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师范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23:39:40

民族师范

民族师范范文篇1

1、理念

以欧洲音乐中心论为主的西方音乐教学形式长期影响着我国音乐教育,虽然师范音乐教育专业不断进行自我体系建设与改革,可却并未将我国民族特色体现在民族音乐理论体系建设当中。在教学理念方面欠缺发扬民族性的思想,崇洋媚外现象较为严重。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更多投入到西洋音乐、流行音乐当中,往往对民族民间音乐、乐器、戏曲等方面较为冷淡,甚至不加理会。

2、课程设定

对于当前的音乐教育而言,本土少数民族的地方性音乐乃至少数民族的文化是、民族学、人类学等人文知识并未踏入课程设置范围内。并未对学生提出具体的关于本土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结构的了解程度,是否具有搜集、研究、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能力及标准。

3、教与学

对于师资团队而言,因为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等原因,令团队建设不够平衡,大多以钢琴、音乐理论、声乐等老师为主,而民族民间音乐的老师十分稀缺,甚至只是名义上招聘几名民乐老师。有些学校甚至连专业的民乐老师都不具备,民族音乐课程老师大多学习音乐学、音乐教育学、声乐、器乐、作曲等方面的专业。这些老师大部分接受的是西方音乐教育,其自身民族音乐素养并不高,很多老师发声练习较好,民族乐器的演奏的技巧也尤为高超,可是却无法唱出应有的韵味,演奏风格不够贴切,从而并不能有效指导学生。对学生而言,大部分学生依旧对西方交响乐、声乐作品更感兴趣,关注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学生较少,而期望能在未来的人生中传递我国传统音乐的人更为稀缺。究其根本,无外乎由于老师讲课方式、内容尤为乏味。或因为自小学习西洋音乐教育而甚少接触我国民族音乐,不具备接触民族音乐的机遇,没有真正体会到民族音乐的魅力。由此可以看出,不论何种原因,均体现出学生对民族音乐观念不强,不喜欢民族音乐。

二、创建符合新疆少数民族师范音乐教育发展的教学体系

1、强化搜集、整理、探究新疆少数民族音乐的工作

新疆各个少数民族音乐理论分析人员、高校音乐教育工作人员需具备较强的责任心以及紧迫感融入到搜集、整理、探究新疆少数民族音乐工作当中,通过科学的理念客观描写各民族的音乐形态以及生成背景。探寻其在丰富的民族文化当中的内涵,令其可以在课程设定方面、在教学建设以及教学方式方面实现因材施教。通过不断深入,以师资团队为基础对当地民族特色音乐素材进行编写,令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特性在教材中有效展现。透过不断探究与分析,将少数民族长河中积攒下的传统音乐进行整理,令其更为科学化、系统化,并构成具备新疆民族特色的师范音乐教育体系。

2、凸显民族化特征设定课程及教学规划

对于新疆少数民族师范音乐教育教学而言,需要将民族化特征凸显在课程设定及教学规划当中,大量融入少数民族音乐文献、史论及古典音乐赏析方面的内容。并且,在基础专业声乐课的教学中以学唱本民族语言音乐为主,将学习我国汉民族及外国音乐为辅,将学习本民族语言歌曲作为根本,参考其他民族歌曲,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师范音乐教育的发展。

3、不断探寻、分析、编写教材

新疆少数民族师范音乐教育在教学实践当中需通过教学规划及课程安排,通过不同方式探寻、分析级编写相关少数民族音乐教材,以此不断丰富新疆少数民族师范音乐教材。透过少数民族学生熟知的音乐进行练习,以便有利于把握本民族音乐的中心思想,并以此学习其他民族的音乐,令新疆少数民族音乐在内容上更为丰富。

4、加强师资力量培训

新疆少数民族师范音乐教育的教学体系需与本民族相符,加强高校师资力量的培养。当前新疆师范院校的汉族与少数民族师资团队的知识体系、音乐理念、所受教育大多较为单一,对传统音乐缺乏认知,没有有效结合文化背景、哲学思想。应当依照新疆当地特点,在高校创建一个专业培训高等院校少数民族音乐师资团队基地,以此提升新疆少数民族师范音乐的师资团队。

5、需政府支持

新疆少数民族师范音乐教育的发展对其凝聚力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只有与地方行为、民族、政府大力结合,获得社会各界与政府的鼎力支持,才可以不断探索出更多的课题。也令新疆少数民族师范音乐教育发展的更加美好。

三、结束语

民族师范范文篇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音乐作为一种民族文化,是我国独特的存在,同时其在世界多元文化序列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新课标下,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学中要着重克服“欧洲中心论”的教育观点,而应该树立弘扬我国民族音乐的特色,树立民族音乐风格,确立其在多元音乐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这点从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经历了众多历史大潮而始终屹立于世界音乐文化顶端可以看出。另外,继承和弘扬我国音乐文化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通过音乐的宣传和引用有利于提高我国全体国民的文化素养,同时也可以使我国的音乐文化走向世界。因此,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需要重视民族音乐教育,以生动、鲜活的民族音乐感染世界,比如不同地区的学生均会歌唱属于自己区域的家乡歌曲等,同事也可以在高等师范院校开设专门的民族音乐课程,从而不断促进民族音乐的普及和推广。

二、更新高师音乐教育观念,改变音乐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中,大多数院校大都喜欢采取“欧化式”音乐教学方式,即便是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课时设置等方面也均按照“欧化式”音乐教学来进行规划和设计,这极大制约了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因此,在新课标下,高等师范院校必须要转变音乐教育观念,彻底改变与音乐专业院校采取相同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错误观念,从课程设置、课时设置、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变革,从而逐渐扭转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重西轻中”的音乐教学思想和观念,也可以避免音乐教学过度局限于技术层面。另外,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中需要加强学生音乐教育能力的培养,在音乐理论、器乐以及声乐等相关音乐课程方面重点增加一些与民族音乐文化相关的教学内容,从而不断向学生灌输民族音乐相关的知识和概念,同时音乐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比较中西音乐文化之间存在的具体差异,使他们深切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作为一名合格的基层音乐教育者,就必须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民族音乐的真谛和精髓,并熟知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的有效手段,同时需要促使学生在了解民族音乐的过程中逐渐爱上民族音乐,从而促使他们自主参与到民族音乐的学习和宣传中来。

三、强化课程计划设置,调整教学内容

正如上述所述,当前民族音乐教育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中所占的比例有限,所以开展的课时也比较少。因此,为了加大民族音乐教育的力度,相关教育部门需要根据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教育具体的开展情况来采取合理的管理办法或者指定相关的管理政策来对各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进行行政干预的硬性管理方式,从而使音乐教育可以应对当前教育对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所提出的新的要求和标准,确保民族音乐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中可以占据一席之地,不断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高等师范院校还需要适当调整音乐教学内容,比如在视唱练耳和基本乐理的教学中,需要加强音阶理论和民族调式的教学力度等。这种将与民族风格相关的曲目或歌曲渗透到视唱练耳训练中可以在提高学生视唱技能的同时,也可以丰富学生的民族词汇,深化他们对于民族音乐的理解和认识,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民族音乐创作能力;在和声训练的过程中,通过加强和声配置以及民族调式的训练和分析,有助于学生熟悉和掌握民族和声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而在歌曲做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民族曲式写作教学和民族曲式内容教学,从而不断强化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知识的记忆;在键盘和和声的音乐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入民族风格创作曲目的学习,还需要加强民歌改编等学习内容。另外,除了讲解西欧式音乐教学中的“ABA”单三部曲式的充分、展开和对比外,还需要加入我国民族音乐的联曲体、循环体和多段体等曲式结构。

四、重视民族音乐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民族师范范文篇3

关键词:延边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地域性教育观念;特色教育

一、前言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中国朝鲜族聚集的边疆地域。1952年,延边被命名为朝鲜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自治州),延边朝鲜族在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及少数民族政策的正确指引下,通过他们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当中最早确立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艺术教育体制。并成为少数民族艺术教育领域的楷模。以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为例,延边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自1950年形成以来,以提高民族素质为责任和使命,倾心培育我国朝鲜族美术人才,为民族艺术文化教育事业提供了大批优秀美术教育工作者,并在朝鲜族美术文化发展进程中,充分发挥其难以估量的战略作用。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延边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受中国革命文艺路线、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美学思想及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影响,始终注重民族审美文化教育素质的提高,为建立自身民族艺术文化特色及朝鲜族社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结束后,延边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根据1981年第三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中所指出的“民族教育须采用有利于各民族人民的发展及进步的民族形式,要尊重其民族特性。各民族地区绝不要照搬汉族地区的方式,须从现实出发,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民族教育发展规划。”,明确民族特性的教育发展方向,以更高的热情,为地区社会的经济、文化、艺术教育的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改革开放时期的延边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在发展进程中,始终明确自身特性,坚守现实主义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继承和发扬忠于现实、注重朴素的自然之美的朝鲜族鲜明的民族审美教育特点。并在其领域取得显著成绩,受到了民族艺术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总之,延边朝鲜族美术教育从20世纪中期形成以来一直探索民族美术教育文化的发展之路,为确保自身文化地位做出了积极努力,其优越性在国内充分地得到了体现。然而进入21世纪,延边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受社会发展变化及地区社会文化结构变化等影响,遇到其民族性及地区性的教育性质转变等一系列问题,实际上,具有地域特色的教育形式正处于逐渐消失的阶段。如何应对这些变化?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对于将来延边地区艺术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有着密切关联。正确理解新时期师范美术教育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性质,对于延边地区的社会发展及民族教育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二、当代延边朝鲜族美术教育人才培育目标

