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消费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12:25:27

文化消费

文化消费范文篇1

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数据表明,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自1979年的387元增长到了2009年的17175元,整体上提高了44.4倍,年均增长比为14.32%。[5]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演变先后经历了由“粗放型消费”阶段向“集约型消费”阶段迈进,最后进入更加注重消费质量的“舒展型消费”阶段。文化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越来越大,我国文化消费整体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居民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城镇变化居民用于文化娱乐支出、文化耐用消费品支出、教育费用支出、书报杂志支出及游园、看电影等在公共娱乐场所的消费支出尤为明显。根据《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1)》的分析测算表明,在“十五”至“十一五”的近十年时间内,我国文化消费总量和城乡人均文化消费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全国城镇人均文化消费已从2000年的264.07元增长至2009年的826.88元,文化消费年均增长指数达到113.52;全国乡村人均文化消费也从2000年的186.72元增长至2009年的340.56元,文化消费年均增长指数达到106.91。[6]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未来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将会实现质的飞跃与突破。尽管我国人均文化消费城乡比全都呈现出增长态势,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的区域文化消费极不均衡现象十分严重,城乡之间的文化消费需求差距也越来越大,同期全国城镇人均文化消费增长远远高于乡村人均文化消费增长。有数据表明,自2000—2009年近十年的时间内,全国人均文化消费城乡比从1.41扩大至2.43,文化消费需求的城乡差距扩大了71.68%。尤其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我国中部和西部文化消费需求的城乡差距扩大态势十分严重。有关数据表明,我国西部整体人均文化消费城乡比扩大到了82.14%,而中部整体人均文化消费城乡比也扩大到了76.90%。[6]其次,与发达国家文化消费情况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仍然存在文化消费规模偏低、文化消费总量不足、文化消费结构有欠优化等问题。据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06年我国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总量约为9370亿元,其中用于娱乐性、享受性和消遣性的精神文化消费总量仅为4685亿元左右,而用于发展性和智能性的教育支出占到文化消费总量的一半以上。[7]由此可见,我国城镇居民用于文化娱乐消费方面的支出比重明显偏低,文化消费结构有待优化,居民文化消费市场需求仍然不足,文化市场发达程度不高。

制约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发展的原因分析

制约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发展水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来说,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仍处于攻坚阶段,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不完善,尤其是居民预期收入的不确定性,严重影响到居民文化消费的积极性。其次,我国原有的文化管理体制导致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文化产业结构性矛盾和供求矛盾制约着文化消费的发展水平。许多文化古迹、革命遗址、旅游胜地和民间传说等文化含量十分丰富的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并不高。地方性的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少年宫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太慢,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特别是经济基础薄弱的山区,文化设施更加简陋;不同文化系统、产业的程度和规模有明显的差距。此外,由于创新性不足,当前我国文化产品本身与文化市场需求之间没有真正接轨,文化消费品的数量与质量与消费者之间的消费需求以及消费期待之间存在脱节,能供城镇居民消费的中高档文化产品相对较少,文化产品价格的虚高和文化市场的不规范使文化消费市场无法真正满足消费需求。同时,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均衡,各地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也各不相同,各地所能提供的文化产品也各不相同,从而导致不同地区的文化消费也极不均衡。除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以外,我国广大地区的音乐会、文艺演出、各种博物、科技展览、文化讲座等等,不仅数量上较少,而且在档次上也偏低。最后,相对于经济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我国城镇居民欠缺文化消费传统,居民文化消费观念相对滞后,文化消费欲望不强。我国城镇居民宁愿将较多的财富用于交通通讯和居住方面的消费,而在文化娱乐方面的消费比重相对较少。

文化消费范文篇2

[摘要]:

我国消费文化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概念所指游移,研究取向不明。本文从我国消费文化研究的实际出发,梳理了消费文化的三种界定及其理解分歧,阐明了消费文化的三种研究取向,有助于消费文化研究的健康发展。

目前,消费文化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领域,不同学科的学者纷纷从各自的学术背景切入消费文化研究。“消费文化”以及相关的“消费社会”、“消费主义”,不仅成为学术论文与学术专著题目的关键词,而且成为高校与科研院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关键词。不过,从总体上看,消费文化研究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问题尚待澄清。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不少研究者往往在不同的涵义上使用消费文化概念,加上研究取向不明,对消费文化的价值评判时有南辕北辙的现象,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对话,不利于消费文化研究的传承创新与深入发展。因此,本文拟就消费文化的学理内涵与研究取向加以扼要分析,以期对消费文化研究有所裨益。

一、消费文化的不同界定

我国的消费文化研究,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前期。最初,“消费文化”被理解为“居民消费中所体现的文化”[1],也就是“消费者在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等方面的价值观念”。[2]1994年,《消费经济》杂志组织了专门的消费文化讨论,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在讨论和此后的研究中,国内学者对消费文化作了不同的界定。其中,比较重要的观点可概括为三种类型:

其一,从广义的文化概念出发,认为消费文化是“文化在人类消费活动中的以特定方式存在和体现的‘全部社会传统,即全部知识和习俗的总和’”[3]。对此,尹世杰作了具体论述:消费文化“是消费领域中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们消费方面创造性的表现,是人们各种合理消费实践活动的升华和结晶。消费文化包括优美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人们精心创造的实物生活资料和精神文化产品,以及富有创造性的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的消费行为。”[4]

其二,强调消费文化是人们消费活动中的价值取向与价值规范。魏杰认为,“如果给消费文化下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那么就应该是指:消费者的消费价值判断、指导思想与行为准则,以及反映在物质产品上的文化层次和文化趋向。”[5]后来有论者说得更明确,“所谓的消费文化,实际上也就是人们在长期的经济生活中所形成的对消费的一种稳定性的共同信念,即约束居民消费行为或消费偏好的一种文化规范。”[6]

其三,认为消费文化即消费主义或消费主义文化。黄平指出,“所谓消费文化,或者如一些人所称的消费主义文化,是一种以推销商品为动力,无形中使现代社会普通大众都被相继裹挟进去的消费至上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7]。作者后来又作了进一步阐释:“消费文化,准确地说是‘消费主义文化’(cultureofconsumerism),它不同于经济意义上对物品的消耗。而消费主义是指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在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换句话说,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消费’也成为人自我表达和暴露的主要形式和意义来源,对符号之意义的消费过程在不知不觉之中建构了新型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生活的方式。[8]

上述三种定义表明,人们对于什么是消费文化具有完全不同的认识。第一种定义认为消费文化是人们在消费领域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外延十分广泛。于光远将其分为饮食文化、医药文化、衣着服饰文化、住宅建筑文化、体育文化、娱乐文化、表演文化、旅游文化、嗜好文化等[9]。尹世杰将其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生态文化三大类[10]。这是一种广义界定。第二种定义则把消费文化限定为消费的观念形态层面。有学者指出:“消费文化既非这样那样的消费环境、消费资料,也非这样那样的消费活动”,“消费文化不过是作为消费反映的思想、观念、知识和理论”。[11]换言之,“所谓消费文化,是渗透到消费行为中的整体化文化观念与传统。”[12]这是一种狭义界定。

与广狭二义界定不同,第三种定义把消费文化与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联系起来,认为“消费主义是伴随西方现代性的产生而兴起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早期仅仅局限于宫廷与贵族阶层。到了19世纪后半期,消费文化得以在中产阶级继而在市民阶层中迅速发展。”[13]“等到20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不是设法以工作或财产而是以物质占有的地位标志和鼓励享乐来证明自身的正确”[14],“消费文化被简化为是使资本主义生产利润持续维系在所需要的足够灵活水平必不可少的经济手段”[15],从而形成了以消费主义为内核的消费文化。在此意义上的“消费文化”,应当说是一个特指概念。

二、消费文化的理解分歧

对于一、二两种定义,尽管有学者强调其区别,但大多采取一种调和折衷的态度,或各行其是,兼容并包,或既承认两者具有区别,又要求对两种定义所涉及的对象加以综合研究。譬如有学者说,“‘消费文化’具有广义和狄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消费文化’是消费物质文化和消费精神文化的总和。从狄义上讲,‘消费文化’就是消费在人们的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包括消费哲学、消费价值取向、消费道德、消费行为、消费品味、消费审美、消费心理等,这是人们在消费实践中形成的反映消费特点和理解的观念形态的总和。消费文化学是研究消费文化规律的科学,因而它的研究对象应当是:消费文化产生、发展;消费物质文化生产;消费精神文化生产;人们的消费价值取向、消费心理、消费道德、消费行为、消费品味、消费审美等,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作为行动向导。”[16]

问题在于:“消费文化”是“消费主义”或“消费主义文化”吗?有学者明确反对这样看待消费文化。尹世杰认为,“消费主义是流行于西方世界的一种消费至上的思潮,是一种非文化、反文化的东西”。[17]因为它“普遍追求炫耀性、奢侈性和新奇性的消费,追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以此求得个人的自我满足,并以此作为生活目的和人生价值。这种消费观念、风气和行为,人们称之为‘消费主义’”。“‘消费主义’决不是我们这里讲的消费文化,决不能混为一谈。”[18]

论者反对把“消费文化”等同于“消费主义”,如此斩钉截铁,仿佛两者风马牛不相及。然而,把“消费文化”与“消费主义”当作同一概念,不仅是国内多数学者的观点,而且是西方消费文化研究的传统。对此,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通在《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中作了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具体论述,他写道:

消费文化,顾名思义,即指消费社会的文化。它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即认为大众消费运动伴随着符号生产、日常体验和实践活动和重新组织。许多研究都将消费文化追溯到十八世纪的英国中产阶级,及十九世纪的英国、法国和美国的工人阶级中,认为当时的广告、百货商店、度假胜地、大众娱乐及闲暇等的发展,可能就是消费文化的起源。另一些研究则着重指出,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已初次显露了消费文化的发展迹象:广告、电影业、时尚和化妆品生产、交相传阅的大众小报、杂志和拥有无数观众的体育运动,使得众多的新品味、新秉性、新体验和新理想广泛传播开来。由于与一般宗教、尤其是清教徒所恪守的传统古训(禁欲、勤奋、远见和节俭)背道而驰,人们奉行“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所以,就经常有人假设说,消费主义导致了精神贫乏空虚、享乐型的利己主义。在三十年代,马尔科姆•库利就开始集中研究他称之为新“消费伦理”的问题。新“消费伦理”最初产生于那些豪放派艺术家们和格林威治村的一批知识分子之中,并以此作为对基督教职业伦理的公开抨击。库利指出,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末,这种新消费伦理被广告业所控制,它大肆鼓吹的是得过且过、享乐主义、自我表现、美的身体、异教主义、逃避社会义务、向往遥远国度的异域风情、培养生活情趣、使生活具有独特的格调。[19]

由此可见,论者强调消费文化不同于消费主义,如果不是对西方消费文化研究缺乏足够的了解,就是对消费文化研究别有学术旨趣。那么,不同学者的消费文化研究在取向上有何不同呢?

