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程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16:39:21

美术课程

美术课程范文篇1

钢筋水泥取代了青砖黛瓦,城市霓虹湮灭了荷塘月色。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许多乡土生活的古朴诗意被搁浅、闲置、蒙尘。在都市文明的繁盛发展下,乡土文化的生存空间愈发显得促狭。国家教育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校园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要以乡土文化自信引领教育创新改革。近年来,我国自下而上的教育体系高度重视乡土文化教育,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与乡土文化相关的课程建构。其中,新版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认识乡土文化是学习艺术、认识艺术的基础。由此,与美术课程融合共进成为乡土文化发展由自然自发到自觉自为的重要契机。

如何推动乡土文化这一“根”文化在美术课程资源中的开发与实践,真正达成“大美术”的教育目的,是美术课程与乡土文化融合研究的重要议题。对此,众多专家学者围绕该议题展开了系统深入的理论实践探讨。目前学界达成了相对一致的看法,即乡土文化美术课程建构是乡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并促进乡土文化与美术课程融合研究的重要举措。但如何进行乡土文化美术课程建构,则有待我们进一步寻求答案。就当前来说,乡土美术文化课程体系建构仍存在较大问题,最典型的就是师生“走不出去”和学校“请不进来”。“走不出去”有 2 个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美术教师受限于美术课堂,无法为美术课程汲取更深厚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是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局限于课本教案,感受不到乡土文化的魅力和气息。此外,学校“请不进来”主要指美术教学过度依赖校内美术教师,窄化了美术课程的教学视野。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梳理,乡土文化美术课程建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以纾解“走不出去”和“请不进来”的现实困境。一是立足乡土资源,编写实用美术教材。教材是美术课程的筋骨脉络,而传统的美术教材普遍“繁、难、偏、旧”,导致美术课程始终停留在教师灌输、学生模仿的粗浅层面。将乡土文化编写进美术教材,可以为学生搭建起系统的乡土文化学习语境。因此,美术教材的编写可针对当地实际、立足本土资源,将乡土文化以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形式呈现,使乡土美术课程的开展更具有原则性、导向性及开放性。二是深耕乡土文化,丰富美术课程内容。乡土文化是美术课程的底蕴来源。在美术课程中,师生应走出校园、走进乡村、走向自然,在乡土文化最富集的地方去感知、体验、保护、传承、弘扬乡土文化。以年画、剪纸为例,其所拥有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乡土文化的魅力,也能让学生在发现美、获取美的过程中唤醒“创造美”的初心。三是邀请民间大师,展现乡土美术魅力。乡村有不少身怀绝技、经验丰富的民间艺人,学校可以邀请他们担任客座教师,让学生接触到更为鲜活的美术教学资源。民间艺人与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思维碰撞,有利于形成乡土文化美术教育的合力,为建构新知、达成目标创造了条件。四是搭建实践基地,拓展美术教学视野。乡土文化美术课程不应只是书本里的白纸黑字,也不应局限于教室的方寸之间。在这方面,福建省厦门市的部分学校做出了较好的示范。厦门市许多中学不仅增设了关于厦门瓷绘文化的美术教学内容,还以此切入点举办了瓷绘比赛和展览,让学生“在学中作画,在画中悟学”,真正实现了乡土文化融入美术课堂,也回归了“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美术教育理念。

乡土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是“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往哪里去”等问题的深刻注解。只有守住乡土文化,守住我们的根,国家民族才能向上发展。美术课程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深耕乡土资源、传承乡土文化的重任。乡土文化与美术课程融合研究,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推敲及实践。对此,经河北美术出版社于 2012 年 11 月出版的《文化视野下的民间与乡土美术课程建构》一书或将能够提供更新研究视角。该书以传承乡土文化、丰富美术课程内涵、追求教育公平为主要目的,概述了当代文化与美术课程的关系,探讨了文化的内涵、文化的时空观和文化自觉,能为我们建构乡土文化美术课程发展模式带来新的启迪。

作者:尹少淳 单位:四川传媒学院

美术课程范文篇2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实现共同发展与交往互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知识传授与情感沟通组成。可以说,课堂教学的基础就是师生间的情感,教师只有在被学生接受的情况下,才能确保自己传授的知识同样被学生接受,进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因此,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倾注情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高中美术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情感体验相当重视,强调课堂中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都给予一定的关心与爱护,秉持宽厚、友善、温和的教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

二、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

每位学生在个性特征、学习基础、学习兴趣上都是不同的,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多样化的学习指导策略与教学方法,从而使不同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策略与认识方式。教师可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设置相应的档案,给予其有针对性的指导。对于学习存在困难与问题的学生应加大指导力度,并让其适当表达自己对于美术的看法与想法,对他们的进步也应及时给予肯定,同时耐心指正错误;而对于美术基础较好的学生,则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其特长,充分挖掘他们的美术潜力。

三、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高中美术课程改革强调“美术课程应着重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与审美意识”。高中美术课程利用学生对生活的体验、精美的画面与独特的线条使学生审美能力与鉴赏水平得到提升。美术教师应将教学分成课内与课外,前者包括艺术语言如质量、色彩、线条等,通过这些因素,使学生构建起对艺术美与自然美的感知;而在课外应拓展学生的视野,通过一些风土人情引导学生感受美、感悟美,最终使学生的美术创作积极性得到激发,进而提升审美能力。

四、对高中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

在科技发达、信息资源爆炸的今天,填鸭式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应改变教学理念,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与开发具有特色的课程。

1.引入多媒体教学

第一,美术的创造过程是一个抽象思维的过程。一些美术内容单凭语言无法让学生充分理解,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的音频、视频技术,将动画、声音、图像、文字效果集中起来,大大增强视听效果,实现将抽象化为具体、将繁琐化为简单、化曲为直、化静为动的目的,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为感性。第二,受限于美术教材的篇幅,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无法接触到更多的优秀美术作品,而多媒体技术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其能够利用网络信息将海量的美术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为美术教学课题迅捷地提供相应的信息,并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展示更多的美术信息,使学生的欣赏需求得到满足,不仅使美术课程教学效率得以提升,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加强。第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课余时间,学生还能够利用多媒体技术从网络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在欣赏的同时,更可以自主创作美术作品,充分提高学习自主性。

2.从生活中发现美

“艺术源于生活”,学生单靠教师在课堂上枯燥地讲解理论知识,是无法具象化地感知艺术与美的,这样教授出的学生对于美的理解也会缺乏表现力与想象力。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身边入手,在实践中感知,在生活中领悟,同时为学生的美术创作与学习提供素材,激发其创作灵感。另外,教师还应积极开展课外教学,如参与美术社团活动、走访民间艺人、参观美术馆等。

3.挖掘美术素材德育资源

美术课程教学在培养学生审美观念与能力的同时,还应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培养,陶冶其情操。教师可通过对我国建筑艺术、工艺美术、雕塑、绘画等方面在世界上的贡献与成就的介绍,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让学生能够从祖国的山河美景中汲取更多的美术创作元素,令学生更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美术课程范文篇3

一、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和经济的影响,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日趋成熟,对于师资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信息技术与艺术两个专业的跨度较大,所以造成了教师很难精通两个专业。要做到它们的相互融合并在课程的教学中灵活运用,成为教学中仍需努力的一个方向。在电脑设计专业的教学中,作为教学硬件的配备情况也并不乐观。因正版软件价钱较高,所以很难实现在教学中全部使用正版软件。电脑设计对于硬件也有较高的要求,现实教学中电脑设备更新慢,导致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运行速度迟缓的情况,从而影响了教学进程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材方面,专为电脑设计专业撰写的优秀教材较少。虽然市面上关于电脑辅助设计的书籍很多,但仍有些许不足,尤其在理论与实例的结合方面缺少联系,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辅助专业教学。其中,示范性的讲解只注重单方面的功能,如:操作性,并没有延伸到艺术美学方面,配套的练习也不够丰富。这也是造成这个专业信息技术课程与美术课程分离的一个原因。如:在Photo-shop课程中,对于功能的应用讲解的比较详细,但对于颜色搭配,构图比例等问题缺少分析;在AutoCAD课程中,对于较难理解的空间结构应当配合实例和图片加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