进入21世纪后,延边大学根据2001年国家教育部“面向21世纪发展教育的行动计划”及“延边大学发展规模纲要”,综合以往的发展经验,结合美术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未来改革发展方向战略。并提出了以下三点:第一,在教育思想方面,“在新世纪,将美术教育打造成运营体系完善、专业结构合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及区域特色、国内一流、蜚声海外的美术人才培育基地。”;第二,在学院运营方式方面,“以培育民族艺术人才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发扬民族传统特色,敢于创新,以突出民族文化特色为己任,在总体教学工作中树立人才培养、科研、社会服务及文化交流的运营思想。”;第三,美术教育的优势与特色是,“在扎实的基本功和美术作品中具体体现浓厚的民俗及风俗风貌。这是美术教育专业最为有力的生存优势,将为学院的未来带来无限美好前景。”不过,在实际运营中,一方面由于朝鲜族学生数量的逐渐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地区间广泛的人文交流、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计划下的招生模式、就业取向等在社会变革中所产生的不可避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与民族教育战略思想不相符的各种问题。对此,须要调整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范美术教育的结构及功能。

三、当代延边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的变化因素

以20世纪延边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的招生模式来看,主要以朝鲜族学生为对象,满足了国内朝鲜族美术教育及民族美术文化的发展需求。2007年,国家教育部针对国内失衡的艺术教育局面,在招收综合大学美术专业生方面,采用了由各省教育厅负责、有计划地统一进行招生的模式。从那时起,由省教育厅统一布置了延边美术教育专业应考生的技能考试内容、技能考试形式、录取分数要求等。这种招生模式确保了正常大学教育及地区间的人文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但是,这种招生模式不仅大幅度降低了朝鲜族学生在地方大学的录取率,而且显露出在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方式等方面的局限性。目前,延边大学美术教育专业的招生范围主要集中于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等地区,每年招收30名左右。以招生地区分布情况来看,吉林地区的学生占50%,其他地区占50%。其中,朝鲜族学生占20%,其他以汉族学生为中心,仅有极少数的其他少数民族。美术教育专业的朝鲜族学生数日趋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延边地区的朝鲜族人口逐日减少下,朝鲜族学校逐渐减少;第二,地区及学校招生范围扩大下,报考地方大学的学生人数减少;第三,目前朝鲜族中小学美术教师处于饱和状态下,在本专业领域的就业竞争更加激烈。以新时期的发展需求及现代教育方式来看,延边师范美术教育环境的巨大变化是历史的必然。面对此种状况,如何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性,如何培养师范美术教育人才,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20世纪,延边地区师范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被分配到东北地区各级朝鲜族学校、国内民族文化宣传机关、民族艺术团体等部门。但是,1993年随着中国传统计划经济制度转换成市场经济制度,在民族结构、教育观念、就业方向等方面出现巨大变化,朝鲜族学生录取本地区学校的比例逐年下降,毕业生的就业也成了问题。近几年来,师范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了政府与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成了教育部门及美术教育研究人员的重要研究课题。以目前师范美术教育专业朝鲜族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毕业生就业比例不超过50%。究其原因,这不仅与激烈的就业竞争有关,更与教育课程中的教育体系有关。也就是说,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关键在于美术教育专业的教育体系及教育过程。因此,在师范美术教育中,应正确把握新时期美术教育文化事业领域中的人才需求及发展方向,并制定出符合时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四、新时期少数民族地区师范美术教育形式

师范美术教育的发展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对美术教育者的素质要求也随之提高。师范美术教育的发展显示了社会意识形式的变化关系,对社会的进步起到推动作用。因此,高等学校师范美术教育应跟随社会发展步伐,积极进行改革及整顿,还要建立具有区域特色、反映时代精神的教育体制。要在激烈竞争中生存,须随社会发展需要更新教育观念,实现自我发展、自我经营,同时,建立以民族地区特色为重点的战略思想,注重培养复合型、创造型人才。20世纪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为地区社会的发展,创造出了相应的教育价值。进入新世纪后,如何发展延边美术教育专业,培养具有何种素质的美术人才及如何培养等问题是地方大学的教育工作者理应深思熟虑的问题,这与延边地区师范美术教育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密切关系。笔者针对目前延边师范美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对具有新时期教育特色的民族地区师范美术教育观念进行了一番思考。

(一)传统性与现代性教育

美术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对传统教育观念及现代教育思想之间的关系具有明确认识的基础上更新教育观念。在师范美术教育课程中,理应继承、发展美术教育传统。并对其传统应该以现代人的观念去思考,以现代师范美术教育的思维及方法去转换、应用,以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同时,面对日趋激烈的生存竞争,民族地区的师范美术教育须以现代手段,更新和发展教育知识,要在教育课程中反映时代精神。因此,美术教育知识体系应根据社会发展及需求得以发展、变化。师范美术教育内容中应纳入能够培养学生思维及创造性的知识体系。就是说,应从传统教育形式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进行开放性教育。应注重学校之间、民族之间、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经济及社会各系统之间的开放与交流。通过这种教育开放,就能接纳许多优秀成果、经验、手段,使教育得到质的飞越,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在教育内容及教育形式方面,不要拘于形式,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采取适合于学生的各种形式。对各阶段的学生提出最低目标,随之减少必修课,满足不同民族学生的兴趣,多开设能够培养他们个性的选修课,按各自需求进行技能教育。通过教育内容及形式的开放,使各民族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要全面提高民族地区师范美术教育质量、取得飞跃性成果,必须要实行教育开放,进行特色教育。

(二)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教育

延边大学是培养中国朝鲜族师范美术教育人才的核心学府,对朝鲜族艺术文化及地区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延边师范美术教育过程中,延边大学应注重民族教育的特殊性及地域特色,要达到现代现代化民族教育与民族化现代教育有机结合的目标。在师范美术教育课程中,继承并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精髓是地方大学师范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也是专业设置发展优势。有史以来的所有教育,并非抽象概念,而是以各民族所实施的具体的教育形式得以存在,且在特殊区域得以开展。延边地区的师范美术教育,采用朝鲜族、汉族、其他民族教育相结合的形式,并能在朝鲜族自治州的特定空间得以开展。目前延边的师范美术教育,民族现状与地区现状未能得到有机结合,未能突出民族特色与地区特性。我们所说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师范美术教育”,并不只局限于民族学校的运营及民族语言文字教学。而是能够对本民族文化起到保存、传承、发展作用的教育。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又能在美术教育专业教育课程中采用以民族历史、民族美学、民俗等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文化教育形式。因历史原因,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处于失衡状态,对师范美术教育的要求也各有差异。在坚持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及政策的前提下,如何将具有民族性与地域性的优越性转换为教育、文化优势,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师范美术教育,是延边地区师范美术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结语

纵观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每个时期的师范美术教育对社会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21世纪的师范美术教育对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生产方式产生了更加广泛地影响。诚然,对于创造教育文化价值的师范美术教育在教育形式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延边地区是朝鲜族自治区域。在师范美术教育改革过程中应注重朝鲜族教育的特殊性及民族性,制定出现代化民族教育与民族化现代教育相结合的方案。为此,根据师范美术教育传统、学校运营条件、社会环境、社会发展趋势等实际情况,明确分析长处与短处,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最终应走向与“突出民族特色与区域特色,提高教育质量,建设一流学校”口号相一致的具有实践意义的发展之路。此外,还要注重提高各民族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加强技能教育及价值观教育,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确立能够适应时代变化的教育思想及职业技能教育体制,以培养学生间相互适应能力及能够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能力。面对新时期激烈的生存竞争,要确保继承和发展延边师范美术教育的优良传统的存在价值,必须要实施符合延边地区社会实情及能够满足中国社会发展需求的美术教育,在整个教学改革过程中,不要局限于自身传统优势,结合实际,通过同类学校间的教育经验、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教育观念等多方面的实际交流,确立美术教育领域中的主体性。众所周知,从社会发展及需求的角度所分离出来的美术教育专业体制是没有意义的。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并不是相分离的,而是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得以发展的有机体。因此,遵循相互调整、相互作用的发展规律,才能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李泰铉 单位:延边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金德俊.《中国朝鲜民族艺术教育史》.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1992.

[2]崔成学,金哲华.《21世纪朝鲜族教育的问题及改革研究》.韩国教育开发院,2004.

