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欣赏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7 01:43:07

民间艺术欣赏论文

民间艺术欣赏论文篇1

关 键 词:美术欣赏课 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它实质上是以学校为基地,由学校校长、任课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的民主决策的过程。

“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它更能体现“以校为本”的理念,有利于激发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决策方面的主体性,促使学校办出特色,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中学开设美术欣赏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如何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利用江西省特有的艺术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贴近生活的审美教育,提高现实生活中学生发现美、感知美的能力,是中学美术欣赏课课程改革的重点。本文试图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对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主要价值及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影响校本课程实施因素进行研究,使美术欣赏课程能够体现出江西省地区的特点,进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

1.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设置与学生喜好的矛盾冲突,促使美术教师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

目前,学校美术欣赏课课程实施的课程内容单调,缺乏时代感和多样性。教学方法死板,教材安排不够合理,存在重复现象,缺少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知识内容。因此,学生对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喜欢程度与教师的课程内容安排出现了比较大的反差,教师的主观意向取代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上种种问题都反映出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性,因为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弥补、拓展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诸多弊端。

2.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美术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提高了美术教师对课程的兴趣和满意程度,增强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赋予美术教师参与开发的权利和责任。由于校本课程开发有教师的参与,故能激励他们从教育实践、学生现状、社会需求等方面来拟订美术欣赏课课程目标和选择课程内容。这样更能激发美术教师的创造欲和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性,并有助于美术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3.美术欣赏课课程的自身特点,为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美术欣赏课属于非考试课程,是教养性课程,不是升学考试科目,因此,课程内容不受应试需要的限制,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另外,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具有可代替性。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目标,有选择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受特定教材的限制,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以上特点为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二、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

中国的陶瓷艺术驰名中外,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景德镇陶瓷源远流长,是中国陶瓷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内容有着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传统文化内涵。中国的建筑同其他国家相比也有着鲜明的特点,其精髓不仅体现在大型的宫殿建筑和园林建筑上,徽派的民居建筑也毫不逊色。

景德镇陶瓷和徽派的民居建筑,两者似乎并无直接联系,但仔细探究,它们却有不少相同的地方。以装饰图案的内容而言,两者都有秩序井然的图案、花鸟虫鱼、神仙瑞兽,历史典故,虽借助的媒介不同,但生动的形象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民间艺人高超的技艺和智慧的结晶。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发挥江西省地方资源的优势,把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引入课堂,并把两者的知识同科学、文化、艺术、环保等知识结合起来,作为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载体,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探究和尝试。

开展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欣赏课。通过图片和声像资料的欣赏,理论知识的系统讲解、实地考察、课堂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生动直观地了解本省的文化艺术资源和特点,提高其审美素养,增强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自豪感。美术欣赏校本课程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对推动素质教育发挥良好的作用。

三、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1.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的构建

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都是集艺术、科学、技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是美的表现形式。它们都是创作者运用高超的专业技术,将物质材料同自己的审美追求进行统一整合的结果。鉴于此,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对陶瓷和民居两种艺术形式蕴含美的元素的赏析,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审美情感,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

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是:第一,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源远流长,使学生通过翻阅资料和教师的系统讲解,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景德镇陶瓷和徽派民居建筑的特点,以及同其他种类的陶瓷和民居建筑的区别。第二,了解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所用的材料和技艺,对两者所表现的纹饰内容进行比较,寻找共同点和不同点。第三,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学生通过对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的观赏和考察,拓展视野,丰富审美经验,激起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和探究的热情,增强其主人翁的自豪感。

2.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内容的设置

基于每所学校的地理位置、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都有差异,可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特点,制定以下教学内容:

(1)两门古老的艺术——陶瓷和民居的发展历史与类别。

(2)江西省的陶艺和民居文化——景德镇陶瓷与徽派民居的特点。

(3)金、木、水、火、土——景德镇陶瓷和徽派民居中所用的材料和技艺。

(4)美丽的纹饰(一)——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植物形象。

(5)美丽的纹饰(二)——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动物形象。

(6)美丽的纹饰(三)——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人物形象。

(7)美丽的纹饰(四)——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纹饰内容表现的异同。

(8)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文学艺术。

(9)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书法艺术。

(10)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绘画艺术。

(11)感受陶艺和雕刻艺术——陶艺浮雕的实践(可同美术实践课相结合)。

3.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评价指标的确定

课程评价是指依据课程的实施可能性、有效性及其教育价值,可以作出价值判断的“论据的收集与提供”(钟启泉:《现代课程论》)。课程评价主要包括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评价、学生受益情况进行评价和课程内容的评价。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评价指标,对美术欣赏课课程的特色建设有着很强的导向作用。

在角色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进行教学活动。结合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特点,教师的评价指标确定为:(1)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地对美术欣赏课的内容进行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教师能够通过教学方法的运用,促进学生之间互动和师生间的互动。(3)教师对美术欣赏课内容相关的信息与支撑材料的搜集与掌握。(4)教师在传递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对教学活动有良好的组织和调控能力。

对学生的评价:(1)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2)学生与同学、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对美术欣赏课相关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能力。(3)对美术欣赏课内容了解的深度和广度。(4)美术欣赏课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影响。

对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评价:(1)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合理性、科学性和特色的体现。(2)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3)符合学生接受和理解能力的发展的实际水平。(4)美术欣赏课课程适宜推广和普及。

四、影响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实施的因素

将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引入课堂,作为美术欣赏课的主题内容,这是一个新的尝试,在具体的实施中,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学校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欣赏课成为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手段,但学校在面临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对美术教育的投入相对较少。因此,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首先要得到地方和学校的肯定与支持。2.教师素质的影响。对于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的相关知识内容,各校美术教师掌握的信息有限,需要个人搜集大量的实物、图片、影像、文字等资料。对材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对比、引导学生探究性地学习,对于教师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和学习。 3.学校地理位置与实施能力的局限性的影响。为了加强学生对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直观感受,欣赏课中要有参观考察的环节,让学生通过对陶瓷制作流程以及作品的观赏和对民居建筑的考察欣赏,身临其境地感受这些艺术不同的美。由于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所以在参观考察的环节上其便利性存在差异,部分乡镇学校、周边地区就可见到陶瓷工场或民居建筑,为美术欣赏课程的考察环节提供了便利条件。相反,对于地处市区的学校,考察环节使学校在实施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结语

综上所述,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能够充分体现出本地区的特点,并对学校推动素质教育起到良好的作用。课程开发是一项持续发展与不断完善的工作,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面对江西省丰富的艺术文化资源,美术教师应结合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去挖掘探索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资源,来丰富和完善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张磊.关于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认识.中国美术教育,2004(3).

[2]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民间艺术欣赏论文篇2

关键词:音乐欣赏;音乐审美;接受美学;音乐分析;解构主义;音乐技术

音乐是一种依靠听觉来感知的时间艺术,古今中外的理论对音乐创作、表演关注的同时,也对“音乐欣赏”的理论诠释所重视,有人还将这一诠释视为“三度性创造的艺术”[1],以此来和创作、表演的一、二度创造艺术相提并论。中国远古的“高山流水觅知音”、西方音乐中阿门达对贝多芬《f大调弦乐四重奏》中“情人离别”的感受等故事,都说明欣赏是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钱仁康先生认为音乐欣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寻觅知音的重要组成环节,它要在4个方面下功夫:沟通音乐信息、发挥主观能动的审美作用、判断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接受感心动耳和荡气回肠的艺术享受,把音乐欣赏引导纳入寻求音乐美感的快意中[2]。李宝杰主编的《音乐鉴赏》(下文简称《李鉴》)就具有钱先生所言及的探索,它是在理论探索之中应时代之需进行的学科理论建构。

一、继承传统 推动学科

撰写“音乐欣赏”类书籍的传统不仅在国外盛行,在中国也自古有之。中国古代文人在品乐中留下了精彩文献,老庄的“大音希声”、孔子的“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嵇康的“声无哀乐论”等赏乐格言已为世人所熟知。进入20世纪后,随着西方专业音乐理论的传入,中国的“音乐欣赏”领域进入新的境界,黄自的《音乐的欣赏》(1929)等系列著述的诞生就是早期的代表[3]。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音乐欣赏领域更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上海文艺出版社组编的《音乐欣赏手册》(1981)内容丰富、文笔活泼、实事求是、编排新颖[4],钱仁康的《音乐欣赏讲话》(1982,1991年又出续编)注重知识理论与技术分析相结合、内容形式与辩证关系自然地结合、知识介绍与审美认识、艺术想象启发相结合[5],孙继南的《中外名曲欣赏》(1985)通过通俗的笔调、深入浅出的介绍,喜闻乐见地评介了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和艺术流派音乐名家的声乐、器乐作品(见赵沨序言),杨民望的“世界名曲欣赏”系列(1991)等,将中国在“音乐欣赏”领域的探索逐步引向纵深。

