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广播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07:49:51

文化广播

文化广播范文篇1

(一)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法律法规。××乡文化严格按照《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云南省全民体育健身体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各项活动。按照《文化市场管理条例》的要求,协助文化局对我乡范围内文化市场进行日常监管。

(二)文体事业蓬勃发展。为繁荣乡文体事业,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广泛开展了各种文体活动,为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一是重大节日期间的文体活动。特别是春节和泼水节的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能动性,使我乡节庆文化活动有声有色,在各个村寨开展陀螺赛、打秋千、跳嘎光舞、打歌等内容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以中小学为主体,举办了庆迎“五四”、庆“六一”等文艺晚会。二是广泛开展各种文化、教育宣传活动,在乡集镇组织了文化、卫生、计生法规等知识的宣传活动。积极组织协调好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和澜沧江啤酒集团“送戏下乡”活动,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三是各村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自发组织了打歌等群众文体活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为各类文体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保障。四是积极组建业余文艺表演对,完成下甸和大城两个村的文艺队组建工作。五是多种形式庆祝建国60周年。第一,积极选送“昌宁歌曲大家唱”活动演唱歌手,演唱曲目为《希望的热土我的家》,能突出乡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第二,在上甸芒岗村民小组举行1场全乡陀螺手友谊赛,共有22名选手参加,大力发扬和传承了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第三,组队参加2009年千年茶乡商贸文化节,本着“有亮点、展特色”的原则,开展好乡镇展棚展销活动,并荣获二等奖;第三,宣传和动员广大农民朋友开展喜闻乐见、自娱自乐的群众文化活动。以街子村民小组为代表的新农村建设试点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10月2日晚,街子村民小组开展乒乓球、象棋比赛,还进行了青少年和成年人两组歌唱比赛,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伟大祖国最美好的祝愿。

(三)进一步提高信息上报质量和宣传效果。新闻报道工作紧扣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面向基层、面向各行各业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舆论阵地作用,积极组织正面宣传。通过《保山日报》、《昌宁宣传》等媒体发稿4篇,编印《××信息》4条,及时报道了××乡文体工作在三个文明建设工作中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新风貌,新经验、新典型。

(四)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积极配合县文产办对我乡范围内的10座佛寺、1座清真寺以及大城村鸡肠水新石器遗址等文物的野外普查工作,完善了档案、图像及音像等的痕迹管理。

(五)加强业务培训。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总体要求对文化站工作人员实施管理;以两《读本》为学习教材,通过自学和集中学习的方式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积极参加县及组织的各项业务培训,1年来参加了广场操舞等培训和县、市两级通讯员培训、县级信息公开相关知识培训。

(六)重视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加强对辖区内红桥网吧的日常监管。结合安全、消防、学校等部门对娱乐场所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集中整治安全问题和未成年人进网吧问题。

(七)加强辖区内娱乐服务业的管理。对辖区内夜来香、水晶玉等8家歌舞厅、音乐茶室进行登记造册、实施跟踪管理;对新申报的文化服务行业进行严格把关;结合乡妇联、卫生等部门对从业人员进行艾滋病免费筛查。

二、广播站工作

一年来,乡广播站充分发挥喉舌阵地作用,认真做好各种宣传报道工作。重点做到:

1、认真做好早、晚的新闻播放工作。工作人员认真负责,除了节假日及特殊原因,每天准时播放,第一时间把党中央的重大方针政策及热点、难点问题送到广大人民群众中间。

2、协助各部门做好广播宣传工作。一年来,结合土地日、地球日等活动做好地震知识等的宣传,共计5场次,听众达2000多人;结合12月1日艾滋病宣传日,共计宣传4场次,听众达2000多人,在征兵期间,充分利用集日做好《义务兵役法》等的宣传,共计宣传10场次3000多人。

3、切实做好××乡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盲村”村村通工程覆盖统计工作。

4、做好云南广播电视报的征订工作,年内共征订6份。

5、做好器材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做到定时检修,用心维护。

三、2010年工作重点

(1)做好乡综合文化站建设,结合实际,开展灵活多样的文化活动,用比赛的形式来激发大众的参与积极性,使××乡文化工作的重点从阵地建设逐步向活动开展转移,营造全民参与,全民共建的文化氛围。

(2)力求文体活动内容有所突破。顺应时展要求,结合乡情民意,以挖掘、整理、保护民族民间文化为重点,不断拓展新的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力求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

(3)多角度、多方位创开展老年人体协工作。

(4)加强学习,切实把业务工作与中心工作有机结合。

文化广播范文篇2

关键词:广播电视;大众文化;影响

广播电视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需要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文化传播。21世纪的广播电视承载着推进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历史重任,它在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能够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感。

一、广播电视和大众文化的含义

广播电视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和导线面向社会公众播送影像、音响等节目的传播媒介。通俗来讲,广播电视即是通过电视向公众传播音像的手段和相应节目的统称。大众文化是一种以文化产业为特征,以现代科技传媒为手段,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市民大众为对象的社会型、大众化的文化形态。它具有商业性和产业性,具有强烈的实用功利价值和娱乐消遣观念,具有批量复制和拷贝的创作生活方式,具有主体参与、感观刺激、精神快餐和文化消费都市化、市民化、泛社会化的审美追求。它是现代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反映大众日常生活、适应大众文化品位、为大众所接受和参与的,意义生产与流通的精神创造性活动及成果。简单来讲,大众文化就是老百姓的文化。其本质是一种以广大群众为载体,以现代传媒(如广播电视)为介质,以人民群众的生存、享受、发展需要作为出发点、归宿点和最高价值目标的人文文化形态,它被民众所广泛接受并对民众产生深远的影响。就载体形式而言,有娱乐性的书报杂志、网络文化、影视文化、服饰文化、流行歌曲、饮食文化、街头艺术、广告等。

二、广播电视对大众文化的影响

通过上述对二者含义及各自功能的分析可知,广播电视对于大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广播电视对于大众文化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的表现:

(一)广播电视对大众文化产生的消极影响

当今中国的广播电视,娱乐价值远远大于其本能够体现出的学习价值。当今中国正处于转型期,人们普遍内心浮躁,没有坚定的信仰,只关注眼前利益。在这样的情况下,广播电视运行和发展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娱乐性和商业性至上。电视节目的设定更多地去关注收视率,因而电视节目只是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而置广播电视应有的宣传功能(及时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人民群众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所取得的成就)、教育功能(传播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监督功能(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对舆论进行监督,以便树立正气,纠正一切不正之风)这三项基本功能于次要位置。各种选秀节目、相亲节目、医院广告、电视购物充斥荧屏。娱乐本来是人类的一种正常精神生活,但过于迎合大众、丢失自有精神的广播电视节目却会令广播电视失去应有的功能。若不加以有效控制,广播电视会成为引导甚至教唆不良大众文化形成的工具。广播电视对于大众文化的消极影响会影响人们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而不健康和非正能量的价值观反过来又影响着广播电视人的从业理念,导致负面广播电视节目愈发泛滥,从而产生恶性循环。

(二)电视广播对大众文化形成及发展的积极影响

电视广播传播特有的及时性,能够满足社会大众急切获取知识的需求。在广播电视出现之前,人们一般通过传统的方式如报纸、广播等来获取新的实时信息或知识,这些传播形式都有这样那样的缺憾。而广播电视具有形象化、及时性、广泛性的特点,弥补了其他传播形式的缺陷,既能够第一时间传递信息,也能够以图像搭配声音的形式,使需要传达给大众的信息具有声情并茂的特点,让大众容易接受。

