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基础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22:05:30

文化基础

文化基础范文篇1

关键词:校园文化;基础性;功能作用;历史透视

校园文化是以师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1]在教育教学研究中,校园文化一直都是关注度很高的热点话题,目前学界注重研究的问题多在如何建设的策略、方案等操作层面上,比如,有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有的与民族特色相结合、有的与地域特色相结合,等等,相对缺乏的是其基本理论方面的研究推进。本文试图对校园文化的价值主旨做个性化发掘,借助社会历史的视角,论述其在高校发展中的基础性意义,以丰富其理论研究。

1校园文化在高校发展中的基础性

所谓校园文化的基础性是指校园文化所特有的激发高校生存发展生命活力的那种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价值,这一价值如同一个高大建筑的基础一样,没有这样的基础,高校发展就会垮掉。高校是以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的场所。高校的生存发展需要诸多条件:物质的如办公教学大楼、桌椅教材等;精神的如办学理念、管理制度、教学风气等。物质条件容易达成,只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就能如愿建成,为难的是精神层面的东西,这不是靠投入多少资金就能取得的内容。正如清华老校长梅贻琦说过:“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师对大学的存在意义,不仅是作为一个学富五车的教师而存在,而是作为一个教育目标的榜样存在,发挥着营造积极向上、奋发进取氛围的作用,有大师的引领和带头,学校才会迸发出勃勃生机,获得充足的提升动力,凝结在大师身上的不同寻常的特质便是其高端的文化素养。新时期里,曾经任复旦大学校长的杨福家先生认为,大学之所以称为大学,关键在于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而大学的文化则是一种探求真理的文化、严谨务实的文化、崇尚学术自由的文化,还是一种明德修身的道德文化。名家们的思想认识,共同揭示了大学生存发展的真谛:大学不在于物理空间有多大,物质条件有多高,最关键的还是其有没有文化。可见,文化是一个大学安身立命的基础。进一步分析,校园文化就层次而言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深层次的内容,这一部分内容特指大学的精神和风气等等,它具有高度的凝结性,较为抽象,不身在其中往往无法感知,这一部分内容作为大学文化的内核,是一个大学长期培育积累所得,也是一个学校引为骄傲的内容。一个学校的校训就属于这样的内容。世界上各个大学的校训表述不尽相同,充分反映出各个学校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文化积淀,不同校训背后折射出的是各具特色的生命活力。另一部分为表层次的内容,这一部分内容特指那些在不同时期里、在不同场合下、在不同空间里呈现给师生的学术报告、文艺表演、体育竞赛、板报宣传等等有形的、可见的内容。这些内容在高校校园内丰富了学生生活、提供了锻炼机会、搭建了交流平台、传播了各类知识、营造了文化氛围、调动了多种积极性,是大学凝聚师生之心,激发教学活力的主要途径之一,这一部分内容所以必不可少,是因为它更适合年青学生的身心成长之需,它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途径,它还更接近于生活本真。学校通过更多接近本真的活动展示,教学才能有效地进入求真的轨道。校园文化具有基础性,可借用社会有机体的理论来阐述。该理论把社会看作是一个各种关系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有机整体,这个整体能呈现出各构成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系统性、整体性、开放性等重要特性[2]。认识社会有机体理论,能给我们很好的方法论启示。认识校园文化的基础性价值时,我们可将其置于学校存在发展的诸要素中进行分析。学校发展的要素从大的方面来分类,可有四项,一是物质条件,包括学校的硬件设施和资金等;二是师生条件,包括学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等;三是学校的种种规章制度,四是学校文化,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教风学风和人文精神等。在这四类要素中,学校的物质条件可以随时改善,师资队伍可以通过市场交流得以改善,学校的制度受其校园文化影响,唯有校园文化是难以随便获得的,需经长期不懈的努力积淀而成。一个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单位是很难办出特色,很难取得骄人成绩的。

2校园文化基础性意义的社会历史透视

据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学校出现于夏朝,而类似于现代意义的大学则起源于欧洲的中世纪,其最初的形式,仅指一种可以采用任何组织形式培育人才、促进社会发展的团体或社区,并没有突出其学校教育的作用和功能[3]。在对校园文化的历史审视中,我们深深觉得,是所有存在的和已经消亡的学校文化共同构建了历史长河的校园文化大系,又以这样的集体文化壮大了社会文化整体,使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传统文化丰富丰满、五彩斑斓。

2.1中西方校园文化的多元差异是校园文化基础性的外在表现

因为中西方办学的社会基础和社会文化传统不同,校园文化自然也不会相同,甚至完全相异,形成两种不同风格的校园文化,这些相异的校园文化伴随着两种迥然不同的社会文化或社会价值传承下来,个性十足,让彼此相互惊叹。(1)校园硬件设施,如:校园建筑、校园图书馆、体育场所等体现出校园文化差异。以校园建筑为例,西方多数大学校园一般是“无围墙大学”,且可向社区开放,体现出其开放性文化特征。而在我国,校园建筑结构如同家居一样,注重完整性、封闭性、独立性,显示出学校与社会的分隔,如此明显的差别更多地受制于其历史文化基础,是校园建设历史长期沉淀的结果。(2)大学理念培育的差异制约校园文化基础性的价值的取向。西方大学注重以独特的、多元性发展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发展,如:德国大学注重研究的办学传统、英国大学的博雅教育、美国大学重教学与科研、服务社会的大学理念等等;其共性是“以培养人”为目标,培养这个“目标人”会学习、会选择、会合作。相较于此,我国教育的任务虽然基于“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但历朝历代所确立的学习目标则是担当“治国平天下”之责,追求“学而优则仕”的前途,在此传统教育理念下,校园文化更多的以统治者的意志为转移。(3)注重“学术自由,培养个性”是培育校园文化基础性良性氛围的差异点。“学术自由”的思想最早由德国柏林大学创始人洪堡提出,他的新人文主义精神在大学教育中的体现是研究自由、教学自由和学习自由精神,这种自由精神营造了良好的文化传播与革新的氛围。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我国大学教育在近展中,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大潮,学术自由的呼声纷纷在大学响起。最典型的是北京大学在蔡元培校长的治理下,开创了思想自由的新学风,形成了北大优秀的办学传统,奠定了新北大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而这样的学术自由氛围并未能在我们的办学历史中普及并延续,因而校园文化建设极容易随波逐流,脱离文化的高雅,偏向世俗。(4)创新意识培养是校园文化核心内容的新亮点。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大学出现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改革浪潮,至今仍方兴未艾。其培养途径有三:一是切实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二是设立创新基地,在实践中创新;三是建立有效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与国外大学相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在教学改革中,各种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在实践中普遍应用,比如,让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给新生配备导师制,设立学生科研奖励等等,但各类学校的发展并不平衡,整体创新能力偏弱,这些不足使得校园文化的厚重性不足。

2.2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互动相溶是校园文化基础性意义的活力源泉

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追根溯源来自社会文化的土壤。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又以其独特的方式服务社会,丰富社会的文化发展,促进社会的文化进步。首先,学校的生成是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社会文化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独特领域,这就决定了校园文化生成和发展的社会文化基础性,以我国校园的礼仪文化教育形式为例,可见一斑。我国素有“礼义之邦”之称,在我国古代社会学校教育中,礼仪制度教育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左传•隐公十一年》云:“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4]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礼制建设。为了富有成效地施行礼制,需要建造专门的场地演练,需要培养专门的人才实施,需要专门研究礼制的完善,因此,催生出了古代学校的形成,催生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礼制文化教育。礼仪制度的教育成为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校园文化的教育形式与内容在很大程度上都深深打上了社会历史文化的烙印。其次,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具有重要的辐射作用。学校从独立于社会之后,并没有完全与世隔断,而是有许多途径通向社会,与社会交融。它的老师来自社会,它的校园建筑敞开向社会,它的实践场所依托于社会,它的毕业生走向社会,它的建设和发展需要社会的支助,这些通道引入了丰沛的社会文化营养,这些营养在滋润学校发展时,也同时孵化出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这些校园文化又借助于其教师、学生和校园课堂本身,汇入社会文化,影响社会文化,与社会文化相得益彰,共同营造社会文明的良性循环体系。