二、信息技术课程与美术课程结合的优势

信息技术的普遍使用影响到了艺术、制作、生产等各个行业。二十世纪,在包豪斯提倡的“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言论影响下开始了“以人为本”的设计运动。信息技术的介入将设计的内涵提升为技术、艺术、人文三维一体的新境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艺术设计领域带来了新的视觉盛宴、拓展了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作为一种表现的媒介,它不仅缩短了劳动时间也降低了商业成本,使设计者的创作思路和创作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脑美术是对传统艺术创作的一种延伸和拓展。设计工具的改变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作品的表现,设计师的思想仍然是一切作品的创作源泉。所以,美术课程对于培养设计师的美感和思维是及其重要的。在现代社会中,一名真正的设计师一定要保持不断提高自己专业素质和修养的意识,对设计创意要有不断追求的动力。在一件成功的电脑设计作品中,通过电脑表现出极强的视觉传达效果是打动观者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艺术风格和技术功能上应该是统一、融合的,并不是一味的强调电脑特技带来的强烈效果,作品要表现的诉求、内涵、思想才是最重要的。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对于设计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脱离了以电脑为媒介的设计作品相对比较单一,所以,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对于设计者是不可忽视的。优秀的作品需要作者具备较高的艺术素养和熟练的电脑操作能力,既要表现出作品的与众不同,又要准确、突出的表达作品的思想。因此,电脑设计作为一类综合学科,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在注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加强信息技术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做到动手与动脑的结合发展。

三、信息技术课程与美术课程结合的形式与内容

目前,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中,作为教育者,应当正确的认识在电脑设计专业的课程中信息技术和美术的关系。作为教师,既要掌握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又要具备扎实的美术基本。教师队伍应当将知识面扩宽,将信息量扩大,把所授课程的相关和连带专业知识学习到位,以更好的状态投入课程的开展、开发中,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专业体系,更好地联系实际,服务于教学工作。针对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弊端,比如教材的不全面性,可根据所在地区和学生的特点完善教材。保证电脑设计专业的课程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和基础,展示和体现服从美学构图和色彩的内容与精神。在教学内容上,以实际案例为引导,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对实际工作项目的掌握和处理能力。同时,通过开设优秀作品赏析、参观画展等课程加强学生自身的艺术修养。在教学中鼓励教师带领学生走进企业,通过对实际项目的实施,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并且掌握项目的制作思路和流程,将课程的任务在实践中完成。从而根据学生情况、城市环境等,整合出一套有针对性的、完整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教学氛围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针对教学与实际缺乏联系的弊端,应加强教学与市场相结合,从而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机会,为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搭建平台。并充分利用实训室、创建工作室,对内可以承接学校的报刊、活动的宣传工作,对外以公司运行的形式,通过与企业的业务往来,为学生创造实际的练兵场,提倡勤工俭学的作风,也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力、提高合理的经济支配能力和综合素质。

电脑艺术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相互融合的一项综合性应用技术。因此需要信息技术提供的表达手法为表现手段,需要艺术美学提供的思维精神为提升方式,所以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优秀的作品是信息技术与艺术精神的完美结合。在电脑美术的教学中,需要教育者重视这两者的结合与拓展,从而为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郑宏.电脑美术教育之我见[J].中国校外教育,2010(3):167.

美术课程范文篇4

关键词:评价评价主体评价目的评价对象

目前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对美术课程的教学评价机制还不太完善或还没有建立起来,致使评价的目的、主体、对象、方法、结果和解释等均被不同程度地扭曲与误解,从而严重影响了美术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导致美术课程教学管理混乱、教学目标层次混淆、教学质量低下等诸多弊端。如何对美术课程的教学去评价,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评价”可以简单地定义为决定某一事物的价值。在教学理念范畴内“评价”是课程标准的基本构成部分之一。具有诊断、反馈、质量监控、管理、导向等功能。

课程的评价是从一定课程评价实践活动中概括出来的,然后把这些评价活动的各个环节综合起来形成一定的评价理论体系作为指导评价的范式。美术课程的教学评价不是指令性的,而是说明式的。下面笔者围绕评价的目的、主体、对象、范围、方法、解释、价值等这些基本要素进行探讨,旨在为美术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构建“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评价目的

美术课程教学评价的构建,首先要从评价目的的改革开始。美术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符合教育公平的原则。所谓教育公平的原则,一是教育机会的分配不应该因为受教育者的家庭、社会、政治、文化及体质等差异而造成不平等。二是教育机会的分配要因先天因素的差异而实行有所区别的因材施教。美术课程的目的是为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艺术审美素质发展而创造平等公正的机会和条件。教学评价要由传统的“甄别选择”转变为“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要保证能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鼓励少数“超常”学生追求卓越,评价要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差异。

二、“他评”与“自评”主体的转变和有机“结合”

美术教育是全社会审美素养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不仅学生、教师和教育行政领导要参与,而且家长和社会各界都是评价主体。长期以来,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体由上而下依次是政府部门评价学校、学校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而受教育者学生被排斥在评价主体之外,单一地变成了评价对象。这样,就形成了学生依附教师、教师依附学校、学校依附政府部门的评价关系,致使课程评价的主体是直线和单一化的,课程与教学评价少了全面性而多了片面性、少了民主性而多了独断性。美术课程的评价主体要由“单一性”走向“多元化”,要鼓励社会成员及学生家长以适当的形式参与各种方式的评价,教师、学校领导、学生、学生家长及政府部门皆是评价的主体,要改变由上而下的直线式评价关系,扩大评价的民主性与开放性。

学校美术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活动评价必须确立以尊重学生为基本前提,积极采用推行学生自评、组内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使学生学会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参照他评,进行自我评定,培养学习自信心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使评价成为一种双向甚至多向的活动,也是改革传统美术教育封闭评价方法的有效措施。

三、从“课堂教学”转变为“全方位学习”,从“固定课程表”转变为“弹性课时约定”

传统课程体系的设计及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其评价时空观有极大的局限性,是封闭的和狭窄的。

从空间范围来看,传统美术课程的评价着重于课堂内或学校内的教学活动,其学习形式一般是讲授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反复练习,因此排斥社会活动和实践活动。改革后的学校美术新课程是一种内容广泛、密切联系实际的统整性课程,从传统的以教科书为主的教学模式应转变为广泛运用图书馆、野外、家庭、美术馆、展览厅等,充分利用社会各种场地和各种课程资源,以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学习,因而也必须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从时间编制来看,传统的美术课程由于过分强调经典的绘画技能与知识,脱离社会现实,不仅建立了一刀切的教材分类体系,还严格规定了各类教材的时数百分比,这种过于划一的“美术教学大纲”最显著特点就是课程与课程之间各自独立,相互联系较少,易于在课堂内按部就班地教学,教材中操作技能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分配、教学活动的安排等均适宜按固定不变的课时编制,这样就形成了学校传统的上课时间表观念,而把上课时间表以外的各种教学活动及其他类型的课程,如选修课程、实践类课程以及隐性课程等均排斥在评价范围之外。

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教学科目及其课时比例的统配,已进行了重大改革。对于教学计划或课程计划,不作全国绝对一致的硬性规定,把硬性规定改革为弹性的约定,这样便给地方或学校及教师相当的独立编制地方或学校课程的职权。地方、学校、教师或年级可根据实际需要,运用弹性时间,突破固定不变的课时观念,加强课程及教学的实践活动。美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编制及实施要突破“三中心”,所以必须突破传统的课时评价观。

