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监督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01:41:22

食品药品监督

食品药品监督范文篇1

××年被评为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文明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先进单位、荣获全市药监系统药品快检技术比武团体第一名等荣誉称号。

一、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一)抓好领导班子政治理论和业务素质的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后,立即组织班子成员进行学习,制定了学习计划,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及现阶段关于食品药品监管的方针政策,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食品药品监管职能上来。

局党组成员认真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县委、县政府一系列决策,制定并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暂行规定》,在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中,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政;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相结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注重加强班子建设,增强班子的凝聚力,班子成员之间团结一心,坦诚布公,以诚相待。积极开展艰苦奋斗、廉洁从政教育活动,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牢记两个务必,树立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思想。牢记使命、长期奋斗、居安思危,增强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认真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严格执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七个不准等有关规定,并将其制作成警示牌,做到时时提醒、时时注意。积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被评为一类单位,制定了《开展十廉活动的实施方案》。

积极参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招商引资工作,今年万元的招商引资任务目前已经超额完成。

(二)加强个人自身建设,模范地履行岗位职责

作为我个人,在市局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一年来,能够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群众观,落实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履行岗位职责,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风气,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坚持原则,克服懒汉思想,带领一班人,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团结务实打基础,严格监管创一流。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领导,切实担负起反腐倡廉的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为加快发展,优化环境的重要内容,做到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指导到位、监督到位、追究到位,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

⒈加强自身建设,时刻把思想教育工作摆在首位。领导干部首先以身作则,面对县局三新一缺的实际问题,如何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班长的责任重大,要求同志们做到的自己要以身作则。工作中能善于团结同志,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积极为班子成员创造良好的发挥余地,对助手信任、放心,能够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积极性。一年来,班子成员所分管的工作,都干的有声有色。

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对待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人道德意识的体现,不论职位高低,要在其岗谋其责,要为民所为,要廉洁从政,始终坚持创一流思想、创一流作风、创一流业绩的思想。

⒊廉政建设方面,做到自尊自重、自警自律,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模范遵守党的纪律,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制度规定,做到勤俭干事业,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同时管好自己的亲属、子女以及身边的工作人员。××年底,县政府无偿划拨亩土地用于办公场所建设,在没有一分建设资金的情况下,全局干部职工充分发挥艰苦创业的精神,集资万元做为建设启动资金。在建设的过程中,带头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一是强化责任观念,建设经费是职工集资的,我们要把每一分钱都花得物有所值,要对得起职工的这一片心意。二是强化自律意识。班子成员在工程建设中,自觉做到不介绍工程项目、不推销工程材料、不接受施工单位宴请、不干预招投标活动,以过硬的作风赢得全局职工和施工单位的称赞。成为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第一个建起办公楼和宿舍楼的县区,受到市局领导的表扬和肯定。

二、强化措施,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

(一)健全制度,加强教育,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和执法水平。

.制定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项,做到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规范人。加强学习,提高食品药监队伍素质。本着培养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作风清正、纪律严明、行动快捷、人民放心的监管队伍的目标,有计划地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法律法规学习。一是制定了执法人员学习培训计划、培训制度,坚持个人自学,做到集中学习有记录,平时自学有笔记。二是领导干部自觉带头学法、用法、守法,吃透精神,掌握实质。三是对照工作实际,聘请法律专家开展两次法制讲座,解决在实际执法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余个,为依法行政提供了有力保障。四是开展了药品法律法规每季一讲活动,每周重点学习一部法律,在学习的基础上每月进行一次法律小考,每季度进行一次大考,每年年终进行综合考试,并将考试情况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五是举行了创建和谐单位、建局三周年有感等演讲会,提高了干部职工的读、写等表达能力。还举办了庆五一乒乓球比赛、创建和谐单位暨建局三周年文艺联欢会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陶冶情操。

.健全制度,提高依法行政效能。根据省、市有关政策规定,建立了行政审批、行政检查、行政处罚等药品监管行政执法各项工作制度,行政处罚实行票款分离,特别是对申请开办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审批程序予以公开,接受监督,受市局委托,认真搞好初审、上报工作,进一步规范了行政审批工作。

开展管理相对人法律法规培训活动。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配合市局,组织了认证企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对全县名药品经营企业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在此基础上,在深入基层监督检查过程中,积极宣传药品、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具体案例对乡村医生进行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开展药品监督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增强依法管理药品的法律意识。在《临沂广播电视报》、《临沂日报版》开辟专栏,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职责、工作动态进行报道。充分利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安全生产月、《行政许可法》实施日等有利时机,集中开展大规模的宣传咨询活动,设立咨询台,现场展出了余种假劣药品,播放《药品管理法》录音,有余人对有关假劣药品的鉴别等问题进行了咨询,发放《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等宣传材料余份。在月日食品药品安全周集中宣传活动中,现场设立宣传咨询、投诉台个,制作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图板个,悬挂宣传标语条,播放《食品卫生法》录音,展出查处的假劣食品、药品余种,发放宣传资料份,填写《山东省食品安全现状消费者问卷调查表》份,参加现场咨询的群众余人,接受群众咨询余次。县报社、县电视台等新闻记者进行跟踪采访报道。还通过《食品药品监管信息》进行广泛宣传,共印发《食品药品监管信息》期余份。电视台多次报道了我局药品监督执法措施与取得的成效,为我县药品监督执法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到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将全县药品市场划分为个责任区,组成个执法队。每个责任区都由分管领导带队,业务科室牵头具体负责,实行包片责任制,年初与各包片领导、科室负责人签定了《划片监督管理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监管的范围、目标和责任。在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同时,建立了一系列药品监督责任考核机制,哪个地方由于监管不力出现假劣药品问题,要层层追究责任,确保了监管力度到位。

(二)强化措施,依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不超越职权、滥用职权导致行政执法过错,决不损害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各科室推行角服务工作,年初已与各科室签定了有关目标管理责任书。按照创建学习型机关,做学习型干部的要求,开展了树立药监形象四个一活动(即对待来药监局办事的人要一个座位让座,一杯茶水相待,一片热心办事,一句好话送行),营造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

执行案件审核制度。成立了案件审核委员会。对涉及的大案、要案和重大复杂案件进行集体讨论研究决定,杜绝违法实施罚款、没收财物、责令停产停业等现象的发生。做到案件处理规范化,立案审理的案件手续完备,杜绝越权管辖、办案或者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移送案件的做法。按照《药品监督管理行政案件质量评价标准》审理行政处罚案件,年度立案查办的案件结案率达到以上,对结案的案件,及时按标准进行归档管理。一年来无被诉讼败诉案件、行政赔偿和行政复议被变更或者撤消案件。

(三)严格执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监督管理制度。制定实施《行政处罚案件审核暂行办法》、《关于行政执法中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等工作制度,对各项行政执法行为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执法监督制约机制。

.建立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为加强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预防、减少和杜绝错案的发生,制定了《行政执法过错责任制追究办法》,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执法行为进行责任追究。

建立政务公开制度。除在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外,将食品药品监管职责、申办企业审批程序、重大、复杂案件办理结果等在大门厅内进行公开,让群众进一步明确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起到监督规范的作用。严格实行行政处罚罚款收缴分离制度。

.强化社会监督机制,提高监管工作质量。为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药品质量管理的意见、建议,提供检举、举报的渠道。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在药品经营单位、医疗机构悬挂药品质量检举箱,设立药品质量监督公示牌、举报电话等,及时听取群众反映的食品药品监管问题。

四依法加强食品药品市场监管

今年监督检查药品经营使用单位家,出动执法人员人次,查处假劣药品标值万余元,立案起,结案起,取缔无证经营户,受理群众举报起查实起,目前罚款到位资金万元。履行了食品安全协调职责,摸清了全县食品生产、加工、经营、餐饮业及集体食堂基本情况。牵头组织了节日、夏季和中、高考期间食品安全检查。出动执法人员人次,检查企业、学校食堂、饭店等家。目前,各食品职能部门查处违法案件余起。

三、抓好行风建设和十项承诺工作

(一)认真贯彻会议精神,加强对行风建设工作的领导

局党组认真学习贯彻全省、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行风建设动员大会暨十项承诺新闻会精神,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行风建设。

