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18:25:56

生态保护

生态保护范文篇1

一、工作思路

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党的精神,深刻领会和认真落实学习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通过生态公益林建设、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封山育林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实现绿色发展、生态富民。建立生态保护修复制度,扩大政策实施范围,充分利用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和天然林保护专项资金,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为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大力引导支持贫困群众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加快发展林下经济,积极推广林果、林菌、林药、林禽、林畜等复合经营模式,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贫困人口通过参与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和发展生态产业及完善生态补偿途径,收入水平明显提升,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三、主要任务

1、天然林保护工程。禁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及时发放天然林停伐、管护补助资金,建立天然林管护机制,签订停伐、管护协议,落实管护责任。

2、低质低效林改造及人工造林工程。全面推进低产低效林改造,切实提高贫困地区森林质量。森林抚育和低产低效林改造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

3、水土保持工程。开展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在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同时,培育经济林果和特色产业,实施生态修复,促进项目区生态经济良性循环,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生活条件。

4、水源地保护工程。健全监测贫困地区饮用水水源监控体系、建立安全保障机制、完善风险应对预案,依法做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各项工作。

5、废弃矿山治理工程。开展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三年内完成2个绿色矿山建设计划。

6、大力发展特色林产业。打造油茶、毛竹、森林药材(含药用野生动物养殖)、苗木花卉、森林景观利用五大经济产业,不断提升林下经济对区域经济的拉动功能、对生态建设的支撑功能、对农民增收的促进功能。

7、推进贫困地区环卫设施建设。建立完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和卫生保洁网络,加强贫困地区环卫人员队伍建设和经费保障,吸纳更多的贫苦人口担任保洁员。

8、实施乡村振兴助推脱贫攻坚。继续做好已退出的8个省级、市级贫困村村庄整治再提升工程,积极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探索村庄整治长效管理机制,推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培养农村专业人才队伍,为脱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

9、加强贫困地区环境污染整治。加快推进全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严厉打击在贫困地区倾倒固废、危废行为。

四、保障措施

1、层层落实责任。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加强指导和支持,强化沟通协作,完善协调机制,统筹推进生态扶贫各项工作,形成共商共促生态扶贫工作合力。

2、各乡镇场要细化落实生态扶贫任务,对各项任务进行项目化、责任化分解,逐项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时间进度。

生态保护范文篇2

关键词:车八岭保护区;精准扶贫;生态保护

车八岭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的始兴县与江西的全南县之间,因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被誉为“物种宝库,南岭明珠”。但由于保护区地处偏远,通讯闭塞,交通不便,区内村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在“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先进理念下,想要使得车八岭保护区区内村民尽早脱贫,实现全面小康的社会总体目标,就要将精准扶贫工作与生态保护策略紧密结合在一起。

1大力推进生态补偿工作的开展

很多生态环境较好的区域属于贫困或欠发达地区,若要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就会限制其开发权与发展权。若要限制保护区的经济发展,就需要给予其适当的生态补偿,从而使得社会经济更加协调的发展。因为生态环境的主要受益者是国家及社会,所以就需要由政府对补偿进行组织与实施。其可以衡量生态产品的价值,从而合理补偿贫困地区。当前,我国的生态补偿政策已应用多年,效果也比较良好。因此,对于车八岭保护区进行生态补偿的力度要根据经济社会的实际发展而确定。此外,还要制定生态产品的等值补偿或出现超值补偿的相关法规及政策,从而促进保护区更好发展。

2积极发展具有保护区特色的生态产业

保护生态环境绝不是阻止经济发展,单纯地靠山吃山,只索取不去保护,亦或是只保护不能对其科学、永续地利用,也无法真正得到经济利益。所以要使老百姓积极参与到生态保护工作中,使其依靠生态优势进行替代型的生计,最终实现更好的发展。生态补偿作为一种“输血式的扶贫”,其实际上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所以,保护地区能够进行“自我造血”,进行生产自救,贫困地区的经济才能得到持续性的发展。因此要将“两山论”作为其指导,将创新理念作为其根本的发展理念,开展绿色发展互动,不仅要充分保护地区生态环境,更要充分结合保护区的实际情况,从而发展“生态+产业”的产业,使得保护区内村民尽早脱离贫困。3

准确把握精准扶贫的支撑点

对区内贫困户进行精准扶贫,要准确把握精准扶贫的支撑点,通过危房改造、光伏发电、特色农业种植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实施,使得贫困户对精准扶贫工作充满信心。此外,还要能够给扶贫攻坚工作提供足够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地方政府要给予贫困户足够的优惠政策,并利用政策充分调动企业的扶贫积极性,从而使得农民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并对其生产经营给予足够的支持。充分利用金融部门给扶贫工作提供足够的低息及无息贷款,不仅能减轻帮扶单位的工作负担,还能更快更好地实现脱贫目标。项目扶贫是当前贫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政府还应大力支持贫困村的相关项目,利用项目带动贫困户增收。

4充分提升精准扶贫的稳定性

首先,要充分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通过建立保护区生态产业信用品牌,构建健全的生态保护的经济发展机制,使得保护区贫困户能够具有坚守生态环境保护的信心与决心,避免出现有经济无法实现发展的尴尬局面。其次,要建立良好的领导班子,充分提升农民素质。贫困村要想真正实现脱贫,对于村两委以及村民自身的素质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建立脱贫攻坚的领导班子时,就要选拔具有开拓精神与经济头脑和具有为人民服务理念的人才,对于一个强大的扶贫工作队伍进行建设。最后,还要充分落实责任考核制。要将脱贫攻坚工作当做当前保护区主要的工作任务进行重点把握。通过签订各阶层脱贫攻坚责任书,完善年度脱贫攻坚报告与督察制度,并保证其得到良好的落实,并将脱贫攻坚的实绩当做干部选拔任用的根本依据,从而充分发挥各级干部的积极性。

5总结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的建设和精准扶贫工作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所以,车八岭保护区的扶贫工作要充分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和精准扶贫,就保护区现有的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生态产业,满足区域经济的更好发展,从根本上消除贫困。

参考文献

[1]贺震.找准生态保护与精准扶贫的结合点[N].中国环境报,2018-01-03

[2]胡文龙.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10-18

生态保护范文篇3

1.1森林分类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的战略问题。我国林业部门也根据这一战略分别制定了国家及各省区的21世纪林业行动计划。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与林业分类经营有密切的联系。林地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林业可持续发展不可能通过无限制扩大经营范围来实现,只有通过对林地资源充分有效的利用,提高林地生产力水平才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向。

1.2林业分类经营

实现林业分类经营,基本指导思想是根据森林主体功能的发挥来经营森林。商品林追求的是投资的经济效果,其经营行为完全是一种商品生产行为。商品生产行为主要受市场经济规律约束。因此,对于商品林经营不宜采取太多行政手段去管理,也不宜采用严格的计划去控制,而应由企业根据市场做出选择。生态公益林则以森林生态公益功能的发挥为主要经营目的,而生态公益功能则不可能直接体现为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通过宏观调控,以总体功能最佳为指导,协调经营行为,理顺经营与受益、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才能保证其经营走上良性发展道路。林业分类经营其实质是林业经营的集约化与细分化。通过分类经营,可使经营对象整体功能发挥最佳,实现高效经营,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这即有利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协调社会经济的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等都是十分必要的。

2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

2.1提高生态认识,加强管理

(1)一是从加速生态建设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

(2)二是从减轻危害损失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认识。森林病虫害的严重发生,直接制约着森林资源的发展,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损失,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3)三是从实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认识。森林病虫害防治对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促进产业发展,担负着支撑保障任务,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2.2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预测预报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林业部门应该坚持把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对辖区内的全部森林资源进行病虫害调查监测,要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作为基本目标,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坚决避免平时不调查,等到发现已是严重危害的局面。从发展看,全国要以部级中心测报点为龙头,以省、市重点测报点为骨干,以县级测报点为基础,尽快建立起一个覆盖全国的、健全的预测预报网络体系。不仅要能够及时掌握全国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发展动态,进行区域性短期预报或预警,而且能够结合林木资源状况、气候气象条件等相关资料,为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要通过对主要森林病虫害的一般调查和系统观测,不断积累基础资料,建立起数据库,用高新技术和监测信息处理系统开展监测与预报工作。当前,体系建设的重点是部级中心测报点、省市重点测报点的仪器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手段的提高和管理制度的健全,要达到仪器设备现代化、技术先进、管理科学规范,使监测和测报能力能够适应防治工作的需要。

3完善森林限额采伐制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为了保证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确实有利于使我国的林业发展从木材林业向生态林业转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对该项制度加以完善。

3.1尽快完成森林分类区划

由国家林业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森林分类区划标准与方法,各地按照区划标准与方法尽快完成森林分类区划工作,在将森林资源区划为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基础上,将公益林进一步区划为国家重点公益林和地方重点公益林,将商品林进一步区划为天然商品林和人工用材林。

3.2根据森林分类区划制定不同的限额采伐措施

对于重点公益林特别是国家重点公益林,实行禁伐,严格保护,只能进行抚育性采伐或者改造性采伐;对于天然商品林实行限伐措施,确保人工商品林的采伐额度。对天然商品林和人工商品林分别编制采伐限额并执行。

3.3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纳入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对公益林分别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给予相应的补贴;对集体及私人业主营造的林木被区划为公益林的,由国家收购,不愿意被区划为公益林的,当地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与集体或私人业主签订禁伐、限伐协议并给予相应的补偿;对于私人业主营造的商品林,其不愿意继续经营又不能转让给他人的,也应当由国家予以收购并给予一定的补偿;逐步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金缴纳制度,要求生态公益林使用者、直接受益于生态公益林的供水、风景旅游、林地矿产开采、征占用生态公益林林地等经营单位或个人缴纳生态公益林补偿金。

