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观点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02:22:30

审美观点

审美观点范文篇1

关键词桑植花灯;艺术魅力;地域特色

桑植地处湖南湘西省西北部武陵山脉腹地,是一个以土家族、白族、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县。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人民是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各民族的文化在这里既各自独立地发展,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了这一地区保留至今的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从而孕育和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民族民间舞蹈形式。其中,桑植花灯就是各民族人民最受欢迎的传统歌舞艺术。本文就桑植花灯的审美特征谈点初浅看法。

一、概述

桑植花灯,一般指以湖南省桑植县为代表的,广泛流传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一带的一种民间歌舞艺术。它是当地人民在自己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为了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结合民间舞蹈而产生的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歌舞艺术。经过历代艺人对桑植花灯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桑植花灯已经能够多方面反映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思想感情,艺术体系日趋完善,艺术表现手法日趋成熟,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魅力。千百年以来,桑植花灯在当地的人民群众中,代代相传,流传至今。现在,在湘西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桑植花灯依然是新春节日里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重要的文化生活形式。

桑植花灯大部分剧目质朴健康,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如反映生产劳动的剧目《茶山歌》中唱到:“远看茶山一片青,近看茶山绿茵茵……摘茶山歌岭连岭,四面八方闹腾腾。”它不仅唱出了劳动的艰辛,也唱出了丰收的喜悦。又如描写封建社会中爱情的剧目《五想奴的苦》诉说到:“一想奴的娘,不该把奴养,把我送去当童养媳,我越想越心伤。……五想奴的哥,我俩情意合,两人商量逃出去,美满婚姻多快活。”这些生动而又朴实的语言,表达了青年男女对封建婚姻的强烈反抗,对自由婚姻的迫切追求。再如反映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的剧目《壮丁苦》:“正月是新春,爹娘把儿生,生下孩儿是苦命,长大要当兵……长到十六七,积劳也成疾,保长甲长带狗腿,闯进我家里。绳索把我捆,解到壮丁营,风餐露宿受鞭打,背井离乡泪淋淋。”在这首唱词里,可以看出劳动人民所遭受的残酷迫害,同时也反映了对统治阶级的强烈不满和憎恨。新中国建立以后,桑植花灯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当地的艺人们以饱满的热情,利用丰富多彩的花灯舞蹈(下转第167页)语汇,创作了许多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歌颂新生活的花灯节目,如《四季花儿开》、《田间乐》、《庆丰收》等。

根据桑植县出土文物上记载的花灯套路,桑植花灯在唐末五代就达到了极高的程度。到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凤凰县水田就建立了兔平茶灯会(即花灯会)。从此,优秀的花灯艺人层出不穷,大大地加速了桑植花灯艺术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桑植花灯这一民间奇葩的内涵,使它真正成为民间舞蹈的精华。下面,我将对桑植花灯的审美特征试做一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

二、桑植花灯的审美特征

1、桑植花灯的舞蹈动作丰富多彩

花灯的舞蹈动作丰富多彩,有“六六三百六,拌形似于猴,回生有奇葩,跳灯不用愁”之说,不论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走的,土里长的都可以表现出来,单凭一双手,即可刻划出日、月、风、云、夜、雷、雨、雪、山、花、鱼、浪、草、木、鸟、虫、来、去、开、关、转等。通过手眼身步相边,所表现出来的每一个舞蹈形象,均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如“雪花盖顶”、“美女梳头”、“嫦娥奔月”、“燕子含泥”、“鸳鸯游池”、“兔子望月”、“鲤鱼跳龙门”、“牛赶碾”、“猴子吃奶”、“观音坐莲”等200余种动作,称为“套子”,通过多层次的组合后,使其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舞蹈小品,拆散则可以填到其他舞蹈中去。而贯穿“套子”的地位变换路线图,又称为“圈子”,对“套子”和“圈子”相互关系,概括为“套子走圈子,圈子绕套子,圈套结合通路子,圈套不合乱套子”四句话。说明了什么“圈子”只能做什么“套子”;反之,什么“套子”就得走什么“圈子”,否则会乱套子。花灯往往是在一张桌子上表演,若两人圈套不合就不会协调,甚至相撞,无法表演。圈子要圆、套子要连,成为花灯的特有规律。常用的圈子有:“一把弓”、“半边月”、“内荷花”、“扣莲花”、“箱子环”、“纱帕子”、“扭麻花”、“扯四方”、“环圆圈”、“过堂圈”、“斜纵圈”等等。花灯步伐也富于变换。有猴步、鸭步、梭步、踢步、辗步、铺步、云步、歪八步、风摆柳、探步、蹬山步等等。

2、桑植花灯的音乐优美动听

花灯音乐总的来说旋律明快流畅,节奏跳跃活泼,结构严谨规整,有浓郁地方味的生活气息,花灯曲调非常丰富,基本上都是专调专曲,花灯音乐与花灯舞配合紧密,由于表演形式和场地的要求,花灯音乐在旋律和节奏方面也必须有相应的特点,加地方方言衬词,故在旋律中大量运用衬腔,充实丰富了曲调的表现力。又增加了生活气息,突出了地方风味。乐队伴奏,早期师“一套锣鼓一把琴”,由师徒共兼的六人小乐队,一套锣鼓里:堂鼓、土锣、勾锣、头钵、二钵等五件击乐,一把琴是指一把狮子吐弦的大筒,后来又逐渐增加了笛子、唢呐、二胡等。主题鲜明的节奏和强烈的音响效果,来配合舞台表演,渲染气氛,刻画人物情绪的变化。

花灯的音乐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花灯音乐的曲调非常丰富,基本上都是专调专曲,一曲填多词的现象几乎没有;其次是强调多样,宫、商、角、徵、羽诸调式都有,虽然单一调式数量最多,但也有交替调式,如角羽交替、羽商交替以及徵商调式、宫商调式等,绝大部分属于五声音阶;再次是花灯音乐与花灯舞蹈配合紧密,由于表演形式和场地的要求,使得花灯音乐在旋律和节奏方面也必须有相应的特点,如旋律多位级进,渐进较少。尤其是五度以上的大跳就更不多见了,整个曲调显得小巧细腻、明快流畅。再如节奏方面,时值较短的音符用的很多,时值长的音符则用的很少。这适合动态不大,动率较快的舞蹈动作,以表现欢快跳跃,风趣活泼的情绪;再次是大量的运用衬腔,既丰富了曲调的表现力,又增加了生活气息,突出地方风味。最后一点是打击乐的锣鼓点子十分丰富。这是因为在表演花灯时,演唱部分舞蹈并不强,每唱完一段则由锣鼓伴奏表演花灯舞蹈,变化多端的舞蹈部分是促使锣鼓点子丰富多样的主要原因。最初花灯的主要伴奏乐器也只是打击乐,后来才逐步增加竹笛、唢呐、胡琴等吹管、丝弦乐器。

3、桑植花灯讲究“三节”、“六合”的运用

桑植花灯具有载歌载舞,风趣活泼的艺术特点。在表演中要依据歌唱的内容,通过手眼身法步刻化人物的形象,性格和感情。要求演员在表演中讲究“三节”“六合”的运用。

所谓“三节”、“六合”,拿手臂来说:手是“稍节”,肘是“中节”,肩是“根节”。腿来讲:脚是“稍节”,膝是“中节”,胯是“根节”。就整个身体来讲:头是“稍节”,腰是“中节”,脚是“根节”。“六合”,有内三合,外三合。外三合就是稍、中、根节,内三合,即是每做一个动作都要做到稍节起,中节随,根节追。内三合就是说:演员在表演时要做到精、气、神。“精”就是要演员在表演时,把人物的精神气质表现出来;“气”就是要呼吸自然,表演自如;“神”就是演员表演时注意力集中。“内三合”和“外三合”的结合,也就是内在的感情与外在的动作,以及面部表情很好的结合,才能使自己塑造的角色,达到“栩栩如生”的艺术效果。

