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艺术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16:12:30

媒体艺术

媒体艺术范文篇1

关键词:媒体艺术;播音主持;影响;发展趋向 

无论是以广播、电视为主导的传统媒体还是以互联网平台为主导新媒体,在其发展的过程当中主持人的作用和价值都是不容忽视的。由此可见播音主持工作的开展对于一个媒体模式的进步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现代化、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媒体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这一个过程当中,媒体艺术也得到了发展,不仅形式更加多样,影响范围也逐渐扩大。新媒体的出现必然会对播音主持的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向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如何在这一过程当中充分地发挥优势影响的积极作用,尽可能地减小甚至是规避消极影响的阻碍和制约,成为了当前播音主持行业工作者应该关注的重点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背景环境,本文在对媒体艺术的基本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之上,对媒体艺术对播音主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为媒体艺术环境下播音主持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1媒体艺术的内涵界定

媒体艺术主要是指以光学和电子信息技术作为媒介,推动基本语言的发展的一种全新的艺术类别。媒体艺术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连结互动。通过信息的连结、融入、互动和转化等环节和流程实现信息的高速传播和交互共享,同时也能够通过互动环节增强人们在感官上的体验,这也是体验式艺术形式的发展趋向。第二,感受真切。媒体艺术通过图像模拟的方式可以使人们对这一艺术形式的感受更为真切,这种动态的图像呈现的方式比起传统的平面艺术要更加直观、更加形象。第三,商业气息。媒体艺术更多的是对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的展示,因此说媒体艺术展会越来越像高新技术产品的展销会。例如像动漫游戏、电影电视、计算机操作、绘画、插画等艺术形式都属于数字媒体艺术形式的范畴。媒体艺术与传统的艺术形式相比更加增强了艺术形式本身与体验者的互动性,是强调以用户的感官体验为主导的艺术形式。随着社会现代化、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媒体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媒体艺术也得到了发展,不仅形式更加多样,影响范围也逐渐扩大。媒体艺术的发展对播音主持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用,媒体艺术不但能够促进播音主持的规范化发展,同时也能使播音主持的内容和方式更加多样化。

2媒体艺术对播音主持的影响分析

近年来,媒体艺术大有不断发展壮大的趋势,媒体艺术对播音主持的影响也越发地深刻起来。笔者通过深入调研活动的开展以及自身工作实践的积累,从以下3个层面深入阐述了媒体艺术对播音主持的影响。1)媒体艺术能够进一步促进播音主持的规范化发展。播音主持行业对于规范性的要求体现在各个方面,例如播音主持必须要做到字正腔圆,对语音吐字的规范性要求极高;例如,播音主持的过程中要注重情感抒发的规范性,既要保证情感的抒发到位,同时又不要用力过猛。为此,在媒体艺术加速播音主持的规范性发展进程这一个积极影响作用方面,笔者给出了如下分析。

媒体艺术能够进一步促进播音主持语言发音的规范化。媒体艺术是以各种动态性的视频、软件等为辅助设备和载体,这些标准化设施设备的引入对于播音主持人员来说既是一个引导,同时也是一个监督。播音主持人员可以通过这些软件进行学习,对一些动态化的发音吐字方式、口型甚至一些肢体语言等进行学习和临摹。媒体艺术能够进一步促进播音主持语言组织与情感表达的规范化。一般来说,播音主持比较适用于一些播音类的节目,这时候电视受众基本上是见不到播音者的,见不到播音者的表情,因此只有通过播音者的声音来对其情绪进行揣测。媒体艺术通过形象化内容的插入,更加有助于播音者对于情绪的把握和掌控。2)媒体艺术能够进一步丰富播音主持的内容和形式。媒体艺术在播音主持内容和方式上的丰富主要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媒体艺术使得播音主持的方式更加多元,可以说,媒体艺术是对传统的非面对面的播音主持方式的颠覆,目前很多的广播电台都可以做到与观众之间的实时互动,例如河北音乐广播,在每天下午“一路畅听”的节目当中,观众都可以通过河北音乐广播的微信公众号看到播音主持人的实时播音情况,这就更加激发了观众收听节目的兴趣,同时这种创新也为其赢得了更多的受众。

第二,媒体艺术使播音主持的体验感得到了增强,媒体艺术通过图像模拟的方式可以使人们对这一播音主持的感受更为真切,当前很多的广播电台都有自己的大V账号和微信公众号,正是有了媒体艺术的影响价值,才使得这些互动平台中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元、精彩。由此可见,媒体艺术真正起到了引导着传统播音主持实现创新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3)媒体艺术能够进一步提升播音主持的核心素养。当前,核心素养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对于任何一个行业的从业者来说,都要实现自身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播音主持行业的从业者更是如此,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播音主持人发挥着极为重要的“意见领袖”的作用,他们会对广大听众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产生影响。媒体艺术的出现恰恰促使播音主持人对于信息的采集更加快速,对于信息的处理更加客观,在节目上能够更好地发挥正面的引导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听众。由此可见,媒体艺术能够进一步提升播音主持者的核心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加胜任自身的工作。

3媒体艺术环境下播音主持的未来发展趋向

1)充分发挥媒体艺术的引导作用。要想充分发挥媒体艺术对播音主持发展的引导作用,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第一,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各种新媒体的传播媒介,为播音主持内容的丰富提供更多的素材和资源。第二,充分利用媒体艺术推动播音主持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例如可以通过媒体艺术增设一些情景设计的环节、竞争比拼的环节等,这样能够使播音主持的专业学习课堂更加活跃、生动。第三,充分利用媒体艺的作用对播音主持的发展加以规范,发挥媒体艺术的监督引导作用。

2)利用媒体艺术的优势加速播音主持的创新进程。在我国社会创新驱动战略加速推进的过程中,播音主持行业也需要创新,唯有创新,才能使得电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才能使得播音主持人在众多人才中脱颖而出。在媒体艺术的影响之下,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来加速播音主持的创新进程。第一,要实现播音方式的创新,除了以上提到的一些常见的媒体艺术附加方式以外,还要做到推陈出新,利用媒体艺术高新技术展会的优势来拓展播音主持的影响力。第二,要做到内容上的创新,根据媒体艺术的特征多引入一些动态音频类的内容,这样对于吸引更多的潜在听众可以说是大有益处。

4结束语

媒体艺术的发展是艺术的表现方式更加丰富化、多元化的同时也促进了表现方式的创新。近年来,媒体艺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逐渐普及化,发挥的影响作用也更加突出。媒体艺术在播音主持领域的应用不仅能够进一步促进播音主持的规范化发展进程,丰富播音主持的内容和方式,同时还能够提升播音主持者的核心素养。因此,基于媒体艺术的这些重要价值和作用,要充分发挥其在播音主持领域的优势作用,主要可以从2个层面着手: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媒体艺术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要利用媒体艺术的优势加速播音主持的创新进程。相信通过这些措施的切实推进和落实,一定能够使得媒体艺术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和发展,能够使得媒体艺术为播音主持行业的进步贡献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高娜.新媒体移动时代播音主持语言的艺术性分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6(7).

[2]李洪光.媒体融合环境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定位[J].新闻界,2011(6):145-147.

[3]吴文瀚.新媒体艺术的技术本源、文化身份与价值表达考量[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5):78-82.

[4]方睿,董斌.新媒体艺术交互性的时空特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258-264.

媒体艺术范文篇2

一、声音在新媒体艺术中的作用

新媒体艺术主要是通过视听觉、触觉等身体感官的刺激来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其中,视觉和听觉是一个整体性的联觉,没有听觉,视觉便不完整;只有听觉信息没有视觉信息,新媒体艺术也不能全方位的模拟真实的世界。声音在新媒体艺术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心理刺激

新媒体艺术通过背景音乐、声效、语声等给受众提供符合客观现实的听觉信息,缺少了这些信息大脑便不能恰如其分的“感知”现实与虚拟的世界。正是由于新媒体艺术中一些逼真的音效设置,比如,虚拟坦克训练中的爆炸燃烧音效,才使被训人员如同身临其境地处在真实的战场环境中。达到其以较小的代价,获得较高的训练价值的目的。新媒体艺术中的阶段性背景音乐还可以缓解受众的压力,增加其参加训练的兴趣和乐趣,对失败者还有一些鼓励性的音乐。

(二)结构性作用

声音在新媒体艺术中的结构作用主要借鉴了影视艺术中声音对画面的结构功能。声音的熟练运用使得新媒体作品在结构上更加的完整。比如,在当前比较流行的“坦克世界”游戏中,每一场战斗开始时,都有不同的开场白:“好戏开场了”、“开始吧”等。在任务结束后,还会有人声无奈地表示:“任务失败,我们撤吧!”在游戏中间会有:“打中了”“我们击中了他的履带”“再来一炮他们就完蛋”等诸如此类的提示性或者鼓励性的语音,都很好的把整个训练过程贯穿成一体,仿佛置身真实、客观的战场。

(三)塑造环境,创设环境感

新媒体艺术要模拟不同的现实环境,而这些不同的现实环境,又有各自的环境声音特性,这就要考虑采用设置与环境相贴切的声效,否则,便不能营造真实的环境感和现场感。声音是我们判断方位感的重要因素之一,人耳正是通过声源到达两耳时间差来判断音源的位置的,因此,良好的声音有助于新媒体艺术营造真实的空间感和环境感。(四)提高新媒体艺术的艺术表现力新媒体是艺术和技术相融合的领域,也有人称之为虚拟现实艺术。为了提高其艺术表现力需要从画面和声音两个方面入手。声音包含音乐,音乐不具有造型艺术的直观性,音乐和其他艺术手段的结合,可以直接表现具体的客体形象和概念思维。比如,在“坦克世界”的“荒漠小镇”战斗中,就运用了具有伊斯兰教风格的背景音乐,充分体现了异域文化的特点,辅助人们建立身处异域战场的先行经验,提高了游戏参与者的融入性和积极性。

二、不同层次的新媒体艺术产品对声音的要求不同

按照互动程度划分,新媒体艺术可以分为3个层次。首先是只有人机互动的新媒体艺术,这个技术实现比较简单,比如一些教育类的游戏程序,训练人们对某些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第二个层次是能实现人机、人人低水平互动的游戏。比如坦克世界。此类虚拟现实的特点是主要依靠发送文字信息实现成员间的互动,信息传递的效率比较低,成员间的呼应较困难。第三个层次是能够实时的进行成员间的对话的高级虚拟培训系统。比如飞行员模拟飞行驾驶训练、核电站维护操作训练等。很显然,针对不同的新媒体应用系统,需要设置不同的声音。比如,寓教于乐的人机互动游戏显然比飞行员模拟飞行系统需要更加具有艺术性的音乐,但是,后者对音效的要求显然比前者更高。