民族师范范文篇4

2020年5月16-17日,由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办,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承办的“高校服务民族基础教育经验交流研讨会”在兰州召开。来自西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宁夏大学、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西北师范大学的部分专家及百余位师生代表分别在网络会议客户端与现场参会。研讨会围绕高校服务民族基础教育的基本理念、实施路径等做主题报告,与会专家分享了各自高校服务民族基础教育的成功经验。

西南大学副校长靳玉乐教授做了题为“大学应主动服务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主旨报告。他提到,西南大学通过实施教育部委托的“西藏教学改革支持活动”项目,在西藏部分地区开展了“城乡教育一体化”“教师发展”“学生学业负担”“教师幸福提升”“数学素养”等专题调研。通过问题梳理、经验提炼、课堂诊断、课题申报指导、1对1帮扶以及“西藏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宣传、申报、评审等工作,积极推进西藏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调研发现,西藏基础教育质量偏低,理科问题尤为突出;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突出(如性别、年龄、族别等),部分教师素质亟待提高;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凸显,学生睡眠严重不足;高海拔地区学生学习发展面临巨大压力;教学不规范现象普遍,应试教育现象突出等问题,是困扰西藏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问题。要积极开展基于西藏教育实际的教师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教学在藏区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实施力度;强化中小学规范办学的意识和行为;尽快制定符合西藏实际的中小学生“减负”实施方案;逐步实施高海拔(非边境)地区异地办学。他在报告中指出,西北师范大学的服务地方的经验也值得其它高校借鉴和学习。北京师范大学郑新蓉教授做了题为“重申现代教育公共性———兼谈贫困地区民族教育”的主旨报告。报告指出,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从表面上看是质量与公平的问题,实质上与其所承载的公共性理念、价值嬗变以及话语表达紧密相关。它既可以描述教育发展的基本脉络,也可以系统地揭示出民族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内在逻辑与当下困境,为重塑其教育公共性、建设公平优质的少数民族教育提供理论和价值依据。无论是现代公共教育最早发端的西方国家还是后发的现代国家,其教育的公共性在价值层面都表现为实现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加强社会动员和团结、消除或缓解阶级冲突等,而公共学校教育则是实现现代民族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功能最有效的工具。就民族教育而言,第一,要明确民族教育是国家公共教育的重中之重;第二,将民族团结和国家认同作为民族教育的质量核心;第三,认识到民族教育是高成本的;第四,对民族教育的援助应该是更具稳定性,要对标质量的提升;第五,民族教育需要特定的发展目标和评价指标,不能泛化于一般教育发展目标与评价指标。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李锦煜副校长做了题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适切性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的主旨报告。报告指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以面向社会、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培养过程、提升实践能力、培育创新精神、树立整体化、科学化的教书育人观念为指导思想,探索出民族师范学院适切性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实践路径:一是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二是实施“三学期制”,丰富课程资源;三是深化师范类专业教育改革;四是因材施教分级分类实施公共英语分级教学与藏语专业分类教学;五是实施“双语并进”的课程教学模式,以实现培养双语兼通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六是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改革、活动课程化改革、考核综合化改革;七是积极建设双语专业、发展特色学科、参与社会合作;八是探索“书院制”改革路径,系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与服务等;九是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积极培育以“阳光品质”为精神内核的校园文化。西北师范大学万明钢教授做了题为“从学前教育做起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主旨报告。他结合西北师范大学近年来在藏区支教的工作,指出民族地区特别是边远地区,幼儿园规模迅速扩张与幼教师资不足的冲突;少数民族大学生文理科分布不均衡、专业结构严重扭曲问题,是制约民族教育发展的瓶颈。2019年9月27日,在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载体。”语言教育模式的实施,一定要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学好国家通用语。首先,要高度重视藏区的学前教育,从学前教育开始做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模式战略布局的调整。其次,教育行政部门和大学要进一步完善支教管理机制,拔出专项经费、扩大支教规模、加大支教力度,充分发挥支教效果。第三,超越双语教育模式,把民族教育体系融入国家义务教育体系,做到“同轨同向”:一是除了开设国家通用语、少数民族母语、英语课程之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自然、信息技术等理科课程教学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二是除三科统编教材外,在教科书编写和教学资源的开发上尽量做到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融合;三是地方课程可以使用少数民族母语。

青海师范大学李晓华教授做了题为“教育扶贫背景下西部师范院校基础教育师资培养探索”的主旨报告。他认为西北师范大学服务民族基础教育的实践,学界有目共睹。报告指出:高原、多民族、欠发达是西北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典型特征。为弥补教育“短板”,需要改善西北民族地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合格师资不足、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的现状。青海师范大学积极响应《高校参与脱贫攻坚倡议书》倡议,努力打造教育扶贫培养培训平台、互动平台、交流平台、公益平台,采取全员培养模式,秉持实践性取向,打破原有分科教学方式,向综合教学方式转变,旨在培养一批具有高尚师德修养、扎实专业基础、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突出、教育教学理论素养良好、教育研究能力和反思能力较强、能够胜任小学综合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全科型教师。全科型教师是教育扶贫过程中教师培养的基本路向,实践性知识与实践技能是全科教师课程的核心,青海师范大学在全科型教师教育活动安排上做到了精细化和综合化的有机统一,以及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的有机统一。宁夏大学周福盛教授做了题为“西北地区‘U-U合作’的路径与机制探索”的主旨报告。报告结合西北师大与宁夏大学的合作实践,指出在加快“双一流建设”步伐,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宁夏大学与西北师范大学开展了民族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合作,在教师培养、重大课题项目的申报、博士生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探索出了高校与高校合作的路径与机制,为宁夏大学培养出民族教育学高层次人才,提高民族教育学学科的科研水平提供有益帮助。希望在未来的合作中,能够将合作范围扩大到教育学科的其他领域。在重大课题联合申报,学术论文指导,科研等方面不断深化合作方式。从院级合作上升到校级合作,共同促进西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两校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水平和特点,科学把握高校间合作交流的目标与定位,制订高校间合作交流规划;准确把握高校合作交流的阶段性,实施有效的措施,推动高校合作交流沿着正确的轨道有序前进。西北师范大学刘旭东教授做了题为“‘向西向下’:西北师大对教师教育内在品质的塑造”的主旨报告。报告认为,西北师范大学矢志不移地以“向西向下”为办学方向。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以自身的实践推进着中国西北的社会变革,走出了一条在西北大地“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发展之路。改革开放以来,西北师范大学以推进教育变革促进社会发展的学术理念,秉承爱国敬业的理想,把推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作为自己的使命,深入开展民族教育发展研究,并相继取得一系列成果,先后建立了甘南民族地区教育实验区、临夏民族地区教育实验区、阿克苏民族地区教育实验区。在西北地区推进现代教师教育的过程中,西北师大努力把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策略运用于其中,使得西北师大的教师教育成为有灵魂、有目标、学术品格鲜明的实践,并在此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理念引领,通过教育推动社会变革;二是充分发挥高水平教育学科在教师教育中的关键作用;三是在教育实践中生成本土化的教育理论;四是以理论构建能动地推进民族教育变革;五是主动变革,引领教师教育。经过多年努力,西北师范大学在逐步构建一个能够反映教师教育理念、符合时代精神、以职前职后一体化为取向、具有独特性的师范教育格局的过程中,发挥了自身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教师,为西北地区国民素质的提高、现代教育的普及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也凝练出了“深耕西部、艰苦奋斗”“修身正道、师德为先”“全面培养、博学多才”“敬业乐群、行动反思”的独特品格。

作者:者卉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民族师范范文篇5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音乐发展

一、少数民族音乐简介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在社会发展中,少数民族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拥有了自身的民族音乐,成为整个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记录了民族的演变史,是少数民族精神与文化的追求,也为民族带来了应有的荣耀、自强心和归属感。民族音乐是本民族的象征。少数民族音乐按照不同种类与体裁分为五大类:民间歌曲、民间舞蹈、民间器乐、民间戏曲以及说唱演艺。民间歌曲是少数民族人民对自己生活情感、生活状况的一种直观表现,这种典型的民间风俗成为一门艺术,是民间音乐的代表。民间舞蹈主要是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表现形式比较多,典型的是鼓舞、踏歌、跳乐。民间器乐,在少数民族中有自己独特的演奏方式与演奏乐器,总体分为吹拉弹唱击,典型的民间的器乐有芦笙乐、铜鼓乐、打溜子等。民间戏曲种类繁多,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戏曲表达形式,能够当作文化遗产收录的就有275种。

二、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现状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地处桂西南区域交通枢纽城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该校有5200多少数民族学生,占全校学生比例45%,包括20多个民族,成为民族院校的典型。民族音乐作为该校的特色专业也得到了我国大中专院校的认可。

