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状态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19:53:13

情绪状态

情绪状态范文篇1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长期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农村,由家中其他长辈或父母其中一方抚养的儿童。不同研究者对留守儿童的年龄界定差异较大,一般有18岁以下、16岁以下、6—14岁、6—18岁、0—14岁等多种界定方法。[1]根据父母外出情况,农村留守儿童可以分为父母双方都外出、父亲一方外出、母亲一方外出三种情况。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留守儿童进行了大量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研究者大多从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视角出发。从研究视角来看,研究者们普遍假设留守儿童是有问题的群体,加之各种媒体中频繁出现的关于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的统计数据和典型案例,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将留守儿童看成问题儿童的印象。并不是所有的研究者都认定留守儿童在各个方面存在问题,一些研究者发现儿童的学习成绩和学习问题与父母是否外出打工没有明显关系,甚至一些留守儿童在学习信心和学校效能感方面还略高于父母在家的儿童。一些研究表16MoralEducationChina明,尽管亲子分离为留守儿童带来不少困难,但儿童个体自身成长的力量也是不容忽视的,不同留守儿童表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一些留守儿童具有较高的心理复原力(心理弹性)。为了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心灵状况,2014年10-12月,“上学路上”公益组织对我国东部、中部、西北、西南的六个省市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从亲子沟通、学业学习、课外生活、情绪状态等方面,反映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与心灵状况,重点关注不同留守儿童之间的差异,系统分析地区、性别、学习、生活等因素对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的影响。本调查采用自编问卷,对我国东部、中部、西北、西南的六个省市农村地区的3—5年级小学生进行了调查。发放问卷2218份,回收有效问卷2131份,回收率96%。在2131份有效问卷中,东部地区的问卷来自山东省的4所小学,共323份,占15.2%;中部地区的问卷来自河北省的2所小学,共301份,占14.1%;西北部地区的问卷来自甘肃省陇南市的6所小学,共455份,占21.4%;西南部地区的问卷来自贵州省、广西省、云南省的11所小学,共1052份,占49.4%。本调查通过询问家人外出打工情况判断被调查的学生是否为留守儿童以及留守的类型。具体说,对于“家里有哪些人长期(半年以上)在外或经常(每月或每星期)外出打工(可多选)”这一问题,选择“无人外出”或“哥哥或姐姐外出”的被判断为非留守儿童(父母均在身边);选择“父亲外出”“母亲外出”“父母都外出”被判断为留守儿童。调查采用情绪词自我评估的方法,了解学生最近一段时间的情绪状态。调查采用二维模型的分类,选用了20个情绪词,分为四组。其中,第一组为描述积极高唤醒情绪的词汇,包括开心、愉快、轻松、好奇、有信心5个词汇,对应的潜变量命名为“愉悦度”(Pleasure);第二组为描述积极低唤醒情绪的词汇,包括镇定、平静、舒适、满意、有安全感5个词汇,对应的潜变量命名为“平和度”(Peaceful);第三组为描述消极高唤醒情绪的词汇,包括伤心、害怕、紧张、忧愁、心烦意乱5个词汇,对应的潜变量命名为“烦乱度”(Disorder);第四组为描述消极低唤醒情绪的词汇,包括寂寞、孤独、无聊、迷茫、缺乏信心5个词汇,对应的潜变量命名为“迷茫度”(Confusion)。在调查中,对每个情绪词,要求学生判断其与自己最近情绪状态相符合的程度,按照1-5的等级做出判断:1—最不符合、2—不符合、3—不确定、4—比较符合、5—完全符合。将属于同一潜变量的5个词汇的得分计算平均值,作为衡量该潜变量大小的数值,分别称为“烦乱指数”“迷茫指数”“愉悦指数”“平和指数”。根据5等级评分的规则,各种指数的最低分为1分,最高分为5分,低于2.4分判定为符合程度较低,高于3.4分判定为符合程度较高。“烦乱指数”“迷茫指数”高于3.4分,表示学生烦乱度和迷茫度较高;“愉悦指数”和“平和指数”高于3.4分,表示学生的愉悦度、平和度较高。“烦乱指数”“迷茫指数”“愉悦指数”“平和指数”四个潜变量的内部一致性系数(a系数)分别为0.643、0.697、0.559、0.542,基本达到心理测量的要求。

二、结果与分析

(一)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

对比本调查将父母外出情况分为“父母均在”“父亲外出”“母亲外出”“父母均外出”四种情况,其中,“父母均在”的情况为非留守儿童,其他三种情况是留守儿童的三种类型。非留守儿童和三类留守儿童四个情绪变量的分值见表1。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在迷茫指数、烦乱指数、平和指数三个变量上,父母外出四种不同情况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愉悦指数这一变量上,父母外出四种情况之间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图1显示了非留守儿童和三类留守儿童在情绪状态四个变量上的得分情况。根据图中数据,并参照差异检验后的多重比较,可得出以下结果:1.在烦乱指数方面,非留守儿童的得分均显著低于三类留守儿童的得分(即烦乱程度较低),母亲外出留守儿童的得分显著高于父亲外出留守儿童的得分,与父母都外出留守儿童的得分差异不显著,反映与父亲外出相比,母亲外出对儿童烦乱度的影响更大。2.在迷茫指数方面,非留守儿童的得分均也显著低于三类留守儿童的得分(即迷茫程度较低),母亲外出留守儿童的得分显著高于父亲外出留守儿童的得分,与父母都外出留守儿童的得分差异不显著,反映与父亲外出相比,母亲外出对儿童迷茫度的影响更大。3.在愉悦指数方面,非留守儿童的得分与三类留守儿童之间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三类留守儿童得分之间的差异也不显著,说明父母是否外出以及外出的不同情况对小学阶段农村儿童的愉悦度没有显著影响。4.在平和指数方面,非留守儿童的得分与父亲外出、父母外出两类儿童的得分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与父母都外出儿童的得分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父亲外出儿童的得分与母亲外出儿童的得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与父母都外出儿童的得分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这一结果说明,父母都外出的孩子在平和度方面不如其他儿童。总体来看,留守儿童的迷茫度和烦乱度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更可能表现出寂寞、孤独、无聊、迷茫、缺乏信心、伤心、害怕、紧张、忧愁、心烦意乱等情绪。这一结果与罗静等人对留守儿童研究的评述[2]相一致。

(二)农村小学儿童情绪状态的性别差异

不同性别农村儿童四种情绪状态的描述性指标见表2。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1.在烦乱指数方面,不同性别农村儿童之间的差异显著(t=-3.6,p=.000),具体说,女性儿童的烦乱指数(2.93)略高于男性儿童(2.80)。这一结果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一致。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女性儿童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早于男性儿童,也可能是因为女性儿童遭遇到更多的现实不利条件。2.在迷茫指数方面,不同性别农村儿童之间的差异显著(t=-2.364,p=.018),具体说,女生的迷茫指数(2.73)略高于男生(2.64)。这一结果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一致。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女性儿童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早于男性儿童,并更早地思考有关未来生存条件的问题。3.在平和指数和愉悦指数方面,不同性别农村儿童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并且都达到较高水平(分别为3.5和3.7,均超过3.4),说明农村儿童的平和度和愉悦度总体上处于良好的水平。不同性别农村儿童在四个情绪变量中得分超过3.4的儿童所占比例见表3。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女性儿童烦乱指数高于3.4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儿童(25.4%>19.8%);女性儿童迷茫指数高于3.4的比例略高于男性儿童(17.6%>15.9%);女性儿童的愉悦指数高于3.4的人数也高于男性儿童(75.4%>65.8%),女性儿童平和指数高于3.4的比例与男性儿童基本相同。

(三)农村小学儿童情绪状态的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农村儿童情绪状态的描述性统计量见表4。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在烦乱指数和迷茫指数方面,不同地区农村儿童之间的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在平和指数和愉悦指数方面,不同地区农村儿童之间的差异也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广泛的地区差异说明农村儿童情绪状态受到与地区有关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方文化和生活习俗、地区自然条件、不同地区的家庭教育方式等。不同地区农村儿童在四个情绪变量中得分超过3.4的儿童所占比例见表5。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烦乱指数方面,高于3.4的比例最高的是西北地区;在迷茫指数方面,高于3.4的比例最高的也是西北地区;在愉悦指数方面,高于3.4的比例最多的是东部地区;在平和指数方面,高于3.4的比例最多的也是东部地区。根据这一结果,可以推测,西北地区存在更多导致农村儿童出现烦乱和迷茫等消极情绪状态的不利因素;而东部地区则存在更多导致农村儿童出现愉悦与平和等积极情绪状态的有利因素。图2呈现了不同地区农村儿童在四类情绪状态上的得分情况。根据图中数据,并参照差异检验后的多重比较,可得出以下结果:1.在烦乱指数方面,除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以外,其他地区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具体说,东部和中部地区学生的烦乱指数较低,西北和西南地区学生的烦乱指数显著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烦乱度越高,说明儿童对现实生存条件越不满。2.在迷茫指数方面,东部和中部地区学生的迷茫指数较低,西北和西南地区学生的迷茫指数显著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迷茫度越高,说明儿童对未来生存条件的前途越不明确。3.在愉悦指数方面,除中部和西北地区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以外,其他地区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具体说,东部和中部地区学生的愉悦指数较高,西北和西南地区学生的愉悦指数明显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4.在平和指数方面,东部地区学生的平和指数较高,其他三个地区明显低于东部地区。综合来看,西北和西南地区农村儿童的情绪状态明显比东部和中部地区儿童的消极,这一状况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四)与父母见面或联系次数对留守儿童情绪状态的影响

在三类留守儿童中,有11.1%的学生与父母每月见面3—4次,32.7%的学生一年能见父母5次以上,11.7%的学生一年能见父母3—4次,29.4%的学生一年只能见父母1—2次,15.1%的学生一年都见不到父母。按照全国6102万农村留守儿童总数测算,全国约有近1794万农村留守儿童一年只能见父母1—2次;有921万孩子一年都没有见过父母。分析结果表明,一年内与父母见面次数越少,儿童的烦乱度越高。(见图1)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年见面5次以上”与“每月见面3—4次”两种情况下,儿童的烦乱度没有明显差异,但“一年见面3—4次”儿童的烦乱度显著高于“一年见面5次”以上的儿童。与父母联系次数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烦乱度有显著的影响,总的趋势是,一年内与父母联系次数越少,儿童的烦乱度越高,与父母几乎每天联系的儿童烦乱度最小。(见图2)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年内与父母没有联系的儿童,其烦乱度竟然小于见面次数在每月3—4次、每年3—4次、每年1—2次三种情况。说明长期与父母不联系使得儿童的情绪状态受父母的影响减弱。但其中所蕴含的亲情的缺失可能是更为深刻的,而且是难以弥补的。

