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19:20:34

美术教学

美术教学范文篇1

忽略细节全盘旨输"细节能够左右整体与全局,美术教学注意细节的益处多多佃各举数例"

1.借疑解意

学贵疑问疑问能出善境;故美术教学要知机识变,巧妙置疑,让学生疑云片片妙趣重重使得学习空间生动活泼胫松愉快;解疑之后水澄珠莹云散月明能够解粘而释缚,可以去昏暗达光明;让所有学生都能掌握美术学习的精要牌内容洞彻,义理昭融"

2.学需自然

让学生自主交流肠所欲言朋辨慎思开物成务;学习即是欣赏,也是模仿也是娱乐最为主要者,就是进行创造;学生相互沟通,师生一起交流赴美术学习成为文化的创造,成为生活的演绎,成为生命的描摹,成为J清感的铺陈掌生讲授净相表演其乐融融"

3.教学相长

师生之间互动取消专制,提倡民主课堂"大家一起交流,互通有无去粗取精分享体验"

4.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课堂上关于原始美术的起源问题众说纷纭肩的同学说起源于巫术有的同学说起源于劳动肩的同学说起源于游戏,莫衷一是"经过讨论后来大家总结说池有可能起源于这几点的综合,因为万事万物都是相辅相成的这几点彼此促进相互连带洪同创造出来了原始美术"大家讨论得你来我往热火朝天掌习气氛浓烈芬芳掌习效果之好难以言说"

二、拓展美术教学的范围

教学美术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根据未来教育具有终身化大众化民主化与社会化等基本特点根据人才成长的规律和学生的实际状况发展定位是/开发地方课程资源,发展双翼美术教育,即双手双足同时进行美术实践与创作"在此基础之上本着美术与写字不分家的特点我将-字.纳入美术学习范畴,以期获得汉字艺术的发扬光大和辉煌所谓书画同源"以美术校本教研为载体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形成以美术多元发展的艺体教育特色发展格局焙养一批有道德有品位有创新能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好苗子,通过创新培养模式,实现课程设置的多样化使课程具有选择性从而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推动美术事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三、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

根据未来教育具有终身化大众化民主化与社会化等基本特点根据人才成长的规律和小学生的实际状况,提出美术校本课程的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思路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美术教学教育活动为载体,以校园文化为依托多元育人和谐发展"发展定位是/改革美术教学焙养美术特长发挥美育特色"发展目标是分层推进,分步发,培养一批有道德有品位有创新能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小学生"

1.己女革美术教学

逐步构建以基础性课程为主干,以美术模块选修课与校本课程为两翼的适合佳木斯中小学校的合理的有效的课程体系"

2.培养美术特长

美术教学范文篇2

关键词:创新思维;幼儿师范;美术教学

幼儿师范院校美术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并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幼儿综合素质,而这也是幼儿教育开展的必然要求。由此可见,在幼儿教育中开展美术教学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现行的美术教学模式也是急需改革,首先就得明确幼儿美术教育的教学目标,然后就是应该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并且还应该在实际的美术教学的课堂中引入更多的元素以及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此来有效丰富课堂内容,提高美术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幼儿美术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一些幼儿师范院校对艺术类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不够准确,仅仅重视学生艺术水平方面的追求。但是,在幼儿教育中开展艺术教学并不是培养出专业的艺术人才,而是为了促进幼儿的更好发展。在实际的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个幼儿教师身兼多职,不仅仅需要教授专业的课程,同时还会担任儿童美术、音乐以及各种简单的艺术课程,而这对幼儿教师的艺术造诣的要求并不是特别的高。如果在幼儿教育中过分重视提升学生的艺术水平,那不仅会浪费学生的时间精力,并且还难以实现幼儿教育的教学目的,同时这使学生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方面也没能锻炼到。(二)单一的教学方法。当前的幼儿师范院校美术教学主要采用的就是课堂教学的模式,通过教师对一些美术绘画知识的讲解,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临摹或者是在图纸上进行绘画等等。这种教学的方法十分枯燥乏味,课堂气氛也是不够活跃,从长远来看,会导致学生对美术课程失去兴趣。同时,学生与自然的接触较少,没能对真实的场景以及真实的事物进行描述,这样严重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力[1]。并且长此以往,也会让学生觉得绘画内容太单调,进而影响到教学的效果以及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三)教材不丰富。在幼儿师范院校的美术教学中,很多教师不知道如何介绍各种教材,并且对于学校中的多媒体设备等也是没能将其合理应用起来,教学道具也是很久都不进行更新。进而很难满足学生学习发展的实际需求,这样不仅不能激发起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并且也很难提升学生的美术艺术水平,严重影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四)学时比较少,缺少实践活动。当前幼儿教育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各方面都没能给予美术课程充足的重视,没有意识到美术课程的重要性。在课程安排的时候,也是偏重于语文、数学等一些文化课程,而美术课程一般都是一星期1-2节,这也使得教师课堂上讲解的知识学生很容易就忘记了,并且在实际的课堂教学的过程,教师讲课的重点也是在美术知识点上面,而绘画实践则是非常的少[2]。(五)教学能力不足。幼儿师范院校艺术课程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提升学生艺术水平,同时还应该使得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技能[3]。很多教师的艺术造诣都是很高,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懂得表达,不知道怎样将自己掌握的知识教给学生,同时应该以儿童绘画中的“喜欢不喜欢”“漂不漂亮”为评价标准,要考虑到儿童想象力以及严肃性等各个方面的因素。

