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概论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06:36:16

思想概论

思想概论范文篇1

“原来‘思政课’也可以这么精彩,”在学完“思想概论”课程以后,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徐博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听了老师的课,参观了韶山,课后浏览了本课程的课件,并阅读了老师推荐的课外读物,使我们深有感触。这种‘立体化’教学确实能调动我们的学习积极性,让我们既学到了理论知识,又受到了思想的熏陶。”

我校“思想概论”到课率较高,课堂气氛活跃已是不争的事实。2003年6月在教育部组织的课程改革调研活动中,学校选取了60名文科生、60名理科生问卷调查,并召开了小型座谈会,学生对“思想概论”的评价均在85分以上。

“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何以被演绎得如此精彩?

“改革与创新并举、教学与科研相济就是我们的‘法宝’”。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思想概论”课程负责人柳礼泉教授如是说。

“五结合”教学法提高教学实效性和吸引力

当代大学生对说教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早已不感兴趣,思想理论课要受到学生欢迎,进学生头脑,必须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为了切实提高“思想概论”课程的教学实效,该院在全国中率先提出并实施“五结合”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他们的做法是:

一、学生读书与教师讲授相结合。引导和组织学生阅读原著与名篇,实现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原著相结合,达到巩固和强化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不断扩大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的深度和广度。在指导学生阅读相关原著,要求学生以写“读后感”的方式实现各个教学环节的目标。学生所写“读后感”的成绩,记入课程学习成绩。为了解决学生“找书难”与“读书难”的矛盾,他们专门编写了《大学“两课”原著与名篇导读》,其中收录了“思想概论”课程阅读文献10篇。在学生自主学习型课件“思想概论网络课程”中,选录了、刘少奇、、邓小平的著作和中央有关文献20多篇。同时还向学生推荐《传》、《历史选择了》、《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思想研究述评》、《“思想概论”疑难解析》等10种课外阅读书籍。

二、校内教育与基地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省内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优势,除了在校内的岳麓书院外,在韶山纪念馆、花明楼刘少奇纪念馆、第一师范纪念馆、雷锋纪念馆等地建立四个校外德育教育基地。自1998年12月起,该院定期分批组织学生基地学习,安排学生祭扫位于岳麓山的黄兴墓庐、蔡锷墓庐,使学生了解伟人的人生之路,使基地教育与校内教育的内容相得益彰,既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又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伟人的思想风范和人格魅力。同时要求学生撰写参观心得体会,并选出其中的优秀文章汇编成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书本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社会实践可以促进学生了解国情,开拓视野,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增强社会责任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发展自己的全面素质。该院在“思想概论”的教学中拓展了实践的内涵,从认识性实践、理解性实践、拓展性实践等三个环节强化实践教学的教育功能:一是基地教育——认识与感受性环节。组织学生到校外德育基地接受现场教育,因各基地材料具体丰富,直观生动,使同学们取得了校内“第一课堂”教育难以达到的直观性,现场震撼性效果。二是校园文化——体验与拓展性环节。湖南大学作为千年学府,其悠久深厚的校园文化,与“思想概论”课程教育中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有机地融会到一起,在更为广泛的空间和层面上展开,使学生在切身体验中提高综合素质。三是社会实践——深化与运用性环节。把“思想概论”课程的实践性教学与志愿服务、社会调查“三下乡”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走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激发了他们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四、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自1999年开始,该院率先利用校园网实施“思想概论”课程的多媒体教学。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和信息资源,通过化静为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变难为易,拓宽了教学的时空;通过营造情境,增强了教学的说服力;通过寓教于乐,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在主持研制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项目——“思想概论网络课程”研制中,广泛收集了相关的音像、影视、图片、文献资料,使课件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读性强、功能齐全等特点。目前该课件已在教育部的远程教育网上运行,也挂在我校校园网上,作为本课程的自主学习型课件,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实现自主学习。

五、“思想概论”课程的学习与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通过举办与精神风范与人格魅力有关的专题学术报告会和组织电影影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该院结合纪念诞辰110周年,与校党委宣传部、教务处一道,举办了“诗词漫谈”、“的精神风范与人格力量”等专题学术报告。2003年12月参与潇湘电影制片厂的“去安源”电影首映;2004年9月参与电影《郑培民》的全国大学生的首映,组织学生观看并参加影评活动。通过这些形式,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领略的精神风范与人格魅力。

“立体化”成绩评价调动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思想概论范文篇2

第一章1.思想的科学涵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P4

2.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L)P4

3.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地特点?P236

4.无产阶级要实现自己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J)P16

5.实事求是是思想的精髓?(L)P18

6.思想的独创性和活的灵魂构成科学体系的三个鲜明特点?(J)P23

7.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伟大作用表现在?P25

8.坚持和发展思想?P238

第二章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J)P44

2.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必须分量不走?(J)P46

3.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特点(国体,政体,第五章同)?(J)P48

4.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构成?(J)P50

第三章1.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L)P58

2.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河发展的条件?(J/X)P62

3.工农武装割据的三点内容?(J/X)P63

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意义?(L)P68

5.中的两个基本原则和总路线??(重要)(J)P73

6.当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原因?(J/L)P74

7.当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内容?(J)P74

8.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三个基本原则?(J/X)P76

第四章1.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和实现的可能性?(J/L)P255—256

2.革命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J/L)P257

3.对“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阐述?(J)P109

第五章1.“三三制”政权的组织形式?(J/X)P118

2.民主与专政的辨正统一?(J)P127

3.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特点?(L)P264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和组织原则;特点和优点?(L)P264

5.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包含的三方面关系?P265

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J)P265

第六章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基本矛盾?(J)P141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基本内容以及它反应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得历史必然?(J)P269

3.农业合作化的成功经验及其重要意义?(L)P270

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及其经验、意义?(L)P271

第七章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学说?(J)P276

2.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社会矛盾学说?(J)P276

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J)P180

第八章1.党进行自身建设的有利条件?P197/282

2.党进行自身建设的特殊困难?P199/283D

3.党的自身建设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的关系?(J)P202

4.怎样认识着重于思想上建设党?P207

5.思想中有关民主集中制的论述内容?p211

6.民主集中的辨正统一关系?P2117.执政党自身建设问题的提出?(J)P285

一、单选

《共产党人发刊词》第一次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思想原则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最早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六届六中全会

