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国际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9:30:03

企业国际

企业国际范文篇1

关键词:中小企业;国际竞争;比较优势;存在问题

国际贸易开展的起因在于互通有无和提高消费者剩余。中小企业在企业的缝隙中生存,以大型企业无法比拟的灵活性,起着拾漏补缺的作用,因此无论是中小企业品种的多样性,还是因为地区间的成本差异产生的价格竞争力,都使得中小企业成为国际间活跃的贸易主体。

1、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性

(1)从自身角度来看

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对自身竞争力的增强是有益的。首先,作为最直接的效果,中小企业可通过国际化经营扩大市场占有率。从全球范围来看,世界各国的生产力水平不同,各国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也不1样,当国际竞争激烈时,中小企业可以在国外寻找低竞争的销售市场。其次,国际竞争可以迫使中小企业管理工作逐步正规化。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企业要面对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与国内市场相比,将会面临更多的风险。因此,国际竞争将迫使中小企业谨慎行事,不断学习,灵活机动地调整。此外,国际竞争还有助于中小企业无形资产的积蓄,成功的国际竞争可以为企业树立形象,从而有利于企业吸收资金、吸引人才等等。

(2)从宏观角度来看

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来看。首先,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劳动力供给丰富,在国际贸易方面具有巨大的成本优势。但是,又由中国长期被排斥在GATT和WTO成员国之外,中国的出口严重依赖于外贸零售商。因此,鼓励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有利于形成千军万马搞外贸的格局,可以带动相关区域经济的发展。另外,在剩余经济条件下,大企业虽然效率极高,由于受到社会有效需求的限制,往往开工不足,导致社会就业的急剧衰减。相比较而言,中小企业设备简单,易于及时改变生产方向,可以比较好地符合消费者标新立异的需求。所以,中小企业对维持较高的就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在社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而社会有效购买力也相应随之降低的趋势下,市场的非均衡现象成为剩余经济最为普遍的现象和最为棘手的问题。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国际贸易,对缓解市场的非均衡压力,避免过度竞争具有积极的作用。

2、中小企业的比较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1)比较优势

1般地说,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表现为两个方面:其1,品种的多样性;其2,在1定程度上表现为绝对成本优势。

1、品种的多样性。在现代大机器工业条件下,尽管技术的进步,使各种自然条件下的生产都成为可能,而且国际间产品生产的差异变得越来越小,但国际间产品生产的差异仍然存在。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大企业生产品种的单调性。具体地说,尽管大企业具备强劲的生产能力,但是它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各个方面的需求,特别是对那些社会总需求小而缺乏弹性的商品,大机器作业显得无能为力。同样,需求具有多样性要求的产品或品种大企业、大机器生产也不如中小企业得心应手。所以,在生产品种和小批量的商品方面,中小企业具有大企业无法比拟的绝对的灵活性。在国际市场上只要存在对多品种、小批量商品的需求,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就具有它的必然性。

2、在价格上具有绝对成本优势。1般来说,在国际统1大市场条件下,大企业广泛地采用机器体系进行生产,不仅可以降低单位商品分摊的固定费用,而且可以通过采用新工艺、新技术降低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但是,在市场容量相对小的细分市场上,由于受到大机器工业生产的特点所限,大机器工业的优越性无法显现出来,中小企业的半机械化作业甚至手工作业的所需的设备简单、投资较少、调试方便、改变生产方向容易,因此所生产出来的商品的成本可能低于大企业的高度自动化的机械体系。中国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中国中小企业具有巨大的成本优势。特别是那些具有外贸进出口权的中小型工贸公司,成本低廉,生产方向选择灵活,能够比较好地适应国外市场,在国际贸易方面大有所为。

(2)存在的问题

自由竞争能够充分发挥各市场行为主体的积极性,但是也存在明显的盲目性与缺陷。在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交流和国际贸易的过程中,也出现1些问题和偏差,主要表现为过度的价格竞争、信息不灵通和缺乏规模经济效益等问题。

1、价格竞争。毫无疑问,在贸易条件不发生过度恶化的条件下,千军万马搞外贸可以扩大出口。但是,如果外贸经营主体过多,就会导致单纯的价格竞争和贸易条件的急剧恶化。根据产业经济理论研究,在完全竞争市场,商品的需求弹性为负无穷大。也就是说,价格变动的趋势与需求量变动的方向相反,而价格的微弱变动会导致需求量的巨幅变动。如果价格提高1点点,需求量就会大幅萎缩,如果某1市场价比统1商品的市场价格降低1点点,需求量就会大幅上升。千军万马搞外贸,实际上形成了类似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根据产业经济理论研究的成果,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可以在短期内使消费者获得较大的实惠,但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导致过度竞争和贸易条件的迅速恶化。在市场处于均衡和供不应求条件下,完全竞争能较好地发挥作用,但是在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时,巨大的市场供给的压力使得厂商展开无情的价格竞争,最终导致厂商的利润空间压缩甚至得不偿失。2、信息不灵通。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经济交流和国际贸易另1个比较大的问题是信息不灵敏的问题。1般地说,中小企业设备相对简单,调整生产方向容易,能够比较好地适应国际市场需求。但是,由于它的生产批量小、人员规模小,1般无法承担在外设置分公司的巨大支出。他们所获得的国际市场需求信息主要依赖于国外零售商、亲戚朋友的口头信息甚至国内的专业外贸公司。这种信息不灵敏的状况给中小企业开展国际贸易带来了巨大的障碍。

3、缺乏规模效益。中小企业生产批量小、人员规模小,无法在全球各地广泛设置分公司。1方面,由于形成了千军万马完全竞争格局,中小企业发展外贸对1个国家贸易条件的恶化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另1方面,中小企业开展外贸,每1个外贸经营主体都必须配备相关的人员和设施,使得外贸经营的固定费用大大增加。这样,使得中国外贸经营的规模效益越来越差、贸易条件越来越恶化。

此外,像融资渠道不畅、管理水平低、缺乏宏观层次上的政策,以及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的挑战这些内外部的压力都会使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面临巨大挑战。

3、参与国际竞争时中小企业应采取的措施

(1)加强信息化建设

中小企业参与外贸经营最主要的是1个信息问题。掌握了国际市场需求的信息才能开展外贸经营,否则只能是异想天开。所以,把参与外贸经营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提到重要位置是明智之举。当然,中小企业的信息化,也不能贪大求洋,盲目追求全面信息化,而必须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分阶段发展,有步骤地稳步推进。最基础的信息化要求是中小企业有1个信息通道,能够将自身有关的产品信息出去,同时,能够及时了解国际市场的需求信息。中小企业的信息化也可以采取委托中介公司甚至政府外贸部门信息的方式实现。这个方式简便易行,而且能够节省费用。对于国际市场信息的搜集,经济条件较差的企业也可以采取上网的方式访问和查询有关厂商、消费集团的网站。

(2)发展合作经营

在国际贸易实践中,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形成了类似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容易导致过度的价格竞争和贸易条件的恶化。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和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解决这个问题。

在现有的自由贸易格局下,外贸企业发展应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或以同等规模企业的为基础发展对外贸易的合作经营。合作经营可以降低总的固定费用、可以建立合理价格协商机制,可以避免过度竞争,可以有效地扩大出口。毫无疑问,厂商理性具有局限性,社会、企业主管部门甚至中介机构应该通过1定的措施,譬如通过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使用、高新科技产业园区的优惠条件等鼓励外贸经营主体的合作经营。

(3)加强外贸经营人才的建设

1般地说,中小企业设备简单、生产规模小、人才短缺。在现有的经营条件下,人才的短缺被推到首当其冲的地位。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国的中小企业大多是以家族为中心、以农村的基本经营条件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所以无论是所有者、经营者还是普通的作业人员都存在科学技术知识匮乏、经营管理方式陈旧的问题。同样,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也是在家族企业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经营外贸的人员也是从经营国内贸易的人员中挑选出来的,外语、外贸知识贫乏是中小企业经营外贸的最大的弱点。在外贸人才缺乏的条件下,中小企业只能依赖其他公司间接经营外贸。所以,外贸人才的缺乏是中小企业发展外贸的瓶颈。

加强外贸经营人才的建设可以通过引进和自主培养的方式实现。在中国教育迅速发展的条件下,引进招聘外贸人才已经不是难事。同样,对以家族为基础的中小外贸企业也可以通过派遣留学生的方式培养发展外贸所需的专业人才。

中国的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是完全符合中国中小企业状况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在全球经济1体化的今天,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努力开拓全球市场,制定与自身相适应的跨国经营策略,才能使中国的中小企业在未来的国际经济舞台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当前在中国扩大开放的政策引导下,中国中小企业更应积极学习和借鉴国际跨国公司的成功经验,进行国际竞争以促进自身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乃醒.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与预测(2002~2003)[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张玉利,任学锋.小企业成长的管理障碍[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3、李雪松.加入WTO与中国经济前景[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4、张汉英.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研究[J].改革研究,2005(5).

