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16:55:35

情绪

情绪范文篇1

护士情绪劳动、情绪衰竭及生活满意度的平均数,标准差及相关见表1。可以看出,深层动作和自然表现是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使用的表达策略,表层动作虽然使用较少,但和生活满意度有显著负相关。自然表现和情绪衰竭有显著负相关,和生活满意度有显著正相关。情绪衰竭和生活满意度有显著负相关。见表2和表3。本文使用温忠麟等人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8]。深层动作和情绪衰竭、生活满意度之间没有显著相关,因此排除在检验之外,只检验表层动作和自然表现的中介效应。由表2可知,表层动作对情绪衰竭的预测作用不显著,而自然表现对情绪衰竭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由表3可知,表层动作和自然表现都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当情绪衰竭进入回归方程时,表层动作和自然表现对生活满意度的回归系数均下降,情绪衰竭对生活满意度的回归系数显著。此时,表层动作对生活满意度的预测作用仍显著,进行Sobel检验z=-1.60,P=0.11,说明情绪衰竭在表层动作和生活满意度之间没有中介作用;自然表现对生活满意度的回归系数不显著,说明情绪衰竭在自然表现和生活满意度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护士在情绪劳动中经常使用的是深层动作和自然表现。深层动作指的是个体通过管理内部情绪状态,使内心的情感与组织所要求表达的情绪相符合;自然表现指个体在工作中的情绪和行为表现是自己的真实情感,且同时符合组织的表达要求。众所周知,护理是一种特殊的助人职业,当面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命受到威胁时,护士会发自内心的同情患者的处境,理解他们的痛苦,从而自然表现出医院所需要的同情和宽慰的情绪。即使有时没有感受到来自内心深处的同情,也能够从一定的职业道德出发,主动调节自己对事件的认知评价,激起心中支持、同情的感受,也就是使用了深层动作。表层动作指的是当感受到的情绪与组织表达规则不一致时,个体只通过外部感情、声音等改变外部表现,而内部情绪感受并未改变,是护士使用较少的一种策略,这种现象说明被调查的护士大部分都倾向于使用一种“良好的假装”,因此许多由于表层动作带来的消极后果便可以得到避免。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加剧使得我国进入工作倦怠高峰期,医务人员更是成为倦怠的代表。工作倦怠是指工作重压下的一种身心疲惫的状态,厌倦工作的感受,是一种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情绪衰竭是工作倦怠的典型特点,主要是指在与他人互动的工作过程中,因身体和心理不能达到环境的要求而感到精疲力竭,精神耗损,无力感与失去兴趣等情绪耗竭的现象[9]。表2的数据分析指出,自然表达可以对情绪衰竭起到负向预测作用,所以为了避免衰竭可能会对护士心理健康带来的消极结果[10],护士可以在工作中采用更多自然的情绪表现来减少情绪衰竭。

表3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情绪衰竭在自然表现和生活满意度之间起中介作用,也就是说,自然表现可以通过降低情绪衰竭来提高护士的生活满意度。回归分析说明表层动作策略的使用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所以当护士在工作中仅仅通过改变自己的外部表情动作来伪装所需要的情绪时,自己的生活满意度也会下降。而自然表现会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这一结果给医院管理带了很大启示,医院管理方可以多培养护士的情绪劳动能力,帮助护理人员认识到自己同理心的重要性,使他们自觉培养自己对病患及其家属的同情和支持能力,从而在日常工作中自然表达合适的情绪,流露更多的关心和耐心。符合时宜的情绪劳动能够让患者及其家属感到安全和舒适,可以避免情绪衰竭给护士带来的消极后果,同样可以改善护理人员的生活满意度。

本文作者:张妮工作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情绪范文篇2

1积极情绪体验内容简介

积极情绪体验是积极心理学重要理论内容之一,研究主题主要涉及幸福感、快乐、乐观、爱、高兴、兴趣、满足、自豪、情绪平衡等。目前有两个研究重点,即幸福感和快乐。对于幸福感,有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与技术体系,分别是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其中主观幸福感是目前幸福感研究的主流。

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它与个性特点、控制源倾向、自我概念、社会关系、经济健康状况等有关。近年来国内外对它的研究越来越多,重点大都集中在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上,如生活事件、人格因素、金钱观念、文化、健康、社会支持以及信仰等。快乐虽然作为积极情绪体验的一个研究重点,但并没有很细致的研究,目前所得到的也只是一些结论性的内容。

Lyubomirsky比较了快乐和不快乐的人,发现他们在认知判断、动机和策略上都有所不同,且这种不同经常是自动化的,并未被意识到。快乐的人对社会比较信息较那些不快乐的人不敏感。DMBuss提出提高人快乐程度的建议: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并发展亲密友谊;选择一个与自己在价值观、兴趣、人格特性等方面都相似的配偶;适当设立一些期望值,他们的实现会给人带来很大的满足和快乐。很多研究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快乐进行了研究,如与收人水平、人际关系、信仰、生物进化之间的关系等。

2讨论

2.1主观幸福感本土识别

幸福感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它的影响因素也较复杂。目前对主要的影响因素的单项研究只是为了研究目标的明确化和研究内容的细致化。此外,对于影响因素的研究和解读需要考虑东西方文化价值的差异,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加以识别和提取,先本土化而后运用。

生命各个阶段的基本发展是有区别的,以致幸福感资源有年龄阶段的差异。如老年人与青少年的幸福感来源是显然不同的,对于青少年来说,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的一句表扬的话语可以让其感知得到肯定,积极的情绪动机被唤起,而幸福感就随之增加。老年期即生命晚期的基本发展问题是完善感和绝望感,其中个人完善感的主要障碍之一是对经济现实的恐惧和体力与情绪依赖的恐惧,不过许多老年人只要能够生活在适度的经济安全和相当的健康状态中,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支持是其最重要的幸福感资源。

此外,幸福感资源也有身份地位以及地域性的差异,如父母和子女、教师和学生、以及公司企业老板和员工、国家领导人和监狱服刑人员之间的幸福感资源的不同。中国家庭本位观念非常强,做出一番成就往往不是为了人生的自我实现而多半是为了光耀门相。因此,中国父母主观幸福感相关的最主要的是子女是否成才、争气、听话以及子女是否孝顺,甚至自己过得是否幸福无关紧要,只要子女过得好,他们就会满心欣慰。中国父母给予子女的是最无私的爱,子女才是他们的幸福感的资源。抚养子女成才本身就是父母体验到的一种自我实现的方式,很多人实际上已经把培养子女作为终生追求的一项事业,这其中真正渗透的是自我实现满足的幸福感。

2008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前十名依次分别是:杭州、宁波、昆明、天津、唐山、佛山、绍兴、长春、无锡、长沙,表明幸福感地域性的差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似乎不是很明显。常说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个地域的人往往有相似的人格特征和生活理念。另外,地域性的差异还体现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国外学者对幸福感的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幸福感较强。然而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中国城市老人的生活也显得较为安逸,而农村中进城务工的人员逐渐增加的同时,留守老人和儿童也在增加,老人几乎要承担所有的日常生活负担,年龄、体力与生活负担形成反差,因而降低了幸福感。

2.2快乐情绪的本土识别

D.M.Buss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指出快乐既是人类追求的目标,更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心理机制。国外学者对快乐与金钱的关系、快乐与信仰的关系做了大量的研究。积极心理学把快乐作为积极情绪的重要研究内容显然有价值强加之嫌。情感的满足和获得途径是建立在一定的价值观之上的。并不是每个民族或者每个国家都把追求快乐作为人生的追求目标,同样金钱也不是快乐的催化剂。尽管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中外文化的交流和融入,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倾向有所抬头,但毕竟占据不了中国人人生观和生活观的主流。东西方的价值取向的差异决定了其快乐资源的不同。西方个人主义的快乐来源显然是狭隘的,而相比西方,中国集体主义的快乐资源显然是较丰富的。因此,中国文化背景下有关快乐的研究是比较复杂的。

3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之间的转换

情绪范文篇3

一、农村不良社会情绪的提出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或看到诸如“社会情绪”,“反社会情绪”和“不满社会情绪”等词语。这些词语我们都耳熟能详,运用起来也游刃自如,无多障碍,但却很少花工夫去深究它们的大义,研考其中旨趣。

要领略“社会情绪”,我们首先须弄清什么是“情绪”。根据心理学家的解释,“情绪”指的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它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特别是人际交往中发展起来的,因而情绪既有与生物体相联系的体验如疼痛引起的不愉快情绪,又有与社会文化相关联的高级情绪或社会情操如道德感、审美感和价值评价。[1]社会情绪显然属于后者,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各种情境的知觉,它对个体或全体产生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影响。社会情绪有时表现为舆论,社会应对此赋予应有注意。

顾名思义,农村社会情绪就是,作为特殊社会群体的广大农民对农村社会这一特殊领域以及整个社会的情绪和看法。

由于个人受文化背景、经济条件、教育水平、个性特征、性别、年龄以及地区等主客因素的影响,在同一事物,同一情境面前,通常表现出不同的社会情绪。在我国,尽管近二十年的不平衡发展,沿海与内地、东部与西部的农村大地存在不同的程度的差异,但从全国范围来考察,整个农村社会的文化背景、经济条件、教育水平、组织化水平并无多大差别,因此我国农村社会情绪表现出惊人的同质性。这为我们从整体上研究农村社会情绪提供了可能。

对农村社会情绪可以从不同角度和方向加以分类研究,比如从情绪状态角度可分为“相对稳定社会情绪和变动不居社会情绪”两种,从怀有某种情绪人数的多少可分为“个体社会情绪与群体社会情绪”两种。笔者认为,对社会情绪的研究,目的重在考察情绪引发的行为后果及其社会影响,进而提出不同对策。因此,文章从这个角度将农村社会情绪划分为积极社会情绪和消极或不良社会情绪。

积极社会情绪,又可称为正向社会情绪,主要表现为,人们热烈拥护党在农村的政策,心理上或行为上主动配合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在农村的各项工作,诚心诚意为实现国家指引的目标而奋斗,从而营造一种爱党爱国爱农村的良好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农村社会鸡犬相闻,人们友好相处,邻里互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党群干群关系和谐融洽,官为民,民用官,共同为繁荣、稳定的农村社会尽心尽力。因此,从另一方面来说,这种社会情绪的塑造和维持,需要我们的党政干部和基层领导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只有服务到位了,干群关系才能融洽,农村内部矛盾才能得以解决。

