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天然气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03:01:18

石油天然气

石油天然气范文篇1

关键词:石油;天然气;会计核算

石油天然气行业这种流体矿采掘行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提供战略物资,但是无论是其经营过程,还是其生产对象都较为特殊,这种特殊性又决定了它与一般工商企业的会计核算内容有着大大的不同,也就是说该企业在会计核算的确认、计量、记录及报告全过程都中都充分显示着其自身特有的特点。本文主要对石油天然气会计核算问题进行分析探究。

一、会计确认的特点

石油天然气行业中会计确认首先就是对资产的确认。一般工商企业主要是通过商品流通渠道来对资产通过购买的方式来进行拥有和控制,购买资产所花费的实际支出也就等于资产的价值。但是石油天然气行业较为特殊,油气资产是其拥有与控制的主要资产,而油气资产的获得不是通过商品流通领域购买的方式获得,而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通过矿区权益的取得、油气勘探、油气开发和油气生产等多个生产阶段所获得。因此,在对油气资产进行资产确认时,应该包括就生产阶段的不同来进行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划分。但是目前会计核算中还没有对油气资产概念的界定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其次,与一般工商企业的成本与费用的确认方面相比,石油天然气行业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油气资源不可再生性的特点决定了该企业投入与产出不一定成比例的特点。最后,矿业权流转中的损益确认也是石油天然气行业会计确认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一般工商企业中对无形资产的使用权或者所有权进行转让的同时,应该对损益同时进行确认。但是石油天然气行业对矿业权进行转让时则大不相同,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是否需要确认损益。

二、会计计量的特点

历史成本原则是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会计的计量基础,但是与一般工商企业不同的是,石油天然气企业发生的成本支出主要是以历史成本为原则,并通过完全成本法或者成果法来进行核算。净现值法(现金流量法)、勘探费用法、经验估算法是国外油气储量价值评估常用的三种方法。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发生的主要成本主要包括矿区成本、勘探成本、开发成本、生产成本四个部分,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的核算结果是以上四种基本成本的资本化或者费用化。如果为前者,就需要采用成果法,将发生的已耗成本或者是生产成本、减损成本、废弃成本作为成本并计入费用中;如果为后者,则需要采用完全成本法,可以将成本视为当期费用。在一般情况下,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应该采用成果法来进行成本的核算,这种方式符合“变异成果法”核算的习惯,并且也与国际上大型油气生产公司所使用的制度和方法相同。

三、资产价值补偿方式的特点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中的相关规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特点来选取加速折旧法、直线法等会计政策作为资产价值的补偿方式,但是资产价值的补偿方式一经确定就无法进行变更,除非是在特殊情况下。就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无言,油气资产的价值与年限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是与其递耗以及地下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单位产量法一般为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油气资产的价值补偿方式。相关文件中曾规定,单位产量法一般用于资本化下矿区成本与相关设备和设施成本的摊销中;而在资本化下,如果是未探明矿区取得成本或者是钻井成本,均不应该在摊销中进行计算,并且应该定期对未探明矿区进行准确的评估,查看是否存在减损等情况。成果法下,折旧方法一般用于辅助设备设施中,折耗方法一般用于探明矿区取得油气资产的情况下。

四、财务会计报告的特点

《企业会计制度》中的相关规定表明,通过三大报表、相关附表、说明来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进行揭示。这也就意味着,一般工商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要求来揭示的信息,能够满足信息使用者来进行投资决策。但是,这些揭示的信息对于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而言是远远不够用的。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具有高投资、高风险、高收益、效益递减、投入与产出不一定成比例以及生产周期长等特点,油气储量的寻找是其主要的风险所在,因此大量表外信息在该财务会计报告中是必不可少的。相关文件中要求,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应该包含特殊资产的相关内容,例如资本化成本的原值与净值、储量变动情况、各生产阶段的成本等内容,还应该对未来现金流量以及与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储量有关的内容进行揭示。

五、结束语

就石油天然气行业的特殊性而言,仅仅靠《企业会计准则》来对该行业的会计核算进行规范是远远不够的。随着油气公司的改制、油气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以及我国会计制度发展的总体趋势,应该根据石油天然气行业自身的特点,结合会计规范体系,来对其会计核算办法以及会计准则进行制定,对会计核算的确认、计量、记录及报告全过程进行规范,通过会计规范体系与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核算办法的有机结合来构成该行业会计核算新的规范体系,并且该行业信息使用者提供更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孙海龙,孙磊,屠永胜,谭凯.有关石油天然气会计核算的问题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9,05(15):148-149

石油天然气范文篇2

关键词: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安全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生产和技术开发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随着我国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问题,绿色生产也变得越来越深入,天然气是清洁能源越发显得重要起来,在实际的工作中,主要用来储存与加工身材天然气的液化天然气接受站也变得越来越多,每个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安全管理模式都不一样,其生产工艺与生产规模也不一样,并且液化天然气所带来的危险性大家也不少很熟悉,很多原因都给我国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带来的很多安全生产上的问题。

1.我国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1.1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

我国的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发展比起国外发达国家还在发展阶段,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还不是很完善,许多石油天然气的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还仅仅在于整体框架上,还未对其进行细化,也无法责任到人。在实际的工作中,石油天然气企业在生产的时候,若是操作不当,安全事故非常容易发生,势必会造成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在这个时候,石油天然气企业的领导层就一定要对企业职工的生命安全与国家财产负责。必须要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且一定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管理的规章制度来执行。1.2石油天燃气安全生产设施的质量不合格在石油天燃气生产的安全管理中,安全生产的设施是非常重要的。质量合格的安全生产设施可以有效的预防事故的发生,在事故出现之后能够做到控制事故的进一步扩大,进而及时救援,安全生产设施在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安全生产设施不合格的情况一般主要有:(1)目前在我国许多石油天然气生产的配套设施还不够成熟,还做不到完全国产化,而所引进的配套设施在平时的维护中,或者在设施出现问题进行维修的时候非常不方便。(2)石油天然气企业在平时的安全管理中,不够重视对安全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使得安全设施的工作状态不合格。(3)有效石油天然气企业为了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往往会降低在安全设施上的资金投入,使得安全设施的质量不合格,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1.3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的安全培训工作不到位

对安全生产的培训工作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尤其是像石油天然气化工企业这样的企业,企业的员工在工作之前一定进行安全生产的培训工作。石油天然气企业的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的管理人员以及特殊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都必须进行专门的培训,并且还要进行考核,合格之后才可以上岗工作。我国许多的石油天然气企业往往不重视对培训结果的考核,使得企业员工也不重视安全培训,往往意识不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无法将所学到的安全生产知识运用的生产当中,进而形成安全隐患。

