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产权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03:49:02

企业产权

企业产权范文篇1

一、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是从公有制一统天下、国有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起步的。因此,这种改革从一开始就是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结合进行的。即一方面着眼于如何搞好搞活国有企业,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试验,直至目前的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另一方面则逐步放宽政策,发展多种形式的非国有制经济,包括集体合作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等。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整个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国有资产总量迅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全国国有资产总额(不含境外国有资产)1995年底已达47472亿元。但是,应该看到,迄今为止改革的取向和措施还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还没有真正摆脱传统体制留下的烙印,从而使国有企业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政企无法真正分开,国有企业产权主体未能真正实现多元化。市场经济是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即产权制度直接联系的,而国有企业所有制的性质和比例结构往往从根本上决定它的表现形式(产权制度)。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一些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将传统的国有企业资产一次性转为国有股。另一些在改制中虽然吸纳了其他成份的股份,但均是在政府行政干预下,保持了国有股的绝对优势地位。其结果使产权主体多元化变成一句空话。政府仍要代表国家,以"唯一股"、"优势股"从根本上甚至是表现形式上干预控制企业,导致了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上不能放开手脚,同时也影响了政府管理国家和调控经济的职能,致使企业产权主体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相悖。

2、国有制与社会劳动者所有相分离、排斥,国有资产所有者处于"虚置"状态。虽然国有企业或占绝对优势的国有股名为国家或全民所有,但实际上作为真正的产权主体的社会劳动者谁都没占有。产权关系的虚化造成了实际上的分离、转移、排斥。即使是国有企业的职工,也把国有资产看成是异己的,将自己的劳动视为雇佣,从而在根本上抹消了社会劳动者对国有资产经营好坏、流失与否、效益分配等情况的关注和参与。致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力与传统国有制的垄断性、封闭性、压抑性形成了严重的对立与冲突。

3、产权条块分割,国有资产存量不活。时至今日,在传统体制的影响下,仍有相当数量的政府和企业主管部门始终不能摆脱政资不分、政企不分的困扰,使国有资产所有权的统一性受到地区和部门分割。产权的分割封闭,必然是条块内部搞自然经济式的"大而全"和"小而全",同时导致国有资产的"沉淀"和"凝滞",造成国有资产低效甚至无效营运。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统计,全国国有资产存量中,约有1520%处于闲置和半闲置状态,若按1994年底统计的经营性国有资产22000亿元计算,全国约有4000亿元左右的国有资产闲置或半闲置。庞大的国有资产凝固不动,不仅不会使资产价值得以实现,反而还会因为社会生产技术进步导致资产原值的贬损。由于排斥了经济的内在联系,资源的流动和效益化配置成了一句空话。这显然与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现代市场经济的统一性和开放性是格格不入的。

4、国有企业负债经营包袱沉重,资产负债率继续攀升。长期以来,国有企业一直处于高负债经营状态,企业负债额远远超过它所能承受的正常水平。据统计,截止1994年8月,全国已完成资产清查报表会审的12.4万户(占全国总数的60%)工商企业中的资产负债表显示,帐面资产总额为41370亿元(其中尚有未处理的损失4438亿元,将其扣除则实有资产总额36932亿元),负债总额为31047亿元,负债率达75.10%,若以实际资产总额计,则负债率高达84%,其负债率之高是1979年我国工商企业负债率29.5%的2.52.85倍。资产负债率连年攀升、居高不下,还贷困难,企业为了维持经营不得不继续负债,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

5、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企业效益不断下降,亏损日益严重。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不尽合理,表现在国有企业中就是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原有工业布局不尽合理,老企业设备陈旧而无力改造,产品更新换代跟不上,品种单一,质量差,缺乏市场竞争力。再加之企业内部制度不严,基础管理混乱,导致企业效益不断下降,亏损日益严重。据统计,目前占企业总数60%以上的国有企业处于明亏或潜亏状态,折旧提取严重不足,自有流动资金减少,工资性支出和其他非生产性支出却不仅没有减少,而且还在不断上升,国有资产无疑处于空心化境地。

二、搞好国有企业产权流动与重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的上述一系列问题和矛盾,从深层次分析都属于体制问题,并且与我国国有经济的产权变革滞后有着深刻联系。在这种新旧体制并存、两种体制对峙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只有通过产权制度变革,才能理顺产权关系,真正搞活企业,启动和协调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而搞好国有企业的产权流动与重组,则是当前产权改革的关键环节和紧迫任务。

首先,推动国有企业产权流动与重组,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这种新体制客观上要求运用供求、竞争和价格机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起基础性配置作用,通过市场自发地调节社会资源在各个部门、各个企业间的分配。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生产商品和劳务的同时,自身所拥有的产权必须以商品交易对象而存在,并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破产、拍卖、租赁、兼并等多种形式,促进产权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从而挖掘资产的生产潜能,促进资产的有效和合理地利用。

其次,有利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企业通过入股、参股、出售、股权转让、收购、兼并等多种形式,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企业财产的组织形式亦日益多样化,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共同投资设立的企业已成为国有经济的一种新的实现形式,随着产权的流动与重组,按股份共有的经济单位越来越多,在这种条件下,依靠资产重组,构建和开通了企业间的资产再组合的机制,使重组的企业一诞生就能有效地改变原有的运行机制,按照产权清晰、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而使企业在不断革故鼎新中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第三,有利于盘活国有资产存量,优化产业结构。当前,国有资产在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中闲置浪费与严重短缺同时并存,通过产权的流动与重组,使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由"闲置"向"短缺"转移,既可实现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合理布局,又可盘活国有存量资金,同时,还可使资金按照市场要求得以优化配置,推动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第四、有利于使优势企业迅速扩张,形成规模经济。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由于优胜劣汰机制的作用,必然会出现一批企业的衰退或者消亡,出现朝阳产业与夕阳产业的来去交错。产权流动与重组,采取企业兼并与破产等方式优化配置资源,可以迅速推动资本的集中,把有限的资源转化到优势的企业、优势的产业中去,使优势企业得到扩张,形成一批以资产联结为纽带,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

制,使重组的企业一诞生就能有效地改变原有的运行机制,按照产权清晰、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而使企业在不断革故鼎新中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总之,在推动国有企业产权流动与重组过程中,应从行业类型、企业规模、效益状况、发展前途等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因企制宜。既要配合"抓大",又要促进"放小",允许并且鼓励多种形式并存,不搞单一模式和"一刀切"。

㈠通过对行业内国有资产的战略性转移、系统性重组和结构性调整,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增强企业的自我积累,加快技术改造,巩固和发展骨干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主导优势。

我国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它们对增强我国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资产以平均每年18%的幅度持续稳定递增,显示了国有企业强大生命力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截至94年底,仅占全国国有企业户数0.22%的500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其资产占全国国有企业的36.04%,实现利润总额占全国国有企业的78.39%,这表明我国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坚强支柱。它们担负着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各种最重要工业品生产和服务的任务,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大量的机器设备、原材料、燃料动力,以及人民生活所需的消费品。它们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及金融、基础材料、交通邮电等重要产业,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在推动国有企业产权流动与重组的具体运作过程中,国家必须重点抓好一批在国民经济中起骨干作用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以保持对国民经济的调控。坚持资产存量和增量及各种资源向支柱产业、优势企业、名牌产品流动的原则;坚持促进改制、改组、改造、强化企业管理的原则;坚持资产规模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紧紧抓住"关键的少数"是保证对国民经济调控、搞好国民经济的关键。政府要通过调整企业结构,组建大型的企业集团,较快地使国有资产在不同行业之间转移,实现产业结构调整;要通过组建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国有控股公司,打破原有部门、地方所有制和市场条块分割的局面;要鼓励同行业优势骨干企业"强强"联合,从而扩大经济规模,走向集约经营,形成规模效益。

总之,抓好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就可以基本盘活全国国有资产存量,提高科技水平和经济增长质量,带动经济的稳定增长。只要激发骨干企业的活力,靠它们支撑的其它企业将会随之活起来。

㈡通过兼并、联合、控股及嫁接合资等资产重组方式,加快国有中小型企业的改革,促使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减少企业亏损,建立和形成为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配套服务、从事专业化生产经营的企业群体。国家在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产权流动和重组工作的同时,还要加快搞活国有中小型企业,通过灵活多样的产权转让形式,使国有资产存量流向更有效益、更具影响的企业和领域,使生产要素得到优化配置,使整个国有经济更富有活力,其主要措施是施行"三个一批":

1、发展壮大一批。对领导班子强,内部管理好,具有名、优、特、新产品,有一定生产规模,资本金利润率在10%以上,市场前景广阔的企业,应采取措施帮助其发展壮大,以形成规模经济,带来规模效益,并力图把其中的一些已具备相当规模、大有实力的企业并入国有大型企业,以增强国有经济在关键行业和主导行业的实力。具体可采取以下若干措施:⑴实行公司制改造,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⑵组建企业集团;⑶实行股份制改组;⑷组织企业进行横向联合。

2、重点扶持一批。对产品有市场、领导班子强、发展潜力大,但暂时有困难的企业,可以由政府在资金、政策等方面进行扶持,或者由银行给予资金扶持,协助企业搞好内部经济核算与资金运作,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增强企业的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3、放开搞活一批。对管理不善、经营困难、经济效益差的企业,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形式放开搞活:⑴兼并重组,产权转让。为尽快形成规模,走向集约经营,除了提倡优势支柱企业间"强强"联合以外,同时还要鼓励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即"以强带弱",具体地说,对资不抵债的企业,采取承担债务或兼并或先破产再兼并;对资债基本持平的企业,采取接收式兼并;对有一定数额资产的企业,采取控股式兼并。从而促使一些经营不景气的企业尽快向具有产品优势、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流动,优化国有资产配置,提高国有资产利用率,同时减少或避免实施破产可能形成的巨大债务损失,减轻改革的社会震动。⑵职工持股,转换机制。对于管理体制滞后,竞争能力不强,经济效益低下的企业,可将其国有净资产采取有偿转让方式,出售给企业内部职工,职工以入股方式共同出资购买企业产权。国有企业变为职工共有的股份制企业,将彻底放开搞活企业,充分发挥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较好实现机制的转换。⑶分块经营,分块搞活。对整体经营有严重困难,局部尚有一定优势的企业,将存在生机的资产或产品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在合理承担相应债务和义务的前提下,组建新的法人实体,独立经营,老企业则寻求新的生长点或成为控股公司。⑷嫁接改造,合资经营。随着多种经济成份的发展和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对技术装备基础好,产品畅销,市场需求量大,但发展资金紧缺的企业,可采取同其他经济成分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联营联合,实现不同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企业以其存量资产作价入股,向国内外企业集团靠拢,同时,将企业中的畅销产品生产线及装备、厂房、场地等生产要素裂变出来,与外部资本进行联合重组。通过实行嫁接改造,可使企业吸纳并支配更多的社会资本,摆脱资金紧张的困境,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㈢通过承包、拍卖、出售、转制等方式,加快资产重组,进一步搞活一般小型企业,对于一些扭亏无望,没有发展前途的小型企业可依法破产。本着"大改大进步,小改小进步,不改没出路"的思想,我们要采取有关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放活一般小型企业,以便加快产权改革的步伐。放活小的有利于集中精力搞好大的,也有利于搞活整个国民经济。

1、租赁承包,国有民营。把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产交给社会法人或自然人(包括内部职工),按照签约的资产经营责任租赁或承包经营,依法交纳租赁费或承包费。

2、资产拍卖,竞价出售。对长期经营不善、扭亏无望的企业,或有闲置厂房设备、急需发展资金的企业,可采取资产拍卖方式,竞价出售。

3、转产经营,委托管理。对具有地域优势,适合发展第三产业的企业,可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同时,企业也可根据自身生产能力,选择投靠大中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实行委托管理。

4、破产重组。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的企业,应依照<<破产法>>的规定实施破产。在实施企业破产重组的操作过程中,要重点抓好三个环节的工作。首先,抓好宣告破产前的协调工作与重组方案的可行性论证,把可能阻碍破产工作进程的"事件"先协调解决好,没有可行的重组方案的破产申请不予受理。其次,抓破产过程中的严格依法办事,不把任何历史经济纠纷带入重组企业。同时做好破产后的企业重组和职工安置工作。企业破产是一种不得以而为之的行为,不到万不得已不破产。所以,推动一般小型企业的产权流动与重组,应将兼并、合并与破产拍卖结合起来或多兼并,少破产。就算对于已资不抵债、连续多年亏损的企业,只要仍有挽救希望,就应将其尚扭亏有望的部分带债分离,其余的部分才依法破产,以避免企业的整体破产,减少因实施破产而可能造成的巨大债务损失。

四、建立相关配套措施,确保产权流动与重组顺利进行

国有企业的产权流动与重组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社会系统工程,认识有待统一,操作有待完善,同时也离不开相关的配套措施。

㈠要更新观念,营造有利于国有企业产权流动与重组的环境氛围。产权流动与重组在全国虽已不同程度地得以展开,但目前仍存在思想上的混乱,操作上的失误。不少人把产权流动与国有资产流失必然地联系起来。其实,国有产权流动不等于国有资产流失。运用商品经济的办法管理产权,运用市场和竞争规则来实现产权的分享和流转,不仅不削弱所有权,相反地恰恰是保障国家所有权、使国有资产富有生机活力的制度条件。

在国有产权转让的过程中,首先,我们必须在思想上明确企业产权要商品化。无论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实践上看,企业产权都具有商品的一般属性,它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既然生产资料、资金、场地、等可以是单个商品,那么,作为诸生产要素组合的企业产权无疑也应该是商品。产权转让过程实质上是一种特殊商品的交换过程。人们把承认企业产权是商品说成为思想认识的第三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承认社会主义生产是商品生产,第二次飞跃是承认生产资料是商品)。因此,要重视产权这个特殊商品。如果企业产权不形成商品就进不了市场。

其次,我们必须明确产权转让要市场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产权转让是一种市场行为,不同于过去企业的关、停、并、转。建国以来,我国曾经几次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或治理整顿,几次对国有企业进行关、停、并、转,这些与我们现在提出的产权转让有很大区别。一是关停并转是无偿性的,而产权转让是有偿性的;二是关停并转是采用指令性的行政命令的方法,产权转让是自愿性互利的经济方法;三是关停并转一般只限于企业整体的有形资产,产权转让不但包括有形资产,而且也包括无形的资产;四是关停并转不改变所有制性质,而产权转让有的则要改变企业的所有制性质;五是关停并转一般不改变企业法人实体,而产权转让则改变原有企业法人实体。

所以,在国有产权转让过程中,无论是出售实物资产、股权、债权换回货币,还是用货币购买实物或股票、债券,改变的只是国有资产的表现形式,只要坚持市场规则实行等价、有偿转让,国有资产的价值量和所有者权益绝不会减少,更不会消失,根本不存在减少或流失国有资产权益的必然性。容易发生的国有资产流失是出让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低于重置价格或市场评估水平;购买的企业或合资企业把资产接过去了,债务却没有接过去;资产以特殊的优惠性低价让渡出去,而职工的就业问题留给了政府等等。可见,不规范的流动才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不过,比较而言,至今为止最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并不是发生在资产存量结构调整的活动中,而是发生在没有进行这种调整的企业中,发生在存量资产不能流动的企业。所以,必须看到,合理、规范的流动不仅不会造成流失,而且可以促进结构优化,进而提高效益。国有资产流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增值。资产不流动,就无法从经济效益差的行业或企业撤出,并投入到效益好的企业或行业,反之会导致资产长期低效甚至负效运营,失去增值机会。

