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主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17:17:18

企业主

企业主范文篇1

为鼓励市区企业实行主辅分离,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经市政府同意,提出如下意见:

一、扶持的范围和对象

从原在*市区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中分离发展现代物流、交通运输、仓储配送、投资服务、技术服务、科技研发、信息咨询、工业设计等服务业的经济实体,以及外地来绍具有法人资格的服务业子公司。

二、扶持政策

1.对主辅分离后设立的三产企业,由利润形成地方财政收入部分,财政在三年内给予扶持。

2.对国有、国有控股企业主辅分离后设立的三产企业及大中型骨干企业原已主辅分离的三产企业,由利润形成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量部分,报经市政府批准后,财政部门对其实行“一企一策”给予扶持。

3.主辅分离后设立的三产企业,其自用的生产经营房产应缴纳的房产税,如纳税有困难,报经税务机关批准,设立初期给予减征照顾。

4.主辅分离后设立的占地面积较大的物流企业应缴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如纳税有困难,报经税务机关批准,设立初期给予减征照顾。

5.对实行查账征收的企业,其研制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技术开发费,按规定予以税前扣除。企业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符合条件的,在按规定实行100%扣除的基础上,允许再按当年实际发生额的50%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企业年度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当年不足抵扣部分,可在以后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中结转抵扣,抵扣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6.主辅分离后设立的三产企业,其所购置的固定资产允许采取加速折旧。

7.对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分流安置本企业富余人员兴办的经济实体,除另有规定外,凡符合以下条件的,经有关部门认定,税务机关审核,3年内可免征企业所得税:

(1)利用原企业的非主业资产、闲置资产或关闭破产企业的有效资产;

(2)独立核算、产权清晰并逐步实行产权主体多元化;

(3)吸纳原企业富余人员达到本企业职工总数30%及以上,从事工程总承包以外的建筑企业吸纳原企业富余人员达到本企业职工总数70%及以上;

(4)与安置的职工变更或签订新的劳动合同。

8.主辅分离后设立的三产企业用地,就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按绍政发〔*〕56号文件执行,对需新供地的项目在供地安排上优先考虑,用地指标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优先予以安排。

9.主辅分离后设立的三产企业用水、电、气等要素价格,享受工业企业同等待遇。

10.对主辅分离后的三产企业在设计、监理、物业管理等资质审报审批时,在市级权限范围内给予大力支持。

11.根据实际情况,对主辅分离后的三产企业在办理工商登记时给予绿色通道服务,并在“守合同、重信誉”、“诚信企业”、“著名商标”认定活动中优先考虑。

12.对主辅分离后设立的三产企业,在考核、奖励等方面给予与同类企业同等待遇。

13.市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信用贷款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三产企业予以优先支持。

14.在现有财政支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整合统筹1500万元专门用于财政扶持企业主辅分离。

三、合力营造主辅分离的良好环境

1.切实加强对企业主辅分离工作的领导,市发展改革委、经贸委、财政局、国土局、建设局、建管局、工商局、统计局、袍江工业区管委会等有关部门要把促进市区企业主辅分离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明确工作目标,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职责,积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大型物流企业的培育或引进由袍江工业区管委会负责;骨干物业服务企业的培育或引进由市建设局负责;企业主辅分离后的数据统计、认定由市统计局和财政局负责。

企业主范文篇2

一、扶持的范围和对象

从原实行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中分离发展科技研发服务、分离发展现代物流服务、分离发展贸易营销服务、分离发展专业配套服务、分离发展设计策划服务等服务业(不包括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济实体。

二、扶持政策

1、主辅分离后的服务业企业,形成的营业税县级财政留成部分,在第一年给予80%扶持,第二、第三年比上年增长部分给予50%扶持。享受上述扶持政策后,若税负高于原税负,高出部分由财政对分离主体企业予以扶持补助。

2、主辅分离后的服务业企业,新注册过程中涉及不动产过户而缴纳的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契税县财政留成部分,给予全额补助。在不改变土地性质的情况下,城建部门予以办理房产过户手续。

3、主辅分离后的服务业企业生产经营发生亏损,其自用的生产经营房产应缴纳的房产税,可报经税务机关批准,给予免税照顾。

4、主辅分离后占地面积较大的物流企业三年内应缴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如纳税确有困难的,报经省级税务机关批准,给予减免照顾。推进物流集聚区建设,税务部门在物流集聚区内提供货运发票开具等涉税服务,以方便纳税人。

5、主辅分离后实行查账征收的服务业企业,其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研究开发费,按规定予以税前扣除。企业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符合条件的,在按规定实行100%扣除的基础上,允许再按当年实际发生额的50%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企业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部分已形成企业年度亏损,可以用以后年度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6、主辅分离后的服务业企业,其所购置的固定资产允许采取加速折旧。

7、主辅分离后的服务业企业用地,对需新供地的项目在供地安排上与工业企业同等考虑。

8、主辅分离后的服务业企业在设计、监理、物业管理等资质申报审批时,在县级权限范围内给予大力支持。

9、主辅分离后的服务业企业在办理工商登记时给予绿色通道服务,并在“守合同、重信誉”、“诚信企业”、“著名商标”认定活动中优先考虑。

10、主辅分离后的服务业企业,在考核、奖励等方面给予与同类企业同等待遇。

11、主辅分离后的服务业企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信用贷款予以优先支持。

12、主辅分离后的服务业企业是指年月日起主辅分离新设立注册的服务业企业。

三、合力营造主辅分离的良好环境

1、切实加强对企业主辅分离工作的领导,县发改局、经贸局、财政、地税局、国税局、国土局、建设局、工商局、统计局等有关部门要把促进企业主辅分离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明确工作目标,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职责,积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企业主辅分离后的有关数据统计由县统计局、国税局、地税局负责,财政局、审计局做好审核监督。企业主辅分离服务业认定由县财政地税局负责。

2、努力为企业主辅分离提供优质服务,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办事手续,做到特事特办,合力营造主辅分离的良好环境。

企业主范文篇3

**县各级党组织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和阶级基础为目标,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积极稳妥地做好在私营企业主中发展党员工作。

一、深入宣传,积极引导私营企业主向党组织靠拢。针对部分私营企业主对党的认识不足、申请入党积极分子较少的现状,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宣传橱窗,在党组织和私营企业主中大力宣传党的先进性。县委向每个私营企业派驻一名党务工作经验丰富的党建指导员,通过协调资金、提供信息等举措,帮助其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使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重视与关心;通过定期不定期上门走访、座谈交流、交心谈心等形式,向他们灌输共产主义信念,积极引导他们主动向党组织靠拢。

二、创新方式,强化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一是办培训班。充分利用党校主阵地作用,通过举办现代企业管理等培训班,广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和激发他们对党的信任。二是跟踪培养。基层党委对每个私营企业主入党积极分子安排两名党性强、有威望的党员负责跟踪培养,针对不同特点,实行因人施教。对上缴利税多、社会贡献大的私营企业主入党积极分子,由党委主要负责人直接进行培养。三是参加党的活动。采取定期不定期邀请私营企业主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课学习、党日活动,聆听先进事迹报告会和参加党的先进性教育等活动,加强他们的党性锻炼。四是鼓励回馈社会。积极引导私营企业主入党积极分子富而思进、致富思源,以支持社会公益事业、扶助社会弱势群体等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三、规范程序,严把党员发展关口。一是明确审查要求。明确私营企业主入党重点审查诚信守法经营、依法纳税、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等情况。在审查过程中坚持既听发展对象自我介绍,又听社会群众和企业员工的评价。二是规范审查程序。建立“三级培养”制度,即私营企业主入党积极分子由党支部进行培养,在时间、材料、手续完备的情况下,报党委审查后,再由县委组织公安、工商、国税、地税、劳动保障、环保、计生等部门进行联合审查。三是落实审查责任。按照“谁管理谁培养,谁审查谁负责”的原则,明确企业主管部门和乡镇党委为培养责任单位,行业主管部门为审查责任单位,实行年度责任考核,确保培养一个合格一个,合格一个发展一个。

企业主范文篇4

【作者简介】广州市委党校广东广州510070

【内容提要】私营企业主是一个迅速崛起并日益壮大的社会阶层,其在我国社会生活当中的影响越来越大,重视并研究该阶层的政治参与情况,有助于实现政治社会稳定。本文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意识会越来越强烈,政治参与的渠道会灵活多样,政治参与的动机会趋于稳定。对于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要进行规范和引导,积极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

