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完善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02:06:43

体系完善

体系完善范文篇1

单位会计人员是在单位领导人的领导下,审查单位内部的记账凭证,审核财务收支,登记账簿,编制财务报告等,并保证财务会计活动和经济活动在法定范围内。其次,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主要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的社会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并对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等有关会计事项进行审计并出具具有法律效用的审计报告,由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具有法律公证性,因此社会监督也是会计监督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再者,国家监督是指财政、审计、税务等政府机关代表国家身份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各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进行的监督。国家监督的具体构成:一是财政监督。财政监督是指各级财政部门监督行政事业单位、部门、企业的经济活动及其成果。具体监督方法是各级财政部门利用单位预算、财务收支计划以及财务报表等反映的监督活动情况而实施的。同时,财政监督还包括财政部门组织的专项检查,比如对税收财务物价的检查、清理预算外资金、清查“小金库”,这些专项检查都是以财务会计资料为检查对象。二是审计监督。政府审计监督是各级人民政府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以及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三是税务监督。主要是指各级税务机关在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一方面监督纳税人依法建账,建立健全会计制度,同时促进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对违反税法的纳税人纠正和查处,保证财经法纪的有效实施。

二、会计监督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当前,单位内部监督中存在的问题是单位内部监督常常流于形式化,并且侧重于事后监督,产生该问题的原因是内部监督主体即单位内部会计人员缺乏独立性。

一方面,单位会计人员受单位负责人的委托对内部监督,实质上是对单位负责人的监督;另一方面,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是上下级的关系,其工资、报酬、职位升迁通常是由单位领导决定的,这就意味着单位内部监督主体的意志会受到单位负责人的影响,缺乏独立性,常常为了个人利益最大化而隐藏真实的会计信息,用虚假的数据粉饰会计报表,以满足单位负责人的要求,从而无法实现单位内部监督应起到的作用。而且,随着失真的会计信息逐渐积累,会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目前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普遍存在着缺失的问题。

由于企业尚未形成完善的内部监督和内部控制制度,导致会计工作不规范,也易出现会计舞弊现象。而且正是由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才导致单位负责人的行为无法得到有效的约束,单位负责人才会肆意左右会计人员的意志,指示会计人员进行违法违规的会计处理,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和财务数据,从而达到单位负责人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对会计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起着阻碍的作用。

第三,政府监督不力。

主要问题体现在国家监督部门的管理体制方面。一方面,由于财政、税务、审计部门等监督部门受到同一级政府的管理,相互之间缺乏独立性,导致其无法做出独立的判断,影响监督的效力。另外,国家的监督部门十分多如: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但是国家对各部门的监督职责划分并不十分明确,而且监督标准也不统一。在实施监督的过程中,各部门常常从自身角度出发,为了减少监管成本,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监督检查,而当遇到问题时,也常常相互推卸责任。另外国家对如何开展会计检查也缺乏具体的规定,从而使会计检查的过程无法规范化,以及执法人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国家监督主要是对会计结果进行监督而忽略对会计行为过程的监督。

第四,社会监督乏力。

主要问题是作为社会监督的主体注册会计师行业整体质量有待提高。一方面,主要因为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受到企业管理当局的影响。因为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受委托人的委托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而委托人通常为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当局,而该管理当局通常决定着审计机构的聘用、续聘和费用支付相关事项,因此,会计师事务所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常常受到企业管理当局意志的影响,出具违规的、不真实的审计报告。另一方面,由于会计师协会的监管不到位,而且对违法的审计行为惩罚力度较轻,起不到警示作用,导致注册会计师敢于冒风险,出具不合法审计意见。从而社会监督的有效性和真实性未能体现出来。

第五,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所以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业务技能以及职业道德水平有待加强。

因为企业会计人员是监督主体,所以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业务技能以及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而目前我国整体会计人员的现状是他们的知识储备、学历水平以及工作能力都不高。根据不完全统计,其中在会计从业人员中具备大专学历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6.47%,具备大学学历的会计从业人员占总人数比例为8.65%。若按会计专业技术分类,具有初级职称的人数占总的会计从业人员的比例为40%,具有中级职称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2%,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占总人数的0.84%。由于经过专业培训人数不多,所以一部分会计人员法律基础薄弱,监督能力不强,职业判断和管制能力有待提高,缺少一定的风险意识,无法很好的胜任会计工作,从而不能有效地进行会计监督。甚至有一些会计人员为了谋取私人利益,帮企业管理者做假账,提供虚拟的财务会计报告,违反了监督的有关规定。

三、完善会计监督体系的对策

第一,国家向各企业直接委派会计主管或会计人员。

该会计主管或会计人员代表国家身份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被委派的会计主管或会计人员不仅具有国家授予的监督企业经济活动的权利、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权利和参与企业经营决策的权利;而且其工资、薪酬以及相关人事关系均由国家来管理,不受企业内部的干扰,充分体现了其独立性,从而会计人员可以公正、客观、独立的对企业经济进行监督。

第二,加强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构。尤其是要注意对单位负责人的权利的制衡,避免其利用职权指示会计人员进行违法操作。其次,因为一部分内部控制人员在执行过程中不熟悉执行流程,削弱了内部控制职能,所以要加强对内部控制人员的培训机制,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再次,对内部控制人员设置职务时关键是要使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如不可由会计部门的人员在内部控制机构中兼职。

第三,完善国家监督部门管理体制。

首先,国家应该明确规定各政府监督部门开展检查的具体流程,实行操作流程的规范化;同时,还要赋予各级财政部门处理违法违规行为的权利;再次,应该突出税务监督在政府部门监督中的地位。因为税务部门在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能得到企业的财务会计资料,有利于税务部门实施监督职能,不仅节约了人力、物力成本,而且提高了税务部门监督的效力。

第四,完善社会监督。也就是要加强发挥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的作用。

一方面,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加大对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独立性审查,使得注册会计师在出具审计意见时能保持应有的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的原则;另一方面,定期和不定期抽查注册会计师的服务质量,发现违规审计加大惩罚力度。

第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技能、职业道德以及综合素质。

体系完善范文篇2

关键词:社会保险;保险体系;完善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变革,随着政府对社会保险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当时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逐渐将保险的概念从企业中延伸到社会里去,逐渐在企业之外形成了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再者,考虑到我国人民受到社保能力的强弱程度,政府逐渐对社会保险的范围进行扩大,从原有的只有退休人群享有社保,逐渐将受保障人群的覆盖面扩大至全部人民群众。这对于人民来说是一件极大的好事,虽然目前的实际施展仍很缓慢。

一、我国社会保险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社会保险制度不够完善。由于考虑到我国人口众多,再加上我国的社会经济正在高速发展时期,对于我国社保的覆盖范围的增加存在一定的困难。并且,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社会保险法》,但对于其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仍旧不完善。对于社会保险而言,统一的社会保险体系法律仍旧没有建立完善的系统,在许多方面例如工伤、失业等等,在这些方面的遇到困难的人当遇到问题时却无法求助社保法律,得到帮助。再者,法律条件的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保险体系的合理运作,这些都需要有关部门进行进一步完善。例如当面对一些有经济困难或者失业的社会人群,应当完善相应的社会保险制度,帮助这些人民度过困难时期。2.社会保险的覆盖不够平衡。当前针对我国的国情,五大保险没有合一,各种保险的覆盖率不一,尤其是针对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的问题等等,覆盖率较低,导致一部分人民享受不到社会保险的福利。企业在对员工进行投保的过程中也有出现漏报瞒报的情况,这种情况的肆意发生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保险的覆盖程度的扩展,也影响了社会保险体系健全的发展。3.社会公平化的程度不够理想。目前,我国的社保制度的变革正在缓慢进行,然而在社会保险的公平性方面却有着很大的差异。例如对于不同单位的员工,企业员工,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员工,两者对于交纳社会保险的方式完全不同,而且当两者都退休时,领取的退休金以及福利也会有很大的出入。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的公平性。