二、幼儿美术教学的创新思维要点

(一)创造力。创新思维模式的第一个关键是创造力。学生通常在日常学习中练习抄写。教师将选择一些模型供学生模仿,无论是学习素描,油画还是简单的笔画[4]。学生在长期的临摹过程中,会导致自己的思维凝固,失去了创造力。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例如在绘画作业布置的过程中,不给学生提供蓝图和条条框框,而是让学生自由发挥,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二)想象力。在幼儿师范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也是绝对不能少的,因为各种因素的限制,导致学生出去写生的次数十分少,并且美术教材中的内容又是不够丰富。基于此种情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对自己之前看过的风景、人物等进行绘画,或者是直接以此为基础将自己想象中没有见过的风景以及人物进行拓展,进而有效锻炼到自身的想象力[5]。想象力丰富的学生艺术造诣也是更加容易提升,并且思维也会更加灵活。因此,教师应该学会在实际的幼儿教育中懂得培养学生的思维,这样不仅会提升学生自身的艺术水平,并且还能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例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制作手工作品,然后带到班级里进行评比,让学生自己进行投票,并且准备相应的小奖品,如下图所示:(三)经常练习。美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仅仅需要学习美术理论方面的知识,更得多加实践。所以教师应该在美术课程结束后给学生布置一些绘画任务,使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巩固绘画技能,但布置的题目要开阔,使学生更有兴趣思考和创造,也能收获绘画中的新事物,学习新知识。

三、幼儿艺术教学改革措施下的创新思维

(一)明确培训目标。不论什么教学,首先就得将教学的目标进行明确。孩子们通常都是通过观察事物的颜色、形状等来认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而幼儿美术教学的开展主要就是使得幼儿智力更好发展,并且引导儿童更加全面地认识这个世界。所以,幼儿师范美术教学也是必须得让学生充分认识这一点。除此之外,还得要求学生必须得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以及理论方面的知识,只有学生充分的掌握了这些技能,才能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熟练应用出来。同时还应该教会学生教学技能,让其明白怎样将自己掌握的知识教授给孩子,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美术课堂教学的效果,实现教学目标。(二)创新教学方法。传统单一式的教学方法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这样学生也很难深刻记住课堂教学的内容。所以创新教学的方法也是十分有必要,例如,幼儿师范美术教师可以在开展课程之前结合相关内容合理设计一个小游戏,然后在游戏结束之后自然将课程带入进来,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三)现代科学技术的合理运用。学校应该积极鼓励学生使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来进行美术学习,或者是直接在讲课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辅助,向学生多多展示一些美术的作品,并且还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著名讲师讲学视频,以供学生参考,这样不仅极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并且也是能够很好提升学生的教学水平。此外,教师还可以建立班级群,以供学生进行艺术方面知识的讨论和学习,教师在群里也能够经常性分享一些经典名著和艺术知识,以供学生欣赏和学习,并且给学生一个发表自己观点的平台,这样一些不善于当面表达的学生也是能够通过班级群和别人进行交流,进而有效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四)合理进行课程设置。美术课对少儿师范大学生非常重要,所以幼儿学校也是必须得重视起来,结合实际的情况来合理安排课时以及课堂教学的内容。只有课时安排得足够,那学生才能有充足的时间去进行实践和学习。除此之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需要重视培养学生艺术技能,并且还得重视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艺术课程包括艺术鉴赏、技能学习以及基础知识学习等等。从多个角度来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得学生能够掌握好美术教学的能力。同时学校还得结合不同的情况来控制课程安排的数量,进而能够最大程度提升课堂利用率,不同的内容应衔接好,提高教学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师范教育艺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幼儿艺术技能,并且还能有效激发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幼儿师范学校必须得明确自身教学的目标,合理制定课程设置,并且积极创新教学的手段以及方法,以此来更好地丰富幼儿美术教学课堂的内容,使学生更有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视野和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惠.基于创新性思维下的幼儿师范美术教学刍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6,(36):65-66.

[2]彭凌宁,聂虹.幼儿师范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华章,2012,(16).

[3]姜永梅.浅谈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幼儿创造思维及创造性绘画教学[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版),2002,(02):132-133.

