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翻译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10:54:26

文化翻译

文化翻译范文篇1

摘要:翻译的“文化转向”被认为是翻译研究的主流。本文提出,语言、文化与翻译关系密切,翻译是一种深层的跨文化交流活动,文化翻译应基于语言转换,借助文化关联的认知语境,从语境干涉的语言层、认知层、交际层、语用层等多维层面获得最佳的关联才能使译语获得与源语高度一致的文化源语效应。

1.引言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深深根植于语言,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转换的活动,而且是一种深层的跨文化交流活动。面对这样的跨文化活动,译者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平衡两种语言文化关系,避免走向极端,对源语的文化内容或因素进行有效的传译。文化的翻译与源语折射的意图的翻译是建立于对源语和译语两种文化进行深入细致地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是充分考虑两种语言文化之后的选择。如何选择译语需要我们对双语的文化等要素进行推理,以获得合理的文化关联,以顺应为手段在动态的翻译过程中选择和优化最佳的语言表达。本文讨论运用关联原则,以获得双语文化的最佳关联认知效果,使译语获得与源语高度一致的文化源语效应。

2.文化关联与文化翻译

2.1文化翻译的关联与推理

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交际的目的也就是交际者的意图和听者的期待本文根据斯波伯和威尔逊的关联论与维绪尔伦的顺应论(Verschueren,2004:63)建构了关联顺应理论,把翻译看作是一个语际间的明示—推理—顺应—选择的阐释活动,是大脑机制的推理过程,是一种不同语言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等多维度的交际活动。关联论通过明示—推理—顺应—选择给译文提供最佳的语境效果。据关联理论的翻译观,译者应首先根据自己的认知语境对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和受体的期待进行理想化的语境假设,然后进行语码选择。在翻译载有含意的话语时,在确定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能够接受和理解原文的含意,译者应尽量采取直译将原文话语中的形象和文化特征传达出来,而将含意留给读者去推敲。例如:

(1)三月里刘熏宇君来信,说互生病了,而且是没有希望的病,医生说只好等日子了……想不到这么快互生就殁了!译文:InMarchIheardfromMr.LiuXunyuthatHushengwassickandhopelesslysickatthat.Thedoctorsaidtherewasnothinghecoulddobuttowaitforthedaytoarrive...Howquicklythedayhadarrived!

“等日子”是汉语中特有的委婉语,即“不久于人世”,直译为“waitforthedaytoarrive”在上下文的关联下应能理解其语用含义。最后一句用了“Howquicklythedayhadarrived!”来译“殁”字,与上文相呼应,保留源语含蓄的同时表达了源语的感叹语气。

文化关联与语言使用的语境密切关联。译者必须在动态的交往中关注交往干涉的各因素去理解文化和传递文化。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稳定固体,而是处于不断嬗变和演化的动态过程之中。文化的这种属性决定了语言文化、心理文化、制度文化等不同程度的变异特性。语言变体、民族文化心理、文化价值观、审美观念和文化习俗的逐渐变异都是文化动态性的具体形态。译者敏锐地抓住原文文本语言的各种变体差异是正确理解原文语言文化的关键。在译者与原文文本的对话中,译者的跨文化意识是译者理解和捕捉语言变体和文化流变的首要前提条件,这需要发挥译者的创新能力和还原能力,从而实现译者从跨语言的理解到跨文化的解读。译者在翻译时应通过文化语境进行关联顺应才能选择正确的词义,最大限度地进行译文的语言重构。

同时,为了获得最佳语境效果,译者必须力图灵活地使用各种翻译手法,例如归化、异化、注释或增添解释性等,顺应文化语境以获得与源语高度一致的翻译效果。

(2)“我所谓爱,非瓜葛之爱,乃夫妻之爱。”译文:WhatImeanbyloveisnotthelovebetweengourdsonthesamevine,butthelovebetweenhusbandandwife.

这里译者把“瓜葛之爱”译做“葫芦之爱”,这样的爱是什么样的爱呢?源语读者和译文读者虽付出一定的努力也难以获得最佳的语境假设与认知效果。此句可以意译为“thelovebetweendistantrelatives”使读者获得最佳关联。

2.2文化关联与文化传递

翻译的根本任务是传递不同语言的文化。文化传递与关联的认知过程可以描述为:源语文化的解码与关联——源语文化理解的解构与关联——源语与译语之间文化意义的关联与解析——文化的表达与传播。(曾文雄,2007:70)由于各个国家、民族的社会制度,自然环境,宗教信仰,民情风俗,思维方式,心理差异和语言表达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语言隐含的文化内涵给翻译带来种种的障碍,甚至出现文化误读的可能性以及翻译中所谓的不可译性。这些文化的差异,使得源语的指称、语用和言内言外等方面几乎无法在译语找到合理的对应。虽然如此,完全将源语文化价值体系排除在外也是不可取的。对于文化成分的传递必须全面地综合考虑多层面的因素,并采取不同的对策,用译语为文化交流架起桥梁。译者必须在译语文化的背景下建构起一种相应的文化语境,取得与双语语篇合理的关联性,处理不相容的文化与文化冲突,寻求冲突的调节点。

(3)Sheisafox.

译文1:她是个狐狸精。

译文2:她是只狐狸。

译文3:她是位时髦迷人的女郎。

中英文化中“狐狸”都可以与狡猾或诡计多端的人联系在一起。但当“狐狸”与女性联系时,汉语与英语具有不同的文化色彩。译者必须要有语用思维,对源语的文化进行推理,获得最佳的认知效果。若按照中国人的心理,把fox译做“狐狸精”,那无疑是错误的,因为在英语中它指的是时髦迷人的女子;第二个译文看似忠实于原文,实际上容易引起误会,没有把真正的语用意义传递出来。在跨文化翻译中存在文学典故、宗教信仰、社会生活等文化词的翻译。译者若产生词义联想错误或缺乏适宜的文化意象,就难以避免出现错误或误译。

(4)Everyfamilyissaidtohaveatleastoneskeletoninthecupboard.译文:据说家家户户多多少少都有自家丑事。

译文只是把源语的基本含义表达出来,不过失掉了原文的形象表达中所体现的修辞手段。若将其译为“据说,每户人家的壁橱里至少都藏有一具骷髅”虽把源语的意象表达出来,却未能很好表达其意义,这可能会给不熟悉西方文化背景的读者带来理解的困难。我们可以把源语译为“常言道:壁橱里藏骷髅,家丑事家家有。”这样可以把源语的表象与意义表达出来。为此,文化的差异不是绝对的和不可逾越的。只要译者通过的认知思维去解读源语,尽可能平衡原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认知差异,运用翻译技巧,突破语言和超越语言因素的制约,就可以实现跨文化翻译中的文化移植。

2.3文化翻译的关联顺应策略

翻译策略上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原作者和译者的交际意图。作为交际的翻译,对源语的理解和翻译过程中对语码的选择依据的是关联—顺应性。成功的翻译是源语的交际目的与译语的读者的期待相吻合。

在形式与传达源语的意图存在差异时,我们要根据交际目的进行取舍。文化信息的传译翻译是一个文化移植的过程。由于源语读者和译语读者生活在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中,形成了不同的认知环境,同一信息由于接受者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道德规范、风俗礼仪等的不同,而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因此,关联理论要求译者具备与原文读者相同的背景知识,尽可能挖掘文化内涵,达到准确的理解,用恰当的译语来重构原文信息,从而填补原文读者认知的空白。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我们把翻译原则归结为文化再现。“文化再现”首先指再现源语文化特色。鲁迅说翻译必须保持着原作者的“丰姿”,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所谓“异国情调”指尽量保存原文所蕴含的译语文化特色。译者必须忠实地把源语文化再现给译语读者,不得任意抹杀和损害源语文化色彩,力求保持源语文化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5)其形削肩长颈,瘦不露骨,眉弯秀目,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译文:Ofaslenderfigure,shehaddroopingshouldersandaratherlongneck,slimbutnottothepointofbeingskinny.Hereyebrowswerearchedandinhereyeswasalookofquickintelligenceandsoftrefinement.Theonlydefectwasthathertwofrontteethwereslightlyinclinedforward,whichwasnotamarkofgoodomen.

中国传统的美女在西方并不显得美,“两齿微露”似不祥之兆,可能也难被西方读者所接受。但是通过字里行间的信息,读者可以取得认知关联,获得足够的认知语境,推理出文化背后的含义。在可以获得相关的认知语境的前提下,显然译者应尽可能保持源语的文化特色,保持文化的源语效应,这有利于传递异域的文化。

(6)(赵辛楣)一肚皮的酒,几乎化成酸醋……(钱钟书《围城》)

译文1:ThewineinHsin-mei’sstomachturnedtosourvinegarinhisjealousy.

译文2:TheconsiderableamountofwineHsin-meihadconsumedearlierwasburninginsideandmakehimsickwithjealousy.

由于文化的差异,英美人很难把醋与妒忌联系起来,若把“酸醋”像译文1一样直译为“sourvinegar”,则起不到保留原文形象的作用,也无法让读者明白其真正的文化语用含义,因而改成“妒火中烧”较好。可见文化翻译并不是静态的,它关联到平衡双语的文化,不能不顾译语的文化特点而一味照搬源语的结构形式,进行“形式对等”的逐字死译。

文化翻译范文篇2

首先,这里的“框架”(fames)与“语境”(context)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语境”是事实的一种外在体现;“框架”指的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字面意义,它构成了我们观察世界的一种图式;因此,“框架”并不是“真实的”,就好似我们认识世界的图式并不是实际区域环境真实、完整的再现[3](P34)。例如:“Ihateyou”从表层意义上来看,是说话者在表达对听者的厌恶之情,但是这句话的深层意义可以是“Iloveyou”;即表层意义“Ihateyou”是深层框架“Iloveyou”的戏谑之语,这种“框架”反映了表层意义(surfacemeaning)与深层意义(deepmeaning)之间的差距。除了对于真实世界的内在的心理再现,“框架”也包括人们心理预期的一种典型范例或原型(Prototype):它是人们自己理想化的、意中的一种具体形象,是抽象的具体化,是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为了交际的进行,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把自己的内在心理图式与真实场景中的事物进行一定形式的匹配。不同的文化对于同一事物或概念会有不同的理想原型,即使处在同一文化大背景下、不同民族和区域的群体和个人,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预期。例如:当提到“鸟”时,美国成年人首先会联想到“知更鸟(robin)”,但是十二岁左右的儿童则会想到“鹦鹉(Parrot)”,而我们中国人则想到“麻雀(sparrow)”。显然,这种“框架”是由文化决定的(cultur-allydetermined),也可以称之为“文化框架”(culturalframes):即把文化视为一个框架体系,在这个框架内部,人们可以对外部事物进行理解和阐释;所以,框架对于文化具有阐释的辅助作用。Tannen[3](P125)则从文化翻译的视角,将其定义为“人们关于文本已有的知识、以及对该文本作出的概括和预期内容的集合体”。因此,文化翻译者要特别注意的是:意义并不是内在固有的,而是不同的文化群体和个体经过自己的理解和阐释而附加上去的;翻译是不能过于强调字面表层意义,也不能过于强调内涵深层意义。(从认知学出发,“文化”被定义为一种共有的、观察世界的心理模式或图式(mentalmodelormapoftheworld);文化就是认知;认知不同,产生的文化也就不同。文化心理图式是积淀着特定文化蕴涵的心理结构,或者说是一种文化无意识;它影响着在特定文化中生存群体的思维方式、感知方式和情感模式。1.影响因素。Hofstede[3](P88)列出了影响人类感知世界的“感知过滤器”(Perceptionfilters)———人类活动过程中特有的三个层次,从低层到高层依次是:人类本性(humannature)、文化(culture)和人格特征(Personality)。Katan[3](P88-89)在此基础之上,加入了“语言”因素,从而总结出了四个影响人类心理感知的因素。首先是“生理因素”(Physiological),这与Hofstede的“人类本性”是相对应的,属于最低层次。此时,我们与外界唯一的接触,就是解读自我感觉接收器传递给我们的信息。一方面,人类的感觉器官在进化领域内并不是最先进的,如我们的听觉和触觉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不是永恒的;另一方面,我们对于这种感官上的局限是无意识的。其次是“社会工程因素”(socialengineering),即对应Hofstede的“文化”因素。人类通过神经能够感知、触及的世界是非常广泛的,因此我们必须根据自我的“感觉性需求”(Perceivedneed)对听觉、视觉、触觉等不同方面进行选择这种。选择过程就是所谓的“社会工程”(socialengineering);它不仅因文化而异,也因人而异。再者是“个体因素”(individual),对应Hofst-ede的“人格”因素。这种因素不仅取决于先天性的、个体独有的基因结构,也受后天教化的影响。最高层次的就是“语言因素”(language)。在很大程度上与Sapir-Whorf假说相类似:一方面,语言影响着我们理解和思考世界的方式;另一方面,语言在构建、反映事实的同时,也会有压制和曲解。2.实现工具。既然真实世界(realworld)与人们感知的文化心理图式不同,人们更倾向于文化心理图式;而“文化心理模式”正是通过“元模式”(meta-model)这一工具在语言中加以应用。和地理结构图式一样,文化图式也往往过于详尽和繁琐;为了提高其有效性,必须对真实世界进行一定程度的概括(generalize)、曲解(distort)或删减(delete),使文化心理图式得以简化。这种起简化作用的模式就是“元模式”。“元模式”是文化的集合模式,不仅明确了意义简化模式的三种形式,也为我们的交际提供简略的表达方式。第一种是概括(generalization),是预知世界的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只有人类才具有这种概括能力。第二种是删减(deletion),对于感知的事物,只能抓住其中重要的部分,不重要的内容就要有意删除;例如“鸡尾酒会现象”(cock-tailpar-ty)就是与会者有意删减不必要的东西,即使在如此嘈杂的环境下也能听见对方所讲话语。第三种是曲解(distortion),它可以是有意、也可是无意的:有时为了更方便地把握事件内容,便会故意曲解,把明知不是的那些事物变作是的东西———这在翻译中时很普遍的,“意译”就是一种曲解;而有时曲解完全是由于人类经验的有限造成的。

