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美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04:32:46

人性美范文篇1

【论文摘要】托尔斯泰的作品中,折射着一种精神的洗礼,闪耀着一个伟大作家的人格魅力。本文通过分析托尔斯泰的三篇作品——《哥萨克》、《琉森》和《复活》中的人性表现,来透视作者坚持人性本善的精神探索。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LeoTolstoy,1828-1910)是19世纪后半期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他创作非常勤奋刻苦,最主要的作品有《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哥萨克》(1863)、《战争与和平》(1869年)、《安娜·卡列尼娜》(1877年)、《复活》(1899年)等。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劳动,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峰。在这里,笔者仅以《哥萨克》、《琉森》和《复活》为例,来看看这位伟大的作家的魅力。《哥萨克》写的是贵族青年奥列宁厌倦了大城市里的生活,来到高加索美丽的大自然中寻求新的生活,作品深深地蕴涵着作家鲜明的人文生态思想。主人公奥列宁是一个进步的贵族知识分子,为了摆脱他所在的贵族地主阶级的扭曲人性、摧残人的生命意气的生存枷锁,对人的生存价值进行了执著的追求,在高加索美丽自然的怀抱中逐步尝试建构他的诗意人生。奥列宁来到高加索,大自然的气息就浓浓地扑面而来。远离了“文明”的毒雾熏染,哥萨克俨然像一块未经雕凿的璞玉,一切显得那么的和谐自然。活在其中的人,没有一种活得虚伪的做作感,不必为了迎合他人他物而戴上“文明社会”惯有的面具,十分的惬意自我,人性自由欢快很少受到约束。文中,奥列宁有关于幸福的思索,使他对从前的生活产生厌恶感,只有看到被阳光穿透的绿荫,看到落日和明朗的天空,才又觉得幸福起来。他体悟到“幸福乃在于为他人而活”,而那些自私自利的不合乎情理的欲望根本不是幸福的所在,那只是人性污垢的浮尘。他渴望融入哥萨克人民,“象大自然一样地生活着”,“入哥萨克籍,买一所小茅屋和牲口,娶一个哥萨克姑娘”。但是一个哥萨克的外来人,真的那么容易进入这种生命程式吗?答案被奥列宁自己和他的所属阶级给否定了。家人和亲戚朋友因为他如此习惯哥萨克的生活而把他当作一个近乎毁灭的人为他悲伤。一直过惯了奢侈生活的奥列宁对纸醉金迷、醉生梦死还有留恋,内心的欲望还在不时地冒泡。满足自己的欲望是人的本能,自私自利是人的天性,即使是道德净化后的奥列宁也难以免俗。当他在哥萨克住久了,新鲜感慢慢消失,一切归于平静后,人性的恶疾慢慢地浮出水面了。尤其表现在他对待玛丽亚娜的爱情上。他一开始告诉自己,“娶一个哥萨克姑娘,就是不娶玛丽亚娜,他把她让给卢卡什卡了”,可是当他发现自己没有玛丽亚娜几乎就活不下去时,便不顾一切地追求玛丽亚娜。虽然奥列宁认识到不应当把玛丽亚娜变成一个庸俗的贵妇人,而应当把自己降到玛丽亚娜的水平,使自己成为一个单纯的哥萨克。但是他的爱情观在本质上

已经前后对立起来——前时期牺牲自己成全他人,后时期认为在爱情中,利己的才是幸福的,充分暴露出奥列宁一直以来压抑着的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人生观。不出意外的,这种举动遭到了美与自然的化身的玛丽亚娜的唾弃。爱情是检验一个人灵魂高下的试金石,虽然奥列宁一方面努力去追求新的生活,但另一方面又始终无法摆脱原先都市贵族生活方式根深蒂固的影响,注定了他的平民化理想的失败。于是,他的内心更为彷徨,虽然知道“他所生活过的和他现在要回去的那个社会中的一切都是假的”,但也无处可去,只能重新成为一流污水潜进那肮脏的异化文明的圣地。这时候的托尔斯泰已经充分认识到社会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何其之大。作者怀着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深切关注,苦苦探索俄国的社会问题和贵族的出路问题。《琉森》这部短篇名作是托氏在游历瑞士卢塞恩时的见闻,描写了一场“文明人”欺辱“下等人”的场景,篇幅虽短却蕴藏了无穷的精神力量。托尔斯泰的一生都在同情不幸人们的苦难,不断思索怎样使人间充满温情与真爱,不断地宣扬他的人道主义。他寄希望于人的道德上的自我修养,不提倡以暴力抗恶,宣扬基督教的宽恕和博爱,他幻想通过这些人性的升华来消灭社会的罪恶。虽然在黑暗的现实面前这似乎显得有些天方夜谭,但这种艰苦的思想探索令一颗伟大的心灵一直活到现世,感动了并正在感动着全世界一切正直人们的心。黑塞曾经说过,真正的文学是一定永远有读者的,因为它们包容了人间的基本真理和真相。阅读此文,可以看见作者灵魂深处迸射出来的震怒,可以感到他内心深处的苦苦挣扎,可以听见他无可奈何的深深叹息。瑞士旅馆门前,一个矮小的流浪歌手演奏悦耳甜蜜的音乐很久,三次求听众赏他一点东西,可是一百来位“幸福”的阔人却白白享受了这美妙的艺术,谁都不愿意给他任何东西,甚至带着冷漠的微笑嘲讽他。看见这一幕,“我”觉得十分的痛心与可耻,想补偿歌手点什么,就邀歌手去喝酒,却又在喝酒时受到了各种歧视待遇,令“我”十分震怒又苦惑。

文章对人的生存环境进行了细腻的描写,令人感觉大自然也有了生命似的。如瑞士旅馆门前的晚景,作者描写的是那样的美轮美奂:湖水的颜色是“燃烧着的硫磺”,湖岸又“芳草芬披”,大气是“柔和的、晶莹的、蔚蓝色的”,“到处都在动,都是不均衡,是变幻离奇,是光怪陆离的阴影和线条的无穷的混合和错综,而万物之中却蕴藏着宁静、柔和、统一和美的必然性”。在充溢着和谐与美的大自然面前,人的心里一切不善良不谐和的东西,应该荡然无存才对。可是后文中就餐时绅士淑女们的故作高雅与骨子里的冷漠让“我”难以忍受,破坏了好心情。就像文中那座人工的堤岸一样庸俗不堪,粗暴地破坏了无拘无束的那种大自然的美。迷人的大自然和“文明”的教化就这样突兀的对立起来,刺痛读者的双眼,让人看到了异化文明的丑陋可笑与装腔作势。

当“我”为此而抑郁失落时,流浪乞食歌手的歌唱像“一道明亮快乐的光辉射进了“我”的心里,让我感觉生活也重新有了意义和魅力。美妙的音乐是一种美的享受,是世界上最大的幸福。可是瑞士旅馆里的人们却这样傲慢无礼的对待这神圣的美,还去嘲笑践踏歌手的劳动,无视“下等人”的尊严,不肯把他们口袋里千千万万个钱币扔给歌手一个半个。他们个个自命不凡,认为世界上最大的幸福就是钱,平庸的生活已经把他们弄得头昏脑胀腐化堕落。“我”为他们感到羞愧不已,不顾他人把“我”当作疯子,接近歌手,力图让这矮小的人能够跟这群人平等。可是,不但是那些上等人如此桀傲,连旅馆的侍者也盲目的自大起来,觉得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要比歌手高得多,就可以抛开侍者应有的礼节,慢待起客人来。整个社会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谁的社会地位高,就可任意欺辱“下等人”。人生来已是不平等的,文明社会用“阶级”来把同一质的人硬生生的划成三六九等。事实上,不但是欺辱者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连被欺辱者也认为命该如此。歌手三次恳求人们赏赐时,都因为自惭形秽而胆怯踌躇,面对嘲讽,更是以笑来掩饰自己的失落,不敢表现出一点点地不满。

在重重的社会矛盾面前,哪条才是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长长的思索也不能理出一个答案,只能寻找超乎人类力量的存在。此时的托尔斯泰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只能对自己说,“你没有权利可怜他,也没有权利为那勋爵的富裕生气。”仁慈的上帝既然容许矛盾的存在,就是宽广的怜悯,人就该从自身反省,找回自己身上的原始的人性美,皈依上帝,接受上帝的净化与救赎。这就是典型的托尔斯泰主义前期的要义。

《复活》是托尔斯泰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主要情节围绕主人公马斯洛娃和聂赫柳多夫展开:马丝洛瓦在16岁时被聂赫柳多夫诱奸,怀上了小孩被东家赶出家门,最终走投无路,跌入了妓院的火坑。十年后,马被诬告为杀犯,受审时聂恰巧是陪审员,他明白马的堕落是他一手造成的,决心以行动赎罪,为她的案子到处奔波。最后,两人都懂得了生活的真正意义,精神走向复活。

男女主人公的堕落是不良社会环境腐蚀的结果。聂赫柳多夫受了当时俄国贵族地主阶级普遍的浮夸糜烂的风气的影响,若不想成为局外人,就不得不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在这种扭曲的价值评估下,浑浑噩噩的一次次否定“自我的灵魂扫除”,从一个诚实、高尚、把自己的土地无偿分给农民的青年学生,变成一个心安理得的享受荒淫无度的生活的利己主义者。用一百卢布买断对马斯洛娃的愧疚,私通有夫之妇的同时准备向公爵小姐求婚,为拥有大宗家业而感到“愉快”……社会阶级的特权怂恿促使他去这样做,似乎有人在耳边不断告诉他生活本来就是这样的。于是在与马斯洛娃相逢前,他的断断续续的“灵魂扫除”就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每一回,人世的诱惑总是降服了他,不知不觉地他又堕落了,往往比以前堕落得更深”。女主人公就更是她的屈辱的社会地位的悲剧演绎了。当怀孕的马斯洛娃淋着雨追赶在火车上舒适地靠着丝绒椅饮酒取乐的聂赫柳多夫无果后,在受尽雇主的欺辱后,在店员的负情后,她不再相信善的存在,一步步沦落为麻木不仁的妓女。此外,作者还通过对法庭、宗教、特权阶级的诠释全面暴露了沙皇专制制度的黑暗。执法机关从上到下都是昏天黑地毫无公理,庭长、法官、检察官都拿犯人的生命当儿戏,枢密院又不问案情的是非曲直,冤狱遍布全国,监狱人满为患。官僚机构腐朽不堪,官吏草菅人命,在这种情境下,马斯洛娃成了荒谬的法律和昏庸法官的牺牲品。

人性美范文篇2

古希腊人朴素的自然科学研究影响西方文化和文明的发展,他们重视分析、分解、假设、推理、推导、实验、验证等思维方式。这与东方重视整体、模糊处理、直觉综合、和谐大同、“仁者爱人”等思维方式和思想有明显的差别。胡适在“中国的文艺复兴”一文中说“当孟子在对人性的内在美德进行理论探讨时,欧几里德正在完善几何学,正在奠定欧洲的自然科学的基础。”这种说法不全面,东方的中华文明有过比西方更辉煌的历史,但在五百多年来,西方经历了继承希腊的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使科学和技术快速发展,而中国因封建统治和闭关锁国等原因而衰落。现在应该撷取东西方文明的长处,把它们整合起来,创建中华夏兴。

“科学中的美和美的科学”,早期属于自然哲学,自古希腊人开始研究,至今约有2500年。古希腊人喜欢抽象研究。抽象研究又分为逻辑推理研究和形象推理研究,后者所用的工具有直尺和圆规。代数和平面几何为两者的典型代表。

古希腊人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根棍从哪里分割最为美妙?”答案是:“前半段与后半段之比应等于后半段与全长之比”。设全长为1,后半段为x,此式即成为(1-x):x=x:1,也就是X2+X-1=0。其解为:。棍内分割只能取正值,此值就是著名的黄金分割比值G,G=0.618033988≈0.618。

而且G(1+G)=1,即G和(1+G)互为倒数。

偏有一些古希腊人想用形象方法解决黄金分割问题,并获得漂亮的结果。欧几里德(约公元前330-257年)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和研究成果,编著了《几何原理》十三卷。这是世界上最早用公理方法叙述的数学著作。其中所载的黄金分割几何问题已引起广泛的兴趣,在科学、艺术、建筑、技术各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哲学家和美学家也曾反复讨论,不断有文章发表。(可阅《美感》,许康,2000)

螺旋在大自然中到处存在,从银河系外的螺旋星云,到地球上的台风、龙卷风、贝壳、动物的角,植物的攀缘,小至生物遗传基因等等。它们中有些令人恐惧,有些令人愉悦,有些令人迷惑不解,但都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最早研究螺旋的乃是古希腊人阿基米德(公元前287-212年)。他的主要贡献是发观扛杆原理、浮力原理和阿基米德螺旋线。(可参阅《贝壳的自然史》、《对称》、《生命的曲线》等中文书籍)

自然界的形成、运行、演化、生长、繁衍、消亡等都是有规律的,有些物体可以直接感到自然美,但更多的物体令人迷惑不解。我们深信“天道崇美”,但需要人去探究,揭露其规律,使人感受到深层次的自然美和科学美。这就是“因人而彰”。本文介绍和探讨黄金分割律,就是想梳理和探讨这种自然美和科学美。人有爱美的天性,而且人本身也是很精美的。“天道崇美,人性好美”有普遍性,无论是天然物品还是人工制品,形态的丑陋必然表明其功能的缺陷,而某些功能的完美,往往伴随着美的外形。探讨黄金分割律可能对西方的思维方式和对美的认识有所帮助。

二、葵花子模特儿五角星

这里,举三个例子说明存在黄金分割律和分割值。

1、葵花子

葵花子在花盘上的排列呈螺旋线,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葵花子就生长在两列螺旋线的交叉点上,见图1。花盘上有21列逆时针,34列顺时针;或34列逆时针,55列顺时针。其它如菠萝表皮上的疙瘩(见图2),斜向左下方的有8列,向右下方的有13列。松树果球的鳞片也有螺旋状排列,向左下或右下有5列,反向为8列;也有各为8列和13列的。这些奇怪的数字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原来它们都属于费波纳契(Fibonacci)数列。它的规则很简单,前面邻近两项之和就是下一项(a[,n]=a[,n-1]+a[,n-2])。如令a[,1]=1,a[,2]=2,就可以写出费波纳契数列为:1,2,3,5,8,13,21,34,55,89,144,233,377,610,987,……这些数列有一个特点,就是前项被后项除(a[,n-1/a[,n]),其值从第八项以后均接近0.618。可以严格证明,当n很大时,a[,n=1]/a[,n]等于黄金分割值G。原来这些天然生长的螺旋列均与黄金分割有关联,怪不得这样有序、和谐。直到上世纪末才有人证明,这样有序排列可以使同样面积上排列最多的种子和疙瘩数。但这些植物怎样知道和控制这些有序生长呢?

