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05:16:56

文化生活

文化生活范文篇1

摘要:农村文化生活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在愉悦人们身心的同时也能够提高人们创造性和工作的积极性。农村文化生活的丰富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大战略课题。本文阐述了文化生活对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及农民在生产的过程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实地调查以王楼村为典型的豫东农村文化生活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集中分析了以河南省宁陵县王楼村为典型的豫东农村文化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和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文化;文化生活;农村文化生活

ShortTalksabouttheRuralCultureLife

--TakeWanglouvillageofHenanProvinceasanexample

Abstrate:Ruralculturallifeinthesocialistconstructionprocessplaysanextremelyimportantroleintherichandvariedculturallifeoftheentirepeopleandalsotoenhancethecreativityandworkenthusiasm.Ruralrichculturallifeisanimportantcomponentofruralmodernizationandmajorstrategicissues.ThisexplainedtheculturallifeofruralmodernizationandtheimportantroleoffarmersintheproductionoftheactiverolethroughfieldsurveystoWangoffsplendidlyfortypicalruralculturallifeandthestatusoftheexistingproblems,withafocusonanalysisNinglingCounty,HenanProvinceWangVillagetypicalsplendidlyfortheculturallifeofruralproblems,andmadethecorrespondingresponsesthinkingandreasonableproposal.

Keywords:Culture;Culturelife;Ruralareasculturelife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文化的建设也在不断的推进。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但我国有些地区的经济与文化发展并不相协调,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农村了解情况,并解决在文化生活中所存在的矛盾。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我们建设农村文化的重要前提基础,同时优秀的文化资源中也存在着不适合我们社会发展的东西,我们要果敢的予以摒弃。

一、农村文化生活的现状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农村文化建设取得很大成绩,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较大改善,农村文化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但总体上看,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1]可以说,农村还是我国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的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正昂首阔步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道。然而,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文化市场发育不全、文化设施简陋、文化人才短缺、文化产业落后,以致丰衣足食了的宁陵县农民文化生活贫乏。就农村文化建设的有关情况,我走访了宁陵县的一个自然村王楼村并把它作为豫东农村文化现状的典型,从中了解到了村民对健康新型文化的热切需求。

王楼村共有500多人,其中有本科学历的2人,中专学历的1人,高中学历的10人,大部分人的学历水平在初中以下。目前村子里几乎没有一个文化设施,村民所能享受到的文化生活相当贫乏。具体情况主要表现在:

(一)文化生活贫乏

1.看书难、看报难

目前大多村民的信息来源主要是中央台的新闻联播及地方台的新闻节目。村子里没有书报社,唯一有报纸的地方就是村干部的家里,然而这份报纸并不对外开放。人们虽然想读报纸,但买报纸很不方便,村子里没有报亭;同时自己买报纸的观念还不是太强,所以存在看报难的问题。看书难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在调查中我了解到村民们需要一系列的农业方面的用书:比如养殖,花生、小麦等农作物的种植技术方面的书。在村里、镇上根本就看不到这些书的影子,想买的话还要跑到几十里外的县城里有时还不全,这给农民科学种田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在村子里流行的书都是外出打工村民在地摊上买的,这些有限的图书并不能满足村民的需要,而且这些书并不全部是健康的书。

2.电视节目单调

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有电视,它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来源。然而村里没有有线电视装置,所以能收到的节目很有限:主要是河南台、县电视台,中央台有时只能看到天气预报就被地方台截走了,而地方台的节目是连续不断的穿插着广告,连续播放的节目时间基本上不超过十分钟,而且这些广告不是农药就是化肥,这些电视节目看起来让人生气,好多村民表示不想看电视,认为太没意思了,他们宁愿去打牌。在农村,人人争看露天电影的日子至今令人难忘,如今,不知是电影抛弃了农民,还是农民抛弃了电影,农村电影市场几乎不复存在。然而,市场萧条的背后蕴藏着极大的潜力,[2]广大农民群众想看电影的渴望,依然从未停止过。只要有相应的措施,把电影成本降下来,让农民看得起电影,复兴农村电影市场是完全可能的。[3]儿时热闹的看电影场面已经销声匿迹了好几年了,现在流行一种说法——“看电影比娶媳妇还难”。

3.缺少文艺活动

当健康的文化生活缺位时,一些内容低俗的娱乐活动轻而易举地侵入了农村,它们基本都有这样一些特征:成本低廉、容易获取、方式简单。一副麻将牌就可以玩上一天,在农忙时严重影响了生产,有时因为打麻将使得夫妻感情不和,经常性的吵架甚至于打架。这些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玩牌对有些人来说已经成为精神的寄托,这不但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而且破坏了原本淳朴的民风。科普工作的滞后使封建迷信,不可知论在农村未得到根除,一旦信仰不明朗,迷信活动便会得到蔓延。现在一些江湖骗子经常在农村乡镇和村社摆摊设点,算命相面、装神弄鬼,叫卖黄色、非法出版物,甚至出现搭草台班子、搞色情表演。没有先进、高雅的文化活动占领农村市场,不良文化就会向农村侵蚀,导致农村的封建落后思想不断滋长蔓延。

乡土社会的经济基础稳定,以农业为主,自给自足,生活方式也有自己的一套,所以延续了几千年,多少代人生活在稳定的历史继承性中。这种特殊的历史性,也表现在我们的文化精神方面。[4]自孔子时代起就倡导人文关怀,不关心人死后的灵魂归属,而关心现世生活。[5]然而在现在的农村生活中人们愈来愈关心人死后的灵魂归属,子孙后代为逝者造纸房子、电视、甚至是电脑,但对逝者生前的生活却是关心不够。另一方面由于没有丰富的文化生活,谁家办个红白喜事就成了村子里最热闹的时候。随着人们的经济生活越来越好,办事的费用也越来越高。就拿办丧事来说,办件事基本上等于普通农户的一年的纯收入,一般情况下也要花上六、七千甚至上万。光是请上一个戏班子两天的吹唱就要花一千多块,还有烟酒以及要待全村的村民和亲戚的客,这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农村丧葬大操大办风气之所以盛行,主要有几个原因。

一部分农民为了显示自家的“实力”,不惜多花钱以求体面。也许他本身就没有多少钱,但为了不让别人看笑话,只有东挪西凑的打肿脸充胖子。

相互攀比。不少农民认为“你家办事办得体面,我也不能办得比你差”,否则就会认为“低人一等”;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你家有的我一样没少,相反我的还要比你的多,有着较严重的攀比现象。

回收“人情债”。在有什么红白喜事的时候,无论是亲戚、朋友以至邻居都会送上一份礼金以表心意[6];而在对方有这样的事情时也是这种情况,每家每户单是婚丧嫁娶的礼金也占年收入的相当大的一部分,这种相互送礼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当中的礼尚往来这一概念的涵义。

对新风尚的宣传推行力度不够,使不良习俗有生存的空间。虽然很多地区的农村都在推行节约的新风尚,但并没有强有力的监督手段,造成推行新风尚的影响力并没有达到相应的程度。

由于文化活动的贫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不正常的现象。在村子里就曾经有一群很喜欢看热闹的人以致于把其他村民的争执当作他们看热闹的对象,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当别人出现矛盾时本应该进行劝解,但相反不仅不劝而是把它作为电影一样的去观看、去欣赏,大家都是那么一种漠然的表情。这与农村文化所提倡的团结友爱、邻里互帮是极不相称的。

二、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的原因

通过对调查的分析,造成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的原因具体表现在:

(一)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我国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偏低,并且文化投入偏重于城市。城乡差距日益拉大,2003年文化事业费中城市占71.9%,农村只占28.1%文化事业费;文化事业费中东中部地区占78.3%,西部地区只占21.7%。在所调查的自然村王楼村的文化费根本就没有纳入县财政预算的范围,文化建设的窘境可想而知。

(二)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

尽管“十五”期间,国家共安排预算内专项资金4.8亿元用于支持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安排项目1083个,但仍有部分县无文化馆、图书馆,一些农村乡镇无文化站。在我所调查的自然村目前没有任何的公共文化设施,几年前村里有人组织建了一个简单的篮球场,其费用是各家各户集资的,这个篮球场对活跃村里的活动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农闲时人们常集聚在一起打几场热火的篮球赛,这既锻炼了身体又活跃了乡村文化。但后来由于经费不够无法正常的维护,以致篮球坏了,球篮生锈脱落,渐渐的人们不再去打篮球了,篮球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