传统的翻译方法采用的是“解码-编码”(decoding/encoding):先在源语内部对文本进行解码,从文本表层意义揭露其深层意义;然后通过语际转换成目的语的深层意义,并以此为基础,在目的语内部编码成表层意义,最终形成目的语文本。但是这种局限于语言层面的翻译方法,无法解决不同文化框架内部、不同文化心理图式作用下的文化差异问题,无法对抗文化冲突。“解构”和“重构”作为一种文化对抗策略,已成为文化翻译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因素。解构阅读是一种揭露文本结构与其西方形上本质(Westernmetaphysicalessence)之间差异的文本分析方法:文本不能仅仅局限于被解读成单一作者在传达一个明显的讯息,而应该被解读为在某个文化或世界观中各种冲突的体现。一个被解构的文本会显示出许多同时存在的各种观点,而这些观点通常会彼此冲突。若将一个文本的解构阅读与其传统阅读来相比较的话,也会发现源文本中有许多被压抑与忽视的观点。在语言文化差异甚至冲突不可避免的文化翻译过程中,若没有准确的语义文化诠释,就谈不上文本的解读[5]。因此,传统的语言层面上的文本解码已远远不能满足译者与目的语读者的期望和需求,这也就更加突显出译者“文化协调者”的身份与作用———在实际翻译活动开展之前,必须首先在源语文化框架内部,对源语文本实行“文化框架解构”,全面分析源文本语言中的文化信息分布,为有效的文化翻译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解构”源语文化框架,充分掌握源语中的文化信息及其体现的文化心理图式,并输入到目的语大背景下,接下来“文化协调者”的另一个关键任务就是在目的语文化中“重构”文化框架。“重构”(reconstruction)是指编码后在不更改代码的外部行为的前提下,通过更改代码的内部结构来改进代码的过程。顾名思义,广义上的“文化重构”(culturalreconstruction)就是文化的重新构建,它包含两个层次:低层次的是同一文化背景下自身的“重构”,即对于已有某个文化现象的再加工、再创造,也是人们对于已有文化现象的再认知,例如对经典影视作品的翻拍、或者将某一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都属于重构;高层次的“重构”是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跨文化重构”(cross-culturalreconstruction)———即以保留再现源语文化功能为前提,在目的语文化框架内部对于某个已有的或缺省的文化现象的再加工、再创造,尽可能追求文化间的“留异存同”。在中国,“除夕”是农历新年的前一个夜晚,而西方的“平安夜”(ChristmasEve)同样也是西方新年“圣诞节”的前一夜;参照中西方在新年及新年前一夜这一文化现象上的共性,把中国的“除夕”译为“ChineseNewYear’sEve”,既实现了“存同”———“eve”,又达到了“留异”———“Chi-neseNewYear”。而文化翻译过程中的“文化框架重构”显然隶属于“跨文化重构”。鉴于文化差异性,必须关照目的语文化心理图式,顺应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感知方式和情感模式,运用概括、删减或曲解等一系列策略对新输入的源语文化进行适当处理,以目的语读者熟悉、可接受的语言方式,再现源语所承载的文化功能。纵观整个文化翻译过程,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文化框架解构、文化框架转换、文化框架重构。从操作内容来看,“文化框架解构”(decon-structionofsourcecultureframes)是在在源语文化框架内部全面分析源文本中的文化信息及其分布,“文化框架转换”(shiftingfromsourcecultureframestotargetcultureframes)是采用适当的策略方法加工源语文化信息使其顺利进入目的语文化语境,“文化框架重构”(reconstructionoftargetcultureframes)则是在目的语文化框架内依据其独特的文化心理图式创造新的文本并成功再现源语所承载的文化功能。从过程本质来看,“文化框架解构”和“文化框架重构”都属“语内转换”(intralingualtransformations),“文化框架转换”则是“语际转换”(interlingualtransformations)。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的翻译活动,必然涉及到文化框架的转换,即从源文本解构后的框架到目的语文本重构前的框架,这就要求译者必须熟知两种文化各自的本质特征(包括文化框架和文化心理图式)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异。总之,这一核心环节不仅是文化翻译者作为文化协调者与传统译者之间的本质区别,而且译者转换文化框架的能力更是决定译文成败的关键。具体来说,框架转换主要包括三种策略:归纳(generalization)、删减(deletion)和曲解(distortion)。特别要强调的是,这里的三种翻译策略虽然与元模式中的三种意义简化形式名称相同,但本质是不同的:在元模式中,这三者作为人们感知世界、认知世界的方法是抽象的、理论心理层面上的;而在翻译过程中,作为处理文化异同现象的策略,是具体的、实践操作层面的。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身处的环境、所经历的事物,常常会通过语言对事物现象进行范畴化,即归类:用某一上义词(superordinate)来统领众多的下义词(hyponyms),类似于“原型(Prototype)”理论;或者用已有的文化意识和观念来引领对于未知事物和现象的观点看法。这种归纳分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不仅受文化的影响、与文化密切相关,且通常情况下是无意识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即使同一文化大背景下的不同群体或个人,都可能会采用不同的归纳方式;有时这种归纳是不准确、以偏概全的,有时又包含了正反两面观点。总之,任何一种归纳法都只适用于特定场合下的目标群体,而非所有场合、所有对象[6]。这里“归纳”作为文化翻译的一项策略,适用于文化不对等或文化缺省现象:即当源语文化框架中的某一文化现象,在目的语文化框架中不能够找到与之对等的或近似的语言词汇,就只能翻译成语义范畴上更广泛的词汇———上义词(superordi-nate)。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汉语文化中纷繁复杂的家族称谓词,如“爷爷”与“外公”,“奶奶”与“外婆”,“舅舅”、“伯父”、“姑父”、“叔叔”等等,在西方文化中没有如此细化的上下义关系,因此可以归纳翻译为“grandfather”、“grandmother”、“uncle”等汉语中对应的上义词。在某一文化框架内部,人们往往会把大众普遍认知的、已成惯例的文化信息省去,或者说这已经成为了该文化群体共享的文化心理图式,甚至是一种文化定势。这种隐藏在文本内部、看似缺损的文化信息,是可以通过文本以外的“文化语境”(contextofculture)推导并重新获得的,对于文化翻译者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文化协调者”一方面要凭借自己的素养敏感地感知这些隐含信息(implicitinformation),使之从文本中突显出来,另一方面必须采用一定的策略手段对这些信息加以处理,最后传递给目标读者。1.从隐性到显性:增译/补译。在一定场合下,如果目标读者缺乏源语读者特有的那部分文化信息知识,就无法准确地体会原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或情感,更无法了解和体会外来文化,这就违背了文化翻译的跨文化交际宗旨与意图。这时就需要采用“增译/补译”(addition)的方法,将原文本隐含的信息完整地呈现,即目标文化的读者(tar-getculturereader)也能感知源文化读者(sourcelanguagereader)享有的文化框架。例如:…WhenIshutthelastlunchboxandhadthehousetomyself…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家庭女性,从“shutthelastlunchbox”(盖上最后一份午餐盒)可以看出文中的具体时间是在为家人准备好午餐后,因此是中午以前,即早上;“hadthehousetomyself”是指“我一个人独居家中”,结合前半句“为家人准备午餐”及以此推断出的时间信息,可以进一步推测出这里隐含了“送走丈夫和孩子”的前提条件。若按照原文直接译成“在盖上最后一份午餐盒后,我独居家中”,会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为什么准备好午餐后就一定是一个人在家呢?这里必须将作者隐含的其“家庭妇女”的身份信息加以交代:“盖上最后一份午餐盒,送走丈夫上班和孩子们上学后,独居家中时……”2.从隐性到删去:减译/删译。在其他场合下,隐含的信息不一定能增加目标读者对于源文化思维、处事方式的知识储备,反而会使目标读者在理解源文化框架核心内容的道路上南辕北辙。所以说,最捷径有效的方法就是删去隐含的信息不译,或者减译更多内容。例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里隐含的源文化框架信息就是历史人物诸葛亮,这在目标文化框架内是空缺的。如果直译为“ThreecobblerswiththeirwitscombinedequalChukehLiang”,英语读者根本不能明白这句谚语的内涵意义。但是,若将“诸葛亮”背后隐藏的信息补译出来,那么译句就会过于冗长,不像是谚语了。所以,完全可以大胆地采用“减译/删译”方法,删去“诸葛亮”和“臭皮匠”及其背后隐藏的信息,从而意译为“Two/Manyheadsarebetterthanonehead”,这样既短小精悍,又保留了原句所要传达的“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的思想意图。除了上述的文化缺省和空缺,对于文化差异现象,可以采用“曲解”(distortion)策略。这里的“曲解”是属于中性词汇,它是译者把目标读者导向说话人或作者所认为的重要内容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翻译策略,目标读者仅仅聚焦于某些方面,而忽视了整个大背景下的其他部分。其具体方法主要是意译、替换等。1.词汇-语法重心转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的语言会采用不同的词汇-语法形式来表述同一个深层次意义或概念:不同的主语、不同的重心、以及不同的强调内容。例如:Althoughtheproductionofsuchtransgenicstrainsofanimalscarryingforeigngenesisnowarela-tivelyroutinetechniqueinmanylaboratories…尽管目前在许多实验室里,培养这种携带异体基因的动物转基因株是一种较常规的技术英语是一种“名词优势于动词”(Preponder-anceofnounsoververbs)的语言,倾向于使用抽象名词来代替动词;汉语作为一种最缺乏屈折形态的语言,其语法结构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较强的象似性(iconicity),即汉语“以动词为中心”。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在名词化上表现的不同,又反映了两种语言在意念、结构上的差异2.前景化。在文本翻译中,译者特别注重某些语言要素或句子成分并对此做特殊的处理,就能“突显”(foregrounding)译者认为的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并引起读者的关注。例如:Ispentaninterruptedmorningwriting,whichIlove.我花了整个上午进行写作,无人打搅———我非常喜欢写作。译者把“interrupted”一词特别拎出来,放到译句的最后,特别强调“不受人打搅”这一关键信息,并把它一下子突显出来,瞬间抓住了目标读者的眼球。3.操控。在大多数情况下,译者的这种“操控”(manipulation)是有意识的、故意为之的,目的就是强调那些他认为重要的文化信息。例如:TocarrycoalstoNewcastle.运煤到纽卡索,多此一举。纽卡索是英国的一个产煤中心地,如此煤矿丰富之地却还把煤运往那里,言下之意不言而喻。但若是直接将之译成“运煤到纽卡索”可能会给读者造成相当的阅读困难,因为大部分中文读者并不了解这一背景预设,因此译者相应的增添了一条信息“多此一举”,从而更加强调原文的深层关系。4.替换法。有时译者为了加强原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语气,更加突出作者的目的、意图,译者将某些信息“替换”(translationshifts)为目的语文化中具有同等地位和作用的文化意象。例如:IfyouareexpectingthestorktovisityourhomethisyearandhehastocomebywayofRoycecit-y,hewillhavetobringacheck-booktopayhisbillbeforedelivery.如尊夫人有喜,要来罗伊斯城留产,请备足款项交费,才能接生。特此通告。该句是德克萨斯州罗伊斯城两位医生所登的一则广告,目的是为了预防经济大萧条年代的美国人产后赖帐。对原文的理解关键在于如何理解stork内涵。根据英国民间传说,婴孩是由鹤鹤stork带来的,因此“expectingthestork”的表达意图就是指“生孩子”,这是较正式的表达。在汉语文化中表达相同意义的正式说法就是“有喜”。因此,这种替换使得译文与原文一样符合特定的文本类型、具有相同的内涵作用。新形势下的译者必须重视文化翻译,即通过文化输入和文化建构,在目的语文化中再现源语所承载的文化功能。因此,译者在文化翻译过程中,与其说是翻译者,不如说是一位“文化协调者”。不同的文化群体拥有不同的文化心理图式,因而也构建出不同的文化框架。文化翻译过程主要包含三个步骤:解构源文化框架,源文化与目的文化之间的框架转换,重构目的文化框架。文化翻译的关键,一方面是全面、准确诠释源语语文化,因为有效的文化翻译,必须首先充分掌握源语中的文化信息,若没有准确的语义文化诠释,就谈不上对文本的解读,也就不会有成功的译本产生;另一方面就是框架转换,从源文化框架转换到目的文化框架,这一过程主要通过归纳、删减和曲解这三种策略进行。综上所述,文化框架是文化翻译的充要条件。如果把跨文化交际比作一棵参天大树,文化翻译是主杆,那么文化框架就是肥沃的土壤;主干必须根植于土壤中,源源不断地从中吸取充足的养料,从而输送到全树的各个分支丫节。总之,只有根植于文化框架理念、基于文化框架解构、转换和重构的文化翻译,才能真正传递文化信息,在目的语中再现原语的文化负载功能。

