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旅游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07:30:38

民族旅游

民族旅游范文篇1

民族旅游是文化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目标所指的人群在自己居住的范围内不完全属于该国政治或社会意义上的主体民族,由于在自然生态和文化特性方面的与众不同,这类人群被贴上了旅游性标志。换句话说,民族旅游就是把“古雅的土著习俗以及土著居民”包装成旅游商品以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

族群记忆是集体记忆这一宏大概念集合中的子概念。集体记忆是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之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集体记忆得以传承的条件是社会交往及群体意识需要保持该记忆的延续性。而族群记忆,是作为一个民族层次的群体,以自己的方式保存下来的关于自身过去的印象和历史记录,并且从中汲取力量,形成群体的凝聚力。

族群记忆需要一系列要素来加以体现,即族群记忆必须有作为载体的物质的或精神的承载物,否则族群归属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这些要素构成了民族旅游最核心的吸引力。族群记忆本质上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积淀,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族群记忆的核心是本民族认同的价值观,包括习俗、道德、法律、礼仪、制度、宗教等。

民族旅游发展中的族群记忆失真

浙江是我国主要的畲族聚居地区之一,其中景宁是华东唯一的少数民族地区、全国四个生态保护区之一。多年来,浙江畲族旅游开发逐步形成了“畲乡的特色,生态的特点,后发的特征”的格局,有力地促进了浙江畲族地区的文化交流。但与此同时,民族旅游开发也给畲族族群记忆带来了负面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和大众旅游的影响下,族群记忆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民族旅游对畲族族群记忆当然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畲族族群记忆失真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族群记忆的同化

族群记忆的同化指原来的族群记忆特征在内部和外部因素的作用下逐渐消失,被异族异地的文化所取代。浙江畲族大多分布在丽水、苍南、武义、衢州等地,大多属于欠发达地区或“老少边穷”地区,与外部世界交往少,生活相对封闭,因此独特的族群记忆得以较完整地保存下来。然而,随着民族旅游的开发,异族异地文化的引入,在经济上相对落后和文化稳定性不强的少数族群记忆逐渐被淡化、同化甚至消亡。例如,近年来,浙江畲族居民对于始祖盘瓠的相关记忆已经与客家族等民族的盘瓠记忆相差不多,而且其中一部分记忆内容受汉族盘瓠神话传说影响极大。

(二)族群记忆的商品化

这是目前民族旅游开发的主要手段,就是以现代艺术形式包装族群记忆,把独特的少数族群记忆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和组织并出售给旅游者。甚至有的地方在发展民族旅游过程中,族群记忆被过度商品化,所有族群记忆现象都被纳入商品化范畴当中。诸如畲族歌舞仪式、礼俗、手工艺品等文化形式都被商品化。当前,浙江畲族婚俗旅游开发的一般做法是:让男性旅游者扮作新郎,然后按照浙江畲族的习俗,举行一次假婚礼,以此令游客体验独具特色的浙江畲族婚俗。但在实际的旅游经营中,一些商业化行为使该民族婚俗中本该体现的一些美好内容荡然无存。

(三)族群记忆的庸俗化

对族群记忆的开发缺乏科学把握,导致族群记忆庸俗化。畲族有“盘歌”(对歌)的习俗,每每长夜盘歌,通宵达旦。其曲调与汉族颇有不同,极富畲族特点。一些地区为满足汉族为主体的旅游者消费需求,把歌词曲调进行包装,拿到市场上去展示,因为市场的“交易性质”,使得族群记忆因为庸俗化而失去它本身的魅力。

(四)族群记忆价值观的蜕变

价值观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浙江畲族民众热情好客、忠诚朴实、重义轻利等共同的价值观,以及敦厚淳朴的民风,也是民族地区对游客的吸引力之所在。但是,随着旅游的开发,受外来风气影响,一些地区浙江畲族民众的价值观被同化,出现了明显的退化现象。商品意识和货币概念渐渐深入人心。大量事实表明,民族旅游开发很容易导致某些优良传统和价值观的蜕变。

(五)族群记忆传承的断层

族群记忆具有传承性,民族旅游的开发有可能使这种模仿与习得的过程被中断或被扭曲,从而使得族群记忆传承出现断层,甚至消失。长期以来,畲族传统文化主要是以民间自发传承的方式保留下来的。畲族每个成员都是族群记忆的接受者和传承者,因为没有本民族的文字,畲族文化的传承主要依赖歌谣。但是随着老一代人的相继去世和现代流行音乐等文化的冲击,畲族一些文化正面临消亡危机。例如,浙江畲族地区能讲畲语、能唱畲歌、会织畲服的人已经为数不多,大部分是中老年人,青年人大多愿意出外学习或打工,不愿意学习传承这些传统文化。

(六)族群记忆“原生土壤”遭到破坏

浙江畲族独特的族群记忆得以较完整地保存下来,是与浙江畲族的居住环境息息相关的。但是在民族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为了迎合游客的需要,难免会造成较大规模的建设或者搬迁。现在浙江许多地区的旅游开发,忽视对传统文化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原生土壤”进行有效保护,加速了畲族传统文化的消亡。在浙江景宁、苍南的一些小村庄,许多村民将极具特色的传统木板房拆除,盖起了小洋楼,真正意义的传统民居所剩无几。许多畲民分散进入以汉文化为主体的现代城市区,传统社区不复存在,传统文化失去了其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民族旅游发展中族群记忆的保护与传承机制

在民族旅游开发中,必须彰显民族特色,对族群记忆进行有效的保护,构建民族旅游开发与保护机制。民族旅游的开发和保护,应根据民族地区族群记忆的特点、分布状况、区位特征等情况的不同,构建不同的保护与传承机制。

(一)保护族群记忆生长的“原生土壤”

浙江畲族族群记忆的保护与传承应该是在民族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动态传承,注重引导族群记忆的良性变迁—原生态化。在政府的支持下,恢复、发展畲族的礼仪活动、祭祀活动,促使原生态族群记忆的挖掘、传承和发展。进入旅游内容中的一些歌舞、戏剧和美术工艺品,应注意保持它的“原生性”和“古朴性”,不要随意改动,只有在深入研究该民族的文化、历史后,进一步地突出它的“原生性”和“古朴性”。把原生态民族文化、民族歌舞、戏剧及美术工艺品引入教学过程,编写乡土教材,使民族文化、民族歌舞、民族美术等得以传承。

(二)建立族群记忆旅游资源产权制度

对于畲族文化的保护,国家和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从现实看,仍然有许多不完善和不健全的地方,操作起来比较困难,不利于建构畲族族群记忆与族群认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民族旅游开发过程中,建立合理的产权制度是保护畲族族群意识的有效方法之一。首先,通过建立族群记忆旅游资源产权制度,让畲民、旅游者、旅游经营管理者都认识并分享其价值,畲民从分享的经济效益中获得保护和传承族群记忆的动力,并获得族群认同;旅游者能够分享到畲族族群记忆的原生态魅力;而旅游经营管理者则获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其次,通过产权界定使外部性成本内部化,有效地防止投资商或开发商搭“资源便车”的现象,迫使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更好地使用和保护畲族族群记忆这些宝贵的旅游资源,延长资源的生命周期。第三,明确的产权关系,不仅要明确当事人的利益,而且要明确当事人的责任,使其明确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使其知道侵权或越权的后果或所要付出的代价,如此一来,产权主体或当事人就会自我约束。

(三)设立族群记忆村

可以广泛采用的形式是民族聚集地就地展示—“实地活人博物馆”,如贵州的雷山郎德苗寨、从江高增侗寨、镇宁石头寨等。其特点是保留了原来的自然风貌、民居、饮食、节庆和其他民俗事物,具有自然朴实的特色,能较好地满足旅游者欣赏和体验族群记忆的需要。有人以畲民社区为例,提出在浙江畲族聚居区某一地建立以浙江畲族居民为主体的“文化保护区”。即划出一块地方建立专门的旅游村寨,整个村寨完全按照畲民传统民居的风格建设,维持传统的生活与生产方式。游客在此可以到村民家中做客,品尝风味小吃,学习织布、酿酒,参与村中举行的各种仪式、庆典,深入畲民的生活。

族群记忆村在担负旅游功能的同时,还将成为展现畲民文化与保存传承畲民文化的场所。但是由于族群记忆村是以单个民族村落为开发保护对象,未考虑民族村落所处的社区环境,而成为社区中保护的“孤岛”。当整个社区族群记忆发生退化、消亡时,保护区内族群记忆的退化、消亡也就在所难免。因此,族群记忆村对族群记忆的保护作用也是有限的。这种保护机制的关键在于要处理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族群记忆保护的矛盾,同时避免因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的文化同化和冲突。

(四)建立民俗博物馆

民俗博物馆主要是为保护民俗文物,丰富收藏,并为参观者了解民俗文化内涵而建立的,具有教育和传播文化遗产的功能。对许多濒临损毁、正在迅速消失的重要族群记忆和民族民俗文物,通过运用声、像、物等手段,及时抢救、收集,陈放在民族民俗博物馆,既起到保护作用,又满足了旅游者参观的需要。民俗博物馆在对民俗文物保护、传播族群记忆、满足旅游者体验族群记忆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这种保护机制是静态的保护,没有充分和及时的体现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并且在游客的参与和体验性方面存在不足。从文化结构角度来说,它适用于物质文化的保护,而对于精神文化以及行为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作用不大。它是在族群记忆保护初期、经济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采取的保护机制。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民族族群记忆的变异时刻发生着。必须经过各方面的努力,使民族社区居民重新意识到本地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他们的族群记忆认同感与文化自觉意识,促使他们主动维护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复兴本族群记忆,从而实现民族旅游与族群记忆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彭恒礼.论壮族的族群记忆—体化实践与刻写实践[J].广西民族研究,2006(2)

2.覃德清.瓯骆族裔—壮侗语民族的族群记忆与人文重建[J].广西民族研究,2005(3)

3.陈心林.族群理论与中国的族群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06(1)

4.史本林,赵文亮.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理念[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5)

5.郑向敏.旅游对风情民俗资源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J].旅游学刊,1996(3)

