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背景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16:28:50

文化背景

文化背景范文篇1

关键词:仲裁民族文化尚和心态

仲裁是一种法律制度,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围绕着该法律制度的产生、推行、应用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文化效应,形成特定的文化类别。法律制度的发展,始终与该环境下的社会经济形态和文化形态相关联,是特定社会文化价值理念的集中体现。制度是文化的物化形式,文化是制度植根的土壤。仲裁由西方传人我国大约才有10年左右的时间,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单从制度来讲,仲裁是一个舶来品,在我国推行带有很强的植人性。但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华民族的特有心理,却为仲裁在中国的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提供了深厚而滋润的土壤。

一、特定社会历史铸造的中国人尚和心态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典型的农耕型社会。农耕离不开土地,而土地是不动的,这使得依附于土地的人民能够长久稳定在居住地而有较少流动。只有在自然灾害或战乱时,人们才会被迫背井离乡,寻找新的土地。正如费孝通所说:“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徙是变态。在稳定的生存空间中,生于斯,长与斯,死于斯,因而造就了相对稳定的人际关系。人们之间彼此知根知底,自然地形成了一个熟人的社会。而熟人社会又必是一个重人情的社会。在群体规范的压力之下,每个人都遵循着以和为贵的社会规则,这为中国人民的尚和心态的养成制造一个了良好的温床。另一方面,农业的生产完全依赖着气候的变化,旱灾水灾的整治以及因时令限制而导致的高强度劳动,这些都是个人或少数人无法完成的,所以必须依靠多个人的齐心协力来共同完成。同时,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强化了人们的农本思想,轻视财富利益,并把安贫乐道作为一种理想的人生状态。这种经济背景还使中国人形成了尚“和”的心态,使得中国人更加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尚和”作为平衡人我关系和群我关系的根本准则。

史学家钱穆先生认为:“中国人很早便确定了一个人的观念,由人的观念中分出己与群。但己与群都已包涵融化在人的观念中,因己与群全属人,如何能融凝一切小己,而完成一大群,则全赖所谓大道,即人相处之道。中华文化一贯主张社会重于个人,提倡群体内部的团结与和谐的社会取向成为中国人社会生存与适应的基本方式。“尚和”心态也就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集体潜意识而影响着中国人千百年来的处世之道。

二、中国人尚和心态的文化思想根源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对历史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要数儒、释、道三家,同时它们对于中国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也具有重要意义。自汉魏两晋南北朝以来,儒家、道家、佛教三家的思想体系在几千年的历史中,经过相互对立、相互渗透、彼此转化,融合成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成中国深层的文化心理结构,一直渗透在人们的观念、行为、习俗、信仰、思维方式、情感状态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人们处理各种事务、关系和生活的指导原则。

在动荡的东周时代,诸子百家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和的概念。推崇中庸思维的儒家将“和”字赋予了“和谐”、“谦和”、“和睦”等一系列具有中庸色彩的涵义。和,是处理人际关系及一切事物的最佳准则,也是人行动自律的内在原则。孔子曾说:“礼之用,和为贵”、“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由于将个体视为一个成就圣贤积极主动的自我,因此儒家强调,每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任务,便是不断地自我修养以完成“自我”的超越与转化。自我修养的主要功夫在于“自制”,在于压制自我的欲念,以遵守外在的礼制和规范。而悟守规则的最终目标和结果,则是最大程度的减少了人与人之间冲突的存在,营造了平和的社会环境,从而巩固了封建王朝了统治。

如果说儒家带有自上而下的政治色彩,那么作为儒家补结构的道家,则以自然为依归,崇尚“无为、不争”,“至虚、守静”,“寡欲、知足”及“安时而顺处”以达到精神自由的超越境界。让长期处在“克己复礼为仁”的心理紧张和裹足在社会关系和责任中不自由的中国人,获得一个消解内在冲突和紧张的处方。如果说儒家思想的文化要求产生了中国人的内在紧张,那么道家思想就是提供了每一个中国人可以继续忍下去的心理空间,透过它的“不争哲学”而有了一个可以保持内在平衡的心理场。“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意思就是说,和是万物的本质与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道家强调出世、适意的人生观扩展了中国人的心理空间,其“正言若反”的朴素辩证法则大大地增加了中国人谦忍、尚和的能力。

佛教的人生哲学则经由苦、集、灭、道四谛的精细论证,来说明人生是苦的判断,进而强调通过抑制自我、排除我欲,达到无我的状态,以进人涅架的解脱境界。佛教所宣扬的忍辱哲学,让中国人更能无条件地忍受他人诸般恶行,其心性学说,对极力主张禁欲的理学提供了形而上的基础,更是佛教学说对中国文化的最大影响。

总体而言,中华文明所重视的以道德修养为人生主要目标的禁欲思想,是中国人时时刻刻皆须要忍的根源。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历史上唯一一个历史文明从未断裂并顽强地传承至今仍生机勃勃的国家,它与这种国家至上、以和为贵的民族集体无意识不无关系。正是在这种“和”文化氛围的几千年熏陶下,尚和心态深深浸润了中国人的心灵深处,给中国人的“和谐”气质烙下了一层重重的文化印迹。

三、尚和心态下的中国人司法理念

前面说到,尚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积淀在中国人心理结构中的具体成果,所以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道德的民族。“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道德修养是中国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手段。加之长期处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之下,中国人在面对司法事务方面有着极其鲜明的处世态度和原则。杨知勇认为古代中国政治体制最重要的特质是“家国同构”,国是家的扩大,国和家族在组织结构、权力结构、伦常原则等方面都具有一致性,国与家相通,君权与父权相互为用,君统与宗统一致,专制主义与宗法主义同质。在这种政治体制中,法律要服从于伦理,人治胜于法治。法律的严苛和不健全使得人们遇到争端多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在中国古代的法律中还长期存在着“族诛”、“连坐”之类的苛刑酷法。因此对于同处一个家族的成员而言,可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而在家族内部,则利用法律化了的“族规”、“族约”来规范家族成员的行为。在这种政治背景下,家族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人们要时时处处克己修身,用自己的成功显亲扬名,避免做出危害家族利益的事情。同时,人们也形成了“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因为“家丑外扬”将会影响到家族每个成员的利益,甚至会牵连整个家族遭受刑罚。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中国人尚和,注重道德修行也就是必然的事情了。

具体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司法领域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便是“无讼”。司法官员主要运用道德教化来解决法律纠纷,以收到平息纷争的效果。邻里发生纠纷难以协调时,也是请求德高望重的贤者出面调停。所以古时衙门里野草丛生,被认为是社会和谐的表现。在千世百代的中国普通百姓中,“厌讼”、“贱讼”、“耻讼”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无论是孔孟“中庸”哲学、老子“无为”思想,还是佛教生死轮回的义理,都主张融和冲突、息事宁人,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有位学者曾这样评价中国文化:“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蕴含着和,一切思维都浸润着和”。正如中国古典哲学所说,和,是一种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这种以和融突的思想就是中国诉讼文化的最高价值理念。仲裁恰恰满足了这种价值理念的需要,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专家断案。选聘来自法律、经济贸易等各行业的专家、学者,以他们的人格力量、专业威望和对市场主体的感召力来赢得社会和当事人的信任。除此,仲裁的不公开性及商业保密原则又极大地复合了中国人的面子观。从字面来说,“仲”乃仲裁核心:仲裁之德即中正;仲裁之情即中和。仲裁制度强调的是法治与人文的有机结合,重视柔性执法和社会效果。仲裁文化则体现了法律制度和社会公德的高度和谐统一。它既能平息冲突,而相对于诉讼而言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际关系的破坏和商业信息的泄露。而仲裁的人本主义思想正是其有别于法律的最大不同。由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仲裁以主体意思自治为原则,它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依托当事人私权的行使,实现国家公权对经济生活的有效调控,使每一位社会成员依自己的理性判断,管理自己的事务。对当事人的充分尊重,正是仲裁文化的灵魂和生命力所在。

四、仲裁植于中国本土化的发展

文化背景范文篇2

关键词:茶文化;视觉传达设计;开展

我国作为茶文化的起源国家,在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融入茶文化既能展现华夏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也能提升传统茶文化的影响力。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各国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确保中国茶文化在世界上处于优势地位,可有效迎接不同文化思潮的来袭,有利于我国民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也能在华夏文明发展过程中提升茶文化的国际性。茶文化融入于视觉传达设计有助于本土性茶文化走向国际,也能使民族性文化创新传承,确保人类在生存繁衍过程中感受中国传统茶文化的魅力。

1茶文化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价值体现

1.1社会价值

视觉传达设计在发展过程中具备经济价值,也具备社会价值。具备社会价值的视觉传达设计极具感染力,而茶文化传承本身具备社会价值,将其融入于视觉传达设计,了解视觉传达设计和茶文化传承的契合性,有利于二者强化融合,能塑造优秀的民族性品牌,可加强对区域茶文化的传承。借助茶文化感受视觉传达设计的社会价值,能使民众加强思考,并设计具有更高社会价值的视觉传达作品,向全球展现中国的风俗习惯。茶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可使人们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感受作品的艺术生命力,也能接近人们的文化心理,使人们在感受文化时加强对视觉传达设计的正确理解和认知,从而推动中国化视觉传达设计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1.2经济价值

视觉传达设计本身存在经济价值,只有具有较强经济价值的视觉传达设计才能在发展过程中获得较多的重视和关注。我国已步入全新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人们更注重构建品牌,视觉传达设计优化既能形成品牌形象,也能在传达经营理念的同时展现作品的艺术。感受艺术作品的经济价值,能凸显视觉传达设计的特色,也能借助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从而赢得世界的关注和目光。茶文化本身属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其作为设计核心融入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能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也能在此基础上展现不同企业的文化底蕴。由此可见,茶文化背景下的视觉传达设计本身具备经济性特征,而茶文化本身属于物质精神和文化精神相融合的文化,将其融入于视觉传达设计,有利于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求,也能进一步提升视觉传达设计的经济价值。

2茶文化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提炼

2.1象形手法

象形手法是将具有代表性的茶文化符号进行概括,并通过重塑融入于视觉传达设计中。象形手法不会直接体现视觉传达设计表达的中心思想,会通过相似的形象吸引人们注意力并产生一定联想以此获得情感体验。因茶文化而形成的象形手法凝练出的茶文化符号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中,既能使人们对茶文化符号有全新的认知和印象,也能打破传统茶文化融入形式,提炼更多茶类语言,以此确保茶文化在创新传承过程中实现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发展,并加强对茶文化的有效传播。