消极或不良社会情绪,是指农民群众对自己所处的地位、与各级党政机关的互动关系,以及对整个农村社会普遍持某种悲观的看法和态度并在生活和劳作中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农村中不良社会情绪又可分为三类:

1.逆向社会情绪。人们由于利害冲突或道德评价而抵制党的政策,在矛盾激化的情况下,甚至可能采取敌对行动。主要的行为表现有:上访上告,群体性突发事件以及黑白合流等。这些过激的行为,一方面是农村不稳定情绪的表征,另一方面又是导致更大规模,更大范围的潜在不稳定的诱因。因此,必须引起有关各方的高度注意和警惕。这种社会情绪尽管不占农村社会的主流,但它的影响可能是破坏性和灾难性的;而且,从历史上许多非常事件来看,造成社会不稳定乃至社会动乱并不一定受全体社会成员整体的心理和情绪的影响,甚至也不一定受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影响。在多数情况下,可能只因社会一个阶层或一部分人对社会不满,就可能对社会稳定产生很大乃至绝对性的影响。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的一些典型事件便是前车之鉴。

2.异向社会情绪。人们偏离了正确的方向,陷入歧途,表面上他们并不反对党的政策,似乎响应党的号召。但事实上,他们的这种情绪与党所倡导的方向相异或相悖,他们的行为也并非党和国家所期望的。异向社会情绪在农村社会的直接体现是,建国以后曾一度销声匿迹的封建迷信已在整个农村社会沉渣泛起,死灰复燃,并有日趋猖獗之势;打牌,地下赌彩日渐横行;不少以前不信教的农民开始痴迷宗教,虔诚教会,地下宗教在有些地方多得不胜可数;更有甚者,一些一眼就可辨别出的粗俗愚昧、低级落后的邪教也在农村找到了活跃的市场。这种蜕变的可怕之处在于,一种新的潜在性替代力量正在渗透并掌控农村社会。因此可以说,异向社会情绪其实就是逆向社会情绪的改头换面和变种,它具有极大的隐蔽性、诱惑性和欺骗性,各级领导干部要仔细辨别,及时扭转,严于防范。否则,造成的后果将不亚于逆向社会情绪。1999年上半年,邪教“”组织围攻中南海、地方政府大楼、学校和新闻机构,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冲击我国改革开放稳定的大好局面,中央政府不得不动用所有专政工具和全部新闻媒体的力量,方得以平息。

3.中性社会情绪。表现为人们对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持观望态度,若即若离,即不表示接受,宣称拥护,也不抵制;可能受各种主观条件的限制,不能马上行动,而一旦条件成熟就会付诸行为,而万一遇到问题又停滞不前。由于怀有这个情绪的人在行动上较为谨慎,不草率,留有余地,不偏激,他们一般消极参与国家政治和政策制定,因此,精英主义论者多半认为,这种氛围下的民众最适合无为而治,对统治者而言是善莫大焉。然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党和政府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必须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投身到社会主义大建设中去,农民无疑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但是,另一方面,中性社会情绪又会使人们缺乏主人翁责任感,不利于对新生事物的支持,涣散群众内聚力,动摇人们投身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而,这种社会情绪即不利于人们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不利于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二、农村不良社会情绪产生的原因

(一)贫富差距导致农民的相对剥夺感。当前的贫富差距过大是引发农村社会不良情绪的一个重要原因;甚至可以说,在短短的十多年间,中国从经济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变成一个贫富差距引起社会不安的国家。[2]城乡之间,以及农村内部各地区、家庭之间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形成一种所谓的“马太效应”:富者愈富,贫者愈贫。为此,处于贫困线下的广大农民理所当然会产生不满情绪。但是,这种不满情绪同革命时代那种对贫富分层直接不满又有何不同呢?何清涟在《现代化的陷阱》一书中分析指出,多数人对贫富分化的不满,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对不正当致富的不满。[3]当前,不正当收入包括不合法收入和不合理收入,不合法收入指用以下手段牟取的暴利: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偷漏税费、走私贩私、制假售假等;不合理收入有少数垄断性行业收入和工资外的大量隐性收入。农民被排除在这些收入之外,必然产生强烈的剥夺感。

(二)农民作为弱势群体易遭受攻击和伤害。农村改革后,买卖重焕生机,农民的商品经济观念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崩离了集体的束缚,农民获得了自己选择和判断需要什么和不需要什么的自由,自主精神开始复苏和传扬。但农民的总体力量(无论物质还是精神)还相当薄弱,加上农村自始至终没能形成行动现代的契约社会,无法甚至多数时候无意识要为了共同的利益而联合起来。因此,不足以抵抗外来的攻击和伤害。如今,农民不仅要遭受来自自然性和市场性的各种攻击和伤害,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还要受到来自中央和地方的政策性和行政性伤害。面对上述种种伤害,有的农民无力应付,牢骚满腹,敢怒不敢言,消极怠工,不积极完成交售的指标;有的则自怨自艾,怨天尤人,情绪低落,任人摆布与宰割;有的求救于超自然力量,沉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上帝和神灵,以求解脱;有的则怒发冲冠,烈火中烧,企图采取激进的攻击行为来摆脱现状;有的则缅怀集体时代的悠哉安适与均贫,逃避现状,厚古薄今。

(三)农民利益表达渠道不畅。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因而社会各阶层、各团体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是在涉及局部利益、特殊利益和个体利益时,它们又各有所求,各不相同。因此,各阶层、利益集团都竭力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向决策者表达自己的利益取向和价值目标,以图影响政府决策,从而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利益表达渠道与关节的疏通至关重要。那么,农民利益表达渠道的现状又怎样呢?首先,农民自己的人大代表无法代表自己,乡镇人大代表表选举流于形式,走过场,人大代表多为党政领导钦点,没有为农民发言的自主权;其次,与农民朝夕相处的村委会,或隅于弹丸之地,力单势薄,人微言轻,无力传达农民心声,或直接受控于乡镇一级党政,成其办事机构和传声筒,更无从为农民说话;再次,各级农口部门既不独立于政府,亦不超然于执政党,它们只是党和政府的政策执行部门,直接对上负责,断然不会平白无故或自觉地为与自己无直接利益瓜葛的农民讲话,为农民争利;最后,我们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毫无疑问,农民与其他广大社会阶层、集团一样是为其所代表的。但问题也出在此,既然党代表几乎所有社会阶层、集团,那么政策的制定、资源的分配和制度的安排决不会不偏不倚,必将有所倾斜;而倾斜于谁,主要取决于力量的对比博奕。[4]诚如前文所言,农民依然是我们社会的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渠道的堵死和不畅,农民自然无法表达自己了。从纯心理学角度讲,农民无法表达或思实现自己的要求,便是遭受到了“挫折”,[5]在心理或行为上自然有所表现,借此来解脱挫折给自己带来的烦恼,减少内心的冲突与不安。这种表现就是我们所说是社会情绪。

(四)国家长期的制度性盘剥到使农民不堪重负。农民负担过重是不争的事实,它对造成当前农村不良社会情绪应当是“居功至伟”,不能忽略的。农民负担过重,必然导致多数农民无力脱贫。脱贫,不仅仅意味着摆脱某种状态而达到另一高级状态,或许,更应该理解为具体有某种能力。凭借这种能力,农民可以从容应对各种突发性灾难,并在这种恶劣环境中争取脱贫致富。然而,我国的农村的各种制度安排恰恰是制经久这种能力生成的主要障碍。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新中国选择了苏式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道路[6],实行过度提取农业补工业,为加快工业特别的重工业发展积累基金;压榨农村“化”城市,提高固有城市化水平;剥夺农民养市民,使农民创造的财富通过各种赋税和“剪刀差”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市人口袋。为了确保这种政策的合法化和有效实行,政府在农村做了诸如二元户籍制度、土地流动限制制度、城乡歧视制度以及独特的财政制度等制度安排。[7]在这一系列制度框架内,农民成了有别于城市人的“另类”,遭受着城市人无法想象的歧视、禁锢和盘剥,势必造成“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李昌平语)的尴尬局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社会的不断觉醒和进步,农民等价交换意识、身份平等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的普遍提高,而阻滞农村社会发展的旧制度却仍在运作,这势必引起农民对自己肩负的这套枷锁产生不满情绪及对其不合理性的反抗。

三、不良社会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阻滞农村经济的发展。有资料显示,自上世纪95,96年以来,农民收入基本上呈零增长,甚至有些地区和家庭出现负增长。再加上近年来,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生产资料价格却大幅度上涨,大大超出了农民的承受能力,农民入不敷出;地方政府通过巧取豪夺,乱搞摊派和歪曲国家政策等手段过度盘剥农民,进一步加重农民负担;而国家在农业基础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推广农业高新科技等方面的投资力度远远不能满足于农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要求。于是广大农民,甚至一些基层干部,对农业生产失去了信心,对农业的前景感到悲观失望,认为寓在农村种地“划不来”,不但不能赚钱填补家用,反而还要赔上整年工夫和老本。鉴于此,一些青壮、中年劳动力纷纷“逃离”土地,投奔城市寻找生存,剩下一群“老弱病残”留守着那一片荒芜的“废墟”。

(二)影响农村先进文化建设。我们党要始终代表这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实质上就是要努力做到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干部群众,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人民。[8]农村的先进文化建设是整个国家文化建设的重头戏,容不得忽视和马虎。然而,当前的农村文化建设却遇到了不小的麻烦和障碍。一是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经济,一些农民在心理上产生了种种失落感,滋生了消沉、迷惘和困顿的社会情绪,封建迷信、“黄毒赌”以及非法邪教趁势崛起,在农村找到了生存的土壤,并很快成为先进文化传播与建设的主要障碍。二是少数基层干部严重脱离群众、罔顾实际,工作方式简单粗暴、强迫命令,甚至以权谋私,横征暴敛,严重伤害了农民群众的感情。由是在不少群众中产生了抵制情绪,部分地区群体性事件增多,干群关系相当紧张,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得不到落实,文化公益事业无人关心,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无人问津;而诸如拉帮结派、入会入合、宗族修谱、建庙供仙和修葺祖坟等明显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悖的活动却一呼百应,,干劲十足。先进文化虽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穿透力,但在这种障碍面前,特别是在一些比较严重的地区,暂时只能见缝插针,步履维艰,很难立足。

