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协调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05:10:20

生态协调

生态协调范文篇1

关键词:河道治理;生态环境;生态协调

1工程概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纳斯河(简称玛河)流域位于天山北坡经济开发区核心地带,地理位置为东经84°58′~86°24′,北纬43°54′~45°01′,地处准噶尔盆地南缘,东至塔西河,西至巴音沟河,南至依连哈尔尕山,北至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玛河灌区是全国特大型灌区之一,灌区总耕地面积23.8万hm2,年灌溉用水量16亿m3。灌区内有石河子市、玛纳斯县及所属8个乡、沙湾县及所属5个乡、农八师及所属14个大型农牧业团场,农六师的新湖总场和克拉玛依市的小拐乡。近几年,由于人类活动范围不断增加,此河段河槽淤积萎缩现象较为严重,生态环境恶劣,生物多样性锐减,原有的河道整治工程体系较简单,基本无生态适应性,EEI(弹性度指数)值为39.06,EBI(环境承载指数)值为36.75,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该河流段环境污染压力较大,河流抗干扰能力较弱,生态恢复能力较差。

2河道整治和河流形态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2.1河道整治对生态环境影响。2.1.1河流平面形态改变影响。传统河道整治主要方式为利用工程控导方式改变河道的稳定边界和河势,在进行整治施工时多使用不透水的刚性施工材料。为了保证河道的航运、防洪需求,河道整治改变了河流自然形成的纵坡及平面形态,整治后将河道边界固化、顺直,导致河流边界无法呈现自然发展,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程度影响。使用不透水的刚性施工材料进行河道整治增加了河堤的抗压、抗洪、抗冲击能力,使航运路线更加合理,但是从另一方面,传统河道整治方式严重影响了河道的正常形态,限制了河道自然发展,河道自然水位降低,生物多样性降低,河流自净能力减弱。2.1.2河流漫滩效应改变影响。河流滩区附近一般聚集较多村庄、农田,所以在河道整治时为了避免洪水流入农田、村舍内,常需要修建堤围。堤围的修建改变了河流洪水冲击下自然形成的漫滩特性,使滩槽水沙无法进行交换,特别是一些大型的水利工程对下游径流控制比较严格,河流漫滩洪水出现的次数非常少,限制了河流自然生境,对河流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生物种群锐减。2.1.3河流滩区整治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附近的河流整治为了适应城市发展,河道整治材料一般采用不透水的刚性施工材料使河道形态边缘形态固化、不透水、规范化,将蜿蜒曲折的河流形态整治呈平直状态,平缓的河岸边坡被替代,间接破坏了迁徙鸟类的栖息地,生存条件被不断破坏。另外由于近岸河流边界被不透水刚性施工材料替代,河流自然通透边界微循环被阻断,削减了河流周边地下水的侧向补给,对河流周边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程度影响,城市建立的盆景化景观工程对河流自然洲渚、河岸边滩生物多样性造成较大影响,河流的生物多样性逐渐减少,生物链逐渐单一。2.2河流形态对生态环境影响。河流形态是指河流自然形成的体貌特点,河流自然弯曲是河流冲击形成的自然属性,河流的曲折系数一般在1.32.9之间,一些学者研究表明,顺直湍急的河流不利于河流内动植物生存,自然形成的弯曲河流更适宜河流内动植物生长。河流深槽和浅滩不断交替出现是河流自然形成的形态特征,有利于保证河流一定生物多样性,使多条生物链共存。研究表明河流自然状态及生境和河流周边生物多样性关系密切,自然河流形成的环流、旋涡等为河流中多种物质交换传递提供动力支持,随着季节变化河流进行周期性的浅滩深槽冲淤可以有效调节河流纵比降数值,为河流内生物生存、迁徙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现代城市发展进步,不断改变河流的原有状态,限制河流的自然发展,使河流原有生境发生转变,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3基于生态协调的河道整治

3.1基于生态协调的河道整治规划原则。为了保证河流内生物多样性,遵循城市可持续发展,河道整治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全面规划、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综合利用、远近结合、分期实施等。在河道整治时应从大局着手,充分了解河流自然形成状态、演变规律,根据河流的具体演变规律及已存生物特点,提出适宜的河道整治方案,通过控制点、线、面,制定最小河流干预工程体系。使用生态工程施工材料,实现河道整治的生态治理。在进行河流整治规划时还应注意:要尊重河流自然形成状态,整治时要充分保证河流的各种调节能力,保证河流整治可持续发展,保证河流本身的生物多样性,实现河流和周围生态环境和谐发展。3.2生态协调河道整治理念和方法。3.2.1生态协调河道整治理念。与城市较近的河道在进行整治时,要首先了解河流和城市发展的相容性和制约性,在进行河道整治时要充分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容量、河流生态耗水量,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基于生态协调要求,制定满足以上条件的河道整治方案,实现城市建设、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3.2.2综合治理模式建立,满足生态协调。基于生态协调下建立河道整治方案需要3个主要环节:(1)工程规划设计,调查分析需要整治的河流特性和生存现状,确定河流整治要求,根据要求制定综合治理方案,分清河道整治主次,确定符合生态协调的河道整治技术,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工程设计,最终确定河道整治的基础路线,生态施工方式,生态施工材料、河道生态治理技术。(2)施工技术,在进行河道整治施工技术选择时,要选择对河道生态多样性干扰最小的施工技术,建立健全施工全过程环境监测管理。(3)工程管理,在整个施工阶段,要保证切实有效且持续的环境监管,实施动态环境评估,实时保证生态效应影响在可控范围内。3.2.3研发新型施工材料,建立生态河道整治施工体系。为了保证河流整治效果,维持河流生境、周边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新型生态施工材料是保证河道整治和生态协调原则相统一施工的基础,所以应选择透水性较好、有一定稳定抗冲击性、绿色无污染的新型施工材料。与城市较近的河道整治,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河道整治施工体系,该体系的实现应根据河道的自然特点,分河段、分时段、分流速逐步实现河道整治,河道整治要和生态恢复、工程治理有机结合,保证治理河段形成完整的河道治理体系和环境监管体系,该体系的实施具有一定弹性,既能保证河道的防洪、航运、协调水资源作用,又能维持河流的生物多样性和自我修复功能,保证河流生境不被破坏。

4基于上述整治原则工程实例分析

河道生态整治常用工程材料特性见表1,结合上文提到河道整治应基于的生态协调原则,对此整治河段防洪设计、生态恢复进行了系统的评估,然后提出了基于生态协调要求的一体化整治方案:在临近城市河段需修建生态型堤防,在一般河堤段铺设抗冲生物毯防护材料,在险工段采用植生型格宾网笼和丁坝护根,河岸的迎水坡和背水坡按照生物群落规划种植抵抗力较强、易存活灌木和植被,沙荒滩区分区多层次进行植被种群恢复,植被恢复面积达到17km2,另外在河漫滩位置修建两个大型湿地保护区,提高了生物多样性、动物栖息面积及生态系统的再恢复能力。经过5a的河道整治和生态恢复,现该河段湿地面积增加、绿化面积增加、动植物种群增多,鸟类能够在此栖息,此时的辛普森多样性指数与治理前对比提高5.2%。5结语(1)河流自然形成状态、演变和河流生境及生物多样性关系密切,所以河道整治时必须适当维护。(2)河道整治应在生态协调基础上合理掌控河道边界干扰的“适宜度”,采用生态施工措施,保证河流本身的生物多样性,实现城市建设、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

[1]孙晓霞,张跃飞.浅析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4):68-68.

[2]张进鹏.水利河道治理与环境生态存在的关联性解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14):31.

[3]钟福立.大凌河河道综合整治中生态护岸建设思路研究[J].2017,45(3):42-44.

[4]刘莎.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居业,2019(7):82-83.

[5]黄鹏飞,饶浩羽.生态恢复设计在城市河道治理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中外建筑,2018(6):117-119.