[4]马剑英.刍议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的创造性培养[J].才智,2015,(05).

美术教学范文篇3

要想达到审美育人的目的,从教材中挖掘德育因素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例如丰富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道德文化。美术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通过具体的、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出来,有着其他学科所没有的优势。例如在欣赏梵高的作品时,一开始学生对其作品抱有质疑的态度,但经过对画家的生平介绍和对典型作品的分析和理解,感悟到画家通过绘画传达的精神品质与风格特点,学生能以包容理解的态度去看待其作品,这种心理状态的变化对欣赏之后的每一个艺术派别都能引发学生的审美心理体验,获得情感和道德的教育,在赏析过程中,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还能帮助树立正确的艺术观、文化观,提高道德修养,是引导学生进行美的欣赏和创造,提高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捕捉教学中的德育契机

杨振宁教授指出:“渗透性就是在你还不太懂的时候,在好像乱七八糟的状态之下,你就学习到了很多的东西。很多东西常常是在不知不觉中,经过了一个长时期的接触,就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懂了,这个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心理学的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一个人在思想品德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所形成的道德观念,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所以在具体教学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应讲究“悄无声息”,准确地把握字里行间潜在的德育教育内涵,渗透一定要找到恰当的时间合适的内容进行,不能强行渗透。很多老师会把美术课堂上的德育教育变成上思想品德课,说教式的教学容易引起学生反感。笔者认为可以在上课结束前,花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提出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或者讨论下节课怎么上,自己要做哪些准备工作。这些看似与德育不相关的举动其实也是潜在的进行德育渗透。通过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来带动课堂的良好氛围,学生个性和主体地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创造性会得到激发,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其德育教育的应有功能。

三、体验创作中的德育情感

美术作业完成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诸如工具的准备、技能的掌握,知识的理解等等。“老师,我不会画”、“老师,我没学过”、“老师,我忘带铅笔了”等等理由导致作业拖沓,质量不高。所以教师在布置课堂作业时,要注意增强思想性,发挥教育功能。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不同材质带来的新奇与乐趣,比如第一次使用刮画纸创作作品时,学生表现出来非常高的积极性,觉得很有趣。教师在示范过程中可以选择不同的创作工具进行示范,比如用圆珠笔示范一幅风景画,学生会很惊奇,“老师不怕画错啊!”,怕了就永远不会尝试新的工具,不能体验这种创作方式带来的乐趣。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更新评价中德育机制

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原来的基础上知道不足与改进的方法,因此,美术教师应充分发挥评价作用,激发学生创作欲望,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美术活动可以采用多样和多角度的评价方式,比如对学生的作业可以采取等级和评语的方式。对一些美术作业质量不高但上课遵守纪律的同学,这个也值得表扬,或者有些同学对课前老师让搜集的资料准备得很充分,亦或者上课回答问题很积极,甚至还会帮助老师管理班级纪律,这些都可以作为加分的理由。明确告诉学生,老师不止看中绘画才能,更看中道德品行。不管采用何种评价方式,其宗旨是要充分肯定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要求克服的弱点和发展方向,用欣赏的眼光对待,肯定学生的创造性劳动,让同学们多一点成就感。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行为。

五、发挥自身榜样的力量

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个人魅力和人格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美术老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素质与能力,如果在课堂中示范一幅水平较高的作品,学生也会投来赞赏的目光,从心底佩服老师的才能,吸引学生参与到美术学习中去。教师平常的一举一动,说话的语气,做事的方法都落入学生的眼里,对孩子是无声的语言和有形的榜样。教给孩子做人做事的方法,时刻关注学生的言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自身的优良人格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在课堂管理和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随机教育,以自己的仪表态度、言谈举止和处事待人,发挥表率作用,以自身的道德风范影响学生。

总之,德育教育的渗透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其效果是深远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强调的“我认为教育者的首要使命,在于帮助自己的学生赞赏道德美并被这种美所鼓舞,使他坚定地相信,美和真理总是会胜利的。”相信在有效的目标指引下,将真正使学生在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在心灵上受到启迪,让德育之花美丽绽放,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陈涛.浅谈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02).

[2]赵国华.中学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之我见[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1).

