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运用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12:28:43

临床运用

临床运用范文篇1

1作用机制

氯胺酮产生一种独特的麻醉状态,表现为木僵、镇静、遗忘和显著镇痛。此种状态被认为是边缘系统与丘脑新皮质系统分离的结果,因此被称为“分离麻醉(Dissociativeanesthesia)”。现知这种概念并不很确切,故已不再使用。根据脑电图研究结果,认为氯胺酮对丘脑新皮质系统有抑制作用,而对丘脑和边缘系统则有兴奋作用。氯胺酮产生麻醉作用主要是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包括乙酰胆碱、L谷氨酸)以及与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氯胺酮产生镇痛效应的机制,主要是阻滞脊髓网状结构束对痛觉的传入信号,而对脊髓丘脑传导无影响。因此,其镇痛效应主要与阻滞痛觉的情绪成分有关,而对身体感觉成分的影响较小,还有些研究的结果表明,氯胺酮由于与K阿片受体结合而产生镇痛效应。

2药理作用

2.1中枢神经系统作用静脉注射氯胺酮后意识逐渐消失,往往表现为眼睛睁开凝视、眼球震颤、肌张力增加,有时出现不自主肌肉活动。眼睑、角膜和喉反射不受抑制。镇痛作用显著,即使阈下剂量(SudbissociativeDose)也产生镇痛效应。脑电图表现为α波活动减弱,出现θ和δ波,有时在丘脑和边缘系统出现癫痫样波形,但不向大脑皮质扩散。氯胺酮可使脑血流量和脑耗氧量增加,颅内压随脑血流量增加而增高,过度通气造成低二氧化碳血症可消除这些现象。氯胺酮麻醉苏醒期可出现精神运动性反应,表现为恶梦、幻觉、谵妄、恐怖感等。地西泮、咪达坐仑等药物有助于减少这些不良反应。

2.2心血管系统氯胺酮既有直接抑制心肌的作用,又有通过兴奋交感神经中枢而间接地兴奋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临床上的表现是这两方面作用的综合结果。对一般患者,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系统兴奋作用,包括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心脏指数、外周血管阻力、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均增加,而在危重患者,尤其在交感神经活性减弱的患者,则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系统抑制作用,血压下降、心肌收缩力减弱、外周血管扩张。氯胺酮对心血管系统的兴奋效应是由氯胺酮阻滞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包括摄取Ⅰ和摄取Ⅱ)介导的,同时还可引起交感神经节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临床运用范文篇2

1.心血管手术常采用单股的不可吸收性无损伤缝线,如普罗伦线,主要由于非生物材料与机体原有的心血管组织不易相容,在人工瓣膜置换和人工血管的旁路转流手术,必须使用不可吸收性缝线。有研究表明,可吸收性缝线,如PDS,Maxon,能应用于小儿心血管中自身血管的吻合,较普罗伦线有更好的血管远期通畅率。

2.污染部位手术各种肠道手术的缝合肠腔内的结扎可应用“3-0”的可吸收性缝线。论文百事通肠腔内含大量细菌,特别是远端的结肠,直肠,如用丝线,细菌积聚于编织线的微孔中繁殖,引起炎症反应,组织水肿和吻合口狭窄,而可吸收性缝线可避免此类感染的发生。

3.疝修补术疝修补术是用自身组织或人工合成材料修复腹壁的薄弱部位,缝合后组织间张力很高,需要缝线较长时间保持较强的张力,因此选用抗张强度较高且可吸收性缝线的10号丝线。

4.妇科手术在子宫切除阴道残端缝合时,常用可吸收性缝线,不仅减少感染的发生率,而且减轻术后病人的不适感。

临床运用范文篇3

1.心血管手术常采用单股的不可吸收性无损伤缝线,如普罗伦线,主要由于非生物材料与机体原有的心血管组织不易相容,在人工瓣膜置换和人工血管的旁路转流手术,必须使用不可吸收性缝线。有研究表明,可吸收性缝线,如PDS,Maxon,能应用于小儿心血管中自身血管的吻合,较普罗伦线有更好的血管远期通畅率。

2.污染部位手术各种肠道手术的缝合肠腔内的结扎可应用“3-0”的可吸收性缝线。肠腔内含大量细菌,特别是远端的结肠,直肠,如用丝线,细菌积聚于编织线的微孔中繁殖,引起炎症反应,组织水肿和吻合口狭窄,而可吸收性缝线可避免此类感染的发生。

3.疝修补术疝修补术是用自身组织或人工合成材料修复腹壁的薄弱部位,缝合后组织间张力很高,需要缝线较长时间保持较强的张力,因此选用抗张强度较高且可吸收性缝线的10号丝线。

4.妇科手术在子宫切除阴道残端缝合时,常用可吸收性缝线,不仅减少感染的发生率,而且减轻术后病人的不适感。

临床运用范文篇4

据报道,在改善呼吸功能及控制呼吸道感染的基础上,加用25%硫酸镁10~20ml。多巴胺30~4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100ml静脉滴注,30~40滴/分,1次/日,疗程7~10天。停用洋地黄、利尿剂及激素,经治疗肺心病难治性心衰者39例,好转35例,无效4例。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血压,并备10%葡萄糖酸钙应急处理。膝腱反射消失,呼吸少于16次/分和肾功能衰竭者,忌用硫酸镁。何氏报道在氧疗、抗感染、强心、利尿、扩血管的基础上将肝素50mg,25%硫酸镁10ml加入250ml葡萄糖注射液内静滴,30~40滴/分,1次/日,7天为一疗程。