民族旅游范文篇2

1977年,瓦伦•史密斯(ValeneL.Smith)出版了《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一书。作为旅游人类学的先锋之作,该书确定了“主客关系”这一旅游人类学的核心主题。2001年,史密斯和布伦特(Brent)编辑出版了主客关系研究领域的第二部力作《HostsandGuestsRevisi-ted:TourismIssuesofthe21stCentury》。随后,许多学者对这一研究主题进行了聚焦。Aramberri指出,①在旅游研究中存在三种主要的研究领域,即主客关系领域、②旅游作为非寻常行为的研究③和旅游吸引物的生命周期研究。④Nash特别指出,在所有的人类学研究案例中,研究的中心应该是主客关系。⑤并且Pearce认为,对旅游者与当地居民关系的研究是个涵盖面广、极富挑战性且越来越有价值的学术领域。⑥正是基于这些认识,McNaughton指出,旅游研究的焦点应实现一个重要转变,即由过去关注旅游和游客本身,转变到关注当地居民(主人)、旅游影响和主客互动上面来。⑦研究表明,民族旅游作为旅游现象的一种,其核心问题是民族旅游中的文化互动,即民族旅游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之间的交往,具体涉及游客与当地居民之间的文化互动。⑧因此,民族旅游中的主客互动应是民族旅游研究的核心。尽管学术界对民族旅游的主客互动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尤其是在民族旅游主客互动的微观过程方面,缺乏系统深入的探讨。

二、民族旅游中主客互动研究述评:基于符号互动论的视角

从目前国内外民族旅游主客互动的相关研究看,学者们从不同的层面和视角对主客互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正如有学者指出,民族旅游中的主客互动实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互动,并且很大程度上是微观层面的社会互动。那么,根据微观社会学的理论,应重点关注这种人际互动的过程以及这种互动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而研究的现实情况是,目前大部分旅游社会学的研究成果都集中在游客和当地居民相互作用的结果上。⑨已有关于主客互动的研究内容多数侧重于从宏观的视角对主客相互影响的结果进行测量,即大量的文献聚焦在主客互动的性质及其结果上面。在民族旅游的研究中也同样存在这样的倾向。①学者们对主客互动结果的研究较多,这种结果表现在主客态度、价值观、行为倾向、相互关系等方面的变化,或者由于游客的进入而导致民族地区文化商品化、文化包装、文化瓦解、文化复兴、示范效应、社会矛盾和冲突等文化、社会和经济影响的产生。这些研究往往偏向于对主客互动结果的一种宏观测量,而对主客互动的微观过程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即使有一些研究涉及了主客互动的微观层面,如对于互动内容与互动方式的探讨,但也没有进行系统深入研究,仅仅是一些零散的描述。笔者认为,如果要对民族旅游中主客互动过程进行微观层面的考察,深入探讨主客互动这种现象中互动控制所涉及的主体的角色、地位与权力等问题,符号互动论是一种很好的研究视角。Colton认为,对休闲、娱乐与旅游等相关行为的解释,只有通过符号互动论等社会心理学理论以及整体分析方法才能实现。

布鲁默指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是一种符号互动,人们通过运用符号来解释或确定相互间的意义。符号互动就是一个通过人们对符号意义的相互理解而激发的一个过程,意义构成了人类社会互动的基石。③符号互动论强调主体行为的产生,建立在主体对于符号意义的主观解读基础之上。对于人类行为和事物背后意义的解释,布鲁默强调,在对人类互动行为进行解释时包含了主观的经验,即从行动者的观点来理解事物。在主客互动之前,对于主体来说,客体本身并没有明确的意义,客体的意义是主体在互动中赋予的,甚至可以说,客体是在与主体的符号互动中被创造、被肯定或被否定的。他认为,符号互动论的特征在于强调人类对彼此行动的解释和定义。个人被卷入一个巨大的互动过程之中,在这里他们必须对不断变化的行动进行相互的调适。个体在这一互动过程中,既要向他人表示自己的所作所为,又要对他人的行动进行解释。④当个体与他人进行交往的时候,个体会理所当然地对他人的行动进行意义的解读,而且认为对方对自己也同样如此。⑤而问题恰恰在于,已有的关于民族旅游主客互动方面研究,大都停留于互动现象的表面,比如互动的结果、特征、方式以及互动交换的内容,而没有深入到互动行为背后主体对于客体符号意义的解读,以及基于这种解读基础之上对行为的控制。当然,这里所说的“主体”与“客体”并不对应主客互动中的主人与客人。因为站在主人的立场,与其互动的“客体”就是客人;而站在客人的立场,与其互动的“客体”就是主人。并且在民族旅游中,与主体互动的“客体”不仅仅是主人或客人本身,还可以包括一切外在的物质或符号,比如主人的民族服饰、建筑、手工艺品、传统器具、特色美食以及文化符号(如纳西族的东巴文与东巴图画等),或者客人的潮流服饰、高科技装备(相机、手机、摄影机等)、露营设施、消费方式等。因此,对于主客互动的研究,必须关注主人或客人对于各种“客体”背后的符号意义是如何解读的,以及他们的这种对于意义的解读是如何影响他们对于互动行为的控制。此外,必须引起注意的是,这种“解读”离不开对具体情境的深入分析。这是因为,任何具有意义的符号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之中才能具有确切的意义。意义因情境而生,行动者根据他处于其中的情境和他的行动方向来选择、检查、重组和改变意义。

也就是说,任何有意义的人际互动,总是在一个复杂且动态的社会情境中设计并实现的。对于外来游客而言,当他进入民族地区旅游后,就意味着某种特定的主客互动的情境就产生了。这个时候他必须对各种符号进行解释,并对情境进行定义,然后才开始行动。⑦为了理解这些符号并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动,游客首先必须对这些复杂的社会情境进行观察和解释。但也有学者指出,对任何情境的理解,首先必须确定的是参与者自身的角色。⑧因此,在民族旅游的主客互动过程中,当地居民和游客在各种境遇(即托马斯所说的“情境”)中的地位以及各自所扮演的角色,对于理解他们的互动行为十分关键。诚然,主客互动不仅涉及某种具体的旅游情境,而且还将涉及互动过程中双方主体的地位、角色与权力等方面。而民族旅游主客互动双方的角色、地位与权力微观层面的问题,恰恰是民族旅游主客互动的内核,即民族旅游主客互动现象背后的更深层次问题。首先,从角色方面来看,在民族旅游的主客互动中,当地的少数民族居民往往视自己为主人,视外来游客为客人。而这种角色感知可能会发生变化。Aramberri指出,随着民族地区旅游的发展,传统的主客角色关系会发生质的变化。事实上,主人不再是主人,而是服务提供商;游客也不再是客人,而是顾客。①不过Pearce认为,尽管主人的直接目的是获取利益,但他们在与游客的接触过程中,仍然要尊重对方、彼此诚信、开放、友好和真诚。②实际上,这种角色认知的变化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主体对于自己行为的控制,这一点是需要认真研究的。其次,从地位与权力的角度看,在游客互动的过程中,尽管少数民族居民可以控制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以及提供的方式,但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是落后的、弱势的。这种看法在很多学者那里得到了印证。Li认为,少数民族往往被认为是一个即将消亡的种群(dyingbreed),③他们给外界的印象总是停留在过去,并且是欠发展的。④而游客作为来自异地的汉族,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是先进的、强势的。他们在民族地区以消费者的身份出现,⑤他们可以控制自己,如何使用自己所拥有的货币以及如何消磨自己的时间。但现实情况是,有些游客进入民族地区之后,自己的这种“相对优势感”却淡化了,反而觉得自己受东道主的控制。根据符号互动论的观点,个体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可以获得新的自我,这种自我就是库利的“反射的我”或“镜中我”(looking-glassself)。⑥即个体会通过与他人的互动而重新认识自我,并调整自己的行为。根据这一观点,要深入研究民族旅游中主客双方对于互动过程的控制,就必须考察双方如何通过从对方那里获得自我来控制自己的行为。但从目前学界的研究来看,这方面的研究还远远不够。

三、民族旅游主客互动研究模型的构建

民族旅游范文篇3

1理论分析

1.1可持续发展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该报告第一次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7年6月颁发的《关于旅游业21世纪议程》将旅游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保护和增加未来机会的同时民族实现旅游者和东道主的需要”,该定义中的旅游可持续发展包含了社区因素。国内有代表性的观念认为,“可持续旅游的目的在于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感受和体验,提高旅游目的地人民生活质量,并切实维护旅游者和旅游地人民共同依赖的环境质量”,其中也强调了社区利益[1]。尽管以上概念的表述不同,但都强调社区因素,强调社区因素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之一。

1.2民族旅游

著名旅游人类学研究专家科恩一直在关注和研究东南亚的民族旅游,他在阐释东南亚少数民族群体在旅游活动中游客与旅游民族之间的互动关系和所产生的后果,以及民族认同的变形对旅游业回应的文章中将“民族旅游”定义为:针对在政治上、社会上不完全属于该国主体民族的人群,由于他们的生态环境或文化特征或独特性繁荣旅游价值而进行的一系列观光旅游[2]。美国旅游人类学学家布鲁诺认为,民族旅游涉及的情形为:“国外或国内的旅游者通过旅游可观察其他群体,而这些群体不仅被认为有明显的自我认同、文化和生活方式,而且他们通常被贴上诸如种族、国家、少数民族、原始、部落、民俗或农民的标签。”[2]科恩和布鲁诺都将被观光对象的文化特征、独特性和少数民族视为民族旅游的要义。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省份,并以其自身所拥有的自然生态优势和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独特资源吸引了国内外游客。随着开发商陆续进入云南各个少数民族村寨投资旅游业,在村寨内租地、承包并大兴土木,表面上看对推动民族传统文化复兴和激发民族文化的复制、再造和创新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少数民族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开阔思路、打破与世隔绝的封闭状态;但从长远来看,村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加之旅游并不是个长久不衰的生计,心底就会有一种不安全感,由此产生的利益诉求在得不到满足时,容易采取一些过激行为。因此,从根本上去了解这些少数民族就显得至关重要。只有真正融入这个群体,切实维护其利益,才能为当地旅游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环境,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3社区参与

1985年,Murphy的《旅游:社区方法》首次系统地从社区的角度研究旅游开发。20世纪90年代,国外对社区参与旅游的研究进一步增强,AnnalsofTourismResearch,TourismManagement等专业期刊都有专辑对社区参与旅游进行过讨论。EdwardInskeep把当地社区参与作为可持续旅游开发的前提。Tosun则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实施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若干限制性因素。国内学者在20世纪中后期也开始关注到旅游地各种力量(权利)的差异所产生的社会问题(或潜在威胁),强调通过协调政府、投资商与社区居民的关系,使旅游地整体经济和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如刘宝琨、唐顺铁、刘纬华、黎洁等)。除上述理论研讨外,很多学者对社区参与的实践问题做了探讨,特别在民族旅游中的社会参与问题研究成果颇丰。如黄芳、邓永进、保继刚和孙九霞等从不同个案对民族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意义、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指出社区参与旅游业中因利益分配引发的旅游管理失控、无序参与等问题。余青、吴必虎从社区参与的旅游产品形式探讨了民族村寨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模式;郑向敏、李东和、吴忠军等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机制也做过一些探讨。目前对于社区参与的定义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在旅游的决策、开发、规划、管理、监督等旅游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社区的意见和需要,并将其作为主要的开发主体和参与主体,以便在保证旅游可持续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实现社区的全面发展[3]。那什么样的参与才是最合适的呢?本文通过深入西双版纳的旅游村寨试图找出能实现社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参与方式。