2.3校长岗位是增厚校园文化基础的关键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个学校先评论它的校长。”[5]大学校长不仅是办学特色形成的主导力量,同样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力量,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校园文化的传承发展力度都与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以及管理能力紧密相联。中外各类名校办学成功的事例,无不说明这一点[6]。在西方高等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柏林大学,离不开洪堡的锐意改革;对哈佛大学产生深远影响的霍普金斯大学,离不开吉尔曼的开拓性创举;斯坦福大学成为世界著名的“硅谷”,离不开校长斯德林和副校长特曼的创新。在我国,古代孔圣人创办的教育影响了整个中国的教育和社会发展;现代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开创了乡村教育的先例,让教育的奢侈变成普通民众望而可及的内容;蔡元培主政北大,创造了一个个性丰富,生机勃勃的北大,奠定了其在今日中国的第一大学地位等,不胜枚举的历史事例告诉我们,校长是一个学校成长发展的灵魂,是培育一个学校文化基础厚度的规划大师。因此,一个成名学校的背后总是相连着一个成功的校长,一个成功的校长身后往往矗立着一个成名的学校,造就文化品位高尚的思想家、教育家类型的大学校长(或党委书记)是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

3校园文化基础性的几点要求

校园文化基础性价值的发挥,相伴着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本质上是一个多环节的、持续的、开放的实践项目,在其建设过程中包含着较多较高的要求。

3.1文化建设的时空性

营造校园文化,就基础性要求而言需要全面覆盖,减少死角,因此,客观上既有空间上的要求,也有时间上的要求。空间上要求校内的各个角落都应有文化的形式、各个人都应有文化的修养和品味,这类文化形式可以是静态的艺术作品、树木山石或办学成果集锦,也可以是动态的礼仪、行为、比赛或表演,校园文化应遍布校园各处,从办公场所到活动场所、从课堂到食堂、从路道到绿化,师生活动涉及的地方就应体现文化气息,这才是空间上建设的应有表现。在时间上营造校园文化要求具有持续性,即在各个时期里都有文化表现和亮点。校园文化是累积起来的,不能靠随意或突击来完成,一定是一个学校时时有校园文化意识、多年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

3.2文化活动的计划性

要做到校园文化的时空存在,就要对校园文化做好规划,就要具备校园战略发展的长远眼光。要把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上升为学校发展战略,并将其制度化,以保证其得以顺利传承,不因不同阶段的领导更换而改变其文化特色或削弱其建设力度,真正让校园文化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持续发展。校园文化的建设计划既需要围绕学校办学特色的主题做“顶层设计”,也需要发挥群策群力的作用,走群众路线,培育全体师生员工校园文化建设的“自觉”氛围,还需要专家学者献计献策、从不同专业的视角进行创新和批评完善。

3.3办学质量提升中的包容性

包容对个人来说是一种修养,对一个单位来说是一种价值理念,也是一种生存文化。学校是聚集人的地方,除了老师还有众多学生,每个人都有思想,每个人的思想都有个性,每个人的思想都会变化,在这样的群体中,固然群体意识很重要,群体目标很重要,但若在主张群体意识的时候,漠视和排斥个体意识,这对教学工作进展,并不有利,因为教学是以教师个体活动为单位完成的,出色的教学工作来自于教师个体的榜样力量和创造性。漠视和排斥个体意识很容易扼杀个体的创造性。因此,文化底蕴深厚的学校往往能汇集较多很有个性、很有学术成就、很受学生喜爱、让人记忆深刻的人物。

3.4方式途径上的亲切性

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和途径众多,每个建设内容都涉及到“人”的问题,虽然从总体上来看,校园文化可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通常不太容易让师生厌烦。但这不等于说,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和途径不需要讲究艺术,实际上,要想让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出彩,反而特别需要讲究方式方法的艺术性问题,这种校园文化建设方式和途径的艺术性是要让每个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都能给人亲切感。校园环境建设具有亲切感,人们就乐于进校,乐于工作生活在校园;教师上课具有亲切感,学生就会得到平等尊重的认同,就容易进入教学互动的场景;学校领导具有亲切感,教师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就容易被调动。方式和途径的亲切性,是校园文化建设者的身心修养高度、智慧高度和艺术水准的生动体现。

总之,校园文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办学资源,较多的研究者均将其看作为一种“隐性课程”贯串于学校办学的历史中,其对学生的影响是间接的、持续的、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式的。[7]因此,校园文化是高校生存的隐形基础。

作者:许金如 唐开鹏 徐开金 单位:扬州职业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德斌.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6):107-109.

[2]刘忠孝,万宁宁.试析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对高校德育社会化的理论支撑[J].学术交流,2012(1):167-171.

[3]程方平.高等教育的发展创新历程———国外大学发展概说[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89-100.

[4]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C]//林志均:合集•文集之六.上海:中华书局,1936.

[5]陶行知.陶行知选集(第1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文化基础范文篇2

企业是一个社会经济系统,企业的行为绝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文化对企业经营活动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如美国著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指出:“忽视文化因素影响更加突出,这不仅表现在”百年老店“本身就构成了一道历史文化风景线,而且表现为”百年企业“的形成必然是以独特的企业文化为基础的。

虽然有关企业文化的基本定义有很多,但所谓企业文化,无非主要描述一个企业全体员工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为什么在企业这种经济组织中,有关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为什么在企业这种经济组织中,有关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之类的文化因素被人们赋予“化腐蚀为神奇”的巨大作用呢?抛开一些研究者将无法从经济角度解释清楚的问题都归为文化原因以及故弄玄虚的因素以外,客观地说,由于企业文化旨在培育员工的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因而企业文化在企业竞争与发展过程中具有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激励功能,具有引导和规范员工行为的约束功能,具有指明共同努力方向的目标导向功能,以及促进全体员工为了企业目标的实现而众志成城、团结奋斗的凝聚力功能。

然而,实际上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绝不是直接的。很多管理者和员工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并不能直接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力量。有没有意识建设企业文化、同样在商场上纵横驰骋取得重大成功的企业并不鲜见,现实中我国很多企业是在取得很大成功后才开始有意识地培育自己的企业文化的。这并不能说明企业文化对企业成长是可有可无的,只能说明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绩效不是短期直接有效的,而是长期发挥作用的。也就是说,企业文化的力量是长期逐渐显现的,有意识地培育企业文化和没有意识地建设企业文化的区别只有在企业长期经营过程中才能显示出来。这就是说,对于那些追求迅速发家致富的企业家而言,辛辛苦苦培育企业文化对于其“暴富”的目标意义不大,而对于心存高远、志在打造百年企业的企业家而言,有意识地培育企业文化则至关重要。

企业价值观中最主要的、最核心的是企业的利润观。培育“百年企业”的企业文化,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利润观,奠定精神文化基础。

创办和经营企业最终目标是什么?企业能否始终对企业利润目标是什么?企业能否始终对企业利润目标具有科学、合理、合法的追求方式?利润最大化目标在企业长期经营过程中是否始终处于首要地位?当企业的利润目标与社会目标发生冲突时,企业如何处理这种冲突?企业对这一系列问题回答的差异,反映了企业基本利润观的不同。而这种利润观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能否成为成功的百年企业。

那么,优秀的百年公司应该具有怎样的利润观呢?美国著名的智囊公司——兰德公司花费了20年的时间跟踪世界500家大公司,发现百年长生不衰的企业具有的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树立了超越利润的社会目标,不以利润为唯一追求目标。具体包括三条原则,一是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二是共同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三是客户价值和社会价值高于企业的生产价值和利润价值。这表明,那些能够持续成长的公司,尽管它们的经营战略和实践活动总是不断地适应着变化的外部世界,却始终保持着稳定不变的超越利润最大化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目标。因而,树立超越利润最大化的价值观是百年企业的精神文化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打造百年企业,必须将“以人为本”、“以顾客为中心”、“努力服务社会”、“平等对待员工”、“平衡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提倡团队精神”等这些看似非常“虚”的口号落到实处,实实在在地将其作为企业的行为准则。

