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途径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15:24:49

解决途径

解决途径范文篇1

下面将两种解决途径的依据和条件进行介绍。

一、投诉人向域名争议解决机构投诉的依据、条件和结果。

(一)投诉人向域名争议解决机构投诉的依据。

无论是按照《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UDRP)和《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之规则》(theRules)的规定,还是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的规定,任何机构或个人认为他人已注册的域名与该机构或个人的合法权益发生冲突的,均可以向适格的争议解决机构提出投诉。

UDRP和theRules是由ICANN认可的,为以.com、.net、.org等结尾的顶级域名提供注册服务的注册商所采纳,同时它是域名注册商和域名注册人之间的约定(在申请域名注册时,有关规则就已经以附件的形式纳入了注册协议)。UDRP和theRules为因域名注册和使用而引发的有关争议设定了条款和条件,当第三方向域名争议解决机构提出投诉时,需以书面方式载明有关投诉应根据该政策和规则予以裁决的请求。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提出投诉的争议域名限于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负责管理的cn域名和中文域名。所争议域名注册期限满两年的,域名争议解决机构不予受理。

(二)投诉人投诉时应当根据具体情形核实是否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被投诉的域名与投诉人享有民事权益的名称或者标志相同,或者具有足以导致混淆的近似性;

2、被投诉的域名持有人对域名或者其主要部分不享有合法权益;

3、被投诉的域名持有人对域名的注册或者使用具有恶意。

(三)投诉人投诉时应该核实被投诉人是否具有以下构成恶意行为。

1、注册或受让域名的目的是为了向作为民事权益所有人的投诉人或其竞争对手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该域名,以获取不正当利益;

2、多次将他人享有合法权益的名称或者标志注册为自己的域名,以阻止他人以域名的形式在互联网上使用其享有合法权益的名称或者标志;

3、注册或者受让域名是为了损害投诉人的声誉,破坏投诉人正常的业务活动,或者混淆与投诉人之间的区别,误导公众;

4、其他恶意的情形。

(四)裁决的结果

域名争议解决机构作出的裁决只涉及争议域名持有者信息的变更。域名争议解决机构的专家组认定投诉成立的,应当裁决注销已经注册的域名,或者裁决将注册域名转移给投诉人。专家组认定投诉不成立的,应当裁决驳回投诉。

二、权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法律依据、条件和结果。

(一)权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法律依据

根据《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法规,在先、合法注册或使用的商标、企业名称、知名商品名称等均受法律保护。具体案件,根据争议的法律关系的性质和具体情形,确定相应的案由和法律依据,向人们法院提起诉讼。

(二)权利人提起诉讼时应当根据具体情形核实以下条件

1、原告请求保护的民事权益合法有效;

2、被告域名或其主要部分同原告要求保护的权利客体之间具有相似性,足以造成相关公众的误认;

3、被告对该域名或其主要部分不享有权益,也无注册、使用该域名的正当理由;

4、被告对该域名的注册、使用具有恶意。

对同时符合以上各项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被告注册、使用域名等行为构成侵权或者不正当竞争。

(三)人民法院如何认定被告对该域名的注册、使用具有恶意。

被告的行为被证明具有下列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具有恶意:

1、为商业目的将他人驰名商标注册为域名的;

2、为商业目的注册、使用与原告的注册商标、域名等相同或近似的域名,故意造成与原告提供的产品、服务或者原告网站的混淆,误导网络用户访问其网站或其他在线站点的;

3、曾要约高价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该域名获取不正当利益的;

4、注册域名后自己并不使用也未准备使用,而有意阻止权利人注册该域名的;

5、具有其他恶意情形的。

以上情形具备其一即可认定为具有恶意,但是,被告举证证明在纠纷发生前其所持有的域名已经获得一定的知名度,且能与原告的注册商标、域名等相区别,或者具有其他情形足以证明其不具有恶意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认定被告具有恶意。

(四)诉讼案件判决结果

人们法院认定域名注册、使用等行为构成侵权或者不正当竞争的,可以判令被告停止侵权、注销域名,或者依原告的请求判令由原告注册使用该域名;给权利人造成实际损害的,可以判令被告赔偿损失。

因此,现行的法律体系已经构建起了域名的基本法律秩序,为实践中大量的域名纠纷指明了具体的解决方案,有力地解决目前大量存在的域名纠纷,为权利人合法权益的维护和网络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附部分相关法律规定条文:

第一部分:行政裁决投诉依据:

1、《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第1条,本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已经由互联网络名称和数码分配公司(ICANN)所采纳,并以附件的形式并入你方的注册协议。该政策为你方与我方(域名注册商)以外的任何其他方之间因你方所注册的互联网络域名的注册及使用而引发的有关争议设定了条款和条件。本政策第4条所规定的解决程序将根据《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之规则》和选定的行政争议解决服务提供者的《补充规则》而进行。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因互联网络域名的注册或者使用而引发的争议。所争议域名应当限于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负责管理的CN域名和中文域名。但是,所争议域名注册期限满两年的,域名争议解决机构不予受理。

第二部分:司法途径起诉依据: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人民法院在审理域名纠纷案件中,对符合本解释第四条规定的情形,依照有关法律规定构成侵权的,应当适用相应的法律规定;构成不正当竞争的,可以适用民法通则第四条、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第一款的规定。涉外域名纠纷案件,依照民法通则第八章的有关规定处理。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下列行为属于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给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三)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注册为域名,并且通过该域名进行相关商品交易的电子商务,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

解决途径范文篇2

关键词:关键词:农村信访;原因;途径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任务,是我们党的历史使命和重要目标。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信访工作,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对于不断增强党的群众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当前,随着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矛盾频发,冲突加剧,农村信访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群众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异常上访有增多趋势,并已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农村信访工作的新特点,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搞好信访工作的途径,确保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无疑是各级基层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笔者通过本文尝试对农村信访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一、农村信访的新特点

(一)农村信访方式发生改变。一是由原来的信函、电话方式变为亲自访,认为只有亲自去了,才能把问题说清楚。一个问题、一件事情,拉上亲戚朋友、左邻右舍,由个访转化为规模较大的集体上访。二是由原来的逐级向上反映变为越级上访,农民群众向上反映问题,本级政府解决不了,上访人员不是逐级向上反映情况,而是组织人员,直接到省府、北京越级上访,希望以此给办案人员施加压力,从而尽快达到自己的目的。

(二)组织性明显增强。从组织程度看,通过集资、聚会等形式上访的现象越来越多。一些农民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上访人数越多,效果越好。个别农民精心策划,左右联络,有组织有规模地上访,给当地政府施加压力。

(三)重复上访增多。就相同问题不断上访。

一是初次上访没有完全反映出自己的要求,进行第二次、第三次上访。二是为了促使问题加快解决,反复多次上访且上访频率越来越快。

(四)对抗性明显增强。上访者情绪激烈,要求解决问题的心情迫切,认为“法不责众”,穿状衣、打横幅、堵门口、喊冤叫屈、请愿下跪,行为过激,疏导劝解难度较大。

(五)上访时间地点的选择性和渠道的越级性越来越明显。一些上访者尤其是重复上访者,在时间上往往选择重大节日、重大政治活动时间,特别是“两会”期间、“双节期间”上访,各级党政机关压力很大,在地点上往往选择首都、省会或其他重要公共场所,以期闹出大声势,造成不良影响。

二、农村信访涉访内容

(一)宅基地纠纷。农村新老宅基地的更换,邻里之间房屋的滴水、出路,新建房屋私抬地平面等纠纷是一个永远有内容的话题。

(二)医患矛盾。医生和患者的矛盾日渐上升,愈演愈烈,双方协商无果,或根本就不去协商,于是患者或其家属便放弃走司法程序,而是堵住政府或医院门口,大造声势,扰乱正常工作秩序,要求尽快解决问题。

(三)涉法案件。个别上访人员自认为一些涉法案件处理不公,但又嫌起诉麻烦,怕耽误时间,于是为达个人目的,不走司法程序,而是集体上访。

(四)干群矛盾。一些村干部素质低,处理问题不当、不公,不能一碗水端平,坐偏车。干部作风粗暴,方法简单,伤害了群众的感情,恶化了干群关系,上访者有不把其推下台誓不罢休的气势。

(五)村两委换届选举的后遗症。自实行村民自治以来,农民可以投上神圣的一票,选出自己满意的村官。但是在选举中,个别投机取巧者,依靠自己的家庭势力拉票、贿票,最终当上了村官,结果引起群众不满;也有个别人因为在选举中没有达到个人目的而恶意寻事的;还有因为选举不符合程序,群众质疑的。因村官选举而引起的上访事件,在近几年的上访事件中占相当大的比例。

(六)占地拆迁。因企业占地、公路占地或拆迁未得到赔偿,或过高赔偿要求未被满足而引起的上访事件,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

三、农村信访原因探析

从客观上讲,信访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由于一些积累多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出现上访问题。农村信访问题突出,从主观上讲,有以下原因。

(一)部分基层干部对构建大稳定格局的认识不到位,对基层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研究。

在工作中具体表现为:一是一些部门民主决策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出台的政策缺乏连续性和平衡性;二是有的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对群众的合理要求应该解决的不解决,该及时办的长期拖着不办;三是个别干部作风粗暴,方法简单,招数不多,不能及时化解矛盾和纠纷,导致问题积累,矛盾激化。

(二)法制教育不健全,普法教育有待进一步强化。普法教育工作虽已历经二十多个年头,但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农村的法制教育欠缺,这导致一些农民凡事不问程序,不管是否符合政策法规,我行我素。农村法制教育不健全,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干部对法律、法规宣传不够,群众缺乏了解,法律法规在农村群众中没有产生应有的约束力,群众在无知中违法;二是个别干部对群众的越级上访,简单地“拦、堵、卡、截”,没有把功夫用在引导群众运用法律途径解决问题上,导致重复上访、越级上访现象越来越多;三是个别群众法制观念淡薄,遇事要求过高,无理取闹。

(三)组织网络不健全,基层组织有待进一步加强。从组织上看,乡、村、组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解网络不够健全,尤其是村以下的网络组织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由于最基层的矛盾纠纷信息反馈不及时,上访人员因矛盾纠纷集结进市上省,待县级通知后,乡村干部才仓促应付,工作十分被动。

四、解决农村信访问题的途径

面对农村信访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特点,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是关键所在。直接面对农民的乡村干部,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准确掌握第一手材料,尽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才能大幅度减少越级上访批次。

(一)健全乡、村两级组织,加强信访队伍建设首先,乡镇要组建一支懂政策、业务强的信访干部队伍,这支干部队伍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是政治坚定,有干事创业和无私奉献精神。二是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对党的农村政策非常了解。三是具备一定的农村工作经验。四是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领导水平,能处理和化解农村各种矛盾。五是坚持原则、办事公道,敢于同不正之风作斗争。六是清正廉洁、作风正派,能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村级信访组织,应由村支书牵头,由村中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组成,他们在村中有一定的威望,诚信度高,群众相信他们,愿意向他们反映情况,依靠他们。有了他们,农民就会觉得在村中就有说理的地方,不必舍近求远。这样可以做到小事不出村。乡、村两级组织健全后,要加强信访队伍建设。要重视学习,不断提高办案能力,要增强责任心和责任感,转变作风,优化服务,内强素质,外树形象,逐步提高政策水平和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使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渠道保持畅通。

