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组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23:25:07

民间组织

民间组织范文篇1

近年来,我市各类民间组织发展迅速,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在社会结构空间中拓展出前所未有的新领域。中央、省委和杭州市委高度重视民间组织的发展和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民间组织的思想、政治和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监督职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民间组织这一日益壮大的社会力量健康有序、蓬勃向上地发展,已成为民间组织管理工作根本性、战略性的一件大事。为加强我市民间组织党建工作,结合**市实际,经研究,现提出以下要求:

一、统一思想,切实提高对民间组织党建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民间组织党建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工作在民间组织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致使在民间组织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全国一些地方有的民间组织违法乱纪,特别是一些敌对势力企图通过民间组织的渠道,进行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的渗透,与党争夺群众基础、争夺思想阵地,破坏党的执政基础和政权基础,成为一股、反社会主义的敌对势力,组织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江总书记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出现这些问题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民间组织的党建工作薄弱。因此切实加强民间组织的党建工作,保证党对民间组织的政治领导、保证民间组织正确的政治方向,把社会各界人士团结在党的周围,已成为当前基层组织建设刻不容缓的一项任务。可以这么说,如果对这些民间组织引导得好、管理得好,它们对社会的正面发展力就越强;反之,就会对社会带来很强的破坏力。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深刻认识到加强民间组织党建工作是完善党的组织建设、巩固执政地位的需要,是维护社会稳定、增进安定团结的需要,同时也是确保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民间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把民间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内容和规划,按照“民间组织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的要求,切实抓好民间组织党建工作。

二、认清现状,正视民间组织党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目前我市有各类社会团体72个,会员54000余人;民办非企业单位已核准登记12个,待需复查登记的有1000多个。总体上看,我市民间组织的发展是健康的,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我市两个文明建设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市民间组织党的建设工作存在着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党的组织覆盖面不够广;对民间组织中党员的监督不够到位;党员的渗透力、影响力不够明显;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意识不够强等等。究其原因,客观上有党员组织关系不顺、缺乏统一协调的领导机制等因素,主观上存在业务主管部门思想认识尚不到位、观念还比较淡薄,未能切实担负起有关工作职责等原因。

三、分类指导,切实增强民间组织党建工作的有效性

加强民间组织党建工作,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民间组织中去,在促进民间组织更快更好发展的同时,通过民间组织去团结更多的人、组织更多的人,为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而共同奋斗。由于民间组织类型的多样化、实行会员制,绝大部分党员的组织关系不在民间组织,一些专业性、学术性的民间组织,由于本身活动尚不稳定,致使无法建立党的组织。因此,在民间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应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不能搞“一刀切”。按照“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开展党的活动、有利于加强党员管理”的原则,根据民间组织中的党员结构状况,以建立独立支部、党员活动站(或党员活动小组)、选派党的工作员(或联络员)等有效形式进行全面覆盖。

(一)独立建立党支部。主要是针对有常设办事机构,并且专职工作人员中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的民间组织,凡是符合这个条件的都应尽快建立党支部。由业务主管部门的党组织负责民间组织的党组织组建、审批和日常管理工作。业务主管部门在筹备社团过程中,应同时考虑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凡是应当建立党组织的,在递交成立社团的有关申请材料之后,还应递交申报建立党的基层组织的材料,在登记管理机关批准成立社团的同时,由业务主管部门按照有关程序批准成立党支部,使社团核准登记与党支部的建立基本同步。

(二)设立党员活动站(党员活动小组)。对于没有常设机构或专职人员中正式党员不足3人的,由该业务主管部门按党员所属单位在民间组织中设立党员活动站,并建立相应的党员活动小组,党员的组织关系不变,仍隶属于所在单位党组织。各活动站和党小组要经常开展党组织活动,并定期向单位党组织汇报思想、工作情况。

(三)选派党的工作员(联络员)。对于虽有一定数量的党员,但不适合单独建立支部的民间组织,各业务主管部门要选派一名政治素质好、有一定党务工作经验并熟悉民间组织业务知识的党员骨干担任党的工作员(联络员),具体负责联系、指导该民间组织党的建设有关工作,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市委、市政府的有关决定、决议。

(四)建立党员登记制度和定期汇报制度。凡是党员参加民间组织的,一律由业务主管部门党组织登记造册,报市委组织部备案;每个党员要定期向单位党组织汇报参加民间组织活动的情况。各单位党组织要切实履行职责,及时掌握党员参加民间组织的活动情况,使民间组织中的每一个党员真正接受党组织的监督,发挥好作用。

四、加强领导,确保民间组织党建工作顺利开展

民间组织范文篇2

一、我县民间组织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县民间组织发展与管理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从维护机关正常工作秩序和社会稳定出发,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立足规范,积极引导,严格审批,加强监督,确保民间组织坚持正确的方向,维护和推动了社会的和谐发展。截止2005年底,全县共审批登记各类社会团体28家,其中学术性社团3家,行业性社团12家,专业性社团8家,联合性社团5家。民办非企业单位91家,其中卫生类10家,教育类2家,劳动类3家,民政类2家,其它类91家。另外还有农产品销售、农民用水、养猪、红白喜事等一大批已具备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登记资格的民间组织正在积极筹备申办中。近年来我县登记管理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建立建全了双重管理体制,加大查处打击非法和违法民间组织工作力度,宣传强化了监管工作,较好地推动了民间组织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目前民间组织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发展总趋势来看,民间组织党建工作滞后于民间组织本身的发展速度,以我县民间组织发展为例,存在许多原于思想认识、管理体制,理论探讨、舆论宣传,工作实践等问题需要引起各级党委进一步重视和认真解决。

(一)普遍存在思想认识不够清晰

近年来,虽然民间组织的发展越来越快,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但一些部门和民间组织本身对加强民间组织中党的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存在认识上的种种误区,归纳起来主要有五种不正确的认识:一是认为多余。这主要是部分社团法人是业务主管单位负责人兼任的,且会员又多半是各部门干部或职工,所以认为在民间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没有必要,是多此一举。认为没有党组织一样开展活动,一样为社会作贡献。有的负责人认为民间组织有自己的宗旨任务和章程规定,能搞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至于党的建设,要不要搞无所谓。二是认为无用。调查中,一些民间组织认为抓党建,会影响抓项目发展自己。目前在民间组织中不少人只关心自身生存发展,而不关心政治进步,对政治欲望比较淡薄,认为入党没有用。特别是一些民办行业类、非营利性民间组织负责人认为追求政治进步对个人发展没有多大益处,不实惠,甚至主张不谈政治,多干实事。三是消极悲观。一些会员过于追求经济利益,不思政治,对前途和形式悲观失望。认为现阶段党组织在民间组织中地位不高、作用不大,身边的党员又没有先进性,个人觉得没有归属感,一些离退休兼职的党员不愿意将自己的组织关系交给民间组织,而原单位又没有通知其参加学习活动,多数党员会员处在“66师和68师”结合部的两不管地带,少数外来党员会员不愿意暴露身份,违纪违规不受约束,成了“自由党员”,“无名党员”长期游离于党组织之外,失去了组织监督管理。加上现行党内一些腐败现象时有发生,行业不正之风滋生蔓延,使一些党员特别是下岗失业,生活困难的党员,回乡退伍军人党员以及实行货币安置后自谋职业的城市复转军人党员,对党失去了信心,产生悲观情绪,甚至牢骚满腹。调查发现,个别复转军人党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后,脱离党组织,长期过不上组织生活,有的甚至5—6年找不到交党费的地方,对理想信念产生了动摇和失望感。四是为难情绪。部分民间组织党员有一定觉悟,也有党性观念,但对抓党建工作有畏难情绪。认为多部分民间组织成员具有分散性,社会性等特点,涉及面宽,情况复杂,在其中开展党建工作没有现成模式和统一规定,担心抓不好,抓不出成效,因而持一种消极观望思想和为难情绪。五是认为冲谈了民间组织的活动内容。一些非营利性民间组织有抓党建活动的愿望,但担心冲谈了业务,认为在民间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与民间组织依法独立自主活动的要求和权利相冲突,相违背,怕党建工作冲淡了民间组织的业务活动,会限制协会手脚,给民间组织自身发展和行为带来约束,甚至怕形成制肘和障碍。

(二)作用发挥的不够明显

由于大部分民间组织没有建立党组织和党组织关系没的理顺等多种原因,一些无职党员长期游离于党组织之外,根本谈不上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一方面少数流动党员不愿暴露党员身份,成了“自由党员”,“地下党员”和“无名党员”,有的甚至不讲职业道德,不讲党性原则,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惜损害国家和他人利益,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另一方面由于没有组织引导和指导,缺乏政治学习,他们不知道如何发挥作用。找不到发挥作用与业务工作的着力点和结合点。再一方面一些党员、自主创业、领办实体等能发挥作用,却受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限制。如部分复转军人党员在发挥作用的时候,不仅受到自己的时间、精力的限制,还要受到单位、社会外部环境的限制,做好事不被人理解,甚至遭遇到冷嘲热讽等等。

