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21:30:36

企业培训

企业培训范文篇1

关键词:培训工作效果有效途径

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方式,也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帮助企业迎接各种新的挑战,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共赢,是企业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培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虽然国外的培训理论已渐趋完善,但在国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才渐渐认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培训工作实务与培训工作理论研究都还处于不成熟阶段。本文从企业培训工作中的问题出发,探讨了提高企业培训效果的有效途径。

1.企业培训效果不佳的原因

目前,许多企业存在着培训管理不力的情况,企业培训效果不够理想,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比如培训机构不够专业,培训课程没有针对企业实际需求,培训方式呆板、互动性不足等;其次,国内一部分企业长期以来都未进行人力资源规划,从而难以根据工作的具体要求来对员工进行培训,大多是着眼于满足短期的岗位需求,以“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为指导思想,不做培训需求分析,通常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设置课程和教学方案,导致学员重复学习或去学习严重超出自己接受能力的知识技能;另外,很多的企业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对培训效果进行测评的方法单一,评估纪录往往缺乏系统的管理,造成了培训与实际生产服务脱节。

2.提高企业培训效果的有效途径

2.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培训效果的好坏是由企业绩效是否得到提高以及得到了多大程度的提高来衡量的,而绩效的提高基于员工素质的提高。因此,培训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基点,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注重整体培训目标的同时,兼顾员工的个性发展,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开发员工的潜能,鼓励制定培训计划的同时,将培训计划与与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结合起来,以高绩效模型和员工任职资格为标杆,及时更新和调整培训方案,实现培训的全程化,促进培训与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的无缝连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2充分认识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世界上大多数优秀企业几乎都有自己的训史,都热衷于人力资本投资。根据统计,美国企业每年在培训上的花费约300亿美元,约占雇员平均工资的5%,目前已有1200多家美国跨国公司开办了管理学院。而我国各类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的投资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很低的水平,用于员工培训的投资微乎其微。据有关部门对282家国有企业的调查,员工培训投资经费只有工资总额的2.2%(职工人均教育经费仅49.5元),远低于发达国家10%~15%的水平。鉴于这种情况,我国的企业决策者必须树立人是企业所拥有最宝贵的资源这一观念,以长远的眼光看待人力资源的培训,依据企业长期的战略发展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这一工作。转变观念,强化员工培训在企业的基础地位,树立抓生产必须抓培训,生产和培训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观念,树立设备、管理的投入和培训的投入并重的、并不断增加员工培训有形投入的观念。通过培训这一有效手段,使员工认知企业的理念,进而达成共同的企业文化、理想,并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共同努力。

2.3进行全面的培训前调查

在进行员工培训前,相关人员应该进行全面的需求分析,要根据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及目标,工作要求的变化和顾客需求的变化分析培训需求,另外,在调查中应从不同角度收集信息,了解企业绩效状况以及对劳动者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岗位要求,并分析员工现有的劳动态度、知识、技能方面的差异,以明确培训目标与内容。在对培训目标和内容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要对培训方法、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师进行调查,选择出最佳的培训形式,使培训形式与培训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确保培训目的实现。从而了解岗位信息,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流程、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绩效考核指标等。

2.4建立高效的企业培训体系

企业培训体系是为了达到保证企业培训行为的有效性或者保证培训工作的绩效的目的而制定的一套完整有效的管理模型,包括管理流程、管理制度或管理办法。只有根据企业战略规划,结合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才能量身定做出符合自己持续发展的高效培训体系。企业应该加大对培训体系的硬件设施投入,加大师资力量的建设,加大培训组织的健全。加大培训工作的管理,培育企业优秀、独特的培训文化,形成一套健全、完善的培训管理体系,实现培训的模式化、程序化、整体化,促进培训水平的全面提升。有效的培训体系应考虑员工教育的特殊性,针对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训练技法,针对具体的条件采用多种培训方式,针对具体个人能力和发展计划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在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多渠道、多层次的构建培训体系,达到全员参与、共同分享培训成果的效果。

2.5丰富培训内容和手段

培训内容应从狭隘的岗位职务培训转向丰富多彩的全方位培训。员工培训的内容不仅仅是技能的培训,同时还要求员工向各个领域渗透,使企业培训进入更深层次,对员工进行全面的素质、素养和技能的培训。如企业文化培训、企业历史培训、职业道德培训、团队精神培训等。同时,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前瞻性,要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来设计合适的培训内容。从培训手段而言,我国企业传统的组织培训的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视听法、角色扮演法等。各种培训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为了提高培训质量,达到培训目的,往往需要各种方法配合起来,灵活运用。而现行的企业员工培训多是课堂讲授为主,培训方法单调枯燥,员工抵触情绪较高。应采用灵活多样的讲授、游戏、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让员工亲身参与、亲自体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另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培训手段不断更新,现代教育培训的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企业要根据对知识、技能的需求量、缓急程度及培训的内容、人员、时间、地点、施训单位等选择不同的培训方式,以满足培训对象获得知识的目的。

2.6扩大培训对象

“木桶原理”告诉我们,一个企业好比一个大木桶,每一位员工都是组成这个大木桶的不可缺少的一块木板。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不仅仅要考察企业里是否有一小部分优秀人群,更要考察企业的整体人力资源状况。以往只对中高层管理者进行培训而忽视对基层员工培训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只针对部分人员进行培训的情况会使得被忽视的个人或群体变成企业大木桶上最短的木板,从而制约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因此,企业培训就是有组织有计划的企业全员的学习,不论管理者或者员工,都需要不断地的学习。培训对象应该全员化,要按职务、岗位、文化程度分类、分层次对员工进行持续培训。

2.7重视培训效果的评价

效果反馈可以重新审视当初的职业能力分析是否准确、开发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所选内容、教材、教师、教法、形式是否得当;从结业时看培训质量如何、效益如何,从教与学两方面分析得失,提出今后的改进意见。在评价时,要正确的选择培训评估方法,将定性的方法和定量的方法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从多方面设置培训评估的指标,而不是仅仅从投资回报率来评估。目前在评估一个培训计划或项目的效果和效益时通常是参考柯卡帕切提出的“四标准”,即学员的反应,也就是评价学员对整个培训过程的意见和看法,具体包括,对培训计划是否满意、是否喜欢、是否认为有价值,包括对培训的内容、讲课老师及主持人的水平、培训的方式、时间安排、环境设施等各方面的反应程度;知识标准,员工通过培训学习所获得的有关工作原理、技术技能、程序、态度、行为等;行为标准,也就是培训过后培训学员返回工作岗位的行为变化,主要是行为表现和工作绩效;效果,培训活动的开展对企业及工作环境产生什么影响,培训的投资回报。

参考资料:

(1)刘新军.企业培训实务[M].沈阳出版社,2002

(2)欧阳洁.员工培训[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张德.人力资源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4)石金涛著.培训与开发[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企业培训范文篇2

关键词:培训工作效果有效途径

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方式,也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帮助企业迎接各种新的挑战,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共赢,是企业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培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虽然国外的培训理论已渐趋完善,但在国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才渐渐认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培训工作实务与培训工作理论研究都还处于不成熟阶段。本文从企业培训工作中的问题出发,探讨了提高企业培训效果的有效途径。

1.企业培训效果不佳的原因

目前,许多企业存在着培训管理不力的情况,企业培训效果不够理想,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比如培训机构不够专业,培训课程没有针对企业实际需求,培训方式呆板、互动性不足等;其次,国内一部分企业长期以来都未进行人力资源规划,从而难以根据工作的具体要求来对员工进行培训,大多是着眼于满足短期的岗位需求,以“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为指导思想,不做培训需求分析,通常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设置课程和教学方案,导致学员重复学习或去学习严重超出自己接受能力的知识技能;另外,很多的企业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对培训效果进行测评的方法单一,评估纪录往往缺乏系统的管理,造成了培训与实际生产服务脱节。

2.提高企业培训效果的有效途径

2.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培训效果的好坏是由企业绩效是否得到提高以及得到了多大程度的提高来衡量的,而绩效的提高基于员工素质的提高。因此,培训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基点,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注重整体培训目标的同时,兼顾员工的个性发展,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开发员工的潜能,鼓励制定培训计划的同时,将培训计划与与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结合起来,以高绩效模型和员工任职资格为标杆,及时更新和调整培训方案,实现培训的全程化,促进培训与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的无缝连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2充分认识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世界上大多数优秀企业几乎都有自己的训史,都热衷于人力资本投资。根据统计,美国企业每年在培训上的花费约300亿美元,约占雇员平均工资的5%,目前已有1200多家美国跨国公司开办了管理学院。而我国各类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的投资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很低的水平,用于员工培训的投资微乎其微。据有关部门对282家国有企业的调查,员工培训投资经费只有工资总额的2.2%(职工人均教育经费仅49.5元),远低于发达国家10%~15%的水平。鉴于这种情况,我国的企业决策者必须树立人是企业所拥有最宝贵的资源这一观念,以长远的眼光看待人力资源的培训,依据企业长期的战略发展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这一工作。转变观念,强化员工培训在企业的基础地位,树立抓生产必须抓培训,生产和培训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观念,树立设备、管理的投入和培训的投入并重的、并不断增加员工培训有形投入的观念。通过培训这一有效手段,使员工认知企业的理念,进而达成共同的企业文化、理想,并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共同努力。

2.3进行全面的培训前调查

在进行员工培训前,相关人员应该进行全面的需求分析,要根据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及目标,工作要求的变化和顾客需求的变化分析培训需求,另外,在调查中应从不同角度收集信息,了解企业绩效状况以及对劳动者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岗位要求,并分析员工现有的劳动态度、知识、技能方面的差异,以明确培训目标与内容。在对培训目标和内容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要对培训方法、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师进行调查,选择出最佳的培训形式,使培训形式与培训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确保培训目的实现。从而了解岗位信息,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流程、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绩效考核指标等。

2.4建立高效的企业培训体系

企业培训体系是为了达到保证企业培训行为的有效性或者保证培训工作的绩效的目的而制定的一套完整有效的管理模型,包括管理流程、管理制度或管理办法。只有根据企业战略规划,结合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才能量身定做出符合自己持续发展的高效培训体系。企业应该加大对培训体系的硬件设施投入,加大师资力量的建设,加大培训组织的健全。加大培训工作的管理,培育企业优秀、独特的培训文化,形成一套健全、完善的培训管理体系,实现培训的模式化、程序化、整体化,促进培训水平的全面提升。有效的培训体系应考虑员工教育的特殊性,针对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训练技法,针对具体的条件采用多种培训方式,针对具体个人能力和发展计划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在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多渠道、多层次的构建培训体系,达到全员参与、共同分享培训成果的效果。