2治疗支气管哮喘

有人采用硫酸镁治疗12例顽固性支气管哮喘或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患者,收到良好效果。用法:25%硫酸镁10~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滴,1日/次,20~40滴/分,同时配合应用抗生素及激素。另有人用硫酸镁与多巴胺治疗老年顽固性哮喘。用法:在抗感染、输液、吸氧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25%硫酸镁20ml,多巴胺20mg加入5%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20滴/分,1次/日,连用1~2周。

3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刘氏等应用大剂量硫酸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1例,取得显著疗效。用法,25%硫酸镁,4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内,静脉滴注,于3小时内滴完,1次/日,10次为1个疗程。吴氏等报道,在休息、吸氧、止痛、抗血管、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溶栓治疗基础上,用含镁极化液(10%葡萄糖溶液500ml加10%氯化钾15ml,加25%硫酸镁10~25ml。加普通胰岛素12u)静滴,1次/日,连用7~10天,硫酸镁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可提高溶栓疗效,减少并发症,明显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

4治疗重症肺炎

重症肺炎时常伴有心衰,运用硫酸镁能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荷,改善肺炎所致心脏缺血缺氧,有利心衰的纠正。方法:取25%硫酸镁1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滴,1次/日。在滴注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5治疗偏头痛

用法:用25%硫酸镁1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滴,1次/日。曹氏等用硫酸镁治疗偏头痛38例,其中典型偏头痛8例,普通偏头痛30例,病史1~20年,平均6。5年。有偏头痛家族史者14例,用药前均做血镁测定,其中血镁低于正常者4例。用药方法:25%硫酸镁1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缓慢静滴,1次/日,疗效10天。结果;38例中,治愈16例,好转18例,血镁正常的4例无效。临床疗效的快慢与血镁呈线性关系。

6治疗胆道蛔虫症

用25%硫酸镁以及枸橼酸哌嗪治疗胆道蛔虫症患者,一般滴注200~300ml,,疼痛可明显缓解,排虫率达100%。治疗方法;25%硫酸镁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2小时内静脉滴完。在滴注硫酸镁中。若出现面部潮红、头痛、出汗、血压稍降等时,减慢滴速时上述症状可消失或好转。同时,口服枸橼酸哌嗪。

7治疗输尿管结石

刘氏等应用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15例效果显著,用法:25%硫酸镁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1天1次,因个体差异,出现痛剧者,另用25%硫酸镁5ml加入50%葡萄糖20ml,静脉注射平均用药5.2次,其机理,镁离子是肌肉组织的强松弛剂,高浓度的镁离子进入血液,可使运动神经末梢乙酰胆碱释放减少,对输尿管平滑肌起到舒张。解痉作用。同时,镁离子作用于丘脑下部,可阻断病理冲动到达中枢神经,也起到镇静和止痛作用。可直接作用于输尿管起到解痉,止痛和排石作用。8治疗荨麻疹

采用硫酸镁治疗荨麻疹患者,可使症状及皮损好转或消失。用法:25%硫酸镁2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2ml/分,1/d。连用10天。另有人用硫酸镁治疗45例荨麻疹患者经用药7~12天全部治愈。

9治疗肾性骨痛

骨痛是慢性肾衰竭晚期的主要并发症。吴氏等用硫酸镁治疗肾性骨病5例,疗效显著。方法:在低磷饮食,予常规量l-a-羟基维生素D3,纠正酸中毒,高血钾的基础上,用25%硫酸镁注射液10ml,静脉滴注。1次/日,连用3天。结果:用药后2~48小时内骨痛完全消失,无抽搐、行走方便。

10注意事项

①因静脉注射本品较危险,应由有经验医师掌握使用,且注射须缓慢,并应密切注意患者的呼吸与血压。②中枢抑制药(如苯巴比妥)中毒患者不宜用本品导泻排除毒物,以防加重中枢压制。③急腹症、肠道岀血患者以及经期妇女、孕妇禁用本品导泻。④不宜用于肾功能不良者,以免少量吸收出现排泄延缓而产生蓄积中毒,可以改用硫酸钠。

临床运用范文篇5

【摘要】桂枝汤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被誉为“群方之冠”,原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虚及营卫不和证。方中以桂枝解肌发表,透达营卫,为君药;芍药敛阴和营,为臣药。君臣相合,共调营卫。生姜辛温止呕,佐桂枝发散风寒以解肌;大枣甘平补中,助芍药益阴以和营;姜枣合用以升腾脾胃之气津;炙甘草调和诸药,且配桂姜辛甘化阳以助卫气,和芍枣酸甘化阴以滋营阴,为佐使之用。五药相合,共奏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敛阴和阳之效。在临床应用中,通过随证加减,该方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为了方便临床用药,现将近几年桂枝汤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1、感冒以桂枝汤加减治疗空调病52例,疗效满意。空调病的本质是人为手段影响了人体营卫的调节,导致人体对突变的环境不适应。“虚邪贼风”是一种致病因素,而空调的时间模拟也是一种“虚邪贼风”,非其时而有其气,人长期处于这种反常的室内小环境中,与自然界的大环境不协调,导致营卫之气渐虚,所以会引发诸多疑难病症。组方:桂枝、白芍各6~12g,炙甘草6~3g,生姜3片,大枣3枚。根据病情轻重及患者体质临证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服后饮白米热粥,令其出微汗。其中痊愈12例,显效2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15%。杨福龙以桂枝汤加减治疗阴暑证135例,取得良好疗效。阴暑证临床表现为精神衰惫,肢体困倦,头昏嗜睡,胸闷不畅,多汗肢冷,微有畏寒,恶心呕吐,渴不欲饮,舌淡、苔薄腻,脉濡细。按门诊顺序随机分为桂枝汤组和对照组。其中桂枝汤组(治疗组)75例,男40例,女35例,年龄10~69岁。对照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10~70岁。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以桂枝汤原方化裁:桂枝10g,炒白芍10g,生姜10g,红枣10g,蜜甘草10g。加减法:汗出过多者取桂枝加附汤意,加黑附片10g;畏寒症状明显者取香薷饮意加香薷10g;呕吐、腹泻者加白扁豆10g,砂仁6g或白豆蔻6g(后入)。3剂,水煎服,每日1剂,三煎,三服。对照组给予藿香正气水10ml,每天3次。两组均以3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桂枝汤组痊愈66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00%。对照组痊愈35例,好转2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00%。桂枝汤组好转8例及对照组好转21例、无效4例再经第2个疗程治疗,均以桂枝汤加减调治获愈。