5、黄津孚.中小企业信息化刻不容缓[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1).

企业国际范文篇2

二、国际化内涵

国际化是指国际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以期达到长期的总体效益最优化,即在变动的国际经营环境中,为求得长期生存和发展而做出总体的长远的策略。企业国际化进程主要是指一个企业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市场竞争,并且由国内企业成长为跨国公司的过程。

三、国际化阶段理论

美国学者RichardRobinson,H.Perlmuter,H.IgorAnsoff等学者对企业国际化进行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例如Roberson在他的1976年和1989年所做的论述中,将企业国际化进程分为六个阶段。

1.国内阶段。在国内阶段,企业的经营重点完全放在国内市场,但当国内原材料市场供货紧张、价格昂贵,而国外原材料充分且价廉时,企业就会采取以部分产品换取国外原材料的方式,解决企业的生产问题。

2.出口阶段。当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并有饱和迹象时,企业开始逐步开发国际市场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在出口阶段,企业会设立专门开发国际市场的部门,统一管理产品的出口事宜。

3.国际经营阶段。随着出口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企业不再满足于单纯出口且利润较低的局面,而开始转向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创建子公司。

4.多国阶段。多国阶段是指企业在多个国家建立子公司和分公司,经营规模日益扩大,而国内市场的地位逐步下降,只占其世界市场的较小份额。

5.跨国经营阶段。在跨国经营阶段,企业开始从全球战略的角度对整个经营过程进行调整,通过加强统一管理,使母子公司关系从松散型向紧密型过度,从而真正进入到国际化经营阶段。

6.超国家阶段。在超国家阶段,企业的经营范围遍及全球,企业的组织形态发生某些根本性的变化:许多企业可能会出现无国别的约束,在国际机构注册登记,在法律上并无国籍的存在,也就是达到企业国际化的最高形态。

四、国际化路径模式

根据外部竞争环境和自身的资源能力,制造企业国际化的路径主要有渐进模式和跳跃模式两种:

1.渐进模式

Johanson等人认为,企业的海外经营应该遵循上述渐进过程。这种渐进的连续形式主要包括国际化的地理顺序和经营方式的演变次序。渐进模式遵循规模经济理论和需求偏好理论。

2.跳跃模式

瑟威尔和巴克莱(1978)通过对英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研究发现,英国中小企业国际化中有采取“跳跃式”路径的案例,即由国内经营直接到设立海外子公司,进行海外生产和经营。五、中国企业国际化运作的对策

1.实行多方位的市场开拓战略

国际市场既是一体化的,又是多元化的。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也应当是多层次的、多方位的。因此,在生产技术方面,企业应对不同的市场分别采取不同的技术以取得比较优势;在经营内容方面,企业不仅要扩大产品出口,而且还要积极开展技术输出,劳务输出,工程承包,有步骤地进行海外直接投资。

2.制定地区投资战略,促进发展跨国企业

根据对方国别不同,结合不同的比较优势,制定相应的跨国经营战略,来发展海外企业。对于输出导向型投资,以保持和扩大市场、增加出口、多创汇为目标,一般可流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对于输入导向型投资,海外企业最终产品返回国内,获取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技术及人才,资金流向以资源丰富的欧美国家为主。

3.开发国际型人才,保证企业经营国际化

市场竞争最终是人才竞争,企业国际化经营离不开国际型人才的开发和培养。企业不仅依靠高等学校培养和在职培训人才,还要大力招聘国外经贸人才,聘用各类技术与管理专家为本企业服务。

4.采取“鼓励”和“限制”政策,引导并管理境外投资

对于外资,除了给予某些特殊的优惠政策,鼓励其进入投资的优先领域外,还要对其进行“限制”,以维护本国主权和正当权益。既要提供必要的财政和税收政策,给予外资企业享受国民待遇;还要限制外资进入的部门及参股比例,加强对外资活动的监督和管理。

参考文献:

[1]Antweiler,Werner,andDanielTrefler.“IncreasingReturnsandallthat:AViewfromTrade?UniversityofBritishColumbiaandUniversityofToronto,1997

[2]Chandler,A.D.ScaleandScope,Cambridge,MA,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0

企业国际范文篇3

【关键词】工商管理企业文化国际化策略

序言

随着国内经济实力的增长和国际经济合作趋势的进一步加强,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开展国际化发展。但是,与西方国家跨国公司相比,与西方国家跨国公司相比,中国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识和实践仍有较大差距。为此,中国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取得长期的经营绩效和竞争优势,必须从战略上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将其融入到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经营方式中去,制定和实施正确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案,并不断完善其企业文化,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一、企业文化的涵义及其重要意义

(一)企业文化的涵义

企业文化作为一个管理学概念,虽然由来不久,但当前对于企业来说已经不再陌生。企业文化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美国的一些管理学家通过比较日、美两国企业的经验后。1981年,美国学者威廉•大卫最早提出了企业文化概念,他在《z理论——美国企业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中,对企业文化进行了这样的描述:“一个公司的文化由其传统和风气所构成。此外,文化还包含一个公司的价值观,如进取性、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动模式的价值观。”其后,美国学者沃特曼和彼得斯在《成功之路》一书把企业文化概括为:“汲取传统文化精华,结合当代先进的思想与策略,为企业员工构建一套明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创设一个优良的环境气氛,以帮助整体地静悄悄地进行经营管理活动。”经过不断讨论和完善,多数学者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内成员所共同拥有的一系列价值、信仰和行为模式,它们构成企业核心特征要素。

从上述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改善企业信息沟通、人际关系和决策的制定,也可以帮助企业营造新的良好的气氛,以适应竟争日趋剧烈的企业环境,形成高度灵活的应变能力。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民族文化、道德、伦理文化背景下生成的,并在形成自己的个性,它是影响自己的成员思考、体验和行为的主要方式。

(二)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

1、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增强企业凝聚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粘合剂,可以把职工紧紧团结在一起,把企业的利益和广大员工的利益统一起来,在此基础上,企业就能够形成强大凝聚力,推动企业文化发展。

2、优秀的企业文化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主要体现在价值导向和行为导向两个方面,价值导向,就是引导企业员工形成与公司发展方向协调一致的价值观;行为导向,就是引导企业员工为自身和企业的共同发展奋发有为。

3、优秀的企业文化具有良好的激励和约束功能。企业文化能够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能够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与激发起来,能够将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要有制度来约束,约束功能能够提高员工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中国企业文化的研究严重滞后于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实践。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又被引入我国的企业中。一时间,在全国掀起了企业文化的热潮,有些企业盲目的模仿外资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一些形式,热中于搞文化活动,片面地认为这样就是塑造企业文化。直到90年代中期,中国的企业文化热才逐步降温。不难看出,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因为没有完整的企业文化的理论指导而走入的几个误区:

(一)注重形式而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

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是影响企业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冲突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这其中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

(二)脱离企业管理孤立地看待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就是要塑造企业精神,与企业管理没有多大关系。这种理解是很片面的。企业组织和事业性组织都属于实体性组织,它们是要依据生产经营状况和一定的业绩来进行评价的,精神因素对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企业生产效率及企业发展固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它是渗透于企业管理的体制、激励机制、经营策略之中,并协同起作用的。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的价值观是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中的,并与企业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因此不能脱离企业管理。

(三)忽略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

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企业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该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其实,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企业的构成、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对环境做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

三、国际化发展给企业文化建设的带来的挑战

企业在国际化发展中,毫无疑问会面临与母国有明显差异的社会制度、经营观念、管理风格、行为习惯等,这些差异会导致企业管理中的混乱和冲突,给企业文化建设带来巨大的挑战。

(一)国际化发展中,企业文化的多样性与冲突性的矛盾

1、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和冲突性的矛盾。国际化发展企业的成员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了他们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信念,不同的价值观和信念又使他们对事物的是非曲直有着不同的评价标准,从而使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和冲突性并存。这种特点在合营企业里表现得尤其明显。比如,一家中美合资企业中,美国以个人主义为价值取向,强调尊重规则和秩序,鼓励发展个性和鼓励创新;而中国则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强调个人对企业的贡献及管理中心的“人和”效应。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和冲突性是合营企业最高层次的管理难点,它不仅增加企业管理的难度,而且给共同的新的企业文化建设带来了更多的困难。