2.5丰富培训内容和手段

培训内容应从狭隘的岗位职务培训转向丰

富多彩的全方位培训。员工培训的内容不仅仅是技能的培训,同时还要求员工向各个领域渗透,使企业培训进入更深层次,对员工进行全面的素质、素养和技能的培训。如企业文化培训、企业历史培训、职业道德培训、团队精神培训等。同时,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前瞻性,要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来设计合适的培训内容。从培训手段而言,我国企业传统的组织培训的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视听法、角色扮演法等。各种培训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为了提高培训质量,达到培训目的,往往需要各种方法配合起来,灵活运用。而现行的企业员工培训多是课堂讲授为主,培训方法单调枯燥,员工抵触情绪较高。应采用灵活多样的讲授、游戏、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让员工亲身参与、亲自体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另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培训手段不断更新,现代教育培训的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企业要根据对知识、技能的需求量、缓急程度及培训的内容、人员、时间、地点、施训单位等选择不同的培训方式,以满足培训对象获得知识的目的。

2.6扩大培训对象

“木桶原理”告诉我们,一个企业好比一个大木桶,每一位员工都是组成这个大木桶的不可缺少的一块木板。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不仅仅要考察企业里是否有一小部分优秀人群,更要考察企业的整体人力资源状况。以往只对中高层管理者进行培训而忽视对基层员工培训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只针对部分人员进行培训的情况会使得被忽视的个人或群体变成企业大木桶上最短的木板,从而制约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因此,企业培训就是有组织有计划的企业全员的学习,不论管理者或者员工,都需要不断地的学习。培训对象应该全员化,要按职务、岗位、文化程度分类、分层次对员工进行持续培训。

2.7重视培训效果的评价

效果反馈可以重新审视当初的职业能力分析是否准确、开发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所选内容、教材、教师、教法、形式是否得当;从结业时看培训质量如何、效益如何,从教与学两方面分析得失,提出今后的改进意见。在评价时,要正确的选择培训评估方法,将定性的方法和定量的方法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从多方面设置培训评估的指标,而不是仅仅从投资回报率来评估。目前在评估一个培训计划或项目的效果和效益时通常是参考柯卡帕切提出的“四标准”,即学员的反应,也就是评价学员对整个培训过程的意见和看法,具体包括,对培训计划是否满意、是否喜欢、是否认为有价值,包括对培训的内容、讲课老师及主持人的水平、培训的方式、时间安排、环境设施等各方面的反应程度;知识标准,员工通过培训学习所获得的有关工作原理、技术技能、程序、态度、行为等;行为标准,也就是培训过后培训学员返回工作岗位的行为变化,主要是行为表现和工作绩效;效果,培训活动的开展对企业及工作环境产生什么影响,培训的投资回报。

参考资料:

(1)刘新军.企业培训实务[M].沈阳出版社,2002

(2)欧阳洁.员工培训[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张德.人力资源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4)石金涛著.培训与开发[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企业培训范文篇3

[关键词]企业员工培训绩效

一、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除了通过引进企业发展所需的合适人才之外,培训与开发正成为提高员工素质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随着员工对职业发展需求的增强,培训也成为大多数企业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为此,企业在员工培训上的投入越来越大,员工对满足自身发展的培训需求也越来越渴望。而现实的结果往往是,企业感到培训是浪费资金;员工感到培训是浪费时间。为此,本文从培训活动的本质出发,基于企业和员工两个视角分析企业员工培训的绩效,以提高企业的培训绩效。

二、培训绩效及其内容

绩效指的是一种成就、成果或功绩。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员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本的投资活动。但实际上培训活动中至少涉及两个主体:企业和员工(受训者)。通常,企业认为培训中企业是投资人,应该遵循“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员工只是培训活动的对象。因此企业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培训是否产生有利于企业经济利益的绩效,而忽视培训产生的员工绩效。根据培训与开发的概念,培训本质上是一种由企业组织,员工参与的学习活动。作为学习活动,员工才是学习的主体,员工学习中投入的时间与精力才是学习效果的决定因素。所以说,培训中员工并不只是培训对象,也是投资人(投入时间与精力)。因此,企业员工培训实际上是企业与员工的合作投资。企业层面来说,培训投资有价值的成果是获取经营成果的最大化;员工层面来说,学习投入有价值的成果则是个人回报的最大化。也就是说,企业员工培训绩效是员工绩效与企业绩效的统一。而这种解释也符合现代培训“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即培训更注重于激发员工的学习动机,强调员工有自我发展的主观能动性与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积极性。

由此如图1所示,可以从两个视角来看企业员工培训绩效的内容:企业视角和员工视角。从企业视角来看,由于企业是社会经济系统中最主要的经济组织,企业的最终目标是盈利。根据绩效理论,企业绩效包含结果绩效和过程绩效。从结果绩效来看,由于企业追求的盈利目标包含短期盈利与长远盈利。所以,培训产生的企业绩效应该是对于企业短期和长远两方面有价值的成果,即短期投资收益和战略性支持力。由于培训绩效具有一定间接性和长效性,往往培训产生的战略性支持力比短期培训投资收益更关键。从过程绩效来看,培训产生的绩效就是员工工作中的行为和态度。从员工视角来看,付出精力和时间投入学习必然希望得到相应的回报,即满足个人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员工来说,培训带来的满足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个人职业发展、心理满足和直接经济报酬。同时,员工个人绩效与企业绩效并不矛盾,员工满意是改进企业绩效的基础。

三、培训绩效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作为人力资本投资活动,根据影响最广泛的价值创造过程模型——投入产出模型,培训绩效的形成就可以用“投入—转换过程—产出”模型来描述,如图2所示。这里培训投入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来自企业,包括培训所需的资金、材料及人力等,另一部分来自员工,主要包括员工时间与精力、知识与态度等。培训绩效(即企业绩效和员工绩效统一)就是培训活动的产出。中间转换过程就是学习活动和成果迁移。根据投入产出模型可以得到,影响培训绩效的因素主要在三个环节上:投入水平、学习过程和成果迁移。

1.投入水平与培训绩效

员工培训的投入水平是培训活动的基本保障,也是获得培训绩效的前提条件。投入水平的高低既受制于投入主体对培训项目的态度,也受到投入主体实力的限制。而现实中无论是企业还是员工的投入水平主要还是受制于他们对培训所持的态度。实际上,如果企业对培训所持态度是积极的,认为培训对于改善企业绩效、提高竞争力有利,则对培训的投入明显较高;反之,则认为培训仅仅是安慰工程,所以培训投入则明显较低,甚至动辄裁减。

2.学习活动与培训绩效

通过学习获得学习成果是培训的本质和基本目标,也是培训绩效产生的必要条件。一般来说,无论是受训员工还是企业,符合投入主体预期(培训需求)的学习成果是培训产生的直接结果,学习成果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培训绩效。根据认知主义的定义,学习是大脑中认知结构的变化。这个定义说明学习的主体是受训员工。认知主义中的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学习过程包括预期、知觉、加工存储、语义编码、长期储存、恢复、推广和满足八个环节。因此,受训员工是否对学习内容进行信息加工存储,将直接决定学习最终的成果大小。从这一点来看,学习活动本身与企业投资人并不直接相关。

但是,企业并不是与学习活动本身无关。从培训系统流程来看,企业是通过培训项目设计和学习活动的管理来影响受训员工学习的过程,从而影响学习最终成果。企业对于学习活动的间接影响主要通过学习环境营造、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指导等方式实现对学习活动的影响。

3.成果迁移与培训绩效

培训在完成学习活动之后,更重要的是将学习成果应用于工作中以提高个人和组织绩效,即培训成果迁移。无论是员工还是企业,成果迁移都是培训绩效形成的最终决定因素。对于企业来说,只有当受训员工将学习成果应用于工作实践中,并促进企业绩效提高,这样的培训才真正实现其价值。反之,如果受训员工在获得学习成果之后,不能或不愿将学习成果与工作实践结合,没能将学习成果转变为企业绩效,培训价值仍不能实现。同样,对于员工来说,培训所带来的满足一方面来自学习成果本身带来的个人心理满足;另一方面则主要来自于学习活动完成之后,能否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绩效,工作绩效的提高能否获得预期的回报,如工资报酬提高、晋升、职业发展空间等个人绩效。这是从员工角度来看的学习成果迁移。

根据TimothyBaldwin和KevinFord提出的培训迁移过程模型,培训输入(包括受训者特征、培训设计和工作环境)都会影响学习、保存和转移,并且受训者特征和工作环境将直接影响转移效果。从可控制性来看,成果迁移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环境,其中主要包括培训项目设计、学习成果应用的软硬件设施与条件,同时也包括企业绩效考核制度和激励政策。即便如此,由于受训员工不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也是成果迁移的主体,在促进成果迁移的过程中有效激励受训员工就成为最终实现企业绩效的关键。

四、结论与启示

员工培训是现代企业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由于培训本身是以人为对象的一种投资活动,仅仅将培训看作企业的管理活动,忽视培训活动中受训员工的满意度,将很难提高企业培训的绩效。从企业和员工两个视角对培训绩效的分析来看,培训中员工个人绩效与企业绩效实际上并不一致,而受训员工个体绩效却是实现企业培训绩效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企业如何提高其培训绩效,改变培训不尽人意的状况。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1.由于培训的企业绩效主要来自于受训员工的绩效,企业提高培训绩效必须在认识上建立以员工为核心的培训理念,首先要关注员工个体培训满意度的存在,其次在培训活动的准备、项目设计到培训项目实施中把激励受训员工的积极性作为主要工作内容。2.由于培训中不仅企业投入人、财、物等资源,更重要的是员工要投入时间和精力,提高企业培训绩效,就需要提高受训员工的投入水平。例如培训管理人员在培训内容、培训师、培训方法、培训场所选择时提高受训员工的兴趣,以提高其投入水平,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3.由于培训成果迁移取决于企业相应的学习成果应用环境,更主要的决定于受训员工学习的维持与推广,企业培训绩效的提高不仅需要建立有利于学习的组织环境,而且要加大对受训员工学习迁移的激励。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培训成果迁移,进而提高企业培训的绩效。

总之,企业培训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其特殊性在于员工既是企业组织培训的对象,也是培训的投入主体之一。正确认识和激励受训员工是企业提高培训绩效的关键。

企业培训范文篇4

这次的培训主题是主要关于职业化素质、团队建设及管理能力提升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这对于我们这些奔跑在企业建设中的工作者来说,这样的课程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它既可以提点、强化我们工作中的职业精神,职业修养,同时也可以培养我们工作中的管理能力,职业技能,这些工作中的技巧,我相信生活中或许工作中很难吸收,很难有机会学习到。而这次的培训,正是这样一种难得机会,让我可以有机会提升自我,认识自己的优点,价值,从而奉献企业,奉献到工作中去,我相信这是每一位工作者内心所向往呼唤的。