一是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行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职责,抓好落实;二是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三有素质教育,培养三有人才:即有好的文化素质、有好的品德素质、有好的思想素质;深入开展五查五看活动;三是建立和完善三个体系建设,即完善决策目标,完善制度,执法责任三个体系建设;四是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建立行风建设奖惩制度,坚决克服盲目性、冲动性、懒惰性,充分工作能力的全面性。对行风建设差、影响集体形象的科室和个人,取消当年参加各种奖励、先进等的评选资格。

(二)制定推行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十要十不要守则

为扎实地开展好十项承诺活动,把行业作风建设工作抓细、抓实、抓出成效,制定了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十要十不要守则,十要:一要依法行政,提高效率;二要诚实守信,爱岗敬业;三要清正廉洁,自尊自律;四要遵纪守法,文明服务;五要维护集体,树立形象;六要文明友善,立足监管;七要艰苦创业,完善自我;八要遵守纪律,自强自尊;九要弘扬文化,促进监管;十要政务公开,接受监督。

十不要:一不要吃拿卡要,自我为是;二不要违法违纪,酗酒;三不要消极怠工,无所作为;四不要擅离职守,贻误工作;五不要唯利是图,违纪违法;六不要铺张浪费,大手大脚;七不要出言不礼,伤害他人;八不要口是心非,弄虚作假;九不要损害集体,影响形象;十不要徇私舞弊,影响公务。

(三)在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十廉、十项承诺活动

食品药品监督范文篇2

一、强化餐饮食品监管工作,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建立健全镇村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网络,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农村监管能力建设。切实做好餐饮服务单位的日常监管工作,继续以食用油、鲜肉和肉制品、调味品、食品添加剂为重点品种,以餐具消毒为重点环节,以学校和幼儿园食堂、旅游景区餐饮服务单位为重点场所,严查餐饮服务单位采购使用劣质食用油、不合格的畜禽肉及制品以及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从业人员不进行健康体检等违法违规行为。稳步推进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工作,不断减少C级单位数量,提高A级单位比例。在巩固餐饮示范创建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便民早餐示范店”的创建工作。严格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对承担重大活动的餐饮服务单位实施现场监督,保障全市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的饮食安全。切实做好保健食品、化妆品的监管工作,及时查处保健食品、化妆品的质量安全方面的违法违规案件。

二、做好药械产品监管工作,依法查处涉药重大案件

继续做好药品、医疗器械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的日常监管工作。加强对药械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督促药品生产企业严格执行新修订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把好药品、医疗器械质量源头关;加强对医疗机构制剂的监管,确保医疗机构制剂质量安全。以国家基本药物为重点,加大对全市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重点对影响药品质量的进货、验收、贮存、配送环节进行监督检查,规范药品经营使用行为,确保基本药物质量安全。健全完善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风险预警机制,进一步提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水平,加快推进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

继续抓好大案要案的查处工作。一是完善案件协查联办机制。加强与公安、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的协作配合,落实群众举报奖励办法,构建系统上下一盘棋、联合打假一体化、社会监督一条心的工作机制。二是做好涉案药械的抽检工作。对投诉举报多、不良反应多、违法广告多的药械产品加大抽检力度,为稽查打假提供技术支撑。三是坚持行政处罚和刑事案件的有效衔接。对货值较大或影响较大的大案要案一律依法从严查处;对制假售假情节严重和涉嫌犯罪的,一律移交公安机关查办,追究刑事责任。

三、增强服务企业意识,推进医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通过开展业务培训、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指导服务等形式,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协调服务必康新医药产业综合体项目建设,帮助支持企业抓住机遇,调整产品结构,提升生产能力,实现转型升级,促进我市医药产业规模化、跨越式发展。

食品药品监督范文篇3

1、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各级食品药品监管机构要切实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推进依法行政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主管责任人,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组织、协调、督促和指导,定期听取依法行政和法制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将依法行政贯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始终。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推进依法行政实施方案》,把依法行政作为监管工作的基本准则,按照“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的原则,严格履行法定职责,提高行政执法效能,完善依法行政工作机制,落实依法行政考核制度,全面提高各级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依法行政意识、能力和水平。加强监管能力建设,推进监管制度创新,采取跨区执法、联合执法等形式,加强区域合作协调,整合行政执法资源,提高行政执法效率,推进全省食品药品监管再上新台阶。

2、不断强化法制监督,切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落实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和执法投诉受理制度,提高行政执法监督效能。严格执行“五公开、十不准、五监督”等执法监督制度,严肃查处“吃、拿、卡、要”等与民争利,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按照《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行政执法责任制暨法制建设考核暂行办法》的要求,以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和责任追究制为抓手,继续深入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行使职权和履行义务情况的评议考核,严格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通过组织案例评析、现场会、经验交流等形式,促进行政执法水平的提高。认真实施《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行政执法督查暂行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完善执法督查相关制度,继续深入开展行政执法督查活动,巩固“行政执法督查年”活动成果,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做好督查记录情况反馈和整改工作,推进监管执法工作不断深入。采取“业务部门”和“法制部门”两条线督查的办法,加强省局对市局、市局对县局的督查,以及市、县局相互巡查,以“大监管、大稽查”为重点,将督查和日常工作相结合,保证督查工作有效开展。各地取得行政执法监督证的执法监督人员要充分履行监督职责,定期开展执法督查活动,及时反馈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并向省局报送执法督查动态。通过执法督查活动,促进监督制度的创新,尽快建立全系统“大稽查、大监管”的局面。

3、切实做好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化解行政执法争议。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加强行政复议机构和队伍建设,组织全系统行政复议工作培训,提高行政复议人员素质。畅通行政复议申请渠道,推行“阳光办案”,加强复议案件督查督办,充分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加大现场调查办案力度,提高协调和沟通水平,提升案件审理效率,及时化解执法矛盾和纠纷。加强行政复议理论研究,归纳整理典型案例,探索新型办案方式,通过提高行政复议工作水平,促进行政执法水平不断提升。

4、掀起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新高潮,有力推进“五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今年是实施“五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的第三年,今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直接关系到“五五”法制宣传教育任务能否按时完成。全系统要继续严格执行“五五”法制宣传教育年度计划,并加强法制宣传的调查研究和监督检查,健全法制宣传的网络和工作机制,进一步浓厚法制宣传的氛围。深入开展以《国务院关于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药品召回管理办法》、《安徽省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监督管理办法》等新颁布的食品药品监管法律法规规章为主要内容的食品药品法律法规宣传和培训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掀起法制宣传教育新高潮。组织开展执法人员资格认证换证培训,抓好执法人员的岗前培训;组织编印《全省行政处罚典型案例汇编》,开展典型案例评析、案件审理观摩、执法现场模拟和相互交流考察等活动,抓好执法人员岗位培训。丰富宣传手段,创新宣传形式,改进宣传方式,增强针对性、实用性和群众参与性,以安徽普法网“食品药品”专栏为平台,积极开展网络普法。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9.15”《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实施纪念、“12.1”《药品管理法》实施纪念、“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专题法制宣传活动。

5、加强制度建设和地方立法。以《安徽省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监督管理办法》出台为契机,建立健全监管执法记录、规范药房、基层使用单位涉药人员资格考试、应急体系建设等配套制度,完善行政复议调查审理、行政处罚案件审核、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等办法,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条例》已入省人大地方性法规论证类立法项目,今年,积极配合省人大组织有关部门做好调研论证和征求意见工作,争取年内向省人大报送较为成熟的立法草案。

6、完善规范性文件审查和备案工作。不断建立健全规范性文件报备格式、报备内容,切实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并对规范性文件制定和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通报。对涉及社会重大事项或者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规范性文件,组织听证或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稿,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进一步帮助市局把好规范性文件审查关,提高市、县局规范性文件制定质量。年内将组织开展规范性文件制定和上报备案情况调研检查。继续与各有关职能机构密切配合,做好政策法规的请示答复工作。