在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中,制度文化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制度作为一种文化,与一般意义的文化不同,制度是有形的,往往以责任制、规章、条例、标准、纪律、指标等形式表现出来,制度文化是在有形的制度中渗透的文化,通过有形的制度载体表现出的无形文化。由于企业员工普遍认同一种精神文化一般需要经过较长时间,而把精神文化“装进”制度,则会加速这种认同过程。当科学的企业制度逐渐成为一种优秀的制度文化时,企业就获得了长期的生命力,百年企业需要培育的是优秀的制度文化,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建立科学的制度上。

由于无论是企业制度建设还是企业制度文化培育,往往都是由企业家和少数精英主导推进的,因而很难避免在企业制度文化中留下企业家越是英明和伟大,该企业的制度文化就会受企业家个人影响程度越大,于是掉进魅力型领轴的陷阱——个人的生命周期被复制成了一个企业的生命周期——的可能性就更大。对于“百年企业”而言,其制度文化能够超越企业家个人的自然寿命,从而保证了企业持续经营与发展。通用公司总裁韦尔奇无疑是当今伟大的商业领轴,但通用公司更是卓越的百年企业,韦尔奇的角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才是一个真正的百年企业所应该具有的超越企业家个人文化的优秀的制度文化。这种优秀的制度文化着眼于建立使公司拥有更多卓越领导者的制度和机制,而不是仅仅依靠一个企业领袖。

企业家个人寿命是有限的,而企业经营是要持续的,企业只有通过培育超越企业家个人自然寿命的限制的制度文化,才有可能成为持久经营的百年企业。1999年,长虹集团董事长倪峰离任,但其后任者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控制这个品牌价值高达260亿的庞大企业集团,一段时间后倪润峰又重新执掌帅印。这说明象长虹这样中国企业的佼佼者也无法超越企业家生命周期。近些年,许多鼎鼎大名的中国企业都随着曾风光一时的企业精英或领袖的沉陷而销声匿迹了。我们必须承认,绝大多数中国企业还缺少超越企业家个人生命周期的机制,还没有建立起超越企业家个人文化的制度文化。通过培育优秀的制度文化而打造“百年企业”,中国企业还任重而道远。

文化基础范文篇3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民文化宪法爱国主义

“和谐社会”的概念提出以后,从长远来看,其政治意义远远超出迄今为止人们所讨论的范围。它不仅仅是“科学发展观”、各种社会关系之间的和谐或者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也不仅仅是执政党执政模式的变化。从更深人一步说,和谐社会及相关各种目标的实现,会导向政府和人民之间社会契约关系的重建,而这种契约关系的建立和巩固都有赖于一个社会的公民概念以及体现公民特征的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加强,有赖于一个公民文化所体现的共识。可以说没有公民文化,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契约便无从谈起,蕴涵在契约文化中的民主、自由等现代文明的价值观就会被暴力、零和搏弈等前现代文明的价值观所取代,和谐社会的构建最终也会失去其制度保障。因此,和谐社会意味着一种基于公民文化的契约型国家治理制度。缺乏公民意识,也是中国在政治文化上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因此,重塑公民文化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最紧迫的任务。

一、公民文化的身份认同观

1.公民的涵义

公民一词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时代。在古希腊、古罗马,公民指的是在法律上可以享有政治权利的自由民,而非公民的奴隶和外国人在法律和社会两个层面都是受到歧视的对象。公民是一种身份,一种作为国家认可的构成成员的身份的符号。17世纪洛克、卢梭等人的天赋人权论使公民一词走向普遍化。

《不列颠百科全书》把公民定义为:“公民资格指个人同国家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个人应对国家保持忠诚,并因而享有受国家保护的权利。公民资格意味着伴随有责任的自由身份。公民具有的某些权利、义务和责任是不赋予或部分赋予在该国居住的外国人的。完全的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和担任公职权,是根据公民资格获得的。公民资格通常应负的责任有忠诚、纳税和服兵役。”

公民是法律上的概念,强调社会成员的权利义务平等性。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没有奴役,没有特权,也没有歧视。

与“公民”相对应的是“国民”,与“公民”相对立的是的“子民”。“国民”表明一个人的国籍,而“公民”除了表明国籍外还有更深的内涵,说某人是某国公民,内涵此人与该国其他公民的地位相互平等,拥有相应的权利与义务。“民”就是老百姓的意思了,为什么要加一个“子”字呢?《礼记》中说:“子,谓所获民臣”。按照这个说法,“子民”就是不管内心愿意与否都必须臣服的老百姓,它所衬托的是依附型人格、身份差别,所以,在封建社会,“子民”也可以用“臣民”来代替,“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是“子民”的真实写照。在当前中国社会的习惯性词语中,老百姓远比公民有位置,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公民文化的缺失。

2.公民身份与公民文化

公民身份摈弃了个人身上一切人为的差别,只要在一个政治共同体中具备了公民身份就会享有基本相同的权利和承担基本相同的责任义务,因此,一个社会公民身份的普遍实现取决于政治的公共性,取决于身份平等的文化传统。我们很难想像,一个受到文化传统支撑的身份不平等社会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公民身份的普遍认同就构成了一个社会的公民文化,这种以认同为基础的公民文化是一种摒弃了等级特权的的政治文化,它要求彻底摆脱人身依附关系,建立一种无论任何人都不能违反的法律制度以及对公共权力持有的高度警惕。同时,它还是一种自由的政治文化,在公民文化中,公民们视追求政治自由、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和经济自由为天经地义,它鼓励个性和自我,认为个人的意志、利益、爱好和享受,从最终价值上看高于家族、集体、民族和国家。

在当代,公民文化渐渐取代传统的血统认同和传统认同成为了当代许多民族国家的凝聚力和认同基础而成为世界认同文化的主流,认为公民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化解种族仇杀、阶级矛盾、意识形态冲突这些人类社会在上个世纪遗留下来的最终难题的惟一解决办法。在所有的公民文化解决方案中,德国政治学家哈贝马斯提出的“宪法爱国主义”观念显得十分突出。

二、公民文化观的现代特征—宪法爱国主义

一个追求和谐的社会必定不会是追求以暴力或以暴力威胁的原则来平衡利益的社会,一个以“和而不同”为特征的和谐社会必定要用以理性协商和妥协的方式来解决利益的冲突,所以和谐社会必须要寻求社会认同。传统的认同价值,如血统认同、种族认同、传统认同等由于其包含的排斥性因素而显得不宽容,这种不宽容如果发挥到极至,暴力原则的解决方案就会接踵而至,这样的事例在历史上、在当代都是层出不穷的。对此,哈贝马斯提出的“宪法爱国主义”观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宪法可以作为公民文化的象征发挥其整合社会的巨大作用,一个追求和谐的社会在具体操作上可以以宪法追求其认同价值。

哈贝马斯认为,存在多元文化差异的人类共同体是不能以民族认同来维系的。作为统一和融合的基础,民族主义缺乏价值规范的基础。提出现代国家统一的价值规范问题,是哈贝马斯“宪法爱国主义”的精髓。尽管哈贝马斯的宪法爱国主义在1989年之前就已经提出,但两德统一、欧洲联盟以及移民与全球化浪潮仍然是哈贝马斯倡导宪法爱国主义的三大主要背景。

哈贝马斯提出的问题是:非强制性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结合会是什么样呢?哈贝马斯认为,这种结合应从政治文化的形式普遍性得出它的原则标准。哈贝马斯指出,一个民主国家的理性宪法体现了一种预先确立的、抽象化的原则性社会契约,它是一切具体共识和妥协的基础。他说:“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宪法代表一种形式的共识。公民们在处理集体生活时需要有这样的原则,这些原则因为符合了所有人的利益,因而可以得到所有人的理性赞同。这样一种社群关系是建立在相互承认的基础上的,每个人都可以期待别人待他如自由和平等之人。因此,宪法是多元社会中表达形式的共识的最重要手段。文化多元主义的事实和确保公民权利的任务决定了民族国家层次上的整合力量只能是法,哈贝马斯把这个层次上的共同体称作“法的共同体”。对哈贝马斯来说,重要的不但是要看到,在同一个法的共同体即立宪民主国家中,不同的伦理生活共同体可以在同一个其核心为普遍主义原则的现代法律制度下和平共处。

