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税收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20:04:15

加强税收

加强税收范文篇1

【论文摘要】纳税评估是现代税收征管的一项重要举措,它对于加强税收管理、提高征度质量、增强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实现税收征管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的纳税评估从机构的质量、指标的采用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需针对不足之处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纳税评估的质量。

纳税评估工作是国家税务总局加强税源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它是通过税务机关运用数据信息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纳税申报(包括减免缓抵退税申请,下同)情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并采取进一步征管措施的管理行为。是介于申报征收与税务稽查之间的一道“过滤网”,具体表现为税务机关通过对纳税人纳税情况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进行综合评定,及时发现、纠正和处理纳税人纳税行为中的错误,实现对纳税人整体、实时的控管,以促进纳税人的真实申报和提高税收监控管理水平。纳税评估工作是税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税收征管工作一次“质的飞跃”,是加强对税源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客观要求,是强化税源管理和监控,不断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税收内部基础管理制度在税收征管工作中的重要体现。因此,在现代税收征管中需要全面实行纳税评估制度,以加强税收管理,提高征管质量,增强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实现税收征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一、开展纳税评估的必要性及其作用

(一)开展纳税评估的必要性

1、开展纳税评估,是当前税收征管环境的需要。目前我国的税收征管环境不甚理想,税源监控乏力,大量的税源不能转化为税收,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经济不发达,现金交易普遍,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淡薄,偷税、漏税、骗税现象突出,税收流失严重;二是一些社会中介机构、会计从业人员执业素质不高,申报信息失真严重,税企之间信息明显不对称;三是社会各部门对税务机关依法治税的支持、协助不够,没有形成社会综合治理的氛围,社会舆论对税务工作支持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税收法律体系尚需完善,税收执法手段刚性不足,威慑力不强;五是税收征管现代化程度较低,虽然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日常征管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征管的科技含量、信息化应用程度较低,计算机的管理功能、分析功能、数据处理和交换功能、监控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需要一个比较科学的方法帮助税务机关了解哪些税源有问题,需重点掌握,而纳税评估,则能很好地满足这一要求。

2、现行税收征管体制不够健全,需要开展纳税评估加以完善。主要表现在:(1)部分单位把税收工作重点片面放在稽查和征收环节,对征管基础工作重视不够,从而导致管理弱化,漏征漏管现象较为严重;(2)税务部门提供纳税服务有限,税企之间缺乏有效的桥梁联系,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心中无数,知之不多,从而缺乏对税源变化的有效监控;(3)机构设置不合理,征管岗责划分不清晰,征管各环节不能紧密协调,形不成合力,突出表现在:征收、管理、稽查各系列职责不清,各环节缺乏相互制约的信息传导机制,造成相互扯皮、责任不清、效率低下甚至腐败,出现“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局面,征管查整体效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开展纳税评估的作用

1、有利于增加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和提高申报质量,融洽征纳关系。(1)在我国公民纳税意识普遍不高的环境下,通过经常性的纳税评估分析,可以有效地对纳税人的纳税状况进行及时、深入的控管,及时纠正纳税人的涉税违法行为,提高他们依法纳税的自觉性;(2)纳税评估将评估结果与当事人见面,通过约谈或质询等方式让对方说明、解释,是对纳税人进行税法宣传解释,帮助他们提高纳税意识的有效途径;(3)纳税评估对一般涉税问题的处理,解决了纳税人由于对税收政策不了解、财务知识缺乏而造成的非故意偷税现象,减少了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双方直接冲突的可能;(4)纳税评估通过计算机对纳税人整体纳税情况的监控,体现了税收的公平、公正,有效控制了偷税等不良行为的发生,减少了纳税人进入稽查的频率,起到了服务纳税人,优化经营环境的目的。

2、提高了税务机关的执法能力,形成了工作合力。首先,纳税评估作为一项新的税收征管形式,它具有前瞻性、及时性和反馈性,它不但能发现、纠正纳税人的涉税违法行为,起到督促、监控和检查的作用,而且也可以发现税收征管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其次,纳税评估是连接征收与稽查的有效载体。纳税评估通过对申报资料的稽核,成功的为“集中征收”增添了有效的“后续”,在征收和稽查之间增加了一道“滤网”.是税款征收和税务稽查的结合点,可以有效防止两者之间的脱节与断档,做到了申报资料的最大利用,使税款征收与税务稽查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再次,纳税评估是税务稽查实施体系的基础,开展纳税评估,有助于税务稽查整体效能的发挥。一方面纳税评估经过评估分析,发现疑点,直接为税务稽查提供案源,不仅可避免稽查选案环节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而且可使稽查的实施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另一方面,纳税评估有利于稽查内部的专业化分工并对稽查实施产生制约。有利于发挥税务部门的整体效能。

二当前评估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纳税评估的机构有待落实。纳税评估工作的推行与开展,要以专业化组织机构设置为保证,目前,大多数税务部门没有在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基础上,成立专门的纳税评估机构开展纳税评估工作,使纳税评估工作在组织机构上得不到保证。

(二)纳税评估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纳税评估工作是一项业务性较强的综合性工作,要求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涉税信息全方位、大容量、多角度地搜索和掌握,要求评估人员依据国家的税收政策及自身综合知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从多层面对税源状况、纳税行为进行细致的案头分析,逐步审定申报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这就要求评估人员应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但是.目前评估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不善于从掌握的涉税信息中找出蛛丝马迹,挖掘深层次的问题,使很多评估工作流于形式,停留在看看表、翻翻账、对对数的浅层次上,使评估工作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三)纳税评估指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现行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一般是确定行业内平均值,实际上是企业真实纳税标准的一种假设,一般这种评估指标的测算结果都直接与行业正常值进行比较,也就是说该企业被测算的指标只要处于正常值的合理变动幅度内,就被认为已真实申报。实际上,评估对象的规模大小,企业产品类型多少等因素都对“行业峰值”产生较大影响。另外.单凭评估指标测算和评价很难合理确定申报的合法性和真实性,企业还经常受到所处的环境、面临的风险、资金的流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纳税评估指标体系的局限性,制约着纳税评估工作的效果。

(四)纳税评估与征收、稽查各环节的关系不够理顺。纳税评估作为一种新的税收管理手段,与征收、稽查环节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评估工作是建立在深化征管改革的基础之上,若没有一定征管基础,纳税评估将是无源之水,而评估工作反过来又对加强税收监控起到促进作用;其次,评估工作是介于征收与稽查间的“滤网”,能够解决一般性税收违规问题,缓解稽查压力,增强选案准确性,有利于稽查“重点打击”作用的充分发挥。目前,评估工作还处在探索阶段,在与征收、稽查等环节的联系过程中,因工作衔接、资料传递等程序没有一种明确的机制加以限制,常常出现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评估与征收的不理顺、评估与稽查的不理顺。

(五)信息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纳税评估工作开展的基础和前提,是税务机关内部各岗位在日常征管工作中形成的各种资料、数据,以及外部单位提供的信息资料。因此,资料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着评估工作的效率和成果,但是税务部门自常形成的数据资料真实性较低,成为制约评估准确性的限制因素。

三、对提高纳税评估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一)设立纳税评估机构。鉴于纳税评估内容广泛、专业性强、人员素质要求高的工作特点,根据工作需要,税务机关应设置专业的组织机构,具体负责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估范围、评估手段的确立、评估内部工作管理等事项,保证纳税评估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强化培训,提高评估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在实际工作中,首先应选择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从事评估工作;其次,坚持学习经常化、制度化,使评估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多学习、勤实践,精通业务知识,掌握各项税收政策,熟悉企业财务制度,精通财务核算方法;再次.要加强对纳税评估人员的培训,对评估工作涉及的税收业务、财务管理、计算机相关知识进行系统学习,不断提高评估人员素质,培养出一批能够胜任评估工作的“专家”。