2.2象征手法

象征是一种暗示,也是对茶文化原型的延伸,属于超越性的存在。在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借助象征手法运用茶文化元素,有利于加强对茶文化符号的提炼,也能在茶文化应用时超越茶文化符号限制,打开创作者和观赏者的想象空间。创作者可借助艺术性想象,实现茶文化符号的有机融合,也可借助象征手法创造独特的茶文化设计体系,以此给人们带来新的视觉享受。设计者可加强对茶文化符号的深入理解,创造具有茶文化特色的独特性作品,以此展现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独特情感,创造全新色彩,有利于茶文化符号的进一步传承,也有利于确定艺术作品的情感色彩。

2.3装饰手法

人类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会加强对传达信息的艺术性设计,这种设计会依赖于符号,而茶文化符号在装饰过程中进行提炼能展现茶文化的审美功能和教化功能,也能在茶文化符号提炼的同时,展现中华民族的思想和历史发展轨迹。感受茶文化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有效提炼,通过多元化设计形式,将茶文化相关习俗以及故事融入于视觉传达设计中,既有利于设计师向外传递茶文化符号,也能使设计师在表达作品的中心情感时感受茶文化的源远流长。

2.4隐喻手法

隐喻手法会通过暗示对历史和传统茶文化以及地域相关的内容进行提炼,借助隐喻型手法展现茶文化的不同面貌,有利于视觉传达设计开展和优化,也能借助隐喻符号使设计者和观赏者形成一种文化默契。隐喻手法本身具备较强的复杂性,设计师对茶文化符号进行提炼时,可借助隐喻手法加强对茶文化相关符号的修饰,以此展现茶文化的意境美和朦胧美,更有利于展现茶文化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也能在茶文化传承和提炼过程中形成多元化的茶文化符号。

3茶文化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思路

3.1借助茶文化重组设计元素

经过千年发展而形成的茶文化本身具备较强的民族性特征和本土性特征,其在发展和优化过程中产生的不同图形和茶文化相关元素,融入于视觉传达设计中能提升视觉传达设计的民族性,也能通过创意性组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视觉传达设计。茶文化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能提升视觉感染力,也能使多元民族了解视觉传达设计的本土化特色。借助茶文化元素实现视觉传达设计元素重组,既能加强色彩设计和结构设计,也能遵循茶文化发展规律设计与民族文化规律相符作品以表达茶文化内涵。茶文化具有广博性特征,还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将其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中,能使人们产生情感依托。例如,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衍生的茶学、茶艺、茶道等内容,分别出现在茶歌和茶故事中,以此形成的茶相关文化内容融入于视觉传达设计,能为设计者提供新的创造灵感,也能提升视觉传达设计的协调性。例如,设计师可基于茶文化元素加强对本土化视觉设计风格的深层挖掘,借助茶文化提升视觉传达的灵动性有利于茶文化的传播和发扬,也能借助先进科技确保新工艺和新技术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从而创新茶文化传承形式与传承理念,增强我国视觉传达设计的艺术性。我国拥有丰厚的茶文化资源,以此提升视觉传达设计感染力,确保视觉传达和茶文化有机融合,能基于自然因素和经济文化,完善视觉传达设计架构,也能在本土茶文化融合过程中借助现代化技术营造梦幻的视觉传达效果。基于茶文化设计具有辨识度的作品提升视觉传达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能使作品成为传达情感的有效载体,也能借助视觉传达设计更好的反映不同区域的文化特色。不同区域茶文化特点不同,将其与视觉传达设计有机融合,有利于世界各国了解我国不同民族的热情好客与精神面貌,也能在推动茶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形成全新的艺术体验。例如,可借助茶文化明确视觉传达设计风格,构建具有本土化特色的艺术性作品,确保我国视觉传达设计在发展过程中强化民族文化传承与发扬,以此实现视觉传达设计的艺术性重生。茶文化和视觉传达设计都具备较强的复杂性,设计者应在提升艺术素养的同时,加强对茶文化以及现代化视觉传达设计的全方位认知,并创新视觉传达设计的造型语言,借助全新表达方式,提升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才能使具有我国特色的视觉传达设计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并创新茶文化传承结构,使茶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增强。以视觉传达设计为依托,传承茶文化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也能打破西方文化对我国视觉传达设计的桎梏,确保我国视觉传达设计延续和传承中国文化,并实现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新生。

3.2借助茶文化拓展设计形式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茶文化作为华夏民族的精髓文化可为视觉传达设计创新发展提供创作源泉,也能使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感受传统茶文化的厚重感。借助茶文化拓展设计形式有利于实现茶文化的新生,也有利于视觉传达设计迈向新的发展阶段。首先,加强文字表达。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可借助茶相关的诗词以及故事进行科学排版。相关故事和诗词都属于茶文化内容,用汉字表达传统茶文化能使人们在文字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韵味,也能利用文字作为载体创新茶文化传承形式与传承目标,提升作品的民族价值。与茶相关的文字相对较多,而茶文化集合儒释道三家思想精华,将其融入于视觉传达设计中,能构建与中国传统艺术相符的艺术作品,也能在展现茶文化特性的基础上加强对茶文化的创新传承;其次,加强对茶文化相关图形的应用。我国因茶叶种植和茶风俗而形成的茶文化相关图形,将对多元化茶文化图形融入于视觉传达设计中,既能向人们展示优雅景象,也能流露茶人的精神境界,以此使世界各国人民加强对茶文化内涵的全方位了解,构建民族气息较强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茶叶的种类相对较多,因茶叶而衍生的图形也千姿百态,加强科学化研究和应用可展现设计的文化之美;再次,加强对茶文化相关色彩的应用。色彩作为直观感最强的视觉要素能提升视觉传达设计的视觉冲击力,也能为人们带来不同的心理反应,基于茶文化发展需要以清新自然的绿色和棕褐色系作为主色调,强化视觉传达设计既能展现茶文化相关色彩的艺术性,也能在情感映射中使人们产生主观联想,以此加强对茶叶相关色彩的应用可更好的增强视觉传达设计的核心思想,给人们带来审美享受;最后,视觉传达设计中加强对茶叶相关造型的应用。因茶叶而产生的造型和文化元素相对较多,在视觉传达过程中加强对造型的重视和关注构建古朴型设计风格,更有利于文字和色彩的全方位融合,也能增强视觉传达设计的故事性,确保在茶文化传承过程中赋予作品丰厚的文化底蕴,以此使作品产生的影响力更有利于构建系列性品牌,也能使茶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增强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力。借助茶文化传承创新视觉传达设计模式,既有利于茶文化的创新发展,也能在艺术性设计的基础上实现茶文化的有效延续,以此提升民众的审美能力,创建新时期的艺术特色,有利于茶文化走向世界,也能借助茶文化塑造中国化视觉传达设计品牌,可使中国的视觉传达设计真正形成民族化品牌,并提升国际影响力。

3.3借助茶文化明确设计路径

茶文化中蕴含中国精神,在茶文化融入视觉传达设计时,展现中国精神和中国历史能提升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也能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凝聚中国力量强化情感表达。将具有民族特色的茶文化融入于视觉传达设计中,有利于表现我国积极向上的精神,也能给人带来坚定的精神感受,虽然传统视觉传达设计中也有部分作品涉及茶文化元素,但在表达中国精神方面存在一定不足。视觉传达设计作为信息传递的载体,应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引导民众加强对社会风气的认知,反映社会主流意识与不同区域的民族风情,才能通过茶文化展现社会风貌,以此折射当代华夏人民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借助对茶文化的了解,提升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艺术性,实现视觉传达设计与茶文化的有机融合,能明确视觉传达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更能借助茶文化提升视觉传达设计的国际化,以此实现我国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发展,并在茶文化传承过程中使视觉传达设计师担负传承茶文化的光荣使命。虽然我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由于起步较晚,视觉传达设计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想在国际舞台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加强民族文化和茶文化的有机融入,才能在设计全球化的基础上提升我国视觉传达设计的民族化特点,以此加强对全球民众的审美熏陶,更有利于本土茶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也能通过本土茶文化作品使世界感知东方智慧。例如,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可将本土茶文化元素与多元创意进行有机融合,既要实现传统文化与茶文化的有机融合,也要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展现茶文化的精神特质,使全球认知东方的美学观念,有利于我国把握时代潮流,更能在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使中国传统茶文化迈入创新发展阶段。茶文化经由我国流传到不同国家后形成了不同茶文化体系,这也充分说明茶文化的包容性。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将中国化茶文化元素融入于视觉传达设计中,展现不同区域的茶文化特色,使世界感知中国的艺术魅力,既能提升茶文化的影响力,也能使视觉传达设计迈入新的发展阶段。设计人员可在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加强对茶文化元素的深入挖掘,创新茶文化表达符号。以此使全世界真正认知华夏民族,能进一步了解中国化视觉传达设计的内涵。设计师在借助茶文化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时需加强对茶文化符号的针对性处理,要基于国际流行趋势巧妙运用本土茶文化,也要走出概念性的国际化尴尬处境,确保视觉传达设计和茶文化的健康融合才能使世界民众加强对中国茶文化精髓的领会,确保社会提升对传统茶文化的认同感。随着我国快速发展,人们对视觉传达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对传统茶文化进行继承的基础上我国应正确处理视觉传达设计和传统茶文化间的关系,既要弘扬传统茶文化,也要对传统茶茶文化符号进行凝炼和取舍,才能真正设计创新性艺术作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强调视觉传达设计的本土化特征时,也需充分把握中国茶文化的精髓内容,加强对中国茶文化的艺术性创新,才能在加强传承时打造中国化设计风格,以此使传统茶文化融入在世界主流流行体系中。设计者既要加强对茶文化的全方位认知,以全新视角探究本土化视觉传达设计的文化内涵,也要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展现中国人的独有审美,才能重塑我国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播模式,确保利用视觉传达设计,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4结语

通过茶文化感受视觉传达设计创新的价值,加强对茶文化的正确认知和了解,强化合理化应用,能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视觉传达设计体系,也能将茶文化作为设计的灵感源泉。茶文化与视觉传达设计有机融合有利于中国茶文化提升影响力,也能加强对本土文化的全方位诠释,更能在艺术作品重构时展现华夏文明魅力。由此可见,社会各界应共同加强对茶文化的挖掘并形成良好的艺术设计氛围,才能使传统视觉传达设计中融入茶文化元素,确保本土化文化步入更宽广的发展空间,以此形成更多中国创意实现视觉传达设计的新生。

参考文献:

[1]吴锡平.当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三体”语义结构分析[J].四川戏剧,2022(02):60-63.

[2]裴磊.视觉传达视域下影视传播与广告创意的发展——评《视觉传达设计形式原理》[J].中国教育学刊,2022(03):115.

[3]范耕元.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创新策略探究[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0(01):143-146.

[4]黄君君.基于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及视觉传达设计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2,24(01):44-45.

[5]高莹,张静.基于时空域滤波的弱小目标图像视觉传达设计[J].计算机仿真,2021,38(05):168-171+208.

[6]邓明慧.视觉传达设计系统的三维动画优化技术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21,44(01):88-92.