本文作者:张钧伟工作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文化翻译范文篇3

【关键词】英语翻译;跨文化视角;转换技巧;翻译技巧

翻译是基于不同文化、不同语言发展而来的转化手段,在独具特色的语言表达体系中肩负着消除文化隔阂、更改表达方式的重要使命,对于文化结构的互补、吸收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基于英语与汉语两大模块的翻译工作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语言工作者所重视。只有对翻译重新定义、合理定义,才能确定翻译活动的本真价值。在英语翻译研究活动中,张培基先生将翻译定义为“将一种语言中所包含的思维情感用另一种语言重新表达出来的过程”,其强调翻译活动的情感价值。基于此,翻译的概念早已超出了“语言转化”的范围,其所强调的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所发起的语言转化活动,与人文智慧、历史环境等因素都保持着极紧密的联系。

一、翻译活动的文化特点

(一)以语言为基础服务单位

在英语与其他语言体系的交流活动中,翻译工作被视为与该语种共同进入大众视野的文化产物,作为一种借由文化需求发展而来的产物,语言作为抽象的交流形式从文化体系中展现出来,而翻译则为语言向不同文化层面的传播创造了必要条件。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中,文化结构与语言结构相互影响、相互干预,其保留着“因人文因素与社会因素而产生的本真差异”(汪翠兰2006)。当语言作为文化产物流入另一文化体系中后,语言与文化的研究活动则变得更复杂:研究者除了要针对源语言作好文化梳理工作之外,还要根据译语确定文化表达背景、社会历史背景,从而最大化地减少文化差异,使不同的文化结构能够进入新的文化体系中。从当前的翻译活动来看,英语的辐射范围极广,对于其他语言所产生的冲击也十分明显,基于此,可将翻译视为“转化语言与思想的工具”,其产生、应用与语言息息相关,变革、创新等活动也直接受到语言特点的影响。翻译是桥梁,语言则承担着“运输”的重要责任,文化如何流动、语言如何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受其他文化体系的影响,而且受翻译活动的影响。

(二)以语言的等值性为最终目标

翻译的最终目的在于语言含义的相互转化,将其精确落实到不同的语言体系中后,翻译的实际目标便在于“表意清晰”,即要求译文和原文具有同等的翻译价值。但在当前的翻译活动中,语言翻译与二次创作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矛盾,译者在克服文化差异的同时,要借助一定的转化手段完成语言的合理应用,实现文化之间的高效跃迁。在英语翻译体系中,英语的语言特点、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都成为翻译活动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译者除了需要保留英语的本真价值之外,还要根据使用要求,结合相关翻译理论展现英语翻译的最大价值(绮梅2016)。基于此,部分语言研究学家将翻译活动定义为“允许两种语言进行同步表达的媒介”,在新的研究背景下,翻译可被视为文化之间相互流通的渠道。

二、我国英语翻译活动的发展特点及要求

(一)服务范围极广,受众复杂

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英语所覆盖的服务范围正在不断扩大,根据语言使用报告,英语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适用范围最广泛的语言类目之一。基于外界环境的影响,英语翻译活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结合当前的市场活动、经济活动来看,英语翻译工作与我国大部分建设活动及发展计划息息相关,除了英语名词、专业缩写等内容之外,英语翻译活动已经衍生出商务英语、教育英语、专业英语等多个板块,翻译工作者结合翻译要求提出了意译、直译等适用于不同环境的翻译方法。在教育、社会生产、商务贸易等活动的推动下,英语翻译工作开始向社会的各个角落推进,任何行业都有接触英语的机会。孙艺丰基于我国英语翻译活动的基本特点提出了新的翻译理念,在《视角阐释文化———文学翻译与翻译理论》一书中,着重强调翻译活动中“落点”的重要价值。在绪论中,他提出:转变视角是转变翻译方式与翻译要求的直接手段,译者除保留单一的本土文化观点之外,还应借助外界的视角,从多个角度看待文化差异。“要实现本土文化的个性化,必须与外界语言共同形成多元化。”针对这一特点,英语翻译活动应从多元视角出发,集中处理并考虑翻译活动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二)翻译理论单一,成效较低

在以往的英语翻译活动中,大部分翻译人员与语言研究单位所推崇的翻译方法以“逐句翻译”为核心,在翻译活动中,仅注重单词与句式的独立含义,缺乏对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思考,译文十分苍白,应用价值较低。近年来,我国翻译理论界虽然积极从文化翻译视角汲取灵感,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文化积累,对于较复杂的翻译工作,依然存在各种翻译问题,处于初级阶段。受众与语言的硬性要求强迫翻译工作实行自我改革(何亚红2014)。为保障翻译活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探索更优秀的翻译理论刻不容缓。早在翻译活动发展初期,一些学者便开始强调“从翻译的本真价值入手”,保留“语言的思想核心”。金慧康在2003年出版的《跨文化交际翻译》一书中着重阐述了视角转换的意义:其与传统的逐字逐句翻译存在本质差别,在保留“语言转换”的基础价值的同时,展现出了语言的差异性、变化性。这是对视角转换的初步概括———在剔除文化影响的情况下,利用新的编辑信息取代原文的表达结构,在保证不改变表达核心的同时,转化文化与语言的表达角度,使译文目标的表达方式、表达特点与受众的文化基础形成对接。这是“视角转换”的基本内涵。与传统的翻译模式相比,视角转换在对翻译理论及翻译要求进行补充的同时,着重强调最终翻译效果对翻译活动的影响,使翻译工作的开放性更强。

三、跨文化视角转换翻译活动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背景

文化是推动语言发展的重要基石,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不同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环境直接对语言交流活动产生影响,并对后续的语言交流、语言改革等活动产生冲击。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与历史进程下,文化表达方式不一致,文化载体存在差异,语言的最终发展进程也会受到影响。在英语翻译活动中,英语以截然不同的方式进入我国的文化活动:我国文化强调思维的整体性与和谐性,句子的结构一般以动词为中心,时间顺序则作为逻辑语序影响最终的表达效果,其表达方式具有整体性、流水性等特点;英国、美国等主流英语国家注重文化体系中的理性思维,句式结构更强调分析方法,偏重“从一到多”的思维方式,主语与谓语占据了表达句式的主导核心(邵韵之2018),从句和短语在英语表达体系中的占比更高。基于此,英语的句式结构更复杂,并保留着“形散而意合”的特点,形成“分支式”的句式结构。以人物称谓的翻译为例,对于“岳父”,我国称为“老泰山”,而在西方语言表述体系中,客观物象并不能与实际人物结合起来,这一翻译方法将会导致文化上的矛盾,但如果翻译为father-in-law,则能够完美解决文化矛盾。而对于成语故事、历史典故、民间俗语等内容,在不同的社会活动中,并没有相同或类似的案件与之形成对照,译文与翻译风格上都会产生极为明显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应考虑利用新的翻译方法处理翻译矛盾。

(二)文化背景

美国翻译理论学家奈达(Nida)结合自身的翻译经验对翻译理论的本质进行了阐述:翻译是两种文化的互相对撞,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来说,熟悉两种文化的价值远高于熟悉两种语言的价值———因为词语只有与文化背景相结合,才能发挥其最终作用。结合不同的文化结构,英国学者爱德华(Edward)对文化进行了重新定义:文化是文明的载体,其包含作为社会成员的人们所能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性载体,如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等。部分学者将文化定义为抽象的物象,但随着现代文化体系的不断建设,文化中应包含人们所能感知的一切,如情感、技能和语言等。语言以其直观的表达能力对文化体系产生影响(陈定刚2017),文化体系又对语言产生冲击,从而影响翻译活动。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生活的共同能力,而各民族的文化又同步保持着较明显的统一性与差异性。基于这一特点,文化将对跨文化视角转换翻译活动产生冲击,并形成新的、乃至于截然不同的表达体系。在我国文化中,“老”象征着社会经验丰富、地位崇高,人们在年长者的称呼中往往会冠以“老”字,如“老先生”“老师傅”“老前辈”等,用单一的文字结构表达情感;但在英美文化中,“老”象征无用、无价值,所以,虽然old的本意依然是老,但在对人进行称呼时,其属于忌用词,一般会用elderly、senior等单词代替。而对于“死”,大部分语言将其视为“避讳语”,一般选用委婉的语言代替。在同一表达体系中,相关语言的表达不仅仅反映了不同的宗教信仰与文化,更包含表达者的个人情感态度。

(三)地域因素

少有语言的研究学者会关注地域因素对于语言翻译活动的影响(陈定刚2017)。而在当前的翻译体系中,翻译工作所展现出的复杂化、区块化特点愈发明显,其在与本土文化形成对接的同时,相关语言的表达方式也与地域范围或环境相融合。从管理活动及其特点来看,语言体系中包含生态、民俗、传统等独特文化的烙印,在不同的环境特征下,其词汇、句式表达也会受到影响。英语与汉语的文化体系不同,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强烈的民族个性促使语言表达体系形成更浓烈的冲击。以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意象“风”为例,在中西方不同的表达结构中,其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在我国文学中,“西风”被视为砭人肌骨的代表,如诗人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中,“西风”象征着萧瑟、悲凉与孤独,而“东风”则被视为和煦温暖、富有生机的代表,如朱熹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等。在英语中,“东风”与“西风”所代表的内涵完全与我国文学所指相反,常见的表达以bitingeastwinds(刺骨东风)、It’sawarmwind,thewestwind,fullofbirds’cries(西风如此温暖,带来鸟儿的吟唱)为主。不同的地理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经验,又对文化体系产生干预,最终在语言体系中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影响整体表达效果。

四、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的翻译技巧

(一)结合不同文化框架,梳理文化关系

翻译的本质在于语言之间的相互流通与变动,语言作为文化的直接载体,其文化属性、文化功能与文化价值直接对当前的文化体系产生影响。为了最大化地展现语言内涵的价值,译者应根据不同的文化结构展现语言的影响,通过翻译增强读者对不同语言与不同文化的理解,从而缩短由于缺乏理解、误解而产生的语言障碍问题(林红2012),保留翻译活动的合理性、可应用性。译者应结合地区文化,从语言、语法、词汇等角度明确翻译内容,结合不同的文化视角确定相应的翻译结构。在跨文化视角转换理念下,翻译工作从狭义和广义等角度展开,通过归化或异化传递信息。对于这一类翻译要求,可采用形象转换、虚实转换、修辞转换等翻译技巧,保留其应用价值,合理引入意译。以下列英语句式为例:IfTomleavesher,shewouldbetotallylost。这里的totallylost并不能指代“迷路”,译者应结合译语的表达特点、可接受性和可读性进行考量,对于表达不通畅的语言采取反面翻译、正面翻译等方法,通过肯定与否定的相互调动,使翻译结果符合汉语的表达特点。基于此,可将上述句式译为“汤姆一离开,她就六神无主了”,强调句式的否定意味。对于副词、动词、形容词等结构,在同一语言体系中,词语之间的搭配往往呈现出一种较明确的稳定状态,不同语言在转化过程中才会产生差异,因此,对于morethan、betterthan等结构,译者应从“不满”“差强人意”等角度考虑,保留词汇的丰富性与开放性,使英语词汇在汉语语言环境中的表达更贴切。