《论十大关系》——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借鉴苏联,走自己的路”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阐述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

《将革命进行到底》——第一次提出“人民民主专政”

《改造我们的学习》——“实事求是”解释

《民众大联合》——刊登于《湘江评论》

《兴国土地法》——“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进一步阐述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著作

《新民主主义论》——抗日战争时期,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方案

《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

《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

《对目前时局的宣言》——和平、民主、团结

中共二大——党初步提出统一战线方针

中共二大——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中共二大——《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

中共三大——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中共四大——提出物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思想

中共七大——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七大——对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加以概括

中共七大——刘少奇——对思想科学全面概括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宣布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国家

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中共八大提出的国内主要矛盾——人们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的矛盾

中共八大——董必武——健全法律制度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首次提出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工作中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1950年6月《不要四面出击》

党“六大”——莫斯科

八七会议——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

八七会议——枪杆子出政权

八七会议——汉口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过渡时期总路线确定为过渡时期总任务

第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6方面

第一节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一次会议——第一次确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遵义会议——结束王明左倾

遵义会议——确定的党中央领导是正确的

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共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共党革命建设的根本立足点

思想建设——共党(自身)各方面建设的基础

掌握思想教育——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

既要弄清思想,有要团结同志——党内斗争的目的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处理党内矛盾的方针

党的建设要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

从思想上建设党——关于党建设理论的核心内容中最主要的特点

——把列宁的建党学说发展得最完备

1951年10月——解放全国

1928年10月——《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1928年12月——《井冈山土地法》

1947年——提出十大军事原则

1950年土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

1956年提出文化工作基本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942年——反对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

南昌起义——共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南昌起义——打响反对国民党的第一枪

国际统一战线是中国建设取得胜利的——必要条件

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体系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目标——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的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核心——无产阶级领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没收封建地主土地归农民

新民主统一战线的主体——劳动者联盟

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革命领导阶级不同

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性质——过渡性的经济

新民主主义文化中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国体——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无产阶级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武装夺取政权,战争解决问题

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党指挥枪

人民战争战略思想的核心——积极防御的思想

第一次国共合作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新三民主义

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初期,党内出现错误倾向——王明新投降主义

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方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途径方法——社会主义制度本身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所有制状况——基本单一的所有制

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后

马克思广泛传播——后

我国社会生产力落后,经济薄弱,首先发展——重工业

“一五计划”——重工业优先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总方针——发展进步势力……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完整准确理解思想科学体系——把握整体性

思想的建国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

没有,还要摸索很长时间——邓小平

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封建地主阶级

近代中国沦为半半的原因——帝国主义的侵列

“工农武装割据”中心内容——土地革命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人民政协

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革命性与妥协性

同资产阶级联盟的方针——又联合又斗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共党在政权上的基本主张——建立工农专政的政权

最早提出全行业公私合营申请的城市——北京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1951~1952“五反”运动的开展领域——私营工商业

建国后,对富农的政策——保存富农经济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特征——公有制

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前革命失败的原因——没有先进阶级的科学革命理论指导

中国无产阶级最早诞生于——外国资本在华开办的企业

敌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减租减息

“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邓子恢

农业生产责任制——邓子恢

建国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没收官僚资本

中国工人阶级独立登上历史舞台——中

标志中国半半形成——辛丑条约

标志中国半半起点——南京条约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推翻——官僚资本主义——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及纲领

茶陵县工农兵政府

土地革命时期,党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政权——工农共和国

建国初,现代化工业——10%

党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

思想开始成熟于——土地革命战争后期,抗日战争时期

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根本保证是——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

党思想建设的基本原则——坚持对党员进行思想教育作为中心环节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群众路线在组织建设上的反映”——刘少奇

既联合又斗争——保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基本策略

60年代,“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现代化”——

思想形成的标志——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邓小平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左右江根据地

成分最复杂的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中提出的正确理论——三个世界的划分

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对农民的领导

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建立巩固工农联盟

思想概论范文篇3

(一)历史背景:

1、1942-1945年运动,使中共摆脱主观主义、教条主义,树立了主观联系实际的作风,使党风空前团结,在此背景下,形成了思想。1943年,王稼祥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道路》中第一次提出了思想的概念;

2、1945年4月,中共中央召开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高度评价了运用马列主义解决中国民族解放问题的贡献,为党的七大的召开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思想准备。

3、1945年4月-6月,中共七大中听取了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明确规定中共以马克思主义列宁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思想-思想,作为一切工作指导方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倾向。

(二)如何科学评价思想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正式通过《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思想进行了评价。反对自党内外全面的反对思想,科学评价了思想。指出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把中国革命实践独创的经验做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思想。

(三)思想的科学含义

1、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2、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3、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4、的科学著作是思想的集中概括。

(四)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思想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

2、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是思想启蒙运动,提高了人们的民主主义觉悟,为人们接受新思想,为马列主义传播创造了条件。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促使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为思想产生提供了根本前提。

(五)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思想理论渊源、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1、时代条件: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是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

2、理论渊源:马列主义是思想的基本理论来源,是主源;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构成了思想的另一渊源,是次源;

3、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革命。

4、阶级基础:中国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六)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

1、思想萌芽的出现:1924年国民革命的实践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许多理论问题促使思想萌芽。1925年12月-1926年3月形成思想萌芽的重要时期,两片文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解决领导权问题)《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解决同盟军问题)是其标志;

2、思想正式形成:北伐战争失败以后土地革命开始。"中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是思想正式形成的标志,四篇著作《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代表了这一时期的主要思想,也是正式形成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3、思想的成熟及其发展: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确立领导的地位,抗日民主运动(1939-1942)的兴起使其成熟及进一步发展。标志著作:《共产党的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思想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4、思想在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继续得到发展(1)关于政策和策略的原则(2)关于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思想(3)关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程(4)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5)关于社会主要改造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6)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国家的思想(7)关于社会主要经济建设和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8)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9)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政治建设的思想(10)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

(七)思想的科学体系:

主要内容: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问题。代表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新民主主义论》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3、关于革命军队的建立和军事战略;《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十大军事原则》等;4、关于政策和策略;《论政策》《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问题等》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青年运动的方向》《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6、关于党的建设:《反对本本主义》《反对自由主义》《整顿党的作风》

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同志的一生是同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结合在一起的。评价同志应从他的全部历史以及全部革命历史结合在一起,把同志晚年的错误特别是的错误同思想的科学体系区别开来,同、的反革命错误区分开来,根据这样的原则,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为中国各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从这个理论上看,是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一)近代中国社会是怎样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1940年鸦片战争是中国半封建社会的开始,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和辛亥革命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正式形成,近代人民斗争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制度,构成了中国20世纪以来中国革命的起源,它的失败告诉我们资本主义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人民大众是革命的动力: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作为领导阶级,领导人民大众,是因为三个原因:1、中国工人阶级高度集中,充分发挥了组织的战斗力作用2、中国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封建主义三层压迫,严重性、残酷性极为少见,于是反抗性极强3、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有着天然联系,容易与农民阶级联盟。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政治、经济、文化纲领

1、政治纲领:就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是国家的基本力量。

2、经济纲领:三大经济纲领,没收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为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内容);保护民族工商业。

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总政策):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的消灭封建剥削制度,中应注意的两项基本原则:(1)必须满足贫农的要求(2)不要侵犯中农的利益。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五种经济成分:以全民所有制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主导地位);集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同私人资本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建设的根本: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并,劳资两利。

3、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民族、科学,大众的文化。

(四)什么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1、中国革命必须走武装斗争的道路,近代中国的国情决定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特点。中国对外没有民族独立,对内没有民族自由。

2、武装斗争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的道路:中国农村的特点,地广人稀。当时中国革命的形式:农村是薄弱环节。

3、武装割据: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时提出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主要基地的三者密切结合。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统一路线:包含两个联盟(1)基本联盟:工农和其他劳动者的联盟。(2)工人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非劳动阶级的联盟。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统一路线: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5、新民主主义时期党的建设时期:党建设的基本经验(1)着重从思想上建设(2)着重从组织上建设(3)保持和发展党的优良传统的作用;党建设的主要形式:整风运动。运动方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党八股主义。

三、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过渡时期总路线(重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一时期的总任务,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过渡时期总路线为什么反映这一时期历史的必然?

四、社会主义建设

1、怎样阐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八大阐述的中心问题,是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的转变。八大提出的基本任务:我党将全力以赴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实现革命性的转折。

2、怎么看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有两类矛盾,是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大量的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我们国家的一个主题。

工业化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四个现代化的概念。宣布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设想。1946年正式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

思想概论范文篇4

第一章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一、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南

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但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正确理论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二)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

1、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运动的发展,是思想产生的现实需要。

2、新的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是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

3、马列主义是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的重要文化来源。

4、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革命的伟大实践,是思想的实践基础。

5、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这是思想产生的国际背景。这些因素与条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形成一种历史的合力,共同推动着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三)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

这一进程大体上可分为开始萌芽、初步形成、走向成熟、继续发展等阶段。

1.思想的萌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国民大革命时期)

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开始初步结合。特别是发表的《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中国社会各阶级级的分析》、《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些基本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最初成果,标志着思想的萌芽。

2.思想形成时期(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思想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同党内盛行的教条主义的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1927年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则是思想形成的实践条件。

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确立和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提出,标志着思想的形成。

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怎样分析农村阶级》等重要论述了下列基本问题:①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与条件以及红色政权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②关于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原则和方法;③关于新型人民军队建设和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④关于农村与战争环境中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⑤关于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与经济文化建设;⑥关于反对本本主义,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

总之,到20世纪30年代初,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并解决了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1930年初,他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实际上确立了以“乡村工作为中心”的思想,初步形成了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胜利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理论。1930年5月,他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孕育了思想的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因子,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基本形成。

3.思想走向成熟(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思想在这个时期完备成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主要是:第一,中国革命两次胜利与两次失败(即从北伐战争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两次历史性转折)的反复比较,为思想的成熟提供了实践基础与历史经验。第二,在全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思想成熟的根本政治保证。第三,抗日战争的复杂环境和丰富实践,为思想的成熟提供了深厚的现实土壤。第四,全党思想路线的端正和理论素养的提高,为思想的成熟创造了必要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在这一时期,进行了大量的创造性的理论研究工作,撰写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进一步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科学总结了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这主要表现在:①构建了思想的哲学体系;②总结了中国革命战争规律,阐述了人民战争的思想,形成了完备的军事理论;③总结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丰富经验,形成了一套策略方针和策略原则,发展了统一战线理论;④论证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形成了完备的新民主主义理论;⑤完善和发展了党的建设,特别是思想建设的理论;⑥提出文化艺术工作的方针,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文艺理论。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科学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思想的成熟。

4.思想的继续发展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思想继续发展的主要体现主要是:①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原则;②关于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思想;③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④关于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⑤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⑥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国家的思想;⑦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⑧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⑨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执政党建设的思想;⑩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等等

二、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科学体系

(一)思想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

在1938年10月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在这里,明确提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

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这是对思想新的科学定位。

(二)思想的科学定义与科学内涵

1.思想科学概念的提出

1943年,王稼祥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明确提出并多次使用了“思想”这个概念。

2.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对思想的科学含义有两次概括。

第一次是在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和刘少奇在中共七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正式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经验主义的偏向。”第二次集中体现在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2年中共十二大通过的《党章》中,对思想的科学含义作出了进一步的更为完整和准确的概括,即“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独创性发展

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独创性发展,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根据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的阐述应该包括两部分:一是它的主体,即思想的多方面内容,特别是它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独创性发展的六个方面;二是贯穿于上述理论之中的一而贯之的立场、观点、方法,即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四)是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1.是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思想是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进行理论概括所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是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时期对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党的其他领导人无法替代的杰出贡献。

的贡献最大、创造最多、水平最高,以他的名字来命名是顺理成章的。

思想概论范文篇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

1、1941年3月,首次使用“同志的思想”这一提法的人是()