生态协调范文篇2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浙江省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许多城市面临着空气、水环境、垃圾、噪声等污染,以及自然资源退化等问题。近十多年来,我国城镇化率每增1个百分点,平均需多消耗合4940万t标煤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645万t钢材和2190万t水泥。从1999年起,城市生活污水排放超过工业废水排放成为主要污染源,生活源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成为主要污染物[1]。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交互耦合关系。在资源环境条件约束下,厘清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关系,对于推进城镇化的绿色转型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关于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较多,主要从理论和实证2个方面展开。宗宁等[2-4]探讨了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何刚等[5]运用全局Moran指数和局部Getis-OrdGi指数,探讨了城镇化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影响。周正柱等[6]运用VAR模型,探讨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互动关系,认为城镇化发展对生态环境发展的影响具有阶段性和波动性。部分学者采用理论研究或者借助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面板数据模型等手段,从城市群、省、市等层次研究了城镇化和生态环境间的影响制约关系[7-11]。浙江省是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先行省份,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2017年浙江省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为68%,高出全国约10百分点,但也较早遭遇了城镇化发展中的资源环境瓶颈,如城市生态空间被挤占以及水体、空气、噪声污染加重等。笔者分析了浙江省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演变历程,以期促进浙江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同时也为其他地区提供有效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指标体系构建

城镇化和生态环境都是极其复杂的概念,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研究城镇化和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的前提。城镇化过程是一个集合了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过程,主要表现为人口、经济、空间、社会等方面的城镇化,其中空间城镇化是外在表现,社会城镇化是内在本质[12]。因而将城镇化分解为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空间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4个维度。根据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生态环境可由生态环境压力、生态环境水平和生态环境保护3个维度的指标来表征[13-15]。遵循科学性、可获得性和可比较性的原则,结合浙江省实际情况,选取10项城镇化指标和8项生态环境指标(表1)来量化表征城镇化发展和生态环境综合情况。

1.2耦合协调度模型

采用线性加权法对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指数进行测算,具体计算公式如下:耦合度(C)通常反映系统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程度,在这里主要体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程度[16-17]。耦合协调度(D)可以更加科学准确地反映系统间的融合程度,在这里能更好地评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的整体和谐程度[18]。基于相关研究文献[19-21],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浙江省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具体计算公式如下:α、β是待定系数,代表城镇化和生态环境2个系统对协调发展的作用大小,这里认定两者同等重要,因此α=β=0.5。

1.3数据来源及处理

数据来源于《浙江统计年鉴(2008—2018年)》《浙江省环境状况公报(2007—2017年)》和《浙江自然资源与环境统计年鉴(2008—2018年)》。由于各指标的属性、量纲、数量级等存在差异,因而采用离差标准化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确保数据具有可比性。正向指标的处理方法如式(5)所示,负向指标的处理方法如式(6)所示.该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赋权,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请专家就指标间的重要性进行评分,从而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2结果与分析

2.1城镇化发展水平分析

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空间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4项分指数(图1)来看,经济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指数始终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人均GDP、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除个别年份外每千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和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数总体呈上升趋势,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例不断下降,说明浙江省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2007—2013年人口城镇化指数不断提高,但是在2015年人口城镇化有一个较大幅度的下降,之后又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2015年第二次土地调查对全省土地面积进行了调整进而影响人口密度指标数值。空间城镇化指数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不断减小,且2017年出现了下降态势,这主要是由于2017年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较2015年有所下降。从综合指数来看,浙江省城镇化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数值提高很快,由2007年的0.0028提升至2017年的0.9608。浙江省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总体呈不断提升态势。这是由于浙江省将推进城镇化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面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了理论、制度和模式等层面的探索,2006年首次提出了“走新型城市化道路”,2009年提出打造成为全国新型城镇化的先行区和示范区的目标,同时配套出台了《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20年)》《浙江省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纲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22]。

2.2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分析

生态协调范文篇3

【关键词】农村生态治理;经济;协调发展

早在2005年8月考察浙江湖州安吉时,提出了“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社会发展理念。2015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其中明确提出生态治理的六大理念,即“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空间均衡的理念,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此六大理念是对关于生态治理的科学总结和概括,为新农村的生态治理与经济协调发展指明的方法和路子,是对当下广大农村地区和谐发展路径的引领与烛照。文章将结合农村生态治理现状与成因、农村生态治理的科学设想以及农村生态治理应与经济协调发展共三个方面,重点剖析和展望广大农村地区带来的乡村巨变。

1农村生态治理的现状与成因

近年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在取得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面对着诸多生态治理困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在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下,唯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当前我国很多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总的说来,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水土污染、空气污染、良田被占用等,接下来重点论述其现状及成因。11.1水土污染水土污染是水污染与土壤污染的总称。水污染主要表现在农村饮用水与灌溉用水的污染,我国中部和西部基层乡镇为了快速发展本地经济,盲目地从东部地区引进一些化工、造纸、陶瓷生产与电池制造等类型的企业,一些企业为了追逐效益最大化,进而出现未建设废水再处理中心或者是废水排放标准未达标等现象,有时甚至会出现工业用水偷偷排入河道与地下等违背道德、违反环境保护法的恶行。除此之外,农业种植过程中夹杂着农药、化肥的滥用,土壤污染也逐渐走进污染防治专家的视野。水污染与土壤污染是相辅相成的,一些地区用污染水进行土壤灌溉,势必会造成粮食、土壤和地下水的多重污染。11.2空气污染农村地区的空气污染主要表现在人畜粪便与生活垃圾的堆积、燃烧植物秸秆等方面。传统的农村厕所被称为“旱厕”,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地区没有形成统一的污水排放系统,长期堆积就会产生相应的空气污染;而生活垃圾的堆积主要原因在于农村缺乏必要的垃圾处理经费与运输车辆,长期堆积也会造成空气污染。燃烧植物秸秆等现象虽然在许多农村地区已经严令禁止,但由于天干物燥等原因造成的森林和秸秆自燃等情况时有发生。11.3无序占用耕地农村土地主要分为宅基地与耕地,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基层乡镇为了发展养殖经济,允许一部分人通过申请和批复在耕地地面上建设鸡舍、猪舍等建筑附着物,随之而来的便是无序的小搭小建用以占据更多的耕地,产生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基层政府缺乏有效的治理和监督,更缺乏长远的乡村规划视野,是与倡导的“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理念相违背的。基于以上生态治理的现状,其根本原因在于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未能全面看待生态治理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价值所在,进而导致了人与自然环境未能和谐相处的情景。此外,部分农民的思想意识还比较狭隘,小农经济发展思维仍占据主体大脑,错误地认为“破坏生态,古已有之”,这种自我麻痹的观念令人震惊,倡导绿色乡村生态治理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设想应大力推行。

2农村生态治理的科学设想

农村生态治理应重在外因与内因两方面下功夫。“外因”除了表现在政府的外在监督和执法力度的增强外,更重要的是加大农村生态治理经费投入。“当前,政府生态责任的培育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实然迫切的问题,必须从立法、服务、宣传、执法四维角度来强化政府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责任,从而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农村现代化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2]当下农村正在进行的“厕所革命”可以视为政府生态责任的具体体现。“内因”则主要表现在基层官员与农民思想的理念更新,应加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宣传,科学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口号和主张,集中概括为“山水相依”“林田辉映”“气物相宜”三个方面。“山水相依”主要包含两层含义:其一,两者相互依存,水来源于山的孕育,山可以视为水的母亲;此外,山的清秀得益于水的滋润,水又可以视为山的美容师,山与水的关系可以凝练为基层政府与农民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其二,两者就像嘴唇与牙齿之间的关系,山的毁坏注定会带来水源的破坏,水源的污染也会使山的灵秀(美感)丧失,所以说,只有“山水相照”,才能山清水秀,这是一个辩证关联的哲学命题。“林田辉映”追求的是空间的合理布局。无论地势复杂或者平坦,树林和农田相映成趣的美好体验始终是中国传统文人追求的美好盛景,“林田辉映”的生态分布为农村生态旅游合理布局做好了铺垫。“林”包括山林包括地林两种,在注重经济属性的同时,根据“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要侧重打造极佳的旅游审美体验。“田”也可以遵循上述效应,在种植传统农作物的同时,兼顾审美功用,大力营造“林田相映”的空间审美观。“气物相宜”可以视为一种生态与审美相结合的内在态度。“气”重点强调的是空气的清新,“物”重在表现农村各种物质载体的井然有序与耳目一新。清新的空气除了“厕所革命”之外,更需要污水排放系统的合理完善,同时加大禁烧秸秆法规宣传。“物”的竟然有序突出表现在房前屋后的清洁和卫生,也表现在耕地的合理利用,杜绝无序开发和占用耕地。气、物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需要人们自觉的尊重、维护和保护。

3农村生态治理应与经济协调发展

农民依然是人民群众的主体,是工人阶级天然的同盟军,地方政府千方百计使农村和农民富裕起来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策略的,是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必经之路。只有让广大农村群众走上生态和谐发展的新农村建设之路,他们才是真正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红利。“为了更好地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当前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要和经济建设同步,实现协调发展。”[3]农村生态治理应做到与经济协调发展,基层政府不能为了政绩,强力杜绝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发展;也不能为了经济发展,毫无顾忌地引进“污染”企业甚至于从制度上放松对这些企业的监管。农村经济发展绝不能走破坏生态环境之路,而应重在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治理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农村生态治理与经济应做到协调发展。协调发展重在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古人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朴素认知,是当下社会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展现。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在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人们常说的“农、田、牧、副、渔”等元素可以简单勾勒出农村地区和谐共生发展的常态。农村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需要科学的方法论。第一,政府强化督导污染防治法的实施,制定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对违反相关法律的企业和个人,追究其相应的民事赔偿、行政和刑事责任。第二,改变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采用政府主导、公司参与、农户劳力入股的形式壮大新农村经济体,创新物流运营模式,开辟多样化致富途径。第三,鼓励有条件的农村青年致富创业,改变一贯出外打工思维,把就地创业作为新的致富理念。第四,发展科技农业。科技减少农药与化肥的使用量,切实改善土壤质量。第五,做实新能源的充分利用。大力发展沼气能,充分利用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

4结语

“农村、农民、农业”的发展需要农民思想理念的更新,使他们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层次见解和内核。当代农民应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与历史前沿,科学看待经济收入与生态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关系到亿万人民的福祉,杜绝“竭泽而渔”的狭隘思想和观念,高举科学发展观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旗帜和理念,为子孙后代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参考文献:

[1]梁静:我国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探究[J],农业经济,2018(3).