2西双版纳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发展情况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端,北回归线以南,毗邻缅甸和老挝,国境线长966.3km,世居着傣、汉、哈尼等13个民族,傣族是主体民族,被誉为“中国最具民族风情的旅游胜地”。我们走访了西双版纳5个社区,根据各个社区发展的模型筛选出三个具有典型的村寨社区。

2.1企业主导型———勐景来

勐景来是2004年1月金孔雀集团从神树白塔公司以承租方式收购的,进入景区第一年就盈利,但2004年底勐景来闭关,企业开始亏损,每年亏损约300万元。他们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缺少客源,而闭关影响了一大部分客源:勐景来附近的景点单调,离景洪较远,旅行社认为带游客到勐景旅游的成本太大,不愿意合作。在村寨对居民进行访谈过程中,发现勐景来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保存较完好的景区,一些民族传统工艺都以民族风情展示被完好地保存下来,如竹编、打铁、制陶、造纸、染布,从事这些展示的都是一些老人,企业每月根据手艺难易程度为其提供100—200元补贴,寨子有8户居民从事餐饮住宿接待,不收管理费,居民自负盈亏,但企业与社区居民之间仍然存在矛盾。企业允许社区居民自己经营傣家乐,不收取任何费用,但是仍会出现村民拉客、逃票现象。就村民角度来看,整个村寨有80户居民,仅只允许8户参与餐饮住宿,其余未参与进来的居民对此感到很不公平,而且对住房问题也不满,企业与村里签订了只允许盖傣楼,不允许异化建筑的合同;在村里出现异化建筑后,景区的村民协调小组沟通仍不顺利。

2.2企业+社区主导型———傣族园

傣族园是一个由5个不同村寨组成的景区,云南傣族园有限公司总经理范文武针对景区5寨的自身特点和村民的实际问题,在全国首创了旅游景区推行“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从社区问卷访谈来看,当时企业开发傣族园时每户入股1000元,景区开放之后,每户有600元左右的分红。在征用土地方面,当时企业征用了寨子土地100hm2,租金7500元/hm2,之后按每10年25%递增。但今年寨子的村民对门票分红问题不满而围堵入园路口,最后争取到每年分门票15%的利益。可见关于利益分配问题,傣族园的矛盾仍然尖锐,不可避免地遇到了文化涵化和文化传承的问题。

2.3政府主导型———曼景法

曼景法是一个村委威信很高的寨子,寨子发展旅游是由寨子村支书凭借自身丰富的阅历和独特的眼光带领村寨居民开发的旅游。在问卷调查过程中,我们走访了一些农户和在企业工作的村民,收集到该村寨发展旅游的大致情况:该村寨发展旅游有两个部分,一是村寨的民族风情游览,二是晚上的多歌水歌舞表演。我们发现白天的观光客很少,只有到了晚上才有游客来观看歌舞表演,但观看完之后马上离开,一般不在寨子留宿。据村民介绍,寨子只有在周末和节假日才有景洪的人来旅游,也有昆明的游客,但不多。关于晚上的歌舞表演项目,多歌水企业与村委签订了一个8年合同(已过2年),每年给村里15万元的租金,负责解决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并对寨子的一些活动进行赞助。经过与村支书和多位农户的核实,发现这15万元并未分配给每个农户,而是作为集体资金用于寨子修路、组织出旅等集体事业,这就造成了部分村民的不满,但并没有发现企业与社区之间的经济矛盾。村民反映经营傣寨的人大部分都是外地人,旅游文化不纯正,歌舞表演丧失了傣家文化内涵,感觉文化被扭曲。

3问题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是政府主导、企业主导还是社区主导,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两个根本性的问题:一是文化传承和文化涵化问题,一是利益分配问题。文化方面:民族旅游实质上是以民族文化为主体资源的旅游,通过民族文化产品将旅游消费者与旅游供给者联结起来形成旅游活动,并由此构成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傣楼是傣族的象征,它以其独特的构房结构及其建造用途吸引着八方游客,成为当地发展旅游的必备条件之一。这就有了社区居民与投资商的协议,投资商投资建设旅游区,要求当地保留傣楼的建筑风格,并对建筑材料也有要求。表面上看,这保存了民族的传统文化,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效果,但无形阻碍了当地的现代化发展。民族旅游还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即民族性,其民族传统文化虽然重要,但一个民族要发展,现代化是趋势。如果为了迎合外来游客而强制性保护和维持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那么少数民族的发展权利就会被剥夺,由此产生的心里不平衡将会加剧当地社区居民、政府与开发商之间的矛盾,不符合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观。利益分配方面:在调研过程中,社区居民不满意利润分红策略和补偿性措施。投资商认为村民不知足,他们为当地居民带来了物流和财流,社区居民不仅不感激,反而引起他们的仇视;企业认为没有投资就不会有景区,没有景区就没有游客,收入增加也就无从谈起;而政府过于热衷引进外资,提高政绩,在社区与企业出现矛盾时往往会忽略社区居民的根本利益而保证企业利益,使社区居民对政府缺乏信任。社区居民在自身利益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往往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如带游客逃票、在景区内偷伐偷猎、破坏旅游景观、损坏旅游设施等对抗行为。尽管以上矛盾会暂时解决,但各个参与方往往会陷入这样一种被动的连锁反应状态:农民利益诉求受阻→对抗和冲突→政府被动处理问题→寻求新的解决方案→修正社区参与方式和旅游发展方向[3]。社区、政府、企业等各利益相关者的被动状态最终导致的将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被动。到底什么样的利益才能满足社区居民呢?社区居民真的是贪心不足么?民族旅游吸引游客的地方是其独特的民族风情与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而社区居民在这旅游过程中充当的角色是一个表演者,他们的土地被征用,随着旅游的日益发展,环境被破坏,同时还担忧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随民族文化的趋同变迁而降低,价值的降低将会出现旅游业“滑坡”,各种各样类似的景点出现就会减少游客数量,这就是发展旅游的一个不稳定性因素。企业与民族村寨有20—50年的承包合同,一旦承包合同期满就会面临是否继续的问题。如果企业预测该地的旅游收入达不到目的就会撤出,那么留给社区居民的就是无所适从。这是一个对外而言是神奇的少数民族,对他们自己而言只是一个靠天吃饭、以种地为生的农民。在社区居民看来,发展旅游只会给他们带来短暂的收入增加,却无法满足他们作为一个乡村农民的安全感。因此,上述矛盾只会越来越激化,离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会越来越远。

民族旅游范文篇4

关键词:乡村旅游;民族餐饮;文化建设;重要作用;开展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逐渐变得繁荣起来,人们对于旅游产品有着越来越多元化的需求,而乡村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分支,在世界各地普遍受到人们的喜爱,我国乡村旅游业正处于繁荣的发展时期,乡村必须要体现出自己的特色。乡村餐饮是向外界游客展现饮食文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于民族餐饮的研究,从而让乡村旅游更具魅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1乡村旅游民族餐饮的概念

饮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生活与发展的基础,饮食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包含着丰富的礼仪、习俗与时尚的文化内容,基于饮食已经形成了一条丰富的产业链。餐饮产品的重要特征是地域性、文化性、多功能性、可组合性,因此,饮食文化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进行展示,能够为地方带来经济增长,由于各地物产气候习俗的不同,人们的口味也具有很大的差异,这就导致了各种菜系的产生。因此,在乡村旅游民族餐饮建设过程中,乡村要善于寻找自身的特色,并且展示自身的特色,体现出地域性、民族性和风味性,为来往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刺激人们的消费动机。除此之外,特色的加工烹饪方法、烹饪名人都是乡村的餐饮旅游资源,对于很多游客有强大的吸引力[1]。

2乡村旅游民族餐饮的特征

2.1乡村旅游民族餐饮具有地域性

由于地区的不同,很多地方具有较大的气候差异,导致不同地方人民的生活习惯、饮食风格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在烹调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材料等各不相同,这种差异性正是乡村旅游特色餐饮的吸引力所在。很多乡村旅游民族餐饮产品的原料具有绿色性,往往以当地所生产的材料为主,绿色、天然、无污染、就地取材,充分体现了乡村餐饮产品野生家养的特点,另外,在水库山间自然生长的鱼虾和野鸡等尤其具有代表性。乡村旅游民族餐饮的菜肴主要以民间菜为主,烹饪技法比较简单,盛放菜肴的器皿也比较平凡,对于喜欢返璞归真的旅游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时,乡村餐饮菜肴更加注重营养,注重食材原本的味道,使用的香料非常少,简单大方,原汁原味,基本不会用到各种类型的调色剂和添加剂,不受繁琐烹饪程序的约束。总体而言,乡村旅游民族餐饮突出的是民族性、特色性和地区性,应因地制宜,根据旅游者的喜好、口味、接受程度,用简单大方的手法去创造,从而满足旅游者的需求[2]。

2.2乡村旅游民族餐饮具有文化性

饮食折射出了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人情、消费行为以及信仰等。旅游者往往入乡随俗,在饮食中学习当地的文化礼仪和信仰,因此,乡村民族餐饮为促进文化交流和文化繁荣贡献了一份力量。

2.3乡村旅游民族餐饮具有审美功能

在乡村旅游特色餐饮中,烹饪工作者及服务人员往往身着特殊的民族服饰,且当地的就餐环境也体现出了民族文化,进行了很多民族形式的装饰。同时,各种形形色色的饮食典故以及餐饮资源无处不在,为旅游者们提供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的盛宴,获得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满足,这种审美功能是极为重要的[3]。

3乡村旅游民族餐饮的重要作用

3.1乡村旅游民族餐饮是乡村旅游的有效支撑

在游客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乡村旅游民族餐饮能够有效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且让游客体验有别于城市的乡土饮食文化,甚至促使游客因为美食而进行乡村旅游。由此可见,民族餐饮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吸引力。另外,部分餐饮服务业可以允许旅游者进行亲身参与,如蔬菜的采摘、家禽的宰杀、菜肴的加工等,使游客们充分体验乡村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享受劳动的乐趣。除此之外,从旅游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餐饮消费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且其所占的经济贡献比例越来越高,打造高质量的民族特色餐饮势必会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4]。3.2乡村旅游民族餐饮是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乡村旅游民族餐饮具有强烈的文化性和民族性,很多村庄具有千百年的历史积淀,饮食独具特色,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开展旅游活动。同时,有很多地方围绕当地的民族餐饮进行旅游活动设计,为游客开发了一系列的团体运动,因此,乡村旅游民族餐饮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特色名店、特色名吃和烹饪达人也是潜在的文化旅游资源。