1.4石油天然气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完善

石油天然气企业一定要提高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的意识,使得企业员工树立起安全防范的观念,并且通过安全生产的教育使得企业员工熟练掌握安全生产方面技术与知识,并且在实际的安全生产中得以运用。目前我国许多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在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上还不够完善,只是进行简单的安全组织活动,在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方面还不够重视,当然也认识不到,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2.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

2.1分析石油天然气企业安全管理模式

石油天然气企业中安全管理历经了几个发展模式,其中事后的安全管理工作室最传统的一个陌生,这种安全管理模式非常的传统,能够起到的安全防范作用也非常小,一般来说安全管理工作主要是针对某项安全事故发生进行总结研究分析,然后进行安全工作,其安全工作不够全面,所考虑到的内容不全面。对于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其主要的工作内容是对其生产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找出安全生产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前进行预防工作,这种方法虽然很有效,但是没有办法形成系统管理。在石油天然气企业中,系统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非常全面的优化模式,这种安全管理模式比较主动,其管理形式非常科学化,可以大大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2.2经过实际的工作检验来优化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

企业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可以确保企业安全管理工作长期有效的开展,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依据,企业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的有效建立无法脱离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过多,也不可以与石油天然气企业的组织结构相违背。我们可以通过实际的工作经验来验证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否有效,可以用量化考核的指标来考核规章制度是否落实到位。我们要对安全隐患进行动态的分析,对那些可能出现问题的工序进行标明,并且要对这个工序的安全生产的规范要更加的明细,提高其防范意识。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及时的针对相关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来修改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2.3加强石油天然气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对于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来说,企业员工一定要积极的参与到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当中,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轨迹是归纳和演绎相互结合,并且通过逻辑思维来进行的,例如在石油化工企业中可以通过激励制度来号召企业员工积极的参与到找出生产中容易发生的安全隐患,并且分析安全隐患所产生的原因以及所引发事故的后果,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4通过专项管理盯防安全设备设施

安全设备设施的重要性极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安全预警的作用。因此,企业应该建立起对安全设备设施的专项管理,从部门到人员,再到工作流程,结合设备设施的全生命周期设置专项管理实施细则,确保安全设备设施正常运转,并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的维修和养护。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生产企业的管理当中,安全管理是其中的难点,尤其是在石油天然气企业当中,一定要更加的重视,这样的企业存在着许多的不可预知性,其安全管理往往无法规范的进行,因此,石油天然气企业往往会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的安全管理模式,并且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的提高其安全管理工作,使得安全管理工作更加的完善,使得我国石油天然气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作者:陈相儒 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宝兰,肖宝玉.浅析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研究[J].石油化工企业,2015,27(20):283-285.

石油天然气范文篇3

一、FASB、IASB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的比较

(一)准则制订的背景比较

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引发社会对石油天然气的供应安全的焦虑与担心,促使美国政府开始重视能源数据以满足建立国家储备的需要,并且当时指导石油天然气公司会计与报告的文件很多,导致报告的复杂与混乱且缺少可比性,因此FASB花费几十年进行了大量的石油天然气会计理论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制订并颁布了一系列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用以指导会计信息的计量与披霹。而IASB是从21世纪开始进行石油天然气等采掘业的会计理论研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采掘行业企业在财务会计与报告方面的差异以利于采掘业企业的跨国经营,但是由于许多采掘业的主体自2006年1月1日起需要按国际会计准则编制和提供财务会计报表,因此IASB只能先关注于矿产资源勘探与评价这主要问题,于2004年12月颁布了IFRS6《矿产资源的勘探与评价》。同FASB相比,IASB制订的准则只是一个中间过渡产物,并且由于概念理解上的区别,IASB制订的准则在名称上和FASB存在区别,采掘业所包括的内容范围更广一些。

(二)准则内容的比较

FASB现行的关于石油天然气生产活动的规定(第Oi5节)主要内容包括:总论、范围、成本发生时的会计处理、资本化成本的处理、矿区转让和相关交易、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探明矿区的减值测试和资本化的勘探、开发成本、全部成本法下的资本化利息、披露和名词解释等;而IFRS6其内容包括目标、范围、勘探和评价资产的确认、勘探和评价资产的计量、列报、减值、披露、生效日期与过渡性规定等。可以看出FASB和IASB的准则都涉及了对采掘行业矿产资源的勘探与评价的会计处理。只是FASB的准则包括从事石油天然气生产活动的企业的矿产权益的取得、勘探(包括前景勘探)开发和原油的生产和权益的取得与转让的会计处理,其内容完整并且构成了一个严密的准则体系;而IASB的准则仅仅涉及到了矿产资源勘探与评价。以下我们将就两个组织颁布的准则中涉及的共同方面一勘探与评价所包括的具体内容进行比较。

(三)确认与计量的比较

1.确认时计量的比较

FASB现行准则认为:勘探应包括钻勘探井和勘探参数井,勘探成本包括辅助设备和设施的折旧和操作成本以及进行其他勘探活动发生的成本,其主要种类有地层、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费用、为维持未开发矿区所发生的成本、干井贡献和井底贡献、钻探和装备勘探井的成本、钻勘探参数井的成本等;而IFRS6认为勘探与评价资产的计量按历史成本计量,初始计量时勘探与评价资产的成本构成包括与下列活动有关的费用:探矿权的取得、地形与地质地球物理化学研究、钻探井、土建、采样、与评价开采矿产资源的技术可行性和商业可采性等活动、相关恢复和拆除成本等。可以看出两个组织对勘探成本构成要素的认识基本一致,只是FASB认为一般石油企业经营活动分为取得矿权、勘探、开发和生产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发生相关的成本,会计都要对其进行相应的记录与反映;而IFRS6却将矿权取得成本归入勘探与评价支出,将石油天然气经营活动前两个阶段和为一个阶段。