(一)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少数民族音乐特色。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作为民族音乐的领导者,不仅师资力量雄厚,而且招生面向全国各个民族,这对个人发展以及学校民族音乐的进步做出了贡献。该校的民族音乐教学具有三大典型特色,分别是“唱出众、跳出彩、吹个性”,这也是广西省民族音乐的特色所在。唱即唱山歌,这最能体现广西省少数民族风情,在教育的角度该校也很重视唱这个环节,无论是民歌还是美声都让其保存民族固有的特性;跳即跳舞,广西省少数民族的舞蹈内容很是丰富,如芦笙舞、扁担舞、竹竿舞等,因此该校有专门的舞蹈系,也在保留各民族特色基础上让其赋有更多感情;吹即吹奏,吹奏芦笙甚至树叶,人们用这些奇妙的乐器或群吹或独奏,传递着情感与寄托,也成为该校培养人才的一大特色。

(二)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民族音乐师资力量。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由于该校少数民族学生较多,因此对民族音乐特别重视,对教师的聘用以及后期培养都具有很高的要求,表1是对部分教师情况的汇总。民族音乐作为该校的传统专业成为其发展的亮点,针对民族音乐的类型不同分为不同的教研室,包括声乐教研室、器乐教研室、舞蹈教研室和音乐理论与基础教研室。音乐与舞蹈系教师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多年的教学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音乐舞蹈学术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为音乐学专业和舞蹈表演专业的教学提供了师资力量保证。

(三)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缺陷。1.理论基础较差。由于本校招生面向全国各地,考生的文化基础不同,有些学生从小就接受专业音乐教学的培训,而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甚至没有上过专业音乐课。曾经按照国家教委的规定做过一项调查,在步入大学后能识五线谱的学生不足总数的4%,完全没上过音乐课的学生占总数的8.6%,这严重表明民族音乐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虽然原生态味道十足,但是不利于未来民族音乐的发展。学生步入大学后,教师需要重新为其打基础,从简单的五线谱学起,浪费了大学应有的课程时间。2.对民族音乐研究不专一。在外来音乐元素大量袭来的环境中,很多学生对民族音乐并没有很大的学习热情。调查显示有72.2%大学生更倾向于流行音乐的发展方向,仅有27.8%的大学生坚持喜欢民族音乐,这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年轻人都喜欢刺激潮流的音乐元素,认为研究民族音乐是枯燥乏味的,不符合现在的心理特征;第二民族音乐的教材不大全面,由于民族音乐是本土音乐元素,又来自各个偏远地区,教材对其摄入量较少,导致学生对民族音乐不感兴趣;第三是高校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中心,对我国特有的民俗没有起到有效的传播,教师没有刻意强调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导致学生潜意识忽视民族音乐。

三、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少数民族音乐发扬的途径

(一)改革教材和教学内容。民族音乐作为高校传播音乐知识中的一项内容,首先需要对授课教材与内容有所规范。教材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一项重要工具。民族音乐这门课程需要民间艺人与专业音乐家结合共同编制教材,广泛收集民间音乐元素,使教材内容规范化、系统化,同时还要配备相应的音响资料,进而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二)要正确处理民族音乐与外来音乐的关系。既然是音乐专业,就要以本民族文化为基础,在本民族音乐强化的基础上,平等的接纳外来文化。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与不可忽视性,然后再让其选择喜欢的音乐特色,使其能够平等的看对“音乐”这个容量如此大的内容,进而引导学生以传统文化为核心,以多元化发展为导向。

(三)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民族音乐在广泛传承的今天要以实践为基础,理论知识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要变换方式对其进行教学,可以设定某一体裁让学生自导自演,将其表演为话剧的形式,也可更加深入的体现该歌曲所表达的民族精神。比如《刘三姐》在音乐界具有典型的民族色彩,学生可以巧妙地利用唱山歌的形式,表达广西民族的歌舞艺术,更形象地表达劳动人员与压迫阶级的对抗,也使这种音乐元素深入人心。同时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歌,促进了师生关系的进步。

作者:包其锋 单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民族师范范文篇6

论文摘要:国民政府为实现民族同化,而重视边疆教育。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许多法令,制定计划大纲,专门成立了教育部蒙藏教育委员会、蒙藏教育司,负责边疆教育事项,并在边疆各省建立了各级边疆学校。边疆地方政府也兴办了大量的边疆学校,培养边疆人才。民国时期的边疆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也包括社会教育。

民国时期,少数民族教育称为“边疆教育”、“边地教育”、“边民教育”、“边胞教育”、“苗夷教育”等。边疆教育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边疆教育是以边疆所居住的人民为教育对象,狭义的边疆教育是以边疆地区少数民族为教育对象,这是通常所称的边疆教育,也即是本文研究的边疆教育。为保持原貌,按当时的语境,仍然称少数民族教育为边疆教育。本文所指的西南地区主要是云南、贵州、四川和西康四省。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边疆教育的法令,专门成立教育部蒙藏教育委员会、蒙藏教育司,负责边疆教育事项,并在边疆各省建立了各级边疆学校。

一、国民政府发展边疆教育的政策

1929年6月,(国民党)中央决定“于首都建立蒙藏学校,作为储备蒙藏训政人员及建设人才之机关。由蒙藏各地选送优秀青年应试人学,并附设蒙藏研究班,指导促进关于蒙藏事情之专门研究。”“通令各盟旗及西藏、西康等地主管官厅,迅速创办各级学校,编译各种书籍……,在教育部内特设专管蒙藏教育之司科。”同年7月,教育部公布了《待遇蒙藏学生章程》,要求蒙古各盟旗、西藏地方政府、蒙藏各级学校及蒙藏相连的沿边各省县政府,在每学期开始之前,向蒙藏委员会或其驻一平办事处保送蒙藏学生。凡经蒙藏委员会或其驻平办事处介绍的蒙藏学生,在公立学校应免全部学费,在私立学校应酌量减免。

1931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制定《蒙藏教育计划》,“本计划一面顾到全国教育统一的宗旨,一面也注意蒙藏地方实际的事实”,有不能完全适用内地教育办法的,有相当的变通办法。要求蒙古各盟旗、西藏各宗(西藏相当于蒙旗的行政区域)成立教育行政委员会,筹划和掌管这些地方的教育事宜。决定在首都、康定二处,各设一国立蒙藏学校,应在两年内完成;原有的北平蒙藏学校也应整理而使之充实。计划蒙古各旗、西藏各宗及等于宗的地方,酌设小学若干所,在1931年以前,至少各须成立一处,以后逐渐推广;在蒙古、西藏重要地方,按照社会需要,各设一职业学校,限六年内完全成立;蒙古、西藏重要各地,及新疆各设一中学、各设一乡村师范学校,限六年内一律成立,并提出了中学和乡村师范学校设置学校的地点和招生区域。

同年,教育部订定了《边疆教育实施原则》,包括边疆教育的目标、计划、组织、经费、设备、课程、训育等七方面内容。关于边疆教育的目标主要有四点:一是力谋边疆教育之普及与发展;二是以谋边境人民知识之增高,生活之改善,并注意其民族意识之养成;三是由教育力量力图边疆人民语言意志之统一;四是力谋边疆各民族抵御帝国主义侵略意识之增高。各级学校之课程,根据内地各级学校课程之标准,并斟酌边疆各民族情形编订,规定各级边疆学校的教材应特别注意“中国民族之融合的历史、边疆和内地之地理关系、边疆各民族人民和国民革命的关系、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边疆各民族之历史及事实、边疆各民族人民地方自治和民权主义的关系、边疆各民族人民经济事业和民生主义的关系等”内容。

1934年,教育部颁布《捐资兴学褒奖补充办法及待遇章程》和《补助蒙藏回学生升学内地专科以上学校办法大纲》等。并于1936年10月,通令各省市对西南边疆学生来内地求学者,应比照蒙藏学生章程,予以优待,以示提倡。

1935年,教育部拟具了《推行西南边疆教育方案》,准备在西南地区设立苗民小学14所,其中云南小学8所,贵州小学6所,并于各省原有师范学校内,指定一、二所添设边胞师资班。1936年,教育部又拟定《推行蒙藏回苗教育计划》,预定在各边疆省份,酌情设立普通小学。

1936年,又议定《有关边疆教育基本实施纲要》五条。1938年,教育部组织专家学者几经讨论,草拟边疆教育方针及办理边疆教育原则。嗣后,经教育部边疆教育委员会研讨,到193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提出了《推进边疆教育方案》,并获通过。这一方案首先使边疆教育有了明确的方针,即“旨在融合大中华民族各部分之文化,并促进其发展”。其次,分列各级边疆教育的中心目标。此外,《推进边疆教育方案》对于培养边疆教育师资、编译边疆教育用书、推进边疆学校教育及研究边疆劝学制度等项,均有具体规定。

1941年秋,教育部与有关机构筹划呈准,公布了《边地青年教育及人事行政实施纲要》,作为边疆教育的保障。随后,教育部制定《各边省推进边疆教育三年计划》,对小学教育、职业教育及社会教育等方面提出标准,要求各省在可能范围内,拟定实施计划。在西南各省中,四川、云南、西康均按要求订定各省边疆教育三年计划。