民间组织范文篇3

本文作者:佟玉权邓光玉工作单位:大连海事大学管理学院

民间组织在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一)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要有效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然而也要看到,根置于乡村特定环境下的各种农村民间文化组织与当地自然、文化环境融为一体,组织成员多由社区居民民主自愿产生,他们更熟悉乡村情况,又有着丰富的地方知识和工作经验,在民众中有较高的威望和较强的号召力,其组织工作更容易吸引民众的广泛参与。因此,必须尽可能发挥农村民间组织作用,使其成为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组织者,成为遗产保护工作中政府主导作用的有力补充。高度社会化,特别是充分发挥各种民间组织的作用,是许多发达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意大利,与文化遗产保护有关的民间文化组织很多,像“我们的意大利”、“意大利艺术品自愿保护者协会”、“意大利古宅协会”、“意大利古环境协会”等则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3]英国的“国民信托”组织人数达到了250多万人,管理着2700多处文化遗产,而其中开放经营的达到500多处。[4]我们的近邻日本,从繁华的大城市到偏僻的乡镇,几乎都建立有保护各地方文化遗产的民间社团组织,像“狮子舞保护协会”、“花祭保存会”、“田乐保护协会”等等。[5]近些年,受市场开发影响,我国一些传统文化积淀比较深厚,特别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形成一定规模的村镇也开始自发地组织了不同形式的民间组织。如,河北邯郸县河沙镇南街村的南街书画社,集书法、绘画、摄影、雕刻等为一体,自1995年成立后,许多村民踊跃加入,他们在这里写写画画,交流切磋,一大批民间“书画专家”脱颖而出。[6]还有,在云南师宗县,近年活跃着数十个、从业人员达3000余人、每年演出1.6万余场的各种民间文化演出团体。它们以乡村为舞台、以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以农村事为蓝本,用通俗易懂的手法,即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也通过这种形式促进了优秀民间文化的保护与传承。[7](二)文化遗产原真性保护的促进者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世界遗产公约实施行动指南》(1997)要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至少应具有《世界遗产公约》所说的突出的普遍价值中的一项标准以及真实性标准。”原真性保护是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要求,也是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的基础和前提。然而,我国政府主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工作性质上基本上属于一种“行政意愿”,其组织措施经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性”、“大众性”形成矛盾或偏差。而作为地方文化精英的集合体,民间文化组织成员长期置身于当地文化生态之中,耳濡目染,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理解更为深刻,他们所具有的丰富的传统知识和经验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保护和有效避免“民俗”演化为“官俗”的重要保障。同时,农村民间文化组织成员大都是中老年人,他们对那些祖先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情有独钟,有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时间充沛,甚至不计报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有和传承中自娱自乐,这些成员在保护当地文化中的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也使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保护成为可能。(三)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中社区利益的维护者许多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具有价值突出、原真性和不可再生性等文化遗产的一般特点外,也是一种现代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是一种“活着的”遗产类型。实践证明,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生产性保护,通过引入市场机制,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是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或产业化发展的产业链中,农民经常处于生产等基础环节,即处于产业链的低级阶段,加上农户的分散,势单力薄,很难形成强有力的组织力量。实践也证明,在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维权事例中,缺少的最重要一环是权利主体的代表。因此,要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中有效维护社区农民的根本利益,就应当努力寻找利益相关人的代表,使分散农户能够组织起来。云南纳西族东巴纸资源共管协会的建立就是一个突出的事例。[8]纳西族的东巴纸是用高原上特有的植物,经祖传工艺制成的古老纸张。东巴纸成为古代纳西人书写重要的契约及东巴经文的载体,承担着传承纳西文明的重任,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近些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东巴纸被开发为旅游纪念品,或作为东巴画的绘画纸张。由于受市场需求拉动,加上一些人的利欲熏心,本该为东巴及老艺人所掌握的,其传承受多种限制的这种独特工艺,开始被大量模仿。各种打着“原生态”东巴纸旗号的旅游纪念品充斥于景区,严重侵害了东巴纸传统工艺持有者的权益。2006年9月,有关方面组织成立了东巴造纸传统资源共管协会,作为一个会员制的非营利性民间组织,能够代表纳西族东巴造纸人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开拓东巴纸市场。(四)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者公共产品及其服务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了它们的供给需要政府的行政手段的介入,需要有各级政府的资金投入。但是政府提供农村公共服务的能力总是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约,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公共文化服务严重不足,农村文化生活单调匮乏。一些已有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如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也因经费不足,大多处在荒废的境况下。尽管近些年有关部门积极推动文化下乡活动,但仍无法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特别是能为他们所喜闻乐见并可直接参与的文化活动甚为稀少。民间组织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可以向社会提供众多服务,承担一些政府部门不该做或做不好,企业做却未必有效的社会事务。”[9]农村民间文化组织多是由广大农民自发组织起来,并以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而形成的非正式组织。这些组织或者是传统乡村社会流传下来的各种民俗文化类民间组织,如民间社火、庙会、灯会、花会、戏会等,或者经农民自愿,以地方文化资源为依托,适应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而组织的各种文化类社会团体,如上文所提到的丽江东巴纸传统资源共管协会等。这些民间文化组织所提供的产品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性,可极大地促进社区农民参与,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增进民间交流和感情交往,满足农民精神需求。这些社会文化类公共服务不同于单纯依靠政府所提供的如农村基础教育、卫生防疫、社会保障等纯粹公共产品,这些服务更具有多样性、地方性、灵活性等特点,它们可最大限度地弥补政府在该领域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而且,这些由民间文化组织所提供的文化产品,本身就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者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联,通过公共文化活动的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才得以“活态传承”。

