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知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10:42:55

文化认知

文化认知范文篇1

广义上的“茶文化”指的是一种与茶有关的任何文化符号;狭义上的“茶文化”主要指作为一种核心价值体系的茶文化、作为一种行为实践的茶文化和作为一种器物文明的茶文化。例如有学者提出就核心价值精神而言,茶文化的主要精神指向是天人合一的科学理念、尚中贵和的基本精神、厚生爱民的人文传统。相对应的,“茶文化英语”泛指那些与茶文化有关的英语表达,这既是一种语言符号的对应性转化,也是生活习惯和价值体系的转换。大概在20世纪80年代,“认知语言学”成为语言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范式和发展趋势,这种语言学的分支很大程度上拓展和颠覆了传统的客观语言主义的一些主张,认为语言作为一种概念体系,发挥价值和意义的中介是人的主观认知,而在特定的语言背景下人的主观认知受到多样化的文化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经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因此即便是同样的语言或者概念,在不同的共同体或者语境背景下也会存在着人的主观认知的差异。所以,包括乔治•雷可夫(GeorgeLakoff)、马克•约翰逊(MarkJohnson)及朗奴•兰盖克等认知语言学家在内的学者们都提倡,我们对一个特定语言表达符号或者交际理念的意义要理解透彻,这就需要将意象和隐喻等方面纳入考虑范畴。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伴随着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茶文化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跨文化交际语言的交际桥梁,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加强对茶文化英语的研究有利于促进不同国家的茶文化交流,同时也有助于将我国茶文化的软实力提升到一个重要的水平。

2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基本内涵面向

总的来说,认知语言学不是一种统一的学说体系,而是一种重要的分析范式,这种语言学上的新型范式将我们对于语言的本质、语言的认知、语言的把握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总的来看,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流派包括“认知语法”的派别、“认知语义学”的派别、神经“认知语言学”的派别等方面。从共同性角度看,认知语言学相关的理论流派的主要内涵包括以下几点:

2.1语言的本质是一种非客观主义的概念符号

早在20世纪50年代,国外语言学家就提出“语言是一种客观的存在”的观点,事实上这正是“语言客观主义”的一种直观表述。因此,语言作为一种客观的符号体系就是一种不受人的感知系统和认知系统所制约的交往体系。到了20世纪80年代,认知语言学的“非客观主义”哲学基础诞生,这种新的趋势纠正了“客观主义”的一些弊端,认为语言作为一种人的实践理性、交往理性的产物,事实上这与人的生理基础是分不开的。因为本质上,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是区别于动物交往的一种显著特征,因此我们对于语言的表达和解释都应当遵从人的认知过程。换句话说,语法和句法在语言中并非独立,二者与更为基础性的语义、词汇等存在着一种紧密相连的关系。

2.2理解概念隐喻是理解语言语义的一个重要逻辑前提

国内外认知语言学家们认为,世界上的任何语言都是一种对应着一定“隐喻体系”的交际符号,而所谓的“隐喻体系”是深层次上存在于人的意念之中、文化价值之中的隐性存在,或者说它是一种特定的“心理映合”,集中代表着语言背后的价值认知和思维方式,它赋予了语言何种程度的合理性和价值性。Lakoff和Johnson在其《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这本专著中对“隐喻”的类型进行了划分,将其分为方位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这样三种类型,分别对应于不同的语言形式。在认知语言学家们看来,理解语言“主观认知”含义的关键就在于洞察语言背后的“隐喻体系”,破解语言背后的价值逻辑和思维认知方式等。

2.3认知语法、认知语义是理解语言内涵和意义的主要渠道

认知语言学以体验哲学和认知心理学等作为知识论基础,它明确地反对将语言作为一种可以自然存在的客观体系。袁雪梅曾提出:“语言是客观现实、身体经验、人类认知、生理基础等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对语言的描写必须参照人的一般认知规律,才具有较大的解释力和说服力。”作为人的认知规律和思维逻辑惯性的一种表现,认知语法、认知语义是促成我们理解语言正确含义的主要渠道。认知语法是从人的认知规律出发对语言结构本身进行的合乎常理的解释;认知语义则旨在对语言的特殊情境进行分析。

3认知语言学对于当前茶文化英语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

茶文化英语泛指那些与茶文化交际有关的词汇、语句、语法和表达形式的综合。以“茶艺英语”这个分支为例,茶艺英语主要是包括茶具介绍、茶叶介绍、水的介绍、接待礼貌用语、咨询服务用语、茶馆实务、茶与养生、茶艺解说等内容的英语表达,在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下加强利用认知语言学对于茶文化英语的传播具有这样几个明显的促进作用:

3.1有利于促进中华茶文化更好地被国际主流社会认可

我国茶文化具有3000多年的历史,集中承载着我国传统社会中对于人生信仰、价值哲学、社会交往、伦理道德、政治统治等方面的观念认知,具有明显的东方文明和儒家思想的韵味。作为农耕文明社会的一种文化产物,我国茶文化一直是一种“内敛式的文化形态”和价值理性文明形态存在的,它内嵌于人的社会生活细节当中,成为中国人国民性格和思维认知方式的一种模型。但是在国外,茶文化更多地是一种消费文化和速食主义文化,而不是一种生活教条。因此,基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体系”,我们需要对这种茶文化的相对重要性价值进行转换和翻译。

3.2有利于促进当前我国茶文化英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当前我国茶文化英语作为一种专门用途的英语教育模式,主要是存在于部分高职院校、大专院校或者中专院校中,多年以来这种茶文化英语的教学和科研存在着普遍的“中式英语泛滥”的问题,没有很好地进行语言的、认知的、思维的转换和换位思考,从而造就了我国茶文化英语整体水平较低,在与国外茶文化进行对话交际的时候处于一种无效交流的状态。然而引入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和理论体系以后,我们要努力培养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视野,将我国的茶文化英语从“专门用途英语”适当地与“通识英语教育”进行融合。

3.3有利于促进我国茶文化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近些年来,我国茶文化产业在逐步从传统的产业形态朝着“二次创业”的方向在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诸如“国际茶文化旅游”、“茶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业态都在朝着“知识集成”、“文化集成”、“国际化渠道”等方向在发展。由于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于不同的茶文化认知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何有针对性地围绕着这种语言认知的差异开展针对性的翻译和营销、整合传播便成为一种重要的现实情境。

4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我国茶文化英语的发展策略

作为一种新型的语言分析范式和应用框架,认知语言学将语言的本质认识拉回到了“人的主观认知”这种层面上,为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提供了重要的分析视角。对此,我们建议尝试这样几点策略:

4.1隐喻挖掘策略

认知语言学界定的语言隐喻主要是语言背后的认知逻辑和背景性的伦理教条知识等。在这方面,我国茶文化作为一种延续了几千年的文化价值体系,承担着修身、养性、尊礼等社会价值功能,这些宝贵的隐喻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开展跨文化交际时,茶文化英语要向国外受众阐释出这种文化隐喻。为了更好地向国外受众传达我国茶文化的内蕴,我们在翻译涉茶类外宣资料、茶文化宣传单、古代茶学典籍等文献资料时,需要加上注释对此类隐喻进行解释,帮助外国受众更好地认识我国茶文化内涵。

4.2语言顺应策略

语言作为一种人的主观的认知和逻辑思维的延伸,在不同的语言体系中有不同的认知语法、认知语义等,因此我们在开展茶文化英语的交流中要适当地进行语言顺应,用国外受众习惯的语法结构、词汇组合、衍生词等进行表达,使我们的茶文化英语能够顺应其阅读习惯。在语言顺应理论的基础上,茶文化英语可以更好地得以传播,并使国外受众对我国茶文化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者:张大海 单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晖.认知语言学理论视角下的英语隐喻问题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160-161.

[2]Lakoff,G.Women,FireandDangerousThings[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7:preface.

[3]袁雪梅.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语法教学[J].经济研究导刊,2011(20):235-236.