3.4加强采伐限额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

应当加强对公益林、天然商品林在伐区调查设计、伐后验收、采伐更新等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其次,虽然对人工商品林的采伐限额予以放宽,主要由经营者按照森林经营方案确定,但是,人工商品林的采伐同样事关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因此,经营者应当严格按照森林经营方案的内容实施,林业主管部门则应当加强对森林经营方案实施的监督检查。

生态保护范文篇4

关键词:林业;生态保护;重要作用

森林是人类的摇篮,人类的生存、社会、经济发展都离不开林业,林业在保护环境、改善环境方面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生态危机不断加剧、雾霾天气不断出现、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人们逐渐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森林资源、加快林业发展,对人类的生存具有巨大的作用,对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生态问题

生态问题是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之一。据相关资料显示,截止到2012年末,我国生态脆弱地区总面积已占国土面积60%以上;全国0.1亿hm2耕地受污染、四成多耕地退化,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近三分之一。及时有效地缓解并逐步解决生态危机问题,是今后必须要首先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加快林业建设,促进林业发展,充分发挥出林业在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中的巨大作用,是一项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根本问题,是保护地球这个大家园的最有效的途径。近年来,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已成为全球共识,但将生态文明建设写进党章,作为执政党的行动纲领,中国共产党却是首创。人类社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源源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取各类所需的资源。尤其是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造,使生态系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人们大肆开采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等,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但无视自然发展规律、不科学不合理的无知开采方式,对自然生态环境、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地破坏,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危机,如森林大面积消失、土地沙漠化扩展、湿地不断退化、物种加速灭绝、水土严重流失、干旱缺水普遍、洪涝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等八大生态危机,是人类亟待解决的最迫切的问题。

2发展林业的重要性

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是国家、民族最大的生存资本,是人类生存的根基,林业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林业是地球上最自然的资源之一,具有保护水土资源的平衡、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减少蒸发、固定土壤、净化空气、维持物种平衡等多重作用。只有大面积森林资源的存在,地球才能具备人类生存所必备的基本条件,才能保持适宜人类居住和生存的环境,否则人类只能是自取灭亡,一切也都将不复存在。同时,林业能够有效保护地面上的植被,减少地表泥土沙化;林业能够为人类和动物创造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保留足够的生存空间。众所周知,能够在沙漠生存的生命微乎其微。我国西部地区气候干燥少雨、土壤沙化严重,就是因为缺少森林植被。要从根本上解决,就必须要加强林业建设,进行大面积的植树造林,才能逐渐扭转这个现状。林业关系人类的生存安全、淡水安全、国土安全、物种安全、气候安全。十八大后,国家启动了新一轮退耕还林、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支持森林城市建设,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加强林业建设,推进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保生态、保民生”,是今后国家的发展方向,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地球是人类、动物、植物等多种生物体的共同家园,人类没有任何权利进行肆意的破坏。人类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其它物种的生存权利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生态平衡为代价。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据国家林业局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共完成造林0.3亿hm2、森林抚育0.4亿hm2,分别比“十一五”增加18%、29%;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增加到10.1亿m3,全面完成了“十二五”规划任务,中国一跃而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林业建设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2015年,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5.81万亿元,林产品生产和贸易规模跃居世界首位。加快林业建设,大力发展林业生产及其相关产业,是今后国家建设中的一项长期和重要的工作。恢复和保护森林资源,进一步加快林业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是缓解生态危机、维护自然、保护生态平衡的战略选择。

3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是保护生态、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主体,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坚持绿色发展、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是新时期国家提出的新的发展方向。因此,人们必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按照自然客观发展规律去合理的珍惜和利用一切自然资源。发展的前提必须是保护自然、保护资源,与自然界平等相处、共同发展,才能实现山川秀丽、林木葱茏、江河秀美、天蓝云白、生态宜人的愿景,加快美丽中国、魅力中国的实现进程。

参考文献

生态保护范文篇5

关键词:耕地保护;农业资源;环境;高标准农田

耕地作为农业生产、农业生态环境的必需资源,对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食品安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产经济条件改善有重要意义。耕地是粮食安全生产的基础载体,在粮食有效供给方面发挥着根本约束作用。作为东北名片的黑土地具有优越的土壤肥力,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耕地作为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和限制因素,随着农田生态资源的无序开发、过度利用、低效浪费等行为作用,农田生态环境受到显著影响,耕地数量、质量下降,农业灾害频发,农业环境污染,农业生态环境需要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保护与利用。大连市作为东北典型黑土区中的一部分,根据《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保护、利用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提高耕地质量等级与管理水平,实现对耕地资源的生态保护。

1大连市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情况

大连市2019年粮食总产量118.3万t,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6.3万hm2,平均单产300.1kg·667m-2。谷物产品产量103.1万t,农用化肥施用量14.37万t,农药使用量9481t,农业机械总动力235.8万kW,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1%[1]。截至2020年末,大连市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86%,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8%。瓦房店市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100%,在全省率先完成“国家试点县”项目建设。开展河流两侧及全市无配套设施规模养殖场的排查整治工作,全年查处畜禽养殖环境违法案件194件,创历年新高[2]。大连市已研究起草《大连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及《大连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预备项目。

2大连市耕地生态环境威胁因素

2.1自然因素

2.1.1土壤环境质量受到酸雨、土壤酸化侵扰根据辽宁省生态环境厅2015—2020年历年公示的《辽宁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大连市连年出现酸雨,且降水年均pH值处于5.6~5.94,酸雨频率于9.3%~4.2%波动,在辽宁省属于酸雨最易高发地区;同时根据大连市农业农村局公布的《2020年大连市耕地质量监测报告》(以下简称检测“检测报告”)显示,大连市土壤偏酸性,常规施肥区种植作物后与播种前相比,土壤pH呈现下降趋势,耕地酸化程度加剧,农田生态平衡失调,病虫害越治越严重,进入恶性循环[3]。2.1.2气候条件及地理环境影响农业生产环境农业生产离不开适宜的日照、温度、水量等,所以农业稳定生产发展离不开适宜的气候与土壤环境。大连市的气候条件及地理环境,出现的干旱、大风、强降水等极端气候现象,给本地区粮食生产与安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在气象灾害多发年,粮食减产约50%左右,农业经济损失约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11%[4]。大连地处丘陵地带,山地多,平地少,不宜大规模大型机械化耕作[5]。

2.2社会生产发展因素

2.2.1违法破坏耕地,影响耕地实际保有量长期以来,大连市工业经济发展与农业产业发展及耕地保护工作存在用地矛盾,对农业生态、耕地环境发出了重要挑战,非法占用及破坏耕地案件时有发生。根据2014—2016年大连市违法占地情况,见表1,违法占用破坏耕地面积逐年下降,违法占地案件来源于巡查发现、自然资源部卫片检查发现、群众举报发现3种。耕地破坏类型主要以建筑压占、下挖破坏耕作层、进行非农建设为主[6]。违法占用耕地需要自然资源部门调查取证、出具耕地破坏鉴定意见,移交公安部门进行处罚,处理过程时间较长。在处理过程中,涉及占用耕地无法有效进行粮食生产,也无法进行有效保护利用,耕地实际保有量受到影响。2.2.2耕地撂荒,影响耕地利用率及土壤生态环境大连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很多农民选择进城务工,导致耕地撂荒情况时有发生,撂荒情况普遍存在于普兰店区、瓦房店市、庄河市耕地面积较大的农田种植区。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为承包经营耕地的单位或农户不进行耕种,致使土地荒芜。耕地撂荒是一种全球性的农业现象,不仅影响耕地有效利用、土壤养分、土地覆被情况,还影响土壤生态环境与粮食安全。

2.3科学管理水平制约

2.3.1耕地污染监测指标不健全,影响粮食食品安全监测报告只监测了影响植物生长的常规土壤元素项目,并未体现有害有机物、重金属等可能危害食品安全、环境安全的制约因素指标,而根据大连市2011—2015年市售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状况检测结果表明,谷物及其制品样品中镉检出率位于大连市7类食品镉检出率前3位[7],耕地质量监测数据仍需丰富细化。2.3.2现代农业配套不完善大连市农业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行业,农业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农机利用率虽不断提升,但存在农机老化对农田环境污染造成威胁、粮食配套产业规模小等情况与优秀地区形成较大差距,无法吸引足够的年轻人参与农业生产工作,也是进一步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因素之一。2.3.3农业生产污染持续随着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化肥、农药、农膜等施用量逐年增加,部分区域存在盲目施肥、过量施肥的现象,不仅增加农业生产成本,而且带来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农民在耕地利用上重用轻养,重化肥轻有机肥,长期沿用不合理的施肥模式,导致肥效下降。大连市存在农业生产中有机肥施用不足,化肥、农药施用过剩现象,大量使用非降解农膜且回收率低等原因导致耕地质量明显下降。

3未来耕地生态环境提升发展方向

3.1改善土壤酸化,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田生态环境保护

以往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以水利建设为主,而对土壤环境要求较少,农业农村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规定高标准农田项目建成后需要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评价,从2021年起大连市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普遍增加土壤酸化改良工程,同时进行土壤配肥,减少过量化肥施用,调节土壤化学性状;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后的耕地质量监测工作。

3.2科学耕作,推广保护性耕作模式

保护性耕作作为一种现代耕作技术体系,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也是国家出台《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文件中的重要实施内容。2021年大连市计划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2万hm2,计划建设县级高标准保护性耕作应用基地6个,乡级高标准保护性耕作应用基地18个[8]。重点推广秸秆覆盖还田免耕和秸秆覆盖还田少耕2种保护性耕作技术类,增加秸秆还田比例,严禁秸秆焚烧。

3.3改善施肥结构,提高肥料利用率,提升耕地质量

改善施肥结构,推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不断提高合理施肥用药水平;继续推进秸秆“五化”利用,完善收储运用体系,秸秆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实行耕地地力保护、保护性耕作作业、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补贴,鼓励农户以绿色生态导向,综合采取秸秆还田、深松整地,减少化肥农药用量、施用有机肥等措施,提升耕地地力;在改善耕地质量的同时,配套完善病虫草害、水肥运用等田间管理技术。