2.减值的确认与计量的比较

FASB规定应对分别对探明矿区和未探明矿区进行评估来确认减损,在未探明矿区钻干井后不继续打井或租期已到而未在油藏附近打井时,则认为该矿区可能遭受减损,减损的确认和评价备抵的数目应通过矿区的摊销来实现,对于找到油天气储量的勘探井,如当年不能确定探明储量或以后发现储量不能生产时则应假设发生减损,并将其成本做费用列支;IFRS6认为勘探与评价资产的主体应每年进行减值评估并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在确认减值时应考虑IAS36《资产减值》的规定和某些表明主体将终止勘探的迹象。主体确定会计政策将勘探与评价资产分配到现金产出单元或现金产出单元组中以便对资产减值进行评估,为减值测试而确定的层次可能由一个或多个现金产出单元组成。可以看出两者都规定每年都进行减值评估并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但FASB规定分别对探明矿区和未探明矿区进行评估来确认减损,减损的确认和评价备抵的数目应通过矿区的摊销来实现;而IFRS6则规定将勘探与评价资产分配到现金产出单元或现金产出单元组中以进行减值评估,并认为一个或多个现金产出单元构成减值测试的层次。

(四)列报与披露的比较

FASB认为对石油天然气矿区的取得、勘探、和开发活动中发生的成本的揭示,应按成本的发生地点分地理区域揭示,并且探明矿产权益成本很大时,要和未探明矿区分开揭示,在对油气生产的经营成果的揭示中必须说明勘探费用、折旧、折耗和摊销以及估价准备等信息。IFRS在开采一项矿产资源的技术和商业可行性得到证明之前将勘探和评价资产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类,并认为主体应披露以下信息:关于勘探与评价支出的会计政策,由矿产资源的勘探与评价所引起的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的金额。可以看出FASB和IASB都要对取得矿区和勘探成本进行揭示,只是FASB对矿区取得成本与勘探成本的揭示是做为石油企业经营活动的两个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的揭示,并且需要分探明矿区和未分探明矿区进行揭示,在经营成果中也需要对勘探费用进行披露;而IFRS6则是将矿区取得与勘探评价过程所形成的资产负债收入与费用进行披露,并需披露关于勘探与评价支出的会计政策。

二、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信息披露规范的现状

目前我国石油天然气生产公司主要有三家,即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CNPC)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SINOPEC)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其中CNOOC的会计核算制度相对与国际惯例比较接近,类似于成果法。而CNPC和SINOPEC也借鉴采用了国际通行的成果法,对香港和国外10%股份股东的报告则按国际会计准则或美国油气准则的要求对现行资料进行调整,但其对国内90%股份股东的报告使用的是《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和已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于是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对上市的股份执行的IASB或FASB的准则,对非上市的股份则执行各自内部会计制度,在国内没有统一的油气上游作业信息披露规范。这样在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企业实际上是按照不同的标准来对其生产活动进行计价与报告,这不但造成了不同企业间的会计信息的不可比,不利于投资人和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投资与决策,也大大增加了我国石油企业的会计信息转换成本,并且在国际会计准则标准化的趋势下,也不利于体现我国石油企业的意愿和维护自己的利益,因此借鉴国际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势在必行。

三、改进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披露的建议

通过对FASB和IASB对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的制订的过程及内容的比较,并结合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信息披露规范的现状,我们可以得到下列启示。

(一)必须建立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

在我国,石油天然气等战略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客观、公允地计量与报告石油天然气生产活动对投资者投资和政府进行管制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我国石油企业会计报告由于缺乏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造成了报告内容的不规范和上市企业的高成本,这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投资者的需要,因此必须制定我国的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规范油气企业的会计核算,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促进国际间的协调。

(二)加强石油天然气会计理论的研究

FASB和IASB两个组织在准则的制订过程中都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准备工作,尤其FASB几个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的制订经历十数年,其间颁布的准则的部分内容随着研究的深入分别被以后的准则所替代,最终形成了一个严整的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体系。而我国制订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虽然有FASB和IASB现存的准则可以借鉴,但我国有自己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因此必须对我国国情下石油天然气会计理论进行研究,尤其是需要充分界定石油天然气资产的定义和其构成内容,以体现我国特色和符合国人的阅读理解习惯。

(三)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制订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

通过对FASB和IASB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FASB的现行的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在准则名称、内容范围、对油气企业活动的会计处理的规范中,都具有更高的借鉴性。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借鉴FASB现行的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来制订我国的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在准则制订中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准则名称上应该将石油天然气行业从采掘业中划分出来,因为在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重要性和其生产的特性决定有必要专门为规范其活动制订准则,其他采掘行业可以仿照执行。

准则内容上应该对油气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会计处理进行规范,而不是仅仅限于油气生产活动某一环节,其具体可以分为引言、定义、费用发生时的基本会计核算、油气生产活动的揭示、矿区财产权益的转让及相关的交易、所得税的会计核算以及生效日期和过渡等几个部分。

准则的制定需以对基本概念的界定和对会计基本原则的把握为基础,不同的概念基础或对基本原则不同角度的理解会导致不同的确认与计量结果,由于中国的财务会计有对资产做明确的类别划分并规定具体的内容和条件的习惯,这不仅便于实务操作,也便于信息使用者的阅读和理解,因此在准则中可以对石油天然气资产的定义和其构成内容首先进行严格的界定。

由于中国石油企业习惯上将其经营活动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矿权取得阶段、勘探阶段、开发阶段和生产阶段,因此在对其费用发生时的会计核算应该就这四个阶段分别进行会计处理,尤其是取得成本的核算,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必然需要对成本的取得进行单独处理,这点需在准则中有所体现,而不能因当前的情况而忽视。

石油天然气资产应采用的会计方法的选择上需要实施和完善成果法,虽然FASB和IASB的准则中没有明确规定必须采用成果法,但通过其对资本化成本的处理可以看出,两者都倾向于采用成果法,并且我国石油企业的实力也决定其完全可以采用成果法,目前需要做的是对我国现行近似成果法的进一步完善。例如可以取消储量使用费,改变CNOOC对自营勘探投资不论是否发现商业性油气流,均在次年摊入油气销售成本的会计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1]吴杰。美国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的发展历史及启示[J].会计研究,2000,12.

[2]龚光明。关于建立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的若干问题[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2,1.

[3]党红。关于石油天然气会计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启示[J].会计研究,2005,1.