(三)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

现有文化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基层文化单位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前几年经常有很多的戏班子到这儿来唱戏,人们非常的喜欢来到家门口的戏班子给他们带来的文化大餐。对戏曲的热爱使得很多的村民也都能唱上几句,但却因没有人组织以致于现有的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在我调查的这个村子里并没有见到文化馆、文化站,当然其业务经费和活动经费也就无从谈起。县级图书馆购书费用占经费总支出的比重逐年下降。许多乡镇文化工作者待遇问题难落实,队伍不稳定。现在村里有些闲着不用的房子完全可以加以装修而重新利用起来,建一个文化室完全是可以的,然而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四)为农民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总量偏少、质量不高

特别是全国文化系统艺术表演团体深入农村演出场次越来越少。现在我们还会听到“送服务下乡”的口号,参与活动的“各方面力量”应该扭转观念,只有把“送服务下乡”变为“下乡服务”,这样的活动才会更有意义,也才能更进一步深入下去。“送”,含有浓厚的“赐”的意味。而从1996年底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发起并组织开展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初衷来看,其目的绝不仅仅是“送”。笔者以为,假如如今的地方“各方面力量”把目光停留在“送”上,那就是没有掌握“下乡”的意义。河南的农村比较盛行的是豫剧,河南的老百姓最喜欢看的是河南电视台举办的“梨园春”栏目。“梨园春”栏目组曾经来到过当地的村子,表演带来了很好的反响,然而几十万的费用令人望而却步不敢再次邀请他们过来演出。河南的人民大多喜欢看戏,在这个村子里也不例外。以前经常有大戏班子到这儿来演出,那时老老少少搬着凳子早早的到戏场等着,那种热闹的场面现在已是很少见了。在调查时我了解到有不少的村民都会唱上几句戏,甚至有些年轻人也唱的非常好。这些可以说都是村里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资源。

(五)优秀文化人才的缺乏

人是进行一切社会实践的主体力量,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渐融入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角落。[7]对于农村文化建设,应该充分调动、发挥文化管理者、文化艺术人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文化人才队伍是文化建设事业的主体,繁荣农村文化生活、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离不开一支业务强、素质精的文化队伍。虽然近年来许多地方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但是,农村文化人才队伍薄弱,且严重老化,已成为制约基层文化发展的一大桎梏。现在的农村文化队伍存在后继乏人的情况,专业人才老化严重,原来对民间艺术感兴趣的,并且付出一定的精力、做出一定成果、培养出感情来的老同志现在都退下来了,而新上来一批年轻人,缺乏专业知识,投入的精力感情也不到位。

农民群众充实信仰的迫切要求与社会转型期带来的精神空虚之间存在着矛盾。[8]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也带来了较为突出的新问题。譬如现实生活中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社会上不正之风大量存在,导致一些人心理失衡,心存不满,需要寻求慰藉。加上由于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思想文化大量涌入,造成了人们价值判断标准的紊乱,一些人思想的空虚。调研显示,65%的农民觉得当前社会风气不好,人际关系冷漠,尤其对身边的腐败现象深恶痛绝,一些人从而产生了信念危机。同时在农村经济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基层政治建设相对薄弱,不少地方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得不够,干群关系比较紧张,加之当前农村不合理收费仍没有得到有效制止,农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许多实际困难和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导致了一些人缺乏集体归属感,集体主义观念淡漠。

文化是农村腾飞的翅膀,文化可造就高素质农民。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农业科技成果在农村转化为生产力的载体。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在农村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培养新农民是农村经济和文化事业发展的前提。

三、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对策

农村文化建设现在已经被国家提上了日程。“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重大方针政策,其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9]中央高层深刻意识到:农村发展不起来,整个国家就发展不起来。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提高农民的素质是关键。因此发展农村文化,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也成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对于农村目前存在的“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突出问题中央政府已做出了具体的部署。但要彻底的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外界的力量之外,还需要村民们有自力更生的能力。

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充分发展村民主体的能动性。

(一)挖掘利用地方文化资源

根据王楼村的情况,通过村民的集体商议可以拿出一个适合本村的文化发展计划。这个村子的主要经济作物是花生,花生的种植已经形成了规模,每年都有很多的外地花生商人到这里收购花生。村民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可以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花生节。每年在花生丰收之后定期举行这样的活动,在平时村民们可以聚在一起交流在生产中经验增加信息的流通,共同学习有关农业生产的技术,达到科技新兴农的效果。这在宣扬本地文化丰富人民生活的同时,也招来外地客商繁荣了本地经济,更进一步的扩大了对外开放的程度。

(二)培养艺术人才

在访谈中笔者发现村子里有很多的艺术人才:有会唱戏的、拉二胡的、吹唢呐的、说快板的、讲笑话的等等,如果对这方面的人才加以培养,完全可以激活村民的积极性和对健康文化生活更深层的向往,让曾经活跃在农村舞台上的健康文化再次发扬光大。在村民们的记忆中以往逢年过节都是非常的热闹,而今却平淡了许多,节日过得平静如常。如果说有充足的经费和一定的组织,笔者相信村民们一定会达到自娱自乐的水平,让节日再次欢乐起来、喜庆起来,让人们的生活过的更加有滋有味。同时各级文化业务部门要加强对文化专干的教育和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使他们成为群众文化管理上的能手,群众文化活动辅导上的行家。艺术人才的培养是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的关键因素,文化生活的丰富可以让健康的文化生活及正常的劳动时间占用了人们几乎所有的时间,等一些不健康的活动就会慢慢减少以至消失,人们的生活将会沿着健康阳光的方向发展。

在中国北方农村地区,宗教的势力相对弱小,但是跨村落的组织却是非常的发达,几个村落统一在某种仪式表演的整个过程中,以庙会的形式表现出来。但现在村中的庙会更多的是娱乐和贸易的内容,像庙会上出现的一些民间工艺或者是一系列的杂耍可以说是我们建设农村文化的良好的基础。[10]我们应当继承和发展这些优秀的文化,这对于活跃农村文化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应该大力发展民间文化,这是保证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条件。

(三)国家加大对农村文艺创作的投入、增加文化服务的数量

鼓励文艺工作者到农村采访,体验生活,创作贴近群众生活的、具有健康向上的作品。同时限于农民的消费能力,农村题材的作品在市场可能处于一定的劣势,国家应当完善补偿机制,保证文艺工作者在市场上有一定的利润可图。农村文化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如果政府能够扩大创作投入,培育起农村文化消费市场,这不仅对活跃农村文化有好处,同时也可能将扩大农村文化市场,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具有极大的好处。文化服务的数量偏少也是造成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的又一原因,各地政府应该积极地组织下乡演出等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在城乡文化不断的沟通交流中,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创新能力,从而解决农民精神空虚、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的现状。

(四)建立公共的文化活动场所

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软件,还需要有一定的硬件设施。硬件设施是农村文化活动得以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对于丰富以河南省宁陵县王楼村为代表豫东地区的文化活动来说,所需的场所也不求非常宽敞、设备也不求非常齐全,只要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就行了。在调查的结果中显示这儿的村民非常地渴望能够拥有一个书屋,在书屋里主要有一批农业方面的书,这样可以让村民们借阅用于指导生产,提高农民自身的劳动生产力和村民的收入水平。前几年曾建的篮球场如今还在,只要出资稍加整饬还是可以用的。这样不仅满足了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要,而且还锻炼了人们的身体,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文化活动的开展会使人们充满了创造力的。[11]

结语

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的问题不仅仅是文化建设积累下来的,是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的,是国家整体发展背景的缩影和反映。因此,在思考与实施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时,我们不能就文化谈文化,而必须从社会、经济更大的背景下观察和分析这一问题,并从中探索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症结和根本途径。开阔思路,放眼全局,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观察、分析和解决农村文化建设问题。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是一个辨证统一的关系。经济是文化得以繁荣发展的物质前提,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建设有着引导和推动的作用,二者互为依托,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和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程度,是与当地人民群众的整体文化素质的高低分不开的。而文化设施的完善和建立对提高当地村民的整体文化素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在政府和村民们的努力下

农村的文化生活将会变得丰富多彩,农村的文化建设也会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农村的经济将会更加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Parish,W.L.ChineseRualDevelopment:TheGreatTransformation[M].NewYork:M.E.Sharp,1985.