三、消费文化的研究取向

历史地看,我国消费文化研究兴起的背景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所谓“高消费”、“超前消费”、“消费早熟”现象。对于这种现象,当时的主流观点是指出问题,提出批评,倡导“合理消费”。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消费文化研究,从一开始就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研究取向:一种是对消费文明的倡导与建构,一种是对消费文化的批判性审视。

较早研究消费文化的消费经济学者,一开始就亮出了自己的宗旨——倡导消费文明。当时一篇论文的标题“加强消费文化研究,提高消费文明”[20],可谓一语道破天机。在《消费经济》杂志1994年主持召开的小型座谈会上,不少学者认为,“应该提倡文化中的‘好’的部分,反对‘不好’的部分,建立适合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消费文化模式,然后在此基础上,提高消费文化水平,增加消费中的文化含量。”要“将消费引向健康化、合理化、科学化”,“要提倡健康向上的消费文化,反对不健康的消费文化”[21],从而使消费“真正成为人的消费——科学的、尊严的、高雅的消费”[22]。尹世杰后来在其专著《消费文化学》明确指出,消费文化是社会文化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人类在消费领域所所创造的优秀成果的结晶,是消费文明的内在本质,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23]因此,以尹世杰为代表的消费经济学者研究“消费文化”,其实是在倡导“消费文明”,倡导一种优美的健康的生态的当然也是理性的消费文明。

社会学者对消费文化的研究则采取了一种批判的立场。早在1984年,黄平在阐明“大众性消费文化,是一种以推销商品为背后动力、无形中使现代社会的普通大众都卷了进去的消费至上的文化-意识形态”之后,就十分明确地提出:“对消费文化保持一种冷静的批判态度,是必要的。如果说,商品、广告、媒体是消费文化得以滋生并蔓延的三大支柱的话,那么,经济发展、环境条件、历史传统就是对消费文化保留必要的批判的三大角度。”[24]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学者所说的消费文化就是消费主义,或者说消费主义文化,他们强调要对这种文化进行批判,与尹世杰强调“要弘扬消费文化,反对消费主义”[25]的立场,可谓异曲同工,同样表达了对消费文明建设的学术关怀。

理论上,从倡导消费文明的学术立场来研究消费文化,很有中国特色,注重主观理想,注重观念表达,其研究主要表现为“要如何”或“应如何”的观念演绎,这是一种本土化的消费文化研究,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相一致,本质上是对消费伦理的理想化阐述。这样的研究取向不失为消费文化研究的一个向度,然而并非唯一向度。其理论缺陷在于,缺乏具体的问题意识与深入的学理分析。特别是对消费主义文化采取简单化的否定与排斥,更是十分幼稚,完全没有认识到以消费主义为内核的消费文化已成为西方现代社会“一种占支配地位的文化再生产模式”[26],更没有认识到西方消费文化研究从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社会批判,到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的商品消费的符号学分析,已形成了一个批判性的研究传统。换句话说,西方消费文化研究,尽管是在消费主义的意义上使用消费文化概念,却并非是在倡导这种文化,恰恰相反,他们往往是在批判这种文化意识形态。只不过他们的批判是建立在深刻的学理分析基础上,而不是简单的否定。应当说,只有对消费主义文化的社会结构机制进行深刻的分析,对消费主义文化的批判才能是深刻的。与倡导消费文明的学术立场相比,这种社会批判的研究取向更富有社会历史内涵,也更具有广阔的学术空间,在我国的消费文化研究中需要大力弘扬。

多智网校诚招全国各地市独家线下商,共同开发网上教育市场。多智教育()!

关键词:消费文化消费主义研究取向

[摘要]:

我国消费文化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概念所指游移,研究取向不明。本文从我国消费文化研究的实际出发,梳理了消费文化的三种界定及其理解分歧,阐明了消费文化的三种研究取向,有助于消费文化研究的健康发展。

目前,消费文化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领域,不同学科的学者纷纷从各自的学术背景切入消费文化研究。“消费文化”以及相关的“消费社会”、“消费主义”,不仅成为学术论文与学术专著题目的关键词,而且成为高校与科研院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关键词。不过,从总体上看,消费文化研究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问题尚待澄清。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不少研究者往往在不同的涵义上使用消费文化概念,加上研究取向不明,对消费文化的价值评判时有南辕北辙的现象,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对话,不利于消费文化研究的传承创新与深入发展。因此,本文拟就消费文化的学理内涵与研究取向加以扼要分析,以期对消费文化研究有所裨益。

一、消费文化的不同界定

我国的消费文化研究,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前期。最初,“消费文化”被理解为“居民消费中所体现的文化”[1],也就是“消费者在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等方面的价值观念”。[2]1994年,《消费经济》杂志组织了专门的消费文化讨论,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在讨论和此后的研究中,国内学者对消费文化作了不同的界定。其中,比较重要的观点可概括为三种类型:

其一,从广义的文化概念出发,认为消费文化是“文化在人类消费活动中的以特定方式存在和体现的‘全部社会传统,即全部知识和习俗的总和’”[3]。对此,尹世杰作了具体论述:消费文化“是消费领域中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们消费方面创造性的表现,是人们各种合理消费实践活动的升华和结晶。消费文化包括优美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人们精心创造的实物生活资料和精神文化产品,以及富有创造性的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的消费行为。”[4]

其二,强调消费文化是人们消费活动中的价值取向与价值规范。魏杰认为,“如果给消费文化下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那么就应该是指:消费者的消费价值判断、指导思想与行为准则,以及反映在物质产品上的文化层次和文化趋向。”[5]后来有论者说得更明确,“所谓的消费文化,实际上也就是人们在长期的经济生活中所形成的对消费的一种稳定性的共同信念,即约束居民消费行为或消费偏好的一种文化规范。”[6]

其三,认为消费文化即消费主义或消费主义文化。黄平指出,“所谓消费文化,或者如一些人所称的消费主义文化,是一种以推销商品为动力,无形中使现代社会普通大众都被相继裹挟进去的消费至上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7]。作者后来又作了进一步阐释:“消费文化,准确地说是‘消费主义文化’(cultureofconsumerism),它不同于经济意义上对物品的消耗。而消费主义是指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在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换句话说,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消费’也成为人自我表达和暴露的主要形式和意义来源,对符号之意义的消费过程在不知不觉之中建构了新型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生活的方式。[8]

上述三种定义表明,人们对于什么是消费文化具有完全不同的认识。第一种定义认为消费文化是人们在消费领域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外延十分广泛。于光远将其分为饮食文化、医药文化、衣着服饰文化、住宅建筑文化、体育文化、娱乐文化、表演文化、旅游文化、嗜好文化等[9]。尹世杰将其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生态文化三大类[10]。这是一种广义界定。第二种定义则把消费文化限定为消费的观念形态层面。有学者指出:“消费文化既非这样那样的消费环境、消费资料,也非这样那样的消费活动”,“消费文化不过是作为消费反映的思想、观念、知识和理论”。[11]换言之,“所谓消费文化,是渗透到消费行为中的整体化文化观念与传统。”[12]这是一种狭义界定。

与广狭二义界定不同,第三种定义把消费文化与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联系起来,认为“消费主义是伴随西方现代性的产生而兴起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早期仅仅局限于宫廷与贵族阶层。到了19世纪后半期,消费文化得以在中产阶级继而在市民阶层中迅速发展。”[13]“等到20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不是设法以工作或财产而是以物质占有的地位标志和鼓励享乐来证明自身的正确”[14],“消费文化被简化为是使资本主义生产利润持续维系在所需要的足够灵活水平必不可少的经济手段”[15],从而形成了以消费主义为内核的消费文化。在此意义上的“消费文化”,应当说是一个特指概念。

二、消费文化的理解分歧

对于一、二两种定义,尽管有学者强调其区别,但大多采取一种调和折衷的态度,或各行其是,兼容并包,或既承认两者具有区别,又要求对两种定义所涉及的对象加以综合研究。譬如有学者说,“‘消费文化’具有广义和狄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消费文化’是消费物质文化和消费精神文化的总和。从狄义上讲,‘消费文化’就是消费在人们的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包括消费哲学、消费价值取向、消费道德、消费行为、消费品味、消费审美、消费心理等,这是人们在消费实践中形成的反映消费特点和理解的观念形态的总和。消费文化学是研究消费文化规律的科学,因而它的研究对象应当是:消费文化产生、发展;消费物质文化生产;消费精神文化生产;人们的消费价值取向、消费心理、消费道德、消费行为、消费品味、消费审美等,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作为行动向导。”[16]

问题在于:“消费文化”是“消费主义”或“消费主义文化”吗?有学者明确反对这样看待消费文化。尹世杰认为,“消费主义是流行于西方世界的一种消费至上的思潮,是一种非文化、反文化的东西”。[17]因为它“普遍追求炫耀性、奢侈性和新奇性的消费,追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以此求得个人的自我满足,并以此作为生活目的和人生价值。这种消费观念、风气和行为,人们称之为‘消费主义’”。“‘消费主义’决不是我们这里讲的消费文化,决不能混为一谈。”[18]

论者反对把“消费文化”等同于“消费主义”,如此斩钉截铁,仿佛两者风马牛不相及。然而,把“消费文化”与“消费主义”当作同一概念,不仅是国内多数学者的观点,而且是西方消费文化研究的传统。对此,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通在《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中作了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具体论述,他写道:

消费文化,顾名思义,即指消费社会的文化。它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即认为大众消费运动伴随着符号生产、日常体验和实践活动和重新组织。许多研究都将消费文化追溯到十八世纪的英国中产阶级,及十九世纪的英国、法国和美国的工人阶级中,认为当时的广告、百货商店、度假胜地、大众娱乐及闲暇等的发展,可能就是消费文化的起源。另一些研究则着重指出,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已初次显露了消费文化的发展迹象:广告、电影业、时尚和化妆品生产、交相传阅的大众小报、杂志和拥有无数观众的体育运动,使得众多的新品味、新秉性、新体验和新理想广泛传播开来。由于与一般宗教、尤其是清教徒所恪守的传统古训(禁欲、勤奋、远见和节俭)背道而驰,人们奉行“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所以,就经常有人假设说,消费主义导致了精神贫乏空虚、享乐型的利己主义。在三十年代,马尔科姆•库利就开始集中研究他称之为新“消费伦理”的问题。新“消费伦理”最初产生于那些豪放派艺术家们和格林威治村的一批知识分子之中,并以此作为对基督教职业伦理的公开抨击。库利指出,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末,这种新消费伦理被广告业所控制,它大肆鼓吹的是得过且过、享乐主义、自我表现、美的身体、异教主义、逃避社会义务、向往遥远国度的异域风情、培养生活情趣、使生活具有独特的格调。[19]

由此可见,论者强调消费文化不同于消费主义,如果不是对西方消费文化研究缺乏足够的了解,就是对消费文化研究别有学术旨趣。那么,不同学者的消费文化研究在取向上有何不同呢?