四、从“注重结果”转向“注重过程”,从“注重技能操作”转向“注重素质提高”

美术课程既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又是“全面素质”的教育,既要普遍提高每个学生的技能水平,防止学生两极化,又要使每个学生各种素质都能协调发展。对于美术课程教学的评价要由传统的侧重技能转向注重学生的态度、心理和行为的评价,特别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努力使评价内容与课程目标相一致。

按照素质教育的评价观,应做到既关注“结果、产出”,又关注“过程、效率”。“产出”,即关注最终培养出的学生的数量和水平;“结果”即关注课程教与学的成果;“效率”,即为培养这些学生而付出的人、财、物资的数量;“过程”即关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对人的主体性、创造性给予一定的尊重。影响美术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诸如教材、学生原有水平、师资投入数量、教学技术手段、国家投资拨款、教学资料与设备等因素。但是,传统的评价只注重“结果、产出”,忽视了“过程、效率”。由于现代学校美术课程新标准突破固有科目框框,教学内容涉及诸多学科,教学过程需要多种资源,教师需具备多种专业的知识,因此更需要由传统的只关注“产出评价”转变为关注“投入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地反映美术教学水平,使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达到美术教育教学要求。

五、从集中的课程评价机制转向课程与教学的“三级”评价制度

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课程体制的变革要求课程评价机制相应改变,而课程评价机制的改变要以课程体制的变革为前提。公务员之家

地方政府部门,可依据国家制定的课程管理政策、课程标准和本地实际情况,制订本地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地方课程,编写相应教材,并组织力量督导各级学校依据课程标准实施教学计划并进行评价测验,以保证国家课程标准的落实。

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标准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自然环境与学校环境、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进行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教学和测验,并开发和选用或编制学校校级课程教材。对于评价的总结果,学校要负责及时地转达给学生、家长及上级有关部门,保证评价结果准确地反馈给有关方面,为了解学生,改革美术教学,调整课程政策,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和解决在实施美术课程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

六、课程与教学的评价不能局限于对现象的客观描述和事实判断,应该转向价值判断

教学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之上的价值判断,并且更注重的是价值判断。在美术课程的教学评价活动中必须考虑:依据什么样的审美价值来确定评价标准?某种教学活动或者产生的教学过程或结果不能具备积极的价值,即使局部来看是优秀的,或者与我们的某些传统价值观是一致的,也是不能肯定的。目前我国美术教学评价大致是依据以下几个方面确定标准的:一是对教学过程的评价,主要依据业已“格式化”的教学模式判断其质量好坏;二是对教学结果的评价则主要考察教学活动的结果与预定教学目标符合的程度,这时的评价标准就是预定的教学目标,其相关的价值取向问题则在评价活动的考虑以外。

参考文献:

[1]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育测量与评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28

[2]郑林.历史教育评价问题探讨.北京师范大学

[3]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教育研究.2002

[4]李龙.教学过程设计.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5]教育部文件.教基[2001U7]号.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

美术课程范文篇5

一、深化对民间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从综合性的概念来看,民间文化大致包括了民俗、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三大门类。民间美术是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它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产生,其形态从形成之初就带着浓郁的民俗特征,并伴随着民俗的演变而发生变化。民间美术适应于风俗、礼仪、节令、娱乐等生产生活的需求而形成了各不相同、多种多样的造型形态,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它是民俗的一部分,是以实物面目出现的民俗现象。[1]在教学中,既要以艺术学的视角对民间美术的艺术本体进行具体研究,也要注重结合民俗学的理论针对民间美术作品展开深入考察,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民间美术与民俗文化联系的理解与认知。(一)理解民俗是民间美术学习的基础对民间美术与民俗之间关系的理解基于下列认识:民间美术的内容与形式充分反映民俗的各种形象;民间美术的内容也受到民俗心理的制约;民间美术丰富了民俗活动,加强了民俗的功用,扩大了民俗的影响与传承;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从教学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于传统民间美术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常识知之甚少,相较于西洋美术内容的教学情况看,后者更为学生所熟知。其客观原因在于:历史上,中国是一个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国家,传统民间文化主要根植于广大的农村社会。当今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当代大学生因早已远离“乡土”,已经失去了理解民俗文化赖以生存的民俗环境。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民俗的兴趣,开展各种途径,如文献阅读、视频媒介及田野考察等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这对于民间美术的学习来说,是把握民间美术造型艺术形式规律的根本基础。(二)了解民间风俗习惯是民间美术学习的前提结合民间美术现象了解中国传统民间风俗习惯,是加深对本土文化的记忆的一个有效的途径;了解各个民族不同地域之间的风俗习惯,也是把握民间美术作品内涵的前提条件。虽然民间风俗习惯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项目,但是通过分析研究民间美术所反映出的风俗习惯,可以具体形象地看到民族文化的形成及其特点和历史发展的概貌。其次,诸如民间美术创作表现最为活跃的年画、剪纸、花灯纸扎、社火花会的戏具等都是在民间的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生子祝寿、迎神赛会等民俗活动中产生与发展的。不了解这些节日活动的风俗习惯,对于民间美术的认识就落入了无本之源,无法真正理解其创作观念、造型与色彩体系。(三)要将民间美术置于民间文化的整体中来考察从古至今,民众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事项和一些传承性活动,逐渐成为人们民俗活动的主要内容,生活中的许多重要内容都围绕着民俗这个中心来进行。民俗文化具体表现在民众的日常起居、岁时节令、人生礼仪、劳动娱乐和民间信仰等方面。它是以语言、行为、文学、艺术等多种形式来表达,民间美术与上述各类型的民间文化相结合,并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呈现自身的特点。各种民俗现象,包括民间美术在内,都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表现。所以,对民间美术的学习,不能将各种民间美术形式作为孤立的个体看待,要作为由特定的民俗文化而联系起来的民间文化去整体考察。在民间美术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对民间文化的认知,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是民俗的物化与载体。通过教学使学生从民间美术作品中认识各个民族不同地域的生产生活、民间风俗,理解民间文化艺术不同形式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学会用艺术学和民俗学的双重视角认识民间美术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内涵。

二、规范田野调查作业的方法

“学习民间艺术必须经常到民间去,而主要不是在民间美术展览会和图书馆中学。民间美术的课堂在民间,老师也在民间,一句话:在民间学民间。”[2]2田野调查是中国民间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们走向“田野”,通过调查、研究、整理民间美术活动,有助于全面地了解民间美术文化产生的土壤,掌握民间美术研究的方法与途径,发掘民间美术现象背后所蕴含的民间文化意义。(一)田野调查教学的现状从笔者所了解的各校现实教学情况来看,集中存在的问题有两方面:一是由于课程短,无法安排田野调查;二是将艺术采风、写生等同于田野调查。前者属于教学计划的制定问题,解决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在寒、暑期利用社会实践进行田野调查的作业,特别是在寒假,因为临近春节,是民间艺术活动的高频期,又因大部分学生返乡,恰是进行田野调查的好时机;后者则属于操作性的问题,是对于田野调查认识论上必须要厘清的错误观念,否则田野调查的研究价值无法完整体现。(二)田野调查与“采风”的区别“采风”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代。当时的统治者设立专门的机构收集各诸侯国的民歌、民谣,以体察民风、民情,了解民众对统治者的意见,以及时改进统治策略。至今,我们所说的“采风”则开始扩展为深入生活收集素材的艺术行为和活动。其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搜集艺术创作素材;二是贴近生活,体验生活;三是培养创作的灵感。[3]艺术采风强调对自然景观、民间艺术的感悟,以“悟”为主,以采集民间艺术的“形”为主;田野调查则是用科学的调研方法,不仅要采集民间艺术的“形”,还要了解其“意”,更要观察背后的“人”。在了解民间美术制作工艺的同时,要更多地把重点转向对艺人的采访。通过一手的田野调查资料,才能开展对民间美术的分析与研究,才能保持研究的鲜活性、客观性。如果以“采风”的观念从事田野调查活动,则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了对象自身的独立存在以及内在文化价值,因此,研究者变成了专事猎奇的旅游者,对于民间艺术对象的关注只限于与‘我们611的’艺术活动的差异,而并不真正关心这样的艺术对于生活于其中的创造了它们的人们究竟具有何种价值和意义”[4]9。所以,在民间美术教学中,要介绍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懂得运用科学的手段参与实地调查、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到最后写作田野调查报告的完整过程,进而通过这样的过程提升学生的民间美术研究能力。