(三)引发社会认同危机。近年关于农村问题的三部力作:《黄河边的中国》、《岳村政治》和《我向总理说实话》,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农民的这样一种呼喊:我是谁,我属于谁;社会还要不要我,我属于哪个社会。而“我是谁”和“我属于哪个社会”的问题其实就是社会认同问题。何清涟在《当代中国的社会认同危机》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由于对社团活动的限制,再加上在改革再加上在改革这一巨大的社会变迁过程中产生了种种不良社会现象。不少党员干部以及群众都有种理想幻灭感,共同感受到一种特殊的剥夺:被排斥在积累财富的过程之外,正在形成的新社会不是他们的社会。”农村承包责任制后,农民原先的精神家园集体解散,农民和家庭成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农民着实是这次改革的第一批受惠人。但是,小快分散的土地到1985年已耗尽了他的最大能量,此后,农民基本上不能直接从土地上赚取一分钱,农业成了地地道道的弱质产业,农民成了名副其实的弱势群体;农村在社会政治经济中的地位正在弱化,三农对经济增长特别是政府迷信的单纯GDP的增长贡献越来越小,几乎为零,甚至有的年份为负。在政治博奕过程中,在分利争利的角逐中,农民最容易被忽视最容易受伤害。越来越多的农民感到党和政府已经把他们遗忘了,他们不再生活在受关注的视野中,他们成了社会上谁也不是,大可忽略的“游魂”了。“我们到底是什么?”他们嘶声呐喊。为了寻找自己新的精神家园,有的农民提出重建农会的主张。[9]但是,就目前中国的政治状况,重建农会在短期内根本不可能提上议事日程。农村社会认同的缺位已发展到不可小觑的地步。

(四)破坏农村社会的稳定。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的新阶段。从社会发展角度看,这一时段是“非稳定因素”和“非稳定状态”多现和频发阶段。简约地说,三农问题就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综合性社会问题,三者相互关联,相互支持,少了哪一环节,都无法实现农村社会的繁荣与富足,其中稳定是基础和前提,其余二者是保证与目的。因此,众多的学者从社会福利与社会制度两个角度研究农村稳定问题,认为农村稳定是农村社会福利与社会制度两个维度上的合力建造就的。而我们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稳定更多的是社会心态和社会情绪,而非社会事实。有人认为,稳定就是没有上访上告,没有纠纷与矛盾,没有不同意见,而一旦出现矛盾与不同意见,就极力的压制,甚至不惜用强力打压。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死寂无声、“歌舞升平”的社会可能并不稳定,说不定哪天就会爆发大规模的社会动乱。印尼前总统苏哈托的黯然下台,不正是“得益”于他称之为“稳定社会”中的突发动乱吗?相反,一个整天有人在政府前游行示威,在新闻媒体上攻击政府的社会却仍然不失井然秩序。如今春三四月美国纽约举行了百万人反战游行示威,很少人会认为它影响了社会稳定,干扰了人们的日常、习惯的生活。因此,我们讨论一个社会稳定与否,多半取决于这个社会的社会情绪状态。积极的或正向的社会情绪,本身就是社会的稳定器,它向政治系统输入要求(包括正向要求与不满)和支持,政治系统给予全部或部分的满足,同时,它对政治系统的不满,是有限度的。而不良的社会情绪总是试图表达对政治系统的不满,如果不满超过了某个限度,纵然社会秩序依然,也不能说社会是稳定的;更何况,多数情况下,这种不满情绪会直接导致社会秩序的崩溃,社会出现动乱。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四、农村社会情绪治理对策

(一)宣传教育。第一,加大宣传力度,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人心。我们党向来有在农村宣传动员的优势,有一大批活跃在农村宣传战线上的能人干将。但是新时期,农村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新矛盾新冲突层出不穷,由此在人们的心理上和情绪上都有不同的折射和体现。我们宣传工作必须因时、因势、因人、因地、因事制宜,采取不同的灵活的战略战术,不能死报旧观念旧办法。只有这样,才能胜任当前农村的宣传工作,才能深入细致地、有针对性地做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工作,引导农民正确对待改革中的利益调整和农业结构调整,化解人们的不良情绪。第二,说服教育,消除农民心中的怨气。针对群众的不满、埋怨、抵制等社会情绪,基层干部必须用说服教育的方法,做深入扎实的思想工作,耐心地寻找矛盾的根源,体贴入微地解决人民的疑惑,从而达到沟通感情,理顺关系,凝聚人心,缓解情绪的目的。第三,加强基层干部教育,转变思想工作作风。不可否认,农村基层干部总体上是合格的,但也必须看到,不少干部的素质特别是作风还不适应新阶段农村工作的要求。比如一些干部并不真正体察关心农村贫困,除逢年过节走访几户贫困户,上上镜头,露露面,做做样子外,平时很少在思想上、政策上、措施上拿出行动来;更有甚者,少数干部工作蛮横,简单粗暴,甚至以权相压,不顾农民死活,严重干扰了干群关系,破坏了党和农民的血肉关系和鱼水深情。要通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切实转变干部工作作风,经常深入农村,体察农民疾苦,解决他们的困难,提高依法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二)依法治农。就是要在广大农村加强法制宣传力度,严格执法,使广大基层干部增强法制观念和依法行政的能力,使广大农民懂法用法,正确行使各项权力,积极履行应尽义务,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农民群众向来缺乏法制意识传统,不懂得用法律手段维权;在违法侵权面前,他们要么采取私了,息事宁人,要么以暴制暴,造成更坏的后果。特别是在面对政府的违法行政和粗暴行为时,他们更是无从“讨说法”,束手无策,只能“坐以待毙”;事情发展到严重程度,则极易采取上访,围攻、摧毁政府机关,驱逐政府工作人员等个体、群体性激进行为。这些都不是一个法治国家,一个稳定的农村社会所希望看到的。除在农村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外,执法机关还必须坚决果断依法处理一些恶性违法事件,取缔一切非法组织。比如,一些农村地区出现的群体性突发事件,虽然有些规模较大,影响较坏,但它仍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应用说服教育和做思想工作的方法加以处理;倒是对个别别有用心,煽风点火,领头闹事的则必须依法逮捕,严肃惩治;而一切农村非法组织如宗族组织、邪教组织、地下教会、和地下等,一律毫不留情地加以取缔,追究主要当事人的责任。农村法治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心灰意冷,丧失信心;也不能超之过急,或流于形式,或引发事端。

情绪范文篇4

视角是演讲的灵魂,好的视角会带来好的观点,演讲的技巧再高,没有好的观点和思想深度都只会显得苍白。而好的切入点能在最短时间内激发听众的兴趣,令听众很容易进入演讲者设计的语境。

2.适当的激情

一是要调动自己的情绪,更好地爆发出感染力;二是要带动听众的情绪,使听众主动进入与演讲者的同向思维,从而达到演讲的效果。但是激情要运用得当,必须与演讲的内容适配,过度的激情反而起到负面效果。

3.演示的技巧

①肢体语言。

手势:以自然为佳,最好就是日常的习惯性手势,在此基础上,可进行适当的修饰和设计,改掉一些不良的手势习惯。手势宁少不多,不要让人感到生硬。指向听众或自己时不要用手指,而要用手掌。

常用手势:双手或单手有力地指向对方或自己;用力握拳;曲起手指敲击桌面以加强语气;用力挥一下手;自然连续地转动手腕;双手平摊、耸肩;用手指表达数字;伸大拇指表示极度肯定和赞赏;摆V字造型表达胜利的信心或快乐;轻摆手指表示否定或轻蔑;用手指轻敲太阳穴表示思考;等等。

站姿:挺直、舒展、自然,不要左右摇摆。在想向听众表达一种传递信息欲望时,应适度前倾;在表达一种神圣感或渲染某种深远的情绪,希望将听众共同带往一种情绪境地时,可采用微仰头、仰望苍穹等姿态,(如共同哀悼、共同展望等)。

目光:目光要有力,凝视听众,但不可在一处停留过久,否则该处听众会不自在,也不可跳跃太频繁,一句话未说完时尽量不要转移目光,否则给人以游离、不自信的感觉。除非是表达悲痛的情绪,眼角不要向下垂。

表情:首先是自信和从容,然后应有一些变化,能配合演讲的内容,善用眉头、眼角、嘴唇等易控制的部分,有效地传达自己的情绪。避免表情呆滞,或显得过于呆板,一般情况下面带微笑。

②语速适中,富于变化。

太快让人听不清楚,对主要观点难以形成深刻印象,而急促的语速也给人以过于紧张、缺乏控制力的错觉。太慢显得拖沓,容易令人失去耐心,也给人以缺乏力度和激情、技巧不熟练、对演讲内容不熟悉等错觉。过于平板的语速也容易使人陷入单调的境地,这时需要用一定的提速来突出激情部分,突出、加强自己想强调的部分。

③音量和语调适中,有起伏。

音量应适应演讲的内容。呼吁、号召时自然加大音量,加重语气,如果一直用大音量或重语气则无法突出重点,反而给人以嘈杂、夸张的感觉。表达激动的情绪时自然用高亢的语调,如赞美、愤怒、质问等,但一直高亢而缺乏起伏易给人矫情作势的感觉。一般情况下以从容、有力作为主基调,适当加入高潮式的高音量和语调为佳。

④突出关键词。

一个演讲或一段话中总会有一些关键词(或重点词),可在演讲前先梳理一下,演讲时用重音与轻音的变化突出这些词,讲到这些词时可适当放慢节奏,让听众听得更清楚,加深印象,同时可应用适当加手势、停顿、反复等手法来强化效果。

⑤适当的停顿。

考虑听众的接受度,要让听众有足够的时间消化你所想传递的信息,同时给自己控制节奏、理清思路、观察反馈以时间。但停顿时间不宜过多、过长,以免形成拖沓的印象,要保持一定的语句连贯度。

⑥吐词有力、清晰。

演讲的基本是要让别人听清楚自己所讲的,所以一定要避免和尚念经般含糊其词,吐词含混也给人自信心不足的感觉。要善于用腹中的气,很清晰地将要讲的语句尽量送到远处,直达听众的心中,这样语言才显得有力度。