A、张如心B、王稼祥C、刘少奇D、

2、确立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B、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C、党的七大D、党的七届二中会全

3、思想的主要理论渊源是()

A、儒家思想B、空想社会主义

C、斯大林主义D、马克思列宁主义

4、思想初步形成于()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C、土地革命后期D、抗战时期

5、思想基本形成的主要标志是()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

B、农村包围城市革命理论的提出

C、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提出

D、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提出

6、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是()

A、坚持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

B、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C、坚持工人阶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D、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7、思想是()

A、个人的所有思想

B、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C、的基本思想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直接产物

二、多项选择题

1、对思想的科学涵义作出进一步的更为完整和准确的概括的文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议

B、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中共十二大通过的党章

D、中共十三大的报告

E、中共十四大的报告

2、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有()

A、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马克思主义的引进和传播

C、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

D、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E、党领导下的人民革命实践

3、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

A、开始萌芽B、初步形成C、走向成熟D、继续发展

4、抗战时期以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初步形成,其中重要成员有()

A、刘少奇B、C、D、邓小平E、任弼时

5、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A、实事求是B、解放思想C、群众路线

D、自力更生E、独立自主

6、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内盛行的主要错误倾向是()

A、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B、投降主义

C、把共产国际决议神圣化D、右倾机会主义

E、把苏联经验神圣化

7、《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

A、政治家B、革命家C、军事家D、战略家E、理论家

8、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是()

A、鸦片战争的失败

B、辛亥革命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E、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判断说明题

1、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思想就是同志个人的思想,所以,的科学著作是思想的集中概括。

四、简答题

1、简述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2、如何理解思想的科学涵义?

五、论述题

1、阐述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2、在新时期如何坚持和发展思想?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2、C3、D4、B5、B6、D7、B

二、多项选择题

1、BC2、ABCDE3、ABCD4、ABCE5、ACE6、ACE

7、BDE8、BDE

三、判断说明题

1、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答:对。(1)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2)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出发,创造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而且把这些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使之马克思主义化,并汲取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使之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3)思想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既表现在善于用中华民族优秀思想中的一些格言来表达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体现在思想的许多内容汲取、融进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2、思想就是同志个人的思想,所以,的科学著作是思想的集中概括。

答:错。(1)应明确思想的科学含义,即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以,思想同同志个人的思想(其中既有正确的思想,又有错误的思想)是不同的。

(2)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过程中,作出的贡献最大,创造最多,水平最高。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党把这个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称之为思想,的科学著作就是思想的集中概括。

(3)思想不是一个人的创造,而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党的老一辈革命家都参与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四、简答题

1、简述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答:(1)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是思想的萌芽阶段。

(2)土地革命前中期,是思想的初步形成阶段。

(3)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是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的阶段。

(4)解放战争时期和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思想的继续发展阶段。

2、如何理解思想的科学涵义?

答:(1)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2)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3)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五、论述题

1、阐述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答:它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有:

(1)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是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2)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历史产物。

(3)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4)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与传播,为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

2、在新时期如何坚持和发展思想?

答:思想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因此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和发展它:

(1)要完整准确的理解和掌握思想的科学体系。

(2)要把晚年的错误思想与思想的科学体系严格区别开来。

思想概论范文篇6

[关键词]思想概论;教学时效性;途径

一、前言

高校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思想政治觉悟等将直接影响未来的社会发展和进步。因此,我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概论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要课程,对于学生的政治素养提升有着重要影响,也能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对此,教学中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时效性。现将对提升思想概论课教学时效性的途径进行详细论述。

二、高校思想概论教学现状

在高校的教育当中,思想概论的教学虽然已经被列入了重点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重要的基础教育课程。但事实上教学效果一直不佳。思想概论课不仅不受到学生的重视,反而会被学生列入最不受喜爱的课程和最无聊的课程中。虽然现代大学生很多都能认识到思想概论课的重要性,但仍然会产生一定的排斥现象。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教学方法十分单一,并且部分学生认为思想概论课的学习只要在考试之前背一背内容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上课去听。对于这样的现象,当前阶段学校还是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来进行教学改进,从环境和教学设置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好的条件,从而促使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其中。

三、高校思想概论教学时效性提升的路径

当前阶段大学中的思想概论教学时效性差是多个方面的因素所引起的,因此在进行时效性提升的过程中也需要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来共同提出,保证所实施的策略的全面性,为效果的强化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一)做好社会价值引导工作。思想将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思想概论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要想强化学生的思想认识,当前阶段就需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在高校教育中需要首先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积极的思想来引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使其更加积极地进行学习。同时好的环境对于学生的心理也会造成一定影响,对于学生的情操和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对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对此,学校方面还需要制订出相应的计划来合理地规划教育问题,重点培养一些专业教育人才,并在校园中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思想品德环境,促使教学的时效性能得到保障。(二)改变教学方法。传统的教育中,教师一直处于教学主体地位,学生则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将严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忽视学生的自我感受。现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他们有着鲜明的个性和自我特点,在思想上更加先进和独立,对于社会事物有着自己的看法。思想概论课是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如果教师一味地在上面讲,那么学生很难得到积极提升,但如果教师能转变一下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那么学生的积极性也将自然地得到提升。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取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开展学习,也可以采取辩论的方式进行教学问题的研究。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看似简单,但却能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同时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思维也将得到有效碰撞,对于他们产生新的观点和知识点的记忆强化都能起到重要的意义,更加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方式。(三)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现代教育中网络和各种先进的教学方式已经融入教学当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地接受到各种信息。要想提升思想概论教学的时效性,那么作为教师也要做到与时俱进,能积极地吸收更多的先进教学方式和技能。如利用多媒体来实施教学,在传统板书书写的同时也用视频和图像等形式来引起学生注意,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同时,教师还可以在网络中建立公众平台,及时分享一些积极的思想观点和新闻热点内容,让学生能在平台中进行沟通,从而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提升。(四)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为了提升思想概论教学的实践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针对学生关心的难点问题以及社会问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课件制作、展览以及观摩等课内外活动。例如,为了让学生了解亚运会,提升他们的爱国热情,可以开展关于亚运会的展览,让学生收集相应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介绍亚运会的情况。在课堂中,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我国在亚运会上获得的佳绩。教师还可以组织开展社会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并且关注社会实际。可以指导学生在课余、周末或者假期时间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比如可以调查我国的残疾人问题,了解残疾人的就业情况,并且形成自己的调研成果,这样可以提升他们对思想概论课的理解,提升解决问题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国家的未来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在现阶段的教学开展中,教师一定要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采取一些学生愿意接受的教学方式,促使教学的整体时效性能得到提升,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加稳定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袁久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贯彻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教学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2016(12):77-80.