食品药品监督范文篇4

关键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建设;大专院校;遵义

1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建设的必要性

1.1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的需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从食品卫生到食品安全的转变,诠释了“以人为本”这一基本理念,突出了食品检测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食品药品安全战略是一个涉及食品药品生产、加工、监督、管理、监测等环节的系统工程,更离不开食品药品相关专业人才,因此,从国家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的角度来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建设迫在眉睫。1.2市场需求催生对专业人员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对食品药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且呈现出多元化、差异化等特点。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以及食品企业的工业现代化程度和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企业急需大批知识面宽、实践技能强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方面人才,培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企业培训现有分析检验人员、开展食品检测与质量管理社会服务成为行业企业的迫切要求。课题组对贵阳、遵义、铜仁等地的10余个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行政部门和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发现,目前市场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人员的需求量较大,但专业人员的供给相对匮乏;西部地区在这方面的人才缺口较大,且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善。此外,目前除遵义医专外,西南三省尚无专门的培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人员的专科学校。因此,推进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建设,培养一支掌握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一线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能够从事食品、药品行业的加工、检验、质量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队伍迫在眉睫。

2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建设的定位

课题组在走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行政机构、食品药品生产企业,深入了解目前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人员的市场需求数量和技能需求、发展趋势后,基于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对专业建设的要求,立足目前的师资力量,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建设定位为:培养一批符合市场需求、专业基础扎实、实践操作过硬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人才;打造一支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完备、专任教师结构合理、专兼职教师比例适当、师生比合适的教师团队;搭建一个校企合作、互助共享、优势互补的实习平台。围绕专业定位,明确专业培养标准、课程设置、基地建设和师资要求。

3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培养的标准

基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市、区(县))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培养技能的新要求,专业培养的总标准为: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掌握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具有食品药品分析与检测、食品药品生产管理及品质控制、食品药品检验设备的维护、食品药品检验室设计、新产品开发等岗位所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的具体标准如下:3.1思想要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具有一定人文素养、法律知识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团队精神、良好的行为规范、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体魄,爱岗敬业、开拓进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素质人才。3.2专业知识要求。(1)掌握食品分析、食品质量控制与检测基本知识;(2)掌握本专业所需的药物学基础知识;(3)掌握药品GMP、GSP管理知识;(4)掌握食品药品质量检测管理技术知识;(5)掌握我国食品药品专业法律法规知识;(6)掌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所需的卫生监督、预防医学相关知识。3.3综合能力要求。(1)具有辨识和预测食品生产、储运、销售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能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或消除食品安全隐患的能力;(2)具有将食品、药品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应用在食品、药品管理工作中的能力;(3)具有专业岗位工作需要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4)具有一定的专业英语阅读与翻译能力;(5)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自我调控和团队协作能力;(6)具有专业的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能力;(7)具有计算机应用基础能力和基本维护能力;(8)具有运用EXCEL和SPSS等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的能力。

4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

4.1课程设置。根据专业定位、培养标准,明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中国药事法、药事管理学、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食品安全学、生产与经营质量管理认证。主要课程包括:药学基础、解剖学、生理学、分析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卫生学、药品分析、食品微生物检验、食品理化分析、药品分析与检测技术、公共关系与经济法规、食品工艺学、应用文写作、卫生统计学、管理学基础、德育、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及网络基础。4.2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的基地建设。实习基地是学生实习、学以致用、对接市场需求、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关键环节。从学校层面来看,有助于拓展学校的实习基地,与用人单位建立更多的联系与合作,扩大影响力;从院系层面来看,有助于完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培养方案,融专业的“教、学、训”三位于一体;从学生层面来看,有助于学生培养就业岗位的技能、学习与就业有关的知识,为用人单位提供选择学生的渠道。通过共管、共育、共建共享三大机制,推进基地建设。4.2.1完善校企合作共管机制。成立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行政部门领导,企业负责人、技术人员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协调解决合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实现“学生受益、行企获利、学校发展”的良性互动共赢合作局面。4.2.2完善人才培养共育机制。与食品药品监督相关部门、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单位合作,共同跟踪市场需求变化,共同调整专业方向,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实训教材,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质量评价方式改革,共同管理培养学生,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4.2.3创新基地共建共享机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探索股份制等多种合作方式,创新实训基地多元投资、共同建设模式。创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职业教育地长效运行与管理机制,使食品科技园和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中心成为学校的教学基地、学生的创业基地、企业的创新基地、教师的科研基地、社会的培训基地。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健全学生实习实训保障制度,完善顶岗实习管理、运行、考核评价制度,积极探索和实践学校、企业共同管理、共同评价的机制。加强与食品药品监督行政部门、相关事业单位、知名品牌企业的联系与沟通,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指导教师管理制度、考核评价制度等。聘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行业企业中具有食品加工、食品营养、食品药品检验等专长的、技术领先的企业专家作为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老师,积极探索和实践学校、企业共同管理、共同评价的新机制。

5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师资要求

师资力量是建设内容的核心之一。为更好地服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建设的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做好教师培养工作:一是搭平台。坚持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主要采取观摩教学、经验交流、信息反馈、展示成果、评议总结等形式,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级竞赛活动,组织教师开展教改活动,定期开展专业调研,促使教师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二是打基础。选送教师参加各种培训、进修和研究生班学习,在教育培训问题上给予必要的支持。三是委重任。给教师适时加压,让他们挑起教育教学重担,发挥有教学科研能力的教师的作用,让他们参与有关课题的研究。同时,向教师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并采取有效措施激励这些教师不断完善自身、丰富自身、提高自己,造就一支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完备、专任教师结构合理、专兼职教师比例适当、师生比合适的教师团队。

参考文献

[1]苟明.砥砺前行的中国食品安全[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9(6):40-45.

[2]姜爱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建设的研究[J].广西教育,2014(27):76-77.

[3]赵永敢,李超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食品监管方向)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4):134-136.

[4]苏新国,王尔茂,于丽平,等.高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定位的探讨[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8(8):91-93.

食品药品监督范文篇5

资料来源于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采用Excel软件统计该省108个区、县级(含直辖市、区、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简称“县级食药局”)、所属稽查分局及其1140个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简称“乡镇食药所”)工作人员岗位配置、性别、年龄、学历、专业、职称、人员编制等情况。

2结果

2.1人员岗位配置情况

目前,该省108个县级食药局“三定方案”已通过当地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审定核准。其中,县级食药局及所属稽查分局已基本改革到位。此次该省1269个乡镇群共成立乡镇食药所1140个。县级食药局及稽查分局划转人员主要为原县级食药局人员、工商局人员、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人员、商务局人员、卫生监督局人员。各乡镇食药所划转人员主要为原乡镇卫生院人员、乡镇中小学教师及少量乡镇政府人员。

2.2性别分布情况

全省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应划转人员7769人,实际到位6660人,到位率为85.7%。其中,男性工作人员4679人,女性工作人员1981人,男女比例为1∶0.42。从性别结构来看,男性总体多于女性,而且随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事业的发展,男性比例数量还将呈上升趋势。

2.3年龄分布情况

县级食药局主要以40~50岁人员为主,稽查分局以40岁人员为主,乡镇食药所以30岁以下人员为主。从年龄分布情况来看,县级食药局工作人员年龄偏大,稽查局人员年龄适中,乡镇食药所工作人员则比较年轻。全系统人员平均年龄为41.8岁,年龄层次总体合理。

2.4学历分布情况

县级食药局人员中,研究生占7%、本科占35%、大专占32%、中专(高中)及以下占26%。稽查分局人员中,本科占23%、大专占14%、中专(高中)及以下占63%。乡镇食药所人员中,本科占12%、大专占33%、中专(高中)及以下占55%。数据分析表明,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人员拥有高学历者较少,学历层次大部分集中在中等水平,符合我国省、市、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越往基层,人员学历越低”的趋势。

2.5专业构成情况

该省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工作人员中,药学专业(含中、西药)占29.67%、医学相关专业占11.13%、食品专业占1.24%、法律专业占12.88%、化学专业占1.95%、经济专业占11.91%、医疗器械相关专业占1.11%、其他专业占30.12%。数据分析显示,划转人员专业分布多元化,但食品药品相关专业如药学、医学、食品、法律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2.6专业技术职称类别等级情况