(二)完善信访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定期排查、超前化解应作为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的重要方法。乡村干部要经常扎在群众堆里,对村民的思想动态要清楚。要及时掌握信访信息,做到早预测、早预防。要组织人员定期排查,见微知著,对可能发生的越级或集体上访,提前发现、提前介入,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及时将一些矛盾纠纷尤其是信访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针对突发事件要建立及时报告制度,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对上级政府部门有明确意见的信访问题,要及时安排分管部门组织力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要深入细致地排查,化整为零,视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就地化解,努力将问题解决在当地。有不稳定苗头的,由所在单位负责控制,确保防控到位。不断定期排查,建立“工作日志”,通过日汇报、月座谈、季总结,不断挖掘影响社会稳定的深层次问题,做到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

(三)强化基层干部责任意识,提高办事效率群众的信访问题,看似平凡小事,但小事关联着大道理。农民百姓有怨言、有要求、有意见找政府部门,正说明他们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解决他们的信访问题是乡村干部的职责,因此,基层干部既要抓好对上级党委政府政策的贯彻,也要抓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特别是对群众已经通过信访途径反映出来的问题,要认真受理,能办理的及时办理,不要拖拖拉拉,不能立即办的要及时答复,不能办的要说明原因。要提高初访的一次性办结率、就地化解率和群众满意率,坚决遏制矛盾上交和推诿、拖延、扯皮、失职现象,努力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此外,要做好政策宣传和释疑解惑工作,特别是针对一些群众普遍关注或已在群众中产生误解甚至以讹传讹的问题,更要及时做好解释工作,以正视听。

解决途径范文篇3

一、农业产业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民以家庭作为一个经济实体进入市场,并按市场要求安排生产和进行商品交换的超小规模、高度分散的经营组织方式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便日益显露,致使农民在流通中所获利益和生产效率越来越低,农业的比较利益和竞争中地位逐步下降,农业发展速度和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城乡差距有所扩大。只有发展农业产业化,把分散的一家一户农民组织起来整体地进人市场,使农业生产和整个经营活动成为一个产业,即在农业产业内部实行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一体化或贸、工、农一体的经营方式和公司+农户的组织形式,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化解和防范风险,使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收入、利润、风险以适当的方式合理地分散在农民和公司之间。

二、发展粮食深加工是实现产业化、带动主产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围绕农民增收问题,中央提出了促进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民增收的紧迫性、重要性。为支持粮食主产区,中央主要强调了搞好粮食生产和促进粮食加工转化增值。也就是说,在这个问题上,抓住了主产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就抓住了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的关键。因此,粮食深加工作为农业产业化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途径被明确下来。

1.发展粮食加工业可带动农业结构调整

粮食深加工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最具有延展性的产业环节,因为粮食深加工会向农业生产指示出明确的生产原料数量和品种的需求,给农业生产带来产业结构调整和品种优化信息。这是粮食加工的市场调整作用之一。据有关资料,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产业化的作用,其中食品加工企业在产业化过程的比例约占40%。从产业链的角度看,位于上游的农业,按照加工市场的需求,向位于中游的食品工业提供加工原料,生产出来的食品经过下游的批发零售业和餐饮业,供应给广大的消费者。在这种食物关联体系中,加工工业是核心,它发展越快,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就越大。因此,发展粮食加工和食品工业,将有利于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单一、产品单一的传统格局,扩大用于加工的优质、专用农产品比例,提高产品质量,为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2.发展粮食深加工可促进农业经营方式的改变

长期以来,我国粮食工业与农业种植业之间脱节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民和粮食工业的加工企业之间没有形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和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培育一批粮食加工龙头企业,靠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牛产与销售“订单”式的关系,逐步形成新的粮食生产流通组织模式,并按照市场经济价值规律,实行粮食品种优质优价,町以使粮食加工企业与生产者之间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为形成并稳定这种产业链条,近几年一批粮食加工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还积极探索通过“公司十协会+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农民入股等方式,使加工企业和农户形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和利益共同体,基本实现了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

3.发展粮食深加工可增加粮食的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

在实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以增加农业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为切入点,凭借现代生物技术等一批高新技术发展粮食精深加工,以工业化推动农业产业化,以高新技术带动传统产业,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是提高粮食生产比较效益和增加农业收入的重要手段。因此,只追求粮食数量来促进农民增收的利润空间是有限的,而大力发展粮食深加工给农业、农村、农民带来的利润将是更大的。把高新技术应用在农产品资源的充分加工转化上,做到综合利用“吃干榨尽”,提高粮食及附产品的加工转化率。通过不断的向粮食深加工要产值、要效率,是提高农业经营效益的重要途径。

4.发展粮食深加工可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解决就业和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

粮食加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产业链长、就业吸纳能力大的特点。如在美国,目前虽然农业劳动力只有200万人,但是食品上业的从业人员却高达1100万人,相当于从事农业劳动者的5倍。在日本,1990年农业和食品工业的就业人口分别占全同就业总人口的6.5%和11.7%。目前,我国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大约有3亿人,食品工业的从业人员却只有1000多万。可见,目前我国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在食品工业和粮食加工业发展还十分落后和有限,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不宽的情况下,发展食品工业和在主产区发展粮食加工业,可迅速带动当地的交通运输、环保、服务业等关联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就业的机会,有利于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提高农民就业收入和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等多种功效。

三、政府在发展粮食深加工中的地位和作用

1.调整思路,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

从2002年农民收入来看,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476元,其中生产性纯收入2327元,分别由第一产业收入1168元,第二产业收入587元,第三产业收入572元构成。三个产业对农民纯收入增量的贡献分别是2%、50%和35%。由此可以看出,农民收入的第一来源种植业,虽是农民收入的主体,但对增收的作用不大,而第二产业给农民带来的收入增加值和空间十分显著。因此在当前土地逐年减少,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农民在单位土地上创造的价值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将大批的农业生产者安置在农耕的土地上已不现实。管理部门在促进农民增收的问题上要跳出抓种植生产促增收的传统观念。在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应有新思路,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要紧紧抓住农产品加工业和粮食加工业的发展,以扶持大型加工龙头企业为重点,把农民增收问题放到国民经济的产业发展中进行总体考虑。在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提倡发展与农民利益相关的产业,并以此带动农村经济的相关产业。

2.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培育稳定的粮食市场是农民利益的重要保障

自1995年开始,我国粮食连年丰收,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出现新一轮增长高峰。但是随着粮食供求关系的变化,不少农产品供过于求,粮食价格的连续下滑,导致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额减少,使以种粮为主的纯农户增收困难。自1998年到2003年,农民尤其是主产区农民农业纯收入连续走低,这种局面不仅限制了农民购买力的提高和国内市场的扩大,而且也不利于粮食生产能力的稳定和提高。因此,在新形势下,必须寻求保护农业和农民利益的新途径和方法,以发展粮食深加工为切入点,以培育稳定的粮食需求市场为重心,通过扩大粮食加工需求量,带动和稳定粮食价格,并以此为支点,调控粮食的生产与需求量,把农民的利益与相对稳定的市场要求联系起来,以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的持续增长和国家粮食的总量安全。

解决途径范文篇4

关键词:高校德育对策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党和政府明确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行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模式,这就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切实扭转高校德育实效低的状况,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觅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高校德育实效低的原因作了一些简要分析,并就相应对策提出一些意见。

一、高校德育实效低的原因

当前高校德育实效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理论教育与实际脱节。我们现行的思想品德课的教育与现实生活存在着很大的背离,表现在:我们讲社会主义先进性和优越性,讲社会主义道德行为,讲集体主义,助人为乐,而学生看到和听到的更多的却是西方国家生活比我们国家好,我们的人际关系中存在着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现象;为集体的少为个人的多,助人为乐得不到应有的回应等等。面对这样的许多新问题,高校德育理应做出回答。然而,由于德育内容陈旧、单薄,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于是德育就与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相脱离,成了“来自天外的声音”.既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认同,更难促其内化,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在认识、情感和行为上发生倾斜并产生智德分离。因此,德育工作也就难以取得实效。

2.理论教育与训练脱节。目前高校德育工作普遍存在着理性教育和行为训练脱节。我们的德育往往就德育说德育,重视有言的说理和启迪,忽视无言的体验和感受;偏重学生认识的提高,忽视行为规范。使学生从书本和教师处获得的理性认识得不到生活中实践的支撑,学生们缺乏体验和感觉,缺乏相应的道德情感。这不仅仅降低了理性教育的效率,也使学生的认识出现了畸形,其德育就无法避免低效甚至无效的命运。

3.智育和德育脱节。德育本来该贯彻在德、智、体、美等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但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往往只把教学看作是完成智育的途径,摸视了在教学中知识的学习应寓于一定的思想观点,而形成一定的思想观点也不能脱离知识的学习活动这一相互关系。我们的教育者在德育为首的口号下,把德育从教学中抽离出来,并使之独立运行,甚至出现德育工作者与智育教学人员各自为战,互夺阵地,争抢时间的尴尬局面。这样一来整个教育就丧失了其内在的、根本的目的,使德育丧失了其发挥功能和作用的土壤和氛围,德育也就失去其应有的效能。

4.学校与社会脱节。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脱节,也是德育和德育管理难以获得实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我国,家庭、学校、社会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随着政治体制的改革,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长期保持的静态平衡被打破了。社会影响、家庭影响与学校影响异向、异质异步的矛盾突出出来。由于学校、家庭、社会对各自教育职责的理解不同、教育思想不同等原因,使教育导向步调分离,一方面是学校以社会主义原则和行为规范教育学生,另一方面是社会和家庭中种种错误思想、言论、行为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学校受到的教育常常受到家庭、社会上流传的截然不同的利益观、价值观的冲击,致使学校教育失败,甚至出现学生在校进一步,回到家庭退两步,到了社会退三步的现象。学校长期艰苦教育的成果,往往毁于社会和家庭错误影响的旦夕之间。

5.教育、管理活动的组织与实际效果的考查脱节。组织学生参加活动,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认识和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因此要特别重视活动的实际效果。不重视效果的活动,必然会滋长教育的形式主义,而形式主义是教育和管理实效低下的重要根源。一些教育管理者花大量的精力去组织活动,而不追求活动的效果,在总结时,往往注重于活动的次数和过程的描述,而对通过活动学生的觉悟究竟有什么提高、行为有什么变化,则往往轻描淡写,含糊其辞。如果只重活动数量,而忽视活动质量和效果,必然会招致学生不满,教育和管理者的积极性也将因此受到挫伤。