附图

2、模特儿

人的本身是很精美的。模特儿要长得比例匀称和谐。匀称的人,肚脐应是他(她)的黄金分割点。黄金分割问题引起许多艺术家的兴趣。例如达·芬奇在《绘画论》中称之为“神圣比例”,认为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的比例上,各要素必须同时发生作用才能奏效。

要讨论这个问题,还得从黄金分割值G谈起。令Φ=(1+G),则Φ[1]=0+Φ=1.618,Φ[2]=1+Φ=2.618,Φ[3]=1+2Φ=4.236,Φ[4]=2+3Φ=6.854,Φ[5]=3+5Φ=11.090,Φ[6]=5+8Φ=17.944,Φ[7]=8+13Φ=29.034,Φ[8]=13+21Φ=46.979,……;Φ[0]=1.000,Φ[-1]=-1+Φ=0.618,Φ[-2]=2-Φ=0.382,Φ[-3]=-3+2Φ=0.236,Φ[-4]=5-3Φ=0.146,Φ[-5]=-8+5Φ=0.090,……这里又反复出现费波纳契数。

图3示出一位艺术家所研究的模特儿的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可以看出各部分有美妙、和谐的比例,肚脐以上和以下的比例为(Φ[1]+1+Φ[1]+Φ[2]+Φ[3])/(Φ[4]+Φ[5])=11.090/17.944=0.618。可见这个模特儿多么合乎黄金分割规律,真是美妙之极。实际上,人的比例与此会有偏离,人们也不必为此而怨天尤人。

附图

图3一位艺术家的模特儿(引自《生命的曲线》第597页)

3、五角星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们都钟爱五角星,因为国旗上有五颗五角星。2300多年前古希腊人就已知道用直尺和圆规求解黄金分割值G和制作五角星。此法被欧几里德编入《几何原理》。这里,简单介绍求G值和画五角星的方法。

先画一个正方形ABCD(见图4a),找出AB的中点E,画直线EC,并在AB的延长线上找出F,使EF=EC,即可找到BF/AB=G和AF/AB=1+G。(用勾股弦定律即可证明)。设正方形的每边长为1,则BF=G≈0.618。

再以B为圆心,画通过A、B的圆(见图4b),三角形BCF的每边CF、BC和BF就是这个圆的内接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和正十边形的边长。如以C为起点,在圆周上找出五等分点,就可画出五角星,如图4b所示。这就是2300多年前古希腊人画五角星的方法。

附图

中国人重视对称美,北京的故宫建筑就具有庄严的对称美。通过五角星的顶点和圆心画一条直线,此直线就是镜像左右对称线。此种镜像对称线可画五条。另一种对称称为旋转对称。以五角星的中心为轴,每旋转72β(360β/5)即可与原图重合,可重复五次,称为五重对称。五角星由直线和尖角组成,具有庄严阳刚之美。如将尖角换成花瓣,则成为五瓣花朵,如梅花、桃花等,就具有妩媚温柔之美。图5Ⅰ、Ⅱ给出两朵五瓣花(引自《对称》图39),其中Ⅰ是天竺葵,它具有五重旋转对称和镜像对称;Ⅱ是草本长春花,它只具五重旋转对称。

附图

三、螺旋

天道崇美,螺旋在大自然中到处存在,通常体现自然美。在工业产品中更是常见,如螺丝钉、螺旋桨、钟表发条等等。这里,对动植物中常见的螺旋和科学实验中出现的螺旋作简略介绍。

1、数学螺旋

除了前面提到的阿基米德螺旋线(ρ=αθ)外,还有一种叫等角螺旋线,也叫对数螺旋(ρ=e[αθ]),1638年笛卡尔首先研究)。它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建筑设计和艺术创作中。它们都属于平面螺旋。如将ρ随θ再与Z轴发生联系,使Z轴成为螺旋轴,便构成立体螺旋。

这里介绍一种由长方形形成的特殊螺旋。在图4a中介绍了BFC三角形的画法,如补上同样的倒三角形,即可得一个奇妙的长方形AFHD,如图6所示。这就是黄金分割长方形。如果有人将这个长方形的一端剪去正方形ABCD,遗下的仍是相似的长方形;如此,原则上可无穷尽地重复剪下去,形象地体现了无穷级数的概念。如当初令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长方形的面积为1×(1+G),其值为Φ。所有剪下的正方形,其面积各为1,Φ[2],Φ[4],Φ[6],Φ[8],……其总和即为当初长方形面积。

可以看出这些小方块以逆时针方向作螺旋排列,见图6。这些螺旋不是光滑曲线,而是跳跃式前进的。如将第一块小方块取在右上方,则可得顺时针方向的螺旋。一般称前者为右(手性)螺旋,后者是左(手性)螺旋。两者呈镜面对称。所有螺旋都有手性,这是普遍的。

如将8块此种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组成一个图形(见图7)。此为幸福的标志,已在一些国家出现,并有较长的历史(见《生命的曲线》203-209页)。在1750年乾隆年间制作的一个红漆小盒上,几乎画满这种小图形。

附图

2、生物螺旋

螺旋普遍地存在于生物体,用途各不相同,形式各种各样。最引人入胜的是贝壳(可参阅前面引过的书籍),这里仅引用一张,见图8,它们具有手性,即右旋和左旋。

附图

图8

图8a活体纺锤螺(右旋),8b化石纺锤螺(左旋)(《生命的曲线》188页)

另一种美丽的螺旋是动物的犄角,它们往往长成左、右对称。这里也引用一张,见图9。

在攀缘植物中常利用螺旋状卷须,它们可以是右旋转,也可能是左旋转的。

3、物理螺旋

在材料的晶体生长中可能出现螺旋位错,它们影响材料的性能。

最近,北大纳米研究中心研制出硅氧化物的螺旋和双螺旋,见图10a和10b,这些双螺旋的细致结构还不清楚,它与下面要讨论的双螺旋有什么关系呢?

附图

4、圆周的黄金分割

前面已经讨论过将圆周角360°做5、6、10等分,可制作(或说明)各种美丽的图形,如五角星、雪花等等。现在,从直线的黄金分割,联想到圆周是否也有黄金分割?英国人丘奇在说明植物生长的螺旋结构系统与黄金分割数的关系时指出:2π/Φ[2](即137°30′27.95″)是黄金分割角度。在非对称枝条或叶子植物生长的情况下可以观察到。

四、双螺旋——生命的曲线

《科学中国人》杂志于2002年12月发表了我写的“天道崇美·人道颂勤—纳米相薄膜的生长”,描述了无生命的一些艺术图像,并作了分类讨论。下面针对有生命的纳米世界中的美进行讨论。纳米科技是1-100纳米尺度范围内的科学和技术。地球上的生命现象起源于此尺度范围。

《生命的曲线》的原版出版于1914年,1979年Dover出版社未加修订,重新出版。中文本根据此版翻译。这本书有许多精美的插图和资料,对“自然美和科学美”有吸引人的叙述。此书不足之处是在出版时没有补上“双螺旋”这一章。上世纪五十年代脱氧核糖核酸(DNA)双螺旋模型的发现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理论一起成为20世纪的三大发现。它解开了生命遗传之谜,从此掀起了遗传基因的研究热。这里,从“天道崇美”的角度加以介绍和讨论。

上世纪四十年代底,有三支队伍在向DNA进军,其中最年轻的一组是剑桥卡文笛许实验室的沃森和克里克。1953年元旦刚过,他们就制造出一个新模型,在两股糖与磷酸组成的双螺旋链(L[,1]、L[,2])之间夹着碱基对。当时已知的碱基有四种: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当A与A和T与T相对接,可以符合已知的数据,但因碱基分子大小不同,使两条螺旋骨架扭曲。沃森陷入了沉思,认为自然界DNA应该有简洁、和谐及美的结构,不可能如此丑陋。他终于把模型拆开,按长短搭配,让A和T及G和C配对。这样装配的模型具有舒展自如的和谐美,而且符合A和T及G和C数目各相等的要求。DNA结构之谜从此解开。沃森和克里克写了一篇“核酸的分子结构—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发表在1953年4月英国《自然》杂志上。今年是这篇50周年。这篇短文只有一页多一点,上有一张DNA结构图(见图11a)。该结构由双螺旋链L[,1]L[,2]和两种碱基对(横杠)A-T、T-A和G-C、C-G从L[,1]到L[,2]连接起来,排列成特殊的旋转梯状。所有DNA双螺旋都是右手螺旋,但由于与碱基横杠匹配的关系,L[,1]和L[,2]原子排布的序列方向正好相反。所有横杠都落在垂直于螺旋轴的平面内,两邻面之间的距离为0.34纳米。相邻横杠的相对夹角为36°,因此由十根依次排列的横杠构成一周期,即螺距为3.4纳米。双螺旋模型螺旋链至其轴的距离为1纳米,其外径为2纳米,实际原子排列的外径略大于2纳米。

附图

人的DNA分子全长约有1.8米,所含碱基横杠就有54亿条之多。这么长的DNA分子只能折叠起来放在一个细胞内。一个人的基因,是其中的一段,约有2000条横杠。

实际上,横杠A-T是由二个氢键连接起来,C-G由三个氢键连接起来,见图12ab。由于氢键较弱,DNA双螺旋有可能像拉链一样从中间断开。在细胞繁殖的时候,这根双螺旋从一端开始拆分成两条,各成为寻找配对的模子,在浮游于细胞核内的分子中找到新伴侣,例如A与新的T结合,G与新的C结合。这样,就形成两条与原来DNA一模一样的复制品。这就是生命遗传的方式。如果DNA在复制过程中出一点意外,就会造成物种的突变或病变。

附图

与DNA双螺旋链L1或L2相连的有四种分子单元A、T、C、G,著名学者薛定谔认为每次取出其中三个构成一组,这样排列组合,便成为携带大量遗传信息的遗传基因。目前进行的基因测序,就是要解开由此四种单元写成的无字天书。各种物种都有各自的基因排列,造成物种的多样性;也造成个体之间的区别,即可识别。

在解开DNA的谜之后,人们陆续发现核糖核酸分子(RNA)、多肽、蛋白质等分子也有螺旋结构。在得出DNA结构之前,沃森就提出“中心法则预测”:“DNA→RNA→蛋白质”。“→”表示信息流方向,即遗传基因控制了生物的生长。后来发现了反向转录酶,有可能改造基因排布,但在常规情况下中心法则还是正确的。

沃森和克里克的这篇论文不足1000字,从总体上解开了遗传之谜。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一起获得了1962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本文作者用画法几何的方法把双螺旋链和横杠与五角星联系起来,彰显DNA与黄金分割的关系,说明生物生生不息与美有多么奇妙的关系。作者将沃森和克里克在英国《自然》(171卷(1953)737-738页)上的插图看成是该模型在平行于螺旋主轴的侧面投影,见图11a,再画其与螺旋轴垂直平面上的投影,即顶视图,如图11b所示。大圆是双螺旋链的投影,中心是螺旋轴的位置。图11a上的0、1,到10是作者标定横杠的序号。0号位于L1和L2侧视交叠处,此横杠在投影图上仅是一点。此点离螺旋轴的垂直距离为0.69纳米。在顶视投影图上,以旋转轴为圆心,以0.69纳米为半经画圆(见图11b),此圆的最右边的点就是0号横杠应通过的点。从此点开始将此圆周分成十等分,并将这些等分点以逆时针方向标上序号1到10。依次在每个等分点画该圆的切线,线的两端终止于双螺旋的投影圆。这些直线就是所有横杠在顶视图上的投影。其两端标志的L[,1]、L[,2]表示从螺旋链L[,1]出发到螺旋链L[,2]为止,使两螺旋链固定。从投影图可以看出横杠长度都是一样的,即1.42纳米;相邻横杠之间的角度均为36°。如在小圆等分点2、4、6、8、10各点之间连接直线,即得正五角星,如图11b所示。所有横杠都可以找到与它平行的五角星的边。在顶视投影图11b中,横杠排列为十重旋转对称,而五角星为五重旋转对称。当从横杠1开始以逆时针方向依次读数前进时,与它们对应的五角星平行边以隔数跳跃方式顺时针方向前进。在对横杠读数一周期时,在相应的五角星上要转两圈。当读数到下一段螺旋的横杠时,五角星的平行边将继续以跳跃式方式前进。只要双螺旋绕其轴前进,就可以对任何一根横杠找到其对应的五角星的边。

前面曾经讨论过用几何作图方法画五角星,而五角星又与黄金分割有密切联系。老天爷(指大自然)怎么会想到参照五角星创造出奇妙的双螺旋链和横杠呢?这是一个多么简单、和谐而又舒展的模型,并在旋转轴附近留有可供人类利用的空间。多么奇妙的生命世界!