三、拓展艺术实践教学的模式

民间美术课程的实践教学具体是指选择具体的民间美术类型进行艺术实践操作。其目的在于通过实践操作,增强民间艺术体验,发现造型规律,学习和掌握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由于中国的民间美术具有自己相对独立的艺术体系,因此,民间美术课程的艺术实践不能照搬学习西方学院派艺术和中国传统艺术的规律和方法。民间美术的艺术实践课程兼具灵活性和开放性的特点,针对各个学校不同的学情,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模式和临摹、创作实践与文化创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具体分析如下:(一)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考虑可操作性和易进入的原则。最好是因地取材,根据学校当地的条件和可利用资源,选择当地代表性的或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民间美术类型作为开展艺术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另外,在内容的选择上,还应考虑以下两方面的因素:第一,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角度选择,考虑到不同民族和地域的代表类型。第二,从其活态文化的特性的角度考虑,以不同民族重要节日及重要祭祀时间为文化线索选择代表类型。[5](二)实践教学形式的开展实践教学形式中,除了通过田野调查等方式以身心实践方式在习俗生活中体验民间文化传统之外,还应拓展以下形式:(1)有条件的学校应争取建立民间美术工作室。通过民俗用品展示、民间美术作品收集以及多媒体资料库的建立,创设具有民间文化氛围的教学环境,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同感。(2)除了将优秀的民间艺人请入课堂外,也可以与当地的民间美术传人、机构建立校外工作坊。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动手设计、制作民间美术作品,体会制作过程,通过与艺人零距离的谈艺和交流,学生直接通过民间艺人的传授了解民间美术的传统技艺和传承精神,弥补了民间美术课堂教学的不足。(3)通过走访民间美术工艺品市场,收集、记录、整理民间美术资料。民间美术工艺品市场也可被理解为民间艺术的另一种集中展览形式,学生可以在此见识更多品类的民间美术作品,并通过与售卖者的交流,了解到作品的相关信息,如制作者、制作工艺与价值。这种实践形式扩大了学生们的眼界,丰富了对民间美术作品的感受和认识。(三)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法实践教学的原则中,应主张学生在学习传统民间美术造型观念、语言的基础上,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进行艺术创作实践和应用于现代生活的文化创意。具体的实施方法有:(1)以临摹为主要手段。通过直接临摹传统的民间美术作品,亲身体验民间美术的创作与制作过程,从实践中体味民间美术所包含的文化传统、造型规律和艺术语言。(2)以创作设计为主要手段。学生自主选题,通过积累的资料,利用感兴趣的民间美术的样式,与生活经验相结合进行设计创作实践和文化创意。(3)以研究为主要手段。学生通过田野调查或者相关资料文献的阅读,针对某一种民间美术类型进行深入调研,结合文字、图片、影像等内容整理设计成为研究报告或专题论文。

四、促进“非遗”知识与课程教学的融合

作为传统美术的一部分,民间美术一直是第一、二、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第七大类的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内容,是值得我们珍视、保护和传承的人类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上就发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宣言”中确立了教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作用。在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高校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参与。近年来,伴随着国家层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教育的深入重视,“非遗”教育进校园活动得到了持续深入地开展。民间美术课程就是推动这一活动的载体之一,它理应承担起“非遗”教育的职责。对于具体的课程设计,民间美术课程受到学时的影响,不可能完整地阐述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内容,所以需要将“非遗”教育灵活地融合进教学设计中。具体的策略有:(一)采用附加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不改变现有的民间美术课程基本结构,而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学习作为民间美术的前修课程,布置学生利用课下阅读相关书籍、文章。如王文章先生主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等,并定期读书汇报会的形式交流学习心得。或者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在课下进行在线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等教育部精品课程。(二)采用穿插、渗透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在教学中,结合民间美术作品穿插介绍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内容。如针对中国民间印染与刺绣的内容,在对这些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作进行讲解的同时,要详细介绍依据“非遗”法规,当地制定了哪些具体的保护和传承措施,取得了如何的成效及目前的发展现状等方面的内容。将民间美术作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学的角度分类进行教学,并优先选择作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美术类型进课堂。例如剪纸艺术、民间木版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类型中的优秀代表。(三)采用与不同“非遗”文化类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盘点当地的“非遗”文化资源,也包括传统音乐、舞蹈、体育、曲艺、戏剧等与传统美术不同的文化类型。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定期邀请这些“非遗”传承人进入课堂举办讲座,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或参访“非遗”文化传承现场,让学生直接参与实践和体验的方式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习;并且安排课余时间,开展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记录、保护的相关活动,增强学生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认识。

五、结语

中国民间美术作品所呈现出的中华民族本土思维和艺术语言,为当代高校美术教育提供了珍贵资源。学习民间美术的任务不仅仅是汲取传统文化中的养分,或是再现一种传统民间文化的辉煌,而是要重建属于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弘扬民族文化。中国民间美术课程的教学行为与手段,没有固定的模式,它需要每一位教师积极开展自己的教学探索,达到获得最优教学效果的目的。作为教师,要运用好民间美术课程教学这一载体,大力培养学生对民间传统文化的感情,引导学生吸取传统文化艺术本源中的活力,找寻到一种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语言方式,并把它贯注到新的创造中去,使他们真正成为民间美术的欣赏者、传播者、保护者与传承者。

[参考文献]

[1]彭纲,文艺,徐华颖,等.民间美术[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3.

[2]靳之林.民间美术的整体认识与教学[J].美术研究,1987,(4).

[3]柒万里,俞崧,黄建福.艺术田野调查法[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3.

[4]傅谨.艺术学研究的田野方法[J].民族艺术,2001,(4).

美术课程范文篇6

目前,高职学校部分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由于教师自身素质有限,并且由于所接受的教育不同,对于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并不认可和接受。同时由于部分美术教师的教学理念仍然认为美术教学的过程在于绘画技巧的传授,需要按照传统的方式,认为信息化的教学方式不适用于美术课堂。而正是因为存在部分教师教学理念仍然落后的情况,导致部分高职院校在选择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设备时,不肯投入资金购买设备。其次,由于部分美术教师固执的教学理念使得美术教学课堂枯燥单一,学生被动的接收教师所传授的绘画技法和一些固定的知识,使得学生不能主动的理解和思考,极大程度的限制了学生对于美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教师通过引导式的问答,得到计划内的答案,使得学生对于美术课程始终抱有抵触抗拒的心态,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另外,由于部分高职院校对于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不重视,使得美术课堂教学设备落后,教学过程中仍然单一的依靠教师讲解简单的挥发及技巧和少量的作品展示。不能也有效的利用多媒体等新兴教学设备进行辅助。在网络技术和计算机设备广泛应用的先进,部分高职院校在对于先进的教学设备的采购和换代过程中仍然处于落后地位,教师教学理念和学校的教学设备都不能与时俱进,极大的限制了高职院校学生与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二、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与特点

