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能力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14:11:34

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范文篇1

我在这次网上教材培训中,认真学习了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的教学建议,使我对口语交际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口语交际能力作为一种综合能力,它的训练应该与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口语交际教学不能只局限于口语交际课,还应渗透于各学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动态化、生活化、实用化的氛围中进行口语交际。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第三册“口语交际”的话题比较丰富,有“学会系列(《学会祝贺》、《学会请求》、《学会待客》);“交往”系列(《问路》、《买文具》、《看望生病的同学》);“交流”系列(《我长大了做……》、《我打算这样过寒假》)。针对此,××教授也提出了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操作性很强,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提醒自己从这几方面着手:

一、融口语交际于语文课堂之中

语文课堂是学生口语交际的重要途径,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有意识地融口语交际于识字、阅读中。

课文《孔繁森》中写他到医院请求献血,文中并没有具体写他如何请求,后来又再三恳求医生的。我认为,在教学中,可联系前网面所学过的《学会请求》的内容,让学生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想象孔繁森与医生的对话,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实践。既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又融口语交际于阅读教学中,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培养。

二、融口语交际于各类活动之中

《标准》提倡“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常言道“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要使学生真正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还需要大量的言语实践。我们要鼓励学生在各类活动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口语交际实践,把与人交往当作一件乐事来完成,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实践中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上周,在教学练习2《找秋天》时,我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观察、采集,再进行绘画、探究创造,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对秋天有了丰富的感受和体验。课堂上,在组织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通过目睹、耳闻、鼻嗅、口尝去感受秋天,引导学生说话时注意抓住事物的样子、颜色、味道等方面说话,启发学生学会想象,如像什么,它们会怎么想、怎么说,给学生充分的交流表达的机会。孩子们围绕“找秋天”这个话题,畅所欲言,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

三、融口语交际于社会实践之中

口语交际应“重视在生活中实践”。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口语交际活动,我们要利用这些活动展开学习和锻炼,让学生在这些体验活动中深入生活,接触社会。

浏览了本册教材,我想作一次大胆的尝试,将教材中两个单元的三项训练,即《练习4》中的第一题“认识汉字的大小写数字”,口语交际“买文具”和《练习5》中的综合性学习“认识蔬菜”“糅”成一节课。课堂上,我想先分别拿出“一——十”和“壹——拾”两组卡片让学生认读,并问学生在哪里见过这些字;然后拿出事先到银行借取的十套人民币样币,分发到各组,让学生互相认钱上的大写数字并记住;接着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一样蔬菜或文具,集体交流蔬菜名称,自制商品标签;最后组织孩子玩“超市购物”的游戏,让他们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用样币买卖各自商品。

口语交际能力范文篇2

关键词:引导实践训练

“口语交际,包括听话和说话。听话和说话是人类的口头交际形式,它既是人的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的一种生理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1]口语交际作为一种有声的语言,它主要是依靠口语进行双向或多向信息交流的一种活动。进入21世纪,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有更高的要求,特别需要每个人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只有在人际交往中才能真正掌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将原大纲中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这种做法不仅是为了变更提法而且更重要的是赋予了它新的教学内涵。[2]它除了具备听话、说话的能力外,还要有交往能力、待人处事能力等。实际上,口语交际能力是言语表达能力、做人能力、生存能力等多种能力的有机组合。做为语文教师,应当认真分析当前口语训练的症结所在,寻求对策,加强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小学生口语交际的基本特征

通过分析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现状及其心理,当前小学口语教学和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具有以下特征:

1.语言环境的孤立性特征

学生刚刚进入校园,存在明显的过渡期,对语言接触有恐惧心理,与同学之间交际的距离增大,不愿与他人接触、谈话。有的学生在家里活蹦乱跳、能说会道,而进入校园则一言不发或很少说话,不能大胆发挥语言交际的作用,缺乏与老师之间、与同学之间的简单沟通。这也是造成“试卷上满分,表达上零分”的重要因素。

2.交际内容的粗糙性特征

小学生受知识量、感知面的影响,在口语交际中,即使能够主动、大胆地在课堂内外进行表达交流,其内容也只能是简略的。主要体现在:口语表达的意思不完整、不连贯、前后矛盾;语言重复或无话可说;声音不响亮;语言不准确,在说话时常常受方言影响,将不规范的方言词掺杂其中,如把“下面”说成“底下”,“地上”说成“地下”等;表达过程中,容易受干扰、无意中断;不能认真听他人口语表达。

3.交际载体的多元化特征。

低年级孩子由于在感知事物方面具有明显的笼统性、情绪性、模仿性,因此在初步接触口语交适保忻飨缘拿H恍浴Mü粤判⊙б荒昙?SPANlang=EN-US>125名学生调查发现:

项目

喜欢并能

说普通话

喜欢和同

学说话

喜欢跟

大人聊天

喜欢学习

电视广告

喜欢影

视对白

喜欢课

堂上说话

人数

40

90

60

110

100

70

比例

32.0

72.0

48.0

88.0

80.0

56.0

大多数同学能够进行简短的口语交际,但发音、口齿、仪态存在问题。必须靠模仿,交际活动中,“注意力不集中是一个普遍现象”,从学生的主动沟通能力看,学生期待平等交流,不喜欢空洞的说教的比例占60%以上。不善于学习他人的语言,不习惯普通话交流展60%。不能够准确辨析别人的说话,对感兴趣、初次接触的内容和交际的愿望强烈,其余的反应冷淡[3]。在激发口语交际的愿望中,往往依靠的载体趋于多元化,需要视觉的、听觉的,形象多样、形式多种的载体的相互结合与交融。就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说,通过调查的数据看出,普通话和简单的课堂教学,缺乏主动性的学习,其受欢迎程度和收效不大。相反,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会学习的占80%。

4、注重说的训练,忽略听的指导

听和说是口语交际的两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学会听才能有目的地说,信息接收不准有碍于准确地表达。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往往不遗余力地指导学生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怎样做到具体生动,而未教给学生听的方法,导致学生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听话不知道抓住要领。

二、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建构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教师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取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4]针对新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对语言接触有恐惧心理,不愿与他人接触、谈话这一特点,应当坚持低起点、重兴趣的原则进行口语交际教学,选择与学生生活接近的内容、感兴趣的内容,让低年级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感受到自己能说,可以说,说得好。“只有心理上产生需要时,学生才能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课堂教学。兴趣是学生学习时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是学习的最佳动力”。[5]