这三个版块的内容,都非常深刻的阐述了各自的要求和要点,而教授那神情的演讲,自身丰富的专业知识,也让我对这三方面大有认识。具体来说,我认为职业化素质这一节是更加具有学习的必要性,是企业培训人才,寻找成功投资的一节关键理论课程。具备职业化素质的人才,我想应该已经具备了为企业,为社会谋福利,创奇迹的能力,这也是企业最需要,最要求的。

职业化是什么,我原先笼统的略微懂得,现在通过这次培训,我很自豪地说,我明白了,并且我正在努力向职业化素质人才挺进,奋斗。职业化素质内涵包括了三点:职业心态,职业知识,职业精神、包装。

职业的心态,多数人甚至所有人都觉得是一种乐观向上,积极饱满的心态,对,这是正确的,每个行业,每个位置,都需要这种乐观,朝气蓬勃的人才,这是社会活力美好的元素。可是除了乐观,我们难道不需要一种危机心态吗,面对危机自我调节,均衡的心态,这比乐观更重要,因为有危机意识的人更懂得自我生存、自我保护。当然还有一点是感恩的心态,这也是处理人际关系中有益的一种方式。

职业知识中那25个讨人喜欢的原则。我看了又看,揣摩了有揣摩,想想自己哪里不好,哪里需要改进,哪里需要反省的,这25条原则是工作生活中必备的法宝,是我们生活中拥有自信,拥有勇气的定心丸,或许更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基点。公务员之家:

职业精神是我们每位职业人员所要必备的,这不是建议,是自我意识中的要求。没有职业精神的人,就没有资格甚至没有能力站在这个岗位上,因为你连最起码的职业操守,职业道德都不清楚,又凭什么去得到职业中的快乐和享受呢。这是我认为社会工作者最需要最起码的一种职业精神——敬业,责任,专业,规范,协作。

企业培训范文篇5

今年的4月份是考验与挑战并存的时期,难过、激动、开心、思考、成长,月了。我带领举办了首届学生文化沙龙系列活动,了解放思想专题调研与座谈会,与校团委调研部与城团工委了交流与拓展培训,协助团区委在区创业课程讲座,,月的学习任务也,

听了韦老师两次的课程培训,收获是颇多的。生活中,人都面临许多,可以自己的职业,也可以规划自己的未来。人的阅历不尽相同,大家对生活的理解也不同,彼此的思想观念也有的差异。人就一辈子!有人了索取与享受,而有人则了与奉献,非常善良但心态与行动却在摇摆的寻常百姓。这也就了日常的文化差异。

李总大宇公司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有人这样说,企业应是一所、一支军队和家庭,比喻确实有其道理,他企业要拥有能使自己的员工能学习,自身的环境,这也许是企业人才来源的最好的途径。应该认识到,样才是企业优秀才?企业的优秀人才,应该是深知企业的文化,在思想上能有机地溶入企业的文化中整体,具备能性地、出色地本职工作的能力,是前者尤为。

来到大宇公司就职,人期待:希望自身的奋斗来自我价值,公平的回报。回报仅是物质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绝对公平是的,但失去了的公平,团队就不团结,分崩瓦解只是迟早的。怎样让大宇团队拧成一股绳,出最大最好的效应,是迫切需思索的!

在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堂堂正正为人、兢兢业业做事”的原则,而把它当成口号,而是把它切实地融入到具体的工作和公司的经营活动中。

创新、超越、团结、务实大宇公司的企业文化的体现,以服从组织、团队合作、责任敬业、诚实守信和自我批判等的企业价值观和文化为依据,文化与管理,是公司发展过程中多年经验的积累与沉淀,是大宇公司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企业如何自己的企业文化,我认为固定的模式,要工作的实践来的学习,地吸纳其它企业的先进思想,公司的和自己的员工来的文化。如经营理念、管理理念、服务理念、风险理念、人才理念等等一系列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

拥有优秀文化的企业,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才得以生存和发展,其资本才,真正有价值的资本,,再多的资本也不过是一堆废纸,它会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逐渐丧失。

公司的企业的文化是开放的、包容和发展的,只要继承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集体团结奋斗,有理由大宇的明天会!

共产党第十七届委员会次全体会议,于年3月3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十七届二中全会审议的改革方案,对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目的在于科学发展、保障和民生,可说,十七届二中全会是深化改革的会,凸显科学发展,保障和民生的会。

企业培训体会五篇(建设企业廉洁文化体会)

今年的4月份是考验与挑战并存的时期,难过、激动、开心、思考、成长,月了。我带领举办了首届学生文化沙龙系列活动,了解放思想专题调研与座谈会,与校团委调研部与城团工委了交流与拓展培训,协助团区委在区创业课程讲座,,月的学习任务也,

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面临新的和,伴廉政文化建设的兴起而的新课题,是国资委党委的工作内容。企业,有责任,有义务将这项工作抓实抓牢,抓出。

一、认识,才能

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是新时期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创新举措,企业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为企业的发展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是企业科学发展观的途径。当前,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也面临着全员经受市场考验和诱惑、竞争对手如林、赢利空间缩小等和。在情况下,企业要发展,要强大,就科学发展观,在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过程中,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艰巨任务,而任务的关键要有一支团结向上、一心为公、清正廉洁、奋勇开拓的干部队伍,进而带出一支能打硬仗的好队伍。廉洁文化建设,就可以使全体干部职工自觉地以科学发展观为,好各自的岗位职责,勤奋工作,知难而上,求真务实,爱企如家,“激浊扬清、扶正祛邪”,在企业内外的风气。企业缺失廉洁文化,内缺诚信度和,外失信誉和市场。

2、廉洁文化建设是建设企业的。,才能凝聚人心,诞生力量,发展。廉洁文化建设,一,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打牢思想政治基础,有利于强化党员干部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廉洁意识,促进党员干部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另一,廉洁文化建设,运用文化的力量,让廉洁的理念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进而转化为对职工的深厚感情,使党员干部想、作决策都能够以符合广大职工的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把好、好、发展好职工的利益工作的点和落脚点,强大的向心力和。这样,就可以使廉洁文化真正窗体顶端窗体底端到机关、基层、项目部(工程队)、家庭等企业的方面,的廉政修养和向上的生活,诚信友爱、和睦相处、安定有序的内部环境,从而有力地促进和保障企业的。

3、廉洁文化建设是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迫切需要。廉洁文化建设,是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现在,党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的教育工作不,其中廉洁文化薄弱是因素。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就可以地党颁发的《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把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工作有形化、具体化和化,为教育思想内容,为制度精神支撑,为监督价值标准,从而为惩防体系思想基础和基础,使反腐倡廉教育更有,制度建设更有,监督制约更有实效。,企业廉洁文化的宣传、教育、和熏陶,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坚决抵制官僚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从而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拒腐防变能力,也有利于党员干部陶冶情操、净化,提升思想境界,有利于党员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使廉洁从业广大党员干部的意志、准则、自觉实践,从而地推进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

4、廉洁文化建设,有利于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国有企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廉洁文化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环节,是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有益尝试。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从上讲是做人的工作,做生产关系的工作,为生产力的发展消除障碍,化解矛盾,量,激发人的性和力。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干部职工是党员干部牢固的理想信念,义利关系,营造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遵纪守法、公平公正,求真务实、联系,廉洁自律、艰苦奋斗的廉洁文化氛围,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和号召力。

共产党第十七届委员会次全体会议,于年3月3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十七届二中全会审议的改革方案,对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目的在于科学发展、保障和民生,可说,十七届二中全会是深化改革的会,凸显科学发展,保障和民生的会。

二、理清思路,才能收到实效

思路决定出路。在廉洁文化建设中,要以、“”思想、科学发展观为,以在的“八个”作风为导向,以《实施纲要》为,以预防腐败能力为宗旨,以性文化活动为载体,职工在企业廉洁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中心,融入管理,弘扬廉洁从业、诚信守法、规范、道德高尚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全体干部职工廉洁从业的道德操守和实践,营造反腐倡廉的文化氛围和风尚,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1、。要以道德文化和法制文化为。要让全体干部职工明白:有毒的别吃,犯法的别干,不该说的别说,去的别去,要在思想上把握住自己。企业一员,要确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思想,清正廉洁,恪尽职守,勤勉有为,开拓进取,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人人都做诚实守信、学法守法的模范,企业的信誉并社会知名度;人员,要责任意识和纪律观念,自律和规范,自我约束和,坚定理想信念,道德修养,生观、荣辱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依法秉公用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企业,是法人,依法经营,诚实生产,在企业发展中努力承担社会责任,对股东、员工、社会任。

2、。廉洁文化不,是顺利廉洁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关键。一要健全组织。与惩防体系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相的体制和工作机制,从建设、原则、任务、、保障措施等,谋划和,工作责任制,解决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必要的投入、人员、等,、联动、全员、管理的工作格局。二要率先垂范。各级要带头荣辱观和价值观,将企业廉洁理念植根于自身的精神追求和情操境界,自觉遵守的思维习惯和准则;带头诚实守信,奉公守法,勤勉履职,廉洁从业,自觉企业规章制度、管理制度和反腐倡廉,为职工做出表率。三要抓好。纪检监察机构要对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组织和督促检查,生产经营管理的,机制,密切,职责,工作。要会同制定检查考核办法,督办检查,适时廉洁文化建设考评活动,对任务的和个人予以表彰。

3、氛围。要生产经营活动的和特点,寓教于乐的,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显现出教育效果,营造出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的企业环境和氛围。一要理想信念教育,广大党员和党员干部高尚的情操和追求,不为杂念所扰,不为亲情所困,不为私利所动,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要理论,党纪政纪和法律法规教育,广大党员和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四大纪律、八项”,廉洁自律,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分辨是非、美丑、善恶,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运用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形式,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廉洁理念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营造“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人人思廉、人人保廉、人人促廉”的氛围。

4、机制。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制度建设基础,将廉洁文化理念融入制度,用制度体系廉洁精神的弘扬,长效机制。一要文化先行。注重用廉洁文化感化、和规范党员、干部和职工的从业,企业人员和广大职工并廉洁从业的,将廉洁文化优势转化为企业管理优势、效益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从上解决“不愿腐败”的。二要强化制度保障。企业廉洁文化建设要融入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企业规章制度,规范经营管理。制度建设,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解决“腐败”的。三要监督检查。促进企业对管人、管财、管物、管事的过程监控,强化人员和岗位人员企业制度的力,防止和岗位、及关键环节违规违纪等,着力解决“腐败”的。

三、统筹兼顾,才能持久

共产党第十七届委员会次全体会议,于年3月3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十七届二中全会审议的改革方案,对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目的在于科学发展、保障和民生,可说,十七届二中全会是深化改革的会,凸显科学发展,保障和民生的会。

