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关系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20:47:22

民族关系

民族关系范文篇1

一、镇根本状况

横断山脉腹地的高山峡谷区。东南部与镇相邻,是一个典型的雪山峡谷镇。镇和两个社区,两个村委会,37个村民(居民)小组,67个天然村。总人口为7886人,镇的都寓居在阿墩子社区,共36户,173人。长期以来,镇的居民固然有本人共同的习俗习气和宗教崇奉,他们与本地的藏族群众调和相处,曾经构成了一种团结、敦睦、合作的民族关系。

二、镇崇奉伊斯兰教的居民历史渊源

在走访本地居民的进程中,据引见,县镇邻近,于清朝雍正年间,发现铜矿及银矿。山西、陕西、云南大理等地的人,前来采矿冶炼。后来,矿洞坍毁,死伤多人,这些采矿人大局部为崇奉伊斯兰教的,有些人就在镇静居下来,伊斯兰教就在这时传入。镇的首要有马姓、海姓、杨姓、蒋姓。每年阴历正月,镇的同胞,都要到镇北部的马鹿场银矿遗址,进行祭吊。由此可以看出,的伊斯兰教,是从汉地传入的。县镇有一座清真寺,是迪庆州最陈旧的一所伊斯兰教活动场合。听说,在清朝雍正年间,久居镇的,在古城址(铺子农)有一处伊斯兰教活动场合,后被山洪冲垮。现存清真寺,始建于清雍正末年至乾隆初年。据史料记录,清咸熟年间起义掉败后,铁朝贵等人,于咸丰十年(1860年)呈清真寺楼房三间给当地头人,以示归顺,经镇历次维修扩建,至民国年间,清真寺有木构造楼房一院,内有经堂、阿訇居室及活动室。寺内有雕梁画栋,是县珍贵的建筑文明遗产,民国末年屡次被占用、破坏。至“”时期,遭到彻底破坏。1987年,经迪庆州人民县政府同意,县人民县政府拨出专款进行维修,并退还信教群众。

三、镇的习俗习气

县镇的迁入,使他们融入到了本地主体民族藏族的生活中,生产、服饰及言语均与一样。固然如斯,但他们至今保存着不食猪肉、考究洁净、凶事不铺张的传统风俗。本地的群众固然与藏族在生产、服饰及言语上一样,但凶事与其它民族有分歧之处,土葬时,棺材在尸首入土前装置,用白布裹尸平放于细土上,四周用木材搭成棺材,垒石成墓。

四、镇居民的宗教活动

民族关系范文篇2

1、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

认识郡国并行制是西汉初年的地方行政制度。分析封国制产生的原因、特点;归纳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认识王国问题解决的意义。

2、察举制;

认识察举制是汉朝重要的选官制度、并理解其概念及目的。归纳察举制在两汉的演变及影响。

3、编户齐民

认识编户制度是汉朝的行政管理制度和赋税制度;掌握该制度的目的、内容及影响。

重点和难点精析

1、“汉承秦制”的主要含义

①承袭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②承袭秦朝的监察制。汉武帝发展为刺史制度,监察郡国等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地位进一步提高,后成为地方长官,掌军政。

③承袭秦朝的郡县制,郡守县令的任免权归皇帝。

④承袭秦的田租、户赋徭役、兵役制,西汉发展为编户制度,以加强对人民的管理和控制。

2.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的革新

两汉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史称“汉承秦制”。两汉社会制度比起秦朝更加完备,汉朝在废除苛法的前提下,进行革新。包括:刺史制度、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察举制、编户齐民等。在这些内容中,主要是围绕着三个方面的关系与矛盾展开的,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矛盾、选用官吏的形式,对百姓的管理。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通过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察;此外,通过“推恩令”和“附益之法”,削弱和限制藩王的活动。在选用官吏的形式中,以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为最主要的途径之一。通过实行编户制度,加强对百姓的管理。

3、编户制度

编户齐民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秦始皇统一后,对赋税制度进行了统一和改革。公元前216年,命全国各地自报占有田亩数目,即文献记载的“令黔首(百姓)自实田”。这是我国历史上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土地登记制度的开始。秦朝还规定田租十税一,人民有服徭役、兵役的义务。汉代,承袭和发展了秦朝这一制度,一套完整的封建管理制度和赋税制度正式形成。西汉政府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人口,剥削农民。编入户籍的民户,主要是广大农民,但也包括无爵位的地主和小官吏,其中人数最多的是自耕农。

编户齐民具有独立身份,依据资产多少划分大家、中家、小家三等,隶属地方政府,承担国家赋税、徭役、兵役,资产多者多纳税。农民的主要负担有四项,即田租、人口税、兵役、徭役(或纳更赋以代役),编户齐民制度有利于国家对农民征收赋税。

知识拓展

怎样认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1)原因与含义:在中国古代,封建经济的特点是自然经济,农业是最主要的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封建统治者非常重视农业,采取各种措施保证经济政策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面倾斜。重农抑商政策是历代封建王朝一直奉行的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和政策。

(2)产生和发展: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于战国时期,最早在魏国李悝改革中有所体现;之后,商鞅变法中将重农抑商政策第一次明确提出,并付诸实施、大力推行;到西汉时期重农抑商政策最为突出;后来,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把它作为最基本的经济政策。

(3)实质与评价:重农抑商政策实质上是维护封建的经济基础。评价重农抑商政策要注意它的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不同时期其历史作用是不同的。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如商鞅变法,积极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使秦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的统一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西汉初期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是,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也兴盛起来。到了明朝中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而封建统治者继续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并利用封建专制制度实行一系列的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措施。如清政府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实行闭关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等。这就严重障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也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导致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滞后,因此,在封建社会的晚期,重农抑商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则具有明显的消极作用。

师生探究

例1.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与西周的分封制都是()

A.都是封建中央集权制B.封建专制的产物

C.为巩固其统治而实行D.随社会经济基础变化而瓦解

解析本题答案是C本题主要考查西汉分封制和西周分封制的理解和比较。西周的分封制是为了巩固奴隶制统治而分封诸侯的制度,不是中央集权和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故可排除A、B两项;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的瓦解是统治者一系列措施的结果,并非因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西汉的社会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自始至终都未发生变化,所以D项也不正确。两个时期分封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

例2.下列对汉朝察举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而建立的选官制度

B.内容包括察举、皇帝征召等

C.察举是两汉选官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D.西汉选举的主要依据是门第族望

解析本题答案是D。本题旨在考查准确掌握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明确汉朝监察制度建立的目的、内容及实行的概况。A、B、C三项叙述正确,D项表述有误,因为,门第望族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是在东汉而非西汉。

例3.对汉朝编户齐民制度性质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是一种行政管理制度B.是一种赋税制度

C.是一种地方行政机构D.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

解析本题答案是D。该题主要考查对两汉编户制度的正确认识,两汉对百姓的管理实行编户制度,在编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编户齐民有独立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据此分析可判断D项符合题意。

例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然诸侯原本以大,末被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前汉书》卷14

材料2:(晁错)说上曰:“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史记》卷106

材料3:(主父)偃说上日:“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为其国,必稍自弱矣。”

──《前汉书》卷64

材料4:自此以来,……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至哀、平之际,皆继体苗裔,亲属疏远,生于惟墙之中,不为士民所尊,势与富室无异。

──《前汉书》卷14

回答:①根据材料1,说明汉初分封王国的依据是什么?试指出这一依据正确与否?

②根据材料1、2说明西汉为什么要解决王国问题?材料2、3的解决方法有何不同?

③材料4说明了什么问题?

④试对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作出正确的评价。

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学生阐释历史材料的能力。材料一、二反映西汉前期诸侯王的设立意图以及后来变化的结果,要善于把材料的叙述与题目的设问要求结合对应回答。第(2)题要求对比材料二、三,要善于从材料中分清不同手段及产生的不同结果。第(3)问是认识能力的考查,要注意从“解决”上思考。

参考答案(1)“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天下初定,昆弟少,诸子弱。”实行郡县并行制。王国和侯国势力膨胀,权力增大,严重威胁中央集权。(2)前者主张强行削弱王国特权;后者主张加大分封,分割减少诸侯王的封地。其结果是,前者容易激化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酿成叛乱;后者使诸侯王封地越来越小,势力日渐削弱,无力与中央对抗,从而使中央集权大大加强。(3)强大的中央集权是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

秦汉时期政治板块小结

1、政治上,封建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巩固。

①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此制度建立于秦朝,巩固于西汉。

②这一制度有中央和地方两大行政制度。从中央制度来看:秦朝设立三公九卿制,其中相权较重,可以辖制百官。西汉汉武帝改革官制,组成内朝和外朝,开始有意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还实行了监察制度(刺史制度)和选官制度(察举制)。从地方制度来看:秦朝否定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西汉初年郡国并行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郡县制,至西汉中期则从实践中认识到分封制的弊端,实际上取消了这一制度,然而地方割据则在刺史制度和察举制推行后期变得十分严重。

2、封建统治思想的演变。

①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加强镇压,实行暴政;

②西汉初年,推行黄老思想,“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③西汉汉武帝开始,儒学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

注意:秦汉时期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政治上的突出特点就是封建上层建筑的日趋完善,全国“大一统”的思想观念,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官方意识形态,成为中国的历史传统,在巩固国家统一、安定社会秩序、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考点指南

1、匈奴的兴衰

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了解匈奴的社会状况;归纳两汉和匈奴之间的关系,西汉初年、汉武帝、汉元帝与匈奴的不同政策及原因,东汉匈奴分裂及威胁的解除。

2、张骞通西域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路线及意义;西汉和东汉对西域的管辖。

3、西南夷与百越

西南夷和百越的概念;两汉对西南夷、东汉对百越的管辖。

重点和难点精析

1、西汉与匈奴的关系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各阶段政策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有何影响?