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专业技术人员中,中级职称(含医药工程师、主管中西药师、主治医师、主管护师、主管技师、中级经济师、中小学中级教师)占26%,初级职称(含医师、护师、中西药师、护士、医学检验技士、助理经济师、中小学初级教师)占19%。通过数据分析看出,该省县级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拥有专业技术职称人数较多,且中级职称者所占比例较高,这部分拥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主要集中在区卫生监督局、卫生院、乡镇中小学教师和少数原县级食药局划转人员。

2.7人员所属编制情况

此轮机构改革,该省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系编制身份多样,按《湖北省编办关于加快推进县级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鄂编办函〔2014〕60号)文件“保留划转人员的职级待遇,逐步消化”的精神,新组建的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人员编制类别分别有行政公务员编制、参公管理事业编制、事业编制、机关工勤编制和事业工勤编制。

3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直接关系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的监管能力和水平。该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体制改革已基本到位,形成了中央到地方“四位一体”的监管模式。但由于在此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改革中,国家精神是不新增加人员编制,所需人员由各职能部门统筹调剂解决,因此各县、市、区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

3.1食品药品监管队伍结构不合理,未形成人才梯队,须加强骨干人员培训力度据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2年版统计年鉴显示,该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队伍结构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逐年呈上升趋势,拥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所占比例也较大,食品药品监管队伍素质整体得到提高。而本研究数据分析显示,该省基层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人员较为年轻,无论学历还是专业技术职称均较低。机构改革后,没有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结构。因此,需加强基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有计划地重点培养一批能起到支撑、引领、带动作用的食品药品监管骨干人员,弥补队伍的结构缺陷,推动食品药品监管事业的健康发展。

食品药品监督范文篇6

为贯彻落实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座谈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奥运食品药品安全保障,继续做好全省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省局决定召开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座谈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内容

学习贯彻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座谈会精神,总结上半年工作,研究部署下半年工作;总结表彰、部署全省系统效能建设工作。

二、参会人员

各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办公室主任;各县(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省局领导,省局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

三、会议时间、地点

时间:20****年8月5日报到,8月6日开会,会期一天。

地点:宣城市绩溪县徽商大酒店(绩溪县文峰路28号,街心花园附近)。

四、其它

1、各市局将本局及所辖县(区)局参会人员名单按附件要求填写,并于7月31日18:00前传真至省局办公室(传真号码:)。

2、车辆安排。淮北、淮南、马鞍山、铜陵市局各带1台车,其他市局各带2台车。

食品药品监督范文篇7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和实践科学监管理念,回顾总结20****年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研究部署20****年重点工作。省政

府定于20****年2月29日至3月1日在合肥召开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会议。现将会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内容

学习贯彻吴仪副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贯彻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暨"双先"表彰会议精神;总结20****年全省食品药品监管工作,部署20****年重点工作;交流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经验;进行系统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动员;表彰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二、参会人员

各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办公室主任;各县(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各市药检所所长、太和县药检所所长;省局领导,省局机关处级干部,各直属单位负责人。

三、会议时间、地点

20****年2月28日17:30分前到稻香楼宾馆(合肥市金寨路311号)报到,2月29日至3月1日开会,会期一天半。

四、其它

1、各市局将市局、所辖县局、市药检所等参会人员名单按附件要求填写,并于2月22日前报送省局办公室。

2、请参会人员于2月28日下午到合肥稻香楼宾馆报到。受表彰的先进个人与参会代表同期抵达报到。每市限带2辆车。

食品药品监督范文篇8

2005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促进全县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全委会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三个文明建设为主导,提升领导班子的管理决策能力,以探索建立食品药品监管文化为先导,强化干部队伍素质,扎扎实实地促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今年被授予"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文明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是加强以人为本的理念教育,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

以建立团结有为的领导班子、培养一流队伍、树立一流行风、创造一流业绩为目标,始终把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作为重点,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制定完善执法人员学习培训计划、培训制度,有计划地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法律法规学习,建立学习笔记。加强"十廉教育",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制度规定,实行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十要十不要"守则,建立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惩防体系。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三有"素质教育,即有好的文化素质、有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有好的业务素质;培养"三有人才",即有执法能力,有业务能力,有写作、表达能力。要求全体人员做到有位、有为、有威。

二是加大监督力度,依法规范全县药品、医疗器械市场

实施药品放心工程,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的违法犯罪行为。在整顿规范药品市场过程中,坚持疏堵结合,打防并举,标本兼治。加大对重点单位和重点品种的监管,依法规范全县药品、医疗器械市场。今年监督检查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497家,出动执法人员2756人次,租用车辆206台次,查处假劣药品标值3万余元,立案36起,结案30起,取缔无证经营5户,受理群众举报9起,查实5起。在省局和市局依法行政规范化建设工作专项检查中,省、市局领导对我局艰苦创业、依法规范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是抓好食品安全监督工作

在县政府和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的领导下,履行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重大事故的查处职能。制定印发了《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开展了食品安全调研工作,摸清了全县食品生产、加工、经营、餐饮业及集体食堂数目。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及时调度相关部门食品监管情况。在春节、夏季组织了3次食品安全联合大检查。开展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促进规范管理。

四是全力以付,抓好办公场所基础设施建设

我局成立三年来,由于无固定办公场所,先后经历了两次搬迁。为此,县委、县政府领导及各有关部门非常重视、关心我局办公场所建设问题。县委、县政府划拨土地6亩用于办公楼建设。全体职工发扬无私奉献精神,集资80万元作为办公楼建设启动资金,于6月28日入驻新址办公。

五是探索建立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科学化的食品药品监管文化体系

食品药品监督范文篇9

一、全新开局,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多措并举

(一)领导重视,组建专门化的食品药品监管队伍

在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我镇于2014年1月18日成立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站,组建了以镇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组长、食品药品安全经办人员为协管员、各村信息员为成员的食品药品监管队伍。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站下设办公室,负责全镇食品药品日常监管工作,各村信息员分别由各村妇女主任兼任,负责本村的食品药品日常监管工作。镇村两级的组织构成强化了监控力度,为做好我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工作提供了保障。

(二)主动探索,全面开展食品药品经营户摸底调查

为了全面掌握我镇食品药品经营现状,了解当前可能存在的隐患和问题,我镇抓住2014年经济普查之机,组织人员对全镇现营的69家食品经营户做了走访调查。此次调查深入、详细,内容涉及工商营业执照、营业人员构成、环境卫生等,在掌握现有状况第一手资料的同时,建立起了我镇食品药品经营户基本信息档案,为后续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寻求突破,率先建立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曝光制度

2014年是我镇精心统筹规划、全力谋求发展的开启年,也是我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攻坚年。年初我们成立了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站,从组织上保证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开展。然而,总结去年的工作我们发现,我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方法不新、监督力度不够。今年,为了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强化监督管理,我镇创造性地建立了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曝光制度,形成了以各村信息为射线,以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曝光台为圆心的信息曝光机制。该机制具有操作灵活、曝光及时、影响范围大等特点,能够有效地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信息透明度,增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认识,从而推动我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积极配合,全力协助食药部门开展专项检查

去年年底以来,我镇先后开展了“两节”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春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乡镇药品安全专项检查等活动,对我食品和药品行业做了较为全面的检查、整改。每次检查活动有针对,有重点:“两节”期间,我们主要针对节日期间消费量大食品品种,紧紧抓住流通和消费两个环节,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整治重点单位包括:集体食堂、饭店、饮食摊点等餐饮单位。重点品种包括:奶制品、肉类、食用油、豆制品、大米、小麦粉、饮料、酒类、儿童食品和其他质量安全问题突出的农副产品等;春节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检查则主要对我镇中心小学食堂做了全面检查,并在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的指导下,提出了整改意见;乡镇药品安全检查活动主要对我镇卫生院和两个私人药房展开了检查,并针对现状提出了中肯的整改意见。积极地行动,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整改完善,为保障我镇食品药品安全打好了基础。

(五)重点落实到位,不断完善农村家宴管理台账

今年,我镇根据县食药监局相关文件要求,特别重视对农村家宴的监督管理工作。2月,我镇制定了镇农村家宴管理办法,着重加强对辖区范围内农村自办宴席的监管力度。5月初,我们对全镇近50名农村家宴厨师基本信息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登记,以期基本掌握各村家宴厨师资质情况,为后续的相关工作做好铺垫。