边疆教育的实施分为国民政府教育部和西南地方政府两部分,下面分别叙述。

二、教育部边疆教育的实施

1930年,中央政治学校决定成立附设蒙藏班、西康班。1932年,先在中央政治学校内附设蒙藏班,增加招收蒙、藏、维吾尔等族学生数量。随后,将蒙藏班升格为蒙藏学校,增加投人,完善建制,扩大招生,大量培养边疆人才。1934年,为推广边疆教育,中央政治学校计划设置边疆分校,地点初步选在张家口、包头、宁夏、康定、丽江、兰州、伊犁等8处筹设分校各一所。

抗日战争爆发后,政府对于边疆教育更为重视,于重庆附近设立国立边疆学校,招收边疆青年,作为升人普通大学的准备教育。校内附设边疆教育、行政、卫生、畜牧、兽医等专修科,以造就边疆建设人才。

教育部在西南地区设置了各级边疆学校,可分为师范教育、职业教育、小学教育及社会教育四类。I.师范教育:教育部在西南设立的直属边疆师范学校6所,其中云南有3所,它们是云南昭通国立西南师范学校、国立大理和丽江师范学校;贵州1所,即国立榕江师范学校;西康有2所,即国立康定师范学校和巴安师范学校。2.职业教育:在西南地区设立的职业学校4所,四川、西康各2所,四川有国立松潘初级实用职业学校和清溪职业学校;西康有国立金江初级职业学校和西康初级职业学校。3.小学教育:西南地区国立小学有木里小学(盐源)、凉山小学、越离小学等。1940年夏,国立西南师范学校有少数民族毕业生10余名,教育部令在彝良苗族聚居区成立奎香实验小学。教育部在边疆地区设立的小学,原属倡导示范性质,小学教育主要是依靠地方政府兴办。4.社会教育:教育部对于边疆社会教育,主要由各校兼办,每年教育部酌情发给一些收音机、幻灯机等器材,令各校组织巡回施教队、剧团等,巡回边疆各地施教。其他如办理民众识字学校、开放诊疗所等活动,也由一些学校在做。

同时,鼓励边疆青年到内地学习。边疆青年有的进人上述专门的蒙藏学校或附设的蒙藏班学习,有的进人内地的师范学校学习。1931年,国民政府令地方选派边疆优秀青年,就学于内地师范学校,以培养师资。

三、西南各省的边疆教育

在中央的倡导下,西南各省政府也十分重视边疆教育,积极推行边疆教育。西南各省都依据上述的方案,或计划,或纲要,设立边民学校,招收边疆青年,对于来就读的少数民族学生给予优待。

云南民族复杂,边疆各地语文、宗教及生活方式均有不同。云南省为唤起边疆同胞的民族意识,使其增强国家观念,1931年3月,颁布了《云南省政府实施边地教育办法纲要》29条。1935年9月,云南省教育厅拟具、公布《推广边疆教育计划及实施苗民教育计划》、《边地简易师范及小学设学概要》、《云南省设置省立小学纲要》、《夷民学生待遇细则》等。

教育首先需要培养师资,云南省决定在省立昭通中学内附设边地师资班,以训练少数民族师资为目的此外,先后设立省立双江简易师范、宣威乡村师范、大关简易师范(1940年改为大关乡村师范)、佛海简易师范、蒙自师范学校、个旧简易师范学校、广南简易师范学校、思茅师范学校、保山师范学校、鹤庆师范学校、永胜简易师范学校、镇南师范学校、大理女子师范学校、景谷简易师范学校等。

从1935年起,云南省先后创设中甸、维西、兰坪、镇康、澜沧、南娇、六顺、车里、江城、金平、德钦、碧江、福贡、贡山、宁菠、耿马、沧源、临江、沪水、梁河、盈江、莲山、陇川、潞西、师宗、永胜、丘北、龙武、河口、华坪及环州(武定县)、圭山(路南县)、炎山(昭通县)、黄草坪(巧家县)等34所省立边疆小学。1941年后,由于收支系统变更,经费紧缩及战争等因素,云南省立的34所边疆学校发生变化。除师宗、圭山(路南县)两校为鼓励当地少数民族子弟人学,继续办理外,环州、永胜、丘北、炎山、黄草坪、龙武、华坪等7所学校,因为当地学校已具规模,为配合国民教育的实施,均划归各地方办理。宁菠由于环境特殊,暂行停办。1942年,日寇侵略滇西,多数边区陷于战时状态,办学困难,遂将澜沧、沧源、车里、南娇、沪水、梁河、盈江、莲山、陇川、潞西、镇康、河口等12个学校暂时停办。1944年,滇西沦陷区收复后,依照计划及斟酌各地情形,于1945年春季,恢复了沪水、梁河、盈江、莲山、陇川、潞西等7个设治局的省立小学。

贵州早已设省,与普通边疆省份不同,如果就地理、政治而言,贵州并非边疆。但贵州少数民族约占人口的1/6,散布于黔省各地。因此,贵州作为边疆更多是从“文化”角度出发。

1935年春,到贵州,提出在贵州教育经费内每年至少拨出10万元作为少数民族教育经费,贵州边疆教育开始受到重视。同年,贵州省教育厅成立特殊教育委员会,专门管理民族教育。

1936年,二十军军长杨森到贵州,从昭通到石门坎,选苗族青年数人送人(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读书[}z}。杨森提出同化苗夷的工作,主张凡部队驻军地,接近苗夷的地方,均须实施短期教育。1936年,杨森驻军安顺,以兴办学校,启发民智为己任,与当地绅士杨庆安等组织安顺苗民文化促进委员会,设一、二、三中华小学(针对石门坎教会的光华小学),并设中正夜校及中华民众学校,经费由二十军拨给。后因抗日战争开始,二十军开拔前线,学校移交给县政府,又因经费无着落而停办。

20世纪40年代后,贵州省教育厅拟定了《贵州省边地教育推行方案草案》,并于教育厅下专门设立了边地教育委员会,作为推行贵州边疆教育事业的最高组织机关,规定在边民聚居的县政府设立边民教育促进委员会。1946年,贵州省政府制定嗒加强边胞教育办法》,关于教材之编纂,边胞学生的优待,师资的培训,习俗的改良等都详细列人,内容十分丰富。

贵州的边疆教育主要是设立师范学校及省立边疆小学。1936年3月,为培养少数民族教育的师资,贵州省政府成立省立青岩乡村师范学校,到1939年,校址迁到榕江,改为国立榕江师范学校。fa7同时,于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贵阳、黄平、荔波、台拱、关岭、威宁、安南、丹江、水城、定番、八寨、罗甸等12县分设省立小学12所,专招少数民族学生。另外,还办有部分短期小学。

1938年,贵州省政府在青岩成立了贵州省地方方言讲习所,第一期收容约50名学生,半年后毕业,主要以研究苗夷语言,辅助推行政令为任务。但由于诸多原因,第二期不能招生,后来交给省训练团办理,改为方言讲习组,但无成效。

1941年,贵州省在台江举办国民教育师资训练所,从镇远、铜仁、都匀三个区中少数民族较多的县份招收学员,以培养少数民族教育师资为目的。该所招收的少数民族学生,享受公费待遇。1944年夏,此训练所迁往炉山县属的凯里镇;改为炉山师范学校,校长由少数民族人士吴修勤担任。

川康的边疆民族教育开始于赵尔丰担任川滇边务大臣时,鉴于力l滇边疆民族,急需开化,奏请在四川省宁属设立“化夷学校”100余所,每所招收少数民族学生50--60人,边疆教育收效良好。1929年,四川的宁属8县设立宁属垦务局,附设有初等小学性质的“化夷学校”,约有夷族学生30一40人。后因为垦务局撤消,“化夷学校”随之停办。1931年,宁属驻扎屯垦军,创办宁化学校,由夷族青年曲木尧负责主持。后由于种种原因停办。

四川各县的少数民族教育计划中,提出:“凡边境接近夷区的县属各学校,尽量招收夷族子弟,予以较优的待遇,并由附近夷民之团丁,切实劝导其向学,以期同化;并计划设立短期义教于附近夷区之地”。依据教育部《推行蒙藏回苗教育计划》中在各边疆省份酌情设立普通小学川的要求,四川省决定在宁属、雷波、马边、屏山、松潘、愚功、波县等少数民族聚居区,酌设普通小学若干所。西南夷族文化促进会执行委员岭光电、王奋飞等呈请行政院,“请求规定待遇夷族学生章程,补助夷族私立学校办法,并令中央政治学校在各夷族集中地区,筹备政治分校。”

民族学家李安宅在抗战时曾担任教育部视导员,曾于1941年对四川、西康、甘肃三省边区教育情况进行视导。他对边疆教育行政、边疆学校教育、边疆社会教育、寺院教育等方面进行考察后,写出了专门的报告书,对川、甘、康、青四省交界地区的教育提出了许多有参考价值的意见,提交给教育部和四川省教育厅。

