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假设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20:06:33

人性假设

人性假设范文篇1

所谓人性,顾名思义即人的本质属性。具体而言,是指在现实实践活动中的人所具有的、可以用于区别于其他事物(包括动物、植物)的本质规定性。所谓人性假设,一般也可谓之人性观,意指人们在自身的科学理论研究中关于对人的本质特性及共有行为模式的设定,它反映了人们对人的本质属性的基本认识与判定。人性假设这一概念,由麦格雷戈于1957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史隆管理学院的大会演讲稿———《企业中人的方面》一文中首先提出。1965年,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沙因在《组织心理学》一书中明确使用了“人性假设”这一概念。具体到管理学领域,人性假设指管理人员在管理实践活动中对于人的本质属性的基本认识与看法,以及基于此看法而提出的管理措施〔3〕。由此可见,人性假设理论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分析管理中的人性,回答管理中的人性是什么的问题;二是探讨在管理人性的基础上所要采取的管理措施。这里所谓的管理措施包括管理观念、管理体制(包括机构与规范,规范又包括政策和法规等)、管理机制和管理活动(包括管理活动的内容、过程和方法等)以及具体的的管理行为等〔4〕。人性假设是每个管理主体、每种管理模式在哲学和价值观念上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出发点。各种管理主体、管理实践者乃至管理学家都以其对人性的认识以及判定作为依据,采用各自不同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与手段,来指挥、控制和协调人们的行为,从而建构起一定的管理理论与模式。由此看来,人性假设构成了管理的理论前提,一定程度上,人性假设预制、作用着管理理论和模式。人性假设之于管理如此,之于教育管理则更是如此。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是研究人类、组织和管理的基本分析单位。与一般管理一样,教育管理乃是一种属人的实践活动,教育管理活动的主体是人,客体虽然有人、财、物、信息、时间、空间等类型,但主要还是以人作为中心的。因为财、物、信息、时间、空间等“客观存在的事物能够成为管理客体,是由于人具有能动性,人们通过实践活动,能把原来不是管理客体的事物变成管理客体”。不仅如此,对财、物等的管理也是以人为中心并通过人来实现的。不难看出,教育管理中“管理主体和客体,都包含着人的因素,而且整个教育管理系统的目标,就是一代新人的培养”〔3〕。因此,人不仅是教育管理的核心,更是教育管理的目的。人是教育管理的核心,决定了教育管理活动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所结成的关系,归根结底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任何关系都是属人的,教育管理关系自然也不例外。既然教育管理关系是属人的,那么,教育管理活动的实施、教育管理思想的提出、教育管理模式的设计都必定以人性假设为前提。人是教育管理的目的,即教育管理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服务于培养人的活动,自身具有教育活动的性质。而如何认识人本身、把人看待成什么、怎样对待人是教育的逻辑起点,是教育安身立命之本。因此,这也决定了教育管理必然以人性假设作为自身的理论前提和基本出发点。其次,在教育管理系统中,直接构成教育管理活动的乃是人的行为。众所周知,人在教育管理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主要是通过人自身的活动来体现的。因此,在教育管理理论中,对人的问题的研究离不开对其行为的研究。而现实的人的行为主要是一种在特定需要驱动以及一定观念指导下的有目的的活动。故而,要研究教育管理中人的行为,就必须对教育管理活动主客体(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需要进行研究。其实,需要和人性没有什么区别,需要体现了人的本性。而人性假设正是一种管理主体关于管理客体需要的观念,这种观念是管理者协调被管理者行为的思想依据,因此,教育管理中对人性假设的探讨,成为人的行为研究的前提。一言以蔽之,人性假设的研究可以说是关于人的问题的相关研究得以展开的基础,而且从理论的内在逻辑来看,人性问题的正确解决也是教育管理理论体系构建的逻辑前提〔3〕。由上可见,教育管理乃是以人性为理论预设而开展的一种实践活动,人性假设构成教育管理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前提。

二、人性假设对教育管理理论模式的影响

在管理学史上,有关管理的人性假设理论可谓是层出不穷。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且对管理活动产生较大影响的是沙因在1965年出版的《组织心理学》一书中采用历时态划分的四种类型,即管理学上先后出现的“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以及“复杂人”人性假设。笔者以这四种人性假设的历时态发展为线索,通过梳理人性假设与教育管理理论模式的历史演进,藉以管窥人性假设在教育管理理论乃至实践发展中的重要影响。

1“.经济人”假设与教育科学管理

“经济人”人性假设起源于亚当•斯密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麦格雷戈将这种人性假设理论概括为“X”理论。“经济人”人性假设将人看成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只为报酬而工作的自然人,认为人都有利己本性。人之所以工作,其目的要么是为了赚取物质报酬,要么是为了逃避惩罚。基于“经济人”的人性假设,古典管理理论得以产生。该理论主要由科学管理之父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古利克和厄威克的行政管理理论及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构成。这三种理论虽各有侧重,但它们的“本质特征是科学和效率———以科学的方法、原则和制度为手段,以实现组织的效率为目标”〔5〕,而未给管理中人的因素和作用以足够的重视,对于人性的假设持相对消极和否定的态度。古典管理理论以泰勒的科学管理对教育管理的影响为最。泰勒的科学管理产生以后,不仅迅速在工矿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得到实施与推广,并且“很快在教育管理理论和实践中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6〕,从19世纪末到大萧条时期一直影响着教育管理。然而,“尽管教育界早已有人努力提倡科学管理的思想,但直到1913年2月,教育家们才真正开始比较完整地说明泰勒的方法何以能够被实际地应用到美国的学校管理中去。在那一个月里,出现了两件最值得注意的事情,试图将‘这个药到病除的灵丹妙药’应用到美国教育中去”〔7〕。一是在美国教育联合会视导分会年会上,牛顿学区视导员弗兰克•斯波尔丁汇报了学区应用、实施泰勒科学管理的情况,并重点探讨了“泰勒制”的优长;二是芝加哥大学讲师富兰克林•博比特撰写了《用来解决城市学校系统问题的若干一般管理原则》,宣称“不管是哪一种组织,……其管理、指挥和监督的基本任务看来都是大致相同的”,关键是教育管理者要确定一整套用具体数字来表达的理想标准,严格规定生产者(教师)必备的资格和工作准则,积极找寻或引进实施每一个教育任务的最有效的工作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教师获得最大的成果。另外,法约尔等的行政管理理论、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对教育管理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主要体现于教育系统的组织建设和教育管理的基本活动内容中。概而言之,这一时期教育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在管理目标上,教育管理的重点是实现组织的目标,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往往忽视教师与学生的内在需要;在管理体制上,学校组织机构体现出明显的科层制特征,上下级之间的职权关系严格按等级划定,下级必须接受上级的命令与监督;在管理方法上,强调管理方法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主要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刚性手段对被管理者进行管理。

2“.社会人”假设与教育人际关系管理

“泰勒制”在实际应用中逐渐暴露了诸多不足,过于强调规则制度和严格管理的必要性,忽视组织中人的作用以及人的心理、社会需要,造成劳资关系日趋紧张。针对“泰勒制”的弊病,同时基于新的社会学、心理学研究成果,人们又提出了一种新的关于人的本质属性的规定———“社会人”假设。这一假设是美国管理学家梅奥等人依据为期近十年的霍桑实验提出的,该假设认为人除了有经济和物质方面的需要外,更为重要的是人还具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求。“社会人”假设本质上是于管理实践活动中塑造一种较为和谐的管理人际关系,在一定意义上业已触及了诸如管理民主、管理公平等管理伦理价值问题,相较“经济人”假设有了很大的进步。基于这一假设,梅奥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的管理模式,其相应的管理措施是:其一,管理人员应把注意的重点从完成生产任务转移到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上;其二,管理人员不能只注意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等方面的问题,更应重视职工之间的关系,培养和形成职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其三,在实行奖励时,提倡集体的奖励制度,不主张个人奖励;其四,管理人员应起到职工与上级之间的联络人的作用,既要倾听职工的呼声,又要向上级呼吁、反映,提倡职工参与管理。在科学管理理论遭遇教育界“非人化”的指责与诟病的同时,杜威的民主主义思想在教育管理实践中的影响日益深入,学校组织民主化的呼声渐趋高涨。这种“要求学校组织民主化的思想同人际关系思想联系起来,大力提倡“参与管理”的新型管理方式,注重教育行政、学校管理中的人际关系。于是,“这两个思想体系在20世纪40年代的合成最初被称为‘民主的人际关系’,后来简称为学校管理的‘人际关系’学说”〔7〕。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约契和格林菲斯。约契倡导让教师参与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有关监督、预算、课程、决策等。格林菲斯则认为“,学校全体教师中士气的高涨是和管理人员帮助他们每个人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所能达到的程度直接联系在一起的”〔8〕。在人际关系学说的影响与推动下,这一时期美国教育管理模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在管理目标上,主张通过人际关系的调整来实现提高学校的效率和质量的管理目标;在管理模式上,民主的“参与式”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管理模式逐步由集权式向分权式转化;在管理方法上,教育系统的特殊性使管理人员意识到不能按机械独断的科学管理理论去管理,而要强调人的主体地位,着眼于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实施自律性管理。应该指出的是,虽然杜威的民主主义思想和人际关系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但其可行性和操作性不强,它主要是作为一种管理思想或观念而广泛流行,而作为一种管理实践却有很大的局限性”。

3.“自我实现人”假设与教育人力资源管理

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出现了衰退。基于管理的视角,人们发现以“社会人”为假设的人际关系理论虽然在尊重人、关注人的方面进行了有力的提倡,但由于其过于注重被管理者的社会与心理需求,相对忽视组织工作的自觉意识与责任心,并将个体需求的满足与组织任务的完成片面地割裂开,难以满足提高生产率和利润率的需求,因此纷纷对其提出质疑。与此同时,心理学界对动机、需要、群体动力等的研究日益深化,职工的需要和期望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加之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诸多客观因素促使行为科学家重新探讨激励员工积极性的途径。于是,从人际关系理论中发展出一个以“自我实现人”为假设的新的理论类型———人力资源理论。“自我实现人”假设是麦格雷戈基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阿吉里斯的“不成熟—成熟”理论及自身的“Y”理论而提出的。这一假设认为,人并无好逸恶劳的天性,人的潜力要充分挖掘才能得以发挥,人才能感受到充分的自我实现。“自我实现人”假设是“社会人”假设的继续和发展,它继承了“社会人”假设所提出的“人有社会和心理的需要”这一合理内容,并且做了进一步的发挥,如它注重个体的不同层次的需要,特别是揭示了每个个体均具有诸如爱、尊重以及自我发展与实现的潜质的秘密。正因如此“,自我实现人”假设对于组织功能的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诚然,个体社会心理需要的满足对于协调管理活动中的人际关系、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这并不意味着如此就可以忽视组织目标的达成,甚至就必然以降低组织的工作效率为代价。为了克服人际关系理论将人与组织片面对立的弊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人力资源理论的相关学者就一直尝试着将组织目标的达成与个体需要的实现有效整合在一起,从而使得个体需要与组织目标从人际关系理论的二元对立转变到人力资源理论的二元整合。人力资源理论对学校管理实践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工矿企业组织一样,学校组织也是由人构成的,学校组织的教育对象也是人。学校组织浓郁的人文色彩决定了人力资源理论更切合教育管理实践,但和工矿企业管理有所区别,学校管理的目标服从、服务于学校教育的目标,因此,它不但要努力协调好学校组织目标与教职员工的利益,更为重要的是要将学校教育的目标与学生成长的目标相统一。在这一时期的教育管理实践中,教育行政与学校管理者都比较注重组织机构与个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协调和沟通互动,“重视教职工对决策的参与、合作计划、共同目标、自主性、个人在教育或学习中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等”〔9〕。

