的古老国家”的中国形象美国华裔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为了表现了中国这个古老国家的“异国情调”,展现了大量中国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以满足美国读者的猎奇心理,但同时也展现了中国文化怪诞诡异的一面。黄玉雪在《华女阿五》中有大量庆祝传统节日、结婚、生孩子、殡葬仪式等充满“异国情调”的中国文化的描写,如玉雪小时候受惊吓生病后,外婆买来白矾为其举行趋惊仪式;唐人街的葬礼要请法师为死者超度灵魂,要撒纸钱等。汤亭亭的《女勇士》中塑造的中国文化更是充满迷信色彩:母亲勇兰在医院求学时得与形形色色的鬼作斗争;当社区医院弄错地址将别人家的药送到家里时,母亲坚持要女儿去药店所要一些糖果作为赔偿以驱走被送药的晦气。汤亭亭在小说中还详尽地描述了母亲烧的许多奇怪的菜肴,如黄鼠狼、乌龟、熊掌、浣熊等,让女儿心神不宁,发出“宁愿吃塑料也不愿吃这些”[9](P83)的感叹,这些在重视和保护自然生态的西方人眼里简直怪异恐怖至极。谭恩美在《喜福会》中用中国传统文化要素———五行理论将华人性格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如安梅天生缺木,所以容易优柔寡断;精美的父亲火元素太多,所以脾气很大等。小说中还描述了中国人对魂灵的敬畏———安梅的母亲选择在除夕夜自杀,只为第二任丈夫一家能因害怕其灵魂烦扰而好好对待安梅,这些都弥漫着怪诞诡异的色彩。

3•“神秘奇特的东方大国”的中国形象中国有着几千年连续发展的悠久文化,其对华夏儿女的影响也极为深远,美国华裔作家在其作品中也继续传承着中国神秘奇特东方大国形象。黄玉雪的《华女阿五》中用大量篇幅描写中国饮食文化,介绍了大量中国菜的独特做法,从炊具、配料到火候、调味汁,这些都充满了神秘奇异的色彩。汤亭亭的《女勇士》中还有大量中国民俗故事和神话传说,如蟾蜍吃月的故事以及最具魅力的女英雄“花木兰”上山习武、建功立业等的传奇故事,这些也都增添了中国独特神秘的文化形象。谭恩美的《喜福会》中,素云向女儿描述自己曾在中国拥有的一张麻将桌时说那是用一种贵重的叫做“hongmu”(红木)的木材做成的,在英语里没有对应的译词,其实不然,而素云说红木在英文里没有对应的单词是因为在她的心目中认为自己的故国中国始终是独特、无可比拟的,《马可•波罗游记》中就曾描述过中国繁荣仓盛的景象,中国的陶瓷、丝绸等都曾引起西方各族的觊觎,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中国神秘奇特的古老东方大国形象。

二、美国文化在美国华裔文学中的塑造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短短两百多年时间里崛起,其独特文化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美国华裔作家的身上沉淀着从祖辈那儿传承来的中国文化,但他们自幼在美国生长、受教育,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他们特殊的身份使其在作品中展现的是中美文化的混合体,是美国多元文化中的一元。汤亭亭曾说:“实际上,我作品中的美国味儿要比中国味儿多得多。我觉得不论是写我自己还是写其他华人,我都是在写美国人。”[13](P17)(转引)事实上,正如周宁所述,中国形象作为西方文化自我认同的“他者”,与其说是表现中国,不如说是表述西方;与其说是认识中国,不如说是认同西方。它随着西方文化自身的变化以及中西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并非决定于中国的现实。[11](P7)美国华裔作家在其作品中塑造他者形象———中国文化的同时,也的确根据自己切身观察体验及丰富的想象力塑造了他们心目中的美国主流文化形象:

1•“发达文明的理想国度”的美国形象美国虽然只有短短两百多年历史,但北美辽阔的疆土和肥沃的土地为其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早在20世纪30、40年代,电灯、火车、电梯等虽然也已进入中国,但这些在中国被视为新欣事物的现代文明在美国早已普及,在第二代华裔心目中,与出生在旧中国并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父辈记忆中的中国相比,美国绝对是发达文明的理想国度。黄玉雪在《华女阿五》中对繁华忙碌的旧金山唐人街的描绘就可以体现出美国的发达文明:“紧靠旧金山著名的诺勃山东坡是北美洲的独特风景点之一。此地虽然很小,前后延伸才几个街区,但是人口密集,能够鸟瞰整个忙碌的港口。在狭小拥挤的街道尽头,格雷斯天主教堂的时钟每一刻报时一次……”[8](P1)汤亭亭的《女勇士》中,遥远的中国对在美国长大的孩子们来说只是未知的黑暗、世界的边缘,美国才是世界的中心,他们可以在这个发达文明的国度里接受现代教育,可以利用这个国度赋予他们的自由与机会出人头地。谭恩美在《喜福会》会中更是在篇首就就描述一位老太太为了忘却以前的痛苦经历,为了下一代能过上自由平等富足的生活,抱着一只天鹅背井离乡、带着希望和梦想来到美国这个理想国度。

2•“民主平等的希望之乡”的美国形象在许多美国华裔作品中读者虽然也不难发现有关白人对华裔种族歧视的描述,但一般篇幅甚少,描述更多的是华裔如何在崇尚个人主义精神的美国主流社会获得民主平等的机会最终实现自身的价值。黄玉雪在1989年版的导语里这样说道:“在亚洲,作为亚洲人,我们无法找到选择的自由,而这是我们作为美国人生来就有的、特有的权利。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祖先。在这个国家比在其他国家更有机会。”[8](P6)美国华裔作家在其作品中大都有美国式的成功故事:通过个人的努力达到所要追求的幸福,实现心中的“美国梦”。如《华女阿五》中,玉雪不断挣脱着传统的中国式的价值观念,在父母只能供哥哥继续学业的情况下,她自力更生、勤奋努力,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终于从物质和精神上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汤亭亭希望在美国这个理想国度里用自己的笔来书写美国华裔的生活和情感,寻求其精神和文化独立,实现其价值。她在《女勇士》中通过嫁接和改写,将中国民间故事里那个顺从、雌雄难辨的中国古代传奇女子转变成一个能力超群、积极主动、具有女性特征同时又拥有男性力量的传奇女英雄。谭恩美《喜福会》中的母亲们软弱而又坚强,都曾在中国有过痛苦的回忆,然而来到美国这片民主平等的土地后,她们都毅然决然地奋起反抗,成功地赢回了自己的权利,也为女儿找回了自我。

3•“交汇融合的年轻新大陆”的美国形象美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多民族国家,除印第安人为其土著居民外,其余近一百多个民族皆为继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移居美国的移民,其文化交融现象便成为其多民族社会的特点。罗志野说:“美国本身没有传统文化,美国文化开始时没有主线,各国移民带去了各自不同的文化、习惯和语言。后来这些元素互相融合,从而形成了统一的美国文化精神。”[14](P19)美国华裔文学中也有不少体现由中国移民携带并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文化,如黄玉雪的《华女阿五》里犹为详尽地描写了中国菜的各式调料和配方,烹调成了玉雪与美国白人交流和获得好感的主要方式,而美国人喜爱中国饮食也是众所周知的,因此中国独特的饮食文化很好地融入了美国这个“大熔炉”。当然,移民带到美国的一些文化有时也不免要经过“美国化”,如汤亭亭在《女勇士》中描述的“花木兰”形象不再只是忠孝两全的奇女子形象,在美国主流社会里这一人物更显示出女权主义心目中的女英雄形象。同时,在大量中美文化从冲突到融合的过程中,作为有色种族的华裔与美国白人间的联姻由排斥逐渐变得普遍,如谭恩美《喜福会》中第二代华裔许露丝和美国白人泰德的婚姻。