1935年,西康成立建省委员会,到1939年以前,西康建省委员会在初等教育及师范教育方面多有表现。(一)师范教育方面:1.训练藏族师资,在国立康定师范学校内附设藏族师资训练班一级,招收初中毕业及同等学力学生,修业一年半,毕业后分配到各学校服务。2.训练义务教育师资,为推广短期义务小学教育,对考取或曾任小学教师及简易师范的毕业生,训练4个月后,分到各县短期义务小学任教。(二)初等教育方面:1.创设省立小学,在康定、沪定、丹巴、九龙、甘孜、瞻化、巴安等7县各设省立小学1所,另设藏族小学s所。2.设立短期小学,在康区18个县中先后设立短期小学70所,毕业年限由1年制改为2年制,为将来学生升人县立小学及省立小学作准备。

1939年,西康正式建省,西康的边疆教育有了较大发展。西康边疆教育可以分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两类。(一)学校教育方面:1.高等教育,在西康筹备和建立省立西睡五明学院,校址在康定,这是研究佛法的唯一机构,以“沟通汉藏文化,配合康地政教,弘扬佛法为宗旨”。2.中等教育,设立康定中学,招收高初中学生。同时继续在国立康定师范学校内训练特殊师资。3.小学教育,1939年3月,在理化、定乡、稻城、得荣4县,增设省立小学各1所。开始筹办白玉、石渠等县的省立小学。(二)社会教育方面:1.广设民众学校,康属新设民众学校40所。2.巡回电化教育,1939年3月,教育厅电化教育队从康定出发,经过康北、康南巧个县,巡回放映电影及广播。

四、结论

综观民国时期西南几省的边疆教育,虽然都称为“边疆教育”,但是云南、贵州、四川和西康各有不同,各代表不同类型。梁欧第先生将其分为:西康的边疆教育可称为学差教育(老百姓认为让小孩读书是当差),四川大小凉山的称为课罗教育,贵州的边疆教育称为异化同化教育(由外国传教士开办的教会教育是异化教育,由中央和贵州省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的民族教育称为同化教育),而云南的边疆教育与国民教育趋同。

民族师范范文篇7

【关键词】普通话;课程改革;总结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普通话课程改革是在贵州省高等学校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贵州省地方师范类高等院校普通话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为例》的基础上进行的,该课程改革是从2016年7月—2018年9月以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为例找到适合贵州省地方高等师范类学校普通话课程教学的新模式,以适应对方言区、民族区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实提高学生普通话的应用能力;整理研究成果、重新修订兴义民族师范高等学院公共课和专业课普通话的教学大纲、完善教学体系和教学条件、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重新编写教学教案课件、建立合理的考核办法和教学实践评价方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师范类学生最终通过普通话二级乙等过级率达到75%以上;以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为例总结贵州省地方师范类高等学校普通话课程教学改革经验,供同行研究、参考和学习。普通话课程改革目标是改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具有适应贵州省地方高等师范类学校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为培养和提高贵州省、地方和社会经济发展所需人才服务。该课程改革从目前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普通话课程的教学现状、教学成果、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实践、教学条件和教学评价等进行研究,并调研贵州省其他地方师范类学校普通话的教学情况,从特殊到一般,总结大多地方高等师范类学校普通话课程教学的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该课程进行改革,现就课程改革总结如下:

一、各阶段的研究内容及实施情况

第一阶段:2016年9月~2016年12月重点研究和分析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普通话课程的教学现状、教学成果、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实践、教学条件和教学评价等,对贵州省其他地方师范类高等学校进行调研,找到普通话教学在贵州省地方师范类高等学校的主要问题。已经对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和相关高校进行普通话课程的调研和分析,这阶段项目实施和取得的成果为:普通话课程教学理念的改革,在学校和社会大力宣传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普通话的重要性,理念上宣传普通话教学和普通话学习的重要性。普通话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在2016年9月——2017年7月的普通话教学中,教师不仅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讲解案例等辅助手段进行教学,并采用学生带领“练气发声”、学生领读、学生自主评教等多元化的授课方式进行,得到学校教学督导和学生的一致好评,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氛围和教学效果。普通话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对2016级非专业学生已经不再开设专门的《普通话》课程,采取“以证代修”和“普通话选修课”开设的方式对该课成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尝试和改革。普通话课程教学实践的改革,除了在教育教学实习、模拟实习、模拟求职面试必须用到普通话外,学校范围日常社交和社会实践也需要使用普通话,此外,在各个学院和校团委都举办了很多普通话的相关学生活动,大大提高了普通话的实践,比如:校团委举办的“诗歌散文”朗诵比赛、文学与传媒学院举办的“激扬青春.放飞梦想”演讲比赛、朗诵比赛、“首届秘书职业技能大赛”即兴演讲等。普通话课程教学条件的改革,文学与传媒学院已经在中心校区建立了相关的语音实验室,已经把普通话的相关学习音频导入在语音室中,方便学生普通话的自主学习,但是由于语音室的一些设备需要修理和维护,现主要由文学与传媒学院广电专业的学生管理和开放,待设备完善后会对全校学生开放,并由专门教师、学生管理和值班。普通话课程教学评价的改革,从2016级学生开始,已经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进行教学考核评价,主要采取学生上课领读、命题说话训练、朗诵训练、平时作业、网上和手机修学分等方式进行平时成绩评定,学期考查采用一对一模拟普通话水平测试进行,综合平时成绩30%和学期考查70%对学生成绩进行考核。第二阶段:2016年12月~2017年3月,改变教学理念,重新修订兴义民族师范高等学院公共课和专业课普通话的教学大纲、完善教学体系和教学条件、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重新编写教学教案课件、建立合理的考核办法和教学实践评价方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第三阶段:2017年3月~2017年8月,将拟定好的普通话教学大纲、教案、教学方法、考核办法、教学实践进行普通话教学教改试验。第二阶段、第三阶段项目实施和取得的成果:普通话课程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大纲和教学ppt已经重新编订和编写完成,于2017年3月开始,将拟定好的普通话教学大纲、教案、教学方法、考核办法、教学实践进行普通话教学改革。在教学改革中,对不同专业,不同民族的学生进行不同方法的教学,采用分民族、分组教学,学生带领练气发声、领读、命题说话、学生朗诵、学生评价、学生活动补偿、评价体制等教学改革,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支持。同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据统计2016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146人第一次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通过二级乙等以上的为123人,过级率达到了84%,其中过二级甲等的有41人,占28%,这个成绩较以往第一次参加普通话测试的成绩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值得一提的是2017级汉语国际教育班56人,通过二级乙等以上的为49人,过级率达到了89%,其中过二级甲等的有44人,占79%,这个班在大一时期的过级率就已经远远超过了学校以往所有任何专业的过级率,从上可见本阶段教学改进已经达到了本次教改的最终达到75%的预期,预计到毕业,过级率还会有所提高。这更远远超过了教学改革预期的过级率,由于2016级、2017级很多专业的学生大多还未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因此,数据统计还在不断变化和更新,项目组成员还会不断跟踪和统计过级情况,但就现阶段的教学效果、过级率、学校教学督导和学生反馈情况来看,大多学生较适应和喜欢现在的普通话教学方法和模式,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也得到学生和学校督导的认可和好评。第四阶段:2017年9月~2018年7月总结教学改革和成果,对学生普通话应用能力和口语表达水平进行评价,对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过级率进行比较分析,总结改革经验和不足,撰写和发表相关论文总结。项目实施和取得的成果:总结改革经验和改革成果,已经公开发表相关论文2篇。

二、研究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论:通过对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的普通话课程进行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实践、教学条件、教学评价的改革,确实提高了学生对普通话学习的认识和兴趣,在提高普通话水平过级率的同时,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能提高普通话的应用能力和普通话的表达能力。这为贵州省地方师范类学校的普通话课程教学提供参考,也为贵州省的语言文字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研究建议:建议学校尽量创造说普通话和应用普通话的氛围,在行政、教学、学生工作等学校范围尽量营造普通话的氛围,为全校,全省语言文字建设和发展作出榜样和示范,为提高师生普通话的过级率和普通话应用能力打下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建议和措施

存在问题:在教学改革中,贵州方言区和少数民族学生居多,学生长期受地方方言和民族语言的影响,教师在普通话教学存在不了解地方方言特点和民族语言发音的问题,对总结方言区学生和民族学生语音问题和找到学习方法非常困难。建议:教师应多学习和研究学生地方方言和民族语言。措施:学校应为授课教师提供普通话进修培训的机会和为授课教师提供学习和研究方言和民族语言的条件。

四、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及后续研究解决的思路

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怎样解决普通话中的贵州方言语貌(语音、词汇、语法);怎样解决和纠正贵州不同地区少数民族普通话发音的错误和缺陷。后续研究解决思路:以学习和研究贵州方言语音规律和贵州不同地区少数民族语言为基础,并结合不断学习和研究普通话语音、普通话课程特点和普通话教学为中心,总结经验,努力解决贵州普通话教学和学习的问题,为贵州普通话教学和学习找到更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文玉婷.浅谈高校普通话教学的创新[J].教育学术,2010(10).

