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恢复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11:08:57

生态恢复

生态恢复范文篇1

关键词:矿山环境;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现状;恢复治理对策

矿产资源的开采使人类文明发展更快,经济更加繁荣,但大肆的开采使矿山环境遭到破坏,尤其是露天矿开采造成的破坏程度更加严重。政府在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取得了一定成就,历史遗留矿山开采率有了明显提高,各项政策也相继完善,但依旧存在资金不足,矿山资料掌握不丰富等问题。矿山地质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地质灾难频频发生,对当前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目前,矿山环境问题已经变得非常严重,不仅会对人的生命财产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解决矿山环境破坏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将生态经济学原理和循环经济原理加入矿产工程,实现新的矿产资源产业链,从而达到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山环境整治双赢的目的,是科学界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分析了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恢复现状,并针对当前问题给出了相应对策,对未来矿山整治工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

1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现状

我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开采企业也相对较多,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断出现,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开采时大肆破坏耕地和建设用地,导致地质灾害发生,水环境遭受破坏。在开采矿山时各种废气、粉尘、废渣都被排放出去,诱发大气污染和酸雨,破坏生态系统平衡,致使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2]。2017年《中国地质环境公报》指出:全国矿山开采数量已经超过100亿吨,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矿山开采区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发生概率远远高于普通区域。鉴于此,党和国家政府高度重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政府指出必须要积极寻找有效体质,加快矿山治理进程。国家计委局也相继下发指令,要求将整治矿山环境,恢复矿山生态平衡作为重点工程项目。在矿山整治工程中,国家投入了较多资金,加入了各项具体措施促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机制。努力完善各项制度,如:矿山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履约保证金制度都是恢复矿山生态环境的有效制度。政府通过建立示范基地的手段解决废弃矿山和老矿山生态恢复问题,并且鼓励社会各界投入资金。在生产矿山和新建矿山中,国家引入了两种不同的治理手段,生产矿山主要是通过建立环境治理投资机制来恢复生态;新建矿山主要是通过引入企业治理资金来提高治理效率。自2010年起,国家就开始大力加强矿山环境保护的立法工作的推广,深入环保管理工作的基础研究,并在江苏、浙江、湖南、山西、河北、内蒙古等省(区)建立示范基地,经过长时间的治理,示范基地取得了显著的效果[3]。国家环保总局在破坏土地复垦方面也加大了治理力度,提高矿山工程产生废物的再次利用率。自2013年~2017年,我国历史遗留矿山开采率在不断加大,从2013年最初的不足30%,增加到现2017年的超过50%,国家在这一方面做出大量的努力,取得的成果也显而易见,越来越多的遗留矿山不再被荒废,而是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2矿山废弃物的排放严重污染生态环境

矿山废弃、废水、废渣的不合理排放是矿区污染的重要原因,金属矿业的废水以酸性为主,并多含大量重金属及有毒元素,众多废弃物未经过处理达标就任意排放,使土地表面和矿产资源受到严重污染,直接排放的自然界中,日积月累,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留下难以治愈的遗患,且逐年加剧。通过废物的排放到自然环境的金属汞含量至少达到250吨,对环境造成汞污染的严重想可想而知。

3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对策

虽然各地各部门都积极采取各项措施,恢复矿山生态环境,但是目前依旧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对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对策,主要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提高:提高矿山资料掌握度。我国对于各个矿山的资料掌握不足,由于中国地大物博,拥有的矿山种类也很多,分布在各个地区,采矿企业众多,所以采矿水平和采矿方式不同,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不同,调查起来十分困难,如果仅仅依靠现在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资料来恢复治理,必然十分困难。国家要大力搜寻矿山的各项资料,在开采治理时做到有所依据[4]。鼓励社会投资。目前社会对于矿山治理的投资力度依旧过小。虽然国家努力鼓励社会投资,但是多元化的投资格局依旧没有实现,投资主体依然是中央财政和各级地方财政,政府面对的资金压力很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要加大宣传力度,丰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资金来源。完善各项政策。我国的政策依旧不够完善,治理管理项目只能参照关于《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使用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除此之外,再无明确的规定和指示,治理质量仍然需要提高[5]。解决矿山环境综合治理问题,必须要出台明确的治理思想。

4结语

矿产资源是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在开采时如果不做到合理有效,必然会引发各种自然灾害。然而过去的十年内,我国矿山企业不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大肆开采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针对这些问题,国家不断提高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力度,相继出台各种政策,多次指出加大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的重要意义,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治理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大事,也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倡导绿色开采,防止或尽可能减轻开采对环境和其他资源的不良影响;把保护和治理的责任与开采的利益捆在一起,利用双赢的理念去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实现生态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国家要从多方面动员社会各界投入资金,同时借助国外优秀法律法规结合本国国情,完善管理政策,争取在未来十年内建立一个良好健康的矿山开采体系,达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共同进步的目的。

生态恢复范文篇2

1采伐技术分析

1.1伐区设计。伐区的设计对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对运输成本有重要的影响,在设计伐区时要根据当地的林木特点、地形地势、交通状况、木材的需求情况等,合理的设计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的要求采伐树木。及时的补充新苗,更新生长量较小的成熟林木,保证林木需求的可持续。集中管理伐区的树木,搭配采伐,避免过多采伐林木以及出现堆积、弃用等情况。对于不按照规定要求偷伐森林的,要有专门的惩戒措施加以处罚,形成约束力,更好的做好伐区的管控工作。1.2采伐技术采伐前要完全掌握树木的形状、间距,并采用科学的工艺进行。林木采伐人员要掌握相应的采伐技术,使用合理的工具,按照要求采伐树木。在采伐的过程中要控制倒伐方向,尽可能避免砸伤其他树木。降低伐根,按照要求打枝,提高木材采伐的质量以及运输效率。站到树干另一侧打枝,枝干的表面要平,不能留茬,不能伤害到其他的树木。1.3清理技术。采伐之后要及时的做好清理工作,将剩余的树枝、树叶等及时散铺或堆放,减少对土壤的损害,同时还能保持住水土,涵养水源。剩余物经过一段时间的分解后能够形成养料,代替肥料为其他林木的生长提供营养,还能够为森林中其他生物提供栖息场所。

2造林技术分析

2.1植被调查和制图。造林技术应用前需要先对当地的地形、气候等有充分的了解,东北平原地区地形相对单一,调查起来也比较容易。调查植被状况,包括现有的植被特点以及潜在的植被,科学的绘制出植被图,为接下来的森林恢复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2.2确定优势。植被调查和制图工作完成之后,要及时的选择优势植被,保证植被能够在当地有较好的生长环境,并在相应技术的应用下,实现快速生长。最少确定15种植被,再通过进一步的考察研究确定具体造林的树木。这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和树木生长的情况逐步筛选确定。2.3采种和育苗。要有专门的人员管理新造林地,并在果实成熟之后及时的采集种子,采集树上的或者采集已经掉落在地上的种子,再对种子做出筛选和试验,选好的种子在苗圃育苗,长到适当的高度并满足大面积造林条件之后再移植到造林地上。2.4栽植。栽植树木是造林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需要选整地,保证土壤的肥力和湿润度。挖坑的大小要结合树木根部的情况进行,一般是1.5倍左右大小的坑最为合适。小心栽植,避免苗木出现刮伤等情况,再填土压实。栽植时要注意树木密度的设置,按照最佳密度种植,使树木的生长能够在自然状态下进行,不会因为其中一株影响到另外的树木生长。覆盖土壤之后再覆盖少量的稻草,避免在风吹的条件下造成的干旱情况,同时还能够减少杂草的生长,保证苗木的健康生长。2.5管理。造林完成之后要做好配套的管理工作,保证苗木的健康生长,增加经济效益,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需要管理的阶段通常是3年时间,管理人员适当的做好除草、施肥、浇水、除病虫害等工作,尽量让苗木能够在自然淘汰下生长,如果出现死亡的苗木,就及时的替换下来,保证造林的整体质量。

3生态恢复分析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们对木材的需求急剧增加,大量的砍伐树木造成生态环境退化的问题,再加上自然环境因素等,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因此,必须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恢复工作。及时分析生态系统退化的因素和如何恢复重建等,减少自然活动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损坏,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研究生态环境退化、恢复全过程,其次需要研究生态环境恢复技术和重建生态环境系统的方式,使生态环境能够在人为的干预下重新回到平衡状态。这就需要人类摆正姿态,认识到人们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并在科学、合理的技术指导下,建立能够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服务人类需求和发展服务。森林的营造是最合适的方式,也是现今条件下通过人为的干预能够最快恢复生态的方式。

4结语

综上所述,森林资源是重要的资源,既能够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又能够提供较高的经济效益,改善人们的生活。在采伐树木时,要科学的规划,采伐之后要及时的补充树木,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加强对已经损坏生态环境的修复工作,重建可持续的生态环境,造福人类社会和自然界。

参考文献

[1]邵俊祥.皆伐天然林迹地采用天然更新好[J].国土绿化,2009(1):48.

[2]陈喜友,CHENXi-you.杉木采伐迹地造林更新树种比较试验[J].黄山学院学报,2007,9(5):67-68.

[3]商成辉,王景云,鲁统梅.小议采伐迹地更新造林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5):212.

生态恢复范文篇3

摘要:生态系统河流恢复工程生态系统整体恢复基西米河美国

基西米河的生态恢复工程是美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河流恢复工程,从规划论证阶段至今已经经历20余年。它也是按照生态系统整体恢复理念设计的工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科学工作者就对基西米河渠道化工程引起生态系统的退化进行了长期的观测探究,同时组织了论证和评估,探究如何采取工程办法和管理办法对于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修复.自1984年开始进行试验性建设,1998年正式开工,工程将延续到2010年结束。基西米河生态恢复工程的经验告诉我们,按照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方法造成河流渠道化,会对河流生态系统带来哪些负面影响,为减轻对于河流生态系统9压力采取的河流恢复工程办法,又会付出多高的代赞。我国正处在水利水电建设高潮,大批新建工程正在兴建,为了避免走弯路,西方国家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思索和借鉴。

1改造前基西米河的自然状况

1.1基本自然状况

美国基西米河(Kissimmee)位于佛罗里达州中部,由基西米湖流出,向南注入美国第二大淡水湖——奥基乔比湖,全长166km,流域面积7800km2.流域内包括有26个湖泊;河流洪泛区长90km,宽1.5-3km,还有20个支流沼泽,流域内湿地面积18000hm2。

1.2历史上基西米河地貌形态的多样性

历史上的基西米河地貌形态是多样的.从纵向看,河流的纵坡降为0。00007,是一条“辫子”状的蜿蜒型的河流.从横断面外形看,无论是冲刷河段或是淤积河段,河流横断面都具有不同的外形.在蜿蜒段内侧形成沙洲或死水潭和泥沼等,这些水潭和泥沼内的大量有机淤积物成为生物良好的生境条件.原有自自然河流提供的湿地生境,其能力可支持300多种鱼类和野生动物种群栖息.这些生物资源的多样性是由流域水文条件和河流地貌多样性提供的.

在20世纪50年代建设堤防堤防以前,由于平原地貌特征及没有沿河的天然的河滩阶地,河道和洪泛区(包括泥沼、死水潭和湿地)之间具有良好的水流侧向联通性.洪泛区是鱼类和无脊椎动物良好的栖息地,是产卵、觅食和幼鱼成长的场所.在汛期干流洪水漫溢到泛洪区,干流和河汊、水潭和泥沼相互联通,小鱼游到泛洪区避难.小鱼、无脊椎动物在退水时从洪泛区进于流.另外,原有河道植被繁茂,植被的遮阴对于融解氧的温度效应起缓冲功能.

1.3水文条件

在对河流进行人工改造之前,河流的水文条件基本上是自然状态的.年内的水量丰枯变化形成了脉冲式的生境条件.据水文资料统计,平均流量从上游的33m3/s到河口的54m3/s.历史记录最大洪水为487m3/s,平均流速为0.42m/s.在流量达到40—57m3/s河流溢流漫滩时,流速不超过0.6m/s.

在人工改造前,洪水在通过茂密的湿地植被时流速变缓,又由于纵坡缓加之蜿蜒性河道等因素,导致行洪缓慢。退水时水流归槽的时间也相应延长.在历史记录中有76%的年份中,有77%面积的洪泛区被沉没.退水时水位下降速率较慢,小于0.03m/d.每年的洪水期,各种淡水生物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洪水漫溢后,各种有机物随着泥沙沉淀在洪泛区里,为生物留下了丰富的养分.

由于河流地貌形态的多样性和近于自然的水文条件,为河流生物群落多样性提供了基本条件.原有自然河流提供的湿地生境,其能力可支持300多种鱼类和野生动物种群栖息.

2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胁迫

2.1水利工程建设概况

为促进佛罗里达州农业的发展,1962年到1971年期间对在基西米河流上兴建了一批水利工程.这些工程的目的摘要:一是通过兴建泄洪新河及构筑堤防提高流域的防洪能力;二是通过排水工程开发耕地.工程包括挖掘了一条90km长的C-38号泄洪运河以代替天然河流,运河为直线型,横断面为梯形,尺寸为深9m、宽64—105m。运河设计过流能力为672m3/s.另外,建设了6座水闸以控制水流.同时,大约2/3的洪泛区湿地经排水改造.这样,直线型的人工运河取代了原来109km具有蜿蜒性的自然河道.连续的基西米河就被分割为若干非连续的阶梯水库,同时,农田面积的扩大造成湿地面积的缩小(图1).

2.2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胁迫

从1976年到1983年,进行了历时7年的探究.在此基础上对于水利工程对基西米河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了重新评估.评估结果认为水利工程对生物栖息地造成了严重破坏.这种对于生态系统的干扰在生态学中称为“胁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自然河流的渠道化使生境单调化.直线型的人工运河取代了原来具有蜿蜒性的自然河道,人工运河的横断面为简单的梯形断面.原来由深潭和沙洲相间,急流和缓流交错的多样格局,可以支持多样化的生物群落.渠道化以后河流的生境变得单调,生物群落种类明显减少.新开挖的人工运河把河流变成了相对静止的具有稳定水位的水库,水库的水深加大,出现温度分层现象,深层水的光合功能微弱,生物生产力下降.