同时在表演中要做到:“气沉丹田,头顶虚空,全凭腰转,两肩轻松”。“气沉丹田”是要演员在表演时心平气和,呼吸自如,并要清气上升,浊气下降,紧收腹部,气存丹田,这样才能定好“桩”。“头顶虚空”是演员排除一切私心杂念,集中思想,完全进入角色。“全凭腰转”是告诉演员要善于用腰,要懂得用腰的方法。“两肩轻松”就是要演员两膀灵活自如。另外就是演员的面部表情要灵活运用,如眼睛在表演时有笑眼、媚眼、呆眼、恨眼、冷眼、定眼、留情眼、回忆眼等多种。鼻子可以做出皱鼻、哄鼻等。嘴也有歪嘴、斜嘴、啄嘴、逗嘴等。这些都是表演艺术必须遵循的规律。

综上所述,桑植花灯是丰富多彩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短小精悍,舞蹈动作风趣活泼,曲调优美流畅,乡土气息浓郁,随着社会的演变,历代艺人不断丰富和发展,使它逐步形成了较完整,具有独特风格的一种艺术形式,并能多方面反映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思想感情,在人民群众中扎下根,世代相传。

参考文献

[1]麻根生·湘西墟场文化[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于平·舞蹈形态学[M].北京:北京舞蹈学院内部教材,1998

[3]钟以轩·桑植民歌[M].湖南:岳麓出版社,2000

[4]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

审美观点范文篇2

关键词:女性内衣;道德秩序;形式美;自然美;古代

一、内衣综述

女性内衣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与女性身体最亲密的服装,它约束着女性的身体借以达到所需要的轮廓形态。通过内衣表现出来的形象有时是端庄典雅的,有时是性感迷人的。应该说内衣的产生是服饰发展到成熟阶段之后的产物,只有在各种服饰制度、服饰形制均已完备的条件下,服装才会由外层向内层进而更细致的功能分化,才会有内衣与外衣的明确区别。而在其分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由于处于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使中西方的女性内衣的造型呈现两种互补的形式,即分别在以人体为基础的前提下,对其造型结构进行着解构与重构,也就是一个借助对这种服饰的解读与表述赋予身体以新的意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按照中西方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审美理念重新塑造人体,通过对身体形成的状态显示服饰构成技术并强调身体与其社会习性之间的关系。

所谓解构就是将服装原有的结构进行分解,使解构后的服装削弱其结构形态,而加重服饰中文化审美的含量,使个人归属于社会;重构就是打破服装旧的结构的基础上对内衣重新分割组合成新的服装结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重点强调的是人的自然体态美,突出的是社会中追求人性美的行为,正是由于这种解构与重构使内衣产生以后所表现出来的具体形制及背后蕴藏着的功能性、审美性都有着各自不同的鲜明特征。

二、中西方古代内衣特征

(一)中国古代女性内衣特征

中国古代内衣出现较早,最初被称之为祀。女性内衣在汉代称“心衣”,在两晋称“裲裆”,在唐朝称“内中和亵衣”,在宋代叫“抹胸”,明清则分别被称为“阑裙”和“肚兜”。尽管各个朝代的称呼不同,但其形制基本相同,都是前面护胸后背裸露,内衣的基本形态呈平面状,穿着后的形态是把立体的人体最大限度的通过内衣的掩饰成平面状态,它超越了人体自然尺度的局限,使中国传统服装从内到外的形制可以加宽加大。除了唐代流行百年以袒领为主的“盛装”外,在中国漫长的等级社会中,女性服装始终是以严谨保守的造型出现的。而胸部则是遮盖的重点,当这种解构式内衣围系在人体上的时候,不但不能起到突出乳房的作用,相反却使乳房直接受到来自正前方的压力,使胸部形成比自然人体的胸部曲线还要平缓的外部身体线条,也就是通过外力使胸部曲线呈现扁平,人为地减弱女性的天然生理特征,将身体塑造成为没有起伏的平面。这种人为的服装造型不但使女性失去了自己的性特征,而且也影响着女性身体的发育。这种由体到面的质的转换,是通过对人体、对服饰结构的解构来完成的。胸衣这种对正常丰盈胸部的曲解,使得人体和服装的关系上,服装呈显性状态,而人体则隐藏在服装的层面之下,身体与空间的关系被削弱。服装所突出的不是人体的自然形态,而是显现出比体形更为宽大的平面形态。

(二)西方古代女性内衣特征

西方的内衣早在古罗马时期就出现,被称之为胸带,其形制接近于现代的文胸。而最早的紧身胸衣是16世纪被称作是“巴斯克式”(Barque)的形式,造型是根据身体线条裁制的,整体呈现倒三角形,从肩至腰非常紧身,材料用木头和铁条来制作,后来使用鲸骨、钢丝、藤条等来设计制作复杂的紧身衣,虽然在以后的世纪中名称百变,但这种穿衣形式一直沿用至今。这种女性胸衣以人体为依据,通过对服装结构的分解重新组合,运用各种省道的变化来体现胸腰曲线,特别是胸衣,较多的利用公主线来夸张胸部的丰满,女性在这里不仅完全利用了自己的自然条件,还使用“人工”,以立体的圆雕式的造型实现了服装对人体的修正和超越,形成了具有束身美体作用的胸衣形态,借助由下向上的外力的作用,塑造被贵族所推崇的身体S型曲线,毫不掩饰的突出乳房成了紧身胸衣的重要功能体现,通过内部胸衣作为基本支撑物来确定服装外部造型的成立,由此带给我们立体的带有突显的、张扬意味的服装立体轮廓,使西方女性服装中的性别观念加强,同时也体现了利用有关“自然”身体观念和文明观念之间的冲突。具有曲线美的人体在这里呈现出显性的状态,人体与空间关系紧密,而具有立体造型的内衣正是这种紧密状态的基础。而内衣的种类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多,出现了吊袜带、紧身衣、裙撑等,综合归纳这些分散的服饰要素,成了西方女性服装独特的审美含义,可见西方人对内衣的重视是由来已久的,他们以胸衣的形态作为服装造型基础,在这一点上中西方的服饰显示出了一致性。

从东西方内衣两种截然不同的形制走向来看,同样是借助外力的作用,但由于力量作用于人体的方向不同,形成一方面是努力束缚身体胸部的曲线,使女性的胸部扁平,影响了乳房的正常发育,使胸腔内脏发育和功能都受到影响,肺的通气功能减弱,非常容易引起肺病;而另一方面都是努力夸张女性的胸部曲线,使力量由下而上作用于人体上半身,由于人们过度追求胸部的丰满和腰身瘦小,使得女性过度收紧胸部以下的身体,紧束的压力使腹腔内各脏器发生变形,还严重影响女性的发育和生育,成为禁锢女性身体的枷锁,东西方内衣的造型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以互补的形式存在于社会之中,同样对女性身体产生了危害。

三、审美的社会功能对内衣的影响

中西方古代女性内衣还是有着各自不同的审美体现。中国儒家谈论美首重道德,在自然美的追求上,以主观的道德观及其对象化的表现形态为美。儒家道德在社会生活中体现为“礼”,“礼之用,和为贵”,“礼”的功能、作用是服饰制度的思想根源,即以中庸、中和为准则处理社会、人生中的服饰等级关系;而对待形式美则注重个人内在的气质与服饰的密切关系,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人的审美是基于情与礼的统一,更重视的是审美的社会功能。

西方文化的发源地是希腊,在形式美上,古希腊时期开始,从毕达哥拉斯学派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从数理的角度,认为美可以用数学量化的方式来表现,它存在于秩序、对称所产生的和谐之中。文艺复兴时期仍然延续了这种对美的观念,认为“美是良好的比例”,“美重视各部分的和谐一致、秩序”;在对待自然美的问题上,则把人体的自然形态美尊为最高的审美态度,因此女性身体的大小和形状,手势、姿势和举止以及对身体表面的修饰构成了西方女性服装美的源泉。