【摘要题】参政议政

【关键词】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动机/渠道/规范

【正文】

[中图分类号]D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26[2002]05-0031-03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私营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私营企业主队伍已经初具规模,逐步发展成了一个稳定的私营企业主阶层。他们和员工一起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在很多地方私营经济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半壁江山”。以广东为例,广东省的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第一,它的人口只占全国总数的5.8%,而国内生产总值占10.3%,财政收入占13.7%,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广东的私营经济已经发展起来了,其私营企业户数占了全国的10.5%。截止到1999年6月底全国登记的私营企业主达281万人,注册资本总额8177亿元,雇佣员工1503万人,经营各类企业128万家[1]。到2000年,全国登记的私营企业主达395.35万人,拥有注册资本总计13307.69亿元,雇佣员工2011.15万人,经营各类企业176.18万家[2],分别增长了40.5%,62.7%,33.8%,37.6%。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内,私营经济和私营企业主队伍还将以较高的速度迅速发展,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由于有着独特的经济地位和经济利益要求,私营企业主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社会阶层,已经广泛地参与到政治领域中,表达他们的政治诉求,通过自己的活动影响并推动政治系统决策过程。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的问题,它关系到能否化解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实现政治社会的稳定。本文拟对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情况作初步探讨。

一、政治参与意识逐渐高涨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私营经济的生长环境极为不利,由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的认识并不完全清醒,私营经济被视为资本主义成分而受到排挤甚至打压,要割“资本主义的尾巴”。私营企业主被视为是“阶级异己分子”。而受批斗,而且祸及他们的子女,其在上学、入伍、招工等方面都曾受到过不公正待遇。改革开放以后,政策环境稍微宽松,我国上层和私营企业两方面都处在“摸着石头过河阶段”。到1984年,安徽芜湖的一个体户靠卖瓜子赚了一百万,有人说他是雇工经营,要动他,邓小平阻止了,“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如果你一动,群众就说政策变了,人心就不安了。”[3]对私营经济的政策由“改造、禁止”转变为“不要急于取缔”、“看一看再说”,到1987年才“允许存在”,从此有了合法的生存权。事实上,二十年来,围绕私营经济的性质,社会各方面一直就没有停止过争论,私营企业也就在这些争吵声中发展壮大。私营企业主不仅关心企业的盈亏,而且更关心自己在社会阶层结构中的地位和社会形象。更为深刻的是:私营企业主已经认识到自己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形象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和盈亏。尽管对“新生的资产阶级分子”这个称呼心有余悸,提到当年的种种遭遇,至今仍不寒而栗,但私营企业主大多数能够超脱于个人命运之外来考虑企业的未来,并积极的参政议政,广泛地介入社会生活,政治参与的意识逐渐高涨。

促使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意识高涨的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通过政治参与为私营企业主发展求得一个好的政策环境。20世纪80年代的私营企业主多为有胆有识,敢闯敢干,吃苦耐劳型,到了90年代中后期,能够做大并在社会上产生一定影响的私营企业主多为技术密集型。今天私营企业主中整体文化水平已经高出社会平均水平了。在近年开业的私营企业中,业主高学历已经是普遍趋势了。他们不仅占有经济资源,而且占有人才和知识资源。私营企业主多为社会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关心政治,视野开阔,尤其是对我国私营经济方面的政策极为敏感。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企业乃至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政策之间的关系。除了极少数私营企业主或限于经济实力和地区影响,或因为个人兴趣以及传统的“莫问政治”观念的影响外,大多数私营企业主对参政议政表现出极高的热情。他们通过各种活动,向党委和政府反映意见和要求,以提高私营企业的社会地位,保护私营企业主的合法私有财产。第二,通过政治参与,有利于宣传私营企业及其产品,树立企业形象,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以维护企业的利益。为了企业能够生存和发展,私营企业主对内对外都需要一批支持者和保护者,尤其是要和政府各职能部门打交道。成功的私营企业主都要精心编织一张社会关系网。私营企业主为了能够协调各方面的关系,通常采用拓宽政治联系渠道的办法,加强与政府各部门的沟通。事实证明,在我国传统的政治环境下,这个办法是私营企业成长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方面的因素会逐渐减少。第三,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也和私营企业工会组建率不高有关。由于是雇佣劳动,私营企业主普遍对工会的作用认识不足,有些私营企业主甚至认为组建工会是给自己添乱,因而对建立工会的积极性偏低。以私营企业发展较快的广州为例,截止到2001年5月底,广州有私营企业29785家,已建私营企业工会的有5665家,组建率仅为19.02%。就已组建了工会的私营企业来看,其作用也很有限。在大多数家族式管理的私营企业中,雇佣工人只是劳动,无法维护企业乃至自身的利益,工会的大部分职能,如协调企业的劳动关系,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等,都落在私营企业主的身上,在这种情况下,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热情自然就会高涨。

二、政治参与渠道灵活多样

私营企业主在拥有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之后,其消费观念、社会心态和价值取向就会逐渐发生变化,金钱和物质财富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开始逐渐升值,并越来越成为可以对政治决策过程产生影响作用的一种力量。近年来国有企业下岗分流,减员增效以及破产而产生的下岗职工,很大一部分进入私营企业重新就业。在改革攻坚最关键的1999年,仅上半年,全国私营企业安置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就达29.5万人,其中4.4万人带头创办私营企业,25万多人受雇到私营企业里当员工。私营企业已经成为吸纳劳动就业和稳定社会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为了吸引投资和争取赞助,发展地方经济,给一些私营企业主特殊的政治参与的机会,聘请他们担任某些政治职务,允许他们直接参与政府决策,加速推动了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私营企业也获得了认可,得到了发展。政府和私营企业主在双向互动中形成良性循环,出现了灵活多样的政治参与渠道。

最为广泛和具有影响力的政治参与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推选自己在政治上的代言人。富起来了的私营企业主中比较普遍的心态就是期望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力,对改变自己的社会形象和政治地位有比较迫切的要求。他们往往推举私营企业主中德高望重者作为领头人,以协同行动,甚至私营企业主还物色政界人物作为自己的代言人。1988年,在福建石狮市公开竞选市长中,有20位企业主将盖满图章的市长候选人推荐信送到泉州市委组织部,推选能代表他们利益的政界人物参加竞选。第二,争取当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这是私营企业主参政议政最直接的方式。目前,被选举为全国人大代表的私营企业主有48人,占人大代表总数的1,66%,省级人大代表的私营企业主由372人,被推荐为全国和省级政协委员的私营企业主分别有46人和895人。第三,在工商联、青联、妇联等群团组织中担任一定的职务,参加相关的政治活动。目前担任全国工商联执行委员的私营企业主183人,其中有副主席3人,常委46人。第四,通过在媒体上宣传自己,扩大自己和企业的影响,报纸电视上经常可见党和政府领导人会见私营企业主,并倾听他们的意见的消息报道。第五,通过与政府领导人保持经常联系,来反映问题,或经常参加由党政部门和有关单位召集的座谈会来充分表达其呼声。事实上,各级政府在人事安排上都有专门分管私营经济的副职在开展工作。第六,私营企业主还通过支持公益事业、通过选举担任社区领导人以及加入中国共产党等方式来实现政治参与。

三、政治参与的动机趋于稳定

无论哪一种政治参与,都是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控制和影响公共权威,以维护或改变一定的生产关系,并使自己在这种生产关系中受益。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从无到有,从星星点点到小成气候,折射出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如果说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只是为了企业的兴衰存亡,这只是抓住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因为在1999年以前,私营经济只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这个“补充”意味着私营企业所处的非常微妙的地位。因此私营企业主能在多大的程度上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自己。毕竟会哭的孩子多吃奶,私营企业主还是通过各种方式,希望将其愿望和要求纳入党委和政府的决策过程,政治参与的动机也表现得五花八门。除了前面提到的为了企业的兴衰存亡之外,有的是为了个人的政治前途,有的是为了自己的资本积累,少数社会责任感强的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目的则是为了推动我国改革的进程。但是政治参与是一项要求较高的政治行为,对私营企业主来讲,既要有政治参与的兴趣,又要有一定的参政议政的能力和知识水平;既要能够领导企业的日常管理,又要能脱身于企业日常经营之外;既要在本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又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种种要求加上政治参与动机的复杂多样,使得政治参与对部分私营企业主来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政治参与也基本维持在“散兵游勇”水平。

1999年修改宪法,私营经济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私营企业的合法权利和利益。有了宪法的保障,私营企业主胆子更大了,步子迈得更快了,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不再是过去的扑朔迷离而变得触手可及,政治参与的动机逐渐趋于明朗而稳定,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由于政府上网工程及信息披露制度等措施的实行,政府信息公开,政策的透明度增强了,使得私营企业主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参与政治,私营企业主能够预测到政府在何种情况下可能会作出何种抉择,因而可以提前决定企业的行为,以实现并维护好企业的利益。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表现在通过自己的作为使“不确定”的政府变成确定的政府。其次,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另一个动机就是获得对本阶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换言之,既全体成员对本阶层的共同处境与共同利益的清醒认识,以求形成统一的阶层意识。私营企业主是一个日益发展壮大的新阶层,尽管他们的共性特征已经非常突出,但在中国特殊的土壤里,加上他们自身内部的极端复杂性,形成大致相同的看法没有问题,但要上升到统一的阶层意识恐怕还待以时日,而这也正是有见识的私营企业主孜孜以求的目标。