目前,在信息化技术极度发达的时代背景下,将信息化技术与教育事业相结合已经成为现阶段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教学,即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原有的教学过程中,使传统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等信息设备转变为数字化的模式,在现代化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采用现代化教学的方式,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目的。在信息化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求教师应当具备现代化教学的意识,以及对信息化设备的简单操作能力,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将教学内容利用现代化手段为学生呈现,并且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增强教学过程中的节奏感。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具有更加立体化的优势,教师通过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将课堂内容与多媒体设备相结合,为学生呈现出更加生动和立体的美术作品展示,突破传统美术教学过程中单调枯燥的模式,帮助学生对于美术知识形成更具体的认知和体验。同时,信息化教学还具备更为前沿的理念,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学生可以走出教材内容,通过网络了解世界美术的发展现状,极大程度的拓宽了学生获取教学资源的通道。学生在信息化教学的模式中更能够有效的接收到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了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但是在目前大部分的高职院校中,教学设备的采购是所面临的一大问题,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就必须使用与之配套的信息化设备,而多媒体、计算机、数位绘图板、绘图软件等软硬件设备的成本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对高职院校来说提升了教育成本。并且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很多美术教师不能掌握信息化教学和现代化设备的使用方式,这就要求美术教师需要具备对新型教学设备的掌握能力,及时提升自身素质。

三、信息化教学在高职院校美术课程中的应用

1.美术作品欣赏直观生动。在传统的美术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需要通过收集大量的实体图片以及幻灯片等设备对学生进行优秀美术作品的赏析,在此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对材料进行搜集的工作任务,还需要对所展示的美术作品进行解说。这种教学模式在学生的角度看,较为单一乏味,教师也不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时,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利用网络技术将所需要的教学内容非常方便快捷的展示给学生欣赏,不但所选取的作品数量多,并且针对不同的作品,教师也可以比较容易的找到相关资料,通过简单的讲解,就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作品。并且现代化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在对某一作品的整体进行赏析的同时,可以随时放大作品局部,帮助学生更加细致的了解作品的细节。拉近学生与艺术作品的距离,加深对于优秀作品的印象和理解。同时在美术课程中学习雕塑类的作品赏析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将所需要的雕塑进行放大、缩小、旋转等展现方式,使静态的雕塑在学生面前活动起来,让学生直观的感受雕塑的不同角度,深化理解,甚至帮助学生置身于雕塑跟前,身临其境的感受巧夺天工的雕塑作品。并且由于网络技术的加持,教师也可以针对所需要学习的作品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其文化背景与美学理念,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信息化教学能帮助学生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拉近学生与美术作品的距离,深化学生对于美术的理解,优化教学质量。2.工艺设计手段多种多样。在部分高职院校的美术课程当中,工艺设计课也占有很大一部分的比重,在传统的工艺设计课中,教师往往需要做出大量的模型示范,指导学生利用学校仅有的材料和设备进行工艺设计,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且在学生设计的过程中也对操作性的要求较高,使得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能完成自己理想的设计作品。而信息化教学模式通过利用计算机等设备,为学生在计算机中提供大量绘图工具和模型范本,帮助学生通过操作计算机对软件内的各种材料、图形进行创造和设计,并且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非常容易的编辑材料的种类、颜色等因素,还可以利用工具将设计的图形和作品进行任意角度的旋转,帮助学生多方位的展示自己的作品,帮助学生非常快捷方便的表达出自己的设计理念。同时在工艺设计课中,很多学生的设计可能存在大量重复的花纹图案,在以往的模式中,学生只能通过手工的方式重复的完成花纹的绘画,但在信息化教学设备的帮助下,学生可以利用绘图工具通过复制粘贴的方式瞬间完成大量复杂的重复图案,减轻了学生大部分的负担,加快了学习进度,提升教学质量。3.利用信息化教学建立自主学习模式。在高职学院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结合信息技术的特点,利用多媒体设备,时刻的保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正面信息沟通,帮助教师能随时的对于学生进行指导,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同时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得美术课程形式更加灵活。教师可以将班级同学以小组为单位,提出基于课堂内容的问题,让小组内的学生进行分工,通过多媒体设备借助信息技术搜索所需要的资源,利用绘图工具等软件进行绘制,最后在组内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创造出作品,在讨论后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全体同学展示组内讨论得出的结果和最终作品,并在多媒体设备上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讲解,学生也可以在电子屏幕上更加清晰和准确的了解所讲述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可以促进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课堂内容中,激发学生的热情,更帮助学生通过信息化技术获取网络上大量的美术资源,并且通过建立自主学习的模式,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使得课堂氛围更加和谐,侧面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信息化教学应用于高职院校的美术课程是一项非常重要和艰巨的任务,其目的在于将信息化教学与美术课程内容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多样的学习氛围,优化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而选择信息化教学并不是摒弃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而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在汲取传统教学模式的精华,再结合信息化设备和技术的使用,升华美术教学的意义,使得美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冯靖宇.网络时代高职公共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7,(2).

[2]韩娜.网络时代高职美术教学的特征及策略分析[J].明日风尚,2016,(008).

美术课程范文篇7

关键词:园林美术;园林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普洱学院在2014年成为云南省首批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试点院校,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上充分体现专业的实践性、应用性、地方性、个性化的培养目标。普洱学院园林专业于201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农林学院开设的首个本科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重视实践技能培养及理论知识的同步学习。《园林美术》作为园林专业的基础课程,需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手绘能力和审美能力,是一门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

1园林美术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课程建设偏重艺术类课程。园林本科专业是在园林技术专科专业招生基础上进行的,经过多年发展,园林专业不断完善、发展,园林美术作为园林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就专业发展趋势及生源客观现状来分析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不足分为3个方面:首先,学生生源主要来自理科生,园林专业的学生多数没有美术基础或基础薄弱的现象,对于园林专业要求的审美认知严重不足,这对于园林专业美术课程的学习及因材施教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其次,个别授课教师专业背景较为单一,有些老师往往不具备园林专业理论知识,难以将美术知识与园林专业理论相结合,对园林艺术审美培养不利。最后,课程过分注重艺术基础课程学习,培养方向有偏差。课程的安排与学习应在园林专业基础知识认知的过程中,运用美术造型、空间、透视等知识,服务于园林专业学习,根据学生情况有效融入课程,加强学生的认知与学习。1.2学生对于园林美术课程的认知不足。学生对园林美术课程认知的不足分为2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于选择园林专业认知的不足,部分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存在盲目状态,并未充分了解将来选择的专业,甚至仅仅通过就业率高低来选择所学专业,忽视个人兴趣爱好与专业特点等潜在因素。因此,存在入学后对专业认识出现偏差,导致专业学习内驱力和专业课程认知程度不足;另一方面对园林美术课程中的内容和要求认知不足,园林美术课程作为园林专业基础课中的基础教学内容,在园林专业知识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具有宏观的贯穿作用,影响到将来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的审美认知。此课程是园林专业新生入学后接触的首门专业课,新生对专业的认识在原有认知不清晰的前提下,由于缺乏美术训练基础,学生在课程认知过程中,学习时间一晃而过,没有真正实现园林基础知识与美术基础学习的结合,对于园林美术课程在专业中的作用往往被轻视和“怠慢”。1.3课程之间缺乏联动。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同一学期内专业教育课程包括植物学、园林专业导论、高等数学3门课程,同期课程与园林美术课程的“交流”不足,课堂上没有应用园林美术手绘技法。因此,这些课程未能带动学生对园林美术手绘技法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对园林美术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园林美术课程教学改革方式探析