五、结束语“公务员之家有”版权所

人性美范文篇3

关键词:《北风那个吹》;知青;人性

对于一代人而言,知青岁月是永远不能磨灭的记忆,反映知青的文学作品,电影、电视剧很多。毫无疑问,以知青生活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也面临着新的选择,即如何突破相同叙事经验下的主题重复和意识形态下的历史共识,重新反思那一段不堪回首的知青生活,在反省中触及灵魂深处的波澜。回顾近二十年来的“知青题材”的文学创作,在大量的令人疲倦的注入中,我们无法拒绝一些老调重弹的主题和陈旧的叙述给我们带来的审美疲劳及审美期待的持续性打击。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从“伤痕文学”的苦难与悲情,到“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美学情调净化。此类题材的文学作品基本上重复了一个视角,即描写知青生活的苦难,极“左”政治下人性的毁灭和异化,揭露“”非常历史岁月的黑暗,凭吊流逝的青春,或表达“青春无悔”的理想情怀。这些固然是深刻的也是令人感动的,它在反映历史真实的同时,也唤起了民众对历史的反省和人性的反省。然而当一段历史作为过去时态被封存起来后,如果文学创作人员仍然迷恋和陶醉其中,继续阐释和演绎,那么最初令人感动的主题必然在岁月的磨洗后,会在大众的心灵上磨出老茧,大量的平庸的实践和缺乏全新审美经验的同类题材作品就不可避免地遭到抵制或拒绝欣赏。

在这一题材文学的生态背景的描述下,知青作家和非知青作家如何寻找新的艺术视角,在对历史的和人性的反省和思考中获得新的思想高度和认识深度,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也是知青作品能否再次得到认同的根本所在。高满堂的《北风那个吹》选择了一次挑战和一个难题,“我女儿特别不爱听我讲这些,她嫌我唠叨,但我作为长辈来说,特别希望把我走过的岁月、积累的经验和经历的磨难都讲给她,目的是让她少走一些弯路,变得更加坚强、明朗和智慧。”,这是高满堂创作这部作品的初衷。

于是,高满堂从沉溺于重复、沉溺于习惯、沉溺于倾诉、沉溺于灌输的叙述中突围出来,另辟蹊径,以青春和轻松的笔触来刻画作品中的人物与命运。当剧中人物与命运由模糊走向清晰、由单纯走向复杂、由纯粹走向多元的时候,我们也被人物命运牢牢控制住了,然后又如梦初醒地发现人性美释放出的绚丽是那么的耀眼。

电视剧的整体故事框架已经表明,剧中人物以爱情和婚姻为故事主体,充满了戏剧性和浪漫情怀,摒弃了以往作品的伤痕、悲情基调。以表现不同历史阶段的人物的人性美为主体,是高满堂《北风那个吹》的一个主要突破。剧中,历史年代和对应那个年代的政治只是人物命运和人性演绎的特定背景,而不是控制人物命运发展的“主体”。然而,当我们对《北风那个吹》做出这一基本的评价时,细嚼慢咽的欣赏和实证就成为必要的依据。

在描写帅子、刘青等知识青年在月亮湾的知青生活中,通过“串点、起哄、闹事、小偷小摸、打架斗殴、传看‘黄书’,鲜为人知的恶作剧、虚荣的小计谋和小手段”等“笑料”,从知青的行为出发,达到对人性的追问甚至拷问,揭示了人生被扭曲、人性被扭曲,灵魂被扭曲的一代,在笑声中让我们感到痛苦的眼泪,造成了强烈的反差。杀猪的情节的巧妙构思、“杀猪的仪式、大家敬礼、致敬告别”,高满堂用“笑”呼唤着人性的回归、人性的复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人物塑造上,高满堂更是以独特的审美角度刻画出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在《北风那个吹》的人物群像中,主要人物的性格都是丰富复杂的,没有一个是单色调和性格单一的人物。其中,农村姑娘牛鲜花的性格特征最为明显。牛鲜花的爱情是唯美主义和唯情主义的,阶级差别、家庭压力都没有使她屈服而且表现出爱的坚定和始终如一,牛鲜花对帅子的爱情是作家阐释人性美的本真体现。“”时代的牛鲜花是村革委会主任,是一个被极“左”思潮异化的、人性和灵魂同样被扭曲的农村青年,在她身上表现出人物真实的多元的歧义。她一方面反对人性论,对知青进行管制、再教育。另一方面,她内心善良、尽可能的去保护知青和她喜欢的帅子。牛鲜花的多面性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本原。“”后,牛鲜花为了帅子的前途而不顾一切,先是为帅子开脱“假英雄”的罪名而哭求五爷,然后又决然地与帅子离婚,表现出了人性的大善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理想。和帅子回到城里后,她和刘青对帅子的争夺,充分体现了爱情的排他性,是人性真的体现,这很难在道德层面进行评价,道德是人们理想中人的规范,并不是人性的真正意义,高满堂把人性深度的复杂挖掘到这种程度,艺术的魅力就表现出来了。牛鲜花身上伟大的人性,在帅子的不辞而别之后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她独自一人担负起抚养儿女和照顾老人的重担,她摆过地摊、端过盘子、说过相声,一个人忍辱负重地在生活中挣扎和奋斗。难能可贵的是她以博大的胸怀收养了帅子和刘青生下的智障男孩。中国妇女一脉传承的传统的人性美,即自我牺牲、忍辱负重、无私奉献,被完美的展现出来加以强化和歌颂。当双目失明的帅子再次出现在她面前时,面对这个抛弃过她、给她带来痛苦的男人,她不计前嫌,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帅子,在凄美的《北风那个吹》的乐曲声中,与帅子跳起了生死离别的芭蕾舞,陪伴他走过最后的日子……。这时,人性的真、善、美得到了升华。衡量文学艺术最高的标准之一,即文学就是人性,在《北风那个吹》中达到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度。在月亮湾的帅子是一个活泼、率直、爱好文艺的青年,帅子其实是率直的谐音。他对生活充满着美好的幻想,表现出积极向上的个性,是单色调的。他给月亮湾带来了勃勃生机,讲《红楼梦》、《一只绣花鞋》,讲《红与黑》,伸手抓去牛鲜花头上的牛粪,为牛鲜花追红纱巾,编写相声,演打虎上山,跳芭蕾舞,这足见他的单纯、善良、可爱。而为了能回到城里,知青们想尽各种办法,暗地里不惜相互争斗,而帅子则不择手段自戕成为失语的残疾人,这刻画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揭示了人性中的自私与脆弱。而离家出走后的帅子内心更是充满了矛盾,他爱着自己的妻子、父母和三个孩子,但是面对为自己付出贞操的刘青,他也无力挣脱,只能以自己的行动为自己的灵魂救赎,给鲜花寄钱,两次在关键时候挽救了鲜花的公司。人物个性发展到最后,是帅子感情的回归和内心的忏悔,是人性的复归。

刘青渴望理想的美满的爱情,她为了爱情可以付出,可以牺牲。她为了帅子失去贞操,看起来是一种牺牲,但是也从中看出她面临邪恶时的自身的卑微和怯懦。她反复误解牛鲜花,为了不让帅子与牛鲜花见面,剪断大喇叭线,还愚不可及的夜间砸开牛鲜花的办公室窗户翻材料,打碎盖有牛鲜花照片的玻璃,以此来保护自己的爱。但当帅子受重伤最需要她的时候,她却甩手而去。这些都源自于她本人真实的内心情感。她个性的自私、不负责任只能使她离爱情越来越远。即使如此,她的身上依然残留着人性的光辉。

狄德罗说:“说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这并不是责难人,而是为人下定义。”在文学作品中,唯有写出复杂的、多面的、歧义的人,才符合艺术真实,才符合“有血有肉”的艺术理想。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称性格复杂的为“圆形人物”。帅子和刘青显然是此类“圆形人物”,他们在不同的时间、环境下,表现出了人性的不同方面,也突出体现了作者对这一作品主旨的深刻领悟。

高满堂在《北风那个吹》作品研讨会上说,“我想在回忆知青年代的时候,我们过去的作品太神圣化,或者说太注重个人的理想,或者说太在意自己,把自己放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上。为了能够让孩子看到上山下乡,《北风那个吹》没有把自己放在任何一个位置,而是像介绍人一样,把一群人演出来给我们的孩子看。”。因此,《北风那个吹》中所塑造的人物个性鲜明,有血有肉,更有人性的真、善、美释放出来的绚丽多彩。

《北风那个吹》从总体故事框架到人物命运演绎过程中,无不充满了激情、想象、歌颂、赞美,就连悲伤、痛苦也充斥着浪漫主义气息,在艺术上达到了新的层次。而她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挖掘了那一代人身上蕴含的人性美,歌颂人性的美,人性的真,人性的善,用大爱去呼唤人性,招唤人性。旨在用人性美净化大众的灵魂,这是该部作品的价值和意义的突破。

人性美范文篇4

关键词:沈从文;文学批评;人性;美与爱;经典重塑

沈从文以其独特的生活感受、独特的审美体验、独特的精神气质,独步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文坛,为后世留下了一部部的文学经典。同样地,作为人文知识分子,他的文学批评以对美的诉求与守护,传承着五四新文学之精神,构建着文学之理想形态,参与着世界意义的创造。

一、人性乌托邦之美学构建

周作人1918年12月发表于《新青年》的《人的文学》,率先竖立起了“人性”觉醒的鲜明旗帜。之后,“人的文学”成为贯穿于五四新文学以来的一条思想主线。周作人以人道主义作为根基,以个人为本位,认为人性是兽性和神性的集合,肯定了人的本能欲望,主张灵肉二重生活要一致,最终实现人性之解放。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梁实秋的文学人性论则更加明确地提出:“文学发于人性,基于人性,亦止于人性,人性是很复杂的,唯因其复杂,所以才是有条理可说,情感想像都要向理性低首。在理性指导下的人生是健康的常态的普遍的;在这种状态下所表现出的人性亦是最标准的;在这标淮之下所创作出来的文学才是有永久价值的文学”,强调了“人性之约束”,“人性”成为文学批评之唯一标准。而到了三十年代,沈从文则申明:“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的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延展丰富了五四以来文学的人性学说,成为经典的自然人性论沈从文所崇尚的理想“人性”,一如其在湘西系列小说中所呈现于世人的那样,是基于人的原初状态之下的天人合一。“他认为:生命是一种至善至美的人的本性,一种蓬勃向上的活力,是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抽象,是健康人生显示的一种完美而崇高的精神。”他在想象构建着自己的人性乌托邦:处身农耕文明社会,本于自然,顺其自然,归于自然,随遇而安,与自然和谐共存;人与人之间,真诚纯朴,充满关爱,超越一切世俗功利,生活的自在状态,人性的自然释放,田园牧歌一般,恬淡而美好。

沈从文曾经满怀希望与欣喜地从原始乡村步入繁华都市,但现实却使他以对“自然人性”的偏爱,以“乡下人”之乡间文化立场来审视现代文明所滋生的各种弊端,批判都市人性的丑陋与萎缩。

在《烛虚》一文中,沈从文秉笔直书:“和尚、道士、会员……人都俨然为一切名分而生存,为一切名词的迎拒取舍而生存。禁律益严,社会益复杂,禁律益严,人性即因之丧失净尽。许多所谓场面上人,事实上说来,不过如花园中的盆景,被人事强制曲折成为各种小巧而丑恶的形式罢了。一切所为所成就,无一不表示对于‘自然’之违反,见出社会的拙象和人的愚心。然而所有各种人生学说,却无一不即起源于承认这种种,重新给以说明与界限。更表示对‘自然’倾心的本性有所趋避,感到惶恐。这就是人生。也就是多数人生存下来的意义。”他以敏锐深刻之洞察力,直击肯綮,针砭时弊,诊断出了人性扭曲萎缩的都市文明病症,试图恢复重建自然健康的理想人性形态。自五四新文学以来,诸多作家、批评家都在沿袭着鲁迅先生所开创的“国民性的批判改造”思维模式,有的后来转向了社会历史批评。然而,沈从文却以文学的“人性观”切人,进行了一次新的思想启蒙,开拓了文学批评的新境界。