4“.复杂人”假设与教育系统权变管理

“复杂人”假设是沙因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在前人基础之上所提出的一种人性假设。沙因认为,“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三种人性假设理论各自反映出了特定的时代背景,均为管理者认识和发挥组织功能以及管理组织提供了某种见解。然而,人性毕竟是非常复杂的,我们不能片面地把人归结为一类。基于人性问题的复杂性,沙因提出了“复杂人”假设。几乎同一时期,管理心理学家莫尔斯和洛希提出了“超Y”理论,其观点与“复杂人”假设基本一致,实质上是对“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等人性假设的综合与融会。“复杂人”假设和“超Y”理论“充分考虑了人性、工作性质、组织情境等管理过程本身固有的复杂性”〔10〕,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前述三种人性理论的不足。因此,这一人性假设理论的人伦色彩体现得更为鲜明,标志着管理人性理论取得了相应的进步。基于“复杂人”假设和“超Y”理论,卡斯特、罗森茨韦克等人建立和发展了系统和权变的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管理人员的职责就在于维持系统的正常运作,使之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组织系统是开放的,并不存在一种在任何情况下对所有组织都适宜的最佳方法,一定要依据所面临的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加以应对。系统权变理论对20世纪后半期的学校管理研究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人们逐步使用开放系统理论来审视学校组织,将学校视为一个由内外部环境相互影响、综合作用的开放系统。首先,学校内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任务、结构、技术和人四个子系统构成,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次,学校处于学区之中,学区又属于社会系统,学校、学区与社会之间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这样就形成了开放的学校外部系统。管理者不但要高度重视学校组织内部四个子系统的动态的相互作用,也要重视学校外部系统对学校内部系统的作用与影响,“因而学校组织应当从权变的观点出发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确定学校目标、工作计划、管理行为方式”〔11〕。

人性假设范文篇2

关键词:体育管理;跨文化;人性假设

1人性假设的内涵以及与学校管理的关系

“人性假设”即管理中的人性观,西方行为科学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经历了“工具人”、“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和“决策人”等六个阶段。所谓“人性假设”,是指管理者对于人性的基本看法(实际上主要涉及到对被管理者需要和动机的判定问题)。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即教职工在学校管理者的管理下开展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活动。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孔茨认为,领导是指“影响人们心甘情愿地和满怀热情地为实现群体目标而努力的艺术或过程”。学校管理者对学生管理的最高境界,绝不是约束与规范,更不是居高临下的控制与干预,而是促进师生的发展而又让被管理者感受不到管理的存在。体育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获取运动技能、增进健康的平台,更是和体育教师、同学进行交流和交往的平台。由于体育课堂的相对开放性,体育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也会相对更加开放,师生关系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所起到的影响作用更是不容忽视,而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以及教学手段等的选取,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对学生的人性假设。如何通过引导体育教师对学生采取适宜的人性假设,从而更好的改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体育课堂的学习,进一步提高体育课堂科学高效的管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2体育教师在人性假设的基础上的教学思考

人性假设范文篇3

关键词:人性假设;教育理论;演变

从人性假设学说中可知,不能单纯地看待人性问题,人性不止是由先天因素决定的,必须要从人所处的社会关系来看待个体的人性。通过人性假设中产生的管理模式,学习到高校教育应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待人性,通过人性假设中不断产生的新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演变,寻找最贴合教育本身的人性假设。

一、人性假设

人性假设的本质就是对人性的理解与探讨,其作为属于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基础所在。人的素质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增加,企业本身就是以人为核心进行一切事物的组织与管理。用何种理论才能对管理中的人产生最具有实际意义的积极效果,才是人们不断对人性假设理论进行研究的核心所在。人性假设学说本身具有极端的两面性,也就是其核心论点的“经济人”与“社会人”两大理论。前者认为管理应该以严格为主,靠着高强度的压迫、严密的监视、严格的控制迫使下层职员进行工作,而另一论点认识人不应该靠着外部力量迫使自身工作,应该发自内心的去工作。

二、人性假设学说在我国的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主要呈现出“政治人”的特征,这是人性假设中的“文化人”理论最高表现形式。当年,呈现出“政治人”特征的我国人民,普遍具有很强的责任心与积极性,愿意为祖国、为人民艰苦奋斗,他们具有充实的精神文化与令世人所赞叹的拼搏精神。这是一种特殊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人性假设学说,同一时期,处于百废俱兴的俄罗斯同样处于这种精神之下,这才是使两个在战争中收到巨大伤害的国家从短时间内迅速崛起的核心所在。发展到现代,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冲击,我国的“政治人”特征迅速转变为“经济人”特征。人们更加注重经济的发展与金钱的赚钱,金钱万能理论成为大部分人心中的准则,这是当前全世界大多人民都具有的主要特征。而在教育管理领域内,人性假设是学校的管理者与教师们在管理理念的核心思想。管理者与教师们以人性假设为依据理论,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鼓励、压迫学生们,从而建构起适合当前时代的管理结构和方式。

三、人性假设对教育管理理论模式的影响

在管理学的历史上,人性假设学说对管理做出的假设理论可谓层出不穷。其最具代表的对人生假设进行三项分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社会人”“文化人”以及“经济人”人性假设。以下就以这三项最具代表性的人性架设为核心,探讨其对教育管理理论模式的演变。

1.“经济人”

“经济人”人性假设其核心理论就是人的利己本性。理论经过多次演变与实践,在教育管理中的实际运用:在管理体制上,管理方法强调规范化与制度化的硬性管理,以高度严格的纪律,森严的看管,来达到制约下一层被管理者的目的;教育体系中,教师作为强势方,强调权威,作为弱势的学生个体突出其被管理的身份;学校强调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也就是分层式管理,下层人员要服从上层人员的管理。

2.“社会人”

“社会人”人性假设核心论点就是人性本善,应当注重人自身所拥有的人性,这并不是单纯的需求物质与经济,而是包括人际交往与社会需要等方面。具体应用:在实行员工奖励之时,以整体的奖励制度为主,而不是进行个人的奖励;在管理模式中,强调调动员工自身的积极性,通过物质与精神上的鼓舞与支持,达到使其自身可以自主完成乃至超额完成任务;在以往的金字塔式管理中,上层不能进行单纯的管理,要学会倾听下级的声音,及时改良管理方式;教学中,老师不应该进行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更关注学生自身,培养学习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3.“文化人”

“文化人”人性假设认为应当以人为核心,注重其精神与文化。文化精神可以使国民们拥有民族自豪感,为自己的国家、文化、民族所自豪。应用于学校教育之中,学校注重学生的文化教育,通过学校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等文化精神的传播,树立学生的爱国精神,培养责任心,鼓舞学习热情,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人性假设理论的成果多种多样,通过对多种理论的探究,我们从中得知,每一项理论出发点都是以当前时代为前提,最贴合实际的理论。将理论带入教育管理的体系之中,得到的结果不尽相同,而管理学校的目标主要是以教育目的为核心而展开的,我们希望利用人性假设理论可以协调好教职员工的利益、学校的目的、学生的成长三项目标的和谐统一。

四、总结

通过对三种人性假设的具体分析,与对教育管理理论模式的演变影响可以得知,教育管理的发展以及管理模式会伴随对人性认识的不断加深而逐步完善。每一种教育理论的产生与实践,其背景都伴随着新的人性假设出现与流行,这种演进将使社会的整体管理模式变的更加合理、高效、完善,这才是不断研究人性假设的核心观点。

作者:王晓丽 单位:吉林省教育科技产业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金保华,顾沛卿.人性假设与教育管理理论模式的演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

人性假设范文篇4

关键词:经济人社会道德人经济人理论和实践困境

科学总是离不开一些基本的假设前提。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最能体现经济学的哲学方法论,人性的假设是解释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的基本出发点,是经济理论体系赖以建立和展开理论逻辑分析的逻辑起点。深人探讨马克思主义人性假设与非马克思主义人性假设的区别,将有助于我们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以及准确把握当代经济学发展的新动向。

在西方经济学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广的经济人的假设理论是非马克思主义人性假设的典型代表。亚当·斯密早在200多年前就提出了经济人假设理论的基本思想,并作了系统论述。按照他的观点,人天生具有利己心和完全理性,能够通过运用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和信息,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自身的最大经济利益,同时由“看不见的手”(市场价格机制)的指引产生利他的结果,使整个经济运行协调有序,社会利益得到最大实现。因而国家不应干预个人的经济活动,而应对其采取自由放任态度。

新古典经济学继承和发展了斯密关于经济人的理论,使其成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假设。与此同时,这一理论假说本身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更新与发展。这最突出地体现在伴随着“边际革命”而兴起的新古典理论体系之中。第一,在斯密那里,经济人并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范畴而处于经济理论体系的中心地位,对其的描述也是粗线条的。而在新古典经济学中,经济人则上升为整个体系的中心范畴,并且它还得到了更为精确的概括和系统的阐述。新古典学派把经济人划分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他们分别追求利润最大化与效用最大化。第二,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经济人的行为分析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定性研究,而且还借助于定量分析,比斯密的原始解说前进了一大步。斯密曾提出人出于利己动机总要追求最大经济利益,但怎样才算是实现了这种“最大化”目标,由于分析方法所限斯密没有给予解答。而新古典经济学通过引人数量分析方法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如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条件—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即MR=MC;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条件—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二商品的相应价格之比,即。这些定理将人的行为动机与效果联系起来,从而为合理地组织与协调人类的经济活动提供了科学依据。第三,新古典经济学还考察了经济人在不同市场形态下利润最大化和效用最大化的条件,强调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是经济人实现其理想目标的充分条件,这样,便把经济主体的理性、经济环境的完全性以及经济总体的均衡运行紧密地联系起来。由上可见,新古典经济学实际上将斯密具有某种自发性的经济人概念进一步抽象为具有完全理性的、简单划一的、可量化的“机械人”概念。这充分反映了整个新古典经济学及其方法论的特点,即把经济学从具有道德性和社会性的学科彻底转变为仅仅具有技术工具意义上的学科。这种人性假定把经济关系的分析建立在利己主义这个抽象概念之上,而忽视了精神、道德因素的作用,以致把经济学变成一部单纯的利己主义的自然历史。

马克思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是: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道德与人和社会密不可分。

人类起源的历史表明,人和社会是同时诞生、不可分割的。“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人和社会不仅是同时形成的,也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具体地说,人是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关系中的个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社会不过是处于相互关系的个人”,“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可见,“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人的存在其有内在的二重性。一方面,任何人都是一个个体的存在物,另一方面,任何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存在。因此,马克思指出:“别人作为人在何种程度上对他说来成了需要,他作为个人的存在在何种程度上同时又是社会存在物。’州,吠把这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内在地集于一身,因而成为“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