3.4开展农药、包装、农膜等废弃物集中无害化处置

粮食持续增产离不开农药、化肥、农膜等农业产品的合理利用,但过量施用也会引起农田土壤污染。全面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膜、农药包装物回收行动,提高农药、农膜等产品制定标准,加强可降解农膜研发推广。制定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工作方案,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做好废弃物回收与处置工作,对可回收废弃物处理实施补贴,协调环保部门做好废弃物无害化处置。

3.5推动宜机化改造工作,推动农机淘汰更新

开展农业机械报废更新工作,加大农田宜机化改造力度,对报废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铡草机等机械给予报废更新补贴,促进老旧农机淘汰更新,降低老旧农机对耕地环境污染。加快技术先进农机产品推广,提高农业作业科技含量,对宜机化改造成果显著的地区建设农业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发展适应山地丘陵地形作业的特色农机,主要粮食规模化种植基本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

3.6摸清农田污染状况底数,提高土壤环境管理工作

土壤环境管理工作起步较晚,成为制约农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瓶颈。继续实施大连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使大连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2%以上;持续加强耕地土壤监测点工作与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工作,不断丰富耕地质量指标信息,进一步调查耕地受污染情况,对土壤污染程度实施分类管理。

3.7以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各项农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一直以来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围绕基础设施改造完善,可以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更多考虑生产关系方向的优化、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将更多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资源要素纳入。根据《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重点围绕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等8个方面,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平台,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保护性耕作等工作,改善农机作业基础条件,适时开展项目绩效评估,让高标准农田建设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坚实助力。

3.8利用遥感监测技术,为违法用地、动态监测提供信息支撑

通过自然资源部门遥感优势、利用卫星影像数据、结合第3次国土调查、地理国情监测和自然资源季度遥感监测等数据成果,联合耕地保护督查和执法监督,实时发现违法占用耕地、破坏耕地、耕地撂荒等问题,自然资源局及土地执法监察部门实时进行督查整改;充分利用遥感、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动态监测监管,继续开展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推动农田建设项目全程监控、资源共享。

3.9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掌握农业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为农业生产提供及时预警,降低极端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针对瓦房店市易受干旱、庄河市易受洪涝等不同地域农业气象灾害的差异性,在农田建设阶段采取不同生态防护措施。继续加强大连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建设都市型农业,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4结论

耕地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公益性、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农业农村部门、自然资源部门、生态环境部门等多部门与广大农业从业者长效协作完成。需要根据各部门职责分工,密切协调配合,强化责任考核,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实行保护性耕作、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作业、推行绿色农业产业生产方式、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畜禽粪污和秸秆资源化利用等多方面作为工作重点,实行耕地信息动态监测监管,稳步提高耕地质量水平,全面保护耕地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大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大连调查队.大连统计年鉴-202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0.

[2]大连市生态环境局.2020年大连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N].大连日报,2021-06-04(07).

[3]大连市农业农村局,大连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服务中心.2020年大连市耕地质量监测报告[EB/OL].

[4]尹文昱.大连地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与防御对策[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9(12):95-98.

[5]金梓昕.近50年来大连市城市气候变化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21(04):16-21.

[6]徐广富.大连市土地执法监察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基于违法占地视角[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8.

[7]张磊,董倩倩,郑晓南,等.大连市2011-2015年市售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状况[J].实用预防医学,2017,7(24):780-783.

生态保护范文篇6

一、*区生态保护的背景

1、*水系简介

*是珠江水系3大干流之一。它发源于中国江西省境内赣州市寻乌县桠髻钵山,源区包括寻乌、安远、定南三县,上游称寻乌水、在广东省的龙川县合河坝与安远水汇合后称*,然后流经河源、惠州、东莞,在东莞流入狮子洋。*干流长度562公里,总流域面积35,340平方公里;在江西省境内长度127公里、集水面积350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总量为297亿m3,在江西境内年径流量约32亿m3,输入广东境内约29.21亿立方米。

*是广东省各条河流中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最充分的一条河流,系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重要水源地。

*年,香港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解决香港水荒的问题,中央政府拨专款于1964年2月开始兴建东(江)深(圳)供水一期工程,*年3月建成投产。

30多年来,被香港人民称为“生命之水”的东深供水工程根据香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曾进行过三次扩建,向香港供水累计突破110亿立方米,占香港淡水供应量近八成,为香港的繁荣稳定和工程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年8月国家计委批复东深供水四期改造工程可研报告,同意该工程年平均引水23.7亿立方米。

*年1月18日,东深供水四期改造工程全部投产,供水规模达到24.23亿吨/年,其中供香港11亿吨、深圳特区8.73亿吨、东莞沿线乡镇4亿吨。东深供水改造工程设计供水保证率99%,灌溉保证率90%。

2、*区简介

2.1自然资源

*区在江西省赣州市所辖寻乌、安远和定南三县。该地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降雨量为1650mm,光、热、水汽充沛,河流密布,平均河流密度为0.72km/km2;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林木资源十分丰富,*年平均森林覆盖率为75.3%,森林活立木蓄积量为1500万立方米。生物多样性丰富,木本植物有661种,野生动物400多种;其中有部级森林公园三百山和多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钨、铅、锌、钼和稀土等矿产资源丰富,素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之称,年采矿能力可达2574万吨;

2.2社会经济现状

*区所在三县总面积为6003km2,人口总数约8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为70万人,分别占全省总人口和农业人口的1.95%和2.18%;*年三个县国内生产总值为22亿元人民币,年财政收入为17670万元。三个县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平均为1523.48元,仅为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1.36%,为*下游――广东省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的40.41%,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均年纯收入(*年为24000元)的6.3%左右。三县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42%(*年中国贫困线标准为年收入低于625元)。

3、*区生态环境现状

3.1基本情况

源区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大多数河流的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和优于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出省水质通常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以上。当地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多年来开展了以保护*头水源涵养功能为主的林业及生态建设,使得这一地区的植被状况良好,高出江西省平均森林覆盖率(60.1%)十几个百分点,高出*广东省境内流域森林覆盖率(35.2%)约四十个百分点,是下游区域的重要生态屏障。

3.2存在的问题

(1)矿山开发引起生态破坏

由于采矿等开发活动,矿山累计破坏面积为174km2,累计废石存放2.04亿吨,尾沙累计排放4.15亿吨。

(2)农村面源污染不容忽视

据统计调查,*年安远、寻乌、定南三县农药施用总量达2938t,按现有耕地及园地面积统计计算施用量达46.44kg/hm2,*年三县化肥施用总量(折纯)为63265.85t,单位面积平均施用量(折纯)达369.471kg/hm2。此外,三县畜禽养殖粪便年产生量100万吨以上。因此,农业、规模化养殖的面源污染对河流水体造成较大影响。如据我省水利厅数据,定南县有1个断面,氨氮指标超Ⅴ类,寻乌县7个断面水质为Ⅱ—Ⅲ类。

(3)水土流失严重

由于森林过度砍伐、山地果业开发和其他开发建设活动,源头区的森林资源总量逐年减少,目前虽然林地面积不少,但中、幼林比例过大,森林生态功能退化。据*年3月国家发改委等单位派人调查情况看,由于过度开发果业,公路两侧可看到大片火烧迹地和新整修的梯田树坑,前些年实施“退耕还林”的成果被破坏。

果业和稀土矿开发引发水土流失,土地资源退化,源区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国土面积1/3。稀土矿区的水土流失还伴随放射性物质和重金属离子,一旦大量进入河床,将产生持久的大范围影响。

(4)小水电无序开发

由于广东的电价比江西电网价格高,江西*区所输出的电力主要送往广东,小水电成为对外招商引资的重点,仅*区的寻乌县就已经建成约200个小水电站,且势头不减。这些小水电在建设中没有很好地采取水土保持和生态破坏减缓措施,往往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床抬高,破坏生态环境。

(5)土壤酸化

由于受酸雨和其它因素影响,本区域已程度不同地出现了土地酸化现象,以定南县为例,土地酸化面积达103027.1hm2,占县域总面积的78.14%,其中山地10039.55hm2,酸化面积率达90%,农田2987.55hm2,酸化面积率达37.5%。

二、*区生态保护现状

1、政策法规

鉴于*区生态功能的重要地位和现状,*年江西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关于加强*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决定》,明确了省、市和县三级政府在生态保护工作中的职责,要求采取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和抚育力度、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等系列措施,在两年内基本遏制源区生态恶化的趋势,到2010年使源区生态环境特别是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出省水质保持国家二类标准争取一类标准。

2、生态保护措施

为了保护源区生态环境,当地长期以来已经采取了生物措施(建设水源涵养林、经济果木林、种草和封山育林等)和工程措施(修建山塘、挖水平沟和截水沟、修筑水平梯田等)来治理水土流失。

源区贫困的安远县,近10年来,每年从地方财政中挤出100万元以上的资金治理水土流失,并从产业结构入手,放弃产量曾占中国出口量五分之一以上的香菇生产业,禁止源头居民上山放养香菇、木耳、砍柴烧炭,以便保护森林,涵养水源。禁止在源头区域兴办木材消耗型等企业,并先后关闭了20余家造纸、300余个稀土企业。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江西在源区启动了生态沼气农业工程,利用人畜粪便产生沼气,用作能源,发酵后的废物用于果树的肥料。沼气的使用,解决了约80%的生活燃料,减少了化肥施用量。可以大量节省对林木燃料的需求,有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和防治水土流失。

为了达到《关于加强*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决定》中制定的目标,根据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将实施8项工程:

(1)以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和珠江防护林为重点的生态林建设工程;

(2)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体的水保工程;

(3)以采矿迹地、尾矿治理为主的矿山生态恢复工程;