四、政治参与亟待规范

随着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意识的增强,政治参与必定会向纵深发展。特别是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发表后,广大私营企业主都有一种扬眉吐气、“改天换地”的新感觉。因为这个讲话首次认可了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并且允许他们当中的优秀分子入党。持续了很长时间的关于私营企业主能否入党的争论到此划上了句号。如果说1999年的修宪解决了私营经济的法律地位,那么,这个“七一”讲话则解决了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地位。再用异样的眼光来看待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就显得不合适宜了,因为他们的政治参与也是我国民主进程的巨大推动力量,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但是,对于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还是要进行规范和引导,使其在正确的轨道上发展。

第一,由被动的政治参与转向主动的政治参与。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在一定的程度上带有勉强的成分,在所调查的私营企业主中,一部分人流露出无可奈何的味道,似乎是不得不参与政治,非如此则不能发展,企业难有作为,只好从企业繁杂的经营中分身出来参加各种活动,一方面理顺各方关系,另一方面也扩大自己的知名度。随着政策环境的改变,私营企业主必须要改变观念,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大军的一员,政治参与应该是积极主动的,因为它符合自愿原则,也符合功效原则。

第二,由非法的政治参与转向合法的政治参与。有的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是通过和政府领导人建立个人联系来实现的,这种个人单线联系的方式不同于推选政治上的代言人,因为政治代言人是公开的,而这种方式是隐蔽的和难以控制的,它极容易堕落为权力与金钱的交易,即用重金拉拢腐蚀干部。这种非法的政治参与不仅损害了社会公正,而且破坏了政府的廉洁形象。私营经济中的假冒伪劣屡禁不止往往有这方面的原因。

第三,由个人的政治参与转向有组织的政治参与。私营企业主零星式的政治参与所产生的社会回应较小,因为不同个体间的不同主张抵消了他们应有的能量。第四次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多达80.2%的企业主认为,有必要建立自己的行业协会或联谊会。事实上,准组织私营企业主协会已经在各地开始出现了,由于是自愿加入,自我管理,且不受制于其他力量,私营企业主对这种协会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从已经成立的“私协”的工作情况来看,已经开始从维护私营企业主的利益的角度,向地方政府施加影响了。这种组织参与,将会成为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

【参考文献】

[1]参见汝信等主编:《200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225页。

企业主范文篇5

【摘要题】参政议政

【关键词】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动机/渠道/规范

【正文】

[中图分类号]D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26[2002]05-0031-03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私营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私营企业主队伍已经初具规模,逐步发展成了一个稳定的私营企业主阶层。他们和员工一起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在很多地方私营经济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半壁江山”。以广东为例,广东省的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第一,它的人口只占全国总数的5.8%,而国内生产总值占10.3%,财政收入占13.7%,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广东的私营经济已经发展起来了,其私营企业户数占了全国的10.5%。截止到1999年6月底全国登记的私营企业主达281万人,注册资本总额8177亿元,雇佣员工1503万人,经营各类企业128万家[1]。到2000年,全国登记的私营企业主达395.35万人,拥有注册资本总计13307.69亿元,雇佣员工2011.15万人,经营各类企业176.18万家[2],分别增长了40.5%,62.7%,33.8%,37.6%。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内,私营经济和私营企业主队伍还将以较高的速度迅速发展,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由于有着独特的经济地位和经济利益要求,私营企业主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社会阶层,已经广泛地参与到政治领域中,表达他们的政治诉求,通过自己的活动影响并推动政治系统决策过程。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的问题,它关系到能否化解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实现政治社会的稳定。本文拟对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情况作初步探讨。

一、政治参与意识逐渐高涨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私营经济的生长环境极为不利,由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的认识并不完全清醒,私营经济被视为资本主义成分而受到排挤甚至打压,要割“资本主义的尾巴”。私营企业主被视为是“阶级异己分子”。而受批斗,而且祸及他们的子女,其在上学、入伍、招工等方面都曾受到过不公正待遇。改革开放以后,政策环境稍微宽松,我国上层和私营企业两方面都处在“摸着石头过河阶段”。到1984年,安徽芜湖的一个体户靠卖瓜子赚了一百万,有人说他是雇工经营,要动他,邓小平阻止了,“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如果你一动,群众就说政策变了,人心就不安了。”[3]对私营经济的政策由“改造、禁止”转变为“不要急于取缔”、“看一看再说”,到1987年才“允许存在”,从此有了合法的生存权。事实上,二十年来,围绕私营经济的性质,社会各方面一直就没有停止过争论,私营企业也就在这些争吵声中发展壮大。私营企业主不仅关心企业的盈亏,而且更关心自己在社会阶层结构中的地位和社会形象。更为深刻的是:私营企业主已经认识到自己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形象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和盈亏。尽管对“新生的资产阶级分子”这个称呼心有余悸,提到当年的种种遭遇,至今仍不寒而栗,但私营企业主大多数能够超脱于个人命运之外来考虑企业的未来,并积极的参政议政,广泛地介入社会生活,政治参与的意识逐渐高涨。

促使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意识高涨的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通过政治参与为私营企业主发展求得一个好的政策环境。20世纪80年代的私营企业主多为有胆有识,敢闯敢干,吃苦耐劳型,到了90年代中后期,能够做大并在社会上产生一定影响的私营企业主多为技术密集型。今天私营企业主中整体文化水平已经高出社会平均水平了。在近年开业的私营企业中,业主高学历已经是普遍趋势了。他们不仅占有经济资源,而且占有人才和知识资源。私营企业主多为社会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关心政治,视野开阔,尤其是对我国私营经济方面的政策极为敏感。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企业乃至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政策之间的关系。除了极少数私营企业主或限于经济实力和地区影响,或因为个人兴趣以及传统的“莫问政治”观念的影响外,大多数私营企业主对参政议政表现出极高的热情。他们通过各种活动,向党委和政府反映意见和要求,以提高私营企业的社会地位,保护私营企业主的合法私有财产。第二,通过政治参与,有利于宣传私营企业及其产品,树立企业形象,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以维护企业的利益。为了企业能够生存和发展,私营企业主对内对外都需要一批支持者和保护者,尤其是要和政府各职能部门打交道。成功的私营企业主都要精心编织一张社会关系网。私营企业主为了能够协调各方面的关系,通常采用拓宽政治联系渠道的办法,加强与政府各部门的沟通。事实证明,在我国传统的政治环境下,这个办法是私营企业成长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方面的因素会逐渐减少。第三,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也和私营企业工会组建率不高有关。由于是雇佣劳动,私营企业主普遍对工会的作用认识不足,有些私营企业主甚至认为组建工会是给自己添乱,因而对建立工会的积极性偏低。以私营企业发展较快的广州为例,截止到2001年5月底,广州有私营企业29785家,已建私营企业工会的有5665家,组建率仅为19.02%。就已组建了工会的私营企业来看,其作用也很有限。在大多数家族式管理的私营企业中,雇佣工人只是劳动,无法维护企业乃至自身的利益,工会的大部分职能,如协调企业的劳动关系,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等,都落在私营企业主的身上,在这种情况下,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热情自然就会高涨。

二、政治参与渠道灵活多样

私营企业主在拥有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之后,其消费观念、社会心态和价值取向就会逐渐发生变化,金钱和物质财富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开始逐渐升值,并越来越成为可以对政治决策过程产生影响作用的一种力量。近年来国有企业下岗分流,减员增效以及破产而产生的下岗职工,很大一部分进入私营企业重新就业。在改革攻坚最关键的1999年,仅上半年,全国私营企业安置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就达29.5万人,其中4.4万人带头创办私营企业,25万多人受雇到私营企业里当员工。私营企业已经成为吸纳劳动就业和稳定社会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为了吸引投资和争取赞助,发展地方经济,给一些私营企业主特殊的政治参与的机会,聘请他们担任某些政治职务,允许他们直接参与政府决策,加速推动了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私营企业也获得了认可,得到了发展。政府和私营企业主在双向互动中形成良性循环,出现了灵活多样的政治参与渠道。

最为广泛和具有影响力的政治参与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推选自己在政治上的代言人。富起来了的私营企业主中比较普遍的心态就是期望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力,对改变自己的社会形象和政治地位有比较迫切的要求。他们往往推举私营企业主中德高望重者作为领头人,以协同行动,甚至私营企业主还物色政界人物作为自己的代言人。1988年,在福建石狮市公开竞选市长中,有20位企业主将盖满图章的市长候选人推荐信送到泉州市委组织部,推选能代表他们利益的政界人物参加竞选。第二,争取当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这是私营企业主参政议政最直接的方式。目前,被选举为全国人大代表的私营企业主有48人,占人大代表总数的1,66%,省级人大代表的私营企业主由372人,被推荐为全国和省级政协委员的私营企业主分别有46人和895人。第三,在工商联、青联、妇联等群团组织中担任一定的职务,参加相关的政治活动。目前担任全国工商联执行委员的私营企业主183人,其中有副主席3人,常委46人。第四,通过在媒体上宣传自己,扩大自己和企业的影响,报纸电视上经常可见党和政府领导人会见私营企业主,并倾听他们的意见的消息报道。第五,通过与政府领导人保持经常联系,来反映问题,或经常参加由党政部门和有关单位召集的座谈会来充分表达其呼声。事实上,各级政府在人事安排上都有专门分管私营经济的副职在开展工作。第六,私营企业主还通过支持公益事业、通过选举担任社区领导人以及加入中国共产党等方式来实现政治参与。