2、制度体系的多样性与冲突性的矛盾。国际化发展企业尤其是在合营企业的投资各方由于文化差异而在经营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上有着很大的不同,以至产生制度体系的多样性和冲突性。比如,跨国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非常推崇制度文化,严格以相关的法制条文、规章制度作为经营的依据。而中国文化强调灵活性,在执行规章制度时往往考虑人情、关系因素,较强调管理弹性。两种文化对制度的不同理解往往造成许多在华跨国公司的内部管理制度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国的国情,从而产生了严重的文化冲突。

3、行为习惯的多样性与冲突性的矛盾。“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中的职工各自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信念,由此决定了他们具有不同的需要和期望,以及与此相一致的满足其需要和实现其期望的迥然不同的行为规范和行为表现。”由于受不同民族文化模式的影响,国际化发展企业内部存在着大同小异的行为习惯,有些互补,有些则相互矛盾。对于企业的决策方案和管理制度,不同文化的职员往往有不同的理解,按照不同的行为习惯执行,从而导致不同的结果。另外,某些文化的职员有一定程度的民族优越感,不尊重甚至鄙视其他职员的行为习惯,从而导致纠纷和冲突。

(二)国际化发展中,企业文化的积极性与消极性的矛盾

1、企业文化的积极性。国际化发展企业的投资各方为了在企业中争取到优势地位和权利,纷纷用自己的文化或原有文化的选择物去整合和同化对方的文化。在双方相互竞争、相互同化的过程中,各种文化达到优胜劣汰,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因素被继承发展下来。同时投资各方为了谋求事业扩大和长远发展而有意识地促进各方文化的不断融合,营造共同的经营观和企业文化。这种超越民族文化求同存异、优势互补的心态有利于构建新的企业文化。

2、企业文化的消极性。投资各方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很难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母国和东道国管理人员都有一定程度的“民族中心主义”和自大感,双方不能客观地看待对方及自己的企业文化因素,使投资各方原有文化之间发生冲突,并与新构建的企业文化发生种种冲突和摩擦,产生阻碍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导致国际化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的难度加大。

(三)国际化发展中,企业文化建设的渐进性和逆向性的矛盾

1、企业文化建设的渐进性。国际化发展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不是多种企业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复杂的冲突和融合的综合体。这种融合应该是主观的积极的人为融合,融合过程也就是共同的新的企业文化形成的过程。由于文化的历史延续性和变迁的迟缓性,跨文化的文化融合要经历一定的磨合期,从而具有渐进性。一个企业的机制要与另一家企业的机制真正融合相当困难,至少需要三至五年的消化过程,稍有不慎还将拖累全局。

2、企业文化建设的逆向性。企业文化一般分为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这三个层次应该处于一种互相制约、互相表现和互相互相转换的和谐状态。精神文化被企业大多数人接受以后,就会被发展成为制度文化,进而形成物质文化。如果企业员工能从这种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中获得创造性,又会成为新的精神文化的基础。而国际化发展企业尤其是合营企业文化却表现为逆向性。因为合营企业有国外资金和国内优惠政策的支持,在物质层面呈优越状态,而且合营企业员工的年龄状况、文化素质亦呈明显优势,因此,形成了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先发展,而精神文化后发展的现实。

四、国际化发展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实施国际化发展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要成功地实施国际化发展,实现预期的商业目标,企业应实施以下跨企业文化建设策略。

(一)承认文化差异,发展文化认同。

按照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郝尔的观点,文化可以分为三个范畴:正式规范、非正式规范和技术规范。正式规范是人的基本价值观、判断是非的标准,它能抵制来自外部企业改变它的强制力量,同时引起的摩擦不易改变。非正式规范是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风俗等,因此引起的文化摩擦可以通过较长时间的文化交流克服。技术规范则可通过人们对技术知识的学习而获得,很容易改变。不同规范的文化所造成的文化差异和文化摩擦的程度和类型是不同的,其被改变的可能性与程度也不一样。只有首先识别文化差异,才能有的放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并尊重对方文化,发展文化认同。

(二)加强文化培训,达成文化理解。

要在其它文化里建立有效的组织,并不是一味适应本地文化和妥协,更不可能刻意去改变本地人的文化和行为。一个企业跨出国界经营,要实现商业目标必须融合三种文化,即自己国家的文化、目标市场国家的文化和企业文化。所以企业在国际化发展中,在东道国的文化环境里,要面临两者不同的适应策略:追随文化策略(被改变)和创新文化策略(改变人)。世界上大多数跨国公司更多地选择了追随文化策略,也叫学习策略。对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而言,其实力和管理经验远不能与西方大公司相比拟,学习策略应该是友好而且有效的方式。可以通过对企业文化建设人员进行培训来实施学习策略,跨文化教育与培训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企业跨文化教育与培训应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针对本国人员外派任职的培训;其次,针对东道国人员的培训;再次,针对多元化文化团队的组织与训练。跨文化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文化的认识、对文化敏感性的训练、语言学习、地方环境模拟等。文化敏感性训练是为了加强员工对不同文化环境的反应和适应能力,通过简短演讲、角色扮演、情景对话和实例分析等形式,以便有效地打破每位员工心中的文化障碍和角色束缚,更好地找出不同文化间的相同之处,加强每位员工对不同文化环境的适应性,加强不同文化间的协调与融合。

(三)加强文化融合,增强文化沟通。

沟通是管理领导过程中很重要的环节,沟通能力是成功领导者的关键能力之一。当团队中有不同文化的成员时,这种沟通过程就变得更加复杂,更加重要。良好的跨文化沟通有助于企业更好地理解文化差异,化解文化冲突。相反,因不知如何是好而害怕沟通,因为害怕沟通而缺乏沟通,这样有可能在多元文化的组织成员之间出现沟通中断、过度保守、员工之间的非理性反应和怀恨心理等诸多不良后果,并形成恶性循环、矛盾加深、对立与冲突加剧,最后因为一系列的误解而导致企业投资行为的失败。因此,在国际化发展中,必须了解东道国的诸多言语与非言语沟通的差异,并建立起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有形或无形的跨文化沟通组织与渠道,针对既存的文化差异和文化障碍,建立起良好的相互理解与信任的协调机制和沟通机制,以便及时有效地化解文化障碍。

(四)建立共同经营观,实施人本管理。

企业国际范文篇4

[关键词]投资发展周期理论企业国际化经济发展水平

2004年以来,中移动、联想、中兴、华为、南汽、TCL等大企业纷纷开始吹响中国企业进军世界的号角。与此同时,更多的中国制造型企业也在用代工等不同的方式进行着国际化之旅。这种现象的出现其实不是偶然的,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出现企业国际化,而揭示这种规律的理论就是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一、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英国里丁大学邓宁教授于1981年对发展中国家提出了投资发展周期理论(InvestmentDevelopmentCycle)。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其中心命题是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倾向,取决于经济发展阶段以及该国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域优势,并将一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结合起来,认为一国的国际投资地位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成正比关系。根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邓宁区分了四个经济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年人均GNP在400美元以下,这些国家几乎没有直接投资流出,也很少接受直接投资,净对外投资为零或为较小的负数。这是因为这些国家的企业不具有所有权优势,也没有内部化优势,因而没有对外投资的条件。同时,由于国内缺乏令投资方满意的区位优势,如没有足够大的国内市场和优良的投资环境,外资流入也很少。

第二阶段,年人均GNP在400~1500美元之间,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接受直接投资处于上升阶段,并开始少量对外投资,对外净直接投资为负,且负数值在增大,意味着吸收投资大于对外投资。这说明由于实施进口替代,市场扩大,投资环境改善,区位优势增加,直接投资流入也开始增长。但该国企业所有权优势增长有限,难以克服国际化生产障碍,所以直接投资流出仍然很少,且集中于邻近国家。

第三阶段,年人均GNP在2000~4750美元之间,处于该阶段的国家对外净直接投资虽也为负数,但其绝对值在不断减少,这是由于接受外资减少,或对外直接投资的速度快于接受外资的速度。在此阶段,该国一些企业所有权特定优势增强,原来的外国投资者在该国的子公司的所有权优势下降,该国企业对外投资开始上升。

第四阶段,年人均GNP超过5000美元,处于该阶段的国家对外净直接投资为正值,并呈增长趋势,对外直接投资比接受的直接投资增长得更快。这表明该国企业具有强大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能力,也善于发现取得国外的区位优势。与此同时,外国投资者获得该国的区位优势和发挥自身所有权优势方面受到更大的挑战。

该理论动态地描述了对外投资与经济发展的辨证关系,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条件下,一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和其他对外投资是紧密相联系的两个过程。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水平