二、增强高校德育实效的主要对策

影响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原因很多,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绝非一日之功,但也非高不可攀。下面就如何提高德育实效性提几点意见。

1.必须改进德育工作,使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与实际需求,弥合发生的智德分离,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首先,要调整教材以对应社会。(1)思想品德课本要以事实为依据,切戒空谈,不宜讲过多的大道理,要用现实生活中生动感人的正面事例进行正面教育,并以此针锋相对地批驳、抨击那些反面事例和现象。对社会消极现象不应回避,应大胆地将它们揭露出来,让师生们共同认识,并弄清它们的危害。教师也应随时加进一些抨击对象的反面教材。这样做不仅不会产生什么负作用,相反,会使学生觉得真实可信,正所谓有比较才有鉴别。(2)要顺应学生主要心理倾向。教材知识只有顺应学生心理倾向,才能契人学生的认识,引起他们的共鸣,唤起他们的兴趣,从而达到引导教育的目的。

其次,在德育方法上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尊重学生成长和认知规律,克服形式主义和表面上的轰轰烈烈,把德育工作做到人情入理人微。要从小事做起,从基础做起。德育工作经常遇到的都是琐碎的小事,接触的都是普通学生,善于做好小事是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只有解决好最基本的道德行为习惯,才能去处理大事;只有使德育工作贴近了生活,才能被学生接受。德育要从学生身边事情开始,从学生最需要的东西开始,从学生感兴趣的事出发,解决学生们经常遇到的具体问题。德育要把外在的行为规范要求、文明习惯的养成作为德育教育的切人点,并在行动上给予反复训练,进而使之感受理解德育教育的目的意义,从而产生思想认识上的飞跃,最终使德育要求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并内化为行为习惯,从而达到更高的德育目标。

2.拓展德育活动渠道,创设多样化的德育方法,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现代德育宗旨,根本上是要使学生形成主体意识和自觉主动精神,而传统的德育往往凭借“我讲你听”、“我说你服”的生硬的方法实施强制性的灌输,极大妨碍学生自觉自愿精神的形成,所以德育方法要突破以往课堂坐而论道的局限,扩大德育的空间和影响。一是利用各种媒体与现代传播工具,对学生进行德育,提高德育的覆盖面、渗透力;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知识竞赛、社会活动等,使德育活动更具有吸引力,达到让学生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教育的目的;三是通过校风建设和校园建设,发挥无形教育的熏陶作用。在具体的德育方法改革上,针对过去空洞枯燥的说教,变“刻意”教育为“无为”教育,多采用“陶冶”、“示范”、“暗示”等方法,把“角色扮演”、“倾听”、“体验”等方法运用到德育中来,让理性教育与学生实践相结合,突出学生的自主教育,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自我体验。这样的德育就会被学生接受和喜欢,德育实效性也就会提高。

3.改进和加强课堂教学,实现窝德于教,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重要一环。

课堂教学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各科教学都要渗透德育,必须寓德育于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教学渗透中要坚持“有意、有序、有机”原则,即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有意地实行德育目标控制,对教材中的德育内容进行系列组合,循序渐进,同时选择好教学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克服勉强性和生硬性,让构成教学活动的全部要素都成为德育管理的重要资源而充分发挥效应,大大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4.树立大德育观念,逐步构成多层次、多梁道的合力网络是提高德育实效的重要保证。

学生所生活的环境,所接触的事物,都对他们产生好的或坏的影响,他们的成长是学校、家庭、社会综合效应的结果。学校、家庭、社会的某一方面的薄弱或失当,德育出现了空白地带,都将导致学生在一定空间、时间范围内的放任自流,为那些不健康思想的渗人提供机会。无数事实说明,对学生的教育,只有在学校、家庭、社会取得一致、协调配合的情况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我们只有构建和完善“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体,以学校德育工作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区教育为依托”的四位一体的同步联手的德育合力网络,才能提高德育整体效益,从全局上根本改变德育薄弱现状。

5.强调自我意识管理,培养自律能力。

自我意识管理,是建立在学生自我意识基础上的一种管理。所谓自我管理,即人们通过对自己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剖析而形成的自己与客观环境关系的认识,也就是站到客观立场上认识自己。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学生教育和管理自己的最有利条件,为了增强管理的实效,应该特别强调学生的自我意识管理。应当引导学生观察、认识、调节自己的思想感情,规范自己的行为。只有为学生接受的教育和管理,才是有实效的管理。而学生自我意识管理,正是学生全身心投人的可接受的管理,因此,它能大大提高教育管理的有效性。

6.应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结合。

解决途径范文篇5

1编校过程中逻辑校对的必要性

期刊稿件编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多种多样,包括形式、内容、排版等都可能会出现编校问题。将这些问题归类有多种方式,比如格式存在错误、文字存在错误、标点符号存在错误等,这种归类的方式就是最基础的编校问题的归类方式。虽然能够快速地解决编校过程中出现的大多数问题,但是也只能解决形式上的问题,仅仅只是对文章的格式进行了修改,并且这种方式基本上是人工编校的,程序化的校对并没有普及。如此一来,编辑大多数是处在一种重复同一工作的模式,很容易忽略一些逻辑性方面比较明显的问题。科技期刊对于逻辑性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如果出现了逻辑性问题,会直接影响出版文章的质量,读者的阅读体验下降,甚至还会对读者造成一些误导,从而产生比较深远的影响。如果长期出现这种逻辑性的问题,科技期刊的发展也会受到严重影响。现在处于一个科技急速发展的时代,形式上的编校工作正在一步步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由于逻辑性问题有着程序无法替代修改的性质,因此人工的编校工作重心也是需要向着逻辑性进行偏移。对科技期刊出版的文章进行逻辑上的编校是保证与提升文章内容质量的重点,并且还有助于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编校过程中对逻辑进行校对是非常有必要的。

2逻辑问题的归类与分析

2.1文字表述存在的逻辑问题

文章中经常会出现文字表述上的逻辑问题,比如说在文章的开头,将一个内容分成了三大类,但是在详细描述时却不止这三大类,这个问题就是在文章开头提到这个内容时,并没有使用“等”“一些”表示多种的文字,详细叙述时超过了这三类,这是非常典型的逻辑上出现的矛盾。还有一种比较典型的逻辑性问题,比如在介绍某种物体的结构或者制作流程时,中间部分突然少了一个结构或者制作流程,但是可以确定文章中提到过这个部分,这种问题会导致文章的内容结构不够完整,读者阅读时会有一种疑惑感。还有一种不是很容易被发现的文字表述上的逻辑性问题,比如文章中的两句话之间并没有什么关联性,但是有一句却出现了“所以”“却”等这类字眼,即本身没有关联性的两句话,突然产生了因果或者转折的关系,这是一种很明显的逻辑错误,文章内容上产生了明显的跳跃[1],这种逻辑性的问题使读者阅读时感觉作者的思维比较混乱,文章结构也不够严谨,进而对文章的内容持怀疑态度。

2.2数学表述存在的逻辑问题

2.2.1中间结果与最终结果不一致一般文章中需要数字计算时,大多数都会在计算过程中得出大量的中间结果,并且将这些中间结果在文章中呈现出来,或者制作成表格,得出最终结论,这个过程本身并不存在逻辑性的问题,但是有的时候会出现中间结果与最终结果不一样的情况。比如中间结果得出了7个x的具体数值,但是最终结果少了一个数值,或者其中一个或多个数值发生了改变,最终出现的数字与中间结果x的数值不同,之后没有再次进行任何计算的情况下,并且没有考虑其他主观或者客观的原因,数值就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中间结果与最终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发生。那么这种问题就是一种数字表述上出现的逻辑性问题。2.2.2公式推导存在逻辑性问题作者在撰写科技类文章时,在很多情况下都会在他人得出科技结论的基础上发散自己的思路,对其结论进行二次扩充或者加以改进,需要将所借鉴科技文章中的公式再一次运用到自己的文章当中,这时文章会出现很多传统的计算公式与计算方法,很容易出现下述3种逻辑性的问题。1)引用公式照搬原公式。这种情况基本都是在对原公式没有了解的情况下发生,公式中出现的很多参数都没有进行有规律的命名,也就是缺乏命名的统一性。由于公式的载体发生了变化,在文章中充当的意义也不同,因此照搬过来的公式没有根据文章进行改变和调整。比如在文章中引用了4个公式,每个公式都存在大量字母,这些字母又都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参数。一个变量可能在不同的公式中代表的字母不一样,这样就会导致在后续的文章中出现对这一个变量的叙述表达不清楚、内容混乱的问题。无法正确地对公式进行说明,导致逻辑上出现了混乱。2)公式在推导或者改进过程中出现一些逻辑性问题。因为是在原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推导或者改进,大多数情况下,公式中出现的变量可能只会改变其中的一部分或者只改变一个,这时其余的数值是没有变化的,很容易在输入公式时出现错误。比如原公式中的x变成y,之后再进行计算,但是在输入公式时输入了z,就会导致计算的结论出现偏差[2];还有就是变量输入成功了,但是不变量输入错误,也会导致计算的结果产生偏差,前后文中对于变量与不变量的描述就会出现错误,从而导致数字表述上出现逻辑性问题。3)分段函数本身存在着多个取值范围,其中一个取值范围出现错误,就会导致整个结果产生偏差。一般情况下,分段函数的几个取值范围应该都是不同且连续的。如果出现了几个取值范围是重复的或者是不连续的,就很有可能出现逻辑性的问题。如果取值范围本身就不是连续的,需要在文章中进行说明,如果没有进行说明,就是出现了表述上的逻辑性错误。

2.3图表中存在的逻辑问题

科技类文章中出现的图片大多数是坐标图、矢量图或者是软件抓取图等。这些图表能够更加方便快捷且直观地将信息表达出来,也可为作者在创作文章时提供服务。1)坐标图主要显示的就是某种数据的趋势,或者是将多种数据进行对比。如果需要进行对比的数据变多,坐标图的线条也会跟着增多,为了能够更加清晰地找到需要的数据,就需要在每个线条上标明所对应的数据。在给线条标明对应的数据时很容易出现逻辑性的错误[3]。随着线条的增加很容易出现错误。有时因为存在多种同颜色线条的情况,比如图中有着多种颜色深浅不一样的同色系线条,像是深绿、浅绿、墨绿,很容易将对应的数据标记出错,从而导致逻辑性的错误。同时也会导致坐标图的说明意义降低,也会直接影响读者在阅读时对坐标图的理解与分析,进而影响到阅读体验。2)矢量图出现问题的地方与坐标图不同,因为矢量图不同的边就对应了不同的数值,所以矢量出现错误的地方也就是出现了一条边对应了多个数值或者一条边没有对应任何一个数值的情况,这种问题的发生会让矢量图想要表达的信息出现错误,导致逻辑性问题产生。3)软件抓取图,即直接从各种软件中生成或者抓取的图表,这类图表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问题,但是个别情况下也有由于排版的原因导致数值对应错误的情况发生。