文化背景范文篇3

论文关键词:文化背景教学跨文化意识语言

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还蕴含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和思维方式。英语教学的目的除了使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以外,还应让学生了解语言所反映的外国文化以便跨越文化障碍,得体有效地同外国人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当代美国语言学家克拉姆斯基说:“语言教学就是文化教学。”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文化背景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进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1文化背景教学的主要内容

文化的概念非常广泛,在中职英语教学与实践中,文化背景教学的内容可包括:

1)干扰言语交际的文化因素,包括招呼、问候、致谢、致歉、告别、打电话、请求、邀请等用语的规范作用,话题的选择、禁忌语、委婉语、社交习俗和礼仪。

2)非语言交际的表达方式,如手势、体态、衣饰,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观念等。

3)词语的文化内涵,包括词语的指代范畴,情感色彩和联想意义,某些具有文化背景的成语、谚语和惯用语的运用。

4)通过课文学习,接触和了解相关的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史地、文学及当代社会概况。

5)了解和体会中西方价值观念的思维习惯的差异,包括人生观、宇宙观、人际关系、道德准则以及语言的表达方式等。

2如何进行文化背景教学

2.1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综合性工程,从根本上说,是文化素质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语言输入和文化输出主要依靠英语教材、课堂和英语教师的传授。因此,英语教师的英语文化修养显得尤为重要。英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只注重英语语言知识教学的观念,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充分了解跨文化意识的内涵与价值,以文化教学为基点、跨文化意识培养为桥梁,最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教师还应接受专业培训,努力学习英语文化课程,深入细致地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甚至生活细,为改善教学刨造条件。

2.2利用现有教材.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文化背景教学

2.2.1词汇教学中的文化背景教学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词汇本身的产生、延伸和新陈代谢,提供了有关文化发展的信息。同时,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文化意识会影响词汇的意义。所以,在词汇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如在汉语中有“贼眉鼠眼”、“鼠目寸光”等成语,用来形容鬼鬼祟祟和目光短浅。而老鼠在英语俚语中可指女人、怕羞的人。更由于迪斯尼先生创造了MickeyMouse这个尤物,从而使得老鼠的形象大放异彩,成为千家万户所喜爱的动物,尤其在儿童心目中,更是机智、智慧的象征。再如freeze这个词的基本意义是“冰冻”、“结冰”。而在一个私人拥有枪支的美国社会中,一位中国留学生因听不懂美国人的口语Freeze!(“站住”、“不许动”)而被枪杀。在美国社会,Freeze!却是人人皆知的日常用语。假如这位留学生有这点文化知识,就不至于付出生命的代价。

2.2.2口语训练中的文化背景教学日常的口语交际,尽管语言形式比较简单,但其中存在很多的跨文化因素。在口语教学中要注重交际文化的导入,介绍在日常生活交往方面英汉主流文化的差异,以及在语言形式和运用中的具体表现。打招呼和告别、各种称呼、祝贺和赞扬以及其他社交礼节方面的差异介绍均属此列。认知行为方面,在西方国家,直言不讳、各抒己见受到普遍尊重,人们对那些模棱两可、含糊其辞的说法非常反感。而大部分中国人则讲究含蓄、委婉,一般不愿意直接提出与对方、特别是上级或长辈不一致的观点,非常担心会使对方难堪,或担心会损坏双方关系对自己不利。学生通过此类中西文化差异的学习,就能增强文化差异意识,了解西方的人际关系及交往的深层次模式,从而学会得体地进行交际。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当外国人称赞中国人某一方面特长时,中国人通常会用“You8feoverpraisingme!”(“过奖”)来客套,这往往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抑或用“Whem?Where?”(“哪里,哪里”)来回答,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在口语教学中,要将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总结归纳,这对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可将中国人与英语国家人士初次交往的谈话禁忌语归纳为四个词:I,WARM。where,meal,让学生熟记。I,代表income;第二个词中的w代表weight,A代表age,R代表erhgion,M代表marriage。由此引出“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宗教信仰,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这样,可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时的禁忌。

2.2.3语法教学中的文化背景教学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法体系,且差异颇大。我们不但要探究其逻辑形式与结构的不同,而且要探究其形成的内在因素。语法是语言表达方式的小结,它揭示了连词成句,组词成句、句合成篇的基本规律。文化背景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各异。英语注重运用各种连接手段达到句子结构和逻辑上的完美,如要表达“他是我的一个朋友”,不能说“Heismyafriend”,而应该说“Heisafriendofm”双重所有格准确体现了“他”与“我的朋友们”之间的部分关系。又如“If、vinterrnJnes,Callspirngbefarbehind?”(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一看到Ⅱ,两句的语法关系便了然于胸。汉语却未必如此,“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还怕没办法?”这句话看上去像是一连串动词的堆砌,几个短句之间无连接词语,但其上下文的语意使它们自然地融为一体。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西方人重理性和逻辑思维,汉民族重悟性和辨证思维。让学生了解这种思维习惯上的文化差异,体会其对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对于学习英语语法,减少中国式英语的错误是有帮助的。

2.3其他形式的文化背景教学

2.3.1开设“文化之窗”,进行专题介绍对学生进行文化背景教学,仅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弥补课堂教学时文化导人内容的不足,教师可专门开设“文化之窗”,对英语文化进行专题介绍。如“英美等国家的饮食习惯”、“英美等国家的重要标志物”、“英美等国家的传统文娱和体育活动”、“英美等国家的重要节假日及主要庆祝方式”等。

2.3.2拓宽文化学习渠道。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文化背景教学不但可以在语言教学中进行,还可以利用其他行之有效的方法推广。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文化学习渠道,鼓励并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例如,用电教设备播放一些英语原版并配有字幕的电影,让学生们在听到原汁原味的英语的同时,得到对异国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等方面更直观的认识。教师通过布置课前作业,组织学生利用阻碍络、图书馆等查找资料,了解与课文和对话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最后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展示和交流,通过这些方法获得的文化背景知识更易为学生记忆、领会和接受。

3文化背景教学应坚持的原则

在进行文化背景教学中应遵循关联性、适度性、实用性、科学性原则:

1)关联性原则是指课堂所讲的文化知识点必须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如果脱离课文讲文化,则冲淡了语言教学的目标,其结果是既讲不好文化又教不好英语。

2)适度性原则是指文化背景教学要把握好尺度,分清主次。英语课堂上的文化背景教学应该以语言为主,以文化为辅,切忌主次倒置,喧宾夺主。

文化背景范文篇4

关键词:英语学习文化背景知识委婉语颜色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任何语言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其赖以生长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信息丰富的文化又是蕴涵于语言之中的。“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

文化背景知识(culturalbackgroundknowledge)就是英语学习材料所涉及的社会文化因素以及情景因素。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分为记忆性背景知识和分析性背景知识。记忆性背景知识指关于某种语言文化的事实性信息,例如:历史、地理、环境、文化遗产、文学作品、传统意识、宗教信仰等;分析性背景知识要求学生能够辨认和确定英语国家和本国内部文化差异,具有对英语国家和本国文化差异进行对比的能力,并能对英语国家人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倾向等做出初步的分析和对比。Carrell认为:背景知识有三个组成部分:上下文、熟悉度、透明度。上下文指与本文有关的相关内容,熟悉度指读者对文本内容的了解程度也可以说是文化知识程度,透明度指对篇章结构的把握。实际上,上下文和熟悉度都属于记忆性背景知识,透明度属于分析性背景知识。

绝大多数英语单词与其对应的汉语意义相接近,但是有些词所对应词的意义有差别。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英语这种语言的时候关注一些词汇,关注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多了解词汇所包含的文化底蕴,以更加掌握英语这门语言。

1英语与汉语相对应的词汇有差异

例如:与“drugstore”相对应的意义是“药店”。在汉语中,药店是出售药品的地方;在英语中还可以解释为就餐的意思。在英语常用的动宾结构的动词短语中,尽管同一个动词可以组成很多短语,但由于宾语的意义不同,导致在翻译成汉语后该动词出现“一词多义”的现象。如:"makefood"(做饭),"maketea"沏茶),"makemoney"(挣钱),"makeprogress"(取得进步),"makemistake"(犯错),"makeadecision"(做决定)。这是我们在英语学习中应注意培养的跨文化意识之一。另外例如:“龙”在汉语中是吉祥动物,中国人把自己比做龙的传人,还有望子成龙的说法;在英语中,龙则是一种凶猛的怪物,是邪恶的象征。因而,英美译者将“亚洲四小龙”翻译为‘`FourtigersofAsia’’而不是依照我们汉语所想当然的"FourdragonsofAsia’o“狗”的贬义形象已经深植在汉语言文化中,在汉语中“狗”是一种趣味低级、不忠不义的动物,例如,“狼心狗肺”、“狗腿子”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因而汉语中的成语:爱屋及乌,在英语中可以采取归化的策略将其翻译为:Lovemelovemydog.英语中还有大量的委婉语和颜色词汇,它们蕴含了大量的文化内涵。

2英语与汉语委婉语之间有文化内涵的区别

英语和汉语中,“死”汉语“离开”的意思。英文中相对应的委婉一些的说法为:"depart,passaway”等,汉语受道教、佛教的影响,“死”相对应的委婉说法为:“仙逝,去世”等。英语中的“kickthebucket"在汉语中也有像对应的“见鬼去了”。在英语中,“老”意味着不中用了,因而他们表达老年人一般用‘`seniorcitizens",这样就避免了“不中用,腐朽”这一意思引起公众老人的反感了。汉语与之相反,“老”可以表达阅历、经验,甚至表达尊贵的意思。例如:“老师,老板,老前辈”等等。

3英语词汇中颜色词汇包含大量文化内涵

英汉颜色词在对应的概念上是基本一致的。在英语和汉语中,红色red有时可以完全对应,如:红旗一d,flag;红场一theReadSquare,红十字会一RedCross,红葡萄酒一redwine。英语中有些带red的短语在汉语中有引申意义,如:大怒一seered,负债-beinthered,重要的日子一red-letterday,繁文缚节一redtape,当场发现某人正做坏事一catchsb.red-handed。英语和汉语词汇在表现相同颜色的词的文化内涵有时是不同的。如:greeen-house(温室),seered(怒火万丈),blackmarket(黑市),blackday(发生不愉快的日子),redmeat(牛洋肉),redgold(纯金),blueblood(贵族出身),abluefit(恼火、气愤),blueheart(情绪低落),whitenight(不眠之夜)等。

苏格兰高地人以身穿绿色来代表荣誉。绿色也是爱尔兰的国色。绿色作为交通信号色则表示通行。在医疗急救设备上往往涂有绿色。在家庭中使用绿色可有益于消除身心疲惫。

绿色green在英语中可以表示“嫉妒、眼红”,如:greenwithenvy,greenasjealousy,green-eyedmonster都是指“十分嫉妒”的意思。汉语中表示“嫉妒”意义的“眼红”,应该翻译为green-eyed而不能翻译为red-eyed。由于美元纸币是绿颜色的,所以green在美国也指代“钱财、钞票、有经济实力”等意义,如:InAmericanpoliticalelectionsthecandidatesthatwinareusuallytheoneswhohavegreenpowerbackingthem.在美国政治竞选中获胜的候选人通常都是些有财团支持的人物。在英语中绿色还用来表示没有经验的意思,如:SheisagreenhandinteachingEnglish.在英语教学中,他还是个生手。