(1)第一阶段: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原因:匈奴力量很强,而西汉经过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经济凋敝,国力薄弱。影响:有利于集中力量恢复经济,增强国力。

(2)第二阶段:汉武帝时期对匈奴发动了三次大规模战争。原因: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有力量打败匈奴。影响: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北方边郡的威胁,有利于边疆的开发。

(3)第三阶段:西汉后期又采取和亲政策,汉元帝将宫女王昭君作为公主,远嫁呼韩邪单于。原因:匈奴内乱,西汉后期杜会问题严重,也无力进行大规模战争。影响:密切了汉匈关系,互市兴旺起来,文化往来增多,双方和睦相处。

2、张骞通西域的意义

①张骞通西域,不仅获得了大量过去闻所未闻的资料,而且也传播了西汉的声威。

②张骞通西域,开通了西域的道路,司马迁称此行为“凿空”。

③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原和西域的交往更频

繁,规模与范围更大。使臣、商队、宗教僧侣的往来,使当时世界几大文明汇聚,西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④张骞通西域以后,天山南北与内地首次联成一体,中原同西域之间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封建国家的影响深入边疆,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也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

3、如何认识两汉与西域的关系?

两汉同西域的关系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并立的政权,平等的关系。当时双方人员友好往来,经济文化交流加强,都面临匈奴的威胁。第二阶段是从属关系,西汉设西域都护,行使行政管辖权。西汉对西域管辖的影响深远:①拓展了疆域,加强了边疆的开发,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②沟通了同西亚、欧洲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开辟了中西交通新纪元,中国文明对世界的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为什么说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发展时期?

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是指国家的结构而言,既包括多个民族,又有领土统一的状况。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有着新的发展:①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加强了边防建设,北击匈奴,修筑长城,治理河套;设置“三郡”,加强南疆建设,初步奠定了祖国的疆域,这些都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发展,使全国形成了共同的经济区域,共同的文化和共同的心理状态,加强了民族凝聚力,为以华夏族为主干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②西汉对匈奴由和到战,安定了北方边郡,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发展;同时,对西域加强了交往,设西域都护加强了管辖,这有利于汉朝同西域经济文化的交流;对西南地区,西汉也设置郡县,加强了联系。③东汉继续对匈奴用兵,安定了北部边郡;派班超经营西域,加强了对西域的联系和管辖。因此,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发展时期。

5、秦汉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特征及其影响。

原因:①政治上,国家长期统一、强盛;②经济上,生产发展,经济繁荣;③文化上,文化繁荣;④,政策上,统治者推行开明正确的民族政策。

特征:①从整体上看,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并不断得到发展。②从形式上看,民族联系形式多样,如战争、设立机构管辖、和亲、迁徙、互市等。民族关系有战有和,以和平的经济文化交往为主流。③从区域上看,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影响:①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随着各民族间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的加强,民族凝聚力增强,一些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管理,如西域和西南地区纳入西汉版图。②增进了兄弟民族间的情谊,促进了民族融合。一些少数民族逐步接受了汉族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与汉族的融合得到加强,如南方的越族。③促进了中原和边疆各族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民族关系的加强,一方面使中原和汉族先进的文化技术传入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大大促进了其经济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及边疆地区的物产传入内地,丰富了内地人民的生活。④带动了对外关系的发展。如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开通,开辟了中外交通新纪元,有利于中西经济文化交流。

知识拓展

1、对我国历史上和亲的不同看法

一种意见持否定态度,认为西汉初年的和亲是对匈奴的忍辱退让,结果反而使匈奴更加骄横,连年入掠。另一种意见与此相反,认为和亲是封建社会维持民族友好关系的一种最好办法,它导致民族间的和解,加强了民族间的交流和了解。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对和亲既不能全面肯定也不应完全否定。和亲从根本上说,是为历代统治者自身的统治目的服务的,但客观上或多或少地有利于缓和国内的民族矛盾,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对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起着一定的作用。

再有一种意见认为,应将和亲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加以考察。历史上和亲有不同的类型,一种是针对敌对的民族,如西汉初年与匈奴的和亲;一种用于友好的民族,如西汉中期与乌孙的和亲;再一种用于已经内属的少数民族,如西汉末年与南匈奴的和亲。不同的历史环境和历史条件下的和亲所产生的客观效果不同,但一般来说,其结果都是有利于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2、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1)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由于各种原因,汉族在我国多民族的国家中处于主体地位。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忽视或否定其他少数民族对于祖国历史发展所作的贡献。因此,看待民族关系,不能站在一个民族的立场上,而应该站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的农场上,对历史上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事件、人物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颂扬,反之要给予否定和鞭挞。

(2)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和民族融合。

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是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尽管各民族之间有掠夺、有迁徒、有战争、有议和,但战争是短暂的,而友好则是长期的,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3)正确看待民族之间的矛盾和隔阂。

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是民族关系的主流,但也存在矛盾、斗争和战争。它与民族关系的主流相比,只是民族关系的次要部分。由于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民族之间的矛盾、斗争和战争从根本上说都是各个民族的统治者所挑起的,从这个角度看,民族矛盾说到底是阶级矛盾。由于矛盾的复杂发生,不能把民族斗争简单地归结为阶级斗争。大致有下列几种情况:有的压迫与反压迫的性质;有的是进步与落后之间的斗争;有的是为了消灭割据分裂国家统一的战争;有的是民族统治者彼此之间的攻伐混战。鉴于此,我们在学习中要善于分析,透过现象揭示其本质,明确给予肯定和否定。

师生探究

例1.秦征服越族地区和张骞出使西域所产生的最深远的进步影响都是()

A.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B.扩大了中央政府的管辖范围

C.促进了民族融合D.扩大了铁器的使用范围

解析本题答案是C。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体内容。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中的重大事件,所产生的最深远的进步影响应该是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例2.对两汉政府与匈奴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两汉政府反对匈奴南下掠夺的反侵略战争

B.两汉政府反击匈奴保持边境安全是正义之举

C.两汉政府和匈奴争夺对西域控制权的斗争

D.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政权争夺统治权的斗争

解析本题答案是B。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国古代民族之间战争性质的正确认识。依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两汉政府对匈奴的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而无侵略与反侵略之说。故B项正确

例3.班超出使西域与张骞出使西域所起作用的不同之处是()

A.促进西域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B.促进中国同西亚、欧洲的友好往来

C.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了贡献

D.直接帮助西域各民族摆脱匈奴的控制

解析本题答案是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问题的能力。A、B、C三项是班超出使西域与张骞出使西域的相同作用。D项是其不同点,因为直接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的控制是班超出使西域的直接作用,而张骞出使西域并没有达到此目的。

例4.一位古代诗人在《题昭君出塞图》中写到:“草黄沙白马如云,落日悲笳处处闻。此去妾心终许国,不劳辛苦汉三军。”从诗中可看出作者肯定昭君主要是因为昭君出塞()

A.是为了个人幸福B.不畏艰险的精神可嘉

C.敢于挣破封建牢笼D.加强了汉与匈奴的关系

解析本题答案是D。本题为材料式选择题,解题关键是读懂材料,在此基础上依据材料中“此去妾心终许国,不劳辛苦汉三军”等有效信息去分析,作者认为昭君以心许国,起到了汉朝军队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加强了汉与匈奴的关系。

例5、(2005全国文综3历史)(20分)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汉书)记载:祁连山“在张掖、酒泉二界上,有松柏五木,荚水萆,冬温夏凉,宜畜牧。”匈奴歌谣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繁殖)”。

材料二、三国魏初年,仓慈任敦煌太守,“旧大族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土,慈皆随口割赋(按人口分割土地给贫民耕种)”。

材料三、对来到敦煌的西城各族人,仓慈“皆劳(慰劳)之”;对想赴洛阳者,“为封(签发)过所(通行证)”,对在敦煌进行贸易者,由官方主持估价、交易,并“使吏民护送道路”;禁止当地豪族强买强卖。

──材料二、三据《三国志》

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亡我祁连山”是由什么具体历史事件导致的?(6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两汉时期河西走廊社会经济的主要变化。(6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仓慈的做法起到了什么作用。(8分)

