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发展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04:36:50

文化发展

文化发展范文篇1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对策之一就是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但随着城镇化发展,乡村文化发展依赖的文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城市文明逐渐取代乡村文化,乡村文化多样性逐渐消失,且文化传承人年龄产生断层,传统乡村文化后继无人。大激店处于城镇化中期阶段,文明生态曾获部级、省级荣誉称号。对大激店进行研究有利于探究城镇化中传承与挖掘乡村文化的途径,为其他乡村文化发展中存在的传统文化失去原真性、与城市文化趋同等问题提供借鉴意义。

2大激店概况

大激店村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新市区江城乡。改革开放后,全村经济不断发展,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住房上承用现代和古民居相结合的形式,在原有古建筑基础上修缮而成;基础设施完善,道路整洁,交通便捷。村民自发植树,村内种植大量树木,绿化程度较高。

3大激店乡村文化传承与挖掘的成效性

3.1对传统乡村文化原真性的继承。(1)注重文物古迹的传承。在文物修护时注重保留文物古迹的原真性。目前村西慈航寺和真武庙古戏楼、观音堂已得到重修,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图一文物保护工作示意图如图所示,村委会和村民共同参与文物保护工作,形成一个良好的文物保护工作环境。(2)民居方面注重传承。在城镇化过程中,大激店保留乡村传统特色,在原古建筑基础上修缮民居,古民居与现代住房结合,整体建筑向古镇旅游发展靠拢。这使大激店在保留了古建筑和传统建筑风格的同时不妨碍建设新农村,而古朴的民居建筑风格给予了大激店发展旅游业的机会。(3)民风民俗方面注重传承。大激店村民对传统节日的喜好程度超过外国节日,通过积极参与文娱活动,增强了村民间的凝聚力,将文化观念融入生活中,形成了大激店独有的文化价值观;村中现存留书法、木雕等多种形式的手工艺品一般作为馈赠品,避免了一些传统工艺、加工技法因商品化而失去了传统本色的问题(刘方玉,2014)。3.2对新型乡村文化的挖掘。(1)丰富村民文化生活。集体文化活动丰富,村委会组织村民定期开展联欢会及文化节,其中重要传统节日全村共同欢庆。村中设有村民文化活动中心,为村民进行体育运动提供设施,该中心还充分地利用了农村书屋和古庙书藏,满足村民日常文化活动需要。(2)发展具有独特性的乡村文化。l大激店致力于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积极开展旅游事业,通过众筹等方式利用民间资源发展多档民宿,吸引不同需求的旅客,推进大激店文化传播与发展;打造原创音乐节,让大激店走向世界,2018年大激店音乐节主题是“打造音乐文化特色小镇”,中国乐曲与世界音乐的碰撞,为传统乡村文化注入现代化的新血液;借用互联网,中国匠人谷文创小镇项目打造网络直播APP平台,可线上销售,线下依靠传统民居建立匠人聚集区。多种特色活动形成了大激店独一无二的文化品牌。

4新型城镇化中对乡村文化传承与挖掘的建议

4.1形成文物保护观念。大激店村民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逐步形成保护文物古迹的理念,自发组织小组对文物进行保护。村两委班子的领导能力有目共睹,他们每年带领村民进行文物修缮,使村民逐渐形成保护文物的观念,将保护文物理念传承下去,形成大激店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因此,应注重文化的活态传承,增加文化传承的可持续性。4.2保护民俗文化的原真性。大激店注重民俗文化原真性的保护,对于文物古迹的修缮以尊重历史为原则,用古建筑与现代民居相结合的方式建设新民居,为文人和手工艺传承人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创作环境,将大激店的风土人情囊括在手工艺品内。因此,在发展乡村文化时要注重文化环境,并尊重民俗文化的原真性。4.3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品牌。大激店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浓厚的文化氛围,通过众筹、招商引资等方式,初步形成了良好的文化品牌。同时以国际音乐节等活动为平台,传播大激店文化价值观,吸引各地游客,不仅带动大激店经济发展,同时也将大激店的文化观念传递出去。因此,乡村文化发展应注重发展特色文化品牌,传递文化理念。4.4以教育促进乡村文化发展大激店在解决乡村文化传承人年龄断层这个问题时,注重对年轻人的文化培养,发展文创学院培养传承手工技术继承人。因此发展乡村文化可将优良传统文化纳入到课堂教学的范畴中、增设传统文化兴趣班,培养一批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人。

参考文献

文化发展范文篇2

1.企业文化成为广场文化的支撑。随着广场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商家的主动参与意识也越来越强烈,注重追求文化含量,寻求自身价值了。企业文化逐渐从不引人注意的角落走向众人瞩目的前台,成为受群众欢迎的热点。企业采用冠名、赞助、展销等多种形式,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在广场频频亮相,提高了知名度、美誉度。广场在融合艺术表演与企业品牌推介活动中,促进了发展,相得益彰。这种贴近群众的高品位的广场文化活动方式,不仅为群众喜闻乐见,而且也给企业带来了利益,收到小投入大效益的广告宣传效应。

2.群众文化成为广场文化的核心。广场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各种文艺、体育等具有艺术性的活动。人们在此集中,自发地以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形式,传播着健康文明的思想内容,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高尚审美情趣的熏陶,既培植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文化修养,也展示了本地独特的文化现象。特别是政府导向性决定,在广场多举办各种节庆活动及各类庆祝活动,包括常年必办的新春系列文化活动及文化艺术节活动等,包括元宵灯会、端午、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节庆活动及有意义的纪念日庆祝活动等,都吸引广大群众广泛参与。有的活动还形成品牌,还从不知名到知名,从地方走向全国。群众参与的力量形成了广场文化的宏大的气势和热闹的氛围,使广场更具文化魅力。

二、广场文化存在的问题

广场文化在新阶段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广场文化的载体不够完备。一是投资少。相对于工业、城建等基础性经济而言,政府对文化设施投入较少;社会投资更少,社会团体和个人不愿高投入低回报的投资,缺乏文企联姻的纽带。二是广场数量少。有的地方没有广场,土地开发拥有量有限,本来用于城建就很困难,更不用说要辟出更多的土地搞广场建设。三是广场功能单一。更多的广场建在居民小区内,顶多只能算一个街心花园,一片绿地,功能不全,导致广场文化单一、分散,形不成规模。

2.广场文化缺乏品牌效应。一是缺乏地方传统文化和时代特征。要体现地方文化主要依靠政府有针对性地定位广场文化的主体功能,有计划地建设,有意识地引导。二是缺乏地域文化特色,文化内涵偏低。广场建设要蕴含文化,在广场上要开展文化活动,如文艺、科普、医疗、体育、庆典等活动。

3.广场文化利用率不高。究其原因,一是一些文化广场建在了人口不很聚集的地方,由于交通、民居、人气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广场几乎闲置。二是广场管理机制不完善。责任不清,或根本无人管理,环境、卫生、设施、秩序等管理不到位。

三、广场文化的发展思路

1.各级政府要重视广场文化建设。首先要领导重视,把广场文化发展列入议事日程,并以此为切入点,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其次要加大投入,完善设施,打造功能完备的文化广场,政府买单,让群众收益。第三是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给人们留一些必要的空间,为群众参加广场文化活动提供必不可少的场地。

2.牢牢把握好广场文化的导向。各级政府,特别是宣传、文化部门要以先进的文化去占领文化阵地。把握舆论导向和宣传主流,精心设计活动载体,举办思想性强,艺术水平高,有感召力的群众文化活动,以增强广场文化教化的功能和活力。

3.打造广场文化品牌。在群众自娱自乐活动外,要举办系列文化活动,除定期的广场文化演出活动外,还要不定期举办灯谜竞猜、灯展、书画展、非遗展示、健身操展演、科普展览等活动。利用城市的人文优势、地域优势,通过特色广场文化来宣传,让外地人都能来感受到文化广场浓烈的文化氛围,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

文化发展范文篇3

(一)改革开放前文化改革发展态势(1949—1977年)

1956年4月,在《论十大关系》中对文化发展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双百”方针),“双百”方针明确地指出了文化发展的基本走向,指明了文化发展的前进道路,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因此也成为我国文化发展的一项基本方针。继“双百”方针之后,于1964年9月又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这一方针,该方针是在当时文化排外主义比较盛行的情况下提出的。这一方针的提出表明了我党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态度,对于之后的文化改革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二)改革开放后文化改革发展态势(1978—1990年)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成为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的一次转折,就文化发展而言,系统地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发展模式,恢复到之前的健康稳健的文化发展体制。1979年9月,在庆祝新中国成立30周年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全新的概念,并指出:“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79年10月,邓小平代表党中央出席中国文艺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并发表祝辞,提出新时期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新方针,划清了文艺与政治的界限,承认了文化市场的发展地位,提出了文化改革发展的目标。至此,文化改革发展得到了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我国的文化改革发展进程开始明显加快,文化政策地位明显提高,部级的文化政策开始形成单独文件并在全党全社会得以贯彻落实。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并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进一步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地位,指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基本任务。该决议对于进一步加快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进程,推动我国文化建设和体制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后文化改革发展形势(1991—2001年)

党的十四大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也标志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1991年7月,党的第三代领导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概念,并认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2000年,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通过了具有重要意义的文件,即《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在该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化产业”这一崭新的概念。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一大进步,对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从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市场”到现在的“文化产业”,这一认识观念上的进步反映了我们对于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逐步加深,这是市场经济进步在文化改革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体现。2000年,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我们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将“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三个代表”重要内容,突出体现了先进文化的伟大历史作用,指明了文化发展对党和国家的重要意义,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重要的理论成果。此外,这一时期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和颁布的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部门规章有200多部,涉及诸多领域,如《著作权法》、《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电影管理条例》、《出版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印刷管理条例》等,这极大地丰富了文化法律法规建设。

(四)新时期文化改革发展的新形势(2002年至今)

2002年,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在党的文件中将文化分成公益性质的文化事业和经营性质的文化产业,并且强调要积极完善文化的相关政策,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文化发展观”。新的文化发展观是对文化改革发展战略思想的突出贡献,对于振兴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2004年9月,中共中央在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这一崭新的命题,并于2006年10月,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了系统全面的阐述。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2005年12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这是迄今为止关于文化体制改革最全面的纲领性文件,从改革文化事业单位和文化企业、调整文化领域结构等六大方面指明了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这是我国第一部文化方面的发展纲要。2012年2月15日,《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公布,《规划纲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具体目标和任务,对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规划纲要》重申了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重要方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到2015年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十项主要目标,进一步明确了文化改革发展的具体要求。2012年11月8日,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出了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指明了我国未来文化改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二、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问题

(一)文化事业改革不深入

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近几年来,我国文化事业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显现出了许多问题与缺陷,深层次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体制性问题成为制约文化事业发展的最大问题。首先,政府职能依旧没有转变,陈旧思想根深蒂固。目前,我国文化体制依旧管理过死、权限过宽,文化企事业单位职责不清,许多文化机构份内的事项都由政府直接插手代劳,文化机构法人地位和自主创新能力也渐渐消失,文化事业机构经营能力也逐渐下降。其次,部分文化事业单位所有制形势和资金来源单一,常年依靠财政补贴,形成巨大财政负担。2006—2011年,文化事业单位开支占文化财政总投入的86.6%,而文化产业投入仅占文化财政总投入的13.4%,大多数文化事业单位常年靠财政吃饭,盈利能力低下,资金来源单一,形成巨大的财政负担。2005年开始的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也因单位自身问题和种种限制而效果不佳。最后,文化机构内部机制僵化,人事制度冗员现象严重。文化机构缺乏鼓励创新的绩效奖励工资制度和竞聘淘汰的激励工作机制,岗酬匹配机制不健全,冗余人员过多。

(二)文化市场发育不健全

目前,我国文化市场还处于从计划经济下的行政干预模式向市场经济下的自由配置模式转变的过程之中。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文化市场也开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模式转变,但依旧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首先,文化市场发展缓慢,文化市场开放程度仍十分有限。我国市场经济已经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文化市场发展速度明显与经济发展速度不相匹配,文化市场开放程度较低,许多文化单位仍是“企业招牌、衙门模式”,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效果不够明显。其次,政府监管过严,范围过宽,事无巨细。我国文化市场发展受行政干预的影响较为严重,在图书、教辅、音像、出版等方面仍有行政干预的政治色彩,文化市场资源配置功能难以有效发挥,致使文化产品价格扭曲。最后,文化市场产权保护真空。我国文化市场产品和创意的产权版权保护仍是空白,市场交易透明度低,盗版侵权时有发生,秩序混乱,这对文化产业长远发展和我国文化国际形象十分不利。