马克思关于人性的假设就是这种最一般规定的“人”,马克思经济学的一切原则和规范、范畴及逻辑运动都是“人”的这种内在二重性的矛盾的展开、深化和具体化。人的存在的二重性决定了人的需要或利益的二重性。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指出,人的需要或利益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自然主体的那种个人需要”,二是“表现为社会需要的个人需要”。与此相适应,满足人的需要的途径和方式也有两条:一条是直接满足个人的需要,另一条是满足“表现社会需要的共同需要”,从而呈现为个体性和整体性的二重特点。这种特点使得任何人都有一个如何处理个体性和整体性相互关系的问题,这就决定了道德的需要也是人的最本质的需要之一。

二重需要内在地集于一身的人必须始终面对二重利益之间相互关系的问题,形成调节和处理它们相互关系的客观需要。道德就是在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人对这种客观需要及其必然性有意识的把握。从发生学的视角看,这个过程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中,就必然会逐渐地、不可避免地形成一定的秩序、节奏,在个人同他人、个人同群体相互交往的关系中产生某种相应的要求。一旦人们自觉意识到这些秩序和要求,那么这些秩序和要求就会转化成为人们行为活动的“应当”,获得普遍的意义,其要点如下。

首先,“应当”是一种关系。它把人的存在及其需要或利益的二重性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人的活动外在地显现为个人同他人、个人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其次,“应当”作为人与人的关系的客观需要和必然性,会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并成为一种客观的精神力量,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和生活,因而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再次,“应当”对人来说,不仅具有某种强制性,更重要的是具有有用性。“应当”的强制性不是纯外在地加给人的,而是人自己发现了、认识了的“应当”。人们之所以愿意放弃自己的某些任性和偏执,按照“应当”去行动、去生活,从直接或者具体层次上讲,是因为它能保证人们的行为的方向性、效用性。从间接或者抽象层次来说,“应当”是联系社会生活的必要纽带:它一方面能够把人与人、人与社会联系在一起,以维持社会的存在,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也能够把人既作为个人的存在物同时又作为社会成员的存在物这两个矛盾联系在一起,实现人的内在统一,促进人的精神完善和人格发展。

人类认识的这一特点表明,人们一旦达到了“应当”的共识,它就成为人们行为的规范。这种特殊规范性借助于人们的传统习俗、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维系,表现在人们的视听言行、行为品格和习性之中,并通过人们的义务感和良心感,构成人们自我调节、自我约束和自我评价体系,从而发挥自己特有的社会作用。

由此可知,道德既是社会调节的一种特殊手段,又是个人实现自身内在统一和精神完善的一种特殊方式,它始终根植在人和社会不可分割的联系之中,根植在人存在的二重性及其需要的二重性之中。

综上所述,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人类从诞生开始,就离不开道德。缺乏道德,人们就无从获得内外利益,实践就根本不可能得到真正维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人性假设就是运用了历史的方法并作了逻辑上的推演,得出r人是社会人和道德人的结论。

亚当·斯密在经济人假设中曾用“无形的手”说明个人对自我利益的贪欲最后会转变成整个社会的利益,却没有说明个人自我利益向整个社会福利的转变是如何实现的。事实土,经济学家在研究人及人的行为动机时,把人看成一个“个体”的和“自然”的人,而忽视了人的社会性特征。马克思经济学关于社会人、道德人的人性假设科学地描述了这一问题,也就是说当个人在追逐自我利益的同时又关注他人利益时,亚当,斯密所说的由个人利益向社会利益的转变才有了可能的通路。非马克思经济学要想避开人的道德本质来谈经济发展,从最终意义上看是难以富有成效的,因而这一理论有其实践的局限性。正如许多经济学家指出的那样,它把经济增长视为经济发展的惟一目标,危及人类的长远利益;一味强调经济与伦理原则分离、经济与政治过程分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经济主体对正义、公平和社会伦理漠不关心,缺乏承担社会道义的责任感;它把人看做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人们以自己的经济行为去实现物的目的,而不是追求使自己成为全社会敬仰的人,实现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的人的目的。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是我们观察、指导实践的科学方法。人在经济活动中必然要受到具有道德合理性的经济准则的制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和最好地创造经济业绩,人与人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才能正常而又公正地进行,才能不断增长物质财富和日益提高生活质量。

在当代中国,“看不见的手”和市场经济的规律正在发生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市场的某些不规范和失灵仍然存在。因此,在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的同时,运用“看得见的手”来规范市场,非常需要伦理道德规范作为完善市场、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

人性假设范文篇5

关键词:经济人社会道德人经济人理论和实践困境

科学总是离不开一些基本的假设前提。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最能体现经济学的哲学方法论,人性的假设是解释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的基本出发点,是经济理论体系赖以建立和展开理论逻辑分析的逻辑起点。深人探讨马克思主义人性假设与非马克思主义人性假设的区别,将有助于我们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以及准确把握当代经济学发展的新动向。

在西方经济学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广的经济人的假设理论是非马克思主义人性假设的典型代表。亚当·斯密早在200多年前就提出了经济人假设理论的基本思想,并作了系统论述。按照他的观点,人天生具有利己心和完全理性,能够通过运用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和信息,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自身的最大经济利益,同时由“看不见的手”(市场价格机制)的指引产生利他的结果,使整个经济运行协调有序,社会利益得到最大实现。因而国家不应干预个人的经济活动,而应对其采取自由放任态度。

新古典经济学继承和发展了斯密关于经济人的理论,使其成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假设。与此同时,这一理论假说本身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更新与发展。这最突出地体现在伴随着“边际革命”而兴起的新古典理论体系之中。第一,在斯密那里,经济人并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范畴而处于经济理论体系的中心地位,对其的描述也是粗线条的。而在新古典经济学中,经济人则上升为整个体系的中心范畴,并且它还得到了更为精确的概括和系统的阐述。新古典学派把经济人划分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他们分别追求利润最大化与效用最大化。第二,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经济人的行为分析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定性研究,而且还借助于定量分析,比斯密的原始解说前进了一大步。斯密曾提出人出于利己动机总要追求最大经济利益,但怎样才算是实现了这种“最大化”目标,由于分析方法所限斯密没有给予解答。而新古典经济学通过引人数量分析方法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如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条件—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即MR=MC;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条件—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二商品的相应价格之比,即。这些定理将人的行为动机与效果联系起来,从而为合理地组织与协调人类的经济活动提供了科学依据。第三,新古典经济学还考察了经济人在不同市场形态下利润最大化和效用最大化的条件,强调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是经济人实现其理想目标的充分条件,这样,便把经济主体的理性、经济环境的完全性以及经济总体的均衡运行紧密地联系起来。由上可见,新古典经济学实际上将斯密具有某种自发性的经济人概念进一步抽象为具有完全理性的、简单划一的、可量化的“机械人”概念。这充分反映了整个新古典经济学及其方法论的特点,即把经济学从具有道德性和社会性的学科彻底转变为仅仅具有技术工具意义上的学科。这种人性假定把经济关系的分析建立在利己主义这个抽象概念之上,而忽视了精神、道德因素的作用,以致把经济学变成一部单纯的利己主义的自然历史。

一、马克思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是: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道德与人和社会密不可分。

人类起源的历史表明,人和社会是同时诞生、不可分割的。“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人和社会不仅是同时形成的,也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具体地说,人是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关系中的个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社会不过是处于相互关系的个人”,“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可见,“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人的存在其有内在的二重性。一方面,任何人都是一个个体的存在物,另一方面,任何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存在。因此,马克思指出:“别人作为人在何种程度上对他说来成了需要,他作为个人的存在在何种程度上同时又是社会存在物。’州,吠把这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内在地集于一身,因而成为“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

马克思关于人性的假设就是这种最一般规定的“人”,马克思经济学的一切原则和规范、范畴及逻辑运动都是“人”的这种内在二重性的矛盾的展开、深化和具体化。人的存在的二重性决定了人的需要或利益的二重性。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指出,人的需要或利益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自然主体的那种个人需要”,二是“表现为社会需要的个人需要”。与此相适应,满足人的需要的途径和方式也有两条:一条是直接满足个人的需要,另一条是满足“表现社会需要的共同需要”,从而呈现为个体性和整体性的二重特点。这种特点使得任何人都有一个如何处理个体性和整体性相互关系的问题,这就决定了道德的需要也是人的最本质的需要之一。

二重需要内在地集于一身的人必须始终面对二重利益之间相互关系的问题,形成调节和处理它们相互关系的客观需要。道德就是在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人对这种客观需要及其必然性有意识的把握。从发生学的视角看,这个过程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中,就必然会逐渐地、不可避免地形成一定的秩序、节奏,在个人同他人、个人同群体相互交往的关系中产生某种相应的要求。一旦人们自觉意识到这些秩序和要求,那么这些秩序和要求就会转化成为人们行为活动的“应当”,获得普遍的意义,其要点如下。

首先,“应当”是一种关系。它把人的存在及其需要或利益的二重性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人的活动外在地显现为个人同他人、个人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其次,“应当”作为人与人的关系的客观需要和必然性,会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并成为一种客观的精神力量,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和生活,因而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再次,“应当”对人来说,不仅具有某种强制性,更重要的是具有有用性。“应当”的强制性不是纯外在地加给人的,而是人自己发现了、认识了的“应当”。人们之所以愿意放弃自己的某些任性和偏执,按照“应当”去行动、去生活,从直接或者具体层次上讲,是因为它能保证人们的行为的方向性、效用性。从间接或者抽象层次来说,“应当”是联系社会生活的必要纽带:它一方面能够把人与人、人与社会联系在一起,以维持社会的存在,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也能够把人既作为个人的存在物同时又作为社会成员的存在物这两个矛盾联系在一起,实现人的内在统一,促进人的精神完善和人格发展。

人类认识的这一特点表明,人们一旦达到了“应当”的共识,它就成为人们行为的规范。这种特殊规范性借助于人们的传统习俗、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维系,表现在人们的视听言行、行为品格和习性之中,并通过人们的义务感和良心感,构成人们自我调节、自我约束和自我评价体系,从而发挥自己特有的社会作用。

由此可知,道德既是社会调节的一种特殊手段,又是个人实现自身内在统一和精神完善的一种特殊方式,它始终根植在人和社会不可分割的联系之中,根植在人存在的二重性及其需要的二重性之中。

综上所述,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人类从诞生开始,就离不开道德。缺乏道德,人们就无从获得内外利益,实践就根本不可能得到真正维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人性假设就是运用了历史的方法并作了逻辑上的推演,得出r人是社会人和道德人的结论。

亚当·斯密在经济人假设中曾用“无形的手”说明个人对自我利益的贪欲最后会转变成整个社会的利益,却没有说明个人自我利益向整个社会福利的转变是如何实现的。事实土,经济学家在研究人及人的行为动机时,把人看成一个“个体”的和“自然”的人,而忽视了人的社会性特征。马克思经济学关于社会人、道德人的人性假设科学地描述了这一问题,也就是说当个人在追逐自我利益的同时又关注他人利益时,亚当,斯密所说的由个人利益向社会利益的转变才有了可能的通路。非马克思经济学要想避开人的道德本质来谈经济发展,从最终意义上看是难以富有成效的,因而这一理论有其实践的局限性。正如许多经济学家指出的那样,它把经济增长视为经济发展的惟一目标,危及人类的长远利益;一味强调经济与伦理原则分离、经济与政治过程分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经济主体对正义、公平和社会伦理漠不关心,缺乏承担社会道义的责任感;它把人看做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人们以自己的经济行为去实现物的目的,而不是追求使自己成为全社会敬仰的人,实现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的人的目的。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是我们观察、指导实践的科学方法。