儒家代表孔子的美学思想主要讲“仁”,而不谈欲,这里的“仁”是一种人格和情感自我的觉醒。服装的审美风格是围绕社会等级和伦理秩序而创造产生出来的,人的自然形态弱化于等级地位的重要型。在人格美领域内,儒家一方面肯定个体人格的独立性,强调个体全面发展的社会意义;另一方面又认为,个体的发展和人格的独立只有促进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时,才真正具有审美价值。由此可见,儒家追寻的是和谐的美,服装更多的是一个人和群体借以使自己和周围的文化在视觉上合拍的手段,女性服装更是这种手段伦理与审美的合一。儒家强调社会礼仪化、等级化,在人性上提倡“中庸”,表现在服饰上就是要适度统一,对服饰美的欣赏倾向于精神性,要姿态合宜而不强调性感,反对个性的突出,更不允许女性在服装上有过多的逾越。在服饰的形式美方面则体现的是孔子“文质彬彬”的审美思想,这种审美不是具象是写意的、静态的,它不是靠表露人体的具体形态的服饰来体现的,而是通过服装外在的含蓄形态来体现。

西方审美在追求自然美时重视的是人体自然形态的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研究出了著名的“黄金分割律”。后续的论者将“黄金比值”与“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的概念相互结合,将它视为是研究“人体形体美的规律或标准”之论述的基础。而在研究女性人体的形态时,他们发现“圆形的美”,尤其是女性的乳房,有着互为呼应的关系。因此女性那丰满圆润的乳房成了女性美的具象,表现在服装上为结构上的刻意夸张、过分强调女性的性特征,通过对女性服装结构的重新组合,形成具有立体形态的胸衣,从而塑造出具有曲线美、动态美的服装外轮廓造型。古希腊艺术的代表是建筑与雕塑,两者都是以比例、节奏、秩序、平衡为美的最高的审美标准和原则。而在古希腊人的思想中,艺术和技艺是同一个概念。

由此可见,中西方的服装中都体现着“和谐”的审美理念,中国服装体现的是人与社会的和谐。中国古代的内衣,体现的是一种社会审美,侧重的是审美主体的心理体验;西方服装体现的是人体着装后自身形态各部位之间比例的唯美和谐,其立体形态的内衣,体现的是一种直白的人工美,通过强调服装对女性人体的重构形式,使服装更多体现的是对审美对象的外在形式属性。在内衣与外衣的界限逐渐模糊的今天,中西方的内衣造型已经走向统一。新材料新技术的进步使内衣成为流行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内衣外穿已成为新的时尚,使女性内衣又具有了新的审美主张和表现形式。由于它自身所拥有的多元性,使我们期待着女性内衣新的艺术不断推新。

参考文献:

[1]赵晓玲.服饰文化纵览[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44-67.

[2]张朝阳.中外服装史[M].北京:化工出版社,2008:196-228.

审美观点范文篇3

1.1办学理念有偏差,对美育教育不重视

一直以来,提到中职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人们都认为应当以就业为导向,强调劳动技能的培养,而往往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目前,许多中职生除了职业岗位需要的实用性专业知识和技能外,对优秀的文艺作品、丰富精神世界的人文知识几近于无知。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要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可见,美育在教育系统工程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图书馆是学校美育的重要课堂,也是培养人们审美意识的重要场所。通过图书馆开展美育教育,可以帮助中职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增强他们的审美意识。就目前情况看来,图书馆的美育教育仍有大量潜力可挖。

1.2受多元文化冲击,部分中职生审美观念已发生偏离

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社会理想和正确的人生信念,养成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态,这既是德育教育的目标,同时也是美育教育的任务。当下,由于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有些人盲目信奉“享乐主义”,不以劳动致富为美,反以不劳而获为荣。于是,社会上出现了“富二代”、“官二代”现象,他们整天沉溺于声色犬马、纸醉金迷。而一些低素质的歌星、影星则热衷于炒作个人隐私,或以大尺度曝光来吸引观众眼球,对于丑陋的东西,不以为丑,反以为美。这种美丑不分、善恶不辨、真假混淆的社会乱象,严重地冲击着学校教育,造成了部分中职学生审美观念的偏离。通过美育教育,可以使中职生在审美实践活动中锻造自我、完善自我、明辨是非,从而培养起正确的审美观点。

1.3图书馆设施和馆藏跟不上时代潮流,无法满足师生阅读需要

就目前情况看来,中职学校图书馆的软硬件建设仍相对滞后。大多数中职学校图书馆的馆舍规模较小、设备陈旧且更新缓慢,生均占有面积、生均阅览座位没有达到教育部要求,其服务设施和安全保卫设施无法让读者感到舒适、安全、满意。同时,图书馆的影像资料和电子图书依然短缺,无法满足师生阅读的需要。造成图书馆软硬件建设落后及以上问题的原因有中职学校本身客观因素,如:资金短缺,但更多的是人为因素,是图书馆建设意识不强,认为只要图书馆的藏书量达到评估册数就行,至于图书馆的硬件建设和环境美化是否达标,则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

2加强中职学校图书馆美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中职学校学生大部分是从普通中学“筛选”后分流出来的,多数人综合素质和文化底子较差。中职生群体现状告诉我们,中职学校的美育教育势在必行。图书馆是美育的课堂,也是培养人们审美意识的重要场所,现在各级党委政府都在提倡正能量,强调素质教育,其中美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更是必不可少。通过审美教育,可以帮助中职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增强他们的审美意识。美育对促进身心健康、培养高尚人格和完美个性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目前,中职图书馆的美育正处于极为尴尬的境地。庞大的中职生群体很容易陷入迷惘的泥淖,容易被喧嚣、庞杂的社会卷入污浊危险的暗流,他们需要真善美的引领。如果我们还一味单纯地进行职业技能的教育而缺乏对其进行人性、人情、人格、人生的有效引导,那势必使他们永远在混沌中摸索而不能触及人生的真谛。由此来看,加强图书馆的美育教育是中职学校教育系统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程,我们必须下大力气抓好。

3充分挖掘图书馆美育潜能,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多做贡献

3.1改善阅读环境,积极营造图书馆美育教育的良好氛围

知识也需要一种外在的表达方式,一座环境幽雅、造型宏伟的图书馆舍会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读者可以从图书馆周围的人和景物中去感受生活中的美,由此激发自身不断努力学习,立志奋斗,创造美好生活。图书馆除了建筑能带给读者一种赏心悦目的美,任何一个空间、一个方位、一个修饰都能体现它的美。如:图书馆大门板报内容的阶段性更新,可提供给读者一种全新的视觉美;各楼层的交通通道、走廊、电梯以及作为交通枢纽的大门和出入口等都是我们制造美的有利区域,通过张贴青春活力无限的影星偶像、动感十足的球星、奔腾飞驰的汽车画册、大腕有型的经济达人图画,可提供给读者感官美。还有柔和、舒适的自然光可令读者身心愉悦、心态平和,让读者充分感受阳光的温暖,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3.2丰富馆藏资源,让读者在泛舟书海中得到美的享受

丰富的文献资源是图书馆实施美育教育的基本条件。一方面为了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要有丰富多样化的文献资源;另一方面又要体现中职学校自身特色。①要严格把好文献收录关,认真鉴别、精心选购内容健康、品位上乘、格调高雅、适用性强的文献。要坚持正确的阅读导向。②根据学生对美学信息的需求,特别购置一些知识与趣味并重、美感与情趣相长的图书,以及一些能提高学生美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的美育书籍,增加图书馆美育的知识原动力。通过丰富的文献资源,特别是文学艺术文献来感染人、鼓舞人,使读者在泛舟书海中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教育、熏陶和启迪。