基于文学的自然人性哲学,沈从文曾在《小说的作者和读者》一文中指出:“我以为一个作品的恰当与否,必需以‘人性’作为准则。是用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都‘共通处多差别处少’的共通人性作为准则。一个作家能了解它较多,且能好好运用文字来表现它,便可望成功,一个作家对于这一点缺少理解,文字又平常而少生命,必然失败”;在《给志在写作者》一文中他又进一步点明:“一个伟大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对于当前社会黑暗的否认,以及未来光明的向往。“人性”作为沈从文美学理想的意义构建,作为其文学理论批评的一个核心考量与参照,原因在于:对作者而言,“人性”是在小说中的艺术本质表现;对读者而言,“人性”则具有巨大的召唤作用,可以引发其再创造,继而不断地实现自我之完善。

二、文学理想形态之美学守望

作为批评家,无论是作家作品评论还是具体理论创作,沈从文以独到精辟的见地阐释着个人的批评理想,引领着文学的未来走向,以满怀的真挚与期待构建着艺术的美学圣殿,想象设计着文学的现代形态。

沈从文以不变的执着与热忱进行着自己的批评实践。1937年1月,他曾经在《我对于书评的感想》一文中号召实现一场文学运动的自由解放——书评的自由解放,并且进一步明确了评论之功效:“一个作品的同声,又希望成一群读者的指路石”“它沟通了作者与读者的间隔,缩短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对作者言它是一个诤友,对读者言它是一个良友。它的意义是庄严的。沈从文基于对于文学批评的准确定位,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言说着对文学艺术美的诉求与守望。他评论卞之琳的诗:“运用平常的文字,写出平常人的情感,因为手段的高,写出难言的美。”他坦言自己写作的原因:“因为我活到这世界里有所爱。美丽,清洁,智慧,以及对全人类幸福的幻影,皆永远觉得是一种德性,也因此永远使我对它崇拜和倾心。这点情绪同宗教情绪完全一样。这点情绪促我来写作,不断地写作,没有厌倦,只因为我将在各个作品各种形式里,表现我对于这个道德的努力。人事能够燃烧起我感情的太多了,我的写作就是颂扬一切与我同在的人类美丽与智慧。若每个作品还皆许可作者安置一点贪欲,我想到的是用我的作品去拥抱世界,占有这一世纪所有青年的心。……生活或许使我平凡与堕落,我的感情还可以向高处跑去;生活或许使我孤单独立,我的作品将同许多人发生爱情同友谊。……”沈从文在人文主义的旗帜下,承续着五四时代“美”与“爱”之文学理想,在“美”与“爱”之中观察体验着生命的意义,书写着社会与人生。在《美与爱》一文中,他又进行了专门的论述:“一个人过于爱有生一切时,必因为在一切有生中发现了‘美’,亦即发现了‘神’。“然而人是能够重新创造‘神’的,且能用这个抽象的神,阻止退化现象的扩大,给新的生命一种刺激启迪的。”我们实需要一种美和爱的新的宗教,来煽起更年青一辈做人的热诚,激发其生命的抽象搜寻,对人类明日未来向上合理的一切设计,都能产生一种崇高庄严感情。国家民族的重造问题,方不至于成为具文,为空话”。沈从文推崇蔡元培所倡导的“美育代宗教”,很重视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强调由“立人”出发,通过神圣之“美”和世间至“爱”的诗意观照,培塑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与时代精神,最终实现民族国家的重造与发展。

沈从文曾经评论冯文炳的作品:“充满了一切农村寂静的美”“作者所显示的神奇,是静中的动,与平凡的人性的美”;评论徐志摩所创作的《雪花的快乐》:“这里是作者为爱所煎熬,略返凝静,所作的低诉。柔软的调子中交织着热情,得到一种近于神奇的完美”。足见他的作家作品评论不同于倚重功利性的社会历史批评,更多地基于文学的纯美理想,是一次次的寻美之旅。一方面,沈从文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营造着爱与美的世界,与此同时,他的文学理论批评又在梳理总结着现代文学史,思考探测着文坛状况,表达着对现代文学美学构建与可能设想。

当然,面对文坛创作的概念化、公式化、雷同化、单一化倾向,沈从文力倡“作家问需要一种新运动”,积极祛除作品“差不多”现象之流弊;面对文学的商品化、政治化倾向,沈从文敏锐地探明了“社会固有了进步,文运实已堕落”(之症候所在:“堕落的原因,一为从民十五起始,文学运动势力由北向南,由学校转入商场,与上海商业资本结合为一,文学作品有了商品意义,成为商品之一种。从表面看,是大大发展,事实说来,它必然受损害。一为民十八以后,这个带商品性得商人推销的新文学事业,被在朝在野的政党同时看中了,它又与政治结合为一,从表面看,越有前途,事实说来,只会更糟”;同时提出了“文运的重建”,及时地进行纠偏,修复着文学生态。落实到问题具体方案的设计与施行上,沈从文萌生了“经典重造”之坚定信念:“经典的重造,不是不可能的。经典的重造,在体裁上更觉得用小说形式为便利。这种新经典的产生,还待多数从各方面来努力。这努力的起始,是有识者将写作专利,从少数‘职业作家’独占情形下解放,另外从一个更宽广的社会中去发现作家,鼓励作家,培养作家”;而且,“新经典的原则,当从一个崭新观点去建设这个国家有形社会和无形观念。尤其是属于做人的无形观念重要。勇敢与健康,对于更好的‘明天’或‘未来’人类的崇高理想的向往。为追求理想,牺牲心的激发……更重要点是从生物学新陈代谢自然律上,肯定人生新陈代谢之不可免,由新的理性产生‘意志’,且明白种族延续国家存亡全在乎‘意志’,并非东方式传统信仰的‘命运’。用‘意志’代替‘命运’,把生命的使用,在这个新观点上变成有计划而能具连续性,是一切新经典的根本”。重造经典,沈从文立于全人类、全民族的高度,由审美构想到审美救赎,以爱与美之崇高艺术理想与人生观照,超越功利,超越时空,使得有限的生命实现了无限的自由发展。

人性美范文篇5

关键词:德性;教化;音乐

德性对个体的行为与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与规范作用。良好德性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但德性的培养是一个缓慢且艰难的过程,关键是需要触动受教育者的心灵。音乐是心灵的艺术,音乐与心灵的相通性为音乐教育有效开展德性教化提供了可能。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探讨音乐教育的德性教化的有效性与实现路径,对学校教育在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水平,完善人性品质等方面的实践探索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一、德性及其德性教化

德性,是伦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指人的道德品性,德性隶属于人性,是浮于人性表面的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和品性,是体现人性好的一方面的内容和本质。东西方对德性的理解有差异。中国德性的基本内涵是“德”,在我国传统哲学、伦理学对“德性”的理解寓于对“德”的理解中,作为道德品质的“德性”的词义是中性词,即德性非“美德”。德性有好坏之分,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对德性的层次进行了划分:圣德、仁德、凡人之德,并将“仁”作为其德性思想的核心。在西方,德性内涵的核心是“善的理念”,德性是公认为好的、优良的或值得赞扬的品质,是一个整体性善的综合,如智慧、勇敢、节制、正义,等等。如果我们从伦理学的角度把人的品性划分为两种状态,即善的状态和恶的状态的话,德性就是品性的善的状态,也就是说,德性总是与善有关。德性作为个体品性总是呈现出稳定的心理意向或心理定势,不仅在行为方面,而且在认识、情感和意志等活动中体现为稳定的态度,对一个人的行为具有规范和导向作用。可以说,德性作为道德意义上的好品质是使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乃至人成为善的道德规定性。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每种德性既使承载德性的实体本身达到优秀和卓越的状态,也使其功能达到完善。……人的德性也必定就是这样的品质了,通过它一个人变成优秀能干的人,又能把人的所固有的功能实现到完善。”[1]一个具有良好德性之人是一个“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人,不会感到道德规范对自己的约束力。德性是不同于一般行为习惯的意向(心理定势)或性格特性,德性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环境的作用下通过智慧选择形成的[2],即德性是可教的。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的教育思想,就很早揭示了德性教化的可能,因为知识的可教性蕴涵了德性的可教性。德性作为个体的内在品质是可教的,德性教化的目的是人在不断超越自身自然属性的过程中获得一种“内在的卓越或优秀的人性”。教育是一种育人的活动,其目的是促进人的社会化,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体现在个体的身上就是培养受教育者的素质,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方面,而德性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占据首要地位,正如我们经常所强调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培育。因为,德性是人类精神的灵魂,德性作为精神性的内在品质,是一个人的灵性生命成长的“源泉”,也是生命力的“启动器”和自我规范的“自动器”。德性使人成其为人,德性的缺失是人性的最大缺失,没有德性的人性就会沦落为兽性,也决定其行为不能向“善”性发展,更奢谈成为贡献社会之人才。因此,德性教化与培育是教育活动的首要任务。学校教育中的各种课程都内在地含有德性教化的内容,而包括音乐在内的艺术课程在提升人的德性方面具有独特的方法与意义。

二、触动心灵是德性教化的前提

1.现实道德危机呼唤人的德性提升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类的道德世界造成了很大的冲击,部分青年学生内心茫然、空虚、孤独,精神与道德陷入危机,冷漠、吸毒、犯罪等不道德或反道德的现象愈来愈多。因此,在现代社会,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呼唤,对人类心灵的净化与心灵的慰藉,对人的德性提升都显得非常必要。音乐作为与人的心灵直接相通的艺术,一方面如“心灵鸡汤”般,滋养着人性中所固有的“善”的成长;另一方面,它犹如一剂良药,发挥其应有扶正祛邪、抑恶扬善的“疗效”,“疗愈”受伤的心灵,修补残缺的“人性善”。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对德性独特的教化作用愈加显著。教化,即教育与感化。教化不仅仅是简单的“教”,更强调的是“化”。“教”是外在的“,化”是内在的,且只有触及到心灵的前提下才能做到“化”。心灵的本性应该是从善、从美的,教化的目的就是要使人弃恶从善,使人的心灵从丑恶的边缘回归到真善美[3]。人类自古以来就认识到了音乐对人的德性教化的作用。荀子云:“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以不能免也,故人不能无乐。”荀子认为实施礼乐教育是极其必要的,因为人之性恶,故需音乐的教化使其得到改善[4]。古希腊人把音乐称为“灵魂的体操”,在柏拉图看来,要求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必须以音乐陶冶心灵,因为“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以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研究,把人教育成为美和善的”[5]。

2.音乐教育直逼内心,触动心灵

触动心灵是德性教化的前提。“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表现在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等效应上。”[6]音乐是心灵的表达,是心灵最深处的呻吟,即音乐能直接与心灵相通,这种相通性为音乐教育德性教化的有效性提供了可能。音乐能以其特有的方式,以最强烈的力量深入人的心灵的最深处,开启心灵的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从而促发人性中蕴含的美、善、真的因子,培植美好的人性,提升人的德性。音乐教育是进行德性教化的有效载体,音乐对人的情感陶冶、心灵净化、品格塑造的巨大效果,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得到了最充分、最深刻、最尽情的展现。音乐具有德性教化的作用,并不是所有的音乐作品都有利于人的德性的提升。但在学校教育的特殊环境下,通过专业教育者的引领,通过对教材与教法的合理选择,按照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效提升受教育者德性的效率就会更高、效果更好。

三、音乐教育的德性教化途径

音乐不仅是“听觉”的艺术,更是“心觉”的艺术,虽然通过音乐提升人的德性的途径很多,但任何途径都不能避开音乐中蕴含的、与“心觉”相连的“情、美、善”的基本因素。音乐教育的德性教化过程主要是通过意境的理解,情感的体验,美的感受,善的引导,从而净化心灵、激活善性、提高德性。

1.情的触动

人是有情感的存在物。而情感是触动心灵的纽带,德性教化就要以人的情感触发为前提。就这一功能而言,音乐教育恰恰独具优势。首先,音乐是富含情感的艺术,音乐作品一旦创作完成,情感便作为一种无声的、隐性的因素,存在于音乐作品之中,与音乐作品融为一体,赋予其感染力和生命力,如语言、旋律、节奏、音高、音色等无一不是情感的再现。这就是所谓的“乐为心声”。其次,情感是音乐教育的灵魂,没有情感的音乐教育就没有生命力。在一定意义上来说,音乐教育的过程就是情感体验的过程,既是学习者体验音乐作品自身所蕴含的情感内涵过程,同时也是音乐作品中表现的情感与学习者自己的情感的共鸣过程。音乐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找准学生情感的突破口,创设一定的愿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其入境,生发情感;在意境中激情、动情。情感激发应贯穿于音乐教育的全过程,有了情感的激发,人性中深层次的德性因子才能被激活,美与善的种子才能在其中萌发、生长。