(三)文化法律体系不完善

我国文化法律体系的不完善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且引起了法律界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文化法律的层次较低、可操作性较差,文化法律法规的数量和有效性远远不能满足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需要。首先,文化法律建设较为落后。文化立法程序不完善,文化法律建设不系统,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法律法规仍是空白,缺乏促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文化大法,促进文化市场发展繁荣的专项法律不健全,《电影法》、《电视法》、《广播法》、《文化市场法》等均未出台。其次,文化政策取代文化法律的现象严重。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多以政策性文件为指导纲领,临时制定部门规章,甚至以领导批示为落实方案,缺乏文化改革发展的科学性和严肃性,而且不同部门间、不同层次间的规章计划还存在着矛盾抵触的现象,这不仅影响文化发展规划的落实,更影响法律的权威性和连续性。最后,文化法律建设重心偏离。许多文化法律法规过于偏重监督、限制和处罚,而没有考虑文化法律的促进作用,应建立以发展、促进、服务为重心,以规范、惩戒为辅助的文化法律法规体系,积极引导文化市场繁荣发展。

(四)文化发展资金不充足

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资金不足是制约文化改革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十年来,我国文化财政投入占国家财政比重始终保持在0.4%以下,尽管我国文化投入年年增长,但相对于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和相较于文化强国的财政投入规模,我国仍然处于较低水平。首先,财政投入力度不足,投入比重不均衡。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文化改革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规划,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仍然没有完全纳入各级经济管理部门的扶持领域,扶持文化改革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项目资金没有完全纳入各级财政预决算项目,所需资金大多是临时调拨,扶持力度难以保障。文化事业财政投入和文化产业财政投入比重严重失衡,事业投入过高,产业投入过低,不利于文化事业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其次,投资融资限制过多,渠道不畅通。我国文化发展投融资限制过多,门槛过高,缺乏投融资的社会渠道,过于依赖财政投入,没能充分发挥资本市场、银行信贷、社会捐赠对文化市场的投融资作用。

三、美韩文化发展的主要政策

(一)美国文化发展的主要政策

美国是世界政治经济强国,也是世界文化强国,引领着世界文化的发展,其文化之发达让世界其他国家“望其项背”,它的成功离不开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相关文化政策的支持和法律保障。而美国政府能全面落实其文化政策则是有赖于完善健全的法律体系。通过法律来保障文化政策落实,利用市场化发展文化产业,依托发达经济推动文化的全球化发展,既提高了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也促进了文化发展的高度繁荣[1]。

1.完善的文化产业政策

(1)文化产业高度市场化。美国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高度发达,已成为推动美国政治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其文化市场主要以自由开放和自由竞争为主要特征,得益于美国政府“开放、竞争”的文化市场管理模式。文化高度发达的美国,目前没有专管文化的政府机构,而是以完善的法律体制和非政府的民间文化组织进行管理,如联邦艺术暨人文委员会、国家艺术基金会、国家人文基金会和国家博物馆学会等。这些非政府机构分别行使某一方面的政府职能,主要以协调文化活动和财政资助为主,没有实际的行政管理权,在地方也没有相关的分支派出机构。政府在文化领域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公益性和市场难以触及的文化领域。依托发达的经济,文化产业也走向了高度市场化,影视、出版、唱片已形成完善的经营销售网络,甚至控制了诸多其他国家的文化市场。可见,“政府退后,市场优先”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确实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未来方向。(2)健全的文化法律体系。美国文化产业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健全的文化法律体系。美国文化法制体系相较我国比较健全,且日趋完善,通过法律来落实文化发展政策远比指导性文件更有保障,也更易落实。早在1790年,美国就颁布了第一部《文娱版权法》来保护文化的发展,而后,又相继出台了《联邦税收法》(1917)、《无线电法》(1927)、《国家艺术及人文事业基金法》(1965)、《博物馆图书馆事业法》(1996)、《联邦通讯法》(1996)、《反电子盗版法》(1997)、《跨世纪数字版权法》(1998),此外还有《合同法》、《劳工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乌拉圭回合协议法》等文化相关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共同形成了完善的文化法律体系,对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3)利用先进科技推动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战略。发达的科学技术在美国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上也得以全面体现。目前,美国在许多文化领域是世界最先进的,如电子出版、大众传播、影视制作、网络传输、影音发行、通讯卫星、数字化等。依托发达的科技,美国政府通过文化外交、自由贸易打开了世界文化市场,引导文化产品出口,扩大了国内文化产业,推动其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战略,一方面利用文化产品行销全球大大增加了国民收入和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也通过文化理念的输出增加了对世界政治经济所产生的影响。

2.依托发达经济的投融资政策

美国经济的高度发达,保障了文化领域的资金投入;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将促进经济的健康运行。由于联邦政府未设文化部,所以主要依靠联邦艺术暨人文委员会、国家艺术基金会、国家人文基金会和国家博物馆学会对文化发展和文化产业进行资助,州和地方政府也会对文化领域进行资助,但对文化的直接投入十分有限,主要是鼓励社会、企业、个人对文化的投融资,这方面的资金远远多于政府的投入。政府规定,对于文化行业的捐赠者和赞助者,政府会给予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此外,文化行业的社会关系也是捐赠赞助的重要来源。政府鼓励企业对文化领域的投融资,发达的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也为投融资提供了便利。许多文化企业也与各大财团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让文化产业融得大量资金。政府的大力鼓励和发达的投融资体系,使得社会各界均乐于对文化行业进行投资、融资、捐赠和赞助。

(二)韩国文化发展的主要政策

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时还是贫困国,然而到了八九十年代,韩国就已是亚洲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后就一直是亚洲乃至世界的经济先锋。目前,韩国文化产业高度发达,最具代表性的影视唱片业更是风靡世界。作为我们的邻国,韩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2]。

1.文化立国的产业政策

(1)突出文化发展战略。早在1986年,韩国的经济发展“六五”计划中就已明确提出了“文化发展和国家发展同步化”的战略目标,为之后“文化立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0年,政府出台了《文化发展十年规划》,完善了文化发展的相关指导和规划。1993年,韩国政府制定了《文化繁荣五年计划》,提出了未来五年文化产业的发展格局。1998年,韩国继日本之后,正式提出了“文化立国”战略,全面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于同年又颁布了《国民政府的新文化政策》。1999年,韩国政府颁布了新一期的《文化产业发展五年计划》,继续文化的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文化产业又被定位为韩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文化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地位有增无减,并于2000年提出了《21世纪文化产业的设想》和《电影产业振兴综合计划》。2001年,再次提出《文化韩国21世纪设想》,为21世纪韩国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指出前进的道路。至此,“文化”已成为韩国的经济支柱和发展战略而不可撼动。(2)健全政府职能机构。为促进文化改革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韩国政府建立了一批专事文化的政府机构,为文化发展保驾护航。1994年,韩国发展下设了文化产业政策局,专门指导规划文化产业的发展。1997年,因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韩国经济受创,韩国政府为扶持文化产业渡过难关,成立文化产业基金,专对文化企业提供贷款。1999年,韩国政府设立游戏综合支援中心和游戏技术开发中心,专对新兴的游戏文化产业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2000年,新增文化产业振兴委员会,旨在对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全面指导和落实相关政策安排。之后,又设立文化产业振兴院,旨在配合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培养文化专门人才,开发国外文化市场。(3)优化文化产业布局。韩国建立的一批文化职能机构,在优化文化产业布局、调整文化产业结构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依据本土文化市场结构的特点和优势,文化产业振兴院作出了专业化城市生产布局规划,将部分优势文化产业集中在某些城市来集中发展,每个文化产业规划城市的发展领域各有不同,互有分工。如富川、大田、釜山主要发展漫画、影音和游戏,光州、春川主要发展动画、卡通,全州、济州主要发展数字、影像等。此外,全国到2010年共建立20多个文化产业园区,以整合科研实力,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

2.力度空前的财政政策

“文化立国”战略的制定,为韩国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韩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其财政政策的大力扶持也渐渐成为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韩国要以文化立国,可想而知,其在文化方面的财政投入一定不少,统计数字也显示出韩国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财政投入空前,投入比例稳居世界前两名。1998年,财政在文化产业方面投入已达到29232亿韩元。2000年,财政在文化产业方面的投入突破了国家财政总额的1%,如此高的比例领先世界。2001年,财政在文化产业方面的投入同比增长9.1%,突破1兆韩元。2003年,财政在文化产业方面的投入更是达到1.1673兆韩元。此外,政府还设立了文艺振兴基金、文化产业振兴基金、信息化促进基金、广播发展基金、电影振兴基金、出版基金来共同促进文化产业化发展,形成了资金投入规模大、优惠程度高、扶持范围广的文化发展财政政策体系。

四、美韩文化发展政策的启示

(一)健全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韩国文化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主要依托其“文化立国”的战略目标,产业政策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对一个产业的兴衰至关重要。因此,首先应当充分认识文化改革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坚定“文化兴国”的政策导向,在此基础之上提高文化产业地位,制定一系列符合国家现实条件的文化发展政策,在党的大政方针指导下,健全长期性、综合性、前瞻性的文化改革发展政策和文化产业发展政策[3]。其次,为真正贯彻落实文化改革发展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应健全政府文化改革发展机构,建立部门间的沟通机制,协调政策实施落实。最后,注意在文化改革发展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时刻发挥市场化的优势作用,美国文化产业的高度发达也正是市场化作用的结果,这是行政命令所无法取代的,坚持“政府退后,市场优先”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必将是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的未来方向。

(二)完善文化法律法规体系

通过对国外文化发展政策的比较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文化发展的优劣和文化相关法制建设有着密切联系,最为典型的要数美国。美国文化法制体系相较我国起步较早、更为健全,且日趋完善,通过法律来落实文化发展政策远比指导性文件更有保障,也更易落实。尽管我国也在文化法制建设上有了长足进步,但我国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等诸多领域仍是法律空白,许多法规也时过境迁。因此,我国应当积极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及时修订陈章旧规,适时制定新则,在已有法律的基础上,完善文化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填补我国文化法律的不足,为文化改革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法理支持和法律保障[4-5]。

(三)加强财政政策扶持力度

财政政策始终是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最为重要的政策工具。以“文化立国”的韩国在文化改革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财政投入十分巨大,2001—2011年韩国在文化方面的财政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年均始终保持在1%以上,而同期我国的文化财政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年均仅为0.386%。巨大的财政投入为韩国文化产业的高速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韩国政府还建立了各种扶持文化企业发展的文化产业基金,形成资金投入大、优惠程度高、扶持范围广的文化发展财政政策体系。我国文化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较为落后,财政政策的扶持对文化产业发展意义重大,我们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政府财政对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建立以政府财政为主导、鼓励社会投资的文化产业基金会,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建立文化改革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专用资金制度,以使财政资金能够发挥最大效用。

(四)实施多元化投融资政策

文化发展范文篇4

文化具有双重属性:一重是使用价值,可以被消费;另一重是意识形态功能,代表了执政集团的价值取向。这里首先看文化的经济属性。未来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必须先行,占领文化高位势,才能使文化软实力提高。在当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扩大,其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而深刻。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呈现出崭新的态势,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一是文化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上升。在美国等一些文化产业发展比较快的国家,文化产业的比重已经从25%向30%迈进。在日本、韩国,文化产业也已经占到很高的比重,文化产业对国家经济所作的贡献,已经超过汽车产业所作的贡献[1]12。二是文化产业的并购和整合呈现新的态势。纵观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工业化、市场化、消费主义拉动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2]17。

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美国的文化企业并购重组经历了五次大的浪潮。这些并购浪潮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周期基本一致,随着技术革命和技术创新的产生而发生,并表现出与当时经济技术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并购方式。如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合并,一次交易额多达1600万美元;默多克的新闻集团等跨国大型传媒集团都是通过不断的兼并收购、跨媒体整合才形成了行业的巨无霸。三是跨国公司在全球文化产业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迪斯尼、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等大的跨国公司,占据竞争的有利地位,垄断了全球90%的广播电视节目[3]。电影可以说是当代综合性最强的艺术,也是影响最大的文化产业之一。美国的好莱坞目前处于世界电影产业的支配地位。美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不仅影响到美国的文化产业,而且对全球电影产业和文化产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华纳兄弟电影是以美国文化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在美国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下,华纳兄弟电影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一直传承着美国的社会文化基调和美国精神。迪斯尼是休闲产业也是文化产业,而文化产业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产业主流之一。这种文化在美国本土甚至在全世界已经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建设了使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有生命力的文化[4]。迪士尼成为美国中产阶级消费潮流的代表,充裕的公共假期可以让他们在迪士尼乐园充分享受:入住乐园的酒店,在乐园的商场购物。我国文化产业也应当顺应当代文化发展的新趋势,通过文化和科技的融合,扶持优势企业,打造区域性特色文化品牌,逐步形成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二、文化的政治功能日益凸显