2.4综合性问题综合性问题

基本上出现在书写方面,比如名称与单位出现错误、图片与文字对应出现错误、表格与文字对应出现错误、表格与公式中的参数对应出现错误。这些问题看起来无关大雅,实际上经常会发生,需要多加注意。

3处理逻辑问题的方法

3.1简单逻辑问题

上文中提到过的文字表述中出现的逻辑问题基本都属于简单的逻辑问题,是非常容易发现的逻辑错误。只需要与文章的作者进行核实与沟通后就可以解决。简单逻辑问题的特点是:错误明显、修改简单、修改效率高。基本不涉及相关的专业知识,也不存在与作者沟通上的困难。大多数情况是编辑发现这类问题后就可以进行合理的修改[4]。

3.2隐藏较深的逻辑问题

上文提到的中间结果与最终结果不一致问题、图表自身的逻辑问题和图表与文字对应出现错误问题等都属于隐藏较深的逻辑问题。这类问题不容易被发现,并且也不一定都是错误的,因此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必须要格外的注意。在进行编校前需要与作者确认哪一部分出现了错误,需要在作者核实回复后再对文章进行修改。由于问题涉及到了专业科技知识,一定要积极地与作者进行沟通,需要与作者进行多次确认后才能进行编校。为了保证能及时修改这类问题,可以采用高效的沟通方式,比如电话沟通或者当面沟通,一定不可以擅自对文章进行修改。

3.3公式参数的逻辑问题

一是公式在推导或者改进中出现错误或者遗漏、参数书写出现错误、分段函数范围出现错误等问题,归类为查错型问题。修改时可以直接标注出来,询问作者进行核对。由于这种问题涉及到大量数学运算,在进行标注时尽量明确需要表达的东西,让作者更容易理解编辑的想法。二是公式参数表述规范方面的逻辑问题。上文中提到过的参数字母重复的问题,由于涉及到的地方特别多,比如一个参数字母出现了重复问题,所有涉及到这个参数字母的公式都需要进行修改,进而对结果产生影响,导致整篇文章推翻重来。因此,出现这种问题时,作者是最不愿意去修改的,编辑一定要为作者作好心理建设,及时沟通,给作者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明确指出公式参数出现错误的地方并强调规范的细致要求。

3.4重大逻辑问题

在进行编校时发现文章出现重大逻辑问题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重新审稿或者退稿,并且还要调查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要从根本上杜绝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解决途径范文篇6

[关键词]审计风险管理

内部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固有风险是指在假定与内部会计控制无关的情况下,被审计单位整体财务报表和各账户余额或某项业务发生重大差错的可能性,即由于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的特点和会计核算工作本身的不足而形成的审计风险。如某些企业缺乏对会计制度应有的重视,账户体系庞杂、会计信息明晰性降低,报表利用困难,成本、费用缺乏成本核算概念等。控制风险是指由于被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完善,内部控制行为不力,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某个账户或某种业务中的重大错误而形成的审计风险。有时即使审计人员确认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合理或在关键环节上失控,其提出的修正建议能否真正适合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也会形成一种修正风险。

一、内部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1.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不够

内部审计机构是单位内设机构,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为单位服务。因此,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如社会审计,在审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本单位的利益制约。内审人员面临的是与单位领导层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以及与各科室、部门之间的同事关系,所涉及的人不是领导就是同事,非直接有关也是间接相关,审计过程及结论必然涉及到具体的个人利益,因而审计过程难免受到各类人员干扰。

2.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不精

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审计风险大小的主要因素。审计人员的素质包括从事审计需要的政策法规水平、专业知识、经验、技能、审计职业道德和工作责任。

审计经验是审计人员应有的一种重要技能,审计经验需要实践的积累。我国的内部审计人员中不少人仅熟悉财务会计业务,一些审计人员不了解本单位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审计经验有限。另外,内部审计人员工作责任和职业道德也是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由于我国内审准则工作规范和职业道德标准方面还有一些空白,许多内审机构和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规范的约束和指导。总之,目前我国内审人员总体素质偏低,直接影响到内审工作开展的深度和广度。面对当今内审对象的复杂和内容的拓展,内审人员势单力簿,这将直接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

3.内部审计方法的科学性不强

我国内审方法是制度基础审计,随着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环境复杂化,这种审计模式不适应开展内部管理审计的需要,因为它过分依赖于对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测试,本身就蕴藏巨大的风险内部审计一般采用统计抽样方法,由于抽样审计本身是以样本的审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的特征,因此,样本和总体之间必然会形成一定的误差,形成审计的抽样风险。随着信息化程度提高,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信息资料会越来越多,差错和虚假的会计资料掺杂其中,失察的可能性也随之加大。虽然统计抽样是建立在坚实的数学理论基础之上,但其本身是允许存在一定的审计风险的。同样,大量的分析性审核也会产生相关风险,使审计风险的构成内容更为复杂。

4.内部审计管理的制度不健全

内部审计管理的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是内部审计的前提和基础。健全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能及时发现和控制企业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各种差错和舞弊。为保证内部审计质量,内审组织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制度,但是,部分审计机构至今仍缺少事前的审计计划、事中的审计程序和报告期的审计复核;审计工作底稿不完整,一般仅记录审计问题事项,而未记录审计人员认为正确的审计事项,使得审计复核、审计质量控制无从入手;审计报告以协调关系为出发点,以肯定工作成绩为基调,问题定性模棱两可。以上现状的存在,使得保证内部审计质量成为一句空话,更谈不上防范风险。

二、降低内部审计风险的途径

1.加强内部审计的法制建设

完善和健全审计法规体系是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的基础措施。审计规范是审计人员的行为规范和工作准则,不仅可以控制和减少审计风险,而且也是衡量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标准。我国内部审计起步较晚,与西方国家相比,在相关制度建设上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为了适应现代内部审计不断发展的要求,就必须加强审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建设,尽量减少审计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2.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独立性可以使内部审计师提出公正的和不偏不倚的专业判断,这对审计工作的恰当开展是必不可少的。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的内涵应主要表现为形式上的独立和实质上的独立两方面。形式上的独立要求内部审计在组织内具有较高的组织地位,内部审计师的工作应能够获得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的支持。实质上的独立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精神上必须保持必要的独立性,应以公正的态度,避免利益冲突,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保持诚实的信念,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在整个审计过程中不做出重大的妥协。

3.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审计人员是审计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其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审计项目质量的好坏和审计风险的大小。因此,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对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起着根本性作用。首先,应加强内审人员政治素质教育和能力的培养,树立内审人员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和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对其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培训,使其具备与其工作相适应的高尚品质,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二是要引导审计人员通过工作实践,及时总结内审工作经验,不断完善审计手段和方法,不断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和应对复杂多变的工作局面的能力;三是要在进一步完善审计队伍准入制度,实行执证上岗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激发其爱岗敬业的热情,使审计工作队伍在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四是要加强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使他们能熟练掌握审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熟悉会计、经济管理、经济法规等相关知识,提高内审人员的审计查证能力,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4.执行科学合理的审计工作程序

科学的审计程序是圆满完成各项审计任务、降低审计风险的重要手段。从审计任务的下达和审计工作方案的编制,到实施审计、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出具审计报告整个工作流程必须有一套规范的程序。在实施审计的工作中,要充分运用现代的及成熟的审计技术方法。从审计组提交审计报告到作出审计决定阶段应有完善的“把关”程序。要抓好执法检查和廉政回访工作,要检查审计人员在审计活动中,证据收集是否齐全,程序是否符合要要求,决定是否合法,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补救和纠正。审计人员应严格按照程序操作一环扣一环,并且对每个环节进行控制,将审计风险隐患消灭在审计的各个环节。

5.正确处理降低风险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审计风险可以控制但不能完全消除,如果一味降低审计风险,就可能违背成本效益原则。因此,在接受审计任务时,要认真评价被审计单位的风险程度,高风险单位应该选派经验丰富,解决问题能力强的人员,并适当延长审计时间,而对低风险单位可以投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这样就能使降低审计风险、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三者统一起来。

6.开展以风险为导向的风险基础审计

风险基础审计是通过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来确定审计风险是否可以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它主要运用分析性复核的方法,不仅对客户的控制风险进行评价,同时更要对产生风险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和评价,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和重点。这样就使审计风险与整个审计过程密切联系起来,以风险的分析与控制为出发点,以保证审计质量为前提,统筹运用符合性测试、实质性测试、分析性检查等方法,综合各种审计证据,以控制审计风险。近年来,风险基础审计在世界各国已广泛应用,其原因就在于它从审计准备阶段开始就考虑审计风险。我国内部审计也应尽快实现向这种审计模式的过渡,以提高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1]邱嘉:试论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消费导刊,2008.2:84

[2]范太艳等:浅议内部审计的咨询服务职能.网络财富,2008.06:52~53

[3]段琳: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的抓手.中国石油企业,2007.12:31~33

[4]刘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分析与规避对策.商业会计,2008.12:46~47

[4]赵菁:降低内部审计风险的途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8.02:17~20

解决途径范文篇7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控制人工成本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有企业不断进行改革,促使薪酬管理问题跟不上其改革的步伐,与企业的管理制度不甚协调,随着生产要素,人工劳动等生产成本的不断增加,保险等福利费用的过大支出,企业的薪酬设计制度不够完善,最终引起了人才的流失。本文主要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论述。

二、当前国企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国企薪酬管理现状

国有企业因由政府参股控制,其自主性及灵活性较弱。人才决定着企业的未来,更何况国有企业备受瞩目,是社会的焦点,其高管薪酬更是热点,由于政府的参与,最终导致企业的官本位现象。用工性质繁多是国企的一大特色,这就导致编制内外员工从工资到福利均相去甚远,且有论资排辈的现象,引起人才流失在所难免。

2.国企薪酬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1)薪酬设计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由于国企高管的薪酬与普通职工薪资水平差异过大,最终引起企业制度与其薪酬的战略管理无法相适应,脱离了企业的正常绩效。薪酬结构不科学的设置更是阻碍的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分红,股权激励等长期激励并没有实施得很到位,不足点更是引起了企业高管短视行为的存在,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其次,大部分国有企业在薪酬设计中强调“平均”,这就直接导致薪酬与职位的不对称性,在实践中,为了在招聘和日后薪酬设计中省去一定的麻烦,将不同职位的薪资统一化,这样的薪酬结构,很容易导致员工的不平衡心理出现。(2)薪酬日常管理中控制人工成本的误区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而控制人工成本是薪酬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人工成本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障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保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共计七项(见我国劳动社会保障部颁发(2004)30号文),由此涵义可见,工资总额的有效控制决定了人工成本水平。工资总额控制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第一,工资总额增长幅度应低于利润增长幅度;第二,人均工资增长幅度应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由于对人工成本的投入和产出比例掌握不合理,在大部分国有企业当中都存在孤立产品的营销而忽视了人工成本的份额,采用“保薪酬”的策略,当人工成本与利润无法相匹配时,导致企业出现危机。在企业的机构设置上,只管控人工成本总额,而忽略人工成本结构性控制。人工成本控制的关键是如何将钱花在点子上,企业的人工结构成本是否合理,人工支出能否创造更大的价值。大部分国企都忽略合理的分配而无端设置了多个重复的部门,导致这部分部门的人工成本没有发挥实际的作用,没有给企业带来效益。在部门制定岗位时,过分考虑“人情关系”,而不是从员工的能力和企业的运作上考虑,导致企业的定岗和编制杂乱无章,人工成本和薪酬结构无法统一。