4乡村旅游民族餐饮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缺乏参与性、趣味性和知识性

目前,很多地区的乡村旅游民族餐饮以品尝和饱腹为主要特征,忽略了旅游者的参与性,从而导致深厚的饮食文化没有被充分的展现出来,旅游者们仅仅看到了菜肴表面的状况,而没有深入了解菜肴背后的历史故事和趣味知识等。旅游者享用完菜肴后,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了解整个地区的乡村文化是不利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方面的享受,乡村旅游民族餐饮应当加强文化性、参与性,鼓励游客参与到饮食活动之中,使饮食过程富有情趣[5]。

4.2缺乏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部分地区的乡村旅游民族餐饮建设过程出现了偏差,盲目的追求菜肴的多样性,甚至模仿其他地区的餐饮文化,极大破坏了当地的饮食特色和饮食文化,加速了本地区特色菜系的流失。另外,由于外地菜肴的大量涌入,生产者本身的产品容易被外来产品替代,这对于整个餐饮产业链而言是极大的打击,长此以往,烹饪手艺渐渐失传,本地方的特色餐饮将会消失不见,在不知不觉中流失了宝贵的饮食文化资源。部分地区的乡村旅游往往过于注重田园风光游览活动,没有加强对于餐饮的关注程度,导致旅游者无法品味高质量的餐饮文化盛宴[6]。

4.3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农村地区是乡村旅游业的重要基地,因此,基础设施是必须要考虑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公路规划、卫生间设计以及大型超市。参加乡村旅游的游客大部分来自城市,他们对于餐饮的卫生条件有较高的要求,但从目前大部分地区的乡村旅游民族餐饮开发现状来看,卫生差的状况普遍存在,导致部分旅游者失去了旅游兴趣。部分乡村旅游特色餐饮开发者缺乏长远的目光,不能进行整体把控,导致开发项目处处雷同,重复性建设比比皆是。

5乡村旅游民族餐饮开发策略

5.1挖掘饮食产品内涵,突出特色

乡村旅游民族餐饮开发要从多方面做起。①要注重突出自身的特点。在菜肴制作方面,要遵循精料粗制、粗料细作的原则,给来自城市的游客们以独特的味觉感受,要尽量保持食材原有的风味和营养成分。目前,很多粗粮已经走上了高级宴会的餐桌,这表明人们越来越注重营养。②要赋予饮食与文化。饮食的基础是充饥果腹,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饮食更多的成为了一种文化、一种享受,食物不但能够为人体提供营养物质,也能够起到赏心悦目作用,这也是未来乡村旅游民族饮食文化的重要开发方向。③要充分发挥原料野生绿色新鲜的优势。乡村具有独特的材料获取优势,包括畜牧业以及蔬菜种植业等,必须要体现出食材的手工性和天然性,讲究返璞归真。④要拓展乡村餐饮品种的开发范围,满足游客们的多元化需求。例如,将一些备受游客好评的风味食品包装成商品出售,游客可以将其带回城市,给周围的朋友和同事进行分发。

5.2通过餐饮产品外延提高附加值

要开发基于体验性饮食的旅游产品,鼓励游客参与到餐饮活动之中,深入农村家庭体验餐饮文化,亲自参与到产品的制作过程中,这种活动具有极大的趣味性,集观光游览、度假、体验、学习为一体,从而拉近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的距离,提高旅游者的消费频率。例如,很多地区的乡村民族餐饮,如活羊现杀现烤等项目,让旅游者自己掌握肉质的老嫩程度,根据自身的需求添加辣椒、盐、香料等,使人回忆起原始狩猎时代的质朴。这种餐饮模式尤其适合团体活动,如家庭聚会、公司聚餐等,能够激发旅游者的乐趣,使其感受到乡村文化中的古朴内涵。对于一些餐厅设施良好的旅游胜地,可以专门开辟特色厨房餐厅,让游客在厨师的指导下进行食品加工,加深对乡村特色菜肴的体验。

6结语

乡村旅游中的不同民族餐饮文化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相关的餐饮工作者需要不断更新工作思路,改善工作方法,加强对餐饮产品的开发,突出文化性、地域性、民族性,提高餐饮产品的附加值,从而促进乡村地区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彭银萍.甘肃民族特色旅游餐饮开发对策[J].区域治理,2019(40):166-168.

[2]付泳,张慧雯,刘春健,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甘肃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探析[J].发展,2020(7):25-27.

[3]许霞,孙璐.四川特色餐饮旅游发展的思考[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43-46.

[4]肖佑兴,明庆忠.关于开展云南乡村旅游的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33-35.

[5]李亚,李宏,武友德.云南省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2):124-127.

民族旅游范文篇5

本文作者:胡显强工作单位: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教师进修学校

(一)景区硬件1.传统建筑修复与重建部分有传统建筑的景区中,有的传统建筑由于年久失修,遭到损坏和拆除,这些被损坏与拆除的建筑,根据规划需要,对有特殊历史意义的、能反应该景点特色的部分传统建筑,要修复与重建,这些需要修复与重建的建筑,应该在尊重原建筑风格的前提下,了解原建筑建造的历史,以“山区乡土民族混居文化”这一主旋律统领传统建筑的修复与重建,使这些传统建筑成为彭水以打造山区乡土的、原生态的、民族混居文化中等城市的亮点景观。例如,彭水山谷公园改造“通过建设一环、两轴、六区、十八个景点,将现有公园打造成集休闲、游憩、文化体验等多样功能为一体的县城核心生态绿区,充分彰显彭水深厚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山谷公园的改造,可以在保留公园大门主调风格的基础上,依据山谷公园依山而建的地理态势,各景点的修复与重建,着重反应彭水民族混居山区文化以及厚重历史。郁山古镇的打造,在古镇上配以重建的仿古说怀书的茶馆,仿古的书画、文物交易市场等,彰显古镇悠久历史文化。2.“盐丹印象”或者“黔中印象”打造有的景点的传统建筑,数量比较多,损毁严重,例如,彭水县郁山古镇被毁掉的“九宫十八庙”、唐代始建的开元寺等,均被损毁,要修复与重建,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需要很长的时间,在一定时间内靠本县的财力难以修复或者重建,但这些景点的建筑是颇具影响的,很有特色的,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如果给予修复与重建,对本地的旅游业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要解决这一难题,可以先借鉴“印象武隆”的方式,打造“盐丹印象”或者“黔中印象”,待条件成熟时,再给予批量重建。“盐丹印象”或者“黔中印象”的打造,可以选择性地重建具有象征意义的部分建筑、雕塑、标志等,再聘请著名导演,联合一批业界巨匠,与本地文艺界人士组合成强有力的创作团队,用独特的视角和艺术手段,采用多种高科技手段,与当地淳朴的风土人情演绎“盐丹印象”,重现辉煌历史,在带给观众完美的视听享受和精神震撼的同时,让游人在短时间内了解黔中文化、盐丹文化,了解彭水悠久历史。(二)地标建设与指示标牌1.景区标志性建筑每一个景区,都应该有一个或者几个标志性建筑,这些标志性建筑,要充分利用该景点的山区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文资源优势,例如,各种高低不同、形态各异、错落有致的大山资源,丰富的流水资源,变化万千的奇石资源,漫山遍野的树木资源等,结合本地的历史,民族混居地风情等,可以做成以树木为主元素的建筑,以奇石为主调的建筑,以流水为主题的建筑,这些建筑,有的是苗族的风格,有的是土家族的风格,有的是汉族的风格,例如,摩围山风景区,可以充分利用树林里的树木、树桩、根艺、藤条等为主元素打造建筑,保家桃花山庄的建筑,可以选木结构的吊脚楼为主元素,再配以秋千,漫山遍野的桃树、桃花;磨盘石风景区、阿依河漂流区可以在沿途部分地段修建以石材为主调装饰的建筑、石梯、石坝,再配以用乌江奇石组成的抽象的乌江风光雕塑群;郁山古镇怀龙亭的打造,可以选择有小桥流水的亭阁、的具象的雕塑等作为其中的组成部分。这些标志性建筑,无论是何种风格,均使其体现“山区乡土民族混居文化”这一主调。2.景区内外指示标牌除了景区标志性建筑以外,景区内外的指示标牌也是各景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指示标牌,一是材质可以根据景点特色选用竹、木、藤制的,以及石材的、钢制的材料制作等;二是指示标牌的文字内容体现民族混居特色;三是尽可能在更多的地方配以指示标牌,并分别用中文、英文以及其他文字标注,使游人不仅能在彭水境内方便快捷地找到不同的景点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彭水作为“山区乡土民族混居文化特色旅游中等城市”的多元文化魅力。(三)其它硬件1.酒店、商店“吃、住、购”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一个地方旅游,除了欣赏当地的风景名胜,了解当地的民族文化,还要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购买当地的土特产等旅游纪念品,此外,住的地方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对餐馆、酒店、旅馆等餐饮与住宿处,超市、商店等购物处的建设及装饰要注意规划与设计,这种规划与设计可以分地段、分批次、分档次按照不同的风格以及不同的类别,由政府牵头进行规划与建设,这种规划仍然要围绕“山区乡土民族混居文化特色旅游中等城市”这一大的主线,使其在统一中保持个性,例如,在郁山古镇规划仿古民间小吃一条街,以及卖小饰品的仿古一条街等。此外,彭水在首届“一节一赛”召开期间就进行了店铺装修与美化的工作,受到了市民的一致称赞。随后,对学校、社区、商场等的建设,也可以有选择地加以规划与建设,使这些特色辐射面更广。2.道路、交通“行、游、娱”是旅游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公路、铁路、水路构成了彭水旅游的立体交通,大乡村、小城市成就了彭水山区乡土旅游的主调,阿依河漂流、茂云山纳凉、郁山古镇观光,造就了彭水集运动、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格局。例如,彭水旅游打造的过程中,其交通工具的选用,可以在水上旅游建造具有民族特色的观光游船、竹筏,可以在山地旅游引入马匹、滑竿,可以在郁山古镇街道恢复特色仿古观光小车、仿古人力车等。