文化的另一重属性就是具有意识形态功能,代表着执政集团或执政党的价值观[5]。二战以后,由于“冷战”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双方无法通过军事手段达到征服对方的目的,就主要通过文化手段进行博弈。如广播就被美国一位前总统称之为征服社会主义的唯一手段。“美国之音”电台被当成“在共产主义黑暗中点火的力量”。好莱坞大片被当成是“装在铁盒里的大使”,这些好莱坞大片负载着美国人的价值观,被一卷一卷地送往世界各地。为了打赢这场文化战争,美国等西方国家在文化产业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在微观层面,认真制定企业文化经营战略,从电影院经营爆米花,到后来经营可口可乐,每个环节都精心设计。在宏观层面,加大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力度,加大对电影制片人才培养的投入。在非营利组织建设方面,如美国电影协会充分利用中情局打击盗版,利用政府出面谈判迫使各国开放市场,还由派拉蒙、迪斯尼等六家公司“凑份子”在美国白宫里建了一座小型电影院,凡是总统看好的电影,全球公映前都要用专机送往白宫。

靠着这种“贵宾体系”,美国电影协会成为典型的“院外活动集团”,它的主席瓦伦蒂成为名副其实的“执行”主席,他执行的不是六家公司的意志,而是美国政府的意志[6]。这样意志下的文化产业,承载的是各个执政集团的价值取向和思想体系,渗透于大众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正因为此,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把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大力推进。纵观我国的文化产业,通过文化体制改革释放了巨大的文化生产力,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在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7]。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们的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寓教于乐不够和纯粹娱乐化等现象,需要站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责任的高度,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要实施“铸魂”战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寓于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当中。

三、文化传播大大突破时空的限制

由于科技革命加速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呈现崭新的态势。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播伴随着人类文明漫长的发展历程[8]。文化产业的发展依赖于科技的进步。从人类历史的发展上看,文化与科技是密不可分的:造纸术为人类提供了便捷的书写材料,使人类文明的文字载体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活字印刷技术使图书便于生产和保存,加快了文化的传播;电子技术对视听产品的存储和传播产生了巨大影响,使视听产品生产成为独立的产业;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数字技术使互联网、移动手机网络等新媒体一跃成为具有无限潜力的新兴产业[9]。文化与科技的每一次结合,都使人类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当前,更多新技术的出现使文化与科技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融合,文化新业态、传播新渠道层出不穷,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新兴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使科技名副其实地成为改造和提升文化产业的源泉,成为促进文化产业科学发展和创新发展的动力[10]。要积极调动政府、文化企业及行业协会的力量,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11]38。

首先,发挥政府的“带头人”作用,各级政府要根据文化科技发展的一般规律,做好服务平台搭建和服务模式创新工作,促进文化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其次,文化企业作为文化领域技术创新的主体,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科技成果向文化生产力的转化效率和效益的关键。再次,行业协会作为文化企业和文化人才的纽带,应及时发现、搜集各方的心声、建议、意见,发挥协会资源优势,提供相关咨询服务。现阶段,我国的文化产业也面临着发展的机遇,我们要不断发展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12]。文化自觉是指一个民族或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由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所处地位和发挥作用的认识、对文化发展客观规律的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担当三部分构成。

文化发展范文篇5

一、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针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涵盖了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多个方面的内容,必须正确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不可偏废。尤其在农村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上,一方面,经济发展影响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文化发展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农村地区特别是相对欠发达的地区,如果不重视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没有文化上的大力发展,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就缺乏有效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城乡差距不但不能缩小,还会继续加大,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顺利实现。因此,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大力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是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具体举措。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内容,没有文化的统筹协调发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就无法真正建立。多年来,我国文化建设普遍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文化建设欠账大、问题多,城乡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因此,要有效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就必须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努力弥补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欠账,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七大提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广大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当前,由于农村文化发展滞后,农村文化生活单调贫乏,不仅导致各种愚昧落后现象大量繁衍孳生,同时还制约了农民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信息沟通等方面的进步,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致富和新农村建设进程。因此,必须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用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文化占领农村阵地,培育文明风尚,抵制歪风邪气,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素质,努力培育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农民,为推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条件和智力支持。

二、强化五个统筹,着力构建城乡文化发展新格局

统筹城乡文化功能布局,凸显优势区域的带动力。统筹城乡文化发展,规划是前提。要结合区位优势、资源分布及资源特色,合理规划城乡文化功能布局,构筑城乡文化水平发展新格局。具体地讲,城市地区应以发展高档次、高品质、高水平的都市文化为主,促进城市文化提档升级,发挥城市文化对农村文化的带动作用;城市周边地区受城市文化的影响和辐射较多,应充分发挥连接城乡的纽带作用,打造城乡文化互动发展的承转带;农村地区重点是挖掘、保护传统文化,培育、打造农村特色文化。

统筹城乡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力。文化基础设施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要加强以区(县)级公共文化设施为龙头、镇街文化站为纽带、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和文化示范户为基础的城乡三级文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在城市重点推进大型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在农村重点加强宣传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的建设及文化示范户的培育,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均衡发展。

统筹城乡文化活动载体,形成文化资源的整合力。拓展城乡文化互动载体,有效整合城乡文化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城市文化下乡,农村文化进城,推动城乡文化的交流、融合和发展。建立城乡文化帮扶对子,积极开展“社区文化农家乐”、“农村文化社区行”等城乡文化双向交流活动。建立“三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帮助农村壮大本土的文化科技卫生队伍,丰富拓展城乡节庆活动载体带动各种形式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扩大文化产品的供给力。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就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城市文化产业的优势,通过由城市到集镇再到乡村的梯次辐射过程,带动整个农村的文化产业有序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城市的文化产业要主动在乡镇寻找新的突破口,开辟新的文化市场,带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农村和乡镇要主动与城市文化产业接轨,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统筹城乡文化队伍建设,增强互动发展的持续力。人才是事业发展之本。统筹城乡文化队伍建设,是实现城乡文化持续互动共荣的关键。要依托重点文化产业和项目,吸纳各类高层次文化人才。通过实施“农村文化艺术人才培育工程”,对农村业余文艺骨干开展定期免费培训。积极支持民间文艺表演团体、文化示范户、文化经营户发展,着力培育文化带头人、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充分发挥他们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族文化方面的作用。

三、实施六大工程,切实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一是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扎实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在此基础上,通过积极实施有线电视、无线广播电视和直播卫星,扫除覆盖盲区,努力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彻底解决偏远地区农民群众“看电视难”的问题,推动城乡广电事业协调发展。

二是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积极探索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络、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农家书屋”网络三合一的办法,整合文化信息资源。

三是“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充分发挥镇街文化服务中心的辐射作用,有计划地引导各镇、村自己创办“农家书屋”,鼓励建立“农户书屋”,有效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的问题。

四是实施基层文化阵地拓展工程。加大投入,加快推进镇街文化服务中心和村文化室建设,同时以点带面,充分发挥镇街文化服务中心的辐射作用,推动文化阵地拓展。

五是实施“文化村村行”工程。积极开展送精品畅销图书、中外经典电影、本土优秀文艺作品下乡活动;大力实施电影惠民工程,增加农村电影固定放映点,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看电影难”的问题;深入开展“图书阅读赶场天”活动,组织内容健康、实用性强的农村文化、卫生、农业科技图书到镇街巡回展销。

六是实施特色文化培育工程。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力度,对农村优秀民间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发掘、整理和开发。精心策划具有地方鲜明风格和个性特点的大型文化活动,全力打造节庆文化品牌,促进文化与旅游、商贸等产业的相互融合与促进。

四、健全四项机制,为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强化组织领导,建立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加强对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领导,成立由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牵头负责、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统筹城乡文化发展领导小组,为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拓宽投入渠道,建立有效的多元投入机制。各级财政要确保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不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建立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专项资金,保证区、镇街、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和重大群众性文化活动的资金需求,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乡村文化活动设施,经营文化娱乐场所。通过拓展文化发展的投融资渠道,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文化发展范文篇6

城市的立体空间是由纵横交错、高低错落的大量建筑物、构筑物及各种设施构成的,以建筑群的排列围合形成街道空间、社区空间、广场空间、单位和居民的院落空间等。相对而言,建筑本身是封闭的、有一定规模体量的实体空间,街道、广场、公园和院落等则是开放的、可供公共活动的虚体空间,再加上自然山水和风景园林等具有生态功能、自然与人文的开放空间,这些空间共同组合成封闭与开放相结合的城市整体空间形态和空间秩序,以满足人们工作(生产)、居住(生活)、交通(交往、交流)和游憩(景观、旅游)等需要,并以多种多样的空间布局方式和立体空间形象凸显城市的空间面貌和特色。由于城市空间主要是由大量建筑通过不同组合手段、空间结构和表现形式建构起来的,可以说,建筑是构成城市空间形态和空间形象的主体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城市的空间面貌和特色。说到底,建筑是人们进行文化创造的产物,城市空间形态和形象反映了人们的文化追求和城市的文化色彩,建筑文化在城市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我们不能小觑。建筑是人们根据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按照一定的建造目的、使用一定的建筑材料、运用一定的科学技术、遵循一定的审美观念(建筑艺术)建造而成的空间作品,是人们文化智慧的结晶和美好愿望的载体。建筑大量聚集并按一定规律排列组合、持续发展,达到一定规模,便形成了城市,构筑了城市空间。

城市建筑的使用性质和功能要求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工业(生产)建筑、商业(物流)建筑、公共建筑(内容丰富多彩)、居住(生活)建筑、风景园林建筑和交通建筑等,它们遍布于城市之中,与自然山水环境和道路交通网络相结合,构成了工作(生产)空间、居住(生活)空间、交通空间和游憩空间等。这些建筑既有各自明确的功能定位,又有密切的联系,它们相辅相成,营造出纵横连贯而又富有变化的、巨大的城市空间实体,为城市居民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广阔空间。可见,建筑是城市空间文化的主要缔造者、表现者和传播者,其对城市空间文化的贡献率是第一位的,担当着十分突出的主演角色。城市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城市空间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它是各类建筑长期积累、组合而成的产物。尤其是历史文化名城,汇集了从古至今的各种建筑,包括建筑遗产、历史建筑和近现代建筑,形成了历史文化和近现代文化相衔接、相碰撞、相依存、相融合、共发展的“大合唱”,赋予了城市空间起伏跌宕、丰富多彩、传承记忆的文化内涵,镌刻着时代交替、社会变革、城市兴衰发展的文化印记,记载了城市历史长河中的重要事件、传奇经历和文化故事,记录了城市文化的演化历程。这些都是通过建筑语言(包括选址、内容、形式、风格、色彩和尺度等)可以明白告诉人们的,建筑因此成为城市文化发展的见证。每一座建筑都有自己的时代背景、空间位置、使用功能、科技含量、表现形式、设计风格、外在色彩及其空间组织的效果,那些杰出的建筑设计成果往往能成为城市空间文化发展中的佼佼者,成为城市文化特色的标志和城市的象征。比如,北京的紫禁城(故宫)建筑群、拉萨的布达拉宫、武汉的黄鹤楼、西安的钟鼓楼、聊城的光岳楼、杭州的雷峰塔、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乌鲁木齐的大巴扎以及喀什的艾提尕尔清真寺等,这些建筑无一不是城市古今空间文化发展的亮点,无一不是城市文化特色的重要标志和鲜明象征。

二、建筑是会说话的城市文化载体

建筑是城市发展中积聚下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财富,它们默默地屹立在城市中,构成了城市的文化空间。其实,建筑是会说话的城市文化载体,无时无刻不在诉说着城市的历史,当时当地社会的背景、制度、经济条件、资源状况、科学技术、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民族风俗及宗教信仰,后天的坎坷或顺畅的经历及其兴衰的遭遇,从它们现存的身躯和相貌上,人们可以洞察出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文化意义以及未来的命运走向。通过聆听一座座建筑及其组合体对其身世、作用、姿态、信息和保护程度的“倾诉”,我们可以分析总结出城市文化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全面了解过去,认真面对现在,理性筹划未来,从而推动城市文化的繁荣发展。

(一)建筑会倾诉历史社会的文化真相

现存的历史文化建筑遗产就像是一位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可以告诉你当年当地城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的真实情况和信息。比如,古罗马的斗兽场建筑,至今屹立在罗马,已有1934年的历史,其气势宏伟(高约50米)、巍峨壮观的古罗马风格建筑形象直观地传达出当时奴隶社会城市文化的奢华、浪漫、疯狂和残忍。当时征战与争霸的文化传统使奴隶主贵族观看角斗士之间、人兽之间进行生死搏斗的娱乐十分盛行,该建筑明白地告诉你奴隶社会城市权贵们奢侈欢纵、奴隶们(包括战俘)命运悲惨的社会文化史实。再如,北京的紫禁城(故宫)建筑群,位于城市中心,至今已有698年的历史,经历过明清两代24个皇帝,以其10米高的红墙和9000多间房屋建筑的对称组合传达出中国古建筑风格,规模宏大壮观,富有皇家气派,直接地告诉你当时封建王权在城市社会中至高无上的尊荣和帝王富丽堂皇的生活,反映出封建社会等级礼法森严的政治文化思想和历史事实,为人们讲述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500多年来由鼎盛到衰落的文化故事,紫禁城(故宫)不仅是中国封建王朝的象征,还成为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标志。又如,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位于城市西部,至今已有453年的历史,路易十四至十六在此当政,直到法国大革命成功后,路易十六及皇后被送上断头台。它以冷峻的几何结构、庄严的气势、壮丽的外观,体现出王权的不可侵犯,并会告诉你当年法国皇室贵族尽情享乐、豪华奢糜的生活事实。1783年承认美国独立的《巴黎条约》签订等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因此凡尔赛宫又作为近代史上重要的见证地而闻名于世。如此等等,当人们参观和考察现存的历史建筑和建筑遗迹的时候,通过建筑与人的对话,可以了解到建筑所处年代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社会生态、经济基础和文化生活等真实情况,感受到该建筑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意义,换句话说,就像是在阅读一部部浓缩城市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史书。