二、促进我国社会保险体系建设的对策

1.完善社保体系中的法律制度。只有对目前不尽公平完善的社保法律制度进行进一步改革,不断完善现在不全面的社保体系,才可以使我国的社保体系得以健康健全的运行。例如对现在的老龄化社会,事业单位的社保制度就需要进行改革,与此同时,公务人员和事业人员的社保资金缴纳也都需要遵守一定的制度。这都需要相关部门进行积极整改,结合我国国情,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险法律制度。2.政府加大对社保体系建设的扶持。政府的扶持对于社会保险体系的完善和建设是很重要的,政府应当加大财政投入,在社会保险工作中积极调动自己的责任位置,通过大量的资金扶持保障社保体系的健康发展。另外,在我国的民生大计方面,政府应当给予更多的支持,除去必要的资金扶持之外还需要关注目前在社会保险体系之外不受保护的人群。对于这部分人群应当给予更多的资金进行非盈利互助机构的建立,给予这些人更多的帮助。3.进一步推动社保公平化。我国社保只有进一步的推动公平性策略的实施,才可以保障民生对于社会保险体系的满意度和认可度。政府需要对我国人民的个体权利加以重视,首先要考虑到流动人群的个体权利的保障,例如暂住在某一城市但却无法享受与该城市本地居民的同等福利,就是对流动人口的一种不尊重与不公平。政府应当在此方面积极做出改善措施。再者,对于缴费方式应当每个公民都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考虑到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的经济水平的差异性,应当使所有的社会保险体系的受众都可以自主对投保金额进行选择,不可捆绑缴费,应当公平客观的对待农村人口以及城镇人口的个体权利,并给予尊重。

综上所述,社会保险不仅可以促进我国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可以为人民群众创造和谐安定的生活环境。本文就目前社保体系的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主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期以政府能采取良好的措施对其进行完善,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之间的公平性,通过对现有社保法律制度的完善以及不断加大力度对相关部门机构进行资金扶持,才可以使我国的社会保险能为人民发挥更好的作用。

作者:孙雯 单位:威海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体系完善范文篇3

一、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在政务服务体系外部,实行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把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在政务服务体系内部,加快制定服务窗口和工作人员考核管理办法,全面引入民主测评机制,对部门窗口及工作人员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考核。抓好“示范政务服务中心”和“示范窗口”创建活动,建立行政组织竞争与发展的机制,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是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对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情况的监督检查放在重要位置,纪委、监察部门对各部门落实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和督促整改,政务服务中心管理机构要充分发挥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的作用,督促各部门严格按照规定开展工作。充分发挥特邀监督员队伍及新闻媒体作用,重点对各窗口单位“两集中”落实情况进行实地察访,对办事对象进行回访,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建立健全政务服务责任追究制度、投诉举报制度和政务服务质量监督考评机制。

二、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加快理顺部门职能关系,切实做到“两集中”。加快理顺部门相关内设机构职责和行政审批职能,把所有审批权限集中到一个内设部门,成立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并进驻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受理审批。

做好行政审批项目整理工作,实行全区统一的行政审批目录管理。进一步整理全区行政审批项目目录,按照应进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项目、暂不进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项目、下放市县审批项目等进行分类,制定相应的审批操作规范,明确具体实施依据、条件等,最终实行全区统一的三级行政审批目录管理。同时,进一步优化流程,压缩内部运转时间,不断提高行政审批的当场办结率。

切实解决好部门对服务窗口的授权问题。尽快出台规范授权文件,明确各个部门向服务窗口授权的内容、形式、授权后的监督管理等,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提供政策依据,从根本上解决服务窗口“只挂号、不看病”等授权不充分的突出问题。

创新审批方式。在做好由“分散审批”转为“集中审批”的基础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和实行由“传统审批”转为“网络审批”、由“串联审批”转为“并联审批”、由“分级审批”转为“联动审批”。对一些重点项目专门开通“绿色通道”,落实跟踪督办、限时快办、主动协办、预约办理等制度,使大部分审批服务项目在现有审批时限的基础上再进行压缩,以提高行政审批效能。

三、加强政务服务体系规范化建设

统一规范政务服务中心管理机构。自治区加快研究出台专门文件,统一规范全区三级政务服务中心的机构性质、人员编制、职能设置、运行经费、办公场地等,保障政务服务中心的正常运行。

完善政务服务体系信息系统建设。升级全区行政审批软件系统,完善电子监督监察体系,让咨询、申请到受理、审批、办结和取件等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实现自治区、市、县(区)三级行政审批管理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换,为进驻部门的审批业务办理提供服务,对市、县(区)级行政审批实行业务指导。

体系完善范文篇4

1.政策金融力度不足。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主要任务是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政策金融体现国家意向。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农发行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一是作为政策性银行,其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长期以来资金拨付有限,且资金不能按时到位,有时不得不向央行借款,使筹资成本上升,制约了农业发展银行的发展;二是对农业发展银行实行“独立核算、自主保本经营、企业化管理”与农业发展银行承担的农村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存在一定的矛盾;三是业务单一。本来政府建立农发行的目的就是要给农村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但后来成了农副产品收购银行,仅在农产品的收购、储备、调销等纯政策性方面发挥作用。而农村很多需要政策性支持的事情,如农业的开发,农业科技的推广等方面作用较少。

2.商业金融嫌贫爱富。农村商业银行,全国数量较少,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人们的认识尚不全面,具体的经营中表现为制度不健全,运行不规范。农村商业银行的资本不足及所涉业务的自然脆弱性,使其经营发展天生具有局限性,商业金融要赚钱就必须考虑交易成本和风险。大部分农民需要小额、频繁、多样的贷款,交易成本相对高一些。风险管理方面,商业金融对农民担心较多。发展空间很大,但愿意投入的主体很少,对从事农业的资金投入缺乏政策、法律上的倾斜保护。

3.合作金融名存实亡。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撑。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应看到,农村信用社在发展中日益突显出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体制不顺、历史包袱沉重等一系列问题,已经逐渐失去了合作金融的特性,严重影响到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和效益提高,逐步成为制约扶植“三农”发展的瓶颈。

4.民间金融缺乏规范。农村民间金融作为一种非制度化的体系,适应于农村传统的固有经济模式,再加之其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在农村的金融体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农村经济融资的主要渠道。农村民间借贷在活跃农村金融市场、扩大农户生产经营资金来源、促进农村个私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目前民间借贷来源主要是地下钱庄等。因此,我们也不能忽视其由于缺乏监管所容易引发的问题。首先,由于民间金融活动缺乏必要的管理和适用的法律法规支持,民间借贷风险大,容易引发债务纠纷。而且民间借贷具有为追求高盈利而冒险或投机的一面,严重扰乱金融秩序和影响社会稳定。其次,民间借贷其利率比银行同期利率较高。一方面加重了农民和中小企业的负担,另一方面严重影响了国家利率政策的全面贯彻实施。

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思考

鉴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以上问题,应当从以下几方面为切入点,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以实现农村金融又好又快发展。

1.在政策金融方面,拓宽政策性银行服务功能。针对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单一,难以发挥政策性金融的职能的局面,重新界定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业务范围,增加资金投入,充分发挥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首先,要根据国家农业政策在作好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的同时,资金的运用要支持农村的社会发展和公共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交通、水利、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资力度。一是支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支持农村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区平衡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农村社会化、现代化建设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支持农业产业化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抓住重点企业项目进行支持,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四是全面支持贫困地区人口尽快脱贫解困。紧紧围绕稳定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稳定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重点支持有助于直接解决温饱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其次,加大财政投入规模,使农业发展银行的资本金充足。最后,加快农业发展银行管理的各项立法,使各项金融政策能更好地贯彻落实。

2.在商业金融方面,把农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按照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基本方向和市场定位,商业银行要按照商业化原则不断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用一定比例的资金来支持农村,决不能把农村的资金抽到城市中去。农业银行可以成立专门的涉农贷款分支机构,利用自己熟悉农村市场、充分发挥农业银行在县域的资金、网络和专业等方面的传统优势,为农村金融市场提供多层次、差异化、精准化的金融服务产品。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农行应设立更多的金融产品,扩充服务功能,发挥对农村经济强有力的拉动作用,控制农村县域金融的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商业化程度高、资金需求量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县域以上工商企业。鼓励农业银行在改革中,通过市场化手段,整合农业银行多余的机构和人员,或改制成农村信用社、试办农村小额贷款机构和农村保险机构。对农行剥离的扶贫贷款业务,国家采取招标方式由多家金融机构平等竞争贴息优惠。

