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和谐思想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04:51:10

民族和谐思想

民族和谐思想范文篇1

【论文摘要】邓小平的民族和谐思想立足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立足于真正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着眼于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阐述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和理论,为我们党和国家顺利开展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实现民族和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民族和谐,是指全社会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有自由、平等、公正的竞争环境和互动空间,实现各民族团结和睦,共同发展,避免各民族之间的冲突和差距。社会是一个庞大复杂的有机体,各个民族是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渗透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受各种社会问题的作用和影响,与各种社会问题相交织。因此,民族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的一部分,没有民族的和谐,就不会有整个社会的和谐,民族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深入研究邓小平的民族理论,对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一、邓小平“应该把民族工作摆在很高的位置”的思想为实现民族和谐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把解决和处理民族问题提高到关系国家的安定和兴衰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重要观点。1950年,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指出:“西南的国境线从西藏到云南、广西,有几千公里,在这么长的边境上,居住的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少数民族问题解决不好,国防问题就不可能解决好,因此,从西南的情况来说,单就国防问题考虑,也应该把少数民族工作摆在很高的位置。”[1]邓小平的这一战略思想,确保了长期对民族问题的高度重视。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多个少数民族大都居住在边疆或靠近边疆的地区,二十多个少数民族还跨界而居。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我国的民族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问题的一部分。邓小平的民族理论为我们充分认识民族问题的重要性、长期往和复杂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处理好民族问题,有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如果民族问题解决得不好,肯定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不利影响,甚至阻碍和破坏这个进程。正如邓小平指出的,如果出现两极分化,民族间、地区间发展差距悬殊拉大,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

从国际上多民族国家分裂、动荡的情况看,民族问题是重要的因素。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剧变,前苏联解体以及这些地区冲突和战争不断,其中很重要的因素是没有解决好民族问题。世界其他地区的冲突和国内、国家间的战争,也大都与民族问题有关。因此,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热点问题之一,是必须重视解决的社会问题。

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性质是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的科学判断是实现民族和谐的政治前提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性质是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明确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科学把握民族关系的本质,是正确制定民族政策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前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族工作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就是从彻底否定“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的错误观点开始的。“”结束后,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者的非凡胆略和科学态度,号召全党解放思想,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上,澄清是非,拨乱反正。邓小平明确指出,所谓“民族问题实质是阶级问题”的说法是错误的。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推动了民族理论和民族工作战线的思想解放,使民族工作重新走上了正确的轨道。1979年6月邓小平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二次会议开幕词中又指出:“我国各兄弟民族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早已陆续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结成了社会主义的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2]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党中央对我国民族问题的性质作出了两个基本判断:一是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二是民族矛盾的性质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这两个基本判断,分别写入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基于对我国民族关系性质的正确判断,带来了处理民族问题基本方法的转变。对这类问题的处理要用协商的方式,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本着相互尊重、相互谅解的原则,耐心疏导、及时解决。这些观点,标志着我们党在民族关系的理论认识上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邓小平主张“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首要任务”为实现民族和谐指明了方向

关心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核心内容。他以民族地区发展为着眼点提出:“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这是民族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时代的要求。”[3]道出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

“发展才是硬道理。”民族地区经济是国家整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速度及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及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政治稳定及民族团结。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是迅速改变民族地区落后面貌的迫切需要。由于历史的、社会的和自然的制约因素,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长期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也有其自身的优势。随着全国范围内改革开放的日益深人和经济的全面发展,中东部地区和边疆地区在人力、物力、科技、资源等方面形成的整体性和互补性更强。就自然资源的特色和优势而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后发优势恰恰在民族地区。邓小平曾指出“中国的资源很多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包括西藏和新疆。如果这些地区开发起来,前景是很好的。”[4]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物产资源,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邓小平说“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5]“历史发展表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中国是这样,外国也是这样。”

[6]1987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卡特时,针对西方敌对势力借所谓“西藏人权问题”破坏我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行径,义正辞严地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民族歧视,我们对西藏的政策是真正立足于民族平等的。”[7]“我们十分注意照顾少数民族的利益。中国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没有大的民族纠纷。”[8]邓小平还着重强调解决民族问题的着力点是逐步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最终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因此,“观察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是看那个地区能不能发展起来。……看待这样的问题,要着重于实质,而不在于形式。”[9]

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对巩固民族团结与维护政治稳定具有重要意义。1950年8月26日,邓小平在同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的谈话中指出:在西藏,要使生产发展起来,人民富裕起来,只有这件事办好了,才能巩固民族团结。“不仅西藏,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也一样。”[10]没有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就没有真正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11]因此,邓小平反复强调,要通过我们在少数民族地区长期而扎实的工作,“使他们相信,在政治上,中国境内各民族是真正平等的;在经济上,他们会得到改善;在文化上,也会得到提高。”[12]

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出发点,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要贡献,也是实现民族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四、邓小平“真正实行民族区城自治”是实现民族和谐的制度保证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1987年,邓小平同志在总结社会主义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经验时指出:“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我们有很多优越的东西,这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不能放弃。”在邓小平这一重要思想的推动下,1984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步入了法制化轨道。1991年国务院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问题的通知》,各自治地方也相继出台了一些单行条例或自治条例,有力地保证了民族自治地方充分行使自治权力。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五大报告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并称为我国三大政治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保证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又维护和增强了各民族的团结,是实现民族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保证。

五、邓小平倡导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体现了民族和谐的实质

首先,坚持民族平等,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立足点。邓小平指出,坚持民族平等是我们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是我们党制定民族政策的立足点。他还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地域大小,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都对人类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拥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平等权利的思想,强调我们要坚持真正的民族平等,实现民族的共同繁荣。他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卡特时说:“西藏是人口很稀少的地区,地方大得很,单靠二百万藏族同胞去建设是不够的,汉人去帮助他们没有什么坏处……关键是看怎样对西藏人民有利,怎样才能使西藏很快发展起来……不仅西藏,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也一样。”[13]邓小平的这些论述说明了真正的民族平等并非停留在书面上,而是要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具体实践,真正的民族平等不仅体现在法律上和政治上,而且要落实在政治、经济、教育、科技和文化上。