三、新媒体艺术中声音设计包含的内容

新媒体艺术的最主要特征是其对现实的模拟,而要真实地模拟客观世界或者意念中的世界,最主要的是体现新媒体作品的环境感和沉浸感。不管是交互性的设计、画面的设计,还是声音的设计,都必须从这两个特征出发。新媒体艺术的声音设计不同于其画面和互动性的设计,画面的设计目标是真实的再现客观世界中的具象“物体”,比如树木、山水、沙漠等,这些可以借鉴艺术领域中的构图、色彩、明暗等被“复制”到数字世界中。而声音(尤其是音乐)则不同,我们前面说过音乐要靠与其他艺术手段的结合才能表现客体形象和概念,因为它不具备文学的描述性,也不具备造型艺术的直观性,因而它不借助其他艺术手段,很难直接表现具体的客体形象和概念思维,这就决定了音乐审美具有非具象、无语意的审美特征。因此,在新媒体艺术中,音乐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辅助性的视听联觉上,比如,在高级的虚拟现实中,音乐的作用则相对小一些,现场感很强的音效(比如背景环境的声音)则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根据美国哈佛商学院有关研究人员的分析资料表明,人的大脑每天通过5种感官接受外部信息的比例分别为:味觉1%,触觉1.5%,嗅觉3.5%,听觉11%,视觉83%。虚拟现实的沉浸感和真实感仅仅通过视觉画面的呈现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对其中的声音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安排,通过视听两方面综合性地展现虚拟场景。新媒体艺术中的声音主要通过音效、音乐、语声来表现。音乐是一门独立存在的艺术形式,是数字化声音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是抽象的概括艺术,它的作用是表达情绪和情感关系”,新媒体艺术中的音乐使用可以借鉴影视音乐理论,主要指新媒体艺术中出现的机器提示声、互动对话声等。所谓音效,即是自然界中所存在的各种环境噪声(背景声音)和人为设计的各种音响效果。比如,发动机的声音、各种碰撞的声音、虫鸣鸟叫等,这些都会增加新媒体艺术的真实感和环境感。

四、新媒体艺术中声音设计的实施途径

声音包含音乐、音效和语声3个方面,相应的新媒体艺术声音设计也要从这3个方面来探讨。

(一)音乐的设计与选择

影视片音乐主要包含有源音乐和无源音乐两种,有源音乐即客观音乐,音乐的原始声源存在于画面中。例如,画面中有一部唱机正在播放一段交响乐,而此时的背景音乐正是这段交响乐。无源音乐即主观音乐,在画面上看不到或者感觉不到发声源的存在,是创作者根据主题需要为画面专门配置的音乐以渲染情绪和情感。对于新媒体艺术来说,音乐的创作途径主要有3种。第一,在考虑版权问题的前提下,从现存作品中选择。比如,“坦克世界”中的一个湖边战斗场景就选配了“黄河大合唱”作为背景音乐,鼓舞身处其中的玩家们的士气,感染其情绪;其他场景还会间歇性地出现中国国歌的某一段旋律:|1.35.565|,以及其他一些背景音乐。第二,在有充足的资金保证的前提下,邀请音乐制作人为新媒体作品专门创作、编配音乐。这一过程包含诸多程序,主要涉及音乐创作中的各个环节。比如,编曲、乐队(指挥、各个声部等)、现场录音、混音、合成等。这一种方法不仅资金需求量大,而且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因为其间还包含着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等工作。所以说,对于一般的新媒体艺术创作来说,这种方式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以及可行性上的问题。第三,采用数字化的制作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尤其是个人电脑(PC)硬件和软件技术和性能的不断提高,以及电子音乐的飞速发展,在个人计算机上组建一支像样的管弦乐队已经不再是梦想。在个人计算机上,可以完成编曲、混音、配器、录音、合成等一系列的技术过程。这就意味着,传统的音乐制作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传统音乐制作中需要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许多部门合作去完成的一部交响乐或者流行乐,只要由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组成的小团队在个人计算机、MIDI接口、键盘合成器、软件音序器等工具帮助下就可以完成。这样大大节省了时间和金钱。目前,许多大师级的音乐家都开始尝试使用电子音乐来创作,比如,于2001年获得格莱美奖的日本音乐家喜多郎(MasanoriTakahashi)在其音乐作品中大胆使用混响器等电子音乐创作工具进行作品创作。对于新媒体艺术音乐创作来说,数字化的音乐创作可以说是“小成本,大制作”,而且,数字化音乐与数字化的新媒体艺术和技术兼容性更加完美。

(二)音效的创作

生活中可以找到没有音乐的地方,但是找不到没有声效的地方。大自然的风霜雨雪、山川河流、家居环境等无处不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噪声)存在,作为对现实有所反映的新媒体艺术也必须考虑到声效对真实感的影响。声效的创作主要以传统的拟音———录音方式,在录音棚中完成。当然,在声效创作方面,还需要一些想象力,许多看似毫不相关的声音,和画面配合以后便会产生十分形象的声画效果。比如,动画片里人摔倒的声效采用的是保龄球瓶倒下的声音。声效的创作和一般的艺术创作大致相同,首先有一个创意阶段,分清楚场景的声效有哪些,需要哪些道具完成,是否有现成的素材库,声音和画面的关联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第二个阶段就是拟音阶段,即使用人工发声器模拟影片中所需要的音响效果,本过程主要在录音棚完成。第三阶段就是合成,运用各种软件或者硬件合成器(根据资金和个人兴趣)对声效的声速、声调、音色等进行综合调节,最终完成音效创作。

媒体艺术范文篇3

新媒体艺术最大的特性是其表现形式和内容的多元化。新媒体艺术之前的艺术作品只能从某一个角度,或者某一种感觉对欣赏者进行刺激,无法提供更加丰富、立体、多元化的艺术情境。而新媒体艺术无疑打破了这种艺术表现和感知的单一性,开启了艺术表现多元化的时代纪元。在新媒体艺术作品中,多种艺术形式和感知行为可以同时进行,并且经过艺术家的精心设计显得和谐、自然。其中,对于视觉和听觉的同步感知在新媒体艺术作品中屡见不鲜,几乎所有影像艺术作品都能够满足人们视觉感官和听觉感官的需求。新媒体艺术表现的多元化却不止于此,通过艺术家的设计与创作,新媒体艺术甚至可以实现对包括听觉乃至知觉在内的多元化的艺术表达。在名为合成时代———国际新媒体艺术大展的展厅里展出了一件挪威艺术家西斯塞勒•图拉斯的作品———《摸摸我,嗅嗅我》。作品是一面标记着0到11的十二个数字的白墙。艺术家通过仪器记录下当人们害怕时所散发的体位,并将这些气味通过胶囊植入墙体。当人们碰撞墙壁是就会闻到其中散发出来的味道,0到11分别表示人从没有畏惧感到极端恐惧感的心态变化过程。这样一部别出心裁的作品以独特形式展现了新媒体艺术多元化的表现方式。这部作品成功地完成触觉和嗅觉在时间上的同步,令人们体验到新媒体艺术广阔的表现空间和多元化的表现形式。新媒体艺术正在引领一场伟大的艺术变革,其变革内涵并不在于丰富了艺术家们的表现手段,而在于扩展了艺术家们的表现思路。在新媒体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们打破了原有创作思维的束缚,以更加多元化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角度丰富自己的艺术作品,从而使得新媒体艺术作品以更加丰富、完美的艺术形态展现在观众面前。在艺术发展的历程中艺术思想的变革决定着技术发展的趋势和动力。新媒体艺术家们正以多元化的艺术创作思维,为人们呈现更加丰富、立体的艺术作品。在新媒体艺术的创作中,艺术家们的思想得到了真正的解放,将对艺术创作的重点由技术层面转向主题内涵的表达和思想情感的表述。在这样一种解放性的艺术创作中,新媒体艺术家们不仅可以采用多种感知角度对作品进行展示,还可以将不同的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例如,将中国传统的水墨画风格融入到现代的电影创作中,或者将西方的舞美思想融入到中国的戏曲表演中。总之,多媒体艺术正以多元化的艺术胸怀融合着各种不同的艺术形态,而这便是新媒体艺术最重要的艺术特性。

主题的生活化

新媒体艺术和传统艺术的区别在于新媒体艺术力图打破高雅艺术和大众艺术的差异界限,使更多的人能够在新媒体艺术中享受到解读艺术的乐趣和艺术创作的成就感。新媒体艺术以开放的思想将日常生活和艺术完美地融合起来,以生活化的主题来展现新媒体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丰富的艺术内涵。在这里,新媒体艺术主题的生活化并不是单纯地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而片面地追求欣赏和阅读的通俗性,而是力争在主题的生活化和艺术表现的特性化之间寻找一个合理的结合点,将二者更好地融合,实现通过生活化的表达具有深刻内涵的艺术作品。新媒体艺术本身广阔的创作空间和丰富的表现形式给艺术家们的创作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时间。艺术家们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将很多只能存在于思想中的创作以新媒体艺术独特的方式通过生活化的主题表现出来。被称为视觉艺术之父的白南准便是一位将生活化的主体通过新媒体艺术展示从而表达深刻内涵的大师。在白南准的作品《电视钟表》中,白南准排列了24台电视,并通过对电视回路的控制使电视的画面产生角度各不相同的电子线条,电子线条的角度正好与24小时的时钟相对应。通过这样一种新媒体艺术形式,白南准把时间以空间的形式定格在24台电视机上,让人们能够在立体的空间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而黑白的画面又烘托了肃穆的气氛,让观众在时间与空间的交织中,进入了白南准所引导的时空冥想。再如,在他的作品《天空的鱼》中,白南准将20台电视挂到天花板上,高低不同,错落有致,屏幕朝向地面,电视中放映着各种鱼的影像。这样别出心裁的设计,使得原本只能在地上展示的鱼脱离了传统观赏模式的束缚,飞到了空中。观众已经不单单地是向前进行观赏,而是可以在整体的空间中以任何的角度进行观赏。作者以这样的艺术表现方式表达了对自然和环境的探索。新媒体艺术表现中主题的生活化可以使得作品更加贴近观众,引起观众的共鸣,告别传统艺术中艺术家孤芳自赏的创作,能够让作品在更加广阔的时间和空间传播。由于主题的生活化,所以新媒体艺术家对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都进行更加精心的设计和反复的推敲,从而达到需要表达的艺术内涵。艺术源于生活,艺术根植于生活,新媒体艺术以大众化的视角通过自身独特的艺术形式引导人们去关注和思考社会、生活中的普遍问题,所以,更具有艺术生命力。