(4)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工程;

(5)以河道清障、饮水卫生为主的防洪、饮水工程;

(6)农业和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程;

(7)生态旅游工程

(8)生态移民工程

3、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GDP以两位数发展的江西,生态环境面临着来自经济加速发展的强大压力,而在贫穷的*区,这种压力则更为突出。以林木加工业和矿山开采业为支柱产业的当地传统经济,由于生态保护的需要,受到较大影响,地方财政收入降低,这也使源区脱贫工作难度加大。源区居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近半数人口属于贫困人口。经济上的劣势,资金的不足,已经造成当地政府特别是当地居民参与生态保护积极性的减弱,生态措施的效果降低,工程进展缓慢,也使得许多生态保护的规定和制度成为表面文章。为实现《关于加强*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决定》中制定的目标而将要实施的八大生态工程,特别是生态移民等工程,除了技术方面的支持外,更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所需资金的来源目前尚无制度上的保障。显然,仅靠当地政府的资金投入和少量国家财政补贴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采取生态效益补偿等措施以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才是源区生态保护工作持续性的重要保障。

三、源区生态效益补偿的必要性和体制性障碍、技术制约

1、必要性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前驻中国代表郝克明先生指出:“在中国,往往是大江大河的上游人们生活比较贫困,大江大河下游人们的生活比较富裕。要建立这样一种补偿机制,即让下游比较富裕的人们拿出一定的资金给予上游比较贫困的人们以补偿,使他们能从源头保护生态,从而更好地保护整个河流。”

从*区人们的生活实践看,源区居民不仅在生态保护工作中付出了艰辛和代价,当地政府从财政收入上也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例如:香菇产业的限制和稀土矿开采的控制,使大量的农民收入急剧下降;以采伐森林为主要经济收入的林农和林场工人,转业为造林护林为主业,收入受到严重影响;为了保护好源区地表水质,关闭了数百个当地主要工业经济税源的造纸企业和稀土开发公司,有数千人下岗;为了从根本上保护好源区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在人力、资金、科技和教育上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为了完成《关于加强*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决定》中制定的目标,当地政府还需投入数亿元的资金,当地居民为此将承受着较重的经济负担。可见,保护好*区的生态环境,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而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受益者,不仅是当地的群众,也是*全流域和全社会所共享的。按照“谁受益,谁支付”的原则,建立正常的生态补偿机制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帮助当地脱贫,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改善源区生态环境,促进区域乃至于全流域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2、目前存在的体制性障碍和技术制约

作为一种新型环境管理制度,现阶段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我国推行还面临许多困难和制约因素。我国目前环境管理体制存在严重缺陷,横向管理体制不健全,尤其是缺少跨省(区、市)的协调体制,无法解决跨省(区、市)的生态环境补偿问题。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环境审计体系也未建立,区际环境变化对相邻地区经济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影响与作用得不到清晰的揭示和表达。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改变,跨行政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就将无所依托、难以建立。再次,生态环境资源与效益的量化技术和货币化技术不成熟,生态补偿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四、补偿是手段,生态利益共享是目的,是平衡“义务与权利”的砝码

需要“补偿”,是因为存在“不公平”。在中国一般情况都是下游的经济比较发达,而源区、上游的经济欠发达。源区和上游地区牺牲眼前经济发展可利用的资源来搞生态保护,是为了全局的长远发展,源头和上游地区应该与下游地区共同享受整个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但如果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仅仅由上游、源区来承担,显然是不公平的。这种不公平如果长期继续,上下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将越来越大,势必无法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影响我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通过研究流域上下游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用资源价值论的观念重新审视流域的水资源,重新评价水资源的价值,对统筹、协调整个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生态补偿是维持“义务与权利”的平衡,解决上下游地区之间生态环境保护义务与受益权利中“义务与权利不对称”的砝码。

补偿只是一种相对的公平,在目前的条件下无法做到完全的公平。其实质是流域上下游地区政府共同上一级财政部分收入的重新再分配,或者是部分通过市场调节手段分配自然资源的过程。目的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使整个流域能够发挥出整体的最佳生态效益。鉴于此,目前赔偿和补偿的标准不可能完全按实际发生的经济损失或贡献大小,只能按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支出,同时还要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等综合因素。

实施生态补偿,短期看来有矛盾,但长远看上下游的利益是一致的,是“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的关系。上游保护好生态,下游则能获得生态效益。上游生态破坏、污染水质,则下游将付出更沉重的代价。因此,不能将这种补偿片面视为上游对下游单方面的“恩赐”,而应该是生态受益方的下游对上游保护江河源头生态环境所作出贡献的“反哺”。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更需要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流域生态利益共享)机制。

这个问题在广东省内也同样存在,据《人民日报》*年8月24日报道:“〈广东碧水工程〉1997年启动以来,治污工作有了一定成效,但治污工程的最大难点多渠道增加资金一直没法突破,这已经成为制约生态环保工作的一个瓶颈。最近,有关专家在广东惠州调研考察时提出了环保补偿机制,即下游城市对上游城市为环保作出的贡献进行补偿,无疑是值得探讨的做法。惠州市在调研中发现由于环保限制而带来的上下游发展的差距,因此在进行新的环保规划时拟在广东省内率先明确提出环保补偿机制,尝试以一种近似量化的方式,寻求江河下游城市对上中游城市的环保补偿,让全流域的城市共同为环保‘埋单’,而不是仅上中游地区承担责任。”“制约治污的另一个因素是上游城市为环保作贡献,发展却受到限制,治理污染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是深、港及珠三角东部城市的主要饮用水源,深、港用水的取水口就在惠州段;增城的饮用水也源自惠州龙门县的龙门河,惠州的环保关系到周边城市的饮水安全。长期以来,惠州为保护这些水源作出了重大牺牲,很多产业转移项目都被市环保局否决,上下游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同时,虽然在自然界流域的上下游之间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但是目前在流域管理上,却是按照行政区域被人为地割裂开来。行政分割管理的体制使得下游地区只能被动地接受上游的水质和水量,而无权对上游的水质和水量进行干预,势必造成下游地区经济发展受到上游水质的制约。”

如上海市地处太湖的下游;江苏省约80%的工农业、生活用水取自长江,但其又处于长江下游。据上海、江苏有关部门反映:无论他们划定多大的保护范围、投入多少资金来保护当地水源水质,却仍然受到上游来水水质的制约。

如晋江是福建省污染比较严重的河流。在研究治理晋江方案的过程中,当地一些人大代表和专家就认为,要从大泉州建设的角度重新认识水资源保护问题,市财政应该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方式让下游县市对上游的水资源保护进行扶助。如从下游的水厂收入中提取部分补偿金,用以投入上游的水源保护,达到以水养水的效果。对上游水质进行监测,一达到标准便进行补偿,以鼓励上游各县市进行水资源保护。

在西北地区缺水与水浪费之间,专家们提出的解决机制也是补偿机制。在当前西北地区经济欠发达、财政无法负担高昂的生态保护费用的前提下,专家提出应该建立一个流域间的上下游的补偿机制,流域的上游地区停止对水资源的过量使用,着重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下游地区是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受益者,应从财政上对上游地区进行适当的补偿。生态补偿这个现实问题,近年来在各级政府、人大、政协和有识之士中引起了广泛地讨论和呼吁。因此,流域的上下游之间,尤其是对大江、大河的源头地区的生态补偿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下游应该为上游的环保买单”已经成为全国性的要求区域协调发展的共同呼声。

在*年全国人大会议上,许多江西代表团的代表就联名提出了:《关于对江西*区实施生态补偿的建议》的提案。同年召开的全国政协会议上也有委员提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如今并已经在全国已经进行多次探讨并且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可(包括*下游区域)。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区域和水污染严重的一些地区,早就开始了这一补偿机制的构思。但目前这些有益的尝试还仅仅限于一定的行政区域内,如果没有上一级政府的支持和协调,跨行政区域的流域生态补偿就无法解决,上下游保护和利用的矛盾就将日益突出。

五、生态补偿的实践和探索

上世纪50年代以来,鉴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大量的资源耗竭和生态破坏问题,一些国家和地区尝试采用经济手段予以解决。这种利用经济手段调整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的思想,在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及《二十一世纪议程》中是这样表述的:“在环境政策制定上,价格、市场和政府财政及经济政策应发挥补充性作用;环境费用应该体现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决策上;价格应反映出资源的稀缺性和全部价值,并有助于防止环境恶化。”由此,生态环境补偿问题开始被更多国家认识并付诸实践,当前国内国外都有很好的做法。

一类是政府主导型的补偿,如广东省在省内*流域方面就采取了生态补偿的方法,省财政对广东境内*上游的财政转移支付已实施多年。另据介绍,枫树坝水电站从1994年起每度电提取0.5厘钱(每年200万元),用于库周河源市、各县的水土保持和山区扶贫开发,*年广东省粤电公司所辖7个水电站统一提取0.5厘/度,*年已经提高到1厘。(这里也存在一个问题,受益方不仅仅是水电部门,如果仅由水电部门一家补偿、支付,显然也不合理。)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大洪水后,源头、上游地区生态环境的严重退化造成中下游严重损失的后果引发了全社会高度重视。仅*年中央财政投入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资金达188亿元,比1999年增长97.2%。*年中央财政的林业建设投资就达429亿元,比*年年增长百分之二十六。其中大部分用于公益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补偿、防沙治沙的生态工程。显然表明中央政府实际上已经在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手段,实行跨行政区域的生态补偿,而中央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沿海和大江、大河下游发达地区的贡献。

*年1月26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审议研究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国家将加大对该地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总投资75亿)。

另一类是市场调节型,如*年1月24日,浙江省政府决定全面启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加大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浙江省财政预算安排生态建设转移支付资金7.04亿元,比上年增长25.4%。