2、汗证杜文彪采用桂枝汤加减治疗汗证38例,疗效满意。治疗方法以桂枝汤为主方,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等以益气固表;汗多者加生龙骨、生牡蛎、浮小麦、糯稻根等以固涩敛汗;阳虚者加附片;肌腠疏松,表卫不固,易于感冒而汗出恶风者与玉屏风散合用。38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7例,女21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76岁。中医辨证为营卫不调,营强卫弱,阳虚卫外不固者。治疗后,治愈31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37%。李同新等以桂枝汤治疗鼻汗证24例,效果较好。方药组成:桂枝10g,白芍12g,炙甘草5g,生姜3片,大枣3枚。上药加水600ml,文火煎取汁200ml,分2次服,每次1剂。7天为1个疗程。本组24例,其中男16例,女8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55岁,平均38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1年。经1个疗程治疗,治愈18例,好转6例,有效率为100%。王媞用桂枝汤加减治中风半身汗出38例,疗效满意。方药桂枝15g,白芍9g,甘草6g,生姜6g,大枣6g,麦冬20g,淮小麦9g。汗出多可加生龙骨,兼气虚加生黄芪,阳虚加制附子。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早晨空腹服,晚上睡觉前服,4剂为1个疗程,间隔1日可继续下1个疗程。2个疗程本组治愈(症状完全消失)26例,有效(症状明显减轻)9例,3例无效,总有效率92%。

3、咳嗽韩爱鱼以桂枝汤加味治疗喉源性咳嗽60例,收到较好效果。60例中,男20例,女40例,年龄3~70岁,病程3天~3个月。处方:桂枝、白芍、苦杏仁(后下)、川贝母、荆芥、贯众、茜草、枳壳、甘草各10g,沙参、玄参、桔梗、蝉蜕各15g,僵蚕8g,防风6g,生姜3片,红枣3枚。加减:外感风寒加大桂枝、防风用量;外感风热加桑叶10g,连翘15g;肺有内热加黄芩10g;扁桃体炎、咽炎、喉头水肿治后遗留咳嗽加射干、丹参各10g,玄参用至30g;有少量白沫痰加款冬花9g;原有基础肺病,咳嗽伴痰多色白加茯苓15g,陈皮、白前各10g;肺阴虚加百合30g,炙百部15g;夜间咳嗽加重加知母10g,黄柏15g;盗汗加地骨皮、银柴胡各10g;咽痒甚蝉蜕加重至20g,或加白僵蚕6g,或加花椒6g,炙百部15g;咳甚而喘者加地龙15g;病程日久,久咳不愈,耗伤肺气加诃子10g,五味子15g或粟壳6g。每天1剂,水煎服,小儿酌减。治疗3天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疗程,最多治疗5疗程。1疗程治愈30例,2疗程治愈15例,3疗程治愈5例,显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陆青用桂枝汤合玉屏风散治疗过敏性咳嗽50例,疗效满意。50例中,门诊45例,住院5例;男23例,女27例,年龄最大59岁,最小9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6个月。有40例已经用过抗生素治疗,10例为初发者;有过敏史者35例,兼有过敏性鼻炎者16例;兼有皮肤瘙痒者20例,平时易感冒者30例。用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加减,药物组成: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5g,生姜3g,大枣10g,黄芪15g,白术10g,防风10g,杏仁12g,咽痒重者加千层纸、蝉蜕,痰多者加陈皮、半夏、茯苓,鼻塞者加细辛。每日一剂,水煎分服。7天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忌吃海鲜类及煎炸食品。50例中,显效38例,占76%;好转8例,占16%,无效4例,占8%;总有效率为92%。

4、风疹金玲等采用加味桂枝汤治疗慢性荨麻疹6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风邪是慢性荨麻疹发病的主要条件,因该病反复发作,病情多为气虚血亏,久病多瘀,而病理实质为皮肤腠理经脉不通,血行失畅,瘀血阻络,皮肤腠理失去营养濡润作用,其与西医学中小血管、微血管,包括微循环等病理改变基本相同。本组66例患者中,男36例、女30例;年龄20~76岁,平均48岁;病程3个月~15年;伴高蛋白血症者32例,贫血者9例,皮肤划痕试验显阳性者58例。处方:黄芪45g,桂枝20~30g,白芍20g,荆芥15g,细辛5g,当归尾20g,乳香10g,大枣10枚,甘草15g,生姜10g。用法:冷水浸泡15min,煎沸分3次服,每日1剂,7天为1疗程。随证加减:瘙痒剧烈者加蜈蚣2条,乌梢蛇30g,白鲜皮30g;腑气不通加生大黄15g,枳实15g;肠燥便秘者加生首乌30g,桃仁20g;腹痛者加郁金20g,青皮15g;痰湿中阻,见头痛如裹,胸闷恶心,苔腻者合二陈汤等健脾化痰药;痰阻气机,郁而化热,苔黄腻,脉弦滑者加川黄连10g,厚朴20g,黄芩30g;面色苍白,唇甲不华,心悸少寐者合四君子汤(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末观察记录患者风团大小与数目、瘙痒程度)。所有病例治疗2个疗程,治愈57例,显效4例,进步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齐爱珍等用桂枝汤加减治疗30例顽固性经行风疹块患者,临床效果满意,随访未见复发。30例患者中14~21岁3例,22~35岁18例,36~49岁9例;已婚28例,未婚2例;病程3个月以内4例,4个月~1年15例,1年以上11例;血虚21例,血热9例。桂枝、白芍、生姜各9g,炙甘草5g,大枣4枚,血虚者加当归、黄芪、何首乌、蝉蜕以益气养血、调和营卫、解肌疏风止痒。每于经前服药5~6剂,并重用黄芪以益气固表、扶正达邪;经后5天开始服药5~6剂,并重用当归等以滋阴养血,使营充卫强,营卫调和;血热者每于经前服药5~6剂,减轻桂枝用量,去生姜,加生地、紫草、丹皮、蝉蜕等以养血凉血、调和营卫、疏风止痒。均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3个疗程。经治疗,痊愈21例,占70%;显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