[2]刘玉珠,柳士法.文化市场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3]叶取源.中国文化产业评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乔健.文化、族群与社会的反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叶圣陶研究会.传统文化与现代化[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6]左玉河.婚丧嫁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7]许明,花建.文化发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韦政通.中国文化与现代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9]《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读本》编写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文化生活范文篇2

关键词:文化;文化生活;农村文化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文化的建设也在不断的推进。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但我国有些地区的经济与文化发展并不相协调,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农村了解情况,并解决在文化生活中所存在的矛盾。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我们建设农村文化的重要前提基础,同时优秀的文化资源中也存在着不适合我们社会发展的东西,我们要果敢的予以摒弃。

一、农村文化生活的现状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农村文化建设取得很大成绩,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较大改善,农村文化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但总体上看,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1]可以说,农村还是我国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的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正昂首阔步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道。然而,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文化市场发育不全、文化设施简陋、文化人才短缺、文化产业落后,以致丰衣足食了的宁陵县农民文化生活贫乏。就农村文化建设的有关情况,我走访了宁陵县的一个自然村王楼村并把它作为豫东农村文化现状的典型,从中了解到了村民对健康新型文化的热切需求。

王楼村共有500多人,其中有本科学历的2人,中专学历的1人,高中学历的10人,大部分人的学历水平在初中以下。目前村子里几乎没有一个文化设施,村民所能享受到的文化生活相当贫乏。具体情况主要表现在:

(一)文化生活贫乏

1.看书难、看报难

目前大多村民的信息来源主要是中央台的新闻联播及地方台的新闻节目。村子里没有书报社,唯一有报纸的地方就是村干部的家里,然而这份报纸并不对外开放。人们虽然想读报纸,但买报纸很不方便,村子里没有报亭;同时自己买报纸的观念还不是太强,所以存在看报难的问题。看书难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在调查中我了解到村民们需要一系列的农业方面的用书:比如养殖,花生、小麦等农作物的种植技术方面的书。在村里、镇上根本就看不到这些书的影子,想买的话还要跑到几十里外的县城里有时还不全,这给农民科学种田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在村子里流行的书都是外出打工村民在地摊上买的,这些有限的图书并不能满足村民的需要,而且这些书并不全部是健康的书。

2.电视节目单调

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有电视,它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来源。然而村里没有有线电视装置,所以能收到的节目很有限:主要是河南台、县电视台,中央台有时只能看到天气预报就被地方台截走了,而地方台的节目是连续不断的穿插着广告,连续播放的节目时间基本上不超过十分钟,而且这些广告不是农药就是化肥,这些电视节目看起来让人生气,好多村民表示不想看电视,认为太没意思了,他们宁愿去打牌。在农村,人人争看露天电影的日子至今令人难忘,如今,不知是电影抛弃了农民,还是农民抛弃了电影,农村电影市场几乎不复存在。然而,市场萧条的背后蕴藏着极大的潜力,[2]广大农民群众想看电影的渴望,依然从未停止过。只要有相应的措施,把电影成本降下来,让农民看得起电影,复兴农村电影市场是完全可能的。[3]儿时热闹的看电影场面已经销声匿迹了好几年了,现在流行一种说法——“看电影比娶媳妇还难”。

3.缺少文艺活动

当健康的文化生活缺位时,一些内容低俗的娱乐活动轻而易举地侵入了农村,它们基本都有这样一些特征:成本低廉、容易获取、方式简单。一副麻将牌就可以玩上一天,在农忙时严重影响了生产,有时因为打麻将使得夫妻感情不和,经常性的吵架甚至于打架。这些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玩牌对有些人来说已经成为精神的寄托,这不但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而且破坏了原本淳朴的民风。科普工作的滞后使封建迷信,不可知论在农村未得到根除,一旦信仰不明朗,迷信活动便会得到蔓延。现在一些江湖骗子经常在农村乡镇和村社摆摊设点,算命相面、装神弄鬼,叫卖黄色、非法出版物,甚至出现搭草台班子、搞色情表演。没有先进、高雅的文化活动占领农村市场,不良文化就会向农村侵蚀,导致农村的封建落后思想不断滋长蔓延。

乡土社会的经济基础稳定,以农业为主,自给自足,生活方式也有自己的一套,所以延续了几千年,多少代人生活在稳定的历史继承性中。这种特殊的历史性,也表现在我们的文化精神方面。[4]自孔子时代起就倡导人文关怀,不关心人死后的灵魂归属,而关心现世生活。[5]然而在现在的农村生活中人们愈来愈关心人死后的灵魂归属,子孙后代为逝者造纸房子、电视、甚至是电脑,但对逝者生前的生活却是关心不够。另一方面由于没有丰富的文化生活,谁家办个红白喜事就成了村子里最热闹的时候。随着人们的经济生活越来越好,办事的费用也越来越高。就拿办丧事来说,办件事基本上等于普通农户的一年的纯收入,一般情况下也要花上六、七千甚至上万。光是请上一个戏班子两天的吹唱就要花一千多块,还有烟酒以及要待全村的村民和亲戚的客,这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农村丧葬大操大办风气之所以盛行,主要有几个原因。

一部分农民为了显示自家的“实力”,不惜多花钱以求体面。也许他本身就没有多少钱,但为了不让别人看笑话,只有东挪西凑的打肿脸充胖子。

相互攀比。不少农民认为“你家办事办得体面,我也不能办得比你差”,否则就会认为“低人一等”;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你家有的我一样没少,相反我的还要比你的多,有着较严重的攀比现象。

回收“人情债”。在有什么红白喜事的时候,无论是亲戚、朋友以至邻居都会送上一份礼金以表心意[6];而在对方有这样的事情时也是这种情况,每家每户单是婚丧嫁娶的礼金也占年收入的相当大的一部分,这种相互送礼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当中的礼尚往来这一概念的涵义。

对新风尚的宣传推行力度不够,使不良习俗有生存的空间。虽然很多地区的农村都在推行节约的新风尚,但并没有强有力的监督手段,造成推行新风尚的影响力并没有达到相应的程度。

由于文化活动的贫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不正常的现象。在村子里就曾经有一群很喜欢看热闹的人以致于把其他村民的争执当作他们看热闹的对象,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当别人出现矛盾时本应该进行劝解,但相反不仅不劝而是把它作为电影一样的去观看、去欣赏,大家都是那么一种漠然的表情。这与农村文化所提倡的团结友爱、邻里互帮是极不相称的。

二、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的原因

通过对调查的分析,造成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的原因具体表现在:

(一)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我国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偏低,并且文化投入偏重于城市。城乡差距日益拉大,2003年文化事业费中城市占71.9%,农村只占28.1%文化事业费;文化事业费中东中部地区占78.3%,西部地区只占21.7%。在所调查的自然村王楼村的文化费根本就没有纳入县财政预算的范围,文化建设的窘境可想而知。

(二)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

尽管“十五”期间,国家共安排预算内专项资金4.8亿元用于支持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安排项目1083个,但仍有部分县无文化馆、图书馆,一些农村乡镇无文化站。在我所调查的自然村目前没有任何的公共文化设施,几年前村里有人组织建了一个简单的篮球场,其费用是各家各户集资的,这个篮球场对活跃村里的活动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农闲时人们常集聚在一起打几场热火的篮球赛,这既锻炼了身体又活跃了乡村文化。但后来由于经费不够无法正常的维护,以致篮球坏了,球篮生锈脱落,渐渐的人们不再去打篮球了,篮球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

(三)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

现有文化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基层文化单位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前几年经常有很多的戏班子到这儿来唱戏,人们非常的喜欢来到家门口的戏班子给他们带来的文化大餐。对戏曲的热爱使得很多的村民也都能唱上几句,但却因没有人组织以致于现有的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在我调查的这个村子里并没有见到文化馆、文化站,当然其业务经费和活动经费也就无从谈起。县级图书馆购书费用占经费总支出的比重逐年下降。许多乡镇文化工作者待遇问题难落实,队伍不稳定。现在村里有些闲着不用的房子完全可以加以装修而重新利用起来,建一个文化室完全是可以的,然而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四)为农民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总量偏少、质量不高

特别是全国文化系统艺术表演团体深入农村演出场次越来越少。现在我们还会听到“送服务下乡”的口号,参与活动的“各方面力量”应该扭转观念,只有把“送服务下乡”变为“下乡服务”,这样的活动才会更有意义,也才能更进一步深入下去。“送”,含有浓厚的“赐”的意味。而从1996年底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发起并组织开展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初衷来看,其目的绝不仅仅是“送”。笔者以为,假如如今的地方“各方面力量”把目光停留在“送”上,那就是没有掌握“下乡”的意义。河南的农村比较盛行的是豫剧,河南的老百姓最喜欢看的是河南电视台举办的“梨园春”栏目。“梨园春”栏目组曾经来到过当地的村子,表演带来了很好的反响,然而几十万的费用令人望而却步不敢再次邀请他们过来演出。河南的人民大多喜欢看戏,在这个村子里也不例外。以前经常有大戏班子到这儿来演出,那时老老少少搬着凳子早早的到戏场等着,那种热闹的场面现在已是很少见了。在调查时我了解到有不少的村民都会唱上几句戏,甚至有些年轻人也唱的非常好。这些可以说都是村里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资源。