近年来,“音乐欣赏”类的著述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如:《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江明惇)、《世界名曲与cd指南》(杨雁堤)、《中外名曲欣赏》(邹燕凌)、《中外名曲50首欣赏》(张鸿玮)、《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张志军)、《中外名曲欣赏指南》(宋申)、《中外名曲100首欣赏》(杨惠芬)、《中外名曲赏析》(王盛昌)、《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冯步岭)、《音乐名作赏析》(张文元)、《中外经典音乐欣赏》(周世斌)、《音乐名家名曲•中国篇》(王安国)、《中外音乐名作选析:1. 2.3》(王少华)、《中外音乐名作赏析》(朱之谦)、《中西名曲欣赏》(关伯基)、《声乐作品欣赏》(武兰平)、《世界名曲赏析》(李虻)、《音乐欣赏》(张旭)、《中外名曲赏析》(茅原)、《外国音乐欣赏丛书》(人民音乐出版社编)、《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湖南文艺出版社编)、《交响音乐名作鉴赏》(胡企平)……另外,以辞典形式对中外音乐作品进行鉴赏评介的还有缪天瑞的《音乐百科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罗传开的《外国名曲欣赏辞典》(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罗忠镕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林逸聪的《音乐圣经》(三卷本,华夏出版社1999、2000)等,著述虽然繁多但良莠不齐,比如:有人对《现代音乐欣赏辞典》所做贡献的高度赞扬[6],而有人认为《音乐圣经》是“快餐时代的低劣出版物”[7],《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是“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8]。而在期刊的研究文章方面,据笔者统计,从新中国建立后至今的见诸于刊物的“音乐欣赏”类的论文就有6千余篇,是所有音乐研究中最为兴盛的领域。这些论文有涉及到具体作品欣赏的,有以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角度予以解析的,等等。

这些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一方面表明“作品欣赏”在音乐传播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必将促使人们去深思“音乐欣赏”应具有学科化建构的意识。否则,欣赏类著作的撰写必将停留在重复的层面上,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大众对音乐文化传播的渴望与需求。《李鉴》的出版可说是应时代之需进行的较好学理探索的成果之一,它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公共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规划教材,集合了音乐院校和综合院校“音乐欣赏”的一线授课教师,把编者们多年来对该领域教学的有益经验进行整合,编写中表现出“教材”所需要的普适性、进阶性的特点从而展现出较强的个性特色。它按照课堂教学的规律来分类不同专题,每个专题又“有史有论”、“有个案有线索”。它以音乐体裁的专题史发展为形式,将散性的个案鉴赏整合为可供学科化教学实施的艺术专题。书中内容既有宏观历史线索的勾勒,又有微观作品的音乐内涵解读,尤其注意了选修课的广宏涵盖面和对象的特殊性,其施教对象并非只考虑到音乐专业学生,文科诸专业甚至工科院校也是其涵容的对象。这些教材化的建构特点是李宝杰、冯立斌、齐宜婷、唐继凯、夏艳洲、王青等编者深入认识“音乐欣赏”既往学术成果,整合优化其精要,是在新时期的学科化发展理念下所做出的探索。这一探索既有教学讲解中的历史性价值评判,又有学科视野下的进阶性、整体性、艺术性,还依据学科发展特点注重了学术规范的要求。这一探索把音乐技能培养与情感心理引导相结合,在音乐耳朵感染中接受文化、历史与生命律动的音韵美。它以既往“音乐欣赏”领域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以学科教学实践所需要的规律进行整合、优化,从其论述线索中可以看出它对“音乐欣赏”学科建构的推动性贡献。

二、观念新颖 构思精巧

拓展阅读视野和促进音乐文化发展是《李鉴》在编写观念上给读者的印象之一,而以音乐体裁为艺术单元、以历史纵横向的音乐学理比较是其构思上给人的特色之处。其构思的精巧在于不同于以往个案解读,而是以专题历史沿革为导引的论述线索,这就涵盖了学术极为丰富的信息,还以“延伸”阅读的补充方式扩展其正文之外的内容,使个案解读的鉴赏中增添了宏观的学科涵容广博。而这些观念和构思又是为其欣赏的专业课程化教学服务的,它不同于以“单曲介绍”为形式的、辞典式的“音乐欣赏”著述。

从观念上看,《李鉴》从影响爱乐者审美情趣的深层机理出发,进行音乐欣赏表现方式的挖掘,对音乐历史文化语境下的古今中外经典作品进行了技术性的解读。它体现了音乐欣赏在走出用文学化、美术化方式理解音乐的误区上的实践[9],注重音乐作品的技术信息解构,注重对象的艺术品格剖析,尤其以爱乐者的知识建构为技术解析对象,以雅俗共赏的叙事方式展开其逻辑层次。

《李鉴》既有整体编写的统一性控制,亦有个案性格化的叙事展开。这种控制与展开都是编写团队深入理解既往音乐欣赏领域的优点而作出的学科化建构。如“管弦乐”部分,编写者将其分为以序曲、组曲等形式的“管弦乐”和以多曲哲理联缀的“交响乐”,这一区分既有传统的习惯又有学理的技术细分,体现出明确的整体与个体关系。在欣赏导引部分,编者以交响乐历史发展为宏观线索梳理,给读者建构起观念上的初步印象,从词意、乐意、乐史的层面为读者建立起了交响乐这一体裁的学理知识,这为后续的“名曲”技术层面的解读铺垫了基础。在《艾格蒙特序曲》个案的技术解读中,编写者以歌剧的戏剧结构为基础而将音乐结构的发展置于主题思想的层次剖析之中。这种个案的叙事在宏观的知识导引下逐步引申展开,将贝多芬作品中特有的“英雄性”乐意及其思想逐层渲染。这种编写观念和构思是着眼于学科教学的实际,立足于学生乐思的接受实践过程,由此彰显出《李鉴》编写的特色。

  三、体例独特 结构清晰

体例的创新是《李鉴》给笔者的第一印象,其体例以“艺术歌曲”、“器乐独奏”、“歌剧”、“室内乐”、“管弦乐”等体裁为结构单元,以中外音乐经典作品为个案内容为叙述逻辑,将各体裁的历史和技术特点娓娓道来。而每一部分又细分为多节,分述不同内容的代表作。这样的论述方式除了给人以体例独特而有别于以往的“音乐欣赏”,还在结构上以层层递进的展开给人以线索清晰之感,而章节式的体例有助于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延伸的推荐曲目又有了“课外作业”的意味。每章的“欣赏导引”除了给人以体裁专题史的知识铺垫外,还给教学过程的导入注进了理性逻辑。

以国民音乐素质的培养、音乐审美接受的理论与实践的层面看,《李鉴》从每部作品的作者、背景、戏剧结构等方面来层层推进,将普通音乐课程新标准、艺术课程实施规律予以“音乐欣赏”化的贯彻。这一强调音乐审美来推行新时期乐教核心的方式,使《李鉴》的体例具有了宏观学科视野下的具体课案实践的探索意味,这与音乐欣赏的学科发展背景是相合的,体现出欣赏的目的、内容、过程乃至逻辑这些新时期对音乐欣赏学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10]。

如《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它以艺术歌曲的历史发展为“欣赏导引”,以“德奥”、“意大利”、“法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别为结构单元,对艺术歌曲的经典作品进行了鉴赏。编者以艺术歌曲发生发展为出发点,以历史进程中的不同国家各领风骚的艺术歌曲鉴赏为突破口,将作品进行技术解析,并结合歌词意蕴对其抒情性特质进行了阐释。

如果从教学的角度看,《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叙论结合、层层展开、灵活多变地将教学过程所需要的知识与技术呈现出来。这种体例和结构有助于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步骤推进,也符合不同教学单元的个性展开。其思路之清晰、叙事之独特是《李鉴》最突出的特色之一。

四、阐释精到 引领乐品

音乐欣赏是一种在娱乐基础上的深刻社会素质建构的有效艺术形式,它不仅是一项审美实践活动,还是一项创造性的审美活动;它既是音乐实践的最终目的,又是推动时代音乐发展的力量[11]。一部优秀的“音乐欣赏”论著就是社会审美引导的美丽风景。要达到引领思想风尚的艺术效果,光依靠作品的视听还无法达到准确表意的目的,其中精到的欣赏理论阐释是必不可少的。

《李鉴》的阐释精到首先表现在每章的标题上,如:“乘着歌声的翅膀”——抒情歌曲、“魔鬼的颤音”——器乐独奏、“今夜无人入睡”——歌剧精粹、“如歌的行板”——室内乐等。这些标题多以各体裁的经典作品为指代,使标题的指向性意图明了,直达乐意,文风活泼,加强了“娱乐性”阅读的情趣。

阐释的语言风格也是《李鉴》阐释美学的表现形态之一。如:对江文也的《台湾舞曲》 的论述,编者引论到:

20世纪早期是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发生碰撞的特殊阶段,由于多变的局势动荡,致使一些较早踏上现代音乐之路,在那个时代华人音乐家阵营中并不多见的,本该成长为世界级的作曲家,或者说已经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世界影响的作曲家,却过早地断送了艺术生命,留下了永久的遗憾。这就是本节所要介绍的台湾籍作曲家江文也的艺术道路及其惊世之作交响诗《台湾舞曲》(《李鉴》第191页)。