三、针对广播电视对于大众文化的两方面影响,如何使广播电视发挥对于大众文化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要树立正确的大众传播价值观

我国的社会形态决定了广播电视等主流传播形式始终是政府的喉舌,是国家的舆论机器,它对文化的传播必须要体现国家的意志。因此,广播电视传播的价值取向的初衷和出发点,就是要维护国家形象和民族长远利益。

(二)要弘扬时代精神

要把握时代主题,依靠理论和舆论的力量,提供社会价值指向,充分发挥社会团体、文艺界等的积极作用,打造出轻松愉快且健康向上的电视节目,进而影响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对大众文化传播的引导

注意对传播环境的改造,通过培养和引导来提高公众的格调和品位。我国电视广播传播活动面对的是素质参差不齐的公众,人口素质相对不高,而提高公众素质、改变传播环境也是电视广播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结语

毋庸置疑,我国电视广播的技术手段和所涉及的内容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电视广播作为影响大众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应该在认清现实情况的前提下,不断完善自身技术及体制,并汲取外来的先进理念和技术,与我们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构造新的科学运作体系,充分发挥对大众文化的积极影响。

作者:普建琼 单位:弥阳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刘世敏.发挥广电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作用[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6(04):43-45.

[2]李佳航.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保障措施探讨[J].科技传播,2016(08):17-18.

文化广播范文篇3

关键词:少数民族;语言广播;传承;民族文化

一、前言

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跟不上现代社会的发展,为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相关部门可颁布相关政策,创新文化改革,借助多媒体等新兴传媒,发挥经济文化的作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广播是传媒的代表之一,借助少数民族语言广播来促进文化交流,展示了语言文化的重要性和存在意义。

二、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的重要性和意义

(一)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的重要性。民族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表达的是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性,作为传统文化的瑰宝,民族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我国文化的繁荣昌盛有促进作用。少数民族语言广播代表的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是多样性文化的组成部分,有利于促进我国各地区民族的团结,加强民族凝聚力。文化本身就是政治、经济的代表,是语言的组成部分,文化的发展就是经济的发展,可促进少数民族的历史性进步。广播作为新兴传媒的传播手段之一,是历史文化的演进和创新,有利于促进语言文字的交流和发展。[1](二)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的意义。广播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促进了少数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发展。少数民族不仅局限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局限于科技手段的发展,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的演进促进了各地区的交流与合作,让人们了解和接触了优秀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古代劳动人民一代代传下来的智慧结晶,总结了传统文化和优良传统,借助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的传播力量,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的团结与合作,增强了其归属感和荣誉感,增强了我国的经济文化战略力量,为我国成为文化强国起到促进作用。文化的区域性使文化存在多样性,各民族的不同文化组成了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的出现加强了各地区的文化协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三、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的实际意义

计算机的引进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社会进入科技时代,给少数民族语言广播赋予了新的意义——传承与创新。传承,是文化高度发展的一种传播形式,是各个地区少数民族的发展与进步,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现代社会有重要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传承对于语言广播的发展有划时代的意义,传承要求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在吸取中国古代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新时代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间接提高了人们对语言广播的要求,因此,少数民族语言广播要具备一定的质量和丰富的内容形式,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和要求。[2]创新,是在文化原基础的状态下,加入现代的科技手段进行的完善和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广播的范围和知名度。在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的推动下,民族文化逐渐演变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促进了文化时代的发展与演进。在尊重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前提下传承和创新语言广播文化,能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进步和发展,从而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四、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文化的高度发展提高了人们的文化认知水平,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是实现文化繁荣和复兴的关键,为了增强国家民族文化凝聚力,必须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的发展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性意义,要符合现代社会对文化发展的要求,要符合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广大少数民族地区,语言广播要积极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全国各地同胞的民族荣誉感和归属感,在发展文化的同时,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水平相对来说是落后的,为了加深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要将文化水平与经济水平结合在一起,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文化发展。语言广播的质量和水平也是民族文化高速发展的关键,为了广泛传播优秀民族文化,要提高语言广播内容的质量和水平,开发和创新有代表性的语言文化知识。广播的发展是迅速的,在传播的同时,积极更新广播的文化内容,使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文化跟上社会潮流,顺应时代的要求,为新时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民族文化的复兴代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加强了中华文化强国的凝聚力,在语言广播的传播形式下,积极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使文化在现代社会立于不败之地,推陈出新,从而有效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五、结语

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的发展是一项艰巨而又伟大的任务,只有各民族地区团结合作,不退缩,才能真正推动文化发展,促进民族复兴。各少数地区人民也要主动学习语言广播,在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在社会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留下光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韩星.少数民族语言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J].赢未来,2017,78(5):0018-0019.

文化广播范文篇4

[关键词]广播电视;文化性;规范性;综合探析

一、广播电视语言的文化功能

(一)构建文化。我国幅员辽阔,居民的构成具有多样性。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要考虑到其语言的特殊性。因此,在广播电视信息传播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双语播报机制”。[1]例如先用汉语进行首次播报,在播报完毕后使用相应的少数民族语言进行二次播报。同时,为了提升播报的准确性,电视节目需要在少数民族语言的翻译中做到“细致化”以及“精准化”。此外,广播电视语言自身也具有“特殊性”以及“直观性”。在信息的传播介质中,除文字外,视听语言是最容易被人们所感知的一种文化形式,这种文化形式自身也构筑了我国深厚文化的重要传播平台。[2]同时,在播报中,加入不同的观点可以激发群众不同的认知,在思想传递中具备无可比拟的优势。在新媒体迅速崛起并发展的今天,大量的选秀节目应运而生。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还可以进行娱乐类节目的播报,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二)传播文化。在信息的传播中,不同的传播方式对应了不同层次的受众需求。正如文中所言,作为我国主流信息媒体,广播电视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为了保证其综合发展的特性,广播电视语言也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与新媒体技术融合,通过“互联网计算机技术”“网络连接技术”“信息通信共享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全面提升自身的实际传播效果。在传统媒体时代,由于技术受限,广播电视的传输范围较小,无法进行大规模地信息传递以及思想传播,导致了人们接受信息的“被动性”;而在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进行了高效融合,通过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广泛互动,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便利性条件,为实现全面传播奠定了基础。在对广播电视语言的文化属性进行分析后,可以得知其具有两个层面的特性。一是其具备了语言自身的文化属性,这种属性对于后续的精神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则是我国的广播电视语言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其对于语言的选取可以全方位满足我国居民对于信息的需求,同时也有效地满足了其自身对于语言呈现的文化需求。此外,这种需求的供给也具有“及时性”以及“延伸性”。因此,从宏观意义上来讲,广播电视语言的使用体现着我国的民族意志与民族尊严。

二、广播电视语言文化性与规范性关系分析

(一)语言的规范性得到加强。在广播电视节目的播放过程中,其自身的文化特性得到了显著加强,进一步拓宽了平台,并通过集中性的平台有效地推动了语言文化的规范建设。[3]就目前情势来看,广播电视的主要功能是保证受众可以及时获取信息,并以此作为基本的媒介,形成自我认知。因此,广播电视必须具有可信度,这就要求在使用广播电视语言的过程中,不但要体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需要严格遵守语言传播的规范。(二)语言规范性是文化性的基础保障。在我国的综合发展中,通过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可以进一步促进文化体系的构建,并在构建过程中继承和发展文化。此外,由于我国的广播电视节目是基于传统平台进行播放的,因此其播放具有“一次性”。在文化的传递中,不能像传统的报纸等文字媒介一样,可以让人们进行反复阅读,通过反复阅读领会其中的含义。因此,为了保证传播有效性,广播电视语言必须保持规范性。此外,不同类型的媒体和节目也需要根据其自身特点,在播放过程中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进行系统化语言规范。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语言的传播不仅是信息资讯的传播,同时也是精神和文化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需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加强广播电视语言的文化性和规范性。并通过不断改进,全面提升媒体语言的水平。

注释:

[1]卫志芳.融媒体如何强化新闻语言的规范性[J].新闻研究导刊,2020,011(008):150-151.