其次,坚持党的领导,实现民族团结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基本原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了“争取整个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口号。明确指出了我国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是四项基本原则。他说:“这个基本政治基础的核心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这是我国立国和团结全国人民奋斗的根本。因为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必然四分五裂,一事无成。邓小平一贯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把民族团结与不同时期党的中心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将民族团结作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力量源泉,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着眼点。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邓小平围绕民族和谐而展开的民族理论始终蕴含着他对社会稳定、社会和谐的关注和思考。他对民族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民族关系性质的科学判断,以及对民族经济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持,无不体现了邓小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贡献。民族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邓小平的民族理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来源,它的出发点和努力方向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

【注释】

[1][9][10][11][12]《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5月第1版).P161、168、183、216、78.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第1版).P186.

[3][4][5][6][7][8][10][1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P357、358、358、360、362、363、365、246.

【参考文献】

[1]朱晓明.邓小平民族理论一新时期民族工作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8).

[2]金炳镐.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理论——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系列论文之二,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3).

[3]李赞,李冬梅.邓小平民族理论的创新及贡献,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5(1).

[4]谢高娃,杨申扎布.邓小平民族理论是振兴中华民族的理论指南,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5]李德沫.邓小平民族理论的理论贡献,黑龙江民族丛刊(季刊)2000(1).

[6]万光碧.论邓小平对民族理论的贡献,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2).

民族和谐思想范文篇2

【论文摘要】邓小平的民族和谐思想立足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立足于真正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着眼于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阐述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和理论,为我们党和国家顺利开展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实现民族和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民族和谐,是指全社会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有自由、平等、公正的竞争环境和互动空间,实现各民族团结和睦,共同发展,避免各民族之间的冲突和差距。社会是一个庞大复杂的有机体,各个民族是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渗透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受各种社会问题的作用和影响,与各种社会问题相交织。因此,民族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的一部分,没有民族的和谐,就不会有整个社会的和谐,民族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深入研究邓小平的民族理论,对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一、邓小平“应该把民族工作摆在很高的位置”的思想为实现民族和谐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把解决和处理民族问题提高到关系国家的安定和兴衰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重要观点。1950年,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指出:“西南的国境线从西藏到云南、广西,有几千公里,在这么长的边境上,居住的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少数民族问题解决不好,国防问题就不可能解决好,因此,从西南的情况来说,单就国防问题考虑,也应该把少数民族工作摆在很高的位置。”[1]邓小平的这一战略思想,确保了长期对民族问题的高度重视。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多个少数民族大都居住在边疆或靠近边疆的地区,二十多个少数民族还跨界而居。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我国的民族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问题的一部分。邓小平的民族理论为我们充分认识民族问题的重要性、长期往和复杂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处理好民族问题,有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如果民族问题解决得不好,肯定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不利影响,甚至阻碍和破坏这个进程。正如邓小平指出的,如果出现两极分化,民族间、地区间发展差距悬殊拉大,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

从国际上多民族国家分裂、动荡的情况看,民族问题是重要的因素。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剧变,前苏联解体以及这些地区冲突和战争不断,其中很重要的因素是没有解决好民族问题。世界其他地区的冲突和国内、国家间的战争,也大都与民族问题有关。因此,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热点问题之一,是必须重视解决的社会问题。

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性质是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的科学判断是实现民族和谐的政治前提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性质是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明确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科学把握民族关系的本质,是正确制定民族政策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前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族工作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就是从彻底否定“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的错误观点开始的。“”结束后,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者的非凡胆略和科学态度,号召全党解放思想,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上,澄清是非,拨乱反正。邓小平明确指出,所谓“民族问题实质是阶级问题”的说法是错误的。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推动了民族理论和民族工作战线的思想解放,使民族工作重新走上了正确的轨道。1979年6月邓小平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二次会议开幕词中又指出:“我国各兄弟民族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早已陆续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结成了社会主义的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2]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党中央对我国民族问题的性质作出了两个基本判断:一是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二是民族矛盾的性质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这两个基本判断,分别写入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基于对我国民族关系性质的正确判断,带来了处理民族问题基本方法的转变。对这类问题的处理要用协商的方式,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本着相互尊重、相互谅解的原则,耐心疏导、及时解决。这些观点,标志着我们党在民族关系的理论认识上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邓小平主张“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首要任务”为实现民族和谐指明了方向

关心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核心内容。他以民族地区发展为着眼点提出:“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这是民族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时代的要求。”[3]道出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

“发展才是硬道理。”民族地区经济是国家整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速度及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及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政治稳定及民族团结。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是迅速改变民族地区落后面貌的迫切需要。由于历史的、社会的和自然的制约因素,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长期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也有其自身的优势。随着全国范围内改革开放的日益深人和经济的全面发展,中东部地区和边疆地区在人力、物力、科技、资源等方面形成的整体性和互补性更强。就自然资源的特色和优势而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后发优势恰恰在民族地区。邓小平曾指出“中国的资源很多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包括西藏和新疆。如果这些地区开发起来,前景是很好的。”[4]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物产资源,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邓小平说“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5]“历史发展表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中国是这样,外国也是这样。”

[6]1987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卡特时,针对西方敌对势力借所谓“西藏人权问题”破坏我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行径,义正辞严地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民族歧视,我们对西藏的政策是真正立足于民族平等的。”[7]“我们十分注意照顾少数民族的利益。中国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没有大的民族纠纷。”[8]邓小平还着重强调解决民族问题的着力点是逐步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最终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因此,“观察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是看那个地区能不能发展起来。……看待这样的问题,要着重于实质,而不在于形式。”[9]