(五)优秀文化人才的缺乏

人是进行一切社会实践的主体力量,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渐融入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角落。[7]对于农村文化建设,应该充分调动、发挥文化管理者、文化艺术人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文化人才队伍是文化建设事业的主体,繁荣农村文化生活、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离不开一支业务强、素质精的文化队伍。虽然近年来许多地方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但是,农村文化人才队伍薄弱,且严重老化,已成为制约基层文化发展的一大桎梏。现在的农村文化队伍存在后继乏人的情况,专业人才老化严重,原来对民间艺术感兴趣的,并且付出一定的精力、做出一定成果、培养出感情来的老同志现在都退下来了,而新上来一批年轻人,缺乏专业知识,投入的精力感情也不到位。

农民群众充实信仰的迫切要求与社会转型期带来的精神空虚之间存在着矛盾。[8]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也带来了较为突出的新问题。譬如现实生活中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社会上不正之风大量存在,导致一些人心理失衡,心存不满,需要寻求慰藉。加上由于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思想文化大量涌入,造成了人们价值判断标准的紊乱,一些人思想的空虚。调研显示,65%的农民觉得当前社会风气不好,人际关系冷漠,尤其对身边的腐败现象深恶痛绝,一些人从而产生了信念危机。同时在农村经济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基层政治建设相对薄弱,不少地方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得不够,干群关系比较紧张,加之当前农村不合理收费仍没有得到有效制止,农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许多实际困难和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导致了一些人缺乏集体归属感,集体主义观念淡漠。

文化是农村腾飞的翅膀,文化可造就高素质农民。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农业科技成果在农村转化为生产力的载体。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在农村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培养新农民是农村经济和文化事业发展的前提。

三、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对策

农村文化建设现在已经被国家提上了日程。“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重大方针政策,其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9]中央高层深刻意识到:农村发展不起来,整个国家就发展不起来。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提高农民的素质是关键。因此发展农村文化,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也成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对于农村目前存在的“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突出问题中央政府已做出了具体的部署。但要彻底的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外界的力量之外,还需要村民们有自力更生的能力。

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充分发展村民主体的能动性。

(一)挖掘利用地方文化资源

根据王楼村的情况,通过村民的集体商议可以拿出一个适合本村的文化发展计划。这个村子的主要经济作物是花生,花生的种植已经形成了规模,每年都有很多的外地花生商人到这里收购花生。村民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可以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花生节。每年在花生丰收之后定期举行这样的活动,在平时村民们可以聚在一起交流在生产中经验增加信息的流通,共同学习有关农业生产的技术,达到科技新兴农的效果。这在宣扬本地文化丰富人民生活的同时,也招来外地客商繁荣了本地经济,更进一步的扩大了对外开放的程度。

(二)培养艺术人才

在访谈中笔者发现村子里有很多的艺术人才:有会唱戏的、拉二胡的、吹唢呐的、说快板的、讲笑话的等等,如果对这方面的人才加以培养,完全可以激活村民的积极性和对健康文化生活更深层的向往,让曾经活跃在农村舞台上的健康文化再次发扬光大。在村民们的记忆中以往逢年过节都是非常的热闹,而今却平淡了许多,节日过得平静如常。如果说有充足的经费和一定的组织,笔者相信村民们一定会达到自娱自乐的水平,让节日再次欢乐起来、喜庆起来,让人们的生活过的更加有滋有味。同时各级文化业务部门要加强对文化专干的教育和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使他们成为群众文化管理上的能手,群众文化活动辅导上的行家。艺术人才的培养是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的关键因素,文化生活的丰富可以让健康的文化生活及正常的劳动时间占用了人们几乎所有的时间,等一些不健康的活动就会慢慢减少以至消失,人们的生活将会沿着健康阳光的方向发展。

在中国北方农村地区,宗教的势力相对弱小,但是跨村落的组织却是非常的发达,几个村落统一在某种仪式表演的整个过程中,以庙会的形式表现出来。但现在村中的庙会更多的是娱乐和贸易的内容,像庙会上出现的一些民间工艺或者是一系列的杂耍可以说是我们建设农村文化的良好的基础。[10]我们应当继承和发展这些优秀的文化,这对于活跃农村文化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应该大力发展民间文化,这是保证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条件。

(三)国家加大对农村文艺创作的投入、增加文化服务的数量

鼓励文艺工作者到农村采访,体验生活,创作贴近群众生活的、具有健康向上的作品。同时限于农民的消费能力,农村题材的作品在市场可能处于一定的劣势,国家应当完善补偿机制,保证文艺工作者在市场上有一定的利润可图。农村文化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如果政府能够扩大创作投入,培育起农村文化消费市场,这不仅对活跃农村文化有好处,同时也可能将扩大农村文化市场,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具有极大的好处。文化服务的数量偏少也是造成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的又一原因,各地政府应该积极地组织下乡演出等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在城乡文化不断的沟通交流中,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创新能力,从而解决农民精神空虚、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的现状。

(四)建立公共的文化活动场所

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软件,还需要有一定的硬件设施。硬件设施是农村文化活动得以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对于丰富以河南省宁陵县王楼村为代表豫东地区的文化活动来说,所需的场所也不求非常宽敞、设备也不求非常齐全,只要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就行了。在调查的结果中显示这儿的村民非常地渴望能够拥有一个书屋,在书屋里主要有一批农业方面的书,这样可以让村民们借阅用于指导生产,提高农民自身的劳动生产力和村民的收入水平。前几年曾建的篮球场如今还在,只要出资稍加整饬还是可以用的。这样不仅满足了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要,而且还锻炼了人们的身体,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文化活动的开展会使人们充满了创造力的。[11]

结语

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的问题不仅仅是文化建设积累下来的,是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的,是国家整体发展背景的缩影和反映。因此,在思考与实施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时,我们不能就文化谈文化,而必须从社会、经济更大的背景下观察和分析这一问题,并从中探索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症结和根本途径。开阔思路,放眼全局,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观察、分析和解决农村文化建设问题。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是一个辨证统一的关系。经济是文化得以繁荣发展的物质前提,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建设有着引导和推动的作用,二者互为依托,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和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程度,是与当地人民群众的整体文化素质的高低分不开的。而文化设施的完善和建立对提高当地村民的整体文化素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在政府和村民们的努力下

农村的文化生活将会变得丰富多彩,农村的文化建设也会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农村的经济将会更加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Parish,W.L.ChineseRualDevelopment:TheGreatTransformation[M].NewYork:M.E.Sharp,1985.

[2]刘玉珠,柳士法.文化市场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3]叶取源.中国文化产业评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乔健.文化、族群与社会的反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叶圣陶研究会.传统文化与现代化[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6]左玉河.婚丧嫁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7]许明,花建.文化发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韦政通.中国文化与现代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9]《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读本》编写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文化生活范文篇3

近期,相关部门对全区农民文化生活现状和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农民文化生活的现状令人担忧。

1、文化生活贫乏。通过对89名不同文化程度村民的问卷调查,他们的日常文化生活方式主要有看电视和打牌(含扑克、麻将、字牌等)两种。其中,93.1%的被调查者表示,看电视是日常最主要的文化生活方式,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在两个小时以上。除了看电视之外,最普遍的就是打牌,一走进农村,闲散无事的农民三五成群玩扑克、打麻将的情况随处可见,而且没有不“带彩”的,其带彩数额一般在1-10元不等,一次牌局的输赢大部分在几十元以上。其他的像棋类、球类之类的活动开展得很少,玩电脑游戏和进行业余文艺创作的人更少,很多35岁以上的人甚至不知道上网是怎样一回事,家庭上网为空白。

2、“三难”问题突出。这里讲的“三难”问题是指农民看电影难、看戏难和看书难。从问卷统计和谈话了解的情况来看,90%的农民过去一年没有看过电影和戏剧演出,看过的也仅限于一两场,并且大多是到外村观看的,是条件好的人家办红白喜事请来的。政府虽然每年都开展“三下乡”活动,但对于广大农村来说,一年有限的活动确实是杯水车薪。以前活跃在农村文化市场的电影和戏曲如今却成了农民文化生活中的一种奢侈品。通过调查,八成以上的的农民因为在家门口看不到电影、戏剧和其他形式的文艺演出而对文化生活感到不满意。此外,从调查情况来看,有70%的农民没有阅读习惯,不经常学习新的农业技能和科技知识。在其中有阅读习惯的人中,有55.6%是40岁左右的中年人,其阅读主要目的是获取农业科技知识,而年轻人阅读则是主要是为了娱乐。由于有图书室的村很少,其阅读的途径基本都是找亲戚朋友借阅的,自购的很少,本次调查对象的农民家中书籍(不含中小学教材、教辅读物)藏量最多的不超过20本,近九成农民不买书。