三、中美文化在美国华裔文学中的塑造产生的影响

诸如黄玉雪、汤婷婷、谭恩美等美国华裔作家同时面临着父母所固守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国主流文化冲击,介于中美文化的边缘,其双重文化身份使得她们的创作既融合了带有异域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又带有美国本土特色,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黄玉雪素有“华裔文学之母”之称,其作品《华女阿五》1950年出版后立刻登上畅销书排行榜并高居榜首达数月,汤亭亭的《女勇士》在当时也轰动文坛,而谭恩美的成名作《喜福会》出版当年曾连续八个月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可见华裔文学的影响之大。在全球化进程中,美国华裔作家通过手中的笔刻画出并展示给广大读者他们心目中丰富多彩的中国形象和美国形象,增进了两国间的文化了解及文学交流,他们在创作过程中通过对中美文化的塑造充当着中美文学文化交流的使者。然而,正如周宁所述,西方的“中国形象”作为一种知识与想象体系,真正的意义不是认识或再现中国的现实,而是构筑一种西方文化必要的、关于中国的形象,其中包含着对地理现实的中国的某种认识,也包含着对中西关系的焦虑与期望,当然更多的是对西方文化自我认同的隐喻性表达,它将概蓬、思想、神话或幻象融合在一起,构成西方文化自身投射的“他者”空间。[15](P5)美国华裔作家对中国的文化塑造,如陈爱敏在其《流散者的困惑———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的母亲形象解读》一文中所说,美籍华裔作家们接受西方的文化教育,西方人的价值观念等自觉与不自觉地成为她们评判与衡量父母/华人的标尺。[16](P31)吴冰也指出“既然华裔美国文学是美国文学的分支,华裔美国作家笔下的中国文化是他们的再创造,他们传达的就不是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何况华裔美国作家,尤其是用英语写作的华裔美国作家,认为自己首先是美国人,他们对中国文化也远不如对西方文化熟悉,引用时难免出错。”[13](P19)以黄玉雪、汤亭亭及谭恩美为代表的美国华裔作家很好地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精华和神秘之处,将其描绘得栩栩如生,让西方读者对其深信不疑,从而认为小说中描绘的不论是精华还是糟粕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真实存在的,诸如《华女阿五》中描述的压抑玉雪个性发展及限制其自由的父权制、重男轻女的性别歧视以及原始怪异的饮食习惯等;《女勇士》中传达的文化腐朽、人性残忍、思想愚昧的遥远东方古国形象;《喜福会》中如安梅母亲“割股疗亲”的愚孝、琳达的“童养媳”经历、充满荒诞与威胁的一些鬼故事,以及里面一些落后野蛮的行为等,这些也许曾经出现在过中国传统文化里,也许是谣传,但在后殖民语境下,美国华裔作家们在其文化塑造过程中拿中国古代或近代甚至谣传来的一些文化事物跟美国发达文明的现代文化相提并论,解构并重构了美国主流社会对中国的刻板化、妖魔化,难免有东方主义倾向之嫌。

美国华裔文学在让美国读者了解仔国文化的同时,也增进了中国读者对美国的了解。虽然美国华裔作家笔下的中国文化并非原汁原味,但他们对美国文化却更加熟悉。他们借助当时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国文化形象作为参照,构造出了心目中令人瞩目的美国形象,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中国读者更加了解发达文明的美国,但也有可能引起某些中国读者的盲目崇拜和向往,从而落入某些西方霸权主义国家试图随“全球化”趋势推行文化殖民的陷阱。中国文化拥有五千多年的传统文明,有着东方文化与众不同的魅力;而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其独具特色的文化对其发展的推动作用也不容忽视。以中美文化为主题的美国华裔文学历史虽然不长,但在全球化进程中,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强大及中美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美国甚至世界将更加关注和重视中国文化,美国华裔文学也将继续成长。为了让美国华裔文学更好更真实地诠释好中美文化、避免因对中美文化的误读和盲目崇拜而陷入“东方主义”或“文化殖民”等陷阱,以及使美国华裔文学得到长足发展,笔者认为美国华裔作家还应作出以下努力:

1•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加强学习、研究中国文化;

文化形象范文篇3

中国文化自古就具有兼容并包的精神,秦汉文化实际上就是先秦诸国文化融合而成,隋唐文化则是汉文化和诸多少数民族文化以及来自印度的佛教文化汇通而成,宋元明清文化也混合进了大量外来因素。近代中国文化也具有一个立足自身传统同时又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当代以来,中国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更是大规模、多层面地引进各种文化,并融汇到自己的文化创造中去。因此,从总体上来说,中国文化本来就是一条兼容并包、广纳深蓄的滚滚河流,其本身就具有宽阔、包容的精神气象。对于这种气象,一个方面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加以培育发扬,使之更为深厚广大;另一方面我们也有必要使之充分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使世人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宏伟大气,使世人产生深深的尊重之心、殷殷的学习之意。在此有必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的媒体应该努力宣扬中国文化的这种气象,这既有利于国人产生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信心,也可以为世界上一些较为狭窄的文化类型树立榜样。

二、塑造公平正义的文化品格中国文化中自古就有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如《诗经�小雅�节南山》中说:“昊天不平,我王不宁”和《论语�里仁》中所说的“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此后,中国历代的仁人志士为了追求公平正义而不懈奋斗,甚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其中,既有为了社会内部的平等正义揭竿而起,也有为了民族之间的平等正义而浴血抗争。即使在当代中国,也有学者为公平而大声疾呼,也有不屈者为追求正义而付出各种代价,有关的思想和故事到处都有。在当前,公平正义也成为中国政府的重要追求,成为建构和谐社会的关键理念之一。这样,在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中就应该充分汲取传统文化中的公平正义资源,并努力在更大的规模中、在更深的层次上塑造这一品格。有必要指出的一点是,这一文化品格的塑造在相当程度上仰仗制度本身的公正品格。在此,我们既要看到这是一个循序渐进、难以躐等的过程,也要看到这是我们必须从各个方面努力推动促进的过程。

三、充分拓展广阔深远的文化境界

当代世界文化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一方面西方文化之中物质主义、感官主义大行其道,另一方面,激烈反对这一文化潮流的各种原教旨主义也在强劲抬升。但它们都没能较好地解决人和人的关系、人和世界的关系、人类未来命运等重大且紧迫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兼容并包的中国文化有着自己多层面、多视角的独到思考。我们说,立足于当代中国文化的整体,可以将这些差异巨大的各派观点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既有一定逻辑贯通性又允许一定逻辑断裂存在的巨型文化系统,塑造成一个富丽堂皇又堂奥深幽的中国文化大思路。各个派别之间的思想差别正好可以形成不同的层级,利用现代逻辑将这些层级贯穿起来,就可以使中国文化产生广阔深远的境界,可以应对不同的现实问题和未来问题,从而为人类面临的诸多困难提供多层面的答案,为人和人、人和世界关系提供多视角的思考。

文化形象范文篇4

关键词:城市形象塑造;吉林省;传播策略;舆论;城市文化

1吉林省城市文化形象塑造和传播的现状分析

1.1城市形象塑造受到关注

目前,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国家的全局战略,吉林省作为其中之一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现阶段,吉林省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应当让文化振兴融入经济振兴的大潮当中,使吉林市“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推动吉林市快速、持续和协调发展[2]。短视频平台、社交网站已经融入现代人的生活,城市形象需要在这种媒介环境下进行系统的整合和规划,直播平台用户的庞大数量推动城市传播的平台进行转变,从而保证城市形象在复杂的媒介环境下传播更加立体、高效和深刻。吉林市是中国东北的著名城市,吉林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因明清沿江建有吉林船厂城,故吉林市又被称为“船厂”“江城”“北国江城”[3]。已知城市形象是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为了更好地研究吉林省城市形象的构建,通过对文献的解读可以发现,国内媒体对于城市品牌塑造的研究大多聚集在实用性上,如田宇彤对网红城市西安的研究,探析了智媒时代语境下城市形象传播的创新路径,通过对西安城市形象建构中传播策略的研究,找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并提出相关建议[4]。当前,吉林的城市形象面临创新,应借鉴其它城市的经验,拓展原有的固有思路,对网络上不利的舆论做出反应,充分利用好正面舆论,树立吉林在受众心中的形象,促进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

1.2官方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城市形象

在文旅融合成为时代趋势的今天,城市要发展就离不开城市本身文化品牌的构建,新媒体平台成为城市形象的传播主要阵地,如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还有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媒体都成为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平台。必须根据城市形象特色,对各平台进行不同功能的设计,实现传递信息、曝光、引流、信息转化等传播诉求[5]。新媒体平台的内容传播存在许多优势,让受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有关吉林的种种信息,如受众关心事件的最新消息、有名的历史遗迹、新开发的旅游项目等。相应的新媒体传播也受到政府官方的重视,在微博的官方账号如吉林、吉林共青团等,这些官方媒介都传播关于吉林的重要消息和状况。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也有吉林、观吉林等视频账号来有关吉林群众生活的信息。官方媒体对于新媒体平台的合理利用有助于树立吉林市的官方形象,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官方媒体入驻新兴的媒体平台会起到正向的舆论导向作用,但如果官方账号占比较多,贴近人民日常生活的个人账号较少,就满足不了受众对于其他人真实感受的好奇心理,会造成受众对信息真实性的误解,从而起到反作用。

1.3重视冰雪文化品牌的塑造与传播

通过近几年的品牌塑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吉林省在外的文化形象基本以冰雪之城的形象为主。冰雪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尤其是对于南方人而言,在吉林冬季可以欣赏到诗词中“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观场景,在旅游项目中可以体验到滑雪等只有在东北才有的项目。因为吉林在地理环境中占有冰雪文化的天然优势,吉林省地处北纬40度,拥有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即自然资源,还有很多冰雪赛事及冰上娱乐项目,即冰雪文化资源[6]。做好冰雪文化传播可以打破一直以来东北重工业发达、经济落后的刻板印象,增加城市第三产业收入,所以吉林政府近些年打造的吉林形象都是以冰雪文化为主,并且在各个平台的信息和新闻都是雾凇、冰雕、雪雕等具有冰雪特色的自然景观,所的旅游娱乐项目也都是以滑雪、冰壶等具有冰雪体验的内容为主。这也奠定了近些年吉林省无论是官方媒体还是个人账号输出的内容基本以冰雪文化为主的基调。虽然冰雪文化是对吉林省城市形象的精准定位,但是单一的冰雪之城形象的塑造,并不能满足受众对一个城市文化多元性的要求。寻找城市的其他形象符号,增强城市的立体感和厚重感,是吉林省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2网络舆论下吉林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面临的挑战