3.3提高图书管理员综合素质,用形象美、语言美和行为美去感染学生

图书馆美育教育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图书管理员高质量的服务来实现的。①所有图书管理员都要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思想,要有高度的责任心。②管理员要注重仪容仪表,做到举止庄重、服饰整洁、态度热情,要善于与读者沟通交流,主动去了解读者的所思所想,并根据不同读者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管理员要用形象美、语言美和行为美去影响和感染学生。

3.4举办美学知识讲座,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观点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图书馆应当从本校实际出发,根据《中职学校德育大纲》要求和学生美育需要,举办审美知识讲座,重点讲解阅读中的审美、网络中的审美等有关美学理念和美学知识。教育学生学会鉴别真善美与假丑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雅的审美观点。

3.5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读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向往美和追求美的激情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读书活动,如举办多种形式的读者报告会、读书明星座谈会、精品书目推荐活动、专家指导阅读活动、书画和书刊展览等活动,积极引导学生选择思想性、科学性和适用性强的图书文献,发展有益身心健康的兴趣爱好,激发向往美和追求美的热情,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审美观点范文篇4

【摘要】在中国旧社会中,人的个体审美观遭受到社会伦理、宗法制度、儒家礼教的束缚与压迫,使当时的审美观趋向一致性。现代社会中审美感觉一直就应该是个体性的、属于自己的。所以更加的不可以让审美观点趋向单一性。现代审美感觉由于没有了依靠、终极价值以及礼法纲常的前设基础和约束,而转向身体,在此世寻找依靠。审美观就越来趋势于片面性、变化无常、新奇。所有一切都围绕着人们的感觉在生成。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选择不再需要以前那种对于审美客体的整体性掌握,没必要去理解他的结构,更加没必要在审美过程中去找寻他所代表的某种价值意义。

【关键词】全球化建筑学审美感演变

在城市建筑学的范围内,一般研究如下问题:第一,本土建筑规划设计的冲击和影响;第二,有利于保持城市建筑的地方主义特色的方法和措施。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年代,人们的观点似乎有了转变,但使我们困扰的问题却没有改变,那就是建筑学仍旧不能明确规划自身的发展方向。

现代城市主义思想强烈的人们宣称:现代主义建筑可以结束十九世纪以来城市建筑风格上的不规范性,并再次给建筑师们一种明确的方向感[1]。但仅仅到了一九六零年代,这群现代主义思想强烈的人们失望的发现,一切又回到了以前。而一九六零年代末期也正是“全球化”概念的启蒙阶段,让人们不得不深思两者间难道只是时间上的巧合。虽然人们对城市建筑一直都是各持己见没有相互一致的看法。但是大部分人只是将城市建筑看成是可以供人们居住的场所。这种问题的原因就是人们的审美观念不同。而审美性已经进入到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1现代城市审美主义的起源

如果想对当代城市建筑学审美进行深入探悉,那么就需要追溯到它的发源时期,首先针对整个现代城市社会审美主义理论情况开始研究。西方的研究学界已经在这个区域有了显著的成果。而我们研究的目的就是把建筑学的疑问带到社会学的区域来解答,最后再次转回到城市建筑学。所以,对社会学理论考察的重点一直都应该是:审美性产生的基础结构和根本原因,能够使现代人审美观点发生改变的因素。对这种疑问的讨论,古典社会理论学家总是从自己个体性的知识架构和设问进行探悉[2]。因此他们的结论也大不相同。自从基督教统治西方世界社会以来,基督教世界发展出一种制度化的抑制人感性欲求之正当性的生活形态。进化出一种道德论,对感性生存的正当性采取抑制和贬损的态度,这源于基督教对人自身的恐惧。审美性是一种可称之为心理主义或内在性的心性品质。他形象的把现代人的精神世界比喻成一件艺术品,因为在这个艺术品中,一切实体性的事物都消融在个体心理的内心形式中。审美性的特点就在于人的心性和生活样式在审美体验中找到足够的生存理由与自我满足享受的感觉。综上所述,现代审美观已经从一开始就企图在社会形式中代替宗教和道德。

2现代城市审美观转变的社会背景

社会理论学家认为这种现代审美观转变的基础是货币经济支配的都市生活。他们用一种审美的方式去感觉来确定现代经济体制与现代社会文化体制的心性品质的内在联系。社会理论学家认为理性化一直都是现代生活的重要结构因素,但是针对个人心性来说,理性是社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生存武器,更加引起注意的是现代社会生活之结构性因素包括:个体与其个体之间的情感[3]。由于货币经济是大都市社会生活稳定的基础,当货币经济和都市生活把个体存在从以前的亲情关系中抽离出来,个体生命仅靠工具性的理性心理,不足以维系自身。所以,其心性品质趋势一定会返回内心世界。

不得承认的是,以上所探悉的审美现代性的蜕变过程,有更多的展现在现代人日常对社会活动中的感悟。这种审美性有时与艺术并不有关联,而是表现为一种审美的生活质态。这种审美观也是走向现代性进程的一个有力标志。

现代社会中审美感觉一直就应该是个体性的、属于自己的。所以更加的不可以让审美观点趋向单一性。现代审美感觉由于没有了依靠、终极价值以及礼法纲常的前设基础和约束,而转向身体在此世寻找依靠。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选择不再需要以前那种对于审美客体的整体性掌握,没必要去理解他的结构,更加没必要在审美过程中去找寻他所代表的某种价值意义。唯一要做的仅仅是观看并且用心去体验体验。在这一个方面来说,当今社会中的审美观已经没有了专属于哪一文化价值理念系统的必要。而转向对身体、情感、新奇性的追求。

3现代社会城市建筑中审美特点

阅读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作品,可以从里面发现建筑大师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建筑可以对人讲述真理,可以以一种方式来开启人们的思想,用建筑来建设社会在人们心中建立起属于人们自己家园。就拿柯布西耶的郎香教堂来举个例子吧。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针对柯布西耶建筑中的审美性得出以下结论:一、建筑的整体感觉很和谐。大师们认为建筑中的每一个细节让看到的人都必须是一种美的享受并且使他们能感受到他们是建筑整体所不可缺少的环节。二、结构规律清晰。在空间的营造上让人感觉是有规律的不是杂乱无章的,每个环节都有结构关系上的紧密性。三、统率人们的审美性让建筑“功能”突出起来。四、也是最突出的一点,审美要求有某种意义。从建筑物选择装饰的态度中就便可得出结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们大部分认为:建筑艺术在其最高境界是能够赐予人们对建筑物的独特的思维洞察力;可以通过这个建筑物得到一种启示,不管无论这种启示是来自社会、文化还是你生活的现性社会。

4现代社会城市建筑中审美之后的发展

现代社会城市建筑中审美之后的发展[4],就正如箭镞大师矶崎新所说“二十世纪上半时期是宣言的连续,城市建筑就是向同时代展现下一个时代的世界。从一九六零年代开始,时间发生了逆转。以前一直不停向前的线性时间模型突然发生了逆转,城市建筑在过去与未来中发生了交叉。其实现代建筑史一直都是多条线平行发展的。

就如以前对现代人心理结构转变的社会学分析中所感悟到的。现代城市建筑学审美观的转变也大致沿着这条路在发展。而这一转变的象征就是Bilbao博物馆,它在一九九七年建成并且开放。主要建筑体量异常弯扭复杂。令人惊叹的是,建筑外表用100%钛合金板覆盖。由于建筑造型极端不规则,使得内部钢架中的构件没有两件的是等长的。Bilbao博物馆自建立以来就冲击着人们的眼球。以至于一九九七年普利策奖得主评价说“这建筑太不可思议了”。说的也是,这座建筑从任意角度看来都更像是科幻影片中外星智慧的基地。以巨大的力量冲击了以往建筑审美常规。你不能用以往建筑审美的比例、尺度、均衡等原则去评价它的建筑美。它的存在展现出了一种全新的成功的建筑学审美突破,是人们只要看见了他就记住了他。这一切都会被单纯的思想与身体上的震撼迷醉、欢愉的情感所代替。你无需去想他代表的意义,只需要用心去感觉他。让他的存在在你心中变的永恒,这样变是最好的。