(2)水流侧向联通性受到阻隔.建设了人工运河后,堤防又把水流完全限定在运河以内,洪水漫溢到滩区已经没有可能性.运河的兴建切断了河流和洪泛区的侧向水流联通性,隔断了干流和河汊、滩区和死水潭的联系,使得河流四周水流旁路湿地的营养物质过滤和吸收过程受到阻碍。这主要表现为摘要:一是鱼类和无脊椎动物失去了产卵、觅食和避难的环境;二是干流携带的有机物质无法淤积在洪泛区,而这些物质正是淡水生物所不可缺少的养分.新建的运河行洪能力强,减少了行洪时间,平均从ll.4d减少到1.1d.这不仅使淡水食物网中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的机会减少,而且急剧的退水速率会造成fc量鱼类因水中溶解氧缺乏而死亡.

(3)溶解氧模式变化造成生物退化.由于运河为宽深式渠道,其表面积和体积之比要小,曝气率低.运河水深加大,出现分层现象,水深大于1m处溶解氧明显降低.原有河道植被茂密具有遮阴功能,对于溶解氧的温度效应起缓冲功能.而人工运河完全暴露在阳光下,水中溶解氧含量低.另外,人工运河为直线型,水流平顺,对水流的干扰和掺混功能能力弱.这些因素都使运河的溶解氧含量下降.溶解氧含量低的水心得使水生生物“窒息而死”.

(4)通过水闸人工调节,使流量均一化,改变了原来脉冲式的自然水文周期变化.自然状态的水文条件随年周期循环变化,河流廊道湿地也呈周期变化.在洪水季节水生植物种群占优势.水位下降后,水生植物让位给湿生植物种群,是—种脉冲式的生物群落化模式,显示出一种多样性湖特征.而流量均—化使生境条件单调.

(5)原有河道的退化.渠化显著地改变了水位和水流特征,使得2100hm2的洪泛区湿地消失,严重影响了鱼类和野生群落.原来自然河道虽然被保存下来,但是由于主流转入人工运河,使得原有河道流量大幅度减少,引起河床退化.大量水生的植物如睡莲、莴苣、水葫芦等阻塞了这些的自然河段.

以上这些综合结果是生境质量的大幅度降低.据统计,保存下来的天然河道的鱼类和野生动物栖息地数量减少了40%.人工开挖的C-38运河,其栖息地数量比历史自然河道减少了67%.其结果是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大幅度下降.据调查,导致减少了92%的过冬水鸟,鱼类种群数量也大幅度下降.

3河流恢复工程

3.1河流恢复工程概况

基西米河被渠道化建成以后引起的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的现象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自1976年开始对于重建河道生物栖息地进行了规划和评估,经过7年的探究工作,提出了基西米河的被渠道化的河道的恢复工程规划报告,并经佛罗里达州议会作为法案审查批准.规划提出的工程任务是重建自然河道和恢复自然水文过程,将恢复包括宽叶林沼泽地、草地和湿地等多种生物栖息地,最终目的是恢复洪泛平原的整个生态系统.为进行工程预备1983年州政府征购了河流洪泛平原的大部分私人土地.

在工程的预备阶段,于1984至1989年开展了科研工作,重点是探究回填人工运河的稳定性以及对于满足地方水资源的需求新问题,采用一维及二维数学模型分析和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探究方法.模型试验采用的模型尺寸为Ob和33m宽的水槽,垂直比尺为1摘要:40,水平比尺为1摘要:60,为定床试验.模拟范围为人工运河、原有保留河道和洪泛平原.模型试验结果和现场河道控制泄流试验(最大流量为280m3/s)的实测数据相对照.

3.2河流恢复主要工程项目

(1)试验工程.1984-1989年开展的试验工程位于水库B,为一条长195lan渠道化运河.重点工程是在人工运河中建设—座钢板桩堰,将运河拦腰截断,迫使水流重新流入原自然河道.示范工程还包括重建水流季节性波动变化,以及重建洪泛平原的排水系统.同时还布置了生物监测系统,评估恢复工程对于生物资源的影响.

对于钢板桩堰运行情况进行了观测.观测资料表明,一方面水流重新流入原来自然河道达9km,导致了河流地貌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有利变化.但是,钢板桩堰建成后,在四周的河道水力梯度比历史记录值高5倍,在大流量泄流期间,测量的流速为0.9m/s,这样的高能量水流对河床具有较强的冲蚀能力.另外,在示范工程区域内,退水时水位天天下降速率超过0.2m/d,沉没的洪泛区排水时间为2—7d.地表水和地下水急剧回流,水中的溶解氧水平很低,导致大量鱼类因缺氧而死亡.为此又进行了模型试验探究,最后的结论是摘要:仅仅用钢板桩堰拦断人工运河还是不够的,需要连续长距离回填人工运河.最终方案是连续回填C-38号运河共38km,拆除2座水闸,重新开挖14km原有河道.回填材料用原来疏浚的材料,运河回填高度为恢复到运河建设前的地面高程.同时重新连接24km原有河流,恢复35000hm2原有洪泛区,实施新的水源放水制度,恢复季节性水流波动和重建类似自然河流的水文条件.

(2)第一期工程.从1998年开始第一期主体工程,包括连续回填C-38号运河共38km.重建类似于历史的水文条件,扩大蓄滞洪区,减轻洪水灾难.至2001年2月由地方管区和美国陆军工程师团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重建工程.在运河回填后,开挖了新的河道以重新联结原有自然河道。这些新开挖的河道完全复制原有河道的形态,包括长度、断面面积、断面外形、纵坡降、河湾数目、河湾半径、自然坡度控制以及河岸外形.建设中又加强了干流和洪泛区的联通性.为鱼类和野生动物提供了丰富的栖息地.2001年6月恢复了河流的联通性,随着自然河流的恢复,水流在干旱季节流人弯曲的主河道,在多雨季节则溢流进入洪泛区.恢复的河流将季节性地沉没洪泛区,恢复了基西米河湿地.这些办法已引起河道洪泛区栖息地物理、化学和生物的重大变化,提高了溶解氧水平,改善了鱼类生存条件.重建宽叶林沼泽栖息地,使涉水禽和水鸟可以充分利用洪泛区湿地.图2表示了人工运河回填前后河流含氧量和鱼类生存区域.

(3)第二期工程.计划在21世纪前10年进行更大规模的生态工程,重新开挖14.4km的河道和恢复300多种野生生物的栖息地.恢复10360hm2的洪泛区和沼泽地,过滤营养物质,为奥基乔比湖和下游河口及沼泽地生态系统提供优良水质。

(4)河流走廊生态恢复监测和评估.在工程的预备阶段,就布置了完整的生物监测系统.在收集大量监测资料的基础上,对于生态恢复工程的成效进行评估,目的是判定达到期望目标的程度.该项工程制定了评估的定量标准。以60分为期望值,各个因子分别为摘要:栖息地特性(含地貌、水文和水质)占12分,湿地植物占10分,基础食物(含浮游植物、水生附着物和无脊椎动物等)占13分,鱼类和野生动物占25分.随着自然河流的恢复,水流在干旱季节流入弯曲的主河道,在多雨季节水流漫溢进入洪泛区.恢复的河流将季节性地沉没洪泛区,恢复了基西米河湿地,许多鱼类、鸟类和两栖动物重新回到原来居住的家园.近年来的监测结果表明,原有自然河道中过度繁殖的植物得到控制,新沙洲有所发展,创造了多样的栖息地.水中溶解氧水平得到提高,恢复了洪泛区阔叶林沼泽地,扩大了死水区.许多已经匿迹的鸟类又重新返回基西米河.科学家已证实该地区鸟类数量增长了三倍,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

4对我国河流生态建设工作的启示

近年来,我国水利部门开始关注河流生态建设新问题,提出了保持河流最低生态需水量的新问题,开展了相关的科学探究和试点工作.同时,连续几年实施了塔里木河、黑河等调水行动,改善河流的水文条件,对于遏制这些河流生态系统退化发挥了明显功能.另外,我国东

南部一些省分结合河道整治和防洪建设开展河流环境建设.特81j是一些大中城市把河流整治和城市景观建设相结合,水利工程又被赋予了休闲、旅游等新的功能.但是河流生态建设新问题,对于我国工程界究竟还是一个新的技术领域,对于流域规模的生态建设的目标、重点、方法和关键技术,还缺乏整体的把握西方国家的河流恢复行动的起因,是从对河流人工改造工程的反思开始的,也就是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对于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进而提出如何通过工程办法、生物办法以及管理办法,对于河流生态系统进行补偿,逐步摸索河流生态恢

复工程的技术方法.西方国家在河流生态恢复方面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非凡是在河流管理的理念,河流生态建设的目标、重点和工程技术,都值得我们认真探究.但是,“借鉴”不等于照搬.原因是我国和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对于水资源及水能资源的开发程度也不同,另外我国用于环境建设的财力和西方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从水环境保护的发展阶段来看,我国目前正处于以水质改善为重点的水环境建设阶段,全国扛河水质恶化的趋向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在治污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考察西方国家水环境建设的发展历程,发达国家的河流环境建设,从50年代开始以水质恢复为第一阶段,到80年代初期水污染新问题基本缓解后转入第二阶段即河流生态恢复阶段.我国和西方国家在水环境保护方面起码有几十年的差距.尽管发展阶段不能超越,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少走弯路.我国和西方国家不同,水利水电建设正处在发展时期.对于大量的新建工程,要改进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理念和技术,使工程设施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要尽量减少对于河流生态系统的破坏.在规划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减少对于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这样作是一种经济的技术路线.如同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老路一样,对于河流生态系统也不能走“先破坏,后补偿”的老路.假如我们的规划设计仍然固守传统方法,继续摘河流直线化工程,继续搞裁弯取直工程,继续建设硬质岸坡,几年后熟悉到这是对生态系统的胁迫,如上述美国的工程案例那样,再进行改造工程,重新废除直线的人工运河、拆除闸坝;或像日本近些年所做的那样,拆除混凝土护坡和衬砌,代之以可以长草、鱼类可以产卵的生态型护坡,其造价将是原来造价的若干倍,不啻是一种巨大浪费.从基西米河的恢复工程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要正视水利水电工程对于河流生态系统造成的胁迫,积极探究“趋利避害”的策略.水利水电工程是造福社会的工程,对于河流生态系统在一些方面也有积极的功能,比如防止大洪水对于生态系统的冲击等.但是一些水利水电工程建成后,对于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压力或称胁迫,引起了生态系统不同程度的退化.我国水利建设工作者应正视这些负面影响,采取“趋利避害”的态度,对于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要采取工程办法、生物办法和管理办法予以积极补偿.当然,我们不赞成西方国家一些学派要全面拆除大坝,完全恢复河流的自然面貌主张.这是一种“因噎废食”的片面论点.而且需要非凡指出,反对建

坝及主张全面拆坝的观点,仅仅是生态工程界中的一种学派,更多的观点是主张对于河流生态系统进行“改善”,“修复”和“自然化”.欧洲和日本的工程界多倾向于河流整治的自然化方法.

形成对河流生态系统胁迫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摘要:一是自然水文条件的改变;二是河流自然地貌特征的改变.自然水文条件的改变指水量的减少,水质的恶化以及自然水文脉冲式周期被人为平均化的调度方式所代替.河流自然地貌的改变主要指闸坝引起河流的非连续化,堤防妨害了河流的侧向联通性,河流的直线化改造和硬质护坡等,这些因素都使生物栖息地多样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后果是生物群落多样性的下降,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近年来我国水利部门已经开始关注河流生态建设新问题,主要着眼点是改善河流水文条件,如实施调水行动拯救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的河流生态系统.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引起的生物栖息地退化,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对于新建工程,至今仍然延续传统设计方法,河道的直线化改造设计以及硬质护坡还作为常规技术普遍采用,在设计中也少有考虑生态补偿新问题.对于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流域范围的生物监测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枢纽工程的调度工作兼顾鱼类和其它生物生存新问题还没有引起重视.

(2)河流生态建设的目标和重点.河流生态建设的目标是恢复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性.健康是指目前状况,可持续性是指生态演替过程朝不断完善的方向发展.河流生态恢复的着眼点是恢复生物群落多样性,主要指群落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我国一些地方开展的河流生态建设工程着眼于河流岸坡绿化,还没有熟悉到河流生态系统是一个由鱼类、鸟类、哺乳动物、无脊椎动物和昆虫等等动物和水中及岸边植物共同组成的食物网的复杂结构.

河流生态建设的重点有两项摘要:一是生物栖息地建设;二是河流自然水文条件的改善.对于水文条件改善新问题,近年来我国水利界开展了不少讨论和开展若干示范项目,比如最小生态需水量新问题、河湖治污、改善生态调水行动等.其中,对于改善水库调度方式适应珍稀鱼类生存等,尚未见有探究报道.河流生物栖息地建设新问题,无论是对河流管理者或是探究者来说,都是一个新课题.所谓栖息地建设主要是恢复河流形态的多样性,保持河流的婉蜒,在河流纵向和横向都保持多样性,防止渠道化.另外要保持河流的纵向连续性和侧向联通,创造生态系统的物种流、能量流、营养物质循环以及生物竞争的条件.在这些方面需要开展示范工程探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积累经验,逐步推广.在规程规范的修编中要逐步加入生态工程技术内容,比如在河流及渠道护坡设计规范中增加生态型护坡这种类型.

生态系统是否是健康的,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评估工作的基础是长期、完整的水文和生物监测资料.因此生态建设的基础工作是建立生物监测系统网络.