体系完善范文篇5

1.缺乏会计监督法律约束力。一是监督职能不明确。我国对会计机构进行监督的机构主要有财政监督、审计监督,而相关法律、法规中未对该机构的监督权限、职责加以明确说明,导致会计监督机构混乱。二是会计监督法律约束力不强。虽然我国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已经建立并逐步成熟,但《会计法》等相关配套法规中未对会计监督权利与职责进行详细的规定,弱化了我国企业会计监督的力量。2.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我国多数企业由于成本、人力方面的考虑,未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或虽建立但未得到有效执行,使企业财务核算混乱、岗位职责不清、贪污舞弊行为频发,严重影响着企业正常的生产和发展。3.企业领导人法律意识淡薄。个别企业领导为了达到上市、避税、谋取个人利益等目的,指使会计人员编制虚假会计凭证,向外界提供虚假会计报表。由于会计机构工作的独立性受到企业管理层的干预,会计机构则无法按照《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财经法规进行会计核算,严重阻碍着我国会计行业的正常发展。4.我国会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有待提高。一是我国部分企业会计人员监督意识不强,加之企业领导对会计监督工作的漠视,导致企业会计机构及人员缺少必要的风险意识。二是我国企业会计人员在学历、知识结构、职业道德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实际会计工作中,无证上岗现象频发,会计继续教育培训形同虚设,导致企业会计核算混乱,违法乱纪活动猖獗。

二、完善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的对策

眼下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会计监督体系在一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们必须重视这些问题,并采取必要的手段、对策对存在问题进行完善。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通过完善会计相关法规,加大对会计违纪行为的处罚力度。一是完善《会计法》中会计监督内容,提高违反财经法规处罚力度,不但应对企业违反财经法规提出明确的处罚措施,而且还应加大对企业法人、会计人员个人的惩处力度,增加企业领导人、会计人员违法成本。二是建立会计人员信用管理体系办法,为每个企业、会计人员建立会计档案,通过网络手段实现审计、财政、税务等政府机关及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对会计人员诚信档案的信息共享,同时加强对企业、会计人员诚信跟踪监督,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定期公布违反财经法规企业、会计人员名单,以媒体舆论压力促使企业、会计人员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信息质量。2.企业内部树立正确的会计监督观念。一是企业应正确认识会计监督的地位,通过会计内部监督工作的开展,降低企业违反财经法规成本。企业领导人应提高对会计监督职能的重视程度,促使企业各个部门配合会计监督工作,按照《会计基础规范》要求获取合法原始凭证,保证会计核算的规范性。二是定期开展会计知识培训,聘请财经学校教授、社会中介专业人士对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监督能力。三是企业内部建立会计考核体系,对于在会计核算、监督过程表现优异的员工给予一定精神、物质奖励,调动会计人员规范会计核算,提高会计监督能力的积极性。3.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可以看作是内部控制制度在会计工作方面的具体规定。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规范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完善的内部控制有助于防范各种风险的产生。另外规范的会计核算程序对企业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控制会计人员工作差错的发生,对其舞弊的行为也是一种约束。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规范经营者的行为,促使所有者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通过内部控制的监督考核,与业务效益和奖惩制度挂钩,调动经营者的管理积极性,协调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使双方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保证企业健康和谐发展。4.提高企业领导人法律意识及对会计监督的重视程度。一是强化企业领导人责任主体。我国个别企业领导出于追求个人利益、避税等非法目的,指使企业会计人员编制虚假会计凭证,粉饰财务报表,甚至伙同会计人员共同侵吞企业财产,一但被查处则将责任推卸给会计人员。政府应强化企业法人在违反财经行为中的责任主体,通过政府开展财经违法案例警示教育,提高企业法人法律意识。二是提高企业领导人对会计监督工作的重视程度。企业领导人应带头重视会计监督工作,促使企业各部门、全体员工积极配合会计机构开展监督工作。5.强化外部会计监督工作,与政府会计监督形成合力。一是企业可充分利用外部监督在独立性、专业性方面的优势对企业进行会计监督、审计,定期聘请社会中介对企业会计核算规范性、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充分利用社会中介审计结果,及时发现、纠正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财经问题,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与会计核算水平。二是定期向社会中介机构咨询财经法规知识更新情况,保证企业会计核算符合新法规的规定。6.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有必要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因为只有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才有助于会计监督水平的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会计人员要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加强学习。并且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良好地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做好会计监督工作。另一方面,领导的态度对于会计监督工作进行的顺利与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领导若非常重视这个部分的工作,财务人员也会遵从领导的旨意加强对会计监督工作的重视。与此同时,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机制对企业来说非常必要的,科学的绩效管理机制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而对于违反公司规定的行为,坚决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并与职务升降挂钩。

体系完善范文篇6

一、美国金融资产税收体系概况

在当前美国资本市场上,可供投资者投资的金融资产主要有股票、债券和共同基金。金融资产的投资所得主要为利息所得(来源于所投资品种的分红收益)和资本利息所得(来源于所投资品种的价差收益)。在明确以上分类的基础上,下面分别对美国股票、债券和共同基金的税收规定作一介绍。

(一)美国股票投资的相关税收规定。

在证券交易过程中,针对买卖证券的行为所征收的税均属与证券交易有关的税收设置,这一税制的设置主要是为了调整证券市场资本的流动情况。美国在证券市场发展初期,曾对股票交易行为征收证券交易税,但是近来考虑到证券交易税的征收不利于资本流动,于是在1986年税改法案中取消了该税种。

对于个人股票投资所获得的现金红利所得属于“任何来源的所得”范围,列入个人所得税毛所得内。在计算净所得时允许扣除借款利息,即为投资股票而借款的利息。对个人股利所得的优惠主要是“股息不予计列法”,允许股东收到股息的第一个200美元不列入总所得。

对于股票投资的资本利得所得,美国从一开始就对其征税。在美国变现的资本利得最初是作为普通所得来完税的,并且从1921年税法开始,它们就适用于优惠的低税率。从1942一1986年,仅仅对持有期长于6个月或一年以上资产的资本利得的一部分(1942-1978年为50%,1979-1986年为40%)计入应税所得。在此期间的大部分时间,这类资本利得税的税率被限制在25%以内。在1986年税改法案中删除了资本利得和普通所得的差别,从1988年开始,全部变现的资本利得都将作为普通所得纳

税,资本利得的最高税率定在28%。

(二)基金投资的相关税收规定。

1.投资共同基金收入的纳税与投资其它证券收入的纳税方法一样。共同基金投资于股票和债券,并将获得的红利和利息转给共同基金的持有者,持有者根据收到的红利和利息进行报税。同样,共同基金的资本利得也以同样的方式转给它的持有者,由持有者按资本利得规定来报税。共同基金本身并不需要根据它收到的红利。利息以及实现的资本利得未缴税。

2.美国共同基金投资收益的三种计算方法。如果基金投资者卖掉其持有的所有基金单位,从卖掉所有基金单位的资本利得或资本损失中减去成本就得到应税金额。如果投资者只卖掉部分所持有的基金单位则比较难计算缴税的金额,因为很难判断是哪一部分的基金单位被卖掉了。美国联邦税务局因此也规定最先买进的股份最先卖掉,即通常所说的先进先出法则。如果投资者的基金单位价格上涨了,则先进先出法则会产生较大的资本利得和较大的应缴税额。另外,基金投资者还可以通过计算所持有基金股份的平均成本来计算资本利得或损失。平均成本方法可导致较大的资本利得和较高的赋税比率。还有一种更加复杂的方法是具体指出哪些基金股份被卖掉了,这样投资者就可以卖掉最高成本的股份,从而导致最小的资本利得和最低的税率。

(三)债券投资的相关税收规定。

当前美国有一个发达的债券市场,债券市场的品种也相当多。从发行主体来看,有联邦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券、企业债券等。按发行方式来进行细分,有原始发行折扣债券、市价折扣债券等。不同类别的债券在税收处理时也稍有差别。

1.联邦政府债券的税收处理措施。投资于美国联邦政府债券的利息所得只需向美国联邦政府缴税,而不需向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缴税。因此持有美国国债会明显减少个人所得税。正因为投资国债可减少缴税和投资国债的安全性,国债的利率比企业债券要低。

2.地方政府债券的税收处理措施。投资地方政府债券资本利得的纳税办法同投资股票一样,但以溢价购买地方政府债券的投资损失则不能以资本利得或其它收入来冲抵。

3.原始发行折扣债券的税收处理措施。原始发行折扣债券是指在首次发行时以面值的折扣价出售的债券,如果持有到期,则发行人一次性将等于面值的价值支付给投资者。此类债券的持有者需每年将计算所得的利息作为通常收入的一部分来赋税,而不是等持有到期才一次性赋税。对于1982年7月1日之后发行的此类企业债券,每年根据单利来计算所得利息。