3、个人信仰缺失。89名被调查村民中只有5人信仰共产主义,3人信鬼神,92%的人什么都不信,其中信仰共产主义的人信仰理由不明。这充分说明,当前农民存在严重的信仰缺失,非常需要正确引导。调查中未发现教会组织开展活动的情况。调查结果充分说明,虽然当前我区农村的生活条件已普遍改善,但与物质水平的显著提高相比,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远远滞后了。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原因,农民工因为打工收入有限,不舍得将钱用于文化消费;二是社会原因,社会各方面对农民的文化需求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不过在调查中我们感觉到,农民的文化需求是十分迫切的,他们希望政府能够定期进行一些电影、戏曲、图书、歌舞等文艺演出下乡活动,希望村里定期组织科技培训。

二、改善农民文化生活的建议

1、大力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组建村级文化骨干队伍。目前全区大部分乡镇文化站不过是一个空壳机构,人员未专用,设施场地缺乏,开展活动无经费。在巩固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在每个村委会设立一个文化骨干的岗位,经自愿报名、民主推荐、才艺展示、组织考核等程序,在当地农民中选拔一名有知识、有责任心的文化骨干上岗,让其负责全村文化事宜。对村文化骨干可以由区、乡两级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年终时进行考核,群众满意的续聘,对不合格者解聘。

文化生活范文篇4

在乡土农村中,农民通过“鼓吹乐”、“传统的经典曲目”、“地方戏曲”、“说唱艺术”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一种文化诉求、伦理要求及对政治和意识形态的看法。以这种“群众性聚集狂欢”的方式,并通过一定的民俗传统来表达农民群众的一种朴素的信念和追求。改革开放后的农村公共文化活动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私性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民私性文化资源较为丰富,电视机、VCD、DVD、卫星电视接收设备、有线电视,甚至电脑等现代文化信息产品逐步进入了大多数普通的农民家庭,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和上网等文化娱乐活动的确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农民个体的日常文化。而农村公共文化资源缺乏多样性,难以满足当代农民日益增长的健康文化活动需求。目前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为农民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主要是广播和寺庙教堂。寺庙教堂在农村现有的公共文化资源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而寺庙和教堂基本上是农民自己筹资建设的,每年的寺庙庙会和基督教活动的经费也是由村民自筹。基层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文化资源数量有限、缺乏多样性。民间的公共文化活动中,以庙会、祭祖、修家谱、烧香拜佛和做礼拜居多,在当前社会的农村,农民在改革开放后普遍存在的信仰缺失的问题,在很多农村都以把信仰转化为信佛和地方神,以及在农村蔓延的基督教会。从整体上来看,农民的文化生活基本上处于一种自发的、个体的或传统的,乃至封建迷信的状态。从乡土农村文化活动的内容上看,当前农村呈现了现代的私性文化活动快速发展与传统的民间公共文化活动的复兴。就笔者家乡所在的乡村,基层政府组织的公共文化活动稀少,尤其在农村的公共文化活动几乎没有,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农村私性文化没有发展,基层政府每年会有农村流动电影播放若干次,其余的公共文化活动就没有举办过。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严重缺少,农村公共文化活动缺乏,其具体体现于:体育场和体育器材缺乏,文化活动室、图书馆等缺失。据笔者调查的农村地区,几乎没有村庄存在图书馆和文化活动室,有个别村庄存在体育场,但也是以农村小学的体育场为主,村庄体育场也仅有篮球和乒乓球台(农民因爱好自筹自建)。农村公共文化活动一年仅有一次的庙会,如“三官庙”庙会,以地方戏曲和烧香拜神为主;少数群体性的基督教会,影响较小;若干次的婚丧嫁娶,农村的婚礼和丧事几乎使整个村庄的大大小小的农民参与其中;若干年一次的修订家谱(不同宗族修订时间不一);每年农历正月初七,农民、势力强大宗族等以自筹资金方式,燃放烟花爆竹送“火神爷”。总而言之,农民私性文化有了较快发展,农村的公共文化却严重式微。特别是一些健康的、文明的公共文化形式严重缺乏。一是政府供给的农村公共文化资源严重匮乏,部分村庄的公共文化供给被寺庙、教堂、封建习俗所占领;二是政府组织的公共文化活动不但数量少,而且极少针对农民的文化需求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即使举办了一定的文化活动,也主要限于节庆等特定场合,或者是为了满足政府经济活动方面的需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而不是真正为了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活动的需要。〔2〕

农村公共文化衰微的原因

1.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的资金投入不足中央以及省、市、县政府对公共文化资金的分配上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不公平现象。无论投入总量还是人均投入总量,农村都远远落后于城市。2006年,国家对农村公共文化投入44.6亿元,仅占全国财政对文化总投入比重的28.5%,而城市文化投入所占比重高达71.5%,超过对农村投入比重的43个百分点。扣除对县级文化单位的投入,作为直接为农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乡镇文化站资金为7.37亿,2006年获得的财政投入经费只有10.9亿元,每个农民一年仅能享有1.48元的文化投入。基层政府大多数又存在重经济、轻文化的倾向,对农村文化投入甚少。原来的农村文化活动经费,来自于政府拨款、乡村自筹、群众负担和社会捐助等多条渠道,几管其下,资金容易筹集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成了产业,基层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比重明显偏低,特别是对农村公共文化难以顾及;社会捐助缺乏必要的投入机制,企业或个人的社会责任缺失。农村文化经费的投入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农村文化的发展。2.农村公共文化管理缺乏科学的运转机制目前,在乡镇有文化站的机构,最多的有三个工作人员,大部分乡镇是一人一编制。由于基层文化站工资少、待遇低,难以吸引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以前文化站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员大部分是退休的文艺工作者,虽然有舞台表演经验,但公共文化活动组织和管理方面的能力欠缺,难以使乡村公共文化活动有效展开。〔3〕从管理体制上来说,政府既是管理者又是经营者。文化管理既无外在竞争,又无内在创新动力,缺乏监督与约束,弱化了提供公共服务的公益性职能,强化了谋求部门利益最大化的商业性职能。公益性职能弱化的背景下,必然导致基层公共文化管理运转机制的缺失。农村公共文化市场管理不到位,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在管理文化,特别是党委宣传部门更是包揽了文化的方方面面,政府也在强化自身的责任问题,不愿放弃管理权。这种多头管理造成管理难以到位,遇到利益问题同时争抢,遇到困难棘手的事情同时避让,文化市场管理不到位,并由此导致文化市场的萎缩,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的衰退。3.农村文化人才缺乏且素质低,服务效率不高长久以来,由于乡镇文化建设缺乏发展规划和具体措施,缺乏相应的人员和经费预算,文化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和文化事业经费得不到妥善解决,导致农村青年从事文化服务的内在动力缺乏。农村文化活动从“内”产生不了,从“外”引不进来,无论是专业还是业余的人才都是稀缺。文化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淡化和业务素质不高,严重影响文化服务的效率。主要存在文化建设队伍素质低,文化程度偏低,专业修养不高;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干部队伍不健全;参与文化活动的农民对文化活动的理解能力有限,对新事物有排斥心理等等。这些都直接影响农村公共文化活动的开展。4.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活动缺乏绩效考核对于乡村公共文化活动,乡镇一般年初无规划,平时无安排,年终无考核,任其农村公共文化活动自行消长。原来的农村电影放映队,现在都已销声匿迹,许多农民一年到头难得看到一场电影。原来红红火火的农民文化艺术节以及农村文艺演出等等也都难得一见了。乡村的广播站也没有了,高音喇叭也悄然无声了,现在农村文化活动基本上已经完全消失。〔4〕乡镇对文化活动的重视远远的抛在经济发展的脑后,考核乡镇政府的业绩主要以经济发展、城镇的基础建设、社会治安为主,而对公共文化活动的考核微乎其微。只要经济上去了,文化搞不搞都不会影响到乡镇政府的业绩考核。5.片面政绩观导致农村公共文化“边缘化”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强调经济发展,追求GDP指标,成为了国家一个时期的追求核心。在这种片面的追求经济建设的社会环境下,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形成一种压力型体制关系,各级政府的考核多注重于经济发展指标,想当然的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关注不高。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前,乡镇文化站主要就围绕着收费征税、计划生育等运转,几乎没有将精力放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上;农村税费改革之后,现在乡镇财政只能勉强维持单位的正常运转,在保证工作人员工资的情况下,农村公共文化基础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在农村基层政府的工作中便处于了边缘化状态。农村文化的边缘化以及一些地方乡镇机构中的乡镇文化站的“形同虚设化”导致农村公共文化严重匮乏。