[2]王为全.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7(1).

思想概论范文篇7

一.实事求是:是思想的精髓。

1最早提出,1930年5月,《反对本本主义》,第一次提出了思想路线的问题;1941年,《改造我们的学习》诠释实事求是。

2实事求是的主要内容: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从本本出发、原则出发;

②要理论联系实际——是实现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要不唯上,不唯书;

③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二.群众路线

1群众路线是我党根本的工作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2党的群众路线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上的;

3群众路线的内涵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4.有无群众观点(三大优良作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一部分,党是人民的代表。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是对立的,一个要人民,一个脱离人民群众。有无群众观点,是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党的根本区别。

三.独立自主

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一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主要是依靠本国的力量;

2无产阶级的事业是相互支援的事业,我们不但不反对外援,而且还要争取外援,但我们不能依赖外援;

这三者的关系

①实事求是是思想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础,它在这三个方面中占据核心地位,它是思想的精髓,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集中概括,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理论基础。

②群众路线是我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思想的根本点,它不仅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也是我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尊重群众、依靠群众是实事求是内在的根本要求。如果违背了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群众路线也就变成了一句空话。

③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必须坚持和遵守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党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党与党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独立自主是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依靠群众,独立自主地建设社会主义,离开了独立自主就不是实事求是,离开了从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就是一句空话,三者是相互依赖,相互支持,辩证统一的关系

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思想

1、对的科学评价

①是一个伟大的领导者,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的一生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虽然他在晚年犯了严重错误,但功大于过。他是思想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对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贡献最大,的科学著作是思想的集中概括。

②晚年的错误主要是以其个人的思想代替思想,阶级斗争扩大化、在经济建设中急于求成“左”的思想,这些都严重背离了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明显脱离了思想的科学轨道,所以不属于思想的科学体系。

2、对思想的科学评价

①打倒以后,国内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两个凡是”,另一种是否定的历史地位,主张以后不再提思想。针对这两种错误倾向,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决议》,对和思想作出了科学的评价。

②科学评价思想的极端重要性

1)如何评价思想不仅是个理论问题,而且还是个政治问题,是关系到国际国内的重大的政治问题;

2)如何看待思想思想就是如何看待我们党几十年来奋斗的成就,否认思想就是否认我们党光辉的历史;来源:

3)如何评价思想是关系到我党的团结、国家和社会安定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我们未来发展道路的问题。

3、邓小平对坚持发展思想的历史贡献

①他坚持拨乱反正,反对“两个凡是”,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

②他坚持把晚年的错误和思想区分开来;

③他主持、起草了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④在实践中,他继承、恢复和发展了思想,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并给出了回答;

⑤在新的形式下,邓小平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

4、思想不仅过去,而且今天和将来都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①历史不能割断;

②思想中包含的许多原理、方法对我们今天的事业仍然具有普遍意义和指导作用;

③在实践中,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要进一步发展。

5、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①在基本任务上,他们是一致的,马克思提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提出在新生产关系下要保护生产力,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就是要发展生产力;

②在思想路线上,他们是一致的,从马克思到邓小平,在他们革命和建设中贯穿了一条红线,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③他们在基本立场上是一致的,从马克思到邓小平都始终把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

④思想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

思想概论范文篇8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是在

A.新文化运动后

B.辛亥革命失败后

C.俄国十月革命后

D.后

2.首次提出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思想原则的文章是

A.《反对本本主义》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实践论》

D.《<共产党人>发刊词》

3.中国共产党破除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错误倾向的运动是

A.国民革命运动

B.农民革命运动

C.土地革命运动

D.运动

4.思想基本形成的主要标志是

A.关于统一战线政策的提出

B.关于农民土地问题政策的提出

C.关于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方针的提出

D.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提出

5.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B.

C.中国同盟会

D.中国国民党

6.首先提出“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和“中国门户开放”原则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7.最早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文章是

A.《民众大联合》

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C.《新民主主义论》

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8.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最可靠的同盟者是

A.农民

B.城市小资产阶级

C.青年学生

D.民族资产阶级

9.国民革命后期,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特别是放弃了对

A.资产阶级的斗争

B.农民的斗争

C.革命武装的领导

D.城市小资产阶级的领导

10.中国革命开始由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的标志是

A.南昌起义

B.八七会议

C.秋收起义

D.遵义会议

11.大革命失败后,明确提出“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著作是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1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领导创建的革命根据地是

A.湘鄂赣根据地

B.鄂豫皖根据地

C.左右江根据地

D.闽浙赣根据地

13.中国共产党在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中,应实行又联合又斗争政策的阶级是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4.在民主革命中,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A.土地革命、党的建设、武装斗争

B.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C.统一战线、土地革命、武装斗争

D.武装斗争、统一战线、革命根据地

15.在民主革命中,阶级成分最复杂的统一战线是

A.国民革命联合战线

B.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6.民主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

A.合法斗争

B.秘密斗争

C.武装斗争

D.议会斗争

17.第一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概念的著作是

A.《答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问》

B.《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革命前途的影响》

C.《新民主主义论》

D.《将革命进行到底》

18.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的文件是

A.《对目前时局的宣言》

B.《论联合政府》

C.《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D.《将革命进行到底》

19.中国人民在长期的探索中,选择了最适合我国国情的政体是

A.苏维埃代表大会

B.议会

C.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政治协商会议

20.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派代表大会

D.各党派联席会议

2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

A.新民主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22.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是

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

C.没收民族资产阶级财产

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

23.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是

A.消灭国民党集团的残余势力

B.完成新解放区的

C.统一管理全国财政经济工作

D.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24.用法律形式把过渡时期总路线确定为全国人民在过渡时期总任务的会议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25.1956年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