思想的哲理化

相对于传统的艺术家,新媒体艺术家更加关注社会热点和民众生活。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新媒体艺术家是社会的评论家,甚至解剖家。他们创作的目的就是以激进的形式,以一个艺术家的眼光洞察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表达他们对社会和人性的控诉,其思想富有很深的哲理。他们往往站在社会的一角,以手中的摄像机为放大镜透析社会的某种病态和人性的某种缺失,甚至利用解构的方法解构主流社会的整个意象结构,讽刺其意象制造和消费的逻辑。在格瑞•希尔《意外事件》中,艺术家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将声音、文本和意象结合在一起,借助语义学和意识的对话,揭示了文字和声音、声音和意象以及所产生联系的周围一切环境与意识的关系,其中的哲理性和思想性至今仍被众多拥趸推崇备至。作品中不断翻飞变化的文字起初如鸟儿一样在空中自由畅翔,而后这些文字在听觉和视觉意象的戏剧性突变下被逐渐吞食,曾经的活跃与跳动最终归于听觉和视觉意象的平静。而在这样一种意象吞食文字的过程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本体论的困惑便呼之而出,即在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的过程中,文字、视觉、听觉、意象之间的关系应当如何的处理。这个作品以深刻的艺术形式记录了这一特定哲学转向过程中人们所遇到的困惑以及艺术家对它的思考。在格瑞•希尔的另一部作品《为什么事情都弄成一团糟》中,同样探讨了语言和意象的关系问题。作品依然保持着希尔的创作风格,通过倒播、文字反写、意象颠倒、秩序颠覆等各种非常规的表现手法来表现西方社会在意识转型的痛苦过程中现实意识与历史意识之间的紧张关系。新媒体艺术给了艺术家更加广阔的创作天地,新媒体艺术是最贴近普通人生活的艺术形式,所以新媒体艺术家们在创作的过程中,无不对作品赋予自己对社会和生活的深刻思考。正因如此,我们能够在新媒体艺术的诸多作品中看到更加深刻、富有哲理的思想表达。艺术家和普通艺术从业者的区别在于艺术家从不停止思考,从不放弃对人性的探索。而新媒体艺术正是给了艺术家们这样一种丰富、方便的思想表达方式。在新媒体艺术作品中,我们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作家所表达的思想哲理。而这也恰恰符合了艺术的本质———艺术是源于生活而将生活内涵高度提炼的社会实践。

媒体艺术范文篇4

1.“艺术”的认知在一本解剖书上看见过作者引用的一段话,大致意思是,“开始我们画我们看得见的东西,到后来我们画我们看不见的东西”。我想这个很好地总结了一个艺术家所经历的前两个阶段:最开始,在小的时候,我们临摹,看见好看的东西就照着描下来。然后我们接触到了专业的理论与指导,有了更客观的审美标准,了解了结构以及学会了分析一些事物的规律与本质,由此开始表达自己的思想,不再按部就班地描摹现实。然而到了最后,第三个阶段,其上升为一种生命的存在,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信仰,一种精神,一种“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状态。突然想起禅语有云:“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大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这是悟道者必然经历的一个认知的过程,与艺术认知的三个阶段都不尽相似。

2.“形式”的意义任何艺术作品它最终所要表达的都是一种思想内涵,而形式只是让观者更容易理解其内涵,或者说让这种内涵表达得更加完整与恰当的一种途径。当然任何形式都可以用来表达一种思想内涵,但是每个人都会想找到一条表达自己思想的形式,如何在众多的途径中找到自己的那条捷径,这是一个很漫长与艰难的过程,很容易就会陷入前人的脚印或者被卷入时代的漩涡。禅语又有云:“旗未动,风也未吹,是人的心自己在动。”这里何不把“旗”理解为艺术创作的本质,它是存在于人类社会活动中永恒不变的思考。“风”,可以理解为文化差异,时代潮流,舆论,世俗,审美,科学技术,以及诸多因素影响下呈现出的一种事物的表象,也可以说是形式上的一种体现。从它的本质上来说,它永远是服务于我们的主观思维,形式始终是要发自内在的体现,所以它也可以看做是“未吹”。而“人的心”简单地来说就是一个人对艺术的认知,只有它才在不断地变化。先前的表现形式基本上就是以文学,绘画,音乐,戏剧,建筑,雕塑等几种主要的表现形式为主。虽然大师们在这些领域作出的作品与贡献是感人与伟大的,但是单单就艺术表现形式而言,客观地讲,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在各种能够表现艺术思想的媒介大量涌现并将一些不同的传统艺术形式综合起来呈现的时候,这些单一的表现形式就体现出了自身的一种局限性。也许有人要说了,形式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内在的思想。在《导演功课》这本书里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刻,大意是:“艺术家的本职工作是把最简单的工具应用到完美,而不是去学习应用更多的工具。”其实我很赞同这句话。但是什么是“简单的工具”,这里“简单”是针对你所能应用的能够合适地自我表达的一种艺术形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具”,他可以是多种形式的综合,并不是单指某种特定的艺术形式。如果某种“简单的工具”已经不能再表达我们的思想的时候,那么还是要去学习与应用新的工具,熟练使用之后其自然会成为新的“简单的工具”。我们将抽象的,理想状态下的一种意识形态转换为另外一种相对具体的形式呈现的过程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已经破坏了它的唯一性,原始性与完整性,最终我们需要找到一种相对完美的,适当的方式展现出来,达到一种知觉上的传达。比如视觉,听觉,触觉等等,让别人去感觉这件作品所要表达的东西。

3.“互动”的游戏影视动画与电子游戏的出现,说明着现代艺术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互动性。而这种互动性的最佳体现就是——电子游戏。没有什么比让一个人在相对真实的空间里去探索并从各个方面了解这个虚拟的世界而更好的表达形式。它包含了几乎所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如绘画,服装,建筑,平面,文学,音乐,影视动画等等,用所有的这些形式去表达一个世界观,去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当然市面上的游戏大多都以娱乐为主,本来游戏就是用来娱乐的,这点我肯定。就娱乐作品来说在美工,音乐,剧本,动画方面做得优秀的作品还是比较多。但是总会有人意识到这种艺术形式仅仅用来娱乐有点大材小用了,于是有些团队制作了具有一定思想内涵的作品可以称得上体现了游戏的综合艺术性存在,比如,《异域镇魂曲》,《辐射》系列,《寂静岭》系列,《半条命2》系列,等等。其实“互动”存在于任何艺术作品与其观者之间,我觉得这是人类之间相互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仅有方式。就像物理学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另一个物体也会对这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当你看到一个艺术家的作品的时候,感官受到刺激,这种刺激可能是图像,比如单幅的绘画;可能是动作,比如手势;可能是声音,比如音乐;甚至是气味,比如香水,熏香;也可能是前者的综合,比如电影,大型游戏机,那么这里我姑且把文字当做是连续的图画,就像连环画一样,只不过没有连续的图像那么直接。然后你的大脑展开了基于记忆中的知识库的,关于这件作品上各种看似熟悉的元素带给你的刺激的联想,并在自己的大脑中形成一系列你对这件作品的各种刺激的结论,那么这个过程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以往的一些艺术形式中,这种互动中的“观众”往往处于一个比较被动的状态。那么这可能造成的情况就好像是看一部电影,直接看到了结局,而不清楚原因。虽然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剧情解析来帮助他们理解,但是这样始终会跟“观众”产生一种距离感,虽然说距离产生美,但是这里的“距离”可能会导致一些误导,或者是迷惑,从而使“观众”不能更好地去理解作者的意图。那么“互动媒体艺术”就很好地强调了这一点,它强调“观众”的参与,让“观众”从故事的开始就置身其中,跟随作者的思路,去感受,去理解,最后得出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对这件作品的认识,然后与作者的观念进行对比,既传达了完善的信息量,又达到了一种互动交流的目的。

媒体艺术范文篇5

传统艺术并不太热衷于对新技术的拥抱而执著于传统艺术的表达方式与创作。新媒体艺术则与此相反,它立足于技术进步,以技术变革为进行新的艺术实践可能性之契机,与技术进步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艺术家意识到新技术给艺术界带来的强烈冲击及由此引发的深刻意义,积极投入到新媒体艺术创作中去,对传统艺术的一系列艺术原则和审美准则、审美趣味发起挑战,尝试建构与传统艺术美学体系迥异的属于当代的新媒体艺术美学。在新媒体艺术中,作者权威正在逐渐消解,作者隐退于作品之中,创作权发生转移。艺术品的原创者是谁已变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作品及其形态本身,贡布里希艺术史观强调,“现实中根本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1]。那个主宰一切的作者在新媒体艺术中逐渐被解构。这种变化与后现代主义思潮和接受美学不无关系。后现代主义解构神话,反对本质主义和基础主义,尤其是解构主义颠覆权威,去中心化,追求多元、差异与不确定性的思想和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在文学创作中的能动作用及参与文学创作的一系列思想,对新媒体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作者的创作权向接受者发生转移,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新媒体艺术的交互性特点和未完成的、开放性的结构召唤着接受者进入作品之中参与作品的形态和意义建构,引起作品主题、意义和价值发生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接受者成为创作者;另一方面,许多新媒体艺术作品并不是由艺术家单独完成而是由多人合作完成的。这些变化极大地分解了创作主体对作品的绝对控制力,接受者与参与者分享其权力,颠覆了传统艺术中“创作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关系。艺术创作主体的身份嬗变,是当代艺术思潮的一个显著特征,它伴随着艺术品“原创性”的消失一起上路。从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到罗兰•巴特惊呼“作者之死”,一些艺术理论家已经注意到创作主体的权威地位的动摇,并作出卓越的理论预示。在本雅明看来,不同的生产方式导致不同的艺术形态或艺术构成方式。现代社会的大工业生产和技术进步导致机械复制方式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和文化的面貌,导致艺术作品的“原真性”和“韵味”消失。因为“即使是最完美的艺术复制品也会缺少一种成分:艺术品的即时即地性,即它在问世地点的独一无二性”[2]84。