[2]杨华庆.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的规范及创新探究[J].传播力研究,2019,003(030):145-145.

文化广播范文篇5

1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节目内容方面。1.1.1创新不足。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文化创新不足,很多广播电视策划人为了迎合观众和潮流,不对电视节目内容进行创新,而只想通过抄袭借鉴高收视率的节目,但其实这样的电视节目形式是不利于我国广播电视文化创意发展的。如近几年层出不穷的一些选秀节目,形式雷同、内容雷同,只是进行了轻微的调整,而并没有真正地进行创新,这是不符合当今时代变化的,最终会被社会所淘汰。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广播电视策划人员对广播电视文化缺乏工作热情,渐渐被所谓的流行所同化,失去了传播我国文化的机会。一味地模仿可能会暂时提升收视率,但是并不能促进我国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的长远发展。所以,我国广播电视媒体应进行节目内容的创新,增强节目的独特性。1.1.2节目内容低俗。目前,有些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人,会因为当今浮躁的社会风气而急功近利,一味迎合观众的恶俗趣味,为了提升收视率不择手段。这样的广播电视节目,是有失水准的,并且不符合广电总局对电视节目的要求。这样的节目既不能发挥广播电视节目弘扬文化的作用,也不能发挥广播电视节目教化的作用,[1]对于我国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广播电视节目想要提升收视率,应从节目内容的创新和节目形式创新两方面着手,而不是迎合潮流,因为潮流终会被驱散,只有文化才会永流传。广大广播电视文化创意工作人员应有所警醒,避免制作出内容低俗的节目。1.2体制方面。1.2.1创新体制缺失。我国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想要进行发展,就必须要建立相应的文化创新体制,只有体制完善,广播电视文化产业才能有据可依,才能顺利发展。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并没有提出完善的法律条文支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时,有一些缺乏职业素养的媒体制作人员,在广播电视文化创意行业内进行恶性竞争,导致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无法顺利发展。另外,固化思想对广播电视文化的传播也产生了巨大的阻碍,当今电视媒体人应跟随时代的发展,完善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体制,提升广播电视文化产业整体素质。1.2.2市场环境缺失。企业的良好发展与当下的市场环境关系紧密。同理,稳定的市场经济环境也会推动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缺乏完善的法律条文来监管电视传媒市场。这也不利于我国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因此,国家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合理监管电视传媒市场,使电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能顺利进行。

2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策略

2.1产业创新。对于文化产业而言,创新是贯穿全程的,所以,在对广播电视文化进行创新时,广播电视策划人员应注重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并根据时代的变化抓住我国主流价值观,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在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中能引人入胜的永远都是内容,而不是表象。广播电视策划人员应加强对于文化产业的创新,把握我国当下的审美需求,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包装。但是,在此过程中应注重内容输出和思想输出,并不能为了提升收视率、博人眼球而进行低俗的设计。[2]所以,广播电视策划人的个人素质就相当重要,不仅仅要使广播电视节目高端化,更要精致化,给观众带来视听盛宴。广播电视策划人应适当地与新媒体进行结合,展开多平台全方位的节目输出,提升电视节目的影响力。当今的广播电视媒体应与互联网数字电视进行融合,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力度。例如近期热播的《国家宝藏》收视率与口碑齐飞,这样的成功,离不开节目策划人的创新意识和把握国家主流思想的能力。首先,这档节目是以我国历史文物为核心,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这就是很典型的内容输出,让人们在浮躁的当代生活中,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且学习历史,从历史中得到思想价值和人文观念。其次,这档节目以全明星阵容展开,运用偶像的力量吸引流量,但是,最后却是通过内容抓住观众的心。这样的成功案例,值得广大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工作者深入研究,得出全新的思路,进而促进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2.2打造品牌。对于我国广播电视文化创新产业的发展而言,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打造品牌效应。只有观众对广播电视文化创新产业有所了解、记住并信赖这个品牌,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才是真正获得了成功。[3]在此过程中,广播电视策划人员应根据国内具体形势,打造既满足于观众审美需求,又具有特色的电视节目。湖南卫视就是非常好的广播电视文化品牌。湖南卫视旗下最重要的两档节目是《天天向上》和《快乐大本营》,并且近期播出的《声临其境》也具有较高的影响力。这几个精品节目的推出,使湖南卫视的文化品牌效应得到迅速提升,给湖南卫视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湖南卫视文化品牌的成功打造,离不开其电视策划人对电视节目内容的把控和创新,这凸显出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只有不断用内容打动观众,才能让观众信任其品牌。

3结语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由文化创意企业推动、广播电视文化辅助,三者协调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注意的事项,第一点,对于我国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而言,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最主要的是提升创新能力,使文化创意产业更具有竞争力。第二点,在建立健全的创新体制过程中,应注重思维的灵活性,不要被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固化。第三点,应注重品牌效应,生活节奏的加快对当代人的审美是有一定的影响,为了使自身不在“新陈代谢”中被淘汰,文化创意产业必须具有独特的品牌,并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能景强.中国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农家参谋,2017(24):287.

[2]范文德.文化创意理念与西部广播电视产业发展[J].甘肃科技,2016(18):67-68.

文化广播范文篇6

关键词:广播电视语言;文化性;规范性;功能

在新媒体不断出现、媒介融合趋势更加明显的当下,媒介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为了迎合更多的受众需求,新闻语言呈现出了平民化与个性化的特征,这在吸引更多受众、提升媒介传播速度和影响力、体现媒介社会价值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带来了新闻语言日趋随意化、媚俗化等问题,造成了一定的不良社会影响。作为我国的传统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工作者一定要认识到自身工作在传播良好社会风气中的重要责任,进一步认清新闻语言的文化性与规范性要求,从而促进新闻语言在信息传播中的价值发挥。