(3)发挥生态系统自组织功能,进行适应性管理.生态工程的设计理念和传统工程设计方法不同,传统设计方法是确定性设计,比如大坝设计.但是生态工程要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功能,靠自然力恢复生物群落.可以说,生态工程能否成功一半在人力,一半在自然力.人的功能在于为生物群落繁衍栖息创造必要的条件.基西米河的恢复工程的实施即安照溯,j一示范—试验—主体工程施工这样的程序.从试验阶段的钢板桩堰截流方案实施后,进行了跟踪式的生物监测和水文监测,根据监测数据评估项目执行中生物群落多样性和河势变化,调整了原规划设计,决定采取长距离填死人工运河设计方案.

(4)河流生态系统的美学价值也是一种生态资源.近年来,我国沿海城市结合河道整治开展城市园林景观建设,注重河流的美化绿化,为居民的休闲创造了新环境.但是,当前的倾向,一是注重园林景观效果较多,重点放在河流岸边的绿化,而对河流生态整体恢复考虑较少;二是发掘历史人文景观较多,建设了大量楼台亭阁和仿古的建筑物,而对于发掘河流自然美学价值较少涉足.非凡是继续采用浆砌条石护岸和几何规则断面,使河流的渠道化进一步加剧。实际上,河流生态系统的一项重要的服务功能是其自然美学价值.假日里,生活在喧嚣城市的人们到自然状态河流中去休闲,用身心去心得河流的美学价值,反映了人类在长朋进化过程中对于大自然的一种心理眷恋.河流的生态建设应尽可能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恢复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发掘自然河流内在的美学价值,使人们在自然状态的河流享受和自然和谐的乐趣.

参考文献摘要:

C1LoftinKA,TothLA.KissimmeeRiverRestoration摘要:AlternativePlanEvaluationandPreliminaryDesignReport[R.SouthFloridaWatermanagementDistrict,WestPalmBeach,Fla.1990.

[2WhalenPJ,TothLA.KissimmeeRiverRestoration摘要:Acasestudy[J.WaterScience%26amp;Technology,2002,45(11).

[3NationalResearchCouncil,RestorationofAquaticEcosystems[M.NationalAcademyPress,WashingtonD.C1992.

[4董哲仁.生态水工学的理论框架(J.水利学报,2003;(1).

[5董哲仁.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胁迫[J).水利水电技术,2003;(7).

生态恢复范文篇4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两江四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的意见》(保政发〔〕130号)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县“两江四路”区域(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工作,尽快实现重点地区陡坡耕地退耕还林和生态治理恢复,结合县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生态恢复治理工作的重大意义

历年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恢复治理工作和环境保护,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通过实施退耕还林、防护林工程、公益林保护、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和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7.85%,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得到较大改善和提高。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历史、人口、资源、发展模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地方生态环境恶化的隐患依然存在,特别是怒江流域地区,部分群众长期延续下来的开荒种地、陡坡耕作的生产方式以及工程建设中随意设置砂石场等情况的存在,不仅生产率低下,而且造成大量水土流失,给当地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地影响。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线沿岸沿边是我县生态恢复治理最重要、最紧迫、最艰巨的地区之一。进一步加强全县生态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是改善怒江流域地区乃至全县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拓展广大人民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空间的战略选择;是提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力,增强森林碳汇功能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为此,全县上下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强化措施,突出重点、加快推进,尽快使我县生态环境质量有一个较大提升。

二、进一步加强生态恢复治理工作的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着力打造特色林畜生态县、促进科学发展和“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总体要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桥头堡建设的历史性机遇,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重点围绕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工作与保护这一中心任务,加大退耕还林和生态恢复治理的力度,大力保护和扩大林草植被,建立良好的生态屏障和产业支撑,促进人居环境和生态状况不断改善,带动山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为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在全面分析生态现状、发展潜力、制约因素和发展规模、建设布局以及保障体系基础上,突出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和城市面山等重点区域,重点围绕25度以上陡坡耕地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增加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状况,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强规划的宏观指导性和实施的可操作性。

2.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在对区域生态环境进行全面调查、科学评估的基础上,根据生态质量状况、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基础、产业发展规划,分类制定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工作建设方案、扶持政策措施以及技术路线和保障措施。

3.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各级政府作为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工作的主体,要充分应用和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能力及经济扶持力,在各级政府主导下,自力更生,不等不靠,广泛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恢复治理工作。

4.坚持统筹发展、建管并重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工作与管理的协调发展机制,把加强生态恢复治理工作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和任务,落实管理措施,使该区域生态恢复治理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确保生态恢复治理与保护持续长久的坚持下去。

5.坚持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兼顾的原则。按照“重点地区生态恢复治理工作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方针,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原动力,努力形成以经济效益促进生态和社会效益,以生态和社会效益保护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

(三)目标任务

1.生态恢复治理重点区域

(1)怒江干流沿线第一层面山25度以上陡坡耕地;怒江重点一级支流第一层面山25度以上陡坡耕地;

(2)高速公路、320国道和公路两侧视线范围(150米)内的25度以上陡坡耕地;在此范围内有山脊的,第一层山脊界内25度以上陡坡耕地;

(3)石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生态脆弱地区25度以上陡坡耕地;

(4)城镇面山和重点坝子周边、风景旅游区周边25度以上陡坡耕地,风景旅游区公路沿线两侧100米内25度以上陡坡耕地;

(5)重点饮用水源区、大中型水库周边150米以内的25度以上陡坡耕地。

2.目标任务

积极推进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工作,通过实施一批生态恢复治理工程,加强管理保护,基本控制人为因素产生的水土流失,有效遏制生态退化趋势,使生态恢复治理工作得到完善和加强,努力实现生态状况的根本好转。

3.建设内容

积极探索符合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的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路子,在生态恢复治理区域内,杜绝毁林开荒,停止陡坡耕种,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小流域水土流失工程治理等工程,大力营造短周期工业原料林、木本油料林、速生丰产林,切实抓好生态修复工作,不断提高这些区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实施退耕还林。对25度以上陡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努力增加森林植被,增强森林植被的屏障功能,提高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

(2)开展荒山造林。对宜林荒山进行因地制宜的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提高林草覆盖率;

(3)加强公益林建设。切实抓好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和保护,充分发挥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景观和防护作用;

(4)继续抓好农村能源建设。抓好以沼气为重点的农村能源建设,巩固原有建设成果,开展综合利用,提高利用成效,加快新建速度,有效解决广大农户依赖森林资源作为能源利用的问题,切实减少对生态的压力。

三、科学建设和依法管理

(一)优化造林结构。各乡镇要因地制宜,科学配置林种和树种,不断提高建设成效,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生态系统,实行乔灌草结合。对怒江流域较为干旱、土壤瘠薄和难以发展乔木树种的荒山,以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方式上实行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相结合,切实加强保护管理,坚决杜绝新的毁林开垦。对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和陡坡耕地,实行多林种结合,发展生态经济兼用林种树种,可以通过发展热带水果、澳洲坚果、咖啡、核桃(含美国山核桃)、油茶等特色经济林产业和适宜热区生长的柚木、印度黄檀、紫檀及铁刀木、合欢等珍贵用材树种,将生态恢复治理工作与产业培植统筹结合起来,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嬴。

(二)加大科技推广和服务力度。生态恢复治理工作和产业发展需要依靠科技的有力支撑。针对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生态恢复的难度和重点,加强对怒江流域营造林关键技术的研究,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抗旱保苗技术和治理模式,帮助广大农户解决急需的技术问题。全方位开展规划设计、技术指导、科技培训等服务,加强种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良种壮苗使用率,确保生态恢复治理工作质量和效益的发挥。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依法治林,严厉打击毁林开垦、乱砍滥伐、非法采石采砂和占用林地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办法,落实管理措施,明确管理责任,切实巩固好生态恢复治理工作成果。在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基础上,积极发展特色林果基地、灌草饲料林基地、能源林基地和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增加农民收入。

(四)做好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各乡镇要认真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在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基础上,认真做好生态恢复治理工作规划,明确建设目标和任务。规划要坚持科学发展、因地制宜、便于操作的原则,发挥区位优势,突出地方特色。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要做到工程化、项目化、时限化、责任化,以利于实施、检查、监督和考核。

(五)科学开展建设成效监测和评价。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工作动态监测与效益评价体系。县发改、林业、环保、国土、水利、农业等主管部门要定期组织对生态恢复治理工作的建设成效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价,及时公布评价结果,作为考核各乡镇生态工程建设情况的依据。各乡镇人民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开展本区域建设成效监测评价工作,根据监测和评价结果,充实和完善建设内容,改进和强化管理措施。

四、工作措施

(一)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构建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一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新闻媒体的宣传功能,动员社会各方面积极行动起来,合力建设我县生态环境。二是实行绿化责任制,凡在的机关、单位、部队、学校等,按照年度建设计划,出资、出力绿化荒山,共同承担区域绿化任务。三是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大力营造“公仆林”、“劳模林”、“三八林”、“青年林”、“红领巾林”、“军民共建林”、“新婚纪念林”等不同形式的纪念林。

(二)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将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建设任务纳入各级政府目标管理,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对积极参与造林绿化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分别颁发奖牌和绿化奖章,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恢复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对不能按期完成退耕还林和生态恢复治理任务的单位及领导要进行责任追究。

(三)制定生态补偿政策。各级政府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多渠道筹措生态保护与建设资金,逐步建立起一套符合县情的地方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四)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县选择1—2个乡镇或3—5个村作为试点,乡镇选择1—2个村或小组作为试点,通过示范点的建设,认真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以此来带动和加快推进全县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和“生态立县”的全局高度,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以县人民政府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县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研究、安排部署全县生态恢复治理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审议、协调、解决生态恢复治理工作的重大问题,制定生态恢复治理工作实施管理办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林业局,具体负责对全县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工作的指导、组织、管理、检查和监督等日常工作,确保生态恢复治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明确职责任务。按照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建设任务,将建设责任和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级各部门,做到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县发改局负责牵头做好全县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的规划编制工作,协调有关部门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县林业局负责组织开展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工作;组织实施退耕还林、防护林工程建设和生态公益林管护;开展森林防火、森林资源保护以及林地、林权监督管理,查处毁林开垦、乱砍滥伐等违法案件。县水务局负责组织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利基础设施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及其生态恢复工作;负责区域内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的监督管理。县农业局负责基本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推广农作物耕作新技术,提高耕作水平;负责农业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对区域内的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开发耕地等项目的实施,并进行指导监督;负责清理查处违法砂石场和违法用地。县环境保护局负责对重点建设项目的环评;监督相关企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生态破坏的恢复工作;监督检查生物多样性保护,协调和监督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县民政局负责殡葬管理工作,推进殡葬改革,减少埋坟占地。县财政局负责资金的筹集;组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县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辖区内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工作规划,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安排年度实施计划,组织实施生态恢复治理项目,协调解决生态恢复治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督促检查乡镇抓好落实工作。

生态恢复范文篇5

[关键词]生态恢复性司法;补种复绿;巡回审判;专家陪审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生态破坏和环境犯罪问题的解决越来越紧迫,而传统报应性司法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上却日渐捉襟见肘。为应对这一形势,各地法院开始创造性适用生态恢复性司法模式,其中以采用“补种复绿”“管护林木”“增殖放流”等方式的生态恢复性司法“福建样本”最为亮眼。生态恢复性司法因其坚持生态环境本位,契合绿色发展理念,在惩罚罪犯的同时注重修复生态损害和改造犯罪人的特点,也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从理念上看,生态恢复性司法所针对的环境犯罪与其他刑事犯罪不同,应秉持“有损害必修复”“重惩罚更重修复”的观念有效地管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的发生[1](p168)。从性质上看,无论恢复性司法程序的意图如何仁慈,其目标与惩罚性程序的目标如何不同,它仍然是一种刑事司法程序[2](p40)。从目的上看,恢复性司法以广泛的社会修复为目标,因此在其实践中需以新报应主义刑罚观内含的“具体正义”“均衡”要素,完成对传统报应性刑罚观的修正,以解决各方主体之间不同需求的利益冲突和多元价值的选择困境[3](p94)。从形式上看,人民法院创新性适用生态恢复性司法理念,判决被告人对自己犯罪行为破坏的生态环境权益进行修复是针对人身权、财产权的恢复原状[4](p136)。从效果上看,作为一种犯罪控制模式,生态恢复性司法在涉生态犯罪案件中的具体法律适用中,具有很强的现实必要性和较为明晰的针对性,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明显[5](p112)。从发展上看,在环境犯罪中,生态恢复性司法可以采取包括犯罪人与国家或集体之间的协商、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和解、犯罪人的积极赔偿、犯罪人的义务劳动等形式,广泛适用于行为犯、危险犯和结果犯,符合轻刑化趋势[6](p99)。概言之,生态恢复性司法模式使生态环境犯罪人在真诚悔过的前提下,积极承担生态损害修复责任,力求达到实现刑罚功能、挽救犯罪人、修复生态环境这样“一判三赢”的效果,预防出现进一步的伤害后果,试图达到一种“无害的正义”来促进社会生态文明和谐。目前我国生态恢复性司法正处于各地法院自行探索阶段,以“福建样本”为代表的生态恢复性司法实践一方面取得了很多值得总结的有益经验,另一方面尚未形成统一机制,在理论与实践中都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二、生态恢复性司法实践面临的困境