他进一步指出,“一件东西的原真性包括它在问世那一刻起可以继承的所有东西,包括它实际存在的时间的长短以及它曾经存在过的历史证据”[2]86,从手工制作的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向大批量复制生产的一模一样毫无个性的艺术品的转换,表现为艺术品个性和原真性的丧失,即使是最完美的机械复制手段也无法实现对艺术品原真性的复制,其直接后果是“韵味”或者“光晕”的终结。这种大批量生产的丧失“原真性”与“韵味”的工业产品(即复制的艺术品)导致原作或原本的权威性消失殆尽,无差别的复制使得人们已经无法甚至不愿意去区分哪一件作品是原作,哪一件作品是复制品,传统艺术的膜拜功能让位于现代艺术的展示功能,韵味式的静观让位于震惊式体验的直接性和即时性。这种无差别、无个性的艺术品成为接受群体直接面对的艺术消费品,结果是艺术消费者对“工业”艺术品的快餐式消费。他们不愿也不会有意识地去追问作品的原创性问题。原创者是谁?原创者是否存在?这些传统艺术的核心问题已不能在他们内心深处激起涟漪,创作主体的核心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在数字复制时代,依然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不同的是,新媒体艺术作品更多的是一种动态影像或未完成的开放结构,要求接受者参与艺术作品的创作,召唤其共同完成艺术品。这极大地分解了创作主体对作品的绝对控制力,改变了传统艺术中“创作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关系。俄罗斯文学理论家米克海•M•巴克廷提出“原创者的危机”(Crisisofauthorship),认为并非只有“唯一”的概念与个体以及其创作过程相联系,这个概念恰恰是在文化艺术中关于作品所具有的“地位”的再定义。[3]185互动多媒体艺术、虚拟现实艺术、网络艺术和遥在艺术更是将接受者的反应与参与纳入作品内部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打破传统艺术创作与接受之间的明显界限,解构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身份概念,艺术遂由作者的“独白”转向“对话”。

另一种情况是,新媒体艺术在创作方式上出现新变化,突出地显现为艺术家与技术人员等其他人员的合作。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最大的不同在于对高科技的依赖,它要求完美地将艺术与科技成果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点。这就给艺术家的创作带来挑战,在技术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专业知识学科的系统化,像达芬奇式的全才已被历史淹没。“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加深的分化过程,宗教———形而上学的宗教观被不断细分的专业领域和知识所取代。———伴随着现代社会剧烈的分化过程,———这一分化过程既给艺术家带来了限制,又给他们带来了自由。”[4]分化过程带来的限制主要是指艺术家很难做到“跨行”或“跨领域”进行艺术创作,“自由”则主要是指艺术家可以像其他专业领域里的人一样封闭在自己狭窄的专业领域里从事艺术创作。新媒体艺术的实践则要求超越这种社会分工和专业细分所带来的“限制”与“自由”,运用新媒体和新技术进行艺术实践,这潜在地昭示着新媒体艺术家必须掌握最新的科技成果并将其运用于具体艺术实践中。这何以能够?面对这样的现实,艺术家们认识到通常单凭个人的经验和知识很难完成一件艺术作品,新媒体艺术不同于架上艺术和雕塑艺术可以由艺术家独立完成。对于许多新媒体艺术家来说,要想将其艺术构思和创意借助于最新的媒体技术表达出来,就需要与其他人合作,当然,与专业技术人员和科学研发人员的合作往往是实现其艺术构思与创意的最佳选择。

英国当代艺术研究中心新媒体部主任BenJaminWeil一语中的地指出:“艺术作品首先需要提出艺术家的观念,然后再由技术提出最为巧妙和聪明的解决方法并将其完成。”[5]在当代新媒体艺术实践中,这不失为一种解决策略。一件新媒体艺术作品意味着有多个作者,这不可避免地消解传统意义的那个“独一无二”的作者身份及其权力,作者隐退于创作权的分解之中。针对这种情况,有人甚至提出“主要创作者”[3]191的概念,认为作者已不是作品独一无二的创作者,作品是作者与其他参与者/互动者共同完成的,只不过,他是“主要创作者”。这表征着作者权的衰微———作者的权威地位被众多的参与者和合作者打破与分享。

二、新媒体艺术创作媒材的非物质化倾向

传统艺术形成了一套艺术语言系统和创作方法,建立起了一套与其形态和样式相匹配的相对稳定的审美趣味、审美经验与体验、审美理想和审美准则。但摄影技术和机械复制技术动摇了传统艺术美学的根基,将艺术与媒介材质的问题提上议程。未来主义、构成主义、极简主义、立体主义和激浪主义等艺术流派尝试将各种新的艺术媒材用于艺术创作,打破传统艺术的媒材限制,探讨艺术实践的多种可能性及其意义,倡导用科学技术来创造和理解艺术及其世界,表现出与传统艺术相异的艺术趣味,向人们展示运用各种新媒材进行艺术表现的可能性,开阔了人们的艺术视野。20世纪60年代,白南准率先使用电视和录像进行艺术创作。此后,实验电影、实验录像、实验摄影等纷纷利用电子影像进行艺术创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模拟信号和电子信号为基础的影像艺术。利用影像技术及其相关技术设备进行艺术实践成为新媒体艺术创作的主要倾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技术、互动技术、动画技术、电子游戏技术、三维视觉技术、远程通信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以及计算机数字编辑技术等开始进入新媒体艺术的创作领域。这一时期新媒体艺术不同于传统艺术媒介的显著特点是它的非物质化,这种非物质化特征以“数字”技术为支撑。数字影像成为新媒体艺术创作的新工具和新媒材,尤其是网络技术、远程通信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一个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虚拟”的真实世界。新媒体技术不仅是作为一种新的手段和媒材进入艺术领域,更重要的是从外形到内核的深度融合,这种深度融合不仅赋予其一种技术上的魅力和优越性,更彰显了新媒体艺术实践的一种非物质的造型基质和审美维度。

在传统艺术实践中,艺术家总是借助具体可感的物质性材料来表达情感、传达生命体验,通过艺术形象、审美意象、艺术形式等将自己的内心感受、生命体验和丰富情感以“物象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实现对自己创造力的发现与肯定,确证自己的存在。从创作媒材的介质意义上说,物质性是其最大的特点。笔者称这个过程为创作媒材的“物象化”过程,它是一个“以物载象,以象通意”的过程,这是现代艺术之前的艺术(包括部分现代艺术)主要的创作方式和媒材运用方式。进入20世纪中期,科技的巨大进步和各种新材料的出现使艺术创作媒材发生变化,它突破以传统创作媒材为根基的物质层而以影像形式作为其基本构成,这种影像形式包括使用模拟信号和电路传输的电子影像,以及以计算机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数字影像,主要体现在录像艺术、实验摄影、多媒融合艺术、计算机艺术、网络艺术和远程通信艺术等具体的艺术实践中。“影像就是媒材”[6],这是新媒体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特征。“影像作为媒介,主要是指电子和数字成像技术制作的可复制图像,随着电影、电视及其派生技术而出现的包括电影、电视、录像等设备和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高新科技主控和传播的图像。自摄影术发明以来的摄影、电影、电视、录像、网络艺术、多媒体艺术和数字艺术都是以影像为媒介的艺术类型。”[7]笔者倾向于将新媒体艺术创作的“影像化”与“数字化”划分为两个不同层次和阶段。“影像化”主要指使用模拟信号和电路传输的电子影像,这是新媒体艺术创作媒材“影像化”的初级形式。它作为活动影像是以电子传输和存储的模拟信号和光信号处理产生的影像,以像素为基本单位。

这种电子影像媒材是早期新媒体艺术家普遍运用的创作媒材和表达手段,它依赖于摄像、录像、电视和其它相关设备,存在于光学图像与电子图像之中而脱离艺术作品的物质媒介而存在。“数字化”主要指数字影像及其相关技术和设备。随着计算机硬软件、网络技术和计算机语言(二进制)的发展,数字影像成为新媒材和新工具。这是新媒体艺术创作媒材“影像化”的高级阶段,它是未来很长一段时期艺术创作的主要媒材。这种“数字化”的影像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比特”(bit)作为信息载体和传播内容,以二进制数据(即0和1)为基本单位,运用计算机技术生成前所未有的数字影像。这种全新的影像生成方式与过程,为我们展示了关于艺术形式的别样图景。许多网络艺术作品与虚拟现实作品充分体现了“数字化”影像的非物质性即虚拟性特征。以“比特”为其基本单位的数字技术引发了新媒体艺术的非物质化倾向,凭借着“比特”的超强融合能力和数字技术及其相关元素/设备的运用“,数字化”影像作为创作媒材和基本语言方式不仅能够完成对物质世界的表现,更重要的是能够完成对非物质世界的表现———在现实世界之外构筑一个完全不同于现实世界的真实的“虚拟世界”,将新媒体艺术的实践推向一个非物质的世界:“数字的现实从根本上是间离物质的现实的”[8]。在这个非物质的世界里,所有一切都是由数字运算形成的图像符号系统。它不再局限于“再现真实”和“表现现实”,甚至不再需要拥有物理的真实,而是通过数字化产生或者追求虚拟存在的真实。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利用各种数字影像记录设备和非线性编辑系统、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来建构自己的艺术作品,这已成为新媒体艺术创作的潮流。