参考文献

[1]秦现生.质量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孙兴民,董平.建筑企业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审美观点范文篇5

审美观是一个哲学概念。所谓审美,指的是主体人对客观事物的审美意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审美情感、认识和能力的总和。它包括审美感受、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审美能力和审美理想等范畴。人体美的审美标准是复杂的,它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不存在永恒的、绝对不变的标准。

从医学角度来看,评判人体美也要达到健康与美的和谐统一。健康是容貌美的基础:人体生理功能健全和机体健康是容貌美的基础,任何一种美都离不开审美对象本身所具有的正常规律,人体美也不例外。如果人体生理功能有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容貌的审美,并有可能形成容貌的生理缺陷,而容貌的生理缺陷又会引发心理问题,进而影响人体美感。

人体比例要符合形式美的规律和社会普遍审美要求:人体美是社会美和自然美的和谐统一。自然美一般侧重于形式,而人体美是自然美的最高形式,它遵循形式美的一般规律,同时,人体的审美也要符合社会普遍的审美要求。

整体和局部相结合原则:在人体健康状态和审美评价过程中都应遵循整体与局部并重的原则,既重视局部美化,也不可忽视整体的审美和健康。整体美和局部美相结合是实施美容操作不可忽视的原则。

审美共性与审美个性相结合原则:人体审美的共性要求是在美容技术实施中遵循人们普遍接受的人体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一般的人体形式美表现为左右对称、比例均衡、线条流畅、体形均匀,动作协调。由于年龄、性别、气质、种族与地理的差异,个性审美原则是各有个性、不相雷同。因此,任何审美都是审美共性和个性得到的统一,在医学美容技术实施中既要反映人体审美的共性要求,又要突出人体美的个性特征。

审美标准要不断发展:人体的审美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进步,人类对于自身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的发展,人体审美标准也不断变化。一方面淘汰那些有害人体健康的审美标准,一方面又要对正确的审美标准进行调整和完善。

以真为美的具体内涵是重科学、尚真诚。

宇宙万物,真的未必都美,但凡美必真。这是一条美的原理。任何虚假的东西都与美无缘。虚伪的爱情,犹如阳光下的肥皂泡,虽绚丽多彩,可惜转瞬即逝;“口蜜腹剑”的人,虽貌似真诚,不过纸终归包不住火。

以善为美的具体内涵是重教化、尚伦理。

无美不善与凡美必真相对应,这是又一条美的原理。人世间,一切恶的东西都无资格跨进美的圣殿,而且还在美的排斥之列。诚然,花花世界,无奇不有,貌美心善的人有之,貌美心恶的人亦有之。然而,披着羊皮的狼与毒蛇化成的美女,只能骗得世人怜爱于一时,岂能迷惑世人于长久。

以纯朴为美的具体内涵是重本色、尚自然。

“人之初”和“物之初”,未经人为的原始状态,就是人的本色、物的本色,质纯形朴,淡雅高洁。庄子赞美这样的本色,“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而众美从之”。庄子以为能体现纯朴的人,应尊为大千世界的“真人”。纯朴是中华民族的一项重要传统美德。

审美观点范文篇6

审美观是一个哲学概念。所谓审美,指的是主体人对客观事物的审美意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审美情感、认识和能力的总和。它包括审美感受、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审美能力和审美理想等范畴。人体美的审美标准是复杂的,它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不存在永恒的、绝对不变的标准。

从医学角度来看,评判人体美也要达到健康与美的和谐统一。健康是容貌美的基础:人体生理功能健全和机体健康是容貌美的基础,任何一种美都离不开审美对象本身所具有的正常规律,人体美也不例外。如果人体生理功能有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容貌的审美,并有可能形成容貌的生理缺陷,而容貌的生理缺陷又会引发心理问题,进而影响人体美感。

人体比例要符合形式美的规律和社会普遍审美要求:人体美是社会美和自然美的和谐统一。自然美一般侧重于形式,而人体美是自然美的最高形式,它遵循形式美的一般规律,同时,人体的审美也要符合社会普遍的审美要求。

整体和局部相结合原则:在人体健康状态和审美评价过程中都应遵循整体与局部并重的原则,既重视局部美化,也不可忽视整体的审美和健康。整体美和局部美相结合是实施美容操作不可忽视的原则。

审美共性与审美个性相结合原则:人体审美的共性要求是在美容技术实施中遵循人们普遍接受的人体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一般的人体形式美表现为左右对称、比例均衡、线条流畅、体形均匀,动作协调。由于年龄、性别、气质、种族与地理的差异,个性审美原则是各有个性、不相雷同。因此,任何审美都是审美共性和个性得到的统一,在医学美容技术实施中既要反映人体审美的共性要求,又要突出人体美的个性特征。

审美标准要不断发展:人体的审美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进步,人类对于自身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的发展,人体审美标准也不断变化。一方面淘汰那些有害人体健康的审美标准,一方面又要对正确的审美标准进行调整和完善。

以真为美的具体内涵是重科学、尚真诚。

宇宙万物,真的未必都美,但凡美必真。这是一条美的原理。任何虚假的东西都与美无缘。虚伪的爱情,犹如阳光下的肥皂泡,虽绚丽多彩,可惜转瞬即逝;“口蜜腹剑”的人,虽貌似真诚,不过纸终归包不住火。

以善为美的具体内涵是重教化、尚伦理。

无美不善与凡美必真相对应,这是又一条美的原理。人世间,一切恶的东西都无资格跨进美的圣殿,而且还在美的排斥之列。诚然,花花世界,无奇不有,貌美心善的人有之,貌美心恶的人亦有之。然而,披着羊皮的狼与毒蛇化成的美女,只能骗得世人怜爱于一时,岂能迷惑世人于长久。

以纯朴为美的具体内涵是重本色、尚自然。

“人之初”和“物之初”,未经人为的原始状态,就是人的本色、物的本色,质纯形朴,淡雅高洁。庄子赞美这样的本色,“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而众美从之”。庄子以为能体现纯朴的人,应尊为大千世界的“真人”。纯朴是中华民族的一项重要传统美德。

审美观点范文篇7

关键词:大空间公共建筑;城市意象;建筑文化;审美文化

建筑是人们生存的必然产物,是打造成城市意象的基础;而要想通过建筑文化来打造城市空间结构以及城市意象,应当充分的了解建筑文化以及城市空间形态对于人们生活方式和审美文化的影响,并通过城市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进行分析,从而有效的提高人们的审美文化自觉和城市的精神面貌。

一、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对此

(一)建筑文化差异

1.建筑结构方面

我国传统建筑,在建筑结构上以木质材料为主;在建设上多采用以梁柱为主的支撑系统;以单一的建筑结构为单位进行群组,建筑组合形式,结合街道、边界、区域、节点以及建筑标志,形成一个大的城市空间;同时这个空间,还会以古代建筑理念,以中轴对称、协调等建筑文化进行空间扩展;并且整个建筑空间,多以形状规矩的方形为主;对于建筑外观处理,使用的颜色多以白和红、黄为主,具有一定的个性和特色;建筑风格多以柔和、实用、简捷的建筑为主,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生活态度,表达出生活的和谐和安逸。而西方建筑文化使用的建筑材料多以石质材料为主,以墙柱为支撑系统;并且完美的诠释建筑力学,在建筑设计上大胆、精密;在建筑空间上,西方建筑不是运用的横向发展,而是垂直向上发展,讲究立体、建筑面积和高度,追求建筑的大胆和自由;外观处理使用的涂料多以白、灰为主,显现出一定的宗教信仰和精神文化;对此西方建筑建筑风格给人的感觉是庄重、不可侵犯的。