石油天然气范文篇4

为保证能源安全和石油天然气的可持续供应,下一步必须在阻碍石油天然气改革的难点领域有所突破。应该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大市场化改革的力度,实现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打破行政垄断,引入市场竞争,营造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加快投融资体制和价格体制改革,为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一)完善政府管理体制

石油天然气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行业,政府无疑必须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要集中分散在各政府部门的职能,将仍保留在企业中的行政职能分离出来,建立综合的能源政府管理部门,并根据行业发展的要求建立相应的监管机构,将政府的政策制定职能与监管职能逐步分开,按照依法监管的原则建立现代监管制度,逐渐淡化行政审批等行政管理职能,在进行经济监管的同时,增强技术、安全、环保等社会监管手段。根据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所处发展阶段、资源状况和市场特征,政府的职能应主要体现在:制定宏观发展政策;在建立国家能源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实行石油战略管理;针对石油天然气行业制定有关促进竞争和反垄断的政策和法规,保证市场的公平有序竞争,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根据上下游各环节的技术经济特点,采取不同的监管机制,在竞争性环节放开竞争,进行市场准入和价格管制等,在自然垄断环节实行政府管制;发挥规范、协调企业行为和督促企业自律的作用;进行市场预测和提供信息服务等。

(二)打破行政垄断和市场分割,培育有效市场竞争

石油天然气行业应深化市场化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建立与健全市场机制。主要包括放松市场准入,逐步放开终端销售市场;打破地域垄断,积极培养市场主体;从开放、完善和规范市场入手,制定市场规则,形成合理的、有序的竞争格局;鼓励其它社会资金进入流通领域,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充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如建立国内石油现货和期货交易市场,以达到发现价格、规避风险、跟踪供求、调控市场的目的,合理引导石油天然气的生产、经营和消费。

应根据行业发展阶段和上下游各环节的技术经济特点,在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有序引入竞争。具体来说,上游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环节在实行许可证制度的基础上,引入竞争,这样有利于打破资源的区域性垄断,促进企业增加勘探投入,增加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提高开采效率;下游销售环节,特别是加油站是竞争性市场,应加大放开竞争的步伐,并通过安全、技术和环保标准等手段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从管道运输环节来看,天然气管道运输环节具有一定的自然垄断性,特别是我国的天然气产业还处在发展初期,管网非常薄弱,大部分生产者和用户之间都是单线联系,而且需求规模有限,还不具备欧美国家那样广泛引入竞争的条件,应该逐步引入竞争,可首先实行管道运输特许经营权的公开招标制度,引入市场竞争;同时,实行运输与销售分离,加强对管道运输定价的监管。石油管道运输与天然气管道运输有所不同,石油管道可与其他运输工具平行竞争,其垄断性要比天然气管道弱,但由于我国所处发展阶段及石油战略的重要地位,且管道建设仍非常不足,国家仍有必要加强对管道建设的投入和监管。

(三)划分自然垄断业务与竞争性业务

石油天然气行业是由开发勘探、管道运输和终端销售等多个环节组成,各环节的性质不尽相同。总的来说,除管道运输因其网络特征而具有自然垄断性质外,其它各环节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应该是竞争性的。而我国的现状是这两种业务混合在一起参与市场竞争,这对于形成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极其不利。一方面,企业会凭借优势地位将垄断延伸到竞争性环节;另一方面,会导致“交叉补贴”的长期存在。

从国际经验看,为在具有自然垄断业务的行业改革时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各国都在改革之初严格界定石油天然气行业的非自然垄断环节和自然垄断性环节,并将这两种业务根据改革的进程逐步分离。如美国的天然气行业改革就是从分离销售与管道开始的。首先,联邦能源规制委员会要求管道公司把天然气运输与其他各种服务(主要是销售)分离,规定消费者可以从任一生产者处购买天然气,生产者也可以直接向最终用户和批发商卖气,生产者之间展开争夺用户的竞争。其次,要求管道公司公平地提供管道服务。尽管天然气产业上下游已经形成了竞争市场,但是,由于管道运输具有一定的自然垄断特性,联邦能源规制委员会要求管道公司对所有的市场参与者提供非歧视性的管道运输服务。

应借鉴国外改革的经验,根据我国行业特征和发展阶段,逐步将自然垄断性业务从竞争性业务中分离出去,竞争性业务放开市场准入,建立公平有序的竞争秩序,形成多元化发展的格局;而在自然垄断性环节加强监管,防止滥用垄断优势,确保管道运输的安全和稳定,保证对第三方提供非歧视性管道接入,保证整个市场的公平竞争;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引入一定程度的竞争,如可由两家国有企业竞争经营,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垄断造成的效益损失。在严格区分自然垄断业务与竞争业务的基础上,应该对不能获得正常经营利润,具有普遍服务性质的环节形成合理的财政补贴机制,避免因行业内的交叉补贴而扩大垄断的范围。

(四)投融资体制改革

我国石油天然气还处在发展阶段,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石油天然气行业又具有投入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等特点。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投融资体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石油天然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完善投融资体制,建立投资风险机制,形成包括外资和民间资本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对于我国能源安全保障和可持续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要改变过去由政府决定和主导投资的方式,政府在投资领域的角色应是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公布投资信息,协调部级的投资项目;对关系到国计民生重大项目适当进行投资,但这些项目的投资决策应充分科学化和民主化,且不一定由国有企业独资经营;同时,抓紧制定和规范我国天然气企业境外投资监管制度。至于具体的投资活动应由企业自主决策,鼓励多渠道,包括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的方式,加大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管道运输的投资;鼓励各种资本通过参股、控股、合资、合作等形式参加我国石油天然气建设,逐步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石油天然气企业对外投资,支持具有竞争力的天然气企业跨国经营,并在信贷、保险等方面予以帮助。

(五)价格体制改革

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往往是各行业改革的攻坚环节,它要求市场竞争的局面初步形成,有相应的体制环境和配套条件,如在自然垄断领域就要求有发达的管网作保证,而这些在我国现阶段基本不具备,因此不能操之过急,应根据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发展阶段和行业特点制定相应的价格市场化道路。

1.完善与国际价格接轨的办法,促进石油价格机制的形成

从长远看,国内石油价格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放开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但在竞争性市场结构尚未建立,市场竞争还不充分的条件下,完全放开价格不现实。近期改革的重点应是进一步完善石油价格

接轨,接轨的原则是:一是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价格的确定要反映市场供求变化;二是适应加入WTO后市场逐步开放的要求,坚持与国际市场接轨;三是以企业为主体,国家适度管理;四是多种机制减少价格波动。石油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可先在成品油环节突破,并带动其它环节的价格市场化进程。

2.以供求关系为基础,兼顾能源比价,形成合理的天然气价格机制

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应按照发展阶段和行业特点,循序推进市场化进程,保障投资者的合理回报。改革初期,政府应确定管输价格,可以采取社会平均回报率或略高的投资回报率,以吸引多种资金进入,扩大管网规模;逐步放松对天然气行业其它环节的价格的管制,鼓励供求双方制定包括“照付不议”条款在内的长期供气合同;还应与可替代能源(如燃料油、柴油、LNG等)价格和物价指数挂钩,以鼓励天然气消费。改革后期,应逐渐在上游引入竞争,允许第三方进入天然气管输网络,创造竞争的市场环境,在条件成熟时政府不再监管天然气井口价,但对管输价格仍然严格监管。