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Approach,POA)于2008年被文秋芳教授提出,基于“输出驱动假设”,主要应用于英语专业技能必修课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改革。2017年文教授对其进行完善,强调教学分为3个阶段:驱动、促成和评价,每个阶段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课程的教学实践性,使学生可以将课堂知识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注重课程的“有用”。产出导向法的教学改革方法与园林专业自身的应用性、实践性高度契合。因此,以园林美术课程为实践案例,尝试教学方法的改革。2.1驱动阶段———激发兴趣。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是产出导向法的起点。驱动阶段由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明确产出任务———教师详细阐述教学内容、目标———学生尝试产出,任务是具有适当难度的挑战和应用。在园林美术课程实践中,先对学生进行详细的理论知识讲解,学生系统学习园林美术中的线条画法、透视园林、色彩原理的理论知识,包括相应的技法内容,将理论授课内容与课堂分组演示讲解相结合,结合园林设计中手绘的成图表现元素,以单一元素进行分析、讲授,给予学生推演、验证任务,然后学生通过课堂实践,掌握自身知识点不足之处,产生学习内驱力,从而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积极投入到园林手绘课程中。2.2促成阶段———明确目的。教学中进一步明确课程目的,详细阐明产出任务,选择更加适合园林专业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最终促成任务产出。园林美术课程的主要矛盾是课程学习的短暂性和专业需要长期绘画经验积累的矛盾,为适应学时与生源现状,需在课程教学内进一步明确产出目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应更加适应现状条件。课程单元内讲解以及练习,紧密联系具有代表性的行业内园林手绘效果的需要,以明确行业需求为先导,使学生有一个明晰的课程学习目标,避免学习过程的无目的性和无结果论。以线条技法练习为例,课堂内,教师不仅需要详尽讲解线条技法的理论知识和作图步骤,还需结合教师自身实践经验,以实际案例需求,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线条的技法,进而影响学生的专业思维方式,丰富学生专业认知,同时,也为园林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2.3评价阶段———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互补。课程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课内随堂练习及课后作业的实践练习,课堂内的随堂练习主要依赖即时评价,课后作业则依赖延时评价,二者相互补充,共同强化知识的转换。在课堂内,教师针对随堂的实践练习给予一定启发性的评价,并根据实践结果调整授课方式及授课进度,利用即时评价的灵活性特征,启发学生绘画思路,调整授课内容。课后作业是学生离开课堂、离开教师指导后课程学习成果的直接表现,最能有效体现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教学水平的实践内容,对课后作业的延时评价需明确表现内容的优缺点,并给出改进建议,做到评价的全面性。2.4教学反馈。根据“产出导向法”理念为指导,对2019级园林专业24名学生进行园林美术课程教学,四周课程结束后以实践绘图和网络评教调查的方式评价该门课程教学,实践绘图包含5个基础模块绘图和1个综合模块绘图。网络评教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和效果态度4个模块。实践绘图成绩显示:60~69分人数占4.17%;70~79分人数占16.67%;80~89分人数占33.33%;90分以上为45.83%。网络评教调查结果显示:22名同学参与评教,平均评价分值98.6273分,最大评分与最小评分分别为100分和77.6分。

3结语

3.1正视学生现阶段能力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从整个园林专业教学现状来看,存在部分学生学习激情不足与难以持久的现象,课堂教学应正视学生现阶段的能力特点,制定课程内容和课程要求,以学生学习内驱力为导向,寻求真正适应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互联网及新媒体技术,制定具有循序渐进、互动性特点的课程模块,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3.2突出课程的实践性与应用性,以用促学。园林美术课程是园林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基础教学内容,也是园林艺术审美培养的基础学科,应将园林专业知识学习与美术实践应用贯穿始终,在以产出为导向的基础上明确产出目的。从实践案例出发,分解园林美术课程内容体系及应用情况,在“跳一跳够得着”的理念下,逐步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与绘画技能,明晰学生的学习目的与动机,真正做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3.3侧重职业需求,强调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专业实践的重要性,课堂学习与职业需求相结合,学生学会自我检测课堂学习成效与不足,不断弥补自身知识漏洞。在此基础上,能够做到与教师有效沟通,与岗位需求不断弥合,教师也能够根据学生需求做出课程内容的相应调整,真正做到课程要求、职业要求与学生需求有机结合的课程教学改革,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孟庆英.园林美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

[2]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J].外语界,2013(6):14-22.

美术课程范文篇8

关键词:壮锦;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课程

漫长的历史文明创造了壮族灿烂的民族文化,也使其拥有了完整的知识系统和价值体系。壮锦作为壮族丰富历史文化的重要代表,壮锦技艺也作为部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引起广大的关注。但是与其他民族非遗技艺比起来,壮锦与当代社会的融合与发展是远远不够的。本文主旨在于将壮锦作为一种美术资源,经由系统地运作进入中职美术课程的开发上,使壮锦资源在中职美术课程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一、壮锦课程资源研究意义

(一)对于壮锦文化传承方向

我国目前整体对于“非遗”课程资源的研究时间很短,具体涉及到壮锦方向更是少之又少。对于传承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来说,通过教育的方式传承无疑是最有效,最可持续的。壮锦作为一种极具地方性特色的资源,将壮锦这一文化资源引入中职教学课堂,不但可以扩大中职美术课堂教学资源库,更可以使中职美术教学课堂内容更加鲜活、立体、具有丰富的表现性。[1]对于具体的中职美术课程而言,这种“引入”也有利于更好地完善美术课程的文化背景,通过教育的方式使“非遗”文化得以高质量地传承与发展。

(二)对于中职教育发展方向

在2021年4月13日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中,会议强调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这次会议充分体现了当前国家对于职教人才培养的重视。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也进入了黄金时期,所以加快中职美术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也是我们迫在眉睫的任务。对于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应积极响应政策发展,把握教学方向,努力提升课程实用性,也是适应当今时展的迫切要求。

二、壮锦民间传统工艺现状

(一)壮锦概述

壮锦作为壮族人民智慧与劳动的结晶,兼具美观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具有悠长的历史和传统的技艺。壮锦图案有着颜色生动、排列严谨的造型特点。图案类别大致分为几何纹样、动物纹样、植物纹样、艺术字纹样以及主题性纹样等。这些纹样大多与壮族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反映了壮族人民审美文化中对自然界动物植物的崇拜,和一些原始的神话信仰。现在的壮锦图案纹样已经与广西整体文化发展密切关联,作为一种城市文化标志出现在人们生活中。

(二)壮锦工艺现状

当今时代的壮锦除了在少数保留传统民族习俗的地区还在作为日常穿着、生活之外,在大多数地区已经不再是生活必需品,更多是作为工艺品出现在人们生活中。传承人才匮乏、社会实用性低等问题都使壮锦工艺传承出现了严重断层和后力不足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引发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2]政府积极建设壮锦工艺展览、举办壮锦设计创新大赛、发展壮锦特色旅游产业并为其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促进壮锦文化整体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

三、壮锦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与标准

(一)开发主要途径

1.从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进行开发由于壮族起源一直围绕在岭南区域,所以壮锦文化有着很强的地域性、原始性、乡土性,我们应在把握好这些原本的特征的基础上,开展具体的壮锦文化的开发与利用,深入地研究壮锦文化资源的具体特征。[3]力求着重突出体现当地地域文化的便利性与直接性,在充分结合了解当地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后再进行其开发与创新。2.从教学实践方向进行开发对广西地区中等职业院校课程进行设计的时候,我们应重点组织学生进行壮锦技艺实地考察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这种对于地域性素材的利用能很大程度上弥补单一的课程的不足,能充分发挥广西地区独特的地方性资源优势,帮助中职学生理解壮锦文化资源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对“非遗”文化资源保护的责任感。3.从素材性资源转化进行开发壮锦文化资源作为一种美术素材经由课程转化后,使其融入实际的中职美术课程中。以美术课程目标、美术课程内容、美术课程实施等形式出现,这是素材性美术课程资源转化的主要部分。这种以壮锦文化传承与发展为主题的美术课程,也是对现有中职美术课程的补充与丰富,增进学生对于壮锦文化知识的了解与体验。