三、政治参与的动机趋于稳定

无论哪一种政治参与,都是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控制和影响公共权威,以维护或改变一定的生产关系,并使自己在这种生产关系中受益。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从无到有,从星星点点到小成气候,折射出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如果说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只是为了企业的兴衰存亡,这只是抓住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因为在1999年以前,私营经济只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这个“补充”意味着私营企业所处的非常微妙的地位。因此私营企业主能在多大的程度上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自己。毕竟会哭的孩子多吃奶,私营企业主还是通过各种方式,希望将其愿望和要求纳入党委和政府的决策过程,政治参与的动机也表现得五花八门。除了前面提到的为了企业的兴衰存亡之外,有的是为了个人的政治前途,有的是为了自己的资本积累,少数社会责任感强的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目的则是为了推动我国改革的进程。但是政治参与是一项要求较高的政治行为,对私营企业主来讲,既要有政治参与的兴趣,又要有一定的参政议政的能力和知识水平;既要能够领导企业的日常管理,又要能脱身于企业日常经营之外;既要在本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又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种种要求加上政治参与动机的复杂多样,使得政治参与对部分私营企业主来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政治参与也基本维持在“散兵游勇”水平。

1999年修改宪法,私营经济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私营企业的合法权利和利益。有了宪法的保障,私营企业主胆子更大了,步子迈得更快了,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不再是过去的扑朔迷离而变得触手可及,政治参与的动机逐渐趋于明朗而稳定,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由于政府上网工程及信息披露制度等措施的实行,政府信息公开,政策的透明度增强了,使得私营企业主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参与政治,私营企业主能够预测到政府在何种情况下可能会作出何种抉择,因而可以提前决定企业的行为,以实现并维护好企业的利益。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表现在通过自己的作为使“不确定”的政府变成确定的政府。其次,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另一个动机就是获得对本阶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换言之,既全体成员对本阶层的共同处境与共同利益的清醒认识,以求形成统一的阶层意识。私营企业主是一个日益发展壮大的新阶层,尽管他们的共性特征已经非常突出,但在中国特殊的土壤里,加上他们自身内部的极端复杂性,形成大致相同的看法没有问题,但要上升到统一的阶层意识恐怕还待以时日,而这也正是有见识的私营企业主孜孜以求的目标。

四、政治参与亟待规范

随着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意识的增强,政治参与必定会向纵深发展。特别是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发表后,广大私营企业主都有一种扬眉吐气、“改天换地”的新感觉。因为这个讲话首次认可了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并且允许他们当中的优秀分子入党。持续了很长时间的关于私营企业主能否入党的争论到此划上了句号。如果说1999年的修宪解决了私营经济的法律地位,那么,这个“七一”讲话则解决了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地位。再用异样的眼光来看待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就显得不合适宜了,因为他们的政治参与也是我国民主进程的巨大推动力量,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但是,对于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还是要进行规范和引导,使其在正确的轨道上发展。

第一,由被动的政治参与转向主动的政治参与。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在一定的程度上带有勉强的成分,在所调查的私营企业主中,一部分人流露出无可奈何的味道,似乎是不得不参与政治,非如此则不能发展,企业难有作为,只好从企业繁杂的经营中分身出来参加各种活动,一方面理顺各方关系,另一方面也扩大自己的知名度。随着政策环境的改变,私营企业主必须要改变观念,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大军的一员,政治参与应该是积极主动的,因为它符合自愿原则,也符合功效原则。

第二,由非法的政治参与转向合法的政治参与。有的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是通过和政府领导人建立个人联系来实现的,这种个人单线联系的方式不同于推选政治上的代言人,因为政治代言人是公开的,而这种方式是隐蔽的和难以控制的,它极容易堕落为权力与金钱的交易,即用重金拉拢腐蚀干部。这种非法的政治参与不仅损害了社会公正,而且破坏了政府的廉洁形象。私营经济中的假冒伪劣屡禁不止往往有这方面的原因。

第三,由个人的政治参与转向有组织的政治参与。私营企业主零星式的政治参与所产生的社会回应较小,因为不同个体间的不同主张抵消了他们应有的能量。第四次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多达80.2%的企业主认为,有必要建立自己的行业协会或联谊会。事实上,准组织私营企业主协会已经在各地开始出现了,由于是自愿加入,自我管理,且不受制于其他力量,私营企业主对这种协会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从已经成立的“私协”的工作情况来看,已经开始从维护私营企业主的利益的角度,向地方政府施加影响了。这种组织参与,将会成为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

【参考文献】

[1]参见汝信等主编:《200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225页。

企业主范文篇6

所谓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的活动。作为民主政治的一种实现形式,它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主要是伴随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系的确立而首先在西方国家产生的。可是,促成现代政治参与产生的根本条件是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进而造成利益多元化格局的形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异质化水平不断提高,即社会不断趋于分化与专门化,造成社会不同群体与个体在职业经历、生活方式乃至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均千差万别,异质多样性特征日益明确,从而使社会矛盾与冲突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然而,既有的政治理论及实践经验表明,解决与缓和这类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有效方法是,社会应给予它们以一定的渠道、途径与方法宣泄出来,即予以必要的制度性疏导,其中重要的方面正是赋予公民以广泛参与政治的权利,在利益多元化的社会中保证各种民众意愿得到制度化的充分表达,通过民主程序协调、整合不同利益集团的要求。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罗尔斯认为,在一个健康的现代民主社会中,参与原则要求所有的公民都应有平等的权利来参与制定公民将要服从的法律的立宪过程和决定其结果。为此,宪法必须确保一种参与、影响政治过程的公平机会[1]。韦伯同样强调,经济发达的民族必然是一个“政治民族”,亦即它必然也必须发展一套相对发达的政治过程和政治机制,能使社会大众都参与在本国政治之中[2]。显然,现代社会政治参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高度的政治参与是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

现代社会制度化的政治参与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政治发展有着显著的价值。其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它能适应独立经济主体自由竞争、发展的需要,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推动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政治参与的扩大化也被视为经济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政治参与的政治价值则更为现代社会所不可或缺。它不仅体现在公民积极的政治参与直接有助于扩大民主,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以避免“政府失灵”;更重要的还体现在,公民通过政治参与,使他们有机会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实现自己的政治愿望,从而在国家和社会之间起到稳妥地矫正政府行为和公民意愿及选择之间的矛盾的作用,使公民的政治需求压力得到释放,实现公民对现有政治体制认同感的提高,巩固公民对政治体系的认同价值,这样就能减少社会冲突,确保政治的稳定和发展。

汤因比在其巨著《历史研究》中曾使用了一个极为简单明了且相当富于启发性和阐释力的模型,即“挑战和应战”的历史思考模型。根据该模型,他认为一个国家如果缺少各种各样必要的压力,这个国家不可能很好地得到发展,所以国家需有必要的压力和挑战,而成功应战的结局便是文明的诞生及其生长和发展[3]。公民的政治参与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其实正是这样的“挑战者”。一个明智的政府应积极充当其“应战者”,允许并鼓励公民政治参与的经常化和制度化,以充分消化政治参与带来的能量,实现体系的正常新陈代谢,保持政治体系的持续稳定。当然,一定的政治参与水平必须与一定的政治结构相适应。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公民政治参与的活跃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政治现象。因此,尽可能地推动和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乃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总趋势和总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结构在较大程度上由原先以政治分层为主转变为以经济分层为主,利益多元化格局已初步形成,公民从而有了主动进行利益表达的愿望;与此同时,由于社会政治资源日益由高层向低层、由政府向社会流动,公民政治参与的力度和效能已有了提高,这进一步强化了公民政治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为“政治参与的主动性与人们对参与的功效感有关”[4],政治参与的功效越明显,公民的参与积极性也就越高。因此,现阶段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行为正日渐活跃,而且过去那种“动员性”成分开始下降,自主性成分不断上升,逐渐构成我国政治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当然,今天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还不够成熟,仍历史地、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幼稚性和盲目性,在某种程度上还处于政治参与热情的畸型高涨与相对压抑并存的状况;同时由于与之相应的政治体系构架相对滞后,政治参与在一定程度上还体现出某种非程序化的特点。不过,客观规律不可违忤,既然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发展到了需要公民的政治参与来与之相呼应的水平,而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也确实正在快速释放,那么,尽快完善涵盖多元政治主体,包容公民多层次政治诉求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就是大势所趋。