哈贝马斯认为,一种“形式普遍性”在实体文化或实体生存世界中普遍存在。形式普遍性承认由差异构成的多元文化整体。形式普遍性的关键在于,一个人在宪法共和国中的公民身份(共和精神)和他对一个文化群体的亲近感(民族感情)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并不具有严格的概念纽结。这一关系只是历史的偶然,人们并不非要有相同的民族和阶级背景才能在一起共同提倡和维护普遍的公民权利。对于现代人来说,要紧的不是学会在民族文化中生活,而是在政治文化中生活;要紧的不是去寻根或寻回与他人同根的感情,而是学会如何批判地审视自己的利益以便进人理性的协商程序。

哈贝马斯指出:“公民们要组织和平共存,其原则之所以获得所有人的正当认可,是因为它们符合所有人的相同利益。这样的集体是由人们相互承认的关系所建构的。由于这样的关系,每个人都可以要求任何他人尊重他的自由和平等。所有的人都应享有同等的保护和尊重,他们作为个体,作为种族和文化成员及作为政体成员(公民)都具有不容侵犯的尊严”。

因此,哈贝马斯在社会认同上的基本观点是:民族和传统文化所形成的共同体是前政治性的共同体,它的成员的身份不是公民,而是民族或文化群体成员。现代意义上的政治共同体与民族或者传统文化共同体不同,它的维持框架不是自然的血缘或文化亲情,而是刻意构建,因此也是“非自然”的社会契约。这个社会契约就是宪法。社会成员由宪法获得政治共同体成员的公民身份,承担公民身份也就意味着把与此不同类的民族或文化身份搁置起来。社会成员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应当是一种政治性的归属感,是他在以宪法为象征的政治共同体内的成员身份的表现,哈贝马斯称其为“宪法爱国主义”。哈贝马斯的宪法爱国主义观虽然是基于欧洲一体化的背景而提出,但它对一切以追求和谐为目标的社会均具有普遍性,尤其对于当前中国面临的统一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三、公民文化的政治文明逻辑

一个以追求和谐为宗旨的社会无不以追求文明的政治为己任,因为文明的政治是人们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以及人的解放的实现程度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社会、国家的文明水平,是衡量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因此,一个和谐社会同时也必定是一个政治文明的社会,但是,建设文明的政治也需要一个坚实的社会基础,这就是公民文化。公民文化能够为建设现代政治文明提供合法性解释和合理性证明,能够加强政治角色对政治系统的认同感。可以说,公民文化的政治渗透是实现臣民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型的惟一通道。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是一条政治领域的牛顿定律。以文明政治为特征的和谐社会绝不是一个权力泛滥、专横的社会,因此,寻求权力的分立和制衡是和谐社会的政治宗旨。权力分立和制衡的制度框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制衡手段则是公民文化以及由此形成的公民意识。

朱学勤指出:“公民文化和公民意识是近代宪政的产物。它有两层含义:当民众直接面对政府权力运作时,它是民众对于这一权力公共性质的认可和监督;当民众侧身面对公共领域时,它是对公共利益的自觉维护与积极参与。因此,公民意识首先姓‘公’而不是姓‘私’,它是在权力成为公共用品,以及在政府与私人事务之间出现公共领域之后的产物,至少不会产生在这两者之前。”按照朱学勤的理解,一个体现公民文化的社会至少要具备下列特征:

首先,绝大多数公民普遍具有人权、公民权和独立人格意识,摆脱“顺民”、“臣民”情结,具有尊重和追求自由、平等、财产的社会风尚。

其次,破除权力崇拜和迷恋心理,排除集权、专制,树立权力监督和民主意识,始终保持对公权力足够的警惕。

再次,摒弃人治观念,树立程序意识、法治意识、宪政意识,抛弃“清官贤臣情结”,并且确立权利为本位的法律体系。

最后是责任意识。

一般说来,具备了这些特征的公民社会能够自动地对公权力形成有效的制约,而且这种制约因为有了文化传统而可以代代传承。

对以上所说笔者完全赞同,但笔者认为一个体现公民文化的社会还必须包括一个重要特征—纳税人意识。税是一个有特殊政治意涵的概念:税是建立在充分承认私有财产权基础之上的,不承认私有财产权,就没有税的概念。否则,怎么能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交给他者呢?所以,税与财产权密切相关,而财产权是一个人成为公民的重要特征,因此,一个公民社会也一定是一个纳税人社会。那么一个纳税人社会的税收原则是什么呢?笔者以为只有税收法定原则(或称税收双向原则)才是惟一符合体现政治文明的和谐社会的税收原则。“所谓税收法定原则是指一个社会的税收由政府与民间社会协商而定,征税权由政府和民间社会共同享有,而不由政府单方享有,西方国家的议会就是双方议税的场所,政府每通过一个税种、税率都要在代表人民的机构—议会中进行激烈的争论。”很明显,如果一个社会的税收原则是法定原则,就是一个充分尊重财产权的社会、就是一个体现公民文化的和谐社会,因为税收法定原则从根本上杜绝了公权力泛用权力的经济基础,最终会使公权力不但从政治上而且从经济上降格为“公仆”。可以说,税收法定原则是一个社会制约公权力并维持和谐的终极力量,也是一个社会公民文化的重要体现。正因为如此,体现和谐社会文化观的税赋观察就应提上议事日程。“税赋观察,就是观察政府与纳税人之间的有偿服务关系,以确保这样的交易公平、公正。税赋观察的使命在于实现纳税人在税赋方面的两个根本诉求:一是当政者正当征税;二是即使是正当征税,也要把税负降至最低限度,藏富于民。没有正当的理由,不经过正当的程序,无权向纳税人征税。

文化基础范文篇4

论文摘要:公民文化是一种混合现代化与传统因素、目前正处于政治渗透过程中的政治文化,它正在或即将取代种族、传统、血统等价值观成为人类社会的认同价值,这种认同价值由于其“非排斤性”产生了具备和谐社会特点的理性、协商、妥协的平衡利益冲突方式。因此,公民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是一脉相承的。

“和谐社会”的概念提出以后,从长远来看,其政治意义远远超出迄今为止人们所讨论的范围。它不仅仅是“科学发展观”、各种社会关系之间的和谐或者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也不仅仅是执政党执政模式的变化。从更深人一步说,和谐社会及相关各种目标的实现,会导向政府和人民之间社会契约关系的重建,而这种契约关系的建立和巩固都有赖于一个社会的公民概念以及体现公民特征的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加强,有赖于一个公民文化所体现的共识。可以说没有公民文化,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契约便无从谈起,蕴涵在契约文化中的民主、自由等现代文明的价值观就会被暴力、零和搏弈等前现代文明的价值观所取代,和谐社会的构建最终也会失去其制度保障。因此,和谐社会意味着一种基于公民文化的契约型国家治理制度。缺乏公民意识,也是中国在政治文化上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因此,重塑公民文化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最紧迫的任务。

一、公民文化的身份认同观

1.公民的涵义

公民一词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时代。在古希腊、古罗马,公民指的是在法律上可以享有政治权利的自由民,而非公民的奴隶和外国人在法律和社会两个层面都是受到歧视的对象。公民是一种身份,一种作为国家认可的构成成员的身份的符号。17世纪洛克、卢梭等人的天赋人权论使公民一词走向普遍化。

《不列颠百科全书》把公民定义为:“公民资格指个人同国家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个人应对国家保持忠诚,并因而享有受国家保护的权利。公民资格意味着伴随有责任的自由身份。公民具有的某些权利、义务和责任是不赋予或部分赋予在该国居住的外国人的。完全的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和担任公职权,是根据公民资格获得的。公民资格通常应负的责任有忠诚、纳税和服兵役。”

公民是法律上的概念,强调社会成员的权利义务平等性。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没有奴役,没有特权,也没有歧视。

与“公民”相对应的是“国民”,与“公民”相对立的是的“子民”。“国民”表明一个人的国籍,而“公民”除了表明国籍外还有更深的内涵,说某人是某国公民,内涵此人与该国其他公民的地位相互平等,拥有相应的权利与义务。“民”就是老百姓的意思了,为什么要加一个“子”字呢?《礼记》中说:“子,谓所获民臣”。按照这个说法,“子民”就是不管内心愿意与否都必须臣服的老百姓,它所衬托的是依附型人格、身份差别,所以,在封建社会,“子民”也可以用“臣民”来代替,“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是“子民”的真实写照。在当前中国社会的习惯性词语中,老百姓远比公民有位置,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公民文化的缺失。