三、非线性叙事和超文本的艺术表达方式

提出新媒体艺术的非线性叙事方式意味着存在线性叙事方式。线性叙事方式是传统艺术的主要叙事方式,它以印刷文化文本逻辑为基础,倚重的是作为逻辑与理性记号的意义链,形成的是一个稳定的、不可改变的作品结构和形态,表征为“线性文本”,它呈线性递进,即使是某些时空颠倒的情节和意识流片段、偶尔出现的倒叙和插叙等都不会对基础性的线性结构造成较大改变,不会影响艺术作品的最终形态或结构和意义,其终极目标是艺术作品结构或形态的稳定性和意义的确定性。接受者只能按照作品展开顺序按部就班地连续阅读,沿着时间的直线进程加以欣赏。以“影像”为创作媒材建构的影像文化则使人们的审美习惯从线性文本转向观看的非线性文本。有人早就预言:“视觉和声音对现代人的感觉器官产生的各种影响所引起的冲击,非线性逻辑必将占着优势。”[9]在马歇尔•麦克卢汉看来,“书媒介影响视觉,使人的感知成线状结构;视听媒介影响触觉,使人的感知成三维结构”[10]。影像文化对传统文化的表达逻辑进行改写并导致对传统艺术叙事方式的颠覆。“新媒体艺术对叙事的开放恰恰是把叙事作为游戏空间的特征,它是能动的,充满可能性语言的游戏,从而可以重组现实、割裂现实,重新调整事物的关系和意义。这样的叙事性将会有助于人们以一种开放的态度理解生活。新媒体艺术希望用更互动、更具想象的方式重新建构叙事。”[11]新媒体艺术建构的这种叙事方式就是非线性叙事,它有效地解构线性叙事之传统,表现出与传统艺术叙事之不同特质,正如罗伊•阿斯科特所指出的那样:“(新媒体———笔者注)艺术不再是线性事件,它不再强调和谐、完整、明确,它也没有一定顺序,或是最终完成。相反,它是开放性的,易变,短暂,具有试验性、虚拟性。艺术是主动形成而不是被动形成的,它强调其过程,具有偶然性。这些变化系统的技术,完成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欲望:超越身体,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摆脱了语言局限,战胜了自我与身份识别……我们不用担心或害怕新技术会导致性质相同、统一的和迟缓的文化”[12]。

这种非线性是多元的、任意的和不确定的,它通过解散、打乱、重组、链接、跳跃,由不同路径或多路径进入作品引起作品之内容和意义发生变化,表现出一种起伏断续、无序的“碎片化”状态以突破传统线性叙事之连续不断和有序,重视叙事的语义空间性,通过建立链接叙事,组成具有“超文本”性质的不稳定的、易于变化的、开放的叙事空间结构。在这个空间里,审美主体可根据自己的习惯、爱好、学识修养和思维方式来选择某种方式进入作品之中参与作品的形态及意义建构。在新媒体艺术中,网络艺术凸显非线性叙事特征。网络艺术采用网状结构组织信息,形成一个多路径、多渠道、多维度的时空结构。接受者可根据自己的审美习惯、审美趣味、知识结构甚至是喜好对作品情节进行非线性的重新组合,可随意从电子文本的这一点跳跃到另一点,从这一端跳跃到另一端,从这一边点击链接到另一边,可由多种路径介入作品引起作品形态之变化,不同的进入路径会导致不同的艺术欣赏结果和审美感受。曹斐的《链》,宋冬的《非线性叙事:电梯》,邱志杰的《推背图》,张培力的《进食》,汪建伟的《连接》等对此都进行了有力的诠释。这种非线性叙事得以大展身手离不开数字影像非线性编辑技术的支持。非线性编辑使新媒体艺术的编辑可以随意进行,自由地实现跳跃式剪辑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媒体艺术的非线性叙事结构与表达方式。

在新媒体艺术中,非线性叙事往往不是单独地发挥其功能,它总是与超文本、超链接结合建构起具有多种可能性的空间结构。在这个“流变”结构里,非线性叙事、超文本、超链接共同发生作用形成“文本”合力,并最终建构新媒体艺术的独特审美特征。“超文本”是美国学者纳尔逊在《文学机器》里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超文本”是“非相续著述”,即分叉的,允许读者作出选择的、最好在交互屏幕上阅读的文本。[13]超文本的本质特征是阅读对象的多向链接的可能性以及链接对象的任意性和不确定性,通过多向链接来建构一种去中心化的文本结构。这个文本不但可以链接到无穷无尽的其他文本之中,更可以由多种路径任意进入,利用超链接的方式建构起一个如同迷宫般的开放式的文本结构。它不仅追求文本的不确定性和作品结构的多线性,而且要求审美主体对叙事文本的多向选择和能动介入。这种多向选择和能动介入导致作品形态和作品内涵的变化并因此得以重构,只不过重构的主体由创作主体转变为接受主体。这种重构能够获得胜利又必须依赖于“链接”的方式及其实际运行,正是在“这种无穷链接状态下的解构主义语言构造了一种独特的超文本的认识,即‘可能世界’的逻辑”:“现实世界只是无穷无尽的可能世界中得到实现的一种,现实生活是无穷无尽的可能生活中得到体验的一种。因而,对世界与生活的重新构造与编写始终是可能的,这构成了新媒体艺术极其重要的认知基础和行为风格。”[14]现实世界和现实生活存在着多种可能性,新媒体艺术是对各种可能性与不确定性的彰显。

媒体艺术范文篇6

[论文摘要]现代性毫无疑问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焦点性话题之一。在众多艺术门类中,20世纪末诞生的新媒体艺术通过对各种传统艺术所进行的关学观念的改造,确立了自己现代性的关学方法和原则,形成了新媒体艺术的现代性审美维度。新媒体艺术的现代性审美维度主要体现在其突显的精神性维度和制度性维度这两个方面,而在这两个维度中又分别包含有机联系的若干个重要维度。在精神性维度中,新媒体艺术又包含了人的主体性的立体维度、解放维度、体验维度;在制度性维度中包含公共领域的自律化维度和公共权力的民主化和契约化维度。新媒体艺术审美现代性的内在维度分析,对于我们理解新媒体艺术在当代的复杂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新媒体艺术;现代性审美维度;精神维度;制度维度

新媒体艺术诞生于2O世纪末,它是以科技发展和全新传媒技术为基础,将人类艺术灵感和理性思维融合为一体的、以计算机、数码技术、录像和胶片技术、网络技术相结合而创作完成的一种新型艺术形式。作为一种综合性艺术,新媒体艺术吸纳了此前许多艺术方式之长,集图、文、影像、声音和互动于一体,它体现了艺术家们在技术和机械化的工业文明层面上,试图将尖端科技与先锋艺术观念相结合去探索新的艺术空间,并用新方式去重新感知世界的可能。

新媒体艺术在发展了半个多世纪以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品格。尽管它吸纳了音乐艺术、绘画艺术、观念艺术、装置艺术以及行为艺术等多种艺术的构成要素与表现形式,然而由于它对高科技的依赖和对新型媒介的依托,使得它与传统艺术之间有了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突出地表现在:新媒体艺术通过对各种传统艺术所进行的美学观念的改造,确立了自己现代性的美学方法和原则。这就为我们能够从现代性角度对新媒体艺术审美维度的一些问题进行阐释提供了必要的素材和依据。

由于新媒体艺术还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状态之下,因而它的审美维度是一个我们无法一下子就能作出简单穷尽解释的问题。所以本文旨在探讨新媒体艺术的现代性所包含的相互关联的两个基本审美维度,即:精神性维度和制度性维度。

一、新媒体艺术的现代性精神维度

提到新媒体艺术的现代性,人们可能立刻会想到很多思想家对现代性问题的思考和阐述,比如阿多诺的“启蒙理性”、胡塞尔的“纯粹的理性”、哈贝马斯的“时代意识”、利奥塔的“宏大叙事”等等。然而,我们认为,新媒体艺术的现代性。

首先应该是一种理性的文化精神,其最根本的特征就是理性或精神获得了一种自觉性或反思性。从文化精神的内涵上看,新媒体艺术的现代性精神维度包含着人的主体性的立体维度、解放维度以及体验维度等多个方面。因此,我们必须多维地透视其现代性的精神维度。

(一)人的主体性的立体维度

与传统艺术相同,新媒体艺术总是把情感作为人的主体性的重要方面进行阐释,但新媒体艺术又与传统艺术有所区别,一方面,媒介方式的多元化和由此带来的艺术实验的多样性与个人化,使得一种互动的、对话的关系正在形成,而一些新的问题也成为艺术家关注的中心,当代艺术的“公共性”和艺术如何在“公共空间”中自由交流的问题,成为20世纪末当代艺术转型的关键。另一方面,新媒体艺术突破了人们的有限而单向的思维框架,导向了媒介与语言、艺术与生活、主观与客观的二元超越。在新媒体艺术中,实在世界(材料现成品世界)成了艺术家主观建构起的艺术创造天地,这时的艺术作品,不仅是艺术家对实在世界的表现,也是艺术家的理性与情感以感性的方式呈现的一种自我的外拓,由此确立了一种人的主体性的立体维度。

以匈牙利艺术家FerencCako的沙画作品《创世纪》为例,新媒体艺术家采用了新的媒体形式——以光束为载体,通过实物投影仪和光转换投影仪设备的表现力将RGB状态下光的艺术展现在观众面前,配上音乐后,形成独特的艺术作品形式,最终将自己所钟爱的、前沿的自我表达形态通过连接、融人、互动、转化以及出现这五个环节,带给人们对美的思考。在此,宗教是艺术家表达自己对生命与爱的思考的一个载体。对于作品表现的每个场景,艺术家并没有强化特定的语义,但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他只是将个人对科学观、宗教观、生活观等的理解全部融汇于感性的形象中。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也是在用自己的热情赞颂生命,歌颂生命的活力,歌颂生命的繁衍,歌颂生命的伟大与变幻莫测。

(二)人的主体性的解放维度

现代性的美学就是解放人的主体性,释放人的自为潜力和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新媒体艺术家们走出了一条集体奋斗的路线。艺术的使命本就应表现现代生活的节奏,表现现代生活的“英雄们”怎样将他们的生活转变成为艺术作品。这样一种寓言如本雅明所言,它在思想的国度里有如废墟在物质的国度里。它显得遥远,但是它足以揭示艺术并不是知识精英周旋在象牙塔里的专利,它建构起了一种新的美学体系,催生了现代性美学的合法性。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里,本雅明提出传统艺术膜拜价值,现代艺术侧重展示价值,而现代艺术的展示价值意味着艺术实践从早期的仪式中解放了出来,通过机械复制而为大众所有。

也就是说,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的展示价值开始压倒膜拜价值,艺术作品不再笼罩在神秘光辉里高不可攀,而越来越接近日常生活,满足大众展示和观看自身形象的需要。新媒体艺术便是最好的例子。由于存在艺术家与欣赏者的互动,因而新媒体艺术作品使所有人在自己创造的审美想象的世界中得到精神的寄托,这就是一种自身的超越和解放。由于这种自觉的超越和解放,就能使人的精神本质得到复归,被束缚的精神力量得到释放,使主体意识得以唤醒,而这正是争取人的现实解放的必要前提。新媒体艺术使传统艺术的“光晕”逐渐消失,使得技术手段运用后机械复制的艺术更符合现代人的要求,仅此而言,新媒体艺术现代性的前景就构建了公共性的审美意识形态原则,突破了单纯的政治意识形态的控制,完成了人的主体性的解放,这是乐观的而不是悲观的。