2.美的感化

美与真、善具有十分相似的品质,美的内涵中必然包含真、善的内容。审美教育是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艺术教育的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是学生在一种“自由状态”下进入美的情境,获得美的体验。其本质是“以美引真”、“以美导善”、“以美化情”。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音乐教育的原则,发现与感受音乐中的美,以美感化心灵,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塑造完美的人性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教育中教师要充分挖掘音乐作品中的语言美、旋律美、意境美、思想美、情感美、心灵美等,尤其是其中的人性之美。如交响曲《命运》作者贝多芬将自己的血和泪深深的镶嵌在音符中,在美的旋律中,揭示了人类在困境面前所展示出来的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深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人性美,谱写了一曲对人性崇高之美的赞歌。给人强烈的“心灵震撼”,给人一种平庸者听了可走向高尚、沉沦者听了可奋发向上、邪恶之人听了可弃恶从善的深深感受。悲剧美也是美学的主要范畴之一。它是在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悲剧性的艺术表现中对美的肯定,从而达到颂扬美好人性的目的。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音乐以同步乐、画内乐、画外乐以及蒙太奇的手法穿插其中,映射出影片主人公的音乐天才以及不屑世俗与名利的内心自由,影片最后将长时间的钢琴演奏作为背景音乐,将对悲剧就要发生而美好事物就要消失而感到留恋和惋惜的隐藏在人的心灵深处的“人性善”激发出来,给人以心灵的洗涤与净化。更经典的还有歌剧《奥赛罗》、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等。

3.善的引导

善,即好。在德性中指善良、善意,富有爱心、同情心,是一种人本主义关怀。人性善是一种无限的内在追求过程,其实现方式既是个人的追求,又是教化的结果。“善”是人性中最为美好的品质,是美好德性的品质。“以乐储善”是音乐教育的功能体现。在人的德性发展中,“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贝多芬语)。音乐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善的内容,音乐教育就是要在对作品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挖掘出作品的“善”,与受教育者的心灵联通,促使他们人性中善的因子萌发、生长,最终成长为一颗美好的果实,从而使受教育者人性得以塑造、德性得以提升。电影《美丽心灵》就是这样一部深入人物心灵世界以美引善的很好的影片,故事中艾丽西亚以善良、仁爱、无私的美丽人性去温暖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纳什的那颗孤独、脆弱的心,很好地渲染了她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其中的配乐采用钢琴与交响乐的组合,在流畅优美的旋律、深沉而细腻的表现中,引领着观众进入了一个追寻美丽心灵和人性臻善的蜕变过程。音乐作品中饱含丰富的情、美、善的内容,它们不彼此割裂,而是融合在一部完整的音乐作品中。音乐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德性培育、心灵滋养也必须在情、美、善的共同交织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音乐教育对情、美、善的引导与启迪具有多端性,音乐作品中的声音、画面、语言、动作等都可以成为切入的端口,这就需要教育者对教学内容进行独具匠心的设计。总之,音乐既传情感又育心迹。音乐在人类历史上促成了人的自我精神的提升与人格的塑造。音乐与个体内在精神的对应,温暖了人的心灵,成为人性发展完善的终极关怀。音乐是人类共有的精神食粮,社会愈发展,人类更需要音乐来温暖心灵、净化人性。

作者:孙凯 单位:北京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建华,冯丕红《.论语》中的“好学”之德及现代启示[J].大学教育科学,2013(1):112-117.

[2]江畅.论德性[J].伦理学研究,2010(4):6-11.

[3]古代君子必修课———六艺[EB/OL].

[4]陈丽娟.论音乐过化存神之妙用[J].黄河之声,2011(3):63.

人性美范文篇6

论文摘要电视剧《上门女婿》的热播受到许多观众的好评,也引起了学术界对这部作品的多方面关注与多角度评析。对该剧的研究有从社会学角度剖析的,也有从影视语言本体探究的。从另一个角度,即美学的角度,对该剧所体现的美学价值及审美效应作以解读,可以拓展学术研究的层面,使观众从该剧中进一步得到美的陶冶和感染,提高其从影片中获取

电视剧《上门女婿》(原名《黄河九十九道弯》)将黄河作为主线,以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黄河流域的农村生活为背景,讲述了地地道道的中国农民在由贫困走向致富的时代变革中,生活、观念、心灵、情感以及命运的变迁。谱写了以“上门女婿”马四辈为代表的黄河儿女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向往富裕生活的一曲新歌。全剧围绕男主人公马四辈和两个女人高枝枝与冷洁之间的婚姻纠葛以及女主角高枝枝和另外两个男人陈斌、李双银之间的情感变故,讲述了这位上门女婿在其人生道路上所经历的艰辛、曲折的生存经历与爱恨情仇。下面我们试从美学的角度对该剧作以解读。

一、《上门女婿》的社会美解读

“审美存在是审美客体或审美属性系统存在。是指那些人化了的具有审美属性的客体系统存在,是人类社会、自然等领域中,具有审美属性的客体系统的总和。”电视剧《上门女婿》,从“社会美”这一审美存在的形式看,无论是演员的服装设计还是房屋、农具等道具的选择,都体现出了农村这一特殊环境中“生活美”的纯朴与敦厚。而剧中对马四辈个人品格的刻画,又使“人性美”成为该剧吸引观众的必不可少的亮点。

1、生活美分析

社会美是人类生产与生活中所体现的审美存在的总称,是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及其创造的产品与结果的审美价值形式,社会美又分为生活美、人性美等形式。电视剧《上门女婿》中人们日常生活的质朴、有序与闲淡无不表现了生活的规律,体现出生活美的内涵。上个世纪的60-70年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而经济上的灾难主要是由农村粮食的短缺与相关土地政策引起的。生活在这个大环境下的《上门女婿》里的那一帮人也必然逃脱不了时代的灾难,他们的“目的需要”无非是通过自己辛苦的劳动。让自己多分点粮食。而正是基于这一现实而又“可怜”的目的,使孩子能够出生在集体分粮日之前,郭大海的前妻丑花才从麦草垛上一跃而下,最终丑花实现了她和丈夫的那个所谓的“目的”,而她失去的却是因难产而告终的宝贵生命。目的需要、情感欲求、道德理性、认知理性,这些标志着“生活美”的因子,也在中国这个特殊的时代、特殊的环境里被分成物质与精神两派,而支撑生命的最基础的物质层面,在此时所占的比重已经远远超越了人们生活所需的精神层面。这就是《上门女婿》对所谓“生活美”的阐释,而这种阐释,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悲惨的。当镜头触及到丑花一家这个小小的社会个体的时候,“生活美”因丑花的悲剧而蒙上了一层让人辛酸的面纱。但是,当我们想到了人类历史永不停歇的进步与发展这一层面时,《上门女婿》里的那些为历史发展而辛勤劳动着的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的场景,又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纯朴、厚重与诚实的“生活美”。这种生活美更具体的却是体现在了剧中服装的设计与故事环境选取上。那粗朴的农家小院,那打着褶皱的土旧风格的服饰以及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简约、粗朴的个性,又把此时此刻的“生活美”演绎的不悲不吭。

2、人性美分析

人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而所谓“人性美”就是指人这个结构体所具有的审美属性。在社会美的分类中,人性美是社会美的核心和集中体现,而在人性美的形体美、行为美和心灵美的这三个层面中,心灵美又是“人性美”的一种升华了的表现。而心灵美,在《上门女婿》中尤其让马四辈诠释的淋漓尽致。与高枝枝刚结婚时,马四辈就已经知道高怀了别人的孩子,面对这一残忍的现实马四辈选择的是包容与接受:当高枝枝与养蜂人私奔后,马四辈没有将内心的愤怒与羞愧发泄在自己的岳母和孩子身上,这位黄河的后辈将自己所有的感触都深深的隐藏了起来,却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果树的种植上,最终也为自己赢得了“苹果大王”的美誉,并最先成了桃花村少有的“万元户”,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而更让马四辈安慰的是两个女儿都考上了大学。马四辈在高枝枝与人私奔后又做爹,又做娘,又做儿子。还要照顾生病的岳母,他的这种心灵是伟大的,更是崇高的。到这里,马四辈这一艺术形象的心灵美被演员张丰毅诠释的真切而又感人至深,可以说达到了戏剧矛盾;中突的极点。也因此,剧中的马四辈真正超越了个人狭隘的欲求。走向了无私、伟大而自由的境界。《上门女婿》里马四辈的“人性美”被演绎到如此境界,究其原因,是与演员张丰毅精湛的表演技巧分布开的。张丰毅的影视艺术表演创作早在1980年就开始了,影片《塞外夺宝》中荆天雷这艺术形象的出现,正式标志着张丰毅首部成熟电影作品的现世。继而,在以后的几年里。张丰毅在银幕上成功演绎了各种不同身份的人物,他所创造的作品比较重要的有:《骆驼祥子》、《城南旧事》、《鸽子迷奇遇》、《商界》、《龙年警官》、《曼荼萝》、《青春无悔》、《霸王别姬》、《荆柯刺秦王》等等。而正是在这些作品中,他所表现的一个个富有特色的艺术形象,最终也将张丰毅的个人形象深深的植根在了观众的心目中。正如在电视剧《上门女婿》中所表现的那样,在电影表演艺术的创作中。张丰毅在其所演的每部影片中都将一个个艺术形象塑造的饱满、真切而又个性十足,把握住了艺术形象塑造的精髓。一直想饰演一次纯正的农民形象的张丰毅,在张晓春导演的本剧中恰到好处的满足了自己的这一愿望。

二、《上门女婿》的自然美解读

故事始终的主线,更在精神境界上为该剧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黄河的博大。源于其永不停歇的奔涌:而黄河的崇高。却因其顽强的生命力和气吞万里的气势《上门女婿》以黄河这一自然景观为贯穿全剧的主线,不但使黄河成为每次剧情升华的一个标志点,而黄河本身的开阔、雄壮与力量之感,也都让观众们领略到了一种自然的崇高、壮阔的“自然美”。同时,黄河的博大胸襟与有容乃大的品格,也熏陶与感染着以马四辈为代表的黄河儿女们,正是这种精神让马四辈勇敢地承担起了生活给予他的所有困难。

《上门女婿》采用大全景,摄录满银幕的黄河景象,这让此时的画面显得庄严而沉默。自然景物是影视剧中应用较多,也是十分自由的影视画面构成因素。它们虽很少承担实在的叙事任务,却能以不同的表达方式灵活地表达情绪状态、内心体验,传递出丰富的意义。每当马四辈身遇困难而又不想或不便和别人提及的时候,只能面对黄河,独自一人领略“把酒问黄河”的孤寂了。而此时,观众从屏幕上看到大篇幅黄河局部的全景描述,不禁感叹,马四辈的哀愁也正如这广袤的黄河滩,什么时候才有个头,何时才会触及其边缘呢!黄河景观的“自然美”,此时此刻又被观众赋予了一种饱含同情与哀怨的审美情绪,这便使得“自然美”,不再美的那么简约与单调。因此,黄河在剧中大篇幅屏幕形象的构造,成了具有独立意义的影视剧情组成部分《上门女婿》的画面构成经过这样的处理,使自然风景由被动的陪体转变为人物心灵的主动塑造者,从而触动了观众难以抑制的激情并引发其深沉的思考。

三、《上门女婿》的审美效应解读

电视艺术是集音乐、美术、戏剧等多门艺术形态于一身的综合艺术。采传统艺术百家的优点为其所用。“电视文艺充分发挥电视视听手段的魅力,调动声、光、色、画等多种视听元素,极大地丰富自己的艺术表现力,将戏剧的情节性、曲艺的诙谐性、诗歌的抒情性、杂技的惊险性等等,加以筛选、组合、运用,构成独特的电视文艺形态。”通过电视节目,观众可以享受到音乐的优美、绘画的绚丽与戏剧矛盾冲突的张力,使自己的审美经验得到一定的培养与强化。表现在外部,便是审美需要与审美欲求的迫切、审美理解与审美领悟的提升以及审美愉悦与审美情感的宣泄。当审美经验被慢慢培养起来之后,随着审美能力的逐渐提高,观众的审美境界也必然会达到一种超乎功力的层次。这整个的过程便是电视剧带给观众的“美”的效应。电视剧《上门女婿》便将这一“美”的效力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让我们领略了“生活美”的真谛,感受到了“人性美”的崇高,同时又将黄河这一自然景观所表现出的“自然美”的魅力呈现在了观众的面前,使观众一次又一次的被各种形式的审美存在所感动着、熏陶着。这一过程落实到人们的精神境界上,便是审美的经验的培养、审美能力的提高与审美境界的塑造。下面我们详细分析一下:

1、审美经验的培养与审美能力的提高

《上门女婿》主要塑造了两个极端的艺术形象:一个是集男人的所有美德于一身的马四辈,另一个是集中了女人所有缺点的高枝枝。高枝枝这个反面典型,爱慕虚荣,一心向往城市生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引发了婚前怀孕、婚后私奔、私生女不幸遇难、最终腰部严重受伤而坐上了轮椅等这样一些故事。从高枝枝一次又一次的背叛,我们理解了人性丑的一面,带着对高枝枝这一艺术形象的唾弃与厌恶,观众的审美经验也开始慢慢对此种行为予以排斥。相反,在高枝枝作出如此种种违背伦理道德的事情之后,马四辈内心深处依然爱着这个让自己又恨又怜的女人。还担负起本该这个女人该尽的所有义务。马四辈这一艺术形象被庞一川编剧美化的实在太完美了,完美的几乎让所有的观众深深记住并爱上了这一艺术形象。当《上门女婿》上映结束后,带着对马四辈这一艺术形象的无限眷恋与回味,观众的审美经验被建立起来了,那就是马四辈的人性美是值得肯定的,而高枝枝的人性丑亦当是被绝对否定的。因此,当观众们认识到自己的审美需要在那里,审美欲望与需求是什么的时候,这也就标志着他们的审美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了。

2、审美境界的塑造与提高

欣赏任何形式的艺术,都必然会经过感知、想象、理解与认知这些关键的步骤,这一步骤也是审美境界得以塑造与提高的必然选择。电视剧的影像叙事是技术、叙事与表意三个层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技术是保证影像质量的基础,叙事则是影像的基本功能,而表意则是影像追求的最高层面。优秀的影像作品往往不仅仅满足于完成基本叙事,总试图在叙事之外表达某些更加深刻的话语和思想,这也正是众多影视创作者所追求的目标。”《上门女婿》中广阔、雄壮的黄河景观固然会使观众倍感舒畅,但祭奠黄河这一看似简单而又略带封建迷信意味的形式,其所包含的深刻哲理却是观众应该认识到并仔细体味的。这种隐藏在电视画面内部的哲理,就是对黄河宽容、博大与充满无限力量的敬重。同时,也是对如马四辈一样继承了黄河优秀品格的一代人的肯定。从对影视画面的感性认识到对其故事情节的理性剖析,从对看似简单与愚昧的表面现象的感悟到最终体味到了其中蕴含的深刻的人生哲理,这便是观众的审美境界的塑造与提高。这种审美境界的实现,最终会促成个人审美修养的提高与审美个性的确立。

人性美范文篇7

关键词:沈从文;文学批评;人性;美与爱;经典重塑

沈从文以其独特的生活感受、独特的审美体验、独特的精神气质,独步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文坛,为后世留下了一部部的文学经典。同样地,作为人文知识分子,他的文学批评以对美的诉求与守护,传承着五四新文学之精神,构建着文学之理想形态,参与着世界意义的创造。

一、人性乌托邦之美学构建

周作人1918年12月发表于《新青年》的《人的文学》,率先竖立起了“人性”觉醒的鲜明旗帜。之后,“人的文学”成为贯穿于五四新文学以来的一条思想主线。周作人以人道主义作为根基,以个人为本位,认为人性是兽性和神性的集合,肯定了人的本能欲望,主张灵肉二重生活要一致,最终实现人性之解放。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梁实秋的文学人性论则更加明确地提出:“文学发于人性,基于人性,亦止于人性,人性是很复杂的,唯因其复杂,所以才是有条理可说,情感想像都要向理性低首。在理性指导下的人生是健康的常态的普遍的;在这种状态下所表现出的人性亦是最标准的;在这标淮之下所创作出来的文学才是有永久价值的文学”,强调了“人性之约束”,“人性”成为文学批评之唯一标准。而到了三十年代,沈从文则申明:“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的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延展丰富了五四以来文学的人性学说,成为经典的自然人性论沈从文所崇尚的理想“人性”,一如其在湘西系列小说中所呈现于世人的那样,是基于人的原初状态之下的天人合一。“他认为:生命是一种至善至美的人的本性,一种蓬勃向上的活力,是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抽象,是健康人生显示的一种完美而崇高的精神。”他在想象构建着自己的人性乌托邦:处身农耕文明社会,本于自然,顺其自然,归于自然,随遇而安,与自然和谐共存;人与人之间,真诚纯朴,充满关爱,超越一切世俗功利,生活的自在状态,人性的自然释放,田园牧歌一般,恬淡而美好。

沈从文曾经满怀希望与欣喜地从原始乡村步入繁华都市,但现实却使他以对“自然人性”的偏爱,以“乡下人”之乡间文化立场来审视现代文明所滋生的各种弊端,批判都市人性的丑陋与萎缩。

在《烛虚》一文中,沈从文秉笔直书:“和尚、道士、会员……人都俨然为一切名分而生存,为一切名词的迎拒取舍而生存。禁律益严,社会益复杂,禁律益严,人性即因之丧失净尽。许多所谓场面上人,事实上说来,不过如花园中的盆景,被人事强制曲折成为各种小巧而丑恶的形式罢了。一切所为所成就,无一不表示对于‘自然’之违反,见出社会的拙象和人的愚心。然而所有各种人生学说,却无一不即起源于承认这种种,重新给以说明与界限。更表示对‘自然’倾心的本性有所趋避,感到惶恐。这就是人生。也就是多数人生存下来的意义。”他以敏锐深刻之洞察力,直击肯綮,针砭时弊,诊断出了人性扭曲萎缩的都市文明病症,试图恢复重建自然健康的理想人性形态。自五四新文学以来,诸多作家、批评家都在沿袭着鲁迅先生所开创的“国民性的批判改造”思维模式,有的后来转向了社会历史批评。然而,沈从文却以文学的“人性观”切人,进行了一次新的思想启蒙,开拓了文学批评的新境界。

基于文学的自然人性哲学,沈从文曾在《小说的作者和读者》一文中指出:“我以为一个作品的恰当与否,必需以‘人性’作为准则。是用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都‘共通处多差别处少’的共通人性作为准则。一个作家能了解它较多,且能好好运用文字来表现它,便可望成功,一个作家对于这一点缺少理解,文字又平常而少生命,必然失败”;在《给志在写作者》一文中他又进一步点明:“一个伟大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对于当前社会黑暗的否认,以及未来光明的向往。“人性”作为沈从文美学理想的意义构建,作为其文学理论批评的一个核心考量与参照,原因在于:对作者而言,“人性”是在小说中的艺术本质表现;对读者而言,“人性”则具有巨大的召唤作用,可以引发其再创造,继而不断地实现自我之完善。

二、文学理想形态之美学守望

作为批评家,无论是作家作品评论还是具体理论创作,沈从文以独到精辟的见地阐释着个人的批评理想,引领着文学的未来走向,以满怀的真挚与期待构建着艺术的美学圣殿,想象设计着文学的现代形态。

沈从文以不变的执着与热忱进行着自己的批评实践。1937年1月,他曾经在《我对于书评的感想》一文中号召实现一场文学运动的自由解放——书评的自由解放,并且进一步明确了评论之功效:“一个作品的同声,又希望成一群读者的指路石”“它沟通了作者与读者的间隔,缩短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对作者言它是一个诤友,对读者言它是一个良友。它的意义是庄严的。沈从文基于对于文学批评的准确定位,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言说着对文学艺术美的诉求与守望。他评论卞之琳的诗:“运用平常的文字,写出平常人的情感,因为手段的高,写出难言的美。”他坦言自己写作的原因:“因为我活到这世界里有所爱。美丽,清洁,智慧,以及对全人类幸福的幻影,皆永远觉得是一种德性,也因此永远使我对它崇拜和倾心。这点情绪同宗教情绪完全一样。这点情绪促我来写作,不断地写作,没有厌倦,只因为我将在各个作品各种形式里,表现我对于这个道德的努力。人事能够燃烧起我感情的太多了,我的写作就是颂扬一切与我同在的人类美丽与智慧。若每个作品还皆许可作者安置一点贪欲,我想到的是用我的作品去拥抱世界,占有这一世纪所有青年的心。……生活或许使我平凡与堕落,我的感情还可以向高处跑去;生活或许使我孤单独立,我的作品将同许多人发生爱情同友谊。……”沈从文在人文主义的旗帜下,承续着五四时代“美”与“爱”之文学理想,在“美”与“爱”之中观察体验着生命的意义,书写着社会与人生。在《美与爱》一文中,他又进行了专门的论述:“一个人过于爱有生一切时,必因为在一切有生中发现了‘美’,亦即发现了‘神’。“然而人是能够重新创造‘神’的,且能用这个抽象的神,阻止退化现象的扩大,给新的生命一种刺激启迪的。”我们实需要一种美和爱的新的宗教,来煽起更年青一辈做人的热诚,激发其生命的抽象搜寻,对人类明日未来向上合理的一切设计,都能产生一种崇高庄严感情。国家民族的重造问题,方不至于成为具文,为空话”。沈从文推崇蔡元培所倡导的“美育代宗教”,很重视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强调由“立人”出发,通过神圣之“美”和世间至“爱”的诗意观照,培塑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与时代精神,最终实现民族国家的重造与发展。

沈从文曾经评论冯文炳的作品:“充满了一切农村寂静的美”“作者所显示的神奇,是静中的动,与平凡的人性的美”;评论徐志摩所创作的《雪花的快乐》:“这里是作者为爱所煎熬,略返凝静,所作的低诉。柔软的调子中交织着热情,得到一种近于神奇的完美”。足见他的作家作品评论不同于倚重功利性的社会历史批评,更多地基于文学的纯美理想,是一次次的寻美之旅。一方面,沈从文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营造着爱与美的世界,与此同时,他的文学理论批评又在梳理总结着现代文学史,思考探测着文坛状况,表达着对现代文学美学构建与可能设想。

当然,面对文坛创作的概念化、公式化、雷同化、单一化倾向,沈从文力倡“作家问需要一种新运动”,积极祛除作品“差不多”现象之流弊;面对文学的商品化、政治化倾向,沈从文敏锐地探明了“社会固有了进步,文运实已堕落”(之症候所在:“堕落的原因,一为从民十五起始,文学运动势力由北向南,由学校转入商场,与上海商业资本结合为一,文学作品有了商品意义,成为商品之一种。从表面看,是大大发展,事实说来,它必然受损害。一为民十八以后,这个带商品性得商人推销的新文学事业,被在朝在野的政党同时看中了,它又与政治结合为一,从表面看,越有前途,事实说来,只会更糟”;同时提出了“文运的重建”,及时地进行纠偏,修复着文学生态。落实到问题具体方案的设计与施行上,沈从文萌生了“经典重造”之坚定信念:“经典的重造,不是不可能的。经典的重造,在体裁上更觉得用小说形式为便利。这种新经典的产生,还待多数从各方面来努力。这努力的起始,是有识者将写作专利,从少数‘职业作家’独占情形下解放,另外从一个更宽广的社会中去发现作家,鼓励作家,培养作家”;而且,“新经典的原则,当从一个崭新观点去建设这个国家有形社会和无形观念。尤其是属于做人的无形观念重要。勇敢与健康,对于更好的‘明天’或‘未来’人类的崇高理想的向往。为追求理想,牺牲心的激发……更重要点是从生物学新陈代谢自然律上,肯定人生新陈代谢之不可免,由新的理性产生‘意志’,且明白种族延续国家存亡全在乎‘意志’,并非东方式传统信仰的‘命运’。用‘意志’代替‘命运’,把生命的使用,在这个新观点上变成有计划而能具连续性,是一切新经典的根本”。重造经典,沈从文立于全人类、全民族的高度,由审美构想到审美救赎,以爱与美之崇高艺术理想与人生观照,超越功利,超越时空,使得有限的生命实现了无限的自由发展。

人性美范文篇8

论文摘要电视剧《上门女婿》的热播受到许多观众的好评,也引起了学术界对这部作品的多方面关注与多角度评析。对该剧的研究有从社会学角度剖析的,也有从影视语言本体探究的。从另一个角度,即美学的角度,对该剧所体现的美学价值及审美效应作以解读,可以拓展学术研究的层面,使观众从该剧中进一步得到美的陶冶和感染,提高其从影片中获取

电视剧《上门女婿》(原名《黄河九十九道弯》)将黄河作为主线,以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黄河流域的农村生活为背景,讲述了地地道道的中国农民在由贫困走向致富的时代变革中,生活、观念、心灵、情感以及命运的变迁。谱写了以“上门女婿”马四辈为代表的黄河儿女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向往富裕生活的一曲新歌。全剧围绕男主人公马四辈和两个女人高枝枝与冷洁之间的婚姻纠葛以及女主角高枝枝和另外两个男人陈斌、李双银之间的情感变故,讲述了这位上门女婿在其人生道路上所经历的艰辛、曲折的生存经历与爱恨情仇。下面我们试从美学的角度对该剧作以解读。

一、《上门女婿》的社会美解读

“审美存在是审美客体或审美属性系统存在。是指那些人化了的具有审美属性的客体系统存在,是人类社会、自然等领域中,具有审美属性的客体系统的总和。”电视剧《上门女婿》,从“社会美”这一审美存在的形式看,无论是演员的服装设计还是房屋、农具等道具的选择,都体现出了农村这一特殊环境中“生活美”的纯朴与敦厚。而剧中对马四辈个人品格的刻画,又使“人性美”成为该剧吸引观众的必不可少的亮点。