⑦设计开头和结尾。

好的开头对于演讲非常重要。一个动作、一句有力的称谓、一个幽默的自嘲、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个有趣的问题、一个设计好的悬念,好的开头可以马上将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你的演讲中来,激发出听的兴趣,或直接切换到你所希望的情绪中,(轻松、友善的接受、好奇、激情澎湃、神圣感等)。

结尾同样如此,一般采用的是一个行动口号或呼吁、一个总结性的建议、一个有力的疑问、一个非常肯定性的判断句。避免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4.语言技巧

①语言适度夸张。

演讲不同于教学,演讲需要语言的适度夸张来强化自己的观点,使听众形成深刻的印象。如:“我说过一万遍了,现在我要第一万零一遍地再次强调……”。

②采用各式问句。

适度采用设问、反问、连续追问等手法,可直击听众心灵,达到激起兴趣、引发思考、引起共鸣的效果。

③悬念设计。

在演讲的开头或过程中有意设计一些悬念,可激发听众的好奇心,引导听众耐心听下去。

④适当的连续排比。

排比句是非常煽情的,在演讲的高潮部适度加入排比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⑤运用情景描述、比喻、类比等手法。

用自己描述性的语言将听众带入一种场景,使大家在一个共同的场景和氛围中感受演讲内容,而比喻、类比能将复杂的观点简单化、形象化,帮助听众更直观地理解演讲内容,(就很擅长这个手法),使听众更容易引起共鸣。

情绪范文篇5

了解初中生的情绪特点,掌握一定的调节情绪的作法,使学生增强控制情绪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分析自身的情绪特点及其自己是怎样克服消极情绪的,再由学生自己将搜集的有关伟人、名人调节情绪的事例进行分析,并利用名人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老师将在此课中起主导地位,对学生分析的方法进行概括和总结,对学生容易混淆的自我激励和自我暗示方法进行讲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中学生情绪的特点:不稳定、易变、易冲动,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适时适当地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难点:

调节情绪的方法是本课的一个难点。这些方法要求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其中的自我暗示、自我激励、心理换位法、升华等方法,名词新,学生不易理解,难掌握,因此老师要通过具体事例帮助学生进行由浅到深,由具体到抽象的分析。

教法建议:

1.创设情景、观看录像、联系学生实际,分析初中生的情绪特点。

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谈自己如何调节不良情绪的。

3.介绍一些名人调节情绪的方法。

4.课后学生选择一条名人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教学设计示例

复习提问: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对人的影响作用有哪些?

(板书)二.情绪需要调节

(情景):李伟画画非常好,曾获得美术比赛一等奖,他是班级的宣传委员。一天中午,他正在出板报,很多同学围观,不少同学赞叹,李伟听后心里美滋滋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画得更起劲。这时,小刚过来,对板报提出了一些批评,李伟不高兴了,回头生气地看着小刚,小刚还在说,李伟扔下粉笔,冲着小刚大声地说:"你行,我不干了。"剩下小刚和其他同学尴尬地站在那里。

(提问):李伟的情绪有哪些变化?我们同学中有无类似的感受?说明中学生的情绪有什么特点?

(板书)

观看录像:《青春与法律对话》第一个故事。

(提问):初中生情绪的特点会对我们产生那些不良影响?

(板书)

对于不良情绪需要进行调节。

(板书)2.调节情绪的方法: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谈自己如何调节不良情绪的,教师总结即可。(学生谈的方法多集中在前两种)

(板书):

教师总结:转移焦点,当我们苦闷、烦恼时,转移注意力到有兴趣的活动中(结合学生的方法),这样情绪会慢慢好转,改变环境,到自己想去的地方玩,或改变自己的居住环境等。

(板书):

教师总结:这些方法指的是在适当的场合,用适当的方式来排除心中不良情绪,合理发泄不等于放纵、任性、胡闹。如果不分时间、场合、地点随意发泄,不仅不能调控好不良情绪,还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板书):(3).主动控制情绪:

人都是有理智的,在陷入不良情绪时,应调动自己理智的闸门,去控制不良情绪,使自己的情绪愉悦起来。

(A).自我暗示:

(学生活动):

1.考试时很紧张,这时我会_________。

2.与他人发生冲突时,我刚要发怒,我会_________。

3.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我会_________。

这些方法就是通过自己的理智去控制不良情绪,这种方法就是自我暗示,不是通过外界条件来调节。

(B).自我激励:

通过外界的人、事物来约束、激励自己,使自己获得精神动力,从而更好地战胜困难和挫折。像林则徐的"制怒"条幅,时刻提醒自己。

(C).心理换位:

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与他人互换角色、位置,这样有利于增强相互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可以消除一些不良情绪。我们同学之间、与家长之间、与老师之间,都可以用这种方法。

(D).升华法:

情绪范文篇6

一、从糖果测验看情绪智力的重要性

智商(IQ)能影响一个人的学习成绩与未来成就,这早就为人们所熟悉。但戈尔曼提出,在预测一个人未来的成就高低时,情商比智商可能更重要。情商指的是一个人节制自己的情绪的能力,它包括自我觉察、理解他人、承受挫折、社交技巧等方面的能力。EQ较高的人,也是情绪比较成熟的人。人的身体或生理会在一定的时间内成熟,但人的情绪或心理却不一定,有人一辈子在情绪或心理上可能都不成熟。情绪的成熟有两个条件,一是控制,一是宣泄。情绪的控制和宣泄,都必须适当而不过分,才算是真正的成熟、稳定而正常了。

戈尔曼总结了近十年来心理学上的研究成果,来支持EQ比IQ更重要的理论。他的书中引用了一项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米歇尔(W.Mischel)等人所做的糖果测验。研究人员叫一群四岁的儿童一个个进入实验室,每个孩子面前摆放了一块糖果,并且告诉孩子们说,他们可以立刻把糖吃掉,但如果能等研究者回来再吃,他就可以得到两块糖。有些小孩在研究人员一跨出门就很快吃掉了糖,有的捱了几分钟后才吃,有的坚持到了研究人员回来得到了两块糖。这是一个测验孩子控制冲动的题目,考察的是儿童的冲动与自制、本我与自我、欲望与克制力、即刻满足与延迟满足、克制情绪与压抑冲动等方面的素质。从这个实验中可以略窥孩子的性格特质,甚至孩子未来的人生走向。经过长时间的跟踪研究,这些孩子在上高中之前就显示出了很大的差异。那些自制力强的孩子,受到同学们的欢迎,也勇于面对挑战,学习能力较高,在语言表达、学习专注、制订与实践计划等方面均有较强的能力;而自制力弱的孩子相比之下表现出更多的负面特征,大多孤独顽固,怯于与人交往,心理承受力差,遇到压力就退缩、易怒、易与人争斗、疑心重。在高中毕业的学力测验(SAT)中,自制力强组的孩子比自制力弱组的孩子平均分数高出210分。从这项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EQ对学生的学习成就来说在某种意义上有比IQ更高的预测性。

二、情绪智力概念在心理学的演变过程

早在二十世纪初,桑代克便提出“社会智力”(socialintelligence)一词,他所说的社会智力指的是:“了解与处理男人与女人、男孩与女孩的能力……人际关系中的聪明行为。”在桑代克之后,韦氏智力量表的创造者韦克斯勒认为智力就是“使人有目的地行动,有理性地思考,以及有效地处理其环境”的能力。这个定义本身,尤其是处理环境的能力便包括了处理人际环境的社会智力。他认为所谓社会智力只是将一般智慧应用在社会情境而已。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的“图书整理测验”项目便是测量受试者是否能了解并有效地处理书籍中所描述的人文情境。韦氏当时便自称这个分量表就是测量桑代克所谓的社会智力的测验。后来,当基尔福特提出“智力结构”概念时,它包括了所有前人测量到的智力,不过他将社会智力这个名称改为“活动智力”,这种智力就是处理有关他人的注意、知觉、思想、愿望、感觉、心情、情绪、意愿、他人以及自己的行动等行为信息的能力。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又有两个更为著名的智力理论对社会智力有很精彩的解释。一个是在加德纳(H.Gardner)所倡导的“多重智力理论”中,有一种“人际智力”相当于社会智力。这种智力包括“知己”与“知人”的能力,“知己”指的是理解自己的感性世界,“知人”指的是注意以及区别他人的心理世界。人际智力高的人,能够洞察他人所隐藏的感情与动机,并具有令他人信服的能力。另一个是斯登堡(R.J.Sternburg)的三界理论(TriarchicTheory),他认为人运用智力的范围有内界、外界和从内到外、从外到内之间的经验界。内界指的是个体内在环境中有关的智慧,包括设计与决定处理信息的策略、执行策略以及求知的过程;外界指的是有目的的适应、选择以及改造个体的生活环境的过程。适应就是个体使自己能够很恰当地符合环境的要求,若不能适应,个体可以选择另一个环境加以适应,也可以改造环境以增加适应的可能,个体的这种能力便相当于社会智力。第三界为经验界,指的是在内界与外界交流关系中,所产生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个体在遇到一个新环境、不能用已有智慧来解决问题时,必须要了解那个新环境,然后根据所了解的信息而采取新的行为。个体的这部分能力相当于创造力。

斯登堡曾经在自己的书中讲过他的三个女助教的故事:他的一位女学生学习成绩很好,智商很高,被聘为教学助理;第二位学生学习成绩平平,但经常有很多新的研究主意,也就是说她的创造力很高,被聘为研究助理;第三位学生人际关系很好,社会活动能力很强,被聘为行政助理。这三位助教毕业以后,第一位最快找到了工作,而第三位升迁最快。这便印证了戈尔曼在《情绪智力》中所说的谋事靠智商、升迁靠情商的道理。而斯登堡并没有提到第二位助教的结局,有可能因为她的智商和情商都很低,尽管经常有一些新颖的主意,但既没有实现的能力,也没有实现的机会,很可能被解聘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情绪智力与社会智力方面较为突出的研究是耶鲁大学的两位学者萨洛维和梅耶(Salovey&.Mayer)。他们用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与智力有关的人格特征时,发现有三个情绪因素与智力测验成绩有较高的相关:智力专注(intellectualabsorption)、智力冷漠(intellectualapathy)与智力乐趣(intellectualpleasure)。智力专注就是说个体能够沉湎于智慧活动,智力冷漠是指厌恶或忽略智慧活动,或感觉智慧活动是很困难的;智力乐趣是指喜欢从事智慧活动并能从活动中体验到快乐。