文化认知范文篇2

【关键词】实习护生;患者;安全文化;认知;影响因素

患者安全指的是一些在医务人员服务过程中,采取防护方法以及注意项目,防止患者在接受医务人员服务过程当中,受到额外的伤害[1]。护士是可以阻止错误的人[2],目前卫生保健领域当中,确保患者安全是核心主题。对于医护人员而言,患者的安全文化应当渗入其职业价值观和理念当中,对于患者安全文化认知能够对患者的利益产生直接影响作用,也是防止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方式[3]。护士正在扮演并且将继续承担促进患者安全的角色[4]。但是在相关院校的教育体系中,对于护生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评估管理的重视度欠缺[5]。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这一段时间内在河南省某三甲医院实习的220名护理专业学生开展调查。此次共发放问卷220份,问卷全部收回,其中符合调查要求的有效问卷是217份,有效率为98.60%。1.2研究工具。一般情况调查表所采集的实习护生的情况一般有以下几种:性别、年龄、学历、科室等内容。患者安全文化各维度项目选择李漓于2009年编译的HOSPS中文版[6]。调查问卷总共包括12个维度,42个条目。邓华梅[7]等已经用于医院护理人员的调查。1.3统计分析。本文采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分析,包括一般资料表采用描述性分析,以率或构成比对结果进行描述,采用(x±s)和百分比,采用t检验(两组)或F检验(多组)分析。P<0.05代表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习护生的基本情况。217名调查对象中,护生年龄18~25岁之间,女206例(94.93%),男11例(5.07%),中专21例(9.68%)、大专127例(58.53%)、本科69例(31.79%),工作科室中,外科43例(19.82%),不同科室或无固定科室39例(17.97%)、手术室34例(15.67%)、内科32例(14.75%)、急诊科20例(9.22%)、监护室19例(8.76%)、儿科18例(8.29%)、产科12例(5.53%)。2.2不同性别组实习护生各维度及总体得分。不同性别的实习护生在患者文化安全认知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男性各维度总得分为(142.68±27.47)分,女性各维度总得分(144.09±25.82)分,不同性别总得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P=0.793),实习护生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与性别因素无关。2.3不同年龄组实习护生各维度及总体得分。通过年龄组数据分析,采用F检验分析各组维度间的P值,分析得知不同年龄组在“不良事件报告频率”维度上对患者安全认知有一定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事件上报频率”得分和年龄成反比状态实习护生年龄越低,事件报告频率维度得分越高。详见表1所示。2.4不同学历组实习护生各维度及总体得分。在不同学历的护理人员对于患者安全认知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比较,“负面事件上报频率”得分P=0.040,所以不同的学历在“负面事件上报频率”上有一定的差异(P<0.05),其他各安全文化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专学历实习护生安全文化各维度总得分(151.18±17.22)分,大专学历实习护生安全文化各维度得分总得分(148.74±19.16)分,本科学历实习护生安全文化各维度总得分(149.97±18.26)分,不同学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1,P=0.814)。2.5不同科室实习护生各维度及总体得分。不同科室间维度从均值和标准差分析,手术室、急诊室护生得分较高,手术室安全文化各维度总分为(154.63±29.75)分,急诊室安全文化各维度总得分为(150.86±26.93)分,内科安全文化总得分为(143.48±27.02)分,外科安全文化总得分为(145.68±26.99)分,监护室安全文化总得分为(141.90±22.42)分,妇科和儿科安全文化总得分分别为(148.74±33.49)分和(150.32±31.45)分,经方差分析,各科室安全文化总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35,P=0.014)。其中“科室内团结合作、期望行为与行动、对病人总体安全认知”等维度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人员配置、对错误的沟通反应、对错误的非惩罚性反应、事件报告频率、组织学习与改进”维度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实习护生对患者安全文化知识掌握不足。实习护生对患者安全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所欠缺,在该领域,我国医院以及医学院校教育当中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学校护理教育与临床实践脱节现象较为普遍。学校在教育过程当中,应该在具体临床实践环境的基础上,在学校教育当中融入患者安全,使学生深入地了解安全隐患,加大患者安全文化的内容,使得从业初期的实习护生就具有非常坚定的安全护理意识,尽早引导他们建立医务人员责任感[8]。3.2实习护生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对不同年龄、性别、学历和不同的科室的实习护生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情况中,维度“不良事件出现频率”的方面有所差异,年龄越小,学历越低的实习生护士生得分反而相对较高,这样的结果可能是,年龄越小的护生可能是第一份工作,在各方面都比较小心用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工作中的严谨度会越来越降低,这也是工作疲倦的表现,所以会影响在工作中的态度和行为。另外,高学历实习生护生会认为自己起点高,受过高等教育,自我感觉知识掌握度要比低学历者扎实,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能力,所以在工作中经常会犯错。所以在护理工作中,应该加强对年龄大、学历高的实习生进行关注管理,纠正工作中的思想态度和严谨度。

本次研究结果还发现,在手术室、急诊、儿科等科室的实习护生得分相对较高,主要原因可能是在手术室、急诊、儿科等科室的护理风险大,工作强度高,那么需要实习生在安全知识方面要求较高,在工作中时时保持谨慎严谨的态度,从而使得实习护生的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水平较高。

4.结论

实习护生对于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方面存在不足,不同年龄、学历、科室的实习护生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程度是有差异的。医学院校以及医院平时要加大患者安全文化方面的教育,从而提高实习护生的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彤,姚佳,顾媛,等.护理人员对患者参与患者安全认知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5(18):75-77.

[2]FarquharMB,FriesenMA,HughesR.PatientSafetyandCulture:NursesPlayakeyrole[J].TennNurse,2005(4):21.

[3]许璧瑜,张晋昕,成守珍,等.创建安全文化,保证患者安全[J].中国护理管理,2009(11):52-55.

[4]KarenA.Ballard.患者的安全共同的责任[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6(4):1-4.

[5]陈玉宇.护生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现状及实习影响因素[J].大学生论文联合对比库,2017(2):48-51.

[6]李漓,刘雪琴.护理人员对医院患者安全文化的评估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9(4):304-307.

[7]邓华梅.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认识与护理文化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文化认知范文篇3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意识渗透培养

正如美国著名语言教育家温斯顿·布伦姆伯格所说,“采取只知语言而不懂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语言所承载的内容,两者关系十分密切。不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就难以真正掌握一个民族的语言。

英语课程标准着重提出了“文化意识”这一新内涵,明确指出“文化意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在“目标总体描述”和“内容标准”中,“文化意识”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并有较为详细的描述。这表明: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教学中有许多跨文化交际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英语的学习和使用;对英语文化的了解与理解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提高人文素养;传授文化知识,培养文化意识和世界意识,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思考:洞察“英语文化”的课堂失误

(一)顾此失彼,淡忘整体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只把目光聚焦在语言的学习和传授上,而忽略了语言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学生在阅读时,常常是看了后面忘了前面,缺乏整体的把握,注意力只放在对孤立句子的理解上,纵使满纸中英文注释,可是对文章的整体意思还是不甚了解。因此,对于英语教师来说,最大的挑战不在于语言和文化知识的讲解,而在于如何将语言和文化融合成一个整体来讲授。

(二)违背规律,机械操作

文化渗透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人类的生存环境就是一个浩如烟海的文化海洋。英语文化主要是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风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英语文化知识的缺乏,会导致对英语现象的理解不深刻,甚至产生误解;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往往习惯于中国文化的思维,遣词不当或不得体,甚至出现语用失误,使交流受阻,影响沟通与合作。有的教师将初读机械地分为:第一遍读,画出不认识的单词,借助音标把音读正确;第二遍读,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讨论;第三遍读,边读边想: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阅读应是一个综合的心智过程,美国学者W.S.格雷把阅读的心理过程分为感知、理解、反应、综合四步,这四步在每次的阅读活动中都存在,只是侧重不同。为了将课文读通读顺,让学生多读几遍本无可厚非,但像这样违反认知规律,将读的心理过程分化为几个具体的学习目标分散到每次的阅读活动中,将会妨碍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三)割裂文章,只抓重点

有的教师只从语言学的角度单纯强调语言符号系统开展教学,即语音、语法和词汇教学;有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就是记生词,学语法,念课文。这实际上只看到了语言的表象,会造成重知识轻能力的局面。作为教师,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文化意识的渗透和能力培养,着眼于实践活动和技能掌握,逐步提高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不仅仅注重语言点、知识点的传授,还有意识地让学生感受、体验、理解、接受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进而在教与学中实现不同文化的融合。

二、思辨:理解“英语文化”的整体把握

(一)“整体把握”不只是把握文化那张皮

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如:"Cultureseemstocovereverythingthatisassociatedwiththelanguage";还有“生活即文化’,,“文化是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共同财富”,等等,足见人们对文化的关注。我们通常所指的文化,基本是指人类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英语国家的文化,涉及政治、经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等,与语言密切相关。一个普通的句子或单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就有不同的意义。所以,每种语言都根植于自己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文化和语言不是两张皮。不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要学好一种语言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在学英语时,一旦对英语国家文化陌生,不可避免地会从我们自身的文化角度出发去思维,这就造成了语言障碍。因此,语言的学习应该既包括语言符号的系统学习,也包括文化知识的系统学习。

(二)“整体把握”不只是靠学生个人

一个人要准确地体会、领悟文章,是需要生活积累的,而学生大多缺乏这样的积累。英语教材中的一些课文,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远。学生独立阅读的“火候”不到,就需要教师的“催化”,帮学生调好“火候”;学生根本就还未点着“火”,或者是“火”烧得不是地方,此时光靠学生的内功于事无补,就需要教师给学生“引火”,给学生导路。因此,从阅读教学层面上说,“整体把握”需要教师的引领。一名称职的英语教师,就要考虑如何使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学生阅读达到“整体把握”的目标,让学生品尝到别样的“滋味”。

(三)“整体把握”不只是把握课文内容

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不同的文化规约和话语规约。人们在谈话时总是自觉不自觉地遵循自己的说话方式来理解对方的话语,这就导致跨文化交际中出现语用失误,使交流受阻。比如,汉文化中主张“群体”,而英美文化强调“个体”。所以,中国人推崇关心集体、关心他人、为人民服务,而英美人强调自信、自立、自我实践、自我承担责任。因此,整体阅读离不开立足文化的视野理解,在实施“整体把握”时,必须多方兼顾,充分利用教材潜在因素,精心设计,促进课文内容、思想与结构的“三维”的整体把握和有机融合。

三、思想:追寻“英语文化”的课堂实施

一本好的外语教科书绝非仅是语言材料的堆积,现行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教材就十分重视双向交流和中西方文化的渗透。教材依据“话题一功能一结构一任务”理论编写,含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其鲜明特点就是内容贴切生活,在接近于实际的情景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差异,增强其文化意识。教师只要勤于思考、善于挖掘,就会发现对于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并不是深不可测的。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尝试,希望能够在教学中赋予学生更新、更广的知识与技能统一,文化与观念融合的自由空间。

(一)思接千载,拓宽课堂内的文化交融渠道

1.“体验”得“滋味”:寓文化于学习内容。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渗透在教材的每一个章节中,学习英语就是包括了学习和了解与语言有关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和生活特点。以饮食为例:中国人的主食为米饭类,因此习惯用筷子、碗和汤勺;而英美国家的人们爱吃牛肉、鸡肉、鸭肉、羊肉等,通常使用盘子和刀叉。于是,我在教学内容中注意渗透饮食方面的文化背景,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如在牛津英语教材4BUnit7Whatwouldyoulike?中,教学内容为复习、新授、拓展食品类单词

“rice,fish,beef,noodles,veg-etable,juice,tea,coffee,bread,milk,chicken,hotdog,hamburger,biscuits,pies”和句型"Whatwouldyoulike”我先向学生介绍一下中西方在食品、用餐方面的不同之处,再出示两个分别代表中西方国家的人物图片,引导学生猜测他们晚餐分别吃什么。最后,进行小结:"I’mChinese.I’dlikesomerice,somefish,somevegetablesandsomesoup.”“I’mEnglish.I’dlikesomehamburgers,somechickenandjuice.Afterdinner,I’dlikesomedessert(甜品).”这时学生会问:"Whatisthedessert?”教师回答:"It’s-somethingsweet,likepudding,fruitorice-cream.”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将语言文化内容融人了词汇、句型教学中,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教学过程中了解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