人在经济活动中必然要受到具有道德合理性的经济准则的制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和最好地创造经济业绩,人与人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才能正常而又公正地进行,才能不断增长物质财富和日益提高生活质量。

在当代中国,“看不见的手”和市场经济的规律正在发生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市场的某些不规范和失灵仍然存在。因此,在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的同时,运用“看得见的手”来规范市场,非常需要伦理道德规范作为完善市场、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公务员之家

人性假设范文篇6

【关键词】人性假设;管理模式;人性化管理

对人性的认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古今中外,许多学者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从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开始,中国儒家“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善论,基督教的原罪说,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等等,各种人性理论层出不穷,直至今日,人性问题仍促使人们不断去探索、解析。休谟认为,“人性”是一切科学的基础,一切科学都离不开以“人性”作为对象。人们希望通过对“人是什么”——人性、人的本质的解剖,通过对人的理解,来寻求一种核心的价值观念,并通过这种核心价值观念的确立,从而为实践活动确定合理的方式,再通过这种合理的方式来实现管理的最佳效果。

对人性的理解是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基础,管理理论的构建和方法的设计,都是以对人性的一定的看法为基础的。管理是以人为中心展开的人、财、物的协调活动,任何领导者,在实施管理措施的时候,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对人的本性、本质有所看法。并根据这些对人的看法、假设,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在实践中,不同的人性观念衍生出不同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在管理研究中曾相继出现了“理性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复杂人”等人性假设的理论,每一种理论都有相应的管理措施与方法。在现代社会,对人的认知和人力资源的认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因此,在管理上实施人性化管理就应当成为企业管理的根本。

一、人性假设理论

(一)国外对人性认知下的假设理论

1.“经济人”假设。“经济人”(Economicman)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哲学和亚当·斯密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18世纪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首次描述经济人的含义以后,约翰·穆勒依据亚当·斯密对“经济人”的描述和西尼尔提出的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公理,提炼出经济人假设。麦格雷戈(D.McGergor)在《在企业中的人性方面》一书中将这种人性假设概括为X理论。泰勒就是“经济人”假设的典型代表,它建议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法。

“经济人”又称“实利人”或“唯利人”。这一假设的核心内容是:(1)人的本性是不喜欢工作的;只要有可能,人就会逃避工作。(2)由于人天性不喜欢工作,对于绝大多数人必须加以强迫、控制、指挥,才能迫使他为组织目标去工作。(3)一般人宁愿受人指挥,希望逃避责任,较少野心,对安全的需要高于一切。(4)人是非理性的,本质上不能自律,易受他人影响。(5)一般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参加工作的,只有金钱和其他的物质利益才能激励他们努力去工作。

2.“社会人”假设。“社会人”又称“社交人”。社会人(Socialman)假设理论是管理学家埃尔顿·梅奥1933年在其发表的《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一书中提出的,后不断完善,梅奥于1927~1932年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西方电器公司进行了著名“霍桑试验”,主要包括“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谈话实验”得出:(1)人是社会人;(2)影响人生产积极性的因素,除物质因素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3)生产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员工的士气,而员工的士气受企业内部人际关系及员工的家庭和社会生活影响;(4)非正式组织的社会影响比正式组织的经济诱因对员工有更大的影响力;(5)员工最强烈期望是领导者能承认并满足他们的社会需要;(6)驱使人们工作的最大动力是社会、心理需要,而不是经济需要,人们追求的是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要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必须使员工的社会和心理需求得到满足。

3.“自我实现的人”假设。“自我实现人”也称“自动人”(Self-actualisingman)假设,提出于1950年代末,麦格雷戈总结了马斯洛(A.B.Maslow)的“需要层次论”中最高一级的自我实现需要和阿吉里斯(ChrisArgyris)的“不成熟——成熟理论”中的所谓成熟个性,也就是“自我实现人”,将之概括为“Y”理论。所谓“自我实现”,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能,表现自己的才能,唯此人才会感到满足。“自我实现的人”假设认为:(1)人一般是勤奋的;(2)人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控制;(3)在适当条件下人能将自己的目标与组织的目标统一起来;(4)人是有责任感的;(5)人具备创造力和想象力,在现代企业条件下人的能力只是部分得到发挥。“自我实现人”假设认为管理者应把管理的重点从重视人的因素,转移到创造良好工作环境,使得员工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4.“复杂人”假设。“复杂人”假设是薛恩等人在20世纪末70年代初提出的。他们认为,长期的研究证明,无论是“经济人”、“社会人”,还是“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都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都不适用于一切人。一方面人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另一方面,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事件、地点和环境下,也会有不同的表现。人的需要和潜力,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地位的改变以及人际关系的变化而各不相同。因此“复杂人”并不是单纯的某一种人。复杂人假设的主要观点是:(1)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人们是怀着许多不同的需要加入工作组织的,而且人的需要是随着人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每个人的需要各不相同,需要的层次也因人而异。(2)人在同一时期内会有各种需要和动机。它们会相互作用并整合为一个整体,形成复杂的动机模式。(3)由于工作和生活条件的不断变化,人会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4)个体在不同单位或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工作中,会产生不同的需要。(5)由于人的需要不同,能力各异,对于不同的管理方式会有不同的反应。因此没有一套适合于任何时代、任何组织和个人的、普遍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5.其他人性研究。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政治的动物”,后人将之总结为“政治人”及相应的政治管理(黎红雷,2001)。西方管理学家们对人性的研究观点还有很多种如“文化人”、“生态人”、“效用人”等,对人的需要研究也存在不少有益的观点,如奥尔德弗(Alderfer)提出人的需要可分为:存在、关系、成长的需要,麦克莱兰(D.Meclelland)认为人的需要分为权力、归属和成就需要。

(二)中国人对人性的研究

1.中国古代对人性的研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人性”问题,他在《论语·阳货》提到“性相近,习相远也”。最早提出人性恶是中国法家早期思想家荀子,他认为:“今之人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惰性也。”(《荀子·性恶》)后其弟子韩非及李斯等将其思想推向“人性恶”观点(见《韩非子》等)。道家老子也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狩猎令人心狂。”(《老子》十二章)。法家人性论与经济人假设类似。儒家亚圣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见《孟子·公孙丑上》),与社会人假设类似。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思想家提出“性无善恶论”,类似复杂人假设。

2.中国近代对人性的研究。近代中国不少思想家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向西方学习科学,将中国的传统人性思想与西方的人性理论相结合,严复提出基于进化论的“性无善恶论”,梁启超的“人性中心论”,章太炎的“善恶同时进化论”,李宗吾基于中西科学的“性恶论”,但都没有形成系统中国现代人性理论。

3.这几年对企业人性的研究。近些年来,我国国内的学者在积极介绍西方企业管理的“人性假设”思想,也提出了不少新的关于人性的假设,如“创新人”假设(王德宾,2002)突出了人在新经济时期创新性,“虚拟人”假设及其管理哲学(胡蓉,王凤海,2003)突出人类符号化的想象力和智慧,智慧人假设(张华强,2002)突出了人的能动性,智能人假设(郭士伊,2003)等等。

人性假设理论反映了管理学家对人的不同认识,与所处环境及时代有关,这些人性假设都有自己的道理,强调人性的某些方面特征,基于这几种“人性假设”,管理学家提出的管理措施偏重于从管理者出发,致使人性假设理论即使是“现实人假设”(RealMan)几乎将所有人的可能特征全部描述出来,提出的对策仍无法真正实现有效管理,况且管理上不可能研究人性的全部特征,现实管理只能注重人性中影响管理最重要的某些方面,使得管理能在最少的投入中获取最大的效益。

二、基于不同人性认知下的管理模式

(一)对应于“经济人”假设下的管理模式

以“经济人”假设为指导思想,必然导致严密控制和监督式的管理方式,采取所谓的“任务管理”的措施,其主要特点如下:(1)管理工作的特点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完成生产任务,而不是考虑人的感情。管理就是为完成任务而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和监督。(2)管理是少数人的事,与一般员工无关。员工的任务就是听从指挥,努力生产。(3)在奖励制度上,主要依靠金钱来刺激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对消极怠工者予以严惩。(4)以权力和控制体系来保护组织本身及引导员工。

泰勒制就是经济人观点的典型体现。“任务管理”的主张就是在人的“科学管理”理论指导下提出的。“经济人”及X理论所阐述的观点,主要是工作动机的经济诱因及相应的管理职能,这在劳动工作仍是人们谋生手段的历史条件下以及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无疑是合理的,它代表的是资产阶级对劳动者的阶级偏见,是早期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理论解释。

(二)对应于“社会人”假设认知下的管理模式

在“社会人”的假设基础上,梅奥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管理模式,其要点是:(1)管理人员不应只注意完成任务,而应把重点放在关心人和满足人的需要上。(2)管理人员不能只注意传统的管理职能,更应重视人际关系,要培养和形成员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3)主张集体奖,不主张个人奖。(4)管理人员应在员工与管理当局之间起沟通联络作用。(5)实行“参与式”管理,吸引员工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企业决策的研讨。

霍桑实验启发了越来越多的管理学家,使他们认识到,工人生产积极性的发挥和工效的提高,不仅受物质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社会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于是,管理理论开始从过去的“以人适应物”,转向“以人为中心”,在管理中一反过去层层控制式的管理,转而注重调动工人参与决策的积极性。

(三)对应于“自我实现人”假设认知下的管理模式

管理者既不是生产任务的指导者,也不是人际关系的调节者,而是一个采访者。由于环境往往给人发挥才智造成障碍,所以管理者应以采访者的身份,采访环境。“自我实现的人”认为人有自动的、自治的工作特性,因此管理模式应为:(1)管理者的主要任务是寻找什么工作对什么人最具有挑战性,最能满足人自我实现的需求。(2)管理制度应保证员工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主张下放权力,建立决策参与制度、提案制度、劳资会议制度,把个人的需要同组织的目标结合起来。由此可见,“自我实现的人”假设,是建立在认为人是勤奋、有才能、有潜力基础上的,因而提出了同“经济人”、“社会人”假设完全不同的主张。

(四)对应于“复杂人”假设理论认知下的管理模式

复杂人假设认为没有一套适合于任何时代、任何组织和个人的、普遍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并不要求管理人员放弃上述几种人性假设为基础的管理理论,而要求管理人员根据具体人的不同情况,灵活地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此种管理模式被称为“权变管理理论”。具体的措施如下:(1)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提高管理效率。根据工作性质不同,时而采取固定的组织形式,时而采取灵活、变化的组织形式。(2)根据企业情况不同,采用弹性、应变的领导方式,以提高管理效率。若企业任务不明确,工作混乱,应采取较严格、控制的领导方式;若企业任务明确,则应采用民主的、授权的领导方式。(3)善于发现职工在需要、动机、能力、个性方面的个别差异,因人、因时、因事、因地制宜地采取灵活的管理方式与奖酬方式。