三、中小学校开展情绪教育的必要性

一个情绪成熟的人,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有害的冲动,对于无害甚至有益的冲动则不必过分抑制。情绪教育还应该鼓励儿童青少年正当的娱乐、运动和社会交往活动。要推行情绪教育必须要了解情绪是人格或性格的重要部分,与全面发展的其他部分有密切而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情绪教育应被视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部分,与体育、智育、德育同时存在。

中国人从传统上来说比较偏重情绪的控制,一般来说中国人比较拘谨和内向。但在今天社会变迁的时代,由于传统礼教束缚突然松懈,社会道德标准变化以及日益多元性,人们为了满足一时冲动的情绪发泄,无节制、甚至不惜犯罪的事件频频发生,所以对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儿童青少年来说,情绪教育非常必要。

第一,在我国传统的偏重智育的升学主义影响下,好成绩就是好学生,严重扭曲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很多人从小只会读书,会考试,不知道为人处事之道,更不知道如何处理感情和人际关系,承受挫折的能力很差,一旦失败便会走向极端。

第二,社会秩序与价值观的混淆。由于社会变迁快速,原有的社会秩序崩解,社会道德沦落,自私与暴力不断腐蚀着人心。人格、情感、道德失去了约束力。这种社会现实的存在不鼓励青少年克制冲动,他们最容易成为道德实践上的弱者。再加上整个社会功利价值观的误导,青少年学生盲目攀比、追逐虚荣,严重影响其人格的发展。

第三,新新人类的迷失。有人把新新人类比做草莓族,意思说外表鲜艳,实际上酸酸的不好吃。他们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几乎无视他人的存在;有创意但不务实,爱表现自己但不关心社会;赶潮流但不按常理出牌,追求刺激但不负责任。这一代新新人类的迷惘和狭隘意识,亟待结合理性与感情的教育。

第四,家庭教育功能偏差。有人说现在青少年的问题是植根于家庭、显现于学校、恶化于社会。问题青少年大多出自残缺的家庭,他们缺乏完整的父母之爱,人格发展不健全。有些从孩提时代起心中即压抑了很多不满与怨恨,形成偏激与报复的心理。另外,父母的管教方式也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困惑与人格冲突,专制式管教易造成孩子的怯弱、说谎、信心不足;溺爱式的管教则造成孩子的自恃、逢迎与缺乏独立能力。

第五,整个社会盛行及时享乐心态。社会越来越速食化,有人称之为“麦当劳化”,年轻男女没有耐心培养感情,由相知、相爱到结婚,试婚与同居的流行使青年人失去了对他人、对家庭的责任感,也不知道如何去处理与珍惜感情;学生在学校不问耕耘只记收获,复印笔记、抄袭作业、投机取巧,以追求分数为最高目标。如此下去,青少年一代不知勤奋为何物,更不知吃苦与付出。

四、中小学校情绪教育策略

一个人的情绪虽是与生俱来的,但情绪行为却受到后天环境或事件的影响而时时改变,社会文化对于情绪表现也有若干规范,所以一个成年人的情绪特征是情绪“社会化”的产物。然而情绪的社会性规范并非所有都是符合心理卫生的,例如“男儿有泪不轻弹”便是违背人的本性的,很多男人因此而压抑并积累了不愉快的情绪,拖延及掩盖了确实存在或想像中的问题。生活中遇到大大小小的情绪困扰是很常见的,帮助学生顺利、圆满及正确地解决并度过难关,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一)培养学生学会了解、管理和利用情绪

了解他人的表面情绪并非困难之事,而了解深藏在他人内心中的情绪,则相当困难。在心理学上,有“同理心”(empathy)一词,指设身处地地感觉他人所感觉的情绪,在心理治疗方面经常会使用角色扮演法或心理剧的方法来使人设身处地地体验被扮演者的情绪。这种方法有助于同理心的发展。学会了解别人的情感是一种高深的艺术,它是依情境而定的,所以无法一一列举,但仍有一些原则可循。

戈尔曼在《情绪智商》一书中提到美国中小学的情绪教育课程时认为,了解情绪就是指人能察觉自己的情绪及起因,并辨别感觉和行为的差距;管理情绪就是要学会忍受挫折、疏解愤怒,能以口头来表达负面情绪,避免诉诸肢体暴力,善于自我缓解压力,较少感到孤独;而利用情绪就是能够克制冲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善于倾听,并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拥有了这种能力,便能够充分享受与他人沟通的乐趣,有效地解决人际冲突。

情绪的管理可分为管理自己的情绪与管理他人的情绪,由于二者在方法上有共通之处,故合并在一起来讨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便从父母与老师那里学会了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知道在某种场合可以表达某种情绪,或者不可以表达某种情绪。我们情绪教育的目标应该在于提高学生的情绪智力。从积极的方面来说是提高儿童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从消极的方面来说是提高儿童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在不适当的场合发作的能力。积极管理的目标在于尽量减少不愉快的情绪,保持或增加愉快的情绪。因此,作为教师或学校辅导人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

(二)建设一个有利于情绪教育的学校环境

情绪教育不是某一个或几个教师的任务,其成功与否是与整个学校的环境分不开的。因此学校环境建设特别是人文环境的建设对情绪教育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有利于情绪教育的学校环境包括:

第一,建立学校优质文化与归属感。每个学校因为历史与自身条件的关系都有自己的文化,利用这种独特的文化,营造师生以学校为荣的使命感和归属感,这不仅为学校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动力,而且会使学校这个团体中的每一个成员对他所属的团体产生关怀之心,愿意为团体付出。

第二,创造一种能为学生带来成就感的教学。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因材施教而使人能尽其才,因此学校的教学应该把重点放在使学生得到适当的教学而获得成就感方面。

第三,开展多元化的学习活动。扭转以书本课堂学习为主要方式、以升学就业为惟一目标的现状,教师应当以自己的专业能力,以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更可从各种不同的正式与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中启迪学生的智力与人格发展。

第四,加强生活教育,或者说情绪教育应该尽量生活化。例如可以利用午餐开展有关生活礼仪、营养、卫生、劳动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在群体互动中学会分工合作,学习尊重他人,学会体会他人劳动,学会体验感恩、欣赏和分享他人感情。

第五,建立并完善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制度。近年来,世界很多国家都在进行加强中小学团体辅导和提升教师心理援助能力的努力,并共同推进资格认证制度,期望着那些人格发展偏差、情绪控制力不足、个人意志力薄弱的学生,在教师与专业心理辅导人员的帮助之下,重享心灵的温暖,健全其人生,从此减低负面社会成本。

第六,开发情绪教育课程,将情绪教育融入教学活动。情绪教育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结构式的课程设计以及融入生活的潜在性学习两大类型。至今EQ仍然是一个较为松散的概念,相关的适合中小学校教学活动的情绪教育材料比较缺乏,因此,应该鼓励教师合力开发情绪教育的个性化题材,结合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活动、公民与道德教育、健康与体育教育等,并融入班会、周会,以不同的主题、系列教育与训导的方式,协助学生发展和谐的情绪。

(三)提高教师的自我情绪管理水平

教师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常常被社会赋予较高的道德期望,因此教师的情绪管理可被视为“修身养性”的重要部分,小到影响教师个人的生活满意度,大到影响教学品质、学生成就甚至社会进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不断地面对各种情境接受挑战,情绪也常常会不断地波动,不能有效地控制情绪就不可能创造出较佳的教学品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工作有一个定义:工作的目的应当是从工作中获得快乐,只有这样,工作起来才是积极的、主动的、富有乐趣的。

教师每天要面对几十名背景、能力、兴趣各不相同的学生,教室中的活动进行是复杂多样的,又是同时发生的,教师大多数时间都需要做出快速的反应。在这种有限的空间和时间下,要求教师比较完美地控制和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是需要比常人更多的毅力与自律能力的。由于长期应试教育模式给学生和教师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同时进行的教育制度的改革,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展开,又为教师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已有相当多的调查表明,中小学教师是一个心理疾病的高发群体,有相当大的比例存在着工作疲劳、焦虑、角色过度、完美倾向等有损身心健康的表现。从人性层面上说,教师也是人,表现出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但是从教师的工作层面上来说,是不允许他经常处于潮起潮落的情绪动荡之中的。因此,在遇到压力、挫折时学会控制愤怒、哀伤、退缩等不良情绪反应就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必修课之一。培养沟通的能力、培养自信心与同理心、了解自己并悦纳他人、充分了解并认识自己工作的意义等都是培养健康的情绪的有效途径。

情绪范文篇7

1.有利于保证教育质量。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把控者,其必须要保证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能确保幼儿教育活动的有序展开,并能够在幼儿教育活动过程中,合理的处理各种问题,让幼儿在教育活动中学到知识,以确保幼儿教育活动的质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绪表现会对幼儿的智力开发、习惯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中教师积极的情绪状态能够给带学生一种积极的感染力,有助于帮助学生在思维训练、语言表达、行为习惯上有所提升,提高教育效果。消极的情绪则会对幼儿的行为产生负面干扰、抑制,为幼儿心理带来消极变化,进而影响教育效果。所以说,教师对自己的情绪管理会影响教学质量效果。

2.有利于幼师实现自身进步。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引导者,其在教学过程中既负责孩子们的教育问题,同时也关系着自己的学习问题。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必须要具有幼儿为本的工作理念,并且能够在工作中遵循幼儿心理发展需求和生理发展规律,才能确保自己教育行为的有效性。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教师都不具备上述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要在工作中不断的进行自我提升、自我学习,以保证自身素质的进步。在教学过程中,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集中精神开展活动,这样更容易让教师发现自己在教育活动当中的优势与不足,为教师教育行为的进步与提升提供支持。

3.有利于幼儿园长远发展。幼师作为幼儿教育的直接行为者,他们是构成幼儿园的组要元素。幼儿园想要实现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保证自身幼教水平和管理能力,而幼师作为幼儿园幼教水平的直接表现,他们的个人素质与幼儿教育能力会对幼儿园的综合实力产生直接影响。幼师具备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能够让自己在工作过程中,调动起自己的积极性,激发出自己的教育热情,增强主人翁意识,愿意为幼儿园的发展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从而为幼儿园综合实力的提升提供支持,也为幼儿园的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二、幼儿教师的情绪管理方法