“口语交际”训练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自成体系。涉及的内容包括: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说做手工过程;说自己喜爱的小动物;说做游戏的经过;介绍背古诗、儿歌的体会;运用礼貌语言进行交际;画一画再说一说画的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说说怎样过新年;看图说故事。可见口语交际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每次口语交际都配有图画,还精心设计了提示或问题:图画精美,色彩鲜艳,体现了每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明确提出了训练的内容和要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材优势,恰当运用课程资源,激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愿望,培养口语交际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必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还提出:分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每个学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总目标要求小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第一学段(1~2年级),口语交际要求学生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第二学段(3~4年级),口语交际要求学生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4.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第三学段(5~6年级)口语交际要求学生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由此,小学生口语交际是由易至难,由浅入深。紧扣教材,积极架构小学生口语交际的新领域,大有裨益。用活教材是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我们不能把教科书理解为文本课程,教材应当是一种体验课程,每个学生在阅读中都带有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去体验教材”。[6]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既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它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是案例或范例”[7]。教材是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目的本事为了记住‘话题’本身,而是通过‘话题’进行交流,获得发展”。

三、训练实践策略

针对当前小学口语教学和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特征,如何改进口语教学,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和水平,可以按年级段由低到高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选取如下对策:

(一)引话“源”,打开学生的“话匣子”。

要引导小学生“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积极参加讨论,能就感兴趣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8]。教师做到教学语言亲切、诚恳、贴近学生年龄特点,站在学生的立场,与学生一起说、一起想,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经常与学生共同“拉家常”、聊天,一起讲故事,续编故事,使学生的口语交际有“源”而发。尤其是通过谈论动画片、童话故事,更能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引起学生的共鸣,丰富口语交际的内容,增大口语交际面。

(二)抓活动,促进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听说能力的提高。

1.在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活动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组织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如组织“瞎子击鼓”、“贴鼻子”、“画嘴巴”等游戏,用较短的时间完成简单的游戏,然后指导说;可提示:游戏开始我们做什么?过程怎样?结果怎样?你觉得哪部分最有趣?为什么有趣?观众的反应怎样?组织劳动竞赛活动。如组织“钉扣子”等比赛。然后按先后顺序说说活动的经过、结果及自己的感受。组织手工剪、贴、画活动。由教师提供几个简单的图形或符号,让学生通过手工剪、贴、画后,再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所完成的过程及其内容。

2.在情景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利用幻灯片制作一个或几个动物图片或场景,创设一个故事的开头,然后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编童话故事。或者教师事先做好录音,叙述一个故事的结尾,让学生想象故事的前一部分。在叙述的过程中,可适当地加入动作表演,引发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在情景导引下,要注意三点:一是要让每一位学生“动”起来;二是要特别关注“开口难”的学生;三是鼓励创新,不人云亦云[9]。

3.在操作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不可能仅停留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白与简单表达中,更应注意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增强口语交际的操作性,以强化训练效果。在《小兔运南瓜》一课中,让学生运大南瓜等实物,一边运,一边说,或其他学生一边看一边说;在《我爱画画》一课中,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幅画,再向其他同学夸一夸自己的画。

4.在课余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学生说话能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语言环境的影响”[10]。如果说课堂是学生生命中的一部分,那么家庭则是孩子生命中的另一部分。鲁迅曾经说过:“小孩子往往喜欢听人谈天,更喜欢陪客,那达目的,固然在于一同吃点心,但也为了爱热闹,尤其是在研究别人的言语,看有什么对于自己有关系——能懂、该问,或可取的。”(《鲁迅全集》第六卷第233页)。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提醒家长重视对孩子进行早期口语交际训练,要求家长忙里偷闲做孩子的忠实听众,可以让孩子把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班级、路上听到、看到的新鲜事),说来听,内容不限,形式不拘。学生是最愿意和自己的亲人交谈的,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这是语言训练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家长及时纠正孩子口语中的毛病,在与孩子谈话的过程中,要注意送给孩子最好的赞美、家长本人更应当善于倾听并有良好的习惯。二是设计一些口语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庭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布置家庭作业“打电话”(模拟):让孩子和妈妈“打”电话,爸爸做评委;让孩子和爸爸“打”电话,妈妈做评委;让爸爸和妈妈“打”电话,孩子做评委。模拟家里有客人的场景,提供孩子口语交际的机会。让学生在家庭中多交流、多表达,注意运用礼貌用语,久而久之,他们便会性格开朗,语言流畅,有自己的见解。

(三)强化语文实践,多形式提高口语交际综合能力。

教科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但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语文是教育资源最丰富、与现实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也不例外,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实践活动,创造性地设计口语交际的内容。为了使学生练在平时,练在全体,可以把每日每节语文课前五分钟设为“五分钟演讲”时间。形式不拘,内容不限。阅读收获、亲历趣事、今日要闻、诗歌故事等,把它做为锻炼学生口语交际的一个机会。同学说完,下面的同学给予评议。刚开始,学生评议时可能前言不搭后语,时间一长,从每个小评论员嘴中都能说出一套流利的话。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学生“说”的要求应当不断提高,开始从语调高低、音色圆润、有表情、声音抑扬顿挫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使学生在听说能力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习作素材。

1.以读学说

朗读是学生口头表达的基础,它既能让学生积累表达规范的语言,又能让学生体验到“规范”语言的价值,进而建立起学习语言的目标[11]。重视朗读的训练,一方面让学生多听录音朗读和教师范读,通过直接感受语调、语气的变化和体态语言去深刻感受语言的情感;另一方面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将作者的思想感情转化成学生自己的“口头语”去充分表达发挥。如分角色朗读、换角色演讲、“课本剧”表演、想象延伸等都是口语练习的好形式。长期训练,学生不仅可以积累丰富而规范的语汇,而且能不断增强语感,促学生水到渠成的准确用语、表情达意。

2.以说带学

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应该在课上做学生的忠实听众,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在充分预习准备的基础上,学生们能较熟练地把一堂课的重难点很好地突破,而且经过一段时间训练,语言连贯,口齿清晰,师味浓厚,老师课上几分钟稍加评议,学生便心领神会,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的很快。

3.以听导说

小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听故事。根据学生这个心理特点,可以组织学生收听有较强趣味的录音故事,并要求学生说出重点,交互设疑、解惑,复述故事。总之,不拘一格,尽量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口语交际创造好一切条件[12]。布置学生在校外留心大人们的对话,辨析人们口语交际中的“毛病”,学习幽默风趣的对话。在“语文活动课”中常开展“听进去,说出来”的小型活动,努力促成向生活、向周边群众学习口语和交际的方式方法。

4.以看引说

看是自外而内的输入,而说则是自内而外的输出,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让学生多看课外书,能帮助他们积累知识,拓宽视野、活跃思维、发展语言[13]。可在班级建立“图书角”,开设课外阅读交流课,并通过故事会、演讲会、朗读比赛等活动形式,把看课外书的所得讲述出来,并把这种训练形式扩展到课余观看影视节目,生活见闻之中。