三、在现代企业中实施人性化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在组织中的作用益发重要,如何认识人性,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创造性,就成为更加重要的课题。就现代企业领域而言,企业活动(生产、销售、财务、人事、研究、发展)都是为人服务的,其基本目标是为满足人的需求,即是以人为中心。企业的一切既是以人为中心,企业管理当然无法脱离人的本质进行管理,所以必须重视人性化管理。简单而言,就是管理活动必须以“人本”为思想,重视人性的需求,尊重人性的尊严,并且承认人的价值,从而采取人性化管理的一切措施。人性化管理的核心思想即是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帮助人、培养人,给人更大的发展空间,给人更多的关爱,从而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员工的归属感,使员工与企业有着相同的目标和价值取向,激发优秀人才的良好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以及工作经验。基于对人性认知的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本文提出了在现代企业中实施人性化管理的思考。具体措施如下:

(一)增加员工满足其需求的机会

追求各种需求或欲望的满足,既是人类的天性,更是正常现象,员工进入组织工作,为的就是追求组织能够提供机会满足其需求或欲望的实现,正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满足生理、安全、相爱、尊严到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提供外在与内在激励

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需要各种激励。员工所受到的激励,一般可以分为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外在激励即组织所提供员工的:如公司的政策、管理、工作环境、待遇、同事或上下级关系,工作保障和组织的地位等;内在激励是自身因为工作而感受到的,如:工作认可,感应感、工作本身是否符合个人的能力与兴趣、责任、成长和发展等。

(三)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制度与做法

合理的制度和做法是合乎人性的管理的基本条件,合理的制度与做法是建立在公平、公正与公开的基础上。公平指的是不偏袒组织或员工任何一方,组织对待员工在升迁、加薪等均以绩效考评为基础;公正则是指一切遵循正道、公理做事,绝不扭曲事实,赏罚分明;公开则是指一切透明化,以得到部属的信任。

(四)尊重个别差异

真正的人性是透过个别差异而显现出来的。组织内的各个员工因环境、生理与学习的各项条件的不现,以致于本身的各项欲望以及需求也不尽相同。所以,管理者适当地尊重员工的个体差异,接纳他们不同的愿望以及不同的需求,包容他们不同的建议与主张,不仅是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更可以将组织带向合作,化阻力为动力。

(五)在组织中实施建议制度

建议制度是组织内部员工可针对组织内的所有措施,若有需要革新的事项都可提出意见。建议制度的实施,不仅可以发泄员工的不满情绪,也可激以员工创新的能力,员工能从中获得满足感,也可以改进组织管理,提高组织整体士气。

(六)鼓励员工参与

员工参与是人性化管理的基石。

形成系统中国现代人性理论。

3.这几年对企业人性的研究。近些年来,我国国内的学者在积极介绍西方企业管理的“人性假设”思想,也提出了不少新的关于人性的假设,如“创新人”假设(王德宾,2002)突出了人在新经济时期创新性,“虚拟人”假设及其管理哲学(胡蓉,王凤海,2003)突出人类符号化的想象力和智慧,智慧人假设(张华强,2002)突出了人的能动性,智能人假设(郭士伊,2003)等等。

人性假设理论反映了管理学家对人的不同认识,与所处环境及时代有关,这些人性假设都有自己的道理,强调人性的某些方面特征,基于这几种“人性假设”,管理学家提出的管理措施偏重于从管理者出发,致使人性假设理论即使是“现实人假设”(RealMan)几乎将所有人的可能特征全部描述出来,提出的对策仍无法真正实现有效管理,况且管理上不可能研究人性的全部特征,现实管理只能注重人性中影响管理最重要的某些方面,使得管理能在最少的投入中获取最大的效益。

二、基于不同人性认知下的管理模式

(一)对应于“经济人”假设下的管理模式

以“经济人”假设为指导思想,必然导致严密控制和监督式的管理方式,采取所谓的“任务管理”的措施,其主要特点如下:(1)管理工作的特点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完成生产任务,而不是考虑人的感情。管理就是为完成任务而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和监督。(2)管理是少数人的事,与一般员工无关。员工的任务就是听从指挥,努力生产。(3)在奖励制度上,主要依靠金钱来刺激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对消极怠工者予以严惩。(4)以权力和控制体系来保护组织本身及引导员工。

泰勒制就是经济人观点的典型体现。“任务管理”的主张就是在人的“科学管理”理论指导下提出的。“经济人”及X理论所阐述的观点,主要是工作动机的经济诱因及相应的管理职能,这在劳动工作仍是人们谋生手段的历史条件下以及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无疑是合理的,它代表的是资产阶级对劳动者的阶级偏见,是早期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理论解释。

(二)对应于“社会人”假设认知下的管理模式

在“社会人”的假设基础上,梅奥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管理模式,其要点是:(1)管理人员不应只注意完成任务,而应把重点放在关心人和满足人的需要上。(2)管理人员不能只注意传统的管理职能,更应重视人际关系,要培养和形成员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3)主张集体奖,不主张个人奖。(4)管理人员应在员工与管理当局之间起沟通联络作用。(5)实行“参与式”管理,吸引员工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企业决策的研讨。

霍桑实验启发了越来越多的管理学家,使他们认识到,工人生产积极性的发挥和工效的提高,不仅受物质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社会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于是,管理理论开始从过去的“以人适应物”,转向“以人为中心”,在管理中一反过去层层控制式的管理,转而注重调动工人参与决策的积极性。

(三)对应于“自我实现人”假设认知下的管理模式

管理者既不是生产任务的指导者,也不是人际关系的调节者,而是一个采访者。由于环境往往给人发挥才智造成障碍,所以管理者应以采访者的身份,采访环境。“自我实现的人”认为人有自动的、自治的工作特性,因此管理模式应为:(1)管理者的主要任务是寻找什么工作对什么人最具有挑战性,最能满足人自我实现的需求。(2)管理制度应保证员工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主张下放权力,建立决策参与制度、提案制度、劳资会议制度,把个人的需要同组织的目标结合起来。由此可见,“自我实现的人”假设,是建立在认为人是勤奋、有才能、有潜力基础上的,因而提出了同“经济人”、“社会人”假设完全不同的主张。

(四)对应于“复杂人”假设理论认知下的管理模式

复杂人假设认为没有一套适合于任何时代、任何组织和个人的、普遍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并不要求管理人员放弃上述几种人性假设为基础的管理理论,而要求管理人员根据具体人的不同情况,灵活地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此种管理模式被称为“权变管理理论”。具体的措施如下:(1)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提高管理效率。根据工作性质不同,时而采取固定的组织形式,时而采取灵活、变化的组织形式。(2)根据企业情况不同,采用弹性、应变的领导方式,以提高管理效率。若企业任务不明确,工作混乱,应采取较严格、控制的领导方式;若企业任务明确,则应采用民主的、授权的领导方式。(3)善于发现职工在需要、动机、能力、个性方面的个别差异,因人、因时、因事、因地制宜地采取灵活的管理方式与奖酬方式。

三、在现代企业中实施人性化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在组织中的作用益发重要,如何认识人性,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创造性,就成为更加重要的课题。就现代企业领域而言,企业活动(生产、销售、财务、人事、研究、发展)都是为人服务的,其基本目标是为满足人的需求,即是以人为中心。企业的一切既是以人为中心,企业管理当然无法脱离人的本质进行管理,所以必须重视人性化管理。简单而言,就是管理活动必须以“人本”为思想,重视人性的需求,尊重人性的尊严,并且承认人的价值,从而采取人性化管理的一切措施。人性化管理的核心思想即是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帮助人、培养人,给人更大的发展空间,给人更多的关爱,从而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员工的归属感,使员工与企业有着相同的目标和价值取向,激发优秀人才的良好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以及工作经验。基于对人性认知的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本文提出了在现代企业中实施人性化管理的思考。具体措施如下:

(一)增加员工满足其需求的机会

追求各种需求或欲望的满足,既是人类的天性,更是正常现象,员工进入组织工作,为的就是追求组织能够提供机会满足其需求或欲望的实现,正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满足生理、安全、相爱、尊严到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提供外在与内在激励

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需要各种激励。员工所受到的激励,一般可以分为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外在激励即组织所提供员工的:如公司的政策、管理、工作环境、待遇、同事或上下级关系,工作保障和组织的地位等;内在激励是自身因为工作而感受到的,如:工作认可,感应感、工作本身是否符合个人的能力与兴趣、责任、成长和发展等。

(三)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制度与做法

合理的制度和做法是合乎人性的管理的基本条件,合理的制度与做法是建立在公平、公正与公开的基础上。公平指的是不偏袒组织或员工任何一方,组织对待员工在升迁、加薪等均以绩效考评为基础;公正则是指一切遵循正道、公理做事,绝不扭曲事实,赏罚分明;公开则是指一切透明化,以得到部属的信任。

(四)尊重个别差异

真正的人性是透过个别差异而显现出来的。组织内的各个员工因环境、生理与学习的各项条件的不现,以致于本身的各项欲望以及需求也不尽相同。所以,管理者适当地尊重员工的个体差异,接纳他们不同的愿望以及不同的需求,包容他们不同的建议与主张,不仅是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更可以将组织带向合作,化阻力为动力。

(五)在组织中实施建议制度

建议制度是组织内部员工可针对组织内的所有措施,若有需要革新的事项都可提出意见。建议制度的实施,不仅可以发泄员工的不满情绪,也可激以员工创新的能力,员工能从中获得满足感,也可以改进组织管理,提高组织整体士气。

(六)鼓励员工参与

员工参与是人性化管理的基石。

它是一种主管部门的民主态度,由此可以充分利用组织的智力资源,有系统、有步骤地完成集思广益的效果。凡事经过充分的参与讨论,并作深入的审慎分析思考,在执行过程中可减少阻力和困扰,且能得到全体员工的支持。

(七)重视授权,培植部属

人性假设范文篇7

关键词:人本理念;教育管理;教育管理现代化;人性假设

引言

将人本理念纳入教育管理过程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更符合学校教育的初衷,有利于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教师要学习如何坚持“守正创新”,学习理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深刻内涵。因此,从人本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是实现教育管理现代化的逻辑基点。但在如今的教育管理实践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因此,从人本理念在教育管理现代化中的作用为出发点,通过分析教育管理发展过程中对人本理念的片面理解,引出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对人本管理的忽视问题,最后回归人性进行相应探讨,为推进新时代教育管理思想发展提供思路。

1人本理念在教育管理现代化中的作用

教育管理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教育隶属于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的功能是认识世界、传承文明、资政育人和服务社会。教育管理的作用是实现上述功能,人本理念则是实现这些功能的纽带。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从人本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而扩展到新时代“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推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的本质是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从而完成由一个自然人到一个社会人的蜕变,同时契合了马克思主义人本理论中对人的阐述。因此,人本理念成为推进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基本前提,为新时代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2教育管理发展过程中对人本理念的片面理解

教育管理同其他类型的管理一样,都是通过合理协调人的系统和物的系统从而实现既定目标。但是教育管理不同于其他管理类型,即使是对物的系统的协调安排,人的因素也至关重要。毫无疑问,人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