三、讨论与建议

从总体上看,农村儿童的迷茫度和烦乱度处于中等水平,而平和度与愉悦度处于较高水平。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与非留守儿童在愉悦度方面差异不显著,在平和度、迷茫度、烦乱度三个方面的差异显著。根据情绪状态的二维模型,愉悦度属于“积极-高唤醒”的情绪状态,这一情绪状态一般在个体感知到当前生存条件比较有利、不存在明显危机的情况下产生,主要功能是使个体愿意关注外部环境中出现的新情况,以维持当前有利生存条件能够持续。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愉悦度方面差异不显著,并达到较高的水平,说明从总体上看,农村儿童对自己当前的生存状态是比较满意的。平和度属于“积极-低唤醒”的情绪,这一情绪状态一般在个体对未来生存条件的前途比较明朗和乐观的情况下产生,主要功能是使人避免产生盲目的行动,从而导致对未来有利的生存条件产生干扰。父母都外出的留守儿童在平和度方面显著低于其他儿童,说明父母都外出导致儿童对未来生存条件产生不确定感。烦乱度属于“消极-高唤醒”的情绪状态,这一情绪状态一般在个体感知到当前生存条件的状况不利甚至存在明显危机的情况下产生,主要功能是促使人产生某种应激行为,以改善当前不利的生存条件。三类留守儿童的烦乱度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说明留守儿童对当前生存状态不满意。迷茫度属于“消极-低唤醒”的情绪状态,这一情绪状态一般在个体对未来生存条件的前途不明确甚至比较悲观的情况下产生,主要功能是使个体从现实中回避和退缩,以获得必要的时间和空间来思考最有利的应对策略。三类留守儿童的迷茫度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说明留守儿童对未来生存状态不自信。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和性别差异。针对这一情况,需要探讨导致地区差异和性别差异的原因,尤其需要对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农村儿童给予充分的帮助和关注。根据与父母见面次数对儿童迷茫度和烦乱度方面的影响,留守儿童的父母至少每年应与孩子的见面1—2次;与孩子的联系次数至少应保持在每月3—4次以上,最好每周不少于2次。针对留守儿童所面临的不利生存条件,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帮助他们。几点建议是:(1)研制留守儿童生活与心理状况监测标准,对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心理状况进行系统、持续的监测;(2)在农村地区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中心,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在生活和心理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3)对农村学校的教师进行关爱留守儿童的专项培训,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辅导,促进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亲子沟通和情感联结;(3)在进城务工人员输入地区建立针对留守儿童父母的心理援助中心,帮助他们增强生活的乐趣和信心,加强与自己孩子的沟通和交流。不管采取何种辅助措施,生活中总会存在困难和挫折。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导致困难或挫折的外部突发事件中,个体的不同应对方式对自身情绪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进一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在困难或挫折情境中的应对方式,不仅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解释不同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差异,而且可以为改善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提供一个新思路。

作者:李亦菲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学校咨询研究所

参考文献:

情绪状态范文篇2

关键词:教师情绪教学活动

在教学活动中,不少教师可能会有这样的体会:每当上课情绪状态好时,就会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轻松自然。可谓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课下准备十成,课上能讲出十成,甚至会超水平发挥。学生也听得兴趣盎然,与教师配合默契。课堂气氛活跃,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上课时情绪状态不好,就会思路模糊,语言阻塞,吃力呆板。无论如何总觉得不顺手。课下准备十成,课上只能讲出七八成,甚至更少。学生则是反映冷淡,注意力分散,启而不发。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当然不会好。这反映出教师的课堂情绪状态对教学水平发挥和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人的情绪,从心理学上讲,是一种人脑的生理机能,是与人的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最基本的自身体验。人的情绪状态则是这种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心理体验形态。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两极性。即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当一个人的需要(在现在社会里主要是社会性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状态,如满意、愉快等;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状态,如不满、悲伤等。二是蔓延性。某种情绪状态的产生,开始是指向一定对象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蔓延到与原指对象相关或无关的其他事物。形成在一段时间里无一定指向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形态。三是感染性。某人的一定情绪状态对周围的人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好的情绪状态产生积极的影响,不好的情绪状态产生消极的影响,并且会因周围的人与某人关系的疏密而受不同程度的影响。四是一定的支配作用。某种情绪状态对人的行为表现有一定的支配作用,致使其所有的情感体验无不打上这种情绪状态的烙印,表现在一个人处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中时,会看什么都顺眼,想什么都顺心,做什么都顺手。这就能促进人的活动能力;若处在消极的情绪状态时,则会看不顺眼,想不顺心,做不顺手。这样就会抑制人的活动能力。古人所谓“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而喜”,就说明了一定的情绪状态对人的行为表现的支配作用。

基于人的情绪的以上特点,作为一名教师,其工作具有特殊性,只有通过语言交流和感情交流来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因而教师的情绪对学生会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对年龄较小的学生,影响会更大。并由对学生自然情绪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学生的行为情绪—听课情绪和学习情绪。学生的行为情绪再进一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对于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下面主要从两方面谈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怎样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

首先,要具有高尚的政治思想修养。高尚的政治思想修养主要表现为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热爱和敬业精神。鲁迅先生说:“教育后代是一种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工作”。从事教育工作就意味着奉献和牺牲,忠诚是一种信念,热爱属于志趣;信念而至于志趣,就会产生对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理想追求等均由极大的激励作用。它能促进教师的行为需要始终指向社会性需要这一目标,并把社会性需要转化为自身需要,从而产生并保持对行为对象(教学活动)的持久的积极的情绪状态。因此,教师高尚政治思想修养是保持其积极的情绪状态的最根本的内在动因。

情绪状态范文篇3

【论文摘要】教师的情绪状态是其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心理体验形态。它是影响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一是要有高尚的政治思想修养,二是要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

在教学活动中,不少教师可能会有这样的体会:每当上课情绪状态好时,就会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轻松自然。可谓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课下准备十成,课上能讲出十成,甚至会超水平发挥。学生也听得兴趣盎然,与教师配合默契。课堂气氛活跃,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上课时情绪状态不好,就会思路模糊,语言阻塞,吃力呆板。无论如何总觉得不顺手。课下准备十成,课上只能讲出七八成,甚至更少。学生则是反映冷淡,注意力分散,启而不发。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当然不会好。这反映出教师的课堂情绪状态对教学水平发挥和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人的情绪,从心理学上讲,是一种人脑的生理机能,是与人的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最基本的自身体验。人的情绪状态则是这种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心理体验形态。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两极性。即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当一个人的需要(在现在社会里主要是社会性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状态,如满意、愉快等;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状态,如不满、悲伤等。二是蔓延性。某种情绪状态的产生,开始是指向一定对象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蔓延到与原指对象相关或无关的其他事物。形成在一段时间里无一定指向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形态。三是感染性。某人的一定情绪状态对周围的人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好的情绪状态产生积极的影响,不好的情绪状态产生消极的影响,并且会因周围的人与某人关系的疏密而受不同程度的影响。四是一定的支配作用。某种情绪状态对人的行为表现有一定的支配作用,致使其所有的情感体验无不打上这种情绪状态的烙印,表现在一个人处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中时,会看什么都顺眼,想什么都顺心,做什么都顺手。这就能促进人的活动能力;若处在消极的情绪状态时,则会看不顺眼,想不顺心,做不顺手。这样就会抑制人的活动能力。古人所谓“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而喜”,就说明了一定的情绪状态对人的行为表现的支配作用。

基于人的情绪的以上特点,作为一名教师,其工作具有特殊性,只有通过语言交流和感情交流来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因而教师的情绪对学生会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对年龄较小的学生,影响会更大。并由对学生自然情绪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学生的行为情绪—听课情绪和学习情绪。学生的行为情绪再进一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对于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下面主要从两方面谈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怎样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

首先,要具有高尚的政治思想修养。高尚的政治思想修养主要表现为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热爱和敬业精神。鲁迅先生说:“教育后代是一种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工作”。从事教育工作就意味着奉献和牺牲,忠诚是一种信念,热爱属于志趣;信念而至于志趣,就会产生对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理想追求等均由极大的激励作用。它能促进教师的行为需要始终指向社会性需要这一目标,并把社会性需要转化为自身需要,从而产生并保持对行为对象(教学活动)的持久的积极的情绪状态。因此,教师高尚政治思想修养是保持其积极的情绪状态的最根本的内在动因。

情绪状态范文篇4

【关键词】审美审美活动情绪因素

一、情绪在心理活动中的作用

从心理学的视角来说,情绪主要是人们对于某种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包括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因此一般被定义为“是一种由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包括体验、生理和表情的整合性心理过程。”有机体因为需要满足与否产生不同的情绪形式,人的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境下,将引起满意、愉快、喜爱、赞叹等肯定情绪;相反,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则会产生不满意、苦闷、哀伤、憎恨等否定情绪。可以说,情绪是衡量人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的一个指标。情绪“能够放大内驱力的信号,从而更强有力地激发行动”,但是不确定的情境状况对情绪的动机功能产生增力或减力,呈两极对立状态。一般来讲,“需要得到满足时产生肯定情绪是积极的、增力的,可提高人的活动能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否定情绪是消极的、减力的,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情绪对人类各种活动的驱动、影响取决于主体当下呈现的情绪状态,积极的情绪状态产生增力作用,驱使事情快速、健康地发展;反之,就会产生消极作用,延缓,甚至阻碍事件继续发展。审美作为人类高级精神活动的一种,当然也受主体情绪的影响。主体在获得审美体验过程中,他的情绪状态对审美活动的持续性,以及可能取得的预期效果都会产生难以预测的影响,因此研究审美活动就不能忽视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情绪因素。

二、心境状态对审美的影响

人类生活中充满着各种情绪。欣喜若狂、满腔怒火、悲痛欲绝是情绪在短时间内的强烈爆发,这属于情绪状态分类中的激情。激情容易使主体丧失理智,无法很好控制事件的发展,但是激情持续的时间短促,对事物的破坏影响只是短时间的。舒适愉快、焦虑不安、孤独恐惧属于“心境”情绪状态。心境是一种“持续的、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散性,它并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因此“心境”情绪状态对人类活动,尤其是对精神活动、心理活动的影响远远大于激情的影响。审美活动是一种具体的、复杂的、动态的个体心理活动过程,审美感受是初始阶段,而“心境”主要是通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左右人们的审美感受来对审美活动起反衬或烘托作用的。当主体处在某种心境当中,他的情绪状态容易感染所要关注的对象。在进行审美活动的过程中,人的审美感受具有很大的主观能动性,心境的反衬或烘托,往往使审美对象感染上各种不同的感情色彩,而主体心境是因为需要满足与否产生的,这就决定了主体心境在不同时期的多样性。因此在审美过程中,不同时期主体情绪状态的不同就会使主体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有一段关于栎树的描写很能说明问题。

主人公安德烈公爵隐居乡间的某天,在视察梁赞庄园时穿过一片树林,看到同一株栎树,在安德烈公爵眼中却呈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形象。在安德烈公爵眼中,之所以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栎树形象,关键在于主人公不同时期的不同情绪状态。我们知道,有机体当下情境的情绪状态对主体各种活动,尤其是心理活动起着驱使或左右的作用,安德烈前后截然不同的情绪状态左右着他的审美体验,心境状态使他的审美趣味发生改变,从而改变他的审美感受。我们经常处于某种心境状态下,这种持续时间比较长且具有弥散性的情绪状态往往诱导主体审美趣味发生变化,改变主体的审美感受,这就是为什么同一个主体在不同时期或不同主体欣赏同一个客体会有不同审美感受的原因之一。

三、审美情绪在审美中的作用

主体的心境状态左右着审美感受的获得,而主体的审美情绪则左右审美继续进行的方向。审美情绪是指“在审美情境下,人在物质需要、精神需要能否满足时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这种体验,伴随着机体的生理变化。”审美情绪强调在审美情境下所产生的情绪状态,强调与日常生活情绪的距离。在审美情境下,审美主体要有效拉大与审美客体间的距离,保证审美体验的无功利性,使审美情绪向审美情感转化、流动,满足主体精神愉悦、情感升华的审美追求,比如危险情境下引发的崇高感,惨痛情境下激发的壮美感,愉快情境下产生的优美感等等。

主体进行审美活动是内在审美需要的驱使,无论能否满足审美需要,审美主体都要产生相对应的肯定或否定的情绪状态。只不过满足审美需要时,主体肯定的情绪状态产生增力作用,保证审美活动继续顺利发展下去,从而达到最高的审美境界——“悦志悦神”;当主体的审美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产生的否定情绪状态会产生减力作用,将审美主体拉回现实生活,中断审美活动的继续进行。

我们知道,艺术家以自身对人生的感悟创作角色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艺术加工自身的生活体验,再现、提炼、升华自己的情绪记忆从而创作艺术形象。艺术家“能记住自身的喜怒哀乐和情绪体验,特别是遭遇到相似的境遇,他的情绪体验会反复地重新浮现”。审美主体是以艺术品为媒介对艺术家的情绪、情感等思想性内容进行体验与共鸣,审美本身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审美主体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满足多种审美欲求,获得多种审美体验,其中就包括审美情绪体验。“再创造”时的情绪体验必然会受到作品原有情绪的影响和制约。比如读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词,就摆脱不了悲慨沉郁的苦闷之情;而读苏轼的“大江东去”之类的词,胸中升腾的必将是雄浑豪放之情。虽然各个审美主体产生的感受会有深浅、强弱之分,但是决不会有人将“春花秋月”的婉约凄美读出“惊涛拍岸”的雄壮之情。审美情绪也具有增力或减力的性质,审美主体需要控制审美情绪对审美活动的左右作用,否则就有可能中断审美活动的“再创造”过程。

四、结语

总之,审美活动是一种体验式的高级精神活动,它必然摆脱不了情绪因素的参与,尤其是情绪具有的对人类心理活动的驱使、调配作用,以及情绪本身所具有的肯定或否定性质,它能左右审美活动的效果。可以说,审美的性质决定着研究审美必须从情感着手,而情绪的功能、性质和审美活动的独特特点也决定着,研究审美断不能忽视情绪因素。

参考文献:

[1]郭亨杰,宋月丽.心理学教程[M].南京: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8.150.