(二)明确词语搭配转换,掌握翻译要求

翻译活动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语言的相互转换,更在于本土语言的情感表达。为了体现语言结构中的情感态度,在翻译活动中会对部分单词的搭配进行转换处理,根据翻译要求为其加入新的内涵(苗立强2017)。汉语词汇是极丰富的,在跨文化视角转换理念下,不同的词汇表达可能比原有的词汇结构更贴切。以颜色表达为例,在汉语中,颜色仅作为修饰语,在英语中,颜色则包含作者的直观创作情感。如Heisagreenhand,虽然绿色(green)代表新生,但明显不能翻译为“他是一个绿手”,其真正含义为“他是一个没有经验的新手”。而在greenoldage中,“新生”与“年老”相互碰撞,其汉语含义则为“老当益壮”。从这一点来看,部分英语词汇的搭配并没有形成固定规律,一些社会典故也会对英语的句式结构产生影响。betheappleofsomeone汉语直译的释义为“成为某人眼中的苹果”,但其实际含义与汉语释义相去甚远。结合西方的文化体系,apple一般带有积极、正面的情感,象征活力与个性,可将betheappleofsomeone译为“掌上明珠”。对于polishtheapple,“擦拭苹果”的翻译是单调、苍白的,结合西方国家过去有将擦得闪闪发亮的苹果送给老师以示讨好和奉承的陋习,可将其翻译为“阿谀奉承”。翻译活动不应脱离创作情感,只有与文化环境相互结合,才能展现翻译的实际价值。

(三)合理舍弃翻译结构,融入汉语文化

为了使译文更好地为汉语文化服务,要展现英语的实际价值,在考虑客观文化背景差异的同时,根据翻译要求对翻译活动进行模糊化处理,实现虚实转换的翻译目的,以及意义上的等值。在英语翻译活动中,受文化差异的限制,如果过分追求字面意义,原有的翻译结构反而会受到影响,在汉语表达体系下,观者与读者的阅读活动都会受到干扰,对于具有实在意义、但在承担抽象表达任务的相关概念,应考虑虚实转换,结合社会环境解决误解或误读等问题。以下列英语句式为例:Hewasamanwithawillofsteel.在这个句子中,steel被用作形容词,表示“钢铁般的”,具有“坚硬、坚强”的含义。steel起源于中世纪的钢铁冶炼活动,可用来代表铸钢工人,也可用来代表钢铁般的坚强。同样具有“钢铁”含义的iron的含义与steel相近,但由于表示“铁制品”,偏向名词,故很少有awillofiron的说法,相较Steel的感性表达,iron多形容直观的特点,如经典的Ironman。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根据汉语的翻译要求确定翻译方法,调整情感,从而保障表达的准确性。对于一些具体的概念,译者并不需要吹毛求疵地追求其原本意义,应结合本土环境与语言环境对其进行修饰。

结语

在跨文化视角转换理念下开展翻译活动,译者除了要对词汇、句式进行整理之外,还应将社会环境、文化基础、作者情感等内容引入翻译板块,保留翻译的感染力与应用价值,使英语在进入汉语体系后依然能展现自身的感染力,从而为语言翻译活动提供新的支持。

引用文献

陈定刚.2017.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及翻译技巧分析[J].决策探索(下半月),(10):77-79.

何亚红.2014.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及翻译技巧分析[J].现代交际,(12):30-32.

林红.2012.跨文化视域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9):99-100.

苗立强.2017.跨文化环境下的英语翻译技巧探析[J].新西部,(30):115,121.

邵韵之.2018.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及翻译技巧分析[J].校园英语,(13):247.

汪翠兰.2006.河南旅游英语翻译的跨文化审视[J].中国科技翻译,(4):40-43.

文化翻译范文篇4

论文摘要】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语言与文化的共性使翻译成为可能,语言与文化的个性给翻译带来重重障碍。本文试以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为切入点,从语言与文化,语言与翻译及文化与翻译三个方面来阐述翻译实际上是翻译文化这一概念。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意义的交流必须通过语言来实现,而每种语言都是一个独特文化的部分载体。在转换一个文本中的语言信息时,也在传达其蕴涵的文化意义。汉译英是译者将作者为汉语读者所写的汉语文本转换成功能相似、意义相符、供英文读者阅读的英语文本的活动。词汇是文化信息的积淀,各民族的文化观、价值观等文化的各个层面均反映于各自的词汇系统中,并形成带有文化色彩和文化内涵的文化词汇。由于负载着特殊的民族文化内涵,文化词汇往往构成了作为跨文化交际行为的翻译的难点和重点,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对于中西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国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1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什么?各国学者定义不一。八十年代,我国学者对语言作了这样的界定: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符号系统(刘伶,1984)。后又有学者指出:语言是一种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符号系统(刑福义,1993)。西方语言学家一般把语言视为“人类特有的、具有任意性的符号系统”。笔者倾向于这样一种较为全面的界定:“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当它作用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时候,它是表达相互反应的中介;当它作用于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认知的工具;当它作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和容器。”(许国璋,1987)

1.1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通过社会习得的知识,而语言则是人类特殊的语言能力通过后天社会语言环境的触发而习得的一套知识体系。陈宏薇和李亚丹主编的《新编汉英翻译教程》一书中给文化下的定义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并根据《文化语言学》的文化分类法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由于语言是人类最杰出的创造物之一,语言自然是文化的一部分。

1.2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亦即它又是文化其他组成部分得以存在和延续的基础。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是人类形成思想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比如“三生有幸”和“一尘不染”是反映我国佛教观念的词汇,“灵丹妙药”和“回光返照”则与道教有关。“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反映了我国的政策,“闹元宵”和“赛龙舟”则反映了我国的民俗。由于“贝”曾为原始生活的货、币,汉字中不少与“钱”或“贸易”有关的字都带有偏旁“贝”。如:贩、财、购、贸、贷等。“皿”是象征字,象征家用饮食器具,该偏旁出现在某些字中表示盛物的日用品。如:盆、盏、盘、盖、盂、盅等。这些字都承载着我国古代物质文化的信息。

1.3文化是语言的底座。英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先驱泰勒曾将文化定义为“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中所有一切能力与习惯”。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E,A.Nida)则将文化简明扼要地定义为“thetotalityofbeliefsandpracticesofasociety”。1921年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Sapir)就在其著作《语言论》中指出:语言有个底座,语言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格和信仰的总体,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深深植根于语言。

2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目前,我国翻译界新崛起的“文化学派”认为: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既是文化的一种表象形式,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张今曾在《文学翻译原理》一书中对翻译创作做过精辟的论述:“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品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象或艺术映象,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译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因此,对于以语言转换为基础的翻译工作来说,文化传达就成了一个重要的主题。

翻译的本质是意义传达活动,即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蕴涵的思想内容完整、准确地重新表达出来。表面上翻译好像仅仅是语言层面上的事情,实际上译者的翻译过程更是文化信息传递的过程,因为语言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符号,其使用方式与表达内容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翻译与文化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的背景产生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言包容了不同的文化。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文字的转换,翻译作为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之一,更是一个语言间文化传输与移植的过程。因此,作为译者,在恰当理解语言文字层面的意思的同时,应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有效地将源语言中的文化信息在译文中加以传达。3文化交际中文化词汇的翻译策略

3.1音译。对于源语文化中特有的物象在译语中是“空白”或“空缺”,这时可采用音译法把这些特有的事物移植到译语中去。音译主要是指用汉语中谐音的字或字的组合翻译英语的词语,而这些字或字的组合并不是汉语中现成的有意义的词。例如:脱口秀(talkshow),酷(coo1),黑客(hacker),伊妹儿(e-mail),艾滋病(AIDs),色拉(salad),可口可乐(Coca-cola),阴(yin),阳(yang)等。

在介绍中国特色的独一无二的事务时大多采用汉语拼音拼写,以最大限度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和民族语言的风格。现在国内食品名称多崇洋媚外,但是洋人却用tofu来替代beancurd作为豆腐的英文名称。同样,饺子就是Jiaozi,而非dumpling。这类词语由于在英语没有相对应的同义词,以全新意义进入英语词汇,具有形式上独一无二性和表达准确性,反而不容易被英语词汇排挤,牢牢抢占一席之地;其深层次的原因可能反映了文化发展的趋同性以及外国读者对文化差异性的尊重和认可。

3.2音译加类别词。由于汉字的表意特征,在音译英语词语时,汉语读者一开始可能不了解该音译词的确切含义,必要时可采用在音译词后面加类别词的方法,如:汉堡包(hamburger),高尔夫球(golf),爵士乐(jazz),桑拿浴(sauna),来福枪(rifle),芭蕾舞(ballet)等

3.3音译加解释性翻译。解释性翻译是我们在翻译文化负载词的时候一贯采用的翻译策略,是移植文化的必要手段。翻译时为了避免疑问含义模糊不清,进行解释性翻译,将意思完整表达出来,从而达到最佳翻译效果,从而实现跨文交际的目的。例如:“压岁钱”:TopresentchildrenwithnewlyprintedcashasYasuiqianorgiftmoneyisoneritualofChineseincelebratingLunarNewYear.

由于原语词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其“对等语”或“对应语”而造成的词汇空缺,翻译时无法用准确贴切的词语译出其词义内涵,因此对于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基本共识是采用汉语拼音音译加解释性译文的方法。

3.4直译。直译法指用译语中“对应”词语译出源语中的文化信息。这能够尽可能多地保留源语文化特征,开阔译语读者的文化视野,然而不能生搬硬套,应做到以不引起目的语读者误读误解为前提。例如:o1iverbrarich(橄榄树),纸老虎(papertiger),一国两制(onecourtrywithtwosystems)等等。

3.5意译。意译法即着眼于传达原文意义的翻译(诠释),它舍去源语的语言形式和字面含义,在译语中,用跨文化的“语用对等”词来表达出原语的文化信息。例如:文艺复兴(theRenaissance),辛亥革命(the1911RevolutionagainstQingDynasty)等

3.6替换。替换指在保留原文交际意义的基础上,用译语中某个概念意义不同但文化意义相近的词语代换原文词语的方法,即用译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语取代源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如:to1aughoffone''''shead(笑掉大牙);1eadadog''''s1ife(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挥金如土(tospendmoney1ikewater);力大如牛(asstrongasahorse)。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信息体现于语言之中。翻译作为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活动,传达的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文化信息。在尽可能忠实于原文字面信息的基础上,有效地传递文化信息是翻译的首要任务。正如王佐良先生所说:“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人们都说:他必须掌握两种语言,确实如此;但是,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翻译实际上就是文化翻译。

参考文献

[1]白靖宇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陈宏薇,李亚丹.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文化翻译范文篇5

关键词:翻译教学;文化导入;英汉文化对比

一、引言:文化、语言与翻译

什么是文化?英国文化学家爱德华•泰勒(E.B.Ty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说:“文化是一种复杂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那么,在各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必然存在着差异。

就文化和语言的关系而言,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另一个方面,语言又受文化的制约,反映文化。语言的使用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一个民族的语言特点常能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学习理解语言必须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理解文化必须学习和了解该语言。

所谓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完全确切地表达出来的一种创作活动。不言而喻,两种语言转换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两种文化,翻译实质上是不同文化的交流——一种跨文化的活动,即通过一种语言转达另一语言的文化信息。美国翻译理论家Nida(1993:109)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我国学者王佐良先生曾说:“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可以说,翻译研究本身就是文化问题的研究,尤其是涉及两种文化比较的研究。

二、在翻译教学中导入文化和进行文化对比的重要性

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表现的较为明显,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否则就没有真正掌握这种语言。由于汉民族和英民族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其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而英汉文化内涵的差异必然造成语言结构、词义、句义、联想意义、比喻意义等语言现象的差异。文化干扰势必成为英语教学的“难题”之一。而翻译是涉及到两种语言的一种跨文化活动,翻译教学当然离不开对两种语言的对比分析,因此更要遵循对比分析的一个重要基本原则——文化对比的原则。

翻译学家Nida(1993:110)曾说过:“就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译者的双文化能力甚至比双语能力更重要。”在翻译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英语国家的文化导入,还要引导学生学习自己汉民族的文化。通过有目的地进行英汉文化知识的对比,可以增强学生对英汉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从而有助于把握和运用所学的语言,在翻译时能准确表达出原语的文化内涵,提高翻译能力。

三、翻译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一)翻译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原则:

1.相关性原则

翻译教学中文化内容的导入应该与学生所学的内容密切相关,有意识地把文化知识渗透到具体的翻译实践中,从而激发学生在学翻译的过程中把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两者的兴趣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翻译能力。