如浙江中部的东阳和义乌,分处金华江上下游,“同饮一江水”,水资源丰歉却大相径庭。*年1月6日,一股清水从浙江东阳市的横锦水库出发,经过刚刚完工的渠道,奔向比邻的义乌市。至此,倍受关注的我国首例水权交易宣告正式“交货”。义乌是著名的“中国小商品城”所在地,上世纪90年代就出现了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双双告急的状态。*年11月24日,两市政府经过多轮协商签署了用水权转让协议:义乌市一次性出资2亿元购买东阳横锦水库每年4999.9万立方米水的使用权;水库原所有权不变,义乌按当年实际供水量每立方米0.1元标准支付综合管理费。“市场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最佳手段,运用市场的手段来解决水资源分配问题,也是最好的办法。”而义乌、东阳地方政府间的此种协议,从表面上看,义乌好像把2亿元“扔到水里”,但从投入产出看,购买1立方米水才付出4元的代价,而自己建设水库,每立方米水至少要花6元;而东阳转让水资源不仅可以得到2亿元的资金,而且每年还有500万元的综合管理费收入,双方政府和群众都认为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统筹区域和谐发展-----经济发达的浙江认识最早,行动最快。*年底《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就提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使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

*年8月26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以浙政发〔*〕44号文发出《关于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强调:“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生态省建设、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为主线,以体制创新、政策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不断完善政府对生态补偿的调控手段和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逐步建立公平公正、积极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我省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年7月14日,泛珠三角区域环境保护合作第一次联席会议在广州举行,讨论起草《泛珠三角区域环境保护合作协议》,各方达成共识:加强区域环境合作,共建生态泛珠三角。引人瞩目的是,协议中明确提出,“推动建立流域生态环境利益共享机制。”

所谓流域生态环境利益共享(国际上对流域生态补偿的提法)机制实际上就是指流域生态补偿,即把保护流域生态环境的责任和利益进行分割,获益方对为保护流域生态环境做出牺牲的一方进行补偿。生态补偿的目的是促进区域的共同发展,体现生态保护的经济价值和市场价值。

“没有共同的利益,就没有共同的目标”,公平、互利是合作的基础。《泛珠三角区域环境保护合作协议》正式提出“要推动建立流域生态环境利益共享机制。”反映了各方建立区域和谐社会的共识,反映了流域上下游各省、区之间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补偿的共同需求。也说明地方政府在要求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区域协调、合作方面对中央政府责任的推动。

在这方面,德国易北河的生态补偿机制也给我们有很好的启示。

易北河贯穿二个国家,上游在捷克,中下游在德国。1980年前从未开展流域整治,水质日益下降。1990年后德国和捷克共和国达成采取措施共同整治易北河的双边协议,成立双边合作组织,由双边国专业人士组成,目地是:长期改良农用水灌溉质量,保持两河流域生物多样,减少流域两岸排放污染物。双边组织由8个专业小组组成:(1)行动计划组,确定、落实目标计划。(2)监测小组,确定监测参数目录、监测濒率,建立数据网络。(3)研究小组,研究采用何种经济、技术等手段保护环境。(4)沿海保护小组,解决物理方面对环境的影响。(5)灾害组,解决化学污染事故,预警污染事故,使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6)水文小组,收集水文资料数据。(7)公众小组。从事宣传工作,每年出一期公告,报告双边工作组织工作情况和研究成果。(8)法律政策小组。双边合作小组还制定了短中长期分步实施目标。*年的整治目标是:(1)易北河上游水质经过滤后能达到饮用水标准;(2)不影响捕鱼业,河内鱼类要达到食用标准;(3)河内有害物必须达标,河水可用于灌溉。经整治,目前易北河上游水质已基本达到饮用水标准。易北河流域边建起了7个国家公园,占地1500平方公里。两岸流域有200个自然保护区,禁止在保护区内建房、办厂或从事集约农业等影响生态保护的活动。*年的工作目标是:(1)使易北河淤泥可作为农业用料。(2)使生物品种多样化。

易北河流域整治的经费来源一是排污费。居民和企业的排污费统一交给污水处理厂,污水厂按一定的比例保留一部分资金后上交国家环保部门。二是财政贷款;三是研究津贴;四是下游对上游经济补偿。*年,德国环保部拿出900万马克给捷克,用于建设捷克与德国交界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椐有关资料反映,整个项目的完成约需要*万马克(*年的价格)。现在,易北河水质已大大改善,德国又开始在三文鱼绝迹多年的易北河中投放鱼苗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以上的两个例子,不仅说明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生态补偿机制不仅可以在省内、国内建立,也可以在国际建立。美国、澳大利亚的流域生态利益有偿使用制度已经实施多年,他们推行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达到生态利益共享的目的,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六、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法律、政策层面的主要任务

第一,创建机制,法律先行。由于生态补偿普遍存在的“非自愿性”,国家应制定专项生态补偿法,为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提供法律依据。

目前在中国,尚未有法律法规对一般的生态环境效益进行补偿的条款。仅在1998年通过的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8条中明确规定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这是第一次为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提供了法律框架,同时明确中央财政为补偿的主要资金来源,这项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由国家财政预算直接拨款的方式建立,但仅仅还只限于林业生态补偿。

1993—1997年,全国曾经设立了13个从省到县的生态环境补偿费试点。后来在全国清理乱收费时,由于缺乏法律依据而停止了试点工作。其次,目前的资源管理立法基本上都是按部门、分要素进行,导致不同资源法之间出现了矛盾和冲突。为此,国家有必要制定专项生态保护法,对自然资源开发与管理、生态环境建设、资金投入与补偿的方针、政策、制度和措施进行统一的规定和协调。

第二,要将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中的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列为国家和地方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重要支持对象。跨省级行政区域的大江、大河上游、源头地区的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全国的生态安全至关重要,应成为国家财政进行生态补偿的重点地区。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把因保护生态环境而造成的当地财政减收,作为安排国家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重要因素。生态补偿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包括发展能力援助、异地开发、直接补偿、资源使用权交易、对口就业援助等。如广东省*下游地区政府可以定向接纳源区人口到广东打工、就业;在优惠政策的支持下,也可以组织一些劳动力密集、环境友好型企业(如电子、玩具、服装等)向*区转移。

第三,大力调整源区、上游地区的产业结构,发展新能源,搞好生态移民,将项目支持列为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重中之重。要根据生态建设的需要,将新产业、新能源的发展列为重点支持范围。环境友好工业、生态旅游、绿色农业等新产业为实施生态环境补偿提供了良好的产业选择。绿色、生态能源(如*区的农村沼气工程)的开发利用减少了生态恢复的压力,从根本上解决了滥砍滥伐林木、破坏植被问题。科学规划、分期分批地组织好生态移民开发也是生态环境补偿的一个重要措施,既可保持生态脆弱区不受破坏,也便于集中安排再就业、治理污染。

第四,国家应抓紧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资源税,解决生态环境保护效益无偿使用的现状。消除部门交叉、重叠收费的现象。加强资源税征收使用和管理工作,增强其生态补偿功能。建议在现有税收基础上增设生态专项税种。除国家和地方财政投资外,建议采取一定形式,建立有社会各界、受益各方参加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生态环境补偿基金投融资体系。如*下游的广东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作为受益方,也应该作为向*区提供补偿资金的来源之一。

第五,国家应建立“绿色GDP核算”制度,揭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经济意义。自然生态环境资源、效益的量化、货币化核算直接关系到“绿色GDP核算”制度的可行性、操作性,是实施生态补偿的核心技术,国家应该加快自然生态环境资源、效益的量化技术、货币化技术的科学研究。“绿色GDP”就是从传统意义上的GDP中扣除不属于真正财富积累的虚假部分,即生产活动给环境资源造成损失的那部分成本。这种新的核算体系,可以使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经济性得到显现,能够更确切地说明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数量与质量的对应关系,从而有助于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双赢,提高全国,特别是上游和源头地区的环保意识和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积极性。

七、生态补偿的原则、对象与标准

1、原则

在制定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时,首先要明确“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赔偿”公平公正,权责一致的基本原则,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定责任清晰、操纵性强的条例,来确保机制的落实。按照协商的原则,平衡各方面的利益,来促使机制的顺利实施。

2、支付对象

根据“谁受益,谁支付”原则来确定补偿对象。从行业角度讲,如可选择水利、航运、经济林开发、旅游等相关行业和部门作为受益方,提供补偿资金来源;另外还应该考虑建立区域生态补偿基金。在机制推行过程中,可以先易后难,首先推行省际补偿、同一行政管辖权范围内生态补偿等。再从流域范围选择,如在*流域可选择*下游的广东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作为受益方,由地方财政作为提供补偿资金的来源。

但从我国的体制看,目前应该坚持政府主导为主(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市场调节为辅的生态补偿机制,即“纵向补偿为主,横向补偿为辅”,利益关系方的共同上一级财政应该成为主要支付方。如广东方面也认为应该对*区实施生态补偿,但由于现行财政体制原因,跨省财政转移支付存在困难,且广东经济发达的*流域每年对中央财政已经作出很大的贡献(*年广东上缴中央财政约占全国的七分之一),这其中就包括*水资源生态效益的贡献。

目前政府财政正由“投资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型,应进一步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中生态补偿的份额和力度。公共财政应该主要用于公共事业支出、社会公益性支出、区域财政补助性支出。国家应逐步建立部级生态环境补偿专项资金和补偿办法;同时,负责协调跨省级行政区域的补偿事项。因此,中央财政作为国家公共财政,应该成为跨省(直辖市、自治区)大江、大河流域生态补偿资金主要的支付来源,

3、补偿与赔偿标准

建立流域补偿标准的办法,可以考虑几方面的因素:

一是以上游地区为水质达标已经付出的投入为依据,主要包括涵养水源、生态移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城镇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水土保持、修建水利设施等项目的投入;

二是以上游地区出界水质如果没有达到下游协定交接标准所造成的损失来计算,包括一、二、三产业、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