(二)建筑会倾诉重大历史事件的悲喜

现存的不少历史建筑和建筑遗迹会以它们经历过的历史巨变,直白地告诉你当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产生的大悲大喜,让你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善恶,与之同悲同喜。比如,北京的圆明园遗址,圆明园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兴建的大型皇家园林,其中建造了金碧辉煌、形态各异的园林建筑,在世界上当属罕见。1860年和1890年,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发动战争侵略北京,肆无忌惮地在圆明园疯狂抢掠后烧毁了圆明园,使这座经营了150多年的宝贵园林遭受灭顶之灾。现留存的建筑残体(如大水法西洋楼被破坏的建筑遗迹等)和大量建筑遗址强烈控诉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北京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和惨痛的历史教训。再如,北京的天安门广场,由天安门、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纪念堂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建筑物组成。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天安门广场以其雄姿、气魄和魅力告诉你,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从此站起来当家作主,天安门广场由此成为现代中国的标志和喜庆象征。又如,北京奥运村的“鸟巢”(国家体育场)和“水立方”游泳馆等建筑,以独特造型和庞大身躯傲然屹立,它们会告诉你,2008年8月在北京首次举办了一场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展示了进入新世纪的中国大步走向世界的雄厚实力和豪迈精神。如此等等,建筑会以它们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鲜明形象和所遭遇的历史惨案残迹,有声有色地告诉你其中的悲与喜、恶与善、苦与乐,让世人难以忘怀,从而成为民族浩劫、社会革命和时展的铁的记录和真实写照,写入城市文化发展的史册。

(三)建筑会倾诉各个时期城市发展的特点

城市融会了各个历史时期建造的建筑物、构筑物等,建筑的形式、内容、风格、体量、高度、色彩和细节都会明白地告诉你,每一个历史时期城市发展的特点以及当时社会思想、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发展的现实状况。比如,我国古代留存下来的建筑物,从总体上看,以大屋顶、砖瓦土木结构的建筑形式和风格为主。皇宫、寺庙及大型公共建筑等往往高大气派、多层多院、尺度较大,采用筒瓦凸脊、斗拱挑檐等造型;民用建筑多为灰瓦坡面、单层院落(如北京的四合院)、开间不多,并设有照壁等,这些建筑与西方建筑形式迥然不同,独具中国传统建筑特色和风采,北京紫禁城(故宫)、雍和宫和现存的胡同四合院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比如,我国建国后到“”时期的建筑物,限于经济能力和思想水平,在建筑形式上往往坡屋顶和平屋顶都有,仍采用秦砖汉瓦、木构梁架,或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油毡平顶(有的设女儿墙),公共建筑多为多层楼房,少有电梯,住宅楼和平房宿舍成行排列,基本上没有什么建筑特色。建国十周年北京评选出的十大建筑代表了这一时期的建筑成就和建筑艺术水平。之后对“大屋顶”的批判和只是“注意美观”的原则,使大量建筑成为清一色的模样。北京1971年后建造的前三门大街的一幢幢临街高层住宅楼,有5公里长,它们是拆了城市的老城墙建起来的,却又崛起了一道由雷同的住宅建筑构成的新城墙,没有形式上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中兴建了大量建筑,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国外建筑设计思想的引进,再加上市场经济体制下房地产开发的兴盛,城市里高楼大厦云集,瓷立面和玻璃幕墙随处可见,致使中国传统建筑形式销声匿迹,只有少数公共建筑形式富于变化,于是形成了建筑形态类似的“楼的海洋”,或者说几乎成为钢筋混凝土的森林。很多老旧建筑被拆除了,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新的楼房和街道,原住民找不到“回家的路”。可以说,高、大、洋的建筑形式占据了当今城市发展建设和城市文化空间的半壁江山。

三、大量雷同建筑是造成“百城一面”现象的主要原因

我国幅员辽阔,由于各个城市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山形水势、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社会结构、民族习俗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使得建筑的布局、密度、材料、形式、风格、组合方式和景观效果千姿百态,加上建筑与自然山水环境的结合、协调、互借、对比和交映等,营造出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城市,从而使我国的城市文化百花齐放、丰富多彩。我们注意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建设项目上马兴建,如火如荼,楼房林立,成就斐然,专家和群众却发出“千篇一律、百城一面”的文化感叹,认为我们面临着城市特色的危机,这逐渐成为社会共识,成为我们应当认真面对的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议题。窃以为,大量的雷同建筑是造成“百城一面”现象的主要原因,具体包括以下4个方面:

1.无视建筑与自然山水环境的有机结合。

城市因拥有自然山水环境的本色景观而美丽和富有个性,城市建筑位于自然山水环境之中,应与自然山水环境有机结合、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巧妙利用自然山水环境,共同塑造城市的外在美。然而,当今城市的建筑往往妄自尊大、自以为是,无视自然山水环境的存在,圈占建设用地后,或削山填水,或挖土砍树,大量高楼平地起,却失去了自然山水环境空间美的衬托和融合,加之大量建筑形式和风格的雷同,无法显示城市的独到之美。大量建筑围绕青山绿水而建,高大密集,遮住了城市自有的山光水色,只见高楼林立,而不见山水之美,我们在福州三山、桂林三山等山水风景名胜处都能看到这种现象,对体现该城市的自然山水景观特色是很不利的,应引以为戒。我们看到,有的平原城市,如濮阳、石河子等,缺少山光水色,但这些城市大量植树造林,以丰富多彩的园林绿化景观将自然生态环境与大量建筑相结合,尽管建筑特色并非出众,却使城市特色因建筑与园林绿化的有机结合而别具一格,这就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建筑与自然山水环境相结合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2.忽视历史传统建筑的乡愁本色。

城市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在城市里,尤其是旧城区和“城中村”保留有大量传统建筑和历史街区,它们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文化内涵、人文故事、深远的纪念意义和乡愁寄托,是体现该城市文化特色的鲜明要素。但是,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以大拆大建方式来改造旧城区和“城中村”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在大刀阔斧的改造中,历史传统建筑和街区、胡同、村落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清一色的高楼大厦,一些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即使被保留下来,也是孤零零的,被大量现代建筑包围,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和乡愁本色荡然无存。乡愁本色丧失了,也就失去了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和人们对城市的依恋之情,使得该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文化特色黯然无光或销声匿迹。淹没在大拆大建之中的“乡愁”呼唤着什么?它告诉我们,新型城镇化发展绝不是拆旧立新,绝不是以全新的大量雷同建筑形成“百城一面”的城市发展景象,而葬送城市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特色。

3.大量现代建筑“平起平坐”。

每一幢建筑都应该有自己的城市地位和功能要求,其建筑体量、形式、风格、色彩和使用性质等是不尽相同的,鉴于此,城市建筑群的组合应当形成高低错落、有主有次、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虚有实、有伸有缩的建筑空间形态特征,从而形成城市独有的建筑风貌特色。可是,由于当今建设项目上马快,建筑创作缺乏精心设计,往往使用相同的建筑材料,业主又追求容积率和高大的体态造型,加之城市规划管理控制不严格,于是,不少现代建筑“平起平坐”、大同小异、不分主次、难分高低,没有空间变化,没有虚实对比,无法形成优美的城市建筑空间轮廓线和景观效果。如果你走进这座城市或那座城市,几乎会看到同样的情景,差不多大小的摩天大楼、玻璃幕墙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林立,分不清到底是在这座城市,还是在那座城市,甚至分不清是在北方城市,还是在南方城市,也就难怪会让人产生“千篇一律、百城一面”的感观效果。

4缺少众所周知的标志性建筑。

当我们看到埃菲尔铁塔,就知道这是巴黎;看到悉尼大剧院贝壳建筑,就知道这是悉尼;看到克里姆林宫,就知道这是莫斯科;看到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就知道这是拉萨,如此等等,加上笔者前面列举的我国几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它们已经成为该城市的象征和亮点,为人们所熟悉,在视觉和心灵上具有很大的冲击力和可识别性,成为城市文化特色的杰出代表。标志性建筑对于突出其所在城市的文化个性特色是精彩的一笔,有着重要的识别意义,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能小觑。在不少城市,标志性建筑不止一处,比如北京,就有紫禁城(故宫)、天坛、北海白塔、颐和园佛香阁以及雍和宫等,再加上2008年奥运会建造的“鸟巢”,它们已经成为识别和反映北京城市文化特色的重要标志。我们应当看到,尚有不少城市还缺少被人们所公认的标志性建筑,而满目是似曾相识、大同小异、模式雷同的楼群,减弱了城市文化的可识别性和个性特征(包括历史性、地方性、民族性、宗教性及纪念性等),这也是让人们感到城市特色不鲜明而认为“百城一面”的原因之一。当然,我们反对以“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和追求“建筑有了高度就有了城市知名度”为出发点来搞标志性建筑,但如果能符合城市发展建设的实际需要和可能性,尤其是发挥建筑创作的灵感和想象力、技术和艺术上的创造力、别具一格的思维能力,采用让人们认同的建筑形式与风格,构筑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又何乐而不为呢?

四、让建筑在城市中的主演角色得到充分表现

城市中的建筑是贯穿在城市发展历史过程中“会说话”的城市文化载体,它们储存文化、传承文化、创造文化、展示文化活力,担当着表现城市文化特色主演角色的重任。时至今日,由于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再生、拆旧与建新等思想的碰撞、经济利益博弈以及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大量雷同建筑上马,导致城市风貌“千篇一律、百城一面”,给我们提出了必须面对的课题。要扭转这种局面,说到底,还是应当抓住建筑这个主因,解放思想、繁荣创作,因地制宜、因城而异,让建筑在城市中的主演角色充分表现出来,努力去建构自己的城市文化特色。

(一)要为保护和发展城市特色鸣锣开道

我们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呼吁“城市要发展,特色不能丢”,“城市现代化,特色更重要”,并提出保护和发展城市特色一定要处理好人、自然、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人是主体,建筑是人为作品,是人们在城市里谱写的立体文献和人的文化的表达,是体现城市特色的关键要素和空间实体,需要给予很大关注。窃以为,在“”时期是从政治上扼杀了城市文化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又从经济利益上抑制了城市文化的发展。如2013年11月宋春华在“中国当代建筑设计发展战略”论坛所言“,现在,改造后的城市,越来越看不到城市大树的年轮,看不到城市老人的皱纹,反倒像是用激素催生的树木”,“GDP崇拜、大干快上;政绩冲动、人治所为;规划管理软弱缺位;建筑设计缺乏创意”,导致“百城一面”和“山寨建筑”横行。我们高兴地看到,《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掀开了我国城市文化大发展新的一页,强调城市文化特色已经成为我国各城市发展建设中的共同追求。在这一大好形势下,我们要千方百计为保护和发展城市特色鸣锣开道,敢于揭示文化价值失衡、跨文化对话失语、体制和制度建设失范以及规划师和建筑师话语权失落等问题,从而让建筑真正充当城市文化发展中的主演角色,创造出泱泱大国的建筑风范和各具文化特色的城市。

(二)要发挥城市规划与建筑创作相契合的导向作用

城市规划与设计是高屋建瓴地从宏观上、空间整体上、城市发展秩序上和实施的可能性上,对城市发展建设进行纲领性指导和科学合理的部署安排,是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的蓝图,而建筑创作是在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针对具体建设项目进行建筑功能使用与技术、艺术的分析研究,需要作出方案比较和科学合理的审美决策,是建筑具体设计和施工的首要环节,两者都与城市特色休戚相关,不能脱节,只有两者相互结合、交流、配合和促进,才能为塑造城市特色作出积极有益的贡献。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城市规划与建筑创作是不够契合的。规划部门往往从行政职能的角度来审视建筑创作,不能从理论上、技术上、艺术创意上来阐明“规划条件”的要求,受长官意志和个人好恶的支配,要么卡建筑创作构思,要么放任自流,建筑创作如何出成果就要碰运气了。从建筑创作来看,在领导意见和开发商利益的约束下,建筑师的创作思路和想象力放不开,往往是“权”和“钱”占上风,领导和开发商要什么就给什么,缺乏文化创意,对于规划部门或硬卡或放任的做法都无动于衷、得过且过,使建筑创作跟风、追风和“刮风”,难免会出现雷同的建筑。这就希望今后的规划控制与建筑创作能够有效结合起来,加强交流,主动配合,弘扬传统,支持创新,在城市规划与建筑创作中,既要融入现代元素,又要保护和发展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使建筑在我国城市文化发展中增光添彩,缔造出“中而新”的建筑风采,使城市各具特色。