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对巩固民族团结与维护政治稳定具有重要意义。1950年8月26日,邓小平在同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的谈话中指出:在西藏,要使生产发展起来,人民富裕起来,只有这件事办好了,才能巩固民族团结。“不仅西藏,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也一样。”[10]没有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就没有真正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11]因此,邓小平反复强调,要通过我们在少数民族地区长期而扎实的工作,“使他们相信,在政治上,中国境内各民族是真正平等的;在经济上,他们会得到改善;在文化上,也会得到提高。”[12]

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出发点,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要贡献,也是实现民族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四、邓小平“真正实行民族区城自治”是实现民族和谐的制度保证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1987年,邓小平同志在总结社会主义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经验时指出:“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我们有很多优越的东西,这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不能放弃。”在邓小平这一重要思想的推动下,1984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步入了法制化轨道。1991年国务院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问题的通知》,各自治地方也相继出台了一些单行条例或自治条例,有力地保证了民族自治地方充分行使自治权力。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五大报告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并称为我国三大政治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保证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又维护和增强了各民族的团结,是实现民族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保证。

五、邓小平倡导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体现了民族和谐的实质

首先,坚持民族平等,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立足点。邓小平指出,坚持民族平等是我们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是我们党制定民族政策的立足点。他还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地域大小,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都对人类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拥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平等权利的思想,强调我们要坚持真正的民族平等,实现民族的共同繁荣。他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卡特时说:“西藏是人口很稀少的地区,地方大得很,单靠二百万藏族同胞去建设是不够的,汉人去帮助他们没有什么坏处……关键是看怎样对西藏人民有利,怎样才能使西藏很快发展起来……不仅西藏,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也一样。”[13]邓小平的这些论述说明了真正的民族平等并非停留在书面上,而是要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具体实践,真正的民族平等不仅体现在法律上和政治上,而且要落实在政治、经济、教育、科技和文化上。

其次,坚持党的领导,实现民族团结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基本原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了“争取整个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口号。明确指出了我国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是四项基本原则。他说:“这个基本政治基础的核心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这是我国立国和团结全国人民奋斗的根本。因为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必然四分五裂,一事无成。邓小平一贯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把民族团结与不同时期党的中心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将民族团结作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力量源泉,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着眼点。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邓小平围绕民族和谐而展开的民族理论始终蕴含着他对社会稳定、社会和谐的关注和思考。他对民族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民族关系性质的科学判断,以及对民族经济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持,无不体现了邓小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贡献。民族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邓小平的民族理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来源,它的出发点和努力方向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

【注释】

[1][9][10][11][12]《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5月第1版).P161、168、183、216、78.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第1版).P186.

[3][4][5][6][7][8][10][1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P357、358、358、360、362、363、365、246.

【参考文献】

[1]朱晓明.邓小平民族理论一新时期民族工作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8).

[2]金炳镐.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理论——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系列论文之二,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3).

[3]李赞,李冬梅.邓小平民族理论的创新及贡献,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5(1).

[4]谢高娃,杨申扎布.邓小平民族理论是振兴中华民族的理论指南,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5]李德沫.邓小平民族理论的理论贡献,黑龙江民族丛刊(季刊)2000(1).

[6]万光碧.论邓小平对民族理论的贡献,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2).

民族和谐思想范文篇3

3月4日,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委员时发表了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总书记的“八荣八耻”讲话一经提出,立即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讨论,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学龄孩童纷纷响应,引起了一场是非、善恶、美丑界限的标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的集体反思。它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和渴望改变社会不良风气的强烈愿望,为所有认识到社会道德危机的人,重塑社会主义价值观,与各种不良风气做斗争,从社会舆论上和社会风气上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民族,在五千年文明史中沉淀了高尚的传统美德和优秀的民族进取精神,中华民族的祖先们秉承从仁、义、礼、智、温、良、恭、俭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美德,创造了一个强大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她始终保持着系统、清晰、明确的荣辱界限,以正气昂然、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顽强的生命力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作为民族文化的精髓一直都是维系我们民族荣辱与共,不断进取的精神力量,并且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中仍是支持我们民族和国家前进的动力,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新的思想和文化的影响,社会主义价值观不断的出现了扭曲,公民的道德观也逐渐的模糊,各种各样的丑恶现象开始出现,不断蔓延,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受到了严重的挑战,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正是针对这场社会道德危机的庄重回应,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坚决捍卫。

一、深刻认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与实质

荣辱观是道德观和人生观的重要内容,它集中体现了一个社会对特定思想行为的价值取向,荣与辱是一种特殊的道德情感,也是一种重要的道德评价手段,它不单指人们在进行自我批评时产生的自尊或自愧的心理体验,更是指社会在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进行评价时形成的褒奖或贬抑。凡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都有自己对于荣与辱的看法和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以及对传统荣辱观的扬弃的基础上形成的。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帮助人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前道德建设以及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同志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为“八荣八耻”十分精辟,寓意深刻,树立了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

“八荣八耻”贯穿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思想道德规范的高度概括,也是从总体上对社会主义社会主导价值体系的生动表达。它坚持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是“法治”与“德治”的有机结合,在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同时,也注入了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实践的要求,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充满生机和活力,富有民族性和感染力和吸引力,把荣与耻这两个传统对立的道德概念切实对应了起来,在具体内涵上,突破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把荣辱观仅仅作为道德范畴的局限,从社会主义价值观总体要求的高度上,丰富拓展了荣辱观的内涵和外延。