2.1线上传播占主流,缺乏体验感

旅游业始终是城市品牌塑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种线下的亲身体验在吸引消费者、塑造城市形象方面具有不可估计的力量。但旅游业只依靠线上的传播明显缺乏相应的体验感。一个城市的品牌塑造和传播最终要落实到实际的受众体验中,在文旅融合的大趋势下,线上官方话语对于城市印象的塑造停留在传播者的层面,受众的真实感受的评判也需要线下游客的真实体验作为依据。许多在网络搜集信息的受众,看到的官方话语过多,具有真实体验的受众内容过少,其真实性在跃跃欲试的网络受众心里会大打折扣。吉林省树立冰雪文化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文化形象需要真实的体验感作为支撑,没有真实的体验感会影响线上用户内容生产和传播的质量、数量。这就需要引导具有亲身经历的人在网络中自己的真实感受,并且重视小红书经验帖、微博超话等新媒体平台的内容建设,鼓励亲身经历的人在网络中自己的真实感受,让网络受众能够通过网络搜索对吉林省的文化有更加真实的了解。

2.2官方渠道掌握话语权,民间叙事较少

对于城市形象的塑造,官方媒介平台应起到引导的作用,但是单单重视官方平台的内容传播明显是不合理的,对于受众而言,民间叙事更具可信性。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城市的形象都是依靠“从上到下”的方式进行传播,用户内容生产占比较小。受众对于城市形象的了解主要来自微博、抖音、小红书等用户记录的图文、视频。在这些新媒体平台,传统媒体和官方媒体的影响力较小,同时在这些重视双向传播的媒体平台,官方媒体往往使用的也只是单向的叙事策略,所以官方媒体在传播吉林冰雪文化和城市历史方面处于劣势。如果仅依靠城市自身的品牌塑造能力,很难让城市品牌持续健康发展,单单依赖官网吸引目标用户是难以施行的。例如,田宇彤在《智媒时代城市形象建构中的传播策略研究:以“网红西安”为例》中,主张利用多方助力传播力量,提高城市传播能力,吉林省在城市文化构建中也需要重视民间叙事的力量,重视民间意见领袖、短视频网红的参与对城市文化构建的重要作用。

2.3城市形象受到冲击,城市内涵有所欠缺

网络舆论对城市形象的影响是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并存的,吉林政府在网络舆论爆发后的处理速度和相关信息方面的表现都不尽理想,这使城市遭受污名化的困扰。面对这种情况,吉林城市形象的塑造需要在困境中找到转机,丰富城市的故事内涵。网络舆论带来的不确定因素,使吉林省原有的滑雪、温泉等旅游文化的发展受到阻碍,不仅影响了吉林长期以来塑造的冰雪之城形象,在之后很长时间里会影响吉林的整体形象。所以吉林省的城市内涵在经历过冲击后亟须丰富和整合,在危机处置中后期应对城市形象进行恢复管理[7],依托吉林原有的红色文化、文化遗产、历史故事,降低网络舆论对城市形象的损害,拓展吉林城市形象的内涵。

3网络舆论下吉林城市文化形象塑造与传播策略创新

3.1开通慢直播平台,增强现实体验感

引入慢直播的传播方式可以弥补受众出行受限的情况,缓解其缺少实地体验的问题,增强受众的参与度和沉浸感。慢直播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直播,能给予用户即时切入切出的自由,以及沉浸其中、互动参与的体验,使审美与趣味性得到满足,无形中加大了城市品牌的分量[8]。慢直播的特点就是“慢”,通过无剪辑、无解说、无特效的方式真实地展示事物的各个方面,这种直播方式运用到吉林城市的地标建筑、名胜景点的传播上,一样可以起到展示吉林的特色、吸引目标受众的作用。慢直播给了受众归属感和体验感,慢节奏的直播方式可以让目标受众在碎片化的阅读大潮中体会到心理的接近和实景的体验,并且弥补了没有来过吉林的部分受众缺乏体验感的缺憾。吉林的特色景观有冬天的雾凇、冰雕等,通过慢直播的方式,镜头缓慢地展示吉林真实的景色和气质,塑造真实的城市形象。同时无剪辑、无特效的拍摄方式也可以化解受众亲自到来后的心理落差,强化受众心中吉林省城市形象。

3.2整合传播阵地,重视个人账号作用

在进行官方叙事的同时也要发挥民间话语的重要作用。政务媒体和官方机构的信息对于城市的形象建设具有引导性的作用,作为掌握官方话语权和第一手资料的吉林官方媒体应该积极拓展传播阵地,在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用亲民的讲述方式传播城市故事。面对负面新闻时,需要政府相关责任部门及时辟谣,适时展开舆论引导,避免网络舆论的升级恶化,承担官方媒体的责任。同时,个人的媒体账号在抖音、今日头条、微博、小红书等很多新媒体平台都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民间账号更容易切近受众的生活实际和心理状态,有利于引导网络舆论和传播城市故事。通过个人账号讲吉林的历史故事、非遗文化、红色印记等特殊的城市符号,会增强信息的可信性和贴近性,让受众认为自己更加接近事实的本原。不同媒体平台传播的方式也会有信息良莠不齐的情况,需要官方媒体给予引导,以及政府机构的管理。总之,将政务媒体的官方叙事与个人账号的及时分享结合起来,重视传播主体的多样性,让受众有机会从多个角度了解吉林省城市形象。

3.3结合地方历史,挖掘城市特色记忆

在短视频时代,吉林省城市形象的塑造应该是一个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历史印记与城市现实相结合的过程。面对新的媒介环境,仅依靠冰雪文化难以将吉林与东北其他省份区别开来。在吉林的历史文明演进过程中,先民创造了具有智慧的本地文化。要想发挥出吉林地方历史文化的独特功能,需要融合吉林本地的历史传统文化和当地产业,通过精准的定位和鲜明的特色展示吉林的城市独特性,从而探索出全方位塑造吉林形象的路径。《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到了建设冰雪经济强省,体现了吉林省对于冰雪文化的城市定位,也是一直以来吉林省在城市形象塑造上的取向,同时规划中还提到了文物保护、非遗传承等其他的文化定位。如长白山文化产业、红旗汽车文化产业、红色旅游业等文化产业也可以成为吉林省的城市形象定位的重要内容。在传播城市形象的过程中,可以深入挖掘非遗背后的故事,红色文化的历史内涵、动人故事突出吉林自己城市文化的独特性,展示吉林省的城市内涵,从而减少网络舆论对城市形象的负面影响,增强在舆论压力下的城市的竞争力。

4结语

综上所述,新的媒体环境对吉林省城市文化的塑造和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吉林省面临着舆论的影响,城市形象的塑造和维护需要得到重视。面临新挑战,吉林应以自身原有的冰雪文化为依托,重视旅游业的受众体验感,挖掘红色文化、非遗传承、民间故事等独特的城市印记。在传播途径上重视传播主体的多样性,拓展多种传播渠道,让受众了解到一个独特的、有历史文化感的城市形象。

参考文献

[1]刘易斯·福芒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张梦頔.振兴东北经济需先文化振兴:对吉林市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几点思考[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6,33(4):5-8.

[3]王立国.新媒体环境下吉林市城市文化形象构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2(2):90-92.

[4]田宇彤.智媒时代城市形象建构中的传播策略研究:以“网红西安”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23):72-74.

[5]王丽莉,孙成,薛巨泉.多元媒体时代如何打造城市形象传播的新媒体矩控[J].科技资讯,2018,16(22):102-103.

[6]朱丹,张贝尔.吉林省冰雪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20,36(4):35-37.

[7]范红,黄丽丽.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的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策略:以武汉为例[J].对外传播,2020(9):28-30.