(二)开发主要标准1.在具体的课程下进行

壮锦相关的中职美术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必须要通过具体的相关专业课程进行实施。因为壮锦的地域特点以及文化历史非常的鲜明,所以在进行开发利用时应与当地习俗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对于壮锦文化资源的理解具有准确性,并与学生生活经验产生紧密联系,避免学生对于壮锦文化内涵产生错误的解读。2.具有实际的教学操作性想要壮锦文化资源系统地进入中职美术课堂,就要注意选择课程的具体实践操作性。这是一切实际教学得以实施的前提。这种实际性的限制需要我们在课程设计中必须考虑课程的时间、内容、范围等重要因素,并且考虑在课程设计上对单元连续性和知识递进深浅程度的考量。只有这样才能使壮锦文化资源在中职美术课程中得到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开发与利用。3.符合中职学生心理特点学生心智成长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也是教育是否能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在大数据时代下通过不同数据整合分析可以发现学生不同的需要和个性特点,这更有利于开展因材施教。我们应提倡教师只是引导者和辅助者,学生自主学习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在学生所学知识的讲授上要符合学生自身认知过程的规律,符合中职学生自身具体的学习情况与条件。

四、壮锦美术资源课程开发中面临的问题

(一)壮锦文化资源与美术课程的融合困难

壮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自身与美术课程资源是两个独立的概念。壮锦文化资源作为一种潜在的中职美术资源其与具体的课程教学之间是一个逐步建立联系的过程。我们需要对这种资源进行分解与转化才能满足中职美术课程的要求。但是由于这种转化在现阶段还存在许多经验不足、师资力量欠缺、开发能力不够等问题,所以壮锦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也总体偏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壮锦文化资源在教育领域的发展。

(二)教师教学标准的问题

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形成的职教艺术方向教师培养体系,我们在专业化、具体化、教师教育上仍有着许多不足。[4]尽管我国对于艺术方向职业技术教师的培养越发重视,但是教师质量不过关依然是现阶段职教艺术方向发展过程中的阻力。应对现状我们应积极提出改进措施,完善教师专业标准,改革职教艺术方向教师的培养体系,建立适合于我国国情的职业技术艺术方向教师教学方案。并且,基于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在职业技术教育艺术方向教师培养也应更加细节化、具体化。对于艺术方向的职业技术教师教学培养更应强调对课程内容的灵活性、实践性的把握,形成艺术学科所特有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三)对壮锦文化资源的充实程度不够

壮锦文化资源进入中职美术课程是一个需要不断进步的过程。但是现阶段,我们在资源开发转化到利用方面还有很多的欠缺。[5]我们应不断搜集丰富壮锦文化课程资源,不断对其素材进行深入和充实,促进中职美术课程内容更加丰富,课程实施更加有效。让人们对于壮锦文化的认知不断加深与提高。因此在对于壮锦文化资料库的充实上我们应不断地努力,使之价值能够更好地体现出来。

五、结语

壮锦文化资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明的宝贵财富,其进入中职美术课程系统对其自身发展来说是一个不断纵向推进的过程。通过对这种文化资源的推进与融合,培养民族地区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感,保护并发扬其文化的爱国主义情怀,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话题。[6]在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多元性文化与视觉艺术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我们在盲目追求这种流行文化的同时却忽视了对自己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的关注。这对于我们时代的进步其实是一种阻碍。通过教育的形式对壮锦文化资源进行利用,这既是一种保护,更是一种传承。使学生在了解广西地区壮锦文化资源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其实质,培养学生对自己家乡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参考文献:

[1]淡睿.中职民族工艺品设计教学创新模式研究[J].职业,2020(08):63-64.

[2]蒲丽曲.壮锦纹样在初中美术课程中的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3]黄嘉佳.壮族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

[4]秦艳春.壮锦传统图案在广西初中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8.

[5]焦璐.广西民族民间美术资源融入高中美术课堂的教学研究[D].广西艺术学院,2018.

美术课程范文篇9

美术课程旨在美育,注重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与审美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的个性养成与全面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合理参考学生彼此间的个体差异选择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分层。在高中美术中国花鸟画课程教学时,教师应以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心理预期为出发点,恰当选择教学目标。这个目标是动态的,要让学生能够在实际学习环节及时调整学习目标。部分学生只需完成基础性目标,在之后的学习中学生可能会提升美术的学习兴趣,这时就可以适时调整学习目标;部分学生一开始就有一定的提高性目标,但由于自身的种种原因并不能完成作品,这就需要及时将学习目标调整为基础性目标;此外,教师也应允许部分学生将完成作品的时间延长,为其提供充裕的时间完成作品,从而使其实现目标。这种灵活性较高的教学方式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个性化,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能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合理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完成学习,而不是勉强自己完成并不喜欢的事情,或者去做自己力所不及的事情。围绕中国花鸟画的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于中国花鸟画的感受,总结其特点。每位学生的学习目标并不一样,学生只要完成自己的部分并说出自己的观点即可,如此便可有效避免学生生搬硬套的现象。这种实现学生个性化表达的方式也是有效实现个性化教学目标的重要步骤。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个性化的教学目标,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将教学目标划分为不同层级,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提升美术综合素养。

二、坚持以人为本,积极促进课堂交流

课堂教学在内容设置上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教师应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以学生的视角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实际经历或兴趣为切入点,在美术教学中结合作品介绍背后的故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品;同时,在课堂上开展讨论、交流,由此提升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最终达到课堂设计的预期效果。如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展示《蒙娜丽莎》时,大多数学生都能说出作品的名字,甚至有少部分学生能够说出作者是达•芬奇。这样的形式可以合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在小组之中要求学生针对作品的美与相关技艺进行探讨。教师适当引导学生以自身的直观印象和感受为出发点,开展深入的探究和分析。教师以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受到启发,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美术语言,并对作品予以分析和评价,如作品的内容、颜色、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等。各个小组的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在课堂上积极讨论,然后小组选出代表进行发言。在汇报阶段,教师可以适时穿插达•芬奇的生活背景和作品的创作历程。小组讨论的时间要控制在5分钟之内,避免课堂教学过于松散。交流能够让学生之间彼此交换想法,也能让他们不断完善各自的观点。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针对绘画作品展开讨论,这种教学形式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欣赏美术的积极性,也能让美术课堂教学富有实效。

三、坚持以人为本,寻找作品异同

美术的发展历史十分悠久,其间有着各式各样的优秀艺术作品。每一代艺术创作者都会临摹前辈的优秀作品,这也让作品产生了诸多不同的版本。高中美术教师应合理运用这一特性,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开展美术鉴赏教学,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同时也能够在此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如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中,教师介绍雕塑大卫时,通过多媒体呈现不同版本的大卫雕塑作品,可以是石膏雕塑,也可以是金属雕塑,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其注意力吸引到美术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大胆猜想、积极讨论。教师在旁适当穿插讲解作者的生平、创作年份、作品展现的内容以及思想感情等,同时,让学生思考此作品能够让观赏者有什么样的收获。通过多媒体将这一切合理传达给学生,帮助学生在感受美术作品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其丰富的艺术内容,进而激发学生对于美术鉴赏的兴趣。如此,既能达到美术鉴赏教学的目的,又能够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这种教学方式适合运用在美术教学中的各个部分。作品彼此间的差异蕴含各个时代的特点。教师坚持以人为本,带领学生探寻优秀作品彼此的异同,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促使美术教育取得成功。