这段引论以简略的笔墨将《台湾舞曲》的创作背景及成就精要地呈现出来,其后,论述以“追随世界音乐潮流,追求奇特的形式结构,探求新的音响”为作品技术阐释中心,将这一创作阶段中的江文也的曲作特色呈现开来。阐释中,编者以结构内容的逐层表达为逻辑层次,如在乐曲的开始处所鉴赏的内容,它解析出《台湾舞曲》的“有意打乱旋律节奏的轻重关系”的特色,并就此延展出乐曲整体性的节奏形态特质;又以回旋曲几个插部的节奏和旋律形态特征,来说明乐曲中所运用的印象派手法的娴熟,表达了作曲家深情款款的故土情怀、对民间音乐的主动发展以及对管弦乐创作的技术和思想。这种以技术解读为中心,以作品特色和思想的呈现为延展,以结构层次的挖掘为逻辑线索,《李鉴》的阐释可谓精到。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艺术接受的本身也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带有主观能动性和批判精神的再创造活动。[12]而音乐欣赏是要在音乐形式内容的解读中寻求的思想的启迪和升华,把音乐作品描绘的意境与欣赏者的情感触动相对应[13],遵循创造美和接受美的规律是音乐欣赏阐释的基本准则,只有精到的乐意阐释才会触动品评音乐的美感境界。《李鉴》的阐释中注意了乐意内涵的直观性表达,如在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合唱》的阐释中,《李鉴》从音乐主题的造型分析入手,结合启蒙主义的思想背景,将席勒的诗意和贝多芬的乐意进行了对照直至解读,展示出作品中“欢乐”的思想主旨,使听乐者感受到作品中崇高、雄伟、博大和恢宏的乐境,从而感染聆听者的思想,在忘我的审美体验中获得精神的提升(《李鉴》第200页)。从这些阐释可以看出《李鉴》中的鉴乐思想,其主旨和终极目的是为接受对象精神境界的提升创造了条件,文中立意可见一斑。

《李鉴》其它方面的特点还有很多,如:谱例遴选适当、文笔流畅活泼、论述由浅入深、图文并茂等。这些特点都将使其“音乐欣赏”的诠释具有学科化、学术化、艺术化和可读性特色,必将使读者更能从中感受音乐欣赏的理论价值和艺术美育贡献。

当然,作为初尝音乐欣赏新形式的学科化实践,《李鉴》也并非完美无瑕。比如:从总体上看,它在细致展示音乐作品创作过程的同时,导致其背景知识部分的展开过于繁琐,这一“喧宾夺主”的“展开”影响了所要进行的技术解读等主体部分的展开;从局部来看,编者将拉赫玛尼诺夫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门德尔松的《c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作为室内乐的体裁,这显然不适合编者对室内乐体裁的界定;而局部比例失衡也限制了某些体裁解读的正常展开,如对音乐剧部分的阐释,《李鉴》只用了《演艺船》之“老人河”、《猫》之“回忆”、《音乐之声》之“孤独的牧羊人”三曲具有片面性无法全面展现处于“朝阳产业”发展态势中的音乐剧艺术的音乐风采。这些欠缺如能在将来的修订中予以调整和完善,可能会使《李鉴》走进更多的教学课堂,并为更多的赏乐者所喜欢。

参考文献:

[1]赵沨.中外音乐欣赏-序[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1.

[2]钱仁康.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总序[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2-3.

[3]冯长春.黄自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观点及其本质探微[j].中国音乐学,2000(3).

[4]晓耿. 简评《音乐欣赏手册》[j]. 人民音乐, 1982,(11).

[5]沈念慈.寓深于浅 博约相照——简评钱仁康的《音乐欣赏讲话》[j].人民音乐,1985(8).

[6]王震亚.世界现代音乐的投影——《现代音乐欣赏辞典》简介[j].中国音乐学,1998 (1). 汪申申.全方位了解现代音乐的良师益友——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j].人民音乐,1998 (2).

[7]刘诗嵘.误人子弟的“圣经”[j].人民音乐,1996(6).

[8]刘国杰.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评《中国民族音乐欣赏》[j].中国音乐,1992 (4).

[9]周海宏.走出用文学化、美术化方式理解音乐的误区——对普及严肃音乐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分析[j].人民音乐,2001 (3).

民间艺术欣赏论文篇3

[论文摘要]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在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美术欣赏课程有自身的学科特点和教学规律,它通过对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审美教育,来丰富学生的审美观念,培养他们的美术鉴赏能力。在高等学校开设美术欣赏课程,有助于开阔大学生艺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目前,国内高校中普遍开设美术欣赏课程,这对于开阔大学生的艺术视野,陶冶艺术情操,启迪智慧,健全人格,发展个性,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美术欣赏课的学习,可以使大学生在学好知识的同时,了解和接触到很多优秀的美术作品,认识到中外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培养审美观念,提高艺术品位,从而达到增强他们综合素质的目的。 

一、高校大学生美术欣赏课程教学的基本特点 

1.高校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是当代大学生审美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美、感悟美,进而提高审美能力的一门课程。它主要是通过对具体美术作品的解读和赏析来揭示出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使他们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认知能力得到一个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提升过程。另外,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必须突出“普及”和“审美”两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在新的教学改革中取得主动。加强大学生的美术欣赏,使学生在学习赏评作品过程中建立完善的审美知识结构,提高艺术素养,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直觉和情趣。 

2.高校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它主要以古今中外优秀的绘画、雕塑、建筑和工艺美术等作品为教学内容和审美对象。因此,在教学中首先确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授课内容的选择方面,重点选择主题突出,风格鲜明,内容和形式上都相对完美,在世界美术史上影响较大的优秀作品,力求做到民族性与国际性相结合,还应兼顾到美术作品内容之间的系统性与连贯性。同时,应适当选择一些近代或现代寓意深刻,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优秀美术作品。只有把真正普遍认为优秀的作品作为欣赏和审美的对象,才会给当代大学生带来强烈的艺术感染,使他们的审美感知得以陶冶和塑造,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不同于美术专业的技法课教学,而是重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好这门课程,对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很高的要求。它要求胜任“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师,既要有丰富的美术创作经验、扎实的美术史论知识,也要具备一定的文学、历史学和哲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并且能够把这些知识有机地融会贯通于“美术欣赏”教学的课堂当中。 

3.高校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是“接受学”中的一个“再创造”过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注意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听课学生的主体地位。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专业,由于知识结构的不同,审美观点的差异,将会导致他们对欣赏美术作品的角度不同,有可能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得出不同的审美结论。这就要求任课教师积极主动地引导和鼓励学生,不要因循守旧,应开动脑筋,深入思考,大胆地发表自己的审美观点。任课教师应及时对不同的审美观点进行分析和点评,因势利导,指导他们用所学知识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方式赏析,使他们真正体会到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内涵,并对作品做出合理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调动他们的审美积极性。 

二、高校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探索 

高校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只有把切入点找准,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才能使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不断得以深化。目前,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误区,部分教师直接借用专业美术院系的教学模式,在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重在讲解技法、形式与风格,或者侧重于美术史论的解读。这种教学方法明显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导致了实际的教学效果脱节。根据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借鉴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指导意见,把美术欣赏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 

1.深入体会各个时期美术作品的审美情趣,掌握美术作品的时代特征和规律。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艺术,是古今中外艺术的共同规律。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审美思潮、文化特征和价值取向,都在美术作品中深刻地反映着,这是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必须注意掌握的。这也是同一题材的作品在不同的地域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并在很大程度上显露出其独特光芒的重要原因。如在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著名艺术家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他们分别创作的美术作品如《蒙娜丽莎》《大卫》《圣母像》等,还有19世纪下半叶的印象画派,以莫奈《日出印象》为例,明显可以看到他们关注自然世界和现实人生的目光,并能够主动地把科学和艺术结合起来。他们的作品中有着艺术家人文理想的倾注和对个人价值的肯定。在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应当指导学生掌握作品的时代特征和规律,深入体会各个时期美术作品的审美情趣,针对具体美术作品进行具体分析。 

2.摆正美术作品与艺术家的关系,注重艺术家身世和时代背景的介绍。艺术家的美术作品是对客观现实升华了的精神产品,作品中表现的生命感受、艺术境界和审美情趣等都与艺术家的人生成长、经历环境、素质气质、宗教信仰和时代特征等有着关键的联系。另外,从不同的美术作品中,还可以感受到艺术家的气质、艺术追求及人生际遇等。其实真正优秀的耐人寻味的美术作品往往是作者心灵和情感的折射,创作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对应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具体类型的美术作品,分析欣赏作品时重点把握“知人论画”的层面,避免在欣赏过程中不知道艺术家身世和时代背景的现象。如当我们欣赏近代国画家徐悲鸿先生的绘画作品时,如果不把作品与画家感情生活、具体身世和时代背景联系起来,就不能感受到他“忧国忧民”的画面背后,因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和国民党发动内战而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苦难而产生忧国忧民悲愤的心情;如果能做到“知人论画”,我们就可以通过美术作品,体味出徐悲鸿先生内心深处的那份孤寂、无奈与悲凉,感受到在他画面之外的寄托与向往。只有这样,作为欣赏者的学生才会与艺术家达到一种更深层次的精神沟通,从中获得更多的审美情趣,可见,欣赏作品时把握艺术家和美术作品之间关系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解读方法。 