2.公民身份与公民文化

公民身份摈弃了个人身上一切人为的差别,只要在一个政治共同体中具备了公民身份就会享有基本相同的权利和承担基本相同的责任义务,因此,一个社会公民身份的普遍实现取决于政治的公共性,取决于身份平等的文化传统。我们很难想像,一个受到文化传统支撑的身份不平等社会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公民身份的普遍认同就构成了一个社会的公民文化,这种以认同为基础的公民文化是一种摒弃了等级特权的的政治文化,它要求彻底摆脱人身依附关系,建立一种无论任何人都不能违反的法律制度以及对公共权力持有的高度警惕。同时,它还是一种自由的政治文化,在公民文化中,公民们视追求政治自由、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和经济自由为天经地义,它鼓励个性和自我,认为个人的意志、利益、爱好和享受,从最终价值上看高于家族、集体、民族和国家。

在当代,公民文化渐渐取代传统的血统认同和传统认同成为了当代许多民族国家的凝聚力和认同基础而成为世界认同文化的主流,认为公民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化解种族仇杀、阶级矛盾、意识形态冲突这些人类社会在上个世纪遗留下来的最终难题的惟一解决办法。在所有的公民文化解决方案中,德国政治学家哈贝马斯提出的“宪法爱国主义”观念显得十分突出。

二、公民文化观的现代特征—宪法爱国主义

一个追求和谐的社会必定不会是追求以暴力或以暴力威胁的原则来平衡利益的社会,一个以“和而不同”为特征的和谐社会必定要用以理性协商和妥协的方式来解决利益的冲突,所以和谐社会必须要寻求社会认同。传统的认同价值,如血统认同、种族认同、传统认同等由于其包含的排斥性因素而显得不宽容,这种不宽容如果发挥到极至,暴力原则的解决方案就会接踵而至,这样的事例在历史上、在当代都是层出不穷的。对此,哈贝马斯提出的“宪法爱国主义”观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宪法可以作为公民文化的象征发挥其整合社会的巨大作用,一个追求和谐的社会在具体操作上可以以宪法追求其认同价值。

哈贝马斯认为,存在多元文化差异的人类共同体是不能以民族认同来维系的。作为统一和融合的基础,民族主义缺乏价值规范的基础。提出现代国家统一的价值规范问题,是哈贝马斯“宪法爱国主义”的精髓。尽管哈贝马斯的宪法爱国主义在1989年之前就已经提出,但两德统一、欧洲联盟以及移民与全球化浪潮仍然是哈贝马斯倡导宪法爱国主义的三大主要背景。

哈贝马斯提出的问题是:非强制性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结合会是什么样呢?哈贝马斯认为,这种结合应从政治文化的形式普遍性得出它的原则标准。哈贝马斯指出,一个民主国家的理性宪法体现了一种预先确立的、抽象化的原则性社会契约,它是一切具体共识和妥协的基础。他说:“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宪法代表一种形式的共识。公民们在处理集体生活时需要有这样的原则,这些原则因为符合了所有人的利益,因而可以得到所有人的理性赞同。这样一种社群关系是建立在相互承认的基础上的,每个人都可以期待别人待他如自由和平等之人。因此,宪法是多元社会中表达形式的共识的最重要手段。文化多元主义的事实和确保公民权利的任务决定了民族国家层次上的整合力量只能是法,哈贝马斯把这个层次上的共同体称作“法的共同体”。对哈贝马斯来说,重要的不但是要看到,在同一个法的共同体即立宪民主国家中,不同的伦理生活共同体可以在同一个其核心为普遍主义原则的现代法律制度下和平共处。

哈贝马斯认为,一种“形式普遍性”在实体文化或实体生存世界中普遍存在。形式普遍性承认由差异构成的多元文化整体。形式普遍性的关键在于,一个人在宪法共和国中的公民身份(共和精神)和他对一个文化群体的亲近感(民族感情)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并不具有严格的概念纽结。这一关系只是历史的偶然,人们并不非要有相同的民族和阶级背景才能在一起共同提倡和维护普遍的公民权利。对于现代人来说,要紧的不是学会在民族文化中生活,而是在政治文化中生活;要紧的不是去寻根或寻回与他人同根的感情,而是学会如何批判地审视自己的利益以便进人理性的协商程序。

哈贝马斯指出:“公民们要组织和平共存,其原则之所以获得所有人的正当认可,是因为它们符合所有人的相同利益。这样的集体是由人们相互承认的关系所建构的。由于这样的关系,每个人都可以要求任何他人尊重他的自由和平等。所有的人都应享有同等的保护和尊重,他们作为个体,作为种族和文化成员及作为政体成员(公民)都具有不容侵犯的尊严”。

因此,哈贝马斯在社会认同上的基本观点是:民族和传统文化所形成的共同体是前政治性的共同体,它的成员的身份不是公民,而是民族或文化群体成员。现代义上的政治共同体与民族或者传统文化共同体不同,它的维持框架不是自然的血缘或文化亲情,而是刻意构建,因此也是“非自然”的社会契约。这个社会契约就是宪法。社会成员由宪法获得政治共同体成员的公民身份,承担公民身份也就意味着把与此不同类的民族或文化身份搁置起来。社会成员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应当是一种政治性的归属感,是他在以宪法为象征的政治共同体内的成员身份的表现,哈贝马斯称其为“宪法爱国主义”。哈贝马斯的宪法爱国主义观虽然是基于欧洲一体化的背景而提出,但它对一切以追求和谐为目标的社会均具有普遍性,尤其对于当前中国面临的统一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三、公民文化的政治文明逻辑

一个以追求和谐为宗旨的社会无不以追求文明的政治为己任,因为文明的政治是人们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以及人的解放的实现程度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社会、国家的文明水平,是衡量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因此,一个和谐社会同时也必定是一个政治文明的社会,但是,建设文明的政治也需要一个坚实的社会基础,这就是公民文化。公民文化能够为建设现代政治文明提供合法性解释和合理性证明,能够加强政治角色对政治系统的认同感。可以说,公民文化的政治渗透是实现臣民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型的惟一通道。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是一条政治领域的牛顿定律。以文明政治为特征的和谐社会绝不是一个权力泛滥、专横的社会,因此,寻求权力的分立和制衡是和谐社会的政治宗旨。权力分立和制衡的制度框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制衡手段则是公民文化以及由此形成的公民意识。

朱学勤指出:“公民文化和公民意识是近代宪政的产物。它有两层含义:当民众直接面对政府权力运作时,它是民众对于这一权力公共性质的认可和监督;当民众侧身面对公共领域时,它是对公共利益的自觉维护与积极参与。因此,公民意识首先姓‘公’而不是姓‘私’,它是在权力成为公共用品,以及在政府与私人事务之间出现公共领域之后的产物,至少不会产生在这两者之前。”按照朱学勤的理解,一个体现公民文化的社会至少要具备下列特征:

首先,绝大多数公民普遍具有人权、公民权和独立人格意识,摆脱“顺民”、“臣民”情结,具有尊重和追求自由、平等、财产的社会风尚。

其次,破除权力崇拜和迷恋心理,排除集权、专制,树立权力监督和民主意识,始终保持对公权力足够的警惕。

再次,摒弃人治观念,树立程序意识、法治意识、宪政意识,抛弃“清官贤臣情结”,并且确立权利为本位的法律体系。

最后是责任意识。

一般说来,具备了这些特征的公民社会能够自动地对公权力形成有效的制约,而且这种制约因为有了文化传统而可以代代传承。

对以上所说笔者完全赞同,但笔者认为一个体现公民文化的社会还必须包括一个重要特征—纳税人意识。税是一个有特殊政治意涵的概念:税是建立在充分承认私有财产权基础之上的,不承认私有财产权,就没有税的概念。否则,怎么能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交给他者呢?所以,税与财产权密切相关,而财产权是一个人成为公民的重要特征,因此,一个公民社会也一定是一个纳税人社会。那么一个纳税人社会的税收原则是什么呢?笔者以为只有税收法定原则(或称税收双向原则)才是惟一符合体现政治文明的和谐社会的税收原则。“所谓税收法定原则是指一个社会的税收由政府与民间社会协商而定,征税权由政府和民间社会共同享有,而不由政府单方享有,西方国家的议会就是双方议税的场所,政府每通过一个税种、税率都要在代表人民的机构—议会中进行激烈的争论。”很明显,如果一个社会的税收原则是法定原则,就是一个充分尊重财产权的社会、就是一个体现公民文化的和谐社会,因为税收法定原则从根本上杜绝了公权力泛用权力的经济基础,最终会使公权力不但从政治上而且从经济上降格为“公仆”。可以说,税收法定原则是一个社会制约公权力并维持和谐的终极力量,也是一个社会公民文化的重要体现。正因为如此,体现和谐社会文化观的税赋观察就应提上议事日程。“税赋观察,就是观察政府与纳税人之间的有偿服务关系,以确保这样的交易公平、公正。税赋观察的使命在于实现纳税人在税赋方面的两个根本诉求:一是当政者正当征税;二是即使是正当征税,也要把税负降至最低限度,藏富于民。没有正当的理由,不经过正当的程序,无权向纳税人征税。

文化基础范文篇5

民间美术作为我国极具深厚文化意蕴的艺术传统,是地域文化艺术中的杰出代表,其独特的造型、个性的色彩以及形神兼具的审美意趣和寓情于作品中的美学理念,都具极高的文化价值。笔者在开展2018年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曾国藩的‘礼学’思想在溪砚造型设计中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CX2018B241)过程中系统阅读了《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与创作研究》,认为该书内容对大学美术基础教育具有重要的教育启示。

首先,《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与创作研究》一书中对民间美术的诸多分类进行了详尽阐述,种类丰富的民间美术能够为大学美术基础教育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以及美术训练方法,而在基础美术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前提下,深入挖掘社会中多种不同的艺术教育资源,也符合当代美术基础教育的教学理念,特别是发掘通过民间美术显现出来的地域文化理念与价值,能够提升美术教育的文化艺术内涵与格调,拓宽学生对美术知识的认知。因此,在大学美术基础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将民间美术列为基础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以丰富美术课程教学的内容与形式,而民间美术中各种丰富的造型方法,也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达到美术基础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师还可以引领学生到民间去感受多样的民俗活动,参与民间技艺制作,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民间美术的魅力,体会其中的文化艺术内涵。

其次,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大学美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而民间美术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劳动人民虽然生产力水平低下,生活环境和条件较差,但是他们的精神世界极为丰富,有着极为强烈的创新意识,正如《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与创作研究》一书中所说的:民间美术是以最朴素的方式从生活中诞生,在实践中完善,形成独特的美术形式,能够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融入艺术创作中。很多的艺术创作者也正因为意识到这一点,才更加积极地从民间传统艺术当中寻找创作灵感。因此,民间美术中所蕴含的文化艺术魅力与创作理念,能够为大学美术基础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很多启示与参考,特别是将民间美术与美术教育课堂相结合,能够促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与创作中大胆创新,敢于运用多种夸张手法进行更多形式的美术创作,更显示出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的主体性,实现学生在学习与创作中的自由表达,有利于推动美术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文化基础范文篇6

关键词:基础音乐教育;音乐文化传承;本土

本土音乐(nativemusic)指的是某一地区的典型代表、能够反映出该地方特色的音乐形态。本土音乐文化是某个地区的群体在历史文明和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伴随劳动过程的自发的、瞬时的创作出来、表现生产生活的音乐产品。本土音乐文化是聚集了本民族的哲学内涵、文化精髓、民族气质,能够体现出民族最深刻的哲学思辨、审美情趣。随着经济全球化推动发展,西方音乐文化的传入,本土音乐文化传承面临巨大的困难,很多戏种、民歌走向衰落。本土音乐文化是将某一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地理、宗教、民俗风俗以及生活方式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聚集了区域民众的思想情感和智慧。学校是本土音乐的传承发展作为重要传承途径,因此在基础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本土音乐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接触掌握本土音乐。本土音乐和文化背景有共生关系,随着音乐人类学、民族音乐学等交叉学科兴起,应该将本土音乐文化作为文化形态的角度来进行开发和考察,注重音乐产生的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把握本土音乐文化。

一、音乐教育中传承本土音乐文化的必要性

(一)音乐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在21世纪的音乐新课程改革中指出:“除国家课程外,地方和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应占一定比例。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该项要求的提出为当前的基础音乐教育中本土音乐课程资源开发提供了政策上的有力支持。对于音乐教师来说,要结合所在区域的本土音乐文化特殊性,充分发挥地方音乐课程有效资源,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音乐资源。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具有丰富的本土音乐文化资源,每个民族音乐都具有它的存在价值和特殊性,因此这些音乐文化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传承发展。音乐教育具有文化传承功能,教育者有责任义务将本土音乐文化渗透于音乐课堂之中,探索地方特色音乐文化资源丰富学校音乐教育。(二)本土音乐有利于文化生态发展平衡。我国本土音乐文化有着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世界音乐文化之林也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如果我们长期忽略自身的音乐文化传统,就等于在全球化发展进程中抹灭自己的未来发展,这种表现也将会影响全球音乐文化生态系统的失调。随着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媒体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受到大家的期盼和热烈关注,而不同的社会种群对于新媒体环境的适应程度不同的。从人类诞生“文明”那一刻,至今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形式可以统一引领各国文化标准。如今人类文明已跨入数字化时代,信息的传递速度可想之快,知识碎片化、快餐化。每天接踵而至各路文化形态,在大量文化堆积中,要想从中获得平衡,自然要把握好自己本民族文化,重视本土文化传承。为了更好地实现文化传承,必然要在音乐教育中渗透本土音乐文化,把握好基础音乐教育这个平台。(三)全球化视野中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诉求。当今世界发展逐步走向全球化进程,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本土文化、地方文化极易被同化,这是全球化进程发展中各个民族需要留意、警惕的地方。因为文化同质化带来的后果是文化多元化、多样性的没落,至此导致本土文化的泯灭,而文化多样性是保持本土文化本质的根本要求。设想若世界只单一存在一种文化,是多么单调可怕的事情。多元文化观认同每个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这种价值是凝聚了区域群体的经济生活、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是本民族赖以生存的基本需求。同样当今音乐教育应该体现出多元文化观点,音乐并不能只传授单一的音乐本体。传承本土音乐文化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重要部分,因为只有对其本土音乐文化进行传承发展,进而才能对本土音乐文化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并且能够丰富基础音乐教育的内涵和认同音乐教育的文化功能。基础教育应该探索开发地方文化,从本土音乐本身蕴含的特殊性角度来看待音乐教育,充分讨论和挖掘本土音乐特色来引导学生感受多元音乐文化,了解本土音乐文化,有着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从而推动本土音乐教育的实施。