我们还可以发现,新媒体艺术自产生之日起就既受益于技术的进步,又始终对技术抱有清醒的批判和警觉态度,从而树立了反对技术化、功利化和异化的美学理想,提升美学的批判功能。

例如,新媒体艺术家伏斯特尔在他的作品《蚂蚁农场》中用水泥将电视屏幕封上,就是为了表明人们意欲逃离电视这个禁锢人的“电子监狱”的愿望。新媒体艺术在这一基础上确定了自己的职责:始终站在社会和技术的前沿,更要强调人与世界同在的根源状态:能及时从技术的表象中抽身而出。因而,新媒体艺术并非如少数人眼里的“洪水猛兽”,只是为了满足人们追求消费社会的各种“欲望”,只会一味地带给人们快感,让人们将原来对“精神理性”的关注让位于对“感性肉身”的关注。恰恰相反,新媒体艺术带给人们的不仅不是一味的快感,而是一种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沉重感。

(三)人的主体性的体验维度

美学现代性概念的提出就意味着艺术是大众的艺术,而不复是天之骄子们的专利。本雅明把艺术看作生产和消费的辩证过程,他不遗余力地推崇电影的革命意义,着眼点之一也正是要打破艺术的象牙塔,将大众引入艺术欣赏的殿堂。

新媒体艺术所显现出的艺术的商业性质和消费性质,本身就是美学现代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它的声讨对象。新媒体艺术的出现就像是一场大的地震,成了现代艺术上的革命,它使得传统艺术中的本体论转向了非本体论。它让“挪用”的策略在使艺术彻底物质化的同时又将物质异化,在将生活与艺术等同的时候又将它们分离。

新媒体艺术并没有延续现代艺术的进化论逻辑,因为,艺术家对社会的见解是无穷尽的,个人经验之于意识形态的控制和科技、传播的虚拟化是绝对真实而随处可见,同时不能被虚构的。“但在这个时期,杜尚被人认可的其实并不是他思想中最出色的部分:超越艺术局限,走人自由境界。那时他被人欣赏的只不过是在被限定了的艺术格局中的现代艺术作品。他的形象充其量是一个善于创新的现代艺术家而已……然而,他这个成熟而完整的思想却被西方人花了近四十年时间才理解。”因而,新媒体艺术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其反抗性,甚至也不仅仅在于其观念性,更重要的是它在技术与艺术、生活与艺术的装配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可延展的真实的个体经验。

大量可复制和批餐生产的日常用品,经过个人不同技术手段的选择与各种方式的重新组合,使被工业化和标准化剥离的个人经验重新在场,在一定意义上,新媒体艺术成为一种具有不可比拟的真实性和批判性的艺术。经验的呈现乃是一种波西米亚式的精神。日常形态的物品通过各种组合产生的问离效果正是经验在场的表征。“集合艺术家关注的不是被集合的物体本身,而是物体之间的组合关系,各种物体在新的空问里所造成的统一、整体的形象。”“由于每个人在不同时空下的经验是截然区别的,所以每个人对相同场景的利用当然是不同的。首先会有不同的选择,其次会有不同的利用,似乎从视觉上看来,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将材料拾来,重新拼接、虚拟化出另一个世界;但事实上却由于经验的参与,而使看来被虚拟化的世界成为比“电视即世界”的现实更为真实的呈现。新媒体艺术的挪用并不仅仅是一种美学上的陌生化手段,挪用本身即是目的,这种目的也不是简单地为了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日常生活的纪念碑,而是旨在通过对物本身的转换而唤起被它包围的现代人的鲜活本性。正如在阿西娜·塔恰的新媒体艺术作品中,“观众必须在她所做的梯级作品上走来走去,用身体感受节奏,认识它们与空间新概念之问的相似性”样,观众们只有通过身体的运动和参与,才能对它的作品进行充分体验。

二、新媒体艺术的现代性制度维度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无疑感受到新媒体艺术审美现代性的力量和无所不包的特征,但是,这还远远不是它的全部维度,如果关于新媒体艺术审美现代性的分析不同时引入其制度性维度,这种分析想必也是不完整的。不容置疑,审美现代性作为“脱域”之后的理性化社会的主导性文化模式,不仅要作为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渗透到个体的和群体的行为和活动之中,而且必然作为自觉的制度安排而构成社会运行的内在的机理和图式。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吉登斯曾经断言:现代性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

新媒体艺术恰好体现了理论家所指的内在统一的意义,进一步展示了其制度性维度一面。因此,我们尚不能穷尽这一维度十分丰富的内涵,只能择其要者作简要分析。

(一)公共领域的自律化维度

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现代性作为社会内在的机制和活动图式不仅体现在具体的经济运行和行政管理中,而且体现在社会公共管理之中。社会的公共管理又可以区分为两个层面:公共生活领域和公共权力领域。这两个领域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制约,前者表现为个体化的私人领域的自觉和自律,后者是国家权力的独立化。应当说,在前现代社会中不存在公共生活领域和公共权力领域之间的特殊分化与相互制约,只有沉默的、自在自发的私人家庭生活与集权的非理性的专制国家权力。

在现代社会中,现代性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自觉自律的公共生活领域和民主化、契约化的公共权力领域的同步生成。

相对独立的公共生活领域的出现是以理性化进程中的个体化为前提的,它是理性化的公共文化精神的寓所。具有自觉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的个体的生成,需要一种以平等的交互主体性为基础的理性的公共活动空间,来表达主体性的内涵和价值需求,或者抵御公共权力的自律化所造成的体系对生活世界的殖民化。这是普遍理性化的社会的本质性特征之一。例如艺术家在新媒体艺术作品《l0单西斯》中审视了城市环境,分析了在特定的城市景况下存在的影响,提供了一些试验合作界面来处理这些影响范畴。然而,它的目的不是为建筑及城市设计发展尖端的工具,而在于促使人们对城市规划和建造进行再思考。

阳光文化集团首席执行官吴征说:“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的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新媒体艺术就是这样影响着大众的视点,并且悄然改变着人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二)公共权力的民主化和契约化维度

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现代性在社会整体的运行和管理层面上的体现就是公共权力的民主化和契约化,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理性化的政治文明的确立。新媒体艺术作品《人质:巴乔录像带》这个关于西方人质危机的试验记录片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危机指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生在黎巴嫩的伊斯兰武装分子对西方人的绑架和监禁事件。这部作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黎巴嫩、美国、法国以及英国的政治公共生活,从而也导致了一些高层政治丑闻的败露。正如葛兰西所分析的那样,在现代性的背景下,由于市民社会的出现,国家权力的性质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具体说来,现代性背景下的理性化的公共权力的重要特征是法治国家和民主国家的确立。

再比如,2007年9月18日,优酷网在首页头条了由名为“雅克西”真实纪录的公益影像《龙虎山处理垃圾全过程》,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这段影像画面表现的是:青山绿水,竹筏悠悠,环卫工人撑篙而过,甚是优美与悠然。然而不一会儿,情景突变,环卫工人将从上游水中辛苦打捞上来的各类垃圾又悉数倾人下游河中,让人匪夷所思。网上这段影像不到两天,点击率就已经高达156,266次了,回帖也有623条。有的从批评环卫工人的角度评论;有的则从批评游客角度发表评论;还有的指出:现在环境监督,靠政府更要靠市民。龙虎山旅游集团对优酷网友的曝光第一时问作出反应,召开党委会议,开除当事环卫工人,要求相关部门负责人写检查,调查垃圾处理事宜,并及时在优酷网上公布了《龙虎山回复“垃圾门”事件》的视频,这完全能够说明新媒体的力量已经不可忽视了。

媒体艺术范文篇7

一、从时代的角度深化对新媒体艺术设计的认识

与传统的艺术设计相比较而言,新媒体艺术所涵盖的内容更加多元化,除了基础的艺术信息之外,还会涉及到媒体技术信息、数字技术信息等高科信息,而这些信息一方面赋予了艺术设计作品更高的价值,另外一方面还能够借助信息技术的传播作用,提高人们对艺术设计成果的感知和接受能力。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度也有所提升,而艺术文化则是充实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作为艺术工作者,需要能够充分的认识到人们对艺术设计的要求,有效的运用新媒体技术将自己的艺术成果与受众进行沟通。交流,使艺术设计能够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进而打开市场。可以说,新媒体艺术设计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艺术设计在新时代的探索过程。依靠新媒体技术的支持,能够将艺术设计元素应用于生活百态、服装设计、媒体资讯等领域之中,并在网络平台上得以快速的传播,给人们的生活增添浓厚的艺术气息,并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从此处看来,艺术设计人员需要能够立足于时代的发展,运用新媒体技术完善艺术设计内容,使之能够发挥出视觉传达的作用,确保艺术设计的质量和审美价值。

二、以受众的需求为基础进行新媒体艺术设计

在当前社会的各行各业发展中,新媒体技术已经深度融合,人们对于各种媒体的接受能力也都有明显的进步。艺术设计人员在进行艺术设计的时候需要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点,借助新媒体技术对艺术设计的视觉传达信息进行传播。当然,受到行业、教育背景、审美观以及对新媒体的接受能力等因素存在差异的影响,对新媒体艺术设计的接受能力同样也会存在着些许的差异。新媒体艺术设计需要能够综合受众的差异性,需要将新媒体技术的多重功能充分的利用,从而让新媒体艺术设计能够被广大的受众所认可。在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新媒体传播对象的审美情趣、生活背景等,从而设计出有吸引力的艺术品,譬如在构图上,不仅要注重传统的线条、色彩、结构等搭配,还要注重艺术设计的节律感。充分的利用新媒体技术,传达艺术产品索要表达的思想,让受众不仅在视觉上得到冲击,同样还能够深入其中,明晰设计的出发点和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让受众的心理获得愉悦感和享受感,从而对艺术产品产生兴趣。

三、运用新媒体技术丰富艺术设计作品的内涵

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被人们所普遍的视为精神享受的内容,其主要的原因是在于设计师借助艺术作品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等,并运用各种美学元素,例如色彩、构图、线条等,给受众传达较强的视觉效果。当然,艺术设计作品的内涵需要依靠个人的艺术感进行解读,艺术感较强的受众,能够直接的理解作品中的意蕴,而艺术感较弱的受众则会觉得晦涩难懂,在这样的情况下,艺术作品的价值就会被降低。在当前信息时代,借助新媒体技术,优化、丰富艺术设计内容及思想,通过使用各种数字化的绘图软件对艺术作品进行调整和技术处理,对内在思想进行诠释,并以多元化的传播形式表现出来,动态、直观的传达给受众,如此也能够让受众真正的了解到艺术设计的含义,促进艺术设计品内容的有效传播。譬如,对待一些手绘的艺术作品,可以将其输入到特定的计算机软件之中进行处理,将原本的二维设计转化为三维设计,立体化处理,同时还能够对作品的颜色、结构等添加效果如模糊化、锐化等,丰富艺术作品的内容。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现代人们的审美观与过往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日渐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年轻人是新媒体的主要使用群体,他们会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沟通、交流,从传播学的角度上来看,将艺术作品与新媒体的有机结合,既能够提升艺术作品的内容,还能够借助新媒体平台广泛的传播,并根据新媒体平台中受众的沟通内容,了解受众的需求,有效的进行创新,不断的在艺术作品中融入新时代的内涵,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

四、结论

总的来说,现如今新媒体正在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在这个时代,只有能够有效的利用新媒体技术对艺术作品进行加工、处理、优化,借助新媒体技术进行传播,才能够更好的赋予艺术作品的时代感并增强与广大受众的契合度,从而促进艺术创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雨绮.传播学视野下新媒体时代艺术的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7.