(一)旅行社及导游等从业服务“旅行社作为现代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之一,它的服务内容是综合性的,是把食、住、行、游、娱、购等多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向旅游者提供旅游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所需要的各种服务”。因此,应该加大对旅行社的组建与管理,使之适应迅速兴起的旅游服务活动。同时,成熟的旅游服务中,作为旅行社从业人员的导游的素质是比较高的,彭水旅游在起步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狠抓导游素质提升,打造特色优质的导游服务。其方法,一是选拔旅游专业导游方向毕业的学生到彭水各旅游景点工作,这项工作,可以由政府牵头进行;二是对旅游在职人员素质的提升,可以由旅游局组织相关人员负责执行;三是对旅游后备从业人员针对彭水旅游的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的提升,可以由彭水县职教中心与旅游局等单位联动完成。这项工作,可以借助彭水县教师进修学校胡显强老师承担的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中职学校旅游专业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以彭水为例”的研究成果《彭水旅游》校本教材(正在编写过程中),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从而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二)酒店、餐饮及旅游支持服务外出旅游,人们除了谈论本身的旅游景点以为,议论最多的就是餐饮与住宿,因此,酒店、旅馆的服务水平,餐馆、小店的特色餐饮,以及旅游服务的其他支持力度,也是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酒店、旅馆环境是否舒适,被褥是否整洁,设施是否齐全,安全是否有保障,服务是否热情周到等,都直接影响游客的情绪。另一方面,餐饮的好坏更是旅游的一个重要环节,彭水的旅游餐饮,可以分三块打造,一是以火锅、川菜等为主的重庆特色餐饮;二是以鸡豆花、荞面、三香等为主的彭水特色餐饮;三是少量的除川菜以外的鲁菜、苏菜、粤菜,以及西餐等其余餐饮,这样的安排,既可以宣传推广本地菜系,突出“山区乡土民族混居文化特色旅游”特色,扩大其影响力,还可以让不同需要的游客能在旅游的同时,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可口的餐饮,提升旅游的满意度。再者,旅游的其他支持服务,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例如,提供县内不同旅游线路套餐供不同游客的选择,提供县内旅游线路与本县周边线路的衔接线路套餐供不同游客选择,旅游景点的门票在网上、售票景点的方便快捷购买等。

(一)传承传统文化旅游可以开阔人们的视野、增长知识、了解异域文化、满足人们探新求异和求知的欲望。实践表明,旅游者对旅游的印象中,旅游地本土的文化留给游客的印象要比旅游景点的景色留给我们的印象更深刻,更持久,更容易让人激动,因此,各地旅游的打造,都很重视文化的打造,并且以文化的打造统领景点景色的打造。彭水是黔中文化的发祥地,其盐丹文化、民族混居地文化是其核心,在彭水“山区乡土民族混居文化特色旅游中等城市”的打造过程中,一方面,以黔中文化、盐丹文化、民族混居地文化统领景区的打造,使景区颇具民族混居文化特色。另一方面,通过教育部门在中小学开设相关课程,传承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得以持续传承与创新。再者,通过文化部门在村组、社区等宣传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深入人心。(二)创新旅游文化一方面,创新景点文化。人们除了关注景点本身的景色以外,景点文化成为人们对这个景点关注的重点,因此,对景点文化的包装与策划,以什么方式呈现与凸显,在景区中服务人员的知晓度与导游的解说,成为景区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彭水县借助“一节一赛”打造旅游文化。继去年彭水“一节一赛”取得瞩目成绩的基础上,今年再度举办“一节一赛”,以大型民族歌舞•娇阿依、苗族舞蹈踩花山、中国摩托艇联赛、江河钓鱼大赛、乌江流域特色美食周、乌江画廊杯首届彭水阿依河国际漂流大赛、乌江流域特色农副产品展销、黔中文化论坛等12项活动助推彭水旅游。再者,统一规划、设计与制作有本地特色的旅游土特产、纪念品,使之从另一角度呈现彭水旅游文化。彭水土特产,可重推大脚菌、精丝苕粉、郁山擀酥饼等。旅游纪念品,打造有彭水“山区乡土民族混居特色”的各种特色旅游纪念品供游客选购,这项工作,可以在政府牵头下,由旅游局、文化部门组织本土民间艺人、美术院校师生、相关厂家共同开发完成。(三)打造本土文化除了旅游文化以外,通过各种途径打造本土文化,也是彰显彭水旅游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一方面,可以通过借助各种资源举办全国性大赛,扩大彭水的知名度。例如,借助本县面向全国的有一定知名度的“少儿漫画网站”以及其所拥有的众多资源,举办“‘阿依河杯’全国少儿漫画大赛”,吸引全国顶级漫画家及众多漫画爱好者、学校师生参加漫画大赛,借助本县面向全国的唯一的“乡土美术网”,举办“‘乌江画廊杯’全国首届乡土美术大赛”,吸引全国民间艺人,广大农村学校师生,相关研究人员参加大赛,通过长达半年至一年的征稿,既扩大了彭水县在全国的知名度,也收到了众多的优秀的漫画作品、乡土美术作品,还活跃了彭水本土文化,提升了彭水文化的品味。另一方面,举办县级的文学、摄影、书画、声乐等大赛,鼓励本地艺人、爱好者、学生,创作本土味浓厚的作品,以丰富本土文化。再者,举办旅游相关的大赛,以提升彭水本土旅游质量。例如,此次“一节一赛”中“武陵山•乌江画廊民俗生态旅游经济发展论坛”的举办,就是很好的尝试。

民族旅游范文篇6

[关键词]乡村旅游;挖掘;民族文化

传统民族文化特色是世界乡村旅游的重要保证,只有传统民族文化特色得到发展,乡村旅游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魅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才能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只有以文化为灵魂的乡村旅游产品才能够为乡村旅游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因此,乡村旅游必须重视地区民族旅游资源,全面开发旅游资源,将文化灵魂赋予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旅游的全面深入发展。甘孜州自然资源及康巴文化资源极其丰富,现就发展乡村旅游如何挖掘好民族文化作如下探讨。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协调管理,形成推动民族文化特色旅游建设的领导机制和强大合力

民族文化特色旅游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在于政府、市场、专家以及全社会的支持。因此,政府在乡村旅游民族文化建设中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最主要的是政府还应该积极协调各部门之间的管理,将资金渠道、管理技术以及人才管理、互联网技术等多种推动乡村旅游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渠道相连接,形成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合力。另一方面,市场规律也是乡村旅游中挖掘民族文化所必须重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乡村旅游文化不管是在创建前期还是后期都应该按照“公司+农户”的运行方式开展工作。此外,专家指导也是乡村旅游挖掘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例如,通过聘请民族民间文艺专家的方式,可以对民族技术进行更加专业的编排、加工或者是提炼,将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展示得更加淋漓尽致,提升文化品位。从形式上留住游客,从艺术上吸引游客,从感情上拴住游客,给游客带来持久的吸引力。乡村旅游是政府、村民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只有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做大做强乡村旅游经济。对具备开发潜力的民族民俗文化村寨,要引导和激发本地居民对本民族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的认同性与自豪感,形成自发保护的内在动力和永久机制。要帮助他们制定高水平的规划和项目策划,重点挖掘原生态古村落、民族村寨和民俗风情的文化内涵、民族风俗以及生产生活特色,选择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方式。

二、规划先行,突出特色,异质发展,因地制宜,整体推进

乡村游总体规划要紧紧围绕自然生态、民族特色、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特色,合理规划发展思路,雪山景区有贡嘎山、亚丁、格聂神山相互映衬,温泉开发以海螺沟温泉天堂、巴塘温泉群落为重点,其他康养、休闲温泉为补充的产业布局,促进形成全域旅游多元化、差异化、精品化的发展格局。以少数民族文化为核心,注重对原汁原味的本色进行保护,将原始古朴的民族建筑特色作为保护的重要内容,对之进行合理设计、统一建设,并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对之进行统一管理。以当地历史与民族文化资源作为依据,依托山水地貌优化城市形态和功能,结合地域、民族、宗教文化建设一批独具特色的精品城镇,打造局部旅游发展支点;在国省干道沿线和重点扶贫区打造一批集自然风貌与旅游接待于一体的精品村寨,不断拓展旅游资源。

三、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制订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统筹各县文化产业体系,优化整合

民间文化资源,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大力发展文艺演出、文化休闲娱乐、民族工艺品、民族民间艺术品等重点文化产业。加大投资力度,建成一批集旅游、餐饮、休闲娱乐、特色购物于一体的民族特色文化旅游度假基地;形成若干地域特色鲜明、文化氛围浓郁的文化娱乐休闲产业基地;推进民族民间艺术品开发,建设文化旅游特色商品一条街。民族文化村寨中,高水平的民族歌舞体育活动展演与竞赛与旅游地体育项目体检活动同等重要,因此在乡村旅游文化挖掘民族文化过程中,应该让游客能够从不同的方位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内涵。例如,在藏族中,婚丧嫁娶等活动并不稀少,风情节上的展示虽然能够让游客有所感受,但是藏族人生活中的婚丧嫁娶活动才是最真实的,游客完全可以参与到其中,加强自己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就是应该重视建筑中民族特色文化的有机融入,城乡建设中应该将康巴特色建筑文化积极加入建设中。在民族文化特色融入时,也应该遵循“保护风貌、浮现文化、适度配套、和谐发展”的原则,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积极落实到乡村旅游中。此外,乡村旅游民族文化挖掘的重点就是民族工艺品资本化以及产业化发展,将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建设有自己特色的乡村民俗文化旅游道路。

四、加强培训,重视引导

乡村民俗旅游做大做强的关键在于重视对农牧民的培训。例如,可以通过开发自身文化资源的形式,让当地村民从中获得利益,之后通过统一的培训,使得文化资源可以成为当地旅游的主体。此外就是乡村历史与民族文化的知识培养,提高村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积极体现乡村民俗旅游的本色,保证乡村旅游挖掘民族文化可以得到发展。

五、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

不断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推进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一批能让民众汲取精神食粮、陶冶心灵情操的文化场所。以康定情歌节和民族传统节庆为契机,以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为切入点,每年策划丰富多彩的主题文化活动、民族民间工艺品展示等活动,提振各县群众的“精气神”,培育群众文化素养,提升群众文明素质,弘扬民族文化。

作者:马敏 单位: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州行政学院

民族旅游范文篇7

关键词:乡村旅游;民族餐饮;文化建设;重要作用;开展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逐渐变得繁荣起来,人们对于旅游产品有着越来越多元化的需求,而乡村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分支,在世界各地普遍受到人们的喜爱,我国乡村旅游业正处于繁荣的发展时期,乡村必须要体现出自己的特色。乡村餐饮是向外界游客展现饮食文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于民族餐饮的研究,从而让乡村旅游更具魅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1乡村旅游民族餐饮的概念

饮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生活与发展的基础,饮食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包含着丰富的礼仪、习俗与时尚的文化内容,基于饮食已经形成了一条丰富的产业链。餐饮产品的重要特征是地域性、文化性、多功能性、可组合性,因此,饮食文化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进行展示,能够为地方带来经济增长,由于各地物产气候习俗的不同,人们的口味也具有很大的差异,这就导致了各种菜系的产生。因此,在乡村旅游民族餐饮建设过程中,乡村要善于寻找自身的特色,并且展示自身的特色,体现出地域性、民族性和风味性,为来往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刺激人们的消费动机。除此之外,特色的加工烹饪方法、烹饪名人都是乡村的餐饮旅游资源,对于很多游客有强大的吸引力[1]。