二、现阶段我国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特征分析

就整体而言,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从属于上述我国日渐扩大的公民政治参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由于私营经济在我国传统经济政治意识中的特殊性,以及在当前我国总体经济结构中独有的效率与成长性,使得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必然带有较强的独特性与复杂性。根据笔者对浙江、广东、辽宁等地调查情况的分析,目前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特征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恢复型的补偿性政治参与。这一特征主要体现在“恢复”和“补偿”两种特质上。由于任何人都不可能离开社会而存在,每个人必定具有社会性的特质,从而人在本质上不能不是政治性的,因此,亚里士多德总结为“人本性上是一种政治动物”。在我国,私营企业主阶层随着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必然需要通过政治影响力来维护其经济地位,需要在政治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这些要求应该说不仅符合人之本性,同时也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由于他们是一个过去曾在政治上受压抑的阶层,这样他们的政治参与自然就带有明显的恢复型特点,其政治参与行为属于压抑后的恢复性反弹。一般说来,其恢复程度的高低基本取决于经济实力,鲜有高于其经济水准的。同时,他们的政治参与还大多具有政治心理的补偿性质,即他们参与政治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想以此来获得相应的政治地位,在政治生活中“重新成其为人”。此时,其参政议政所注重的主要是能够进行“参与”这一事实,并非“参政”的具体内容,也就是说他们在纯粹的政治要求方面,往往体现出较大的盲目性。从总体上看,他们并未形成自觉、完整的政治要求,大多数人对政治的关心仅是一种出于自我利益保护的政治反应。这一特点应当说至今仍较普遍地存在于不同经济发展层次的私营企业主中,只是其恢复的自觉意识与程度各有差别而已。

第二,功利型的经济性政治参与。这是目前该阶层政治参与中最重要、最典型的特点。他们的政治参与带有极强的经济功利目的,在相当程度上其实是一种不得不开展的“政治自救”,即在对他们的经济和政治等方面待遇尚未真正到位的情况下,业主们希望通过主动参与政治,一方面为企业发展营造较好的政治环境,能使政府注意到他们的利益和要求,另一方面为他们创设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进而通过参政议政,提高自身社会地位及企业知名度,以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虽然社会对私营经济不同程度的偏见犹存,但是通过政治参与的方式获取社会的尊敬,不仅能满足他们作为完整政治人的要求,而且更能给他们作为企业的化身换回企业必要的知名度与良好形象,这些对私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是不可多得的“利好”条件。因此,私营企业主们大多有着清醒的认识并踊跃参与政治。在我们的问卷与实地调查中,把“为提高自身社会政治地位”和“为企业提高知名度与资信度,从而有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作为参政议政主要目的的占被调查的私营企业主总数的60%以上。这一数据显现的倾向性和广泛性,足以说明私营企业主以自我保护、趋利避害等经济目的作为参与政治的主要动力的显著特点。

第三,民主型的发展性政治参与。这一特征主要反映在那些实力已非常雄厚,不仅在所在社区、在本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辐射力,往往已获得相当层次政治荣誉的私营企业主身上。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私营企业主经济实力的不断强大,其资本在较大程度上实际已成为“社会资本”,其经营再无可能像企业刚起步时那样“躲进小楼自成春”,事实上已与社会发展基本融为一体,为社会奉献在较大程度上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甚至是企业发展壮大新的生长点。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他们业已取得的政治身份及其对相应政治场景的熟悉和适应,不断强化了民主的意识与水平,推动他们在努力经营企业并使其实力不断攀升的同时,自身的政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也在不断上升。简言之,伴随着私营企业经济基础的日渐坚实,私营企业主从具有单一利己心的经济人,逐渐发展为具有伦理法制观念的经济人,进而成为较完全意义上的政治人,最终实现经济人与政治人的有机统一。一句话,经济发展的结果催生了他们作为社会人的政治自觉。

据1999年浙江省对709家规模较大的私营企业进行的关于私营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调查,私营企业主最关心的问题及关切度依次是:“企业的发展前景”(90%)、“回报社会、多做贡献”(61%)、“党和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55%)及“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40%)。私企经营者对获取的利润的主要投向是“扩大再生产”(95.8%)。许多业主表示,按照他们现有的资产,几辈子都吃喝不愁,他们之所以还要拼命干,主要是想为国家多作点贡献。在这方面,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是杰出的代表。他坦言,随着企业的发展,人生观会发生变化,从昔日追求个人发财致富,到如今认准“生命的质量不等于钱的数量”,走出“以获取利润为唯一目的”的狭隘圈子,最终“把人生的价值定位在振兴民族工业上”。作为浙江省唯一的私营企业家身份的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他不仅就如何更好地发展中小企业为党和政府积极出谋划策,而且更自觉地将维护祖国的利益和尊严视为义不容辞的职责。1999年7月,南存辉在赴美进行商务活动之际,针对当地报纸刊登的所谓“民运分子”污蔑中国政府的不实之词,他公开举行记者招待会,用自己办企业的经历证明私营企业在中国是受到政府的尊重和保护的。当北美电视台记者对他的做法表示不解时,南存辉答得异常利索:我首先是一个中国人,我有责任为我的祖国申辩,驳斥一切有辱祖国形象的不实之词[5]。这恰恰是推进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私营企业主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必需的一种精神内涵。

三、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功效的述评

应当说,我国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整体状况是比较积极和健康的,与我国现行政治有着相当的认同水准。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心态及其要求,虽然呈现出多层次、多形式的特点,但其主要目的是寻求保护合法权益的政治后盾,寻求反映愿望和要求的民主渠道,寻求参与公共事务的社会舞台,寻求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载体。这些政治要求基本都在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许可范围内。尽管现阶段他们的政治参与仍带有多层次性、分散性和功利性等特点,整体的参与质量也还不是很高,但从现实及其发展趋势看,其政治参与的效应是积极的、有益的。

第一,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通过适当的渠道,将他们的政治参与一定程度上纳入现有政治体系之中,不但有助于私营企业主较畅通地解决在生产经营和社会生活方面遇到的困难、问题、意见和想法,即有利于私营企业主与外界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更能促使他们的政治参与有序化,使其多层次的政治参与需求得到有效释放,从根本上有利于促进这个阶层健康成长,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政治安定。

第二,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能促使他们产生对社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私营企业主阶层作为我国新生的社会群体,当他们从原有的社会角色转变为新的社会角色后,迫切希望得到社会的重新承认,赢得现有政治体系的认可,也即有着强烈的政治求同意识。100多年前,德国著名的奔驰汽车公司创始人卡尔·本茨先生对其属下有过这样的训词:请记住,与政府修好,是本公司最大的公共关系。因为政府与政治是动员、整合社会资源的最强大的力量。在中国,作为新生经济力量的私营企业,讲政治、与政府修好还不只是为调动社会资源那么单一,更是企业经营者对政治认同和融入的渴望,他们渴望完全成为“自己人”。根据2000年中国私营企业调查结果,私营企业主对于提高自身社会地位的途径,按所选择的比例由高到低排序,前10种途径依次为:1.做大企业规模;2.支持公益事业;3.树立良好形象;4.争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5.在媒体上宣传企业;6.与政府领导人联系;7.向上反映问题;8.入党;9.担任政府中职务;10.通过选举担任社区领导。可见,他们内心极其希望得到现有政治架构的承认,而绝非“别有用心”。正是基于这种状况,只要我们不断在经济上鼓励他们健康发展,并且在政治上予以恰如其分的定位,同时辅之以参政议政上的顺势引导,就能使他们对国家和社会产生应有的政治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在这种归属感和责任感的推动下,他们不但愿意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还会进而注重自身的形象,注意提高自己的素质,以及注意协调好与其他社会群体的关系,从而有利于维护我国政治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第三,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还有利于完善自下而上的民主政治体制。政治民主化是经济关系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比照计划经济年代,因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造成的民众主观能动性很大程度上缺失,导致政治参与动力的衰微,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利益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促进了人们权利意识的觉醒,特别是私营经济代表人士,以独立的经济实体为基础,以日益强劲的经济实力作后盾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尽管他们的民主权利诉求还比较有限,但却是实实在在的。由于经济的增长、政府的财政收入、劳动力的就业,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私营经济的贡献,因此,地方政府在做出重大决策时,自然而然地要考虑到私营经济代表人士的呼声。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的一种体现。

总之,整体看来,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有着积极的功效。就该阶层整体而言,现阶段与我国经济政治格局已经有了较高的契合度:其经济活动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相一致;其政治追求基本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其价值取向符合“共同富裕”的目标;其行为规范受到一系列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制约。就社会政治整合而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政治发展的目标取向,它决定着我们的政治体系必须是涵盖多元政治主体的政治结构。对于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地位愈益重要的私营企业主阶层,我们理应在现实的政治架构中,给这个新的社会阶层确定适当的位置,有机地接纳它。这是因为,保证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健康发展,不仅能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优秀理论品质和实践胆识,而且更能体现中国共产党人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展现社会主义的巨大整合力。

【参考文献】

[1]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211、214.