有效发挥农村民间文化组织作用的对策建议

(一)提供组织制度保障总体看,目前我国的民间组织还存在着发育不足、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均衡以及社会公信力和服务社会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截止2011年6月,全国依法登记的民间组织有44.8万个。按人均算,我国平均每3000人拥有一个民间组织,而这一数字的横向比较,日本是400人、美国不到200人、英国则为100人。鼓励支持农村各种民间组织的发展,发挥它们在组织引领农民致富、反映农村民众诉求、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是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应该看到,近些年,为发展农村经济,各种专业经济协会开始得到了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2003年民政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培育发展和登记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简化了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登记的条件和程序,并通过宣传和典型示范等形式支持其健康发展。然而,相比各种专业经济协会,农村的各种民间文化组织的建立和运作遇到了许多困难,《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所规定的主管部门挂靠以及民间组织登记所需要固定办公场所、工作人员、注册资金等规定,对于农村民间文化组织来说可谓是门槛不低。为保证农村民间文化组织能够在一个稳固的和有灵活性的组织框架下开展活动,有关民间组织管理的法律法规应该进一步修订,特别是就如何发挥它们在保护和传承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独特作用,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应得到确认和体现。同时,各省、市制订的地方相关法规也要做出明确规定,使民间文化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依法降低农村民间文化组织的登记准入标准,积极试点和推广民间社会组织综合配套改革,把更多民间组织纳入到合法范围内,变数量控制型管理为规范服务型管理,以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及社会管理工作变得更为完备、更为科学。(二)给予经费及政策支持农村民间文化组织发展中的最直接的问题是经费短缺,组织开展各项文化活动没有资金保障。在民间组织发展较好的西方发达国家,民间组织经费来源渠道非常广泛,除了政府的常规性拨款和一些专项资助外,各种基金会、企业资助、社会捐款以及民间组织的专业活动收入等都是民间文化组织的重要经费来源。[10]目前我国农村的各种民间文化组织还是弱势群体,它们既不同于城市行业协会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也不同于各种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有着直接的经济利益和经费来源。特别是受各种认识偏见影响,那些根植于民间社会,有着良好群众基础,为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活动经常被排除在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外,得不到有力的帮助。有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的乡间艺人因难以享受公共文化政策特别是公共财政政策的支持,成为“边缘文化群体”,其生存境况岌岌可危。[11]鉴于此,建议政府部门拨出专款鼓励支持农村民间文化组织的发展,除了在制度规定上降低其准入门槛外,要为各种农村民间文化组织的成立提供一定的启动资金及一定额度的贴息贷款;鼓励民间文化组织开展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习活动,对于其组织的非营利性活动或公益性活动在经费、活动场地、人员、宣传推广等方面给予有力的帮助;政府的各种公关活动场合也要努力为地方民间文化团体创造各种展演的机会或优先购买其文化产品,促进民间组织不断走入市场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政府不仅要鼓励城市文化下乡,也要为乡村文化进城创造条件,在城乡文化统筹中积极发挥农村民间组织的作用。除此以外,还应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通过制定减免税收等各类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其他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或捐助农村民间文化组织及其所从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三)注意发挥农村文化精英作用农村的文化精英是长期在乡村民间文化土壤中生长起来的骨干力量,是民间文化集体记忆的突出代表。这些土生土长的农村文化精英们谙熟地方文化并有着一定的技艺专长,他们体察乡村民情,在群众中有着较高的威信和凝聚力,善于团结和组织广大农村社区民众参与各项文化活动,成为地方乡土文化的传播者,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做出独特贡献。我国农村各类民间文化组织尚处于建立、起步阶段,及时发现、培养和有效发挥农村文化精英在文化遗产保护的组织管理和榜样示范上的作用非常必要。有关部门要将对农村文化精英的选拔培养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创造条件发挥他们的作用。可以通过举办村头文化、田间文化、庭院文化、社区文化活动,挖掘和培养在器乐演奏、音乐舞蹈、戏曲、说唱、书法绘画、摄影等各方面的文化精英及文艺业余爱好者,建立起由乡村文化干部、退休乡村干部教师、各类手艺人及其他各类农村文化能人和业余爱好者所组成的文化骨干队伍。政府的文化部门要经常组织文化座谈会、汇报会和各种文化竞赛活动等进行文化交流切磋,有计划地开展相关业务知识、传统文化知识、经济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学习,选派优秀的文化精英到其他地区或国家学习考察,使他们能够吸收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新思想、新经验、新技术和新观念。(四)正确引导与科学规范农村的民间文化组织尽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它们绝不可能替代政府部门而包揽整个工作,相反,其积极性和独特优势的充分发挥,是以政府部门的热情支持和正确引导为前提的。[12]应该看到,农村的民间文化组织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可能诱发一些不健康文化,甚至出现参与群体性事件、扰乱社会秩序、以社团名义疯狂敛财、违法乱纪等情况,这些都与民间组织的宗旨背道而驰,政府必须加以正确引导、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管,而不能放任自流,从一个极端滑入另一个极端。既要对农村的民间信仰及其习俗给予必要的宽容并支持文化社团的传承活动,又要积极借鉴汲取人类文明成果,坚持文化的创新精神,积极引导民间文化组织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时,还要看到,农村的许多民间文化组织仍然处于松散型、临时性的非正式状态,组织成员大都缺乏组织管理知识和经验,法律意识淡薄,组织内部少有相关规章制度,由管理混乱而引发的各种纠纷和事故也时常发生,其稳定与规范运作还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加以引导,给予帮助,使它们能尽快地成熟起来。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性”、大众性和传承性都决定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上,政府是主导,民间社会是主体,民间文化组织则作为民间社会保护主体中的中坚力量。农村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集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已使这些弥足珍贵的民族文化财富处于急剧消亡的境地,最大限度地发挥民间文化组织的独特作用已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只有通过改进传统文化演进的内生机制,培育和壮大广域覆盖的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宗旨的民间文化组织,创造形成各级政府自上而下的制度性保护与全社会自下而上的民间保护有机结合的社会文化环境,才能逐步从根本上扭转文化生态不连续、保护工作难以持续的不利局面,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民间组织范文篇4

一、农村民间组织的主要类型

农村民间组织有多种类型。从我市农村民间组织发展现状来看,主要表现有五种类型:①经济合作组织,主要是各种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经济联合体等。这类组织是农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依照自愿、互利原则组成的。如文化合作社、柑橘协会等。②权益维护组织,主要是以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宗旨的各种自发组织。如打工农民维权协会等。③社会服务组织,主要是乡村社区居民为提高自身福利而形成的公益性、互益性组织,如老年协会、扶贫协会等。④宗教组织。近些年,农村宗教组织发展很快。绝大部分的宗教组织除了宗教活动外,都提供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⑤宗族组织,其活动的基本方式是修族谱、立宗祠、祭先祖等,现在已开始正式进入农村公共权力体系。目前除部分农村民间组织的产权结构和内部组织机制比较健全,相当多的农村民间组织的组建和发展在制度上还存在问题,甚至都没有正式的注册登记。

二、农村民间组织的财务特点

农村民间组织类型的多样性和民间组织的特征,使得农村民间组织的财务管理有其自身特点。

1、资金来源渠道呈现多样性。农村民间组织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提供的支持、核心会员上交、会员会费、业主赞助、经营活动收入等。如农村合作经济性组织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其经营活动的服务收入;其他农村民间组织如农村社会服务性组织、农村社会维权性组织收入的主要来源则是政府提供的支持、核心会员上交、会员集资、会费等。这与企业日常资金来源是通过销售产品提供服务从顾客那里获取的收入不同,企业如果产品滞销、入不敷出,将导致企业破产,民间组织则不完全依靠从接受服务的成员那里获取服务收入来维持其生存和发展,使得接受服务的成员与其向组织提供资源的多少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

2、所有权归属于民间组织。农村民间组织出资者不享有组织的所有权,出资者向组织投入资源不取得经济回报,收支结余也不向出资者分配,一旦进行清算,其清算后的剩余财产按规定应继续用于相关公益事业,也不会向出资者分配。这与企业股东投资创办企业,拥有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不同,民间组织的所有权归属于民间组织本身,出资者实际上既不享有组织的经营管理权,也不享有财产收益权和归属权。

3、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民间组织作为独立于政府与企业之外的社会组织,它的活动目标是追求社会公益性,提供的是社会公众服务效率最大化而不是自身利润最大化,这在农村社会服务性组织、农村社会维权性组织中表现的尤为充分。当然,民间组织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并不表示民间组织不能营利,民间组织主要从事社会公益活动,必然也需要以自己的收入为其提供财务支持,用于社会公益的各项支出。

4、组织的效率指标与效益指标。民间组织为提高管理效率,同样需要进行财务分析,其绩效评价同样需要效益和成本等财务指标,这可以直接映射组织治理的高效率与低成本。高效率和低成本能直接体现出民间组织的治理能力。但是,民间组织绩效评价范围较之企业财务评价要广泛得多,需更多地考虑到组织使命因素,同时还要把组织成员的成长、组织的创新、组织服务的品质等非财务指标作为衡量民间组织绩效的手段。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民间组织绩效评价指标中,非财务指标的权重要大于财务指标。

三、农村民间组织财务管理现状及原因分析

据调查分析,由于我市农村民间组织多属发展初期,在组织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1.缺乏配套的民间组织政策法规。从整体上看,现行的民间组织法规体系严重缺乏实效,影响到民间组织的产生、发展、运行的法制化。农村民间组织中除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有部分在社团登记或工商登记外,农村权益维护组织、农村社会服务组织等基本上都没有正式注册登记,有些甚至没有得到政府承认。这将无法使农村民间组织按照市场化原则推进改革和发展,转换机制,建立完整的法人治理结构,按照”自主、自立、自治”要求规范运作,同时也不利于农村民间组织内部的制度建设,构建完善的财务核算和财务监督体系。

2、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农村民间组织不同于其他企事业单位,其业务量小,规模小,工作无法细分,组织内部财务体系单一。许多经营管理者缺乏必要的财务管理知识、缺少对组织财务管理的关注,不重视会计制度建设,内部监督制度不健全。有的组织是会计出纳一人兼,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有的组织虽建有规章制度,但不落实、不考核,形同虚设,组织内经济活动及会计工作本身均处于监督无力状态,致使会计信息失真,财务监管失效,长此以往,很容易出现问题,直接影响农村民间组织的建设和发展。

3、会计人员素质较低。由于农村民间组织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因而产生出要不要财务人员无所谓的观念,会计核算采用流水账,财务人员往往是“兼职”或“半路改行”,加之没有进行有效的上岗培训和继续教育,缺乏基本的财务、会计知识,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与实际要求差距较大。会计人员的监督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职业风险意识,在财务管理中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4.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农村民间组织属于民间非营利性组织,会计核算适用于财政部新出台的《民间非营利性组织会计制度》。但由于农村民间组织管理者的认识水平和会计人员的素质较低,很多没有按新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对于会计科目设置及会计处理存在很大随意性。没有合理的财务处理程序,无财务收支计划,甚至不能做到专款专用。一些组织的此外工作达不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不能定期进行财产清理,凭证报表等会计档案不能按规定装订成册,甚至许多组织的财务是一笔“糊涂账”。