根据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在不同经济发展的阶段,如何利用好外国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国际化,是提高本国国际竞争力的基础。那么,首先,我们要判断我国处于哪个阶段。从表1的统计数据来看,1994年我国人均GDP就已超过400美元,为474美元(人民币3923元)。1994年~2005年人均GDP一直保持增长态势。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82321亿元,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0756万人,人均GDP约为13944元,按2005年12月31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8.07计算,折合成美元约为人均GDP1728美元。因人均GNP与人均GDP差不多,故本文将两者等同看待。由此看来,我国总体上处于邓宁教授所分析的第二阶段,即对外直接投资相对于利用外资较少的阶段,但考虑到中国人均GDP已处于第二阶段的后半部分,对外投资开始增加。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中国沿海地区一些省市区的人均GDP已超过2500美元,进入邓宁所分析的第三阶段,即对外直接投资加速发展的阶段。其中北京、上海、天津3个直辖市已进入第四阶段。因此,可以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资料来源:对外直接投资数据来源于《世界投资报告》,采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口径;实际利用外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及商务部投资管理司最新公布数据,采用商务部统计口径。

人均GDP是以历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单位为人民币)与当年人民币兑美元平均汇率计算得来,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及商务部。

三、促进我国企业国际化的对策建议

按照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中国人均GDP将达到3000美元以上。根据投资发展周期理论,这一目标的实现,将使全国进入对外投资大幅度增长阶段,也将使中国跨国公司迎来一个全面加速发展的新时期。这也就是说,再过十几年,中国将彻底变成一个对外投资大国。

在新的发展阶段,充分发挥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企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积极推动作用,在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上都应采取一些切实、具体的措施。

1.政府层面应采取的措施

(1)加强对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总体规划和政策指导,积极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政府要定期选定和公布对外投资的鼓励行业,以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加快改革境外投资外汇管理体制、投融资管理体制,适当加大财税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促进对外投资的政府和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同时要建立与国际化经营相关的国际多边合作机制,加强多边、双边经贸谈判磋商,通过签订多边经贸协定和双边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和经济合作协定等,为我国企业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2)加快对外投资的立法进度

对外投资需要法律的保护和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投资的实践一直走在立法的前面。到目前为止,仅有《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办法》和《关于境外国有资产以个人名义进行产权注册办理委托协议书公证的规定》等一些关于对外投资行为的管理规定和办法,《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法》、《境外合资经营法》等相关法律仍然没有制订出来。而随着对外投资步伐的加快,迫切需要更高层次的法律出台,以切实维护相关投资者利益和制约相关投资行为。

(3)建立对外投资风险预警与防范机制

政府应尽快建立国际市场风险预警机制,成立全国性的为跨国投资提供信息而后咨询服务及项目可行性研究服务,建立对外投资保险系统,扩大国家双边投资保险协定的覆盖面,为企业跨国经营提供包括政治、汇率、法律、罢工、恐怖主义、战争等的风险的预警服务,也为陷于巨大国际市场风险中的我国企业提供一定政治、经济、法律、道义上的支持与援助。

(4)扶持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

国际化经营主体的确定,不是根据企业所有制的性质,而是根据企业是否具有比较竞争优势。我国一些民营企业的发展初具规模,已具备了开展跨国经营和对外投资的条件,并已有一些企业不同程度地走向国际化。政府的扶持政策应将所有具有国际化竞争力的企业作为其主体,才有利于推进我国的国际化进程。

2.企业层面应采取的措施

(1)要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好核心竞争力

积极发展本企业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是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重要策略。要尽量避免在进入国际市场初期实力尚不雄厚的情况下,盲目扩大多元化。同时,应注意扬长避短,避开与跨国公司直接展开竞争,而应注意于跨国公司尚未注意到或目前尚未或无法涉足的领域或地域。通过自主开发、合资开发、战略联盟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努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实力雄厚的企业品牌形象。近我国家电业涌现出来的海尔、海信、TCL、康佳等企业都是苦练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在国际市场中立足典范。

(2)要尽快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强大企业集团,增强与外国企业竞争的能力

当今时代,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集中体现在该国大型企业集团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上,例如美国就依靠福特、波音、杜邦及其他许多跨国公司,韩国则依靠现代、大宇等10多家大型企业集团。我国在未来国际经济秩序中的地位,取决于我国大型企业集团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因此,我国企业应努力通过兼并、收购、战略联盟等多种方式,运用市场化和国际化手段,增强与外国跨国公司平等对话的实力。尽管我国目前在家电、纺织、石油化工、汽车、民航、有色冶金、钢铁、外经外贸、商业、电信、金融等行业已初步完成或已开始组建企业集团,但国际竞争力还尚待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企业集团不仅“大”,更重要的是“强”。

(3)培养和利用国际化人才

发展国际化经营管理,不仅需要金融、法律、财务、技术、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更需要有战略思想和熟悉现代企业管理的经理人才。人才不足是我国企业扩大国际化经营规模、提高国际化管理水平的主要制约因素。要积极培养人才,完善人才管理。在目前国内比较缺乏熟悉国际规则和东道国的市场法律的人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招聘优秀的国际人才来弥补靠自身培养之不足。另外,跨国公司经营人才本土化也是一种趋势。因此,海外我国企业实行人才本土化,揽四海英才为我所用,也是一项明智之举和行之有效的发展捷径。

(4)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及商会的作用

行业协会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中介组织,政府与企业之间联系、协调的桥梁和纽带,为会员企业开展国外管理、技术、销售等方面咨询活动,提供国外的管理、技术经济情报。

按照投资发展周期理论,一国企业国际化进程是有规律可循的。处于第二和第三阶段之间的中国,通过我国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我国企业国际化的步伐一定会日益加大,成为我国经济继续高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刘秀玲:国际直接投资与技术转移[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张为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2008(2):55~65

企业国际范文篇5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国际营销战略选择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已初步形成具有一定竞争力的零部件制造体系。截止2004年底,我国有汽车零部件企业4413家,从业人员总量约70万人,2003年全行业销售产值2641亿元,同比增长37%以上。汽车零部件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国内企业中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一支队伍,是最为活跃的经济细胞和经济增长点。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汽车工业全球采购体系的建立,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那么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如何才能在未来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获得自我发展和竞争优势呢?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经济循环,走国际营销之路。

1开展国际营销的意义

1.1贯彻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需要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4年6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规定,培育一批有比较优势的零部件企业实现规模生产并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汽车零部件企业要适应国际产业发展趋势,积极参与主机厂的产品开发工作。在关键汽车零部件领域要逐步形成系统开发能力,在一般汽车零部件领域要形成先进的产品开发和制造能力,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努力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由此可见,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是贯彻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实现中国汽车工业总体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

1.2适应汽车制造标准不断提高的需要

为保护环境,维护社会和消费者利益,国家对汽车制造的标准不断修订和提高。汽车排放标准就是典型的事例,继2000年我国开始实施相当于欧I标准的国家第一阶段排放标准(简称国1标准)以后,国家环保局2004年又宣布,从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相当于欧洲II号标准的国家第二阶段轻型车排放标准(简称国2标准)。而“国2标准”与“国1标准”相比,单车污染物排放一氧化碳降低30.4%;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降低55.8%。国家环保局还计划在2008年实施更为严格、相当于欧III的机动车排放标准。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国际营销与经济合作途径,及时了解、学习和引进国外发达国家汽车零部件的制造技术是提高自身技术水平,适应汽车制造标准不断提高的需要。

1.3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需要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竞争力,入世以来,汽车零部件的平均关税下降很快,2001年汽车零部件的平均关税为22.3%,2002年下降到16.3%,2003年进一步下降到14%。按照我国的入世承诺,到2006年7月1日,汽车零部件的平均关税将降至10%。税率的不断降低,使零部件进口大量增加,2003年中国进口汽车零部件62亿美元,同比增长169%,相当于当年国内零部件总额的30%。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应放眼全球,积极通过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途径,了解、学习和引进国外汽车零部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2国际营销条件分析

2.1拥有政府的政策支持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规定,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汽车零部件生产领域,促使有比较优势的零部件企业形成专业化、大批量生产和模块化供货能力;对能为多个独立的汽车整车生产企业配套和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国家在技术引进、技术改造、融资以及兼并重组等方面予以优先扶持;坚持引进技术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原则;跟踪研究国际前沿技术,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适用技术;国家在税收政策上对符合技术政策的研发活动给予支持。