(三)完善评估方法,提高纳税评估的工作实效

1、实行分类评估管理。对大型企业集团或重点税源,依靠计算机网络、信息数据库和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和电子报税,逐步实现税企联网,利用纳税评估软件对企业的生产销售全过程实施全方位的控制;对中小企业实行行业税收监控管理,通过行业税收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和统计分析,对纳税情况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确定评估对象,进行评定处理;对个体工商业户l,可采取事前测定评估方法,即计算机定额管理系统管理,将个体业户的平均经营水平和销售水平,用保本推算或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利用计算机得出一个定期内与营业规模相适应的较为合理的应纳税定额。完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做到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有机结合。一是注重调查,不断丰富和完善评估分析指标体系。在对纳税人涉税信息全面收集整理、抓好评估基础指标测算的基础上,对纳税人正常经营状态下的经营额、经营成本、流动资产等指标进行纵横向对比分析和综合测定,建立较为完善的评估指标体系,做好评估“量化”分析,以准确体现纳税行为的共性和规律,不断提高“筛选”异常信息的准确性,为评估的实施提供真实的指导信息。二是建立模糊分析体系。将评估范围扩大至纳税人的经营能力、经营规模等方面,实现对经营情况的全方位分析,应用经济指标,进行非量化的模糊分析,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以提高分析的科学性、准确性。

3、简化工作程序,规范评估运作。首先要简化工作程序和文书数量,提高评估工作的可操作性。要本着简化、实用的原则,合理确定工作程序和文书,增强评估方法的可操作性,以免评估工作流于形式。其次是规范评估运作。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方法,加强对评估工作质量全过程控制,明确评估工作中征收、管理、稽查的相互协作关系,使各环节、各项工作互相紧密衔接,保证评估管理操作行为规范运行。

(四)依靠科技手段,提升纳税评估的水平

1、结合税收征管实际,开发纳税评估软件。税务机关要以综合征管软件为核心,以税收管理员制度为基础,以各行业相关税收预警指标为参数,开发出符合税收征管实际的纳税评估软件,提高纳税评估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加强税收范文篇2

关键词:外资企业避税关联企业

不久前,商务部公布了一串令人振奋的数字:2004年1至5月,全国吸收外资25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新设外企17359家,比去年同期增长14%;合同外资额57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近50%。中国成了外资的一片热土。

然而在这些闪光的数字背后,却是另一番景象:55%的外商投资企业亏损。一方面外企大面积亏损,另一方面大量外资不断涌入,面对这一现象,经济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不少外资企业亏损是假,避税是真。本文拟就外资企业避税的形式及原因做一些探讨。

1外资企业避税的现状

我国国家税务总局官员日前指出,目前在华的外资企业偷逃税的情况很普遍,许多跨国企业的避税行为致使中国每年税收损失约300亿元,许多企业属于非法避税。由于个人所得税、营业税等方面的税收没有计算在内,所以,实际避税要远远超过300亿元。

2003年4月。在广州市,首例“境内关联企业间融资”反避税案件中,广州市国家税务局对外公布,该局对著名的跨国企业宝洁公司涉及境内关联企业间巨额免息融资温暖体进行调查,调增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共5.96亿元,应补交企业所得税8149元。这是迄今为止广州市反避税调整单个案件补缴:税额最大的案例。

据北京地税稽查分局公布,被检查的外资企业中80%以上有违法行为,其中涉外税收违法案件主要集中在个人所得税、营业税和城市房地产税等税种上,仅2003年前8个月,北京地税第、二稽查分局审查了47个涉外税收案件,查补税款1.5亿元,这只是他们受理的半数案件的查补数额,其中有两个公司的涉案值就达到了1.3亿元。

在福州市,每年外商转移的利润就在10亿元左右,流失税款1亿元左右。据国家统计局在第三次工业普查中公布,全国41%的三资企业都在亏损。吉林某市曾经有98%的三资企业在亏损;广东某市87.5%的三资工业企业亏损;天津62%的三资企业亏损,如此大面积的亏损。令人触目惊心。

这些合资企业的亏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避税手段,其结果严重侵害了中方利益。由于利润被转移到境外,中方投资人不但无法获利,而且需要赔钱弥补亏损。对外方来说是明亏实赢,对中方来说是实实在在的亏本生意。在无力出钱弥补亏损的情况下,中方只能出售股权减少损失,从而逐步丧失对公司的所有权,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苏州的一家合资造纸企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与外方合资的七年当中,每年亏损将近1个亿,结果中方不但一分钱没有赚到,所持股权却几乎全部被外方收入囊中。

外资避税正使中国蒙受着重大损失。

2外资避税的主要方式

避税分两种,即正当避税和非法避税,二者有本质的区别,进行合理避税的人是尊重税法,只不过他们靠自己的智慧,利用了税法的漏洞获得了利益。外资在进入前,大多都认真研究过中国税制,对如何避税有一套相对的方案,避税方法高招百出,防不胜防,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2.1转让定价:所谓转让定价是指集团内的关联企业之间,为了确保集团利益的最大化,在集团内部人为的控制定价。这其中包括产品价格、贷款利息、无形资产转让价格、劳务费用等。据统计国际贸易总额中有60%是通过这种跨国公司的内部交易所形成的,跨国公司在制定内部交易价格时,往往可以便利的应用转让定价的方法,达到减少赋税从而增加利润的目的。在中国,其往往表现为“高进低出”,即用高于国际市场的价格进口设备、进口材料,而用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口产品。这样外企很容易形成账面上的亏损,而利润转移到税负低的国家、地区,如此一来,跨国公司是一举两得:增加利润,减少汇率风险。因为属于跨国公司关联方交易,因而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灵活性,不易被察觉。据珠海涉外税务部门的检查表明,那些表面显示亏损的企业大多是购销“两头再外”。多以“高进低出”等方式将利润转移出境。转让定价行为的存在是造成其普遍亏损或微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耐克公司在国内市场不断发展,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很快成为仅次于李宁体育公司的体育巨子。据苏州海关调查,耐克公司营业额很高,成本很低,利润非常高,实际效益也很好,但是账面上却亏损,其中原因就在于大量特许权使用费支出掏空了企业利润。

一台彩电才卖50元到100元,这种惊人的低价,说出来谁也不会相信,可是在跨国外资企业关联方的交易中的的确确发生了。

2.2增大负债。目前外商投资中国的资金中,自有资金比例并不高,即便是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也向境内外的银行举借大量的资金,这不仅仅是缺少资金,也是一种避税的办法。广州某外企就是通过与其境内的关联公司借贷资金转移利润避税的。这家公司在境内的关联企业主要有所属纸品有限公司、口腔保健用品有限公司等。2002年,该公司关联企业中部分公司出现连续亏损,失去了向银行借贷的能力。这家外企便以公司本部的名义向中行广东省分行寻求巨额贷款,总额高达20亿元左右。与正常企业行为相违背的是,该公司又拨出巨资以无息借贷的方式借给其关联企业使用。根据税法规定。利息支出可以在税前扣除。广州某外资企业利用税前列支利息,以此减少所得税;此外,提供巨额无息借贷给关联企业,也回避了正常利息所得税的税赋。同时,作为该企业的关联企业,也为巨额借贷在账目上表现为负债而规避了大量所得税。

2.3利用国际避税港注册公司。在税收筹划日渐兴起的今天,国际避税港也便成为了跨国税收筹划的“热土”。国际避税港也称“离岸绿洲”,是指一国或地区确定一定范围,允许外国人在此投资或从事各种经济贸易活动,取得收入或拥有财产而可以不必纳税或只需支付很少税款的地区。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很小的国家和地区,甚至是很小的岛屿,自然资源稀缺、人口数量较少、经济基础薄弱。但由于它具有税收的优惠,逐渐吸引了大量国外公司来此注册。这样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英属维尔京群岛、格林纳达、塞舌尔群岛、巴拿马、瑙鲁、汤加……全球汇集于国际避税港注册的70万多家企业中,至少有80%以上徒有其名,它们在此完成了必要的注册登记手续,却在别处从事商业活动,财务运作,把利润转移到避税地,靠避税地的免税或低税收减少税负。在这里注册的公司中约有1万多家与中国有关。在长江三角洲.许多人会对一些外资企业究竟属于哪个地方投资的感到困惑,它们的投资方往往标明是英属维尔克京群岛等地方,而实际上这些公司许多是由台商投资控股。

2.4钻税法漏洞。利用税法漏洞进行避税,是目前外企最有安全感的避税手段。比如,现在中国对消费税是按照出厂价进行征收,于是,一些外企纷纷成立自己的销售公司,然后再用较低的出厂价把产品卖给自己的销售公司,以达避税的目的。另外,根据税法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和地方所得税。按年计算,分季预缴,季度终了后{一五日内预缴,年度终了后五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这样,在同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可以根据资金运行状况,自行选择预缴税款的日期,从而使税款入库的时间人为地延长了,递延了应纳税款。