5、内部管理者责任不明确。农村民间组织的管理者不拥有农村民间组织的全部资产,却对资产进行管理,掌握着组织的经营决策权和结余分配权。他们的利益可能会与出资者的利益不一致,并发生冲突。由于出资者不能对内部人员的行为实施有效的控制,又缺乏其他的监督约束机制,民间组织财产成了少数管理者可以任意支配的“私有财产”,收入多少不明,钱的来龙去脉不清,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事件时有发生,造成组织资产严重流失。

6.外部财务监督失效。农村民间组织作为非营利性组织,其收入来源主要是提供服务收入、会费收入及捐赠收入。这些收入特性,导致外部财务监管缺失。因其不属于政府职能部门,所以政府对其监督缺乏力度;又不属市场经济部门,不受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强制性社会审计。同时我国又缺少民间组织评估机制及公众监督机制。缺乏评估机制,使得民间组织难以正确的认识自我,对自己的缺陷不能及时修正。对公众而言,除慈善组织外,普遍没有向社会公开组织财务信息的习惯,这种封闭自我的意识带来的直接影响是社会对民间组织的“公信度”不高。

四、完善农村民间组织财务管理对策思考

农村民间组织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也是已经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的有生力量。而财务管理是否科学规范,直接关系到农村民间组织能否健康发展。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和研究完善农村民间组织财务管理问题。

1、尽快完善民间组织的政策法规体系。政府应借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立法经验,尽快制订民间组织法及相应的社团法、民办非企业单位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在立法时要考虑到农村民间组织的实际情况,就农村民间组织的登记管理作出特殊规定。在国家未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之前,地方政府可制定单行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解决农村民间组织发展和登记管理依据不足的问题。

2、明确农村民间组织法人的会计主体地位。明确会计责任主体,法人要对报表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法人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单位法人作为会计责任主体,必须懂管理、懂业务、懂财务、懂会计,熟悉有关经济法规。

3、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作为民间组织会计人员要提高自身素质,学习掌握《会计法》、《农村民间组织会计制度》、《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相关财经法规,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综合能力。各级财政部门应通过举办相关专项业务培训或采用继续教育等形式,组织好法规制度的培训工作,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4.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是强化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要严格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建立健全组织的会计制度、出纳制度、财务审批制度、财务监督制度等;对农村民间组织的收支活动,应配备专职财务人员进行核算,并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印章管理制度等;建立健全专职或兼职会计人员行为准则的职业道德规范,使会计人员言行有章可循,制度得到落实。

5、建立符合制度要求的会计核算体系。2004年8月,财政部颁布了《民间非营利性组织会计制度》,该制度填补了我国民间组织会计制度上的空白,统一了民间非盈利性组织会计核算标准,规范了民间非营利性组织会计行为。各级政府财政、民政部门要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组织会计人员和法人认真学习制度,全面掌握制度各项规定和具体办法。严格按照制度规定设置会计科目,进行会计核算。全面真实反映农村民间组织的资产状况、负债水平、资金使用情况及其效果,提高组织内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没有条件的组织,可以委托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记账。

民间组织范文篇5

近年来,为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民间组织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依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的规定,各业务主管单位与登记管理机关积极配合,在明确登记管理机关与业务主管单位的管理职责、相互协调、建立和完善民间组织的双重管理体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最近一段时间,我厅在办理登记审核、年度检查和执法监督过程中,发现部分民间组织在申请办理过程中涉及与业务主管单位的前置性审批方面,遇到一些突出问题,影响了登记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为进一步加强民间组织管理工作,改善和加强民间组织的登记管理,推动全省性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现就民间组织登记管理工作中有关业务主管单位的相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全省性民间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

依据国务院颁布的现行法规和有关文件规定,民间组织登记管理机关,是指国务院民政部门和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民间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是指与其行业、学科或者业务范围直接相关的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包括党务部门),以及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授权的组织。

在我省,全省性社会团体的业务主管单位,是指(一)省政府组成厅局、省政府直属机构、省政府办事机构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相应部门和机构。(二)省委各工作部门、代管单位及县级以上党委的相应部门和单位。(三)省人大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高级人民法院、省检察院及县级以上上述相应部门。(四)经省委、省政府或县级以上党委、政府授权作为社会团体业务主管单位的组织。

我省曾授权下列组织为省属社会团体的业务主管单位:*省社会科学院,*省科学院、*省农林科学院、*省委党校、*省总工会、共青团*省委、*省妇女联合会、*省作家协会、*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省归国华侨联合会、*省科学技术协会、*省残疾人联合会、*省工业经济联合会。

全省性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业务主管单位,是指省政府有关部门或经省政府授权的组织。省政府有关部门是指对民办非企业单位所属行业及业务范围的管辖。目前省政府未授权其他组织做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业务主管单位。

全省性基金会的业务主管单位,是指省政府有关部门或省政府授权的组织。省政府有关部门是指对基金会所属行业及业务范围的管辖。目前省政府也未授权其他组织做基金会的业务主管单位。全省性基金会只限省本级办理。

二、进一步明确业务主管单位的管理职责

依据《社会团体管理条例》和有关规定,业务主管单位应履行下列监督管理职责:

(一)负责社会团体筹备申请、成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和年度检查的初审。

(二)负责社会团体人事安排及按程序审查报批工作。

(三)负责社团的思想政治工作、党的组织建设和党员的教育管理。

(四)监督、检查社会团体的财务、对外交往、国内、外境外捐赠资助等活动;对其各种业务活动进行指导。

(五)负责协助登记管理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查处社会团体的违法行为。

(六)会同有关机关指导社会团体的清算事宜。

依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有关规定,业务主管单位应履行下列监督管理职责:

(一)负责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变更、注销登记前的审查。

(二)监督、指导民办非企业单位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按照章程开展活动。

(三)负责民办非企业单位年度检查的初审。

(四)协助登记管理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查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违法行为。

(五)会同有关机关指导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清算事宜。

依据《基金会管理条例》和有关规定,基金会业务主管单位应履行下列监督管理职责:

(一)指导、监督基金会、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依据法律和章程开展公益活动。

(二)负责基金会、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年度检查的初审。

(三)配合登记管理机关、其他执法部门查处基金会、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的违法行为。

三、主动协调、积极配合,切实加强民间组织管理工作

为进一步明确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的管理职责,建立和完善民间组织双重管理体制,更好的发挥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保证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我们要做到主动协调、积极配合,切实加强民间组织管理工作。

(一)业务主管单位应对同意设立的民间组织出具审查批准文件。依据相关条例的规定,业务主管单位对申请筹备成立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组织,经审查同意后应出具批准文件。

一是批准文件的内容要完整。依照有关规定,对民间组织的名称、成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拟任主要负责人的政治情况、经费来源是否合法、允许开展的业务范围、活动场所、活动方式等应进行认真审核。同意作出前置性批准文件。

二是出具的批准文件应统一规范。要求是本部门下发的带文号的红头文件,需注明:“经审核,该组织是否具备成立省级社团、省级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的资格,是否同意做其业务主管单位。”对省级民办非企业单位批准文件中应含有本行业领域颁发的《执业许可证书》。

三是对于登记事项、备案事项需要变更和修改章程的也要由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出具是否同意的批准文件。

(二)严肃认真的组织对民间组织年度检查前的审核。各业务主管单位要对本单位所管辖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监督,依照《社会团体年度检查暂行办法》第十一条、《民办非企业单位年度检查办法》第八条、《基金会年度检查办法》第七条的规定,对发现的问题要有针对性的提出处理意见并监督其改正。对不接受年检或有其它违法违纪行为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处罚有关规定提出处理意见报登记管理机关并协助予以处理。对应参检的民间组织符合条件且初审合格的,报送我厅参加年检。

(三)建立民间组织查处机制和应急管理机制,对民间组织中突发的重大事故,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报告,及时与登记管理机关取得联系,加强应急处理能力,减少社会负面影响,维护社会稳定。

民间组织范文篇6

一、充分认识加强社区民间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党的十七大对进一步发展基层民主、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培育发展社区民间组织,已成为社区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社区民间组织具有民间性、志愿性、群众性的特点,在完善社区自治、加强社区管理、提升社区服务的水平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社区民间组织建设,有利于扩大居民参与,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社区群众的民主意识;有利于深化社区服务,进一步实现社区服务社会化;有利于提高社区群众文明素质,提高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水平;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促进行政功能与社区自治功能有效对接和良性互动;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各单位、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社区民间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强社会建设的大局出发,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抓出实效,实现社区民间组织建设的新发展、新突破。