美术教学范文篇4

关键词:小学美术;民间美术;巧妙运用

对于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科学吸引民间美术资源可以调动学生创作情感,且民间美术资源在某些程度上体现着民族性与艺术性。在小学美术教育活动中引进民间美术资源便于教学实效性的提升,不仅可以发展学生审美情趣,还可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民间美术充当我国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师要充分的发挥民间资源的教育影响力,将其巧妙的运用在美术课堂上,促使小学美术教学活动更好的进行。

一、小学美术教育中民间美术资源的运用价值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民间美术充当民俗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中国民间文化的有效缩影,体现着民族精神。把民间美术作用在小学美术课堂上,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把民间美术资源引进课堂上,丰富着教学内容,加强对民间美术资源的保护和宣传。另外民间美术资源的引进,促使学生深入的欣赏美术魅力,感受中国古老的文化色彩,调动学生爱国主义情怀,逐步帮助小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二)有助于提高学生审美趣味。所谓的审美能力也就是审美趣味的展现,不仅是一个美术教学的模块,都要强调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作为桂林地区的小学生,需要熟知本地区的美术文化,特别是优秀民间文化。民间美术具备特殊的艺术魅力与情趣,总是涉及着人们给予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比如在剪纸的课堂上,民间美术以红色为主[1],象征着喜庆和幸福,或者柿子、莲花或者牡丹等,都具备吉祥的含义。这样在学生接触民间美术资源期间,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传统文化,激发民族审美情怀和意识。(三)有助于学生动手实践习惯的培养。民间美术归属于工艺的范畴,尤其是风筝、陶塑、年华、编织等。民间美术给予手工技能的要求比较严格,学生在学习民间美术内容期间,能够将心和手结合,在实践中引进工具与材料,进一步扩展美术教学的范围[2]。如桂林南溪山地区开展美术泥塑活动,组织学生心、手、脑并用,促使其思维以及智慧同时发展,调动学生耐心和观察兴趣,便于其在模仿与创新中健康的成长。

二、小学美术教育中民间美术资源的巧妙运用

(一)吸引本土民间资源,扩展教学内容。对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不可以仅仅按照教材涉及的内容开展教学活动,还需要对教材的资源进行延伸,通过丰富的形式把教学资源展现在学生面前。在具体的学习期间调动学生亲切感与热情,促使学生获取更大的学习动力,教师可以引进部分本土美术资源,由于学生针对自身的成长环境和当地文化比较了解,因此本土美术资源的引进可以缩小学生与美术两者的差距,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兴趣[3]。本质上民间有诸多的经典元素值得学生借鉴与参考,把这些资源和美术资源结合会积极的影响学生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更好的思考与研究。比如民间市场中经常能够看到灯笼画或者扇面画,展现桂林地区的山水美景以及古典美女,画面相对形象生动,寥寥几笔便可以凸显韵味。并且教师可以寻找年画以及壁画,呈现在学生面前,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展现,加深学生对绘画历史背景的了解,一方面扩展学生学习知识面,另一方面促使学生更好的发展艺术审美趣味。另外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收集感兴趣的民间美术资源,通过网络查询,积累更多的学习知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书写美术学习的感受,全方位的感受民间美术独特的魅力色彩。(二)欣赏民间美术资源,启迪学生思维。美术学习为一个长时间积累素材的流程,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要持续性的吸收美术资源[4]。给予今后具体操作提供素材支撑。美术教师要积极的获取民间美术资源,按照地区的具体情况适当引进,组织学生对美术资源加以欣赏。而在真实的生活中,一些地方都包含着民间美术元素,只不过学生没有关注,淡化民间美术资源的使用。在此种情况下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美术资源,促使学生意识到美术元素能够充分的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展现着艺术美感与特殊的吸引力,启迪学生思维,便于学生明确美术创作的方向。比如教师可以结合桂林地区的风景,要求学生手工进行刺绣,提前准备针线和布匹,将山水景色呈现出来,同时借助刺绣是美术作品更加立体化与生动化。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利用信息技术播放桂林山水美景,刺激学生的眼球,然后给学生布设问题情境:同学们,这些图片中包含着哪些景象?这些景象有什么特点?是否可以用刺绣的方式把美丽的景色表现出来?提高学生对手工操作的参与程度。接下来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山水景色的创作要点,以艳丽的色彩凸显小学美术教学的影响力与吸引力,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动手实践能力。(三)体会民间美术资源,发展创新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引进美术资源,促使学生站在视觉角度上充分欣赏,同时给予民间美术的艺术表现形式产生深刻的认知,然而这些都需要在教学课堂上进行,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仍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且信息技术展现图片为虚拟化,给学生带来的视觉冲击会有所不同,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组织学生亲自感受民间美术资源,在良好的情境中促使学生获取良好的学习体验[5],针对性的发展学生创新能力。比如教师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中,观看桂林山水的真实景色,扩展学生视野,吸引学生兴趣与好奇心,将清新的空气带给学生。或者组织学生进行桂林山水的美术作品设计活动,引进比赛意识,在有效的时间内要求学生绘画壮丽的山水,且在山水中增添民间资源,包括小石头或者青草等,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美术素养。(四)结合民间美术资源,完成美术艺术创作。小学美术教师需要充分的发挥民间美术资源存在的价值,结合美术资源表现形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个性化艺术创作机会。小学生因为成长背景与美术创作的基础技能存在差异,所以针对民间美术资源的了解程度会存在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全方位的渗透民间美术资源,从学生的身边出发,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吸引学生注意力,确保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美术学习活动中,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比如“雕塑”的设计,在教师期间教师要给学生普及雕塑的产生来源,介绍雕塑操作的要点以及技巧,加强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喜爱[6]。之后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支持,带领学生走进雕塑的世界中,设计出完整的美术艺术作品,并且在评价环节中,注重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的效果,鼓励学生讲述自己创作美术作品的心得与情感,陶冶学生情操。