[2]刘纯明、余成龙: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生态责任培育的四维策略[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2).

生态协调范文篇4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乡村旅游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现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85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73亿元,农民直接就业达到495万人,间接就业、季节性就业达到1,840万人。然而,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农村生态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嬗变。为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乡村旅游乃至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乡村旅游及农村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是立足于农村,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它的生命线是乡村性,表现为乡村性的建筑、服饰、食品、田野、果园、环境等自然物质方面和乡村的民俗传统、乡风乡貌、语言文化、制度规范等精神文化方面,也即原生态的或乡村性的生态环境,包括乡村性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性人文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背景和时代使命,一是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是城市居民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渴望远离喧嚣的都市、回归淳朴的自然,由此形成了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动力;二是农村谋求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别,由此构成了乡村旅游强大的供给动力。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多种模式,根据《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征求意见稿),我国乡村旅游将“形成领域宽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大格局”,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推动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三大目标。由此可见,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充满机遇,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关系分析

自乡村旅游产生之时起,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注定是不可割裂的,他们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农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根基,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而作为衍生物的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则是非常深远的,是二者关系中的最主要方面,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促共进

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乡村性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核,是乡村旅游的拉力源。乡村旅游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就是乡村独有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要素。大凡乡村旅游都是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人文生态景观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如笔者所在的湖北省荆州市的桃花村乡村旅游就是发端于曼妙娇艳的遍野桃花;张新场村乡村旅游则因楚国高等级贵族古墓葬熊家冢而插上腾飞的翅膀。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得好的地区,也都因有良好的乡村性生态环境,如四川郫县友爱乡乡村旅游是在发展园艺、盆栽、林果的基础上嫁接乡村旅游;浙江省淳安县立足于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色民俗、节庆发展乡村旅游;云南省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出乡村旅游的多种不同发展模式。

2、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在要求;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增强了农村经济实力,当地政府和农民有能力对旅游环境资源进行投资,提高资源环境质量。

(1)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处于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中心层次,也是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最直接表现形式。没有清新和美的田园风光、自然和谐的奇山秀水、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乡村旅游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乡村旅游应充分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不能被破坏、不能被挪作他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推行绿色生产、保护农田、保护野生动物、关闭土法工厂和采矿厂等,有效地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

(2)促使乡村人文生态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和改善。乡村人文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品位提升、内涵延伸的着力点,乡村旅游开发主要就是对人文资源的开发。乡村人文生态环境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古迹、古镇、古建筑、饮食、语言、服饰、特产、手工艺、民俗、民风等。这些都是乡村文化的魂宝,是深深吸引乡村旅游者眼球的尤物,能带给旅游者极大的体验、教育、休闲、娱乐享受。没有开发乡村旅游之前,这些丰富资源可能会被埋没、不受重视、遭受人为破坏或经历风雨摧残而日益破败、凋毁,其巨大价值白白闲置或流失。许多乡村旅游地正是认识到这一点,一些传统的、“土得掉渣”的东西被视如珍宝,有效地被保护起来,如对历史古迹、古镇、古建筑进行复古修缮,对当地传统习俗、特色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对那些濒临淘汰的民族手工艺加以继承和延续。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祖先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财富得以最大程度地被保护起来。

(3)促进村容改善。一是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发展乡村旅游就有了动力、能力和积极性去翻修或新建住房,就能主动要求改水、改电、改厨、改厕,就有了村镇整体规划的愿望,于是一些村容整洁、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村)镇应运而生,乡村旅游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是交通越来越畅通。过去乡村交通的典型特征是“羊肠小道”、“泥泞崎岖”、“坑坑洼洼”,“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出不去”;开发乡村旅游后,这种状况得到极大改观,乡村旅游地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且基本改道拉直;三是绿化走进乡村人家。过去绿化似乎只是城市的专利,乡村就是“土里土气”。开发乡村旅游后,人们在村落道路两旁植树,在自家庭院种花种草,美化家园,努力营造出更加清新、优美的村容村貌,绿化在乡村愈益受到青睐。

(4)促进乡村文明程度提高。一是掀起了农民求知热。受乡村旅游的外来影响以及从业素质需要,学文化、学技术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村民学起了普通话,甚至外语和电脑,互联网也已进入一些农民家庭,成为他们收集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二是农民环境意识大大提高。可观的收益使农民认识到了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农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由从前的不感兴趣、不关心发生重大转变,环境保护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注重卫生健康也成为农民的一种生活习惯;三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文明化发展。乡村旅游的外来和示范效应明显促进了乡村居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开放,农民乐意尝试和接受新的生产方式方法,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也有意识地参照城市模式改掉陋习,养成卫生习惯,形成文明化的生活方式;四是农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积极性提高,乐观热情,热爱家园,在旅游乡村,人与自然显得日益和谐。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相互制约。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滞后制约乡村旅游的发展。没有优越的乡村性生态环境,乡村旅游自然难以启动。启动了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生态环境进行有力保护和建设,则乡村旅游必定难以持续发展。乡村生态环境是脆弱的,很多地方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缺少对生态环境的足够重视,面对急剧膨胀的相对于未开发旅游之前的成倍数增加的人流、物流、车流所带来的各种污染无所作为,特别是农家乐旅游,普遍存在污染排放无节制、无处理的情况。如武汉市梁子湖因湖泊周边的旅游宾馆饭店和农家乐的污水,以及水上游览活动船舶的油类污物直接排入湖中而受到污染,有旅游经营活动的东侧水域水质明显较无旅游经营活动的西侧水域差,这样不仅使得人们对旅游地的环境印象大打折扣,而且还要为“先污染后治理”付出巨大代价,可能形成被动保护局面。此外,开发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乡村性生态环境进行深入挖掘、加强建设,也极易失去吸引力。特别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如果不突出,乡村旅游很难持续兴盛。如湖北荆州市桃花村乡村旅游由于缺少深度开发,只能在桃花盛开的前后若干天形势火暴,而一年中的其他300多天游客无几,非常冷清。

(三)乡村旅游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冲击。

乡村旅游往往肩负当地“以旅扶贫”“、以旅促农”的重任,在经济增长的赶超心态下,极易短视,一味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若乡村旅游的开发、发展未经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忽视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规划,缺乏科学管理、监控,将导致生态环境诸多负面效应。

1、乡村自然环境压力增大。主要表现为:(1)环境承载力超标。每个旅游地具有明显的游览时间集中性,每个旅游地都有一定的环境承载力。外来人数增加,意味着环境承载量扩大,对环境产生负影响,环境效益逐渐减少。当旅游人数的增长超过环境承载力时,旅游环境将遭到破坏甚至严重衰退。(2)大量污染物产生。乡村旅游带来陡增的人流、物流,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大气。一是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是指生活垃圾,包括各类塑料制品及包装物(塑料袋饮料瓶、快餐饭盒等),还有炉渣、煤灰、废纸、口香糖等;旅游区内的饭店、旅馆产生的有机垃圾,包括剩茶剩饭、瓜果皮核、菜根菜叶、人畜禽粪便、动物尸体等,这些废弃物如果未经处理而随意堆放,则对水体、土壤、植被等都将产生严重污染;二是废水污染。生活污水在没有处理设备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河道或房屋周围,直接污染水体、土壤和植被。(3)能源和水等资源消耗量大,存在浪费现象。大量客流、车流的进入,旅游地水、电、燃料、日用品、粮食等用量大增,而且大多处于无节制状态,生活资源压力大,有悖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精神。

2、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饭店、宾馆和旅游设施工程建设会导致旅游区的自然景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退化、水土流失、洪灾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生态遭受重创,建设过程中过多使用推土机、挖掘机,有的干脆先将现状夷为平地,再重新挖湖堆山、种树铺草、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或盲目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追求高档次、大投入,或南辕北辙,北方地区模仿江南景致,南方地区模仿蒙古牧区景观,对现有地形、植物、池塘、衍生物等进行大肆破坏。旅游者过度地利用脆弱的自然环境,对自然生态也是一种严重摧残,如在旅游地过分践踏草地致使野草死亡,随意拍照、喂食和参观野生动物会极大地改变动物的生活习性。