3.根据美术作品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深入体会审美心理的差异。由于东、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人们对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审美习惯不同。这对人们的欣赏和认知方式带来很多的不便。如在对古埃及的建筑和雕塑的欣赏中,应当了解古埃及人重视数理与形象的和谐,以及宗教信仰等,他们创造的娴静典雅的雕像和庄严肃穆的建筑,都与它的民族地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艺术家在作品中所遵循的对称、和谐、比例、秩序、均衡的原则,无不体现着古埃及数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共同的审美心理特征。可见,只有深入地了解这些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欣赏这些地域和民族的美术作品。此外,中外美术作品中诸多的差异,如表现形式、审美习惯、艺术特征等,也都是美术欣赏教学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因此,在欣赏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从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的视角切入,深入分析作品。民族和地域的不同,形成美术作品背后一系列更深层次的审美心理特征,体会艺术家审美心理的差异。 

三、高校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美术欣赏可以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情操。美术欣赏是审美主体积极而能动地反映审美客体。在这个过程中,审美主体从中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通过大学生们经常性的审美活动,可以陶冶他们的性情,净化心灵。如油画家罗中立所画《父亲》的形象,更多的是让人感受中国传统的农民身上所具有的憨厚、淳朴、勤劳和善良的美,这种美具有一种发人深省的情感力量;从列宾、希施金、列维坦等那些关注自然的质朴画风中,唤醒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深切关怀。在这些艺术形象中,所表现出的内容题材,引发了人们对现实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它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审美观念和人生态度。另外,还有美术作品中表现出爱国的情怀、协作的精神、坚强的意志与无私的品质,以及人世间的情感冷暖,都经过艺术家的艺术处理,将真善美的力量融入画面中,陶冶情操,转化为同学们向前的勇气和动力。 

2.美术欣赏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意识,树立合理的审美观念。通过对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学习,学生能逐渐透过作品的形式层面和形象层面,品味到作品中的深层意蕴。随着美术欣赏课程教学的不断深化,美术作品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有了更为生动而丰富的内容,艺术家的人文情感被以物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当学生从不同的作品中品味解读出作品中所蕴涵的人生境界、哲理思考、时代特征、民族精神等理性内容时,映射在内心的将是一种心旷神怡的喜悦。这时,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已不再是心灵的独语状态,而是起到“中介”作用,成为艺术家与同学们情感交流的“桥梁”。只有这样,在欣赏课程教学活动中,学生们在充分享受由美术作品带来的精神愉悦的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审美知识,提高了审美意识,启迪了审美智慧,树立了合理的审美观念。 

3.美术欣赏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美术欣赏是艺术作品、艺术家的社会背景和生活等与欣赏者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情绪情感等因素相互作用和渗知的过程。美术欣赏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在欣赏时积极主动地创造过程,美术作品能把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充分调动起来。研究表明,学生对美术作品作出的反应程度,对线条、形状和色彩的感受水平,围绕作品的意象和情感所展开的想象能力是非常广泛的。尤其是抽象绘画或抽象雕塑作品,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不受拘束、自由想象、创造的广阔空间。这种变形、夸张的抽象作品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另外,对美术作品的欣赏需要通过对话交流的方式进行,它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欣赏者与作品之间的对话交流等几个方面。无论是哪种对话交流,都要借助语言这一中介来实现。对于学生来说,这几种对话交流的方式是互相交织的。一方面,作品通过形状、构图、色彩、线条以及所描绘的内容或情节等因素向学生发出信息,学生则靠敏锐的直觉和审美感受,不断地获取这些信息,并作出情感上的回应;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与教师、同伴的对话、讨论,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同时也倾听别人的感受。在整个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们不断丰富着自己的内心感受。通过这种发自内心的、言之有物的表达,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快速发展。 

总之,美术欣赏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美术欣赏能够培养大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审美情趣,优化情感结构,提高审美能力,提升人文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黎林.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评价的理论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5). 

[2]张志华.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考评体系的构建[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3]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民间艺术欣赏论文篇4

关键词:当代 湖湘 艺术品鉴藏 美术鉴赏 教学创新

盛世兴藏。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物质文明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生活的需要,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消费需求正日益高涨,文化产业正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据权威部门统计,目前我国艺术品收藏爱好者和投资者已达7000万人,年交易额近200亿元,参与人员和成交额还在以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艺术品投资正成为与房地产投资、证券投资并驾齐驱的三大投资方式之一,成为经济投资界的一大热点。当前,中国急需一大批有文化、有思想、有能力的艺术收藏家和经营管理者,他们需要博古通今、融会中西、需要有深厚的文化艺术素养,才能推动中国艺术品市场可持续繁荣发展。

随着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不断深化,美术鉴赏教学已经成为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我们适应未来社会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然而目前我国许多普通高校对美术欣赏教学体系并没有深入系统的研究,相对于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美术鉴赏课程的地位,我们对美术欣赏教学体系的研究显得极度贫乏和不够深入。

针对当前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的这种现状,同时为打造中国艺术品鉴赏教育平台,提升艺术品收藏家的鉴赏能力,以目前盛兴的艺术品鉴藏与投资为契机,分析目前高校美术鉴赏课实施的主要状况,探讨湖湘艺术品鉴藏在高校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适应现代教育需求。我们认为,当前作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美术鉴赏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即如何进行美术鉴赏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深化改革,发挥美术独特的教育价值寻找美术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度融合。

一、要充分发挥理论研究的引领作用,积极借鉴美术鉴赏研究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深化教学内容

高校美术鉴赏教学应该关注理论界的发展动态,引进新的研究成果,推进美术鉴赏课堂教学。公共选修课的美术鉴赏教学尽管属于一种通识性教育,与纯学术研究和专业教育深浅有别,但是,实践表明,一个学科的理论建设会制约或者促进该学科的课堂教学,理论的导向性和引领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譬如,什么是“鉴赏”?“鉴赏”的本质是什么?这是我们讲授美术鉴赏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所谓鉴赏,实际上包括鉴定与欣赏两个方面。鉴定主要指判定作品的真伪,应属鉴定学的范畴;欣赏,主要指品评作品的优劣,属艺术批评学的范畴。鉴定与欣赏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鉴定是建立在欣赏的基础之上的,只有懂得欣赏才能判断作品的真伪;欣赏又是鉴定的演进,高明的鉴定家必定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同时,鉴定着重于笔墨内涵、个性风格、文献考证等,而欣赏则重在艺术论析、气韵意境、审美价值等。收藏,主要包括收藏、流传、著录等方面。中国艺术品的鉴藏学问很深,范围很广。它以鉴定真伪为中心,旁涉欣赏、收藏、著录、考证等诸范畴。

目前不少高校的美术鉴赏教学主要是进行作品的介绍和赏析,忽视了艺术品的分析、鉴定、考证。这种美术鉴赏观念片面、明显滞后于学术界的理论研究。

二、加强美术鉴赏与现代生活的紧密联系,寻找美术鉴赏与高校学子在精神文化上的无缝对接,充实鲜活的教学内容

我们应以开放的文化心态从事美术鉴赏教学,阐述美术鉴赏的物质载体、审美特征与现代技术、文化生活的内在联系,讲出新意,讲出深度。事实上,美术鉴赏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还是实用的,要有“大美术”观念,它要不断进行创新,自然能够融入现代社会。美术所蕴含的古典精神不少也具有现代性,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充分挖掘美术的人文精神,就能突破时代的壁垒,生发出新的教学内容。将古典式的极限浪漫主义情怀与现代人文精神合观共视,教学内容变得鲜活灵动,就能得到学生的高度认同。

三、从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度来从事美术鉴赏,拓展教学内容

许多湖湘艺术品都是我国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珍贵文物,美术教育既是艺术教育,也是民族文化教育,具有非同一般的现实价值。譬如,我们可以从湖湘艺术品的传承方式入手来讲授美术的文化特性。从这一角度来说,高校美术鉴赏教学是当代一种自觉抢救和保护文物的文化传承活动。可以预见,在未来的高校美术教学中,美术鉴赏的民族文化传承性会进一步受到重视,开辟出美术鉴赏教学的新路径。

四、精心凝练教学内容,建立三维立体化的教学板块,提高美术鉴赏教学实效

美术鉴赏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头绪繁多。一方面,美术鉴赏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优秀作品灿若繁星,艺术名家辈出。另一方面,美术鉴赏是一项融文学、历史甚至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面对内涵丰富、体系庞大的美术鉴赏教学体系,要求我们遵循教育规律,精心凝练教学内容,使之系统化、科学化。笔者以为,美术鉴赏教育由三个有机部分构成:首先是文学赏析教育,即介绍美术作品意境和叙事之美;其次是美术鉴赏教育,引导学生欣赏艺术作品的造型、技法、色彩、风格之美;最后是文化传承教育,这一部分主要讲述与美术相关的政治、经济、民俗、宗教等内容,也就是阐述美术的文化生态环境。三者互为补充,彼此渗透,相互依存,共同构成完整的美术鉴赏课程体系,满足学生不同层面的文化和审美需求。