2乡村旅游民族餐饮的特征

2.1乡村旅游民族餐饮具有地域性

由于地区的不同,很多地方具有较大的气候差异,导致不同地方人民的生活习惯、饮食风格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在烹调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材料等各不相同,这种差异性正是乡村旅游特色餐饮的吸引力所在。很多乡村旅游民族餐饮产品的原料具有绿色性,往往以当地所生产的材料为主,绿色、天然、无污染、就地取材,充分体现了乡村餐饮产品野生家养的特点,另外,在水库山间自然生长的鱼虾和野鸡等尤其具有代表性。乡村旅游民族餐饮的菜肴主要以民间菜为主,烹饪技法比较简单,盛放菜肴的器皿也比较平凡,对于喜欢返璞归真的旅游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时,乡村餐饮菜肴更加注重营养,注重食材原本的味道,使用的香料非常少,简单大方,原汁原味,基本不会用到各种类型的调色剂和添加剂,不受繁琐烹饪程序的约束。总体而言,乡村旅游民族餐饮突出的是民族性、特色性和地区性,应因地制宜,根据旅游者的喜好、口味、接受程度,用简单大方的手法去创造,从而满足旅游者的需求[2]。2.2乡村旅游民族餐饮具有文化性饮食折射出了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人情、消费行为以及信仰等。旅游者往往入乡随俗,在饮食中学习当地的文化礼仪和信仰,因此,乡村民族餐饮为促进文化交流和文化繁荣贡献了一份力量。

2.3乡村旅游民族餐饮具有审美功能

在乡村旅游特色餐饮中,烹饪工作者及服务人员往往身着特殊的民族服饰,且当地的就餐环境也体现出了民族文化,进行了很多民族形式的装饰。同时,各种形形色色的饮食典故以及餐饮资源无处不在,为旅游者们提供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的盛宴,获得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满足,这种审美功能是极为重要的[3]。

3乡村旅游民族餐饮的重要作用

3.1乡村旅游民族餐饮是乡村旅游的有效支撑

在游客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乡村旅游民族餐饮能够有效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且让游客体验有别于城市的乡土饮食文化,甚至促使游客因为美食而进行乡村旅游。由此可见,民族餐饮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吸引力。另外,部分餐饮服务业可以允许旅游者进行亲身参与,如蔬菜的采摘、家禽的宰杀、菜肴的加工等,使游客们充分体验乡村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享受劳动的乐趣。除此之外,从旅游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餐饮消费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且其所占的经济贡献比例越来越高,打造高质量的民族特色餐饮势必会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4]。

3.2乡村旅游民族餐饮是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

乡村旅游民族餐饮具有强烈的文化性和民族性,很多村庄具有千百年的历史积淀,饮食独具特色,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开展旅游活动。同时,有很多地方围绕当地的民族餐饮进行旅游活动设计,为游客开发了一系列的团体运动,因此,乡村旅游民族餐饮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特色名店、特色名吃和烹饪达人也是潜在的文化旅游资源。

4乡村旅游民族餐饮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缺乏参与性、趣味性和知识性

目前,很多地区的乡村旅游民族餐饮以品尝和饱腹为主要特征,忽略了旅游者的参与性,从而导致深厚的饮食文化没有被充分的展现出来,旅游者们仅仅看到了菜肴表面的状况,而没有深入了解菜肴背后的历史故事和趣味知识等。旅游者享用完菜肴后,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了解整个地区的乡村文化是不利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方面的享受,乡村旅游民族餐饮应当加强文化性、参与性,鼓励游客参与到饮食活动之中,使饮食过程富有情趣[5]。

4.2缺乏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部分地区的乡村旅游民族餐饮建设过程出现了偏差,盲目的追求菜肴的多样性,甚至模仿其他地区的餐饮文化,极大破坏了当地的饮食特色和饮食文化,加速了本地区特色菜系的流失。另外,由于外地菜肴的大量涌入,生产者本身的产品容易被外来产品替代,这对于整个餐饮产业链而言是极大的打击,长此以往,烹饪手艺渐渐失传,本地方的特色餐饮将会消失不见,在不知不觉中流失了宝贵的饮食文化资源。部分地区的乡村旅游往往过于注重田园风光游览活动,没有加强对于餐饮的关注程度,导致旅游者无法品味高质量的餐饮文化盛宴[6]。

4.3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农村地区是乡村旅游业的重要基地,因此,基础设施是必须要考虑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公路规划、卫生间设计以及大型超市。参加乡村旅游的游客大部分来自城市,他们对于餐饮的卫生条件有较高的要求,但从目前大部分地区的乡村旅游民族餐饮开发现状来看,卫生差的状况普遍存在,导致部分旅游者失去了旅游兴趣。部分乡村旅游特色餐饮开发者缺乏长远的目光,不能进行整体把控,导致开发项目处处雷同,重复性建设比比皆是。

5乡村旅游民族餐饮开发策略

5.1挖掘饮食产品内涵,突出特色

乡村旅游民族餐饮开发要从多方面做起。①要注重突出自身的特点。在菜肴制作方面,要遵循精料粗制、粗料细作的原则,给来自城市的游客们以独特的味觉感受,要尽量保持食材原有的风味和营养成分。目前,很多粗粮已经走上了高级宴会的餐桌,这表明人们越来越注重营养。②要赋予饮食与文化。饮食的基础是充饥果腹,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饮食更多的成为了一种文化、一种享受,食物不但能够为人体提供营养物质,也能够起到赏心悦目作用,这也是未来乡村旅游民族饮食文化的重要开发方向。③要充分发挥原料野生绿色新鲜的优势。乡村具有独特的材料获取优势,包括畜牧业以及蔬菜种植业等,必须要体现出食材的手工性和天然性,讲究返璞归真。④要拓展乡村餐饮品种的开发范围,满足游客们的多元化需求。例如,将一些备受游客好评的风味食品包装成商品出售,游客可以将其带回城市,给周围的朋友和同事进行分发。

5.2通过餐饮产品外延提高附加值

要开发基于体验性饮食的旅游产品,鼓励游客参与到餐饮活动之中,深入农村家庭体验餐饮文化,亲自参与到产品的制作过程中,这种活动具有极大的趣味性,集观光游览、度假、体验、学习为一体,从而拉近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的距离,提高旅游者的消费频率。例如,很多地区的乡村民族餐饮,如活羊现杀现烤等项目,让旅游者自己掌握肉质的老嫩程度,根据自身的需求添加辣椒、盐、香料等,使人回忆起原始狩猎时代的质朴。这种餐饮模式尤其适合团体活动,如家庭聚会、公司聚餐等,能够激发旅游者的乐趣,使其感受到乡村文化中的古朴内涵。对于一些餐厅设施良好的旅游胜地,可以专门开辟特色厨房餐厅,让游客在厨师的指导下进行食品加工,加深对乡村特色菜肴的体验。

6结语

乡村旅游中的不同民族餐饮文化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相关的餐饮工作者需要不断更新工作思路,改善工作方法,加强对餐饮产品的开发,突出文化性、地域性、民族性,提高餐饮产品的附加值,从而促进乡村地区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彭银萍.甘肃民族特色旅游餐饮开发对策[J].区域治理,2019(40):166-168.

[2]付泳,张慧雯,刘春健,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甘肃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探析[J].发展,2020(7):25-27.

[3]许霞,孙璐.四川特色餐饮旅游发展的思考[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43-46.

[4]肖佑兴,明庆忠.关于开展云南乡村旅游的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33-35.

[5]李亚,李宏,武友德.云南省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2):124-127.

民族旅游范文篇8

贵州省是我国率先提出旅游扶贫的省份之一,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农民增收致富途径,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长期观测点,其乡村旅游及旅游扶贫工作,被称为“贵州模式”[1]。

2贵州贞丰县规划案例介绍

2.1贵州贞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概况

贞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于2015年12月31日经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15]322号)批复成立,是全省首个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位于黔西南州贞丰县东北部,核心区以双乳峰、三岔河和北盘江大峡谷为中心,共20km2。贞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的目标是以山地旅游为主导,大力整合旅游资源,紧密结合扶贫开发,推进民族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以健康养生、农业观光、休闲度假、户外运动、会议会展等领域为重点,大力打造文化旅游产品,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试验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旅游产业成为引领贞丰县扶贫开发的主导产业。到2020年,发展成为国际知名、全国一流的山地文化旅游休闲养生胜地。

2.2贵州贞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总体实施规划要点介绍

2016年,贞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管委会组织编制了《贵州贞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总体实施规划》[2]。

2.2.1规划的总体思路

发挥对接黔中地区核心旅游资源的门户优势,引领区域旅游的联动发展,依托独特旅游资源,结合民族文化特色,打造全域乡村旅游以及核心旅游景区、节点,形成以旅游产业为引领的扶贫开发建设。

2.2.2核心旅游资源与特色

贞丰县地貌多样、布依族文化较为浓郁,最具代表性的双乳峰、北盘江大峡谷、三岔河、必克和岩鱼布依古寨均位于试验区内。1)双乳峰。双乳峰是喀斯特地貌的峰林绝品,酷似女性的乳房,被布依族群众当作“大地母亲”和“生命之源”来崇拜,已建成AAAA级旅游景区。2)北盘江大峡谷。北盘江大峡谷位于贞丰县北部与关岭县接壤处,有峰林、溶洞、怪石、瀑布、伏流、花滩、旋塘和原始森林植被等,两岸山势几乎垂直挺立,既秀丽险峻,又雄奇壮美。位于北盘江镇的一段峡谷被称作花江峡谷,有花江铁索桥及崖画等人文历史资源,著名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曾在此取景拍摄。从花江峡谷至打邦河汇入北盘江董菁水库处的这段河道,可以通行船只游览。是靠近黄果树瀑布,与之一水相连的重要峡谷景观。3)布依族文化。以必克和岩鱼为代表的布依古寨,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较大的布依古寨之一。这里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铜鼓十二调”,有被誉为“天籁之音”的布依八音古乐、布依勒尤,还有原生态布依歌舞。民族歌舞良好的参与体验性,结合布依族民俗节庆活动和特色手工艺品,使布依古寨成为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入结合的重要场所。4)休闲度假水库。三岔河部级水利风景区毗邻者相镇和双乳峰景区,自然景观优美、基础设施条件较好,是开展民族歌舞表演,举办露营、康体运动等户外休闲活动,发展养生度假等特色项目的理想场所。七星湖水库处于深丘峰林旁,紧靠贞丰县城和布依族村寨,是一处具有商务会议、休闲度假等功能的城市生态公园。