当然,除此之外,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工资发放的次数等也是外资避税的备择途径。

3外企避税的原因

3.1资本的逐利性应是外企避税的最根本原因。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个人都在追求本身利益的最大化,我们知道,价格=成本+利润+税收,在价格和成本不变的前提下,利润和税收就是怎样的公正合理,都意味着纳税人直接经济利益的一种损失。所以在利益驱动下,使得一些企业除了在成本和费用上做文章外,也打税收的主意,以达到利益最大化。

3.2我国地方政府的纵容也是造成避税的重要原因。许多外企在本国都很守法,而却在中国违法,这只能说明,外企在中国的逃税成本大大低于国外。改革开放后,为了发展本地经济,各地都实行了多种多样的优惠政策。其中x~J’l-资的税收优惠往往被列为重要内容之一。另外,一些地方政府把引进外资作为政绩的考核指标,但这种指标却往往只注重了数量,忽视了效益。有的人生怕破坏了本地的“软环境”,一旦处理外戚涉税案就会听到各种奇谈怪论。以为加大税务查处力度会产生负面影响。理由是,将会造成外资企业流失,而潜在的客户也会不敢来中国投资。于是“软环境”过软,外商投资企业顺水推舟,在税收问题上,能逃则逃。能避则避,能漏则漏。

加强税收范文篇3

工业中重点企业一般都是税源大户,是需要进行重点管理的纳税人,重点纳税人每年缴纳的税款数额在基层征管单位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目前,桥西区地税局共管理正常纳税人5117户,其中年纳税人50万元以上的纳税人123户,年纳税100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共23户.2007年共入库各种税款81560万元,年纳税50万元重点税源纳税人共缴纳税款77277万元,占全局入库税款的94.7%,由此可以看出管理好重点税源纳税人对税收工作是重要性.如果重点税源户在税款入库上稍有差池,对我们的征管质量和税收收入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既然如此,我们应该怎样加强工业中的重点行业的税收征管呢?通过认真的观察、体会和思考,笔者对如何加强重点税源管理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加强重点管理,确保工作到位

重点税源单位,必须让业务技能全面的税收管理员管理,这也符合税收管理员制度重点税源重点人员管理的要求.主要原因如下

1.重点税源户管理的要求比较高,基层税源单位及其上级单位经常采集重点税源单位的各项相关数据,如果管理员的素质不够高,那么这些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将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各项管理的准确性,甚至可能造成管理政策不到位

2.重点税源单位的经营范围大多不是单一行业,存在着多种经营项目同时并存的情况,而且经营中经常发生一些异常情况,比如发生处理固定资产的情况,或者工业企业发生的出租等情况,或者请相关人员对自己的员工进行培训等等,这些通常都是涉税业务,此时,企业的财务人员可能会因为对税收政策的把握不准而向管理人员咨询,这就要求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回答相关业务问题,而不至于造成不好的后果和影响。

二、严格税收制度,明淅岗位职责

税收管理员制度是规范税收管理员行为的制度,是加强税源管理确保税收收入的有效措施,必须严格要求税收管理员管户与管事相结合,从纳税人的户籍管理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巡查巡管、发票管理、账簿管理、纳税评估、税源分析等进行掌握、分析、落实,且全部记载于税收管理员手册上,并要求真实、准确、全面、完整、清洁,所有的资料数据要与微机上的数据相符.要在税收管理员手册建立纳税人基本情况,对重点税源纳税人的基本情况更要根据它们的具体情况充实完善,比如,对火电发电企业要在管理员手册上记载标煤电耗和上网电价等基本生产内容.同时,建议在管理员手册上建立重点税源单位相关重点税源每月实现、入库税款的对比记录,让重点税源单位的纳税情况通过手册就能一目了然,有利于查看税源情况是实现相关情况与税款实现、入库情况的结合比对,从而更有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加强税收范文篇4

关键词:新常态;乡镇;财政税收

乡镇财政税收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我国经济发展建设,近年来,我国乡镇财政税收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新常态指的是在保证机主体经济结构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新常态概念的提出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乡镇财政税收建设带来了机遇。因此,围绕新常态下如何实现乡镇财政税收建设的加强进行探索是非常有必要的,从而为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立足于乡镇地区特点,创新经济发展模式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不断强化乡镇财政税收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立足于当前乡镇地区特点,整合乡镇经济发展状况,根据乡镇经济发展条件,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推动经济发展。在此背景下,相关工作人员就必须要对乡镇的历史文化、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等进行全面的、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并将其与经济发展建设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当地的优势,打造一条新的经济发展特色之路,为推动乡镇财政税收建设提供充足条件。乡镇特色经济发展道路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深度挖掘乡镇的优势资源,比如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乡镇,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同时将旅游业与畜牧业、种植业结合发展,提升旅游业的附加值,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学习借鉴其他乡镇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势,结合自身经济发展的特点进行创新,打造适合自己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调节经济结构,加快产业融合

新常态背景下,乡镇要想实现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现代产业的推广和发展,产业结构单一是当前乡镇经济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想打破这种限制,就必须要积极推广现代产业。二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不断优化、革新制造业。三是制定优惠政策,提供财政支持,促进当地优势产业的发展,打造优势产业链,提高优势产业的附加值。四是大力发展现代旅游观光、休闲农业、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对于乡镇财政税收建设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五是对乡镇产业结构进行科学调节,实现三大产业的全面、有效融合。除此之外,政府相关部门还要提供制度保障和专业人才支持,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有力基础。

三、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

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对于乡镇财政税收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不断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过程中,必须要以乡镇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以因数法财政管理体制逐步替代基数法财政管理体制,促进财政管理水平的提高。要推动各乡镇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促进和监督乡镇企业逐步实现精细化、集约型管理,从而更好地解决乡镇财政管理中遇到的困难。要充分结合实际乡镇财政管理中暴露出来问题、新常态背景下乡镇财政管理要求及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方针,不断加强对乡镇财政体制的改进和完善。除此之外,必须要高度重视乡镇财政资金的管理,优化财政资金的应用流程和方式,提高财政资金应用的有效性、规范性,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了需要的地方,为财政管理体制的完善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建立健全乡镇财政税收管理制度

不同地区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比如我国西北地区的乡镇经济发展水平要普遍落后于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每年的财政税收也要明显低于东南沿海地区的乡镇。与此同时,同一地区的不同乡镇经济发展水平也可能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即使两个相邻的乡镇,其财政税收情况也可能存在截然不同的现象。因此,不同乡镇的财政税收管理制度并非是相同的,而是应该根据不同乡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税收状况,构建多层次、差异性的税收管理制度,促进乡镇财政税收建设。乡镇政府在乡镇财政税收管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想要实现乡镇财政管理水平的提高,就必须要充分发挥乡镇政府的工作积极性,比如对于一些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水平较差、财政税收情况不乐观的乡镇可以实施县乡联合管理,而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乡镇,要结合其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税收状况给其分派相应的经济任务,提高乡镇政府的积极主动性,促进乡镇财政税收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乡镇经济发展。

五、加强乡镇财政税收管理监督系统建设

对乡镇财政税收工作人员和乡镇财政税收工作过程的监督力度不够是当前乡镇财政税收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从而导致乡镇财政税收管理过程中出现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低下、财政收支不平衡等现象的出现,甚至有些乡镇财政税收管理中存在贪腐问题,这与财政税收管理监督系统不健全、监督力度不到位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加强乡镇财政税收管理监督系统建设对于推动乡镇财政税收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乡镇财政税收管理监管的重点在于财政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搭建科学合理、可行的监管系统。公共设施建设是乡镇财政税收的主要支出,然而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具有规模大、成本高、回报周期长等特点,因此,对于公共设施建设项目而言,乡镇财政税收管理工作的重点是严格监督控制工程项目中财政资金的流向,防止出现乱支滥用、资金混乱的现象出现。其次,加强乡镇财政税收管理监督系统建设的另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对财政税收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对其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督,提高其工作效率的同时,杜绝工作人员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不仅有利于乡镇财政税收建设水平的提高,还有利于政府部门形象的提升。