文化生活范文篇5

关键词:文化生活;文化宫;公共文化;丰富文化

现如今的职工群众文化生活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对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出了新的要求。身处基层,其最根本的是基础建设工作。要想真正提高基层广大职工群众的整体素质,最直接的工作方式就是利用文化宫的公益性辅导职能来提升基层民众的文化生活质量。

一、群众文化建设下公共文化辅导的需求

(一)基层广大职工群众迫切需求。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民众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的需求。如果没有较为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建设,那么就会让旧社会腐朽封建的文化死灰复燃,也会让邪教、等危害社会的行为乘虚而入。因此,为杜绝上述的腐朽文化入侵,需要我们通过丰富的群众活动来提高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强化基层群众的基础文化建设。在这种形势下,文化宫发挥先进文化载体作用,利用自创品牌“唐宫学堂”开展了一系列的在职职工、退休中老年及青少年儿童的一系列公益性辅导培训。培训项目众多,涉及到舞蹈,书画,器乐,健身等等,受众面至基层各街道,企事业单位,学校,辐射面大,影响力广。在内容和形式上多站在民众的角度出发,真正落实和达到民众给予我们的要求,提高民众参与文化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群众建设和谐社会的凝聚力。(二)社会发展需求。长期以来,在民众的公共文化生活的建设中都存在着基础文化建设的专业化程度部不足,而且开展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相对落后,对于提升民众文化和普及知识的效果较低。同时,群众文化生活建设的创新能力不高,特别是针对现代的新兴科技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内容少之又少,对于文化生活建设的觉悟还有待提高。“唐宫学堂”针对这种情况,联系本地劳动部门,开设了“下岗职工再就业技能培训”,包括:计算机应用课程、衣物织补、插花等等。目前的民众文化生活建设还存在着顾此失彼的问题,只注重经济方面的建设,反而忽视了文化生活的建设。积极开展群大众文艺众文化的辅导培训,不仅可以让基层文化建设得到很好的提高,还能促进基层文化建设人员的工作积极性1。开展群众文化辅导,增加文化辅导的内容,加强工作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从而实现逐渐深入基层文化建设的目标,让建设工作者了解民情,从民众中来到民众中去,在工作内容中得到文化建设的快乐,这种正循环将周而复始的影响基层工作者和群众,落实思想道德的建设工作。(三)平等享受需求。自国家免费开放保障制度以来就明确说明,要满足群众对于文化建设的服务需求,提高人们对于文化生活参与的服务体验。还要在达到民众公共服务的前提下,丰富公共文化培训的方式,增加多样化、人性化的服务,同时将服务对象重点关注在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以及未成年人群上,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有助于社会形成良好和谐的风气。上述的事实就足以证明,国家对有关特殊群体的重视程度,积极保障他们的基本文化权益。另一方面,文化宫也将对有关的特殊群体开放服务,对特殊群体展开个性化的文化辅导,这从侧面体现了文化服务的人性化和公平化。随着国家的相关免费开放政策的颁布,文化宫将成为继学校教育对社会大众开放文化教育辅导的延伸。文化宫的建设对青少年的艺术专业能力、体育能力的培养更具针对性和开放性,有利于青少年未来发展能力的培养2。各个地区对于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具有特色的文艺表演团队也像雨后春笋一般百家争鸣,让群众的各种文化都融合在了一起。如“唐宫学堂”每学期结束后,都会有学习成果展示表演,虽然学员们不是专业的表演者,但是也为一学期的努力付出交上一份自己满意的答卷。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进基础文化的建设当中,开展职工群众的公益性辅导培训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开展文化辅导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怎样利用文化宫来实现职工群众的辅导活动,为社会和经济服务呢,这需要广大奋斗在基础文化建设中的工作者一起努力,不断实践和创新,提升群众对文化辅导的服务体验。(一)多方式开展各种类培训班,文化艺术辅导做到“想学就教”。现如今各种各样的文化艺术辅导班鱼龙混杂,相比之下文化宫环境优美、免费开放的公益文化培训等特点更加符合众多孩子家长及中老年人的青睐。同时,为提高文化宫自身的服务和培训质量,文化宫还积极听取学生家长及普罗大众的各种建议,确保文化辅导的质量和效率。文化宫对于课程的设置也是追求人性化和多样化的,从而实现不同人群的各种学习需求。文化宫的文化辅导建设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创新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以服务至上为宗旨,实现文化辅导的多年龄层普及,真正发挥文化宫“学校和乐园”的阵地功能。(二)下基层联手学校艺术教育,文化艺术辅导做到“缺啥教啥”。目前,学校义务教育的问题主要是对于专业化人才教师的需求匮乏,针对这一问题,文化宫选择与相关学校合作,让文化宫专业老师以“社团”名义,进驻学校,义务教学,学校方面也能够开创多元化的教学课堂,将艺术类的培训课程穿插进传统的文化教育课程中,满足学生对于学习各类技能的需求,填补学校关于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缺口。在选择合作学校的时候,要将外来务工子女以及留守儿童多的学校作为优先合作的对象,将各类艺术的形式融入到学校的文化教育中,还能够增加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增加学校对于学校的满足感以及专业艺术老师的责任感,获得家长的认可3。(三)求突破开设网上艺术课堂,文化艺术辅导做到“随叫随到”。文化宫的公益培训建设不仅要注重实体环境和课程的建设,还要注重数字化文化宫的建设,这是吸引群众来文化宫辅导的又一宣传输出。文化宫的网站,不单单是展示自我、推广形象的平台,更要变成是跟广大群众对接的交流渠道,普及文化宫文化辅导的知识,与群众的日常生活融合到一起。文化宫的网站要积极发挥换联网快速、高效、便捷等特点,将文化艺术的辅导内容加入进这个展示自我的文化舞台。同时,文化宫网站将开展在线上开设课程教学,让民众能够不受时间限制的在文化宫网站中接受艺术文化的教学辅导。线上课程让不同年龄层的人都能在网站中受益。网站平台上展示有关辅导活动的影像及视频等,让群众感受文化宫辅导的效果和魅力。(四)强基础不断健全工作网络,文化艺术辅导做到“不留死角”在基础文化辅导建设的同时,不忘要建立一套与之回应的工作网络体系。一套合适的工作网络体系能够大大提高基础文化建设的效率。对此我们可以通过业余演出团队的有关表演内容来分析和制定辅导方案:第一,通过对有关文艺表演团队进行集中化辅导培训,将团队邀请到文化宫进行专业化的艺术辅导;第二,把文化宫就职的专业业务老师安排到下面的基层单位进行文化辅导输出;第三,将部分优秀的业余团队成员进行集中式的培训,在文化宫获得专业水平的提升后再由他们对下面的成员进行第二次的辅导培训。目前文化宫的“唐宫学堂”有部分舞蹈课程专门针对各街道社区的中老年业余舞蹈团队进行义务培训,再由这些学员辐射出去辅导。通过这些举措,文化宫真正做到了“坚持先进性、突出公益性、保持群众性”,是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窗口。

三、结语

文化生活范文篇6

关键词:文化生活;爱国教育;青年学生

二十一世纪是新经济和高科技的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们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做好关心教育下一代工作,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在当代中国,建设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就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这要求我们教育者要从各个方面来提高青年的爱国教育,而高中《文化生活》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

一、以《文化生活》与《爱国影视》为青年学生提供爱国教育宣传平台

相信大多数教师都已发现,当今青年学生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相对缺乏,对爱国思想缺少正确的认识。认为“爱国”、“祖国统一”不是他们所要考虑的问题,这充分说明当今青年学生的文化知识和素养方面十分匮乏,没有形成正确的人身观和价值观。高中《文化生活》为教育者提供契机,从德育方面进行对学生爱国主义进行规范,而最能直接体现爱国思想的莫过于对学生放映爱国宣传影视。如:2007年元宵节的《同一首歌---走进旧金山》专题节目。节目以海外华人在国外的生活,创业等事迹向世界表达出浓厚的“思乡”、“思国”之情。有如著名歌手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听着“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洋装虽然穿在我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通过这样的影视播放,能迅速使青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应运而生,使学生理解更透彻、更明了。通过这样的文化传播途径,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文化生活》章节的理解,使之受到启发,转变自己对祖国的不良看法,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的教育,而且还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对自身人生观、价值观。

二、以《文化生活》与时政热点对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进行教育

《文化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当前的文化生活现象中,在社会主义文化逐渐繁荣的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也日趋旺盛,其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等特点明显增强。而对青年学生来说,作为教育者首先要启发学生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认识,陶冶情操;其次要让他们置身于“国事、家事、天下事”,不能让他们养成置身事外的个性,通过青年学生的文化教育让他们认识到国家发展的时代性、科技进步创新性。而最能表达这一观点则是与时政热点相结合。如:着眼于“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开展“共铸诚信”等活动,培养学生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诚信意识;根据“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开展在家庭做一个好子女、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等活动;开展学习道德楷模的活动,让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结合“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鼓励学生践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展示期盼奥运、参与奥运、奉献奥运的精神风貌;开展“震区最感人画片、图片”等摄影展,让学生看到社会各界积极用各种方式帮助灾区人民,看到灾区人民互救互勉、救后重逢的画面等等。让青年学生切身体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此上种种,不正是以《文化生活》与爱国教育相结合的最佳表现吗?