三是今后上游地区为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和水资源总量而新建生态保护和建设、生态移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新建水利设施等项目。如资金短缺,可参照东深供水四期工程总投资的47亿资金,其中由香港予付水费25亿资金的方式,由下游予付上游一定的建设资金。

补偿标准可采用多元化;如对于森林生态效益,可根据生态林的面积为基本单位进行补偿;对于地表水,如可根据*区出省境的水质与水量为标准来进行补偿。

由于技术、法律条件还不完全具备,目前还难以真正实现“量化补偿”,必须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立足现实,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因地制宜选择生态补偿模式。不断完善现有各项政策措施,积极推广已有的成功经验,逐步加大补偿力度,由点到线到面,努力实现生态补偿的制度化、规范化。

八、补偿方式多样化

生态补偿机制应建立国家、地方、区域、行业多层次的补偿系统,实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多样化生态补偿方式。根据国内外生态保护补偿的实践经验,可采用以下途径进行生态效益补偿。如:

1、行业补偿方式

根据对生态资源的利用和破坏的不同,建立不同的行业补偿机制:

(1)资源开发补偿:对矿山、森林、耕地等自然资源开发造成的局部生态环境的破坏,由开发商进行补偿;

(2)资源利用补偿:对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生产的企业,如人造板企业和香菇生产业,应支付生态补偿金,用于资源的恢复和可持续利用;

(3)受益补偿:由于源区水土保持使水库、水电站和水运、供水等行业受益,良好的生态环境使旅游行业受益;这些行业应对生态环境保护做出补偿。

2、社会补偿方式

根据国外市场经济的经验和做法,从全社会范围筹措社会资金来进行生态效益补偿:

(1)国家设立环境资源税,从中列出生态补偿资金专项,使生态补偿资金来源稳定,有保障;

(2)国家发行生态环境,所筹集资金专门用于生态环境保护;

(3)建立生态补偿募捐基金机构,接受国内外基金、团体和社会的捐助。

九、生态效益补偿的实施

1、补偿的实施机构

目前,江西省政府成立了“江西*部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试点领导小组”,作为源区生态保护工作决策、审计和权威性协调机构。组长由省政府副省长担任,成员包括财政、发改委和环保等部门的领导。拟在该领导小组下设一个管理局,具体负责对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落实与实施。源区的生态效益补偿工作可以由这个管理局负责具体的实施。

2、补偿的监督机构

应成立一个监督机构,成员由生态效益补偿的受益方和出资方共同组成,定期对补偿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从而使生态效益补偿工作得以顺利而有效的进行。

十、结论

*年3月,根据曾培炎副总理对*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批示,国家发改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派出调研组赴*区进行了实地调查。根据调查情况,国家发改委负责同志在给曾副总理的报告中指出:“*区保护面临着典型的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如果不从整体上推进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必将危及广东和香港的供水安全,也将导致地区经济继续陷入困境。”他还代表国家发改委提出了*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思路和建议。总体思路是:“通过*部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立起责任、监督、补偿三方面有机结合的机制,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他建议:一是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尽快完善和审定*部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使*生态保护工作有一个总的框架。今年,我委考虑利用现有资金渠道(包括以工代赈、生态环境建设等),适当调整和整合相关计划,增加对*区的支持。二是建议环保、国土资源、农业、水利、中科院等部门继续督促地方政府巩固工业污染治理成果。尽快增加水质和水文监测网点,加强*流域水资源保护和统筹管理,开展遥感调查,改善*区的生态管理的信息手段,增强生态管理能力。三是加强对珠江流域“9+2”合作机制的指导,调动各方积极性,推进流域的生态合作,特别是拉近粤、赣两省以*水资源为纽带的合作。”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主要负责同志在向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报告中也指出:“拟通过部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项目的实施,带动区域乃至全国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工作的全面深入和开展。目前,我局正与国家发改委密切协商,争取早日落实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资金。”

*区生态环境的优劣,取决于源区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的力度。这不仅需要大量人力资源和技术的投入,更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受益于源区良好生态环境的不仅是当地的居民,而且是*整个流域包括下游地区,具有受益的社会性和广泛性。建立源区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实际上是形成流域生态利益共享机制,由社会受益各方共同公平、合理地承担提供生态效益所投入的费用,可缓解资金不足和当地财政和扶贫脱贫的压力,增加资金来源渠道,是打开制约源区生态环境保护颈瓶、从而从源头上保护生态、保护饮用水源的一个积极的、长远的措施。当然,对源区群众的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资源的永续利用与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和保护家园之间的关系及重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在发展的同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是当地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江西省委、省政府在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五条措施中明确表示:“认真实施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的建设。致力于加强合作,协调解决跨地区、跨流域的重大环境问题,共同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可喜的是,在*年7月14日,在泛珠江三角洲“9+2”区域合作会议上,江西省环保局提出的“推动建立流域生态利益共享机制”倡议,得到了与会各方的积极响应、认同,并写入《泛珠三角区域环境保护合作协议》并经各方政府同意,于*年1月正式签署。国家环保总局也将《*部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列入《部级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首批建设项目》,并得到国家发改委的大力支持。

*年4月全国政协常委陈邦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汪纪戎就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前往江西*区进行调研

6月10日*生态建设和保护项目在赣州正式启动。

7月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向全国政协领导和国家有关部、委报送了《关于在*流域进行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的建议》,并抄送江西省委、省政府。省政府领导当即批示有关部门抓紧工作,积极跟进。

*年8月泛珠三角区域环境保护合作联席会议秘书处发文,要求江西省环保局牵头,其他各方配合,立即开展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提交*年泛珠三角区域环境保护合作联席会议。

生态保护范文篇7

一、一任接着一任干,水保治理创特色、出成效

水保人在长期的生态保护大道上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1993年—2002年,我们组织实施了全国八片水土保持重点防治二期工程,全县开工治理小流域30条,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6597.4公顷,创建了、等一批“猪、沼、果”生态治理模式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典型,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十、百、千”示范小流域;2003-2007年,我县列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县,完成了、、等10条重点小流域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任务,完成综合治理面积7713公顷,创建了庭园水保型、城郊休闲型、小康示范型等治理模式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典型;2008-2012年我县继续列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县,按照水利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治水理念,完成了、、、等8条重点小流域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任务,完成综合治理面积8453公顷,全部达到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一级标准,创建了生态清洁小流域为典型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新模式。

二、迎振兴发展之春,创生态保护最大硕果

2010年换届以来,特别是2012年《国务院关于支持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若干意见》出台之年,也是水保不平凡的一年,我县在国家开展第一批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治理面积21.7平方公里、县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工程治理面积2.825平方公里的基础上,国家又在9月份追加了我县第二批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治理面积60平方公里,合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4.525平方公里,面对艰巨任务,我局抢抓时间、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打好2012年治理工程攻坚战,全面了完成任务,创生态保护最大硕果。

我县2012年第一批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治理水土流失任务面积21.7平方公里,其中:水保林415公顷,经果林204公顷,种草38公顷,封禁治理1513公顷,山塘6座,蓄水池45口,沉沙池50口,谷坊20座,沟渠125公里,田间道路10公里,中央投资530万元。我县2012年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工程综合治理面积2.825平方公里,其中封禁治理282.5公顷,建蓄水池20口,挡土墙60米,沟渠3.35公里,建垃圾清理中转站间、垃圾池一座。中央投资90万元。我县2012年第二批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平方公里,建设水土保持林1250公顷,种植经果林490公顷,种草135公顷,封禁治理4125公顷,建塘坝28座,蓄水池130口,谷坊35座,沉沙池120口,修排灌沟(竹节沟)196公里,田间路18公里;中央投资1470万元。

2012年三项水保工程实施后,每年可减少土壤流失量29.8万吨,增加降水有效利用量2012万立方米,增加经济收入425万元,增加粮食产量92.5万公斤,增加林草植被面积1320公顷,受益人口36280人,脱贫人数1022人,解决人饮9878人。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以脐橙、油茶为主等特色产业得到培植和发展,土地产出率和商品率明显提高,有力推动了流域区新农村建设步伐,生态保护的有力加强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水保工作出色,任务完成较好,争得了2013-2017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县,列入省一类县,五年上级将投入资金5250万元,目前我县已编制规划设计方案,并已获水利部批复立项,2013年中央资金已拔至省财政厅。

三、认真落实2011年崩岗治理项目,争取到我县2013-2020年崩岗侵蚀综合治理工程列入振兴项目

我局积极争取,认真落实2011年崩岗治理项目(即中央预算内投资工程),全面完成任务,通过检查验收。共完成崩岗治理25座,综合治理面积0.113平方公里,占计划的104%,其中:经果林1.1公顷,水保林3.4公顷,种草4.2公顷,封禁治理2.6公顷,新建小型水保工程52处,骨干坝8座,完成中央投资100万元。我县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治理与保护并重,充分发挥封禁的自然修复能力和因地制宜的工程治理效益,崩岗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治理成效得到了检查组充分肯定。我县在认真完成崩岗治理工程的同时,抢抓机遇,积极开展苏区振兴项目争资争项,成功争得我县2013-2020年崩岗侵蚀综合治理工程列入振兴项目,中央将投资12950万元。

四、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预防与治理同时推进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保护范文篇8

关键词草原;现状;保护与建设;效益;建议;甘肃迭部

迭部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秦岭西部岷迭山系之间,东邻舟曲县,北靠卓尼县,东北与定西市及陇南市的岷县、宕昌县接壤,西南分别与四川省的若尔盖县、九寨县毗邻。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02°55′~104°05′,北纬33°39′~34°20′,海拔1600~4920m。东西长110km,南北宽75km。迭部县地处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过渡带上,气候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季少雨多风,秋季阴雨连绵;年平均气温3~11℃,全年日照时数为2242h;年降水量450~800mm,7—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年均蒸发量为1640mm,无霜期126~180d。由于高山与谷地高差较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界于寒、温带之间,气候差异大,因此涝、旱、雹灾及低温灾害较为频繁。全县草原面积15.69万hm2,占总面积的32.5%。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13.92万hm2,占草地总面积的88.75%。草场分为亚高山草甸草原、亚高山灌丛草甸草原、山地草原3类,4个草场组,5个草场型;牧草植被有75科,291属,573种,其中饲用植物31科、287种;在饲用植物中禾本科76种,豆科38种。