阅读时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的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是从书面语言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英语学习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阅读,阅读也是英语学习者接触英语语言输人的主要途径。

文化背景范文篇5

关键词:文化背景知识建构主义听力教学

随着语言教学的深入和发展,经验的不断丰富,文化背景知识愈来愈受到重视,并且成为语言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听力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也同样举足轻重。听力教学环节由学生、教师和课堂三部分组成。下面就这几个方面分别来论述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

1.学生方面

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即学习的生成过程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即原有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主动选择和注意的信息相互作用、主动建构信息的意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认知主体,是这个过程的主要进行者。学习者并非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而是知识结构的主动创建者(吴晓真,2OOO)。他们通过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证实假设并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不断扩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转引自Woofolk,1998)。在建构主义看来,…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由他自己来构建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刘书锋,2OO4)。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刘书锋。2OO4)。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一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反映。因此,学生在学习英美国家的语言时,必然要涉及到他们的语言背景知识。

听力中涉及背景知识材料屡见不鲜,背景知识几乎成了语言的主体。显然具备背景知识能使学生有一种熟悉感,对所听材料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甚至能弥补语言上的一些不足,如听到这么一句话:

pathtoNovemberisuphillalltheway。这里November是指thePresidentialelectiontobeheldinNovember(即将在十一月举行的总统选举)。听者如果不了解November指“十一月举行的总统选举”这一背景,那么就很难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王瑛,2OOO)。另外,有一些句子虽然没有生词和短语,但仅从字面上理解就会弄出笑话,如:Itrainseatsanddogs(天下起倾盆大雨),Ihaveasweettooth(我喜欢甜食)。英、汉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它们之间的差异形成了语言、生活习惯和行为准则的完全不同。学生对西方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艺术、风俗等因素了解不足,缺乏足够的背景知识,只凭汉语思维进行判断推理就很可能出错,如“西风”(westwi.a)在英国是指温暖和煦的风,而在我国则指寒气袭人的风。这是地理环境不同而造成的信息差别。再以dog为例.dog是个十分简单的词。但由于中英文化的不同意义也截然相反。“狗”一词在中国人看来总是贬义的,人们常用“癞皮狗”、“丧家之犬”、“走狗”、“狗头军师”等等来描绘所厌恶的人。但在英美,狗往往含有褒义(尤其在谚语中),如everydoghashisdar(人人皆有得意时),Youare,indeed,aluck)"dog(你真是个幸运儿),Last,lightmyfathercamehomedogtired(昨晚我父亲回到家中时非常累)(张向阳,1995)。假如对美国的政治历史有所了解。具体的说,文化背景知识对听力教学中学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程度

文秋芳、王海啸的研究表明:使用母语策略(即以母语为中介学外语)越多的人,四级英语成绩的得分越低。对这一现象可能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学生使用母语策略的多少要受英语水平的制约;另一种解释是人们主观上有意识地遏止对母语策略的使用有利于英语水平的提高。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

完全依赖母语策略有碍英语学习的进步(文秋芳、王海啸,1996)。这就要求在听力教学中减少对母语的依赖程度。用英语进行思维、学习。长期以来,在外语教学中,人们将注意力集中于文化系统的内部,将语言与文化截然分开,致使外语教学重语言形式。特别是书面语言的学习,严重脱离文化语境,忽视目的语文化的民族特征,将母语文化习惯和文化模式套用到所学语言上去,从而发生文化干扰(袁彩虹、郎红琴,2000母语在英语学习中产生负迁移。在听力理解中,由于这种文化干扰,听者往往很难跟上英美人说话的速度,很难充分理解他们的语言,从而导致听力水平低下。在听力教学中以多种形式生动地进行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用文化语言观去指导英语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文化习得意识,有助于克服母语迁移心理,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通过大量的文化输入,不断丰富的英语语言材料的积累,让正确的英语表达占领大脑,让大脑始终沉浸在英语思维的氛围中。才能使英语的理解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减少乃至摆脱母语的负面影响。

1.2培养学生的兴趣

研究表明,语言偏爱动机,也就是说对外语本身的特别爱好。也能促进外语学习者努力学习外语。这种对外语的偏好可能源于对外语文化的兴趣,也可能是其他因素引起的(马广惠,20o5)。心理学理论认为: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并对该事物给予优先的注意。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其特点是在从事学习活动或探求知识的过程中伴随有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陈琦、刘儒德,1997)。关于兴趣与学习关系的研究表明,兴趣不仅可以促进学习,改善效果,而且它以一种全新的机制把人的知识活动与情感过程统一起来,使学习者在获取新的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培养创造性,塑造积极健康的人格(卢少兵,2003)。由于听力课的教学通常是使用视听媒体来完成的,加之听力课文结构形式的重复性和程序性。单纯地使用一种媒体,采用单一的教育手段就显得机械而刻板(陈吉棠,1997)。

心理学理论认为,刻板的,千篇一律的,多次重复的东西或方式,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不会激发人们的兴趣(黄希庭,1982)。另外,学生每人手中均有课本,对课文内容早就略知一二,如找到教师用书,一切真相大白,故新鲜感、神秘感消失殆尽。文化背景知识本身就是因学生对其不了解或知之甚少。才被融人到听力教学中,因此,必然以其新颖性、独特性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样,由于学生对文化背景知识兴趣,从而消除了学生的压抑沉闷的心理状态及对听力的厌倦抵触情绪,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3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注意力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智力活动的组织者和维持者。注意和金钱能源一样.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在某时刻,只能注意有限的事物。当教师要求学生将他们有限的注意能量全都花在他所说的每一件事上。学生只得放弃对其他刺激的积极注意,只得变换优先度.将其他刺激全部清除出去(陈琦、刘儒德,1997)。听力是一项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人们在听的过程中获取输入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在连续音流中辨认词语和语句成分,存入短时记忆,最后吸收。这一认知过程是在瞬间完成并不断进行着。其中短期记忆对听力理解尤为重要,学生必须保持适当的学习紧张度,集中注意,排除其他干扰,使听到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大脑将这些“原材料”一声音信息进行筛选和重组,捕捉到新信息,从而推测说话者的话语含义。事实上人们易于分心于那些有吸引力的、能分散注意力的事物,文化背景知识以其独特新奇的本质、情绪性的特征足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2.教师、教法方面

文化背景范文篇6

论文摘要:在地方文化背景下开发化学教学资源,不仅能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满足不同地域的学生学习差异性的要求,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且能把人文知识与化学知识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从一个更完整的角度理解化学、学习化学。本文以苏州地方文化为例,探讨了在苏州地方文化资源中的化学教学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一、地方文化与化学的关系

文化是一个多定义的名词。狭义的文化特指人类的知识创造活动,是用概念、范畴、法则等抽象形式建构的理论观念体系。广义的文化则是与自然相对的人化,它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形成的物质及精神力量的积累程度和表现方式的确证。化学是一种文化,文化视野下的化学教育是人文和科学的融合。

“地方”这一概念带有地域性、本土性的特点。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即使在一省内,各地市的社会、自然条件也可能有较大差别,故而“地方”可以指一个省、一个市,也可以指区、县或学区甚至更小的地方。地方文化是在当地特定的历史、宗教和地理环境下人们在生活中积累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地方文化具有极强的地方特色,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发教学资源,不仅能满足不同地域的学生学习差异性的要求,同时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文化、感受文化、领悟文化的过程中学会创造文化,这对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文化资源的存在形式各有不同。要对其进行开发利用,首先要对零散的地方文化资源中的乡土文化和风土人情等进行了解。为了使掌握的地方文化资源信息是最全面的,有时甚至还要通过实地的参观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考察。地方文化资源的来源十分广泛,大致可分为人文历史资源、自然环境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文献资源四类。

人文历史资源包括历史文物、人物传说、风俗习惯等。在各类人文历史资源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化学教学资源。如:博物馆中的陶瓷、金银铜器等文物;古文化遗址、古窑址、古墓葬、历代名人胜迹等;历史掌故和人物传说中的化学人物;各地的风俗习惯中的饮食文化等,其中包涵了多样的化学内容。

自然环境资源通常包括矿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等。在矿物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成分鉴定及检测中,化学的检验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生物资源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化学教学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的代表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口头表述的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造纸术、印刷术、制碱工艺等传统技艺中,都有化学的影子,而在节庆活动中的服饰文化和制造气氛的烟花爆竹文化中更是离不开化学。

所谓的文献资源是迄今为止积累、存储下来的文献之总和,是社会上广泛分布的文献的集合,是物化了的知识财富的存在形式。大量的以史籍文献形式出现的精神文化遗产资源,不仅实录了有关文物、建筑群、遗址产生的来龙去脉,而且记载了不同历史时期人类为生存发展而从事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及其成果;而以影视传媒和网络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源,更是为历史的记录增添了一份色彩和活力。在史籍文献如地方史、地方志和地方文化宣传片、地方网站资源中,不乏有对化学技术、化学发展的记载。

二、地方文化背景中化学教学资源的开发方法

在每类资源中都有与化学相关的资源存在,只是他们以不同的形态存在。在对地方文化资源进行初步分类整理后,我们获得了很多和化学相关的资源。这些资源要运用于化学教学中,就必须与教材内容进行联系,进行取舍,提取出可以利用的部分,拓展教学的内容。

以苏州的地方文化资源为例:苏州是我国重要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一向被认为是人文荟萃之地和文物之都,地方文化资源丰富而多样。我们以苏州的地方文化资源为背景开发化学教学资源,步骤如下:

1.整理苏州的地方文化资源,找出与化学相关的内容。

首先通过对苏州的各种资源进行了解和整理,按照人文历史资源、自然环境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文献资源对其进行分类。苏州的人文历史资源主要包括博物馆资源、园林资源、遗址资源等;自然环境资源包括湖泊资源、矿物资源(包括金山石资源、阳山高岭土资源)、湿地资源、碧螺春茶叶资源等;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包括表演艺术昆曲、传统音乐古琴;传统知识技艺包括苏州宋锦、苏州绎丝、苏州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陆慕御窑金砖制作技艺;礼仪与节庆活动等。

其次在这些资源中找出与化学相关的内容。如:苏州博物馆里有大量的陶瓷和金属器皿展品,里面蕴含了丰富的陶瓷和金属冶炼的化学知识;水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水化学和微量元素的化学知识,湿地资源里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化学内容;在丝绸染色工艺、国画颜料制作、苏州仿古铜器制作技艺、桃花坞木板年画、陆慕御窑金砖制作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里蕴含着丰富的化学工艺技术。而地方史籍、地方文献、地方网站和传媒中,可以找到与化学相关的人物、历史事件、故事传说。具体分类见下图。