又如,在教学4BUnit9Breakfast的餐具类单词“plate,knife,fork,spoon,chop-sticks,bowl,cup,cupboard,glass”时,我先让学生说说摆放西方餐具的方法,边“摆放”边用英语描述:"Theknifeisontheright,Theforkisontheleft.Thespoonisbesidetheknife.Theplateisinthemiddle.”然后,再引导学生比较中西方用餐时使用餐具的不同:"YangLingisfromChina.Shecanusechop-sticks.MikeisfromAmerica.Hecanuseforkandknife.”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单词和句型,又能使学生在教学中加深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体验,从而将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2.“情境”悟真情:寓文化于情感教育。

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学生只有对英语文化和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好的成绩。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把情感教育与文化意识培养结合起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英美传统、文化习俗进行讲述,或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语言文化方面的背景资料相互交流,都可以让学生对英美文化乃至英语这门学科产生兴趣,从侧面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如在教学一些独特的节日(如Halloween,Christmas,East-er)时,课前先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有关节日文化、习俗等方面的资料;课中让学生先介绍与节日有关的背景知识,包括节日的来历、节日的吉祥物以及与节日有关的一些活动等;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补充。学生在寻找、交流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有关的文化内容,并且获得了一定的情感体验。

3.“思路”窥奇妙:寓文化于语言素材的挖掘。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交际练习与活动中,言语表达及行为要符合文化规范,这也是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一个目标。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对一些句子和特定词汇的教学,语言更有明显的内涵,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语言素材中有关文化意识方面的内容,在教学中因势利导,适时、适当地向学生渗透,加强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比如,当别人问是否要吃或喝点什么时,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但按照英美国家的习惯,则更倾向于直接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美人直率的文化差异。

如,学生都知道“teacher”一词翻译为中文是老师的意思,于是想当然地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Wang"。其实,在英语中“teacher”只是指一种职业,但在中国有尊师的传统,老师一词已不仅仅指一种职业,更是对人的一种尊称。正是由于存在这些文化上的差异,造成了学生的片面理解。此外,还会把汉语中习惯的称呼“唐秘书”、“张护士”错译为“SecretaryTang"}"NurseZhang",而英语中称呼一般用"Mr,Miss,Mrs"等。这充分说明,英语教师从第一节英语课开始就要让学生逐渐改变中文式的思维方式,逐步学会用英语的思维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

(二)视通万里,丰富内外的文化浸染载体

文化无处不在,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不应只限于课内,课堂外的文化渗透、熏染也是一个很好的延续和补充,它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具体做法为:

1.“点线”见旨意。

(1)科学确立文化观。我们要平等对待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它们各有优势和弱点,要在继承和发扬我国文化的基础上,把握英语文化的核心,更多地汲取英语文化的精华。

(2)有效构造文化场。文化教学要和语言教学有机结合。教师在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注意挖掘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特别是那些会影响语用和语义的文化因素。如:学习介绍打招呼、问候语的交际方式,模拟真实场景进行训练;学习相关内容时,更是介绍美国历史和地理的好机会。

(3)丰富发展思维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避免使用汉语。在英语教学中过多地使用汉语,不利于提高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不利于学生摆脱对汉语的依赖。比如,写作训练,有些学生习惯于先用汉语组织好材料,再翻译成英语。这种只注重语法习得、不考虑文化因素的做法,极易造成语言表达不当,甚至是错误。

2.“交际”得意趣。

教师在自行选择教学材料(如听力和阅读材料以及课堂补充材料等)时,就要注意其间的文化因素。课堂上可组织“pairwork,roleplay,groupdiscussion”等以学生为主体的练习。同时,课外也要组织丰富的文化活动,如英语文化研究性学习、英语文化节、英语文化演讲、小品表演、英语文化学习网站、参观世界公园等文化景点。这种较为真实的活动场景,更易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时理解其文化内涵。更重要的是,还可引导学生自觉通过报纸杂志、影视、因特网等许多途径搜集英语文化知识,不断适应英语文化,提高对英语文化的洞察力和敏感性。

(1)创设英语氛围。走进我校校园,随处可见鲜明的中、英双语标语;走进每个教室,“英语每周一句”、“英语大擂台”、风格迥异的英语板报格外引人注目;走进英语连廊,一块块异域文化展板呈现异国风土人情。

(2)拓宽文化平台。以“校园英语节”为平台,为学生营造浓郁的英语文化学习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英语活动中来,是我们努力构建和谐环境下的英语特色教学的着力点。通过英语书签设计、英语歌曲演唱、小品表演、看图讲故事、英语小报制作、英语日记写作、英语红领巾广播等活动引领学生,进而进行文化渗透。

(3)擦亮“班级眼睛”。首先,黑板报是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班级的“眼睛”。所以,围绕某个主题进行英语黑板报的布置是创设班级英语氛围的一种重要方法。其次,创办英语角。以班级、年级甚至学校为单位创办以文化为主题的英语角沙龙,定期开展一些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竞赛、游戏活动或话题交流等。

(4)创建展示舞台。首先,制作手抄报。围绕某个主题,鼓励学生精心制作英语手抄报并开展评比展示活动,是培养学生获取、整合信息的能力以及扩大他们文化视野的好方法。这不仅促进了学生对英美文化的了解,同时也增进了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识。其次,举行小品表演活动。小品表演在文化教学中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深受学生的青睐。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以课本剧为依托,鼓励学生大胆改编和续编,并参与表演,开展英语交流实践。如我校坚持开展的“Playshow”活动就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参与非常踊跃。

(三)追本溯源,厚实英语文化素养根基

通过教学实践,我也认识到,在文化意识培养的探索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视点:文化品位和文化修养的提升。

英语教学需要高文化素养的教师。文化素养较高的教师,讲解语言现象时能分析其文化语境,能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联系新的文化知识,逐步完善文化认识图式,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所以,教师自身应该提高文化修养,不断利用各种途径给自己充电,使自己在语言教学中能够有的放矢。除了不断提高语言水平外,教师还要重视了解中国文化,熟悉和理解英语文化,了解文化差异及其对英语学习的干扰。

2.基点:宏观意识和微观教学的对接。

尽量将文化意识的培养和英语教学的内容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既学会语言、掌握语言技能,又拓展视野、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教师要密切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多创造一些生活情况,扩大学生实践的途径,增加学生的体验,使学生对文化的理解更生动、更真实;还要多引导学生自觉从多渠道搜集、分析、综合文化信息。教师要改变那种“语言点+汉语”的教学模式,努力探索利于学生参与实践的教学模式。

3.起点: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的链接。

在教学中导人的文化内容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经验水平。小学生的知识范围和生活经验有限,导人的文化内容要浅显易懂,有些内容只要点到为止,让学生有所了解就可以了。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文化知识的渗透要伴随整个教学过程,与教学同步进行,结合教材内容,关注词汇教学、课文学习、阅读训练等方方面面。

文化认知范文篇4

关键词:口译文化差异跨文化意识培养

口译是人类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之一。它是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准确、得体、流利地为听众说明讲话人的意思。但由于中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口译不只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还是把一种文化转换成另一种文化。因此,口译者除了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及流利的语言表达外,还应该注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提高对两种文化差异的敏感度。这样才能使源语与译语在各自文化里的含义相当,促使跨文化交际顺利实现。

一、口译中存在的文化差异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语言和文化。英汉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宗教信仰、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念。他们各自所在的社会其经济制度、教育体制等也有差异.这些差异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差异。下面笔者就从几个方面分析产生文化差异的原因。

1.中西方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不同。英汉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思维模式的差异也是构成不同文化类型的重要原因之一。英语强调个体和逻辑,习惯于抽象思维和分析思维。汉语则强调整体和直觉,常运用形象思维和综合思维。思维模式的不同决定了语言表达式的多样性。汉英两种语言在句法上就存在显著的差别。因此口译者在做语言转换时,必须按译语语言的习惯进行调整、排列、组合,这样才能使译语自然,交际成功。

在文化个性上.中国人崇尚群体价值观念。而西方人推崇个人价值;中国人性格内向、表达含蓄,而西方人性格直爽,表达直接。因此,在中国,个人主义是个贬义词,而在西方人心目中却代表个人奋斗、进取向上的精神。因为就其文化而言,个人价值至上和中国人的集体主义是相冲突的。而西方人认为自己应该尽早独立,他们崇尚独立性和个人价值。如果在口译中忽略了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造成文化冲突也就在所难免了。

2.历史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中的成语、谚语、俚语、歇后语等是以本民族的历史、经济、文化等为基础形成的,它们一般都具有浓厚的民族传统特色和深远的社会历史渊源。例如把“Talkofthedevil.andheissuretoappear.”译成“说曹操.曹操就到”似乎过于归化。因为“曹操”是带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文化意象,可能会使听者产生错误的联想。所以不如直译为:“说到魔鬼,魔鬼就来。”汉语中的“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若译者注意到文化背景知识,只需译为:“Insummerkeepex.ercisesduirngthehottestdays;inwinterdothesamethingduringthecoldestweather.”