(六)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石油天然气行业国有企业改革与重组应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建立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责权利相统一和所有权与经营权彻底分离,完善经营机制,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建立有效的激励和惩罚机制,特别是在投融资领域,实行法人负责制,研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并推动企业减员增效,处理不良资产。

由于国有经济在石油天然气行业中占主导地位,为推动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探索国有资本的多种实现形式,实现产权多元化。其中,股份制是优化国有经济的有效方式之一。国有资本通过股份制可以吸引和组织更多的社会资本,从而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并促进产权多元化的形成和市场化改革进程。

二、政策建议

(一)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应从法律保障我国能源安全角度出发,制定国家层面涵盖整个国民经济的《能源法》;抓紧制定和修订《反垄断法》、《反倾销反补贴条例》、《保障措施条例》等维护公平竞争、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加快制定《石油法》和《天然气法》;为促进节能,应根据需要完善《节能法》,并加快制定《节能法》配套法规和实施细则,引导和规范全社会用能行为,其重点是制定《节约石油管理办法》、《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等。为保证法律法规的落实,应加强执法,完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健全执法体系,加强监督检查,依法实施管理。

(二)制定综合发展战略

石油天然气不仅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休戚相关,而且内在联系也非常强的行业,因此,在对国内外资源和需求变化进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制定长期的系统的行业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不仅对行业发展非常必要,而且还将促进整个能源产业的发展,对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和能源可持续供应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发展变化非常快,行业内外的经济关系非常复杂,制定发展战略应周全考虑,充分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以保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协调性。

(三)管理机构改革

1.建立集中统一的能源管理部门

能源产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国民经济重要产业,涉及石油等国家短缺战略物资、以及电网和天然气网的建设和运行等国家经济命脉,同时,能源内部各行业间的关联性和互动性很强,这些决定了能源产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产业部门,其发展除了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外,还应有政府管理和协调。而我国目前的能源管理呈多部门分散态势,综合性和长远性较差,为此,应借鉴北美经验建立国家层面的集中的宏观能源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比较符合我国能源大国的特点。应将分散在多家综合部门的能源部门分离出来重新整合,将管理权集中,这能有效避免政府职能的重复及交叉;按照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分别设立专业性的司局,以加强对这些行业的发展战略、政策目标、管理体制框架、法律法规的研究和制定。

2.建立独立的监管机构

由于能源产业改革的特殊性及其广泛存在自然垄断性环节,发挥政府管理的作用是勿庸置疑的。但政府应该逐步从竞争性领域退出,进一步转变职能,从“指令性管理”向“禁令性管理”转变,这就要求将政策的制定与监管职能完全分开,建立独立的部级综合监管机构和行业监管机构。

根据监管机构设置的原则及职能确定,设计了三个能源领域监管设置的方案。

第一种方案:建立独立于能源主管部门的部级综合能源监管机构;部级综合能源监管机构下对网络性质较强的行业(如电力、石油、天然气)设单独的行业监管机构。

第二种方案: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内设立能源监管机构,并通过立法规定其独立监管的权力,在监管机构下对自然垄断性较强的电力、天然气、石油单独设立行业监管机构,这些行业监管机构是相对独立的。

第三种方案:充分考虑现有能源管理机构的现状和正在进行的改革,可考虑在现有能源管理格局下尽快建立自然垄断性强的电力、天然气、石油行业单独的监管机构,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赋予这些机构真正行使监管的权力,并将能源局仍保留的相关行业监管职能尽快分离出来,归入成立的行业监管机构,没有建立独立的行业监管机构的行业监管职能仍暂由能源局行使。

上述三种方案是根据不同的背景和目标而设计的,从真正实现政监分开,提高监管效率方面考虑,第一种方案是理想方案,也是最符合建立现代监管体制要求的模式;从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角度考虑,第二种方案是现在应该采取的模式,但鉴于我国现有的能源管理格局,可先由第一方案起步,但过渡时间不能太长。需要强调的是,这三种方案都是在国家和地方设立相应的监管机构,即都在省一级也建立相应的政府主管部门、综合监管部门或行业监管机构(个别行业可根据情况需要在区域一级设立相应机构,如区域的电力监管机构)。其中地方成立的监管机构,职能相对独立,权限也较大,且随着改革的深入,具体监管的实施应主要放在地方监管机构,但地方级的机构都接受国家相应机构的管理或监督;不管采取何种方案,都应在明确各自隶属关系和职能划分的基础上,处理好国家能源主管部门、部级能源监管机构、行业协会及各地方相应机构的关系;在发挥能源主管部门和能源监管机构作用的同时,逐渐加强行业协会在能源协调发展和社会监管中的独特作用,以促进监管的公开透明,提高监管效率。

(四)建立石油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可持续供应

我国石油供应的不安全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对外依存的增大、企业石油库存量过低、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尚未建立、石油进口外汇支出逐年增加、进口通道安全性变差、国内石油价格过分依赖国际油价、国际石油地缘政治的重大变化等等都对中国获得稳定、可靠、安全的石油供应产生影响。我国石油供应既存在价格急剧变动的经济风险,也存在石油供应阶段性、部分性供应中断的隐患,因此,完

善石油安全保障体系应成为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内容。

1.多种方式保障石油安全

为确保经济的稳定发展和能源的安全供应,必须采取多种途径利用国际能源资源和市场。现在尽管世界区域性纷争不断,但经济手段仍是解决能源领域的主要途径,我国还是应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遵循市场规律,主动出击,在全球性的石油资源争夺中逐步占据有利位置,不再受制于人。但世界的复杂形势也要求我们有应对策略,未雨绸缪,在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时,必要时结合使用多种办法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随着我国实力的增强及国际地位的提高,保障石油安全应该日益与国家的政治、经济甚至是军事紧密联系起来,国家应增强外交活动中对能源领域的关注度及目的性,在国家层面对开放性能源政策实施统一指导和协调,建议与俄罗斯等能源大国建立稳定的能源合作双边机制。