三、国企薪酬管理的改进方法

1.薪酬设计存在问题的对策

首先,针对国企薪酬水平问题过高做出的应对决策:解决该问题主要取决于政府对国企薪酬数额的管理,要利用劳动分配率,工资利润率等指标与同行企业进行比较,具体分析,如果工资率低于行业中的其他企业,或者劳动力高于同行中的其他企业,则说明国有企业工资总额已超过适度水平,应该适当削减工资总额的水平,由于存在垄断性的因素,可以结合国有企业平均工资水平与社会企业平均工资水平的合理程度来判断国有企业工资总额是否在适度水平。其次,提高企业的投入产出比。确定具体岗位的员工劳动价值,合理的控制和明确工时定额。再次,在之前的基础上完善薪酬体系,将工资体系划分为基本(固定)工资和浮动工资两部分。在薪酬设计方面需要对基本工资和浮动工资进行合理的分配,既要避免固定工资比例过高,绩效工资比例过低;又要注意基本工资的降幅会导致员工的工作态度消极,因此一般只能通过适度改善浮动工资来控制人工成本。通常的做法是将浮动工资以奖励或者绩效的形式发放,直接和员工的工作强度和工作效率挂钩,建立标准规范的绩效系数,公平公开的保障员工的浮动工资的知情权,员工会因此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2.薪酬日常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企业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要制定人工成本报表,将生产运营过程中与人工成本相关的资金来源、去向进行严格的监督,通过报表的形式反馈到人力资源管理层。以报表数据为依据,建立人工成本管控体系,控制和管理人工成本的输入渠道,并采用周期核查和再分析的策略,提高的企业效益。对涉及人工成本的财务报账进行仔细的核对,并且制定核对的标准和参考依据,对人工成本的管控人员加强合理配置和培训,调整劳动的分工和资源的利用,推动绩效考核的驱动作用,将人工成本的利用进行规范。对于不必要的人工成本,通过对人工成本的指标分析确定人工的使用情况。优化企业的管理层次,整体的结构采用横向精简的方式,减少工作执行过程的繁杂步骤,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层级保持在一阶之内,对于技术含量低,辅助性,可替代性的岗位逐步实行劳务派遣等用工方式,避免了人工成本使用的不合理,使企业在人员、岗位和工作上达到资源平行共享,减少了在企业在运营时的不必要浪费,人工成本得到控制。企业在招新的费用上可以通过网络的免费途径进行,新员工入职培训也可以采取“老带新”以的方式,内部员工组织工作交流培训,不必聘用外部专家而花去高额的培训成本。

四、总结

本文对国有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从不同角度对其制定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国有企业结构性冗员,导致雇佣成本费用较大。其次是高管薪酬与普通员工的薪酬总额相差较大,薪酬增加幅度高于绩效增加幅度,其与企业的战略不相适应;国有企业薪酬管理问题的对策:从政府的角度,则是要完善与此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监控力度,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监督功能;从企业的角度,则是优化管理层次,削弱隐形的福利支出,加大对激励机制的实施,并且对企业人工成本进行有力的控制,以促使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

作者:陈瑾 单位:交通运输部广州打捞局第一船队

参考文献

[1]王微,李林,赵文雨.国有企业薪酬管理的问题与措施[J].经营与管理,2016(10):56-58

解决途径范文篇8

今天,北方的持续旱情正使水危机从预言变成报刊的头条新闻,而南方很多城市和乡村则陷入守着河湖没水喝的境地,水污染对公共健康的巨大危害开始显现,人们渐渐意识到,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中国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之一。但仅仅认识到水危机的威胁是不够的,要应对这样的威胁,要避免陷入危机,必须认识其根源,进而有针对性地改革现有的水资源和环境管理体系。

一、七大流域面对三大难题

当今中国的水问题可以归纳为洪水、缺水和水污染三大问题。两千年来,洪水泛滥的威胁一直被视为心腹之患,防洪是治水的主要动力,1998年长江和松花江的大水再次凸现了这一主题。但实际上,缺水矛盾自70年代起在中国多个地区蔓延发展,并在世纪之交爆发出来。继1999和2000年发生严重旱灾后,2001年再次发生特大干旱,旱情波及全国二十三个省区。此时人们才猛然意识到,缺水已经上升为中国水资源的首要矛盾。目前在全国城市缺水严重,六百多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达四百个,日缺水1,600万吨,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300亿元。1990年起,缺水每年造成农业减产1,000万吨到5,000万吨,至今尚有2,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

与此同时,水污染问题也伴随工业化的高速推进而急剧恶化,每年工业和城市污水排放量达630亿吨,理论上足以污染全国所有的地表水源。北方的海河、淮河和辽河变黑发臭,几乎成了超级排污沟,而南方的太湖、巢湖和滇池由于接纳了大量有机污染物,造成严重富营养化,时常因藻类爆发而失去使用价值。今天,水污染依然在恶化,并且从支流向干流、从城市向农村、从地表向地下、从陆地向海洋蔓延发展。水污染和水短缺在很大程度上互为因果:一方面缺水造成污染物难以被稀释,另一方面水污染又破坏了有限的水资源,极大地恶化了缺水问题。

从全国的七大流域来看,水资源状况都不容乐观。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丽形象早已成为民族进取精神的寄托,可能再没有甚么比黄河断流更能深刻地反映中国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局面了。1972年黄河首次断流,到1997年黄河断流期长达226天,近700公里河床干涸,给黄河下游两岸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困难。如今保证黄河不断流已成为政治任务,为此黄河常年维持小流量状态。但这样的流量无法把十亿吨泥沙带到河口,大量泥沙淤积在水库和下游河道,造成严重的洪水隐患。水污染和黄河的断流也有关系,它实际上涉及水资源的使用效率。由于污水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和循环使用,由于黄河上中下游各个城市厂矿一味争夺开采有限的清水资源,黄河的水资源短缺变得更加严峻。

长江是中国数亿人赖以生活的基础,它的洪水问题依然非常严重,而流域内旱灾的发生也有加重的趋势。干流水量虽还未有明显变化,但许多支流径流量不断减少,从50年代以来,长江上游的二十多条河流平均萎缩了37.1%。长江污染问题突出,每年排入长江的污水达220亿吨,占全国总排污量的三分之一。几乎每个沿江城市下游,都可以看到长长的黑色污染带,总长近600公里。随着三峡水坝的建成,库区流速减缓,自净能力大大下降,污染问题变得更为棘手。

西北地区降水稀少,相对稀疏的河流湖泊,支撑着广大地区的生态平衡。如今河流萎缩,湖泊水位下降,甚至干涸,失去这些支点,一块块沙漠都开始了扩张。90年代末土地沙化速度上升到每年3,436平方公里,每年流失土壤五十亿吨,沙尘暴频繁发生,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达四亿人。

东北地区的松花江和辽河流域的水资源情况也在恶化。松花江枯水季节偏枯,造成严重旱灾,而洪水季节则容易形成水灾。辽河流域水资源短缺,污染极其严重。

华北地区的海河流域,大小三百条支流,几乎是无河不臭,无水不干。地下水严重超采,形成超过七万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大地下水漏斗区,造成地表沉降和海水入侵。地下水污染严重,进一步加剧危机。河北一些城市地下水资源将在十年内采空,如果不采取应急措施,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这成为促成南水北调的重要因素。淮河流域生态破坏严重,水旱频仍,加之上游乡镇企业的恶性排污,使得人口密集的下游城市常常陷入有水不能用的窘境,而没有替代水源的农村地区出现了若干「癌症村」,环境灾难开始造成公共健康危机。

东南地区降水丰富,河流众多,但普遍面临水质型缺水,其中尤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为严重。长江三角洲平均每300米就有一条河流,但许多城市有水而不能用,不得不大量超采地下水,造成地表沉降,恶化了洪水危害。珠江三角洲集中了全国13%的径流量,但各大城市污水泛滥,饮用水水质堪忧。与此同时,中国近海海水水质严重恶化,很多海区赤潮泛滥,甚至面临变成「蓝色沙漠」的危险。

西南地区的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也是危机四伏。中国的高速发展刺激了能源需求的高速增长,由于中国石油天然气储量先天不足,发展水电被当作解决能源短缺的重要出路,而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江大河成为了水电开发的主要战场,无序的建坝热潮正在破坏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的水环境,威胁到当地宝贵的生物多样性和景观资源,最为严重的是将在高山深谷的边陲地区制造百万移民,使得该地区在未来二十年中成为中国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二、工程平衡能否替代生态平衡?

要应对中国面临的水资源危机,首先要破解危机的成因。水利界普遍认为,中国水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有限的水资源时空分布极其不均:从时间上看,降水高度集中于夏秋,而年际变化也很明显,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历史上多次出现连续枯水年。从空间上看,南方耕地少,矿产资源匮乏,却拥有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1%;北方耕地多,是中国的能源和重化工业基地,但水资源仅占全国的19%。特别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和重化工业基地的黄淮海平原,人口占全国的34.8%,耕地占全国的39.1%,水资源仅占全国的7.7%。

根据这一判断,过去五十年我们在全国主要江河上大规模建设水库和引水渠道,希望用水利工程来平衡水资源分配。全国建设了多达86,000座水坝,其中包括22,000座大坝,意在通过人工调节,解决水资源在时间上的分布不均。随着80年代水资源短缺日益恶化,三分之二的主要城市陷入缺水困境,我们修建了以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引黄入晋为代表的一批跨流域调水工程,试图实现水资源的人工调度,解决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过去五十年我们在水利建设上可谓不遗余力,但我们何以在今天却一步步滑向水危机的边缘呢?我认为一方面在于我们在治水对策中忽略了水资源分配不均背后的人为因素,没能消除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这一根源;另一方面工程水利又刺激我们的经济社会在扩张型的发展道路上愈走愈远,加剧了对水资源的低效和不合理利用。

中国水危机看起来是自然因素造成的,但实际上人类活动带来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却大大加剧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恶化了水旱灾害。以黄河流域为例,黄土地之所以成为华夏文明的摇篮,是因为那里曾经温暖湿润,草木繁茂,土地肥沃,利于耕种。然而,黄土土质疏松,一旦失去地表植被保护,极易发生水土流失。秦汉、唐宋和明清三次屯垦移民对黄土地植被造成严重破坏,大量泥沙涌入黄河,造成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次大改道」,母亲河终于成了「中华之忧患」。