我们必须明确,国有产权的凝滞和不流动,才是国有资产的最大损失和流失,而产权的流动与重组,则是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本方式。所以,要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国有资产合理流动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国有资产向高效益的领域转移,以便有效地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加强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为资产重组服务。推动国有资产存量的重组工作,必须建立健全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体系,加强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为此,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包括产权登记制度、国有资产统计报告制度、产权收益收缴管理制度、资产评估管理制度以及通过清产核资核实企业资本金的制度等一整套国有资产基础工作管理体系,同时要充分利用国有资产清产核资、产权登记和资产统计所获得的资料数据,从行业类型、企业规模、效益状况等方面分析企业资产结构、分布状况和企业发展前途,以研究制定产业、行业结构调整方案,并为减轻企业负债问题提供对策和建立重组企业的新增资本金制度。

其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加强资产重组过程中的产权界定和资产评估两项工作。产权界定是资产重组的前提,如果产权不明晰,就不可能做到资产合理流动,产权界定的实质就是界定不同产权主体的责任和权利。应该遵循"谁投资,谁拥有产权,谁受益"的原则做好产权界定,以维护国家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及经营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不侵犯其他财产所有者的合法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资产重组必然会涉及到产权转让价格,而其确定又是以评估价值为基础,按照<<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的规定,凡是发生国有资产产权转让的情况,必须对包括土地使用权在内的企业资产进行评估,评估工作要委托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取得评估资格的机构确认,并据此作为出让企业产权的底价。另外,应降低被兼并企业的评估费用。在资产重组评估过程中防止低价评估、漏估无形资产、多家介入资产评估工作等不良现象,坚持统一管理、规范运作原则,加强资产评估机构的管理。

㈢培育发展产权交易市场,规范产权转让行为,为国有产权转让提供媒体。在市场经济范畴下的资产重组,必须要有相应的产权交易市场,通过规范化的产权交易活动,合理组织国有资产存量的流动和防止国有资产在交易过程中的流失。关键性的问题是要建立规范的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和监管体系,使在资产重组过程中的产权转让管理法制化、规范化,提高资产重组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产权交易市场的建立,有助于经济的发展,有助于资产存量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流动,有助于资产重组工作。

企业产权范文篇2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产权制度作为鼓励和保护创新、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法律制度,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地位得到历史性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知识产权正成为各国增强国家经济、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维护本国利益和经济安全的战略资源,成为国家之间进行科技、经济、贸易和文化合作与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各国企业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中国未来15年的战略目标。在实施过程中,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实现由资源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知识产权是自主创新的基础和衡量指标,知识产权保护是自主创新的重要环节,没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释放。必须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最大限度保障知识产权所有者的利益,激励个人和企业创新的热情和动力,让知识、智慧、技术的活力竞相迸发,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是知识产权的主要创造者和使用者,同时也是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受害者,因此,保护知识产权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企业也要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力量,担负起自主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历史责任,共同营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

今天,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与全国工商联共同发起企业保护知识产权倡议。全国工商联将充分发挥民间商会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推动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国民营企业自觉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自觉遵守国际贸易规则、自觉遵守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公约和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开展自主知识创新活动、加快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步伐,为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崇尚创造的社会经济环境做出积极的贡献。

企业产权范文篇3

关键词: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战略

1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作用

1.1给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企业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为自主创新能力,而自主创新的基础与衡量指标又为知识产权,企业经过不断持续的技术创新活动,对所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断进行开发,并使之产权化,然后再将其投入到生产领域,这样企业所获得的丰厚利润就可以从这些新产品的开发而获得,从而还能将其转变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1.2为企业拓宽了市场空间

企业由于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这就使其产品具有“独创性”,真正实现所谓的“新产品”的目标,当技术优势向产品优势转化时,该企业就赢得了市场,取得竞争优势,从而为企业拓宽了市场空间。

1.3为企业降低了运营成本

企业降耗、节能、减排可以通过知识产权蕴涵的技术创新、工艺创新而成为可能,企业的运营成本的降低通过技术进步而实现,使得企业核心竞争力被大大提升。

2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对于知识产权管理认识不到位

当前,大多数企业对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知识产权管理没有从战略高度上进行规划。有形资产及其管理是企业所重视的问题,而忽略了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对于专利战略也缺乏研究和制定。多数企业由于对知识产权缺乏从战略高度的规划,致使其自主创新成果只在我国申请了专利,而到国外却没有申请,一些企业虽然申请了专利,但宣传力度不够,这就造成专利成果利用率低,从而无法提高产品的产业化、商品化程度。

2.2知识产权管理缺乏资本化运作

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的管理多数只注重对其表面的保护,而未进行资本化运作。模糊了对知识产权概念和价值的认识,尽管一些企业科技人员努力创造了智力成果,然而企业家对其重视不够,并没有将其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而进行有效保护,并使之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

2.3缺乏知识产权管理与运作的人才

只有拥有严密的组织和制度保障才能形成良好的知识产权管理。据相关调查表明,当遇到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的问题时,企业通常都是直接聘请律师来帮助解决,对于相关的处理知识产权纠纷的专门机构多数企业都没有设置,也没有相关从事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研究及开发的专门人员的配置,也缺乏较为严格的规章制度对其进行引导。

3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的相关对策

3.1初期实施防御型战略

企业要以自身现状、发展战略以及外部环境等为依据,编制出不同的知识产权战略,并在企业研究开发、生产营销、资产运作、发展规划等环节纳入该战略,以促进战略得以有效实施。在企业实现防御型战略之后,就会拥有了一定的知识产权资源,并具备了相应的知识产权制度,此时企业就可以逐步向攻防兼备的混合型战略过渡。待攻防兼备的混合型战略也顺利完成后,企业再考虑进攻型战略的实施。

3.2构建和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是否能有效地利用知识产权,决定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获胜与否。因此,构建和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是企业当前急需完成的工作之一,并要将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归纳到企业的重要管理部门中。市场竞争需要企业设置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同时,企业还要将人才市场中吸收具有法律专业知识,尤其是知识产权法方面的人才,组成一支分工合理、团结互助的队伍,此外,还要加大财力和物力上的支持,这样才能使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正常运作得到有效保证。

企业产权范文篇4

第一条为规范企业国有产权交易行为,促进产权合理流动和优化资源配置,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第3号令)和《河北省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实施办法》(冀政府令[2004]第6号)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持有国有资本的企业(以下统称“转让方”)将所持有的企业国有产权有偿转让给境内外法人、自然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受让方”)的活动,适用本规则。

本规则所称企业国有产权,是指国家对企业以各种形式投入形成的权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各种投资所形成的应享有的权益,以及依法认定为国家所有的其它权益。

金融类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和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转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企业国有产权公开转让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采取协议、拍卖、招投标、电子竞价等一种或几种相结合的方式在产权交易机构进行,也可以采用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交易方式。

产权交易机构是指经河北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选择确定并公布的产权交易机构。

第四条企业国有产权公开转让应当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规定,符合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国有资本优化配置。

第二章公开转让企业国有产权操作程序

第五条转让申请

(一)转让方的资料:

1、《产权出让申报书》;

2、法人资格及权属证明文件;

3、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批准文件;

4、转让方承诺函。

(二)标的企业资料:

1、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3、董事会决议或总经理办公会纪要;

4、资产评估报告及资产评估报告核准文件或备案表;

5、土地证、房产证及其他证件(整体产权出让);

6、改制方案、资产处置方案及批复文件;

7、涉及职工安置的须提供经职代会审议通过并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的职工安置方案;

8、改制企业产权转让法律意见书;

9、金融机构保全意见书;

10、公司章程;

11、产权交易机构要求的其他材料。

第六条产权交易机构对标的企业资料的审核重点

产权交易机构对转让方提交的以下资料要进行合规性审核,并在3个工作日内答复是否受理出让申请。

(一)标的企业国有产权是否属于转让方合法拥有,是否取得合法证明文件;

(二)标的企业国有产权出让行为是否按照国家和我省的规定履行了报批手续;

(三)标的企业的资产是否被司法冻结或设置了抵押、保证、留置和质押等;

(四)标的企业资产评估报告是否已核准或备案;

(五)标的企业债权债务承接情况,包括债权人的承诺意见或债务转移协议书;

(六)标的企业的职工安置方案,是否经过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是否获得了同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审核意见。

第七条公开披露产权转让信息

(一)产权转让公告在产权转让批准机构审核同意后,转让方应当委托产权交易机构,将产权转让公告在产权交易机构的网站上,同时应根据项目的大小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经济或者金融类报刊刊登1—4次,其中交易标的在3000万元以上或涉及资产额在1亿元以上的,还应当在国家经济类报刊和上海联交所、北京产权交易所、天津产权交易所或所在区域产权交易市场中一家以上网站上公告,广泛征集受让方。

公告期不少于20个工作日。转让公告期自报刊信息之日起计算。

(二)转让方披露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信息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标的企业的基本情况;

2、转让底价;

3、标的企业的产权构成情况;

4、国有产权出让行为的批准情况;

5、标的企业近期经审计的主要财务指标数据;

6、转让标的企业资产评估核准或备案情况;

7、受让方的基本条件;

8、转让企业国有产权的具体条件;

9、涉及管理层收购的相关信息;

10、其他需披露的事项。

(三)产权转让公告后,转让方不得随意变动或无故取消所信息。因特殊原因确需变动或取消所的信息的,应当出具相关产权转让批准机构的批准文件,并由产权交易机构在原信息渠道上进行公告。变动后的产权转让公告期不少于20个工作日。

(四)在产权转让公告中,提出的转让条件不得出现具有明确指向性或违反公平竞争的内容。

第八条受让方的基本条件

在公开征集受让方时,转让方可以对意向受让方的资质、商业信誉、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管理能力、资产规模等提出必要的受让条件。受让方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良好的财务状况和支付能力;

(二)具有良好的商业信用;

(三)受让方为自然人的,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四)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九条转让企业国有产权的具体条件

转让方在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公告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可以在以下几方面提出具体转让条件。主要包括:

(一)对职工安置的要求,包括对在岗职工安排,内退、承诺等退和离退休人员管理及其预留费用支付的保证措施等;

(二)对债权债务处置方面的要求;

(三)对付款方式和付款期限的要求;

(四)对受让方保证金的要求;

(五)对企业持续发展所必须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方面的要求;

(六)管理层受让企业国有产权的,应当提出符合国家有关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的要求;

(七)转让方要求的其它条件。

第十条挂牌期间有下列行为之一并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核实同意后,产权交易机构可以终止挂牌,并将《终止挂牌通知书》送达转让方:

(一)因不可抗力原因导致转让方不能继续履行挂牌内容中相关义务的;

(二)转让方提供虚假信息,挂牌内容严重失实的;

(三)转让方被发现故意隐瞒真相,处置权丧失或受限制的;

(四)司法机关发出终止交易通知或依法做出的法律文件导致产权交易终止的;

(五)应终止挂牌的其他情形。

第十一条受让申请、登记管理与资格审查

意向受让方提出受让申请,即视为接受产权转让公告中的全部条件。

(一)拟受让企业国有产权的受让方应在公告标明的时间内,到产权交易机构提出申请,提交以下资料:

1、《产权受让意向登记表》;

2、受让方委托会员单位的,提交与会员签订的《产权受让委托合同》;

3、受让方的营业执照或资格证明;

4、受让方认同受让条件的承诺书;

5、转让方要求的受让方证明材料;

6、产权交易机构要求的其他材料。

(二)对征集到的意向受让方由产权交易机构负责登记管理,并出具《产权受让申请登记通知书》。

(三)产权交易机构应与转让方按照有关标准和要求对登记的意向受让方共同进行资格审查,确定符合条件的意向受让方。必要时,转让方可对意向受让方进行实地考察。

(四)对符合条件的意向受让方,产权交易机构应出具《产权受让申请合格通知书》;对不符合条件的,出具《产权受让申请不合格通知书》;对带有附加条件的受让申请,经产权交易机构书面提示,在两个工作日内意向受让方没有做出调整、纠正或答复的,出具《产权受让申请不合格通知书》。

(五)产权交易机构审查意向受让方资格情况应进行记录,并与受让方的申请登记等资料、其他产权交易基础资料一并作为产权交易档案妥善保管。

(六)意向受让方对产权交易机构所出具的《产权受让不合格通知书》有异议的,可在接到该通知书两个工作日内,向产权交易机构提交复核申请。产权交易机构应在接到复核申请后五个工作日内完成复核,并出具《产权受让申请复核意见书》。

(七)在对意向受让方登记的过程中,产权交易机构不得预设受让方登记数量或以任何借口拒绝、排斥意向受让方登记。

(八)意向受让方应对其提交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有效性负责。

(九)经审查合格的意向受让方不得无故撤回受让申请。因特殊原因确需撤回的,应向产权交易机构提交书面申请,产权交易机构接到申请后通知转让方。意向受让方撤回受让申请导致相关方经济损失的,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第十二条查询洽谈

意向受让方可以对出让标的企业的备查资料和详细情况进行查询,也可对标的企业进行考察。

第十三条确定交易方式

经公开征集,只征集到一个合格的意向受让方的,可以采取协议转让方式实施产权交易。

经公开征集产生两个以上合格的意向受让方时,转让方与产权交易机构可根据转让标的具体情况,协商确定采取拍卖、招投标、电子竞价等方式或采取几种组合交易的混合方式实施产权交易。

第三章协议方式转让企业国有产权

第十四条协议转让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维护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

第十五条转让价格不低于转让底价。当合格的意向受让方报价高于转让底价时,从其出价。

第十六条协议转让应在产权交易机构组织下进行,转让方应当与受让方进行充分协商,依法妥善处理产权转让中所涉及的职工劳动关系调整、债务和或有债务承继、离退休职工管理、职工安置费用的支付方式和期限以及担保措施等相关事项,达成协议后草签《产权转让合同》和相关担保合同;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由转让方履行决策程序后,签订正式合同。

第四章拍卖方式转让企业国有产权

第十七条拍卖委托

转让方与拍卖机构签订书面委托合同,由拍卖机构组织产权标的拍卖。产权交易保证金转为拍卖保证金。

拍卖活动由拍卖机构具体实施。产权交易机构及转让方负责拍卖活动的协调、监督和指导。

转让方商产权交易机构选择拍卖机构时,应根据标的的具体情况,择优选择与拍卖标的相匹配的拍卖机构。拍卖机构应掌握国有产权转让政策,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拍卖机构必须公正执业,近3年内没有不良记录。

第十八条拍卖公告

(一)拍卖机构在拍卖日7天前拍卖公告,具体内容包括:拍卖时间、地点,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

(二)在产权转让公告期内征集到的合格的意向受让方,由产权交易机构书面通知其在拍卖公告期内到拍卖机构办理竞买手续。

(三)在拍卖公告期内新征集到的意向受让方,由产权交易机构会同转让方进行受让资格审查,审查合格的意向受让方应在拍卖举行前到拍卖机构办理竞买手续。

第十九条拍卖的实施

拍卖机构按照《拍卖法》的程序,组织实施国有产权转让的拍卖活动。当竞买人成为买受人后,与拍卖人签订《成交确认书》,与转让方订立《产权转让合同》。

第二十条违约责任

竞买人经拍定已经成为买受人后不支付价款时,其预付的拍卖保证金则转为违约金,违约金用于支付拍卖费用,剩余部分作为对转让方的赔偿金。

第二十一条资料存档

拍卖完成后,拍卖机构应妥善保管有关业务经营活动的完整资料,并报产权交易机构备份存档。

第五章招投标方式转让企业国有产权

第二十二条招投标方式转让企业国有产权程序

(一)转让方制定转让产权标的说明。包括需要披露的标的企业详细情况、转让底价、评标打分标准、受让条件、受让方案的统一文体格式等。

(二)转让方商产权交易机构,根据不同的国有产权转让项目,确定相关内容在评标总分中所占的比重,制定具体的评标打分标准。

(三)产权交易机构向合格的意向受让方提供转让产权标的说明、本次招投标方式转让企业国有产权的具体程序、受让方案报送时间、招标时间、地点等。

(四)合格的意向受让方应当按照转让方的要求编制并提交受让方案。受让方案应当对转让方提出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做出负责的答复和承诺,具体内容一般应当包括:意向受让方的基本情况、受让价格、职工安置方案;受让后对产权标的企业的经营思路、重组计划、发展目标;对转让条件的承诺和担保措施、违约赔偿等内容。法人单位受让的,受让方案应有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表签字并加盖公章;自然人受让的,受让方案由自然人或委托人签字。受让方案密封后送产权交易机构。产权交易机构收到受让方案后,应当签收保存,不得开启。