2.2具备走向国际市场的初步条件

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主机配套体系。已经形成以长春、上海、湖北为代表的零部件产业基地,以万向、富奥、东风、湘火炬和延锋为代表的零部件集团。此外,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量持续增长,形成了一大批出口导向型企业。2003年,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总额达47.1亿美元,增长34.4%,其中,零部件出口43.1亿美元,增长32.1%。出口国家超过100个,其中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的国家达到14个。尤其是传统产品出口潜力大,如汽车音响、汽车轮胎、发动机零件等,随着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品种的不断丰富,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大的出口潜力。

共2页:1[2]下一页

2.3国际营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国际营销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出口额在世界汽车及零部件市场总额中所占的份额很小。据世界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协会估计,2003年世界零部件市场总额约为12000亿美元,而我国的份额仅占世界汽车及零部件市场的0.4%。第二,生产企业外向度低,发展不均衡。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规模较小,重复建设、技术落后、产品更新换代等问题普遍存在。第三,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高新技术产品、附加值高的产品出口量非常少。第四,出口产品质量不过关。其原因是质量控制能力不足、缺乏批量生产的经验、产品开发能力不足、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质量认证总体步伐还不够快等。第五,出口售后服务弱。由于出口批量小,维修服务成本高,零部件供应不及时,售前售后服务不到家,导致国外用户对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产品质量失去信心,以至失去订单。

3国际化营销的战略选择

3.1与外商合资合作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国际竞争力尚不强,应加快与国外零部件企业的合作,在满足国内配套需要的同时,尽快进入国际配套体系。与外商合资合作,首先,可以引进先进技术,有效降低技术引进的风险,从世界的发展趋势看,世界范围的技术转让越来越依靠跨国投资与合作,跨国投资与合作已成为国际技术转让的重要载体;其次,合资合作有利于利用外资,克服资金短缺的劣势,有助于汽车零部件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再次,与外商合资合作有利于引进国外汽车零部件的先进管理经验,提高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随着世界上最大的汽车跨国公司全部进入中国,这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当地化程度,带动了国外的协作企业到我国投资。世界著名汽车零部件厂商近几年纷纷来华投资建厂或与国内零部件厂进行技术合作,这为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与外商合资合作提供了契机,汽车零部件企业应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大与外商合资合作的力度,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同时,通过与外商合资合作,增进相互了解,为进一步开展国际化营销打下良好基础。

3.2与国内企业建立集群组织结构

目前汽车零部件行业结构“散、乱、差”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主要表现为生产集中度较低、汽车零部件企业规模偏小(只有不足20%的零部件厂具有一定规模)、经营品种单一、产品质量差、高科技含量低、电子电控产品少、技术装备落后。世界级系统模块供应商的年营业额都超过50亿美元,而中国零部件大省湖北全省近700家企业,除东风公司外只有13家产值过亿元。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分散、弱小、单打独斗”限制了其国际竞争力的提高。面对这种局面,零部件企业可应用蛛网战略,即若干小企业为了壮大竞争实力,先联合起来形成一定的抗衡力量再与大企业合资经营。特别是上海、长春、武汉等一些地区聚集度高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应打破条块分割,积极寻求联合,形成企业集群,以此为基础与一些世界级的零部件商合资合作,成为这些零部件商的区域性战略伙伴。

3.3与国外企业组建国际战略联盟

组建国际战略联盟可实现如下目标:一是拓展市场空间。目前全球市场已趋于饱和,跨国汽车集团正在有限的汽车市场中进行激烈的竞争。为开拓生存和发展空间,与竞争对手结成联盟不失为一种降低风险和成本、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战略选择;二是增强创新能力。在汽车行业中,开发新一代技术和产品的费用往往是任何一家公司,既使是大公司也无法承担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可以通过建立战略联盟,共同支付技术开发费用,共同承担开发风险,共同享有技术开发成果,以应对日趋激烈的科技竞争;三是提升综合技能。战略联盟可使各方的技能及资产形成优势互补,而所形成的综合技能和资产是任何单独一方所不能够拥有或开发出来的,这种战略联盟使各方做到优势互补;四是优化竞争环境。战略联盟的出现使传统的“有你无我,势不两立”的竞争方式有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与竞争对手进行合作,即为竞争而合作,靠合作来竞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汽车企业已涌现出不少参与国际战略联盟的成功例子。例如,上海大众、东风与日产组建的新东风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等,都为零部件企业组建战略联盟提供了契机和积累了经验。

4发挥比较优势,进行准确的战略定位

我国主要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状况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竞争力强的零部件产品,主要是材料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的产品,此类产品已经批量为引进车型配套或批量出口。第二类为竞争力与国外接近的零部件产品,主要是现已批量为引进车型配套的、影响整车性能的关键总成和系统零部件产品。第三类为目前竞争力弱的零部件产品,主要是国内刚起步或是尚属空白,但具有潜在市场需求的高新技术零部件产品。不同类型的企业所适合的国际营销战略不同,应根据自身不同的特点和优势,找准市场切入点,进行准确的战略定位。第一类产品要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材料密集和劳动密集的比较优势,实现规模化生产,提高成本优势,在进一步扩大国内市场占有率的同时,积极扩大出口,进入全球配套体系。第二类产品要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增强产品开发能力,不断提升其国际竞争能力。第三类目前竞争力较弱的产品,由于大多数是刚起步的高技术产品,投资大、风险大,目前无法与国外竞争,但是要通过与外商合资合作,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不断创新,逐步发展以后再走向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雷银生.论湖北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战略选择[J].湖北社会科学,2003(7)

2王文超.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4(2)

企业国际范文篇6

(一)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进入九十年代之后,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加利宣布:“世界进入了全球化的时代”。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对我国而言,经济全球化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积极影响有:加速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为我国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进行生产和经营创造了条件;给我国带来了新技术、新产品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为我国进入知识经济新时代拓展了道路;有利于我国企业向现代化、集团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但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使得资本的国际流动更加无序,从而增加了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可能性。

(二)我国加入WTO。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WTO成员国,这对我国企业发展同样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这要求我国企业经营者具有全球眼光,实现经营思想和经营理念的彻底改变。

(三)企业国际化经营是大势所趋。如果说20世纪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叱咤风云,那么21世纪无国籍公司将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举足轻重。跨国公司经过100年的发展,进入了自己的最高级阶段:无国籍时代。在无国籍经济的旗帜下,人类将实现真正的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国际化。

二、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国际化的投资、生产、经营能力薄弱,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较差。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企业规模小、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与国外技术力量强、资金雄厚、市场占有率高的跨国公司形成鲜明对比,这使得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明显地表现出竞争力差的弱点,由此而成为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

(二)企业国际化经营管理水平、体制落后,阻碍企业国际化发展。同发达国家企业或知名跨国公司相比,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落后,尤其是企业的战略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营销管理等很难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也很落后,大多数企业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对境外企业要么管得过死,要么放任自流,严重阻碍企业国际化进程。

(三)缺乏高素质人才及信息服务网络。企业国际经营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因此高素质人才特别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企业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另外,由于我国的信息服务网络尚未形成并发挥作用,使得我们对国外商情知之甚少,从而阻碍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进程。

(四)国家对企业国际化经营缺乏科学指导,制约企业国际化发展。一方面国家没有建立对企业跨国经营的权威性管理机构,对企业海外投资的管理政出多门,比较混乱;另一方面国家在总体上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海外投资呈现出无序性和随机性,难以形成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整体优势。此外,宏观协调管理机制的欠缺还表现在我国至今尚无对外投资的法律规则,也没有像多数发达国家那样建立海外投资的保证机制,也缺少对企业海外投资的整体推进政策,致使企业的跨国经营缺乏法律上的指导和制度上的保证,不能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

三、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对策

(一)通过企业兼并重组,为建设国际化大企业打基础。我国企业应通过收购、兼并、改造和调整资产结构实现企业重组,以扩大经营规模,形成集团作战的竞争优势,增强企业实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为建设国际化大企业打下良好基础。

(二)推进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了劳动成本,上升到首要地位。与此同时,在生产要素的投入中,科技投入、知识投入的比例越来越大,产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并成为跨国经营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制高点。因此,企业必须加快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的步伐,积极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促进产品升级换代,逐渐从以物质产品为中心,向知识产品为中心转变,培育文化型、信息型、知识型、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品来引导和满足市场的需要。

(三)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现代企业的根本特征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建立必要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以保证企业所有者和利益相关者的根本利益,使企业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例如,为防范“走出去”的风险,政府部门就采用诸如境外投资审批制度等各种行政性措施来控制。其实,防范风险的主要措施应该是企业的利益约束,而利益约束又应该主要来自现代企业制度的优越。