[2]孟昭兰.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392.

[3]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57.

[4]黄希庭,郑涌.心理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83.

情绪状态范文篇5

关键词:双通道心理账户;消费决策;消费挥霍程度;影响因素;痛苦消减

研究基础

本文主要变量包括消费习惯、双通道心理账户、情绪状态和消费决策,在研究基础中将阐述主要变量的内涵,试图把握变量间关系,从而有利于问题的提出。

(一)双通道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体现了人们在进行消费决策时的认知过程,它是指人们在做出消费决策之前评价消费行为花费的成本以及带来的收益,并根据整体效用决定是否做出消费决策。而双通道心理账户是有关心理账户的理论之一,主要聚焦于支付现金带来的负向作用、消费利益带来的正向作用以及两者的互动作用。现金成本将带来消费的痛感,而获得商品将带来消费的快感,两者互相叠加形成消费效用。因此,在双通道心理账户中主要存在两种作用,即快乐消减作用和痛苦消减作用。快乐消减作用是指消费带来的快乐被支付现金带来的痛苦消减的程度,痛苦消减作用是指支付现金带来的痛苦被消费带来的快乐消减的程度。而快乐消减和痛苦消减的程度随着商品特性、个人特质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当个人的快乐消减程度较小,而痛苦消减程度较大时,其在消费决策中感受到的快乐大于痛苦,因而通常会做出更多消费决策。反之,当个人的快乐消减程度较大,而痛苦消减程度较小时,其在消费决策中感受到的快乐小于痛苦,因而通常会做出更少消费决策。在不同商品中,个人感受到的快乐消减、痛苦消减程度同样有所不同,因此这也决定了面对不同商品,不同个体将做出不同消费决策。李爱梅等(2012)基于双通道心理账户理论对于消费者决策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先付费后消费的快乐弱化系数更小,而先消费后付费的痛苦钝化系数更小;奢侈品的快乐弱化系数更大,而生活必需品的痛苦钝化系数更大;吝啬型消费者的快乐弱化系数更大,而挥霍型消费者的痛苦钝化系数更大。惠钧阳(2020)探究了移动支付方式对消费者双通道心理账户与消费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选择移动支付的消费者而言,面对扫码与付款码支付两种方式,其一般存在不同的双通道心理账户系数,这一系数对消费行为与后续体验会产生重要影响。如果选择付款码支付,则消费者更倾向于进行非理性消费,同时更易获得快乐感受。

(二)消费习惯

消费习惯是指个人在生活过程中积累形成的消费规律,通常来说,个人以往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以及社会总消费水平都将影响消费习惯。而消费习惯将对每一次消费决策产生影响,这是因为个人更喜欢熟悉的事物或场景,而厌烦不熟悉的事物;同时消费习惯是基于个人情况长期积累而形成的,因此通常能够做出最合适的消费决策。在以往消费习惯的研究中,共经历过五个阶段:通过消费频率探索消费习惯,如对某个商品的消费频率;通过划分频率强度探索消费习惯;探索不同频率强度的消费者特征,如收入、价值观等;探索消费习惯形成的原因;根据消费习惯制定相关营销策略,通过迎合消费者达到营销目的。由此可见,在消费习惯的相关研究中,主要将消费频率作为反映消费习惯的指标。然而在实际情况中,消费习惯具有多种维度的内涵,如消费挥霍程度能够体现个人习惯的消费金额和频率。因此,本文主要采用消费挥霍程度代表消费习惯。

(三)情绪状态对消费决策的影响

在个人认知决策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因素之一便是情绪状态。多数研究认为,个人在消极情绪下的认知决策更谨慎,对事物的评价更客观、更接近事物的本质;而在积极情绪下的认知决策较不谨慎,对事物的评价通常高出事物的本质。悲伤情绪则是刺激个人进行消费的重要因素,当个体处于消极情绪时,其希望通过其它行为补偿自己,因而便会试图借助消费削减消极情绪,激发积极情绪。因此,此时的消费者更容易做出与平时相反的消费决策。根据宝洁研究院研究数据表明,95%的消费者购买行为是非理性购买,只有5%的购买行为出于理性,这说明了非理性情绪主导了个人对消费行为的选择与判断。而在商业实践中,多数商家已经广泛采用情绪策略来刺激个人消费行为,如通过激起焦虑情绪售卖相关产品。目前在探讨情绪状态对消费决策影响的研究中,对情绪的划分更加细致,如悲伤、快乐、平静等。有研究表明,在悲伤情绪下,个体更依赖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决策,这可能是因为在悲伤时,个体认为自己当前没有准确做出决策的能力,因而通常更愿意借助以往的判断。而在快乐情绪下,个体更愿意收集更多信息以准确做出判断。将这一结果推论到悲伤情绪对消费决策的影响便会发现,当个体处于悲伤状态时,其更依赖以往的消费习惯决定本次消费决策。当个体处于快乐状态时,其会全面考虑商品特性以做出更好决策。因此,在不同情绪状态下,个体有不同决策特点,从而影响个体的消费决策。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设计

通过对现实情况和变量概念的把握提出研究假设,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设置情景实验以获取分析数据。

(一)问题的提出

消费挥霍并不是一次性行为,而是个体长期形成的消费习惯。当个体在以往消费中较为吝啬时,表明个体更愿意积攒钱财而非消费,因而可推断其通常不会做出消费决策。而随着消费挥霍程度的增加,表明个体以往的消费行为更频繁,因而可推断其更容易做出消费决策。因此,过往消费挥霍程度能够正向促进消费决策。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1:消费挥霍程度显著促进消费决策。在双通道心理账户中,个体将为购买商品付出金钱、丧失快乐计为成本,而将购买商品带来的快感计为收益。在做出消费决策之前,个体将比对购买商品的成本和收益以形成消费效用,并根据效用决定消费决策。根据前文所述,双通道心理账户可划分为快乐消减、痛苦消减和消费效用。快乐消减是指在消费过程中因付出金钱成本而使得快乐减少;痛苦消减是指在消费过程中因获得快感而使得痛苦减少;消费效用是指快乐消减和痛苦消减的叠加。因此,当个体需要做出消费决策时,便会根据以往消费挥霍程度决定本次消费的快乐消减程度和痛苦消减程度,并得出最终消费效用,以此决定是否做出消费决策。由此可见,消费挥霍程度需要通过双通道心理账户才能对消费决策产生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2:双通道心理账户在消费挥霍程度和消费决策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在不同情绪状态下,个体认知决策路径不同,因此便有可能影响最终消费决策。由于个体是追求快乐的,当处于快乐状态时,其不需要从消费中额外获得快乐,因而此时的消费决策更理智;当处于悲伤状态时,其需要通过消费追求快乐,因而此时的消费决策更不理智,更脱离以往的消费习惯。因此,在不同情绪状态下,个体消费决策有差异。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3:情绪状态调节双通道心理账户在消费挥霍程度和消费决策的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二)研究设计

本文研究目的可分为三个层次:其一是探究在顾客消费实用品时,消费挥霍程度对消费决策的作用;其二是探究双通道心理账户在消费挥霍程度和消费决策的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其三是情绪状态在双通道心理账户的中介作用中的调节作用。因此,本文将探究有调节作用的中介关系,主要包括:探究双通道心理账户如何影响消费挥霍程度对消费决策的作用;探究情绪状态如何调节有中介作用的变量关系,以及调节在何时产生影响;深化对消费挥霍程度与消费决策关系的理解,探究在哪种情况下关系最强,哪种情况下关系最弱。

实证分析

(一)分析方法

本文通过情景实验法收集研究数据,实验过程中共召集了422名被试,其中男性135名,女性287名。422名被试在5年之内未参与过类似实验,同时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能够完成实验中的操作。之后将422名被试划分为高兴情绪组、平静情绪组、悲伤情绪组,剔除未能成功诱发其情绪的被试,以及对实用品的理解与其他人不一致的被试,最终剩余被试378名,男性112名,女性266名。在正式实验中,通过播放特定视频诱发被试的特定情绪状态后,观看结束后回答关于被试的消费挥霍程度、消费决策、双通道心理账户和情绪状态评定等问卷。之后由被试选定是否购买该商品,以及购买该商品后的心理感受。在整个实验完成后,共收到114份高兴情绪组问卷、129份悲伤情绪组问卷、135份平静情绪组问卷。

(二)实证分析

在完成问卷回收后,本文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首先将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从而初步检验假设,结果如表1所示。根据表1可知,消费挥霍程度与消费决策的相关系数为0.177,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消费挥霍程度与消费决策确实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情绪状态与消费决策的相关系数为-0.174,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情绪状态与消费决策确实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快乐消减、痛苦消减、消费效用与消费决策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32、0.443、-0.591,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双通道心理账户与消费决策确实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消费挥霍程度与快乐消减、痛苦消减、消费效用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24、0.119、-0.208,系数均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消费挥霍程度与双通道心理账户确实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情绪状态与消费挥霍程度的相关系数为-0.129,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情绪状态与消费挥霍程度确实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由此可见,相关分析初步确定了研究假设中的关系,因此可通过进一步回归分析进行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检验。在检验过程中,首先需要检验消费挥霍程度对消费决策的作用是否显著;其次检验消费挥霍程度对双通道心理账户的作用是否显著;再次检验双通道心理账户对消费决策的作用是否显著,以此判断中介作用是否存在;最后检验情绪状态与双通道心理账户的交互项对消费决策的作用是否显著,以此判断调节作用是否存在。本文首先检验以快乐消减为中介变量时的变量关系,数据结果如表2所示。根据表2可知,消费挥霍程度对消费决策的作用系数为0.153,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消费挥霍程度显著促进消费决策。消费挥霍程度对快乐消减的作用系数为-0.204,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消费挥霍程度显著抑制快乐消减。在同时引入消费挥霍程度和快乐消减后,消费挥霍程度对消费决策的作用系数变为0.049,系数不再显著;快乐消减对消费决策的作用系数为-0.502,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快乐消减显著抑制消费决策。由于消费挥霍程度的作用不再显著,说明快乐消减起到完全中介作用。情绪状态*快乐消减对消费决策的作用系数为0.039,系数不显著,说明当中介变量为快乐消减时,情绪状态的调节作用不显著。之后将检验以痛苦消减为中介变量时的变量关系,数据结果如表3所示。根据表3可知,消费挥霍程度对消费决策的作用系数为0.161,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消费挥霍程度显著促进消费决策。消费挥霍程度对痛苦消减的作用系数为0.108,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消费挥霍程度显著促进痛苦消减。在同时引入消费挥霍程度和痛苦消减后,消费挥霍程度对消费决策的作用系数仍然为0.108,系数显著性略有下降;痛苦消减对消费决策的作用系数为-0.418,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痛苦消减显著抑制消费决策。由于消费挥霍程度的作用依然显著,说明痛苦消减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情绪状态*痛苦消减对消费决策的作用系数为-0.063,系数不显著,说明当中介变量为痛苦消减时,情绪状态的调节作用不显著。之后将检验以消费效用为中介变量时的变量关系,数据结果如表4所示。根据表4可知,消费挥霍程度对消费决策的作用系数为0.172,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消费挥霍程度显著促进消费决策。消费挥霍程度对消费效用的作用系数为0.188,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消费挥霍程度显著促进消费效用。同时引入消费挥霍程度和消费效用后,消费挥霍程度对消费决策的作用系数变为0.049,系数不再显著;消费效用对消费决策的作用系数为-0.572,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消费效用显著抑制消费决策。由于消费挥霍程度的作用不再显著,说明消费效用起到完全中介作用。情绪状态*消费效用对消费决策的作用系数为0.023,系数不显著,说明当中介变量为消费效用时,情绪状态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综上所述,H1、H2成立,H3不成立。