(五)转让方负责组织相关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由评审委员会对意向受让方进行综合考评,分类计分,择优确定受让方。招标前,在国资监管机构监察部门或公证机构现场监督下,由产权交易机构工作人员从“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评审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转让方的授权代表1人由转让方确定),组成5-9人评审委员会,并由评审委员会共同推举评审委员会主任。评审委员会成员名单在招标结果确定前严格保密。评审委员会人数由转让方根据转让标的的具体情况确定。

(六)在国资监管机构监察部门或公证机构监督下,产权交易机构工作人员当众启封密报的受让方案并发给各评审委员进行评审打分,评审委员会应当按照评审标准和方法,对受让方案进行评审。评审委员会完成评审后应当向转让方提出书面评审报告,并向转让方推荐合格的受让候选人。转让方根据评审情况择优选择确定受让方;意向受让方报名较多时,评审委员会可向转让方推荐多个合格的受让候选人,由转让方商产权交易机构采取电子竞价、拍卖等其他竞价交易方式确定受让方。

第二十三条除以下情形外,转让方在产权交易机构发出标的说明后不得终止招标程序:

(一)规定的受让方案送达时间截止,没有递交受让方案的;

(二)递交的受让方案不符合标的说明规定的;

(三)依据法律规定终止产权招标转让的;

(四)在招标过程中出现不可抗力原因,导致招标活动无法正常活动的;

(五)标的说明文件中约定的其他终止情形出现。

第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受让方案无效:

(一)受让方案未按规定进行密封处理或留有标记的;

(二)受让方案未在规定的截止时间以前送达;

(三)受让方案未经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表签字并加盖公章的,以及未经自然人或其委托人签字的;

(四)受让方案未按转让产权标的说明规定格式制作的;

(五)意向受让方或授权代表未按规定时间参加招投标会议;

(六)报价低于该产权转让项目出让底价的。

第六章电子竞价方式转让企业国有产权

第二十五条经公开征集产生两个以上合格意向受让方时,转让方可与产权交易机构协商确定采用电子竞价方式确定受让方。电子竞价交易规则由产权交易机构制定。

第二十六条电子竞价方式转让企业国有产权由产权交易机构具体组织实施,相关监督机构和转让方负责监督。

第二十七条电子竞价方式转让国有产权可采取连续报价、定时报价和连续报价加定时报价相结合三种方式,每次选取其中一种方式进行。

第二十八条除以下情形外,转让方在发出电子竞价文件后不得终止电子竞价:

(一)相关监管机构提出终止产权转让的;

(二)电子竞价过程中出现不可抗力,导致电子竞价活动无法正常进行的;

(三)出现电子竞价文件中约定的其他终止情形的。

第七章其他规定

第二十九条其他交易方式

在遵循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下,转让方和产权交易机构通过协商,可以采取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交易方式。

在采用其他产权交易方式时,转让方应当将产权交易方式的操作方案报原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批准机构或单位核准后实施。

第三十条公告结束后,未征集到意向受让方的,可采取以下方式处理:

(一)产权交易机构在公告期内,未征集到意向受让方,产权交易机构应当在公告期满后3日内向出让方报告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信息征集情况,对未征集到意向受让方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下一步处理意见;

(二)转让方根据产权交易机构提出的意见,按照审批权限批准后,确定再次公告的时间、信息披露渠道以及国有产权拟转让的价格等;

(三)转让方委托产权交易机构再次公告;再次挂牌价格不低于资产评估结果90%。对于拟确定的价格低于资产评估结果90%的,应获得原产权转让批准机构书面同意;

(四)转让方根据再次公告受让方征集情况,确定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具体方式。

第三十一条转让方可以要求意向受让方在提交受让申请或确定为合格意向受让方的同时交纳产权交易保证金,保证金的金额一般不超过挂牌价格或资产总额的30%。产权交易保证金用于履约或发生违规违约时作为赔偿相关主体损失的经济保证。

对按第二十二条第六款产生的受让候选人,转让方可要求再次交纳不超过挂牌价格或资产总额20%的产权交易保证金。

第三十二条转让底价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底价由批准企业国有资产处置的单位决定,并在国有资产处置批复中明确。

转让底价的确定主要依据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核准或备案的资产评估结果,同时要考虑出让前三年净资产收益率、产权交易市场供求状况、同类产权或资产的市场价格、职工安置、经营收益预期等因素,也可参考中介咨询机构提交的估值报告测定。转让底价一般不低于资产评估的净资产额。

第三十三条成交签约

在产权交易正式成交后,转让方和受让方签订《产权转让合同》。合同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转让与受让双方的名称与住所和法定代表人姓名;

(二)转让标的企业国有产权的基本情况;

(三)转让标的企业涉及的职工安置方案;

(四)转让标的企业涉及的债权、债务处理方案;

(五)转让方式、转让价格、价款支付时间和方式及付款条件;

(六)产权交割事项;

(七)转让产权涉及的有关税费负担;

(八)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

(九)合同各方的违约责任;

(十)合同变更和解除的条件;

(十一)转让方和受让双方认为必要的其他条款。

第三十四条价款支付

国有产权交易的全部价款,应通过产权交易机构的专用结算账户或指定的银行账户进行结算。《产权转让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三十五条成交确认

产权交易机构应当自产权交易合同签订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对《产权转让合同》、《产权交割书》、价款支付凭证等有关资料进行审核,对合法的产权交易行为出具《产权成交确认书》。

第三十六条变更登记

产权交易双方凭产权交易机构出具的《产权成交确认书》和《产权转让合同》,到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工商行政管理、国土资源、房地产管理、公安等部门办理有关变更登记手续。

第三十七条国有产权交易结果备案

产权交易结束后,产权交易机构应在出具《产权成交确认书》后5个工作日内,将本次产权交易所涉及的《产权转让合同》、《产权成交确认书》等相关结果向国资监管机构备案。

第三十八条发生下列情况时,意向受让方的保证金用于违约罚金和对利益相关方利益损失的赔偿,保证金不足以赔偿损失时,利益受损方可依照法律法规进一步追索赔偿:

(一)意向受让方被确定为受让方后无正当理由放弃受让的;

(二)意向受方被确认为受让方后,未能在规定时间内签署《产权转让合同》的;

(三)意向受让方被确认为受让方后,未按约定支付成交价款的;

企业产权范文篇5

关键词: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战略

1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作用

1.1给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企业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为自主创新能力,而自主创新的基础与衡量指标又为知识产权,企业经过不断持续的技术创新活动,对所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断进行开发,并使之产权化,然后再将其投入到生产领域,这样企业所获得的丰厚利润就可以从这些新产品的开发而获得,从而还能将其转变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1.2为企业拓宽了市场空间

企业由于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这就使其产品具有“独创性”,真正实现所谓的“新产品”的目标,当技术优势向产品优势转化时,该企业就赢得了市场,取得竞争优势,从而为企业拓宽了市场空间。

1.3为企业降低了运营成本

企业降耗、节能、减排可以通过知识产权蕴涵的技术创新、工艺创新而成为可能,企业的运营成本的降低通过技术进步而实现,使得企业核心竞争力被大大提升。

2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对于知识产权管理认识不到位

当前,大多数企业对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知识产权管理没有从战略高度上进行规划。有形资产及其管理是企业所重视的问题,而忽略了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对于专利战略也缺乏研究和制定。多数企业由于对知识产权缺乏从战略高度的规划,致使其自主创新成果只在我国申请了专利,而到国外却没有申请,一些企业虽然申请了专利,但宣传力度不够,这就造成专利成果利用率低,从而无法提高产品的产业化、商品化程度。

2.2知识产权管理缺乏资本化运作

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的管理多数只注重对其表面的保护,而未进行资本化运作。模糊了对知识产权概念和价值的认识,尽管一些企业科技人员努力创造了智力成果,然而企业家对其重视不够,并没有将其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而进行有效保护,并使之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

2.3缺乏知识产权管理与运作的人才

只有拥有严密的组织和制度保障才能形成良好的知识产权管理。据相关调查表明,当遇到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的问题时,企业通常都是直接聘请律师来帮助解决,对于相关的处理知识产权纠纷的专门机构多数企业都没有设置,也没有相关从事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研究及开发的专门人员的配置,也缺乏较为严格的规章制度对其进行引导。

3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的相关对策

3.1初期实施防御型战略

企业要以自身现状、发展战略以及外部环境等为依据,编制出不同的知识产权战略,并在企业研究开发、生产营销、资产运作、发展规划等环节纳入该战略,以促进战略得以有效实施。在企业实现防御型战略之后,就会拥有了一定的知识产权资源,并具备了相应的知识产权制度,此时企业就可以逐步向攻防兼备的混合型战略过渡。待攻防兼备的混合型战略也顺利完成后,企业再考虑进攻型战略的实施。

3.2构建和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是否能有效地利用知识产权,决定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获胜与否。因此,构建和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是企业当前急需完成的工作之一,并要将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归纳到企业的重要管理部门中。市场竞争需要企业设置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同时,企业还要将人才市场中吸收具有法律专业知识,尤其是知识产权法方面的人才,组成一支分工合理、团结互助的队伍,此外,还要加大财力和物力上的支持,这样才能使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正常运作得到有效保证。

企业产权范文篇6

我们选择“国家所有”或“集体所有”这样的公有制企业是为了“消灭一切生产资料私有制”,从体制上宣布个人不得拥有任何生产性资源的合法权利。因此,企业的物质资本、财务资本和人力资本都归国有和集体,并且这个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公有产权主体是不能分割到个人产权而只能以公有主体这样高度抽象整体性存在,从而彻底消除了生产资料被个人占有的任何可能性。这样的企业体制,我们姑且不论其组织运作效益成本如何,在计划经济里是有内在的必然性和逻辑性的,但一旦改革开放,引入市场机制,这种不可分解到个人产权的公有产权企业体制就会同市场机制发生矛盾。当然,在改革开放最初阶段,体制深层矛盾是被掩盖着,或者说我们通过把引进的西方现代企业各种理念、制度、规范直接或间接嫁接到这种公有制产权体制上,促进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但同时把那种不可分割到个人产权的公有产权同市场本质格格不入的矛盾暂时掩盖了或忽视了,只有到了深化改革阶段和市场发展较为成熟阶段,深层次矛盾才会逐渐暴露出来。

从西方成熟市场经济观点看,不容许拥有个人产权的公有产权企业,如国有、集体和乡镇企业大批进入市场是令人困惑和奇怪的(在西方成熟市场中,也只有少量纯公有制企业进入市场,而大部分进入市场的公有制企业其产权都是能最终层层分解到作为自然人的个人产权上的企业,最典型的如大型上市控股公司、机构投资企业等),但从改革开放进程看,这是发展我国市场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问题在于我们没有触动企业公有产权这一复杂问题,而在公有制层面上进行了种种改革,从承包制到现代企业制度中的董事制、总裁制、年薪制等。结果,伴随着其他非公有制企业进入市场,我国市场的竞争性发展起来,市场法规也开始完善起来。反过来,市场的竞争性和法制的建立却使大批公有制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衰亡倒闭,大批职工下岗待业,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容许拥有个人产权的非公有制企业或产权可分解到个人的公有制企业却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发展起来,吸收越来越多的人就业。

值得深思的是,为什么在市场中,不可分解产权到个人的公有制企业竞争不过那些非公有制企业和可分解产权到个人的公有制企业?其实这一问题,国内外许多经济学家早已从宏观、微观资源配置角度,法律、产权制度角度,企业家信息和激励等角度解释过。按照他们的看法和理论,市场就是交易,是资源技成本效益进行的自愿或自由交易,但这种交易有效性在于承认个人合法产权,而且即使为节约交易成本而组织成集合体——企业也可最终追溯到这个集合体的个人合法产权(这也是我国公有制企业同成熟市场中的公有制企业不同的地方,前者不可分解到个人产权,后者可分解到个人产权)。强调个人合法产权在于个人对隐含了成本、效益的信息和激励在法律上制度上对委托人有保障和承担责任以及对人约束和监督,这就是所谓的个人产权的市场合约性。

可见,个人产权市场合约在于个人是财务资本、物资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最终委托人,凭借自身拥有的这些资本,通过自由选择与他人或企业订立市场合约,作为要素所有者进入市场合约或企业合约。然而,在消除个人产权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这样的公有制企业里,个人不能充当公有企业财务、物资甚至自身人力资本的最终委托人,而只有像国家、政府或行政部门这样的人,个人只不过是在“全民、集体”人人要有就业岗位的名义下,由这样人计划安排和行政指令调派去劳动和平等分享公有资产,个人间不存在产权差异。这时,公有制企业内部因没有生产要素所有者或最终委托人而不需要合约,其外部也因一切资源归公,可由更大一行政级别人来指令调派更多要素,而不需要合约。

公有制企业的非市场合约性在市场发展不完善的初期,同强调个人产权合约性的市场机制的矛盾并不突出,甚至是掩盖着的,但随着市场成熟完善,越来越强调个人产权市场合约性同公有制的非市场合约性之间的矛盾变得很尖锐,不可调和。这时的公有产权犹如周其仁所言的“无主财产的公共过道”很容易被讲个人产权的私人当事人占据和掠夺,因为公有产权不像个人产权,是没有最终委托人的财产界限,任何人都无权排斥其他人使用它,大家都可以为使用这一财产而自由竞争,而且公有产权所强调的国家意志、集体意志对个人意志的排他性权利(荣兆样,1996)成为一种摆设,而个人产权蚕食公有产权可成为事实上的权利。只要公有产权是一种如同公共过道,追溯不到最终所有人或委托人的无主财产的话,就会发生个人产权事实上花样百出地蚕食公有财产,国有、集体资本流失,官员腐败就不可避免。从市场强调作为自然人的个人产权市场合约性角度看,公有产权中的国家所有、集体所有、政府所有的财产只不过是名义上的有主财产而事实上的无主财产,这里公有财产无主性就是指公有财产无法分解到作为自然人的个人产权上。

根据巴泽尔、张五常和周其仁等人的研究,人本身具有经济价值,强调个人产权合法对市场的重要性在于人的知识、技能、努力、负责、创新、对市场机会敏感等具有生产性、资本性和市场价值,而且这一切总是附着在自然人的个人身上,只归个人调用,并且个人总是财务、物质资产的实际潜在控制者。因此,市场经济视个人产权在法律、制度上合法为根本基础,从而充分发掘了作为自然人的个人的各种经济价值。例如,个人同企业结合就是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一个激励性市场合约。然而我们看到,像国有企业这样的公有制企业所有制虽然根本否认了个人产权在公有产权中的合法权利,但它无法否认或消除作为自然人的个人总是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的实际所有者和控制者。我们知道,国有企业财产,包括人力资本的所有权,属于国家或集体,但这个公有产权仍然是由作为人的许多个人在实际控制和管理经营,如董事长、总经理、书记、厂长等。他们并不因被委托当公有产权的人,就消失了个人产权,从个人产权所表现出来的各种高尚或卑微的私人利益和动机在国有企业里不但依然存在,而且在事实上决定着国有企业的运作、经营和效益。