2.分析地方文化资源中与化学相关的内容,确定其时应的教材内容。

在第一步整理的基础上,确定它们与教材内容的相关性。我们例举了苏州地方文化资源中的某些与化学教学相关内容,确定它们在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教材中的位置,便于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应用。具体内容见下图。

苏州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炼丹活动中心之一,弯窿山、西山和观前街的玄妙观都有古代炼丹的传说。结合必修1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的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的教学,可介绍炼丹和炼金是化学实验的最原始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国炼丹包括苏州炼丹对化学发展的贡献。

苏州历史悠久,苏州历史博物馆的馆藏文物记载了苏州自2万年前旧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社会发展历史概貌,有一些也是中国化学工艺发展的标本。必修1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三单元“含硅矿物和信息材料”和选修教材“化学与生活”的专题3“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的第二单元“功能各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是对无机非金属材料硅的性质及硅酸盐矿物和硅酸盐产品的教学。结合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对博物馆中的古代陶瓷胚体的演变、陶瓷釉色的变化、陶瓷制作工艺的改良等介绍,让学生了解中国陶瓷技术发展和化学工艺发展的关系。结合必修1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的第二单元“铁铜的获取及应用”的教学,可利用博物馆中展出的青铜器、金银饰品、文献资源中干将莫邪铸剑的传说等帮助学生了解青铜器的演变,体会铁、铜的冶炼对人类文明的重要影响,体会苏州悠久的冶金历史和引人注目的成就。

苏州的饮食习惯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结合必修2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的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和选修1《化学与生活》专题2“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中对糖类、油脂、蛋白质等的教学,可介绍苏州特色饮食中的化学知识:如陆稿荐的酱汁肉、万山蹄等的红烧秘诀与氨基酸与糖的反应有关,东吴酒厂的冬酿酒是糖中的淀粉发酵的中间产物,臭豆腐的香味来自蛋白质的分解,等等。也可以结合苏州名茶碧螺春探讨茶叶中蕴含的化学知识如单宁酸、咖啡碱等,结合阳澄湖蟹介绍蛋白质的营养。

水文化是苏州文化的名片,保护苏州的环境必须从保护苏州的水资源开始。结合选修1《化学与生活》专题1“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的第二单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中对水质评价与污水处理等一系列问题的教学,可以利用苏州的文化宣传片“水天堂”让学生了解苏州水文化的整体情况;通过世界首部环保法规乾隆二年(1737年)苏州府颁布的“永禁虎丘染坊碑”,了解苏州历史上对水资源的保护,结合太湖等水域或湿地的水体富营养化讨论苏州的水资源的现状,让学生更加重视对身边水资源的保护。

苏州是丝绸的故乡,太湖流域留存有新、旧石器时代的遗址,见证着丝绸历史的悠久。园区唯亭镇草鞋山出土了六千年前的纺织品实物残片;吴兴钱山漾出土了四千七百年前的丝织品实物;吴江梅堰又出土了四千年前的大批纺轮、骨针以及带有丝绞纹和蚕纹的陶,这都说明了苏州古代先辈很早就掌握了养蚕纺丝的技术。结合必修2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的第三单元“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和选修教材《化学与生活》专题3“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的第三单元“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中对生活里广泛应用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教学,可以利用苏州丝绸博物馆的资源,补充介绍丝的成分、丝的染色等化学知识,了解苏州地方独特的服饰文化。

苏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历史上有不少名人与化学相关。必修2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一单元介绍了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而中国最早对石油使用的记载和“石油”二字来自“梦溪笔谈”,它的作者北宋著名科学家、文学家沈括与苏州有很深的渊源,青少年时期在苏州外婆家的经历和接受的教育对他一辈子都有影响。在必修1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的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对碳酸钠的性质和应用进行教学时,介绍了我国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侯德榜,其实发现侯德榜的伯乐是陈调甫,苏州人,毕业于东吴大学(现苏州大学),是中国第一位自己培养的化学硕士,也是我国纯碱和涂料工业的奠基者之一。而最早帮助陈调甫制碱的吴次伯是在苏州建造中国第一座汽水厂—瑞记荷兰水(汽水)厂的厂主。在化学1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中进行磷和硫的教学时,还可介绍在苏州建立第一座火柴厂的“中华火柴大王”刘鸿生斗智斗勇挤掉洋火柴的事迹。这些人物的介绍,可以让学生了解苏州化学工业的发展,树立为家乡建设服务的决心。

三、地方文化背景下化学教学资源开发要注意的问题

1.资源选择以生为本

地方文化资源繁多复杂而零散,化学又广泛地存在于生活之中,几乎所有的文化资源中都有与化学相关的内容。因此,在地方文化背景下开发化学资源时,选择合适的资源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化学的态度及其学习效果。在选择资源时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情况,考虑教材中学生要学习的化学教学内容,优先选择学生“熟悉而又陌生”的资源来开发。所谓“熟悉而又陌生”是指学生对资源的存在或化学知识熟悉,但是对它们其中的一个或相互的关系不了解。这样的内容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2.内容组合兼容并蓄

相对于教材的单一存在形式来说,地方文化资源可以说是种类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只有在大科学的开放性视野下进行化学教学资源的开发,才能有利于地方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完整利用;只有在大科学的开放性视野下进行化学教学资源的教学,教师才能全面的教学,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科学。因此,这类教学资源的利用不仅要注意学科间知识的融合,更要注意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不仅要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更要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不仅要加深学生对地方文化的了解,更要培养学生对地方文化的热爱之情。

3.教学方式丰富多彩

文化背景范文篇7

关键词:陕西艺术歌曲;多元;民族;发展

随着人口流动和信息交流更加频繁和便捷,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文化的多元化已经成为当今时展的主流。在大环境下,一些国家、民族的文化也必将顺应世界文化潮流的发展主流。社会的发展,使得很多原生态的音乐文化艺术面临着失传的危机。为了传承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就要帮助受众者树立民族文化非物质遗产的保护意识,通过多元音乐文化渠道增加民众的音乐实践能力。多元文化强调了生态学方面的相互关系,能够促进良好的国际间关系。因此,需要我们正确的看待多元文化的理念,共同探索多元艺术文化的发展,营造一个接受本民族艺术“母语”的氛围,转变受众者根深蒂固的传统音乐审美观。

一、陕西民族文化的发展概述

关于民族文化的定义,我们可以简单的将从事民族艺术创作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被称之为民族产业。发展民族文化就是积极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并被当作产业经营。当前,民族文化已经由单一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型向庞大的经营性文化产业型转变。国家正积极投入财力、物力,大力发展民族艺术事业,从而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尤其是在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布局、促进特殊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等方面加大了政策支持。同时民族文化保护被提高到相当高度国家对传统经典、技艺、濒危文化遗产、民间文学和文化给予了高度重视。可见,我国民族文化建设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的历史时期,其文化领域出现了“文化多元发展”。陕西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最早走向世界的地方,不但有着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而且为音乐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音乐文化底蕴。陕西艺术歌曲多元发展主要集中在艺术创作和艺术表演,不仅仅限于完成演出与创作的过程,而且还要对歌曲生产的重要环节进行改革,从而赋予了陕西艺术歌曲新的使命和责任,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中,我们必须重新思考陕西艺术歌曲的基本元素和载体,进一步加强以特色为载体的艺术性。

二、实现文化多元要求的陕西艺术歌曲发展途径

1.继承与发扬相结合

陕西作曲家采用西方交响音乐的艺术形式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艺术歌曲作品。在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陕西艺术歌曲家们不断地吸收、挖掘和创编,在经历最初的加工与改变下。在继承传统音乐的同时用自己的艺术实践大胆地将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思维相结合。这些早期的探索和尝试开启了陕西艺术歌曲的序曲。80年代,作曲家屠冶九创作的艺术歌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所表现出质朴的情感和艺术魅力至今令人感动。作曲家赵季平创作了琵琶协奏曲《祝福》和《丝绸之路幻想组曲》体现出赵季平新颖的曲调与独特的民族风格。目前,陕西作曲家们逐步摆脱了创作思想上的传统束缚,创作的理念日趋成熟。这一时期的陕西艺术作品明显呈现出现代音乐的气息,甚至出现了大量成熟而富于现代特色的作品,展示着陕西艺术歌曲逐步走向繁荣发展的春天。陕西艺术歌曲已经逐渐形成自身的艺术风格,大量的新作品问世为陕西音乐的发展与繁荣作出了突出贡献,如:陈大明创作的《狂想音诗--安塞腰鼓写意》以其相对集中的地域题材浓郁的地方特色展示了陕西音乐的独特魅力。陕西音乐作品不以“先锋”为标榜,大多数作品既保持传统的审美追求,同时又有对陕西艺术歌曲艺术表现的深度拓展,作品的民族形式、技术手段等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

2.科学的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主要是紧贴市场需求,切实提高缮写艺术歌曲大发展大繁荣需要之间的吻合度与适应度。“音乐表演”等表演艺术专业要准确准确体现声乐、器乐等多专业的属性,艺术与文化产业等广泛渗透与融合的趋势。要想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得以发展,就得体现民族艺术形式的不同风格特点和不同表演方式。随着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陕西艺术歌曲要借鉴和吸收了西洋声乐唱法中的精髓。在适应并不断满足受众群体的审美需求的同时,推进陕西艺术歌曲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同时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可见,在文化向产业型转变的背景下,专业设置应该在分类指导的原则下予以调整,对于学校而言则要努力摆脱专业目录对专业设置的消极影响。3.精准的艺术定位准确定位是陕西艺术歌曲能否适应文化多元发展需求的前提。艺术歌曲有其属性的一般特征,因此,需要强调应用性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强调层级较高、较复杂的技能训练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必须坚守的是从文化市场需求出发,以应用性、高技能为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总之,文化多元化将使我们的精神生活获得前所未有的体验。利用文化交融可以汲取国外音乐的长处来补充我国艺术歌曲的不足,同时又能成为我们学习的丰富资源,在潜移默化中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多元文化音乐。民族艺术是凝聚了本民族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具有宝贵的传承价值。因而,我们不要抹杀各民族的音乐特征,在学习其他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同时使陕西民族的音乐获得更深层的发展。不断完善陕西艺术歌曲的理论体系,推动陕西艺术歌曲在多元文化主义浪潮中获得长远的发展。

作者:王红梅 单位:商洛学院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蔚.对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形成的反思――兼及中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对比与思考[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7(3).

[2][美]特里斯.M.沃尔克著.田林译.《音乐教育与多元文化――基础与原理》[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1).

[3]卢康娥,音乐教学论,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20).