5、痹病贾健民运用桂枝汤加防风治疗风寒湿痹患者32例,收效显着。男18例,女14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64岁,平均36.3岁;病变部位:上肢7例,下肢15例,肩背部13例,胸胁部8例。桂枝汤加防风:桂枝9g,白芍10g,炙甘草9g,防风10g,生姜3片,大枣12枚,加水800ml,文火煎30min,取汁400ml,冲入红糖30g,温服,须臾服热稀粥约300ml以助药力,每次1剂,每日2次。服后似有汗出者为佳,不可大汗;汗出病差者停后服,不必尽剂;病症犹在者,更作服。一般服用3~7天。如兼有外感表证者,酌加解表药;风盛者加秦艽;寒盛者加细辛;湿盛者加苍术;在上肢者加羌活;在下肢者加独活。禁食生冷酒肉等食物。治疗后,痊愈14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3.78%。李彩霞等采用桂枝汤加减治疗不安腿综合征38例,效果显着。中医对不安腿综合征虽无确切命名,但《伤寒杂病论》中所描述的“血痹”、“痉病”、“腿挛急”等亦与本病的表现相似。本病外因主要为风、寒、湿诸邪客于经脉,致脉道不利,气血运行不畅,肌肉筋脉失于濡养而发病;内因主要为肝肾虚衰,气血不足,筋肉失养而发病。治疗组38例患者中,男15例,女23例;40岁以下1例,40岁以上37例;病程6个月~10年,平均65个月。对照组37例患者中,男14例,女23例;40岁以下1例,40岁以上36例;病程6个月~8年,平均60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采用西药口服治疗。肌醇片1g,每晚1次,口服;卡马西平片0.1g,睡前1次,口服;潘生丁25mg,每日3次。21天为1个疗程。治疗组给予桂枝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桂枝15g,白芍40g,丹参15g,甘草9g,生姜2片。加减:瘀血阻络加当归、赤芍、桃仁、川芎、地龙、牛膝;湿滞经脉加木瓜、防己、薏苡仁、羌活、栀子;血虚不濡筋者加黄芪、熟地黄、酸枣仁、木瓜、天麻、鸡血藤;年老肾精亏损加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川牛膝、杜仲;血虚寒凝经脉加当归、细辛、木通、附子、木瓜;以上各型伴睡眠障碍者加夜交藤30g,柏子仁20g。日1剂,煎两次,混合取汁,早晚温服,21天为1个疗程。经治疗后,治疗组痊愈9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有效率89.50%。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7例,有效13例,无效13例,有效率64.90%。两组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李琴采用桂枝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2例,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女32例,男10例;年龄15~62岁,平均38.5岁;病程6个月~15年,平均2.25年;病情分级,按RA关节功能分级标准,其中I级12例,Ⅱ级15例,Ⅲ级15例;曾接受过各种治疗37例。药物组成:桂枝9g,白芍9g,炙甘草9g,生姜9g,大枣3枚。随证加减:关节痛甚加制川乌8g,制草乌8g,羌活15g,独活15g,秦艽15g,制没药12g;僵硬者加白芷15g,白芥子15g,乳香10g,天花粉10g;热痹者加生石膏40g,知母12g,忍冬藤30g,黄柏10g。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治疗以30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期间,停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仅予甲氨蝶呤每周10mg口服,监测血常规及肝功能。显效9例,有效2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48%。

6、肠易激综合征杜长湘采用桂枝汤为主治疗35例肠易激综合征,取得较满意的近期效果。35例均为内科门诊患者,其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16~58岁,平均年龄29.3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0年,平均2.6年。组方:桂枝10g,白芍药15g,生姜10g,大枣10枚,灸甘草6g。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一般服1~2个疗程,服药期间停服其他药物。加减:腹痛甚加木香10g,槟榔10g;腹泻剧加葛根20g,黄连6g;阴虚肠燥加生地黄30g,玄参20g,麦冬15g;阳虚便秘加肉苁蓉15g;湿热者加通幽草20g,败酱草20g;气阴虚加太子参30g。治疗结果:35例中,治愈28例(80.0%),有效5例(14.3%),无效2例(5.7%)。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及体征比较有明显改善。腹痛:治疗前28例,治疗后5例。腹泻:治疗前23例,治疗后4例。便秘:治疗前18例,治疗后2例。结肠痉挛:治疗前25例,治疗后3例。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比较,P0.01。