显然,公有产权不承认个人产权在公有产权中的合法地位,导致作为个人的国有企业领导人的个人产权严重扭曲,如该拿的钱不能拿,不该拿的钱拿了;再如企业财产反正是国家的政府的不是他个人的,拿到市场去冒险,搞好了,能捞就捞,搞赔了,他个人也不可能赔。这犹如一场或一场不需付代价的冒险。这就是公有产权下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只能代表政府或某一行政部门的意志,而不能代表许许多多作为“全民”或“集体”自然人的个人对利润和效益的追求,但这时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却还是需要一个个具体自然人作为人当厂长、当经理等,而不能是政府、行政部门本身去当厂长、经理。这些人一方面在体制、制度上只对政府或某一行政部门负责,而不是真正对企业、市场负责,因为公有产权非市场合约特点必然是政企无法分开,反映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就是政府行政部门人的组织人事任命和对人、财、物资源配置干预控制,尽管资源配置可能失败,如项目亏损和投资低效,给政府权利带来损害,但政府任期和资源投资周期是不对称的,任何政府部门都不会因为考虑资源配置未来状况而放弃现期控制权稳定和扩大;另一方面,这些人又是一个个具体的自然人个人,因而又都有个人产权,可是他们的个人产权在公有产权中没有合法地位,也无法在市场中订合约,那么他们对个人产权满足、追求就必然以扭曲、非法等各种的私下交易合约得到宣泄,而公有产权否定个人产权合法性导致没有一个个具体自然人个人有动力、有激励去对公有产权负责和去监督、约束人。

本来,企业家就是一种稀缺的人力资本,这种人力资本产生于市场合约,对它的选择、任用、配置都有一套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规范、制度。实践证明,无论是公有制企业还是私有制企业都需要企业家来经营,而企业家只能是以个人为载体的自然个人,他必然有个人产权的要求,并且个人产权在市场中是合约化的。但作为公有制企业的国有企业目前还基本上依赖一套政府行政化人事管理制度,尽管已有了明显改进,但仍不能真正做到市场化,问题就出在个人产权在深层次体制上还不能突破公有产权。

按照科斯的“市场交易无非是产权交易”观点,个人产权的确立是市场化的深层基础,那么,我们要为原来公有产权无法分解到个人产权合约的国有企业寻找到一个替代性产权制度安排,那就是公有产权能分解到个人产权。做到这点,首先就是人力资源的个人产权化,是一个个具体人为载体的自然人的市场化合约,才有公有产权的市场合约;是他们一个个具体自然个人在承担市场交易成本、风险以及索取市场交易利润、回报,然后才是公有制企业的交易成本、风险和利润、回报。我们应该从人力资源产权可转化为非人力资本产权这一层面上理解和解释我们的“建立公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

二、政府及行政部门转为消极所有者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一方面,我们试图改变政府对企业的直接间接行政干预和企业对政府的依赖,实现政企分离;另一方面,由于受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各种既得利益及习惯势力的制约,我们又试图要保证公有制主体地位,在保证公有产权前提下实现政企分离显然使国有企业改革充满矛盾,历程缓慢、艰难。事实证明,要化解矛盾,加快改革首先是政府如何作为,如何有所为有所不为,如何从企业的积极所有者转变为消极所有者。我国沿海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不断出现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突破公有制约束的改革尝试,在于这些地方各级政府在企业改制上很好地扮演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角色,把自己转变为消极所有者。这首先就是政府机构改革,好政府差政府都会改革,但差政府无法像好政府那样容忍大规模精简机构改革。这样,市场、企业、企业家就很容易区分政府好坏,政府是真的转变成消极所有者,还是模仿一下机构改革样子欺骗市场、企业和企业家,仍维持原来政府机构规模,甚至扩大原来规模,然后利用职权进行事后寻租。

坦率地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国有企业改革不遗余力,试图把公有产权国有企业改造成现代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积极引人和使用了一套套现成的成熟发达市场经济中的市场规则、企业规范和制度,如公司法人治理制、董事制、上市或不上市股份制等,但效果并不理想,国有企业依然在亏损,资产在流失,于是有了政府出几千亿元冲销企业环账,搞数千亿元规模债转股,严格的财务监控,加强企业党组织政治监督等举措,虽然这些举措对缓解国有企业债务和经营很有效,但并没有触及公有产权制度缺陷源头,谁能担保国有企业环账不再大量产生?谁能担保国有企业领导人不出手捞一笔,不和政府官员沆瀣一气去流失公有资产?正是公有产权中没有个人产权这个制度缺陷使得国有企业改革先天不足,常陷入表层改革,把发达市场经济中各种成熟的制、公司制、股份制直接嫁接到公有制上,以不变应万变,这显然不切实际,其结果是许多改革隔靴搔痒,图有其名,许多国有企业改造成了并不规范的股份制企业。殊不知发达市场中成熟的制、公司制、股份制都源于个人产权市场合约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发展结果,而不是政府干预、强制的结果。因此,实施公有产权中从没有个人产权到有个人产权,承认、容纳个人产权在公有产权中的合法性是国有企业彻底市场化改革和政府转变为消极所有者的关键一步。本来,政府作为积极所有者,行使积极所有权干预企业经营,是要保护政府、行政部门作为公有产权的所有者的利益,这时政企是无法分离的。一方面是因为企业一旦被下级经营,政府或行政部门担心作为企业内部人的人会不会损害政府、行政部门作为所有者的利益(其实真正所有者利益是全民或集体);另一方面更是因为担心丧失控制的权力和地位,这控制权和控制地位直接影响政府和行政部门的权力大小和实施强度。所以,要政企分开,要使政府、行政主管从对企业有控制权的积极所有者转变为只有收益权而没有控制权的消极所有者(周冰、郑志,2001),是非常困难的,这意味着权力和地位丧失,除非有相应的利益补偿,一般不会主动转变。

在市场经济中,一个产权主体是成为积极所有者还是消极所有者,有各种原因,比如他因厌恶风险、缺乏经营能力等原因而通过市场合约把产权委托给人经营,这里其实并不存在我们常讲的“两权分离”,还是市场交换关系,即科斯讲的“市场交易无非是产权交易”而已。委托人个人产权是他的企业财务资产,而作为人的经理个人产权是他的管理经营知识,委托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个人产权市场交易合约关系,或者说是不同的私人财产交换关系,只是采取了诸如年薪制、期权制等不同一般的交易合约或交换方式而已,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正是为了突出个人产权,界定所有权,而不是模糊所有权。看来,我们以前误解了“两权分离”的真正含义,我们自然就不能指望国有企业“两权分离”改革思路会带来政企分离。从这个意义上说,公有制企业实现政企分离首先在于政府、行政主管从公有产权的积极所有者转为消极所有者。一般来说,积极所有者如果没有相应的利益补偿都不会主动放弃原有的控制权,自觉成为一个消极所有者。探索和设计一种公有制产权容纳个人产权并允许个人产权市场合约交易的替代政府或行政主管的企业积极所有者的产权制度安排就成为必要。

三、替代性产权制度安排:引入个人产权的企业控制权分配

像国有企业这样的公有制企业的彻底市场化改革有赖于公有产权承认、融合个人产权,这就是说,在企业的国有、集体、乡镇所有权结构中,切入或引进以自然人为主体的所有者或最终能层层分解到自然人的法人所有者,他们是新的积极所有者,接替原来所有权实际已被行政任命的人架空的所有者来执掌企业控制权。这样做,一方面,可保证改革顺利深入,回避在我国目前还很难让人接受的市场化就等于私有化,不是把原有的国有企业资产化成私人企业资产,而是保持原有国有资产存量或者逐步减持国有资产存量同时,引入以自然人为基础的增量资产投入企业来增加企业活力和效益;另一方面,可使企业产权制度安排改革有操作性,即可以将公有制企业里原来一批厂长、书记、经理依据一定条件和资格直接转为持股、控股的积极所有者或通过竞聘和人才市场选聘引入新的积极所有者。

按照西方经济学者看法,市场经济制度基础是私有制,而我们是在利用这个私有制来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但市场化不等于私有化,不是把国有企业化成私人所有的企业。改革实践表明,我国市场化一开始不是通过私有化实现的,而是通过逐步放松管制,无意中引发了竞争性,促成了市场发展,因此,我国市场化是在保持国有企业公有制同时大力发展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如个体经济、乡镇企业、外资企业等参与市场竞争。在这一竞争过程中,大部分国有企业竞争效率较低,结果形成非国有经济比重不断上升,这反而使国民经济保持较高增长率和越来越高的市场化程度。可见,我国的市场化首先来自竞争性,是市场竞争逐步发展出非国有、私有经济(而不是把国有的化成非国有或私有的),而非国有、私有经济飞速发展在迫使国有企业进行市场化改革,这种市场化改革从层面和企业运行层面上有许多措施,从放权到现代企业制度,但收效不大,问题还在原公有产权制度无法成为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微观基础。

发达国家也有所谓的“公有制”企业或公司,但这类企业或公司绝大部分产权最终都能一层层落实到自然人身上,产权是明晰的,是由私人持股、控股或由许多投资公司、银行、基金、保险持股和控股,而这些投资公司、银行、基金、保险也是由众多的约束很硬的自然人组成,如富人、各阶层人士、离退休职工等加人才存在的。不像我们国有企业产权不可能找到自然人来落实,那么国有企业的资本增值或贬值就没人负责,没人承担风险,这就是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晰,没有自然人来落实这一产权,人人所有,但人人却都不是所有者、投资者。其实,即使在改革中发展起来的不少民营企业产权,严格讲也不明晰,如挂靠、戴红帽子或以家庭、家族作为排他性,而不是建立在自然人的排他性上的,结果出现,企业告政府侵权,政府诉企业贪污,或者是父子、兄弟反目或分家等。因此,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我国企业彻底的市场化改革在于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而这一产权制度改革最终指向产权能界定到自然人个人身上,即明晰的个人产权,而公有产权在竞争和运作中可被界定为众多个人产权的集合,从而我们就为像国有企业这样的原公有制企业产权改革找到了替代性产权制度安排的根据,规范和完善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避免了国有企业所有权政府行政化,并为引入个人产权的企业控制权如何分配提供了制度保证。实际上在我国,原公有产权中融合、引入个人产权早已实施,如发行上市的公众股,拍卖中小国有企业给私人等,但问题在于融合、引入个人产权规模还太小,不足以影响原公有制企业所有权结构,原有的所有权行政化问题在公司治理中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扭转,整个公司运作带有很浓的行政级别色彩,如部门臃肿,人浮于事,区分干部、工人身份,追求官位,达到什么行政级别,拥有什么权力,拥有什么待遇和年薪,而并不真正承担企业支出费用、亏损和风险。由于公有产权中的国有资本目前无法也不允许直接转变为个人产权,我们只有在占统治地位的国有资本运营中积极引人所有权多元化结构,而这个所有权多元化结构更多的是以个人产权为主的非国有和私人资本参入份额,因为我国市场化首先得利于市场竞争性,而竞争性又发展出了目前在国民经济中占比例很大的非国有和私人资本,这些是我们在原公有制企业中引入所有权多元化个人产权的主体大军,也是取代政府、行政主管构成企业积极所有者的主力。根据有关研究(方晓霞1999,刘小玄2000,刘伟、李绍荣2001),在各种所有制企业中,具有完全个人产权的个体经济和私有企业效率最高,但规模太小,往往反映不出资本和全员劳动效率,所以把不断发展的私有企业和经济及时切入和引进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公有制企业,是迅速扩大个体经济和私有企业规模,提高全社会资本和劳动效率的良机,从而就有可能彻底消除原公有制企业所有权政府行政化问题,使企业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能真正反映产权制度安排,体现出公司权竞争,能激励和约束经理,而不像现在的国有企业,经理替换权力归政府或组织部门所有,这就可能出现经理想方设法贿赂政府或组织部门官员,以保其位置。这同成熟市场经济中的规范私有公司相比有很大不同,这里经理是通过权竞争上岗,经理努力提高企业绩效是保住自己位置的惟一途径,在这样的企业里,因产权的剩余索取权在董事会手里或干脆就在自己手里,其贿赂成本很高,高到他无法承受。当然这种权竞争除了用手投票可以形成外,还可通过股东用脚投票,抛售股票来形成或通过敌意收购来形成。

无论是目前的关于企业产权、所有制的理论研究文献或我国沿海发达地区企业产权或所有制改革实践都表明,私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绩效远好于国有企业,而且私有和非国有产权或所有制比重不断增长提高了全社会劳动和资本效率,并淡化了行政性干预。因此,在这些市场发达地区正在实践探索对国有、集体、乡镇企业的产权明晰化改制,进一步从原来产权并不十分明晰的多元化所有权结构或混合所有制改制成更多地以自然人为载体的十分明晰的产权结构,亦即:尽可能让经营者、职工和普通公众持股,并且经营者持大股,而所谓“集体股”(国有企业的“国有股”、集体企业的“集体股”、乡镇企业的“乡镇股”,我们这里都暂称为“集体股”)退出越多越好。有人把这称之为设计一种替代性的明晰产权制度安排的两大原则。这样做也完全是不得已逼出来的,因为原“国有”、“集体”、“乡镇”这些公有资产存量一开始无法明晰到以自然人为载体的个人产权上,而由各级政府和行政主管作为这些原公有资产存量所有者来控制企业,行政任命企业领导班子与市场机制背道而驰,貌合神离。各地实践探索也表明,包括国有、集体和乡镇企业的产权明晰化改制中,在原公有存量资产产权不清晰或不知产权所有者和老板是谁的情况下,关键的经营者持大股作为替代和逐步减持或退出“国有股”和“集体股”原则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能有效激励和约束经营者,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绩效,同时企业因产权能落实到经营者、职工、公众等这些自然人排他性基础上,就能明确所有权既对企业有控制权,又对企业有剩余索取权,从而明确关系,真正在公司治理机制中体现出权竞争,即有效的经营者选拔机制,不断有优秀人力资本进入企业。

下面就政府和行政部门转为消极所有者,逐步退出企业,而在企业产权上逐步引人以自然人个人产权为基础的新积极所有者(私人经济、竞聘的企业家、原经营者、职工、公众等)的实践探索,大致概括一下原消极所有者和新积极所有者在企业产权改制设计上对企业控制权分配博弈过程,试图为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公有制企业产权改制实践提供一个较清晰的逻辑操作框架或模式,这一博弈过程可能也是我们必须经历的一场痛苦的产权市场化改革过程。

环节1:从企业产权、所有权上着手,将政府、行政主管公有产权由积极所有权转化为消极所有权,这首先是各级政府和行政主管观念要更新,积极实施自身改革并把企业产权改革作为主要改革目标加以实施。为使企业产权改革比较顺利进行,又有利于企业发展,就必须有一个好的产权改革操作方案,所谓“好”的操作方案是指,政府、行政主管作为积极所有者放弃企业控制权转变为消极所有者,意味着权力和地位丧失,所以,政府、行政主管必须有最大限度的利益补偿,这种利益补偿可能最主要通过对企业提出的产权改革操作方案行使批准或否决权力来实现的,并通过和企业讨价还价来实现的。一开始,政府、行政主管作为公有制企业存量资产所有者或最大股东在产权改制中进入董事会,但这时的产权改制已经是以自然人个人产权为主体的产权多元化改制,政府、行政主管已不是惟一的所有者或股东,虽然还是最大股东,但这个最大股东开始已与企业之间划出了清晰的财产界限,两者的利益开始明确、分离,而且新进入的所有者、持大股的经营者、职工入股、公众持股等以自然人为基础的多元化股权大大提高了对企业资产关切度,积极参与经营决策,对政府、行政主管企业控制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尽管这种制约程度开始并不大或不明确,但确实存在,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如企业高层领导任命,政府、行政主管不能完全自己单方面说了算,因产权这个深层体制上的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带来的利益关系变化,包括国有企业的公有制企业政企就可能水到渠成地自然分离。