文化背景范文篇8

一、阜阳民间剪纸艺术的农耕文化背景

(一)以天、地为本的自然观

《黄帝四经》曰:“人之本在地。”《管子•乘马》曰:“地者,政之本也。”固守土地、崇拜自然是阜阳乃至整个中原地区农耕文化的核心思想,日月星辰的运行,四季的更替,植物的枯荣,土地的肥沃与贫瘠等,不仅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也会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情感。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自然不仅是“本”,而且还拥有“大美”,故民间艺术自从产生之日起便表现出强烈的亲土地、亲自然的特性。余达忠先生认为:“自然作为一种背景性存在影响和决定着人们的生活与思想,对于自然的崇拜是自然而然的,尤其是农耕社会的早期,自然崇拜是一种普遍的思想观念,社会的神话、信仰、习俗、仪式、歌谣等就在这种自然崇拜中形成和奠基下来。”刘继成先生也认为:“人对自然的高度依附性,决定了观念领域对自然价值的全面肯定。正是因此,在中国古代思想中,天道自然,不管是对儒道还是墨名法,都是哲学认知的起点,‘天人合一’则是共同的价值选择。”通过对甲骨文中“艺”、“乐”和“美”字的分析,他认为这些能够反映精神特征的文字均与自然、农业有关,“后世‘艺’由农业种植发展成为雅化的技能,即‘六艺’,进而发展成精神性的‘艺术’‘;乐’由对谷物丰收的礼赞发展为普遍性的快,进而发展为表达快乐的艺术形式‘音乐’;‘美’则由视觉的胖大和味觉上的鲜,发展成为一般性的审美。这种词义的演进,一方面体现出人类从物质向精神、从实用向审美、从快感向美感进化的趋势,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农耕文明对于中国美学和艺术的奠基性。”从对土地的关注到对田间劳动力的需求,生殖繁衍便成了农耕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命题,有趣的是,原本是人类生殖繁衍的问题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却与创造天地万物的阴阳观念紧紧缚在一起。天地、日月、昼夜、男女等等,在阴阳家看来世间万物皆归阴阳,即所谓“阴阳和而万物得”。阴阳观念关于事物发生、发展及相互关系的解释对古代农耕社会人们认识自然、安排农事具有重要意义,它深刻影响到民间习俗、信仰、文化、艺术的形成发展。尤其是“抓髻娃娃”、“生命树”、“葫芦娃娃”、“蛇盘兔”等这类关于生命主题的剪纸,刻意使用了许多象征阴阳两性的图像符号来表达阴阳相合孕育万物的观念,所以作品内容的释义性往往超过了审美性。对于农民来说,通过直观欣赏剪纸图像理解一种文化观念远比阅读文字来得容易,从这一方面讲,阜阳民间剪纸艺术也反过来促进了阴阳观念在民间的传播。

(二)忠义、孝悌,安土重迁的儒、道思想

阜阳地区民风朴厚,安土重迁,生活追求平淡、节俭、安稳。显然,这是与老子所倡导的“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5)的理想社会分不开的。封闭的社会生活造就了本分、知足、勤俭、朴实的农民性格,影响到民间剪纸艺术上则呈现出朴素、内敛、稳定、简约的风格。儒家所倡导的建立在家庭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道德伦理观念是阜阳地区农耕文化的又一核心要素。受其影响,阜阳民间剪纸艺术在以视觉形式播布审美文化的同时,还承担着宣传道德伦理规范的任务。唐家路先生在详细分析了传统道德伦理规范对民间艺术的题材选择、创作观念、艺术样式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后,认为:“是民众普遍的道德伦理及情感要求,创造、选择了这些形象化的题材和内容,使其成为道德教化的工具和伦理情感的符号。与此相应,民间艺术健康、质朴、圆满、完美的艺术风格也常常遵循和追求美与善的统一,体现了民众广泛深沉的情感观念和道德伦理要求。”(6)

(三)兼容并蓄的多元文化

除上述农耕文化的本原哲学观念以及儒、道诸家思想以外,南北自然地理的分界、南北文化的交汇也是阜阳农耕文化保持鲜明特征的原因之一。作物上稻麦同植,交通上舟车同行,甚至在民风上“北方人的强悍和南方人的柔和也交融于淮河流域人民的习性之中”(7)。从文化地理分布看,阜阳地区地处中原文化圈的东南部边缘,东北是齐鲁文化,西南是荆楚文化,东南是吴越文化。历史上由于战争、人口迁徙、商贸往来等原因,各种文化在此不断渗透、融合,形成兼容南北、承接东西的多元文化特征,反映在民间剪纸艺术上则呈现出“既有北方的简练和粗壮有力,又有南方的精巧和秀丽多姿、粗细相间、刚媚兼备、节奏协调”(8)的独特风格。

二、阜阳民间剪纸的题材与内容

吕胜中先生说:(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9)以农耕为主的农村社会生活是阜阳民间剪纸艺术的创作源泉,农事以及与农事相关的民俗现象是民间剪纸艺术最常表现的题材。《管子•牧民第一》说:“仓廪食而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10)《汉书•郦食其传》云:“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11)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生辛勤劳作,期盼的就是天下太平、仓有余粮、衣食无忧、少病少灾,因此,土地、自然对他们来说具有特殊的感情,用朴实的艺术语言将田间劳作、养鸭放牧、扬场晒粮、家禽家畜、花草鱼虫等这些生活中最熟悉的形象再现出来,是表达他们思想情感的一种理想方式。利用谐音将自然界不同事物结合起来体现喜庆吉祥寓意是广大农民对土地、自然及农耕生活情感的升华和提炼,民间艺术的创作主体及欣赏主体均为土生土长的农民,共同的生活理想和审美追求使得利用谐音表达喜庆吉祥寓意题材成为民间艺术最流行、最通俗的题材。这类题材主要有连(莲)年有余(鱼)、五谷丰登、喜鹊报春、大吉(鸡)大利、福(蝠)禄(鹿)寿喜(鹊)等。一些具有喜庆、富贵、吉祥寓意的喜字、福字、牡丹、荷花、桃、鹤、狮子、麒麟等也是剪纸常表现的题材。(图一)阜阳地区农耕文化的形成发展受儒家的道德伦理思想影响较深,几千年来,以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为核心的儒家道德伦理规范已深深植入农耕文化的土壤之中,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从艺术方面讲,以表现忠孝、正义、善良等内容的艺术题材反映了人们对道德伦理和情感的需求,实现了艺术审美功能与教化功能的完美统一,这类题材通常来源于民间故事、神话传说,阜阳民间剪纸中最常见的题材有三娘教子、岳母刺字、钟馗捉鬼、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白蛇传、木兰从军、夸父追日、关公、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图二)淮河流域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所以古老的生命信仰对阜阳地区的农耕文化传承具有深远影响,这类剪纸题材最具神秘感,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涉及到婚丧嫁娶、祭祖崇拜、求子纳福、驱邪避祸等诸多方面,常见的有关生命信仰内容的题材主要有抓髻娃娃、疗疳娃娃、生命树、扫天婆、牵马小、奈何桥、瓜瓞连绵、老鼠吃南瓜、葫芦、石榴、鱼钻莲花、双鱼、对猴、对马、五毒等。一般来说,剪纸的功能是与题材相一致的,各个时代在剪纸功能的追求上不尽相同,所表现的题材也会有所不同,如剪纸起源时期的原始社会,先民们出于生殖崇拜的需要以雕、镂、剔、刻之法在石壁、树叶、皮革等材料上留下影像。由于剪刻的影像与原物酷似,以至于在古人看来剪纸能够摄取人或物灵魂,所以剪纸才会有了“招魂”功能,这一点可以从一些历史文献中得到证实,如《汉书•外戚传》、《搜神记》、《论衡•自然篇》、《汉书•郊祀志》等均记载有汉武帝因思念亡故的李夫人,命方士齐人李少翁以剪刻李夫人影像为其招魂之事。唐代诗人杜甫的《彭衙行》中也有“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之句。由招魂发展到祈福纳祥,是剪纸功能的一大进步,也使得剪纸的题材得以大大拓展。唐代的剪纸在沿袭古人剪纸招魂习俗的同时,开始走入普通百姓的生活,成为节庆习俗的装饰品。如当时流行的“人日戴胜”、“镂金作胜”、“剪纸宜春”等习俗,《酉阳杂俎》记述有:“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纸为小蟠,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又剪为春蝶,春胜以戏之。”(12)李商隐的《人日即事》中有:“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崔道融的《春闺二首》中有:“欲剪宜春字,春寒入剪刀。”唐代李远《剪彩》中有:“剪彩赠相亲,银钗缀凤真,双双衔绥鸟,两两度桥人,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愿君千万岁,无岁不逢春。”可以看出,唐代的剪纸功能已由传统的招魂祭祀扩大到生活装饰,并且这种功能变化在经过宋、元、明、清等时期逐步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与此相适应,民间剪纸的题材也得到极大丰富和发展。“民间剪纸不仅体现民间艺人的审美理想与动机,是作者和欣赏者内心情感的宣泄与寄托,更重要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功能上的实用性。”(13)剪纸艺术发展到今天,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极大提高,已无须再借助剪纸等形式从事驱邪避凶、衍生护生、招魂祭祀等活动,所以美化生活、祈福纳祥成为现代民间剪纸的主要功能,传统的驱邪避凶、衍生护生、招魂祭祀等仅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现象成为剪纸艺术表现的题材之一。

三、阜阳民间剪纸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

(一)阜阳民间剪纸的艺术特征

“农耕文明是深植于泥土的文明。土地不仅决定着中国的经济、政治和国家形态,而且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美和艺术的属性。”(14)阜阳民间剪纸所追求的朴实率真、火热喜庆的艺术风格以及驱邪避祸、祈子纳福的永恒主题,是当地劳动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的具体体现,是农耕文明催生的审美情感的具体体现。因此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繁复与简约、喜庆与肃穆、张扬与抒情并存的特征,是与剪纸的内容以及思想情感要求相一致的。民间剪纸艺术是群体性艺术,创作和欣赏的主体均是民间百姓,共同的价值观、审美观造就了其特有的艺术形式。求大、求全、求满、求美是淮河两岸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中形成的朴素的审美观,是美与善的统一。所谓“圆圆满满”、“和和美美”、“大大方方”、“实实在在”,不仅是艺术审美的标准,更是生活的标准、做人做事的标准,而建立这些标准的基础就是融儒、道、墨、法等思想于一体的农耕文化。受其影响,阜阳民间剪纸的形式多样而活泼,构图追求饱满而完整,造型粗犷而朴实,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例如,取材于现实生活的剪纸,其剪刻的刀功较为轻快洒脱,画面布局自由灵活,人或物的造型姿态悠闲,体现出农村地区恬淡宁静、幸福祥和的生活面貌;取材于喜庆吉祥寓意的题材则是采用满幅式构图,多使用牡丹、仙鹤、喜鹊、鹿、仙桃、鲤鱼、麒麟等农耕文化中的祥瑞动物、植物,画面物象造型活泼、喜庆,线条柔和多变,充满动感;(图三)而信仰类题材的剪纸,由于其特殊的表现对象和使用功能,多使用严谨的对称性构图,人物、动物的神态或威严或凝重,姿势动作夸张,具有强烈的仪式感,符号性特征明显。剪刻技法上也多使用简括的刀法,注重物象的外部轮廓特征,不做局部的精细刻画。当然,对于诸如花、蝶、仕女等一些柔美的题材也不失有细腻精巧的表现,但在人物动态处理、线条粗细变化、画面主次经营上仍不作过多修饰,以体现朴素大方的一面。