三、消费文化的研究取向

历史地看,我国消费文化研究兴起的背景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所谓“高消费”、“超前消费”、“消费早熟”现象。对于这种现象,当时的主流观点是指出问题,提出批评,倡导“合理消费”。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消费文化研究,从一开始就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研究取向:一种是对消费文明的倡导与建构,一种是对消费文化的批判性审视。

较早研究消费文化的消费经济学者,一开始就亮出了自己的宗旨——倡导消费文明。当时一篇论文的标题“加强消费文化研究,提高消费文明”[20],可谓一语道破天机。在《消费经济》杂志1994年主持召开的小型座谈会上,不少学者认为,“应该提倡文化中的‘好’的部分,反对‘不好’的部分,建立适合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消费文化模式,然后在此基础上,提高消费文化水平,增加消费中的文化含量。”要“将消费引向健康化、合理化、科学化”,“要提倡健康向上的消费文化,反对不健康的消费文化”[21],从而使消费“真正成为人的消费——科学的、尊严的、高雅的消费”[22]。尹世杰后来在其专著《消费文化学》明确指出,消费文化是社会文化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人类在消费领域所所创造的优秀成果的结晶,是消费文明的内在本质,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23]因此,以尹世杰为代表的消费经济学者研究“消费文化”,其实是在倡导“消费文明”,倡导一种优美的健康的生态的当然也是理性的消费文明。

社会学者对消费文化的研究则采取了一种批判的立场。早在1984年,黄平在阐明“大众性消费文化,是一种以推销商品为背后动力、无形中使现代社会的普通大众都卷了进去的消费至上的文化-意识形态”之后,就十分明确地提出:“对消费文化保持一种冷静的批判态度,是必要的。如果说,商品、广告、媒体是消费文化得以滋生并蔓延的三大支柱的话,那么,经济发展、环境条件、历史传统就是对消费文化保留必要的批判的三大角度。”[24]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学者所说的消费文化就是消费主义,或者说消费主义文化,他们强调要对这种文化进行批判,与尹世杰强调“要弘扬消费文化,反对消费主义”[25]的立场,可谓异曲同工,同样表达了对消费文明建设的学术关怀。

文化消费范文篇3

【关键词】文化消费;川南城镇群;居民消费

城镇群,是指由若干城镇集聚而成的高密度经济区域,它实现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2011年12月3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四川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对川南城镇群的范围及城市等级作了明确划分。川南城镇群位于长江上游四川南部川滇黔渝交界处,包括自贡市、泸州市、内江市、宜宾市以及乐山市除主城区、夹江县、峨眉山市外的其余城镇。它既承接成渝,也辐射云贵北部,是四川省域内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经济总量占四川全省五分之一左右,是仅次于成都都市圈的全省第二大城镇群。文化消费,是指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方面。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能够直接、突出地反映出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程度。作为四川省经济新增长极,川南城镇群应正视目前居民文化消费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大力提倡健康的、结构合理的文化消费,提高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为城镇群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本保障。

一、川南城镇群居民文化消费现状

为了更好了解川南城镇群居民文化消费的真实情况,课题组采取了便利抽样法进行问卷调查。2016年底至2017年上半年,共发放了问卷4000份,其中泸州市发放了1000份,内江市、宜宾市、自贡市发放了800份,乐山市发放了600份。共收回问卷3911份,其中有效问卷3796份,有效率为97.1%。通过问卷数据整理,得出川南城镇群居民文化消费存在的现状。(一)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恩格尔系数越来越低的今天,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基本生活保障已不再是大多数居民的沉重负担,能省则省的传统消费观念已退居二线,除了在内江市排名第二外,在其余四个城市,都排在第三位上。有计划的消费成为了当前的主流消费观念。特别是乐山市,高达60.7%。想花就花的消费观念所占比重最低,其中,五个城市中,内江市最高,为9.5%,乐山市最低,为4%。乐山市也是本次调查中,消费观念最集中,落差也最大的城镇。消费观念的变化,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费用支出方式。(二)文化消费目的多样。川南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目的呈现多样性,主要包括打发时间、提高文化素养、锻炼身体、增加就业机会、扩大人际交往。其中,乐山市的居民文化消费目的所选比例落差最大,宜宾市的居民文化消费目的所选比例落差最小。消遣打发时间目的在乐山市所占比重最高,为59.7%,提高素养在其余四个城市所占比重最高。消费目的的不同,会导致居民在选择文化消费方式时,所选项目产生差异。(三)文化消费更偏向休闲娱乐。川南城镇群居民文化消费的类别非常多,主要有知识类、娱乐类、休闲类、运动类、打扮类、艺术类、情感类。受文化消费目的的影响,娱乐类、休闲类、知识类所占比重较大,选择的平均比例为51.16%、36.46%、35.92%,具体包括看电影、上网、听音乐、打游戏、旅游、逛公园、购买书籍报刊、去图书馆等。艺术类所占比重最小,选择的平均比例仅为7.92%。如学琴、绘画、欣赏艺术展览、观看舞台剧等。究其原因,本课题调研对象以成年人为主,而学琴、绘画等,多为家长在孩子身上的投资。此外,受文化消费目的落差大的影响,乐山市居民文化消费类别选择的落差也最大,呈现高度集中趋势。

二、川南城镇群居民文化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消费意识比较缺乏。在问卷调查过程中,课题组发现很多居民对文化消费知之甚少,重视程度也很低,愿意投人的时间、资金也很少。文化消费意识的缺乏,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居民的科学健康思维发展,生活品质不高,精神生活不丰富。1.居民们对文化消费缺乏足够了解。在被访问者中,近一半的人表示对文化消费只有一般了解,对文化消费表示很了解的占比平均数为9.46%,其中乐山市最低,只有4.3%,泸州市最高,也只有12.1%。平均有36.56%的居民认为文化产品不是生活必需品,所以没有强烈的消费意愿。不知道什么是文化消费,不知道文化消费的重要性,不知道文化消费的内容,要形成科学合理的文化消费结构自然成为无稽之谈。2.文化消费时间分配过少。在一天24小时里面,居民们愿意在文化消费上投入的时间,主要集中在2小时以内,平均占比为68.44%。此外,平均有14.44%的居民明确表示几乎没有在文化消费上花费过时间。其中,内江市最高,为22.1%,泸州市最低,为6.6%,内江市在文化消费上几乎没有投入时间的居民数为泸州市的三倍。文化消费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愿意在上面投入时间或者投入时间不多,一方面,说明居民们缺乏足够消费意识,另一方面,也说明居民们的人均收入还不是很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工作等上面。3.文化消费的支出比重偏低。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总费用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它能够反映一国的文化、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的习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支出在家庭总费用支出中所占比重会越来越低,而交通、娱乐、卫生保健、旅游、教育等的支出在家庭总费用支出中所占比重会逐渐增大。目前,川南城镇群居民用于文化消费的支出比重偏低,平均有81.38%的居民在文化消费上的年投入不足总支出的30%。平均有5.26%的居民表示在文化消费上几乎没有投入,内江市几乎没有投入的居民高达13.1%。支出比重低,说明川南城镇群的经济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也缺乏足够的文化消费产品引起居民投入的增加。4.收入结余的消费。居民有了收入结余,更愿意用于改善物质生活,即使投入精神生活的,也更偏向于休闲娱乐。因为文化消费意识淡薄,有了经济结余,平均只有31.4%的川南城镇群居民愿意丰富精神生活,更多的人愿意改善物质生活、投资、存银行。(二)文化消费受到了多因素限制。如表1所示,乐山市、泸州市、内江市的城镇居民认为,文化市场管理混乱,是造成文化消费受阻的最主要因素。宜宾市、自贡市的城镇居民认为,城市文化消费氛围缺乏,城市文化气息稀薄,才是造成文化消费受阻的最主要因素。同时,五个城市、县城、乡镇的居民都认为,文化消费基础设施还相对缺乏,比如图书馆藏书不能及时更新,阅读条件有待完善,影院过于落后,缺乏大型文艺汇演的平台等。此外,文化消费的选择与受教育程度息息相关,四川省的优质高校主要集中在以成都为核心的经济区,川南城镇群的高等教育发展相对滞后,

三、改善川南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的对策

(一)加大政府在文化消费方面的宣传和投入。政府部门作为主导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进一步引导、拓展文化消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可依托社会宣传平台和讲师团,通过进学校、进单位、进社区、进机关、进农村、进园区等活动,进行文化消费主题宣讲,让更多居民尤其是县城、乡镇居民认知文化消费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文化消费,如何合理进行文化消费等。可利用报刊、地方电视台、微博、微信、移动互联网等方式,向居民及时提供最新文化消费信息。同时,可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文化消费方面的公益广告,通过拍摄视频、设计平面图片、制定广告语等方式鼓励广大居民主动思考,营造城镇文化消费氛围。此外,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加大文化消费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改善,为文化消费提供更好的硬件条件。最后,还可利用文化消费的大数据平台,及时分析市民的消费需求,以便推出更多更好的文化惠民政策。(二)加深政企合作,打造文化产业。可合作建设文化艺术场所,并定期免费开放;可合作开设并深化文化主题活动,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消费服务;可打造节庆文化品牌、开发特色文化项目、发展对外文化贸易。这些合作,一方面,能激发全民文化消费热情,为丰富居民精神生活,提高文化素养提供机会,另一方面,企业可通过文化产品的销售盈利,实现双赢。(三)提升自我素养,通过文化消费促进人力资本发展。一方面,文化消费能满足个人的精神需要,使自身感到愉悦、满足;另一方面,文化消费里的教育、培训、锻炼等能使自身的人力资本增值,这也正是文化消费非物质一面的体现。在文化消费过程中,人的素质会发生潜移默化的良好变化,实现量变到质变的提升。因此,在物质财富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的同时,川南城镇群的居民必须重视健康的精神文化消费,使自身的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达到有机统一,提高消费质量,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促进自身人力资本发展。

【参考文献】

[1]车树林,顾江.收入和城市化对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来自首批26个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的论据[J].山东大学学报,2018,1:84~91

[2]何昀,贺辉.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满意度评价研究[J].消费经济,2017,2:9~16

文化消费范文篇4

我国的消费文化研究,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前期。最初,“消费文化”被理解为“居民消费中所体现的文化”[1],也就是“消费者在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等方面的价值观念”。[2]1994年,《消费经济》杂志组织了专门的消费文化讨论,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在讨论和此后的研究中,国内学者对消费文化作了不同的界定。其中,比较重要的观点可概括为三种类型:

其一,从广义的文化概念出发,认为消费文化是“文化在人类消费活动中的以特定方式存在和体现的‘全部社会传统,即全部知识和习俗的总和’”[3]。对此,尹世杰作了具体论述:消费文化“是消费领域中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们消费方面创造性的表现,是人们各种合理消费实践活动的升华和结晶。消费文化包括优美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人们精心创造的实物生活资料和精神文化产品,以及富有创造性的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的消费行为。”[4]

其二,强调消费文化是人们消费活动中的价值取向与价值规范。魏杰认为,“如果给消费文化下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那么就应该是指:消费者的消费价值判断、指导思想与行为准则,以及反映在物质产品上的文化层次和文化趋向。”[5]后来有论者说得更明确,“所谓的消费文化,实际上也就是人们在长期的经济生活中所形成的对消费的一种稳定性的共同信念,即约束居民消费行为或消费偏好的一种文化规范。”[6]

其三,认为消费文化即消费主义或消费主义文化。黄平指出,“所谓消费文化,或者如一些人所称的消费主义文化,是一种以推销商品为动力,无形中使现代社会普通大众都被相继裹挟进去的消费至上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7]。作者后来又作了进一步阐释:“消费文化,准确地说是‘消费主义文化’(cultureofconsumerism),它不同于经济意义上对物品的消耗。而消费主义是指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在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换句话说,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消费’也成为人自我表达和暴露的主要形式和意义来源,对符号之意义的消费过程在不知不觉之中建构了新型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生活的方式。[8]

上述三种定义表明,人们对于什么是消费文化具有完全不同的认识。第一种定义认为消费文化是人们在消费领域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外延十分广泛。于光远将其分为饮食文化、医药文化、衣着服饰文化、住宅建筑文化、体育文化、娱乐文化、表演文化、旅游文化、嗜好文化等[9]。尹世杰将其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生态文化三大类[10]。这是一种广义界定。第二种定义则把消费文化限定为消费的观念形态层面。有学者指出:“消费文化既非这样那样的消费环境、消费资料,也非这样那样的消费活动”,“消费文化不过是作为消费反映的思想、观念、知识和理论”。[11]换言之,“所谓消费文化,是渗透到消费行为中的整体化文化观念与传统。”[12]这是一种狭义界定。

与广狭二义界定不同,第三种定义把消费文化与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联系起来,认为“消费主义是伴随西方现代性的产生而兴起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早期仅仅局限于宫廷与贵族阶层。到了19世纪后半期,消费文化得以在中产阶级继而在市民阶层中迅速发展。”[13]“等到20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不是设法以工作或财产而是以物质占有的地位标志和鼓励享乐来证明自身的正确”[14],“消费文化被简化为是使资本主义生产利润持续维系在所需要的足够灵活水平必不可少的经济手段”[15],从而形成了以消费主义为内核的消费文化。在此意义上的“消费文化”,应当说是一个特指概念。

二、消费文化的理解分歧

对于一、二两种定义,尽管有学者强调其区别,但大多采取一种调和折衷的态度,或各行其是,兼容并包,或既承认两者具有区别,又要求对两种定义所涉及的对象加以综合研究。譬如有学者说,“‘消费文化’具有广义和狄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消费文化’是消费物质文化和消费精神文化的总和。从狄义上讲,‘消费文化’就是消费在人们的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包括消费哲学、消费价值取向、消费道德、消费行为、消费品味、消费审美、消费心理等,这是人们在消费实践中形成的反映消费特点和理解的观念形态的总和。消费文化学是研究消费文化规律的科学,因而它的研究对象应当是:消费文化产生、发展;消费物质文化生产;消费精神文化生产;人们的消费价值取向、消费心理、消费道德、消费行为、消费品味、消费审美等,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作为行动向导。”[16]

问题在于:“消费文化”是“消费主义”或“消费主义文化”吗?有学者明确反对这样看待消费文化。尹世杰认为,“消费主义是流行于西方世界的一种消费至上的思潮,是一种非文化、反文化的东西”。[17]因为它“普遍追求炫耀性、奢侈性和新奇性的消费,追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以此求得个人的自我满足,并以此作为生活目的和人生价值。这种消费观念、风气和行为,人们称之为‘消费主义’”。“‘消费主义’决不是我们这里讲的消费文化,决不能混为一谈。”[18]

论者反对把“消费文化”等同于“消费主义”,如此斩钉截铁,仿佛两者风马牛不相及。然而,把“消费文化”与“消费主义”当作同一概念,不仅是国内多数学者的观点,而且是西方消费文化研究的传统。对此,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通在《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中作了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具体论述,他写道:

消费文化,顾名思义,即指消费社会的文化。它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即认为大众消费运动伴随着符号生产、日常体验和实践活动和重新组织。许多研究都将消费文化追溯到十八世纪的英国中产阶级,及十九世纪的英国、法国和美国的工人阶级中,认为当时的广告、百货商店、度假胜地、大众娱乐及闲暇等的发展,可能就是消费文化的起源。另一些研究则着重指出,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已初次显露了消费文化的发展迹象:广告、电影业、时尚和化妆品生产、交相传阅的大众小报、杂志和拥有无数观众的体育运动,使得众多的新品味、新秉性、新体验和新理想广泛传播开来。由于与一般宗教、尤其是清教徒所恪守的传统古训(禁欲、勤奋、远见和节俭)背道而驰,人们奉行“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所以,就经常有人假设说,消费主义导致了精神贫乏空虚、享乐型的利己主义。在三十年代,马尔科姆•库利就开始集中研究他称之为新“消费伦理”的问题。新“消费伦理”最初产生于那些豪放派艺术家们和格林威治村的一批知识分子之中,并以此作为对基督教职业伦理的公开抨击。库利指出,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末,这种新消费伦理被广告业所控制,它大肆鼓吹的是得过且过、享乐主义、自我表现、美的身体、异教主义、逃避社会义务、向往遥远国度的异域风情、培养生活情趣、使生活具有独特的格调。[19]

由此可见,论者强调消费文化不同于消费主义,如果不是对西方消费文化研究缺乏足够的了解,就是对消费文化研究别有学术旨趣。那么,不同学者的消费文化研究在取向上有何不同呢?

三、消费文化的研究取向

历史地看,我国消费文化研究兴起的背景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所谓“高消费”、“超前消费”、“消费早熟”现象。对于这种现象,当时的主流观点是指出问题,提出批评,倡导“合理消费”。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消费文化研究,从一开始就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研究取向:一种是对消费文明的倡导与建构,一种是对消费文化的批判性审视。

较早研究消费文化的消费经济学者,一开始就亮出了自己的宗旨——倡导消费文明。当时一篇论文的标题“加强消费文化研究,提高消费文明”[20],可谓一语道破天机。在《消费经济》杂志1994年主持召开的小型座谈会上,不少学者认为,“应该提倡文化中的‘好’的部分,反对‘不好’的部分,建立适合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消费文化模式,然后在此基础上,提高消费文化水平,增加消费中的文化含量。”要“将消费引向健康化、合理化、科学化”,“要提倡健康向上的消费文化,反对不健康的消费文化”[21],从而使消费“真正成为人的消费——科学的、尊严的、高雅的消费”[22]。尹世杰后来在其专著《消费文化学》明确指出,消费文化是社会文化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人类在消费领域所所创造的优秀成果的结晶,是消费文明的内在本质,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23]因此,以尹世杰为代表的消费经济学者研究“消费文化”,其实是在倡导“消费文明”,倡导一种优美的健康的生态的当然也是理性的消费文明。

社会学者对消费文化的研究则采取了一种批判的立场。早在1984年,黄平在阐明“大众性消费文化,是一种以推销商品为背后动力、无形中使现代社会的普通大众都卷了进去的消费至上的文化-意识形态”之后,就十分明确地提出:“对消费文化保持一种冷静的批判态度,是必要的。如果说,商品、广告、媒体是消费文化得以滋生并蔓延的三大支柱的话,那么,经济发展、环境条件、历史传统就是对消费文化保留必要的批判的三大角度。”[24]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学者所说的消费文化就是消费主义,或者说消费主义文化,他们强调要对这种文化进行批判,与尹世杰强调“要弘扬消费文化,反对消费主义”[25]的立场,可谓异曲同工,同样表达了对消费文明建设的学术关怀。

理论上,从倡导消费文明的学术立场来研究消费文化,很有中国特色,注重主观理想,注重观念表达,其研究主要表现为“要如何”或“应如何”的观念演绎,这是一种本土化的消费文化研究,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相一致,本质上是对消费伦理的理想化阐述。这样的研究取向不失为消费文化研究的一个向度,然而并非唯一向度。其理论缺陷在于,缺乏具体的问题意识与深入的学理分析。特别是对消费主义文化采取简单化的否定与排斥,更是十分幼稚,完全没有认识到以消费主义为内核的消费文化已成为西方现代社会“一种占支配地位的文化再生产模式”[26],更没有认识到西方消费文化研究从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社会批判,到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的商品消费的符号学分析,已形成了一个批判性的研究传统。换句话说,西方消费文化研究,尽管是在消费主义的意义上使用消费文化概念,却并非是在倡导这种文化,恰恰相反,他们往往是在批判这种文化意识形态。只不过他们的批判是建立在深刻的学理分析基础上,而不是简单的否定。应当说,只有对消费主义文化的社会结构机制进行深刻的分析,对消费主义文化的批判才能是深刻的。与倡导消费文明的学术立场相比,这种社会批判的研究取向更富有社会历史内涵,也更具有广阔的学术空间,在我国的消费文化研究中需要大力弘扬。

恩格斯说过,“逻辑的发展完全不必限于纯抽象的领域。相反,它需要历史的例证”。因此,“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27]为了深入地研究消费文化,除了上述两种研究取向,还需要另一种研究取向,这就是对消费文化的历史性描述与分析,即消费文化史研究。在西方,由社会学家、哲学家主导的消费文化研究,主要是一种着眼于社会批判的理论性研究,重点在于分析与阐述“商品世界及其结构化原则对理解当代社会来说具有核心地位”[28]的文化现实,像鲍德里亚的《物体系》、《消费社会》和《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就是从符号学视角研究消费社会中消费文化的力作。相对而言,消费文化的历史性研究,则是一种价值中立的历史事实描述与历史关系分析。它既可以从广义或狭义的消费文化概念出发,去分析从古代到现代的消费文化的历史发展;也可以从消费文化的特定概念出发,着重分析消费主义文化在现代社会与后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从而极大地丰富不同意义上的消费文化研究。