环节2:由于不能分解到个人产权的国有企业所有权只能归政府和行政主管,他们必然作为绝对积极所有者对企业有完全控制权,如政府、行政主管一把手一言堂任命企业高层领导。如果观念转变,在国有企业中积极切入和引进多元化个人产权来挽救国有企业日益衰败和效益低下,那么,政府、行政主管对国有企业拥有完全控制权的绝对积极所有权到连决策参与权也没有的绝对消极所有权这两极之间就存在着各种中间状态,而把多元化的个人产权切人和引进原公有产权里就形成了这些各种中间状态,这些中间状态必然影响和抵消原来的控制权。一旦新进入的多元化个人产权所有者拥有的企业所有权股份份额超过某一阀值(从实践看,对不同企业这阀值不同,从10%到50%都有可能),他就必然成为积极所有者,要求对企业有控制权,这时政府、行政主管可能从绝对大股东转化为相对大股东,甚至转化为消极大股东。我们的改革目标就是政府、行政主管成为竞争行业企业的消极大股东,对企业占有各种生产要素转变为占有其价值,而让更多的自然人组成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占有企业生产要素,控制企业的财务和人力资源,承担企业财务成本和经营风险,作为自然人的进人公有产权的持股经营者、企业家、职工、公众他们的经济利益必然依赖积极所有权和对企业的控制权。而这时政府、行政主管作为最大的消极股东其收益权更依赖法律和信用制度,特别是信用,一旦政府、行政主管重视信用(政府、行政主管控制的国有企业最忽视信用,借银行钱不还、赖账)也就能迫使经营者、企业家也重视信用,从而在市场中逐步培育出信用制度,而不是你骗我,我骗你。

环节3:原公有制企业如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方案设计的核心是对新进入的积极所有者的股权安排,根据各地的产权改革实践探索经验以及上市或不上市,设了国有股、法人股、集体股、企业股、经营者股、职工股、公众股等这些基本股权。因国有股要减持,原公有法人股也同集体股一样产权并不明晰,也要减持或退出,而减持和退出是一个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非常复杂问题。为简化问题和讨论方便,本文把国有股、法人股暂且都归到集体股来讨论,目的是如何尽量减持或退出集体股。对国有企业这类公有制企业原有全部净资产经过评估核定后,一般是60%以上界定给各级政府、行政主管,称集体股,是企业最大股东;根据调查,有的企业可能还设有所谓企业股,占10%左右作为企业自身积累,但有的企业并没有设企业股;30%界定给职工,作为企业积累中对职工劳动补偿,称职工基本股。基本股按工龄、岗位职务、基本工资等这些指标量化到个人,这里最关键的是岗位职务在职工基本股中占多少,既要公平,但又不能平均,像企业经营者如董事长、总经理等岗位职务肯定占较多股权,职工股的分配要向经营者和老职工倾斜,要有一定程度集中,而不是平均持有和完全分散,股权相对集中可增强较大股东即经营者、新加人投资者获取企业控制权的动力。有的企业为更好实施职工基本股,还设了职工普通股作为资产增量投入,即职工获得基本股的条件是必须出资入股,那么作为经营者就要自己出更多资金,承担更多风险,才能拿到岗位职务所要求的基本股,这是很公平的,他们有可能成为新的积极所有者来影响集体股。如果职工不入普通股,他应分得的基本股视为弃权。这些股都按“同股同权”参与企业红利分配。各地企业对集体股、职工普通股、职工基本股、企业股所拥有的表决权的大小,什么股承担不承担风险,多大风险,什么股可以保息,甚至退股并不一样,是以企业经营集团和职工为一方,各级政府和行政主管为另一方反复讨价还价,进行博奕的结果,使双方利益达到均衡。各地不少企业在产权制度改革方案设计上,前前后后制定了四五套方案,甚至七八套方案,最终才达成一致。

环节4:以政府、行政主管为一方,以企业经营者、新进入的所有者、投资者、企业职工等为另一方,双方会就原公有存量资本分配比例和新进入的增量资本分配比例进行激烈的讨价还价,企业方面最初提出产权改革方案完全从企业自身利益考虑,如3:7的比例分配,30%是集体股,70%是经营者和职工基本股。如果政府、行政主管积极进行自身机构改革和积极支持企业产权改革,可能会同意这30%的集体股利益补偿,但可能更多的政府、行政主管会断然否决这个方案,认为政府、行政主管应该占大头,比如70%集体股。由于政府、行政主管掌握着产权改革方案的最终决定权,而且谈判中往往不亮自己底牌,所以处在主动地位,而企业方面这时在谈判中看来节节后退,从3:7,退到4:6,5:5,6:4,甚至退到7:3,但企业实际上是在寻找一种政府可接受的妥协方案,才能最终实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方案,企业从一开始提出占大股到后来节节让步,可能是一种公关策略和谈判技巧,目的为了最终能够使经营者、新加入的投资者、职工、公众占到一个较满意的股权比重。虽然政府、行政主管因利益补偿问题一开始持有企业大股或支配性的股份,如60%~70%,但能落实到自然人身上的30%~40%个人产权,尽管在总股本中不占优势,可已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份额,可决定董事会席位数,可有一定的表决权。政府、行政主管虽然可凭借最大股东影响董事会决策,特别是影响企业高层领导职位人事任免,但已不能完全一言堂,如果政府、行政主管凭借大股东比改革前更深人卷入企业经营决策、人事任免,不仅与改革方向背道而驰,得不到上级允许,而且也会妨碍政府、行政主管履行自己政府和行政职责,甚至该职。另外,企业经营者、投资者、职工、公众因利益受到政府、行政主管干预而对政府、行政主管不满和指责,最终影响政府和行政主管形象和利益。虽然一开始的30%~40%股权对企业实施真正公司法人治理可能没有多大影响,但这30%~40%股权却使原公有制财产组织形式开始转化为以个人产权为主体的多元化,而且有新的所有者介入,产生了对原公有产权加以界定的必要,正如周冰等(周冰、郑志,2001)认为,新主体投入的增量资本的产权性质与企业原有产权性质不同,新所有者与原来公有主体的性质越不相同,差距越大,对企业内部产权关系明确界定的要求越强烈,需要界定的程度也越严格、越精确。这也为今后60%~70%的集体股减持和退出提供了条件和环境。那些产权改革走在前列的企业认为,把原公有制企业改制成政府、行政主管拥有60%以上,经营者占40%的股份企业在实践中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首先“国有”、“集体”这一块60%以上仍不明晰,仍不能从根本上调动经营者积极性,经营者仍认为,“我仍是小股东,我为国有、集体干,风险我不担,亏损国有、集体还,我还是吃大户”。所以,不少集体、乡镇这些原公有制企业开始进一步深化产权改革把集体股这一块转让给经营者,使这些企业成为真正私有民营企业,把剩余集体股一次性量化给全体职工、村民等,不设集体股,这时企业资产更加明晰,股本终极所有权为自然人的股东个人,如经营者、职工、村民等,等有条件时,可将股份合作制企业上市。实践表明,这些企业干事的人多了,混日子的人少了;勤俭持家的多了,铺张浪费的少了;管家的多了,甩手的少了;大家忙着跑项目,跑银行,跑市场;抓制度,抓管理,抓人才,企业有了真正独立和活力。

企业产权范文篇7

伴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把整个社会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全新的网络社会,改变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新的经济领域,网络技术正在使经济活动方式发生极大的变化,促使全球经济一体化,形成一种全新的“网络经济”。由于网络经济形态中的产业之间高的渗透性与融合、组织反应的快捷性(快吃慢、新吃旧)、外部经济性、直接性(跳过中间环节)、边际报酬递增(高固定成本与低的边际成本、转移成本的存在与锁定、互补产品效应等)、消费规模的自我膨胀性等特征,给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带来了相应的挑战,基于知识产权的企业战略成为一种必然,其必要性主要表现为网络经济带来的不确定性:

1、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随着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产品之间的模仿、同质化现象异常严重;变革性技术的出现对传统技术和产业的冲击;市场中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加剧企业的研发;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相关标准的改变;突发性事件与公共危机的出现给企业带来了相应的机遇与威胁。这些不可控的不确定因素都迫使企业从长远来规划企业的知识产权,动态地与组织的外部环境相适应,将其纳入企业的战略范畴.

2、内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经济的全球化和组织的无边界化使企业的内部环境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组织内、外部的虚拟协作;员工的多元化与多样化;跨文化管理与本土化运作;员工流动性的加剧;组织内部的竞争与合作等。这些都要求企业加强对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管理,将个人情结(研发人员的成功、市场人员的客户资料、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赢利模式等)转变为公司情结。

知识产权归入企业的战略范畴是完全可行的,企业知识产权的规划、竞争者分析、产业分析、风险评估等与其战略管理是统一同步的,谁拥有知识产权,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知识产权作为企业核心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应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相协调。

二、基于知识产权的管理分析

1、管理模式分析

综观国内外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主要的有三种形式:

(1)集中管理。全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按照统一的知识产权政策进行运作,最大限度地保护总公司的整体利益,在开发、制造、买卖产品的活动中能够工作顺畅,主要体现在知识产权的转移、授权、再授权的管理方式上。也就是说研究开发的费用由总公司预付给子公司,专利权与授权后的所有事宜全部由总公司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统筹负责。如IBM公司,设有知识产权管理总部,其职责是负责所有的与IBM公司业务有关的知识产权事务,如专利、商标、著作权、半导体芯片、布图设计保护、商业秘密、字型及其它有关知识产权的事务;总部下设法务部和专利部,法务部负责相关的法律事务,专利部负责专利事务,下设五个技术领域,每一领域由一名专利律师担任专利经理,对于全球的知识产权,没有设立分支机构的国家,要么由该国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人负责管理,要么由邻近国家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负责。各分公司的知识产权部门除向总部做业务报告外,还需执行总部统一的知识产权政策,并接受总部极强的功能性管理。

(2)分散管理。在知识产权的管理过程中按知识产权本部统一管理下充分授权,主要是针对各研究所和委员会的。各事业部及研究所根据产品特性和自身的现状限制专利件数,决定知识产权的预算,但取得专利后,如何运用知识产权、处理纠纷、对外谈判、提出异议等事务均由知识产权本部统一管理。如东芝公司,除设立国内知识产权体系外,还设有海外知识产权体系,海外知识产权体系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在华盛顿、西岸设立专利事务所;一是在欧美的子公司内设知识产权委员会,负责制定当地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则,定期讨论知识产权问题。知识产权本部则通过各委员会、研究会协调各事业部之间的联系,同时,对各事业部负责知识产权工作的人选有决定权。

(3)行列式知识产权管理。即按照技术类别、产品类别管理知识产权,实行按技术类别管理专利。这样,可避免组织内重复开发技术;配合各事业部的产品策略对专利进行管理。知识产权法务部集中管理授权后的所有事宜,包括权利的运用、谈判、争诉等。法务部通过派本部门人员参加公司内各事业部组成的产品法务会,或根据各项问题组成的作业部会议,了解技术、产品的相关情况,使法务体制贯穿于产品开发至产品销售各个阶段,利用知识产权的法规,提高解决问题的效力。如佳能公司的知识产权法务部按产品类设有4个部门,按技术类设有7个专利部门。

2、管理制度分析

对于企业的知识产权,关键是创造、保护与应用。其管理制度主要体现在:

(1)知识产权的归属

企业的知识产权在遵守国际公约、各国专利法的基础上可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如签定协议:IBM公司与员工签署“有关信息、发明及著作物的同意书”;与各子公司签署“综合技术契约”。要求各员工只要从公司内部取得机密信息,或从前员工完成的发明、著作等创作物中采撷的信息,或因执行职务(业务)而产生的成果,应将这些成果的知识产权全部移交公司所有。社规规定:日立公司的社规规定,员工的职务发明和职务外发明,权利均归本公司所有,业务外发明也必须向本公司报告,根据需要决定需要与否。若员工在岗位期间完成职务发明,而在离职后一年内取得专利权,也应通知公司,由公司决定是否使用该专利;三菱公司规定员工的职务发明,其专利权一律归公司所有,职务外发明和业务外发明根据公司需要与员工协调让渡;富士通公司要求员工从事与公司业务有关的所有发明或研究计划时,产生的发明、与研究有关的专利或实用新型等权利,均应让渡给公司管辖。

(2)对发明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为了营造相应的环境氛围,政府的导向政策对知识产权的产生是非常必须的,但作为运作主体,其激励机制对知识产权的产生更有效。如IBM公司的累计积分制:对不同的成果给予相应的点数,不同的点数赋予相应的现金折现;日本企业的多种表彰:如第一次申请奖,发明申请奖,申请补偿奖,特别功劳奖等。相对与激励来说,约束主要有道德约束,通过诚信、竞业禁止等进行规范;市场约束,通过市场信息公开、加强违约成本等使员工自我规范。

三、企业的生命周期与知识产权战略

随着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知识产权战略是不同的,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应动态地与企业的发展现状相适应,根据企业的技术力量、物质力量、竞争形势、政策环境等采取相应的知识产权战略。如就其中的专利战略来说,企业可发展期运用的有基本专利战略,即抓住关键技术申请专利;文献公开战略,即以先行公开的方式破坏技术的新颖性,使竞争企业无法获得专利;共同开发战略,有利于系统化、大型化技术共同开发,联合开发;专利围网战略,围绕发展新型产品,开发专利;在成熟期采取继续开发已中断的基本专利战略,即对一些失效专利,重新组织开发;收买专利战略,即收买他人专利,保持独占市场优势;交叉许可战略,即与技术水平相当竞争企业进行相互取长补短,横向协作交易;专利与商标相结合战略,即利用专利与商品商标的不同作用,同时申请专利与产品商标;在萌芽期采取引进专利战略,适用于自己无开发基础的产品,引进他人专利,经营效率高、风险投资少。

四、对企业知识产权的SWOT分析

企业产权范文篇8

一、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市属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除国家规定涉及国计民生有关行业的企业外,我市市属国有资本均应以出售、转让、合资或实施破产等多种形式尽快退出竞争领域,同时按照市场经济的需要进一步理顺劳动关系。

二、主要形式

以“两个置换”为主,兼并、合资、破产等多种形式并举。通过产权转让,置换企业的国有资本,实现企业产权的多元化,使企业走向市场;通过解除劳动关系发放安置费或经济补偿金,置换国有企业职工的全民身份,使职工走向市场。

三、基本原则

(一)严把资产评估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二)严把职工安置关,按照政策妥善安置职工;

(三)严把债务处理关,避免悬空债务;

(四)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所有企业产权出售要公开招标拍卖,杜绝暗箱操作。

四、出让方的主要职责

由国资委授权经营国有资产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或企业主管部门)作为企业产权出售的出让方(以下简称出让方)。其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企业产权出售方案;

(二)委托具备资格的中介机构对被出售企业原法定代表人进行离任审计;

(三)委托具备资格的中介机构对企业财务状况和资产进行审计和评估;

(四)清理各类档案文件,组织做好安全保卫工作,保证企业资产在出售过程中的安全;

(五)做好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安置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六)做好对收购方案的审核工作;

(七)会同产权交易中心对收购方的资格进行审查;