一、广播电视语言的文化性

(一)广播电视语言的文化属性。广播电视语言的文化属性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是指广播电视语言绝对意义上的文化性,即广播电视节目中节目主持人的播音活动必须采用标准的普通话,而电视画面中出现的文字必须使用规范的汉字。广播电视语言的文化属性,能够克服我国各民族之间的语言差异,有助于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但是在这里我们要提到的是,我国很多民族地区以及方言地区,存在着大量的民族语言以及方言播报的广播电视节目,这类节目的传播带动了地区的文化发展,为我国文化的多样性增光添彩,因此也符合广播电视语言文化属性的要求。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广播电视语言的文化属性,还包含广播电视语言作为载体而传达的文化内容的含义,这种内容属性借助于具有文化性的广播电视语言得以传播,从而推动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现代文明的传承与弘扬。比如,我国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百家讲坛》节目,就是邀请很多著名的文史学家进行节目的录制,这些学者以准确、精炼、通俗的语言向社会大众讲解相关的历史典故和文化名著,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和好评,也使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得以广泛传播。(二)广播电视语言的文化功能。广播电视语言的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传承文化、构建文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四个方面。所谓的传承文化就是指类似于上文提到的《百家讲坛》之类的节目,其以更加符合现代观众接受和理解的语言表述,使传统优秀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得以在社会上广泛传播。而构建文化,就是指在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意以及努力之下贡献出的种种栏目,在引导全民观看热情的基础上而向社会大众传递的一种进步的文化意识形态,比如央视的《感动中国》节目,通过讲述普通人的光辉事迹,推动了努力奋斗、勤劳务实、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等优秀思想的传播,从而发挥了社会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传播文化,就是指利用广播电视语言,将新兴的或者小众的文化意识形态推广开来,从而使更多的人形成对于此类文化的深入了解,促进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样性。交流文化,是指广播电视节目利用广播电视语言与受众展开的交流、探讨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广播电视媒体的开放性和互动性逐渐增强,广播电视观众可以收听、收看节目的同时就与广播电视节目主体展开即时的交流,这种双向沟通,不只有利于增进节目与受众之间的联系,还有利于我国舆情的上传下达和下传上达,能够促进我国文化交流的活跃性。

二、广播电视语言的规范性

(一)广播电视语言的规范属性。广播电视语言的规范属性,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首先,广播电视语言必须符合我国词汇、语言、语法的相应规则,必须以标准的普通话发音和汉字字形传递相应的节目内容,以此形成与受众的有效沟通,从而促进广播电视节目信息的有效传递;其次,广播电视语言必须与社会语言的发展相一致,必须符合社会的公序良俗,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语言的使用规则和使用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保证传播的有效性,广播电视语言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在尊重语言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社会语言的特点,避免歧义词汇引发的有关社会公序良俗的纷争;最后广播电视语言的规范属性,还要求广播电视语言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以充分普及法律知识,保证自身节目的权威性。(二)广播电视语言的规范功能。广播电视语言的规范性,是保证广播电视节目信息有效传递、提升节目权威性的基础,也是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宣传国家法律法规、体现国家意志的需要,广播电视节目工作者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以保证广播电视语言的规范性。

三、结语

广播电视语言的文化性与规范性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保证语言的规范性,才能为优秀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升华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确保广播电视语言文化功能的发挥。而只有保证语言的文化性,才能不断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规范性,从而促进节目价值的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刘涛.浅谈广播电视语言的影响力[J].新闻知识,2014(12):110,92.

[2]姜秀莎.广播电视语言对社会语言的影响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1):317-318.

文化广播范文篇7

年,是我旗文化广播电视工作实现突破性进展的一年。一年来,全旗文化广播电视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紧紧围绕旗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团结拼搏,开拓进取,使基层文化建设健康发展,城镇社会文化活动日益丰富,文化市场管理和文物保护工作逐步规范,艺术事业进一步繁荣,文化产业工程稳步推进,广播电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旗文化广播电视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上级业务部门的积极支持和正确指导,得益于各苏木乡镇、旗直各部门和各单位的团结协作和共同努力,更得益于文化广播电视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呕心沥血、奋发进取和艰辛努力。在此,我代表旗委、旗人民政府向广大文化广播电视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下面,我就做好年全旗文化广播电视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全面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把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新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持续繁荣,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党的十七大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时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准确把握,是指导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文化工作新局面,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针和纲领。面对这一艰巨的历史重任,全旗文广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把思想和行动真正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工作,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进一步增强弘扬先进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思想落实到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更加主动、更加自觉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开创文化广播电视工作新局面。

二、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努力开创文化广播电视工作新局面年,全旗文化广播电视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形成合力。要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在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切实抓好“五个突破、四项工程、三个精品、两项任务”。即实现“文化公共服务、文物管理、文化市场管理、文艺创作、新闻宣传工作”五个突破;实施“四项文化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自办广播电视节目覆盖工程”、“农村电影‘2131’工程”四项工程;塑造“文化精品、新闻宣传、漫瀚调”三个品牌;完成“对外文化交流、加强文化广播电视工作队伍建设”两项任务。积极参与并筹备第三届鄂尔多斯国际文化节和赴京迎奥运演出,提前着手第五届漫瀚调艺术节的筹备工作。通过努力,不断丰富和活跃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进一步推动我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大力推进文化理念创新,重新构筑文化事业发展的思想基础。坚持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策部署上来,破除就文化论文化、就文化发展文化的传统思维,确立文化经济一体化的思想;破除单纯依靠政府投入和政策保护的传统观念,确立发展文化必须多元化投入、多方面推进的思想。深刻认识文化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文化事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把发展文化事业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来抓。加大对发展文化产业的宣传力度,提高干部群众对发展文化产业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培育和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监管机制,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和市场秩序。认真落实区市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依法保护文化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大力推进文化体制创新,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一定要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工作,创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方式,既要重视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又要重视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一手抓公益性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推进文化体制创新,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增强全旗文化发展的内在潜力,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

(三)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抵制落后腐朽文化,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精心组织实施“四项文化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自办广播电视节目覆盖工程”、“农村电影‘2131’工程”,从根本上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权益。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重点,坚持共建共享、公益服务的原则,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主干、以小城镇文化设施建设为中心点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方面,要尽快启动并建成一批大型综合性、标志性文化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同时建设一批能够代表具有我旗民族特色和地区特点的漫瀚风情园、煤博物馆等民族文化景点,使其成为城市新的文化景观,以提升城市公共文化场馆的品位和档次;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参与农村文化建设,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农村为重点,加大基层文化场馆和阵地建设,构建城乡联动、多形式、多层次、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基层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力争到年建成设施齐全、布局合理、覆盖面广、人民满意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四)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品牌。我旗有着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此我们要特别注重对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在加强研究、保护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传承和发展我旗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资源,弘扬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包装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区特点的文化产品,提升特色文化品位。加快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程,全力抓好十二连城隋唐胜州遗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规划保护工作,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抢救性保护工作。继续做好以传统制瓷工艺、民歌、剪纸、壁画、民乐、漫瀚调等为重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整理保护及传承等工作,加快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库,积极申报一批具有准格尔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漫瀚调”是一朵民间艺术奇耙,1996年我旗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漫瀚调艺术之乡”,年漫瀚调被自治区正式列入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要立足实际,突出重点,打造漫瀚调这一独具一格的文化艺术品牌,尽快编制出台漫瀚调发展规划,设立漫瀚调研究机构。要认真做好三十集电视连续剧《准格尔风云》的各项准备工作。通过几年努力,争取推出一批体现我旗创作水准和具有全区、全国影响的文艺作品,推出一批服务大局、群众欢迎的公益性文化活动,推出一批弘扬优秀文化、且具有传承和创新意义的文艺成果,推出一批反映准格尔历史和现实的影视剧目,努力打造准格尔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品牌,使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促进文化与经济、旅游的深度融合,努力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

(五)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广播电视作为党和政府重要的舆论阵地和宣传工具,要从服务大局出发,围绕旗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宣传贯彻党的理论、政策,宣传旗委、政府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要求,多层面、多角度地宣传各部门工作的新进展和新成效,充分展示我旗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同时,要按照“三贴近”原则,加强对经济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促进经济社会热点问题的解决,引导群众正确理解旗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为构建和谐准格尔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自身发展方面,要积极深化栏目改革,改进宣传方式,提高宣传水平,创办精品栏目,提高节目制作和播出质量。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文化广播范文篇8