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的系统工作,各工作的关系。这样,才能权,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于性,在更高层次、更高上的推进。

1、正面教育和警示教育的关系。正面教育是廉洁文化建设的主基调,警示教育是廉洁文化建设的手段。把握正面教育,廉洁文化就健康发展;不好反面警示,廉洁文化就震撼力。,廉洁文化建设以正面教育为主,辅以必要的反面警示教育,既要正面,介绍反腐倡廉的进展和成果,宣传勤政廉洁的典型和事迹,弘扬敬廉崇洁的思想和品德,又要兼及反面警示,揭露消极腐败,剖析违纪案件。

2、整体推进与的关系。整体推进是廉洁文化建设这项系统工程的内在,是廉洁文化建设或缺的工作方法。整体推进,廉洁文化就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廉洁文化建设就亮点、、优势。,廉洁文化建设在整体推进中、在中整体推进,既要统筹兼顾,科学规划,抓好,又要区别轻重,分清缓急,抓住。

3、当前与着眼长远的关系。当前是由廉洁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决定的,着眼长远是由廉洁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决定的。不当前,廉洁文化建设就停留在口头上;不着眼长远,长期抓,廉洁文化监视就是权宜之计。,廉洁文化建设在当前中着眼长远,在着眼长远中当前,既要从现在抓起,一步脚印地向前推进,有要长期抓,长远,长效机制,一项长期任务不懈地抓下去。

4、企业文化与廉洁文化的关系。廉洁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的能干部和广大员工廉洁从业,企业依法经营的思想观念、规范和从业的依法管理理论和管理,导向、教化、激励约束功能。廉洁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企业文化与党风建设的有机,和发展企业文化体系,有利于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的文化含量和文化效应,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的实效性。廉洁文化建设可以的和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要包含廉洁文化,两者是关联,相得益彰的关系。

总之,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性地工程。只要齐心协力,求真务实,开拓奋进,就能够取得廉洁文化建设的新,取得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的新。

共产党第十七届委员会次全体会议,于年3月3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十七届二中全会审议的改革方案,对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目的在于科学发展、保障和民生,可说,十七届二中全会是深化改革的会,凸显科学发展,保障和民生的会。

企业培训体会五篇(企业党的作风建设体会)

党的届五中全会安排,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同志也说“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善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工作路线”。历史经验证明,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党和群众的关系受到损害,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因此,自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始终保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紧迫课题,也是对新时期企业党的作风建设提出的重大政治要求。

一、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群众工作路线是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

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内容,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最根本的是使我们党始终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使我们党更好地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十五届六中全会提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全党同志一定要牢牢把握这一政治观点和政治要求,不断提高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目前,国企改革已进入关键阶段,打好这场攻坚战,不仅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而且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然而在新的形势下,肩负改革重任的国有企业在党的作风建设的不少方面不尽人意,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先导,以党的群众工作路线为突破口,紧紧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下大力气谋划、开展、创新各项工作,解决企业党的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保持企业党组织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从而推进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党的作风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包括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等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作风建设的重点是抓住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核心,从职工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抓起,即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重点,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切实改进思想作风;以克服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为重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改进学风;以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为重点,增强群众观点和宗旨意识,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以加强团结和严明纪律为重点,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切实改进领导作风;以廉洁自律为重点,坚持艰苦奋斗,切实改进干部生活作风。

二、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群众工作路线,不断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思想作风建设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国有企业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就必须要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永无止境。这是我们党夺取中国革命胜利和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的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是为中国共产党80周年光辉历程所证明的。无论是思想、邓小平理论还是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个灵魂和精髓。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坚持并正确把握了这条思想路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我们党的事业就会蒸蒸而上,欣欣向荣;反之,我们党的事业和革命就会出现波折和挫折,甚至蒙受损失。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坚持实践标准,尊重群众意愿,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本企业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坚持党的这一根本工作路线,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的一个根本要求。所有的领导干部,都要经常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要求和意见,努力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并依靠群众加以解决。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矛盾集中的地方,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越是要经常到那里去,解决困难、化解矛盾,以便更好地架起领导和职工之间的同心桥。

工作中要坚决反对各种错误思想倾向。坚决克服不从实际出发、违背规律的胡思乱想和乱闯乱冒;克服精神不振、不思进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畏难情绪;克服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挂在口上、停在纸上的不良倾向。要紧密联系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思想解放的大讨论,找准本企业、本单位、本部门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以思想解放的广度和深度,促改革开放的力度和经济发展的速度。

三、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群众工作路线,不断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学风建设

学风问题也是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兴衰和事业成败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同志历来强调要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运用理论武器解决实际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全党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极大的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历史证明,学风端正,事业兴旺;学风不正,事业受损。

中央强调,全党要加强学习,要结合新的实践,学习、学习、再学习。学习是多方面的,首先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关键是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勇于创新。不能搞教条主义,不能拘泥于一些具体的论述。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在实践中能够不断创新。理论创新的源泉在实践,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因此,理论创新,学风建设,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实践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有抱着这样的态度,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学深学透,把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用好用活。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学习既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完善自己、增长知识和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我们党的事业的迫切需要。学习已经成为一种能力,我们广大国企领导干部就要不断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观点。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工作路线,把实现职工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学习和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不断改进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的统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群众工作路线,不断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工作作风建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归宿点就是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此,国企领导干部在改革的进程中要在工作中密切联系群众,用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要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切实解决好关系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群众谋好利益。要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减少文山会海,减少不必要的应酬。建立健全联系群众的制度,改进干部考核标准和方法,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通过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力求做到讲真话、报实情、办实事、求实效,特别要把抓落实作为推进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努力形成真抓实干、狠抓落实、注重实效的工作作风。

当前,在工作作风方面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有两大问题,一是形式主义,二是官僚主义。这必须引起我们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必须痛下决心把这两股歪风煞住,越快越好。我们做工作,需要有一种形式,但不能搞形式主义。搞形式主义,要害是只图虚名,不务实效。比如,我们有的干部做工作,不去认真执行公司精神,也不去了解下情,习惯于做表面文章,喊口号;有的沉湎于文山会海、应付上级应付群众;有的只说空话套话,不干实事;有的则报喜不报忧,掩盖矛盾和问题,以致酿成恶果。最近发生的集体工群体性上访事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工作不落实、不扎实、不切实。这种风气如果不纠正,不仅会导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公司党政改革措施无法落实,而且必然会出乱子,甚至出大乱子。

官僚主义作风,要害是脱离群众。在一些单位和部门,有的干部无所用心,严重脱离群众,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对官僚主义作风,我们要认识它的危害性,而且要深刻认识它产生的根源。官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官本位”意识。所谓“官本位”,就是“以官为本”,一切为了做官,有了官位,就什么东西都有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种“官本位”意识,流传了几千年,至今在我国社会生活中仍然有着很深的影响。一些共产党员和党领导干部,也自觉不自学会做了这种“官本位”意识的俘虏,于是跑官、买官的现象出来了;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骗取荣誉和职位的现象出来了;明哲保身,不思进取,但求无过,一切为了保官的现象出来了;以权谋私的现象出来了。“官本位”意识的要害之大,有目共睹。因此,对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官本位”意识,我们必须狠狠批判和坚决破除。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时时处处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必须大力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狠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歪风。都要努力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创造性地做好工作,想群众之所虑,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求,扎扎实实地解决好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和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各种紧迫问题,以改进工作作风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五、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群众工作路线,不断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领导作风建设

领导作风是领导干部在领导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态度、行为、风格和方式方法,其实质是实践三个代表的意识问题、能力问题、水平问题。它是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在领导干部身上的综合反映,在领导实践中的具体体现。领导作风建设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他作风建设的水平,也体现着其他作风建设的成果。新时期的领导作风,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反映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精神,适应四个多样化的新形势和办公条件日趋自动化的新情况。

加强和改进领导作风,各级干部必须做到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认识和使用手中的权力,满腔热情地做好群众工作,真心诚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而要加强党同职工群众的联系就要做到两个正确对待。首先,正确对待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人本事再大,也不可能全知全能。离开集体的努力,同志的帮助,任何个人都不可能单枪匹马闯天下而获得成功。因此,领导干部必须摆正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树立起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做职工群众的贴心人。其次,正确对待群众。人民群众是创造人类历史的真正英雄,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事业更是人民群众自己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在领导作风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同志经常讲,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衰的根本因素。敌对势力要从外部搞垮我们党是不容易的,真正可怕的是脱离群众,自己毁了自己。所以,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努力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办实事、谋实利、建实功,切实形成符合党的要求并受广大人民群众所欢迎的领导作风。

六、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群众工作路线,不断加强和改进企业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领导干部生活作风不是小事,它是领导干部人格形象的重要体现,是衡量领导干部威信的重要标准,也是影响干群关系的重要因素。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淡泊名利,一身正气,是激励人心的无声力量,能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清正廉洁、勤政为民既是每个党员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也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因此,我们的党员干部一定要以“三个代表”的要求为指导,自觉地加强党性锻炼,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功名观,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做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表率,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从点滴之处做起,管好自己。要过好权力关、名位关,要忍得住寂寞;要知道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一心为公,一心为民,不要以权谋私;要过好金钱关,要能耐得住清贫;要过好情色关、人情关,要能受得住透惑;要管好自己的口、眼、手、腿、心,不要乱吃乱喝乱说;不要看花了眼,迷失了方向;不要乱拿乱用,巧取豪夺,不要偏听偏信,不要有所偏倚,要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要提高认识,主动接受监督;要摆正位置,勇于接受监督;要加强党性锻炼,乐于接受监督。要永做心系人民的公仆,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

抓党的作风建设,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归结到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归结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上来,归结到关心群众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来。

党的作风建设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又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工作。既非一日之功,又非一蹴而就,而需要我们身体力行,持久作战,知难而进,真抓实干,需要我们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不断改进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不断推进制度建设,把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且持梦笔书奇景,日破云涛万里红”。作风问题的实质是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现在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人民群众是拥护的。只要我们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全面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就一定能够谱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壮丽篇章,就一定能够铸造国企发展新的辉煌!