文化形象范文篇5

【关键词】声音景观;陕西文化形象;《白鹿原》;听觉阐述

景观,“原意为一种被展现出来的可视的客观景色、景象”[1],通常表示一种表象和影像群。电视剧艺术作为艺术与技术相互兼容的艺术门类,离不开声音景观对于电视作品的文化呈现、美学表达和创意阐释。电视剧的声音景观是指声音与画面建构出的视听空间与影像形象,以艺术意象的方式在电视剧中着重呈现,其中包括语声景观、音乐景观以及音响景观三个部分。目前,学术界对于《白鹿原》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关于声音景观方面的研究仍暂付阙如。众所周知,电视剧《白鹿原》受到业界与学界的一致好评,“豆瓣评分高达9.2分,收视率一路走高多次破一。”[2]而这一切都跟声音景观在剧作表达、视听结构以及影像风格方面的艺术呈现有关,尤其在叙述地域文化、激发观众的情感认同方面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本文以陈忠实先生的文学著作《白鹿原》跨媒介改编而成的电视剧《白鹿原》为例,基于景观理论的研究视角,对语声、音乐以及音响景观层面进行分析,其中语声景观包含方言景观与吼诵、吟诵景观,音乐景观包含秦腔音乐景观与配乐景观,音响景观包含表情景观与表真景观。

一、语声景观与陕西方言文化、民俗文化

(一)方言景观:地域语言的表意与再现

在语言表达方面,方言作为显性的语意符号,具有独立的语音以及语调魅力。为了更好地向全国传播陕西文化,进而表现其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电视剧《白鹿原》的导演在人物台词中加入了方言,让不同人物角色之间的对白交流呈现得更为明朗。电视剧《白鹿原》的题材来自陕西白鹿原农村,这里有着独特且浓郁的关中风情。该剧除了普通话的语意表达以及字正腔圆的语音呈现,还采用关中方言化的普通话风格进行演绎与塑造,从而整体再现了真实的生活场域。剧中的方言具体指代的是人物对话时选择了比较通俗的普通话表达方式,同时加入地域化与民俗化的词汇及发音,强化关中语言在作品中的整体呈现,例如,把爸叫成方言的亲属称谓词“达”(dá),还经常在句尾处使用“哩”“呀”“咧”“咋嘛”等语气词。这种方言拉近了电视剧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更好地再现真实生活场景,让观众可以从中获取某种崭新的体验。电视剧《白鹿原》基本还原了小说《白鹿原》的叙事场景和地点,主要描写关中白鹿原的故事。方言强化了受众对地域的认同感。从电视剧选择独特的地域语言来看,方言已经深入电视剧主创人员的创作理念之中,创作者并未刻意顺应观众的观剧习惯而彻底弱化、稀释关中语言文化,而是在语言审美与表意基础上,进一步建构与传播地域语言文化。

(二)吼诵与吟诵景观:特色仪式场景的描绘与传播

“有研究者把陕西人的性格特征总结为‘生、蹭、愣、倔’”[3]不同性格呈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吼诵与吟诵是质朴诚实、爱憎分明、性格豪爽的关中人的语言外化特征,亦是结婚仪式、丧葬仪式等场景中常见的表达方式,在电视剧《白鹿原》中多有提及。在白鹿原的乡民以为世间万物及其生活环境不由自己掌握的社会背景下,吼诵与吟诵具有极其重要的象征意义与文化价值。白鹿原遇到干旱少雨的年馑,族长白嘉轩主持完成祈雨仪式,其中极尽夸张与舒展的吼诵,实则在替乡民百姓说话,因此,他吼诵时的语调轻重有别,语势顿挫有致,语气起伏流畅。对观众而言,吼诵并非简单的吐字发声,需经过口耳协同,方可体味白鹿原乡民虔诚求雨的复杂心理。在劝退清兵的革命仪式场景中,朱先生吟诵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歌《送元二使安西》。在归家途中他再次吟诵一首清代大儒牛兆濂的七绝诗句《登华岳南峰极顶》。朱先生的吟诵所展现的是他高尚的人格魅力与道义情怀,体现着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寻、认同与超越。吼诵与吟诵景观将关中特色人文精神通过艺术渲染呈现出来,在推动剧情发展的同时,刻画了白嘉轩和朱先生行事以德报怨且有仁者之心的人物形象,展示了关中特色风俗仪式场景与农村世俗生活常态。在影视剧中,吼诵与吟诵传统文化对传播仪式观与民间思想、展示关中风土人情与传统习俗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音乐景观与陕西戏曲文化、女性悲剧形象

(一)秦腔音乐景观:情感轨迹的追寻

由于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差异,不同的音乐符号反映了人们不同的生存境遇、性格特征、语言习惯和审美趋向。陕西的音乐艺术在中国音乐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电视剧《白鹿原》的影像叙事多次借助音乐来呈现剧中的故事与人物。来自三秦大地的秦腔音乐属于板腔体结构,“唱腔包括板路和彩腔两部分,每部分均有欢音与苦音之分”[4]。电视剧中的情感“对照”与艺术呈现往往在剧情中难以完成,因此,秦腔音乐被赋予了复杂多变且隐约扑朔的精神意象,来探寻人物的心理与感受。剧中白嘉轩回忆亡妻而吟唱的《苦娘子》出自秦腔《周仁回府》中的《哭墓》,呈现悲痛欲绝、呼天抢地的氛围,进而使观众感知这份深沉悲壮的感情。开篇的秦腔音乐高度概括了夫妻分离后悲痛的感情基调,在仙草死后,白嘉轩唱的十几句悲词叙说了他“无处话凄凉”的哀伤与颓丧,也反映出作为封建性“神性”人物的他在反封建时代逐渐走向具有悲剧性的世俗的人。吟唱与叙说都是秦腔音乐,不同的是,二者所遇的事情和所处的境况。这种对比确实有助于强化电视剧的戏剧冲突,使得画面产生同构作用,并由此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同情心理,既弥补了镜头语言表达的缺憾,又使电视剧的声画结构更完整。

(二)配乐景观:悲剧形象的凸显

电视剧的配乐被表达为“betweenthe-actsMusic”(幕间音乐),常融合于所处场景内,和特定画面的内容形成搭配,以便表达剧中人物的情感。中国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在创作电视剧《白鹿原》的背景音乐时,将地方音乐剧改造后融入电视剧配乐中,使得剧中的配乐叙事风格呈现民族性与整体性的特质且简单直白、易于理解。黑娃来到农协之后,对田福贤和鹿子霖进行全面否定,随后田福贤带领众人重回白鹿原,黑娃情急之下仓皇出逃。田福贤无处消气便抓住田小娥,并将其手反捆背后,吊上戏杆。此时,绵延空幻的背景乐渐出,把田小娥畏惧、悲观、无助的情绪展现出来,让我们感受到:“她想要的其实很简单,过自己的日子”[5],但生活总是事与愿违且难以圆满。这种配乐的处理方式在其他影视作品中也时常出现。而贯穿《白鹿原》的配乐,一方面传递出田小娥的情绪,道出她生活中的无奈,另一方面推动了故事叙事与情节发展,并给予观众某种悲剧意识,即用听觉转向的方式强化了观众对田小娥悲惨处境的真实感受。影视作品中的配乐深化了人物的悲剧底色与个体命运沉浮的现实性,弥补了摄影机所捕捉不到的平衡,同时带给观众更多的悲剧感知和情感观照。

三、音响景观与陕西革命文化、饮食文化

(一)表情景观:革命气氛的延伸

听觉上的细节呈现已成为文学艺术作品描绘事件发展与人物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音响元素在展现、还原人物性格特征与内心活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听觉艺术与影视的有机融合,电视剧中的“音响”元素具备了情感表达和叙事延伸的功能。全剧有关革命的情节大部分依靠“枪声”音效推进。比如,鹿兆鹏为躲避追赶,来到朱先生的书院,此时岳维山和白孝文也在朱先生家中,双方相遇后水火不容,鹿兆鹏伺机躲避,岳维山迫切想捉拿他,而白孝文鸣枪以示威慑。枪声让观众的内心在害怕与亢奋中来回跳跃,把剧情助推到新的高潮。一方面,枪声让等候在门口的田福贤此刻显得手足无措,塑造了紧张的气氛,同时强化了田福贤欺软怕硬的个人形象。另一方面,枪声加剧了白灵对鹿兆鹏生命安危的担忧,凸显了其对鹿兆鹏的情深意浓。此时,枪声音效实现了营造气氛与衔接剧情的功能。电视剧第五集中,白嘉轩与乡民以三次枪声为约,尽管白嘉轩、田福贤、鹿子霖三人来回交涉,并顺利放出两枪,但鹿子霖他爹阴差阳错地误开了第三枪,使得“交农”事件顺利且微妙地结束了,事成之后,白嘉轩低调且不张扬。剧情中枪声空间的设置加速了革命的完成,塑造了白嘉轩的人物形象,也体现出导演的叙事倾向。