三、结论

《文化生活》告诉我们,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作为教育者,以优化手段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心里自然而然地接受这一理念。相信,不久的将来,青年学生会以良好的文化素养努力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真正实现“共创祖国”的崭新局面。

参考文献

文化生活范文篇7

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培养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及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而在我的家乡,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如何呢?对此,我利用寒假返乡时间,对我家乡几个村庄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了调查,希望能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方面起到一点参考和借鉴作用。在我家乡的农村里,农民的生活情况基本上是相似的,因此这几个村庄是整个地区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可以代表家乡农村的整体状况。

时间:2011年2月7号至2011年3月7号。

地点: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七里店村及附近几个村庄:沙坡池村,王庄村,毛庄村,孙庄村。

方式:在村委会干部的协助下,我对自己所在的七里店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查访和统计,而对附近的几个村庄的调查主要是通过对一些亲戚、朋友以及他们的家人进行个别询问来进行。

内容:分别对不同时期(从过去二十年来到现在的变化及一年四季从农忙到农闲的变化);不同年龄人群(老年人,中年人以及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查。

二、总体状况及分析

总的来说,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的文化建设也在蓬勃地发展和繁荣,农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多样化。就我调查的范围和人群来说,农民对当前的情况是基本满意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按时间来说

从近二十年来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变化来看,经历了先慢后快的发展过程。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于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农村的整体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同时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历史原因所造成的父辈们自身文化素质过低、观念落后,使得他们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时显得犹豫、盲目以及不适应,农村里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如:看大戏、听说书、扭秧歌、祭祖等逐渐消失,农村文化阵地明显萎缩,文化建设发展缓慢。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现在,这种情况开始逐渐好转。80年左右出生的人开始成为农村家庭的家长,这些人大都受过初中文化教育,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都有了很大提高,他们对各种新鲜事物感兴趣,并且接受很快,于是,一度单调沉闷的农村文化生活逐渐变得丰富多样,听广播、看电视、打扑克、搓麻将、看电影等文化娱乐活动得到广泛接受和普及,发展到现在,在我所调查的农村家庭里,98%都有彩色电视,近40%的农村家庭安装了有线数字电视,30%左右的家庭购买了VCD或DVD。在我们乡镇也有许多文化场所,如:音像制品出租、书报刊出租与零售、网吧等。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很大的丰富和改善,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也发展迅速。

2、按不同人群来说

当前农村文化生活的主体30岁到45岁之间的成年人,不管是在村里还是自己家里,他们主导着文化活动的组织方式和进行的内容,他们的文化生活方式:54%在家里看电视或者听广播,23%打扑克,10%左右搓麻将,7%下象棋,另外的6%读书看报或作其他文化活动。

农村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整体来看缺乏指导、监督和引导。比如我在调查邻村的一个网吧时,发现近80%都是未成年人,而这些未成年的初中生和小学生几乎全部是在玩电脑游戏或者聊天。电脑和网络本来是一种现代文明的传播工具,而如果缺乏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管理和指导,使孩子们整日沉迷在游戏或聊天的虚拟世界里,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学业,甚至毒害他们的身心健康。HTtP//:

老年人是一个比较容易被忽略的群体,他们的文化生活相较于其他年龄的人群显得相对贫乏,我所调查的这些农村里针对老年人的文化活动太少,原因主要是缺乏组织。建议农村乡镇的相关部门和干部多关注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多组织开展一些例如扭秧歌之类的文化活动,为他们购置一些健身器材,使农村的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主要是:

1、风的抬头

在我这次调查的几个村庄里,有近30%的农民在打扑克、搓麻将的时候赌过钱,虽然数额不大,一般都是一元、两元,并且按这些农民所说,“如果不来点小意思,就找不到人跟你玩”,这种风气必须加以遏制,阻止其扩散蔓延。

2、迷信活动在这次调查中我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我调查的村庄几乎全部是汉族,有近10%的家庭信仰基督教,但由于农村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使得基督教在当地农村的传播中,为了吸纳更多的教徒,向文化水平不高的村民宣扬一些迷信思想,比如:“信基督者得病可以不用打针吃药,有主保佑病就能好”等,这已经带有很深的迷信色彩了。

3、部分农民的参与热情不够有些农民仍然只注重挣钱,而忽视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对群体文化活动热情不高,参与较少。

四、几点建议

以上就是我所调查的家乡农村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情况,通过这次调查,我认为家乡农民对目前的现状是基本满意的,农村的文化活动是丰富多彩也是农民喜闻乐见的。但目前的现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不适应,存在着一些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此我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硬件建设。就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家乡的农村乡镇有能力来建设一些公共文化场所,如:农家书屋,健身的器材和场地,放映厅等。

文化生活范文篇8

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培养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及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而在我的家乡,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如何呢?对此,我利用寒假返乡时间,对我家乡几个村庄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了调查,希望能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方面起到一点参考和借鉴作用。在我家乡的农村里,农民的生活情况基本上是相似的,因此这几个村庄是整个地区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可以代表家乡农村的整体状况。

时间:年月号至年月号。

地点:省市中及附近几个村庄:沙坡池村,

方式:在村委会干部的协助下,我对自己所在的七里店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查访和统计,而对附近的几个村庄的调查主要是通过对一些亲戚、朋友以及他们的家人进行个别询问来进行。

内容:分别对不同时期(从过去二十年来到现在的变化及一年四季从农忙到农闲的变化);不同年龄人群(老年人,中年人以及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查。

二、总体状况及分析

总的来说,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的文化建设也在蓬勃地发展和繁荣,农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多样化。就我调查的范围和人群来说,农民对当前的情况是基本满意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按时间来说

从近二十年来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变化来看,经历了先慢后快的发展过程。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于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农村的整体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同时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历史原因所造成的父辈们自身文化素质过低、观念落后,使得他们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时显得犹豫、盲目以及不适应,农村里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如:看大戏、听说书、扭秧歌、祭祖等逐渐消失,农村文化阵地明显萎缩,文化建设发展缓慢。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现在,这种情况开始逐渐好转。80年左右出生的人开始成为农村家庭的家长,这些人大都受过初中文化教育,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都有了很大提高,他们对各种新鲜事物感兴趣,并且接受很快,于是,一度单调沉闷的农村文化生活逐渐变得丰富多样,听广播、看电视、打扑克、搓麻将、看电影等文化娱乐活动得到广泛接受和普及,发展到现在,在我所调查的农村家庭里,98%都有彩色电视,近40%的农村家庭安装了有线数字电视,30%左右的家庭购买了VCD或DVD。在我们乡镇也有许多文化场所,如:音像制品出租、书报刊出租与零售、网吧等。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很大的丰富和改善,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也发展迅速。

2、按不同人群来说

当前农村文化生活的主体30岁到45岁之间的成年人,不管是在村里还是自己家里,他们主导着文化活动的组织方式和进行的内容,他们的文化生活方式:54%在家里看电视或者听广播,23%打扑克,10%左右搓麻将,7%下象棋,另外的6%读书看报或作其他文化活动。

农村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整体来看缺乏指导、监督和引导。比如我在调查邻村的一个网吧时,发现近80%都是未成年人,而这些未成年的初中生和小学生几乎全部是在玩电脑游戏或者聊天。电脑和网络本来是一种现代文明的传播工具,而如果缺乏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管理和指导,使孩子们整日沉迷在游戏或聊天的虚拟世界里,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学业,甚至毒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老年人是一个比较容易被忽略的群体,他们的文化生活相较于其他年龄的人群显得相对贫乏,我所调查的这些农村里针对老年人的文化活动太少,原因主要是缺乏组织。建议农村乡镇的相关部门和干部多关注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多组织开展一些例如扭秧歌之类的文化活动,为他们购置一些健身器材,使农村的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主要是:

1、风的抬头

在我这次调查的几个村庄里,有近30%的农民在打扑克、搓麻将的时候赌过钱,虽然数额不大,一般都是一元、两元,并且按这些农民所说,“如果不来点小意思,就找不到人跟你玩”,这种风气必须加以遏制,阻止其扩散蔓延。

2、迷信活动在这次调查中我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我调查的村庄几乎全部是汉族,有近10%的家庭信仰基督教,但由于农村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使得基督教在当地农村的传播中,为了吸纳更多的教徒,向文化水平不高的村民宣扬一些迷信思想,比如:“信基督者得病可以不用打针吃药,有主保佑病就能好”等,这已经带有很深的迷信色彩了。