五、结合当代美术鉴赏的生存和传播特点,创新教学方法,促进美术鉴赏与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度融合

在中国历史上,美术是广大民众精神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美术既是公众审美需求,也包含着深刻的宗教仪式内容,它广泛生存于人们日常生活等公私文化空间。人们接受美术的渠道多种多样,除了欣赏绘画作品,还可以通过制作和欣赏民间剪纸、雕刻、刺绣等方式来接受美术。

随着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和现代文明的迅猛发展,美术的生存方式与传播途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美术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一方面,美术继续通过传统方式传播,另一方面,涌现出了更加便捷的传播手段,如影视、网络、光碟、手机等均成为美术的有效传播途径。这就要求高校的美术鉴赏教学,要从业已变化的外部条件出发,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引领学生进入古典艺术的殿堂,促进美术鉴赏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度融合。

一言以蔽之,高校美术鉴赏教学应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美术生存条件的变化,充分利用湖湘艺术品鉴藏知识,深化教学内容,积极开展教学模式的变革,弘扬民族文化,提升大学生的综合文化修养,真正发挥美术独特的审美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美学三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民间艺术欣赏论文篇5

[关键词]美术史 美术欣赏 学科性质 研究方法

一、二者同属人文学科

美术是人类最重要的精神活动,美术欣赏的本质即是欣赏者审美与价值判断的过程,欣赏者的知识、经验、记忆、情感、观念与思想贯穿审美过程的始终,人的作用决定着这一活动的程度和品质;同样,作为美术史研究对象的诸如美术作品的观念、发展、风格、手法、分期、流派等等,以及为研究它们所采用的如描述、比较、鉴定等各种不同方法,所有这些与人类物质与精神活动密不可分的概念,构成了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的美术史。

二、二者在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方面近年来表现出更明显的相容和重合

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充满图像信息的时代,非文本的视觉文化,诸如电影、电视、录像、摄影、广告、车辆上的涂鸦绘画、卡通和连环漫画甚至包括商品的外包装等,无不处在历史、社会和文化的相互作用之中。从著名博物馆收藏的古代大师的油画到最新高科技的电脑制作的虚拟图像,图像世界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增加,所有这些视觉图像也都要求美术史家对其做出新的文化阐释。

与此相呼应的是我国近年来的学校美术课程改革中所提倡的美术欣赏教学,其欣赏对象和范围的广度也涉及到包括所有人类文化的视觉艺术。例如“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等表述,反映了美术欣赏是以视觉世界为基础的各种艺术及图像为对象。而诸如“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中外优秀的卡通艺术”、“民间玩具”等等,则表明欣赏范围包括世界各民族所包孕的多元文化。

三、美术史和美术欣赏的原则和意义也是相似的

美术作品在美术史和美术欣赏的研究活动中应占据中心地位。英国美术理论家约翰•拉斯金曾说过,伟大的民族以三种手稿撰写自己的传记:行为之书、言词之书和艺术之书,但是,唯一值得信赖的便是最后一部书。由此可见,对于人类文化来说,美术作品理所当然地被视做是人类文化的化石。在所有美术史和美术欣赏的背后都存在着极其复杂的文化背景,正是这个背景为美术作品的描述和阐释提供了多种渠道,导致了多元化的研究活动。

四、在美术欣赏活动中,一些美术史的研究方法被普遍运用

1.作品研究

(1)图像研究

图像志。其首要目标是确定美术作品中描绘的是什么,并且揭示和解释艺术家想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其次,它关注的是追索艺术家所使用的直接和间接的材料――包括文献资料和视觉的资源。图像志研究一般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精确列举和描述艺术作品中可见的一切而不解释这些事物之间的联系。二是确定“主题”。即我们所看到的事物相互之间产生的联系。三是表述艺术家在美术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更深层意义或内涵。

图像学。是文化史研究的一个分支,用来揭示视觉艺术中主题和题材文化的、社会的和历史的背景,根据这个背景,图像学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个艺术家或赞助人在一个特定地点和时间选择某种特定主题,并且用一种特定方式加以表现。

(2)风格研究

形式主义。狭义上指将艺术作品的形式因素作为主要的考察对象,如绘画作品的平面连续性、空间模式等,而对作品的主题、内容、社会联系等外部因素则不予关注,从广义上来说,它属于风格研究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形式研究特别倾向于讨论美术作品以及艺术群体、流派,或某时期的艺术风格。

结构主义。结构分析的方法就是对艺术作品最基本的全部形式本质而不对作品的表面细节进行描述。

符号学。最初产生于语言学领域内,从符号学的观点来看,绘画、雕塑或建筑等都是可以被视为“语言”的,因此,近来被广泛运用于视觉艺术的研究。通过符号的系统化导致意义构成的再现。

(3)阐释学

简单地说阐释学就是一套解释系统。由于解释是辨证的、相对的、循环的和非中性的,因而,阐释学家并不把客观性看作最终的目标,而是主张导向解释和批评的理解才是美术史工作的目的。

2.作者研究

(1)传记研究。通过使用引证文献中的一些资料,努力记录下艺术家们所做过的事情。但并不是事无巨细地进行资料堆积,也不是仅仅记录带有逸闻趣事性质的零散的美术史事件,而是在记录美术家和美术事件的事实过程中,对美术作品的优劣加以区别,留心标注艺术家的方法、方式、风格、品行和观念;分析事件的原因、结果以及发生的规律,以供人们借鉴。

(2)心理研究。不同的心理学流派在美术史的研究中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派别,主要有精神分析和格式塔主义。精神分析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分析艺术家潜意识和知觉与认识的心理因素,来考察艺术家创作意图以及艺术作品产生的根源和功能。

3.外部环境研究

(1)文献学。主要是指依靠大量的引证资料,包括文字、绘画以及艺术家本人、艺术家的朋友和合作者的一些书面材料、文集、档案、专题论文、谈话记录、工作笔记,甚至是美术作品的尺寸、框架、价格以及与之有关的契约、判决书、遗嘱等这些原始资料,对关于艺术及其美术作品的不同意见作分析整理。其最基本的功用是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2)社会学。社会学研究为阐释视觉艺术提供了关于艺术与政治、艺术与经济以及艺术与宗教的可能性关系的一系列理解。豪塞尔说,社会学方法就是按照艺术的实际来源来解释在一件美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生活的种种看法。

(3)赞助者研究和文化研究。这一研究方法从根本上来说揭示出视觉艺术不单纯是一个形式问题,艺术家必须受到文化传统、被给定的题材内容以及赞助人的要求等因素的影响或制约。由于文化习俗的影响以及赞助人的参与,因此艺术权威的专断就不是那么明显了。

以上这些美术史研究的方法,始终围绕着美术作品展开探索,美术欣赏的活动过程也是如此。其中美术史研究中的图像志研究可以为美术欣赏中进行的观察与描述提供完善的方法;美术欣赏中对美术作品的形式分析可以从美术史的风格研究与符号研究中汲取营养和学习方法;除此以外,对美术作品的一些资料和背景的收集可借鉴文献学研究的方法;美术史中的图像学、社会学、心理学研究则为美术欣赏者提供有关美术作品背后的环境、文化以及对作者内心进行解释的有利帮助;而近代美术史研究中的阐释学则有利于培养欣赏者在美术欣赏中形成个性化的批评和审美价值判断。

参考文献:

[1]吕澎.作为学科的“艺术史”及其相关学科[J].新美术,2003.

[2](澳)保罗•杜罗,迈克尔•格林哈尔希.西方艺术史学――历史与现状.转引自汉斯•贝尔廷(Hans Belting)(德)等著,常宁生编译.艺术史的终结[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曹意强.艺术与历史[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

民间艺术欣赏论文篇6

关键词: 美术欣赏 随堂欣赏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小学美术教学是小学教学的一部分,前人总结的普通教育学对小学教学基本适用,普通师范对小学教师的就业要求规定为各科都能教,也有其合理性。然而,美术教学和语文、数学等教学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美术教学有其特殊性。小学美术欣赏课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美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其次要了解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选择合适的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下面我从教材内容的选用、随堂欣赏、欣赏与操作相结合等方面,谈谈对小学美术教学特殊性的认识,与同行们一起分析美术教学现状,揭示美术教学的误区,使今后的工作更科学。

一、选好教材和内容

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适当增加欣赏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在选定欣赏教材时,要注意学生的已有认识与欣赏水平及欣赏心理倾向。因此,教师要选择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相贴近的,还要与儿童的认知和欣赏水平相接近的,接近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的,能激发儿童兴趣的作品;要选择的是本身富有童趣的、易于为儿童所接受与理解的作品。

1.小学低年级作品欣赏富有情趣,符合儿童审美心理。如第二册《小朋友的画》、《民间美术欣赏》、第四册《画家笔下的童年生活》、《绘画中的动物和花果》等,它们的特点是大脑袋,歪脖子,近大远小,树画在半空,等等,五花八门,比例不在于准确,表现的是无拘无束。