结论

情绪状态范文篇6

关键词:情绪化情感调控歌唱心态

情绪是在感情这个基本态度之上,随心理内外条件而随时发展变化的表象,是人格的基础和重要保障。通俗地讲,情绪化是指一个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遇事非大喜则大悲,容易因小事而大发脾气。不过,情绪化也极容易让人因喜乐而手舞足蹈。快乐时的天真烂漫,固然让人感染了喜悦,满心欢喜;但愤怒时的火暴脾气,却也令人避之不及。情绪化的人不是不愿控制他们无端的情绪,而是根本难以控制,他们往往身不由己。

在众多的声乐学习者中,就有一些易受到情绪化影响的人们。如果说情绪化之中的细腻敏感可以帮助歌唱者更好地处理歌曲的感情,那么同样,无端的情绪变化则会使歌唱者本人都始料未及。对于声乐这样一个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取得进步的学习过程来说,情绪化的负面影响较大。情绪和情感是建立于生理基础之上的一种主观心理活动。歌唱者的情绪——喜、怒、哀、乐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其发声和演唱。因此,我们可以说声乐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受着“情绪”这一特殊心理因素的影响或支配。①

从心理学的概念来看,人的气质可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与抑郁质四种类型。一般来说,多血质与胆汁质属于外向型,黏液质与抑郁质属于内向型。②情绪化的人群一般都分布在前两个类型里。就积极的方面来说,情绪化人群性情开朗活泼、喜活动、爱交际,对声乐老师提出的要求敢于大胆去做,能够较快地取得进步;就消极的方面来说,情绪化人群容易急功近利,产生一些违背学习规律的想法,在达不到这种超阶段的成绩时又会滑向极端,以致丧失学习声乐的信心,导致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过犹不及”,说的是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标准,做事达不到或超过这个标准都得不到预期的结果。对于情绪化的人们来讲,这个字眼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天生的热情与冲劲使得他们在声乐学习的起始阶段有着超出常人的刻苦精神,无论是课堂布置的必背歌曲,还是老师随口说的每天跑步一个小时,他们都会严格地执行。在声乐学习的初期,情绪化人群中的绝大部分都认为自己可以成为歌唱家,这明显违背了声乐学习的科学规律,即:“过”。接下来的结果就是,声乐学习进程中螺旋型的进步幅度不能满足其高标准的要求,挫败感油然而生,内心的多愁善感会催化这种负面情绪使之变质为自卑等多种消极情绪,即:“不及”。

那么这种特殊现象之本质究竟是怎样的?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人的情绪化在声乐学习中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歌剧艺术片《江姐》中江姐的饰演者杨维忠曾经说过:“神韵和味道是学不来的,就像有的花朵天生就开着与众不同的颜色。”这说的就是,每一个歌唱者拥有着独特的内在而能够表现出各式各样不同的音乐形象。应该说,具有鲜明个性的声乐学习者,是能够唱出与众不同的风格的,并且他们对老师所列举的那些抽象的言语比较敏感,比如:“天灵盖好像打开了,与天空连接在一起”“脚下仿佛是万丈深渊,气息不断地往下沉”等。这其中包含的心理、生理感觉是非常微妙的,需要学生有较好的悟性。那么什么是“悟性”呢?在声乐课堂上,“悟性”就是调动自己的思维,迅速做到教师所描绘的那种感觉。情绪化的人多数都有这份悟性,因为敏感的天性和细腻的感情,使得他们心中往往积累着丰富的情感沉淀,这些情感沉淀来自其自身对周遭生活的体验,那些对其他人来说可能是微不足道的景物或事件的细节,对有着敏感性格的人来说,会引起清明透彻的心灵感触,他们会将这些事物自然、习惯地印在脑海中。正所谓“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这些从生活中亲身体会到的情绪和情感经过日积月累和潜意识的加工,便成就了丰厚的情感沉淀,易情绪化的人群仿佛拥有一个机能的“情感库”,无论老师要求什么样的感觉,只要在“情感库”中,从这些丰富多彩的积累中调出来就可以尽情地二次体验了。

就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从纯生理的神经系统的“S-R”模式(刺激与反应模式)到有经验的介入的“S-O-R”模式,是学界所认可的转变。研究人类,需要后一个模式“O”涉及的“经验”,这不仅包括个人的遗传经验,而且包括实践经验。对刺激的反应通过经验“O”的介入而产生,然而经验的不同,意味着反应的差异,它的有效性受到实践的证明和支持。这时,刺激源是主体自身的体验及周围的生活,中介“O”是主体的审美体验,反应“R”是主体的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和影响审美的所有经验作为中介一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个理论就可以解释声乐作品《铁蹄下的歌女》的最后一部分,“谁甘心做人的奴隶,谁愿意让乡土沦丧……”不同人的演唱体现着不同的艺术感受。鉴于这些积极的影响,笔者建议,所有的声乐学习者都应该怀着敏锐的心来感受和发现生活,将值得留念的细节印入脑海,以便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与审美体验,为建立健全“情感库”打下良好的基础。杨维忠教授曾经说过:“花是通灵性的,它不会忘记吹过它耳边的每一缕风,洒在它身上的每一滴水,以及和它说话的每一个手势和眼神。”让我们像这花儿一样,拥有一颗细腻而美好的心灵。

情绪化在声乐学习中也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第一,最大的弊端就是渗入性格的“情绪化”,最明显的表象就是不稳定性,其中许多声乐学习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心情烦躁或焦虑等过激情绪成为主要情绪时,声乐学习者往往会出现喉咙发紧、软腭僵硬等情况;而当自卑、空虚、失望等一些颓废情绪出现时,则会出现发声管道扩张不够,音高偏低等现象。情绪化的声乐学习者如果不注意调控自己的情绪,绝大部分都容易出现这两种极端情况。如此频繁地出现极端情绪,会严重阻碍声乐训练,更会对学习者的信心产生打击。

第二,情绪化的人们天生的冲动造成了轻易的急功近利心理,急于求成的他们误认为只要刻苦努力,就可以在两三个月中达到别人三五年的成就。其实“欲速则不达”,而声乐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些操之过急的行为往往会造成一些不成功的经历。累积形成认知偏差,使之自认为不需要继续努力,反正以往的努力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这特定时期中的情绪化人群实际上比一般人渴求更多的成就润泽,而他们自己却往往出于回避挫折的动机否定自身潜意识中的成就渴求。艺术是时间的结晶,尤其是声乐艺术更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打磨。歌唱艺术如同登山,登得越高越困难,凡有志献身声乐事业的青年,必须具备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巨大而持久的耐心,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又怎能坚持走过这漫长的通往成功的路途呢?在音乐界,有关歌唱的心态问题已经被人们所重视。沈湘先生就要求学生在演唱时要保持稳定状态,在动中求静,无论音域、语言、情感上如何变化,心态总是那么平静、松弛。喻宜宣教授在《几年来音乐院校声乐教学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把重视学生歌唱心理的培养认为是声乐教学的基础训练,她说:“从这几年的经验中,我们懂得了要在进行训练以前就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了解到一个人的心理不自然、不平静,精神不集中、不充沛,那他就不可能发出好的声音,就不会唱好歌曲。只有当他内心充满歌唱的愿望时,只有当他具有坚定的学习信心时,才能做课堂上的作业。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去培养他们的歌唱情绪,使学生从训练之初就养成一种很好的精神状态,非常自然地、热诚地、聚精会神地、严格地来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合唱指挥家陈家海教授在排练合唱时也曾提及歌唱心态问题,他认为,歌唱者无论自己心情多么不好,在歌唱的那一刻也要努力做到“微笑”的心态,这是作为一个歌唱者始终应该做到的一件事。笔者自身也有深刻的体会,导师经常谆谆教导,要“不停地学,不停地悟,一生才会不断在进步”。所以说,心态问题对于情绪化的声乐学习者来说是通向成功之路的最大绊脚石,首先要把它克服掉。被誉为“世界男高音之王”的意大利著名歌唱家帕瓦罗蒂,是经过了长期刻苦的学习、磨炼才成名的,他在回忆他学习声乐的情况时说:“整整六个月的时间,每天都是做练声和母音练习,这种练习使我下巴放松、增加音量,并能自然发出清晰的声音。我就这么日复一日地练哪,练哪,没有曲调,只有音节和练习曲。偌大的世界,对一个19岁的青年有何等的吸引力!而我,却在一遍一遍地唱音阶。没完没了地唱音阶,没完没了地重复a、e、i、o、u!不少学声乐的人为此感到苦闷,而我,不但不觉得枯燥,反而从中得到了乐趣,一边学一边欣赏着用新的发声技巧唱出来的声音。”③对于生活,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个一般原则,那就是不要过和不及,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中庸之道”,比如说,勇敢中唯有中庸才是美德,过分的勇敢是鲁莽,而缺乏勇气则是怯懦。声乐学习又何尝不是这样,过分的努力是急功近利,而缺乏努力则是懈怠。

好的情绪、情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应合理采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增强学生情绪情感的控制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目的。对学生来说,应该体谅老师,应把这一任务重点交由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让这与生俱来的性格得到理性的控制。笔者认为,声乐情感教学应该从教学的主客体两方面同时进行,并且重点在教学客体的自我醒悟与主动调节和改善上。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于声乐学习中的情绪化调控,除了要重视歌唱技能技巧训练外,还必须培养良好的心态。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即提升精神状态。精神状态提升的目的,是让人的精神状态与所处的现实境遇相适宜的前提下,向积极的方向发展。提升人的精神状态并不否定人的负面情绪,负面情绪是在遇到挫折时正常情绪的反馈。人不可能一直处于积极的精神状态下,也不可能总处于消极的精神状态,应将消极精神状态的影响缩小到最小范围,将消极的精神状态的持续时间减到最低限度,应该尽快实现由消极精神状态到积极精神状态的飞跃。一个国家的兴亡取决于整个国民的精神状态,一个人生存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就个人而言,提升精神状态,是开发精神动力资源的基本方式,这可以培养人的主体性健康人格,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就声乐学习而言,在情绪化泛滥的时候,提升精神状态是抑制泛滥情绪的有效方法。鉴于提升精神状态对声乐学习的重要性,笔者提出以下建议:阅读大量的文学名著,从中汲取滋养,陶冶自己的性情;大量涉猎有关音乐的文献,系统地研究歌唱之道,从音乐理论和技术上武装和充实自己,让自己站在理性的高度科学全面地认识歌唱;重视发声练习,处理好技巧与情感的平衡,加强对歌唱原理的认识和把握,养成良好的歌唱状态。有了像习惯一样的科学的歌唱状态做资本,就等于获得了能够长期学习声乐的通行证。

总体来说,情绪化影响是声乐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只有从理论高度上对其进行认识,从理性角度上对其剖析,才能把握声乐学习和演唱时的心理状态,培养出有利于歌唱的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保证声乐教学、演唱的科学性,从而较快地培养出高水平的声乐人才。

注释:

①吴耘.歌唱心理在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的作用.美与时代.2006(11).