(三)要刹住大拆大建的城区改造之风

城市里尤其是旧城区留有大量老旧建筑和历史文化遗产,它们是会说话的历史文化见证,是记录社会发展进程以及寄托乡愁的载体,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宝贵财富,不能认为旧的就是落后的、破败的、阻碍社会发展前进的障碍物和现代化的绊脚石,不能认为城市现代化就是要大拆大建,进行彻底改造。历史本身就是“过去时”,就是旧的。对于城市文化发展,建新是必要的、应该的,保留旧的传统建筑也是必要的、应该的,新旧并存才有城市文化的来龙去脉和空间时态,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城市文化。可是,在当前城市发展建设中,不少地方以大拆大建促发展,开发商看到了旧城区和“城中村”拆旧建新的商机,于是不问青红皂白、大拆大建的改造之风上演了,造成不应有的城市文化损失和破坏,引起了专家和群众的质疑和不满,应当引以为戒。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这就要求我们今后不能再用大拆大建的方式来改造城市了,要慎重考虑旧城区、旧街道、旧建筑尤其是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问题,不能让城市里已有的反映城市特色的建筑在大拆大建的推土机下一古脑儿被铲除掉,留下永久的遗憾。

(四)要强调建筑与自然山水环境的融合

自然山水环境是城市的本色和先决条件,是构成城市特色的基础和城市文化发展的摇篮。建筑是诞生在自然山水环境之中的人为作品,应对自然山水环境产生锦上添花的作用,与自然山水环境共生共荣,使其特色更加鲜亮,而不应该用密密麻麻的建筑将自然山水环境掩盖、封闭起来,导致不显山、不露水和缺少绿色环境。要知道,尽管建筑千般好,精工难比自然美。如果以削山填水、挖土砍树来大量兴建雷同的建筑,恐怕就会事与愿违,把城市原有的特色也毁了。试想建国后新生的新会城,以“一城绿葵半城湖,四时繁花春色媚”的花园城市风光而独具特色,还有十亩榕树林形成的“小鸟天堂”堪称奇观异景,如果新会城全被大同小异的楼房所占据,其玉兰街、龙眼街、芒果街和紫荆街等形成的“绿色隧道”也就消失了,鸟儿都飞走了,还能突出区别于其他城市风光的新会特色吗?不言自明。人们之所以反对在杭州的西湖边上建起高层建筑群,皆因它会破坏“有山山不高,有水水不大”的西湖的独有特色和优美风光,如果西湖风景失色,杭州还能有“天堂”的美誉吗?因此,建筑的设计和建造一定要与该城市的自然山水环境相结合,二者相得益彰,要在保护原有特色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为自然山水环境增光添彩,否则就会产生“化神奇为平庸”的效果而成为建筑设计的败笔。

(五)要开展对建筑的评论和评优活动

文化发展范文篇7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融合汇聚、共同创造、不断发展的文化共同体。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大河文明中是惟一赓续绵延数千年,至今不衰的民族文化。走遍天下,无论在哪里,“中华民族”这一名称定能唤起炎黄子孙强烈的民族文化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亘历千载环袤五洲,依然显现着其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蕴积着强盛的民族文化发展动力。

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表现出三个主要特征,即对自身文化传统的继承发展、借鉴吸收外来文化并进行适应本体文化需要的选择和汲取、以及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而进行的会通创新,这三者又是密不可分的同步过程。

1、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与凝聚力

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体现为其民族精神。“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它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单说来,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3)

1997年11月1日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说:“阳光包含七种色彩,世界也是异彩纷呈。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他讲到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主要有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等,“一是团结统一的传统。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从遥远的古代起,我国各族人民就建立了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共同开发了祖国的河山,两千多年前就形成了幅员广阔的统一国家。悠久的中华文化,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

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或文化传统,古往今来并无统一的标准或表述。《周易》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地之大德曰生”,肯定我们民族生生不已、欣欣向荣的刚健自强精神。又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我们民族不断进取的变革意识之写照。《大学》中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不断创新之民族精神的精练表述。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4)显示了我们民族不向恶势力低头的英勇气概。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5)表达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再如“民惟邦本,本固邦宁”(6)、“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7)、“亲仁善邻,国之宝也”(8)、“俭节则昌,淫佚则亡”(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0)等等,都是中华治国方略的集粹;而“苟利国家,不求富贵”(11)、“务求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12)以及诸葛亮《后出师表》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曹植《白马篇》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陆游《病起书怀》的“位卑未敢忘忧国”、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匹妇有责”等等,都是历代忧国之士的豪言壮语。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过零丁洋》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则表达了中华士人的崇高人格和理想追求。以上这些无不为民族精神增添光彩。为追求和实现这些民族精神和高尚品质,无数仁人志士不畏艰险、勤于探索、勇于实践,流血捐躯在所不惜。但是,也应看到我们民族既有融汇百川的气概,也有唯我独尊的心态;有变革求新的精神,也有因循守旧的习惯;有兼容并包的传统,也不排除“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狭隘襟怀。

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蕴积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民族凝聚力,表现为独具的民族文化特征,在语言习俗、岁时节日、生活习惯、伦理道德、宗教信仰、行为准则、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思想意识、心态感情等等方面得到充分体现。通过信任、交情、面子、和谐、互惠等人际交谊,建立起民族认同的联系网络。以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克己忍从、自强不息、忍辱负重、刚健奋进、威武不屈、自勉自励、坚韧不拔、谦虚谨慎、克勤克俭、仁义忠孝、尊老爱幼、团结互助、以和为贵、尊师重教等优秀民族精神的传承,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汉民族与兄弟民族文化交融演化的历史产物,也是儒家文化与诸子百家思想学说兼容汇通的结果,并在与外来文化的撞击、交流和整合之中,不断光大拓扬和演进发展,从而不断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历史证明,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强盛发达国泰民安的时期,往往就是政策开放、民族平等、文化交融、百花齐放的时期。固步自封意味着保守落后,封闭瞒顸必定落后挨打,开放创新才是民族兴盛文化繁荣的契机。中国有句名言叫“有容乃大”,民族繁荣是各民族平等相处相互尊重的结果,尊重各民族文化的独立个性和存在价值,促进各民族间文化的相互沟通和交流,才能取长补短不断完善。

2、交流互感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推动力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汉族与兄弟民族的文化交流史,也是对外开放的文化交流史。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文化,除了时代差异外,还有地域和民族特征的差异,在数千年中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各地域文化和各民族文化长期地、不断地交流、渗透、竞争和融合。因此,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是具体的、历史的,又是多地域、多民族、多层次的立体结构。

中华民族文化是各区域、各民族文化的荟萃,交流互感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推动力。民族文化的交流,有民族间及民族外两种类型。古代社会的文化交流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局限,主要限于国内民族与地域间的交流。汉族与各兄弟民族的融合,其并非消弥民族的文化差异,而是民族文化认同的结果,文化认同也就是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过程。中华民族间各民族的认同、亲和与交融,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从远古时代就开始了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的接触,无论表现为交易、和亲、联盟的友好方式,还是掠夺、复仇、征服的冲突形式,客观上都使民族文化得到相互的撞击触发与交流影响,有利于促进民族的融合。正是在各民族生息繁衍和相互交流中,积育了民族文化发展的养分与动力。各民族的文化聚集和交融,共同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无论是传为民族融合佳话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还是民族政权纷争角力、南北朝廷相峙抵力,抑或蒙古族、满族一统中华,都是中华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轨迹。

我们曾个案研究中国历史上民族共存的典型时期──“宋辽夏金元”。作为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冲突与融合的重要历史时期,既不同于“三国”汉族政权的鼎足对垒,也不同于“五胡十六国”民族政权喋血争雄或南北朝的对峙逐鹿,又与“五代十国”的征战更迭不同。一幕幕酣战与融合、破碎与创新的史实情景起伏跌宕,勾画出处于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民族、不同特色的文化,交汇成同一幅波澜壮阔的民族文化发展的宏伟画卷。置此四个半世纪于历代文化沿革脉系,大体依循文化发展的物质、制度和精神的结构体系,从科技文明、礼制风俗、文字教育、文学艺术、宗教信仰、学术思想诸方面,通过对民族文化与时代特征的阐释,展现中国历史上最为复杂而特殊的多民族文化差异并存的重要时期。高度发达的两宋文化居于主导,与各具风格的民族文化同存,共同绘织出中华民族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与民族间交流融汇的场景,体现为多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13)

应当看到,民族文化的融合发展,呈现文化发展的主导性倾向,中原汉族文化的高度发达,构成对少数民族及区域文化的涵摄同化力。居于发达地位的民族自觉不自觉地产生民族优越意识,也酿就了文化优越感,以“华夏中心”自居,或强调“华夷之辩”的理念,以及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称谓等等,都是民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巨大障碍。没有民族平等,就谈不上相互学习和交流,这在历史上也是有深刻教训的。发达的古代文明,也培植了“天朝中心”的自大意识,成为平等交流共同发展的阻力,成为进入近代后“落后挨打”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能忘记“天朝上国”的傲慢昏聩与“闭关锁国”的封闭愚昧,曾带给中华民族保守落后;而近代西方文化也曾伴着血与火的民族欺辱,留给我们灾难深重的史证遗痕。

3、兼融会通是民族文化绵延的内驱力

作为世界上惟一延续千载的民族文化,使人往往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她是在一种封闭持恒的“超稳定结构”中“长期延续”。其实不然,中华民族文化的兼融会通特质成为民族文化绵延的内在驱动力。

居于中华民族文化主流地位的儒家文化,是藉“百家争鸣”而催生,与释、道之学辩诘交流而发展的。自先秦孔孟始,儒学历数千年流变、演化,直至新文化运动,儒家文化一直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地不界南北、时不限千年、人不论朝野、族不分“华”“夷”,儒家文化根深蒂固地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结构的深层积淀,表现出强大的文化会通和整合功能。但这并不等于说中华文化只有儒学一家,春秋战国儒、墨为显学而诸子并立;秦代“事皆决于法”而汉初大兴“黄老之术”;隋唐盛佛学、宋明兴理学而“三教合流”……。仅说儒学,孔子殁后,“儒分为八”;新儒学也有程、朱、陆、王之别,何况还有“荆公新学”、“浙东之学”、“泰州之学”等先后并立。确切地说,从不存在“独此一家”,即便在儒学立于“独尊”的汉武帝时期,武帝本人也不信儒,所“尊”者不过“儒术”,而时政多用法家学说,所用之人桑弘羊、孔仅等都是商人出身,采用的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皆法家主张。更何况历代统治不外“内圣外王”、“儒表法里”的范式,士大夫也多“以佛修心、以儒范行“。虽无绝对的“儒一家”,却并不影响儒家文化的主流地位。

至于汉族文化在与兄弟民族的文化长期交流、学习、兼融中得以增加养分,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就是不断兼采众长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会通过程,成为文化绵延的强大内驱力。在汉民族为主体的民族文化体系建立之后,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绝非各少数民族单纯丧失其民族文化特性而片面消融于汉族的过程。各地方言、民俗、习惯等等的差异,都可视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中若干民族特性的历史遗迹。这是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大而弥德、久而弥新的生命力之所在。

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空气和土壤,有自己的载体和灵性;任何民族文化都有其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以及尊重和学习其他文化的义务;都有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汲取融合其他民族文化进行发展创新的责任;也有共同繁荣人类文化进步的历史使命。各民族的文化发展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既有不同的民族特色,却同处并存相互联系,都是其内在调制与外在互感功能交互作用的结果。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不可能在静止和封闭的状态中发展,都是其内在的新旧更替、进步发展的矛盾运动和外部的文化触击冲突、汲取融合之合力的作用。

4、整合创新是民族文化长存的生命力

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基本特性集中体现为文化的内在调制与外在互感功能,通过涵延传播、汲取更新来实现新文化建设。开放与交融是民族文化不衰的动因,整合创新是民族文化长存的生命力。

中华民族内的学术文化兼容并收、各民族间的交融会通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而与外来文化的撞击吸收、整合创新是其强劲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可以认为中国也有“开放”的传统,彪柄史册的中外文化交流中,中华文化主动向外交流主要经历了三次高潮:从西汉张骞、东汉班超通西域,晋法显到印度取经、唐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到明代郑和“七下西洋”,都是中华民族积极的对外交流。此后国门更进一步打开,反映了国人“睁眼看世界”的强烈愿望。(14)

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史中汲取外来文化,先后也形成几次高潮:汉唐时印度佛教文化的传入,唐宋时阿拉伯文化的东渐,明清之际西方耶稣会传教士引入西方文化的冲击,都是中华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大规模交汇。(15)