2.中年级可以欣赏一些与学生生活接近、学生能理解和接受的作品。可以让学生初步接触了解优秀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艺术的情感。如第五册的《工艺美术的人物形象和动物形象》、第六册的工艺作品刺绣、竹编的欣赏,第八册的“挑花”、“竹编”手工课。中年级欣赏课的优秀作品档次高,起到了指导性的重要作用。

3.高年级的欣赏内容要求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我国造型艺术门类的面貌,除了已经着手的中国画教学之外,还将欣赏的领域延伸到中国优秀古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作品中,让学生了解祖国历史悠久的艺术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如第九册的《古代雕塑中的人物形象》、第十册的《现代雕塑中的人物形象》、第十一册的《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和现代建筑艺术》和第十二册的绘画作品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小学内容总览等。

二、随堂欣赏

随堂欣赏课就是在进行绘画、工艺等教学的同时,插入有关大师或同龄人的作品进行欣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强化教学效果。这种欣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得很多,比如在上每一课时,都可以安排学生欣赏文本的图及资料,并指导学生观看,让他们说出作品的美表现在哪里?又如为了使学生掌握某种美术技能,出示一些合理范画,也是随堂欣赏的教学过程。在欣赏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以一种平等、博爱、宽容、引导的心态对待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的身心能够自由表现和舒展开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和感受,教师不轻易批评学生的欣赏不正确,让每位同学都能轻松地讲出自己的感受、观点,在全班同学激烈的争论中,让美内化、升华。

如教学《巧妙的组合》一课,有的学生认为西班牙画家米罗这幅《太阳、人和鸟》不好看,什么都不像;有的学生认为好看。这时,教师对学生的评论不作出错评判,始终保持沉默,让学生争论,在争论中逐渐加深对抽象画的认识,接受大小不等的几何色块组成的画面也是一种美的形式。反之,如果教师认为学生不该对大师的画质疑,批评学生欣赏水平低下,则学生的积极性会遭到打击,并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而且之后再让学生评论作品,学生就有一种胆怯心理,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欣赏与操作相结合

欣赏教学要善于借助学生绘画与工艺等美术实践的“外力”。因此,欣赏教学与工艺、绘画的教学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

1.先欣赏后操作。如我在“民间竹编工艺”欣赏一课中,首先让学生欣赏许多本地的漆蓝工艺品,在学生被工艺品吸引时,紧接着播放介绍漆蓝工艺品的录像,讲解漆蓝工艺品的制作过程。此时的学生,面对教师给他们准备好的篾片等材料,不由自主地动手编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个“小玩意儿”在孩子们的手中诞生了,看学生的喜欢劲儿,仿佛是伟大的创造。这时我及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与图片上的作品和欣赏的实物进行比较,然后作出评价。学生在动手中兴趣盎然地欣赏了竹编工艺。

2.边欣赏边操作。在工艺、绘画课的开始部分,安排一些与本课有关的欣赏内容。如上《剪纸》一课时,在导入阶段让学生欣赏剪纸――“窗花”;接着在实践中穿插欣赏,学生练习时出现困惑,可以对作品进行再现,提供练习的范例,以欣赏帮助练习,以练习促进欣赏;最后在完成作品时加入欣赏,通过让学生比较与实践,使学生认识到自身作品的优缺点,起到促进作用,在学生练习的基础上指明发展的方向,激发学生探求美的兴趣与愿望。

四、课前欣赏预习

传统美术课教学,欣赏课都是在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观察、感受一幅作品时,教师就开始讲解,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我们可以课前布置预习题,预习的内容是根据本课的教学目的,精心设计一些启发性问题,这样就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欣赏作品。

民间艺术欣赏论文篇7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汉族传统民歌;美学特征;音乐创作;音乐实践;音乐表演;音乐欣赏

中图分类号:J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6)04-0032-04

刘承华教授曾经指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这一概念业已为学界所接受,但其确切定义却依然模糊,同“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及“中国传统音乐欣赏”的关系亟待厘清。①笔者认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就是针对中国各民族的传统音乐所进行的美学研究,属于音乐技术理论学科与美学交叉而形成的音乐学分支学科。本文就是中国传统音乐美学领域的一个研究成果。

音乐创作是音乐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音乐美学关于音乐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我国的音乐美学研究主要针对西方艺术音乐展开。该学科中所总结的一些规律大部分也仅仅适用于西方艺术音乐。笔者认为,不能将那些从西方艺术音乐中归纳出来的美学规律看作普遍的音乐美学理论。文化生活、音乐生活的多样性已经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理解,因而我们有必要建设多样性的音乐美学理论。

笔者在总结中国民间音乐的独特美学特征时所选择的参照物是西方艺术音乐。也就是说,本文对于中国民间歌曲创作美学特征的归纳,是相对于西方艺术音乐而言的美学特征。

一、从音乐实践整体的角度看汉族传统民歌

一般的音乐美学理论②将音乐的实践划分为三个环节,即创作、表演和欣赏,并且认为音乐创作是音乐实践活动的基础。西方音乐史也基本上是关于作曲家的创作历史。音乐表演作为二度创作,乃是音乐创作和音乐欣赏的中介。音乐欣赏一方面是音乐实践中的接受环节,另一方面以反馈的形式对音乐创作和表演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对于西方艺术音乐而言,音乐实践确实存在着这样三个较为独立的环节,它们彼此影响、相互制约。

汉族传统民歌在这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很多汉族传统民间歌曲同实际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劳动号子、山歌、小调这三种形式中,前两者同实际生活的联系尤为紧密。比如,具有协调和指挥劳动作用的劳动号子,是劳动人民对最初劳动呼号的一种美化。③劳动号子在原始社会曾经更为普遍。普列汉诺夫曾经指出:“在原始部落那里,每种劳动有自己的歌,歌的拍子总是十分精确地适应于这种劳动所特有的生产动作的节奏。”④劳动号子同劳动生活的联系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是劳动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劳动号子的创作、表演、欣赏是参加劳动的群众集体完成的。创作者、表演者,是同一批劳动者,他们集创作和表演于一身。因为劳动号子并不是一种娱乐,不是以表演为目的。因而,参与劳动的人实际上也是劳动号子的欣赏者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也就是说,劳动号子的演唱,实际上并非是完全意义上的表演。因为,表演是通过人的演唱、演奏或人体动作、表情来塑造形象、传达情绪、情感从而表现生活的。表演应该有独立于表演者之外的欣赏者。劳动号子的演唱,本身就是劳动生活的一部分。劳动号子往往没有独立于表演者之外的欣赏者。

同时,由于即兴创作的原因,他们的创作过程和表演过程并不能截然分开。劳动群众往往在创作的同时,也就演唱了出来。再比如自由抒发感情的汉族山歌,也往往是一种即兴创作的产物。其创作、表演、欣赏也往往很难截然分开的,不是彼此独立的三个音乐实践的环节。

小调类民歌因其有进一步的分类,所以情况有些复杂。小调类的汉族民歌可以分为吟唱调、谣曲、时调三种类型。吟唱调的旋律接近日常语言声调,结构简单,完整性及独立性不是很强。在小调类的民歌当中,吟唱调的实用性较强,其演唱常常是伴随着实际生活中的实用性需要。⑤比如儿歌、摇儿歌、哭嫁歌、祭祀歌等都属于这种形式。吟唱调类的创作、表演和欣赏的情况同劳动号子以及山歌类似。谣曲类民歌在艺术形式方面要比吟唱调成熟,乐段结构相对完整。诉苦歌、情歌、生活歌和嬉游歌等都属于谣曲类民歌。由于演唱的即兴性特点,谣曲类的民间歌曲的创作、演唱和欣赏也很难彼此分开。

时调类歌曲是汉族民间歌曲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种。有些情况下,会有职业、半职业的艺人演唱小调类民间歌曲,换取报酬。有些文人甚至也会参与到时调歌曲的创作当中。时调类歌曲会形成一些较为固定的旋律骨架,这些旋律骨架形成不同的时调的同宗民歌。⑥同宗民歌常常源自一个民歌母体。“民歌母体”所包含的音乐要素多种多样,其概念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时调类歌曲的结构比较规整,唱词内容也涉及民间传说、历史事件、现实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时调类歌曲具有易于交流和传播的特征。当时调从一个地区流传到另外一个地区的时候,大多都会发生一些地域性变异,同当地的语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同当地的文化整体融为一体。

创作同宗民歌“民歌母体”的作者是集体性的。而且,这一母体自其诞生之日起,便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同宗民歌的演唱者在演唱前人的“民歌母体”时,不一定非要忠实于“原作”。他可以根据唱词内容、演唱环境、自己的心情等不同程度地对“原作”加以变异。这种变异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创作。因此,即使是有一定“民歌母体”作为依据的民间歌曲演唱,也在很大程度上融创作和演唱为一体。