民族关系范文篇3

独特的办学性质是党的民族政策的集中体现,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创建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创办民族院校,是中国共产党成功解决民族问题、实现民族平等的一项前所未有的伟大创举。新中国成立之初,党中央就把创建民族院校放在帮助少数民族发展和建设、解决民族问题、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高度考虑,先后成立了13所民族院校,累计培养出了30余万毕业生,占全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21%,使许多少数民族从此有了本民族的第一个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民族院校成为了少数民族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特殊的贡献和作用使民族院校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影响已超越了高校的一般功能,表现出很强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影响。从实际效果看,民族院校已成为党的民族政策的有效载体,通过民族院校的培养使广大少数民族更直接地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民族政策的温暖,在少数民族心中产生了巨大的亲和力和积极的心理影响,成为维系少数民族与党和国家的感情纽带,增强了多民族大家庭的凝聚力,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创建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对民族理论和民族问题的深入研究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先进科学的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是实践成功的保证。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功处理好中国的民族问题,就在于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与时俱进地制定出了一系列符合国情的民族政策,并得到有效贯彻和执行,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了国家稳定和统一,实现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进步和繁荣。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将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影响到民族关系的和谐,需要民族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未雨绸缪,在认真总结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和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基础上,加强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和措施的跟踪调查,对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前瞻性的理论探索和研究,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创新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提供了强劲的精神动力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它包含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体多元”文化,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纽带。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其中包含着各民族文化的和谐建设与发展。对于各民族文化既需要挖掘、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赋予新的内涵、诠释和表现形式。民族院校是一个多民族文化共存、交流、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各显异彩的“百花园”,相关学科的专业研究人员在发掘、传承、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与时俱进地对各民族文化进行着新的整合和创新,既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又促进了“一体多元”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和和谐发展,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创新,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向心力和凝聚力,促进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提供着强劲的精神动力。

多民族的学生构成增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营造了良好的情感氛围

民族关系是在民族交往中形成的具有民族性的社会关系,和谐的民族关系以平等为基础、以相互尊重和友好交往为前提,彼此间需要交流和了解、消除误解和偏见。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活动区域在不断扩大、流动性在增强,各民族成员间交往在增多,因对彼此的文化和风俗缺乏了解或尊重不够,有时就可能成为影响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民族政策、民族常识的普及教育显得非常重要。民族院校是一个多民族的校园,学校在对学生实施专业教育的同时,还开设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使各族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56个民族血浓于水的兄弟情结,了解党的民族政策,树立起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国家观,增强了他们维护民族团结、抵制和反对分裂的自觉性。另外,各族青年朝夕相处在一起共同生活和学习,在交往中使他们对兄弟民族不同文化和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有了更深的了解,消除了不应有的误解或偏见,在沟通和相互帮助中增进了各民族青年的友谊,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营造出良好的情感氛围。

民族关系范文篇4

[关键词]列宁;民族理论;民族关系;民族和谐

一、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原著解读与时代背景

作为无产阶级一代导师的列宁,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完善工作上付出了很多心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列宁在处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实践中阐述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尤其在1922~1923年重病期间,口授了《给代表大会的信》《关于赋予国家计划委员会以立法职能》《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等三封信和五篇文章,这是列宁一生中的最后著作,也是后人所说的列宁的政治遗嘱。这几篇口授记录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其中关于民族问题的论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处理民族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原则。在今天,重温列宁在民族问题上的最后遗言及之前的民族理论,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

我国有56个民族,是个多民族国家。目前,一亿多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在全国总面积64%的土地上,而且绝大多数主要集中在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由于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统一、社会安定、边防巩固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关系问题,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协调民族关系,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问题,不断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随着时代的进步,改革不断推向前进,民族关系在新的历史时期又显示出了新的特点,为了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总书记代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作了重要讲话,他明确指出:“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发展。”“和谐”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一个基本特征。“和谐”民族关系的提出,是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继承了列宁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立场,在总结世界民族发展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进行正确分析和判断提出来的新的理论和设想,为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作出了新的贡献。这也意味着在现阶段如何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是摆在党中央和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关于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几个基本问题

民族关系不是孤立的,是由一系列因素构成的大系统,所有因素都影响和制约着民族关系的发展方向和程度。笔者认为,在诸多因素中,政治、经济和文化这三个因素在民族关系的发展上,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政治平等、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实现,才能真正地促进和推动民族关系向良性方向发展。因此,在民族工作中,我们必须把握好以下影响民族和谐的三大因素:

(一)政治平等——和谐民族关系的政治基础

民族平等是少数民族法制思想的核心,它有着三重视角,即各民族国家之间的平等、民族国家宪法体制内以民族自治为指导原则的各民族间的形式平等。列宁十分重视这三重视角上的平等,坚决反对民族压迫,主张民族平等。他认为在俄国这样一个民族众多、民族关系复杂的国家,组建俄国各民族团结联盟是非常必要的,认为联盟制不是加入俄罗斯,而是各民族苏维埃共和国主权独立地、平等地加入新的联盟,不允许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施行强制,而以充分信任、明确地感到亲密团结的必要和完全自愿作为基础。此外,压迫民族要走向真正的、平等的联盟,必须以对待自己的不平等来求得其他民族的谅解。列宁在《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续)》中强调指出:“压迫民族即所谓‘伟大民族’的国际意义,不仅在于遵守形式上的民族平等,而且在于压迫民族即大民族要以对待自己的不平等来抵偿生活上实际形成的不平等。”为此,对少数民族要“多让步一些,多温和一些”,“用自己对待异族人的态度或让步来抵偿‘大国’民族的政府在过去历史上给他们带来的那种不信任、那种猜疑、那种侮辱”。列宁认为,在对少数民族让步和宽容方面做得过些比做得不够要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取得异族人的最大信任。社会主义苏联正是忽视了民族间的平等,使得民族矛盾成为引发国内危机的重要因素。

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正是总结了苏联的经验,根据我国的具体实践情况充分认识到了良好的民族关系首先必须是各民族政治上的真正平等,各民族不分大小、历史长短、先进落后一律平等,这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立场。邓小平在1987年会见美国前总统卡特时说过:“我们对西藏的政策是真正立足于民族平等。”[1](P246)为了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邓小平经常强调应重点反对大民族主义,他说:“不能首先要求少数民族取消狭隘民族主义,而是应当首先老老实实取消大民族主义。”[2](P163)此外,平等是和谐民族关系的基础,它不仅是政治上的平等,而且也是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全面平等,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就是实践全面平等的基本观点。我国在东部率先发展、进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消除历史遗留的发展差距,缩小现实扩大的发展差距,就是对各民族、各地区共同发展要求的统筹兼顾,也是实现全面平等、社会公正的必由之路。由此笔者认为,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需要以下两个方面作为保障。

1.民族自治: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制度原则

受列宁民族平等法制思想的影响,我国民族问题的处理方式也经历了从“民族自决”到“民族区域自治”的发展过程。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党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理论,这一理论阐明了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因素和地域因素、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相结合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最佳政策和制度;明确了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与国家的关系、民族区域自治的性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组成,特别是对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作了全面的明确的规定,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从根本上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因而这是有利于国家统一以及民族平等、团结、发展进步的制度;提出了要依法保障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加强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建设,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不断巩固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就有效地保证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并永葆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到进一步发展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和国家用来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它是我们党和政府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结合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和民族问题存在的客观实际制定的,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到目前为止,我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和120个自治县(旗),此外还建立了1256个民族乡,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自治权的有效行使是新形势下正确处理民族地方矛盾,增强各民族团结的有效办法,因此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必须进一步促进有效行使自治权。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的实践证明:这一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统一国家内部最大限度实现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所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政治保证。由此可见,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国民族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正确地结合起来的一个创造,最好地体现了各民族平等联合的原则,因而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贡献。

2.法制建设:制定保护民族平等的法律

列宁的民族平等思想认为实现民族平等,首先要制定民主宪法,他反复强调国内各民族绝对一律平等;其次是要制定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权利的法律草案。民族平等从形式到事实的平等需要用法律来保障,这对我国的民族法制建设来说很具有启发性和借鉴意义。

在新时期,民族法制建设对民族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立和完善一个健全的科学的民族法规体系是我国民族关系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和要求。法律是国家的意志,是以国家的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是以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为后盾的,任何一种社会力量都无法与法律相抗衡。正如列宁所强调的:保障少数民族权利的问题,只有在不背离平等原则的彻底的民主国家中,通过颁布全国性的法律才能解决。建国以来,我国民族立法工作走过的是一条曲折发展的道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规定民族问题的法律、法规遍布各个法律部门,如宪法、民法、刑法、经济法等等,已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法规体系。但从总体上看,这一法律体系尚属初创,相对于民族关系的发展,相对于民族工作的实际需要而言,还有很多不足,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一是民族法学研究相对滞后;二是民族法制建设的监督机制不完善;三是民族立法的步伐相对缓慢,对已有的法规修改或修订工作也很滞后;四是民族法制的宣传教育不够,不能适应建设团结、互助、友爱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这个总体目标的要求。而当前民族法制建设的重点(或主要内容)就是要针对民族法制建设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不足和缺陷加以改进和完善。民族法制的完善,首先要加强民族立法工作,包括对已有的民族法规进行及时的修改和补充,做到有法可依;其次是要建立和完善民族法制监督机制;再次是要重视和发展民族法学的研究;最后是要加强民族法制的宣传和教育,强化人们的民族法制意识。