为了能够提升幼儿教师的情绪管理水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开展相应的工作:

1.培养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对于一名幼儿教师来说,想要实现对他们个人情绪的有效管理,就必须要充分的认同和热爱幼教职业,因为只有热爱才能让幼儿教师愿意为之付出和为之努力。所以,在提升幼儿教师情绪管理水平的过程中,必须要让教师深刻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让他们能够真正的感受到幼儿教育的责任重大,保证他们对幼儿职业的选择是遵从于内心的指导,而不是为了谋求生计无奈之举。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必须要认识到幼儿教育职业的压力,让他们深刻认识到幼儿教育行业的激烈竞争,想要一直在自己热爱的幼教事业上奋斗,就必须要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进步,保证自己的职业竞争力,从而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体现出自己的教学优势,实现对自己幼儿教育情绪的有效管理。

2.培养教师的童心与爱心。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其是否真正的人爱教育事业,从她的童心和爱心表现就能够获取答案。一个真正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的幼儿教师,其是能够站在也愿意站在幼儿的角度上去思考和选择的,而一个经常能够以幼儿角度去看世界的人,是具有童心和爱心的。具有一颗爱心,教师才能像给予幼儿充分的爱,让他们在幼儿园中所度过的每一天时光都是美好而幸福的。具有一颗童心,教师才能真正的站在幼儿的角度去考虑他们的心理、语言和行为,才能够知道如何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幼儿,并在幼儿情绪失控时,给予他们充分的体谅和关心,所以说想要做好对幼师情绪的管理,就必须要做好对幼师爱心与童心的培养。

3.培养教师的教育控制力。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能够对班级、幼儿及教学活动有一定的控制力,才能确保幼儿教育行为能够在自己的设计与规划下科学进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幼儿教师的不正当情绪管理都是在其无法有效控制教育行为的情况下而产生的,因此想要做好对教师的情绪管理,就必须要培养他们的教育控制力。这里所说的“教育控制力”并非硬性手段的绝对控制,而是教师通过教学水平、教学方法能够让幼儿愿意听自己的话,并在自己的科学安排下完成学习、吃饭、午休等一系列幼儿教育活动。想要提升教师的这方面能力,教师应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素质、幼教水平和沟通能力,从而实现对幼儿教育行为的科学把控。这里着重探讨以下沟通能力,沟通是一门艺术,与幼儿沟通更是艺术中的艺术,教师要在与幼儿沟通时,学会如何掌握幼儿的心理状态,明白幼儿的需求,并以此为基础来与幼儿进行沟通,让幼儿能够从教师方面获取最正确的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困难。当幼儿与教师构建起了良好的沟通状态,那么教师就有了相对的教育控制力,幼儿教育行为失控行为出现几率也会大大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幼儿教师实现自我情绪管理。

三、总结

情绪范文篇8

关键词:情绪智力;情绪智力理论;学院派;实务派;研究方法

一、情绪智力概念的界定及探讨

情绪智力(EmotionalIntelligence)这个词是德国人BarbaraLeuner(1966)首先提出的[1]。1986年柏尼(W.P.Payne)在博士论文《情绪研究》中明确探讨了发展情绪智力的问题[2]。而将情绪智力作为理论概念正式提出的却是美国耶鲁大学的萨洛维(P.Salovey)和新罕布尔大学的梅耶(J.Mayer),1989--1990年,他们连续发表两篇学术论文,正式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概念和理论,将情绪智力定义为:“监察自身和他人的感情和情绪的能力,区分情绪之间差别的能力,以及运用这种信息以指导个人思维和行动的能力”[3]。在他们提出情绪智力的概念之后,围绕情绪智力概念的讨论日渐激烈,其中最出名的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DanielGoleman,他于1995年在《情绪智力:为什么它比智商更重要》一书中将情绪智力定义为:了解自身感受,控制冲动和恼怒,理智处事,面对考验时保持平静和乐观心态的能力。此外,与现在的情绪智力相提并论的情商(emotionalquotient,EQ)概念则是由巴昂于1988年在其博士论文中首创的[4]。2000年,他主编了《情绪智力手册》(theHandbookofEmotionalIntelligence),全面介绍了情绪智力的研究情况,认为情绪智力是影响人应付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能力的总和。它是决定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人的整个心理健康[5]。

自从情绪智力于1996年传入中国以来,学者们纷纷给情绪智力下定义,如许远理将情绪智力定义为“感知与体验、描述与评价、调节与控制内省情绪、人际情绪、生态情绪的能力”[6]。陈家耀则进一步提出用情志力一词来概括有关情绪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对智力活动的支持、导向和动力作用等心理活动。情志力的内涵是意向,其外延,从成分来说有情绪、意志和个性[7]。徐小燕、张进辅将情绪智力定义为“人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影响其成功与否的非认知性心理能力,包括情绪觉知能力、情绪评价能力、情绪适应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和情绪表现能力等五种因素,它们又分为若干次级因素成分”[8]。这些概念均从不同的维度对情绪智力做了概括,但现存的问题是学界对情绪智力的概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这与对情绪智力在国外的术语“emotionalIntelligence”中emotion一词到底该如何理解有很大的关系,同时还与对其外延和内涵的恰当界定联系紧密。因此,如何给情绪智力一个恰倒好处的概念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二、情绪智力理论及结构

(一)情绪智力的学院派理论及结构

以Mayer和Salovey为主导的学院派,将情绪智力纳入智力的家族并坚持科学量化的道路[9],学院派对情绪智力的研究采用的是能力模型取向[10],能力模型是指能力的情绪智力,即反映了直接与标准智力定义相关的、人的实际心理能力[11]。1990年,美国心理学家Salovey和Mayer首次正式使用情绪智力这一概念描述影响成功的情绪特征,他们认为情绪智力是一种加工情绪信息的能力,它包括准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恰当地表达情绪,以及适应性地调控情绪的能力。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情绪智力结构的三因素能力模型。但此时情绪智力定义以及结构的划分都是在广泛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没有实证基础。后来,他们分别于1997年、1999年、2000年对情绪智力的定义及结构进行修订,最终将情绪智力界定为一种连接认知与情绪的心理能力,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其结构的四个维度[12]。这四个维度从最基本的情绪感知和表达能力开始,到情绪管理调控能力为止,是按照每种能力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的。具体内容为:

1.情绪的感知、表达能力:指从自己的生理状态、情感体验和思想中辨认和表达情绪的能力;以及从他人、艺术活动、语言中辨认和表达情绪的能力。

2.情绪对思维的促进能力:即促进认知行为,使问题解决、推理、决策和创造性行为更为有效的能力,包括情绪对思维的引导;情绪对信息注意方向的影响;心境的起伏对思维的影响;情绪状态对问题解决的影响等多方面的能力。

3.对情绪的理解、分析能力:指认识情绪体验与语言表达之间关系的能力;理解情绪所传送意义的能力;理解复杂心情的能力;认识情绪转换的可能性及原因的能力等。其中最基本的是使用特定的词语来命名情绪并能有效的辨别它们之间的关系。该能力是“最具有认知意味的”。

4.情绪管理调控能力: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判断并成熟地进入或离开某种情绪的能力;觉察与自己和他人有关的情绪的能力,调节与别人的情绪之间的关系等。

(二)情绪智力的实务派理论及结构

以Goleman和Bar-on为代表的实务派将预测成功作为向导,试图在传统智力以外找到能够预测成功的所有重要因素[9]。实务派对情绪智力的研究采用的是混合模型研究取向[10],混合模型是指特质的情绪智力,属于人格范围。即给情绪智力列出了一组人格特点菜单,如“同情、动机、坚持性、温情和社会技能”,我们将这理论及结构称为“混合模型”[11]。

1.Goleman的情绪智力理论及结构

1995年,Goleman在畅销书《情绪智力》中将情绪智力定义为了解情绪、管理情绪、自我动机、认知他人情绪、处理关系的能力[13]。他认为情绪智力在帮助个体取得成功上起的作用比智力的作用大,并且情绪智力可以通过经验和训练得到明显的提高。1998年,他在1995年情绪智力定义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个5因素情绪智力理论结构[14]。这个结构共包括5个因素,25种能力。后来他又结合了RichardBoyatzis等人的研究把这5个因素25种能力精炼成4个因素20种能力,它们分别是自我觉知(包括情绪觉知能力、正确的自我评估、自信),自我管理(包括自控能力、信用度、责任心、适应能力、成就动机、主动性),社会觉知(包括移情、对团体情绪的觉知、服务倾向性)和社交技巧(包括帮助他人发展、领导能力、影响力、沟通能力、革新能力、协调能力、凝聚力、协作能力)。

2.Bar-on的情绪智力理论及结构

Bar-on于1997年提出情绪智力的定义,情绪智力是影响人应付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能力的总和。他认为情绪智力是决定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人的整个心理健康[15]。Bar-on提出,情绪智力由个体内部成分、人际成分、适应性成分、压力管理成分、一般心境成分等五大主成分构成,其中,个体内部成分包含情绪自我觉察、自信、自我尊重、自我实现和独立性五种相关能力;人际成分包含共情、社会责任感和人际关系三种相关能力;适应性成分包含现实检验、问题解决和灵活性三种相关能力;压力管理成分包含压力承受和冲动控制两种相关能力;一般心境成分包含幸福感和乐观主义两种相关成分。这样,由五大主成分和15种相关能力组成了情绪智力系统[16]。Bar-on认为这15种能力是情绪智力最稳定、最有效的成分,对个体总的情绪幸福和应对生活的能力起决定作用。三、情绪智力的研究方法与测量

(一)情绪智力的研究方法

在情绪智力研究开展的早期,曾出现过只强调经验范式而缺乏实证研究的现象。随着情绪智力研究地逐步深入,其研究方法已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如罗森塔尔设计的了用来衡量辨别他人情绪特征能力的非言语敏感测验(简称PONS);WalterMischel设计出果汁软糖实验来分析控制冲动、延缓满足、抵制诱惑的水平对将来成功的影响;Seligman塞利格曼根据这种观点设计了乐观态度测验,进而将这项测验应用于人才的选拔。在人工智能的研究中,“情绪智力”倍受关注。其始创人Picard教授认为,要使计算机真正智能化,适合人的需要并能自然地与人互动,就必须使它们具备识别和表达情绪的能力,即人工智能要具备被称作“情绪智力”的东西[17]。虽然情绪智力的人工智能研究刚起步,但已显示出令人兴奋的前景。情绪智力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前沿性另人欣慰,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最主要的就是重定性研究而轻定量分析。