2.1人性假设是人本理念的核心

人本理念的核心是人性假设,只有认识人性假设才能够更好地理解人本理念。人性假设的主要特征是预成性人性观、生成性人性观和人性自由观。预成性人性观把人的发展归因于其本质,而一个人的本质是不变的,因此预成性人性观认为人是一个完成之物。孟子的“性善论”以及荀子的“性恶论”都属于预成性人性观的范畴。虽然表面上两种观点是对立的,但是两者都具有内在联系和片面性。生成性人性观是对预成性人性观的批判和发展,生成性人性观并不认同预成性人性观人性不变的观点,而是认为人的本质可以通过教育管理等手段改变。因此,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教育管理者只有从社会和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准确了解人性,从而推进新时代教育管理的发展进程,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人性自由则是教育管理活动的最终目标,教育管理是依托于教育活动而产生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实现人性自由可以保障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教育目的的有效完成。

2.2教育管理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人性假设

在管理的发展进程中对人性的假设经历了古典管理理论时期的“经济人”、教育人际关系管理理论时期的“社会人”、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时期的“自我实现人”和后现代教育管理思潮时期的“复杂人”四个人性假设阶段。这四个阶段教育管理思想的人性假设都表现出各自的片面性。2.2.1“经济人”假设下对人本理念的片面理解古典管理理论于20世纪初形成,主要由泰勒(FrederickTaylar)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HenriFayol)的组织管理理论和韦伯(MaxWeber)的集权组织理论等组成。这个时期的教育管理理论主要从“经济人”的人性角度出发,认为经济利益是驱动人们前进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忽视了人性会受到社会环境和其他社会人的影响。在这一时期,教育管理追求科学和效率,呈现出目标本位、管理方法程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等特征。此时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被完全遗忘,片面地以预成性人性的假设进行教育管理。

2.2.2“社会人”假设下对人本理念的片面理解

梅奥的霍桑实验提出了“社会人”的人性假设,并由此产生了以“社会人”为理论依据的教育管理模式。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环境氛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协调沟通,强调民主管理,从而使得教育目标顺利完成。“社会人”的人性假设虽然没有“经济人”人性假设中的部分缺点,认识到人在经济需求以外还有众多的社会需求,但在对“经济人”人性假设的批判中,又片面地将追求社会需求作为人的本性,忽视了人的经济需求,片面地以预成性人性的假设进行教育管理。

2.2.3“自我实现人”假设对人本理念的片面理解

随着“社会人”假设的影响范围逐渐扩大,以马斯洛等人为首提出的“自我实现人”假设为教育管理者提供了新的假设与参考。这一时期的教育管理非常“重视教职工对决策的参与、合作计划、共同目标、自主性、个人在教育或学习中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等”[1]。虽然“自我实现人”假设在接纳“社会人”假设基本观点的同时,又进一步说明个体的精神需求,但仍然存在割裂人性的认知局限,未认识到生成性人性的存在。

2.2.4“复杂人”假设对人本理念的片面理解

在管理活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人性理论的研究日益成熟,由此产生了以沙因(EdgarH.Schein)为首的“复杂人”人性假设。“复杂人”人性假设是沙因在1965年于《组织心理学》提出的。“复杂人”人性假设批判和继承了上述三种人性假设,说明“不仅人们的需要与潜在欲望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这些需要的模式也随着年龄与发展阶段的变迁、所扮演的角色的变化、所处境遇及人际关系的演变而不断变化”[2]。这一时期的教育管理思想初步实现了对人性自由的追求,是当代教育管理理论的人本理念基础。虽然“复杂人”假设看似是最完美,也是最真实的人性假设,但其实也有其历史局限性,其并没有将社会性与自主性有机结合,只是机械式地拼凑在一起。

3教育管理实践中对人本管理的忽视

教育管理的本质是对人的管理,其目的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从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由于在教育管理发展过程中对人本理念的理解一直是片面的,导致以理论知识为基础进行的教育管理实践长期对人本理念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从当前教育管理实践中教育目标量化、效率至上和功利主义思想为出发点,分析当前教育管理实践中对人本理念的忽视。

3.1效率至上的现代化教育管理

在教育管理活动中,最初的管理实践是以古典管理理论中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为基础进行的,在实践中通过严格控制教育管理流程以达到最高的效率。在现代教育管理实践中仍然很大程度上沿用泰勒的管理思想,采用标准化、一元化的管理模式,推崇对效率的极端追求。这种管理模式导致人们在管理过程中丧失了对管理合理性的质疑能力。在教育过程中追求效率最大化的同时,对于教育模式、课程安排、教材选择、教师能力以及教学方式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机械性,因此这种管理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爱好、独特期望、成长背景,没有关注到人本理念才是教育管理的核心要义。高度统一的教育模式抹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校追求升学率以及口碑的工具。在盲目追求效率的教育管理模式和统一的教育目标管理下,学校和家长一味追求成绩,忽略了教育实践中的因材施教,导致学生成为生产线上的产品,而不是有思想、有主见的社会人,泯灭了人性需求。追求效率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未来社会的接班人,但忽视了对教育现状的考量,忽略了“人性”才是教育本源,一味灌输给学生超过他自身能力的知识,不符合自然人的发展进程。卢梭在《爱弥儿》中阐述教育应该尊崇自然法则的观点,教育过程应该与个人成长过程相辅相成。

3.2教育目标量化

人们在管理实践中对管理目标合理追求,运用理性的工具、模型和方法,使得管理目标能够量化,即可计算、可预测等。可量化的管理目标在教育管理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教育中常体现为学生的成绩、学校的升学率、就业率等。教育管理“数字化”已渗透到各个教育阶段的实践中,从小学的“小红花”到初高中的考试成绩再到大学的绩点,目前教育管理在数字的控制下变得越来越功利化。与“物质人”充斥的现代社会相匹配,现代学校充满了物化人性的气息,培养的是适应现代社会的、有能力追求和享受物质的“经济人”[3]。如今的教育让社会、学校乃至学生都知道接受教育的背后意味着劳动报酬高、社会地位高。教育毫无顾忌地以成绩高低“绑架”学生,忽视其人性。这种理念下教育实践必将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育管理的量化标准,使得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目标一成不变,这样虽然可以维持现有的教育水平,但却制约了教育的创新,使其逐渐脱离社会发展轨道。在教育领域强调量化管理无异于“杀鸡取卵”,既否定教育的创新性又忽视人本理念,使得人的自由被消解,人性诉求难以满足。

3.3教育管理评价功利化

教育管理评价体系是度量教育管理绩效的尺子,是用来判断教育管理目标是否完成的依据。教育管理评价体系对教育管理有着指引、带领和改进的作用,对于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的具体实践有着指导作用。随着知识、科技和社会形态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功利化社会,评价是否成功的依据仅限于对社会有无帮助。在如今以分数、成绩为标准的量化评价体系中,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被禁锢在这个枷锁中,只能机械式地进行评价而忽视情感在评价过程中的重要性,使得人本管理在教育管理实践中被埋没。在此背景下教育管理评价体系只是围绕着分数、成绩、升学率、就业率等量化结果。在这种评价体系下,通过对教材的机械式理解以及考试分数的高低判断学生是否能成才,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特长和能力。教育管理是管理体系下的一个分支,尽管可以套用许多理论,例如“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等,但学生不同于工人,教育管理的目标不是生产出统一的、无差别的“产品”。而是要培养出不同层次、领域的人才从而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4教育管理现代化呼吁人本理念的回归

通过上述论述,可知教育回归于人是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必要条件。随着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人本理念又一次进入了教育管理的视野中,人本理念的回归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4.1建立人性化的教育管理氛围

人本理念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前提,有效管理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之上的。教育管理应该在尊重人性的基础上建立管理文化,摒弃一味追求效率的管理理念,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2021年7月24日,我国开始实施“双减”政策,其目的是减轻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补课的负担。抛弃了短视化、功利化的教育观念,从学生天性出发引导其全面发展。“双减”政策的实施充分体现了人本理念思想,减轻了学生学习压力,让学生除了学科类的成绩外也能在其他方面(体美劳)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抛弃了唯成绩论的教育管理思想。“双减”政策是我国人性化教育管理新的开始,反映出人本管理理念是教育管理的核心。在当代教育管理建设中,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管理方针的基本内容,让学生在人性化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因此,推进教育管理现代化发展必须延续“双减”政策中的人本理念,保证人性回归,使学生不再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工具,而是有尊严和独立思想,并能意识到自身主体地位的社会人。

4.2建构民主互动的教育管理模式

在教育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诉求,以人本理念为核心的教育管理需要倾听各式各样的诉求,从而凝聚学生智慧,发挥其潜力。教育家杜威认为民主是以一种联合的方式进行经验交流,学校教育管理需要征集学生的建议,让学生从执行管理决策转变为参与制定决策,把教育管理的约束转变为自我控制,而不是独立地依靠行政方法独断[4]。学生是教育管理的重要主体,为了彰显教育管理的人本理念,必然要明确学生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通过规章制度阐明学生的主体身份。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但目前的教育管理体系仍沿用着美、英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模式。因此,为推动教育管理模式改革使其符合我国基本国情从而实现教育现代化,学校需要制定出学生能够自下而上参与教育管理的流程机制,让学生能真正地参与到教育管理过程中。使教育目标不再是分数、升学率等量化目标,更多从学生自身出发,制定契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目标。只有学生才知道学生的需求,学校管理者应倾听学生的诉求,更好地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以此为社会输送各专业领域的人才。

4.3制定融入情感的教育管理评价体系

教育管理评价体系是教育管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管理体现人本理念的重要方式。只有将情感融入教育管理评价体系中,才能实现人性化的管理,推进教育管理现代化。正常情况下,教育者对学生缺乏了解,评价内容是以教育者的视角为出发点制定的,学生通过评价内容难以感受到教育者对自身的关心,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因此,首先教育管理评价过程中要以人本理念为立足点,做到评价内容具体且符合学生的主体需求,使学生确实能够从评价中感受到关心,有所收获,而不是功利化地追求成绩、排名。其次,评价要合情合理,尊重学生,注意时机、场合以及方法,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最后,评价要关注学生的感受。教育评价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就问题本身做出解释。因此在评价中要让学生在认识到问题严重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接受评价建议,使其信服以实现教育目的。

5结束语

人本理念作为教育管理的核心,对教育管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在思想层面上认识到教育管理存在对人本理念的片面理解,在具体实践中意识到对人性的忽视,进而提出解决措施,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崴.20世纪西方教育管理理论及其模式的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19-28.

[2]薛恩.组织心理学[M].余凯成,李校怀,何威,译.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87:116-118.

[3]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61.