美国联邦税务局还规定如果原始发行折扣债券以发行折扣价加上估计的利息来出售,则可认为无资本利得或损失,因此不需要缴纳资

本利得税。但如果出售价超过发行折扣价加上估计的利息,则需要按照资本利息得来赋税或按照普通个人所得来赋税。

4.市价折扣债券的税收处理措施。市价折扣债券是指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上以某一价格购买某债券,通常该债券的到期赎回价格会高于此购买价格,这两个价格之差即是市价折扣量。投资市价折扣债券的赋税与原始发行折扣债券赋税一样,都是将折扣部分当作普通利息收入来纳税。但是投资市价折扣债券在没有实现利润——市价折扣量前不需要赋税。如果市价折扣量小于市价折扣债券到期赎回价的0.25%,则不需要纳税,即该市价折扣量在报税时可当作零来处理。

5.可转换债券的税收处理措施。通常可转换债券转换成同一发行人股票的交易不需要缴税,但转换成不同发行人股票的交易则需要缴税。任何没有应计的原始发行折扣不再被确认,但在转换时的市价折扣需要在转换成的股票被处理(出售或赠与)后确认。

(四)资本损失弥补的相关规定。

美国联邦税法对资本损失是否能一次性从资本得利中扣除有具体规定。投资者的资本损失(长期和短期)可从资本利得中扣除,如资本损失超过资本利得,则还可以以投资者的通常收入(如工资收入)3000美元来相抵,但不得超过3000美元,即该投资者的通常收入的纳税额最多可减少3000美元;其余的资本损失则可带到下一年度再申报。

二、我国现行金融资产税收体系概况

我国证券市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无论从上市公司家数,还是从交易硬件设施建设来看,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证券市场上可供投资者投资的品种也日益多元化,投资者结构也日益优化,但由于证券市场税收政策的调整一直被认为实质性的“利好”或“利空”,从而使我国金融资产方面的税收体系建设一直处于停滞状态。目前我国金融资产方面的税收规定仅有以下几方面:

(-)股票投资方面的税收规定。

向股票交易的买卖双方各征收4‰的证券交易印花税,没有证券交易资本利得方面的税收规定,也没有关于资本损失扣除的相关规定。即无论投资者盈亏状况如何,只要有股票交易,就必须交纳一比例不低的印花税。在上市公司有分红时,由上市公司代扣代缴分红数额20%的个人所得税。

(二)共同基金投资方面的税收规定。

由于我国规范化的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历程较短,管理层出于培育机构投资者的目的,对其发展采取了一定的扶持政策,包括税收方面的一些优惠措施。投资者在投资于共同基金时,可免交证券交易印花税,在收到基金的分红时,要交纳一分红数额20%的个人所得税。

(三)债券投资方面的税收规定。

目前我国的债券市场相对于股票市场而言权不发达,可供投资者投资的债券品种仅限于中央债券、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发行方式上一般采用“按面值发售,年末付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方式,这样我国债券投资方面的税收规定就相对很简单。投资于中央债券、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免交个人所得税,投资于企业债券的利息收入要交纳20%的个人所得税。

三、我国金融资产税收体系建设思路探讨

借鉴美国金融资产税收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证券交易的硬件环境和税务机关的征管水平,我国金融资产税收体系的构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股票投资税收体系建设。

1.改变印花税的征收环节,放在发行环节征收。将现行的印花税并入到证券交易税存在的前提下单独设置项目,这样一可以还印花税的本来面目;二可以解决一级市场税收调控真空的问题;三可以避免新的重复征税。2.开征证券交易税。在证券市场发展的初期,运用证券交易税对于抑制市场过度投机,保证市场的平稳运行是很有必要的。结合我国现状,证券交易税有必要仅对“卖方”征收,税率为4-6‰左右,在具体措施上要明确持股时间长短与税率差别的数量关系。这样一方面可以吸引资金,达到鼓励中长期投资的目的,另一方面,又可以抑制过度投机,达到稳定股市的目的。3.开征证券交易资本利得税。证券交易资本利得是投资者因买卖证券而取得的价差收入。我国现行税制对证券交易的价差收入缺乏应有的税收调节,对这部分所得应不应征税,在国外是逐渐增多的,如国库券、企业债券、股票、投资基金等,其中尤以股票的交易最为活跃。尽管证券交易是一种风险性极强的投资行为,但这种行为毕竟引发了企业财富的再分配,造成新的社会分配不公。因此,我国应开征此税,对过高的价差收入作适当的调节。目前比较简单和可行的构想如下:1.对正常交易所得不征税,但被认定为营业性交易(投机)的证券利得予以课税。2.对营业性交易的判定标准是:以一个股东账户为基准,该账户在一个公历年度交易次数超过30笔或转让股票票面总价值超过某个数量指标,即判定为营业性交易。同时结合不同的纳税人(投资基金、机构、自然人等)设定不同的差别税率;按不同的证券持有期限规定一系列的减免税措施。

(二)基金投资税收体系建设。

从美国共同基金的税收规定来看,尽管美国共同基金的组织形态大多为公司型,但为了避免在共同基金和基金持有人之间的双重征税,一般在基金环节都是免税的,共同基金将获得的红利和利息转给共同基金的持有者时,由持有者根据收到的红利和利息进行报税。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规定和美国差别不大,但对于目前投资者交易基金单位是否应免交证券交易印花税就值得探讨。在目前仅为封闭式基金的情况下,基金单位的价格也是由二级市场基金单位的供求状况决定的,税收对基金单位交易的活跃程度影响并不是太大,而对交易基金单位不征收证券交易税,不符合税制建设的公平性原则。建议在这方面应对投资者交易基金单位适用证券交易税,税率上可与股票交易的税率相当。对于投资者交易开放式基金单位而言,税率可适当调低一些。

(三)债券投资税收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债券市场相对于股票市场而言极不发达,这种状况的出现与我国债券市场大发展的外部环境仍不成熟不无关系,但债券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其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尤其要大力促进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当然,债券市场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在于外部环境的创新,在相关税收政策选择上,可提供一定的扶持措施,目前可适当降低企业债券投资利息收入所适用的税率,结合我国债券市场的中长期发展战略,针对不同的债券品种,适用不同的税收规定。

体系完善范文篇7

一、充分认识开展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的意义

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持城乡困难群众的各项政策措施,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开展经常性的社会捐助活动,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营造和谐社会的具体措施。对于坚持和宏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团结友爱的传统美德,更好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确保因灾因病等社会困难群众能够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和爱心温暖,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对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的认识,用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理念指导和开展好本地区本部门的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新闻媒体要主动做好宣传报道,树立典型,加强引导,努力形成团结友爱、互助互济的良好氛围。

二、建立符合实际的经常性捐助工作机制

各旗县市(区)都要成立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定期听取和研究本地开展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情况,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规范程序,切实推进当地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的开展。一是要建立旗(县市)政府主导,民政部门组织实施,苏木(乡镇、街道办事处)兼管,以嘎查村民(社区居民)委员会为依托的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管理体制。原则要求由旗(县市)民政部门建立社会捐助接收工作站,由苏木(乡镇、街道办事处)及其社区逐级建立社会捐助接收点,同时建立以“爱心超市”或“济困超市”等为载体的发放点。二是要严格坚持自觉自愿的原则,禁止任何形式的摊派和变相摊派。要经常性地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动员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体私企业和广大群众积极参加到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中来,将集中募捐与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结合起来。三是要继续加强各地与盟内外对口支援地区的联系协调工作,经常性地反映当地自然灾害和困难群众救助工作情况,积极争取更多资金、物资的援助和支持,不断提高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水平。四是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强对经常性捐助工作的业务指导。盟救灾救助中心负责全盟性捐赠资金、物资的接收和统一管理发放,对各级捐助工作站点进行业务指导。站点布局要按照就近合理、人群集中、方便群众的原则设置。基层各捐助工作点原则上只负责接收本辖区捐助物资,并根据上一级捐助站统一调剂的物资对本辖区困难群众进行发放。五是要建立对大额捐赠的集体和个人定期表扬制度。征得捐赠者本人同意后,要采取发放证书、媒体公告等形式,及时宣传其慈善行为。六是各级政府要为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站(点)提供必要的工作场所和工作经费,以保证其正常运行。要鼓励和吸纳一些自愿参与的城镇低保对象和其他“志愿者”到各级捐助站点开展服务工作。七是旗县级捐助站年内都要建立起来并正常运行,苏木乡级捐助点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各地要根据接收捐赠的情况,合理确定发放标准,发放工作与接收工作要并行开展。苏木乡镇的发放范围是农村牧区受灾农牧民、五保供养人员、享受低保人员和其它城乡困难群众;城镇社区居委会发放的范围是本社区享受低保人员。