二、音乐教育中传承本土音乐文化的方法策略

(一)建立多元音乐文化的教学理念。世界各国教育学者都开始关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思潮,它是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文化形式回归的产物。当今各国都开始挖掘、保护本民族音乐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下保持自己的文化生态平衡。多元化音乐教育概念,是注重学生对本民族文化、民族属性。在课程和教材中应该包含主流音乐文化也要体现非主流音乐的内容,将本土音乐文化作为教材内容,课堂营造多元音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从而彰显本民族音乐文化魅力,在全球一体化“和而不同”的文化之林中拥有平等交流的话语权。(二)建构本土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我国音乐教育的教育模式基本是沿袭欧洲教育模式,本土音乐课程体系还未真正进行的讨论和研究,本土音乐文化知识体系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在我国具有丰富多样的民族音乐文化,但这些珍贵的资源至今未被音乐教育者重视挖掘和利用,所以要建构本土音乐课程体系,通过音乐教学活动传承本土音乐文化,是基础音乐教育者中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的核心所在。首先要合理安排艺术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本土音乐教学目标应该与学校培养目标保持统一。其次,在课时安排上要合理、严密。教材是教学活动开展的载体,统一编写的教科书都具有普遍性、基础性,较难体现地域特的特殊性以及中国文化的多样性,这样也势必较难满足当今社会、个人发展需求。因此,必须重视教材开发的本土性、系统性,根据国家、民族、地域特点来进行调整。(三)整理保护本土音乐资源。本土音乐文化是我国文化非物质文化一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起濒临没落的文化遗产,并进行开发、保护、挖掘、收集整理工作。我国的本土音乐文化大都的传承方式为口传心授,在该模式中进而发展民间音乐形式,然而随着历史潮流的推进、传承人的缺失等原因,较多民间音乐面临流失、断代困境当中。这些本土音乐文化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人民生产生活的艺术产物,具有较高的审美哲学思辨、认知价值,当务之急便是教育工作者对本土音乐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工作。(四)加强本土音乐师资的培养。基础音乐教育中具有高素质能力的本土音乐教育师资是至关重要的,他们对本土音乐课程设置、内容安排、资源整理和利用方面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必须加强本土音乐师资的培养,发挥本土音乐教师资源,整体提高教师音乐文化素养、加强对本体资源整合能力,根据地域的本土文化内涵,合理设置相应的具体培养方案。加强校内外师资专家学者合作,努力挖掘传统音乐教学与基础音乐教育教学的契合点。

三、结语

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中,各国家、民族开始意识到本土音乐文化的价值,以及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认同。我国的教育体制长期受到西方“一元论”的影响,本土音乐文化被“边缘化”,近代以来我国教育学者开始不断摸索构建以本土音乐文化资源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体制。因此,树立多元文化观为主导的音乐教育观念、加强师资力量、建构本土音乐文化课程,挖掘保护本土音乐教育资源,努力探寻本土音乐文化价值,充分挖掘本土音乐文化教育的价值,从而更好的传承本民族文化,建立在多元文化观念上,促进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立足世界文化之林。教育学者应该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这个途径,发挥文化传递功能,音乐教育才能更好的素质教育转型。

参考文献:

[1]任凯,白燕.教育生态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文化基础范文篇7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模式;创新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模式的创新是迎合我国信息时展的必然要求,对高校计算机教学的发展起着较大的影响作用。就实际情况来看,我国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想要实现对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创新,就必须要对其教学现状进行深入了解,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对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进行优化和创新,为我国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现状情况

1.1教学内容缺乏时效性。在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背景下,计算机技术涉及到的知识更加广泛,但是在进行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材过于陈旧,无法紧跟时代的发展需求,许多内容与高中阶段的课程内容存在一定的相同性,这就极大削弱了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专业性,很难保证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整体效果[1]。比如在讲解计算机软件的操作使用过程中,无法紧密结合计算机专业特点,难以体现高校的办学特点,极其不利于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持续发展。1.2教学体制过于固定化。“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是我国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主要开展形式,许多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或是在进行演示操作的时候,常常存在信息量较多和演示过快等不利现象,难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进度。同时,在固有的教学体制条件下,学生在进行操作练习的时候,需要频繁向教师进行求助,或是直接按照书本上的步骤一一执行,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最终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不利于高校计算机教学的科学发展。1.3学生基础能力的差异问题。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都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能力,但是各个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甚至有些学生没有任何的计算机操作经验,以致在进行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时候,这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接收程度也不尽相同[2]。许多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停留在固定的操作步骤方面,一旦对某些知识进行组合运用就受到极大阻碍,不仅影响了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也极大影响了学生的持续发展。

2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创新策略

2.1教学内容的创新。在进行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之前,教师必须要针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对教材涉及到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提炼,并结合自身掌握的知识添加一些简单易懂的知识点,以此确保向学生传授的理论知识具有实用性,使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实效性得到有效提高。同时,教师也要积极鼓励学生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运用,以便能够真正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3]。此外,教师也要将教学内容分为基础内容和加强训练,尤其是其中的基础内容是学生必须要掌握和熟悉的,对于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也可以提出更高要求,从而有效确保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2.2教学模式的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于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发展,教师必须要采取有效方式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其主要创新内容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教师要结合专业的不同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无论是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要有所变化,在讲解理论知识的时候要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案例,且这些案例要适应相关专业对应的岗位,从而有效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能够对工作情境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其次,教师要对课时进行合理安排,比如课时在60学时的时候,其中边讲边练的课时占据48学时,纯理论课占据12学时,实践课时的总学时必须要在理论课时的4倍左右,在保证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最后,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针对学生基础能力参差不齐的现象实施因材施教,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科学分组,有效实现单独辅导,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2.3教学手段的创新。在进行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利用网络教学手段将教学地点改到计算机实训室,并安装多媒体教学软件,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向学生进行广播教学,使各个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操作演示下进行实践联系,有效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4]。同时,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向学生进行单独教学,比如单独广播等等,以此查看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步骤,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有效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使其能够真正掌握相关技术和知识。就目前来看,这种教学手段不仅能够提升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实效性,也能够有效避免先理论、后实践,导致学生在实践操作的时候忘记理论步骤,有效促进了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对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真正解决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现状的问题,就必须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对高校计算机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进行优化和创新,从多方面提升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整体水平,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相关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阮娟.基于SPOC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探索与实践[J].林区教学,2018(01):79-80.

[2]蔡志锋.MOOC环境下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01):143-144.

[3]韦灵.基于MOOC的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职业教育,2016(21):28.

文化基础范文篇8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试方式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接受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入门课程,也是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开设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把计算机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应用到各自的专业中。如何开展好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是我们应该重新思考的问题。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对于刚入校的新生来说,由于地域和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在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水平差别很大。这就明显地加大了教学难度,基础好的学生对课堂内容已掌握,对上课毫无兴趣,觉得在浪费时间;相反,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课堂内容不仅是新知识,而且要掌握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耐心。这使教师无法准确把握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教学形式多样,方法呆板目前,在许多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大都采用形式多样的授课手段,既有黑板、投影仪,又可以板书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使讲解的内容更加直观形象。但是教学方法仍显呆板。首先,教学方法没有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忽视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师生缺少交流,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有些多媒体课件只是把黑板的内容搬到了大屏幕上,使多媒体教学成为显示在屏幕上的教科书,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没有真正体现出来。

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实验效果差《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性质决定它是一门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基础课程。现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普遍将课堂讲授与机房实验分开。一般上完一次或数次理论课后才上一次实验课,理论课时比实验课时多,比例不合理,教学效果不理想。另外,在实验时,一个实验指导教师有时要同时指导一两个班,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与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

考试形式单一,成绩评定方法不科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实行教考分离,全校统考的考核方式,考试形式以笔试为主,对于开卷笔试、实践操作考试、演示考试及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等考试形式较少采用。总评成绩主要以平时成绩和笔试成绩相结合进行考核。但从卷面成绩上不能反映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真实水平,理论成绩比例过重,因此总评成绩体现不出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改革的方法与建议

改进教学模式,采用分级教学针对新入校学生的计算机知识与能力参差不齐的现状,建议进行分级教学,即根据学生入学时计算机基础水平的差异分不同的教学班进行教学。如可在新生入学时进行《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摸底考试,根据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级,甚至部分学生可免修。同时开设相应的选修课,如《办公自动化》、《网页制作》、《计算机网络基础》等,使免修学生能多学一些新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分级教学中,可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规定使学生共同达到一定的要求,还可因材施教,使优秀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学的更多、更深。

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实践环节,提高教学效果目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虽已采用了多媒体电子教学方式,但还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课后做作业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的个性受到束缚。计算机教学的重点应从“教”转向“学”,有步骤、有计划地过渡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把理论和实践合二为一,全部在机房授课。这样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边讲授、边练习、边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改革考试方式与成绩评定方法《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都学会使用计算机,掌握计算机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所以《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最佳考试方式就是无纸化考试。无纸化考试不仅能够测试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还能考查学生操作计算机和使用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软件的能力,考试过程就是计算机知识的具体应用。通过无纸化考试,做到让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能够考核学生的真实水平,有效地杜绝高分低能的现象。同时会增加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绩评定除了百分制外,可以采用等级评分制、模糊评分制、激励评分制。避免学生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只注重分数而不注重实际操作的现象。