根据总体要求,2006年我县文化广播电视电视旅游工作的基本思路为:坚持一个原则、做到二个突出、实施三项建设、推进四项工作、明确五个方针、实行六大措施。

(一)坚持“踏踏实实做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工作原则。文化广播电视旅游工作是涉及千家万户、真正惠及广大群众的工作,更是我们党心系群众,执政兴国的重要宣传渠道。局属各单位、各乡镇文化广播电视站在工作中一定要站在牢记党的宗旨,实践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二)突出改革和发展,求新思变。

1、强化改革,永葆事业发展动力。按照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人事厅、省文化厅《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我们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更新思想观念,认真做好工作。一是要在局属各事业单位中全面推行岗位聘任制,彻底打破“铁饭碗”。同时,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奖惩制,细化、量化工作任务,对全县文化广播电视旅游系统工作实行年度目标管理考评制度。二是建立局系统工作监督机制。对全县文化广播电视旅游工作特别是农村文化活动建设进行有力监督。在县农村文化活动领导小组指导下,组建南昌县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督导员队伍,人员由老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县文广局机关抽调人员组成,负责对全县农村文化活动进行全程督查和指导。三是局机关要搞好机关效能建设,切实为局属各单位、各乡镇文化广播电视站及全局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提供优质服务,要进一步完善《机关岗位责任制》、《机关首问负责制》、《机关责任追究制》,做到文明服务,尽心尽力。各有关单位也要参照局机关工作制度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

2、把发展当作工作的最终目标。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县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对精神食粮也需求更强、档次更高。党中央提出了创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宏伟目标,为我县文化广播电视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让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今天,只有发展才能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一是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把文化投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各级党政议事日程,各乡镇财政要确保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与财政收入同比增长,确定每年的群文活动专项经费、购书专项经费和文物保护专项经费。二是要以做大做强文化广电旅游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和繁荣娱乐和旅游业。县采茶剧团、县电影公司要抓住时机,在深入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中自我加压,不断完善,在硬件、软件上得到充实,壮大规模,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三是要扩大广电覆盖。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发展既是广播电视宣传工作的需要,也是事业发展的要求。2006年,要切实做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实现全县所有自然村通达有线广播电视电(光)缆,农村网络用户突破2.5万户。县城及乡镇本级网用户总数突破5万户。

(三)实施三项建设:

文化广播电视旅游事业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用高起点、创一流的指导思想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强精神文明基础建设的重要手段。2006年,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注重实效,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建设以下三项文化广电设施:

1、建设文化中心。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文化中心建设,规划用地、项目审批及建筑设计图纸等方面已经完成,但由于碰到一些困难,目前还没有进入建设实施阶段。我们将力争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今年动工建设,并配合县政府办做好文化中心建设有关工作。

2、广播电视大楼建设。广播电视大楼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县委、县政府对广播电视大楼的建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在2002年下发了关于建设南昌县广播电视大楼的会议纪要。今年,县政府将广播电视大楼建设与文化中心建设一道列入县政府今年的10件大事之一,我们将在今年力争县政府确定用地,多方筹资,加快建设。

3、改建县电影公司、莲塘影剧院。县电影公司、莲塘影剧院改造工程已按市场运作在2003年底进行了土地公开拍卖,现已开工建设,改造后的莲塘影剧院主楼高24层,工程建设资金约5000多万元,将成为一个集文艺演出、电影放映、电子娱乐、音像销售、观光浏览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影视。

(四)推进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农村文化三项活动、乡镇图书流通大循环等四项工作的开展。

1、建设富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领导班子。领导班子建设是一个单位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各单位要通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建立起来的长效机制,加强党的领导,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敬业、廉洁、高效。集中集体的智慧和创造力把事业建设好,增强党在事业建设中的影响力。要注意在实践中识人,用发展的标准造人,把那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的优秀人才充实到重要岗位,形成想事、干事、干好事的巨大合力。

2、建立学习制度,不断提高队伍素质。按照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的要求,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各单位要通过多种形式,举办专业知识的培训班、学习班,建立日常学习制度,帮助广大职工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以适应新时期对本行业工作的要求。要建立人才管理机制,使我们的事业能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形成人才发挥技能的良好环境。

3、积极开展三项活动,切实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政府买单,农民看戏、看电影、自办活动),是省委、省政府2005年提出的重大战略,是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各乡镇党委、政府对农村文化三项活动要高度重视,拿出本乡镇每年购买演出和放映实施方案,各有关单位、各乡镇文化广播电视站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创建和谐社会入手,严格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做好各项工作,绝不能应付了事、弄虚作假。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省政府为我们提供了专项资金,县委、县政府也给予了高度重视,拨出了专项配套资金,我们一定要把这项民心工程做好。

4、大力开展乡镇图书流通大循环。乡镇图书流通大循环,是针对我县基层乡镇图书经费不足而开展的特色活动,旨在用最少的经费让读者看到最多的图书,从而为广大农村读者提供致富信息,陶冶情操。2006年,要结合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的开展,以读书竞赛等乡镇自办文体活动为契机,落实每个乡镇1000元购书资金,让每个乡镇都能看到12000元的实用新书。另外,省图书馆和县图书馆也将拿出资金,为全县每个乡镇购买1000元新书。从而,全县乡镇图书站图书藏书量将得到较大的提升。

(五)明确五个方针,做大做强文化广播电视旅游产业

1、招商引资,广泛吸纳社会资金。2006年,要继续坚持招商引资的原则,努力吸纳内外资金投入我县文化广播电视旅游产业。要根据我县旅游开发的实际,把开发白虎岭风景区旅游景点作为突破点,实现我县对外开放旅游景点零的突破。同时,丰富县城澄碧湖公园的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新的文化娱乐服务项目,把县城澄碧湖打造为一个城市文化生态旅游景点。

2、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做好各项工作。文化广播电视旅游事业是高投入、低收益的事业,更为注重的是其社会效益。因此,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工作方针,努力挖掘自身潜力,使我县的文化广播电视旅游事业发展走上一个良性发展轨道。

3、“三个贴近”,努力创作文化精品。专业和业余创作人员要深入基层,深入农村,多创作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作品。县采茶剧团要将艺术创作的重点放在推出精品节目上,建立艺术创作的工作责任制,力争创作或新排2部质量较高的剧目与观众见面;县文化馆要积极组织和指导县、乡专业和业余作者努力在音乐、舞蹈、曲艺、美术、书法、摄影等方面创作出一批高质量的作品,力争拿到部级大奖。

4、依法行政,优化我县发展环境。县文化市场稽查大队是我局依法委托进行依法行政的部门,在对全县文化广播电视旅游工作的执法管理中,要严格按照县法制局规定的执法内容进行执法,对文化经营项目和经营点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对电子游戏和录相放映点进行整治和压缩,结合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通知》文件精神,严厉打击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和超时经营网吧的违规行为。在抓好日常检查和监管的同时,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严格依法查处文化娱乐经营场所及传播销售盗版音像出版物的不法行为。各乡镇文化广播站要积极配合县文化市场稽查大队,对本乡镇文化经营户进行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协助做好对经营户进行有关法律和相关文件的宣传。