二、树立新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加强社会制度规范建设

社会主义价值观就是从社会主义根本利益为价值目标,其最基本的要求,一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让中国富强起来;二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中国发展的根本力量;三是走共同富裕之路,这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价值目标;四是走民主、法治之道,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合法权益。而“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不可否认,当前社会上存在着一些荣辱不分、是非颠倒的道德行为,甚至出现少数以荣为耻、以耻为荣违背道德准则的现象。这种道德逆流,侵蚀我们社会主流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造成了一些人思想观念混乱,破坏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因此,我们不仅要加大“八辱八耻”的宣传教育力度,而且还要在制度规范的建立方面下大功夫,使得人们更加知荣明耻,扬荣抑耻,使得社会更加守则有度、规矩分明。

建立一个好的社会机制,可以做到是非分明,发扬社会公德,对于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除了在道德、舆论上给予批判和谴责外,还应当用社会规范制度,甚至法律来约束,为社会公德的发扬和人们道德水平的普遍提升提供强大的支持和保障,匡扶社会正气,提高文明程度,并最终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

三、与深入开展先进性教育和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相结合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无论是思想理论,还是路线,纲领、方针、政策以及党的建设等,都必须顺应时展的要求,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正确引导中国社会不断前进。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一个政党要保持先进性就必须体现时代性,学习“八荣八耻”,对于党来说,无疑是一个老话题,但今天,把这个老话题突出地提到全党同志面前,又有了其新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的胜利之本和力量源泉,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我们党的先进性必然表现为拥有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保持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强大凝聚力感召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社会发展中的带头作用,充分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先进性与群众性是辩证统一的,开展学习“八荣八耻”教育活动,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实际行动影响群众、带动群众,从而使党的步伐与时代同发展,与人民共命运。

今年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五周年,在深入开展八荣八耻的教育活动的同时,结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宣传,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内容,贯穿于学习工作的全过程,使之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四、强化细节,知行合一,把八荣八耻的实践行动化

知是为了行,实践是最终目的,古人云:知易行难,显而易见,在解决了认识问题之后,就应该克服困难,落实到行动上,知行的结合,将荣辱观转化为我们的世界观,成为我们行动的自觉,个人的道德实践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途径。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实践活动,要从我做起,从身边事、眼前事、点滴事入手,点点滴滴见荣辱,细化到工作、生活的每个细节,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实践,八荣八耻只能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空泛的理论教化。细节化、行运化才能把八荣八耻落到实处。

行动化就是具体落实八荣八耻,在这一实践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舆论媒体的导向,以党员、干部充当社会道德执行者的先锋,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道德建设的主体作用,人民群众不仅是受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的主体,更是行动的主体,只有把八荣八耻具体、形象地细化在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才会化为全社会的具体行动,在日常道德实践中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在理论上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并在行动中充分的践行,还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用以指导我们的工作和学习,用以指导我们的企业发展,构建和谐企业,同样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今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展望“十一五”,企业发展面临着新的要求,按照管理局2006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部署,认真贯彻和学习《二次创业指导纲要》,全面推进“四个过渡”工作指导方针,建设和谐企业,实现物资集团的新辉煌,结合全面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八荣八耻,面对这一挑战,我们要做些什么呢?应该引起我们深入的思考。

一、立足岗位,无私奉献,为集团四大乐章的奏响贡献一份努力

在3月22日,物资集团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上孙铁文总经理的工作报告中,明确的提出了物资集团2006年的工作部署,合奏四大乐章,就是全力做好锁定目标总量,积极外拓市场,培育物资品牌,提升管理档次四项工作,将是今年工作的重点,这四项工作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我们每一位物资人的努力。我们都有自己的岗位,别看一个小小的岗位,它是经济建设的一个小细胞,正是有了每一个岗位的运作,汇集起来才能促进经济发展,物资集团每一分成绩的取得,都是由四千位物资儿女在岗位上点滴效益的综合,延伸到广义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正是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努力工作,创造财富,实质上也是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也是热爱祖国的一种表现。

二、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为提升管理水平,技术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决定着生产力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这一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到八荣八耻的具体内容就是“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管理水平的提升和技术进步,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尤其在我们物资集团提出的“四新战略”,即全面实施文化建设创新、经营模式创新、产品结构创新和管理制度创新的过程中,更要靠高素质的劳动者来实现,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攻关,不断创新,形成一个崇尚知识,崇尚科学的氛围,努力的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在自觉实践八荣八耻的行动中,为提高物资集团的综合竞争力,实现集团管理档次的提升做贡献。

三、加强政治学习,树立廉洁自律的良好形象

民族和谐思想范文篇4

和谐文化建设是民族地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文化基础。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形成了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忠诚守信、团结互助、善良友爱的淳朴民风,这是建设和谐社会所需要的人文因素,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需要的文化基础。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因素,民族地区生产和生活的基础仍然比较脆弱,科学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加强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既符合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又有利于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对促进民族地区的繁荣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和谐文化建设是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谐文化强调求同存异、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沟通感情、增进融合等功能,能够起到化解矛盾、整合社会关系的作用。通过和谐文化建设,以共同的思想基础和统一的意志,把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凝聚起来,引导人们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社会,互相汲取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培养各民族人民用宽容的态度看待和处理各种问题,有助于避免不同民族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极端化,有利于理顺民族情绪、化解民族矛盾、优化发展环境,在民族地区形成建设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

和谐文化建设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文化发展相对滞后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大力发展经济,但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与文化的繁荣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经济的健康发展不能没有与之相协调的文化的支撑,更不能以牺牲文化的发展为代价。促进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有助于使人们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提高经济发展的内在素质。

和谐文化建设是民族地区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各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与时俱进,才能激发出生命活力。和谐文化既体现民族文化的特征,又适应当今时代的需求,各民族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必须以和谐文化为其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才能有所进步、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才能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文化条件。