媒体艺术范文篇8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创新

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人们带入了新媒体时代。数字媒体艺术经过不断演变,发展成了一种区别于传统媒体意识的教育新形态。在新媒体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之下,学生对数字媒体艺术的理解和应用程度,与他们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息息相关,也直接影响到了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培养大计。在新媒体时代,要创新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为国家培养优质的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助力人才强国战略计划的实施。

一、新媒体时代下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

1.数字媒体的艺术性与科技性兼容从学科的发展角度来看,数字媒体艺术融合了多门学科,是一门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体。了解前沿科技发展,熟练掌握各项媒体和传输技能是学好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功。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字媒体艺术的教学工作时,要把科学和艺术结合起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将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基础统筹进行调整,让科技和艺术能够协同作用于学生。2.数字媒体艺术具有交互性数字媒体艺术是伴随着数字技术发展起来的,通过数学技术,可以将大量的信息快速、便捷传播出去,并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反馈[1]。如进行在线交流和沟通。从新媒体时代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来看,它更加具有交互性,直接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系统实现了人机交互,加强了创作者和受众之间的联系。相比于传统的艺术媒体,数字媒体艺术聚焦的范围更广,它从各个方面关注了艺术创作,较为全面地从不同的领域诠释了艺术的美感,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应用价值。此外,受众在原有作品的基础上,融合自身的经验和理解,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在受众之间以讨论沟通的形式对艺术作品进行再创作,加强了整体层面的互动沟通,让人们爱上艺术世界,在艺术中领略美,创造美,形成对艺术追求的内驱力。3.数字媒体艺术具有融合性数字媒体艺术以传统艺术设计为基础,借助计算机技术,将数学技术融入了艺术之中,形成了新的艺术教育形式[2]。数字媒体艺术多学科融合的性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学习动画制作等技能,还要学会沟通,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有较高的要求。数字媒体艺术的作品将视觉、听觉、意境等合为一体,是一种融合的教育发展趋势。

二、新媒体时代对数字媒体艺术教育进行创新的重要性

第一,对数字媒体艺术教育进行创新是挖掘和培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员的根本要求。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涉及内容广,包含多个专业的知识。传统的媒体艺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其教学体系逐渐成形,并有实力雄厚的十字队伍,整个专业的教学机制也较为完善,可以说,在教学生数字媒体教学是不成问题的。但就人才培养而言,这种教学模式还存一定落后性。从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看,这门专业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它将传统学科和艺术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了崇仁融合。要创新数字媒体艺术,就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潜能和创新能力上,使他们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如与团队良好协作、主动创新等。从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学科发展来看,要把培养具有主动创新精神的人才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努力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最新的理念,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使他们能够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第二,对数字媒体艺术教育进行教育创新体现了当代教育发展的必然性。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离不开计算机教学的辅助,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这种学习方式仍然比较单一,不能满足现代艺术媒体的发展需要。此外,艺术设计的过程较为烦琐,且以理论教学为主。即使教师悉心教学也难以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从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前景来看,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有很大地用武之地。但由于这门学科的发展时间不长,在国内的研究较少,而对国外理论的研究还不够深厚,使得学科的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对于学生来说,学生大多数是通过教学过程获得知识的,但教学中若不能利用好时间对学生进行启发,教学对于学生的创新启发不足,则不能培养具有艺术鉴赏和解析能力的学生,学生也无法具备扎实的多学科知识。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更多的在艺术层面要求学生,忽视了学生审美和想象力等能力,这违背了数字媒体艺术要培养出复合型人才的初衷,也不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此外,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书本更多侧重激发学生的视觉功能,如果学生只能借助教材,则在知识的掌握上会顾此失彼。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延伸学生的视觉,激发学生手、眼、脑共用,而不是被书本知识所束缚,要提高他们的立体化思维,不断创新创作理念,让学生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新媒体时代下的数学媒体艺术教育创新分析

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借助网络可以迅速获得艺术作品,更新艺术观念,并且自行创作艺术作品,并把艺术创作应用到各个领域之中。新媒体时代改变了艺术人才的培养。传统的艺术人才培养是从对某一个画种或者艺术风格的模拟、复印等开始的,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在传统手法上开始使用电话绘画、数字照相以及摄影等新兴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这势必要求高校在艺术教育培养中要加强创新教育,培养综合性的人才。1.让教师对新技术的应用活起来。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只有当教师成为“活水”,学生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新知识。因此,教师要不但总结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积极和现实接轨,掌握前沿的知识动向,通过各种手段向学生传播知识。具体到数字媒体艺术方面,首先,教师要不断提高数字媒体艺术素养[3]。信息化技术将人们带入了读图时代甚至是影像时代。这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学活动也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朝前发展,不能禁锢在陈旧的知识体系之中。教师要设计与时代相符合的项目,努力和国际接轨,不断追求进步。新媒体时代,人们的学习方式不再局限于原有的“纸质”信息,而进入了信息化和电子化的时代,这为教师提供了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新型手段。教师可以利用多平台、多方式呈现教学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课堂创新的吸引力。其次,要做好授课空间的数字化转移。根据专业培养人才的要求,教师可以把新媒体平台和创意设计结合在一起,在新媒体中植入需要自主设计的软件,形成虚拟的工作室,让学生在新媒体上进行在线创作,如制作电影动画等。学生可以通过相应的智能设备,快速进入到新媒体中,自主学习和管理创作工具,掌控学习进度,随时调取平台中的资源。教师的授课空间不再局限于教师和计算机室,而是进行了数字化的转移,这种转移集合了科技和团队协作,体现了创新思维的应用,更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也更容易让教师具有职业归属感,获得更高的工作热情。2.创新方式和渠道,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4]。要达到理想的培养人才的目的,就要不断创新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多重审美意识。在传统的审美形态上,数字媒体的审美有了新的变化,交互体现更加明显。受众通过欣赏艺术,能够就艺术作品对艺术和受众、创作者进行实时的沟通和交流,突破了传统的限制。对于创作者和受众来说,他们对艺术作品是否反映社会现实,是否体现批判和哲理更为关注。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可以说,数字媒体艺术颠覆了传统的审美习惯,更为注重审美体验,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空间,具有明显的多重特点。例如,审美的主体和客体来自各个领域,他们身份各不相同,能够从自身的经验和体会上对作品进行创作和再创作。因此,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首先学生的审美意识应当多元化,能够为创作提供灵感。其次,学生要能够将审美的意识转换为创作美德行动。学生学习数字媒体艺术,其最终是要制作“艺术作品”的,因此,要加强学生的知识应用和转换能力。艺术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有创作出来的作品能够引起他人的共鸣,得到社会的认可,才可能在生活中被应用和推广。学生开始创作艺术作品前,就要有转换的意识,做到既不影响艺术创作的效果,又能应用创新思维对艺术进行整体创作。3.创新课程集群方向。数字媒体艺术属于开放性的课程,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氛围中获益良多。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创新课程集群方向。例如,教师通过“智慧教室”等新时代的平台,将云技术等新的手段应运于课堂之中[5],让学生通过线上讨论和思维激发,提高创新能力。建立“项目+竞赛”的教学模式,在项目和竞赛中融入课堂中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动画、影视和特效设计课程结构,不断革新教学模式。例如,在教授数字影视方向的课程时,可以整合电视摄影、影视赏析、编导基础等多门课程。在低年级课程中增设欣赏性的课程,突破单一的教学模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时代下,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创新是时展的需要,也是培养数字媒体艺术专门人才的需要。对数字媒体艺术进行创新,要从内而外,基于学习内部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层面的技术性改革来进行。要从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主体和环节等进行创新,促进数字媒体艺术教育能够符合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郭同泽,李海.探析数字媒体时代的艺术教育形态[J].艺术教育,2020(05).

[2]陈飞.“微时代”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创新研究[J].大观(东京文学),2020(01).

[3]田永涛.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发展探析[J].大观,2020(04).

[4]吴红梅.分析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改革创新路径[J].青年记者,2016(06).