三、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

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中,互促共进是我们的根本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正确有效地规避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关键的是要保护和建设好乡村生态环境,减少乡村旅游对乡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这需要乡村旅游各方共同努力,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前提,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及协调发展。

(一)地方政府要加强宏观管理。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必须担负起统领者的重任,发挥好管理协调作用。首先,要做好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之间的协调发展规划。二者的协调,要求规划先行,并在其指导下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政府部门要充分调查和研究,对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环境承载力和市场潜力进行科学论证,做好乡村旅游环保评估,突出环境效益,加强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准确进行乡村旅游的功能定位和产品开发。第二,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发展的环保法规体系,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指导和监管,以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要加强乡村旅游的有序引导和扶持。要严格项目审批、环评、环保治理等制度,强化动态监督管理;加大生态环保的宣传和教育;推进环保节能,支持节能节水减排,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对乡村旅游环保投入给予必要扶持,重点是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构建行之有效的协调和监督机制,可成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门工作组,形成乡村旅游环保工作合力。

(二)乡村旅游地必须坚持绿色环保、内涵型经营。各乡村旅游地经营者(包括企业、农村社区和农民)的作为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他们是乡村旅游生态环保措施的身体力行者,肩负着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

因此,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坚持生态环保经营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环保意识和素质,积极配合当地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规划和环保要求,不乱排乱放废弃物,节约用水、节约能源,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乡村游;要以身作则,引导和监督游客行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可于旅游地入口、景点及设施边缘等重要场所树立醒目警示标牌,适时恰当地提醒游客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乡村旅游地应密切关注景区游客容量,协调好游客集中期间的各项工作,使游览活动处于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此外,乡村旅游不能只向自然环境要效益,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以丰富深厚的文化生态提升乡村游的魅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乡村游客应加强环保自律。游客作为乡村旅游的消费者,其行为方式同样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是外来的重要影响因子。因此,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更要靠广大旅客支持,游客应该提高意识,遵守社会公德和旅游地规章制度,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旅游局就“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公开征求意见.2009.7.2.

生态协调范文篇5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乡村旅游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现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85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73亿元,农民直接就业达到495万人,间接就业、季节性就业达到1,840万人。然而,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农村生态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嬗变。为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乡村旅游乃至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乡村旅游及农村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是立足于农村,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它的生命线是乡村性,表现为乡村性的建筑、服饰、食品、田野、果园、环境等自然物质方面和乡村的民俗传统、乡风乡貌、语言文化、制度规范等精神文化方面,也即原生态的或乡村性的生态环境,包括乡村性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性人文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背景和时代使命,一是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是城市居民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渴望远离喧嚣的都市、回归淳朴的自然,由此形成了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动力;二是农村谋求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别,由此构成了乡村旅游强大的供给动力。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多种模式,根据《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征求意见稿),我国乡村旅游将“形成领域宽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大格局”,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推动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三大目标。由此可见,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充满机遇,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关系分析自乡村旅游产生之时起,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注定是不可割裂的,他们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农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根基,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而作为衍生物的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则是非常深远的,是二者关系中的最主要方面,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促共进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乡村性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核,是乡村旅游的拉力源。乡村旅游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就是乡村独有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要素。大凡乡村旅游都是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人文生态景观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如笔者所在的湖北省荆州市的桃花村乡村旅游就是发端于曼妙娇艳的遍野桃花;张新场村乡村旅游则因楚国高等级贵族古墓葬熊家冢而插上腾飞的翅膀。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得好的地区,也都因有良好的乡村性生态环境,如四川郫县友爱乡乡村旅游是在发展园艺、盆栽、林果的基础上嫁接乡村旅游;浙江省淳安县立足于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色民俗、节庆发展乡村旅游;云南省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出乡村旅游的多种不同发展模式。

2、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在要求;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增强了农村经济实力,当地政府和农民有能力对旅游环境资源进行投资,提高资源环境质量。

(1)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处于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中心层次,也是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最直接表现形式。没有清新和美的田园风光、自然和谐的奇山秀水、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乡村旅游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乡村旅游应充分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不能被破坏、不能被挪作他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推行绿色生产、保护农田、保护野生动物、关闭土法工厂和采矿厂等,有效地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

(2)促使乡村人文生态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和改善。乡村人文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品位提升、内涵延伸的着力点,乡村旅游开发主要就是对人文资源的开发。乡村人文生态环境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古迹、古镇、古建筑、饮食、语言、服饰、特产、手工艺、民俗、民风等。这些都是乡村文化的魂宝,是深深吸引乡村旅游者眼球的尤物,能带给旅游者极大的体验、教育、休闲、娱乐享受。没有开发乡村旅游之前,这些丰富资源可能会被埋没、不受重视、遭受人为破坏或经历风雨摧残而日益破败、凋毁,其巨大价值白白闲置或流失。许多乡村旅游地正是认识到这一点,一些传统的、“土得掉渣”的东西被视如珍宝,有效地被保护起来,如对历史古迹、古镇、古建筑进行复古修缮,对当地传统习俗、特色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对那些濒临淘汰的民族手工艺加以继承和延续。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祖先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财富得以最大程度地被保护起来。(3)促进村容改善。一是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发展乡村旅游就有了动力、能力和积极性去翻修或新建住房,就能主动要求改水、改电、改厨、改厕,就有了村镇整体规划的愿望,于是一些村容整洁、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村)镇应运而生,乡村旅游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是交通越来越畅通。过去乡村交通的典型特征是“羊肠小道”、“泥泞崎岖”、“坑坑洼洼”,“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出不去”;开发乡村旅游后,这种状况得到极大改观,乡村旅游地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且基本改道拉直;三是绿化走进乡村人家。过去绿化似乎只是城市的专利,乡村就是“土里土气”。开发乡村旅游后,人们在村落道路两旁植树,在自家庭院种花种草,美化家园,努力营造出更加清新、优美的村容村貌,绿化在乡村愈益受到青睐。

(4)促进乡村文明程度提高。一是掀起了农民求知热。受乡村旅游的外来影响以及从业素质需要,学文化、学技术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村民学起了普通话,甚至外语和电脑,互联网也已进入一些农民家庭,成为他们收集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二是农民环境意识大大提高。可观的收益使农民认识到了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农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由从前的不感兴趣、不关心发生重大转变,环境保护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注重卫生健康也成为农民的一种

生活习惯;三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文明化发展。乡村旅游的外来和示范效应明显促进了乡村居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开放,农民乐意尝试和接受新的生产方式方法,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也有意识地参照城市模式改掉陋习,养成卫生习惯,形成文明化的生活方式;四是农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积极性提高,乐观热情,热爱家园,在旅游乡村,人与自然显得日益和谐。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相互制约。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滞后制约乡村旅游的发展。没有优越的乡村性生态环境,乡村旅游自然难以启动。启动了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生态环境进行有力保护和建设,则乡村旅游必定难以持续发展。乡村生态环境是脆弱的,很多地方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缺少对生态环境的足够重视,面对急剧膨胀的相对于未开发旅游之前的成倍数增加的人流、物流、车流所带来的各种污染无所作为,特别是农家乐旅游,普遍存在污染排放无节制、无处理的情况。如武汉市梁子湖因湖泊周边的旅游宾馆饭店和农家乐的污水,以及水上游览活动船舶的油类污物直接排入湖中而受到污染,有旅游经营活动的东侧水域水质明显较无旅游经营活动的西侧水域差,这样不仅使得人们对旅游地的环境印象大打折扣,而且还要为“先污染后治理”付出巨大代价,可能形成被动保护局面。此外,开发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乡村性生态环境进行深入挖掘、加强建设,也极易失去吸引力。特别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如果不突出,乡村旅游很难持续兴盛。如湖北荆州市桃花村乡村旅游由于缺少深度开发,只能在桃花盛开的前后若干天形势火暴,而一年中的其他300多天游客无几,非常冷清。

(三)乡村旅游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冲击。乡村旅游往往肩负当地“以旅扶贫”“、以旅促农”的重任,在经济增长的赶超心态下,极易短视,一味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若乡村旅游的开发、发展未经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忽视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规划,缺乏科学管理、监控,将导致生态环境诸多负面效应。