利用网络设施,补充教学资源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作为补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突破了地域上和时间上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深、更广的教学内容,从而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拓宽知识面。

通过分级教学、新的考试方式与成绩评定方法等具体措施的试验与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更明确了,实践操作能力明显增强。当然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涉及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方法、考试方式等一系列的内容。只有通过积极地研究、实践探索与完善,总结出一套适应于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与考核体系,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欣如,曾一.《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9)

文化基础范文篇9

论文关键词:动漫文化传播文化心理基础

在动漫形象符号的作用下。动漫文化成为一种特殊的视觉文化.它在传播方面具有跨越国籍、种族和雅俗文化的广泛性。以及贴近心理真实的深入性。

一、动漫文化是一种特殊的视觉文化

动漫文化是视觉消费时代以创意为核心、以动漫形象为基础、以传媒为动力支撑的大众文化。它是一种特殊的视觉文化,它不仅充分展示出视觉文化的图像优势,还以轻松、夸张的文本内容对其感性、具象、娱乐要索进行了强化。与一般的视觉文化不同,动漫文化所依赖的图像符号不是现实景观的直接投影.而是对现实景观的创造性、艺术性改造。它根据内容情节及动漫角色性格塑造的需要充分发挥主观想象,对立足于现实景观的网像符号进行简化、夸张、变形或重组。这样。一方面动漫形象符号在线条、色彩、质感等方面追求“形似”,与现实景观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便于识别;另一方面,动漫形象符号在把握动漫文本精神内核的基础上力求“神似”,强调主观想象力的释放。依赖其独具特色的动漫形象符号.动漫文化在传播方面具有突出的广泛性和深入性

二、动漫文化能有效降低“文化折扣”,实现跨文化传播

动漫文化所依赖的是经过特殊艺术处理的“图像语言”.与有声语言和文字语言相比,其最大优势在于:能够以最简单的表达方式迅速达到超越阐籍、超越种族的传播效果。

如今文化边界日益模糊并不断被改写,不过由于历史的长期作用.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折扣”(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导致受众接受程度降低)现象仍然在相当大程度上存在。而动漫文化因其本身具有的无国籍性能在跨文化传播中尽可能地将“文化折扣”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大量动漫文化创造者有意识地将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海外文化在创意这根“魔棍”的指挥.巧妙重组。赋予其动漫文本混杂化的文化面貌。这样,动漫文化的传播方与接收方面对着“熟悉而又陌生”的文化符号系统,都会在好奇与理解中欣然接受,动漫文化在跨文化传播中的障碍进一步降低。

三、动漫文化雅俗共赏。便于在全社会广泛传播

在英国学者费瑟斯通看来.视觉文化的首要社会功能就是“文化的削平功能”就动漫文化来讲,由于其载体是鲜明、生动的动漫形象符号,雅文化和俗文化逐渐模糊了各自的界限.共同熔铸在充满可视性、形象性的动漫文本中。借助动漫这种通俗而生动的表达方式.不论是文学名著、历史典故,还是神话传说、少儿童话都能深入浅出地加以表现.其“浅显”、“全龄”特征十分突出。当动漫形象符号的民族化特色凸显之时,动漫文化雅俗共赏的基础进一步夯实。公务员之家

对于广大民众来说.动漫文化就是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老少皆宜的“无准备文化”。这在日本已经体现得相当充分。各种动漫产品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而带有动漫形象的服装、玩具,有动漫角色表演的游艺活动正日益普遍地进入一般民众的生活。由此可见,动漫文化能较好地融合各种雅俗文化要素.便于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群体中进行传播。

四、充满创意的动漫形象更贴近受众的心理真实。促使动漫文化的传播深入人心

首先,成功的动漫形象本身具有强大的心理召唤能力,能有力推动动漫文化传播。动漫角色的形象塑造是动漫文本创造的核心。也是动漫文化具有发散力的关键。独特鲜明、富有个性的动漫角色形象能迅速赢得受众的喜爱.从而紧紧抓住受众心理,有力地推动动漫文化传播,使其深入人心。因而一说到动漫文化,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米老鼠、史努比等经典的动漫角色形象.动漫爱好者的相关文化活动(如动漫绘画展、cosplay等)也往往嗣绕这些动漫角色形象展开。

文化基础范文篇10

数学是我们学习中的重要课目,但是一直以来都没将基础数学和民族文化整合加以教育学生。根据《中国传统的数学观和教育观对新世纪教育的启示》中记载:数学在中国不是一科和文学类受到一样重视的学问。在古代,官级不大的政府官员为了计算而学习数学,商人为了记录往来账簿而进行数学的学习。以算命为生的算命先生为了专业和计算而学习数学。在古代只有很少的数学家,数学家在社会局势下的就业前景暗淡,只有在政府部门任职或者成为算命先生。在我国的数学教育上,有学者认为在文化上存在技艺性的价值取向。现阶段的数学教育情况则是为了升学考试而构成的基础数学,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社会上的文化趋势,即社会上的“考试文化”。实则,我们在思考数学教育的问题上,不应该只是注重夯实基础,不只是每天和数学上的公式数字打交道,而是应该从文化多元化主义思想方面出发,显示数学对我们思维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目前我国数学教育中传统文化因素缺失,一味地考试强调分数,重视数理逻辑的培养。不少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学习出来的数学,除了在考试分数上有实际的提升外,放在社会背景中便会显得苍白无力。在《依靠传统》一文中指出,文化数学的成功需要依靠传统文化的的促进。实则,基础数学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实质就是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形成独立的数学文化,既不违背于传统数学文化,又能在当前社会适应民族文化,并在教学理念中融入民族文化的精髓,促进数学的进一步的发展。

2基础数学和民族文化的教育整合结果

2.1民族数学。基于文化的数学课程,主要是指将我们的民族文化和现有的数学文化结合起来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学生是学校的小环境和社会的大环境中知识的综合构建者。针对文化制定的课程,是指我们在文化背景下进行学习。文化课程具有发展思维的积极作用,并让文化成为我们学习数学的有益工具。“民族数学”这个概念首先在1894年第五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是上提出来。学者对民族数学的概念定义颇多。在1984年的早期论文中定义民族数学是不同群体计算的方式方法,比如测量,计数,归类与推理。在1987年,有学者指出“民族数学”是指一个文化中的群体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和理解其中的真实性。在1989-1990年学者的定义是把数学作为解释和应对社会文化的环境,甚至包含了数学的历史性描述。最终认为,在民族文化下的数学成了知识构造和发展的过程。在所有社会文化的环境下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丰富至极的工具,用来进行种类的分别、整理顺序、数量化、测量数据以及处理定向问题,并感觉出时间和计划内容之间的联系,找出事物背后的逻辑关系和事物之间潜在的联系。这些内容构成了数学展开活动的基本因素。说到底,“民族数学”就是指民族在生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数学符号、数学思维、数学理论具有民族文化的特征,并且仅仅是在我国本民族被用来学习和生活。2.2文化数学。文化数学是指在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数学。数学文化在即将公布于世的高中数学课程中是一个独立的分支。在20世纪的时候,数学有偏离于民族文化而独立发展的倾向,现在的数学依然如此。数学看重形式,部分人认为数学是真理,不需要具有时代背景的民族文化促进发展。后来,慢慢有学者试图把数学文化回归到社会背景的文化中,试图打造数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文化。我国的北京大学教授孙小礼在比较早的时候就有数学和民族文化相结合进行教育的意识了,在他出版的《数学与文化》中有讲到数理逻辑下的文化意义。后来在其他学者出版的《数学文化学》中指出了“数学共同体产生的文化效应”。学者们试图把数学从简单的数学思维中解放出来而和社会文化相结合,重点分析数学的历史文明,展现数学深厚的文化底蕴,提高数学作为一种独有文化的价值。

3结束语

数学不仅仅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且数学里面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这种文化需要与社会背景下的民族文化相结合,以便创造出更深厚的文化。基础数学与民族文化的教育整合,使得我们不仅提高了数学能力和数理逻辑思维,也使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充分体会着我们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顾沛.创建数学文化类课程提高学生数学素养[J].中国高教研究,2014(12):84-87.[2017-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