三、切实加强对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的监督检查

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是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一项社会公益活动,必须坚持公开、公正和透明的原则,切实做到每一项工作都要有群众广泛的参与和监督,每一个环节都要向社会公开和透明。各级捐助站点既要向社会公布名称、地址、电话、银行帐号等,也要坚持定期向社会张榜公布接收和发放使用情况,接受群众监督,让捐赠者和社会各界了解捐助款物的去向和使用效果。各级民政部门要会同监察、审计等部门对捐助款物的发放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审计。

体系完善范文篇8

关键词:体育;服务体系;农村;完善

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深入,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吃穿住行不再是他们奔波的唯一目标。通过体育锻炼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培养个人兴趣爱好,成了当代农村居民农闲时节非常关注的问题,农村居民如何才能真正受惠于体育服务?建设完善、符合当地居民劳作特点的体育服务体系是前提。目前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多作者主张“全能型”和“均等化”的体育服务体系,忽略了不同工作性质的人群,对体育服务需求的差异性特点。本项目力求从农村居民对体育服务的实际需要出发,在避免问责,追求引导的宗旨下,构建“具有民俗地域特色”体育服务体系,为农村体育服务的进一步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1.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目标及构架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一个分支,在农村建设乃至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服务对象是以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农村居民,他们对体育服务有自己的特殊的需求,因此,构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时要充分了解服务体系本身的特点和服务对象对体育服务需求,从实际出发,在框架结构上要吸取日益成熟的城市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精华,而在内容选择上,要有自身的鲜明特征。根据农村居民劳作特点和生活水平的特殊性,我们在学习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框架的基础上完成了农村特有的体育服务体系框架结构[1],如图1。

2.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完善内容及途径

2.1优化供给主体。农村体育服务体系供给主体应为政府,但是不能只依赖政府,要主动发展有实力的集体和个人成为供给源,达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与此同时,还要对“体育服务的供给”重新审视,不能把供给看成是单一的经费的投入,供给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2],比如农村居民自制体育器材,自家闲置空地,这些东西用金钱来衡量可能显得微不足道,但是它代表了居民个体对体育服的认识与态度,是精神层面的供给,看似微不足道,却蕴含着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奉献精神,会让供给者有种主人翁责任感,愿意去管理和维护器材设施。再者,由于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中有自己的投入,出于投资要得到回报的心理,农村居民就会更多的参与体育锻炼,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状态。2.2完善硬件设施。硬件设施是一切活动开展的基础,是影响活动参与者积极性和保持持续热情的重要因素。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03平方米,乡(镇)村所占比例仅为8.18%。在我们调查的咸阳西北部农村中,体育服务硬件设施只有篮球场、乒乓球台和零星的健身路径器材,而且84.1%的乒乓球台和65.2%的篮球场都属于学校设施[3],可见农村体育服务硬件设施严重匮乏。因此,现阶段我们在完善农村体育服务体系时,应以体育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购置硬件设施之前,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基层政府要深入到农民居民当中去,了解农村居民对公共体育服务的真实需要。第二,邀请专家考察地形地貌及当地居民的劳作特点,结合当地农村居民自身的喜好,购置或定做有针对性的硬件设施,避免“强行植入”。第三,把“体育三下乡”、“雪碳工程”“健身路径”等政府行为,与具有民俗地域特色的民间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实施对接,让其共同繁荣,避免照搬城市体育服务模式的行为。第四,硬件设施的维护要有保障,最好对当地体育积极分子进行无偿培训,使其具备维修设施的技能,但他们对体育设施的保养和维修所付出的劳动,政府要给予适当的经济补贴。这样,自身的热情加上政府的鼓励,农村体育积极分子将会在设施的维护和保养上尽心尽力,从而保证硬件设施的正常使用。2.3丰富健身指导手段。只有体育服务硬件设施,没有能引导和指导农村居民正确健身的平台和手段,是一种变相的资源浪费。农村居民文化水平差异较大,在健身指导人员选择方面,耐心是第一位的,最好动员在校大学生志愿者,社会体育指导员定期现场指导,政府还要免费向体育积极分子发放体育锻炼指导影像材料,让积极分子通过影像资料的学习健身常识,从而带动全民参与[4]。农村居民的劳作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特征,在农忙季节,村民们在繁重的体力劳动后身心俱疲,再无充沛的体力参与到耗费体能较大的体育项目中去,此时,能缓解疲劳,促进身体机能恢复的运动项目会广受欢迎,而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大学生志愿者则是指导村民借助体育服务缓解疲劳的最佳人选。这些拥有一定体育服务知识的指导人员,要根据当地农村居民劳作的特点,找到最容易疲劳的共同部位,选择一些消耗体能小的活动形式,通过边讲解边示范指导方式引导农村居民积极休息,缓解疲劳,为第二天更好的投入生产劳动做准备。农闲季节,农村居民有充足的时间参与体育锻炼,大学生志愿者、农村体育积极分子要选择具有民俗地域特色的、积极向上的、有一定强度的、能够使农村居民享受天伦之乐的体育运动项目,并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辅助下,结合现代体育服务项目,在享受丰收喜悦的同时保持身体机能。2.4推广激励制度。西方公共服务的管理体系中,它以协同学为理论基础,致力于公共服务部的内部和外部的协同合作,实行公共服务管理多元化,合作化,追求多方位为公众提供无缝隙公共服务[5,6]。我国的公共服务一直沿用“全能型政府”的管理模式,采用省、市、区县、乡镇、村组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垂直管理模式,上级体育主管部门在农村体育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始终扮演着决策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角色。管理者制定了多种诸如政策法规,规章制度之类的高压政策,主要以问责制度来逐级强迫其完成任务。这种简单粗暴,缺乏人本主义的管理模式对行政村的村干部毫无约束之力。在我们调查的46个行政村中,51.7%的村干部都是无偿为村民服务的,48.3%的村干部能获得象征性的得到一点土地种植权、免交部分水费等低的可以忽略不计的经济补助。“村长”这个职务并不是他们养家糊口的依靠。因此,问责制度并不会对他们的“不作为”构成任何威胁,反而会给村干部造成抵触心理,更不利于农村体育服务的发展。政府呼吁建设多年的农村体育服务体系,在大多行政村中还是空白。所以,农村体育服体系中的“规章制度”,“政策法规”等强制手段应该改为“激励制度”。也就是说,在问责制度行不通时,我们要寻求变通,通过奖励的办法激励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对体育服务开展好的行政村,政府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这种奖励可以是健身器材,也可以是运动服装。对农村体育积极分子可以奖励其参观和学习其他比较发达地区的农村或者城市社区体育服务的机会。农村居民如果在周、月或年锻炼次数达到一定的要求,可以为其奖励免费体检的机会。这种看似奖励,其实是一种心理的激励,它能够吸引农村居民更多的参与体育锻炼,也能够激发农村体育积极分子更努力的指导本村居民,从而加速农村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进程。2.5提高体质监测频率。体质监测是体育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监测结果既能反映人体最基本的体质状况,又能反映受试者是否参加体育锻炼以及锻炼方法是否得当、锻炼效果是否显著等功能[7]。通过体质监测可以发现人体某些潜在的亚健康状态,从而提醒人们及时排除各种威胁健康的因素,具有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对农村居民进行体质监测,是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意识和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手段[8]。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中的体质监测系统应该包括体质测定、结果评价、信息反馈、体育干预等几个循环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耗时耗力较大的工程,需要的专业人员数量多,测评时间长,因此,在测评人员选择上,我们尽可能发动体育专业和医学专业的大学生,由于专业对口,他们可以经过短时间的培训就能胜任测试的任务。对测试结果的评价也可以在他们中间选择专业知识扎实,细心程度好的同学来承担,测评专业人员有了保障,监测次数也就会相应的增加。评价结束后,要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接受测试的农村居民,让他们充分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对有“地方特色”的职业病,我们的专业人员要进行体育干预,在干预一定的时间后,将再次测试、评价、反馈。这样,农村居民才能真正体会到体育服务带来的实惠,更愿意参与其中。

3.小结

本文在充分了解了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现状的基础上,以完善农村体育服务体系为目标,构架了符合我国西北地区行政村特有的体育服务体系框架,从体育服务体系的供给制度,硬件设施,健身指导,体质监测和激励制度五个系统给出了构建和完善的具体思路和方案,为真正落实农村体育服务体系提供了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林鹏.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概念及其结构[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04):6-11.