3.生活习俗的差异。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生活习俗。我们中国人见面打招呼会说:“干什么去?”“到哪里去?”这些并不是实质性的问候,只是一种表示关切亲昵的问候方式。然而,如果直译,英美人就难以理解和接受了。他们会觉得你是在干涉他们的行动自由。在英美国家.向不熟悉的人或陌生人打听年龄、收入、婚姻状况是不得体的,但中国人却不这样认为,特别是年长者向年轻人问这样的问题.是对年轻人的关爱和体贴。

二、口译中的跨文化意识

口译是跨语言的交流活动,同时也是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对于口译者而言,跨文化意识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译者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一种认知标准和调节方法,是口译者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判断能力以及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口译者具备这种意识就可以恰当把握翻译尺度而不受文化差异的负面影响。在交际的过程中,这种意识会对译者的翻译予以启发和指导;在无具体交际事务时,它仍然能够对译者的学习和思考起引导作用。文化因素的考虑与否决定着翻译的准确性及翻译质量.而跨文化意识的有无或程度强弱也成为衡量一名优秀的口译者的重要准绳。

跨文化意识要求口译人员不仅能了解双方语言的文化内涵.更能充分考虑到交际需要,主动弥补说话人表达的失误或对其话语进行合理的解释,从而帮助双方充分了解对方,建立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譬如,在一次商务活动中,中方说了这样一句话“建立‘一条龙’服务中心,为外国投资者提供审批业务”.议员译为“setupthe‘one—dragon’servicecentertoprovideacoordinatedprocessserviceforforeigninvestorsinobtaining叩·proval”。“一条龙”译成“onedragon”会令外方不知所云,因为,“龙”在西方表示邪恶的东西,在中国则表示“吉祥”,如不了解这一情况极易产生误解。再比如“望子成龙”绝不能翻译成“toexpectone’

Ssontobecomeadragon”,而应该意译为“toexpectone’ssonbecomeanoutstandingperson”。

在口译过程中.发言人有时会根据情景讲一些笑话或开一些玩笑.以使气氛更加轻松活跃,但这往往使口译员措手不及。由于语言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有些笑话和玩笑,若直译会引起误解.若意译则失去了可笑之处。这种情况下只能牺牲形式而存其内容了。例如,一个国际研讨会在青岛召开,闭幕式上一位发言人风趣地说:“别人都说青岛远看一朵花,近看豆腐渣.而在我看来……”当时在场的中国代表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口译员将其译为:

“ManypeoplesaythatQingdaolooksbeautifulfromafarbutfarfrombeautifulonceyouareinit.ButIbelieve…”听到这儿.外国代表则感到没什么好笑的。这里.形式和内容的矛盾是无法解决的。“豆腐渣”在中国人的文化中表示难看脏乱,而在外国人的联想中也许是有益健康、干净和美味的代名词。所以如果真的把豆腐渣译出来,反而会弄巧成拙。对于笑话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取决于译员的理解能力。一个笑话可能会有好几层意思,如果理解能力不强,翻译得文不对题,不但起不到发笑的作用,反而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三、口译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为了更好地完成跨文化交际的桥梁作用,口译者要认识到跨文化意识在口译过程的重要作用,积极主动地培养跨文化意识。

1.培养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语言能力是口译能力的核心,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是口译者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基础,也是克服口译中文化障碍的前提。口译者必须在获得一定的翻译理论知识基础上,掌握一些口译实际操作的技能与技巧。毫无疑问.培养口译技能与技巧和获得翻译理论知识离不开对源语与目的语的习得与掌握,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而这种对比分析离不开两种语言所分别根植的文化土壤。

2.坚持“文化融入”的原则。“文化融人”是在充分认识异文化的基础上,将自己置于对方的文化背景上观察和思考问题。这是跨文化意识的最高境界,要求口译者具备“移情”的本领,即设身处地地体会别人的苦乐和际遇,将自己带入对方的心境,以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在跨文化沟通中,如果缺乏共鸣,不能正确理解和评价他人的价值观,缺乏共同的背景,缺乏宽容的态度。来对待与我们所拥有的特定世界观和价值观不同的文化背景,是导致沟通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口译者要一直关注跨文化交际中异文化使用者及其现实的交际场景.注意对方的言语和非言语表达,理解对方自然的情感反应。而且,口译者要提高对异文化价值观和风俗习惯、思维模式等的敏感度.避免以自己的文化来解释、评价异文化中他人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另外,口译者要了解跨文化交际双方的交际目的和交际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观察分析问题.真正达到“移情”的目的。

3.增强文化底蕴。比如广泛地阅读英文原著、观看英文原声电影、收听英文广播、与外宾直接交流等,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这种集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动态于一体,并能让传播信息者和接受信息者互相之间有信息实时交换的先进手段,立体式、全方位、互动地感悟其语言与文化.以及两种语言文化间的差异,以提高文化敏感度,培养口译者充分的跨文化意识。此外,我们还可以借鉴国外口译培训班开展异地或异域实际交流和采用其他学科进行案例分析的方法来积累口译实战经验。

文化认知范文篇5

一、正确理解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所谓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共同创造和享受的,通过物质、精神和行为等方面显示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的是学校这个特定的社会组织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渗透在学校一切活动中的东西,具有三层含义:第一,校园文化是一种全体师生所认同的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它包括学校倡导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校园精神。这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精髓;第二,校园文化是一种管理思想和方式。校园文化是以育人为中心,以激发全校师生为实现学校的培育目标而自觉奋斗为目的。它是学校自觉主动培育的结果,而不是自发的。学校主要领导者的一个重要职能就在于倡导和培育校园文化;第三,校园文化是随着学校的建立和发展而生成发展起来的。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精神为灵魂,以物质为载体,以行为为实践形式,潜在地影响着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它主要表现为三个特征:

1、规范性

校园文化是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中形成的。一方面,它凭借历史的惯性朝着一定的目标流动,另一方面它不断地容纳每一个新的进程中汇来的涓涓细流,它是相对稳定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生命力就在于能依据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自身调节。作为校园文化基本核心的校园精神和校风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个基本核心决不是一个口号,而是影响力很强的一种精神规范,是教育者依据社会的要求,按照既定的教育目的,对学校教育行为起指导作用的观念,它所主宰的环境气氛和集体舆论体现了校园中每个成员的价值观念、集体荣誉感和精神意识,支配着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

2、潜在性

校园文化的教育作用是间接的、潜在的。无论是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对师生的影响是潜在的,在潜移默化中感染人的感情,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使受教育者在较为自在、愉快的状态下接受教育,使自己的思想情感得到升华。

3、共同参与性

校园文化是师生共同参与创造且共同享受的,校园建设、环境布置、制度制订、绿化设计等是这样,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价值观念的认同也是这样,这就决定了群体中每个成员都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反过来又会影响每个成员的行为,它的潜在规范性通过集体舆论等因素客观上要求群体来遵守和维护。

二、正确认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积极创设先进的校园文化。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理性认识,最大限度地开发以下主要的教育管理功能。

1、建设艺术性的物质环境,发挥载体文化的熏陶功能。

杜威在《美育论》一书中指出:“校园的审美环境是校园审美文化的物化形态,是师生校园活动的审美空间。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丰富学生的感官刺激,提高他们的审美感受力,赏心悦目的环境对学生也可以使学生的身心获得松驰与安逸,学习生活更有活力。”如果我们在校舍设计和环境布置时如果能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那么它不仅会愉悦于人,而且能塑造人格,熏陶情操。把校园创造成一个蓄满文化底蕴的空间,花园的构建,教室的布置,环境的创设等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就能使学生在心情愉悦的环境中潜移默化,萌生一股蓬勃向上的力量。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校长教师的言行是教育,优美整洁的校园也是教育。”学校领导者和教师要善于在校园物质环境建设上进行研究和设计,优化校园环境,构成美的氛围,给学生以美的熏陶,这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其效果往往是有声的教育难以取代的。这就要求我们十分重视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做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2、规范道德行为,发挥制度文化在学校管理中的约束功能。

师生的道德行为是校园精神和群体意识的动态反映,而规范师生的道德行为要依靠制度进行必要的约束,它主要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道德规范、行为准则、考核办法和组织机构等。制度文化的建设无不反映着一所学校的观念、精神和文化,反映着一所学校的管理思想和水平,它是一所学校为实现自身的奋斗目标而制定的一种强制性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开发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能否真正做到规章合理,纪律严格,管理科学。它是一种主要的教育手段,对师生的行为具有规范的约束作用,一所学校必须有一整套完整的制度,并赋予制度以文化色彩,这就需要我们在制订学校规章制度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在条文中突出目标追求、价值观念、素质要求、作风态度等精神文化方面的条款,给制度以灵魂,只有把精神要求与具体规定有机结合起来,把“软文化”和“硬制度”熔于一炉,才能铸造出刚柔相济、软硬相兼的规章制度,才能使规章既起到强制作用,又能发挥规范的激励作用。

3、精心创设精神氛围,增强精神文化的凝聚功能。

精神文化是学校本质、个性、精神的集中反映,它是大多数师生认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和生活信念。某校落成后,为达成新的办学目标,明确提出了校园精神:即爱校敬业、开拓创新、敢于争先、精益求精。校园中树起了醒目的“三风”标语牌,校风为“崇善求真,志远业精”,意为全体师生都应崇尚美好纯洁的情操,关心善待他人,弘扬正气,追求真理,教师为人师表,学生学做真人,师生志存高远,共同开拓进取,在事业上和学业上不断创造新业绩;教风为“博采创新,务实严谨”,意为教育工作者要谦虚谨慎,好学上进,博采众长,教学上改革创新,扎实工作,务求实效,一丝不苟;学风为“勤奋自主,善思求全”,意为学生要刻苦地进行学习,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善于独立思考,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三风”内容和校园精神天天展现在师生面前,让师生铭记心中,内化到行动中,强化了校园的主体精神。每周升旗仪式,让学生坚持唱校歌,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4、优化学习工作环境,发挥人本文化在学校发展中的主体功能。

文化认知范文篇6

会计究竟源起于何时,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认识,一些史学家认为会计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远古时期简单的绳结和石刻计算已经标志着会计文化的产生。随着会计的产生,也就有了会计文化。会计文化的研究应始于会计理论研究,即对会计实践方法、理论的研究总结。如果以1494年卢卡•帕乔利出版《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作为现代会计的起点,它的历史也已经超过500年;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是会计理论研究的第一个高峰,大量规范研究的著作问世;20世纪70年代起,实证研究推动了会计理论研究迈向第二个高峰,会计研究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展,有力地促进了会计文化的发展。1986年美国会计学会年会上提出了“会计文化”问题,标志着会计文化系统性研究开始,1989年国际会计师协会和1990年亚太地区会计学术交流会上都将其列为专题研究,到1990年,我国会计界也开始了对会计文化的研究。虽然会计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但是,从理论和实务对它的研究却是一个短暂的历史。会计存在于社会一切组织当中。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人类社会在不断找寻信任的方式,包括通过通婚、交换人质、财产抵押等方式来强化信任。人们之所以制定法律、建立各种规章制度,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与信任有关;会计信息是一切社会组织取信于社会的基本要素,因此,会计最基本的价值就是社会成本最低、适应范围最广的社会信用工具。缺乏信用不仅造成经济关系的扭曲,社会交易成本增加,而且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经济健康运行,因此,社会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只有不断加强会计文化建设,建立优化诚信会计秩序,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政治经济秩序,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有序发展。