2.循序渐进原则

在翻译教学中导入文化时,还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做出合适的选择,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3.系统性原则

翻译教学中文化内容的导入不能只是随意介绍一下,而要有系统、有计划地进行。结合循序渐进原则对要导入的文化知识进行合理安排,分层导入。

(二)翻译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

在翻译教学中,我们按照文化内含中的层级关系,把文化内容分为三种:与语言结构相关的文化,与语义相关的文化和与语用相关的文化。

1.与语言结构相关的文化,就是指英语词汇、词组、句子及篇章的构造所体现的文化特点,即“不同文化背景造成的语言结构差异”。

2.与语义相关的文化:就是指英语词语的内涵意义所体现的文化特点,即词语的文化涵义。

3.与语用相关的文化:就是指人们在真实的社会情景中和不同的场合下交际时使用的话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

四、文化对比在翻译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翻译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可以帮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英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识,熟悉其语言结构,充实学生的知识结构。但是如果想真正提高翻译能力,在了解英语文化的同时,还要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在翻译教学中,通过英汉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对比,可以更具体地了解两种文化的特色和差异,从而在翻译实践中,把握各自语言里的文化含义,忠实地再现出源语言所表达的语言信息及文化内涵。

下面将以《新时代交互英语——读写译》(第1-2级,学生用书)中的实例翻译从语言结构、语义、语用等方面的差异来对英汉文化进行对比。

(一)思维模式不同导致英汉语言结构的差异

思维模式受不同文化、个人知识结构、社会中工作环境及习惯的影响而形成,因此,思维模式通常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渊源。不同文化的人对外界认知模式的差异,往往导致思维模式的差异。由于思维与语言是相辅相成的,语言语法结构方式可以说是该民族思维方式的语言表现。

例1:ItisimpossibletosayhowgladIwastoseeyourhandwritingandtoknowwewereagainincommunication.看到你的笔迹,知道我们又在互通音信,内心有说不出的喜悦。(先表达后叙事→先叙事后表达)Chapter1(BookI)

上句反映出由于思维模式的不同,英汉语叙事论理表达方式存在的差异。汉民族凡事习惯从整体到局部;而英民族则从具体到局部到整体。基于思维方式的这一差异,英语叙述顺序是先道出结果,再分析原因(如例3);先下结论,再给出前提;先说明议题,再交代背景。而汉民族论述方式则是先因后果(如例3),先给出前提,再下结论;先交代背景,再说明议题。因此,在翻译教学中,注意要在英汉互译时调整语序,以符合英汉语各自叙事论理的习惯。

例2:Someverystrongdrugscanbetakenforalongtimewithfewsideeffects.有些强效药物可以长期服用而且几乎没有副作用。Chapter3(BookI)

例3:FishingwithlightsinthePhilippines,butthelawisoftenignored,asitisabetterwaytocatchfish.在菲律宾夜间点灯捕鱼是违法的,但由于用这种方法比较容易捕到鱼,人们常忽视这条法律。Chapter4(BookI)

这两句英语原文都是被动语态,汉译时则转换成了主动语态。这也是因为英汉思维差异对语言结构的影响。英民族注重客观思维,受此影响,英语重物称、英语主动与被动两个范畴泾渭分明,且经常使用被动语态;而汉民族表达思想时则非常注重主体意识,常用人称主语、多用主动语态和无主句。

(二)词汇语义内涵反映出的英汉文化差异

受宗教文化、典籍文化、地域文化等的影响,英汉词语文化内涵也有差异。

首先,英汉语言中指称意义或语面意义相同的词语在文化上可能具有不同的内涵意义。

譬如文化差异导致的英汉颜色词汇内涵意义各异。在Chapter7LoveandMarriage背景知识中介绍西方习俗婚礼上新娘穿白色婚纱,因为英语中的white可表示美好、幸福、善意、公平等涵义。而在汉语中“白色”没有相对应的含义,传统的中国婚礼上新娘应该着红装,而不能穿白色衣服。当然这种习俗现在已经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就“红色”而言,虽然在英语中也表示欢乐和喜庆,但没有汉语中的含义那样广泛。在中国凡是与吉祥、兴旺、热闹、顺利和成功等有关的事物,在汉语中都喜欢用“红”来表示,如“红利”、“红火”、“红包”、“披红”、“开门红”、“满堂红”“红运”、“红歌星”等等。

其次,英汉词汇在文化涵义上的具有不等值性。英语中的morning与汉语中的“早晨”是不等值的,因为英语的morning可用于凌晨至整个上午,而汉语的“早晨”只限于早晨。如下面Chapter3(BookII)中的两个句子在翻译成汉语时,就分别译为了“清晨”和“上午”。

例4:Afteronlyafewhoursofsleepthatnight,wearoseinthedark,coldmorningtoattendtheearlyChristmasDayserviceinSwedishattheLutheranChurchinSanFrancisco.那天晚上睡了仅仅几个小时之后,我们就在黑暗寒冷的清晨中起身,去参加旧金山路德教会用瑞典语作的圣诞日礼拜。Chapter3(BookII)

例5:ThelasttimeIsatwithJuneonaSaturdaymorninginherbedroom,shewashavinghardtimebreathingandgettingcomfortable.我最后一次同琼坐在一起是一个星期六的上午在她的卧室里,当时他呼吸困难,身体特别不舒服。Chapter3(BookII)

再次,在词汇及语义上,英汉文化对同一对象的观念划分也存在差异,最明显的差异体现在英汉语中对亲属的称谓方面。例如:

例6:AuntJuneplayedtheaccordionwhilemyUncleKendancedwithhissister,mymother.肯舅舅和他的姐姐,也就是我的妈妈跳舞的时候,琼恩姑妈演奏了手风琴。Chapter3(BookII)

英语中“uncle”一词的意义范围很大,它既可以指伯父、叔叔、舅舅,也可以指姑父、姨父,同样“aunt”一词既可以指伯母、婶婶、舅妈,,也可以指姑妈、姨。这句中的aunt,uncle就根据实际所指翻译成了姑妈和舅舅。类似的称谓用词还很多,像grandfather,grandmother,nephew,niece,cousin等等。尤其cousin一个词就包括了汉语中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兄、表弟、表姐、表妹等平辈的亲属称谓。

(三)传统习俗的不同所导致的语用差异

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传统文化习俗,它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语用的得体性、语言的交际性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受传统文化影响,同样的话语在不同语言交际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英汉两种语言在打招呼、称谓、恭维、致歉、致谢、告别等习俗方面,都表现出明显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征。比如:在汉语中,当别人向自己表示感谢时,人们常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如果直接翻译成“Itismyduty”.或“Ioughttodothat.”在英美人听起来就不恰当,可能导致不愉快、造成误解。他们会认为你的帮助不是出于本意,而是履行职责、不得已而为之。得体的回答应该是“Youarewelcome.”、“Itisapleasure.”或者“Notatall.”。

五、结束语

各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文化作为一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价值观或行为观,时刻在控制、指导人们的行为。作为跨文化活动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与文化因素、背景知识有着莫大的关系,受它们的影响和制约,而不仅仅只是一种语言转换活动。正如王佐良先生所言:“他(翻译工作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所以,在进行翻译的时候,翻译者需要经历从语言能力的成熟,最终到文化能力的成熟这一必经的过程。

通过两种语言文化因素的比较有助于学生了解与熟悉英美文化,加深对语言本身的理解和掌握,真正提高翻译水平。因此,把文化教学贯穿于翻译教学中,可以有效地将文化信息的传导结合在翻译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使学生在掌握翻译理论知识、技巧的同时又获得有关的文化知识,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A.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ng.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3.(P105-115)

2.戚雨村.语言文化对比[A].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C].(李瑞华等).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翻译通讯,1984(1)(P2-6).

4.《新时代交互英语——读写译》(第1-2级,学生用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第二版).

5.《新时代交互英语——读写译》(第1-2级,学生用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第二版).

6.谭载喜.翻译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7.冯锦.英汉对比分析与翻译教学[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7).

8.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文化翻译范文篇6

关键词:民俗文化;翻译;策略

民俗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民俗文化是社会文明建设的产物,中国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各民族群众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这些文化形式经过不断的传承与创新,丰富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提高了民族凝聚力。文化差异在民俗文化中体现得较为明显,这往往给民俗文化对外传播造成了困难;而深入研究会发现,在文化差异之下还掩藏着一些文化共性,尤其是在民俗文化词语所表达的意义内涵中。文章以徽州民俗文化为研究对象,深入解读徽州民俗事象和民俗词语所蕴含的意义,与西方民俗中相似的内容进行对比,从东西方文化差异和文化共性的角度进行民俗词语英译的实践尝试,并发现了这两方面对民俗文化翻译的影响,探讨了民俗文化对外传播的翻译策略与方法。徽州,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处,境内山多岭密,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自唐代大历四年(769年)形成一州辖六县的行政格局,有至清代基本未变。这种政治的稳定性正是占徽州社会这一文化地理单元具有相对稳定性、完整性和相对封闭性的历史印证。徽州风俗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许多现当代学者从现代学、文化学、政治学、伦理学、美学等多个角度进行过深入独到的研究。综合起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徽州风俗的文化意蕴。徽州文化是徽州、淮河、皖江、庐州四个地区的文化内容整合,古代徽州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具有厚重的精神文化内涵,徽州文化与安徽文化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徽州文化所包含的内容有:土地制度、商业发展、宗族传承、历史名人、教育结构、科技发展、理学文化、医学文化、朴学文化、戏曲种类、作画流派、篆刻流派、版画形式、工艺传承、刻书文化、建筑风格、村落习俗、民俗文化、方言特色、菜系、宗教发展、地理条件、动植物资源等。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徽州文化已经影响到了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教育改革、文学艺术创新等各个方面,徽州文化独有的艺术形式和技术工艺也向着多元化转变。可以说,徽州民俗文化在我国文化历史的长河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次,徽州民俗文化涵盖内容之全,决定了其研究价值的丰富性。尤其是在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角度而言,可以从历史、政治、文化等多角度挖掘、研究和表达,从而推动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对接,促进文化融合发展。在文化交流与发展过程中,要尊重不同地区文化的差异性,同时也需要深度挖掘不同文化之间所具有的共同性,文化共性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结合不同地区文化发展的环境,对文化传承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和冲击进行总结,了解文化的本质,文化之间的共性要远少于差异性。从文化本质特点来看,文化差异更加鲜明,文化的独特性更能激发人民的探究欲望,但是现代化社会体制改革让文化传播形态受到了广泛关注,因此,需要将文化间的差异性与共通性作为文化传播与发展的根本依据,从而对文化的内涵展开探索。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工具,对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吸收具有促进作用。

一、翻译视角下的民俗文化

最近几年,尤其是在外交场合,中国元素日益增加。如何翻译这些中国民俗元素是至关重要的。对此,一些官方媒体曾对传统文化常见词汇的英文翻译进行了整理,并通过信息平台,例如:四合院不再是单一化的拼音拼写,而是用新的英文词汇“Quadrangle”来代替,八卦“Trigram”、世外桃源“Shangri-laorArcadia”等。传统文化的传播,不能局限于国内,要顺应国际化发展的步伐,将传统文化内涵推出国门,建立大国形象,这就需要做好传统文化词汇的翻译工作,通过对词汇的重新编辑,将文化内容融入不同文化体系中,形成专有名词固定译入语,成为英文标准语言表述形式,提高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出版类似词典的查询文献,促进文化交流。但结合近年来的文化传播情况来看,受东西方风俗习惯、历史传承、思维理念的差异影响,跨文化翻译过程中会存在词汇空缺。为了避免出现误译,翻译人员需要充分了解东西方的文化背景、理解不同词语具有的文化内涵。此前,在网络上流出一段特朗普的外孙女背诵英文版《三字经》的视频,《三字经》每行三字,带有特殊的韵体,是文化传承的经典之作,《三字经》的翻译十分困难,英译版本更是多达20个。翻译策略的制定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开放的查询管理系统,帮助翻译人员了解传统文化典籍中所含有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美学,让翻译内容贴近传统文化内涵,结合西方文化发展的主要形式,加强对文化共性的认知,有益于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发展。全球化的文化交流迫切需要专业人才团队建设,教育部门需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文化普及工作。越来越多的名牌大学开设了与中华传统文化翻译相关的文化课程,保证年轻人在对外文化交流中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二、民俗文化翻译存在的问题