A.新民主主义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26.提出“以苏联经验为鉴戒,走自己的路”重要思想的著作是

A.《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B.《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C.《论十大关系》

D.《我们党的一些历史经验》

27.在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A.健全民主与法制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28.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理论最核心的内容和最重要的特点是

A.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

B.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C.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

D.保持党的优良作风

29,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A.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保证党的团结统一

C.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教条主义

D.坚持对党员进行思想教育作为中心环节

30.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证明,遵循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途径的关键是

A.克服主观主义

B.克服宗派主义

C.克服骄傲自满情绪

D.克服官僚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思想是

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C.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D.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E.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2.中国无产阶级具有自己特殊优点和特点,是

A.大公无私

B.富于组织性和纪律性

C.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

D.和农民有天然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E.人数虽不多,但集中在沿海、沿江大城市,便于组织

3.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进入创造红军新时期的著名起义有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平江起义

D.左右江起义

E.广州起义

4.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革命统一战线领导应具备的条件是

A.制定正确的政治纲领

B.对同盟者进行政治教育

C.率领同盟者对敌人作斗争

D.照顾同盟者的切身利益

E.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有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

C.互不干涉内政

D.互通有无、和平共处

E.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6.新民主主义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是

A.发展生产

B.公私兼顾

C.四马分肥

D.繁荣经济

E.劳资两利

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

A.农民

B.城市小资产阶级

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D.工人阶级

E.民族资产阶级

8.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国在建设中应处理好的经济方面的关系有

A.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B.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C.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D.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E.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9.1942年亲自发动并领导的全党整风运动的内容有

A.整顿思想

B.整顿学风

C.整顿党风

D.整顿文风

E.整顿组织

10.在中国共产党内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实行的基本原则是

A.少数服从多数

B.下级服从上级

C.先民主后集中

D.个人服从组织

E.全党服从中央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2.三湾改编

3.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三、名词解释答案:

1.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答:第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这一政党制度既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有本质的区别,也不同于某些前社会主义国家(如苏联)曾经实行的一党制。

第二,这一政党制度大致包含三方面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与各派在政治上的关系,是各派在自己的纲领中都承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派是团结合作的友党。

第三,在这一政党制度下,共同合作的各党派在组织上是独立的,法律地位也是平等的。共产党和各派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同样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利,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基本组织形式。

2.三湾改编

答:第一,发动秋收起义后,由于进攻敌人力量集中的中心城市长沙遭到挫败,便改向敌人力量较薄弱的农村前进。1927年9月下旬,领导军队行至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时,召开了前敌委员会,决定对部队进行改编。

第二,在三湾改编中,提出在部队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决定:支部建在连上,班排设党小组;连以上设党代表,营、团建立党委;整个部队由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在部队中实行民主制度,设立士兵委员会,实行官兵一致的原则。

第三,三湾改编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从政治上组织上奠定了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

3.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答: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人民军队的实践中,就提出从政治上组织上建设人民军队的一系列原则。抗日战争时期,又明确提出了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三个基本原则:

第一,官兵一致的原则,这就是在军队中肃清封建主义,废除打骂制度,建立自觉纪律,实行同甘共苦的生活;

第二,军民一致的原则,这就是秋毫无犯的民众纪律,宣传、组织和武装民众,减轻民众的经济负担,打击危害军民的汉奸卖国贼;

第三,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的原则。人民军队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政治原则,是缔造的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也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

4.向科学进军

答:第一,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知识分子工作会议。代表党中央作的报告,分析了国际上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我国科学文化的落后状况,论述了加快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第二,在这次会议上,、等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发展科学,大搞技术革命,并提出了分步骤分阶段缩小差距、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思路。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简述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特点。

2.为什么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是什么?

4.为什中国共产党在同资产阶级联盟时,必须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四、简答题答案:

1.简述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特点。

答:思想在形成和发展中,有着自已的鲜明特点:

第一,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注意从中国实际出发来学习、研究和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开创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新道路,获得了克敌制胜的强大武器。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第二,思想是在同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思想就是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求实的革命精神,在同这种错误倾向做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三,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项事关中国革命成败的特殊困难的事业。在中国共产党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最早,做得最好,贡献最大。中国共产党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了不懈努力,使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改变为具有中国民族形式和民族特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为什么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答: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是因为:

第一,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这时的世界已进入到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在这个新的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发生的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革命,属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正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发生的,又具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性质,及其后的中国民主革命,不再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第二,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斗争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显示了强大的战斗力,表明中国工人阶级开始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第三,五四时期,一批赞成十月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中起了思想上和政治上的指导作用,他们所宣传和用以指导行动的理论武器不再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有这些,使成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3.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是什么?

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依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决定的。

第一,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秦朝开始,中国逐渐形成为一个集中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整个历史看,中国各民族友好相处和统一的时间长于割据的时间。因此,建立统一的国家,是中国各民族的共同要求。

第二,中国各民族的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错的,早已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第三,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互相帮助、共同繁荣。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十分广阔。汉族人口众多,文化技术先进,而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因此,各民族只有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才能共同繁荣和进步。

4.为什中国共产党在同资产阶级联盟时,必须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答: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道路,是在同中国资产阶级的复杂关系中走过来的。正确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又联合又斗争的关系,对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其基本原因是:

第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具有两面性的阶级,有革命性的一面,因此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同他们建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

第二,民族资产阶级又有同敌人相妥协的一面,对他们的动摇性和不彻底性,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保持警惕,并进行必要的斗争;

第三,在一部分大资产阶级推行两面政策时,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也应与其建立一定程度上的暂时联盟,同时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对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顽固势力作斗争,必须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

五、论述题(12分)

试述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原因及意义。

五、论述题答案:

试述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原因及意义。

答:

(1)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之所以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因为:

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外部没有完全的民族独立,在内部没有起码的资产阶级民主;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没有议会可以利用,没有罢工的合法斗争权利,反动统治阶级凭借着强大的武装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因此,中国革命必须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第二,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中国的民主革命实质上是农民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就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农民,武装农民,开展土地革命,而“工农武装割据”正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