三、结语

综上所述,民间美术资源承载着传统文化的内涵,将其渗透在美术教学中,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够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增加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所以教师要积极的引进民间美术资源,激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更好的参与美术学习活动,提升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栗欣.现代美术教育中民间美术文化资源的融入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8,(03).

[2]张海龙.探讨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传承及发展[J].艺术品鉴,2018,(05).

[3]钟永发.中学美术教育中的民间美术教育创新性分析[J].明日风尚,2018,(16).

[4]陈敏.中小学美术课程中民间美术资源的应用———闽东柘荣剪纸教学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7,(16).

[5]王臻.浅析甘肃本土文化资源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以兰州傩面文化在美术课堂中的启发性运用为例[J].学周刊,2017,(26).

[6]杨卫华.开发民间美术资源提升美术教学实效性———评《中国民间美术教程》[J].高教探索,2019,(05).

[7]施小娟.小学美术教学引入民间资源的实践尝试[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6,(03).

[8]林立华.小学美术教学中民间美术资源的引入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5,(20).

[9]王胜选.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功能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4,(21).

[10]康乐.小学美术教学中民间美术资源的使用探讨[J].考试周刊,2017,(92).

[11]赵晓丹.将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应用研究[J].中华少年,2017,(32).

美术教学范文篇5

一、加强学习。

教无止境”只有不断充电,学海无涯。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所以,一直以来我都积极学习。本学期,结合第八次课程改革,确立的学习重点是新课程标准及相关理论。一学期来,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及各类学习讲座。另外,还利用书籍、网络认真学习了美术新课程标准、艺术教育新课程标准,以及相关的文章如《教育的转型与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怎样与新课程同行》等。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让自己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明确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也催促着我不断学习。平时有机会还通过技能培训、外出听课、开课等使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不断进步。通过这些学习活动,不断充实了自己、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见识、为自己更好的教学实践作好了准备。

二、求实创新。

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教育教学是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本学期。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美术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八,任教七。九年级的美术课,共计10节课,另外还有学校宣传,课时量比较大。日常教学中,坚持切实做好课堂教学“五认真”课前认真作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教案,并结合各班的实际,灵活上好每一堂课,尽可能做到堂内容当堂完成,课后仔细批改学生作业,不同类型的课,不同年级采用不同的批改方法,使学生对美术更有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另外,授课后根据得失及时写些教后感、教学反思,从短短几句到长长一篇不等,目的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对于我负责的美术选修课的教学,采用系统性、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使每堂课都能让学生有收获。总之,不管在课堂教学,还是选修课教学中,都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力求让美术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三、任劳任怨。

英语周活动”大型“英语剧”表演,本学期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比较大型的文艺表演活动。师生手工制作发明展览”等等;同时还有许多的宣传海报、展览橱窗、各科的课件制作等任务。其中不仅涉及到很多的美术宣传工作,有的更是需要我全程积极参与创作作品。对于学校布置下来的每一项任务,都能以我最大的热情把它完成好,基本上能够做到任劳任怨、优质高效”

四、加强反思。

喜看成绩的同时,反思本学年来的工作。也在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不足有以下几点:

新课程的实践中思考得还不够多,⒈对于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还不够深入。不能及时将一些教学想法和问题记录下来,进行反思;

美术教学范文篇6

一、引导学生认识到美术欣赏的重要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方法,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对美术作品能发生持久的兴趣,养成他们观察自然界或艺术品的习惯以及感觉器官的敏锐性,通过与杰作艺术的接触、对话和欣赏,在不知不觉间吸收艺术大师们的构图、作画方式,对色彩的运用技巧,画面的总体感觉,甚至某些艺术语言,能够感受艺术、欣赏艺术,获得美的享受。进而潜移默化地滋养着学生的心灵世界,丰富着他们的艺术感觉,提高着他们的综合艺术素养。美术欣赏如此重要,对小学生而言,只采取说教式教学是不行的,只有通过美术欣赏实践教学,才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对美术欣赏重要性的认识。