3、部分农民的参与热情不够有些农民仍然只注重挣钱,而忽视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对群体文化活动热情不高,参与较少。

四、几点建议

以上就是我所调查的家乡农村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情况,通过这次调查,我认为家乡农民对目前的现状是基本满意的,农村的文化活动是丰富多彩也是农民喜闻乐见的。但目前的现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不适应,存在着一些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此我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硬件建设。就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家乡的农村乡镇有能力来建设一些公共文化场所,如:农家书屋,健身的器材和场地,放映厅等。

文化生活范文篇9

面对数量庞大且呈快速增长态势(我国农民工2003年为1.1亿人次,2004年为1.2亿人次)、的农民工群体,加上他们基本上游离于传统“单位”之外(即“单位”对其文化需求的满足显然是“失灵”的)、属于低收入阶层(即其文化需求不可能通过营利性文化机构得到满足),因此,选择一个适宜的平台来切实提高其文化生活水平是个首先必须也亟需解决的问题。

考虑到目前农民工“非单位人”、经济支付能力有限等特点和均生活、工作在一定的城市社区范围之内的现状,以及社区在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地位作用日渐提升的趋势,笔者认为,以社区为平台来提高和改善农民工的文化生活状况是切实可行且现实的选择。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社区在农民工文化生活中的作用还非常小,也就是说农民工的社区文化生活现状非常不容乐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农民工社区文化生活设施(场所)极度匮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农民工文化活动设施(场所)是农民工能否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基础性硬件条件。目前,社区中的文化活动设施(场所)主要有社区图书室、社区市民学校、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社区室内文化活动室、社区室外文化活动广场等。应该指出的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受重经济建设、轻社会建设指导思想的影响,使得城市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其在当前社区中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文化设施)投入长期不足,供需矛盾相当突出。但是,即便是这些总量供给不足的社区文化设施(场所),其建设规划也基本上是以市民为对象“量体裁衣”的(一般只考虑市民的需求量和需求特点),外来农民工几乎不会也不可能被纳入统筹范围。另外,加上城市各社区都普遍存在(只是程度不同)限制农民工使用社区文化设施(场所)的歧视性“制度壁垒”。这些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目前农民工社区文化活动设施(场所)极度匮乏的紧张局面。

2、农民工社区文化参与率极低。目前,城市中的农民工大部分是青壮年,处在这一年龄阶段的人有很强烈的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实际上,包括笔者的实证调查在内很多调查也都表明,农民工具有相当强烈的参与社区文化生活的意愿。但是,从目前来看,由于诸多因素(主要是客观因素)的限制和影响,农民工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强烈“心动”并未能转化为实际的积极参与“行动”,其突出表现就是农民工对所居住社区开展的各类文化娱乐活动的“漠视”以及利用社区文化设施(场所)频率的低下。

3、农民工社区文化生活贫乏且具有封闭性。目前,农民工在社区中开展的文化活动主要是打牌、打麻将、听收音机、看电视等,内容相当单调。不仅如此,从这些社区文化活动的内容也可以看出,农民工虽然与城市居民比邻而居,但其社区文化生活具有很强的“圈子性”,也就是说他们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范围仍旧封闭在一个传统的以血缘、地缘(原乡村居住地)等乡土同质性为纽带的“圈子”当中,他们仍旧是“社区门口的陌生人”,远未融入城市社区。毋庸置疑,这种“城乡二元隔离”的社区文化活动现状也严重影响了农民工社区文化生活水平的改善。

4、农民工社区文化参与的组织化程度相当低。组织是农民工社区文化参与的平台和载体。农民工社区文化参与的组织化程度高低基本上与他们的参与多少和参与自主性强弱呈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组织化程度高,参与的自主性就越强,参与率就越高。但是,从笔者的调查和各种资料来看,目前,城市农民工社区文化参与组织化程度相当之低,其突出表现就是社区中基本上没有农民工自发组织的文化娱乐类活动团体,农民工也极少参加由社区组织或城市居民自发组织的文化娱乐类活动团体。由此看来,目前农民工社区文化参与组织化程度低下的现状也极大地影响了其社区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针对上述城市农民工社区文化生活的现状,笔者认为,要切实做到以社区为平台和抓手来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生活水平,应该从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时期以及“治标”和“治本”两个层次进行综合考虑,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推进:

1、加快农民工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需要将社区文化设施规划作为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内容,改变社区文化设施短缺的问题。在城市文化设施规划和建设上:一方面,政府需要将营利性设施和非营利性设施分开,目前,城市中的文化设施和休闲场所许多是营利性的,它们大多是以富有市民为对象而“量体裁衣”的,低收入市民和农民工是“无福消受”的;公共财政应该从营利性的休闲场所退出,主要投资于非营利性的社区文化设施。另一方面,城市社区文化设施规划要改变过去只考虑本地居民需求的做法,将农民工对文化设施的需求纳入规划内容,也需要根据农民工空间分布状况,有针对性地供给文化设施,提高农民工社区文化设施的可获得性;与此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还要督促社区组织和居民“敞开胸怀”,切实将农民工视为本社区居民平等对待,废除那些限制农民工享用社区文化设施的歧视性“土政策”,消除“制度壁垒”,提高农民工分享社区文化设施的可靠性。

2、开展适宜农民工参加的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由于农民工与市民在所从事的职业、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二者感兴趣的文化活动必然也各有不同。但是,长期以来,社区开展的文化活动基本上是以市民为关照对象或参与主体的,这显然无法或者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民工的文化需求,也不能刺激农民工的参与热情。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社区组织应该有意识地扩大文体活动内涵的包容性,尽量多开展一些适宜农民工参加的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社区文化活动,激发其参与热情和兴趣,提高其文化生活水平。当然,要切实做到对农民工文化需求有效供给,应该对社区农民工的文化生活需求作细致准确的调查摸底。

3、发育农民工社区文化类活动组织。从公共产品理论来看,社区文化活动属于社区公共产品,社区居委会等社区法定组织只能提供惠及社区整体性的、共同性的公共产品,对于农民工个性化的公共产品需求无力供给,需要农民工自己组织起来,走向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在社区农民工组织发育的初期阶段,政府需要克服“社团恐惧症”,本着“鼓励但不放任、提倡但不强迫”的原则,从制度层面上为社区农民工文化活动组织的发展提供空间;社区居委会要帮助农民工克服“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农习惯,积极组织、引导本社区的农民工自主成立或参加各类社区文化活动组织,将目前社区中已经存在的“隐性”的农民工文化组织(如打工者艺术团、打工妹之家)“显性化”,并在活动资金、场地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使其发展壮大,切实起到丰富农民工文化生活的作用。

4、加强对农民工的社区教育培训。农民工虽然生活在城市当中,但因为城乡文化间的差异,他们短时间内(有的甚至很长时间)无法适应城市的生活。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如宣传、文化、教育、劳动等部门)、社区组织和相关非营利机构应该以社区教育为载体,加强对农民工尤其是新近进城的农民工进行城市生活适应性的教育和培训。社区教育培训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要提高农民工技术(技能)水平,但更重的一方面是提高他们在最短时间内熟悉城市、融入城市、适应城市生活方式的理念和意识的能力。社区教育培训内容应根据农民工的特点和需求而展开,形式要新颖多样。社区教育培训应该坚持无偿或低偿的原则。

文化生活范文篇10

农民工约3万人。年龄结构为:70岁以上占20%,20—69岁占65%,20岁以下占15%。主要收入以种无公害蔬菜为主,农闲之余打零工人均收入15000元左右,80%的农户住上了小洋房。主要文化活动:妇女们晚上在各社区开展广场健身舞活动,利用互联网关注蔬菜销售渠道,逢年过节为增加喜庆上演一些地方传统的民间习俗节目,如:业余剧团排演节目各社区巡演,正月十五闹元宵,五月初五赛龙舟,八月十五耍龙灯等。迫切文化需求:农家书屋多购置一些农技、科技、生活小百科、养殖业方面的书籍,以便在生产中运用;多送几台有教育意义的,寓教于乐的、弘扬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文艺节目下乡。

二、新生代农民工网络文化生活情况。

农民工上网需求日益增长,上网主要是通过家用电脑、网吧上网和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等途径。上网时间不长,费用也不多。

三、城乡结合部经营性网吧分布及公益性上网场所情况。

县城经营性网吧16家,县城周边乡镇只有镇批准设立了一家。全县建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1个,村级点220个(一个行政村一个),覆盖全县的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年免费对外开放。

四、建议和意见。

1、进一步加大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丰富城乡文化活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