(二)经济发展——和谐民族关系的物质保障

必须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夯实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民族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发展问题,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加快解决民族问题的核心。列宁曾指出,实现各民族真正平等的正确途径——是在一个多民族国家里,无产阶级政党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的利益,以消除民族间不平等和冲突的根源。1922年,列宁在答外国记者问时说:“五年来我们在一个举世罕见的多民族国家里解决民族问题的经验使我们完全相信,在这类场合,对待民族利益的唯一正确的态度就是予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创造条件来排除由此引起冲突的一切可能。我们的经验使我们坚信,只有对各个民族的利益极其关心,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才能消除互不信任,才能消除对某种阴谋的担心,才能建立语言不同的人们,特别是工人农民的互相信任,没有这种信任,无论各族人民之间的和平关系,或是现代文明中一切珍贵事物的比较顺利的发展,都是绝对不可能的。”[2](P239-240)回顾苏联解体的历史过程,很大程度上也正是没有能切实保护好各民族的利益,使强大的苏联在倾刻之间趋于崩溃瓦解。同样地,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最大的困难也是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不明显,因此,现在他们最希望得到的利益也是我们最应该重视的,那就是加快经济的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一直以来,我国都十分注意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利益,邓小平在总结苏联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就可能出乱子。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新中国诞生以来,经过党和政府及全国人民的努力,民族工作取得了巨大进步,但由于经济、教育、文化、历史等各方面的限制,民族地区发展艰难而且迟缓。这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是不适应的。近年来,政府虽然采取了很多措施扶持这些地区的发展,使得贫困落后的情况有所改善,但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还十分落后。思想观念保守,收入低、上学难、看病难,成为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党和国家既要放手给民族地区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来发展生产力,又要利用计划手段继续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经济。

民族关系范文篇5

关键词:邓小平;民族关系理论;民族和谐;启示

民族关系问题历来是我国革命和建设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强调:“少数民族问题解决不好,国防问题就不可能解决好。”[1]“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对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来说,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邓小平的论述为统一全党、全民思想,为顺利开展民族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方向。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邓小平民族关系理论,突出了正确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基本原则和主要途径,关照了少数民族的地位、权益及感情,对当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怎样巩固和发展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以实现各民族平等为基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

坚持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原则。列宁曾明确指出:“谁不承认和不坚持民族平等和语言平等,不同各种民族压迫或不平等作斗争,谁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民族平等,是邓小平处理中国民族问题最为鲜明的基本立场。“我们的民族政策是正确的,是真正的民族平等。”[2]

邓小平立足并归宿于民族平等的思想反映了人民利益和时代要求,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也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全一致。历史经验表明,民族之间如果相互蔑视、歧视甚至敌视、仇视,或以大压小、以强凌弱,就会导致民族危机,引发民族冲突,造成社会动荡。只有在坚持民族平等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促成各民族间的正常往来,只有接近、了解,才能消除民族歧视、偏见与隔阂,才能创造各民族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和谐局面。当前我国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仍然存在,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是少数民族群众不安定的原因所在,也是少数民族地区不稳定的潜在威胁。必须诚心诚意为少数民族服务,采取一些特殊的政策和措施,使少数民族群众政治上真正享有平等权利、经济生活得到切实改善、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提高,逐步消除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

二、以发展区域经济为核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

邓小平认为:“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3]。观察少数民族地区、衡量民族工作是否取得成效,“主要是看那个地区能不能发展起来”[4],哪个民族地区能够尽快地发展起来,那里的群众才会安居乐业,民族关系才会融洽,说明这里的民族工作搞好了;哪个民族地区不能发展起来,那里的群众生活水平就不能提高,群众的不满情绪就会增多,民族关系就会紧张起来,就说明这里的民族工作还没有做好。“一系列的经济问题不解决,就会出乱子”。[5]

经济是影响民族关系的首要因素。民族地区经济若发展缓慢、长期落后,不仅不能形成自身发展的能力,还将造成区域收入差距过大甚至两极分化,在当前周边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对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和民族关系巩固已形成压力的情况下,这种状况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容易引起少数民族心理失衡,恶化民族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但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仍较落后且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呈扩大趋势。现阶段,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对少数民族区域交通及其它基础设施的投入,消除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加大对少数民族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促进产业层次升级,拓宽经济发展空间;加大教育投入和人才培养的力度,提高每一个民族自身的素质,以缩小东中西部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各民族共同和谐繁荣。

三、以各民族文化和谐共存为重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

文化是密切民族关系的纽带。在《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的讲话中,邓小平把保护、发展和提高民族文化放到了与民族平等、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政治上,中国境内各民族是真正平等的;在经济上,他们的生活会得到改善;在文化上也会得到提高。所谓文化,主要是指他们本民族的文化。”[6]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和他们的文化有密切联系,要“实行宗教自由,保护喇嘛寺庙,尊重西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7]“对于宗教,不能用行政命令的办法;但宗教方面也不能搞狂热,否则同社会主义,同人民的利益相违背。”[8]

众所周知,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若民族间有文化交流与认同,那民族间的差异就会被认同感、和谐感所淡化而相近相亲。相反,若民族间不能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彼此的文化,民族间隔阂的状态就很难打破。我国各民族文化绚丽多彩,他们都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然而,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各民族群众联系和交流增多,在民族文化得到融合和发展的同时,不同文化、不同观念之间产生的冲突和矛盾也时有发生。在实际工作中,要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对珍贵、濒临灭绝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加以抢救、发掘和整理;正确开发、传递少数民族文化;加强各民族之间的社会交往及文化互动;促成区域文化复杂性互动的平衡,在差异中求和谐,在多样中求统一,使中华各民族文化形成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存共荣的生动局面,筑牢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从而在根本上调和、融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四、以各民族间的真诚互助为手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

民族之间团结、互助,是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保证。立足于我国民族隔阂历史实际,邓小平提出了“两个离不开”思想,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我们要争取整个中华民族大团结”,[9]反对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立足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水平起点低,实现现代化困难多的现实,邓小平又提出了“两个大局”构想,即东部沿海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使之较快地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沿海地区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要给西部地区以积极的支持,带动和帮助西部地区发展起来。“我们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10]

邓小平的“两个离不开”思想和“两个大局”构想从战略高度,深化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缺一不可的共同利益关系,密切了民族之间相互支援、相互帮助,谋求共同利益的依存关系。中国的现实是:汉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繁荣昌盛离不开少数民族的丰富物资和广阔市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汉族的先进文化和人才及资金,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进步也离不开其他少数民族的合作与帮助。当前,受各种因素影响,民族问题还将长期存在且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影响各民族的利益关系和团结。必须从国家统一的全局利益高度去重视民族间的团结互助,在各民族中进行深入、持久地民族团结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营造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和谐氛围;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先天不足与东西部经济优势互补的现实,推动民族之间的诚信合作,实现各民族的互动共进;在全国一盘棋的框架内兼顾

不同民族的利益,充分照顾到少数民族的合理要求,让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消除各民族间的矛盾,使民族关系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良性互动局面。

五、以加强民族民主法制建设为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

法律是规范和调整民族关系的保障。邓小平认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少数民族很高兴”,“少数民族的事应该由他们自己当家,这是他们的政治权利”。[11]“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以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12]八十年代末,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要用法律手段来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利。“要使我们的宪法更加完备、周密、准确,能够切实保证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各级组织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利,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利,要使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证少数民族地区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贯彻和执行党和国家政策自主权。”[13]

良好的民族关系需要公正制度作为载体和维系力量。我国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法》通过对权利、权力、义务、责任和程序等规范要素的合理安排,保障了少数民族群众平等的民主权利和当家作主的权利、充分调动了少数民族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是各民族和睦相处、安居乐业的重要制度保障。然而,必须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法制建设的加强,民族法制建设出现了法规体系不健全、操作性不强、执行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等不适应民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缺憾。因此,必须加强民族法制建设,除了在民族工作中严格遵守国家已颁布的自治法及相关政策外,对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研究、总结,加强相关的立法,保护少数民族经济、政治、文化、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权益,通过立法和法律的实施,使自治法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可监督性,让各民族才智得以发挥、利益受尊重、权利可诉求、竞争有秩序、成果得保护,从而保障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

总之,邓小平为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进行的艰辛探索,为正确解决中国民族问题做出了重要的思想理论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的民族关系理论,对于正确处理民族矛盾、促进各民族和谐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2][4][6]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6-167,562,217,162.

[3][5][10][1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97,297,152,559.

[7]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

[8]邓小平年谱(1975-1997).[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668.