1、生活美分析

社会美是人类生产与生活中所体现的审美存在的总称,是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及其创造的产品与结果的审美价值形式,社会美又分为生活美、人性美等形式。电视剧《上门女婿》中人们日常生活的质朴、有序与闲淡无不表现了生活的规律,体现出生活美的内涵。上个世纪的60-70年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而经济上的灾难主要是由农村粮食的短缺与相关土地政策引起的。生活在这个大环境下的《上门女婿》里的那一帮人也必然逃脱不了时代的灾难,他们的“目的需要”无非是通过自己辛苦的劳动。让自己多分点粮食。而正是基于这一现实而又“可怜”的目的,使孩子能够出生在集体分粮日之前,郭大海的前妻丑花才从麦草垛上一跃而下,最终丑花实现了她和丈夫的那个所谓的“目的”,而她失去的却是因难产而告终的宝贵生命。目的需要、情感欲求、道德理性、认知理性,这些标志着“生活美”的因子,也在中国这个特殊的时代、特殊的环境里被分成物质与精神两派,而支撑生命的最基础的物质层面,在此时所占的比重已经远远超越了人们生活所需的精神层面。这就是《上门女婿》对所谓“生活美”的阐释,而这种阐释,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悲惨的。当镜头触及到丑花一家这个小小的社会个体的时候,“生活美”因丑花的悲剧而蒙上了一层让人辛酸的面纱。但是,当我们想到了人类历史永不停歇的进步与发展这一层面时,《上门女婿》里的那些为历史发展而辛勤劳动着的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的场景,又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纯朴、厚重与诚实的“生活美”。这种生活美更具体的却是体现在了剧中服装的设计与故事环境选取上。那粗朴的农家小院,那打着褶皱的土旧风格的服饰以及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简约、粗朴的个性,又把此时此刻的“生活美”演绎的不悲不吭。

2、人性美分析

人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而所谓“人性美”就是指人这个结构体所具有的审美属性。在社会美的分类中,人性美是社会美的核心和集中体现,而在人性美的形体美、行为美和心灵美的这三个层面中,心灵美又是“人性美”的一种升华了的表现。而心灵美,在《上门女婿》中尤其让马四辈诠释的淋漓尽致。与高枝枝刚结婚时,马四辈就已经知道高怀了别人的孩子,面对这一残忍的现实马四辈选择的是包容与接受:当高枝枝与养蜂人私奔后,马四辈没有将内心的愤怒与羞愧发泄在自己的岳母和孩子身上,这位黄河的后辈将自己所有的感触都深深的隐藏了起来,却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果树的种植上,最终也为自己赢得了“苹果大王”的美誉,并最先成了桃花村少有的“万元户”,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而更让马四辈安慰的是两个女儿都考上了大学。马四辈在高枝枝与人私奔后又做爹,又做娘,又做儿子。还要照顾生病的岳母,他的这种心灵是伟大的,更是崇高的。到这里,马四辈这一艺术形象的心灵美被演员张丰毅诠释的真切而又感人至深,可以说达到了戏剧矛盾;中突的极点。也因此,剧中的马四辈真正超越了个人狭隘的欲求。走向了无私、伟大而自由的境界。《上门女婿》里马四辈的“人性美”被演绎到如此境界,究其原因,是与演员张丰毅精湛的表演技巧分布开的。张丰毅的影视艺术表演创作早在1980年就开始了,影片《塞外夺宝》中荆天雷这艺术形象的出现,正式标志着张丰毅首部成熟电影作品的现世。继而,在以后的几年里。张丰毅在银幕上成功演绎了各种不同身份的人物,他所创造的作品比较重要的有:《骆驼祥子》、《城南旧事》、《鸽子迷奇遇》、《商界》、《龙年警官》、《曼荼萝》、《青春无悔》、《霸王别姬》、《荆柯刺秦王》等等。而正是在这些作品中,他所表现的一个个富有特色的艺术形象,最终也将张丰毅的个人形象深深的植根在了观众的心目中。正如在电视剧《上门女婿》中所表现的那样,在电影表演艺术的创作中。张丰毅在其所演的每部影片中都将一个个艺术形象塑造的饱满、真切而又个性十足,把握住了艺术形象塑造的精髓。一直想饰演一次纯正的农民形象的张丰毅,在张晓春导演的本剧中恰到好处的满足了自己的这一愿望。

二、《上门女婿》的自然美解读

自然美是自然事物所具有的审美属性,是自然界的审美存在。从“自然美”这一审美存在的另一种形式看,《上门女婿》以“黄河”这一万人景仰与敬畏的自然景观为贯穿故事始终的主线,更在精神境界上为该剧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黄河的博大。源于其永不停歇的奔涌:而黄河的崇高。却因其顽强的生命力和气吞万里的气势《上门女婿》以黄河这一自然景观为贯穿全剧的主线,不但使黄河成为每次剧情升华的一个标志点,而黄河本身的开阔、雄壮与力量之感,也都让观众们领略到了一种自然的崇高、壮阔的“自然美”。同时,黄河的博大胸襟与有容乃大的品格,也熏陶与感染着以马四辈为代表的黄河儿女们,正是这种精神让马四辈勇敢地承担起了生活给予他的所有困难。

《上门女婿》采用大全景,摄录满银幕的黄河景象,这让此时的画面显得庄严而沉默。自然景物是影视剧中应用较多,也是十分自由的影视画面构成因素。它们虽很少承担实在的叙事任务,却能以不同的表达方式灵活地表达情绪状态、内心体验,传递出丰富的意义。每当马四辈身遇困难而又不想或不便和别人提及的时候,只能面对黄河,独自一人领略“把酒问黄河”的孤寂了。而此时,观众从屏幕上看到大篇幅黄河局部的全景描述,不禁感叹,马四辈的哀愁也正如这广袤的黄河滩,什么时候才有个头,何时才会触及其边缘呢!黄河景观的“自然美”,此时此刻又被观众赋予了一种饱含同情与哀怨的审美情绪,这便使得“自然美”,不再美的那么简约与单调。因此,黄河在剧中大篇幅屏幕形象的构造,成了具有独立意义的影视剧情组成部分《上门女婿》的画面构成经过这样的处理,使自然风景由被动的陪体转变为人物心灵的主动塑造者,从而触动了观众难以抑制的激情并引发其深沉的思考。

三、《上门女婿》的审美效应解读

电视艺术是集音乐、美术、戏剧等多门艺术形态于一身的综合艺术。采传统艺术百家的优点为其所用。“电视文艺充分发挥电视视听手段的魅力,调动声、光、色、画等多种视听元素,极大地丰富自己的艺术表现力,将戏剧的情节性、曲艺的诙谐性、诗歌的抒情性、杂技的惊险性等等,加以筛选、组合、运用,构成独特的电视文艺形态。”通过电视节目,观众可以享受到音乐的优美、绘画的绚丽与戏剧矛盾冲突的张力,使自己的审美经验得到一定的培养与强化。表现在外部,便是审美需要与审美欲求的迫切、审美理解与审美领悟的提升以及审美愉悦与审美情感的宣泄。当审美经验被慢慢培养起来之后,随着审美能力的逐渐提高,观众的审美境界也必然会达到一种超乎功力的层次。这整个的过程便是电视剧带给观众的“美”的效应。电视剧《上门女婿》便将这一“美”的效力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让我们领略了“生活美”的真谛,感受到了“人性美”的崇高,同时又将黄河这一自然景观所表现出的“自然美”的魅力呈现在了观众的面前,使观众一次又一次的被各种形式的审美存在所感动着、熏陶着。这一过程落实到人们的精神境界上,便是审美的经验的培养、审美能力的提高与审美境界的塑造。下面我们详细分析一下:

1、审美经验的培养与审美能力的提高

《上门女婿》主要塑造了两个极端的艺术形象:一个是集男人的所有美德于一身的马四辈,另一个是集中了女人所有缺点的高枝枝。高枝枝这个反面典型,爱慕虚荣,一心向往城市生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引发了婚前怀孕、婚后私奔、私生女不幸遇难、最终腰部严重受伤而坐上了轮椅等这样一些故事。从高枝枝一次又一次的背叛,我们理解了人性丑的一面,带着对高枝枝这一艺术形象的唾弃与厌恶,观众的审美经验也开始慢慢对此种行为予以排斥。相反,在高枝枝作出如此种种违背伦理道德的事情之后,马四辈内心深处依然爱着这个让自己又恨又怜的女人。还担负起本该这个女人该尽的所有义务。马四辈这一艺术形象被庞一川编剧美化的实在太完美了,完美的几乎让所有的观众深深记住并爱上了这一艺术形象。当《上门女婿》上映结束后,带着对马四辈这一艺术形象的无限眷恋与回味,观众的审美经验被建立起来了,那就是马四辈的人性美是值得肯定的,而高枝枝的人性丑亦当是被绝对否定的。因此,当观众们认识到自己的审美需要在那里,审美欲望与需求是什么的时候,这也就标志着他们的审美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了。

2、审美境界的塑造与提高

欣赏任何形式的艺术,都必然会经过感知、想象、理解与认知这些关键的步骤,这一步骤也是审美境界得以塑造与提高的必然选择。电视剧的影像叙事是技术、叙事与表意三个层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技术是保证影像质量的基础,叙事则是影像的基本功能,而表意则是影像追求的最高层面。优秀的影像作品往往不仅仅满足于完成基本叙事,总试图在叙事之外表达某些更加深刻的话语和思想,这也正是众多影视创作者所追求的目标。”《上门女婿》中广阔、雄壮的黄河景观固然会使观众倍感舒畅,但祭奠黄河这一看似简单而又略带封建迷信意味的形式,其所包含的深刻哲理却是观众应该认识到并仔细体味的。这种隐藏在电视画面内部的哲理,就是对黄河宽容、博大与充满无限力量的敬重。同时,也是对如马四辈一样继承了黄河优秀品格的一代人的肯定。从对影视画面的感性认识到对其故事情节的理性剖析,从对看似简单与愚昧的表面现象的感悟到最终体味到了其中蕴含的深刻的人生哲理,这便是观众的审美境界的塑造与提高。这种审美境界的实现,最终会促成个人审美修养的提高与审美个性的确立。

人性美范文篇9

关键词:《北风那个吹》;知青;人性

对于一代人而言,知青岁月是永远不能磨灭的记忆,反映知青的文学作品,电影、电视剧很多。毫无疑问,以知青生活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也面临着新的选择,即如何突破相同叙事经验下的主题重复和意识形态下的历史共识,重新反思那一段不堪回首的知青生活,在反省中触及灵魂深处的波澜。回顾近二十年来的“知青题材”的文学创作,在大量的令人疲倦的注入中,我们无法拒绝一些老调重弹的主题和陈旧的叙述给我们带来的审美疲劳及审美期待的持续性打击。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从“伤痕文学”的苦难与悲情,到“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美学情调净化。此类题材的文学作品基本上重复了一个视角,即描写知青生活的苦难,极“左”政治下人性的毁灭和异化,揭露“”非常历史岁月的黑暗,凭吊流逝的青春,或表达“青春无悔”的理想情怀。这些固然是深刻的也是令人感动的,它在反映历史真实的同时,也唤起了民众对历史的反省和人性的反省。然而当一段历史作为过去时态被封存起来后,如果文学创作人员仍然迷恋和陶醉其中,继续阐释和演绎,那么最初令人感动的主题必然在岁月的磨洗后,会在大众的心灵上磨出老茧,大量的平庸的实践和缺乏全新审美经验的同类题材作品就不可避免地遭到抵制或拒绝欣赏。

在这一题材文学的生态背景的描述下,知青作家和非知青作家如何寻找新的艺术视角,在对历史的和人性的反省和思考中获得新的思想高度和认识深度,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也是知青作品能否再次得到认同的根本所在。高满堂的《北风那个吹》选择了一次挑战和一个难题,“我女儿特别不爱听我讲这些,她嫌我唠叨,但我作为长辈来说,特别希望把我走过的岁月、积累的经验和经历的磨难都讲给她,目的是让她少走一些弯路,变得更加坚强、明朗和智慧。”,这是高满堂创作这部作品的初衷。

于是,高满堂从沉溺于重复、沉溺于习惯、沉溺于倾诉、沉溺于灌输的叙述中突围出来,另辟蹊径,以青春和轻松的笔触来刻画作品中的人物与命运。当剧中人物与命运由模糊走向清晰、由单纯走向复杂、由纯粹走向多元的时候,我们也被人物命运牢牢控制住了,然后又如梦初醒地发现人性美释放出的绚丽是那么的耀眼。