2.2.3总体空间布局

1)空间结构。规划区形成“一带、一环、三核、两区、多节点”的总体空间结构。“一带”是纵向贯穿试验区,连接周边高等级旅游资源,引领区域旅游联动的旅游发展带。“一环”是将规划区内主要景区节点和重要发展区域串联起来的环状旅游线路,是旅游发展的核心骨架。“三核”是在旅游中起核心作用的发展节点:北盘江大峡谷、双乳峰景区和七星湖片区。“两区”是结合旅游资源特色形成的两个差异化发展片区。北片区依托北盘江大峡谷的独特自然条件,打造以水上运动、极限运动、大众运动为核心的旅游产品,形成“乐游山水、悦动激情”的旅游主题。南片区以双乳峰景区为核心,以双乳峰母亲文化园、三岔河露营康养度假基地、者相镇民族文化体验园、必克和岩鱼布依风情古寨、七星湖商务休闲度假公园、破烂云户外休闲运动基地作为重点内容,形成多种主题互动、与乡村旅游深入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区域。2)旅游道路规划。规划区形成以旅游主环线为骨架、乡村道路网状连通的旅游道路系统。旅游主环线由国道、省道和旅游公路构成,实现快速交通连接。乡村道路主要是结合旅游需要的县乡道路,满足游客对乡村旅游的深度游览和体验需求。3)旅游线路设计。规划设置包括:乡村旅游体验、布依文化体验、三国文化体验、挑战文化体验、山水观光、山地运动等多种主题的游线,满足不同的旅游客群需求。

2.2.4近期实施计划

实施内容重点是由政府主导的近期建设项目,主要是旅游公路、乡村道路、栈道、停车场、码头、市政管线和渠道等基础设施,其次是景区景点、旅游服务设施、环境景观等旅游发展方面的项目,再次是村庄改造、文化广场等展现民族文化特色的项目。

3对民族地区旅游扶贫规划编制的思考

旅游扶贫是一项以发展旅游的方式,实现脱贫目标的系统性工作。“反贫困”并不能代表旅游形式,也不是一种旅游产品,它只是旅游发展与管理的一种手段、目标之一[3]。对于旅游方面的规划是旅游扶贫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区别于其他扶贫规划的显著地方。

3.1规划要融合于区域旅游主题,并协同区域旅游资源进行发展

旅游发展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征,依托于核心旅游资源,往往不局限于单个行政区域内。而扶贫工作是由政府主导的公众事业,受到政府行政范围的影响,往往局限在单个行政区域内。针对旅游发展与扶贫工作在空间范围上的差异,旅游扶贫规划的编制,必须立足旅游发展要求,从跨行政区划的层面进行统筹谋划,再对目标行政区划内的具体发展进行安排。规划案例所在的黔西南州,是贵州省山地旅游发展主题的代表性地区,是国际山地旅游大会永久性会址的所在地。基于对这种区域性旅游主题的融合与深入扩展,规划提出以山地运动、极限运动等作为旅游内容的具体方向。另一方面,积极对接周边高等级旅游资源“黄果树瀑布”,凭借距离上的邻近优势,通过发展紧扣“水”主题的、将山水观光与山水体验结合的旅游项目,引导旅游热点向规划区延伸,并通过规划区进一步扩展至周边区域,形成串联式的旅游发展格局。

3.2规划要着力塑造全域旅游发展

旅游发展以核心旅游资源为依托,旅游资源的品质和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力的大小。旅游资源在空间上的不均衡分布,使得旅游业的带动作用也存在空间不均衡。处于景区景点附近、旅游线路沿途的地区,更容易获得旅游业的带动发展。但是,贫困更容易发生在经济发展落后、基础条件欠缺的地方,这往往不是景区景点及旅游线路附近的地方。因此,旅游资源分布与贫困分布的空间不对称,需要通过全域旅游的发展进行平衡。规划案例以地区旅游发展的骨架线路和乡村道路网络为基础,以景区景点为基点,带动广大农村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形成全域旅游的发展局面,从而扩大旅游扶贫影响范围。

3.3规划要因势施策,多方位促进脱贫目标的实现

贫困问题是广泛存在的社会问题,造成贫困的原因多种多样。贵州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既表现为生态环境脆弱、缺乏资金、缺乏技术所致的欠发展型贫困,又表现为民族传统思想浓厚、社会发育程度低、人口受教育程度低等受主观因素制约所致的贫困。贵州民族地区的旅游扶贫规划编制,要采用生态搬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优化、旅游村镇建设、历史文化村落建设、教育培训等多种方式结合运用,达到改善人地矛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平的效果。通过多个方位的共同努力,实现脱贫目标。规划案例所在的黔西南地区,是我国典型的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的人口承载能力较差,因此,生态搬迁成为十分重要的改善贫困方式。生态搬迁工作不仅要尊重居民意愿、做好群众思想发动工作,更应该充分研究居民在迁移地的生计发展,以产业发展提供就业岗位,保证贫困人口有较为稳定的收入来源,避免产生新的贫困。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文化村落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它成为民族特性与主流社会文化交流的主要场所,对促进贫困人口的民族思想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优化和旅游村镇建设,能够直接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贫困人口增加收入的机会。教育培训是提高贫困人口劳动竞争力和生存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能够促进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3.4准确把握规划的效用,促进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

旅游扶贫工作是一项需要多方参与、共同协作,才能达到良好效果的综合性工作。政府是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主导者,在旅游扶贫工作中,政府的职责主要是管理旅游规划和旅游企业,引进资金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对旅游地居民进行教育培训等[1]。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地区谋求发展的基本条件,对地方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是政府最主要的工作内容。旅游扶贫规划的编制,必须契合政府的工作特点。尤其要围绕政府在旅游扶贫工作初期阶段的主导作用,编制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的实施内容,促进旅游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

作者:黄兴旺 权武 轩玉鑫 谢佳 单位:成都新智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吴晓东.民族地区旅游扶贫长效机制研究:基于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视角[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35-36,40,135,140.

民族旅游范文篇9

关键词: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旅游融合;策略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旅游业得以迅速发展,根据国家旅游局的《2017年上半年旅游统计数据报告》显示,仅在2017年就有超过50亿人次的国内旅游、1.3亿人次的出境旅游和年均3.7人次的国民出游率,这也意味着旅游已经成为国民大众的日常消费选项。国家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金早强调:新时代中国旅游正从规模旅游、速度旅游向品质旅游、美好旅游转变[1]。“旅游与文化从来就是相生相伴、相互交融的。”旅游是文化的体验,旅游与文化的深化融合将加速品质旅游的发展,才能拥有更难复制、可持续的发展优势,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和旅游美好生活需要。民族民间音乐是我国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活劳动过程中发展而成的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2]。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对民族民间音乐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不仅可以提升文化旅游内涵、丰富文化旅游产品、增强游客感官体验,而且还可以间接地保护、传承和创新优秀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实现旅游和音乐产业的双赢。

一、旅游音乐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之趋势

“旅”仅是人们的空间移动行为,而当其被赋予“艺”“玩物适情”等文化元素后,就从行走或旅行变成旅游了。换言之,只有赋予文化内涵的行走,才是旅游;只有赋予文化内涵的旅行,才是旅游;只有赋予文化内涵的空间移动,才是旅游[3]。由此,文化与旅游的紧密联系是不言自明的。所谓文化旅游则是旅游的一种产品形式,是旅游者通过旅游去体验和感知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行为过程,是当地旅游产业与地方文化资源联姻生成的产物。而旅游音乐本质上就是音乐,是一种和旅游相关联的主题音乐,是音乐和旅游相互融合而成的结晶,旅游音乐正是地方文化的艺术化表现形式,是地域文化特质和地域生活情怀的集中体现,因此将音乐融入到休闲度假旅游,不仅是文化的回归,更是音乐价值的回归。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和旅游更加密不可分,旅游不再是简单地看山看水,而是赏山赏水品文化,同时更是人们拓宽视野、学习知识、提升文化的重要渠道。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具有鲜明地域风格、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成为各地文化旅游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4]。优秀民族民间音乐不仅提升旅游文化内涵,而且有利于增强游客感官体验,进而为当地旅游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当我们聆听蒙古族民歌《牧歌》时,我们会联想到蓝天白云草地,牧民挥舞着长鞭驱赶着雪白的羊群。一曲《康定情歌》令人心生向往,使名不见经传的康定变成著名的旅游胜地。一首旋律舒缓的民谣《成都》在引发成都人情感共鸣的同时也激发了听众对成都旅游的向往及憧憬[5]。音乐与旅游相结合、音乐与旅游产品推广或营销相结合的文化艺术与经济交融的现象越来越广泛地被重视并运用到旅游实践当中,并且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比如:广西桂林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河南郑州登封《禅宗少林•音乐大典》、西藏歌舞音画史诗《喜马拉雅》、张家界山水音乐剧《刘海砍樵》等,音乐为当地带来的丰富旅游客源,刺激了当地的旅游产业,提升了地方形象,也达到地方旅游品牌宣传的目的。与此同时,在对地方民族民间音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同时,也就是在对其进行挖掘、传承和创新,对于正处于逐步消亡的民族民间音乐而言不失为一种延续和发展的有效方式。因此,将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旅游有机融合起来,成为城市的旅游名片,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

二、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旅游的内在关系

1.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对旅游开发的作用

一是有利于提升文化旅游内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知识层次的不断提升,游客已不再满足于低层次的走马观花式的旅游,而是呼唤更深层次的体验之旅,这就使旅游产品必须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层次的需求。旅游的灵魂是文化,音乐的属性是文化,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与其他传统文化形式同生共长,承载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是我国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因此,以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为基础开发和设计而成的旅游音乐产品,不仅是地方文化的艺术化表现形式,同时也是地域文化特质和地域生活情怀的集中体现,因此将优秀民族民间音乐融入到休闲度假旅游之中,可以为自然景观注入更多的人文内涵,不仅扩展了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更是音乐价值和传统文化的回归。二是有利于增强游客感官体验。旅游是文化的体验,旅游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深度融合将加速品质旅游的发展,进而使地方旅游拥有更难复制、可持续的发展优势。音乐与旅游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其可以赋予旅游景点以别样的审美内涵和文化韵味,从而使游人放松心情、增添游兴,充分享受文化旅游的情趣和乐趣。因此,我们可以开发和设计一些适合当地旅游宾馆、餐厅、景点、游船、民俗表演播放的优美的区域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从而使游人在欣赏当地风景旖旎时还可以欣赏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音乐,进而增强游客感官体验和审美体验。三是有利于发挥特殊营销功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其天然属性决定了其具有以下旅游营销功能:(1)提升功能。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民俗风情是入境旅游者对中国旅游资源最感兴趣的内容之一,如何开发和利用地域文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吸引更多游客的重要基础。而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作为最可以体现地域特色的艺术形态之一,可以有效提升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品味[6]。例如,创办于1993年的广西南宁民歌节就是在当地丰富民歌音乐资源的基础之上进行发掘和提炼出来的,已经发展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文化旅游产品,并且极大提升了南宁市旅游城市的形象和地位。(2)差别化功能。旅游行业具有的非标准化特性,其成功模式极难复制,景区运营也越来越复杂,游客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更多特色业态来支撑产品吸引力,提升服务品质和文化内涵,丰富游客参与体验,这样才能为旅游景区提供更加灵动、可持续的发展空间。异彩纷呈、千姿百态的民族民间音乐则可以为特色旅游业提供一个广阔的创造空间,为旅游产品的差异性提供得天独厚的资源。(3)宣传功能。旅游宣传的主要目的在于将把旅游目的地拥有的各种自然美和文化美传播出去,从而得到更多社会公众的了解与赏识,进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音乐在传播上具有天然的优越性,可以发挥十分重要的旅游宣传效果。