5.创设情境,乐于交际

口语交际能力范文篇3

一、亲近孩子,让孩子们敢于说

我们常说“童言无忌”,的确,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他们通常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但是,由于受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的影响,一些孩子胆小、害羞,没有当众大胆、清楚表达的习惯,而且有些孩子从小用方言说话,给学习规范语言造成了障碍。因此,教师应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亲近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把培养和训练学生敢于表达放在首位。

1.多一分赏识。

赏识是一种爱。当我们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并且真诚地赞扬孩子时,将会给他们增添无穷的力量。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发言,我都给予肯定、表扬或奖励,就是说得不好的,我也不训斥,以免挫伤孩子在学龄前期孕育的积极性。“你的声音真响亮!”“你还会用这个词,真不简单啊!”“你一下子能说这么多,太了不起了!”“你说起话来小手放得直直的,身子站得挺挺的,多大方啊!”这些话都是我常挂在嘴边的,红星、小书签、卡通图片等小礼物更是我时常奖励给孩子们的。说得特别好的小朋友还会在众多羡慕的眼神中接受老师奇特的奖励──当一天班长、让老师抱一抱、捏捏老师的鼻子等,并请他到讲台前说给大家听,称他为“说话小能手”。教师的赏识激发了孩子说话的积极性,即使是平庸的孩子,在赏识的雨露下也会变得鲜活起来,产生强烈的幸福体验。渐渐的,他们的胆子大了,说话的兴趣浓了,觉得和同学、老师交流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小小的讲台成了孩子们向往的舞台。

2.多一些童趣。

孩子和成人并不拥有同一片天空,孩子有着迥异于成人的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视角。我们只有“变成”孩子,拥有活泼的童心,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也只有变成孩子才能将语言童化、趣化,才能贴近孩子的生活,易于为他们接受。实践证明,采用儿童化的语言和孩子们说话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上下楼梯时,我对孩子们说:“让我们都来学做小花猫,走路静悄悄。”对于动作缓慢的孩子,教师则会幽默地说:“你想成为蜗牛王国的小公民吗?这可不成啊!”有的小朋友写字姿势不正确,教师富有童趣的语言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老师听见你的背在说,我本来多挺,多帅啊!可是现在却像一张弯弓似的,真难受!我多么希望能变得像小松树一样挺拔啊!”孩子听了后,不仅非常乐意改正,而且以后也会用这么有趣的言语和小朋友说话。儿童化的语言为孩子们创设了一种宽松愉悦的环境,使孩子生活在浓浓的爱的氛围中。

3.多一点沟通。

刚上学的孩子,只要适应了学习环境,每个人都是活泼可爱的,只要你有耐心坐在那儿,你就会听到讲不完的话。所以,课间十分钟我常常坐在孩子们中间,选一些他们喜欢、熟悉的话题听他们讲。比如《我的爸爸妈妈》《我的好朋友》《我最喜欢吃的水果》《我最爱看的动画片》等。一说起这些,立刻燃起了孩子们的兴奋点,他们眉飞色舞,喜形于色。有的一边讲着爸爸的样子,一边指手画脚地表演;有的一边说着自己的好朋友,一边笑得合不拢嘴;有的孩子一边讲着自己爱吃的葡萄、草莓,一边使劲地咽口水;说到自己最爱看的动画片更是争先恐后、手舞足蹈,一点紧张劲儿也没有。孩子们快乐地表达着,精彩的言语不断喷涌,调皮可爱的皮卡丘、聪明伶俐的大头儿子……在交流中,教师也拥有了一双“儿童的眼睛”,重拾了那份久违的纯真,获得了心与心的沟通。

二、创设情境,让孩子们乐于说

李吉林老师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环境,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交际气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乐于交际,善于交流,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充分创设交际的环境,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才能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1.关注日常生活,创设交际情境。

生活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广阔天地,是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学生的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乐于表达。

如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上,我面带笑容,先用“嗨,孩子们,早上好!”的问候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然后向同学们作自我介绍“我叫×××,是你们的老师,也是你们的大朋友。我喜欢看书、唱歌、画画,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和小朋友在一起。谁愿意做我的好朋友呢?”孩子们的眼睛亮亮的,扬起小手,嘴里“嗯嗯”地抢着要发言。我就抓住时机,用与一学生对话的形式教给他们交际的技巧。我大大方方地走到一学生面前,握住他的手说:“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我可以和你做朋友吗?”接着又提出如“你家有几口人?”“住在哪里?”“你最喜欢什么活动?”等问题,让学生和老师一问一答,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介绍着自己。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交流,我又让同桌互相对话,把自己想问的想说的都告诉对方,并让说得好的同学上台示范说。这样,原本陌生的面孔在交流中熟悉起来,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口语交际,课堂气氛热烈而融洽。这样的情境,不仅增进了孩子们之间的友谊,更为他们日后与人成功交流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2.设计主题活动,创设交际情境。

古代教育家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我经常设计一些主题鲜明、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互相间进行交流,使他们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围绕主题,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同时在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观察、想象及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可以带孩子们走出教室去看春天。看春天金灿灿的迎春花,粉嘟嘟的桃花,绿盈盈的草和迎风飘扬的柳条上的小嫩芽。阳光下,花丛中,孩子们尽情地想象着,欢笑着,美好的语言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花儿笑了,在等小蜜蜂来亲嘴呢!”“风儿像把大梳子。你看,他正把柳树姐姐的长发梳啊梳。”有的孩子还编了一首儿歌:“草儿穿着小绿裙,花儿戴着红头花。树儿披着绿衣裳,雨点唱着滴答歌。”自然风光的熏陶与感染,启发了学生的心智,发展了学生的个性,解除了学生的束缚,使他们的言语变得绚丽多彩。最后,还可以请孩子们把春天画下来。同学们对于这些亲眼所见,亲手所画的景物,觉得有话可说、有情可表,从而使口语交际真实、有趣,达到一种较为完美的境界。

3.体会扮演角色,创设交际情境。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知识和经验的贫乏,抽象思维能力差,有些事情不亲身经历,便很难说清楚、讲明白。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亲身去实践,扮演角色,加深对角色的内心体验,达到口语交际的顺畅。

如教学《长颈鹿请客》一课时,我先让每个孩子戴上头饰扮演去长颈鹿家做客的小动物。孩子们一下子就兴奋起来,课堂成了动物园,成了游戏场,成了欢乐的海洋。教师则把握时机,以“长颈鹿”的角色参与学习。当我戴着长颈鹿头饰,系着花围裙,笑容满面地与孩子们打招呼时,他们的眼里充满了新奇和喜悦。孩子们落落大方地和“我”问好,津津有味地品尝着“我”准备的小菜,此起彼伏的问答声充满课堂。就连平时不敢发言的学生也兴高采烈地说着,快乐之情溢于言表。“长颈鹿,谢谢你的热情招待,下次请到我家来做客,让你也来尝尝我的手艺!”“长颈鹿,请再准备两份青草,我想带回家给爸爸妈妈尝尝,行吗?”“长颈鹿,你准备的小菜真好吃,把我的烦恼都赶跑了,谢谢你!”富有童趣的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和参与热情,使他们“跳”出了自己所置身的课堂环境,在不知不觉中敞开心扉,打开思路,从而达到想说、乐说、会说的目的,并在交际中培养了注意认真倾听别人讲话的能力。