②普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③(意)盛廉·赖特编,黎汝译.当代歌王帕瓦罗蒂.中国文联出版社.

④申来津,张燕.精神状态的提升:以管理方格为分析工具.2006(01).

参考文献:

[1]石惟正.声乐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

[2]邹本初.歌唱学.人民音乐出版社.

[3]杰罗姆·汉涅斯.大歌唱家谈精湛的演唱艺术.中国青年出版社.

[4]宋瑾.什么“音乐”的“美学”.舞台艺术.2002(01).

情绪状态范文篇7

论文摘要:关于情绪的认知作用一直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认知评价是情绪产生的必要前提;一种认为情绪的产生并不一定需要认知评价的参与。本文认为分歧的存在主要是对情绪的内涵、情绪认知评价的路径等问题缺乏一致的理解。为此,本文通过对已有研究的分析,阐明了情绪的认知观点既可用概念也可用经验表述和检测;解释了认知观点下情绪产生先于认知评价的现象;强调了情绪的认知评价具有多种形式;支持了评价是情绪产生基础的观点。

关于认知与情绪的关系,虽然目前有多种观点,但主要分为两种:一种认为认知评价是情绪产生的必要前提;一种认为情感状态可以发生于认知评价之前,即有些情绪的产生并不一定需要认知评价的参与。鉴于不同研究所用证据和视角不同,因而有研究者认为认知评价是一种重要但不是唯一的情绪产生因素。分歧的存在主要是对情绪的内涵、情绪认知评价的路径等问题缺乏一致的理解,没有共同的操作解释所致。为此,本文旨在通过对已有研究的分析,阐明认知观点的概念性和经验性;以认知观点解释情绪先于认知评价的现象;强调情绪的认知评价有多种形式,但情绪与认知评价不可分离,自动化的、有条件的和恢复的情绪仅仅是情绪评价恢复的表现。

一、情绪的内涵

(一)情绪的定义

研究表明,情绪一般具有认知、动机、躯体和主观体验四种成分。认知成分是情绪含义的表征或者是与人们感知世界的一些情绪性相关方面的个体差异的表征,这些表征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动机成分涉及了影响个体如何解释世界的倾向,并与现实中的行为相关。躯体成分涉及了自主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激活以及它们对内脏和骨骼的影响。这个成分的一个特征是以躯体为中心的情绪的改变,但是神经化学和神经解剖的过程使得情绪的产生成为可能。最后,主观体验成分是情绪的所有的“主观感受”部分。假设这些成分在人身上特别精细,常常涉及对情绪的标签,以及对情绪、信念、欲望和身体感觉的整合的意识,为此,当考虑这些成分彼此相互作用以及情绪强度和持续时间时,很难说情绪是什么。

一些研究认为评价理论关于情绪认知成分的类型是无法测量的。例如,将某种情绪的特征定义为“预期到不期望事件时产生的不愉快”,其情绪可称为“恐惧情绪”,其中评价就可视为情绪的成分。这里认为恐惧情绪的产生是因为把特定结果评价为不期望事件出现的可能,这种观点仅是一种假设。如果除了评价,恐惧的其他所有成分都存在,那么这个关于恐惧的例子则不合适。但这种观点是与日常所言情绪方式相关,与人们的情绪体验一致。另外,对评价进行定义不会使情绪因涉及评价的观点而变得不合理。比如,考虑“疾病”这一概念,疾病被定义为由特殊的病原所导致的症状,没有相关的病原所产生的症状就不是疾病。但是,概念定义仍很有用,部分原因是为衡量疾病的减轻,可以指向病原的概念和引起疾病的病原。通过类似的方式,为衡量情绪痛苦的减轻,可以指向组成情绪的特殊评价方式。

由此,可以认为情绪可以通过评价来定义(概念),也可以通过评价来组成(经验)。而且,类似情绪这种复杂现象的定义要随时根据新的研究证据予以修订。例如,如果一个人认为责备是愤怒定义的一部分,但是研究发现大多数人定义的愤怒中没有责备,那么这个定义就是不充分的。对词语的含义可以进行具体定义,但是对现象就不能这样做。一种现象的“含义”要在理论和解释中呈现,而不是在定义中。如果此观点成立,那么,针对复杂现象术语含义这种棘手的问题就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来解决。为此,情绪术语这一复杂现象的含义并不能在定义中充分展现,只能说术语“情绪”仅涉及了情绪理论所围绕的现象。

(二)情绪与非情绪的界限

假如情感状态的认知基础不存在,则定义问题显得尤其重要。例如,沮丧和持续焦虑也许由纯粹的生物化学原因引起,因此沮丧和焦虑的情感没有任何认知评价也能产生。研究认为情感具有关键的认知成分,并不是针对所有的情感,而仅针对情绪。

在情绪定义中,情绪是针对某事有目的、有意图的情感(即积极或消极效价)状态,但并非每种情感的出现都构成情绪。例如恐惧程度是直接指向特定目标的情感状态,可谓之情绪;而焦虑程度则是无特定目标的情感状态,可谓之非情绪。因此,当人恐惧时,恐惧所指向的特定事物是关键;而当人感觉焦虑时,焦虑并不特指任何事物。从生物学视角来看,恐惧系统的特殊活动是不分情绪、心境的。但从心理学视角而言,两者的区分很重要,因为情绪与应对密切相关,而心境则没有。心境仅是情感状态,它完全由生理原因唤醒。焦虑像恐惧感,但焦虑传递的信息并不一定是关于现实情境的反馈。

然而,认识到心境和其它无目的的情感状态易于转化为情绪很重要。持续的情感焦虑可使无目的的焦虑情感转化为有目的的恐惧情绪,无目的的焦虑情感导致充满威胁的解释和其它模糊的情境。虽然,从认知的观点看,无目的的焦虑和威胁感之间有重要差别,但由这些感知觉所产生的新情感和先于它们的无目的焦虑并没有生物学意义上的区别,而有目标的新情感既谓之为情绪又可作为情绪起作用。

情感信息假说表明先前存在的情绪可影响评价过程。该假说认为人们倾向于体验情绪反应发生那一刻的情感。因此,判断和决策期间伴随出现的持续性情感可考虑作为目标判断和决策的反馈经历。近期研究发现,冒险评估任务中所经历的焦虑情绪可增加对威胁事件觉察的可能性,这一结果证明了上述假说。因此,当焦虑情绪被看作是威胁事件即将来临的信息时,焦虑的人可感受到害怕。

因为情绪有目标,所以情绪促使问题指向应对。在适度焦虑的个体中,这可导致形成担忧和谨慎个性风格的倾向,而持续性焦虑或沮丧者去应对因其情感所提供的具有威胁的信息可能是徒劳的。然而,试图控制其情绪感知的失败可导致习得性无助。

总之,正如情绪不可避免要包含现象的各种理论,定义术语也要涉及复杂的现象。因此,尽管有不同意见,但评价理论的原则既是定义性的,也是经验性的。事实上,解释非情绪的情感状态不是情绪认知理论的任务。特别是没有必要担心情感是先于认知评价的情况。与已有情绪研究观点一致,情绪是有目标的情感状态。如果按这种方式从其它情感状态中区分出情绪,那么根据情感信息假说,源于非认知的情感就可为真实情绪评价过程提供信息。

二、情绪评价的路径

(一)自下而上的路径:情境分析

基于情绪评价理论的观点,评价模型分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且二者相对。自下而上模型系指评价的实现主要依赖人们对源自感知世界信息的整合解释。该观点认为人们要不断地对与其关联的情境进行即时评价,而无论情境是好是坏。例如,一位女性得知她的朋友从其工作的书店中偷取并转售书时很生气。根据自下而上模型分析,当她知道自己朋友的行为违反了重要标准时,她体验到了不赞同的情感。另外,她对事件的叙述也说明她对此事件也感到生气,因为维持其友谊的目标受到了威胁。同样可预期这种知觉会导致生气,因为当不赞成的行为(违反标准)和对事件不愉快的结果(阻碍目标)结合时,会引发类似生气的情绪。

为此,在知觉基础上,存在目标、标准和态度三种价值结构。特别是事件结果的评价是根据其是促进还是阻碍目标和愿望的实现进行的,而标准是与行为评价相关的,不是与事件相关的。评价行为是赞扬还是责备,主要依赖行为是否高于或低于道德、社会和行为标准。最后,态度与偏爱共同为评价目标提供基础。无论什么被视为目标时,人们或体验其为吸引人或体验其为不吸引人,两者差异的原因取决于目标与个人喜爱、态度是否一致。

由此可见,不同的价值来源会引发不同的情感反应。当目标是价值的来源时,个人对符合愿望的评价结果感到高兴,而对不符合愿望的评价结果感到不高兴。当标准是价值的来源时,要唤起赞同或不赞同的情感反应取决于行为是否被评价为值得赞扬或值得责备,而当态度或喜爱是价值的来源时,人们喜欢具有吸引力的目标,而不喜欢缺乏吸引力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具体情绪则是这三种情感反应的一个或更多分化的结果。对事情的结果感觉高兴或不高兴的方式包括高兴、悲伤、希望、恐惧、失望、信念、满足和遗憾的情绪。引起哪一种情绪取决于结果是过去的(高兴、悲伤)或是预期的(希望、恐惧),及其关心的自己或他人的结果(满足、遗憾)。

相反,一些情绪是以标准作为基础。骄傲、害羞、羡慕和责备是一个人赞同或不赞同行为的情感反应形式。具体情绪取决于行为是针对自己(骄傲、害羞)还是针对他人(羡慕、责备)。例如,当某人在晚会上饮酒过多失去控制时产生了害羞的情绪。害羞被认为是在公共场所违反社会标准的一种反应。

另一些情绪是以态度或喜好为基础的。像暂时的爱、恨、厌恶等情绪都是喜欢和不喜欢的情感反应形式。目前,关于喜好和偏爱是如何形成的,仍是一个难解的问题。显然,即使在这一领域,认知也起作用。最后,除了以目标标准或态度为基础的情绪,像生气和感恩这样的情绪,包括目标和标准两种价值的组合,一个人的生气程度主要依赖对事情结果的不满程度和相关行为应受责备的程度。

在任何给定情境中,已有的情绪经历会随一个人对结果、行为和所包含目标之间的注意转移而发生变化。因此,相同的事情可使人在短暂的时空中感到许多不同的情绪。在这一认知方式中,每种情绪类型都以一个正式的情绪规范作为自己的特征。例如,恐惧类型的情绪涉及对不愉快事件的预期,害羞类型的情绪涉及对自己应责备行为的不赞同,而厌恶情绪涉及对不吸引人目标的不喜欢。令人不愉快或愉快事件的觉察概率是影响恐惧或希望的认知变量之一,而个人觉察有关自己学业成绩低于正常期望的程度影响害羞情绪的程度。