二、把握小学生的美术欣赏心理和习惯

要提高小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我们首先要熟知他们的美术欣赏心理和习惯。这点我们可以从他们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方向等特点看出。首先是强烈的色彩刺激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其欣赏兴趣,比如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绿的树木、黄澄澄的果实等;其次是他们通常凭第一印象的感觉来欣赏作品,受情绪牵制的随意性大;另外是他们往往注意某个细节的观察而忽视整体,或注意整体而忽视其他。如在观看绘画作品《美丽的风筝》时,他们全被风筝上色彩艳丽的花纹吸引住了,以至于忘记了手帕的存在,变成了看花;还有就是喜欢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如城市的小学生很难感受出绘画作品中农村低矮的房子、河滩上散乱的石头也是一种美丽。对于以上小学生的这些欣赏心理和习惯,我们必须了解,并充分地在美术欣赏教学中运用。

三、激发学生的欣赏美术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希望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导向。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想获得美术欣赏教学的良好效果,就必须使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前面提到: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以感觉与情感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这种心理活动形式与教师的引导及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小学生一般都具有符合自身生理心理、智力发展的欣赏习惯,他们通常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比较感兴趣。因此,美术欣赏教学首先就要让学生接触他们熟悉或适应他们心理特点的事物,如选择接近学生日常生活的题材,用名人名作向他们作系列介绍。如中国画以现代名家作品为主,作品的内容则以动物、风景、儿童生活题材为中心,这就与学生生活方式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齐白石画的昆虫、小虾;吴作人画的熊猫;凡高的《星空》;马蒂斯的《舞蹈》等非具象的、无定形的作品就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因为这些作品不需要太多的知识经验作为基础,有时甚至完全就是靠一种直觉,这恰好符合小学生自由自在、不受约束的特性,容易为他们所喜欢和接受。

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实践、参与、体验

鉴于不同年龄层次的小学生有不同审美经验,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要依据不同的欣赏作品和题材,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在实践中参与和体验。如游戏欣赏法、比较欣赏法、分析欣赏法和实验欣赏法等,引导学生通过感受、分析、交流等过程来达到欣赏作品的目的。除了在课堂实践中注重体验美外,还应该课内外实践相结合。比如在学习《建筑艺术欣赏》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各地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景观,在游玩和欣赏前布置些相关问题,让学生在游玩实践中思考和体验,这样使学生对所见的东西印象更深刻,理解更透彻。

美术教学范文篇7

一、增添情趣的魔术导入法课例:《永恒的魅力•书法》

笔者采用增添情趣的导入方法。在课前,笔者用胶水在宣纸上书写书法作品,并让该作品干透。上课用大的底纹笔调黑色墨汁,刷在准备好的宣纸上。之前学生看到的是白色的宣纸,此时笔者让学生思考笔者把宣纸涂黑的用意。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宣纸上竟然出现了一幅黑底白字的书法作品,类似碑拓的效果,学生对此感到很新奇。接着笔者引入课题,把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制成课件,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体会到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二、融入状态的情境设置法课例:《中国古代书画•花鸟画》

《中国古代书画•花鸟画》一课的导入环节采取直观的情境体验。笔者提出要带学生去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学生兴趣高涨,非常好奇。随后笔者带领学生来到画室,这时的画室有笔者课前布置好的不同技法的花鸟画作品,笔者让学生讨论作品的分类,观察、感受花鸟画作品的艺术魅力,认识中国画的特点、工笔画与写意画的区别,让他们感受其中的乐趣。工笔花鸟画的栩栩如生,写意花鸟画的概括提炼、意到笔随都让学生惊叹、激动不已。这节课为学生营造了花鸟画欣赏的学习氛围,达到了快乐学习的教学目的。

三、渗透人文的与时俱进法课例:《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赏析》

在《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赏析》一课的导入环节,笔者运用生活中的现实景观让学生体会雕塑的艺术魅力。课前笔者把拍摄的县城人民广场、海西公园、河下街等学生熟悉的雕塑图片做成课件,并进行展示,尤其是人民广场的《和谐》雕塑。学生看了都十分激动,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也体会到雕塑艺术就渗透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四、丰富多彩的科技媒介法课例:《自然与生活的定格•外国风景画赏析》

这一课采用声画导入,笔者展示不同风格的风景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自然界的千变万化(不同季节、不同意境),聆听自然界动听的声音。师:看了这些令你心动的风景,你喜欢哪种风格的作品呢?学生:“自然界中的风景千变万化,我喜欢山村意境深远、宁静的感觉”“我喜欢冬日的景色,很纯洁”“我喜欢秋天暖暖的感觉,金黄色的景物令人陶醉“”我喜欢夏日大海的感觉,让人觉得很凉爽”。每当我们看到心动的景色,会心情愉悦、诗兴大发,可是文采有限,表达时总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这时我们就可以用手中的画笔表达内心的感受,这同样能找到一种成功的感觉。笔者展示一些精彩的自然风光图片,鼓励学生把刚才对自然声音及优美音乐的体会、感受以绘画的形式简单表现出来,可以自行选择表现方式,如绘画、拼贴等。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愉快地体验教学内容,很轻松地过渡到下一环节的学习。