六、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财政税收工作人员队伍

提高财政税收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业务能力是加强乡镇财政税收建设的重要措施。乡镇财政税收工作涉及到的内容广泛、专业性较强,因此,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财政税收工作人员队伍对于提高乡镇财政税收工作质量和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要加强对现有财政税收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具体而言,定期组织财政税收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之所以要强调定期组织,是由于定期教育培训可以保证财政税收工作人员及时了解和掌握财政税收方面的最新政策和专业知识,同时还能够有效的保证它们持续地更新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从而为乡镇财政税收工作的高效、高质的进行提供保障,推动乡镇财政税收建设。在对财政税收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还应该聘请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性较强的从业人员进行讲座,以便于工作人员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财政税收工作的要领和关键点,促进乡镇财政税收管理水平的提升。其次,强化财政税收工作人员对乡镇财政税收建设的认识,让他们充分意识到乡镇财政税收建设的重要性,从而在实际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更好地应对乡镇财政税收建设[8]。二是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高素质、高水平的财政税收工作人员参与到乡镇财政税收建设中,可以通过校园招聘或社会招聘等方式,从校园或社会直接引进高素质人才补充到财政税收工作人员队伍中,提升财政税收工作人员队伍的整体水平。七、建立健全考评制度和奖惩制度考评制度的构建主要是为了提高财政税收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其中,考评制度的建立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考评内容要全面,对财政税收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内容、质量、效率和成功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评;二是考评标准和方法要合理,根据乡镇财政税收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工作人员的考评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评标准和方法;三是定期对财政税收工作人员进行考评;四是保证考评结果的公正性、公开性。建立完善的考评制度可以对工作人员起到约束作用,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财政税收工作效率,推动乡镇财政税收建设。完善奖惩制度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激发财政税收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乡镇财政税收建设水平。奖惩制度的实施就是要对日常工作质量、效率较高,工作态度认真负责的工作人员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而对于日常工作表现较差、工作效率低下的员工给予批评教育或其他惩罚措施。如此一来,财政税收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就会主动地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认真负责,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从而为加强乡镇财政税收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

结语

总而言之,新常态背景下,乡镇财政税收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通过立足于乡镇地区特点,创新经济发展模式,调节经济结构,加快产业融合,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乡镇财政税收管理制度,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财政税收工作人员队伍,建立健全考评制度和奖惩制度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乡镇财政税收建设管理水平,推动乡镇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新侠.新常态下加强基层财政税收建设的思考[J].今日财富,2020(07):92-93.

[2]林艳红.经济新常态下加强乡镇财政税收建设的思路[J].纳税,2020,267(15):32+34.

[3]齐玉红.新常态下加强乡镇财政税收建设的思路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20(23):173-173.

[4]边策,徐百成.经济新常态下提升乡镇财政税收建设思路探析[J].山西农经,2020,265(1):129+131.

[5]郑永亮.新常态下加强乡镇财政税收建设的思路分析[J].经济师,2019(11):42-43.

[6]王树芝.新常态下加强乡镇财政税收建设的思路分析[J].现代商业,2020(14):105-106.

[7]李圆.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强乡镇财政税收建设的思路剖析[J].中国市场,2019(16):54-55.

加强税收范文篇5

关键词:建筑企业;税收筹划;问题;对策

当今社会,“纳税”这个词可以说和每个企业都密切相关。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经营业务日益增多,涉税和纳税的事项也随之增多。利润是企业追求的重要目标,而纳税则会消减所取得一部分,甚至可能是一大部分利润,使留在企业手中的最终利益减少。怎样减轻税负,求得利益的最大化,就需要通过税收筹划来实现。尤其是当前,整个建筑行业都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建筑企业在这一阶段做好税收筹划工作尤为重要。[1]

一、建筑企业税收筹划概述

(一)建筑企业税收筹划的内容

税费支出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支出,其高低直接影响企业当期经营成本,进而影响企业的利润。如何减轻税负,求得利益的最大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行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有着如税种繁多且金额较大、项目所在地日趋分散、资金链时有不足等特点,同时它也是国家的纳税大户,建筑企业必须就如何制定税收筹划、如何开展税收筹划、如何利用财税政策助力税收筹划的落地实施等各方面做出一系列策略,使税收筹划的结果具有可控性和前瞻性。

(二)建筑企业税收筹划的现状

“营改增”以来,建筑企业管理者对税收筹划的重视程度有了加深,税收筹划的工作也一直在进行着,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税收筹划的环节上起步较晚,对税收筹划的概念更倾向于注重税收的节约,很多情况下都是事后筹划,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税收筹划。当前建筑行业也处在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建筑企业间的竞争越演越烈,这时候把企业税收筹划的工作做好就愈发重要。

二、建筑企业税收筹划中存在的问题

税收筹划是影响建筑企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应该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但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接触税收筹划的时间比较晚,特别是建筑领域,导致在大多建筑企业中,管理者对税收筹划的认识、风险的管控以及专业人力资源的配备上都有不足之处。

(一)对税收筹划的本质认识不足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企业管理者认识不到税收筹划的本质是什么,甚至有些管理者将税收筹划和偷税漏税画等号,认为税收筹划就是钻法律的空子,是变着法地偷税漏税。有了这种错误思想做引导,税收筹划的工作自然重视不起来,在有些企业中可以说是形同虚设,根本起不到税收筹划的作用,这些都是对税收筹划的本质没有正确认识的结果。建筑行业较其他行业有着自己的独特性。一般来说,建筑产品建设周期长,建筑地域跨度大,占用资金周转时间长,涉及税种种类多等都是它的特点。建筑行业的复杂性决定了税收筹划的复杂性。建筑企业的税收筹划不仅是在公司机关产生的,在建筑产品的建造过程中就已经发生了,如项目中工程物资的采买、机械设备的租赁、劳务人员的劳务报酬、专业分包的结算,还有同甲方产值的审计等,这些都是税收筹划所应涵盖的范围。由于企业的管理者自身忽视了税收筹划的重要意义,使企业其他工作部门不会主动将税收筹划放入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来,直接影响到企业开展税收筹划的整体效果,这也是存在于建筑企业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2]

(二)对税收筹划的风险防范认识不足

企业做税收筹划,是在遵纪守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和企业的权利和义务,在做税收筹划的时候,要依据税法法规,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企业的合理避税行为。当下建筑企业的竞争十分激烈,为了追求利润,获得更好的发展,企业管理者难免会有少纳税的想法或心理,这些都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企业管理者对税收筹划的本质不甚了解,不重视税收政策,不了解税收知识,盲目避税,会导致企业在税收筹划过程中面临极大的风险,很容易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三)税收筹划人才缺乏,专业能力亟需提高

在很多建筑企业中,企业管理者对税收筹的认识程度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对税务管理工作还停留在“财务兼职”的概念上,认为税收筹划的工作只要依法纳税即可,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由企业财务人员兼着就可以了。因此,企业内部对税收筹划的关注程度不高,自然也不会招聘专业的税收筹划人才、组建专业的税收筹划团队,也没有对财务兼职人员进行有关税收筹划知识的专门培训工作,导致税收筹划团队所发挥的作用有限,无法全面贯彻落实税收筹划工作。

三、加强建筑企业税收筹划的策略

税收筹划的策略不仅仅是关系到企业良性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关系到企业的核心诉求,建筑企业必须对策略的实行所带来的效果和可行性进行评估和改善,实时跟踪更新,确保实现税收筹划的目标。

(一)加强建筑企业管理者对税收筹划的意识

税收筹划工作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可以说是一把手工程,企业管理者对税收筹划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企业税收筹划工作能否高质量完成,企业管理者要转变观念,提高税收筹划意识。首先,企业管理者要以身作则,率先改变观念,摒弃传统思想,加强税收的策划意识,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从思想和行动上让企业员工都能感受到企业管理层对税收筹划工作的重视,这样,也能促进财务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的沟通交流,加深对企业的了解,更好地作用于税收筹划工作。同时,企业管理者也要坚持学习,储备相关理论知识,让思想紧跟时展的方向,做行业的领航者。

(二)强化建筑企业管理者税收筹划风险意识

对建筑业企业来说,税收筹划工作是机遇也是挑战,有收益也会有风险,企业管理者在制定或审核企业税收筹划时应充分考虑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风险,在经过慎重权衡后确定税收筹划方案。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应建立税收风险控制体系,通过税收法律法规内容与要求进行风险防范,规避过程中与之矛盾的方案,营造良好的税收筹划环境,达到提升税收筹划效果、降低筹划风险的目的。二是根据自己企业的情况,组建专门的税收筹划机构,以此为依托,组建优质的税收筹划团队充分参与到公司一些重大决策中来,以便对企业制定出更系统和贴切的税收筹划策略,减少筹划风险。[3]