企业培训体会五篇(参观大企业的心得体会)

今天单位组织去几个市属大企业参观

感触颇深

参观路线是这样子的

特酒庄----汽车公司----集团----服装旗舰店----集团----集团

喀斯特酒庄很有特色,外景很漂亮,有一片观赏葡萄园,每年葡萄成熟的时候游客可以亲自采摘葡萄,用脚踩出别有风味的葡萄酒哦。。哈顺便给脚美个容。

去制造车间,感觉比较震撼,车间内有一个专供参观的线路,是架在顶部的楼梯,走在上面可以看见汽车组装的全过程。虽然平时看见的是汽车漂亮的外形,对内部复杂的结构还是第一次深刻感受。

集团主要是加工空调、汽车零部件,看见工作人员都在低着头忙活着根本就没人理会我们,是啊,如果说我们也是凭计件来计算工资,谁会舍得浪费时间呢

是烟台的牌子,老板也是白手起家,据说是女强人哦。所以在感慨自己的闯劲不足,太安于享乐了。

这是第一次真正的走进车间,走近基层,还是很有感触地。

感觉自己真是应该知足,感谢父母提供了相对他们已经很好的条件,也感谢周围的人对自己的关心和支持。

自己还是要努力,路是自己走出来的。

企业培训体会五篇(烟草企业培训体会)

“你知道烟草专卖吗?”“知道从烟叶到卷烟经过了几道工序吗?”带着莽撞与好奇,我以一个实习生的身份体验了一回烟草人的工作与生活。努力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期间能够遵守工作纪律,不迟到、早退,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与实习工作,在得到实习单位领导与同事好评的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很多不足。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课堂教学与实践工作的距离。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即使我实习的岗位是很对口的文秘,负责信息工作,也时常感觉到茫然不知所措。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就像开头的问题那样,我不知道国家的烟草专卖制度,不了解从烟叶到卷烟的流程,而我还是一名大学生!这对于我来讲,是个很大的促动。由此,我认为作为学生应当更好地适应社会,就需处理好“三个关系”:即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以课堂为主题,通过实践将理论深化;暑期实践与平时实践的关系,以暑期实践为主要时间段;社会实践广度与深度的关系,力求实践内容与实践规模同步调进展。毕竟在社会也是一所大学,“处处留心皆学问”,“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在实习的过程中,发现烟草文秘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作为全国性的垄断行业,烟草企业的信息工作很专业、很规范,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对外宣传需要好好把关。当前在报纸上所载的信息,很多是有关打击假冒烟、走私烟方面的。这是由烟草行业的企业文化所决定的。当前烟草行业正在大力倡导“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核心价值观,很多工作都在围绕“两个至上”展开,对外注重行业整体形象的宣传,对内注重各种经验教训的交流,整个企业奉行“高效做事、低调做人”的格言,讲究实实在在地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消费者利益。

不要以为基层的烟草行业就是查查香烟、卖卖香烟这样简单的事情,其还有更高的追求,那就是企业文化建设,将企业从单纯的制度管理上升到文化管理。企业每年还举办各类培训班,对专卖执法人员、客户经理等进行岗位技能培训,进行员工学历教育再提升。企业人性化的举措,使其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烟草职工并非是除了做生意、执法检查外,不会干别的,在其中有一技之长的大有人在。在主题教育中,广大员工紧紧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都能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自身的看法、提出进一步完善企业制度、规范企业管理的建议。作为县级企业,每年向外发表的信息数以百计!

作为政企合一的单位,社会上有“拿企业的高工资、做机关的低效事”一说。但是通过自身的实习经历,发现作为烟草企业,应当是“拿应得的工资,做高效的事情”。全体干部职工一样按时上下班,在上班期间都是忙忙碌碌,看不到有空闲的时候。整个企业运转高速,各员工各司其职,具有很强的执行力。“一流的决策、三流的执行”不如“三流的决策、一流的执行”在烟草员工中得到很好地贯彻。以区区不到100员工,就满足了岱山20万人口卷烟这种嗜好品的需求,就能看出来烟草员工的执行能力。

在烟草公司实习的日子里,我感觉在实践中文秘工作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企业培训范文篇6

关键词:组织职业生涯管理;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企业员工培训

一、引言

随着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进程的加快。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一个企业要在国际竞争中获得先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培训作为企业生存发展所必须开展的人才培养、储备工作,可以帮助员工补充和更新知识,提高技能。它以其内部对知识的学习能力和技能的更新能力的提升,保证了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成为21世纪企业从内部寻求竞争优势的最优方式。同时,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提高依赖于“人”,人的因素越来越受到企业界和管理者的重视。因此,如何以企业培训为依托,以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为核心,使企业发展目标与员工个人发展目标联系起来并协调一致,达到员工个人事业成功和企业繁荣的双赢局面,是企业留住人才、形成核心竞争力、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企业培训。员工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现代企业必不可少的投资活动。它不仅有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持续发展,也有利于员工提高职业能力、促进潜能的开发。在企业培训的实践中,一些员工在培训中成长成熟后,或跳槽另觅高就,或要求加薪提职。企业因此认为,与其这样,不如凑合不搞培训。然而,因噎废食显然是不可取的。根据美国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舒斯特对1284家公司的专门调查:接受企业内训、强化人力资源开发的企业,其投资收益率平均比没有做这些事的企业高11%左右。

培训不仅仅可以提高员工的技能,提高组织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增强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因为大部分人力资源调查显示,大多数员工在选择是否进入一个企业时,都会注重未来的发展机会,因而培训也是大多数人重点考虑的筹码。如果一个企业始终只想着如何利用员工的知识、技能和热情,是很难取得长足发展的。

良好的企业培训体系可以为改进员工的态度、提高知识与技能管理提供服务、满足员工的职业发展需要,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质量,最终可以提高企业适应市场的竞争能力。培训后即使出现人才流失的现象,只要不是群体行为,员工所带走的只是个人学到的技能,整个组织的文化和结构是带不走的。

2.职业生涯管理。职业生涯管理指企业帮助员工确定个人在本企业的职业发展目标,并为员工提供在工作中增长职业素质的培训机会,从而使企业发展目标与员工个人发展目标联系起来并协调一致.建立企业与员工间的双赢关系,进而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它包含如下两重含义:一是组织针对个人和组织发展需要所实施的职业生涯管理,称为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二是个人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而实施的管理,称为自我职业生涯管理。

知识经济背景下的职业生涯管理,应是一个满足员工、管理者和企业三者需要的动态过程,它是企业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和帮助其职业生涯发展的一系列活动。企业要认真了解员工尤其是核心员工希望从职业中得到什么,他们的优势和局限、价值观以及他们与组织正在考虑的备选职业是否匹配。同时,企业还必须提供自身发展的目标、政策、计划和制度等,帮助员工做好自我评价,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和良好的竞争机制。管理者则要鼓励员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让员工对某些问题进行认真思考,以便在进行个人工作反馈时提供更好的帮助,并提供员工感兴趣的职业发展机会等信息。

企业的培训需要和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保持一致,重要的在于使员工的发展和培训同步,或培训略超前于职业发展。通过分析、评价员工的能力、兴趣和价值观等,确定双方都能够接受的职业生涯目标,并通过培训、工作轮换和丰富工作经验等一系列措施,逐步实现员工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因此,许多公司把培训与员工的职业发展结合起来。科学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是使企业和员工在培训上获得双赢的“金钥匙”。

二、企业培训与职业生涯管理的实施方略

1.以组织战略目标为导向,提高培训有效性,改善职业生涯规划。组织战略目标为企业培训提供了方向,为员工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但是许多企业缺乏将“个人奋斗”整合为“共同愿景”的过程,而一个缺少战略目标的组织必定人心涣散,互相制约,难以发展。同时,企业发展是建立在“个人奋斗”之上的,是在“个人奋斗”基础上的整合。以组织战略目标为导向,通过组织的系统设计,将员工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企业培训体系同组织的发展目标整合起来,才能实现组织与个人的互动和共同发展。在个人阶段目标不断实现的同时,也不断地向组织的战略目标靠拢,既激励了员工们持续的努力和奉献,又使得组织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指导思想,实现了组织和个人“双赢”的管理模式。

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技能的提高,而企业培训则更强调组织成员的合作和群体知识、技能的开发。在企业组织的发展中,强调员工培训、植入职业生涯规划,由个人职业规划、个人知识积累、个人技能提高推动组织整体绩效的改善,进而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同样,组织的整体发展也可以带动个人发展,两者互相促进。比如我们可以一改过去员工个人独自的职业生涯设计方式,由组织引入科学的评价体系,如个人性格测试、素质测试、技能评估等,帮助员工理性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并结合组织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现状、人力需求态势等,向员工科学地提供员工职业发展和职业规划的参考,与员工共同制定符合组织需要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在组织内部设立职业发展通道,调动组织内部的岗位资源,促进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使得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受到组织发展目标的影响,规避企业培训后人才流失对组织的战略发展产生的分险。

2.充分了解和把握不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员工的特点和培训需求。职业生涯管理作为组织的一种长期、动态的管理过程,贯穿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全过程和组织发展的全过程。而具体到每一个组织成员,由于其处于个人发展及组织发展的不同阶段,每一阶段又有各自的发展特征、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因此,企业必须抓住每一个发展阶段的不同关键点,实施不同的职业生涯管理,比如在职业选择阶段,职业生涯管理的重点是帮助员工选择一个满意的职业。因此,必须充分了解新员工的学识、态度、兴趣和爱好、职业价值观等特征,并指导其正确选择所提供的职业,做到职业与人的能力、特长相配,也与求职者的从业愿望相符。而在职业稳定阶段,员工的职业愿望已基本停留在某一固定的职业上,个人职业生涯管理也有一个固定的目标。此时,企业职业生涯管理的重点趋向于以员工的职业锚特征为依据,根据每个员工特定的需求,引导员工自我发展并吸引员工稳定地“抛锚”。如果对有管理能力型职业锚、想走管理型职业发展通道的员工,应根据其发展,不断考评其在诸如计划能力、组织能力、指挥协调能力、控制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商务能力、金融财会能力、交际能力方面等的进步和潜质。

3.制定以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为核心的企业培训计划。建立以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为核心的企业培训体系旨在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不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员工的特点、培训需求相结合,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员工的培训与开发方案,通过培训进一步发现员工的潜在能力与特长,为其职业生涯规划打下良好的基础,帮助他们尽快成长,以适应本职工作和今后职业发展的需要。

要让员工充分了解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管理制度、企业内各个职务的工作内容、任职资格职务升迁路线及职位空缺、工作轮换和培训等信息;通过基本素质测评,帮助员工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个性特点;通过对话及公开的职业生涯研讨会等形式,帮助员工了解自己实际的工作经验与体会,分析自己目前能做好哪些工作,如果加以培训和实际工作的锻炼,将来能做好哪些工作,并将这些工作按一定次序排列出来。在此基础上,帮助员工制定自己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职业生涯目标。企业在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目标时,既要尊重员工个人的意愿。也要从企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既要使员工的职业目标选择和职业生涯目标确定对其具有长期、有效的激励作用,又要适合企业发展的需要,真正实现员工个人与企业双赢的目的。