加强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就是要大力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思想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打牢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强化以人为本理念,树立共同理想。建设和谐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思想教育,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主题,紧密联系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实践,深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深入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大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共同理想信念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筑牢各民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树立科学创新精神,激发社会活力。科学创新精神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在深入挖掘的基础上,要开发多种多样、鲜活生动的文化产品,提供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倡导人人参与的文化氛围;坚持思想理论、文化观念、文化体制创新,积极探索符合和谐文化建设要求、遵循精神产品创作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培育有竞争力的民族特色文化产业,拓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路。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形成鼓励探索、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形成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努力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帮助人们干好事业的社会氛围。要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与法律法规,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激发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创造力和工作热情。

坚持统筹兼顾原则,营造和谐舆论环境。促进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需要统筹城乡文化发展,重视城乡文化共同繁荣,特别要重视农村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加强农村文化活动引导,活跃农村文化氛围。要统筹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加大文化事业投入,兴建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积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发展一批有影响、有实力的文化骨干企业。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以正面宣传为主,使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成为时代的最强音。要有效调控大众媒体,积极引导社会舆论、民间舆论和网上舆论,密切关注口头舆论,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

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需要和谐思想来引导和支撑。要大力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推动形成诚信友爱、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和谐文化建设,一定要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以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为主旨,突出抓好民族团结教育,大力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宣传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谁也离不开谁的思想观念,引导人们像爱护眼睛一样珍视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亲如一家,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加强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形成各民族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和谐文化与先进文化的关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撑、道德基础和文化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特别是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先进文化是具体的历史的。建设和谐文化,是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以先进文化统领文化建设,必然包含着发展和谐文化、实现文化和谐的要求。

和谐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我国各少数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发展和逐步形成的具有鲜明风格、独特魅力和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对于民族文化中积极的、有益的部分,要认真加以利用和发扬,这样才能使各民族文化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统领下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民族和谐思想范文篇5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充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和谐文化的优秀传统。

社会主义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先进性的文化。这种先进性不仅表现在它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同时也表现在它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只有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同志指出:“我们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又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没有思想、文化上的和谐,就难以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凝聚起来。因此,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就成为现阶段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念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支撑。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必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念。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自古以来就是人类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但是,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关于和谐社会的理想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把握上,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认识,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完成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理论上论证了只有推翻不合理的资本主义制度,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异化劳动”的现象,人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社会的主人、自然的主人,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被马克思称之为“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以及被恩格斯称之为“人类同自然界的和解以及人类基本的和解”,意味着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人类不断追求的理想社会即共产主义的实现。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从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都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逐步深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理论基础。因此,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首先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为和谐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包括的思想建设、道德建设、文化建设以及教育和科技事业发展等,都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应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努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承接的思想道德体系,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的社会风尚,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道德支撑;应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科学精神、倡导创新精神、弘扬奉献精神,使之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精神动力;应大力发展科学和教育事业,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它以为最大多数人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对人的生命存在、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关注,对自由、平等、正义以及幸福的追求,乃至对人类的终极关怀,都应该包含在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人文精神之中。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以人为主体来展开的,又是为实现人的价值服务的。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在全社会宣传和培育人文精神,使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成为全社会的风尚,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促进社会的团结稳定,为和谐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为此,不仅要重视自然科学的发展,也要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不仅要重视经济发展,也要重视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要重视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也要重视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和谐文化的优秀传统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充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和谐文化的优秀传统。

具体分析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因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社会主义新的道德规范。一方面,必须承认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由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具有阶级属性;但另一方面,在我国传统道德中,也有许多超越时代和阶级属性而体现人类向往真善美的道德要求和处世准则。比如,“仁义礼智信”中就包含着有利于社会和谐的道德内容。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因素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需要我们批判地加以继承,吸纳到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来。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创造性地把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的优秀成分与新的时代要求结合起来,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征,从而使我国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历史传承性。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导方针。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可以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道德支撑。

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教育的传统,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证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有利于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并进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的稳定和谐与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应当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中重视教育的传统,通过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和谐。

系统总结和阐发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发挥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爱无差等”、“非攻”和“兼爱”等思想富含哲理,曾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应当立足时代、立足实践,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推动形成诚信友爱、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

重视发掘和提升民族民俗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使之成为团结全国人民的重要纽带。民族民俗文化中有许多维系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因素,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民间传说,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于奋斗、向往光明的高尚情怀;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等思想理念以及很多乡规民约、民俗民风,蕴含着促进社会和谐的深刻哲理。我们应当充分发掘传统民族民俗文化的价值,把民族民俗文化提升到更高层次,形成雅俗共赏的中华民族和谐文化。

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民族和谐思想范文篇6

●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

●宁夏具有多民族文化的宝贵资源和悠久绚烂的历史,面临着正确引导多样性文化和谐繁荣的艰巨任务。对宁夏来说,加强和谐文化建设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又具有特殊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明确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任务。宣传思想战线在推动和谐文化建设中肩负着重要使命。民族地区的宣传思想部门应立足民族地区实际,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和谐文化建设,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共同思想基础、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充分认识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意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没有文化上的和谐,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社会的和谐就没有思想根基和文化源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培育和发展和谐文化。

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文化源泉和精神支撑,也是衡量社会和谐水平的重要尺度。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在全社会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对于实现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第一,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基础,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取向,为实现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的团结和谐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第二,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培育协调发展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使人们在关注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为促进社会和谐打下坚实基础。第三,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使和谐成为全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人人追求和谐、维护和谐的局面。

扎扎实实地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深入研究和谐文化,广泛宣传和谐文化,扎扎实实地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是时代赋予宣传思想部门的重要任务。宁夏具有多民族文化的宝贵资源和悠久绚烂的历史,面临着正确引导多样性文化和谐繁荣的艰巨任务。对宁夏来说,加强和谐文化建设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又具有特殊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当前,应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丰富社会文化生活,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搞好理论武装。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和谐文化建设最重要的任务。要组织干部群众深入学习《文选》,学习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增强干部群众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思想基础。