(三)吸收人才,培养专业化税收团队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企业税收筹划的水平与筹划人员的水平息息相关,做好税收筹划,首先要引进专业税务筹划人才,人才才是建筑企业发展壮大的核心力量,对税收筹划工作的推进至关重要。其次,重视现有税收筹划班子,通过加强学习和培训,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及时了解税收政策,树立与时俱进的工作思路,形成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工作素养。再次,企业管理人员还需要对其他部门工作人员定期培训,使企业内部不仅仅是税收筹划班子了解税收筹划的意义,其他部门人员也能对税收筹划的目的和要求有所了解,提高对税收筹划工作的重视,意识到这项工作对企业的发展的重要性,这样才能自觉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增强税收筹划方面的能力,结合实际参与到税收筹划工作中来。

(四)增强对税制改革和税务知识的了解

在很多建筑企业中,企业管理者在展开税收筹划前,并不是很了解有关税收筹划的内容,如税务知识、税制改革的方向等。企业的管理者和税收筹划的工作人员,要积极主动学习有关税收筹划的相关知识,通过专业培训、有线网络、书报宣传等途径,定期学习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下发的税收法律知识,更新自己的理论储备,第一时间了解当前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展开分析运用,增强税收筹划的科学性,提高税收筹划水平和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五)提高增值税发票及专票进项管理力度

建筑行业区别于其他行业的一点是涉及税种种类繁多,如增值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及附加税等,税赋、税基也不尽相同,而增值税在其中所占的比例可谓重中之重,税收筹划要做好增值税的筹划工作。[4]首先,要建立增值税发票管理机制,对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全面管理。对外开具专票时,设置发票签收单,请购买方在收到相关发票后签字确认。对外取得专票时,建立专用发票取得台账,登记每张发票的归属项目、发票代码、发票号码、增值税额、税率及价税合计金额等信息,便于企业报税人员次月申报缴纳增值税时勾选认证,也便于及时核算某项目部即期税负情况。其次,设定增值税发票开具审批流程。项目部申请开具增值税发票时,要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提报开具发票申请,有相关部门领导审核后方可开具,保证发票流和合同流的一致性,以及该业务的规范性、准确性。第三,对增值税进销项做近期筹划,形成纳税期递延。企业增值税当期的缴纳公式为:销项税额-进项税税额+进项税额转出-上期留抵税额。在“不能抵扣的进项税额”和“上期留抵税额”一定的情况下,应交增值税的多少还是由当期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所决定的。这样,在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就要将当期应交增值税做一个计算与预测,同项目或业务部门进行沟通,尽量确保每一期的进销项都能够达到一定的平衡。[5]

四、结语

企业在行进过程中,既需要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又需要测量行程进度,才能安全到达目的地。税收筹划亦是如此。既需要设定税收筹划目标,又需要衡量各种利弊,才能将税收筹划的作用发挥最大。作为企业管理者,要从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企业税收筹划意识,积极促进税收筹划工作的开展,使税收筹划工作不断完善,助力企业获得更健康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牛骏峰.建筑企业税收筹划的探讨[J].纳税,2020(9).

[2]高春芳.建筑企业税收筹划策略探讨[J].知识经济,2019(24).

[3]余生花.浅析我国建筑企业税收筹划问题[J].财会学习,2020(17).

[4]谢文周.新时期下建筑企业税收筹划问题与对策研究将[J].商讯,2020(20).

加强税收范文篇6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市个体经济、房屋租赁服务等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在目前的税收制度和税收征管方式下,个体、较小经营规模纳税人的税收漏征、少征现象较为普遍,导致了国家税收的流失,扰乱了税收征管秩序,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影响了税收经济的基础。由于零散税收具有范围广、税收分散和经营隐蔽的特点,仅凭税务机关现有力量很难依法对其足额征收。因此,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构筑完善的协税、护税网络,建立健全税收控制体系,有利于净化税收环境,堵塞税收漏洞,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

二、明确范围,稳步操作

为加强对个体、集贸等各类零散税收的征收管理,由税务部门委托市零散税收办公室实施。市零散税收办公室要按照“明确范围、划区、明确职责”的要求稳步推进零散税收委托工作。

1.明确范围:各镇(区)内的个体工商户(含有固定经营场所的无证无照经营户)、私有房屋租赁(含店铺)和临时性经营活动所涉及的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2.划区:各镇(区)内上述经营活动所涉及的相关税费,均由市国税局、地税局委托市零散税收办公室,并且签订《委托协议书》,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对集中的各镇(区)财政收入仍按现行财政体制进行分配。

三、加强领导,落实措施

1.健全组织,明确职责。市成立零散税收办公室,下设城区办公室、薛埠办公室、水北办公室、社头办公室、直溪办公室,由市财政局归口管理。分别在国、地税务机关委托范围内履行义务。国税、地税部门负责税法宣传、业务指导及聘用人员税收业务培训。

2.配强人员,落实经费。办人员在现有税务干部和税收助征员中调配解决(税收助征员具体招聘办法另定)。经费来源:一是税收的手续费,二是市财政安排税收助征专项经费。经费支出主要用于人员工资、福利、社会保险、日常办公及设备购置费用等。

加强税收范文篇7

无非

一、农村税收征管中的问题

1、点多面广,管户分散、税源稀少。以某某市远郊坛洛、金陵两税所为例,目前主要负责个体税收征管。辖区范围包括富庶、金陵、那龙、双定等6个乡镇及金光农场,方圆七、八十公里。管户1008户,集中在6个镇上的个体户为787户,另外的221户分散在65个村、370多个自然坡中。

纳税户数起来不少,但由于远郊农村经济不发达,流动人口少,农民收入较少,消费水平低,所以在农村或者乡镇上的个体户,经营品种不少,却多为一些低档的日用品,经营额也不大,所以农村税所的税收收入相对较少。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全部在分局的办税厅申报后,远郊两个税所每年征收的税款不足300万元。即使是固定户,最多的每月缴纳也只有1020元,而最少的,每月仅达到起征点48元。集市上的一些临时摊点,每次仅能征收10元5元。

2、经营方式繁多,税源不稳,征管工作困难。农村的个体小食杂店、小酒坊、小砖咭ぁ⑸俺⑺皆兹饫嘞鄣愕缺榈乜āK堑木绞饺幢冉隙捞兀绱遄锏囊祷б祷е饕故且耘┮滴鳎滋旃孛磐獬龈闩┮担缤砜涣礁鲂∈钡拿拧K拔袢嗽鄙厦耪魉巴员彰鸥6硗庖徊糠志梢隆⑿“倩醯牧鞫撸┧笥诩父鱿缯蚣校睦锓贳淄睦锔稀2糠忠祷Э缢八角鞫统鱿至送荒伤盎婕傲礁錾踔粮嗨八恼鞴芪侍狻H绻挥信浜闲骱谜鞴芄ぷ鳎獠糠炙霸醇菀姿嬉祷У牧鞫魇А?SPANlang=EN-US>

3、个体经营者纳税意识普遍较低,抵触情绪较大。乡镇的个体经营者,很多农商兼营,每年少不了要交公粮、农林特产税,还有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防洪费等,所以较多地感受税收“取之于民”,但由于乡镇的公共设施不多,没有公园、没有电影院,道路多数还是沆沆洼洼的泥巴路,小孩读书要自己交钱,能让他们切切实实感受到税收“用之于民”的几乎没有,所以对税收的没有什么感情,一部分业户无证经营,交税也就十分勉强,能少则少,能逃则逃。如在属地征收的原则下,一些跨地域经营的个体户就钻空子,向主管税所申报停业后,跑到主管税所范围外的圩场继续经营;或一证多摊,逃避税务检查;一些纳税户甚至以“地头蛇”自居,聚众阻挠税务机关依法征税。

4、“以票管税”失去效力。在农村,由于经济比较落后,消费能力低,农民消费多以自用型消费为主,除购买一些价值较高的家电商品外,基本上不索取发票,分散在各村庄的经销店根本就没有申领过发票。另外,乡镇个体经营者文化素质比较低,建帐建制更无法施行,所以只能根据调查结果核定征税。“以票管税”无法通行。