五、真切可行的实物导入法课例:《走进古人的生活•衣食住行》

美术教学范文篇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学生想要知道什么、想表现什么内容是美术教学的逻辑起点,美术教师只有认识和了解了学生的问题,才能明确指导学生的研究方向,确立具体的指导方针和计划,使学生的学习逐渐接近学习的目标和内容。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和主动意识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做到乐学。

二、擅长“等待”,允许失败

所谓教学中的“等待”不是教育的一种方法,而是教师应有的一种基本姿态,要求教师要不断的观察学生,与学生共同活动,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出现的问题,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增加理解的机会。

如在《色彩丰富的风景画》一课教学中,怎样用笔、用色、用水才能达到丰富的色彩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反复尝试,在失败与成功中积累经验,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三、展示魅力,完善审美

学习兴趣是个体力求探究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

在美术教学中,一是积极采取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范画、影视、参观、游戏、音乐等方式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美术的兴趣。二是注意调动积极的情感因素作用,从满足学生的一些重要需要入手,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使学生在发展求知需要的过程中,尽可能充溢这积极的情绪体验,满足对美的需要。

四、珍惜资源,实现创新

美术教学范文篇9

关键词:民间美术;开发;运用

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血脉和根源。离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的积淀和滋润,中国文化发展就缺少根基,没有生命力。尤其是走向全球化的时代,就更应该重视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此,美术教育这一方面可以进行探索性实践和研究,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做出独特贡献。在学校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尝试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去指导学校美术教育实践,理解和研究民俗与民间艺术,创造性地利用地域的民俗与民间艺术,使之成为当地学校美术教学不可多得的宝贵的校外教育资源。本文从本地区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出发,剖析了中学美术教学的现状,并通过对民间美术资源的分析,深度挖掘其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可行性,提出研究对策及设想方案,旨在提高新生一代对民族文化、家乡艺术的认知和认同度,使民间艺术得以传承。

一、中学美术教学现状

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学校过分重视文化课成绩而忽视音体美课程,一味追求高考分数也是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还有来自家庭的原因。大部分家长对美术教育存在种种偏见,将学生的审美教育等同于培养画家的专业教育,甚至认为画画是手艺人与工匠的活,是受歧视的营生。即使某些家长看到艺术考试能成为学生通过高考的所谓捷径,往往出于对高昂的费用的考虑而放弃艺术考学这条路。同时,从现在的美术教材来看,其内容往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较大差距,这就使得学生也丧失了对美术课的兴趣。这一现象引人深思:放任自由,任其发展显然不行。然而,又该如何寻找一条能贯彻中学美术教育的方针,而且能符合实际情况,还能做到因地制宜呢?由此,我想到了民间美术。

二、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

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教材应考虑不同地区学生的基础、地方资源和文化特色,应使教材具有多元选择性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教师和学生的需要。”现行教材中缺少地方传统美术文化资源的教学空间,有待于教师自主处理教材。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从地区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丰富的民间美术课程资源,挖掘自身潜藏优势,将民间美术引进美术课堂,并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认识和传承。这不仅是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的有益探索,也是创造性丰富教材体系的积极尝试。民间美术形式多样,异彩纷呈,比如织锦、虎头鞋、面塑、泥模等,它们形式上色彩对比强烈,造型大胆夸张;在题材方面,它涉及民俗、生产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仅以年画为例,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农业大国,中国传统年画源自乡间,其制作者和消费者也主要是农民,制作方式基本上是单线木刻、手工填色,造型简约夸张,用色鲜明艳丽,体现着乡土中国典型的农业文化心理、审美观念和风俗习惯,迎合普通百姓的欣赏口味,满足其精神需求。而现在的学生大都在玩具堆里度过了童年时光,不懂得与人交流和对人的尊重,沉浸在电子游戏中空泛的故事情节表现里,而这些又能在他们的记忆里留下什么呢?其实,民俗与民间艺术就像会讲故事的媒体,可以给现代中学生诉说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历史,陶冶他们的情操,让他们心领神会,更好地连接这一代与上一代的情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丰富人的情感,完善人的生命感受,从而使现代中学生感悟到历史的传统,并很好地传承下去。

三、中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民间美术的运用

古老的民间美术虽然就在身边,但要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其去关注和学习,还是需要教师和学校做一番工作和努力。要想真正实现民间美术进入中学课堂,教师应建立起学生参与型课堂模式,让学生亲自去搜集相关的材料,讲解相关故事,甚至亲自动手参与制作,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达到教学的目的。具体来说,教师可设计以下教育环节。

(一)收集物品和材料

例如,教师可让学生收集与年画相关的故事、传说等。对于学生来说,做到这一步难度不大,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使环节的活动具有可行性。