再看长江,长江本非害河,自古有河患而无江患,因为长江源头有巨大的高山冰川,上游山地到处是茂密的原始森林,中下游平原地带湖泊湿地广布,雨季吸纳洪水,旱季释放清流。清朝初年起围湖造田,其后湖区灾民大量涌入山区,刀耕火种,严重破坏了水源林。过去五十年我们更加肆意破坏长江生态,有组织地把那片最宝贵的水源涵养林砍伐了。虽然如此,据估计当地残存森林的含蓄量还有一千亿立方米,而三峡水库修起来也不过三百多亿的库容。上游砍树,中下游地区又有组织地对湖泊进行围垦,长江中下游五十年间共失去湖泊面积12,000平方公里,超过目前五大淡水湖面积的总和。1998年洪水水量未创纪录而水位屡创新高,正是长江流域生态恶化的结果。

黄河和长江的例子说明,洪水和缺水在很大程度上源自生态退化。洪水与缺水既对立又统一,而二者矛盾的调和依赖于良好的植被。中国面临世界最大大洋,背靠世界最大大陆,季风气候显著,降水月季和年季分配极其不均衡。在植被覆盖良好的情况下,降水得以涵养,进而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得到缓慢的释放,这样就平衡了自然的不平衡。土壤同样具有涵养水分的作用,被称为黄色水库。中国山地丘陵面积广阔,一旦失去植被保护,极易造成土壤大量随水流失,不但进一步降低了涵养能力,而且使得植被无立足生长之本,造成难以逆转的生态破坏,进而使环境长期陷于洪水和缺水的恶性循环中。当我们破坏了与涵养水源密切相关的森林、草原、湖泊、湿地,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情况就变得更加严重。

要改变这种情况,我们本应该去恢复这些天然调节器,但我们却一味指望通过工程方式去征服江河,改造江河。过去五十年来,我们在全国七大流域的江河上筑起了八万多座水坝,很多江河几乎是无峡不坝了。然而在我们认为已驯服了江河,正可尽收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养殖诸方之利的时候,黄河断流了,辽河断流了,海河断流了,黑河断流了,塔里木河也断流了,给流域内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水污染的问题更是直接由人类不适当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的。它其实也是一种公地悲剧(TheTragedyoftheCommons)的体现:在有限的公共牧场上,每个家庭都希望增加放牧量,因为每增加一头牲畜受益的只是自己,而超载放牧造成的草场退化却由整个社区分担。污染问题颠倒过来,它不是从公地中获取,而是向公地中排放,我在《中国水危机》一书中称之为上游心理,即每个社区都把自己当作上游,把污水一排了之,把危害转嫁到下游社区。

西方国家的经验表明,公地悲剧可以通过有效的环境管理来防治。中国庞大的环保系统之所以不起作用,原因在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中国的环保局表面上接受国家环保局和地方政府的双重领导,实际上在官员任免、工资福利、退休待遇等方面完全仰仗地方政府。而作为执法对象的污染大户,恰恰又是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也可以说是环保部门的衣食父母。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能指望地方环保局向本地污染企业开刀呢?在西方国家,环保部门不作为可能面临公民诉讼,而在中国,环境诉讼困难重重,主管水污染治理的部门根本感觉不到这样的压力。

由于体制性的缺陷,中国深陷水污染的泥潭而难以自拔。2000年中国工业污水和城市生活废水排放总量达630亿吨,其中7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经对十一万公里河道进行评价,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的河段达到41%,其中很多河道失去了使用价值。大量废水、污水不但严重破坏了环境,甚至直接威胁到人民的健康和生命。水污染的蔓延恶化,又促使人们加大对尚未破坏的水资源的开发力度,进而进一步恶化了生态平衡。

三、增加供给临近极限

1998年洪水之后,中国改变以往一味依赖水利工程的防洪策略,实施了天然林禁伐、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等生态措施。这些都是数百年来有识之士想做但无力去做的治本之策。在更加难缠的水资源短缺上升为主要矛盾的今天,我们也必须反思几十年来一味强调增加供水的策略,转而从需求管理上寻找出路。

过去五十年我们在开源上可谓不遗余力,修建了大量的蓄水、引水、提水工程,但在许多地区我们的用水量已经大大超过了自然承载力。国际上通常认为一条河流的取水最高不应超过40%,而中国北方的黄河、淮河和辽河早超过了这个标准,海河更是高达95%。河流断流、湖泊干涸、地下水枯竭,甚至沙尘暴和水污染,都和过度取水有着紧密联系。

今天,当许多城市水源枯竭,面临供水危机的时候,一个全国性的调水时代正在到来。除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引黄入晋外,陕西西安的黑河调水,新疆的引额(额尔齐斯河)济乌(乌鲁木齐),吉林的引松(松花江)入长(长春),辽宁的引英(英那河)入连(大连),河北的引岳(岳城水库)济淀(白洋淀),宁夏的沙坡头等调水工程都在建设中。调水不仅仅限于北方,南方许多地区也加入其中,比如江苏的引江(长江)济太(太湖)和云南的滇中调水工程。这两项工程的共同特点是希望通过引入大量洁净水源,稀释本地污染物,达到拯救太湖和滇池等水体的目的。

中国调水工程中最为雄心勃勃的当属南水北调工程,计划分东、中、西三条线,从长江的上中下游分别将水调往黄淮海平原和山东半岛。如今这项工程的东线和中线已经在北方水危机的刺激下开工了,而西线也在积极筹备中。整个工程预计要到2050年完工,耗资4,860亿元。国人多把中国水问题的解决寄托于南水北调,但实际上它只能部分缓解北方主要城市和部分重点工业企业的用水紧缺,对解决北方广大农村的缺水问题则无能为力。大型调水工程往往给环境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南水北调也不例外,仅丹江口水库扩容一项就将涉及移民三十万人。

南水北调是五十年前不合理规划的产物,现在不得已加以实施,是为避免一些城市十年后发生无水可用的社会灾难。我们首先应该怀着对自然的愧疚,反思几十年来不合理的用水方式,而绝不应该为创造了又一项水利工程的世界纪录而沾沾自喜。不改变现行的供水体制和用水方式,大调水只能带来大浪费、大污染,只会刺激干旱地区用水需求的进一步上升,为发生更大水荒埋下隐患,甚至有可能把调出水地区拖入水危机。

过去五十年北京的发展过程,清楚地显示了工程治水是如何刺激我们加剧对水资源的低效利用,最终使得我们陷入供水危机之中。历史上北京受水资源总量的限制,城区的人口一直到解放时也不过百万。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开始走上大建水库的道路。五十年来,国家在北京的水利设施建设中投下了巨资,建成了大中小水库八十多座,农用机井四万多眼,加上城市自来水和大型工矿企业提取地下水的设施,构成了年均四十亿立方米的供水能力,比1949年增加近五十倍。但工程的引发了工业规模和城市人口的,进而引发了用水的。70年代北京发生供水危机,靠到处打井才勉强度过。过量开采地下水的结果,导致北京五十年来地下水位下降五十米,很多地区已经打到了基岩上。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1981年北京再次陷入供水危机,密云水库和官厅水库只能抽取死库容维持。当时中央决策,两大水库只保北京供水,不再为天津、河北供水。北京暂时度过了危机,却把周边地区拖入了危机中。

今天城区人口已近千万,而且还在快速增长。当北京陷入连续第五个干旱年,密云水库无力满足城市用水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实施应急方案,开采后备地下水水源,同时向饱受干旱之苦的河北、山西要水,2006年从太行山调水,2007年从黄河调水,直至2010年长江水流进北京。如果我们不改变用水方式,大调水会不会导致新的大浪费和大污染呢?北京低效扩张型的用水方式已经把华北周边地区拖入危机边缘,南水北调的实施,会不会导致汉江流域甚至整个长江流域的用水危机呢?丹江口的水用光了,北京再到哪里去找水呢?我们应该记取以往的教训,努力推进节约用水、循环用水。

中国节约用水是有潜力的。由于长期轻视节水,造成工业、农业和生活用水效率低下,浪费严重。一立方米的水平均产粮一公斤,而发达国家一般为两公斤。中国工业万元产值取水量为91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五至十倍。发达国家炼一吨钢用水三到五吨,中国要七十吨以上;国外炼油厂每吨油耗水0.5吨,而中国平均为2.43吨。很多城市缺水严重,但市政生活用水浪费现象比比皆是。浪费巨大,恰恰说明节水潜力巨大。

变调水为节水带来的好处远不只节省了供水投资。一般说来,每多用一吨水就意味着多排放至少0.7吨的污水,而这些污水可以污染几十倍于自身的净水。达标排放治理费用高昂,为了完成2010年水污染防治目标,全国需要建设二千座污水处理厂,仅此一项费用就高达四千亿元。末端治理必然消耗大量的财力和能源,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能源短缺、资金匮乏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有必要在减少污水排放上下足工夫。

很多人认为中国现在谈环境问题为时过早,中国只有等到人均GDP达到若干千美元后再提环境。我不赞同这种观点,首先中国的悠久历史,既是灿烂的文明史,也是惨痛的生态环境破坏史,后者在《中国水危机》一书中多有描述;其次新中国前三十年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达到空前的程度,但却没有积累起多少财富。因此中国在真正进入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时候,只剩下少得可怜的资源和几乎经不起更多破坏的残山剩水。这就是中国的现实,一种和欧美日情况完全不同的现实,它决定了中国不能重复别人先污染后治理的老套路,而必须背负起历史的包袱,在现代化起步的阶段就同步地治理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推进民主管理,引入公益诉讼

今天,节约用水、循环用水的口号虽然喊得很响,投入却少得可怜,而环境社会影响巨大的调水工程,却动辄获得数十亿元的投资。这种不合理的选择,和我们的决策机制是有关系的。现在我们常常说要做到科学决策,但实际上要做到科学决策,就必须有民主决策。水利工程投资巨大,利益巨大,而当前的决策过程中往往只有政府官员、投资公司和专家的参与,这显然是不完整的。暗箱操作、关门决策的结果,政府官员、开发商代表和非独立的专家常常很容易达成妥协,决策效率奇高,结果某些团体和个人在投资建设过程中轻易获利,在运营中也可能获利,而环境和社会危害造成的巨额成本统统被外部化,让移民去承受,让社会去承受,让国家财政去承受,让生态环境去承受。正因为如此,中国水利部门在决策中很少去认真研究通过节水和循环用水进行需求管理的替代方案,而是一味倾向于建设大型工程。

要避免这些问题,建立一个产权明晰、价格合理的水权水价机制是必要的,因为我们必须利用市场手段,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有限的资源在产业间更加公平、合理的流动。加强流域观念,实现水环境和水生态在流域内的统一、协调的管理和水资源的统一调度也是必要的。这些措施现在已经得到了高度重视,但仅有这些措施是不够的,没有各个利益相关方的广泛参与,不从外部引入监督制衡力量,私营水产业和公有水产业一样会出现问题,流域统一管理甚至会进一步恶化不公平、不合理的水资源分配。