5、税务人员分散,素质较低,管理难度大。我市远郊两个税所目前有干部职工23名,其中所部占了13人,其余的每个乡镇仅配备1-2名税务人员,有的征收处甚至只配1名税务人员。而且,在23名税务人员中,助征员就有8名,占总人数的35%。这些助征员多是早年为照顾一些老税干而招聘的。这些助征员基本上只有高中甚至是初中学历,不管是思想政治素质或是专业知识都相对较低。由于乡镇税收分布广,除固定纳税户上门交税外,其余的流动、零散户还只能靠上门收,人不到,收不上。在出门收税路远难行,费用成本较大,经费包干,个人征税路费无法补贴的情况下,为节约开支,税务人员下业户检查收税的次数自然也少下来。另外,由于乡镇生活相对单调,干部思想容易波动,而征收处又远离所部,管理上难以到位。

6、征管设备落后,方法陈旧,税收成本大。某某市远郊两个税所一年下来再苦再累征收的税款也不过300万元,人均征税10万元左右,以年人均工资奖金及办公经费1万元计,税收成本就占征收税款的十分之一。造成税收成本大的原因,一是税源零星分散,有时下乡跑了几十公里的山路,也只收上10元、20元的税款,路费比征收税款还多;二是征管设备落后,大部分乡镇根本没有配备计算机,仍旧是传统的手工开票收税,没有使用过电脑;三是由于手续繁多,利益少,银行不愿配合代扣代缴税金,银税一体化也无从谈起。所有纳税户也只能现金交税,所以办税厅人员减不下来。

7、人情多,收税阻碍大。目前乡镇税所、征收站的税务人员多为本地人,这虽然对了解掌握当地税源有帮助,但由于本在亲戚朋友较多,关系广,抬头不见低头见,其中难免有部分关系户在做生意。另外,在日常生活中,税务人员也总要跟身边的一部分纳税人买东西,一来一往也熟起来了,这样在核定税款的时候,碍于情面,就不愿或不敢定得真定得实。

三、加强农村税收征管的对策

1、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各部门的协助。一个十几人的税所管辖几个乡镇的税收,虽然从征收税款总量上看不成比例,但从管辖范围上看,力量仍然相当薄弱。且不说纳税人刁难或者拒抗缴税时无法解决,单说一两个人担负一个乡镇十几个村几十个屯的税收征管,也十分不易。所以,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显得十分重要。这就要求基层税所经常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情况,加强联系沟通,通过各乡镇政府协调村委会负责通知、督促本村屯的各类业户及时主动到税所申报纳税。另外,按规定,业户开张需取得《健康证》、《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等有关证件,在取得《营业执照》后30日内向当地税务机关申请办理税务登记证,所以基层税所应主动与当地工商、派出所、防疫站等管理部门合作,联合督促个体户办理相关证件,按时缴纳税费。

2、走委托之路。据了解,目前广大农村在家庭承包责任制下,大部分地方的村干部工作相当清闲,平常只安排一个人轮流值班,甚至当班的人也闲得出去干自己的农活,一座若大的办公大经常空荡荡的。因此,通过政府出面要求村委干部税款是管住农村税收的便捷之路,且税款的提成正好可以弥补一些所谓“空壳村”的办公经费。税务所在对人员进行上岗前短训的同时,加强监督制约,避免员挪用税款等腐败现象的滋生。年终对工作开展得好的村委,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3、加强税所间的交流与合作。针对业户跨税所辖区流动经营引起的税收交叉管理问题,必须加强乡镇税所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和征管工作探讨会,取长补短。如为防止流动性经营的成衣、小百货个体户偷逃税款,税所之间需要互通信息,互通互报业户流动经营等情况,同时各税所或征收处在纳税手册上注明个体户允许经营的圩场和休业个体户的休业月份。各所专管员在进行圩场流动摊检查时,要重点检查税务登记及纳税手册,凡超税务登记指定经营范围以及无纳税手册或手册上注明休业的营业个体户,一律视为偷税行为,按税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并通知主管税所。

4、公开、公正执法。为避免农村税收由于碍人情而出现的种种问题,所以在农村办税更应该公开、公正、严格。首先要公开相关的税法如征收依据、征收率、处罚规定,并把税收“双定额”以及报停业、休业和暂挂户的名单,在乡镇或所部显要位置公开,以便纳税人进行监督。对偷抗税行为,要采取联合行动及时给予查处,防止其蔓延扩大。此外,也不能忽视税收宣传,而更应该把宣传说教育工作做细做实,让有经营活动的每家每户都了解基本的税收知识。

加强税收范文篇8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有限的管理能力成为税收的束缚,对各个发展中国家的逃税情况的研究表明,半数以上的潜在所得税未能征收入库的情况并非罕见,其他税种也有些类似情况。我国虽然缺乏这类研究资料,但同样,应征额与实征额之间有较大的差距。

这种税制表面现象与实际运行之间的差异可能来自于逃税现象,也可能来自于税制的设计、管理和司法解释,如广泛使用税收刺激,或税收行政复议制度失效等。这种差异,不仅使得政府收入流失,更降低了税制的弹性,特别是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由于管理的原因,导致税收收入相对额下降,要想增加收入,只有不断地提高税率和开征新税,不少发展中国家正是这种情况。

就微观个体而言,管理水平决定税收负担,直接影响收入的多少。逃税行为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税收的横向公平。由于管理上的差异,无论税法怎样规定,同等收入者之间,同等产品消费者之间,同等财产所有者之间,税负水平都不相同。例如,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是一种分类所得税,实际上税率取决于收入来源。对工资薪金收入由于可以进行集中的源泉扣缴,管理容易,使得工资薪金的税率实际上高于劳务收入和生产经营所得的税率。

二、税务管理在任何国家都不可避免地在很大程度上受该国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影响。如果一国是腐化堕落的海洋,那么税收管理也不可能是一个纯洁的孤岛,而如果一国工商业者大多是文盲,不能建立和保存会计资料,那么一些以帐为征收依据的税种,如所得税,一般销售税就不可能有效的征收;如果对税务机关和税务官员考核的依据就是组织收入,那么可能会鼓励税务机关不顾税法规定;而如果政府其他部门也以多种方式向企业施加经济负担,税收管理更难以进行。

在有些国家,纳税人与税务官员都缺乏必要的诚实。各级政府对税务官员很少有控制办法,有关税收运作的信息很少,更难以收集,这种税务官员与政府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政府调整的费用很高。而且纳税人没有对征税人的监督意识,即使有所意识,也往往因为指控的私人成本远远大于其私人收益而只好作罢,这就使得税务人员的违规行为几乎不受约束。

税收管理改革

税收管理问题的解决办法,不外乎以下三方面:改变环境、改革管理办法和改革法律规定。

一、改变环境

1、提高公民的纳税意识

现代各种税种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公民的纳税意识,这种纳税意识一方面来自于“自觉觉悟”,另一方面来自于被抓住的恐惧。

这取决觉悟很大程度上来自纳税人对作为正式制度的税法体系的认同程度。如果纳税人能确认税收用途正当,与自己享受的公共服务能联系在一起,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影子价格”,并且能感觉到与其他纳税人相比,税收是公平的。这个时候,纳税人对尽义务的意愿会大大加强。但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税法宣传仍停留在“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光荣义务”,“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水平上,这使纳税人误认为税收是政府无需付出的取得,税收是一种绝对的权利,宣传与纳税人在实际生活中的体会相脱节,所有这些都使得纳税人对征税有抵触情绪。

要改变这一态度,一是要改变目前的税法宣传,使纳税人相信,税收是他们为社会生活付出的代价。而且是收制度是公平合理的;二是要在实际中让纳税人看到:税收给他们生活中增加的,并不只是负担。如通过对开支制度的改革,建立税收指定专用制;开征受益税种,把税收收入和财政支出用几种可靠的方式联系在一起;改革财政体制,将政府事权与财权下放到最基层政权;加强对纳税人的服务等等。但这类基础性变革,无论如何,不可能很容易和很快的完成。在中国,还要同政府职能转轨、行政机构改革等问题结合起来看,改革只能是渐进和温和的。而且税制的公平目标,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也不应过分看重。