当前我国处理环境犯罪主要采用的手段仍然是传统的刑事司法模式,依靠刑罚惩治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环境犯罪依然频繁发生,生态环境依然遭到破坏,犯罪人回归社会依然难度较大,在刑罚“双刃剑”下只能获得“有害的正义”。因此积极探索适用生态恢复性司法模式成为我们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理想选择,但这种选择仍然处于摸索阶段而具有局限性,在生态司法实践难免会遇到诸多问题。(一)生态恢复性司法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生态恢复性司法在适用时往往因其超前性而无法找到明确的法律依据。从性质上看,“补种复绿”“管护林木”“增殖放流”等常用的生态恢复性司法措施应该属于非刑罚处罚措施,但在我国《刑法》第37条规定的非刑罚措施却并没有将其列入其中,致使这些措施在适用中难以获得具体法律规定的支持。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有从基本法《环境保护法》到《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数量庞大各个单行法,都极其少有涉及环境恢复性司法的规定,致使生态恢复性司法实践面临“于法无据”的局面。如在运用“复绿补植”中签发的“补植令”没有明确其具体性质,在审判阶段,法院的发出“补植令”并不属于具有强制执行力、确定力、既判力的判决书的一部分,而在侦查阶段和判决前签发的“补植令”性质便更为模糊,也不属于“决定”或“裁定”,其强制执行的效力何来?这样导致司法实践的恢复性责任承担方式无明确、具体的法律依据,不同地方的司法机关适用生态恢复性司法的标准也不同,使得生态恢复性司法在实践中处于“尴尬”境地。在此情况下,一些地方法院由于从现行刑法中无法找到相关的法律依据,只好为此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出台规范性文件。如福建寿宁县公、检、法及有关部门联合就“补种复绿”司法措施出台的《意见》实施过程中,因其效力层级较低,就被质疑为自行“立法”供自己执法,甚至被认为是办案人员“放纵犯罪”的掩护和托辞[7](p12)。(二)生态恢复性司法专业化水平仍待提高。恢复性司法在我国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而生态恢复性司法更是正处于探索阶段,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首先,生态恢复性司法需要更多的专业审判人员。运用生态恢复性司法审判模式需要对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制定相应的恢复性责任承担方式,与被告人达成一致意见;最为关键的是事后监督阶段,对被告人的完成和维护情况进行评估、验收是一个较为繁琐的过程,需要较多的工作人员来完成。而近几年环境犯罪案件在逐年增多,我国司法资源本就稀缺,尤其基层的司法工作人员工作更为沉重,在“人少案多”的情况下只想尽快结案,显然没有运用环境恢复性司法手段的积极性。其次,生态恢复性司法涉及更多的专业知识。解决环境污染不仅需要法学专业知识,还涉及经林业、农业、海洋、水利、环保等专业知识对如何进行环境修复提供技术支持。一方面我国司法系统缺乏这类人才,检察院与法院的工作人员大都是法学专业毕业,即使是法院里生态庭的法官也缺乏相关的知识,对于许多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另一方面我国缺乏对生态恢复性司法进行专门研究的学者,相关实践缺乏理论支撑。司法资源的短缺与专业知识的匮乏直接影响我国生态恢复性司法的顺利推行。最后,损害结果的认定缺乏统一的专业标准。适用环境恢复性司法必定要涉及环境损害结果的认定,因而制定统一专业的裁量标准是正确适用法律的前提。损害结果的认定通常需要由专业鉴定机构进行鉴定、评估,而我国鉴定机构从整体看有资质的鉴定评估机构数量较少,地区分布不均,且各地区裁量标准不一,评估范围具有局限性;而评估、鉴定、验收等环节的环境要素较多,涉及土壤、植被、大气、水源、生物等诸多问题,相应更加大了难度[8](p56)。缺乏专业、统一的鉴定容易导致判决缺乏公正性,使得同类案件在不同地区所受判决处罚结果可能存在着巨大差异,影响了生态恢复性司法裁判的公信力。(三)生态恢复性司法的适用范围界定不甚明晰。由于生态恢复性现阶段仍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其适用范围仍显不甚明晰。从适用的地域范围来看,目前对生态恢复性司法进行探索实践的主要有福建省、黑龙江省、四川省、江苏省、贵州省等,这些省份多为山林丰富与农用地广阔的省份,我国还有许多省、区都还未推行环境恢复性司法的实践;从适用的环境要素范围来看,生态恢复性司法实践多集中在盗伐、滥伐林木这类涉林刑事案件中,其它如水体、土壤、大气、野生动植物等环境要素适用生态恢复性司法的情况并不多见。从适用的裁判尺度范围来看,尽管各地将被告人修复受损生态环境作为从轻量刑情节,但法官的自由裁量空间较大,从轻幅度各异,有违法律适用的公平性和统一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同案不同判”现象。从适用的主体范围来看,现行的法律并未对满足何种条件的主体才能适用生态恢复性司法作出明确规定,不同法官在审理同类案件时会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自由裁量,难免会带来判决上的差异甚至迥然不同的结果,从而容易引发“同罪异罚”的质疑,适用主体范围的确定也就成了生态恢复性司法实践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9](p77)。从适用的生态修复形式来看,多为采用“复绿补植”“委托修复”“替代修复”等少数几种,手段也过于简单,同时在各地实践中也未形成统一的适用标准和运行机制。生态恢复性司法的适用范围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明确规范,给司法人员带来很大的困难,无法明确何类案件适用生态恢复性法律责任承担的方式,便可能导致同类案件出现不同判决的结果。(四)生态恢复性法律责任实现保障尚需加强。生态恢复性司法中的法律责任需要各方面的配合才能保证其实现。首先,生态恢复性司法的衔接不紧。生态恢复本身是一个涉及广、类型多、难度大、专业强的过程,需要生态环境相关职能部门的相互合作、密切配合、无缝衔接,如修复方式的选取需要生态行政部门的技术指导;缓刑考验期内修复责任的履行需要司法部门和相关行政部门的监管。但环境执法和司法各方在生态恢复性司法的认识并未达成一致,也没有建立起统一的生态恢复机制,工作配合的默契度不高,致使生态恢复性司法运行过程工作开展不顺。其次,生态恢复性司法的资金不足。生态恢复性司法涉及的生态环境恢复必然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需要足够多的资金来支持,但我国在生态恢复方面的财政支持缺乏力度。而当事人缴纳的生态修复费用管理模式不一,有的是法院管理,有的是林业行政部门管理;有的进入生态公益资金专户,有的上交地方财政。这种情况一方面造成了管理上混乱,另一方面管理的部门出于财务负担增加、核算名目缺乏的考虑不愿管理,而设立专项基金的复杂程序和不易协调则成为管理利用生态修复费用面临的另一个难题。第三,生态恢复性司法的监督不力。生态环境的恢复往往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未明确事后进行监管的部门,导致实践中的监管常常流于形式,被从轻、减轻、甚至免除处罚的一部分罪犯就很有可能心存“侥幸”心理,不积极执行恢复与维护的任务,这部分人便“逃过一劫”,因此也没有达到修复生态环境的目的。

三、福建生态恢复性司法的实践创新

社会的发展必将引导刑罚走向宽和,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刑法都在向轻缓化方向发展[10](p79),在生态环境案件的处理中引入生态恢复性司法理念符合当前的这一刑法发展趋势,同时也刑法谦抑性的题中之义。作为中国最“绿”省份,福建是第一个获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部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在探索生态恢复性司法的实践中同样先行先试了很多做法,积累了不少有益的创新性经验,为恢复性司法在生态司法领域的推广打下了基础。(一)创新生态司法审判方式。生态恢复性司法模式需要通过高效、专业的审判机制来提升法官的审判能力、提高环境案件的审判质量、探索创新工作机制。福建省在生态司法实践中探索独创出“恢复性司法实践+专业化审判机制”的生态资源司法保护模式。从柘荣法院2007年率先在林业审判庭的基础成立生态环境审判庭开始,2014年福建省法院系统林业庭全面更名为生态环境审判庭,在全国首创了生态资源审判制度,探索出“恢复性司法实践+专业化审判机制”的生态资源司法保护模式,部分基层法院先后以林业审判庭为基础,建立了生态资源审判庭,由单一林业审判中推行的刑事、民事、行政审判“三审合一”模式审理生态环境案件向综合的生态资源审判转变,近年又增加非诉执行审查拓展形成“四审合一”的审判模式,并尝试探索“五审合一”,构建集立案、刑事、民商事、行政、非诉执行“五位一体”职能的生态环境审理模式[11]。此外,福建法院还建立了便民诉讼机制。大力推行便民诉讼与巡回法庭,落实立案登记制度,加大司法救助力度,确保有案必立、有诉必理,畅通生态环境案件当事人诉讼“绿色通道”。通过巡回审判进村入户、送法上门,就地立案、就地开庭、就地调解、就地宣判[12]。福建省建立的专业化审判机制和便民诉讼机制为生态恢复性司法模式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创新生态恢复责任形式。福建省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生态恢复性司法创新实践。一是“复绿补植”责任形式。因森林覆盖较广,福建省的涉林环境犯罪中相对较多。对此,早在2007年福建省柘荣县便首创了这种生态修复模式,并逐渐在全省推广开来,最终由福建省高院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关于规范“补种复绿”建立完善生态修复司法机制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明确了“补种复绿”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协议内容、补种标准、履行保证、司法确认、检查验收、刑罚执行等内容,将“补植复绿”义务的履行情况作为检察机关对被告人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酌情从宽处罚的重要量刑参考,从而以一种“恢复性惩罚”的形式实现“惩罚性恢复”的目的。二是“委托修复”责任形式。生态破坏的修复往往需要专业技术的介入,对于不具备专业生态修复能力和条件的一般当事人来说,具体操作的难度很大,因此福建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判令被告人承担生态修复费用,委托专业的技术团队具体设计并实施修复生态方案,使生态修复工作更为科学、高效;三是“替代修复”责任形式。这种形式主要是针对生态环境被破坏后修复困难或无法修复的情况,责令被告人以替代性方式承担生态修复责任,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的总体动态平衡。以南平市延平区法院审理的一起非法采矿导致村民饮用水源污染案为例,因水环境污染不可能在短期内达到修复效果,被告人赔偿修复费用30万元,用于当地政府及村民重建替代水源解决村民饮用水的迫切需求[13]。针对水环境污染的另外一种替代修复方式是增殖放流。例如龙海市铭威公司法定代表人陈明指使他人暗埋排污管往九龙江排入未经处理的污水,造成严重环境污染,被中华环保联合会以污染环境为由起诉,经龙海法院主持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由被告人自行拆除预埋暗管后购买28.2万尾鱼苗在九龙江流域放养,以增殖放流替代修复方式减轻生态环境损害,被告人也得以从轻处罚,达到“双赢”结果[14]。(三)创新专家参与审判制度。生态环境案件往往与专业知识和科技手段密切相关,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在运用生态恢复性司法模式审理这类案件时需要发挥专家在生态环境审判工作中的作用。福建法院探索建立专家参与审判制度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设立专家陪审员机制,福建法院在审判实践中积极推广生态保护专家参与审判工作,建立包括环保、大气、海洋农林、水利等各环境相关领域的生态环境审判咨询专家库,从中选任人民陪审员、特邀调解员等参与审判工作。据统计,2008年9月至2014年6月,福建省涉及生态环境类的案件审判中专家陪审员参审的就达542件之多[15](p75)。二是建立生态环境审判技术咨询专家机制。2014年5月福建省高院印发《关于生态环境审判技术咨询专家管理办法(试行)》,并建立了全国首个省级生态环境审判技术咨询专家库,在生态环境审判工作中为其提供司法决策参考和专业技术支持,并逐渐在全省推广,环境类案件通常涉及评估鉴定等问题,引入专家辅助人制度推动了审判的顺利进行也保证了判决的科学性与可采性。如新环保法生效后在福建省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起公益诉讼案件——自然之友和绿家园诉谢某等人破坏林地一案。该案通过鉴定机构的评估鉴定被告人应承担240多万的生态补偿、修复等费用,四个被告人认为该评估存在严重问题,后应原告申请法院允许专家辅助人出庭对此问题进行说明,最终四被告人被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承担127万的生态修复赔偿费时表示无异议。再如永春法院在审理王玉胜非法狩猎案中全程邀请福建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中心高级工程师对专业问题进行指导,引入的专家意见更具权威性和说服力,也更容易获得社会公众的理解、认可和尊重[16]。(四)创新联席衔接互动机制。为弥补生态恢复性司法审判的“被动”性,福建全省各级法院主动加强与检察院及环保、水利、国土等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拓展生态恢复性司法的衔接互动主体范围,相互协调形成部门之间横向、纵向沟通联系网络,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专业知识及执法方面优势,为打击生态环境犯罪、解决生态环境纠纷、修复受损生态环境、帮助犯罪人重返融入社会以及促进相关部门依法行政提供了良好的互动平台,共同促进生态恢复性司法活动的依法有效开展。以福建法院最常适用的“补种补绿”措施为例,法院在加强和规范协议签订、司法确认、检查验收、刑罚执行、监督管理、社区矫正等环节,都需要与当地林业、公安、检察、司法行政等部门沟通联系、衔接配合。为了进一步促进生态恢复性司法的衔接互动,福建省检察院与省法院、公安厅、司法厅联合制定了《关于在办理破坏环境资源刑事犯罪案件中健全和完善生态修复机制的指导意见》,在全国检察机关率先实行“生态修复令”机制,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案件复查、实地勘察,跟踪评估修复效果,确保生态保护落到实处;2017年9月,福建省人民检察院生态检察处联合刑事执行检察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强生态修复与社区矫正有效衔接的意见》,明确将生态修复情况纳入社区矫正人员表现考核内容,推动生态修复与社区矫正深度融合。同时,还提出共同探索建立绿色公益社区矫正基地,为破坏生态资源刑事案件中异地修复、替代修复以及为社区矫正履行社会服务创造实践条件[17]。

四、生态恢复性司法的制度完善

生态恢复范文篇6

一我国生态恢复路径

我国发展方式的追求数量特色,以及指导生态恢复的思想存在部分偏差,如误把大片的单一植树造林和良好绿化当成生态良好;绿化时过于注重形态设计和色彩观感;重视森林覆盖率,以及造林的规模、声势,而忽视其综合生态功能和质量;忽视对较大区域内生态多样性和地带性的恢复、保护等,使得对环境的破坏难以真正停止。但是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大量存在[1]以及“丰富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为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自然条件和实验机会”[2];尤其是大量闲散的城乡劳动力能使政府历史性地实现以人力资源换取多样性生态资源的战略目标。因此,笔者认为只要趋利避害,在区别东中部及西北部不同地区生态环境实际情形的基础上,力争在生态恢复的路径上实现突破,将生态恢复、经济发展、生态科技开发等统筹规划,那么恢复生态并非难以作为。