[2]何元春,夏成龙.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范式的转换———基于地方性知识理论[J].体育学刊,2018,25(04):48-52.

[3]杨学智.农村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现状调查分析———以陕西省咸阳西北部农村为例[J].科技资讯,2018(11):207-208.

[4]陈珍怀.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序位与表达———以成都市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6,6(23):126-127.

[5]杜芸,齐朝勇.当代丝绸之路民族体育文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05):45-47.

[6]孟令禹.美国公共体育服务运行模式及启示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09):67-68.

[7]天军,王钰瑞.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下的体育文化交流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31(06):641-644.

体系完善范文篇9

关键词:新时期;公立医院;管理会计;体系建设

在国际国内新的经济形势发展中,公立医院的发展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革新发展观念,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现有的管理会计体系,提高管理会计的工作水平。公立医院担负着国家各地区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的职能,是我国医疗卫生机构中的主力军,通过调整会计模式,提高管理会计在医院经济业务与决策上的应用水平,在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与稳步建设中体现出管理会计的职能和内在价值,有利于提高医院发展的竞争力,强化医院经济运行能力,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提供硬实力保障。

一、管理会计体系的发展背景

管理会计起源于西方国家,在西方国家具有高度发达的水平。19世纪的西方国家中,各行业领域的企业快速发展,企业管理者愈发重视内部管理和成本控制,以适应当时的经济发展步伐。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管理者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目标,着重为企业进行最优决策,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便开始了管理会计在企业发展中的开发和运用。管理会计不是简单地根据财务信息制定决策,其内容更偏重于对市场和环境变化等因素的考虑,将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式方法,收集汇总、分析和报告各种经济信息,借以进行预测和决策,以保证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西方国家的管理会计愈发得到了普遍应用,逐步建立了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提高企业战略决策的可行性、科学性、严谨性。一直以来,我国对财务会计较为重视,但在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方面缺少实践经验,忽视了其对医疗机构发展的重要性,尤其在公立医院管理方面,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未尽完善,未能得到全面的运用。随着西方国家管理会计理念的逐步推广与应用,我国企业也逐步加大了对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管理会计在公立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也受到了医疗行业的关注。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医疗机构逐步展开了对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并结合我国国情、经济管理体制的特点以及医疗行业的发展现状,以提高运行效率为目的,逐步建立与完善管理会计体系。通过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加强对管理会计内容的了解,更好地运用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分析各种经济信息,从而发挥出管理会计的功能和积极作用,强化管理会计职能,提高医院的发展水平,满足人们的医疗需求[1]。

二、新时期背景下医院管理会计体系完善创新的重要作用

(一)信息支持

在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是提高医院内部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是医院内部管理运行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将医院管理会计工作和财务会计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医院在做出相关决策时,有更加可靠、完善的信息依据,为医院的发展提供参考价值度较高的数据支撑,提高各项决策的可靠性与正确性。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收集了医院运行中各科室的经济行为与财务信息,通过整合、汇编、分析和处理,给医院及科室的发展方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有利于提高医院在成本控制、成本管理、预算编制和财务风险控制等方面的管控水平。由此可见,医院管理会计体系的完善和创新,不仅能够为医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夯实基础,提供信息支持,还能够使各项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推动医院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不断发展[2]。

(二)财务风险防控

在医院的运行和发展中,必然会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问题。医院各项经济活动的开展都有可能带来难以预估的财务风险,而医院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创新管理会计体系,有利于加强对医院财务风险的防控,提高财务风险防范能力和治理能力。医院在管理会计体系的完善和创新中,不再是单纯的凭财务会计记账方式将医院的财务信息简单的披露出来,而是通过利用管理会计的规划、控制、决策、预测等多种功能,全过程地控制医院各项经济活动的情况,以达到全过程、全方位控制经济风险、财务风险的效果。将医院的各种经济活动、经济行为进行统一的管理,包括医院内部建设、财务管理、全面预算、采购行为及收支业务等等,通过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进行统一分析与管理,使医院各项经济行为的管理更加科学、高效,具有统一性的管理效果,加强了对财务风险的有效规避,提高了医院的财务风险防控能力和财务管理水平,为医院的长足建设和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和发展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3]。

(三)保障经济效益

医院在管理会计体系的完善和创新中,综合考虑了医疗成本这一主要管理因素,有利于加强医院在药品、耗材等成本费用方面的有效管理,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改善医院收支结构,提高医疗收入的含金量,强化医院的发展竞争力。医疗成本控制是影响医院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对医院经济效益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若是医疗成本的管理效果不理想,将会直接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水平。究其根本,这是因为在医院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中,缺少对医疗成本的财务筹划,导致了医院在医疗成本的管理方面效果不理想[4]。而管理会计体系的完善和创新,应用到了多样化的管理会计工具,改变了传统的财务会计核算模式,加强了对医院财务状况的全面分析,利用管理会计的功能,科学、合理、准确地对医院财务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处理,全过程的把控医院的经济行为,有利于支持医院获取最优化的运营效益和发展效益。在管理会计体系的约束下,为医院的经济运营提供有力的保障,有效节约不必要的医疗成本投入和医疗资源的浪费,起到了改善医院财务状况的作用,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水平,推动医院良性可持续发展[5]。

三、新时期背景下医院管理会计体系完善和创新的实施策略

(一)加强制度建设

医院管理会计体系的完善和创新离不开制度的支持,医院要逐步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制度体系,创造良好的管理会计环境,结合管理会计给医院未来带来的优势和发展前景,加强约束机制的建设,强化财务人员管理会计的意识,将管理会计的知识传播至医院中层管理人员中,提高对管理会计重要性的明确认知。领导层要重视管理会计工作的实施,要意识到管理会计和医院未来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在制度建设中,一方面需要明确管理会计的职能,要求管理会计人员落实相关职能,定岗定责,使财务人员端正工作态度,强化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在管理会计制度的约束下,需要不断鼓励财务人员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与业务素质,合理的运用财务数据信息,为医院决策机构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数据,提高医院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可靠性,向着精细化管理的方向不断探索。第三方面,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明确管理会计工作的最终目标,节约成本投入,借助制度的依据和保障作用,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6]。

(二)加强组织建设

随着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创新进程的逐步推进,医院要结合自身发展特点与情况,加快组织建设的脚步,设立专门的管理会计工作岗位,有条件的医院可以设置管理会计部,保证该部门的独立性。在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中,可以设置多个岗位,不同岗位人员的职责要明确划分,因事设岗,专岗专责。比如,结合医院发展计划与目标,可设置预算管理员,统筹编制详细、完善的财务预算计划,包括目标收益、计划成本计划等。在经济管理中,可设成本管价,保证评价的准确性和管理的有效性,对科室提出合理的发展建议。在财务分析管理中,可设财务分析员,对医院的经济活动中的决策、规划和控制进行分析,定期的制定和提交分析报表,逐步完善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并行的新模式,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对于传统的财务管理的内涵要进行更进一步的拓展,在管理会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基础之上,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落实风险管理、存货控制等工作任务。在不同岗位人员的设置中,强调人才的专业性,由专业的人员负责管理会计工作的各项内容,提高医院管理会计工作水平,强化医院的经营管理效率[7]。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立管理会计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提高财务人员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应用能力,使人员具备扎实的财务知识,了解医院的相关规章制度,组建起一支专业型、高素质型的管理会计人才队伍。财务人员要对行业内的新规范、新制度进行及时的更新,全面了解医疗行业发展趋势,对国家经济方面的政策要进行仔细的研究,利用专业知识,向医院的管理层人员提供决策上的支持,使医院的各项战略决策制定更加和谐、合理。在人才引进中,要适当提高医院财务人员的门槛,设置管理会计的岗位,吸引更多高学历、高素质以及具备丰富经验的人才,参与到医院的会计工作实施中,提高医院管理会计工作水平,完善和创新医院管理会计体系,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组织支持和保障[8]。