4.巧妙布置作业,创设交际情境。

口语交际能力范文篇4

在口语交际的训练中首先要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口语交际的态度和习惯。学生在对话中要重视倾听。有一个正确的倾听态度是对他人的尊重。在倾听他人讲话时要有认真的态度,要做到谦虚礼貌。在听的过程中适当的对讲话者做出回应,表示对对方讲话的理解。教师在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时要注重这方面的培养。有效的交流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认真倾听他人讲话,不在他人讲话时打断别人,在别人讲话结束时要给予真诚而热烈的掌声,和别人有不同的意见时,要在听完别人的讲话再提出。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说”的重要性更是毋庸置疑。在发表讲话时,要注意自己的举止,应该做到得体大方,如果有很多小动作或是不恰当的举止会让别人感到太过随意而不够尊重,其次在发言时要注意自己的眼神,眼神坚定而沉着,会让听者感受到讲话中的感染性,这对于有效交流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在讲话中声音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学生在讲话是教师要要求学生做到声音洪亮,展现自信,其次要让学生渐进的达到讲话的声音有明显的语调,让人感受到充分的感染力。这些在口语交际的态度和习惯需要长期才能养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反复强调,多次训练。及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这样才能达到期待的效果。

2.口语交际与阅读写作的结合

口语交际与阅读写作也有着重要的联系。教师在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时,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作品让他们阅读、思考、朗读,在阅读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从而促进学生口语技能的提高。在阅读之后教师也要适当的让学生就阅读的内容进行讨论表述,从而让学生锻炼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的思考能力。在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时,写作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给学生提供写作的要求之后,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写作,大家开始展示交流,教师可以在学生点评完后再对作文和其他学生的点评做出评价。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思维也锻炼了学生发现口语交际中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口语交际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口语交际本身就是要应用到社会中,在社会实践中进行锻炼能得到更快的提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锻炼学生与人交流的技能。学生也可以在校内的各种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口语能力,可以参加社团活动、或者有组织的进行调查等活动。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己写的调查报告、心得总结,发现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存在的问题,给他们进行分别指导,让活动真正升华为口语交际的技能在活动中与人面对面交流,,是口语交际能力提高的最有效的方式。

4.口语交际的强化训练

口语交际能力范文篇5

培养高中学生具有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他们自身发展的需要。社会交往的频繁,生活节奏的加快,又对人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培养高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十分重要。

(一)借助口语教学,打好口语交际的基础

借助英语课文的口语教学,训练学生脱口而出。在训练过程中,要采取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要求学生读准单词,发音清楚、响亮,注意培养语感,养成标准的语调习惯。并鼓励学生将口语的技巧运用到交谈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二)凭借英语教材,加强口语交际训练

利用教材训练高中学生的口语交际是行之有效的办法。高中英语教材中语言素材十分丰富,为口语交际训练提供了较广泛的内容和多种形式,其中有完成句子的训练、有看图说话的训练等;同时,各册教材在阅读课文及基础训练题中,也都有编排人物对话交际的训练内容。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创造双向互动的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实践。

1借助插图,想像“说”。“图画是鼓励学生说话的一种强有力的兴奋剂。”新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配有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画,这些图画常能唤起学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怎么想就怎么说,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想像和思维,有效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2利用空白,创造“说”。学生是创造的天才,教师千万不要设框框,限制他们的创造力。应当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权利,以课文为载体,“放任”学生浮想联翩,百家争鸣,把课堂变成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广阔天地,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碰撞”生成更多的、具有独创性的“文本”,促进其个性的发展。让学生的思维进发,绘声绘色地演绎精彩的故事,而且能就故事中的问题互相质疑,培养了语言和交往能力。

(三)创设交际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情境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教师要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引起学生交际的欲望,激发他们交际的热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口语交际。

1电教创设情境。兴趣是最好的教师,采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直观形象,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多媒体的运用,我们能在课堂上模拟现实生活的情景,不仅缩短了教学和现实的距离,给学生提供使用英语交际的机会,而且满足了他们好奇心理,学生触景生情,激发起表达的欲望。这种情境性学习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习迁移,使学生在英语交际活动中提高了交际能力。

2语言描绘情境。教师用富有感染性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感画面,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融入角色。

(1)配乐描述。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交际材料”,才能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引发学生交际的兴趣,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促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调动自己的思维去积极、主动地进行交际。如上课开始,播放歌曲,教师随着配乐,通过英语描述,引发口语交际的欲望。学生通过音乐欣赏,结合生活实际,大胆展开想像。再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把自己想到的用英语表达出来。教师在学生说的时候相机纠正语法错误,规范其句式。在老师的鼓励、启发下,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发言,使交际活动达到了应有的效果。

(2)讲述故事。新课程倡导课程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结,让学生在日常生活情景和周围环境中积极地建构知识,使课程具有生活化和情趣化的色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可抓住学生特别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每堂课前形象地讲述一个故事,打动学生的心弦,然后导人新课,唤起学生跃跃欲试的说英语情趣。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并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利用每堂英语课前5分钟开展“值日报告”,让学生谈谈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新鲜事。如“某某同学过生日”,“准备期中考试”,“一件伤心事”……学生面对的是真实的问题,真实的情境,自然就能敞开心扉。

3表演创设情境。对于那些内容有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英美文学作品,如Necklace等,学生往往表现出极大兴趣,如果让学生充当故事中的主人公,创设故事情境,更能诱发他们的创造力。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当其中的角色,二人一组表演。通过表演不但复现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组织演出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交际、合作的过程。又如,人教版教材“Workbook”中的“Talking”部分,让学生经过自由、合理地发挥想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表演,从而促进学生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听懂别人的话语,并能做出正确的回答。通过表演,学生们能态度大方、有礼貌地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使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发展。

(四)重视激励性教学评价。增强口语交际兴趣

口语交际课上,一定要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因为学生有兴趣。才有交流的动机;有兴趣,思维才会活跃。而培养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激励”。人的深层需要都有渴望别人赏识的愿望,高中学生更是如此。他们需要老师常用肯定和表扬的方式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所以,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多表扬少批评,多激励少指责。要给学生适当的、鼓励性的评价,如:“Youdidaverygoodjob!”、“Wonderful!”、“Youarclmprovang!”……通过有针对性的评价语言,使学生了解自己口语交际方面的长处和弱点,为下一步训练明确目标。通过鼓励性的评价语言,使学生对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有信心,调动学生用口语进行交际的积极性。