(一)东中部地区的生态恢复和保护

1.广大乡村地区生态的恢复与保护。乡村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在整个生态恢复和维护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笔者认为乡村地区的生态恢复至少须经如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组织专家学生进行地区性资源的摸底汇总,并确定不同植被的区域适宜性。重点到自然保护区和交通不便、人为破坏较少等的地区进行。这项工作已有部分基础,但应看到多样性普查并非易事,全球物种估计只有约10%被记载下来,[3]因此必须设置长期性的机构,进行长期普查。植被在整个生态系统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因此普查时可以先行确定不同植被的区域适宜性,考察不同植被个体在生态的群落性、复合性、层级性以及生长条件等方面的相同性或相似性,以及同纬度地区和同等高地区等情况下的可迁移性。这对资源的有效保育和成功复育至关重要。第二阶段:对区域性植被进行系统的育种培苗。很多地区的植被种类有限,因此要恢复生态的多样性,首先必须改变种苗的有限性,为此应确定复育植被的种类、数目及方法,并成功育种。在开展上述工作的同时,地方政府还须组织城乡闲散劳动力整治荒山及本土危害性植被。不少本土危害性植被既对土壤肥力造成破坏,又对其他植被形成排斥,如南方的茅草和野竹,它们的根硬而尖,钻土、吸肥、复生的能力都极强,因此必须挖根烧毁。第三阶段:以生态系统的自身特征为标准,大规模地恢复生态。在乡村地区,政府组织农民实行尽可能多种类的植树造林,然后飞播补充人工不便到达的地区,以及难以栽培的藤类、菌类等。还应将国有和集体的林场、道路、沟渠、河滩、荒山、公园等过于单一的成活林(如北方城市道路两旁的杨树,南方的樟树、梧桐、玉兰等少数品种

)逐渐改造成品种多样、富有群落层次、自成区域性生态系统的新林。此外,政府还应根据高原、草甸、湿地、河谷等不同地形地貌和不同水文气候的生态特征,组织劳动力去恢复多样性的植被。只要多样性植被恢复,动物就有多样性的食物来源和优裕的生境,这样自然保护区内的动物就会走向更广阔的地区生存繁衍,由此较大区域内的动植物资源就会逐步丰富化;与此同时,植被的恢复还能为微生物等生存提供良好环境。检验生态恢复的效果,必须将特定区域、特定地带生态环境的应然状态、理想状态与现实状况对照考察,以此验证生态恢复情况。通过对比,找出差距,然后尽量使现实状况向理想类型、应然状态靠拢,一旦发现缺陷或缺失就复育补充使之完整。

2.城市生态的恢复与保护。城市人口密集,排放过多,生态负荷较重。虽然不少城市绿化较好,但几乎没有生态环境。有学者明确指出,城市生态系统是高度人工化的脆弱生态系统,应变能力差。这主要体现在绿地面积少,有限的植被种类只能净化有限的污染,面对复合型并发性污染束手无策等。因此,城市也须按照生态系统的特征,进行大面积的多样性生态恢复。

(二)西北部地区的生态建设、恢复和维护

西北部地区生态恢复与维护的任务更为长期艰巨。不过,在借鉴东中部地区生态恢复经验的基础上,西北部地区可先在自然保护区周边和条件许可的地方进行生态恢复试点,成功后再在降水较多的地区推广,然后逐步推广到环境较恶劣的地区。西北地区生态恢复的关键和难题是水。由于降水极少,而“南水北调”主要用于生产生活,因此恢复生态的用水只能另觅他途。笔者认为,用水问题可以考虑通过水汽的扩散和移民,实现部分解决。一方面,在西北部水源较好的局部地区,先行恢复生态环境,形成散“点”;在没有干涸的河流、河谷、山谷等地恢复生态,形成支“线”;保护已有的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植被条件较好的地区,形成大“面”。上述“点”、“线”、“面”地区的水汽含量一旦增加必定扩散,增加局部地区的湿度,从而减缓地表水分的蒸发速度,这极有利于地表植被的恢复。

移民尤为关键。政府可以分批适量移民到城市和东中部地区,这样不仅可以节约生活生产用水,更能防止农民与刚恢复的生态环境争夺生存资源;生态恢复巩固后可以考虑反向移民,以缓解城市和东中部地区的生态压力。

二生产力及经济社会的生态性转型

“转型”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不少学者的相关研究不少,但大多局限在传统工业革命的技术框架和“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之内,对生产力转型尤其是经济社会的生态性转型关注不多。笔者认为,在恢复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只要成功地实现生产力技术的生态性转型,那么经济社会可以此为契机进入全新的生态化时代。

(一)全面发展生物技术、实现生产科技生态性转型

目前人类对生物资源的认识和利用还停留在食用、医疗保健、休闲娱乐、建材家具等较为感性、直接的阶段,远未达到充分利用和科学利用的程度;而已有的生态生物技术本质上仍是三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其技术的内核仍是工业革命的技术内核,因此仍对生态环境具有相当破坏,故当务之急是发展系列低污染、低破坏、低消耗,后续资源能够不断提供并且更新快、易替代、对人类身心没有危害的生态生物技术。

生物资源提炼加工难度较大,但在实验室里如能对其具体组成成分、特性、功用、不同组合后产生的新物质等进行精细的分析研究,我们很有可能较为充分地认识其特性和功用,从而实现生态生物技术的突破,在虫病灾害、医疗保健、能源化工甚至种属基因等方面实现技术转型。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非常薄弱,但是前景可观。

(二)经济的生态性、低碳化和可持续性转型

经济的生态性转型主要是发展生态经济,即将经济系统纳入生态系统来实现物质循环、能量转换、信息传递和价值增值,促使人类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系统相互适应和相互促进

,从而达到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高度统一。但是生态经济到底怎样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历来论述不多,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劳动力的使用方式和用途转变。恢复生态的长期建设和维护,可使目前的农民由季节性农工向常年的农林工人转化,并进一步促使农民的使用方式由目前的体力型转变到体脑并重型;国家还可通过教育转化新生代农民,实现他们职业和身份的双重转换。这样,通过产业和代际的作用,政府可历史性地解决数量庞大的农民问题。2.生产方式转型。生态农业可以转变现有的化肥农业、农药农业及石油农业;转变现有的能源式、排放式生产,使经济实现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更可转变现有的劳动密集型、外延式和粗放型生产,实现集约化、资本化发展;转变现有的竞争式掠夺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理性发展。3.经济结构和收入来源转型。农村经济社会转型的一大目标是推动农民从种植业外获得收入,实现生产结构和收入结构的转型。生态的恢复和长期维护一方面能够促使农业结构实现逐步调整,另一方面又增加农民的非农就业机会和非种植收入,以改变目前单一性的种植经济和链条很短的农业生产形态。因此,从生态恢复时的低层次、体力型劳动到一般性的生态经济产业再到高层次的生态科技产业,政府可以逐渐实现对农业产业结构的梯次转移、梯次开发和多层次纵深发展。4.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和导引力转变。长期以来,市场机制曾引起学者的普遍关注,但时至今日,市场机制的严重扭曲使得经济转型面临不少困难,因此可以考虑以生态恢复和经济社会的生态化作为新一轮改革的某些初始动因,使其成为社会发展和转型的长远导引力和推动力。5.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发展的主流模式,而恢复生态保护环境,是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和重要基础。6.生活方式转型。生活方式日益显示出其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影响,尤其是现有的大排场、高消费及一次性消费等生活方式对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因此政府应提倡一些理性节制的生活方式,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三)社会的和谐性转型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存在不少矛盾和不稳定因素,环境危机将使不稳定因素变得更难预料。不少研究表明,历史上的不少社会动荡由于生态危机所触发,因此环境的优美和资源的丰富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的生态恢复有利于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进而形成不同的利益群体,促使社会正向分化,实现社会的生态性、和谐性转型。

生态恢复范文篇7

关键字:旺山;生态环境治理;客土喷播;厚层基材;植生袋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矿产资源,特别是石矿资源的需求呈跳跃式发展的趋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迅猛发展刺激了采石场的发展。这些采石场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同时我们也注意到采石场给环境、生态和景观带来了一系列的危害和问题,因此采石场的生态环境恢复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

由于以前没有成熟的采石场生态治理技术与资金支持,许多废弃的采石场暴露在城市中成为一个个“伤疤”,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最近几十年里,国内外生态专家与工程技术人员为采石场等裸露边坡的生态重建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生态恢复技术。近几年,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我国地矿、公路、国土等部门对于生态防护越来越重视,设立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确保了废弃矿山生态恢复的资金难题。结合现有成熟的边坡生态环境恢复工艺,如客土喷播、植生袋、厚层基材等使废弃矿山的生态重建成为可能。

在江苏省与苏州市进行的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规划的指导下,苏州吴中区旺山采石场于2002年关闭,同年5月21日杭州环复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开始对旺山进行生态环境治理,成为江苏省首批进行生态环境恢复的矿山,此项工程的施工期到2003年1月20日截止,共治理山体面积8万平方米,通过2年的养护观察,已经基本达到了生态恢复的要求。在旺山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综合采用了以厚层基材为主,包括植生袋,客土喷播等多种国内外的先进工艺。

本文就旺山生态恢复过程中使用的主要工艺进行介绍,并对旺山废弃矿山的持续观察效果进行重点阐述。

1旺山地区基本概况

旺山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温度15.7℃,年平均降水量1088.5mm(最多1782.9mm,最少600mm):常年6月16日入梅,7月9日出梅,梅雨量194mm;无霜期240天;年日照时数1940.3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45%。

2材料与方法

2.1喷播植物种子

根据旺山废弃矿山所处地区的气候、地质与水文条件,在前期采用了高羊茅(Festucaarundinacea)、弯叶画眉草(Eragrostiscurvula)、狗牙根(Cynodondactylon)、百喜草(Paspalumnotatum)、白三叶(Trifoliumrepens)等禾本科和豆科草本植物,后期更多的采用了胡枝子(Lespedezabicolor)、紫穗槐(Amorphafruiticosa)、马棘(Indigoferapseudotinctoria)、沙打旺(Astragalusadsurgens)、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等草灌木品种,并对前期单一的草本坡面进行了灌木种子补播。

表1种子用量表

Table1dosageofseeds

编号种子用量(g/m2)

前期后期

1高羊茅(Festucaarundinacea)153

2弯叶画眉草(Eragrostiscurvula)31

3狗牙根(Cynodondactylon)10.5

4百喜草(Paspalumnotatum)21

5白三叶(Trifoliumrepens)41

6胡枝子(Lespedezabicolor)--5

7紫穗槐(Amorphafruiticosa)--5

8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2

9马棘(Indigoferapseudotinctoria)--5

10沙打旺(Astragalusadsurgens)--5

合计2528.5

3工艺方法

3.1客土喷播工艺

客土喷播是以团粒剂使客土形成团粒化结构,加筋纤维在其中起到类似植物根茎的网络加筋作用,从而造就有一定厚度的具有耐雨水、风侵蚀,牢固透气,与自然表土相类似或更优的多孔稳定土壤结构。

3.1.1特点

1、锚杆、铁丝网(土工网),混合在客土基质中的粘合剂、团粒剂、加筋纤维,有边坡防护和支撑客土基质的双重功能。

2、用空压机、客土喷播机等设备对客土基质进行高压喷播(0.5MPa),保证了基质在边坡的稳定性,且机械化作业速度快、效率高。

3、植物根系生长,尤其是灌木根系的生长,给坡面的长期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

3.1.2技术要点

1、喷播基材是保证喷播成功的重要因素。泥炭土是喷播的好材料,可和木纤维(或纸浆)按一定的配比混合使用,比单用纯木纤维具有更优良的附着和保水性能,可在土壤层较薄且非常瘠瘦,甚至风化岩的坡面上进行喷播,一般喷播厚度在10~20cm。

2、保水剂及粘合剂用量。保水剂可根据各地气候条件及石场特点的不同而做相应的调整;粘合剂可根据石壁的坡度而定,与坡度大小成正比。

3、挂网。先把锚钉按一定的间距固定在石壁上,然后挂网。

4、草种选择。所喷播的草种应是根系发达、生长成坪快、抗旱、耐贫瘠的多年生品种;如果当地的冬季寒冷的话,还应考虑品种的抗冻性。

5、混播。利用草种的互补性,如深根性和浅根性、豆科和禾本科、外地与本地、发育早与发育晚等特性进行混合喷播。

3.1.3施工流程施工准备à作业面清理à截、排水沟施工à铺网、钉网à客土喷播à喷播植物种子à覆盖à养护管理

3.1.3.1施工准备

设安全防护区:施工现场附近,禁止行人、车辆通过,界定安全防护区,在施工场地两头设施工标志。根据施工安全操作规范要求,选择安全防护措施,搭设钢管脚手架,下铺毛竹脚手片,上挂防护网,或从山顶下悬绳索,系安全带施工。脚手架搭设按脚手架搭设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现场施工人员配戴安全帽及必要的劳保用具。

3.1.3.2作业面清理

清除作业面杂物及松动岩块,对坡面转角处及坡顶的棱角进行修整,使之呈弧形,尽可能将作业面平整,以利于客土喷播施工,同时增加作业面绿化效果。保证施工前作业面的凹凸度平均为±10cm,最大不超过±15cm;对低洼处适当覆土夯实回填或以植生袋装土回填,以填至使反坡段消失为准,有条件的可在作业面上每隔一定高度开一横向槽,以增加作业面的粗糙度,使客土对作业面的附着力加大。若岩石边坡本身不稳定,应该采用预应力锚杆锚索进行加固处理。