总之,情绪具有认知成分并不意味着情绪自身就是认知事件。有研究认为情绪是元认知的或是元表征的,情绪不仅是对评价过程认知结果的反应,而且是评价的非认知形式,与其说评价导致有关情境的信念,继而引发情绪,不如说评价直接引起作为代表情境重要性的情绪和信念。因此,评价是将未加工的感知觉使其具有情绪意义心理表征的转换,在这一意义上,情绪具有认知成分。然而,情绪是多面性的,它包括生理上、体验上和认知上的情绪意义的同时表征。

(二)自上而下的路径:评价恢复

并不是所有情境都经得起自下而上认知分析的检验。如一个老兵报告在一个温室里工作时被惊慌所击败的事例。显然,温室中的炎热、潮湿和热带树丛引发了他在战争时期感到的创伤性反应。在这样的反应中,目前经历的平凡片段生动地恢复了早期的经历和其所具有的情绪意义。这种反应第一次出现时,确实感觉陌生和奇怪,并且因此对认知理由提出了质疑。

上述情况表明情绪价值存在另一根源,既来自于早期情境先前评价的复原,而不是根据新情境当前目标、标准和态度的即时评价。研究者认为这两种情绪价值的根源都是情绪初始评价所期望的,并且认为人们常常利用过去的类似经验去评价新的情境,正如温室中的老兵一样。

总之,情绪反映关于情绪个体目标和忧虑的认知评价,而且不仅体现在与评价和情绪直接的案例中,还体现在像恐惧老兵类似的案例中。恐惧是对威胁评价的一种反应,老兵对温室具有威胁评价是无意识的,是感伤的错误,是基于目前情境与过去体验过的威胁表面上是否相似决定的。当情境呈现特殊意义时,会唤起特殊情绪。无论情绪唤起是源自过去情境的相似性,还是源自新的分析,引发情绪的是情境意义深层结构的激活。这恰恰使情境具有了产生生气、害怕、害羞或悲伤的特殊意义。但是,这样的意义可能以多种方式出现,而恢复仅是其中之一。

三、评价恢复的证据

弗洛伊德认为日常生活中的情绪意义可追溯其早期经历的起因,因而,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伤性情境如何通过联想引发了许多后续的情绪案例,其中包括常在梦中、诗中和幽默中出现的具有明显诗意的、比喻的和象征性的联想。他认为特定的情绪源于童年期所经历的创伤情境,这些情境包括出生创伤、恋母情节情境等等,而焦虑是对压力刺激的一种过度反应,它可在最初过度压力体验的基础上加以解释。“出生是焦虑的第一次体验,因此也是情感焦虑的根源和原型”。

弗洛伊德假定其它早期情绪同样也会在以后生命中的类似情境中重新产生。例如,对权威父亲的反应可作为后来对其它权威人物反应的一个原型,而对父母和兄弟姐妹早期的正反情感并存的体验则可迁移到权威、同事、下属、爱人、朋友和英雄等。

弗洛伊德认为现实情境可以因早期事件与象征性的联系而产生情绪力量。例如,恋爱是最常提及的情绪,恋爱其实是父母的形象和令人兴奋的新人之间无意识联想所引发的早期依恋的恢复。他把有时出现在恋爱关系中的妒忌、敌对和矛盾情绪看作是和父母矛盾没有很好解决的证据。为此,心理疗法试图发现这种无意识的关系冲突与象征性权威人物间的矛盾,并尝试加以解决。

研究表明早期生活中的关键性情绪反应是形成后期情绪的基础,特别是恋爱和依恋,这也是婴儿依恋理论的中心思想。有研究者主张“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依恋系统如何影响恋爱和选择配偶的过程,就不可能理解浪漫关系的行为”。把损失一利益关系模型与依恋模型相对比,假设婴儿具有与其最主要看护者形成强有力的纽带和依恋的进化倾向,当儿童与看护者分离时,这一纽带在强烈的情绪反抗中十分明显。

早期依恋模式最主要研究的是“安全”、“回避”和“焦虑”。依目前研究的观点,依恋情绪中的这些个体差异仍保持完整,并随时会在成人浪漫依恋中恢复。由早期依恋情境的重现引发的情绪恢复,实质是浪漫卷入和情绪结合的产物。

关于人们从他们早期经历中学习的观点在恢复论中不突出,但是当前情境能使人回忆起所有的早期经历而不是源于早期经历或其所暗示的抽象规则这一思想却十分明确。少数关键性的创伤事件是全部其它情感源泉的思想同样支持了评价恢复的观点。总之,持恢复理论的研究者都预期了基于认知方式的重要性。

四、评价恢复的认知本质

像当前情境能使人回忆起早期情绪情境一样,通过早期情绪意义的恢复,情绪能被诱发,而且在某些情境下,人们会对这些情绪的出现感到惊讶,但这不会改变诱发情绪的条件,即基本的认知本质。某些情绪令人惊奇的事实和它们微妙而复杂的结果并不是反对包含认知的证据,这些结果在非情绪领域容易观察到,它们明显出现的地方有认知原因。具有情绪或非情绪性质的激活物可能结构复杂且高度组织化,因此评价复杂结构表征的任何部分都可能引发广泛的认知卷入。

研究表明,只要目标仅仅有一点态度倾向就能自动地激发原有的信念,甚至可以以其他方式诱发个体。认知材料自动激发的结果是复杂和令人惊奇的,复杂认知结构所诱发的不仅是潜在的知识,而且是明显的行为。甚至当未意识到加工过程时,记忆中新刺激所激发的材料仍是广泛、复杂的,且能产生令人惊奇的结果,不管是否包含情绪。

像这些结果所显示的,自发发生、惊奇等现象有时归因于情绪的非认知性质的特点是认知加工过程的一般特征,尽管该特征同样具有整合一系列情绪事件的能力。为此,表面没有意义的认知事件会产生令人注意的结果,其原因是当对特殊结构激发所产生的意义与一个特殊种类的情绪诱发条件相匹配时,情绪的诱发是自动的。

人们被自己的情绪蒙蔽的事实使情绪似乎超出了认知解释的范围,但是记忆中非情绪物质激发的结果同样令人惊奇,这种惊奇可归因于记忆中物质的结构化本质,不包含作为陈述性知识代表的程序性知识,以及人们没有意识到每件事情是这些过程结果的事实。因为有情绪意义的知觉和情绪诱发之间的联结是自动的,当一个知觉确实有情绪牵涉时,它也能引发包含情绪状态过程的整个范围。虽然评价和情绪之间的联系对情绪是唯一的,但评价中发生的认知过程并不是唯一的。

尽管情绪唤醒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但无论何种方式,在忽视其特殊情况下所涉及的具体方式,情绪的本质是相同的。不论恐惧或愤怒是来自对环境即刻的估计、条件的改变、他人的模仿,还是来自对特殊物种倾向,恐惧永远是对明显威胁的反应,愤怒永远是对明显侵犯的反应。例如,尽管情感和生理活动并不发生在愤怒的每个案例中,但引发愤怒的所有情境仍然包含所有生气的人涉及生气的所有原因的一般感知觉。一个情境是令人生气而非恐惧或高兴之间的一致性,被认为是愤怒情境的深层结构。一个深层结构可能有许多表象,使情境引起愤怒的不是诱发了愤怒情感、思想、表情、话语、语调或行为,而是诱发了表面一致的愤怒,其意义的深层结构。

总之,评价是情绪的成分,情绪必然反应情境意义的评价。评价是由两个不同过程引发的,但一般认为情绪这两个不同的路径反应了认知过程的本质,因而对情绪不是唯一的。情绪的一些成分在其原因完全意识到之前已被触发的事实并不与认知观点矛盾。对于自动化的、有条件的、模仿的和恢复的情绪来说,所有这些都是情绪评价恢复的表现。

五、结论

1.评价是情绪的成分,而且也是情绪产生的必要条件。定义术语是非常复杂的现象,如同情绪现象拥有各种理论一样。因此,评价理论的原则或是概念的或是经验的,评价既是情绪的成分也是情绪的原因,这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经验只能提供限于经验发展起来的那些明确概念。

2.情绪评价有两条路径,分别平行对应于以经验为原型和以理论为基础的两种类型,并可对不同或矛盾的目标进行情绪调整。然而,尽管获得情境的情绪意义有多种途径,但仅需一种途径就可以产生有明确意义的情绪。

情绪状态范文篇8

关键词:情绪化情感调控歌唱心态

情绪是在感情这个基本态度之上,随心理内外条件而随时发展变化的表象,是人格的基础和重要保障。通俗地讲,情绪化是指一个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遇事非大喜则大悲,容易因小事而大发脾气。不过,情绪化也极容易让人因喜乐而手舞足蹈。快乐时的天真烂漫,固然让人感染了喜悦,满心欢喜;但愤怒时的火暴脾气,却也令人避之不及。情绪化的人不是不愿控制他们无端的情绪,而是根本难以控制,他们往往身不由己。

在众多的声乐学习者中,就有一些易受到情绪化影响的人们。如果说情绪化之中的细腻敏感可以帮助歌唱者更好地处理歌曲的感情,那么同样,无端的情绪变化则会使歌唱者本人都始料未及。对于声乐这样一个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取得进步的学习过程来说,情绪化的负面影响较大。情绪和情感是建立于生理基础之上的一种主观心理活动。歌唱者的情绪——喜、怒、哀、乐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其发声和演唱。因此,我们可以说声乐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受着“情绪”这一特殊心理因素的影响或支配。①

从心理学的概念来看,人的气质可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与抑郁质四种类型。一般来说,多血质与胆汁质属于外向型,黏液质与抑郁质属于内向型。②情绪化的人群一般都分布在前两个类型里。就积极的方面来说,情绪化人群性情开朗活泼、喜活动、爱交际,对声乐老师提出的要求敢于大胆去做,能够较快地取得进步;就消极的方面来说,情绪化人群容易急功近利,产生一些违背学习规律的想法,在达不到这种超阶段的成绩时又会滑向极端,以致丧失学习声乐的信心,导致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过犹不及”,说的是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标准,做事达不到或超过这个标准都得不到预期的结果。对于情绪化的人们来讲,这个字眼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天生的热情与冲劲使得他们在声乐学习的起始阶段有着超出常人的刻苦精神,无论是课堂布置的必背歌曲,还是老师随口说的每天跑步一个小时,他们都会严格地执行。在声乐学习的初期,情绪化人群中的绝大部分都认为自己可以成为歌唱家,这明显违背了声乐学习的科学规律,即:“过”。接下来的结果就是,声乐学习进程中螺旋型的进步幅度不能满足其高标准的要求,挫败感油然而生,内心的多愁善感会催化这种负面情绪使之变质为自卑等多种消极情绪,即:“不及”。

那么这种特殊现象之本质究竟是怎样的?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人的情绪化在声乐学习中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歌剧艺术片《江姐》中江姐的饰演者杨维忠曾经说过:“神韵和味道是学不来的,就像有的花朵天生就开着与众不同的颜色。”这说的就是,每一个歌唱者拥有着独特的内在而能够表现出各式各样不同的音乐形象。应该说,具有鲜明个性的声乐学习者,是能够唱出与众不同的风格的,并且他们对老师所列举的那些抽象的言语比较敏感,比如:“天灵盖好像打开了,与天空连接在一起”“脚下仿佛是万丈深渊,气息不断地往下沉”等。这其中包含的心理、生理感觉是非常微妙的,需要学生有较好的悟性。那么什么是“悟性”呢?在声乐课堂上,“悟性”就是调动自己的思维,迅速做到教师所描绘的那种感觉。情绪化的人多数都有这份悟性,因为敏感的天性和细腻的感情,使得他们心中往往积累着丰富的情感沉淀,这些情感沉淀来自其自身对周遭生活的体验,那些对其他人来说可能是微不足道的景物或事件的细节,对有着敏感性格的人来说,会引起清明透彻的心灵感触,他们会将这些事物自然、习惯地印在脑海中。正所谓“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这些从生活中亲身体会到的情绪和情感经过日积月累和潜意识的加工,便成就了丰厚的情感沉淀,易情绪化的人群仿佛拥有一个机能的“情感库”,无论老师要求什么样的感觉,只要在“情感库”中,从这些丰富多彩的积累中调出来就可以尽情地二次体验了。