4.选择合适的培训方法,完善培训管理工作。培训方法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培训目标而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培训方法的选择必须与培训需求、培训目标相适应。培训方法的选择、培训管理工作的完善要注意受训者所处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知识层次和岗位类型等。在大量的可供选择的培训方法面前,可视需要选择一系列培训方法,可采取其中一种或两种方法为重点,多种方法变换组合的方式,使培训效果达到最理想的状态。比如在职业维持阶段,职业培训一般在业绩、能力考评的基础上进行,以帮助员工达到职业发展目标为目的。培训方法可选择:(1)知识补充培训,及时给员工补充新产品、新设备的知识和其它一些必备知识的更新等;(2)提高业务能力的培训,对基层员工来说,主要是技能培训;对管理人员来说,还必须有思维、观念方面的培训;(3)专业人才的培训,即根据企业需要,开展有关专业技术或管理技能的素质培训;(4)人员晋升的培训,即在员工晋升之前对其进行相关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培训,以满足其即将就任的更高职位的要求。

在探索、立业阶段,员工相对比较缺乏完成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也缺乏对企业的习俗、价值观和相关理念等文化方面的认同,还没有形成在特定集体中进行协作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习惯,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基础的职业培训。在这方面,海尔作为一个世界级的名牌企业,较好地运用培训方式引导、帮助大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企业,进而留住他们的心。其新员工培训“四步曲”:第一步。使员工把心态端平放稳;第二步,使员工把心里话说出来;第三步,使员工把归属感“养”起来;第四步,使员工把职业心树起来。海尔有针对性的培训方式和培训管理值得企业鉴借。

企业培训范文篇7

关键词:组织职业生涯管理;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企业员工培训

一、引言

随着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进程的加快。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一个企业要在国际竞争中获得先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培训作为企业生存发展所必须开展的人才培养、储备工作,可以帮助员工补充和更新知识,提高技能。它以其内部对知识的学习能力和技能的更新能力的提升,保证了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成为21世纪企业从内部寻求竞争优势的最优方式。同时,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提高依赖于“人”,人的因素越来越受到企业界和管理者的重视。因此,如何以企业培训为依托,以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为核心,使企业发展目标与员工个人发展目标联系起来并协调一致,达到员工个人事业成功和企业繁荣的双赢局面,是企业留住人才、形成核心竞争力、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企业培训。员工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现代企业必不可少的投资活动。它不仅有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持续发展,也有利于员工提高职业能力、促进潜能的开发。在企业培训的实践中,一些员工在培训中成长成熟后,或跳槽另觅高就,或要求加薪提职。企业因此认为,与其这样,不如凑合不搞培训。然而,因噎废食显然是不可取的。根据美国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舒斯特对1284家公司的专门调查:接受企业内训、强化人力资源开发的企业,其投资收益率平均比没有做这些事的企业高11%左右。

培训不仅仅可以提高员工的技能,提高组织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增强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因为大部分人力资源调查显示,大多数员工在选择是否进入一个企业时,都会注重未来的发展机会,因而培训也是大多数人重点考虑的筹码。如果一个企业始终只想着如何利用员工的知识、技能和热情,是很难取得长足发展的。

良好的企业培训体系可以为改进员工的态度、提高知识与技能管理提供服务、满足员工的职业发展需要,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质量,最终可以提高企业适应市场的竞争能力。培训后即使出现人才流失的现象,只要不是群体行为,员工所带走的只是个人学到的技能,整个组织的文化和结构是带不走的。

2.职业生涯管理。职业生涯管理指企业帮助员工确定个人在本企业的职业发展目标,并为员工提供在工作中增长职业素质的培训机会,从而使企业发展目标与员工个人发展目标联系起来并协调一致.建立企业与员工间的双赢关系,进而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它包含如下两重含义:一是组织针对个人和组织发展需要所实施的职业生涯管理,称为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二是个人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而实施的管理,称为自我职业生涯管理。

知识经济背景下的职业生涯管理,应是一个满足员工、管理者和企业三者需要的动态过程,它是企业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和帮助其职业生涯发展的一系列活动。企业要认真了解员工尤其是核心员工希望从职业中得到什么,他们的优势和局限、价值观以及他们与组织正在考虑的备选职业是否匹配。同时,企业还必须提供自身发展的目标、政策、计划和制度等,帮助员工做好自我评价,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和良好的竞争机制。管理者则要鼓励员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让员工对某些问题进行认真思考,以便在进行个人工作反馈时提供更好的帮助,并提供员工感兴趣的职业发展机会等信息。

企业的培训需要和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保持一致,重要的在于使员工的发展和培训同步,或培训略超前于职业发展。通过分析、评价员工的能力、兴趣和价值观等,确定双方都能够接受的职业生涯目标,并通过培训、工作轮换和丰富工作经验等一系列措施,逐步实现员工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因此,许多公司把培训与员工的职业发展结合起来。科学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是使企业和员工在培训上获得双赢的“金钥匙”。

1.以组织战略目标为导向,提高培训有效性,改善职业生涯规划。组织战略目标为企业培训提供了方向,为员工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但是许多企业缺乏将“个人奋斗”整合为“共同愿景”的过程,而一个缺少战略目标的组织必定人心涣散,互相制约,难以发展。同时,企业发展是建立在“个人奋斗”之上的,是在“个人奋斗”基础上的整合。以组织战略目标为导向,通过组织的系统设计,将员工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企业培训体系同组织的发展目标整合起来,才能实现组织与个人的互动和共同发展。在个人阶段目标不断实现的同时,也不断地向组织的战略目标靠拢,既激励了员工们持续的努力和奉献,又使得组织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指导思想,实现了组织和个人“双赢”的管理模式。

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技能的提高,而企业培训则更强调组织成员的合作和群体知识、技能的开发。在企业组织的发展中,强调员工培训、植入职业生涯规划,由个人职业规划、个人知识积累、个人技能提高推动组织整体绩效的改善,进而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同样,组织的整体发展也可以带动个人发展,两者互相促进。比如我们可以一改过去员工个人独自的职业生涯设计方式,由组织引入科学的评价体系,如个人性格测试、素质测试、技能评估等,帮助员工理性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并结合组织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现状、人力需求态势等,向员工科学地提供员工职业发展和职业规划的参考,与员工共同制定符合组织需要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在组织内部设立职业发展通道,调动组织内部的岗位资源,促进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使得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受到组织发展目标的影响,规避企业培训后人才流失对组织的战略发展产生的分险。

2.充分了解和把握不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员工的特点和培训需求。职业生涯管理作为组织的一种长期、动态的管理过程,贯穿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全过程和组织发展的全过程。而具体到每一个组织成员,由于其处于个人发展及组织发展的不同阶段,每一阶段又有各自的发展特征、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因此,企业必须抓住每一个发展阶段的不同关键点,实施不同的职业生涯管理,比如在职业选择阶段,职业生涯管理的重点是帮助员工选择一个满意的职业。因此,必须充分了解新员工的学识、态度、兴趣和爱好、职业价值观等特征,并指导其正确选择所提供的职业,做到职业与人的能力、特长相配,也与求职者的从业愿望相符。而在职业稳定阶段,员工的职业愿望已基本停

留在某一固定的职业上,个人职业生涯管理也有一个固定的目标。此时,企业职业生涯管理的重点趋向于以员工的职业锚特征为依据,根据每个员工特定的需求,引导员工自我发展并吸引员工稳定地“抛锚”。如果对有管理能力型职业锚、想走管理型职业发展通道的员工,应根据其发展,不断考评其在诸如计划能力、组织能力、指挥协调能力、控制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商务能力、金融财会能力、交际能力方面等的进步和潜质。3.制定以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为核心的企业培训计划。

建立以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为核心的企业培训体系旨在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不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员工的特点、培训需求相结合,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员工的培训与开发方案,通过培训进一步发现员工的潜在能力与特长,为其职业生涯规划打下良好的基础,帮助他们尽快成长,以适应本职工作和今后职业发展的需要。

要让员工充分了解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管理制度、企业内各个职务的工作内容、任职资格职务升迁路线及职位空缺、工作轮换和培训等信息;通过基本素质测评,帮助员工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个性特点;通过对话及公开的职业生涯研讨会等形式,帮助员工了解自己实际的工作经验与体会,分析自己目前能做好哪些工作,如果加以培训和实际工作的锻炼,将来能做好哪些工作,并将这些工作按一定次序排列出来。在此基础上,帮助员工制定自己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职业生涯目标。企业在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目标时,既要尊重员工个人的意愿。也要从企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既要使员工的职业目标选择和职业生涯目标确定对其具有长期、有效的激励作用,又要适合企业发展的需要,真正实现员工个人与企业双赢的目的。

4.选择合适的培训方法,完善培训管理工作。培训方法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培训目标而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培训方法的选择必须与培训需求、培训目标相适应。培训方法的选择、培训管理工作的完善要注意受训者所处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知识层次和岗位类型等。在大量的可供选择的培训方法面前,可视需要选择一系列培训方法,可采取其中一种或两种方法为重点,多种方法变换组合的方式,使培训效果达到最理想的状态。比如在职业维持阶段,职业培训一般在业绩、能力考评的基础上进行,以帮助员工达到职业发展目标为目的。培训方法可选择:(1)知识补充培训,及时给员工补充新产品、新设备的知识和其它一些必备知识的更新等;(2)提高业务能力的培训,对基层员工来说,主要是技能培训;对管理人员来说,还必须有思维、观念方面的培训;(3)专业人才的培训,即根据企业需要,开展有关专业技术或管理技能的素质培训;(4)人员晋升的培训,即在员工晋升之前对其进行相关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培训,以满足其即将就任的更高职位的要求。

在探索、立业阶段,员工相对比较缺乏完成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也缺乏对企业的习俗、价值观和相关理念等文化方面的认同,还没有形成在特定集体中进行协作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习惯,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基础的职业培训。在这方面,海尔作为一个世界级的名牌企业,较好地运用培训方式引导、帮助大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企业,进而留住他们的心。其新员工培训“四步曲”:第一步。使员工把心态端平放稳;第二步,使员工把心里话说出来;第三步,使员工把归属感“养”起来;第四步,使员工把职业心树起来。海尔有针对性的培训方式和培训管理值得企业鉴借。

企业培训范文篇8

关键词:组织职业生涯管理;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企业员工培训

一、引言

随着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进程的加快。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一个企业要在国际竞争中获得先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培训作为企业生存发展所必须开展的人才培养、储备工作,可以帮助员工补充和更新知识,提高技能。它以其内部对知识的学习能力和技能的更新能力的提升,保证了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成为21世纪企业从内部寻求竞争优势的最优方式。同时,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提高依赖于“人”,人的因素越来越受到企业界和管理者的重视。因此,如何以企业培训为依托,以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为核心,使企业发展目标与员工个人发展目标联系起来并协调一致,达到员工个人事业成功和企业繁荣的双赢局面,是企业留住人才、形成核心竞争力、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企业培训。员工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现代企业必不可少的投资活动。它不仅有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持续发展,也有利于员工提高职业能力、促进潜能的开发。在企业培训的实践中,一些员工在培训中成长成熟后,或跳槽另觅高就,或要求加薪提职。企业因此认为,与其这样,不如凑合不搞培训。然而,因噎废食显然是不可取的。根据美国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舒斯特对1284家公司的专门调查:接受企业内训、强化人力资源开发的企业,其投资收益率平均比没有做这些事的企业高11%左右。