外来文化的传入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新养分。例如光辉灿烂的唐代文化既是中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结合,也是中华文化与中亚、西亚以及其他文化的汇聚,更是兼融会通各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凝聚而成的文化高峰。唐太宗被尊为“天可汗”。若再从李唐统治者是否有少数民族血统来分析其政策面,则不仅是文化的融聚,恐怕连血缘都有融合的趋向。然而,吸收外来文化进行民族文化的整合创新,并没有改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质,却为之增进了新鲜养分。诸入佛教文化与传统儒、道文化的整合,人文哲理的思辩与宇宙生成的探索,将传统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产生了新儒学即宋明理学。再如,西方传教士的东来,并没有使基督教精神取代儒学正统,却带来天文、数学与科技文明的近代文化冲击,有助于中国近代的启蒙和步入现代化的进程。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文化总是多因并存的,百花齐放才会发达昌盛。

二、民族文化发展的特性

民族文化呈示民族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民族和文化是两个密切联系的概念,民族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文化,而文化则是构成民族的要素。”(1)本文在两个层次上使用“民族”概念,一是泛指相对于世界其他民族而言的中华民族,再一是具体用于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各兄弟民族。

1、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这是民族文化的基本属性。任何民族文化必存在于特定的地域空间和具体的历史时间之中,蕴涵这一文化的民族特性,也反映出这一文化发展的时代性质。各民族的文化,因其民族性而呈现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特质,又依其时代性而融汇成人类文化的共性特征。

民族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自身发展的特殊性,代表一定的民族文化传承积淀与特定地域文明的特点,表现为该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类型。时代性则体现人类文化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共同特征,反映文化发展由低向高的发展方向和文化之间传播、交融与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表现为人类文化发展阶段的标识和特定的文化类型所展示的时代风貌与精神。

民族性与时代性统一,民族性存在于时代性之中,时代性反映民族性的共同特征,不存在绝然独立的文化属性。正由于二者的统一,衍生出文化的整体性与独立性、连续性与阶段性、自主性与互赖性、兼容性与选择性等等的有机共生。这些特性又表现为民族意识与全球意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民族意识是民族文化的本质特征所在,全球意识则从世界和人类文化发展的高度拓展了各民族的文化视野。民族精神展示出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生命力,时代精神则代表人类文化发展的方向和历史演进的阶段特征与风貌。

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较好地结合其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不断地更生创新,既能保持和发展其优秀的文化传统,又能积极地有效地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要实行这样的文化创新,就要对本民族的文化发展进行历史的、客观的甄别认识,存其精华,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新文化,以适应时展的需要。这样的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全球意识的高度,从人类文化发展的方向中,把握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因此需要积极借鉴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并能与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有效结合。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也是一个多元的复合文化形态,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五十六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族文化发展史。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汉族文化与其他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2)各兄弟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同时又保有自己的民族个性,在祖国的百花园中各显异彩,使中华文化绚丽多姿。中华各民族虽然经历各异、发展阶段也不同,但随着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民族团结的加强,各民族的共同进步,是必然的历史趋势。繁荣各民族的文化,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是各民族的时代任务,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

民族性与时代性统一,要求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改革与开放相结合的原则。文化的民族性,决定了改革是中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根本途径,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是文化现代化的重要步骤;文化的时代性,决定了开放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人类文化发展做出贡献的必由之路。

2、涵延性与主导性的并存

文化的涵延性系指一种文化所具有的兼融涵括、多元共生与传承延续、传播吸收等特性;主导性则是指文化的多元复合结构中,必然呈现该文化的主导倾向,包含明显的价值取向和民族特性。文化的涵延性与主导性并存,反映着文化存在的结构特性。文化是一个涵延广博的概念,有其丰富的内涵,诸文化因素多元交汇,文化传统的历史延续同文化发展的时代新质共集于一定的社会空间。文化创新是以一定的优秀文化传统之弘扬为前提的,新文化不可以完全独创出来;并且,文化演进还是文化发展多元因素相互吸收、兼容并蓄的过程。正是在继往开来与传播互感的文化整合中,民族文化得以实现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发展。

从文化的涵延性来看,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发展非常典型地证明了文化特性的客观存在。中国传统文化无论从悠久的历史传承还是从广博的丰富内涵以及辽阔的地域分布上都具有鲜明的典型性。中华文化是各区域、各民族文化的荟萃,中原华夏文化与带有区域特征的吴越、巴蜀、荆楚、齐鲁、燕赵、岭南文化等等并存,同时又是和蒙、藏、回、壮等五十多个民族的文化共生演进的。中华文化既是华夏民族与周边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果,也是儒家文化与诸子百家学说思想兼容并进的发展过程。从文化的主导性而言,中华文化历经数千年不衰,其交融会通的强大生命力之中,展现出立于主导地位的、与时展相适应的文化特质。那就是,儒家文化吸收各家各派思想文化而发展──历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等各时代的交融、整合、演变,一直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主导地位,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反映出民族文化的主导性特性。

就文化发展而言,影响主导性的有各种因素,如受时代的政治、经济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影响,同时还受到文化涵延性的制约。从纵向的文化传承来看,主导性离不开文化传统的继承发展;从横向的多元交汇来说,主导性又与文化诸因素密不可分,受到文化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准以及同期外来文化及异民族文化的冲击与影响。民族文化的生命力正是在自身不断发展和吸收外族文化精华的整合中壮大的。

中国历史上佛教文化的传入、阿拉伯文化的影响、西方传教士的东来等等,都为文明古国带来了新的文化要素。但是,外来文化并不能改变中华文化的主导性,无论在民族文化的交融中,还是在外来文化的撞击下,中华文化都不曾被“同化”;而且传统时代儒家文化的主流地位也一直未曾改变,直至西方资本主义兴起之后,人类历史进入新纪元,西方列强的炮火震惊了千年古国,中华民族开始了现代化的艰难历程,儒家文化才让位于现代文明。但是,直至今天,儒家文化传统中的合理因素依然受到世人重视,尤其针对“后工业社会”的一些弊病更显示其独特价值。应当说,除了儒家文化的合理性诸要因外,中华民族文化本身所特有的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明所蕴涵的生命力这一点值得认真研究。史实证明:文化的涵延性与主导性必然适应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文化的基本特性决定文化存在的结构特性。

3、兼容性与选择性的一致

如果说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是文化发展的基本属性,涵延性与主导性的并存则从文化的结构功能上规范了文化存在的特性;那么,兼容性与选择性的一致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文化演进的特性。

兼容性不仅包括了涵延性所规范的文化多元复合与传承演化的因素,而且含指文化发展中精华与糟粕、进步与落后等等因素的并存。有可能区分出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又有许多无法绝然判定的交汇复合内容,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或具体的状况情形下,精华与糟粕的判定受到时代的局限,也受到评判主体的制约。无论道德评判还是历史评判,都离不开人的价值取向标准和用以评判的参照系标准。进而言之,文化发展是新陈代谢的过程,进步与落后是相对的,精华和糟粕也往往杂陈,这就提示了兼容性与选择性之重要,而且两者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一致的。

我们知道,居于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学,从来都是在与诸子百家的交融会通中发展的,这反映了文化的多元兼容性。再如进步与落后问题,一般认为十八世纪始中国从先进国家变为落后于西方的东方国度,实际上,就中国自身的发展而言,无论经济发展还是文化程度都没有停滞落后,恰是由于西方社会这一时期的突飞猛进,先进的社会形态取代了黑暗的中世纪而显现出强大的生机,相形之下,把古老的中国抛在了后面,这说明参照系之于评判的重要意义。

选择性指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选择、吸收所需养分以补充、壮大本体文化、排斥不适应自身需要的民族文化的内在机制。其包括民族文化自身特有的选择、排斥功能,具有客观规律性的特点;又由于文化选择是作为文化主体的人进行的,从而也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意义。选择性同样不能独立存在,也受到兼容性的影响。文化的选择、排斥功能是在兼容性的规范下实现的,选择的结果不是使文化成为单一因素,而是丰富和发展了兼容性。兼容性一样受到选择性的制约,选择的结果是使兼容并包的各种文化因素根据民族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被排斥、淘汰的因素则失去生命力,这就是民族文化发展演进的过程。

西方国家在步入近代时主要选择自由、平等、博爱作为启蒙思想的基础,而中国的志士仁人则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开始中国的新文化运动。这说明文化的选择性受到文化的民族性和历史传统、承继状况以及现实需要等等的制约。从中世纪“神”的迷雾中,争取的首先是“人”的存在;而在专制与迷昧的黑暗中奋争的中国人,首先要选择“德先生”和“赛先生”。

作为文化主体的人,在进行文化选择的时候,受其主、客观的种种制约,因此,选择是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之间进行的。选择性决定文化的发展方向,也受到文化传统的规制。当选择不适应民族文化发展需要时就会失败,选择不符合时展要求时,背历史潮流而动的选择会受到阻碍或惩罚。因此,选择是以人类进步文化、代表时展方向的文化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实际需要相结合的有机过程──即文化创新过程。这一过程符合文化发展的兼容性与选择性一致的特性,要求以认知民族的文化传统及对文化发展趋向的把握为前提,也要求以文化主体──人的自身现代化为基础。把握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和有生命力的因素,积极进行与外来文化、兄弟民族文化的交流、摄取和整合,这当中选择性是关键。

就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来看,不能正确认识文化发展的特性,必然导致理论上的错误和实践中的失败。无论是“本位文化论”还是“欧洲中心论”、是“华夏优越论”还是“民族虚无论”、是“全盘西化”还是“中体西用”等等,在理论上都是片面割断文化特性的关联,实际中都偏入了歧途,有过深刻的历史教训。

三、民族文化发展与区域经济振兴

谈民族文化问题,不能不联系到区域经济。法国学者佩鲁指出:“经济体系总是沉浸于文化环境的大海中,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每个人都遵守自己所属群体的规则、习俗和行为模式。”(16)反之,研究民族经济更需要重视文化因素的作用。

1、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

人的经济活动,都是由特定的民族集团在特定的地域上进行的。一定地域中的民族,构成生产力的主体成份。不同民族在特定环境的适应方式与改造过程中产生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质,生存环境和经济生活的多样性,造就了民族文化千姿百态的个性特征。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特定民族文化意识,又成为影响该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经济生活的要素。由民族文化特征所赋予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行为偏好、选择方式等等,成为民族特定的文化价值标准,对民族经济生活起到约束作用。我们在研究民族文化的发展特性与动力的时候,很有必要分析其基础──民族的经济活动。

民族文化大抵可分为三个层次:物质文化──适应民族共同体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物质财富;制度文化──维护民族共同体秩序和组织结构的规制形态;思想文化──反映民族共同体价值取向、思想观念、道德意识等民族精神的文化特质。由此形成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并对民族经济发挥作用。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不同的民族文化意识外化为不同的经济观念与准则。以一定的经济生活为基础的民族文化,反过来又规定着民族的经济活动秩序,使之呈现其民族性特征。

尽管同一区域内的不同民族在发展阶段与所处地位上是不同的,其经济利益的获取也是不均衡的,民族自治区域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民族同其他民族实际上的数量和经济发达程度等都有差异;但各民族的特性又受到时代性的制约,不同发展阶段中的民族,共处于同一时代之中,时代的发展对各民族的进步提出要求。

一定的区域融汇了不同民族的活动,归属于不同民族集团的人的民族意识和经济状况及其变革,成为区域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要因。在经济的分析中结合民族文化要素来阐释,寻求符合各民族集团共同利益以及民族集团内部绝大多数成员利益的经济发展之路十分必要。随着民族文化与区域经济等研究的发展,民族经济研究也日益成为重要的课题,一些学者投身于“民族经济学”的研究,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17)但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需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中不断深入。对于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更是需要下大气力的课题。

2、“区域民族经济”概念

应当看到,民族区域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生产方式受到自然环境与历史发展阶段以及民族文化传统等等的制约,因而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既是整个中华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组成部分,又是本民族传统方式与水平的承续与演进;既受先进民族和地区经济文化的影响,呈现出共同发展的时代性;也表现本民族文化固有特质和生产生活方式与水准的特殊性。

我曾提出“区域民族经济”概念。这一概念,是指特定区域中的民族经济,不同于区域经济或民族区域经济。这一概念,有利于研究一定区域内不同民族的经济状况和问题,因为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是与汉族交错杂居的,即使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即民族区域,各民族之间相对集中聚居,却也呈现出不同的民族经济特色。尤其是我国的区域经济问题大抵以特定“区域”为基点,因此深入界定特定区域内的民族经济是重要而必要的。(18)