必须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决策程序,把各类水利工程的利弊和利益都放到阳光下,让各个利益相关方看清楚。应该放松对媒体报导的重重束缚,让它们可以充分施展监督职能,揭露问题,分析每个决策对环境和人民健康的影响,这既有利于防止腐败,又可以充分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让他们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参与到决策程序中。要切实保障公众参与,还应该鼓励、支持发展民间环保组织,让它们起到联系公众、制约权力机构的作用。

解决途径范文篇9

关键词:东盟国家;农业领域;投资风险;解决途径

长期以来,东盟国家一直都是世界上农业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据新华网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中国对东盟国家农业投资存量已超过203.8亿美元,占我国对外农业投资总额的39.5%。作为世界农业资源集中地区,多数东盟国家均以农业立国,以泰国为例,超过70%以上泰国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享有“东南亚粮仓”的美誉。并且目前,依据东盟44%的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我国已着手打造包括大米紧急储备、清迈倡议多边化等在内的一大批东盟农业投资旗舰项目。由此,在立足中国对东盟国家农业领域投资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中国涉农企业投资东盟面临的风险,并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途径,对于优化我国对东盟国家农业领域投资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一、中国对东盟农业领域投资的现状

(一)农业领域投资存量增长较快。东盟诸国作为我国农业领域重要的战略合作国家,自“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我国对该区域农业领域投资存量提升了2.7倍。据中国新闻网资料显示,作为中国投资东盟农业窗口的广西省,“十三五”以来,该省在东盟开展农业投资企业数量累计达71家,投资协议额累计2.74亿美元。且截至2017年,中国与东盟农业双向投资存量累计已超过1830亿美元,而中国投资存量为750亿美元。数据上看,我国投资量占比较小,但“一带一路”战略实行以来,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农业投资得到快速增长。其中,2017年中国对东盟的农业投资额,占我国对外农业投资总额的38.2%。与此相对,东盟国家对中国的农业投资却仅为我国投资存量的一半。此外,2017年11月落幕的广西农业项目投资合作对接洽谈会中,价值7.7亿美元的“中国-东盟宝能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项目,也在首日达成了投资合作意向,只待后续更深层次的谈判合作。(二)农业基础设施投资逐渐扩大。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领域投资合作的不断加深,东盟国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获得质的飞跃。据全景网资料显示,就农业水电站项目,截至2018年5月,中国电建已在老挝投资超过32亿美元,目的在于帮助老挝解决境内农业灌溉问题。据悉,预计到2019年3月,南欧江水电站二期工程竣工,蓄水量可达3.5亿立方米,可解决老挝南欧江流域内60%农业作物的用水问题。且在2017年底,由中国电建承建并已投入使用的柬埔寨斯伦河水利项目,大幅度提升了斯伦河流域内农作物产量,降低了暹粒省的洪涝灾害。同时,在我国对外农业投资合作中,始终将东盟国家视为“一带一路”重点农业投资区域。据新华网资料显示,此前我国与东盟国家敲定的中老铁路、雅万高铁、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均已动工建设。其中,造价高达55亿美元的中泰铁路建设,也于2017年12月正式启动。据统计,目前中国面向东盟的145个投资项目中,农业领域项目占据了26.6%,在铁路、水电等农业基础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方面逐渐扩大。(三)农业科技领域投资涉及范围较广。“一带一路”战略实行以来,为沿线国家带来新发展同时,也为我国投资东盟国家带来了新机遇。而我国在农业领域播种、育苗、农机等高新技术日益成熟,为拓宽东盟农业领域投资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例如,2018年广西农科院同越南农业大学、越南北江种业公司联合建立的联合防控实验室,就迁飞性病虫害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在2018年4月的大棚果蔬病虫害试验项目中,得到了实际运用。防虫害等技术的引入,为我国各类种植业在越南投资奠定了技术保障。据悉,因防控防虫技术的大面积推广,至2018年5月,越南方面大米产量平均增收了20%-30%。同时,云南云天化集团也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于2017年9月,携手缅甸AWBA集团签订了化肥投资协议,共同助力缅甸农业发展。并且,2018年5月,云天化助力缅甸农民1.2万吨复合化肥,以实现农业增收。此外,在气候水文条件的监控上,中国投资泰国共同建立了中泰气候与海洋生态联合实验室。这些高科技领域的投入,可进一步提升东盟国家在农业育种、施肥等领域的科技含量。(四)民营企业占据投资重要位置。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升温,我国对东盟国家农业领域投资,渐渐发展到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民营企业投资东盟农业领域,已上升至全国企业总投资的59%,占据了中国对东盟农业领域投资的半壁江山。例如,广东农垦集团斥资2.8亿美元,收购了泰国最大橡胶种植集团泰华的60%股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天然橡胶全产业链经营企业。至此,在引进泰国橡胶种类基础上,广州农垦橡胶种植项目,由原来20类增加至45类,极大丰富了我国橡胶项目种类。2017年10月,天津聚龙集团同印尼达成农业产业合作区的投资意愿。而截至2018年7月,聚龙在印尼已种植油棕6万公顷,年产棕榈毛油超过10万吨。2017年11月,黑龙江幸福人集团,就马来西亚棕榈秸秆废料,也同其国家创新中心签署了石油制品替代品的投资设厂协议。此外,湖南尔康制药投资1亿美元,于柬埔寨设立尔康生物淀粉有限公司,从事淀粉植物空心胶囊、改性淀粉生产与销售等。

二、中国投资东盟农业领域面临的主要风险

(一)东盟地区政治环境复杂,农业投资腐败现象严重。“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升级,隐藏在经济效益背后的政治风险也日渐凸显出来。多民族、多信仰的地域背景,更多时候使东盟各国深陷于政权更叠、民族宗教冲突中。这样的政治环境,进一步为中国企业投资东盟农业领域带来不确切风险。例如印尼的“原住民党”作为一股重要反华势力,便极力阻挠中国企业的农业项目投资。中国聚龙集团作为投资印尼农业长达10年的最大型涉农企业,便因原住民党的几经阻挠,直到2016年底才经获批成为双方境外合作的龙头企业。而近年来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国大选下,各亲华党与反华党的暗中角逐,导致多数东盟国家就棕榈、榴莲等农业产业,对华投资与合作持续收紧,给我国农业投资增添了更多复杂因素。此外,东盟各国严重的腐败现象,很大程度抑制了中国对东盟的农业投资。如2017年9月,泰国“大米渎职案”的宣判,也落实了案件牵扯的44.6亿美元损失。泰国政府官员腐败行为,也直接促使我国北大荒企业取消了大米合同。目前,虽说“一带一路”战略成效显著,但东盟地区较为复杂的投资环境及腐败现象,制约了中国对其农业领域的投资。(二)东盟国家农业服务基础设施落后,产品折损率严重。东盟除少数国家外,农业服务基础设施普遍存在发展薄弱的问题,国家间的交通运输网络建设情况严重不对等。据《西贡解放报》,越南现有高速公路,仅覆盖了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而由此造成成熟农产品,仅从田地到市场的运输,折损率就超过了10%。据《越南经济时报》称,九江平原稻谷收获后,到市场售卖中途,损失率竟高达13.7%。除公路建设外,越南现存的铁路、海运设施等,也很难及时进行农产品的高效运输。同时,截至目前,泰国境内还依然没有现代化的高效排水灌溉系统。为此,泰国每年会因旱灾洪涝等,造成多季稻约30亿美元以上的损失。并且,柬埔寨境内仅有的南北两条铁路,也因年久失修,基本属于瘫痪状态,运输、通关等便利化条件几近于无。此外,中国同东盟国家开通的农业特色航线与专列火车,由于班次频率较低、对接口岸匮乏、东盟国家交通运输便利化程度低等问题,致使农产品极易产生折损情况。(三)东盟国家自然灾害频发,农业资源种植环境较差。因地理位置的限制,东盟国家多地处北太平洋、北印度洋风暴源地,受大陆板块的影响,这些国家常年风暴、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较多。加之热带季风性气候的影响,旱涝灾害也极为频繁。高发的自然灾害,自然给中国企业投资东盟农业带来了极大的风险。据《亚太统计年鉴》统计,全球40%以上的自然灾害发生在亚太地区,而属于东盟的印尼与菲律宾更是高发地带。例如,2017年4月菲律宾棉兰老岛地震,所引发海啸波辐射半径超300公里,范围内70%农业种植业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这也致使《中菲农业合作行动计划》签署的水产养殖、水稻玉米种植、农渔产品加工都受到了相当程度的影响。据生意社资料显示,受厄尔尼诺———拉尼娜气候的破坏性影响,2015-2017年马来西亚油棕作物产量大起大落,价格大涨大跌。以棕榈油为例,2017年从年初到年末,棕榈油盘面下跌了1000点,跌幅超过16%。而2018年该国棕榈油预估会增产9%,棕榈油售价也将由每吨725美元下跌至686美元。可见,频发的自然灾害,使农业企业投资回报率涨跌难以预测和掌握,农业资源环境的风险时时威胁着中国农业投资企业。(四)东盟国家金融市场风险严重,农业投资存在结算风险。近年来,东盟国家不断变动的利率、汇率及通货膨胀率,都使我国涉农企业投资东盟存在很大的结算风险。据搜狐财经网显示,2016年上半年人民币兑换东盟货币指数为126.61,跌幅逾5.9%,到2017上半年则又下跌为131.79,而2018年这一指数则又上升为125.51。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波动也较严重。据测算,若企业分别在2017年6月与2018年6月投资1亿元人民币于该区,则会产生超过100万人民币的差额损失。可见,货币兑换指数的不断变换,给中国企业投资东盟国家农业领域,造成了相当程度的结算风险。此外,东盟国家严重的通货膨胀率,也给中国企业的农业投资带来了一定负担。据《万象时报》,2017年上半年,老挝国内通货膨胀率持续下降,并在5月达到了最低的1.07%,随后开始触底反弹,到11月已达2.5%,并于2018年上半年继续走高。而IMF报告中也指出,2017年缅甸经济增速仅为5.9%,但其通货膨胀率却达到6.8%,并且预估这一数值,今后会持续走高。此外,越南2017年上半年通货膨胀率也同比上升1.87%。严重的通货膨胀率,极大提高了中国涉农企业在东盟国家农业领域投资运营中的工资与物价等成本,且农业投资存在结算风险。(五)东盟国家农业深加工能力不足,企业冷链物流设施不完善。东盟诸国大多属于发展中国家,区域内多数农业企业加工水平较低,农产品基本以自然形态通过物流渠道进入我国。同时,大多东盟国家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传统粗放型种植方式,依然是该区域农业种植主流,农产品附加值较低。例如,柬埔寨三分之二劳动人口从事农事工作,但由于农用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机利用率较低,致使该国农业生产总值仅占GDP的25%。其中,初级农产品贸易额,便占据总额的60%以上。而直到2018年1月,广西国宏在柬大米加工项目的竣工,才预示该国种子基地、香米种植等农业深加工技术,开始逐步成型。此外,农产品深加工程度的高低,通常也反应着农业企业冷链技术的发展水平。在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产品的投资合作中,多采用海洋运输方式,海运周期长,铁路公路运输所占运输比例很小。加之,东盟农业企业冷链物流技术不完善,导致农产品损耗严重。以重庆市场为例,传统江海联运方式下,东南亚农产品进入该地,运输周期约为25—30天,农产品损耗率高达50%以上。而新型的广西—东盟海铁多式联运体系,预计到2020年才能实现常态化与规模化的运营,极大限制了双方农业领域产品的流通效率。