第三,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的多次奋斗说明,革命在城市首先取得胜利的可能性已不复存在,而广大农村却是反动统治相对薄弱的地区,共产党人必须而且有可能首先占领农村,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把落后的农村改造成为先进的巩固的阵地,使之成为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

(2)这条革命新道路的历史意义在于:

第一,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二十多年的流血牺牲,千辛万苦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唯一正确的革命道路。历史证明,沿着这条道路奋斗,革命形势就能够发展;背离这条道路,革命就会遭受挫折或失败。

思想概论范文篇9

1.思想初步形成于()

A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

C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D抗日战争时期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A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中共二大D中国无产阶级的成立

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在()中提出“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A赣南会议B八七会议C宁都会议D古田会议

5.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6.革命统一战线的最根本的问题是()

A政策和策略问题B革命目标问题C工农武装问题D领导权问题

7.第一次公开提出“人民民主专政”概念的著作是()

A《新民主主义论》B《论联合政府》

C《将革命进行到底》D《论人民民主专政》

8.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

A人民路线B社会主义路线

C马列主义思想路线D群众路线

9.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基础是()

A思想建设B组织建设C理论建设D作风建设

10.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以后,其主要任务是()

A进行思想上、政治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B继续进行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

C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D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11.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

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D党的建设

12.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原则是()

A三权分立B议会制C集体领导D民主集中制

13.无产阶级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

A建立人民军队B进行经济建设

C武装夺取政权,战争解决问题

D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14.我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是()

A秋收起义B广州起义C南昌起义D八七会议

15.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是()

A新三民主义B三大政策C中共一大纲领D三民主义

16.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经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进入()

A资本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C新民主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

17.我国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的标志是()

A的完成B“三反”、“五反”运动的展开

C三大改造的完成D“一五”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18.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A军队问题B工人问题C农民问题D知识分子问题

19.()第一次提出了思想这个概念

AB王稼祥CD邓小平

20.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

A人民政协B人民代表大会C联合执政D党外合作

21.进一步从理论上分析和概括农村包围城市问题的著作是()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中国革命的战争战略问题》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2.我国的国体是()

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23.中国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党指挥枪的原则

C战略进攻的原则D积极防御的原则

24.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主要目标是()

A消灭日本残余势力B推翻美蒋反动政权

C进行土地革命D发展人民民主运动

25.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和方法是()

A人民民主专政B发展社会生产

C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社会主义制度本身

26.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A民族区域自治B民族自决C民族平等D联邦制

2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

A武装斗争B没收封建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C建设农村根据地D政权建设

28.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大会是()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四大

29.提出并阐明的党的建设的一条基本原则是()

A党的思想建设要密切联系党的思想路线

B党的思想建设要密切联系党的群众路线

C党的思想建设要密切联系党的组织路线

D党的思想建设要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

30.正式宣布把我国建设成四个现代化强国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B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C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是()

A土地革命B统一战线C武装斗争

D根据地建设E党的建设

2.标志思想初步形成的著作是()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E《反对本本主义》

3.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D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

A以斗争求团结B争取中间势力C孤立顽固势力

D发展进步势力E又联合又斗争

5.近代中国革命的对象是()

A封建主义B帝国主义C资本主义

D官僚资本主义E民族资本主义

6.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是派()

A长期共存B发展进步势力

C互相监督D以斗争求团结

7.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特点是()

A它是民主和专政的相互结合

B它衔接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C它扩大了人民民主的范围

D它的概念准确鲜明

8.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是()

A批评和自我批评B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C理论联系实际D密切联系群众E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取得基本胜利

B中国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C中国社会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D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

10.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提出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主要原因是()

A苏共二十大前后,苏联暴露了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

B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各地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中,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C发展马列主义理论的需要

D新中国在几年建设中也积累了一些自己的经验

三、名称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八七会议

2.过渡时期总路线

3.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4.群众路线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2.为什么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3.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4.为什么要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

思想概论范文篇10

1.中国共产党八七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A.汉口

B.上海

C.南昌

D.广州

2.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最主要错误是

A.害怕工农运动

B.反对土地革命

C.放弃革命领导权

D.一切服从国民党

3.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起义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百色起义

D.平江起义

4.无产阶级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

A.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B.武装夺取政权,战争解决问题

C.建立人民军队

D.进行经济建设

5.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

A.合法斗争

B.秘密斗争

C.武装斗争

D.创建红军

6.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A.工人问题

B.农民问题

C.知识分子问题

D.军队问题

7.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海陆丰革命根据地

D.陕北革命根据地

8.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写于

A.1928年10月

B.1928年11月

C.1930年5月

D.1933年10月

9.中国共产党六大召开地点是

A.巴黎

B.柏林

C.东京

D.莫斯科

10.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中心内容是

A.武装斗争

B.土地革命

C.创建根据地

D.创建工农红军

11.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A.北伐战争

B.农民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12.1928年12月,在总结井冈山根据地分田经验的基础上,颁布了

A.井冈山土地法

B.兴国土地法

C.五四指示

D.中国土地法大纲

13.国民革命失败,得到了惨痛教训,于是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

A.海陆丰起义

B.黄麻起义

C.广州起义

D.黄麻起义

14.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的原则是

A.党指挥枪的原则

B.枪指挥党的原则

C.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D.政治工作三原则

15.提出十大军事原则是在

A.1927年

B.1937年

C.1947年

D.1957年

16.1948年,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基本纲领的文章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在晋绥千部会议上的讲话)

17.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建立的南京国民党政权是

A.资产阶级政权

B.地主阶级政权

C.小资产阶级政权

D.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政权

18.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观点,是在

A.三湾改编时

B.八七会议上

C.古田会议上

D.中共六大上

19.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是

A.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政权

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20.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新三民主义

B.三民主义

C.新民主主义

D.社会主义

21.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对顽固势力采取的策略原则是

A.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B.坚决打击的原则

C.彻底消灭的原则

D.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

22.标志着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形成的著作是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将革命进行到底》

C.《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报告》

D.《新民主主义论》

23.人民民主专政的第一个时期的任务是

A.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B.进行三民主义革命

C.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D.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24.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