(五)让学生真正参与社会实践,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范文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口语交际;表达能力

一、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意见

在阅读课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对话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形式,鼓励学生说话详尽、有条理是阅读课教学的目标。

在课堂上,对那些大胆说话的学生要提高要求,使其“锦上添花”;对那些胆小怕说的学生要“雪中送炭”,多加鼓励和引导,给予难度适当的训练内容,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自信。以前在课堂提问时,老师问什么,学生就回答什么,再也不肯多“施舍”一个字。然而,我却向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在回答问题时可以结合自己的想法。在上《七颗钻石》这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小女孩把水罐递给讨水喝的过路人时,从水罐中跳出七颗钻石,接着涌出一股巨大清澈的水流。同学们想象一下过路人可能是谁呢”?学生思考讨论一会儿后,纷纷举手,马超说:“这个过路人可能是东海龙王。因为他听说地球上已经好多天没水了,作为龙王我要出去看一看,于是就装作一名讨水喝的过路人,这时,他遇到了一位小姑娘,向她讨水,这个小姑娘就把水递给了他。他深受感动,立即回到龙宫,把他那儿的水放了一些出来。从此,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获得了新生”。胡志伟同学说:“可能是上帝。因为上帝要考查人们有没有爱心,于是他就来到人间,结果真的让他大吃一惊。这位小姑娘在多少天滴水未沾的情况下,还能把水递给他。上帝得到了很满意的答案,于是他就施展威力,地球上的人和事物都得救了”。……一时间,教室里像打开了闸门的洪水,紧扣问题,发表见解,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有机的教学环节中得到了培养。

二、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口语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交际活动,应引导学生利用这些活动展开学习和锻炼。口语交际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还应让它走出课堂,辐射到校园的生活,并走向社会,成为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为了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让学生大胆地与各位老师交往

有的同学生性比较胆小,不善于和陌生人交流。有一次班里的板擦坏了,我叫一位平时不善于交际的同学到后勤组李主任处去领一个新的板擦,并告诉他注意礼貌。过了一会儿,他拿着一个崭新的板擦高兴地进来了。他告诉我:“我进去后看到有好几位陌生的老师坐着,就问:‘老师,请问那位是李主任’?李主任站起来后我告诉他我班的板擦坏了,想再领一个新的”。就这样一次简单的交往,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交际能力。

(二)让学生学会与陌生人交往

作为一个班主任,除了搞好教学外,要做的事务还特别多。例如:班级要买一些劳动工具,我就把这些任务交给班上不爱说话的同学去做,他们基本上都能顺利地完成。笔者认为,这些都可以培养学生与人之间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让学生经常与家长沟通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难免会和家长有矛盾,当学生把烦恼向我倾诉后,我在做学生思想工作的同时,会让学生试着和自己的父母沟通。有一次组织订报活动,赵学如非常想订,可父母因为没钱的原因不愿意,于是我让她去和父母交流,让她试着向父母讲订报的好处,第二天她兴高采烈地告诉我她父母同意了。小小的成功带给了她莫大的快乐,也肯定了她成功的交际能力。

三、在口语课堂中,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每单元的后面基本上都安排一次口语交际训练活动,如能真正地上好这节课,就能积极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例如: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口语交际主题是“劝告”。我首先带领学生学习劝告警卫团同志的一席话,然后借此归纳出劝告的四种常见技巧:正面劝告,有理有节;直话曲说,借例言例;运用“归谬法”迂回包抄;运用“激将法”因势利导。最后,我们又进行了“实战演练”。学校新建了塑胶操场,可是有许多同学违反学校规定随意乱抛杂务,肆意践踏跑道,当你看到这些行为,你会怎么劝告呢?在这一节课上,同学们在听说训练中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在班会课堂上,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范文篇7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们应该在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去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效果和效率。并且大力培养小学生的英语综合实践能力。但是,当今社会,大多数的英语教学只是注重课程的学习,并且在考试的时候只是重点去看学生的成绩,因此学生们的学习只是在无休止的死学。对于口语交际的培养不够重视。这样下去不仅会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对英语失去信心,还会让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能力大大的下降。所以,我们要在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还要去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的能力。从而达到综合能力运用的效果,同时也促进教育事业更好地发展。

一、影响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因素

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听、说、读、写、译是英语学习的基础知识部分。其中“说”在英语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可以直接影响着英语语言的传达交流和对学生学习的兴趣。然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时也会因为一些因素,从而影响着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有的学生在学习时面对英语不敢说,有的学生会说但是没有素材,有的甚至缺乏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更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为学生创设好良好的语言环境并且教师还可以开设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习惯。要学生在学习的生活中,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还可以在学习的时候增强学习兴趣。1.自身因素的影响。在小学英语的教学当中,影响着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因素方方面面,但是最为主要的还是学生的自身因素。有的学生在进行口语交际练习的时候,心理素质较差以及缺乏自信心,害怕自己在进行口语交际的时候受到耻笑。比如有些学生觉得自身的英语条件能力基础比较差,并且语音、语调各方面都不太标准。所以由于他们缺乏自信心的表现,渐渐地对英语表达失去了欲望。还有一些学生常常依赖教师的帮助,因为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够顺畅,所以难以独自表达。还有一些学生总是担心自己所说的句子有语法错误或者形式错误,从而不敢去表达自己的口语能力。同时存在的自身因素的影响还有学生们的个体差异性,每一个人所学习的能力不同,所以在进行小学生英语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便不同。有的孩子在学习英语的时候脑子非常灵活,以至于教师所讲的内容,他能很快地消化掉。但有的学生无论多么努力地学习,总是会比那些很快理解的学生差很多。还有一些学生对于英语没有产生兴趣,所以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往往是最差的。根据学生不同的自身个体差异,可以看出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是只有专注就能学习好知识,而是要根据自身的不同个体差异性来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教育教学。这些自身的因素不仅会阻碍学生们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还会对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造成影响。所以在进行和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时候,应该更好地去发现每个人的自身因素,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多鼓励,帮助学生在学习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时候能够正确地学习。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口语交际能力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加教育教学活动的同时能够去互相交流找出自己薄弱的部分,以此来达到对自己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发展。2.环境因素的影响。学习离不开生活,学习语言也离不开语言环境。在学习中环境因素也成了影响学生学习的一大重点。身处在语言环境中便可以能够轻而易举地掌握某种语言。因为在语言环境当中,他可以更直接、更有效地去面对学习的途径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而言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还没有达到自主学习的习惯,对于现阶段的英语学习也只是单单的兴趣而已。但是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很容易引导,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让他去学习,才能真正地去提高英语口语交际的水平。但是在目前的学习中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大多数学生也并不是生活在语言环境中。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在平时的生活当中使用英语的机会很少。这也是导致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差的原因,并且他们对于平时的英语口语交际机会较少。也因此对英语的学习缺乏了兴趣和欲望,没有了,养成开口说英语和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口语的交际能力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训练和强化。所以对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难以得到提高的。所以在培养小学生英语口语的时候,教师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应时常带领学生开展口语交际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措施