二、会计文化的概念及内涵

我国开展会计文化研究时间不长,大多将会计文化归纳为三个组成部分,即会计物质文化、会计制度文化、会计精神文化。要全面把握会计文化的内涵,首先要从会计发展历史和会计现象分析入手,找到会计文化的边界,然后进行归纳总结。会计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受到社会形态、经济状况和文化背景的影响。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会计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会计手段从结绳、刻木到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会计物质基础不断提高;会计职业化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会计教育的不断革新;会计理论从传统会计理论研究到引进相关社会科学成果形成若干会计理论分支组成的会计理论体系;会计社会管理从无序到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从单一的会计方法科学化到职业道德并重;会计工作内容从会计核算发展到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直至参与经济活动各方面的管理,会计信息运用从账房先生到社会组织面向社会公开信息,会计行为从个体化到社会化;会计环境的差异形成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会计思想及会计模式。会计发展的过程,也是会计文化建设的过程,影响会计发展的因素,也是会计文化建设研究的内容。因此,会计文化是一个宏观的新思维,它渗透在人类的会计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之中,是影响会计发展的相关物质条件、社会组织结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科学技术、人文科学作用于会计而产生的文化要素的总和。会计文化的基本组成要素为会计物质文化、会计理论文化、会计规范文化、会计行为文化、会计教育文化、会计环境文化、会计精神文化。会计文化这七个基础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建了一个多元化、多角度的会计文化体系,为会计组织的和谐、健康的发展发挥各种功能和作用。会计物质文化人类会计实践中所创造的与会计相关的物质财富,包括会计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及其与之相配套的设施、工具等物质资料,是会计文化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尤其是网络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促进会计手段和会计方法先进化和科学化,极大地推动了会计文化的发展。会计物质文化受到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制约,是会计文化发达程度的外在体现,也是会计文化中有形的物质财富。会计理论文化是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总和。会计本质观不同,会计理论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会计学所包含的内容也必然不同。会计理论研究从账房先生到“工具论”、系统论、经济管理观,会计研究百花齐放,从基本会计理论研究,到结合相关科学拓展会计理论研究外延,如会计哲学、会计行为学、会计心理学等,丰富了会计理论体系。会计理论文化的拓展不仅来源于会计实践,也来源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成果的借鉴和运用,对会计文化发展起着引导和促进作用。会计规范文化是为了规范会计活动和会计行为而形成的会计组织制度文化,是基于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并受制于社会政治制度的上层建筑文化,由一系列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对会计活动过程、会计社会关系、会计行为等各个方面进行组织与制度上的规范与约束的、相互联系的、共同发挥作用的各种会计规范组成的完整体系。主要包括会计法律规范、会计理性规范、会计道德规范和国际会计惯例和社会组织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以及会计工作规范。会计规范文化具有内容上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形式上的权威性和公认性,时间范围内的稳定性和统一性,发展方向上的前瞻性和先进性等特征,对会计实践最具约束了会计文化,是会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行为文化是一切会计行为(包括会计政策的制订和选择行为、政府的会计管制行为、会计信息的披露行为)行为动机、行为现象、行为规则的总和。会计行为既是具体个体的特定行为,同时又具有社会性和重大的利益相关性。出于不同的动机和环境,具体个体的特定行为存在着差异性,个体的会计行为、在总体中个体会计行为的相互影响、社会制度和会计行为的总体结构都是互相包含的,而会计行为的重大利益相关性,导致了政府对个体会计行为的管制,会计行为文化的重点是具体个体的会计行为与会计行为社会性和重大的利益相关性的统一,引导会计行为客观化、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因此,会计行为文化是会计文化建设的根本点和落脚点,一切会计文化成果最终都需要通过会计行为文化得到体现才具有现实意义。会计精神文化即会计意识形态文化,是人们对会计环境、会计自然过程、会计社会关系等整个会计世界形成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法制观念、心理素质等,具体表现方式(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主要包括会计价值观、会计道德观、会计心理等。一切会计行为都是在一定的会计精神文化的支配下开展的,会计精神文化直接影响会计行为,是会计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会计精神文化会计受社会文化、企业文化的影响,所以,会计精神文化建设不仅是会计工作者的使命,全社会都应给予关注与重视。会计教育文化是会计教育目的、内容、方法、模式等文化要素的总和。文化教育文化对会计发展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影响社会对会计的认识和理解及会计的社会地位;决定会计工作者的素质,影响会计社会作用的发挥;影响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及会计的基本思想;影响会计工作的物质条件和基础,决定高新技术及先进设备在会计工作中的运用及运用效果。从某种程度上说,会计教育是会计发展的根本,会计教育文化的发展直接影响会计物质文化、会计理论文化、会计环境文化、会计行为文化和会计精神文化的发展,决定会计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会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发展会计教育文化,是会计文化建设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基础工程。会计环境文化是对会计目标、内容、方法、规范、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的各种文化因素的总和。会计环境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科学技术环境和文化教育环境等,会计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受到社会形态、经济状况和文化背景的影响,而社会、经济、哲学、和人类价值观对会计的影响又是综合的,不同的会计环境,产生不同的会计价值观、会计管理理念、会计信息的需求、会计程序与方法和会计管理模式,形成不同的会计环境文化,是导致不同会计模式和不同国家和地区会计差异的主要原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治体制、基本经济制度、经济管理体制、经济管理模式、社会意识形态决定了我国会计文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

三、我国会计文化建设目标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价值观体系作为会计文化建设的核心,以促进会计行为客观化、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借鉴国际会计文化建设经验,加强会计物质文化、会计理论文化、会计规范文化、会计行为文化、会计教育文化、会计环境文化、会计精神文化建设,先进会计物质,发展会计理论,健全会计规范,优化会计行为,改革会计教育,改善会计环境,弘扬会计精神,培育中国特色会计文化,并不断评估和提高各要素对整体会计文化质量的影响,构建与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文化体系。四、会计文化建设路线

(一)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价值观体系作为会计文化建设的核心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会计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但其核心内容是会计价值观,会计价值观影响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发展,决定会计文化各要素的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的共同会计价值观,就是以中国核心价值观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导向,立足于中国会计行业特性和中国国情,坚持以职业道德为核心,坚持不断改革和创新,净化会计职业环境,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构建有中国特色、行业特性的共同会计价值观体系,包括会计职业道德观、全局观、团队观、社会观、秩序观、全球观。会计职业道德观是核心,是衍生其它五个子价值观的根源,全局观是关键,团队观是主导,社会观是根本,秩序观是依赖,全球观是辅助。政府及其会计管理机构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参与会计政策和会计准则的制定,参与会计价值观的塑造与培育,确定会计价值观的主体意识形态,建立会计价值观教育机制、法律机制、激励机制,强化会计价值观的社会认可度,引导和推动中国特色的会计价值观体系建设。

(二)以会计工作者为主体,动员社会全员参与会计文化建设

会计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影响会计文化发展的因素来看,包括政治法律、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等各方面;从影响会计文化发展的群体来看,不仅包括会计工作者,也包括各社会组织及会计信息的相关者,从某种程度来说是社会全员;从会计文化发展过程来看,既包括历史文化的传承,更需要根据政治法律、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的发展予以创新。因此,会计文化建设需要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采取多种措施来实现。政府尤其是主管会计工作的财政部门要制定会计文化建设纲要或规划,以指导会计文化建设;会计工作者要以加强会计文化建设为己任,积极投身会计文化建设,自觉学习和实践先进的会计文化,不断提高自己的内在价值,包括人生观、职业道德观、法制观以及会计知识水平和会计实践能力;企事业行政单位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设和实践先进的会计文化,健全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以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会计人员学习、实践、创新会计文化;教育机构要加强会计文化教育改革,加强会计人才建设,巩固会计文化建设队伍基础;全社会要改善会计环境,为会计文化建设创造物质和文化条件,推动会计文化建设。(本文来自于《湖北经济学院学报》杂志。《湖北经济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三)借鉴国际会计文化建设经验,吸收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成果,培育中国特色会计文化

会计文化的构建要着眼于创新,一方面要在本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充分汲取营养,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和会计文化中的精华,去除那些消极的、不利于发展的文化因素;另一方面必须加强会计文化交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有用部分,使法制文化、民主文化、科技文化、会计文化等相互沟通和融合,形成多元文化相辅相成的互补结构。还要注意对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学科优秀成果加以吸收和运用,创新会计文化,逐步建立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会计文化体系。

(四)建立长效机制,促进会计文化建设长期有效发展

中国会计文化建设的改革与发展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工程,会计文化的建设除了强调自身的历史继承性,还要要根据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人文教育情况的发展变化,因时制宜,不断研究和解决会计文化建设创新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会计文化建设创新须要建立长效机制。

1.制定国家会计文化建设发展纲要和中长期、短期发展规划,拟订各阶段及会计物质文化、会计理论文化、会计规范文化、会计行为文化、会计教育文化、会计环境文化、会计精神文化各要素会计文化建设发展内容、目标和措施,统一规划会计文化建设。

2.搭建会计文化建设平台,推动会计文化常态建设。专门设立会计文化研究机构,常年从事会计文化研究与建设,树立会计文化建设的权威性;国家和地方设立会计文化建设课题,由财政给予专项资金扶持,提高会计文化建设的专业性;由专门机构定期会计文化建设年度报告,公布会计文化建设成果及发展方向,增强会计文化建设的社会性;全面开展会计文化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巩固会计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

3.建立会计文化建设激励机制,鼓励会计文化建设创新。对会计文化建设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专家享受政府津贴;全国和地方会计主管部门定期表彰会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和个人,并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文化认知范文篇7

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认知;鱼骨分析法

1旅游文化的相关概念及认知误区

旅游文化:旅游行为的综合性、时间空间的延展性、景观意态的趣味性、旅游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满足游客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客观规定性,促使旅游业必须具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形态。

2关于旅游文化认知的中外相关理论研究

国外的理论研究相对于国内研究起步早,研究理论成果较为丰富。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了文化旅游方面的研究。罗伯特•麦金托什和夏希肯特•格波特(1977)在《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一书中将“文化旅游”作为专用概念提出,并用“文化旅游”作为其中一个章节的标题。沃尔(1994)指出,文化旅游者对于旅游方式的不同会影响其选择何种的旅游体验,而作为研究者应该研究这种理念。国内理论研究虽然较晚,但是也颇为丰富。张廉(2004)提出在旅游主体的消费行为表现出明显的文化过程及特征[2]。申葆嘉(2006)阐述了现在休闲旅游中的一些极端趋势,呼吁旅游要多一些人文诉求,少一些经济诉求,才能更好地处理旅游主体和旅游文化的关系。虽然国内外已有大量关于旅游文化的探究以及旅游文化认知的相关研究,但是由于旅游的起步较晚,还未形成明确的研究体系。笔者认为,对于旅游文化认知的研究应该细化,不仅仅是理论的探索,还应该更多的侧重实践领域,今后应该更多的从旅游景区、旅游规划者的角度去研究如何更真实的去反应旅游景区的原始性,现代技术的使用达到何种程度,才能让游客获得更准确的认识。