譬如,作为近年西方消费文化史研究的力作,马克迅•贝格和亨利•克利弗德主编的《消费与奢侈:1650至1850年的欧洲消费文化》,集中讨论了英国、法国、荷兰等国家在食品、饮料、奢侈和时髦商品、艺术收藏品等消费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文化意义。从奢侈与必需,新奇与模仿,公共与私人消费空间,过剩、品味和时髦,身份忍痛与自我展示等方面,展现了1650年至1850年欧洲消费文化的发展历程[29],让人对消费文化、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具有真切的体认。在我国,对消费文化的历史性研究还未受到充分重视,但已有博士学位论文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蒋建国博士的学位论文《晚清广州城市消费文化研究》[30],对晚清广州的城市消费文化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王儒年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出版的专著《欲望的想像》[31],分析了1920-1930年代的《申报》广告所建构的上海市民消费主义意识形态。这两部论著可算是国内对消费文化的历史性研究的一个良好开头。但愿对消费文化具有价值中立取向的历史性研究也能卓有成效地开展起来,推动消费文化研究的不断进步。

[注释]

[1]李新家:《消费文化和文化消费》,《消费经济》1989年第2期。

[2]蔡华兴:《试论消费文化建设的内涵》,《工业技术经济》1989年第1期。

[3]刘江:《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新视野:消费文化》,《北京商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

[4]尹世杰:《加强对消费文化的研究》,《光明日报》1995年4月30日。

[5]尹世杰、周淑连、刘溶沧、魏杰、王济夫、张磐、钱津:《如何加强对消费文化的研究和引导(座谈会发言摘要)》,《消费经济》1994年第6期。

[6]邓向阳:《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消费文化建设》,《理论月刊》2002年第12期。

[7]黄平:《面对消费文化,要多一份清醒》,《人民日报》1995年4月30日。

[8]黄平:《生活方式与消费文化》,《天涯》2003年第6期。

[9]于光远:《谈谈消费文化》,《消费经济》1992年第1期。

[10]尹世杰:《消费文化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0页。

[11]熊汉富、袁丹洁:《消费文化是消费的知识化和理论化形态》,《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12]蒲心文:《论消费文化——左右企业经营成败看不见的手》,《广东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13]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53页。

[14]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高铦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528页。

[15]彼得•杰克逊、尼格尔•斯内夫特:《消费地理学》,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430页。

[16]肖浩辉:《加强消费文化研究提高消费文明》,《消费经济》1994年第6期。

[17]尹世杰:《消费文化与消费主义》,《人民日报》1996年8月24日。

[18]尹世杰:《关于消费文化的几点思考》,《消费经济》1995年第4期。

[19]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165-166页。

[20]肖浩辉:《加强消费文化研究提高消费文明》,《消费经济》1994年第6期。

[21]尹世杰、周淑连、刘溶沧、魏杰、王济夫、张磐、钱津:《如何加强对消费文化的研究和引导(座谈会发言摘要)》,《消费经济》1994年第6期。

[22]刘伏海:《消费文化的本质》,《消费经济》1994年第6期。

[23]尹世杰:《消费文化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7页。

[24]黄平:《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生活方式•消费文化》,《中国软科学》1994年第10期。

[25]尹世杰:《关于消费文化的几点思考》,《消费经济》1995年第4期。

[26]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前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1页。

[27]恩格斯:《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535、532页。

[28]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123页。

[29]MaxineBerg,HelenClifford,ConsumersandLuxury,ConsumerCultureinEurope1650-1850,ManehesterandNewYork:ManehesterUniversityPress,1999.

[30]蒋建国:《晚清广州城市消费文化研究》,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31]王儒年:《欲望的想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关键词:消费文化消费主义研究取向

文化消费范文篇5

1.农村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对农村文化消费相关研究文献的分析与总结,我们认为能够对农村文化消费产生影响的因素归根结底来自供求两个层面。首先,农村文化消费受需求因素制约。一般来说,由文化教育程度、消费观念与习惯、收入水平、文化消费支出水平、消费结构和社会保障状况所决定的需求意愿和需求能力是制约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水平最为重要的需求因素。文化消费是精神层面的消费,其需求强度与认知程度、消费习惯、消费观念有很大的关系。文化程度高且已形成一定消费习惯的农村居民,其认知力、理解力越强,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就越多,需求意愿也就越旺盛。由于文化消费是一种心理层面的需求,具有较大的弹性,且文化消费的发展变化具有很强的连续性,表现在以前与现在的消费水平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未来文化消费水平是建立在当前消费水平基础之上,因而,农村居民对文化消费的大小不但受农村居民当前收入水平的影响,而且还受预期收入的影响,以及农村居民医疗和社会保障水平的直接影响。其次,农村文化消费受供给因素制约。在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过程中,由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和文化消费价格所决定的供给因素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基础设施投入的多少直接影响文化产品的供给,而文化产品的供给水平必然影响到文化消费,文化消费价格的高低不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力,而且影响着文化产品供给者的供给积极性,是影响文化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

2.数据选择与变量处理本文选取的样本数据均来源于1991-2010年历年《河南统计年鉴》。并且用各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各项文教支出除以1990年的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分类价格指数以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实用性,在不改变原有性质的前提下,对部分变量数据进行了以下处理:用以1990年为基期的历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代表价格因素;用居民消费支出中前三位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代表消费结构;用人均农村文化教育固定资产投资额代表文化基础设施;用人均农村社会福利救济费代表医疗和社会保障;借鉴相关文献研究成果,以居民消费倾向替代消费观念、教育程度、消费习惯等无法具体量化的影响因素,其中,居民消费倾向可用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比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来代表[5]。

3.模型建立在建立文化消费模型的过程中,为了有效消除异方差,并减少变量的波动,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可对各经济变量进行对数化处理,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模型分析与实证检验

1.序列平稳性检验对时间序列变量直接进行回归有可能导致伪回归的发生,因此,在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之前,必须对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本文借助E-views6.0软件,运用ADF检验方法对变量的单位根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各时间序列数据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是非平稳序列,无法直接进行回归分析。而经过一阶差分后,这些新的时间序列均变成平稳序列,且单整阶数相同,均是一阶单整,可用于进行协整分析。

2.协整关系检验从对变量的单位根检验结果来看,各时间序列均是一阶单整序列,因此他们之间可能存在某种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这种均衡关系就是协整关系,通常检验变量间的协整关系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于检验两个变量间协整关系的检验方法,该方法是基于回归残差平稳性的检验方法,称之为EG检验;另一种是用于多变量间协整关系检验的方法,该方法是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检验方法,通常称为Johensen检验,或JJ检验[6]。由于本文涉及多个变量,因此,运用Johansen多变量系统极大似然法对多变量时间序列进行协整检验。根据极大似然函数(Logl)、AIC信息准则和SC准则,我们选取无约束的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为2,JJ协整检验的VAR模型滞后阶数确定为1。通过模型选择的联合检验,确定常数项约束在协整空间内且协整方程有截距的模型为最合适的协整检验模型。JJ协整检验结果如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只有一个检验统计量大于1%水平下的临界值,因而只有第一个原假设被拒绝,即变量间有且只有一个协整关系。根据检验结果,对变量进行OLS回归。通过协整回归可以发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χ1t),居民消费价格指数(χ2t),消费结构(χ3t),居民消费倾向(χ4t)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而人均社会福利救济费(χ5t),人均文教娱乐固定资产投资额(χ6t)回归系数不够显著,从回归结果中剔除,协整方程的回归结果与经验判断基本一致。对协整方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收入是影响文化消费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文化消费对收入的反应并不敏感。通过协整方程我们可以看出,收入是影响文化消费的重要影响因素,收入的提高对文化消费的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是收入的回归系数并不高,仅为0.709,小于1,与我们经验认定的文化消费的高收入弹性并不吻合,这主要与该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阶段有关。由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农民的文化消费需求还没有完全提上日程,在此情况下,即使收入水平增长也不能促使文化消费支出的明显甚至同步变动,可见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阶段和总体收入水平是导致文化消费支出反应迟钝的重要原因。第二,价格对文化消费的影响较大,弹性较高。这主要基于文化消费是一种心理层面的需求,具有较大的伸缩性,尤其在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对价格的涨幅反应敏感,当价格水平上涨一个百分点,文化消费支出就下降1.818个百分点。第三,消费结构对农村文化消费的影响较为明显。在居民收入总体有限的情况下,某些方面占有资源越多,对文化消费支出影响也就越重,当前,河南省文化消费支出的消费结构弹性较大,一方面说明农民总体收入水平仍然较低,另一方面也说明目前农民的消费结构不尽合理,某些方面的过度开支,对文化消费的支出产生了排挤效应。第四,消费倾向仍然是文化消费支出的重要影响因素。文化消费受思想观念,文化传统影响较深,虽然,随着我国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跟外界的交流不断增多,传统文化观念受到较大的冲击,但是目前,总体开放程度仍然较低,农村仍是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的地方。第五,人均社会福利救济费,人均文教娱乐固定资产投资影响较小。从变量检验结果看,人均社会福利救济费,人均文教娱乐固定资产投资额没有通过检验,这并不能说明,社会保障水平和固定资产投资对文化消费支出没有影响,而是因为目前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及文化娱乐的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仍然较低,即使此类投入有所增长,但是由于增长的幅度有限,农民不会感受到生存环境的明显变化,因此,反映到具体的消费行为上,也就比较微弱。

3.误差修正模型上边的分析显示了变量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但是长期稳定关系背后也隐含着短期的波动,误差修正模型就是反映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的修正机制。我们用滞后一期的残差建立误差修正模型,以检验各变量间的短期均衡关系。我们用Eviews6.0计算得到误差修正模型。

结论及对策建议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农村文化消费各项影响因素的协整分析表明,农村文化消费的支出主要受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文化产品价格、居民消费结构及消费倾向等四因素影响,而由于农村人均社会保障情况和农村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其投入的微量增长对农民的文化消费支出不能形成明显的影响。而对农村文化消费支出影响较为明显的四个因素中,除了消费倾向与消费文化、消费习惯等思想观念有关外,其余三个因素均与收入水平有关。基于以上分析,对于农村文化消费的启动与升级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发展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居民消费要实现从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首要的条件就是要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尤其是文化消费,是比物质消费更高层次的消费,其消费水平的提高更离不开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只有衣食无忧之后才能去考虑精神方面的需求。因此发展农村文化消费最根本的就是发展农村经济,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他们对未来的预期和货币支付能力,只有如此,才能加强他们的消费欲望,最终把对精神文化消费的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