(三)落实成本管理

医院的成本管理工作是管理会计体系完善和创新中的重点内容,通过落实成本管理工作任务,制定可行的运营决策,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益。在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中,成本管理的实施要以全面性、精细化、节约性为原则,控制成本支出,对于不必要的成本支出要严格管控。统筹管理医院所需要的经营成本,在有效的成本核算下,划分出刚需成本,例如医院医疗器械、药品、耗材采购等,而其他的非刚需成本则要强调节约原则,控制非刚需成本的投入,提高医院成本管控水平。在精细化管理的原则下,要结合医院多样化的经济活动资金支出类型,加强对成本的管控力度,提高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利用先进的管理会计工具,例如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法等,对医院的内部运营情况和经济活动成本支出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控制成本支出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提高成本支出过程的资源价值,提高医院成本管理水平。对成本核算的结果要保证其准确性,并充分应用成本核算的结果信息,对医院各类产品服务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进行准确评估,为医院的经营决策制定提供依据,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综合效率[9]。

(四)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在医院的财务管理中,预算管理是重点内容之一,而医院在管理会计体系的完善和创新中,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同样也是管理会计体系中的关键内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要记录医院运营中的各项指标,例如门诊人次、门诊次均费用、出院人次、出院次均费用、人员支出、药品支出等各项指标,均是要详细量化和记录下来的内容。明确医院的工作任务目标,使医院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运行都能够落实预算管理工作,在全面预算下完善管理会计体系,在管理会计下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建立起内部审计中心、会计核算中心,为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决策支持,完善医院管理会计体系的功能,例如会计核算中心能够将财务报表提供给内部审计中心,在会计核算中获取准确的信息,内部审计中心则能够审核医院的财务状况,落实审计监督的职能,与其他部门相比,具有独立性,审计和监督医院的各类预算情况,强化全面预算管理的效率[10]。

四、结论

管理会计体系的完善创新是新时期背景下医院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发展举措,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进程逐步推进,管理会计体系也逐渐发挥出其内在价值,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管理效率,推动医院的创新改革进程,为医院的良性发展夯实基础。医院管理会计体系的完善和创新目前仍旧在不断进行,未来针对医院管理会计体系的更进一步建设要逐步在制度创新、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加快脚步,推动医院的长足、稳步、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丹吉.医改新政下公立医院管理会计建设初探[J].新会计,2021(09):42-43.

[2]梁丹青.某大型三甲医院管理会计的设计与应用[J].财会学习,2021(25):89-90.

[3]杨卓.浅析医院管理会计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11):6-7.

[4]张娴.业务循环法在公立医院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21(05):127-129.

[5]刘畅,刘朗,徐睿,等.公立医院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21,41(05):72-75.

[6]陈茂滢.基于“互联网+”模式下医院管理会计应用的探索与思考[J].时代金融,2021(12):76-78.

[7]马丽阳.公立医院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研究[J].财经界,2021(12):108-109.

[8]宋怀军.大数据下公立医院管理会计体系构建研究[J].商讯,2021(10):49-50.

[9]张启兴.公立医院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研究[J].当代会计,2021(06):35-36.

体系完善范文篇10

关键词:宪法权利;形式体系;完善

一、宪法权利形式体系概述

宪法权利,一般而言,是指由宪法及宪法性法律确认和保障的人的基本权利。宪法权利体系则是指由宪法及宪法性法律确认的人的基本权利所构成的完整的体系,它是一个整体,包括宪法权利的内容体系、宪法权利的形式体系、宪法权利的程序性保障体系、宪法权利的救济体系及宪法权利的限制体系等数个方面。作为对人权最权威的确认和保障,宪法权利体系在一国的人权保护和救济体系中占据最高地位。

中国1982年宪法在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中具体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中国关于宪法权利规定的具体体现。八二年宪法经过四次修正以后,宪法权利体系的规定已经日趋完善。但是,中国关于宪法权利的规定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譬如缺乏宪法权利的程序性保障条款、宪法权利的救济性条款仍不健全以及宪法未列举权利无法得到有效保护等等,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宪法权利的形式体系比较混乱且没有形成整体性的系统。所谓宪法权利的形式体系,是指宪法权利的规定形式所形成的体系,它是宪法权利体系的一个子系统。例如,美国人民的宪法权利是通过权利列举条款、概括性条款、宪法性法律、宪法解释和宪法判例的形式加以确认和保护的,权利列举条款、概括性条款、宪法性法律、宪法解释和宪法判例就构成了美国人民宪法权利的完整的形式体系。目前我国宪法权利的形式体系主要包括纲领性原则、权利列举条款和宪法性法律。但是,仅有这些无法构成一个完整完善的宪法权利的形式体系,因为这一形式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既无法对已有权利进行有效保护,也无法依据既有权利推导出符合社会发展的新权利,这对于我国宪法权利的保障显然是十分不利的。本文即是试图探讨完善中国宪法权利的形式体系的路径,以期为中国宪法权利体系的整体完善甚或重构做出一些尝试性的努力。

二、中国宪法权利形式体系的问题及完善

宪法权利的形式体系作为宪法权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特殊意义。如果一国的宪法权利的形式体系不完善,极易影响宪法权利内容体系的效力,譬如即使宪法权利的内容规定的非常全面,但由于缺乏推导的基础,既有的宪法权利会很快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会诞生大量此前未有的新权利;或者虽然宪法权利得以比较全面的规定,但却没有权利保障和救济的具体程序,导致宪法权利受到侵犯却没有救济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因此,构建一个科学合理完善的宪法权利的形式体系是更有效地保障人权的一个重要途径。

但是,我国目前宪法权利的形式体系相当不完善,下面笔者将从数个方面讨论我国宪法权利的形式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1.纲领性原则

在宪法的权利列举条款之前,应当以一个纲领性的人权条款作为国家保护人权的基本准则,[1]以此为基础来展开对宪法权利的列举。这样的一个纲领性原则其实是作为一国保护人权的宣言性条款而存在的,它的目的是为了表明:国家负有尊重和保护人权的责任,国家应该采取措施保证宪法权利的有效实现。目前有许多国家的宪法都规定了这样的纲领性条款。如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第一章第一条规定:“人之尊严不可侵犯,尊重及保护此项尊严为所有国家机关之义务。因此,德意志人民承认不可侵犯与不可让与之人权,为一切人类社会以及世界和平与正义之基础。”1978年《西班牙宪法》第十条第一款也规定:“人的尊严,人固有的不可侵犯的个人权利是政治秩序和社会和平的基础。”中国在2004年宪法修正案中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建立起中国宪法权利的纲领性条款,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我国宪法权利的形式体系,表明了国家在保护人权方面承担的责任。

2.权利列举条款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成文宪法中都有具体的权利列举条款,这些条款对国民的宪法权利进行列举,作为宪法和法律对人权进行保护的依据。中国现行宪法第二章对公民的基本权利进行了广泛列举,基本涵盖了关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因此在实体权利内容的规定上应当说是比较完善的。但是,在权利列举条款中,中国宪法缺乏宪法权利的程序性保障条款。

依据近现代宪政的基本理论,要建立一个真正的法治国家,实现社会的实质正义,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该国维护正义的程序的完善程度。正当的法律程序为权利的实现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和步骤,确定了法律的运作机制,[2]是保障权利实现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权利列举条款中规定宪法权利的程序性保障条款是完全必要的,而且程序性权利本身就是宪法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美国宪法第四修正案规定:“人民的人身、住宅、文件和财产不受无理搜查和扣押的权利,不得侵犯。除依据可能成立的理由,以宣誓或代誓宣言保证,并详细说明搜查地点和扣押的人或物,不得发出搜查和扣押状。”第五修正案规定:“无论何人不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被剥夺生命、自由或财产。”这些规定确立了美国的“正当法律程序条款”,有效地保护了美国人民的宪法权利。我国宪法在第三十七条和第四十条分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可见我国宪法仅对宪法权利中的“人身自由”和“通信自由/秘密”的权利规定了程序性保障,但是对于其他大部分的宪法权利则缺乏程序性规定。这导致宪法权利的保障缺乏“正当程序条款”所确立的程序性机制,因而在遭受非法侵犯时难以获得有效救济。因此,建议在宪法的权利列举条款中增加一个概括性的“正当法律程序条款”作为宪法权利保障的制度性支撑,[3]以强化对宪法权利的有效保护。当然,仅有这样一个概括性的程序条款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建立各个宪法权利具体的程序性保护条款,这将在后文中详细论述。