媒体艺术范文篇9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无论工作、学习还是生活都无法离开媒体,它就如空气一般融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金山农民画是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出的果实,它的艺术风格明快、质朴,构图饱满、充实,色彩艳丽、浓郁,让现代人领略到当代农民的朴实和精神风貌。在数字媒体艺术与金山农民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不仅能拉近农民画与大众之间的距离,也能让农民画的审美观念得到广泛的传播。

二、农民画与数字媒体的结合

1.从农民画中汲取影视创作素材。金山农民画家不拘泥于现实生活中的色彩规律,大胆构想,善于利用丰富的构图、质朴的形象和高明度的色彩,他们作品中每一个看似静止的画面都具有动态的视觉冲击力,将观者带到农村的热闹场景中。每一幅农民画都是民间画家对真实生活的描绘,每一笔色彩的描绘中都凝聚着金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原了当地浓厚的风俗人情。影视创作者可以从金山农民画中汲取丰富的养料,从而创作出深入人心的影视作品。如,影视作品《泥土的芬芳》通过还原金山农民画中的故事原型,创作出动人的影像。《泥土的芬芳》将农民画中当地人的生活习俗和故事作为创作来源,经过一定的抽象加工,把金山农民画中的风土人情融合在影视作品中,每一帧画面中都能体现出农民画的艺术形式。同时,在展示空间上呈现出富有江南气息的风景和画面,提取农民画的点、线、面,构成了效果明快、有感染力的视觉作品。2.数字媒体艺术的场景构想来自农民画。金山农民画在构图上主要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构图充实、饱满,不太讲究近大远小的透视感,刻意表现一种天真烂漫的童真之气;二是金山农民画的构图大多采用散点式的透视,利用全景构图,打破现实生活的视野束缚,力求营造出实物全貌的真实感。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高性能可视化仿真实验室里,呈现了将数字媒体技术融入皮影戏这一新的影视创作理念。他们通过数字技术创作皮影戏《梁祝》,利用农民画的构图场景和人物形象,实现了用媒体技术自编自演皮影戏的创举。从这一幕幕皮影戏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金山农民画元素,男女主人公的衣着和发饰都采用了金山农民画中质朴的色彩搭配。在金山农民画传统文化元素的再生产中,构思影视作品的人物角色时,尝试将农民画中的人物特点与传统产品再开发的思路结合起来,运用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视野,以现代的影像构成语言和表现手法赋予农民画全新的面貌,使其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在这种创新思维下,金山农民画受到更多消费者的喜爱。金山农民画在保持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发挥农民画的传播功能,既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又传承了非遗文化。将金山农民画二维符号编码解构成的新三维语言符号表现在屏幕上,使金山农民画从时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3.影视特效中农民画元素的应用。移动媒介的发展为农民画带来了更广泛的传播渠道。如,龙门农民画移动商务电子平台利用手机扩大农民画的文化营销,平台的浏览量在短时间内达到了400万。移动媒介通过影视特效的处理,用虚实结合的视觉特效表现农民画质朴、天真的造型特点。金山农民画的造型大多来源于传统民间艺术,同时结合了当地农民对景物的深入观察,这种直观、抽象的艺术元素对于影视特效的借鉴具有较强的视觉感染力。金山农民画的设计开发思路也适应当下社会的文化需求,不断提升视觉符号的传播,发挥其文化的传承功能,利用手机等媒介传播金山农民画。开发者可以将农民画的艺术元素提取出来,并应用到影视作品中,使影视作品除了具备传播功能外更能体现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美感。可以把农民画家笔下的动物、人物、景物变化成三维或者四维画面连续播放,使金山农民画成为一种时尚元素,被更多的年轻消费者接受。

三、金山农民画的创新启示

金山农民画这一民间艺术通过产业平台拓展和开发,能够更加顺应这个时代,为农民画开辟新的传播空间和途径,也让数字媒体从中国民间艺术中汲取丰富的养料。无论影视剧本创作还是影视特效,这种有机融合不仅大大提高了大众的审美品位,也为农民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我们应该在找回农民画本源的前提下发展农民画的特色,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力量,通过流媒体的广泛传播,结合工业生产的发展,打造一个适合金山农民画的跨媒介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钟杰华.民间艺术奇葩——金山农民画.成才与就业,2013(19).

[2]刘静静.浅析金山农民画风格.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2013.

媒体艺术范文篇10

关键词:色彩;心理效应;情感规律;影视中的色彩;实践中的运用

色彩设计是媒体艺术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用艺术的色彩设计手法,通过视觉传递给受众,使“视觉语言”更加生动化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在现代的设计中确存在着一种危险的倾向——我行我素的自由设计,把色彩进行单独的设置。这样往往会使色彩与消费者心理的脱节,设计色彩成为设计者的个人感情色彩的体现,使得作品不被消费者认可,因此,我们要在了解色彩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市场行情及广大消费者的心理。使影视色彩设计与人们的心理相统一,本文从色彩与人的心理作用引出要研究的观点,首先对色彩的特性和色彩情感的一般倾向,以及受众存在的共同心理效应进行了分析,其次从消费心理学方面研究消费者对设计色彩的反应,然后就设计色彩在影视实践中的应用状况与理论相结合进一步探讨,体现色彩设计在影视中的重要地位。

1色彩的心理效应

要认识色彩在观看者观看时所起的作用,首先要了解不同色彩对人的心理效应:既某种色彩能够使受众引起的心理变化。由于受到色彩的视觉刺激,而在思维方面产生对生活经验和环境事物的联想,这就是色彩的心理感觉。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常常根据使用的需要,来选择特征、感觉和相互关联的色彩,进行恰当的组合。第一,色彩有冷暖感。阿金(Acking)和库勒(Kuller)的实验表明颜色可以对人产生某些直接的生理影响,例如红色促使人血压升高,脉搏加快从而造成温暖感,青色促使人血压降低,脉搏减缓从而造成凉暗感。[1]色彩的冷暖感是由于组成色彩的红、黄、绿、蓝引起的视觉反映及心理上的联想形成的。比如选用蓝、绿或青色基调,可以营造一种:“清凉世界”的感觉。第二,色彩有鲜艳感与朴素感。色彩的鲜艳与朴素除了与色调有一定的关系外,主要取决于色彩的明度和纯度。在同一色调的色彩中,明、纯度高的显得鲜艳,明、纯度低的显得朴素。从色彩的类别来看,凡明、纯度高的色调又属偏红、橙的暖色系,均显得鲜艳,给人以兴奋感;凡明、纯度低的洁色、浊色和彩灰色,并且又属偏蓝、青的冷色系,显得朴素,并具有沉静感。第三,色彩有前移感与后退感。色彩在人们心中引发的前移与后退的差别,是由于色彩相互间的比较,形成的视觉上的心理反应,它来自于对于自然景物的联想。一般来讲,暖色和明色给人以前进的感觉;冷色和暗色给人以后退的感觉。色彩在表现上为同一距离浓重、鲜艳的色彩近,清淡明亮的色彩远。第四,色彩有膨胀感与收缩感。阿恩海姆说过:“波长较长的色彩,看上去好像是离观察者很近似的;而一种蓝色的表面看上去似乎离我们远一些。”[2]同一面积、同一背景的物体,由于色彩不同,给人造成大小不同的视觉效果。这种色彩差别,也常常会给人带来轻重的心理效应。

2媒体艺术中的色彩设计与观众的情感规律

设计者关注色彩,研究色彩,是为了把色彩作为一种重要的具有表现力的设计元素来使用,而色彩的确在观看者的感受中具有情感表现力。当代美国视觉艺术心理学家布鲁墨(CarolynBloomor)说:“色彩唤起各种情绪,表达情感,甚至影响着我们正常的生理感受。”[3]阿恩海姆也说:“色彩能够表现感情,这是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4]由于色彩能使人产生联想和感情,在影视的色彩设计中,要选择最能体现内容和情节所需的主色调。利用色彩的感情规律,吸引人们对其内容产生兴趣,提高观众的观看欲望及时间的持久性,满足观众个性化的需要。在任何一个影视短片的色彩设计里,都有一种色彩起主导作用,我们称之为主色调。主色调应该是决定视频色彩倾向的主题色彩,可以说是画面的“标志色”。主色调的确定是视频画面色彩设计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设计步骤,它应该根据不同内容的性质以及不同的情感因素来确定。如红色是最强有力的色彩,这是一种较具刺激性的颜色,给人以大胆、强烈的感觉,使人产生热烈、活泼的情绪。在情感表达上是热烈,喜庆,激情,革命等特质,是一种具有热力辐射的色彩,色调鲜明并十分容易引人注目。因此在制作气氛十分活跃的场景时,可以选择极具视觉冲击力,强烈积极而又具有震撼效果、富有张力的红色为主色调,来引起人们的视觉注意力。用于表现沉静,冷峻的场景色彩大多以蓝色为主。蓝色是一种令人产生遐想的色彩,像天空一样辽阔大气,具有浪漫的情感。由于明度和纯度的不同,又体现出象征性的视觉语言,如淡蓝用来表现干净和广阔,而深蓝又呈现出命令和强势的心理暗示。

3设计色彩在媒体艺术中的应用

笔者曾在《看电影》这本书中看到过关于《英雄》这样的评论,“白色象征最美丽的死亡,蓝色象征最崇高的较量,红色象征最炽热的生命,绿色象征最宁静的回忆,黑色象征最博大的胸怀。”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感应特征、感觉差别和相互关系鲜明的色彩,进行恰当的搭配,是影视画面的色彩设计工作者应该从技术和艺术的角度,进行周密思考的重要内容。在视频画面色彩设计的过程中,选择合理的色彩配置,掌握色彩“调和”和“对比”的不同关系,对影视画面的效果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无论是环境色彩对人物的烘托,还是不同人物之间服饰色彩的对比,以及人物自身的服饰色彩的关系,“调和”和“对比”恰当运用,都能够使受众在心理上产生色彩与内容统一的艺术效果。[5]例如,《辛德勒名单》这部曾让世界震惊的,关于深刻揭露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恐怖罪行的电影,一幅幅画面以黑白摄影为主调的纪录片的结实性手法,表现德国纳粹疯狂灭绝犹太人的恐怖,其惨状催人泪下。影片中穿红衣的小女孩不屈地走向死亡,那鲜艳的红色,导演斯皮尔伯格用强烈的对比颜色给大家视觉上冲击的同时,也给了人们心灵上无比的震撼……而这个镜头对色彩的运用,它的艺术价值,也堪称经典。这样一部让世人震惊的影片是恰到好处的色彩运用及处理密不可分的。4结语这样看来,色彩设计在整个媒体艺术中的情绪表达,风格基调还有气氛渲染上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但是可以总结出色彩设计的运用及价值是不可忽视的。每个色彩都有其不同的意义,可以唤起观看者不同的感觉和联想,它已经是媒体艺术中的一种潜意识元素,具有很强烈的情绪性。许多导演已经用颜色来暗示某种状态,表达一些隐藏的精神与情绪来吸引打动观众。可以这么说,一部不懂得运用色彩设计的影像艺术,也就不能俘虏观众的心。

作者:熊莉 单位:湖北省巴东县民族职业高中

参考文献:

[1]公侠.视觉与视觉环境[M].同济大学出版社,1985:91.

[2]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47,51.

[3]布鲁墨.视觉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