民俗文化中的一条重要特征就是对外传播。对外传播对于民俗文化的继承以及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发展意义,尤其是对于我国的海外侨胞更是如此,许多海外侨胞自幼接受国外的文化传承,很少有机会接触到我国的优秀民俗文化,而随着我国国力的日益昌盛,民族文化的影响力逐步扩大,使其在国际上有着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提升了我国海外侨胞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主动通过信息网络平台探究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历程,这对民族凝聚力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进一步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国力昌盛创造了良好的国内、国外环境。语境是不同民族、国家在进行语言交际时的大背景前提,在不同的语言背景下不同的词汇可能就会有不同的释义。同样,翻译人员在进行传统文化英译时,也会结合我国的社会背景,通过词汇的合理应用对传统文化内容采用不同形式的译法,加深对文化内容的剖析,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让翻译的文章与原文表达的意境具有一致性。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前了解民族文化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结合语言背景,传达准确的文化信息,解析民俗文化的深层意义,建立文学传播标准,词汇选择要有目的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民俗文化翻译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手段,如果翻译的文章存在词不达意的现象,就会为文化交流带来新的问题。民俗文化翻译的主要目的是借助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涵,实现对外交流,构建文化大国形象。东西方语言差异也属于各民族文化差异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因此,民俗文化翻译工作要围绕民俗文化的内涵开展,反复斟酌用词用句,确保译法的合理性,借助新的词汇表现形式传播文化内涵。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字体系让翻译工作的开展面临许多困难,结合翻译现状,许多译者在进行古文翻译的过程中,对文化内涵的体现有待提高。

三、翻译视角看待徽州民俗文化及策略

本文选取徽州春节的民俗文化为例,虽然在现代文明冲击下,许多地方的传统年俗已逐渐失传,大家总说“年味淡了”,其实不是年味淡了,而是你还未发觉这块民俗文化保存相对完好的徽州。徽州的年文化十分隆重,从腊八节开始到除夕,都在为年的到来做准备工作,被称为“忙年”,从大年初一一直到元宵节,都属于“过年”。且一定得到正月十五过罢,才算结束。徽州年猪饭,又称杀年猪。每年冬至过后,立春一个月前,会宰年猪过年。那时天气寒冷,所以猪肉更易存放。每到宰杀年猪时节,左邻右舍、亲朋好友都会按规矩相互宴请,今天东家请,明天西家聚。徽州人历来重情感、讲道德。每家在过年的时候,会办杀猪宴,亲朋好友欢聚一堂,让德高望重的老人坐主位,小辈们忙里忙外,热情款待。因此,徽州的寒冬腊月,是一个“蹭饭吃”的季节,操办一顿杀猪饭,让这个季节变成春节前最为喜气的时刻。徽州人家辞旧迎新的氛围,是从“家家户户打食桃”开始的。糕类食品因为易储存,在黄山人的年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精制的米粉与水混合,揉捏拍打渐渐成型,福、禄、寿、喜、财字样的糕点,都是徽州人对美好生活的祝福。“打食桃”是徽州传承多年的传统技艺,需要经过碾制米粉—做成粉团—放入模型—上笼蒸熟—点红晾干五道工序。在一些较大的村庄,过去都有业余剧团。剧团会准备几十套演出服装,带有乐队进行表演。每年到了春节,这些剧团就会到处演出,十几出大戏唱下来让人目不暇接。出名的戏种有带有地方特色的徽剧、传承度广的京剧和黄梅戏等;“古时许村的大街小巷里,常常出一种妖怪,名叫邋遢相。它身材高大无比,每当夜幕降临,便在幽深的街巷深处,一下子咬住了行人的衣领,将人高高提起,村中百姓惶惶不可终日。”后来村民想了个办法,做了把能超过马头墙的大刀,当妖怪来时,便向它砍去,吓得它再也不敢出来。正月十五闹元宵,安徽休宁县深处的千年古村———右龙村跟往年一样,都要举行一个传统祭祀仪式,起舞“板凳龙”,共同祈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歙县深渡已经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孔明灯的制作需要先用竹篾做好骨架,呈现半圆形,在袋子的下方开口,在做好的袋子里放入羊油和破棉絮,反复敲打后,架起松明架点火,灯内的浓烟受热膨胀的影响,点燃袋子中的羊油,松手后孔明灯会升到天空。为了响应环境保护的号召,一些地区禁止燃放孔明灯,但其他文化活动都被完整保存下来。安徽位于我国东南部,是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经过几千年优秀文化历史的洗礼,安徽发展的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影响社会发展步伐的伟大思想、一些优秀的文学学派在此诞生,属于民族文化发达地区。安徽的环境复杂多变,形成了不同的风土人情,南北不同的民俗习惯在此汇聚,区域文化展现出多样化、鲜明化的发展特点。安徽具有的独特自然景观,吸引了一大批海内外游客的关注,人文景观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绽放出绚烂多彩的文化光芒。信息时代的到来,让安徽的民俗文化发展改变了故步自封的状态,开始以全新的姿态走向世界。语言作为文化交流的基础,翻译工作的开展不可或缺。安徽民俗翻译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逐渐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因此,译者需要在翻译的过程中,保留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文化精神内涵,当翻译内容无法与原文对等时,做好英文注解的编写,帮助读者理解民俗文化精神内涵。民俗文化翻译除了直译,还需要对一些晦涩难懂的文言文进行意译。音译与直译的共同应用,能够更好地展现出我国民俗文化的独特性。结合民俗文化翻译的实际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古文传承的理解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解决,翻译后的文章,主要读者是西方的学术研究人员和一些中国文化爱好者,他们所使用的并不是传统语言,对民俗文化的理解不深,因此,在翻译时要采用意译,保证民俗文化内容的真实性。中华文化是我国人民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具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了解文化之间的联系,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提高传播效果,对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Nida,E.A.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3.

[2]蒋红红.民俗文化翻译探索[J].国外外语教学,2007(3):52-57.

[3]吕亚娟.浅谈英汉语言文化差异与翻译障碍[J].科技资讯,2009(15):215.

[4]王慧杰.新疆民俗文化翻译探索[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11):145-146.

文化翻译范文篇7

【关键词】文化跨文化饮食文化传播文化翻译

一、中华饮食文化与翻译

饮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具有文化的共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是文化的传通。对于翻译,传统观念认为,就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而忽视了翻译的文化问题。事实上,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语言,而恰恰是文化。翻译本身就是不同文化间交流的产物,是跨文化传通。20世纪下半叶,翻译的研究出现文化转向,目前,在翻译研究界,人们把对翻译的意义和作用推向了另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文化交流与传播。人们把目光投向了翻译承载的使命,把翻译置于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因此,饮食文化的翻译研究也应置于中国与世界接轨的大背景下进行。

经历了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与自豪。目前,文化与翻译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宏观,而专门讨论文化某一领域翻译比较少。据悉,北京为了迎接2008奥运,针对菜单翻译问题,向社会各界征集对《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的意见,,收录了2700多条菜单及酒水的英文,另外,还专门组织了专家研究讨论有关菜名的翻译,旨在让国外旅客更方便地了解中国饮食文化。菜名实际上是一国文化的体现,老外对中华饮食文化的了解很大一部份就是从中国菜中体现出来的,如果外国人能明白我们的一些菜名的寓意,或是把这些菜名弄明白,实在是在学习一门艺术,他们定会因此而更了解和喜欢中国。

二、饮食翻译中的文化身份问题

基于文化研究的广阔视野来探讨华夏饮食文化的翻译,就不能不涉及到其文化身份问题。文化身份通常被看作是某一特定文化的特有,同时也是某一具体的民族与生俱来的一系列特征(蒋红红,2007)。无论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还是某一特殊领域里的文化,在翻译中识别文化身份可以强化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和文化特性。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饮食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文化个性或民族特性,构成着独特的民族特色文化,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中华饮食文化形成其固有的文化身份,是文化中最珍贵的部分,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予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并有效传播的部分。

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文化饮食翻译中,要求译者必须对中西文化都有充分把握,用西方人最喜欢的方式去翻译中国的文化内容。笔者认为,汉英翻译的目的之一在于让世界了解中国,促进中华走向世界。但不断交流与融合的世界文化使人类共性的认识逐渐扩大,随着经济政治的全球化,各民族间的差异不断在缩少,而中华自身的文化身份却变得模糊。正如A.L克鲁伯所说“每一种文化都会接纳新的东西,不论是外来的,还是产自本土的,都要依照自己的文化模式,将这些新的东西加以重新塑造。”当我们自豪地看到伟大的中华文化被广泛传到世界各地时,我们要注意中国也在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出和影响。笔者认为,在世界全球化和文化的趋同过程中保持中华饮食文化固有的个性和特征,保证中华饮食文化身份的清晰度,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要保持中华文化身份,使之有效地得以传播,首要的是保护文化的核心价值不受到损坏(李庆本,2004)。不同文化的相互了解,互为尊重,互为补充,以达到人类心灵的沟通,应该是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一种理想追求。美国著名汉学家约翰.J.迪尼教授指出:“每一种语言都从文化中获得生命和营养,所以我们不能只注意如何将一种语言的内容译成另一种语言,还必须力求表达两种文化在思维方式与表达情感方面的习惯。”那么,翻译作为跨文化传通,如何才能发挥其本质价值,让世界人民都认识中华饮食文化,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中华饮食文化翻译中的“痛处”——可译性与不译性

在翻译研究中出现了可译与不可译的争论。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先生提出了“文化意味”不可译这一问题,是指文化中的意义,即这种文化意义对本文化群体而言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对不同文化群体的成员来说,则是陌生的。我们知道,由于世界各国人民所生长环境的地理、气候及风俗习惯等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相互而言有许多新鲜事物。如中国有许多像“狗不理”“麻花”“糯米鸡”“双皮奶”等这些有名的民间食品,要把它们翻译出来介绍给外国朋友认识确实不容易。因为这些传统的食品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不能从英语语言的文化中找到相应的词来表示,而且它们当中还隐含了不少历史典故,并非能用三言两语道清楚。

关于如何更好地解决饮食文化翻译中的“文化”问题,金惠康教授认为,对于这种存在的语言不可译和文化不可译,“从翻译技巧的角度看,译者若紧扣原语的含义,不死抠字眼,至少能对作者的意思进行诠译或引申,这样可实现和提高跨文化的可译性”。笔者认为,根据翻译中的对等原则,这种对等是没有绝对的对等,在文化翻译这方面尤为明显。因此,翻译时只能通过寻找相通点而不是相同点,使原语者和目的语者能达到一个共识,这是从实践中已经证明可行的,因为文化是可以理解的。那么,作为译者就要充分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

我国的外交政策提出要做到“求同存异”。在翻译研究中,有学者也提到,翻译是个求同存异的行为过程。由于文化翻译具有跨文化性,翻译必须做到尊重原文化与目的语文化,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手段,努力使译文保持原文化的意义与内涵,达到宣传和发扬原文化的目的。

四、存在问题

2006年,北京市旅游局从北京各大涉外饭店搜集了3大箱菜谱,共30000多个菜名的翻译。有关翻译小组人员研究后,发现其英语翻译五花八门,有的让外国客人不知所云。笔者认为,以上所举虽是小事,造成的却是国家间的误解。可见,翻译的跨文化性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笔者从网络以及相关一些书籍上收集了几百个中餐菜名的英文翻译,并对此进行研究,发现存在着三大翻译上的问题:

1.翻译得不知所云

“水煮鳝片”翻译成‘thewaterboilstheshanslice’,如此按字面来翻译成的英文实在令人啼笑皆非。还有把“麻婆豆腐”翻译成“满脸雀斑的女人制作的豆腐”,“红烧狮子头”翻译成“烧红了的狮子头”,“四喜丸子”翻译成“四个高兴的肉团”,看了会叫人跑掉。因此,对于菜名的翻译,译者切忌没理解清楚其真正的含义而直接用字对字的方法来译。这些翻译或是有明显的语法错误,或是严重歪曲原名的意思,使外国人读后感到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这不能达到通过翻译进行交流的目的。

2.表达不一,让人糊涂

在中国饮食文化翻译中,往往会看到一些用词不一致的现象。由于不同的英语单词,它所指代的事物,表达的意思都是有所差别的。这个问题主要出现在对点心类的翻译上。如:

把“馒头”译成:steamedbread;steamedbun

把“汤圆”译成:pudding,dumpling,ball

把“粥”译成:gruel,softrice,porridge

一个食品竟然派生出好几样不同的东西来,确实让人费解。因此,翻译此类食品时,译者一定要理解清楚各种食品的性质特点,找准相关的词来翻译,不能张冠李戴,更不能顺手牵羊,东拉西扯一个词来凑合,此做法是对文化极大的不尊重。对此,尽管译者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翻译,因为翻译方法是灵活的,但应尽可能地保持原文化的意义与内涵。如“宫保鸡丁”这道菜有常见的3种译法:

GongBaoChicken;

SauteedChickenCubewithPeanuts;

DicedChickenwithPeanutsinChiliSauce(2007-12-13).