(二)阜阳民间剪纸艺术的农耕文化内涵

黄淮地区是中华民族文化思想的发祥地,历史上儒、道、法、释交汇融合,形成了以农耕为基础的多元文化特征,这种多元文化作用下产生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审美习惯、思想情感、行为方式等也直接影响到民间艺术的创作活动,从而使得“这种道德伦理及情感观念与民间艺术的审美观念一起,对民众的精神意识产生重要的影响,体现了民间艺术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15)。特别是一些表现忠孝、仁义、先贤、烈女的题材能够为广大民众所传诵,说明渗透了儒、道、等精神的农耕文化所建立起来的道德观念、审美观念不仅成为人们待人处事的行为标准,也成为人们表达自己思想情感,追求理想生活的文化基础,艺术形式的圆满、大度、完美正是这种文化基础的具体体现。从文化传承的本原看,阜阳民间剪纸追求喜庆、吉祥、圆满,除了受儒、道诸家的道德观念、审美观念影响外,实质上也是驱邪避祸、求子纳福、祭祀崇拜等实用功能的延续,是对远古先民生命崇拜的继承和发展。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16)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多子不仅意味着“延续香火”、“孝敬祖先”,而且也意味着能够保持足够的家庭劳动力。从上古时代女娲造人神话到今天的遍布淮河两岸的生殖泥偶崇拜,生殖繁衍历来是民间文化传承的主题。民间剪纸中常出现的“生命树”、“喜娃娃”、“荷花仙子”、“抓髻娃娃”等题材,(图四)人物造型往往是呈正面,双手上举做蛙状,使人很容易想起远古时期的岩画和陶器中的人物形象。蛙纹造型在图像学中被认为是生殖崇拜的主要命题,反映了远古先民祈求子孙繁衍的强烈愿望。赵国华先生认为:“女娲本为蛙,蛙原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又发展为女性的象征,尔后再演为生殖女神。”(17)可见,民间剪纸中出现的蛙人形象是延续了远古时期的生殖崇拜的习俗。这类作品的人物造型很多都是以对称的形式出现,这种对称的形式不仅呈现出一种外在的形式美,更重要的是对称的造型形式反映了民间的一种偶数观念,一阴一阳,一正一负,成双成对,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18)。左汉中先生说:“中国人的‘偶’数观念中,反映着很强的生殖崇拜、生命繁衍意识。民间美术的造型体系中,形成了一系列的具有对应关系,潜藏着生命、生殖意识的造型规则。”(19)这种以偶数的观念来反映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生殖崇拜命题,一方面是中国道家阴阳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根植于广大农村的关于生殖繁衍的朴素认知。对称手法并非只用于生殖崇拜命题的作品中,一些与生殖崇拜无关的日常生活情趣的题材中,往往也会出现左右或上下对称的人或物的造型。我们虽然不能将所有对称的造型形式都判定为阴阳交合化生万物思想的暗示,但仍然可以认为这是中国民间习俗中所谓“好事成双”的偶数观念的体现,这种偶数观念同样与远古先民生殖崇拜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从化生万物的阴阳偶数对称形式中发现了美的规律,一旦这种美的规律被掌握,人们自然会把它运用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阜阳民间剪纸中还有一些将动物拟人化的题材,如《猴子抽烟》、《老鼠娶亲》、《猴子拉车》、《老鼠点灯》、《蛇盘兔》、《大鸡送子》等。这类题材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动物形象较为常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另一方面可能要与远古人类的图腾崇拜以及神话意识有关。从考古出土的原始陶器上的人面鱼纹、鲵鱼纹、蛙纹等大量拟人化的造型可以看出,远古时期的先民认同了动物与人类具有某种共同的灵性,或者说远古先民之所以将人类自身与一些动物建立联系,是看中了它们的某种超常的能力,从而加以崇拜。从民俗学上讲,阜阳地区动物拟人化剪纸题材的出现是远古先民的生命崇拜意识以及万物有灵观念不断演化发展的结果。

文化背景范文篇9

论文关键词:劳资关系;劳资矛盾:中国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迅速腾飞,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也出现了紧张复杂的劳资关系问题。劳资关系已成为当代中国最重要、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劳资矛盾日趋复杂,严重损害劳资双方的正当权益,制约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深人研究当代中国劳资关系的现状,分析劳资关系的特点,并总结出解决这一问题的中国经验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当前中国的劳资关系现状

(一)企业的劳资关系总体走向规范与和谐

在现阶段,由于中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成为必然,与此相适应,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普遍的劳资关系。伴随着中国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加人了企业雇工的队伍,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然而企业雇工大多来源于农民,相对于企业主所拥有的资本优势,其在劳资关系中不可避免地处于弱势地位,受到企业主的剥削欺诈,从而造成劳资关系的紧张。但总体而言,当前中国企业的劳资关系整体上发展态势良好:劳资关系将顺应经济市场化发展而逐步扩大范围,最终将占据劳动关系的主体地位:随着市场化机制发育、完善,劳资关系将走向完善和成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劳资关系的调整将从无序转变为自觉、有序和规范:劳资合作将成为劳资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发展态势将有力地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有利于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

(二)企业劳资关系中仍存在矛盾和冲突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企业劳资关系正在向平等协商型转变。但在此过程中,由于劳资关系主体不成熟、法律法规不健全与执法不严并存、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工会的职能与独立性有待增强、非公制企业经营管理者观念上的偏差和全民性的道德教育的滞后等原因,造成资方主导劳资关系,工人的合法权益时常受到损害,而政府在劳资关系中持双重性态度的局面,从而使企业劳资关系在整体走向规范与和谐的同时,仍存在一些矛盾和冲突。

1.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劳动报酬低且常被拖欠。中国非公有制企业劳动时间普遍过长,除少数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实行8小时工作制以外,多数非公有制企业工人的劳动时间远远超过公有制企业。然而企业并未将劳动时间与劳动报酬挂钩,非公有企业大多实行计件工资,制定较多的计件定额使工人无法在s小时内完成,只得超时加班。此外,非公有制企业工人工资待遇差距大,增速慢且常被拖欠。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对外地务工人员都按照本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报酬,看似符合《劳动法》的规定,其实工人的实际付出要远远大于所得的报酬。在当前劳动力供给过剩的情况下,劳动者也无可奈何。即便如此,非公有制企业还要以种种理由拖欠工人工资,产生了诸如农民工讨薪等一系列问题。

2.工作环境差,缺乏劳动安全保护。一般来说,非公有制企业忽视生产卫生和劳动安全问题,其安全生产形势比较严峻。由于非公有制企业劳动保护资金投人不足,缺乏防护设施,生产工艺落后、设备陈旧,造成工人的工作环境恶劣,工人常年工作在有毒、有害的环境中,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伤害,这种现象在化工业、采掘业、纺织业、加工业中尤为突出。相当一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受市场利润的驱动,为了降低成本,即使在生产稳步发展的情况一F,也不愿为改进有害工艺、增加劳动保护设施而投资,直接导致中国受到职业病危害的人数居世界前列。

3.劳动合同内容流于形式、签约率低且歧视性用工现象严重。劳动合同本来是劳资双方平等协商的产物,也是解决劳资矛盾的基本法律依据。然而,目前非公有制企业中,招工不签订合同的现象非常普遍,劳动合同签订率远低于公有制企业。即使签订劳动合同的,在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等方面存在大量违法条款,这与当前劳动力过剩的现状直接相关,侵犯劳动者的人身权利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民工与建筑施工队签订合同中规定的生死条款:发生死伤事故后,建筑施工队概不负责;非公有制企业中对女职工不实行“四期”(经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保护等等。可见,这类劳动合同的签订更多的是强调雇主的权利和雇工的义务,并不能起到应有的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作用,一旦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

4.劳动保障覆盖率低,福利待遇差。劳动保障是指我国为满足公民基本生活而提供的安全性保护的公共福利计划、措施和行为的总称,通常包括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保险以及公共医疗卫生保健。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员工的劳动保障、社会福利待遇与公有制企业员工有较大差距。一些非公有制企业遵守国家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观念相对滞后,为职工参保的覆盖率较低,参加社会保险面窄,参保的范围集中于养老保险,而参保生育、医疗、失业、工伤保险的很少。有些企业为职工只参保不投保,这样一旦出现变故,将给社会和职工带来沉重的负担。

5.工会组织不健全,员工的民主权利得不到有效保护。在我国的非公有制企业中,企业内部劳资关系管理混乱,维护私营企业工人合法权益的工会组建率仅达到53.3%。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工会组织机构,即使有些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了工会组织,真正发挥作用的也不多,缺乏协调劳资矛盾的能力。集体合同制度、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等还没有得到广泛推行。虽然我国《工会法》中明确规定工会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但是非公有制企业中不断出现的侵权行为和劳动争议表明,工会组织作用微弱。由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决策权完全被资方掌握,劳动者很难真正参与到其中,更谈不上拥有基本的民主权利了。

6.劳资关系主体观念偏差,全民性道德教育滞后。一方面,劳资关系协调主体—政府部门、非公有制企业主及劳动者对劳动法的认识都有偏差。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因担心影响招商引资而有意无意地忽视履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通过劳动监察发现和查处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等职能;一些处于原始积累时期的非公有制企业,为追求最大经济效益,有意违反劳动法规;一些劳动者,尤其是外地打工者,对劳动法认识不到位,担心签订劳动合同后走留不便,也不愿缴纳自己负担的社会保险等。另一方面,从社会的角度看,全民道德教育滞后。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由于工大学学报2010年职业道德教育未能与时俱进、道德引导落后,法律法规不健全、措施不配套,以及一些企业主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扭曲,从而在客观上给违法经营管理以可乘之机。