民族关系范文篇6

关键词:和谐民族关系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

一、我国民族关系的状况

(一)平等、团结、互助和共同繁荣进步的民族关系。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党的一代又一代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既总结了历史上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和教训,又积极借鉴其他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和教训,针对我国民族问题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和建立了一系列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和制度,从而保证了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和巩固。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序言中就此作出了明确的判断:“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删这就以宪法的形式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及其基本特征。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后,进一步发展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1997年党的十五大和2002年党的十六大都明确提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

(二)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关系。

1981年,中共中央在转发《中央书记处讨论新疆工作问题的纪要》时,充分肯定了新疆的干部提出的“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论断。“两个离不开”思想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作出的全方位的科学概括,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一个基本特点。1998年7月。同志在视察新疆工作时又指出:“一定要在各民族干部群众的头脑中牢固树立这样一个观念,就是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在200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同志指出:“民族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我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发展和巩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观念深入人心,民族地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三个离不开”思想是“两个离不开”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新形势下对我国民族团结和民族关系特点的高度概括。这一思想既符合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也符合我国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既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客观规律,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每一个民族繁荣进步的客观规律。

(三)劳动人民之间的民族关系。

民族关系的性质和内容是与民族的特点和民族的发展程度相联系的,是受时展和社会性质制约的。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中,民族关系是一种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是以压迫统治、剥削掠夺、歧视侮辱、限制同化等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主义社会由于消灭了阶级剥削和压迫,因而其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是以民族平等、团结、互助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是民族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6月召开的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上指出:“我国各兄弟民族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早已陆续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结成了社会主义的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中也指出:“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这些论断完全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状况,符合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

(四)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主题,大力构建我国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005年5月,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新世纪新阶段党的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明确提出要“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006年lO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使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民族关系是我国至关重要的社会关系。和谐的民族关系既是我国现行的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必然结果,也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的目标和任务。

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问题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国没有大的民族纠纷”,这是中国民族关系基本特点之一。但是也要看到,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民族关系在总体和谐的情况下,也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和谐的因素。

(一)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影响到民族关系的和谐。

由于历史、自然等方面的原因,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仍比较落后,贫困面较大,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呈拉大趋势。据统计,2003年,全国的贫困发生率是3.1%,民族地区为7.3%,高出全国4.2个百分点。在全国11个省区中还有20个少数民族,约390万贫困人口所在的77个少数民族贫困县,属于特别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其贫困发生率高达23.9%。如果从这些年来民族自治地方人均GDP与全国的差距来看,地区间的发展差距更有继续拉大的趋势。与之相关联,又进一步派生出上学难、看病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有可能影响到民族关系。

(二)不同民族之间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心理、文化背景方面的差异,也会影响和谐民族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由于人们对民族差异还缺乏应有的尊重和理解,最终引发一些有损于民族团结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大众传媒和出版物出现伤害少数民族和民族宗教感情的问题时有发生;二是一部分社会成员对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在上述方面的差异,缺乏一种科学的、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使得历史沉淀在民族间感情上的距离和心理隔阂有时还会顽强地表现出来。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观念形态,是影响民族团结的深层原因之一。

(三)两种民族观的思想残余仍然会影响和谐民族关系。

在民族关系问题上,无论是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还是地方民族主义,都是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思想在民族关系上的反映。这两种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思想残余仍然将长期存在,仍然会影响和谐民族关系。

(四)现代化进程中的现实矛盾也会影响和谐民族关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少数民族人口进入城市和散居杂居地区,大批汉族流动人口进入少数民族地区,因利益、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和他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而引发的矛盾近几年有增多的趋势。

(五)国内外阶级斗争还存在,有时也会在民族关系上反映出来。

民族问题仍然是当今世界的热点和难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也会对民族关系产生负面的影响。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第三次世界民族主义浪潮的冲击下,伴随着“”,两极格局下所抑制和掩盖的民族矛盾、民族仇恨、宗教纷争迅速得以释放。西方反华势力坚持“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打着“民族”、“宗教”和“人权”的旗号,把我国边疆民族地区作为突破口。在此背景下,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等“三股势力”的破坏活动和境外民族主义思潮的渗透,仍是对我国国家安全、民族地区稳定发展和民族关系巩固的重要威胁,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的民族关系产生消极影响。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正确认识我国的民族关系现状,加强马克思主义“五观”(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历史观)教育,努力构建我国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一)强化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突出中国是一个多元一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事实。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屹立于世界之林。在这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由34个省市区、56个民族共同组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个民族、每个人既要热爱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更要强化公民意识,充分认识到我国自古至今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是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基本保证。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神圣职责。只有强化了国家概念,正确而客观的处理好本地方与整个国家的关系,才能够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做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树立和谐民族观。

在新世纪新阶段,和谐民族观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民族基础。和谐民族观是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一向坚持用唯物的、辩证的、历史的观点来观察和处理民族问题,它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一部分,是我们观察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指导思想和根本依据。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针,客观而全面地看待本民族和评价他民族,在迫切要求发展本民族的同时,一定要将中华民族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放在首位。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使宗教与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相适应。

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紧密相关。正确认识民族、宗教的异同,是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必要的理论工作。而这一理论工作的指针应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它要求我们全面、客观、科学地认识和看待宗教这一社会现象,处理好宗教与民族的关系。民族感情往往与宗教感情融为一体,因此,宗教歧视往往导致民族歧视,只有在信仰上互相尊重才会有和谐的民族关系。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深刻认识宗教的两面性和长期性,认识到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对立面和可适应性,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严格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相适应。

(四)弘扬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达成各民族对中华文华的共识和认同。

多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依赖于当代中华先进文化的指导与支撑。坚持用先进文化巩固和发展思想文化阵地,实施一系列思想教育活动,包括在意识形态领域开展反分裂斗争教育活动,对于有力地抵御民族分裂主义的渗透,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人们思想解放、文化多元的当今,要达成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共识和认同,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建设当代中华先进文化的一些重要关系,诸如,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继承民族文化与创新民族文化的关系、借鉴外国文化与抵御腐朽文化的关系。而要处理好这些重要关系,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

民族关系范文篇7

【关键词】邓小平;民族关系理论;民族和谐;启示

民族关系问题历来是我国革命和建设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强调:“少数民族问题解决不好,国防问题就不可能解决好。”[1]“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对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来说,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邓小平的论述为统一全党、全民思想,为顺利开展民族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方向。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邓小平民族关系理论,突出了正确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基本原则和主要途径,关照了少数民族的地位、权益及感情,对当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怎样巩固和发展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以实现各民族平等为基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

坚持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原则。列宁曾明确指出:“谁不承认和不坚持民族平等和语言平等,不同各种民族压迫或不平等作斗争,谁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民族平等,是邓小平处理中国民族问题最为鲜明的基本立场。“我们的民族政策是正确的,是真正的民族平等。”[2]

邓小平立足并归宿于民族平等的思想反映了人民利益和时代要求,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也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全一致。历史经验表明,民族之间如果相互蔑视、歧视甚至敌视、仇视,或以大压小、以强凌弱,就会导致民族危机,引发民族冲突,造成社会动荡。只有在坚持民族平等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促成各民族间的正常往来,只有接近、了解,才能消除民族歧视、偏见与隔阂,才能创造各民族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和谐局面。当前我国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仍然存在,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是少数民族群众不安定的原因所在,也是少数民族地区不稳定的潜在威胁。必须诚心诚意为少数民族服务,采取一些特殊的政策和措施,使少数民族群众政治上真正享有平等权利、经济生活得到切实改善、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提高,逐步消除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

二、以发展区域经济为核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

邓小平认为:“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3]。观察少数民族地区、衡量民族工作是否取得成效,“主要是看那个地区能不能发展起来”[4],哪个民族地区能够尽快地发展起来,那里的群众才会安居乐业,民族关系才会融洽,说明这里的民族工作搞好了;哪个民族地区不能发展起来,那里的群众生活水平就不能提高,群众的不满情绪就会增多,民族关系就会紧张起来,就说明这里的民族工作还没有做好。“一系列的经济问题不解决,就会出乱子”。[5]

经济是影响民族关系的首要因素。民族地区经济若发展缓慢、长期落后,不仅不能形成自身发展的能力,还将造成区域收入差距过大甚至两极分化,在当前周边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对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和民族关系巩固已形成压力的情况下,这种状况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容易引起少数民族心理失衡,恶化民族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但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仍较落后且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呈扩大趋势。现阶段,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对少数民族区域交通及其它基础设施的投入,消除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加大对少数民族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促进产业层次升级,拓宽经济发展空间;加大教育投入和人才培养的力度,提高每一个民族自身的素质,以缩小东中西部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各民族共同和谐繁荣。

三、以各民族文化和谐共存为重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

文化是密切民族关系的纽带。在《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的讲话中,邓小平把保护、发展和提高民族文化放到了与民族平等、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政治上,中国境内各民族是真正平等的;在经济上,他们的生活会得到改善;在文化上也会得到提高。所谓文化,主要是指他们本民族的文化。”[6]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和他们的文化有密切联系,要“实行宗教自由,保护喇嘛寺庙,尊重西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7]“对于宗教,不能用行政命令的办法;但宗教方面也不能搞狂热,否则同社会主义,同人民的利益相违背。”[8]