加强纳税人意识的另一方面就是加强对违法纳税人的检查和处罚,并将这些情况公布,以敬效尤。而这又和加强税收管理是相联系的。

2、改善征管的其他条件包括提高纳税人的管理水平和会计核算水平,规范政府行政干预和惩治腐败等等,但这超过了税务部门本身的范围,在这里不作讨论。

二、改变税务管理本身

管理水平较低是与税务人员队伍建设和税务管理技术水平相联系的,要想提高管理水平,必须在这两方面有所提高。这就需要:首先是管理队伍必须进行专业培训并有充分人力。其次是需要第一线的登记员和出纳员,拥有相对现代的交通通讯设备和计算机等,并能根据需要开发出功能强大而实用软件。

解决税收管理上的难题,古代的方法是实行“包税”,将私人收入与税收收入联系起来,这样做的好处是能使税收稳定,但显然,这种制度安排就是公然准许对纳税人进行勒索。

如果为每个税务官员和地区税务机构规定征收目标,把此征收目标作为考核成绩的唯一标准并把遵循这一目标视为保证中央收入的主要手段,这样的制度实际上成为一种“税官包税”制度,税务官员的基本动力仍然是从最无反抗力的纳税人身上征收最多的税款,以达到甚至超过目标。如果我们把现代的委托理论应用于税收管理问题的分析,就会发现,税务人员同样有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他们违规是一种双向的不遵循税法,包括故意多收或少收的行为。如受贿和勒索等,而且税务人员与政府之间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都是不充分的。

就我国而言,现有征管制度对征税人控制力度明显偏弱,除现行《征管法》有原则性规定外,目前还没有完整的税务稽查法规。对征税人的稽查是通过对纳税人的稽查来间接实现的,这一思路体现在“征管查三分离”的征管模式设计上,这种稽查对税务人员来讲,并不具有严格的约束力。对于故意多收的行为,虽有行政复议制度作为约束,但目前并不普遍,纳税人进行复议的成本大于他们自己的收益。

在激励机制上,如果将征收目标作为考察税务人员的方法之一,还是可行的。但基本前提使这一征收目标与实际应征额之间相差不大,这就要求有合理的测算方法,对某地区的税收目标进行估算。可以在此基础上实行激励机制,甚至可以将税务人员收入与组织收入情况联系起来,提高税务人员的积极性。但同时要完善约束机制,防止勒索或坑害纳税人。

要保证税务官员尽职尽责,不作份外之事,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把他们对纳税人的自由处理权限减到最低限度。税务人员与潜在纳税人之间的协商余地越多,则双方勾结、狼狈为奸的可能性就越大。

三、关于改进法律

解决税收管理问题的最好办法,还在于在税制设计与改革中充分考虑到管理水平的局限,使税制设计不可脱离税收管理,否则,应征额与实征额之间的差异会进一步扩大。

1、为解决管理问题有许多“巧妙措施”

但这些措施的真正效用如何,却很值得怀疑。如利用发票同时作为征税依据和销售依据的流转税。在零售中不开发票的现象很普遍。虽然有消费者提出要发票,但售货员可以规定两种售价,要发票一个价,不要发票一个价,或者开出所谓销货凭证之类的小票,使得发票的吸引力消失。

一方面,税务管理机制中对于所获取的资料,缺乏运用的可行条件。如增值税的“交叉稽核”特征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原则上计算机化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目前似乎尚难以达到其他行业“信息反馈”系统所能做到的程度。先进精密的系统较之妥善设计的审计系统效率似乎相差不多。

2、制定完善的法律框架

关于这一问题,以AllinghamandSandmo为创始,提出了理论上的框架

E(Y)=K[Y-T(Y)-P(m)mY]+(1-K){Y-T(1-mY)}

其中,

E(Y):可支配收入

Y:个人真实收入

T(Y):税收函数

m:真实收入被隐瞒比例

P(m):罚款率函数

K:逃税行为被查获函数

理性的纳税人要使个人可支配收入最大化,预期的最优“逃税程度取决于税率结构、逃税被查获概率以及罚款率结构。

其它因素不变,逃税程度取决于查获概率、

降低畸高税率,加大查处力度和频度,提高罚款率,均能减轻逃税。

但现实的情况要比这一模型复杂得多。而且,在发展中国家中,被抓住的概率和抓住后被严惩的概率实际上都很低。

四、税制结构要适应管理现实。

加强税收范文篇9

一、农村税收征管中的问题1、点多面广,管户分散、税源稀少。以某某市远郊坛洛、金陵两税所为例,目前主要负责个体税收征管。辖区范围包括富庶、金陵、那龙、双定等6个乡镇及金光农场,方圆七、八十公里。管户1008户,集中在6个镇上的个体户为787户,另外的221户分散在65个村、370多个自然坡中。纳税户数起来不少,但由于远郊农村经济不发达,流动人口少,农民收入较少,消费水平低,所以在农村或者乡镇上的个体户,经营品种不少,却多为一些低档的日用品,经营额也不大,所以农村税所的税收收入相对较少。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全部在分局的办税厅申报后,远郊两个税所每年征收的税款不足300万元。即使是固定户,最多的每月缴纳也只有1020元,而最少的,每月仅达到起征点48元。集市上的一些临时摊点,每次仅能征收10元5元。

2、经营方式繁多,税源不稳,征管工作困难。农村的个体小食杂店、小酒坊、小砖

3、个体经营者纳税意识普遍较低,抵触情绪较大。乡镇的个体经营者,很多农商兼营,每年少不了要交公粮、农林特产税,还有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防洪费等,所以较多地感受税收“取之于民”,但由于乡镇的公共设施不多,没有公园、没有电影院,道路多数还是沆沆洼洼的泥巴路,小孩读书要自己交钱,能让他们切切实实感受到税收“用之于民”的几乎没有,所以对税收的没有什么感情,一部分业户无证经营,交税也就十分勉强,能少则少,能逃则逃。如在属地征收的原则下,一些跨地域经营的个体户就钻空子,向主管税所申报停业后,跑到主管税所范围外的圩场继续经营;或一证多摊,逃避税务检查;一些纳税户甚至以“地头蛇”自居,聚众阻挠税务机关依法征税。

4、“以票管税”失去效力。在农村,由于经济比较落后,消费能力低,农民消费多以自用型消费为主,除购买一些价值较高的家电商品外,基本上不索取发票,分散在各村庄的经销店根本就没有申领过发票。另外,乡镇个体经营者文化素质比较低,建帐建制更无法施行,所以只能根据调查结果核定征税。“以票管税”无法通行。

5、税务人员分散,素质较低,管理难度大。我市远郊两个税所目前有干部职工23名,其中所部占了13人,其余的每个乡镇仅配备1-2名税务人员,有的征收处甚至只配1名税务人员。而且,在23名税务人员中,助征员就有8名,占总人数的35%。这些助征员多是早年为照顾一些老税干而招聘的。这些助征员基本上只有高中甚至是初中学历,不管是思想政治素质或是专业知识都相对较低。由于乡镇税收分布广,除固定纳税户上门交税外,其余的流动、零散户还只能靠上门收,人不到,收不上。在出门收税路远难行,费用成本较大,经费包干,个人征税路费无法补贴的情况下,为节约开支,税务人员下业户检查收税的次数自然也少下来。另外,由于乡镇生活相对单调,干部思想容易波动,而征收处又远离所部,管理上难以到位。

6、征管设备落后,方法陈旧,税收成本大。某某市远郊两个税所一年下来再苦再累征收的税款也不过300万元,人均征税10万元左右,以年人均工资奖金及办公经费1万元计,税收成本就占征收税款的十分之一。造成税收成本大的原因,一是税源零星分散,有时下乡跑了几十公里的山路,也只收上10元、20元的税款,路费比征收税款还多;二是征管设备落后,大部分乡镇根本没有配备计算机,仍旧是传统的手工开票收税,没有使用过电脑;三是由于手续繁多,利益少,银行不愿配合代扣代缴税金,银税一体化也无从谈起。所有纳税户也只能现金交税,所以办税厅人员减不下来。

7、人情多,收税阻碍大。目前乡镇税所、征收站的税务人员多为本地人,这虽然对了解掌握当地税源有帮助,但由于本在亲戚朋友较多,关系广,抬头不见低头见,其中难免有部分关系户在做生意。另外,在日常生活中,税务人员也总要跟身边的一部分纳税人买东西,一来一往也熟起来了,这样在核定税款的时候,碍于情面,就不愿或不敢定得真定得实。