(二)情绪智力的测量

1.Schutle的EIS量表

情绪智力量表(EIS)是Schutle等人根据Salovey和Mayer(1990)的情绪智力模型开发的一份自陈问卷。它共有33项,可用于评估人们对自己以及他人情绪的感知、理解、表达、控制和管理利用的能力。此量表的高分者通常更为积极、更能克制冲动、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更好地恢复、较少的情感障碍和抑郁、更富有同情心、更能自我监控。

2.多因素情绪智力量表(MEIS)

该量表是Mayer等人于1998年编制的,1999年他们又发表该量表的修订版[12]。该量表是能力测验而非自陈测验。该量表以行为表现为基础,测量被试觉察情绪、鉴别情绪、理解情绪和控制情绪。它包括的四个维度十二项任务分别是:感知情绪(4项任务)、同化情绪(2项任务)、理解情绪(4项任务)和控制自我情绪(2项任务)。该量表有整体评分和专家评分两种评分方法。此量表的结构效度、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都很高,尚无预测效度的报告。修订版与旧版的不同之处在于,旧版把多数人一致性作为正确答案的指标,修订版则把专家打分作为评判的标准。为了再次改进修订后的MEIS,Mayer、Salovey及Caruso等人又编制出了MSCEITV1.0和MSCEITV2.0。MSCEIT是一个基础能力量表,共有141个自陈项目,适用于17岁以上的人群。该量表旨在测量人们执行任务、解决情绪问题的质量和程度,而不是依赖个人对自己情绪技能的主观评估来计分。

3.情绪智力调查表(ECI)

该量表是Goleman等人根据Goleman1998年提出的精练后的情绪智力模型编制的,它可以测量该模型提到的4个因素20种能力。该量表有很高的内容效度,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关此量表的预测效度的研究。ECI包含了Goleman情绪智力模型的所有内容,是一种比较完整的情绪智力评价工具。该量表的使用要求也较严格,使用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合格后方能对施测结果给予正确解释与指导。ECI可以全方位评估个人和团体的情绪能力。

4.情商问卷(EQI)

EQI也叫《Bar-on情商量表》,它是Bar-on于1997年编制并出版的量表。该量表是国际上著名的心理量表之一。它包括5个主成分量表(其中包含15个分量表)和2个效度量表,共133个题目。其中主成分量表有:内省量表、人际量表、适应性量表、压力处理量表、总体情绪量表。效度量表则分别是乐观印象和悲观印象。EQI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18]。该量表出版后,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目前已被应用于心理咨询与治疗、人力资源、人格、学习能力等多种领域,被共认为是第一个标准化的情绪智力量表[19][20][21]。

5.工作能力量表-Ei版(WPQei)

WPQei用来测量个人的能力和素质,它以情绪智力的概念模型为基础,包括七个成分:创新,自我意识,直觉,情绪,动机,移情,社会技能。共有84个题项。员工在工作中可以把量表中的信息与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结合起来,有目的的提高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

除了上述量表之外,我国已有学者将DarwinB.Nelson和GaryR.Low两位博士于1998年编制的情绪技能问卷翻译和修订成中文版并投入试运行[22]。

三、小结

随着情绪智力受关注的程度不断提高,情绪智力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应用上将进一步深入,Bar-on宣称:“EQ时代已经开始了”[9]。情绪智力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毕竟对情绪智力正式研究的时间还不长,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文章开头所提到的学界如何才能给情绪智力一个统一的概念?到底是学院派的能力模型理论更有说服力,还是实务派的混合模型理论更好,抑或二者相结合的为最佳,再或还有其他的理论模型有待发现?如何培养和提高情绪智力?要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进一步对情绪智力的定义、理论、结构、研究方法、测量方法、应用进行探究。同时对情绪智力研究可能会呈现的趋势进行展望和预测:情绪智力研究方法和测量方法将在多样化的基础之上不断发展,情绪智力量表的社会实用性研究将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学者专家们将研究形成中国自己本土化的情绪智力理论及量表。

参考文献:

[1]曾性初:《情志与情商》,《教育研究》1999.3.

[2]Payne,W.L.Astudyofemotion:developingemotionalintelligence;self-integration;relatingtofear,painanddesire.DissertationAb2stractsInternational,1986,47,(01),203A.

[3]Salovey,P.,&Mayer,J.D.(1990).Emotionalintelligence.Imagination,Cognition,andPersonality,9,185-211.

[4]Bar-On,R.Thedevelopmentofanoperationalconceptofpsycho2logicalwell-being.Unpublisheddoctoraldissertation.RhodesUni2versity,SouthAfrica.1988.

[5]Bar-On,R.&ParkerJ.D.A.Handbookofemotionalintelligence:Theory,Development,Assessment,andApplicationatHome,SchoolandintheWorkplace[M].SanFrancisco,CA:Jossery-Bass.2000.

情绪范文篇9

[关键词]教师情绪;教学公平;研究取向

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永恒的理想。一般来说,教育公平包括教育起点、过程和结果公平。长期以来,人们主要围绕“起点”和“结果”公平进行研究。近年来,人们发现教育“过程”公平不能被忽视,开始将视野投向学校与课堂教学,研究其中涉及的公平问题。然而,当前研究重在揭示教学公平的理想图景和提出促进教学公平的多种策略。这种的取向解决的是教师“知不知”什么样的教学是公平的、“会不会”使用相应的策略保证教学公平的问题。至于教师“愿不愿”使用相应策略去实现教学公平,却被长久地“悬置”甚至“遮蔽”起来。而“愿不愿”归根结底是一个“情绪”问题,它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学公平的实现。鉴于此,本文拟在清理、反思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阐明“正视”教师情绪是教学公平研究的应有取向。

一、已有态度:“漠视”和“敌视”教师情绪

在已有的教学公平研究中,教师情绪基本是“不在场”的。这又具体表现为“漠视”教师情绪和“敌视”教师情绪两种态度。

(一)一种疏离的倾向:“漠视”教师情绪

目前的教学公平研究已经涉及了较多话题。比如,通过长期的课堂观察,人们发现课堂互动中存在不公平现象,并提出了一些促进课堂互动公平的方法,包括关注所有的学生、在提问时考虑学生之间的机会均等……再如,人们发现课程资源的开发影响着教学公平。有些课程资源只适合男学生而不适合女学生,有些课程资源只适合“社会经济地位”高家庭的学生而不适合“社会经济地位”低家庭的学生,因此建议开发课程资源时,应照顾到不同性别、不同阶层的学生……类似这样的研究,丰富了人们对教学公平的认识,为促进教学公平提供了明确的指引。然而,“教师情绪”对教学公平的影响却被回避了,抑或是尚未被意识到。

细加分析可以发现,出现这样的状况。并不为怪。因为这是由科学研究传统所导致的。长期以来,理性文化一直在科学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它支配、控制并引领着研究的根本取向。情绪不是从理性本身派生出来的东西,理性只有一种办法来说明和对付它,就是把它归为“虚无”。这样,教师情绪在教学公平研究中“顺理成章”地受到“漠视”。

(二)一种拒斥的立场:“敌视”教师情绪

许多作为“准教师”的师范生或刚入职的新教师时常被告诫,千万别把“情绪”带进课堂。人们常说:有的学生外形可爱、头脑聪慧而且说话“中听”,教师会打心眼儿里喜欢他们,这是人之常情。但是,我们却不能将这种人之常情带入教学活动之中,以致在教学中密切关注自己喜欢的学生,巧妙和直接给予这些孩子以细致入微的指导,而忽视或放任自己不喜欢的学生。这是教师不能违背的职业操守。这样的看法,虽然观照到了教师情绪对教学公平的影响,但是它看到的仅仅是前者对后者的负面作用,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是“敌视”教师情绪,是要从根本上排斥教师情绪。

之所以“敌视”教师情绪,乃是受社会心理的影响,因为“情绪”通常被人们视作“不好的东西”,甚至是“洪水猛兽”。在人们的心目中,“情绪”一词的身上笼罩着浓浓的贬义“气息”。它被定位为工作顺利进行的“拦路虎”,事业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受这样的刻板印象支配,在通向教学公平的进程中,“教师情绪”自然要被“拒斥”和“清除”。

二、现实追问:教师情绪是否可以被“忽略”和“拒斥”

当教师情绪被一味地“漠视”与“敌视”之时,我们禁不住要追问:教师情绪真的可以被“忽略”和“排斥”吗?

(一)教师情绪是否可以被“忽略”

我们如果问教师,知不知道要公平地对待学生,回答必然是“肯定”的;如果再问他们知不知道怎样保证教学公平,许多人也能说出不少的策略。而且,观察发现,这些教师并不是“无能”的,他们具备一定甚至高超的能力来落实那些保证教学公平的策略。但是,为什么教学中不公平的现象还屡见不鲜呢?一位教师曾谈到:“有些家长的素质很差,我去家访的时候,他们只顾忙自己的家务,也不打招呼,连杯水都不倒。第二天,在课堂上,我看见这家人的小孩,自然心里还‘有气’,对待这个小孩的态度肯定没有对其他小孩好了。”

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可见,教学公平不仅仅涉及“知不知”“会不会”和“能不能”等知识与能力问题,更是一个涉及“愿不愿”的情绪问题。这样看来,在促进教学公平的过程中,教师情绪是不能被忽略的。

(二)教师情绪是否可以被“拒斥”

当我们看到教师情绪对教学公平产生负面影响时,通常的反应是要求教师“拒绝”和“排斥”自己的情绪。但是,情绪真的是可以被拒斥的吗?当你“拒绝”它、“排斥”它的时候,它是否就“离你而去”了呢?