二、不断总结,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尚有不足

(一)基础信息管理分散,工作效率较低

长期以来,我镇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存在着基础信息管理分散、工作人员效率意识不高的问题。每办一项工作,都要动员村干部帮忙统计,以致重复统计、劳人劳己。

(二)经办人员专业性不强,工作效能较低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涉及到专业食品药品质量认证、许可证办理、相关单位资质审查等各种专业性较强的因素,而当前我镇具体经办人员均为兼职人员,并不具备相应的专业资质,影响工作的良好开展。

(三)群众安全意识不高,群众基础较薄弱

食品药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在日常的监管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食品药品经营户认识不到检查整改工作的重要性,以为只是政府走走过场,检查中消极应付,检查后不加整改。这显示了我们宣传工作力度不够,没有在群众中广泛形成认识。

三、立足当下,努力探索未来应对之策

(一)完善基础信息,助推工作长效开展

今后,我镇要不断完善、更新食品药品经营户基本信息电子档案,内容不仅要涵盖经营户工商执照、经营类别、经营场所地址等基本信息,还要不断完善其经营状况、年度收益等实时信息。全方位的信息系统有助于工作人员随需随取,为各项工作提供最直接的依据。

(二)强化队伍建构,保障工作稳步推进

年初,我们成立了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站,相比往年,组织结构更加完善,相关工作人员职责更加明确,但目前我们缺乏专职专业的经办人员。为配合县食药监局后续执法工作的开展,本月,我镇食品药品监管站站长及经办人员分别递交了省行政执法证申办表,这一举措将进一步规范我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站工作,为我镇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提供合法化、制度化的保障。今后,我们应当积极探索各种途径,如开展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借鉴其他地区先进做法等,不断提高我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三)加大宣传力度,确保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食品药品监督范文篇10

食品药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药品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保障公共安全和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承担的重要职责。

“十五”期间,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初步建立,在保障全省食品药品质量安全,规范食品药品市场秩序,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行为,引导人民群众安全合理用药,促进食品医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根本上促进了海南省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的好转。但全系统的队伍素质、基础设施、执法装备以及行政管理水平与全省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食品药品安全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十一五”时期(2006年至2010年)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省食品药品监管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做好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和海南省政府《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提出《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十一五”规划》。本《规划》是“十一五”期间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管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重点规划了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以及重大建设项目。本规划对省以下各级政府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海南省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战略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全局,把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基本建设、创新监管方式,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预防、减轻和消除食品药品安全危害与风险,为促进海南医药保健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为建设小康海南、和谐海南、平安海南发挥积极作用。

三、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10年,全省食品药品监管机制更加完善;食品药品法规和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信用体系建设较为完备;基础设施和执法装备进一步强化;监管队伍素质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提升;全省食品药品生产经营秩序明显好转;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大幅减少,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用药安全有效更有保障。

(二)分类目标

1.基本建设

(1)依据国家发改委《关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基础设施建设中西部地区项目有关工作的通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行政执法机构办公业务用房建设指导意见》和《省、地级药品检验机构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完善海南口岸药检药监综合办公大楼15745㎡的装修和配套工程;建设5个(地级)药品检验分所办公业务综合楼达11160㎡;建设19个直属局办公业务楼达14383㎡。

(2)全省各级食品药品监管机构的基本执法装备达到《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执法基本装备标准》的水平,增添食品安全和药品监督执法专用车46辆,其中:省局5辆,稽查总队3辆,市县局38辆。增添药品快速检测车3辆。

(3)全省各级药品检验机构的仪器设备达到《全国药品检验机构基本仪器配置标准》的水平,其中省药品检验所添置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气象色谱-质谱联用仪、热重分析仪、热差分析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激光散射粒度分析仪等大型精密仪器各1台;三亚、琼北、琼海、儋州、五指山等5个药检分所添置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红外分光光度计、薄层扫描仪等精密仪器各1台。

2.机构队伍建设

(1)增设省、市(县)级食品安全监察专员;增设保健品化妆品监管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处。在省药检所增设药品质量保证室、生物制品检测室、医疗器械及药包材检测室、实验动物室等机构。

(2)设立省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认证审评中心,具体负责药品认证、药品保健食品和医院制剂的注册审核或审评、医疗器械的注册审评等工作。设立省、市(县)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机构,具体负责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药物滥用监测以及药品、医疗器械上市后的再评价工作。

(3)进一步改善人员结构。45岁以下人员必须达到大专以上学历,新进入35周岁以下人员必须取得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专业结构上,具有食品、药学、医疗器械、法律或相关专业(公共卫生、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等)的专业人员比例不低于80%。省药检所高级技术职称人员的比例不低于30%。

3.信息化建设

(1)建立和完善1个中心、3个平台、5大应用系统,即:监管数据信息中心;硬件网络平台、安全支撑平台、应用支撑平台;行政准入管理系统、综合执法管理系统、重大事件快速反应系统、药品医疗器械检验监测系统、药监电子口岸管理系统。

(2)提升和完善6个有特色的专用信息处理子系统,即:食品药品案件处理系统、流通药品网上服务监控系统、食品安全网上协调指挥系统、药品保健品注册抽验管理系统、特殊药品监控系统以及许可证审批管理系统。

(3)争取在2010年前所有省内流通药品纳入我局的网上服务监控系统。2008年前全省药品批发企业(特别是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批发企业)实现电脑终端监管,2010年底前全省二甲以上医疗机构的药房及零售药店全部实施电脑终端监管。

4.食品安全监管

(1)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长效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有效运行,2008年初步建成食品安全一个抓手、三大体系、四条保障线的监管体系。

(2)全面深入实施食品放心工程,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针对性更强,成效更高。

(3)在海口、三亚、文昌、琼海市试点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全省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框架。

(4)逐步建立全省食品安全综合分析、风险评估、信息的预警应对机制。

(5)完善全省食品安全综合监管信息网络及平台建设。2006年启动“海南省食品安全信息网站”。

5.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监管

(1)推进药物非临床研究管理规范(GLP)和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认证,提高药品研发的管理水平,从源头保证人民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到2010年止,力争使我省6家医疗机构25个专业通过《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认证,获得药物临床研究试验资格。力争我省有3家药物研究机构通过国家《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的认证。

(2)严格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并积极引导开展国际GMP认证。在药品生产企业全部达到GMP的基础上,自2006年1月1日起,所有按药品管理的体外生物诊断试剂必须在符合GMP的条件下生产,所有医疗机构制剂室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制剂配制管理规范》(GPP)。自2007年1月1日起,所有医用气体必须在符合GMP的条件下生产;自2008年1月1日起,所有中药饮片必须在符合GMP的条件下生产。引导培育5~10家药品生产企业通过欧盟和美国GMP认证,培养10名具有参与国际GMP认证水平的检查员。启动医疗器械的GMP管理。

(3)推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到2010年,力争有3~5家中药材种植基地通过国家GAP认证。

6.药品、医疗器械市场监管

(1)农村“两网”建设:药品监管网达100%,药品供应网达95%。确保农村药品市场进一步规范,保证农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2)实现国家药品分类管理目标。2006年1月1日起,全省范围内药品零售企业不得经营麻醉药品、放射性药品、一类精神药品、终止妊娠药品、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胰岛素除外)、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疫苗、以及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药品零售企业不得经营的药品;必须凭处方销售注射剂、医疗用毒性药品、二类精神药品、其他按兴奋剂管理的药品、精神障碍治疗药(抗精神病、抗焦虑、抗躁狂、抗抑郁药)抗病毒药(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肿瘤治疗药、含麻醉药品的复方口服溶液和曲马多制剂、未列入非处方药目录的抗菌素和激素、以及国家公布的其他必须凭处方销售的药品。结合我省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逐步对部分需要长期使用固定药物控制和治疗的慢性疾病用药,以及急症、急救用药,在保证群众用药安全的前提下,可不凭处方销售。

(3)加强特殊药品的监管,力争2006年实现对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储存、流通的监控和第二类精神药品批发的监控;到2010年实现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储存、流通、使用全过程的监控,最终实现特药监控“一针一片”流向的目标。