2.引导转变消费观念,抑制消费结构的偏倚现象当前,在河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中,部分消费支出的比重过大,消费结构过度偏倚,这其中又以建房和婚嫁两项支出的增长最为显著,也最为浪费。先看建房,农村居民建房攀比心理比较严重,盲目地求大、求高,既不美观又造成巨大的浪费,不少地方农民拿出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全部积蓄用来建房的事比比皆是,据我们调查,实际上许多农民本身也不愿意如此,无奈受农村不健康的风气所迫,被动跟风。另外婚嫁也是农民的一大重要支出,不少地方,农民一生的花费都主要集中在建房和为孩子娶媳妇上。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过度偏倚对农民的文化消费产生挤出效应,导致文化消费水平低下,精神文化生活匮乏。对此农民本身也抱怨很多,无奈大势所趋,形势使然。压缩这样的消费支出显然有利于增强农民的文化消费能力。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村居民消费观念的引导,消除农村消费中的盲目攀比,求高求大的不良风气。另一方面,采取具体措施,消除农村消费结构中的过度偏倚现象。比如在建房上,利用新农村建设中各地正在实施的村庄规划,以“够用”为原则,统一面积、高度等建房标准。而对于婚嫁,要在人口政策上,大力宣传引导,优化农村的男女比例结构,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改善不健康的婚嫁习俗,提倡节俭、庄重的婚俗礼仪。

文化消费范文篇6

“人类社会的最初消费不是来源于生存需要或‘自然规律’,而是来源于文化限制,也就是说,最初的消费是一种制度,物品的生产和交换是为了明确社会阶级地位的划分。也就是一种象征性的物品展示景观,人们通过展示手镯、颈圈、华丽服饰等等,并以这些物品为中心来建立自己的社会价值和地位系统。”富裕的社会上层阶级通过对超出物品实用价值和生存价值的奢侈性消费,以便向他人炫耀自己的金钱财力,从而展示自己社会地位的高贵和显达,而自己的荣耀和声誉就借助于社会地位这种无形的符号价值而不断攀升。

因此,社会阶层的划分在某种程度上就以我们选择、积累、操纵和消费物品为惟一衡量标准,从而保证社会正常秩序和价值交换系统的正常运行。消费社会实质上是对原始社会物品价值代表社会地位和身份的一种回归,它本身也代表着一种文化,人们消费的不是实物,而是一种文化,一种表达意义的符号系统。然而“消费社会中的消费现象不能从单个的消费对象上予以理解,应该把消费对象看作是一个整体性的意义符号系统”。

在该系统中,符号化的商品附着着一种文化取向和身份认同,而商品化的符号仅仅代表着交换媒介,它仅仅满足着人类自然和生物秩序的延续,与符号化的商品所代表的娱乐和享受的满足截然不同。消费理性个体的自由选择,它追求的是最大的功用。“理想主义的观点是最根深蒂固的、最顽固的:增长,即丰盛;丰盛,即民主。”消费根本不是所谓的真实物品的需求,仅仅是一种理论意义上的符号抽象,“分析‘丰盛’并不是从数字上去验证它,数字只能是跟神话一样的神话。计划必须从根本上加以改变,要用另一种不同于它的逻辑去把握丰盛的神话。”

“在消费社会消费的是理念,不是物品。因为消费所涉及的事情,乃是文化符号以及符号之间的关系。消费并不仅是一个经济过程,消费更是一个社会与文化的过程。”通过消费,人们会觉得生活更有品位。当物品转换成一种符号象征,当消费转换成一种被符号操纵的行为时,人与人之间关系也逐步演化成为一种消费关系,换句话说,就是物品成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媒介。“消费从而也成为人之自我表达和暴露的主要形式和意义来源,对符号之意义的消费在不知不觉中建构了新型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生活的方式。”在消费社会,整个社会文化、社交、礼仪、人际关系俨然成了消费物品的附属物和代名词,消费物品使得商品的功能逐步异化,人们需求不断分层化,物品把持着利益链条的话语权,从而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将社会媚俗化和戏剧化。也就是说,物品在其呈现的空间内被幻化为影像、符号和消费的代名词。这样消费就被演绎成符号吸收的过程和被符号内化的范型。物物交换过程强制性的成为了一种符号发送和接受的过程,而个体的存在和功能在符号互动中渐趋弱化了。

二、符号化艺术下的电影艺术

电影作为人们日常生活消费的一种重要形式,一方面能满足人类的娱乐需求,同时也负载着人们的伦理、价值观念、生命意义和社会交往系统,它是人们获取现实生活意义和价值的一种方式。大众文化消费时代,对电影符号意义的消费和追捧逐渐成为人们获取日常生活经验的方式,成为人们自我表达与自我认同的主要形式。

文化消费范文篇7

奶制品传统制作技术的具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生产方式从家庭作坊式发展为生产流水线传统奶制品生产方式为家庭作坊式。牧民的住宅是奶制品的生产场所,家庭的内部组成人员是生产员工,自己做饭的烹调用具是他们的生产工具。其特点为制作环境差,生产规模小,奶制品种类少,制作工具简单。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奶制品的小作坊逐渐过渡到城市,进而发展成为生产工艺流水线。现代奶制品的加工流程实现了从收奶、标准化、无菌灌装、机械手包装及出库的工业全自动化控制。这样的生产方式不仅工作环境好、环境污染低、产品档次高、技术力量雄厚,生产规模也很大。(二)生产方法从手工制作变为机器生产传统的奶制品生产方法一般为手工制作。在附有高科技的现代制作技术的影响下,奶制品传统的制作技术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社会生产的需要和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引发了技术构成要素的根本性变革,形成了以机器装备为核心的技术形态。大量的奶制品开始用机器投入生产,以机器为劳动工具的奶制品制作技术迅速取代了以木制为工具的传统制作技术。“1935年,哈尔滨到满洲里的滨州线上建立了34家作坊式乳品工厂,1950年,海拉尔乳品厂投产,1956年,“内蒙古轻工业研究所”成立,设立乳品研究室。2005年6月,由蒙牛乳业投资3亿元在安徽马鞍山建设的亚洲最大的26条冰淇淋生产线建成并投产”。[9](P4-13)目前,国内乳品加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关键技术设备基本上都是从国外进口,大批量的奶制品都是采用机器生产。(三)奶制品种类增加,且添加了各种元素蒙古族传统的奶食品可以分为食品与饮品两类,均以鲜奶为原料。食品主要包括奶皮子、奶酪、奶豆腐、白油、黄油等。传统的奶制品完全用纯奶制成,制作过程没有添加其他元素。[2](P15)现代工业为蒙古族奶食品发展提供了新技术。在新技术的影响下,除了在生产方式与方法有变化外,奶制品的种类也增加了很多。如奶粉、奶酪、奶糖、机制奶豆腐、冰激淋等应有尽有。[5](P155)各类奶制品中添加了很多元素,其中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主要用于调整口味,另一类则是用于强化营养。除此之外,现代奶制品还增加了色素、增稠、调香、防腐等各种添加剂。传统的奶制品,作为草原牧民的基本食品,制作技术是牧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消费文化的引导下,奶制品传统的制作技术逐渐分化为两条线路,一路传承了奶制品传统的制作技术,一路从传统的制作技术走向了现代化生产。

奶制品消费文化的出现及形成

蒙古族奶制品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早在公元1275年,意大利著名的旅游家马可•波罗就在他的游记中,就对元朝的乳业有所描述。他认为,当时,成吉思汗的军队之所以在极其困苦的条件下能征服世界,固然与这支军队的平时训练有素,雄武彪悍,坚忍不拔有关,但这与当时蒙古族士兵作为远征军粮而携带的轻巧又营养的奶食品也是分不开的。“传统的奶制品完全为蒙古牧民自用,并不用于买卖。据称,蒙古人中有种迷信的观点,认为出卖乳品必致有倒运”。[10](P264-265)但受西方科技文化的侵入及牧民生活方式由游牧到定居的转变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蒙古族奶食品以其独具的特色,逐渐走向了市场,变为一种商品,供消费者购买。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技术生产必须符合消费者的需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消费观念就是一种文化,它同一定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相联系支配着人们的消费选择和消费活动。[11](P256)消费文化是对消费主体的消费实践活动的反映,包括对消费主体的消费心理、消费价值观、消费方式的文化反映。[12]奶制品消费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奶制品作为一种商品,有了一定的消费价值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高营养价值的奶制品的消费观念也在变化。当较低层次的物质或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人们就会去追求较高层次的精神或心理的需要。[13](P39-57)在物质条件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人们对于奶制品的消费观念从仅限于供老人、小孩及病人食用的“营养食品”、“高级食品”,变为了增强身体的普及消费品。其次,奶制品作为在市场上流通的商品,有其一定的消费方式。由于奶制品作为商品在市场上流通的时间处于改革开放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人们对奶制品积极的消费态度,使奶制品形成了商品性消费方式。

奶制品消费文化对其制作技术的影响

文化消费范文篇8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消费观;茶文化消费观;绿色消费;茶文化

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并作出重要指示,要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强调“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消费观的内在要求和实践指向,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过程中,需要践行马克思主义消费观,辩证看待消费不足和过度消费关系,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开展绿色消费,推动全社会深入推进制止餐饮浪费工作。

1马克思主义消费观阐述

马克思主义消费观是在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过程中逐渐形成和确立的,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马克思主义消费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消费及消费相关问题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马克思主义消费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消费问题进行剖析和资产阶级消费理论的批判中诞生的,在构建其经济学理论大厦时对消费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深刻的分析。消费作为个体存在的表现方式,是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个体通过拥有和消费物质文化产品,摆脱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对自身发展的限制,将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真正实现主体自由而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消费观认为消费对社会生产具有反作用,强调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同一性。生产过程同时是一种消费过程,反过来,消费过裎同时也是一种生产过程,两者之间是一种中介运动,生产和消费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首先,生产生产着消费,它生产出消费的对象、方式、动力。其次,消费生产着生产,任何一种产品只有通过消费才成为现实的产品,消费也创造了新的生产需要。此外,生产与消费之间相互渗透和转化,这种关系在不同生产方式下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特点。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同一性映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具体关系、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应放其在具体的社会生产方式中理解。马克思主义消费观肯定必要消费的合理性,批判资本主义奢侈性消费的虚假性。马克思认为,“人从出现在地球舞台上的那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费,不管在他开始生产以前和在生产期间都是一样”,消费成为人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前提,反映着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是社会经济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经济行为。人的消费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进行的,表现为人通过对一定社会生产出来的使用价值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满足。资产阶级奢侈性消费是建立在对广大劳动无产阶级必要消费的剥夺与压榨基础之上的一种虚假性繁荣,将他人的劳动看作毫无价值的存在物,奢侈性消费对社会财富实际上只起到消耗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消费观坚持消费的主体性,批判消费异化导致的不公平消费。马克思认为,劳动是确证人的本质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当劳动成为一种异己力量反对个体本身时,必然导致劳动异化。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异化了的劳动表现为人的物质和精神力量的分离,由此产生的需求异化表现为个体对商品的过度追求。因此,把消费活动中所获得的满足当作人的真正的满足,是资本主义劳动异化的结果。在资本主义社会,消费与需要和使用价值渐渐背离,消费不再是目的,它成了满足欲求的一种手段。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工人因贫困而缺乏必要的消费,资产阶级则进行奢侈消费,这种不公平消费反映了资本主义的本质。