7、慢性肾衰竭荆所俊等采用桂枝汤化裁治疗慢性肾衰竭18例,疗效较好。18例患者中,男7例,女11例;年龄最小34岁,最大69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4年。其中肾功能失代偿期8例,氮质血症期6例,尿毒症期4例。基本方: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9g,生姜10g,大枣8枚。加减:胃脘胀满,恶心纳差,大便溏泻,舌淡苔白,属脾胃虚弱、痰湿阻滞者,加香砂六君子汤;口苦咽干,纳差,体温高者,加小柴胡汤;兼水肿,小便不利者,配五苓散;气血虚者,加当归补血汤;血压高者,加钙离子拮抗剂降血压药;贫血者,加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铁剂。近期疗效:运用桂枝汤治疗6个月至2年,大多数患者症状和肾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占83.32%。

8、肋间神经痛黎俏梅等运用桂枝汤加减内服外敷,治疗肋间神经痛取得较好疗效,并与西药治疗进行了疗效对比观察。观察病例共107例,均为门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51例。治疗组56例中,男26例,女30例;年龄为32~65岁,平均36.5岁;病程6个月~2年;疼痛次数每日为3~6次。对照组51中,男25例,女31例;年龄30~67岁,平均35岁;病程7个月~2.5年;疼痛次数每日为2~6次。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程、疼痛次数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均符合肋间神经痛诊断标准。治疗组用桂枝汤加减,药物:桂枝、白芷、田三七、没药、乳香各10g,白芍、延胡索各20g,甘草、细辛(后下)各6g。马钱子粉、樟脑各3g(均另包备用)。加减:情志抑郁,遇怒痛甚者,加柴胡、郁金各10g,每逢经前痛甚者加当归、桃仁各10g,遇寒而痛甚者加干姜、荆芥各10g,遇热痛甚者加生地、槐花各20g。用法:每日1剂,加清水750ml浸泡,文火煎煮30min,滤汁约250ml,其中150ml内服,另100ml乘热加入马钱子粉、樟脑粉,拌匀后将药汁浸入小纱巾上,热敷痛处。早晚各1次,10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120mg,强的松5mg,颅痛定60mg,均每日3次。10天为1个疗程。治疗结果:治疗组56例,治愈26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对照组51例,治愈20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2%。

9、椎动脉型颈椎病张向阳用桂枝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12例,疗效较好。312例均为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6例,男87例,女99例;年龄19~78岁,平均46.3岁。对照组126例,男58例,女68例;年龄17~83岁,平均44.6岁。均经神经系统、颈椎片、TCD等相关检查确诊,排除枕大神经痛、梅尼埃综合征、颅内疾患等引起的头痛、头昏及颈部不适。药用:桂枝10g,白芍16g,炙甘草6g,生姜3片,大枣5枚。体虚和气温较高时最低可减为桂枝6g,生姜2片;反之,最高可增至桂枝12g,生姜6片。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服药后遂进稀饭1碗,卧床覆被,待以微汗后起床退汗,避风,汗退后方可外出。对照组用尼莫地平10mg,每日3次。两组均用药5天。两组治疗前后均行TCD检测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治疗组186例:治愈108例,显效61例,好转17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90.86%。对照组126例:治愈62例,显效34例,好转16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16.19%。治疗组愈显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0、小儿厌食症魏丽华运用桂枝汤加减治疗本病68例,取得较好疗效。68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6个月~6岁,其中1岁以下22例,1~3岁26例,3岁以上20例;病程1~3个月。全部病例表现为食欲不振,面色白光白或萎黄,形体消瘦,神疲乏力,经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药用:桂枝、陈皮、炒山楂各3~5g,炒白术、太子参各3~6g,生姜2片,红枣5枚,炙甘草3g,炒谷芽、炒麦芽各5~10g。水煎,每日1剂,取药汁100ml,可加入冰糖5g,分数次温服。服药15天为1个疗程,并停用其他中西药物。治疗前后测体重、血红蛋白、尿木糖排泄量、尿淀粉酶等指标。用上法治疗2个疗程后,68例中35例痊愈,30例好转,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59%。

11、心律失常梁广和运用桂枝汤合方辨证加减,治疗心律失常60例,取得满意疗效。60例均为门诊患者,男34例,女26例,年龄16~65岁,心律失常病程3个月~4年。其中冠心病3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3例,病毒性心肌炎5例,风湿性心脏病5例,更年期综合征2例,心脏神经官能症2例,原因不明1例。所有病例经心电图检查或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确诊,频发房性早搏16例,交界性早搏6例,频发室性早搏(包括多源性室早)15例,病窦综合征6例,窦性心动过缓8例,房室传导阻滞4例,室上性心动过速3例,房颤2例。所有病例均接受过心律平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基本方:桂枝、苦参、白芍、人参、麦冬、当归各10g,五味子6g,丹参、玄参、炙甘草各15g,生地30g。加减:胸痹心痛者,加瓜蒌15g,薤白10g,郁金10g;阴虚阳亢而症见失眠、烦躁、潮热者,重用白芍、玄参各20g,加龙骨、牡蛎各30g;心动过速者,加柏子仁15g,石菖蒲10g;阳虚心动过缓者,加附子、细辛各6g;痰浊内阻,舌苔白腻,脉滑者,去当归,加半夏、天麻各10g。煎服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温服。治疗后,痊愈16例,显效29例,有效10例,无效5例(其中1例冠心病因心梗住院中断治疗,3例为风心病房颤,1例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房颤),总有效率为91.67%。本组用药最多者35剂,最少者7剂。

12、小儿不明原因发热王磊运用小柴胡汤合桂枝汤加减治疗小儿不明原因发热100例,效果显着。100例患儿中,男68例,女32例;年龄最大15岁,最小4个月;其中4个月~2岁35例,3~5岁45例,6~10岁15例,11~15岁5例;发热最长者近1年,最短者15天,就诊时体温在37.1℃~38℃59例,38.1℃~38.5℃35例,高于38.5℃6例;100例患儿在来本科就诊前,均采用西药治疗5天以上。中药治疗前,全部病例经做血、尿、粪常规、X线胸片及部分生化检查,均无异常发现,所选病例中药治疗时均停用西药。处方:柴胡、黄芩、党参、桂枝、白芍、地骨皮、甘草、黄芪、知母。加减:挟食滞加焦三仙、槟榔、鳖甲以理气消食,阴伤重加麦冬、天花粉、胡黄连以养阴生津,热甚加葛根、生石膏,偏气虚者重用黄芪。经治疗,全部病例均显效,其中痊愈96例,占96%;好转4例,占4%。公务员之家