小调类歌曲,尤其是其中的时调,往往会有独立的欣赏者。演唱者往往靠在街头巷尾等人多之处演唱小调来换取报酬。这是小调类歌曲同劳动号子、山歌所不同的地方。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将音乐的实践划分为三个环节――创作、表演和欣赏的话,中国汉族传统民间歌曲具有以下与西方艺术音乐不同之处。首先,汉族传统民歌创作、表演和欣赏这三个环节的独立性不强。由于民间歌曲创作的集体性与即兴性以及流传的变异性,导致民间歌曲的创作、表演和欣赏三个环节往往在同一时间完成。其次,歌曲的创作者、演唱者也往往是同一个或者同一群人来担当。歌曲创造者的分工并不像西方艺术音乐中那样的明确。

二、从创作过程的角度看汉族传统民间歌曲

一般的音乐美学理论将音乐创作的过程归纳为两个阶段,即:精神创作和物质创作。我们也可以对汉族民间歌曲从这两个环节加以考量。

音乐创作的精神创作过程就是作曲家把自己的现实社会生活体验通过音乐艺术思维构建音乐艺术意象的活动。精神创作是作曲家的审美认识活动。精神创作同物质创作一同构成了音乐创作的完整过程,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划分也是理论研究上的需要。物质创作和精神创作的比重,在不同类型的音乐体裁中有着不同的体现。“一般来说,小型的、简单的或单旋律的音乐作品往往以精神创作为主;而大型的、复杂的和多声部的音乐作品则往往以物质创作为主。”⑦

精神创作是作曲家在进行物质创作之前对整部作品的构架,它不仅包括音乐的主题,也包含着整部作品的曲式结构、和声布局、节奏模式等诸多方面。也就是说,作曲家要在动笔之前,首先在脑海里构建一部作品的音乐模型。此模型常常是一个作品的框架而已。少数作曲家在构思某些音乐作品时,也可能在脑海里形成一部作品的较为完整的映像。一般而言,作品的篇幅、难度也制约着这一模型与成品的差距幅度。

莫扎特可以通过精神创作这一环节构思规模宏大的作品,在他的创作中精神创作具有重要的作用。⑧通过他的这番话我们可以想见,在莫扎特的音乐创作中,精神创作具有重要作用。

民间歌曲的创作者是一般劳动者,并非职业作曲家。他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创作的体会,但他们的创作一般没有系统的音乐理论做指导。有些群众在即兴演唱民间歌曲之前,也会有一些思考和酝酿。这种思考和酝酿应该属于精神创作的范畴。但是他们的创作大多数情况下往往是即兴性的有感而发。单独的精神创作这一过程在劳动号子、山歌等汉族民间歌曲当中体现得不是那么明显。对于即兴性很强的汉族民间歌曲而言,精神创作往往统一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

作曲家的物质创作就是作曲家书面的笔头作业这一环节。在这一环节当中,作曲家将音乐艺术意象落实于谱面之上。物质创作过程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在这一过程中,他要将在精神创作过程中所构想的作品的蓝图加以实现,要对精神模型作反复梳理、加工和提炼。物质创作对于专业作曲家而言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因此,物质创作这一过程也制约着专业作曲家作品的成败。精神创作所依赖的主要是想象力,再丰富的想象也无法创作出完美的作品。作曲家的想象要依靠物质创作来完成。物质创作是以逻辑和技巧作为主要的创作方式的,能够弥补精神创作在逻辑和技巧方面的不足。

汉族传统民间歌曲的创作是一种口头创作,民歌的演唱者就是民歌的创作者。可以将这种集创作和演唱为一体的人称作民歌的创造者。民歌的创造,绝大多数情况下无需落实在笔头上。他们的创造过程不需要谱纸,也不需要笔。所以,在他们的创作过程中并不存在着物质创作这一环节。

三、从音乐创作的目的看汉族传统民歌

西方艺术音乐创作的主要目的是表达社会生活。因而,其创作是一种表现时代精神和思想的艺术实践。

作曲家乔治・克拉姆曾指出:“对我来说……似乎任何时期、任何风格的优秀音乐,都呈现出了灵感和思想的完美平衡。”“我感觉作曲家开始写一部新作品时,总带着他对他们所希望表达的社会精神气质的直觉入手的。”“如果我的音乐能表达此时此地的什么,那我就感到无比幸福了。”⑨通过这些话我们可以看出:西方艺术音乐的作曲家的音乐创作,是为了表达社会精神气质。

作曲家虽然是要表现时代精神和思想,但总是要受到音乐艺术本身特点的制约。由于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其长处并不在于写实和再现,因而作曲家往往很难把社会风貌刻画清晰。音乐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精神,往往是作曲家内心对时代思想、时代精神的体验。

在很多情况下,民间歌曲的创作目的是实用性的,其目的不是为了表达社会生活。比如劳动群众创作和演唱劳动号子,主要目的是为了统一劳动者的节奏、调剂劳动者的兴趣,从而提高劳动效率。创作和演唱号子,不是一种表演,而是社会生活本身的一部分。

西方艺术音乐的创作目的,是为了表演给欣赏者,欣赏是整个音乐实践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音乐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美国音乐学家默赛尔指出:“音乐欣赏在一定意义上是音乐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⑩因为中国传统民间歌曲创作所侧重的是歌曲的实用性,加上创作、表演和欣赏的密切统一性,民间歌曲的创作受音乐欣赏的制约和影响不大。很多情况下,民间歌曲的创作和演唱,并不以满足音乐欣赏者的欣赏需求为目的。相反,民间歌曲的创作和演唱,往往是为了满足民歌创作者自身的需要。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民歌的创造者和欣赏者是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群体。有学者将我国民歌的实际功能归纳为如下四种:教育与传承、人生礼仪、祭祀与驱邪、交际。11民歌的创作和演唱实际上也主要是为了满足上述实用功能能够顺利完成。汉族传统民间歌曲的创作,实用性重于他市浴

四、从作品的角度看汉族传统民歌

西方艺术音乐领域的作曲家们的创作是一种个体化的创作,绝大多数作品都是作曲家单独完成。作曲家们也都追求自己的独特个性和风格。即使是同处一个历史时期、一个音乐流派的作曲家,他们的创作都会体现出各自的艺术个性。

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20年代,西方音乐史上产生了一个举世闻名的维也纳古典乐派。这一乐派的代表人物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虽然同处于一个历史时期,音乐生活也主要是在同一座城市(维也纳)里展开,三位作曲家的创作却有着不同的艺术个性。

海顿的生活比较安逸、生性乐观,他的音乐充满了健康、明快、幽默、轻松的气息。莫扎特的后半生生活困苦,但他的音乐却始终能够充溢着明朗活泼的情绪。同时,在他晚年的创作中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悲剧性、戏剧性因素。

贝多芬作品所包含的内容及感情范围要比海顿和莫扎特更为广泛。正如李应华先生所描述的:“他的音乐中,有沉重痛苦、悲哀也有强劲豪迈、近于粗犷的冲击力量;有含蓄、温暖的柔情,深沉的思索,也有胜利凯旋的喜悦和狂欢。”12

汉族传统民间歌曲往往是人民群众口头即兴创作的,在音乐风格和音乐创作手法上,所体现的往往是某一文化区域总体的音乐风格。汉族传统民间歌曲所采用的是口耳相传的传播方式,这种方式使得民间歌曲的创作是以集体创作的方式完成的。它所体现的特征,实际上是集中了无数劳动群众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结语

汉族传统民歌在创作上同西方艺术音乐有着很大的不同。整个中国传统音乐同西方艺术音乐在美学特征上都有很大的不同。这方面的研究,属于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研究范围。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研究是一个大有可为的研究领域。

注释:

①刘承华:《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建设的几个问题》,http:///?uid-8141-action-viewspace-itemid-41774。

②此处的一般音乐美学是指一些较为重要的美学论著、教材中的相关音乐美学理论。其理论论述大多数仅仅针对西方艺术音乐,也仅仅适用于西方艺术音乐。

③11周青青:《中国民间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第17页、第14页。

④普列汉诺夫著,曹葆华译:《论艺术》,三联书店1964年12月版。

⑤江明:《汉族民歌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82年第一版。

⑥冯光钰:《中国同宗民歌散论》,《人民音乐》1997年第2期。

⑦张前、王次荩骸兑衾置姥Щ础》,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第157页。

⑧《中国音乐学》1988年第1期,第137、138页。

⑨吉莱斯皮:《乔治・克拉姆,一位作曲家的简介》,载《音乐研究》1989年第l期,第91页。

⑩默赛尔:《音乐欣赏心理的本质》,载《中国音乐》1987年第1期,第8页。

12李应华:《西方音乐史略》,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第45页。

民间艺术欣赏论文篇8

由此可见,欣赏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欣赏可以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 在欣赏教学中体现自主性

在美术欣赏课中,教师往往一讲到底,这样,造成教师的投入,而学生漠然的尴尬局面,欣赏课变成了“讲赏”课。然而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应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教师时刻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不断探索与自省,全方位的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教师要转变观念,由知识的占有人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习的人,教师的知识和经验成为学生可利用的资源之一,教师的任务由过去单纯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启发诱导,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与信息的优化选择为主。美术欣赏课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有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有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

可采取的教学策略如下:(以教学《中国民间玩具》一课为例)