(八)为改制后的企业做好服务工作,指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为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九)代政府按《产权转让合同书》规定的条款对收购方实施5年监督和管理;

(十)协助国资部门做好国有资产转让收益的收缴工作,收益上交市财政专户;

(十一)按本规定将出售企业的有关情况报市经贸委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备案。

五、收购方应具备的条件

国内外的公司、企业、其它经济组织和自然人凡具备下列条件的均可购买企业国有产权:

(一)应由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或中介机构出具不低于所购买企业价款的有效资信证明;

(二)必须有按政策安置、分流职工的具体方案和保证措施;

(三)必须提出并落实收购企业后处置所承担债权债务的实施方案;

(四)必须提出收购企业后改善经营、加强管理的具体方案和中长期发展规划;

(五)出让方要求的其它条件。

六、出售企业产权底价、成交价的确定及价款支付

出让方应依据中介机构出具的审计、评估报告合理确定企业产权出售底价。

(一)有多个竞标方的,成交价依产权交易中心招标拍卖结果而定。只有一个收购方的,采取协议转让方式转让,成交价由出让方会同产权交易中心依据评估值初定后报联审会确定。

(二)产权收购方原则上应一次性支付价款。对成交价在1000万元以上一次性支付有难度的可在3个月内分两次支付价款,但首次付款不能低于50%,并为余款支付提供相应财产抵押担保,同时按银行同期利率支付利息。

七、程序

(一)出让方在企业清产核资的基础上提出该企业的产权出售申请;

(二)市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审核企业产权出售申请后下达对企业产权出售申请的批复或意见;

(三)由出让方商市房管局、国土资源局补办房产证、土地证;

(四)由出让方委托中介机构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审计;

(五)由出让方委托中介机构对企业资产进行评估(含土地使用权);

(六)由财政局、地税局负责核销不良资产;

(七)由出让方负责委托律师事务所对有净资产的集体企业进行产权界定;

(八)由出让方责成企业依据《河北省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组织召开职代会或职工大会,讨论通过企业改制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特殊情况由政府涉改部门和企业协商解决;

(九)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审批职工安置方案及拖欠职工工资和欠缴社会保险费及各项伤残补助费用等;

(十)由市财政局负责审批除拖欠职工工资和欠缴社会保险费及各项伤残补助费用以外其他费用的抵扣方案;

(十一)由出让方负责与税务机关落实欠税的偿还问题,并与金融单位协商落实债务;

(十二)由出让方负责确定企业产权出售底价;

(十三)市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初审企业产权出售报告;

(十四)由出让方会同产权交易中心企业产权出售公告;

(十五)由出让方负责组织集体企业职代会或职工大会表决初步确定收购方;

(十六)由出让方会同产权交易中心共同组织公开招标拍卖,确定收购方后草签《产权转让合同书》;

(十七)由市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呈请市企业产权交易联审会联审,其中大型企业和问题复杂企业呈请政府常务会议审定;

(十八)市政府批复下发后由市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产权交易中心组织出让方、收购方正式签订《产权转让合同书》,并由产权交易中心出具《产权交易成交确认书》。由市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国土资源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房产局、财政局与出让方、收购方共同办理包括注册新的企业及税务、社保、房产、土地、其他资产等变更手续。

为加快企业改制进度,出让方及企业可实行“并进工作方法”,即在出售申请获得批复后,在可能的条件下,交叉进行资产清查、产权界定、补办房地产证、审计、不良资产核销、资产评估、购买方资格审查、职工安置方案报批、资产抵扣方案报批、协调金融单位落实债务等项工作。

八、相关政策

(一)关于改制企业的职工安置

国有企业改制为非国有控股企业时,原企业要依法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按规定发给职工安置费或经济补偿金。新企业与职工实行双向选择,对留用职工要依法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国有企业改制为国有控股企业时,企业要依法与职工变更劳动合同,用工主体由原企业变更为改制后的企业,变更并签订劳动合同后的职工不予发放安置费或经济补偿金,职工改制前与改制后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

1.离休干部

(1)离休干部由出让方负责管理。

(2)医药费按上年全市离休干部年平均医药费计算5年,从资产中抵扣后一次性上缴医疗保险机构,由医疗保险机构负责离休干部医药费的管理和支付。

(3)参加统筹的离休干部养老金由养老保险机构负责发放。特需经费、公用经费、福利费计算到80周岁,从资产中抵扣后由收购方一次性上缴出让方,并由出让方负责管理和发放。已完成改制的企业原由收购方管理的离休干部,按照原安置费抵扣数额,扣除实际已经支付的费用及上缴医疗保险机构的医疗保险统筹金后,余额一次性上缴市财政,由市财政将所需特需经费、公用经费、福利费拨付出让方,由出让方负责管理和发放。上缴医疗保险机构的医疗保险费不足部分,由改制资金予以补足。

2.退休人员

退休人员由收购方负责管理。参加统筹的退休人员养老金由养老保险机构负责发放。退休人员的以下费用从资产中抵扣后由收购方按抵扣数额负责管理和发放。

(1)企业负担的福利费计算到70周岁;

(2)60周岁以下的退休人员医疗保险费计算到70周岁;超过60周岁的按10年计算。

3.离岗退养人员

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含5年)的职工可办理离岗退养。离岗退养人员由收购方负责管理,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办理退休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离岗退养人员以下费用从资产中抵扣后由收购方按抵扣数额负责发放和缴纳。

(1)退养费按每人每月290元的标准计算到法定退休年龄;

(2)企业负担的养老、失业保险费按全省上年度社会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基数计算到法定退休年龄;

(3)企业负担的医疗保险费按全市上年度社会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到70周岁;

(4)企业负担的福利费计算到70周岁。

4.承诺等退人员

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含10年)的职工可以办理承诺等退。承诺等退人员由收购方负责管理,达到离岗退养年龄时享受离岗退养待遇。承诺等退人员以下费用从资产中抵扣后由收购方按抵扣数额负责发放和缴纳。

(1)生活费按每人每月218元计算到离岗退养年龄;

(2)达到离岗退养年龄后按离岗退养人员的退养费每人每月290元标准计算5年;

(3)企业负担的养老、失业保险费按全省上年度社会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基数计算到法定退休年龄;

(4)企业负担的医疗保险费按全市上年度社会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到70周岁;

(5)企业负担的福利费计算到70周岁。

5.自谋职业人员

职工本人自愿提出申请要求离开企业自谋职业的,经与企业协商,双方订协议,可办理自谋职业手续。企业与自谋职业的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并发放一次性安置费用,但不再发放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不再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市属企业自谋职业人员的一次性安置费一律按每满一年连续工龄支付963.4元人民币的标准抵扣或计算。从企业资产抵扣的自谋职业人员的一次性安置费由收购方负责发放。

6.解除劳动合同人员

职工本人选择解除劳动合同的,企业按规定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对愿意留在改制后企业继续工作的职工,应按有关规定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对不愿意留在改制后企业继续工作的人员,领取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后,符合条件的可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从企业资产抵扣的解除劳动合同职工经济补偿金由收购方负责发放。

7.特殊情况职工的安置

(1)职工遗属

企业负担的职工遗属补助费按现行标准计算10年,从资产中抵扣,由收购方负责发放。

(2)因工伤残职工

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因工伤残职工由企业发给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10级发放标准分别为24个月、22个月、20个月、18个月、16个月、14个月、12个月、10个月、8个月、6个月的全省上年度社会职工平均工资。

因工伤残被鉴定为1—4级和5、6级的,企业可按月发给伤残抚恤金。职工本人如自愿一次性结清待遇,可按以下标准发给一次性伤残抚恤金,并终止工伤保险关系:1—6级一次性伤残抚恤金标准分别为13年、11年零6个月、10年、8年零6个月、7年、5年零6个月的全省上年度社会职工平均工资;被鉴定为7—10级的,如职工本人愿意自谋职业或者劳动合同终止另择职业,企业可发给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其标准分别为4年、3年、2年、1年的全省上年度社会职工平均工资。

未终止工伤保险关系的因工伤残职工由收购方负责管理,并按国家、省有关规定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抚恤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从资产中抵扣,由收购方按抵扣数额负责发放。

(3)下岗职工

国有企业改制时,其在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与在职职工享受相同的安置分流政策。其中,年龄不够承诺等退条件但工龄满30年的现仍在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可办理承诺等退。

(4)原长病休职工

符合《劳动法》第26条(一)款条件的,企业可与之解除劳动合同,并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和不少于6个月的医疗补助费。医疗期(3—24个月)未满的病休职工,由收购方负责管理。若本人申请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可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领取经济补偿金和不少于6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经济补偿金和医疗补助费从资产中抵扣后由收购方按抵扣数额负责发放。

8.企业改制前拖欠职工的工资、生活费、集资款及利息和拖欠的社会保险费用,从资产中抵扣后,由收购方按抵扣数额负责发放和补缴。

(1)企业改制前拖欠职工的工资、生活费按如下标准确定: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情况下,上岗人员可按其本人应发工资标准抵扣或计算,待岗人员按最低生活费标准抵扣或计算;停产期间,上岗人员按最低工资标准抵扣或计算,待岗人员按最低生活费标准抵扣或计算。企业正常生产或停产由出让方确定。上岗职工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而企业按规定应发未足额发放工资的,视为拖欠,并从资产中据实抵扣或计算;待岗人员按当地生活费标准抵扣或计算。

(2)解决市属改制企业拖欠职工的集资款及利息按如下标准掌握:凡企业经营有盈利且有支付能力的,可偿还本金及按银行同期存款利率分段计算的利息;凡企业经营亏损、需用国有资产或由出让方筹资安置职工的,可据实兑付集资款本金,所欠集资款利息部分不予考虑。

9.自谋职业、解除劳动合同人员的社会保险接续办法

自谋职业、解除劳动合同人员离开企业时,其过去的社会保险缴费年限和个人帐户继续保留,企业和个人欠缴的社会保险费要一次性补缴。实现再就业的自谋职业、解除劳动合同人员,由新的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按规定继续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并按规定缴费的,其前后缴费年限合并计算;未继续参加社会保险中断缴费的,达到退休年龄后按缴费年限计发基本养老金。未实现再就业的自谋职业、解除合同人员,由本人接续社会保险关系后按照个体工商户参保办法参加社会保险并缴费。

(二)关于破产企业的职工安置

市属破产企业的职工安置在清算时应严格按照《破产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执行。为统一标准,保持社会稳定,可在实际安置时参照改制企业的职工安置政策执行。按企业改制政策安置职工的费用与依法清算安置职工的费用差额由市政府筹措解决。按《破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破产企业拖欠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职工集资款、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等从资产变现资金中解决。其它不能列入优先清偿顺序的项目由市政府依法收回的土地变现资金中解决。

为解决市属破产企业无职工托管主体的离退休、离岗退养、承诺等退人员、未终止工伤保险关系的因工致残职工的管理和服务问题,由出让方负责为上述职工代缴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费,发放福利费和生活费等项工作。

(三)关于“事改企”后改制的职工安置

“事改企”后改制的职工安置,可按改制企业的职工安置政策执行。根据《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事业单位转制后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冀劳社[2000]68号)精神,“事改企”单位自改制或破产之日起,在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转入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其档案工资一律封定在改制之日。

(1)事改企前已经离退休的人员,原离退休待遇标准不变。其基本养老金调整按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等五部门《关于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前已经离退休人员待遇调整等问题的通知》(冀劳社[2002]51号)执行。

离休干部的医药费按上年全市离休干部年平均医药费计算5年,从资产中抵扣后一次性上缴医疗保险机构,由医疗保险机构负责医药费的管理和报销;特需经费、公用经费、福利费、误餐补助费计算到80周岁,由出让方负责管理和发放。退休人员由收购方负责管理,其医疗保险费不足60周岁的计算到70周岁,超过60周岁的按10年计算,福利费、误餐补助费计算到70周岁。费用从资产中抵扣,由收购方负责管理和发放。

(2)承诺等退人员、离岗退养人员由收购方负责管理。其生活费、退养费按其本人基本工资(职务工资加津贴)计算到退休年龄;企业负担的养老、失业保险费计算到法定退休年龄,医疗保险费按全市上年度社会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到70周岁,企业负担的福利费计算到70周岁。费用从资产中抵扣后由收购方负责发放和缴纳。

(3)职工遗属补助费按人事部门审批的标准计算10年,抵扣后由收购方负责发放。

(四)市属粮食购销企业职工安置政策及标准另行规定。

(五)关于改制企业的资产处置

1.对逾期3年以上的应收帐款,经财政、地税部门批准后,可按帐面价值的50%冲减资产,债权归收购方所有。有确切证据不能收回的,可按有关规定报财政、地税部门予以核销。

2.被出售企业租赁使用的国有直管非住宅用房,收购方若需要继续租赁,房管部门应允许维持原租赁关系,租赁价位由双方协商;国有企业净资产为零、负数或企业产权出售收益不足以安置职工的,原企业租赁的国有直管非住宅用房经房管部门认可后可一并出售,房产收益的50%可用于安置职工。

3.被出售企业除职工住宅和学校外的非经营性资产应列入改制范围一并出售,也可以留在企业由购买者有偿使用,并交纳不低于该部分资产评估金额同期银行贷款利息的使用费。出让方要加强对这部分资产使用的监督。

4.改制企业职工住宅凡未参加房改的,交由出让方管理。

5.关于改制企业的土地资产问题

(1)被出售企业的用地原为国有划拨土地的,购买者应与县级以上国土资源局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2)改制企业占用的原划拨土地,只要不改变土地使用用途,经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可继续以划拨方式使用;需要改变用途的,需征得规划部门同意,改变用途后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继续维持以划拨方式使用。

(3)改制后企业租赁使用原企业土地的,年租金可在3年内按应交纳租金标准的50%收取,3年后按正常租金收取。

(4)改制后企业需要改变用地性质,须经国土资源、规划管理部门同意,重新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并按规定相应调整土地出让金;对改变用地性质进行经营性质开发的,必须由国土资源部门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公开出让,并按有关规定将增值部分上缴市财政。

(5)出让方将所属企业产权出让的所有收益全额上缴财政部门,专户储存,滚动使用,专项用于国有企业改革。对除土地出让金之外的资产不足以安置职工和抵顶债务的改制企业,可用土地出让金抵顶不足部分。有剩余的要全额上缴。区属企业亦照此办理。

(六)关于改制企业的债务处理

1.安置职工后净资产为正数或零的企业应全额承债;

2.安置职工后净资产为负数的企业,数额不大的可与收购方协商全额承债;负数较大的可与各债权人协商,在债权人同意的前提下可按比例承债,并妥善处理剩余债务;

3.原有欠税由改制后的新企业全额履行纳税义务;

4.诉讼时查封及抵押的资产,符合诉讼核销规定条件的按诉讼核销的程序执行。

5.为减轻市属改制企业债务负担,将市属企业所欠各级财政周转金全部转为国有资本金。

(七)关于企业改制的配套政策

1.在公开招标出售且没有竞购方的前提下,对置换身份后本企业在职职工全员购买有净资产的企业产权并一次性付清价款的,按原定成交价的80%收取。

2.减免相关费用,降低改制成本

(1)评估费按国家规定标准的20%收取。

(2)房产所有权登记费按下述标准执行:住宅:80元/套;非住宅,100M2以下100元/宗;101M2—500M2,200元/宗;501M2—1500M2,300元/宗;1501M2—3000M2,400元/宗;3001M2—10000M2,600元/宗;10001M2以上800元/宗。