2茶文化消费观阐述

茶文化消费是以茶叶为主要消费对象,在占有、欣赏、享受与使用茶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消费文化观念和生态文化观念的总和,反映了消费者的精神财富的消化、继承、继续、再造与创新过程,体现了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以及在茶叶消费过程中所形成或达到的精神与价值、意义层次,带有强烈的文化意蕴,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的茶文化消费具有文化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生态休闲化的特征,形成了经济、文化、生态和审美等多重发展的综合性消费趋势。茶文化消费是一种文化消费,反映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与其他消费不同,茶叶的消费过程,不是单纯的对物质产品或服务的消费,其消费的目的不仅仅是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而是必然带有强烈的文化意蕴和价值情怀。饮茶也不仅仅是一种基本的消费需要,而是一种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高雅文化行为,具有了品茶品味品人生的文化价值倾向和文化行为表征。自上世纪80年代初,茶文化从自然形态的茶叶文化逐渐向茶叶文化发展以来,茶叶的经济化和茶文化的消费化,使茶文化成为一种可以经营的、走向市场的时尚生活方式,一种反映消费文化和文化消费共同特征的社会行为和文化行为。茶文化消费是一种生态消费,反映了消费者的生态观念和消费倾向。绿色消费是生态消费最鲜明的特征,在茶文化消费过程中,消费者通过市场获得产品和服务,不是为了获得交换价值,而是通过使用价值获得一种普遍的、自然的需要服务,在茶叶消费和个体需求之间,通过绿色消费方式建立并形成一种人与自然的绿色消费关系和生态价值观念。这种观念强调的不再是经济增长的目标,而是在生产—消费结构中对健康生活和合理的生态关系的反思与调节:“更少地生产,更好地生活”,反映了生态观念对消费行为的引导和消费行为对自然界的无度榨取的克服,回归到重视使用价值,重视绿色发展、绿色消费的消费观念上来。茶文化消费是一种审美消费,体现了消费者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价值。茶文化消费因为饮茶消费行为的大众化,使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实践中,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植物饮品去满足基本的需要,而是把消费茶叶的过程中,视为一种文化行为,一种具有“求美”需求的审美过程和审美行为。在日常生活中,饮茶成为主动接受艺术教育,自我美育的过程,借以陶冶情操,感受茶文化艺术的熏陶,进而在享受茶文化的艺术过程中,提升艺术品质和个性品味,体现消费者的审美价值。可以说,茶文化消费的过程本身就是审美判断的过程。其中,消费者在享有茶文化产品和服务时,以自主自由的消费状态,以体验式消费的沉浸在茶文化的所提供的文化氛围中时,所获得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美育效果。

3马克思主义消费观和茶文化消费观的统一

消费观是人们对于消费的一种观念,它影响社会个体的消费行为选择和消费决策,对社会消费水平、结构与规模有重要影响。马克思对“生产一般”的重视,对消费合理性的充分肯定和奢侈性消费的批判,为茶文化消费提供了根本的指导和遵循。而茶文化消费所具有的文化性、生态性和审美性特征,反映了我国在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背景下,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消费观,适应了合理消费、绿色消费的消费文化要求。

3.1处理好消费不足和过度消费的茶文化关系

消费不足一般是指居民消费侧重于生存性的消费,在消费方式上往往以生活必需品为主要消费对象,抑制自己的消费意愿,并倾向于储蓄行为,主要表现为消费需要能力、消费满足能力不足。造成消费不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结构、消费能力、商品数量以及消费文化等。过度消费是指在消费主义观念驱使下,采用一种超出了真正的需求或消费能力的非理性消费,具有享乐主义的鲜明特点,通常将大规模的消费或浪费视为满足自己消费需求的方式。过度消费不是以勤俭节约为价值观的合理性消费,而是以浪费作为衡量个人的价值标准,容易造成粮食等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影响人民的幸福观和价值观,造成消费不公和引发社会阶层分化,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马克思认为,消费的能力是消费的条件,因而是消费的首要手段,而这种能力是一种个人才能的发展。一方面,治理消费不足问题,需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有效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通过供给侧改革,优化消费品市场供给,增强文化教育的消费力,切实保障居民真正需要的商品及服务的有效供给。另一方面,重视过度消费,要充分认识到以消费主义为主导的消费意识形态形成的体制存在的总体失控危险,根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求,形成茶文化消费的制度约束机制,加强制度执行、监督检查,形成严厉的惩戒机制,有效遏制浪费性消费。

3.2开展绿色消费,形成新时代主导性的新型消费观

加强宣传教育引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形成“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消费文化。倡导对自然资源的合理与适度消耗,强调对自然资源的循环持续利用,要求社会个体能够根据自身的经济水平来把握消费的尺度,避免抑制消费,反对奢侈浪费。要从家庭做起,养成良好的家庭消费观念,避免陷入消费至上的消费观念拜物教之中,从思想上行动上厉行节约、拒绝浪费,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将传统文化中的消费观念和新时代消费文化结合起来,形成“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消费文化,建设新的餐饮消费伦理道德,认识消费主义的危害性,倡导合理消费,筑牢消费伦理道德防线。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资源配(下转第20页)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社会生产力,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既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又是消费升级的制约条件。只有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才能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才能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社会生产力,满足消费需求,提升消费能力,保持较高的消费增长,实现经济社会“双循环”发展。同时,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在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果上,引导消费者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形成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餐饮消费社会风尚。发挥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形成合理消费的刚性制度约束机制。要充分认识到西方社会以资本积聚的压迫力量,以正义的价值维度和意义标准衡量人类消费行为的合理性和合目的性,建立和健全有关消费的法律法规,利用社会消费大数据,在企业、餐厅、食堂、学校等日常生活消费场所,建设不良消费信用查询网络和消费信用查询系统。发挥制度优势,使消费成为经济运行的基本环节,发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性作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需要,促进社会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J].新湘评论,2021(03).

[2]徐望.文化消费的大众美育与社会文化资本积累功能[J].民族艺术研究,2020(2).

[2]张红柳,王时中.马克思消费观的当代境遇与拓展方向研究[J].消费经济,2019(03).

[3]高琳.数字媒体运营模式下的时尚茶产品消费文化[J].福建茶叶,2017(01).

[4]刘仁营,朱有志.重温马克思关于生产与消费辩证关系思想[N].光明日报(理论板),20160203,第013版.

[5]杨兴业.从马克思“生产与消费同一性”命题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内涵[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6(03).

[6]盛光华;高键.生活方式绿色化的转化机理研究——以绿色消费为视角[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

文化消费范文篇9

【关键词】城市老年人;公共文化消费;状况;形态;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跑步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这是我国社会进步重要体现,是我国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贡献,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体现。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比重越来越高,基数越来越大,与之相对应的老年群体规模不断扩大。老年人很多都是新中国成立后为新中国建设、改革开放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充分重视他们的身体和养老现状,研究他们的公共文化消费形态和需求,为之提供更加全面、高质量的文化产品,让老年人得到更多的精神满足,享受我国文化发展的优秀成果。中国梦也是更是老年人的梦,让老年人能够更好地享受晚年幸福,建设我国更加美丽的中国新时代。

1老年人的公共文化消费状况分析

济南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山东经济文化中心,济南又是山东第一人口大市,老年人的数量不断增加。而山东是我国的文化大省,曲阜是我国的儒教圣地,是中国几千年正统思想文化的发祥地,济南成为山东的文化政治中心有着较长的历史,这是济南文化消费资源丰富的重要原因。20世纪是中国社会最为复杂多变的时代,这个100年中国经历了封建帝制的消亡、辛亥革命,经历了几十年的军阀割据混战,也遭受了外敌入侵最为残酷的日本侵华战争。山东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与清帝都距离不远,又是我国的沿海省份,更是帝国主义侵略最为集中的地区,历次外敌入侵都会经过山东,被德国、日本反复争夺,各国的传教士都集中在山东活动。在对我国造成极大侵略伤害的同时,也给山东带来了更多的异域文化,丰富了济南文化的表现形式。同时,济南是我国南北的中间地接,向北北方文化中心——北京,往南是江南文化富集地,京杭大运河南北文化连接,在济南形成交接,因此,济南文化极为繁荣。每年南来北往的国人在济南驻足或者定居,带来更加稳定而又变化发展的济南文化形态。济南很多老年人祖籍是全国各地,这就决定了济南文化的多元性,他们在融入济南文化圈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加多元的文化。老年人的公共文化消费形式丰富多样,消费需求呈现不同的层次性,结构较为复杂。济南老人主要的文化消费形式还是公共文化,老年人还是习惯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习惯集体性消费,这和老年的经历和心理有关,喜欢剧院戏剧、街头曲艺、茶馆相声等。体育休闲文化也是老人的主要文化消费形式,尤其是非常适合老年人健身娱乐的散步、拳剑、门球、骑行等,这与山东的体育文化有着直接的历史联系,山东人习武练拳,当年的义和拳就是最为重要的代表,著名的水浒英雄等。街舞或者广场舞现在成为老年妇女的主要体育休闲文化消费形式。这一代人受到文化教育的束缚,很多人没有接受较为系统的文化教育,也就没有养成阅读文化消费的习惯。少数人喜欢将阅览图书作为休闲娱乐活动,他们主要阅读一些书法、民风民俗、新闻时事等相关的内容,一些退休老人主要转向了曲艺和书画类的特色文化消费[1]。

2老年人的特色文化消费形态分析

济南是山东文化中心,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传统特色文化形式丰富多样,传统文化艺术社团较多,传统文化艺人众多,很多人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和文化艺术表现特长。目前,济南有着各种形式的大小文艺社团,还有各种自发组织的微型表演团体,这些社团为济南老年人提供了较为正式的公共文化娱乐消费平台,不断培养强化更多的文化艺术群体,满足更多老年人的文化消费需求。济南老年人亲历了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在很长的历史时期,我国没有形成成熟的文化市场,精神文化产品相对缺少,很多老年人都只能观赏这些传统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他们在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氛围中成长并走向了老年,传统文化艺术表现与他们有着非常特殊的情结。与剧院文艺消费相对应的是街头文化艺术形式,这种形式非常简洁,更适合老人,可以在市场,可以进社区,可以在公园,也可以老年人自编自演。形式灵活多样,内容贴近老年人生活实际,时间地点非常灵活自由,更有利于老年人消费。李涛是1963年出生地地道道的济南人,表演相声、快板、活词剧、牛胯骨说唱。曲艺的艺术很多就是乞丐艺术,街头曲艺表演成为济南老人的最爱,各种快板、评书、梆子等,随时能够观看,随地驻足就能欣赏。在公园社区,可以观看,可以与几个共同兴趣和特长的老人组建一个小艺术队,不缺乏观众捧场。遍及各个社区、广场、公园的老年人广场舞今天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不仅是山东济南,更是全国各地,都是如此。