3.1.3.3截、排水沟施工

作业面排水系统得设置是否恰当和合理直接关系到作业面植被的生长环境,对于长、大边坡,坡顶、坡脚以及平台均需要设置排水沟。并根据作业面水流量的大小考虑是否设置坡面排水沟。

3.1.3.4铺网、钉网

采用高镀锌棱形铁丝网或高强塑料加强土工网,网孔规格为5cm×5cm。岩石处用风钻或电钻按1×1m间距梅花形布置锚杆和锚钉。锚杆长90~100cm。锚钉长约15~40cm。挂网施工时采用自上而下放卷,相邻两卷铁丝网(土工网)分别用绑扎铁丝连接固定,两网交接处至少要求有10cm的重叠,锚钉每平方米不少于5只。网与作业面保持一定间隙,并均匀一致,。较陡岩面处,可用草绳按一定间隔缠绕在网上,以增加附着力,使客土厚度得到保证。挂网可以使客土基质在岩石表面形成一个持久的整体板块。

3.1.3.5客土喷播

客土喷播前浇水湿润坡面,将泥炭、腐殖土、草纤维、缓释营养肥料等混合材料经过专用机械的搅拌后喷播在铁丝网上,厚度为2~8cm。由于基质水分丧失会造成基质厚度不够,一般要求喷射厚度为设计厚度的125%。

3.1.3.6喷播植物种子

根据施工作业面土壤或岩面性质、当地气候条件、施工季节,并结合各种植物生长特性选择植物的种子,并增加当地类似地貌作业面上的乡土树种种子,使次生植被在今后的数年内逐渐与自然生态植被融合,不显人工雕琢的痕迹。乔、灌木种子用60~80℃热水(含浸种剂)浸种1天,草本植物种子在喷播前浸种1-2小时使种子吸水湿润即可。将处理好的种子与纤维、粘合剂、保水剂、复合肥、缓释肥、微生物菌肥等经过喷播机搅拌混匀成喷播泥浆,在喷播泵的作用下,均匀喷洒在工作作业面上。

3.1.3.7覆盖

为保证多雨季节,植物种子生根前免受雨水冲刷;寒冷季节,植物种子和幼苗免受冻伤害;以及正常施工季节的保温保湿。要求采用无纺布(或稻草帘)覆盖、并力求仔细,这样可防早期无纺布被风吹跑,其目的一是预防成型后的作业面被雨冲刷;二是可保温保湿,促进植物的生长。

3.1.3.8养护管理

植物种子从出芽至幼苗期间,必须浇水养护,保持土壤湿润。从开始坚持每天早晨浇一次水(炎热夏季早晚各浇水一次),浇水时应将水滴雾化(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安装雾化喷头),随后随植物的生长可逐渐减少浇水次数,并根据降水情况调整。在草坪草逐渐生长过程中,对其适时施肥和防治病虫害,施肥坚持“多次少量”的原则。喷播完成后一个月,应全面检查植草生长情况,对生长明显不均匀的位置予以补播。

1.4适用范围

客土喷播工艺主要应用在旺山废弃矿山坡度小于60°,岩石风化或有较薄土层的边坡上。在更为陡峭或贫瘠的边坡上需要采用厚层基材工艺。

2厚层基材工艺

厚层基材喷射植被是采用混凝土喷射机把基材与植物种子的混合物按照设计厚度均匀喷射到需要防护的工程坡面的绿色护坡技术。厚层基材喷射植被护坡技术主要针对岩石边坡的植被防护而开发。岩石边坡不同于土质边坡,目前常用的植被护坡(如撒播、液压喷播、植生带、框格植被、三维土工网植草等)无法应用于岩石边坡,因为岩石边坡无法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水分和养分。

2.1基本原理

将泥炭土、腐植土、陶土、保水剂、黏结剂和长效复合肥、木纤维等混合,制成岩质陡坡植被生长所需要的大量和持续性较强且具有较持久肥力的活性土(人工土),在岩坡上设置塑料PVC树脂镀锌网或钢筋网,将配制好的活性土与草种、乡土草木种子及防止水土流失的土壤安定剂、黏合剂、保水剂等掺和后,经搅拌机拌匀,在干料状态用空压机和混凝土喷射泵输送,在喷射口前与水混合喷射到作业面,形成喷射厚度较大,粘稠度较高,能促进植物长期生长所需的基材。

3.2.2施工流程施工准备à作业面清理à截、排水沟施工à铺网、钉网à喷射混合土à喷播植物种子和营养液à覆盖à养护管理厚层基材工艺主要体现在喷播基质的厚度与强度与客土喷播不同,其他主要步骤类似。

3.2.2.1铺网、钉网

①钻孔:石质边坡硬度大,必须用风机钻孔,孔向与坡面基本垂直。

②钢钉:用直径6mm、长度为30㎝的L型铁钉(或钢钉)固定镀锌网,每平方米为4-5根左右。

③对于个别不平顺的坡面,为保证铁网贴附坡面,可增设锚钉。

④网面不须紧贴坡面,可留8cm左右空隙。

3.2.2.2喷射混合土

将晒干的泥炭土、腐殖土(过筛)和木(纸)纤维、粘结剂、保水剂,用搅拌机搅和均匀,然后用喷射泵和空压机将混合干料送到喷射管,在喷射管口与适量的水混合后喷射在坡面上,厚度为10cm。

3.2.2.3喷播植物种子和营养液

对于选好的种子应进行催芽处理,而后用木纤维、粘合剂、保水剂、复合肥、缓释肥等,经过喷播机搅拌成喷播浆,在喷播泵的作用下,均匀地喷洒在岩面上。

3.2.3适用范围适用于坡度高陡的岩石斜面(坡度大于75°、未风化岩面等高难度岩);景观要求高的绿化坡面,是旺山废弃矿山生态恢复的主要工艺。

3.3植生袋工艺

3.3.1基本原理

植生袋是将选好的草、花、灌木种子、保水剂、微生物肥料等材料,通过机器设备均匀的复合在两层可降解的无纺布中间,并覆上一层抗老化绿网,然后将复合好的材料按一定的规格缝制成的袋状,是一种新型边坡绿化材料。

3.3.2施工流程施工准备à作业面清理à截、排水沟施工à填装基质à铺设植生袋à养护管理省略步骤参见客土喷播工艺。

3.3.2.1填装基质将植生袋平铺,把混合好的基质填装到每个袋口中,饱满度达到80%时扎紧袋口。

3.3.2.2铺设植生袋

将装好基质的绿生(植生)袋,平整的铺在作业面上,并以紧固件加固。紧固件拟采用铁钉或Ø6mm的钢锚钉,一般采用200mm-400mm等不同长度。岩石处用电钻钻孔后用锚钉紧固。紧固件每平方米不少于5只。铺设前将作业面浇足浇透水,每铺设一块,固定后再浇水保持袋中基质湿润。

3.3.3适用范围主要用于反坡、地形不规则的裸露岩石边坡的绿化。

图1旺山废弃矿山治理前原貌

Fig1.OriginallooksofWangshanabandonedmine

图2坡面喷播后效果

Fig2.SceneofWangshanabandonedmineafterspraying

图3施工完成2个月后效果

Fig3.2monthsofmaintenance

图4施工完成6个月后效果

Fig4.Sixmonthsofmaintenance

图5施工完成2年6个月后效果

Fig5.Twoyearsofartificialmaintenanceandhalfayearofnaturalmaintenance

4养护管理

在施工完成后,随即进行养护管理,并根据苏州吴中区地区的气候特点制定了养护方案,在植物种子处于萌发与植物幼苗阶段,特别注重保持湿度和平衡养分。在植被成坪后加强对植物抗逆性的锻炼,逐渐减少浇水、施肥次数,促进深根性的灌木生长。由于喷播的植物种子以豆科和禾本科植物种子为主,因此特别注意对锈病、斜纹夜蛾的防治。

5结果

旺山废弃矿山生态恢复工程经过两年的精心养护,植被生长良好,没有引发地质灾害,工程质量与养护管理效果都令人满意。撤除人工灌溉、施肥等管养措施半年后,植被表现良好,整个坡面基本上已经形成1~2米的灌木为主的草灌植物群落,植物基本上能自然生长。安然度过了3个雨季,植被与土壤基质没有被冲刷的现象,周围山林的乡土草木本也逐渐侵入到边坡上来,达到了人工快速过渡的效果。而且恢复的植被基本上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趋于自然。

6讨论

苏州旺山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在综合采用客土喷播、植生袋和厚层基材工艺结合科学的施工、养护、管理手段,实现了石质边坡植被的重建与边坡的稳定。说明了利用植物进行废弃矿山的生态环境恢复是可行的。可以在2~3年内形成植被的有效覆盖、防止地质灾害、水土流失、绿化美化了环境,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同样的工艺在不同地区、季节,或不同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效果就大相径庭。说明在对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恢复工作中还缺乏统一、科学的技术标准,单靠经验进行施工往往阻碍了我国的生态环境恢复技术的发展。

因此,我们在对更多废弃矿山进行生态环境治理的同时,还需要对植物种子配方、基质配方等进行研究,提高技术、管理内涵,促进生态环境恢复产业与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玲,陈永安,康用权,黄滔,李轩.客土喷播在潭邵高速公路石质边坡防护中的应用[J].草业科学,2005,22(7):107~110.

2.谢钢,李克俭,客土喷播技术在高速公路边坡防护中的运用[J].公路与汽运,2005(3):80~82.

3.章梦涛,邱金淡,颜冬.客土喷播在边坡生态修复与防护中的应用[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4,2(3):10~12.

4.陈晓斌.客土喷播法在石质边坡绿化中的应用[J].公路,2004(8):307~309.

5.朱峪增.客土喷播施工工艺技术要点[J].草业科学,2003,20(11):76~78.

6.王琦,梁占训.太原绕城高速公路陡坡客土喷播技术初探[J].甘肃林业科技,2004,29(2):60~62,65.

7.杜娟.客土喷播施工法在日本的应用与发展[J].公路,2000(7):72~73.

8.马万权,沈康健,邓辅唐.客土喷播技术对石质边坡防护的运用[J].云南交通科技,2003,19(3):7~11.

9.蒋鹏飞,舒安平,等.客土喷播在临长高速公路石质边坡防护中的应用[J].湖南交通科技,2002,28(4):68~69.

10.邓辅唐,邓辅商.植生袋在高速公路石质边坡生态防护中的应用[J].中国水土保持,2005(1):42~43.

11.陈戈.厚层基材喷播植草护坡在西南铁路的应用[J].路基工程,2005(3):97~101.

生态恢复范文篇8

调研组3月底考察了山西省阳泉和平朔煤矿、5月中旬考察了江西省德兴铜矿、寻乌稀土矿区、辽宁省鞍山大孤山铁矿、9月中旬到黑龙江省鸡西煤矿,并就有关问题咨询了有关部门和高校的专家。调研主要内容:山西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中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情况,包括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在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中的地位与作用、矿区植被保护与恢复资金来源与使用情况、生态恢复与治理补偿资金提取的法律依据和标准、矿区生态治理长效机制建立情况等;矿产开采对生态的破坏和森林植被生长的影响、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现状,包括矿区植被恢复主体、恢复与重建成本组成、定额标准以及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总成本、资金来源、矿产企业自身补偿能力和相关政策,以及矿山企业对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的意见和建议等。

一、矿区植被与生态破坏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全的国家之一。截止*年底,全国共有各类矿山企业近12.5万家,已探明矿种198种,涉及全国*余县(市),开采矿石总量(原矿量)73.5亿吨,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地面积近25.7万平方千米。随着矿业的发展,已新建成300多座矿业城市。但是矿产资源的开发,特别是不合理地开发利用,也引发了地表沉陷、植被破坏、地下水位下降、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国土生态安全,直接威胁到矿区群众的生产生活。

(一)开采规模持续上升,森林植被与生态破坏不断加剧

矿业活动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破坏的种类很多。包括:露天开采直接破坏地表土层和植被;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废弃物堆置,导致对土地的过量占用和对堆置场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矿石、废渣等固体废物中含酸性、碱性、毒性、放射性或重金属成分,通过地表水体径流、大气飘尘,对周围的土地、水域和大气造成污染,其影响远远超过废弃物堆置场所占地域和空间。我国现有国有矿山企业8000多个,个体矿山企业达到23万多个。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年我国矿区直接占用和破坏的土地面积已达339.3万公顷,其中,直接占用和破坏林地面积已达53.2万公顷,导致森林和林地退化的面积约372.1~531.6万公顷。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期,矿产资源开发也处于急剧上升期。据统计,从1990到*年,我国煤炭产量从11亿吨增加到13亿吨,10年仅增长18%;*年我国煤炭产量已陡增至22亿吨,比*年增长69.7%。根据预测,我国矿业生产将继续呈现扩大的趋势,矿产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也在不断增长。从本次调研的山西、北京、江西、辽宁、黑龙江等省市的矿区情况看,总体上证实了这种趋势。

山西省的统计分析表明,从1978年到*年,山西省煤炭年产量由9825万吨增加到55416万吨。同期全省产煤导致的生态环境损失高达3700亿元,直接破坏的森林面积61.4万公顷,受影响的森林面积433.6万公顷。河道、湖泊的干涸使水生动植物失去了生存条件,导致了大量水生生物的消亡。

辽宁省,采矿活动尤其是铁矿、煤矿、有色金属等优势矿种的开发挤占破坏了大量土地。据对182家矿山企业的调查,截止*年底,累计产生废渣42.1亿立方米,占地面积为22.0万公顷,破坏土地面积5.8万公顷。

江西矿山生态环境问题也很严峻。据统计,截至*年,矿业活动已破坏土地及植被面积达18.7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09%,局部出现了大面积水土流失及沙(石)漠化。其中赣南钨矿、稀土矿开发区,累计破坏面积1.7万公顷;赣东北铜业、及多金属开发区,累计破坏土地面积1.7万公顷;萍乡—丰城煤、铁、盐矿采区,累计破坏土地面积2.3万公顷;赣西北铜金矿开采区累计破坏面积1.2万公顷。