(四)重视优秀人才的培养、招揽及使用。首先,应多层次、多渠道对企业骨干人员进行培训,既可通过与国内高校、研究机构合作,也要注意同境外机构合作,培养善于管理、通晓财务、熟悉法律、擅长外语的复合型跨国经营人才。其次,要采用多种方法,吸引我国留学人员和境外华人、外籍人士加入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活动。国内外经验表明,尽快实现境外企业人员的本土化,可以较容易地开辟当地市场,也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经营风险。这方面,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吸引和培养当地人才的成功做法值得国内企业借鉴。再次,要深化企业用人制度改革,以先进的制度招揽人、培养人,通过严格科学的选择、任用、轮换、淘汰和退休制度,通过完善境外企业选人、用人制度,完善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大大增强企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

(五)加强国家对国际化经营的管理、支持,为国际化经营创造条件。发展跨国经营、抢滩国际市场,已成为我国发展经济的共识。跨国经营是带有前瞻性、全局性和综合性的重大问题,是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应对其实施进行总体规划和科学指导。为此,应该成立国家海外投资管理委员会,研究制定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总体发展战略,并对我国企业到海外投资进行科学引导,使企业能够遵循明确的发展思路,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国家海外投资管理组织的基本职能应该是负责对全国的跨国经营企业进行战略性管理指导。

(六)建立著名品牌,提高企业形象策划水平。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球已进入品牌国际化的竞争年代。品牌已跨越国界和文化障碍,作为一种新的国际语言进入到千家万户。面对强手如林的国际品牌,我国企业必须采取品牌战略,并走向世界大市场。为缩短与世界品牌的差距,我们可以市场换品牌,与国际一流企业合作,然后再“借船出海”。

总之,企业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睿智的经营管理者应该及时告别旧时代,通过企业兼并重组为建设国际化大企业打基础,不断推进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快企业制度建设,重视优秀人才的培养、招揽及使用,建立著名品牌,提高企业形象策划水平,在竞争白热化的经营环境中顺势而为,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我国同世界市场的融合,使企业在国际化竞争中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皮为志.我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9.

[2]温海成.浅谈国际化的一般理论及我国企业国际化的战略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2007.16.

[3]韩崇胜,叶娟.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策略研究——以格兰仕为例[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5.

[4]赵伟.我国企业国际化:全球的与历史的视点[J].国际经济合作,2007.2.

[5]何文成,黄健柏.我国大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反思与突破[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

企业国际范文篇7

1.中小企业相对大型企业的比较优势。尽管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并不具有规模、人才、管理和前沿技术方面的竞争优势,但国际化经营中,中小企业机制灵活、组织结构简单高效,这使得它的信息传递比较及时、准确、快捷,从而形成对市场灵敏的反应能力。而对大型企业来说,大部分层次和级别繁多,造成信息传递速度减慢甚至失真。特别是我国原有许多国有大型企业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产权不明晰、管理不科学,经济效益普遍不好。

2.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行业中,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也是企业经营优势中的很重要的方面。以纺织行业为例,我国纺织行业的劳动力成本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仅占美国的4.8%,法国的4.4%,意大利的4%。土耳其、墨西哥等国的劳动力成本也高出中国许多。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决定了我们的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其他国家相比处于较低的水平。

3.健全的专业市场的促进作用。以浙江为例,据统计,浙江省目前拥有各类专业市场4347个,年成交额3606亿元人民币,其中超亿元的专业化集群有400多个。专业市场汇集了商品供求的大量信息,在信息的积聚和交流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使中小企业能在较短时间里了解到商品行情的变化,降低了搜索市场信息的成本。同时,专业市场形成了一个可供共享的销售网络,中小企业依托市场分享中间品和最终消费品在营销方面的外部规模经济,并依靠专业市场的知名度和整体营销宣传战略来开拓市场。

二、中小企业国际经营的劣势

1.中小企业出口产品结构雷同,缺乏品牌意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大多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突出的特点就是体现在产品结构上的“三多三少”:粗加工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一般产品多、名优产品少。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品牌观念不成熟,没有意识到品牌对消费者具有极大的诱惑力;没有意识到品牌代表着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员工素质和商业信用;没有意识到品牌是企业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更没有将创名牌与企业利益和长远发展联系起来。

2.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由于中小企业一般规模较小,资金有限,表现在设备陈旧、工艺落后,造成了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同时还反映在产品开发能力弱,升级换代艰难。劳动力密集是中小企业得以发展的一大优势,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入、产出周期较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短,但这种劳动密集型行业,如果不进行产品开发和升级换代,必将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3.中小企业普遍缺乏涉外经营人才。小企业家族式的管理,企业管理者不具备市场营销和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不能做出正确的外销决策。此外,企业内不少涉外项目的工作人员不懂基本的国际贸易、际技术标准、WTO规则、国际财会和税收知识,外语水平低,不熟悉当地的社会和法律环境等这些知识的匮乏也为跨国经营的中小企业带来了很多直接和间接的损失。

三、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营销的误区

1.观念误区。(1)中小企业不适宜进行国际市场营销。只要中小企业在人力、财力以及产品特点上符合国际市场营销的要求,采取正确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中小企业不但适宜进行国际市场营销,而且能够不断壮大。(2)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容易被国际大型企业打败。虽然中小企业的整体实力比不上国际大型企业,但国际市场的要求是多样化的,只要中小企业避免与大型企业作无谓的竞争,采取有利于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策略,中小企业肯定能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3)国际市场已被竞争对手占领,现在进行国际市场营销太迟了。国际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在变化的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的市场。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开展国际化经营战略,参与国际竞争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策略误区。(1)我国加入WTO后,有些中小企业还缺乏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营销的人才,盲目进入国际市场,结果受骗上当。所以,企业既要有熟悉WTO的专门人才,又要有熟悉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营销的人才。另外,在国际市场上,中小企业不要为了抢占国际市场而出口一些适销不对路的产品。(2)采取“薄利多销,打价格战”的策略。很多中小企业希望通过低价策略进入国际市场,获得一定的市场分额。实际上,低价策略不但容易引起竞争对手的报复,而且容易引起贸易对象方采取各种贸易壁垒抵制其产品,最终导致失败。(3)由于受到资金、人才等问题的限制,有的中小企业干脆采用“以不变应万变”的市场营销策略。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国际市场上,企业应积极寻找和创造市场机会,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中小企业国际化营销的策略

1.转变观念,通过灵活的品牌运作推进中小企业跨国经营效益的提升。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因此,对于那些在行业中的某一市场领域已经具备相当竞争能力的中小企业,必须转变观念,抓住入世后其他WTO成员国对我国降低市场和贸易壁垒的契机,尽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另据有关资料统计,某些著名跨国公司的品牌溢价高达500%以上。可见,作为产品品质和企业声誉标志的品牌的重要性。但由于中小企业自身资金人才等方面的缺憾,它们可通过合作或合资经营的方式利用国际知名品牌,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利用国际知名品牌,通过战略联盟的方式利用国际知名品牌等。

2.在跨国经营区域的选择上应注重对普惠制待遇的延续使用,并借助跨国经营突破区域经济集团对非成员国的贸易壁垒。此外,中小企业还可以选择在某些可享受免税待遇的最不发达国家直接投资,一方面可以绕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另一方面又可利用当地更为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进一步降低成本,享受免税待遇。此外,区域经济一体化优化了成员国企业的要素配置,满足了成员国企业对于市场扩张的需求。然而,由于贸易转移效应的存在,非成员国企业面临失去原有市场份额的风险。因此对于中国的中小企业而言,通过到区域经济集团内的成员国境内投资设厂,实施跨国经营,已成为突破区域经济集团对非成员国贸易壁垒的必然选择。

3.调整国际市场营销策略,注重应用非价格竞争手段进行国际竞争。丰裕的劳动力资源是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极具价格优势,再加上我国中小企业普遍缺乏品牌产品,所以被业内人士称为“割喉”式的价格战便从国内蔓延到国外,成为我国遭遇反倾销调查的原因之一。因此,中小企业应加快调整国际市场营销策略,摒弃以低质廉价取胜的传统观念,加大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力度,尽快开发出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的出口产品,同时配合灵活的品牌运作,事先告知产品的高溢价销售,从而彻底走出反倾销的阴影。

4.灵活运用虚拟化经营推进中小企业规模效益的提升。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较小的经营规模无力于规模效益的取得,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利用虚拟化经营策略,通过构建一个强大的虚拟企业,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获取规模经济效益。虚拟经营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其中,虚拟研发、虚拟生产和虚拟销售对于我国的中小企业来说是特别值得重视的虚拟化经营方式。