三、中国投资东盟农业领域面临风险的解决途径

解决途径范文篇10

一、煤矿安全监察执法存在的问题

(一)执法管理体制问题

煤矿安全监察执法缺乏科学的执法评价标准。目前,我国煤矿领域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较多,但在每一次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应如何履职到位,却缺乏较为明确的考核标准、量化指标,导致执法过程中难以抓住对执法人员的个人考核这一关键指标,进而影响了执法效能。

(二)执法思路问题

1.部分执法人员执法思路滞后,创新性不强在市场经济迸发出无限活力的今天,部分执法人员仍习惯用计划经济下的行政管理手段进行煤矿执法监察工作,“以罚代管”的观念依然存在。2.部分执法人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不强众说周知,煤矿执法部门也是一个高风险部门,在煤矿监察系统内部,一些执法人员仍然抱有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错误思想,对待工作,能少干就少干,能不干就不干,等上级部署、等领导安排的工作作风仍然存在,严重影响了工作效能。3.对风险和危险源的辨识滞后各个煤矿企业都有自己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由于执法任务重、执法时间短等因素,往往更热衷于对共性的老问题进行执法(如教育培训、应急预案、应急演练等),对于煤矿现场安全生产中的隐蔽性问题,投入的监察精力较少。4.重现场管理监察,轻体系运行监察目前,新《安全生产法》明确提出,企业要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加强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的标准化建设。无论是双重预防机制还是安全生产标准化,都是一套比较科学、系统的安全管理体系。虽然现有的很多煤矿都建立了这两套体系,但并没有进行很好的融合,因此,在运行当中,经常出现“两张皮”现象,给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扰。5.重采掘一线监察,轻辅助岗位监察目前,各级执法人员往往对采煤、掘进一线的安全生产监察比较重视,而对于通防、地质、测量、机电运输等辅助工段的安全监察投入的精力较少。据统计,现在每年在煤矿辅助岗位上出现的安全事故占煤矿总事故的比例正越来越大。6.重事后处理,轻事前预防煤矿安全行政执法的事前预防机制以及事故发生后的补救措施,相对比较薄弱。目前,有些人仍然秉持着一种错误的观点,即执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处罚。事实上,执法涵盖的内容不仅仅包括事后惩处,还包括事故发生前的各种防范措施与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等一系列工作。

(三)监察执法手段中存在的问题

1.执法监察的隐密性不强目前的执法监察工作,尤其是高级别的执法监察工作,多数情况下都是经过层层部署,而缺少监察的随机性。很多煤矿企业在被检查之前,便组织人员进行各种迎检准备,甚至暂时停产、停业,致使监察人员到现场进行执法时,很多问题被煤矿企业有意掩盖了,不能发现真正存在的问题,这对煤矿安全生产是极为不利的。2.执法人员无法从一线职工处获得有效信息煤矿一线岗位职工以及一线的安全技术人员,对煤矿本身的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有着最直观的判断,但在执法监察中,执法人员却很少能依靠他们获取有效的隐患信息。一方面是因为部分执法人员缺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始终把自己摆在较高的位置上,不愿意与一线人员进行交流;另一方面,虽然与一线员工进行了交流,但也难以获得较大收获。这是由于一线员工虽然知晓现场存在的薄弱问题与隐患,但由于工人还要长期在企业工作,要靠企业养家糊口,因而不敢得罪矿方,所以执法中很难调动员工的积极性。3.部分煤矿执法部门仍热衷于运动式执法监察“一矿出事故,万矿受教训”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是我国煤矿众多,安全执法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日常性的工作,我们应该让煤矿在吸取教训的同时,做好日常的安全监管工作,而不是大喊口号,大搞运动式执法。一方面,运动式执法容易给监管部门带来短时间的巨大监管压力,从而受制于监管人员数量、专家数量、专家质量等多方面因素,很难保证执法监察的质量;另一方面,在运动式执法过程中,煤矿企业可能会采取限产,甚至停产,迎接运动式执法,以保证执法过程中不出“纰漏”。一旦执法过程进行完毕,煤矿企业可能会通过超产对前期的产煤量下滑进行弥补,保障煤矿的整体效益,超产现象的出现也给煤矿事故的发生埋下了巨大隐患。4.部分监察人员专业知识不足一方面,煤矿执法部门没有招录专业人才提供智力支持及技术支撑;另一方面,没有为本部门执法人员提供相应的学习平台来提高业务能力,导致煤矿监察部门过度依靠第三方专家的协助进行执法监管。虽然专家协助确实可以提高监察质量,但目前的专家构成体系也比较复杂,有些专家的认识可能也存在局限性。5.部分执法监察人员与被煤矿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执法人员在日常执法监察过程中,容易受人情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在执法监察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损法律的严肃性。

(四)执法监察事后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部分煤矿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处置不力尤其是没有及时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导致问题整改落实不到位。对于一些依法应停业整顿或关闭的煤矿没有采取相应措施;对于整改没有达到预定效果的煤矿,也没有及时采取进一步措施,这就使得一些煤矿负责人对隐患整改流于形式,甚至不整不改、放松警惕、麻痹大意,最终酿成事故。2.事故责任追究时效性差目前,我国现行的事故调查及责任追究体系相对来说仍比较复杂,从事故发生到事故调查再到事故责任追究,时间比较长,使得事故对煤矿企业的警示作用及预防作用大打折扣。3.执法尺度不一,执法部门自由裁量权较大目前,执法部门使用的是自由裁量,裁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相差较大,相同的违法行为,不同的当事人,却没有受到相同的处理,甚至处理的情况十分悬殊,不利于后续执法监察的开展。

二、解决途径

(一)健全执法管理体制

建立科学、有效的执法评价标准。确保监察人员在日常的执法实践中有较为明确的考核标准、量化指标,指导执法人员科学执法,减少不作为与乱作为的现象。

(二)开拓执法思路,优化执法方法

监察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要不断积累经验,拓展执法思路,增强创新意识。执法人员要清楚地认识到,对煤矿进行执法监察的目的是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服务,而不是进行执法处罚。增强监察人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及责任意识,积极与上级业务部门对接业务、向本单位领导汇报工作、向同事探讨工作方法与思路,养成对待工作不等不靠的良好工作习惯,在全系统形成比学赶超、担当作为的良好工作作风。在煤矿监察过程中,要结合煤矿企业具体的安全实际情况,对于共性问题要细心查,对于个性问题与典型问题要耐心查。重视现场监管,更要重视体系运行。严格落实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搞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各煤矿企业应合理进行双重预防机制和安全生产标准化两套体系的融合,并严格按照体系要求对煤矿进行管理,避免仅注重现场、轻体系运行的情况发生。体系是安全生产的基础,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必须重视安全体系的正常运行。执法监察要重视采掘一线,同时对辅助岗位的监察也不能放松。辅助岗位可能不会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但在辅助岗位出现机械伤害等类型的工伤事故正变得越来越频繁,煤矿安全管理人员甚至把这种磕磕碰碰的轻微伤、轻伤事故都认为是一种常态化事件。根据海因里希理论,这种思想是非常危险的,因此,煤矿执法应全面,不得厚此薄彼,甚至顾此失彼。不仅仅要重视事后查处,更要注重事前预防。事后处理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当事企业身上,而对于其他企业起到的作用相对有限;而加强事前预防,则会保障多数企业都不会发生事故,让多数企业受益是更重要的。

(三)丰富的执法手段

1.加强执法监察的隐密性与随机性科学制定安全生产监察执法计划,利用双随机执法、四不两直执法、异地执法等多种执法手段进行执法,打破煤矿普遍存在的“迎检”与“备考”,让执法更贴近煤矿的安全生产的实际,让执法人员真正看到“庐山真面目”。2.拓展一线职工的隐患上报渠道建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一方面,执法人员要甘于俯下身与一线人员进行交流、沟通,力争获取一线员工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监察部门可以建立有奖举报制度,鼓励员工发现隐患并上报给监察部门,建立沟通桥梁,提高一线员工隐患上报的积极性。3.充分调动驻矿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发挥其专业技术能力,为煤矿监察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协助执法人员做好日常监管。4.减少雷声大、雨点小、重形式、走过场的运动式执法监察科学制定执法计划,将监察工作日常化、程序化,将执法工作作为一个系统性工作来抓,切不可一旦出现事故,便完全依靠临时抱佛脚的执法监察,这是不科学的。5.提升监察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一方面,执法监察部门要积极与人力资源部门沟通,加大对高校毕业生专业人才的招聘力度;另一方面,执法监察部门要重视对现有执法监察人员的培养,在系统内部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执法人员向领导、同事、煤矿一线工人及第三方专家学习,监察部门每年应定期开设业务培训班,给执法人员创造学习、提高的机会。同时,建立科学的执法人员个人考核机制,给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执法骨干以职务晋升、荣誉嘉奖等机会。6.加强执法队伍的廉政建设执法监察人员应与煤矿之间保持合适的距离,定期组织执法人员进行廉政学习,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让廉政执法的种子在执法人员心中生根、发芽。在日常的执法监察过程中,执法人员应严格遵守廉政承诺,杜绝人情执法,维护法律的权威性与严肃性。

(四)加强执法监察事后处理

1.严格执法对于发现的煤矿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要及时采取措施,检查出问题只是执法监察的第一个步骤,更重要的是对检查出的问题要及时跟踪整改,及时进行整改复查。尤其是对于一些涉及重大隐患的问题,需要停业整顿或关闭的煤矿,必须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行刑衔接制度,对于不听招呼、不服从管理且服从刑事移交条件的,要及时移交公安机关,采取行政强制措施,达到整治一批企业、警示一个行业的目的。2.增强事故责任追究的时效性对于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可以提级调查,煤矿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要在符合法定程序的基础上,从严、从快地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将处理结果及时通过各种新闻媒体进行公示(如电视、网络、报纸等)。因为一旦将责任追究的占线拉长,便极有可能引发更多的隐性问题,如滋生腐败,量刑减轻,导致对煤矿企业的警示作用及预防作用大打折扣。3.自由裁量进一步细化,压缩执法部门自由裁量权省级以上煤矿安全监察部门应对煤矿执法自由裁量权进一步规范、细化,尽量减少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的裁量权,这既是对煤矿企业负责,也是对执法人员负责。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