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现在正处于对学习懵懵懂懂的阶段。所以教师要更好地引领学生能够正确的学习。这个时候小学生对于所知的事物都处于好奇心的状态,所以教师要去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学习英语,更好地去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当中有许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比如教师可以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去组织一些口语交际能力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去学习英语。不仅能激发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够利用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交流。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口语交际的教学活动中去穿插一些游戏,更好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去放松心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口语交际的能力和发展。所以在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时候重点是要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他们喜欢上英语学习,并且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去提高和培养自己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2.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教会他们敢于说。小学生初学英语时,他们常常害怕出错,并且不敢在教师面前用口语进行交流。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营造一种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不再紧张。同时也要适当地鼓励学生敢于说英语,增强他们对于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自信心。引导学生打破自我对于学习英语的封闭状态,能够大胆地去进行口语交流学习。教师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英语学习氛围,以热情的课堂去感染学生。教师还要利用各种教育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去营造课堂氛围,使学生可以随意地利用所学英语进行对话。还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口语交流。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多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口语交流。同时教师切记在学生说错时便开始纠错,这样不仅会打击学生学习英语口语交际的积极性,还会使得学生对其产生英语口语障碍,不再敢于说英语。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尽量地以鼓励学生为主。有时教师一句非常简单的“Good”也会使得学生非常的开心,学习英语的兴趣倍增。哪怕学生说错时也要进行鼓励,并且提出改正方法。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不会对学习产生反感,而是积极努力地学习。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国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也运用得越来越广泛。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去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英语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式教育,让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扫除学生对于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学习的心理障碍。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开口、敢于说、能会说。从而去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也为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有效的基础,让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学习。

参考文献:

[1]倪新萍.小学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5(25):81.

[2]朱蓉藻.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J].考试周刊,2018(A0):126.

[3]尹叶丽.小学英语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12):99.

口语交际能力范文篇8

一、描述画面

小学语文教材中,配有许多精美的插图,直观形象,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观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这些插图不仅浓缩了课文内容,而且将观察能力、思维训练隐含其中。如教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我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插图,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每个学生练说的基础上,然后大组交流。

一学生是这样描述的:

李白斟满一杯酒,递给孟浩然:“这一别,也不知何日重相会,请饮下这一杯,祝你一路顺风!”孟浩然接杯一饮而尽,感激地说:“今日暂别,后会有期,贤弟,你要多保重身体啊!”离情别语,怎能一下子说完呢?“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孟浩然在船家的催促下,登上了小船。春风阵阵,杨柳依依,波浪无情地拍打着江岸,发出阵阵轰鸣。李白挥手:“一路顺风!”“后会有期!”孟浩然也挥挥手。“前途多保重——”“多保重——”汹涌的长江水,渐渐淹没了他们的声音。孤零零的白帆影子越去越远,渐渐消失在晴朗的蓝天里。李白,久久地站在江边……这里,通过想象描述画面,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诗中所蕴涵的意境和所表达的情感,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填补空白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艺术空白”,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艺术空白”,让学生想象练说,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能锻炼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如《我的战友》一文,“一团烈火把他整个儿包住了。

”在这生死关头,是怎么想的?由于本文是以第一人称写的,不能直接写的内心,因此,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双向互动的“小组合作学习”,想象练说英雄的内心世界。学生们有的说:“想,狗强盗,你烧吧!你烧得了我的身体,烧不了你们灭亡的命运!”有的说:“可能想,啊,,考验你的时刻到了,你的一举一动关系到千万人的生命安全,关系到整个战斗的胜负啊!你可要稳住,决不能暴露目标!”……学生们各抒己见,想象丰富,合乎情理,每个学生都得到了锻炼的机会

三、角色转换

学生总是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兴趣,因此,课堂上适当让学生转换角色,以另一种身份来参与口语交际训练,学生会兴趣倍增。如教学《黄山奇松》,让学生扮演导游,逐个介绍黄山的各处景点;教学《新型玻璃》,创造性地给学生当各种“新型玻璃”的推销员,当众推销自己的新产品。不断变换角色,给了学生不同的体验,学生们个个兴味盎然。通过角色转换,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在口语交际中不断闪烁,其口语交际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四、开展辩论

辩论,既是求异思维闪现的火花,也是锻炼学生口才、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辩论,或唧唧喳喳地各抒己见,或分成正方、反方两组引经据典,展开驳论。如教学《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一文,我引导学生就“二十一世纪的水资源”这个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有的说:“二十一世纪将面临严重的水荒,这太可怕了,水荒就像一个恶魔会吞掉所有的河流,人类可怎么办呢?唉!”有的说:“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二十一世纪的前景是光明的,你没看出来吗?方博士讲如今国家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我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改变现状应该不成问题!”……学生们精彩的辩论,似浪潮一般,一阵高过一阵,他们在辩论中获得了真知,在辩论中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五、表演剧本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苏霍姆林斯基语)。对于那些内容有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儿童文学作品,学生往往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将那些故事性较强、场景比较集中的课文,如《狼和小羊》、《小马过河》、《坐井观天》、《自相矛盾》、《珍贵的教科书》等改编成课本剧。通过表演课本剧,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而且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增强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口语交际能力范文篇9

口语训练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特点出发,根据从易到难,从基本到综合,从一般到特殊的规律循序进行,训练的过程要呈梯度渐进。这在新大纲上有鲜明的体现。从内容上说,低年级要求“听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复述基本内容”,中年级“能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高年级“转述别人讲话”,可见难度逐渐加大;从方式上来说,由复述、讲述到转述,由单一训练到综合训练,方式越来越复杂。而口语交流的互动训练要求也体现了循序渐进的特点,其中特别提到了学生口语交际情感的培养,让学生从“愿意”到“主动积极”地进行口语交际,这就要求我们在训练过程中切不可提出过高要求,而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鼓励、表扬,使他们敢说,愿说,善说。

口语训练既要体现纵向的梯度发展,又要体现横向的相互融合,教师在训练过程中一方面要依据教材,抓住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另一方面要加强各个技能点、知识点、情意点的相互融合。

二、综合性

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基本技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和语文其他能力是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因此口语训练不能孤立进行,要加强内容与方式的综合化。