有位教师讲述了这样一段亲身经历:“多年前,我与一个人产生了较大的冲突。这些年来,我虽然表面没什么,然而内心深处却一直隐隐有些不快。这学期我接一个新班。在别人来看,这群初中生没什么特别,但是对我来说,其中的一个学生太‘特别’了。因为他正是那个人的儿子。虽然,我也知道不能趁机‘报复’,但是确实很难做到,甚至有时候不经意间对他流露出的表情,上面都写着‘讨厌’……”可见,情绪作为人性的组成部分,抗拒不了,排斥不掉,它将永远屹立于天地之间,以自身独特的方式,影响着甚至从根本上规定着人的行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情绪如影随形。无论何时、何地、有何种理由,它都是不能也不会被泯灭的,它甚至将从根本上决定着教学公平的实现。三、理想追求:“正视”教师情绪

教师情绪既不能归为“虚无”,也无法彻底“拒斥”,那么,通向教学公平的道路是否就此被阻隔呢?面对这样的情形,教学公平研究何为呢?

(一)正面对待教师情绪——教师情绪是教学公平的“促进者”

当我们把教师情绪推向“虚无”的时候,它其实正以一种更“隐蔽”、更“顽强”的方式在影响甚至主导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而决定教学的公平状况。人们慢慢发现教师情绪在教学公平中的独特位置。但是,这一发现令人喜忧参半!喜的是,人们将教师情绪从“虚无”和“被忽视”的状态中凸显出来;忧的是,人们并没有正面对待教师情绪,只是视它为一种“障碍”而要求教师予以拒绝和排斥。

然而,教师情绪是不能被“忽略”和“拒斥”的。这样,无论是“忽视”还是“敌视”教师情绪,都不可能成为教学公平研究的应有取向。真正应有的取向是什么呢?其实它一直在我们的面前,只等着我们去发现。这就是:“正面对待”教师情绪。这一取向要求我们不能忽视教师情绪,也不能带着惯有的“拒斥”偏见去看待教师情绪,而应当以一种不偏不倚地“居正”态度看待教师情绪。这样,教师情绪对教学公平而言就不再是无关紧要的了,也不再是必须移除或绕过的障碍了,它的另一面——作为教学公平的“促进者”——就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如同“压力”并非一无是处,“我们称愉快的压力为兴奋,并积极地去寻求它”,教师情绪也并非只能给教学公平带来负面影响,它也会促进教学公平。有人回忆了这样一个生活片断。

某校百年校庆时,恰逢雒老师80寿辰。雒老师所教过的学生,许多已经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教授、学者以及活跃在时代前沿的精英。是什么原因使雒老师桃李满天下呢?学校决定在百年校庆之际,把这个谜底揭开。学校在众多学生中,选出了100位最有成就的人,问他们:“你认为,雒老师的哪一方面对你的人生影响最大?”答案很快就以各种形式反馈回来。出乎预料的是,几乎所有的学生认为,雒老师给他们人生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眼神。

百年校庆隆重举行。校长讲完话后,便是各界名流的致辞。一位学者致辞的时候,笑着说:“上中学的时候,我最讨厌老师偏袒,比如偏袒成绩好的,偏祖女生,因为讨厌老师,我很厌学。雒老师公正无私的心底,像一方晴朗的天空,清澈,洁净,透明,从他的眼神中流露出来的是种公正的力量,使我的心也变得晴朗起来……”一位知名教授上台,先向端坐在中央的雒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说:“我刚上这所中学的时候,成绩非常差……那时候,同学看不起我,父母对我也失去了信心,然而雒老师的眼神中流动着鼓励和肯定,像一股股暖流,温暖着我自卑和沮丧的心……”

大会开到这里已经非常成功了。没有想到的是,就在最后,一位50多岁的教师在事先没被邀请的情况下,走上了大会的主席台。他说:“我也是雒老师的一名学生,而且在一所中学也教了二十几年的书。我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想让自己也像雒老师一样,把最美的眼神传递给学生。开始的时候,我总不能做好,后来我渐渐发现,能够传递这样美的眼神的人,需要的并不多,那就是你必须有一个满浸着人间大爱的灵魂……”

为什么雒老师的眼神能够流露出公正的力量?为什么雒老师的眼神能够流露出对后进生的鼓励和肯定?这是因为他有一个满浸着人间大爱的灵魂。正是对学生的爱,对每一位学生“茁壮成长”的憧憬,汇成为一股强大的情绪内驱力,推动着教师始终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懈地追求由教学公平而带来的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在一定意义上,一系列维系公平的方法与技巧只是促进教学公平的表层措施,而发自内心的追求公平的“情绪动力”才是教学公平得以实现的深层推动力量。因此,正面对待教师情绪,看到教师情绪也是教学公平的“促进者”,关注如何发挥教师情绪对教学公平的促进作用,乃是教学公平研究的应有取向。

(二)正确引导教师情绪——以情制情、以情致情

教师情绪对教学公平具有促进作用,然而教师的负面情绪肯定是存在的,那么如何避免其对教学公平的影响呢?人们以往通常的做法是:摆出教学公平的重要性,让教师知道;呈现教学公平的策略,让教师学会。人们寄望以理性去抑制“偏心”等各种影响教学公平的负面情绪。然而,在“知道”与“学会”之后,教学中的不公平现象并未从此消失。因为人们并“不愿意”去落实相应的行为。“人类理性乃是人这种动物长久的历史性建构,人的精神根须还伸展下去达到其原始的土壤。”希望运用理性去解决一切问题,其实是纵容了理性的无限僭越,将人“抽象化”和“片面化”了。这样,当人们试图通过增强理性去拒斥教师负面情绪的时候,理l生却反过来被强大的情绪力量所淹没与吞噬。

在某种意义上,情绪似乎没有逻辑,情绪上的问题似乎也没有道理可讲,情绪就是一种心里泛起的感受,是一种支配外在行为的固执的内心倾向。面对那些执著、不愿改变甚至是“不讲理”的负面情绪,内心的理性可能毫无作用,外在的说教可能也无能为力。这样,一种引导教师情绪的新途径便呼之欲出了。既然理性无法解决情绪的问题,那么就让情绪自己来解决吧。概言之,这是一种“以情制情”的途径。

以情制情,意味着教师是以自己的一种情绪去抑制和约束另一种情绪。喜欢可爱的孩子,忽略不可爱的孩子,讨厌经常给自己惹麻烦的孩子,这是人之常情。然而,上文中的雒老师就以一种满浸着人间大爱的灵魂,成功地超越了这些“常情”,为每一位学生带来了公平。各种情绪的基本性质是相同的,那么一种情绪要能够抑制另一种情绪,关键就在于前者的强度要超过后者。如此看来,以情制情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激发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强烈的爱,对每一位学生“茁壮成长”的强烈的憧憬之情。这理应成为教学公平研究的题中之义。

如果细加思考,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能够“抑制”影响教学公平的负面情绪,而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生发”出促进教学公平的正面情绪,这就是“以情致情”。回首历史,孔子作为“以情致情”的完美典范便跃入眼帘。他的弟子来自鲁、齐、卫、宋等十多个诸侯国,分属不同社会阶层和年龄,既有贵族子弟孟懿子、南宫适与货殖致富的子贡等,又有无立锥之地的仲弓、穷居陋巷的颜渊与野人子路等。然而,孔子以“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的教育之爱,以高超的教育艺术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而且他做到了“无行而不与二三子”。即使儿子亦无“异闻”,即没有什么不告诉学生的、不公开的,不会将一些才学只传授给儿子。这正是“爱生忠诲”的深邃内在情绪所造就的真正的教学公平。

如是观之,我们对教学公平的研究不应仅局限于揭示教学公平的理想图景和提出促进教学公平的多种策略,还应关注教师情绪对教学公平的影响,着力探讨如何激发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强烈的爱,对每一位学生“茁壮成长”的强烈的憧憬之情,进而使教师以“爱生忠诲”的强大情绪力量抑制影响教学公平的种种负面情绪,并生发出促进教学公平的一系列正面情绪。当教师做到“以情致情”的时候,他们会主动去琢磨、探寻促进教学公平的各种方法,而不是等着别人来教自己。这时,教师才真正成为教学公平的“主动”的“促进者”,而不是“被动”的各种教学公平策略的“消费者”。从根本上说,这才是促进教学公平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

[参考文献]

[1]伯恩斯坦,情绪管理[M],范蕾,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104

情绪范文篇10

一、减小坡度,逐步提高

作文作为一项综合性创造活动,它的提高需要学生长期不懈的努力。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领着学生一步一步去攀登作文高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减小坡度,让学生经常获得成功的喜悦。

1、从仿到创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写下水文,正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明确的模仿对象。而实际上,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学生很好的模仿例文。义务教材第五册《秋白梨》一文,介绍了秋白梨的生长过程及其特点,针对秋白梨的生长过程和柑橘的生长过程颇为相似,鼓励学生模仿课文,写一篇介绍家乡特产----柑橘的作文。学生的积极性普遍较高。模仿,带学生走出了无语可写的困境。

2、逐项达标不同的学生在作文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学生错别字教多,有的学生标点使用不当,有的学生中心不够明确,有的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欠佳----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教师应为他们制订不同的达标要求。尤其是一些作文水平欠佳的学生,要使他们的作文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采用逐项达标法,制订一系列的达标要求,让学生在一段时间内争取达到某一项要求。这样,易于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的作文自信心。

二、注重实用,表现自我

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把学生一个个都培养成作家,而是让写作这项技能,更好地为学生的生活服务,帮助学生在作文中找到自信,找回自我。

1、注重实用由于传统的作文教学比较注重作文的艺术性,而忽略了作文的实用性,致使一些学生产生了“作文无用论”。他们把作文看成了一份沉重的额外负担,久而久之,便对作文产生了厌烦情绪。因此,作文教学,教师应让学生的作文从本子上走下来,走进学生的生活中去。例如让学生以书面形式为班级提个小建议,与老师说说心理话等,真正使学生感到作文是他们生活的需要,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克服自己的作文情绪障碍。

2、表现自我如何使学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关键是让学生的作文写自己想写的事情,发自己想发的感慨。去年,我市广播电台文艺台校园风景线栏目准备在12月12日晚播出航埠小学专题,那天放学,布置学生回家后准时收听。但后来由于临时变故,节目改在12月25日晚播出。结果,第二天一早,学生便纷纷向我诉说昨晚收不到节目的着急和气恼。于是,我顺水推舟,让学生写一写昨晚的心情。学生一个个奋笔疾书,一吐为快。只有作文真正成为学生表达的需要时,学生的作文情绪障碍方能得以根本性的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