(二)表真景观:关中美食的展示

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作品,常将地域文化符号融入剧情叙事之中,进而还原特定年代的生活样貌与文化形态,以现实主义的声音表达勾勒真实的生活状态。电视剧《白鹿原》利用表真造型折射出蓝田地区的生活形态、时代原貌,展现了生动的现实空间与叙事场景。剧中仙草擀面的哗哗声伴着犁面的撕拉声,还有木头箍成的锅盖接触铁锅之声,热烫的菜籽油泼在葱花与辣椒上的“滋滋”声,这些影像伴着音效真实而自然地展现出关中地区以面食为主的饮食日常。此时,剧中的背景音效是以环境音响为基础的真实呈现,其不仅清晰还原了故事发生的特定空间,而且从听觉层面展现了空间内的真实声音。电视剧对仙草多次制作面食的音效记录,实则是在呈现导演所表达的“改变”与“不变”的主题。剧中“油泼面”“臊子面”“羊肉泡馍”等美食音效从头至尾穿插呈现,预示着仙草虽做着不同的食物,但对于白嘉轩的爱却是坚定不变的。白鹿原丰收时的麦浪滚滚声和镰刀割麦的喇喇声,让观众在自然声音里获得了一种审美诗意。由此可知,声音和画面同步与融合的影像,“深化和凸显了关中平原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点”[6],唤醒了观众对彼时农家风貌、生活氛围、情感习惯的认同,捕捉已经消失的群体记忆,最终提升了观众对生活的审美与感知。

四、结语

电视剧《白鹿原》还原了陈忠实先生所要表达的文化主题,强化了革命内容的时代特征,又顺应了影像的叙事结构,从整体上呼应了蓝田县白鹿原上的地域内涵、历史场域与文化图景。电视剧在声音景观表达上关注陕西方言、民俗、戏曲、美食等文化的呈现与美学表达,通过对语声景观、音乐景观、音响景观三个层面的显性、隐性表达与听觉阐述,试图建构陕西文化形象与地域镜像美学。未来影视陕军如何做强西部影视文化品牌、重构陕西文化的新形象、塑造具有时代场景的声音景观,这是学界与业界不断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M].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

[2]李荣,洪亚琪,张娟莉.电视剧〈白鹿原〉中的关中文化解析[J].中国电视,2018,(04):109-112.

[3]樊子塽,刘晔原.艺术地理学视域下电视剧的地域特色——以电视剧〈白鹿原〉为例[J].中国电视,2020,(01):58-61.

[4]雒社扬,尚洪涛,崔彦.图说秦腔(上)[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6.194.

[5]电视剧〈白鹿原〉剧组.白鹿原一剧15年[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7.184.

文化形象范文篇6

关键词:2019年央视春晚;歌舞类节目;文化形象

春晚作为一个展现国家和谐形象、民族团结奋进的舞台,它早已成为无数中国人在春节时最期待看到的电视节目,即使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受众有着众多的娱乐活动方式,但是春晚依旧是中国人不可忘却的记忆,每年的春晚热度不减,收视率居高不下。“从节目反映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这样几个主题:家(孝道、感恩、和睦)、族(团结、理解、同心协力)、国(强大、和平、国泰民安)、统一(台湾思归,故土难离,边防巩固)、发展(变革、生产、富裕)等等。”

一、2019年猪年央视春晚歌舞类节目分析

“在传统民族社会中,歌舞的存在主要是为了生产生活而服务的,它与民族主体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认知世界、认知自我和社会、并以此构建新的世界的手段和媒介,它的演绎和传承,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情感向群体内部内凝聚的特征。”首先,2019年猪年春晚一共有24个歌舞类节目,占据了春晚节目的半壁江山;其次,歌舞类节目无论是在视觉上还是听觉上都提供给观众娱乐享受,深受观众喜爱;最后,歌舞节目中的歌曲和舞蹈常常蕴含着国家富强、民族团结的新时代主题,所以,歌舞类节目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早期春晩节目中歌、舞、歌伴舞区分明确,但在近几年春晚舞台中除了纯舞蹈,歌与歌舞的区分并不明显。”本文以2019年猪年央视春晚的歌舞类节目为例,浅析它对于民族文化形象的塑造。

二、央视春晚歌舞类节目的特点

1.生态化。现代歌舞虽然形式上有所创新,但总体上也倡导回归生态化的表演,希望通过舞蹈演员最自然的演绎,使得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留的同时让观众耳目一新。例如《点赞新时代》这个节目中,舞蹈演员们赤脚进行竹竿舞的表演,这样的表现形式让观众感觉是身处于大自然之中一样,也是一种对歌舞返璞归真的追求和最真实的表达,看惯了浮夸艳丽的表演,人们反而对这样的生态化的歌舞情有独钟,配上灯光和舞美更加具有感染力,更能够给予观众美的享受。2.大众化。传统的许多歌舞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难免晦涩难懂,央视的民族歌舞节目是面向大众传播的,所以对于歌舞类节目的呈现必然会进行一些相应的变化,使得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受到大众普遍接受和认可。同时,大众化的改编也不能将其精髓摘取,一定要保留最不可或缺的那一部分民族文化,如果能够在保留民族文化因素的基础之上又能够受到大众的喜爱,就能够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例如《敦煌飞天》这个节目,在保留了敦煌飞天仙女的服饰特色之外,舞蹈演员采用了芭蕾舞的新演绎形式,使得这样的美得到了升华。除此之外,《时代号子》《幸福中国一起走》等这些歌曲的歌词通俗易懂、明白晓畅,让不同层次的受众都能够接受。3.多元化。本次春晚采用新形式,不仅仅局限于央视主会场,而是在一个主会场的基础上又选择了3个分会场,江西井冈山、吉林长春、广东深圳都有一定的鲜明特色性和文化性,地域的差异同时也带来了文化的多元性。例如在江西井冈山分会场表演的《请茶歌》,呈现出一派绿意盎然的景象,而到了吉林分会场却是冰雪覆盖的天地。此外,节目内容涉及武术、京剧、杂技、拉丁舞、芭蕾舞、安塞腰鼓等多种形式,风格和内容多元化,往往在一个歌舞节目之中就变换多种舞蹈形式和舞蹈内容,以及配合歌曲和舞蹈的灯光色彩转换,让观众赏心悦目。4.科技化。随着国家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如今的春晚舞台已经出现了许多高科技的影子,舞台和灯光等效果都与技术密切相关。例如《敦煌飞天》这个节目,采用了动态的灯光和舞美效果,漂浮的丝带就像真实存在一样,在《映山红》这个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只只红色的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这也是源于科技手段的辅助。技术的采用并不会损害歌舞节目的精髓,相反技术的融入使得民族歌舞节目表达更加丰富化和动态化,也使得节目更加具有现代化的气息。

三、歌舞类节目对民族文化形象的塑造

“央视是部级的媒体,它的这个性质就注定了它是一个传播国家意识形态及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平台,而央视春节晚会作为在这个平台一年一度准时播出的年度大餐,也就与生俱来的拥有传播国家意识形态及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作用。”在这种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之下,我们可以看到歌舞类节目对于民族文化的形象塑造。1.祖国富强文明的形象。《青春畅想》这个节目在深圳分会场进行表演,深圳曾经是一个小渔村,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政策,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这是祖国富强文明新时代的缩影。在《和祖国在一起》、《幸福中国一起走》的歌舞节目之中,大屏幕中穿插的视频分别展示了天安门升国旗、上海自贸区建设、中国高铁建设等代表国家高科技成就的画面,这一幕幕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不自然的让观众感受到新中国的富强。2019年猪年春晚的主题是奋进新时代、欢度幸福年,这些歌舞类节目也正好在传达这个主题,新时代的中国是一个更加富强、更加文明的中国,人民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得更加幸福安康。2.各民族团结和睦的形象。今年独具匠心的挑选3个地区来作为分会场,这不仅仅是丰富晚会内容的一个举动,也在不知不觉之中给我们传达了一种神州大地共庆新年的思想。各族中华儿女都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同心共筑中国梦》以及《我和我的祖国》这两个歌舞节目不仅响应了时代的号召,而且观众能够观看到舞台上身着55个少数民族服饰的舞蹈演员在进行表演,他们随着歌唱旋律舞动身姿,在舞台上欢天喜地的舞蹈,一派各民族和睦的景象跃然舞台,感染着无数的观众。众所周知,这些年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而且我们不能够停止前进的步伐,还要继续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3.大自然和谐美丽的形象。从上任以来,一直贯彻“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优先位置,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所以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许多歌舞类节目的歌词都带有保护环境的主流核心价值理念,例如《点赞新时代》中“美丽的中国唱起来”;《和祖国在一起》中的“麦浪的金和天空的蓝”;《幸福中国一起走》中的“白云跟着蓝天走”。不仅仅是歌曲中对自然环境的美好追求,大屏幕中的视频画面也都是祖国各地的大好河山,一定程度上也是展现一个民族团结起来共同创建美好家园的信念,能够给我们一种正能量,启迪着各个民族凝聚在一起才能够做大事、干实事,才能创造更加和谐美丽的自然环境。

四、结语

央视春晚歌舞类节目所演出的民族歌舞节目既是民族文化的浓缩精髓,也是塑造祖国和民族形象的最佳舞台,歌舞类节目出现的少数民族群体、工人形象等,“这些带有象征意义的群体的出现,都在向国内外展示着国家的强大与和平、国力的强盛、民族的团结与稳定、祖国领土的统一等。”“以春晚为例,在部级媒体的强力宣传下,高密度的受众会受到较大的“集体意识”的影响,受众的思想和意识不知不觉中就会被界定在一种“同质化”的文化场域中。”春晚作为一个国家大舞台它能够塑造许多不同的文化形象来向不同地区的人们传达不同的信息,也能够塑造出大众所普遍接受和认可的文化形象,这些歌舞类节目塑造出了一个富强文明、团结和睦和和谐美丽的文化形象,这种正能量的形象引起受众的共鸣,让受众意识到一个民族只有凝聚在一起才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陈丹月.仪式传播观视阈下的晚会变迁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7.