1、乡村自然环境压力增大。主要表现为:(1)环境承载力超标。每个旅游地具有明显的游览时间集中性,每个旅游地都有一定的环境承载力。外来人数增加,意味着环境承载量扩大,对环境产生负影响,环境效益逐渐减少。当旅游人数的增长超过环境承载力时,旅游环境将遭到破坏甚至严重衰退。(2)大量污染物产生。乡村旅游带来陡增的人流、物流,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大气。一是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是指生活垃圾,包括各类塑料制品及包装物(塑料袋饮料瓶、快餐饭盒等),还有炉渣、煤灰、废纸、口香糖等;旅游区内的饭店、旅馆产生的有机垃圾,包括剩茶剩饭、瓜果皮核、菜根菜叶、人畜禽粪便、动物尸体等,这些废弃物如果未经处理而随意堆放,则对水体、土壤、植被等都将产生严重污染;二是废水污染。生活污水在没有处理设备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河道或房屋周围,直接污染水体、土壤和植被。(3)能源和水等资源消耗量大,存在浪费现象。大量客流、车流的进入,旅游地水、电、燃料、日用品、粮食等用量大增,而且大多处于无节制状态,生活资源压力大,有悖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精神。

2、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饭店、宾馆和旅游设施工程建设会导致旅游区的自然景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退化、水土流失、洪灾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生态遭受重创,建设过程中过多使用推土机、挖掘机,有的干脆先将现状夷为平地,再重新挖湖堆山、种树铺草、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或盲目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追求高档次、大投入,或南辕北辙,北方地区模仿江南景致,南方地区模仿蒙古牧区景观,对现有地形、植物、池塘、衍生物等进行大肆破坏。旅游者过度地利用脆弱的自然环境,对自然生态也是一种严重摧残,如在旅游地过分践踏草地致使野草死亡,随意拍照、喂食和参观野生动物会极大地改变动物的生活习性。

三、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中,互促共进是我们的根本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正确有效地规避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关键的是要保护和建设好乡村生态环境,减少乡村旅游对乡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这需要乡村旅游各方共同努力,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前提,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及协调发展。

(一)地方政府要加强宏观管理。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必须担负起统领者的重任,发挥好管理协调作用。首先,要做好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之间的协调发展规划。二者的协调,要求规划先行,并在其指导下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政府部门要充分调查和研究,对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环境承载力和市场潜力进行科学论证,做好乡村旅游环保评估,突出环境效益,加强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准确进行乡村旅游的功能定位和产品开发。第二,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发展的环保法规体系,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指导和监管,以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要加强乡村旅游的有序引导和扶持。要严格项目审批、环评、环保治理等制度,强化动态监督管理;加大生态环保的宣传和教育;推进环保节能,支持节能节水减排,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对乡村旅游环保投入给予必要扶持,重点是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构建行之有效的协调和监督机制,可成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门工作组,形成乡村旅游环保工作合力。

(二)乡村旅游地必须坚持绿色环保、内涵型经营。各乡村旅游地经营者(包括企业、农村社区和农民)的作为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他们是乡村旅游生态环保措施的身体力行者,肩负着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

因此,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坚持生态环保经营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环保意识和素质,积极配合当地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规划和环保要求,不乱排乱放废弃物,节约用水、节约能源,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乡村游;要以身作则,引导和监督游客行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可于旅游地入口、景点及设施边缘等重要场所树立醒目警示标牌,适时恰当地提醒游客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乡村旅游地应密切关注景区游客容量,协调好游客集中期间的各项工作,使游览活动处于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此外,乡村旅游不能只向自然环境要效益,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以丰富深厚的文化生态提升乡村游的魅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乡村游客应加强环保自律。游客作为乡村旅游的消费者,其行为方式同样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是外来的重要影响因子。因此,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更要靠广大旅客支持,游客应该提高意识,遵守社会公德和旅游地规章制度,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旅游局就“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公开征求意见.2009.7.2.

生态协调范文篇6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协调

1土地生态协调建设的原则

1.1以人为本,全面和谐原则

生态建设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出发点,以人为本,使人与人、人与生物、生物与生物、人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与资源供求等各方面协调一致。

1.2土地生态适宜性原则

生态建设中,应根据土地的自然属性,充分考虑土地生态系统固有的生态条件对各类土地利用的适宜性。

1.3可持续原则

生态建设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立足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充分协调生态建设、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兼顾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力争使综合效益最大化。

1.4维护土地生态系统异质性和生物多样性原则

土地生态系统中。农田生态系、林灌草生态系和城镇村生态系等子生态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总是不均匀分布的,我们称之为土地生态系统的异质性。维护土地生态系统异质性,有利于维护土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增加促使处于平衡的群落容量增加而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

1.5因地制宜原则

土地生态系统不同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要素(如地质、地貌、土壤、水文等)存在一定差异性,土地生态系统在空间上有严格的地域分异性,因此,生态建设应立足差异,因地制宜,确定符合当地实际的生态建设方向。

2促进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的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2.1小流域建设中土地利用模式优势分析

第一,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随着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逐年实施,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相应提高,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改变过去单一的农业生产形式,形成了科学合理又符合当地实际的土地利用结构。

第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通过综合治理和综合开发,改善农村产业结构,农、林、牧、副各业产值的比例有所协调;形成了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第三,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对大于25。的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山荒沟整地造林,合理实施治理水土流失工程,增加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提高林草覆盖率,起到了水土保持涵养水源的作用。同时地表植被的增加,对改善流域小气候,维持生态平衡起到显著的作用,充分显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后劲的作用。

第四,建设生态经济。在生产过程和经济活动中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下的经济发展。合理布局生产力,处理好治理、开发、保护之间的关系,发展生态型的产业化、商品化经济。生态经济的发展以生态综合治理开发为基础,生态的综合治理开发以发展生态经济为目标,既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又充分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的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几种经营。

第五,加大科技投入。在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同时,提高了科技普及率,增加农产品科技含量,建立科技示范点、示范户,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引进和推广各类高科技农业实用技术,形成一种养加结合、产供销配套的路子。

2.2创建文明生态村中土地利用模式优势分析

“文明生态村”在农业生产上,既能形成大规模生产,又能延长二、三产业链;既能创出名牌产品,又能提高市场竞争力;既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又能使光热水土资源发挥更大效益;创建文明生态村既推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又调整了农业结构,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无公害农业和生态农业;既解决农村道路硬化和“五乱”陋习,又实现农村美化、绿化、净化和沼气化的生态环境;既体现了与城市园林型、生态型、现代化的定位衔接;也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又使农业生产得到可持续发展。

2.3庭院生态农业模式

庭院经济除了有其自身固有的特点,如:灵活多变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投资小、风险低、收益可观,为农村提供新能源,改善农民居住生态环境等特点之外,还有许多其他优势。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以庭院为基础,进行集约化商品生产,充分利用地下、地上空间发展。高效利用劳动力及时空资源,以庭院为基地建温室。冬季增加一季生产,充分利用空间时间及家庭劳动力。高效的资源利用产生可观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养殖因条件适宜,从而周期缩短,饲料利用率提高。沼气发酵产生优质能源,同时节电、节煤,降低生产成本,气体效应及沼渣、沼液、禽畜粪便提供的优质肥料,可减少化肥的使用,在改良土壤结构的同时降低农作物生产的成本,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坚持科学发展观,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庭院经济可因地制宜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合理的利用生物资源,组织有效的循环系统,使通过绿色植物的初级生产所获得的生物能得到多次循环利用,从而提高农业生态经济效益。

3促进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的措施

3.1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实施生态规划

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的原则,集约化利用和经营各类用地,着力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力求土地利用的最佳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的原则。从实际情况出发,对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应大力开展以林草植被的保护、恢复和重建工作,采取小流域人工植树、种草和建设农田防护林网的方法,提高区域地表植被盖度。建设以小流域为单位的生态环境治理示范区,局部辅以部分工程措施,包括拦河坝、防洪堤等,充分发挥生物技术和工程措施的综合效益。

3.2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提高农业生态环境的质量

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是维护生态安全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国情是耕地数量大,基本农田多,由于人口基数大,导致人均耕地少。但是,近几年,耕地被占用的数量也是相当之大的,应该引起领导高度重视。为此,首先,要实施耕地动态平衡战略;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措施,及时的补充耕地;其次,要加大物质投入,科学施肥,防止耕地退化,提高耕地生产力,提高农作物单位产量;再次。要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兴修水利,排涝、防早、除渍,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土地质量。同时,要控制农田污染,保护农业的生态环境,避免和禁止用污染水资源灌溉农田,尽量少用或不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杀虫剂和除草剂,开发利用低毒、低残留、高效农药、生物农药和生物降解剂,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完善农田基本设施;大力推行节水栽培技术,减少肥、药流失量。提高肥药利用率。减少农业污染,提高农业土地生态环境质量。

3.3建立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经济综合决策的机制

在土地合理利用的决策中,既要保证经济的高速发展所需的建设用地,尤其是重点项目的建设用地,又要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从而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区域发展中建设项目的评价、生态安全的评价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研究课题,这除了生态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外,还受到人类自身知识缺陷和认识边界的限制。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区域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因此,建立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经济综合决策机制可以有效的促进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