(3)工商注册按变更登记收费,土地登记费按标准减半收取。

(4)对因改制而补办房产证、土地证的,免缴逾期登记费。其他各项费用,困难企业均按规定标准的20%收取,改制安置职工后有净资产的企业,按20—50%收取。

(5)凡因企业改制所发生的资产整体转让行为,在办理资产转移手续时,不按交易行为对待。由收购方持市政府批复直接到有关部门办理资产过户手续。县区属企业改制亦照此办理。

3.按秦政[2000]181号《秦皇岛市城市供热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第四款“子女继承父母住房、夫妻住房、夫妻离异、丧偶、下岗再就业人员原缴费单位无缴费义务的,均由用户(现居住人)所在单位负责全额缴纳热费”的规定,改制企业上述人员的取暖费可按3年计算,从企业资产中抵扣。

4.享受改制后抵扣取暖费优惠政策已满3年的市属企业,职工取暖费由改制后企业按《秦皇岛市城市供热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5.对改制企业在厂区内所建的因手续不完善而无法确权的厂房,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处理:一是改制后企业近期有退城进郊规划的,可由改制后企业租赁使用,租金由出让方按评估值参照银行同期利率代财政收取;二是近期没有退城进郊规划的,经规划部门出具符合总体规划的证明后,由土地、房产部门办理确权手续。

(八)其它

1.企业改制后无托管主体职工住宅区的水、电、暖系统必须与生产主体分开,纳入城市统一供应系统。由市自来水公司、电力公司、热力公司按照“成本收费”的原则提出解决方案,切实做好职工住宅的水、电、暖系统的修缮改造及与生产系统的分离工作。

供电、供水部门负责户外(或产权分界点以外)线路的改装工作并负担经费,户内(或产权分界点以内)水表、电表、线路改装工作由供水、供电部门负责,所需经费由企业、用户共同分担。供暖系统可视小区实际、供热管网分布和供热负荷情况采取就近接入集中供暖系统,免收接入费或按原有方式继续供热,由热力公司管理的方式解决。改造修缮工作由热力公司负责,所需经费中户外(或产权分界点以外)部分由企业负担(属热力公司产权范围的,由热力公司负担)、户内(或产权分界点以内)部分由用户负担。由改制企业负担的部分据实纳入改制成本预算。企业为职工住宅区建设的供水、供暖设施和管道以及为住宅区单独供电的输变电设备和线路无偿划拨移交给地方供水、供暖、供电部门管理和维护,移交时应办理产权划拨和过户手续。市审计、财政部门要加强对上述分离生产和生活用水、电、暖供应及修缮改造工作成本项目的审计、审核,努力降低企业改制成本。

2.改制企业的职工住宅区要逐步实行社区化和市场化管理,按市场机制运作,成立物业公司;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可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委托专业的物业公司为生活小区提供服务。

3.为妥善处理先安置职工后处置资产的市属企业的债权债务等遗留问题和确保企业资产安全,由出让方根据企业实际工作的需要,可成立过渡性质的留守处,择优聘用3—5名企业已置换身份的业务骨干作为留守人员。留守处工作人员工资按每人每月500元标准统一支付,留守处可结合岗位分工、责任大小等因素进行二次分配。上述留守人员工资及应由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从资产收益中统筹安排。市属国有企业破产清算期间的留守人员工资参照以上标准执行。企业破产终结或关闭后留守处撤销。

4.关于风险抵押金

(1)零价转让或负数转让的企业,收购方要分档次按比例缴纳抵押金。具体比例如下:资产总额在500万元以下的,按10%;在500万元至1000万元之间的,按9%;1000万元到3000万元之间的,按8%;3000万元至5000万元之间的,按7%;5000万元至1亿元之间的,按6%;1亿元以上的,按5%。抵押金在50万元以下的,要一次交清;50—100万元的,可分两年交清;100—500万元的,可分三年交清;500万元以上的,可在四年内交清。改制后运转正常的,出让方在5年监管期结束后的次年按其交纳数额全部返还给收购方。对出售资产价值较大且改为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的企业,出让方可按改制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入股比例乘以出售资产价值,计收其应交纳的抵押金。其所入股金,可相应减抵抵押金。

(2)收购方用自有住房抵押的可按评估价计算抵押金,将房产证交出让方并办理抵押登记。

(3)抵押金的数额和交纳方式应在《产权转让合同书》中明确。如收购方在收购企业后不按合同约定时间和数额交纳抵押金,出让方有权收回已出售的企业产权。收购方在改制后企业的投入不予退还。

5.自联审会议之后,职工安置方案不再重新审批,改制后企业职工所发生的退休、离岗退养、承诺等退、下岗、工伤、遗属费用抵扣不足等各类问题,均由收购方按劳动法规政策办理并承担相应费用。

6.改制企业职工住房补贴在资产抵扣中一律不予考虑。

7.为避免工作重复,降低改制成本,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由国资办通过社会公开招标方式确定对改制企业进行资产评估的中介机构。

8.改制企业有争议的土地和房产,土地部门和房产部门要集中力量尽快确权,保证改制顺利进行。对权属在短期确难理清的,可将有争议部分暂时剥离,先行出售无争议部分资产。对产权有争议资产待权属确定后,优先出让给原收购方。

9.企业产权出售底价确定后均应公告广招竞购方。有多个竞购方的,按下列程序办理:

(1)由出让方会同产权交易中心对各竞购方进行严格审查和筛选,确定产权竞标方。

(2)由出让方和产权交易中心一道组织竞标,并在竞标结束后,草签《产权转让合同书》。经政府批复后再签订正式《产权转让合同书》。

九、关于改制后企业的监管

(一)关于职工安置监管

1.由出让方承担对用于安置职工抵扣的国有资产监管职能。出让方要切实强化对改制后企业的监管,防止恶意经营,确保职工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维护社会稳定。出让方要定期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报告资产监管情况,报送相关报表。

2.对改制后企业抵扣的职工安置费用监管工作包括:监督改制后企业落实职工安置方案和监管改制中经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按职工安置方案批准抵扣的用于安置职工的资产。

3.改制后企业职工安置监管期从审批职工安置方案开始至职工安置方案落实为止。

4.进入改制程序的企业,在报批职工安置方案时,需要抵扣国有资产用于安置职工的,必须同时报呈按有效资产优良顺序拟抵押的资产名称、数额、存在形态以及资产的使用权证、所有权证等合法有效物权证书,并与出让方草签职工安置抵扣资产抵押协议。有关资产使用权证、所有权等有效物权证书由出让方保管。

5.职工安置费用经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审核后,企业应在厂区内显著位置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一般为14天。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以及出让方要采取全面核查、重点抽查等多种方式,对企业呈报的安置费用进行检查,避免出现错统、误报以及瞒报。

6.改制后企业必须按土地使用权、商业用房、办公用房、生产经营用房、债权的顺序,把优良有效资产优先用于职工安置费用的抵押。

7.市财政开设国有企业改制资金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由财政部门依法进行监管。

8.收购方一次性将职工安置费用全部缴至市财政国有企业改制资金专户的,不再签订安置职工抵扣资产抵押协议。

9.在产权转让合同正式签订之后半个月内,出让方和收购方须依据产权转让合同中转让国有资产和职工安置条款,签订国有企业产权出售安置职工抵扣资产抵押的正式协议。

10.由市经贸委将进入改制程序的企业及时通知土地、房产、工商行政管理等相关部门后,各有关部门立即将改制企业的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等资产权属冻结,不得变更权属,不得抵押贷款。

11.收购方用土地使用权对抵扣的职工安置费用进行抵押的,须采取地上构筑物随地走的办法,土地使用权及相应地上构筑物所有权一并抵押。收购方用房产对抵扣的职工安置费用进行抵押的,须采取地随房走的办法,房屋占地和必要相邻土地及道路占地须一并抵押。

12.收购方与出让方签订的职工安置费用的抵押协议作为土地、房产等相关部门变更土地证、房产证等物权证书的依据。土地部门在为收购方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时,要同时要求收购方将用于抵扣的土地同出让方办理抵押登记手续,该部分土地的他项权利证明由出让方保管。土地部门每户收取500—1000元的抵押手续费。房产部门在为收购方办理房产转移手续时,要同时要求收购方将用于抵扣的房产同出让方办理抵押登记手续,该部分房产的他项权利证明由出让方保管。

13.用于抵扣职工安置费用的国有资产继续由改制后企业使用。改制后企业在用现金全部结清职工安置费用并经出让方、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经贸委核准后,方可拥有该项资产的所有权和处置权。

14.改制后企业不能正常兑付职工安置费用连续超过3个月或一年内累计超过3个月时,由市经贸委、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出让方等部门协商拍卖所抵扣用于职工安置费用的资产,拍卖所得直接划入市财政国有企业改制资金专户。

15.用于安置职工的资产在抵押期间,改制后企业因生产经营需要改变抵押资产使用性质、变卖抵押资产或到银行办理抵押贷款,均须经出让方批准。改制后企业改变抵押资产使用性质或变卖抵押资产的收益,必须首先保证职工安置资金需求。该项变现资金直接划入市财政国有企业改制资金专户。

16.改制后企业破产时,已用于职工安置费抵押的资产,变现后必须专项用于改制职工的安置费用,不得清偿其他债务。

17.出让方要坚持定期不定期监督检查改制后企业职工安置方案实施情况,严格查处违法违规问题,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18.改制后企业要严格落实好职工安置方案,依照法律、法规妥善处理劳动关系,同时要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和出让方要求及时如实填报职工安置报表和资产监管相关报表。

(二)关于改制后企业财务监督

1.改制后企业各股东应按照《产权转让合同书》及公司章程的规定,及时足额注入股本金,并经中介机构出具验资报告;以实物资产投资入股的,须经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改制后企业应将入股情况和中介机构出具的报告报同级财政部门及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备案。

2.改制后企业应按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和控制制度,并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企业产权范文篇9

关键词:产权主体会计权益人力资本人力资源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企业产权主体、产权关系和产权结构的复杂程度不同,对会计记录和和会计处理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从而导致会计权益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

企业产权主体的变迁大体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即单一产权主体、合伙产权主体、股权转让受限制的多元产权主体、股权可以自由转让的多元产权主体以及人力资源介入的多元产权主体。正如科斯所认为的,“会计理论是企业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事实上,会计权益理论的发展与企业产权主体的变迁是密不可分的,企业产权主体的变迁直接决定着会计权益理论的发展及其变化趋势。分析企业产权主体的变迁与会计权益理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于正确认识现代会计权益理论的发展规律,把握会计权益理论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单一产权主体、合伙产权主体与业主权益理论

单一产权主体是一种盛行于商品经济萌芽时期和发展时期的单一的企业产权结构,适用于一家一户的个体经营。此时,会计只有简单的反映和核算功能,其目标是向产权主体(业主)提供其所需要的信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靠单一产权主体已无法满足企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于是出现了合伙产权主体。企业组织形式也由独资企业过渡到合伙企业。合伙企业是一种由两个人以上共同投资、共担风险、按出资比例分享剩余收益、共同监督和管理的企业制度。简单的产权结构安排总是与简单的会计权益理论相适应。这两种产权主体制度是业主权益理论形成的基础。业主权益理论是一种以物质资本产权主体为中心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是业主的,是业主的机构和化身,企业的一切资产、负债和净资产均归属于业主,会计的目的就是要反映业主权益的增减变动情况。因此,采用的会计等式是:资产-负债=业主权益。业主权益理论体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的终极产权观。该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与其所处的经济环境和产权主体相适应。

股权转让受限制的多元产权主体与实体理论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信用体系的建立,市场的扩大和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等,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企业组织形式已经无力满足为进行有效生产所必须的企业资本最低限额,公司制企业便应运而生。股权转让受限制的有限责任公司有别于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公司与公司的产权主体是两个不同的实体,公司作为法人在法律上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在经济上也是独立于产权主体而存在的实体。按照实体理论,会计反映的是公司内部资产的价值运动,而非产权主体个人的经济活动,公司资产是公司对其产权主体的债务,负债是其对产权主体的债权,利润和亏损是对产权主体所提供服务的价值的衡量。其会计等式是:资产=负债(债权人权益)+业主权益,资产被定义为能够带来某种经济利益的资源,它不能再想当然地认为属于企业产权主体和经理,负债是公司的特定义务,当公司破产清算时,法律规定债权人拥有优先求偿权。在实体理论下,债权人和企业产权主体在所有权上取得了同等的地位,所不同的是两者在经营管理和收益分配权上的差异。一般认为,实体理论主要适用于股权转让受限制的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组织。随着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产权数量的扩大和产权主体的多元化,股份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股权可以自由转让的多元产权主体与剩余权益理论

由于股权转让受到限制的有限责任公司产权主体的数目有限,导致公司规模的扩大也受到了限制,并且由于其多采用家族式管理,从而排挤了那些在管理企业方面有能力、有才干的人士,阻碍了专业经理层的形成,从而难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最终导致了这种产权结构向股权可以自由转让的股份有限公司的变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种典型的“集体产权结构”。乔治?斯托布斯首先提出剩余权益理论。该理论的重心在于对公司普通股股东利益的关注,一般来讲,普通股股东拥有企业利润和净资产的剩余权益,财务报表应披露这方面的信息。在资产负债表中,应单独列出普通股股东权益,并与优先股权益和其它股东权益区分开来;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中也要将普通股股东利益与其他股东利益区分开来列示。剩余权益理论的观点是介于业主权益理论和实体理论之间的一种会计理论,其会计等式可表示为:资产-特定权益=剩余权益。该理论的实质是为普通股股东进行投资决策提供更有价值的会计信息,因此,是一种新维持原始产权主体尤其是维持普通股权益的会计理论。由于在维护产权主体利益方面有所偏向,因而剩余权益理论算不上是一种完美的会计权益理论。

上述各种会计权益理论是在企业产权主体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与特定产权主体相适应的会计权益理论模式。但是以上各种会计权益理论模式均以物权关系为基础,即以产权主体、债权人等投入企业的物质资本为收益分配的前提,而人力资本这一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要素的价值作用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人力资本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获得充分、合理的肯定与关注。

人力资源介入的多元产权主体与会计权益理论的新发展

人权主体的新发展知识经济使企业产权主体发生了重大变化,产权主体的重心逐步由物质资本向人力资本转移。如果说产权观念的产生是产权关系的第一次革命,而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产权关系的第二次革命的话,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产权关系将迎来它的第三次革命,那就是人力资本所有者将凭借他们拥有的知识和付出劳动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产权主体。土地、资本与劳动被古典经济学称为社会生产的三大要素。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在人类不同的发展时期,这三大要素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围绕企业的产权,要素的所有者不断地进行着重复的博弈,博弈的结果决定了产权分布。由于稀缺性的要素往往在社会生产中扮演着决定性的关键角色,使得这些稀缺性要素的所有者在重复博弈中也会取得优势地位,并借此取得社会生产中的支配性产权。在奴隶社会,拥有大量稀缺性劳动力的奴隶主成为了产权主体;在封建社会,地主凭借其对稀缺资源——土地的所有权成为最主要的产权主体;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成为制约社会生产发展的关键要素,而资本家就凭借其对资本的所有权成为商品经济时期最主要的产权主体。千百年来,这种在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讨价还价从来没有结束过,只是不断地达到暂时的均衡,然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各要素之间相对地位的变化,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博弈。但是,以往的博弈结果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无论是奴隶主、地主还是资本家,都是以物质资本所有者的身份牢牢地占据着产权主体的支配地位,劳动者基本上只是在物质资本所有者的支配下得到仅仅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而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知识经济社会,人力资本——作为社会稀缺性要素将超越物质资本成为社会生产的关键。人力资本对企业利润的贡献将超过物质资本,这将使得拥有知识的劳动者逐渐在产权的连续博弈中取得优势地位,凭借其知识和劳动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企业的主要产权主体。这是生产力发展对产权分配影响的必然结果,也是人本主义观念和人权关系在企业产权关系中的具体体现。