1草原利用现状

由于畜牧业发展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还处于相对落后的传统生产方式,生产力水平低下,牧区经济发展缓慢。伴随牲畜数量的增加、草地放牧强度的加大,在盲目垦荒、不合理利用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草地原有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突出表现在草地“三化”进程加快,鼠虫害泛滥,草地生物量减少,使草地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1]。

2005年天然草地产草量为4125kg/hm2,比1986年的6375kg/hm2下降了2250kg/hm2。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导致优良牧草所占的比例由55%下降至35%,杂毒草由30%上升至65%,草层高度平均由35cm下降至10cm,植被平均盖度由80%左右下降至目前的46%左右。大面积的草场退化,已严重影响了草地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能力,造成沿江流域农田被冲刷,时常发生草山滑坡等地质灾害现象,已严重影响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据统计,目前迭部县草原退化面积已达到12.67万hm2,草场产草量比20世纪80年代平均下降40%,优良牧草比例减少30%,鼠虫害面积达4.8万hm2,占草场总面积的28.8%;干旱缺水草场2.4万hm2,占草地总面积的15%,仅当地农牧民开垦草地、挖药材、采石料等人为因素,造成草场退化面积达8000hm2以上,占草地总面积的4.8%。

2草原保护与建设的主要做法

近几年,全县加快了“三化”草地的治理步伐,共治理“三化”草场面积逾2万hm2,治理鼠虫害面积5333.33hm2,有效改善了草地“三化”现象。2003—2008年退牧还草工程围栏建设累计完成9.33万hm2,其中禁牧2.67万hm2,休牧6.67万hm2,补播改良4.13万hm2。在迭部县11个乡(镇)的52个行政村实施,涉及农牧民3.69万人。其主要做法:一是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工作力度,积极推行草畜平衡制度。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为实施草原退牧还草工作积累了经验。通过项目建设,使项目区草原生态明显得到改善,产草量和植被盖度有了显著提高,有效促进了草地畜牧业发展。二是退牧还草项目区采取利用现有暖棚转移一部分、利用饲料粮折现资金修建暖棚转移一部分、出栏一部分和往其他草场转移一部分的方法转移牲畜;同时加大对这部分牲畜饲草料补饲力度,缓解了草场压力,帮助农牧民优化畜群结构,改良牲畜品种,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实现草原生态改善与农牧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双赢目标。三是完善草原动态监测体系,与项目支撑单位联合建立退牧还草项目区生态监测体系,对草原面积、生产能力、植被演替状况、生态环境状况、草原自然灾害及人类对草原的影响进行监测。四是加强技术培训。通过聘请相关专家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等途径,加强对项目区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培训,使其掌握围栏牧休、退耕还草、舍饲养殖、饲草加工等技术,努力提高农牧民的养殖效益,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实施退牧还草工程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

3退牧还草效益分析

3.1生态效益

退牧还草工程建设把生态保护与草原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优化了草地生态环境,使匮乏的草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通过对项目区退化及沙化草地进行禁牧休牧和补播改良,使项目区牧草高度平均提高了30%左右,草地植被盖度平均提高了6.2个百分点,休牧草场牧草植被恢复明显,补播改良草场补播的老芒麦等牧草生长发育基本良好,株高达10~40cm,部分补播区已形成较明显的群落优势,生物多样性增加。通过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草原涵养水源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水土流失现象明显减少,同时探索出了一条保护草地生态、促进高寒牧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以此推动全县畜牧业经济快速发展。项目建设以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环境为目标,把生态保护与草原建设密切结合起来,建立起草地畜牧业生产动态平衡系统,优化草地生态环境,促进草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使匮乏的草地资源在充分合理利用的同时,做到持续平衡、永续利用。通过对项目区严重退化及沙化草地进行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及实施配套建设,将使天然草地植被盖度提高25%,平均达到80%以上,牧草高度达到15cm以上,杂草比例下降,优良牧草比例增加至50%以上。

3.2社会效益

项目建设以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环境为目标,把生态保护与草原建设密切结合起来,建立起草地畜牧业生产动态平衡系统,优化草地生态环境,促进草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使匮乏的草地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做到持续平衡。通过项目实施,能够提高干部群众建设草原、保护草原和合理利用草原的意识,促使其充分认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使建设草原、保护草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项目区广大贫困牧户通过项目实施,能够掌握一定的草原改良技术、畜种养殖技术知识,改变传统落后的草原利用方式和畜牧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增加牧民收入,进而提高生活质量,达到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目的[3]。

4存在的问题

一是鼠虫害防治任务重,防治资金缺口大,难以控制鼠虫害的蔓延。由于迭部县财政匮乏,地方政府和农牧民的财力、物力有限,防治中自筹资金困难,防治资金缺口较大,难以开展大面积的防治工作,只能对重点草原和粮草交界处的鼠虫害进行防治,致使防治面积小,防治比例低,不能做到全面治理草原鼠虫害。二是随着牲畜数量的增加、草地放牧强度的加大,加上盲目垦荒、不合理利用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草地原有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草地“三化”进程加快,草地生物量减少,使草地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三是草原防火体系建设滞后,设备老化,难以适应草原防火工作需要。迭部县的草原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方面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缺乏物资储备,在应急灭火物资如灭火机、灭火服、指挥车、野外宿营车、发电机、对讲机、GPS卫星定位仪以及后勤保障物资等的储备严重不足,难以保证草原火灾的快速扑灭;另一方面是现有灭火器械陈旧落后,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差。四是草原执法队伍及预警监测软、硬件设施和监测技术落后。迭部县至今还没有一支专门的草原执法队伍,给草原监理、保护等工作带来被动。草原执法、草原监测所需的交通工具、野外采样工具、通讯设备及数据分析设备缺乏;没有乡级草原部门,缺乏必要的工作条件和足够的技术力量,从而使监测数据的连续性、代表性、时效性和准确性受到严重影响。五是由于迭部县经济欠发达,技术设备差,科技培训措施跟不上,草原技术人员和农牧民群众不能及时掌握新技术。科技培训基础设施、科技培训网络欠缺。

5建议

一是迭部县属半农半牧县,人均草原面积小,主要以林间草场为主,草场分散,治理难度大,围栏成本高,为巩固草原建设成果,需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人工草地,种植多年生优质牧草及相应配套项目建设。通过种草养畜,解决禁牧后饲草料短缺等困难和问题,有效减轻天然草原放牧压力,为发展草产业及舍饲养殖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4]。二是加大草原鼠虫害防治力度和“无鼠害示范区”项目建设,加强“三化”草场的治理投入,通过围栏封育、毒杂草清除、补播等措施有效改善草地“三化”现象,实现草原的可持续发展,维持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三是加强草原防火体系与草原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县、乡2级草原防火、监测,监理队伍。尽快完善农牧民科技培训基础设施及县、乡、村草原畜牧科技培训网络建设,切实加强对农牧民的科技培训。四是加强草原法制化管理,认真实行草原3项基本制度,以草原类型、等级核定载畜量,合理利用草原,将草原管护责任制落实到人,积极开展草原生态演替规律研究,加快配套技术和推广应用,全面增强草原管理和执法力度,坚决制止草原滥垦、滥挖药材等违法行为。公务员之家

6参考文献

[1]梁伟.甘肃省草食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10(10):22-26.

[2]李月辉,肖俭,张小勤.宁夏固原市原州区草原生态建设与保护的思考[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3):49-50.

生态保护范文篇9

[关键词]生态保护补偿;立法机制;框架性

立法生态保护补偿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政策手段,在促进生态文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能动的积极作用。在紧迫的生态形势和党中央生态文明理念的敦促下,我国“自上而下”地推进生态体制改革,从中央到地方,各政府部门在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方面发挥出职能作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和政策在不断完善、资金投入量扩大,试点工作逐步推进。

1生态保护补偿概念内涵

生态保护补偿作为复合型概念,具有复杂丰富的内涵和延展成长的外延。立法概念界定应该在两个方面引起注意:(1)以生态保护补偿的激励功能作为界定依据。激励机制的法律制度设计受到两方面的启发,一是经济学领域生态保护补偿科斯概念强调通过赋予或者创设一定的生态权利,对保护者增加生态服务行为提供奖励;另一种是政治学领域,该制度引用庇古理论注重突出政府的职能作用,要求政府满足生态权益的持续保护,通过政府的强制作用防治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2)注重衡量法理学中正义理论和权利义务对等理论。对生态利益和生态服务的持续保护,给提供者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失,基于正义的考量,法理要求必须对此种生态付出提供等值补偿。综上,生态补偿的概念应该遵循马克思主义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建立分阶段基础补偿和机制补偿结合的概念定义模式。在第一阶段,利用政策手段对权益受限者提供补偿,根据主体的不同可依据个人、单位划分类型。在第二阶段,运用市场激励和惩罚机制达成生态利用获益者和生态服务供应者之间的价值平衡。

2生态保护补偿立法的现有模式

2.1一般立法即对生态保护补偿进行一般性立法。《生态保护补偿条例》是我国典型的立法形式,从立法成本和整体性考量方面是一种值得推荐的立法模式。但是,一般立法在制定时最大的挑战就是需要努力寻找不同区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的共性和个性,完成生态保护补偿一般规则构建。考虑建立多元化、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的需要,此种一般性立法模式更要注重为政府提供导引,建立生态保护补偿的“责任清单”和“权力清单”。