1.加强听说读写的联系。听的能力越强,不仅能够摄取更广泛、更丰富的说话材料,而且能加深在口语交际中传达意思的理解,使口语表达更准确,更丰富。读既能够积累语言,又可以利用获得的语法等知识使语言表达更规范,另外有些阅读材料本身就提供了生动的说话范例。而写的严密性与条理性,能够矫正说话过程中常出现的语病,提高说话质量。听说读写的能力是紧密联系、相互制约而又相互促进的。

2.加强口语训练与观察、思维、想象训练的联系。

观察是学生认识客观事物、获取感性材料的又一重要途径,学生只有细致地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具体特点和事情的诸多联系,才能把内容说完整,说具体,说准确。而口语训练与思维训练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口语与思维的发展是同步的,说话的条理性,层次性,逻辑性,都反映在思维活动上,思维敏捷则语畅,思维钝缓则语塞。同样,丰富的想象不仅使学生有话可说,更能把内容说得生动有趣。

3.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交流的过程,也是训练学生口语的过程。我们要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各个环节中寻找口语训练因素,促使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互动性

口语交际除了要具备基本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应具备在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待人处事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而这一切只有通过双向互动的方式才能实现。缺少双向互动性,就无所谓交际。新大纲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这更加突出了口语的交际功能。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师范作用不可少。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语言的规范,坚持说普通话,要懂得你与学生交流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向你模仿学习的过程。

2.角色地位要转换。教师与学生交流时,要置学生于平等的地位,避免居高临下的发问式甚至责问式,消除学生在交流中的畏惧紧张心理,让学生愿意同你倾心交谈。

3.评价要引而不露。在口语交流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表达不足的地方,更多地要在交流过程中巧妙地加以引导和矫正,这样既可以使交流得以继续,又可以使学生的口语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4.训练要面向全体。口语训练的互动性不仅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同时又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通过分小组等各种形式进行训练,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

5.内容要利于互动。教师在选择说话材料时,就要充分考虑到材料内容能否实现互动的目的。

四、情境性

生动、逼真的情境创设极富感染性,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表达的强烈欲望。新大纲在口语训练上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教师可以根据说话内容、形式的要求,采取下面的几种方式:

1.语言调动。教师用富有感染性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感画面,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融入角色,并在交流过程中用自己的语言帮助学生找到情感共鸣点,使他们在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基础上做到言之有情。

2.环境渲染。根据口语训练内容,为学生营造接近生活实际的交际环境。这种环境的创设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捕捉说话的内容,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的临场发挥,使他们表达更准确,更逼真,更生动。

3.表演激趣。小学生的表现欲望一般都比较强,精彩的表演能激发学生参与交际的热情,使学生口语表达更能符合角色特点。另外,表演还需要多种感官参加活动,有利于学生提高表达的效果。

4.课外延伸。课内的情境教学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影响,有很大的局限性,而课外却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训练空间和多样的训练形式。教师在训练途径上要实现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五、实践性

口语交际能力范文篇10

关键词:引导实践训练

“口语交际,包括听话和说话。听话和说话是人类的口头交际形式,它既是人的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的一种生理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1]口语交际作为一种有声的语言,它主要是依靠口语进行双向或多向信息交流的一种活动。进入21世纪,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有更高的要求,特别需要每个人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只有在人际交往中才能真正掌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将原大纲中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这种做法不仅是为了变更提法而且更重要的是赋予了它新的教学内涵。[2]它除了具备听话、说话的能力外,还要有交往能力、待人处事能力等。实际上,口语交际能力是言语表达能力、做人能力、生存能力等多种能力的有机组合。做为语文教师,应当认真分析当前口语训练的症结所在,寻求对策,加强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小学生口语交际的基本特征

通过分析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现状及其心理,当前小学口语教学和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具有以下特征:

1.语言环境的孤立性特征

学生刚刚进入校园,存在明显的过渡期,对语言接触有恐惧心理,与同学之间交际的距离增大,不愿与他人接触、谈话。有的学生在家里活蹦乱跳、能说会道,而进入校园则一言不发或很少说话,不能大胆发挥语言交际的作用,缺乏与老师之间、与同学之间的简单沟通。这也是造成“试卷上满分,表达上零分”的重要因素。

2.交际内容的粗糙性特征

小学生受知识量、感知面的影响,在口语交际中,即使能够主动、大胆地在课堂内外进行表达交流,其内容也只能是简略的。主要体现在:口语表达的意思不完整、不连贯、前后矛盾;语言重复或无话可说;声音不响亮;语言不准确,在说话时常常受方言影响,将不规范的方言词掺杂其中,如把“下面”说成“底下”,“地上”说成“地下”等;表达过程中,容易受干扰、无意中断;不能认真听他人口语表达。

3.交际载体的多元化特征。

低年级孩子由于在感知事物方面具有明显的笼统性、情绪性、模仿性,因此在初步接触口语交适保忻飨缘拿H恍浴Mü粤判⊙б荒昙?SPANlang=EN-US>125名学生调查发现:

项目

喜欢并能

说普通话

喜欢和同

学说话

喜欢跟

大人聊天

喜欢学习

电视广告

喜欢影

视对白

喜欢课

堂上说话

人数

40

90

60

110

100

70

比例

32.0

72.0

48.0

88.0

80.0

56.0

大多数同学能够进行简短的口语交际,但发音、口齿、仪态存在问题。必须靠模仿,交际活动中,“注意力不集中是一个普遍现象”,从学生的主动沟通能力看,学生期待平等交流,不喜欢空洞的说教的比例占60%以上。不善于学习他人的语言,不习惯普通话交流展60%。不能够准确辨析别人的说话,对感兴趣、初次接触的内容和交际的愿望强烈,其余的反应冷淡[3]。在激发口语交际的愿望中,往往依靠的载体趋于多元化,需要视觉的、听觉的,形象多样、形式多种的载体的相互结合与交融。就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说,通过调查的数据看出,普通话和简单的课堂教学,缺乏主动性的学习,其受欢迎程度和收效不大。相反,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会学习的占80%。

4、注重说的训练,忽略听的指导

听和说是口语交际的两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学会听才能有目的地说,信息接收不准有碍于准确地表达。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往往不遗余力地指导学生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怎样做到具体生动,而未教给学生听的方法,导致学生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听话不知道抓住要领。

二、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建构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教师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取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4]针对新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对语言接触有恐惧心理,不愿与他人接触、谈话这一特点,应当坚持低起点、重兴趣的原则进行口语交际教学,选择与学生生活接近的内容、感兴趣的内容,让低年级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感受到自己能说,可以说,说得好。“只有心理上产生需要时,学生才能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课堂教学。兴趣是学生学习时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是学习的最佳动力”。[5]