[2]黄群,刘克汉.论地方高校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创新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5(16).

民族师范范文篇8

关键词: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向来都是一个国家与民族文化特色的重要体现。中国作为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拥有着体系丰富、数量庞大的民族民间音乐。对于师范学校来说,在音乐教育中有效的应用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不仅可以丰富师范学校音乐教学内容,还可以增加学生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认识度与认可度,从而为传承发扬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作出更多贡献。

一、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在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满足音乐教育体系课程改革的基本需求。随着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师范学校音乐教学改革也在进行着不断的探索与创新。新课程改革要求各学校教育体系,积极主动的去开发一些具有地方特色、民族民间特色以及人文风貌的文化形象,来作为各类教学课程的应用内容,以此来推动教学改革的发展。对于师范学校音乐教育来说,除了创新性的应用教育部门提供的音乐教材外,还应该加大融入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内容。进而充分发挥地方学校的课程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升音乐教育的丰富性和延伸性。民族民间音乐一直都是各民族最为宝贵的文化财富。不同民族拥有着不同的文化情感和精神风貌,音乐最能体现本民族思想和灵魂。因此,在音乐教育中尤其是师范类学校的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不仅让学生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民族精神,也可进一步扩大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播途径,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此外,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作为培养音乐教育人才的重要平台,如果在培养过程中不仅有效的应用本土音乐文化,将会导致演唱、演奏本土音乐人才的断层,甚至资源枯竭。因此,为了满足当前师范学校音乐教学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满足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需要,在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中应用民族民间音乐文化非常必要。(二)满足全球视野下音乐教育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多元化是现今各个教育领域不断发展的基本诉求,在全球视野下各国家的教育风向也在不断改变。“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将地方文化、本土文化与全球文化紧密联系起来,达到文化的大同,是全球文化发展的大趋势,必需受到我们的关注和重视。在全球视野下,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多样化发展也是音乐文化价值最大化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全球视野下,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体系,必须审时度势,认可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保持自身音乐教育的开放性,在积极吸收接纳外来音乐文化的同时,坚持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教学应用,进而丰富自身音乐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满足全球视野下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发展需求。

二、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中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应用现状

(一)意识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在现代信息与科技的冲击下,人们越来越崇尚外来文化,在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在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研究*音乐文化方面更加欣赏流行音乐与欧美音乐文化。尤其是现在的学生,基本不会主动去接触民族民间音乐,甚至是抵触此类音乐。在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缺乏对民族民间音乐的足够认识和重视。部分教师认为,学生们只要会唱或者会演奏一些民族民间音乐就够了;有些学生认为自已能够辨别和欣赏一些民族民间音乐就可以了。而希望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运用和传承的人却寥寥无几。在认识方面的严重不足,导致民族民间音乐在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受到严重影响,从而一直都无法取得显著成绩。(二)教学资源方面有待改善。首先从师资力量来看,目前的师范学校音乐教育队伍严重缺乏,能够胜任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并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应用到音乐教育中的教学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在课程设置方面很多师范学校都没有专门的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有的学校虽然设置了这门课程,但实际上也形同虚设,根本没有进行实际操作;在教学方法上,几乎所有音乐教师都是采用的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有些教师比较侧重于对理论的讲解,但不重视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实践演示,学生对于民族民间音乐只是粗略的了解,并不能体会其真正的魅力。有些教师能够进行实践演示,但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还有一部分教师对理论比较忽视,只注重技能训练或音乐听赏,导致学生虽然能够演唱或者演奏,但并不了解民族民间音乐的内涵。

三、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在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对策

(一)积极吸收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随着我国对各类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力度的加大,进一步强化本土音乐文化教育教学,已经成为师范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应用到音乐教育当中,也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可以为师范学校音乐教学提供源源不断的教学资源。师范学校应当积极利用这一教学优势,吸收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有效资源,充实自身教学体系。比如内蒙古的学校可以在音乐教学中融入长调演唱教学;云南的学校可以进行各个少数民族的民歌教学和研究。师范学校音乐教学的时候可以定期的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民间,去了解民族民间的音乐文化,并逐渐喜爱上民族民间音乐。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渗透到音乐专业的学科课程当中,从而建立起具有鲜明特色的师范音乐教育体系。(二)整合音乐教育教学资源。首先要提升自身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应用认识,从文化宣传、交流活动和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产生主动认识和了解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兴趣;在课程设置方面,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适当增加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相关的课程。课程设置应该本着科学、严谨且实用的原则,不能过于盲目,应符合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对各类具有特色民族民间音乐材料的采编和创编。尽量创造有利条件,尽量利用本地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源,并将其穿插在音乐教材当中。尤其是注重对一些优秀的、原创的音乐素材进行采集。可以将采集到的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应用于声乐、钢琴以及视唱练耳当中,并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来进行完善和补充;结合自身教学改革的需要和自身的课程需要,考虑聘请一些民间音乐人才、老艺人、民间音乐老师或者艺术团体,来学校进行学术教学或者文化交流。从而全面改善自身教师资缺乏的问题。(三)全面提升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教学应用价值。为了进一步提升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教学应用价值,师范学校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可以通过广泛搜集相关的音像资料,并对每一个音乐作品进行还原性的教学与表演。可以邀请一些优秀的民间艺人或者艺术家来学校进行表演。以便更好的诠释民族民间音乐作品,将其精神内涵和风格韵味最有效的传达出来,让学生充分领悟其艺术魅力。而且艺术家们的完美演绎,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感受,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具有代表性或者流传广泛的优秀音乐文化作品,专业教师应该对作品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讲解,从艺术特色、文化背景以及细节表现等方面,对作品进行层层剖析,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特征。对于民歌、戏曲以及其它曲艺形式,可以从声腔特色、方言咬字以及音乐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讲解,这对提升学生的理解力和感悟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而全方位的提升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教学应用价值。

四、结语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在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还处在完善阶段。但随着我们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学与实践的不断创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应用意义也越来越显著。可见,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在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是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与音乐教育质量提升的双赢策略。

[参考文献]

[1]冯彬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创新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6:61-62.

[2]张震.论高师音乐教育中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06:186-187.

民族师范范文篇9

关键词:民族地区;数学专业师范生;数学认识信念

信念是个体认识论研究的范畴。信念是指人们对待某人、某事或者某种思想的态度倾向[1]。学生的数学认识信念是指学生对数学知识及知识认知过程的看法或观点[2]。数学专业师范生的数学认识信念,既影响着师范生自身的数学学习过程,又影响着他们将来的教学信念及学生的数学认识信念。那么,民族地区高校数学专业师范生的数学认识信念,在性别、民族、年级之间是否有差异?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广西民族地区A高校数学专业师范生进行调查分析。期望通过调查研究为了解民族地区高校数学专业师范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选择广西民族地区A高校大一到大四年级数学专业师范生作为调查对象,剔除壮族和汉族以外的其他少数民族学生,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有效问卷404份。2.量表及研究内容。研究量表是参考了唐剑岚等的初中生数学认识信念量表[3],根据民族地区师范生的实际情况做适当修改。数学认识信念量表分为数学知识结构性、数学学习能力、数学学习方式、数学知识确定性等4个维度,一共12个条目。量表采用Likert五点计分,从“非常反对”到“非常同意”分别记1分到5分,反向题采用反向计分方法。3.数据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进行录入、处理和分析。

二、研究结果

1.民族地区高校数学专业师范生数学认识信念的性别差异。对男女生的数学认识信念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在总体信念上,男生得分均值为M=45.07,女生得分均值为M=45.30,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知识结构性信念,男生得分均值为M=11.45,女生得分均值为M=11.06,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学习能力信念,男生得分均值为M=11.33,女生得分均值为M=11.34,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学习方式信念,男生得分均值为M=11.33,女生得分均值为M=11.91,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知识稳定性信念,男生得分均值为M=10.92,女生得分均值为M=10.98,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民族地区高校数学专业师范生数学认识信念的汉、壮族差异。对壮族和汉族学生数学认识信念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在总体信念上,汉族学生得分均值为M=45.49,壮族学生得分均值为M=44.86,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知识结构性信念,汉族学生得分均值为M=11.45,壮族学生得分均值为M=11.21,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学习能力信念,汉族学生得分均值为M=11.20,壮族学生得分均值为M=11.38,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学习方式信念,汉族学生得分均值为M=11.96,壮族学生得分均值为M=11.41,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知识稳定性信念,汉族学生得分均值为M=11.02,壮族学生得分均值为M=10.84,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民族地区高校数学专业师范生数学认识信念的年级差异。对数学认识信念及其各维度的年级差异,采用事后多重比较。对总体信念,大四显著高于大一、大二(p<0.05),大三显著有高于大二(p<0.05)。知识结构性、学习能力、学习方式、知识稳定性等4个维度信念存在显著或非常显著的年级差异(p<0.01,p<0.05)。对知识结构性信念,大三、大四显著高于大一、大二(p<0.05);对学习能力信念,大四显著高于其他3个年级(p<0.05);对学习方式信念,大一显著高于大四,大三显著高于其他3个年级(p<0.05);对知识稳定性信念,大四显著高于其他3个年级(p<0.05)。