2.建筑因素方面

中国建筑文化,注重的是时间因素,主要是以单一建筑组成的群体组成为主,以中轴线进行布局;时间因素体现的最浓厚的就是居室的分配,以及对于建筑形成的观念;人们始终相信建筑是人们的劳成果,对此建筑都是以实用为主,并且都是相同风格,讲究南北向或东西向,建筑变化不大;对于居室的分配,也是以历史文化中的孝道为主,进行居室的合理分配;而西方的建筑文化注重的是空间因素,因为西方国家始终相信建筑是由神的旨意所决定的;并且建筑的技术、理念以及材料都比中国的先进,对此西方建筑比中国的建筑在外型上更加的独特和夸张,每个建筑都有一定的特色和个性。

3.人类审美方面

中国建筑文化的形成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性格特点为主,逐渐形成的名族特色;我国从古到今,都是以临近和平相处,互相帮助的原则,所以建筑单位都很近;并且对于建筑的审美,注重虚与实,以及建筑的线条等,从而感受到强烈的建筑文化和民族特色。而西方的建筑风格,也充分得体现出了西方国家人们的个性、独立、有思想、观点的个性;并且建筑材料多以石质为主,面积较大,寓意着他们向往自由的生活态度;尤其是一些雕塑建筑,与周围的建筑风格不同,更是体现了出了西方国家人们的宗教信仰、特立独行以及开放的生活观念。

(二)形成建筑文化差异的原因

形成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的原因,多数是由地理环境、自然背景、生活方式、宗教性信仰、政治文化以及历史文化传承有关。中国的地理环境中,森林木材居多,受到古代人们使用木材的影响,石质材料搬运不便,发展不是特别的迅速;传统的生活方式是以农耕为主,生活作息规律,追求和平;并其生活环境是冷热交替,为农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东方国家的宗教信仰信念不是很强烈,对此宗教信仰对于建筑文化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当时的政治文化比较封建,等级制度严重,人们的生活方式较为规律,政治思想较为统一,所以建筑风格没有大的波动,并且建筑特点相同。而西方的这几点因素与东方截然不同,对此也就有了现代建筑文化的差异。

(三)中西方差异影响

建筑是很多国家发展的基础,是结合不同区域的文化和生活环境所成立的,对此中西建筑文化本应具有一定的不同性质;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全球化,导致建筑全球化,使其本土建筑文化不清晰,没有建筑特色,对于名族文化的传承具有一定的阻碍。人们受到不同程度的西方潮流因素的影响,对于建筑的审美观点,产生严重的分歧;使其国家的建筑文化的发展,造成一定的矛盾。对此合理的结合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同时,重点突出民族文化和本土建筑的象征意义,帮助人们调整审美观点,并引其大众的文化自觉是非常有必要的;从而赋予城市新的精神面貌。

二、建筑文化差异的解决办法

(一)数字的象征性表达

中国人因为具有浓厚的民族精神和历史文化传承,在人们的审美观点中,常常借物烘托思念、吉祥或是祝福,尤其是在建筑中,人们经常用数字象征着阴阳、时间因素等;像古代宫殿的建筑,常常会用四根立柱,象征着一年四季,在宫殿的中央,用十二根立柱,代表着一年十二月或是十二个时辰等;尤其当时的政治现状是以帝王为主,而数字九,不仅是帝王之数,在很多建筑中,广泛的应用,其中建筑的九仗,就是指帝王的地位,至高无上,高不可攀的帝王之威。

(二)通过建筑装饰

无论是古代建筑,或是现代建筑,都非常的重视对于建筑的装饰。久而久之,人们意识到建筑装饰是建筑文化体现的重要部分,并且会借助一些古代文化标志。像传统符号等,并且修饰的方法也是灵活多变,不仅没有显得突兀。反而将建筑文化表达的非常清晰。同时,也夹杂着浓厚的民族精神,从而不断的突出东方建筑文化。同时,也不断的提醒大众的审美观念,从而进行良好的文化自觉。但是大多的建筑装饰都是以建筑结构为基础,讲究建筑和谐、统一、立体感强烈,对此都是以中轴线进行建筑装饰,从而加深建筑美感,以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同时,建筑装饰,对于建筑文化象征性的表现分为祝福、吉祥意义以及文化礼节制度的意义。其中象征着吉祥的建筑装饰,像古代建筑中应用到的神兽或其他的动物,以及文字像福、喜等;植物如松柏的长青、花朵的高贵等。等级制度象征性的表达,则是对于建筑结构进行调整,从而提高建筑整体效果的,像门洞、屋顶等不同形式的建筑,结合象征性强的事物,使其建筑装饰象征的意义更加明确。

(三)建筑颜色的象征性表达

建筑经常运用颜色进行象征性意义的表达,其中颜色的运用,是以自然环境、审美观念、等级制度以及生活态度等方面进行参照并结合的,从而使建筑文化表达的更加形象和准确。如:建筑中常用到的黄色琉璃瓦,其是象征着金色的灵魂、生命等意义;蓝色琉璃瓦的应用,是为了衬托天空的颜色,充分的借住自然因素,象征着和平、质朴;而建筑中经常用到灰、白、黑的颜色,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精神向往以及阴阳五行,进行建筑以及颜色应用的;阴阳五行对应的颜色是青、赤、黄、白、黑几种颜色,其中黄色位置居中,象征着主要位置,也就是帝王统治的意义,也是帝王所在建筑的专用颜色,所以黄色是古代宫殿或是现代重要场所建筑所用到的建筑颜色;青色常用于屋檐等建筑位置,以天地颜色为建筑颜色,所以青色象征着宽阔、统一的意义;灰色因为沉闷,在建筑中象征着稳定、安逸;而白色在古代中,有不吉祥的象征意义,其中多以平民建筑使用,又因为白色象征着质朴,随着封建思想的退去,和平时代的推进,白色也被现代的建筑广泛应用;黑色在阴阳无形之中代表着神秘宗教信仰,并且有水可以化解火灾的意义,所以经常被用在诸侯、大臣的建筑结构立柱上,而红色用在帝王的宫殿柱子居多。

三、以人类审美文化价地角度突出建筑文化

基于人类的审美文化,来突出建筑文化。并以此来引起大家的文化自觉和审美要求:首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大众的审美观点、生活方式以及社会趋势建筑。同时,在突出建筑文化的同时,一定要带领大家提升审美文化;然后,结合中西方建筑文化对于的人们的影响,以及城市空间形态对于人们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更好的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文化精神。

(一)城市空间结构对于人们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看重利益,对此城市公共空间,逐渐的成为了人们开发利用的物质产品,像商品生产一般;在利益的诱惑下,城市建筑空间俨然已经失去了文化审美的价值,不仅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同时也没有达到人们的审美需求;随着城市空间结构演变速度的提升,以及交通、建设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步伐、节奏也逐渐加快,从原有的身心体验逐渐演变为视觉体验;甚至城市建设,也把很多传统的建筑环境、建筑标志翻新代替,使的人们的城市意象比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形成有一定的差距。

(二)提高人们对于城市建筑文化的审美研究

1.街道;街道是城市空间、城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虽然是一个交通通道或线路,并且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道路建设对于城市意象的重要性,其街道一直是城市建筑布局设计以及空间形态发展的有利依据;而且街道的建设装扮直接反映出城市的精神面貌。对此具有明确指明道路或具有辨识度的道路,是非常容易形成城市意象的,从而有效的提高人们的审美需求。2.边界;城市边界是指城市结构的边围,也是区分区域的线性中断,同时也可以通过延展或是连接形成新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意象。3.区域;区域指的是城市平面,同个范围里具有相同特性的分区,也是构成城市意象的重要元素;将城市区域内的指定的环境范围进行明确的区分,像商业区、行政区以及工业区等,因为具有相同的建筑文化,对此给人一种形象、具有特色的城市空间审美。4.节点;是区域的抽象表达,是人们生活的交汇点,或是城市建筑的连接点,以及一个小的单元,总之是城市大空间中的一个点或段;是可以通过城市空间节点,进行美化的,或是建立多个典型的城市节点,使其人们在节点,可以明确自己的位置,明确周围的标志建筑、环境。从而通过城市建筑更加了解到城市空间形态。5.标志物;标志物可以作为城市的代表建筑或是区域内的参照物,可以是一座建筑、商店、山峰或具有代表性的雕塑等,像悉尼歌剧院或比萨斜塔等。并其多数的标志物都是在城市中心,同时也是交通、购物等的中心。对此人们可以通过参照物,明确自己的位置,不仅突出建筑文化,也为城市空间结构指明了方位。对此,对于大空间城市意象的构造,可以通过的具有特色的建筑物,并且在高度上独树一帆,以便人们通过日照斜影判断方位;并且标志物的建筑风格,要与周围建筑物不同,或是形成鲜明的对比,或赋予历史文化、神秘意义等,使其被人们的熟记,从而有效的保证城市空间结构的文化价值。