二、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推进整体发展

1、突出重点,全面发展。目前,各街道兴趣爱好型社区民间组织,如社区合唱团、秧歌队、协会等迅猛发展,已成为我区社区民间组织的主体。为适应社会建设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各街道、社区要在积极扶持兴趣爱好型社区民间组织的基础上,坚持从居民需要出发,重点培育和扶持矛盾调解、社区矫正、流动人口管理、文明养犬、车管会等管理型和社区教育、劳动就业、居家养老、助残、便民利民等服务型社区民间组织,为广大群众参与社区事务,实现社区民主自治功能搭建平台,促进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进一步完善社区自治。

2、丰富内容,做实服务型社区民间组织。积极开发社区服务项目,搭建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社区民间组织的服务优势,为特殊人群提供居家养老、助残、劳动就业等服务。建立服务规范、服务公约、回访制度和评估机制,提高社区民间组织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广泛发动社区志愿者,开展居家养老、便民利民等服务,使志愿服务延伸到社区。

3、加强指导,做强管理型社区民间组织。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对社区民间组织骨干的法律、心理学、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社区民间组织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对社区事务中可以由居民以民间组织形式进行自我管理的事务交由社区民间组织进行管理,扩大社区民主管理,引导社区民间组织参与社区事务。通过召开听证会、举办社区论坛等形式,积极吸纳社区民间组织参与,广泛听取有关意见,拓宽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渠道和途径,实现社区民间组织的自我管理。

4、扩大参与,规范兴趣爱好型社区民间组织。在满足广大社区居民对文化、艺术、体育等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托民间组织活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和繁荣先进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培养社区群众文明素质,营造文明祥和的社区文化氛围。对居民确有需求的兴趣爱好型社区民间组织,在扶持和培育的同时,要对其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时间进行规范和监督。

三、健全机制,增强活力,提升发展水平

1、建立运行机制。完善登记备案工作流程,规范备案管理。建立健全社区民间组织骨干的选拔、培养机制,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社区民间组织对居民群众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政府有关部门和街道、社区居委会要支持和保障社区民间组织独立开展活动,健全培育、引导、服务、管理、监督的机制,提高社区民间组织建设的水平。

2、完善自律机制。在加大服务、监督力度的同时,引导社区民间组织建立健全内部章程、人员管理制度和活动规则等自我管理机制,以自律和诚信为标准,规范社区民间组织人员的行为,培养服从组织意识,改变人员松散状态,提高在社区的公信度。

3、健全激励机制。根据社区民间组织的不同类型,开展活动的情况以及对和谐社区建设的贡献,对诚信守法、自律严格、作用突出的社区民间组织进行奖励,宣传社区民间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成果,提高其在社区的知名度。

四、落实措施,强化保障,促进健康发展

1、加强领导,把握方向。加强党对社区民间组织的领导,通过为社区民间组织提供各种服务,达到促进发展、把握方向的目的。社区党组织要发挥党员、积极分子在社区民间组织中骨干、引导作用,把党的主张、要求宣传到群众之中,保证社区民间组织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开展活动,把握发展方向,实现社区民间组织活动内容新、服务项目实、管理有特色的目标。

民间组织范文篇7

一、民间组织在开展活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民间组织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在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组织内部腐败、行内恶性竞争等等。有些民间组织尽管意识到自律的重要性,但感到力不从心,尚没有实际行动;在已开展自律的组织中,大多只停留在文字上,缺乏实际的约束力;有些民间组织在自律方面取得一些效果,但也主要表现在组织内部上,且约束力极为有限,难以有较大的社会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间组织遵纪守法意识不强,有法不依、无法可依现象较为普遍。一些民间组织,不遵守国家法律规定,擅自开展违法违规或违反章程规定的活动,扰乱了经济和社会秩序,也影响了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另外,我国关于民间组织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目前只有国务院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民政部出台的《取缔非法民间组织暂行办法》、《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暂行办法》和民政部与其他部门联合下发的规范性文件等,总体上层次不高,数量少,不配套,可操作性不强,还没有专门的、全面的、严谨的关于民间组织管理的《民间组织法》,使得民间组织的设立、性质、地位、作用及职能等没有完全明确、规范,缺乏行业自律环境。同时在人员编制、职称、评定、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税收减免等方面也没有相配套的法规与政策,使多数民间组织的队伍不稳定,人员和知识结构老化,缺少应有的活力与作用。

(二)内部制度不完善,尚未实现自我治理。由于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阶段,对民间组织的理解相对滞后,鼓励和维系民间组织健康发展的行为规范和社会机制尚未形成。有些民间组织规章制度不完善,组织机构不健全,或虽有制度,比如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制度等,但由于专职人员过少、财力不足等原因,都不能有效落实;有些民间组织缺少主动性、创造性的工作精神和服务意识,往往行政依附性强,等、靠、要思想严重,致使没有成文章程,只有不规范的口头规定;有些虽有章程,但不能独立实施,组织功能、协调功能都与市场经济和国际惯例的要求相差甚远,自我治理只能停留在口号上。

(三)问责与绩效评估体系未形成。在社会转型变革时期,民间组织作为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具有动员公众积极参与等社会功能和公正透明、高效率等特性。而实际上,民间组织存在于现实社会中,并非一片净土,可以说,在民间组织产生、发展的同时,即包含民间组织内在固有的不足。一方面民间组织无法形成规范和统一的问责机制。民间组织有着大量的来自社会的捐赠、资助,但因为管理不规范,自我约束不够,出现了腐败等违法违规行为。另一方面民间组织没有形成合理的绩效评估机制。事实上,我国民间组织发展的历史不长,从决策机制上预防腐败还未提上日程,组织及个人由于争名夺利出现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往往导致了一些腐败行为。对此,中国民间组织促进会理事长黄浩明认为,非营利组织(NGO)缺乏企业所具有的三种责任机制:即个人利益的存在,提高效率的竞争机制和显示企业最终业绩的晴雨表--利润。因此,低效率和腐败在所难免。

(四)官办色彩过浓的“准政府”性民间组织依然存在,民间组织失去了其独立发展的条件。有些民间组织无论是从章程的制定、高层人事权、日常决策权,还是内部运行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等方面,都缺乏相应的独立性。许多民间组织由政府部门牵头发起,负责人一般由本系统主要领导人担任,工作人员也是所属机关的干部,行政干扰较大,在人、财、物上都没有自主权,在工作和开展活动中也没有自主权,这种过分的依赖性,限制了民间组织日常工作的开展,失去了民间组织作为非政府社会进步力量的民间代表性,脱离社会土壤,延缓了自律机制的形成,对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大打折扣。

(五)民主政治建设不到位,家长制现象较为突出。我国目前的民间组织大多数民主建设比较薄弱。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民间组织内部缺乏民主管理机制,领导人包括会长、理事长、秘书长等一般由主管单位提名,民主选举只是走走形式。理事长形同虚设,许多理事既不参与组织的日常事务管理,也不参与重大事务的决策,这完全违背了组建组织的初衷。章程中规定的会员权利和义务只是“官样文章”,没有实际意义。其次,民间组织受政府管理模式的影响,容易造成高度集权,家长制现象较为突出,许多事情领导者一人“说了算”,重大事项并不召开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表决。笔者认为,原因一是机构设置不合理,大量的民间组织缺乏民主决策机制和制度保证;二是领导者思想意识没有转变,有相当多民间组织的领导来自于业务主管部门的任命,“官念”还没有完全转变,在工作理念上,还没有实现以管理为主到以服务为主的转换,更谈不上全面履行服务。

(六)缺乏自觉接受监督意识,公开、透明度不够。大多数民间组织的社会事务不公开,无法衡量其社会效益;民间组织的章程中明确规定必须开展各项服务,但不少民间组织工作不到位,且缺乏监督约束;有些民间组织内部管理不公开,财务制度不完善,不做年度财务审计报告或者虽然做年度审计财务报告,但无严格审计,透明度不高。原因在于:一是缺乏道德和制度上的约束;二是有些为本单位“小金库”创收而设立的民间组织,行政干扰较大,甚至没有独立的财务帐户,单位与民间组织有的经费收支合二为一,财务管理不独立、不透明。

二、民间组织法制化、制度化建设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营造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

民间组织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其发展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民政部李学举部长指出,民间组织的自律必须与较为宽松的法律和社会环境相适应,与本国的道德、文化传统、伦理观念相结合。一般而言,任何自律规范的制定都必须在现有法律的框架内进行,自律条款既不能取代政府法规,也不能违背政府法规。作为一个合法的民间组织,必须遵守当地政府的所有适用法规。制定组织的近期发展目标和长远发展规划,必须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做到“遵纪守法”。从国际民间组织自律的经验可知,越是法制健全、发育健康的国家和地区,自律越有效。芬兰行业自律组织的自主性表现在它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自主地享有应有的权利,开展各种与其宗旨相适应的事业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超越权限而凌驾于其上。日本通过《旅行业法》赋予旅行业协会一定的管理职能,从而使其自律、协调和监督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依法明确政府与行业自律组织之间的职责分工,是行业自律组织高效而有序运作的关键。从某种程度上说法律维护自律者尊严,法律促使民间组织自律。因此,我国必须健全民间组织法律法规体系,抓紧制定民间组织法、民间组织行为规范等,赋予民间组织一定的权威,使民间组织的管理逐步走向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