电视剧的整体故事框架已经表明,剧中人物以爱情和婚姻为故事主体,充满了戏剧性和浪漫情怀,摒弃了以往作品的伤痕、悲情基调。以表现不同历史阶段的人物的人性美为主体,是高满堂《北风那个吹》的一个主要突破。剧中,历史年代和对应那个年代的政治只是人物命运和人性演绎的特定背景,而不是控制人物命运发展的“主体”。然而,当我们对《北风那个吹》做出这一基本的评价时,细嚼慢咽的欣赏和实证就成为必要的依据。

在描写帅子、刘青等知识青年在月亮湾的知青生活中,通过“串点、起哄、闹事、小偷小摸、打架斗殴、传看‘黄书’,鲜为人知的恶作剧、虚荣的小计谋和小手段”等“笑料”,从知青的行为出发,达到对人性的追问甚至拷问,揭示了人生被扭曲、人性被扭曲,灵魂被扭曲的一代,在笑声中让我们感到痛苦的眼泪,造成了强烈的反差。杀猪的情节的巧妙构思、“杀猪的仪式、大家敬礼、致敬告别”,高满堂用“笑”呼唤着人性的回归、人性的复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人物塑造上,高满堂更是以独特的审美角度刻画出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在《北风那个吹》的人物群像中,主要人物的性格都是丰富复杂的,没有一个是单色调和性格单一的人物。其中,农村姑娘牛鲜花的性格特征最为明显。牛鲜花的爱情是唯美主义和唯情主义的,阶级差别、家庭压力都没有使她屈服而且表现出爱的坚定和始终如一,牛鲜花对帅子的爱情是作家阐释人性美的本真体现。“”时代的牛鲜花是村革委会主任,是一个被极“左”思潮异化的、人性和灵魂同样被扭曲的农村青年,在她身上表现出人物真实的多元的歧义。她一方面反对人性论,对知青进行管制、再教育。另一方面,她内心善良、尽可能的去保护知青和她喜欢的帅子。牛鲜花的多面性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本原。“”后,牛鲜花为了帅子的前途而不顾一切,先是为帅子开脱“假英雄”的罪名而哭求五爷,然后又决然地与帅子离婚,表现出了人性的大善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理想。和帅子回到城里后,她和刘青对帅子的争夺,充分体现了爱情的排他性,是人性真的体现,这很难在道德层面进行评价,道德是人们理想中人的规范,并不是人性的真正意义,高满堂把人性深度的复杂挖掘到这种程度,艺术的魅力就表现出来了。牛鲜花身上伟大的人性,在帅子的不辞而别之后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她独自一人担负起抚养儿女和照顾老人的重担,她摆过地摊、端过盘子、说过相声,一个人忍辱负重地在生活中挣扎和奋斗。难能可贵的是她以博大的胸怀收养了帅子和刘青生下的智障男孩。中国妇女一脉传承的传统的人性美,即自我牺牲、忍辱负重、无私奉献,被完美的展现出来加以强化和歌颂。当双目失明的帅子再次出现在她面前时,面对这个抛弃过她、给她带来痛苦的男人,她不计前嫌,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帅子,在凄美的《北风那个吹》的乐曲声中,与帅子跳起了生死离别的芭蕾舞,陪伴他走过最后的日子……。这时,人性的真、善、美得到了升华。衡量文学艺术最高的标准之一,即文学就是人性,在《北风那个吹》中达到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度。在月亮湾的帅子是一个活泼、率直、爱好文艺的青年,帅子其实是率直的谐音。他对生活充满着美好的幻想,表现出积极向上的个性,是单色调的。他给月亮湾带来了勃勃生机,讲《红楼梦》、《一只绣花鞋》,讲《红与黑》,伸手抓去牛鲜花头上的牛粪,为牛鲜花追红纱巾,编写相声,演打虎上山,跳芭蕾舞,这足见他的单纯、善良、可爱。而为了能回到城里,知青们想尽各种办法,暗地里不惜相互争斗,而帅子则不择手段自戕成为失语的残疾人,这刻画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揭示了人性中的自私与脆弱。而离家出走后的帅子内心更是充满了矛盾,他爱着自己的妻子、父母和三个孩子,但是面对为自己付出贞操的刘青,他也无力挣脱,只能以自己的行动为自己的灵魂救赎,给鲜花寄钱,两次在关键时候挽救了鲜花的公司。人物个性发展到最后,是帅子感情的回归和内心的忏悔,是人性的复归。

刘青渴望理想的美满的爱情,她为了爱情可以付出,可以牺牲。她为了帅子失去贞操,看起来是一种牺牲,但是也从中看出她面临邪恶时的自身的卑微和怯懦。她反复误解牛鲜花,为了不让帅子与牛鲜花见面,剪断大喇叭线,还愚不可及的夜间砸开牛鲜花的办公室窗户翻材料,打碎盖有牛鲜花照片的玻璃,以此来保护自己的爱。但当帅子受重伤最需要她的时候,她却甩手而去。这些都源自于她本人真实的内心情感。她个性的自私、不负责任只能使她离爱情越来越远。即使如此,她的身上依然残留着人性的光辉。

狄德罗说:“说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这并不是责难人,而是为人下定义。”在文学作品中,唯有写出复杂的、多面的、歧义的人,才符合艺术真实,才符合“有血有肉”的艺术理想。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称性格复杂的为“圆形人物”。帅子和刘青显然是此类“圆形人物”,他们在不同的时间、环境下,表现出了人性的不同方面,也突出体现了作者对这一作品主旨的深刻领悟。

高满堂在《北风那个吹》作品研讨会上说,“我想在回忆知青年代的时候,我们过去的作品太神圣化,或者说太注重个人的理想,或者说太在意自己,把自己放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上。为了能够让孩子看到上山下乡,《北风那个吹》没有把自己放在任何一个位置,而是像介绍人一样,把一群人演出来给我们的孩子看。”。因此,《北风那个吹》中所塑造的人物个性鲜明,有血有肉,更有人性的真、善、美释放出来的绚丽多彩。

《北风那个吹》从总体故事框架到人物命运演绎过程中,无不充满了激情、想象、歌颂、赞美,就连悲伤、痛苦也充斥着浪漫主义气息,在艺术上达到了新的层次。而她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挖掘了那一代人身上蕴含的人性美,歌颂人性的美,人性的真,人性的善,用大爱去呼唤人性,招唤人性。旨在用人性美净化大众的灵魂,这是该部作品的价值和意义的突破。

人性美范文篇10

关键词:人性发展真善美和谐社会

“和”在汉语中有和睦之意,“谐”为协调、和顺之意,“和谐”顾名思义和睦协调,即“配合得当和匀称”。在生活中我们对音调、色彩、气氛讲究和谐,而自然生态、人际交往、社会发展也讲究和谐。“和谐”是人类亘古以来的一个梦想,正成为亿万中国人民的自觉行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正在中国大地蓬勃进行。和谐,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旋律,是这个伟大时代的最强音。

一、准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上下五千年,以中庸最为特色,中庸的思想也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她提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种中庸实质上就是一种和谐,一种对万物和谐发展生存状态的一种追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用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仁者爱人”…这些都表达了古人对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愿望;“百姓昭苏,协和万邦”,“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古人群体和谐的希望流露出来;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古人也有所阐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古人的和谐观非常朴实,且蕴含着深理,但缺乏社会的普遍性和实践性,所以只能停留于愿望的层面。

而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却不同于以往,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全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概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历史的、综合的、动态的概念,应有四个层面的内涵,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结构及各系统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人自身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有四个方面的特征,即: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把公平、公正作为核心价值取向的社会;不断调整社会基本矛盾,安定、稳定的社会;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和建设是一种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协调的、可持续的、全面的地发展,是一种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之上并通过科学发展来实现的发展和建设。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以人性的发展为基础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历史是人活动的总和。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既相互区别,又辩证统一。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有区别的:某些个人的发展不等于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也不等于个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又是辩证统一的。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这表现在:第一,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实践的发展。正是在社会实践中,人的能力有的苏醒过来,有的发展起来,有的产生出来。社会实践的规模、复杂、进化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状态和程度。第二,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生产力暨在此基础上所创造的社会物质条件和社会精神环境。第三,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制约人、塑造人,现代社会塑造着现代化的人;社会关系的全面性是人的发展具有全面性。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又是社会发展的手段;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人的发展不只具有个体的意义,而且具有社会的意义。从根本上说,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是一致的,是辩证统一的。人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两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可以说,社会的和谐发展,既是这个社会中人的和谐、全面发展的原因,又是结果。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而又自由的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就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既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又是具体实施的方法和措施。

三、人性真、善、美的统一必将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发展

社会历史作为人的活动的总和,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通过实践不断实现人的价值和自由的过程。社会发展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和谐的发展又必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人作为一种社会发展的产物,其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社会性,而社会性又是人性的一部分。人性中有动物性原欲,也有灵魂的光辉,真善美就是人性中最闪光的灵性,是灵魂的遗传密码,潜藏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灵魂的本质是自由,真善美是它的基本性质,三位一体,互为因果,密不可分。认识了真善美,人就认识了自己的灵魂——本质;成为真善美,人就成了真正的人。真善美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人生追求的至高目标。

1.真第一。科学、哲学的本质是求真。真是什么?真理。真理就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2)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结果。真理使人自由。只要认清了真相,便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使人的主体性得到了最大的体现,人们当下便得解脱。真善美中,真是根本。对人生来说,真是最有价值的。人类实在太需要真理了!

2.美最上。艺术的本质就是求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只要你愿意去看、去听,神无处不在,美就在你身边。诗是文学,文学是艺术,艺术的本质是美;所以,诗意的人生,艺术化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生活大师乃是最大的艺术家。创造是艺术的生命与灵魂,尽管技巧也相当重要。感动是人求美的本能:理性上的感动也叫“共鸣”,情感上的感动也叫“喜悦”,它们是审美经验中的两个方面。只有美,才能带给人心灵的充实和宁静、激动和满足,那是真正的幸福与喜悦。每个人、甚至每个粒子都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是世界的中心。美是人精神成长与进化的最终目标,但要达到这个目标,却必须依靠真。离开了真,就失去了美。只有在真实的世界里,才有完美的存在;也只有真理,才能引导我们进入美的王国——一个真正的人间“天堂”。

3.善是自然产生的副产品。道德的本质是求善。而真正的善不是服从外在的道德说教,而是忠诚于内心的道德律,这才是自由人。大哲学家康德有句名言:“有两件事物,我们越是对它们沉思默想,就会越加敬畏。那就是,我们头顶的星空和我们内心的道德律。”普通人(凡夫)的善出于“畏果”,智慧者(菩萨)的善出于“畏因”,而真正大智慧者(佛)的善是不畏因果、完全的慈悲——爱只是给予和分享,而一无所求/惧。真正的至善必须源至内心的完全自由,自觉方可觉他,成己方可达人。爱与同情心都是善,真善必须源于真心。最高的善是成就所爱者(自已和他人)完美的人格与独特的个性,是情感更是一种意志和行动,是一种按照规律改造客观世界的实现有利于自己的主管目的和社会理想的“善”。

人性真、善、美的统一实质上就是人的一种全面、自由、充分的发展;是人的全面、自由充分发展的内化。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是相对于社会发展而言的,是一种体现在人的体力、智利、品质、个性交往能力的发挥的发展,包括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和充分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又内在的包含着人的自由和充分地发展。

四、人性真、善、美的统一需要一定条件的促进

前面提到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其中以一方面就是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会促进人的发展。因此,在促进人的发展的同时,要创造和保证一定的社会条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法治社会,法治社会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的结果,更是社会主义和谐的条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治的构建,必须从中华文明甚至整个人类文明的视野,从整个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复兴的高度,从中华民族整体生态的角度,从整个法律体系的广度,以法治为中心,链接并俯瞰整个社会生活。但沧海桑田,风云世界,都是人的活动,只有抓住了“人”,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为了实现人性的和谐,在我国的制度建设中,必须遵守下列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将满足人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置于国家、执政、法治的首要价值地位,和谐社会法治就获得了明确的价值指引;制约权力,监督到位原则,有权力的地方就应有监督,没有监督的权力将被滥用。监督不到位,比没有监督更危险…

人性化管理体制的建立。以人为本,不止体现在常说的管理机制上,更重要的是我们的领导干部们,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在某些地区,身为领导干部,口头上讲关心群众利益,但心里想的却是自己,借为群众谋利益之名,行为自己谋私利之实,故而引发了如此多的“群体性事件”。常说“防患于未然”,完善相应的制度是一条可行之路。

开展人性化服务活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载体。人性化服务,简单说是以人为本的服务。具体一点说是尊重人的个性的、带有人情味的、周到细致的服务。即高标准、立体化、全方位的服务。在服务中,让干部、百姓体会民主法制观念,博爱宽容观念,诚信互助观念,这是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理论观念。在服务中,党政机关、职能部门转变职能和作风,不是当官做老爷,而是甘当人民服务员,公平处事、依法行政,这是和谐社会所需要的执政理念。在服务中,了解百姓疾苦、解决百姓问题,融洽干部关系,这是和谐社会所需的社会环境。在服务中,为企业解决占地、立项、审批、销售、环境等方面问题,使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这是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经济基础。

相信在一定条件促进和保障下的人性的真、善、美的统一,即人的全面而又和谐的发展必将使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