7.药物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体系建设

(1)成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落实人员、资金、设备等。全面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药物滥用监测以及药品上市后的再评价等工作。

(2)建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应急机制和合理用药评价机制,完善报告制度,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合格率要达到98%以上。

(3)建立医疗器械再评价和不良事件监测体系,形成全省完整的监测网。

8.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技术监督体系建设

(1)2010年,三亚、琼北、琼海、儋州、五指山等五个药检分所对国家药品标准所有收载品种的独立全项检验能力达到80%以上,全部实验室的建设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2)省药品检验所逐步开展生物制品、医疗器械无源产品、药包材和药用辅料的检测。到2010年,省药品检验所对所有进口药品、生物制品及国家药品标准收载品种的独立全项检验能力基本达到100%。

9.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地方药品标准的制定

(1)制定出台《海南省药品管理条例》、《海南省食品安全监管条例》、《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南省药品储备管理办法》、《海南省药品储备资金管理办法》、《海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和《海南省医疗机构制剂规范》等一批适用于本省的法规、标准和政府规章性文件。

(2)组织制定和颁布本省第一部地方药材标准。

四、主要任务

(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1.完善法规规章体系,健全行政决策机制。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按照《立法法》、《行政许可法》的要求,结合海南省的实际情况,推动制定和完善海南省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法规和规章。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2.严格规范行政行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应当在行政决定中说明理由。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以及案卷评查制度,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全面正确实施。

3.强化对行政执法的监督。上级行政机关要建立健全经常性的监督制度,探索层级监督的新方式,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完善行政复议责任追究制度,坚决纠正违法、明显不当的行政行为,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二)深化食品安全综合监督

1.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着力推进以“一个抓手、三大体系、四条保障线”为主要内容的全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一个抓手”即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作为各级政府保障食品安全的“抓手”,建立食品安全综合监督机制、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和信息监测服务平台;“三大体系”即全省食品标准体系、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四条保障线”即由农业部门负责的初级农产品安全保障线,由质监部门负责的加工食品安全保障线,由工商部门负责的市场流通食品安全保障线,由卫生部门负责的餐饮食品安全保障线。

2.建立全省食品安全信息网。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监测系统和信息通报网络,构建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间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提高对食品安全风险和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建立和规范各部门信息程序,落实责任制,保证信息的准确性、规范性和统一性;逐步形成统一、科学的食品安全信息评估和预警指标体系,以便及时研究分析食品安全形势,对食品安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

3.全面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食品企业生产经营质量档案和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并建立相应的信用等级评价、信用信息披露、守信行为褒奖、失信行为惩戒机制,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意识和信用意识;抓好信用体系试点工作,并逐步向全省各地区推广;组织开展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落实安全保证措施、质量责任制度,树立一批信用典型,充分发挥其示范效应,引导和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4.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以整治儿童食品和农村食品市场为重点,以农村“三网”(食品安全监管网、农村药品监督网、农村药品配送网)建设为依托,将监管重点和工作重心下移,加强农村市场监管,建立农村消费维权网络,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各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小作坊、小食店、小餐馆、小食品的监管力度。强化对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的检查和监督。

5.整合执法资源,推进联合执法和综合执法。加快改革行政执法体制,建立健全各部门间的协同工作与联合执法机制,加强综合执法、联合执法与日常监管;整合举报资源,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形成群防群控、各方联动的高压态势。

(三)推行规范化管理,保障药品质量安全

1.巩固现有GMP认证成果,加强药品日常监管力度,继续以“巡查”和“飞行检查”等多种检查形式相结合,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和作假应付行为。按照国家局的统一部署,开展“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即医疗器械GMP)监督检查工作。

2.进一步完善药品注册受理审核工作机制和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立和完善保健食品注册受理和检验试验工作平台,设立医疗器械监管机构和监测技术体系。继续改进监督抽验工作,将重点由生产企业向市场流通领域、特别是农村市场倾斜,品种上向新品种、大用量品种、质量不稳定品种、医疗机构制剂等倾斜,提高抽验的靶向性和效费比;提高药检分所的检验能力,推广快速鉴别设备。

3.继续实施《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提升我省药品研发质量和水平。逐步推动《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认证工作,有效促进我省中药材产业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四)规范药品、医疗器械市场秩序

1.加强对已完成《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企业的监督检查,逐渐将工作重心从实施认证向加强认证企业日常监管转移,把认证跟踪检查同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结合起来,通过依法淘汰落后企业,促进药品经营企业结构调整,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

2.加大整顿和规范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广告的力度。依法加强药品广告审查,规范广告内容,严厉打击违法药品广告,加大对违法药品广告及进行违法宣传的企业的曝光力度,加强与工商、宣传等部门的协作,建立综合治理机制,逐步建立违法广告公告、市场退出、信用监管以及责任追究等制度,遏制虚假违法广告的蔓延。

3.全面实施农村“两网”建设。按照《关于加强农村药品监督和管理意见》要求,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坚持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农村药品监督,保证农民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和方便。完成市县以下药品监管网络建设,全面实施乡镇药品监督员制度。把药品监管网和药品信息监管网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高效快捷的监管体系。在现有16个农村药品配送体系改革试点的基础上,改善边远地区缺医少药的状况。

4.严格特殊药品的监管。建立全省特殊药品监管动态信息系统,使全省特药经营企业(麻醉药品批发企业、二类精神药品批发企业、二类精神药品零售企业)、使用特殊药品的生产企业及医疗机构、戒毒机构所经营、使用的特殊药品全部上网,适时监控。

5.制定药品安全预防、应急处理预案及信息报告与制度,完善突发事件预防和控制体系建设,建立起药品市场监管的预警机制、快速反应机制、长效监管机制,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消除药品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

(五)加大上市后药品监管力度

1.深入推进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转换机制,并协调有关部门推进药品分类管理工作。严格执行药品流通领域实施药品分类管理的规定,以零售药店的分类管理为重点,加强对公众自我药疗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易造成滥用处方药的管理。

2.完善药物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建立健全我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网络体系。加强和完善不良反应监测的组织建设工作,除建立和配套完成1个省级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和5个分中心之外,还要力争在全省县级以上药监部门均单独设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并增加相应设备的投入;要不断加强全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网络建设,扩大网络覆盖面,提高病例报告的数量和质量;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分析、评价、确认、信息通报、控制、处理等配套制度,实现病例报告和信息反馈的双向交流。

3.建立药品和医疗器械群体不良反应事件应急机制,建立应急救援指挥组织机构和人员,明确响应程序,做到科学应对,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与培训,普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知识,提高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广大群众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知程度。

4.建立药品再评价数据库和信息支持系统,开展对上市后药品、医疗器械的再评价工作。对用量大、使用人群面广、存在安全隐患或者疗效不确切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开展再评价研究。

(六)保健食品、化妆品的监管

1.按照国家的要求完成全省原有保健食品的清理、换发文号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新申报保健食品品种的注册受理工作。建立健全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的生产审批和市场准入制度,全面完成保健食品和化妆品依法核发生产经营许可证工作。

2.稳步、扎实地在保健食品生产行业推进企业良好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工作,使全省生产保健食品的企业(车间)全部按照GMP组织生产。鼓励、引导企业开展ISO9000系列和HACCP体系(即“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认证工作,使全省生产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的企业(车间)通过ISO9000和HACCP体系双认证的比率达到60%以上。

(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完善干部管理制度。严把干部进口关,继续坚持凡进必考、择优录用的原则,推行竞争上岗、轮岗交流、上挂下派制度,严格干部考核程序。逐步完善各种干部管理制度,实现干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

2.实行干部的全员培训制度。采取选派国内外考察学习、专题进修、参加学习班等形式,使在职公务人员每年的法规和业务知识技能培训时间不少于48学时。完善继续教育的制度,鼓励在职人员开展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

3.根据全省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需要,全方位引进和培训人才,使人员配备更趋合理,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

(八)以监管手段促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1.加快促进医药产业发展立法步伐。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出台加快发展海南医药保健品产业发展、推进海南生态药业发展的地方法规或政府规章。

2.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企业违法违规倒扣分累积制,全面建立企业诚信档案,促进企业行业自律。