①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收集与欣赏内容相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缩短学生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直接兴趣。如在教学前,让学生带一些中国民间玩具。

②在出示欣赏作品后,让学生仔细地读画几分钟,然后请学生说说对作品的印象和直觉(初步的感觉)。导语:中国的民间玩具,历史悠久,有些玩具虽然不是很精致、美观,但距今已经有好几千年的历史了。出示《青铜犀尊》、《玉壁双龙》、《彩绘泥塑骑马俑》、《青铜燕车》、《青铜奔马》。让学生说说对作品的印象,初步感受我们的古代人民的伟大。

③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可以从色彩、线条,给人的情绪上去细细的体味。在欣赏泥塑《阿福》中,体味健壮可爱的儿童形象,寄予阿福的镇邪、降福的美好愿望。

④必要时,对于欣赏中提出的一些问题,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欣赏、评价,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讨论这些玩具(包括自己带来的)是用什么做的?表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在自主活动中欣赏、评价,对中国的民间玩具更加了解,充分感受到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这样一来,既发扬了每个学生的优势,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又锻炼了他们之间的合作能力。

三 在欣赏教学中培养创造性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生动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做到敢想、敢说、敢做、敢画,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激励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欣赏教学与工艺、绘画的教学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作用的。学生如果有了工艺、绘画的实践,就能更好的理解和认识艺术品。如教学民间绘画和工艺品欣赏时,让学生试着画一画,做一做,既有助于对作品的理解,又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在教学《民间竹编工艺欣赏》时,首先展示许多竹编工艺品,当学生被工艺品所吸引时,紧接着播放介绍竹编工艺的录像,讲解竹编的制作过程。此时的学生,早已把老师为他们准备的篾片等材料,不由自主地动手编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个“小玩意儿”在孩子们的手中诞生了。看着孩子们的欢喜劲儿,仿佛是什么伟大的创作。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把图片上的实物和欣赏的作品进行比较,做出评价,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欣赏竹编工艺。

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就在欣赏、创作中迸发了。

民间艺术欣赏论文篇9

【关键词】美术教育;审美教育;美术欣赏课;绘画;雕塑;审美观

美术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及重要内容,也是美育的一个具体的施行单位。而美术教育重在审美教育,它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绘画及手工制作为辅助,培养学生科学的审美观,从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艺术的传统。以此为出发点,美术教育中美术课教学的两个部分,即绘画、手工制作教学和欣赏教学,重点就是欣赏课教学。

但是,因为很多客观因素的制约,美术课里的欣赏课教学并不能很好地开展。更多的时候只是“看看”,更多的时候只是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的训练。所以,我们在很多学生的画作里,看到的多是技法,更多的是临摹的痕迹,看不到传统的过华丽的优秀的内涵,看不到朴素而隽永的民间美术的传承。显得菲薄没有底蕴。可是,我国可是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啊!

并且,无论是气势磅礴的《溪山行旅图》,还是宏大而精致的《清明上河图》;无论是古典主义画派的《蒙娜丽莎的微笑》,还是光影跳跃的印象派的《日出》;无论是我国民间巧匠的陶俑、泥人、剪纸,还是非洲古朴的木雕;等等,等等,无一不体现出“美”,演绎着“美”。并且,美术,就是创造美的艺术。不懂得欣赏“美”,谈何创造“美”?

所以,在此,我们来谈谈关于美术欣赏的一些组成部分,希望以此激起欣赏美的兴趣。

首先,欣赏和创作同样是一种创造活动,是人类高级的、复杂的、特殊的精神活动,通过美术创造意识对自然现实的直接反映或者间接折射。人们在一个不断发现美和不断创造美的精神活动中,认识自身,寻求自身的价值,并在肯定自身存在价值的过程中,实现其本质的力量。马克思曾引用黑格尔设想的一个生动比喻,来说明人类在创造活动中实现其本质力量时产生的愉悦。故事,一个小男孩儿,将一块石子投入水中,他看到水的涟漪不断扩大,他欣赏自己的创造,从中得到无与伦比的欢喜……

当代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一个值得重视的核心思想,是肯定欣赏也是一种创造活动。按照这一美学理论,历来的文学史、艺术史都是不完全的、不完整的,它要求和正在促成一门新学科的诞生,即从文学作品文本出发、从艺术本体出发,建构一部人类的文学艺术接受史,专门研究艺术接受者的创造活动。或者说,读者、欣赏着的崛起提出挑战,要求重构文学史、艺术史。从这一点,侧面证明了欣赏的重要性。

一方面,美术创作不仅生产了美术作品,同时也产生了美术作品的欣赏者;另一方面,欣赏者不仅最终实现着作品的再创造,同时,反过来,欣赏者的要求、趣味、消费能力也构成人类历史阶段上的不同艺术价值圈。各个时代最高的艺术价值圈,要求并创造着属于它的杰出的艺术家、艺术大师。

所以,创作者同时是欣赏者,欣赏者同时是创作者,这一合理的理想的精神生活,是我们的美育的最终追求的目标。

其次,欣赏能够召唤出审美经验。

美术创作,通过美术的特定材料,凝聚画家对自然现实中美的发现,传达画家个人独特的审美经验、审美感受,从而召唤欣赏者相应的审美情感。这种召唤是具有一种特殊的感同深受力量的,因为这通过创作而再现的美,是来自客观现实中的人人熟悉的、可能发现的美,所以无比亲切;另一方面,又因为这再现的美,绝非人人都能发现,更非人人都曾体验过如同画家那样的心灵历程,所以它又无比新鲜,它是陌生的、未知的世界,在双重心绪交感冲突中产生的惊喜,也是一种美的再发现再创造的惊喜。从而唤起从没有过的新的审美经验。

在此,套用别林斯基谈到“典型”时说的话:“在真正有才能的作家笔下,每个人物都是典型的;对于读者,每个典型都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既熟悉又陌生,恰当地揭示了美术作品欣赏的审美体验。

面对罗丹的大理石像《沉思》,我们会同时浮现双重的现实感:一种是通过洁白润泽的大理石、造型语言等材质和媒介透出来的艺术形象;另一种是由这个艺术形象激起的对外部客观现实的联想。这两种现实感都在一种幻觉里产生,从艺术形象到客观现实往复多次,构成心灵意象的跳跃感。捕捉这样一种大幅度扩展和变化着的意象,将激起心理、智慧、想象、情感以至人生经验的涟漪。这一精神活动本身的张弛、往复,就伴随着极度的审美愉悦,呈现为精神上的创造自由与超越。

“这是一个非常年轻、神秀、面目俊美的女性头像,她低着头,周围萦绕着梦想的气氛,显得她是非物质的,头额上帽子的边缘,好像她的梦想的羽翼一样,但是她的颈项,甚至她的颌都在一块粗大的石头上,好像夹在不能摆脱的枷板中一样……不具形的思想,在静止的物质中花一般地吐放出来,而且用辉煌的光彩照亮了这物质;但是她丝毫没有办法摆脱现实的沉重束缚。”罗丹的助手葛赛尔写下了《沉思》这座雕像给他的审美经验。

法国十九世纪中叶的现实主义巨子米勒,以他对农民的热爱,对土地的深情,创造了一系列再现法国农村田园的图画,如《晚钟》、《拾穗者》、《倚锄男子》,都是在真实人生的图画中渗透了劳动的甘美、人生的心酸。这是一个甘美与心酸混淆的世界。罗曼?罗兰说:“画家就是从这种劳动的痛苦当中找到了人生的诗与美,这是米勒的思想和创作的最终目的。”我们不难从米勒的人生图画里体察到农民的善良与品质的高贵,从中感受到劳动生活的真谛、诗意和画家心中的淡淡的哀愁。

所以,欣赏者从中获得的审美喜悦,正是和艺术地再现世界相对应的,既熟悉亲切又陌生新鲜的心灵体验。

最后,当我们叩响艺术欣赏的大门,我们将发现美术作品所展现出的各种不同状态,都是导向美的王国的一条条通道,在那里隐藏着一个为求索者拓展的神游的宇宙。

民间艺术欣赏论文篇10

一、比较欣赏的任务

美术本来不是个孤立的现象,它与其他艺术创造和精神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发掘艺术间的规律。懂得这些规律对在欣赏过程中更好的进行再创作有促进作用,有利于更深入地理解欣赏作品。基于此,比较欣赏肩负着这样几项主要任务:

(1)在欣赏过程中,通过对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化体系或艺术体系(无论是属于不同民族的,还是属于同一民族的不同文化)的具体艺术家、作品、艺术种类、潮流、运动、时期的比较分析和综合,将该类美术作品结构的一般原则明确地层现出来,作为理解、欣赏该类体系中单个美术作品的参照。

(2)在欣赏过程中,通过类比、对照和因果关系的研究,对某一历史时期、艺术运动、艺术潮流、流派、主题和艺术特征作归纳性的综合(如文艺复兴、浪漫主义、印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并从中抽绎出一些该类美术作品形式美的规律,使欣赏者获得理性的收益,有利于理解欣赏该体系中的个体作品。

二、比较欣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