参考文献

[1]张凤荣,中国土地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6。

生态协调范文篇7

关键词:西北、干旱区生态建设、科学问题

一、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水资源演化问题

西北地区为干旱半干旱区,土地广阔,但水资源相对贫乏,水资源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主要限制因子。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未来西北地区水资源将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既是重要的科学问题,又对规划当地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施雅风对西北地区的气候与水资源变化进行了很多研究。他认为西北干旱区在20世纪处于气候干旱化、水资源萎缩过程中,而乌梢岭、日月山以西的西北西部地区于80年代末出现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现象。2005年6月在兰州“科学与中国”报告会上,他进一步明确了如下观点:“未来降水量增加趋势明显,结合冰川融水增加,则西北和青藏高原径流量或地表水资源量也存在增加趋势,西北东部与黄河源区已持续多年的干旱现象将会转入多雨的丰水期,但还不能确切预估转向湿润的具体年份”。

西北地区西部降水从80年代末呈增加趋势已得到气象和水文资料的证实。但关于温度升高后蒸发的变化趋势则有不同的认识。一些研究认为陆面蒸发量会增加,而另一些研究则认为蒸发会下降。特别是对气候暖湿(或暖干)转变导致的内陆河流域两个水源地——冰雪带与森林带径流变化对山区总径流变化的综合效应,仍需深入探讨。

目前,回答这一问题最大的障碍之一是没有满足研究(模型模拟)所需要的山区不同地带的综合观测。今后,在加强冰雪带与森林带径流变化观测的基础上,应重点研究以下问题:(1)西北地区气候暖干与暖湿转型在时空尺度上的变化;(2)气候变化背景下西北地区蒸发将如何变化?(3)气候变化对山区冰雪带和森林带径流变化的总体效应。

二、生态用水与生产生活用水的协调问题

流域生态需水量是指维持流域正常的生态和环境功能所必需蓄存和消耗的水资源量。长期以来,由于对生态需水的重视不够,西北干旱区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的现象普遍存在。生态需水被大量挤占,生态和环境质量恶化问题非常严重。如塔里木河、黑河、石羊河,由于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了其河流下游水资源量锐减、河道断流、湖泊沼泽萎缩(台特玛湖、居延海、青土湖等已干涸)、地下水位下降、植被(胡杨、红柳等)枯死、生物栖息地破碎、消失等生态和环境退化现象。

在西北干旱地区,由于降水稀少,使水成为维系生态系统的关键因子。只有在降雨较多的山区和平原的河流两岸才有较好的植被分布。西北地区生产、生活用水与生态用水矛盾非常突出。要解决这一矛盾,合理配置两者的用水量,一个关键的问题是生态需水的定量估算。

生态需水估算的常用方法包括:(1)传统的水文流量计算方法(标准流量法);(2)基于水力学基础的水力学方法;(3)基于生物学基础的生物栖息地方法。然而,对于西北内陆河流域生态需水量的估算,传统方法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如何确定下游适宜的生态水位?它与沿岸植被生长的关系如何?与河水水位和流量的关系如何?尾闾湖泊要保护到什么程度?需水量如何确定?天然绿洲的变化与河流水量是什么关系?与洪水流量和淹没范围之间是什么关系?等等问题,现有方法都很难确定。缺乏足够的观测数据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今后重点科研工作包括:(1)加强生态水文学的研究,特别是水与生态系统变化关系的规律性研究;(2)将生态用水、生产生活用水的配置与流域水循环和水量平衡结合起来,开展研究;(3)综合研究不同水资源配置下的生态、环境和经济效应。

三、草地退化问题

据北方地区实测的样方资料,目前西北五省区草地总面积11975万ha,因各种因素造成的退化草地总面积为6960万ha,占草地总面积的58%。其中轻度退化面积3020.9万ha,占退化总面积的43.4%;中度退化2650.7万ha,占退化总面积的38%;重度退化面积1289万ha,占退化总面积的18.5%。与80年代和90年代的调查结果比较,草地退化有加剧的趋势。关于如何控制西北干旱区草地的退化、走可持续草原畜牧业经营之路,争论的焦点是:在我国西北生态这样脆弱的地区,应该粗放还是集约?是较大尺度的自然轮牧还是定居?支持集约的观点认为:(1)集约化的草地畜牧业生产是现代草业发展的方向;(2)人工草地建设是解决饲养家畜饲草料稳定来源的有效途径;(3)人工草地的建设有利于草场的管理;(4)可以减轻天然草地压力;(5)有利于社区建设和草原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支持粗放的观点认为:(1)游牧和季节性迁移生产方式是世界上几乎所有牧业地区(包括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牧民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符合北方地区草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季节性差异大的特点。而定居高强度的草地畜牧业生产在北方和西北的干旱地区更容易造成草地的退化;(2)在澳大利亚等国家类似我国西北的内陆干旱地区也实行粗放的经营方式,并不提倡集约化的生产;(3)大规模的人工草地建设,由于耗费土壤水分,造成土壤干化。

实际上,因地制宜,在空间上合理配置集约化和粗放化经营,才是正确的选择。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尚有许多科学问题有待探讨:(1)在气候的季节和年际波动都很大的我国西北地区,如何合理确定放牧“压力”,合理计算草地承载力?特别是如何根据草地承载力的时空变化选择合理的经营方式?(2)如何综合考虑草地退化的状况与牧民生计,合理确定经营性草地和保护性草地面积的比例?

四、沙尘暴灾害与荒漠化问题

2000年及随后几年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灾害的加剧,引起各界对我国生态状况的广泛关注,也是政府增加生态建设工程投入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然而,近几年沙尘暴的加剧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说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或者在多大程度上与荒漠化有关?又在多大程度上说与气候波动有关?学者们的观点莫衷一是。

争论的焦点是沙尘来源和沙尘暴的发展趋势。关于沙尘的来源,人类活动成因说认为:沙漠中的沙尘含量百分率低,流沙的风沙流中,只有5%的粉砂和粘土。从而推论说沙尘天气的物质来源为沙漠边缘的沙漠化土地。气候波动说则认为,流沙中沙尘含量低并不能否定沙尘天气的主要物质来源是沙漠,况且沙漠景观中并不都是流沙,存在大量的细物质。沙漠和戈壁在不断产生细物质,其机理并未搞清楚。

关于建国后沙尘天气的发展趋势,人类活动成因说主要依据媒体报道的强度沙尘天气在50—90年代间有增加的趋势;而持气候波动说的学者则认为这一统计不够全面。根据北方681个气象站的记录,45年(1954—1998)间,三种沙尘天气(沙尘暴、扬沙、浮尘)都呈现减弱趋势,只有朱日和、海兴两站例外。公务员之家:

对于沙尘来源和沙尘暴形成机制的认识,决定到底应该采取什么对策和措施,来应对这一自然灾害。今后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包括:(1)沙漠中细物质产生的机理;(2)粉尘来源的定量监测;(3)统一标准的沙漠化土地变化定期制图。

五、生态建设中需统筹和协调的深层次问题

大自然是各种要素密切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而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态服务的各方利益不同。统筹和协调产业之间、城乡之间、上下游之间、自然生态与人类发展之间以及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才能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西北地区生态建设中需统筹和协调的深层次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禁牧、退耕政策与农牧民生计的统筹问题。西北地区的农牧区群众生活一般都比较贫困,农牧业以外的从业机会较少,其生计主要来源于农牧业,即对于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利用。这注定了农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特别是在干旱年份,生产性用地难以维持农牧民的生计,部分地区实施“禁牧”,难度很大。

(2)生态建设措施实施中“一刀切”的问题。西北地区环境复杂,区域差异较大,生态建设应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然而这在管理上存在难度。许多地区在植树造林、人工草地的牧草引种、人工草地的栽培方式以及草地的恢复等方面,违反地带性原则和因地制宜原则,出现“一刀切”的现象,违反自然生态规律,给农林牧业发展带来损害。

(3)各地区尤其是上下游之间利益的统筹问题。流域是一个上中下游功能互补、相互联系的整体。然而,在资源尤其是西北地区紧缺的水资源的利用上,在产业发展的环境效应上,流域上下游之间往往存在着利益冲突。没有流域上下游之间的共同努力,西北地区生态质量的整体提高是不可能的。

生态协调范文篇8

关键词:林下经济;生态;发展对策

2005年,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明确了以森林为基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云南省林下经济发展迅速、多样,取得一定的成果。在“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的”发展战略和“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林业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始终坚持把林业建设作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重大措施的方向,大力发展山区特色森林区,保护天然森林资源,综合森林资源管理。然而在林下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林下经济的特殊性及云南省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的特殊性,也让云南省林下经济面临与生态区域发展相协调的问题。