2.立足国内,利用国际市场

总体而言,应该立足国内、面向世界,解决我国石油供应不足的问题。首先,应立足国内,一方面要在提高经济效率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国内能源生产能力,加大对国内油气资源勘探的投入,增加海洋油气资源勘探的投入,大力发展油气生产。另一方面,应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形成我国多元化能源结构,特别是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发展石油替代能源;大力实行节油,发展石油高效利用技术,提高石油利用效率。同时,应加强西部能源的开发,提高开发和利用西部能源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中的战略地位。

在加强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和开发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多方位开拓油气供应渠道。随着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中国已有能力在国际市场上调整石油供应安全战略。应尽快确定成本较低和较为可行的能源供应方案,尽可能经济、合理地利用国外能源资源。可通过对海外石油勘探开发给予积极的扶持政策,如对运往国内加工利用的海外份额油取消或优先获得进口配额和许可证,建立海外石油勘探开发基金和信贷支持等,并对份额油的进口免征进口税等办法推动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建立海外油气生产基地,以减少对国外的直接依赖,降低能源供应风险。

3.加强能源安全评估和预警体系建设

我国石油不安全性主要集中在石油行业,既存在价格急剧变动的经济风险,也存在石油供应阶段性、部分性供应中断的风险。应该建立一套保障能源安全的全面、系统和完善的机制,包括密切关注国际能源发展态势,全面评估我国的能源状况,监控我国能源发展变动情况,并对可能出现的能源危机做出预警反应,相应采取应急措施等。应全面分析在哪些情况下我国可能发生能源危机,根据国内外能源形势适时判断可能发生危机的严重程度,进行能源安全评级(可有不同的评级方法,如可按程度不同采取“蓝”、“绿”、“黄”、“橙黄”、“红”的警示),并针对不同级别的能源危机设计系统的应急方案。这样既可以保证我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从容应对,又不至于在出现一般性的国际市场价格波动或暂时性的国内供求矛盾时采取过急措施而导致国民经济遭受重大损失。

4.完善油气储备体系

建立油气储备是世界各国通行的解决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其中石油是最主要的战略储备物资。20世纪70年代两次世界石油危机使一些石油消费大国纷纷响应由经合组织(OECD)1974年设立的国际能源机构(1EA)所制定的石油储备标准,建立起由政府控制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的石油生产销售商也扩大了各自企业的石油储备能力,这使得这些国家在能源安全方面应变能力大大加强,并藉此给其他国家施加更大压力。而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不断上升,进口石油又主要来自局势动荡的中东地区并且要通过漫长的海上运输线,石油的持续供给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为防止突发事件导致我国能源供应的中断,建立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势在必行。应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际成熟经验,组成部级的专门机构,并由国家作专项资金安排,确保石油储备的战略性、统一性、安全性;科学确立战略石油储备的水平,合理安排储备基地的布局,建立有效机制促使企业积极参与石油储备工作,逐步形成“实物储备与产地储备相结合”,“国家为主、分级储备、官民结合”的储备体系;随着科学技术在石油天然气中的作用日益显现,技术储备也应逐渐成为油气储备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以使我国能在发生石油安全危机时能启动技术储备从容应对;应完善石油市场体系,尽早使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真正接轨,采取国际通行的市场手段,如石油期货交易等缓冲石油危机的压力。

(五)提升石油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代经济工业部门的不断崛起,我国对石油天然气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并将占能源进口的绝大部分。今后我国能源安全的焦点将集中在石油天然气行业,它的发展将影响我国的能源安全和可持续性供应。多年来,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都是将煤放在主导地位,这和我国的能源资源状况及当时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而且这种能源发展战略也确实在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国际能源形势的变化,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推进,以及环保对经济和能源发展的制约日益显现的背景下,调整我国的能源结构势在必行。煤炭将继续在我国经济和能源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但这并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甚至是一种无奈的接受。随着我国煤炭开发成本的提高以及煤质的下降,结合环境压力综合考虑,煤炭在能源发展中已没有以往的优势,石油天然气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将日益重要。一个处于现代社会的国家,没有煤炭可以维持一段时间,但如果没有石油,整个社会将立即瘫痪。因此,在强调煤炭的重要性的同时,应该提升石油天然气在能源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虽然目前还不能取代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地位,但至少应该将石油天然气提升到与煤炭同等重要的地位。其中石油与天然气的重要性在性质上略有不同,石油的重要性是从国家能源安全的角度考虑的,而天然气的重要性是作为一种上升势头非常好的清洁能源,将有可能成为我国调整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的突破口。

(六)制订经济激励政策

建立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固然要靠政府支持,但更为重要的是必须鼓励其它资金参与,实现国家的能源发展战略目标。为此,各国政府通过各种政策鼓励和支持民间企业对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的投资、开发和储备。主要通过增加低息贷款、贴息贷款、调节税费、财政担保和补贴、建立专用基金,以及加速折旧等多种方式对行业发展给予必要的支持。我国也可借鉴国际经验制订相应的经济激励政策,加快石油天然气行业的改革和发展步伐。

为保证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妥善处理石油天然气生产、运输,上游、中游与下游间,以及资源性地区与非资源性地区的分配关系。应研究建立石油天然气行业税收在相关地区的合理分配制度,兼顾资源省区、过境省份的利益,体现向西部倾斜的政策。为保证石油天然气安全,鼓励天然气形成使用,建议逐步将生产型税种调整为消费型税,并提高汽油的消费税率,减轻天然气勘探开发、城市配气、LNG进口税赋,实行差别税率,对发电用气给予税收优

惠。建立海外石油勘探开发投资保险机制,放宽审批权限,份额油返销国内实行零关税;节油代油设备投资税收减免。

石油天然气范文篇5

按照全市优化能源结构,缓解石油天然气“瓶颈”制约,改善投资环境,发展地方经济的要求,根据市政府开展石油天然气勘探工作的有关部署,近期,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四川石油管理局地球物理勘探公司202队、253队将在我县棠香、龙水、邮亭、万古、珠溪、三驱、石马、智凤、玉龙、拾万、宝兴、铁山、金山、高升、季家、龙石等街镇乡进行石油天然气勘探作业。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实施,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各有关街镇乡政府(办事处)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探的重大意义,努力为勘探作业营造好的环境,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自觉保护石油天然气勘探队的测量标志、所钻井位等,对故意破坏施工器材、设备的要依法严肃查处。同时,要成立协调领导小组,并上报县府办。

二、各有关街镇乡政府(办事处)要积极为勘探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协助解决好勘探队施工人员的吃、住问题。严禁阻挠石油天然气勘探施工,切实保障石油天然气施工单位车辆在乡镇公路的正常运行。