就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从纯生理的神经系统的“S-R”模式(刺激与反应模式)到有经验的介入的“S-O-R”模式,是学界所认可的转变。研究人类,需要后一个模式“O”涉及的“经验”,这不仅包括个人的遗传经验,而且包括实践经验。对刺激的反应通过经验“O”的介入而产生,然而经验的不同,意味着反应的差异,它的有效性受到实践的证明和支持。这时,刺激源是主体自身的体验及周围的生活,中介“O”是主体的审美体验,反应“R”是主体的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和影响审美的所有经验作为中介一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个理论就可以解释声乐作品《铁蹄下的歌女》的最后一部分,“谁甘心做人的奴隶,谁愿意让乡土沦丧……”不同人的演唱体现着不同的艺术感受。鉴于这些积极的影响,笔者建议,所有的声乐学习者都应该怀着敏锐的心来感受和发现生活,将值得留念的细节印入脑海,以便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与审美体验,为建立健全“情感库”打下良好的基础。杨维忠教授曾经说过:“花是通灵性的,它不会忘记吹过它耳边的每一缕风,洒在它身上的每一滴水,以及和它说话的每一个手势和眼神。”让我们像这花儿一样,拥有一颗细腻而美好的心灵。

情绪化在声乐学习中也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第一,最大的弊端就是渗入性格的“情绪化”,最明显的表象就是不稳定性,其中许多声乐学习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心情烦躁或焦虑等过激情绪成为主要情绪时,声乐学习者往往会出现喉咙发紧、软腭僵硬等情况;而当自卑、空虚、失望等一些颓废情绪出现时,则会出现发声管道扩张不够,音高偏低等现象。情绪化的声乐学习者如果不注意调控自己的情绪,绝大部分都容易出现这两种极端情况。如此频繁地出现极端情绪,会严重阻碍声乐训练,更会对学习者的信心产生打击。

第二,情绪化的人们天生的冲动造成了轻易的急功近利心理,急于求成的他们误认为只要刻苦努力,就可以在两三个月中达到别人三五年的成就。其实“欲速则不达”,而声乐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些操之过急的行为往往会造成一些不成功的经历。累积形成认知偏差,使之自认为不需要继续努力,反正以往的努力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这特定时期中的情绪化人群实际上比一般人渴求更多的成就润泽,而他们自己却往往出于回避挫折的动机否定自身潜意识中的成就渴求。艺术是时间的结晶,尤其是声乐艺术更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打磨。歌唱艺术如同登山,登得越高越困难,凡有志献身声乐事业的青年,必须具备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巨大而持久的耐心,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又怎能坚持走过这漫长的通往成功的路途呢?在音乐界,有关歌唱的心态问题已经被人们所重视。沈湘先生就要求学生在演唱时要保持稳定状态,在动中求静,无论音域、语言、情感上如何变化,心态总是那么平静、松弛。喻宜宣教授在《几年来音乐院校声乐教学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把重视学生歌唱心理的培养认为是声乐教学的基础训练,她说:“从这几年的经验中,我们懂得了要在进行训练以前就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了解到一个人的心理不自然、不平静,精神不集中、不充沛,那他就不可能发出好的声音,就不会唱好歌曲。只有当他内心充满歌唱的愿望时,只有当他具有坚定的学习信心时,才能做课堂上的作业。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去培养他们的歌唱情绪,使学生从训练之初就养成一种很好的精神状态,非常自然地、热诚地、聚精会神地、严格地来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合唱指挥家陈家海教授在排练合唱时也曾提及歌唱心态问题,他认为,歌唱者无论自己心情多么不好,在歌唱的那一刻也要努力做到“微笑”的心态,这是作为一个歌唱者始终应该做到的一件事。笔者自身也有深刻的体会,导师经常谆谆教导,要“不停地学,不停地悟,一生才会不断在进步”。所以说,心态问题对于情绪化的声乐学习者来说是通向成功之路的最大绊脚石,首先要把它克服掉。被誉为“世界男高音之王”的意大利著名歌唱家帕瓦罗蒂,是经过了长期刻苦的学习、磨炼才成名的,他在回忆他学习声乐的情况时说:“整整六个月的时间,每天都是做练声和母音练习,这种练习使我下巴放松、增加音量,并能自然发出清晰的声音。我就这么日复一日地练哪,练哪,没有曲调,只有音节和练习曲。偌大的世界,对一个19岁的青年有何等的吸引力!而我,却在一遍一遍地唱音阶。没完没了地唱音阶,没完没了地重复a、e、i、o、u!不少学声乐的人为此感到苦闷,而我,不但不觉得枯燥,反而从中得到了乐趣,一边学一边欣赏着用新的发声技巧唱出来的声音。”③对于生活,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个一般原则,那就是不要过和不及,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中庸之道”,比如说,勇敢中唯有中庸才是美德,过分的勇敢是鲁莽,而缺乏勇气则是怯懦。声乐学习又何尝不是这样,过分的努力是急功近利,而缺乏努力则是懈怠。

好的情绪、情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应合理采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增强学生情绪情感的控制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目的。对学生来说,应该体谅老师,应把这一任务重点交由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让这与生俱来的性格得到理性的控制。笔者认为,声乐情感教学应该从教学的主客体两方面同时进行,并且重点在教学客体的自我醒悟与主动调节和改善上。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于声乐学习中的情绪化调控,除了要重视歌唱技能技巧训练外,还必须培养良好的心态。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即提升精神状态。精神状态提升的目的,是让人的精神状态与所处的现实境遇相适宜的前提下,向积极的方向发展。提升人的精神状态并不否定人的负面情绪,负面情绪是在遇到挫折时正常情绪的反馈。人不可能一直处于积极的精神状态下,也不可能总处于消极的精神状态,应将消极精神状态的影响缩小到最小范围,将消极的精神状态的持续时间减到最低限度,应该尽快实现由消极精神状态到积极精神状态的飞跃。一个国家的兴亡取决于整个国民的精神状态,一个人生存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就个人而言,提升精神状态,是开发精神动力资源的基本方式,这可以培养人的主体性健康人格,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就声乐学习而言,在情绪化泛滥的时候,提升精神状态是抑制泛滥情绪的有效方法。鉴于提升精神状态对声乐学习的重要性,笔者提出以下建议:阅读大量的文学名著,从中汲取滋养,陶冶自己的性情;大量涉猎有关音乐的文献,系统地研究歌唱之道,从音乐理论和技术上武装和充实自己,让自己站在理性的高度科学全面地认识歌唱;重视发声练习,处理好技巧与情感的平衡,加强对歌唱原理的认识和把握,养成良好的歌唱状态。有了像习惯一样的科学的歌唱状态做资本,就等于获得了能够长期学习声乐的通行证。

总体来说,情绪化影响是声乐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只有从理论高度上对其进行认识,从理性角度上对其剖析,才能把握声乐学习和演唱时的心理状态,培养出有利于歌唱的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保证声乐教学、演唱的科学性,从而较快地培养出高水平的声乐人才。

注释:

①吴耘.歌唱心理在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的作用.美与时代.2006(11).

②普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③(意)盛廉·赖特编,黎汝译.当代歌王帕瓦罗蒂.中国文联出版社.

④申来津,张燕.精神状态的提升:以管理方格为分析工具.2006(01).

参考文献:

[1]石惟正.声乐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

[2]邹本初.歌唱学.人民音乐出版社.

[3]杰罗姆·汉涅斯.大歌唱家谈精湛的演唱艺术.中国青年出版社.

[4]宋瑾.什么“音乐”的“美学”.舞台艺术.2002(01).

情绪状态范文篇9

论文摘要:人们在歌唱时的状态很多,有呼吸状态、发声状态、情绪状态等等。这些状态对歌唱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们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彼此相互联系的。可以说声乐是以人体为乐器的,人体就好比是一部大机器,机器是由若干个主体、副件及螺丝打所组成的一个整体。其中每个主副件及螺丝打都起看它应有的作用。人体在歌唱时也一样,人体的各个器官在歌唱时的各种状态,都与歌唱有着直接关系,直接影响歌唱时声音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所以分析、理解、领会歌唱时的三种状态对歌唱是最为重要的。

论文关键词:呼吸状态发声状态情绪状态

人们在歌唱时的状态很多,有呼吸状态、发声状态、情绪状态等等。这些状态对歌唱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们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彼此相互联系的。可以说声乐是以人体为乐器的,人体就好比是一部大机器,机器是由若干个主体、副件及螺丝钉所组成的一个整体。其中每个主副件及螺丝钉都起着它应有的作用。人体在歌唱时也一样,人体的各个器官在歌唱时的各种状态,都与歌唱有着直接关系,直接影响歌唱时声音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所以分析、理解、领会歌唱时的三种状态对歌唱是最为重要的。

1歌唱时的呼吸状态

众所周知。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歌唱是发声的源泉。它是保持声音强弱、快慢、长短及各种表情技术的基础。所以开始学习声乐的初学者就必须掌握正确的呼吸。歌唱时的呼吸与生活中的呼吸或者说话时的呼吸,有时相同,有时截然不同。平常呼吸纯为天然的动作,歌唱时,尤其演唱高音或者较难的段落时,呼吸则是高度技术性的,是后天训练的结果,也就是说歌唱时用的呼吸常是一种有意识的强力呼吸。在声乐学习实践中,教师常做出各种呼吸训练的比喻,如象闻花那样、象喘气那样、象叹气伸懒腰那样等等。吐气象吹一支点燃的蜡烛火苗、呈一个角度不变等等。其目的都是为了使声乐学习者掌握和揣摩到正确的吸气和吐气方法。然而这样一来。是不是就能使学生掌握到正确呼吸来歌唱呢,回答是否定的。在实际的学习实践中,以上方法我们都尝试过,固然有一定的作用,但效果并不理想。部分学生总是缺乏良好的呼吸支持,无论是发声还是歌唱,唱1--2小节旋律就气息不够了,有的泄气放气,有时出现了漏气、气浅,有的凹胸憋气。这时无论教师怎么去提示学生要深呼吸,两肋扩张,舒展胸部等,还是无济于事,学生还是找不到要领。通过几年的声乐学习实践,我认识到产生和形成以上不良吸气的原因,是学生没有很好的控制好呼吸时的状态所形成的。不管你怎么吸气,吸多少气,不控制好呼吸时的状态,把气储存好,一张嘴就把气放掉了,就不可能产生良好的正确的呼吸。那么要怎么样才能较好的掌握控制呼吸时的状态来歌唱呢?应该是当学生吸好气以后,提示学生要把整个吸气过程中的各个部位为展开状态即呼吸时的状态。立即控制好,控制时需提示学生调动起呼吸系统周围的肌肉群的力量,特别是腰部,以及腹部的肌肉力量来控制。准确的说,呼吸状态就是用两肋控制,并保持吸气时全身扩张状态。在发声时感觉气息是往嘴里吸进一样,含着气息唱,这时喉咙是打开的,声音是贯通的,气息不会一下子泄掉,也不至于产生凹胸,挤喉咙的现象。在声乐学习中,通过以上理论与实践的检验,加强了对学生呼吸状态的强调与训练,从而使学生从理性转到感性的认识上,最后才能使学生一个个逐步改正不良的呼吸习惯,形成正确的呼吸状态。