培训不仅仅可以提高员工的技能,提高组织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增强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因为大部分人力资源调查显示,大多数员工在选择是否进入一个企业时,都会注重未来的发展机会,因而培训也是大多数人重点考虑的筹码。如果一个企业始终只想着如何利用员工的知识、技能和热情,是很难取得长足发展的。

良好的企业培训体系可以为改进员工的态度、提高知识与技能管理提供服务、满足员工的职业发展需要,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质量,最终可以提高企业适应市场的竞争能力。培训后即使出现人才流失的现象,只要不是群体行为,员工所带走的只是个人学到的技能,整个组织的文化和结构是带不走的。

2.职业生涯管理。职业生涯管理指企业帮助员工确定个人在本企业的职业发展目标,并为员工提供在工作中增长职业素质的培训机会,从而使企业发展目标与员工个人发展目标联系起来并协调一致.建立企业与员工间的双赢关系,进而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它包含如下两重含义:一是组织针对个人和组织发展需要所实施的职业生涯管理,称为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二是个人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而实施的管理,称为自我职业生涯管理。

知识经济背景下的职业生涯管理,应是一个满足员工、管理者和企业三者需要的动态过程,它是企业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和帮助其职业生涯发展的一系列活动。企业要认真了解员工尤其是核心员工希望从职业中得到什么,他们的优势和局限、价值观以及他们与组织正在考虑的备选职业是否匹配。同时,企业还必须提供自身发展的目标、政策、计划和制度等,帮助员工做好自我评价,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和良好的竞争机制。管理者则要鼓励员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让员工对某些问题进行认真思考,以便在进行个人工作反馈时提供更好的帮助,并提供员工感兴趣的职业发展机会等信息。

企业的培训需要和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保持一致,重要的在于使员工的发展和培训同步,或培训略超前于职业发展。通过分析、评价员工的能力、兴趣和价值观等,确定双方都能够接受的职业生涯目标,并通过培训、工作轮换和丰富工作经验等一系列措施,逐步实现员工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因此,许多公司把培训与员工的职业发展结合起来。科学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是使企业和员工在培训上获得双赢的“金钥匙”。

二、企业培训与职业生涯管理的实施方略

1.以组织战略目标为导向,提高培训有效性,改善职业生涯规划。组织战略目标为企业培训提供了方向,为员工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但是许多企业缺乏将“个人奋斗”整合为“共同愿景”的过程,而一个缺少战略目标的组织必定人心涣散,互相制约,难以发展。同时,企业发展是建立在“个人奋斗”之上的,是在“个人奋斗”基础上的整合。以组织战略目标为导向,通过组织的系统设计,将员工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企业培训体系同组织的发展目标整合起来,才能实现组织与个人的互动和共同发展。在个人阶段目标不断实现的同时,也不断地向组织的战略目标靠拢,既激励了员工们持续的努力和奉献,又使得组织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指导思想,实现了组织和个人“双赢”的管理模式。

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技能的提高,而企业培训则更强调组织成员的合作和群体知识、技能的开发。在企业组织的发展中,强调员工培训、植入职业生涯规划,由个人职业规划、个人知识积累、个人技能提高推动组织整体绩效的改善,进而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同样,组织的整体发展也可以带动个人发展,两者互相促进。比如我们可以一改过去员工个人独自的职业生涯设计方式,由组织引入科学的评价体系,如个人性格测试、素质测试、技能评估等,帮助员工理性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并结合组织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现状、人力需求态势等,向员工科学地提供员工职业发展和职业规划的参考,与员工共同制定符合组织需要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在组织内部设立职业发展通道,调动组织内部的岗位资源,促进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使得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受到组织发展目标的影响,规避企业培训后人才流失对组织的战略发展产生的分险。

2.充分了解和把握不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员工的特点和培训需求。职业生涯管理作为组织的一种长期、动态的管理过程,贯穿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全过程和组织发展的全过程。而具体到每一个组织成员,由于其处于个人发展及组织发展的不同阶段,每一阶段又有各自的发展特征、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因此,企业必须抓住每一个发展阶段的不同关键点,实施不同的职业生涯管理,比如在职业选择阶段,职业生涯管理的重点是帮助员工选择一个满意的职业。因此,必须充分了解新员工的学识、态度、兴趣和爱好、职业价值观等特征,并指导其正确选择所提供的职业,做到职业与人的能力、特长相配,也与求职者的从业愿望相符。而在职业稳定阶段,员工的职业愿望已基本停

留在某一固定的职业上,个人职业生涯管理也有一个固定的目标。此时,企业职业生涯管理的重点趋向于以员工的职业锚特征为依据,根据每个员工特定的需求,引导员工自我发展并吸引员工稳定地“抛锚”。如果对有管理能力型职业锚、想走管理型职业发展通道的员工,应根据其发展,不断考评其在诸如计划能力、组织能力、指挥协调能力、控制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商务能力、金融财会能力、交际能力方面等的进步和潜质。3.制定以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为核心的企业培训计划。

建立以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为核心的企业培训体系旨在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不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员工的特点、培训需求相结合,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员工的培训与开发方案,通过培训进一步发现员工的潜在能力与特长,为其职业生涯规划打下良好的基础,帮助他们尽快成长,以适应本职工作和今后职业发展的需要。

要让员工充分了解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管理制度、企业内各个职务的工作内容、任职资格职务升迁路线及职位空缺、工作轮换和培训等信息;通过基本素质测评,帮助员工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个性特点;通过对话及公开的职业生涯研讨会等形式,帮助员工了解自己实际的工作经验与体会,分析自己目前能做好哪些工作,如果加以培训和实际工作的锻炼,将来能做好哪些工作,并将这些工作按一定次序排列出来。在此基础上,帮助员工制定自己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职业生涯目标。企业在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目标时,既要尊重员工个人的意愿。也要从企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既要使员工的职业目标选择和职业生涯目标确定对其具有长期、有效的激励作用,又要适合企业发展的需要,真正实现员工个人与企业双赢的目的。

4.选择合适的培训方法,完善培训管理工作。培训方法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培训目标而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培训方法的选择必须与培训需求、培训目标相适应。培训方法的选择、培训管理工作的完善要注意受训者所处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知识层次和岗位类型等。在大量的可供选择的培训方法面前,可视需要选择一系列培训方法,可采取其中一种或两种方法为重点,多种方法变换组合的方式,使培训效果达到最理想的状态。比如在职业维持阶段,职业培训一般在业绩、能力考评的基础上进行,以帮助员工达到职业发展目标为目的。培训方法可选择:(1)知识补充培训,及时给员工补充新产品、新设备的知识和其它一些必备知识的更新等;(2)提高业务能力的培训,对基层员工来说,主要是技能培训;对管理人员来说,还必须有思维、观念方面的培训;(3)专业人才的培训,即根据企业需要,开展有关专业技术或管理技能的素质培训;(4)人员晋升的培训,即在员工晋升之前对其进行相关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培训,以满足其即将就任的更高职位的要求。

在探索、立业阶段,员工相对比较缺乏完成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也缺乏对企业的习俗、价值观和相关理念等文化方面的认同,还没有形成在特定集体中进行协作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习惯,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基础的职业培训。在这方面,海尔作为一个世界级的名牌企业,较好地运用培训方式引导、帮助大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企业,进而留住他们的心。其新员工培训“四步曲”:第一步。使员工把心态端平放稳;第二步,使员工把心里话说出来;第三步,使员工把归属感“养”起来;第四步,使员工把职业心树起来。海尔有针对性的培训方式和培训管理值得企业鉴借。

企业培训范文篇9

电力企业培训人员在进行需求分析时习惯性的从自我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如员工希望自己的技能方面得到提高,而企业管理者希望其主要提高业务水平,这样的需求差异很容易造成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最终致使培训效率降低。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在培训课程的选择上存在不合理性。将培训需求等同于培训课程选择的依据,没有进行必要的分析,这样也大大降低了企业培训的效率。

二、电力企业培训需求分析的途径

(一)做好培训前的准备工作

目前,电力企业拥有比较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教育培训评价体系。无论是在员工档案管理、培训内容以及培训时间上都采用了数据库管理。因此在进行企业培训需求分析时可以实现定性和定量分析。同时,确保信息渠道的通畅,将培训需求的基本信息准确及时的传递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因此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将员工的培训需求与企业的生产现状联系在一起,确定合理的企业培训方案,提高培训的效率。

(二)制定完善的培训需求调查计划

培训调查计划主要包括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的确定、调查工作的分析方法和行动计划等。调查计划的完善性决定了企业培训需求确立的合理性。在培训需求调查工作中,行动计划是核心,而分析方法是影响调查结果的重要因素,要求调查人员采取合理的方式配合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以提高培训需求分析的合理性。

(三)对需求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电力企业培训需求分析包括企业、工作和个人分析三个方面。首先:培训需求应与企业长远的发展目标之间保持一致,依据企业的近期规划和长远目标,分析企业在技术、业务等多方面的需求,从而确定需求培训的员工名单以及培训内容。其次:就是进行工作分析,即分析理想状态下员工应具备的技术和能力。最后:进行个人分析,即分析员工目前的工作水平和发展潜力,确定培训的方向,以企业长期发展的目标为前提,以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综合能力为前提确立培训需求计划,确立培训内容。

(四)建立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和跟踪制度

培训需求分析的根本目的在于确认差距,而培训效果的评估的核心在于这些差距在员工培训前后的对比。因此需要建立必要的跟踪制度。完善的培训评估能够得到企业管理层的认同与支持,有助于提高培训者的专业水平。同时,通过信息反馈,能够为企业接下来的培训需求分析提供资料,参考价值较高。

三、结语

企业培训范文篇10

[关键词]信息技术;企业培训;培训创新;技术体系

企业培训是提升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而培训质量可以说是企业培训的核心和目标。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企业培训机构利用和依托当前的信息技术丰富企业员工的培训途径和模式,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和培训设计与实施管理模式,变革企业员工的学习方式,进而构建良性企业培训生态圈,实现培训质量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双提升。