迄今为止,有关区域经济的研究成就显著,但大体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是强调区域经济,却不很注意区域经济与区域民族经济的差异;再就是注重经济发展,却忽视经济与文化的有机关联,尤其是区域民族经济发展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承及民族特性积淀的联系。这样的不足还不仅仅是学术研究的问题,在国家政策制定与发展战略模式选择等决策中也很明显。国家的民族政策虽然注重少数民族政治权利的平等,重视少数民族的社会救济和解决其贫困人口的生活问题等等,但就经济发展战略而言,多是以区域经济而不是以民族经济作为发展基点的。以区域作为考量经济发展的单位,研究其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应有位置或发展力度,无论均衡抑或倾斜的战略,都缺乏从理论上深入到区域中的民族经济层面,因而直至今天,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各民族经济自身的变革之间,还存在相当大的隔离与落差。

正是在这种区域性的而非民族性的经济发展格局和理路中,国家对于民族区域的投资和技术注入,包括扶持城市经济和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发展等等,虽然对于发展区域经济起到了作用,但与当地的少数民族经济之间依旧存在隔离,形成不同的发展体系,区域经济的发展与民族经济的相对贫困成为反差共存体。这样的“二元化”或“多元化”区域经济发展结构,不利于带动少数民族经济的自身变革,严重的还与当地的民族经济发展相抵触。先进的经济要素向少数民族区域的植入,形成传统的民族经济结构与新的经济因素之间的各种问题。如果不注重培植民族经济从传统向现展的基础,不提高民族经济自身的变革条件,势必造成城市与企业的独立发展同少数民族农牧经济较为落后状况的继续延存和并立。那么,区域民族经济的发展也将继续失衡,呈现出固化性的“二元结构”。发展先进的国营大中型企业与城市经济,并使之与分散落后的少数民族农业和畜牧业并存,这不是区域民族经济发展进步的健康模式。

3、区域经济与民族振兴

中华民族的振兴是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进步,现今进行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转变,特别应当重视落后地区许多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事实;要协调区域间经济的均衡发展,必须重视区域内民族经济的特点,努力提高民族经济自身发展的实力,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在如何发展少数民族经济上下功夫。近年,贫困问题受到重视,中国的贫困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而且高度集中地分布在西南和西北的几个省区。1993年国务院制定《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全国共592个,其中少数民族地区就有257个,占总数的44%。有研究表明:“我们无法否认少数民族的贫困问题是极为突出的。”此研究还进一步指出:少数民族与汉族在语言、风俗、习惯和心理上存在很大差距,因此与中西部汉族人口相比更不容易参与现代社会经济活动,难以分享现代经济发展的利益,这是其贫困发生率高于同一地区汉族群体的重要原因。(19)

区域民族经济的发展,受到区域自然物质条件和生产发展水平的制约,也为一定的民族文化传承和习俗特征所支配。研究经济问题,应当结合民族文化、传统观念、习惯心理等“非经济因素”,因为经济活动与经济行为是由具体的历史文化传承和民族文化积淀中的人来进行的,其行为规范、消费偏好、价值观念等等,无不受其经济思想和观念的支配,经济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尽管“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国富论》之前的1759年,就写了《道德情操论》,直到本世纪初马克斯·韦伯强调宗教文化因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经70年代以来东亚经济“奇迹”要因探讨的催生而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受到注重,但经济学本身对此的研究依然很薄弱,而探讨经济文化一体性的努力更是难度极大。(20)

不能将民族经济问题仅仅看成是区域经济问题,要充分重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民族经济问题,协调各民族的经济发展和利益均沾关系,促进团结进步共同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民族问题不容忽视。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民族团结、协调发展提高综合国力,而且关系到国家繁荣、社会稳定的大局,是整个中华民族经济腾飞、国力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学中有个“木桶原理”,即一个木桶的容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以说“经济生活中,一切是由短线决定的。”(21)这个原理用在这里不一定合适,但可以用来作为考虑民族经济发展的一种参考:某一民族经济落后虽然不能决定区域经济的发展,但能影响其发展水平,不能忽视中华民族经济发展是各民族的共同进步。民族经济的基础一般比较薄弱,技术落后人才缺乏,自然和生活条件较差,贫困面大,产品单一竞争力不强。但大多具有资源、人力以及特色产品等方面的优势。因此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优势产业和名优产品,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应选准开发项目,培育主导产业;发展旅游业和各种贸易,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经营机制。同时加强扶贫攻坚,强化民族经济的造血机能,加速自身发展,“练内功”与“求外助”相结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住有利时机,争取政策扶持,扩大开放引进外资,与先进地区联合协作,使当地的资源优势同内地、沿海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结合起来。深化改革促进两个根本转变,加速农牧业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和进步,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加强民族经济自身的变革力度,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积极进行少数民族人才的培育,缩小民族间的经济文化差异,是区域民族经济振兴的关键。强化民族经济的发展机制,在民族区域走共同富裕之路,是区域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环节。应当强调各民族相互尊重、平等互助,才能实现各民族共同进步和区域民族经济的和谐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各民族平等、和谐的民族关系成为共同繁荣进步的重要保障。

市场经济作为开放性经济形态,有利于打破封闭落后状态,超越民族与地域界限,共同进入统一市场;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促进民族区域的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为民族经济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现在,国家更加重视中西部的发展问题,这就为区域民族经济变革展现了更为广阔的前景,为区域民族经济的振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把握时机发挥优势,发展经济振兴中华是中华民族的时代责任,也为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民族文化的发展特性与动力,不应忽视其基础──民族经济的发展与振兴。

人类文化是全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多民族国家的文化由各民族的文化创造汇聚而成,从而具有共通的基本属性;基本属性寓于各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之中。在民族文化的发展中,主要表现为──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涵延性与主导性的并存、兼容性与选择性的一致。这三者往往交织叠合、密不可分,但又有各其偏重与特性。

注释:

(1)赵光远主编:《民族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诸形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序言》。

(2)参见翁独健主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3)庞朴:《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载朱家桢、厉以平、叶坦主编:《东亚经济社会思想与现代化》,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第357页。

(4)《论语·子罕》。

(5)《孟子·滕文公下》。

(6)《尚书·五子之歌》。

(7)《左传·襄公十一年》。

(8)《左传·隐公六年》。

(9)《墨子·辞过》。

(10)《孟子·尽心下》。

(11)《礼记·儒行》。

(12)《墨子·兼爱下》。

(13)参见叶坦、蒋松岩:《宋辽夏金元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4)参见拙作:《“国”是锁不住的》,载《中华读书报》1999年4月28日。

(15)关于中外文化交流问题,前人做了大量研究,例如任继愈教授提出中华民族对外文化交流,共经历了汉、唐、1840年至1949年三个阶段,此后至今为第四个阶段。见叶坦、赵光远主编:《文明的运势──中日民族性诸形态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序》第1-2页。

(16)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中译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9页。

(17)如施正一等:《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概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高言弘主编:《民族发展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黄万伦等:《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新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陈庆德:《民族经济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等。

(18)参见拙作:《区域经济与民族振兴》,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8年第4期。

(19)康晓光:《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7、150页。

文化发展范文篇8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实际,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去粗取精,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是我国未来文化发展的总趋势与总要求,是实现文化领域“中国梦”的根本保障。第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国家文化发展指明方向。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是整个社会思想文化的主流和主体,尤其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整个社会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亿万中华儿女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而文化复兴正是中华民族复兴任务之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立足于当前我国文化现状及未来发展期望而确立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它将为我国文化发展指明方向,引领文化发展前进,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面闪耀的思想旗帜。第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国家软实力提供支撑。当前,全球竞争日益加剧,而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强弱的指标早已超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传统领域,越来越注重国家软实力。文化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特有的精神财富,正不断发挥其软实力的作用,而且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是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硬实力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4]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要在国际社会中推广中华民族特有的、与时俱进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国家了解、喜爱、认同中华民族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第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国家建设提供精神动力。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但这并不意味就可以沾沾自喜。目前,我国东西部差距依然较大,发展依然不均衡,要实现“中国梦”还有很多的难题急需解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让广大社会主义建设者时刻牢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并不断为其提供强大的、与时俱进的思想文化力量,为国家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2体育文化的定义、作用

体育文化的概念既抽象也具体,不同的学者立足自己研究领域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周爱光在其《对体育文化内涵的思考》一文中认为体育文化是人文精神的客观表现,是其创造者精神世界的客观表现。通过对体育文化内涵的思考,他指出体育文化“总是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反映着体育人文精神的本质,在这种不断的演绎、反映的过程中,体育文化逐渐成为‘现代’、‘文明’的代名词。”周爱光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解析了体育文化的基本内涵,强调了体育文化的历史性和现代性。学界对于体育文化的定义有着很多的解读和分析,但是目前尚未出现一种得到普遍认可的概念解读,正如张进才在其《体育文化基本概念辨析》一文中所强调的一样,对体育文化概念尚无一致的看法,且彼此之间存在分歧,难于求得完全一致。[5]他将体育文化概念分解为“体育文化模式”、“体育文化冲突”以及“体育文化交流”三个层面。张进才认为体育文化的概念很难概括,但是可以通过解构的方式进行认识和理解。由此可见,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看,体育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化形态。它既可以表现在物质层面,也可以表现在精神层面,甚至表现在制度层面。正因为如此,体育文化很难用一句话概括其定义。从目前研究现状看,学界基本认同体育文化是一种社会客观存在,体育文化对社会和人类自由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一,体育文化有助于提升综合国力。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多角度、多领域的,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力不可小觑。体育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组成单元,它对提升综合国力有着特殊的作用。体育文化所涵盖的范围不仅包括竞技运动,还包括群众性运动。奥运文化是体育文化重要的组成。每4年一度的奥运盛会,就是一次展示本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契机,尤其对于主办国而言,是为本国国际竞争力积蓄正能量的最佳时机,更是展现其国家体育文化发展水平的世界舞台。第二,体育文化有助于发展体育事业。体育文化是体育事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表现,是体育物质、体育精神的集合体。从体育发展史来看,它同样是一部体育文化发展史,是人类追求自由独立的奋斗史。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从农闲的游戏逐步演变为竞技性、群众性体育运动,而人们对体育的认知水平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步上升,从单纯的强身健体转变为诠释竞争、友谊、团结等体育文化内涵。可以说,体育运动促进体育文化产生,体育文化进而促进体育事业健康发展,要建设体育强国必须重视体育文化,只抓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这“老三样”,是远远不够的。[6]第三,体育文化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人在体育运动中除了收获健康的身体之外,还放松、愉悦身心,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体育文化对于发挥人的主体精神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一方面体育文化通过锻造身心健康的人和积极向上的社会精神风貌为人的主体性提供良好的提前条件;另一方面体育文化坚持反对和排斥非文明、反文明的体育形式和思想,使人的主体性受到制约,抑制人的主体性的无限制发挥,将人类行为和思想导向文明的范畴。[7]体育文化,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体育文化历来都是满足人的身心需求、塑造完备的素质、促成健康美好人生的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和精神力量。[8]体育文化使体育运动参与者能够更好理解体育运动本质,从而由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的态度转变,自觉把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生活习惯;同时,积极宣传体育运动益处,传播体育文化,形成体育运动圈,逐步提升城市的体育文化氛围。

3体育文化的结构

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体育文化和任何进入人们视野的研究对象一样,从其内部逻辑关系方面是可分的。可以说,对体育文化结构的解剖是体育文化学研究的首要程序和根本基础。[9]科学合理解剖出体育文化内部结构是研究体育文化的前提条件,是正确把握体育文化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根据体育文化的外在表现及发展依托基础,把其分为以下四类。

(1)体育物质文化。所谓物质文化,即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具有第一性,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提供物质生活资料。因此,物质生产是人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关键。体育物质文化即人类物质生产中产生与发展的文化形态,它主要表现在文化的物质基础以及文化的物质形态。体育文化的物质基础是基于物质决定意识,文化是在物质资料生产的基础上产生的,体育文化是人类在具体的物质资料生产劳动中产生的体育运动形态。体育文化的物质形态是指人类在长期的体育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直接或间接产生的物质财富。体育本质上可以看做是一种劳动,劳动必然会产生物质财富。体育劳动基础上产生的物质财富实际上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体育文化可以表现为物质文化,体育物质文化即是哲学意义上的物质文化,也是现实社会实践中的物质文化。客观存在性是体育物质文化的本质属性,社会实践是体育物质文化的根本载体。

(2)体育精神文化。所谓精神文化是指属于精神思想、观念范畴的文化,是代表一定民族的特点,反映其理论思维水平的思维方、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心理状态、思想人格、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的总和。[10]体育精神文化是一种精神、思想以及意念,是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产生并且对体育活动产生重要作用的意识观念。体育精神文化是体育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体育事业的发展以及人类体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软基石作用。体育精神文化是体育主体在进行体育活动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产生的意识观念。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体育精神文化实际上是体育活动过程中自发形成的行为习惯和体育规则,它也是自发形成的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有意识状态下产生的体育精神文化是体育主体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为了规范体育活动和加强体育的客观性和价值性而商议形成的意识观念或行为规范。