推进道德建设。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应立足社会生活实际,遵循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规律,以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契机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使“八荣八耻”渗透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内心,转化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自觉,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

营造良好氛围。坚持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也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任务。必须严格按照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通达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努力营造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的良好氛围,使广大干部群众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繁荣文化事业。把先进文化建设向广度和深度推进,全面建设和繁荣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传统,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们多样性的文化需求。

强化文化管理。和谐社会是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充分迸发、社会各阶层和各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社会。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努力营造“人心顺、士气高、干劲足”的氛围。根据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文化活动场所,积极营造发展先进文化、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

民族和谐思想范文篇7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先进文化需要建设,先进文化重在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发展先进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突出地表现在其先进性的时代趋向和基本特征上,显著地区别于其他任何形态的文化。从时空坐标和历史方位来说,先进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既遵循历史发展规律,顺应时展要求,又具有全球视野,具有创新性;从基本性质和价值取向来讲,先进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既扎根于民族文化土壤,又批判继承人类理性精神,延续人类智慧灵光,同时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代表人民群众要求,为人民服务;从基本功能和发展指向来讲,先进文化是能够不断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文化,它的前进方向指向人的精神世界的不断丰富、人的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这些基本特征和发展取向,决定了它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撑、道德基础和文化条件。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先进文化不同于和谐文化,也不等同于文化和谐。先进文化具有和谐属性,因为先进文化的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决定了它必然与时代潮流和时代精神相一致,也必然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当代社会实践相吻合。先进文化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形态的先进文化,但先进文化的和谐属性,内在地决定了每一个形态的先进文化都内涵着一定的和谐文化,也在一定意义上谋求着文化和谐。比如,先进文化承扬传统,保持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充分体现民族性,就是在谋求文化在传统与当代之间的和谐。先进文化是先进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什么样的文化建设,反映了一个政党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发展先进文化,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鲜明地表明了我们党在文化发展上的价值追求。以先进文化统领文化建设,在一定意义上内涵着发展和谐文化、实现文化和谐。但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先进文化,本身并不能等同于建设和谐文化和追求文化和谐。

与先进文化的性质界定相对应,和谐文化标明的是文化的内容及其价值取向。所谓和谐文化,就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一种文化形态,它包含对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也包括对社会发展的总体认知和评价,还包括对社会发展的实践取向和制度构建。从内容构成来看,和谐文化既有思想观念方面的内容,又有制度规范方面的内容。从思想观念上来说,和谐文化体现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知和思考,对社会和谐目标的憧憬和追求;从制度规范上来说,和谐文化体现为人们在和谐思想引导下建立的一系列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及风险的制度和机制。从存在形态来看,和谐文化并非独立于社会文化大系统,而是融合于社会文化存在与发展之中,贯穿于社会文化的各种形式之中,它的精神内核是和谐。

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思想灵魂和精神实质。没有和谐的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思想根基,也就不可能有社会和谐发展的实践追求,更不可能有社会和谐的实现。相应地,追求社会和谐的实践又会推动和谐文化的发展,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文化升华,也是人们追求社会和谐的智慧结晶。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有没有和谐的文化,是一个社会能否和谐发展的所在,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尺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含着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容,同时更需要和谐文化的引导和支撑。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精神归依,也是社会和谐所必需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文化源泉,它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观念引导、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持的作用。和谐社会越发展,和谐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越明显。对个体而言,和谐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对全社会而言,和谐文化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作用,内含着人们高度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念。和谐文化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应该是同步的,相辅相成的。建设和谐文化,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和谐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和谐的精神纽带。建设和谐文化,是发展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当代中国,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指导,坚持继承传统、立足时代、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建设与中华民族和谐传统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与时代精神相一致的社会主义文化。这种和谐文化从根本上讲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先进文化,它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先进性、开放性的特征。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实现社会文化和谐。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所以,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问题,是培育人的和谐文化精神。人们一旦确立了和谐的意识与和谐的思维,就能在文化建设中有意识地协调各种文化矛盾,追求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一旦形成了和谐的文化精神,各种形态的文化就能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统领下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文化和谐表征社会文化的存在状态和相互关系,与文化冲突与文化矛盾相对应。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精神追求的结果。不同的民族、国家在不同的社会实践中会形成不同的文化,就是同一民族、同一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会形成异质文化。人类的文化,从总体上讲是多样的,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文化,在价值立场、内容体系等方面会存在分歧,形成文化矛盾与冲突。文化冲突表现在多个层面,既包括不同形态文化间的价值冲突,也包括同一形态文化内部不同文化观念的冲突。

文化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方面。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内涵着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系统、各要素的和谐,也内涵着各系统、各要素相互关系的和谐。社会和谐绝不仅仅意味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的富足,以及社会的进步、政治的民主,还必然包括精神的文明、思想的充实、人本身的和谐,必须有文化纽带的精神维系以及精神血脉的文化融合。然而在当今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和正在发生着越来越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各种思想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主流文化与亚文化、雅文化与俗文化等之间都构成一定的文化张力,分别在一定程度上蕴涵着文化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着力推动文化和谐。文化和谐是和谐社会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缺乏文化和谐,谈不上社会的和谐。实现文化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面对的一个时代课题。

文化和谐是具体的历史的。在当代中国,文化和谐可以作多层面的理解,从社会文化存在样态的宏观层面讲,是指社会各式形态的文化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统领下和谐并存、相互借鉴、共同发展;从社会文化活动及其发展的中观层面看,是指在文化的实践发展中倡导文化多样性;从社会文化心理的微观层面讲,是指人们牢固确立和谐意识,以和谐为基本价值取向,形成以和谐为思想内核的精神文化氛围。由此看来,实现文化和谐,必须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没有先进文化的发展与和谐文化的建设,文化和谐难以实现。