2.2个案立法个案立法强调生态保护补偿立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例如针对重点领域立法的《森林生态保护补偿条例》;针对重点区域立法模式采用的《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补偿条例》立法模式;针对流域上下游地区进行的贯通性规制,如《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条例》等。个案立法有其优点,可以结合不同区域、流域的具体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条文;可以兼顾多地经济发展状况、生态保护程度不一的客观事实。但个案立法局限在不能对山水林田进行系统性、整体性规划,存在区域内环境因素保护的顾此失彼。

2.3以其他法为载体在我国,环境保护综合性法律《环境保护法》、自然资源类法律《森林法》、污染防治类法律《水污染防治法》等对生态保护补偿立法均有专条规定,此种没有专门法律规定穿插于其他条款中规定也是我国立法现状。在生态文明体制急剧变革的时期,对生态保护补偿进行立法应该采用谨慎的态度,在探索中不断优化。

3生态保护补偿立法的基本内容

3.1生态保护补偿类型选择生态保护补偿政府主导型与市场主导型选择源于环境控制理论。最初以政府主导型生态保护补偿理论为主,而后又产生了市场主导型生态保护补偿,进而逐渐形成了政府主导型生态保护补偿和市场主导型生态保护补偿有效结合的理论。

3.1.1政府主导型生态保护补偿(庇古型生态补偿)。传统的政府生态保护补偿遵循“污染者付费——谁污染、谁付费”的理论原理。其典型代表是英国经济学家亚瑟·塞斯尔·庇古在其《福利经济学》中提出的“庇古税”,认为个人在利用生态环境时会带来正或负的影响,出现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不对等情形,导致市场配置失效,政府税收与政府津贴成为解决市场失灵的最优选择。为避免非竞争性生态环境消费导致的“公地悲剧”和非排他性生态环境消费导致的“搭便车”现象,政府管制和政府买单为各国政府效仿。

3.1.2市场主导型生态保护补偿(科斯型生态补偿)。基于非市场化的政府生态保护补偿缺陷,市场环境主义找到了基于市场的生态保护补偿问题解决方案。其代表作是美国经济学家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认为在交易成本不为零的情况下,不采用司法强制,通过其他手段将外部性影响明确化就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为,当事人之间可以通过外部性效应营销交易实现内部化。据科斯定理,排放权、排污权及生态服务其他权利均可交易。科斯型生态补偿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和生态系统服务商品化理论,实现了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1.3政府与市场生态保护补偿融合。政府主导型生态保护补偿与市场主导型生态保护补偿存在各自的缺陷,但并不是非此即彼,却可以走向融合。科斯型生态补偿注重纯粹的私人谈判,实际中会受到国家政策干预,谈判无法纯粹化。即使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也不能完全定义为科斯型生态补偿。生态经济学注重市场福利和非市场福利的统一,既达到经济增长的目标也考虑促进社会公平与可持续。

3.2生态保护补偿立法基本原则生态保护补偿的基本原则是制定生态补偿立法的重要指导工具,生态保护补偿基本原则主要包括补偿成本归属确定、补偿区域明晰、补偿标准确定和补偿方式确定等四个方面内容。

3.2.1补偿成本归属确定原则。“受益者补偿”是惯性通用的补偿原则,其具有更大的变通性,能够在其他各项原则难以做出衡量时作为补充。

3.2.2补偿区域明晰原则。生态保护补偿建立的基础前提就是主体功能区划,一旦确定生态保护补偿领域,就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在地方财力逐渐增加和生态建设意愿增加的背景下,也注意将新确立的补偿领域纳入到原有的补偿领域,将不符合条件的领域及时调整除外。3.2.3补偿标准确定原则。补偿标准构成是补偿理论和实务中较难解决的问题。世界各国对特定权限限制的补偿标准主要有三种原则模式:充分补偿;合理补偿;公平补偿。其中充分补偿注重对权利人个人权益的完全补偿;合理补偿更考量公共利益;公平补偿注重实现个人与社会利益的优化对等。我国在构建生态保护补偿标准的实践中应注重立足于合理补偿,并逐渐实现合理补偿和公平补偿相结合。

3.2.4补偿方式确定原则。应建立以资金补偿方式为主,加之实物补偿、产业补偿等多元补偿方式为辅的补偿方式。

3.3生态保护补偿支付标准生态保护补偿支付标准是技术性和法律性的有机结合。生态保护补偿支付标准的规制内容主要包括:(1)生态保护补偿支付标准制定主体。生态保护补偿支付标准的制定涉及到特定主体的发展权益和财产权益,笔者认为制定主体应该至少规制为县级以上政府。(2)生态保护补偿支付标准引导原则。前文所述世界范围内通行的充分补偿、合理补偿、公平补偿三种补偿标准,我国采用合理补偿和公平补偿相结合的原则,注重结合我国重点领域、重要区域的相关法律政策,逐步明确生态保护补偿支付标准。(3)生态保护补偿支付标准制定依据。确定支付标准的有两个重要因素:支出和收益。最早的算法是由Costanza等学者计算的全球生态服务价值,其后出现各种算法。但在可操作性上,这种补偿测算方式更多算是一种最高理想状态。当然在补偿支付标准制定过程中也应该考虑经济因素和自然因素,以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基本需求。

3.4生态保护补偿支付条件“尽管生态补偿的概念界定并不统一,但将条件性作为概念的一项核心要素已经得到普遍认可。”这里的条件是指,保护者和受益者之间设定一定的条件,把条件成就与否作为给予生态保护补偿的依据。支付条件和结果条件是近代在制定补偿条例时普遍采用的模式。其中支付条件是指生态保护者提供生态服务时投入的时间量、资源面积等量化指标;结果条件是指提前量化生态服务的结果,最终通过是否完成结果来判断是否完成支付。基于此两种条件模式选择,我国的生态保护补偿立法应当统筹支付条件和结果条件的优势和不足,保障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王清军.法政策学视角下的生态保护补偿立法问题研究[J].法学评论,2018(04):154-164.

[2]徐丽媛.生态补偿中政府与市场有效融合的理论与法制架构[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8(04):111-122.

[3]史由甲,刘晓莉.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几个理论问题[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09):46-50.

[4]刘晓莉.我国草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反思[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4):85-92.

[5]汪劲.论生态补偿的概念——以《生态补偿条例》草案的立法解释为背景[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1-8+139.

生态保护范文篇10

一、主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2013年,我县狠抓生态县建设、生态细胞创建、饮用水源保护及农村污染源整治,实现了生态创建保质提速、污染整治深化提高,生态环保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建机构,领导重视政策有力。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生态县建设及创建攻坚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县创建省级生态县攻坚工作方案》、《县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资金补助和奖励暂行办法》和《县生态县建设目标责任考核及奖励办法》等政策措施,并及时召开生态环保创建工作会,全面启动生态县创建攻坚工作,全面推动生态环保建设。

(二)抓载体,生态创建保质提速。2013年,生态县建设年度目标任务中7项基本条件全面完成,35项指标中25项达到或优于省级生态县标准,规划中的75个项目已完成60个。一是抓整治,促减排,生态环境稳步好转。严格落实环保准入制度,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年内完成环保竣工验收项目17个,对全县17家污染企业实施了限期治理。二是抓项目,促发展,生态县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年内新增和恢复有效灌面1.28万亩、节水灌面1.28万亩、天保公益林5000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3.8316万亩,营造小流域生态林1.3万亩,新增城镇公共绿地6900平方米;新建沼气池4160口,实现农村生活清洁用能10万户;开展秸秆综合利用82.37万亩,回收残膜1510吨,主要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59.8万亩。三是抓落实,保创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县8个乡镇进入省级生态乡镇技术核查阶段,5个乡镇编制完成省级生态乡镇环境规划并通过专家评审,命名表彰了县级生态村87个、生态家园14789户、生态小区1个、绿色学校2所、绿色社区1个,建成市级生态村85个、生态小区1个、绿色学校1所、绿色社区1个。四是越溪河县级自然保护区、赵溪河省级风景名胜区、石城山省级森林公园管理落实,植被恢复良好,无生态环境破坏事件发生。

(三)强治理,污染整治全面推进。一是投入300万元对全县5个城(集)镇实施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或升级改造,启动观音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二是农业有限公司、养殖场获得省级环保专项转移资金43万元,并自筹109.63万元建成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生态示范工程,5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完成了限期治理。三是镇投入135万元完成村环境综合整治,、白花完成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编制并获得批复,乡集中连片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于5月通过成效评估和省环保厅检查。四是县城垃圾处理厂运行正常,其余25个乡镇垃圾堆放场进一步规范。

(四)保民生,饮用水源监管到位。一是投入3007万元对全县15个乡镇实施了集中供水改造,切实解决5万余人的饮水问题。二是加大全县101座水库治理力度,实施了“清水工程”,严禁网箱养鱼和肥水养鱼。三是积极倡导科学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大力推进植被恢复工程,提高水源地涵养能力。四是加大了水源地监测频率,严格水源地环境监管,切实消除环境安全隐患,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94.2%。

(五)提意识,有效拓宽环境宣教。认真贯彻落实环保相关法律法规,从源头抓起,切实强化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公众生态文明意识。一是充分利用“6.5”世界环境日,全面开展生态环保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征订发行《中国环境报》,制作led宣传标语在啤酒广场大屏幕滚动播放。二是组织全县34个单位7524人参加由省人大环资委和省环保厅联合举办的环保知识有奖竞赛,其中,县环保局获优秀组织奖,16名参赛者获个人奖。三是通过开展生态细胞创建,让环保知识进农村、学校、企业、社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在生态环保建设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环保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县在乡镇设立了环保机构,但由于县域面积广,5个片区环保所20人承担26个乡镇环境保护工作,环保工作压力较大。二是环保管理职能有待进一步理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涉及部门较多,存在部门职能交叉,监督管理职能分散等问题。三是环保基础设施投入需进一步加大。随着城(集)镇化进程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相对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