据北京市*年8月地质环境情况调查结果,山区关停废弃矿山总面积5053公顷。这些矿山造成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相当严重,矿区原有植被消失、山体残破,弃渣、尾矿侵占了大量土地,破坏了自然景观,矿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目前北京西山采煤区,已在房山、门头沟、丰台、海淀四个区的20多个乡镇和9个国营矿区出现地面塌陷集中发育区,总面积超过1370公顷,各类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累计达2亿元。

据黑龙江省*年调查,矿产开发破坏的土地以林地为主,其次是草地和耕地,分别为6.5万公顷、4.2万公顷、3.2万公顷。伊春市开采金矿破坏林地0.3万公顷,大庆油田采油废弃草地有0.2万多公顷,烧砖瓦用黏土及挖沙造成废弃地2万公顷,其中大部分是耕地。全省采金废弃地3.0万公顷,加上采煤、采黏土、砂石等几项主要矿业活动造成的土地破坏面积共占全部矿产开发破坏土地面积95%以上。

(二)矿产开采对林业及生态建设的负面影响巨大

矿产开采造成的林业及生态建设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大量消耗了森林资源,阻碍了森林多种效益的发挥,增加了造林绿化成本,加大了管护难度、减少了湿地、降低了生物多样性等。

(1)森林发育受到显著影响,甚至出现森林植被逆向演替、森林资源直接损失严重的后果。据山西省对沁河源头采煤区的监测调查,采煤区森林活立木蓄积量比非采煤区减少30.15%。对全省煤田分布图与森林分布图的叠加分析表明,煤田开采历史较长的区域森林资源分布明显偏少。*年北京市矿山生态环境调查显示,密云县冯家峪铁矿区内原有的乔木和灌木丛面积明显减少,植被覆盖率由采矿前的41.9%降至34.1%。据辽宁省*年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估,鞍山市东南部山区,20世纪5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目前已不足20%,树种也由高大针叶和乔木变为灌木次生林。

(2)矿产开采产生严重的大气污染,加重了森林净化空气的负荷。山西省有关调查显示,每年全省燃煤排放的烟尘多达145万吨,二氧化硫为150万吨。加之采煤过程中的大量排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土层严重缺水,随之导致全省林区成片中幼龄林窒息枯死。阳泉矿区附近的平定县冠山森林公园树龄500年左右的油松多株死亡,灵石县万余株侧柏窒息枯死。黑龙江省对大庆石油勘探开发土壤和植被的变化研究表明,石油勘探的主要污染物--落地原油对井场周围植被产生不利影响,井场周围的植被由于长期受人践踏、机械碾压等,致使植物群落恢复变慢。

(3)矿产开采使森林管护难度加大。山西煤炭企业大都分布在山区、丘陵区,森林也集中分布这类地区。由于煤炭企业建设布局分散,从而增加了煤炭产业区与林地的接触面,使许多林区受到严重干扰,车辆、人员活动突然增加,也给森林经营和林地管护造成困难。林木盗伐案件增加,火险等级抬高,着火次数增加,有害生物侵入危险加重,森林“三防”难度加大,给森林安全带来许多潜在忧患。

(4)矿产开采大量消耗木材。据调查,山西煤炭开采主要以中小型煤矿为主,且多采用传统或半机械化的方式生产,开采设施和技术手段落后,多使用坑木作为井下支护。全省平均吨煤消耗木材为0.02立方米,以此推算,*年全省原煤产量为5.54亿吨,年消耗木材达1108万立方米,相当于活立木蓄积1600万立方米。按全省单位面积平均蓄积量计算,相当于消耗20万公顷的森林资源。

(5)开矿造成生物多样性降低。长期以来,由于矿产开采、企业建设占地、排放污水和人为活动干扰,不仅使得森林生态景观破碎化,生态系统丧失完整性,森林和湿地的生态功能被削弱,而且使矿区及其周边地区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生存空间不断缩小,栖息地孤岛化问题愈加明显。生物多样性降低,特别是给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带来困难,从而直接威胁到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和繁衍。从野生动植物资源现况看,山西省分布的439种陆生野生动物中,有34.5%的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原麝、林麝等的分布范围大幅度退缩;10余种野生动物已经在山西省绝迹。

(6)植被恢复生态重建成本加大。开矿活动的后果是地下水位下降,宜林地土壤干旱,立地质量变差,使造林保存率降低。建国以来山西省共造林1067万公顷,保存率为18.9%。其中,1996年~*年造林172万公顷,要通过造林恢复植被,关键是浇水。据山西省调查,不考虑其它成本,仅浇水一项就是每公顷造林的成本增加3000-4500元。

(7)造成湿地面积萎缩、功能退化。研究表明,1980~*年期间山西省河川径流量减少了41.51亿立方米,减幅为36.35%。其中约60%是人类活动所致,径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挖煤改变水文下垫面以后影响了流域的产流机制。由于河川径流量不断减少,地下水位下降,致使不少河道断流,原来的沼泽变成了湿草地,湿草地变成草地,湖泊逐渐缩小甚至消失。主要煤炭开采区的大同市十里河、阳泉市桃河已经断流干涸,湿地功能随之丧失。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年底统计资料,全省湿地总面积36.6万公顷,比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减少了约13万公顷,平均每年减少近1万公顷。

二、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情况

近几年,随着对生态建设工作的重视,矿山植被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力度正在不断加大,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逐步开展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对矿区治理给予高度重视,财政支持力度也在加大,矿区治理在逐步开展。据初步统计,*年全国共恢复治理矿山面积4.5万公顷。本次调研的山西省平朔、阳煤集团、辽宁省鞍山、江西省德兴、寻乌等矿区的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山西省平朔矿区是国有大型矿区,总占地面积4000余公顷,排土场复垦面积已达1466.7公顷,排土场植被覆盖率90%以上,而原地貌的植被覆盖率仅为10%;经过采取水保措施和复垦的排土场,水土流失逐年减轻。复垦后侵蚀模数为3478吨/平方千米、年,减少径流66%,减少浸蚀77%;

阳煤集团在阳泉市共有21座矸石山,计186.7公顷,累计堆放矸石1.3亿吨。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阳煤集团开始矸石山自然的治理工作。*年进行了五矿24公顷矸石山的复垦绿化,使矸石山变成了良田。*年完成三矿18.7公顷矸石山的复垦绿化;*年投资*余万元,完成了二矿、三矿废弃矸石山计23.3公顷的生态恢复;2007年,已安排5600余万元完成67公顷的矸石山生态恢复。

截至*年8月,鞍山市矿区植被恢复面积1350公顷,栽植各种乔灌木1093.6万株,投入资金11166.8万元,完成矿区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率的13.5%。其中,国有大型矿区7家,恢复植被面积1139.7公顷,植树858万株,投入资金8372.5万元,占全市矿区已恢复植被面积的84.6%,复垦率达27.3%。

德兴铜矿从二十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进行生态复垦的试验研究,先后与有关科研和教学单位合作,在1#尾矿库开展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及其试验示范研究,并在纯尾砂上种植了水蜡烛和无叶节节草,使在尾砂上无土恢复植被成为可能。到*年,共恢复植被7处,面积257.5公顷,占应恢复治理面积的10%左右。

寻乌县1999年根据《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要求,编制了《寻乌县地质生态环境近期建设规划》。目前全县治理采矿区面积2631.3公顷,其中封禁治理931.3公顷,营造保护林面积约810.1公顷,栽种经济果林木692.9公顷,种草197公顷,塘坝36座,谷坊27座,共完成土石方量约15.1万立方米。

(二)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制度正在建立

目前,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的制度正在逐步建立。

(1)有关法律法规对矿区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的责任已有规定。《森林法》规定,进行勘查、开采矿藏和各项建设工程,应当不占或者少占林地,必须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由用地单位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水土保持法》规定,因采矿和建设使植被受到破坏的,必须采取措施恢复表土层和植被,防治水土流失。《土地管理法》明确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土地破坏,用地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复垦。《土地复垦规定》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负责管理、监督、检查本行政区域的土地复垦工作。《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是全国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的主管机关。

(2)国务院相关部门正在组织开展矿区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规划的相应工作。*年国务院领导明确要求国土资源部牵头起草《国务院关于煤炭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意见》、编制《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制定《矿山环境保护条例》。*年—*年,国土资源部组织完成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并于*年发出了《关于开展省级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的通知》,目前正在编制《全国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规划内容包含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国家林业局已提出“全国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工程规划”。

(3)矿区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经费来源已有明确规定。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总局*年2月10日出台的《关于逐步建立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的指导意见》(财建[*]215号),要求各地建立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依据国务院批复,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关于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部门分工意见的通知》,明确要求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收费制度。破坏生态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缴纳有关费用。要整合和完善现行涉及补偿及生态补偿的各项收费,统筹安排并集中用于因开采开发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包括土地复垦、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等方面的开支,明确由包括林业在内的相关部门研究落实。

(4)一些地区已陆续建立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保证金制度,正在编制《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目前已有山西、内蒙、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重庆、贵州、云南、青海等10多个省(区)建立了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河北、黑龙江、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湖南、重庆、贵州、甘肃、宁夏、新疆、西藏等十多个省(市、区)完成了省级规划编制任务。规划中包括了生态恢复和土地复垦、地质灾害防治、“三废”治理等工程建设内容。北京、山西、辽宁、浙江、江西、福建、云南等省(市)的林业部门参与了规划工作。

(三)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投资巨大

由于矿产资源开采对矿区生态影响破坏严重,矿区生态治理与植被恢复难度加大,植树造林更加困难,从而加大了资金投入。据山西阳煤集团测算,治理与植被恢复成本最低75万元/公顷,平均约112.5万元/公顷;一般的绿化工程投入也达到了6—7.5万元/公顷。平塑煤炭工业公司的露天煤矿,仅将开采后的土地恢复成可以造林的土地(不包括造林)的费用就达7.5—9万元/公顷。

江西德兴铜矿的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投资完全由企业承担,费用纳入企业生产成本。累计生态恢复与环境治理投资1579万元,其中,植被恢复投资450万元,占28.5%。植被恢复平均成本为1.8万元/公顷,客土成本平均0.9万元/公顷,植树种草平均成本0.8万元/公顷。

从各地的不同矿区的治理情况来看,矿区生态治理与植被恢复的单位面积费用普遍比常规工程的成本要高很多。要取得较好的治理效果,必需要建立有效的投入机制,保证足够的资金投入。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矿山环保工作虽取得一些成绩,但由于矿山开采造成的生态破环和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加上历史欠账多,治理速度缓慢,矿山环境恶化趋势至今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主要表现在:

(1)我国生态破坏历史欠账多、基数大,生态恢复差距甚远。

多年来,由于部分地方政府和部门存在“先发展起来,再治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错误思想,忽视了对矿产资源开发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因而所属企业利润全部上交财政,没有留下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备用资金。目前总的复垦率不到10%,与国外大多数国家的50%以上的土地复垦率相比,差距巨大。森林植被的恢复差距更大,*-*年实际恢复森林植被面积仅为7.7万公顷,占同期应恢复森林植被面积的14.3%。本次调研发现,治理力度比较大的大型国有企业山西省平朔矿区土地复垦率仅为40%。德兴铜矿恢复植被占应恢复治理面积的10%左右。寻乌稀土矿综合治理度仅9.0%,此外,民营小型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率更低,如鞍山有民营小型矿区754家,恢复植被面积210.3公顷,占全市矿区已恢复植被面积的15.6%,复垦率仅为4%。

(2)没有从生态文明的高度认识土地复垦,未把林草放在矿区生态恢复优先地位。

在现有制度中,矿区复垦的全局观念不强,生态恢复意识较差。例如,有些人认为土地复垦只要把土地恢复到可供利用的状态即达目的。从生态意义上讲,这种意义的土地复垦没有达到土地利用的最终目标,是不完全的。从建设生态文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意义上来讲,在一些重要生态功能区和一切有条件的地区,将矿区损毁土地优先复垦成林草地,优先复垦成野生生物栖息地,是非常必要的。

(3)矿山企业占地以外的植被与生态恢复工作未纳入矿山企业职责范围。

矿山企业占地范围的植被与生态破坏只是矿产开采引起的植被与生态破坏的一部分。除了露天矿以外,矿山企业占地在矿区面积中只占很少的部分,矿产开采中造成的植被与生态破坏必然涉及到矿区周边范围。根据山西省调查结果,矿产开采除了引起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和湿地缩小外,还因产生采空区漏斗状辐射区域而影响地表植被,其面积约为采空区面积的2.6倍。山西省对汾河上游、沁河源头采空区和非采空区森林生长量的调查表明,采空区森林生长量比同等条件下非采空区森林生长量减少30%。当前,由于矿区周边影响范围的生态恢复治理的职责还没有明确,矿区整体范围内的生态系统难以在环境自净和自然演替的作用下得以恢复平衡。

(4)矿区植被与生态破坏状况不清,缺乏全面系统的规划。

从调研情况看,一是矿山企业占地以外的植被与生态破坏状况不清。无论是大中型国有矿区,还是乡镇小型矿区,涉及矿山企业占地范围以外的破坏和影响面积,矿山企业基本上不纳入管理范围,提供的矿区植被与生态破坏情况数据偏小;二是乡镇矿山企业和个体矿山企业占地范围内的植被与生态破坏状况不清。这些矿山管理不规范,过于追逐利润,对生态环境不闻不问,没有相关数据。家底不清,多头管理,各自为阵,缺乏系统的综合规划,是造成矿区植被保护和生态恢复治理滞后的重要原因。