[2]邵培仁,范红霞.传播仪式与中国文化认同的重塑[J].当代传播,2010(03):15-18.

[3]王佳.传统民族歌舞的现代走向[D].云南大学,2011.

[4]任朋飞.春晚歌舞类节目中舞台美术多媒体应用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6.

[5]张兵娟,聂静.“乐以观政”——论春晚的政治传播功能[J].新闻爱好者,2017(11):40-43.

文化形象范文篇7

【关键词】滨水城市;水文化;旅游形象;构造整合

目前,我国许多滨水城市充分利用水资源,打造水文化。扬州作为一个具有城区水域特色的城市更具有开辟水文化的优势,加之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足以利用现时的商业契机来发展城区特色“水文化”旅游。本文试以扬州为例,对滨水城市水文化形象进行剖析与整合,同时为相关水文化城市的形象定位提供借鉴。

一、构建生态环境形象

1.提高河道的安全美观度及通达性。河道整治应注重亲水河道的建设,适当降低河坎的高度;把城区内的水路做通、做活,拓宽水域,使其能连接内陆与沿海;依照水域地理纹路,试构建意象图案;活用水利建筑,如水运码头、水闸、桥梁建筑等。

2.实现城区水资源的持续利用。要进行源头截污,实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保护河道内对重金属元素具有强吸附作用的泥煤层,并于河道近河岸处种植如芦荟、茭白等清水植物;活用生态护坡技术,改变护岸砌筑形式,保证水陆动物的活动空间。

3.融合城区河道整修与城市景观建设。河道整治在充分发挥防洪排涝功能的同时要结合扬州城区的景观建设,有必要地拓宽水面,增加其利用效度;河道及其周边建设应多植树少草坪,节约用地空间及成本,人工建筑也该因景而设。

4.建立河道整修的多元化投资体系。结合市场机制及财政手段盘活存量土地;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城区水利建设,包括河岸空间资源的有偿开发、河堤绿化经营权的拍卖、广告经营权的出让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利用节庆活动发挥城市品牌效应,同时改革城市投融资体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二、完善历史文化形象

1.水上休闲项目:利用包括琴船、戏船等特色水路交通工具,开展水上民俗旅游活动;兴办水上四时会节,开展参与性表演项目,如木版画、玉雕、漆器等;举行夜间“扬声”艺术活动,安排专业人员指导游客模仿扬州评话、扬剧、扬州木偶戏等;定期举办以水为主题的节庆活动,如水文化艺术调演、沐浴技艺表演等。

2.水上商贸活动:打开扬州工艺市场,开发水上工艺商贸,把具有扬州特色的工艺品,尤其是关于扬州“水文化”类的作品,作为商品展出,如仿制的青花碗、青花瓷罐等。同时,水利建筑模型也可作为商品展出与销售,如砖石拱桥模型、唐五孔支梁式桥复制模型等。此外,水上可设置划船、闲茶、评剧说唱等消费式活动。

3.水上游线项目:“水上私庆项目”,包括生日宴请等私人庆祝活动;“水上节庆项目”,包括“扬州的夏日”修学旅游、“沐浴美食”等主题活动;“水上商务项目”,针对有关公司及部门等非严肃主题的会议来安排;“水上游船项目”,使游览线路多样化。

4.河岸“广场文化”:喷泉配塑像,戏台连长廊;配套健身设施与娱乐项目,调制广场夜间灯彩与音响;开展露天的广场音乐会、广场美食展等。此外,在微型停泊码头附近修建博物馆与展览馆,体现扬州包括水文化、盐商文化等在内的多元化的文化优势。

三、提升商业经济形象

1.联合政府、企业和个人,进行城区内必要的整治水环境工程,开拓“活水源”,在树立并宣传品牌的同时挖掘沿水地区“绿色商机”。

2.把城区内的“水路”做通、做活,拓宽水域,使其能连接内陆与沿海,同时要求水路的交通达到便捷标准,可考虑建设商业性水运码头等。

3.并重“景观水道”和“运输水道”的开发建设,同时考虑效益成本与回收期。

4.鼓励招商引资和民间筹资,以高效的商业利润回收投资成本。

四、亮化社会整体形象

1.扬州城只有通过生物进化及先进的污水处理系统双重手段才能从本质上治理污染水域,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城区水网生态环境。

2.通过城区河网的系统整治及“水文化”品牌的全面宣传,全方位展现了扬州的水文化、山石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等。

3.通过城区河道、沿岸休闲广场、商业市场、小型公园、基础设施、景点系统亮化,勾勒出了亭台楼阁粉墙黛瓦,增强了城市的活力与动感。

4.综合治理河岸、道路,立面改造保留旧房,并加设市公共休闲场地,对沿河景观进行统一包装,使扬州与苏州绍兴等城形成错位竞争的水乡风韵。

文化形象范文篇8

关键词:虚拟现实语境;河南文化形象;传播策略研究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虚拟现实技术(VR)的横空出世,推动了很多行业的技术革新和服务升级。传媒行业开始利用360全景视频来现场报道,电子地图也早已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来布置AR或者VR全景地图,一些科技公司还专用这些技术开发很多商业应用业务,为普及虚拟现实技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在这种虚拟现实语境下,如何提升河南文化形象的宣传效率,加大河南中原文化传播途径,增强游客和观众的交互式体验效果,就成为了本课题的主要任务[2]。

1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

所谓虚拟现实技术,就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虚拟场景与现实场景相结合,创建一种仿真的虚拟世界,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数据,通过计算机的系列传输,将数据应用到虚拟环境中去,通过三维建模的形式表现出来,让人们切实感受到真实场景的存在效果,让人们在最低的时空成本上就能体验到最真实的感受,同样能拥有现实场景中的一切感知和人机交互体验效果,不仅节约了财力物力和时间成本,而且参与感和存在感更加强烈[3]。

2虚拟现实语境下加强河南文化形象传播的策略探究

2.1首先确立河南省文化形象的整体定位河南省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地,是华夏民族最重要的发祥地和传承带。历史留给河南的文化资源数不胜数。河南省是中国的心脏部位,历代多个王朝都选择在河南境内内的城市作为王朝的都城,为现代的河南省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也是最先在安阳殷墟里面发现的。在河南境内,中国的“三皇五帝”和夏商周汉最早都在这里建都,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构成了现在的华夏民族,一代代同根同祖的炎黄子孙在这里繁衍生息、走向四方。另外,河南省的少林功夫文化享誉国内外,嵩山脚下的千年古刹名扬天下,在此拍摄的功夫电影数不胜数,每年拥有众多的游客慕名到此拜访。除此之外,河南省内还有众多的自然风光[4]。作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大省,在当今旅游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河南省应该树立最主要的文化形象,抓住河南的人文历史和自然风光,大打“中华源头文化”、“天下少林功夫”的文化品牌,提高河南省的文化形象和旅游核心竞争力。