5、多元化发展,完善我县文化网络。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乡镇文艺调演、社区文化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打造群众文化品牌和特色文化圈,构成县、乡(镇)、村文化三级网络;丰富和拓展社区文化、家庭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广场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打造城镇文化网络;发展网络文化,鼓励营业性文娱场所开设公益活动专场,鼓励各企事业单位开展文化活动,形成企业文化网络。推出1-2个特色文化乡镇。积极引导教育等部门社会力量,组建乐队、艺术团、艺术中心、合唱团等有影响力的业余文艺团队。扩大对外文化交流,通过艺术表演、体育赛事、举办展览、合作出版、广播电视节目交流、共办文化周、缔结友好城市、民间文化往来等途径和渠道,使昌南文化更具影响力。

(六)实行六大措施,塑造我县文化广播电视旅游事业新形象

1、求真务实,提高广电宣传质量。广播电视工作要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质量,实施全面覆盖,使全县人民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一是抓住宣传重点,不断提高宣传质量。强力营造大招商、大开放的发展氛围,对我县招商引资、小兰工业园区建设、劳动就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的工作进行重点高质量的报道。以打造精品为重心,以《昌南骄子》栏目开播为先导,以“三贴近”为原则,努力创作一些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广播电视节目,大力加强新栏目建设,既要推出正面报道我县新形象、新事例的栏目,又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影响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现象进行坚决的曝光,强调特色,注重包装,从而有力提升我县广播电视台的内外形象。要做好观众收视率调查工作,以便适时调整节目内容,提高收视率。同时,抓好节目质量,增加节目在上级台的播出量,拓宽上报渠道,从而树立南昌县外部良好形象。2006年广电稿件要在上中央、省、市台上有新突破。

二是做好广播电视网络覆盖工作。抓好网络发展,不断完善网络服务功能,提高用户安装率。2006年,县网络中心要采取措施,大力做好住宅小区、工业园以及县城周边乡村用户的入网工作,争取用户新增5000户。要与省、市网络中心积极协调、配合,避免在县城区域内楼盘有线电视安装造成恶性竞争。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要通过多项措施,扩大农村用户安装率。要充分利用广电网带宽的优势,与省、市广电部门共同开发多功能业务,使广播电视事业特别是广播电视网络传输事业成为我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未来信息化社会的新兴支柱产业。

三是抓好管理,整顿秩序。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安全播出当作一项重要任务长抓不懈。要加大广电稽查力度,对私自安装有线电视和私自安装境外卫星电视节目的行为按《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严肃查处。进一步完善岗位责任制,坚决杜绝不法分子的反动侵袭,确保党和政府的正确方针、路线准确无误地传送到千家万户。各乡镇要严格按照《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的规定,加强广播电视机房等网络前端的管理,理顺网台关系,明确各自职责,确保广播电视网络的安全运行。

2、开拓创新,丰富县城文化生活。

以“倡导文明生活、共建文明社区”为主题,大力推动和发展社区文化、乡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家庭文化,有计划地扶持建设一批特色文化乡(镇)、文化村。组织引导广大群众切实开展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2006年,计划与有关单位配合,在县城澄碧湖公园南苑、体育馆、三中纳新楼等场所开展10次以上大型文化活动,其中至少两次是由我局主办,县文化馆承办,局属其它有关单位协办。在抓好社区文化活动的同时,要认真培育社区文艺骨干,引导广大居民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以激发干劲、陶冶情操、丰富生活。县博物馆要在适当的时机,举办文物展览活动,利用文物对全县人民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

3、面向基层,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送文化下乡活动要与县委、县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与省委、省政府“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共创富民兴赣大业”号召结合起来。县剧团、县电影公司、县文化馆、县图书馆、县博物馆要结合本身特点,大力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县剧团要在创新演出机制上入手,实施品牌战略,积极争取演出市场,保质保量完成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的演出任务,力争全年下乡演出200场以上。县电影公司要认真实施“政府买单,群众免费看电影”活动,确保每个行政村每年有6场以上电影。大力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在全县农村中小学校组织放映“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电影队和多种经营形式的农村电影联合体,全年全县电影放映要力争完成3000场次;县图书馆要在做好县本级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同时,巩固和完善图书流通站的运行机制,深入开展“科技兴农送图书下乡”活动和“乡镇图书流通大循环”活动,全年送书下乡不少于10000册。县文化馆要深入到各乡镇指导文化活动的开展,大力挖掘和弘扬民间传统文化,搜集我县民间传统文化精粹;县博物馆要深入各地,及时了解文物保护单位的现状,提出保护和修缮计划。要在全县上下大力宣传《文物保护法》,要大力开展文物保护抢救发掘工作,重点做好“三国东吴墓”、“普陀佛塔”、“永木黎村”等文物保护景点的维修工作,积极进行文物抢救性保护和发掘。争取中央、省、市资金,做好文物保护、登记建档和全县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修缮工作。各单位深入基层开展工作要有工作记录和基层单位的意见建议记录,以备核查。

各乡镇文化广播站要注重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争取乡镇党委政府的重视,把文化工作列入党政议事日程,将开展文化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切实抓好文化活动中心和图书室的建设,积极开展当地群众文化活动,全年安排乡镇大型文化体育科技活动不少于10场次。充分利用省政府“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开展广大农民参与的文化体育科技活动,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严格按有关程序和资料要求到县文化广播电视旅游局报帐。要协助县图书馆做好“乡镇图书大循环”工作,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建设村级文化室,解决行政村、自然村农民群众文化生活贫乏问题。

4、改革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以改革为动力,推进文化市场管理和文化产业发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大支持力度,使主体活力迸发,文化资源充分利用。一是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依法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全面推行文化市场星级管理、提高执法水平,维护合法经营。坚持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完善市场主体地位。二是进一步规范市场准入,降低门槛,完善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充分调动多种所有制投资文化创业的积极性,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进一步完善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兴办公益文化项目,参与公益文化管理,支持捐助公益文化活动。三是要充分发挥地域文化资源和非公有制经济优势,积极培育具有较强实力的文化产业主体,加大对文化艺术服务业、文化旅游业、信息业等各文化产业门类向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完善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协会功能,充分发挥协会作用,促进行业自律。

5、凸现特色推动旅游稳步发展

我们将在今年争取县委、县政府重视,成立旅游工作领导小组,高起点、高立意地编制《南昌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制订全县旅游工作任务推进项目。

我县旅游资源比较丰富,旅游产业的发展采取凸现“红色旅游”特色,以提升我县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品位,着力彰显“昌南明珠”魅力,精心打造南昌县山水风光、历史寻踪、科教览胜、都市风情、革命文化、宗教文化等旅游文化精品,不断提升“唐永王古墓”、“马游山”、“教授村”、“令公庙”等景点的知名度。各景点所在乡镇要多方筹资,努力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打好景点对外招商引资的坚实基础。今年要举全县之力,重点推进白虎岭生态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并争取对外开放。要在有关部门的审核批准下,组建旅行社,重点推介我县现有旅游景点,宣传我县旅游产品。

6、激活机制大力实施人才战略

一是树立三种观念:二十一世纪各项事业的竞争,将归结为人才的竞争。没有人才不行,有人才不会用人才也不行。要实施人才战略,首先要理顺机制,激活机制。因此,我们要树立三种观念,一是牢牢确立全局一盘棋的观念,形成系统合力,发挥系统优势,积极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二是要确立改革创新的观念,不断地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构建人才施展才华平台。三是要深化宏观调控、微观搞活的各项管理措施,在全局形成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精神振奋的工作格局。