民族和谐思想范文篇8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精神瑰宝,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强大动力

文化涵盖了人类创造的全部文明。文化首先是一种记忆,这种记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物的记忆,即通过保存下来或挖掘出来的文物,获取人类探索的足迹及其相关信息;二是非物质的记忆,即通过传承下来的文字或流传下来的习俗,了解人类社会的变迁和生活方式的演进。不管是物质的形态还是非物质的形态,都是人类的重要遗产。相对说来,人类被文字记录着的文化和融化为习俗的文化更深刻地作用于人们的生活。因为这种文化不仅与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密切相关,而且往往成为人们的生活信念、道德规范、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被文字记录着的文化和融为习俗的文化在历代教育的推动下,不断被总结、提升,并得以传承、发展,引领着社会前行,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文化是多样式的。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性格,这是由地理、经济和社会环境的不同造成的。同一个国家或民族由于其内部生成的元素、层次、类型的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的文化样态。各行各业也独具文化视角,都可以从文化层面进行考察,并具有传承价值。我国有56个民族,由于其内部生成的具体条件和相关因素的迥异,使各民族文化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中华民族文化大传统是各民族及区域分合和变迁过程中,通过碰撞、解构、融合和革故鼎新汇聚而成的。如果说民族及区域文化展示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那么,中华民族文化大传统则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共性。因为中华民族文化既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又有民族及区域的独特个性,才使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而不衰,并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文化是人类的精神瑰宝,是推动人类社会持续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文化的品质,在于能够帮助接受它的人群与个人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开拓人们的精神视野,发展人们的精神能力,并形成足够的创造能力、吸纳能力、发展能力、应变能力。对于一个国家或区域,乃至于一座城市而言,丰富多样的文化可以体现出自身特有的时间、空间和价值观,并形成独有的魅力。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对于正在致力于和平发展的中华民族而言,不仅是一个形象问题,更是一个战略问题。

◆和谐文化是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力量源泉

和谐文化是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文化形态,体现在思想观念、价值体系、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制度体制等形式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基于对这一文化形态的构想,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精髓的同时,汲取当代人类文明成果,建立一个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型社会文化形态。构建和谐文化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完成国家理念的文化建构,并使之成为国家灵魂和强有力的精神支柱,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最核心部分。

由于和谐文化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的,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此同时,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也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处于中心地位,具有主导作用。它不仅左右着人们在政治、社会、伦理、审美、历史领域对于是非、善恶、美丑、正邪的基本判断,而且集中体现了人们关于个人、家庭、国家乃至人类社会的终极理想;不仅体现了和谐文化的本质属性及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承载着为中华民族的和平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的历史使命。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方向。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实践证明,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乃至于人与人的团结和睦和人自身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利益诉求、价值取向出现多样化趋势。不同区域之间、行业之间、阶层之间、代际之间的认识差异日益明显。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社会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消解不同群体间在利益分配中可能形成的价值观分化与对立,确立一种全社会普遍信守的文化理念,实现对中国文化精神的集体认同,不仅是推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科学和谐发展,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实现人民团结和社会和睦的内在要求,而且可以在全球化历史语境中,对外确立国家自身的文化品格,改变单一的意识形态话语机制,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搭建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为促进我国同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和科技合作开创更大的空间。可以说,和谐文化建设事关国家战略。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只有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才能构筑起社会和谐的思想根基,才能形成建设和谐社会的认识和实践追求,才能形成人们解决社会矛盾的新认识和处理社会关系的新方法,才能全面提高全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能力。

◆和谐文化建设是一个继承和创新的过程,必须依靠全民参与和主动创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一个挑战性很强的新课题,既要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特性,又要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既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吸收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既要探索与时俱进的国家、民族、社会及其个体的文化精神的重塑问题,又要体现中心工作的要求,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既要厘清理论问题,又要探讨实践对策。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必须是一个继承和创新的过程,而且必须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继承和创新,是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导下的继承和创新,是坚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统一的继承和创新;必须能够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必须引领全社会成员在思想上和道德上的共同进步。

民族和谐思想范文篇9

深入发掘中华民族的精神资源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自觉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重大成果,凝聚着深邃的政治智慧,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与我们党治国理政新追求的完美结合。深入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资源,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

继承“和为贵”的思想资源。中华民族历来推崇“和为贵”的思想,主张“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提倡在均衡中化解矛盾、求得和谐。“家和万事兴”、“国和享太平”,就是对“和为贵”这一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的生动诠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把“和谐”的理念贯穿于人们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民族、国家、政党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把握中,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综合解决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问题。无论是处理政府与群众、农村与城市、家庭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还是处理效率与公平、民主与法制、政治与经济、发展与稳定、收入与分配的关系,都应当体现和为贵的思想,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

汲取“民为本”的道德资源。和谐社会的核心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于社会关系的和谐,这就需要有伦理道德的支撑。道德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之一。这种道德文化的重要基石,用我们今天的道德规范来说,就是“诚信友爱”。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在人与人之间形成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关系;只有培养爱心,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无论“诚信”还是“友爱”,其目的都是和谐,就是追求建立协调、统一、友善的社会交往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充分汲取和利用这些优秀的道德资源,巩固和发展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努力形成文明、健康、和谐的社会风尚,不断提高以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生活环境为主要标志的城乡文明程度,使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蔚然成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伟大实践,必然伴随着社会精神领域的深刻变化。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不仅是创造和增加物质财富的过程,也是树立和塑造精神形象的过程。当代中国的精神形象,既有历史的深厚沉淀,又是时代精神的展现。发掘和利用中华民族深厚的精神文化资源,就是要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找到建设和谐社会深层的精神定位和文化根基,展示中国人民独特的精神风貌和创造活力。在传承历史中开创未来,这是思考和谋划社会发展应有的文化眼光和精神境界。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又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需求,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自觉担当起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使命。