企业国际范文篇8

关键词:经济发展;民营企业;国际营销;策略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的背景下,国际贸易的发展也在如火如荼开展,国际竞争也异常激烈。我国企业,虽面临着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企业要想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经营者就必须要想尽办法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扩大市场,提高服务质量,加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民营企业都在其各自的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国现在已经进入了后WTO时期,积极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企业扩大国际影响力,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民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产业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中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国内民营企业也面临着“走出去”的问题(李敏华,2012)。我国的民营企业还处于国际化的起步阶段,怎样推进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是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一、宏观上的扶持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国内市场也逐渐国际化,我国民营企业就面临着非常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从宏观的层面对于民营企业的国际性应给与以下的支持。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造良好的贸易环境

政府部门要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能,为民营企业的发展谋实事,形成一套关于财税、经营、信息等方面的服务体系。自2014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专题研究扶持民营企业发展有关工作,国务院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积极采取行动,认真抓好落实,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张亚薇,2012)。

2.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完善民营企业立法

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应当建立健全民营企业的社会服务体系,完善民营企业的立法,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实施民营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工程,已培育认定了511个国家民营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并实行动态管理。积极推动民营企业管理提升,继续开展民营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同时,各地民营企业管理部门也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认真制定和完善民营企业的立法,使民营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时有法可依,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法律援助。并以落实好现有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政策为重点,深入开展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田大洲,2010)。3.转变出口方式,树立全球化经营理念首先要转变出口经营方式。民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发展历程主要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国内销售-间接出口-直接出口-在海外设-建海外子公司-建海外分公司,先易后难,逐步升级。虽然整个历程时间比较长,但却是已经比较成熟的发展方式,可以弥补民营企业初入国际市场时经验缺乏的不足,风险比较小。同时也可以避免高关税、反倾销等贸易壁垒的限制,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其次要引导和推动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目前,国内很多民营企业因为规模小、实力弱、融资难、抗风险能力差等原因无法与大企业相抗衡,共同开发国际市场。所以为了更好地发展民营企业,积极引导和推动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让一部分优势企业先发展壮大,再带动其他民营企业。通过政策扶持,开展对外投资,扩大市场范围,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发展自己,提高国际竞争力。最后要改变决策者的国际化经营理念。目前,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方式主要依靠出口贸易,这与决策者的经营理念和国际眼光有很大关系,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化。所以民营企业自身也要努力改变主要决策者的经营理念,树立其国际化发展的战略眼光。

二、微观上的激励策略

1.提升品牌影响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首先要提高品牌意识,重视品牌建设。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仍是依靠劳动力密集型等传统产业,利用自身优势,在国际市场上以价格取胜,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困难,所以从长远来看,民营企业要想更好更快地发展,应提高自身的品牌意识,高度重视自有品牌的建设,增加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以质取胜,争取在国际高档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并创立属于自己的国际名牌。其次要树立自己的核心品牌形象。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品牌可谓是企业的灵魂,产品的综合实力都体现在品牌上,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就是各品牌之间的竞争。民营企业因各方面的原因,在向国外销售产品时会受到贸易保护主义国家本土产品的冲击和打压,发展困难。因此,民营企业要树立自己的核心品牌形象,对品牌进行精心创造和经营管理,加强自主品牌建设,诱导当地消费者购买自己的产品,靠品牌取胜,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国际影响力。

2.利用电子商务开展国际化经营

首先要利用电子商务构建自身的商业平台。电子商务通常是指在全球范围内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国际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是中小型企业了解国际市场信息最快、最广泛的方法(张卿,2013)。其次是利用电子商务实现国际化经营。电子商务是民营企业在新经济形势下开展国际经营的有效方式。建立强有力的信息网络系统,构建自身的商业平台,是民营企业实现国际化经营的战略步骤,可以帮助民营企业抓住参与国际竞争的话语权。所以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不仅可以节省民营企业的经营成本,获得更多的市场信息,还可以大大提高民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目标。

3.注重人力资源建设,提升软实力

首先要着重于人才培养。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基。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民营企业就需要更多更专业的国际人才来实现发展,而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却存在着严重的人才短缺、员工素质低的现象。所以民营企业必须要把培养人才提到日程上来,通过各种方法吸引和引进人才,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制度。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出更多能够适应国际市场变化和精通国际贸易惯例的外贸人才,为民营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保驾护航。其次要夯实企业内部管理。民营企业由于自身的经营规模和资金规模都较小,在挖掘和培养人才方面有一定困难,所以民营企业可以从自身员工抓起,给员工进行专业外贸知识培训,增强他们的专业度,招聘一些具有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员工,扩大员工队伍,改善员工工作环境,激励员工进行不断的创造,适当提高员工的工资待遇,让员工可以感受到强烈的成就感和责任感,工作成绩能够获得企业领导的认可。同时也要注重对人才的激励和保护,防止人才外流,提高企业的软实力。

4.增强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

民营企业要开拓国际市场,除了需要政策、资金和人才的扶持外,还需要有防范风险的意识和抵抗风险的能力,然而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却缺乏这些,所以要想开展国际贸易,开拓国际市场,我们就要了解在国际贸易中可能遇到的风险有哪些,比如市场风险、政治风险、战争风险、文化风险、自然风险、合同风险、地域风险、运输风险等等,只有了解了会有什么样的风险存在以及这样的风险会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才能更好地规避这些风险。并且提前做好防范风险的准备和对策,密切关注着国内外的市场、各国的时局、政策、法律等方面的变化,增强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结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深,我国民营企业进行国际市场的开拓已经成了必然的趋势。民营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存在着巨大的潜力,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中来。所以在开拓国际市场时,我们需要不断地认识和调整自己,以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防范一切可能会发生的风险。

作者:李妍妮 秦双双 单位:长春工程学院外语学院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经管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敏华.后危机时代中中小外贸企业如何开拓国际市场.中国商贸,2012(05)

[2]田大洲.我国民营企业发展与就业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

企业国际范文篇9

国际采购是指企业利用全球的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去寻找供应商,寻找质量最好,价格合理的产品(货物与服务)。与国内采购进行比较,国际采购业务方面查找咨询和评估供应则较为困难。进入国际采购的成本较高,而且进入其他国家进行采购存在着文化背景差异,这些都可能会使缺乏经验的中小企业感到困惑。首先,中小企业要了解进行国际采购的基本程序和要求。中小企业应多参加国际采购说明会,加深对采购程序、条件和要求的了解,提出疑惑问题现场求解。跨国采购商确定一家供货企业至少需要两个月以上至数年时间,以形成标准化的采购程序。跨国采购的一般程序为:寻找供应商→认证供应商→与供应商谈判、协商→实施采购。与该程序相配套的是一套标准化的质量跟踪评估体系。其次,要了解国际采购通用的规则。全世界公认的有四大采购法则,即《联合国采购示范法》、《世贸组织政府采购协议》、《欧盟采购指令》和《世界银行采购指南》,中小企业应当弄懂弄通这些相关法则。

二、谨慎建立预备供应商数据库

国际采购与国内采购有很大的不同,各国技术成熟程度、原材料成本大小、供求关系都存在较大差别,供应商资质也参差不齐。在具体操作中,要考察国际供应商的整个生存环境中所有间接影响到成本的因素,如供应商所在国家的风险、贸易开放情况、运输便利程度、其产品的生命周期、成本结构、同类产品的平均市价,以及市场竞争中所处的地位、供应商平均状况和当地的供销渠道等。

中小企业一开始可以通过对外采购信息,并通过查询互联网、专业期刊、报纸、产品目录,以及通过订货会商贸论坛中供应商的主动介绍等途径,联系可能符合采购目标的供应商,并请有意向的供应商提供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企业代码、银行信用证明、行业资质证及法定代表人证书、身份证;注册资金、生产场地、生产或经营范围及主要产品的目录、生产设备及技术和管理人员状况,生产能力与信誉及服务状况;主要客户、上一年度和近期的财务报告等材料。

中小企业依据这些材料对国际供应商进行初步筛选,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预备供应商数据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对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一般由生产人员、技术人员和财务人员共同参与对供应商的管理体系及合约执行能力、设计开发与工艺水平、生产运作及质量控制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以及员工的素质等方面进行现场评审和评分,剔除明显不适合进一步合作的供应商后,就能够得出一个基本合格的供应商名录。综合参考其公司获得的国际认可的有效关于专业、质量、环境、社会等各项认证,选出一定数目的入围供应商。然后,可以对这些供应商发出询价文件,一般包括图纸、规格、样品、数量,以及大致采购周期和交付日期等细节,并要求供应商在指定的日期内完成报价。

三、灵活运用层次分析方法选择国际供应商

决定是否和某个入围供应商合作需要一系列合理的标准。通常情况下,采购者对供应商能否满足自己质量、数量、交付、价格、服务目标等的观察将支配决策结果。进行国际采购时,应把风险作为评价供应商的一个主要标准。