众所周知,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若民族间有文化交流与认同,那民族间的差异就会被认同感、和谐感所淡化而相近相亲。相反,若民族间不能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彼此的文化,民族间隔阂的状态就很难打破。我国各民族文化绚丽多彩,他们都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然而,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各民族群众联系和交流增多,在民族文化得到融合和发展的同时,不同文化、不同观念之间产生的冲突和矛盾也时有发生。在实际工作中,要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对珍贵、濒临灭绝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加以抢救、发掘和整理;正确开发、传递少数民族文化;加强各民族之间的社会交往及文化互动;促成区域文化复杂性互动的平衡,在差异中求和谐,在多样中求统一,使中华各民族文化形成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存共荣的生动局面,筑牢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从而在根本上调和、融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四、以各民族间的真诚互助为手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

民族之间团结、互助,是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保证。立足于我国民族隔阂历史实际,邓小平提出了“两个离不开”思想,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我们要争取整个中华民族大团结”,[9]反对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立足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水平起点低,实现现代化困难多的现实,邓小平又提出了“两个大局”构想,即东部沿海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使之较快地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沿海地区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要给西部地区以积极的支持,带动和帮助西部地区发展起来。“我们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10]

邓小平的“两个离不开”思想和“两个大局”构想从战略高度,深化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缺一不可的共同利益关系,密切了民族之间相互支援、相互帮助,谋求共同利益的依存关系。中国的现实是:汉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繁荣昌盛离不开少数民族的丰富物资和广阔市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汉族的先进文化和人才及资金,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进步也离不开其他少数民族的合作与帮助。当前,受各种因素影响,民族问题还将长期存在且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影响各民族的利益关系和团结。必须从国家统一的全局利益高度去重视民族间的团结互助,在各民族中进行深入、持久地民族团结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营造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和谐氛围;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先天不足与东西部经济优势互补的现实,推动民族之间的诚信合作,实现各民族的互动共进;在全国一盘棋的框架内兼顾

不同民族的利益,充分照顾到少数民族的合理要求,让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消除各民族间的矛盾,使民族关系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良性互动局面。

五、以加强民族民主法制建设为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

法律是规范和调整民族关系的保障。邓小平认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少数民族很高兴”,“少数民族的事应该由他们自己当家,这是他们的政治权利”。[11]“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以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12]八十年代末,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要用法律手段来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利。“要使我们的宪法更加完备、周密、准确,能够切实保证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各级组织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利,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利,要使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证少数民族地区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贯彻和执行党和国家政策自主权。”[13]

良好的民族关系需要公正制度作为载体和维系力量。我国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法》通过对权利、权力、义务、责任和程序等规范要素的合理安排,保障了少数民族群众平等的民主权利和当家作主的权利、充分调动了少数民族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是各民族和睦相处、安居乐业的重要制度保障。然而,必须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法制建设的加强,民族法制建设出现了法规体系不健全、操作性不强、执行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等不适应民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缺憾。因此,必须加强民族法制建设,除了在民族工作中严格遵守国家已颁布的自治法及相关政策外,对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研究、总结,加强相关的立法,保护少数民族经济、政治、文化、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权益,通过立法和法律的实施,使自治法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可监督性,让各民族才智得以发挥、利益受尊重、权利可诉求、竞争有秩序、成果得保护,从而保障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

总之,邓小平为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进行的艰辛探索,为正确解决中国民族问题做出了重要的思想理论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的民族关系理论,对于正确处理民族矛盾、促进各民族和谐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2][4][6]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6-167,562,217,162.

[3][5][10][1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97,297,152,559.

[7]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

[8]邓小平年谱(1975-1997).[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668.

民族关系范文篇8

两宋时期是继五代十国以后又一次走向大统一的过渡时期。两宋时期在经济上高度繁荣,政治上则是与多个民族政权并立,即辽、宋、金、大理和西夏等政权并立。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原是兵家必争之地,其拥有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优越的地理环境,故成为不同时期各个政权纷争的焦点地区。赵宋政权占据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重要地理位置,代表着中原汉族政权。尤其是赵宋政权在经济文化上相较于周边民族拥有着绝对的优势,拥有当时发达的生产力和先进的文化软实力,成为周边民族政权的仰慕对象。也正是因为赵氏政权在这些方面的优势,为后来处理与各个政权之间的关系奠定了物质和文化根基。(一)民族融合不断发展。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民族的融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时期的民族融合为秦始皇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提供了必要条件;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民族大融合的发展时期,为其后隋唐王朝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必要基础;辽、宋、夏、金时期,我国的民族大融合得到了进一步推进,特别是两宋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为两宋向少数民族进行文化输出奠定了必要基础。在处理民族问题上,两宋政权表现出进步性和妥协性并存的特征。从积极方面看,在农业经济时代,割据政权的出现推动了民族之间的大融合,增强了民族间经济文化的相互交往和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加快了少数民族融入中原华夏族的步伐,也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从消极方面看,割据政权之间相互争夺疆域,扰乱了社会安全稳定的秩序,破坏了正常的农业生产生活,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了困苦和灾难。两宋时期民族政权的鼎立,大大加快了民族大融合步伐,这也是时代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之源。一方面,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隋唐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繁盛时期,为后来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从两宋的政治生活领域看,由于宋朝的守内虚外策略,导致统治阶层更加重视经济发展和文化输出,这样就为各个政权之间的交往和互动提供了机遇,有利于加强各个少数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二)政治制度的特殊性。两宋王朝在我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它继承了汉唐的政治和军事制度,不仅要避免大臣的权力过大,而且还面临着北方政权的威胁。赵匡胤通过“黄袍加身”事实取代了北周,促使他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他总结了历代王朝政治得失经验,为了防止“黄袍加身”事件和藩镇割据的再次出现,实施了“举杯释兵权”。“两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极其特殊的时期,政治上,自宋太祖开始,历代统治者吸取唐末和五代以来藩镇割据,尾大不掉的教训,更加的重视推行以文制武,强干弱枝的政策。”〔1〕正是由于历史和自身原因的共存,赵氏政权不得不把权力集中放在中央,以稳固内部统治。宏观上,两宋统治从政治和军事上不断加强其统治,使得两宋在政治和军事的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央,也就造成了边疆兵力空虚。微观上,还有军事制度上的矛盾性,造成了用兵权和调兵权的分离,进一步削减了两宋在军事方面的战斗力。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很好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有时甚至迫于外在压力还要屈服于其他政权,导致了两宋王朝财政上积贫和军事方面积弱的处境。综上所述,两宋时期在受制于内外压力的形势下,表现出了内部和外部的自相矛盾,不仅要稳固内部统治,有时还要兼顾外部局势的和平,甚至无力反抗外部的侵扰,这就是两宋时期政治制度的特殊性。(三)重北轻南的民族政策。纵观中国历史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是孜孜以求政治的一统,割据往往不得人心,统一则是人心所向。割据只是短暂的,是为统一做准备,统一是割据发展的必然结果。自赵氏建立政权以来,就面临着北边辽的威胁,辽是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军事实力强大,后来女真族打败契丹族,建立金政权,军事实力更加强大。当时的历史概况是隋唐之后经历了五代十国时期相互争夺与混战的过程,因此统一成为时代的呼声。广大劳动人民渴望稳定,希望建立统一的国家政权。两宋王朝随之跃上中国政治舞台,统治着中原地区,担负起了统一国家的历史重任。两宋王朝实施的民族政策主要是求和、羁縻、经济、和亲等,在与辽、金、大理处理民族关系时,突出表现了重北轻南的民族政策。一方面,“宋王朝奉行‘守内虚外’的国策,表现在民族关系上就是秉持‘重北轻南’。重北是指向北经略,收复后晋石敬瑭献给辽国的燕云十六州。”〔2〕北宋不仅是为了扩大统治疆域,实现正统的统治威严,达到大一统的目的,而且也是为了实现疆域防卫的目的。因为北宋时期建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属于华北平原,没有天然的防卫屏障。两宋政权与北方的民族政权始终处在相互的交往中,即使发生战争也保持着积极的交往。两宋时期还与辽和金积极开展贸易,在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建立互市和实施贡赐,这不仅可以增进双方经济发展,而且还能稳定双方的相互关系。在与辽、金和西夏少数民族政权的征战中,通过签订盟约来换取两宋社会的一时苟安。另一方面,两宋王朝对西南边疆地区的大理国比较淡漠。大理国一直是向宋示好,宋表现出的是冷漠和交往战略上的收缩。只是在宋徽宗时期,与大理国建立了隶属关系,封当时的大理国国王为金紫光禄大夫、云南节度使、上柱国等。后来就只是进行商业往来,宋政权出于满足自身军事马匹的需要简单地与大理国来往。