13、更年期综合征李云慧运用桂枝汤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37例,疗效显着。本组37例均为住院患者;年龄最大55岁,最小42岁,平均49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3个月,平均9个月。其中9例曾接受过中成药及西药治疗。处方:桂枝6~10g,白芍药9~15g,甘草6g,大枣10枚,附子6~12g。偏肾阳虚加附子6~10g,杜仲9~12g;偏血虚加当归9~15g;偏表虚者合玉屏风散。水煎服,每日1剂。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结果:治愈11例,显效18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9%。

【参考文献】

1张万水,陈利国,王越洪,等.桂枝汤治疗空调病52例体会.陕西中医,2006,27(5):539.

2杨福龙.桂枝汤治疗阴暑75例.福建中医药,2008,39(5):29.

3杜文彪.桂枝汤加减治疗汗证38例临床观察.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28(6):62.

4李同新,初茂忠,张淑萍.桂枝汤治疗鼻汗症24例.中国民间疗法,2006,14(1):36.

5王媞.桂枝汤加减治中风半身汗出38例.中国社区医生,2004,6(5):45.

6韩爱鱼.加味桂枝汤治疗喉源性咳嗽60例.新中医,2007,39(9):67.

临床运用范文篇6

【关键词】骨科;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对患者进行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服务的医疗服务模式,从患者入院就实施此模式,根据患者情况制定的有针对性、有时间性、有顺序性的科学计划,一方面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也能极大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1]。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要求的提高,临床护理路径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在骨科护理中也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为进一步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本院选取骨科收治的110例患者进行研究,对其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现将过程及结果进行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将本院骨科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10例患者纳入本文研究,其中男68例,女42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84岁,平均年龄41岁。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经比较,P<0.05,组间不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1.2方法。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模式,临床护理路径是为患者实施分层次、分期的有效护理,于患者入院后根据其病情实际情况和患者自身特点制定护理计划,发现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及时反馈和解决。具体护理方法如下:1.2.1术前护理。患者在实施手术前,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既往疾病史和相关疾病情况进行清楚的了解和掌握,观察其病情变化,进行综合考虑后制定一套适合患者手术后护理的护理方案。手术之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状态进行观察,根据患者特点并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形成具体的护理措施和要点,以便于在术后对患者进行顺利有效的护理干预,促进患者及早恢复健康。护理人员术前对患者进行访视,同时协助患者完善一系列相关检查,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如禁食、禁水等胃肠道准备,备皮等,将手术相关情况和需要配合的要点告知患者,使患者有心理准备,以最佳状态进行手术治疗。1.2.2术日护理。患者实施手术的当日,护理人员要准备好手术的相关器械及药品,如监护仪、氧气、抢救药品等,而麻醉护士为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患者如处于不清醒状态,要为其取卧床体位,给氧,对患者的呼吸、脉搏、意识等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进行严密的检测和观察。患者顺利清醒后,再实施术后常规护理干预。1.2.3术后护理。患者术后回病房,要对其生命体征变化进行观察,同时注意是否出现异常现象,如有要及时上报并协助处理。患者手术创口处应保持干燥清洁,注意其变化,在患者情况允许时协助其尽早下床进行活动,以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康复锻炼和肢体活动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适当调整活动量。做好饮食护理,多进食富含营养且容易消化的食物,适当增加粗粮摄入。1.2.4出院指导。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前制定针对性的出院指导,将手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护理要点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嘱其遵计划实施护理。如做好术后康复锻炼,细化要锻炼时间、锻炼强度、锻炼方法等,按时服药,饮食上有控制,定期来院复诊,如出现身体不适等异常情况及时就诊。对患者进行宣教,普及疾病相关知识,分发医疗保健的小册子,使其认识到疾病的预防和术后功能锻炼等的重要性,增强依从性。

2结果

在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上,研究组患者评分为(92.5±3.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评分(73.6±6.4)分,经比较,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上,研究组满意度为8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18%,经比较,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当前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满足,因而对精神需求更加关注,对于就医过程来说,患者不但希望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也更加注重对医疗服务的质量要求,期待在住院期间得到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医疗水平和护理质量的提高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关注的问题。骨科患者病情复杂,患者常承受巨大痛苦,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以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十分重要。近年来。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广泛应用于临床,它是指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一套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和计划,是一种集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与康复为一体的疾病治疗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为主要依据,以降低患者治疗成本,提高护理质量,控制变异及规范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为主要目的[2]。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应用中内涵不断发展和延伸,其应用效果显著。通常情况下,临床护理路径的主要流程有以下几点,首先,为患者完善相关检查,执行途径和目标;其次制定患者疾病治疗进度表;然后监控治疗护理过程;最后制定相关治疗计划及预后目标。临床护理路径可以为患者的护理提供一定的便利,促进有效的护理措施更快实施,在护理时会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制定表格,有利于护理人员查看患者治疗和护理状况,提高了护理效率,同时也便于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在降低医疗成本的同时保证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医患双方的喜爱,值得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郭长允.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3):279-280.