企业国际范文篇10

中国皮鞋行业年产量27亿双,出口创汇37亿美元,是世界制鞋大国和出口大国。温州则是国内的制鞋“大户”,2002年产鞋量超10亿双,产值300多亿元,外贸出口6.67亿美元并孕育出领先鞋王康奈(2002年同时获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鞋业巨鳄吉尔达(2002年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奥康、红蜻蜓(2002年获中国名牌)。温州鞋业已实实在在发展成为中国鞋业中生产规模大、市场份额大、优秀品牌多、产业结构完善、出口创汇势头强劲、行业配套齐全、区域经济特点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的重点地区之一。温州市现有服装企业2000多家,2002年年产值256亿元月占全国的1/10。现在已有2个品牌:庄吉和报喜鸟获“中国驰名商标”,35个品牌达到国家优等品,10家服装企业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这些都是全国之最。目前,温州服装在全国设连锁专店大约一万多家,并且在全国各类服装评比、比赛中均获大奖,整体水平在国内已处在领先地位。面对21世纪中国经济和国际经济的接轨;中国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与国际品牌同台竞技,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是摆在我们中国企业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也是温州企业正在致力实现的光荣与梦想。

温州企业品牌国际化的举措

品牌标志国际化

温州的一些知名企业已在品牌标识进行了国际化的设计,为品牌国际化作好了准备。如庄吉在1996年组建集团时,便请企划公司对“庄吉”商标重新设计包装,将“庄吉”商标中文设计成针线纽扣图案,英文为“GEORGE”,庄吉语意为“庄重一身,吉祥一生”。1998年为与国际接轨,对公司商标重新进行了设计,将英文JUDGER和中文庄吉组合为商标,英文取其鉴赏家之意。选用黑白色象征高雅,国际永恒的色彩注册商标。温州企业家深知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品牌标识的国际化中充分溶入民族元素。奥康原名奥林,当注册商标时,得知所要注册的“奥林匹克”是国际共享、不能注册,就将“奥林”改为“奥康”,取“发扬奥林匹克精神,保持企业健康发展”之义,“奥康”品牌诠释一开始就拥有了国际化的视野,契合国际精神。“AK”标识与奥康几乎同时推出:A、K是“奥康”两字汉语拼音的首个字母,组成奥康集团标志的主体,字体粗犷豪放,呈中国传统图腾凤凰形象,红蓝色彩对比鲜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A为列26个英文字母数序之首;K是英文“王者之冠“的首写字母,AK组合造型,明确意喻企业全体员工怀有勇攀高峰,力创顶尖产品,塑造一流企业的雄心壮志。凤凰形象使企业产业报国,恪守公正、平等互利,实现中华民族传统的高尚的“仁以取予”的道德精神与经营理念。得以充分表达。英文字母与中国的凤凰形象完美结合,符合国际化的趋势,又体现自己鲜明民族特色。

海外营销即运用现代营销手段,逐步建立海外的营销网络,开拓国际市场

温州企业的国际化营销沿承专卖营销的成功经验,不断在国外开出自己的专卖店。2001年1月温州康奈鞋业第一个代表温州乃至中国在时尚之都巴黎的第19街区开出了专卖店,迄今为止康奈已在美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希腊、葡萄牙、比利时等7个国家建立30多家专卖店。康奈皮鞋在国外的零售价均在60美元以上,以中高档的产品、中高档的价格,在海外形成了较强的竞争能力,其消费群体也从最初的八成华侨加二成老外逐步变为二成华侨加八成老外。

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

人才国际化有二种途径:其一是“引进来”:聘请国家大师担任企业的设计师,提升企业的设计水平。如庄吉集团、奥康集团都聘请了国际著名的设计师担任企业的首席设计师,主要负责高档品牌的设计,使产品具有世界水准。邀请国外专家来企业举办讲座。其二是“走出去”:组织公司的设计管理人员去国外考察学习提高见识,改进管理。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最彻底的合作是企业合并。夏梦集团与国际男装精品的领袖企业杰尼亚集团双方各出资50%组成夏梦.意杰中国有限公司;报喜鸟收购法兰诗顿,成为控股70%的股东。第二种合作是常见的一般合作。如奥康集团与意大利第一品牌GEOX公司的合作,在奥康的专卖店里出售GEOX品牌。

温州企业品牌国际化存在的问题

温州企业品牌国际化虽然取得了不斐的业绩但依然任重道远。主要的问题是:温州企业的管理机制的滞后。调查显示,温州现有的4000多家制鞋企业中,家族式管理的占90%以上。当温州企业在完成原始积累后,面对资金压力、人才压力、社会信用压力,家族式管理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产品设计缺乏创新和个性。在过去的10年中,以模仿作为克隆和复制手段的温州鞋业,导致今天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工艺流程落后、专业人才匮乏、设计开发能力薄弱。温州鞋的外销业务多数是加工型订单,其中多以来样模仿、来样加工、仿制复制为主。很少有企业通过自身创新设计,主动把产品推向国际市场。缺乏世界级管理人才和设计人才。温州的鞋服企业太缺人才了,家族式、股份制可以实现资本上互补,管理上却不可能优势组合。温州的企业产品之所以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关键在于缺乏世界一流的设计师。企业文化底蕴不足,温州企业崛起与20世纪的90年代,历史短,加之温州企业大都注重短期实效,不重视文化,虽有文化营销著称的红蜻蜓集团,但与阿玛尼等世界名牌相比,还相差很远。

要实现品牌的“马太效应”

《圣经·马太福音》认为有钱的越有钱,穷的越穷,对品牌而言即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在中国至今只有“一个青岛啤酒,半个海尔”这样一个半中国国际名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温州鞋服要突破重围打造国际名牌,需要有非凡的毅力和速度。中皮协提供的相关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制鞋产量目前占世界总产量的53%,而且鞋类是我国出口创汇前三位的产品,但在国际市场上,中档鞋认墨西哥、巴西,“MADEINCHINA”只能代表低档鞋,尽管温州品牌鞋已经达到国际市场上中档甚至偏上水平,但苦于认可度低。温州鞋业要打造国际名牌应重视以品牌拓展国内外市场,在发展中提升品牌含金量。

积极获得国际鞋展的认可

温州企业在创国际名牌,首先必须获得国际鞋展的认可,积极在如GDS、美国拉斯维加等鞋展上做品牌推广,这些历史悠久、规模大、影响广泛的国际展览会,是品牌走向世界市场的窗口。

培养一批具有独创水平的世界级鞋业设计大师相当重要

在过去的10年中,以模仿作为克隆和复制手段的温州鞋业,导致今天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工艺流程的落后、专业设计人才的匮乏和设计开发能力薄弱。虽然有些企业不惜巨金聘请世界级的设计大使担任首席设计师如奥康聘请了意大利顶级设计大师马里奥,庄吉聘请世界著名设计师巴达萨斯但不能代替设计水平的全面提升。企业应着力建设世界一流的设计人才队伍。

加大企业重组的力度

鞋服行业由于科技含金量不高,小规模企业对大企业的依附性不强,在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自产自销的作坊式和家族式小企业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日渐萎缩。同时温州企业要加大与内地生产基地的联合,有条件的企业除了自身条件的巩固外,可在内地贴牌或成立子公司,扩大公司规模增强企业实力。如奥康在中国西部建立西部鞋业工业园区为加强温州企业与内地的联系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提高企业家的现代国际管理素质

温州企业家吃苦耐劳,善于学习和创新,富有活力这些都是优点,在过去的品牌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温州的企业家也存在缺乏危机意识,满足现状;好攀比;人人都要做老板,很难强强联合;缺乏现代管理意识,家族管理思想严重等弊病,企业家可以通过进修MBA等不断学习和实践等方式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

建设温州国际品牌独特的文化内涵

著名营销专家科特勒将品牌的含义分为六个层次: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和用户。可见品牌不仅仅是一个符号、一个图案,而是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难以衡量的市场价值的。业界人士认为,中国产品在国际上很难成为名牌很重要的原因是忽视了品牌的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国际名牌商品带给消费者的应不仅是高度的物质效用,更带给消费者心理满足和文化享受。我们要研究和利用温州制鞋源远流长的历史。从西方各国经济及其产品中,人们都可看到其传统文化的影子。如法国的贵族文化;英国的绅士文化;美国的大众文化都在其品牌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我们要不断的提升和挖掘我们温州历史文化和区域产业特色,增强温州品牌的文化内涵,使温州企业品牌尽快国际化,跻身国际名牌之林。

参考资料:

1.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保罗·唐波拉尔,《亚洲品牌之路》,上海交通大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