二是激活运行机制。县广播电视台要逐步推行栏目负责制,全面推动宣传引导水平和经营创收能力的提高。县有线广播电视网络传输中心要转变观念,放眼长远,用改革的思路加快网络业务的发展。各单位要加强财务管理,倡导节俭办事的优良作风,切实提高资金运营效益,集中财力办大事。要加大考核力度,拉开分配档次,继续完善末位淘汰等机制,形成系统内部高效、激情饱满的精神状态。

三是加大培训力度。要按计划做好各类人员的培训,以创建型机关为抓手,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政治、业务水平和岗位技能。

文化广播范文篇9

关键词:大众文化;广播电视传媒;引导

从传统角度分析,广播电视传媒的发展主要是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电视节目,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但是信息技术的出现为广播电视传媒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在各种新兴媒体的冲击下,广播电视传媒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获得生存并发展,就必须要不断地扩大其传输网络规模、提升信息传播速度、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在这种情况下,广播电视传媒就必须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与创新,加大对广播电视网络传输的研究力度,结合大众文化的特点与要求,构建一个完整的广播电视传输网络体系。

一、大众文化与广播电视传媒的现状

(一)大众文化与传媒。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丰富了人们的信息交流渠道以及通信方式。例如快手、抖音等短视频APP的产生,再一次验证了网络技术已经渗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人们的休闲娱乐活动也开始向数字化网络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大众传媒要想实现更进一步的发展,就要全面分析众多网络受众群体的实际需求,利用自身高速度以及大容量的绝对优势吸引更多的受众群体,引导社会大众索取信息的方式。(二)广播电视。分析现阶段的情况,广播电视依然是人们家庭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而现阶段我国的广播传播技术主要面临着两个发展方向,第一是数字音频方向,第二是电台数据传播方向。但是无论广播传播技术怎样发展,其内涵都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而且广播电视网络传播新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对于广播电视传媒的发展与进步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以提升广大受众群体的广播电视服务质量。并且现阶段,广播电视传输网络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作为人们最主要的信息传播渠道之一,广播电视中涌现了各种类型、各种形式的电视节目与电视频道,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需求。

二、大众文化传播中广播电视传媒的引导作用

大众文化的产生来源于人们日常生活的积累,来源于时代的发展与演变。所以,大众文化具有非常鲜明的阶级性特点以及时代性特点,蕴含着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社会大众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而这正是大众传媒物质形态与意识形态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主要原因。作为大众文化的主要载体,广播电视传媒在大众文化的传播方面发挥着极为强大的引导作用。(一)广播电视传媒的发展代表着社会的进步。大众文化,来源于大众,也会使大众受益匪浅。首先,大众文化是前人思想与观点的凝练,并经过时间的锤炼形成的特殊价值观,有着强烈的时代特点。其次,大众文化可以对后人产生引导作用,引导后人的价值取向,引导后人的精神消费观念,并通过各种形式满足后人的精神需求。所以,从广播电视传媒的发展趋势,可以分析出历史的发展轨迹,可以判断出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二)广播电视传媒的发展促进了工业文明的进步。过去,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拥有着大量的农民群众。这部分农民的思想较为传统、老派,存在着很多片面的认知和狭隘的观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我国的工业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工业发展数量越来越多,俨然我国已经由传统的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转型。虽然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我国的思想越来越文明,然而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农民受到传统、老派思想的影响较为严重,始终无法与时俱进。而广播电视传媒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对广大农民阶层的思想与观念进行引导,使农民群众及时更新与优化自身的思想与观念,突破传统、老派观念的禁锢,获得更进一步发展,实现发家致富的目标。而且广播电视传媒在对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进行引导方面,成本低廉、质量优质、方便快捷、限制因素少,受到所有劳动人民的高度认可与喜爱。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的文明追求。而国家相关部门也多次强调了“搞好人民群众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新媒体时代下,虽然各种新型媒体平台的不断涌现,对传统的媒体行业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但是广播电视媒体依然是我国媒体市场中的主力军,在满足人们业余文化生活需求,引导人思想与价值观念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并且还通过晚会小品、新闻联播以及艺术展示等形式为人们提供更具权威的信息。所以,广播电视传媒的发展可以有效提升我国人们的精神文明高度,加强大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东旭.大众文化传播与广播电视发展的趋势[J].传播力研究,2019,3(02):12.

[2]普建琼.探析广播电视对大众文化的影响[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2):133.

[3]刘凤娟.大众文化的兴起与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方向[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6,33(01):83-85+116.

[4]宁浩羽.大众文化传播与广播电视发展的趋势[J].科技创新导报,2010(30).

文化广播范文篇10

关键词:融媒体;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民族特色文化;创新思路

与传统的媒体运作模式存在差异,融媒体把现有的媒介当作框架,对广播和电视与报纸加以高度整合,挖掘多种媒介的优势,优化相关内容和宣传路径,循序渐进地构建现代化与便捷化的媒体机制。融媒体和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互相衔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转变传统编辑工作的管理模式,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创新和发展提供便捷条件,特别是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要想充分发挥融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价值,要在广播电视规模和组织与文化创新等层面不断进行升级和转型操作。

1融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重要性

分析融媒体发展实际情况,便于媒介相关人员在思想认知角度明确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案,采取科学的管理对策,保证融媒体和自身工作之间有效衔接,彰显文化服务效能。融媒体充分融合广播媒介、电视媒介和报纸媒介,形成资源通融和宣传互溶的媒介关系,不仅能够提升媒体文化服务水平,还能够拓展媒体经济效应[1]。在融媒体背景下运用信息技术,将多种类型的新闻媒体信息通过数字化模式加以呈现,较大程度上增强新闻自身的信息时效性,但传统的新闻编辑存在着渠道和途径相对狭小的问题,不能充分满足新闻受众的消费需求,无形中增加了新闻编辑工作者的工作难度。新闻从业人员要意识到融媒体背景下新闻编辑工作发展变化的核心方向,把信息技术当作手段支撑,与时俱进地创新编辑工作。

1.1广播电视编辑工作创新有助于适应受众的精神需求

目前,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逐步增加,不只是注重新闻信息的时效性,还关注广播电视节目的整体质量。融媒体背景下,传统的广播电视编辑工作受到了严峻考验,为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应该强调编辑工作的创新性[2]。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要全面掌握大众心理变化,感知时代脉搏,对编辑工作进行全面升级,不断提升节目效果,以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1.2广播电视编辑工作创新有助于促进新旧媒体的融合

新旧媒体之间的巧妙融合是目前融媒体创新的最大优势,不管是信息化网络平台,还是传统的媒体机构,两者在运行与发展期间都具有优势和劣势。传统媒体机构存在信息实效性不强的问题,传播途径不够广泛,信息化模式下的网络平台可能存在信息不够真实的情况。作为一名新闻编辑工作者,要科学地融合两者的优势,给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增加活力,提高广播电视多种类型节目的质量。

1.3广播电视编辑工作创新有助于凸显节目整体水平

总体而言,我国的媒体处于碎片化和重新整合的演变过程中,对多种碎片进行重新组合,可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对于融媒体发展环境,广播电视编辑工作者要与时俱进进行创新,转变编辑策划的思想观念,积累更为丰富的编辑经验,提升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和编辑水平[3]。换言之,创新作为一种新型力量,根植于企业发展内部、根植于产业链变化,电视媒体的繁荣发展要借助此种力量壮大规模。