二、两宋时期经济繁荣发展的原因

在中国封建社会,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是经济重心南移的起步阶段,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隋唐时期南方经济发展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五代十国时期为南方积极发展提供了发展的机遇,是南方经济的大发展时期,到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开始超过北方;“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的农业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两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经济继隋唐后的又一个经济繁荣时期。黄河流域是中国农业文明的发源地,这流域也是政权之间发生战争的集中地区,由于受战争的影响,全国经济重心不断南移。从客观上看,南方地区是经济待开发的区域,秦汉以来经济和政治中心基本都集中在北方,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开发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从主观上看,北方的战争推动了黄河流域人民不断南迁,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本。(一)农业经济的发展。首先,自然环境方面,南方的气候比北方更加温暖和湿润,在客观上就非常有利于推动南方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再加上南方人口的数量相对北方较少,这进一步推动了南方土地资源的大面积开发。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封建社会,农业生产具有相对稳定性,稳定的农业生产推动了农产品和手工业的交换,活跃了封建经济市场。其次,历史环境方面,从秦汉以来,各个统一王朝的经济、政治中心主要集中在今天的黄河流域。南方的经济开发较晚,并且生产力相对落后,这些条件为南方经济的开发奠定了历史条件。随着民族融合的不断加强,南方人口不断增加,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支持,也满足了农业发展所需的劳动力,这就为农业经济发展奠定了可靠的保障。最后,政治环境方面。两宋时期税制间接地刺激了经济繁荣发展。“宋朝形成租佃制,确立劝农制度,对开垦荒地提供财政支持,推广先进生产技术,组织兴修水利等政策措施,成功地推动农业经济较快发展,对维持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起到重要作用。”〔3〕另外,两宋统治者为了巩固自身统治的需要,积极实施重文轻武的政策,注重农业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农业经济的繁荣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有利于提高农业的产量,有利于激发农民发展农业的积极性。因此,自然环境优势、历史因素和政治环境的推动共同为农业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准备。(二)商品经济日趋繁荣。两宋时期经济发展是继隋唐以来又一个经济发展高峰,也是隋唐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主要表现为三方面:第一,商品种类的多样化。农业的积极发展为商品经济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不断地激发商品交换的活力,使得手工业等相关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相关产品大量拥入交换市场。“当时手工业附属于农业发展,由于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工商业开始慢慢独立发展起来,商品种类不断增多,纸质货币开始出现,大的都市逐步形成,这就给后来元、明、清统一国家的再建提供了物质条件。”〔4〕第二,市场发展不断完善化。两宋时期边疆的官方和民间交换市场广泛发展,为区域间的商品交换提供了场所,市场的交换规则和交换时间也达成了共识。特别是在交易数目巨大的情况下,为减轻交易负担,就伴随着产生“交子”。“这个地区生产的粮食、茶叶、海盐、瓷器、纸张、纺织品及金银器、玉器很快超越了中原地区,达到了极为繁华的程度。”〔5〕“舶商之船。自入海门,便是海洋,茫无畔岸,其势诚险。⋯⋯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6〕这些全面反映了当时两宋时期经济的繁荣状况。第三,政治因素。“还有受政治思想影响,统治者重文轻武,推动了科技文化的繁荣发展,两宋时期造船业、陶瓷等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进一步推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宋太宗至道二年(公元996年)三司使陈怒将立茶法,召茶商数十人俾各条利害,怒阅之第为三等”,取“公私皆济”的中等加以裁损,“于是始为三法行之,货财流通。”〔1〕因此,两宋时期经济繁荣发展,特别是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为两宋时期政治关系和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三)政治中心的南迁。自北宋建立政权以来就面临着北方辽和西夏的威胁,并且在财政、军事上带有强干弱枝和积贫积弱的历史原因,当宋被迫将政治中心南迁时则客观上助推了经济的繁荣发展。在“靖康之变”之后,由于宋室南迁,中原地区的先进生产技术迅速传入,东南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很快跃居全国之冠。政治中心南迁带来了一系列经济发展的先进技术和大量劳动力,加快了南方经济的开发和生产技术的传播,大量的资本转移到南方,为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机遇。“在城市体现在‘行’的增加上,据统计,当时的长安有二百二十行,而临安则有四百一十四行。”〔7〕一方面,南方经济大发展,使得南方已经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另一方面,政治中心移至南方带去了生产力、人力、财力等,加速了南方经济大开发。

三、两宋时期经济发展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两宋时期经济繁荣发展对民族关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出了吸附作用、互动作用和国家认同作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统一的。吸附作用是互动作用的前提和基础,互动作用是稳定作用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共同作用于国家认同。这时期几个民族政权相互独立,进一步强化了统一的重要性。赵氏政权由于统治者治理的问题,坚持守内虚外的策略,导致边疆军事空虚,为周边少数民族政权提供了侵扰的空间,但是两宋时期的社会经济繁荣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空前发达,吸引了少数民族积极向宋学习,减缓了与两宋之间的矛盾。两宋通过经济上的帮助和交换,协调了周边民族关系,弱化了两宋王朝与周边民族政权的政治矛盾。(一)对民族关系的吸附作用。两宋时期统治者鼓励手工业和商业发展。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扩大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农业产量越来越高,进一步扩大了供需之间的规模。一方面,产品数量不断增加,扩大了市场的交易规模。另一方面,地区之间与民族之间联系进一步加强,活跃了彼此之间的经济贸易,特别是边疆地区成立榷场和内地建立互市,商品交换空前活跃。两宋的瓷器、茶叶、粮食、丝织品、纸张和金银器与周边民族的马匹、珠宝、珍奇异物等产品相互交换,满足了少数民族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两宋时期发达的文化和技术成为周边民族政权学习的重要内容。在文化上,功利主义和程朱理学在两宋时期得到广泛发展,而且被并立民族政权所使用,维护其统治领域内的社会稳定;两宋的官职设置和制度建设以及生活习俗也被学习和使用;儒家先进文化思想也被积极吸收用来维护其统治。在科技上,两宋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达到了更高水平。两宋的活字印刷术、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成为周边民族政权学习的主要内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通过引进两宋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了周边民族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综上所述,不论是物质交换还是精神需求,周边民族政权都深受两宋的积极影响。不管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相互之间谁也离不开谁。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先进的文化和技术,汉族在物质上给予少数民族优惠条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他们之间是兄弟民族,少数民族在物质和精神上依附汉族。两者是缺一不可的,他们共同建立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二)对民族关系的互动作用。两宋王朝与周边民族政权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双方经济文化交流带来的稳定环境和边疆争端带来的征战。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既有友好交往也有民族冲突,但是站在中华民族的角度分析,民族关系的友好交往是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往表现出相互离不开的关系,对民族关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斗争只是短暂的,是一时的,彼此关心的焦点是稳定发展,这才推动了历史的不断前进,而且进一步强化了民族之间的兄弟感情,有助于增强统一思想的认同感。第一,两宋时期在处理辽和金的关系上,一方面,两宋使用武力进一步的开疆扩土,目的是为了统一中原。另一方面,两宋积极地建立盟约,以妥善地处理民族关系和维护政权稳定。宋与辽签订“澶渊之盟”,宋方乘胜求和,开“岁币”之加重了宋的财政负担。客观上,两宋通过运用灵活务实的策略,筑造了双方长期和平共处的民族关系。辽深受宋经济上的恩惠,相互示好,建立了稳定的民族关系。第二,北宋和西夏的“宋夏和议”,进一步说明了西夏对宋的认同,反映了民族关系一心向宋,还突出表现了宋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的灵活巧妙,进一步强化周边民族对中央王朝的认同。两宋时期在辽和金的武力进攻上面,都形成了类似局面。在出现矛盾的时候,宋积极地给予经济帮助,目的是建立稳定的民族关系,事实证明了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和彼此友好联系。第三,宋积极向辽和金交纳岁币,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两宋的财政负担;两宋不仅要承担战争带来的财政压力,而且还要在经济上向辽和金交纳贡赋,结果是严重加剧两宋中央王朝的政治和经济负担。在西南地区,大理国全心全意拥护两宋王朝,并且主动示好;两宋王朝对大理国则是无暇东顾。“两宋时期,安南对赵宋王朝而言已属化外之地,邕管和成都也非其核心统治区域,居处西南一隅的大理国不会产生进击中原地区,并在中原争王称霸的野心。”〔2〕西南地区段世家族建立的大理国,一直以来示好两宋,希望与两宋能够在政治、经济、文化上进一步互通交往,更好地吸收和学习两宋的科学文化知识,不仅是学习两宋先进的统治思想,而且还想获得两宋的认同。但是两宋的态度是基本不重视,很少与大理国沟通交流,在必要时以经济为手段,与大理国之间实施一些经济贸易。大理国对两宋非常尊重,还经常向宋示好。“大理国醉心佛教、以佛治心,从未发动过对两宋的战争。”〔8〕两宋时期还经常与吐蕃进行经济交往,吐蕃积极地向宋进贡,宋也积极回应,并在沿途修建寺庙接待进贡使者。总之,宋的目的是除了牵制西夏外,还为了换取军事上马匹的使用,体现了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三)进一步强化了国家认同感。自秦汉以来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中国历史发展奠定了大一统的基调。那么,对于历代开疆扩土的杰出人物来说,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他们最终奋斗目标,是评价他们在历史上是否做出杰出历史贡献的重要依据。隋唐时期是封建社会达到鼎盛的历史阶段,这时期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取得了伟大成就,周边的一些国家纷纷派使者或留学生来中国学习。从历史角度分析,每个大一统时期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功绩,其成为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广大劳动人民凝聚在一起创造的智慧和结晶。两宋时期并立的政权有辽、金、西夏、大理几个政权。除了宋政权是代表汉族政权外,其他都是少数民族政权,分别地处古代中国的边疆地区,为祖国边疆开发做出了杰出贡献。通过他们与宋政权的互动作用,不仅增强了相互学习和了解,而且强化了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两宋时期是由从五代十国的分裂走向元朝大一统的过渡时期。两宋在处理与周边民族政权的关系上显示出了包容性和帮扶性,进一步增强了周边少数民族对两宋王朝的国家认同。总之,“从政治一统的视角看待两宋,可以说乏善可陈。”〔2〕但是两宋时期民族相互之间的频繁经济交往,促进了南方农业、手工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强化了少数民族对汉族经济和文化的认同,密切了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两宋时期多元化的民族政策,增进了兄弟民族之间的感情,赢得了民族之间的和平共处和相互包容,加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基础,夯实了各民族对统一国家的认同感。