1云南省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性

1.1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云南省由于自然、历史、文化等原因总体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且经济发展相对不平衡,较全国平均经济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然而,云南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绿色经济、推动可持续健康的发展大潮流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且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国务院明确要把云南建成中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致力提供生态产品,建设生态文明环境,成为全国主体功能区中的限制开发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同时也意味着云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民生的改善不宜采用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方法,要从长远角度出发,注重生态及资源的可再生,在快速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问题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设、可持续,发展林下经济是其最好的起始点和切入点,充分利用云南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抓住机遇,加大生态财政投资,扶持“绿色企业”,开通“绿色通道”,鼓励生态型企业、项目的落地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1.2改善贫困山区等地经济社会发展

云南省的山区面积庞大,占全省面积的94%,山区、贫困、边疆、多民族是云南省的主要特点,其中全省超过2/3的人口生活在山区,多数人口生活才刚刚脱贫,其中含有不少林业种植户和国有森工企业职工。然而实现农民增收致富,潜力在山,希望在林。而发展模式多样性、简单易操作、技术要求不高、门槛低可吸纳更多就业者,又投资少,投资回报率高等优势,成为农村发展特色经济的独特优势。同时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优势,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帮助山区贫困农民就业、创业,大大拓宽了大学生不离乡就业、农民不砍树致富的道路,进一步减轻了大城市的就业压力,在带来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将云南丰富的森林资源、辽阔的森林土地、优越的水热条件、丰富的物种资源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林下经济的发展相结合,相辅相成,实现共赢,最终成为实现农民增收的一个新选择和突破口!

1.3巩固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成果

林下经济的发展,林业生态的建设,势必推动林权制度的改革,将森林生态环境及林地资源优势发挥到最大,将林下种植、养殖、林下产品、森林参观旅游等相结合,将单一的林业多元化、综合开发,坚持“三权分置”“谁承包谁受益”,既可以延长拓宽林业产业链的发展,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又可以实现短期投资,快速获利,生态养林,长期发展的良性循环[1]。不断巩固云南省“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的制度改革,实现从林改到集体山林确权到农户的转变,带动农民致富之路。

1.4满足城乡居民高层次消费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民消费水平日益增长,消费观念改变,消费领域也在不断扩大都体现人民对物质文化需求拥有更高层次的渴望。人们对于改善膳食、营养保健的需求因林下森林食品的大力发展而得到满足,同时森林旅游休憩产业的发展,对于建设美丽乡村发挥重要的作用,也能满足人们工作之余让身心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放松娱乐需求[2]。

1.5有助于改变大资源小产业的格局

目前云南省林下经济发展与发达先进地区差距明显,处于“大资源,小产业”局面,林下经济产值仅占全国9%,尽管云南省林地面积和活立木蓄积量均居全国第2位。目前林下经济产业面临规模小,品牌不突出、杂乱,体系乱,档次低,产业链条短等问题,加之规划布局不合理,资金不到位,基础设施设备不足,新观念无法及时接轨,深加工工艺滞后,所以并没有形成明显的产业竞争优势。科学发展林下经济有助于改变目前云南“大资源,小产业”与的格局,有助于通过长期、合理妥善的方式解决生态和林下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实现建设美丽云南,美丽乡村的目标[3]。

2云南省林下经济发展对策

2.1科学编制发展规划

林下种植的最终目标是为实现林区经济附加值的增加,关注市场需求及市场变化,同时根据目前云南省的林地、土壤、环境资源、自然条件及目前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等综合实际情况,在保证生态不被破坏的前提下,跟高原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林业工程建设、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等相结合,尽快完善林下特色产品产业的发展,制定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规划及目标,抓重点,突出独有特色,引导林下经济科学健康有序发展,实现林下空间最优利用。各地明确各自适宜的林下经济作物产品及经济产业优势,确保作物种植管理、经营等能够满足种植需要,避免出现大面积但管理不当、经营困难等问题,同时在扩种时结合当地林下资源特点和优势,进一步推进各地林下经济产业的实施,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发展。

2.2加快建设示范基地

快速推进培育一批“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区域化”的强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通过租赁、承包、转让、合作经营等多种方式,带动更多企业、农户参与建设示范基地,结合当地资源、气候环境条件和市场需求,推动示范基地带动周边中小企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形成信息共享、设备设施共建共享、统一教学、科学培育的基地大本营,做科学、健康、标准、强大富有特色的林下经济发展项目。另有针对性的对于自然资源优势、林下经济发展潜力大、工作基础良好的地区重点扶持、帮助,进行科学指导、经验培训、基地建设、管理培育、服务力提升等多方面提升,打好发展林下经济的基础。有计划、有规划的培育县级、市级、省级等不同等级的示范基地,做成“百强基地”。

2.3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培育一批重点企业,扶持企业大户,鼓励部分能力较强的林下经济企业做大做强,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成为产销一条龙体系化的典型强企业。同时结合当地整体规划、因地制宜、资源整合、注重特色的要求,加大加强宣传力度,形成品牌推广战略,带动林下经济产业链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云南林下品牌,形成一定影响力,提高销售业绩,实现百亿企业、百亿品牌的目标,可以重点培育昭通天麻、文山三七、南华野生菌以及云南石斛、云南草果、滇重楼等已有明显优势的品牌,在注重产品使用及食品安全的同时,注重绿色食品、天然食品、有机产品、地理标志和森林认证,不断对林下经济产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检测体系进行完善和深入研究。

2.4加快林下经济庄园建设建设省级林下经济特色精品庄园,由庄园建设

促进林下经济的发展,直接在林地内修建生产设备设施,使用不超过林地经营面积的5%用于建设管护设施。发展庄园旅游、采摘、就餐、住宿、特色产品、特色娱乐为一体的经营多元化、农业资源聚集化、品牌高端化的经济庄园,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发展庄园康养,注重生态环境平衡,成为有规模、有组织、有主体、有基地的大型特色庄园,在实现循环农业发展的同时,带动农村资源、林下经济的同步发展。

2.5强化科技支撑

林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需要全面、全方位的投入科技研究,引进新技术、新品种,通过科技的扶持和投入,加强林下经济的科技支撑力。科学地进行林下经济发展的植物种植选种、培育,评价与筛选,病虫害防治,种植修剪,基地建设等,同时加大主要产品的科技研究,优劣品种筛选,深加工科研技术,通过科研程度的加大,建立健全科技管理体系,加强技术的推广应用,构建林下种植、高效管理、品牌效力、市场推广产业链标准化体系,联动政府、科研、企业、高校等人才科技,共同协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科技支撑,从而推动林下经济的发展[5]。

2.6提高产业化程度

坚持与时俱进的产业模式,及时调整产业运营方向,延伸产业链条,拓宽产业空间,企业带动,政府扶持,内引外联,发展一批影响力强、综合水平高、技术支撑强大及管理标准化的国内外企业、项目进驻,带动林下经济的规模化经营水平[6]。建立健全大型物流配送中心枢纽,包含采集、储藏、冷链、包装、运输等各个环节,后而通过网络媒体发展电子商务,发展网络线上直销,形成线上林下经济市场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集中打造一批林下经济百亿产品和十亿企业。

2.7加强林地资源管理

发展林下经济的关键是林地资源,而林地生态又是经济长期发展的关键,夯实林业生态基础,合理规划林业用地面积,地块产业种植需小于0.2公顷;注重林业种植形式,合理把控林粮间种、林药间种,适当进行休地或种植模式转变;加大林业资源管理及执法力度,禁止乱砍滥伐现象,禁止私自改变土地性质,禁止随意发展林下种植业[7]。针对农林保护加强防范,开展森林资源评估,针对林地资源管理、林地流转、林地承包经营、林木所有权进行管理,避免水土流失、林下生态破坏、植被过度消耗,另外在进行集中大规模片区化的基地建设前,必须开展影响环境或生物多样性相关测评,成立林区监察小队,实现养林护林长期发展理念。

2.8扩大金融贷款力度,创新林下经济金融产品

扩大金融贷款力度,可以更好地支持林下经济的发展。规范确权办证,抵押登记、备案手续、费用收取等标准,建立有资质的贷款机构、评估机构,引进、培训相关专业人员,做到担保物抵押登记、证件核发、手续办理等顺畅无误,扩大林业贷款额度,贷款抵押范围,林业补贴贷款以及农户小额贷款等,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林下经济贷款业务的林权抵押规模小、信用低等相关问题,增加大型商业银行对林下经济的贷款业务。

2.9合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

合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对发展林下经济的企业、农户、林下土地进行税收减免,解决其资金困难等问题,充分研究林下经济各环节费用成本明细,将政府税收优惠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发挥最大作用。

3结语

云南省发展林下经济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通过打破传统的林业经营模式、探索林下种植多元发展模式,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在改善民生问题的同时,保护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实现了林业的立体化发展,提高林业土地利用率及生产力。林下经济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另一载体,带动相关行业发展,带来颇丰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造福人民。

参考文献:

[1]丁龙刚.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协调发展途径[J].乡村科技,2020(10):64-65.