2融媒体背景下开展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有效方式

为满足融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工作出现的新变化需求,增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影响力和感染力,编辑工作者要及时调整工作模式,赋予节目吸引力和新颖性,加大力度进行新闻传播与转型,确保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得以转型升级。

2.1转变新闻编辑角色

融媒体背景下,大众对新闻的关注点出现转移倾向,尤其是对与自身工作和生活相关的新闻热点表现出较大的热情。少数民族区域多民族杂居的特征,促使不同民族的新闻大众树立新的意识,希望借助新闻路径掌握生活动态。所以,新闻编辑工作者应该及时调整角色定位,把新闻大众的需求作为调整方向,由社会新闻的信息传播者转变为社会新闻信息的发现者,新闻编辑工作者要观察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动态报道政策信息和民生热点,确保社会信息的交流足够畅通。并且,明确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在工作期间自主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活困难,公正客观地开展新闻编辑工作,体现新闻报道具备的社会价值。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元素组成相对复杂,不同的民族存在不同的诉求,所以新闻编辑工作者要着眼于民族特征,有效调整新闻报道的具体内容,使新闻报道的内容和新闻获取需求相贴合。

2.2形成完整的新闻传播环节

以整合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为前提,保证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和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特点相符,应该创设新闻编辑平台,在这一个平台上,不同的新闻编辑工作者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进行合作,是新闻编辑工作深层次剖析新闻报道的本质,不仅体现新闻报道的信息新颖性,还能够适应新闻大众对新闻更新产生的需求,发挥新闻报道自身的舆论引导作用。与此同时,广播电视编辑工作者要和其他地区的新闻编辑者,互相合作与沟通,学习丰富的新闻编辑工作经验,立足于本区域的发展特征,优化新闻传播模式下的平台化建设计划,充分发挥平台建设在新闻信息获取上的有效作用[4]。2.3创新节目结构体系传统广播电视节目功能较为单一。融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栏目要及时调整,保证节目功能得以创新,使自身影响力不断提升[6]。在具体操作时,新闻编辑工作者要结合所在区域的发展特征,围绕新闻节目适当增加商业服务内容、民生服务内容和社会热点内容,思考群众自身的审美需求,赋予电视节目一定的娱乐性和互动性,提高观众对新闻信息的关注度。此种节目创新方式为编辑工作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空间,还可以挖掘新闻线索的来源,丰富新闻素材,体现节目功能的多样化。其一,创新节目内容。新闻的核心与灵魂是真实,广播电视把新闻节目播报当作基础,这就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者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新闻编辑工作者在工作要坚守真实性和客观性原则。融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的成本降低,提高了信息传播频率,与此同时影响着新闻自身的真实性[5]。所以,广播电视编辑工作者要在审稿环节深入把关,重视每一条新闻内容的整合与编辑,融入自身真切的情感。在日常编辑工作中,掌握新闻内容细节,初步判断新闻信息对大众与社会带来的影响,争取最大程度还原新闻信息的真相,保证新闻信息真实与可信,使得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得以提升。其二,创新互动形式。广播电视媒体拥有较强的互动性,融媒体发展背景下广播电视媒体要发挥相关优势,促使更多人加入到信息传播环节。广播电视编辑要注重互动形式的创新,给予节目确切定位,保证编辑工作的主体内容和大众精神需求相符。并且,在电视新闻节目播报期间,相关人员要集思广益,设计大众喜爱的节目互动模式,聆听大众的心声,细致处理大众提出的问题。其三,提升编辑综合素质水平。在广播电视节目编辑工作中,编辑者占据主体地位,融媒体环境给广播电视编辑工作带来了发展机遇,相关人员要以人为本,积极在广播电视编辑领域探索,提升自身编辑的素养和品质。目前,网络媒体、平面媒体和广播电视媒体互相融合,无疑深层次要求广播电视编辑者具备综合实践能力。所以,广播电视编辑人员要掌握新颖的编辑思想和观念以及编辑知识,提高自身业务知识水平,增强自身道德素养[6]。需要注意的是,广播电视编辑工作具备特殊性,编辑工作者要把握好每个编辑流程,严格控制新闻内容和舆论导向。也就是说,广播电视编辑工作者要通过信息化平台,开展信息新闻共享工作,第一时间得到最为权威和最为新颖的新闻资讯,全面对多种类型的电视节目进行编辑和制作,为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民族区域特色文化创新的相关途径

3.1明确民族区域文化创新的必要性

融媒体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人和人之间的距离,让新闻大众的兴趣点产生变化。大多数受众都对民族特色文化充满好奇心,所以在广播电视行业经营发展中,应适当引进区域文化创新思想,明确文化创新必要性,适应文化消费的具体需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继而实现民族地区文化继承与发展。

3.2革新民族特色文化创新思想

总体而言,思想作为行动的先导力量,在民族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关注思想革新与观念革新,依托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带动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现阶段,影响民族区域特色文化创新的因素以思想观念意识不到位为主,所以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行业应关注民族区域特色文化的巧妙创新,包含艺术创新、产品创新、思维创新和方法创新等,吸引人们的目光,丰富人们的生活。比如,电视连续剧《奢香夫人》,把民族历史当作题材,编剧期间运用浓郁的特色文化服饰和色彩,给观众创造温馨的文化气氛,增强人们的文化体验,凸显精品文化的内涵,带动民族文化事业的协调发展[7]。在此期间,应注重引进创新意识,以创新意识为基础,赋予特色文化一定的新颖性,确保特色文化的精髓被进一步挖掘,由此更好地发展广播电视行业,落实民族地区特色文化创新。

3.3整合文化创新体系

融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行业要想进行区域特色文化创新,要注重创新机制的优化,保证创新机制足够完整,实现文化创新体系的整合,强化地区文化发展速度。若特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缺少新颖性,难以保证文化自身价值的充分发挥,无法对人们产生精神鼓舞作用,甚至影响国家人民凝聚力的增强。基于此,对于文化创新,相关人员应重点研究创新机制,突破传统文化创新的发展困境,提供文化创新发展的更多条件。比如,《云南映象》艺术创作把创新机制当作前提,促使艺术事业不断发展,促进文化全球化宣传。可以说机制创新是受艺术产品意识形态的影响,这就要求艺术产品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还要具有商品属性的特征。因此,广播电视节目在日常生产和包装过程中,应从多个维度提高产品质量,推动特色文化创新进程,继而为广播电视行业的运营提供更多条件支撑。

4结语

融媒体的持续发展给广播新闻行业带来了一定影响,要想确保广播新闻行业健康运作,应关注新闻内容的层次化设计,满足大众对新闻内容的需求。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应拥有创新意识,更新新闻编辑形式,巧妙结合民族地区特色文化元素,丰富新闻内容,更多地展现新闻内容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建设美好的家园。

参考文献:

[1]李延源.融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语节目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记者观察,2019(11):13.

[2]孙永琪.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融媒体时代下的传播特点[J].传媒论坛,2018(2):14.

[3]谭竹君.融媒体视域下民族地区党报对北部湾城市群形象的塑造与传播研究:以《广西日报》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8(4):165-166.

[4]潘倩影.自媒体环境下“融和互惠”中队文化的构建:以广州市回民小学为例[J].师道(教研),2019(7):222-223.

[5]常凌翀.融媒体视野下文化产业的城市品牌传播研究:以浙江湖州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2):1-5.

[6]李兵岐.浅述融媒体环境中少数民族地区广播电视发展方向[J].环球首映,2019(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