全面建设和繁荣文化事业。在当代中国,我们要建设的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种先进文化代表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当前,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已在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转变,但文化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为此,应当把扶持和鼓励公益性文化事业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应切实加强精神产品生产,推出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文化精品,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大力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加大公共文化服务力度,使全体公民共享改革开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加快发展科学教育事业,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人民群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从而激发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积极推进和发展文化产业。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正在迅速上升,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新的发展阶段,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已经与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与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具体实践、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紧紧联系在一起。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为此,应坚持文化建设与改革创新相结合,运用改革的办法发展文化产业;坚持文化建设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运用市场的手段发展文化产业;坚持文化建设与高新技术相结合,运用科技的力量发展文化产业。坚决冲破一切妨碍文化发展的思想和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文化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努力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上探索新思路,在建立促进文化发展的机制上采取新举措,在增强文化事业发展的活力上取得新成效,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两个“轮子”,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两个“支点”。在现代社会中,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驱动链”和“有机体”。只有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重,既以文化事业的发展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又以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文化条件。

凝聚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和作用,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力量,营造氛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打牢共同思想基础。在全社会牢固建立起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要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按照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不断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教育,大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把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在党的旗帜下,不断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发展先进文化和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性工程,使中华民族的意志、精神进一步振奋和昂扬起来。具体来说,就是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应科学把握改革开放过程中人们思想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坚持鼓励先进与照顾多数、统一思想与尊重差异、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统一,深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不断激发民族志气,鼓励群众士气,弘扬社会正气,增强人们的国家意识、团结意识和发展意识,充分发挥精神力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民族和谐思想范文篇10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精神瑰宝,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强大动力

文化涵盖了人类创造的全部文明。文化首先是一种记忆,这种记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物的记忆,即通过保存下来或挖掘出来的文物,获取人类探索的足迹及其相关信息;二是非物质的记忆,即通过传承下来的文字或流传下来的习俗,了解人类社会的变迁和生活方式的演进。不管是物质的形态还是非物质的形态,都是人类的重要遗产。相对说来,人类被文字记录着的文化和融化为习俗的文化更深刻地作用于人们的生活。因为这种文化不仅与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密切相关,而且往往成为人们的生活信念、道德规范、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被文字记录着的文化和融为习俗的文化在历代教育的推动下,不断被总结、提升,并得以传承、发展,引领着社会前行,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文化是多样式的。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性格,这是由地理、经济和社会环境的不同造成的。同一个国家或民族由于其内部生成的元素、层次、类型的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的文化样态。各行各业也独具文化视角,都可以从文化层面进行考察,并具有传承价值。我国有56个民族,由于其内部生成的具体条件和相关因素的迥异,使各民族文化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中华民族文化大传统是各民族及区域分合和变迁过程中,通过碰撞、解构、融合和革故鼎新汇聚而成的。如果说民族及区域文化展示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那么,中华民族文化大传统则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共性。因为中华民族文化既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又有民族及区域的独特个性,才使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而不衰,并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文化是人类的精神瑰宝,是推动人类社会持续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文化的品质,在于能够帮助接受它的人群与个人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开拓人们的精神视野,发展人们的精神能力,并形成足够的创造能力、吸纳能力、发展能力、应变能力。对于一个国家或区域,乃至于一座城市而言,丰富多样的文化可以体现出自身特有的时间、空间和价值观,并形成独有的魅力。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对于正在致力于和平发展的中华民族而言,不仅是一个形象问题,更是一个战略问题。

◆和谐文化是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力量源泉

和谐文化是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文化形态,体现在思想观念、价值体系、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制度体制等形式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基于对这一文化形态的构想,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精髓的同时,汲取当代人类文明成果,建立一个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型社会文化形态。构建和谐文化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完成国家理念的文化建构,并使之成为国家灵魂和强有力的精神支柱,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最核心部分。

由于和谐文化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的,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此同时,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也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处于中心地位,具有主导作用。它不仅左右着人们在政治、社会、伦理、审美、历史领域对于是非、善恶、美丑、正邪的基本判断,而且集中体现了人们关于个人、家庭、国家乃至人类社会的终极理想;不仅体现了和谐文化的本质属性及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承载着为中华民族的和平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的历史使命。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方向。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实践证明,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乃至于人与人的团结和睦和人自身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利益诉求、价值取向出现多样化趋势。不同区域之间、行业之间、阶层之间、代际之间的认识差异日益明显。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社会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消解不同群体间在利益分配中可能形成的价值观分化与对立,确立一种全社会普遍信守的文化理念,实现对中国文化精神的集体认同,不仅是推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科学和谐发展,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实现人民团结和社会和睦的内在要求,而且可以在全球化历史语境中,对外确立国家自身的文化品格,改变单一的意识形态话语机制,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搭建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为促进我国同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和科技合作开创更大的空间。可以说,和谐文化建设事关国家战略。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只有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才能构筑起社会和谐的思想根基,才能形成建设和谐社会的认识和实践追求,才能形成人们解决社会矛盾的新认识和处理社会关系的新方法,才能全面提高全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能力。

◆和谐文化建设是一个继承和创新的过程,必须依靠全民参与和主动创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一个挑战性很强的新课题,既要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特性,又要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既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吸收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既要探索与时俱进的国家、民族、社会及其个体的文化精神的重塑问题,又要体现中心工作的要求,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既要厘清理论问题,又要探讨实践对策。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必须是一个继承和创新的过程,而且必须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继承和创新,是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导下的继承和创新,是坚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统一的继承和创新;必须能够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必须引领全社会成员在思想上和道德上的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