(三)城市意象形成研究

城市意象的形成,离不开建立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而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街道、边界、区域、节点以及参照物,这几个条件对于城市意象的构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将这五种重要因素按照结构性质分为点状结构,以及节点和标志物;线性结构分为街道和边界;面状结构主要指区域要素。虽然这几种结构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但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要素之间的联系也是非常紧密的,也是城市建设的主体结构;对此这几种元素之间会相互影响和推动发展,同时也会互相制约和阻碍。而城市意象是将这几种元素,进行综合性的整理,并由专业人士结合当地的生活习俗以及建筑学、人类学以及大众的审美文化进行协调和统一,尽量的避免几种元素之间的阻碍影响,使其几种构成城市意象的因素通过相互作用,合理的进行城市建设。

综上所述,对于大空间公共建筑城市意象的分析,是通过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对比、建筑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确定人们建筑设计文化以及人们的审美观念,然后通过本土建筑的象征意义表达形式进行分析,从而引起大众的文化自觉,最后回归本质,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对于城市大空间中的城市意象进行分析,从而带动群众的审美文化和文化价值观念。

作者:王静 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朱美.基于场所营造的文化建筑综合体公共空间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2]陈治邦.历史文化名村中民居建筑的空间形态比较研究及当代借鉴[D].北方工业大学,2014.

[3]秦豪.公共建筑外部空间的公共性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4]罗丹.城市滨水建筑外部空间的地域性表达[D].西南交通大学,2011.

[5]阳作军.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景观演变及趋同性的规划对策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

审美观点范文篇8

【关键词】美育教育;中职;美育教育;体育

一、美育教育概念

美育教育,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美感教育。是培养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认识、对美好事物的体验、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创造的能力,从而使人们逐步树立美的理想、培养美的情操、拥有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狭义的美育教育,专指“艺术教育”;指的是“美感教育”、“审美教育”、“审美观和美学素养教育”等。而广义的美育教育指的是真正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

二、当前中职学校美育教育现状

目前,由于社会节奏的加快,中职院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及专业技能培训,而美育教育则是可有可无的。事实上,由于各种文化的渗透与影视传媒的宣传,特别是中职院校的学生,社会经验相对较小,生活经验相对单纯,缺少健康、正确地审美观点,主要表现在过度追星、盲目崇拜、模仿歌星、影星。加上青春期叛逆,过分追求和张扬个性;不能从生活中发现正确、健康的美,缺少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也就不能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容易对人生失去原动力,容易对生活失去目标与信心。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美盲”。“美盲”其实有二层含义,缺乏审美的眼睛;二是缺乏审美的相关专业知识。比如:不懂如何欣赏中国画和油画,更不懂如何欣赏中国古典建筑和西方哥特式建筑,因为缺少相关专业审美知识,要说中职学生分不清生活中美与丑、雅与俗、文明与野蛮,难免有些有失偏颇。但中职院校的学生盲目的追求时尚,穿着怪异,浓妆艳抹;打架斗殴、抽烟喝酒,盲目追究求社会上流行的“准三俗”内容,甚至以此为荣,如此种种说明职业院校必须大力改进和加强美育。

三、中职学校美育教育重要性的思考

美育教育是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并通过实践中观察到美,美化心灵,陶冶情操,净化内心世界,帮学生定向社会核心价值,满足学生精神和情感需要,帮助学生从价值意义上理解自身并按照美的规律从不同方面自觉的塑造自己。中职学生是中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大部分刚刚毕业并且在初中阶段学习相对较差的学生,如何让他们健康成长,完善自我,以自己的一技之长和良好心智,在当前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实现他们自身的人生价值,这是所有中职教工作者所应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在中等职业学校中,服装、烹饪和陶艺设计、插花、茶艺、香道等专业与美学教育密切相关,而学生由于美学知识缺乏,使得学生在学习工作中不可避免的暴露出自身素质的不足,因此,将美育课作为这些相关专业基础课,自然也是至关重要。而与美学教育看似不太相关的专业,如计算机、旅游、财会、物流、数控及机电类等相关专业,在工作的过程中也常常显得力不从心,如计算机专业学生在网页制作、制作宣传册时,由于对美学知识相对缺乏,就设计不出优美的、令人眼前一亮、吸引别眼球的作品来,做出网页面由于色彩搭配不合适,效果不尽人意,也不能调出令人满意的色彩图案。

四、中职学校开展美育教育方式方法

从人才培养角度出发,中职院校应重视美育教育,让美育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让学生形成健康的正确的美学概念,并且养成良好的审美素质,进而促进学生人格完美,培养学生勇于创新、自主自立的精神。

(一)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美育活动。中职院校的多数学生已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学生旷课、逃课现象时有发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主要是他们有了大量的课余时间,加上学生年龄较小,自制能力较差,社会阅历较浅,加上好奇心强,没有升学的压力,课堂学习又相对枯燥。利用孩子们好奇心、求知欲望强的特点,开设美学教育来管理和约束学生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1.学生可以通过选修或听讲座享受丰富的审美体验,从中领悟到人性的真善美,对他们完善职业道德无疑是大有裨益的。2.成立美术、音乐等兴趣小组。美育兴趣小组是弥补美育教育不足的“灵丹妙药”,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并活跃校园文化。兴趣小组可以根据各专业特点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如烹饪专业开设图案、色彩和书法课程,计算机专业开设色彩、构成等基础课程,旅游专业开设音乐、书法、美术欣赏和美术常识课程等。3.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班级活动、学校文艺节活动。4.参观书画展览、举办书画比赛及艺术节活动。5.外出写生、旅游活动等。

审美观点范文篇9

关键词:视界融合音乐表演

音乐是一种离不开表演的艺术,音乐表演是赋予音乐作品以活的生命的创造行为,所以音乐表演一直被人们称为二度创造。瓦尔特曾经说过:“演奏家的艺术处理和见解越高,他就能更大程度地传达该作品。”①但是在怎样进行二度创造的时候却出现了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一切必须围绕作曲家的写作意图来进行表演,其目的就是通过乐谱尽可能地还原作曲家的写作意图,不可对乐谱的演奏有任何偏差,要求表演者完全抛弃自身所处的时代精神而对作者的生活环境、性格品质、感情经历等做一个完全的模拟;有的学者认为乐谱是由音符组成的,而音符本身是没有生命的,要想使乐谱变成有生命力的音乐那就需要表演者的主动介入。也可以说,表演者作为二度创造者同作曲家一起承担了音乐的创造。而伽达·默尔从哲学的角度对音乐表演者做了一个明确的定位,并对音乐表演中的美学观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视界融合”是伽达·默尔②现代释义学中解释音乐表演的一个核心理念。其代表作《真理与方法——哲学释义学的基本特征》就是在“把理解视为人类存在方式”这一哲学基础上进行创作的,因此我们又称它为“哲学释义学”。在伽达·默尔看来,哲学、艺术、历史、法律等一切人类的精神创造都是有待于人们去理解和解释的对象,他还特别把对艺术的理解和解释放在人类精神创造的首位来进行探讨。同样,他认为像音乐作品这样不具有语言,却包含具体意义性内容的艺术作品也存在意义问题。如他所说:“虽然纯粹的音乐就是这样一种纯粹的形式波动,即一种发音的数学,而且并不具有我们于其中所察觉到的具体的意义性内容,但是,理解仍然获得了一种对意义性事物的关联,这种关联的不确定性就成了理解,同时它也构成了这样的音乐所特有的意义关系。”③