(3)体育制度文化。所谓制度文化是指人类为了自身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造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可见,体育制度文化是为了更加有效地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自我发展而确立的规范体系。体育活动就是人的活动,体育文化就是人类文化之一,体育制度文化也是社会制度文化的一部分。社会制度文化的根本目标是通过规范体系来约束和规范人类活动的行为,以保证人类行为能够在人类整体利益的基础上发展,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体育制度文化具有社会制度文化的共性特点,也有这体育活动本身的特点。体育制度文化是保证体育活动有序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人类强身健体和体育比赛公平性的前提。不管是体育锻炼还是体育比赛,体育制度文化都将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基础作用。

(4)体育行为文化。所谓行为文化是指人们在生活、工作之中所贡献的,有价值的、促进文明、文化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及创造性活动。体育行为文化是体育文化中最基本、最表象的一部分。不管是体育物质文化,还是体育精神文化或体育制度文化,它们都离不开体育行为文化。因为体育文化的各个部分都是要建立在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先进的体育文化必然是对社会发展有益、对人类健康有益的活动。体育行为文化就是指人们在生活、工作中所进行的有价值、有意义、文明的活动文化。它包括体育活动或体育行为的经验以及体育活动的创造性和突破性。体育行为文化在基于体育行为的基础上对社会活动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例如体育行为文化中的“更快、更好、更强”的经验和理念时时刻刻激发着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动力。

4体育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

文化发展范文篇9

【关键词】大庆石油歌曲;高校文化;发展传承

一大庆石油歌曲中展现的精神特点

第一,产业性特点。大庆石油歌曲中展现的精神特点最主要的应该是产业性特点,这也是大庆石油歌曲中最具特色的一点。在大庆石油每一首歌曲中,都离不开大庆的石油精神及石油产业的实践活动范畴。在大庆石油歌曲的歌词中,也都包含了石油开采过程中的每一个人物细节。比如,《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歌词中:“头戴铝盔走天涯,茫茫草原立井架,云雾深处把井打。”“头戴铝盔”“草原立井架”“把井打”等词汇都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大庆石油开采过程中的工作细节,听着歌曲眼前就可以浮现出石油工人戴着铝盔,在茫茫的大草原中,立好了井架,在云雾深处打井的画面。这正是大庆石油歌曲中展现大庆石油事业精神的产业性特点。第二,时代性特点。大庆石油歌曲起始于大庆石油事业的开端,发展于大庆石油事业的繁荣期间,跟随着大庆石油事业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时间,这几十年的变化也给予大庆石油歌曲许多全新的时代性特点,每一个特殊时期都会有与之相对应的石油歌曲,每一个阶段的石油歌曲集合也代表了那一个时期的时代特点、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大庆石油产业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等,展示出了大庆石油歌曲中的精神对于大庆石油事业的发展起到的积极性作用、每一个时代独特的时代背景、时代精神内涵等,这些都具有时代性特点。比如,在大庆石油事业的初期,大庆石油歌曲以鼓励性质的为多,主要是为了展现大庆石油的铁人精神;而随着大庆石油事业的不断发展,大庆石油歌曲则开始展现出大庆油田的精神,犹如一幅幅美丽的油田画卷深入人心。第三,地域性特点。每个地区的歌曲文化与地域特色相关,大庆石油歌曲也不例外,地域性的差异导致大庆石油歌曲与其他歌曲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大庆石油歌曲随着大庆石油事业的不断发展而丰富。在大庆石油歌曲中饱含着大庆石油精神、大庆石油人物特征等内容。例如,《石油工人多豪迈》这首歌曲就展现并且赞扬了极具大庆地域性特色的“王进喜精神”,发扬了当地独特的石油精神文化;而《美丽的大庆,我可爱的家乡》这首歌曲中,就展现出了大庆人民对于家乡、石油事业的自豪与热爱之情,同时也赞扬了大庆当地美丽的自然风光与耀人的铁人精神;《我为祖国献石油》这首歌曲中,则展现出了石油工人日常的工作场景及作为一名石油工人抑制不住的自豪之情。

二大庆石油歌曲对当地高校文化发展传承的影响

第一,大庆石油歌曲提升了当地高校文化软实力。大庆石油歌曲作为大庆当地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石油精神、为新国家奋斗精神的主要载体之一,也是当地高校文化软实力的主要依据之一。高校是未来社会优秀人才、先进思想的孕育地所在,校内强大的师资力量是学生不断发展、进步、成才的基础条件。同时,高校文化的软实力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校自身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大庆石油歌曲作为当地的代表文化之一,展现出来的铁人精神、爱国情怀、创业精神、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民族精神等,都可以对学生起到育人作用,教育学生要发奋图强,早日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大庆石油歌曲中的英雄事迹也鼓舞着学生勇敢向前。第二,大庆石油歌曲提升了当地高校的内涵建设。当下,随着大庆当地高校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学校的硬件能力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此时,学校的内涵建设自然也开始加快脚步。大庆石油歌曲中展现出来的大庆当地的精神面貌不仅包括企业精神、地域精神,还表现出来大庆的时代精神与大庆人民爱国的民族精神。爱国、求实、奉献、创新是大庆石油歌曲中频繁展现的精神面貌,包含了大庆人民一生的石油事业及其与石油相关的生活。高校的内涵建设正是需要这种精神面貌的引导,以此来不断提升其内涵建设的新高度。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优秀的课业成绩,更需要爱国奉献的进取精神,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是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第三,大庆石油歌曲提升了当地高校的竞争力。高校的文化软实力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说,高校的综合竞争力与其硬件条件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主要内容还是高校的文化底蕴、文化气息、文化氛围、校园风气等,上述内容都属于精神层面。而在大庆当地,大庆石油歌曲所表现出来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对于高校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大庆石油歌曲的基础提升当地高校竞争力,不仅充分利用了大庆当地特殊的教育资源,形成了独有的高校教育文化,还可以将其与企业精神相连接,保证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满足大庆当地企业需求,在这种良性循环中不断提升当地高校的竞争力。第四,大庆石油歌曲培养了当地高校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渴求越来越强烈,社会中也开始盛行拜金主义。对于仍处于高校并未完全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由于其可塑性极强,更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所以,在高校文化发展传承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也是重点工作之一。而大庆当地可以充分利用特殊的地域资源,通过大庆石油歌曲,宣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中的务实肯干、爱国敬业、开拓创新精神,以此来帮助当地高校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充分发挥大庆石油歌曲对当地高校文化发展传承影响的策略

第一,用大庆石油歌曲中的精神引领高校学风建设。用大庆石油歌曲中的精神引领高校学风建设,浓厚校园文化气息,激励学生发奋学习、早日成才的理念。学校可以积极利用大庆石油歌曲中的精神开展各项学风活动,如创先争优主题教育活动、建设优良班集体活动、学生党员模范活动等,通过各种科技文化活动、学术讲座、学风建设交流会等,引领高校学风建设,作用于当地高校文化发展的传承。高校还可以设立铁人奖学金、王进喜奖学金等专项奖学金,专门用于表彰富有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学生,通过这类学生在综合素质、学业成绩、个人精神面貌等方面给其他学生树立典型模范作用。第二,用大庆石油歌曲中的精神指导高校的文体工作。在当地高校中,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用大庆石油歌曲中的精神指导高校的文体工作,引导学生形成科学、开拓、创新的理念。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石油工作达人报告会、大庆石油精神宣讲会、大庆石油歌曲学习会等,要求当地富有大庆石油歌曲中的精神的专家、学者来校内进行讲学,或者为校内学生做学术报告或者专题讲座等。此外,高校还可以利用大学生艺术团、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大学生记者站等社会协会组织,积极举办与大庆石油歌曲相关的文体活动,以此来展现大庆石油歌曲中的精神,并以其为指导思想,指导后续的高校文体活动,发展并传承当地的高校文化。第三,用大庆石油歌曲中的精神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用大庆石油歌曲中的精神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努力建设环境优雅、设施完善、条件优越的校园环境,精心建立充满大庆石油歌曲精神的校园文化。面对大庆当地高校文化发展传承的工作任务,学校领导一定要在认清当下形势的基础上科学地计划、合理地实施、积极地探索、及时地解决,努力建立新校园模式,不断地推进高校文化发展传承工作。在优化校园环境、打造校园文化氛围工作中,学校一定要重视物理环境与人文环境两者相结合推进的方式。物理环境,指的是高校的硬件设施,如校内的实验室设备、文体设备、校园建筑物等;而人文环境指的是校园风气,是校园内各种精神面貌的集合。只有将两者结合推进,才能真正用大庆石油歌曲中的精神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杨育林,高明军.大庆石油音乐共性与社会价值及传承发展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6)

[2]张立岩.不朽的精神永恒的力量——“石油魂”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巡回宣讲活动综述[J].石油政工研究,2011(4)

[3]李学军,何世恩,段红.弘扬延安精神大庆精神推动中国石油又好又快发展[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4)

[4]关晓红.在中国石油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八届一次理事会、中国石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研究会第二届一次理事会上的报告[J].石油政工研究,2013(2)

文化发展范文篇10

关键词:农村;基础公共文化;管理体制;发展

农村基础公共文化的发展是决定农村和谐稳固发展的关键,而想要促进农村公共文化的全面发展,还要以提高农村基础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水平为主,不仅要创建与市场经济协调发展的农村基础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系,还要完善农村基础公共文化的管理制度,以实现农村基础公共文化的长远发展。

一、加大农村基础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促进农村基础公共文化发展

确保资金投入方面的稳固持续是促使农村基础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前提,也是构建农村基础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系的关键。因此,在开展农村基础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工作时,还要建立以政府投入资金为主,社会投资为辅的农村基础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投资体系。

(一)创建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财政投入体系。首先,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系的资金投入,以保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制度的完善。比如,政府在财政投入支出结构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加大对农村卫生、教育、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的公共服务资金投入量。另外,国家也可以转变财政投入地域,可以将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公共文化发展建设作为国家财政投入的重点地区,促进不同区域农村基础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协调发展。省级政府应该建立省属市县的财政体系,避免地级市政府直接控制县级政府的财政实施,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县和乡镇财政管理体系应规范县和乡镇之间的财政关系,对乡镇财政收支实施统一管理。

(二)扩展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渠道。在建设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过程中,除了政府作为资金投入支持方以外,还需要来自社会各个领域的团体或个人,给予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经济上的支撑。但是在扩大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投资渠道上,政府还要起引导作用,应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中。比如,对一些选择在农村开办公益文化活动的企业单位,政府要在各项政策上给予优惠,对捐赠农村文化事业的海外友人和华侨,政府可以给其一定的社会荣誉;对于一些为农村公共文化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个人和单位,政府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政府还应放宽一些条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投入到农村文化事业建设中。

二、革新农村基础文化服务主体和方式,提升农村基础公共文化管理水平

完善农村基础公共文化服务的管理机制,还要确保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管理,但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短缺的问题,为了改善这种局面,还要先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和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一)农村公共文化公益服务以政府为主体。政府要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资金支持,还要承担农村基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责任。制定大型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公益文化活动规划,并制订活动实施方案,将具体的工作落到实处。

(二)农村公共文化市场服务以企业为主体。在市场经济下,政府可以采用集中购买、特许经营和委托生产、定向资助等方式,鼓励更多的社会企业单位加入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队伍中,为农村的基础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农村群众对不同层次文化产品的需求。

(三)农村公共文化志愿服务以非政府组织为主体。非政府组织是政府以外的具有志愿性的公益社会组织,它们既具备企业单位的特征,又属于公益性的组织单位,又是和政府部门进行公共文化服务的合作者。非政府组织可以去承担政府无法完成的一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事项,而非政府组织如果成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也可以避免政府组织部门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中的低效率,以及市场服务的趋利性现象发生。

三、加强对农村基础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的培养

人才作为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关键,在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建设农村基础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系,还需要组建一支能力素质较高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人才队伍。

(一)改革人事制度,选拨优质人才。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从业人员的选拨,还要严格按照相关的管理制度规定,对从业人员实施规范化管理,对人才选拨制度进行改革,打破以往的地域、身份和文化资历等方面的限制,选择优秀的人才,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优化人才结构,真正实现人尽其才。而且,政府也可以从农民群众中选择一些文化骨干,充分发挥民间艺人的作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巩固农村公共文化的建设。

(二)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吸引优秀人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深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环境的影响,农村的基础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想要留住人才,首先还要创建优良的公共文化服务环境,需要政府的政策规定为基础,以此来保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的成长。比如,提高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员的福利待遇,制定文化人才引进方案,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县或乡镇的文化事业单位担任文化工作者等等。

(三)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加强教育培训。为了实现农村基础公共文化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政府部门还要重视对人才的培养,通过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进行教育培训和文化交流等方式,扩大农村公共文化人才队伍。而培训内容的重点在于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从业人员的实习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以便培养出高素质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人员。

四、结语

农村基础公共文化服务是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重点,而农村基础公共文化服务想要得到的长远发展,不仅要构建完善的基础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系,还要依靠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做保障。因此,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还要政府和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一方面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以适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作者:刘晓兰 单位:翔凤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陈程耀.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商业经济,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