二、中国文化背景下劳资关系的特点

(一)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

虽然中国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矛盾仍然存在,但这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冲突和矛盾,是发生在劳资统一基础上的矛盾,与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不可调和有着本质区别,中国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的性质决定了劳资关系是可以协调的,劳方和资方在根本利益上具有一致性。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曾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这样写到:“这样,资本以雇佣劳动为前提,而雇佣劳动又以资本为前提。两者互相制约:两者互相产生。“资本只有同劳动交换,只有引起雇佣劳动的产生,才能增加起来。雇佣劳动只有在它增加资本,使奴役它的那种权力增加时,才能和资本交换。在某种意义上,企业对于资本拥有者和劳动者来说,是一个利益的共同体。由于我国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而建立起来的,劳资双方在商品生产中能够结成相互依赖的利益共同体,存在着相互转化的现实可能性,因此劳资双方必然具有强化这种一致性的要求,为共同利益而合作,从而实现劳资关系的和谐发展。

(二)一定程度的对抗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是一种新型的劳动关系,劳资双方在根本利益上具有一致性;但非公有制企业的劳资关系本质上仍是劳动从属于资本的雇佣劳动关系。由于非公有制企业在拥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雇用劳动力,无偿占有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带有明显的雇用剥削色彩,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将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定程度的对抗和冲突。目前在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落后的企业管理并存,劳资双方在目标追求上的差异并存以及一些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这些因素都加剧了劳资关系内在矛盾的激化。

(三)不平等性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是一种以资方为主导的不平等的劳动关系。当前,中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劳动力相对于资本过剩,出现了劳动与资本之间的不平衡现象,这种不平衡性几乎是每个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个人口大国,在工业化过程中遇到的“资本短缺,劳动力过剩”比其他国家要突出得多。在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中,劳资双方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资方负责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处于企业的最高层,而劳动者大多从事直接物质性生产活动。

(四)不规范性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表现形式不同,但其现阶段的共同特征是仍不成熟、不规范。一方面,政府在处理劳资问题时,采取特殊性的临时行政措施,而不是法律手段:政府的立场及态度尚未相对稳定,在劳动者与私营企业主之间徘徊:三方机制、集体谈判平等协商等制度尚不完备:工会还不能真正发挥代表劳动者利益的作用。另一方面,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的国际化程度低,现代市场经济气息不够,很多人通过亲戚、家族、同乡等地缘、血缘关系建立起事实上的劳资关系,这往往导致企业内部分裂为不同帮派、集团。

(五)日益成熟性

中国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是一种发展中的劳资关系,并且日益走向成熟,其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发展的层次性、阶段性相当明显:劳资关系中的一些基本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如劳动时间、劳动报酬、工作环境、劳动安全保护等;劳资关系中的一些较高层次问题己引起广泛重视并已得到部分解决,如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民主权利等;劳资关系中高层次的并与社会关系联系紧密的问题,已在经济发达、条件具备的地区开始着手解决,如怎样保持劳资关系的和谐稳定、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等。其次,劳资双方对如何处理劳资矛盾、劳动争议、建立和谐劳资关系的认识也不断提高。第三,针对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的制度设计和立法也日臻完善,其必然引导非公有制劳资关系向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

三、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中国经验

(一)完善劳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政府的有效监管

政府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代表者和劳资关系的仲裁者,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要大力发挥政府的作用。立法机关要完善劳动法律法规体系,使各种劳资关系有法可依。具体说来:第一,国家立法机构要加快完善劳动法律法规,使劳资关系有法可依。国家立法机关要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国外经验,加快立法步伐,尽快形成以《劳动法》为主,以《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法》、《工资法)、《就业促进法》等为辅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劳资关系的种种矛盾都能有法可依,同时通过制定较为明确细致的实施细则,提高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第二,政府要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对于非公有制企业,政府要将其纳人社会保障体系,督促其为员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可以采取符合实际的由工伤到医疗再到养老的保险顺序,来解决目前非公有制参保面窄的情况。第三,政府要加大劳动执法力度和劳动监察队伍的建设。当前中国尚缺乏一支具有较高劳动法律素质和相关科技知识的劳动监察队伍,不能对非公有制企业实施有效监管,因此要加强劳动监察队伍的建设,为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提供有力保障。第四,政府要加强对劳资双方的培训,提高其素质。政府既要对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者加强教育与培训,使他们能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自觉遵守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要加强对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要让劳动者学会依法维权。

(二)建立现代企业分配制度,加强企业内部规范管理

第一,建立现代企业分配制度,实现劳资双方互利共赢。现代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是遵循市场经济原则建立起来的,能够实现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要实现劳资双方利益共享,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鼓励非公有制企业职工投资入股参与利润分配;另一方面,允许职工以其拥有的人力资本参与利润分配。这些措施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企业职工努力提高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参与意识,使劳资双方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第二,要使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规范化。按《劳动法》规定,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建劳资关系时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作为劳资双方之间的一种契约关系,明确规定了劳资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从法律上明确了双方地位在法律上是平等的。第三,改善劳动者的工作环境,给劳动者提供劳动安全保护。非公有制企业要增加劳动保护资金投人,改进生产工艺,更新设备。劳动者工作在安全舒心的环境中,劳资矛盾自然会减少很多,而且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工会在维权中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和《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等法律明确规定,非公有制企业必须依法建立工会组织。因此,相关部门要指导、督促非公有制企业依法建立工会组织,对有条件而不愿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要采取强制措施,对暂时不具备条件的企业要引导其加人社区工会、行业工会,对于已经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要充分发挥其在维权中的作用。在发生劳资矛盾,劳方合法权益受损时,工会就应该履行维权的职责,通过依法维权、民主维权、科学维权的方式,把维权纳人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引导劳动者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依法规范自身的维权行为,减少和杜绝维权的随意性,提高维权的有效性,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

(四)建立完善的劳资关系协调机制

在中国建立完善的劳资关系协调机制,既是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要求,也是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劳资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要建立完善的劳资关系协调机制,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要完善劳资关系协调机制的基层机制。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各地实际情况的商会和行业协会,同时重视建设企业一级的劳资关系协调机制,政府要加以扶持保护,以便更好的发挥作用。第二,劳资关系协调机制的各主体要积极转变观念。从政府的角度看,要严格遵守国际劳工组织144号公约,树立政府与企业和工会之间的平等意识,从宏观的角度去管理劳动力市场,处理劳资纠纷;从企业的角度看,企业经营管理者要以维护经营者合法权益为首要职责,积极参与有关劳动立法与相关政策的商定,并与政府和工会组织保持经常性的沟通与合作;从工会组织的角度看,工会要努力增强独立性,努力扩充工会经费来源,而不是仅仅依靠企业和政府的行政拨款,同时工会领导应树立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首要目标的意识,来取代工会领导向行政负责的价值取向。第三,完善劳资关系协调机制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应大力宣传劳资关系的作用,设立专门机构来管理日常事务,并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出发,强化国家政策导向,加强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对劳动法规的执法监督。

(五)加强企业和工会的社会责任建设

社会责任建设在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加强社会责任建设能为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提供重要保障。做好社会责任建设工作,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文化背景范文篇10

笔者发现,中文文化圈对腐败定义的道德评判是不明确的,而英语语境对腐败的道德否定色彩非常强烈。

《现代汉语词典》、《高级汉语大词典》等词典对腐败的定义如下:物体腐烂,腐败食物;行为堕落的,腐败行为;(制度、组织、机构、措施等)混乱、黑暗,政治腐败。

我国《刑法》中没有对腐败的定义,只是在第八章定义了“贪污贿赂罪”。第三百八十二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显然,汉语词典中的定义没有对腐败进行道德评判,《刑法》只定义了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贪污贿赂犯罪。

今年3月,总书记倡导在全社会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及时提醒了我们,定义腐败时必须明确:腐败是可耻的。

与中文不同,英文词典对腐败不仅有完整的定义,而且全部直接表明对腐败的道德评判:腐败是道德败坏的。

《朗文简易英汉词典》定义腐败是morallybad,esp,dishonest。即“道德败坏的;不诚实的”。

《牛津高级英汉词典》定义腐败是immoral;dishonest(espthroughtakingbribes)。即“不道德的、不诚实的”。

《韦伯新世界大学词典》中腐败的定义是morallyunsoundordebased;perverted;evil;depraved。即“道德上不正当的,或者品质恶劣的、下贱的、邪恶的、堕落的”。

正是这种常识性、普及性的词典给予腐败以道德上起码的否决,所以英、美等国家非常注重从政道德监督机制的建设,美国有《政府道德法》,英国有《荣誉法典》,他们形成了从政道德的法律体系。德国、新加坡等国也十分注重这方面的专项立法。这里不排除宗教等文化传统的影响,同时也正是这种深厚的宗教氛围和法治文化,形成了这些国家公民对腐败行为的耻感,从而使这些国家的政治人物待人接物慎之又慎。

腐败在舆论上是公众不齿的,在个人心灵上是不洁的。基于上述英文共有的、突出的表达,笔者建议将腐败定义为: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利用公共权力打破正常秩序或者规则,谋取私利,满足私欲,严重损害公众和他人利益的不道德的行为。这里的“公共权力”包括国家权力;“私”包括与自己利益紧密相关的人或者组织。简单说,腐败就是和偷、抢、骗等不正当行为一样,是用非法方式,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据为己有。

必须承认,现实生活中,部分民众对腐败的谴责是不到位的,对身边具体的领导干部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特权办事、收受礼品等行为,一般持无奈的接受态度,有些甚至还略有羡慕之情。他们不是“零容忍”,而是一定程度上的默认,认为当官的理应比一般的平民享有高得多的待遇,哪怕是占用公共财产。少数领导干部更是讲“常例”和“潜规则”,把接受并适应一定程度的腐败看成是政治上“成熟”的标志,所谓“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是也。

古代的地方官把收例钱和三节两寿(本人及太太)收礼视为当然。只要在官场许可的范围内,以权谋私、营私舞弊等行为大都无事。曾国藩的心腹幕僚赵烈文,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后于同治八年(1870年),经曾国藩奏调先后署理磁州、易州知州,光绪元年(1875年)去职,做了五年知州,退养故里之后“隐于乡里,大治园林,广置姬妾,颇娱声色之好,以迄逝世”。赵烈文去世于光绪十九年(1894年)。做五年官,却可以享受20年园林声色的生活。赵烈文的品味谋略被曾国藩高度认可,而曾国藩奏调赵烈文任职是对其“贡献”的一种回报,赵烈文同意出任知州亦是对这种回报的心安理得的接受。当官腐败就成为当权者们回报与接受回报的一种方式。

如今,类似的事件也在发生着:林福久当了几年的辽宁省鞍山市公安局税侦分局局长,就可以广置园林19处;广东省鹤山市原市委书记张汝韶当了书记几年就可累资上千万元。如果不是他们后来的肆无忌惮导致案发,其所作所为还被部分圈内人士看成“算不了什么”。在这种对腐败高容忍的文化背景下,很多人对腐败的一般态度为:不以为耻,反以为常。

腐败必须受到法律的惩处,但是即使少数干部受到了法律制裁,其依然有着不小的面子和影响力,腐败的耻感荡然无存。个别被制裁的贪官曾扬言:“杀了我一个,幸福三代人。”没有耻感,贪官的下场很难在熟人中产生警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