(二)在现行法律法规框架下,完善组织章程和机构,建立健全内部制度。

邓小平早就指出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认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民间组织必须建立和完善自己的一整套制度体系,形成自律机制,用严格、规范的制度保证各项工作的健康运行。从民间组织的实践效果看,凡是活动正常,社会效益明显,在当地某一领域举足轻重的民间组织,都是内部制度较为完善的组织。

首先,民间组织依法开展活动,必须完善组织章程和机构。以章程为依据,健全组织机构:如权力机构---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执行机构---理事会或董事会,办事机构---秘书处、办公室、财务部、宣传部等。同时,还要在理事会或董事会之外设立监事会,对组织的年度计划、年度财务审计报告和平时的经济活动进行批准、监督。会员单位中的新兴组织,凡是无主管单位的要把工、青、妇组织纳入协会统一管理。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应当建立党的基层组织,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引导和监督等活动。其次,民间组织依法开展活动,必须以章程为核心,建立健全各项内部制度。

第一,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建立民主决策制度。克服行政化倾向,举办民主化民间组织,充分发挥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的作用,以民主协商、协调、公开公正的方式处理内部事务。在行业组织工作带头人的选举上,要严格执行民主办会的原则,让会员自己选举本行业有威信、有知识、善管理、又热心组织工作的同志担任领导职务,从而带出一支高素质的工作队伍。强化办事机构,充分发挥秘书处的参谋作用,形成民主决策程序,建立健全会议制度和通报制度,鼓励成员参与决策并对组织的各项活动监督,重大决策召开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由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决定,避免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遏制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理事会中要扩大执业人员的比重,完善理事会的议事规则,发挥理事会对组织重大问题的决策功能。

第二,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加强资格管理,实施资质认证制,对会员进行资格审查。

资格管理是一项基础性和持久性的工作,它在依法开展活动方面所占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都非常重要。实施好准入和退出制度,有利于保证会员的质量、维护民间组织的纯洁性,树立其良好的外部形象。《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国家机关不可以单独组成或作为单位会员参加社团。因为我国的国家机关是一类特殊的社会组织,其性质、地位和职责是由法律、法规规定的。除了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外,国家机关不应当再有其他的利益和目的,没有必要作为单位会员。另一方面,国家机关如果参加社团,势必造成政社不分、职责不清、职能混淆等问题,影响社团的健康发展。中国共产党是我们国家的执政党,是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核心力量。党的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党的各级组织及其工作部门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参加社团。

第三,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建立健全相应的行规行约,加强同业约束。以维护行业的竞争秩序、确保公平竞争为出发点,加强自律,特别是要建立会议、管理、服务、监督等方面的自律制度,做到以制度规章管人管事管行业。将行业规则与世贸规则接轨,从本行业的发展大计出发,制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并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一些具体的规定,这是保证民间组织依法运作的必要条件。

第四,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根据行业特点,制定从业人员的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各行各业都应有与本行业的社会地位、功能、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每个从业者必须遵守、奉行。特别要制定主要负责人行为规范,对相关人员加以约束,使其自觉遵纪守法,自觉代表整体利益,充分发挥好“领头雁”作用,引导民间组织向法制化迈进。

第五,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制度的透明度是树立民间组织社会公信度的基础,如果没有严格、透明的财务制度,民间组织的廉洁性就无法得到制度上的保证。各民间组织要严格执行财务会计制度,做到收支规范、帐目清楚。收取会费和各项服务性费用要坚持标准合理、公开的原则,并如实开具票据。民间组织的经费及按照国家规定取得的合法收入,应主要用于其章程规定的业务活动,接受的捐赠、资助要严格按照与捐赠人、资助人约定的期限、方式和合法用途使用。应有专人负责财务,制定财务报告,并以适当方式向会员、社会公布有关情况,保证公民及政府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的实现。同时,根据国际惯例,非营利组织(NGO)的财务必须接受有关部门的审计。

(三)在现行法律法规框架下,把奖惩、考核、竞争和诚信有机结合起来,构筑系统科学的运行机制。

首先,把奖惩、考核机制作为促进民间组织依法开展活动的有效手段。建立组织内部通报批评制度和年末评比制度,促进人员自律。

根据章程、自律公约等,监督检查会员行为,对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性检查,把检查与奖惩结合起来。笔者认为,对优秀人员进行奖励,一方面可以提高公众关于该行业对社会贡献的认识;另一方面鼓励更多的业内人士取得相似的业绩。与此同时,对违规会员进行处罚,包括取消资格、降级降誉,以鼓励和鞭策会员之间相互监督、互相制约,维护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

其次,建立激励机制,制定竞争规则,提高民间组织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激励机制的基本内容包括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工作业绩等,竞争规则是指绩效评估、公信度调查、奖惩标准等。

竞争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和作用的充分发挥,只有在有序的竞争中才能完全实现,竞争的目的是促进民间组织持续不断的改进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激励机制是社会的褒奖和激励,即社会根据经济运行的需要,建立有关的社会资源分配制度和程序,按行业组织的工作业绩进行资源分配,如满足人财物需求、荣誉鼓励和相关的政策保护等。

再次,加强诚信建设,建立诚信记录和评估制度。诚信建设的好坏是民间组织遵纪守法的必要反映,也是自律工作的自然延伸。加强组织的诚信建设,促使会员普遍树立“诚信、守法、敬业、自律”和“承诺是金”的理念,营造诚信守约的氛围,建立诚信档案,接受社会查询。实施评估制度,确定评估依据和标准,定期进行评估,以适应社会和工作的变化,增强应变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绩效。

当前,重点要加强公益性强、服务面广、社会影响大的民间组织的信用建设,特别是行业协会、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和教育、卫生、劳动类等民办非企业单位。行业协会和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特别是中介机构行业协会,要制定本行业自律规范和惩戒规则,做好自律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反对行业不正当竞争,维护行业整体利益,在提高行业协会自身信用度的同时,提高行业的整体信用度。教育、卫生、劳动等领域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应信奉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宗旨,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以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向社会提供专业化、高品质、低报酬服务,坚决杜绝不实广告、空头承诺和劣质服务等信用缺失现象。

(四)在现行法律法规框架下,正确处理自律与他律的关系,构筑全方位的监督体系。

民间组织范文篇8

关键词:中国社会转型组织化程度社会组织方式社会转型时期当代中国社会事务社会成员社会运行社会基础

以现代化为基本目标的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内涵很复杂,但可以肯定的是,现代化对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的组织方式有相应的要求。因而,社会转型内在地包含了社会组织方式与管理方式的变革,在社会组织层面上,社会转型就是从传统社会类型单一的组织体系向现代社会类型多样化的组织体系的根本转变。

试图用某种单一类型的组织把所有社会成员及其社会事务控制起来,这是传统社会在组织层面上的主要特征。与之相反,分工发达的现代社会是一个社会组织高度分化的社会,是一个组织类型多样化的社会。与社会分工的发展相适应,只有通过社会组织的分化、多样化才能将社会成员和社会事务有效地组织起来。在政府组织的规模不能无限制地扩大的前提下,民间组织的发展是提高社会成员和社会事务组织化程度的唯一途经。然而,“非政府领域”的组织化程度低,或者说民间组织发育不成熟,正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从我国当代社会转型的视角看,民间组织的发展不只是有利于重塑我国政府组织与企业、社会其他领域的关系,有利于形成政府组织与各类民间组织合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管理体系,也有利于加速改良原有的不良的社会要素和培育新的社会要素。具体来说,民间组织的存在与发展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作用,至少在以下两个大的方面有明显的表现:

一、从社会结构的宏观层面看,在原有的社会要素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不扩大政府组织规模、不增加政府管理成本的约束前提下,民间组织的发展能极大地提高社会整体的组织化程度,形成分工合理的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运行的整体效能。

我国的社会组织总数低,民间组织的比例更低,组织类型和结构单一,这是我国社会转型要克服的主要障碍之一。据近期中国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的有关部门统计,至2004年一季度末,全国共登记社会团体只有14.3万个,全国在民政部门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只有12.4万个。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社会事务复杂多样,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民间组织数量少、能力弱,大量的社会管理事务都要依赖政府组织,这必然会影响政府组织的运行效率,使得大量的公共事务得不到有效的治理。