[2]韩水法.社会正义是如何可能的——政治哲学在中国[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0.93.

[3]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企业主范文篇7

私营企业主指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合伙企业合伙人、公司制企业个人控股股东和其他类型企业的主要个人出资人。

二、政审内容

吸收私营企业主中的先进分子入党,要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贯彻十六大提出的“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要求,确保发展党员质量。针对私营企业主的特点,在确定发展对象时,要注意考察他们的入党动机、个人历史、政治表现,特别是在重大政治问题上的表现,同时,还应注意把握四个方面的要求:(1)财产来源合法,用之得当,模范守法经营,自觉依法纳税;(2)关心爱护员工,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3)诚实守信,有良好的品行,热爱社会公益事业,群众公认;(4)积极支持建立企业党组织和工会、共青团组织,为其开展工作提供必要条件。

三、政审部门

私营企业主入党政审工作由基层党委组织实施,工商、国税、地税、劳动、质监、公安、国土、环保、工会、工商联等部门联合政审,由市委组织部审核把关。具体政审内容及职能部门如下:

1、依法经营情况:包括工商注册登记、注册资金到位、年检年审手续、工商管理费用交纳及诚信守法经营等方面情况,由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富阳分局负责审核并提出意见。

2、依法纳税情况:由市国税局、市地税局负责审核并提出意见。

3、保障职工权益情况:包括劳动用工、签订劳动合同、按时发放工资、遵守工休时间、保障劳动安全、缴纳社会保险等方面情况,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审核并提出意见。

4、企业质量管理情况:包括企业所从事的主要业务在技术操作、工作质量、服务质量、产品质量等方面情况,由行业主管部门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审核并提出意见。

5、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情况:由市公安局负责审核并提出意见。

6、遵守土地法律法规情况:由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审核并提出意见。

7、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情况:由市环保局负责审核并提出意见。

8、遵守工会法律法规情况:包括所在企业建立工会组织、建立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依法拨缴工会经费、维护职工权益、组织职工学习培训等方面情况,由市总工会负责审核并提出意见。

9、会员企业主遵守工商联章程情况:由市工商联负责审核并提出意见。

10、支持企业党群工作、树立社会良好形象情况:由所在企业党组织和基层党委进行审核并提出意见。

四、政审程序

私营企业主中的入党积极分子经过一年以上培养考察、条件成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讨论接收为预备党员前,基层党委将《私营企业主入党政审函》发给上述政审部门;然后由各政审部门审查,并将意见反馈给基层党委;最后由基层党委将汇集各政审部门政审意见的《私营企业主入党政审登记表》及其他有关材料报市委组织部审查。市委组织部审查合格后通知基层党委召开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后报基层党委批准。预备党员转正的审批权限与接收预备党员的审批权限一致。

私营企业主入党政审的具体程序如下:

1、考察对象在《私营企业主入党政审登记表》中如实填写个人情况。

2、所在企业党组织进行初审。

3、基层党委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将《私营企业主入党政审函》分别发给各政审部门,向各政审部门书面征求意见。

4、各政审部门按照政审的内容和要求,对政审对象近5年内的有关情况进行审查。如无特殊情况,各政审部门应在收到《私营企业主入党政审函》的5个工作日内完成政审,并将政审意见书面反馈给基层党委。

5、基层党委将各政审部门反馈的《私营企业主入党政审反馈表》进行汇总分析,提出政审意见,然后将《私营企业主入党政审登记表》、《私营企业主入党政审反馈表》、入党申请书、《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入党志愿书》等材料报市委组织部审查。

6、市委组织部进行审查,审查后将审查意见通知基层党委。

五、有关要求

企业主范文篇8

加强在私营企业主中发展党员工作,领导是关键,组织是保证。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的有关文件精神,县委组织部成立了在私营企业中发展党员的工作领导组,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申琼为组长,分管组织的副部长为副组长,下设办公室在组织部,由组织股股长兼任办公室主任,从组织部确定了3名同志为办公室成员,负责处理具体工作。同时,各乡(镇)相继成立了以分管副书记为组长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在组织办,由组织委员兼任办公室主任,各级党组织形成了思想统一、责任明确、齐抓共管的局面。

二、深入宣传,创新机制,切实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

盐津县始终把思想发动作为在私营企业主中发展党员工作的基础性工作,不断的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县委领导也多次深入有关单位开展调查研究,通过上门走访、座谈交流,与私营企业主面对面谈心,积极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并多次抽调专人,深入各基层进行宣讲,先后组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报告会、十七大报告巡回宣讲、座谈会等20多场(次),有322人次参加了学习培训。同时还组织开展读书活动,先后为新的社会阶层分发十七大报告辅导资料、“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资料等300多份。通过宣讲和集中组织学习,进一步提高了他们对党的认识,激发了他们的入党热情。今年,盐津县私营企业主中已有入党申请人11名,入党积极分子9名。

三、突出重点,严格程序,认真把好发展对象考核审查关

1、坚持宽严适度,着重抓好政治审查和财产状况调查工作。由于私营企业主掌握一定的生产资料和拥有一定数量的员工,盐津县把考察的重点内容和范围延伸扩大到财产来源及支配使用情况、生产经营活动中遵纪守法情况、回报社会等方面。制定下发了《关于在新的社会阶层人员中发展党员政治审查和财产状况调查的意见》,对于条件基本成熟的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政治审查,重点审查其个人历史、在重大政治问题上的表现。针对私营企业主入党积极分子实际,认真调查判断其财产来源、支配、使用情况和所做贡献,然后全面考察和认定他们的综合情况。

2、规范程序,确保发展对象的先进性。结合盐津县实际,印发了《在新的社会阶层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程序》等文件,明确规定对入党积极分子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政审合格的,在听取党支部、培养联系人和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支部大会讨论后列为发展对象。在确定发展对象时,坚持“六个不确定”,即坚持不具备党章规定的党员基本条件的不确定,递交入党申请书时间不够一年的不确定,没有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不确定,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不确定,有违法犯罪记录的不确定,企业规模较小的不确定,从而保证了确定的发展对象是私营企业主中的先进分子。

3、讲求工作方法,增强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在对发展对象考察过程中,建立了由县直工委办公室牵头,劳动、工商、税务等部门参与的联合调查组,对入党积极分子守法经营、依法纳税、保障员工合法权益、群众威信等情况逐一调查核实,并出具证明,保证了考察材料的全面、真实、准确。整个调查过程中注意方法简便易行,既不回避问题,又不小题大做,有效防止了审查和调查工作陷入粗枝大叶和纠缠细枝末节两个误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坚持标准,规范运行,充分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

1、健全制度,提高工作的科学性。盐津县在私营企业主发展党员工作中,先后建立了公示制度、民主评议和民主测评制度、逐级把关审批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在工作中严格按制度办事,不但提高了工作透明度,而且使这项工作更具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企业主范文篇9

私营企业主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有着其先进性的一面,也有着其局限性的一面,怎样严格私营企业主入党的具体要求、标准和程序,把好入口关,把素质高、社会贡献大的优秀私营企业主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全面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一、私营企业主现阶段的基本状况

我们这里所说的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八人以上的营利化经济组织,可以是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也可以是股份有限公司。

由于私营企业是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发展起来的,并且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新体制条件下,在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政府政策措施的保护、扶持中不断发展壮大的,绝大多数私营企业主在思想上和行为上,有着积极和进步的一面,主要表现在:

1、私营企业的迅猛发展,客观上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经营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私营企业,在支持和参与集体国有企业转制,积极接纳下岗工人、城镇待业人员和乡村富裕人员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我镇私营企业共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工人6000多人。在占领国内外市场,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方面,为我们党和国家进一步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奠定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提供了丰富的成功经验,2002年底私营企业共实现外贸出口6.53亿元。

2、私营企业主能够自觉遵守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能够自觉接受党和政府的教育引导,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守法经营,按章纳税,热心社会公益事业,致富不忘党、不忘国家、不忘回报社会。比如,宁波特种油品厂老总卓善华过年过节总要捐点钱给村里的老人,那个村因修路、建桥缺乏资金他总是慷慨解囊,那户人家因病因事而贫乏他总是乐于助人,被成为“好善人”。像卓善华这样致富不忘社会、热心公益事业的私营企业主在五乡还很多,像盛光包装的钱静光、华鑫工艺的钟信华、华声工贸的刘岳定等等。

3、私营企业主带头致富,起到了表率作用。绝大多数私营企业主都是依靠党和国家的政策,凭借其智慧和勤劳致富,是符合先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富起来的方针,从而帮助带动周边的人包括企业内的职工共同致富,起到了带头表率作用。比如,在宁波特种油品厂卓善华的榜样带领和帮助下,其周边的人(特别是所在村的人)共办起了13家企业,逐步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4、绝大多数私营企业主,对加强非公制企业党建工作持积极态度。现在私营企业中的绝大多数共产党员,都能够发挥模范带着作用,而且又是企业的技术和管理骨干,为此私营企业主很想让他们找到一个温暖的家来共同调动企业员工的思想积极性和工作主动性,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看到,有相当多的私营企业主也存在着局限的一面,主要体现在:

1、在思想上,片面追求企业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一个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无可厚非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是它的最终目标,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追求社会利益日益成为评价企业好坏的标准。私营企业主由于受资产私有、利益自占等思想影响,往往会做出偷税漏税、污染环境等损人利己、只顾小家不顾大家的行为。

2、在管理上,企业经营管理意识淡化。有相当一部分私营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行家族化管理,安于现状,不求上进,存在着“企业是我的,企业里我最大,我说了算”的观念,缺乏现代企业管理意识。从而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再发展,阻碍了企业内部的民主管理,阻碍了企业内党组织和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作用的发挥,阻碍了职工创造性、积极性的发挥。

3、在行为上,自由散慢、态度高傲、不愿受人、组织和法律法规的约束。有相当一部分私营企业主认为,企业是我的,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喜欢怎么办就怎么办;还有我有的是钱,我怕谁。造成私营企业主在行为上自由散慢,组织观念淡薄,态度高傲,对待职工行为野蛮,损害职工切身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不愿受别人、组织的约束,不愿受法律法规的制约。

4、在生活上,盲目追求高消费、高享受,奢侈浪费严重。部分私营企业主认为,反正我有的是钱,我喜欢怎么花就怎么花。消费大手大脚,盲目追求高消费、高享受,私营企业主间胡乱攀比之风很盛,奢侈浪费现象严重。然而,对公益事业,则缩手缩脚,不愿多拿出一分钱。

这些需要我们党组织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帮助他们消除错误思想,增强组织观念,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增强公益事业心,严格入党标准,严格入党程序,真正把他们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中来。

二、发展私营企业主入党的必然性

在“七一”讲话和十六大报告中都明确提到,包括私营企业主在内的各类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都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可以作为申请入党的对象。这种理论、观念上的创新有着其必然性。

1、发展私营企业主入党是我国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私营企业主已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最广泛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必然要把私营企业主这一群体调动起来,纳入到党的组织管理中来,在他们之中发展优秀人员入党。

2、发展私营企业主入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私营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为把私营企业引入到良好、健康、持续的发展态势,必然要发挥党对私营企业主的制约、调节作用,必然要发挥党在私营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最好的途径就是吸收优秀私营企业主入党。

3、发展私营企业主入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私营企业主大多是腰缠万贯、富甲一方,是周边群众致富的表率。如何引导私营企业主真正发挥带头致富的作用,如何规范私营企业主的思想、行为,如何引导私营企业主增强社会公益心,造福一方等问题,发展私营企业主入党,靠党组织来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管理是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

4、发展私营企业主入党是党建工作发展的必然结果。私营企业主入党是党建工作的新内容、新课题,是党建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有利于党建工作领域的拓展,有利于党的阶级基础的增强,有利于党的群众基础的扩大,有利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加强。

三、发展私营企业主入党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对私营企业主入党,必须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遵循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军人等入党相一致的共性要求,必须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积极为党工作,执行党的决议,按期交纳党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等。在此基础上,针对他们的特点,还应提出以下具体要求:

1、自觉守法经营,模范照章纳税,财产来源合法。“守法经营、照章纳税”是每一个兴办企业的普通公民应尽的义务。为此,要求入党的私营企业主必须做到自觉守法经营,模范照章纳税。这是衡量其能否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其是否符合党员条件的基本体现。

2、合理支配使用财产,税后利润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并热心公益事业。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是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之一。私营企业主的先锋模范作用应主要体现在如何把企业做大、做强,看是否合理支配和使用财产;看是否把税后利润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而不追求个人特殊消费;看是否带头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并热心社会公益事业,致富不忘回报社会。

3、关心尊重职工,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支持企业工会、共青团组织的建设和工作。密切联系群众,遇事同群众商量,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是每一个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私营企业主党员履行这一义务,应体现在平等对待职工,关心尊重职工,自觉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推进企业民主管理上,应该从思想上重视群团组织的建设,从行动上支持群团组织开展工作。

4、遵守社会主义公民道德,思想生活作风正派,具有良好的社会形象。坚持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是每一党员应尽的义务。这就要求私营企业主注重个人修养,提升道德层次,遵守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自觉抵制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的侵蚀,在端正社会风气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5、支持企业党组织开展工作,自觉接受党组织教育和监督。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服从党的领导,积极为党工作,是每一党员的应尽的义务。私营企业主主要是从事企业经营工作,在处理个人与党组织关系时,要着重看他们是否支持企业党组织开展工作,是否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监督。

以上要求只是私营企业主入党所必须具体做到,那私营企业主入党的标准是什么?私营企业主作为入党对象中的普通一员,其入党必须坚持党员标准的统一性,即无论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入党都必须坚持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但考虑到私营企业主的特殊性,在坚持和把握私营企业主入党标准上,还要重视以下几点:

一是要坚持思想觉悟的先进性。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不是各个利益集团的联盟。因此,私营企业主入党必须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维护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必须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不是为了维护某一阶层的局部利益。

二是要坚持政治信仰的坚定性。政治信仰有一个逐步确立的过程,但绝不应该是摇摆不定的,因次要求申请入党的人,特别是申请入党的私营企业主必须经过长期考验,看一个人的政治信仰如何,不光看他如何说,更要看他如何做,要着重考察他的现实表现。

三要坚持收入开支的合法性。遵纪守法是对每一个党员的起码要求,对一个拥有一定财产的私营企业主,要着重看其财产来源、财产支配和使用的情况。

四要坚持个人贡献的突出性。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贡献也有大小。但在同等条件下,做一名党员应比他人有更多的贡献,这并非是对私营企业主的过高要求。当然,在实际操作中,要坚持党员标准,坚持实事求是,防止以贡献大小、社会捐助多少取人。

五要坚持多数群众的公认性。看一个私营企业主是否符合党员条件,不但要看是否遵守劳动,平等对待工人,还要看是否得到广大职工公认;不仅要看本企业的群众基础,还要看生产经营所涉及的其他企业、有关部门的反映。

只有坚持这样去做,执行吸收优秀私营企业主入党的政策,就不会改变党的阶级基础,不会改变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性质,不会削弱党的先进性,反而会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既然私营企业主入党的具体要求和标准有了,那怎样评价其是否已经达到了要求和标准了,这需要我们制订一整套严格的程序和方法去实现。私营企业主作为特殊的一个社会阶层,在入党程序上除了在坚持一般阶层同样的入党程序外,还要针对其本身的特点,制订一些具体的、适用私营企业主的程序。

申请递交程序。在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同时,可让其递交其收入来源、收入的使用情况说明及纳税申报情况说明,以证明其收入的合法性和企业是否依法纳税和依法经营。当然上级党委也会对其的收入进行审查。

入党谈话程序。在对其进行谈话的时候,可着重对其入党的动机、企业的发展历史、联系(业务往来)密切的企业进行深入了解。

入党考察程序。在收到私营企业主入党申请书后,除了对其的入党动机考察、入党公示外,还要对其的政治行为、经济行为、社会行为进行考察。可以发函“三调”,向与其密切接触的群众(企业职工、其居住地群众)进行调查,向税务、工商、银行等部门进行调查,向与其企业有密切联系的企业进行调查,必须有书面材料证明。通过调查,以全面掌握其的社会影响力、群众公认度、企业信用度、经营合法性、生活作风等,审查其是否符合入党标准和要求。

入党审核程序。在对其进行调查后,进入到审核其是否已达到要求和标准可以入党的程序。综合所了解到的,所取得的书面证明,召开党委会来决定其是否能入党。

企业主范文篇10

从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中所反映出来的这些问题,对于科学回答目前中国大陆私营企业主的社会属性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既然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不是青一色的,那就表明目前中国大陆私营企业的存在不是人为的,而是具有客观必然性的。否则,为什么在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后已经消灭了的私营企业,在事隔20多年后的改革开放时期又出现了呢?同时,它还表明目前中国大陆的私营企业并非是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异己力量,而是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形式,出现于全国经济领域里的。尽管私营企业作为以往社会的经济组织形式,是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为社会主义社会沿袭后在经济上也“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3](P304)并非是社会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但是目前中国大陆的私营企业,是在以往社会经济组织形式的“旧瓶”中,装上了社会主义经济内容的“新酒”。它的存在不是为复辟资本主义服务的,而是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的。因此,不是要按照它以前的面目来改造社会主义经济,而是要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来改造它。可见,目前中国大陆的私营企业不论其经营者主观意愿如何,但是从本质上讲,它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