2.2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大力宣传河南中原文化的精髓

2.2.1科技还原文化场景,突出中原文化的人文景观河南省的王朝文化主要属于历史文化景观,站在当今的岁月里面,传统的方法,只有通过历史文物和书籍,才能领略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当旅游者走进历史文化景区之后,也是在导游的带领和讲解下,才能一览历史文化的厚重底蕴。在虚拟现实技术特别发达的今天,为了让游客更加直观的了解当初历史人物的活动场景,政府和景区在进行文化形象宣传的时候,应该大量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再度还原漫长的“三皇五帝时期”和封建王朝时代,再现河南中原大地上曾经特有的帝王风范和繁荣景象。从夏朝到北宋,先后有20个朝代曾在河南境内建都或迁都于此,河南曾长期处于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河南的开封、洛阳、安阳和郑州都是世界闻名的历史古都,这里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处,地下文物和馆藏文物均居全国首位。河南省要全力打造中原文化的形象和招牌,就应该重点抓住这些特有的历史文物资源,利用现代的VR技术手段,让这些古代的先贤重新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中,走进游客的思绪里,用虚拟现实技术形成独特的吸引力的中原文化,让人们体会到古今穿越的历史车轮,让体验者走进河南的每一寸土地上,感受河南千年的灿烂文化和厚重历史。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再现河南的“前世今生”,让河南的文化形象长久地入驻游客的心中,从而对河南这片土地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形成较高的认知度和辨识力。2.2.2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大中原文化的网络传播力度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终端移动技术已经相当普及,给新媒体行业的快速传播能力注入了科技基因。河南省应该抓住当前的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行业的热潮,广泛地吸纳受众群体,增加中原文化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河南文旅单位工作者需要改变工作思路,推陈出新,加强现代科技与传媒的融合,借力虚拟现实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叠加效应,为中原文化的传播提供新的契机。在融合开发的过程中,传媒机构应该重视中原文化形象的特色定位,抓住产品的个性化定制,依托市场的差异化特征,吸引广大旅游者的文化口味,立足于受众们的兴趣爱好来量化设置,从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例如,在全国景区普遍减免门票的政策趋势下,河南省应该大打文旅招牌,与高科技公司融合发展,推出河南的特色旅游路线。借力科技公司,可以充分发挥诸如抖音、携程旅行等互联网科技公司的快车道,建设展示河南文化形象的新颖传播途径,突出河南文化旅游的优势资源。2.2.3重视河南文化建设队伍的人才培养,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在新媒体和新技术时代,传统的文化宣传方式已经被逐渐淘汰,作为肩负重要使命的媒体行业,必须要引进新的传播方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才能推动行业发展的优化升级。在树立文化形象的工作中,相关机构和单位需要花费充足的精力和资本,而且文化建设宣传人员不仅要懂河南当地的文化内涵,还要精通科技传媒的相关技术,重视宣传业务的业务技能和理论知识,具有充足的实践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精通计算机信息编辑处理能力和AR、VR技术发展趋势[5]。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政府相关机构要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机制,增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和持续稳定性,为河南省文化建设事业源源不断的输送专业人才。

3结语

虚拟现实技术对于传媒行业十分重要,是当前及今后传媒行业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河南省的文化形象建设工作尽管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酒香也怕巷子深”,高大上的文化形象也必须通过媒体传播途径及时准确地加以宣传推广,才能让更多的受众知晓[6]。如今,虚拟现实技术就是一款可以全方位应用的新技术,能够给人们带来全新的体验感,让传统的媒体行业感受到科技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因此,传媒行业应该充分的利用和发挥虚拟现实技术为人类所用,真正做到科技兴国,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张琳,张锐,陈亚辉,陆腾飞.VR技术在非遗文化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以江西上栗传统烟花制作工艺为例[J].南方农机,2021,52(13):170-171.

[2]张宝文,陈达银.虚拟现实互动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以长安大学地质博物馆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21,30(02):107-110.

[3]李明燃.基于虚拟现实技术(VR)的当代公共艺术[D].中央美术学院,2021.

[4]申绍云.新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思考――以江西省为例[J].科技传播,2021,13(12):137-139.

[5]苏畅.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文化形象设计与塑造中的应用――以成都市为例[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9,{4}(01):29-32+35.

文化形象范文篇9

关键词:新媒体;一带一路;跨地域文化形象;建构;传播

在古丝绸之路中,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主要是借助宗教以及商业活动。通过商人在贸易中的传播以及宗教士的宗教传播,跨地域文化形象不断得到建构与传播。但是由于古丝绸之路受到时间、空间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其传播文化效率十分低下。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与进步,其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受益于新媒体的“一带一路”建设,使得跨地域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为跨地域的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贡献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力量。

1“一带一路”与新媒体相关概念概述

1)“一带一路”。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主要是指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其理念在于通过文化发展实现推动经济建设,通过“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实现沿线各国多样化、自主化、平衡化以及可持续的共同发展。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地域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人们通过对跨地域文化的了解不断加深,不同地域文化、民族以及国家的人们更容易实现真正的理解以及沟通,这更有利于跨地域文化形象的正面建构与传播[1]。2)新媒体。随着新媒体所处的时期的不同,其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最早在1967年,新媒体概念被美国人戈尔德马克提出,不过这时新媒体概念主要为了区别于传统媒体,传统媒体最早是纸质传播,后来演变成电影传播、电视传播,这就是最初的新媒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的日新月异,2014年,学者匡文波提出网络、卫星、无线电等传播介质以及利用数字技术、移动电话、计算机等介质进行传播的新型传播行为为新媒体。而且,匡文波对新媒体的种类进行了详细划分,其指出新媒体的种类包括网络媒体、数字媒体以及移动媒体三种[2]。

2“一带一路”背景下新媒体在跨地域文化形

象建构与传播中的应用价值1)跨地域文化形象建构与传播摆脱了时间、空间的束缚。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之间的距离已经不再像地理上显示的那样遥远。借助现代化科学技术,不同地域文化、民族以及国家的人们能够不受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进行实时的通讯、沟通以及了解,第一时间了解国内外发生的最新事件、信息全天候传播、掌握不同语言的人们进行人际交流这些都成为眼下正在发生的。不同地域的人们进行文化交流正是“一带一路”倡议所强调的理念。另外,受益于新媒体技术,跨地域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变得更快、更方便、更全面。2)跨地域文化形象构建与传播效率更高、内容更加全面。当前,新媒体大多以网络平台为主要载体,其信息承载量远超传统媒体。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可以通过索搜引擎得到更全面的信息量,信息检索变得更加快捷、准确。数字化的特点让新媒体的时效性优势突出,在传统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滞后、不及时是常有的问题,但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出现,观众了解接受的信息都是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上传以及到网络上的,在出现信息冗余或者有误的情况时,信息也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校正。具备数字化特点的新媒体技术,能够有效改善快递与文化形象“他塑”的情况,防止跨地域文化形象传播与真实情况不匹配的局面[3]。3)跨地域文化形象建构与传播从单一变得多维。在传统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单向化特点明显,其主要以点对面传播为主,因此存在一定晨读的封闭性、垄断性以及集权性。但是在新媒体时代,“人”成为所有活动的主体者,人们之间的个性化差异得到了重视,因此,每一个用户不但是新媒体时代的内容浏览者,也是信息传播者,也是话题制造者。用户在新媒体中的不断参与、分享、交流以及反馈,能够提升跨地域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效果。另外,具备交互特点的新媒体能够使得“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地域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从单一变得更加多维。

3“一带一路”背景下新媒体在跨地域文化形

象建构与传播中的具体应用1)内容为王。明确不同地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是实现跨地域文化形象建构与传播的核心,不同地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包括知识性、思想性、社会性、审美性、文化性等诸多方面,换言之,不同地域文化所具备的某种特性、其对于当今社会的意义所在是跨地域文化形象建构与传播的实质。在跨地域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中,实物展示是其中展示文化精髓的主观且重要的方式之一。但是,受到不同国家相关规定以及诸多因素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实物都可以走出国门向世界进行展示,这个时候新媒体在内容呈现方面具备的独特优势就显现出来。例如,对于跨地域文化中的遗址类文化遗产,在对其进行传播时,通过数字建模、多维扫描以及增强现实等方式,可以把遗址类文化遗产的现实场景进行真实呈现,无论是宏伟的建筑规模还是繁琐的建筑结构都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表现,文化遗产的观赏价值也能得到最终体现。在跨地域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中,3D虚拟导览技术不断得到推广,其能够使跨地域文化进行效果较好的传播,尤其是对于一些文化遗产,通过展陈设计,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得到了展示,在精心设计展品布置以及观看线路以后,受众能够更好地了解文化精髓。在虚拟导览中,受众借助鼠标、方向键以及一些手势可以360度地参观文化遗产[4]。2)载体革新。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跨地域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载体发生了变化,其不再局限于文字展板展示、陈列实物展示、折页介绍等。数字化是新媒体的显著特点,移动数字终端、人机交互设施以及可穿戴设备成为跨地域文化形象建构与传播的新载体。通过一台数字终端,观众就可以了解一个地域、民族以及国家源远流长的文化特点;通过一个媒体站,观众可以快速翻阅卷帙浩繁的文化历史文献;通过一副特质眼镜,观众可以尽情浏览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全貌。载体的革新使得跨地域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新媒体强调交互性,观众与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以及互动受到了重视。趣味游戏的设计、不同方式的文化演示、比较以及梳理不同地域文化的异同,这些都使得观众的观看体验更强,因此人们对于跨地域文化形象的印象也就更加深刻。3)注重宣传推广。在跨地域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中,如果把内容比作大脑、载体比作躯干,那么宣传推广就是实现跨地域文化形象建构与传播的双腿。单靠一次交流、一个展览,人们并不能深度地了解跨地域文化的特点。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跨地域文化应主动“走向世界”,借助所有可利用的机会向世界进行自我介绍。各种社交App让不同地域的人们实现了亲密交流,不同的地域文化也可以借助各种社交平台进行动态的持续,因此增加各国人们对其文化的关注度,这也有利于跨地域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相比于传统媒体,在借助新媒体进行内容编辑时,要尽量选择观众喜爱以及容易接受的传播形式,例如,借助不同的字体、色彩、图片动静等加强文化内容对于观众的刺激感,以此更好抓住观众眼球。另外,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屏互动以及融合,也能够为跨地域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提供更好的感官效果。

综上所述,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地域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正处于新媒体营造的语境中,属于不同地域文化类型的民族以及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都聚集在新媒体这个崭新的平台。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跨地域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其深度与广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不同特点的地域文化应积极从“一带一路”倡议中汲取力量,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沈悦,尹如歌.中国纪录片的国家形象建构与跨文化传播——“一带一路”视阈下的再思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5(2):31-38.