组织类型和结构单一、社会生产活动的组织方式不合理,与政府组织对“非政府领域”的过度干预有直接关联。政府组织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干预,限制了民间组织的成长与成熟。但是,在民间组织发育不成熟的情况下,政府一旦撤出它曾经控制的那些领域,这些领域内的社会活动就会失控。如是,各种社会力量就要求政府继续干预社会各领域的具体运作。我国各级政府的机构与职能反反复复地增增减减,可以说是与民间组织不发达、不成熟有直接关系。在政府组织以外,没有相应的社会组织能够承担曾经由政府组织来承担的社会职能。社会转型要求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多样化,各类民间组织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能够满足这样的要求。民间组织的成熟发展将会承担政府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而转移出来的一部分经济、社会职能,这一部分职能都是具体的、繁杂的。由民间组织来承担这些经济、社会职能,就使政府从繁杂的微观管理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好宏观管理。宏观调控能力的强化和微观调节功能的转移,可使政府的职能逐步合理化。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事务和社会成员的构成都很复杂、农业人口比例过大、地区差异和阶层差异明显的社会,民间组织的发展可以在现有的政治、法律框架下,有序地形成高度自治的公共治理体系,也可以极大地节约社会管理成本。

近几年,人们开始认识到民间组织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了实现政府职能与社会职能的分离,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扶持民间组织,鼓励其发展。首先从立法上加强对民间组织的管理,规范民间组织的运作。国务院于1998年年底正式实施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这标志着我国民间组织管理工作进一步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其次,提供各种税制、投资等方面的优势政策来扶持民间组织的发展,例如:为了扶持民办的企业,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对校办企业实施了增值税优惠、营业税优惠、企业所得税优惠几项税收优惠政策。虽然目前我国民间组织的发育还不成熟,其作用也有限,但在政府组织的引导下,在相关法律的规范和保护下,民间组织是可以得到迅速发展并将在我国新的社会治理结构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从社会微观要素的层面来说,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客观上要求加速改良原有的不良的社会要素和培育新的社会要素;民间组织在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公民素质、维护公民权利、完善各种社会制度和规则、形成和扩大社会共识等方面能够发挥政府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特定的自然环境、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社会成员)和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构成了特定社会的基本要素。社会要素的品质从社会的微观基础上决定着社会的基本形态。社会转型不只是社会结构上的改变,一种新型社会的出现是与社会要素的改变相伴而生的,它内在地包含了原有社会要素的改良和新社会要素的培育。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下,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面临着各种复杂的问题。人口问题(不是单纯地控制人口数量,更重要的是提高人口素质)就是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人口状况的改善是密切相关的。民间组织在提高社会成员的劳动技能和生产能力,改善社会成员的教育、健康状况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民政部等政府组织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推动下,与我国经济生活市场化的转型和要求相适应,2002年以来,全国范围内务类民间经济协作组织有了一个飞速的发展。笔者带队的调查组,于2004年7月至8月间,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玉林、柳州、河池、崇左等地民间组织的发展现状作了初步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广西尤其是在广西农村,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协会,民众有组织(在相关法律的约束和保护下)地参与市场竞争,极大地提高了经济生活的有序程度和市场竞争力。事实证明,单靠政府组织来解决中国几亿农民的问题,需要付出极大的管理成本,既低效也不现实。与经济生活市场化的转型和要求相适应的各类新型劳动者,主要是靠各类民间组织来加以培育。公务员之家:

不仅如此,民间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成熟还有利于进一步培育社会成员作为公民的责任能力和自治能力。公民社会中有责任能力和自治能力的个人需要社会有组织地培养,除了政府组织外,各类民间组织在培育公民的责任能力和自治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基层进行的各类自治活动咐民自治、社区自治等)已经取得实效(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村民自治就曾经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这些与社会转型的要求相适应的社会活动都是在政府组织的引导下,在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和保护下,主要是通过各类非政府组织来进行的。通过这些活动,国民得到了责任能力和自治能力的培育,这些活动也是民众对民主管理的学习和演练。

社会转型不仅需要培育新型的社会成员,还必须建立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维护能够支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环境保护这样的社会事务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需要的是每一个社会成员自觉的参与,这不是单纯的行政命令所能解决的问题。只有当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把保护环境作为自觉自愿的行动,我们才会真正拥有一个美丽的家园。目前,绝大部分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是由世界各地的备类民间组织来承担的。由于其广泛的志愿性,民间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政府组织无法替代。

民间组织范文篇9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非政府组织,在我国又被称为民间组织,同时还被称为“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性组织”、“社会中间组织”、“中介组织”、“第三部门”等,这些名称一般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但是关于其概念的界定至今尚未形成定论,学界认为:“民间组织”概念突出了公民社会组织的民间性,其外延可以涵盖上述各概念所要表达的主要意义,比较而言,这是一个表达公民社会组织的恰当概念。本文中笔者亦使用“民间组织”作为规范性用语,根据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网站官方资料,民间组织应具有正规性、独立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和公益性六个基本特征。法律机制实质上是法律价值的体现方式和实现手段。法律机制可分为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两个二级机制。法律机制不是自发机制,而是人类根据满足自身需要的各种目标,通过人们的主观努力建立起来的人为机制,是由国家所设置的,且往往以法律规则的形式表现出来。目前,我国民间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法律机制是残缺的,具体表现为立法进程的滞后、政府管理理念的落伍和社会整体环境的欠缺,民间组织自身的不足,个别内部机制甚至是不存在的。因此,建立完善的法律机制是实现民间组织参与社会救助法治化目标的必由之路。

二、民间组织参与农村社会救助法律机制内部联系之完善

(一)培育正义观念的指导机制

正义是社会的最高价值目标,正义观念是人们关于社会体制公平合理的理想追求,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这种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是民间组织参与农村社会救助不可或缺的。首先,群策群力培育社会整体公益价值观。借鉴发达国家、地区成熟经验,发动全社会力量呵护公益精神的萌生发育。其次,各方确保自身利益诉求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亚里士多德曾指出:正义以公共利益为依归。民间组织参与社会救助中涉及多方主体:政府、民间组织、社会弱势群体、其他关涉方等,相应利益需求难免会有交集或冲突,这就要求各方主体在此过程中秉承宽容与理解精神,以公平、公利、公德为导向保持克制与理性,确保自身利益诉求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二)打造利益需求的驱动机制

利益需求产生的行为动机以及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即利益驱动机制,是法律调整利益关系的功能得以启动的内部根据和动力机制。为保证民间组织参与农村社会救助法律机制的良性运作,则必须确保其中所涉各方利益需求的最大化满足。第一,改革现行政府机关及各级官员的政绩考核体系。我国传统上的官员政绩考核存在“唯经济”、“唯GDP”倾向,今后当以贯彻科学发展观为契机,深入改革现行官员政绩考核机制,加大民生改善绩效在政绩考核依据中的比重,从而促使政府官员更加重视改善民生,更加重视助力民间组织参与农村社会救助。第二,改革现行民间组织登记、税收和审计监督管理体制。今后当在立法及实务中渐次改良,将民间组织设立逐步实施备案制,降低民间组织成立的门槛;逐步研究推行民间组织免税制度,对民众捐赠物资和民间组织非营利性收入实施减免税政策;完善对民间组织的评估表彰机制,更能激励其不断努力。第三,重视物质奖励、精神激励机制的作用。政府一方面要适时采用多种方式对热心公益的民间组织或公众个人予以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对公益人物、公益民间组织尤其是热心参与农村社会救助事务的民间组织探索开展更独立,更公平、公开、公正的评比活动,激励先进典型同时也对社会公众以精神启迪和警悟。

(三)重构权利义务的整合机制

利益整合的方式包括机械整合和有机整合,前者是用一种利益否定另一种利益,一种利益取代另一种利益。后者是将各种利益用一种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整体利益,建构多种利益并存并以某一种利益为统帅的社会机制。现代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要求实行有机性的整合。权利和义务是利益关系正当性的权衡机制,赋予权利激励,设立义务制约,法律就是通过对权利义务适时整合来达到调整利益关系的目的。传统上关涉民间组织参与农村社会救助中的利益整合大都采用行政性机械整合,存在压抑甚至无视民间组织利益诉求倾向,未来将致力重构权利义务的整合机制。针对目前民间组织及农村社会救助领域立法混乱情势,适时启动最高权力机关层面的立法程序,作为过渡措施,可以先由国务院或民政部对有关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编纂,借此对民间组织参与农村社会救助中所涉各方权利义务予以明晰:明确“救助贫困公民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和义务,责任和义务并不意味着负担,而是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权的客观需要”,明确政府、社会、个人在现代社会救助中各自的特有功能尤其是政府与民间组织现代合作关系确立的重要性。