21世纪企业会计权益理论的新发展

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会计权益理论是资本雇佣劳动、物质资本至上的权益理论。21世纪,物质资本在企业中的地位将相对下降,而人力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上升。原来物质资本至上的地位将被知识资本、人力资本所取代。

现存会计权益理论的局限性。现存的会计权益理论是以物质资本的所有者为服务对象,以保障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权益为出发点和宗旨,站在投资者和债权人的立场上,记录和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进行管理和决策,强调物质资本的所有者和债权人的核心地位。现存的会计权益理论对人力资源价值认识不足,仅将人力资源投入作为企业经济活动的一项费用、成本在企业的帐簿中简单地予以列示,且一直游离于资产负债表之外,从未被纳入会计报表中。同样是作为契约方的经理人员、雇员等的权益在会计报表中丝毫得不到体现,会计报表完全为物质资本所有者服务,计算的最终指标就是反映物质资本所有者权益的净利润,而将利息、工资等其他利益当事人的收益都混在有关成本、费用中反映。因此,知识经济时代必须改革现存的会计权益理论模式,建立反映人力资本权益的“混合权益”这一新型会计权益理论模式。

赋予人权主体所有者权益的理论依据。按照古典经济学的观点,资本、技术和劳动是一个企业存在的必不可少的三要素,在这三要素中,技术和劳动均是人力资源创造的社会财富,人力资源是社会财富唯一的创造者,离开了人力资源就无所谓技术和劳动了。物质资本本身也是人力资源创造的社会财富,离开了人力资源物质资本本身不能发挥任何作用。因此,仅有债权人和所有者让渡的物质资本是远远不够的!很难设想仅仅有物质资本而缺乏人力资本的参与,企业能够顺利地运行并产生利润。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曾经指出,剩余价值是由可变价值(V)——劳动者所创造的!所以人力资源对企业而言是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

21世纪,一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未来获利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将不是其物质资本的如何殷实,而是取决于一个企业能否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队伍、良好的管理体制以及团队精神。人力资源所掌握的知识、技术,代表的先进生产力和管理能力正成为决定一个企业的优劣乃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关键因素。

人权主体会计权益理论的特质——“混合权益”。人力资本是所有资本中最为复杂的一种,其权益的确定在理论界还是一个有争议的新问题。一般认为股东是剩余权益索取者、债权人是固定权益索取者。那么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权益应该属于那一种类型呢?由于人力资本不可分割地属于其载体,人力资本所有者对其人力资本拥有“自然”的控制权,而且人力资本所有者自身代表的先进生产力和掌握的知识不可能“自然”地让渡给企业,企业要想合法地使用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劳动,就必须象使用债权人和所有者投入的物质资本必须赋予他们一定的权益一样,也必须使人力资本所有者也成为企业某类权益持有者。笔者认为人力资本所有者应该是混合权益的索取者。因为,一方面人力资本所有者平时从企业中定期取得固定报酬——工资,所以体现为固定权益索取者;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对人力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排他性的占有特权,企业合法地占有了人力资源的使用价值,人力资本给企业创造的价值远远高于其按期取得的固定收益,这些超额价值为企业占有。所以企业必须赋予人权主体一定的对剩余价值的索取权。企业赋予人权主体所有者权益的类型应该是介于固定权益和剩余权益之间的混合权益。

参考资料:

1.谭劲松、邱步晖,“试论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变迁与会计的发展”,《财务与会计》,2000

企业产权范文篇10

1.1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缺少有利的外部环境

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必然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本文讨论的知识产权管理外部环境主要是指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及中介市场机构。由于中国的经济市场化时间不长,无论是法律保护机制还是市场运作机构都还不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缺少有利的外部环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自身的缺陷。1980年我国才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984年才开始实施第一部《专利法》。目前虽然已经制定了较为全面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并应实际之需作过调整和修改,但是,我国的《专利法》、《商标法》、《版权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表现出一些本身的不合理性。例如,专利法规定的专利审批期限过长,专利费用过高,导致企业往往因害怕在专利申请中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而浅尝辄止。实践中,专利审查机构由于不受期限的约束,常有任意拖延专利实质审查时间的情况出现。专利的审查期限过长往往使得申请的专利技术丧失先进性,损害了申请人的利益,打击了申请人的积极性。

(2)知识产权司法机关执法不力。法律的保护不仅在于立法的完善,更重要的是依赖于有力的执法。然而调查表明,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指责更多地集中于司法机关的执法不力。法院与仲裁机构在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的处理中无法达到及时、正确的裁断要求,使得侵权纠纷中无法及时确定权属,打击侵权行为。这里除了由于司法机构、组织制度原因造成的工作作风拖沓、办案效率低下问题,同时也有司法机关人员的专业知识欠缺的原因。(3)行政机关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行政权力在中国社会有其深刻的文化心理优势,由此企业普遍对行政机关存在高期望值。然而,行政机关由于体制因素而效率低下,同时,行政机关由于在司法中的地位,对严重的侵权而致犯罪的行为,缺乏防止措施和指控的权限;法院在刑事责任的追究中,按分工习惯,又将此类审判交由刑庭,而普通的刑庭往往缺乏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能力。因此企业经常反映难与管理机构打交道,而且很难适用刑罚手段来保护自己,打击侵害者。

(4)中介市场很不完善。市场经济中,中介机构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知识产权管理这种专业知识要求很高的市场中,专利机构、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等中介机构应发挥应有职能。知识产权机构不仅可减少企业申请或注册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同时还可抓住侵权行为的要害,收集有利证据打击侵权。然而我国的知识产权中介机构缺乏,人员素质难以满足相应需求。

(5)市场上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泛滥。由于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不健全,加上过去中国实行成果管理的科技管理体制的惯性影响,导致中国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泛滥,甚至有时达到公开化。例如,有人就错误地认为“盗版”行为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利:“在中关村,凡有真的几乎就有假的,对畅销品来说,往往假的数十倍、百倍于真的”。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很多时侯只能是无可奈何。

1.2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意识不强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比较晚,知识产权管理意识比较弱。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企业能真正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在内部建立知识产权制度、运用制度为自己的技术开发和企业发展服务的还不多,更别说一些中小企业了。北京大学的一次调查表明,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有5.9%的企业“无机构也无人负责”,“有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负责”的仅占21.6%.其它地区及传统企业的情况就更严重了。②专利的申请量少,质量不高。据调查,中国有70%以上国有大中型企业、95%以上小型企业没有专利申请。1996年,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在专利八大部类中,国外来华申请发明专利已有五个部类,超过半数,而我国为数不多的专利申请中,技术含量和水平远不及外国专利,更谈不上向国外申请专利,有意识地建立专利网和专利壁垒来保护这些成果。“863”计划仅20%的成果申请了专利,多数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公布于众,有些成果是国外还没有的,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为没有申请专利而拱手让人了,申请的专利和论文的比例大致是1:80.③知识产权的管理大多停留在保护层面,还没进入资本化运作。例如,我国的上市公司年报摘要的报表附注中披露无形资产具体构成的公司从1995年~1998年在逐年增加,但1999年披露无形资产构成的公司比例突然下降。1999年我国共有上市公司424家,披露无形资产的仅有173家,而披露的无形资产构成主体是知识产权。研究发现不披露无形资产构成的公司的无形资产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贡献要小于披露无形资产构成的公司,同时市场对披露无形资产构成的公司无形资产的定价要高于未披露的公司。这说明我国企业还没有认识到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对吸引投资的巨大作用。

1.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缺乏战略规划

国内除了像海尔、北大方正等极少数企业对知识产权有比较系统规范的管理外,绝大多数企业还没有认识到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性,更谈不上从战略上进行规划,企业关注的仍是有形资产的管理。1996年5月,中国专利局对7省市的调查发现,每个大中型企业每年科研成果超过百项,但申请专利的却寥寥无几。北京大学刘剑文博士组织的调查表明,北京市仅有21.6%的高新技术企业“已制定”或“正在考虑制定”本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大部分企业都处于未制定的状态。没有专利战略,就不能保证科研开发的各个环节,包括选项、立项、专利申请规模、专利保护及其策略和产业化顺利进行。许多企业不知道对专利文献的利用,很少进行专利文献检索,造成低水平重复研究。由于缺乏战略高度的规划,许多企业成果只申请了中国专利而造成技术流失,专利申请后利用率很低,产业化、商品化程度低。此外,还很容易导致陷入专利“陷井”与“雷区”,侵犯了别人的专利权,不仅要支付高额赔偿,甚至导致企业破产。深圳市某厂的产品属荷兰菲利浦公司在中国获权的专利保护范围,被诉侵权,不但自行销毁了模具和侵权产品,还要支付巨额赔款。

1.4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缺乏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规章制度

良好的知识产权管理需要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规章制度。然而,调查表明,我国企业目前涉及知识产权问题时大多是通过聘请律师帮助解决,大多数企业还没有认识到专业机构的设置和利用以及配置专业人员,没有设置专业人员从事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研究及开发,同样也缺少严格的规章制度来对知识产权管理加以指导。例如,北京大学的调查表明,在企业与雇员是否签订保密协议的问题上,有7.8%的企业“无任何保密规定”,29.4%的企业“仅在企业内部规章中规定,无专门协议”。许多企业商标档案的管理与企业的其他档案进行合并管理,而没有专门的商标档案制度和对商标的申请、印制、保管及续展进行规定。

1.5缺乏知识产权管理与运作的人才

1999年,我国拥有专利工作者约一万余人,平均每13万人中才有一名懂专利的人员。国内很少有企业有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有关知识产权的管理均当作法律事务处理,缺少能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与企业业务紧密结合的专业人才,导致许多专利申请后无人管理,未能充分利用。我国过去科研与生产相分离,企业仅仅是生产基地,科研开发主要由大学、研究所承担,由国家进行计划分配,导致企业研发能力薄弱,而大部分科研成果累积在高校、研究所,不能产业化、商品化;同时,也缺少精通知识产权管理与运作和专利许可业务的专门人才把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系起来。

2原因分析

我国知识产权管理水平落后固然有其历史的原因,如我国实行市场化经济的时间短,企业的精力大部分集中于体制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无法顾及知识产权管理等。但是,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来自全世界企业的激烈竞争,我们不能仅拿这些作为借口,必须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根源,才能做出正确的对策。前述我国知识产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多而且复杂,有些问题恰恰又是其它问题存在的原因,综合起来可分为企业行为体现出的问题和制度缺陷导致的问题。

2.1企业行为方面体现出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企业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即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行为方式及结果。例如,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缺少主动性,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缺少战略等。在发达国家,知识产权的管理受到极大重视,视为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为什么我国的企业却不大重视呢?原因之一是过去体制的惯性影响。我国过去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成果管理体制,转向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制的时间较短,人们还受过去成果管理体制的惯性影响,从而对知识产权管理缺乏了解和认识,取得的研究成果往往不是申请知识产权保护,而是以等方式处理。原因之二是企业缺乏知识产权管理的积极性。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行为从无到有、从被动到主动的变迁,其动机是受行为变迁所带来的利益驱动。只有行为人分析到行为的结果能带来巨大的利益时,他才会采取行动,从而发生行为变迁。我们可把企业的行为变迁分为两种: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诱致性变迁是行为主体受巨大利益的诱导而产生的自发性行为变迁;强制性变迁是政府制定法律规章,强制企业发生行为改变。一方面,诱导行为变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为这要受行为主体现有知识与经验、认识能力和学习能力等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不完善,削弱了企业实施知识产权管理取得的收益,导致企业缺少进行知识产权管理的积极性,从而又延长了企业行为的变迁过程。所以,要解决我国企业目前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通过政府制定适当的法律规定,强制企业的行为发生变迁,这样可大大缩短这一过程。原因之三是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匮乏,导致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供给不足。人才匮乏既是存在的问题,又是企业某些行为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过去科研与生产相脱节,大量科研人员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科研力量不足,导致企业知识产权的形成来源不足;另一方面是我国实施市场经济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时间较短,通晓知识产权法律和知识产权资本化运作的人员很少,这导致企业可能还认识不到知识产权管理能带来的巨大收益,或者认识到了,但由于缺少相关的人员而不知如何着手采取行动。例如,我国很多企业认识到商标的巨大经济效应,只单纯花费巨资做广告,但由于商标的价值内涵及商标的许可运作知识缺乏,反而导致短期行为,产生不良后果。

2.2制度方面导致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上面的分析表明,制度缺陷是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行为方面存在问题的更深层次原因,其产生的影响更为深远。因为制度是决定人们相互关系的、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性规则,制度的缺陷会增大人们在知识产权活动中的交易费用,缺少激励人们实施知识产权管理的利益动因。没有法律制度保护知识产权所有者的收益,人们不仅缺少知识产权管理的积极性,相反,还会因侵害他人的知识产权而不受处罚而产生仿造、假冒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等。我国知识产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由于制度方面的原因引起的。那么,造成我国知识产权制度方面缺陷的原因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对制度的形成进行分析。制度不是天然就有的,制度的形成与完善是一个不断变迁的过程。制度变迁的路径要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前者是指一群(个)人在响应由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性变迁;后者是指由政府法令引起的变迁;自发性制度变迁通常也需要政府行动来加以促进。诱致性制度变迁是在获利机会的诱导下利益各方长期博弈的结果,其变迁是缓慢的,而强制性制度变迁则可由政府直接颁布法令实现。而且,如果诱致性创新是新制度安排的惟一来源的话,那么一个社会中制度安排的供给将少于社会最优。因为自发性制度变迁通常也需要政府行动来加以促进。企业内部的知识产权管理规章制度的形成主要是诱致性制度变迁,它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这也是我国企业内部知识产权管理规章制度目前仍不健全的原因之一。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外部环境则主要是强制性变迁,依靠政府颁布的法令。然而我国政府过去阶段的任务重心是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而政府本身的机构改革有些滞后,这造成一方面立法不完善,另一方面政府机构效率低下,执法不力降低了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作用。我国企业当前正面临着加入WTO带来的激烈国际市场竞争,依靠缓慢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不能适应当前需要,必须通过政府完善知识产权法令,加快政府机构改革,实现强制性制度变迁。通过强制性的制度变迁,实现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行为的强制性变迁。

3政策建议及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要解决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中目前存在的问题,首先就是要加强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的相关制度,形成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行为变迁;加大知识产权管理的知识供给;同时,企业自身也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和行动。

3.1政府在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上要发挥更大作用

第一,政府应加强与发达国家知识产权方面的交流,了解世界知识产权法律、政策方面的新进展。从而加强和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立法,制定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知识产权政策和法律。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的执行规范,一方面要加强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的改革,制定严格的工作规范,提高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和人员素质;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制度规范,制定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规定,企业进出口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定,企业竞业禁止规定等。第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由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涉及的法律法规较多,知识产权本身的专业性很强,使得这方面的执法难度较大,而我国执法人员的水平也有待提高。因此,司法、执法部门应注意加强与技术专家、知识产权法律专家的沟通,聘请他们担任专家咨询顾问并协助解决疑难案件。第三,政府可引导和加强知识产权中介机构的建设。在初期,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对中介市场加强管理和指导,并逐渐放开,通过行业自律和市场化运作,促进知识产权中介市场的完善。第四,政府应加速我国专利信息网络的建设,尽早建立开通互联网络向公众提供专利说明书全文、法律状态查询。选择一些有条件的省市建立远程可视审查会晤系统,方便和加速专利审查。建立多功能的知识产权文献馆,提供知识产权自动检索、知识咨询,提供专题培训等,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

3.2企业应成为知识产权保护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