[2]胡家翀.纪录片《一带一路》的跨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J].出版广角,2017(15):71-73.

[3]冯君.新媒体与我国跨文化传播的融合与发展[J].未来与发展,2016,40(5):21-23.

文化形象范文篇10

(一)具有历史资源优势且极具跨文化传播价值的武当太极文化,应成为武当文化品牌形象传播的标识。“天下武功出少林”,所谓“先声夺人”,少林功夫文化早在20多年前就因尽得先机而名满天下。比较而言,武当文化传播则是近年来在省市政府的关注支持下才高调启动。在少林功夫传播已成大气候之时,武当如果仍以笼统的武术概念向外界推出,显然不利于自身内家功夫文化的传播及其武当文化形象的塑造。面对盛名之下的少林功夫,武当文化传播毫无疑问当独辟蹊径,以展示自身特长为优势,将武当内家“三宝”之首的太极文化作为其形象展示的标识性内容,依此打造独具个性的武当文化品牌形象。

从跨文化角度而言,最具有中西方受众交互接纳性的影视作品,当属西方枪战片与中国武侠片。与西方枪战片格斗双方胜负结果的直截了当相比较,中国武侠片更能够展示对峙双方个体的自身潜能以及相互胶着的竞技状态,更能够体现其形态之美、力量之美与运动之美,因此也更加受到观众的热捧。但是,无论西方枪战片或是中国武侠片,在影视作品中多以胜败输赢的比拼为目的,它更多的是表现人与人之间利益冲突背后的搏击甚至是搏杀。而武当太极恰与这种类似于人的动物性的格斗厮杀形成对比。它所追求的是修心养性、健体养生,其外在体格与内在心性的修炼是其终极目标。这种以传统内家功夫的形式表现人对自身内在与外在“和谐”的追求以及对人与人之间“和谐”境界的追求,是武当文化的精神价值所在,也是武当文化具有现代性跨文化传播的价值所在。“‘世界正在变小’,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这就造成了一种现实的可能性,使每个民族在吸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成果的同时,也使自己民族的文化成为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构成。这样,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其民族性与人类性的有机统一。而在世界交往中得到了充分发展的民族特色,本身就是世界历史的规定。在这个严格限定的意义上可以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②民族文化传播的根本就在于其本质特色的不可替代,其交流内容人类共享。太极文化鲜明的民族特色已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交往中得到进一步张扬。因此,从传统内家功夫发祥地的角度而言,武当文化传播当选取最具跨文化价值的太极文化为标识,在此基础上向形意八卦、养生之道等全面拓展,从而以武当独特的文化形式和深厚的历史蕴涵,凝聚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品牌形象。中国太极文化为世界许多国家的民众所喜爱,武当太极文化及其品牌形象的跨文化传播,既可以让世界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太极文化之道,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武当文化传播应注重形态与理念的创新,武当山应成为国内国际太极文化交流、传播、发展中心。武当文化形象传播,中华传统哲学思想与武当的武学武道浑然一体为其又一优势。近期中央电视台1套黄金时段播放的电视连续剧《李小龙传奇》,通过描述李小龙短暂而精彩的一生,传播中国武术文化。观看此剧的观众不难发现,无论是李小龙习练的咏春拳或是李小龙创新的截拳道,其拳法理念的核心都是中国道家思想。“《圣经·约翰福音》第一章劈头:‘太初有道。’……在东方的中国,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不论东西,‘道’就是一种世界观,一种创造和认知现象的‘逻辑’或思考方式”。③中西方论“道”,在某种程度上有着相通之处。但是,惟有中国传统道家思想中的“道”和“阴阳”,才能以高度浓缩的信息含量将世界万物的发展规律以及中国武术的核心理念交汇贯通,阐述得充分而饱满。因此,武当太极文化传播毫无疑问应将道教文化与道家思想的传承传播放在重要地位。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极文化与道教文化一脉相连。因此可以说,太极文化与中国传统道家思想,是武当文化形象的两个支撑点。我国目前的太极拳发展,杨、陈、武、孙、吴等多种门派林立,传播范围波及国外。而武当太极的传播范围则非常有限。事实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不可分离。“从广义上说,一部民族史就是一部民族文化史,一部民族文化史又是一部文化创新史。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依然如此。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无所谓历史了。不断创新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共性,而每一次创新又有其个性。造成这种个性的根本原因在于创新的内外因的差异性。”④其他太极拳流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从而赢得中外公众的普遍性接纳。武当太极若在太极拳传播兴盛的当下找不到自己的准确位置,“天下太极出武当”也就只能成为自唱自吟的一句空叹。“经济全球化而导致的世界范围的经济和文化竞争领域的不断前移,使得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日益成为一个国家能否在这场世界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的关键因素,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⑤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决定生存。因此,武当太极文化传播应当借鉴其他太极拳品牌的发展经验,根据史料典籍理清发展脉络,整合其拳法理论,重新完善对武当太极文化的价值认识,并在传统武当拳法套路的基础上吸纳现代化元素,以开放的心态结合先进的技术打开武当太极文化传播的封闭局面,让武当太极由道教圣地走进天下人身边,利用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形成武当内家功夫的品牌传播之势。同时,武当太极还应站在一个国际化的高起点上,以科学的传播理念和传播方式,在和谐包容的国际交流中提高武当山太极文化发源地的声誉,让武当太极真正成为中国太极文化传播的一面旗帜,成为中国内家功夫与道教文化整合传播的“意义承载者”,成为国内国际太极文化交流、传播、发展的中心,由此推进武当山道教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武当太极文化品牌形象的塑造需要政府持续的关注支持,并借助于大众传媒实现最佳传播效果。2008年10月29日至10月2日,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在湖北省十堰市举行。世界传统武术节又称“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是国际武术联合会、中国武术协会主办的世界传统武术大赛,也是目前世界武术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大型体育盛会,被誉为“武术界的奥运会”。2004年以来,河南郑州连续两届成功举办世界传统武术节。这次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十堰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国际性大型传统武术比赛盛会,来自69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参加比赛。武术节期间同时举行“走进武当”等系列活动。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而言,这不仅仅是一次国际武术盛会,更是武当山文化形象传播与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文化传播是‘人们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产生于社区,群体及所有人与人之间共存关系之内的一种文化互动现象’。如果作为人的社会活动过程的一个方面而言,文化传播就是社会传播,是人对文化的分配和共享,沟通人与人的共存关系。”⑥在媒介社会化的今天,最为有效的传播方式之一就是用不间断的信息感染、吸引受众,从而在受众心目中建立一种稳定的文化形象。显而易见,这种信息的传播及其效果的实现,脱离大众传媒无法实现。而且,大众媒介的信息传播不能是单向的、静态的、历史性的信息资料的无力叠加,而应当是具有创新意义的、动态的、现代性符号化信息的有力度的冲击。同时,无论是武当文化信息的传播、文化形象的树立、文化的传承或是文化产业的发展,政府的关注和积极支持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保障。

信息化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传播主体具有运用话语权抢占先机的主动意识。这是因为一方面,人们对社会的认知依赖于大众媒介的信息传播;另一方面,媒介传播的信息,充盈整个社会的只能是一个相对量——没有传播武当文化,实际上意味着其他形式的文化传播享用着原本就极其有限的话语权。因此,过去那种保守的、仅仅将武当文化作为一种传统的封闭的历史遗产进行实地展览的被动做法,影响武当文化的传承和与创新。法国学者波德里亚曾在“仿像”理论中将符号或者图像传播划分为四个阶段。波德里亚将自己批评焦点针对第四个阶段——符号或者图像“与无论什么样的现实都没有任何关系:它本身就是纯粹的仿像。”“拿竞选这个例子来说,媒体的报道就是竞选,竞选不存在于对它报道之外……从这个角度看,在媒体图像环境之外考虑竞选是不可能的。图像就是竞选。”⑦波德里亚“仿像”理论对图像社会的批评,尽管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观点,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借用他观点的合理一面——从某种程度上说,大众媒介的传播就是武当文化形象传播——大众传媒对武当文化形象传播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因此,武当文化形象传播应当充分利用媒介技术进行科学的整合传播,从而实现武当文化形象传播可持续性发展。

注释

①⑤胡惠林:《国家文化安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学术月刊》2000年第3期。

②王锐生:《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新视野》2000年第5期。

③陈其南:《文化的轨迹》,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32页。

④肖玲诺:《面临信息化的民族文化》,《求是学刊》2000年第6期。

⑥周鸿铎:《文化传播学通论》,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