伽达·默尔认为,艺术作品的意义不只是存在于理解者的主观思想中,也不只是存在于客观艺术作品中,它还存在于主体对客体的理解和解释中。它是理解者和被理解对象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产物,是二者的统一体。因此,对作品的“唯一正确的释义”的观点在伽达·默尔看来是根本站不住脚的。也就是说,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下的主体对同一客体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引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说,那种尽可能地忠实原著、完全还原作曲家的写作意图的说法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就好像人不能两次跨入同一条河流一样,哪怕是作曲家自己也不能做到每次的演奏都是完全一致的。小提琴教育家莱奥波尔徳·奥尔也曾经说过:“一个时代的美学真理,一辈人的演奏真理,也许被下一代人认为是谬误的教条。”④由此可见,不光是表演者做不到完全还原作品原意,就连我们的美学家们、我们的听众的审美观点都是一直在变化的,只有把历史的视界和时代精神相结合起来的表演者才经得起历史的锤炼。当然,我们也不应该对作品的意义进行随意的解释。历史上艺术作品的创作者和现今的理解者因为时空的不同而产生了各自不同的对意义的判断,即各自不同的视界。历史的视界已经客观存在,而现今的理解者的视界因为受自身历史环境的限制而不可能与历史视界达成完全一致。对一部音乐作品的理解不应该是要求理解者完全放弃自己的视界而去追求与已然存在的历史视界的统一,而是应该要求理解者拓宽自己的视界,使自己的视界与艺术作品中客观存在的历史视界相融合,从而使二者都能达到一个新的视界。视界融合对现实视界的强调、对音乐表演创造性的发挥开辟出一片新的广阔天地,它的出现为音乐表演的创造性注入新的动力,也对音乐表演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深刻理解作品的历史视界,又要结合自己的立场和思想形成自己所特有的视界去理解和解释作品的意义和内涵。这将使音乐表演者的创造性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解释也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表演者自身能力的提高将有益于表演者更生动更深刻地理解和解释音乐作品。我们在阐述音乐作品时,对音乐作品的相关背景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比如乐谱的版本、作曲家的写作意图、作曲家的生活感情经历、作曲家所处的社会背景等等。只有在了解作品的相关背景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结合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作品进行理解,才能更好地阐释作品。所以演唱者要在对作品的历史视界进行研究和体验的同时结合自己独特个性的视界对作品进行阐述,这样才能根据自身的理解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表演方法,形成独树一帜的个人演唱风格,从而更好地诠释音乐作品。

应该注意的是,视界融合并不是一味地强调自我视界、毫不理会作品本身的含义,而是强调一种融合,一种历史视界和自我视界的有机结合、一种历史思想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过分强调自我视界会导致音乐作品缺乏生命力,会形成各行其是的混乱场面,这就违背了音乐表演者在音乐表演中的作为二度创造者的初衷。所以我们在进行音乐表演创造的同时,对作品的历史视界要进行必要的研究,对作品所处时代的审美观点、作曲家的写作意图等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再结合表演者自身对作品的理解与自身所处的时代精神、审美观点等对音乐作品进行阐述。作品的精神是不能轻易更改的,如何表现这种精神就需要表演者的主观能动,表演者能动性的动力来自于观众对表演者的认可而非作品本身。所以要发挥表演者的主动创造性就要给予表演者一定的发挥空间,才能使历史视界和表演者自身的视界进行有机融合,才能更好地阐释作品,才能让作品更富生命力而万年长青。

注释:

①中央音乐学院编.论音乐演奏.1982年第3、4期合刊,第65页.

②(Hans-GeorgGadamer,1900—2002)德国当代哲学家、美学家,现代哲学释义学和解释学美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主要著作《真理与方法》《柏拉图与诗人》《短论集》三卷、《我是谁、你是谁》等.

审美观点范文篇10

1.审美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在中职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认识世界,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让学生在接受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感受美、欣赏美、从而去创造美。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好的事物只有被发现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从后天的审美教育中通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而养成的良好习惯。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让学生通过美术课堂去学会发现美、欣赏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

2.审美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

中职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还可以提高分辨好坏、黑白的能力,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接受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念,坚决摒弃丑恶的事物,宣扬美好的事物,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对事物的分辨能力。

二、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方法

1.引导学生发现美

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美,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高山具有自然之美,楼阁具有建筑之美,鸟儿具有动态之美,园林具有造型之美。审美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例如一副古画描绘了高山流水的自然景观,画中远处的大雁使的画更加生动具有灵性美;校园里的教学楼与湖边的凉亭可以形成鲜明对比,教学楼的色调较为单一严肃而凉亭则比较鲜艳,他们都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体现了融合之美;翡翠拥有质感之美;雕塑拥有形体之美……生活中任何事物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存在,通过认真地观察生活,留心生活,能够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在美术课堂上,教师不能仅通过理论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一种实践教学,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去实践发现生活中的美。例如美术教师在课堂上播放一些专题图片或影视作品,让学生进行鉴赏讨论,发表自己感悟到的美;还可以举办相关的展览,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认为美好的事物,与大家一起分享。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之美,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亲近大自然,体验自然界中美好,进行户外写生等活动。与此同时,音乐、舞蹈、科技、文学等自身都具有美,只要学生认真去感受,都能体会到生活中的美带来的乐趣。

2.培养学生的美感

中职学生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对于一些著名的美术作品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教师在让学生鉴赏美术作品,不只是要让学生了解作品的作者、背景和年代,最重要的是学生在看到作品时的第一感受,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赏析,感受作者创作的意境,扩展学生的思维。美术作品的鉴赏是没有统一答案的,不同的人对作品的感受有所不同。因此,美术教师在学生进行作品鉴赏时仅仅起到一个引导作用,不能过度的向学生灌输自己对作品的主观意见,而是应该让学生独自欣赏,尝试对作品做出评价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会独立思考,这是对学生美感教育,让学生拥有健全的审美心理。实践表明,让学生学会独自进行作品鉴赏并给出自己的观点的培养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感,让学生养成敏锐的审美直觉,而且提高了他们独立思考和自我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美术作品体现了我们的生活之美,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有些美术作品描绘了我们真实生活中的美,还有些美术作品体现了作者精神世界中的美,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能让我们感受到美,一些脱离生活、扭曲生活的作品并不具有美。所以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拥有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审美情趣就是观赏者对审美作品在鉴赏中所产生的兴趣和感情,而审美能力是对作品中包含的美的鉴赏态度。现代社会中存在着太多不健康的东西,它们逐渐进入校园侵蚀学生,毒害学生的心理,使得学生们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情趣发生扭曲。因此,学校应该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从优秀的美术作品中让学生感受美好的意境,引导学生追求健康、向上、美好的事物,让学生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追求心灵之美,培养学生拥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向上的思想。

4.让学生感悟创造美

创造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来源,是人类智慧和思维的体现。在中职美术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思想的引领者,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创造的开拓者。现代社会需要的有思想、有文化、能创新的全能型人才,传统的理论式授课培养出来的学生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要求。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责任不是如何教,而是让学生如何学。美术教师应该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去积极的分析、主动的发现、激发审美意识、深入挖掘自身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的过程中学会融入自己的想法,努力的去创造表达美。例如,美术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赏析西方艺术家毕加索的《哭泣的女人》,让学生首先对作品的背景、作者的故事和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了解,再引导学生通过对自己生活的观察进行自主创作,当然表达的方式不仅限于绘画,还可以通过诗歌、音乐的方式抒发自己的感情。这样学生从美术作品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还拓展了他们的创作思维,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自己的生活和内心世界。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