“口语交际”训练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自成体系。涉及的内容包括: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说做手工过程;说自己喜爱的小动物;说做游戏的经过;介绍背古诗、儿歌的体会;运用礼貌语言进行交际;画一画再说一说画的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说说怎样过新年;看图说故事。可见口语交际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每次口语交际都配有图画,还精心设计了提示或问题:图画精美,色彩鲜艳,体现了每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明确提出了训练的内容和要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材优势,恰当运用课程资源,激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愿望,培养口语交际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必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还提出:分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每个学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总目标要求小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第一学段(1~2年级),口语交际要求学生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第二学段(3~4年级),口语交际要求学生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4.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第三学段(5~6年级)口语交际要求学生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由此,小学生口语交际是由易至难,由浅入深。紧扣教材,积极架构小学生口语交际的新领域,大有裨益。用活教材是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我们不能把教科书理解为文本课程,教材应当是一种体验课程,每个学生在阅读中都带有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去体验教材”。[6]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既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它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是案例或范例”[7]。教材是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目的本事为了记住‘话题’本身,而是通过‘话题’进行交流,获得发展”。

三、训练实践策略

针对当前小学口语教学和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特征,如何改进口语教学,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和水平,可以按年级段由低到高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选取如下对策:

(一)引话“源”,打开学生的“话匣子”。

要引导小学生“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积极参加讨论,能就感兴趣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8]。教师做到教学语言亲切、诚恳、贴近学生年龄特点,站在学生的立场,与学生一起说、一起想,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经常与学生共同“拉家常”、聊天,一起讲故事,续编故事,使学生的口语交际有“源”而发。尤其是通过谈论动画片、童话故事,更能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引起学生的共鸣,丰富口语交际的内容,增大口语交际面。

(二)抓活动,促进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听说能力的提高。

1.在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活动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组织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如组织“瞎子击鼓”、“贴鼻子”、“画嘴巴”等游戏,用较短的时间完成简单的游戏,然后指导说;可提示:游戏开始我们做什么?过程怎样?结果怎样?你觉得哪部分最有趣?为什么有趣?观众的反应怎样?组织劳动竞赛活动。如组织“钉扣子”等比赛。然后按先后顺序说说活动的经过、结果及自己的感受。组织手工剪、贴、画活动。由教师提供几个简单的图形或符号,让学生通过手工剪、贴、画后,再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所完成的过程及其内容。

2.在情景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利用幻灯片制作一个或几个动物图片或场景,创设一个故事的开头,然后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编童话故事。或者教师事先做好录音,叙述一个故事的结尾,让学生想象故事的前一部分。在叙述的过程中,可适当地加入动作表演,引发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在情景导引下,要注意三点:一是要让每一位学生“动”起来;二是要特别关注“开口难”的学生;三是鼓励创新,不人云亦云[9]。

3.在操作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不可能仅停留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白与简单表达中,更应注意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增强口语交际的操作性,以强化训练效果。在《小兔运南瓜》一课中,让学生运大南瓜等实物,一边运,一边说,或其他学生一边看一边说;在《我爱画画》一课中,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幅画,再向其他同学夸一夸自己的画。

4.在课余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学生说话能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语言环境的影响”[10]。如果说课堂是学生生命中的一部分,那么家庭则是孩子生命中的另一部分。鲁迅曾经说过:“小孩子往往喜欢听人谈天,更喜欢陪客,那达目的,固然在于一同吃点心,但也为了爱热闹,尤其是在研究别人的言语,看有什么对于自己有关系——能懂、该问,或可取的。”(《鲁迅全集》第六卷第233页)。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提醒家长重视对孩子进行早期口语交际训练,要求家长忙里偷闲做孩子的忠实听众,可以让孩子把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班级、路上听到、看到的新鲜事),说来听,内容不限,形式不拘。学生是最愿意和自己的亲人交谈的,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这是语言训练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家长及时纠正孩子口语中的毛病,在与孩子谈话的过程中,要注意送给孩子最好的赞美、家长本人更应当善于倾听并有良好的习惯。二是设计一些口语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庭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布置家庭作业“打电话”(模拟):让孩子和妈妈“打”电话,爸爸做评委;让孩子和爸爸“打”电话,妈妈做评委;让爸爸和妈妈“打”电话,孩子做评委。模拟家里有客人的场景,提供孩子口语交际的机会。让学生在家庭中多交流、多表达,注意运用礼貌用语,久而久之,他们便会性格开朗,语言流畅,有自己的见解。

(三)强化语文实践,多形式提高口语交际综合能力。

教科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但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语文是教育资源最丰富、与现实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也不例外,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实践活动,创造性地设计口语交际的内容。为了使学生练在平时,练在全体,可以把每日每节语文课前五分钟设为“五分钟演讲”时间。形式不拘,内容不限。阅读收获、亲历趣事、今日要闻、诗歌故事等,把它做为锻炼学生口语交际的一个机会。同学说完,下面的同学给予评议。刚开始,学生评议时可能前言不搭后语,时间一长,从每个小评论员嘴中都能说出一套流利的话。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学生“说”的要求应当不断提高,开始从语调高低、音色圆润、有表情、声音抑扬顿挫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使学生在听说能力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习作素材。

1.以读学说

朗读是学生口头表达的基础,它既能让学生积累表达规范的语言,又能让学生体验到“规范”语言的价值,进而建立起学习语言的目标[11]。重视朗读的训练,一方面让学生多听录音朗读和教师范读,通过直接感受语调、语气的变化和体态语言去深刻感受语言的情感;另一方面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将作者的思想感情转化成学生自己的“口头语”去充分表达发挥。如分角色朗读、换角色演讲、“课本剧”表演、想象延伸等都是口语练习的好形式。长期训练,学生不仅可以积累丰富而规范的语汇,而且能不断增强语感,促学生水到渠成的准确用语、表情达意。

2.以说带学

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应该在课上做学生的忠实听众,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在充分预习准备的基础上,学生们能较熟练地把一堂课的重难点很好地突破,而且经过一段时间训练,语言连贯,口齿清晰,师味浓厚,老师课上几分钟稍加评议,学生便心领神会,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的很快。

3.以听导说

小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听故事。根据学生这个心理特点,可以组织学生收听有较强趣味的录音故事,并要求学生说出重点,交互设疑、解惑,复述故事。总之,不拘一格,尽量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口语交际创造好一切条件[12]。布置学生在校外留心大人们的对话,辨析人们口语交际中的“毛病”,学习幽默风趣的对话。在“语文活动课”中常开展“听进去,说出来”的小型活动,努力促成向生活、向周边群众学习口语和交际的方式方法。

4.以看引说

看是自外而内的输入,而说则是自内而外的输出,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让学生多看课外书,能帮助他们积累知识,拓宽视野、活跃思维、发展语言[13]。可在班级建立“图书角”,开设课外阅读交流课,并通过故事会、演讲会、朗读比赛等活动形式,把看课外书的所得讲述出来,并把这种训练形式扩展到课余观看影视节目,生活见闻之中。

5.创设情境,乐于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