3我国城市老人公共文化消费发展趋势分析

3.1老人公共文化消费不断增长和提升。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均寿命不断提升,老年人口自然增长不断加快,济南老龄人口会越来越多,公共文化消费需求将会不断增长。济南又是山东最大的省会城市,是很多人争相融入的大都市。济南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老龄人口将会不断增多,城市的吸引力将会推动老龄人数量快速增多,进一步增加公共文化消费需求。同时,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尤其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较快,城市老龄人口增多的同时,文化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会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公共文化消费质量提升,对公共文化发展和管理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各种传统曲艺文化艺术社团和机构需要不断提升管理水平,能够为城市老人提供更多高水平的公共文化产品。需要针对当前城市设施建设和公共社区建设,做好老年人的公共文化消费实际,为之提供更多的文化消费和展示平台,让更多的老年人能够参与或者消费各种传统文化形式,为一些微型社团提供必要的设备支持,为老年人街舞和广场舞表演提供相应的场地安置。针对当前城市老人公共文化消费需求实际,做好各种引导和督查,引导新闻、文艺、戏剧、影视、广播、出版等文化艺术面向老年公共文化消费市场需求,提供更多的优质文化产品。3.2城市老人公共文化消费走向创新和多元化。据统计,我国在2016年城市和乡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达到4523亿元和1650亿元,增速高达12%和15%,这和我国当前大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公共文化供给、推动文化消费市场发展密不可分。城市老人公共文化消费需求越来越大,文化消费的层次越来越高。我国城市的老年人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城市人口流动不断加快,加入老人队伍的数量不断增多,这些老人有着不同的工作经历,来自不同的经济文化发展环境,有着不同的文化层次。这不仅是济南城市老人的结构特点,也是我国各地城市老人的结构特点。有些老人年轻时在外地工作,接触的是外地传统的文化;有的是在最早改革开放的南方,晚年回到了济南或者自己家乡所在的城市,他们接受的多元的开放文化;有很多是城市化发展的结果,很多人从农村走向了城市;也有不少有着出国经历,他们接触了更多的异域文化。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加快,不仅是城市建设加快,经济总量增加加快,还有思想观念和文化事业发展非常迅速。这些都是影响我国城市老人公共文化消费变化的重要原因,且这些因素还在不断变化着,城市老人公共文化消费在走向多元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发展。为老年人提供的公共文化消费服务必须不断丰富和创新,允许多元文化形态并存,引导消费观念的多元风格转换,鼓励更多多元文化服务产品和形式进驻,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比如,设定文化创意街区,鼓励开设个性书屋和特色小剧场;比如,扶植李涛的芙蓉馆,引入乡村大舞台、德云社,开放济南大剧院,规范和鼓励广场与公园主题文化演出等,满足城市老人多元化的文化消费需求,推动城市公共文化创新发展[2]。3.3积极推动便捷文化消费渠道建设。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迅速,老人的文化消费也需要更加丰富,老人的文化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城市老人公共文化消费需要提供更多的消费途径,让老人更好地消费和享受生活。不少老人渴望得到更多的消费,由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交通和人口拥堵问题给来人带来更多的不便。无论是公交还是地铁,虽然已经在不断加大建设和投入,但是,交通依然紧张,很多老人乘坐地铁或者公交去较远的地方消费,不仅困难,还容易发生各种意外,影响他们的消费欲望,也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城市公共文化建设需要充分考虑老人的需求,积极推动便捷文化消费渠道建设,建设社区文化场馆,积极推动“十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建设,加大“电影城”“小剧场”“文化茶馆”等设施建设,提供更多的离家近、票价低、适合老人文化消费的公共文化场馆。随着我国社会综合养老体系建设不断不断加快,各种养老机构在城市不断兴建,政府提供的社区综合养老模式也在不断推广,充分发挥我国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体系的积极作用,在综合服务结构中融入更多的老人文化消费内容,让城市老人不出社区在养老院就能获得全面丰富的便捷文化消费。3.4积极推动城市老人公共文化消费升级。我国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社会经济发展一直高速增长,老人的文化消费也在不断升级,虽然传统的文化产品和模式依然受到老人的欢迎,但是,他们对档次和服务的要求不断提升,且很多老人也在消费更多的新颖文化。文化是社会经济的反应,文化消费最能体现经济的发展程度,我国不断提升的社会经济发展必然会给老人消费提供更多的支持,也会进一步推动老人文化消费升级。城市老人公共文化服务需要紧跟社会经济发展变化,优化老人公共文化消费结构,推动文化服务升级。在做好传统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提供更多的新型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发展,举办兴建老人会展,或者老人戏剧影院,发展更多的老人创意文化产业。也能让老人与时俱进,跟上社会的发展,更能推动推动我国养老事业发展,构建更加美好的中国[3]。

总之,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城市是我国老人较为集中的地方,城市公共文化服务需要充分考虑老人的生活实际和需求,分析他们的消费形态和发展变化趋势,为之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满足他们的消费需要,更能够推动他们的消费升级,让老人真正享受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福利。

参考文献

[1]朱晨曦.文化消费的可持续性问题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3.

[2]刘雅琼.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参与状况的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2.

文化消费范文篇10

关键词:消费文化;室内设计;研究

文章通过下文对消费文化时代下室内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与论述,阐述了如何在室内设计中正确的应用消费文化。那么,通过相关内容的论述,从而为有关单位及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提供一定过得帮助作用。

一、在消费文化背景下进行室内设计的重要性

在消费文化背景下设计室内环境,首先能够初步的分析当前社会室内设计的发展情况,这样,保证很多真实的数据能够被掌握,对于消费文化时代是如何影响室内设计发展的相关内容,可以更好的进行分析和了解。与此同时,在消费文化背景下,设计室内环境时,对于现阶段室内室内设计中的不科学理念还可以进行纠正,并且,将科学的建议给出来,从而确保向着理智化、科学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室内设计。

二、消费文化影响室内设计分析

1、消费文化影响室内设计时间观

就室内设计的时间观而言,也是因人而讲,其中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和职业习惯都会带来影响。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消费文化会严重的影响室内设计时间观。比如,在消费文化背景下,会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在快节奏中发展与生活,人们早已经习惯,所以,人们就不会细致的了解和观察室内设计文化,这样,各种设计就会变成附属品,不存在任何价值与意义,甚至被人们冷待。

2、消费文化影响室内设计的时尚性

在消费文化时代背景下,时尚性可以说是最为突出的特点与标志,人们也习惯了把时尚品味和消费连接到一起,这样,高消费也就形成了,并且同时尚的概念是相符合的。由于在设计室内环境时,需要通过其余商品补充室内设计,如此一来,在对商品进行采购时,就会将消费观体现出来,而商品的好坏也是由消费的高低所决定的。所以,在设计室内环境时,时尚性的重要性也逐渐被人们所了解和认识,从而一种循环过程就渐渐形成,最终促使室内设计的时尚性和消费有效的联系到了一起。

3、消费文化影响室内设计的空间性

就室内设计而言,在设计中必须要充分的考虑空间性,所以,消费文化一旦影响到室内设计,这样,对空间性的协调与设计就会带来较大的影响。在消费文化背景下,防止用一个容器的设计过程将室内设计的空间创作和展现出来。并且,需要严格的要求着空间性所展现出的观赏价值,这样,消费过程与室内设计的空间性就会紧密的联系到一起。由于只有消费才会改变空间的大小,而且,将用户所需的状态呈现出来。

三、消费时代背景下室内设计策略分析

在消费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自身的生活环境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消费情况同人们的室内实际理念是紧密相联的。那么,在消费文化背景下,可以按照这样的方式促进室内设计的发展和进步,使二者有机的结合:

1、室内设计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策略

在消费文化时代下,如何开展当代室内设计,就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由于室内设计同外观设计不同,一旦设计成型,改变会非常困难,因此,不管是设计观念还是设计用料,对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必须要充分的进行考虑。并且,在这种背景下,并非只有超前消费这种观念,更多的是追求理性的消费,因此,对可持续发展的室内设计观要积极的去坚持,更好的促进室内设计的发展。

2、坚持空间观与室内设计时间观相结合的观点

消费文化背景下设计室内环境,不但对可持续发展的室内设计观要充分的予以坚持,同时,还需要协调空间观与时间观的关系。这就需要进行设计时,室内设计师要考虑到空间性与时间性的协调,在有效的时间内,令人们找到设计的精锐之处。对空间的舒适度予以了解,进而才能够在消费时代背景下完成室内设计的创新与发展。

3、体现室内设计文化价值

在消费时代下设计室内环境,防止单纯的追求更高的消费,要明确,一些候消费水平如何,并不能将室内设计水平的高低表现出来。一旦秉着消费至上的观念对室内设计文化价值的体现与发展就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对室内设计初衷就会带来伤害。因此,在设计室内环境时,将文化价值和消费价值的关系必须要处理好,在室内设计中,使其可以平衡发展,将不利影响减少,将科学室内设计文化价值体系构建起来。

4、新中式环境下的陈设

设计性陈设与功能陈设是陈设所包括的两个方面。价值性和观赏性的双重价值陈设是功能设计的两个重要方面。例如器皿、织物、灯具和家具等,在陈设中都属于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具可划分为设计型与实用型。坐卧类与储藏类为实用型的两个方面,如鞋柜、衣柜、沙发、床和靠椅等。博古架和屏风等为设计型家具,它的物品陈设能够将空间的过度作用发挥出来,能够二次分割空间层次,特别是屏风,在应用期间能够有效的分割空间,而且,还拥有优越的欣赏价值。将观赏性表现出来,是设计型陈设的价值所在,展现文化内涵,从而将室内空间艺术感和层次感增强。如供应品、绘画、植物和雕塑等。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室内空间和其形体大小间具备平衡与和谐性,从而将空间过度功效展现出来。同时,在引入了植物后,能够增添室内的绿意,创造自然感和惬意的同时,还能够将主人的处世之道衬托出来。结语:综上所述,消费文化背景下,对人们的室内设计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文章通过上文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后,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观点。所以,在消费文化背景下,为了更好的构建室内设计文化价值体系,并且有效的促进其发展,文章将一定的建议为其提供了出来,目的是为人们打造出更加理想、舒适的室内环境而奠定基础。

作者:吴博 单位:天津仲辉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汪玉:当代消费文化对室内环境设计影响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