三、讨论与分析

1.民族地区高校数学专业师范生数学认识信念各维度在性别间差异的讨论与分析。关于师范生数学认识信念在男女性别上的差异,只有学习方式信念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而数学认识总体信念以及其他3个维度信念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为此,建议高校有关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信念水平的提高。2.民族地区高校数学专业师范生数学认识信念各维度在民族间差异的讨论与分析。关于师范生数学认识信念各维度的民族差异分析。在壮族和汉族之间,只有学习方式信念存在显著差异,其余3个维度信念不存在显著差异。对于学习方式信念的差异,可能的原因是尽管民族地区学习条件、环境等相同,但毕竟壮族学生自小受到本民族文化熏陶,在学习方式上诸如质疑教师和教材的观点、对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等学习方式的认识还是存在差异。3.民族地区高校数学专业师范生数学认识信念各维度年级差异的讨论与分析。从多重比较结果可知,对知识结构性信念,大三、大四信念水平显著高于比大一、大二。究其原因,大一和大二还没进行专业实践训练,更多的是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他们多认为学习数学主要是锻炼逻辑思维,大三学生已经开始进行专业技能训练,他们意识到数学对未来生活、中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作用。到了大四,主要是实习和毕业论文,他们更能感受数学知识的结构性。为此,应加强大学数学教材以及教学的数学知识结构性,既要注重理论知识,也要加强理论知识与生产、生活以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对学习能力信念,是随着年级升高,学生更相信后天的努力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究其原因,大一学生可能受高中数学成绩的影响,不少学生保持胜利的心态学学数学,更相信学好数学还需要一定的天赋。而大二、大三随着科目增多、难度加大,甚至受到挂科、重修等各种挫折与压力,他们开始动摇了“有天赋就能学好数学”的信念。对知识稳定性信念,大四显著高于其他3个年级。这或许得益于通过数学史和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他们了解数学科学发展过程,了解数学信念经由绝对主义数学观到可误主义数学观的发展历程;在实习中践行了新课程所倡导的“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等理念[4]。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心理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M].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462.

[2]喻平,唐剑岚.个体认识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7,(3):7-8.

[3]唐剑岚,周莹,黄国稳.初中生数学认识信念量表的数学模型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3):1-4.

民族师范范文篇10

美术教育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德国。美术教育是一种以美术为教育媒介,充分挖掘美术的素质教育功能,追求普通教育意义的人格素质教育效果的教育行为或教育活动,也就是说教育活动的目标是为了完善人格而协调地发展人的整体素质。所以,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是以美术为基点、以教育为载体、以人为本位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这是美术教育的本质含义。美术教育分为以美术为取向的美术教育和以教育为取向的美术教育。以美术为取向的美术教育是以美术为着眼点,从美术本位出发,以教育为手段,发展和传播美术文化,同时借助一定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传达美术知识和技能,促进美术文化的整体发展。以教育为取向的美术教育的着眼点在教育,从教育的价值来看待美术教育,把美术作为一种媒介,建构以美术为学科的教育教学理念,培养人的道德观、情感观、审美观、智力和创造力等基本素质和能力,以便促进人的全面素质发展[1]。因此,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可完整地被表述为:以教育为手段,向学生传达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发展和传播美术文化;以美术为媒介,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能力,发展智力和创造性,获取一般教育学意义之功效。

2合理定位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一所大学或学院的出发点,也是其最终的归宿。有研究者从宏观角度指出,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一个体系,一般由3个层次组成,即国家层次、学校层次和专业层次。国家层次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宏观性的培养目标。它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教育方针、社会需求和本科教育的特点规定了本科教育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质量标准。学校层次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中观性的培养目标。它依据国家层次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规格和质量标准,学校的科类性质、在整个高等学校系统中的地位、所在经济区域、办学传统和条件等,制定培养目标。不同科类、层次、区域学校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不尽相同,即便是同一科类和层次,由于所在区域不同,其培养目标也会有所差异。专业层次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微观性的培养目标。它既要依据国家层次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规格要求和质量标准,又要依据学校层次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一般规格要求和质量标准及专业性质等做进一步的具体规定。可见,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不能等同,也不能相互替代。所以,应根据具体国情、区域特点、学校类型、学科特点制定合理的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3民族地区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特点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仍未能脱离专业美院美术教育培养模式,未把美术与教育真正结合起来,以技能型专业美术教育为主的教育理念仍占主体地位。具体表现:培养目标过于技术化、专业化。当前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培养目标基本沿袭了其他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自己没有突出的特色。故此,笔者认为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培养目标应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强。

首先,突出师范性。不少师范院校的学生,谈专业多,论教育少,只想经过个人的奋斗成为艺术家,轻视美术教育。这种态度是缺乏师范意识的表现。要学生树立正确的师范观念,院校就要明确培养目标。师范院校的培养对象是中小学美术教师,要专门研究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方法和规律,而美术学院培养的是社会需要的专门的美术人才,是一个个性很鲜明的专业。目前,由于高校扩招,师范类和美术类美术专业招生的考试形式几乎一样,都是以绘画为主,录取的文化分也是国家统一划定的,在这种招生制度下,学生的志愿容易混乱,考生往往以为美术学院和师范院校的美术专业差别不大。因此,考生在选择的时候含糊不清,不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进入了认为美术专业就是画画的误区,导致了学习目标不明确。师范类高校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也不能真正体现师范性,学生容易认为师范生就是多学点教育学和心理学,与美术类专业区别不大。这些都是缺乏师范意识的表现。抱着画家梦去完成师范学业,出发点就是错的,更别说有满腔的热情进行教学研究了。所以,师范生要实事求是地立足专业,认真研究师范美术教学,这样才能胜任今后的工作。重技巧轻理论或是重理论轻技巧都是不可取的。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一定要明确师范是什么,美术师范生该干什么,这样才能清楚专业的学习方向,认识师范教育的意义,师范性教育才能得到进一步强化[2]。

其次,深化美术教育的文化内涵。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应是美术教育的文化化,使得美术教育从片面追求美术技术转向追求美术文化。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培养一种文化人,而不是“匠人”,这是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美术教育的文化化要求我们在培养文化人的同时,也要在美术技术学习中加大文化的含量,对任何一幅作品的解读都不能脱离该作品的文化环境、文化演变和风格形式等特点。多元文化理念要求每个学生都与具体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相连,学生不仅是一个自然人,更是一个社会人、文化人,他需要的是课程对自身文化的接纳和认同,因为他总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历史文化境域作为基础来理解他所面对的复杂的现实世界。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文化化提出,使人们对美术的学习从以往过多关注技能方面转向了关注美术的文化内涵方面,从而把美术与相关文化结合起来,以便达到美术教育培养人文素养的目标。

再次,强调民族化。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本质特点就是民族化,这是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也是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的强大优势。民族化是多元文化社会对教育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过去尽管也强调民族特色,并以此打造自己的品牌专业、特色学科。况且民族特色与民族化也是不同的,民族化可以体现在教育的方方面面,在培养目标层面上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情感,尤其是对民族美术的深厚情感,要热爱民族美术,关心民族地区,自尊自强。长期以来,失之偏颇的美术教育理念使得许多人对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美术文化有着错误的认知,好像只有现代的美术及其教育手段与理念才是先进的,一提到民族的艺术,似乎都是土气,甚至是落后的,是狭小的地域性的,不能融入现代美术。因此,在民族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中,不仅要加大民族民间美术的知识容量,使其系统化,更要加大对民族民间美术的情感培养力度。换句话说,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本土美术的教育工作不能只强调教育内容的知识性及其系统性,要同时重视教育内容的情感性与思想性,要将思想观念的教育寓于知识技能的教育之中,通过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形成正确的情感与观念。

最后,与地方需求相结合。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院系培养目标的归宿是培养目标与地区密切联系。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学院的培养目标与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密切关联。多元文化社会所要求的多元性和差异性,也必然包含美术院系培养目标的地方性要求。高等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是衡量一所大学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在激烈竞争的高等教育市场上,作为市场追随者的大学或学院,如何突破重围,树立自己的品牌和特色,笔者认为,需扎根于本土特色,从本地区产业经济和文化发展中获取源源不断的动力,走出一条人有我有、人无我有的差异化的道路,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这就要求地方大学或学院充分考虑地区经济及专业领域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从过去过分强调国家整体性向地方性转变,在培养目标上突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在人才规格、专业设计和办学形式上有较强的为地方服务的针对性,及时了解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向,适时根据相关专业领域的发展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地区经济和行业领域,在不断满足地方需要的同时,自身得到更快的发展与提高。作为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院系的培养目标,不仅要突出地方特色,而且要全方位实现地方化,避免盲目地向内地综合大学或专业学院行列迈进的误区,在创办地方特色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打造区域教育品牌。

4培养能为民族地区服务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