在声乐学习中,让学生掌握呼吸的方法很多。但如忽视了掌握控制呼吸状态这一重要知识的学习,最终会事与愿违,无法使你筑起科学的发声大厦。教师只有不失时机重视到学生的呼吸状态的学习与掌握,才能使学生超过声乐学习中这一障碍,使学习的道路通畅顺利。

2歇唱时的发声状态

歌唱时掌握好和呼吸状态是首要的,是发声的基础。无论我们怎么样去分析、理解、探讨呼吸的运用,其目的都是为了发声的正确,唱出好的声音。因为声音才是歌唱中和声乐学习中最终的目的和结果。歌唱就是需要运用圆润、优美动听的声音来表达塑造艺术形象。所以在学习掌握呼吸状态的前提下,认识、理解、掌握好正确的发声状态是关键。转贴中国论文联盟-在声乐学习中,许多学生喜欢用喉咙叫,发出一种干、直的喉音和白声。这种声音一个是没有良好的的呼吸支托,另一种是没有正确的发声状态。因此唱得很吃力,脸红脖子粗,唱几下声音就疲劳了,或者嘶哑,甚至连说话都变调了。还有的学生把声音灌在鼻子里,从而使声音暗淡、憋闷,给人以挤而不通的压抑感觉。特别是唱高音时,又尖又细,还难以唱上去,出现诸如此类的声音现象,这时如果教师还一味的强调学生的呼吸或者反复加以不断的声音示范,而未能抓住产生不良声音的原因所在,恐怕学生难以理解和做到发出正确的声音要求,教师不断的停顿反复讲,学生会稀里糊涂,不知所措,久而久之,还会丧失对声乐学习的兴趣。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及时的提醒学生是由于未能掌握好正确的呼吸原因所导致的。那么,什么是正确的发声状态呢?应该是在保持正确的呼吸状态基础上,自然张开嘴,成半打哈欠状,舌部防平、放松、脸部保持微笑状态,摆正喉头的位置。在此状态下,控制喉咙开放的大小,用气用力的多少,声带闭合时放松的程度,以及上下共鸣调节的多少等。用气息冲击声带,得到共鸣腔体的反射,并且横隔膜及两肋支持住气息,发出松、圆润而又明亮的声音,在整个发声状态的过程中,人体的呼吸器官与发声器官是共同协调来完成这一过程的。因为人体歌唱器官是一个整体,它们既独立,又相互联系,在学习中不可孤立的运用,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好歌唱发声技能,而熟练自如的掌握了歌唱时的呼吸状态与歌唱时的发声状态,才能发出好的正确的声音,才能自如的找到自己所需要找的喉咙开放正确的位置、共鸣调节的正确位置,才能发出既明亮又圆润又优美的声音。

3歌唱时的情绪状态

情绪状态范文篇10

关键词:中学体育课程改革学习情绪

情绪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中产生的主观体验。情绪的发生与人对客观事物的需要、预期、认知评价等有关,情绪的发生、发展和调控使复杂的、动态的。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所表现的不良学习情绪对学习效果影响至深。深入研究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情绪,有针对性地对各种情绪予以积极调控,使学生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和激发必要的情绪体验,是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这对当前中学体育教育教学深入实施教育部关于“新世纪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工程”具有极现实意义。

本研究向苏北地区的兴洪中学、睢宁中学、宁海外国语学校、驼峰中学、茅村中学等5所中学的学生发出问卷300份,回收266份,问卷调查表中对情绪现象、特征等作了解释,要求学生对中学体育学习中的情绪状态进行自我评价;向苏北中学体育教师发出问卷110份,回收104份,调查中学体育教学开展情况。

表1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情绪(多选)统计人(%)

正情绪负情绪

欢欣(a)兴奋(b)愉快(c)渴望(d)紧张(e)焦虑(f)害怕(g)厌烦(h)无感觉

158(54.9)187(62.8)154(57.9)62(23.3)28(10.5)41(15.4)25(9.4)29(10.9)16(6.0)

1、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情绪特征

1.1从种类上看,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情绪特征繁多且复杂(见表1)。学生对自己在体育课学习中体验的情绪进行自评、选择(多选),经统计按种类多少依次为兴奋、欢欣、愉快、渴望、焦虑、厌烦、紧张、害怕等。

1.2从倾向上看,正情绪较为突出,而负情绪比例也较大(见表1).经统计,焦虑、紧张、害怕、厌烦等属于负情绪的选项人次为123,兴奋、愉快、渴望、欢欣等属于正情绪的选项人次为541,正情绪与负情绪之比仅达到4.4:1。

1.3从性质上看,积极情绪明显,而消极情绪也占了很大比例。体育课中学生自评学习情绪积极和非常积极的占62.8%,而消极和非常消极的占20.3%。

1.4从强度上看,60.9%(162人)的学生认为自己在体育课学习中有着比其他学科更加强烈的情绪,感到强度小的54人,占了20.3%;认为无差别的有50人,占18.8%。

1.5从动态上看,70.3%(187人)的学生认为自己在体育课学习中的情绪并不是单一的,始终的,而是不断变化的,起伏的;波动不大的37人,占13.9%;无差别42人,占15.8%。

2、体育教学中学生情绪的成因

2.1由主观经验引发的情绪。一方面,与其它学科相比,学生在接触体育教学内容前的认识是贫乏的,片面的,对体育课的教学内容的认识较多的在竞技体育的内容上,面对竞技体育的主观经验则是具体的,感性的。因此,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学习所表现出的情绪特征繁杂,有竞技体育经验的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学习往往兴奋、愉快、渴望等正情绪,而很少或没有竞技体育联系经验的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学习往往引发出的紧张、害怕、焦虑等负情绪。另一方面,由于体育经费与场地器材缺乏,教育的不均衡性,一味追求升学率,致使一部分学生对体育课学习不重视,引发厌烦、忧闷等负情绪(问卷调查统计,91.7%的学生反映中学阶段体育教学方法比较陈旧单一,只注重运动技术的掌握和运动素质的达标,不注重心理健康的培养好满足学生的需求;83.3%的中学教师反映,在体育课中进行较多的竞技体育内容的教学,学生喜欢体育课,但对教学内容产生厌烦等负情绪)。

2.2由基础、能力与学习预期引发的情绪。不能否认竞技体育内容的教学是体育课教学的重点,而现代教学新模式从“健康第一”出发,不但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由于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以“快乐体育”为基础,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相比较中学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偏低,技术、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水平也比较低。中学阶段低年级学生的运动基础、能力普遍薄弱,一方面造成学生的学习吃力,学生自评认为跟上教学进度有困难(问卷调查统计,占87.4%);另一方面,由于课程学习对柔韧、协调、灵敏等素质要求较高,而高年级学生已错过发展此类素质的最佳时机,身高体重增长等因素又往往不利于技术的学习提高。多种制约因素使学生难以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从而引发学生对体育课产生两极分化的情绪体验和较大的情绪波动,如不能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就容易导致情绪状态的出现。

2.3对教师施教的评价引发的情绪。教师的施教对学生学习情绪的引发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在施教过程中,思想教育、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诸多因素都对学生的学习情绪影响至深。传统的教学将学生当作填装知识的“容器”,将学生当作技术技能的“受训者”,不顾学生的需要和感受,极易引发学生的不良情绪。一方面,随着学校的重视不够,虽然上级部门也进行了教学内容的改革,但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许多内容安排已固定,精简起来难度较大,理论、技术、技能内容过多过全的情况仍然存在。另一方面,在教与学的矛盾中,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往往为完成教学任务,较多的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手段和传统的组织形式,未能很好地全面顾及学生的基础、能力和学生的需要,导致一些学生可能因经常处于对简单动作的重复而失去兴趣(问卷调查统计,占23.6%),另一些学生却因难以适应教学节奏,学习中不得不疲于奔命而对学习失去信心(问卷调查统计,占38.7%),教师的施教没有很好地顾及学生的实际与需要,容易引发学生学习的负情绪,进而极易形成消极情绪状态。

2.4由学习互动引发的情绪。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互动极易引发各种情绪及情绪波动。与其它学科学习相比,体育课学习互动性较强,一方面,学生的分组练习较多的是一人练习,其它同学进行观察思考或保护与帮助,练习者自然成为表演者,成为其他同学的评价对象;另一方面,保护与帮助在教学中广泛运用则使每一名同学都处于动作练习者和保护与帮助者的不同角色的动态变换中。因此,学生的动作效果直观性更强,学生的能力体现更直接,学生所受的学习评价更具体,而学生在学习中对成功与失败的感受也强烈;对受肯定与否定极为敏感,兴奋、愉快、渴望等正情绪与难过、忧闷、害怕等负情绪的出现倾向明显、种类繁多、波动极大。

2.5有对教学环境的评价引发的情绪。体育课中技术教学环境容易引发学生学习的负情绪。运动场(馆)是教学的场所,据调查,苏北地区大部分学校运动场(馆)的环境,设施都不甚理想,场地简陋,风沙灰尘大等,学生对体育教学环境的评价引发的心情更多是压抑、不快,认为远不如在宽敞、整洁的室内教学环境下引发的心情舒畅、开朗(从问卷调查统计,占86%)。不良的教学环境容易引发负情绪与消极情绪的出现。

3、新课程改革下体育教学中学生情绪的调控

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中引发多种情绪,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处理不当容易导致消极情绪的出现。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下的体育教学中如何有针对性地、积极地调控学生的情绪,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关键,是推行新课程的重要举措。

3.1满足学生需要是前提。从管理心理学和激励理论的角度分析,动机支配人的行为,动机又产生于需要,情绪可转化为动机和行为,动机和行为都是以需要为轴心的,满足学生的需要是端正学生体育课学习动机、支配学生体育课学习行为的条件,是引发良好情绪状态的前提。在体育课学习中,学生的需要既包括增强体质、避免受伤等自然需要,也包括追求成功、渴望肯定等基本社会性需要和求知、创新等高级社会性需要,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首先要尽可能从满足学生需要的角度引发学生良好的情绪状态,但这又不是一味的迎合,而是通过对学生低层次的需要的培养、发展,才能达到满足需要,调控情绪方面有效性和教育性的统一;其次,要运用启发、诱导的方式调控学生体育学习目标的认知评价;使教学的要求和内容成为在学生看起来是符合其需要的东西,从而使学生自觉形成积极的学习情绪。

3.2采用先进教学方法是重要途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学校教学方法要以启发式和研讨式为主”,这为先进教学方法的采用指明了方向。体育课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体育课教学的特点,根据学生思想、心理、基础、技术能力等实际,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研讨式教学、多媒体教学、自评互评法教学、跟踪式教学、开放式教学、以竞赛为载体的教学等等,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保持稳定的积极情绪,并激发基础差、能力弱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形成持久的、积极的学习情绪,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和提高需要的层次,引发学生良好的情绪状态。

3.3优化教学内容是根本落脚点。体育教学内容的优化既要根据体育运动的学科性和知识、技术、技能形成的规律性,更要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的需要、精选教学内容,形成高效的体育教学内容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呈现出滞后现象,竞技体育内容仍占绝对比例,而适应社会需求的、终身体育等内容太少。因此,优化体育教学内容,就要在强调体育运动内在体系规律和学生认知发展、技能形成规律的同时,尤其强调解决学生未来所需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的内容精选、组合、排列,使体育教学内容既有利于学生对技术技能的掌握;有利于体育运动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学生对体育课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感到有需要且容易接受,从而有利于引发学生良好的情绪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