人性假设范文篇8

1.管理科学研究中关于人性假设的演变历程

在西方管理理论发展史中,出现了4种经典的人性假设,即“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假设。“经济人”假设理论认为,员工的工作是受经济利益驱动的;“社会人”假设理论认为企业中的员工有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并获取归属感的强烈需要;“自我实现人”则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复杂人”假设理论则指出员工在不同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需要。除这四种经典人性假设之外,还出现了其他不同视角下的人性假设,例如“道德人”假设[2]、“文化人”假设[3]、“自我管理人”假设[4]。不难看出,管理科学领域对人性的假设和认识是不断进步的,尤其是“复杂人”假设更是突出了人们所追求目标的多样化和动态化。但以往对人性的不同假设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等假设都强调人在特定情况下的一种特定需求,而“复杂人”假设则把人的内心需要过于复杂化和神秘化,没有指出人内心深处的本质需要。

2.人性的本质解读:快乐人管理的核心是人,而对人性的认知改变也将为新的思想和理论诞生敲开尘封多年的管理智慧之门。

深入剖析以往的人性假设理论,不难发现,不管是以经济利益至上的“经济人”,追求和谐人际关系的“社会人”,还是追求自我价值提升的“自我实现人”以及不断变换追求目标的“复杂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追求,那就是追求内心快乐,做一个内心快乐的人。从心理学角度看,人们从事的任何事情,追求的任何事物,其本质都是在追求人内心的快乐,正像弗洛伊德在其人格结构理论中指出的“本我”那样:每个人都会遵循快乐原则,做自己想做的事,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对于在特定社会状态下的酒店中工作的人们,他们一直努力追求的本质其实就是获得内心愉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幸福感。所以,可以将管理科学中的人性假设归结为:在企业中工作的个体所追求的一切都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和幸福感为准则,“快乐人”是人性的最终追求和对人性的本质解读(图1)。对酒店中的员工而言,其内心的本质追求都是获取快乐,即幸福。内心的快乐可以通过对财富的占有、归属感、自我发展、成就感等具体方面来实现。每个人都期望在为企业工作的同时换取自己所期望的快乐感。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就是在为员工带来直接经济回报外,带来更多的非经济回报,例如友情、成就感、自我发展等,最终使员工成为能够获取更多快乐的人。酒店往往凭借高效率高质量的服务来创造良好经济效益。但在酒店中工作的是人,每个人在内心都有对快乐的追求。也许有一些员工,例如刚毕业的大学生,出于对金钱的急切渴望,会放弃一时的身心快乐,在那些工资待遇较高的酒店不开心地工作。但这也不能说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人不追求快乐,只不过他们把自己的快乐暂时转移到对金钱的获取上。

二、佐证:酒店管理实践中效率与人性的失衡

在酒店管理实践中,有的企业过于注重科学,强调效率,进而采用经济利益至上的“制度化”、“刚性”管理模式,也就是一味地以经济效益、制度等硬性指标来衡量员工,衡量企业效益。例如,青岛某星级酒店采用制度化、科学化管理为基本出发点的“刚性”管理方式,直接促进了企业高效运作。而有的酒店则截然相反,以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准则,采用人性化的“柔性”管理模式,以企业内的和谐氛围来衡量企业的成败。其实酒店无论走向哪个极端,都可能导致酒店最终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刚提到的青岛某星级酒店以制度化管理而著名,一切以制度说话,员工之间只是职务和工作关系。虽然也多次取得了较好业绩,但是员工对管理者和酒店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最终致使大量优秀人才外流,并且出现了基层员工在酒店外报复管理者的极端事件。这种结果其实是由该酒店过于强调效率,缺乏“人情味”造成的。当然,一味追求人性化也会导致难以规范管理的处境。尤其是在家族企业中,由于千丝万缕的亲情关系,常常导致制度失效,企业效率低下。

三、诉求:效率与人性追求在酒店内的合理均衡

在酒店管理实践中,酒店运营的高效和员工的快乐对酒店具有同等重要意义。以严格的制度化管理模式追求酒店高效率,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取得经济上的良好收益。但这种成功是以缺乏人情味的企业氛围为代价的,会使员工内心产生强烈的“打工仔”心理,会对酒店缺乏责任感,没有主人翁意识。从长远看,这并不是优秀的管理模式,酒店也难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一味无原则地追求和谐的人性化氛围,可能会直接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比制度化管理模式更难于获得成功。所以综合来看,科学的酒店管理应追求高效率和人性化达到合理均衡。这里说的均衡并不是追求中庸之道的绝对化平均。在实践中,大多数企业都是采用制度化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的刚柔并济管理策略,但具体的管理手段却各有不同。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属性和具体情况,在工业制造型企业中,技术和生产效率对企业发展起着更大作用,而在服务型企业中,员工的心情和服务态度则更直接影响工作效果。在制造型企业中,人的情感、态度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相对于服务型企业来说比较小。所以制造型企业应更加强调硬指标,制度化管理成分多于人性化管理成分。而在服务型企业中,工作效率更多地依赖于人的情感和心情,这就需要关注人性的成分多一些。在管理实践中,酒店对效率和人性的同等关注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管理模式。由于酒店是典型的服务型企业,实际上更需要人性化管理成分多于制度化管理成分。具体来说,每个酒店又各有差异,酒店对效率和人性的追求是在动态变化的。前文提到的倾向于制度化管理模式的青岛某星级酒店几乎达到了人性化管理氛围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而有些家族式酒店则可能走向另外一个过于宽松的人际氛围。其实,每个酒店的企业发展阶段、员工的技术与心理成熟程度等这一系列因素都会有所不同,每个酒店在具体把握制度化和人性化管理的尺度时,都应考虑自己应该将管理风格与方式定位在何种位置。

四、实现路径:推进高效率与人性化的合理均衡

(一)破除制度万能论或人情万能论

过于迷信制度而一味追求高效率,或者过于相信人性化而不讲制度,这都是不可取的管理思想。制度不是万能的,但也是不可缺少的;人情也未必一定能塑造员工的忠诚和高效,但它确实是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在中国这样注重“人情味”的文化背景下,在酒店业中,一味依赖制度追求高效必然会造成优秀员工的流失;而一切错误都网开一面的做法则会使企业丧失原则,成为一盘散沙。所以必须在讲究人情味的基础上确立制度,对于违背原则的错误不能姑息。以制度管理员工的基本原则是让员工心服口服,心甘情愿地接受制度的制裁。这样人性化的制度化管理,不但能实现高效运作,还能体现人性化管理理念。

(二)自下而上创立制度,强化主人翁观念

人性假设范文篇9

一、从管理的视角看人性论

管理学意义上的人性,通常指管理者对职工需要和劳动态度的看法。管理者要想对下级实施正确的领导,提高管理绩效,一个必备的前提是:正确地认识和对待下级,也即关于人性的本质的看法一“人性的假设”。1965年,美国心理学家沙因(E.H.Schein)把流行于西方的几种人性假设理论概括为“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的假设,这体现了管理界对人性认识的发展历程,而建立于人性假设理论基础之上的激励策略也随之不断得以发展和丰富。

“经济人”假设与物质激励和目标激励“经济人”假设把人看作是一种经济动物,认为经济利益是其唯一需要,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权利,工作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基于“经济人”假设的管理策略是管理者必须加强技术管制,制定最精确的工作方法,实行严格的监督制度,并实行有差别的、刺激性的计件工资制度,也即是将监督和物质刺激结合起来。这一管理策略重视提高生产率,完成任务,而很少注意从情感、需要、动机、人际交往等社会因素去影响人的积极性。在奖励制度方面,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一方面用金钱来刺激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对消极怠工者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实行“激励性工资与惩罚性工资”并存的激励方法。

二、激励策略与社会人

教育界普遍实行的将教师的工作绩效(往往以学生的考试成绩、班级优等生的比例、升学率的高低等指标量化)与报酬结合的绩效薪金制,属于教师激励策略的物质激励与目标激励,在这一制度下,实行按劳取酬、优绩优酬的教师收人分配原则,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这一做法具有浓厚的“经济人”色彩。

“社会人”假设与情感激励、参与激励“社会人”假设的出现,改变了“经济人”假设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管理局面,过渡到以职工为中心的管理,这在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上无疑是一大进步。“社会人”假设认为人最根本的需要是社会需要,是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需要,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决定因素。基于“社会人”假设的管理策略是,管理者除了要注意工作目标的完成外,更应该注意工人在工作过程各种需求的满足,重视职工之间的关系,培养和形成职工的集体意识或归属感,并将其作为调动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基本手段。在奖励制度方面,提出了职工参与管理,以满足职工的社会性需要与成就需要,所以,“社会人”假设持有者更多地是发挥管理者的协调功能,把自己看作职工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调节者。

学校领导关心教师的生活工作,了解其发展愿望和遇到的困难,帮助其解决问题,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这一教师激励策略中的情感激励具有“社会人”假设的印痕。学校注意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使教师在教学、财务和人事等方面有监督权、建议权和决策权,以激发教师在工作、思想上与学校患难与共的积极态度,这一教师参与激励也是建立在“社会人”假设基础之上的。

“自我实现人”假设与发展激励“自我实现人”假设认为人除了有社会需求外,还有一种想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潜力的欲望。人是积极的,具有能动性和责任心的,如果受到适当的刺激,人就可以自我领导,并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基于这一假设的管理策略是,管理者应创造一种适宜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减少外部控制,以使员工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达到自己所希望的成就,即自我实现。在激励方式上,“自我实现人”持有者采取不同于“经济人”、“社会人”假设所采取的诸如工资提升、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营造等外在激励,而是更重视人们在工作中能获得知识、才干,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也即内在激励。

确实如此,现代社会“工作”的概念,不再单纯是人类物质方面需求或社会与心理方面需求的一种手段,它更成为人类自我发展需求的一种手段。人们希望通过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使个人自我实现的需求得到满足,因此,工作的性质、工作的责任感、工作的挑战性、工作的自豪感以及工作得到他人赏识的程度等内部激励因素成了影响人们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这样,职工就能够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激励,把管理者的激励策略等外部调控机制内化。这种管理哲学反映了人们对工作本身的认识和价值观念的变化,也反映了人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满足自身需求层次的提高和人类对自己认识的不断深化。教育管理部门正在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完善教师工作的外在条件,给有志于献身教育事业的教师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空间、环境和机会,根据教师对工作的兴趣和爱好等特点给予合理安排工作,做到人尽其才;丰富职工的工作内容,让工作富有挑战性和责任感,让职工有取得工作进展和发挥能力的机会;现代的教师培训除了更新教师的知识,提高其教学技能,关注教师工作的改进,解决教师目前工作的难点外,更趋向于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一以教会教师学习为出发点,培养教师对知识的获取能力、处理加工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其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能力体系,最终获得智慧。这一系列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实现教师自我发展的激励策略,其背后都隐含“自我实现人”假设。