3影响旅游文化认知因素的鱼骨分析法

鱼骨分析法,又名因果分析法,主要用于分析质量管理。问题最终的效果在鱼头,鱼头在右,种问题在鱼骨中得以体现。主要分为人、料、法、景区、环境五个方面:人。主要指的是游客,游客的素质具有很重要的影响。游客的综合素质越高,越能够感受到文化的内涵,能够通过表面物相,感知文化深度,也越容易达到旅游凝视的高度。料。指的是景区中的景物。由于经过漫长的时间消磨,有些景物已经不能保持原状,但是最原始的印象仍然保留在游客印象中,所以产生悬殊。其次为了维持景物原始面貌,投入了大量的现代技术,现代感和原始感产生差距。法。是指对景物的管理处理方法。在景区开发过程中,不合理的规划设计,都会导致景区失去原有的文化底蕴。景区。主要侧重景区的宣传和管理。宣传不到位,管理不科学,都会影响游客对景区的认识,形成错误的“先知”,先入为主的错误意识,会影响游客整个旅游过程。环境。主要是文化的融合和经济利益驱使下的形式化。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由于文化的涵化和濡化,民族艺术、民族服饰、当地礼俗、民族建筑、手工艺品等都发生了变化,使游客不能看到最初的民族文化元素。

4获取旅游文化认知需要注意的几方面

(1)游客的自身综合素质。对于有历史年代的旅游景区来说,只有旅游者处于自身的爱好需求,并且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将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景区的文化结合起来,获得最大的认知。(2)合理的技术投入。景区为了维护原貌,现代技术的使用无非厚非,但是对于比较有历史感的景区来说,需要合理的现代技术投入,这样才不会产生较大的冲突,显示历史的厚重感。(3)景区科学的规划和精准的管理。适合景区的规划是要在不违背景区发展的规律,又能合理的挖掘展示景区的文化元素,展示出景区的独特性,让游客感受到景区所带来的价值。在精准的管理下,协调景区内部各要素的关系,做到资源的有度开发,持续利用,产生附加价值。(4)宣传做到位。提前进行多方面的宣传,宣传渠道不在局限与传统媒体,更应该侧重新媒体的宣传,宣传内容符合景区实际情况并且富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让游客形成正确的先知,避免形成游览前后的心理落差。(5)传承古典,避免旅游文化的形式化和机械化。物以稀为贵,要保持文化的独特性,坚守文化的初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守旧,可以为文化注入新的元素,但是文化的核心不能变。尤其是文化节日,要保持传统上的意义,在特殊的节日,有针对性的表演,而不是日常化表演。

5总结

旅游文化作为一个较大的探索领域,虽然已经有较多的理论探究,但是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鱼骨分析法虽然对影响旅游文化认知分析有限,但是也是值得参考的,以游客的感知度为主要的衡量标准,景区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做好景区的宣传,正确的处理方法,科学的规划景区,力求做大限度的还原,让游客感受独一无二的景区文化内涵。同时,作为旅游文化的探寻着和体验者,要获取最真的文化,不能被形式化的表面所误导,在体验中去比较、感受、获取文化,提高旅游的质量。

作者:张立庚 单位:河北大学

参考文献:

文化认知范文篇8

1认知语言学对于跨文化交际基本的立场主张

整体性来看,认知语言学(cognitivelinguistic)虽然是语言学的一种新型分支,但其基本的知识体系却来源于心理学和认知科学,是一种多学科互相交融、互相交叉的产物,整体上成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主要的创立者是语言学家乔治•雷可夫。认知语言学不纯粹是一种关于“语言”的学问,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研究范式”来被学术界广泛认可的。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建构出来的“茶文化英译”———作为一种翻译也能够被纳入到认知语言学的范畴中去,这是它保持持久的生命力的一种特质所在。认知语言学对于跨文化交际、翻译实践等的基本立场主张包括这样几个部分:1.1语言的语义不仅仅是客观的真值条件,而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认知语言学与形式语言学之间最为本质的分歧在于如何看待语言的属性上。传统的主流语言学范式“形式语言学”认为语言虽然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认知能力和独立的能力,但是,就语言的结构、规律等来看,语言就是语言,语言的每一个概念在客观上都对应着一个客观的存在物(即特殊的指向),并且这种语言与万物之前的联系、语言的语义是不以特定人的立场、认知等变更为变更的。认知语言学则认为,尽管语言客观上确实存在着一定的语义“特殊指向”,并且这种特殊指向具有一定的中立性,但是,在一个跨文化交际的环境下任何语义都会跟不同的主体采取的不同立场、不同利益观、不同文化背景等有关,所以,语义本身就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产物。1.2不同的文化体系中具有不同的文化“隐喻”。在语言学上,文化隐喻的概念和范畴一直存在,并且饱受争议。认知语言学家们则将文化隐喻的重要性拔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认为语言语义的“主观认知”差异最为重要的一个来源就是“文化隐喻”的差异,或者说对于同一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由于不同的“文化隐喻”存在,由于跨文化交际的参与,所以导致了人们对于特定概念认知的差异。比如说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自由”、“民主”、“平等”等就是饱受争议的概念,在认知语言学看来人们对于这些概念的认知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同国家的国情不同,也即“文化隐喻”的差异。用认知语言学的话语来说,这种文化隐喻指的就是“从一个认知域或概念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映射”,这种映射并不是一种严格的对称关系,而是极有可能带有一定的扭曲、变形。1.3跨文化交际要注重两种文化的“互文性”置换。对于翻译实践这种较为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来讲,从语言符号到文化内涵的翻译转换并不是一种单向度的“直译”过程,而是带有一定的“互文性”安排。在此处,所谓的互文性,一方面既指两种文化之间的互相对照,另一方面也指单种文化内部之间知识脉络的互相关照、互相引用,从而用一种整体的知识结构而不是碎片化的知识点和语义呈现在受众眼前。

2当前茶文化对外传播视域下茶文化英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作为世界茶叶的原产地、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学科技的重大发明国,无论是人文性的茶文化知识还是科技性的茶文化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但是,受制于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约束,我国茶文化的英译还存在这样几个问题:2.1对外传播的茶文化专有名词翻译错乱。在对外传播中,中国茶文化相关的文本主要包括茶文化文学作品、茶文化商务交际传播文本、茶学相关的学术论文或专著、基于新媒体的茶文化影视作品等,由于不同的翻译者基于不同的翻译目的和翻译水平差异,在对外翻译时一些专有名词往往存在典型的翻译错乱的问题。比如说,茶叶名称“六安瓜片”有些人经常采取拼音直译的方式翻译为“LuAnGuapian”,稍微有些知识面的翻译者则将其翻译为“Li原uanLeaf”,在对待最起码的名称方面竟然存在着这样错乱的翻译,严重影响到了中国茶文化的“整合营销传播”的问题。2.2茶文化内涵翻译的不到位。受特定的文化传统和“文化隐喻”之影响,中国茶文化自唐代陆羽所著《茶经》问世以来就高举起了“精神修行”的大旗,将茶文化作为一种高尚的道德修行、道德准则、道德交际等来看待,因此,中国的茶文化蕴含着十分丰富的道家思想、儒家思想和佛家思想内涵。从这样的角度分析,茶文化的英译不仅仅是对交际语言符号的转换,更重要的是要对这些语言符号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挖掘。比较典型的例子比如人们对于“工夫红茶”和“功夫红茶”统统译为“kongfublacktea”,完全忽视和漠视了两者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给国外受众提供了一种轻视茶文化内涵的暗示。2.3茶文化英译的“文化融入”不足。用认知语言学的逻辑来看,如同“自由”、“民主”等概念的语义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一样,东西方人们在看待“茶文化”时也具有一定的认知分歧。因此,茶文化的英译就变得十分困难,一方面既要突出中国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另一方面又要用西方人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和文化符号来让西方社会正确地接受“茶文化”,想要取得这种平衡就变得十分困难。我国茶文化英译不注重文化融入是惯有的问题,比如“龙井茶”被翻译为“dragon-welltea”,尽管在中国文化中“龙”是一种代表尊贵和高尚的图腾,但在西方社会,“龙”是一种凶暴、邪恶的化身,也就是说,我们的翻译没有正视到这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所以带来了跨文化交际的失败。

3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茶文化英译策略建议

认知语言学属于一种人的主观属性偏重的语言理论,它所重视的“文化差异”、“文化隐喻”等理念对于我们创新茶文化的英译具有重要的启示:

3.1基于茶文化专有词汇平行语料库的翻译策略

鉴于中国茶文化的复杂性、专有词汇(比如特殊的地名、特殊品种的茶名、特殊的茶学科技词汇等)的复杂性等,为了较好地向国外受众呈现出一种统一的文化形象,我们建议由高等院校、翻译机构、企业、对外文化交流机构等联合攻关、协同创新,将中国茶文化的专有词汇翻译进行统一,确保中国茶文化“语义”界定的相对边界清晰。

3.2基于接受理论的归化翻译策略

把我国茶文化翻译为英语的本质是将我国国民的“认知逻辑”转化为西方社会可以看得懂、摸得透、听得明白的“认知逻辑”,也就是要确保我们的文本交际符号转换、茶文化内涵的转换要让西方社会的正常认知逻辑能够“接受”,这就是一种“归化翻译”策略。归化翻译强调“在翻译处理中要求译者向目的语的读者靠拢,采取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的表达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比如仍以上文中提到的“龙井茶”的翻译为例,如果翻译为“dragon-welltea”在文化融入上会形成一种“异化翻译”效应,不仅达不到让西方人了解这种茶的目的,还会带来一定的文化反感。反之,我们不如将其翻译为“Longjinggreentea”,其中的“Longjing”采取直译的方式保留了“龙井”品牌的音译,而后面的“greentea”则体现出了龙井茶的本质是一种“绿茶”,会让他们更加容易理解这种茶的内涵。

作者:蔡维娜 单位:郑州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关剑平.茶文化传播模式研究(上)———以平安时代的日本茶文化为例[J].饮食文化研究国际茶文化专号,2006(2):55.