3.不够准确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在饮食翻译上,我们不难发现,有不少中国特有的东西是不能在英语字典里找到相关的词来表示的。另外,有些食品,我们可以用英语表达出其基本意思——一个笼统的意思,而不能道出其细节。如:中国菜当中,有很多是以“肉丸”为主材料而做成的。可是一个“丸”字,都用‘meatball’来译的话,笔者认为十分不准确。难道外国人天生来就会知道中国制作‘meatball’里头究竟是猪肉,牛肉,鸡肉还是鱼肉?在此,译者要注意一点,某些教徒是不能吃某类肉的,如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因此,笔者认为翻译的准确性不仅是翻译的一个行为标准,也是一个道德标准,是尊重各国人民文化的表现。而且,这种笼统的翻译,往往会失掉地方饮食文化的特殊性——文化身份。

再如,中国人除了三餐主食之外,还喜欢吃糕点,糕的品种可谓不胜其数。广东人喜欢吃的早点有“萝卜糕”和“芋头糕”,有人翻译成:‘Friedwhiteradishpatty’和‘Tarocake’。笔者查阅了《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和《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两大权威词典,比较了patty,cake,pudding,pastry,dumpling,和bun的词意,认为在翻译两种食品时,根据它们的选料(萝卜,芋头,粘米粉,水),做法(蒸),及特点(软块状),最佳的选词是‘pudding’。

四、饮食文化翻译的方法

为了能更好地翻译出中式菜名,笔者认为,了解中国菜名的命名方式尤为重要。根据王秉钦教授在《文化翻译学》一书中所提,可归纳出六种方式:以写实物法命名,以写意手法命名,以人物、地名、数字以及颜色命名。从这些命名方式中可以看出,除了以写意手法命名的一些菜名之外,大部分的菜名都显示出菜肴的主材料,作料,烹调方法,口感,口味等信息,有些就以菜肴的发源地和发明者来命名,也有些菜名本身是个历史典故。有了这些信息,译者就可根据菜肴的特点来确定翻译的方法。

另外,从翻译的内容和本质来看,笔者认为与文艺性的翻译相比,饮食文化的翻译更多的属于科学翻译,因为它是以传达实用信息为主的翻译活动,以求信息量相似的思维活动和语际活动(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学》,2004)。而且,饮食文化翻译有很明显的“准确性,有效性,程式化”(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学》,2004)等科学翻译的特征。至于怎样译,就“要由译者面对文本,综合各种因素做出最后决定”,是“讨价还价”的结果。(贺微,2006)基于此特征与目的,笔者对饮食文化翻译的方法归纳如下:

1.直译法

对于中外两国都有的食物或食品,就用现有相应的词或表达来翻译。如各种蔬菜、水果、肉类等名称可从字典中找到相应的词来翻译。如果是一些外国有而本国没有的食物,我们也可以找出相应的英语单词来翻译。可是对于一些本国有而外国没有的食物,如果外国人有现成的说法,翻译时就可直接采用,如广东有一种瓜,当地人称作“丝瓜”,外国朋友称为‘Chinesecucumber’;如果没有相应的词来翻译的话,就得改用别的方法,避免前面所述的那些不该发生的笑话。

2.音译法——创中国特色

音译法可以用来翻译一些本国或本地特有的食品。事实上,国内许多食品的名称如“香槟”(champagen)“芝士”(cheese)“吐司”(toast)“汉堡包”(hamburger)等都是从地道的英语所翻译过来的,久而久之中国人都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了。那么,我们也可以直接用我们的读音来翻译本国特有的食品,让外国人都熟悉中国的说法及认识它们,据了解,在美国和欧洲的中餐馆中,中文菜单翻译英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音译”,这种方法简洁而直接也很有特色,如豆腐,更多的用‘TOFU’来翻译,美国人点菜时已经会正解地说“TOFU”,还知道它是有益健康的。这才真正做到了传播本国饮食文化精髓的目的。诸如此类的,又如“驴打滚”(Ludagur),“狗不理”(Goubuli,后来据此读音定为:Gobelive);再如“馒头”,“饺子”,“汤圆”不如直接音译为:Mantou,Jiaozi,Tangyuan,这样一来,外国朋友也就知道这是地道的中国风味小吃了。

3.混合法

虽然音译法直接而且很能体现中国的特色,但是,对于一些初次接触中国饮食文化的外国朋友来说,确实有点为难了他们。为了更好地解决跨文化理解上的问题,译者还最好在音译之后稍加注解或补充说明。如,对“狗不理”可加注‘steamedmeatbun’的解释;在翻译“河粉”时,可加注‘cantonesestyle’使之更准确。

另外,对于一些以人名,地名等来命名的菜名,翻译时可采用音译与直译混合的方法来处理。如“宫保鸡丁”可翻译为:‘GongBaoDicedChicken’(笔者译),“麻婆豆腐”译为MaPoBeancurd或MaPoTofu(注beancurd)(笔者译),“东坡肉”译为‘DongPoStewedPork’。

4.意译法

以写实手法命名的菜名,往往其体现了菜肴的很多基本信息,因此比较多地采用意译,主要把菜肴的主料,口味,口感,烹法等基本信息翻译出来,或者再加用‘with+辅作料’。如:braisedbeefwithbrownsauce红烧牛肉

Slicedchickenwithseasonalvegetables时菜鸡片

Tenderstweedfish水煮嫩鱼

Slicedfishwithtomatosauce茄汁鱼片

SatuteedSliceMuttonwithScallion葱爆羊肉片

RoastedLambLeg烤羊腿

FriedEggswithHam火腿煎蛋

TraditionalAssortedSweetsBeijingStyle京味什锦甜食

5.图文声并用

用意译法来翻译菜名,使翻译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更强的有效性,但有时候会显得过长,不简洁。为此,笔者认为可以用简洁的翻译加附上相应的图片,这样的效果会更佳。而对于一些含有历史典故的菜名,更好的是通过服务人员现场解说,或者让外国朋友翻译出有关背景资料供阅读。

六、结论

随着经济政治的全球化,文化也不断全球化。事实上,中国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对外的交流。如西汉的张骞出使西域,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等,这些跨文化交流,使中国有机会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同时也把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发扬并传播到世界各地。那么,在跨文化的环境中,各国人民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途径,才得以如愿有效地相互交流呢?本文就是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来探索文化翻译的另一新意义——文化的传播。为此笔者想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翻译展开讨论,通过讨论,探讨目前中国饮食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归纳出一些相应的翻译策略用以处理翻译中的问题,使翻译真正实现交流,传承,沟通,创造与发展的本质价值。

参考文献:

[1]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2]吕俊.跨越文化障碍——巴比塔的重建.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王秉钦.文化翻译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4]许钧.尊重、交流与沟通——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翻译.中国翻译研究论文精选.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龚光明.翻译思维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6]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7]单波,石义彬.跨文化传播新论.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8]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3).

[9]贺微.译学研究的视角与选择[J].中国外语,2006,(5).

[10]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外语教学与究,2002.

[11]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外语教学与究,1997.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3.173.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

[3]康学伟.先秦孝道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2.

[4]杨荣国.中国古代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5]李裕民.“殷周金文中的‘孝’和孔丘‘孝道’的反动本质”.考古学报,1974,(2).

[6]何平.“‘孝’道的起源与‘孝’行的最早提出”.南开学报,1988,(2).

[7]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8]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2.

文化翻译范文篇8

关键词:茶文化;英语;文化传播;

翻译策略作为茶叶发源地,中国是茶文化最早出现的国家,随着后来世界不同地区之间交流的日益频繁,茶叶作为中国出口货物被运往世界各地,在欧美等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饮茶风。作为曾经的世界霸主,英国饮茶人数越来越多,饮茶逐渐变成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英国茶文化,并在世界茶文化领域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如今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下午茶、茶话会就是从英国茶文化演变而来的。从目前的调查来看,提到茶文化时,人们最先想到的是日本的茶道精神以及英国的下午茶文化,很少有人会第一时间想到中国茶文化,由此可见,我国茶文化无论是在影响力还是在知名度方面都急需进一步的提升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带动下,文化全球化随之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我国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也面临着很多问题,需要研究茶文化英语语言特征,以便于更好地开展翻译工作,推动我国茶文化对外传播。

1中西方茶文化比较

作为产茶大国,中国进出口贸易中茶叶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茶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历来都是备受国人喜爱的饮品,进入到西方世界后也广受欢迎。随着茶在不同地域的传播,各种形式不一的茶文化纷纷涌现,其中英国茶文化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并且发展良好,在世界茶文化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中国茶文化要想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流通,就需要解决语言上的障碍,通过翻译打破语言的藩篱,让茶文化更好地进行流通。

1.1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及内涵.早在春秋时期,茶就作为一种饮品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文人墨客开始研究茶,进入三国后,关于茶的相关文献越来越多,人们对茶的作用的挖掘与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进入唐代后,出现了专门研究茶的文献——《茶经》,对茶的类型、制作、烹煮等都有着详细的介绍,无形中提升了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传入日本后奠定了日本茶道的基石。在中国文化中,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与茶相关的书法、绘画、文学作品等数不胜数,在不同的时代都印刻着明显的时代特色。茶文化还与我国儒家的“仁善明德”、道家的“天人合一”以及佛家的“修身悟道”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性。人们在饮茶过程中感悟生活的道理,衍生出茶道,通过茶道,人们不仅有效促进了彼此的友谊,还能够达到修身养性、学习礼法的目的,喝茶品茗中都能感受到深刻的文化内涵。发展到今天,中国茶文化不仅仅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世界文化的重要成分。

1.2英国茶文化的历史及内涵.英国人在茶叶传入后表现出对茶极大的喜爱,并将喝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成为常见的生活方式。英语单词“tea”是英国人结合闽南语变形后衍生出来的。与中国人随时都能喝茶的习俗不同,英国对于喝茶有着明确的时间规定,在品茶时配备相应的甜点,甚至专门为饮茶设定了“茶休时间”,下午茶成为英国独特的生活习惯。随着时代的变越,虽然人们没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来喝茶,但是茶文化对英国人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甚至在路上都能经常看到端着茶杯的行人。对于英国人来说,茶已经不仅仅只是一种味道苦涩的饮品,更代表了一种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样作为以英语为主要语言的国家,美国也有茶叶贸易流通,但是高节奏的发展让美国人无法在茶文化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对于美国人来说茶就像咖啡、可乐一样是一种饮品,茶文化在美国整体文化中无法产生更具有实质意义的影响。

2茶文化英语语言特征

2.1专业性高.由于茶文化英语大多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对自身茶文化范式的一种语言展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高度的专业性。比如英语单词“liquo”一般都是用来指液体物质,也表示烈性酒,但是当它与“tea”组合成“tealiquor”后,却表示的就是与传统“juice”所代表的“汁液”完全不同的“茶汁”。在英语中还有很多的词汇仅仅只在茶文化领域中使用,属于专有名词,比如很多人都将“teamaker”误解为茶艺师,而事实上它所代表的却是在泡茶过程中往茶中添加其他物质的一种茶具———沏茶匙,“teaservice”则表示着与“teaset”相同含义的茶具,而不是直接的茶服务。

2.2涉及面广.茶文化所包含的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东西,,具有物质与精神两种层面的含义。从物质层面来说,它包括茶叶、饮茶、茶具以及与茶相关的活动等具体的、物质性的东西;从精神层面来说,它包括与茶相关的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茶道以及与茶相关的习俗等等。综合来看,茶文化涉及的内容范围广,茶类可以细分为红茶(blacktea)、绿茶(greentea)、黑茶(darktea)等不同的种类,泡茶的茶具可包含茶杯(teacup)、茶叶罐(teacaddy)、滤茶器(teastrainer)等不同的物件。

2.3内涵丰富.茶文化是从人们日常生活中衍生出来的文化形式,不仅涉及内容多,更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在人与人交流的过程中,茶文化不断被引用,在引用过程中内容得到丰富,茶文化英语语言本身的内涵也得到不断扩充。最早的“pinktea”在英语中表示的是女子间进行的午后茶会,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延伸出正式的社交活动、宴会等更广阔的含义。从字面来看,“foralltheteainChina”意思是为了中国全部的茶,但实际上由于在英国,早期茶还属于稀有物品,“alltheteainChina”意味着极为庞大的财富,因此这个短语表达的含义是“我有再多的钱我也不会……”,也就是“无论如何”的意思。

3基于跨文化思想的中国茶文化翻译策略

3.1综合考虑中西茶文化的差异进行翻译.虽然中国茶文化是世界茶文化的重要组成,对西方茶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在中西茶文化之间存在必然的差异性,要想确保中国茶文化能够更好地传播,就需要充分考虑到这种差异,兼顾英语语言体系中翻译的习惯性,更好地表现中国茶文化。如果翻译中不考察英语语言文化,很容易出现翻译错误。比如很多中国翻译家将黑茶翻译成“DarkTea”,然而dark在英语中却带有消极意义,会影响到西方人对黑茶的内在理解。