[2]冯洁.推动福建林业产业发展对策探讨[J].金融经济,2012(20):22-24.

[3]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J].云南林业,2014,35(05):51-54.

[4]王晶,王舒婷.关于金融支持昆明低碳经济发展的思考[J].云南科技管理,2013,26(05):15-19.

[5]张海文.辽东山区发展林下经济存在的问题分析及策略改进[J].林业勘查设计,2021,50(01):84-86.

[6]朱汝霞,骆华松,吴俊强.基于区位商视角下的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4):8377-8380+8382.

生态协调范文篇9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农村经济

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我国的国情和农业的发展模式决定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追求农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保证农业生态资源能够得到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以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

1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特征

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特征即其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局限性双重特质较为突出,两者协调交互可以有效优化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与此次同时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必须持续性的进行农业技术更新,在充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基础上做好合理的生态保护工作,形成周边环境不会因农业发展受到影响同时加速区域资源最大化利用的产业运作模式,以此为我国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路径扫清障碍。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本身联系性极强,两者往往不可分割,而在农业生态发展期间对资源以及生产技术结合指标要求会随时间推移而全面增加,为确保各项资源技术能够协调交互同时充分发挥自身功能作用,便必须从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的协调层面入手,遵循基本原则;即确保农业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以此为前提充分利用各项资源来对产业结构做全方位的改进优化,达到提升农业生产技术的目的。这也是农业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科学合理的协调路径方案,往往会提升区域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也会促进农业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

实现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保证农业经济效益持续发展的前提保障。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个人意识到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近几年,绿色食品作为绿色市场的主流商品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从当前全球经济的发展状况来看,若想实现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深化发展农业生态经济是必然趋势。生态经济可以保证食品在生产到加工的全程控制,保障食品的安全,提高食用者的健康水平。实现农业生态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农业资源得到高效的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同时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能够提高农民的生产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第三产业的稳步发展。

3农业生态和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

3.1缺乏技术支持。促进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但是目前我国生态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都缺乏相关的技术支持。在生态农业生产过程中缺乏先进的设施设备,缺乏精细化的生态农产品。同时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型、管理型的人才,但是我国生态农业生产的人才十分有限,致使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严重受限。这种在农业技术研发层面投入资源和关注度欠缺的问题,在近年时展大背景下已经愈发突出,其所造成的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应用创新频率和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的状况也日益加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也因此而全面下降,使得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进度极为缓慢,甚至部分地区出现发展停滞甚至倒退的现象。3.2农业生产者素质不高,生态意识不强。目前我国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依然以农民为主,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由于农民知识水平的限制,致使农业生态和农产品经济的发展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对农产品科学技术的使用效率较低,同时由于农村的信息较为闭塞,所以农民不能够及时的掌握市场对生态农产品的需求。同时我国农产品生产者普遍存在缺乏农业生态化的意识,主要是由于相关部门缺乏对生态农业的宣传,使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精细加工过程中缺乏技术创新。虽然近年来政策向农业上的倾斜性已经极为明显,但往往受限于该从事农业生产群体素质有限的问题,导致其无法正确客观的对待政策要求,对相关惠农内容也没有深度的理解认知,实际开展工作时基本是按照以往经验和惯性驱使进行相应路径方案构建,加之大部分农村地区农业资金往往较为有限,即使有更新理念、更新技术的想法,整体操作难度也较高,这都使得农业生态和农业经济协调发展受到较大阻力,最终所取得成果也基本很难达到预期。

4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4.1加大政府引导作用。实现农业生态和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使生态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加大政府的引导作用,政府应该加大农业问题的研究力度,加大对生态农业的资金和政府的支持,制定相关的财税扶持政策。同时规范农产品的市场体制,加大农产品生产规模,及时告知农业生产者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帮助农业生产者实现精细化的生产。实践期间相关政府部门应配合从业者做好全程跟踪辅助记录工作,向对应地区农业从业人员正确客观的阐明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意义,说明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特征及两者协调界定依据,建立健全的全面引导策略,使其发展落实供工作开展的流畅度和专业度能够得到保障。4.2提高技术支持。发展生态农业,首先要提高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提高生产加工的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实现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加大农业科研的创新研究,并将创新结果运用到农业生产、农产品品种培育、农产品精细加工等方面。同时加大农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以支撑生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优化农业人才的社会福利待遇,将人才作为实现农业生态和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增加相关农业技术资金投入,结合实际情况贯彻满足区域实际功能需求,形成可持续的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模式,使我国整个农业市场也得以不断完善。且这个过程中必须遵循农业基本生产规律来进行加工技术、复合型人才等方面的引入,严格按照环境保护基础上最大限度开发农业资源,提升区域农业经济效益的根本理念开展相关工作,避免过度追求技术、储备人才而忽略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结构的合理性,造成农业发展压力负重过大这种本末倒置的状况发生。4.3提升农业生产者素质,强化生态意识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综合素质,加大科学技术推广力度,加大农业技术的普及,提高农业生产者对生态农业的理解,强化其生态农业理念。使农业生产者明白实现生态农业的意义不仅在于能够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更能够加大农业生产者的经济收入生产效益。可以采用多样式的宣传手段和方式,开展多样式的宣传活动,培养农业生产者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加深农业生产者对各项惠农政策的深度理解认知,灵活根据政策转变实践模式,此期间相关部门人员可在持续宣传基础上按照周期性进行选取不同地区农业生产代表进行相关培训的方式,确保其能够逐步转变自身传统观念,第一实践了解相关政策内容,从而使其后续农业发展时,可主动去进行生态环保创新策略打制定,为我国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5结语

我国历来是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重要的地位。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农业发展状况,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在确保提升农业经济的前提下,保证生态资源不被破坏,做到农业资源的可循环利用,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对我国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国勤.中国南方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7,(12):13-15.

[2]赵俊亚.新常态下农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7,(3):25-26.

生态协调范文篇10

关键词:生态建设;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从文化、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建设来实现,并促进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才能保证我国发展的良性循环,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本文就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进行了一些思考。

1当下环境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很多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都选择采用传统生产方式,导致污染物排放量飞速增长,甚至已经超出当下环境能消化的荷载。各种环境问题此起彼伏,如全球变暖、森林剧减、干旱洪涝、土地沙漠化等等,导致生态环境严重失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垃圾与工业垃圾也与日俱增,现在已经包围我国大部分城市,很多城市空气质量经常达到红色指标。这些问题都是由经济快速发展造成的,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将生态建设提上日程。

2生态建设的重要性

在党的十七大上总书记就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社会想要发展进步就必须与自然和谐共生,只有与自然、资源协调发展,才能促进经济的良好发展。作为一个经济飞快发展的人口大国,过去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不再适用,投入廉价资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已经造成生态失衡、资源枯竭的严峻局面,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不断恶化,环境承受能力越来越差。生态保护已经不再是环境问题,它现在已经是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了,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关注重视,一起努力才能优化。近年来,由生态恶化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都在提醒人们生态建设的紧迫性,只有促进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社会经济的增长速度也与日俱增,在推进物质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同时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其已经对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因此,环境治理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下,人们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发展最快化,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取得一系列成果,从而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在人类生存活动中,生态环境一直扮演着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而经济的发展建设也离不开自然的帮助,因此,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当下,应将环境治理视为首要任务,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建设好生态环境,才能保证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4对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建议

4.1提升社会的环保意识。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也意识到世界没有足够的资源供给发展,因此,已经不能再单纯只重视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必须受到重视。为做好建设生态环境的工作,首要任务是提高大众的绿色环保意识,树立一个积极正面的价值观,明确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营造一个积极良好的绿色环保社会氛围。近年来,虽然人们的环保意识在逐渐加强,但仍在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在环保教育与环保宣传的工作上应该不断调整,由点到面,让生态保护融入到大众生活中,成为大家共同的生活理念,从而提高环保的工作效率。4.2政府应树立科学健康的政绩观。为促进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政府应树立一个科学健康的政绩观。错误的政绩观使得政府干部只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环境问题,不能促进良性循环而导致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也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正确的政绩观更注重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建设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将环境污染破坏等因素也加入到经济考核的指标中,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的同时,也注重质量的提高,实现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4.3提高企业责任感。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提高环保意识,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注重生产线的素质提高以及产品质量提升。可以通过回收用过的产品、建立相关评估制度等方法降低浪费。对于一些浪费严重或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进行整改调整,在项目审批之前,将污染影响问题列入考虑范围内,从根源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综合考量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平衡关系,以此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5总结

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不仅能保护环境,更是促进绿色社会的积极建设发展。生态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满足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平衡,不仅要实现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更要推进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从而实现建设社会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平衡状态。

参考文献:

[1]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州委常委、副州长吴彦承.推动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协调发展[N].农民日报,2012,08:29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