[2]孙立坤.整体性治理视角下政府与NGOs间信任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Newmark,P.Approachesto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1.

文化认知范文篇9

关键词:数学文化;认知;数学学习;数学教学

一、引言

人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会受成长环境的影响,其中就包括受到所处社会的文化影响。皮亚杰在其认知发展理论中提出,其中一个影响人的认知发展因素是社会经验。社会经验包括社会生活、文化教育和语言在内的各种因素,是指社会的相互作用和社会信息相互交换的过程。因此,社会文化的实质是社会经验的积累,是在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作用下的产物。社会文化对人的认知发展有着制约作用,影响着人的认知发展方向。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中就提到,人的高级心理包括认知能力,是随意的心理过程,受到人类文化历史的规律限制。同时,社会文化也会受到人的认知影响,其形成和发展与认知发展息息相关。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但大多数说法都揭示了文化具有整体性、社会群体共有性和只能由人类后天习得或创造等特征。而数学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具有一般文化的共性,也具有多元文化的差异性。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数学文化被定义为数学的思想、精神、语言、方法、观点,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还包括数学在人类生活、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和意义,以及与数学相关的人文活动。因此,数学实质上是认知和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从数学文化的角度探讨学生的认知,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心理学的机制,对于数学学习和数学教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数学文化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信息提取、信息加工和数学认知结构形成、认知风格这四个方面的影响出发进行阐述和分析,并针对数学文化对学生认知的影响提出几点教学建议。

二、数学文化对学生认知的影响

(一)数学文化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信息提取的影响。数学文化是一种具有很强社会性的文化现象,表现为数学思想、方法、语言和符号等的形成和发展在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文化表征。这种文化表征与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信息提取密切相关。Fatemeh等学者通过对德黑兰地区的高中生进行抽样调查并发现:学生的数学成绩与文化成绩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这表明数学教学与文化教学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两者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文化背景,而鉴于数学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相关性,也可以说一个国家的数学教学是依赖于这个国家已经内化的文化来进行的。这就导致由于数学文化不同而造成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信息的提取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不仅表现在信息提取的侧重点上,还表现在信息提取的先后顺序上。MelodyKung等学者的研究中,以中国和美国的儿童为例做调查,发现处于支持数学语言环境中的中国儿童,其数学技能的增长速度要快于不那么支持数学语言环境中的美国儿童。中国儿童在学习数学时所接触到的数学语言有助于他们理解数学内容,从而使他们能较快地掌握数学技能;而美国儿童所处的环境不那么支持数学语言,也使得他们对数学内容的理解存在滞后性,进而导致数学技能掌握得较中国儿童慢些。可见,不同的数学文化背景会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信息的提取有所差异。(二)数学文化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信息加工的影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数学发展无可避免地都会带有其特有的文化印记。对于数学学习而言,数学规则、语言和符号方面的文化差异会使学生对接收到的数学信息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主要表现在学生数学认知的表征、迁移、元认知等方面。各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的数学认知活动中积累和总结出各具特色的数学规则。这些数学规则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信息加工的表征、迁移和元认知。有关研究表明,中国学生在运算能力上比其他国家的学生表现得更为优异。这是因为中国学生在小学二年级开始接触乘法时,会学习朗朗上口的乘法口诀(即“九九”乘法表),从而形成对乘法运算的抽象概念。简单、有趣的乘法口诀,有助于学生进行数字运算的元认知监控,为日后计算更为复杂的数据打下基础,同时也能加快计算的速度。而有的国家在教授乘法运算时则是使用画图法,通过与数字对应的线条绘制,数出结点的方式进行计算。这样的方法在进行大数额的乘法运算时,就显得十分烦琐。可见,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数学规则会对学生的认知产生不同的影响。数学语言和符号是数学学习中十分重要的载体,直接影响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信息加工。数学语言在数学意义的建构中包括三个符号学成分:语言、符号和视觉抽象。而数学词汇是数学语言在数学任务中连接符号和视觉抽象的桥梁。PengPeng等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数学词汇的使用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影响数学成绩。十以上的中文数字在组成规则上是一致的,而十以上的英文数字组成则有不规则的表达。例如,中文中对11的表达是十一,直接翻译成英文则是“10-1”,而英文则用一个独立的单词“eleven”来表达。研究认为中文的这种数字表达规则更显优势,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中文在数学概念的表达上也有类似的语言优势,如四边形在中文中以其外观描述作为其名称的表达,直接翻译成英文是“four-side-shape”,这样的名称表达较为形象、易于理解;而英文则用“quadrilateral”表达四边形,从字面上难以让人产生对四边形的图形想象。相比较下,中文固有的复合词结构使其表达数学知识显得更为清晰。由此可见,鉴于文化的差异,不同国家使用的语言在翻译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同理,相同的数学知识点在不同的数学语言表达下会导致学生的理解存在差异,从而影响学生数学认知的信息加工。(三)数学文化对学生数学认知结构形成的影响。数学认知结构是数学知识结构与学生的心理结构相结合的产物。数学认知结构是学生将数学学科中的数学知识结构经过自己的理解构建而成的。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不同,则会出现不同的数学认知结构构建方式。而文化的差异会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组织方式不同。换言之,文化的差异会对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产生影响。例如,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习惯将猫和鱼联系在一起,故在小学低年级数学中会出现猫与鱼的数字连线题;而同样的数字连线题在英国的文化背景下则要替换成猫与老鼠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此外,数学知识结构以最简洁的方式反映出人类对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认识,其形成也与数学文化密切相关。构成数学知识结构的数学概念和命题以及所蕴含的思想、观点都是在数学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例如,勾股定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被发现和提出的,而毕达哥拉斯定理则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学者站在理性思维上严格证明出来的。虽然勾股定理与毕达哥拉斯定理所表达的是同一数学内容,但由于背后的历史文化不同,使得所蕴含的思想、观点也略有不同。虽然在数学教科书中都会安排勾股定理与毕达哥拉斯定理的数学史内容,但中国学生在学习此内容前由于所处的教育环境而对勾股定理有一定的了解,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勾股定理的内容与证明方法往往印象更深。可见,数学知识结构在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会间接地影响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四)数学文化对学生数学认知风格的影响。于数学学习而言,数学认知风格表现为学习数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自我的学习习惯。数学认知风格与数学文化息息相关。但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价值观存在差异,从而导致认知风格会有不同的偏好。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是最早被研究的认知风格领域。Philip等学者的研究表明,具有场独立型认知风格的青少年比具有场依存型认知风格的青少年更容易解决智力难题。在数学学习中,场独立型的学生在学习课本数学知识之余会更积极地主动探索课外的数学知识,有自己的学习节奏;而场依存型的学生则更依赖教师传授的数学知识,在数学学习的节奏上往往会跟随教师的安排。在中国的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的数学认知风格偏向于场依存型;而西方国家由于受其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时更具开放性,从而使学生的数学认知风格更偏向于场独立型。这也间接导致中国学生在数学应用方面略逊于西方国家学生。可见,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带有其社会文化的痕迹,这也使得学生的数学认知风格偏向有所区别。在Philip等学者的研究中还可以看出,男性青少年在解决问题的任务上胜过女性青少年。在数学认知中也会出现这样的性别差异。因为传统文化中对于不同性别学生的期望和要求往往会不一样,且普遍认为女性思维更为缜密,男性思维则更具发散性。男女学生的数学认知风格因其期待和要求不同而各有特点,因而在解决同样的问题时,学生的表现存在性别的差异。这导致在后天培养时,对于男女学生培养内容的侧重点及培养方式都有所不同。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由于这种社会文化造成的男女学生表现存在差异性。

三、结论与建议

文化认知范文篇10

〔关键词〕文化差异;认知体系;处理策略

引言

阅读能力是第二语言学习中公认的最稳定、最持久的模式。换言之,学习者虽然可以运用刚学得的技能,但更多地是运用现有的能力水平去理解文本。无论是在母语还是第二语言的语境中,阅读都包含读者、文本和读者与文本间的互动等内容,尽管母语的阅读与第二语言或外国语阅读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重要基本因素,但是其阅读过程差异很大。引人感兴趣的问题是有没有两个并行发挥作用的认识过程,或着有没有同时适应两种语言的处理策略。尽管人们有这些兴趣点,但是由于第二语言阅读的研究与母语的阅读相关意义不大,前者甚至被一些人简单地视为后者的自然派生,对第二语言阅读的研究经常被排除在外。例如,第二语言的阅读时常被视为用母语进行同样任务的一个较慢的版本而已。这种理解意味着第二语言任务无非是以一种行为模式取代另一种行为模式。我们不仅要明确母语与第二语言的阅读过程有许多相同之处这一事实,更重要的是要知道还有许多不同因素在起作用,大量复杂的变量使对这两种语言的处理差异很大。因为大量的复杂变量使母语的阅读过程基本上难以观察,所以教师们在课堂上需要努力了解学生的阅读行为并能够帮助他们理解那些行为。既然这些因素会影响第二语言语境中的阅读,教师就应尽可能多地了解其读者的文化、语言和教育背景等。本文将探讨母语阅读与第二语言阅读的异同,尤其是在文化因素方面:内容(即背景知识)认知体系(schema),形式(即文章的)认知体系、语言学(或语言)认知体系等。尽管这一领域的研究需要包含大量文学知识,而此处又不可能完全谈到,但本人仍希望本文的讨论能为读者提供了解这一领域的一个视角。