临床运用范文篇7

本文结合近几年我院开设《临床中药炮制学》教学改革经验,及对三部古代医药学家的著作、广西南宁的两家医院的炮制品使用情况调查,探讨该门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1对三部古代医药著作收载炮制品的探究

1.1研究方法:对《金匮要略方论》、《金匮玉函经》和《千金翼方》统计以下内容:①所载处方数量;②处方中用到的中药的种类;③所用中药交叉应用,先后总共出现的次数,其中用脚注形式对药物提出了具体的炮制方法和要求的次数;④甘草入方的次数,其中用炮制品的次数。

1.2结果:《金匮要略方论》载262个处方,共用186味中药,交叉应用,先后出现972次,其中180次用脚注形式对药物提出了具体的炮制方法和要求,占药物出现次数的18.5%,甘草入方89个,其中30个方用炙甘草;《金匮玉函经》载115个处方,共用86味中药,交叉应用,先后出现547次,其中126次用脚注形式对药物提出了具体的炮制方法和要求,占药物出现次数的23.0%,甘草入方69个,其中53个方用炙甘草;《千金翼方》载1990个处方,共用568味中药,交叉应用,先后出现10593次,其中2541次用脚注形式对药物提出了具体的炮制方法和要求,占药物出现次数的24.0%,甘草入方461个,其中424个方用炙甘草。

表1两家医院炮制品使用频率

表2炮制方法的应用情况

2对广西南宁两家医院中医处方炮制品的调查

2.1研究方法:近期分别对广西中医学院专家楼和广西民族医院中药房的处方调查以下内容:①抽取的处方总数;②所抽取的处方中含有炮制品的处方的数量;③各种不同职称的医师开处方的数量;④各种不同炮制品出现的次数;⑤炮制方法的应用情况。

2.2处方中炮制品使用结果:前者处方共7416张,其中含有炮制品的处方6181张,占处方总数的87.4%,每张处方中含1至9种炮制品;后者处方共657张,其中含有炮制品的处方485张,占处方总数的73.8%,每张处方中含1至11种炮制品。合计两家医院抽取的处方共8073张,其中含有炮制品的处方6966张,占处方总数的86.3%。

2.3炮制品使用频率较多统计:广西中医学院专家楼含有炮制品的处方共涉及110种炮制品,广西民族医院含有炮制品的处方共涉及62种炮制品,其中使用较多的前5味见表1。

2.4炮制方法统计两家医院所使用炮制方法共有24种,前10种见表2。

3讨论

有报道张仲景的《伤寒论》载112方,共用83味中药,交叉应用,先后出现563次,其中315次用脚注形式对药物提出了具体的炮制方法和要求。其中甘草入方83个,81方用“炙品”,仅治“少阴病二、三日咽痛”的甘草汤(单方)和桔梗汤重用生甘草。本文对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方论》、《金匮玉函经》和孙思邈的《千金翼方》研究也有类似的结果,说明古代医药学家非常注重使用炮制品,尤其注重使用炙甘草。通过对甘草的生用和炙用,使生泻熟补,充分体现了依法炮制与辨证论治的密切关系。

临床运用范文篇8

瑞芬太尼是近年阿片类药药理学上的新发展,为强效、超短效阿片受体激动剂,它的Keo(药物从效应室转至中心室的速度常数)较大,为1.14,t1/2Keo(血浆和效应室间平衡半衰期)为0.76,即其血浆和效应室药物浓度达到平衡的速度快,药物起效快,它具有独特的代谢机制—N-酰基端存在酯键,可被组织和血液中的非特异性酯酶在肝外持续水解,其消除主要是因为药物的快速清除而不是再分布。

无论持续输注多长时间,输注停止后瑞芬太尼血浆浓度减少一半的时间仅需3~5min[2],即使从最大有效速率如ED99速率输注,停药后仍无恢复延迟之虞,故无需手术结束前逐渐减量或提前停药。

瑞芬太尼的滴注直到手术结束时才停止,自发呼吸的恢复约7min,呼吸达到足够水平为10min,对呼吸有反应为10min,在12min时可以拔管。

为保证神智消失,瑞芬太尼的应用必须联合丙泊酚的滴注或吸入0.3MAC浓度的麻醉药如异氟醚。单次给药时,瑞芬太尼使患者意识丧失的ED50为12μg/kg,而阿芬太尼为17μg/kg,且瑞芬太尼的镇痛功能为阿芬太尼的20~30倍。

瑞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不受终末器官的功能影响,肝功能或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药代动力学和正常人一致,但需注重的是肝功能衰竭的患者对瑞芬太尼的通气抑制功能更敏感,较小剂量就使分钟通气量下降50%,但其镇痛功能和清醒不受影响,而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对瑞芬太尼的敏感性并不增强,清醒也没有改变。Dershuitz[7]等以0.025μg/(kg·min)的速度给肝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输注瑞芬太尼3h,发现每分钟通气量降低28%,其恢复至正常的时间以及清除率和健康人相似。Shlugman等观察了瑞芬太尼对肾功能严重受损患者和正常人每分钟通气量的影响,发现每分钟通气量降低程度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但停止输注后15min,正常人每分钟通气量已恢复正常,肾功能受损患者恢复至正常值的85%。

2临床应用

瑞芬太尼的止痛功能的强度足以应用于各类手术,既用于腹部、妇产科、胸部、骨科、颅脑和冠状动脉搭桥等大手术,也用于局部和区域阻滞的辅助用药,还用于非住院患者的小手术。它的药理特性,决定了它尤其适用于短小手术麻醉、心脏手术麻醉以及肝肾功能损伤患者、老人、儿童等非凡患者的麻醉。