四、结语

民族关系范文篇9

民族关系价值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族人民共同缔造和发展了中华文明,形成了血浓于水的兄弟关系。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地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不断地促进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繁荣发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各民族获得了政治上的平等权利,取得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根本政治条件,在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帮助,形成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民族大家庭。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显示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和谐民族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我国一亿多人口的少数民族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已建立起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但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原因,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形成的差距很难在短期内完全消除,民族特点和相互间的差异将长期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协调好包括民族关系在内的各种社会关系。和谐民族关系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也是民族关系发展的理想状态、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又是衡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发展重要指标之一,同时又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出更为有利的社会环境,奠定更加坚实的社会基础。

我国的民族问题从根本上讲仍然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经济文化发展的迫切要求与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只能依靠发展。只有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民族工作主题,不断提升各民族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才能逐步缩小与内地的发展差距,逐步消除民族间发展的不平衡。和谐的民族关系使56个民族心连着心,民族团结、民族互助得到不断加强,为民族地区的协调发展营造出一个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的共同事业,其过程就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过程。“共同团结奋斗”使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凝聚在一起,把构建和谐社会内化成为各族人民的自觉行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共同繁荣发展”使各民族人民各得其所,各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得到逐步缩小,从而最终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

民族关系范文篇10

【关键词】邓小平;民族关系理论;民族和谐;启示

民族关系问题历来是我国革命和建设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强调:“少数民族问题解决不好,国防问题就不可能解决好。”[1]“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对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来说,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邓小平的论述为统一全党、全民思想,为顺利开展民族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方向。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邓小平民族关系理论,突出了正确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基本原则和主要途径,关照了少数民族的地位、权益及感情,对当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怎样巩固和发展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以实现各民族平等为基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

坚持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原则。列宁曾明确指出:“谁不承认和不坚持民族平等和语言平等,不同各种民族压迫或不平等作斗争,谁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民族平等,是邓小平处理中国民族问题最为鲜明的基本立场。“我们的民族政策是正确的,是真正的民族平等。”[2]

邓小平立足并归宿于民族平等的思想反映了人民利益和时代要求,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也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全一致。历史经验表明,民族之间如果相互蔑视、歧视甚至敌视、仇视,或以大压小、以强凌弱,就会导致民族危机,引发民族冲突,造成社会动荡。只有在坚持民族平等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促成各民族间的正常往来,只有接近、了解,才能消除民族歧视、偏见与隔阂,才能创造各民族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和谐局面。当前我国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仍然存在,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是少数民族群众不安定的原因所在,也是少数民族地区不稳定的潜在威胁。必须诚心诚意为少数民族服务,采取一些特殊的政策和措施,使少数民族群众政治上真正享有平等权利、经济生活得到切实改善、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提高,逐步消除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

二、以发展区域经济为核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

邓小平认为:“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3]。观察少数民族地区、衡量民族工作是否取得成效,“主要是看那个地区能不能发展起来”[4],哪个民族地区能够尽快地发展起来,那里的群众才会安居乐业,民族关系才会融洽,说明这里的民族工作搞好了;哪个民族地区不能发展起来,那里的群众生活水平就不能提高,群众的不满情绪就会增多,民族关系就会紧张起来,就说明这里的民族工作还没有做好。“一系列的经济问题不解决,就会出乱子”。[5]

经济是影响民族关系的首要因素。民族地区经济若发展缓慢、长期落后,不仅不能形成自身发展的能力,还将造成区域收入差距过大甚至两极分化,在当前周边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对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和民族关系巩固已形成压力的情况下,这种状况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容易引起少数民族心理失衡,恶化民族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但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仍较落后且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呈扩大趋势。现阶段,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对少数民族区域交通及其它基础设施的投入,消除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加大对少数民族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促进产业层次升级,拓宽经济发展空间;加大教育投入和人才培养的力度,提高每一个民族自身的素质,以缩小东中西部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各民族共同和谐繁荣。

三、以各民族文化和谐共存为重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

文化是密切民族关系的纽带。在《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的讲话中,邓小平把保护、发展和提高民族文化放到了与民族平等、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政治上,中国境内各民族是真正平等的;在经济上,他们的生活会得到改善;在文化上也会得到提高。所谓文化,主要是指他们本民族的文化。”[6]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和他们的文化有密切联系,要“实行宗教自由,保护喇嘛寺庙,尊重西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7]“对于宗教,不能用行政命令的办法;但宗教方面也不能搞狂热,否则同社会主义,同人民的利益相违背。”[8]

众所周知,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若民族间有文化交流与认同,那民族间的差异就会被认同感、和谐感所淡化而相近相亲。相反,若民族间不能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彼此的文化,民族间隔阂的状态就很难打破。我国各民族文化绚丽多彩,他们都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然而,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各民族群众联系和交流增多,在民族文化得到融合和发展的同时,不同文化、不同观念之间产生的冲突和矛盾也时有发生。在实际工作中,要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对珍贵、濒临灭绝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加以抢救、发掘和整理;正确开发、传递少数民族文化;加强各民族之间的社会交往及文化互动;促成区域文化复杂性互动的平衡,在差异中求和谐,在多样中求统一,使中华各民族文化形成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存共荣的生动局面,筑牢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从而在根本上调和、融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四、以各民族间的真诚互助为手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

民族之间团结、互助,是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保证。立足于我国民族隔阂历史实际,邓小平提出了“两个离不开”思想,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我们要争取整个中华民族大团结”,[9]反对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立足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水平起点低,实现现代化困难多的现实,邓小平又提出了“两个大局”构想,即东部沿海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使之较快地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沿海地区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要给西部地区以积极的支持,带动和帮助西部地区发展起来。“我们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10]

邓小平的“两个离不开”思想和“两个大局”构想从战略高度,深化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缺一不可的共同利益关系,密切了民族之间相互支援、相互帮助,谋求共同利益的依存关系。中国的现实是:汉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繁荣昌盛离不开少数民族的丰富物资和广阔市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汉族的先进文化和人才及资金,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进步也离不开其他少数民族的合作与帮助。当前,受各种因素影响,民族问题还将长期存在且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影响各民族的利益关系和团结。必须从国家统一的全局利益高度去重视民族间的团结互助,在各民族中进行深入、持久地民族团结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营造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和谐氛围;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先天不足与东西部经济优势互补的现实,推动民族之间的诚信合作,实现各民族的互动共进;在全国一盘棋的框架内兼顾

不同民族的利益,充分照顾到少数民族的合理要求,让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消除各民族间的矛盾,使民族关系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良性互动局面。

五、以加强民族民主法制建设为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

法律是规范和调整民族关系的保障。邓小平认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少数民族很高兴”,“少数民族的事应该由他们自己当家,这是他们的政治权利”。[11]“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以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12]八十年代末,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要用法律手段来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利。“要使我们的宪法更加完备、周密、准确,能够切实保证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各级组织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利,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利,要使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证少数民族地区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贯彻和执行党和国家政策自主权。”[13]

良好的民族关系需要公正制度作为载体和维系力量。我国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法》通过对权利、权力、义务、责任和程序等规范要素的合理安排,保障了少数民族群众平等的民主权利和当家作主的权利、充分调动了少数民族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是各民族和睦相处、安居乐业的重要制度保障。然而,必须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法制建设的加强,民族法制建设出现了法规体系不健全、操作性不强、执行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等不适应民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缺憾。因此,必须加强民族法制建设,除了在民族工作中严格遵守国家已颁布的自治法及相关政策外,对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研究、总结,加强相关的立法,保护少数民族经济、政治、文化、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权益,通过立法和法律的实施,使自治法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可监督性,让各民族才智得以发挥、利益受尊重、权利可诉求、竞争有秩序、成果得保护,从而保障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

总之,邓小平为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进行的艰辛探索,为正确解决中国民族问题做出了重要的思想理论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的民族关系理论,对于正确处理民族矛盾、促进各民族和谐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2][4][6]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6-167,562,217,162.

[3][5][10][1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97,297,152,559.

[7]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

[8]邓小平年谱(1975-1997).[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