1信息技术在企业培训创新中的应用途径

1.1创新培训方式

一是远程在线学习。远程在线学习优势明显,不受时空限制,并且推送信息量大、受众广、效率高、灵活性强,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培训最为广泛的信息化学习模式,是企业员工应用学习的主流模式。目前,企业远程在线学习适用培训内容主要是传播知识、信息为主的课程,如常规性培训等。二是实时课堂。实时课堂是指在培训教师和学员同时通过实时网络学习平台,有组织、有要求地完成培训项目的学习过程。实时课堂学习具有时效性强和互动性强等特点。实时课堂适用培训内容主要是时效性强、重要性高和需要快速传播的培训。实时课堂学习的支撑信息技术包括:电视电话会议系统、网络虚拟教室系统和卫星直播系统等。三是混合式学习。以实现培训目标为目的,整合多种学习手段的混合式学习,克服了单一学习模式的弊端,将多种学习模式的优势整合在一起,学习效果更为突出。尤其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移动混合式学习模式,即“移动终端+电脑+课堂”。混合式学习适用培训内容主要是重要、正规的培训项目。混合式学习项目都要用到信息化学习手段,包括基于网络的在线学习、在线考试以及音视频、多媒体数字化学习资源等。四是移动学习。基于移动终端的移动学习(M-Learning)应用在企业培训中已经初露端倪。移动学习实质是依托现代无线互联技术和无线网络终端,向学习者推送短小而高效的学习单元,满足学习者即时学习需求的一种手段。主要应用模式有短信/彩信群发模式、WAP点击学习模式、多媒体智能模式、预装内容模式等。移动学习更多地体现了社会化学习,满足学习的个性化需求。移动学习主要适用于内容较短、传播速度快的微学习项目。除了以上培训方式外,越来越多的培训项目设计者关心学习者的体验度和学习效果,出现了游戏化学习、慕课(MOOC)、虚拟现实(VR)等新型培训方式。

1.2优化培训业务管理模式

信息技术不仅为企业带来了更多创新的学习方式,对企业更大的价值在于实现了企业学习和知识系统化的信息化管理,大大提升学习效果与个人岗位绩效的转化效率。随着企业级员工学习平台在企业内部的深入应用,为企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信息技术为内部培训管理、员工绩效管理和企业学习文化建设等系统之间集成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加速了企业学习价值转化效率。一是规范培训流程和资源管理。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企业培训部门日常业务工作的一把利器。它有效规避了传统培训业务管理工作效率低、培训结果数据反馈慢等显著不足,让培训管理效率更高,反应时间更迅速。培训业务内容主要分为业务流程和培训资源管理两部分。培训业务流程管理包括培训前期的需求调研、培训班报名、培训授权管理;培训中期的培训实施管理以及培训后期的成绩管理、培训效果评估等。培训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包括课程体系管理、讲师管理、培训供应商管理以及培训教室、设备管理等。培训业务流程和资源信息化管理大大加快了企业培训项目团队内部沟通与协作效率,全面提升了培训业务管理与执行效率。二是量化绩效管理。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绩效主管和培训主管利用在线学习平台,从不同角度推送和收集不同评价量表,完成对企业员工的培训效果和学习成果的量化评价,并将这些量化指标与企业绩效管理体系具体指标挂钩,做到奖罚分明,提升员工学用转化效果,完善企业各层次人才岗位发展管理体系。三是推进知识管理。从企业学习的视角,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将知识管理与企业培训及人力资源管理集成,有效利用了学习资源,集成学习管理与知识管理,这将极大推动组织知识学习价值最大化。四是搭建企业学习平台。信息技术对于企业培训的最高价值体现在对企业学习文化建设上,体现为统一的企业学习平台。学习型企业的培训、学习、绩效与知识管理之间传统的界限变得模糊,员工通过企业学习平台实现按需学习、即时学习的目的。统一企业学习平台也是员工汲取知识、交流实践经验的主要模式,是传递企业文化的新型宣传媒介,构成企业学习良性生态圈,体现出信息技术促进企业文化传递的价值。

2企业平台技术体系

企业培训平台技术体系包括系统硬件和应用软件两部分。系统硬件主要包括底层硬件设备、链路网络接入设备、存储设备以及数据支撑系统等基础支持设施;应用软件主要包括学习管理系统和培训资源管理系统等相关培训系统构成的企业学习平台。

2.1基础支持设施

基础支持设施主要指保证企业学习平台正常运营的支持系统,决定着企业学习平台的运行效率,前期系统架构工作尤为重要,考虑因素主要包括底层硬件设备选择与布置、服务器等硬件设备选择与布置、服务器端各种应用程序选择、系统安全性以及网络互联接入服务等。一是硬件设备方面,主要包括服务器和多媒体系统。服务器主要用于安装与存储学习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以及各种培训资源。多媒体系统主要指制作和传输学习内容的多媒体设备,包括系统音视频数据采集设备与播出设备,如数码设备与数字显示设备。二是应用系统方面,基础性软件包括学习管理系统(LMS,LearningManagementSystem)以及支撑其运行的系统操作软件、数据库软件、课件开发工具软件和流媒体服务软件等辅助软件系统。企业根据自身的IT架构选择软件体系,以确保IT架构的整体兼容性。三是网络接入方面,随着员工对网络学习交互需求的增加以及智能手机、电脑等多种接入终端的普及,企业学习平台需要更为灵活、多样的移动网络接入,才可以满足员工的学习需要。拥有良好、优质的网络接入服务成为企业培训实施效果成功的重要因素。

2.2企业学习平台

企业学习平台指对企业组织中与学习相关的资源、角色、流程及环境进行信息化管理的技术系统。企业学习平台包括学习管理系统、知识管理系统、虚拟教室系统、学习资源库、学习社区等与学习知识相关的所有子系统。企业学习平台功能包括核心功能与扩展功能两个部分:企业学习平台核心功能指管理企业学习所必备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培训前期准备、培训业务流程管理、培训实施活动管理、培训资源管理、在线考试管理、角色与授权管理以及统计分析管理等。企业学习平台扩展功能指除了核心功能之外的其它学习相关模块,如:虚拟教室、绩效支持、学习内容管理、移动学习、学习群和混合学习管理等。

2.3配套管理制度

运行管理制度是指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学习业务中基本流程、管理职责、技术标准的集合,主要包括系统运行制度和业务管理制度两类,是促进学习开展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的有效保证,是发挥信息技术作用的前提条件。系统运行制度是以企业学习平台为基础,对于系统角色权限、数据标准规范、工作信息流转、设施维护管理等方面的制度集合。业务管理制度是指企业学习业务在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遵循的相关规定,包括管理界限划分、业务表单规范、业务审批流转、业务绩效考核等方面。

3信息技术在企业培训创新实践的关键环节

3.1培训项目整体设计

培训项目整体设计主要包括组织群体分析、培训项目规划与基于在线学习的培训方案设计三个步骤,每一步都是关键环节,而在每一个关键环节中,都要考虑信息技术的运用。在培训群体分析环节,重点解析组织内部群体的相关特性,了解不同部门、机构、人员对于在线培训项目的熟悉度和实际需求;在培训项目规划环节,结合组织的培训体系、培训时间、培训对象等因素,针对所有培训项目进行分析,筛选最合适的利用方式进行项目培训;在培训方案设计环节,重点是对经过筛选后的培训项目设计最佳在线培训方案。

3.2培训管理的具体环节设计

主流企业学习平台均有培训管理功能,支持日常培训业务的管理,培训业务管理逐步实现信息化。在辅助培训管理方面,信息化技术可以充分运用在培训前期准备、实施流程管理、培训资源管理以及与企业已有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之间集成关联等应用层级。具体来说,培训流程管理包括对培训前、中、后的各项培训事务管理,每个环节都要考虑信息技术的运用和特点,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在培训开始前,主要管理培训需求调查、培训项目、学员注册报名、审批授权、培训费用预算等工作;在培训过程中,主要进行培训实施过程、学习活动安排管理、学员交流互动、学习资源协调等,以及混合式学习项目不同阶段的学习过程管理;在培训结束后,主要包括培训效果评估、学员反馈、学习资源整理等培训后期工作的管理,建立动态实时反馈机制。

3.3培训绩效管理的设计

绩效管理主要体现在建立学习与绩效之间的关系,通过学习管理系统建立起员工的学习体系,将量化的学习成果转换为员工绩效表现。信息技术量化了培训效果,并进一步深化学习评估结果,将量化结果运用到组织绩效管理中,在组织内部建立起良性学习与发展体系,促使员工能够从被动的接受培训转向以促进职业发展为目的的主动学习。

4信息技术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毋庸置疑,信息技术在提升企业培训质量方面已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很多方面还在探索中,仍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4.1建立长远战略规划

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决定了企业培训的信息化规划方向。企业培训信息化必须从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和人才开发战略两方面出发,在同时满足组织及员工两方面需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企业现有培训资源条件与企业员工的素质基础,同时综合考虑企业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及培训效果的不确定性,进而确定企业员工培训目标。

4.2完善培训创新的保障机制

培训创新在企业是否落地需要领导、组织和个人三方面的保障。一是领导层对企业培训创新管理战略进行筹划和决策,使培训创新技术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二是需要合理的组织结构搭建,加强培训技术创新管理的规范化管理。三是要充分发挥群体决策,通过共同目标下激励和广泛授权,让更多培训专业人员参与企业培训创新管理的决策。

4.3注重不断优化在线课程体系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成熟和员工个性化培训需求的增加,在线课程的体系化和更广泛的课程资源的共享已经成为提高远程培训质量的瓶颈,如何按照现代企业发展战略和培训需求及时更新和优化在线课程体系已经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以岗位能力素质要求为基础,以企业业务发展为重点,实施常态化的基础岗位课程体系建设与市场化的迭代业务课程体系相结合,能够有效调动课程体系管理、实施、开发等各相关方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4.4大力推广现代培训技术

信息技术无疑将成为提升企业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但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层出不穷,迭代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在迅速改变着企业生产经营方式、员工学习认知习惯等,而企业在快速变化的大潮中也在不断适应发展,不断加快业务变化,如何寻找信息技术与培训业务的最佳结合点成为当前的迫切问题。一是始终以业务需求为导向,按照培训业务的发展选择合适的技术支撑,确保信息技术始终服务于培训业务;二是全面提升培训者信息技术能力,在培训者中大力开展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培训,将信息技术纳入培训者岗位考核要求,全面强化培训者特别是培训管理人员的新技术能力。未来企业的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培训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竞争的成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日益成熟,它必将进一步更新企业培训理念、改进企业培训手段、优化企业培训流程、推动企业培训管理,从而提升企业培训质量,助力现代企业腾飞。

作者:白东师 单位: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1]杨玉霞,李珺.借力信息技术推进教育培训创新[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

[2]胡义贵.浅谈企业远程培训项目开发与实施[J].中国成人教育,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