既然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不是自发发展的,那就表明经济基础中的诸经济成分的发展都是要受到制约的。因此,目前中国大陆私营企业的发展并不是放任自流的,而是具有规范性的。否则,为什么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这样讲道:“多搞点‘三资’企业,不要怕。”“我们有优势,有国营大中型企业,有乡镇企业,更重要的是政权在我们手里。”[4](P372)这就是说“三资”企业在发展中是要受到公有制经济制约的,是要受到国家上层建筑规范的,这是我们的优势之所在。“三资”企业尚且如此,那么,目前中国大陆的私营企业就更不言而喻了。正是因为这种制约与规范,才保证了私营企业沿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这正是为什么作为以往社会占统治地位经济基础的私营企业在目前中国大陆能够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组成部分的根本依据。的确,目前中国大陆的私营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尤其是反映在劳动关系上的问题十分突出,以至在社会中造成不良影响。尽管如此,但这仍然不能作为否认目前中国大陆私营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组成部分这一社会属性问题的理由。因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还在于国家自身的管理要跟上,通过完善法制,规范企业行为;通过依法行政,管理企业经营。如果管理跟不上阶级的身份获取的,而是依据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获取的。这与其他工薪阶层从事储蓄、国债、股票等投资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属于同一范畴,都是合法收入。三是收入的归属不同。从整体来说,目前中国大陆私营企业主的非劳动所得,并非主要进入其个人的消费领域。更确切地讲,进入私营企业主生活消费领域的收入与其经营管理的劳动收入是相当的,不属于非劳动所得归属的范畴。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根据第三次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资料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私营企业主及其家庭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是他们自己的劳动所得。[6](P231)于是,非劳动所得便构成扩资性、保障性、管理性、发展性以及公益性的来源。据北京市社科院社会学所2000年对191户私营企业抽样调查的结果表明,这些私营企业主1999年平均投入生产的资金占纯利润的65.4%。[7](P18)这表明,这些归属最终也“会直接或间接地用来为处于社会成员地位的这个生产者谋利益。”[3](P303)这正是社会主义社会对剩余劳动及其价值归属的要求。可见,目前中国大陆私营企业主的非劳动所得不属于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

总之,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及其价值变化的规律,决定着目前中国大陆私营企业主也是劳动者。从而为确立私营企业主的社会属性问题提供了现实依据。

三、目前中国大陆私营企业主的社会属性问题,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私营企业发展的规律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的过程的论断表明,任何社会的经济形态及其具体形式,如同自然界一样,都是具有不依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运动规律的发展过程。它“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8](P101)目前中国大陆私营企业的出现及其发展便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之后,私营企业作为未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成份,在我国仍然具有存在的客观必然性。早在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基本完成的当年,针对“地下工厂”、“地下商店”的出现,同志在同工商界人士的谈话中就明确指出,地下工厂因为社会有需要,就发展起来。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只要社会需要,地下工厂还可以增加。可以开私营大厂。[9](P433)遗憾的是,由于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以及分析估计上的失误,致使国内阶级斗争不断升级,最终酿成“”。在这种情况下,私营企业不但未能得到发展,而且一直被当作社会主义的对立物严加防范,以至从反右斗争后的20年间,私营企业在我国大陆不复存在。

改革开放后,随着城乡个体经济的发展,私营企业便在中国大陆开始萌生。1987年后,私营企业便取得合法地位。到1997年又被提升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这一切使得中国大陆的私营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目前中国大陆经济发展中的一支生力军。

目前中国大陆私营企业就其发展的过程而言,表现出三大特点:一是应运而生。私营企业的出现是改革开放初期拨乱反正、调整政策的必然产物。由于“”内乱的影响,中国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农村贫困、城镇待业,成为当时突出而紧迫的社会问题。而这些问题要在原有的所有制结构的框架内是难以解决的。就就业来说,要解决当时遗留下来的沉重的就业负担,仅靠国家投资是不现实的。而集体、个体经济则具有广阔的前景。通过这些渠道安排就业,国家不仅不花投资,而且还可以增加税收。同时,当时全国商业网点少,服务设施差,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需要加以解决。于是,国家便在坚持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扶持集体经济,适当发展个体经济,从而出现了多种经济形式全面增长的形势。“六五”期间,便安排待业人员3500多万人,[10](P1870)使长期遗留下来的就业问题得以解决。就在发挥国家、集体、个人多方面的积极性解决就业问题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不断解放,观念不断更新,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增强。于是,传统的所有制结构开始突破,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格局开始形成。从而奠定了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推动着所有制结构以及整个经济管理体制向着更深层次的改革。这一切从观念上、制度上为私营企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随着城市经济的恢复和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我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的收入不断增加,生活得以改善,社会需求随之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从资金、劳力与市场等方面为私营企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于是,私营企业在个体经济、集体经济之中得以萌生和发展。

二是合作而为。私营企业的创办是改革开放中寻求发展、摆脱贫困、创造富裕的劳动群众相互合作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大陆的私营企业主主要是以农民为最多,而在90年代之后的业主中,工人、干部的比重便迅速增加。他们最初投资的来源主要靠借贷。此间,私营企业主身份的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就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上升。最初受雇于私营企业的劳动者也主要是年轻的农民。他们文化不高,缺乏技能,在农村资源缺乏、劳力过剩、脱贫困难的情况下,想通过打工来增加收入,摆脱困境。随着改革的深入,部分下岗的国有企业的员工受雇于私营企业的日益增加。正是在出资者与出劳者双向选择的过程中中国大陆私营企业出现了。这说明中国大陆私营企业的出现,既没有西方资本主义私营企业发展初期的那种“羊吃人”的血雨腥风,也没有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私营企业发展初期那种以殖民主义入侵为动力的刀光剑影。它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为适应生产力迅速发展的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合作结合的产物。这表明,目前中国大陆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尽管沿袭着以往社会的形式,但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已经具有本质上的不同于以往社会的新的内容。

三是乘势而上。私营企业的发展是由我国诸经济成分相互关系的内在要求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私营企业发展的过程深刻说明,越是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候,就越是私营企业迅速发展的时候。尤其是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这一点就体现得更明显。随着党的十五大对公有制主体地位科学内涵的深化,在明确公有制主体地位内涵、方式和实现形式的同时,科学界定了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职能,克服了以往在公有制主体地位认识上的形而上学观念,为国有经济的改革和战略调整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明确了非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职能,使包括私营企业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名符其实地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并使之成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第一位的指导方针。这就为包括私营企业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就私营企业而言,国有经济深化改革,需要私营企业为其下岗分流提供就业支持;国有经济战略调整,也需要私营企业为其填补“真空”;提高国有经济控制力,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以及应对入世实施“走出去”战略等,都离不开私营企业的支持和参与。总之,这一切为目前中国大陆私营企业的发展,深化了定位,拓展了功能,开阔了空间,提供了机遇。中国大陆私营企业的发展正是在这一系列的背景下乘势而上的。它表明,目前中国大陆的私营企业与公有制经济同是社会主义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共促发展的。发展私营企业决不是党和政府的权宜之计,而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内在要求决定的长远之策,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之必需。从这个意义上讲,的确“私营部门的出现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最重要的结果。”[11](P9)

从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私营企业发展的规律中所反映出来的这些问题,对于科学回答目前中国大陆私营企业主的社会属性问题,更是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既然目前中国大陆私营企业的出现是在改革开放中应运而生、乘势而上的,那就表明,私营企业的发展并没有对社会主义经济构成威胁。相反,作为社会主义经济不可缺少的发展形式,它为社会主义经济增添了活力。这些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国家的综合国力迅速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提升。在这方面私营企业功不可没。难道不正是因为包括私营企业在内的非国有经济的发展,还不适应国有经济深化改革和战略调整的需要,而影响我国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吗?私营企业的这种应运而生和乘势而上,体现了私营企业对国有经济的适应性、依附性和互补性,这既是决定私营企业社会主义经济属性的内在依据,也是决定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的经济基础。既然目前中国大陆私营企业的创办是在改革开放中寻求发展、摆脱贫困、创造富裕的劳动群众合作而为的,那就表明,私营企业的发展并没有在社会造成尖锐的阶级对立,相反,作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者平等合作的形式,它为人民群众告别贫困、迈进小康、谋求富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这些年来我国贫困落后的面貌迅速改变,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状况迅速改善,整个社会安定团结。在这方面私营企业同样功不可没。由此可见,平等合作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目前中国大陆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的政治和经济基础。这就是目前中国大陆私营企业劳动关系从本质上不会形成阶级对立的依据。

总之,社会主义社会私营企业发展的规律,决定着目前中国大陆私营企业的劳动关系是同志式的平等合作关系。从而为确立私营企业主的社会属性问题提供了实践依据。

综上所述,从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劳动及其价值变化规律以及私营企业发展规律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在社会主义社会,私营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形式,成为社会主义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私营企业主不再是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剥削者,而是从事经营管理的劳动者;私营企业的存在和发展不会形成劳动关系上的阶级对立。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认为目前中国大陆的私营企业主,应该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1].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2]刘开美.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J].宜昌社会科学,1998,(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马列著作选读:政治经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6]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7]戴建中.中国私营企业主研究[J].新华文摘,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