3.做好行业规划,推进海口药谷、海南省(塔岭)生态药业示范园区和海南医药保健品研发基地等项目的建设;坚持扶优扶强,做大做强海南医药产业。

五、重大项目

(一)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工程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局系统办公自动化、药品质量监管网络、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网。总投资不少于500万元。

(二)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建设

1.系统办公用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拟分三个阶段进行规划和组织实施,总计约需资金10071万元。第一阶段2006年完成海南口岸药检药监综合办公大楼的业务装修和配套工程,经预算约需经费3490万元;第二阶段(2006年~2008年)建设琼北、三亚、儋州、琼海、五指山药检分所的药检药监综合办公楼,建筑面积11160㎡,经预算约需经费2698万元;第三阶段(2007年~2009年)建设海口、三亚、儋州、琼海、五指山、文昌、万宁、定安、澄迈、屯昌、东方、乐东、临高、白沙、昌江、陵水、保亭、琼中、洋浦十九个直属局药监办公楼,建筑面积14383㎡,经预算约需经费3883万元。

2.全系统检验仪器、执法装备的配备,总投资6240万元。执法装备:食品安全执法专用车辆46台,省局5台,稽查总队3台,市县局38台。共需经费920万元。抽验用车13台,省局1台,省所2台,五个分所各2台。需经费260万元。计算机设备400万元,其他设备300万元。共计1880万元。另有药品检测车3辆。

(三)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建设项目,建设全省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网络设施、办公场地、装备等。共计1500万元。

(四)重点科研项目

1.海南生态药业与中药现代化发展研究(科技部软课题研究项目)。

2.药品抽验方法科学化、效能化研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软课题研究项目)。

3.保健食品质量与卫生安全情况研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软课题研究项目)。

4.制定和颁布地方药材标准(包括陆生天然药物、海洋药物及矿物药物)。

5.海南少数民族民间习用药材的调查研究。

6.生态药业产业示范园区规划建设(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软课题研究项目)。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规划实施的责任考核制度

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首先,要将年度工作与规划相结合,确保规划实施的连续性。其次,建立推进全省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系统“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工作机制和目标责任制,逐级分解任务,细化工作要求,将规划目标纳入各级政府的工作目标责任体系,加强监督检查。

(二)加强体制机制的创新,探索有效的监管方式

抓住工作重点、转变工作方式、创新工作理念,将注重集中认证和专项整治转为强化日常监管,将以监管为主转为强化企业诚信建设和企业自律,全面推广“窗口式办公”、“一站式服务”,并建立一套综合的、动态的,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规范化的食品药品监管新机制、新模式,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努力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支持

为了保证规划中的资金能落到实处,我们必须坚持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办法,要把各项规划所需开展的工作项目认真地进行科学的经费核算。一是积极争取国家资金的支持;二是争取省市县各级财政的投入;三是争取金融机构等社会资金的支持。

(四)加强党风政风建设,做好反腐倡廉工作

认真贯彻中央颁发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加大查办违纪案件力度和行政监察力度,探索建立符合系统实际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以开展党员的先进性教育为契机,使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世界观,增强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

(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食品药品安全意识

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的宣传工作力度,加强与宣传、教育部门的合作,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公众宣传活动,曝光严重违法犯罪典型案件,提高人民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的关注和参与水平,增强全社会的食品药品安全意识,营造社会普遍关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氛围。

附表1

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重点建设项目一览表

项目名称

项目主要内容

项目性质

投资金额

备注

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工程

全系统办公自动化、药品质量监管网络、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网。

国家投资、

省财配套

总投资不少于500万元

重点科研项目不在此表列项

基础设施

建设项目

1.海南口岸药检药监综合办公大楼的业务装修和配套工程

国家投资、

省财配套

总投资3490万元

2.琼北、三亚、儋州、琼海、五指山五药检分所的药检药监综合办公楼,建筑面积11160㎡

国家投资、

省财配套

总投资2698万元

3.文昌、万宁、定安、澄迈、屯昌、东方、乐东、临高、白沙、昌江、陵水、保亭、琼中、洋浦十四个直属局药监办公楼,建筑面积14383㎡

国家投资、

省财配套

总投资3883万元

技术装备

建设项目

1.检验仪器及执法装备:食品安全执法专用车辆46台,省局5台,稽查总队3台,市县局38台。抽验用车13台,省局1台,省所2台,五个分所各2台。

国家投资、

省财配套

总投资6079万元

2.计算机设备及其他设备。

不良反应监测

体系建设项目

建设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实验室3000m2,,仪器设备等。

国家投资、

省财配套

总投资1500万元

总计

18150元

附表2

十一五期间海南口岸药检药监综合大楼配套建设项目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项目性质

投资总额(万)

动物实验楼

海南口岸药检所

业务装修和配套

350

生物制品检测室

海南口岸药检所

业务装修和配套

250

医疗器械检测室

海南口岸药检所

业务装修和配套

药品包装检测室

海南口岸药检所

业务装修和配套

药理室

海南口岸药检所

业务装修和配套

药品质量研究室

海南口岸药检所

业务装修和配套

档案、资料、图书室

海南省局、海南口岸药检所

业务装修和配套

230

会议室、接待室

海南省局、海南口岸药检所

装修和配套

180

广场、围墙、大门

海南省局、海南口岸药检所

新建

80

工程决算款

海南省局、海南口岸药检所

2400

合计

3490

附表3

十一五期间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药品检验分所

实验室改造项目一览表

单位

编制

人数

实验室改造面积(m2)

预算资金(万元)

备注

常规室

有毒害室

微生物室

洗消间

业务办公

合计

常规室

有毒

害室

微生

物室

洗消间

业务

办公

合计

琼北所

18

440

220

40

60

1400

2160

110

176

40

15

189

530

三亚所

20

440

220

40

60

1640

2400

110

176

40

15

221.4

562.4

琼海所

17

440

220

40

60

1280

2040

110

176

40

15

172.8

513.8

儋州所

20

440

220

40

60

1640

2400

110

176

40

15

221.4

562.4

五指山所

18

440

220

40

60

1400

2160

110

176

40

15

189

530

列西部

合计

93

2200

1100

200

300

7360

11160

550

880

200

75

993.6

2698.6

说明

食堂、建设用土地与所在市局共用,其费用已在市局计算。

附表4

十一五期间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西部地区直属局

办公业务用房规划建设项目一览表

单位

编制

人数

新建办公业务用房面积(M2)

预算资金(万元)

备注

办公

特殊

车库

食堂

合计

乘系数

建安

装修

土地

合计

五指山局

11

176

200

90

80

546

710

92.30

23.08

100

215.38

东方局

11

176

200

60

40

476

619

80.47

20.12

60.00

160.59

乐东局

10

160

200

60

40

460

598

77.74

19.44

60.00

157.18

白沙局

10

160

200

60

40

460

598

77.74

19.44

60.00

157.18

昌江局

11

176

200

60

40

476

619

80.47

20.12

60.00

160.59

陵水局

10

160

200

60

40

460

598

77.74

19.44

60.00

157.18

保亭局

10

160

200

60

40

460

598

77.74

19.44

60.00

157.18

琼中局

10

160

200

60

40

460

598

77.74

19.44

60.00

157.18

合计

83

1328

1600

510

360

3798

4938

641.94

160.52

520

1322.46

说明

五指山局食堂、建设用土地与所在药检分所共用,其费用在市局计算。

附表5

十一五期间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中部地区直属局

办公业务用房规划建设项目一览表

单位

编制

人数

新建办公业务用房面积(M2)

预算资金(万元)