A.资本主义体系

B.民主主义体系

C.社会主义体系

D.共产主义体系

25.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中对待富农的政策是

A.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

B.保存富农经济

C.限制富农

D.消灭富农

26.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学说的著作是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D.《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27.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特殊困难首先是

A.资产阶级思想影响比较严重

B.小资产阶级思想影响比较严重

C.改良主义思想影响比较严重

D.修正主义思想影响比较严重

28.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A.纯洁党的队伍,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

B.确立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完成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任

C.帮助党员不仅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

D.克服主观主义,保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

29.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A.联邦制

B.民族自决

C.民族区域自治

D.民族平等

30.我国剥削阶级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全国大陆的统一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的完成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A.为人民服务

B.实事求是

C.群众路线

D.党的建设

E.独立自主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

A.没收蒋、宋、孔、陈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B.没收民族资产阶级财产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没收帝国主义在华财产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E.保护民族工商业

3.“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其主要方面有

A.以党的建设为中心

B.以农村政权为根本

C.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

D.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E.以革命根据地为战略基地

4.无产阶级坚持和发展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是

A.独立自主的原则

B.具体分析、区别对待的原则

C.利用矛盾团结多数的原则

D.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E.又联合又斗争的原则

5.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内容是

A.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B.人民民主专政的政体

C.人民民主

D.人民专政

E.选举自由

6.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A.自愿互利

B.典型示范

C.公私兼顾

D.国家帮助

E.积极领导

7.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应当处理好的政治方面的关系主要有

A.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B.党和非党的关系

C.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D.是非关系

E.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8.提出在科学文化领域内,实行的基本方针是

A.百花齐放

B.百家争鸣

C.古为今用

D.洋为中用

E.改革开放

9.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建党理论的基本点是

A.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内矛盾

B.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

C.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D.培育党的优良作风

E.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10.党的民主集中制与群众路线的关系是

A.先民主,后集中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领导与群众相结合

D.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E.加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革命同盟军

3.城市中心论

4.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策略

三、名词解释答案: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答:第一,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成为指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理论。这种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又完全是中国的东西。

第二,在内容上,它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揭示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把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加以科学的总结和概括,使之上升为理论,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第三,在形式上,它把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成中国的民族形式,深入浅出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政策。

2.革命同盟军

答:第一,革命同盟军指革命领导者在一定时期内,为打倒革命的敌人或达到某种政治目的,根据共同的利害关系而加以团结(联合)的各种社会力童。

第二,按照被团结对象的不同情况,可分为基本同盟军和一般同盟军,或直接同盟军和间接同盟军。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农民是工人阶级的基本同盟军,民族资产阶级是一般同盟军;在抗日战争时期,广大的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是工人阶级的直接同盟军,以为代表的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是工人阶级的间接同盟军。

3.城市中心论

答:第一,“城市中心论”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内“左”倾机会主义不顾中国国情和革命形势的变化而坚持的观点。

第二,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可以首先通过武装暴动,夺取城市,进而夺取全国政权。俄国无产阶级在列宁领导下,曾在一个长时期内主要进行合法斗争,积蓄力量,待到时机成熟,举行起义,首先占领城市,然后进攻乡村。

第三,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党内犯有“左”倾错误的人,则把俄国十月革命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道路加以教条化,机械地照搬,强调“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对中国革命仍然具有决定意义。中国共产党内连续三次出现“左”倾机会主义,他们一再命令中心城市的革命群众举行武装起义,命令红军、游击队进攻中心城市。这种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城市中心论”观点和错误,曾使中国革命遭到严重挫折,几乎陷于绝境。

4.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策略

答:所谓政策,是无产阶级及甚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革命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规范。所谓策略,是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制定的相应的行动方针、斗争方式和手段。

第二,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策略问题,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经常加以解决的问题。政策和策略是关系到统一战线和中国革命成败的大问题。

第三,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和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方针和策略原则,使统一战线这一有效武器得到了成功的运用。这些方针和原则主要有,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利用矛盾、团结多数的原则;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等等。这些正确的政策与策略的确定,巩固了统一战线,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保证。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是什么?

2.简述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3.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进入了社会初级阶段?

4.中国共产党进行自身建设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四、简答题答案: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是什么?

答: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制度经历了新民主主义时期和社会主义时期。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它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在社会主义时期,它实质上是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2)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又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

第一,从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和专政的对象来看,不仅有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而且包括工人阶级同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联盟,被专政的只是极少数敌人。

第二,从党派之间的关系看,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第三,从概念的表述上看,人民民主专政符合我国国情,有它突出的优点。与无产阶级专政的提法相比,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全面、更明确地表示出人民民主和人民专政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因此,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确切地表示出了我同政权的民主性质。

2.简述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答:(1)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需要相应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所谓民族的,就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带有中华民族特性的文化。

(3)所谓科学的,就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的一致。

(4)所谓大众的,就是民主的文化,是为人民服务的文化。所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

3.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进入了社会初级阶段?

答:(1)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并成为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2)这表明:就三大改造这方面而言,我国已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过渡,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

(3)按照我们现在的认识。由于我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因此,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社会生产力仍十分落后,科技水平也很低下,远未达到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水平。这表明:我国此时虽然已进入社会主义,但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4.中国共产党进行自身建设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答: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中国共产党的探索创造,中国共产党进行自身建设具有一些有利的条件:

第一,党的建设有一个好的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一开始在主观上就是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进行的,因而党在思想上和组织上没有受到欧洲社会和第二国际右倾机会主义思想的影响。

第二,党的建设有一个好的阶级基础。由于中国工人阶级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具有坚强和彻底的革命性。

第三,党的建设有一个完整的建党学说。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党建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建立起完整的建党学说,为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一个朝气蓬勃、团结奋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五、论述题(共12分)

以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这些成果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有何关系?

五、论述题答案:

以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这些成果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有何关系?

答:第一,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借鉴别国经验,努力摆脱苏联模式消极影响,率先探索申国自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初步成果,提出了许多正确和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

例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思想;把全党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思想;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现代化,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的思想;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若干重大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思想;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思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和两类矛盾学说,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的思想;加强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思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