(5)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难度大、投入高、缺口大,政策机制不健全。

矿区地表土壤大多受到严重破坏,要恢复植被,应先恢复土壤,特别是开挖面需要填平补齐,煤矸石山需要平整、固坡、覆土、预防自燃等。因此植被与生态恢复难度大、投入高。*年2月,财政部等三部门联合出台的财建[*]215号文件,要求各省建立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但据了解,目前只有山西、内蒙古等11省(自治区)建立了保证金制度。另外,保证金制度主要适用于新建矿山企业,或新矿山开发新产生的破坏。而对于历史遗留的矿山植被与生态恢复问题仍然没有明确的资金来源。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标准的提高,治理难度不断增加,所需植被与生态恢复治理资金缺口也随之加大,长此下去,势必造成“旧帐未还,又欠新账”的局面。

(6)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涉及部门多、协调困难。

矿区生态破坏问题不单纯是土地破坏问题,还涉及污染和森林植被破坏等多个方面。因此,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按目前的部门分工,上下都涉及与发改、财政、国土、环保等部门和矿山企业的协调,各部门相互配合和支持才能做好此项工作。

四、对策与建议

(一)打破部门和区域局限,加深对土地复垦定义的认识和理解

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将矿区复垦定义为对采矿引起退化的矿区生态系统,通过重整地形和表土,采取植被或其它适宜的土地利用方式,恢复其生态平衡的过程。同时,将矿区周边受影响范围纳入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的范畴,整体规划,全面治理。我们应该借鉴他们的经验。

(二)政府主导、划分事权、明确职责

矿区植被与生态恢复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植被与生态恢复不能搞一刀切,要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处理,更要明确政府、矿山企业的职责。根据政府和企业的职责分工和事权划分:对于历史积留的矿区植被与生态恢复,包括闭坑矿、废弃矿以及在产矿中历史积留的植被与生态恢复资金,由政府投资;矿山企业当前和以后引起的矿山企业占地范围的植被与生态恢复,由矿山企业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支出;矿山企业当前和以后引起的矿山企业占地范围以外的植被与生态恢复,通过建立专门的补偿制度由矿山企业解决。

(三)统筹规划,分布实施

全面开展矿区植被与生态状况调查、规划编制工作,掌握矿区植被与生态破坏状况,包括破坏面积、程度、分布等,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为开展矿区植被与生态恢复工作提供依据。林业部门要立足本职工作,争取发改委、财政、国土、矿山企业的支持,动员组织各省参与编制全国矿区植被与生态恢复规划。

生态恢复范文篇9

从研究的对象来看,生态经济学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科学的总称。包含理论经济学、技巧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经济数量分析和计量方法、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生态经济学是从生态学系统来看待社会经济问题,研究生态变化的经济因素。包含部门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专业生态经济学、地区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复合系统—生态经济系统的抵触运动发展规律及其应用的经济学分支。

生态学与经济学两个名词同源于希腊字母(Oikos)。分辨是指有关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问题与管理。生态经济学是一门跨生态学和经济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与有机结合形成的一门新兴的交叉边缘科。具有综合性、整体性、战略性和实用性特点。

在中国它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至今只有20多年,在此期间,生态经济学在中国有很大的发展,旨在整合生态与经济系统,供给新的思考方向,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许多有远见卓识的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及时投入这一崭新的学科研究与应用。研究成果中部分内容。在推动建立全民生态意识和用生态经济理论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取得令人瞻目的成就。

生态恢复范文篇10

长期以来,由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立法缺乏、监管手段乏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专项资金不足等问题,使我国矿山开采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其背后的原因,是我国各级政府和矿业权人在矿产资源的开发设计及开采过程中,只重视矿产资源开采工艺、技术以及产量的提高等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的工作而对矿山地质环境及矿区生态系统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如何保护和恢复被破坏的地质环境这类从短期看具有“负经济效益”的工作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导致我国因采矿活动造成了采空区地面塌陷、地下水疏干、地质地貌景观破坏等问题,这些问题已严重危害矿区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予以解决。目前,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得到国家的重视,例如国土资源部已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列为《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的重要内容。

一、我国关于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现有法律制度

(一)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的概念

由于土地资源匮乏,长期以来,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一直是以土地利用为主要目的。20世纪50年代末,称为“复田”、“造地复田”、“垦复”等,2011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土地复垦条例》对“土地复垦”进行了界定:“土地复垦,是指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显然这个概念主要还是以土地利用为目的生态恢复。随着人们对土地复垦的认识不断加深,从近年研究和实施工程来看,其目标趋向于更综合性的生态问题,我国矿山恢复的内涵也由单纯强调将毁损土地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上升到矿山地质环境的生态恢复。因此,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是对因采矿活动所破坏的生态系统,采用整治措施,因地制宜地使其恢复到一个符合代际间需求和价值的可持续生态系统的过程。其目标既要求恢复土地价值,又要求恢复生态环境。

(二)关于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的法律规定

我国现有的关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规定分散在各个层次的法律文件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中,包括《环境保护法》、《水法》、《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土地管理法》、《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和《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等。例如《环境保护法》第十九条规定“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矿产资源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开采矿产资源,必须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防止污染环境。开采矿产资源,应当节约用地。耕地、草原、林地因采矿受到破坏的,矿山企业应当因地制宜地采取复垦利用、植树种草或者其他利用措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第十二条规定“采矿权申请人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时,应当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报有批准权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第十八条规定“采矿权人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明确指出“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应尽快制定矿山生态环境恢复的经济政策,积极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等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土地复垦条例》也规定了政府、生产建设单位和个人对治理被毁损土地的责任和义务,以及相应的资金来源。除此以外,近年来各地也纷纷出台地方性的法规、规章,对矿山环境保护及生态恢复治理以及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等进行了规定。从上述文件的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关于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的主要法律制度包括:补偿制度、方案编制审批制度、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等。

二、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在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方面已制定了各层次的法律文件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并初步形成了关于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的主要法律制度,但是这些法律制度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一)缺乏系统的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的法律法规

《矿产资源法》等法律对矿山环境问题仅有原则性的规定,可操作性差,虽然我国在2009年3月份出台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弥补了《矿产资源法》在矿产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的不足,但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生态恢复仍没有专门立法的保护,而且我国也没有一部专门针对生态恢复的法律,尽管在2011年3月国务院公布的《土地复垦条例》相比1989年的《土地复垦规定》有了较大改进,但立法思想仍停留在以土地利用为目的的层面,缺乏全局性、系统性,未遵从生态系统规律,忽视了生物多样性保育和自维持生态系统的复原。关于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仅有分散的法律法规,缺乏系统的法律规定,导致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

(二)未建立完善的环境准入制度

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是矿山环保对策中的一项技术较强的措施之一,它既有防治水土流失的功能,又有污染控制的功能,所以要有科学依据而非盲目地进行生态恢复,因此在矿山开采前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就要对生态恢复这一措施进行评价,提出合理的恢复模式。但在我国以往提交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评价的内容重点放在废水治理措施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部分,没有进一步深入地提出生态恢复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同时,作为我国第一部有关矿产资源环境保护的专项规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也仅对环境影响评价一笔带过,没有具体规定环境听证制度,没有体现公众参与的原则,未通过论证、辩论等形式保障环境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有待完善

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保证金制度是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的一项核心制度。我国大多数省市区都设立了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保证金,例如2005年《大同市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保证金制度实施办法》出台;2010年10月,太原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二审审议通过《太原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办法》(2011年1月经山西省人大常委会会议批准施行)。但目前我国的保证金制度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各省出台的保证金管理办法的具体名称表述不一,例如安徽省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山西省表述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吉林省表述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其次,保证金的征收标准各省不一致。有些省份是按照采矿许可证登记的面积收取,有的省份是依据建设规模收取,也有的省份只是象征性的收取少量保证金。再次,《土地复垦条例》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中关于保证金的缴纳时间等规定不一致,在《条例》中是在土地复垦义务人不复垦或者复垦验收中经整改仍不合格的,应当缴纳土地复垦费,但是在《规定》中规定保证金的缴存标准及缴存办法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执行,纵观各省市的规定,是在采矿权人领取采矿许可证时,将保证金存入保证金账户。尽管《规定》第二条第二款说明“开采矿产资源涉及土地复垦的,依照国家有关土地复垦的法律法规执行”,但涉及到保证金在实际操作中,会造成费用的叠加。

(四)生态效益评估制度不健全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要求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人类的作用,根据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社会上能够接受的原则,使退化生态系统重新获得健康,并有益于人类生存与生活的生态系统重构或再生过程。但是恢复后的生态环境到底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人们对这个标准的研究还很不够。长期以来,我国矿业废弃地生态恢复的目标基本局限于农业或林业的土地利用,任何类型的废弃地,第一考虑就是将其复垦为农林用地,并以获得经济利益为主要出发点。这些做法对推动我国的复垦工作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引起了一些问题,比如矿山改土造田,尤其是大量挖掘周边地区的表土,用以覆盖矿业废弃地的造田方式,导致了更大面积的土地破坏和生态系统退化。另一方面,重金属等有毒元素向表土迁移和在农作物中的积累情况也没有予以足够重视。因地,在我国的矿山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缺陷就是生态恢复状况的指标体系不完善,生态效益评估制度不健全。

(五)缺乏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后的维护制度

生态恢复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不是一抓就灵的短期行为。在生态恢复过程中往往涉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移等等涉及经济、社会的重大事项。因此,如何维持与巩固生态恢复的成果,使人们在进行生态恢复的同时不降低自身的生活质量,产业结构调整可以发展下去,就需要有相关的经济、社会配套措施来支持生态重建,同时也要有相关的生态新技术运用于生态恢复区。

三、完善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法律制度的建议

(一)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中的生态恢复立法

我国有关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的法律规定过于零散,笔者认为应在整合各项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确定环境治理的生态理念,结合我国部分地区的地方法规,制定《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条例(或办法)》或将“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作为专章写入《矿产资源法》,进行具体合理的规范,辅之以详细的的实施程序、科学的技术标准,明确规定生态恢复所需的资金来源及管理制度等。为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提供实用性强的法律依据。

(二)完善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听证制度

1.环境影响评价中开展生态恢复评价。生态恢复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如没有可操作性强的技术文件作指导,自发、盲目地进行这项开发活动,其潜在的后果是严重的。发达国家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展,制定了严格的矿山开发管理规定,规定矿山在开发设计和环境影响评价中,必须有生态恢复内容,项目实施的同时,须设立专门的生态恢复研究机构,以保证矿山边开采边恢复被破坏了的自然生态,使矿山的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状况。我国在开展矿山环评中,应对生态恢复治理方案进行全面的评价,环评报告中有专门论述生态恢复的可行性评价及影响分析的内容,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后果,指导矿山正确的生态恢复方法。2.确立并完善环境听证制度。在许多国家特别是美国、澳大利亚的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中通常都包含了必要时召开公开听证会的条款,吸收公众参与制度,取得了很好的管理效果。比如在澳大利亚,矿业权申请人向州矿业能源部提交矿山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矿业能源部将该项目在报纸上公告,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召开听证会,有关部门参与审查批准,最后矿业能源部慎重地做出矿业授权的决定。我国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也应当采纳公众参与措施,参与的形式可以尽可能的丰富多彩,在规划草案报送审批之前,通过举行论证会、听证会座谈会等形式,征求有关专家和公众对矿山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

(三)完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

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是一项专门针对矿山环境恢复治理而设计的制度,许多矿业大国都在其矿业法中对此项制度进行了规定,比如,美国的《露天采矿控制与恢复法》建立了矿山恢复保证金制度,保证金数额规定上采取了灵活的立法方式,根据不同地方矿区的情况上下浮动。这些情况包括了矿区的水文、地理、生物、地质和植被,同时规定了最小数额保证金数量为不低于10000美元。保证金返还分为全程保证金的返还和阶段性保证金的返还。此外,美国在1980年颁布了《超级基金法》,主要用于治理闲置不用或被抛弃的危险废物处理场,依据该法,当责任主体不能确定或无力或不愿承担治理费用时,超级基金可被用来支付治理费用,之后超级基金将提起诉讼,向其能找到的责任主体追索支付的治理费用。针对我国目前的保证金收取的现状,笔者认为应当明确以下四点:第一,确定保证金的收缴标准。黄德林教授等认为,我国的保证金收缴标准可按以下方式确定:保证金收缴总额=采矿许可证登记面积×单位面积缴纳标准×影响系数。其中,影响系数根据矿种、矿产资源开采方式和矿山的地质、地貌、水文、植被等情况来确定。我们赞同依此办法来确定收缴标准。第二,确定保证金的收缴返还时间及方式。采矿权人在领取采矿许可证时,将保证金存入保证金账户。目前不少省市的保证金收缴方式分为对采矿许可证有效期短的矿山,采用一次性收取方式和对于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长的矿山可采用分期缴纳两种方式。用保证金开展的生态恢复工程完成后,保证金是否返还或者返还多少,应当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依照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效益评估制度的规定组织验收后决定。国家在出台有关保证金制度时可借鉴地方立法的成功经验。第三,加强保证金的管理。目前我国已确立了保证金管理遵循企业所有、政府监管、专户储存、专款专用的原则。按照我国目前的政府机构设置和职权分配模式,保证金缴存的监督管理主体应为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矿区范围跨县(区)行政区域的,由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保证金缴存的监督工作。财政和审计部门对保证金的收缴、返还和使用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第四,借鉴美国的超级基金,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基金制度。对于历史上废弃的矿山以及资金实力不够雄厚的小矿山来说,这样减轻了他们的经济压力,提高了生态治理的积极性。

(四)健全生态效益评估制度

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及动态性,使得恢复成功的标准也复杂化了,因此在制定恢复标准时,要严格遵循生态规律,不能一味要求恢复到破坏前的状态,生态恢复的标准要取决于自身理化性质、自然条件以及社会需求。国际恢复生态学会(2004)建议用9个反映生态系统属性的指标如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生态系统功能、干扰体系以及非生物的生态服务功能等通过与对照系统的比较来进行评价。在我国的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过程中,鉴于生态科学的专业性特点,在进行立法时,要邀请生态学专家参与立法,并建立一个科学的、可行的验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