2.旅游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影响

首先,有利于传播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伴随着文化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进而使越来越多的人得以通过文化旅游而了解和认识各种极具浓郁地域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与此同时,游客还会利用诸如手机、摄像机等工具拍摄、记录音乐演出现场,并通过微信朋友圈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从而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得以更好传播。其次,有利于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开发与传承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民族民间音乐是民族的,只有经过科学传承才有可能发展成为世界的。伴随着文化旅游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社会日益重视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力度,与此同时,使得原本散落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得以在文化旅游的艺术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华,并且通过表演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进一步吸引更多具有音乐才华的青年人主动加入到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行列中来,从而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发展注入“新鲜血液”[7]。

三、基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策略

1.强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制度保障

文化与旅游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强大的融合力。从经济和产业角度讲,文化是旅游最好的资源,旅游是文化最大的市场。两大产业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文化有利于旅游的特色化、品质化、效益化发展,旅游有利于文化的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提升。各级政府必须严格按照中央决策部署要求,不断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统筹谋划,系统部署,整合资源,协调行动,凝聚文化和旅游发展新合力[8]。首先,各级政府应建立健全文化旅游法律法规制度。音乐旅游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法律制度保障,民族民间音乐资源稀缺且珍贵,必须运用强有力的法律手段规范、引导和促进民族民间音乐资源的旅游开发,从而进一步提升当地旅游业文化内涵。其次,应树立科学的音乐文化旅游开发理念,主动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元素注入到城市旅游规划与经济发展规划之中,将更多的民间音乐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从而使游客能在旅游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独特的音乐文化,进而激发旅游兴趣。第三,应加强政策倾斜与资金支持力度。各地政府应在政策、资金、管理等方面鼓励和支持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旅游项目,从而不断提升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以吸引更多的旅客。

2.努力打造民间地方旅游音乐品牌

我国旅游业已经逐步进入用户分群、兴趣分层的体验消费时代,而音乐作为一种场景带入、情感融入的载体,能够辐射一大批体验性的旅游资源和商业业态。旅游音乐品牌营销的主要目的在于在潜移默化中向社会公众传播和普及旅游目的地独特音乐文化,进而使其对旅游目的地产生向往。民间地方旅游音乐品牌作为增强地方旅游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素,旅游管理部门必须主动更新观念,扩展营销思路,通过各种形式打造民间地方旅游音乐品牌,将地方旅游音乐品牌“唱出来”,让受众“听进去”,把循着民族民间音乐所传递的文化情感而动的游客“迎进来”。一是积极打造旅游目的地音乐名片。旅游音乐作是旅游六大要素“娱”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本地旅游形象和民俗风情为背景而创作,已经成为我国旅游城市形象推广的最佳选择。像《康定情歌》之于康定、《请到天涯海角来》之于三亚、《鼓浪屿之波》之于厦门、《神奇的九寨》之于九寨沟,已经不仅仅是这个城市的旅游名片,更赋予了这个地方一种别样的人文情怀。因此,旅游地政府或音乐家协会、旅游协会等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引导作曲家创作基于本地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的优秀旅游音乐,并对其进行文化包装、传播,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览。二是积极发展旅游目的地音乐节会。音乐艺术节作为节庆文化旅游的一种重要形式,以其独特的魅力而深受旅游消费者尤其是青少年消费者的青睐。旅游景区应积极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源,定期举办主题音乐艺术节会,切实拓展民族民间音乐产业链,更好地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兴趣。三是积极建立民族民间音乐博物馆。作为曾经主要承担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博物馆,未来也将是音乐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阵地与载体之一。各地可以建立民族民间音乐博物馆,从而将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汇集于此,利用虚拟现实技术、3D技术、动态实景技术等高科技设备将民族民间音乐呈现于游客面前,进而使游客获得一种逼真、震撼的体验,让游客如同身临其境一般达到欣赏和学习民族民间音乐的目的。

3.建立地方音乐文化传承发展机制

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要充分利用和合理开发民族民间音乐资源,积极建立起完善的地方音乐文化传承发展机制,不仅要保持民族民间音乐原有文化内涵,而且还要使其符合现代文化旅游发展的需求,从而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开辟一条全新的途径。一是加大民族民间音乐理论研究和创新力度。如果要真正将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和文化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就必须由政府牵头组织开展民族民间音乐旅游理论研究,广泛吸收来自理论专家、创作人员、表演人员乃至旅客的意见和建议,紧跟时代步伐以精益求精的精神打造出符合旅游市场需求和遵循客观发展规律的民族民间音乐旅游艺术精品,以不断满足旅客的观赏需求和审美需求。二是积极培育文化旅游演艺市场。近些年来,各地纷纷推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大型歌舞类节目,有效提升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品味,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旅游目的地政府、旅游企业以及旅游社会组织应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培育文化旅游演艺市场,以便更好地推动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大力推进音乐旅游商品开发。旅游购物作为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旅游购物所购买的商品就是旅游商品[9]。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可以为音乐旅游商品开发提供了丰厚的文化资源和滋养,从而使文化旅游购物行为更具趣味性和文化性。旅游目的地主管部门、文化公司以及旅游行业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目的、有计划推进音乐旅游商品开发,将音乐旅游商品更好地融入旅游场景,充分展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在丰富旅游产品市场的同时使民族民间音乐拥有“活态传承”的生命力。旅游业与音乐业虽然分属于不同的门类,但却在审美和体验上具有相通性,如果可以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势必可以获得双赢的效果。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对民族民间音乐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不仅可以提升文化旅游内涵,而且还可以间接保护、传承和创新优秀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善美,姚小烈.齐云山道教音乐旅游价值探析[J].皖西学院学报,2017(4):153-154.

[2]刘芳,李昕.民族音乐文化与旅游开发的互动性[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9(4):372-374.

[3]张维巧.民族民间音乐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实践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3):37-38.

[4]曹芳芳.民间音乐在青岛旅游开发与规划中的应用探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1):70-71.

[5]黄昌海.论音乐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30-32.

[6]夏小玲.论音乐经济与旅游经济的耦合效应[J].咸宁学院学报,2012(2):145-146.

[7]夏小玲.论旅游音乐的社会经济价值[J].咸宁学院学报.2011(10):126-127.

[8]魏敏.基于要素视角的甘肃民族民间音乐旅游资源开发与策略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2018(1):139-142.

民族旅游范文篇10

少数民族多居住在我国边疆和西部地区,总体而言,民族地区呈现出经济欠发达、区位边缘化、文化多元化的特征。具体表现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较好,文化遗产丰富。在经济上谋发展与文化上保护多样化这对矛盾的作用下,文化遗产旅游作为一种中立或尚且称得上双赢的方式应运而生。然在实际操作层面却不尽如人意,如因旅游运作不当而致使民族文化遗产遭毁坏或变异,当地居民在旅游发展中受益有限等现象。民族地区居民未蒙其利,反深受其害,旅游发展并没有为民族地区带来实质利益,反而造成民族文化的变质,甚至有人将文化的变质视为旅游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此背景下,如何营销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成为民族旅游发展的关键。一提起营销,总让人联想到销售的最大化,那么,市场营销和文化遗产管理能够和谐共存吗?将市场营销视角运用于文化遗产管理,总会令遗产的忠实保护者嗤之以鼻。认为营销等同于销售最大化,意味着无限制的扩展消费基础从而导致遗产的核心价值进行错误的表呈。同样,很多人还将营销与广告和促销相混淆,认为有损文化遗产作为重点保护对象的形象。实际上,销售和促销所代表的是市场营销过程的最后环节,它们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是实现更广泛的管理目标的途径。当我们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市场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仔细分析发现,都是没有采用市场营销管理视角的直接后果,而不是因为采用了这种方式而产生的结果。由于没有清晰地界定核心产品、目标市场、经济的和非经济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行动计划,所以混淆的信息就有可能被传达给公众,其结果就是,可能把“错的”人群带着对“错的”体验的期望吸引到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地,进而迫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管理者以一种不恰当的方式来展现他们的产品,以满足这些人群的消费需求。这当中采用营销手段对目标市场进行过滤就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2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旅游营销特征分析

因文化旅游的一些特别特征,也给作为管理工具的市场营销提出了挑战,同时也说明了在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旅游规划程序中充分考虑市场营销问题的重要性。其独有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凸显民族文化内在价值

在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旅游的整体目标中,内在的文化价值往往与使用价值有着同等或更强的作用。如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觉意识、培养对本民族历史的自豪感,甚至进行宗教沉思等,可能成为比增加游客人数或经济收益更为重要的目标。而通过营销手段无限制地吸引游客人数往往能阻碍这一目标的实现。因此,营销要着重针对目标明确型文化旅游者,使其获得深刻的文化体验,凸显民族文化内在价值。

2.2使利益相关者受益为目标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旅游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众多,主要有遗产管理者、旅游经营商、旅游者、当地居民等群体。这其中至关重要的两个利益群体为旅游者和当地少数民族民众,要想让这两个群体共享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资产,就需要对外部市场(旅游者)和内部市场(当地少数民族民众)都有所了解。因此要对有旅游使用价值的文化遗产进行价值评估,确认双重价值的优先次序,采取必要的平衡措施,获得社区对民族文化遗产资本旅游化运作的支持,同时又确保旅游利用不会牺牲当地使用者的需求。这时运用信息传递过滤方法对营销受众目标群体进行调控,从而使位于第二位的使用者的行动,无论是旅游者还是当地居民,都不应该冲击首要使用者的需求。

2.3将“旅游”与“遗产”视为一个有机整体

很多文化遗产管理者没有认识到遗产及其设施是旅游吸引物,而在管理方法的运用上没有兼顾文化遗产本身的旅游使用价值。致使遗产的展示及解说系统无法为更多的旅游者服务(尤其是大众旅游者),进而导致旅游者的体验肤浅(民族文化差异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使产品的质量下降。由此可见,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营销应建立在“旅游”与“遗产”作一个有机整体的基础上才能使游客的感知目标与体验效果拉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