备注

办公

特殊

车库

食堂

合计

乘系数

建安

装修

土地

合计

海口局

55

990

340

150

100

1580

1896

255.96

63.99

150

469.95

三亚局

35

630

340

120

100

1190

1428

192.78

48.20

150

390.98

琼海局

14

224

200

90

80

594

772

100.38

25.10

125

250.48

儋州局

15

240

200

90

80

610

793

103.09

25.77

125

253.86

文昌局

13

208

200

60

40

508

660

85.80

21.45

60.00

167.25

万宁局

13

208

200

60

40

508

660

85.80

21.45

60.00

167.25

定安局

10

160

200

60

40

460

598

77.74

19.44

60.00

157.18

澄迈局

11

176

200

60

40

476

619

80.47

20.12

60.00

160.59

屯昌局

10

160

200

60

40

460

598

77.74

19.44

60.00

157.18

临高局

11

176

200

60

40

476

619

80.47

20.12

60.00

160.59

洋浦局

11

198

340

90

40

668

802

108.27

27.07

90.00

225.34

合计

198

3370

2620

900

640

7530

9445

1248.50

312.15

1000

2560.65

说明

海口、三亚、琼海、儋州局食堂、建设用土地与所在药检分所共用,其费用在市局计算。

附表6

十一五期间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执法装备项目一览表

项目实施单位

食品安全执法专用车辆项目

抽验用车

计算机网络设备

其他设备

合计

省局

100

20

200

180

500

稽查总队

60

50

30

140

省药检所

40

50

30

120

市县局

760

50

30

840

药检分所

200

50

30

280

合计

920

260

400

300

1880

附表7

“十一五”期间海南口岸药检所拟改造项目一览表

项目名称

内部装修改造费用(万元)

仪器设备费用(万元)

合计(万元)

动物实验室

160

380

540

生物制品检测室

350

360

710

医疗器械检测室

80

200

280

药包材检测室

200

460

660

药理室

130

300

430

药品质量研究室

80

300

380

合计

1000

2000

3000

附表8

“十一五”期间各药检分所拟购置药品检验仪器一览表

仪器名称

单价

(万元)

数量(台)

合计

(万元)

三亚

分所

琼北

分所

琼海

分所

儋州

分所

五指山

分所

高效液相色谱仪

50

2

2

2

2

2

500

气相色谱仪

50

1

1

1

1

1

250

红外分光光度计

30

1

1

1

1

1

150

薄层扫描仪

80

1

1

1

1

1

400

合计

1300万元

附表9

“十一五”期间海南口岸药检所拟购置药品检验仪器一览表

序号

仪器名称

台数

价格(万元)

1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1

350

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1

150

3

X-射线粉末衍射仪

1

150

4

激光散射粒度分析仪

1

60

5

气相色谱仪

3

160

6

全自动药物溶出仪

3

120

7

红外分光光度计

2

100

8

高效液相色谱仪

10

600

9

热重分析仪

1

40

10

热差分析仪

1

40

11

全自动旋光仪

1

50

12

高压高效液相色谱仪

1

80

合计

1900万元

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十一五”规划背景说明

“十五”期间是我省药品监管体制逐步建立健全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全面启动的重要时期。五年来,通过加强监管、整顿规范,充分发挥省医药行业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企业素质和药品质量大大提高,医药产业被列为海南省支柱产业之一。2001~2005年,全省医药工业年产值从18.5亿元增长到35亿元,年均增长14.2%。全省医药商业销售额从38亿元增长到65亿元,年均增长14.4%。

一、十五期间我省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现状和主要成就

(一)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完成

2000年海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承担了全省药品研发、生产、流通和使用全过程监管职责。随后全面开展省以下垂直监管体制的建设,至2002年3月我省19个市县药品监督管理局及6个药品检验机构全部组建完成。2004年1月,在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基础上组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增加食品安全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职责。各市县局随之也相继更名并承担对应职责。2004年7月,省政府决定成立省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简称省食安委),统筹协调指挥全省食品安全工作。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内设省食安委办公室(简称省食安办),负责日常工作。此后,各市县和洋浦开发区参照省级模式,分别成立了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及食安办,形成了“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至2004年底,我省现有的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和药品监管体系基本确立。

(二)食品综合监督的逐步推进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23号文件精神,建立健全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初步形成了“全省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多方联合行动”的工作运行机制,积极组织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食品安全状况调研、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产品专项整治和食品安全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综合利用工作,组织查处了一些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初步显现出了综合监管的政府抓手作用。

(三)药品管理的规范化有了很大提高

“十五”期间,大力推进GMP认证工作,到2004年7月1日起,全省实现了所有药品都在GMP条件下生产。目前,我省共有持证药品生产企业120家,其中通过GMP认证的企业有69家。同时健全药品注册受理制度,减化审核工作,共受理药品注册申报2660个品种规格,取得批准文号的化学药、中药、其他品种分别为1988个、286个、13个。在流通领域经过两次换证和GSP认证,药品批发企业从2000年的513家减少为375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发展到6家公司125个连锁门店,药品零售企业由2000年的2531家减少为2175家,药品经营企业的集约度和经营规模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四)规范整顿药品市场秩序取得显著成效

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的统一部署,切实履行药品监管职责,使我省药品生产经营的市场经济秩序有了明显改善。五年来,坚持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共立案2230起,结案2185起,涉案金额达750万元。

(五)农村两网建设深入推进

从2001年开始,加大了农村药品配送网络和药品监管网络的建设,到2005年6月底,全省共有药品配送中心16家,农村药品市场配送覆盖率达93%;全省共有219个乡镇建立了药品质量监管网络,占全省乡镇总数82.6%,共有药品协管员和信息员3096名。

(六)药品检验工作有了很大发展

充分发挥技术监督的作用,2000~2004年,全省共完成药品检验19634件,其中:监督抽检8057件,注册检验5161件,进口药品检验4100件。医疗器械和特殊管理药品的监管、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药品分类管理、医疗机构制剂注册与配制监管等工作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七)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

五年来,全省药监系统从零起步,白手起家。初步建设完成了省级的口岸药检药监大楼的项目,药品检验人均用房面积由不足30平方米增长为100平方米;各直属局及省局直属单位配备了监督用车及药品检验、行政执法所必须的仪器设备和执法装备。

(八)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

体制和机构确立后,我们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和“凡进必考、竞争上岗、择优录取”的原则,通过公开选拔、公务员考试录用、干部交流等途径迅速组建起了一支朝气蓬勃、精干高效的食品药品监管队伍。至2005年12月底,全系统共有公务员编制169人,实际到位150人;共有事业编制(药检、稽查)185人,实际到位148人。全系统在编人员中,药学、医学、法学等相关专业人员占62.7%,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63.1%。

(九)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

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全系统人员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积极强化法制建设,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积极开展行政优质服务,增强服务意识,转变服务观念,改善服务手段,优化服务环境,为做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我省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现有的法律法规和监管工作还不相适应。食品安全的有关法律法规在内容上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药品、医疗器械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法律法规和操作层面的衔接尚不够完善。我省地方立法工作滞后。

(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体制还不完备。各部门执法标准不统一,检验检测网络各自分散,自成体系,没有形成覆盖整个食品链的监测体系。食品安全信息和监测数据共享体系建设落后,导致信息缺失,严重影响了综合监督和分段监管相结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权威、高效的预警应急机制尚待建立、完善,安全信用体系还未形成。

(三)药品、医疗器械市场秩序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的违法行为还时有发生,部分医疗机构特别是社会医疗机构药械质量的监督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部分药品GMP、GSP认证企业认证后出现反复现象,存在管理松懈、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巩固GMP、GSP的长效机制不够完善;农村药品、医疗器械市场不规范的问题尤为突出。

(四)队伍建设与监管形势、任务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队伍的知识结构、专业技术能力等与监管职能还不相适应,人才资源的吸引、开发、培养、使用和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意识还没有完全融入监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队伍服务意识和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全系统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投入严重不足。作为一个新组建的系统,整体资金装备水平不高,底子薄、基础差,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经费严重不足,缺口大;技术设备陈旧、落后,更新慢。各直属局、省药检所各分所均靠租用办公场地开展工作,装备条件也难以适应监管工作的需要。

三、我省食品药品安全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未来五年我省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迎来了难得的发展历史机遇。

(一)食品药品安全在全社会倍受关注,为开展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把食品药品安全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并加大对食品药品监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海南省委省政府把食品药品安全作为“十一五”期间的重要工作,为食品药品监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也是推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食品领域,初级农产品加工环节的农药污染还比较严重;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多、散、乱,70%以上是家庭小作坊,很不具备生产合格食品的必要条件;食品流通秩序较混乱;乡镇中学、私立幼儿园食堂的卫生状况整体较差;农药中毒、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