3.概括性条款

作为对宪法权利进行保障的重要依据,列举性条款对宪法权利进行了广泛的列举。但是,众所周知,对宪法权利的列举再全面,也不可能穷尽所有的人权。更何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还会逐渐产生新的权利。如果仅仅依据列举性条款对宪法权利进行保护显然是不够充分的。但是,也不能每隔几年便修改一次宪法,把新产生的权利写入其中,因为这样不但会严重损害宪法的确定性,破坏人们对法律的预期判断,而且会大大降低宪法的权威。如果要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最可行的方法莫过于在宪法的列举性条款之后,再增加一条概括性条款(兜底条款),作为对其他权利进行推导的依据和基础,如果随着社会的发展有新权利产生并需要得到宪法的保护,便可依此条款进行推导,从而化解宪法的稳定性与滞后性之间的矛盾。

这样的概括性条款在许多国家都有规定,美国宪法《权利法案》前八条列举了大量的宪法权利,同时在第九修正案中规定:“本宪法对某些权利的列举,不得被解释为否定或轻视由人民保留的其他权利。”第十修正案则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由各州各自保留,或由人民保留。”这便是两条典型的概括性条款,正是以此两条条款为依据,美国最高法院在随后的二百多年中通过解释宪法大大完善了宪法权利的内容体系,但是宪法本身却几乎没有改动,从而很好地保证了宪法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因此,在宪法中添加这样一条概括性条款有利于进一步扩展宪法权利的内容,并在不对宪法文本进行改动的情况下将新产生的权利吸纳和包容进来,从而在更广泛的范围内维护和保障宪法权利。所以,有必要在中国宪法中增加这样一条概括性条款。当然,该条款的有效落实还需要其他制度的配合,就中国宪法而言,增加这样一个条款仅仅是为推导新的宪法权利提供了依据和可能性,但如果没有宪法解释机关积极行使宪法解释权,该概括性条款仍然不能得到真正实施。

4.宪法性法律

纲领性原则、权利列举条款和概括性条款基本构成了宪法权利的比较完整的形式体系,但是,这些条款仅是对宪法权利的粗略规定,并没有对相关的具体权利进行详细阐释(例如权利的内涵和外延、权利的限制、权利的边界等等),尤其缺乏具体权利保障和救济的程序性规定,这就需要宪法性法律进行补充。宪法性法律可以对宪法典中规定比较简单的宪法权利进行扩展,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扮演宪法解释的角色,从而在恰当的时候有效扩张宪法权利,加强对权利的保护。而且,宪法性法律可以详细规定有关宪法权利的程序性条款,包括宪法权利的保障和救济条款,这对于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及促进宪法权利的实现都有重要意义。例如美国的《阳光下的政府法》、《政府信息公开法》及《情报自由法》等法律详细规定了美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程序、美国公民获取政府信息的渠道和获取政府信息受阻的救济方式,从而防止了美国政府的黑箱政治并有效保障了美国公民的知情权。

但是,中国关于宪法权利的宪法性法律仅有《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集会游行示威法》等有限的几部,而且这几部法律的规定对于宪法权利的限制超过保障,根本不能满足对宪法权利进行保护的需要,因此要增加关于宪法权利的宪法性法律的立法,为具体宪法权利的保护提供更为直接有效的依据。[免费论文]

5.宪法解释

正如上文中关于“概括性条款”的论述所言,宪法权利的列举性条款并不能穷尽所有的宪法权利,而不断的修宪又会损害宪法的稳定和权威,因此必须设立概括性条款作为兜底条款从而建立宪法权利推导的基础。而一旦出现需要从已有权利推导出新权利并加以保护的情况,便需由宪法解释机关依据已有权利和概括性条款对宪法进行解释,从而推导出符合社会发展的新权利,这便是宪法解释。宪法解释不仅有利于增强宪法的适用性,使宪法在不改变文本本身的情况下有效应对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且有利于具体宪法权利的内涵和外延的明确化,因而成为目前各法治国家扩展宪法权利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美国最早在“马伯里诉麦迪逊案”中确立起了最高法院的宪法解释权,而在随后的一系列案例中,最高法院利用其司法审查过程中的宪法解释权依据“权利法案”推导出一些新的所谓“默示权利”,从而完善了美国的宪法权利体系。欧陆地区则主要是利用宪法法院作为其宪法解释机关。中国宪法第六十七条明确规定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有解释宪法的权力,确立了立法机关的宪法解释权,但是由于各种原因,1949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从未行使过宪法的解释权,而且也没有通过解释宪法来完善宪法权利的内容体系。因此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必要充分行使宪法赋予其的宪法解释权,从而有效发挥宪法解释的作用,以其作为扩展宪法权利的重要手段。

6.宪法判例

宪法解释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宪法对现实生活的适应性,从而能够有效地保障宪法基本权利的实现。但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进行解释必然是在某种社会现象与宪法既有规定的冲突达到极为剧烈的程度时才会进行,其反应仍然滞后于社会现实状况的变化和发展。而对社会现实能够做出更为迅速的反应的显然是司法部门,因此,具有指导意义的司法判例能够快速地应对现实状况并指导进一步的司法实践。作为保障宪法权利的重要制度,宪法判例也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诉伍德沃德案”确立了契约神圣,“《纽约时报》诉萨利文案”确立了新闻自由,“罗伊诉韦德案”确立了堕胎权这些判例都有效维护了美国人民的权利并极大影响了美国的宪政进程。

然而,清末中国法律改革所依据的是欧陆的大陆法系的模式,大陆法系更为崇尚的是编撰法典以尽可能的囊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英美法系的判例法并没有成为中国学习的对象。1949年后中国主要模仿苏联的立法模式,仍然是重视法典编撰超过司法判例,因此迄今中国仍不承认判例法。1955年最高法院关于宪法不宜直接适用的批示使得在司法中直接适用宪法成为不可能,因而更不会有宪法判例的产生。但这并不表示中国根本不存在宪法适用的情况,像2001年最高法院关于齐玉苓案的批复实际上是在司法实践中适用了宪法关于教育权的规定,而且在各地的司法审判中也存在大量间接适用宪法的情况。由于最高法院的批复对于各地法院都有一定程度的指导作用,齐玉苓案实际上成为一个宪法判例,指导着各地类似案件的判决。因此,由最高法院将各地宪法司法适用的典型案例编入最高法院案例集使其指导各地的司法实践对于完善中国宪法权利的形式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7.部门法

宪法性法律和宪法解释在很大程度上使宪法权利的内涵和外延得以确定,同时为宪法权利的实现建立了可操作的程序性保障条款和救济性条款。但是,宪法权利的实现仅仅依靠这些是不够的,许多宪法权利还必须通过具体化为各种民事、刑事等权利并通过部门法加以保护,在目前中国尤其如此。由于中国至今仍未确立起宪法诉讼机制,许多宪法权利的保障不可能通过直接诉诸宪法的方式来实现,因此必须加强对宪法权利具体化为部门法权利的立法和保护。但是,中国宪法规定的数十项基本权利大约还有一半并没有制定具体的法律加以保护,这使得宪法权利遭受侵害后无法依据具体的法律启动救济程序,对于宪法权利的保障和实现显然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应加快宪法权利具体化为部门法权利的步伐,使权利受到侵犯时可以及时得到相关的救济。

宪法权利形式体系的完善需要以上几个方面的互相协调,任何一个方面要想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都必须有其他方面的配合,譬如列举性条款的落实需要宪法性法律对宪法权利的具体规定,而概括性条款必须有宪法解释才能真正成为权利推导的依据。任何一个方面如果得不到其他制度的配合,不但不能切实保障宪法权利的实现,而且极易沦为虚假的幌子,成为专制国家架空宪法权利的手段。所以,中国宪法权利形式体系的建构亟需注意制度之间的相互协调和配合,以更好的发挥其整体效用。

三、结语

正如笔者在文首中所言,宪法权利体系是一个整体,本文所述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这一整体的几个子系统之间形成一个有效互动相互配合的完整体系,其中,本文所述的宪法权利的形式体系主要为宪法权利内容的确定和延展确立一种科学的形式,并在一定程度上容纳了部分程序性保障和救济体系的内容,从而为宪法权利的实现奠定基础。但是,仅有这一形式体系显然是不够的,其他几个体系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形式体系效力的发挥。如何建构宪法权利的其他体系,如何将这几个体系构成一个协调配合的整体,仍待学界的研究探讨,惟愿本文的论述能有助于对中国宪法权利体系完善的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