三、激励策略:多之化选择

人性假设范文篇10

(一)两种人性假设及其教育价值历史上基于不同的目的对人性进行的假设不计其数,这些假设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育的价值追求。如果从人的生物性与意识性的关系看,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伦理取向的人性假设和科技取向的人性假设。这两种人性假设的融合与对立构成了教育价值研究的历史发展的内在主线。1、伦理取向的人性假设及其教育价值。伦即人伦,也就是人的血缘辈分关系;伦理,即调整人伦关系的道理、原则,对人伦关系的研究主要属于伦理学的任务。伦理学的原始本义是创建可以安居其中的有意义的“家园”,其基本问题是“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或“什么样的生活值得过?”。所以对伦理关系研究是指向个人的,是指向个人的精神世界的,是对人的“善”的执着追求,并以此来带动整个人伦关系的和谐。作为伦理取向的人性假设主要集中在对人性“善”、“恶”的判断上,代表人很多,中国孟子、荀子,西方的卢梭、“宗教人”是其典型代表。伦理取向下的人性假设通过对人性的“善”“恶”的判定指明了人生的意义,指向的是人的“心”,即人的精神世界,其潜在地蕴含着“身”、“心”二者的主次关系,强调的是人的“心”,因为“人是精神,人之作为人的状况乃是一种精神状况”。教育作为实现人生活意义的有效工具则需要承担起丰富人之为人的精神世界,实现对“身”的超越。所以教育的目的在于人性的“复归”,即通过“扬善”或“弃恶”的方式促人向善,儒学的“成仁”、宗教的“皈依”正是这一价值的集中体现。2、科技取向的人性假设与教育价值。科技(ScienceandTech-nology)是科学理论与技术实践的统一,是对客观规律的把握及其应用。由于科技是一种致力于物改造的对象性活动,采用的是因果必然性的思维方式和分析还原的方法,所以在对人进行认识时,它们首先将人物化,然后进行一步一步的分解,使之形成“原子”,再运用科技的方法对各个原子的局部性能进行“科学研究”,并以机械的方式组合成“整体”,从中求得人性的认识。这种将人置于世界万物之中,以“探求万物的统一性”为目的,以机械还原的方法对人性的思考正如吴文新对科技的人性公设进行分析时指出的那样:从人作为主体来说,可比附于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称作“科技人”;而从人作为被支配的对象来说,可借用“机器人”的名称叫做“机器人”或“机械人”,如果总起来看,就可以通称为“理性科技人”科技取向的人性假设在人的“身”与“心”之间强调前者,并以追求因果必然性的科学精神为旨趣,以机械还原的方法关注人的身体结构及其运行原理,以求得对人认识的精确性,想彻彻底底地知道人究竟是什么。科技取向下的人性假设不仅确立了系统知识在教育中的核心价值,而且通过其对人生理和心理的精确研究,为人“高效”获得系统知识提供了“可靠”的途径。这样,由可测量的教学目标、系统的知识体系、科学的教学步骤、准确地的教学监控等所组成的完整的教育体系应然而生,教育成为了一种能够准确预测和监控科学活动。(二)人性假设的对立造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野伦理取向的人性假设注重在人的关系中寻求人精神世界的建构,并以此为价值追求构建出一套以“领悟”、“沉思”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文化和体系,即人文教育;科技取向的人性假设注重通过对人身心能力的研究构建人的严密逻辑能力和系统知识,并以此为价值追求构建出一套以“必然性”、“精确性”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文化和体系,即科学教育。在早期人类教育中,两种教育体系作为教育的两种基本存在形态并未出现严重的对立与冲突,直到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作为一场旨在确定人主体性的思想运动,在扫清阻碍科技发展的一切障碍后,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得到飞速发展,为人类所带来的丰富的物质汇报。然而,正当人们欢天喜地地为科技高唱赞歌时,人的主体性却被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慢慢地给吞噬了,人反而成为了科技的附庸,人的主体性仅仅体现为掌握科技并为科技服务,并且越演越烈,人的精神世界逐渐被物质欲望所占领。“这个释疑的、致富的、征服性的和硕果累累的科学也愈益使我们面临严重的问题,这关系到它产生的知识、它确定的行动和它改造的社会。这个解放人的科学同时也来带奴役的可怕的可能性,这个生机勃勃的认识也产生着消灭人类的威胁”。在这样一个充满技术理性的社会里,科技以及形成的科技文化占领着一切,统治着一切,吞噬着一切,教育成为了人们获得知识,掌握科技的一种纯粹而有效的技术,教育的“空间”和神秘感不在了,伦理的“善”既不符合科技的直接目的,也没有其存在的生物性基础,教育的世界真的是“去魅”了。然而,随着环境的恶化、道德的沦丧、自我的迷失不断地进行“重演”时,人们突然发现需要“找回自己”。从卢梭在他的征文《论科学和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化风俗》中做出“科学艺术越进步,社会道德便愈加堕落,人的良心愈加泯灭”的论断,到近代人们高呼“人需要诗意地栖居”莫不显示出人们对科技与人文对立的失落以及对人的精神回归和个性发展的诉求。两种文化、两种教育的形成与对立,或明或暗地受制于其对人性的假设,不同的人性假设塑造着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形成了不同的教育价值追求。这种以科技对人文的僭越为集中表现的对立,既是人类社会畸形发展的产物,更是在社会畸形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人性认识的简单化而导致的结果。人是天地间的灵物,是一个很难琢磨得透的复杂整体。对人性这个复杂整体如果仅仅采取生物学主义的(仅仅从自然生物方面研究人)或文化主义的(仅仅从社会文化方面研究人)简单化的认识态度和方法,都只能得到人性的片面理解,都将割裂人的整体性,都将形成畸形的文化,形成畸形的教育,犹如科学教育或人文教育。

二、“动态生成”人性观:对人性的一种新的理解

埃德加•莫兰在在反对科学认识的简单化时指出,“无论在认识自然世界的领域里还是在认识历史的或社会的世界的领域里,都不可能把我们的观念归结为或是单纯的无序或是单纯的有序”。由于世界是有序和无序的交混,是统一性与的多样性统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对其认识必须要有复杂的态度和方法。世界的复杂性并非否定认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而是反对认识的简单性,是要告诫我们,对于复杂的世界我们不能归结为一个关键词,一个规律的简单化认识,而要关注事物的多维度、多样性,以动态、生成的情怀给予无序性以足够的空间,因为它是意义和价值的基本前提。因此,我们需要系统地、整体地对人性进行思考,要全面分析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属性与目的,并在二者之间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以动态、生成的方式看待其运动变化的过程。作为人来讲,首先是一种生物性存在,这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前提,其次是超生物存在,即意识性存在,这是人之为人的基本特征。与此同时,在生物性存在与超生物性存在的关联中,人所处的社会起着关键作用,它是促使人的生物性存在与意识性存在产生关联,是把人作为生物存在的意识的可能性与作为意识存在的生物性条件进行相互转化,并使之成为人的现实的整体性的资源平台和不竭动力。因此,人是由生物性系统、意识性系统以及促使二者产生和形成关联性的社会性系统共同组成的“巨”系统。在这样一个“巨”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基于自身固有的功能不停地进行着相互作用,并在不断的运动中建构、生成着人性。人的生物性系统指由人视觉系统、听觉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组成的纯粹生物性系统,以及基于这种纯粹生物性系统自身的功能而产生的内部与外部的各种活动,如新陈代谢、视觉、听觉等。人的生物性系统既有与其他生物相同的一面,也存在着相异的一面,相同的一面指诸如饥饿、趋避等生物性本能;不同的一面主要是以神经系统为核心的各个子系统的特殊构成,这种特殊构成使得人在具有与其他一般动物相同的生物性本能的基础上具备了意识产生的无限可能。人的意识性系统是在人的生物性系统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极为复杂的、无形的抽象系统。这个系统以人的意识性为基本特征,以“自我”为中心审视着他者和自身,塑造着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有学者将意识性系统分为工具意识系统(包括手段、中介意识或工具、方法意识,还包括好奇心、求知欲及智能素质、各种知识和操作技能、意志等)和价值意识系统(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的道德和审美观念体系,人的目的、动机、愿望、理想、目标、志向等,以及人的情感、情绪、兴趣、情趣和志趣等),并且认为工具意识代表着意识的能力,是完成实践活动的主要力量;价值意识系统代表着“领导力”,对为何实践以及如何实践进行着规范引导,二者互为依存。生物性系统是基础,意识性系统是目的,而人实现基于生物性系统的意识性系统的完美统一则需要在社会性系统中实现。人与其他一般动物所不同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家庭成员、一个团体和社会成员,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共同体之中,都生活在各种关系之中。当这种社会关系被人的意识所“捕捉”,便成为了人的意识性系统的“原始材料”,为实现人的生物性超越和整体性发展提供了条件;当为确立自身的社会角色,实现基于生物性本能的人的主体性,体现自己的“是其所是”时,将不断地借助社会性系统的平台主动地超越和成就自己。人性的形成不是某个系统单独作用的结果,每个系统或每个系统内部的要素都只能反映人性的某一个方面。人性是三个系统及其内部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动态生成的结果,这个结果是在基于人的固有属性与人的“自然目的”之中的动态过程。人的这种复杂性、动态性和生成性告诫我们,不要轻易说“认识了你自己”,因为人性不在起点,也不在终点,而在过程之中,在不断生成之中。

三、“动态生成”人性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从对立走向统一

简单化的人性理解导致不同教育价值观的对立,基于复杂性理解的“动态生成”的人性观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这种简单化,也就为不同价值观关系的认识奠定了人性基础。(一)人发展的“自然目的”预示着教育的终极价值正如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指出,“自在的东西,实体,按其本性而言比关系优先,因为关系也就等同于存在物的附属品和偶性”,任何事物都有着基于自身属性的“自然目的”,这意味着事物本身的固有属性决定了“观看”这一事物的方式。我们只有充分地、全面地认识人的“潜能”,才能获得事物的“形式”。人本身包含着无限的可能,如果一定要进行精确性的描述的话,至少有“物性”、“类性”和“个性”三个相互关联的层次。物性指人同其它生物共同的属性;类性指人类在物性基础上所具有表征与其它生物不同的“类”属性;个性则是在物性与类性基础体现“我是我”的个体特有的属性。在这“三性”之中,物性是基础,提供着物质前提与可能性;类性是过程,提供了充分的外部条件;个性是目的,是人性的充分展现和人发展的终极追求,三者以整体的方式动态地发展和生成着。教育作为人发展的重要手段,不能偏离人的“自然目的”,其终极价值是追求基于物性和类性的人的个性,即健全的、丰富的精神世界。因为“从现代人的发展来看,只在前两种属性上得到发展的人,决不是健全发展的人,只有当一个人不断地朝向精神世界发展、提升的时候,他才有可能更像一个人,才有可能在自主活动中更全面地占有自己的本质”。(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促进人发展的必要的、合理的手段人不是基于生物原理的“生物人”,也不是服务于、屈服于社会发展的“社会人”,更不是单纯的“精神人”,而是一个整体,一种合金。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都是促进人整体发展的手段,只是在促进人的发展过程中是在不同层面、不同侧面对人发展的支持,其本身并不存在对立的问题。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对立与冲突是人基于某种“自私”的目的而导致简单理解人性,并将其无限扩大的结果。因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作为一种手段,只要在人性系统中具有其相对应的“自然目的”成分和属性的存在,就是合理的。只是我们在审视这两种教育时,需要根据人的整体性、动态性和生成性进行超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单一性的理解,而走向科学人文教育,走向人的教育。既然如此,何来对立?(三)人发展的动态性、生成性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共存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人性系统是整体的、是复杂的,不管是其内部各子系统以及子系统内部要素之间,还是人在发展过程中与外部各种条件之间,都存在极为复杂的相互作用,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基本特征。在人的这一动态、生成的发展过程中,永远交互着生物性、社会性与精神性,交互着整体的发展和部分的发展,交互着发展的有序性和无序性,任何促进人发展的手段都不可避免地具有多种价值特征。因此,科学教育必然具有人文色彩,人文教育也必然具有科学色彩,这是人性使然,也是基于人性的教育手段的必然存在形态。

作者:纪方 单位:四川旅游学院教务处

【参考文献】

[1]王明辉.何谓伦理学[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