3.2应用合适的翻译技巧和方法.翻译工作的有效开展与翻译技巧、方法的选择有着直接的关联性。在对中国茶文化进行英语语言翻译时要合理选择翻译技巧与方法,确保翻译不仅能够推动中国茶文化的传播,还能够将其中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内容展示出来。一般来说,我国茶文化英语翻译中常采用的翻译技巧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3.2.1直译法。通常为了保持中国茶文化原有的独特性,直译法应用得比较多。中国武夷岩茶的茶树长在岩石上,具有坚强的品格,因此在翻译过程中直接翻译成“RockTea”,这样不仅更有助于理解,而且将茶本身所具备的深刻文化意蕴给表现出来。

3.2.2音译法。为了更好地激发西方人的探索精神,让茶文化进行实效性的传播,确保中国茶文化在英语国家传播的影响力,在翻译过程中也会采用音译的方式,比如“XihuLongjingTea”与“AnxiTieguanyinTea”就是对名茶西湖龙井与安溪铁观音的音译。

3.2.3意译法。意译法是语言翻译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方式,在对中国茶文化进行翻译时,需要翻译者对中英文化间存在的差异进行重点把握,分析原语与目的用语受众之间对茶文化认知程度的不同,借助更好的方式来展现茶叶的特性,以便于中国茶文化能够更好地被传播。

4结束语

茶文化英语翻译能够让我国茶文化更好地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传播,让更多的外国人通过茶文化的精神内涵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魅力。这就需要把握好茶文化语言在翻译中的准确性,尽量避免由于语言造成的交流隔阂。从目前我国茶文化英语翻译现状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跨地域文化的进一步深化交流,需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

[1]李玉龙,詹建英,姜欣.语篇分析与古茶诗翻译的理性阐释———以《七碗茶歌》的英译为例[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354-360.

[2]柴文倩,龙明慧.变译理论视角下茶文化典籍翻译研究———以FrancisRossCarpenter和姜欣等《茶经》英译本为例[J].海外英语,2017(6):78-79.

文化翻译范文篇9

一、文化所指的不对等性

极端语义学派将翻译定义为是把一种语言的意思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出来。那是否可以说懂得两种语言的意思的人就一定是一位优秀的译者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种提法忽略了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我国翻译理论家王佐良在《翻译:思考与试笔》曾指出“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在这里,王佐良提到“语言中的社会文化”就是本文所用的文化所指的概念。

Christopher认为文化所指的功能是“将语言和认知世界联系起来”,因而文化所指在同一种语言环境里是非常单纯且容易识别。但如果将其转换到另外一种语言环境中就会变得复杂和容易产生歧义。所以,文化所指的概念只有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间的转换过程中(即翻译的过程中)才会具有实际意义。造成文化所指的翻译比较困难的原因根据Christopher的观点主要是“不同的语言属于不同的文化”而“一种文化里存在的现象并不一定会在另一种文化里存在”,也就是说两种文化中的文化所指不一定是对等的。事实上,不同社会习俗、不同价值观念、不同思维模式、不同宗教信仰所孕育的文化所指是不可能一一对等的,文化所指的不对等性在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过程中是普遍存在而且是不可避免的。

二、文化所指的分类

文化是一个意义非常广泛的概念,它可以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文化所指的概念可以是抽象的,例如思想、宗教等;也可以是具体的,比如实实在在的人或物;它还可以是普遍的或者是琐碎的。彼得·纽马克在其著作《翻译教程》一书中曾把文化所指归为以下五种类型:一是生态文化;二是物质文化,包括饮食、服装、家居、交通;三是社会文化——工作和休闲;四是组织、习俗、活动、程序、概念;五是体态和习惯。在此我们以纽马克的分类为蓝本,逐一对翻译中的文化所指现象进行分析:

(一)生态文化

正如纽马克所说“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地理属性亦会有区别”(Newmark1988:96),地理属性的差别无论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会给不同的语言群体带来不同的情感色彩。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被中国译者广为引用的OdetotheWestWind的汉译。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西风”给英国人带来的感受是可爱的、生机勃勃的,而给中国人带来的却是刺骨的、毫无生气地。同样,在中国可以吹绿江南岸的“东风”,在英国却吹得人畜遭殃(英国谚语:Whenthewindisintheeast,it''''sgoodforneithermannorbeast。东风四起,人畜遭殃)

(二)物质文化

衣食住行是所有人类都避不开的话题,只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各个民族都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衣食住行的习惯,而这些习惯会随着两种文化地理距离的加大,其区分性增加,造成文化所指的对等性减弱和翻译的难度增加。好在两种物质文化所指现象会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推进而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比如今天翻译pizza、burger要比十年前容易得多,原因是这些概念已被广大的中国民众熟悉和了解

(三)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方面的文化所指包括不同的语言民族对工作和休闲的态度、方式和习惯。在个人主义文化下的英国,雇员可以拒绝雇主的加班要求,而在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的中国,雇员甚至会主动无偿加班;酒吧休闲方面,在英国可以看到70甚至80高龄的常客,而在中国,超过60岁的老年人泡酒吧会被视为不正常;中国人非常享受养鸟、遛鸟的乐趣,而英国人却宁可看着从鸟巢中跌落的小鸟被猫捕食也不会伸出援助之手,他们认为那是自然法则。(四)组织、习俗、活动、程序、概念

这个类别的文化所指强调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社会系统的具体差异。英国的政体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两种不同的体制必然导致两个不同的社会系统,不同的社会习俗,导致人们不同的信仰取向和不同的价值观念。比如英国的立法系统过分纵容未成年人,青少年一般性违法(如偷盗、损坏公共设施等)只会被罚做几小时的社区义工,在中国,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则要承担经济赔偿责任;英国家庭在圣诞节会用圣诞蛋糕(Christmascake)点缀节日气氛,就像中国家庭会在中秋节摆月饼赏月。

(五)体态和习惯

中国人见面打招呼以“吃了吗?”作为开场白(仅仅是开场白的方式,完全没有必要引以为耻),而饱受恶劣天气之苦的英国人则以谈论天气开始进入话题;普通异性朋友或女性朋友见面,英国人以拥抱、亲吻来表示友好,而中国人除非刻意模仿,否则还是需要非凡的勇气来实践;中国的先生们用长吐一口气的方法发泄胸中的怒火,英国的绅士们则在心里默默地从1数到10来平息不安的情绪。

以上所列举的文化所指类别在翻译的过程中会频繁出现,特别是在翻译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反复出现。经验丰富的优秀译者对源语言文章中的文化所指现象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并能准确地理解原意和隐藏意,最后成功地将文化所指转换成目标语言。

三、翻译文化所指现象的策略

第一,更广义的词或词组翻译。此策略适用于翻译物质性文化所指现象。

第二,行文化替代。这一策略在翻译原文中的固定词组、习语俗语是比较适用。

第三,造外来语并加注脚解释。英国翻译理论家莫纳贝克在《换句话说》一书中指出,创造外来语并进行解释的方法是专门用来翻译“文化所指性特殊”的现象。

文化翻译范文篇10

论文摘要:文化好比一个民族的基因,其代代相传,在几千年的传承过程中,虽然发生了一些突变,但本质的东西还是没变。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虽在长期交往过程中,各国文化趋于大众化,但是其个性化的东西是根深蒂固的。异化在促进中西方交际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异化的理论

所谓异化,就是以保留源语的语言形式、习惯和文化传统等为归宿,在译文中突出源语的“异国情调”,其代表人物是劳伦斯·韦努蒂(IawrenceVettuti)。他强调译文其风格上应与原文风格保持一致,并突出原文之异。

对读者来说,他们是自己社会里特定语言文化的“惯用法”的拥护者和应用者,习惯于按照约定俗成的规范来接受本族语中的文化信息和表达方式,他们所要求译文的无非是读起来如同读本族语作品时获得的感受。由此,译者承受着来自于读者施加的意愿,无形中就倾向于用本族文化去传达异文化。如此会给实际交际中的不同文化背景的双方带来障碍,导致交际的不顺畅,因为只要交际的一方忽视文化的差异,本着自己的文化去理解和沟通另一方的思想,那么势必会影响两方之间的交流。因此,如果是可翻译的文化时,采取异化的方法是合理的,这样有助于读者了解异国的文化,对异于自己文化的地方有着敏感度,这样才不致于导致交际冲突的发生。如《Treasureisland》中很好地运用了异化的方法,

Anotherpause,andthen,notaquarterofamileinfrontofme,IbeheldtheUnionJackflutterintheairaboveawood.该句当中的UnionJack就是一个包含有文化内涵的词,将之翻译成“英国国旗”才能呈现原作的思想。又如,Hecried;"why,inaplacelikethis,wherenobodyputsinbutgentlemenoffortune,SilverwouldflytheJollyRoger,,youdon’tmakenodoubtofthat.”同理,JollyRoger翻译成“海盗旗”也是运用了能展现原作内涵的异化的方法。

一种语言文化里所有的东西另一种语言文化里不一定有,为了便于读者理解,译者将原语文化替换之异语文化不是翻译的目的所在。如“aswiseasSolomon’,译成“智如诸葛”,"carrycoalstoNewcastle”译成“倒贩槟榔到广东”都是不可取的。正如一位译家所说的:“译语文化不是通过翻译完全消化原语文化的特色,不是在其固有的文化价值体系中来安排原语文化现象的位置,而是在其发展可能性中吸收原语文化,从而使自身更加丰富多彩”。许祟信也曾说过:“不同文化具有不同的思想基础,不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不同文化间的翻译,如果任意拿自己的东西去代替别人的东西,把一种异质的文化“血液”输人到另一种文化的“血液”中去,这无异往人身上输羊血,得到的不是文化交流,而是文化“凝血”。

2异化的实践

2.1异化在自然领域的体现

中西在风向方面有着一定的文化内涵,中国人自古颂扬东风,将之看成是暖风,而西方多以西风为暖风。然而,译者在文化翻译中却成功地传达了原语的文化信息通过异化的技巧。如英国诗人AlfredTennyson有诗云:sweetandlow,sweetandlow,/windsofthewesternsea,/low,low,breatheandblow,/windofthewesternseat(轻轻地,柔和地,轻轻地,柔和地,/西风吹来海风;/轻轻地,轻轻地吹拂,/西风吹来海面!)。美国加州大学的HenryHart把《西厢记》中“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译成:Iamsaddenedbyamyriadpettywoes/And,thoughIspeaknot,/Iamangry/Atthebreezesfromtheeast.另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译成“Stormsgatherwithoutwarninginnature,andbadluckbefallsmenovernight".

2.2异化在宗教方面的体现

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东方信奉佛教,道教,儒教,而西方信奉基督教,天主教等等,在翻译过程中,涉及到宗教文化方面的内容,采用异化的方法保持原文的特色是实现东西方成功交际的保障。通过下面的例子,我们可以一睹异化的风采,“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译成“Manpro-poses,Heavendisposes",此句涉及到宗教文化的地方,用的是"Heaven"而不是“God",从而保留了原有的宗教色彩。另还有bearone’scross(背十字架);acovenantofsalt(不可背弃的盟约);NocomingtoHeavenwithdryeyes,眼无泪水,难进天堂;ThewaytoHeavenisbyWeepingCros,忏悔受难得升天堂;forbiddenfruit禁果;aPandora’,box(潘多拉之盒)。

2.3异化在历史文化背景方面的体现

一个民族的发展史好比一部文化发展史,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异化的方法,我们可以了解异国的发展全貌和本质特征。如:CrosstheRubiconandburnone’sboats(背水一战);round一tablemeeting(圆桌会议);armedtotheteeth(武装到牙齿);white/blue一collaredworkers(白领/蓝领工人);Watergatescandal(水门事件);

2.4异化在习语方面的体现

习语包括成语、谚语、格言、俗语、傀语和典故。它包涵丰富的文化信息,通常具有鲜明的民族风味和地方特色,习语的翻译需要同时兼顾语言和文化,以便准确传达出原语信息的意义和风格。异化就是在最大限度地展现原文的个性特色,而习语是最能表现一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化的方式之一,因此,采用异化的方法翻译习语是传播民族文化特色的有效媒介。如:倾国倾城,

Herbeautywassuchastooverthrowcitiesandruinstates;Gotolawforasheep,youloseacow,为一只羊打官司,却损失了一头牛;aspoorasachurchmouse译为穷得像教堂里的耗子;Everydoghashisday译为凡人皆有得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