三、加强农村税收征管的对策

1、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各部门的协助。一个十几人的税所管辖几个乡镇的税收,虽然从征收税款总量上看不成比例,但从管辖范围上看,力量仍然相当薄弱。且不说纳税人刁难或者拒抗缴税时无法解决,单说一两个人担负一个乡镇十几个村几十个屯的税收征管,也十分不易。所以,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显得十分重要。这就要求基层税所经常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情况,加强联系沟通,通过各乡镇政府协调村委会负责通知、督促本村屯的各类业户及时主动到税所申报纳税。另外,按规定,业户开张需取得《健康证》、《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等有关证件,在取得《营业执照》后30日内向当地税务机关申请办理税务登记证,所以基层税所应主动与当地工商、派出所、防疫站等管理部门合作,联合督促个体户办理相关证件,按时缴纳税费。

2、走委托之路。据了解,目前广大农村在家庭承包责任制下,大部

分地方的村干部工作相当清闲,平常只安排一个人轮流值班,甚至当班的人也闲得出去干自己的农活,一座若大的办公大经常空荡荡的。因此,通过政府出面要求村委干部税款是管住农村税收的便捷之路,且税款的提成正好可以弥补一些所谓“空壳村”的办公经费。税务所在对人员进行上岗前短训的同时,加强监督制约,避免员挪用税款等腐败现象的滋生。年终对工作开展得好的村委,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3、加强税所间的交流与合作。针对业户跨税所辖区流动经营引起的税收交叉管理问题,必须加强乡镇税所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和征管工作探讨会,取长补短。如为防止流动性经营的成

衣、小百货个体户偷逃税款,税所之间需要互通信息,互通互报业户流动经营等情况,同时各税所或征收处在纳税手册上注明个体户允许经营的圩场和休业个体户的休业月份。各所专管员在进行圩场流动摊检查时,要重点检查税务登记及纳税手册,凡超税务登记指定经营范围以及无纳税手册或手册上注明休业的营业个体户,一律视为偷税行为,按税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并通知主管税所。

4、公开、公正执法。为避免农村税收由于碍人情而出现的种种问题,所以在农村办税更应该公开、公正、严格。首先要公开相关的税法如征收依据、征收率、处罚规定,并把税收“双定额”以及报停业、休业和暂挂户的名单,在乡镇或所部显要位置公开,以便纳税人进行监督。对偷抗税行为,要采取联合行动及时给予查处,防止其蔓延扩大。此外,也不能忽视税收宣传,而更应该把宣传说教育工作做细做实,让有经营活动的每家每户都了解基本的税收知识。

加强税收范文篇10

为切实加强全区财源建设,强化税收税源监控,增加财政收入,促进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根据《省地方税收保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税收保障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地方税收保障工作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强化职能部门信息传递与交流

1.进一步明确涉税信息的内容和要求。不断完善相关部门之间的税源信息交换和共享制度,逐步扩大提供涉税信息的部门范围,实现对涉税信息的全覆盖管理。

2.进一步完善地方税收保障信息系统。各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规定格式、内容和时限提供相关税源信息,实现涉税信息交流的制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为税收征管提供全面准确的依据。

3.进一步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各有关部门要对信息的传递、使用、管理提出严格要求。税务部门应当依法收集、使用和保管相关信息,不得用于涉税事项之外的其他事宜。

二、进一步强化职能部门源头控管与协作

1.加强登记、变更、注销、执行拍卖等环节的税收管理。工商管理部门在受理股东股权变更登记时,应当告知企业到税务部门办理《股东股权变更税源监控登记表》;股东在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并完成股权转让交易以后至企业变更股权登记之前,应当到企业主管税务部门申请开具税务证明,工商部门收到经税务部门确认的《股东股权变更税源监控登记表》后,方可为股东办理股权变更手续,对未办理税源监控登记的,应当暂缓办理股权转让手续。法院应将被拍卖人、标的物、成交价格等执行案件有关信息及时提供给税务部门;在提供税务部门出具的完税凭证后,法院予以办理相关手续。交通运输部门对新成立的从事交通运输行业的单位或个人到交通运输部门办理行政许可时,及时告知业户到税务部门办理税务登记。发改、招商部门在新办企业审批、招商引资时,应及时督导投资方到税务部门了解、办理有关税务事宜。税务部门在办理企业迁出手续前,需书面通知区财政部门,对于对地方财力贡献较大的企业,同时应做好说服挽留工作。

2.加强建筑业、房地产业税收管理。外来承揽、中标的建筑施工企业,要到工商管理部门办理企业注册登记,到税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后,城建部门方可核发施工许可证,交通、水利、公路等部门方可签订施工合同。对在我区承揽建筑施工以及招投标业务但未办理税务登记的区外企业,项目主管部门应当告知其到当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财政投资的工程项目在申请拨付工程款时,财政部门要对项目涉及的税款做好把关工作。交付竣工验收的建筑工程,未出具主管税务部门税收管理证明的,城建部门应暂缓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并告知及时到税务部门办理纳税手续。凡有建设项目的行政事业单位,要主动配合税务部门做好建筑业项目税收管理工作。城建、国土资源等主管部门在办理房屋所有权、土地使用权权属登记时,凡不能按相关规定提供税务发票、完税或减免税凭证的,应暂缓办理相关手续,并告知及时到税务部门办理纳税手续。对于税务部门查封扣押的房产、土地使用权等,在接到税务部门通知后,应当暂缓办理房屋产权、土地使用权转让或变更手续。

3.加强服务业税收管理。公安派出所、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和住宅小区物业管理部门要及时向税务部门提供房屋出租信息,卫生部门应及时向税务部门提供盈利性和非盈利性医疗机构认定和年检信息,协助税务部门加强税收管理。文化部门要加强对网吧、商业性文艺演出等活动的管理,对网吧、文化经营许可证年审时查验是否完税,对未完税的不予年审。

4.加强商品批发业及特殊行业税收管理。工商、市场经营主体要积极支持税务部门加强对商品批发业的税收管理,帮助税务部门最大限度掌握或占有各类涉税信息,减少税款流失。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要密切关注药品批发、零售业的经营状况,配合税务部门堵塞税收征管漏洞。

5.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应税项目管理。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扣缴。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经营性收费前,应按规定进行应税认定登记。教育主管部门要配合税务部门依照相关规定,将所有经营性教育培训机构纳入税务管理,按规定统一使用税务发票。财政、物价部门要加强对教育培训机构收费情况、收费标准的监督检查,及时向税务部门反馈信息。

6.加强税收优惠企业税收管理。对各类科技、福利、劳服、外资、资源综合利用、环保、下岗职工再就业等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科技、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商务和发改等有关部门要联合财政、税务部门加强监督检查,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取消相应资格。

7.加强个体和零散税源的管理。税务部门根据有利于税收控管和方便纳税的原则,可对个体和零散税收实行委托。房产交易应缴纳的税收,可委托房管部门应征税款;从事各类建筑安装工程项目应缴纳的税收,可委托建设单位或建设管理单位应征税款;从事小型水利改造、水库加固、河砂开采等项目应缴纳的税收,可委托水利项目所在街道应征税款。各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综合商场内的税收,可委托市场管理部门应征税款。其他单位和个人应缴纳的税收,也可由税务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委托应征税款。

8.税务部门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与相关部门协商确定税收源头控管的具体内容、方式和措施。

三、进一步加强地方税收保障工作的管理与考核

1.加强组织领导。区财源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区地方税收保障工作的组织领导。各街道、区直各单位要结合本部门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统筹安排、科学调度,定期通报工作情况。税务部门要及时对各部门提报的涉税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归类和处理。区财源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涉税信息的报送利用和协税护税情况进行考核。

2.强化部门协作。各有关部门要将地方税收保障工作作为本单位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严格按照职责分工,明确分管领导和协税科室,确定协税员具体负责此项工作,认真完成有关信息的提报、税收协助、联合管理和税款代缴工作,切实维护良好的税收秩序。

3.严格考核奖惩。将地方税收保障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范围,对负有地方税收保障责任和义务的有关部门涉税信息报送、税收协助情况进行考核,并按考核结果对先进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未尽职尽责、未按照要求提供涉税信息的,负有税收协助义务、无正当理由拒绝协助的单位和部门,予以通报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四、附则