石油天然气范文篇6

关键词:石油天然气站场;安全管理;问题分析;改善对策

伴随工业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在国家建设及民众生活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缺少能源作为支撑势必将影响到我国工业发展步伐。保证石油天然气的安全生产是确保企业正常运转的重要前提,同时也保障了国家建设长治久安。当前石油天然气站场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资源的不安全状态两方面因素所导致的。运行过程中,石油天然气站场有着显著的易燃易爆特性,危险性等级较高,倘若出现人工操作失误、控制失灵或是设备故障问题则就极有可能引起大型的爆炸或火灾事故,可见石油天然气站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这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同时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助推器。

1当前石油天然气站场安全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1.1缺少周密的安全规划

所谓安全规划是指特定时期下所制定的安全生产目标、任务以及相应的措施,安全规划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保证安全生产,促进人员素质和安全技术条件提高,进而推动科学技术更新及社会经济发展。石油天然气站场的安全规划与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同样重要,这是因为石油天然气行业高利润与高风险并存,一旦有安全事故发生其损失不可估量,因此石油天然气站场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安全管理工作。在石油天然气站场生产过程中很多事故的发生都是意想不到的,倘若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便极易引发更为严重的安全事故,并且事故的损失往往是极大的,这对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影响也颇大。然而,当前很多石油天然气站场在管理工作上并未深刻意识到安全管理的迫切性,在安全生产及管理规划的制定上欠缺谨慎和严密,安全问题并未在每个生产环节全面渗透,这就导致石油天然气站场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可见,提升安全管理意识,制定周密的安全规划,是石油天然气站场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

1.2缺乏系统化的安全培训

当前石油天然气站场安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之一便是安全培训,只有将安全培训落实到位才能够在实际操作中真正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这也是石油天然气企业一直努力的方向。要想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好,需要相关负责人积极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通过不断学习树立全新的管理与服务理念,通过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以及专业能力的提升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然而从目前石油天然气站场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企业对于安全培训工作的开展不够充分重视,并未针对员工层次的不同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开展培训工作,这就使得人员在自身的岗位工作上安全意识不足,实际操作过程缺乏规范性,对安全工作的认识远远没有达到要求,从而导致石油天然气站场在生产过程中安全隐患时常存在。

1.3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

我国目前针对石油天然气的安全管理建立了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并且也明确了违反规定之后的处罚标准,然而在管理机制方面还存在处罚力度不足的问题。无论是对国家还是民众生活,石油天然气站场的重要性都不容忽视,工作人员作为企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当明确自身的职责,切实提高安全生产意识,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一旦发生有人不按照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定的行为进而导致危险事故发生的必定要对其严肃处理,甚至后果严重的还要对其做出开除处罚。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是石油天然气站场工作人员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对于一些素质不符合要求的人员必须严肃处理,从安全管理制度处罚,加大惩罚力度,这对于企业负责人及一线工作人员都有一定的警示作用。生产现场是石油天然气站场生产的集中点,同时也是事故发生频率最高的场所,因此安全管理控制的关键就在于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行合理控制,尽可能保证生产的最佳状态,最大限度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从现实情况来看,当前石油天然气站场在安全管理工作上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建立生产基层的安全管理机制。

2石油天然气站场安全管理工作的改善对策

2.1加强人员安全管理

石油天然气站场的安全管理首要关注的是人员安全管理,将生产责任落实到个人,负责生产第一线的人员更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生产工作安全有序开展。要搞好安全工作,必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从以往生产经验来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与安全管理状况休戚相关,这就需要从人员的安全培训着手,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安全生产责任条例的约束下落实各项管理工作,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在安全培训方面必须确保人员无论是思想意识还是实际操作都能够秉承安全生产规范,提高人员的岗位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员工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此外,员工自身的素质也是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安全管理关系到石油天然气站场的长远发展,因此必须重视提高培训对象的层次性以及培训内容的针对性,用专业素质切实保障站场安全管理工作,始终将安全置于首位。

2.2重视设备安全管理

石油天然气站场安全管理工作并非仅局限于管理模式上,紧抓设备生产安全也至关重要。一旦设备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导致原油和天然气泄漏,轻者是资源浪费,严重的还会引发严重的火灾甚至是爆炸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生产过程必须紧密观察设备是否处于安全运行状态之中,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为了确保设备的规范操作和有效管理,需要建立维护检修记录、安全设施适用范围等涉及安全的所有资料,确保安全管理工作有据可依。

2.3构建安全管理的环境

HSE管理体系是现阶段在国际石油天然气领域通用的一种管理体系,吸收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并最终形成的这一体系其核心内容在于三个方面,即领导承诺、预防和全体职工的参与,是现代市场环境下石油天然气企业标准而有序运行的全面反映。基于石油天然气站场的发展,HSE管理体系获得了较好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效果,成为了集安全、健康于一体的现代化管理模式,与我国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得益彰。从我国的发展实际出发,需要在安全管理模式和体系建设上加强创新,在关注石油天然气生产安全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好的成效。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石油天然气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国民经济中石油天然气行业占据着核心地位,可见它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从石油天然气站场的长久稳定运行角度来看,必须加强对石油天然气站场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研究,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政策,确保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而言,除了要尽快解决存在的问题外,还需对各类安全事故全面防范,将安全管理的要义落到实处。资源对于国家发展的意义不容置喙,而当前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也是重要的发展战略规划之一,需要在行动上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了顺应时展趋势,加强石油天然气站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可谓是必然之举措。

作者:周旭 单位:湖南省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熊猛进,朱亮,周林武.石油天然气站场安全管理工作探讨[J].科学管理,2014,(7):200-201.

[2]解智堂.石油天然气站场安全管理工作探讨[J].石油化工设备,2010,(11):56-57.