(四)健全法律程序的控制机制

程序是我们实现“有节度的自由、有组织的民主、有保障的人权、有制约的权威、有进取的保守”这样一种社会形态制度化的基石。法治社会中,法律程序主要通过对权力的控制和权利的保障实现对社会秩序的控制。就民间组织参与社会救助过程而言,所涉法律程序众多,树立程序正义、程序合法理念,发挥法律程序的控制功能干系重大。一要强化立法程序的规范性。二要强化政府依法行政的现代行政程序理念。三要明晰民间组织参与农村社会救助事务的具体程序。四要指导民间组织内部治理程序的良性生成。五要建立完善的问责程序(或可称为权利救济程序)。上述诸法律程序环环相扣,彼此联系又彼此制约,使所涉各方行为囿于程序正义之轨道。

(五)完善法律责任的追究机制

一是行政责任。政府相关机关(民间组织管理机关、负责社会救助事务的民政部门等)与民间组织、农村受助群众等相对人构成多种行政关系。这些行政机关在管理民间组织或农村社会救助事务时,一旦存在滥用公权力实施公务行为造成民间组织或受助群众利益受损,应明确政府机关应负的行政责任。二是民事责任。在民间组织参与农村社会救助过程中,存在大量平等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在这些平等主体间因为类似这些权利义务关系难免发生各种侵权行为,应追究侵权方的相应民事责任。三是刑事责任。今后在我国法律制度设计中应就承担刑事责任具体情势做出细化规定,做出准用性规范甚至确定性规范增强刑事责任追究的可操作性。刑事责任追究机制的完善将是民间组织参与农村社会救助法律机制良性运转的最后一道屏障,所以应当更加关注。

三、完善民间组织参与农村社会救助法律机制之外部联系

(一)创新法律成立机制

法律的产生过程,反映在法律的供求关系中,是社会法律需求的形成(生成)与国家机关的确立(制定、认可)两种因素之间由不平衡走向平衡的过程。这种过程,我们称之为法律的成立机制。创新当前社会救助领域法律成立机制,推进立法进程为当然选择。首先,应在宪法中明确公民享有的社会保障权,以适应当前及未来社会救助形势发展需要。其次,制定统一《民间组织法》和《社会救助法》,明确民间组织的经济法主体地位和独立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使其更多承担起作为国家干预社会分配法律制度子系统的经济法责任。再次,制定补充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

(二)理顺法律实现机制

法律实现机制是指在法律实现的方式和过程中权力与权利的制度化安排。有关民间组织参与社会救助过程中涉及法律的实现,形成了以守法、执法、司法为基础,与其他制度性安排有机互动共同作用的一个良性机制。一是公众守法机制的完善。有关民间组织、社会救助方面的法律制度要得到顺利实现,首先要求“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为确保法律的良法性,应逐渐完善法律的违宪违法审查制度,更加明确民间组织和公民对立法的参与权、建议权。二是行政执法机制的贯通。严格依法行政,树立程序正义的公务理念,为法律的良性运作疏通管道。政府机关在实务中要主动做好农村社会救助领域的宏观规划指导,明确与民间组织责任划分与关系。三是公正司法机制的保障。除了继续推行司法改革、强化司法人员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之外,还应特别关注明确民间组织在程序法上的诉权,探索实施公益诉讼制度,并扶持公益律师团队不断壮大。

(三)重视权力保障机制

一方面,强化公权力的保障。除有关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对民间组织参与农村社会救助的保障外,应借鉴宁夏回族自治区改革实施的“民生报告提交人大审议制度”,即“用制度逼迫施政者重点考虑民生问题”,可以考虑在全国推广。另一方面,社会权力的保障。改革现行政府年检审计等纯行政化评估监督体系,探索建立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第四权力”的作用。目前大陆地区存在的诸如律师协会、妇联等民间组织应该利用自身优势,在游说政府、监督其他民间组织参与社会救助事务等方面多下工夫,以争取民间组织制度环境的改良参加农村社会救助的效率。

民间组织范文篇10

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深入推进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抓好长效管理,深化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巩固执政基础,发挥社区民间组织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经市政府领导同意,现就加强我市社区民间组织的培育与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培育和管理社区民间组织的重要意义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区民间组织在促进社会事务管理、推动社区公益事业发展、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特别是在社区服务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成为推动社区建设及其长效管理的一支重要社会力量。加强社区民间组织培育和管理,既是进一步深化社区建设,整合社区资源,促进社区居民自治,满足人民群众的社会需求,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更是推进城市基层民主建设和法制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的现实需要,各级民政部门要充分认识民间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积极支持和引导社区内的各方面力量参与到长效管理工作中来,坚持既抓培育发展,又抓规范管理,精心指导,大力支持,做好指导管理和服务工作,以促进其健康发展。二、加强社区民间组织培育与管理的指导思想和目标社区民间组织的培育与管理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按照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职能转变需要的新形势,以《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两个条例)为依据,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举的方针,充分发挥社区民间组织在社区事务管理中的凝聚和组织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长效管理的积极性,提高社区管理社会化程度和依法民主自治水平,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努力创造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的新生活,推进城市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三、社区民间组织的性质、分类及管理体制社区民间组织是指社会组织、社区居委会或居民个人为满足社区居民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而自愿举办的、主要在本社区地域内活动的、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娱乐为宗旨的公益性或互益性群众组织。社区民间组织分为两类:一类主要是指符合民间组织登记的法定条件,经业务主管单位同意(没有明确业务主管单位的,应由各区政府授权街道办事处作业务主管单位),区民政局核准登记的社区民间组织。如由社区居委会或居民个人举办,主要为本社区居民提供有偿、低偿或无偿便民服务的公益性服务实体,即民办非企业单位。另一类主要是尚未具备民间组织登记条件,由社区居委会备案并管理的社区民间组织。如由社会组织或居民个人单独或联合举办的,尚未具备两个条例规定条件的,但在社区范围内开展活动,其活动组织、活动形式与社会团体性质相近的社区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类群众自发性组织。社区民间组织实行双重管理和分层管理的体制。双重管理,是指经正式登记的社区民间组织,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应依据两个条例规定的职责,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培育与管理工作。分层管理,是指对符合登记条件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区服务组织,统一由区民政局进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街道办事处负责指导和管理;对尚未具备条件且在社区内开展活动的群众自发性组织,由所在社区居委会备案,社区党组织加强领导和管理。四、加强领导,大力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区民间组织(一)统筹规划,促进社区民间组织有序发展。各级民政部门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重视,把培育发展社区民间组织纳入当地社会发展和社区建设总体规划,本着有利于促进三个文明建设,有利于推进社区建设长效管理的原则,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培育发展工作,使社区民间组织做到结构、布局合理,健康、有序发展。(二)加强党对社区民间组织的领导。社区民间组织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必须建立起党的基层组织,在所在社区党组织带领下开展组织活动,由所在街道党工委统一管理;对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由所在社区党组织指派党员到社区民间组织内兼职,加强社区民间组织的党建工作。(三)加强指导,规范管理。社区民间组织培育发展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可以边发展、边完善,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应各尽职责,加大扶持力度,指导社区民间组织逐步建立完善社区民间组织的工作机制和自律机制,指导社区民间组织加强制度建设,在规定的业务范围内发展业务。尚未达到正式登记条件、在社区居委会备案的社区民间组织,由社区党组织切实加强日常管理,应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维护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区居民的整体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严防“”之类邪教组织或其他敌对势力利用社区民间组织从事不法活动。(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主动争取党政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支持社区民间组织的活动,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为其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府行政机关审批管理和社区居委会备案管理社区民间组织,均不得收取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以外的费用。要将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相结合,各职能部门在开展本部门工作进社区活动中,各项工作应切实到位,不得将应由本部门完成的职能工作交给社区民间组织,确需社区民间组织协助的工作,要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可签订合同,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社区民间组织给予经费资助。(五)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民间组织发展的社会化程度。要调动区、街、部门、辖区单位、社区民间组织、社区居民六个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努力实现政府行政职能与社区的自我管理功能的对接。鼓励和支持市、区级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将功能延伸到社区,为社区居民服务;鼓励和支持驻社区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利用闲置资源,与社区居委会联办各种民办服务机构;鼓励广大居民积极参加社区民间组织,投身社区建设。要大力宣传社区民间组织中的先进典型,做好典型经验的总结、宣传、推广工作,以带动全市社区民间组织的整体发展。社区民间组织培育与管理工作是一项涉及面较广的工作,各级民政部门要统一思想,争取领导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与协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形成党和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民间组织建设整体合力。要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实施分类指导,加大培育发展的力度,合理调控社区民间组织数量、结构和布局,加强调查研究,注意发现和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促进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为社区建设长效管理服务,为推进我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