认知体系的类型让我们首先来明确一下认知体系的概含。Widdowson把认知体系(schemas,或schema)描述为“cognitiveconstructswhichallowfortheorganizationofinformationinlong-termmemory(1983)即能对长期记忆中的信息进行组织的认知体系。库克认为“大脑在文本中的关键词短语或语境的刺激下会激活一种知识的认知体系”。Widdowson和Cook都对schema的认知特点加以强调,认为认知是使我们把正在吸收的信息与已知信息联系起来。其中已知信息含有对整个世界的理解,从日常知识到很专业的知识,以及语言结构知识和文本形式等语言知识。除了使我们能够更节省地组织信息和知识以外,认知体系还能使我们能够预测口语和书面语是否会持续下去。文本的第一部分可激活一个认知体系,即唤醒一个尚未被下面的内容确认或否认的认知体系,对认知体系理论的研究大大地促进了对阅读理解机制的了解和利用。研究者们已经证实了若干类型的认知体系。其中内容认知体系是读者对文化背景或对世界的了解,它为读者提供了文化比较的基础。形式认知体系,通常被称为文本认知体系,是指书面文本的组织形式和修辞结构,包括各种不同文体类型和体裁的知识,不同文本的组织形式、语言结构、词汇、语法、及正式或非正式文体等。形式认知体系涉及的是语篇层次,而语言学或语言认知体系则包含单词识别所需要的解码特征及其在句子中的组织形式。第一语言读者能通过反复的例句,把本不是他们自身语言结构的词纳入某种语言模式或猜出其含义。第二语言认知体系的形成基本上遵循同样的模式。

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认知体系在理解母语文本及第二语言文本中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比如,我们可以推定,读者无论以母语还是第二语言阅读,只要熟悉文本的内容、形式和语言等认知体系,就能对文本有较多的理解。但是,如果一个第二语言读者不具备这种知识,那他就可能因认知的障碍而理解甚少。对此我们将在后面进一步说明。内容认知体系,或者说背景知识方面文化取向也是影响第二语言或外语阅读的重要因素。Johnson(1982)等都曾对此进行过阐述。但许多研究这种认知体系的作用或背景知识的方法都只不过是Carrell1987年试验的变化而已。接受这次实验的有28名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和24名来自拉美的信奉天主教的学生。这些学生的英语都处于中上等水平,并参加了中西部某所大学组织的英语强化训练。实验要求每人读两篇文章,一篇关于伊斯兰教,一篇关于天主教。每篇文章的修辞格式或者组织严谨,或者不为人熟悉。读完文章后,每人要做一项选择题,并默写出文章内容。对他们的回忆方法及理解成绩的分析表明,认知体系明显影响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他们对所阅读的文本越熟悉,文章与其民族的文化特征越相似,阅读内容就越容易得到理解和记忆。进一步研究表明,读者的内容认知体系要比他们的形式认知体系对理解和记忆的影响大得多。如前所述,在Carrel的研究中,当接受试验者对文本的内容和语言形式都很熟悉时,记忆的就最多。但若只熟悉两者之一,因内容不熟悉而造成的难度会更大一些。

Steffensen和Joag-Dev在1984年也做了类似的研究实验。他们选用两篇用英语写成的描写婚礼的文章,一篇描写美国人的婚礼,另一篇描写印度(次大陆)的婚礼。然后让一些把英语当作第二语言的印度学生和把英语作为母语的美国学生阅读并记忆描写的内容。研究发现,对关于本民族文化的那篇文章的理解比另一篇要精确得多。尽管有学生声称语言本身容易理解,但不熟悉异域文化的都是记忆起来比较困难的重要原因。

Johnson(1981)则以英语水平中等的46名伊朗大学生为实验对象,研究了文章的文化渊源对其阅读理解的影响。每个学生读两篇文章,分别源于伊朗和美国民间传说的英语小故事。一半学生阅读未经改编过的,另一半学生阅读改编过的。测试的方式是选择题,目的是检验其理解程度。同时还让另外19名美国学生阅读并记忆文章内容,以作比较。结果显示,故事的文化来源要比文本的句法或语义的复杂性对理解的影响远远大得多。在另一项研究中,Johnson(1982)对学生回忆一篇有关万圣节的文章的情况进行了比较。72名拥有大学水平的学生阅读了关于万圣节主题的一段文章。从受试者近期对习俗的经验来看,其中既有不为他们熟悉的也有熟悉的。一些受试者琢磨了文本中的一些不熟悉的词。对礼仪的回忆结果显示,此前的文化经验使读者对理解关于万圣节这种熟悉的信息有所准备。然而直接面对不熟悉的词汇却似乎并没有对他们的阅读理解产生多大影响。Kang(1992)也进行了一次有趣的研究,检查了第二语言读者通过特定的文化背景知识从第二语言文本中过滤信息的能力。韩国学过高级英语的大学毕业生阅读了故事并回答了相关问题。一份评价其理解和推理能力的口头礼仪试验表明,其文化特定认知体系和推理方法会对文本理解产生影响。尽管对于文化如何构成背景知识从而影响阅读等问题的变量和因素尚未完全明了,但是关于背景知识的重要性和内容认知体系对阅读理解的整体作用的共识却已经形成。

形式和语言认知体系与文本理解

许多研究已经探讨了与阅读理解相关的文本认知体系的作用,其中大多采用了相似的方法:先让参与试验者阅读文本,然后让他们主要以书写的方式回忆所得信息。其中包括识别文本固有的结构(如说明文中的比较和对比,问题与答案,普通版本与书内插入空白页的故事等)、研究者对所回忆的信息中如介词的数量和故事各部分的时间顺序等特殊变量进行研究分析。研究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同类型的文本结构会对理解和回忆产生影响。一些研究也显示,在对所提供的文本结构的回忆质量方面,不同的语言群体也可能会存在差(Carrell,1984)。比如Carrel的研究表明,阿拉伯人对含有比较结构的说明文的记忆最好,对描述性和问题答案型的文章的记忆稍差些,最差的是对前因后果型的文章的记忆;亚洲人对问题答案型和前因后果型的文本记忆最好,最差的是比较结构或描述性文本。然而只有经过对语言背景与文本结构的相互作用进行进一步研究以后,这些结果才会有参考价值。即使不考虑上述研究结果,了解文本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文化中的显著差异对促进文化交流也具有重大意义。

Stone(1985)曾做过研究,旨在探讨在进行英语文本阅读时,与西班牙语不同的英语模式是否会对那些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人的理解力产生显著的影响。为此一些具有英语普通五级水平的读者被随意地分别安排到最初说西班牙语和英语的小组里。他为此设计了九个故事,分为三种不同的模式:相似、中等相似和不同。测试方式包括复述文本内容和做阅读理解题。结果表明,在复述测试中,对那些与学生的最初语言完全不同的故事的阅读成绩最差,随着语言模式相似程度的降低,口头阅读错误也在相应地增多。这些结果支持着这样一个论点,即那些与读者所预期的语言模式相违背的文本可以对阅读理解产生破坏性影响。在过去几年里,对比修辞学开始出现,它的核心研究领域是第一语言的语篇规约和修辞结构对第二语言的使用,以及认知和文化方面的语义转移数量、尤其是与写作相关的转移数量的影响。对比修辞学的目标,在于识别第二语言作者在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参照第一语言的修辞策略来解释他们。很明显,文本结构中的修辞差异能够导致阅读障碍。写作风格上的不同之处。比如:美国学生经常批评法国作家的文章太抽象和过于理论化,缺乏美国文章传统中的具体细节和修辞模式;汉语文章经常被描述为冗长罗嗦、修饰过多,在西方人看来缺乏衔接性;而日本人的作品则以文本组织形式多异而著名。他们似乎特别喜欢从具体到一般这种谋篇方式,即把一般性结论置于段末。(Connor,1996)此外,在本族语与目的语的写作体系和修辞结构之间的差异也可以成为影响阅读的另一重要因素。正字法体系间的差异也很大,一些语言可能有很多象征符号字,而另一些语言却可能数量有限。例如:汉字书法是一个与英语完全不同的书写体系,它由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字组成,具有强烈的美学因素。阿拉伯语也有一个书写和阅读都是从右向左独特做法。这些写作体系中的种种差异都可能给第二语言读者造成困难。毫无疑问,进行第二语言阅读的学生将会面对这些第一语言学者从未遇到过的困难。总之,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必须对学生进行第二语言阅读的相关材料的结构予以详细说明,使学生明确其文本和语言的文化框架发展趋势。Connor(1996)在对该问题进行广泛调查后认为,本族语和目标语之间的差异类型可能会对文本的理解产生干扰。

结论

母语与第二语言的阅读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巨大的差异。两种语境下的阅读都需要了解内容、形式以及语言等认知体系。同时阅读也是读者和文本之间通过互动确立意义的过程,即读者运用思维活动从文本中构建文本的意义。这些活动通常被称为阅读策略或阅读技巧。成功的第一和第二语言读者能够有意或无意地采取特定的行为来提高对文本的理解效果。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从下到上的策略他们都会适时采用。Goodman(1996)认为读者在进行阅读时,会同时完成一个连续进行的过程:预测即将出现的信息,验证和确认预测,等等。这种阅读过程是一个从不断输入的文本中连续不断地取样的过程。读者不是逐字地进行,而是借助背景知识和预测、确认等各种策略来理解文本。一个人达到这种程度时,一般可能会说;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的阅读可以是相似的。尽管如此,正如以上研究所示,第二语言阅读实质上与第一语言阅读差异是很大的.

第二语言是指“语言学习的历时性,任何在本族语之后获得的语言”(Stern,1983,P,12)。该定义所说的本族语的含义是一个已经牢固发展起来了的本族语。而第二语言则意味着该语言很可能并不在本国内说。此外,第二语言可以包含一个在句法、语音、语义和修辞上与目标语明显不同的语言基础。如上所述,认知体系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很大。一个第二语言读者如果对建立在文化基础上的知识内容认知体系不熟悉,或不具备第一语言读者所具备的语言学基础,就会在文本中遇到困难。这些困难的大小由两种语言间的差异而定。如果一个第二语言学生的本族语与目标语的句法结构差别很大,就需要一个较高层次的认知重建过程。(Segelowitz1986),Grabe(1991)也指出,学生开始第二语言阅读时的知识基础与他们开始第一语言阅读时不同。例如:第一语言读者在进行实际阅读前已经拥有了充足的词汇基础,认识了几千个词汇和本族语的一些语法知识。而第二语言阅读者并没有这些优势。另外,第二语言读者虽然可以拥有语言技巧,但他们时常不具备细致的社会文化技巧。这时常意味着一个第二语言读者并不具备以纯正而特定的文化去理解文本的能力,是一种与内容认知体系缺乏相关的观点。阅读的结果理解,就建立在语言数据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