四、坚持以人为本,密切联系生活

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生活中常见的、富有趣味性的、让学生感到熟悉和亲切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渗透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应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和推动学生通过生活的点点滴滴产生强烈的艺术共鸣,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养,在生活中找到美的真谛,以更为开阔的视角探讨美的艺术。在教授高中美术鉴赏课《培养审美的眼睛》时,为了帮助学生了解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寻找雕塑、建筑、摄影、绘画、书法、工艺设计等方面的图片,带领学生欣赏其中的美和艺术性,针对工艺设计予以着重讲解,带领学生欣赏各种时装、鞋帽、食品、饮料瓶设计。这些实物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有效帮助其充分感受美术与生活的联系。以工业设计为切入点,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汽车、航天等各个行业的发展情况,激发学生的奋斗热情,为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发展提供可能性。教师有目的性地为学生展示图片,并且由此提问、引导,有助于启发学生,实现教学目的。如此也能以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完美展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升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坚持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教师需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例子为教学切入点,帮助学生从自身的实际经验出发,培养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操实践引导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要始终以学生为本,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操作实践。对此,教师应适当予以引导。学生亲自动手能够让学到的理论知识在绘画实践活动中得到落实,进而从实际操作中获得成就感,建立自信。同时,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让高中美术教学富有个性,充分实现教学效果。如陶瓷造型工艺制作课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之初组建一个简易的陶艺制作作坊,带领学生亲身感受陶艺制作的全过程,让其在动手时感受制作陶瓷的乐趣。这样的实操能够让学生的学习跳出纯粹的理论范畴,充分结合实践。同时,教师要运用多媒体教学加强引导,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介绍陶器制作的步骤和办法。多媒体讲解结合实际制作实践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陶瓷制作。在整个教学环节里,教师作为引导者,在重要环节为学生提供提示和帮助,让学生充分感受亲自动手的快乐。师生将制作的陶艺作品送到专门的作坊上色和烧制,最终呈现出一个个美丽的陶瓷艺术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实践,这种实践方式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陶瓷制作方面的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获得参与感,提升积极性,最终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实践能够让传统的课堂教学具象化,以实践指导学生学习,可以提升其美术学习能力,最终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如今,在国家的积极倡导之下,高中美术教学在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尽管在整个过程中获得了种种成效,不过仍然存在课程设置浮于形式、教学内容有所失衡、教学设施较为落后、教学纵横向发展不顺利等问题。因此,教师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既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及其选择,又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推进改革进程,让学生切实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龙俊玲.注重个性培养促进高中美术教学.高考,2018(30).

[2]王玉春.激发学生个性,挖掘潜能——谈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好家长,2015(51).

[3]陈丹.欣赏•留白•个性——对高中美术课堂构建的思考.美术教育研究,2014(10).

[4]张新花.激发学生个性挖掘学生潜能——谈高中美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学时代,2014(8).

[5]吕晓霞.让美术课堂闪烁个性之光——高中美术个性化教学的策略探究.中学课程资源,2013(7).

[6]蒋美珍.立足个性激发潜能方寸之间创意无限——高中美术设计模块教学初探.高考(综合版),2013(5).

[7]张晓.有趣的夸张个性的展示——高中美术《绘画》模块“肖像漫画”的教学设计.画刊(学校艺术教育),2012(1).

美术课程范文篇10

下面就此结合笔者的一些做法,简要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对当地传统美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江西的民间美术种类多,影响大,如陶瓷、剪纸、风筝、砖刻、剪纸、年画等,有着极大的开发利用空间。开发具有优秀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教育内容是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的。围绕对当地传统造型艺术所包蕴的文化内涵及其制作实践的学习活动,有益于引导学生了解社区文化,提高文化素质,有益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

例如:五年级美术课《剪纸》,由于我本人非常喜欢剪纸,所以在平时很注意搜集关于剪纸的知识和剪纸图案。在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任务,让他们回家看书或查找资料去了解剪纸的历史、用途、种类、地域分布特点等。在上课的导入部分我请学生欣赏民乐《喜洋洋》,让学生享受过年的气氛,启发学生们联想到过年时,我们会用剪纸来美化环境。然后我引入对剪纸的知识介绍,随后展示了自己平时制作的剪纸作品《女孩》、《荷花》、《花篮》、《喜鹊》,让学生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接着示范如何完成一幅剪纸,我从构思——草稿——剪——刻——贴,每一步示范给学生看,然后给出剪纸纹样供学生参考,给学生留出大量时间去制作剪纸。最后学生在窗户上展示剪纸作品,并评选优秀剪纸能手。

总之整个过程我都认真去准备,学生学的很感兴趣。学生们在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中,提高了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发掘地方自然资源优势,进行创造性地开发与利用

九江自然环境优越,丰富的自然资源是美术学科开发与利用取之不尽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和具体条件,开发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美术教学资源,是我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方向。

美术第十一册第一课《中国古代建筑欣赏》,教材安排了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一些建筑欣赏(故宫、长城、布达拉宫、苏州园林等)。我在教学这一课时,安排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以正规教材为中心,安排欣赏了中国古代最经典的一些建筑的艺术特色等内容。第二课时安排了《九江古代建筑欣赏》,以图片、文字说明等形式介绍了吴城镇的望夫亭、云居山的大雄宝殿等古亭、古楼。拓展了原有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对九江的古亭、古楼进行观察、讨论、尝试线描绘画,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浓厚。

同时,还组织学生参加地方美协组织的小画家联谊活动;参观地方美术展览活动;利用节假日去公共场所进行寻求美的足迹……拓宽小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相互间的交流。通过学生与自然的直接对话和写生体验,拓展了学生的欣赏视野和思维空间,在学生幼小的心里播下了美的种子,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从实际出发,利用废弃物品、材料进行再开发创造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透过现代生活中大量的废弃物品,以艺术的眼光,化腐朽为神奇,给其以艺术的再生,是美术学科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河边有漂亮的卵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卵石的自然纹理设计制作各种精致的卵石画,还可以根据卵石的造型特征精心粘接塑造新的艺术形象;用煤精、废砖头等进行工艺作品创作;用泥土制作泥塑、彩塑等。例如:我在教《有趣的插花》一课时,让学生通过利用身边常见的防真插花和校园边田地里的干花制作工艺插花作品。课上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启发使学生感受、体验绢花的插花技法。学生通过对插花构图知识的学习提高了审美情趣。同学们通过十几分钟的研究制作出了形态各异的插花作品,并且为自己的作品起了名为“争齐斗艳”“绚丽多彩”等,好象闻到花的清香。

这一系列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从学科角度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及形象思维能力,树立“美在于发现”的意识,学会美化生活,陶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而且,通过引导学生利用身边常见的废弃物品进行艺术再创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再生资源”的利用及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同时增强了环境保护和环境美化意识。

四、开发利用社会人文资源,促使教学和学习方式多样化

民间是一块内容丰富的文化课堂,乡土文化让人目不暇接,美术课教学可以把课堂扩大到教室之外,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融入大自然,和实践相结合,会更加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让学生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从而使他们创造出优秀的作品。节日风俗链接着人们特有的精神与实践活动,是美术教学宝贵的素材库。这一年四季的节日里,民间美术作品记载着人们的生活,丰富和娱悦着老百姓。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我在拍下了一组照片,有舞龙灯、敲锣鼓、捏面人、吹糖人,最多的是花灯,这些照片运用在《民间美术》这一课上,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五、利用校园环境资源,提升美术学习效果

校内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校园环境及校园文化是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方面。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首先要着眼于校内现有的课程资源。美术教学中的透视、写生教学,表现内容中的室外景色、花草树木等等,都需要利用校园中的现成资源,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另外,校园特有的文化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潜在资源。我们围绕校园中的运动会、美术展览、联谊会、学生摄影作品展等,这些活动本着“重在参与”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因而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是美术教育成果的一块实验田。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只要教师认真钻研课程标准,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地方实际对教材进行综合调整。只要我们能始终本着“以人为本”“一切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效能,就一定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从而不断把美术新课程的实施推进到更高的层次。

参考书目:

1.《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尹少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