(二)展示与解读

对于学生收集来的民间美术作品,教师在展示时要做好筛选和分类,帮助学生删除封建迷信或其他的不合时宜的内容,并对要展示的作品贴上标签加以说明。此环节是实现审美教育,陶冶学生情操的过程,即美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这一过程中要求教师利用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从具体的民间美术作品出发,讲述美术理论知识,实现中学美术教学目标。

(三)体验与创造

该环节是上一节的深入和发展,也是素质教育的主旨所在。例如,教师可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面塑或剪纸等简单易学、可操作性强的制作活动,就能使学生在此过程中体验到创造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这样就能实现教学的互动,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单方面说教,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使学生很好地将民族美术继承和传扬下去。

四、意义

在美术课堂上开展乡土美术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家乡艺术的认知和认同度,是使民间艺术真正得以传承的良策,还使学生对美术的观察力、感受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因此,充分挖掘适应本土民间习惯的乡土文化资源,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美术教育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美术的渠道,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了解当地社会与经济文化发展的有益尝试。总之,民俗与民间艺术是全国民族文化艺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艺术教育应该扩展到一切民族的文化艺术中去,并在教学过程中既尊重每个民族美术发展的独立性,也要注重其相互影响的普遍性。学校美术教育的使命之一就是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本土文化,传播民族艺术,提倡民主精神。因此,我们应当挖掘民间艺术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使之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作者:胡岚臻 单位: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双山子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美术教学范文篇10

因此我认为美术学习是以学生为核心,教师引导,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动脑,自己主动体验学习的乐趣,选择自我艺术个性才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喜爱的学习方式,通过形式多样的美术表现手法达到学生全面掌握知识技能,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目的,那么,作为美术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如何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发展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走进学生群体,了解成长特点

小学生的心理成长和认知水平有密切的联系,低年级美术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对自身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产物,是低年级学生发展的必然阶段。做为一名美术教师,深深知晓教孩子美术技能并不是把他们培养成美术家,而是陶冶情操。因此,我们要多接近孩子,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并做到尊重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表现特点。低年级段的学生做画有几个明显特点:1用色大胆;2造型不准确,带有很多印象成分;3内容不受约束,带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因此,在要求学生完成作品时,初学阶段时,不能要求过高,而且看画中内容是否能够反映孩子的内心想法,有无异于别人的独特的表现,而不要以成人的水准要求,因为他们对画面内容的构思是最重要的,而技巧的问题则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练习的增加而逐步提高。所以,要了解学生水平,尊重孩子表达方式,才能拉近距离,为美术学习迈下坚实的第一步。

二、我认为在良好的课堂就、情景中教学,会让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自然的融入到角色中,并能够积极思维,从而唤起学习的兴趣和创造的欲望

(1)在美术教学时注重环境的布置。比如在美术课上集中学生喜爱的美术作品;各种绘画、手工作品;调换学习小组的成员。以自由组合的方式让学生保持新鲜感,既攘学生感到美术课的艺术气息,受到美的熏陶,又提高强烈的求知欲。

(2)创设形式多样的情境,一种悠扬的音乐,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熟悉的人物,都可以融入美术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教学《海底世界》时,放一段《海底总动员》的录象,播出一只可爱的小鱼凭自己的智慧游回大海。既能以新颖、生动的形式让学生兴趣盎然,又教育学生有勇有谋。

三、多种激励形式培养学生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的学习,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因而在日常教学时,我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激励方法。

1、当新课知识讲解之后,必须要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学生的作业挑选出来展示在黑板上,让大家集体观看,再让学生自己评价,教师最后小结。这种让学生当面评论美术作业的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在学生的讲评中,老师及时的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并能发现学习存在的问题;学生之间互相讲评也有利与激发学习兴趣,并且能够相互借鉴,形成你追我赶的气氛,从而使学生的绘画水平得到提高。

2、在每次授课前,用五六分钟的时间对学生作业进行点评。我首先指出作业中存在的优点,给予适当肯定;在指出作业中存在的不足,但以师生共同商讨的形式解决方案,采取鼓励性的话语,比如“你这幅作平是非常好的,如果颜色搭配的更加鲜艳一点就更好了。”这种方法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成功感和自信感。

3、每次批改作业时,我总是给每个孩子写上简短的评语,有的是对作业的建议,有的是对画面效果的分析,有的是对进步的称赞,以各个角度肯定学生作业中优点所在。如绘画作品中,我写上“涂色认真,作画饱满,完成得很棒。”在手工作品中写上“动手能力较强,想象力丰富,真不错!”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写上“你的进步越来越明显,你真棒!”学生在看到自己的作业时,学生的信心倍增,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也就更加浓厚了!通过这些方法的实施,既有利于掌握每个学生的学情,又能及时给予指导,大幅度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美术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小画家,而是旨在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激发绘画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