Servin等的探究表明瑞芬太尼可以有效地为局部及区域麻醉提供镇痛。探究认为瑞芬太尼输注速率为0.1μg(kg·min)为最合适,可为>90%的患者提供满足的镇痛和舒适感并保持足够的肺通气量,患者能在术中正确地执行语言命令。Martin等认为低剂量的瑞芬太尼复合应用咪唑安宁2mg能达到满足的镇痛和镇静。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等为主要单位的“瑞芬太尼Ⅱ期临床试验(2002年1月~2002年5月28日)”结论:瑞芬太尼和芬太尼药效功能相似,但镇痛功能瑞芬太尼强于芬太尼,停止输注后,功能消退快于芬太尼,且有和芬太尼相同的平安性。

瑞芬太尼具有其他μ阿片受体类药的肌强直、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心动过缓、低血压等不良反应,但在降低输注速度或停药后几分钟内即可消失。

3总结

瑞芬太尼的药理特征为:

(1)镇痛功能相似或强于芬太尼。

(2)血脑平衡时间仅1min。

(3)5~10min功能消失。

(4)独特的非特异性酯酶代谢。

(5)药剂量和速度可根据麻醉深度和手术需要快速而精确地调整。

(6)术后5~10min患者恢复。

临床运用范文篇9

1临床药师在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1对于要求血药浓度监测的药物要协同医师,护士根据患者的情况,制订个体给药方案,协助方案的执行、修改与评价。

1.2对药物治疗提出合理的建议,针对不同病人协助临床设计不同用药方案。

1.3根据不同药品的药效,药性及药理作用的不同指导护士做好药物清领,保管和正确使用工作,护士协助临床药师做好新药上市后的临床观察,收集和整理,分析并反馈药物安全信息,对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综合考察和等效评价,提供有关药物咨询服务,宣传合理用药知识,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2药师开展临床药学服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1以病人利益为中心,强调团队精神的每一句话都要负有责任,因此不明白的事不能乱讲,待明确后,再告诉咨询者。面对患者提出用药质疑时,应保持与医生,护士相一致,以避免引起医患矛盾,并及时与医生,护士沟通、协调处理。

2.2药师与患者的关系药师应向患者宣传有关药学知识,密切观察和收集药物疗效与ADR情况,及时分析判断和协助处理。

2.3药师与医师、护士的关系医药结合,参与制订个体给药方案,并利用监测手段,为临床提供科学,合理的用药依据和用药信息。协助和促进护士对治疗用药方案认真,有效地执行。护士与药师紧密结合不断学习药学理论知识便于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2.4药师与医疗行政人员的关系药师应向医疗行政人员提供药学知识和信息动态,及时反映临床用药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如:由于医药代表推销的缘故,可能某种药物会突然大量使用,临床药师应及时将这种动态信息反映给医疗行政管理人员,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不当行为。

临床运用范文篇10

[关键词]呼吸内科护理;临床护理保护;护理满意度

由于环境污染,细菌病毒感染,遗传,辐射等因素,使得呼吸内科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呼吸内科疾病主要包括:肺部感染,肺部肿瘤,肺栓塞等,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1]。呼吸内科疾病会存在传染,对护理人员造成一定风险,且会对其他患者产生影响,因此在临床护理是需要进行护理保护,本研究分析对呼吸内科护理用临床护理保护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2019年3月开始进行病例收集,一直到2020年3月结束,共收集到配合本研究的呼吸内科患者99例,对这些患者进行编号,然后对编号进行随机抽取并分组,观察组48例,包括26例女性,22例男性,患者年龄44~77岁,平均(58.61±10.42)岁,对照组51例,包括25例女性,26例男性,患者年龄44~77岁,平均(59.03±11.5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上没有差异(P>0.05)。所有患者都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均符合呼吸内科疾病标准,配合本次研究。排除标准:精神性疾病,造血、凝血功能障碍,恶性肿瘤,阿尔茨海默症史,无法配合本次研究。1.2研究方法。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安全知识培训。观察组用临床护理保护:①安全护理:对具有严重传染性疾病的患者进行单独隔离,且护理人员进出护理需穿防护服,带护目镜,注意自我的安全防护。在各个病区均放置空气消毒机,常开窗换气,每天使用含氯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对医疗垃圾进行分类放置,及时进行清理,对使用的注射器、输液器分类收集和处理,收集时戴手套,禁止重复使用。对于沾有血液的器械和仪器,要对血液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发生交叉感染;②健康教育:教育患者不要随地吐痰,出病房戴口罩,并且勤洗手,多开窗通气;③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更积极地面对治疗;④护理人员安全培训:对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自我防范意识。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显著:没有并发症,没有不良事件发生;改善:轻微并发症,没有不良事件发生;无效:出现并发症,发生不良事件)[2]。护理满意度(自制问卷进行护理满意度评分)[3]。1.4统计学方法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效果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优(P<0.05),见表1。2.2护理满意情况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2。

3讨论

呼吸内科是临床重要的科室,由于呼吸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对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4]。由于呼吸内科患者多数为传染性疾病,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主要有细菌感染和器械感染,细菌主要是由于患者飞沫,或者空间密闭等原因引起的,器械主要是使用后的器械沾染到血液或者分泌物,被患者或护理人员接触后受伤,造成感染。因此在进行护理的同时,不仅要保护患者免受二次传染,护理人员也要进行自我保护。

本次研究证明,使用临床护理保护,可以提高护理效果93.75%,降低不良事件和并发症的发生,并且提高护理满意度89.58%。临床护理保护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自我保护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对器械进行有效的分类处理,减少接触感染,对空气进行消毒,并保持空气清新,减少细菌感染。通过有效的护理保护,保障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安全。

综上所述,对呼吸内科护理用临床护理保护,可以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降低不良事件发生,且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改善了医患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刘美,李雪,齐迎.临床护理保护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5(13):141+143.

[2]吕俊书,赵慧.临床护理保护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8):26-27+30.

[3]伍名芳.临床护理保护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名医,2018,11(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