石油天然气范文篇7

按照我市优化能源结构,缓解石油天然气“瓶颈”制约,改善投资环境,发展地方经济的要求,根据市政府开展石油天然气勘探工作的有关部署,近期,中国石化集团西南石油局将在我县邮亭镇进行天然气勘探作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四川石油管理局地球物理勘探公司203队、209队将在我县龙岗、龙水、宝顶、万古、中敖、三驱、石马、雍溪、智凤、玉龙、宝兴、铁山、回龙、国梁、金山、高升、季家、龙石、高坪等街镇乡进行石油天然气勘探作业。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实施,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各有关街镇乡政府(办事处)要高度重视此项目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探的重大意义,努力为勘探作业营造好的环境。同时,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自觉保护石油天然气勘探队的测量标志、所钻井位等,对故意破坏施工器材、设备的要依法严肃查处。

二、各有关街镇乡政府(办事处)要积极为勘探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协助解决好勘探队施工人员的吃、住问题。严禁阻挠石油天然气勘探施工,切实保障石油天然气施工单位车辆在乡镇公路的正常运行。

石油天然气范文篇8

我乡地处深丘,位于东槽要道入口。搞好全乡的安全生产工作,是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确保社会治安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境内有石油天然气井两口,天然气脱硫站一个,分别位于我乡村四社和村一社,天然气输气管道途径我乡等村。

二、危险介质的确定和事故分类

石油天然气事故:一般有天然气泄漏,中毒,天然气火灾和爆炸几种。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乡人民政府成立乡石油天然气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由乡长任组长,分管安全的副乡长任副组长,成员由乡安办、财政所、民政所、卫生院、国土建管和乡人武部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组成,其职责为统一领导全乡的石油天然气事故应急防治工作。

四、应急准备

㈠、各有关部门及村委会,应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并根据应急预案和行动方案的要求,保证应急设施,设备、救灾物品器械等物资储备。

㈡、各有关部门应加强应急技能培训,加强对公众开展石油天然气事故防治及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及应对能力。

石油天然气范文篇9

按照全市优化能源结构、缓解石油天然气“瓶颈”制约,改善投资环境、发展地方经济的要求,根据市政府开展石油天然气勘探工作的有关部署,**年6月下旬至12月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四川石油管理局地球物理勘探公司209队将在我县宝顶、中敖、三驱、铁山、高升、季家、高坪等镇乡进行石油天然气勘探作业。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实施,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各有关镇乡政府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探的重大意义,努力为勘探作业营造良好的环境,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保护石油天然气勘探队的测量标志、所钻井位等,对故意破坏施工器材、设备的要依法严肃查处。同时,要成立协调领导小组,并在**年6月20日前上报县府办

二、各有关镇乡政府要积极为勘探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协助解决好勘探队施工人员的吃、住问题。严禁阻挠石油天然气勘探施工,切实保障石油天然气施工单位车辆在乡镇公路的正常运行。

石油天然气范文篇10

一、预案的实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镇辖区内陆上石油天然气储运事故灾难。

(一)一次死亡1人(含1人)以上的事故;

(二)一次造成10人以上急性中毒的事故;

(三)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的事故;

(四)其它性质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特别重大的事故。

二、应急救援组织

成立镇陆上石油天然气储运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陆上石油天然气储运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的组织领导和指挥工作。

(一)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组成

(二)领导小组职责

提出修订镇陆上石油天然气储运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召开例会,组织指挥演练,对发生事故时是否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决策,调动各应急救援力量和物资,及时掌握事故两地态势,全面指挥应急救援工作。应急预案启动后,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应迅速赶赴现场临时指挥部,同时按各部门职责情事反应。

(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

1、镇安委会负责陆上石油天然气储运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抢险,抢救的联络、协调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修订和更新镇级预案,对镇内陆上石油天然气储运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备案,负责向上级请求,提供应急救援的技术支持,负责组织事故的调查工作。

2、派出所负责迅速控制井喷、爆管、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的事故现场,营救受害人员,监控有关责任人,保障救援交通畅通,人员疏散,必要时实施实施交通管制,组织安全警戒,维护现场及周围地区的治安秩序。

3、工交办(农机)负责组织运输车辆,保证疏散人员和救援物资的运送。

4、规划建设所负责事故现场的应急监测,对井喷、管道、容器等泄漏出的有毒有害气体或液体的性质、危害性的鉴定,并做好泄漏到河流、塘、埝、土壤内的有毒有害液体污染源的检测和处置工作。

5、中心卫生院负责组织医疗救护队对事故现场受害人员进行救护,调运药品、医疗器材,确保医疗卫生应急抢救队伍和装备,满足应急救援需要。

6、民政办负责组织救灾物资,配合做好善后工作。

7、水管站负责事故现场电力的安全保障,保证救援工作正常开展。

8、领导小组成员其它部门按各自职责履行责任。

(四)领导小组内设机构及主要职责

为确保及时、有效、顺利开展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内设综合协调组、现场警戒组、救援排险组、医疗抢救组、抢险救援物资保障组等五个组和应急救援办公室。其职责和组成人员如下:

1、综合协调组

由镇安委会牵头负责综合协调、组织事故现场救援工作。

(1)负责向各个组传达领导小组负责人指令;

(2)负责联系和督促各组工作;

(3)报告各组救援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4)负责向县矿山事故灾难应急办公室报告事故情况及请求援助。

2、现场警戒组

由派出所、交管办组成,派出所的负责人任组长。

(1)负责划定现场的警戒区并组织警戒,维护现场治安和交通秩序;

(2)负责救援运输车辆的畅通;

(3)负责疏散事故区域内的无关人员;

(4)负责转达上级气象预报。

3、救援排险组

由派出所、中心卫生院、规划建设所、工交办组成,并矿山事故灾难的不同类型、特征分别由不同部门负责人任组长。

(1)火灾、爆炸类事故由公安派出所的负责人任组长;

(2)中毒类事故由卫生院的负责人任组长;

(3)道路运输类事故由公交办负责人任组长;

(4)特种设备、压力容器(管道)类事故的排险由上级质监局的负责人任组长;

(5)残留的建筑物、构筑物排险工作由规划建设所的负责人任组长。

4、医疗抢救组

由中心卫生院负责组织有关医疗人员进行医疗救护工作。

5、抢险救援物资保障组

由民政办、供电所组成,民政办负责人任组长,负责组织协调救灾物资和电力的保障及善后处理工作。

6、应急救援办公室

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镇安办,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其职责是:

(1)接到事故报告后,迅速报告组长,通知各有关单位迅速到达事故现场,并按照领导小组要求,处理应急救援事务;

(2)监督有关部门建立和管理陆上石油天然气储运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队队伍和装备;

(3)监督有关部门和陆上石油天然气储运从业单位制定陆上石油天然气储运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和定期演练;

(4)对有关部门和从业单位制定的陆上石油天然气储运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进行登记备案;

(5)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事项。

三、事故报告

为及时掌握陆上石油天然气储运事故灾难情况,准确传递信息,下达领导小组的指令,发生陆上石油天然气储运事故灾难的必须将事故单位、时间、地点、事故原因、损失程度及抢险情况迅速与下列单位、人员联系:

四、有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